首页范文农业前景分析十篇农业前景分析十篇

农业前景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23:20

农业前景分析篇1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全国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应县也积极响应国际号召,在生态农业发展方面取得可喜成就。应县位于山西省境北部,朔州市东部,面积1667平方公里,辖3镇9乡,人口约30万。县政府驻金城镇。全县有耕地77.9万亩,农作物以谷子、玉米、土豆、高粱、黍子、莜麦、小麦为主。黄芪、大蒜是应县的特产,年产分别为80万和30万斤。近年来,应县生态农业受到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生态种植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绿色农产品已成为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和农民收入的增长点。

农业是我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获得生存资源最主要的途径,而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工业技术的日新月异的更替,土地呈现出严重恶化的形式。所以随着人民大众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一种重回大自然的绿色消费浪潮席卷全球,"生态农业"近20年来在世界各地逐步兴起,目前已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各地区纷纷采取相应政策以便迎合市场和民众的需求。生态农业已成为人类前进步伐中重要的一布。

 关键词:生态农业;生存资源;环保意识

第一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

面对绿色消费的迅速蔓延,我国政府积极采取相应政策发展生态农业,在一定领域内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对其重视程度的不足,一些偏远地区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没有把发展农产品的重点放在提高品质上,而是仍然停留在数量上,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本文就应县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作出简要分析,从不同方面研究探讨应县生态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前景分析。中国的生态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和某些乡镇企业在内的多成分、多层次、多部门相结合的复合农业系统。

应县是个传统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在设施农业的建设中,政府基本拿不出扶持资金,面对发展之初的重重困难,县委、县政府将工作的切入点放在群众观念的转变上,他们通过召开各种类型的会议、干部进村入户及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发展设施农业的效益,使群众充分认识到设施农业建设是农业种植、养殖业上的一次变革,是农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全县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1.2研究意义

随着世界生态农业产品需求的逐年增多和市场全球化的发展,生态农业已成为21世纪世界农业的主流和发展方向。生态农业不仅商机无限,而且也是我们破除国际绿色壁垒的有效手段。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开放和国内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农产品买方市场特征更加明显,世界性绿色食品消费浪潮和农产品贸易“绿色壁垒”同时兴起,使出口的农产品质量门槛越来越高。在此情况下,发展生态农业是必然选择。

通过对应县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与发展生态农业成效的对比,可深刻认识到发展生态农业的战略意义,积极探‘索较好发展生态农业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以有助于发展我国生态农业。

人类面临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呼唤生态农业的出现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面临着许多危及生存的生态问题,如大气和水体污染日益严重、臭氧耗竭、气候变暖、海洋环境恶化、土壤退化和沙漠化、物种灭绝、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猛增等。为处理和解决人类环境和生存问题,农业生态科学工作者经过长期研究和探索,提出在世界范围内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因此,1972年国际上一个致力于拯救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健康安全食品生产的组织——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简称iFoam)应运而生,世界各国也相继制定政策扶持和促进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

1.3研究思路

首先,研究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的背景,在此背景下清楚认识做此研究的意义所在,为本文结构和内容的布置指明方向。其次,通过引用数据和举例等形式,分析应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而深入研究探讨。再次,明确认清存在主要问题的同时,也应看到生态农业在国内和国际的前景,机遇和挑战并存。最后,针对影响应县生态农业自身发展的相关问题,提出合理的促进应县生态农业的对策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坚定信心,展望美好前景。

第二章我国生态农业现状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食品安全问题,人们都希望自己吃的食物越来越绿色,这对我国的农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生态农业一时问热了起来,生态蔬菜,生态水果,都打上了生态的牌.生态农业发展前景也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实践证明,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途径。然而,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其中政策和法律的不健全是最大障碍。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为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对促进生态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生态农业概述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2.2我国生态农业现状

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和主导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对于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有机农业传统的国家。但是,自上世纪中期以来,受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人口猛增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我国农业生态资源的破坏和恶化,集中反映在水土资源方面,而农业生产又离不开水土资源。因此我国生态农业(特别是生态种植业)的建设应该从改变耕作方法和改良土壤入手,补充土壤有机质和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提高土壤肥力,并广泛采用节水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坚持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三章应县生态农业现状分析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生态农业则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据一项最新统计表明,全国51个生态农业县的国内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和农民收入增长率分别比全国同期水平高出2.2、0.6和1.5个百分点。因此,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是当前应县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应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的不懈努力,已发展成为全省知名的粮食生产、奶牛养殖、蔬菜种植基地县。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共同努力为实现应县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推陈出新,在积极响应国家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以农业为重点促进管线经济快速发展。应县县委书记、县长王守林说:“我们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经过县委、县政府班子成员的集思广益,决定以兴建温室大棚、养殖小区和干果经济林为抓手,奋力抢占现代农业发展制高点,加快完成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跨越,高起点规划,大力度推进,收到了良好效果。”在县委书记、县长王守林的领导下,全县人民集思广益,在发展生态农业的道路上创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体制,应县生态农业有条不紊的向前发展着。

3.1应县生态农业发展优势

应县位于山西北部,朔州市东端,东接浑源,是朔州市内唯一一座没有煤炭的县城,县内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农业发展卓越。近年来,县内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战略,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赫的成绩。

为推进全县设施农业的科学发展,应县县委、县政府根据全县各乡镇的生产条件和产业基础,依据“井区大棚种蔬菜,灌区牛羊都进圈”的思路,以做强做大“反季菜、食用菌、特色果、鲜切花”四大新型产业为主线,集中连片规划出多个特色产业基地,逐步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

首先,先天优厚的地理气候优势。本县地处桑干河中游,大同盆地南端,南部恒山山脉,是桑干河与滹沱河的分水岭,山势陡峭,植被稀少,一般海拔在1000米至2300米之间。著名山峰有卧羊场、跑马梁、关帝庙梁、鹰家梁等,其中以卧羊场最高,海拔2333米。东北、西北为黄土丘陵区。其余均为平川区,是大同盆地的组成部分。盆地中河渠纵横,灌溉方便,但低洼处有小片盐碱荒滩。主要河流有桑干河、浑河、黄水河、木瓜河等。境内气候寒冷,年均气温7℃左右,一月零下9℃至10℃,七月23℃至24℃。年降水量360毫米。初霜期为九月下旬,无霜期100至140天,非常适合农业发展。

其次,应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进行深入改革。围绕建设全省一流的现代化特色农业基地和生态畜牧基地,建设全市独特的农牧产品加工基地和新型工业基地,建设晋北旅游大县和重要工农业产品集散地,建设全省科教强县,建设雁门关外人居环境最优城镇这五大工程,加快“旅工农”大县建设步伐,以期实现全面振兴目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2366万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6066万元。在全省的2007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榜上,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资源环境和人民生活五个方面综合评价看,应县排在第62名;按照朝着科学发展方向的变化程度和工作业绩的大小,应县排在第35名,这对一个纯农业大县来说,难能可贵。同时,应县近年来先后荣获中国绿色名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县、全国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县、山西省粮食生产基地县、山西省奶牛养殖基地县、山西省蔬菜生产基地县等荣誉称号。

3.2应县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发展生态农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对于我国来讲,在短短的20年中,我国的生态农业建设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绩和进步确实令人欣喜。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的阻力和障碍,如果不能合理的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的生态农业建设将会受到限制和阻碍。这些阻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理论体系的不完善。生态农业建设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他是现代科技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产物,因此,先进的,行之有效的科学理论系统是必不可少的。近些年来,关于如何发展和推进我国生态农业系统建设的研究正在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但是,生态农业建设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它不但包括农学,还包括林学、畜牧养殖学、生态学、资源利用学、农副产品的加工科学等自然科学,甚至还要涉及哲学、管理学等人文科学。而就中国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许多研究仍然停留在某个单一学科的内部封闭式研究上,虽然就某一领域内部,人们的研究比较深入,但是,就整个理论体系来讲,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渗透仍然是非常不充分的。甚至,不同领域的独立研究会产生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观点和理论体系。因此,我们认为,要想促进生态农业的理论发展,就要加强各个学科间的联系和沟通。例如,开展相关项目的研究和合作,定期召开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研究会议等。总之,这种研究应该是根据我国现阶段生态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超越任何一门独立学科,努力形成一种多学科交叉、综合的、完整的生态农业理论体系。

其次,只顾眼前利益而忘记长远资源利用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建立和完善,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农业生产逐渐形成了市场调节为主的买卖机制。众所周知,市场经济能够使农民根据市场的需要自主的生产农产品,这或许可以使农民获得快速的利益回报,但是,这种回报往往是以牺牲环境甚至长远的利益为代价的。尽管人类所面临的不是简单地消除代价,而是在得与失之间“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但是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能否顺利进行,同时涉及到一个代价支付方式的重要问题,因为代价的付出支付的方式不同,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就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产生的后果也会不同。从社会发展总趋势上看,在量的规定性上,付出的“代价”显然不能超出所获得的价值,否则就是得不偿失。“代价”的付出必须低于所得到的,并且越低越好,这是对“代价”的限度设定的原则性要求。建立生态农业系统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一种合理的系统的建立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甚至在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这种短期利益和长远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是摆在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不可回避的问题。

第四章   促进应县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把长远目标和阶段性攻坚结合起来,把重点建设和全面推进结合起来。根据应县现阶段不同区域面临的突出问题,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来推动生态农业建设。从思想认识和政策导向上要实现从单一强调农业生产向兼顾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转变、从注重生产经济目标向“经济-食物-生态”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多元化目标转变、从常规农业生产方式向注重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生态环保型效益农业技术体系转变、从注重农产品生产数量向防止农产品污染的质量控制转变、从注重农业生产管理向农业生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等多方位管理转变。

政府对策:首先,加强领导力度,发展适合应县自身的发展体制。生态农业建设是当前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充分认识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各级政府要把生态农业建设当做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当然,搞生态农业也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作好建设的总体规划,既要考虑到生态建设目标的实现,又必须照顾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搞生态农业也象其它重大工程一样,没有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难以取得成效。各级领导要对生态农业建设提高认识,责任落实到位,细化目标,定期检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其次,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强硬的科学技术指导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科技要先行。应县拥有多家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生态农业研究,许多涉及植树种草、水土保持、盐碱地治理、节水农业、旱作农业、中药开发等科研成果对本县的生态农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继续办好各级各类试验、示范区,为科技成果走向生产实践建立样板。

最后,制定优惠政策,加强投资。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制定和完善与生态建设有关的投资、税收和价格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强调社会各方面参与生态农业建设。要坚持国家、地方、集体相结合的原则,有钱出钱,没钱出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社会、企业和个人投入。从政策导向上,必须有利于生态环境良好、农产品质量高倾斜,真正实现优质优价。在全社会创造有利于生态农业建设政策和投资环境,加快应县生态农业的建设步伐。 

 

结论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历史洪流中,应县生态农业能否在蓬勃发展的经济浪潮中充分发挥自己在生态体制下的优势与特色,取得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一席之地,成为全社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强,与世界经济合作的趋势也越加迅速,因此,应县生态农业需要放眼于国际,加强自身生命力与创新意识,在国际领域的发展空间。改革开放以来,应县生态农业面对一个全新的社会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应县本地资源优势为社会做出杰出的贡献,并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不断改进自身缺陷,完善种植模式。

农业前景分析篇2

一、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成立的背景和发展情况简介

我国的农村商业银行是在原农村信用社的基础上,由当地政府、企业、自然人出资组成的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属于一级法人的经济组织。自2001年11月第一家农村商业银行—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正式成立开始,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一直活跃在中国金融舞台上,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不断上升,在银行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特别是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在港交所上市后,为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国内农村金融机构的代表,自创立以来,经历了体制、机制的蜕变,凭借灵活的机制和高效的决策、依托区域性优势获得了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同时也加快了金融改革的步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支持了新农村建设、扶持了地方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商业银行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大多数农村商业银行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和暴露了不少值得注意和应当解决的问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银行业中如何求生存,是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Swot分析

(一)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优势分析

农村商业银行因农而立、服农而存,长期以来,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为己任,已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重要金融纽带。几十年扎根农村服务的经验以及与农民所建立的紧密联系,是农村商业银行的宝贵财富,也是其他金融机构所不具备、短期内很难实现的独特竞争优势;而且,在可以预见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商业银行仍将是农村地区网点最多、客户面最广的金融机构。特别是通过近几年的改革发展以及改制,已使农村商业银行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资产质量、经营机制、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等,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竞争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具体来说,农村商业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具有以下两大优势:

1.地缘性优势

农村商业银行的成立是以地方的农村信用社为基础的,在农村信用社阶段,受地方政府的领导,因此农村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有良好的关系基础,与地方政府还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农村商业银行的成立之初就打下了深深的地方烙印。地方政府的本位主义思想,也希望能够支持当地企业的发展,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在本地竞争中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并且农村商业银行对当地的经济、行业都是比较熟悉,在当地有深厚的基础,这些都是在地方竞争上的有利条件。另外,农村商业银行主要布局是在乡镇,对本地客户的办理具有相当大的便利性。并且农村商业银行的人员多为当地人员,对当地的经济环境较熟悉,了解当地的客户资源,有广大的人脉关系,这对于管理不是很规范的中小企业的融资具有天然的优势,有利于把控风险。而大的商业银行则具有信息不对称、决策成本过高等的问题。相对大的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本地化优势对控制风险的作用是巨大的。

2.灵活的决策机制

作为一级法人的农村商业银行的规模小、决策层次少,对当地市场有很强的敏感性,因此对于当地中小企业的很多服务需求能够灵活的及时给予回应、决策,也会使得其平均成本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优势。

(二)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劣势分析

1.股权结构不够合理,产权制度尚不健全

尽管农村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已在农村信用社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改革,但是,离规范的股份制银行制度安排还有较大差距,新的制度优势未能得到充分释放,激励约束机制仍不健全。一是股东个数过多,股权过于分散。农村商业银行在改制过程中,为平衡原股东利益,很多社员股东身份置换为农商行股东,与改制前原农村信用社相比,股东个数已经有了大幅度减少,但股东数仍然显得过多,尤其是自然人股东过多。同时,股权也十分分散。多数股东,特别是自然人股东因为其所持股份很少,自身利益与银行利益相关性不大,不会花费太多的精力和成本去监督银行的经营行为、参与重大决策,由此使银行内部人控制的可能性增大。二是内部管理架构还不健全。董事长与行长没有制度化的分权机制,董事长“一把手”色彩浓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责并不十分清晰,这就很难形成内部的有效监督、制约机制。特别是董事长与行长的经营责任不能清晰界定和分割,可能导致经营失败时相互推卸责任,无法实施惩罚机制。此外,因农村商业银行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经营管理人员少,董事会中尽管设立关联交易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但形式重于实际,辅法人治理结构欠缺,影响到董事会的决策和监督能力。三是对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激励约束手段。主要表现是,薪酬制度仍一定程度上带有“大锅饭”色彩,内部收入分配并未充分拉开差距,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水平相对于其所承担的风险、责任和付出的劳动还不十分相称;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比例受限于单个自然人持股比例规定,这一持股比例不能形成足够的激励和约束效应,其在经营成功时可能获得的利益和在经营失败时可能的资本损失都是有限的,从而使得决策层、经营层人员缺乏足够的动力和压力去努力搞好银行经营管理。

2.经营机制超前,内控管理落后

一是观念存在偏差。一些人总认为内控机制是各种规章制度的汇总,而忽视内控机制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机制。二是内控机制滞后。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建设从形式上看是有了一定成绩,制度是健全了,但这些制度所规范的内容滞后,制度条文不严谨甚至没有可操作性等问题十分突出。三是执行制度不力。有些制度建立了,但没有检查和评价;有些制度的建立原本就是流于形式,是为应付部门检查而制定。四是权力制约失衡。农村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十分明确,三会制度各司其职,但有的行由于人员职责配备不到位,个别负责人越权行事、、欺上瞒下等违规问题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农村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五是稽核职能弱化。稽核部门地位不超脱,职能不独立,权力不界定,难以对领导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进行有效的监督。

3.人员素质较低,人才储备不足

农村商业银行的人员大都来自于改制前的农村信用社,而有些农村商业银行的员工并没有因为银行改制,思想和牌子一样改变,从农村商业银行人员构成来看,继承了原信用社的大部分人,而原信用社内部人衍生现象严重,属“子承父业”、依靠关系进入原信用社的占了绝大部分,一些人甚至只有中学文化,而通过正规考试取得学历的实属凤毛麟角。虽然近些年,经过培训、自学、脱产和大量招聘大学生等多种形式,员工的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含金量”明显不足。一些单位的领导者思想僵化,用人观念陈旧,甚至是有失公允,导致人才闲置、人才搁浅现象严重。一些员工尤其是基层管理人员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偏差,小农意识浓,利欲观念重,潜在的道德风险大,直接导致了农村商业银行成立初期的内部管理混乱,内控措施不力,执行力不足,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

4.业务特色尚不突出,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自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之初,其经营活动往往被限制在所在城市。近几年来,单一城市制经营模式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并成为农村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的障碍;首先,地域限制不利于农村商业银行分散风险。一家银行被限制在一个城市开展业务,其资金势必集中到该城市发展较好或可供开发的这些行业、产业和项目上,造成贷款的行业集中度、客户集中度偏高,带来巨大风险隐患。其次,地域限制不利于农村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和产品创新。现在,企业跨地区、甚至于跨国的经营活动,要求商业银行能够按照企业的地理布局为其提供存贷款和资金清算等服务。然而结算渠道的不畅通恰恰是农村商业银行的软肋。显然,仅资金跨区流动,就已经超出了农村商业银行自身的能力,从而造成农村商业银行大量客户流失。这也是很多企业在规模较小时与当地农村商业银行的关系非常好,而一旦这些企业做大,实现跨地区经营,往往就会与农村商业银行分道扬镳的原因。

5.创新和开发能力不足,业务品种和盈利来源单一

我国的农村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和开发能力目前还十分滞后,目前还基本上没有什么理财业务,主要盈利来源还是依靠存贷款的利息差,农村商业银行业务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尤其是中间业务一块发展发展更是滞后,主要是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没能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拳头产品,与同业相比,产品层次低的现象较明显,同质性产品多,差别化产品少,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品多,中间业务投入大收入低状况较突出。我国对银行监管统计口径,将中间业务分为支付结算类业务、银行卡类业务、类业务、基金托管类业务、担保类业务、承诺类业务,交易类业务、咨询顾问类和其它业务九大类。据权威资料统计,从国有商业银行看,占绝大多数中间业务种类是支付结算类、类和银行卡业务。这些业务都属于赢利性很低的业务,而其它赢利性相对较高的五类业务发展极不充分,占比很低,金融衍生品类几乎为零。农村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集中在结算类、类和信用卡类业务上,其它业务品种几乎空白。业务品种的知识技术含量低,盈利能力差。

(三)我国农村商业银行面对的机会分析

1.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需求的逐渐提高推动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

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休.t.帕特里克针对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出了“需求追随”模式,该模式强调的是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对农村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他认为,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及发展方式的变化,市场主体会逐渐产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而且随之不断变化。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农村金融体系必须进行相应的发展与变革。也就是说,需求是农村金融机构产生、发展及其相关服务不断完善的动力。目前,随着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三农”领域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特别是本届政府领导人提出的城镇化建设方案,必将使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日益得到改善并加快发展步伐,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这非常有利于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

2.政府和社会对农村商业银行的认识逐步转变有利于农村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政府和社会越来越意识到农村商业银行的根在农村,应该是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同时,他们又是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金融企业,实现自身又好又快发展、保障储户资金安全、维护金融稳定同样是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因为,服务“三农”必须以确保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必须把自我发展融入到地方经济和谐发展的大潮中。以前的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一些问题,与长期以来片面强调支农责任而忽视农村信用社自身商业可持续发展高度相关。在今后的发展中,农村商业银行这个新的金融群体将以正确的银行经营理念作指引,这些理念包括市值理念、资本理念、质量理念、风险理念、服务理念、创新理念等。

3.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有利于公平竞争

除农村信用社外,早已有一部分商业银行把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作为目标市场,建立了广泛的分支机构。因此,将这些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与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遵循同样的经营规则,享受同等的待遇,能够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将对其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很好的满足地区经济、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有效遏制非正规金融的滋生,加快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规范农村金融市场。

(四)我国农村商业银行面对的威胁分析

一方面,在国家放开了农村金融市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层出不穷的今天,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不仅有邮储银行的组建及其资产业务特别是涉农业务的不断扩大,有农业银行的加速回归,还有各种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的成立等。可以说,来自各方面的冲击与竞争是很大的。同时农商行自身在综合实力、风险控制以及金融创新等方面还有有待改进的地方。农村商业银行如何保持自身的行业优势,在把握好服务“三农”的基本业务基础上,开拓业务模式,走出区域经营,提高综合实力,建设成真正治理有效、以盈利为目标和具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仍然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在经营和改革中要面临的挑战。另一方面,在加大农村城镇化步伐,城市与农村的不断融合趋势下,很多地区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已经大大弱化,这更需要的是对其第二、第三产业的金融支持。与此同时,全国性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向农村地区的渗透不仅在空间上挤压着原有农村金融机构的生存空间,而其事实上也是对后者职能的一种替代。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亦要考虑城乡一体化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

农业前景分析篇3

关键词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挑战;开发重点;指导意义;河北丰宁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7-0313-02

丰宁满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北部,介于北纬40°53′~42°0′,东经115°54′~117°20′之间。全县总面积8765km2,县辖26个乡镇、309个行政村,总人口38.2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32.6万人。丰宁县气候属于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高原山地气候。无霜期90~140d,年降水量350~550mm,具有坝缘山地、疏缓丘陵、坡状高原地貌特点,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阶梯分布,分坝上、接坝和坝下3种地貌,是冀北山地及丘陵一年一作旱作农业区。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7.476万hm2,主要作物有玉米3.42万hm2,蔬菜1.47万hm2,马铃薯6666.67hm2,莜小麦、杂粮1.44万hm2。

1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有利条件

一是丰宁县迎来了历史性的政策支持。丰宁县在享受国家重点贫困县优惠政策的基础上,2010年又被确定为燕山―太行山片区县,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二是丰宁县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丰宁县被列入河北环首都扶贫攻坚建设示范区,纳入国家首都经济圈“十二五”规划。同时也迎来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期,张唐铁路、虎蓝铁路、张承高速、抽水蓄能电站正在建设中。同时积极谋划的北京大外环,连接宣大、张承2条高速公路,将使丰宁县真正融入北京经济圈、文化圈,对整个社会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三是丰宁县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基础。地域面积大,幅员辽阔,土地、生态、文化等资源丰富。毗邻京津高端消费市场、区位优势明显。气候条件优越,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是公认的黄金奶牛养殖和无公害错季蔬菜产业带。四是拥有强大的科技支撑。丰宁县是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产、学、研”联系基地。五是丰宁人民期盼崛起式发展。新世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以“跨越发展、绿色崛起”为主基调,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开放强县、旅游兴县、文化活县”四大战略,确定实现“建设山水园林中等城市和打造文化旅游与绿色产业高度融合的国际旅游名县”两大目标。全县上下有着强烈的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合力攻坚的大扶贫格局[1-2]。

2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2.1产业规模尚未形成

山区农业产业存在区域布局和产品生产结构不合理,生产经营规模小、产业技术落后等特点,产品市场没有形成固定的商业品牌,缺乏市场营销网络建设,产业基地尚在建设完善之中。农副产品加工规模不大、效益不高,产业关联度低,无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2.2产业缺乏市场竞争力

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产业缺少龙头企业,现有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22家,专业合作组织和经纪人队伍数量少,加工、营销、信息等服务相对滞后;龙头企业竞争力弱,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带动贫困农户致富引领作用不明显。基地认证和品牌建设相对滞后,产品知名度不高,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没有鲜明的丰宁地域标识。

2.3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发展困难重重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水平低,掌握实用技术能力差,贫困乡村科技队伍不完备,没有全部形成县、乡、村三级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各类农技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技术经纪人组织,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正在加速建设之中。

2.4产业投入严重不足

丰宁县每年国家投入财政扶贫专项产业资金不足2000万元,农业产业综合开发投入严重不足。丰宁县担负着为京津涵水源的重任,实施生态功能控制,延缓了县域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步伐。扶贫对象“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基础设施建设迟缓,配套设施严重滞后。蔬菜产业水利设施配套不齐,种苗体系不健全,加上产地质量安全检测条件差,严重制约蔬菜产业的发展。奶牛产业亟待向牧场化经营转变,中草药产业缺乏科学技术支撑,产业开发条件落后,产业技术更新迟缓[3-4]。

3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以扶贫开发引领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全局的扶贫攻坚基本思路,按照中央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的部署要求,依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及丰宁县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结合县奶业、蔬菜、林果等产业发展目标,强力推进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加快建设山水园林中等城市步伐,打造文化旅游与绿色产业高度融合的国际旅游名县。

4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重点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区位特点,从产业基础出发,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多种措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产业布局向贫困乡村倾斜的力度,大力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支柱,进一步增强群众自身“造血机能”,为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奠定基础。

4.1农业开发重点

以自然条件承载能力为前提,抓住重点,打造特色农业。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加快特色产业带和生产园区建设,培育一批重点龙头企业,争创一批有机认证名牌农副产品,快速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扶持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率,建立“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共享机制,创出新模式、新路径,实现农业跨越发展,把丰宁县建设成环首都绿色有机食品和苗木花卉供应基地。一是做大做强奶业,举全县之力,全力打造“中国有机奶都”。二是规模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打造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和河北省蔬菜产业示范区。三是结合生态建设,大力发展林果经济产业,促进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重点开展杏扁、苹果梨、园艺花卉、大果沙棘等基地建设,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及果品加工等增收产业项目。四是因地制宜抓好发展肉牛、肉羊、生猪、特种养殖、杂粮杂豆、油料种植、中草药种植等富民特色产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4.2农产品加工开发重点

重点依托奶牛、蔬菜、林果三大立县产业,发展产品深加工。坚持走低碳环保、清洁循环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产业园区建设为平台,切实优化壮大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4.3完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健全县乡村农业技术体系,积极推广节水农业、高效农业,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滴灌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推广转化农业科技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完善培训体系建设,采取集中培训、巡回指导、技术承包、信息咨询、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推广先进农业实用技术。加强与各级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科研成果的技术转化率。

4.4农业综合开发配套设施建设

水利配套建设方面,推进以喇嘛山水库、西湾子水库为重点的水源工程项目建设,实施引滦入潮、西水东调工程,提高区域水资源供给;加强农田水利节水工程建设,实施重点灌区节水改造,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因地制宜针对贫困乡村实施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水渠、小泵站等“五小水利”工程。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土地开发整理。

4.5加强市场体系建设

加强与北京蔬菜批发市场合作,发展订单农业。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流通企业、农民经纪人开展农产品营销,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开拓市场。积极推进物流配送,鼓励农民设立直销店、连锁店,加强农超对接、农餐对接,不断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构建“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形成种、养、加紧密衔接的农产品转化增值模式,促进扶贫产业良性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推进农产品深加工。

5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是有利于统一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增强加快发展山区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有利于引导山区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和模式的创新;三是有利于提升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民素质。

6参考文献

[1]谢志刚.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推动“富民强市”新跨越[J].传承,2011(10):32-33.

[2]廖延召.农业综合开发支持西部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调查与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09(1):47-49.

农业前景分析篇4

葫芦岛市是农业发展为主的地级市。随着中国农业建设力度的加大,葫芦岛市的农业要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其中具有高科技成分的农业机械装备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多年来,葫芦岛市的农业发展都有赖于农业机械装备的合理应用。葫芦岛市的农业生产,设施农业主要的手段,即处于生长阶段的农作物需要采用人工控制的方式,通过为农作物创造优化环境而促进其健康成长。

1设施农业机械设备的类型

设施农业机械设备的作用是控制农业环境,调整促进农作物生长的因素。在设施农业机械设备的应用中,要根据农业生产需要以及农作物的生长环境选择设施农业机械设备,以将农业机械设备的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更好地对农作物因子以及农作物生长环境以调整和控制[1]。设施农业的特点各有不同,这就决定了所需要的设施农业机械装备分为不同类型,即农业耕作机械、灌溉与施肥机械、烟雾机械和温度调节设备等等。

农业耕作机械是用于大棚或者温室等环境中的专业机械装备,不仅可以发挥多种功能,而且适应大棚的有限环境,能够满足大棚或者温室的特殊环境需要,以提高大棚或者温室中的农作物耕作效率。农业耕作机械在设施农业机械设备中属于是基础装备。

灌溉与施肥机械,其中,农业灌溉机械设备可以在大棚或者温室中进行各种灌溉操作,诸如滴灌、喷灌以及微灌等等功能都得以发挥,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而且还提高了农业灌溉效率。农业施肥机械设备在施肥中,可以根据农作物生长需要进行调整施肥方式,以实现有效施肥[2]。

烟雾机械,是用于调节大棚或者温室的温湿度的机械设备,主要是采用静电作用使大棚或者温室内烟雾弥散,且在烟雾中适当地添加农作物所需农药,以发挥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农业温度调节设备,是根据室外气候环境以及大棚或者温室中农作物的生长需要进行环境温度调整。农业温度调节设备在热能交换过程中,不仅可以降低资源损耗,而且还提高大棚和温室的室温调节效率,以为农作物塑造可以健康成长的环境。

2中国设施农业机械装备的现状

中国设施农业机械适应中国的农业环境而发展起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下,设施农业机械在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同时,还伴随着农业市场而不断地完善技术,且形成了规范的设施农业机械技术标准。到目前为止,设施农业机械产业的发展已经规模化,而且依然处于发展进程中,对设施农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设施农业机械在为农业提供科技服务的同时,在具体应用中尚存在着不足,需要给予高度重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设施农业机械发展上还存在着滞后性,不仅机械设备的加工工艺比较落后,而且缺乏创新力度,无论是材料的选用,还是技术的进步,都会由于创新不足而使得农业机械设备难以跟得上进步速度不断加快的农业产业,对设施农业产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3中国设施农业机械装备的发展前景

3.1中国设施农业机械装备趋于小型化

设施农业机械设备的技术研发要能够跟得上农业发展的步伐,就要从设施农业需求出发,将中国设施农业机械装备趋于小型化设计,且将多种功能集合为一体。与手动机械设备相比,电力动力驱动的小型设施农业机械设备使用更为便捷,而且还要与农业中所常用的机具配套使用[3]。比如,在农业作业中,耕种、施肥、灌溉、除草等作业,都可以使用小型的设施农业机械装备来完成。

3.2苗木移植用的设施农业机械装备研发

设施农业中,苗木移栽是重点工作环节。设施农业机械装备进行苗木移栽,就是使用机械手将苗木移植到指定的位置,并按照要求栽种。如果育苗温室中采用设施农业机械装备进行苗木移植,可以提高苗木移植质量,且移植的苗木的成活率也会有所提高。

3.3设施农业机械装备的新能源研发

设施农业机械装备的研发要从绿色环保的角度出发积极使用绿色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等等,都属于是可再利用的清洁能源,将这些能量经过能量转换设备而转化为电能,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其提高电能输送效率。

农业前景分析篇5

关键词:比较优势;云南省;沟域经济;结构方程;实施路径

一、研究背景

沟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的一个分支,从理论上来说不是一种新兴业态,但是在产业具体实现中具有新颖性,尤其是在我国培育、发展区域经济增长极中,沟域经济可以作为一个潜在的工具。对于如何有效利用沟域经济这一工具,学者王碧波等(2012)以山西太原为例进行分析,学者穆松林等(2011)以北京密云为例进行分析。前者结合北京和太原的实例进行分析,提出了太原发展沟域经济面临的问题以及可行的解决方案;后者以土地支撑能力为依托,提出了逐步缩小发展差距的可行解。学者刘春腊等(2011)以北京沟域地区的古村落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古村落数据库建设,实现沟域地区古村落逐个发展、逐步完善的实施方案。学者刘春腊等(2011)对于沟域经济发展,系统性地提出了“廊道+沟域+节点”的发展模式。通过这些文献的研究,不仅明确了沟域经济发展在我国有现实的成功范例,而且不存在统一且唯一的标准模式。基于此,对于位于我国西南部的云南省,重点是云南省西部地区,如何成功借鉴北京发展沟域经济的成功经验提升云南省西部地区宏观经济,将作为此次研究的重中之重。整个研究采用借鉴成功地区发展经验,对照待提升地区的地貌、地缘及其它特征后,提出系统化的沟域经济发展演进路径。

二、沟域经济相关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沟域经济是指以地理空间中的沟域为对象,围绕沟域地区开展的经济形态。在此经济形态中,重点将沟域中的自然、人文相结合,讲历史与现代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对沟域内部的环境资源、景观、产业等元素的统一整合,集成旅游观光、生态涵养、历史文化、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科普教育等内容,形成产业融合、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的产业经济带,以达到促进沟域所在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目标。沟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的一个分支,从理论上来说不是一种新兴业态,但是在产业具体实现中具有新颖性,尤其是在我国培育、发展区域经济增长极中,沟域经济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抓手。在我国较早提出并且成功实现沟域经济的地区为北京怀柔区、密云县、延庆县。怀柔区在2006年左右,打造了两处沟域—“雁栖不夜谷”、“夜渤海”,在2008年形成了四个沟域公园—“白桦谷”、“溪水湾”、“栗花沟”、“水长城”。密云县以其辖区内的5个乡为目标,通过有机融合形成了全长约80公里的“云蒙风情大道”沟域经济带,同时依托一系列闲置旅游资源形成了“紫海香堤”沟域风情带。延庆县成功推出了“四海镇花卉产业”沟域产业。沟域经济在北京地区的成功发展,不仅吸纳了传统农业发展冗余的劳动力,而且有效地提升了农民家庭年收入。自2006年北京成功开展沟域经济以来,延庆、密云、怀柔地区的农村居民家庭年收入持续、快速增加,就是对沟域经济有效发展的一个佐证。云南省与北京虽然相距较远,但是北京作为我国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其成功发展模式具有极强的示范性与引领性作用。基于此,受到北京有效展开沟域经济的示范性影响,云南省全省范围内也在有效指定沟域经济发展计划与沟域经济战略规划。云南简称滇,滇西地势以峡谷高山为主,著名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都位于这里。

滇西有两种划分方法,一种是广义上的划分,另一种则是狭义上的划分。广义滇西是指楚雄、大理、保山、德宏、怒江、丽江、迪庆、临沧、普洱、西双版纳等地市州;狭义滇西则是指怒江以西的区域,具体含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本研究所指的滇西,是指广义上的滇西。之所以选择广义上的滇西,一方面为确保研究的宽范围,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明确研究的广适用性。成功发展沟域经济地区的内部隐藏结构特征分析北京怀柔、密云、延庆三地采取沟域经济发展模式后,宏观经济发展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部分学者认为这其中有偶然性因素作祟,必然性因素主要是源自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位于北京市所致。但是笔者并不认同这一观点,认为促进三地宏观经济发展必然有明确的因素所致。如果能确定这些因素,不仅对本地区经济深入发展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对于同类地区经济发展势必也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对于如何确定这些可能存在的隐藏性因素,借助于统计学已有的分析方法—结构方程分析方法,有可能会破解该难题。基于这一分析方法,研究团队对北京怀柔、密云、延庆三地同期旅游游客和农产品采购客商进行问卷调查,以期通过问卷调查获取隐藏变量的关键数据,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确定对应的隐藏结构。基于上述思路与想法,对三地农业、旅游业、农业旅游业融合产业发展相关进行深入分析,确定了开展问卷调查的问题及问卷结构,以及如何设置权重与因子进行问卷数字转化,将文字类的问卷转化为数值序列。通过反复论证分析,确定该方法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具有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以4:3:3的比例,对问卷进行分类。即怀柔地区的问卷调查比例为40%,密云地区的问卷调查比例为30%,延庆地区的问卷调查比例为30%。通过近20天的问卷调查,共计发放调查问卷13000份,三地(怀柔、密云、延庆)回收有效调查问卷数量依次为5097份、3802份、3794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依次为98.02%、97.49%、97.28%。三地问卷调查的有效回收率均高于95%,因此认为在上述三地展开的问卷调查都是有效的。基于该问卷调查结果,对有效调查问卷进行赋权与数值转化,将文字调查结果转化为数值序列,得到基于有效问卷调查的调查序列数据。采用结构方程分析软件Lisrel8.7对该数值序列进行分析,主要是反复论证各种预设结构的成立性与成立显著性(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借鉴了学者郭泉(2015)等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的成功经验,对于有效、准确、高效确定结构方程模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较长时间的分析论证,确定了如下结构方程模型路径(见图1)是显著成立的,该结构方程模型成立的相关统计性结果如表1所示。图1的结构方程模型路径是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Lisrel8.7分析输出结果中截取的。由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过程不支持中文变量,因此原始的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图显示的是英文变量。为了便于分析,特将原始输出结果中的英文变量替换为中文变量。表1中所示的统计量指标为结构方程模型中的关键统计量指标,从该指标集中可以看出,预设结构方程模型成立是显著的。基于表1的分析依据,可以认为图1中所展示的分析结果是显著成立的。从图1可以看出,研究之初能够确定的发展沟域经济的外部因素为五大类,即传统农业、观赏农业、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红色景观。这些因素位于图1最右侧。同样,在研究之初能够确定的发展沟域经济的内部因素为九大类,即果蔬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粮食产品、山、水、人文、革命、其它。这些因素位于图1最左侧。这些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对沟域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大小,在研究之初并无法确定。通过此次定量分析之后,作用权重得以明确(具体见各因素外侧的因子值)。从图1展示的结果来看,果蔬产品所起到的作用在同类(最左侧第一列)前4个因子(自上而下)中居于首位,取值为1.52;粮食产品所起到的作用在同类(最左侧第一列)前4个因子(自上而下)中居于末位,取值为0.49。同样,人文景观所起到的作用在同类(最左侧第一列)后5个因子(自下而上)中居于首位,取值为1.86;其它景观所起到的作用在同类(最左侧第一列)后5个因子(自下而上)中居于末位,取值为1.24。同理,传统农业与景观农业相比,后者所发挥的作用是显著大于前者的(景观农业的贡献作用系数为1.26,传统农业的贡献作用系数为0.89)。红色景观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相比,红色景观所发挥的作用是显著高于后两者(红色景观的贡献作用系数为1.88,自然景观的贡献作用系数为1.65,人文景观的贡献作用系数为1.74)。这样,从可见部分而言,内部可见因素与外部可见因素的作用差异已经明确。另外,从内部隐藏结构而言,图1分析结果已经明确,在沟域经济发展中,有两级隐藏结构存在,依次为内部因素隐藏级和外部因素隐藏级。内部因素隐藏级对应为图1中的第二列(图1中自左向右第二列,包含农业和旅游业),外部因素隐藏级对应图1中的第三列(图1中自左向右第三列,包含内部优势和外部优势)。由此可知,对于北京怀柔、密云、延庆地区成功发展沟域经济有了更加深入的明确。本文将基于该分析结果,主要是依托于隐藏结构分析结果,对滇西地区如何成功展开沟域经济进行演进路径分析。

三、云南省西部地区深入发展沟域经济演进路径论

证对沟域经济发展成功的关键路径进行深入分析之后,同时结合云南省西部地区的地缘特征,经过反复论证与分析后,确定了以古文化旅游、红色革命旅游、季节性景观旅游、特色农产品种植为抓手,通过四位一体的方式,实现云南省西部地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于这种四位一体的发展方式,详细的论证如下:

(一)古文化旅游云南省西部古镇众多,其中以大理、丽江等最为著名。大理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武帝时期,丽江历史则可以追溯到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在沟域发展中,利用人文景观进行经济发展是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的。基于此,建议在大理和丽江等为代表的地区大力开展古文化旅游扶持,重点是以古镇建设为依托,以古文化重现为抓手,以传统文化传承为中心,进行古文化再现工程。该工程以沟域中残存的古文化遗址、遗迹为目标,通过寻找和复原这些古文化遗址、遗迹,并在古文化遗址、遗迹地区建立古文化复原区,恢复古文化遗址、遗迹对应年代的生活与劳作场景,以此吸引国内外、海内外游客前往,由此提升地区经济发展。

(二)红色革命旅游以云南西部最为著名的滇西抗战为例,其发生于1942年5月,终止于1945年1月。整个滇西抗战有三大著名战役,分别为松山、腾冲、龙陵,将意图从缅甸入侵我国的日军彻底消灭,也确保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为沟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方式,采取红色景观进行沟域经济发展能起到关键的作用。在选取红色景观进行沟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凸显红色景观的外部优势,才能最大化发挥其效力。对于云南省西部地区而言,红色景观的外部比较优势是显著存在的。基于此,采用红色景观发展沟域经济是具有可行性的。考虑到很多富有红色特征的景观都散落在分散的沟域中,应以红色革命中的重大战役和关键战役为目标(建议以滇西抗战为例,以类似于18道拐战役为例),以部分再现和部分重现的方式,实现对其历史复原。由于战役的特殊性(具有牺牲),建议以舞台剧的形式对其再现。采用声光电相结合的形式,以舞台剧的形式再现。考虑到沟域内经济现状,应以沟域内当地居民为舞台剧主要演员,以观众参与的形式重现红色革命故事,吸引外埠游客观赏。

(三)季节性景观旅游云南省尤其是云南西部,一年四季如春,气候宜人。相对于我国北方(西北、东北而言),其气候优势在冬季最为显著。可以利用这一气候优势,以拓展云南与我国北方航空、铁路线路为抓手,以候鸟性迁移为目标,吸引我国北方地区有闲暇时间、有钱人士在冬季迁徙到云南。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具有吸引大批游客前往的可能性。该地区现有的农业发展仅具有农产品种植性,不具备农产品观赏性。在这一点上,不仅没有很好地利用沟域地理特征,也没有形成沟域农业特色。以沟域地理特征而言,自上而下,逐级开发,逐级养护,形成层次化的种植格局,不仅有利于充分利用降雨资源,而且能提高土地利用率与开发率,从而实现农业种植的规模化优势。在农业规模化种植的同时,选择以大理菊、油菜花、薰衣草等这类具有观赏性的农作物,采用与周边地区农产品种植具有显著差异性的农作物为种植重点对象,不仅能够实现农产品价值的最大化,而且能利用沟域特质实现观赏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一举两得的显著效果。在选择观赏种植农作物品种时,一定要以地区禀赋、地区资源和外部比较优势为标准,进行充分衡量后再进行种植。

(四)特色农产品种植在实现季节性农作物观赏种植的前提下,需要补充种植一些特色农产品,实现沟域农业经济的更进一步发展。首先,应选取种植林木类作物为重点。这样既有助于提高林木覆盖率,也有利于增强空气质量和观赏度,从而提高游客观赏的舒适性与本地环境的可持续性提升。可以采取农家乐、自种自摘等形式,实现农产品的定向种植。这样既实现了景观农业的深入发展,也形成了特色农产品种植。其次,以沟底种植粮食类作物为核心,选取此类农作物种植,即可解决本地区农民生活问题,也可提供农家乐等形态旅游的生活必须品。通过这种层次化的方式,既实现了特色农产品种植,也对景观农业进行了有益的补充。这也是符合发展沟域经济的一个关键因素,采取与内部优势决定的传统农业发展来实现沟域经济发展。充分利用沟域地区特有的地域、地缘特征,就是对内部优势的最大利用。

参考文献:

1.王碧波,郭艳萍.沟域经济发展对山西山区村域经济发展的启示—以太原为例[J].经济问题,2012(8)

2.穆松林,刘彦随,刘春腊.山区沟域经济发展中土地支撑能力评价及其响应途径—北京市密云县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1,31(11)

3.刘春腊,刘沛林.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建设背景下的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11)

4.刘春腊,张义丰,刘沛林,徐美.沟域经济背景下的山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J].人文地理,2011,26(2)

5.何忠伟,李昀,王有年.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内涵与模式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9)

农业前景分析篇6

关键词:数字技术;农庄改造;生态;效率

数字技术改造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大数据技术和多媒体等技术,对农庄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获取、分析、处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实现农庄的农业资源、空间资源、生态环境、客源管理等的科学化、智能化、智慧化。数字技术对农庄的改造,促使传统农庄规划中出现的不科学、不合理、不完善的现象得到解决。本文以福建省南平市博远农庄为例,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改造规划,探讨传统农业园区数字化改造的理论与方法,以期为该类农业园区规划提供借鉴。

1数字技术对农庄改造的启示

1.1促进农庄规划的科学化由于农庄改造规划设计过程需要大量基础资料分析整理,所需基础资料数据量大,涵盖面广,而传统农庄的基础数据还没有完全数字化,数据缺乏高效管理,造成许多数据丢失和数据变动问题,这就在不同程度上对规划方案造成了影响,并随之出现一系列问题,如:景观营造缺乏对基础自然资源现状的充分利用和尊重,破坏农业观光的本质;缺乏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便需要对农庄进行科学化的规划改造。运用数字技术对传统农庄进行改造,有利于实现社会、空间、环境的一体化的规划目标,从而促使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例如运用数字技术之一的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可对农庄的地理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存贮、查询、处理、分析与可视化表达。其主要功能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反映地理对象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拓扑关系,描述地理信息的动态演变,时空建模,分析地理系统的演化过程,最终进行科学决策[1]。

1.2促进农庄管理的智能化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风向、风速、雨量等数据都是农庄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生态数据,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等新的数字技术的支持下,这些数据将被传输到服务管理平台进行分析处理并形成参考信息,农庄可据此对农作物及其他相关管理内容做出安排。并且农庄管理者可在物联网终端上浏览智能温室内蔬菜的实时生长情况,从而进行精细化种植。通过屏幕便可查看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为其量身定做灌溉和营养计划。依托于云计算等先进的数字技术,大力推进农庄创新,建设适合城市人群需要的特色农庄,才能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体验大自然带来的清新,享受真正的绿色生活,向往智能化的生活环境[2],提高城市生活的服务效率[3]。

1.3实现农庄服务的智慧化农庄服务的智慧化就是通过物联网基础设施、云计算设施、地理空间基础设施等数字技术手段,融合社交网络、app等终端工具和方法,实现数字反馈的时效性。农庄服务的智慧化可强化客户关系管理。农庄应将与客户的线上交流活动与线下跟踪活动相融合,做好线上的客户意愿咨询与线下交易的无缝对接,有效提升生态农庄与客户及潜在客户间的交流与互动效率。这便要求生态农庄通过微博平台和微信公众号等数字社交网络平台来关注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变动趋势[4]。外地客商也可通过物联网终端平台上浏览大棚内蔬菜的实时生长情况,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真正实现溯源清晰。

2数字技术在博远农庄改造中的应用

2.1前期资料数字化收集与处理基础资料数字化收集与处理是各类规划的基本保障,是景观规划或景观设计初期的主要任务,所以对博远农庄改造项目规划前期的基础数据收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功能。数字化收集与处理主要分为:平面数字收集与处理即资料收集、数据共享与信息交流,空间数字收集与处理即空间分析与信息提取、景观处理等方面,下面就针对这点,依例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2.1.1平面数字收集与处理数字技术在农庄改造应用的过程中,首先是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方面,将计算机作为主要的媒介,通过对其相关信息和数据的收集、规划、远程等方式,有效地实现信息、目录检索与查询、改造信息、方案征集、网络会议、网上方案评价等方面的功能。同时,在数字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中的相关功能,可以有效地实现规划信息和数据共享功能,从而有效地提升农庄改造的工作效率,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工作量,这对我国城郊农庄再建乃至相关园林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闽北地区有众多农庄,这些农庄往往占地广、跨地形地貌程度高。南平下辖市邵武市博园农庄的土地现状比较复杂,除农场建设用地、交通工程用地外,草地、林地、耕地、滞留用地、滩涂地、水域面积都较大———即使规划中最少的交通用地亦有2.43hm2,仅占总面积的1%;此外,整个农庄的景观资源也需要重新分析,譬如山泉水稻田共计121.5hm2,它既包含了水域部分,也包含耕地部分。这些分析很多重叠,将交错的数据整合与再分配是改造过程中第一个棘手的问题。因此,需采用数字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多维度考量,从而进行权重配比,譬如,交通工程用地需要考虑避让生态景观、连接主要景观外,并且考虑客源的分布,对南平市及各辖市乃至省外旅客成分进行历年数据比对与预测。当然,这还有待更多的后期验证,单从目前的农庄经营效果来看是初步成功的。这些分析中很多如客源分析都是数据共享的,通过网上便可查询,非常便捷。

2.1.2空间数字收集与处理数字技术在农庄改造应用的过程中,还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工作人员提供相对较好的空间数据与相应分析。同时,通过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其相关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全面的提取和分析,并且在相应的系统中,构建完善的空间层面的数据库。由此,设计双方都可以进行全面的提取和查询,并且对各个数据可以进行全面、长期的统计,这样对工程的操作、编辑、提取及输出等工作的开展和后期的管控提供了重要且可靠的参考依据。在博远农庄设计前期,利用地理3S技术对农庄原基地的自然条件进行分析,并且运用如arcGSi提供的坡度、坡向测量算法等对场地进行了虚拟测量,这些都已经是常规的数字技术手段。这些数字技术对于地形、地貌复杂的农庄,并且往往没有数据记录史的对象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必经之途。甚至一些简单的测量已经可以通过手机软件协助完成,非业内人士也完全可以进行测量,数字化相应带来的即是大众设计参与度的巨幅提升[5]。平面数字与空间数字的结合也可应用在如农庄工程样式与材质的选定的前期多个方面。利用au-toCaD3DS、3dsmaX、Quest3D、2Dshaper、SketchUp等软件,构建相应的三维立体模型。同时,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材质编辑器的形式,对其样式及材质进行全面的选定,这样便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园林的艺术感;同样,平面数字、空间数字各自内部的相互叠加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农庄内的博物馆就采用了参数化建筑建模,这就是将平面数字联系、集成起来的一种有效方法[6],虚拟现实手段在这些多重数字的集中处理方面是极为擅长的。

2.2中期效果的虚拟数字化展示

景观处理是数字技术在农庄再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作用之一,主要利用网络信息处理的形式,对农庄景观进行全面的虚拟、描述和处理。整个过程中主要包含有两种展现形式:静态效果展示、动态效果展示。

2.2.1静态效果展示主要是以农庄的二维、三维数字展示、景观效果展示为主,利用3S技术,可以对庄园内的园林资源与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评价,为其后工程施工与维护的开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同时,经过前期的资料数字化原始收集与简单处理对如水的酸碱度、硬度、导电率等自然条件的数据收集与处理,对包括农庄内农作物的植物选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期的数据使用上非常便捷。农庄设计中反复比对果园与农田的分割、用数据论证设计结果。同时还要结合旅游景观需求,这便是景观效果展示部分。这一部分主要应用了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对景观效果在数字与实际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虚拟展示。因为还有后期实景数字化,故不赘述。

2.2.2动态效果展示主要是在时间轴线上利用遥感图像、地理信息等技术,对农庄原生资源的变迁、农庄次生绿地的发展、农庄长期建设的情况,实施动态预测与模拟。以博远农庄为代表的闽北地区的庄园都背靠大山,有河流穿过,这对农庄绿化、生态保护等各个方面,是非常好的自然优势亦是规划挑战。除此之外,将整个庄园的排水排污系统重新规划,利用arcGsi技术建立水系模型演示污水处理效果,既能保证污水的快速流通,又能保护旅游景观效果不受太多影响。两种形式的效果展示是相辅相成的,如涵水条件,它既要考虑静态的一些水源特征、储量,又要考虑月降水量分布、多年年平均降水量等等,这些没有数字的支撑很难整合分析,从而准确把握设计的细节。

2.3后期实景的数字化采集与管控

2.3.1农庄实景的数字化农庄的实景数字化主要是指:将庄园风景的真实图像,通过利用图像化等方式,进行全面的表达。数字技术在风景园林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等方面,对其相关的地理信息、资源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取。同时,在应用过程中,通过利用可视化、虚拟化等技术形式,对其图像进行全面的技术化处理,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展现数字技术在农庄改造中的作用。在动静效果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实景数字化,强调的是整个循环方法的再验性,这便是区别于中期图像处理的地方。在博远农庄的前、中期景观数据收集、处理中,没有套用类似农庄的效果模板,而是充分利用人工拍摄、航拍图像的再处理,以此演示设计效果。这样不仅便于甲方理解设计方案,也让后期施工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再次得到提前校验。

2.3.2农庄工程后期对旅游景观效果的处理主要通过计算机软件,承接上述的实景数字化处理,对其相应的图像全面过滤,并进行艺术效果分析,主要通过隶属函数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同时,在应用的过程中,通过利用相应的图像处理技术,将其全面的视图进行输出,可以对其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调整,以此提升农庄建设和设计的效果。农庄的景观效果往往需要长期经营(博远以一年为近期规划,五年为中远期),这样的虚拟手段不仅可以更真实地接近实际情况,也是旅游宣传的一部分。2.3.3农庄后期管理的数字化这一部分虽未彻底完成,但依然对其他项目具有参考意义与启发,故一并罗列。农庄的后期管理除了常规的旅游、经营管理,更要强调的是不断监控客源地、客流量、农庄内旅游路线、消费组成等,对相应的农庄部分进行调整;景观的监控则需要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体系,依照不同季节、时间段进行长期的评估,并加以干预改造。依照前期数据收集与处理形成的数据库,在后期可以帮助构建评价体系并做多维参照,这样构成一个基本的循环方法论,可以永续循环以求动态的数字稳定、农庄兴盛[7]。

3小结

新型的观光农业园是在传统农业园基础上,融农业产业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新型产业。笔者通过分析数字技术对于农庄改造的启示,并以南平博远农庄改造为例,阐述数字技术对其景观规划、设计的数据获取、空间分析、成果表现、决策支持、后期的数字化管理等方面的运用,以期为该类农业园区改造提供借鉴。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也逐步被运用到各类规划改造中来,也必将对新型观光农庄的发展,运营中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前勇,马友平,常胜.3S技术导论[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

[2]汪成亮,温鑫.智能环境下分布式Rete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6,36(7):1893-1898

[3]席晓晶.“智慧城市”时代“物联网”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J].物联网技术,2016,6(5):55-56

[4]周永刚.“互联网+”背景下生态农庄的精准营销模式探析[J].农业经济,2015(10):128-129

[5]蒋文燕,栾汝朋,朱晓华.基于VRmL_arcGSi的虚拟旅游景观设计与实现[J].地理研究,2010,9(29):1715-1723

[6]宣千云.参数化建筑建模实例研究[J].江苏建筑,2012(6):111

农业前景分析篇7

[关键词]王建革;环境史;生态社会史;水文生态史;景观生态史

近年来,环境史研究逐渐发展成为热门学科,来自文理各个领域的学者广泛参与到环境史讨论的队伍中,逐渐形成一个联系较为紧密的学术共同体,并在理论界和现实社会中发挥重要影响。环境史研究要求学者立足于生态系统的核心层,即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界面,考察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王建革教授,二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环境史研究,研究视野从蒙古草原逐渐南下到华北平原,再到江南,先后出版了《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江南环境史研究》等著作,尤其是《江南环境史研究》一书,更彰显了其汇集农学、美学、历史学、社会学之力打造出的景观生态史研究路径,将环境史理论研究推进至哲学层次,同时也使学界看到了环境史研究的现实人文关怀及其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所具有的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一、学术背景

20世纪80年代,王建革在山东莱阳农学院学习农学。当时的莱阳农学院农学学科分化并不明显,农学本科生需要学习土壤肥料学、作物学和育种学等学科知识,这段学习经历为王建革日后从事农业史和环境史研究奠定了宝贵的学术基石。综合而严格的农学学习,使他更为直观且深刻地观察、理解了生物与无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与促进,技术作为中间媒介在人与自然关系互动中的作用,以及贯穿其中的能量与物质流动,这些对于解读农业典籍、思考以农立国的中国传统社会,是极其有益的。在《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一书完稿时,王建革回忆说:“时光一去二十多年,非常幸运,以前所学的,特别是所受到的农学训练,几乎都用上了。我深深地知道,这种幸运不是人人都有的。”①后来他到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今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前身,简称“农遗室”)攻读农史研究生。20世纪90年代农遗室的学风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要求学问必须面对现实,即把古农学的知识与农业生产现实相对应;二是重视田野调查。当时人类学尚未兴起,农遗室的学生已比其他史w和社会科学的研究生更注重田野工作。当时农遗室许多著名的农史专家,除了李长年和郭文韬等导师外,缪启愉、王达、宋堪庆等几位先生也给当时攻读研究生的曹树基、萧正洪和王建革等人上过课。缪启愉先生擅长立足农业现实,依据乡村习惯与地方知识体系进行考证,他在研究《齐民要术》时就借用了20世纪50年代大量可见的传统农业技术,用于解读中国古代技术。王达先生对《补农书》的研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亦是将学术研究与实证考察紧密结合的实践。如今,近九十岁高龄的王达老师对曾与陈恒力先生深入桐乡农村进行农业调查的情形仍然记忆犹新。在农遗室,王建革先后师从章楷、郭文韬两位先生。在硕士研究生阶段,他以“山东植棉史”为题进行硕士论文研究,对20世纪50年代以后华北的农业生产开始有了系统的了解。攻读博士期间,他的论文研究方向是人口压力与农业的问题,其中涉及生态史的一些基本问题。在这个阶段,闻大中先生利用《补农书》对古代江南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将中国17世纪江南高效循环的生态农业介绍给国际生态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也给王建革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启示。受闻大中和郭文韬两位老师的鼓励,王建革尝试从生态史角度着手展开研究,将生态系统理论引入传统时代社会,尝试探索生态―社会史的研究路径。但由于这方面的研究在当时国内学术界尚无先例可循,国外的生态史学术专著也未大量引入国内,探索之路困难重重。

1992―1995年在南京农业大学读博士期间,王建革发表了论文《小农与环境――以生态系统的观点透视传统农业生产的历史过程》,这是国内较早的生态史论文。他在文中提出了小农生产的生态性和社会性,因而在物质循环流和产品循环流的水平上,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系统地分析了农业生态系统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结合我国农业生产的历史实际,探讨了小农在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系统之间所处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的历史过程,进一步揭示了我国传统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生态学背景。此后,王建革对于人口、资源、农业与社会发展的讨论逐渐深入且细化。农业生产涉及自然与人文多方面要素,这对研究者提出了较高的综合知识背景要求。为此,王建革奔波于国内各大图书馆,查阅分散在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20世纪60―80年代,国际学界的人类生态学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王建革在北京图书馆读到了人类生态学著作,并从中汲取了大量的学术营养,为他在生态史中的一系列学术探讨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华北与内蒙:生态―社会史领域的探索

1996年,王建革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做博士后工作,也迈出了生态―社会史具体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在这期间,他开始探索从人类生态学的角度阐述我国历史上社会制度、人口压力与生态环境变迁之间的联系,并发表了《人口、生态与我国刀耕火种区的演变》《资源限制与发展停滞:传统社会的生态学分析》《人口、制度与乡村生态环境的变迁》《人口、生态与地租制度》等论文。在思考人文与生态关系的同时,王建革也开始着力分析影响生态系统的核心自然因素,如关于土壤肥力的探讨等甚是精彩,这些探索为他的博士后研究“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奠定了基础。1999―2006年间,王建革默默无闻地在学界做一位这样的学者:严密地梳理“满铁资料”以及民国调查、笔记小说等文献资料,又致力于田野考察,围绕生态与社会展开严谨的论证,发表了关于华北和内蒙的三十余篇论文。此后,《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和《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两本专著的出版则是水到渠成。

方万鹏在书评中写道,王建革在“在地域社会的研究中贯穿生态史学的方法……该书的研究视角不存在学术标签的迹象,而是真正践行了生态史学的理论”①。全书围绕生态环境与乡村社会的主题,探讨了传统社会末期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燕山以南的广大地区的生态环境及其对应的社会特征,这是王建革将生态学理论与思路融入到历史学、农业史研究的具体实践,其研究成果展现了人与环境的历史,既是物质作用的过程,也是心灵、思想和人类整体社会关系对外界反映的历史。全书从影响生态系统最重要的自然因素开始论述,然后逐个讲述诸要素状态,继而分析生态系统的运行与调控,可见其清晰的生态系统理念与研究逻辑。首先,不同的水环境产生不同的政治与社会效应。鉴于干旱对华北平原农业的重大影响,一方面,对水的治理衍生出灌溉与社会的问题,从而决定了水利的自然形态与社会组织形态;另一方面,水环境影响着沿河地区的土壤肥力或沙化进程,来自人类社会的农业变迁也影响着土壤的肥力。水土环境是自然体系中最核心的基础要素,也是该著展开论述的基础。其次,王建革论述了生态系统中的诸要素状态,作物、家畜、人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主体。农作物是人们主要的食物来源,因此耕作技术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并且固化到人们的生活周期中。畜牧业供给人口的能力弱于种植业,且由于取食关系,一个地区所负载的人和动物的数量相对稳定,当人口增加到一定程度,牲畜必然减少,因此在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畜牧业呈现萎缩趋势。最后,该著进一步分析了生态系统在以上要素基础上的运行情况。各要素以取食关系建立联系,保证物质与能量流在系统中往复循环,但人口过度增长,在排斥家畜畜养的同时,也影响了农作物的种植,从而影响了传统社会末期人们的饮食与营养水平,“三料危机”的出现也警示了生态系统的失衡。而灾害是生态系统运行中的重大波动,由此衍生的社会应灾机制、聚居方式都与生态文化有关,面对生态压力,人们也形成了不同的关于人与环境的信仰理念。在该著中,王建革运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了近代农业生态系统,重新审视了传统经济史中关于租佃的一些认识,弥补了此前学者们对近代华北生态关注的不足,也诠释了环境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对历史学发展的卓越贡献。

《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出版之后受到了学界的高度评价,邹逸麟先生说:“华北平原是我国传统社会的主要农业基地,也是灾害频发、社会矛盾较尖锐的地区之一。考察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乡村的生态和社会变动,剖析其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对了解当今华北平原的农业与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作者在满铁资料为主的乡村调查资料基础上,收集大量方志材料,进行实地考察,历时十年,写下了这部专著,使华北平原从清代到民国时期的农业技术、生态环境以及乡村社会诸方面的研究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②葛剑雄先生也高度评价了王建革的学术研究:“王建革教授是农学博士,在农业开发、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有扎实的基础,又在历史地理、社会史等方面做了较深入的研究,所以该书既有科学原理的探索,又充分运用了文献研究、社会调查的成果,资料丰富、观察细致、论证合理,是一项沟通文理的综合性研究,在近年来同类成果中居领先地位。”③

围绕着蒙古草原的生态问题,王建革于2006年出版了《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一书。他研究蒙古的机缘来自对华北社会的研究,在查阅“满铁”资料时,王建革看到了大量关于对内蒙古地区丰富且详实的调查资料,这批资料对当时的人口数量、牲畜头数、牲畜结构和游牧规律、放牧特点等均有详细的调查,是进行生态史研究的珍贵资料。草原、游牧、农业是蒙古社会传统的三大支柱,草原上的人、牲畜与作物的关系构成了农牧业生态问题,所以,王建革以“满铁”和其他日占时期的资料为核心,辅以旧方志和笔记小说、20世纪50年代的档案资料,运用生态人类学和历史学方法,由草原生态和游牧生态的内容进入话题,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游牧生态与蒙古社会的关系,论述了畜群与蒙古社会的关系,以及蒙古游牧社会在汉农业渗透后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的研究逻辑与《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一书建构在相同体系下,比较而言,前者关注的生态要素略为简单,但生态系统的层次清晰明了。自然系统中物质与能量流在草原植被―畜群―人之间往复循环,这是蒙古社会生态运行的基础。蒙古社会中人的经济与社会地位甚至阶级关系均不同程度地受畜群的影响。而在文化层面上,农耕技术渗透的过程是蒙古社会流动性降低的过程,此后,社会结构、文化、制度等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均是建立在生态系统变迁的基础上,因此,结合生态系统的变迁来阐释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互动就更有说服力。研究蒙古社会时,王建革多次到蒙古草原开展田野调查,其著作鲜明的“文理结合”“注重实证研究”“对满铁资料的谨慎和灵活使用”①特征多被学者们赞誉。

三、以水文生态为基础的江南生态环境层次研究

告别了蒙古与华北,王建革将目光投向了江南。不同的地理特征造就了不同的社会形态,水是江南社会的灵魂,理解江南的关键也在于对水的理解和把握。王建革汲取了历史地理学前辈关于水文研究的精华,并结合自己的知识背景,融会贯通地开始尝试探索各层次生态系统的历史,并通过《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和《江南环境史研究》两本著作揭示了生态系统的层次。《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是以吴淞江下游地区为中心区域的研究,其揭示的层次基本在水文、土壤、农业与社会诸方面,而《江南环境史研究》则是以吴江和杭嘉湖为中心地区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这个层次。

《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从气候、水、土等自然环境基础要素写起,然后到技术、社会组织、结构层面,最后到制度、文化层面展开分析。全书共有九章。第一部分关注基础的水文环境,根据水文生态原理重新解读了古人关于三江水文生态的一些理论;考证了太湖东部没有三江,只有逐步形成的吴淞江,以及周边的塘浦河网对吴淞江上游河道的形成也产生影响。在江南水乡,水环境变化往往会引起乡村社会体制和农田景观的相应变化,故该著在第二部分分析了大圩时期的河道水环境、乡村社会体制及农田景观变化。“水环境与圩田的改制,实是江南许多制度变化的重要原因”②,家、乡村共同体、豪强对水环境的不同认知影响了他们的治水实践。李明慧在评论《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对目前环境史研究的启示时也看到了这一点,说:“……如地方百姓与官府、地方与中央之间在治河方面的矛盾。结合这些社会内部的矛盾来考察或许会使生态环境史研究更为丰富。”③在水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农田景观随之改变,继而导致唐宋转型期的诗歌呈现出小区域化、微妙化、多面化等特征。在第三部分,该著结合常熟县的河道与水利社会状态个案,主要描述了宋以后小圩模式发展,以及水利共同体在内容上的变化。第四部分是关于稻田生态历史的独特分析,水环境、农作技术、社会组织都对土壤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部分作为个案研究,作者从水乡环境和水利入手,接着以肥料和土壤之间的生态联系为主线,分析了农村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的投入产出比,认为传统时代的农业生态系统的效率远远没有发挥其增产的潜力。第五部分研究传统生态系统的信息流,涉及一个广泛的地方性知识体系。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人往往发挥着主导作用,传统时代的农人们对各种环境因子都有着精细的观察,并依据这些观察采取相应的决策,这也是后人理解的传统时代人与环境关系最为关键的部分。王建革站在生态系统观的高度,解读文集、诗歌及其他关于水文、水利、农业著述等史料中有关水环境与土壤、农业等要素的关系,对吴淞江流域的主要河道和河网形成时期的水环境进行了长时段的历史考察,围绕水环境和治水,考察了自然系统与乡村社会之间的频繁互动及其构成的多姿多彩的历史过程。

《江南环境史研究》在地域上延伸了《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的研究区域,从吴淞江中下游转至中上游和嘉湖地区。更为重要的是,在《江南环境史研究》中,王建革关注的生态系统要素逐渐增多,且将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的生境密切结合。该著以吴江和嘉湖地区的水环境,由人与水环境互动而产生的水文与地貌的变化,农业与水生植物的变化,以及士人阶层对环境感知的变化为重点,分四部分展开分析。第一部分涉及纯粹的无机自然,包括湖泊、河道以及自然的降水与天气的冷暖。首先分析了吴淞江口的陆淤引起的太湖东部地区水网与地貌形态的变化,然后分析了吴江长桥以西的水环境引起的圩田和地貌变化,特别是分析了太湖沿岸的淤积和湖田形成的过程,最后分析了吴江与吴淞江中下游地区的水旱敏感性。在这里,作者分析了人们长期关注的温度和降雨在不同地表下的反映的问题,也是环境变迁学者长期关注的问题。水环境丰富时期,水灾较少,旱灾基本上不发生,而随着人口增加和开发程度加巨,丰水程度下降,水旱暮υ龆啵吴淞江中下游逐步形成高地,产生了旱灾敏感。第二部分分析了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那部分自然环境,即关系到生态环境的核心层――乡村和农田,主要研究了嘉湖地区生态环境的形成过程和桑基农业的历史发展。历来关注桑基农业的学者众多,但是放到农业生态系统中进行考察,王建革是最为精辟的一位,如书中分析:

湖羊饲养所对应的小环境与桑基农业生态环境有天作之合。民国调查报告有:“如果每头羊全年产肥平均为二千五百斤,那么三要素的总量将是:氮,二十点七五斤;磷酸五点七五斤;钾,十六点七五斤。而一亩桑地全年对肥料三要素的要求为:氮,二十点二五斤,磷酸四点三斤,钾十一点二六斤。恰与一头羊所产的肥料相符合,农民习惯,全年羊肥的大约百分之六十五用于桑地,百分之三十五用于水田,加上蚕沙(用于水田),河泥和其它肥料,可以完全一亩田稻一亩地的用肥量需要。就农村施肥的一般水平言,一头羊的肥料可以解决一亩田和一亩地的大部分用肥需要。‘以桑养羊,以羊养桑’是这一带农民的传统经验。”生态系统的自循环满足了小农在小生境下的经营。”①

在人口压力和农业开发作用下,自然景观向乡村景观转变,农田景观逐渐精细且加强。第三部分分析了野外的自然和人对自然的审美,不但讲述了水生植物在水环境变化下的变化,也讲述了文人对水生植物的审美反应。在这一部分,作者对江南生态系统的分析明显多了一个重要因素,即野外具有审美意义的植物,这些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处于关键的生态地位,一方面提供了众多生物的生存环境,有利于保持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也是人类获取生存资料的重要来源。所以,对野生植物状态的探讨,更有助于全面理解生态系统的运行与发展。第四部分是关于人对环境感知的研究。人对环境的反映,一部分体现在社会组织方面,诸如为了适应水环境而产生的水利型社区等,这部分内容较早地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并已经形成诸多讨论;另外还有一部分体现在审美方面,涉及人文与艺术,长期以来这方面的研究是不足的。由于这一领域的资料内容主要记录在文学史或艺术史中,如何将它应用到生态环境史研究中,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探讨。如为了分析不同群体对生态系统的反映,并从认知层面分析环境变化对人的审美的影响,王建革从早期诗赋、中期山水画到后期江南私家园林的相关内容中旁征博引,论述精辟。从全书的表达来看,前半部分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主,后半部分侧重环境与文化的关系分析,特别是变化的环境对人类审美的影响,系统讲述了一个自然与人文互动的生态文明发展过程。

四、景观生态史领域的探索

景观产生于人与环境相处的历史过程中,“景观不是环境中的某种自然要素,而是一种综合的空间,一个叠加在地表上的、人造的空间系统。其功能和演化不是遵循自然法则,而是服务于一个人类群体……用于加快或减慢自然过程……许多人造的空间组织形成已经与自然环境如此地融合,以至于它们本身与环境已经难以区分、难以辨认。”①由此可见,景观更是一个地域性显著的生态系统。王建革从生态系统的逻辑出发,解读和处理史料,对影响景观形成的水、土、植物等自然因素和不同群体的观念等社会因素逐层分析,继而解释自然与人文的互动,既在理论研究中取得了方法、观点的诸多创新,也对生态文明建设有启示意义。

在对华北与内蒙的研究中,王建革已经关注到了景观史内容。《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一书中,他对水利社会中政治景观和栖居景观的分析是一个突出的案例,村庄形态及分布、社会组织机构的运行都显著受到灌溉的影响。因此,王建革综合河流、地形、农业、战争、社会习惯等因素,揭示了传统社会末期华北乡村景观呈现出一种内聚的形态。而在内蒙社会,水草是游牧生态基础,继而衍生了游牧社会特有的景观:从逐水草而居到有规律的游牧。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结成的游牧单位与界限划分是本土的政治景观,而农业渗透之后,村落形态逐渐巩固,定居加强,畜群放牧也逐渐从夏、冬营地游牧到耕地与耕地之间留下草地,或者村边保留牧地,无论是政治景观还是栖居景观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转到江南研究之后,王建革对景观的分析更为丰富。作者在《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的研究中,在持续关注政治景观和栖居景观的同时,对野外空间的探索逐渐增多。野外空间中动植物群落的变化、空间大小的变化直观地反映着人地关系,但学术界相关研究甚是缺乏。他根据大量文人歌颂自然的诗词,在史学呈现上复原了唐宋时期的丰水环境下,由河道与河岸上的树木花卉、野生植被、圩田中的农作物等共同塑造的江南景观,尤其是对乡间野生植被的关注与研究,丰富了景观史研究。另外,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群体的观念也影响着景观的形成与发展。宋代以后,在人口压力与资源破坏的影响下,水与田野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在小农经济兴起以后,家景、乡景、野景都趋向微型化。景能怡情,尚可喻志,因此,景观可作用于人的心灵从而影响文明的进程。“环境不但使人产生了空间感、时间感,还产生了四时循环的感觉和认识”②,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如何渲染人们的环境审美、时序感、家乡归属感等,在《江南环境史研究》中都有更为丰富的论证。从《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的出版到2016年之间,王建革撰写了十余篇关于江南水土环境、乡村景观的学术论文,一幅幅立体的传统乡野景观画面逐渐在史学上呈现出来,待《江南环境史研究》出版,便引起学术界一片好评。

在王建革的景观史研究中,景观要素丰富且层次分明。在影响景观的自然要素中,地貌是最基本的因素,而河道等水体又深刻影响着地貌,因此,他的著作分析均以水为核心,之后延伸到土壤,植被;社会因素中,结合历史进程,考察国家、乡村共同体和小农在不同阶段对景观产生不同的影响,农业景观、野外风光、聚落形态构建了景观的变化。《江南环境史研究》作为一部较为纯粹的环境史著作,对上述要素的分析更为详细,且长时段的考察更为系统。早期的江南,景^中自然成分居多;唐代开始,来自国家的力量加强,农业开发大规模实施,农田景观丰富起来,但野生花卉及其他植物依然广泛存在,圩田、树木、田野与植被立体化风景有序而多态,直到唐代末期,农业开发成熟,村落依然拥有优美的野生植物景观;五代开始,小农力量增强,在精耕细作体系下,桑基农业景观增多;宋代以后,在人口压力下,水面多被大规模地分割开发,逐渐破碎,景观呈现出更多的人为状态。

农业前景分析篇8

关键词:建德市;农业旅游;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0)10014303

1引言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加,逐步出现了城市居民到农村品尝乡村野菜、绿色蔬菜、体验农业劳动生活、采摘瓜果、欣赏田园风光、观看少数民族风情表演等新的旅游方式。“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一时被推崇为旅游时尚,农业旅游应运而生。农业旅游,“农游合一”,为游客提供集返璞归真的乡土特色的体验民情的民俗特色、亲身劳作的参与特色以及增长见识的科普特色的多种特色为一体的享受盛宴。

农业旅游是指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即以农、林、牧、副、渔等广泛的农业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并为游客提供特色服务的旅游业的统称,也称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乡村旅游等。农业旅游作为农业和旅游业、生产和消费流通紧密结合的交叉产业,是第一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农业与旅游的结合。这对改变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增强农业竞争力,在旅游产品开发上较大程度地改善了旅游产品的结构,缓解了旅游热点的压力,满足了旅游者在后工业文明时代渴望回归自然的需求,因此,农业旅游在当地居民、当地政府、旅游者的推动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国家旅游局推出了“98华夏城乡游”和“99生态旅游年”,又在2006年将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这些举措都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建德的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发展迅速、游客来源稳定,农业旅游格局正在逐渐形成,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和缺陷也成为阻碍其走向成熟化、规模化的障碍。Swot分析是把企业内外环境所形成的S一优势(strength)、w―劣势(weakness)、o―机会(opportunity)和t―威胁(threat)的4个方面的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定性分析,以寻找制订适合项目实际情况的经营战略和策略的方法。

2建德发展农业旅游的优势分析

2.1农业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建德地处长江三角洲,浙江省西部,位于亚热带中部,山区丘陵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适宜稻麦、林木等生长。建德历史悠久,山川秀丽,古迹众多,拥有江、湖、岩、洞、瀑、雾等自然景观。丰富浓郁的自然、人文景观,适合发展多种形态的观光休闲农业,能够满足人们物质、精神、生理、感观等多种需求。(1)建德境内共有部级大型水库2座,即新安江电站和富春江电站。新安江水电站百米高的坝底流出的江水绕新安江城东去,常年水温保持14~17℃,源自千岛湖深处的新安江水,水质特佳,江边风景更是堪称一绝,素有“清凉世界”之美誉。建德市总人口51.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6415人,占80.2%。全市行政区域面积中,农用地面积2.07万hm2,耕地总面积2.57hm2,园地面积年末1.86万hm2,林地面积1.59万hm2,其他农用地面积4418hm2。2009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7亿元,比上年增长11%。农村经济总收入291.67亿元,增长14.2%。

(2)建德有良好的农业基础,基本形成了6大支柱产业:茶叶0.5万hm2,盛产“新安江牌”千岛湖银珍、“露剑牌”有机茶、建德苞茶、清新三绿等一批名茶;柑桔0.7万hm2,年产量8万t,其中“建德柑桔”、“新安江牌”早熟温桔也多次在全国和全省获奖;禽蛋产业,其中专业化养鸡达220万羽,是浙江省最大的产业化禽蛋产地;有宜渔水面0.2万hm2,“天欣牌”银鱼是浙江省优质农产品;草莓近2.1万hm2,市内有浙江省万亩大棚草莓生产示范基地、“世界最大草莓市场,年交易量达1万t,”新安江牌草莓“荣获浙江名牌产品和浙江国际农博会金奖”。另外还有板栗0.4万hm2,莲子333.3hm2。乾潭镇、下涯镇、杨村桥镇、航头镇、大慈岩镇、三都镇、寿昌镇等都拥有丰富的农业旅游基础。如乾潭镇小源溪休闲观光农业园区(骑龙漂流、盛发牡丹园、正源玫瑰园、早坞岭果园)、下涯镇大洲溪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林弘巨野农庄、春秋漂流、红群立体栽培草莓园、康庆渔家灯火休闲农庄、下涯埠湿地)。

2.2地理优势嬴得区域外稳定客源

建德市是全国首批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以“奇山碧水”的旖旎风光和人文荟萃的名胜古迹闻名于世,是西湖――新安江、千岛湖――黄山名山名水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曾获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10大世外桃源、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名城、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华东地区10大休闲旅游风情城市、中国最佳休闲旅游胜地、中国草莓之乡、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优质柑橘之乡、中国和谐城市绿色环保示范城市、浙江省10大休闲旅游城市、浙江省园林城市等称号。

建德是浙西重地,境内有320、330两条国道,是江浙至赣闽的主道,杭州至千岛湖高速公路通车后,建德与杭州的行车时间将缩短为1h,成为杭州通往千岛湖最为便捷的通道;境内有金千铁路,与浙赣线相连;有航道105km,可通200t级的船只、1000t级船队,上可达黄山市,下可出杭州湾入海。新建“建德千岛湖通用航空机场”,使建德交通便捷程度大大提高。据统计,2009年全市共接待游客319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加8.92%;实现旅游经营收入47259.89万元,比上年同期猛增19.59%。涉外旅游宾馆住宿率达23.4%,比去年同期增长39%。旅游景区全年共接待游客162.3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猛增58.7%。景点门票收入1637.5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93%;宾馆、饭店接待游客54.71万人次。实现住宿餐饮营业收入37437.38万元,增幅达19.54%。客房出租率为48.04%,也比上年增长1.43个百分点;旅行社共接待游客11.07万人次,营业收入达5087.6万元,同比增长17.12%。

3建德发展农业旅游的劣势分析

3.1旅游基地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指导

目前建德市的农业旅游基本是以乡村和工商业主自主开发为主,缺乏必要的宏观指导和技术监督,开发建设的随意性较强,布局不尽合理,存在一定的无序性和盲目性,不能最大利用建德农业的优势。与农业旅游相关的“农家乐”、“渔家乐”缺乏科学的管理和规划,导致多数“农家乐”淡、旺季经营差异巨大、季节性变化大、抵御天气变化影响的能力差,且农户们的素质和农业区的卫生条件及可进入性都有待提高。

3.2旅游产品老化和地区边缘化

建德市的旅游产品长年不变,虽说资源丰富,但景区建设和管理没有多少更新和创新,造成旅游产品老化,没有随着旅游形势的发展和人们的旅游方式、经济社会状况的改变而充实新的内涵。随着周边地区特别是千岛湖旅游景区的发展,建德市的旅游产品逐渐成为游千岛湖后的搭车之旅,景区边缘化非常明显。

4建德发展农业旅游的机会分析

(1)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旅游西进战略。杭州旅游西进战略是杭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制定的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规划共绘、交通共建、市场共拓、产业共兴等手段大力发展大杭州旅游业,构筑1小时半交通圈、旅游圈、经济圈,把杭州建设成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集散中心和重要目的地,成为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际风景旅游城市,这一战略不仅是杭州旅游业的发展战略,也是对建德旅游区域的竞争力一个重要机遇,是把建德市旅游融入杭州旅游的有效载体。杭州在实施旅游国际化战略过程中,在主动接轨上海,建德在现在条件下要使旅游有较大发展,就必须融入大杭州旅游。杭州旅游西进战略的实施,将对建德市的旅游交通,风景区建设得到显著提高,发展建德旅游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

(2)政府对农业旅游高度重视,不断给予政策支持。杭州市委、市政府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责任制目标,为了加快建德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推进农业产业提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出台了扶持农业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制定了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从2010年开始农家乐3年要有大变化,力争通过努力,实现5个乡村旅游示范村、10个休闲农业示范点、30个农家乐三星经营户、500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30万人次年旅游接待量、2000万元乡村旅游总收入。这极大促进了农业旅游的发展,使之成为建德旅游的一个特色产业。

(3)“农业旅游”特色线路大力推出。2010年杭州建德推出了将农业、森林、乡村资源与周边景区组合的10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线路,如南乡古村观荷游、桃源胜境生态游、之江赏花采摘游……可望成为长三角地区都市人周末农家乐度假游的新宠。融观光、采摘、品尝、度假、美食、特色农产品于一体,10条线路分别标明了游览内容、最佳观光季节、农事节庆、农副土特产、周边景点等。来自上海、南京、金华等地参与体验的游客反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特色鲜明,颇具吸引力,人们在原汁原味的生态美景和农事活动中获得亲自参与的乐趣,市场前景广阔。“四季花卉+四季水果+农副土特产+古镇古村+旅游景区”的产品模式,会快速火起来。

5建德发展农业旅游的威胁分析

5.1同类产品竞争激烈,可替代性强

由于农业休闲观光旅游进入我国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很多大中城市已经开始发展农业旅游,而建德市发展农业旅游刚起步,这种旅游产业是依托原有的自然资源、农业资源进行产业重组整合、资源开发、旅游产业与农业结合,因此形式创新性差。其竞争关系是广泛的,资源类型相似、规模形似的城市之间容易产生产业的替代关系,资源的独占性很弱。

5.2建德的农业旅游资源重复,特色不突出

各地的农业旅游都有“农家乐”的形式,而且大多为私人性质,组织形式单一,没有形成规模效应、管理欠规范,不易形成“回头客”效应,缺乏旅游品牌优势。周边的如桐庐的“红灯笼外婆家”、余杭、富阳等都是类似的形式,对建德市的无创新性的旅游资源威胁比较大。

参考文献:

[1]张德成,朱若男.关于黑龙江省发展农业旅游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2004(2):75~77.

[2]李炎炎,高光照.基于Swot模型的温州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战略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3):17~18.

[3]陈英.武汉都市农业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J].安徽建筑,2010(4):32~33.

[4]杜华章.基于文化视角的农业旅游发展对策研究――以江苏省姜堰市为例[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9(1):1~3.

[5]王锋,王永.浅析“生态农业旅游”的正名[J].安徽农业科学,2010(6):162~163.

[6]王晓娟,贾竞波,安颖.大庆开展农业旅游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2):8~9.

theSwotanalysisofagriculturaltourisminJiandeCity

maYanfei

(HangzhouVocationalCollegeofScienceandtechnology,ZhejiangHangzhou,311604,China)

农业前景分析篇9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景郊;农家乐;工种;来源

在中原经济区探索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的过程中,“三农”问题是制约“三化”协调发展的最大症结,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都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中原经济区规划》,大河网,2012.12.3)。河南现有农村劳动力4915万,而2010年实际转移农村劳动力仅为1843万,占比37.5%(河南省统计局,201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很大。本文通过研究河南省景郊型“农家乐”工种开发与使用的现状与问题,希望促进农村人口协调有序多元化的转移,对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也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实证调查

在河南的“农家乐”当中,景区周边食宿接待型“农家乐”作为景区的附属服务设施,是分布最广,发展最成熟的类型之一,极具代表性。本文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选择分别代表着河南省景郊型“农家乐”不同发展程度的栾川县、鲁山县和汝阳县进行调查。这三个县市分别位于河南的北部和西部,栾川县的“农家乐”发展最早、最成熟,鲁山县次之,汝阳县的发展时间最短。确定了调查地区和调查类型后,每个县市选取了人口较为集中的村镇作为调查对象,最终确定了调查样本为栾川县养子沟风景区的养子沟村和养子口村、鲁山县画眉谷风景区的三道河村和贾店村、汝阳县西泰山风景区的牌路村和草场沟村。我们调查组于2010年12月12日-14日分别对三个景区的六个样点进行实证调查,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以期发现河南省景郊型“农家乐”工种开发及使用的具体情况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律。

二、景郊型农家乐工种及雇工来源情况的调查分析

1、三地农家乐工种及雇工来源情况调查结果

在取得相关原始数据后,通过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得出养子沟、画眉谷、西泰山三地被调查家庭农家乐工种及雇工来源情况的调查结果(如表1)。

2、三地农家乐工种及雇工来源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1)三地农家乐工种情况的调查结果分析。如表1所示,三地普遍认为,在农家乐的经营过程中,厨师(85.79%)是最重要的。由于大部分农家乐的勤杂和服务工作都是自己家人在做,所以这两种工种占的比重稍低。在三地中,促销宣传人员只有11.17%的被调查家庭有,这说明在三地,促销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即便是做促销,往往也是自己家人去做。

如表1所示,在被调查的家庭当中,除前面提到的四种农家乐服务所需的主要工种外,有其他工种的有26.40%户,这些工种包括景区导游、民俗表演人员、特色养、种植人员、土特产生产加工人员、专门承揽旅客运输的司机等。这说明在三地景郊农家乐已经带动了农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但仍需加以引导。

如表1所示,在三地的农家乐大多都是家庭宾馆的形式在经营,所以在四种主要工种中,对技术的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厨师是最主要的工种,说明在农家乐的业主心目中,饭菜的质量是决定顾客满意度和维持顾客忠诚的最关键因素,尤其是在西泰山地区。同时,由于处在发展初期,劳动力之间的分工界限不分明,勤杂工同时兼做了服务员的工作,所以在西泰山,勤杂工的比例也是最高的。随着发展程度的提高,勤杂工和服务员的工作界限越来越分明,所以在画眉谷和养子沟,服务员和勤杂工的比例相当。

由表1可知,三地服务员工种的比例越来越高,甚至多于勤杂工的比例,也说明随着发展程度的提高,农家乐业主的服务意识也开始提升,将其看作是比宾馆卫生条件更加重要的影响因素。另外,业主的促销意识也开始增强。

农业前景分析篇10

前景:生物医药是中国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创新性的制药技术将成为未来中国医药发展的主动力。

业内人士分析,在未来至少10―20年的时间内,国内的生物医药研发大趋势还会继续保持。目前在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美国在技术水平和投资上的一国超强局面短期内还无法改变,大量专利非一朝一夕所能追赶。比如生物技术药领域内最为重要的单克隆抗体药,中国迄今不要说研发出原创新药,就是仿制都很困难。以上海为例,目前上海正加快融入国际生物医药研发链和产业链,力争到2017年上海研发外包达到300亿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发服务外包中心。这无疑将使得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相关领域对医药研发师,特别是高端医药研发师的需求会持续旺盛。

分析:换句话说,普通大众想要在这个高科技领域实现成功创业,基本没戏。

创业领域之二:老年用品

前景:目前我国老年用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为每年6000亿元,但目前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则不足1000亿元,供需之间的巨大差距让老龄产业“商机无限”。我国的老年用品和服务产业才刚刚起步,涉及养老机构、医疗保健产品、旅游、房地产等领域,在各方面的专项产品及服务都还亟待开发。

分析:产业刚刚起步,服务尚未完善,稍有不慎将被万人唾骂,除非你脸皮够厚,运气够好。

创业领域之三:智能家居

前景:统计数据显示,智能家电就国内来言拥有着过亿的潜在客户,特别是追求生活品质的年轻人,他们对智能家电的要求高、需求大,是最大的潜在客户群。

根据数据预估,2016年智能家电产值将达到1250亿元,2020年或将冲破一万亿,成为家电行业发展最快的关键部分,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

分析:据权威调查宝报告显示,目前智能家居市场有四个瓶颈:一是无法抓住客户的痛点需求;二是购买成本高;三是购买和使用的便利性差;四是客户服务跟不上。要是能解决这些问题,你的创业将前途无量。

创业领域之四:农业项目

前景:从创业的角度看,我国农村市场还是一片蓝海。轰轰烈烈的新农村、新郊区建设,催生了农民的需求,也带动了农村市场的兴旺,同时更造就了大量的创业机会,不仅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情高涨,甚至吸引了大批城里人和大学生前往农村创业。

如今,城市创业成本高,竞争激烈,农村则生机盎然,优势凸现。农村的劳动力充足,自然资源丰富,创业成本低;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对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层次在提高,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系列创业资金扶持政策,使农村创业成了吸引力最强、利润最高的行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