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公共管理分析方法十篇公共管理分析方法十篇

公共管理分析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23:13

公共管理分析方法篇1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学理念案例制作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公共管理学科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公共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也在发展中不断改革和完善,在公共管理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中开始引入和推广案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中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理念的重要方式,在国外大学的工商管理学科教学中广泛使用,尤以哈佛大学负有盛名。①案例教学以教学案例和课堂讨论为基础,在课堂中帮助学生达到特定学习目的,②具有真实性、参与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教学特点。相比国外成熟的案例教学模式,国内公共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开展时间较短,在教学理念、教学课堂、案例选编和建设投入等方面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1对案例教学的理念认识差异

教育理念既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反映,也是教育实践的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③案例教学侧重于对能力的培养,通过对特定场景问题的学习讨论,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共管理类课程的案例教学主要是对过去或现在正在发生的公共管理问题进行判定和分析、分析的研究,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为学生创造一个仿真环境,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实际管理问题,从而增强利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公共管理类课程来说,案例教学是促进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手段。④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须以对相关的理论获得更好的理解为根本目的。不少老师依然秉承传统授课模式,认为公共管理理论作为由概念、原理和方法组成的严密的体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需要有对知识和理论体系的系统掌握,传统的教师上课、学生听讲记笔记的方式依然有效。也有老师认为,相比案例教学的个案性和典型性,理论教学更具有抽象性、客观性和基础性作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完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抽象思维能力,而案例教学削弱了对学生整体知识结构教育的完备性要求,容易以点带面、以偏概全。思维上只是将案例教学看作是一种新的教学技术方法,没有认识到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2案例教学课堂准备不充分

案例教学是师生间教授和学习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准备的充分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案例教学包括案例的选择和制作、案例材料阅读、课堂发表见解、提出完整解决方案等,是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从教师制作案例开始,到组织案例课堂讨论、提交案例解决方案等,都需要进行案例教学前的详细认真准备。但不少教师对案例教学的理解局限在举例、习题、发言上,在教学实践中将案例教学法混同于举例教学法,认为在教学理论、知识点的过程中穿插着举例子就是案例教学,没有认真准备案例课堂教学。举例并不是案例教学中学习和讨论的主要内容。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对学习过程是一种启蒙和引领作用,课堂教学是开放的、互动的,而不是依赖于教师个人对教学例子的单向讲授和评论。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主导和控制着从案例背景介绍到提出问题、展开分析、得出结论等案例讨论的各个环节,学生只在有限的范围内被动而不是主动地参与案例讨论。还有些教师因为班里的学生多,不重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信息的整理,没有认真总结案例讨论,未能引导学生展开对案例问题的深入思考,影响了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效果。

3案例编写滞后于教学需要

公共管理课程选用的案例需要符合教学目的,充分考虑到案例与公共理论教学内容的相关性,使学生从一定的理论基础和高度来准确地把握现实,而不是抛开理论体系的纯粹案例分析。同时,还要考虑到案例的代表性、典型性,所选案例要尽可能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因为学生对这一类问题的关心度比较高,容易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反馈。案例选择还要有普遍意义性和针对性,使学生感到对案例的研究和讨论能够对已经从事或未来从事的工作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从而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案例教学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依托现实公共管理实践,精心制作公共管理教学案例。而从目前高校的教学实际来看,绝大多数开设公共管理专业的高校没有自己的案例库,自己制作案例的少,使用别人案例的多;结合地方公共管理实践的案例少,改编国外的案例多;使用过去的旧案例多,新编更新的案例少,不能有效反映公共管理的现实变化。与国外相比,教学中能够反映我国当代公共管理代表性、实务性、针对性的案例缺少,案例更新的速度慢,学生对高质量公共管理案例的期望和需求强烈,也对案例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获得源自管理实践并反映公共管理学科前沿发展的本地化案例,是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一大难点。公共管理教学案例资源的不足,既有对案例制作的不重视,也有案例制作的经费投入和师资不足等原因。

4案例教学激励机制缺乏

案例教学在引入公共管理学科的过程中,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普及,但由于在教学中缺乏相应的制度激励与安排,教师投入案例教学的热情并不高。高校愈来愈重视科研,虽然需要付出巨大精力和财力来编写案例和准备教学,但丝毫不涉及科研产出,算不上科研成果。教学方法的改进和上课质量的提高很难与高校教师工作考核挂钩,在一些高校教师荣誉评比方面,如教学名师、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和教学大赛获奖上,参考标准多注重科研成果,获奖者也多是凭借传统的教学方法,依靠案例教学获得教学荣誉的教师很少。制作好的公共管理教学案例还需要教师付出和承担一定的经济成本,都削弱了对教师投入案例教学的激励。从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参与而言,目前一般没有明确要求公共管理课程考试内容和考试成绩要紧密联系案例教学,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参与意识也不强,都影响了案例教学中师生的激励和互动。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逐步深化案例教学,完善案例教学过程衔接,加强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逐步发展出适合我国行政管理实践的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在当前公共管理学科的案例教学中,还应从完善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要从思想认识上重视案例教学。公共管理作为综合性管理学科,具有鲜明的理论指向性,实践性强,教学中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对公共管理实践的认知。在公共管理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就是通过对公共行政管理中真实管理细节的描述分析,让学生置身于模拟的管理环境之中,对现实管理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判断和讨论,从中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运用所学理论和工具方法来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途径,以实现巩固理论原理、深化知识运用能力培养的目的。作为在国外取得良好效果的教学方法,我们要借鉴案例教学的成功之处,对于从应试教育背景下考入大学的学生而言,案例教学尤其有积极的一面。在案例教学中,学习者是这一过程的核心和主角,教学关注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个人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为基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方式,让学生直接运用公共管理理论知识来分析、研究、解决案例中的问题,教师更多地是作为辅助者和引导者,这与传统教学模式是截然不同的。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转变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述学生记忆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参与,提升能力训练。

其次,要精心准备、认真组织案例教学过程。提高案例教学的成效,教师和学生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从老师的角度讲,要明确教学目的,公共管理类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分析、解决实际公共管理中出现问题的能力。根据所要讲授的公共管理理论或实践层面知识,选择相应的管理案例。案例应能够贴近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现实,在课前或教学中通过印发案例文本材料、电子文档、多媒体手段展现等发放或展示给学生,把案例相关的背景材料提前发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案例讨论的准备工作。学生要全面阅读案例资料,积极进行案例讨论发言的准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活跃课堂气氛,鼓励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参加对话和交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和解决公共管理领域实际工作中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⑤在案例讨论之后,让学生提交书面讨论发言材料,探讨自己从案例分析中的收获与疑问。

再者,应逐步丰富更新公共管理教学案例。教学案例的认真组织和编写是搞好案例教学的基础。完整的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包括:案例内容、教学理论基础及目的、案例带来的开放性问题、教师对案例的总述与点评、案例涉及的文献目录等。要更好地在公共管理课程开展案例教学,就要有丰富的、鲜活的、高质量的案例来满足教学需要。案例要具备时代性,与时展保持同步,以新鲜的时代气息增加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讨论主题,结合学生知识储备,促进教学教学效果的顺利实现。教师可以在借鉴他人的基础上自己动手收集新的案例,根据课程特点,有准备地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收集资料,如注意平面媒体和网络新闻,获取一手的公共管理实践资料,积累案例资料素材。运用社会调查方法,关注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对反映我国行政管理实践层面的基础性和探索性的事例加以收集整理,编写具有典型性、时效性和针对性的公共管理案例。

最后,应从制度安排上建立案例教学的激励机制。建立对案例教学成果的师资评价。案例教学老师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难以用传统的课时计算。在现行的教学考核制度下,案例教学工作虽然付出了巨大的精力,但工作绩效结果却并不一定好。要建立科学的教学成果评价制度,提高教师进行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加大案例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案例教学一种模拟式的教学实习,需要一定的教学投入并建立专用的教学设施,才能适应案例教学的需要。由于高校扩招,很多高校的教学班中学生人数很多,在开展案例教学过程中,或是缺乏适合讨论对话的教室环境,或是因人数多而难以顾及每一位同学发言,不仅教学经费投入少,而且教学基础设施不完善。因此要加大对案例教学专用场所的投入,设立案例教学专用室,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选择有效的解决途径。

注释

①张晓燕.哈佛案例教学的魅力和启示[J].学习时报,2004(9).

②周金堂.哈佛公共行政管理案例教学的特点与启示[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7).

③李运庆.论案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20).

公共管理分析方法篇2

关键词:责任导向;公共部门;职位分析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无论是国外人力资源管理还是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进程中,传统的职位管理都没有对职位进行分析分类。工作分析是在公共分配职位中不同的价值和体制相互冲突的历史中逐渐产生并走向成熟的,工作分析的发展是公共雇员制改革的一项遗产,它反映了人们越来越重视在行政管理事务中对科学原理的应用。所谓职位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核心基础职能,是对每个职员的工作职位应用系统方法,收集、分析、确定组织中职位的定位、目标、工作内容和职责权限以及工作关系和完成工作人员所需要的技能、知识等因素的过程。

一、引入公民评价的责任导向职位分析

怀特・卡塞欧说“工作分析对于人力资源专家而言就如同钳子对于管道修理一样。”有效的工作分析体系对提高公共部门的整体绩效、实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配置有着重大的作用。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目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相对还较为薄弱。公务员的岗位任务和工作职责没有落实到位,工作分析在实际操作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估测算,偏向定性的规定性原则。

传统的工作分析方法包括定性的方法和定量的方法,其中定性的方法主要以观察法、访谈法、关键事件法、工作日记法、问卷法等;定量的方法主要是以问卷法为主来进行分析。但不管是定性还是定量的方,参与主体都主要以公共部门人员的调查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公民民主意识也越来越强,公共组织设置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民,作用于社会,一个公共职位设置的价值以及在这个岗位上的雇员的工作价值,体现在社会和公民对他的评价上。公民是公共部门的服务对象,是最直接的体验者,在与公共部门发生交流的过程中,更能反馈岗位以及岗位上的人对工作责任完成情况,收集分析公民对公共部门不同职务的责任义务、责任要求和工作期望,对强化以责任导向职位分析的工作具有重要意。其主要作用表现在:首先,引入公民评价岗位分析,有助于提升行政主体公共责任意识,从而促进岗位责任意识的巩固;其次,重视公民评价责任导向的职务分析,也有利于建立公民信任关系的公共部门岗位责任服务。公共部门通过建立多重渠道,收集、分析公民评价,充分了解公民对各公共岗位的工作责任义务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是加强公共组织构建以责任导向职位分析体系的重要依据。

二、重视工作分析的量化研究方法

工作分析两种常用的方法即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定性是侧重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隐喻和象征的描述和理解,常常缺乏信度和效度;而定量方法研究侧重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更加强客观事实、强调现象之间的关系,更接近于科学的分析方法。目前,在强化责任导向工作分析的过程中,公共部门一般较多的停留在理性思考和实践反思的层面上,量化研究方法很少应用,而量化方法的相对缺失,导致在构建职位分析的过程中就难免失去了一些效度和信度,现有的岗位分析体系的科学性也降低了。

当前,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关于职务分析涉及到的量化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职位分析问卷法、管理职位描述问卷法、功能性工作分析法、o*net系统法、通用工作分析法以及任务详细目录法和能力要求法,然而,这些量化方法大多数都是由国外直接引用而来,国内公共部门缺乏自有的“量身定做”的量化研究体系成为现实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行政机关缺乏具体的工作分析、职位评价和工作说明书等实质性的内容。

如今我国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又进一步迫切地向我们提出建设科学化的职位分析制度的要求。其中建立以责任导向的职位分析体系也是扩大民主参与和分权式改革的过程中的要求,公务员在获得更大选择权的同时必须对自己的选择的结果承担责任,而这个责任的承担就必须充分体现在职位责任义务的履行上,重视工作分析的量化研究方,深入探究“岗位工作责任是什么”的问题,以实证的方式测量岗位责任,促进责任导向岗位分析体系的建设,对构建科学的职位分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三、构建责任导向的职位分析体系的现实意义

1.构建责任导向的职位分析体系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

在我国现代化事业加速建设的进程中,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也不断的要求深化职务分析与职位管理制度,职位分析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环节,也是重要的环节,它既是向组织输送人才血液的源头依据、关口,也是抓手。随着社会的发展,责任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和深化,我国不断以负责任的大国、负责任的政府和负责任的公民的鲜明形象呈现在世界面前。因此建设以责任和目标导向的职位分析制度在当前显的迫切需要,能不能为现代化建设注入富有责任能力和责任意识的精英人才、如何应用科学的原理分析构建具有时代价值的职务分析体系便成为了当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

2.构建责任导向的职位分析体系是构建责任政府的根本前提

责任政府既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理念,又是一种对政府公共行政进行民主控制的制度安排[1]。强化责任意识和确权明责,这是责任政府运行的前提和理论支撑。在我国建设合法化、具有公信力的政府过程中存在的障碍之一就在于一些岗位权力职能定位不清,职责不明,以及各责任主体之间的责任关系尚未彻底理清理顺,责任体制尚未真正的确立[2]。基于以上的问题进行探究,职位分析作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不言而喻的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不断深化完善工作分析体系的构建,依据责任政府建设的要求,构建以责任导向的职位分析系统,是解决权责不清、任务不明的问题而导致相互推诿、扯皮和工作效率低下的重要基本保障。

3.构建责任导向的职位分析体系是适应社会精细化治理的内在需要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到: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结构分化和利益需求多样化给城市公共事务治理带来巨大挑战,如何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归根到底在于科技的应用和人的作用。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工作分析是定岗定编的基础和依据,公共雇员作为履行国家公职的主要的精英群体,在促进现代化治理的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因此深化以责任为导向的工作分析,赋予每一个岗位共同的价值理念,界定每一个岗位的设置目的,强化公共雇员工作职责的责任能力和责任意识;以此来降低或清除治理进程中来自组织工作人员的“低责任感”的障碍,为进现代化精细化治理建设加速。

4.构建责任导向的职位分析体系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原生动力

从宏观上来看,工作任务分配到省、到市、到各政府部门;从微观上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每个公共部门的人的任务和职责,而建设过程中具有较强责任、目标意识的人员显的尤为重要。因此,为建设事业选择富有责任意识和目标意识的人才,就成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大任务。工作分析不仅是对岗位的研究,也是对人员特征及任职资格的研究,深化公共部门职务规范系统,强化责任导向的工作分析,并依此选拔具备目标责任意识的人员;对在岗人员进行行政责任培训,提升公共雇员的行政目标感,使公共部门的每个岗位人员切实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要求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如何在未来的五年中把握最后的冲刺机会,是政府当前刻不容缓的工作安排。积极探索构建以责任为导向的公共部门职位分析体系,不仅是构建责任政府的前提,也是适应当前社会治理精细化的需要,政府要积极探索构建责任导向的职位分析体系,不断加以完善并在实践中具体应用检验,努力提升责任政府的形象,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从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注释:

[1]张成福.责任政府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2),77。

[2]孟卫东.论责任政府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J].管理世界,2008(7),172。

参考文献:

[1]唐纳德・e・克林纳,约翰・纳尔班迪,孙柏英著.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战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08:92-118.

[2]杨艳东.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12:70-92.

[3]赵秋成,杨秀波,曹静.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02:67-71.

[4]郭庆松.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J].中国行政管理,2007(5):79-81.

[5]胡广琳.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24):170-172.

公共管理分析方法篇3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案例;教学法;实践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001-01

1.引言

《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若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将会忽略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未来岗位的需要,严重偏离了公共事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对《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实践。《公共事业管理》应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法、课堂小组讨论和情景模拟教学法,加强实践环节教学。

2.《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公共事业管理》是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学生在修完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而开设的一门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从理论上阐述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内容和主体;同时,根据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对中国的公共事业管理、教育事业管理、科技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文化事业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公共住房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环境管理等含义、特征、内容、存在的问题和经验进行讲解和分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过程和发展趋势,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和原则,能较好且较熟练地运用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效益。

3.《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改革思路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从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出:学生在掌握公共事业管理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熟练地运用公共事业管理的一般方法和技术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效益。在实施课程教学改革前,《公共事业管理》这门课程的教学主要侧重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及"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以识记方面的考核为主,很少涉及综合能力方面的考核。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及创造性受到制约,也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公共事业管理》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教学,重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4.《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4.1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确定。先对学生毕业后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工作这一岗位进行分析,确定该岗位工作能力目标,然后根据岗位工作能力目标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最后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材。针对我校该专业的特点,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始终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建议选取中国的公共事业管理、教育事业管理、科技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文化事业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公共住房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环境管理等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4.2改革教学方法。根据《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标,在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外,主要采用启发引导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模拟教学法等。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讨论和知识的灵活运用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参与性。根据《公共事业管理》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选用如下几个有典型性、针对性和时代性案例进行探讨。每个案例的设计采取如下步骤:(1)对教师而言:课前收集案例,布置案例让学生准备;课堂中倾听或评价案例分析,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讨论案例,老师点评、小结等;课后教师对课堂效果进行总结。(2)对学生而言:课前接受案例,阅读并做准备;课堂中就布置的案例提问,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讨论;课后学生整理笔记,写好心得体会。以探讨怎么看分配不公为例来说明我们是如何组织案例教学的:教师课前调查和收集案例,布置探讨怎么看分配不公案例,案例分析之一:收入差距的新视角;案例分析之二:中国的收入差距是如何拉大的;案例分析之三:缩小收入差距在于劳动力流动;案例分析之四:收入差距不是问题,贫困才是问题。让学生课前阅读案例,并思考以下问题:我国的收入差距是如何拉大的?分配不公"不公"在哪里?如何缩小其差距?课堂中教师要学生单独或全体回家布置的思考题,教师倾听或评价案例分析,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讨论案例,最后点评并进行总结;课后学生需要整理有关分配不公的笔记,教师自己思考原定的教学目标对案例进行评价并更新案例。总之,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较好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除采用案例教学法之外,我们还采用了情景模拟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

4.3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实施课程教学改革后,首先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中的比例,这既体现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实践性特征,还要有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准备,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事后总结经验教训。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公共事业管理》这门课程的校内实践为案例教学,包括探讨怎么看教育不公平、探讨"大学生就业难"等案例教学实践内容,在改革教学方法中对案例教学有详细的论述。《公共事业管理》这门课程的校外实践为社会实践,项目名称为公共事业改革与发展专题调研实践,要求学生撰写调研报告。总之,在实施课程教学改革后,摒弃了改革前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讲解过多,实践课时比例偏少的弊病。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后,既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结语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具有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特征的课程。在实施教学改革时,根据岗位的能力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然后根据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实施教学改革后,达到了培养目标的要求,满足了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公共管理分析方法篇4

关键词:公共政策学;课堂教学;案例创新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0?摇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046-02

公共政策学是教育部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要求开设的所有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四大平台课程之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在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开设,现有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等四个专业,且公共政策课程均已在上述四个专业开设。

因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是我校唯一拥有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交叉优势的学院,教学研究覆盖区域经济和公共管理两大学科,因此本文拟在此学科交叉背景下,针对《公共政策学》的课堂教学思路进行探讨,以期为公共政策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参考。

19世纪80年代以前,西方的政策研究还只是附属于经济科学。以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woddrowwilson)提交关于行政研究的论文开始,美国公共行政学科方始建立。因此,公共政策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还属于新兴学科,也是一门正在不断发展中的学科,是指权威的国家机构及公共团体为了实现特定的公共目的,对社会价值进行合理配置的决定与实施过程。追溯来看,公共政策学起源于政治学、管理科学等学科。1947年,美国学者西蒙提出“管理即决策”。1951年美国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维尔共同主编《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该书第一次对政策科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发展方向做了详尽的论述,被人们认作是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

中国公共政策学科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引进西方政策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目前已成为中国公共管理学科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部分。由于在我国起步和发展均较晚,还属于一门新兴学科。总的来看,公共政策教学的专业化人才缺口较大,高校教师在公共政策教学过程中偏重理论,在关注社会公共政策现实、提出政策解决方案等方面较为欠缺,从而使这门课一定程度上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在课堂教学上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案例教学和社会现实的结合不够紧密。由于选择合适的案例开展教学,有助于学生实现从“课堂学习”到“政策实践”的认识转变与政策体验过程,因此案例教学也是公共政策学发源地美国的mpa等教育的基本方法。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发展期,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发展程度差别较大。在这样一个时期,北京上海等地已经进入发达经济初级阶段,2012年北京经济总量已达17801亿元,2012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3797美元。但就在北京周围,在承德、张家口、保定等首都周边,还存在一个贫困程度较深且集中连片的区域,存在着近200个贫困村、154万贫困人口,被称为“环首都贫困带”。这样的社会现实导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问题急剧增加,政策问题层出不穷,公共政策分析的案例异常丰富,为公共决策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实践机会。因此,当前存在的大量丰富生动的公共政策案例完全可以用于公共政策学的课堂教学案例加以分析,而这对于拓展并创新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公共政策案例教学的概念界定[1]

案例教学(Casemethod)是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C.Langdell)于1870年首创,后经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郑汉姆(w.B.Doham)推广并得到了迅速传播。案例教学法撇弃了照本宣科的课堂灌输方法,具有开放式、互动性、启发性等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对课堂理论进行实践验证,因此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引入我国。

所谓教学案例,指的是真实发生过的、和教学知识点密切相关的事件。小劳伦斯·e·列恩认为:“教学案例是一个描述或基于真实事件和情景而创作的故事,它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学习者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后会从中有所收获。”案例教学,则是根据事件发生的具体场景,进行后期模拟还原,从中探讨该事件本身所包含的理论问题和解决思路。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将前期真实生活引入后期学习过程之中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同学们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理论模拟和实践分析。

公共政策案例(publicpolicycase),即将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公共政策引入课堂教学或学习者思维之中的可操作的应用形态,是对某一公共政策情景(apolicysituation)的直观化和具体化的描述。公共政策案例教学则是基于丰富鲜活的公共政策现实活动,将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目的是在教师启发引导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通过政策具体过程(如制定、执行、评估、终结、分析等)和具体细节的分析来促进公共政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政策解决思路能力的提升。

二、公共政策学案例教学的优点和缺点

通过公共政策案例教学,学生可以在分析具体现实公共政策的基础上,对公共政策的功能、类型、系统等基本概念和价值、环境、体制、工具等公共政策理论知识进行“再检验”,并进而深入理解和认识制定、执行、评估、终结等政策过程,也可以通过对问题进行不同视角、不同环境、不同条件的比较评估,自觉或不自觉地训练“分析有条不紊、探究坚持不懈、决策当机立断”的政策分析能力。

但综合来看,公共政策学案例教学也有其明显的优点和欠缺之处。

(一)公共政策学案例教学的优点

优点很明显,主要有:

1.有利于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来深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案例教学倡导在教师引导、学生准备、现场讨论、课堂总结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即时思辨能力和总结提升能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也有利于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教学环境。因此案例教学法可以明显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深入提升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教学要求。

2.有利于结合公共政策学科本身的特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公共政策学融汇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知识,具有较为复杂的系统知识特征。因此,单纯的理论教学会使学生对政策术语和范畴等这些本来源自生活的理论知识反而感觉理解较为困难,也容易感到枯燥。现实、生动的公共政策案例分析,能够加深同学们对诸如自由裁量权等公共政策术语、理性决策系统等学科范畴及其他理论知识的理解,比较能够以切入生活的方式,简易而又生动地抓住知识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利于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公共政策学的兴趣。

3.有利于通过针对性探讨政策分析过程来培养学生公共政策素质和能力。公共政策学本身即发端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个主要的工业国家,其后由于发展的需要迅速扩展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具有彻头彻尾的政府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实践基础。尽管不断有学者进行理论总结和提升,但通过针对性的过程分析,明晰公共政策产生的政策环境、价值内涵、决策体制、制定议程、执行障碍、评估模式、终结策略等分析程式、步骤和方法,从而既着眼于政策问题本身,又能在理论指导下超越政策问题,可以系统、延续、及时地培养学生分析现实公共政策问题的素质和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二)目前公共政策学案例教学的缺点

尽管公共政策学案例教学有着显著优点,但限于我国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历史较短,一般同学政策参与不多,当前正处于经济、环境、社会等转型发展过程等因素,目前我国高校公共政策学的案例教学也同时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点,主要表现在:

1.单一案例分析的灵活性和课程案例分析增加的单调性。无疑案例教学具有生动、现实、互动的教学特点,以启发引导为主,但由于公共政策学涉及到多学科交叉背景知识,从而使单一案例分析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观测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参考结论,这既需要同学们同时具备宽口径知识和专业视角,也加大了问题分析的难度和深度;同时,经常进行案例分析,因为固定的理论知识总是落后于不断发展的政策实践,也容易使同学们感到总是有一层隔膜的政策体验。并且,分析的案例越多,理论和具体案例之间的差距就越大,最后案例分析就逐渐演变成为对理论知识的另一种叙述方式,从而使人感到别样的单调。

2.现实政策的演变过程映衬出案例教学分析的过去式。分析公共政策为的是解决公共问题。但公共政策学的案例分析,往往是以过去式的公共政策问题为分析对象。即使对于曾经发生的某一公共政策问题的结论是永远不变从而使具体分析可以绝对正确,但这种分析对于正在发生和尚未发生的公共政策现实仅仅具有借鉴参考作用和理论指导意义,学生只能“横看成岭侧成峰”却难以“身在此山中”以便去识得“庐山真面目”。这种现实政策的演变过程映衬出案例教学分析的过去式,就使得案例教学分析大部分时间、大多数场景仅仅停留在了课堂,实际指导意义较为欠缺。

基于以上公共政策案例教学分析的优缺点,笔者力图跳出一般案例教学的窠臼,提出了“摸底—点题—仿真—实践”的四步案例教学法,力图凸显政策实践中的理论脉络,注重理论讲解中的实践能力,通过“实时新闻、现场分析、政策把关、实践验证”的教学思路来切实提高学生对于公共政策学理论的把握能力和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关内容,将会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公共政策学案例教学思路创新研究》一文中进行详细介绍。

参考文献:

[1]陈昌洪,公共政策学案例教学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16).

公共管理分析方法篇5

关键词:管理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科;实证领域;规范性研究;技能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264-03

管理经济学是工商管理和经济学类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其内容框架是围绕着企业决策行为展开的。近年来,公共管理类专业也逐步引入开设了这门课程,目的是将企业管理决策的思维和方法引入到公共部门管理之中,培养学生在“公域”内理性思考和理性决策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公共部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更新。

目前,国内多数管理经济学教材基本上是为企业决策量身定做的,教学内容和案例选择都带有浓厚的“商业化”色彩。如果直接沿用这些“企业版”的管理经济学教材,学生往往会产生很多困惑和认识上的误区,例如认为管理经济学仅仅是微观经济学在公共领域的一个“翻版”,两者没有太大的区别。笔者认为,要廓清误解和困惑,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就需要回到这门课程教学的“原点”――厘清这门课程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明确这门课程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中的位置。只有在澄清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才能言及教学方法的创新,才能实现管理经济学的思维框架、分析工具和决策技术与公共管理实践的对接。否则,这门课程就易于孤立于整个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之外,弱化了其存在的意义。

一、承继与分野: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两者关系的定位

厘清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是理解管理经济学、搞好课程教学的一把“钥匙”。从学生认知的角度讲,弄清楚这个问题相当于从总体上把握管理经济学的脉络。从教学内容上看,管理经济学涵盖需求理论、生产和成本理论、不同市场结构下的决策、长期投资决策等内容,这些知识板块与微观经济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如果我们透过内容架构,对两门课程的目标、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研究焦点和分析工具进行检视,就会更全面准确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们以在两门课程中均属于教学重点的需求理论为例,比较这两门课程在涉及这个问题上的耦合区和分歧点。下页图1中实线部分是属于微观经济学中涉及需求理论的知识内容,虚线部分是属于管理经济学的知识内容。图中可以看到,同微观经济学一样,管理经济学也承继了新古典主义方法论,以“理性的经济人”作为假设前提,以消费者理性选择模型来刻画消费者的行为,研究焦点都是资源最优配置问题,均采用了边际分析、比较静态分析方法。但是,微观经济学的终极目的是诠释和细化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所以侧重于市场均衡分析――市场力量能否推动相互联系的产品和服务市场同时达到均衡,需求理论仅仅是市场均衡分析的一个构成要件。而管理经济学是为企业和公共部门决策服务的,所以侧重于需求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在理论推导出需求曲线以后,就需要运用回归技术,利用既往数据或者市场调查数据拟合出经验性的需求曲线,以此作为预测和决策的依据。正如管理经济学学者曼斯菲尔德指出的:管理经济学试图把纯理论分析问题和日常决策联系起来,前者为经济理论家兴趣所在,而后者则是管理者所必须面对的。

此外,两门课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也是迥异的。在下页图1中,我们不难发现,从严格意义上讲,微观经济学和管理经济学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微观经济学试图描述市场经济如何运行,而不涉及怎么运行的问题,属于实证领域(解决“为什么”、“是什么”两个问题);管理经济学则主要是规范性研究,解决“应该怎样”的问题,具体说,就是建立一系列规则和方法以“告诉”企业和公共部门“应该”怎样决策,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管理经济学要采用了线性规划、博弈论等等这些数学工具了。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同属于新古典经济学体系,在基本方法论上是一致的,并且,管理经济学“借用”了微观经济学很多分析方法。两者的根本分野之处是课程目的和所研究问题的性质上,其他的差异都是由此衍生而来的。具体到教学过程,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认为可以在管理经济学知识内容正式讲授之前,选择某个学生熟悉的教学内容,采用图示方法,与微观经济学进行对比较,通过对比可以帮助学生对管理经济学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也减少对教材中大量数学内容的“恐惧感”。

二、技能型教育:管理经济学在公共管理学科中的合理定位

在不同学科背景下,管理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是有所差异的。因此,合理的定位对于公共管理“视野”下管理经济学的教学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定位合理既可以帮助教师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课程在公共管理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以公共管理学科在英国的形成史为例来观察管理经济学的课程定位。20世纪20年代,公共行政学科已经在英国诞生,其课程设置以政治学、法律、社会分析等社会科学课程为主,课程目标是培养行政官员。1979年撒切尔内阁发起“新公共管理运动”,这个运动触发了英国公共部门管理范式的转变。政府开始要求公务员具有私人部门的管理风格和管理技术,例如重视公共服务的市场需求和顾客反馈,重视成本核算等等;要求公务员更像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的公共管理者,而不是行政官员。这一需求的转变导致英国大学中公共行政专业发生嬗变,传统的以社会科学为主的课程组合开始转向以经营和管理科学为基础的课程组合,管理经济学、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的进入标志着新学科――公共管理学科的逐步形成。由此可见,管理经济学在公共管理学科中的定位应当是为未来的政府公务员提供管理、决策方面的技能性教育。更进一步讲,管理经济为公共管理学科“贡献”的是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试举例如下。

例1,根据需求理论,我们知道商品需求量和这种商品的价格、消费者收入、替代品的价格等因素存在着数量上的关系,但是经济理论并没有告诉我们需求函数的具体形式,通常设定为线性形式仅仅是为了理论上的方便,这样的需求函数是无法进入实际操作层面的。如果公共部门要对香烟征税就需要知道香烟的价格弹性,以此做出征税决策;公共电力部门制订长期生产能力计划就需要预测出用户对电力的需求量。这些都离不开需求函数的经验估计。管理经济学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是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通过既有数据拟合出需求曲线,这具体地涉及到数据采集(消费者调查或者市场试验)、模型设定、数据拟合、模型识别、模型检验、残差分析、参数的经济学解释等知识点。经过这样的程序就能得到比较可靠的需求曲线供决策参考使用。当然,这样的工具也可以用于成本函数的估计。

例2,现代公共管理强调公共责任机制,以绩效评估强化公共部门对公众和国家权利机关的双重责任。管理经济学中的线性规划技术正是进行绩效评价、优化资源的强有力工具。这个工具帮助管理者怎样以最佳的方式在各项经济活动中分配有限的资源,以便最充分地发挥资源的效能去获取最佳绩效。1985年荷兰的Rijkswaterstatt利用线性规划技术制定了全国水管理政策,年均节省开支1500万美元;1989年SanFrancisco警署利用线性规划技术制定巡逻时间表来安排警员工作,年均节省开支1100万美元。可见,对于具体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线性规划技术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无论从公共部门管理的的实际需求、学科的形成史,还是课程的自身特色来讲,管理经济学都应该定位在技能性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的教育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应当围绕着这个定位展开。这样的课程定位也是人才培养的需要。笔者认为,在技能性教育的定位下,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精讲理论性内容和用于理论推导的技能方法,这方面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复习微观经济学中相对应的部分,突出“实用性”的分析方法和工具的教学,例如计量经济学方法、线性规划技术。实际上,这两种方法已经成为国外公共管理领域主流性的管理工具,这应当引起中国公共管理学术界足够的重视。

三、特色化与实用性:案例选择的两个基点

案例教学法是近年来公共管理学界大力提倡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管理经济学而言,案例教学使学生象征性地步入特定决策者位置,体会、熟悉乃至掌握公共部门决策的对象、程序和方法。某种意义上讲,案例教学法是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通过“案例示范”使学生掌握各知识点,即决策的方法和技术,也能够使学生积累未来解决类似问题时可以诉诸的经验。目前,在各类管理经济学教材中虽然包含了很多案例,但是其中大多数以企业部门决策为对象,即使涉及到公共部门,也不完全是以公共部门的管理决策作为分析对象。例如,涉及到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行为时,多数教材均将这个话题延伸到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及政府管制问题上,以诸如中国电信这样的企业作为案例来研究企业行为以及政府管制行为。实际上,这部分内容和这种案例更多地属于政府管制经济学或者公共政策分析的范畴,与管理经济学所研究的公共部门管理没有太大的关联性。

笔者认为,鉴于管理经济学在公共管理学科的定位是技能型教育,相应的案例选择就应契合学科、专业背景和培养目标,突出案例的“公共管理”的特色以及实用性。具体地讲,案例的选择要结合公共管理学科各专业的特色,多采用相对应公共部门的管理事件和场景作为案例。例如,讲授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法预测经济变量时,“企业版”管理经济学可以采用企业销售量的预测来作为案例,在财经类高校开设公共管理专业中,就应该采用诸如预算支出或税收收入这样的财量的预测作为案例。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时间序列预测法,又体会了财政部门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实用性是案例选择的另外一个基点,这个基点要求所选择的案例应具备可操作性,学生在未来管理实践中可以“复制”从案例中学到的管理方法和经验。例如最优化技术这部分教学中,照搬微观经济学的案例,以既定量货币在衣服和实物之间如何最优配置作为案例,显然不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如果选择基础设施,例如高速公路最优规模如何决定作为案例,则更贴近公共部门决策的实际。

相对于传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学者平时重视收集、整理和编写案例教材,建立内容丰富的案例教学库。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的第一要务,目前国内有关公共部门采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如计量经济学、线性规划等技术来进行管理的案例尚不多见,已有的案例比较粗糙。笔者认为在把握特色化和实用性的基础上,可以引进一些国外的案例,国外案例相对成熟,可操作性强,而且对中国公共部门管理的改革,例如预算管理改革,也具有借鉴示范意义。

四、结语

1951年美国学者乔尔・迪安教授著作的出版标志管理经济学的诞生。今天的管理经济学已经吸收经济学、管理学、决策学等学科的精粹,发展成为一门对企业和公共部门管理具有基本方法论意义的学科,涵盖了管理决策中几乎方方面面的问题。中国公共部门管理改革正方兴未艾,其成效既取决管理思想的变革,也有赖于管理方法上的“量变”。有鉴于此,改进管理经济学在公共管理各专业中的教学方法,突出技能教学,编写精当的案例,必将培养出新型的公共管理人才,加速中国公共部门管理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埃德温・曼斯费尔德.管理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113-117.

[3]宁骚.公共管理类学科的案例研究、案例教学与案例写作[J].公共管理科学,2006,(1):34-35.

公共管理分析方法篇6

【关键词】公共卫生危机;思想关系管理;和谐公共卫生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746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986-02近几年受到来自多个方面负责因素的影响,公共卫生危机作为社会公共危机中的一种,其呈现上升的趋势,同时其也给社会带来的严重的影响,不仅严重影响着社会公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同时给社会稳定和和谐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为此对公共卫生危机进行管理已经得到了国家以及社会各层的广泛关注,学术界对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也展开了全面的论述。本文笔者也将对公共卫生危机中的思想关系管理展开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为今后开展相关的研究和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1思想关系和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关系

为了对思想关系与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关系展开全面的研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系统的内部入手分析,二是从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系统的外部入手分析。由于外部分析涉及到的因素和关系等都较为复杂,因此为了能够进行清晰明确的分析,本部分将从内部的角度,对思想关系与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关系展开全面的分析。

思想关系和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关系主要包括:包含关系和依存关系两种。其中包含关系是指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包含思想关系管理,也即是思想关系管理包含在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中,是其管理中必要的义务,两者之间存在着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依存关系是指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和思想关系管理两者共同组成了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系,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依托、相互影响和制约,两者之间紧密联系,任何一方都不能够完成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系的职能。在现实管理工作中,人们经常会存在重视公共卫生危机管理,而忽视思想关系管理的倾向,从而使得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经常不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为了对这个问题进行有效的纠正,应该重视思想关系管理在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系中的作用,但是也不能够过分强调其作用,应该使两者兼具共同发挥其在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系中的功效。

无论公共卫生管理和思想关系管理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应该充分重视两者之间的作用,将他们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以传统的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作为基础,以思想关系管理作为补充,有效发挥两者之间的互补作用,实现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最大效能。

2将思想关系管理融入到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措施

思想关系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方式,只有很好的融入到传统的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中,才能够增强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功能,使其向着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实现公共卫生危机的科学化、高效化管理,不断实现保障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思想关系管理融入到社会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中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引导、调适和激发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中的思想关系。

2.1引导法纪规范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纪规范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中法纪规范发挥的作用将更大,但是通常由于影响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人们经常会忽视法纪规范的作用。因为没有法纪规范的指导准则和行为约束,所以在公共卫生危机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有失规范的现象发生。于是,思想关系管理融入到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一种有效的措施就是引导法纪规范,使其能够为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带来一定的指导和约束。

2.2调适思想道德思想道德在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中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从现实中的实例中就可以看出思想道德在公用卫生危机管理中的影响,对于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其一方面的原因是由于在这个方面缺乏应用的法律规范,但是深入分析这和奶源供应者的思想道德没有关系吗?在这个事件中很明显也包含者很多参与者思想道德方面的冷漠带来的问题。因此,为将思想关系管理和公共卫生危机管理更好的结合起来,应该充分发挥思想关系在调适思想道德方面的作用。

2.3激发精神资源精神资源是公用卫生危机管理体系中的经脉,是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动力源泉。只有具有充足的精神资源,才能够确保公共卫生危机管理有足够的动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满足社会这样或者那样的需求,安抚来自人们群众的这样或者是那样的思想情绪,使其能够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态面对各种问题。思想关系管理应该能够激发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主体的精神资源,使整个管理能够满足合理性的需求,即安全、生存和发展需求以及适当调整人的期望值;能够理解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主体的思想状态,主要包括面临不利处境以及困境的思想状态;使其能够化解来自多种因素的压力,勇于承受挫折,处理好自身需求与社会需求的关系。

3小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需求的不断上升,公共卫生危机日益成为的社会公共危机中的棘手问题。传统的公共卫生危机关系管理方法,就是单纯的想通过采用简单的方法解决一系列复杂的问题,这就导致严重的就复杂问题简单化的错误,使得公共卫生危机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棘手。思想关系管理能够与公共卫生危机关系管理共同从法纪规范、思想道德、精神资源以及实际方法等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不断的满足社会公众对健康水平、生活质量的需求,满足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构建的需要。真正实现对公共卫生危机关系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叶琳,刘雅文,王伟,石东风,金明华,马萱钺,栗学军,曹锦丹,王丽伟,孙志伟.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系[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01).

[2](苏)列宁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公共管理分析方法篇7

论文关键词:公共信息资源低效经济学分析

论文摘要:造成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原因很多,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造成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原因,旨在为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率提供建议与帮助。

1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与现状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水平作为政府和公共组织发展水平的标志,伴随着信息化社会的纵深发展,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国内学者看法不一。文献[1]认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围绕公共信息资源实施全面管理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它以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信息政策法规为保障,信息素质的培养为关键。”文献[2]认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社会行为主体及其网络化组织结构,为了最大限度地促进信息资源的全社会共享和信息资源效用价值的实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综合运用各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技术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在公共参与下实现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多元管理。”由于公共信息不仅属于公共产品,拥有公共性,同时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又具有信息的特殊性和资源的稀缺性,因此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不仅属于公共管理的范畴,还属于信息管理的范畴。笔者认为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中,不仅要解决公共信息资源作为公共产品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效率以满足公共需要的问题,在管理过程中兼顾信息产品的特殊属性,掌握其传播与共享的内在规律也同样重要。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我国近些年来在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如公共信息资源的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标准的制定以及政府电子政务的推广等。然而伴随进步的同时,相关的问题也开始凸现,例如由于缺少信息保障、信息制度造成的公共信息获取困难;由于责权不明确,监督无力而导致掌握公共信息资源的公权部门失责;由于管理主体单一,市场化程度低,造成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低效及浪费等。这些现象不仅严重闲置、浪费了公共信息资源,还加剧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贫富分化的社会矛盾,让社会公众对管理公共信息资源的公权部门产生了不满与置疑,同时也阻碍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造成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局面。对于这些现象,国内学者多从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出发进行原因的探析。笔者认为造成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现状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根本症结是由于其内在属性造成的内生矛盾,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理论出发,试图找出造成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内生原因,旨在为提高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整体水平提供部分思路与建议。

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经济学分析

2.1基于委托——理论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分析

2.1.1“委托——”理论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委托——”理论,主要是指产权的所有者,通过选聘不是产权所有者的机构或者人员,在法律允许或授权的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在委托一关系中,有3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委托者的授权不当可能造成经营损失;二是方的道德风险可能造成经营损失;三是委托链条越长,风险越大。

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委托——关系中,公众是公共信息资源的所有者,所以可被定义为委托方,依法享有对委托的权限、事项及方式的选择权和决定权。而拥有与掌握公共信息资源的政府行政部门、公共管理机构可看作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方,通过法律、法规的授权,形成委托关系,依法享有委托权事项的执行权。

2.1.2委托——关系下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倾向分析

(1)过度授权导致者不正确用权造成的低效

者权力的大小及行使方式主要来自于委托者的授权,而这种授权关系主要以现有的法律规定为依据。而目前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行政部门究竟有多大的权,如何行使这些权,对不当行使权该如何处理,国内现行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既不具体也不明确。在者拥有“无限”权力而监督却无法具体和到位的情况下,者极易不当用权。

(2)委托链过长,导致的低效

由于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主要由政府部门承担,而我国各行政管理级从上至下,复杂冗长。公共信息的层从初始委托人公众到达最终人政府所要经过的中间层多达五六个。层级增多,意味着信息的传输更易滞后、失真,过多的委托关系不仅可能造成人对委托人目标的执行扭曲与偏离,还会模糊每一层级委托人与人的责、权、利关系,导致激励弱化。此外,层次越多,信息流越长,使得监督成本不断增加,监督难度也不断加大。

(3)道德风险导致的低效

道德风险的发生常常是在者自身利益与委托者利益产生矛盾,者利用手中的决策权,增加自己福利,而不惜损害委托者的利益。在委托——关系中,委托人经常面临利益的诱惑与选择,在乏力的监督与高额的违规回报的对比中,者不正确行使委托权、的可能性增大。如114台出卖优先报号权、高招办出卖高考查分权就是者发生了道德风险的典型案例。

(4)约束、激励及监督体制不健全引发的低效

一方面,在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由于对公共信息资源合理使用与监督的体系不健全,委托人对人的激励与约束基本是靠行政的“收放权”来进行的,激励手段的不明确,导致委托人对人的使用行为几乎没有任何约束。另一方面,由于委托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利益关联不大,因此公众的监督欲望并不强烈。乏力的约束方式与监督机制;公众的分散性与淡漠意识;相关机构“同盟”事不关己的态度;媒体监督的缺乏效力(如很多不正确用权迫于媒体压力而停止,但者的行为并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理,也无法保证此类行为不再发生),都使人增加了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从而导致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中的低效。

2.2基于博弈论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倾向分析

2.2.1博弈论理论

(1)博弈论(gametheory)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它是研究决策主体在给定信息结构下如何决策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以及不同决策主体之间决策的均衡。博弈论由3个基本要素组成:一是决策主体;二是给定的信息结构,又叫策略集;三是效用,是可以定义或量化的参与人的利益,又称偏好或支付函数。

(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博弈关系

从参与人的角度来看,公众与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者——政府公共管理部门构成博弈的参与人;从策略选择来看,可能的若干种选择,形成了博弈的策略集;从效用选择来看,溥弈各方都会选择自己效用最大化的策略进行博弈。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共信息领域,博弈效用的最大获益者基本都是强势参与者。

2.2.2典型案例分析

(1)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以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由于有关部门怀疑爆炸可能污染松花江部分江段,地处松花江下游的哈尔滨市为确保市民安全,市政府做出了停水决定,并于11月21日发出了《关于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全面检修临时停水的通告》。在吉石化爆炸事件发生后一个星期中,由于地方政府采取了消息封锁的办法,并隐瞒了停水的真相,造成了市民恐慌与猜测的心理。哈尔滨当地盛传将发生地震的谣言,短期内造成了市民储藏食物,离家外逃等人心惶惶的局面。

(2)案例的具体分析

从参与的双方来看,作为公共信息管理的主体的政府决策部门因拥有较多的博弈资源,如财政、信息等资源成为博弈中的强势方,而公众作为博弈的另一方,虽然人数众多,却处于无组织状态,由于没有平等的博弈地位与信息资源,很难提出能够保护和发展自己利益的措施和建议,是博弈的弱势方。

从策略选择看,强势政府选择封锁信息作为博弈策略是理性经济人追求个体效益最大化的最佳选择。对于应对突发应急事件,其途径有若干种,选择封锁信息,在于这一方案简单易行。对于政府而言,既不用为承担安抚公众不满情绪烦恼,又不用为损坏政府形象买单;而作为弱势方的公众,在信息不完全对称的被动情况下,反应只能是相信或猜测。

从效用选择看,博弈各方都会选择使自己效用最大化的策略进行博弈,强势政府选择既省事又有效的封锁信息的办法,不是平等博弈的结果,而是强势博弈方自主选择的结果。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者的政府而言,短期来看这种选择是投入最小,效用最大的一种。而作为公众,由于没有策略的提出并进行充分博弈,只能选择相信虚假信息或半信半疑、私下猜测,任何一种选择,都会造成自己效用的减少。

2.2.3基于博弈论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倾向分析

如果仅仅认为上例中的哈尔滨市政府的行为与我国2003年非典初期部分地方政府采取消息封锁的办法只是一种偶然或个别现象的话,那么在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大环境下,政府或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部门采取类似的应对办法似乎是必然的。

(1)市场信息不完全

信息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信息不完全的市场上,信息分布足不均匀的。市场机制并不能保证相互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的利益主体披露其真实信息,因而,信息流动会受剥刮益阻碍。在一般情况下,信用双方如果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当掌握较多信息的人与掌握信息较少的委托人之问建立合同关系时,博弈的主要表现就是掌握信息较多的一方隐瞒信息。

(2)博弈主体不到位

任何一种管理活动都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规范作为指导。这个统一的规范,既是管理部门日常工作的行为标准,也是检验其工作质量与有效性的基本依据。为了充分保护和体现博弈各方的要求和利益,规范的制定者应该是博弈双方以外的局外人。而我国,目前有权制定相关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规范与法规的是各级政府,作为博弈的参与主体,身兼政策制定与行动执行的双重角色,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部门在制定规范时很难做到不偏不倚,完全自律。

(3)缺乏充分的博弈过程

制度经济学假定个体只有有限理性,每个个体都在他所依存的体制允许的有限范围内,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也就是说,不同个体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产生个体最优行为解的集合就是规则,规则的集合形成制度。而制度的形成是多方博弈的结果,因为只有多方博弈才能接近博弈的理想状态——即充分兼顾各方利益,同时促成博弈各方自觉自律行为,任何人若想通过违反制度来得到好处,必将从别的方面受到更大的惩罚,从而得不偿失。公共信息管理的制度也不例外,它也应该是一个多重的、多层次的各方博弈的结果。而现行我国的公共信息管理市场化进程缓慢,远无法达到多方博弈的状态,不充分的博弈过程,使得博弈中的强势方违约、失德行为在短时间内成为必然。

2.3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倾向分析

2.3.1公共选择理论

以詹姆斯.m.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理论认为,由于公共物品的生产是政府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责,因此将各级行政机关统称为官僚,而这方面的理论被统称为官僚经济理论。同时,由于公共物品的生产和管理是政府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责。政府是由人组成的,政府的行为规则是由人制定,因此也需要人去决策,而执行的人都不可避免地带有“经济人”特征。因此,没有理由认为政府总是集体利益的代表和反映。行政机关也是理性经济人,同样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同样也会犯错误。个人主义、经济人假设与交易政治学构成了公共选择理论的三大基石。

2.3.2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倾向分析

公共信息资源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因此我们也可以用公共选择的理论来解释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效率问题。一般而言,掌握公共信息资源的公共部门(我国一般是政府机构)为了纠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缺陷,将履行公共信息产品提供者的职能,常常直接提供市场可能供给不足的公共信息资源,并履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外在效应消除者等角色,管制自然垄断、处理信息不对称等。但由于公共组织自身的官僚机构的特性,政府根本无法高效地提供公共信息资源,具体原因如下:

(1)垄断导致的低效

首先由于政府部门垄断着大部分的公共信息资源,做为官僚机构的政府,其垄断性质决定了其信息供给活动必然缺乏竞争。而竞争对于激励理人的内在动力、提高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政府的垄断性不仅使其失去了竞争所形成的外部压力,同时也失去了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的内在动力。公共信息资源的政府垄断,导致了公共信息资源难以及时有效地被供给、利用与开发。

(2)政府公共行为导致的低效

政府公共行为导致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低效可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政府的公共行为趋向于资源浪费。官员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就像弗里德曼所说是“用他人的钱,为别人办事”。政府官员虽然对公共信息资源有支配、占有、使用权,却无所有权和剩余索取权,因而没有提高效率使得成本最小化的激励。同时,与市场中的企业家相比,由于政府官员行事时无成本压力,因此不计成本的政府行为频繁发生,以上两点都导致了政府公共行为的低效。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激励动力而导致的低效。一般行政机构中,官员的劳动补偿与其劳动成果和效率联系不大,或者说联系不紧密,不仅因为政府官员的劳动成果和效率缺乏明确的衡量标准;还因为政府给予官员的报酬也并非根据其工作绩效,更大程度上依据的是职位的高低和制度上的硬性规定,而且规定一旦做出就很难改变。

于是,在这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激励机制难以建立,官员只有争取职位和权力的动力,而没有提高效率和改善工作质量的压力。政府公共行为低效的无法避免,使得同为公共管理范畴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趋于低效成为必然。

无论是用委托——理论、博弈论还是公共选择理论来分析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行为,都表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无法避免的内生矛盾使得管理的低效似乎难以克服。针对以上的问题,笔者结合现实,认为以下几点建议对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率会有所帮助。

3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效率的途径

3.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规范化

法律作为对行为责任的强制约束,在实际生活中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尽管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为各级政府,但普遍存在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部门的信息寻租、政治创租的行为,都呼唤更有力的法律来保证公共信息资源能够更有效的利用。笔者以为,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立法应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②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③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具体程序;④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效果评价与效率评估;⑤行政机关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中的责任以及违反义务所应承担的相应后果等。

只有明确责任,建立对称的责任体系才能有效的限制权力的腐败与滋生,将公共信息资源作为公共产品内在不可避免的低效性降至最低。

3.2探索多元化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模式,提高供给效率

3.2.1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

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领域,我国可以通过探索多元化的管理模式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率。文献[10]指出“随着社会分工的专门化、公众信息意识的强化以及社会公共空间的不断扩展,社会结构也日趋复杂,组织分化程度不断提高,原来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以及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功能等为一身的庞大政府行政结构也面临分化,并在事实上形成了多样化的信息资源管理渠道,为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开辟了新的道路。”政府可以鼓励多种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形式如公公合作、公私合作、私人参与等多种形式,打破长期以来政府一家垄断的局面。竞争机制的引进必然会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率。

3.2.2对公共信息资源进行分级分类,积极探索不同的管理模式

根据公共信息的类型,可以探索确立不同的管理方式。如涉及国家安全、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信息,完全由政府进行封闭式管理;而对不属于国家机密的并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信息,如政府法律、政策信息、公共灾害的防治信息,则可尝试由政府组织开发、利用,并免费提供给公众;而对于商业信息一能带来直接的经济价值并满足特定个体需要的信息,可以允许商业信息机构在公众信息的基础上开展增值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而政府可以完全退出此领域的管理,只作宏观调控。

3.3加强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加强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不仅需要提高基础设施的配套能力(包括软硬件的开发),建立高效的信息公开、共享制度,注重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协调管理与深度开发也同样重要。

3.3.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报刊、电视等大众媒体,同时要加快各级图书馆、文化馆、资料馆的建设,为社会公众获取公共信息提供便利,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进程。

3.3.2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加强部门信息共享

要加快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支持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不同业务部门、不同行业系统之间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问的信息共享。

3.3.3挖掘公共信息资源的内在价值,做好公共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

目前国内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大多还只限于对数据的简单统计、罗列和。而对于深层次的分析、预测却涉及很少。很多部门的公共信息,如进出口、旅游业、气象信息等,如果能对累积的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加工与挖掘,不仅能为更多的企业和公众发挥指导作用,还能为其引进资金、开展国际贸易、更好的参与全球竞争提供机会。

3.4推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参与的公众化,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必须保障公众更广泛地参与到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一方面,管理机构受公众的委托,对公共信息资源进行管理,而公众作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委托人,无疑是最有权利对公共信息资源进行建议与监督的群体。另一方面,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部门作为公众的委托人,承担着对信息管理效果的回应义务,在信息收集、信息管理、信息利用的过程中必须给予公众了解、参与的过程与机会。国外在保障信息收集的过程中对公众的参与权,都有相关的法律作为依据,如美国的《文书节减法》。该法规定:机关在申请进行信息收集时,还要同与信息收集有关的公众或受影响机关协商,征求其意见,以评估信息收集的必要性、负担、效用等。再例如对于信息公开方面,发达国家也都有诸如《阳光政府法》、《公共信息法》等作为公众合法的获得公共信息的保障。在我国,也应该效仿发达国家的做法,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与广泛参与,才有可能真正的推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效率的提高。

公共管理分析方法篇8

关键词: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社会网络分析

在公共管理学研究领域中,由于其发展历程较短,更容易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进行研究模式的创新发展。现在的公共管理学研究阶段,加强对社会网络部分的研究分析,能够丰富研究方式、完善研究体系、拓展研究方向,全面推动公共管理研究发展。进而推动公共管理学科在现实应用当中,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社会网络分析概况

社会网络分析的主要分析内容,是社会关系结构以及社会关系的特定属性,关注重点始终围绕社会网络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具体的影响方式。社会网络分析,首先,应通过科学方式对分析层次与对应的社会网络关系进行界定;然后,广泛收集相关网络数据,并应用这些数据进行社会网络关系的构建,进行关定性与定量测量;最后通过全面的数据分析,得出有效的分析结果。公共管理中的社会网络分析,其主要对象包括社会企业、政府机构、民间公共行动体系以及社会团体等。在不同机构团体当中的管理应用当中,由于多种因素的交错影响,会直接涉及各应用主体的利益问题。由于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社会网络分析研究,涉及到的研究对象与人们生活、社会治理等方面密不可分的联系,作为社会网络关系中重要节点的公民、组织、部门或机构,都为社会的有序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现实功能及客观作用。通过对社会网络更深层次的研究,能够高效实现公共管理的现实应用意义。

二、公共管理过程中中社会网络分析应用

1.社会网络分析应用原则

在社会网络分析短暂的发展历程当中,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如美国公共管理领域构建的三种社会组织网络形式:政策制定、合作治理与纳税人买单公共服务。这三种社会组织网络形式,在公共管理当中的实践,能够为我国公共管理的研究发展提供众多借鉴内容,并从中提炼出三点作为我国公共管理研究的发展原则:第一,我国当前的公共管理发展当中,面临公共问题复杂、棘手,且越来越多样化的发展情况,只有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相关部门与民间相关组织之间,通力构建合作社会网络关系,才能够有效提升研究与实践效率,更好的达成公共管理效果。第二,在经济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城市建设与发展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政府部门有效的公共管理工作,对实现政府对城市建设的权利与职责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促进并加快各组织、部门、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公共管理高效运用的重要途径。科学应用社会网络分析,能够帮助形成有效的合作范式,使公共管理更加的系统与规范。

2.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前景

社会网络分析对于公共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由其是在当前公共管理与城市公共规划管理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之下,社会网络分析能够拓展公共管理的研究方向。其一,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实现。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能够推动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发展,同时,合理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可以重新定位城市的网格化规划,以科学的眼光看待城市各主体之间的关系,调整城市的网格化形势及其管理模式。其二,各城市主体之间合作模式的建立。立足于城市建设的全局性、复杂性与综合性角度进行社会网络分析,深入了解各部门、组织、机构的不同职责与社会功能;同时,运用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社会网络分析,能够注重各方利益,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实现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模式,推动公共管理效果的最佳化发展。其三,推进城市公共管理体系改革。城市公共管理体制的改革,其内容涉及广泛,合理应用社会网络分析,能够有效支持改革的推进。通过社会网络分析,能够实现部门协调、管理方式调整,进而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三、公共危机治理中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

公共危机多以不可预测的形式出现,在无法预防的情况下,只能够通过有效手段减轻一定程度的危害。将社会网络分析融入到公共危机管理当中,进行研究实践,其内容主要涉及社会组织、商业组织或政府部门等多主体协同合作下,自然灾害或人为暴力恐怖事件的预警、应对及处理。在国外的一些研究当中,例如卡普卡等学者以emaC为对象的研究当中,通过网络分析软件分析出emaC在卡特里娜飓风当中的网络中心度与中心性的相关数据,得出了“合作协调能力是公共危机应对过程的核心力量”这一结论。吉恩特在反恐的公共管理领域,应用社会网络分析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实践,并通过研究分析发现了叛乱网络关系当中关键环节。此外,意大利在2002年就成立了国家应急委员会,负责重大恐怖事件的救援决策工作的协商;在2004年又全面构建了指挥中心大楼,并针对突发事件应对建立了完善的决策指挥系统、资源配置体系、应急救援相关信息共享系统以及联合办公机制。通过对国外公共管理研究应用社会网络分析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合理借鉴,由其是社会网络分析在公共危机治理方面的研究,对我国公共卫生威胁、自然灾害应对处理、反恐领域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公共管理领域中的社会网络分析,对拓展公共管理研究的范围与研究方式具有重要作用。实践表明,社会网络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能够促进社会各组织、机构、部门之间的协作运行,实现公共管理在社会前进与发展当中的有利作用。在我国公共管理领域当中,通过借鉴世界各国相关公共管理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能够高效促进我国城市公共管理体制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安卫华.社会网络分析与公共管理和政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5(3):96-101

公共管理分析方法篇9

〔关键词〕应用型专业;能力培养;本科教学改革;公共管理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36(2016)02-0074-04Doi:10.14045/ki.rhen.2016.02.015

公共管理类专业是目前很多综合类高等院校开设的专业,它包含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相关专业,随着公务员就业热,这个专业的招生前景越来越广阔。公共管理学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毫无疑问,公共管理类专业不同于一般的基础类专业,其培养目标并不仅限于学生在基础理论方面的融会贯通,而应该更侧重于学生应用型能力的培养。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就是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悉和掌握公共管理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高度公共责任感和公共服务精神,适应当代公共管理现实需要的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所有专业课程毋庸置疑的教学使命是追求教学效果和本专业培养目标的高度契合。传统教学模式下,专业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体系的培养,但对于应用型专业来说,专业课程单纯的理论知识教学导向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而这在传统教学实践中往往容易被专业课程教师所忽视。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加上本科学生社会经历有限,且公共管理类专业理论知识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不少学生在对专业课程的认识上,视其为“万金油”,什么都学,但觉得学与不学差别不大,专业性、实用性不强。在这种认知影响下,学生参与专业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难免大打折扣。因此,传统教学理念导向下的课程教学活动的效果,就会与培养提升学生能力的目标出现一定的偏离。专业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以在教学实践中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试形式等多方面着手。本文拟从公共管理类课程的特点出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从上述角度逐一探讨。

一、采取基于能力培养的多种教学方法

要实现能力和知识的双重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尤其是实践教学方法的凸显是必不可少的。除了最为传统的讲授法之外,还可以采用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开放教学法等。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针对专业课程的不同教学内容,结合教师教学经验,尝试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较好发挥学生学习时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实现其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一)案例教学法

鉴于公共管理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目前案例教学法是国内外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中非常提倡的教学方法。教师结合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典型的专业课程的相关案例。通过案例教学把公共管理理论和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紧密结合,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公共管理实践中,在公共管理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然后结合专业知识研究分析,解决公共管理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并将学习研究的成果在实践中推广应用,做到公共管理知识“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服务于社会”。为增加案例的可看性和趣味性,授课教师在案例可多选择一些视频资料。如《城市管理》课程,在第一章绪论教学中,教师引入了中央台“热线12”节目“恼人的夜市”报道视频,因为该报道是聚焦于中央民族大学周边魏公村夜市喧闹、乱搭乱建等问题,学生对于发生在身边的案例感同身受,非常活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了解城市管理的必要性和管理客体。在媒体报道一年多后,魏公村违章乱建的建筑均被相关部门拆除,但拆下的建筑材料、砖头、泡沫被乱扔,街上尘土飞扬,持续好几天无相关部门问津,给过往行人带来了诸多不便。教师又在课堂上以此为例,启发学生思考城市管理中各管理部门配合协作的必要性和有效性。除了授课教师查找课程案例材料外,还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由学生联系课程专业理论,主动寻找相关公共管理实践案例,并以小组形式分组在课下进行充分讨论、分析,形成系统的分析报告,在专业课程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享,展开充分讨论,最后教师还可以对案例及学生的分析进行点评。通过理论和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能使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能大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开放教学法

所谓的开放教学,是指教学活动不局限于学校的象牙塔,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公共部门的工作环境,认知其管理程序和办事方式,从而认识真正的公共管理。“走出去”是指组织学生去政府等公共部门进行参观、调研、实习,参与公共管理实践是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能力素养的最快捷方式,也是学校课堂教学最好的补充。如在《行政学原理》课程教学实践中,授课教师组织学生去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审批大厅参观,并与建委法规处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座谈,了解北京市建委行政审批改革实践,学生在参观座谈中表现非常活跃,积极提问,这种实践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实践,学生具体感知了行政机关的运作,对公共管理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走出去”的课程实践方法固然教学效果突出,但也必然受到学生人数、场地、时间等多方面限制,相较而言,“请进来”的课堂实践方式受条件限制要少,也更容易实现。“请进来”是指邀请公共部门的管理者来学校作专题讲座,结合其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学生现身说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与一线的公共管理实践者面对面沟通,了解来自公共管理实践一线的最新动态,实现对专业知识理论由表及里的认知。当然,开放教学法能顺利、有效实施的前提,是学校与公共部门保持良好密切的合作。这除了可以借助于教师的个人人脉关系外,更需要加强学校、学院与当地公共部门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认知的场所。

(三)互动教学法

互动教学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讲授法固然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但它也有明显的缺陷,即在教学过程中的单向性。而互动教学法恰好能弥补讲授法的不足。教师在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针对某些教学重难点,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答疑等方式,鼓励启发学生思考,并由教师点评总结。这种互动能使教师有效了解学生实际知识掌握情况,便于及时调整安排教学进度,同时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学习的能力。如《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程,公文案例评析就非常适合采用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组织学生讨论例文,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并掌握写作的实践技巧。另外,在开学初,教师就可以公开电子邮箱及课程网络平台链接,方便学生在发现专业问题时随时答疑和下载相关课程资料。在实践中,这种网络互动方式尤其受到内向腼腆学生的欢迎,这既能避免他们和教师面谈时的紧张拘束,又能有效解决其知识困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有效配合讲授法,实现教学相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优化

目前,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学时通常是54或者36学时,在有限的课时内,要争取使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信息量,并有效培养锻炼能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必须精心选择、优化教学内容。首先,教师必须明确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科内容的区别,在有限的授课学时内,要想面面俱到地涉及专业学科的所有知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在选择课程教学内容时,必须有所取舍,关注和重点突出学科核心知识和热点问题,而其它相关知识,则可以介绍参考书籍、布置课外作业等形式,让学生自学相关的背景知识,锻炼培养其自学能力。其次,教师要结合课程特点,在教学内容中充分反映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活动。作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必然包含学科的基础理论,这些理论描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规律,也是学生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但是纯理论知识的讲授不免枯燥乏味,而且,缺乏社会阅历的本科学生在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事实上,放眼世界,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活动比比皆是,它们都蕴含着丰富的公共管理理念,用实践活动来说明和验证公共管理理论和规律当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就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用专业眼光筛选、梳理、分析有案例价值的公共管理实践事件,及时补充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现实事例,使之能有效帮助学生融会贯通理论知识,这能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充分体现了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应用性导向。如《行政学原理》,顾名思义,这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教师就原理讲原理,则流于形式和枯燥,学生也难免兴趣缺缺。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在行政学各个主题领域的原理讲授中辅之以政府实践活动的内容。如行政职能这一章的教学内容中,在介绍相关理论时,可加入我国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实践探索案例,用以说明在政府职能转变实践中政府和社会构建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解,强化其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能力。再次,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使其反映最新的国内外学科理论前沿动态和最新的公共管理实践。部分高校教师可能会存在着一个教学误区,即“一套教案讲义可以用上好几年”。这种想法可能在诸如数学、英语等纯基础学科中有着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在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中,是绝对不适用的。公共管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公共管理理论和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更新变革非常快,因此,在每次授课之前,教师必须做好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优化,保持教学与理论、实践的同步发展,为学生提供最新的信息量。最后,为体现课程教学的深度,可以在教学内容中,结合教师的研究方向和科研优势,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增加部分专题分析的内容。专题分析可以增加学生对相关专业问题的了解深度,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其科研能力。如《城市管理》课程,在城市人口和社会管理这一章中,可以加入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专题和城市社区养老专题,引导学生关注城市管理实践热点,加深其对问题的思考,并锻炼其思维能力,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探索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考核改革

专业课程的考核是衡量教学目标是否有效实现的重要指标。课程考核一直被学生重点关注,考核形式的变革创新能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因此,为实现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课程考核内容、形式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授课教师可以借助于这个无形的指挥棒,在考核内容、形式改革中充分体现能力培养的导向,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更加关注知识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传统的专业课程考核形式往往采用试卷考试,用闭卷或者开卷的形式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但是这种形式有着自身的缺陷,它固然是考核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非常有效的方式,但是对于其理论联系实践的应用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却无法有效开展,以至于长期以来,学生对待专业课程的考试基本上陷入“死记硬背”的误区。在以实践性、应用性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下,课程考核形式也应该尝试着多种形式的改革。各学校教务处对专业必修课程期末考试一般会有考试形式等方面的规定,而课程期中考核就可以由教师视不同课程的特点尝试灵活的考核形式,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焦点。其一,可尝试由学生分组案例分析的考核方式,由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联系专业课程相关理论,结合现实公共管理实践案例,课下进行案例讨论、分析,各组将讨论分析结果在课堂上向全班作案例分析汇报展示,由教师为每组的案例汇报展示表现打分,这可以占考核50%的比例分,再由学生根据案例分析情况,每人撰写一份书面的案例分析报告,这也同样占50%的比例,两个成绩合一为学生的期中考核成绩。这种形式能有效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并充分锻炼学生思考应用、团队合作的能力。其二,可尝试写作课程学术论文的考核方式,这是锻炼学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具备从事专业科研的能力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写作学年论文、毕业论文都是本科学生重要的学习任务。教师布置专业课程论文,为学生提供了基本的科研训练机会,为写作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这也是有效测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方式。综上所述,在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学内容的优化、以及考核形式的改革等多种方式,引导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最终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公共管理分析方法篇10

一、采取基于能力培养的多种教学方法

要实现能力和知识的双重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尤其是实践教学方法的凸显是必不可少的。除了最为传统的讲授法之外,还可以采用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开放教学法等。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针对专业课程的不同教学内容,结合教师教学经验,尝试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较好发挥学生学习时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实现其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一)案例教学法

鉴于公共管理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目前案例教学法是国内外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中非常提倡的教学方法。教师结合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典型的专业课程的相关案例。通过案例教学把公共管理理论和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紧密结合,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公共管理实践中,在公共管理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然后结合专业知识研究分析,解决公共管理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并将学习研究的成果在实践中推广应用,做到公共管理知识“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服务于社会”。为增加案例的可看性和趣味性,授课教师在案例可多选择一些视频资料。如《城市管理》课程,在第一章绪论教学中,教师引入了中央台“热线12”节目“恼人的夜市”报道视频,因为该报道是聚焦于中央民族大学周边魏公村夜市喧闹、乱搭乱建等问题,学生对于发生在身边的案例感同身受,非常活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了解城市管理的必要性和管理客体。在媒体报道一年多后,魏公村违章乱建的建筑均被相关部门拆除,但拆下的建筑材料、砖头、泡沫被乱扔,街上尘土飞扬,持续好几天无相关部门问津,给过往行人带来了诸多不便。教师又在课堂上以此为例,启发学生思考城市管理中各管理部门配合协作的必要性和有效性。除了授课教师查找课程案例材料外,还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由学生联系课程专业理论,主动寻找相关公共管理实践案例,并以小组形式分组在课下进行充分讨论、分析,形成系统的分析报告,在专业课程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享,展开充分讨论,最后教师还可以对案例及学生的分析进行点评。通过理论和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能使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能大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开放教学法

所谓的开放教学,是指教学活动不局限于学校的象牙塔,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公共部门的工作环境,认知其管理程序和办事方式,从而认识真正的公共管理。“走出去”是指组织学生去政府等公共部门进行参观、调研、实习,参与公共管理实践是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能力素养的最快捷方式,也是学校课堂教学最好的补充。如在《行政学原理》课程教学实践中,授课教师组织学生去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审批大厅参观,并与建委法规处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座谈,了解北京市建委行政审批改革实践,学生在参观座谈中表现非常活跃,积极提问,这种实践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实践,学生具体感知了行政机关的运作,对公共管理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走出去”的课程实践方法固然教学效果突出,但也必然受到学生人数、场地、时间等多方面限制,相较而言,“请进来”的课堂实践方式受条件限制要少,也更容易实现。“请进来”是指邀请公共部门的管理者来学校作专题讲座,结合其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学生现身说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与一线的公共管理实践者面对面沟通,了解来自公共管理实践一线的最新动态,实现对专业知识理论由表及里的认知。当然,开放教学法能顺利、有效实施的前提,是学校与公共部门保持良好密切的合作。这除了可以借助于教师的个人人脉关

系外,更需要加强学校、学院与当地公共部门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认知的场所。(三)互动教学法

互动教学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讲授法固然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但它也有明显的缺陷,即在教学过程中的单向性。而互动教学法恰好能弥补讲授法的不足。教师在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针对某些教学重难点,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答疑等方式,鼓励启发学生思考,并由教师点评总结。这种互动能使教师有效了解学生实际知识掌握情况,便于及时调整安排教学进度,同时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学习的能力。如《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程,公文案例评析就非常适合采用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组织学生讨论例文,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并掌握写作的实践技巧。另外,在开学初,教师就可以公开电子邮箱及课程网络平台链接,方便学生在发现专业问题时随时答疑和下载相关课程资料。在实践中,这种网络互动方式尤其受到内向腼腆学生的欢迎,这既能避免他们和教师面谈时的紧张拘束,又能有效解决其知识困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有效配合讲授法,实现教学相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优化

目前,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学时通常是54或者36学时,在有限的课时内,要争取使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信息量,并有效培养锻炼能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必须精心选择、优化教学内容。首先,教师必须明确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科内容的区别,在有限的授课学时内,要想面面俱到地涉及专业学科的所有知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在选择课程教学内容时,必须有所取舍,关注和重点突出学科核心知识和热点问题,而其它相关知识,则可以介绍参考书籍、布置课外作业等形式,让学生自学相关的背景知识,锻炼培养其自学能力。其次,教师要结合课程特点,在教学内容中充分反映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活动。作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必然包含学科的基础理论,这些理论描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规律,也是学生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但是纯理论知识的讲授不免枯燥乏味,而且,缺乏社会阅历的本科学生在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事实上,放眼世界,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活动比比皆是,它们都蕴含着丰富的公共管理理念,用实践活动来说明和验证公共管理理论和规律当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就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用专业眼光筛选、梳理、分析有案例价值的公共管理实践事件,及时补充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现实事例,使之能有效帮助学生融会贯通理论知识,这能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充分体现了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应用性导向。如《行政学原理》,顾名思义,这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教师就原理讲原理,则流于形式和枯燥,学生也难免兴趣缺缺。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在行政学各个主题领域的原理讲授中辅之以政府实践活动的内容。如行政职能这一章的教学内容中,在介绍相关理论时,可加入我国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实践探索案例,用以说明在政府职能转变实践中政府和社会构建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解,强化其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能力。再次,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使其反映最新的国内外学科理论前沿动态和最新的公共管理实践。部分高校教师可能会存在着一个教学误区,即“一套教案讲义可以用上好几年”。这种想法可能在诸如数学、英语等纯基础学科中有着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在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中,是绝对不适用的。公共管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公共管理理论和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更新变革非常快,因此,在每次授课之前,教师必须做好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优化,保持教学与理论、实践的同步发展,为学生提供最新的信息量。最后,为体现课程教学的深度,可以在教学内容中,结合教师的研究方向和科研优势,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增加部分专题分析的内容。专题分析可以增加学生对相关专业问题的了解深度,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其科研能力。如《城市管理》课程,在城市人口和社会管理这一章中,可以加入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专题和城市社区养老专题,引导学生关注城市管理实践热点,加深其对问题的思考,并锻炼其思维能力,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探索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考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