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十篇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十篇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22:57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篇1

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乡村旅游是一种区域性的综合性旅游,带有很强的地方性和乡土性,也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在农村地区特色的前提下,以农村的自然环境等旅游资源为依托,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对各种自然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提高乡村旅游竞争力的目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乡村旅游的特征。从乡村旅游的兴起和发展来看,因为其各地的自然环境等的不同,乡村旅游的特征也具有了以下方面。(1)乡村旅游的地域特色明显。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环境、人文气息不尽相同,所以才有了现在乡村旅游的地域特色明显的特征,是因为每一地域都有其独特的或山河或景观或生活方式的特点。才吸引了更多的城市人们为了休闲,逐渐发展起了乡村旅游,这也是乡村旅游的优势条件。(2)乡村旅游的参与性较高。重在参与,在实践中收获开心和放松,是乡村旅游为城市人们带来的最切身的心里体验,乡村旅游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放松享受的地方,同时也极大的调动人们的参与性,在体验中享受劳动,收获成功,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的双重休闲。(3)乡村旅游的消费群体是城市人们。城市作为乡村旅游的客源地,为乡村旅游提供了足够的消费力,这主要是因为城市中狭小的生活、工作空间,给城市的居民和工作人员带了极大的压力和紧张感,而乡村旅游产生与发展,正好为城市人们提够了一个休闲放松的地方,同时也相互满足了彼此的需要。

二、乡村旅游的市场营销状况和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产业作为发展最迅猛,规模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不断地完善着发展的模式。乡村旅游产业作为异军突起的一只,是一种全新的旅游发展模式,但是在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市场营销状况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也明显的暴露出一些问题。

1.缺乏应有的营销观念。作为一种产业,也可以说是特殊的商品,乡村旅游产业应该具有成熟的营销观念,而事实是,现在的乡村旅游市场营销不具有成熟的营销观念,主要体现在,旅游内容的过于单一,方式过于简单,市场规范过于混乱,这就造成了,客源的不断流失,竞争不断的缺少公平,更多的乡村旅游市场萎缩,以至于逐渐地消失,同时可能带来的是自然环境的恶化,农业生产受到不好影响。这是现阶段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一大状况和问题。

2.地域特色表现不突出,竞争力不足。突出的地域特色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特征,应该是保障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有力手段,而现实的发展是,更多的乡村旅游地呈现的是相互的复制和模仿,盲目的借鉴和采用已有的成功案例,却忽视了本身的地域特色,这恰恰是最为致命的问题。盲目的复制和借鉴,在短时间内能收获一定的效果和成绩,但从长远来开,这种成绩是建立在不断消耗消费者耐心的基础上的,随着新鲜感的消失和疲劳的体验,会从根本上削弱乡村旅游的竞争力,以至于在后来会消失在进步的历史中。

三、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与思考,如何更好地进行乡村旅游市场营销,这是一个需要思考和总结的过程,与此之中必然会出现明显的发展趋势。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观念必然要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相结合。这是行业能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时代的要求和前进的趋势。以乡村自然资源为依托,充分发挥其独特特征,重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重视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给消费者带来舒适放松的感受,重视乡村旅游整体形象的构建与宣传,明确开发与利用的最终目的,不仅是带来经济上的进步,更是为了能更好地保护当地乡村资源和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重视旅游管理和服务的建设,强调优质服务的不断完善,这是适应以人为本的要求,建立良好的管理服务人员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给乡村旅游带来持久消费的重要途径。营销组合策略及营销模式的延伸。以培养乡村旅游品牌为最终目的,以树立良好的乡村形象为目标,除了对营销组合“4ps”,即产品、价格、销售渠道和促销进行整合和运用之外,还将公共关系的手法运用到营销组合中,最终实现目的与目标。

四、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在进入了市场营销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业,想要更好的发展,就必须结合营销方面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与思考,以及结合相关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就此提出一些解决现存的乡村旅游市场营销问题的策略,并希望能凭此探索出一条可实现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创造优良的营销环境,充分发挥政府、区域、各部门以及乡村的重要作用。只有提供优良的营销环境,才能为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奠定基础,这需要政府部门出台相关规定,以及支持政策,从发展上游为进行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提供政府保障。进行资源整合与利用,对自然资源相对集中、特色突出的乡村旅游基地,进行良性引导和帮助,逐渐建立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发展模式,循序渐进,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有破坏原有自然资源的旅游企业进行整改和取缔。

2.细分乡村旅游市场,准确进行市场定位。乡村旅游市场主要是选择城市区域或者经济发达地区中由于生存、工作压力较大,想要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城市年轻人作为主要的旅游消费者。事实上,由于乡村旅游产品所处的地位位置的不同,会有环境的差异,旅游资源特性的不同,当然也包括知名度的高低,所具有的服务内容不一样,以及可提供休闲的时间有所差异,更包括经营者的能力有多不同,所以在具体选择目标市场时一定是不一样的,采取的策略也有一定的差别,所以说,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自然要根据各地方的经济状况、发展水平、自然资源、交通状况等来确定目标消费者区域和所需要开拓的相关市场之间的顺序问题。我们可以将与乡村旅游产品距离近的市场和富裕起来的地区和人群都作为潜在目标市场。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篇2

论文摘要:结合贵州实际情况,初步构建了我省乡村旅游的开发程序,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跳跃式发展,是贵州农村奔小康的必然选择。本着科学有序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本文较系统地提出了贵州乡村的开发措施。

在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帮助下编制完成的《贵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将乡村旅游作为贵州旅游发展的一个重点,这是贵州的资源禀赋和客观现实所决定的。从资源禀赋上看,贵州有原始的高原喀斯特景观和古朴神秘的山地多民族文化:遍布全省各地的奇山秀水,飞瀑异洞,形成了无数的自然奇观,使贵州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喀斯特王国”;全省3800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8%,其中苗、侗、布依、水、瑶、彝、土家、仡佬等世居的少数民族达17种之多,在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与生产这蕴藏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与多样性的原生文化,堪称“文化千岛”。目前,贵州省有3万个自然村寨,这些村寨既有众多原始的自然景观,有蕴含有古朴神秘的民族文化;贵州乡村自然与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观赏价值和体验价值。贵州的自然与文化保持着较好的原生状态,这使得贵州具有创造与众不同的给旅游者提供一种全新体验的的旅游目的地的资源条件,这些将成为贵州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和物质依托。

一、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已有几年的时间,可谓忧喜交加。

1、对乡村旅游层面理解不深,概念混乱。目前我省许多学者和开发商将乡村旅游等同于农业旅游,有的甚至片面地理解为农村观光,严重降低了乡村旅游的丰富性。乡村旅游不仅是通常所说的“农家乐”而是将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将精心设计制作具有吸引里的旅游产品为能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各个层面,有的甚至歪曲了乡村旅游的内涵,走向庸俗化。

2、许多乡村旅游项目盲目上马,普遍缺乏规划和策划。出于资金缺乏,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充分的论证规划和策划就匆忙上马,开发中只重视规模,粗制滥造,许多乡村旅游开发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急功近利。部分乡村旅游在开发时,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影响乡村旅游的特色。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没有遵循生态学中可持续发展的原理,鉴于旅游业发展对于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的较强依赖,以及一个时期以来旅游业快速而有一定程度上较无序的发展,倡导和实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迫切需要的。

3、乡村旅游人才匮乏,经营方式单一,管理混乱。由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上,针对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实际的乡村旅游操作中,许多乡村旅游区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或由当地农民担任,乡村旅游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低下,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低素质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相矛盾,乡村旅游处于粗放经营,形成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中,严重制约了我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4、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单一,开发产品特色少,雷同多。目前我省乡村旅游绝大多数地区都是“农家乐”,即品尝农家饭,看农村风光,虽有部分地区抓住了对文化传统,民风民俗的开发,但普遍存在是产品雷同多,缺少特色、整体接待水平低,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现象。

二、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矛盾分析

1、开发与保护。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旅游业,同时有又能成功地保护文化遗产,不仅是贵州所面临的难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开发与保护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因为任何一种资源的开发都会对原先的状态造成变化或者破坏。贵州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既丰富又脆弱,特别是一些不可再生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如何既能利用自然和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自然和文化遗产,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契合点是我们面临最大的难题。

2、客观存在的反差。遍布全省是美丽的喀斯特景观与不宜耕种的土地之间的反差,保存完好的民族文化与贫困人民之间的反差,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与大量涌入的游客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之间的反差,过度商业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等,这是我们不能小视的重要问题。

3、压力与困扰。一些地方官员和开发商的急功近利,甚至还有贫困地区人民渴望通过旅游改善生活而盲目开发所造成的破坏,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如果没有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开发旅游的积极性和热情就有可能变成一种破坏力。

三、贵州乡村旅游的开发措施

1、长远规划、科学策划、增强文化内涵。在旅游开发中,要通过系统的规划,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认真科学的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同时还要增强文化内涵的建设,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提高旅游产品的品位和档次。加强旅游文化内涵,挖掘有利于改变目前我省乡村旅游产品的结构雷同、档次低的状况。在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要在民俗民风上做好文章,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较高的艺术格调。

2、保持本色、突出特色,增强吸引力。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增大,都市人希望在农村享受到原汁原味的乡村。我们在开发中要注意对原风貌的乡村特色进行保护,要注意突出乡村、田园特色。因而对乡村旅游开发要加强科学引导和专业指导、强化管理、强化经营的特色和差异性,突出农村的天然、淳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然、闲情和野趣,努力展现乡村旅游的魅力。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篇3

[关键词]辽宁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战略分析

近年来,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国内旅游产品种类,延伸了旅游产业链,而且成为城里人回归自然,体验农村生活,休闲度假的重要方式,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新农村文明进步,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作用显著。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全国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游”,其口号:“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开发乡村旅游既适应旅游消费多样化,更满足了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需求。而且,发展乡村旅游正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可见两者在发展农村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村面貌、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文明素质,以及提升村政的民主管理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等目标上完全一致。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推动。这种联合开发、综合利用、统筹协调、整体优化求发展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可持续的开发。

辽宁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发展空间余地较大。根据辽宁省省旅游局制定的规划,“十一五”时期,辽宁省农业旅游总收入将达到1116亿元。在此期间,全省农业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带动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提高1.5个百分点,累计人均增加收入350元;每年新增农民旅游就业3万人,累计增加农民旅游就业15万人,间接从事农业旅游的农民达到60万人以上。面对新世纪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和机遇,辽宁乡村旅游如何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一、辽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辽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辽宁省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农村景观类型多样,农耕文化悠久,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随着我国乡村旅游迅速的发展,辽宁出现了一大批具有鲜明乡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乡村旅游地与乡村旅游区。到目前为止,辽宁对外开放的主要农业观光旅游景点类型多样,涵盖了“农业生态观光型”、“参与体验型”、“成郊观光型”和“农业科技型”等。据2007年五一黄金周不完全统计。沈阳、大连、鞍山等主要城市周边的生态旅游成为游人的首选。丹东的天桥沟、五龙山、凤凰山等旅游区(点)接待大批游人。尤以“吃农家饭、赏农家景、睡农家炕、做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农家乐”旅游备受城里人欢迎。抚顺各大休闲山庄、旅游农庄和渔塘垂钓场所,接待游客10万多人次。大连长海县的“渔家风情游、环岛垂钓游”、甘井子区的“农家乐”吸引大量来自北京、河北的游客。鞍山农家旅游接待6.59万人次。本溪的“农家乐”旅游,黄金周期间接待游人8万多人次,收入800多万元。辽阳的瓦子沟“农家乐”旅游也吸引众多旅游者。

总体来看,辽宁乡村旅游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但整体发展处于探索的起步阶段,从规模、产品、服务、从业人员素质等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会议奖励等市场需求。

2.辽宁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自辽宁开发观光农业旅游以来,确实己经取得了一定的规模和发展,但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1)发展乡村旅游缺乏前期规划,产业规模狭小

据国外研究表明:观光农业的半径为29.5公里,才能发挥最佳效益,但由于受短期利益的支配,辽宁观光农业规模狭小,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高科技含量小,产出效益模式不明显,整体观赏性不强。

(2)旅游基础设施滞后,综合服务能力不强

农业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是比较偏僻的农村或乡镇,这就要求在开发农业旅游项目时,必须考虑基础设施的问题,要适应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又追求环境质量的需求,加快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生态旅游产品。

(3)对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深度不够,农业旅游产品单一

辽宁目前开发的农业旅游资源仅局限于观光型产品,产品结构比较单一,旅游行为的层次较低,特别是缺乏高层次的互动性和参与型的农业旅游产品,使得游客的滞留天数少,重游率低,对农业旅游市场的扩大构成极大威胁。

(4)对市场和品牌营销缺乏概念研究

对发展乡村旅游还缺乏足够认识,观念和理念还比较落后,因而指导和引导不力;乡村旅游市场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缺乏管理的市场;普遍缺乏规划和策划,往往造成盲目开发,特色不突出;乡村旅游产品缺乏品牌,吸引力不强,效益不高;经营管理水平低。没有充分考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辽宁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和机遇

1.发展优势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使农业经济成长迅速,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意识改变,辽宁省农业经济发展迅速,为辽宁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和环境。

(1)旅游资源优势显著

辽宁省位于环渤海经济区,习惯上称为“辽西走廊”,是中国东北地区沟通华北地区的主要路上通道,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辽宁地势地貌复杂,东部和北部是山区,中部是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辽宁省主要农业区和商品粮基地。南部和西部是沿海,独特的地形、地貌使自然风光丰富多彩,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种植业,养殖业,农、林、牧、副、渔品种齐全,果树资源丰富,水果总面积和总产量在全国落叶果树栽培区中分别居第3位和第2位。而且辽宁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共有44个民族,除汉族外,民族风情丰富多彩,是满族之乡,根据辽宁优越的农业旅游资源和人文文化资源特征,可以发展农业科技观光旅游、民俗文化体验旅游等,辽宁乡村旅游的客源将会非常充足。

(2)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

辽宁与其他省市相比,交通便捷。一是省内各城市之间通高速公路,而且村村通柏油路;二是省内铁路干支线稠密,居全国之首;三是全省的国际航线和国内航线众多;四是境内拥有大连港、营口港、丹东港、锦州港、葫芦岛港、大东港、鲅鱼圈港和金州港等良好的大口,为国内外旅游者提供了方便的旅游服务,陆海空立体交通网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3)经济基础坚实,提供了发展的广阔空间

2006年,辽宁省国内生产总值达8009亿元,(吉林3620.1亿元、黑龙江55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983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08元,增长13.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690元,增长11.6%。辽宁经济发展处于东北地区之首。由于城市人口的比例在全国处于前列,容易形成城市周边旅游,加之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在东北地区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使辽宁的乡村旅游市场优势显著。

2.发展机遇

(1)发展农村旅游是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实践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旅游局关于实施农业旅游丰收计划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的通知(辽政办发[2007]44号)提出主要任务:“创建旅游强县,实施农业旅游百千万工程,创建农业旅游示范点”。据2006年初步统计,全省建成、在建和规划建设的乡村旅游景区已达181个,总规划建设面积245.21万亩,已经建设面积130.26万亩,占规划面积的53.12%;计划建设总投资225.39亿元,已经投资81.78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36.28%。计划年总产值187.64亿元,已经实现年总产值60.69亿元,占计划的32.44%;计划吸纳劳动力35.31万人,已经吸纳劳动力17.92万人,占计划的50.75%。乡村旅游业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项农业新兴产业。

(2)新农村建设促进辽宁乡村旅游的发展

2006年辽宁省首批推选出的32个特色乡镇,为辽宁省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精品奠定了基础。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实施,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可以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国家旅游局提出,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应当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中,让乡村旅游的成果惠及农民。必须遵照农村的实情和旅游经济规律来发展乡村旅游,确保乡村旅游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提出了新的相关政策,其中有些举措直接关系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新农村建设时期的乡村旅游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三、新农村建设下辽宁乡村旅游发展战略

1.科学规划正确引导有序发展

辽宁省必须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严格按照规划办事,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消费特点,针对需求编制可持续发展规划。使新农村建设规划充分反映本地区乡村特色,适应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适应乡村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使乡村旅游朝着有序的方向快速发展。

2.突出重点,合理布局

辽宁省在发展乡村旅游时,由于区位条件、资源状况、基础设施存在差异,因此在发展中,一定要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突出重点、带动一般。区位条件好,交通便利,例如:大连、沈阳、鞍山等城市周边、易于吸引城市游客的地区,可以在资金、政策等方面优先予以支持;在资源丰富、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地区,可以采取稳步发展的措施,集中精力,开发一个、建设一个、成功一个,把资源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

3.建设生态新农村,追求和谐发展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任务就是培育新农民、拓宽新产业、发展新经济、展示新风貌与建设新文明。乡村生态旅游就是新农村的新产业与新经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能够促进心态和谐、农村人际和谐、城乡区域和谐、农村产业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是一种战略选择。

(1)注重原生态新农村建设

辽宁乡村旅游应该重视本地区原生态形象,追求真实,提倡先生活后生产,从生活本身出发,以生态资源要素(如景观、环境、科技、文化、产业、产品、服务、消费等)为内涵,以生态文明为基础,施以生态经济和生态智慧的优化系统开发与管理,寓教于游憩,通过生态旅游的生态、经济、社会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旅游产业和事业。

(2)走绿色新农村建设之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有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但是村民住房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节约土地、材料和能源。新农村的环境要保持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在生产和生活废物的无害处理上要增加技术和资金投入。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重点民生工程的投入。包括完成新建农村饮水工程等,大力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风能等新型洁净和可再生能源。目前辽宁省大连市农业已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现代化的新历史阶段。

(3)新农村、新文化、新农民

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举办一系列的农民素质和技能培训,提高了农民从事农业和非农产业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素有“辽东第一村”的美誉的辽宁凤城市大梨树村,该村以镇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被批准为全国文明村后,该村既注重发展农村生产力,又注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注重农村经济发展,又注重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抓住了“三农”问题的关键,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大梨树村的经验具有典范作用和推广价值,辽宁省有条件的乡村应该在新农村建设中根据本地区域特点、经济特色和社会现实选择发展模式。

4.发展乡村旅游强势品牌,培育特色新农村

辽宁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必须走本土化、特色化道路,深挖内涵、突出特色、提升品位、打造精品,培育有竞争力的富有本地特色的产品。要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高起点,大手笔,重点培育和建设一批辽宁省乡村旅游精品。深入挖掘和包装乡村中最本质、最亮丽、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元素,重点包装提升特色旅游资源和产品,突出本旅游地与其他旅游地的差异性,通过差异产生吸引力。辽宁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带动战略先期的做法是:

(1)以辽宁省大中城市为依托,形成差异型农业观光带

利用城市周边乡村的特殊区位,推广以休闲度假为主的农业旅游项目。辽宁省观光农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东部、中部、西部的差异;国道(丹大公路-201国道)及高速公路两侧(沈山高速公路、沈丹高速公路);大中城市(沈阳、大连、鞍山、抚顺)的周边郊区发展起来的观光农业具有明显的差异,应努力完善城郊旅游设施和功能,形成东北地区有特色的城郊旅游线。

(2)深入开发大梨树村等生态旅游

辽宁可以借助旅游景区的市场性,着力打造盘锦大洼县赵圈河乡的红海滩湿地、大连安波镇冰雪温泉、潮阳北票长皋乡的田园风光游、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青山沟镇的山水风光游、辽阳弓长岭区的冷热奇观游等以生态旅游为主题的产品,深入调研分析,对其生态资源进行保护和合理的利用,提供原汁原味的“真品”给游客。

(3)凝练清河农庄度假区品牌

深入清河旅游度假区,总结影视剧《刘老根》带来轰动效应的原因,利用影视剧品牌扩大农庄的知名度,同时挖掘满族民俗文化精髓,提高文化品位,突出企业庄园依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形成的度假、休闲、观光等功能。

(4)发挥绿色水果生产大省的独特优势,富裕区域新农村

“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是辽宁省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针。辽宁省的绿色农业规模居全国之首,而绿色食品与旅游活动有着天然的缘分。辽宁省是我国水果生产大省,辽宁省水果栽培总面积已达1005.6万亩,水果总产量385万吨,水果总产值71亿元。可依托以上城市开发农业科技示范园、生态果园等旅游产品,培育青少年科普教育实验基地。

(5)延伸产业链条

辽宁乡村旅游品牌的打造必须从系统化、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考虑,乡村旅游可在更广泛的领域、更深的层次上挖掘辽宁乡村旅游内涵,找到辽宁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延伸品牌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农村文化发展中,运用乡村旅游树立农村品牌,进行经济运作,赢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旅游局关于实施农业旅游丰收计划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的通知(辽政办发[2007]44号)[eB/oL].heep://liaoningtour.省略.2007~7~30

[2]辽宁统计年鉴编辑委员会:辽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3~26

[3]张彩霞:关于发展辽宁省农业旅游的思考[J].区域经济,2006(9):126~128

[4]新农村新风貌建设[eB/oL].辽宁旅游信息网heep://lntour.省略2007~2~23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篇4

论文关键词:乡村旅游 农村经济 对策 展望

论文摘要: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消费方式,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阐述我国乡村旅游的形式与特点,指出发展乡村旅游能促进农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并提出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对策。

乡村旅游起源于西方,早在19世纪,乡村旅游因现代人逃避工业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生活方式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起来。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旅游业的迅速扩展,乡村旅游更是蓬勃发展。我国现代乡村旅游的发展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政府发展旅游的主导战略指导下,在国内旅游市场需求的促动下,我国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起来。

乡村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传统民族习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活动。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筑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乡村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全面了解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把握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对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加快各级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指导意义。www.133229.com

1乡村旅游的形式与发展特点

1.1我国乡村旅游的形式

按照我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状况,现有的乡村旅游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农园采摘形式。主要利用农业生产的场地、产品、设备、作业及成果作为农村旅游获取收益(如利用荔枝、桔柑、杨桃、葡萄、橄榄等果实以及蔬菜、茶、花卉的采摘);二是农业生产技术或生态农业园形式。主要以展示种植业的栽培技术或园艺、农产品及其生产过程为主的一些花卉园,以花卉树木培植环境为主,使之成为生产花卉树苗进行买卖和观赏相结合的花卉园;三是畜牧观赏狩猎形式。利用牧场、养殖场、猎狩场、跑马场等,给游人提供观光、娱乐、参与牧业生活的风情和情趣;四是乡村文化或乡村休闲旅游形式。以乡村地居留、体验乡村生活和乡村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方式,理解和享受自然、淳朴的农家饮食和文化特色。

1.2我国乡村旅游特点

1.2.1资源分布广泛、内容多样。我国国土幅员辽阔,纬度跨幅大,除高山、沙漠等少数地区外,广泛分布着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农民,他们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通过世代不断的努力,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乡村景观资源。因此,我国的乡村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极为广泛。同时,乡村旅游资源的组成,既有自然环境、物质成分,又有非物质成分。旅游资源多样化的组合形式,决定了乡村旅游资源内容丰富、类型多样,既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区等不同的农业景观,集镇、村落等不同特点的聚落景观,又有各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

1.2.2乡村旅游产品地域性强、整体性鲜明。乡村旅游产品与乡村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了不同的乡村景观类型。即使同一种景观类型,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又有不同的特征,如不同气候带形成了相应的农业带。而由政治、宗教、民族、文化、人口、经济、历史等要素组成的社会环境的差异性,又往往形成不同的乡村民俗文化和文化环境,如民族服饰、信仰、礼仪、节日庆典等。这种由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各要素组成的复杂而和谐的乡村旅游产品,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

1.2.3乡村旅游活动规律季节性不强、淡旺季不明显。由于乡村旅游产品的休闲特性,来自大、中城市的游客,其活动就不单纯以观光式的大众旅游形式为主,虽然随四季的变化,人们的生产、生活的运行规律表现出很强的季节性,但以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春之花、夏之绿、秋之实、冬之作”等等,却可以展现给都市的人们不同丰富景观与乡村文化氛围,从而与传统的旅游活动淡旺季有所区别。

2我国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

2.1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就业

2.1.1增加就业机会。旅游业是关联度非常高的巨大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每增加1元收入,可带动关联产业4.3元的收入,而该乘数,在经济落后(边际消费倾向更大)的地区还要更大。

2.1.2促进多种形式副业的发展。我国绝大多数农民还是以务农为主要就业形式,往往无法达到充分就业,而旅游业则为农民提供了一个从事副业的好机会,农民可在农闲或旅游旺季,通过生产有乡土特色的小商品,提供农家住宿餐饮,采摘当地土特产出售,充当导游轿夫等多种角色来实现就业。这不但能成为他们进行充分就业的有益补充,而且在乡村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还可成为其就业的主要形式。

2.1.3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我国农民无法充分就业的关键原因之一,在于其自身知识技能有限,就业选择面较狭窄,无法应对高技术含量行业的挑战。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将一些新的思想观念和技术引入农村,为农民接触广大世界,提升自身素质,适应时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将为农民在转向其他非农产业就业时提高自身竞争力,提高成功就业的几率。即使这些农民不从事旅游业而继续进行农业生产,也有更大机会发展农业的前向生产和后向生产,从而促进其在农业领域充分就业。

2.2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增收的困境在于有效就业不足,乡村旅游有助于促进农民充分就业,可以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旅游有助于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获得更多收入。当前,农村发展观光农业,以吸引城市人来农村直接采摘瓜果、花卉等形式,使农民可将更多的农产品顺利出售,避免农产品销路不畅造成损失。同时,将农产品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也可获得更好的价格,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此外,参加乡村旅游的游客会在乡村进行多种消费,如购买有民族风情或乡土特色的手工艺品,在农村享受农家饭和农庄住宿,需要导游及轿夫提供脑力、体力服务等,这些都将使农民获得新的收入渠道,农民可以从提供乡村旅游服务中得到更多的收益。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地方财政收入有望得到较大增长,其中部分可以转化为对贫困人口的转移性补贴,从而增加这部分人群收入,农民可以得到更多转移性收入。

3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对策

3.1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的素质

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关键,而旅游服务质量的高低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既要加强对乡村旅游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督促并组织他们学习我国的旅游政策法规,规范他们的服务操作水平,端正服务态度,使他们具备承担乡村旅游服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也要重视对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地培训。

3.2科学策划,丰富内涵,丰富产品结构,吸引客源

要坚持“因地制宜、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发展协调”的原则,在充分考虑投入能力、市场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从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产业资源和人文资源出发,精心编制各具特色、切实可行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应的布局建设规划。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同时,还要加强文化内涵建设,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档次。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改变目前乡村旅游产品结构相似、档次不高的状况。在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文章,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较高的艺术格调。加快形成区域特色明显、功能布局合理、文化内涵丰富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格局。

乡村旅游经营者要以旅游服务为舞台,设计更多的主题活动,让游客参与进来,通过经历与体验,让游客从中获得精神的放松与娱乐,并让这种美好体验伴随着游客长久存在。

3.3突出特色,打造品牌

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要注意突出田园特色。项目开发要注重对乡村本色进行保护。对乡村旅游开发要加强科学指导,强化经营的特色,突出农村的天然、纯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展现乡村旅游的魅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要创立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宣传促销,拓展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把乡村旅游重点区域列入旅游景点、景区、旅游线路推荐名录。鼓励乡村旅游经营业主以协会等形式组团参加省、市统一组织及推荐的促销活动。要鼓励和引导经营户根据导向和消费需求,依托产业特色、生态优势打造品牌景点;依托文化底蕴、特色民俗风情打造品牌活动;依托集观光导游员、民俗风情讲解员、特色活动指导员、农副产品推销员于一身的乡村旅游经营者队伍打造品牌服务。营造品牌促提高,经营品牌促发展,促进我国乡村旅游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作出应有的贡献。

3.4加强领导,加大扶持

乡村旅游是丰富的旅游产品,也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兴产业,它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需要有关部门形成服务合力。因此,必须加强统一领导,加大扶持力度。要落实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设立专款专用,重点用于乡村旅游重点项目的扶持,示范村、示范点、示范户的奖励,以及发展乡村旅游业工作成效突出的县区、乡镇和村的奖励。同时,要落实乡村旅游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使办公人员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能,为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奠定良好条件。

4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展望

乡村旅游作为“绿色生态经济”和“体验经济”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都市人追求心灵回归的精神家园,是旅游业中日渐绽放的奇葩,是至今保存得最好、开发潜力最大的旅游资源,是实现落后农村脱贫致富、改善农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城乡文化交流、共同发展的重要渠道。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乡村旅游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随着旅游方式的不断扩展和旅游内容的不断更新,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特殊的旅游活动,也必会不断地改变其方式和内容,不断地寻求最佳的方式来满足旅游者不断变化着的需求,使之成为一种重要而流行的旅游方式。同时,乡村旅游也会与各种旅游方式相互结合,共同谋求最佳利益,共同推动旅游业的前进。

5参考文献

[1]王龙,武邦涛.乡村旅游业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效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5106-5107.

[2]李坚.基于swot-pest分析的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7(12):193-194.

[3]郭宾雁.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j].新农村建设,2006(1).236-237.

[4]曹辉,陈秋华,陈平留.乡村旅游发展ppt战略思考[j].技术经济,2006,25(1):1-3.

[5]秦学.中国乡村旅游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优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6):715-718.

[6]林刚,石培基.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认识—基于对20个乡村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开发研究,2006(6):72-74.

[7]马勇,赵蕾,宋鸿,等.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及模式—以成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例[j].经济地理,2007,27(2):336-339.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篇5

关键词:乡村旅游;旅游产业集聚;基本机理;应用研究

一、引言

为了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产业集聚的发展趋势已成为当前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21世纪是乡村旅游产业迅速发展的机遇期,在产业集聚的影响下,旅游产业集聚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势必会扩大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旅游产业要想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企业的发展模式与服务水平。然而单个的旅游产业存在发展空间小、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等缺点,而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就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因此旅游产业集聚模式成为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最新模式。除此之外,乡村旅游产业集聚也是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国内外众多成功案例表明,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重要的经济组成成分,是在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产业集聚的客观描述,对产生集聚的机理和发展现状并没有深入的研究。为了探究乡村旅游产业集聚的机理与研究现状,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将加大力度鼓励、支持和引导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发展,逐渐形成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产地集聚区。乡村旅游产业与都市旅游产业不同,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生态农业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形成生态旅游集聚区。因此国家对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要求,从实际战略中为旅游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撑。2015年,国家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把“促进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形成具有特色的一体化旅游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打造独一无二的产业集群”作为旅游产业的主要任务之一。“产业集聚”可以从旅游产业的整体规划出发,制定适合乡村经济发展策略,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这是单个旅游企业无法实现的。其中,河南省南阳市是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发展较好的实例,本文引用河南省南阳市乡村地区作为实例证明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就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二、乡村旅游产业集聚的基本机理

(一)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影响因素

1、内部要素

(1)丰富的旅游资源。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根源,同时也是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要素。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吸引游客的眼球,因此旅游企业应充分利用乡村资源的独特性,制定切实可行的旅游方案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是各不相同的,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不可再生性的自然旅游资源上,这也将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不断发展当地的旅游资源,将其打造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独一无二的旅游景点,吸引更多相关产业的加入,产业之间相互合作,逐渐形成旅游产业集聚区。(2)交通因素。制约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另一重大因素就是区位条件,交通便利与否是任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对乡村旅游产业而言,便利的交通条件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成败,交通便利的地方才能成为发展旅游产业的区域。除此之外交通区位的选择也关系着游客与目的地之间流动的顺利有否,对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交通条件主要是指从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之间的距离以及到达的难易程度,在乡村旅游产业当中,旅游资源是固定的,只能是游客亲自到达旅游目的地进行观赏与游玩,因此交通条件的便利与否将直接影响游客目的地选择,游客的消费水平是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影响乡村旅游产业集聚的众多因素中,交通条件是首要考虑的条件,这主要是因为交通运输便利有否决定者客源的流动量与流动速度,进而影响旅客的旅途感受,对旅客目的地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3)经济因素。影响乡村旅游企业发展的经济因素主要有规模大小、外部经济支持以及交易费用等,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过程当中,经济因素成为促进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当地经济发展评估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单个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才能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完善旅游体系,吸引旅客观光。但是在完善体系的过程中就必须要与其它企业合作,合作过程中产生的巨大交易成本是单个旅游企业无法支撑的。旅游企业集聚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处于集群的各个企业之间互相合作,互利共赢,减少了交易成本,逐步扩大旅游企业的规模,推动了乡村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

2、外部要素

(1)客源市场。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要迎合市场的需求,只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才能较快的发展旅游产业。单从旅游产业方面来讲,客源市场主要是指旅游目的地与区域中心和相邻旅游地之间的空间关系。旅游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客源市场必须是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这样才能吸引游客消费,拉动旅游产业的发展。不同类型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吸引的顾客源也是各不相同的,例如都市商业旅游产业区因为其悠久的发展历史、先进的服务设备、完善的旅游服务等因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旅客,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但向河南省南阳市这样的乡村旅游产业,由于规模小、设备不齐全、资金短缺,只能吸引大部分国内游客。(2)政府政策。乡村旅游产业的集聚必须充分考虑到政府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政府的角色主要体现在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支持,是旅游产业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对国内外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的成功案例得知国家政策的支持是旅游产业进行规模扩张,实现产业集聚的基础,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3)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条件是衡量一个旅游企业发展的外在指标,也是实现企业集群化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为两大部分:一是对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公共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信息服务等,是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方便的。旅游基础设施的针对性要比公共基础设施强一些,主要是为了满足旅客的需求,主要包括旅客的住宿环境、大型商场、娱乐设施等。旅游企业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注重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否则旅游产业将止步不前。(4)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影响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外部因素,不仅包括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制度、市场的需求变化、旅游企业的发展现状,还包括乡村旅游企业内部的生态环境、景区内的服务环境等。

(二)乡村旅游业集聚内部机理

1、有效利用旅游资源——基础驱动力

独特的乡村资源是旅游产业集聚的基础驱动力,与都市化的旅游产业集聚不同,乡村地区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这都将成为乡村旅游产业的特色景区,这些景区蕴含着当地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在集聚过程当中为了降低成本,会在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进行企业集聚,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参观,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经济效益——核心驱动力

企业的发展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乡村旅游产业集聚也不例外,经济效益逐渐成为旅游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才选择具有独特风格的乡村作为旅游产业集聚的根据地。

3、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效应

纵观国内外各企业发展的成功案例,不难发现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品牌效应。品牌效应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促进游客消费、带动当地经济增长的关键。除此之外,品牌效应可以增强乡村旅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旅游企业集聚会将品牌效应进一步扩大化,通过和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最终形成代表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旅游品牌。

(三)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外部机理

1、外部市场驱动——需求驱动力

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是推动旅游产业集聚的动力,游客对旅游产品的不同需求可以促进旅游茶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从而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在保证特色产业的前提下,拓宽发展渠道,加快旅游产业特色区域的形成。游客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还体现在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选择上,企业可以根据游客的选择,及时调整自己的旅游产业来迎合游客的需求,从而推动乡村旅游企业的发展。

2、环境驱动——保障驱动力

环境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保障驱动力。政府和合作企业对旅游企业的发展是不可忽视的,政府可以向企业提供资金与政策,是企业正常运行的保障;加强企业之间的内部合作,可以较少双方之间的交易成本,推动旅游产业集聚化发展。

三、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应用研究

(一)河南省南阳市旅游产业发展条件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核心发祥地,中华历史文化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中国古都在河南就占了其四,河南是古都数量最多的省区,于是就诞生了许多的旅游景点。南阳市就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城市,南阳市的乡村文化更是远近文明的,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南阳伏牛山地质公园是南阳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此外南阳地区有丰富的天然旅游资源,典型的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南阳乡村地区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旅游品牌,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南阳乡村旅游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南阳乡村区域有独特的水力资源及服务设施,为游客的旅途提供了方便。近年来,南阳市坚持把中心村、精品村等串点成线、点线结合,将中心镇、风情小镇和三江两岸等纳入美丽乡村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了点线面结合、产业文化融合、经济生态民生协调的具有杭州特色的美丽乡村。

(二)南阳市旅游产业集聚形成和发展过程

任何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都不是一步完成的,而是要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南阳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它是在各方面条件达标、市场允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

(三)河南省南阳市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局限和对策

1、发展局限

(1)集聚的企业之间缺乏紧密的合作,使得旅游企业整体发展薄弱。目前,南阳旅游企业集聚趋势明显,但是大多数的旅游企业仅仅是聚集在一起,并没有形成清晰地产业链,在旅游企业的整体体系中,各小企业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没有明确的分工,因此整体的旅游产业集群存在集而不强的弊端。(2)旅游产业与其它行业缺乏联系。经过多年的发展,旅游产业已日渐成熟,但是在企业发展的同时,消费者的需求也在发生改变,南阳乡村旅游产业目前的发展状况是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的。这主要是因为南阳乡村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还是以观光旅游的模式为主题发展模式,并没有形成一体化的品牌模式。因此就不可避免的存在乡村旅游产品不高端、服务水平落后、旅游环境差等多方面的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其它相关产业缺乏联系,不能及时的进行交流合作,长此以往将严重阻碍南阳乡村经济的发展。(3)旅游硬件设施有待改善,配套基础设施需完善。旅游过程中的吃住问题是消费者考虑的首要问题。经调查发现南阳乡村地区缺乏正规的餐饮企业及高档次的酒店服务,这就给旅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造成客户源的流失。

2、优化对策

(1)在市场允许的条件下,提升旅游企业的功能。乡村旅游企业的功能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企业内部功能;二是企业外部功能,两者缺一不可,企业的内部功能是为外部功能服务的。南阳乡村地区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逐渐提升企业的外部功能。第一,现阶段南阳乡村地区主要以“观赏”为主导功能,因此企业可以适当增加“购物”模式旅游产品,带动产业经济的发展;第二,企业的多元化和不同产品之间的融合也是改善旅游企业功能的重要手段;第三,继续发挥南阳乡村地区的竞争优势,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为游客和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为各个层次的消费者提供完善的服务;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可以增强南阳乡村企业的竞争优势,形成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服务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到其中来。(2)加快旅游企业集团化进程。单个旅游企业的发展弊端是很明显的,因此只有加快旅游企业集团化进程才能带动整个南阳地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影响企业集团化进程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各小企业之间的各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各关联企业之间通力合作才能建立比较完善的发展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文化优势和经济优势。旅游企业集团化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统一规划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包括景区的建设、新产品的开发、公司运行模式及管理等。将乡村旅游产业逐渐打造成具有商业色彩的特色旅游产品。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旅游企业集团化进程,为企业吸引更多的资金支持提供了帮助。(3)有效整合特色旅游资源和设施。虽然南阳历史文化悠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从现阶段杭州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来看,还是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的发展模式,与城市商业关联甚少,并没有充分利用特色的旅游资源。因此,将南阳地区的传统文化整合到特色的旅游资源中是迫在眉睫的,例如,企业在创建文化旅游产品的同时可以借鉴商业化旅游产业的优势,将文化产品融入到都是商圈中,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在促进文化传播的同时还能带动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4)优化旅游产品结构。特色的旅游产品可以起到吸引顾客的效果,不同的旅游区域就会产生不同的旅游产品,因此旅游产品种类的多样化是企业拥有源源不断地客户源的首要前提。优化旅游产品结构除了可以吸引消费者之外,还可以促进各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增强旅游企业整体的吸引力,为南阳乡村地区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作者:史亚奇单位:商丘工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国玺.区域旅游产业集聚机制与模式[D].上海师范大学,2010.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篇6

关键词: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对策;六盘水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6)07-124-02

乡村休闲旅游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亮点,通过自由、轻松的旅游方式,游览农村的自然风光、观看农村的风土人情、呼吸农村新鲜的空气、感觉不一样的生活节奏。在城市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空气质量逐渐减退的情况下,利用闲暇时光去农村走走,这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然而乡村旅游的点多、面广、线长,因此当地政府应该对开发乡村旅游应有长远的思考,重点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的旅游景点,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吃、住、行、娱乐等,另一方面应加大乡村休闲旅游景点的宣传和引导。

1六盘水市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

六盘水市旅游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但是随着“中国凉都”旅游品牌的建立,旅游产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一定的位置。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六盘水市旅游产业中的重要经济来源。乡村旅游、城郊旅游成为六盘水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热点、亮点。六盘水市以“以旅促农、以旅兴农、以旅富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主题,受到世人的关注,也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2015年7月,贵州省农委和省旅游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命名2015年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通知》中,六盘水有盘县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园、钟山区大湾镇茂霖休闲度假农家山庄、水城县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及盘县妥乐古银杏示范园4个单位获评“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这对拉动六盘水市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六盘水市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2.1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根据中国科学院等权威专家对六盘水市进行实地观测和实验,分析六盘水的气候资源,得出了六盘水的气候特点“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的称号。六盘水市雨量充沛,气温适宜,整座城市坐落在海拔1800m以上的高原,紫外线适中。2013年被评为全国10大避暑旅游城市。六盘水现有的特色资源如:钟山区的麒麟洞公园、生态民俗长角苗博物馆、北盘江峡谷奇山夜景、盘县千珠古银杏、老厂“万亩竹海”、南开苗族跳舞节、玉舍火把节等,为六盘水市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交通便利,构建快捷六盘水市作为攀西――六盘水资源综合开发区和装备去制造业基地,又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全市共有少数民族44个,人口约84万。因此,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民族服饰、不同的民族习俗,再加上三线建设的历史文化背景,将为六盘水是的乡村休闲旅游提供足够多的元素。我市处于川滇黔的结合部,有4省立交桥之称,贵昆铁路、南昆铁路、内昆铁路等经过六盘水。方便的交通、快节奏的生活,把六盘水市的乡村休闲旅游连成一条绿色产业链。

2.3领导重视,政策扶持六盘水市的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间逐步走上正轨,整个旅游业呈现一种欣欣向荣的发展状态。在“十三五”开启之年,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确立了“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的旅游发展主基调,并相近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荐六盘水市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六盘水市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吸引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的人才。六盘水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重点提到了开发特色旅游资源、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实施旅游精品战略、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旅游质量,推动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以中国凉都为品牌,打造消夏避暑、休闲旅游、宜业宜居、高原运动城市的特点,推进避暑旅游和区域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建设。因此,市委市政府对于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深信在不久的将来,六盘水市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会得到较大的发展。

3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六盘水市城市发展规模较小,交通极为便利。目前六盘水市旅游发展的总基调是“大产业、大数据、大健康”,建议将六盘水市的休闲旅游发展的主题定为“快乐怡情”。这强调的是一种中小城市才能体会到的快乐、悠闲、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和今天人们所倡导的时尚、生态、度假有着不同程度的相似。为促进六盘水市乡村休闲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有以下的相关建议可供参考。

3.1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实施整体规划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缩影,也是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当地政府,应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纳入整个旅游发展的规划当中来,明确乡村休闲旅游在六盘水市旅游规划当中的作用和地位,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经营方向。六盘水市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发展不成熟、附属产品质量低且与市场生态经济发展不协调,需要市委市政府及各县区委政府大力支持,无论是在政策上、资金上、扶持力度上进行大力支持与帮助。因此,要使乡村休闲旅游业得到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相关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合理充分地利用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和旅游信息,从而发展乡村经济,更好地提高农民收入。

3.2打造旅游品牌,增强文化内涵景区(点)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特色,离开特色就没有吸引力和竞争力[1]。然而对于六盘水市而言,六盘水市旅游局、各县区旅游局及农业部门、发展部门应加强沟通与联系,根据各乡镇的旅游资源、气候、农业、交通、文化资源等特点,创新性地开展符合本地区特有的旅游品牌,同时要注重文化内涵的展示。从大的环境来说,六盘水市的乡村休闲旅游可以围绕中国凉都――贵州屋脊、湿地公园、地质公园、三线建设及水城煤炭等要素,进行精心设计、重点打造,使游客在旅游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六盘水市的历史变迁和人文氛围。此外,在开发乡村旅游景点的时候,不但要有较高的文化品位、艺术格调,还要保持原汁原味的乡村风土人情,突出田园风光这个开发的亮点、特点。

3.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提高管理服务水平针对目前乡村休闲旅游档次低、服务人员水平有限、服务理念落后、管理不科学、经营理念落后的问题,应该开展层次多样、培训方式灵活的服务人员的培训,从而提高乡村休闲旅游人才队伍的素质。加强休闲旅游管理人才的培训,包括管理人员、经营人员以及服务人员的培训,创新开发一套适合六盘水市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培训体系,创新引导乡村休闲旅游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在理念上转变,更能够适应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提升六盘水地区整体的休闲旅游产业。

3.4开发相关的旅游休闲产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吃、住、游等是必须的,但是相关的配套产品的研究开发,能够给乡村休闲旅游带来一定的影响力,同时能够提高整个景区的旅游收入。与传统的产品不同,旅游景区的产品应该集合景区的文化资源、气候特点、旅游资源来进行开发与设计,从精神层面给游客一种直观的感受,给游客一种回味无穷的体验。产品的设计应注重品牌效益,注重打造乡村原生态旅游精品,通过挖掘本地区原始生态的乡村休闲生态旅游资源,从而提高品位与品牌的的知名度[2]。

3.5倡导低碳旅游,注重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和开发的前提,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态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前提和重要保障。然而在今天,我们看到很多的旅游景点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三废污染日益加剧,这为景区的发展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六盘水市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应该倡导低碳环保的原则,开展的旅游项目都要尽可能的减少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景区的规划和开发过程中,树立低碳理念,坚持开发与保护同时进行。人们向往乡村休闲旅游,向往的是乡村特有的感觉,向往绿色、向往原生态。因此,六盘水市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走环保之路,才能使乡村休闲旅游实现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乡村休闲旅游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的产物。六盘水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应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尤其是乡村休闲旅游,找准客源市场,提升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形成具有六盘水市经济发展的旅游特色。乡村休闲旅游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只有相关部门大力沟通、共同努力,才能把六盘水市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形成具有六盘水市特色的休闲旅游品牌,带动六盘水市经济社会的崭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亮.西青区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天津农业科学,2011,17(6).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篇7

一、问题的提出包括农业旅游、农村旅游和农家旅游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憩、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包括农业旅游、农村旅游和农家旅游。乡村旅游具有丰富的“三农”经济和文化内涵。随着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发展,长沙乡村旅游出现了多元发展的趋势。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湖南调研时曾指出:农家乐发源于成都,发展于长沙。但目前长沙市乡村旅游产品高度同质,市场缺乏差异;游客的停留时间短,旅游产业链的作用有限;游客获取信息渠道单一,难以有效地引导市场消费;产品的供给和市场的需求不相匹配;旅游消费结构不合理,食、行费用比例过大,娱、购比例过小。[1]这些成了长沙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瓶颈。解决发展瓶颈,促进长沙市乡村旅游的深层次发展,从系统的产业的理论视角来研究乡村旅游的发展和经营显得尤其重要。

二、长沙市乡村旅游产品的深层次开发

1.长沙市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分析

长沙市乡村旅游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长沙市乡村旅游企业共有1506家,其中星级农庄、星级农家乐119家,各类乡村休闲景点130多个,其中,望城千龙湖生态度假村、黄兴镇农业旅游示范点、浏阳浩博农庄已经成为部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根据“长沙市乡村旅游调研课题组”2006年8月撰写的《长沙市乡村旅游发展调查与思考》报告:全市乡村旅游产品主要为以名优特的林、花、果、草、牧、渔生产为载体,以“钓鱼休闲、吃农家菜、住农家房、观农家景、干农家活”为主的“农家乐”,主要满足的是来源于企事业单位职工及普通城市居民的旅游者的大众化需要,一般的旅游景点的活动项目是“吃饭”、“”、“垂钓”三部曲,没有其他的一些赋予自身特色的项目,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价格的平均值为75.83元,农家乐的经营者定价情况为,要么就在50元左右,要么就在100元左右[2]。

根据以上调查资料,结合产业战略群组理论,可以初步绘制长沙市乡村旅游产业战略群组图(如图1所示),分析长沙市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从产业战略群组图中可以看出:以农家乐为代表的客源地依托模式是目前我市乡村旅游发展中运用最普遍的、发展最快的一种模式。农业旅游示范点比一般农家乐在规模和项目上占有优势,产品价格要比一般农家乐高。一般农家乐和农业旅游示范点虽然其产品构成较简单,雷同化较严重,但其面向的是整个就近城市市场的一日游或两日游,摆脱了远距离的竞争,比较适应乡村旅游早期市场的需要。因此,我市的乡村旅游能后发先至,初具规模,2006年,我市乡村旅游点接待总人次达835.2万,总收入超过10.52亿元,被《中国旅游报》誉为“全国农家乐最火爆的城市”。

在欣喜之余,我们也应该看到乡村旅游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开始进入产业发展阶段,旅游者人数日渐增多;旅游者对乡村旅游产品逐渐熟悉;各地对乡村旅游产品营销日渐加强;3天小长假的出现和私家车的增多,交通规费的改革,人们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选择逐渐增多。这些都将使早期以客源地为依托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劣势。主要表现在:①乡村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后劲不足。在缺乏合理规划的市场盲目跟进下,很多地方的乡村旅游产品没有自己的特色,难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上缺乏发展的生命力。这一方面造成恶性价格竞争的局面,打击农民作为开发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使乡村旅游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中失去自己的吸引力,产业规模难于做大做强。②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缺乏定位,乡村性被忽视和弱化。从农业文明中延伸出的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在后工业社会的今天更加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而在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下,许多想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致富的农民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忽视地方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追求城市化,这不仅不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的延续,而且游客感觉不到原来想体验的情感需求,乡村旅游产业形象遭破坏。

如何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两大难题,顺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实现产业的深层次发展?笔者认为,应对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进行细分,坚持市场-资源导向来开发乡村旅游产品。

2.长沙市乡村旅游产品的深层次开发模型

鉴于长沙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本文以区域旅游开发规划中的Rmp理论和市场营销中的Stp决策理论为基础,提出长沙城郊乡村旅游市场的深层次开发模型(如图2所示)。

该模型要求人们在进行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坚持资源-市场导向,凭借当地的特色乡村旅游资源,以旅游者需求为出发点,一方面在资源调查和区域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和挖掘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巨大底蕴,在对其充分保护的同时,通过精心设计和安排,将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到产品设计、旅游活动和旅游线路中,赋予乡村旅游产品独特的文化魅力。另一方面通过对客源市场的调查和细分,结合当地乡村旅游资源特色,明确市场定位,加强对目标旅游市场需求的研究,开发真正适销对路的特色乡村旅游产品。

这种开发模式一方面可以实现不同区域乡村旅游产品的细分化、特色化和差异化,并通过集中开发形成一定的景区规模;另一方面可以使不同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之间形成互补和合力,带动整个地区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

3.开发模型的具体实施

具体实施乡村旅游产品的深层次开发模型时,必须强调和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政府应在资源普查和市场调查中起主导作用,正确引导当地乡村旅游产品的定位。

②资源普查不仅包括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普查,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普查要深入每家每户,收集和挖掘地方特有物产和文化;

③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色指的是乡村性、地方性和民族性,具体可以反映在旅游者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六个方面;

④在进行市场需求分析和资源评价时应注意目标市场的参与性;

⑤根据旅游产品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要注重创造旅游者所期望的经历、体验。

⑥结合长沙市的实践情况,长沙市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在原有公务、商务基础上,还可关注以下一些细分市场(见表1)

三、结论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任。随着乡村旅游在我国的兴起,学者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内容、特色、开发理念和流程等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3]。长沙市乡村旅游既有消费市场的强大推动,又有时代背景的根基,前景广阔,发展迅速。但是,大多数的乡村旅游都是自发而非自觉的发展起来的,既无市场调研,也无指导思想,更无科学规划和宏观管理[4]。有鉴于此,本文首次从产业战略群组的角度对长沙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Rmp理论和Stp决策理论,建立了长沙市乡村旅游产品的深层次开发模型,并分析了模型的具体实施,以期能对长沙市乡村旅游的深层次开发有益。

参考文献:

[1]刘继雄.长沙乡村旅游发展战略思考[eB/oL]

[2]长沙市乡村旅游调研课题组.《长沙市乡村旅游发展调查与思考》.2006年8月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篇8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我国乡村旅游开发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研究的意义:

随着国内外旅游逐步的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青睐,现代人对旅游需求的多样化已不仅单纯限于名胜古迹的观光,且旅游胜地在旺季人满为患,无形中激发了人们对集短途、经济、娱乐、度假、体验、回归为一体的旅游产品的迫切需求,由此催生了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发展乡村旅游是为了寻求一种使旅游业得以平衡发展的方式,防止城市和沿海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速度过快,从而达到保护国家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目的。通过对乡村旅游整体的研究,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乡村旅游的发展经验,再结合中国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地方案例相结合,找出目前中国乡村旅游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是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

乡村旅游是由农户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条件,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并获得快乐的一种旅游,是一种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的一种旅游,是将农业生产、农业生活和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旅游开发;其基本形式是凭借城市周边地带的农村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面向城市居民开发的集观光、旅游、科普、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农业园区。这是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它最大的吸引力在于与城市不同的环境,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形成乡村旅游独有的鲜明特色。

乡村旅游早期发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1863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到瑞士农村的第一个包价旅游团;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而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的乡村旅游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

一、我国乡村旅游产生背景与开发意义研究概述

我国乡村旅游的产生有着十分深厚的时代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建设的逐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旅游意识在日益增强,对旅游形式的需求也变得日新月异。乡村旅游以其一种既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的需求,又以对环境、生态的保护为前提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早期的乡村旅游研究很多介绍了乡村旅游的意义及背景。对意义的阐述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及农业观光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可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为农村农民增收创利,缓解就业压力等;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如梁明珠(1999)总结了观光农园的重要创新意义,提出了观光农园对农业、农村、农民和都市人不同的意义。白琳(1999)以归县为例分析了发展农村旅游对解决三峡库区农业人口的就业压力和重构社会、经济系统的特殊意义。李立华等(2002)、何景明等(2003)分别以西藏和四川少数民族自治区地方为例,分析了乡村旅游对边远贫困地区扶贫的积极意义。

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回顾二十多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经历,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改革率先突破,尤其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辟了农村由单一农业向农、工、商、游多元发展的道路,我国的乡村旅游开始得以展露头角,发展较快的江浙地区的部分农村,作为先进典型接待了大量的国内外各方人士,甚至还有境外团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农业资源得到开发与利用,村镇得以扬名,农民也从中受益,企业从中有利可图,旅游规模得到壮大,一些村镇开始兴办起旅游企业。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农民就业和收入结构等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旅游局确定创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后,乡村旅游产品在我国得以正名,被正式列为旅游产业的一部分。凡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村民,每年来自旅游的收入快速增长,农民就地搞旅游服务,不离土、不离乡,幸福指数高。实践证明,乡村旅游迅速成长为我国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靠旅游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走出了一条重要的成功之路。

党和政府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为乡村旅游大发展和上一个新的台阶提供了强大的政治、经济平台。同时,乡村旅游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条解决“三农”问题的理想、有效的途径。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及模式研究概述

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和模式研究一直是个热点问题。学者们就此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见解。主要从两个方面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特点和模式进行了阐述。一方面就全国范围而言,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特点和模式;另一方面细化到某个地区、景区,以特定的区域对乡村旅游的模式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王兵(1999)对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提出根据区位把乡村旅游分为3种类型地区:景区边缘地区、都市郊区、老少边穷地区。舒伯阳(1997)将观光农业划分为3个阶段模式,即早期旅游萌芽阶段的自发式、初级经营阶段的自主式、成熟经营阶段的开发式,以及两种地域模式——依托自然型和依托城市型。尹振华(2004)提出开发我国乡村旅游要采取“做减法”的开发模式,加强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许春晓(1995)分析了欠发达但资源丰富农村旅游业成长的3种模式,即旅游资源主题型、旅游资源共建型、旅游资源附属型,并对邵阳市西部3个县级行政区的旅游业成长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

三、乡村旅游主要研究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乡村旅游的研究内容,大都不是集中于某一个具体的侧面,而是一种试图全面覆盖的“大杂烩”式的格局。从乡村旅游定义、乡村旅游特点、乡村旅游开发意义、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乡村旅游开发中出现的问题、乡村旅游开发对策、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到乡村旅游的开持续发展无所不包,范围很广,但宏观研究较多,深入到企业、游客、当地居民、旅游目的地的卫管研究和分析则还不够,不同尺度案例地研究较多,理论性不强。这种全景式的研究状况,表明我国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深度和层次还相对较低,整体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历史较短,现实开发中存在不少产品、市场、体制、管理、政策、金融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学者在不同尺度上,结合具体案例地,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和对策。潘秋铃(1999)认为我国乡村旅游存在整体接待水平低下,游客配套设施不完善;产品雷同,未脱离观光的特征等问题。李太平(2003)认为南京乡村旅游发展问题有:缺乏统一的布局规划;缺乏参与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接待服务水平低下;缺乏应有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等。吴建华(2004)等认为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和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曹艳英(2004)等认为,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盲目投资和粗放式经营;在经典建设和项目开发上缺乏科学的规划;项目单一。缺乏内涵和特色,人工倾向化、城市化严重;产业规模小,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不完善管理与经营体制不健全;旅游地市场的季节性较大。王云才(2002)提出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刘爱服(2005)以北京为例,指出北京乡村旅游存在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落后;人才欠缺乏等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四、临安白沙村“农家乐”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居民回归自然、感受乡村的需求,也带动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收入,明显的得到了提高。

临安市地处于浙江省西北部的天目山区,东临杭州,西接黄山,幅员3126.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76.5%,生态优越,气候宜人,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白沙村位于临安市的西北角,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村域面积32平方公里,全村的森林覆盖率在95%以上。全村十里长谷蜿蜒,两侧峰峦起伏,溪流急湍,水清石现。夏天白天最高温度在30度左右,晚上更低,故有“一年四季盖棉被”的说法。近年来,白沙村通过积极保护森林和生态资源,依托太湖源景区和优美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农家乐”,全力打造“乡村休闲度假胜地”,白沙村是久居大城市的城市人生态旅游、避暑度假的首选。

基于以上条件,本文将从白沙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结合,通过对白沙村乡村旅游的区域发展特色,反映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

毕业论文(设计)的提纲:

一、乡村旅游的起源、概念和类型

二、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和现状

三、白沙村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四、白沙村乡村旅游开发建设条件分析

五、白沙村乡村旅游开发规划思路

六、论文小结

参考文献

刘伟,等.以色列乡村旅游发展迅速[J].世界农业,1998,231(7):12-13[2]

周玲强,黄祖辉.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4,24(4):572-576.[3]

何景明.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经济,2004,(7):36-38.[4]

文军.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农村经济,2003,(10):30-34.[5]

李慧欣.发展乡村旅游的经济学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8(2):37-39.[6]

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28(5):125-128.[7]

韩丽.乡村旅游开发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19(4):87-89.[8]

胡巍.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旅游资源评价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3):58-59.[9]

甘巧林,陈忠暖.从乡村旅游的非农化看乡村旅游的兴起[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84-89[10]

杨旭.开发“乡村旅游”势在必行[J].旅游学刊,1992,7(2):38-42.[11]

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14(2):38-42.[12]

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14(1):15-18.[13]

肖佑兴,明庆忠,李松志.论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J].旅游科学,2001,16(3):8-10.[14]

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科学,2006,21(3):12-19.[15]

乌恩,蔡运龙,金波.试论乡村旅游的目标、特色及产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3):78-82.[16]

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5):125-128.[17]

林刚,石培基.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认识[J].开发研究,2006,23(6):72-74.[18]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篇9

关键词:长阳乡村旅游资源;现状及问题;对策

乡村旅游亦称农业旅游,在东亚地区,将传统旅游称为观光的国家和地区则称为农业观光。所谓乡村旅游,学者们普遍认同的概念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农民所经营的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特色,以为游客服务为经营手段的农村家庭经营方式。2004年在贵州举行的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专家们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意见,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内容: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族民俗文化为灵魂,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味和丰富性;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

长阳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迎合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族文化为灵魂的内涵,从而满足现代人体会特异文化的心里需求。加之长阳保护很好的原生态环境,可以发展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上的原生态型乡村旅游。这种独特的原生态型乡村旅游只有在保持其原生态的自然资源和乡村特色文化的同时,才能保持市场优势,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层次上来讲,乡村旅游应该是一种在原生态的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有自己文化特色、有一定民俗内涵的原生态旅游。

一、长阳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资源

长阳乡村旅游资源具有高品位的文化内涵,这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www.133229.Com长阳是土家族的发源地,是土家人聚集最多的自治县。土家族自由特有的特色文化和民俗节庆,是长阳乡村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生命力的源泉。

1、民俗风情文化。长阳的土家族在上千年的发展史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如哭丧、哭嫁等;还有特色的节庆活动,如赶年节、过月半等,这些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独特性、传承性和模式性的现象。

2、家庭生活文化。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元素,其有别于具有“共性”特征的社会文化,显示出了个性文化的优势。长阳家庭文化丰富多彩而且是一种慢节奏的文化,具有文化性又带有休闲性。游客在长阳农村家庭生活文化的环境中,学习唱山歌、跳撒叶儿荷、听古老的传说等等,感受特色文化,缓解压力,增长见闻。同时,增强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使感情更加融洽,家庭更加和睦。

3、乡村艺术文化。长阳是土家族自治县,聚集了几千年的古老民族土家族,也遗存了上千年的民族文化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经久不息代代相传。现存的撒叶儿荷、长阳山歌、南曲、花鼓子、吹打乐等堪称土家族的文化瑰宝,其中撒叶儿荷已经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除此之外有几项也已经被列入省级遗产保护项目。除了这些洋溢着生命的“活文化”外,长阳也有很多流传至今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有“土家族第一女故事家”之称的孙家香等一些故事家。

4、居民建筑文化。由于独特的地形、气候、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长阳形成了自己的建筑——吊脚楼。几千年来,坐落在山中的一座座吊脚楼凸显了长阳建筑特色。这种特殊的建筑必将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

(二)独特的自然资源

长阳旅游资源赋存丰富,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宜人,境内山峰林立,千姿百态;山上草木繁茂,四季长青;江水清澈透明,绿水悠悠;正所谓“江作清罗带,山如比玉簪”。清江流经长阳148公里,清江梯级开发形成“一坝两库”,库容近40亿立方米,水面13.6万亩,县域以水域风光为主体,有名山、洞穴、岛屿、象形山石、生物景观等,形成了水清如镜、碧波涟漪,气候温润、林木葱翠,高山耸立、峰回峦接,飞瀑垂练、彩虹横空,溶洞天成、千姿百态,山水相映、幽深秀美的独特自然景观。

综上所述,长阳旅游资源有别于以往的以农村田园文化为主的乡村旅游资源,告别了吃农家饭住农家窝的时代,进入了一种别具一格的以独特文化为主题以特色建筑为依托的乡村旅游。

二、长阳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近几年来,长阳在为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保护探索新的途经与模式的同时,不断地利用其自身自然资源的优势,逐渐走上了将其深厚的民族底蕴和旅游资源两者结合的模式,确定了以旅游资源为载体弘扬民族文化的旅游发展道路。为了全面分析研究长阳旅游发展的状况。笔者于2007年暑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长阳旅游现状做了调查。在本次调查中,共发放100份问卷,有效收回96份。有效收回率为96%。

(一)长阳旅游发展现状

1、长阳旅游发展迅速。近两年来,湖北省长阳县旅游发展经过一系列的大手笔重措施。已经步入了一个健康、良性并快速发展的时期。清江画廊秀绝天下的旖旎风光,浓郁迷人的巴土风情,秀美的山水风光,独特的土家文化,吸引了无数中外客人。通过图1来分析近年来长阳旅游的发展状况。由此可见,长阳旅游的发展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如此好的发展趋势将会托大长阳乡村旅游市场,提高知名度,为长阳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预计在以后的几年,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将稳步上升。

2、长阳旅游开发的现状。在此次抽样调查中,首先考虑当地居民对长阳旅游开发的看法。是否给他们带来了经济上的或其他方面的利益。调查结果表明,认为长阳旅游开发得当的人群仅占总人数的60%。他们认为旅游开发并没有认真落实。经实地调查得知,现在只被考古学家利用。也没有给当地居民带来真正的利益,大部分的年轻人都以打工为生,没有把旅游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当地居民希望通过旅游开发带来可观的收入、发扬本土文化、改善本地环境、提高交通条件等。

(二)长阳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目前,长阳旅游的开发状况仍然表现出起步阶段的种种迹象:经营者对旅游的本质归属上不清楚,缺少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对传统文化的恢复和保护意识,把丰富的旅游资源作为资本进行大量开发利用。受旅游业长期以来形成的投资观念的影响,甚至存在着景点景观的建设轻环境营造的现象。2006年全县招商引资合同资金9.6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截至2007年9月份,全县招商引资合同资金12.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这种急功近利的情况,不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层挖掘,更不利于长阳乡村旅游走特色之路。

长阳旅游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中文化载体、轻文化内核,重有形文化、轻无形文化。通常忽视了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因此,长阳乡村旅游的开发工作一定要系统、深层次的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突出特色,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只有高立意、高起点才能在保护原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原生态型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长阳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一)深挖内涵,忠于乡土

长阳乡村旅游产品必须创新,其切入点应是对当地民俗文化的深层次挖掘。长阳原生态型乡村旅游是在欣赏自然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系统地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结合当地实际,突出特色,用“特色”这个招牌树立形象。挖掘特色,打造精品,增强参与性和知识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旅游资源的文化特性不流于形式和趋同现代化,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味,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从长远发展的观点来看,乡村旅游必须走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挖掘民族文化中丰富的宝藏,才能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

(二)生态民俗,双重建设

长阳原生态型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安排既有生态的又有文化的内容,建立合理的二元结构的复合式旅游产品。注重产品的多功能性,促进长阳原生态型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长阳土家族节日文化多姿多彩,自年始至年终,几乎月月有节日,过赶年、六月六、女儿会等,体现了土家文化的特色,节日文化旅游应该是乡村旅游的重头戏,提高游客积极体验和积极参与的意识。在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以愚人岛、巴国古都、中华巴士圣山、柏元岛等为主要内容的清江画廊风景区的建设,从而构建一条以土家特色游轮为交通工具的旅游路线。游客坐游轮沿清江顺流直下游山玩水;感受旅游地的特色风俗文化;品味特色小吃和体验当地人的热情好客。这种把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相互结合的模式,能使游客的身心得到净化;同时,为使“清江画廊”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重视文化,突出乡村特色

具有几千年历史的长阳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又重大的历史价值。从1998年以来,长阳共收集、整理、编印出版了14部200多万字的长阳民族文化资料,内容涉及民族民间文化的各个领域,如《孙家想故事集》、《长阳南曲》、《长阳对联大观》、《长阳地方名传奇》等。2002年和2003年又编辑出版了200多万字的《长阳巴土文化从书》。早些年的著作有杨发兴的《长阳发言志》,1996年出版了杨发兴、陈金祥的《彭秋潭诗注》,1999年出版了《长阳诗词民歌集萃》等。依据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长阳民族风俗文化,以及长阳土家族的服饰和手工艺品,在长阳分布凸显当地文化的多功能能博物馆。在博物馆划分出一个区域建立具有土家族建筑特色的民俗茶馆,一方面可以品茶,品尝当地美食;另一方面也为游客聚会、休闲和社会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场地。

(四)特色宣传,特色品牌

通过对外宣传,举办一系列的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来提升长阳对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长阳似画廊”为宣传口号。积极参与各种旅游节及旅游会展;适时举办具有特色的旅游活动。如:举行以张建横渡对清江画廊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土家歌王”擂台赛等来吸引更多的人参加;调动周边的旅游市场,提高知名度,打造全国品牌。更深层次上,可以发扬本土文化,创建有品牌的长阳非物质文化乡村民俗游。

四、结语

对于乡村旅游而言,越是原生态的越是民族的,才越是高质量、高层次的和最具有生命力的,最有吸引力和最有实力的乡村旅游要求自然天成的生态环境,和最具有淳朴乡土味、浓郁民族味的传统文化,而长阳恰好符合这些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它远离都市,受工业化、城市化影响较小,有着近乎原始而又俊美的自然环境,还有传统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这种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将会对国外的游客造成极大的吸引力,将成为中国最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有很大的乡村旅游开发价值。

参考文献:

1、何丽芳.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m].地震出版社,2007.

2、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2).

3、纪文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城环学院,2007.

4、尉国富.广西上林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广西地方志,2005(2).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篇10

关键词:黄山店村;乡村旅游;特色;新农村社区;乡村性

中图分类号:tu984.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6-0086-05

1研究背景

推动乡村地区的发展、促进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已成为近年来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2006年北京市委市政府颁布了《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并在随后的5年中在市域范围内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新农村建设,完成了涉及3800多个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1-3]在新农村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展开的同时,各界学者也对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新农村建设必须与乡村地区传统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在确保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引进新产业,充分发掘自身资源潜力,走特色发展的道路。二是提高新型社区营造的质量,特别是在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尊重村民的意愿,体现本土特色,以创造富有特色的、适应当地居民居住习惯的人居环境。

从地理环境来看,北京西北部均为山脉,呈半圆形大山弯形状向东南方向展开,形成西北山地东南平原的格局。近年来,各郊县平原地区城市化进程迅速,较多村落已融入城市经济社会活动,而广大山区村落零星分布于山沟、河谷地带,社会经济水平发展大大滞后,成为新一阶段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关注对象。

针对这一现状,山区村落较多的门头沟区在总结借鉴其他区县发展经济成功模式的基础上,于2007年率先提出了发展“沟域经济”的思路与理念。2009年7月20日,市委书记刘淇肯定了这一模式的价值,明确指出“沟域经济”是在北京大都市经济圈发展推动下形成的外延式或需求拉动式的注重生态效应的特色经济模式,总体发展策略应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为龙头,打造统一规划、形式多样、产业融合、集约经营、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的产业经济带,实现山区发展与农民致富的一种经济形态。[4]因此,推动“沟域经济”发展已成为新时期京郊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房山区周口店镇黄山店村属于京郊典型的浅山型村落,位于瓦井河河谷两岸的台地上,位于北京中心城区西南60km,距离房山新城中心25km左右(图1-2)。该地区现有村民565户,住宅大多为传统的独门独院形式,建造质量不佳,约有75%的房屋已出现了破损(图3-4)。由于耕地的严重不足,在过去十多年中该村的经济收入和劳动力就业主要依靠附近山体,例如石灰石开采、运输以及村办水泥厂的生产等,对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近年来,随着对房山区“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定位的深化落实,原有乡村经济依托的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必须逐步退出生产。在《周口店镇域总体规划》中,黄山店村被列为“保留发展型”村庄,于2011年起利用原有村址用地,进行新型乡村旅游产业培育、居民点整合重建和社会配套设施完善等建设。这一任务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两大方面:一是,如何因地制宜,充分发掘自身特点,在京郊乡村旅游已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占有一席之地?二是,如何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处理好乡村旅游发展与新社区建设的关系,合理化解二者可能产生的矛盾,实现相互促进和支持?本文的研究即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

2京郊乡村旅游的现状与出路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为背景,以乡村风光、乡村文化和乡村生活为吸引物而进行的观光、休闲、体验性的旅游活动。包括乡村农业观光旅游,又包括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自然生态旅游等多方面,是一项区别于城市旅游,具有地域性、乡土性和综合性的新型旅游业。[7-8]

近年来,北京市郊的山区乡村旅游发展已成为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在相当多的成功案例中,由于旅游业与当地农业、民俗文化活动紧密结合,乡村旅游产业还发挥了乘数效应和拉动功能,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建立起了“旅-农-工-贸联动发展”的模式。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弊端。[9-15]

其一,乡村旅游的产品类型特色不鲜明,主要表现在形式单一,内容简单。从京郊乡村旅游现有的开况来看,绝大多数都采取了“农家乐”形式,即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景”为主题,旅游产品不外乎蔬菜水果采摘、野菜品尝、垂钓、烧烤、农家宴、游戏等常规项目,产品之间差异极小,个性不突出。这种简单的旅游开发模式,既不能体现各村落的地域环境特色,也不能满足现代城市游客的个性化需求,难以给游客形成深刻的印象,直接导致了游客在乡村逗留时间短,消费较低的现象,重游率也普遍较低。

其二,山区乡村旅游的接待能力有限,接待方式单一,普遍缺乏接待度假类游客的能力。从近年来北京的旅游市场来看,结合度假、康体、会议等活动展开的新兴旅游类型增长速度最快,且在较高端旅游市场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份额。而当前这部分旅游需求主要由统一规划建设的度假村接待,各山区村落开发的乡村旅游在配套设施和管理服务水平上均无法达标,容纳这部分客源。只有在开发经营水平较高的爨底下和遥桥峪这类古文化村落,以其独特的建筑环境风貌和本土文化遗存吸引了一部分以艺术采风和文化体验为目的的度假型游客。

其三,京郊乡村旅游季节性峰谷过于明显。由于旅游项目开发的不充分,现有乡村旅游活动对气候依赖极大,高度集中在春末、夏季和秋季,每年的淡季占一半左右的时间。在旺季,游客密度过大不仅降低了旅游接待的服务质量和自然景点的观赏质量,同时对环境破坏也较为严重。而旺季一过,游客寥寥,大量旅游接待设施闲置,乡村旅游不得不陷入停滞。

面对这些困境,京郊山区乡村旅游做出了一系列改变,试图告别“千城一面”的单调模式,转向特色化和规范化发展的道路。2009年以来,北京市推出了五种较为成功的特色沟域乡村旅游模式,分别是:1)密云汤河沟域的“紫海香堤”模式,以文化创意旅游为特色;2)怀柔雁栖镇神堂峪的“虹鳟鱼一条沟”模式,以垂钓等康体活动为特色;3)房山十渡的“山水文化休闲走廊”模式,以自然山水游赏为特色;4)延庆的“百里山水画廊”模式,以生态农业观光体验为特色;5)门头沟妙峰山沟域模式,以宗教寺庙和革命遗迹旅游为特色。2010年4月北京市旅游局进一步提出了乡村旅游八种新业态,包括“国际驿站、采摘篱园、乡村酒店、养生山吧、休闲农庄、生态渔村、山水人家、民族风苑”等,推动乡村旅游向总体规范化,个别差异化方向发展。[5-6]具体的操作原则包括如下三方面:

首先,充分挖掘本村特色旅游资源,注入文化内涵,设计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体验主题,吸引游客全身心体验乡村生活与文化风俗,从而获得身心满足并获得独特感知和记忆过程的旅游经历,以最大限度地延长游客的游览时间,增加重游意愿。

其次,准确把握市场定位,了解游客市场动机,满足不同年龄、阶层、知识水平和经历的游客团体的不同需求。

其三,努力实现旅游产品的多元化,降低旅游客源的季节性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一方面应开发受季节影响较少的核心稳定的旅游产品,另一方面合理利用“时间差”有侧重的安排各季节的特色体验项目,确保四季游客络绎不绝,增强区域持久的活力。

3黄山店村旅游特色发掘与发展策略

旅游特色的发掘必须基于对本地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就一般乡村旅游来说,值得关注的资源范围很广,既包括农村土地、山林、房屋、果园、池塘、农产品等有形资源,也包括农村风土人情、农耕文化、农业生态环境等无形资源。旅游开发的过程,就是对这些有形和无形资源加以整合,赋予新的内涵,制订使其适应市场需求的营销策略。根据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GBpt2260),黄山店村域及周边范围内,各类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可概括为如表1。

根据表1反映的黄山店村的旅游资源的类型,黄山店村乡村旅游的发展拥有两方面的先天优势。

一是具有无法复制的高水平特色资源。从周边环境来看,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是世界上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i)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每年这里都吸引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游客进行探索型和科考型的特色旅游,也接待大量中小学生进行考察学习。黄山店村距离其仅有25分钟车程,既可以利用该景点的吸引力,作为其接待基地;又可以发挥其辐射力,挖掘文化内涵,结合黄山店现状,开发特色旅游项目,作为周口店猿人遗址的附属景点。从自身资源来看,黄山店村域范围内岩石种类丰富:包括了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的大面积石灰岩,石炭纪、二叠纪等砂面岩及少量灰绿岩。这些岩石一方面具有地质考察价值,另一方面极为适合艺术家和普通爱好者进行岩画制作。

二是旅游资源类型丰富,不仅覆盖了7个主类13个亚类,而且相互间差异性也较大。目前坡峰岭、红螺三险等自然景观已有一定程度的开发,虽然从单个景点资源来看与较多的京郊山区村落相比并不具显著优势,但由于资源类型众多,如果能恰当地予以整合,有利于形成体验式旅游产业链。

因此,在黄山店乡村旅游发展中,相关策略的制订应充分依托这两大先天优势。具体而言,首先是强化最有特色的原生态文化体验游。即将周口店区域的人类史前文化以岩画艺术的表达方式予以重现,并依托这一主题,逐步引导培育原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给游客带来绝无仅有的体验。可重点发展的项目包括岩画创作工坊、岩画博物馆、岩画艺术广场、石材建造陈列区、篝火舞会园、山顶洞人居住所等。该旅游产品以文化体验为核心,受自然资源和气候的影响较小,利于全年开展。

其次是充分利用黄山店的各类自然景观资源,因时而异,打造春夏秋冬四季(图5)各不相同的主题体验旅游产品链,即:“春季踏青氧疗体验游”、“夏季避暑露营体验游”、“秋季赏叶采摘体验游”、“冬季康体食补体验游”。通过这样的规划,黄山店的各类旅游产品可以在不同时段以不同的方式得到充分体验,可大大丰富游客的体验感受,提高游客的重游率。此外,还可针对特殊的游客人群设计个性化的体验旅游类型,例如针对身体带有某种疾病且收入高、福利保障好的中老年人士设计的疗养食补游;针对“白领”、公务员、医生等工作累的职业群体设计的康体游;针对公司团体、家庭团体、旅行组团等设计的拓展训练;针对假期设计的活动节事,主题体验等。

4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社区建设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与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互动影响是显而易见的。[16-18]近年来大量成功的案例已充分证明了乡村旅游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推动作用:在经济方面,引进了城市资金,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村民收入;在环境方面,保护了旅游资源,改善了自然环境;在社区文化方面,改善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传统文化被复兴和认同。与此同时,新社区建设也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政策扶植、资金注入以及拓展建设空间等多方面的支持。

然而与此同时,在一些不成功的案例中也出现了二者互相阻碍的情况。部分居民认为个人从乡村旅游发展中获得的利益很少,真正获益的只是少部分人,而旅游发展却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在经济上,物价上涨导致乡村生活成本上升;在环境上,污染增加,生态环境受到威胁,交通拥挤,资源过度利用,乡村旅游资源特色丧失,破坏了当地村落原始风貌;另外,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受到商品化的极大冲击,乡村社会凝聚力和认同感下降。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质量,阻碍了新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从不成功的案例来看,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单纯依靠市场推动、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致使旅游经营主体的“非本土化”是产生上述问题的核心原因。在许多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普遍采用了转让房基地,集体出让土地使用权(多数为50年),另建新村等方式,大部分村民被隔离在乡村旅游活动之外,村民难以从旅游活动中获得收益,乡村原生态自然和人文环境也遭到破坏。问题的根源除了在于村民自主参与意识不够以外,还常常与政府大力推动的新社区建设有关。这些新农村社区建设采用了大规模拆迁、快速建设、建造风貌城市化的方式,为村民参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在资金、时间和空间上都制造了大量的困难。这些错误的倾向必须在今后的规划实施中进行坚决的扭转。

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的研究逐步形成了共识,即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要保持“乡村性”,即小规模经营、本地人主导、社区参与、文化和环境可持续。[19-20]新农村社区建设使政府对乡村的各项发展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只要正确利用,将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极好的条件。在政府主导的新农村发展中,不仅应注意规范、调整和监督旅游市场,也应强调提供一系列政策支持,鼓励村民对乡村旅游的深度参与,形成市场、政府、社会三元一体的运营系统。具体的措施包括如下四方面:一是鼓励、帮助村民集资兴建乡村旅游企业并建立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二是提高村民经营意识,鼓励引导社区居民直接从事生产经营,通过自己的经济行为直接获益。三是加强对村民的培训,开阔其视野、发散其思维方式,提升旅游经营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对农村进行统一的空间规划,为村民开展自主经营旅游项目提供空间引导和基础设施的支持。

5黄山店新农村社区规划与特色旅游接待单元设计

黄山店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全部在原村址范围内展开,占地约25.2hm2,总体规划(图6)充分尊重地形地貌特征,总体布置上遵循“保山育水”的大原则,同时遵照道路体系“避山顺水”、景观组织“借山用水”、功能空间“依山亲水”的原则,力图表达对中国传统“山-水-聚落”形态的现代诠释,在总体风貌上最大程度的保持其本底特色。

在总体功能布局上,并没有将村民安置用地和旅游产业发展用地截然分开,而是采取了部分分离局部融合的方式,以加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与社区建设的联系。新的旅游产业用地主要集中于村庄西北方滨河两侧。岩画艺术博物馆、岩画艺术工坊等特色旅游设施靠近新的村中心,以充分彰显特色;在北方山村较为罕见的河道两侧,设置观景平台、钓鱼池、旱喷泉、康体服务、spa养生等场所;在村落边缘山脚密林处,设置采摘园、拓展区、星光露营、史前人类生活体验区等,营造较为完整的旅游项目和服务设施。

此外,规划中选择了村落中原有建筑质量较好,形制较为完整的居住合院,对其中12个进行了保留,67个进行修缮和改建,使这些院落在今后既可以具备村民居住的功能,也能够成为村民进行自主经营的场所。这对于乡村旅游特色挖掘、本土风貌保持和村民的经营参与都极为重要。规划还提出了利用合院建筑进行自主旅游经营的两种主要模式。靠近街道等人气较高区域的院落主要采用“上住下商”的方式,上层改建满足经营者日常居住的要求,而下层结合院落可改建为商店、茶室、餐饮、会议室、台球室等场所,互不干扰(图7)。靠近河道景致优美处的院落主要采用“前店后宅”的方式,改建成农家旅馆,将前台接待厅、餐厅等设置在临街面,客房及自住区设置在院落空间内(图8)。

在村庄东南侧河流北岸的平坦地段上,充分利用其“负阴抱阳”的良好地势条件,统一建设有特色的居民安置区,原有居住条件较差、原院落不具备保留价值的村民将集中迁入这一新区居住。安置区的住宅设计沿用了原有的院落形式,院落组合秩序在尊重传统礼制的基础上注重与地形完美的结合,依山就势创造丰富的局部变化,使建筑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总体布局体现外疏内密、院落围合、扇形发散、网状格局。每6~8户为一个里坊,共享一片开放空间,有助于促进村民交流,加强邻里关系、增强村民互助和自治意识(图9)。

作为一个集中安置的区域,其设计重点在于遵循乡村性的原则,统一黄山店整体风格。在景观设计中,充分利用山林、竹木、水系等重要的中国乡村文化居住要素,在农房宅院四周栽种高大植物,以林为山而聚气,体现传统乡村聚落特有的风水格局(图10)。在建筑设计上,注重传统符号与现代空间营造相结合,保留原有村落院落围合的肌理形式,设计每四五户有一个共享的院落。外立面为简洁的新中式风格,建筑前后的宅地通过实体墙进行围合,用来存放自行车、拖拉机等日常交通工具。在材质选择上,广泛运用黄山店本土的石材,以较低廉的造价彰显本土特色。另外,设计中还有两个创新点。其一,结合安置区公共配套的区域,加入一个塔式标志物,加深往来游客对于黄山店的记忆;其二,在安置区西侧,设计岩画艺术和石文化展览区,利用一些特色矮墙和特有树种进行围合,既可以作为社区公园服务安置区居民,又可以供游客赏玩,以更好地将旅游发展与新社区建设相结合(图11)。

6结语

周口店镇黄山店村改造项目是在深入研究京郊乡村旅游以及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基础上,从保持“乡村性”的原则出发所进行的实践。针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特色发掘以及协调旅游发展和社区建设的关系两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建议。依托黄山店自然人文资源优势,策划以“原生态史前文化”为主体以四季观光体验为辅的体验式旅游产业链。依托旅游发展的契机以及黄山店传统的村落肌理与人文情怀,进行特色旅游接待单元设计,鼓励小规模经营、本地人主导、社区参与,以推动新农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村庄体系规划.文本[R].北京:北京市规划委员会,2006.

[2]李强,张鲸.北京市新农村规划:回顾与反思[J].城市发展研究,2010(4):59-63,110.

[3]常志琦,李强.北京市新农村产业发展规划模式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2011(2).

[4]王有年.北京沟域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8).

[5]北京市新农办.关于开展山区沟域经济发展试点的意见[R].北京:北京市新农办,2008.

[6]本刊记者.北京沟域经济五种发展模式[n].都市农业,2010(7).

[7]朱紫雯.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1(8).

[7]苏勤.乡村旅游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7,(5):395-400.

[8]石强,钟林生,向宝惠.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a].郭焕成等.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C].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310-313.

[9]郭焕成,郑健雄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理论与实践[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

[10]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1):15-19.

[11]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2006,(3):12-19.

[12]张冉.京郊乡村旅游新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9(9).

[13]王仰麟,祈黄雄.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理论与案例研究--以防城港市十万大山北麓(上思县)为例[J].人文地理,1999,(3):17-21.

[14]吴佳,邓旭晖,邹洪涛.城郊型新农村建设规划探讨--以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刘各庄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755-3758.

[15]焦燕,王贺.从旅游开发的角度看村落景观建设--北京平谷区玻璃台村改造探析[J].城镇风貌与建筑设计,2006.

[16]叶银宁.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分析旅游管理研究[J].旅游管理研究,2011(3).

[17]罗永常.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4):108-111.

[18]余意峰.社区主导型乡村旅游发展的博弈论[J].经济地理,2008,(3):519-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