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特色农业分析十篇特色农业分析十篇

特色农业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14:28

特色农业分析篇1

关键词:甘肃;特色农业;竞争力;优势;劣势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8-0092-02

1甘肃特色农业布局

甘肃是西部的农业大省,受资源条件、地理环境等原因的影响,农业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粮食、药材、果品和畜产品上。经过多年的扶持,甘肃已初步形成了草食畜、马铃薯两大的农业产业集群。围绕制种、蔬菜、水果、中药材、啤酒原料、棉花等区域性优势产业及食用百合、蚕豆、烤烟、球根花卉、黄花菜、油橄榄、小杂粮等一批地方性特色产品的小产业集群也逐步成形:金昌的啤酒麦芽加工集群,张掖的玉米制种加工集群,庆阳的白瓜子加工集群等。许多特色农产品成为满足全国需求的主要供应源,且大量出口海外。例如甘肃省紫花苜蓿留床面积目前已达到750万亩,居全国第一;中药材、啤酒大麦达210万亩和134万亩,年产量分别达34万吨和38万吨,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杂交玉米制种面积发展到123万亩,制种量占全国用种量的53%;全国50强制种企业已有一半以上在甘肃省落户;脱水蔬菜、番茄酱、果酒果汁、优质小杂粮、油橄榄等农产品还出口日本、韩国、欧美及东南亚等国家。

尽管甘肃特色农业近年发展迅速,但和周边其它省份相比,甘肃特色农业发展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正确分析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对及时弥补特色农业发展的不足和制定相应的政策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

2.1自然资源优势

甘肃省地域广阔,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全省耕地面积5229.2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7.68%,人均占有耕地2.0亩。甘肃农业栽培历史悠久,农作物品种繁多。河西走廊是灌溉农业区,耕地面积大,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制种基地和高原夏菜基地;陇中、陇东旱作农业区,全年降水量少,是全国重要的洋芋、中药材、小杂粮、羊羔肉及肉牛生产基地;陇南地区气候湿润,是重要的特色农业基地,有经济林果、中药材、草畜、蔬菜四大主导产业。甘肃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现有天然草场2.69亿亩,是全国重要的牛羊肉生产基地和细毛羊基地。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在650多种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稀有珍贵动物有90多种。

2.2人力资源优势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根据全面统计,2003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规模为1213.37万人,其中,劳动年龄内的全部人口有1084.92万人,除16岁以上在校学生数、家务劳动数及其他外,甘肃省农村实有劳动力1050.49万人,按全省农村457.14万户计算,平均每户拥有劳动力2.30人。从性别分布上看:男性劳动力555.85万人,占52.91%;女性劳动力494.64万人,占47.09%。从年龄结构上看:据全省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省19岁以下的劳动力占6.86%,19-34岁的劳动力占42.48%,35-44岁的劳动力占21.46%,45-59岁的劳动力占22.42%,60岁及以上的劳动力占6.78%。以上数据表明,甘肃农业劳动力年轻化程度较高,从业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2.3政策法规优势

2000年1月,党中央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政策措施向西部地区倾斜,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近五年来,甘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教育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才开发力度加大。国家在甘肃地区累计投入企业技术更新改造资金1250亿元,一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和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继落成。随着“三农”政策不断完善和创新,有关吸引外资,土地利用,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相继出台。各级农业政策法规部门也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结合甘肃实际,不断加快地方农业立法。2004年来陆续颁布通过了《甘肃省农作物种子条例》、《甘肃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甘肃省草原条例》、《甘肃省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甘肃省农药管理办法》等。同时,还启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植物检疫、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管理等方面的立法。

2.4市场需求优势

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几年内农产品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从农产品需求量来看,西北地区2006年口粮总需求是1602.6万t,精饲料为1716.6万t,油菜籽总需求量272.6万t,蔬菜总需求量1402.2万t,水果总需求量362.5万t,棉花总需求量为42.9万t。以上农产品供应目前缺口很大。从近年农产品价格走势来看,2008年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比2006年上涨了20%以上,粮食生产价格指数上涨了10%,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最大,达到了55%。以上数据反映甘肃特色农产品需求潜力巨大,且市场价格持续坚挺。

3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劣势

3.1生态环境劣势

水资源贫乏是甘肃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甘肃人均水资源量115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7%。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只有302毫米,且时空和区域分布不均。干旱、大风沙尘暴、暴雨、冰雹、霜冻和干热风等气象灾害的种类繁多,发生频繁。干旱出现频率最高,给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带来很大影响;大风和沙尘暴灾害也较严重,大风日数每年有3~69天,沙尘暴日数为1~37天,大风和沙尘暴主要危害河西和陇中、陇东北部。此外,暴雨、冰雹、霜冻和干热风也是不可忽视的气象灾害,各地每年均有发生。

近年来,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解决我省粮食自给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上世纪70年代以有机氯为主的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到80年代尽管已完全停止使用有机氯农药,但至今一些地区的土壤中仍能检出六六六、DDt。目前,全省农药消耗总量2.5万多吨,其中高毒农药使用量约100吨,不同程度遭受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超过100万亩。此外,化肥导致个别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严重超标,地膜覆盖造成的“白色污染”等在甘肃也比较严重。河西地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3.2劳动力素质劣势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总体上文化素质偏低。文盲或半文盲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28%,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1.4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0.2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1.97%。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结果计算,甘肃省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6.52年(其中男性7.44年、女性5.47年),比全国低1.46年。其中农村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5.64年(其中男性6.66年、女性4.53年)。据抽样调查推算,受过各种技术培训的人数仅占整个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重7.07%。

3.3科技劣势

科学含量低,机械化运作水平不足,现代农业步伐缓慢,将直接制约甘肃农业发展,成为特色农业发展的羁绊。据资料显示,农业科技在甘肃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约占40%左右,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率约为20%-30%,真正成效显著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技术不到5%。带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8%,与发达省份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在资源利用中,农业用水占70%左右,但农业水的利用率仅为30%-40%,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仅为13%左右。科技的缺乏,不但大大加重了我省农民的劳动量,还在不同程度上使其蒙受了直接和潜在损失,严重制约到了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

3.4信息劣势

甘肃信息化各要素指数在西部地区均处于弱势,信息化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信息服务的渠道不畅通。在面向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无公害生产基地、特色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和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方面,提供农业政策、新技术新品种、农产品供求、生产资料价格等信息服务的能力欠缺。农业生产滞后于市场需求的变化。特别是信息化人力资源发展较慢,信息化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甘肃信息化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一切都严重影响了农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制约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5规模劣势

甘肃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小,产业协同和组织协同层次低。目前,甘肃特色农业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只有22家,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也只有456家。农产品加工整体水平较低,加工转化率只有34%;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不大,覆盖不广,参与农户比例不高,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大影响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3.6制度劣势

农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许多制度都围绕市场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创新。但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仍面临许多制度瓶颈,这在甘肃农业发展上表现尤为突出。首先,以小农为本位的农业经营制度已严重阻碍了农业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的提高,制约农业效益的取得。其次,不合理、不规范的农村财税制度难以有效地形成新的激励,不能调动地方和农民的积极性。再次,排斥、拒绝农民的农村信用制度抑制了农民的投资欲望以及弱保护、低覆盖、不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无法满足农业和农民市场化、国际化的需要。加之现行的土地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及干部考核体制都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甘肃特色农业竞争力提升的策略建议

4.1优化特色农业内部结构,促进特色农业集群化发展顺利进行

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应放在区域布局、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三个方面。区域布局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品种结构调整主要是调整生产用地面积和投资比重,实现种植、养殖、林果、水产等各行业的协调发展,品质结构调整要实现产品更新换代,跟上市场需求步伐。在现有特色农业发展集聚的基础上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和法规,引导和鼓励企业按照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努力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形成产业集群。同时有选择地吸引那些具备产业带动优势和有产业关联效应或配套协作功能的外资项目进入农业集群。健全以行业协会为中心的中介机构,提高集群的组织化程度。完善政府服务,建立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融资体制、物流体系和信息服务平台。

4.2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

极大对农业科技研究的扶持,大力引进和挖掘农业技术人才。鼓励高校、研究所等科研单位与特色农业基地进行联合,在农产品革新和劳动力培训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其辐射和示范功能,借此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和激发甘肃民间创业动力。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科技传递中的作用,提高科技的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简化其程序,降低其成本,不断改进和提高农业科技的使用效率,努力使农业科技在农业增产增效中的贡献率不断得到提高。

4.3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树立区域品牌意识

区域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形象、直接,更具有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因此甘肃特色农业要特别重视品牌功能,打造知名品牌,以明星企业和名牌产品为依托,提高区域竞争力。建立农产品的品牌质量控制体系,主要是品牌质量认证。企业要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制定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制定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以及收获,加工,包装,储运等环节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农产品绿色品牌质量,这是保护区位品牌的基本手段。

4.4推进农村经济体制和制度创新,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

政府要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法制化建设,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完善农业投资管理体制,进一步放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拓宽信贷资金支农渠道,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要加大农业减灾投入,建立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专项生产基金和市场风险基金,推行农业互助保险模式。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要依法行政,加大农业执法力度,提高农业行政执法效果,使特色农业各项管理工作走上法制轨道。

4.5建立高效的资源合理利用、保护、更新机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鉴于甘肃目前的生态资源的显示,必须建立一个提高利用率,保护与更新资源的新机制,确保农业资源符合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有条件的地方通过节水设施的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复种指数,机型立体农业开发保护耕地资源。大力宣传持续农业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高人们对持续农业的认识,强化全民环保意识。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能够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树立全局观念,整体观念,持续协调发展的观念。用法律法规和各种政策措施来协调社会关系,规范人们的行为,以协调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特色农业分析篇2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江山猕猴桃产业;产业化发展;Swot分析

一、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五条具体道路之一。在该政策背景下,衢州市也先后了《衢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衢州市"345"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06-2010年)的通知》和《衢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提升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若干意见》,为衢州市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和特色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猕猴桃作为"水果之王"①,消费潜力巨大。近年来,猕猴桃的消费量每年以20%的比例递增,市场发展和需求潜力在不断扩大。

猕猴桃产业是江山市的果品支柱产业,同时也是江山特色农产品的代表。优越的自然条件为猕猴桃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分散化经营的困境仍然存在,江山猕猴桃产业的发展还有一些瓶颈尚未突破,江山市没能把猕猴桃这一特色产业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

二、江山猕猴桃产业发展概况

江山市位于浙闽赣三省交界处,是浙江省的西南大门,也是华东沿海地区与中部地区的交通节点,"长三角"和"珠三角"辐射内陆的"桥头堡"。境内自然环境优越、地理位置显著,自然资源丰富。

江山市至今已有25年的猕猴桃栽培历史。经"九五"期间大发展后,猕猴桃种植面积曾达41716亩,产量最高时达8500多吨,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全国五大猕猴桃基地之一,更被称为"中国猕猴桃之乡"。据调查,现有的产业整体效益有所显著。猕猴桃平均单产提高到840公斤,鲜果商品果率达80%以上,中华系列品种价格从一般1.2元/公斤左右提高到2.0元/公斤,美味系列品种从一般3.4元/公斤左右提高到6.0元/公斤,种植效益大幅提高,2009年产值达到1500万元。

但由于江山猕猴桃尚未形成完全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存在着特色未突出、技术推广不到位、采后处理加工能力薄弱等问题,加上近几年实施的"下山脱贫"工程和平原地区由于气候不适宜造成原有园地荒废等原因,产业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

三、江山猕猴桃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基于对分析主体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竞争中的机会、威胁,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将资源和行动聚集在分析主体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为制定提升经济发展战略提供清晰思路的一种分析方法。本文利用Swot分析模型,着手从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对江山猕猴桃产业的发展进行分析,探究适合江山猕猴桃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优势分析(S)

1、自然条件优越

江山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毗邻江西、福建;海拔一般在200-1000米之间,无霜期250天左右,年降雨量1650-1850毫米,日照时数2000多小时,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宜猕猴桃种植。

2、种植历史悠久,产业基础扎实,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经过江山人民26年的不懈努力,为今天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也为江山猕猴桃打响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3、交通便利

江山市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处,境内浙赣铁路、黄衢南、杭金衢高速公路、205国道横贯而过。境内建有浙西最大的铁路货运场,与上海、杭州、宁波、温州等经济发达城市的时空距离在5小时以内,为猕猴桃鲜果的运输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运输条件与基础保证。

4、基地规模较大,产量较高

江山市现有基地面积1.5万亩,产量达1.2万吨。栽种基地主要分布在塘源口乡、双溪口乡、廿八都镇、峡口镇大峦口片。猕猴桃已成为江山市山区农业的支柱产业,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5、栽培技术日益成熟

自猕猴桃商品生产基地建立以来,先后与国内多家科研单位建立起较为密切的技术攻关、引进、协作关系。江山市于1998年制订了《江山猕猴桃》省级地方系列标准(DB/t226-1998)②,2003年,为适应市场需求,修订成《无公害猕猴桃》省级地方系列标准(DB33/226-2004),实施了无公害猕猴桃标准化高效栽培技术,使江山猕猴桃的生产和管理逐步走上标准化生产的道路。

6、销售已形成一定的渠道

江山市现有100多猕猴桃贩销户,队伍比较稳定,同时周边的玉山、广丰、上绕、义乌等地客商纷纷上门收购鲜果,产品销往上海、宁波、杭州等我国大中城市及金华、义乌及江西等地。

7、拥有一定的品牌优势

江山猕猴桃曾荣获全国第二届星火计划成果展览会银奖、全国第八届农产品展销会金奖、全国"七五"星火计划成果展览会银奖、浙江省首届优质农副产品展销产品奖、二次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金奖、浙江省精品水果展示会一等奖、一次国家名牌产品、二次省名牌产品,先后被认定为绿色食品、浙江省森林食品和浙江省绿色农产品。2011年1月19日经核查审定,江山市被评为"中国猕猴桃无公害科技创新示范市"。

8、有机肥资源优势

江山市是中国白菇之乡、浙江省畜牧大市,发展中的食用菌产业平均每年可产2.5万吨菌渣,发达的畜牧业平均每年可产畜禽粪便70万吨以上,为猕猴桃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肥料保障。

(二)劣势分析(w)

1、江山市特色农产品产业结构未突出地方特色

江山市现有特色农产品有蜜蜂、白菇、生猪、蔬菜、水果等。水果产业是传统特色产业,多年来在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08年全市水果种植面积82333亩,产量68740吨,总产值近亿元,在全市种植业中占有较大比重。其中,柑桔面积5.2万亩,产量4.5万吨;猕猴桃面积1.5万亩,产量8000吨。

表12008年江山市水果种植情况一览表

资料来源:江山市农业局文件

水果生产以柑桔为主,面积和产量占水果面积产量的63.2%和65.5%,2008产值达3720万元,在干鲜果生产中居于老大地位。此外,还有其他水果种类。猕猴桃作为江山市的特色产业,面积和产量却仅占水果面积产量的13.3%和13.6%,而其产值达到了3200万元,占水果当年产值的1/3。

由此可见,江山市特色农产品的产业结构呈现不合理状,作为特色的果品,猕猴桃具有极大的产值和经济效益,而特色农产品产业结构分布的不合理限制了其种植规模,严重阻碍了猕猴桃产业的发展。

2、从猕猴桃本身来看,主导品种不明显,品种种植比例欠合理产销矛盾突出

其一,江山猕猴桃主要有软毛中华猕猴桃、毛花猕猴桃(硬毛)两大类。其中软毛中华猕猴桃又有四个变种。各种变种在当地均有种植,主导品种不明显。

其二,中华系列品种以"早鲜"(79-5)、"金丰"(79-3)为主,种植面积有870亩,占实际总面积的73%。美味系列品种以"海伍德"、"徐香"为主,种植面积为312亩,占实际总面积的26%。由于中华系列品种(特别是中熟品种金丰)不适应市场需求,而美味系列品种在种植比例上远低于软毛品种,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经济效益得不到显现。

3、未形成规模化经营,大多为农户分散经营

一家一户的栽培模式,使得技术传播慢、标准化生产程度低、经营成本高、产品规格千差万别、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同时,对农药残留检测与质量监控缺乏有效的办法,给产品安全带来较大的隐患。

林业局果业办科技人员告诉我们,江山市猕猴桃产业基地仍属分户经营、粗放管理,其科技含量低,缺乏良种,导致种植面积明显萎缩,品质下降。

4、生产标准化有待进一步提高,生产技术有待进一步推广

猕猴桃种植和生产过程中,在整形修剪、花果管理、施肥方法、适期采摘等方面,管理尚不能全部按标准实施,导致产量、品质、效益与预期目标有差距。另外,由于技术干部短缺、农民素质不高,严重制约了猕猴桃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5、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农产品的深加工及销售、品牌推广等环节欠缺,且产后加工和销售的龙头带动作用不够强

从现今产业发展看来,鲜果采摘后直接由贩销户从果农处收购,大部分经装袋装箱后,直接运往上海、杭州等我国大中城市,只有小部分进入加工企业。由于目前仅有两家小规模的蜜饯企业,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因而,我们可以看到江山猕猴桃产业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其深加工和销售非常欠缺,且并未将其品牌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6、农户素质较低,基础设施较差

江山市浙江省欠发达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均相对落后。且江山市山地面积较广,山区人口占有一定比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的传播与教育的推广。据调查,农户大多为四、五十岁的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早摘、摘青现象严重。

另外,由于猕猴桃大多种植在山地,受自然条件限制,水、电、路、沟渠等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而猕猴桃还存在未搭架或搭架不科学的问题,直接影响了猕猴桃的正常管理工作。

7、资金欠缺,投入不足

江山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的现有资金主要由农户自筹,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基本没有信贷资金。

据了解,2009年全市猕猴桃产业的扶助资金,仅靠林业部门发放了12万元,这对亟需产业升级的猕猴桃来说显然是杯水车薪。

(三)发展机遇分析(o)

1、全国猕猴桃产量及人均占有量极少,发展空间及市场潜力巨大

据有关资料反映,到2001年底,全国猕猴桃总面积为5.6万公顷,年总产量为50万吨,仅占全国水果总产量的0.5%。且据市场分析:猕猴桃消费量每年以20%的比例递增,市场发展和需求潜力巨大。从国际市场看,意大利、新西兰等国家消费量大,日本、希腊等国每年需大量进口,东南亚和中东各国基本不产猕猴桃,全部依赖进口,出口市场潜力也很大。

2、猕猴桃产业培育相对难度较大,不易"跟风"

猕猴桃的产、运、销、加等产业体系建设要求严密,建设难度较大,不易"跟风"生产。而一旦产业建成,又有其它水果无与伦比的独特优势。

3、政策优惠措施逐步推广

江山市为鼓励果农种好猕猴桃,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新发展1亩猕猴桃基地补助100元;新搭猕猴桃水泥架1亩补助200元;凡是运输猕猴桃在开通绿色通道之后,进城车辆不收进城费等。

(四)面临的威胁分析(t)

1、基地面积锐减,总产量不足,市场占有率低

由于白水坑水库淹没了原先最大的周村乡、定村乡猕猴桃基地,加上近几年政府实施的"下山脱贫"工程和原有园地荒废等原因,2005年全市猕猴桃普查实际面积为1192公顷,仅占累计面积的40.6%,猕猴桃产业受到很大影响。至2009年止,全市猕猴桃面积仅保留1005公顷,产量5000多吨。

另一方面,由于果农对园地的管理水平较低,部分园地失管,导致产量相对不足。全市的1005公顷园地,常年产量只能以5000吨计算。

2、与精品果相比,本地大路货多,难以满足大中城市的消费需求

在2010年浙江省精品水果展销会上新西兰产的优质猕猴桃每只卖到7-8元仍不乏追捧者,而即使是江山猕猴桃的优质品种"徐香"猕猴桃每只最多却只能卖到2-3元,仅新西兰猕猴桃的三分之一。究其原因就是大路货与精品果之间的区别。

所谓大路货就是猕猴桃的三大主要商品性能不过关,与精品果、进口果无法竞争,价格平平,效益不高的商品果。这三项主要商品性能就是:外观、内质和存放期。其差异如下表所示:

表2大路货与精品果三大商品性能差异表

资料来源:江山市农业局文件

大中城市的消费者,大多追求高品质的产品,如果江山猕猴桃不进行品种改良、产业转型升级,将难以在市场上获得具有优势的占有率。

3、周边地区竞争激烈

目前,我省上虞、宁波、黄岩、衢州等地的猕猴桃产业正借势而起,形势十分逼人。如上虞章镇正欲把章镇打造成中国东部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面对如此强劲的对手,如此激烈的竞争,江山猕猴桃产业的转型升级更是迫在眉睫。

三、江山猕猴桃产业发展的路径探索

(一)调整地方特色农产品产业结构,突出地方特色,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重塑产业结构,突出猕猴桃种植的优势,增加种植比例和各基础设施、技术、资金的投入。从2007-2009年的猕猴桃产业成本-收益表来看,扩大猕猴桃产业的规模,形成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更是振兴江山特色农产品产业的不二选择。

表32007-2009年江山猕猴桃产业成本-收益表

资料来源:江山市农业局文件

(二)以市场潜力和市场预期为导向,优化猕猴桃种植品种

由于现今市场消费偏向于美味系列,因而,要促进产业的发展,猕猴桃的选种和品种搭配、成熟期搭配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经过品种结构的优化,才能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猕猴桃产业的发展。

(三)创新经营模式,培育龙头企业,建立示范基地,改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

鉴于目前的农户分散经营模式,生产成本较高,资金筹集较难,技术推广较慢,设施建设较差,产业的发展较滞后。因而,要促进产业化的发展,实行规模化经营是根本。而要实行规模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巩固建立示范基地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

(四)加大投入,形成一条完整的集研发、种植、贮藏、加工、包装、销售、品牌运作为一体的产业链

研发阶段,应该将技术推广到各基地、各农户间。种植上,推广新技术,防止早摘、摘青,推广无公害种植技术。贮藏上,扩建猕猴桃贮藏库。加工、包装方面,依托龙头企业,完善产品的深加工,平衡猕猴桃果品市场由于季节性造成的市场空白期,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向相关多元化市场的扩张。销售上,摒弃贩销模式,拓展中间商和营销人员队伍,加强销售环节,增加销售投入,同时,形成分类管理,带动辐射周边地区,为实现相关产品的市场渗透和大规模推广创造条件。品牌运作上,发挥20多年来积累的品牌优势,创特色产品,结合销售环节和深加工环节,打响品牌,使其在果品市场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影响力。

(五)加大农民培训力度,促进技术推广,促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

对专业生产大户和基地区果农加强技术培训,使他们不仅掌握常规栽培技术,而且能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品种和不同园地因地制宜,制定合适的种植和栽培方案。

(六)招商引资,政府扶持,加上开发农业金融产品,共同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在资金充分流动的今天,首先要大力招商引资。同时,政府还应给农户一定的政策支持和激励。除搭架补助外,开通猕猴桃专用绿色通道、实施零星园和库区移民园的合理流转,也是有一定帮助的利好政策。另外,金融机构可创新性地开发专门化、特色化的金融产品。

(七)在旅游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下,发展生态采摘园

藉由2010年江山江郎山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的利好背景,江山市的旅游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旅游业相关的交通、餐饮、住宿等行业也得到了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发生态采摘园也是江山猕猴桃产业可以尝试的新途径。

注释:

①引自baike.省略/view/1216557.htm.

②浙江省第一个地方标准。

参考文献:

[1]王承江:"基于Swot分析下的湘西自治州猕猴桃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9期.

[2]罗时健:"江山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06年第18期.

[3]黄方正:"开拓农村增收致富之路农产品市场营销",[m],电子科学技术出版社.

特色农业分析篇3

[关键词]陇南市;特色农产品;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21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2-0044-02

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属秦岭南坡山地、岷山东端山底和大坝山缘山地的交汇处,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四川盆之间;海拔2000~4000米,是物产丰富、山川绮丽之地,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潜力。

一、陇南市发展特色农业的条件分析

(一)得天独厚的的自然生态环境

陇南地处我国北亚热带西北边缘,在全国农业气候区划中处于北亚热带秦巴区及其向青藏高原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属于我国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水热资源丰富,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具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统计资料表明,陇南地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热量和降水较为丰富,全区多年平均气温10~15℃,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700小时以上,年平均降水量400~900毫米,降水变率10%~17%,无霜期160天以上。陇南山区是甘肃省惟一的北亚热带气候区和积温最多的地区,积温的有效性好,降水丰富,且冬季多暖区,农业生产多种经营条件优越。在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下,陇南地区形成了相应的植被、土壤类型和分布状况,植被和土壤的垂直分异明显,随着海拔的升高,形成了复杂的森林、土壤及其组合类型。森林植被的水平分布,从南到北可分为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和针阔混交林带。陇南地区的土壤水平分布由于受东、南方向湿热气流的影响,形成了从东南向西北呈黄棕壤―棕壤―褐土―黑钙土的规律性分布。气候、植被、土壤垂直和水平变化大的自然环境,虽然不利于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但由于地形复杂,气候温暖湿润,适生的生物种类繁多,具有发展经济林果、药材等地方特色经济的天然优势。

(二)悠久的特色农业种植史

农业生产具有历史继承性,陇南地区特色农产品种植历史悠久,劳动人民积累了发展特色农业的丰富经验。茶叶、花椒、桑蚕和中药材种植均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特别是武都区的花椒,更是有2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北魏时期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蜀椒出武都,秦椒出天水。”陇南的花椒以其芳香浓郁、麻味纯正、色泽艳丽而享誉古今中外,早在唐代就被列为贡品。

(三)较好的发展基础

陇南特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各地将特色农业列为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推进项目,花椒、核桃、油橄榄、银杏、茶叶、蚕桑、苹果、中药材、蔬菜、肉牛肉羊、烤烟、食用菌等一大批名、特、优、新产品得到了较好的挖掘、开发和利用,并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了批量生产,核桃、花椒、中药、蔬菜基地初步形成。2004年,陇南市核桃种植达22万亩;花椒种植达12万亩;栽桑560万株,全年养蚕1.01万张,产鲜茧63.98万斤,加工干茧128.2吨;茶园面积达到8万多亩,投产茶园近3万亩,无性系优质高效茶园9400亩,丰产茶园2800亩,茶叶总产量68万公斤;种植中药材35.647万亩,加上上年留床面积,累积种植面积达到69.05万亩;苹果种植面积达36.7万亩。截止2007年底,该市特色产业面积已达50万公顷,其中,花椒、油橄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跃居全国第一,核桃面积和产量居甘肃省第一、全国第四。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陇南市还大力推广名、特、优、新品种、新技术,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特色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步伐,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着力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产业化经营,已初步形成了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特色林艺、园艺等特色农产品类型体系。

二、陇南市发展特色农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产业布局上存在盲目性

陇南县域经济表现出较低的产业聚集度。县域缺乏科学的内部分工,中小企业集群少,具有区域特色的聚集产业规模不大,聚集能力低,难有大的作为。全市特色农业产业在各县(区)的发展大同小异,各县特色不明显。

(二)部分特色农产品产区生产条件差

陇南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存在着投入少、管理粗放的突出问题。如药材生产种植分散、规模不大,农民仅仅把药材作为农作物生产的副业,尚未形成集中连片的规模化种植区域,大多未能按照药材栽培的特殊性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只按照一般农作物对待,导致药材产量不高、品质下降,降低了药材的药用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另外,花椒、核桃等大多分布在山地和丘陵旱作区,土壤瘠薄,干旱缺水,生产环境不容乐观。

(三)农民素质低,影响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村教育布局的不合理和落后的经济条件造成了陇南县域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的整体落后,教育落后带来的人的素质劣势造成了经济缓慢的发展。根据2004年农村统计年报显示,陇南市126万农村从业人员中,文盲和半文盲33.34万人,占26.46%,小学毕业人数54.81万人,占43.50%。由于农民文化素质明显处于竞争劣势,缺乏市场开发和经营意识,销售方式多为传统原始小摊小贩(用挑担或架子车运至集市贩卖),与现代市场产销模式有很大距离,直接影响了特色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另外,经济外向度和市场化程度低,经济自主增长能力不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

三、陇南市特色农业发展对策

(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陇南特色农业的发展主要突出一个“特”字。为了避免特色农业发展中的盲目性和重复发展,各级政府应从市场需求和当地的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和区位优势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按照“生产布局向生态适宜区集中”的原则,科学制定适合本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具体指导本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在制定规划中,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农民意愿,坚持市场导向、区域分工、体制创新、科技支撑、政府引导的原则,避免盲目性。各地的资源禀赋是不同的,只有对本地资源进行开发,生产出具有当地资源特色的优势产品,才能不断地开拓市场,占领市场;才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

(二)开拓资金来源,建立有效的投资体系

资金短缺是制约陇南特色农业发展的瓶颈,解决资金问题是发展特色农业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各级政府要发挥导向作用,加大投入力度,要多渠道投入资金,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一是财政应安排一定资金加强水、电、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二是各地要创造条件,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鼓励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按照“效益优先,因地制宜,规模经营,循序渐进”的原则,调整信贷结构,在充分进行市场调查和掌握足够产业政策信息的基础上,选择一批具有发展前景、效益良好、牵引力大的特色农业组织进行重点扶持,帮助解决技改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加大对特色农业发展的信贷资金投入。三是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吸引外资和鼓励民间资本、民营企业投资当地特色农业,形成多元投资体系。

(三)提升农民素质,发挥农民主导作用

农民是农业的生产者,在特色农业的形成和持续发展过程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所以,要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进行组织创新。各级政府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以科技示范户、专业户为龙头的方式将农民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他们在特色农业中的主导作用。加大对技术含量高、带动力大、辐射面宽、抗风险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特别是对外向型龙头企业的扶持和培育,适时引导其强强联合,组建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探索特色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公司+农户”等一体化经营的经验,不断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市场+农户”、“特色农产品生产合作社”等多种组织形式,推进产业化经营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编撰委员会.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甘肃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2]李仲芳等.甘肃花椒病虫害及其防止[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特色农业分析篇4

1县域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1.1布局不合理,技术水平低目前,县域特色农业产业结构雷同现象突出,生产与经营分散,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的格局尚未形成,各地比较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低,优良品种和良种良法配套生产技术推广慢,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环境认证、产品认证步伐缓慢,检验检测及相关管理工作还不能适应发展要求。特色农业生产水平仍然较低,尚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

1.2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化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是特色农产品龙头企业数量少,缺少品牌影响力和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在市场份额、整体运行等方面亟需提高。二是企业、基地、农户之间的合作模式尚不完善,仍旧存在合同不规范、合作不牢固、风险难控制等诸多问题,合理有效的经营运行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三是特色农产品加工能力远不能适应生产发展,很多企业技术及装备水平还停留在农产品初加工水平,缺乏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新产品系列开发能力。

1.3地方财政困难,投入不足由于自身财力不足,县域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十分有限。县域特色农业支持力度和补贴资金额度与产业发展需求不相匹配。多种因素导致优势产业区域内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节水、抗旱措施仍存在问题,中低产田仍占一定比例,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抵御各种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尚需加强。

1.4耕地面积相对减少,土地产出率不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提高农业产出、提高产品产值已成为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突破点。由于受科技水平和自然因素限制,县域土地产出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增多,耕地的利用率降低,农产品的更新换代进程减慢,种植者老龄化使新品种的接受过程增长,以上种种问题制约着当地特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2县域特色农业发展主要措施和政策建议

2.1加快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特色基地建设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整个产业链有序运行的第一步。县域特色农业发展要立足区域农业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以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加快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布局与基地建设,积极引进新的品种、技术和管理,着力推进特色农产品优质化、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进程,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2.2培育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照区域比较优势和最适生态原则,着力调整产品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通过土地有序流转,形成一批规模经营的种植大户,促进优势特色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按照“配强做大”“扶强扶优”的原则,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有能力、有特色,能带动当地产业发展,有一定辐射面和带动力及具有较强市场开拓力的骨干龙头企业。

2.3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特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通过合理运用和依靠科学技术,可快速实现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特色农产品质量、附加效益、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对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第一,引进和推广优良新品种。第二,加强新技术、新应用的推广和使用范围,建立健全相对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第三,建立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对新技术、新品种的奖励和扶持力度。

2.4拓展产业链条,增加产值县域生产的特色农产品多以初级加工为主,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水平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严重制约着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的提升。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逐步从传统高密度、低产值的产业模式中脱离出来,把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的生产、加工产业模式作为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把产品从粗加工逐步向特色加工、精细加工和高附加值加工转变。其次,要扶持发展一批具有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发展一批拥有市场占有率、把握市场话语权及带动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形成生产、运输、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产业公司,提高特色产品的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特色农业分析篇5

一、产业品牌定位的涵义

“品牌”一词最早源于古斯堪纳维亚语“brandr”,是指“牲畜所有者用于识别他们动物的工具”。阿尔?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在其经典著作《定位》中指出,“定位是指如何让你在潜在的客户的心智中与众不同”。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认为,“战略就是创建一个有利的定位。”欲准确理解和阐述产业品牌定位的涵义需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一是产业品牌定位的目的性。产业品牌定位的根本目的是获取产业产品市场竞争优势,创造产品消费者;二是产业品牌定位的差异性。产业品牌定位的差异性是相对于产业竞争对手和潜在竞争对手而言;三是产业品牌定位的识别性。产业品牌定位的着力点是产业产品市场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为消费者选购产业产品起到信号指引作用;四是产业品牌定位的方向性。产业品牌定位要结合定位主体的发展比较优势,为产业定位者指明未来发展方向。综上分析,笔者认为产业品牌定位的涵义是,“为获取市场竞争优势,指引产业发展方向,在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心智中植入有别于竞争对手和潜在竞争对手差异化的产业印象认知”。

二、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分析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是创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的关键环节和步骤,需要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系统分析,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真正能指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及提升高原特色农业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定位。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主要从产业产品消费者,农产品产品属性,产业竞争对手,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建设资源优势四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产业产品消费者分析

产业产品消费者分析是研究产业品牌的源点和基点,因为产业产品的消费者是产业发展基础和前提,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创造消费者。消费者分析需要分析消费者需求,消费者需求分析主要分析消费者现实和潜在需求及未来需求的变化发展趋势,消费者需求市场容量决定产业未来的发展规模,消费者需求变化发展趋势决定着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消费者需求和购买力发生了显著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和健康,尤其是伴随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健康需求已成为消费者主流消费趋势。相关研究表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健康消费支出具有正相关性,即收入越高的人群,越重视健康保健。中国首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预测,“如果未来有超越其财富的人,这个人一定会是来自于健康产业。”从现实消费需求和趋势分析,健康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和成长空间。

(二)产业竞争对手分析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的目的是与其他区域农业产业形成差异化的品牌认知,提升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商场如战场,随着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衡和重构,农产品市场竞争还会愈演愈烈,品牌的信号显现作用会进一步增强。通过对产业竞争对手分析,避免与其他区域产业品牌定位雷同或相似,形成同质化的品牌竞争,如果自身品牌定位是追随者,品牌影响力要超越前者的概率是比较低的,因为领先品牌定位最先植入消费者心智,占据了一定的消费者心智资源,后来者如果采用类似的品牌定位策略,那么其以后的品牌建设投入更多是为先行者作“嫁衣”。通过对产业竞争者分析旨在与竞争者形成一个差异化的品牌定位,或是构建一个全新的品牌定位,获得先动优势,最先将品牌定位植入消费者心智。事实上,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已有的大部分农业产业和产品在其他区域同样拥有,如同属云贵高原的贵州省和云南的一些农业产业就存在一定的同质化竞争。同样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品还会面临来自国内及国外其他区域或高原农产品的市场竞争。通过对竞争对手分析,创建有别于竞争对手,符合消费者需求和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自身发展优势相符的品牌定位,使市场消费者在面对诸多同质化或同类型的农产品选购时,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能在竞购中脱颖而出,成为消费者首选农产品品牌。

(三)农产品的产品属性分析

农产品的产品属性是指农产品所固有的功能特性,其主要包括农产品安全性、外型、色泽、香气、口感、产品成份及其他满足消费者生理及心理需求的产品功能。农产品区别于其他消费产品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产品进入人体消化吸收。消费者心智中有一个常识性消费认知“病从口入”,因此,在农产品属性中,农产品的安全性是农产品的根本属性,消费者在消费农产品时,往往把食品安全性作为首要决策考虑因素,尤其是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的中国,农产品食品安全性事实上已经成为农产品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农产品的属性分析,旨在通过分析梳理出消费者最为关注和最具价值的产品属性,并结合对自身产业发展特点及消费者和竞争者分析,使品牌聚焦定位于农产品的某个价值属性,并使该产品属性成为品牌定位的内核。由于农产品食品安全性的外显性特点,这主要是针对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食品安全的隐蔽性而言,即消费者在判断食品安全性往往基于农产品的生产地理环境和生产加工过程,但生产及加工过程的食品安全性难于识别,而生产地理环境安全性的判断却相对比较直观。云南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工业发展也相对落后,对农业生产环境造成的污染较为有限,为保障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的食品安全性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生态型农产品的消费认知。

(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建设资源优势分析

农业生产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农业生产与当地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及生物物种分布密切相关。云南被誉为“动植物王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而且云南具有地型多样化、气候多样化、物种多样化的农业生产适宜性特点,为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原生态”农产品形象在广大消费者心智中具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要顺势而为,充分挖掘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在消费者心智中已形成固有认知,利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结合消费者需求及竞争对手分析,对这些已形成的良好消费认知及农业发展资源优势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形成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一致性的品牌定位。

三、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及诠释

(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的基本原则是品牌聚焦,这主要源于消费心智认知规律,消费者心智认知具有崇尚简单排斥复杂的特点。在消费者心智中植入过多的品牌定位理念,不仅起不到强化品牌认知和记忆的效果,而且还会扰乱和弱化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识别,品牌定位的简约性和效果性是正相关的。通过对消费者、竞争对手、农产品属性及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资源优势分析,笔者认为“健康”理念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的内核。即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应定位为健康产业。“健康”的产业品牌定位不仅符合消费者需求和未来的消费趋势,而且具有无限产业成长空间。“健康”品牌定位抓住了农产品的本质产品属性,而且与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自身所具有品牌资源优势高度相关。“健康”的品牌定位符合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高原”概念生态联想逻辑。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健康”品牌定位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未来发展厘清了方向,形成了消费者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统一的品牌认知,当消费者提起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的认知印象时,首先联想到的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的“健康”品牌理念。即来自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是健康的农产品,是安全的、放心的、优质的农产品。诚然,品牌定位只是构建了品牌的理念内核,产业自身的品牌定位与在消费者心智中真正实现成功的品牌定位还有相当距离,需要对品牌定位理念进行整合传播,而且还需构建与品牌定位理念相适宜的资源配称体系。品牌定位在消费者心智中成功注册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定位者长期坚持和不懈努力。

特色农业分析篇6

关键词:绿色农业;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F303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50932010

解决“三农”问题是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从2004~2015年,连续12a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三农”为主题。尤其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和发展绿色农业,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国内专家学者对绿色农业的相关研究,系统分析绿色农业发展相关文献,对绿色农业发展基本要求、绩效评价以及发展路径进行梳理总结,以期对未来绿色农业的发展有所借鉴与帮助。

1绿色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绿色农业发展是建立在资源环境条件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上的,依托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现代生态环境治理技术,综合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国内专家学者围绕资源环境条件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绿色农业发展阐述。刘鳎2013)提出绿色农业发展是依靠科技环保技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融二者为一体的经济模式。[1]孙一鸣(2012)阐述绿色农业是以生态农业为出发点,利用高新“绿色技术”生产无毒无害绿色农产品,有效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并且在生产过程中避免对自然造成伤害,以便树立民族绿色意识,开辟国内外绿色农产品市场,最终保障食品安全的一种体系。[2]张海翔(2011)提到绿色农业是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将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管理理念运用到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中,确保产品安全、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最终实现生产、生态和经济三者协调发展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3]

根据绿色农业建立和发展的基础,满足综合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要求,其主要特征表现在持续性、开放性、高效性、标准化4个方面。持续性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以超越环境的有限承载能力和牺牲未来资源为目标的综合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开放性是以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发展为目标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发展;高效性是以采用集约型增长为目标的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发展;标准化是以农产品实行“从田间道餐桌”的标准化全程质量控制为目标的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发展。党银侠(2008)围绕现代科学技术基础,提出绿色农业发展中构建新型农业生产体系、综合效益、区域发展基本路径。[4]晁团光(2009)围绕依靠科技、资源环境、农产品标准化,提出发展的基本特征。孙一鸣(2012)围绕公平性,阐述了绿色农业发展是在满足代际公平基本要求下的发展。[2]刘雁(2014)围绕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问题,提出了绿色农业专注于农业经济发展,注重推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5]

2绿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

对绿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可以有效地衡量绿色农业发展程度和判定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绿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是在建立绿色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之后,运用指标体系进行定量化评价,对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纵横比较,寻求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明确绿色农业发展方向。

国内专家学者在研究中,较多地围绕资源节约和综合效益构建指标体系进行研究。任运河(2006)围绕绿色农资采购、绿色生产、绿色加工、绿色营销和绿色文化五个方面,从理论上构建了山东省绿色农业发展绩效四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取脂定价、渗透定价、组合定价方法来进行绿色营销产品定价,以期分析山东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6]张新营、佟连军(2006)围绕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支持四个方面,构建吉林省绿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吉林省绿色农业发展建设初期(1999~2003年)的发展水平。[7]崔元锋、严立冬等(2009)在对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中,通过研究和总结国内外绿色农业、食品安全以及绿色农业效益,从生态效益水平、经济效益水平和社会效益水平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评价体系,在专家打分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分析2006~2007年样本点环境质量状况和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水平[8]。李静静(2011)在对四川省生态农业建设的绩效评价研究中,采用理论分析法和频度统计分析法相融合,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个方面筛选指标,建立含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的生态农业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嫡值法对指标进行赋权,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四川省9个省级生态县2007~2009年间的生态农业建设进行绩效综合评价,寻求四川省生态绿色农业发展中的阻碍因素。[9]谢沂希(2013)在研究江油市生态农业综合评价及发展模式中,运用综合集成赋权法,从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三方面构建三个准则层,建立了一套能够综合反映生态农业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对江油市2001~2010年生态农业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10]。王俊杰、王娟娥、方金(2014)在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以资源节约型农业内涵为出发点,运用层次分析和专家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水、土地等各类资源的丰度与利用两个方面建立了一套资源节约型农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山东省2001~201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出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类农业资源的利用水平及趋势和对资源节约型农业的支撑度,对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进行评估[11]。

3绿色农业发展路径

围绕绿色农业发展的持续性、开放性、高效性、标准化主要特征,根据绿色农业发展实际,需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区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绿色农业发展路径。

为体现绿色农业发展的持续性特征,需要增强绿色意识,加强绿色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普及力度,促使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江治贤、康超勇、陈波(2014)围绕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广元市绿色农业发展路径为依靠广元山区的自然禀赋和生态优势,寻求具有生态优势和低碳路径的特色品牌;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促进产业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12]。陈淑艳(2013)结合吉林省舒兰市实际状况,制定绿色农业统筹发展规划,依据资源优势,由东向西分区分片建立农业优势产业生产基地,综合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发展[13]。

为体现绿色农业发展的开放性特征,需要加强绿色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应用。任洪伟(2014)以东北省大石桥市为研究对象,明确提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运用生物、信息等农业高新科技,依靠科学技术创新、推广及运用,提高农产品数量和质量,高附加值低污染,增强绿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绿色发展路径[14]。赵硕(2013)围绕技术支撑,从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技术推广方面,提出提升绿色农业发展路径[15]。

为体现绿色农业发展的高效性特征,需要寻求集约高效的发展路径。胡鹏辉、田牧野(2014)围绕从事农业生产者、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三个方面,提出绿色农业发展的农业经营主体必须向职业农民和专业化的现代市场主体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增长动力必须向投入现代化农机设备装置转变;农业生产对象必须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转变,以便实施集约化规模经营,实现人地资源合理配置的农业绿色转型发展路径[16]。曹艳双(2014)围绕加强绿色农业经济产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要加强农业技术研究,提高农民组织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通过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来提高绿色农业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17]。

为体现绿色农业发展的标准化特征,需要严把质量标准制定与实施关卡。王慧娟(2013)在分析沈阳市发展绿色农业保障食品安全主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和产品认证,建设标准化农业生产体系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严格市场准入制度,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18]。刘琴(2014)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绿色农业科技含量的基础上,围绕农产品国内外市场需求,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绿色农产品质量控制监管体系,各环节各部门实行标准化管理,充分利用舆论力量来监督体系运行,引导绿色农业参与者共同创建和维系绿色市场[19]。

4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农业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绿色农业发展中,需要满足绿色农业发展基本要求,有效地体现持续性、开放性、高效性和标准化的特征。根据绿色农业发展基本要求,进行绿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可以有效地衡量绿色农业发展程度和判定绿色农业发展水平。围绕持续性、开放性、高效性和标准化的特征,寻求适应其研究地区绿色农业发展路径,以明确绿色农业发展方向。国内专家学者对绿色农业发展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内涵功能、必要性、现状问题、模式与路径等方面的宏观层面,对其发展中的绩效评价研究较少,有待更多的学者进行进一步总结和研究创新。

参考文献

[1]刘.国外绿色农业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3(1).

[2]孙一鸣.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3]张海翔.迈向生态文明的思考与绿色农业的升华[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5(2):1-4.

[4]党银侠.我国绿色农业制约因素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5]晁团光.陕北绿色农业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6]刘雁.山西省广灵县绿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4.

[6]任运河.山东省绿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4).

[7]张新营,佟连军.吉林生态省建设中的生态农业综合评价[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6,22(1).

[8]崔元锋,严立冬,陆金铸,屈志光.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6).

[9]李静静.四川省生态农业建设的绩效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

[10]谢沂希.江油市生态农业综合评价及发展模式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

[11]王俊杰,王娟娥,方金.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4).

[12]江治贤,康超勇,陈波.广元市发展绿色农业的实践与思考[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4.

[13]陈淑艳.关于发展绿色农业的对策及建议[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3):12-13.

[14]任洪伟.大石桥市绿色农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

[15]赵硕.吉林省绿色农业发展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3.

[16]胡鹏辉,田牧野.农业绿色转型:意义与道路[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46C49.

[17]曹艳双.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农业与技术.2014,34(11).

[18]王慧娟.关于进一步深入发展绿色农业保障食品安全的对策建议.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

特色农业分析篇7

关键词:河北省;特色农产品;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Swot分析的河北省特色农产品发展策略研究

收录日期:2013年5月18日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农产品品种丰富。近几年,在大力实施品牌兴县,特别是在河北省“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现代农业圈的发展战略下,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数量逐年增加。但河北省特色农产品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品牌知名度不高、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加工技术水平低、市场细分定位分析不足等,制约了河北省特色农产品的发展。

一、河北省特色农产品发展现状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农产品品种丰富,特色农产品如京东板栗、泊头鸭梨、宽城板栗、黄骅冬枣、赞皇大枣、邢台板栗、沧县金丝小枣、涉县核桃、涉县花椒、卢龙粉丝、承德杏仁露、蠡县麻山药、宁晋鸭梨,等等。近年来,河北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据河北省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河北省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持较快发展,经营总量达到4,757.1亿元,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0.0%,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规模继续稳步扩大,共形成主导产业202个。但河北省特色农产品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品牌知名度不高、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加工技术水平低、市场细分定位分析不足等,制约了河北省特色农产品的发展。

二、河北省特色农产品发展环境Swot分析

Swot分析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它根据企业所拥有的资源,进一步分析企业内部的优势与劣势以及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进而选择适当的战略。S是指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s),w是指企业内部的劣势(weakness),o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t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威胁(threats)。利用Swot分析法系统分析河北省特色农产品的发展环境,有利于发挥优势因素,克服劣势因素,利用机会因素,化解威胁因素,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为河北省特色农产品的健康发展提出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一)内部优势

1、自然资源优势。河北省属华北平原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旱作耕作区,地形多样,河流众多,土地肥沃。坝上及北部山区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适宜特种植物生长;中南部地区气温偏高,光能潜力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河北省无霜期较长,日照时间充足。全省平均降雨量为350~760mm,降雨多集中在6~9月,与光照佳期3~9月大体吻合,十分适合农作物和草木生长。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使河北省作物种类多,土特产品丰富且品质优良,推动了特色农产品的发展。以邢台板栗的生长地――邢台县浆水镇为例,该地区为山区,海拔在410~660米,属中低山区,气候属温带半干旱季风型气候区,大陆性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5度,全区无霜期196天,日照时数2,489.3小时,年均降水量635.5毫米。地区土壤以褐土为主,基岩为太古代花岗片麻岩类,土壤质地以沙壤及少砾轻壤为主。土壤呈微酸性,适宜板栗生长。

2、种植历史久远。由于自然条件适合农作物生长,各地区一般有特色农作物种植历史,有一定发展基础。例如,泊头是著名的“中国鸭梨之乡”,鸭梨产业也因此成为泊头的特色支柱产业,有“中国鸭梨看河北,河北鸭梨看泊头”的说法。泊头鸭梨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汉代,据2007年调查,在洼里王镇、齐桥镇仍有上万株树龄在100~300年的梨树,其中一株树龄300年的“梨树王”,在洼里王镇姜桥村,仍枝叶繁茂,正常结果,这些记载都表述了泊头鸭梨悠久的栽培历史。再如黄骅冬枣,已有三千年历史,可以上溯至秦汉之前,史载“燕赵千树枣”,“自古有鱼盐枣之饶”,“柳县章武(秦汉时黄骅域内置柳县、章武)皆植枣,以此物当食,家酿半斛,殷实富足”。元世祖时,黄骅冬枣形成规模化种植,黄骅市齐家务聚馆村的冬枣林即由此时种植发展形成。如今,这里仍存有全世界面积最大,年代最古老的原始冬枣林,林中百年以上冬枣古树1,067株,其中树龄600年以上者198株,这些古冬枣树虽饱经风霜,仍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二)内部劣势

1、缺乏品牌意识。河北省特色农产品虽然已有悠久种植历史,但尚未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这与从业者缺乏品牌意识有关。一是缺乏品牌宣传意识,已有的特色农产品多是简单以产地命名,有的虽另取了品牌名称,但多数仅停留在注册,在后续宣传中没有提升品牌影响力。例如迁西板栗,很少有人知道其注册商标是“紫玉”,因为在宣传中仍以“迁西板栗”宣传,作为包装上的主要标识,并未大力宣传品牌;二是缺乏品牌培养能力,农产品经营主体多是分散的农户,缺乏有实力的企业,没有实力设计有一定深度及内涵的品牌,仅仅是起个好听的名字,结果特色农产品虽有十几种品牌,包装设计却大同小异,质量也大同小异,没有能力培养知名品牌的内涵。

2、产品质量管理薄弱。河北省特色农产品经营主体多是分散的农户,由于其分散性和行为的不规范性致使农产品的质量不稳定,产品质量管理薄弱,而且形不成规模效应,也没有可靠的外销渠道。分散的农户经营较少考虑统一种植、统一加工、统一包装,无法产生更多的品牌附加值,致使这些地域性农产品还容易被其他产地品质较差的农产品仿冒,从而降低了市场美誉度。因此一旦其产量增加或品质下降,省内厂家就联手压价,不利于特色农产品质量信誉的培养。

(三)外部机会

1、宏观政策的支持。在国家宏观政策大力支持三农发展的大背景下,河北省也集中财力向三农倾斜,从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支持特色农产品发展。近年来,国家十分关注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全面取消农业税,为中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河北省也出台了许多政策,从财政、税收等方面支持特色农业发展,各地市也出台配套政策,例如唐山市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唐山市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它公布了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龙头企业、绿色标志产品等现状与规划目标,出台了扶持特色农产品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提供扶持资金。金融方面,以华夏银行为例,华夏银行石家庄分行把推动县域经济、扶持涉农企业、支持“三农”列为信贷重点,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放,扩大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服务范围,拓宽支农渠道,丰富支农品种。

2、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拥有低成本性,打破了传统销售的时间空间性,时效性、高效性等优势。全球信息技术正在迅猛发展,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国家各部委对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给予了大力支持,农业部对农业信息化给予了积极的扶持政策,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趋势总体向好。一是相关部门不断出台扶持政策助力电子商务发展,譬如税收优惠、就业扶持等,完善管理体制以及规范行业运行等,这些政策促进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二是互联网的普及率逐步提高,有很多农民认识到电子商务技术的重要性,大大提升了电子商务的使用率和交易额空间。这些都为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河北省2013年将进一步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围绕农产品等10个产业,建设10个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其中包括河北省供销社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平台建设,完善交易服务体系,规范交易行为,提升平台运营水平,提高影响力和知名度。这些将为河北省特色农产品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四)外部威胁

1、来自国内其他省份的竞争。河北省特色农产品在发展中也面临着来自于国内其他省份相近产业的竞争,在竞争中,品牌抢注对河北省特色农产品有一定影响。如沧州生产的金丝小枣,牌子却被山东省“抢注”,成为国家林业部命名的“金丝小枣之乡”,这使沧州的小枣产业发展处于非常被动的境地。河北省在农产品产业化方面与其他省份相比有较大差距,河北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增加值只有同期山东省相同指标的1/3;河北省拥有21家部级重点龙头企业,而山东省拥有36家部级重点龙头企业;河北省拥有176家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而河南省拥有646家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河北省的农产品加工以初级加工为主,2次以上加工占整个农产品加工的30%,其中果品、蔬菜均因加工能力不足造成产量增加农户收入不增加的情况,大量的初级产品因无法销售而变质,造成原材料的浪费。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河北省在农产品发展方面与地理气候相邻的山东省、河南省还有较大差距。

2、运输成本上升。农产品销售需要运输,而运输成本的上升影响到了农产品的外销。以2011年为例,河北省抚宁县是著名的“生姜之乡”,2011年生姜再获丰收,但姜农却没能收获喜悦,因为姜价低,又没有客商来收购,大批生姜滞销。虽然生姜价格下跌有其他原因,但当时各地的“柴油荒”直接拉高了生姜的运输成本,导致部分菜贩子不愿意过多收购生姜,是农产品价跌的原因之一。许多农产品单价甚至低于了单位运输成本,以至于农民宁肯将农产品烂在地里,不去收割。

三、河北省特色农产品发展策略建议

(一)政府积极推动――引导特色农产品产业化。河北省特色农产品经营主体大多是分散的农户,由于其分散性,使得特色农产品生产带有极大的随意性,在价高年份,农户种植积极性高,结果以后年份因为量多而导致价格下跌;价格下跌后农户又不愿种植,又导致产量降低,使次年农产品价格上涨……。同时,在农户之间相互竞争,为降低成本会以次充好,从而难以保证产品质量。为了解决上述农户分散经营带来的诸多问题,应当有政府的积极引导,实施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河北省已实施农业产业化多年,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应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办法,逐步建立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和多渠道投资的格局。在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中,政府投入对农产品产业化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各级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列专项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农产品产业化的补助或配套资金。同时,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强化对农产品产销的信息预警,引导农产品健康发展。

(二)培育龙头企业,带动特色农产品发展。通过培育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创特色品牌,以带动整个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在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的过程中,积极推广“选好一个项目,建立一个体系(标准体系),形成一个龙头,创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做法和经验,提升龙头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示范品牌效益。企业创立一个名牌是不容易的,它不仅是成本、时间、精力的付出,更是市场的认可,它能吸引顾客建立品牌忠诚,增加产品价值,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再以农产品合作社的形式,带动周边农户,龙头企业利用自身经济、管理实力,打品牌、做营销、把好质量关,农户负责种植,按标准包装,向龙头企业输送符合质量要求的农产品。这样,几方力量形成合力,从而带动特色农产品发展。

(三)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在政府提供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支持的大环境下,应积极宣传电子商务,让各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及农户了解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促进特色农产品发展。但利用电子商务交易的商品具有质量、包装标准化的要求,这是网络的虚拟性决定的。只有质量、规格、包装标准、易配送、知名度大的商品,在网络上进行宣传和销售时才能有更好的销量,才能真正体现电子商务明显的优势。因此,应大力推进农产品的标准化建设,引导龙头企业率先实现农产品标准化,进而带动周边农户。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3.

[2]董谦,刘宾,董海荣.河北省县域特色品牌农产品对接京津市场的调查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2.11.

特色农业分析篇8

1.1必要性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校传统优势专业,拥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农业经济管理、博士和硕士学位点以及及博士后流动站。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实验室建设及模拟实验平台是基础,实证研究方法是手段。现如今国内具有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生培养资格的高校基本都购置必备的实验软件及数据库,强调实证研究方法在研究生培养与科研中的运用。实证研究平台建设有利于我校研究生培养紧跟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特点,可以大大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此外,实证研究创新平台建设可由多个学位点共享,通过购置实验软件,可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会计学、企业管理等多个学位点使用,充分提高实证研究创新平台的利用效率。

1.2可行性

随着实证研究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广泛运用,国内已有许多销售教学实验软件的公司,已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等多家单位专门提供实证研究所需的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学、生态经济学、土地管理学等数据库,而且以上软件及数据库受到学术界的认可而得到广泛运用。经济与管理学院已着手加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实证研究能力的培养,实证研究方法也成为日常研究中运用的主要方法,为实证研究平台的规范建设提供了前期准备。经济与管理学院与北京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实证研究水平高的相关院校建立了相互交流关系,为实证研究创新平台的顺利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2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实证研究平台建设思路与内容

2.1项目建设思路

在经济与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的领导下,围绕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和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点建设,依托兵团屯垦经济研究中心、公司治理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农业现代化研究中心和棉花经济研究中心等平台,积极改善教学研究条件,丰富教学研究资源;充分调动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及其相关人员的参与积极性,对项目任务进行明确分工,院内组织定期对项目进度进行检查,边建设,边完善,最终形成特色鲜明、经济实用、功能齐全的集专业实验室和专业数据库及新疆(兵团)农业经济特色数据库等于一体的农林经济管理研究生实证研究平台。

2.2项目建设内容与预期目标

2.2.1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实证研究的基础是对调研方法和数据分析的掌握。一是在学院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原有实验平台上,补充购置相关统计与计量分析实验软件包,便于更好地实现数据统计分析、统计作图、建模分析、预测与模拟等功能,使研究生在熟悉实地调研方法和程序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和运用最新研究方法分析问题,提高研究生的实证研究技能。二是结合新疆(兵团)农业发展实际,引入土地整理规划、农村调查与计量分析、农业政策分析、农产品期货等方面的实验课程,购置相关软件包,根据本学科各类研究生的需要适时开设,满足分类培养的要求。通过实验室建设,进一步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经过对各类实验软件及程序学习与应用,提高研究生实地调查、数据处理、定量分析及政策评价等方面的技能,尤其是进一步提高农业推广硕士的实践能力。

2.2.2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数据库建设。一是在现有相关文献数据的基础上,建议大学图书馆或与其合作购置与本学科紧密联系的外文文献数据库,方便研究生随时下载、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掌握国外最新研究动态,为其论文选题、理论与实证研究提供支撑,推进研究的创新性。二是购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统计与案例数据库,为研究生的论文撰写提供充分的论据,推进实证研究的开展。如购置国家农业经济与政策数据库、人地系统主题数据库以及反映粮食、棉花、油料等大宗农产品和特色瓜果、蔬菜、畜禽等特色农产品信息的网站账号等。通过专业数据库建设,逐步丰富农林经济管理各类专业文献、数据资源,为教师和研究生的研究工作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从创新性、规范性、论据充分性等方面提高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和水平,增强本学科研究生培养在区内外影响力。

2.2.3新疆(兵团)农业经济特色数据库建设。一是新疆(兵团)农业经济特色文献数据库。通过与校、院图书馆合作,组织人员全面收集新疆(兵团)“三农”问题相关文献资料,在进行分类整理的基础上,运用文献数据库建设方法与软件,打造特色文献数据库。二是新疆(兵团)农业经济特色统计数据库购置。加强与新疆(兵团)统计局的沟通、协调和合作,设法购置统计局农村(场)固定观察点数据,或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借助其调研力量或合作调研,获取本学科研究所需微观层面数据,支撑研究生实证研究。三是新疆(兵团)农村(场)固定观察点建设。整合学院兵团屯垦经济研究中心、农业现代化研究中心及棉花经济研究中心的力量,依托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多方筹集经费,通过在全疆(兵团)范围内合理选择样本村(连),着力建设本学科的农村(场)固定观察点。通过组织本专业教师、研究生和绿洲三农学社成员定期赴各点调研,收集和整理统计数据,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统计数据库。在满足本学科师生实证研究需要的同时,适时进行商业化运营,以此使特色专业数据库建设迈入良性循环,最终实现自我良性发展。通过新疆(兵团)农业经济特色数据库建设,推进新疆(兵团)农业经济特色数据库建设,尤其是微观组织层面数据资源调查、收集与整理,在培养研究生实地调研、数据整理与分析等技能的同时,促进研究生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开展研究,进一步凸显学科培养特色,提升本学科在国内的地位。

3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实证研究平台建设预期效益

通过3~5年努力,可以初步搭建起集专业实验室、专业数据库及新疆(兵团)农业经济特色数据库等于一体的农林经济管理研究生实地研究平台,进一步改善教学研究条件,丰富教学研究资源,着力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尤其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及实践能力的提高,增强本学科培养特色和优势,提升本学科在区内外的影响力。

3.1将成为本专业研究生实证研究训练的重要平台

有利于研究生掌握和运用主流的实证研究方法开展学术研究,增加实证研究尤其是实地调研方法在研究生毕业论文中的比重,提升博士研究和学术性硕士研究的学术功底和科研水平,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动手操作能力,提高毕业论文和公开质量,最终提高本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2将为本专业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及实践能力提高创造条件

有利于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以适应本学科多层次、多类型研究生培养对师资的要求。

3.3将成为学院对外交流、社会服务与产学研互动的平台

特色农业分析篇9

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成立县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联动长效机制领导小组。县委农工办、县人行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县工信局、县农牧局、各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主要负责全县新农村建设及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监督考核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人行,主要负责日常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具体工作的组织开展。

二、工作职责

1县委农工办。制定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和产品目录,组织召开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联席会议;定期筛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有市场、经营有效益、讲信用、有资金需求的特色产业主体。并予以。

2县人行。贯彻执行国家货币政策,充分运用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适时加大对金融机构窗口指导工作力度;扎实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按季召开全县金融形势分析会议,通报支持全县经济发展的情况及信贷风险预警;综合分析新农村建设中资金需求与供给状况,有针对性的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形成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合力;与县委、政府有关部门及时交流意见,沟通信息。

3县农牧局。推介新农村重点建设项目,分析农村经济运行现状。组织其参加项目推介会、专题洽谈会;对农村经济组织的注册资金、自有资金确认核实;科学评价预测特色产业市场前景;帮助农村经济组织规范其财务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对农村经济组织负责人及农户宣传诚信知识。

4各金融机构。创新贷款担保抵押物,为新农村建设和涉农经济组织开辟“绿色融资通道”减少贷款审批环节。发放小额信用贷款;不断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明确金融支农重点;实施倾斜性金融政策,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按时向县人行提供与农村经济组织达成合作意向及发放贷款的动态信息。

5特色产业化组织。恳谈经营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加强经营管理,提供财务报表资料。规范财务制度,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履行贷款合同,按时清息还贷;参加金融部门组织的信用知识培训,树立诚信意识。

三、工作措施

1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县委农工办牵头,联动长效机制领导小组成员按季度召开联席会议。县人行负责组织,并整理印发会议纪要。会议内容主要为:学习中央和省、市有关农村发展、信贷支农政策,分析研究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确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金融机构汇报本机构支持新农村建设进度、效果,遇到困难和问题;综合分析新农村建设中资金需求与供给状况,有针对性的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形成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合力。

2建立信息沟通机制。金融机构每年初制定本机构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项目和措施。报县委农工办。县委农工办根据政府部门确定的支持重点和金融机构支持项目,会同县人行研究确定本年度金融支持重点,以文件形式印发本年度货币信贷指导意见,涉农部门据此安排新农村建设项目和资金计划,金融机构按照货币信贷指导意见合理安排信贷支持项目实施进度。由县人行负责与县委农工办、县统计局、县工信局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互通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动态。

3建立政策互动平台。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及时筛选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主体和项目,通过举办专题洽谈会,推介会等形式,促进金融机构和特色产业主体之间的合作。由县人行组织各金融机构开展送信贷产品下乡进村入户活动,深入农村农户开展信贷政策、信用评级、授信程序等与“三农”经济发展相关的货币信贷政策宣传活动,让农村经济组织充分了解国家的信贷导向和产业发展政策。

特色农业分析篇10

关键词山区农业;龙山百合;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产出预测;灰色系统

中图分类号F32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19-0314-03

2014年中央1号文件再一次将焦点聚集到了“三农”问题上,文件中多次强调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要立足国情农情,顺应时代要求,坚持传统精耕细作与现代物质技术装备相辅相成,实现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协调兼顾。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山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不高、生活水平偏低,发展现代农业面临资金、技术、劳动力素质、自然条件等多重制约。在这种情况下,山区发展现代农业应创新思路,结合自身特点,走山区独有的精品农业之路。

国内外有大批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对农业产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针对山区农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综合测评,特别是对特色农产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该文将通过理论分析法、对比研究法、调查论证法、实证分析对影响山区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论证阐述,并利用灰色系统对龙山百合产量进行了科学预测,为战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以促进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1龙山县农业经济发展概况

龙山县地处武陵山脉腹地,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湖南张家界和湘西吉首、湖北恩施、重庆黔江4个市州区的几何中心,总面积3131km2,总人口58万人,区位独特、山川秀丽、资源丰富,素有“万宝山”美誉。龙山百合种植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就开始对野生百合进行试种。1966年前,是野生百合资源利用期。1966―1997年为人工栽培发展期,从江苏宜兴引进卷丹百合品种逐步种植。1998年到现在为产业开发期,龙山百合产业开始崛起。

近年来,龙山县按照上级的战略部署,调结构、转方式、壮产业、惠民生,发展速度和质量明显提升,特别是特色农业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该县紧紧围绕提高龙山百合产业化经营水平这个主旋律,从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和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入手,扎实工作,开拓进取,打开了可喜的工作局面。2009年“龙山百合鲜果”“龙山百合干片”证明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总局商标局双双核准注册,成为龙山第1件,湘西州第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0年,龙山百合列入上海世博会名录,同年,“龙山百合鲜果”“龙山百合干片”双双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并颁发绿色食品a级证书。2011年成功申报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百合)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和湖南省农业标准化(百合)示范区项目。2013年1月,《龙山百合》《龙山百合生产技术规程》2部省级地方标准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填补了我国同类产品地方标准的空白,同年9月,湘品入沪大联展新闻暨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龙山百合是湘西州唯一一件列入大联展的农产品,县人民政府与上海市江桥批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签订龙山百合产地与市场对接合作协议。2013年9月,湖南省农业标准化(百合)示范区建设通过省级验收,同年10月,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百合)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建设项目通过中国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验收。

2012年,全县百合种植面积4433.33hm2,总产值突破10亿元,种植面积和产值均居全国第一。2013年,全县百合种植面积达5126.67hm2,逾20个乡镇4.2万余农户种植百合,其中万亩乡镇4个、千亩专业村41个、百亩大户50户。2014年收获鲜百合9万t以上,预计总产值9.9亿元。全县有百合加工企业(作坊)20余家,年加工鲜百合2.5万t以上,百合销售经纪人400余人,主要往上海、广东、福建、北京等地销售百合。现在,百合产业已成为该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朝阳产业、支柱产业。

由于自身环境的限制,交通的阻隔等多种因素,龙山百合的产业化生产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如种性退化,50余年的栽培历史,一直采用鳞茎种植(无性繁殖)方式,导致百合品种种性严重退化,表现为抗病力下降、产量低、品质差。加工滞后,随着产量的增加,该县百合商品量约5万t,其中:鲜销约2万t,百合干约1万t(消耗鲜百合3万t),基本上为原材料销售,没有精深加工产品。种植上无序扩张,造成土地轮换混乱;销售市场无序竞争,销售渠道单一。投入不足,虽有上级部门的支持,但仅靠国家项目的有限资金支撑一个产业发展显现出力不从心。

2国内外灰色系统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的预测

国内外的有关研究中,不少学者构建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假说和预测模型,这些理论模型主要体现在对我国粮食生产的预测与测度。李秋芳[1]在2010年对河南省粮食生产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采用了灰色系统模型预测了河南省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粮食产量。陈志英等[2]将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应用到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分析中,范建刚[3]则将灰色系统分析应用到我国粮食生产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中,提出了改善我国粮食生产结构的基本途径。巫锡柱等[4]将灰色关联动态分析应用到福建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分析和产量预测中,得出了8个影响因子与粮食总产量显著关联。周介铭等[5]对四川粮食生产因素进行了灰色分析与粮食产量预测。灰色系统在国际学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英国、美国、德国、日本,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有许多知名学者从事灰色系统的研究和应用。tamuraY等[6]运用灰色动态模型对负荷预测进行研究。YehYL等[7]对Gm(1,1)模型中数据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YamaguchiD等[8]对灰色粗糙近似模型的区间数据处理进行了研究。thananchaiL[9]对室内舒适温度的空调系统进行灰色预测研究。andersonK等[10]对灰色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的最优规划进行了研究。YiyoK等[11]研究灰色关联分析在求解多目标决策问题中的作用。SallehuddinR等[12]进行了混合灰色人工神经网络和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预测的时间序列数据的研究。纵观国内外将灰色系统应用于粮食产量、品种性状选择、矿产品制约因素分析等很多的预测及指标综合评价中,然而,对特色农产品研究的甚少,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3灰色系统与实证研究

3.1灰色系统的建立与预测

根据《龙山统计年鉴》(2003―2012年)的统计资料,选取2003―2012年龙山百合产量数据(表1),取原始序列x0=[x0(1),x0(2),…,x0(10)]=(47040,46536,44250,44382,50325,55087,47776,50350,48407,63253)。

(1)求级比λ(k)及可行性判断。计算如下:

λ(k)=(k≥2)

=(0.989285714,0.950879964,1.002979651,1.133905637,1.094624938,0.867290831,1.053866497,0.961415094,1.306682367)

由可行区间e,e=(0.6065,1.6487)可知,级比λ(k)均落入可行区间内。

(2)Gm(1,1)的建模过程。原始序列累加生成aGo序列为:x1=[x1(1),x1(2),…,x1(10)]=(47040,93576,137826,182208,232533,287620,335397,385747,434154,497407)

B=-1/2[x(1)(1)+x(1)(2)]1-1/2[x(1)(2)+x(1)(3)]1L-1/2[x(1)(9)+x(1)(10)]1

=[-703081;-115701.0751;-160017.151;-207370.651;-260076.651;-311508.3751;-360571.61;-409950.2251;-465780.31]

Yn=[x(0)(2),x(0)(3),…,x(0)(10)]t=[64536,44250,44382,50325,55087,47776,50350,48407,63253]t

根据公式=(a,b)t=(BtB)-1BtYn=-0.030242122.763及matLaB数理统计分析软件可得发展灰数a=-0.0302,|a|≤0.3,内生控制变量b=42122.763,由模型适用条件当|a|

(3)求出原始序列的预测值。结合公式(0)(k+1)=(1)(k+1)-(1)(k)得到原始序列的预测值:

(0)=(47040,44206,45560,46956,48395,49878,51406,52981,54604,56277,58002,59779)

从表2和图1可以看出,虽然都能满足预测检验的要求,但预测精准度与原始数据吻合度不是很高,因此本文采用移动平均数法对原始数据进行优化处理,采用逐期移动,分别计算时序平均数,并将计算结果排列成一个新的动态数列的方法。这种逐项移动而得到的新数列,消除了原始数列中偶然因素的影响,从而较明显地呈现出原始数据所固有的变化趋势。在运用移动平均数法修匀数列时,确定移动平均的项数非常重要,因为项数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数列的修匀程度,项数越多,修匀作用越大,反之越小。当个别数列资料是季节资料时,应该考虑季节的影响因素,从而确定移动平均的项数。

本研究选取移动平均项数为2,将表2中的动态数列进行移动平均优化,得到优化处理后的数据(46788,44316,47354,52706,51431,49063,49379,55830,63253)作为原始数列。同理,用前述方法计算得到a=-0.03826,内生控制变量b=42356.66,由模型适用条件当|a|≤0.3时,所建Gm(1,1)灰色模型可适用于中长期预测。同时根据建模方法可得时间响应函数为:(1)(k+1)=x(0)(1)-e-ak+=1153862.2289e0.03826k=110704.2289。结合公式(0)(k+1)=(1)(k+1)-(1)(k)得到原始序列的预测值(0)=(46788,45002,46758,48582,50477,52446,54492,56617,58826,61120,63505)。得出趋势数据,依表3作图2,由图2可以发现,优化后的数据曲线比原始曲线平滑,而其总趋势仍与原始曲线一致,而趋势曲线的平滑度与预测准确率高度相关。

(4)残差检验。由表3可知,龙山百合生产预测模型相对误差基本在10%以内,都未超过20%,平均相对误差V为6.79,拟合精度p0=1-V=93.21>80%,因此误差比较小,变动平稳,根据残差检验标准可知,该模型则通过残差检验。

(5)关联度检验。经计算可知,minmin(0)(k)-x(0)(k)=0,maxmax=(0)(k)-x(0)(k)=109.80,取分辨率ρ=0.6,由此原始序列的每一项值与所对应的预测序列值的关联系数η(k)=(1.0000,0.4614,0.4934,0.9095,0.3750,0.4028,0.7402,0.5681,0.7594),可得关联度r=η(k)=0.6344>0.6,可以通过关联度检验。

(6)后验差检验。原始数据的标准差S1=5714.87,绝对误差的标准差S2=1634.45,其均方差比值C=S2/S1=0.286

3.2预测结果分析

通过在小样本预测中具有独特优势的灰色系统对龙山百合的产量进行了预测,从预测的结果可知,预测效果好,误差小,在允许的精度范围内。从预测产量数据可以为发展壮大龙山百合提供辅助的参数指导意义,为走机械化操作、错季节播种、精细化加工等精深农产品道路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保障山区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结合灰色系统Gm(1,1)模型所需实际样本数据少,对于短期的产量能够很好的做出预测,因此在文章的后面部分,以2003―2012年龙山百合产量为初始数据,对2013年、2014年龙山百合产量进行了预测,从预测的结果来看,预测精度很高,相对误差为6.79%,拟合效果非常好,能很好地对龙山百合生产进行预测判断。但预测过程中系统外在影响因素经常会发生突然波动,进而会造成模型内部参数突变,导致预测精度降低。因此,该文利用数据滑动平均处理的修正方法对模型进行修正,使预测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龙山百合产量的变化规律。

4政策建议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需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农业必须可持续发展,作为山区农业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当然也一并提上日程,是同步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必然趋势。一是发挥山区特色与优势。发挥山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独具特色的品质优势,品牌优势,产加销一体的机制优势,强大营销网络的市场优势,将山区独有的纯天然的资源禀赋发挥到极致。二是科学规划与管理山区农业。科学规划与建设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促进品质的提升,通过精深加工来增加农业产业效益,开展深度推介增强环保无公害品牌效应,稳扎稳打拓市场。三是提升农产品的品质与品味。提升品位,坚持创立和打造品牌。提升品质,实施标准化种植和产品加工。提升价值,进行产品精深加工。

综上,应正视自然、经济、社会大环境,对山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扬长避短,正确处理发展与可持续的关系,从而实现山区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山区农业生产综合能力,为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5参考文献

[1]李秋芳.河南省粮食产量的灰色预测[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0.

[2]陈志英,马天祥,刘凤玲,等.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6):1849-1851.

[3]范建刚.我国粮食生产主要影响因素的灰色系统分析[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4(4):145-148.

[4]巫锡柱,晏路明.粮食生产灰色关联动态分析和预测[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5(4):6,9-13.

[5]周介铭,彭文甫.影响四川省粮食生产因素的灰色分析与粮食产量预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50-353.

[6]tamURaY,ZHanGDp,UmeDan,etal.Loadforecastingusinggreydynamicmodel[J].theJournalofGreySystems,1992,4(4):49-58.

[7]YeHYL,CHentC,LinCn.effectsofdatacharacteristicsforGm(1,1)modeling[J].JouralofGreySystem,2001,13(3):121-130.

[8]YamaGUCHiD,LiGD,naGaim.agrey-basedroughapproximationmodelforintervaldataprocessing[J].informationSciences,2007,177(21):4727-4744.

[9]tHananCHaiL.GreypredictiononindoorcomforttemperatureforHVaCSystems[J].expertSystemswithapplications,2008,34(4):2284-2289.

[10]anDeRSonK,CHanGnB.optimalplanningofco-firingalternativefuelswithcoalinapowerplantbygreynonlinearmixedintegerprogram-mingmodel[J].Journal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2008,88(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