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劳动教育策划十篇劳动教育策划十篇

劳动教育策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12:00

劳动教育策划篇1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我国需要长期面对的突出难题。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是教育调整结构、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一项积极、稳定、长远的就业促进政策。

工业强国崛起的“秘密武器”

职业教育涉及千家万户、连接着亿万人民群众的生活、发展问题,与经济、就业有着天然的、内在的联系。职业教育在世界工业化过程中不仅成为许多工业强国崛起的“秘密武器”,而且也解决了大量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就业问题。世界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以来,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劳动组织优化在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就业问题,为此各国采取了各种促进就业、解决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其中最为有效、被誉为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的措施,就是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

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也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副总干事长在1999年第二届世界职业教育大会上提出:“每个国家不论发展状况如何,必须努力革新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以解决下一个世纪的就业问题。”实践证明,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重视职业教育的德国青年失业率比世界其他发达国家低得多。根据世界经合组织(oeCD)报告,2002年,德国青年绝对失业率为9.7%,而oeCD国家平均为13.1%。

加大就业竞争力的“筹码”

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如何解决就业问题要比发达国家具有更大的难度,但采取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我国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成功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向社会输送了6000多万名毕业生,为城乡劳动者提供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达14亿人次,极大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改善了劳动力的技术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成为进入新世纪以来职业教育一项新的政策目标。在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下,成功地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和“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短缺人才培养工程”,职业教育瞄准劳动市场需求,把人才培养培训与促进劳动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受到各行各业的欢迎。在教育部与世界银行的一项合作研究项目成果中显示,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已将“是否接受过职业教育与培训”作为优先录用的标准。这说明了职业教育在就业市场中具有较高的价值认同。由于职业院校普遍重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同时积极开展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不断提高。在我国就业难度不断加大的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连续攀升:2000年为85.4%,2002年为94.6%,2004年为95.4%,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也有所上升。

必须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

就业需求是规划职业教育发展的出发点,促进就业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的切入点,实现就业是协调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平衡点,同时,促进就业也是劳动与教育政策组合的结合点。

劳动教育策划篇2

一、强化领导抓统筹

一是成立了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一名科级干部具体负责此项工作。二是对照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任务,进行层层分解,做到任务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人。三是深入宣传,加强教育,积极开展综合服务计生工作。劳动监察人员经常深入企业、矿区等用工单位,加强对用人单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企业主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认识,不断引导用工单位树立正确的招聘观念,规范企业用工行为,落实同工同酬。就业创业服务人员采取措施,有力督促辖区内各类用人单位将劳务输出与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紧密结合,优先安排计划生育户就业,激励计划生育户创业和外出务工、创业,切实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工作落实到基层。

二、强化措施抓落实

近年来,我局以计划生育家庭优惠优待政策兑现、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为重点,以建立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为主线,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全面落实对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和优惠政策,积极为计生家庭提供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逐步用利益关系引导和调节群众的生育行为。

一是出台独生子女户优惠政策。为有效调动广大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确保计划生育家庭劳动和社会保障,我们及时出台了独生子女户优惠政策。对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妇及子女实行优先提供培训和就业机会;依法优先将独生子女户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维护独生子女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凡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以及到劳动力市场求职的计生户免收各种费用并优先安排;对进城务工的农村计生户在职业技能培训、提供用工信息等方面给予优先优惠;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督促用人单位及时兑现工资,维护进城务工计划生育家庭的合法权益等各项政策。

二是积极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我们在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工作中,充分体现“四个优先”,即对计划生育家庭“优先登记、优先培训、优先介绍、优先就业”。

2、积极做好下岗失业人员中计划生育家庭再就业服务工作。一是全区各劳动保障事务所积极协助社区居委会为辖区计划生育对象上门模底,登记注册,并输入电脑实行微机管理,使下岗失业人员计划生育对象底数清、情况明;二是在每次招聘会活动中优先招聘计生对象及计生家庭中的零就业家庭;三是有针对性、实效性地对计生对象和计生家庭有一技之长的子女进行了免费技能培训。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区通过认真落实社保补贴、免费职介、免费培训、岗位补贴、税费减免等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共为794名计生对象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为980名下岗失业计生对象实施了免费培训,为1150名下岗失业计生对象提供了免费职业介绍,为下岗失业计生对象扶持资金77.7万元。市农业机械公司下岗失业计生户周玲艾,市汽车运输公司下岗失业计生户金锦,就是在再就业政策帮扶下,周玲艾加盟了一家珍珠奶茶店,金锦创办了杰诚蛋糕房,通过自主创业,重新走上了岗位。

3、在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和促进“零就业家庭”就业等活动中,我们还积极加强与辖区各用工单位联系,挖掘岗位,有重点地介绍一些计划生育困难户的劳动力就业。期间,我们对计划生育困难提供政策咨询、报名登记、职业指导、跟踪管理一条龙服务,帮助解决计划生育困难户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2008年以来,共安置计划生育困难户就业人数780人。

4、在招考雇员小学教师和政府城建雇员时,资格审核过程中,明确要求查验由计生部门出具的有效计划生育证明,切实解决好计划生育家庭有关待遇。其中,在小学教师招考过程中,成绩合格者优先安排独生子女20人,在城管综合服务大队招聘过程中,优先聘用独生子女55人。

四是加强劳动用工监察力度。一是我局紧密结合劳动保障监察和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在办理招(聘)用合同工和办理劳动合同鉴证时,严格审核其《婚育节育证明》后,方可办理有关手续,凡违反计划生育未处罚或处罚期限未到的不予办理。二是劳动监察和就业再就业服务窗口督促辖区内所有用工单位,在招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时,明确要求合同双方必须遵守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三是在劳动用工专项检查工作中,我们不断加大对企业落实《劳动法》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监督检查力度,对违反计生法律法规和劳动有关权益待遇的规定,进行严厉查处。其中,集贤川府阁一名员工,是宝丰县张八桥镇的一名独生子女,在接到其投诉酒店拖欠工资时,我们做到及时受理,快速调查,为其讨回了全部拖欠工资。平顶山嘉泰汽车修理公司职工曹坤坤,是河南商丘的一名独生子女,在讨要拖欠的1200元工资时,多次未果,我们接到该员工的举报后,在做好思想工作和安置工作的同时,按照快受理、快查处、快结案的“三快”要求,展开调查取证,全体工作人员牺牲双休日,连续奋战,终于依法全额追回拖欠的工资。

劳动教育策划篇3

[关键词]公共财政;农民工;平等就业;政策思路

abstract:Currently,becauseoftheobjectiveexistenceofbinarylabormarket,migrantruralworkerscan’tenjoyurbanresidents’equalemploymentright,whichbringsthemsomedifficultiesinobtainingemploymentandliferisk.Unequalemploymentofcityandcountrysidesystemhasalreadybecomeanimportantobstacleinbuildinganoverallwell-offsocialistsocietywithharmony.inthiscase,theChinesegovernmentmuststrengthenpublicfinanceabilityandvindicatetheequalemploymentrightbothfortheruralandurbanworkers.

Keywords:publicfinance;migrantruralworker;equalemployment;policyframe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就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城市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对进城务工农民制定了“合理引导,公平对待,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但是,由于诸多体制性、政策主要是固有的户籍制度还没有消除,城乡二元分割的就业格局造成城乡劳动者就业的不平等。在此基础上,国家对就业方面的公共财政投入过分偏向于城市,国家不能将就业资源向农民配置,使农民工不能享受应有的职业培训,农民工子女不能享受城市中小学生同等的上学待遇,农民工不能享受同等的劳动保障权、医疗养老保障权、同工同酬等合法权利。农民工不能平等享受就业方面的公共资源与公共服务,因而不能享受与城镇劳动力同等的就业权利,这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障碍。

二、城乡劳动力就业不平等现状分析

从本质上讲,造成城乡劳动力就业不平等的原因是建立在二元经济体制上的国家政策扶持的不平等,而重中之重又是财政投入上的严重不平等。我国长期以来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战略,把各种有效的资源优先在城市配置,把就业工作的重心放在城市,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否认农村失业的存在,把失业看成是城市特有的现象,忽视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一直没有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就业工作的重心是城市下岗职工及城市失业者,因而,在财政资金上,国家没有列支专门的资金、项目扶持农村劳动力就业。与城镇职工享受系统的职业培训相比,农村劳动力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享受不到国家扶持的职业技能培训,即使最近国家出台了农民工培训规划,但是无论是从资金数量还是从培训规模上比,与城镇职工还是有很大差距;与城镇享有充分社会保障待遇的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普遍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项目,要面临更大的生活风险,对他们的就业造成直接影响。所以,城乡就业不平等主要表现在农村劳动力不具备与城镇劳动力同等的就业能力和抵御生活风险的能力。

1.教育机会上的不平等,使农民工缺乏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就业能力

教育作为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应该是向全体公民平等开放,农村和城镇居民平等享有。在我国,由于固有的户籍制度,国家财政投入明显不足,农民工及其子女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培训和教育。

(1)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的投入不够。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不高,他们绝大多数外出前没有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不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规范,不熟悉城市生活情况,往往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和技术简单的工作,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没有与用人单位讨价还价的资本。目前由于政府财政支持的限制,针对农民工政策和措施明显不够,表现在:农民工培训规模偏小,不能满足需要,农民工转移培训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未能形成政府、用人单位、个人合理分担的培训投入机制,农民工培训服务体系不完善等等。所以,这种状况直接导致农民工工资待遇和劳动环境上与城镇劳动力的不平等。与城镇职工享受的良好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相比,农村劳动力在就业过程中受到的是不公正对待:一是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很差,缺乏最基本的劳动保护;二是工资水平普遍低下,欠薪现象依然存在;三是超时间、超强度劳动现象非常普遍,休息权利没有保证。

(2)对农民工子女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直接影响农民工的代际素质及代际就业能力。为了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早在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就转发教育部等6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提出了“两为主”的原则

;即以流入地政府为主,负责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工作;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明确要求流入地政府制定义务教育收费标准时,对农民工子女要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使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但还有许多地方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其原因主要是财政投入不足,现有教育资源短缺,一些流入地政府对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的重要性和自己应负的责任缺乏应有的认识,没有将其纳入教育发展规划,没有开列必要的经费用于增加的农民工子女,这是公办学校收取“借读费”的重要原因。为减轻负担,又能让孩子上学,许多农民工都将孩子送入“农民工子弟学校”。这类学校条件简陋,教师少、素质低,甚至不能按要求开足全部课程,有的还存在安全隐患。

2.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平等,使农民工处于低层次就业

与城镇劳动力相比,由于现行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以及地方政府的认识差距等因素,导致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待遇普遍缺乏,不能平等享有城市住房及其他公共服务,使他们要面临更大的生活风险,从而陷入不利的境地。这使他们在城市之间流动更加频繁,就业变得更加困难,在职业选择上只能从事临时性的体力劳动。

社会保障缺乏主要表现在:(1)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率低,伤残医治赔偿困难。工伤保险是目前唯一对农民工没有制度和政策障碍的保障项目。但据农业部2005年调查显示,目前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参保率仅为12.9%,农民工面临巨大劳动安全风险,许多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经济赔偿。(2)农民工医疗、养老保险空缺。劳动保障部调查表明,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参保率为10%,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为15%。由于基本养老保险不能跨地区转移,一些地方已参保的农民工也纷纷退保。农民工生病时,由于无法承担城市高额的医疗费用,只能硬挺,或者到游医和其他私人诊所看病,因病重新返贫问题突出。(3)农民工居住条件差。农民工多数是合伙租住地处偏僻的简易房,有的住在拆迁房、废弃的工棚、工作车间,有的住在防空洞、大桥下等,脏乱差问题突出,与城镇劳动力相比,他们的生存环境十分不理想。

三、农民工平等就业的公共财政政策思路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期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维护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权利,一个根本的途径是要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投入机制。这要求国家要制定城乡统筹就业的发展规划,将农民工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项目、资金、投入上农民工应与城镇劳动力一视同仁。目前要扭转财政投入过分向城镇劳动力倾斜的局面,必须加大对农民工就业的投入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就业平等权利。

1.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民工素质与就业能力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对劳动者的文化水平、知识结构和技能储备等要求越来越高。农民工自身素质状况使他们不能满足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他们的就业领域狭窄,大多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的劳动密集型岗位。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农民工自身素质低下就成了他们获取公平就业机会和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的一道“瓶颈”。因此,中央及地方财政要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同时,政府可通过减免税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和推动企业、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多方努力,形成“政府埋单,企业参与,农民工受益”的培训机制[1],不断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和技能,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加强农民工教育与培训,政府要制定和实施以项目为龙头的农民工国家培训计划,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要将农民工培训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制定培训补贴政策,多渠道、大幅度增加农民工职业培训资金投入;整合社会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学校、成人学校在农民工培训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培训效率;督促企业落实《劳动法》、《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中有关职工教育培训的规定,保障农民工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推动企业支持开展农民工培训,使企业和用人单位成为农民工培训的主体;制定推进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激励政策,通过加大培训补贴力度、制定配套优惠政策、开展表彰奖励活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等方式,鼓励培训机构、职业中介组织以及农民工自身参与培训工作。

2.平等配置各种教育资源,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教育资源过分向城镇倾斜,对农村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子女尤其是困难家庭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得不到保障,同时跟随农民工流入城市的学龄儿童,也不能与城市儿童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这直接影响到农民工的代际就业能力。当前重点要解决好流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继续坚持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两为主”的原则,把其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纳入当地政府的教育经费预算。中央和省级财政也应该对农民工流入较多的城市的学校建设给予适当支持,对社会力量举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在保证基本师资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放宽注册资金、场地等条件。对经批准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民办学校,当地政府应当按学生人数拨付义务教育经费,并对教师工资给予补贴[2]。

3.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民工的职业和生活风险

 在工业社会里,就业与社会保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就业为社会保障提供前提和基础,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又有效地解除劳动者的诸多后顾之忧。因此,在制度安排与政策实践中,应在社会保障与促进就业两大政策体系之间寻求建立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有效机制。目前,低层次的就业致使农民工面临组织呵护的缺失,各项劳动保护与社会保障支离破碎,不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且社会保障制度应当具备的促进就业和有利于高效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功能更无法实现。因此,建立健全适合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至关重要。

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当前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着力解决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要严格落实《工伤保险条例》,确保所有单位农民工都被纳入工伤保险范围。要采取建立大病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办法,重点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期间的住院医疗保障问题,农民工也可自愿参加原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要尽快制订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办法,尽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不因农民工流动使养老保险关系中断,禁止农民工随意退保。(3)将失业保险向就业保障机制转化。这是社会保障制度发挥促进就业功能的重要方面。失业保险制度与就业是结合得最为紧密的一项制度安排,应从对农民工失业后的消极救济以帮助他们渡过失业期间的生活困难转向强化促进就业的功能,将重点逐渐转移到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服务、就业培训等方面[3]。(4)尽快解决当前农民工十分关注的子女教育、住房等问题。如在住房方面,应将农民工纳入城镇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政策体系,凡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应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住房福利。政府应将农民工住房需求纳入住房保障目标责任,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考虑农民工住房需要。引导住宅开发企业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建设面向农民工的住房,向用人单位或农民工个人出租。地方政府应参照城镇经济适用房的有关政策,在土地供应、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如重庆市沙坪坝区按照“企业投入为主、政府适当补助”的方式,财政投资与企业共同兴建了可容纳400名农民工的廉价农民工公寓;按照“业主主体、市场动作、政策优惠”的方式,政府通过土地出让金以及公寓区内服务行业的税费等优惠政策,支持业主利用社会闲置的房地产改扩建廉价农民工公寓等。

4.统筹城乡发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充分挖掘农村就业潜力,扩宽农民工就业渠道。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生态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扩大辐射带动面。采取优惠政策培育壮大农产品龙头企业,鼓励引导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参与农村开发建设,吸引技术人才到农村创业,特别是支持掌握一定知识技能和信息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增加农业就业容量。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小城镇。加大乡镇企业扶持力度,把农副产品加工业和运销业作为乡镇企业发展的重点,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和工业园区集中,提高乡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吸引农民回乡创业[4]。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促进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这些都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的、平等的就业服务和管理体系。首先,加快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建立和完善“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劳动用工制度,使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同工同权。其次,严格执行《劳动法》,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从机制上彻底治理工资拖欠问题,避免出现前清后欠现象;严厉打击企业非法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加大劳动强度的现象,切实维护农民工的法定休息权;加强用人监管,坚决制止针对农民工的各种歧视行为[5]。再次,及时提供就业信息,改善就业环境及条件,使他们逐步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就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课题组.北京市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问题研究[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21.

[2]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38-39.

[3]郑功成.中国民生的两大主题:社会保障与促进就业[J].理论探讨,2004,(5):49.

劳动教育策划篇4

关键词:农村人口小城镇建设劳动力转移

一、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多年来,农村较好地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农村人口总量还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因此,今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稳定低生育水平。2010年前坚持既定的生育政策不变,兑现独生子女的政策承诺,落实奖励扶助政策;对独生子、独生子女“双独”家庭普遍开发二胎。二是把人口好计划生育工作重点从人口控制,转向落实奖励辅助政策、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方面,这既有利于人口控制工作开展,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二、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在城市就业多年,有稳定工作和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民,要鼓励他们彻底转移,并可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鼓励好引导。(1)建立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制度,鼓励那些在城市已经就业,并且具备城市生存条件和能力的农村家庭,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进入城镇,彻底转变为城镇居民。(2)改革户籍制度。对放弃承包土地经营权的农民,应该无条件地接受为城镇居民,并且享有城镇居民的各种待遇,在子女入学、最低生活保障、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与所在地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3)城镇要为农村家庭进入城镇提供廉价住房。农民在放弃承包土地的情况下,可以购买或者租住政府提供的廉价住房。(4)对彻底转移的农民,政府可以考虑在进入城镇初期的一二年,在工商税收、子女学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帮助和扶持彻底转移的农民度过转型期。

2.对不具备条件在城镇居住,或者不愿意彻底转移的农村居民,要创造条件,鼓励他们通过外出打工的方式实现就业转移。(1)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小城市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2)取消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对城乡劳动力在求职、考试、招聘、录用等方面平等待遇。取消进城务工的跨地区流动的农村劳动力的各种证卡、城市用工单位要为农民办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保险。(3)全面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4)健全农村劳动力输出信息网,建立沟通内外的劳动用工信息网络,为农民劳动力提供更加丰富、更加及时的劳动用工信息。(5)扩展和扩大国际劳务市场和劳务输出。

三、巩固和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

1.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在减免农业税和农村税费政策情况下,农村教育面临着经费来源不足的新问题,要把教育投入,特别是确保教师工资和农村贫困学生的助学保障等支出纳入公共财政的范围,尽快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学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

2.科学规划高中教育布局。扩大现有高中的招生规模,降低高中教育的就业成本,对困难家庭的学生提供助学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一些与高中教育阶段相适应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为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后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再教育和培训机会。

3.加强农民工培训。一是进一步健全农民工培训体系,以各地劳动和就业部门为主建立低成本的农民工技术培训中心,根据市场需要确定培训内容,尽量做到有定向培训,使培训合格的农民工能直接就业。二是建立农民工职业培训基金,鼓励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支持农民工技术培训事业的发展,并且对困难的农民工给予一定的助学金和奖学金。

四、发展农村新型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各地可因地制宜采取以下方式:

1.公司加农户。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通过订单、契约等方式连接广大农户,形成产加销紧密衔接的产业组织体系。

2.专业合作社。主要是通过农户之间及经济人之间的资本联合、劳动联合、产销联合等纽带形成的经营组织。

3.股份合作经营。主要是通过资金、技术、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入股方式进行合作经营。

4.民营庄园。主要是通过土地使用权承包、租赁、转让、买断等方式,建立庄园,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种养加销等生产经营活动。

5.村办公司。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农工商总公司或企业集团。

五、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城市化发展

1.科学制定小城镇改革发展总体规划。从本地实际出发,依据市场经济规律,制定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对土地资源以及生产、生活设施进行合理布局,做到城乡结合、镇村同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2.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小城镇应当立足首位优势,确定发展具有特色的支柱产品和产业。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特产资源及旅游观光等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小城镇经济结构。

3.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土地资产效益,为小城镇发展积累资金。城镇建设中要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同时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中国计划生育工作经验大典.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编,2000.9

劳动教育策划篇5

目前比较薄弱的主要是学前教育

记者:我国当前的教育供给能力能否满足新的人口形势?将面临哪些挑战?

周满生:中国当下正面临老龄化和劳动力红利消失的隐忧,独生子女被过分保护和溺爱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失独父母”的下半生如何度过等问题,使社会对于放开二孩的呼声日渐强烈。“十三五”规划提出全面放开二孩立即在全社会引起热议,它牵动千家万户,也必将使全社会产生很多结构性变动。

我们在2010年前开展过重大课题“独生子女群体的实证研究”,结论是“我国独生子女的整体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民整体素质、综合国力和未来的民族竞争力;应当实事求是地、全面地认识独生子女的状况和特点;一些独生子女在独立生活能力、自主解决问题能力、集体观念与团队意识等方面,与非独生子女存在着某些差异,这并非与生俱来,主要是由独生子女所在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造成的”。课题提出“强化家庭教育职责,为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通力协作,不断优化独生子女成长的整体环境”等。

全面放开二孩,首先是对家庭的挑战,继而是对基础教育的全面挑战,因为大量二孩的出生毕竟是两三年后的事,到他(她)们抵达入学年龄,更多是“十四五”“十五五”时期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但我们仍需未雨绸缪,提前做好战略布局。

为什么说首先是对家庭的挑战呢?长期以来,独生子女成为许多家庭的行为中心,每个家庭都在试图为唯一的孩子营造最好的教育成长环境。“2+1”或“4+2+1”在过去30年来成为中国一种特有的家庭形态。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突然来临,使一胎子女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思想完全没有准备,对二孩的最大疑虑是生不起、养不起、经济负担太重。特别是我国一线城市较大的生活成本和工作压力打消了不少家庭生二孩的打算,短期内很多家庭仍会选择只生一个孩子。随着生育观念的逐步改变、传统家庭伦理观念逐步恢复,特别是政府的大力鼓励以及相关配套政策逐渐趋于完善,生育二孩的家庭肯定会逐步增多。

教育面临的挑战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尤其是从学前到高中阶段,教育作为主要公共产品其服务能否及时跟上是个大问题。

首先,面临的挑战是扩大学前公共教育资源的问题。未来五年,要重点考虑学前教育发展的需求,尤其是优质学前公共教育资源的需求。近些年来,由于实行“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特别是大力发展民办学前教育,“入园难”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缓解,但有质量保证的普惠性公办幼儿园数量仍明显不足。如果过分依靠民办资源办学前教育或只开办少量示范性公办幼儿园,会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使低收入的、无权势的家庭及幼儿感受到不平等。就教育属性来说,在课程设置方面,公立幼儿园更能坚持国家意图,而私立幼儿园更倾向于照顾精英家长的需要。适当扩大学前公共资源,能够抑制学前教育的价格,也能缓解中低收入家庭第二胎的育儿压力,缓和社会矛盾。因此,扩大普惠性优质公办幼儿园的比例,是各地政府需要优先考虑的一个问题。

第二,义务教育阶段应对“全面二孩”政策的挑战要着重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目前在教育资源配置上,东部沿海地区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城镇地区高于农村地区。在全部放开二孩后,应该说受惠人群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小城镇或少数民族地区,原来就普遍存在的优质教师少、信息化教育薄弱等矛盾会更加突出。另外,大量新增二孩,会导致随迁子女就学需求持续增长,并加速外来人口向大城市的流动过程。因此,在新增人口的流出地和流入地,都要提前做好战略布局。

第三,高中教育阶段应对“全面二孩”政策的挑战主要是解决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问题。“十三五”规划建议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同时,也首次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随着我国逐步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产业发展向中高端转型升级,对将来新增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需求将从初中程度提高到高中程度。现在中国劳动力市场出现大量“招工难”“技工荒”“就业难”,一方面,是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短缺,另一方面,则是劳动者素质不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缺乏有技能的产业工人。转型时期高中阶段的历史任务就是提高人力资源水平,进一步提升我国劳动者素质,增强我国劳动力的国际竞争力。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至少接受完整的高中阶段教育,对于提高农村地区劳动力的技术水平至关重要,是保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并非就是普及普通高中教育,它还蕴含着进一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注重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实现普高与中职的协调发展等内容。“十三五”规划提出“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在高中阶段教育资源配置上,向中等职业教育倾斜,使低收入的二孩家庭能够真正得到实惠。

单大圣:自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国家就一直将教育普及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优先普及义务教育,世纪之交开始加速发展高等教育,2005年以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010年加快发展学前教育。随着国家财政教育投入不断扩大,教育供给与需求总的来说是相互适应的,目前比较薄弱的主要是学前教育,2014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是70.5%,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更低,一些大中城市的“入园难”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主要是历史欠账太多,预计“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矛盾会进一步加剧,而且学前教育处在新增人口教育的前端,矛盾会更早暴露,目前中央和地方正在通过“三年行动计划”的方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每年大概能够提高4个百分点的毛入园率,为应对“全面二孩”政策,应该继续加大政策力度,确保“十三五”末期,在“全面二孩”政策下新生儿童逐步进入学龄前夕基本缓解供需矛盾。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也要提前谋划、加快发展。由于我国基础教育采取属地管理的体制,人口政策调整对教育供给的挑战最终会反映在地方政府的教育管理上,其实,根据学龄人口变化动态调整教育规划布局本来就是政府教育管理的常规工作,也是非常精细的工作,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中就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所以,说教育适应“全面二孩”政策,不是简单地提出扩大资源、增加学位,而是要从根本上提高政府的教育管理能力。

从提高教育人才培养水平的角度系统设计教育改革

记者:是否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年轻人,是未来大国竞争或文明较量的重要筹码。人口政策变化后,教育等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否跟得上?

单大圣:的确,国家综合实力不仅仅取决于人口数量,更重要的是人口质量。提高人口素质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教育的角度说,尽管从1999年就提出素质教育的改革目标,全社会和教育工作者也高度认可,但是学校教育始终没有走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去,还是那种“考什么教什么”的机制,考试不考的不教,考试反映不出来的体质、情感、性格、特长等因素基本被忽视,导致学生发展不够全面,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足,而到了大学、研究生等专业人才培养阶段,就发现创新型人才冒不出来,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也不足。国际测试也表明,我国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上具有明显优势,这是我们的长处,但是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欠缺,这种人口素质结构或许可以适应工业化初期的要求,却难以适应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的要求。不过,尽管问题非常清楚,但是到目前为止,特别是在基础教育政策层面,大多数地方政府的重心还停留在扩大资源、缩小教育差距的层面,社会公众也更关注教育机会公平,很少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投入精力,也难以突破,这些都与高度集中的考试招生体制和单一的教育评价制度有关,也是下一步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我觉得,对“全面二孩”政策来说,不能仅仅从扩大教育供给、提供上学机会的角度去应对,而是要以此为契机,从提高教育人才培养水平的角度去系统设计教育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这也是人口生育政策调整的初衷。

朱张虎:这是一个普遍联系的世界,许多现象都非常有意思,前几天刚刚在另一个场合参加了一个关于“教师延迟退休”的讨论,很多教师认为“教师这个职业不适合延迟退休”,但作为公共政策,自己赶上了,也就必须接受,几乎都有“被迫”的意味在里面。原因很简单,似乎没有一位教师愿意更长时间劳动。同样是公共政策,好像教师对“全面放开二孩”似乎比“延迟退休”的欢迎程度要高许多,有人甚至将之上升到“自然伦理”的高度。

其实不论是“延迟退休”还是“全面放开二孩”,调整公共政策的背后是国情的变化。这两个公共政策出台的背景,很大程度上都和我国当前社会人口老龄化严重和劳动力不足的国情相关。我们都会老去,我们在欢迎符合“自然伦理”的公共政策时,能否降低自己的身段,重拾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以至于无论公共政策如何变化,都能够从国家的角度思考问题,和自己的学生一起过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我强调的是“从国家的角度”和“过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从国家的角度”思考教育问题,教师往往就会有独特的发现。比如从国家的角度思考“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教育的影响”,教师就会发现未来教育可能不是简单的“学生数量变多了”,更重要的是面临着新契机和新功能。可以预见到的现状是:教育的基础设置、软硬件条件将会有重大发展,办学条件将会迎来发展的历史契机、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会增多、学校数目会增多、校园会变得越来越漂亮、教师的人数可能也会进一步增加等。

仅仅看到“学生人数增多带来教育的硬件发展”这还不够,我们还必须清晰地看到我们面临着新任务,这就需要从“过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说起。面对“突然多起来的学生”,我们还要坚持一些理念。比如“面向每个个体的教育”的理念能够有利于学生感受到教育生活的幸福,我们要坚持。“学会分享”的理念会让学生感受到人际交往的温馨,我们要坚持。“非精致的利己主义”的公民生活和公共生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面向未来真实的社会生活,我们也必须坚持。

但当前,面对全面放开二孩还需要我们必须有“开拓的理念”。比如教育中的“劳动的观念”,我们要让学生接受“劳动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劳动是光荣”的教育,否则当这些学生长大时不认同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就不能满足国家公共政策调整的初衷和需要。我们还需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要让广大学生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要让民族精神成为未来公民血液里永葆不变的东西。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和责任感,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责任感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承担对社会、对国家的义务,这对整个社会是极其有益的,因为这些学生未来长大后仍然面临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当前,面对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我们还可能面临着家庭伦理教育的重任,让学生坦然地接受“自己不是唯一一个孩子”。最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做一些规划教育,特别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让学生成长为自己健康成长的“航行舵手”。

教育要做好人口政策变化的战略布局

记者:“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对学龄人口预测、学校规划布局和教育资源扩充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如何提前布局?

单大圣:对教育布局进行统筹规划是政府教育管理职能的重要内容。这些年,面对教育形势的快速变化,政府在教育规划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政策思路和管理思路,我觉得,在“全面二孩”政策下,这些思路仍然需要坚持,可以更加聚焦一些。

首先,还是要扩大教育资源,2012年,国家财政教育投入达到GDp的4%,教育保障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具体到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到每个学生身上,办学资源又很不足,所以仍然需要加大投入。

其次,要针对各级各类教育的突出问题精准施策。从学前教育来说,目前主要是在大中城市和县镇扩大资源,这些地区的确是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后矛盾比较集中的地方,但是乡镇以下的村幼儿园建设也不能忽视,这些地区人口分散,办学成本高,扩大学前教育资源需要有特殊的办法。从义务教育来说,主要是要解决好学校布局调整问题,调研中地方都反映学龄人口形势变化太快,不知道学校到底应该建在哪里,因地制宜很难做到,预计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后,管理的难度会更大。从高中阶段教育来说,在学校布局调整中,一些地方普遍实行高中进城,造成县镇“大班额”情况,还有前些年高中快速发展形成的巨额债务需要集中化解,此外,由于职业教育涉及实习实训,办学成本远远高于普通教育,但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投入明显不足,难以适应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相比义务教育,政府高中阶段教育投入明显不足,建议国家尽快调整有关教育投入政策,切实增强高中阶段教育保障能力。就高等教育来说,要大力扶持中西部高校建设,加大高等职业学校投入,逐步建立经费保障机制,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要继续提高农村学生上重点学校的比例。

此外,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将是困扰我国教育发展的长期性问题,目前主要靠流入地政府自身解决,中央财政实行奖补。国家和有关部门已经提出了一些政策思路,比如利用中小学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建立随迁子女教育经费可携带机制,但要落实到教育管理上还有很多具体的问题需要解决。

朱张虎:“全面放开二孩”也是教育布局深刻调整的历史契机。这种教育布局的调整应当从城乡、年段和课程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首先,城乡布局调整是此轮教育布局中的重点方向。长期以来,“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和“单独二孩”的计划生育政策对农村地区影响是比较薄弱的,但对于城市的影响是很深刻的。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影响最大的地区将是城市。从城市内部看,成熟城区的教育配套基本上都能够比较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反而是新兴的城区、城市的郊区、面临经济发展重任的地区,教育布局需要进行匹配和调整。

从我观察的视角来考虑,对城市郊区的教育进行调整布局具有战略意义。这种调整,首先是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城市的郊区将会有更多市民工作生活,教育事业作为民生项目,是“留得住人、留好人”的必要标配。当然这种教育发展,不仅仅是盖几间好教室,更重要的是名师进驻。其次,从城市教育的发展现状看,郊区教育因面临诸多问题一直困扰着教育界,很多城市的郊区教育在整个城市的教育质量中处于“低洼地带”,所以对于城市教育来说,郊区教育是城市教育重要的增长点,教育事业要持续发展或者不留空白地发展,就必须勇敢地面对郊区教育。再次,郊区教育从地理位置看处在城区与农村之间,如果教育事业获得了大发展,就显著增强了城乡之间的教育交流。

其次,年段布局调整是此轮教育布局避不开的话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逐步实施12年的义务教育,“高中起点的职业教育和高中教育”被纳入义务教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基本上形成了义务教育涵盖小学、初中和高中(高职)三个阶段的基础教育布局。虽然此次调整没有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阶段,但一个明显的现实是,在没有实行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之前,我国的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入园难、入园贵”的状况,这种矛盾在全面放开二孩后将会面临更大考验。而且因为公办幼儿园少、当前缺少清晰的课程大纲等现实因素,许多民办幼儿园的办学质量也堪忧。从城市化不断发展的角度来看,优质公办幼儿园和标准的学前教育将会成为新的民生要求,幼儿教育必然是此轮教育布局调整的热点话题之一。

劳动教育策划篇6

关键词: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教学制度改革

1树立教育、生产和个人多赢的工学结合观

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4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要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制定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邓小平的论点,深刻揭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从教育与劳动就业联系的角度考虑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必要性。

我国传统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是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这两个独立过程以现代科学为结合点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状态。毫无疑问,这一认识从理论上揭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的逻辑关系。然而,两者的结合离不开市场这一平台,因为市场无时无刻不在用它那无形的大手调节着生产、教育和个人的关系。从人才培养的视角看,受教育者在市场条件下的个人需求不容忽视。今天,当我们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新的条件下重新提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就必须将它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关注受教育者个体的职业发展需求,从而不仅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得到发展,为生产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而且使受教育者个人的发展得到满足。

2制定推动我国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发展的政策和法规

根据国外的经验,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和条例来协调和支持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在这方面几乎是空白。具体地说,我国工学结合中涉及的学生安全、技术保密、成果分配和学生待遇等方面的立法还不健全。各级政府在人事、财务、奖惩、信贷、税收、考核等方面尚未制定配套的支持工学结合的倾斜政策和鼓励性措施,如企业参加工学结合不能像职工教育那样将费用列入成本,也不能减免教育附加税,从而抑制了他们参加工学结合的积极性。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通过制定政策来鼓励用人单位参加工学结合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如英国政府规定,如果企业和学校实施“三明治”计划,安排学生到企业工作,联合培养学生,企业可以减免教育税。同样,加拿大政府也通过退税政策来鼓励用人单位参加工学结合。

在学校方面,由于开展工学结合不仅要增加许多工作量,如联系用人单位、组织用人单位对学生面试等,而且还要增加许多开支,如联系工作的差旅费、通讯费,以及学校相关人员的工作量津贴等,加上很多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工作无法支付报酬和津贴,甚至还要向学校收取一定的费用,因此培养一个工学结合的学生比一般的学生需要更多的经费投入。而目前我国政府在这方面不像有的国家那样有专项资金,因此许多学校由于经费的原因放弃了工学结合的实践。国外的经验显示,在工学结合发展中,对学校的经费支持十分重要。如美国1965年通过、并在1968年修正的高等教育法规定,“发展中高校”可以利用有关条款规定的款项建立工学结合发展计划。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也有类似的政策规定。

综上所述,在当前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建设重要内容的时候,政府有必要通过税收政策鼓励用人单位的参与度,通过在高等教育法中增加相关条款或利用政府相关项目的拨款来提高学校开展工学结合的积极性。

3探索与劳动力市场相结合的工学结合市场化运作方式

工学结合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主要特点集中在“工作”上,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锻炼,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这里的“真实”是指有竞争、有报酬的市场环境。从市场化的角度看,这一目的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设计自己的行为;二是实现劳动力的等价交换。事实证明,工学结合的这一做法很受学生的欢迎。

工学结合市场化运作的关键是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学校的观念转变和规范化管理至关重要。在观念方面,要对工学结合重在能力提高、宽专业对口等有正确的认识;在管理方面,要将学生的工作场所向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拓展;对学生工作质量的规范化调控有严格的制度和措施;完善学分制管理,提高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改革学校的机构设置与功能,提高学校对外协调能力,尤其是与劳动力市场的协调能力。

4结合国情,探索工学结合教学制度和课程设置的改革

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要求产学合作、工学结合走国际化的道路,即不同国家的学校、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创造跨国实践的机会,从而为学生的就业拓宽视野,也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培养人才。与发达国家不一样,从教育内部的角度看,我国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现阶段的主要问题不是国际化,而是教学制度和课程设置的改革。国外高等教育多半采用完全学分制和模块式课程设置体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专业教学内容许可和职业需求的范围内自我选择。我国由于多半实施学年制,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时间的余地不大,已成为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发展的一个瓶颈;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多半只停留在模式的结构和运作等基本层面,较少触及这一模式中课程究竟如何设置,教学方法如何取舍等问题。随着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深入进行,学和用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直接,学生和企业对学校的课程提出很多切合实际的意见和建议,因此很有必要将我们的探索深人到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使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更好地适应我国的具体国情,朝纵深发展,提高它发展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53.

[2]教育部.高教简讯:第7期增刊[J].1966—02—19.

[3]邓小平.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C]//十一后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教育文献汇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07.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8.

劳动教育策划篇7

关键词:劳动参与率经济活动人口措施

劳动参与率,反映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中,是指劳动者参与社会生活的比例,它与劳动力的供给有着很大的关系。在人口总量和社会资源的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较高的劳动参与率可以带来大量的劳动力供给;相反,降低劳动参与率则会减少劳动力的供给。当前全球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老龄人口数量的逐渐增长,劳动岗位对合格的劳动力需求越来越大,导致了劳动力供给不足,限制了经济的持续增长。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发现,推进女性劳动人口参与就业比起推动老年人参加就业要显得容易很多,同时,女性劳动率的提升,带来的是家庭的更加和睦稳定,进而带来社会的整体稳定。

1劳动参与率

劳动参与率,是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所占劳动年龄人口的份额比例,这是衡量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参与指标。从经济学理论和各国的经验中来看,劳动参与率反映出的是潜在的劳动者个人对于工作收入与闲暇的选择偏好,它受到教育、婚姻、生育、家庭结构、产业结构、技术进步、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仅在不同的国家或者地区之间,甚至是在同一国家或地区的不同时间段,都会呈现出相当大的差异性。

2江苏省女性劳动参与率现状及分析

我国的劳动参与率整体状况要比世界水平要高,与同处于亚洲的韩国日本相比也高出很多。一般情况下,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相对较高,文化程度水平和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这就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的各年龄段人口的劳动参与率较高。

国际惯例中,女性劳动年龄人口是指处于15-55岁之间的人口。人口作为劳动力最主要的资源库,而由于受到计划生育或者国家政策等其他原因,每年都会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据统计,江苏省女性自2002年-2011年这十年间,整体女性劳动年龄人口处于增长趋势。2005年女性劳动人口达到最高,达到2527.97万人,2006年-2009年期间一直稳定在2450万人以上。当前,江苏省女性劳动年龄人口处于丰富的阶段,对社会的经济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图2.1可见,自2002年-2011年这十年间,江苏省女性劳动参与率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女性劳动参与率在2011年达到最高60.91%。这意味着,江苏省女性参与劳动的比例在逐年增加。2008年是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一年,尽管如此,江苏省女性劳动参与率并没有因此而下降,而是按照一定的趋势继续增长,比上一年增长了4.02个百分点。由此,我们可以推断,2011年之后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在一定时间内可能依旧保持上升趋势。

但是,从表2.1可以清晰的看出,江苏省从业女性的文化教育水平比较低下,九年义务教育还未结束,便有很大的一部分人投入到社会,开始了个人的职业生涯,仅有24.7%的从业女性接受过高中及以上的教育。

由图2.2中,我们可以看出,2011年江苏省女性劳动从事的行业数量多达20多种。但是,女性从事制造业方面的人口数量占到总人数的47%。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制造业通常对于文化程度水平的要求比较低,一般都需要重复式的流水操作,而我省从业女性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其次是教育事业,占到总人数的13%,这说明女性对于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提高。从事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的人员仅占总人数的1%,说明女性中高学历人才的数量仍然很少。

3江苏省女性劳动参与率变动的因素分析

江苏省女性劳动参与率逐年上升的原因有多方面因素,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

3.1人力资本增加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影响

随着妇女受教育和劳动技能的不断提高,使得更多女性在工作领域具有更多的竞争力,譬如教师、护士等职业;伴随着同工同酬、反歧视法、女权运动的兴起,让女性的职业目标得到很大改变且在劳动力市场上能够得到更多的劳动机会;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不仅增加了就业机会,而且减轻了劳动强度,适合女性工作的岗位越来越多;大量先进的家用电器的广泛使用及社会协作化程度的提高让很多家庭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家庭生产时间相对缩短,这无疑增加了女性的空余时间;计划生育的实施,女性生育率的下降,减轻女性的负担。如上所述的种种人力资本的增加,使得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处于不断提高的状态。

3.2工资与工龄挂钩的工资制度推动劳动者尽早就业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便开始实施了工龄津贴这一方案,一直被延续至今。尽管经历数次变革,企业在分配工资制度中相继确立岗位工资制度,能力工资制度,但工作年限仍被企业特别是国有的垄断企业用于制订工作薪资的重要依据。很多女性为提高工作年龄,放弃高学历的教育,尽早的开始工作,从而提高工作年龄的时间。这一举措也增大了女性的劳动参与率。

3.3教育普及程度较高,女性地位受到重视

封建落后的重男轻女思想的改变,给农村女性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与空间;新闻媒体多渠道加大对义务教育的宣传,增强家长及适龄女性观念转变的积极性;社会各界的帮扶计划,大力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困难家庭的顾虑;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关心女性就业的问题,免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现代女性思想转变,都希望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现状。我省由于经济水平相对较高,义务教育普及率也呈现较高趋势,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也普遍提高。当今社会,女性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在逐步增强。因此,良好的教育机会,使得现代女性的观念发生根本改变,女性走入劳动市场的时代就此打开。

3.4女性劳动保护法规的完善

2012年,国务院通过并公布实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突出了对女职工孕期和哺乳期的特殊保护,填补了国家性骚扰立法的空白。该规定从三个方面对女职工的劳动保护作了完善:一是调整了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二是规范了产假假期和产假待遇;三是调整了监督管理体制。这都说明国家对于女性在职场所遇到的一系列事情都有了一定的法律规定,让女性能够安心工作。这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上升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4提升女性劳动参与率的政策建议

劳动参与率应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过高的劳动参与率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过低则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江苏省的现况,我们应继续保持现有的女性劳动参与率状况,且要继续鼓励女性积极参与社会劳动。

4.1完善儿童保育措施或政策

如今,尽管幼儿园的数量在持续的增长,但仍然缺少面对三岁以下的儿童的托管机构,使得一些已婚女性不得不退出劳动力市场回归家庭。如何保障这部分女性就业的问题,首先应考虑的就是建立儿童保育方面的公共服务,让3岁之前的孩子能在一个安全且让人放心的地方培育,减少父母的压力,从而女性能够回归社会参与劳动。

4.2创造公平就业机会

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劳动力市场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整体状态。对那些处于劣势的女性群体而言,能够拥有与男性同等的工作机会与条件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改善这一情况。①贯彻性别平等观念,以达到真正的男女平等;②构建平等的教育体系,提高女性的文化素质与就业技能,减少就业歧视现象;③增强自身的平等观念,内化的两性平等意识;④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社会监督,保障职业女性权利。

4.3发挥人口政策的积极作用

我国现执行的人口政策可以概括为三句话:“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中国的人口政策,最关注的则是人口数量问题,最主要的努力应该放在控制人口数量上。大部分妇女所要经历的生育期是成为影响已婚女性群体劳动参与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女性在怀孕后的产假,意味着她们的职业将会因此中断;并且,生育次数的增长也制约着妇女群体劳动力市场的有序发展。所以每个家庭应结合主观和客观因素,制定合理的生育计划。由此可见,继续推行有效的计划生育政策对推动中国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率的提高是有必要的。

4.4提高女性受教育水平

我省女性劳动参与率虽在不断上升。但是从表2.1我们可以看出,女性从业人员中受教育程度不容乐观,主要集中在初中、高中这一个阶段。图2.2中我们可以发现从事制造业的女性占女性劳动总数的47%,这也说明女性的教育水平偏低,从事的行业多为手工制作,而高学历高文化的行业人数太少。总体的文化程度偏低,与女性的自身素质和受教育程度有着直接关系。可以从两方面入手来改变这样的现状。一方面,针对还未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女性,可通过改变教育观念以及延长义务教育年限,鼓励其接受更高教育,来提高他们的文化程度;另一方面,对于已经结束教育,过了义务教育年龄的已经进入社会的女性而言,可通过岗前培训、继续再教育等使得她们继续提高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扈青.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04):158-159.

[2]张车伟,蔡翼飞.中国劳动供求态势变化、问题与对策[J].人口与经济,2012(04):1-12.

[3]马忠东,吕智浩,叶孔嘉.劳动参与率与劳动力增长:1982~2050年[J].中国人口科学,2010(01):11-27.

[4]邓婧宇.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因素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17):57-58.

劳动教育策划篇8

一、转变贫困地区群众的婚育观念,实现和稳定贫困地区的低生育水平

降低我市贫困地区人口增长,提高贫困地区计生户的生活质量,是我市扶贫和移民部门与计划生育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在贫穷落後边远山区,老百姓依然存在着传统的“多子多福”思想观念,存在着“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现象。这种传统思想、落後观念严重阻碍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展扶贫开发,治理农村贫困现象,关键要提高贫困群众综合素质,增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引导山区贫困群众树立“优生优育”、“少生快富”的思想观念,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少生优生”不仅可以“脱贫”,而且能够“快富”,使计划生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一样好的生育观念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完善贫困地区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供养水平,切实保障没有劳动能力和生活常年困难农村人口的基本生活。要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进度,加快农村养老机构和服务设施建设,支持贫困地区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解除贫困家庭的後顾之忧。要制定和实施更具导向性、优惠性和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使计生家庭在发展上有优势,政策上有优惠,社会上有优越感。

二、加大计划生育家庭的扶持力度,巩固和改善贫困地区落後面貌

为了奖励响应计划生育的家庭、特别是纯女户家庭,鼓励更多的人响应计划生育国策,加快贫困地区计划生育家庭脱贫致富步伐,在实际工作中,我市坚持扶贫开发工作与落实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结合起来,对全市395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和927个移民村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领取了独生子女证的家庭,尤其是纯女户的家庭,在政策上优先倾斜、在项目上优先安排、在资金上优先支持、在贷款上优先提供、在技术上无偿服务、在培训上优先安排。2011年优先帮扶贫困计划生育项目扶持资金446万元,扶贫到户小额贷款贴息优先对241户计生户贴息,培训计生家庭劳动力2340人次,并选送5名计生户子女免费就读深圳高级技师学院。真正让计生户、纯女户家庭得到实惠,感受到响应计划生育的好处。今年我市扶贫和移民部门将继续实施扶贫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向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乡、村和扶贫对象倾斜。将贫困计生家庭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对象,结合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的实际,统筹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及社会扶贫,对贫困计生家庭予以优先优待。帮助贫困地区计生家庭因地制宜地发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三、积极开展素质培训和计生服务,提高贫困群众基本素质

着力开展计生优质服务,切实提高贫困地区出生人口素质和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水平。针对贫困地区地方病、出生缺陷、生殖疾病发生率高的实际,普及科学知识,提倡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健康促进、优生咨询等服务。将预防出生缺陷的关口前移,在全市395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和927个移民村加快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推动实施贫困地区孕产妇、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营养与健康干预项目。加大对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提倡对贫困乡村计生家庭子女就读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减免学费,给予生活补助,并享受中考加分政策。加强特殊教育,加大对各级各类残疾学生扶助力度。对计生贫困户的青壮劳动力优先安排培训,以解决计生贫困户家庭文化素质低,致富技能缺乏的瓶颈。一方面依托我市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和深圳高级技师学院实行技能培训,实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致富一家”转移就业目的;另一方面通过“以会代培、入户培训、发放技术资料、田间指导和广播宣传”等多种形式开展新科技推广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增强计划生育贫困户劳动力的致富技能和科技意识,提高贫困地区计生户劳动力依靠科技技能的致富能力。

总之,做好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工作就是在贫困地区更好地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就是对贫困人口更好地落实优惠政策。只有实行计划生育,少生优育,才能稳定解决温饱,进而脱贫致富。反过来,只有加快扶贫开发工作步伐,尽快改变贫困地区落後面貌,转变观念,提高人口素质,才能有效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

劳动教育策划篇9

关键词:中国;职业教育;职业学校;政策

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21世纪初期,职业教育如何为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服务,是决策者必须予以考虑的重要问题。2002年8月,中国政府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随后,教育部等七部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对我国21世纪初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了宏观规划。本文以上述职业教育政策为背景,以期梳理出21世纪中国职业教育政策的走向。

一、强调职业教育要适应、服务于社会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职业教育改革一直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政府根据经济发展规划进行“人才预测”,制定“人才发展规划”,职业教育则根据政府对人才的预测与规划主动地为经济的发展培养人才。但这种以供应为目标的“人才规划”,有其先天的不足。首先,人才预测的准确性不高,因为经济的增长率很难估计;其次,根据这种假设的人力需要所建立起的职业教育体系往往脱离经济发展的实际,一旦经济发展不能消化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就会造成严重的人力、物力浪费,加重社会的失业近况。近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存在的在校学生锐减、就业困难、社会认可程度低等问题都与这一政策导向不无关系。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福斯特教授认为,职业教育只能被动地反映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能在人才培养上跑在经济发展之前。英国伦敦大学著名经济学家布劳格(markBlaug)也认为:这种长期的人力规划的准确性是极差的,“它无法准确预测到2—3年之后经济发展对特定技术的要求,因此,职校的2—3年全日制培训只能教授一些通用技能;这种培训事实上也就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那种职业教育了。”他认为:“要求学校通过培训学生以为一些明确限定的职业作准备,这实际上是要求学校做不可能的事”。《决定》指出,21世纪初的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目标是:“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以市场需求和劳动力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明确地强调,职业教育要“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开发服务。”第一次将职业教育的发展融入整个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之中,将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由过去的自我发展为主,变为以社会需求为主,这是中国职业教育在总结自己多年来的改革经验和对国际职业教育改革趋势研究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政策调整。以满足社会需求,服务于社会为出发点,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这样,才能使受训者适时就业,使受训者所学知识技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职业培训与职业学校教育并重

发展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是中国政府调整单一教育结构的政策选择。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并“力争在五年左右,使大多数地区的各类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学校招生数相当于普通高中的招生数,扭转目前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职业学校与普通学校的招生数与在校学生数的比例成为官方衡量一个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参数。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后,政府也开始强调多形式、多层次举办职业教育,但在实践中,中国的职业教育并未走出投入以政府为主、办学形式以学校为主、管理经营以教育部门为主的职教发展模式。为适应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改革的需要,政府将教育投资的重点放在发展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方面,期望通过兴办职业学校和在普通学校课程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来使学生掌握现代生产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但由于职业学校的学制长、办学成本高、受过良好学术教育又具有丰富专业经验的职校教师缺乏、教学设施设备落后、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脱离等问题的存在,职业教育的发展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从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分析,在发展中国家单纯地发展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的变革,也没有取得成功。因此,《决定》突破传统的职业教育改革的模式,提出:“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实行灵活的办学模式和学习制度。”职业教育不仅要为初、高中毕业生,而且要为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将职业培训放在与职业学校教育同等的地位,是中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又一重大转变,也是战后经济发展成功国家和地区兴办职业教育的基本经验。在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这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职业教育发展的选择上,采取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并将重点放在就业人员的在职培训而非在校学生的职业教育上。世界银行在《1991年有关职业教育培训的政策文件》中指出,相对于“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企业本位的职业培训”才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对于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讲,在经济变革时期,重视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与下岗人员。转业人员、农村劳动者、新增劳动者的就业培训,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

三、寻求政府干预与市场介入的适度平衡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高考制度恢复,单一的中等教育结构与高等教育的培训能力之间产生了尖锐的供需矛盾,1978年,中央政府颁布《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报告》,提出要将部分普通高中改办为中等职业学校,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但在有限的教育投入背景下,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上,采取了与普通教育截然不同的思路,即普通教育主要由政府举办,职业教育主要依靠社会举办。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发展职业教育,要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和业务部门的积极性,并鼓励集体、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办学”。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对这一政策作了更加明确的表述,即:“基础教育应以地方政府办学为主。”“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主要依靠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办学和社会各方面联合办学。”但事与愿违,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师资水平低、学生起点低、教学质量低、高考升学率低,以及普通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等因素的制约,职业教育的市场化运作,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与迅速发展的普通高中相比,职业教育近年来呈现逐年下滑趋势。1996—2001年,全国职业中学招生人数分别为188.91万、211.22万、217.57万、194.14万、182.66万和185.02万。职业教育发展的危机,迫使政府反思过去的市场化政策,并对这一政策进行调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作出的。《决定》指出:“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这一政策与1993年的《纲要》相比,在强调职业教育市场运作的同时,强化了政府举办职业教育的责任。《决定》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地方”,“市(地)级人民政府要统筹规划,促进本地行政区内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同时,继续强调要依靠企业、行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和支持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鼓励分办学校引入民办机制。中国政府对职业教育政策的调整,目的是在政府干预与市场介入之间寻求适度的平衡,既发挥市场对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作用,又要强调政府对职业教育的主导作用。笔者认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需要更多的设备、场地和职业技术人员,没有政府的大量投入,仅靠市场运作,在经济尚不发达的发展大国,要实现职业教育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目标,是不现实的,因此,政府对职业教育政策的调整将会为危机中的职业教育带来一线曙光。

四、建立适应市场变化的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发展的困惑之一就是如何迅速适应急剧变化的劳动力市场。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使职业的更替频率急剧加快,旧职业的淘汰与新职业的产生,要求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具备充分的灵活性。如果职业教育无法迅速适应急剧变化的职业市场要求,无法培训出具有新技术的职业人才,不仅无法促进学生就业,反而会导致结构性失业。因此,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建立一个适应职业变化的职业教育体系,是21世纪中国职业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为了职业教育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一方面,政府在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十分重视办学形式的开放、灵活和多样。《决定》提出,职业教育要为“初、高中毕业生和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另一方面,强调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决定》指出:“企业要和职业学校加强合作,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开展‘订单’培训,并积极为职业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实习场地和设备,也可在职业学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试验中心。有条件的大型企业也可以单独举办或与高等学校联合举办职业技术学院”。学者鲍尔先生对当今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研究后认为:“各国政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无力迅速适应急剧变化的技术要求,或无法培养出具有最新技术水平的人才”,而“制造业在80年代后期和整个90年代的发展趋势清楚地表明,私营部门参与未来劳动力的培训是当务之急”,因此,职业教育只有与企业密切合作,让企业更多地参与职业教育,才能及时地培养出企业所需的劳动力。

五、重视农村和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

中国现有农村劳动力近5亿,其中富余劳动力1.5亿,88%的农村劳动力为初中或初中以下。如何提高农村和西部地区劳动者的创业能力,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要求,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化,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难点。中国农村和西部,每年都有大批的学生初中毕业后不能升入高中,或高中毕业后不能升入大学,他们如果接受了一定的职业技术教育,掌握了现代农业科技,将有利于促进农村和西部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改变自身的生活水平的生存状态,职业教育在此理应具有巨大市场需求。但遗憾的是,农村和西部职业教育的发展并不理想,近几年更是大规模的滑坡,相当多的职业学校由于经费紧张、生源匮乏、师资短缺而难于维持生计,濒于崩溃,一些职业学校迫于生计不得不向普通中学转轨,因此,振兴农村和西部职业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决定》在农村与城市、西部和东部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上,认为:“农村和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是今后一段时间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继续推进农科教结合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在推进农村和西部职业教育振兴过程中,一是强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责任,明确规定,“中央财政增强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用于补助农村和西部地区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课程教材开发和多媒体教育资源建设以及骨干和示范职业学校建设。地方人民政府也要增加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二是突破了农村和西部职业教育以初中或高中毕业生为对象,按照长学制进行系统专业训练的办学模式,把农民作为职业教育对象,将农民文化科技知识的培训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决定》提出:“建立县、乡、村三级实用性、开放型的农民文化科技教育培训体系,把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办成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培训与推广、劳动力培训和扶贫开发服务的基地。”“各级人民政府在安排使用农村科技开发经费、技术推广经费和扶贫资金时,要安排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笔者认为,中国农村和西部地区具有广阔的职业教育市场,职业教育在农村与西部发展的萎缩,根源在于职业教育没有依据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创业致富需求,盲目地依照城市职业教育模式,举办长学制、正规化的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这种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以学生为培养对象,实施系统的专业教育,忽视农村、农民的需求。农村和西部的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农民而非在校学生;教育内容应以向农民推广农业科技为主;办学形式应以对农民的短期培训为主。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向农民传授新知识、新技术,帮助农民致富,这样才能激发农民学习的积极性。职业教育是实现农村教育、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的生长点和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农村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石伟平.福斯特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影响[J].外国教育资料,1995(2).

[2]m.Blaug(1974)educationalpolicyandeconomicsofeducation:SomepracticalLessensFoeeducationalplannersinDevelopingCountries.inF.C.ward(ed)educationandDevelopmentReconsidered.newYork:praegerpublishers,pp27—28.

[3]《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6—200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劳动教育策划篇10

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我县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是教育均衡发展,建设教育强县的必然要求。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35号),大力推动我县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明确“十一五”职业教育发展指导思想、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四大目标”,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调整结构、加快建设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尤其是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服务社会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为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主要目标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分级管理、以县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十一五”期间,全县中等职业教育招收中职新生2.5万人,初中毕业生年均升入中职的升学率达41%,到2010年当年中职生规模略高于普高生规模,达到1.5万人以上。

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十一五”期间,全县完成3*4个市级以上重点专业建设,建成2个市级以上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集中办好1?D2所骨干示范职业学校,建好1个县级职业教育中心。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办学体制改革取得较大突破,办学条件普遍改善,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办学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明显增强。

*建立城乡统筹、灵活开放的职业技能培训网络,大力开展职业培训。积极开展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的各类职业培训,“十一五”期间,力争年培训目标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30万人次(其中农民工技能培训10万人次),农户科技当家人培训达5万人次,系统实用技术培训达40万人次,职工教育培训达6.5万人次。

二、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改革和基础能力建设

(一)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点和发展职业教育的重点放在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上。充分发挥公办职业学校的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等各类职业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实现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建立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县、乡、村三级网络,抓实农村普通中小学“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工作。调整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扩大农村中职招生规模。做好对未升学普通高中毕业生实施学制一年以上的中等职业教育和灵活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

(二)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认真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条例》,把民办职业教育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发展职业教育新的增长重点,积极探索吸引民间资金举办职业教育的新路子,建立扶持奖励机制,鼓励支持民办与公办学校合作的多种办学模式。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对民办职业学校加强工作指导和日常监督,规范办学行为,组织或委托社会中介组织评估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民办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三)推进办学思想转变。针对我县县情,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实行更加灵活的学制和办学模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促进职业学校的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对照国家职业标准,重点建设3*4个左右与我县产业结构相适应并有现代职业教育特色的国家、省、市级骨干示范专业。加强精品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努力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把德育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行学分制、弹性学制。完善职业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把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评估职业学校的重要指标。

(五)推进公办职业学校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改革。适应我县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努力打破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以专业为联结点,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探索化工、电子信息、酒店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及应用、旅游、农业技术等专业的职教集团化办学模式。推动公办职业学校积极吸纳民间资金和境外资金,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推动公办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面向社会和非师范大学毕业生中聘用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的运行机制。

三、实施六项行动计划,助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一)实施校企合作行动计划。探索半工半读、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培养模式,建立与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发挥企业和行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选定5*8家企业建立校外实习示范基地,依托骨干示范职校和成人学校,建好2个校企合作的职工教育培训基地,以满足职业学校学生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要求和企业职工培训提高的要求,对取得显著成绩的给予表彰、奖励。

(二)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行动计划。“十一五”期间,对全县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进行全员轮训,重点培养“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实训指导能力,大幅度提高技能“双师型”教师在专业课教师中的比例;同时培养一批中职学校专业负责人,大幅度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的水平。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编制标准和职业学校兼职教师聘用政策,完善教师资格制度与聘任办法,构建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选、培、管、用”一体化的评价标准和制度。

(三)实施骨干示范职业学校建设行动计划。在整合资源、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的基础上,集中办好1?D2所骨干职业学校,建好1个职教中心。全县完成3*4个市级以上示范专业的建设,以县级以上骨干示范职业学校或职教中心进行重点建设,增强我县骨干示范职校的办学能力和总体水平。

(四)实施实训基地建设行动计划。“十一五”期间,建成2个市级以上具有较高水平、资源共享、起示范作用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从而提升全县职业教育事业的整体水平。设立职业教育专项奖励资金,以奖励等方式支持市场需求量大、机制灵活、效益突出的实训基地建设。

(五)实施职业教育助学奖学行动计划。县财政每年均要安排专项经费资助中等职业学校的贫困学生,并逐步增加。配合国家、省上的助学奖学安排,做好中职助学金的申请发放工作;设立中职学校奖学基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按不低于在校生总数2%的比例给予奖励。中等职业学校5%的学费收入用于本校贫困学生助(奖)学金和学费减免,并把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和半工半读作为助学的重要途径。金融机构要提供助学贷款,积极推进中职贫困学生的助学贷款工作。中职学校贫困学生资助,按国家助学贷款、助(奖)学金政策和省现行有关政策执行。要积极吸引社会资助和捐赠,引导全社会关心帮助职业学校贫困学生。

(六)实施提升劳动力素质行动计划。一是继续实施农村教育富民工程,大力提升农村劳动者素质;二是实施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计划,对每年近2000万名未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进行为期6个月以上的职业技能培训;三是实施企业职工就业能力培训计划,推动在岗职工、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新增劳动力职业培训,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企业职工的素质;四是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素质提升计划,推动全县规模以上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接受比较系统的培训,规模以下中小企业经营和个体私营企业业主普遍接受短期培训。力争到2010年,全县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普遍接受1次以上的提高培训。

四、建立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

(一)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凡国家和省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必须从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或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一般职业(工种)也应优先录用上述人员。

(二)严格实施“双证书”制度。中职学校实施“双证书”制度,把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中职毕(结)业生取得《毕业证书》或《结业证书》的重要依据之一,并对中职学校应届毕(结)业生考证实行较大幅度的收费优惠政策。到2010年,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都要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积极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对经济困难的职业学校学生、农民工的技能鉴定费用,适当减免。

(三)建立优秀技能人才奖励制度。以政府奖励为导向,企业奖励为主体,辅以必要的社会奖励,对做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进行表彰和奖励。引导和鼓励修正业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增强其荣誉感,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对优胜者给予表彰奖励。

(四)建立职业教育工作通报制度。从今年起,对全县职业教育发展、职业培训、毕业生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统筹领导、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工作等进行通报,对成绩突出者给予表彰奖励。

五、加强政府统筹,落实职责,引导全社会支持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一)县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统筹领导。把职业教育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实行县委、县政府联系职业学校制度,并接受人大、政协的检查和监督;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统筹管理,为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和良好发展环境;要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督导重要内容,建立职业教育工作督导机制,加强评估检查。

(二)努力增加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35号)中有关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规定:县政府要设立发展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并做到逐年有所增长;落实中等职业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逐步增长、城市教育费附加不低于30%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大力改善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在教育基建的财政投入中,要统筹安排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项目。农村科技开发、技术推广、扶贫、移民安置和农民工培训的资金要以一定比例用于当地农村职业培训。

(三)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政府要争取开发银行贷款,由政府贴息,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对通过政府部门或非营利组织向职业教育的资助和捐赠,按规定享受优惠政策。要合理确定职业学校学费标准,确保学费收入全额用于学校办学和发展,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工作按规定享受国家培训补贴。要加强经费管理,提高资金效益。

(四)明确部门职责,加强统筹协调。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要形成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

教育部门要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组织、指导职业学校加快改革、推动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和服务水平。

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技能教育、职业培训和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指导,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落实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组织有关部门对就业准入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查,对违反规定的用人单位给予处罚,并责令其限期对相关人员培训。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工种)应向社会公布。

农业、教育、科技、建设、扶贫、农劳办等有关部门应按各自职责、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农村实用人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发改委、财政、人事部门要发展规划、财政投入、基建投入、人事劳动制度改革等方面要大力支持职业教育。

(五)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积极配合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要在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指导下,开展本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订教育培训规划,组织和指导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参与本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和证书颁发工作;参与制定培训机构资质标准和从业人员资格标准;参与对职业学校的教学评估和相关管理工作。

(六)落实企业举办职业教育责任。各类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履行职工教育培训的职责,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继续办好已有职业学校,履行接受职业学校师生实践实习的责任,为顶岗实习学生支付合理报酬,并享受相应税收优惠。企业应依法建立职工教育培训制度,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并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每年初向劳动保障部门报送职工培训教育计划。对无培训能力或培训工作不落实的企业,由县级以上政府依法统筹其教育培训经费,由劳动保障部门等统一组织培训服务。劳动保障、审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与使用情况的监督,督促企业落实职工培训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