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发展的因素十篇农业发展的因素十篇

农业发展的因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11:27

农业发展的因素篇1

贵州是地处中国西南内陆的山区农业省。从总体上看,人多地少是贵州农业发展面临的最严峻的长期性制约因素,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农民收入增长水平,则是事关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贵州农业以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为重点,在三个方面实现了较大突破:一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充分发挥贵州农业特色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的相对优势,加大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通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有效改变了贵州农业效益低下和农民增收困难的被动局面,各地特色农业快速发展,正在成为农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二是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着力减轻农业负荷、实现农民增收,大力推进劳务输出产业发展,完善鼓励劳务输出的政策和办法,逐步把劳务输出纳入市场就业的框架,初步构建了以公共职业介绍为主体、民办中介机构和基层服务站积极参与的服务网络,积极探索和创建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农民培训机制,提高我省农民就业竞争力,调整农民打工的地域结构,面向全国开拓新的领域,在保障外出务工者的权益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三是加大生态建设投资力度,大规模的生态建设已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较为显著地抑制了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势头,为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把贵州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与此同时,我省着力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部门一体化运作,从部门整合和职能调整考虑,加强部门间的协调、支持和配合,结合机构改革需要,实施“农口大部制”调整方案,进一步发挥了农口部门统筹、协调的“龙头”作用。

从总体上看,贵州省通过推进改革、调整政策和增加投入,农业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尚未解决,新的问题仍然不断产生,贵州农业发展过程还存在着一系列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制约因素,面临的任务仍很艰巨。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贵州农业与其他省区竞争粮食等耗费土地的农产品的增长规模是没有出路的,在人地矛盾极其尖锐的条件下,贵州农业发展尤其要注重发挥比较优势,走以特色农业发展为主线的道路。

制约贵州农业发展

的关键性因素

全省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形象的说,贵州农村每5人中就约有1人为贫困人口,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中每7人就约有1人在贵州。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374元,占全国平均水平的57.3%,仅高于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278元的水平;全省农村恩格尔系数一直都在50%以上,高出全国近10个百分点,农村整体贫困特征较为突出,贫困人口总体素质偏低。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外部压力趋于加大。贵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本身资源约束比较严峻,现正处于起步期,但当前全面强调粮食安全的外部压力,可能对贵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一定的阻滞作用。

农村劳动力流动面临新的挑战。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是一个长远战略,也是当前农村发展之要务,不仅关系农民增收,而且事关农村稳定。去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农民工返乡回流如果再拖长时间,农民出不去打工,收入将明显下降。从眼前看,我省800多万打工大军,600多万跨省,主要面向沿海地区。各级政府要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多想办法,舍得投入,倾力为打工农民服务。就总体而言,贵州劳务输出仍处于粗放化的初级阶段,在当前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正在从体力优先向技能优先转变、就业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加大贵州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乃当务之急。

农业生产要素的外部流失愈加严重。贵州农村耕地资源和资金要素十分稀缺,但主要由于体制和政策因素的反向导向,当前全省农用耕地和农村资金向农村外部流失的矛盾仍然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利益,更重要的是长此以往农业发展的基础也必然因此受到严重削弱。

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使贵州农业大有可为

从宏观角度判断,未来贵州农业发展最重要的是立足实际,扬长避短,突出资源特色,发挥比较优势,从根本上确立以特色农业发展为主导的战略思路,力争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实施重大突破:

坚定不移地坚持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切实做到确保粮食安全与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两不误。贵州农业发展必须继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首先在建立有一定规模的特色农业上实现突破,进而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以规模求发展,以特色争效益,真正把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着眼“藏粮于地”与“藏粮于库”的结合。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继续狠抓结构调整,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鼓励发展“一县一业”、“一乡一品”,形成区域特色。

坚持不懈地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三农”工作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对贵州而言,扶贫开发又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把扶贫开发作为长期历史任务持之以恒抓紧抓好,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当前,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形势有利,条件具备,任务艰巨,要从体制机制入手,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新阶段开发的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制定新一轮区域扶贫规划和政策措施,大力推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推广黔西县太来乡扶贫开发经验,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一村一策”、“一户一策”帮扶制度,鼓励民间力量、非公有制经济、非政府组织参与扶贫,形成竞争态势,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竞相涌流。

持之以恒地推进劳务输出产业化发展。贵州劳务输出产业的地位举足轻重,现在发生两个方面极其重要的变化:一是以政府推动为主的劳务输出向以市场推动为主的劳务输出转化;二是劳务输出的就业竞争正在从体力优先向技能优先转化。与之相适应,贵州劳务输出产业发展战略必须进行重大调整:一是全力强化政府在公共培训、权益保障、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服务职能;二是大力扶持就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劳务派遣、创业指导等劳务输出服务企业发展;三是进一步开放农村职业教育市场,有针对性地强化职能培训。

农业发展的因素篇2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影响因素国内外综述

中图分类号:F276.2文献标识码:a

农民专业合作社近年在我国取得的快速的发展,但是在我国近9亿农民的基数下,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所涵盖的农民人口还是十分的有限的,而且目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是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中东部的一些农业发达地区,在那些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还十分落后。因此,研究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因素,对完善中东部农业发达地区和促进相对落后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西方国家的合作社是以罗奇代尔先锋社成立为标志,至今以170余年。经过漫长的发展,农业领域的合作社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已经相当的成熟和完善,因此,对西方国家农业合作社的研究对我国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国外相关研究回顾

国内外普遍认为,正式对农业合作社的经济学研究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1942年emelianoff出版了专著《合作经济理论》,他认为农业合作社是农场的延伸,是独立的农场主的不完全联合。1945年enke发表了《消费合作与经济效率》,他的理论认为合作社与企业一样,归投资者所有,主要由经理人员进行决策。

国外学者在研究影响合作社发展的因素时,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采用nash-Harsanyi方法的Zusman和Rausser,建立了一个均衡组织模型,阐述了群体选择和群体行为对组织效率的影响,从而也说明合作社如何被群体行为所影响。而Bourgeon和Chambers运用博弈理论,说明在成员差异很大且信息不对称的模型下,不同的定价表示如何影响合作社的效率的。

Harris在对合作社的发展道路进行研究时认为,合作社走垂直一体化的道路还受到如情感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Hakelius认为在一些小型的群体中,合作社能够获得人们的信任,主要是因为那里的人们拥有共同的价值观。与此同时,影响合作社内部正常运行和较少内部交易费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们之间的非正式关系。作为新古典主义的代表,Royer和Bhuyan利用新古典分析,分析了一个投资者导向性企业和合作社在市场营销链上如何合作。同时,他们认为市场力量是合作社与其他经济组织进行纵向一体化合作社重要推动力。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在对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因素进行研究时,国内学者基本上都是从农户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分别进行研究的。

2.1国内相关研究回顾

2.1.1农户内部因素分析

我国学者卢向虎,姜太碧,张冬平认为农户自身的差异性对于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同时农户家庭之间的差异性对于其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有十分显著的影响。

上世纪50年代我国的化运动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因此那些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们提到“合作社”这三个字时总是特别的敏感,造成了人们对任何“合作社”都有一种排斥性。农民并不了解现在的合作社与以前的合作社的区别是什么,农民毫无积极性去参加到现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这种情况在那些相对偏远落后的地区尤其明显。

对于农民年龄对农民加入合作社的影响,国内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通常的看法认为,农民的年龄和其学历呈反向变动的趋势,农户的年龄越年轻,他的学历就有可能越高,其对新生事物和新信息的接受和理解也就越快,其对合作社的支持率也就越高,反之其合作意愿也就越低。但是韩杨认为,农户的劳动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地降低,这就从另一个侧面激发了农户参加合作社的意愿,因此户主年龄与合作社支持率呈“U”型分布。

在韩杨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总人口数多和有成员出去打工的家庭,其接收外界信息也就越广,从而对其决策的影响也就越大。但是,姜太碧和朱文在对农户家庭总劳动人口数进行研究时得出的结论却恰恰相反。他们在调查中发现,如果一个家庭的青壮年劳动力足够这个家庭使用,不需要其他外部劳动力的帮助,那么这个家庭对于参加合作社就不会表现出多大的热情。而黄祖辉认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产生和发展中,农民的亲缘关系是其获得各种信息、资源和做出决定的重要途径和参考,这种亲缘关系的影响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初期的生产过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但是,这种亲缘关系绝不是任人唯亲和家族垄断,它所依据的是一种亲缘、忠诚和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生产和出售产品时,能把零散的农户和农产品整合起来,在生产时可以尽可能的降低农户的成本,而在销售时则可以帮助农户获得尽可能高的销售价格。因而对于那些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收入的农户,他们对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十分地积极。同时,为了使农业收入最大化,这些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家庭,会主动与为农服务组织发生联系。

2.1.2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小农经济”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这种分散式的小规模经营方式十分容易受到政策因素的影响。在一些政府支持不力的地区,政府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地位和作用尚不够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没有很好建立起来,一些政府利用其行政权力,强行对合作社进行领导和干预,甚至直接控制着合作社的运营,这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社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成为政府的附庸。而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没有做到很好地引导和扶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合作社出现融资难的问题,由于农业产业自然特性明显、生产周期长、缺乏抵押物、资产专用型强、金融需求小、贷款风险高等原因,资本市场中的金融机构不愿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融资,资金的匮乏也严重地影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自我国2007年颁布并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至今已经有6年了,在这6年中,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但同时,在实践中《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一些不足也逐渐暴漏出来。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这些不足可以归纳为:对合作社成员资格限制过多、对合作社的最低资本金没有限制、没有对合作社联社做出规定、没有关于合作社社区服务方面的规定、没有规定合作社成员对于其份额的处分等。

种植作物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该地农民加入合作社的意愿,而且这个因素是很难改变的。我国学者卢向虎认为,家庭的主导农产品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户对加入合作社的态度,一般来说,技术含量较高、生产性投入较大的农作物,大都是商品作物,其市场化和商品化的程度相对较高,这种农作物的生产和销售对于农户来说很难单独完成,农户需要合作社的支持和帮助,因而就愿意参加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来。而苑鹏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成是以农产品自身的特征和产业特性为前提的,他认为,那些能够在某一个地区组织广泛种植、加工和销售的合作经济组织,其背后必然是有相应的产业基础作为支撑的。张仁寿等则提出那些具有鲜明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其在市场上就具有很好的竞争优势,农户希望加入合作社来获得更丰厚的利益,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就容易形成和发展。同时,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幅度对农户加入合作社的意愿也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幅度与农户加入合作社的意愿呈正比,即价格波动越大,农户越希望加入合作社来尽可能地规避这个风险。

基金项目: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项目(136819013)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于《农村经营管理情况》2013年第11期,2013年4月1日.

[2]emelianoffiV.economictheoryofCooperation[m].annarbor.edwardBrothers,1942.

[3]enkeS.ConsumerCooperativesandeconomicefficiency[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45.35(1):148-155.

[4]pZusman,GCRausser.intraorganizationalinfluenceRelationsandtheoptimalityofcollectiveaction[J].JournalofeconomicsBehaviorandorganization,1994(24):1-17.

[5]Jean-marcBourgeon,RobertGChambers.producerorganizations,Bargainingandasymmetricinformation[J].americanJournalofagriculturaleconomics,1999(3):602-609.

[6]aHarris,BStefanson.newGenerationCooperativesandCooperativetheory[J].JournalofCooperatives,1996(11):15-27.

[7]KHakelius.CooperativeValues-farmers’CooperativesinthemindsoftheFarmers[J].UppsalaSwedishUniversityofagriculturalSciences,1996.

[8]JSRoger,SBhuyan.ForwardintegrationbyFarmerCooperativeComparativeincentivesandimpacts[J].JournalofCooperatives,1995(10):33-48.

[9]李道和.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影响因素及政府扶持机制研究(综述)[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27-32.

[10]何灵,曾伟立.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合作社的构建模式[J].宜宾学院学报,2010.10(11):50-52.

[11]田野.关于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1998(10):67-71.

[12]韩杨.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合作社[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5):16-17.

[13]姜太碧,朱文.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意愿的Logit模型分析——以四川省成都、南充、宜宾、广元地区农户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3):140-141.

[14]黄祖辉,徐旭初.基于能力和关系的合作治理——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的解释[J].浙江社会科学,2006(1):60-66.

[15]刘武,杨雪.论政府公共服务的顾客满意度测量[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29-132.

[16]王天宇.我国农村合作社制度分析[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8(5):34-37.

[17]周秋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不足及完善[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3):6-7.

[18]卢向虎,吕新业,秦富.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意愿的实证分析——基于7省24市(县)农户的调研数据[J].农业经济问题,2008(1):26-31.

[19]苑鹏.试论合作社的本质属性及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本条件[J].农村经营管理,2006.8:16-21+15.

农业发展的因素篇3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对策

一、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湖南是典型的农业大省,湖南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和良好的环境,但也面临不少不少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农业的外向程度不高制约着湖南农业的市场空间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的外向拉动特征,发展外向型农业,积极推进农业国际化,是农业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更是入世后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客观要求。而湖南农副产品创汇能力仅为5.2%,其分值为10.4,非常低。这说明湖南农业的国际参与度很小,农业对经济发展的外汇贡献己趋于负值、传统的粮猪型农业结构,不具有比较优势。

(二)农业科技人员不足制约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软实力

农业科技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农业科研人员不仅担负着农业研究的工作还担负着农业科技的推广重任。湖南农业科研人员相对数值仅为2,不到发达国家的1/10。由于现阶段湖南农业科技人员福利待遇不高,住房条件差,工作条件艰苦,因此年轻的科技人员出国、转行的现象十分突出,甚至有的农村出来的农业科技人员想方设法通过考研、留职停薪再次跳出“农门”。据统计,近10年来,流失的农业科技人员约占科技人员总数的近20%,并且大多是中青年科研骨干。特别是最近几年,一些地方的农技推广机构受到大冲击,由于被撤并、“断奶”,造成人员流失,严重影响了农技推广队伍的稳定,也严重着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软实力。

(三)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制约着现代农业发展的人力资本质量

建国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国民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施行和高等院校的扩招,大大提高了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质。但近年来随着接受教育成本的增加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广大农村有所抬头。农民的孩子考学难、上学难、找工作更难的现象较为普遍。不少农村的孩子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更多的中青年民工因在外打工而把孩子留在家乡让老人看护,“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成为当前农村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因此,农村教育出现危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难以提高的现实应当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据统计,湖南的文盲、半文盲人群主要分布在农村,农村劳动力素质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中小学在校学生流失己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农村教育质量低下,教育结构不能完全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子女受教育成本的提高不同步,教育费用在农民总消费支出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加之农民对子女受教育后的预期收益缺乏信心,这些直接影响了农民子女素质的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偏低使他们很难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转变和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导致农业经济与现代农业建设难以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湖南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一)发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空间

发展现代农业,湖南应该实现农产品由以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转变过程中,更加注重国际市场;在农产品生产由数量效益型为主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过程中,更加注重国际农业标准化;在农业资本构成由以国内融资为主向国内外融资转变过程中,更加突出利用外资;在农业科技由传统技术向高新技术转变过程中,更加注重运用国外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农业。通过利用国外的各种直接和间接投资,弥补湖南农业投入的不足: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耕作技术和优良品种,弥补湖南农业技术的不足;通过出口劳动密集型农产品,进口土地密集型农产品,来弥补湖南土地资源不足,拓展农业发展的空间。

(二)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的人员的保障体系

农业科技的人员的保障体系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工程,我省应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

(三)迅速构建农村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网络,是推动我省农科教结合的战略决策。

以远程教育为主线,建设包括农业院校、电大、农广校、各地(市)农校、县、乡(镇)成教中心(文技校)在内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网络。加大我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力度,不仅从观念上,而且从实际操作运行机制上变"应试教育"为全面的"素质教育",努力探索农业院校、电大、农广校各地(市)农校与农村成教系统(农职中、职专、文技校)相互之间协作的最佳结合部,彻底改变相互之间各自为政,甚至无休止地大打生源竞争战而造成的内耗局面及产生种种弊端,引导各类学校在农村这个普教、职教、成教"三教统筹"的大教育网络中,找准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位置,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这种与当地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的多功能综合型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网络,必将推进我省农科教结合与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的综合改革,增强教育为农村经济发展及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整体功能。

参考文献:

[1]宝川.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推进措施.[J].唯实,20o6(12):

[2〕邱[1〕夏剑锋.走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道路[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6)

[3〕黄传武.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困境和途径[J].经济纵横2006(8):

农业发展的因素篇4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农业生产基地,担负着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林木、瓜果蔬菜、畜牧和水产的生产任务,并且是目前国内最具农业开垦潜力的战略性地域。由于受到东北地区庞大平原地貌的影响,农业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经营成为可能。近年来,东北地区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在我国已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东北地区的整体水平仍处在农业机械化中级阶段的起步阶段。因此,积极推进东北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加强和巩固新形势下东北区的农业基础地位,对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及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农业机械化发展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为推进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发展,需要对东北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和影响制约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针对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一)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机械化结构不均衡。

近年来,东北地区的农业机械装备种类、数量及水平均有较大的提升。截至2011年底,黑、吉、辽三省的农业机械总动力分别为25,580kkw、23,550kkw、40,980kkw,分别比2006年增加了28.21%、49.78%、59.41%。大中拖拉机增长迅速,黑、吉、辽三省大中拖拉机2011年的拥有量较2006年分别增加了287.08%、845.50%和109.72%。同时,东北地区农针对特定农作物的专业农种类和设备数量也有所增加,大中型配套农具的保有量增长迅速。东北地区农业机械装备数量和种类的提升,尤其是农机总动力的迅速增长,使得东北地区在单位耕种面积上的农机总动力较以往的农机总动力有了显著提高,改变了东北地区在农机装备水平上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局面。尽管如此,东北地区的农业机械装备在结构上仍存在着不均衡性,具体表现在:小型农用机械数量多,大中型农用机械数量有待提高;国有农场和示范农机户的大中型农用机械装备迅速增长,而广大农村地区的大中型农用机械还没有普及;耕种用机械化水平显著高于播种和收割用机械化水平;粮食作物使用农用机械较多,经济作物使用农用机械较少,很多蔬菜、果树所能使用的相关农机具还没有成型的机械产品,所以不能满足市场的广大需求。

(二)田间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但农业机械的研发能力不足。

近年来,东北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的田间作业程度不断增长。据辽宁省的统计,2011年辽宁省田间作业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比两年前增长了21.8个百分点,达到了66.8%。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生产的薄弱环节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全省耕种收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由2005年的33%提高到2010年的61%。黑龙江省的耕种收获田间作业用农机化综合程度达到90%,综合机械化水平位居全国第一,已基本实现机械化。尽管如此,东北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仍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田间作业机械化程度水平也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先进农业机械装备的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不足,严重限制了东北地区田间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升。农用机械科研单位经费与人才短缺,造成农机制造的整体创新能力不足;由于生产制造企业缺乏创新意识,使得农业机械装备更新换代速度慢,影响田间机械化作业效率的提升。

(三)农业机械设备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但教育培训不足。

在当前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刺激下,东北地区出现了大量的专业合作社和服务组织。至2013年末,东北三省合作社数量总计达到11.7万户,是2008年的9.67倍,其中辽宁省合作社数量约2.8万户,吉林省达到4.3万户,黑龙江省达到4.57万户。这些专业合作组织在成员的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农机作业效率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户。合作组织中的农机具使用时间高于未参加的使用时间,提高了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农业机械设备专业合作社和服务组织,是未来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已经成为东北地区组织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虽然近些年来东北地区在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服务组织方面发展势头很好,但是没有形成应有的规模,农业机械装备在社会化服务中使用的还不够规范。对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在农业机械化的操作和使用上的教育和培训不够,缺乏相应的培训机构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培训队伍,没有跟上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脚步。在农业机械装备人员的培训上,培训条件落后、培训能力不足,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广大农机用户的需求,使得大型农用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的故障不断,利用率低下,磨损率较高。

三、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农民收入,是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财政基础。

由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使得农民人均收入过低,严重影响农民对土地的投入,阻碍了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过程。一是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作业的收费标准不一和农机经营者的垄断作业,影响了农户进行机械化作业的积极性;二是政府的农机设备购置补贴的情况各地区各异,影响了大中型农业机械设备农户自行购置的能力,造成东北地区机械结构不均衡,加之现有大中型农业机械设备的严重老化,农业机械设备更新换代能力不足。现阶段,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基本平衡,甚至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农业人口的增加和农民进城务工变得困难,都使得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使得农民没有能力购置必需的农机设备。但农业生产的综合性、分散性、季节性以及地域性又需要多种类大量农机具,由于资金缺少使得农户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不足,生产出现大量萎缩,使得农民滞留在小块农田的生产上,有限的农产品产出根本无法提高农民的收入,由此严重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二)耕地经营规模,是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耕地经营规模受到包括耕地本身在内的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户家庭联产承包的经营模式,尽管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按人均分配的耕地过于零碎,难以实现规模化的机械耕作方式,使得小农经营的原始耕作方式依然普遍存在,狭小的耕地经营规模直接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同时,相对狭小的经营规模也影响了政府和农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对农用机械设备的资金和精力投入。一方面,资金的缺乏导致东北地区大型的农业机械设备建设难以实施,同时也使得部分农机科研成果的推广难以进行。另一方面,人才的匮乏使得新型农业机械设备的研制、开发和引进工作严重滞后,满足不了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求。

(三)农民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社会条件。

农业机械的供应、修理、技术支持以及其他与农业机械化有关的社会服务,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社会条件。在专业的农业机械制造企业与农机使用单位以及农机作业委托机构与农户之间,需要专业合作组织完善中间服务环节对急需的机械、设备和零部件的供应,并提供修理服务与技术支持,同时为农户提供必要的生产资料及相应配备。因此,农业机械化发展必须考虑农业机械设备专业合作组织的社会服务水平。但现阶段,东北地区的服务化体系还不健全,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偏低,使得农业机械化专业领域的人才短缺,不能满足机械设备服务技术领域的需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和农机部门忽视了对农业机械人才的培育工作,缺乏对农业机械的使用、维修以及技术支持的人才培训;二是农户在接受新科技、新产品时思想比较保守,也是农机推广发展的一大阻力。

四、加速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机补贴制度。

一是完善农民的医疗、养老、意外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降低农民经济支出同时使其能安心于农业生产或发展其他行业,增加收入,也能放心将土地交出,便于土地的集中规模化经营。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土地荒芜浪费,集中的土地便于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而且可以确保优质粮的生产,提高农民收入,使其有足够的资金购置大中型农业机械设备。二是完善东北地区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以农业机械种类来确定补贴额度,促进地区间在购置农业机械补贴上的对等。同时要切断农业机械制造企业、经销商和政府主管部门间的利益关系联系,增强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透明度,减少补贴漏洞,使得补贴资金真正到达农民身上。对于东北地区机械化结构不均衡性,确定重点农业机械器具的补贴力度,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集中资金补贴重点农机具,凸显补贴效果。

(二)进行土地产权制度创新。

进行土地产权制度变迁,改变土地产权关系模糊、土地无偿使用和缺乏经济效益机制约束的现状,使得土地资源能在更大范围内流转和合理配置。对小规模的家庭联产承包的土地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新的土地产权承包制度,具体可实行的措施有:一是通过承包权调整,建立基于集体农产模式的大规模化经营;二是通过农户间的协商合作,建立起基于家庭的规模经营;三是通过“反租倒包”,实现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形式的规模经营;四是通过股份合作制,建立公司性质的土地规模经营。

(三)加强农业机械化服务专业化。

农业发展的因素篇5

关键词:订单农业制约因素对策措施

订单农业又称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是指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与农产品购买者签订的合同组织安排生产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订单农业通过合同的形式把购销双方紧密结合起来,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按照合同的规定完成产销活动的全过程。订单农业是在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农产品总量由供不应求转为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的形势下发展起来的,对于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订单农业运行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一些企业和农户的信用观念和法律意识不强,订单兑现率低;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信息等服务和有效的监管,合同双方利益受损现象经常发生;更有甚者,有些企业利用订单农业进行合同欺诈,如海南锦绣大地公司诱骗十多个省份上万农户种植仙人掌,涉案金额高达数亿元。诸多问题使订单农业发展雪上加霜。订单农业的组织模式很多,从目前发展现状看,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与农民签订购销合同是订单农业的主要组织模式,本文所研究的主要是这种形式的订单农业。

订单农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目前,订单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公司与农户合作的主要形式。但是,从订单农业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可以看出,订单农业发展极不稳定,影响了订单农业正常功能的发挥。根据农业部公布的数字显示,订单农业合同兑现率都不足20%,有80%以上的合同最终未能兑现。那么,是什么因素制约了订单农业的发展呢?笔者结合在河北省丰润县的调查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订单农业中龙头企业少,容易形成垄断。目前竞争性的统一的全国市场还未建立,农产品市场竞争不充分,容易形成封闭市场中企业的垄断行为,加之地方龙头企业少,农产品收购极易形成买方垄断,从而形成地方垄断价格和垄断收购量,订单农业中农产品的收购价格由龙头企业单方定价,遇到市场价格低于合同订单收购价时,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企业常常压级压价或以各种理由限收,由于农产品的易腐性质,小农户又无力进行远程运输,使农户利益受到很大的损失。下面结合丰润县的龙头企业进行分析。

丰润县共有八个乳品加工企业,每天共收购本地鲜奶1270吨,其中,最大的是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唐山事业部(以下简称蒙牛公司),为640吨,其次是乐百氏(丰润)食品有限公司和均瑶集团丰润分公司,分别是300吨和120吨,蒙牛、乐百氏、均瑶三家龙头企业的日收购本地鲜奶量占到全部丰润县乳品加工企业收购量的83%,几乎垄断了丰润地区的牛奶收购。这三家龙头企业全部是合同收购牛奶,其余五个本地企业日收购本地鲜奶量仅为210吨,其价格跟着三家大企业走。据公司有关人员透露,这三家大企业不定时开会协商牛奶收购价格,最后定出一个价格标准,农户根本没有参与合同定价的权利。如果公司与农户不按市场价格机制来确定农产品的价格,双方在追求利润最大化之时,都以损害对方利益作为前提,那么就必然产生毁约的现象。不寻求一个市场均衡价格,合同订单的有效性就低,这是作为“经济人”的公司与农户为逃避损失做出的必然选择。

农户生产技术水平低,生产规模小,产出量低。订单农业中农产品的产出量不仅影响农户收入水平的高低,而且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起着直接制约作用。从1984年到2004年的20年间,丰润县的牛奶业呈快速发展态势。鲜奶产量由1482吨增长到31万吨,但是随着企业日加工能力的快速增强,鲜奶还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蒙牛公司2002年在丰润地区投资2.4亿元设计年产20万吨液态奶项目,有八条生产线,日处理鲜奶能力为1300吨,而目前本地只能提供640吨,其余依靠从秦皇岛、天津等地调入。从外部调入,加大了企业的运输成本,减少了企业的收益,从而制约了龙头企业的发展。

农产品供给量的大小取决于农户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的高低。丰润县奶牛养殖户多,但是饲养规模很小,产出量低下,奶牛单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丰润县共有奶牛养殖户35620户,其中5头以上的户数为2095户,仅占5.8%,10头以上的741户,仅占2%,百头以上的60户,占0.01%,户均不到3头,远没有达到最低规模经济的要求,生产效率低下。农业是规模效益十分明显的产业,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是订单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订单农业中,和大户相比,分散的小农户会增加企业的服务成本、管理成本、监督成本和协调成本,并且大户在生产上的均衡性、批量性、标准性方面比小农户更符合企业生产流程的技术要求,所以大户理所当然成为订单农业中龙头企业的首选对象。丰润县东那母庄的周文兴奶牛养殖场,于2001年8月自投资金500万元建设,目前奶牛饲养规模达到480头,年收入近200万元。奶牛日产奶量平均能达到65斤,高出小农户20斤,企业对他的收奶价每斤高出小农户0.15元,又由于其牛奶质量好,成为龙头企业的免检原料奶。目前每头牛年创产值可以达到3万元,这是小规模农户无法比及的。而且相对于小农户来说,养殖大户在资金、劳务、管理、技术服务、兽医、饲料采购等方面也都显示出了成本优势。

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介入订单农业过多,影响其实际运行效果。订单农业这种新的农业产销模式要求政府体制和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农业生产经营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然而形成于计划经济年代的地方政府职能定位和管理模式,虽然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仍然没有彻底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职能模式和运行方式的束缚,对订单农业行政干预过多。丰润区塞宝公司是一家以种植饲草料为主的股份制公司,2004年饲草料种植6000亩,与当地养殖户签订产销合同1650份。但是合同价格由当地政府规定:干草每斤0.15元,青贮玉米每斤0.04元。由于价格大大低于区外价格,使公司2004年少收入近10万元。

政府在订单农业的发展中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是订单农业的有效维护者,龙头企业的引入、农产品基地的扶持、对企业和农户的服务以及订单农业各主体矛盾冲突都离不开政府,但是,订单农业的市场主体是企业和农户,政府不宜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可是,政府为解决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问题,有时直接与加工企业签订合同,然后层层分解,落实到户。政府不恰当的介入是与市场经济相违背的。按照《合同法》和《担保法》,政府不具备法人和担保资格,政府与企业签订的合同是没有法律效力的,这种合同对农民和企业均缺乏约束力。一旦订单农业发生纠纷,政府往往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缺乏农民自己的组织,农户在订单农业中处于弱势地位,有损于农业的利益。订单农业中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是一种市场经济行为,公司与农户都是市场中平等的主体,各方都应遵守市场的价值规律,按照价格机制的要求来进行规范和约束其行为。从产业组织方式看,“龙头企业+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是一个由少数龙头企业对数量众多农户的表现形式,实质是接近于买方垄断的产业组织形式,这就造成分散的农户与龙头企业的地位不对等,农户的谈判地位明显不如龙头企业,很难与龙头企业讨价还价。在订单的履行过程中,一旦发生纠纷,那么因其经济实力和知识水平所限,无法与势力强大的公司对抗,很难获得一个实质上的平等诉讼地位,加之农产品的鲜活易腐性使农户拒交或转移买主的难度大。农户的弱势主体地位还表现在订单农业的合同基本上都属于龙头企业的“格式化合同”形式,农户处于被动接受条款的地位。合同偏重于维护龙头企业的利益。丰润区也有奶牛协会,但由于成立时间短,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组织管理松散,而且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够宽松,政府支持和扶持政策力度不够等问题,奶牛协会有名无实。

完善订单农业发展的对策

虽然订单农业在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就过去的农业交易方式看,订单农业仍是帕累托改进。应该设计更为合理的制度安排来规范订单农业,减少其问题发生的诱因和条件。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

建设和引进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形成较充分的市场竞争机制,保护订单农业中农户的利益。订单农业的发展得益于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而要形成较充分的农产品市场竞争机制还需要龙头企业数量的增加,因此,建设一批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立足当地,扶持和培养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当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支持应从以下几点做起:税收优惠,融资倾斜。企业对资金需求量较大,对其融资需求应尽量满足。银行要在信贷利率、放贷规模等方面予以倾斜。人才培养。人力资本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应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帮助企业培养技术、管理、营销、策划等各方面的人才。二是制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吸引外地甚至国外的农业企业来本地投资,形成较充分的市场竞争机制,在价格的形成与风险的分散方面有效保护农民的利益。

农业发展规模化,完善农产品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从农产品的数量与质量提高订单农业的效率。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目前主要是以千千万万的小农户生产为主,而小农户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很难满足龙头企业的生产要求。在订单农业中,如果农户生产出的农产品不能保质、保量卖给企业,不仅影响龙头企业产成品的质量,还会延长生产周期,增加生产成本,最终使企业的经济利益明显受损。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是订单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培养农产品生产规模大户。

短时期内要解决订单农业中农产品供不应求的矛盾,应通过向农业生产者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来提高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目前,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构建合理的基层技术服务推广体系,充分发挥当地畜牧兽医站的技术优势;二是要放宽搞活农业科技的政策,稳定农业科技队伍,调动各部门技术人员为订单农业服务的积极性;三是通过建立培训制度和示范户等形式加快目前农户急需的良种奶牛饲养技术,饲料配方技术、疾病防治技术等的推广和普及,使他们掌握应有的科技知识和生产技能,从而保证订单农业的顺利实施;四是政府的技术服务要与企业的技术服务相结合。

政府充分发挥服务、引导和协调功能,建立订单农业的保护和支持体系。订单农业基本上是市场行为。但是订单农业的建立和发展,必须要有政府支持,要有政府的积极组织、协助、推动。作为订单农业发展的基本推动力和订单农业有效运作的维护者,政府在建立订单农业的保护和支持体系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规范政府行为。订单农业的市场行为主体是公司与农户,政府是订单农业的服务主体而不是签约主体,政府不应干预市场主体正常的经济行为;二是充分发挥政府在订单农业中的引导与协调作用。由于订单农业中农户与龙头企业存在诸多的不对称,如果没有政府的引导与协调,双方的交易成本会大大增加,订单农业难以发展;三是搞好服务。政府要为农民提供农村产品供求信息网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职业技能培训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这些对增加农民生产的后劲和农民增收都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四是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订单农业涉及到工商、税务、银行、科技、技术监督等诸多部门、诸多行业的利益关系,涉及到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各方面,因而关系错综复杂,通过政府进行协调,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积极作用,按照订单农业发展的规律,形成订单农业发展的合力。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完善订单农业的组织模式,促进订单农业顺利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成员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它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以一个整体代表农民利益进入市场,从而与企业有了平等对话的实力。只有农业利益团体与其他利益团体能平等对话时,市场中农产品价格均衡点才会出现,从而实现双方共赢。订单农业的组织模式变为“公司+农民合作组织+农户”后,可有效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与经营规模,提高农民抵御来自市场、自然和技术等方面风险的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而这一模式对企业也十分有利。与单个农户相比,合作组织的经济实力更强,更值得信任,企业更愿意与之建立长期稳定的契约关系。这种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合作组织对农户机会主义行为的监督和约束,也节约了签约、执行和监督成本,相对降低了交易成本,使订单农业契约关系趋于稳定。目前丰润地区的农民合作组织严重缺乏,订单农业中许多本应由合作组织承担的职能要由政府来做,增加了政府的工作强度与难度。其实和政府相比,合作组织的经济实力要更强,操作更加灵活。因此,今后在订单农业的发展中要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按照使用者是受益者、使用者是所有者和使用者是管理者三个方面的原则组建农民合作组织,提高订单农业中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参考文献

1.刘凤芹.不完全合约与履约障碍—以订单农业为例.经济研究,2003(4)

2.尹云松等.公司与农户间商品契约的类型及其稳定性考察.中国农村经济,2003(8)

3.陈郁.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序言.上海三联书店,1996

作者简介:

辛岭,1971年生,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农业发展的因素篇6

摘要: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着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受许多因素影响。本文是从人口角度、农村生产力水平、农村土地制度以及农村科学技术创新水平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影响因素

一、从人口角度来看

1.农村人口数量及质量

从我国人口数量分布看,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应该放在农村。我国目前有13亿人口,将近8亿生活在农村。全国有7.86亿劳动力,其中农村劳动力比例超过60%。在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人口很高比例的情况下,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重中之重的是要妥善管理和处理好农村的劳动力合理分配的问题。“我国农村人口性别构成的主要特点是,男女构成比例基本平衡,但从农村劳动力的性别构成看,农村女性劳动力占农村比重有上升趋势,而且农村女性劳动力的绝对数不断增加,这是因为由于市场经济的拉动,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致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而且农村转移劳动力多以青壮年男性为主,文化程度高,致使农村缺乏有知识文化的劳动力人群。”[1]同时“在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机制,如何讲农村人口数量转变为质量优势,对于繁荣农村经济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尤为重要。

2.农村人口素质水平状况

在我国将近80%人口是农民,农民的现代化在我国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已成为农村现代化的一个瓶颈。“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比较匮乏,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据统计,我国农业劳动力平均接受教育的时间与世界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相差四年,与发达的英国、美国等国农业劳动力受教育近20年相差更远。二是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不强,思想道德素质需要提高。随着农村开放的深入,某些腐朽的价值观念渗透到农村意识形态领域,侵蚀着农民的思想,一些农村宗教、地域、家族观念根深蒂固,封建迷信、陈规陋习还不同程度存在;三是农民经营和管理能力低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信息意识薄弱,农民组织化程度需要提高,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需要加强。”[2]农村人口素质不高,已经成为农村劳动力走向城市的瓶颈,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良好发展。

二、从农村生产力水平来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作为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从发达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来看,高度发达的生产力、雄厚的物质基础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农村生产力同一般生产力一样,推动着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信息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我国农村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这与科技和管理要素的作用密不可分。但也应该看到,我国农村生产力落后的状况并未根本改观。在广大农村,农业生产仍然以手工劳动为主,大多数地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市场化程度较低,自给半自给经济比重仍然较大;农业人口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大;农民收入不高,生活水平总体上较低;城乡差别较大,农村内部经济发展也不平衡。[3]农业科学技术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然而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比较低,一直处于42%以下,远远地域农业发达国家所占比例。这种状况如不彻底改变,就很难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很难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就不能推动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实现。

三、从农村土地制度来看

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始终被认为是决定经济社会主义性质的基础。由于土地的特殊重要性,决定了土地制度不仅是农业部门最重要的制度安排,而且是整个社会经济制度最基本的方面。特别是对于那些农业比重还很高甚至是国民经济主体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土地制度更成为整个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从我国总体技术特征来看,我国尚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广大中西部地区,传统农业的特征还相当明显。全社会70%左右的人口仍然要依靠这个最原始产业提供生存保障,近50%的社会劳动人口仍然只能从农业中得到就业机会。”[4]根据马克思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原理,现阶段土地制度安排必须与农业发展过度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而不能超越农业发展阶段去建构现代农业阶段的先进的土地制度模式。现阶段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极大的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生产热情的提高,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结果又一定程度是回到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这样的生产模式本身不适合于特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近年来国家年中央政府提出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方式,但由于受现有土地制度的制约影响,发展的趋势非常缓慢。

四、从农村科学技术创新水平来看

技术创新是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能力。我国农业创新新技术供给不足。近几年来,几乎没有出现重大突破性进展。其原因在于农业高新技术体系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农业资源开发技术发展不平衡。缺乏有效的农业高新技术推广中介机制,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通过转化机制缩短技术创新时滞,缩短技术发明或缩短与使用者之间的距离。农业技术推广则是重要一环。从目前看,农业推广体系不健全、不完善,推广工作以创收为主要目的,停留于物资性技术买卖等是影响中国分撒经营农户吸纳新技术的主要原因。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缺乏采用新技术的动力,农户客观上缺乏采用新技术的资本,主观上又由于农业技术潜在的风险性,其资本和劳动投入的非农化趋势十分明显。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于农业技术的投入,投入比重也是逐年增加。以此来面对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科技发展水平仍较为落后的现状。这一重要的政策转变更着眼于长远发展,也同时对农业科技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建立稳定的农业技术增长的长效机制。

综上所述,影响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的因素还在不断出现,因此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来促进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作者单位: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卓.《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贫困问题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2004年第6期。

[2]左涛.《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困境及其策略探讨》,《传承》,2009年,第8期。

农业发展的因素篇7

关键词:农业保险;制度建设;供给创造;农险营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又是典型的风险产业,解决“三农”问题事关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向工业化社会转型的实现。其中,如何有效控制和化解农业风险从而稳定及提高农民收入是关键。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一、农业保险的特点

(一)风险单位很大,使风险难以分散

对于农业保险来讲,一个风险单位往往涉及到几个县或地区,特别是洪涝灾害或是干旱的影响范围更加广泛。按照大多数法则的要求,被保险的保险标的数目要足够大,才能分散风险。但是农业风险单位过大,会使其在一个县、省或更大范围的空间内都难以得到有效分散。

(二)农业保险经营的高风险与高成本

农业生产具有高风险,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同时也依赖于当地的经济与技术发展水平,如治理病虫害的技术以及风险事故的防范装备等。一旦保险事故发生,财产损失都相当高,赔付率也是居高不下,而且农业在空间上有很大的分散性,农业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利用有明显的季节性,这就加大了风险区划与确定保险费率的工作量,进而也导致了农业保险的高成本。

(三)农业保险所承保风险的区域性明显并且具有广泛的伴生性

农业灾害特别是自然灾害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不同的地区的灾害类型,风险频率以及风险强度差异也很大,这些特点是由地理与气候的分异规律来决定的。并且农业风险的损失很容易扩大,一种风险事故会引起其他风险事故的发生,这就很难区分各种风险事故各自的损失后果,从而也给单一风险理赔带来了麻烦。

(四)农业保险的高费率

由于受到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农业灾害发生的频率很高,尤其是在我国自然灾害更加频繁。且灾害一旦发生,牵涉的区域相当广泛,由此造成的损失规模也相当大,所以在拟定费率的时候会据此制定高比率的农业保险费率。

(五)农业保险存在特殊的技术障碍

农业灾害损失在年际间的差别很大,纯费率要以长期平均损失率为基础,而由于资料不足与缺失,保险费率难以拟定。各地的农业实践不同,自然灾害性质与频率强度也有差异,造成了合理的保险责任难以确定。此外,农业保险的保险标的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其价格在不断的变化,很难估算预期利益与损失程度,所以又难以定损理赔。最后,农业保险若是小规模经营,很难分散风险,使得经营农业保险具有很大的冒险性。

(六)农业保险的主观能动影响大

农业保险标的是在人的照料下的活的动植物,它们的生长与饲养都离不开人的作用。相同作物,其品种选择、耕作方式以及精心程度的差异必然会带来产量的不同,并且同样的灾害,被保险人可以预见到或是积极抗灾,灾后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就可能减少或不受损失。所以农业保险受被保险人的主观行为影响很大。另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情况是熟知的,而保险人却往往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困境,骗赔现象也时有发生,逆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存在同样给农业保险的开展带来了难题。

二、中国农业保险存在问题及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因素分析

我国农业保险客观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表现在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供给增长乏力、法规不健全、财政扶持太少、农业再保险体系缺失、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及广大农民保险意识过低等。尤其是我国农业保险的基础十分薄弱,从1982年开始经营农业保险,政策支持不到位,并且风险高,赔付率一直居高不下。1985~2004年大部分处于都是亏损状态,1994年开始农业保险险种逐渐减少,呈现出萎缩的趋势,到2004年底,农业保险收入才3.67亿元。可见,我国农业保险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与普及,并且使得农业保险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因素有:

(一)农业保险制度因素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采取的是重点试验的做法,并没有在广大的农村普及开来。再加上我国对农业一贯实施保护价格政策以及补贴政策,没有充分认识到农业保险对于农村经济稳定的重要性,这就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缺失与不完善。

(二)农业保险组织实施系统因素

正是由于农业保险所固有的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等特征,使得商业保险公司望而生畏,广大农户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政府则是由于财政实力薄弱,爱莫能助,最终导致中国巨大的农业保险市场无人涉足。我国的农业保险组织实施系统尚有待加强。

(三)农业保险利益因素

商业保险的经营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而对于农业保险却是高成本、高风险、高赔付,严重影响了保险公司的正常、稳健经营,出现“保费高了农民交不起,保费低了公司赔不起”的现实情况,使保险公司不但无利可图,反而常常亏损,所以农业保险是欲兴不能。

(四)农业保险销售渠道因素

一直以来,我国农业保险都只是进行重点试验,仅仅承保为数很少的农业种植与养殖的品种,并且承保规模小,以强制投保为主,而自愿投保也是被动地等待农户来投保。这些制度上的安排造成农业保险产品的销售渠道单一。许多保险公司都不重视农业保险销售渠道的扩展与维护,不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农户参加保险,而主要原因在于农业保险的低收益,保险人开展保险业务并非自愿,而是出于政策上的需要或强制执行。

(五)农业保险产品体系因素

在我国多年来的实践中,农业保险险种单一,保险标的品种少,而且多为一般性的农作物与禽畜类,很少涉及经济作物与特种养殖,并且为了便于操作,多为一切险,没有形成系列化的农业产品体系。单一的农业保险产品无法满足广大农民多样化的需求,保险产品的选择空间过于狭小,也使得农业保险的购买力下降。没有意识到农业保险产品多样化的重要性,不重视创新,没有完善的农业保险产品研发、设计体系,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受挫的一个原因。

(六)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因素

由于我国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农业保险的供给方对吸收农业保险投保人采取消极等待的态度,农业保险的政策强制性特点很明显,农业保险市场竞争并不激烈,可以说不存在市场竞争。因此保险人也没有必要通过服务来吸引、占领市场,这样就使得农业保险服务意识缺失,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保前、保中、保后全方位服务的规范与制度。这一服务上的空白,是我国农业保险落后的又一诱因。

(七)农业保险人才体系因素

农业保险在操作上有较高的技术要求,例如保险费率拟定、损失评估等,此外,农业防灾防损与保险期间监管都要求有专门的农业保险技术人员来操作才能有效地减少保险风险损失,降低赔损率。另一方面,农业保险中介人才包括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公估人等都需要懂得农业保险专业知识,而这都是我国保险领域所缺乏的。一直以来,我国农业保险都未能发展起来,主要原因就是忽略了对相关人才的培养。转贴于

(八)农民的保险意识因素

农业保险的高风险与高成本往往使得农业保险的费率较高,而高保费又令更多的农民买不起保险。据了解,一些地方农作物险种的费率高达9%~10%,这对目前收入不高,余款不多的农民来说负担过重。当然也不乏一些对保险缺乏正确的了解和认识的农户,在被保险公司合理拒赔后就对保险产生了错误的不信任感;或是抱有严重的侥幸心理,认为买保险是加重自身的经济负担,能免则免,保险意识不强。加之其灾年依赖救济的心理,造成他们的投保积极性不高。

三、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农业保险制度保障系统

制定实施农业保险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加快发展步伐。成立国家农业保险管理总局,下设农业部,研制全国统一的农业保险发展规划与政策,对农业保险业务,进行专业指导与监督管理,还要完善农业保险法制,促进农业保险市场的有序进行。农业保险制度保障系统作为农业保险运作的宏观环境,需要从各个方面构建良好的农业保险制度环境,以规范与引导中国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

(二)实现农业保险组织形式创新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再加上国家财政能力有限,对于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所有制形式应该更加放开,避免单一的组织形式,以便通过更加宽松的制度环境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为投资者提供更加有吸引力的回报预期,实现农业保险组织形式的创新。基于我国的现实国情,在农业保险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经济落后,农业商品率不高,农民收入低的地区,采用强制投保的形式;农业商品率较高,农民生活达到温饱和宽裕的区域,适合走互助合作的道路;而经济发达,农业商品率高的区域,则适合实行“强制投保与自愿投保相结合”的原则,采取“联合共保,共担风险”的农业保险模式(李友声,文章代;1998)。

(三)建立合理的农业保险利益分配机制

为了体现农业保险的公平原则,必须本着“保费负担应体现利益与负担相对称”的利益分配原则,农业保险的资金应从社会这个更大的层面上来征收,将保险费平摊到每一个消费者。这就要求将保费列入生产成本的一部分,计入农产品的价格当中,即把农业保险高额的保费由价格机制转嫁给消费者来承担。这样,大大减轻了农民的保费负担,同时又不会因为农产品的价格涨幅太大而引起需求减少。

(四)拓展农业保险销售渠道

依托“农村村委会”的形式来展开销售农业保险,这样可以进行集中的宣传与推广,获得极高的市场渗透力与推广速度,同时还尽快开拓市场。另一方面,农业保险的销售还应该与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金融机构联合与互动,通过这些机构的参与来销售农业保险产品。

(五)开发农业保险产品体系

针对不同农户的个性化的需求,设计研发系列化的农业保险产品。此外,农业保险产品的开发贵在创新,险种要多样化,保费标准、费率拟定都应该体现科学化、标准化的原则,设定不同的档次以供农户选择。

(六)完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

积极主动地上门服务,进入农村与农户,了解农民的现实需求,掌握第一手的资料,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同时针对投保人的要求,适当调整服务时间,优化产品,简化手续,为投保人提供尽可能便捷的服务。牢固树立“忠诚服务,笃守信誉”的服务意识,进一步建立健全全方位的服务规范与制度,切实加强保险宣传服务力度。

(七)加强农业保险人才培养

缺乏农业保险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应该加快人才的培养,尽快解决人才瓶颈的制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业保险人才队伍。其次,农业保险公司内部也需要配备熟知农业保险业务并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才,资金投资人才,产品开发设计人才以及营销人才,还有风险评估人员、精算师、承保员、理赔员等各个环节的专业工作人员。政府应在这方面加大投资力度,鼓励正规的教育系统开办农业保险专业的同时,引导农业保险在职人员进行专业再教育与在职培训。

(八)宣传农业保险消费意识

作为保险销售人员,应该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需求,开展农户保险知识的培训,利用农业保险专家或特殊的农业保险事件专访,印制手册,开展广告公关活动等进行宣传,必要时还要参加义务工作队,协助农村村委会或种植专业户、养殖专业户、特色农业基地等推进农业保险知识的普及与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友声,文章代.祸兮?福兮?中国保险问题报告[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8,9

[2]王国军,庹国柱.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12.

[3]刘京生.知识经济与保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

[4]戴凤强.建立政策性农业再保险保障体系和农业巨灾风险再保险联合体[n].国际金融报,2006-3-10,103.

农业发展的因素篇8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因素对策

一、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1)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低。农产品加工技术差,产品附加值低。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指出,农业科技在整个农业发展中贡献率比较低的现象确实是存在。据有关专家评估,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只有48%左右,而发达国家超过78%。

(2)劳动力劳动素质较低,劳动力的年龄与性别结构呈逐年恶化的趋势。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农村劳动力有4.8亿,我们农民是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我国重要的人力资源。由于农业生产效率低,大部分青壮年选择抛弃耕地、化地为林转移到大城市打工来增加收入,留下来从事生产的主要是妇女和老人。这样,客观上虽然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却形成了农业生产效率持续下降和农民越来越不重视农业生产的恶性循环。

(3)中国人多地少,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低。农户家庭的土地经营规模很小,户均只有0.5公顷,而且农田结构零散,不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运作,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4)农业市场不完善,销售渠道不顺畅。农产品销路窄,生产的目的性不够强。多数农民不具备主动搜集买方信息的能力和意识,产品主要销往本地市镇,造成供过于求、农产品价格过低。以洛阳镇的蔬菜生产为例,大棚蔬菜的生产具有一定的规模,但菜农并没有利用当地高速公路和省道交汇这一区位优势将生产销往武汉、外省等更广阔的市场。

(5)农业产业结构上的缺陷和行业交流吧。良好的行业氛围和通畅的行业交流是促进一个行业发展的必须条件。

(6)未充分利用丘陵区农田分散分布的特点,因地制宜体现得不够充分。以我的家乡洛阳镇为例,类似平原的大面积农田较少,而梯田较多。在类似平原的地区,可以适当合并农田进行机械化生产并种植小麦、水稻等传统农作物,而在梯田区,可以种植茶叶、药材、花卉等特色农作物并形成一定规模以发展特色农业。

(7)生产分散,不利于形成规模和品牌,盲目扎堆导致产品价格暴跌。以洛阳镇的银杏叶、黑木耳种植为例,黑木耳引进的前三年,市场价一度达到30―40元/斤,但由于农民竞相种植黑木耳,其产量过大,价格跌倒20/斤以下。另外,由于黑木耳生产“各自为政”,品种质量参差不齐,没有进行统一贴牌销售,造成生产有规模没品牌,农民只能从中赚取“辛苦钱”。我认为,政府应对农民进行引导,帮助达标农产品获得品牌或商标并对生产进行统一指导。

(8)农产品市场价格混乱,交易过程不规范(如使用有问题的量器),压低农产品价格和“黑”农民劳动成果的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农产品正常交易和农民生产积极性。我认为,政府和物价部门、税务部门应主动执法,打击不法商贩,规范农产品交易行为,保证交易的公平性。

(9)承包不透明,影响了生产资料充分发挥其效益和农民承包经营的积极性。我认为,政府应当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招标过程完全置于农民们的全程监督之下并为他们的监督权提供保证,不让他们对招标有“局外人“之感。

(10)大部分农民保护和利用旅游资源的意识较差。“千年银杏谷“是洛阳镇正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可是当地农民为了种黑木耳和卖野生动物赚钱,大肆偷伐林木和捕猎野生鸟类、野猪、野羊、獾类等野生动物,有的甚至从事塑料二次利用等高污染的生产,给景区的生态质量带来了一定影响。

(11)破坏性发展仍然存在,干部群众可持续发展观念差。以洛阳镇为例,在建设高速公路、外租土地等过程中,由于忽视了耕地保护,导致大片农田变为不可耕地而废弃。由于重晶石、石灰石、粘土的过度开采和简单利用,导致一些耕地和山体废弃,原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农民失业。

(12)干部发展眼光不够长远、服务素质不高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应对策略浅析

(1)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应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调整支出结构,更多地承担起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重点做好农田水利设施,电力、公路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同时,加大对这些设施的后续管理工作力度,每一项投入都应做好可行性研究和合理的勘察设计工作,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并使之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2)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业效益。我们要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应着力做到以下几点:①增加科教兴农的投入。一方面加大财政对农技研究推广的转移支出,另一方面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科研究推广,特别是农业产业企业要加大投入,促进自主创新。②加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农业科技体制,创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信息体系。③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

(3)拓展新产业,发展特色经济。所谓拓展新产业首先要使农业升级,由原来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升产业档次,开发产业功能,构建集生产、经济、生态、文化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业。

农业发展的因素篇9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新生代农民工占整个农村流动劳动力人口的大部分,他们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后备劳动力资源。

1 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内涵和特点

①概念内涵。新生代农民工是指1980年以后出生、年龄在16-30岁之间、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外出务工、主要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劳动,但户籍身份是农民的劳动者。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超过1亿人,已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是当代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父辈,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特征有许多积极的变化,如文化程度总体较高,有较远的人生职业规划等,但也存在技能和经验较少、就业质量较低、公共服务可及性差等问题。

②新生代农民工特点。文化综合素质普遍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普遍接受了较多的受教育机会。因此,他们往往具备比父辈更高的文化水平,大多具备初中以上学历,部分农民工还获得了高中生或者中专生学历。生活需求多样化。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接受了教育,他们对电脑等高科技产品大多了解和使用,他们在城市里打工也会注重自身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城市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潜在的发展机遇以及方便的上网条件也吸引着他们,另外,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

2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①工作技能和职业教育水平。虽然新生代农民工相对于他们的父辈来说,具备了年龄和学习能力的优势,但是他们较低层次的工作技能和职业教育水平依然会在他们职业发展的早期产生影响。由于缺乏专而精的技术本领,在面临城市劳动力市场选择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只能被动接受一些简单而重复性的工作。

②农民工家庭环境和工作文化。我国八十年来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大多数的新生代农民工是独生子,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必须要由他们来赡养,承担着养老压力,另一方面他们大部分人已经或即将面临子女教育问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

③现行的户籍制度。我国现存的长期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大多数的新生代农民工希望通过作者简介:锡福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

理专业。自己的努力在城市里买房过城里人生活,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新生代农民工只能人在城市工作,而户籍在农村。

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尽管我国颁布了新劳动合同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新生代农民工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这些都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带来了后顾之忧。

3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对策

①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是推动他们职业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各地政府也应该根据当地的经济结构调整,对农民工提供实用的职业培训,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专业化、多样化的职业培训,促进他们职业的发展。

②改革户籍制度,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政府应该加强对户籍制度的改革,简化城市落户的办理程序,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的落户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市,使他们获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

③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建立符合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现行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对不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创新机制妥善解决。

④完善法律法规,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完善的法律法规能给农民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带来法律保障,有利于他们的职业发展。因此,我国应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健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健全劳资纠纷协调机制,形成农民工工资合理增长机制。

4 结语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其职业发展的好坏一定意义上影响着国家未来的经济竞争力。文章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对策的探讨,对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农业发展的因素篇10

[关键词]临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11-0052-01

临县位于山西西北部,吕梁山西侧,县域总面积29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1万亩,据《2015年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2015年年末全县总人口64.8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8.3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9.9%。人口总数和国土面积均为山西省第二位。临县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全县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貌比例大致是五山四沟一分平,是一个山区农业县。全县红枣林面积83万亩,年均产量3亿斤,是全国以县为单位最大的红枣生产县。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均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由于受到地理、地利和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影响,粮食生产形势越来越严峻,产量增加和效益的提高空间越来越小。

1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

1.1地理条件限制临县耕地总面积161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5.4万亩(包括菜地3.21万亩),高产一级地为4.51万亩,二级地为7.7万亩,其它耕地均为土壤养分含量很低的坡耕地或土层浅薄的滩地。作物单产提高的空间有限,加之经济发展和城市拓展用地需要,粮食总量增长已几乎不可能。

1.2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临县虽然积极争取各类项目,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小型水利建设等,但真正投入到农田灌溉的资金很少,灌溉用水得不到保障,灌溉面积非常有限。农田基础设施总体还不够完善,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易旱易涝,自然灾害侵袭比较频繁。

1.3科技水平低,生产投入大近年来,国家虽然不断增加农业生产补贴,但种粮农民的收益仍然比较低,农药、种子、肥料成本远高于农业收入的增长。由于农业收入太差,大部分农村青壮劳动力选择涌入城市,留下务农的主要是妇女和老人,由于总体文化素质低,观念陈旧,接受新技术能力差,致使农业生产模式单一,效益不高。

1.4生产管理粗放由于对耕地的重视程度不高,大部分农户还是按经验习惯施肥,施肥中不注意养分元素间的搭配比例,基肥、追肥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下降,施肥成本加大,致使土壤板结现象较严重。另外,农户为了减少施肥次数,往往一次性将基肥、追肥施入,导致肥料利用率得不到有效发挥,造成肥料资源浪费和土壤环境的严重污染。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农户常常不按规定用药量喷施,而是随意增加喷施浓度,造成防治效果不佳和浪费。还有部分农户,为了省功省力,常常采用喷施药液的办法进行除草,而放弃中耕,由于农药逐年残留于土壤,除了使作物出苗受到严重影响外,对农产品的安全性也存在较大的隐患。

1.5机械化程度不高临县可耕作地以低山丘陵、旱平地和梯田地为主,难以适合大面积、大机械、全程机械化耕作,大部分作业还是靠人力为主,生产成本增加。机械化生产受限,不能更进一步扩大再生产,效益低下。

1.6专业管理组织不规范农户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观念上,大户和相关专业组织私利性较强,相互之间信息不能互享、自各为战,对外形成不了竞争优势,缺少和龙头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造成有些资源浪费或不足而带来损失,影响了农业效益的提高和持续发展。

2对策建议

2.1因地制宜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发展多种经济利用我县丰富的红枣、核桃林等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带动形成畜禽养殖、优质杂粮、食用菌、蔬菜等农业产业板块,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挥优势,相对集中”的原则,实行“一村一品”。培育具有较强实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集群,以带动全县农业经济的发展。

2.2加大农业补助和政策扶持力度政府要保障粮食安全,农民想的不仅仅是吃饭问题,更多的是怎样增加收益,现在种1亩地除去成本后收入400元左右。种1亩地不如打5天工。种粮的收益低,这样就需要通过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加大农田补助力度,开展农村土地流转,使土地逐步向大户集中,使农民从粗放的生产中解脱出来,从而加快推进全县现代农业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