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学生劳动教育方案十篇大学生劳动教育方案十篇

大学生劳动教育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32:16

大学生劳动教育方案篇1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局《关于“五育合一”教育高质量发现的实施方案》等精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万善片区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结合****区“尚善”特色教育的实际,特制订《****区“五育合一·五善并举”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全国、全省、全市、全县教育大会的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为抓手,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施主题

“五育合一谋新篇,尚善教育创特色”。

三、实施目标

将“五育合一”与“尚善教育”有机结合,开展“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研究,在“德、智、体、美、劳”中深化“善行、善教、善炼、善艺、善劳”五善特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现、学校特色发展、片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四、主要任务

(一)善行树人——七彩德育立德

将“善行”教育融入七彩德育之中,做到:学校“善于推行”七彩德育,工作有新思路,做七彩德育的倡导者;教师“善于执行”七彩德育,做法有新举措,做七彩德育的执行者;学生“善于践行”七彩德育,行为有新变化,做七彩德育的参与者。完善“善行树人”及“七彩德育立德”工作体系,制订“学校推行、教师执行、学生践行”“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围绕“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工作思路,通过学科渗透、班级活动、团队活动、家庭教育、校外教育等,实现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开展理想信念、核心价值、心理健康、生态文明、传统文化、乐学进取、性格培塑等方面的教育。结合“善行”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听党话、跟党走;开展感恩教育,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老师教育之恩、感恩祖国培育之恩、感恩社会帮助之恩、感恩他人关怀之恩、感恩大自然绿色之恩;加强品德修养教育、绿色行动教育、生命安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增强学生善行意识;广泛开展先进典型、英雄模范学习宣传活动,积极创建文明校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

(二)善教利学——三活课堂增智

建立“活化资源、活用教法、活力展现”三活课堂教学体系和“四善五环”的教学模式,将“善教”融入三活课堂之中,让教师善于教书育人,着力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促进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意识。教师“善教”:通过读好理论书、练好基本功、写好小随笔、做好小课题,让教师善于活化资源;通过组好团、选好人、磨好课、建好库,让教师善于活用教材;围绕教与学的技巧与策略,加强教学方法研究,抓好入职教师入格课,成长教师研讨课,成熟教师示范课,名优教师引领课,让教师善于活用教法。学生“利学”:通过“课前重预习、课中重善思、课后重巩固”,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实施合作探究,让课堂动起来;抓好多样化练习,让课堂实起来;开展多元化评价,让课堂活起来。通过三活课堂,达到善教利学的工作效果,促进教学相长,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勇于探索精神。

(三)善炼强身——阳光运动健体

将师生善于运动锻炼、乐于强身健体的积极性引导到阳光运动上来,做到:上好体育课、建好运动队、开展好大课间、举办好体育节等,激发师生阳光运动、善于锻炼、乐于健体的积极性。围绕健康第一,科学安排体育课,开展好学校特色体育项目,让每位学生掌握2项以上运动技能。阳光体育课,合理设计运动负荷,加强学生体育技能训练,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阳光大课间,根据学校和季节、气候特点,融入体操、舞蹈、趣味游戏、健康跑、球类活动等内容,开展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活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情感。阳光体育节,每年开展体育节活动,通过项目竞赛,活动展示,传承体育精神,激发学校活力。通过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增长体育知识技能、培养学生道德和意志品质。

(四)善艺雅情——文化艺术育美

将学生善于文学、音乐、器乐、舞蹈、戏曲、美术、书法等兴趣爱好融入文化艺术活动之中,做到:师生人人积极参与,生生个个掌握1项以上艺术技能,从而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操和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艺术能力。强化美育课程,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结合地方文化设立艺术特色课程。打造美育文化,建设校园特色文化,营造美的环境,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建设;传承本土竹丝画帘、剪纸等优秀民间艺术,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开展美育活动,开展校园艺术活动,组建特色艺术团队,通过文学、音乐、书画、舞蹈、戏剧等进行艺术教育,举办校园文化艺术展演,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优秀艺术,增强文化理解,从而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五)善劳养志——综合实践培劳

将劳动教育和劳动体验融入综合实践之中,做到:在学校善于做好校务劳动、在家里善于自觉完成家务劳动、在社会善于体验公益劳动,从而感受劳动的艰辛、享受劳动的快乐、珍惜劳动成果。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善于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家庭劳动教育安排家庭服务弹性任务,在日常教育中培养学生劳动素养,抓好学生自理能力培养和劳动实践。学校劳动教育通过课堂传授劳动知识,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劳动,建立劳动基地,培养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社会劳动实践重点落实学生研学旅行、社会实践劳动和社区志愿服务,增强学生劳动意识。通过综合实践劳动,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塑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形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养成爱劳动的好品质。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9年9月)

成立****区“五育合一、五善并举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作指导与落实。开展工作调研,制订工作方案,召开座谈会,完成方案论证。印发实施方案,召开校长工作会,加强实施方案宣传。在万善小学县级重点校的基础上,确定宝箴塞小学、万善初中、金牛小学、宝箴塞初中、万隆小学为片区重点校。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校推进相结合,召开专题会,指导各学校制订实施方案、设计各类工作表册及活动记录。

(二)实践探索阶段(2019年10月-2021年8月)

各学校成立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以万善小学为示范引领,以宝箴塞小学、万善初中、金牛小学、宝箴塞初中、万隆小学为辐射带动,在片区各学校全面开展“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研究。邀请专家引领、强化教师培训、美化校园环境、健全保障措施,围绕学生“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审美素养、弘扬劳动精神”五个方面开展研究,重点抓好学校特色建设,形成学校品牌,重点学校加强探索,形成经验。组织骨干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提炼实践成果。召开县、片“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工作现场会,总结推进工作。开展示范校创建工作。

(三)总结提炼阶段(2021年9月—2022年8月)

将实践探索阶段形成的成果在全县和片区推广,探索“立德树人、增智利学、健体强身、育美雅情、培劳养志”等方面的途径,建立“五育合一、五善并举”有机融合的德育工作体系。本阶段以****区为单位,组织每学期2次片区的现场会,承办每学期1次县级的现场会,推动“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研究,力争在育人方式上有新突破,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上有新进展,在体育项目上有新特色,在艺团活动上有新形式,在劳动实践上有新举措。召开工作表彰会,全面总结万善片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启动下一阶段工作。开展示范校创建工作。

(四)推广深化阶段(2022年9月—)

全面总结整理“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成果,构建完善的“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全面育人的教育体系,让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人心。坚持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坚持面向全体,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名学生;坚持知行合一,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坚持特色立校,办群众满意的教育。建立学校评价标准,对片区学校进行考核评估验收。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成立由****区主任任组长,责任区各督学、片区学校校长为成员的****区“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工作领导小组。陈世万负责责任区方案的制订,片区工作的安排布置和推进工作;陈学毅具体负责片区学校工作的推进及各学校七彩德育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卢杰负责各学校三活课堂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和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舒展负责各学校阳光运动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和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张敏负责各学校文化艺术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和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陈国华负责各学校综合实践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和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德育办,由德育专干陈学毅任办公室主任,责任区各相关督学、学校分管领导为成员,具体负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日常工作。各学校赓即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将五育的五个方面的工作分别安排专人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并设计好活动记录表、做好资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确保工作贯彻到位、执行有力、推进明显,成效显著。

(二)制度保障。建立奖励机制。对工作推动有力,成效明显的个人和集体,责任区每年进行表彰奖励;各学校在名师评选、年度考核评先评优、年终绩效奖金分配等方面优先考虑。建立公开科学透明的评价机制,细化评价指标、考核要点和评价标准,完善评价方案。建立工作督查机制,明确本项工作为当前和今后教育的重点工作,责任区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纳入学校年终绩效考核责任区对学校的民主测评,确保教育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真正取得实效。

(三)人才保障。责任区组建“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研究专家团队,聘请教研室、教改办、教育股、艺体卫股、县城学校名师、片区名师为专家队成员,定期研究和指导责任区和学校的工作。各学校制订新教师、青年教师、中青年教师、中老年教师分层培养目标,明确“县、片、校”三级教师培养职责。加强名班主任、名教师工作室建设,建好一支思想品德高尚、方法手段多样、关注学生成长的班主任队伍;建成一支业务素质精湛、课堂充满活力、家长社会认可的教师队伍。工作室通过团队行动,围绕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发展与实践,实现“培养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目标。

大学生劳动教育方案篇2

公劳动教育政策;劳动技术教育;社会实践

陈静,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硕士研究生;黄忠敬,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在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别指出,“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主张以劳动托起中国梦。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回顾一下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政策的发展,为今天的教育改革提供历史资源与实践智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获得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劳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到1976年,劳动生产教育期,这一阶段的劳动教育关注学生尤其是各学段毕业生的体力劳动;第二阶段1981年到1998年,思想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并举期,此阶段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和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第三阶段为1999年至今,社会实践教育期,要求学生获得良好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实现每个阶段的劳动教育目的,国家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要求实施不同的课程。而不同时期的劳动教育的目的和课程的设置又决定了这一时期劳动教育的地位。所以,每个阶段的劳动教育政策的分析都是从劳动教育的目的、课程设置和地位三个方面展开的。本文期望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政策的分析,明晰我国劳动教育的演进和变化。

一、体力劳动:劳动生产教育期(1949~1976)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大批学生入学接受一定的知识文化教育后,想要继续升学而不愿意毕业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劳动教育应运而生。所以,建国初期,我国的劳动教育主要目的在于纠正社会上存在的轻视体力劳动的思想,进而组织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当然,这一时期,我国也开设了农业基础知识课和农业常识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主要是指体力劳动教育,也即鼓励广大毕业生积极投入生产劳动。

(一)教育目的:组织毕业生参加体力劳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全国小学生和初中毕业生的数目逐年增加,1954年暑期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共计460万左右,然而只有小部分毕业生可以继续升学;又因为当时社会各界普遍存在轻视体力劳动的现象。所以,1954年青年团中央出台了建国后第一个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关于组织不能升学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或准备参加劳动生产的指示》,鼓励毕业生参加劳动生产,由此也奠定了新中国初期劳动教育政策为就业参加劳动生产服务的基调。此后,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毕业生参加劳动生产以实现就业的政策,主要有《关于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的宣传提纲》(1954)、《关于解决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学习与从事生产劳动问题的请示报告》(1954)、《关于有计划地组织未能升学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工业生产的通知》(1954)、《关于组织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农业劳动和进行自学的报告》(1955)和《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毕业生劳动生产教育的通知》(1957)等。总体而言,此阶段的劳动教育最为现实和直接的原因是解决初小、高小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是国家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劳动的需要。[1]换句话说,建国初期的劳动教育是受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问题的困扰而诞生的。

(二)课程设置:开设农业常识课和农业基础知识课

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就业问题的处理经验,使得中共中央和教育部开始提前关注整个高小和初中学段学生今后面临的毕业和就业问题。1957年教育部《关于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的通知》,告知“各厅、局根据学校所在地区与学生的来源以及其他必要的条件加以考虑后,认为有必要与可能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时,在取得当地人民委员会同意后,即可增设”。[2]此外,195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毕业生劳动生产教育的通知》,正式提出对学生的宣传,应着重经常的通过课堂教学和各种活动进行劳动教育。同年6月,教育部先后颁布《关于1957~1958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的通知》和《关于在农村小学五、六年级增设农业常识和农业常识教学要点的通知》,要求在初中和高中三年级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在农村小学增设农业常识课。将劳动教育正式纳入我国课程体系之中,以课程知识指导和帮助学生毕业后的农业生产劳动。

(三)劳动教育地位:全民劳动教育

除了在小学和中学分别设置农业基础知识课和农业常识课,对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外,1958年《关于在学生中提倡勤工俭学的决定》认为勤工俭学是具体实现知识分子和工农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一个重要途径。开始组织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的学生开展农业生产劳动、农村副业和手工业生产劳动等形式的劳动教育。1963年6月5日《人民日报》社论发表《坚持不懈地好好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要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对学生进行阶级教育。并在1965年颁布了《关于高等学校教师参加生产劳动锻炼问题的函》,组织高等学校教师参加劳动。而这一将阶级斗争和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思想也即为“”时期的劳动教育思想。1966年8月以后,实行的是以阶级斗争为目的的全民劳动教育。

二、手脑并用:思想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并举期(1977~1998)

“”结束后,我国进入了劳动教育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开始的标志是1978年教育部《<关于试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的通知》的颁布,提出在全日制中学设置劳动课程,劳动开始成为与语文、数学等学科并列的课程;此外,其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明确提出热爱劳动,劳动教育的部分内容开始成为德育的一部分。总而言之,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开始分化为劳动思想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两大部分,两个部分相互独立又有交叉。

(一)教育目的:树立正确劳动思想和掌握基本劳动技术

1981年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并将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作为重要内容。同年8月,教育部颁布《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守则》,提出注意在学生中加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加强劳动教育,使学生养成劳动习惯,爱惜劳动成果。此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劳动教育的德育政策,《全日制小学劳动大纲(试行草案)》(1987)、《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88)、《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1990)、《小学德育纲要》(199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关于正式颁布中学德育大纲的通知》(1995)。这些政策一方面强调通过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精神,另一方面将劳动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1981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的通知》,首次提出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手脑并用,全面发展。此后,1982年教育部又颁布了《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从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目的和意义、遵循的原则、内容和要求、时间和组织安排、成绩考核、培训提高师资、大纲和教材、劳动场地、加强领导这九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劳动技术教育。相继又召开了“全国中学劳动技术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1986),《关于印发<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行稿)>的通知》(1987)和《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通知》(1988),对劳动技术课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其次,在1978年教育部《关于讨论和试行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的通知》提出,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生产劳动,要考虑专业特点,以对口劳动为主。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的理性态度,要求知识与劳动相结合,手脑并用,培养有文化的新时代劳动者。

(二)课程设置:思想品德课和劳动课、劳动技术课

1981年教育部《关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通知》,首次提出在小学开始思想品德课,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学习劳动人民勤劳、诚实、谦虚、艰苦朴素等优良品质,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物。首次将劳动教育的内容纳入为德育的一部分。1986年颁布《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并逐步培养勤劳节俭以及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帮助家庭、别人、公众的能力。

与此同时,政策规定分别在小学设置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1981年教育部《关于颁发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的通知》,正式确定在小学设置劳动课,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培养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并规定,一、二、三年级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适当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性劳动;四、五年级每周安排劳动课1课时,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或简易生产劳动。同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的通知》,首次提出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规定教学时间安排初中是2周,高中是4周,可分散使用,也可集中安排。

(三)劳动教育地位:分化为劳动技术教育和德育的一部分

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的地位有所下降,与前一时期相比,劳动教育与生产的联系大大减弱,劳动教育不再直接作用于日常生产,而开始关注劳动技术。与此同时,劳动教育的所占时间也大大减少,劳动教育的主要时间为劳动课时间。此外,狭义的劳动教育开始成为德育的一部分。譬如,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正式颁布中学德育大纲的通知》,规定初中阶段德育内容包括劳动教育:“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教育;勤劳俭朴,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以校内生产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为主的劳动实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高中阶段德育内容包括以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学工、学农、军训为主的劳动及社会实践锻炼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教育”。[2]这一时期的德育包含了大量劳动教育的内容,同时劳动教育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

三、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教育期(1999~2010)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教育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由此开始了劳动教育的社会实践教育期,这一时期劳动教育开始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劳动教育方案篇3

(一)劳动法制教育实践活动缺失,学生对劳动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差法律实践是提高法制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法律重在应用,学会法律知识不是开展法制教育的最终目的,学会应用法律知识,将法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才是法制教育的目标。劳动法律知识实践性很强,学生只有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才能有效维护自身权益。目前劳动法律教育大都采用传统方式,注重课本知识的灌输,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外又很少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学生对劳动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差,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二)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及就业指导课程的任课教师大都是非法学专业出身,专业化水平不高。教师对劳动法律知识的研究和理解不够深入透彻,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等方面还有许多局限性。有的教师上课时照本宣科,不能把劳动法律知识系统地、深刻地传授给学生;有的教师由于缺乏法律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如何培养大学生劳动法律维权意识及能力更是无从着手,极大地影响了劳动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二、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我国劳动法治进程的基本要求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证。我国目前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增加了劳资矛盾。《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为保护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及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劳动者劳动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的欠缺,许多用人单位公然实施违法用工行为,甚至在有些领域成为一种常态,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在现实生活中未能真正实现。法律意识是决定法律制度能否得到有效运作的内在动因。在建立了完善的法律制度之后,法治精神能不能得到弘扬,人的素质是最关键的。我国每年有几百万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大学生作为劳动者的主力军,应该成为实践法律的楷模。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宣传劳动法律;通过大学生的劳动维权意识和行为,使违法的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既维护了自身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也是一种有效的监督和扼制。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规范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障,双方才可能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可见,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制教育直接影响我国劳动法治的进程。

(二)是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素养的重要切入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学生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学生能否在就业及工作过程中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是检验大学生在校期间法制教育效果的重要依据。高校法制教育可以从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入手,引导学生提高法律认知水平,关注公民权利,强化法律意识,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三)是维护学生自身权益,提高综合就业能力的现实需要当前大学生普遍劳动法律知识匮乏,法律维权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对平等就业权如何保障,创业优惠政策如何落实,订立劳动合同注意的问题,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争议发生后如何处理等问题知之甚少。在法律实践中,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求职及履职过程中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大学生劳动法制意识现状及劳动维权水平决定了必须加强在校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劳动法制教育,使学生提高法律维权意识及能力,有效降低就业风险,避免权利侵害,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

三、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劳动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劳动法律教育只有反映最新的劳动法律规范的内容,才具有实践指导意义。2008年以来,我国陆续制定颁布实施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等多部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并成为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制教育,应当加大劳动法制内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就业指导课程中的比重,同时以劳动法律制度及劳动关系现状为依据,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优化教学内容。应保证劳动法制教育涵盖学生在校期间勤工助学、实习实践劳动权益保障、就业权益保障、劳动合同订立、履行中的权益保障及相应法律救济途径等内容,提高劳动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实际需求劳动法制教育涉及的内容较多,与大学生在校期间及毕业后的劳动权益息息相关。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制教育,应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全程指导。这就要求劳动法制教育教学模式不能仅限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就业指导两门公共课程的教学,应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可以开设大学生劳动维权、大学生创业讲堂、以案学法等以劳动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全面系统地进行劳动法制教育,弥补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

(三)开展丰富的劳动法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维权意识劳动法制教育的目标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都要求把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法制教育,应结合课程教学的需要,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观摩、模拟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及法庭审理,开展劳动合同法实施状况的社会调查等活动。同时在课堂教学之余,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司法工作者、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等人员开展劳动法律知识讲座;组织劳动法律知识竞赛、征文、演讲等活动;指导学生成立劳动法制教育社团,邀请专业老师作指导教师,在学生中开展劳动法律咨询等活动。通过丰富的劳动法制教育实践活动,构建起课堂内外、校园内外一体化的劳动法制教育网络,引导学生认识劳动法制教育的重要意义,从而形成学习的内在动力,真正树立劳动维权意识,提高维权能力。

大学生劳动教育方案篇4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法是由若干法组成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包括联邦法和州法两个层面。澳大利亚是联邦制国家,其职业教育由州和领地直接管理。因此,联邦职业教育法主要针对某一具体的职业教育问题,而州和领地职业教育法内容比较全面,联邦和州与领地的职业教育法在职业教育内容的规定方面形成了一个整体。澳大利亚各州都有自己的职业教育法,而在联邦层面,则有《澳大利亚劳动力技能改善法》《职业教育与培训法》《澳大利亚技术学院法》《职业教育与培训经费法》《劳动场所与平等法》,等等。本文将重点分析《澳大利亚劳动力技能改善法》。

《澳大利亚劳动力技能改善法》实质上是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签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经费的协议。依据该协议,联邦政府向州与领地提供经费。为接受联邦政府提供的经费,州和领地政府要遵循联邦政府提出的发展职业教育的系列条件。该法案制定于2005年,并于2010年进行修订。修订后的法案主要包括6部分47条内容。第一部分是序首,包括简短标题、生效、术语解释、目标4条内容。第二部分是对州的经费拨款:资本支出和经常性支出,包括基本条款、法定条件、澳大利亚劳动力改善协议条件、双边协议条件4方面,共22条内容。第三部分是国家战略项目的经费拨款,包括部长有权决定和批准财政资助款的支付、部长理事会对财政拨款的分配、全国性战略项目款项拨付的前提条件、付款条件、名义付款中对于本部分的应用5条内容。第四部分是拨款的返还,包括法定或未履行协议的条件、超额返还、对于应返还的情形部长有何种权力、应向联邦支付的款项是一笔债务、要求返还的决定5条内容。第五部分是财政拨款的金额,包括支付限额1条内容。第六部分是其他事项,包括部长可以决定支付经费拨款的金额和时间、因虚假或误导性陈述而削减的支付、拨款、借款的权力、关于决定的事项、委托、年度全国报告、向议院呈递协议、在互联网上公布协议、规章10条内容。

主要特点

引导方向,对各州立法施加影响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管理权主要在州和领地。国家通过与州和领地签定协议的方式,通过经济杠杆对地方职业教育发展施加影响,从而引导全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

《澳大利亚劳动力技能改善法(2010年修订版)》明确了联邦政府给予州和领地以一定职业教育拨款的原则,而州和领地政府需要遵循联邦政府提出的条件才能获得拨款。联邦政府提出的这些条件包括方向性条件、限制性条件和处罚性条件。

方向性条件是联邦政府所希望的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方向条件。《澳大利亚劳动力技能改善法》规定,必须确保支付给该州的财政资助均用于在澳大利亚劳动力改善协议或该州为一方的双边协议中规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目的,必须用于澳大利亚本地人才改善,必须遵守用户选择政策并采取措施使得雇主和新学徒选择的最大化,必须在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进行工作场所的改革,对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执行方式必须建立在胜任力基础之上,必须确保公共资助的培训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

限制性条件规定了拨款不能使用的方面。《澳大利亚劳动力技能改善法》规定,各州必须确保获得的款项均未用于给海外学生提供职业教育或培训,必须确保所获得的款项未被用于私人娱乐活动或兴趣方面的教育或培训。

处罚性条件是指当州与领地没有实现自己承诺时,联邦政府要实施的若干处罚措施。《澳大利亚劳动力技能改善法》规定,如果该州在要求的时间内或部长允许的任何延展期限内没有履行支付条件,则:该州将在部长的许可下,偿还联邦确定文件中规定的金额;并且如果该州不这样做,部长可以决定减少根据本法案给该州支付的一项或多项经济援助;并且在履行条件之前,部长可以推迟根据本法案给该州将要支付的任何经济援助。

行业引领,重视行业企业参与方式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以行业为主导,行业的主导地位通过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而得以确定。

《澳大利亚劳动力技能改善法》在目标描述中就清晰体现了行业引领的要求。(a)通过提供能够满足澳大利亚商业、工业、社会和个人将来需求的高技能劳动力而增强澳大利亚的经济基础。(b)通过联邦、各个州以及工业之间的协作与合作来推动制定国家性职业教育和培训方法。(c)支持能够满足以下要求的国家性培训系统:响应工业和雇主的需求,并且有助于工业和雇主推动与职业教育和培训方面的政策、任务优先性以及执行;确保高质量和国家一致性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包括通过提供灵活和加速的培训交付达到该目的;通过流线型协议进行操作,并且鼓励更多的澳大利亚人在职业选择时参加职业教育和培训项目。

《澳大利亚劳动力技能改善法》还明确提出,各州必须确保建立州培训当局。该州培训当局承担以下职责:(a)参与该州Vet计划的编制。(b)为该州负责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部长提供建议,具体包括与学徒制和培训制相关的决定以及与依照新学徒制计划有资格获得用户选择资助的雇主和新学徒相关的决定等相关的建议。

关注公平,重点放在经费划拨

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一般是职业教育项目经费的重要来源,其一般通过协议方式为州或领地职业教育提供经费,同时规定了具体的经费划拨条款,以使联邦政府用于各州和领地职业教育的拨款能够得到合理使用。如《澳大利亚劳动力技能改善法》规定,部长有权出于以下目的做出有关授权,向一个州支付本法案中规定财政拨款:(a)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资本支出。(b)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经常性支出。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法案普遍重视社会公平的体现,以保证职业教育发展为社会总体发展的贡献。如《澳大利亚劳动力技能改善法》规定,州必须确保该州具有客户咨询安排,该安排应能够确保在做出与职业教育和培训方面的决定是考虑到所有学生的意见,尤其是弱势学生或孤立的学生的意见。

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

《澳大利亚劳动力技能改善法》内容具体明确,表现在:对法案所使用的术语定义清晰并进行详细解释;法案内容可操作性强。

比如,该法案明确了联邦政府的拨款不得用于海外学生,则在法案第一章就对海外学生进行了清晰界定。海外学生是指:(a)满足以下条件的人:(i)具有签证;(ii)包含在签证之中;以上所述签证是指依照1958年移民法案允许人员到澳大利亚参加由教学机构提供的课程的签证。(b)出于本款目的所规定的人员或该类人员中的一员;但是,以上所述人员不包含部长通过立法文件确定的人员或一类人员中的任何人员,但不包含在本款定义中的人员范围之内的人员。

再如,该法案提出的一项拨款条件是,州必须确保建立州培训当局。法案同时对该州培训当局承担职责进行了明确:(a)参与该州Vet计划的编制。(b)为该州负责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部长提供建议,具体包括与学徒制和培训制相关的决定以及与依照新学徒制计划有资格获得用户选择资助的雇主和新学徒相关的决定等相关的建议。

启示

完善职教法律体系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法由若干法组成,包括联邦法和州法两个层面,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我国区域差异大,一部国家职业教育专项法律,难以统筹兼顾。因此,我国《职业教育法》要充分发挥对全国职业教育的规范和保障作用,必须完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逐渐形成以《职业教育法》为总法,横向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法、职业院校法、劳动力就业培训法等若干行政法规,纵向辅以大量地方性职业教育法规的上下有序、内容全面、形式完整、协调统一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

凸显职业教育特色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法普遍对职业教育特有的内容进行了专门规定。如《澳大利亚劳动力技能改善法》在目标描述中就清晰体现了行业引领的要求。我国《职业教育法》无论是章节安排还是内容表述上,职业教育特色都不明显,如对职业学校设立的基本条件,与《教育法》中关于学校设立的相关规定基本相同,只在设备、设施方面略加调整。在《职业教育法》的修订中,应进一步凸显职业教育的特色,对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等职业教育特色内容划出单独章节进行专门规定。

重点关注提升质量和促进公平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法在内容方面普遍重视保证职业教育总体质量的提高,重视社会公平的体现。如《澳大利亚劳动力技能改善法》在拨款条件中,既有基于胜任力的培训、工作场所改革等关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内容,也有倾听弱势学生或孤立的学生培训需求建议的条款。我国《职业教育法》在全纳性、终身性等方面还体现得有所不足。在《职业教育法》的修订中,应彰显职业教育的普惠性、更加体现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体系、制度、途径等方面,保障职业教育真正实现“面向人人、面向社会”。

增强可操作性

大学生劳动教育方案篇5

关键词:劳动法学案例教学能力培养

劳动法学如同其他部门法学一样,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紧密结合案例教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以下结合笔者案例教学实践,对劳动法的案例教学进行分析。

一、劳动法案例教学的理论分析

(一)劳动法案例的界定

案例,有个例、实例、个案等几种提法。最初起用“案例”一词,是医学界对医案及个别病例的统称。具体讲,就是对病情诊断、处理方法的记录,以便有据可查。根据案例,我们可以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挖掘发现,从中寻找带有规律性、普遍性的成份,这是应用性学科最快捷、准确的研究手段及方法之一。目前,在法学学科中,案例分析早已成为最行之有效的研究工具。劳动法案例是基于鲜活的劳动法活动,将劳动法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案例,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劳动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促进劳动法学教学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二)劳动法案例教学功能分析

1、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以案说法,通过提出案例,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独立思考的良好环境。劳动法案例教学将宣讲式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启发式学习,改我国中学教育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能够让学生通过具体生动的劳动案例掌握劳动法学的相关概念、理论。

2、适应劳动法学科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劳动法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融汇了行政法、经济法、宪法等专业学科知识,也与社会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观点、理论紧密联系,还与国内外的政治政策有强烈的联系。学生对政策术语和范畴等理论知识的理解较困难。通过对劳动法案例的分析,能够加深对劳动法本身特殊性的理解,并能消化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3、有利于培养学生劳动法实践应用能力。

通过对有关劳动法案例的模拟分析,能够增长学生分析案件性质、厘清争议焦点、提出多种可能解决方案等多方面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工作者奠定一定基础。

4、有利于转变学生思维模式,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案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性思维,使学生在思维方式上更主动。它以个案分析为载体,以针对性的理论阐述来影响学生的思维,最终为学生从感性为主的思维模式提升为以严谨逻辑思维为基础的思维素养创造了条件。

二、劳动法案例选编的要点

劳动法案例的质量对案例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选择课堂相关案例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真实性、典型性和时效性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各种类型的劳动关系繁杂,劳动纠纷层出不穷,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又给诸多劳动纠纷事件传播提供了便捷条件,但因为信息传播过程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有些案例案情在传播过程中很可能失去细节,在选取劳动纠纷案例时须仔细甄别真伪,在案例编写时应尽量忠实于案例本身,而不能夸大和任意删减。

(二)与教学目标一致

劳动法案例是为学生有效吸收理论知识服务的,因此案例选择应该充分考虑到案例与理论教学内容的相关性,选取的案例应与教学理论知识相吻合,要针对这些知识的重点、难点,避免无关材料的罗列。

(三)本土化与国际视野

在经济全球化已然更加深入的今天,很多劳动纠纷有着强烈的国际背景。劳动法原理具有共性,但是各国在社会文化,社会环境,社会制度及历史渊源等诸多方面存在重大差异。各国劳动法具有个性,在劳动法教学中可以借鉴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案例,但案例选择的内容也应关注我国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中国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促其思考。

三、劳动法案例教学方法分析

(一)案例讲析教学法

案例教学主要包括对案例的讲解与分析两部分,其中对案例的分析为侧重点。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一定提示但不应过多,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思维能力,适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深入的思考,注重课堂内容的开放性,当学生无从下手时注意适当的提示,当学生思维陷入误区时加以引导,针对学生的分析思路和分析结论进行评价和较正。在解析案例时,教师应注重分析方法的讲解。学生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直观认识,加深对劳动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方法应用时注意两个关键环节:一是在课程教学的初始,紧扣教学内容,通过设置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期待心理,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二是在讲授课程内容的过程中,为了对劳动法知识点的释义、解疑、理解,引用有关案例进行分析、论证,以求获得正确认识的方法。它可以使劳动法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道理具体化。

(二)案例讨论教学法

它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的一种方法。教师根据案例内容提出要求和讨论题,学生充分准备后,在课堂上开展讨论,最后由教师作出总结。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四、案例教学建议

劳动法学实践性很强,课程内容丰富,从教学实践看,需要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提升案例教学技能水平

案例教学具有现实性、互动性和开放性特征,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素质,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具备理论和实践的融会贯通能力。教师需要站在劳动法学科前沿,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熟练应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和案例教学技巧,提高案例教学质量。

(二)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劳动法案例教学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目标,以教师的有效组织和调控为依靠,劳动法案例与相关法律、政策概念恰到好处地有效交织,以保证知识的概括性和具体性相结合,往往较为困难。因此,需要围绕劳动法教学目标,精心准备劳动法案例,教学中把握好师生互动的程度,提高教学效率。

大学生劳动教育方案篇6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经济学学科研究的原则不包括()

a.学科的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原则

B.保守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批判与吸收相结合原则

2.从数量上研究确立计算教育的社会经济价值的理论依据不包括()

a.劳动价值学说

B.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理论

C.按劳分配原则

D.劳动简化理论

3.人力资本理论基本出发点是()

a.重视土地和人口数量的作用

B.人力资本投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作用考试大论坛

C.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

D.教育投资比物力投资更有利

4.政府调节教育供求矛盾的依据在于()

a.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

B.教育属于“公共产品”

C.教育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矛盾

D.教育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

5.教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论述不正确的是()

a.教育具有再生产科技的功能

B.教育具有使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中介作用

C.教育是科技再生产的有效形式

D.教育决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采集者退散

6.教育产业的特殊性是有其三个基本特性决定的,即教育是基础性产业、间接性产业和()

a.多效性产业

B.第三产业

C.专业性产业

D.独立性产业

7.需要着重考虑中等教育学校网点结构和布局,逐步普及中等教育并使中等教育结构趋于合理的地区是()

a.城市、沿海各经济发达地区和内地少数发达地区

B.经济中等发展程度的地区

C.经济发展中地区

D.贫困地区

8.下列各项不属于教育公用经费的是()

a.公务费采集者退散

B.业务费

C.设备购置费

D.人员补助工资

9.教育投资相对量与经济指标增长相比,发展趋势是()

a.相对迟缓

B.相对滞后

C.超前速度增长

D.平行速度增长

10.集权制国家义务教育投资主要来源于()

a.地方政府

B.国家或中央政府

C.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

D.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占一半左右

11.学生已满法定劳动力年龄因受教育而放弃的就业收入的成本是()

a.教育物质成本

B.教育社会成本考试大-全国教育类网站(www.examda。com)

C.教育直接成本

D.教育间接成本

12.计算升学率的公式是()

13.学校提高教育投资使用效率的前提条件是()

a.正确教育投资的宏观决策

B.完善教育投资的管理体制

C.建立的人力、物力结构来源:考试大

D.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14.高等教育的生均成本随学校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教师比的提高而()

a.呈下降趋势

B.呈上升趋势

C.呈稳定趋势

D.呈起伏趋势

15.决定个人是否接受教育或受某种级别类教育的依据是()

a.教育个人收益

B.教育经济效率

C.教育社会效益

D.教育经济投资经济效益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育经济学学科研究的基本原则。其原则包括三点: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批判与吸收相结合。因此,答案B是错误的。

2.D【解析】马克思对教育具有经济价值的定性分析,为其定量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特别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理论,以及按劳分配的原则等,都为从数量上研究确立教育的社会经济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答案D不属于。

3.C【解析】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提高人口质量,增强人口素质,认为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这一理论批评了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等人只重视土地和人口数量的作用,看不到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人口的质量。选项D具有一定迷惑性.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但不是出发点。正确答案是C。

4.a【解析】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是政府调节的主要根据。因此,答案是a。

5.D【解析】现代教育是科学技术生产、再生产的重要条件,但是,并不能说可以“决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正确答案是D。

6.a【解析】教育的三个基本特性是基础性、间接性和多效性。答案B说明的是教育的产业划分。正确答案是a。

7.a【解析】各级各类学校布局结构主要划分为三类,即a、B、C三类地区。每个地区其经济结构都有自己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各地区教育布局结构各具特色。其中发达地区基本普及了初等教育,应着重考虑中等教育。

8.D【解析】人员补助工资属于教育人员经费,不属于教育公用经费。因此,答案是D。

9.C(【解析】教育投资年平均增长率快于各项国民经济指标的年平均增长率,因此发展趋势是超前速度增长。

10.B【解析】义务教育投资有不同的来源:集权制国家主要来源于国家或中央政府,选项B为正确答案;选项C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是分权制国家主要来源;选项D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占一半左右是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国家的来源。

11.D【解析】学生已满法定劳动力年龄因受教育而放弃的就业收入的成本既属于教育个人成本,又属于教育间接成本,因此正确答案是D。

12.B【解析】升学率的计算,是考入上级学校学生数与本年度入学总人数的比值,正确答案是B。

13.a【解析】教育投资的宏观决策关系着教育投资的宏观使用效率,也制约着教育投资的微观使用效率。是提高教育投资使用效率的前提。

大学生劳动教育方案篇7

2013年1月7日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把劳教制度改革作为今年重点推进的“四项改革”之一。这意味着,饱受争议的劳教制度终于被提上改革日程。

此前10天,2012年12月28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受到关注的“任建宇劳教诉讼案”做出终审裁决,驳回他的上诉,维持原判。

本文由收集整理

关于劳教制度的走向,官方其实早有表态。2012年10月9日,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姜伟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会上曾表示:“劳教制度的一些规定和认定程序存在问题。改革劳动教养制度已经形成社会共识,相关部门作了大量的调研论证工作,广泛听取了专家学者和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正在研究具体的改革方案。”

此前,有关劳教制度改革存有三种声音:完全废除,纳入治安处分范畴,司法化或准司法化。2013年劳教制度拐点已至,尘埃能否落定,各界期待甚殷。

替代性立法之难

在改革劳动教养制度问题上,被寄望能替代劳教制度的《违法行为矫治法》的立法进程是否会提速,备受关注。

这是一部拟对现有劳动教养制度进行改革和规范的法律,曾于2005年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计划,本应于当年4月上会审议,由于存在分歧而搁浅。

2010年3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李飞在新闻会上表示:“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的起草工作已经开展了几年,上一届和本届立法规划都列了进去,而且也列入了今年的立法工作计划。还在起草和修改的过程中,这个进度会加快的,这也列入了我国司法改革的日程中。”

这一年的全国人大报告中,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提出,要将“研究制定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列入今后一年的工作任务。而在此前,2008年、2009年官方曾对该部法律的制定作过明确说明。

据2008年12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报告显示:“关于制定劳动教养法的议案1件。按照将劳动教养制度改革为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制度的要求,拟制定违法行为矫治法。法制工作委员会已与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监察部等有关部门多次交换意见,还在进一步研究。”

2009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又指出:“关于制定违法行为矫治法的议案3件。议案提出关于改革劳动教养制度,制定违法行为矫治法,对社区矫治作出法律规定等建议。中央部署进行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已明确提出‘将劳动教养制度改革为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制度’。制定违法行为矫治法已经列入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立法进程推迟之外,以违法行为矫治替代劳动教养的探索则在进展中。

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等十部委印发《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委员会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兰州、济南、南京、郑州被列为违法行为教育矫治试点地区。

2011年11月8日,南京市政府《关于成立南京市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委员会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决定成立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委员会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小组组长由南京市公安局局长担任,成员包括法院、检察院、政府法制办、教育局、民政局、司法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青团、妇联等机构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公安局,由公安局副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

甘肃省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有关人士曾公开表示,此次改革重点在于劳动教养审批环节,委员会仍设在公安机关。而据曾参与全国人大相关立法工作的学者透露,目前最大的分歧在于由谁来决定劳教,即矫正机关设在哪里。有学者表示,“不宜设在公安机关。如果是这样,立出一部新法可能会和现在差不多。”

“纠错”劳教案

全国政法会议提出推进劳教制度改革消息出台之前,几起受到公众关注的劳教案已得到“纠错”。

2011年9月,24岁的大学生村官任建宇因为在微博和qq空间里复制、转发和点评“一百多条负面信息”,被重庆市政府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判处劳教两年。其父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劳教决议,该申诉案于10月10日在重庆市第三中级法院开审。

2012年6月,就在这家法院,在同样“因言获罪”而被劳教的龚汉周、方洪案中,法院判决重庆市劳教委败诉,劳教决定不合法。

当年8月15日,任父任世六向重庆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重庆市劳教委作出的《劳动教养决定书》。法庭未当庭宣判,原因是“案情重大,案件在程序、实体等问题上都需要进一步核实”。

2012年11月20日,法院驳回任建宇的起诉。而在开庭前24小时,重庆市劳教委撤销了对任建宇的劳教决定。任建宇对这一结局并不满意,称“虽然他们还了我自由,但没还我清白”,11月29日,任建宇向重庆市三中院递交行政上诉状。

此前方洪胜诉重庆劳教委,引发了一轮因网帖被劳教者的申诉潮。

2011年4月28日,方洪“因为在腾讯网络散布谣言,扰乱社会治安秩序”被重庆市劳教委决定劳动教养一年。2012年4月24日,方洪劳教期满,随即对重庆市劳教委提起行政诉讼。6月29日,重庆市第三中级法院当庭宣判,重庆市劳教委处罚方洪一年劳教的决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应予撤销。

龚汉周也被成功“纠错”。2010年12月28日午夜,重庆市黔江区市民刘勇回家路过黔江区体育馆交巡警平台,发现平台旁铐着一位裸体男子。刘勇拍下照片上传到网上,并配以谴责警察的评语。事后,裸体男子倪振华、刘勇以及陪刘勇去公安局“说明情况”的龚汉周均被劳教。

2011年8月,龚家提起行政诉讼,11月3日,重庆市第三中级法院予以立案。一个月后,法院下达行政判决书:撤销重庆市劳教委对龚汉周的劳教决定。重庆市劳教委不服判决,向重庆高院提起上诉。2012年3月16日,重庆高院终审,维持三中院原判。

龚汉周在收到这个“好消息”的同时,也收到了一个“坏消息”:重庆市劳教委重新下达了一个期限为一年六个月的劳教决定,对龚汉周“二次劳教”。

2012年6月25日,龚汉周再起诉讼。近日,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再次判决,认定对龚汉周一年六个月的劳教决定不合法。

合法性“先天不足”

劳动教养制度是一种不经审判而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制度。

劳教制度始于1955年中共中央的《关于彻底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的指示》,“当时基于政权稳定进行考虑,对于政治上不能留用、放在社会上不可靠,增加失业的一些人给他们劳动教养,集中起来做工,国家给一定的工资。”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此后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十八次会于1957年8月1日批准《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将劳教范围扩大至“游手好闲、违法乱纪、不务正业有劳动力的人”。

1979年11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的《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1980年,国务院将强制劳动和收容审查两项措施统一于劳动教养,将原来被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部分轻微违法犯罪的人和流窜作案嫌疑分子也纳入劳动教养制度。

1982年1月,国务院转发公安部制订的《劳动教养试行办法》,将劳教人员范围从城市扩大到农村,并规定了“罪行轻微,不够刑事处分的反革命分子、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有流氓、卖淫、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屡教不改,不够刑事处分的”等六种劳教人员。

在半个世纪内,劳教的功能和范围也发生了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曾概括,“现行劳教制度已从最初的一种政治斗争工具,转变为维稳手段。”

劳教制度相关文件的法律位阶也受到质疑。1957年和1979年颁布的有关劳教制度的两个法律文件,虽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但从立法程序和内容来看并不符合法律的实质和形式要件。目前劳教的主要依据是由国务院转发的公安部文件。

“劳教制度的对象,从最初的四种扩张到六~八种,具体到每个劳教的种类有四五十种;后面增加的内容立法都没有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而是由公安部来制定的,这在法律制度上是有些后退的。”司法部研究室主任王公义在一次司法讲座上公开说。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依照《立法法》规定,所有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应当由全国人大立法来确定,而且不能授权给国务院和其他部门,等于立法权上收,也就是剥夺人身自由必须由法律来制定,“现行劳教制度依据和立法法规定不一致,现行依据都是国务院和公安部制定,不符合立法法的规定。”

2002年4月公安部颁布《公安机关办理劳动教养案件规定》,明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和地、地级市、州、盟公安局(处)设立劳动教养审批委员会,作为同级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的审批机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规定审批劳动教养案件,并以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的名义作出是否劳动教养的决定。劳动教养审批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本级公安机关法制部门承担。”

“这实际架空了劳教委员会,把劳动教养决定主体纳入公安系统,超越了过去人大常委会批准的法律的规定。”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姜明安对《望东方周刊》说。

劳教制度如何改革

法学界关于劳教制度改革一直有三种不同声音:完全废除,以治安管理处罚和刑罚取而代之;通过建立类似国外、境外的保安处分制度,将劳动教养制度纳入保安处分的范畴;改造、重构劳教制度,使之司法化或准司法化。

主废派强调劳教制度混淆了行政与刑事两类性质不同的处罚,导致公安部门可以在没有法院和检察院监督的情况下做出堪比刑事的严厉处罚。而现行的刑事处罚制度本身已经就包含了管制、拘役等轻微惩罚,《治安处罚法》则可惩处轻微违法行为,没有必要将劳教制度独立出来。

大学生劳动教育方案篇8

按照州委州政府“自力更生,勤劳致富,感恩思进”主题教育活动安排部署,为认真贯彻落实好州委州政府《关于印发〔德宏州“自力更生,勤劳致富,感恩思进”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我局制定了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开展好食药监系统“自力更生,勤劳致富,感恩思进”主题教育活动各个阶段的工作。现将第一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实施方案

为切实开展好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全州食药监干部职工知恩情、明是非、识大体、讲团结、守法纪、求进取的意识,形成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入德宏食药监事业,净化食品药品监管市场,促进我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州食药监局制定了“自力更生,勤劳致富,感恩思进”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一是明确了活动的主要内容,主要围绕五个环节,即“一比、二思、三看、四悟、五干”;二是明确了活动的实施步骤,州食药监局“感恩思进”主题教育活动自20xx年1月18日开始实施,20xx年6月完成,共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分别由多个系列活动组成,每个系列活动都联系食药监工作实际开展。三是明确了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四是提出了工作要求,要求全州食药监系统要从“六个结合”入手,切实开展好“感恩思进”主题教育活动。

二、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及时成立了州食药监局“感恩思进”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魏有曙任组长,副局长吴基权、杨灵,纪检组长李蕙萍任副组长,州所、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的主要职责:负责上情下达、下情上报,会议、活动的组织,每一次活动、每一阶段的小结、简报等;负责拟定《州食药监局“自力更生,勤劳致富,感恩思进”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负责简报的编写、联系新闻媒体的宣传、结束后的工作总结等;负责专栏的制作、组稿、宣传等工作。

三、召开“感恩思进”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会

大学生劳动教育方案篇9

【关键词】美国赠地学院区域经济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备受人们关注。这不仅是因为高等教育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为地方政府增加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经费能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从而改善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美国赠地学院构建的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社区服务三结合的运行模式,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赠地学院运动兴起的社会需要与理论基础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美国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大量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的新型农民,以提高农业产量和效益,推动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美国南北战争后,美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关键历史时期,工业化、城市化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方向。但这一时期美国的农业生产非常落后,生产工具的使用远远落后于西欧各国,土地耕种普遍使用畜力、人力和简单的机械,先进的农业机械、农药等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很少;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农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成为制约美国农业发展的瓶颈,对美国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同时,“西进运动”的兴起使得美国农业耕地面积不断扩张,但同时期农业劳动力供给有限,农民的科学素质和技术水平亟待提高。

(二)实用主义哲学观的成型

19世纪后半期,在威伯斯特(noahwebster)、钱宁(willianelleyChanning)及爱默生(Ralphwaldoemerson)等人所倡导的本土文化意识成熟的基础上,皮尔斯(Charlespierce)、詹姆士(willianJames)、杜威(JohnDewey)等人提出的实用主义哲学观逐步成型。实用主义哲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人们理解和改造现实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特别强调理论研究和知识探索必须服务于社会发展与个人现实生活。

(三)科学教育思潮的影响

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科学教育思潮在美国得到广泛传播,对美国教育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外部冲击效应和意义深远的影响。赫胥黎作为近代西方科学教育思潮的最大代表,以他在科学领域本身令人信服的成就为依托展开十分丰富、影响巨大的教育活动。美国著名教育史学家克雷明(LawrencearthurCremin)把19世纪后半期美国教育改革的发轫归结于接受英国斯宾塞教育观的影响。

二、《莫雷尔法案》与赠地学院运动

1862年《莫雷尔法案》的颁布与实施是帕特里奇(aldenpatridge)、特纳(JonathanB.turner)以及莫雷尔(JustinS.morrill)等赠地兴学的先驱人物不懈努力的结果。此法案称为“莫雷尔土地赠予法”,简称为“莫雷尔法案”。《莫雷尔法案》规定:1.联邦政府在每州至少资助一所学院从事农业和技术教育;2.凡有国会议员1人的州均可获得3万英亩的公用土地或相等的土地期票;3.除10%可以用于购买校址用地外,出售公地获得的资金设立为捐赠基金;4.基若果在五年内未能用完,联邦政府将全部收回。1890年,颁布实施了《第二莫雷尔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每年须向赠地学院划拨一定数额的款项。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美国还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资助与加强赠地学院发展的法律,如1887年的《海奇法》、1907年的《纳尔逊修正案》和1914年的《斯密斯―利弗法》。从林肯起,美国计有6位总统,不问是属于抑或共和党,先后都曾签署类似的法案。在《莫雷尔法案》的规范引导下,在美国联邦及各州政府的重视下,赠地学院运动在美国蓬勃发展。许多州都利用赠地、出售土地所得资金或拨款建立了农工学院,有的在原有学院设立了与农业机械相关的学科和专业。据统计,自《莫雷尔法案》实施以来,截止到1896年美国建设69所赠地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康乃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就是借助赠地学院运动的契机发展起来的。

三、美国赠地学院运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赠地学院出现的人才为美国区域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劳动力是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力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当然,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要保持统一,只有数量而无质量的劳动力是社会生产、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只有具有高质量的劳动力才能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所以,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劳动力的质量,即劳动能力。劳动能力的提高必须依赖教育。因为人作为劳动力最初只具有体力和简单的生产生活经验,要成为现实的劳动力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训练。马克思认为,要使“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马克思在一般意义上论述了教育在使一个潜在的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巨大作用。

《莫雷尔法案》的颁布实施,促进了美国内战后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根据《莫雷尔法案》创建的学院,注重向学生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和机械制造工艺,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满足劳动者的教育需求与经济利益。赠地学院运动使美国高等教育走上了民主化、大众化、实用化的道路。赠地学院运动使使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不断增长,为美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专业实用技术人才,为美国农业经济的腾飞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赠地学院为美国农业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马克思曾经指出,“生产力里面包括科学在内”。科学技术作为渗透性的生产要素,成为第一生产力,在生产力中所占对比重越来越大,对提高生产力水平、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则是生产第一生产力的工作母机,是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尤其是高等教育,肩负科学研究、生产新的科学文化和技术的重要职能。

美国赠地学院在发展过程中确立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结合的高等教育新体制。1887年,美国国会颁布实施了《海奇法》,规定每州在赠地学院建立农业实验站,从事农业科学及应用方面的研究。实验站还设立分支机构、实验农场,进行农业科学研究,解答农民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赠地学院确立了面向区域、面向农村的办学定位,其进行的科学研究主要涉及实用技术,帮助农民解决了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他们研制机械化农具,引导和促使农民使用各种新型的改良犁、除草机、播种机、脱粒机,以降低了农业生产的强度和成本,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美国农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三)依靠赠地学院农业技术的支持,美国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在赠地学院农业科技的支持下,美国在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有效地解决了美国工商业发展对原料以及劳动力的需求。据统计1860年至1900年美国农业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稻谷增长了近12倍,棉花总产量增长4倍,小麦总产量增长了近3倍,玉米总产量增长了2.5倍,农产品不仅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而且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粮食输出国。在赠地学院培养的大量实用人才的直接支持下,美国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和集约化发展。赠地学院运动加速了美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历史进程。美国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水平不断提高,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诞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赠地学院,以大众文化和实用教育为目的,以实用知识和生产为教学内容,以科学技术推广为服务方向,推动了美国区域经济发展。赠地学院为低收入家庭的青年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扩大了高等教育规模,推动了高等教育民主化和大众化进程,为美国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时期,我们理应借鉴美国赠地学院的办学经验,进而解决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美)劳伦斯.阿瑟.克雷明著,单中惠等译.学校的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大学生劳动教育方案篇10

甘肃省庄浪县南坪中学贾武

一、课题研究

2010年9月-2012年4月承担庄浪县南坪中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省级课题之《中学生劳动技术教育研究》,通过询问教导处干事、翻阅资料和询问学生以及发放调查问卷进行了一系列调查活动,并撰写了《中学生劳动技术教育研究》的论文。

通过对教导处干事的询问和翻阅资料后知道,学校对于开设劳动技术课在认识上与上级教育部门的方针政策相一致,也按规定开设了劳动技术课,配备了任课教师,并对教学情况进行指导和评估。但受中考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专业教师的缺乏、实验设备和实践基地的缺乏,以及社会对劳动者的认可程度的影响,劳动技术课的教育教学只停留在书本水平上,绝大多数学生也无暇顾及或者没有兴趣学习它,所以教育教学效果十分差。

同时,进行了学生个人访谈,了解学生对劳动技术课的态度和认识。通过谈话和跟踪调查的情况看,笔者认为你才初级中学劳动技术课的内容选择,除了我省现在选择的《科学种植》、《科学养殖》、《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用技能》、《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农户经营与管理》等教材外,还应该增加一些电器修理、缝纫技术、食品制作等方面的内容供学生选学。同时,还需要政府部门提供资金、配套设施、选派相关的专业教师实施教学。另外,在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中,应该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劳动者,而且有利于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需要强调的是,在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要做大的改进,不能只是简单地灌输,而要深入地研究探索适合农村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和实施途径,切实提高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成效。

然后,下发了调查问卷,收集到198份问卷。根据数据统计,作如下分析:

1.学生对在劳动技术课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接纳性:学生对于在劳动技术课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认可的,希望得到教育。

2.学生对劳动的态度:农村中学生在心理上并不排斥劳动和劳动技术课,只是学校、家庭、社会给予他们的机会太少,没有给他们提供很好学习和锻炼的平台。

3.学生对于今后职业选择的态度:大多数学生选择了教师职业,由此说明学生受到现阶段社会对于职业的认可、待遇和教师的影响而确定职业取向,尤其是害怕教师看到自己的选择后而责备他们。学生不愿意选择个人、农民、服务员等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职业,表明我国对这类职业的待遇太低,学校对劳动技术课的实施比较薄弱,同时也说明在劳动技术课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做的不够。

最后,并撰写了《中学生劳动技术教育研究》的论文,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作为一名劳动技术课教师,除了搞好劳动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外,还必须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把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作为重要任务,教书必先育人。作为初级中学的老师,担负着一群思想品德正在形成的学生的教育重担,在《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内容,把育人与教书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劳动知识技能与思想品质培养的有机统一,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学生具有和谐心态和勤俭节约与环保意识,形成尊重劳动和感恩他人的情感。

现在,整个课题研究已经结题,上报省教育厅评审。

二、教研教改

2010年11月参加庄浪三中举行的区域研讨活动,听了苏良贵同志的一节生物课,并进行评课活动和参加区域研讨活动总结大会。2011年3月参加庄浪县水洛中学举行的课堂讲赛活动,获得第四名。2011年6月参加庄浪县盘安中学举行的“同课异构”授课活动,上了一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的复习课,受到听课人员的好评。2012年3月参加庄浪县万泉中学举行的“同课异构”活动,听了韩店中学刘泽龙老师和赵艳蓉老师的《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并进行评课活动。

通过校际间的课改交流活动和校内的课改教研活动,我体会到以下几点: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听了同学科和不同学科老师的课后,我深情地感到,每一个老师均有各自的优势和长处,这就是我应当学习的方面,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要相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将别人好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策略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课题的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效能。

2.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积极地合作探究、表的交流

以前,我在课堂中为了体现新课程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堂堂必有“小组合作”,但往往是华而不实,课堂上学生讨论的轰轰烈烈,在学生反馈举手时时确实寥如晨星。也只是几个好学生一言堂的天下,大部分学生仍然没有行动起来,甚至是多数情况下是我点名让学生回答,学生的表达交流没有真正实现,反而浪费了好多时间,知识仍然没有学得扎实,收效甚微。通过教研教改,我学习了他人的方法,情况大为转变。如采用拼盘式,以四人一组为最佳,每个小组按照好中差的学生进行结合,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每个小组是一个整体,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让每位孩子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小组成员都进行编号,每次交流都是有章可循的,比如“从C号开始,进行顺时针交流”、“请每组的B号起立回答”等等,在这样的合作中,好学生不再成为“麦霸”,人人参与,机会均等,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再者,采用小组捆绑式评价,让学生明白“我自己学习好不算好,整个团体好才是好。”学会“抱团取暖”,组组之间进行竞争,每个成员都会尽最大努力去表现,为小组增光添彩。

3.设计好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