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急救医学论文十篇急救医学论文十篇

急救医学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0:52:37

急救医学论文篇1

1.专线介绍

1999年4月18日市救护中心-仁济医院急救专线正式开通,成为全市首家院前、院内联合急救网络。当救护车在驶往仁济医院途中。救护人员用救护车上传呼机直接与救护中心总系,把救护车上病人的病情报告救护总台,救护总台随即拨通仁济医院急诊300专线电话,及时将病人院前病情、诊状及初步抢救措施等简要情况告知,仁济医院接到300专线电话后即根据病人的病情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即抢救人员、抢救设备、抢救药物到位,迎接救护车来院。

2.临床资料

1999年4月至11月,共有67位病人通过急救专线电话告知院前病情,抢救信心其中内科病人30例,主要为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哮喘持续状态、呼吸衰竭、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神经内科病人21例,主要为脑溢血、中风偏瘫病人;神经外科病人8例,主要为脑外伤病人;普外科病人6例,主要为复合外伤;妇科病人2例,为宫外孕。

3.体会

3.1急诊抢救的时间是用分秒来计算的。急救专线为急诊医护人员提供了抢救信息,使急诊室在病人来院前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从而为处理危、重、急、伤病症最初阶段抢救的成功赢得了宝贵时间,也为抢救工作及时、正确有效提供了保证这是急救专线其独特的优越性。

3.2为全市医疗急救网络的建立作出有意义探索国际抢救体系为院外-急诊-iCU为联合一体的系统。而目前我国院外、院内急救常是独立进行的。急救专线为院内、院外急救配合的联系进行做了有意义探索。

急救专线的开通,仅仅是第一步。今年我们在急救专线基础上与救护中心合作建立电脑急救通讯网络,以便进一步掌握病人院前的病情、心电图、抢救措施的动态变化从而争取为每一个病人的抢救机会,减少危重伤病人的病死率和病残率,提高抢救率和治愈率。为建立完善院外、院内联合急救体系,作出我们进一步探索与努力

4、典型病例

急救医学论文篇2

【关键词】培养;全科医师;社区急救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400-01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健康保障的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各地逐步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二者的完善与发展是对传统社会医疗卫生系统的必要补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故提高全科医师的社区急救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全科医师是接受过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训练、经过考试合格的新型专科医生,他们必须树立整体医学观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掌握系统整体性的思维方式,能熟练运用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并在实践中整合内、外、妇、儿等各临床专科的知识和技术以及行为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着重于解决社区常见健康问题,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以个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以预防为导向的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整体性、个体化、人性化、防治保康一体化的医疗保健服务。

1现状

目前阶段,在我国各地建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培养了大批服务一线的全科医师,而医疗服务过程的不同阶段,全科医师有不同的职责,基本概括为:(1)医疗服务职责包括社会各种人群提供基础的医疗保健(2)对临终病人,慢性病人及老人等重点人群的医疗保健(3)社区家庭出诊(4)社区卫生工作的职责及其他来自政府的职责。虽然如此,但目前社区医疗提供的服务项目相对单一,对社区内日益增多急危病的救治手段相对欠缺,在面对社区内的危重疾病时,大多数社区医疗组织显得束手无策,只有呼叫120进行院前急救,所以人们在对急危重症病人初期救治需求更加迫切的同时,也对社区医疗结构和功能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但现阶段医疗基础薄弱,医疗资源配置失衡,急救体制,设施行为标准不尽规范,以全科医师为主的社区医护人员,缺乏专门的社区急救医疗教育,整体上理论基础相对较差,对危重疾病的认知水平有限,特别是对专业的急诊急救医学知识掌握更少,亟待培训[3]。大型综合医院急救中心多由于城市居民区分散,急救半径长,道路拥挤等因素,使急救反应时间长。现有的急救网络与社区缺乏联系,对社区情况了解不够,院前急救医师与社区全科医师缺乏沟通,导致院前急救医师常独自在现场面对各种复杂情况,难以有效组织社区医疗资源进行综合救援。

2重要性

2.1社区急救是社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区的逐步建立与发展,据统计83.27%的急救突发事件发生在社区,所以社区医疗服务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提供的服务已不再局限,将承担更多的院内医疗服务和社区急救工作。其中危重症病人的先期救治是否到位成了衡量一个社区医疗水平的标准,社区急救进一步延伸和完善了社区医疗服务[4]。

2.2社区急救是急救成功与否的根本保证:社区内急危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文献报道,急危重症病人死于原发病的

2.3社区急救是全科医师必须掌握的技能:社区急救逐步转变了以往坐等急救的传统观念,在送医疗救护到病人身边的创新思路中前进了一大步,但社区急救技术并不能完全独立于各医学专业技术之外,在全面掌握各专业技术的基础上,为各种危重病症的平稳过渡,专业治疗的延续和深入创造有利时机,对于社区的全科医师来讲,亦只有全面系统学习掌握各相关专业知识,才能在社区环境中为更多的病人提供及时准确的救治服务。

3设想

3.1由当地卫生部门统一指导,在现有的120急救网络模式上与社区联网,建立一套统一可行的社区急救医疗运作机制,加强各医院急诊急救医师与社区全科医师的合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交流工作心得,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法规并逐步完善。故有专家推荐:在加强城市急救的同时,各地应因地制宜,将急救医学与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以便更好的为广大群众服务[5]。

3.2加大社区全科医师急救理论知识的培训,我们提倡以地方的高等医学院校为主导,依托其附属临床医院急诊科或急救中心,加强对广大社区医护的理论知识的更新和充实,培养一大批能立足于社区的全科医师,为基层人民群众生命保驾护航。

3.3结合当地情况,使各个大型综合医院所辐射的社区能与其结成帮扶对象,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定期培训所辖社区全科医师,做好传帮带,提高他们的现场急救技能,使之能熟练掌握急救设备的使用,培养成为院外急救的得力助手。

3.4创建由120统一指挥调配的社区急救网点,本着就地抢救就近转诊的原则,加强各社区的现场救治能力。合理配置现有急救医疗资源,依靠社会支持,全民参与,增大社区等基层急救设施和装备的投入,将急救理念延伸到社区生活的各个方面。

综上所述,全科医师社区急救能力的提高在院外急救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在中国急救医学走向国际化的今天,它的普及和发展是我们广大急诊和社区同仁所共同面对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杨萍芬,陈志.论城市院外急救网络社区化.中国急救医学,2001,10:619-620

[2]余玲,熊光华,万体华,等.院前急救4740例病种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12):1824

[3]刘林成,鄢春梅,任义.浅论院前急救与全科医生在社区急救的协作.中国全科医学,1999,2(6):501-502

急救医学论文篇3

关键词:院前急救;现代信息科技系统;一体化;浅析

院前急救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在院前急救和救治行为上的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应用尚未展开,相当程度上制约了院前急救医学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新余市急救中心怎样构建院前急救与现代信息科技系统一体化,从而标准化统一的和正确的指导现场医疗急救,本文也提出在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和并对优势进行分析。现行国内的院前急救系统由于多种体制并存,严重制约了院前急救工作的发展。以我市为例;新余市是省辖市,全市人口约115万,面积3164平方公里,下辖一县三区。2006年通过市政府文件规定才成立独立型模式、统一的市急救中心,负责全市医疗院前急救。避免了120不统一,多个急救系统并存的局面。成立并完善包括四步:一、通讯网络化。成立一个统一的120指挥、调度、急救中心,一个市级行政区域只有一个急救电话、一个急救通讯调度网络(包括深圳市中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ZXD1000-S型数字程控交换机、中兴Gota车载卫星定位系统、GiS(电子地图)显示系统和大屏幕投影、车载摄像头、移动通讯终端等)。包括4方面:①市民与120的通讯联络;②急救中心与所属分站、救护车、急救医院的联络;各分站、点必须有较为完备的通讯保障,至少有一部急救专用固定或移动电话,工作人员必须配备移动通讯工具,无线数据通信网络监控系统(GpRS系统)应具有覆盖面广、高效的特点,适合在边远偏僻、不具有常规网络传输条件的地区使用;③急救中心与上级领导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救灾系统的联络;④救护车与急救中心、上级领导卫生行政部门、网络医院和其他救灾系统的联络;在救护车移动状态下,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无线数据通信等网络技术应为急救指挥中心提供快速、实时的清晰的现场医疗图像信息、数据及自动跟踪系统。二、全市成立一个急救中心,城乡多个救援分站,分站全部依附于综合性医院;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上下联动。三、急救车辆必须使用统一规范急救标识,车内全部配有多个实时电子探头、地理信息系统终端、全球定位系统终端、无线数据通信终端等。四、"120"指挥中心还在各分站医院设置了终端,该终端可以接收"120"指挥中心发出的各项指令、尤其是救护车发出的现场信息,使医院的急诊科在患者到院之前,做好充分的抢救准备。也使急救中心具备承担日常医疗急救、重大突发事件和灾害事故的医疗救护任务的基本条件。

现今院前急救都是由出诊小组完成,现场救援人员在现场一般只能凭个人的经验来处理;当遇到疑难病例时,只能依靠身边有限的仪器设备对患者进行监护、检查、治疗。需要支援时,也只能使用简单的通讯工具如对讲机,手机等语音系统和指挥中心取得联系,无法直观的把患者病情反馈给指挥中心或者值班专家,从而得不到有力的支持。而且接诊医院无法在现场救援人员接触患者的开始就开始跟踪患者病情变化,而只能在接触到患者后才了解患者的病情,这样就耽误了诊疗和抢救的时间。而且院前与院内的衔接主要是通过一部电话和一纸交接单完成。这张交接单一般会放在病历里,随着患者一起走。

现在我市急救中心的构建院前急救与现代信息科技系统一体化目标已经初步建成,也已经有了移动通讯指挥平台,主要传输图像和音频,把调度的座席放到移动车上、放到救护车上。已经建成如下:①呼叫系统可实现急救中心与救护车的语音互通,急救中心可借此获得患者状况及路况信息;②移动终端可传送路线图和实时路况,还能把急救中心的指令以及患者的基本信息传送到救护车;③车载摄像头可以把救护车内的实时图像传送到中心,后者能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指导并提前作出相应准备;④通过上述车载设备与120急救调度中心互通;120急救调度网络可与专家顾问系统及救治医院互通数据、语音、视频等信息。故此我们可以做到:①现场医疗救治信息传递通畅,指挥中心可同步监视现场情况,及时做出增援;②现场救援人员与指挥中心及专家顾问系统能够互通信息,共同分析病情,商榷处理,提高抢救成功率;③接诊医院能及时、快速、准确的掌握患者的信息,以便提前做好接诊准备。

先进的指挥调度系统为抢救患者节约了宝贵的时间,我们把所有医院的位置、信息还有它的特长都标好,可以依据突发事件的特点,组织转运。院前急救与现代信息科技系统一体化其最大的特点是通讯的应用,通讯系统主要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GpS、卫星工具等。但急救中心的信息化水平与综合医院比,相差还很远;在综合医院,电子病历、paCS系统等的应用已经较为成熟。希望在不远的将来,结合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的使用,可以让系统与患者数据库、移动的电子病历建立互通。

怎样引导院前急救行为向专业化、标准化、程序化发展?可以代表现代院前急救医学的发展方向。解决这一问题,我市急救中心走的是构建院前急救与现代信息科技系统一体化,即通过把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无线数据通信等多种技术与院前急救医学结合起来,并与急救指挥中心和专家顾问系统及救治医院互通数据、语音、视频等信息,也可及时同步的反馈至救援现场,以达到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的目的。院前急救与现代信息科技系统一体化的理想目标,就是每一辆救护车都可以与这个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换,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能协同覆盖急救指挥中心、急救车辆、医护人员以及接诊医院,对整个院前急救起到宏观把控的作用[1-5]。

参考文献:

[1]张振新,林长春.中国和法国院前急救体系比较及启示[J].现代医药卫生,2009,4.

[2]闫,甘贝贝.整理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急救发展如何破困局[n].健康报,2011.

[3]刘林成,鄢春梅.浅谈武汉市院前急救现状和对策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

急救医学论文篇4

英文名称:ChinaJournalofemergencyResuscitationandDisastermedicine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救援协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3-6966

国内刊号:11-5452/R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急救医学论文篇5

四川宜宾市紧急救援中心,四川宜宾644000

[摘要]由于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同时也有很多疾病、事故的发生率在逐年的上升,并且大部分的疾病、事故都需要进行紧急的医疗处理,因此,对急救工作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在逐渐的发展,各个医疗项目的建设工作也在有序的开展,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建设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任务。文章就此对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建设与思考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

关键词]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5)01(b)-0075-02

急诊医学的兴起,不仅带动了我国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也为人们看病提供了便捷的通道。急诊医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综合学科,其在我国已有20余年的历史,现阶段,急诊医学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并且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对于基层医院的急诊来说,其发展的状况不是很乐观。一方面其医疗工作人员没有固定的编制,另一方面,大量的伤患前来就诊,但是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没有达到要求,从而导致了医患之间的矛盾重重。

1医院院前急诊的现状

想要对基层医院的院前急救建设提供相应的意见,就要对医院院前急诊的现状有一定的了解。

首先,医院院前急诊需要新型的医学理论,对于新时期急诊医学理论其主要是分析急诊医学的出现,其实伴随着新时期医学的不断发展作为前提条件,并将救助措施作为辅助性手段,基于整体研究以及科学管理而最终产生的一类临床性学科类别之一。同时,相较于常规临床学科类别来说,此学科其具备独立性,主要涉及到院前、院内以及监护三位一体的治疗监管体系,很显然三部分不可分割,所以形成了三环理论地位[1]。

其次从医院院前急救的工作情况来看,医院的急诊科室的模式可以根据坐诊医生的工作性质简单的分为3类,第一类就是在急诊科室有专门的医护人员进行工作,并且这些医护人员都是几个固定的专科医生,比如骨科、外科等。第二类就是需要固定的急诊医师进行支援,这样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部分的急诊工作,但在支援的过程中还需要其他门诊和专科的帮助。第三类就是能够完全自主的完成任务。

最后,针对我国现阶段的调查来说,我国目前的急诊医学的主要状况可以说是依赖为主的形式,由于支援较少且不自主,这都使我国一直处于一种医院领导对于急诊科的不重视的状态,这样就导致急诊科不能全面的建设[2]。急诊科在医院中处于较低的位置,不能被同级的科室所重视,急诊科的职称晋升也很费劲。由于急诊室是最先接触患者的地方,其中就会出现一些暴力的倾向等情况。

2医院院前急诊所存在的问题

2.1对于医院院前急诊的重视度低

急诊医学在我国已有10多年的历史,相对于其他的国家而言,其发展较晚。虽然在国内起步较晚,但依然不影响急诊医学在医疗事业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据调查显示,某医院2013年从1月份到12月共收治住院病人高达7000余例,其中急诊救治就占了1000例,约占1/7,可以说急诊医学为医院的效益带来了积极地作用。换个角度看,急诊医学的建设不仅仅是提高了医疗事业的效益,更重要的是保护了人们的生命,从而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但现实中,很多人都把急诊医学看成是接接病人、抬担架、接电话等等,社会上对于急诊医学的定义很低,因此也导致医疗事业对于急诊医学的重视度不高。

2.2对于急诊医学的管理不严格

目前,我国的急诊医学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公益事业,由于交通事故以及报警现场等很多方面的影响,都需要急诊医学的参与,但长期的运作中,就有很多问题日益暴露出来,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对于一些受伤人员在报警的过程中也会直接拨打120,就会造成双方之间对于报案人的争抢,从而导致一些人由于失血过多或其他原因而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因此,医院对于急诊医院一定要创建一个合理科学的管理方案,这样才能使急诊医学发挥积极的作用[3]。

2.3不能较好的适应院外急救

基层医院的急救工作,在遇到院外急救时,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因为基层医院的院外急诊发展状况不是很好,当出现院外急救状况是会因为准备情况没有做好,从而只能盲目的对其进行抢救,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部分就诊人员的二次伤害[4]。根据相关的统计资料显示,需要进行院外急救情况大部分都是因为交通事故造成的,并且死亡率逐年的提高。从而医院应该考虑加强医院的院外急诊工作,在各个方面对院外急救工作提供方方面面的支持。在人力、设备、车辆方面更应该给予最大的支持。

2.4急诊医学的人员专业水平低、素质不高

由于我国的急诊医学起步较晚,因此对于从事急诊医学的工作人员并没有进行专业正规的知识训练,这种情况在基层工作中最为突出[5]。我国目前最常出现的就是医生乱转科的现象。对于急诊科来说,其面临的思想较为严重,很多人都把急诊科看做是机构的改革,很多有专业技能的人都不愿意去急诊科,这就使得院前的急救工作不能很好的落实。急诊科人员较少,由于急诊的工作任务量非常大,就会导致急诊工作人员不能够得到及时的专业培训的机会,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急诊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不够全面且由于长时间的工作,造成工作责任心不强等状况,这就直接影响了医疗事业的急救质量和发展。

2.5急诊医学在急救中所用的的设备以及车辆通讯等不满足需求

一些医院对于急诊医学的不够重视,从而导致了急诊科在受单位以及地域等影响,不能够有充足的急救设备和车辆以及通讯网络等,这就降低了急救的几率,使部分的患者不能及时的得到救治。目前很多的医院都以急救的名义去购买车辆以及办理相应的手续等,但实际上并没有这样做,对于急救车以及急救设备的置办问题就是空话,因此我国目前应对急救设备的更新与添加不断的加强。

3如何建设基层医院院前急救

3.1急诊科全面建设

目前统计来看[6],有些急诊科设立了100~500张床位,可每日的急诊量也就在10几个之间,这样的建设只能说是浪费,对于这样的建设也是不现实没必要的。对于原有的依赖型的急诊科来说已经被新形势下的急诊科所淘汰。对于现在的急诊科的建设一定要全面,其主要是支援形式为主,急诊科必须要独立,且有固定的救护人员,在急诊科重要配备5~6名的医生和7~8名的护士。一定要充分的和其他的科室进行协调工作。对于急诊室的建设成立后,一定要建立快速积极的急救队伍,这样才能使病人在第一时间得以治疗。

3.2对于院前急救要加强开展的力度

对于需要救助的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那么就需要医院的院前急诊部门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并且加强急救工作的建设。在社会各种医疗工作以及社保工作中,院前急救是影响其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在灾害发生后,对于患者的医治有着重要的地位。院前急救工作在处置伤患的过程中,要及时正确的进行操作,一旦发生失误,就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命,并且当灾害突然发生时,院前急救工作就要及时的展开。院前急救小组要进行24h随时待命,保证对伤患进行及时的抢救,并且还应该保证抢救的成功率。这样才可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时增加。

3.3建立绿色通道

对于我国的急诊医学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构建一个绿色通道,绿色通道的建立可以提高急救的质量,对于急救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绿色通道的建设,可以使急诊人员与其他科室的人员共同值班,这样就可以在急危重症患者及时的得到救治。

3.4加强重症监护病房的建设

据统计来看,我国大多数的医院急诊科都设立了5~6个重症监护病床,这样的建设不仅仅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了方便,也使得医院的总体水平进一步的提高了。对于重症患者病房中医护人员的选择,一定要经过专业的知识培训,并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这样才能对重症患者给予最好的护理。对于护理人员,医院也可以适当的开展对于专业上的培训等,这样就能够使得急诊科得以全面的发展,使得医院树立更伟大的形象[7]。

4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对人才的培养

由于相对于医院其他部门的来说,急诊工作拥有工作量大、薪资低、纠纷多、晋升难等缺点,使得很多医护工作人员都对急诊室望而却步,并且在急诊部门工作,还需要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在以上原因下,急诊部门工作的工作人员少之又少,从而导致了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工作不能正常的开展。实际情况当中也是这样的表现,全国各大医院,急诊部门发展较好的很少,在这种情况下,要加强基层医院急救的建设就需要培养大量能胜任此工作的人才,能在急救部门工作的工作人员需要具有以下几点:首先就是可以承受大量的工作,随时都可以出诊。其次就是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因为急诊室是一个综合学科的部门。第三就是能有良好的医德,并且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不论有什么样的患者出现,都要全心全意的对其进行救治。

想要建立健全急救科室,不仅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还要求医院方面能做出一定的行动:首先,医院的领导层要对急诊提供一些优惠待遇,从而吸引很多的人才愿意到急诊部门工作,于此同时,制定相应的工作政策,使政策上向急诊部门倾斜,促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且院方要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全方位支持急救建设工作的开展。其次就是相关的医疗管理部门颁布一定的政策,能让在急诊室工作的工作人员,进入正常的岗位编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医院积极的配合,因为急诊室是需要24h进行服务的,所以要制定相关的规定,要求定岗定编,使工作具有一定的时间弹性。

5结语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事业也在不断的扩大中,基于目前的统计来看,我国的基层医院院前急诊的建设对于医疗事业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急诊医学现阶段正处于发展阶段,因此我国医疗事业应该不断的强化和发展急诊医学,只有将急诊医院合理科学的落实,才能从根本上为人民的看病提供方便,也为医疗事业做出重要的贡献。

[

参考文献]

[1]涂久生,费连兵,李学义,等.基层医院急诊建设及管理的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14(11):825-827.

[2]周靖国.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常见的医疗问题与处理对策[J].医学信息,2013,26(15下旬刊).

[3]叶建华.高校医院院前急救体系的建设与管理[J].临床急诊杂志,2006,7(4):199-200.

[4]任祥美,李学贤,耿守祯,等.基层医院院前院内急救通道的建设[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6(7):408.

[5]邵久红.浅谈基层医院120院前急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医学美学美容,2014(2中旬刊):461-462.

[6]聂建平.基层医院普及工伤预防与院前急救技术的初步研究[C]//201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12.

急救医学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7)06(c)-0143-04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applicationofintegratedmedicalmodelinemergencymedicalteachingresearch.methodstwoquestionnaires(paperaandpaperB)withthesamecontentwereissuedbyusingself-controlledmethodto93internswhohadinternshipsinGeneralHospitalofYankuangGroupfromSeptember1st,2015tomay16th,2016beforeandafterintegratedmedicinetrainingrespectively.Correspondingquestionsontheinterns′recognitionofintegratedmedicine,emergencymedicineunderintegratedmedicinetrainingandtheapplicationdegreeoflong-wire-guidedgastrointestinaltubereplacementwereansweredsoastomakestatisticalanalysisofthesummarizedresults.Resultsafterintegratedmedicinetraining,internsshowedamarkedincreaseintheirrecognitionoftheconcept,specificcontentandmodeapplicationpurposeofintegratedmedicine,andtheunderstandingoftheapplicationdegreeoflong-wire-guidedgastrointestinaltubereplacement,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itisfeasibleandeffectivetoteachmedicalstudentsintegratedmedicalcontentinemergencymedicalteaching.

[Keywords]integratedmedicalmodel;emergencymedicine;education

整合?t学是医学发展的需要、趋势和必然方向,整合医学的临床思维和应用更是急救医学必须的,一切有利于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所有措施都应该及时落实。2014年底,课题组立项时查阅国内外文献,未发现密切相关性研究,结题前再次复习近3年文献,整合医学模式在肿瘤内科临床带教[1]、呼吸系统疾病教学[2-3]、医学影像学学科建设[4]、组织学教学[5]、肝胆外科[6]等有叙述性的研究描述,笔者等从整合医学的认识、整合医学模式在急救医学方面的认识和相邻学科技术转化应用实例三方面内容培训实习医生、评价培训效果,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面对急危重症患者综合临床救治和思维能力,为后续工作提供了经验。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兖矿集团总医院2015年9月1日~2016年5月16日的全体实习医生,包括济宁医学院60名、冀唐医学院24名、山东中医药大学6名、菏泽医专2名、潍坊医学院1名,共93名实习生,不包括实习护士,发放a卷93份,发放B卷93份,收回a卷93份,收回B卷79份,a卷有效回收率为100%,B卷有效回收率为84.95%。

1.2方法

此次问卷目的是整合医学模式在急救医学教研中的探索,包含a卷和B卷,a卷和B卷内容完全一致,教研组对实习生进行关于整合医学与整合医学模式在急救医学方面相关知识的培训,实习生对长钢丝引导下胃肠管更换术的应用程度作为检验实习生通过培训后对整合医学认知程度的检验标准。问卷中的问题有3个方面:

1.2.1实习生对整合医学的认识此方面包含3个问题,①整合医学的概念,该题目选项包括a.不知道;B.仅了解;C.熟悉并应用。②目前认为整合医学的具体内容,该题目选项包含:a.学科交叉;B.转化医学;C.临床医学与预防保健相整合,对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防控;D.内外科整合,优化治疗;e.整合各亚专业资源;F.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整合;G.医学与人文的整合;H.整合培养“一专多能”的医学人才;i.以上都是;J.以上都不是。其中i项为最佳答案。③整合医学模式应用的目的,该题目选项包含:a.还器官为患者;B.还症状为疾病;C.从检验到临床;D.从药师到医师;e.身心并重、医护并重、中西医并重、防治并重。其中e项为最佳答案。

1.2.2实习生对整合医学模式在急救医学方面的认识此方面包含4个问题,①急救医学医护人员要求,该题目选项包含:a.应用最有效的措施用最短的时间救治患者;B.急会诊各专业救治。其中a为最佳答案。②急救?t学工作的主要内容,该题目选项包含:a.心、肺、脑的复苏;B.循环功能引起的体克;C.急性创伤;D.多器官功能的衰竭;e.急性中毒等;F.急救医学还要研究和设计现场抢救、运输、通讯等;G.以上都是;H.以上都不是。其中G为最佳选项。③急救医学组成部分包括,该题目选项包含:a.院前处理(急救中心);B.院内抢救;C.危重患者监护病房(eiCU);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其中D为最佳选项。④急救医学技术在实际工作应用原则,该题目选项包含:a.不知道;B.仅了解;C.无伤害。其中C为最佳选项。

1.2.3实习生对长钢丝引导下胃肠管更换术的应用程度该题目选项包含:a.不知道;B.仅了解;C.熟悉并应用。其中C为最佳选项。

1.3质量控制

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发放调查问卷,发放时进行现场说明指导,在调查对象当场填写完毕后统一回收,审核确定是否合格并剔除无效问卷,不合格无效问卷包括未答完整问卷、矛盾答案问卷,以确保回收率及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3.1录入和建立数据库,并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实习生对整合医学的认识

2.1.1整合医学概念统计学分析显示,培训前后,实习生对整合医学概念的认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1.2整合医学内容统计学分析显示,培训前后,实习生对整合医学具体内容的认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1.3整合医学模式应用的目的统计学分析显示,培训前后,实习生对整合医学模式应用目的的认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实习生对整合医学模式在急救医学方面的认识

2.2.1急救医学医护人员要求统计学分析显示,培训前后,实习生对急救医学医护人员要求的认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培训前便十分熟悉(选择最佳选项的人数均占90%以上)(表4)。

2.2.2急救医学工作的主要内容统计学分析显示,培训前后,实习生对急救医学工作的内容的认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培训前便十分熟悉,提高不明显(表5)。

2.2.3急救医学组成部分统计学分析显示,培训前后,实习生对急救医学组成部分的认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培训前便十分熟悉(选择最佳选项的人数均占90%以上)(表6)。

2.2.4急救医学技术在实际工作应用原则统计学分析显示,培训前后,实习生对急救医学组成部分的认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培训前便十分熟悉(选择最佳选项的人数均占90%以上)(表7)。

2.3实习生对长钢丝引导下胃肠管更换术的应用程度

培训前后,实习生对长钢丝引导下胃肠管更换术的应用程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整合医学理念提出时主张组织多学科团队重视研究过程和方法论的探讨,主要理由是整体论与还原论的整合、系统研究与描述性研究的整合、生物科学与人文哲学的整合和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的整合[7]。整合医学是从人的整体角度,将医学各领域最先进的知识理论和临床各专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加以有机整合,并根据社会、环境、心理的现实进行修整、调整,使之成为更加符合、更加适合人体健康和疾病治疗的新的医学体系。整,即整理的整,是方法,是手段,是过程;合,即适合的合,是要求,是标准,是结果。内涵包含整体观、整合观和医学观的统一[8]。在疾病认识上,整合医学需要从遗传、生活方式、治疗方案、预后、最好临床依据、生物信息学办法预测疾病的整体转归,在疾病处理上重视的不是给患者一个方法而是要给出一个方案,该方案包括疾病的最优化治疗、二级预防、生活方式和心理调节等全过程指导[9]。

整合医学在急救医学教研方面的应用,国内外未见密切相关文献报道。李丽君等[10]述整合医学发展应始于急诊和重症医学,将急危重症医学进行整合改革,将相关领域最先进的理论和临床技能渗透及融合到疾病的急危重症阶段的新医学学科,必将有益于大量急危重症及多脏器病变患者的治疗。病例导入式教学法(CBL)[11]、情景教学[12]、分层次多元化培训模式等在本科医学教学或培训的应用[13]文献于国内可见,在国外发现加强心脏生命支持(aCLS)教育模式在本科急救医学教学的应用[14]和混合模式在训练外科和急救医学住院医师中的应用[15]的文献,目前国内外均未见述及整合医学在急救医学教研中的应用的文献。

急救医学论文篇7

关键词:高山雪场;救护;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4-0044-0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滑雪旅游业日益繁荣,滑雪运动的爱好者日益增多,为了满足大众越来越多的滑雪需求,滑雪场的数量迅速增长。但是,良莠不齐的滑雪条件,特别是雪场救护的参差不齐,导致许多安全隐患的存在及事故的发生。目前,我国关于高山雪场救护的理论研究还非常薄弱,本文根据多年雪场救护工作经验及我院高山雪场现有条件及特点,初步建立符合我院高山滑雪场实际情况的以安全巡逻、雪场保护和紧急救治为主的救护模式思路,为我院雪场救护模式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1高山雪场救护的现状

1.1高山雪场的概念

滑雪是野外体育活动。它不同于在所规定的场所(如:竞技场、运动场、体育馆等)进行的体育运动,而是在广阔的大自然中进行的体育运动。《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中指出:向社会开放的,能够满足人们进行滑雪训练、竞赛、健身娱乐等活动并有管理的场所,简称滑雪场所。滑雪场的范围可能很大,容纳多项目、多种滑雪道,也可能很小,只有一条滑雪道。滑雪场地一般是指一个特定的经过修建可供滑雪专用的小区域。为高山滑雪运动项目建立的滑雪场所即为高山滑雪场。

1.2高山雪场救护模式的概念

高山雪场救护是指:在高山雪场对滑雪者进行紧急救治或保护。其中“紧急救治”,在百度百科中的解释是指:当有任何意外或急病发生时,施救者在医护人员到达前,按医学护理的原则,利用现场适用物资临时及适当地为伤病者进行的初步救援及护理,然后从速送院。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着多种急救模式,其中主要的有两种模式,即英美模式和法德模式。英美模式:主要急诊方式是“把伤病员快速送到医院”,其观点是伤病员被送到以医院为基础的急诊科从而得到更好的医护,在这种模式中急诊医护开始于来医院之前,由有关专业人员如急诊技师和护士进行救护,到医院急诊后由急诊医生等相关人员进行急诊治疗。采用此模式的有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爱尔兰、以色列、日本、新西兰、菲律宾、韩国等。法德模式:主要急诊方式是“把医院带到伤病员家中”。其具体操作是医生及有关技术人员或护理人员到某一个有关地点对患者实施急诊治疗。采取的急救手段多为救生和止痛,这一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医生没有接受过很好的培训和监管,因此没有英美模式中的医生那样有质量保证;患者急诊治疗时间长、存活率低等。采用此模式的有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挪威、波兰、葡萄牙、俄罗斯、瑞士、瑞典等国家。目前,国内滑雪场的雪场救护均能提供一些相关的保护措施,但院前急救却是雪场救护的薄弱点,也是救护模式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模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是某种实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所谓模式,是人们对研究对象本质的认识和把握,也就是社会化了的模型。其实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若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那就是模式。模式有不同的领域,建筑领域有建筑模式,软件设计领域也有设计模式。当一个领域逐渐成熟的时候,自然会出现很多模式。各个学科和行业均有自己固定模式,但任何模式都是在不断发展和创新的。

本文高山雪场救护模式指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雪场建立的雪上救护的形式及具体措施,主要涵盖雪场安全员巡逻、雪场保护和伤员的紧急救治。

1.3国外高山雪场救护现状

滑雪运动在国外发展已久,各类滑雪场已经拥有较完整的经营模式和救护体系,雪场拥有常设的专业的雪上救护机构,其中工作人员均是经过专业雪道救护培训并通过考核的专职人员。如拥有龙平和茂朱两个国际滑雪场的韩国,雪场救护人员须持有滑雪协会颁发的有效资格证书,每个雪道要配备2人以上并配备符合医疗法认证的护理员或者根据应急医疗法律配备应急救护者1人以上。从而,为滑雪者提供专业且及时的救治服务。

救护人员的专业,救护设备的先进,也是我国滑雪场望尘莫及的。在国外,由于雪场的规模较大,特别是很多超大型的雪场配有直升飞机及小型医院。一旦滑雪人员受伤,就近的雪上巡逻队第一时间发现伤员并通知救护人员,救护队会根据伤员受伤地点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以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受伤现场,根据受伤情况进行现场处理,若受伤情况严重,采取应急处理后直接转往就近的医院。有些世界一流滑雪场的小型医院在治疗运动创伤及骨折方面技术非常先进。

1.4国内高山雪场救护现状

根据《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第二十二条规定,滑雪场所要有完好的救护设施,配有救护器材设备,设立医务人员及急救室并配备足够的滑雪指导员、安全巡察救护人员,并佩戴明显标识或穿着统一服装。但是,大多数的滑雪场只是根据《规范》设置了医务室,由雪场的滑雪教练偶尔兼职雪道巡逻员,并没有很好的贯彻《规范》中的要求,给滑雪者的安全造成了极大地隐患。目前,滑雪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会急救的人员不会滑雪,不能在第一时间到达事发地点或者是会滑雪的人员不懂急救,不能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延误病情,给伤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甚至是二次伤害。此外,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成立部级的雪上救护员培训机构,缺少雪上救生员认证机构这一环节。

部分雪场尽管组建了医务室,但是医务人员只能在室内处置简单的外伤,而对于受伤较重的伤员往往不能及时被发现,错过了急救的黄金时间;有些伤员即使被及时的发现,在从受伤地向医务室转运途中由于没有合适的交通工具或者未经正确的处理,往往会造成更严重的二次损伤,并目,对于伤病的愈后产生很大影响。

1.5第24界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哈体院高山雪场救护模式

2009年,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雪场作为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分会场,主要进行单板和冬季两项滑雪比赛。比赛期间,根据组委会要求,雪场医疗保障分为两部分即医疗救护组和雪上救护组。医疗救护组由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医护人员组成,雪上救护组由受过澳大利亚南帝罗尔省的急救培训的哈尔滨体育学院教师组成。雪上救护组负责将受伤运动员根据受份情况进行现场处置后转送医疗救护组进行进一步的确诊、治疗。大冬会期间,雪上救护组和医疗救护组制定了较完善的救护预案并在比赛的起点,终点及赛道的最危险区设立若干个雪上急救点,并有安全巡逻队进行不间断巡逻,一已发现伤员及时报告,进行就近急救。

2初步建立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雪场救护模式的思路

2.1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雪场建立雪上救护模式的现有条件

2.1.1救护设备

由于我院高山雪场曾是第24届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分会场,雪场的救护设备主要是大冬会期间配备的进口救生船(既可以摩托车牵引,也可以人力控制)、真空夹板及脊柱担架、这些都是处理滑雪损伤的必备设备。另外雪场还配备了常用药,外伤处置药品,骨折固定夹板、石膏等。可以为紧急救治提供充分的医疗保障。

2.1.2救护人员

救护人员主要包括专业教师和雪场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目前我院从事雪上急救的教师拥有多年临床的工作经验和高山雪场的救护经验,并有着较高的滑雪水平。曾在2008年参加了澳大利亚南帝罗而省的雪上急救培训,并参与了第24届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救护工作。

我院冰雪运动系的学生及社会体育系雪场建设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是救护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均有较好的滑雪水平,并有着如运动解剖、运动生理、滑雪损伤与急救课程的基础,对人体结构比较了解,经过培训后可加入雪上巡逻队。若雪上巡逻队成员的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经过专业培训后,通过考试者可成为雪上救护队队员,配合救护队进行搬运或者完成简单的急救措施,必要时可协助救护队完成救护工作。这也为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较多的实习机会,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2初步建立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雪场救护模式的思路

2.2.1根据《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相关规定设立救护机构,树立全新的救护理念,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

2.2.2建立符合我院高山雪场救护情况的相关法规和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2.3分别组建雪上巡逻队及雪上救护队巡逻队负责雪道的安全巡逻,及时发现雪道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受伤游客,对疑似受伤游客进行询问。对进入高级雪道的低水平滑雪者进行劝阻,劝其放弃从高级雪道下滑的念头,对于执意不听者要跟随滑行或帮助其顺利到达安全地带。救护队所有队员能够在带队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雪上救护,在冰雪运动系及社会体育系雪场建设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中选取滑雪技术好,生理及解剖理论基础扎实的学生进行雪道急救培训、野外救援、救护设备使用等课程,培训合格者进入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雪场雪上救护队。雪上救护队成员由拥有专业培训资质的人员组成。

2.2.4根据现有师资力量制定完善的雪场巡逻方案、救护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2.2.5定期进行救护人员的培训及考核,保证救护队伍的专业性;定期进行救护设备的维护与维修,并根据需要及时完善或更新现有设备。

2.2.6能够提供专业的院前急救服务,做到准确、快速、简单处理,尽快后送,对于严重的伤员,合理安排转诊治疗。

2.2.7认真做好救护登记工作,详细填写伤者个人信息,受伤的过程、部位以及救护措施及结果。为伤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依据,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该记录还可作为培训救护人员的救护实例,提高救护人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3结语

由于理论依据的局限,本文初步总结的雪场救护模式的思路难免有些不完善之处,随着该思路的应用及在工作中的实践,逐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救护理念及模式应用于我院高山雪场。

参考文献:

[1]赵艳,夏洪海,王大力,对开展群众性滑雪运动的对策研究[J],冰雪运动,2002,(12):42-43,

[2]中国滑雪协会审定,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2.

[3]岳茂兴,现场急救新理念、新模式、新装备、新疗法[J]临床急诊杂志,20Lo(8):193-194,

[4]赵丽,研究生培养模式刍议[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2):71-74.

急救医学论文篇8

【关键词】急诊科;技术特征;发展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479-02

急诊医学已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急救模式的改变对急诊医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其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大多数急诊医学工作者仍被一些问题所困惑,而较为重要的是急诊医学学科的建设。关键可能在于我们仍为对这个新兴专业的技术特征和发展不甚明确,个别领导及职能部位对急诊工作认识不足,重临床轻急诊,重院内轻院外,急诊工作风险大、待遇低、工作累、无政策倾斜,这也是造成急诊队伍中部分医护人员专业思想不牢固,优秀人才不愿进、留不住人的根本原因。因此有必要认真地对这个问题加以思考和讨论。

1急诊科的技术特征:

1.1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对急诊医学的定义决定了急诊科医生的专业特色。急诊医学的内涵包括院前急救、复苏、灾害医学、创伤、中毒、危重病、急诊医学管理七个方面。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其专业特色也会更明显,更不能代替。

1.2急诊科的功能定位:近年来,大家对急诊功能的定位逐步达成了以下共识:(1)生命和脏器功能急症的紧急抢救;(2)鉴别、分流,以最快速度完成急症的鉴别诊断,主动向各专科输送病人;(3)一般急症的诊断和治疗;(4)危重症的监护治疗;(5)灾难事件的急救。

1.3必须充分认识急诊医学的内涵1994年美国急救医学会将急救医学定义为:对于非预期的创伤或疾病即刻评估、处理、治疗和预防的专门学科。即以“抢救生命、缓解症状、稳定病情、准备转出”为工作核心。

1.4急诊医学已成为临床二级学科急诊科已作为独立的临床学科在运作,但它有别于传统的临床专科,而是以疾病的急缓危重程度来界定,针对患者而言更加注重患者的整体性和救治的时效性。这说明急救医学自身特点主要表现为涉及的疾病谱广,急症发生的随时性和急救技术面对的复杂多样性。

1.5急诊医学贯彻“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有的学者提出急诊医学是以“时间维度”为标准(急与缓)的一种医学体系。所以,急诊医学不但涉及危重病,还涵盖包括慢性病和疑难病等其他方面的所有急诊问题。

1.6我院急诊科根据急诊工作的特点,在建科过程中纠正了急诊科只是“转运站”的做法,设置专职科主任,固定内、外科医师。现在急诊科副高以上职称人员占30%,配有专职麻醉师和固定的护士。我院初步形成了能独立完成诊断、治疗、抢救任务,与专科只有会、协作关系的自主型急诊科。

2急诊科的技术要求及特点:

2.1急诊科的工作流程:急诊医学的技术范畴应重点放在对急诊危重病的紧急救治方面,因而建立一个处理流程是至关重要的。我院通过对急性心肌梗塞实施院前溶栓治疗,对建立和完善院前急救体系做了一些探索。我院急诊科于2005年6月专门组成院前溶栓小组,固定设置溶栓救治出诊箱,出诊人员有值班医师、护士和司机,一经接到病情报告即开往发病现场。在完善院急救体系中,我们还有计划地指导和培训基层医务人员,加强其ami早期诊断专业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心电图的识别,使基层人员具有院前早期溶栓治疗的意识,并及时与其进行诊治意见的交流、至今我院急诊科对所属医疗单位和附近社区431例ami病人实施了院前溶栓治疗,从发病至开始溶栓的平均时间280分钟明显缩短(p<0.01)。所有接受院前溶栓病人无1例死亡,经与院内溶栓病人比较,血管再通率和30日预后良好率均有所提高。

2.2急诊医师要掌握什么样的危重症技术?首先要有相应的设备支持,一是急诊学科带头人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想的多,做的少,不愿意付出过多的劳动。二是缺乏整体发展计划,当遇到病情需要某种技术时,就想试着用,但往往因事先准备不足,多有失败。三是闯劲儿小,瞻前顾后,犹豫不定,失去机会。解决这些问题,首先的是要树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思想,做出年度调整计划,二要文献先行,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和广泛调研,咨询或学习,充分了解该项技术的特点,内容,方法,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并写出完整的综述。三是逐步实践,主要熟悉程序方法,不力求效果,待熟练后再选合适病例。

3急诊科的技术发展:

加强急救医疗队伍建设,应从突发卫生灾难事故医疗保障着眼,从满足平时社会急救医疗要求着手,从急救医学是由多学科组成的专业体系特点出发,发挥多学科技术优势,培养一批现代复合型急诊人才。

3.1首先应突出抓好学科带头人的业务技术水平和协调,管理工作能力。具有宽广精深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丰富和有较强管理能力的人担任学科带头人,正确认识高学历,高职称与实际工作能力的关系和差别,从根本上抓好医院的急诊医疗人才培养的工作。

3.2其次是抓好队伍建设。急诊医学涉及多学科跨系统专业知识,不是简单的预诊、分诊工作。我院拟从院前急救、创伤外科、复苏、中毒、急危重病医学为切入点,针对性地加强学习与培养提高,并不断补充年轻医师到这个队伍中,形成急诊医师人才梯队,满足临床需要。

3.3发展急诊专业,必须赢得其他专业学科的认可。因为从专业角度讲,急诊医师这方面知识全面牢固,技术操作熟练。参加现场抢救很容易成为核心指挥员,对树立急诊专业形象非常重要。

3.4急诊科的专业技术发展,需要有一个大的急诊模式作为支持,这方面讨论很多,如院前急救---急诊室---iCU---一体化模式是目前认为较为理想的模式,如果没有和则急诊队伍不能巩固,科室业务水平难以提高,急诊科名存实忘或有名无实。

3.5提高急诊科管理水平,促进急诊医学发展

我院急诊科2009年2月在急诊计算机单机管理基础上开始进入医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其功能包括:急诊病人登记;急诊病人查询;工作量、病种等统计。急诊病人登记系统的运行为急诊管理提供了重要数据资料,有利于提高急诊服务质量,有利于急诊工作正规化管理,有利于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通过网上交流可加强急诊专业人才的培训,进行急诊病例远程会诊、病例计论、交流经验、查阅中毒资料库,使更多的医务人员了解急诊医学的进展。

3.6加强急诊工作的协调:急诊患者出口不够畅是多数急诊科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某大型综合医院急诊科1年共接诊患者73865例,其中25652例留观,1334例进入抢救室,两者共占急诊就诊人数的37%。同期仅有1032人被收住院,仅占留观与抢救室病人的3.8%。80%的急诊患者留观超过10天,而国外急诊病人留观时间不超过24小时。此外,在遇到多发复合外伤、涉及多系统危重病人紧急抢救时,各科室相互推诿、延误患者救治也是急诊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急诊疑难复杂病例的住院和多发复合外伤的抢救是医院有关部门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3.7确定地位、完善功能、规范行为:虽然,近年急诊的地位有所提高,但仍与当前及今后的发展不相适应。急诊作为急危重症患者的主要入口,是医院医、教、研无法离开的。现阶段急诊功能的完善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3.7.1决定性治疗前移:急诊危重伤病员病谱广泛、病情多甚重、凶险。存活与死亡间的时间狭小,稍一耽搁就会失去抢救生命的时机。因此,在积极实施复苏措施的同时,把决定性抢救治疗前伸到急诊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7.2加强院前急救—院内急诊—iCU的一体化建设:院前急救—院内急诊—iCU的一体化建设要视当地急救体系的模式和各医院的具体情况而定。至于急诊科是否需拥有自己的eiCU或与全院综合iCU合并成为一体,则应根据医院情况而定。

3.7.3加强急诊外科的建设:近年来,急诊病种中创伤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我国每年死于创伤者在70万例左右,在人口死因中占第4位。另外,急诊工作的流程还不尽合理,很多抢救工作没有形成规范,随意性较强。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规范的工作制度、简单易行的诊治常规是急诊工作的当务之急。

3.8结合临床实践开展科研,突出急诊医学特色

急诊科不仅有大量的临床工作和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应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较强的研究工作。结合国内外急诊医学的发展方向和医院的现状,冠状动脉闭塞早期的溶栓治疗和及时pCi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再灌注治疗;在中毒方面的研究集中于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研究;对急诊多发伤的研究,重点为创伤早期的治疗及多脏器衰竭的诊治。

参考文献:

[1]王佩燕,我国急诊/急救医疗的现状及对未来改进的思考兼论“大急诊”、济南;第二届现代急诊医疗管理发展论坛资料汇编:105-108.

[2]邵孝鉷蒋朱明,急诊医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3.

[3]吕传柱,中国院前急救近十年的发展及未来展望,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5(20):1487-1488.

[4]梁子敬等,急诊医师专业特色的新思考,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5,2(6)1015-1018.

[5]吕学苏,胡大一.急诊医疗的组织管理浅议[J].中国医药导刊,2005,7(2):103.

[6]王佩燕.培养急诊医学专业医师促进急诊医学发展[J].中国急救医学,2003,23(3):173-174.

急救医学论文篇9

1建立健全急救管理制度及组织

1.1加强急救管理工作组织领导成立有分管院长为组长,医教科长、护理部主任为副组长,各科主任、护士长为组员的急救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急救制度及各项培训方案的制定、实施、考核、整改。

1.2进一步完善急救管理制度并落实修订口腔门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口腔门诊常见意外疾病的急救流程,包括过敏性休克、晕厥、循环呼吸停止、缺血性心脏病、窒息、高血压急症6个意外疾病;制定急救物品管理制度及急救质量评分标准;制定急救模拟演练方案及评分标准。

1.3急救管理纳入科室考核及岗位培训一是急救质量管理小组每月按急救质量评分标准对各项急救内容进行抽查,抽查结果与科室考核奖挂钩;二是把急救理论培训放入新职工岗前培训,急救技能操作放入轮转培训中,要求新职工必须在每科室学习一项急救操作技能并由护士长考核通过。轮转结束后护理部及医教科统一进行理论考试,并抽考一项急救操作技能,理论及操作合格后方可定科。

2加强急救物品管理

2.1制定急救物品管理制度内容包括药品固定基数、每月检查、距有效期3个月及时更换、药物使用后及时补充;急救物品做到四定、每班清点检查、不外借。

2.2落实急救物品管理门诊每楼层配备抢救车,建立急救药物品清单,根据临床实际抢救状况调整、补充和完善现有的药品储备品种及基数,合理配套设施。药物品全院统一,按编号顺序摆放,严格做到四定:定品种、定数量、定点放置、定人管理,并纳入科室5S管理。由护士长为总责任人,公共班人员为包干人,每月1日对抢救车内物品数量、质量、有效期及功能状态进行双人清点检查,无误后封条封存。公共班每天查看封存情况并登记。遇封条启封后即时补充,双人清点后封存登记,急救仪器按要求定期监测,保证急救药物品处于一级备用状态。

2.3规范急救药品管理在科室每月自查的基础上,护理部每季度联合药剂科人员对各科室急救药品种类、数量、有效期、质量、高危药品存放是否符合要求等情况逐一检查,以确保急救药品万无一失。

3加强急救知识培训与考核

3.1摸底为了解医务人员培训前急救基本理论、技能掌握情况及应急处置情况,医教科牵头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一次急救基本理论知识考试;护理部牵头确定四项急救基本技能操作(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囊、吸氧、心电监护),每项操作各抽考10名医务人员;护理质量管理小组随机抽出6名医护人员进行药物过敏的急救模拟演练。

3.2培训理论培训:一是选派4名医护人员参加省级继教培训项目:2010版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指南。二是邀请本市三甲医院的急诊科主任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急救相关理论知识培训,内容为急救基本理论知识及口腔门诊常见意外疾病的预防及处理,符合口腔门诊工作特点,针对性及实用性强。操作培训:一是医院新增设一个示教室,并购置一套高级成人护理CpR模型人及相应物资。二是邀请本市三甲医院的急诊科护士长进行4项基本技能操作培训(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囊、吸氧、心电监护)。培训形式为先由急诊科护士长边示范边讲解,之后本院4名护士长现场操作,由急诊科护士长进行指导及点评,确保正确掌握操作方法。三是护理部修订各项操作评分标准,4名护士长由护理部考核合格后,根据操作标准再对科内人员进行示范讲解后手把手教学,学员反复操作练习,以“人人都会”作为教学目标。急救模拟演练: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确定模拟案例:过敏性休克、高血压急症。医务人员按照等级医院评审的要求进行模拟演练,每科室组织一个演练组,设主考官1人、医生2名、护士3名、家属1名,要求流程正确流畅、判断准确、用药合理、医嘱执行及操作真实准确、医护配合默契、人文关怀到位、符合院感要求,由质量管理小组现场指导并反馈。在此基础上邀请本市质控组的医疗、护理、院感3位专家来院对各科演练进行指导点评,针对演练中出现的问题现场反馈,提出整改措施。各组对每个模拟案例通过反复整改,直到能正确、有序、快速的应对所有的病情变化场景为止。

3.3考核医教科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基本理论考试一次,护理部对每项急救技能抽考10人次,急救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对4个科室各抽查一项模拟病例进行急救模拟演练。通过考核以加深培训知识,并了解培训后医务人员急救知识的握情况及应急处置能力。

3.4巩固研究证实,培训后学员的急救技能有效保持力会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因此以竞赛为载体巩固急救知识。护理部牵头开展一次心肺复苏竞赛,医教科牵头开展一次急救理论知识竞赛及药物过敏的模拟演练竞赛。以竞赛形式激发医务人员学习热情,巩固医务人员的急救理论操作知识,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急救综合能力。

4效果评价

急救医学论文篇10

1.全球急救、灾害医学历史回顾

自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社会相对稳定,科技发展,人类交往频繁,疾病谱改变,人均寿命增长等诸多因素的作用,在常态下影响个体生命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扶摇直上,且往往以突发急症形式危及生命;交通创伤等意外事故的发生也大大增加。现场急救处置及时、正确,途中转运得当,不少伤病人可获生机、减轻伤残。反之,则生命过早终止,残疾加重。

1976年,国际上著名的麻醉科、内外科医生在德国美茵茨(minze)发起成立了急救、灾害医学俱乐部,不久即更名为世界急救、灾害医学协会(worldassociationforemer¬gencyandDisastermedicine,waeDm)。政府、社会重视发展急救事业,应运而生了适于现代社区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medicalService,emS)。仅约20年的时间,在80年代中期,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包括我国香港地区)完成了emS体制、机制及法制的建设,emS已成为城镇社区处理常态下24小时全天候服务重要、惟一的体系与事业。

20世纪70年代后,全球自然灾害形势日益严峻,尤其到了80年代,频频发生的严重灾害,危害了公众生命安全,制约了经济发展,甚至造成某些国家、地区社会动荡,政局更迭。为此,联合国于1989年12月22日通过了第44/236号决议,将20世纪的最后10年,即1990〜2000年定为“国际减灾十年”,包括我国政府在内的各国政府、社团和民众积极参与了这一行动。

1989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由世界卫生组织(wHo)举办的“首届世界预防事故和灾害会议”提出了“安全社区宣言”。安全地生活是一项基本权利,要使“人人安全”。现代城市意外伤害和天灾人祸严重地威胁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且已构成了世界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并随着都市现代化在继续恶化。wHo在1993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所发表的文告中指出:长期以来,人们对在家中、路上或工作场所可能遇到的危险认识不足,未能形成公众舆论。但是,一个新的流行病学模式正在出现,意外事故和肉体伤害行为常常对受害者个人及家庭造成灾难性后果。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事故造成的损伤,日常生活中的意外和个人集体的暴力行为,受伤需治疗的人数为上述的100〜150倍,其中约有200万名受害者形成永久性残疾。与此同时,急救、灾害医学的学术核心——心肺复苏(CpR)不断推广、普及,世界急救灾害医学协会及心肺复苏医学创始人彼得沙法教授(paterSafar),随后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建立了国际心肺复苏与灾害医学研究中心,成为该领域的科研教育的重要基地。

综上所述,20世纪中期城市emS的创建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此前“救护”(Firstaid)难以在现场处理包括猝死、创伤在内的急救窘状;而公众,即日益增多的“第一目击者”在现场救护危重伤病人,无疑及时有效地帮助了专业emS的工作,大大提高了现场抢救的成效。

在传统的现场救护的基础上产生了现代急救医学(emergencymedicine),其内涵日益丰富,外延更为扩展,出现了灾害医学(DisasterUedicine)。灾害医学即是急救医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延伸,或理解为急救医学的分支,或二者并列,这并不重要,也不矛盾。笔者等认为,灾害医学与急救医学很难区分,只不过两者在造成伤病人的原因、环境方面不同,以及受害人数(个体、群体)等不同罢了。

2.21世纪初期严峻的灾害形势及其特征

人类期盼世界和平,渴求社会安定,但天灾人祸不因20世纪最后岁月的“国际减灾十年”的结束而离去,灾害形势依然十分严峻。2000年10月11日,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先生在国际减灾日文告中说道:“我们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容易受到灾害的伤害。灾害造成死亡的人数在不断加大,灾害的经济损失也迅猛增长。作为一个国际社会,我们相当被动。”

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911”特大恐怖事件。2003年春,中国爆发了“非典”(SaRS)公共卫生事件。2004年底,印度洋发生了强烈的地震海嘯。2005年8月美国遭到卡特琳娜飓风袭击,巴基斯坦发生地震。2008年“512”中国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真是天空、大陆、地下灾难迭起。而在此间,伊拉克、阿富汗地区战争不停,中东以色列、巴勒斯坦的民族恩怨不断,战火纷飞,我国的矿难、井喷等各种生产事故也是此伏彼起。突发事件、灾害事故的多样性、严重性,在21世纪初更加凸显。正如安南秘书长在“国际十年减灾日”结束的讲话中说,当初减灾指的是自然灾害,但专家们很快地把减灾活动扩展到多种灾害,这是十分正确的。我们面临着自然灾害、人为灾害、技术灾害等多种灾害。

由20世纪后期到21世纪初期,频频发生、种类繁多、范围广泛、破坏严重的灾害,与历史上的一些灾害相比已经有了本质上的变化,具备了新的特征,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这是由于现代文明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和社区结构等诸多因素决定的。

我们早已结束了农耕自给自足的时代。全球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密集的人口居住在一起。密集的人群需要依赖他人的资源来维持生存,依靠他人来获得食物供应、冷藏、燃料、能源和诸如污物、污水处理等公共卫生服务。可以这样说,越是生活在现代化程度高的社区人群,依赖他人的生存状况就越为严重;繁华的城镇也就显得更为脆弱,不堪一击。

科技的突飞猛进,使我们人类在享受文明阳光的同时,也时而在受到灾害阴霾的笼罩,有时甚至挥之不去。全球气候的变暖,往往导致频繁的飓风发生。喷气式飞机在全球上空的忙碌飞行升降,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各种传染性疾病在一天之中,由地球这端的天涯带到另一方的海角。在人类的身体、生理受到灾害损伤的同时,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由于因特网的作用等等,“技术”使局部灾难在本质上可以“全球化”,还可以使身体、心理全方位地受到伤害,可以波及个体、群体乃至更为广泛的人群。这样的灾难本身及其衍生、次生的灾害,在20世纪中叶前是难以想象的。地球、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更为广阔的“灾难谱”。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这个新的“灾难谱”的内涵、特点、外延。

3.伴随灾害而生的“医学救援”行业、学科的崛起和发展

尽管20世纪后期、21世纪初以来灾难不断,联合国的1990〜2000年的“国际减灾十年”的成果是不容忽视的。它是人类在全球共同为减灾防灾、保护家园与公众安全建设上树起的第一个里程碑,并从中提炼了两条重要的理念。

第一条是“使21世纪成为安全的世界”(forasaferworldinthe21thCentury),它即表明了全球灾害形势仍然很严峻,减灾要为持续长期发展作出贡献。“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根本转变,是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和创新。十年减灾活动后,必须在全球持续地将此活动开展下去,体现了人类在今后自身生存、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

第二条理念是提出建设“预防文化”(BrildingaCultureofprerention)。“预防文化”(国内多译作“安全文化”)是在减灾十年深入发展研讨时形成的理念,并很快将此口号印在国际减灾十年的标记上。这个重要理念的提出和对它内涵的深入探讨、实际运作,在国际减灾的活动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战略作用。预防文化,强调防御优先,无论是何种灾害在其发生前、发生后立即采取对策。我国政府在2004年初制定国家突发公共事件一系列应急预案,就充分应用了这一理念并付诸实施。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当今又处在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较快时期,自然的、人为的、技术的等等灾害的形势十分严峻。为此,国务院于2004年1月开始制定应急预案和建设应急体制、机制、法制。2006年1月,国务院向社会颁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2007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至此,我国在应对各种突发灾害事件上有法可依,有预案可遵循,有规范可操作,有情况可。

我国根据突发事件、灾害等所有的“天灾人祸”,按其发生的过程、性质和机理,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4大类。

我国是自然灾害发生频繁、范围广泛、损失严重的国家。如破坏性地震在20世纪占全球的1/3,死亡人数59万人,占全球的1/2。2008年又发生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事故灾难是在生产生活中发生的重大恶性事件,如矿难、井喷、火灾、倒塌等。突发公共事件是指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的传染病流行,如2003年的“非典”,2004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社会安定事件是指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恶性事件,如恐怖活动,爆炸投毒等。

上述4类突发公共事件并不完全孤立地存在,可以相互交叉、彼此影响,相互关联、同时发生或引发次生、衍生事件。而且,如发生在重要城市地区,则事件又具“放大”效应。在当今我国经济腾飞,城市化进程加快,国际间的交往频繁,恐怖活动猖獗等因素对于我国突发灾害事件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所有的重大突发灾难事件的发生都会造成人、人群的伤亡,尤其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所造成的人体心理、生理伤害,在救灾抢险、医学救援上,都比以往历史时期更为复杂和困难。“急救”的涵义已难包容,使用“医学救援”一词,更为确切、全面。

无论何种何类突发灾害事件,人们关注的焦点是“人员伤亡”,医学救援的主要目的是“挽救生命,减轻伤残”。这一目的的实现,是保持社会稳定、减少负面影响的重要因素,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公众评价政府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新兴的医学救援学科承担着重任,是政府、社会、公众及行业、学术界关注的重要事业。

可以这样说,医学救援事业伴随着当代文明社会的进步、社区模式的完善,以及频频发生的常态下的突发事件,社会公众迫切的需求应运而生,并在不断发展。从20世纪50〜60年代前传统的现场初级救护(Firstaid),到20世纪70〜80年代建立并完善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以及在20世纪最后的“国际减灾十年”和21世纪初的几年间,emS又大力加强了针对包括恐怖活动在内的各种灾害救援现场的建设,使医学救援的事业和学科建设、实际操作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4护理学、护士在医学救援中的地位和作用。

  4护理学、护士在医学救援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现代临床医学的理论与实践中,传统的观念是人们重视诸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学科,以及医生在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内的地位和作用,而对于护理学和护士在这些医疗机构、科室中的地位通常被淡化,或视为一般性的辅助工作。越来越多的医院外的紧急事件和灾难事故的发生,院外现场救治的任务大量增加。众所周知,现场急救,往往是需要立即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更多地使用“手段”、“技能”,而护理学中侧重操作及“动手”,而不是讨论、“动嘴”部分,因此就显得重要和突出了。

我们还必须看到的一个基本事实是:20世纪70年代风靡全球的既应用于医院内又适用于医院外的“第一救命技术”的心肺复苏(CpR),在多数情况下,最早接触垂危伤病员、最早实施抢救措施的多是护士。在各种灾害现场的创伤处理上,同样也是护士在医疗操作上的“身先士卒”。

从2001年美国“9*11”事件、2004年印度洋大海嘯、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一系列救援活动中,社会学家及医学家已愈来愈清楚地认识到医学救援离开了护理学的理论、实践将难以承担其使命,无法开展其工作。中国文化“救护”一词,本身就明确地涵盖急救与护理。在各种灾害、突发事件的医学救援中,现场维持、恢复生命的基本抢救技能是“心肺复苏”(CpR)。具有执业护士资格的护士均可以进行此项抢救,而发达国家的专业急救人员包括护士在内则是现场实施急救的“主力军”;我国院内急诊科及院外急救中心,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护士,通过规范培训及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专业委员会等行业协会考试,即具有开展救护的资格。

灾害事故的现场医学救援还包括伤病员集中点、难民营的巡诊医疗。面对大量的伤病员,急需及时的各种创伤急救护理操作,包括软组织损伤、烧伤的清仓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均离不开护士。

在灾害事故幸存者的心理支持方面,护理人员所起的作用更为重要。即使在异国他乡语言交流困难的情况下,护士的“天使形象”和细心操作也能给予伤病员心理上的安抚和支持。

此外,高级护理人员是医学救援临时管理机构的重要成员。在印度洋海嘯救援中,笔者与各国救援队包括雅加达和印尼卫生部、国际SoS急救组织等专家们取得共识,现代社会中已经奠定了护理学在医学救援中的重要地位,如果不重视、不加强、不发挥护理人员的作用,将是救援工作的重大失误。

在应对重大灾难事件时,需要在灾区等现场建立各种流动医疗队、流动医院、帐篷医院,此时护士的作用更为凸显。每一个急救单元的两位负责人中,必然也应该有一位经验丰富的护士或护士长。

在2001年美国的“911”事件、2005年的卡特琳娜飓风等救援中,美国国土安全部的联邦急救处理局(Fema)下的国家灾害医疗系统(nDmS)设计的流动医疗队和帐篷医院已经应用,显示出充分使用护士的有效作用。在急救单元的建立、启动、运行中,对护士的地位作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同时,对医生、护士关于高级灾难生命支持(aDLS)等所使用的教材和培训都处在同一等级上。美国的有关权威部门指出,在未来的10年内,基本灾难生命支持(BDLS)、高级灾难生命支持(aDLS)课程提供有关在各种灾难事故现场如何作好准备及实施抢救程序的培训,不仅仅是创伤,还包括一些特殊的情况,如化学、生物、放射等,这将是美国每一个医生、护士都必学的同一级别的课程,当然还包括医院外emS专业人员和医院急诊科人员。

事实上,欧美近十多年在医学救援行业、学术的发展上,美国比起欧洲的一些国家而言,各种灾难更加频发,所以对护理学、护士的地位作用就更为重视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在emS事业中,具有护士执业资格的人在不断增加,尤其对垂危病人抢救转运中以直升机为主的“空中急救”队伍中,护士的比例明显在提高。

曰本也是一个自然灾害十分严重的国家,对灾害的防御、演习及医学救援工作一直较为重视。在灾害发生后,护士与其他专业急救人员一起在现场参与抢救,充分发挥其专业知识与技能。但护理学、护士在面对灾害时的地位、作用也一直并未形成其自己的行业和学术。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关于灾害护理学的论著迅速增加,认识到了灾害护理教育的必要性。1999年创建了“日本灾害护理医学”并召开了年会。由于阪神大地震发生等原因,兵库县在曰本灾害护理学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与有关方面和志愿者们还就灾后重建、灾后持续性护理援助等做了大量的工作。

5尽快建立中国医学救援护理学

综观人类在灾害救援中的活动,可以追溯到远古年代。但就近代而言,亨利杜南最早倡议建立国际性救援团体,提出救援活动不分敌我,1863年成立了5人委员会,日后发展成国际红十字会,这可以说是开创了医学救护的先河。20世纪60年代后,心肺复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并被大众接受,使救护由传统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的4大技术发展成“第一救命技术”,这使“救护”的理论、技术得到了根本性的提升,为现代医学救援提供了社会、普及、技术的广泛基础。与此同时,国际急救、灾害医学行业及学术活动创立和发展,尤其在20世纪末联合国提出的“国际十年减灾活动”期间,医学救援事业行业已经形成。

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频频发生的灾害,伴随着医学救援活动进一步的开展,2001年4月23日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救援医学会成立,4月27日中国国家地震灾害救援队相继成立,均将护理救援列为其组成部分。2001年9月11日美国特大恐怖事件后成立了“群众灾害教育的国际护理联盟"(internationalnarsingCoalitionformassCasualtyedication,inSmCe)。

20世纪70年代后,在中国急救、灾害医学逐步迈向现代化过程中,已经充分注意到,医院内、外的医学实践均伴随着护理活动进行;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是医学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5年底,中国国际救援队及中国医疗队在印度洋海嘯的救援实践中,更加深切地认为,护理学、护士的地位作用,可以说与临床医学、医生“平分秋色”。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医疗队都普遍发现,医学救援队伍中护士严重不足。事实上,医学救援护理学与医学救援相伴相随而生不可替代,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可惜在过去未能引起重视,缺少认真的总结提升,更没有把它引向形成医学救援护理这样一门学科。

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救援实践,又一次使我们认识、审视、评估护理学与护士在医学救援中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008年12月,在由中华护理学会、香港医疗局和华西医院护理学院等联合举办的首届四川汶川地震灾害护理高级研讨会上,专家们达成共识:创立中国医学救援护理学条件已经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