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十篇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十篇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7:22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篇1

关键词:经济体制;双轨制;价格改革

随着社会状态逐步恢复到和平时期,计划经济的弊端则渐渐凸显出来。这种比较单一僵化的由政府计划确定生产的经济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党中央提出了改革开放政策,开始了从政府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进程。正如樊纲所述,中国市场体系发育过程的基本特征是双轨过渡,即先在旧体制的发展新体制,这种渐进式改革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减少了改革的震荡或避免出现任何震荡。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政府从资源配置的计划者转变为市场合格的监管者,从而使得经济体制退出计划与市场并存的双轨状态。目前,双轨制已经构成工具意义上的积极手段与价值意义上的消极状态的困局,双轨制产生于经济改革,还需要来通过深化经济改革从而反过来破解这一困局。

一、中国经济改革中的双轨制

经济体制改革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激进式改革,这种改革从经济问题改革的核心出发,对经济体制进行一次彻底性的改革;一种是渐进式改革,它是由表及里的、渐进性的变化,从经济行为制度到运行制度,从而再到产权制度的改革。中国根据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实际经济情况,选择了渐进式的改革进程。双轨制则是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的一个基本路径特征,它表现为在经济中政府计划和市场经济同时存在的经济运行制度。

中国经济改革中的双轨制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从企业生产角度来讲,首先政府向企业下达计划任务,包括确定企业的生产任务以及目标,企业只有生产超过计划任务的产品才能进入市场交易。第二层面就是价格角度,政府计划内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照国家规定价格购买,计划内产品在销售时按照国家价格交易;超过计划内的生产或者产品,其生产要素价格或者产品销售价格均由企业自行确定价格,根据市场情况进行买卖。价格的双轨是建立在企业生产双轨的基础之上,并且价格双轨制是改革中双轨制的核心。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斯蒂克利茨认为我国价格双轨制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中国人找到的天才解决办法。

二、双轨制的利弊分析

价格双轨制是中国改革最为重要的制度创新之一。双轨制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它克服了改革启动成本约束,为改革提供了大量资本,撬动了中国的经济体制,并促进了经济过渡时期的增长从而为推动改革提供了保障;但是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以及状态,它在理论及实践上存在缺陷。

我国的双轨制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合理必然的选择。双轨制改革是一种全面性的经济改革,政府通过一种结构性的安排不仅在既定水平上保存计划价格和产量,并且对超过计划内的产品实行自由化改革,这样保留了传统计划经济下既得利益者利益以确保不会阻碍改革,而且在市场上创造出新的更大的利益促进改革的推进;而且,通过计划的强制执行,降低了市场化失灵防止了国家经济的崩溃对于市场化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首先,双轨制初步培育了市场主体。主要表现为原有的国有企业开始有了自身利益,并且在80年代中期民营企业也开始生成。其次,推动了中国市场体系的生产。第一阶段是消费品市场的生成,第二阶段是生产资料市场的生成。第三阶段则是要素市场的生成,包括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产权市场。最后,开始形成中国的市场机制。

双轨制虽然是我国经济改革中的必然选择,推动了经济改革进程及市场化形成,但是双轨制本身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和弊端。首先就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第一批民营企业家中“倒爷”出现,利用双轨制的缺陷,形成一部分原始积累。在上世纪80年代没有那么多的民营企业,计划内的物资大量地被一些投机者向计划外倒卖,把低价格的东西搞成高价格向市场出售,逐步瓦解了计划经济体制。然后是能以平价取得物资供应的企业与从市场购买物资的企业,在竞争上是不平等的,会使某些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滋生腐败,给国家经济建设造成损害。最后,价格双轨制市场价格偏高,计划轨价格偏低,两者都较大地背离了价值。政府必须创造一个制度平台让价格回归价值,解决价格畸形问题。而当时中国财政根本无法补贴各方面的损失,所以采取了价格闯关,大量地发行货币,导致当时中国的物价快速上升。而由于价格上涨幅度过快,当时的银行出现了很强的挤兑风潮,更导致了后来出现的市场抢购风潮。

三、结论

中国改革中的双轨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不仅解决了中国经济发展初期的原始资本问题,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推动了市场体制的形成;但是虽然双轨制为中国经济付出了很多,但是也存在很大的弊端,这种体制所蕴含的生产力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的发展,反而可能会阻碍经济秩序有序进行。经济改革触生了双轨制,还需以深化经济改革反过来破解这一困局。随着双轨制从价格领域向其他领域泛化的进程,如何看待双轨制在各个领域内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发挥双轨制在其他领域的推动力动力,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宇春,景维民.价格“双轨制”的遗产与理论启示[J].贵州社会科学,2010(11).

[2]李念其.价格双轨制的历史功过及其演变方向[J].广州大学学报,1989(2).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篇2

    摘要: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权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我国现行税制税权划分存在的弊端入手,提出一些税权划分应坚持的原则、构想和其他应解决好的问题。

   关键词:分税制  税权划分  公共产品

1994年,分税制在我国正式实施,经过7年的实际运行,效果是显著的,首先它保证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同步增长;使我国初步建立了税收的分级征收和分级管理的制度;使我国税收管理体制由中央高度集权制逐步地向地方适当分权的方向发展。它从根本上克服了在20世纪80年代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税收制度的某些局限性。但是,由于它是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的早产儿,先天不足,在市场经济日益成熟和世界经济向一体化发展的今天,它的机能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着的经济环境,最突出的表现是税权划分不合理、不科学。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权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我国现行税制税权划分存在的弊端入手,提出一些税权划分应坚持的原则、构想和其他应解决好的问题。  

一、现行税制在税权划分方面的弊端分析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篇3

从经济学的逻辑来讲,我们可以说高等教育具有产业性或者说高等教育就是产业,既然其具有产业性或者就是产业,那么,这就必然意味着高等教育也存在市场。所谓产业是指生产同一种或同一类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者的集合。市场就是“买者与卖者进行交易的场所”。民办高校运作机制有利于市场与产业的结合。而我国的公办高等教育模式是以国家行政控制为主导的模式,它是融投资者、办学者、管理者为一体的“集中计划模式”,国家或者行政权力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模式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显露出了其与市场脱节、决策滞后的缺陷。与其不同是,民办高等教育能够享有较多的自,可以以精简高效为原则和出发点,根据实际需要搭建自己的内部管理架构。一般来说,民办大学的管理架构对于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决策过程简捷清晰、高效,决策成本也更低。而且,民办大学的管理架构还可随着学校的发展随时进行调整与整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主确定学校的管理方式,他们倡导“学校管理企业化”,其内部管理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类同。目前我国很多民办大学已引入了iSo9000系列的管理体系,它们的机构精简、制度健全、分工明晰、运作效率很高。在民办大学,不唯学历与职称,能力唯上;不管老师的学历有多高,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才是好老师。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公办大学中存在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二、过渡“市场化”的弊端

“市场化”给民办高等教育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另一方面,它也产生了一些弊端。

1、给民办教育自身带来的弊端首先,在经营方式上,由于民办高校在经济上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运行方式,所以不乏有一些民办教育的举办者办学动机功利化,将学校视为营利机构,办学不是为了培养人才,而是以获取利益为目的。由此导致了在民办教育中出现了教学投入不足、教学管理不够严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不齐全、缺少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问题,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给民办高等教育带来了极为不良的影响。其次,在人才培养方面,由于市场经济只关注物质利益,而忽视精神追求,所以就人才培养而言,民办高等教育往往只重视那些实用性的学科,着重对学生进行技能方面的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陶冶和道德教育,这对于培养全面的发展型人才极为不利。此外,民办高校大都存在家族式管理的现象,缺乏广泛的民主和有效的监督。例如,有些学校的董事会形同虚设,有些董事会则常常不恰当地干预校务,举办者与办学者之间矛盾尖锐,人事安排上出现了“近亲化”的倾向;甚至有些办学者把学校视为己有,经费随意领支,手续不全,造成财务管理混乱等等。民办二级独立学院尽管具有很多优势,发展很快,但也存在政策与管理上的问题。如在政策方面,既要利用公办本科高校的优质资源,又要防止国有资源的流失;在管理方面,许多独立院校并不独立,与母体的产权关系不明确,导致经营权和管理权含糊不清。

2、给学生带来的弊端对于学生而言,在过渡“市场化”的教育环境下,难免会感到精神空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漠,同学之间物质化倾向严重,互相攀比成风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此外,民办高等教育的学费普遍昂贵,而且学费金额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甚至已经超出了许多人的承受范围,再加上如果没有相应的奖学金、助学金等制度作保障,那么估计有相当一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将会被高等教育拒之门外,造成严重的社会不公平。因此,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还需要抑制过渡“市场化”而产生的弊端,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和配套服务,积极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过渡“市场化”问题的积极探索

虽然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存在严重的市场化弊端,但其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和社会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我们不应该就此而全面否定民办高等教育的价值,而应该正确认识民办高等教育的弊端,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市场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怎样实现市场化,实现的“度”是多少是首先应该注意的。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和任务就决定了民办高等教育不能实行完全的市场化。高等教育不同于经济,不能实行完全的市场化,但即使是经济领域也不能是完全的市场调节,政府在经济领域起着相当重要的调控作用,包括那些市场经济相当成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如此。所以发展民办高等教育要把其市场化的“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国家调控要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正如布鲁贝克所言:“高等教育越卷入社会的事物中就越有必要用政治的眼光来看待它。就象战争意义太重大,不能完全交给将军们决定一样,高等教育也相当重要,不能完全留给教授们决定。”所以,民办高等教育也不能完全交给市场来决定,民办高等教育市场化只是适度地引进市场机制,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优势的同时,要求政府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这里所说的宏观调控不是直接的、具体的调控,而是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上的把握。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篇4

实行排斥价值规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实行行政手段为主的管理方式。在政治体制方面则表现为:实行高度集中的以党代政的党领导体制;实行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民主太少,缺乏有效的人民监督体制;在意识形态和国家精神生活上盛行个人崇拜。对于这种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是应该改革的。只有改革了这些弊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执政时,都曾经进行过改革,其弊端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在对斯大林个人的评价上赫鲁晓夫曾企图全盘否定)。这种体制到了80年代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生产效率低,耗费大,补贴多,技术进步缓慢,生产结构畸形,发展速度不断下降。50年代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0%,60年代为7%,70年代为5%,80年代头五年就降至3%。这就使得苏联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差距越来越大,苏联面临沦为世界二等国的境地。还有,社会上消极现象丛生,社会道德开始堕落,酿酒、吸毒和犯罪开始滋长、发展。党风严重不正,出现了无视法律、、贪污受贿、阿谀奉承和歌功颂德的现象。还有一大批历史冤、假、错案未,迫害者离心力在增大。民族矛盾一直存在,民族动乱时起时伏,只是在高压政策下没有形成全国性的大骚乱而已。在对外关系上,由于执行了一系列错误政策,甚至出兵侵占他国,苏联社会主义形象受到损害。面对这种状况,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提出全面改革的方针,应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从6年来的实践来看,戈尔巴乔夫的政治、经济改革均未取得预期成效,反而使社会政治经济形势更加恶化。究其原因,就在于改革没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搞全盘西化。

纵观苏联的改革,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1985年4月—1988年初为头一阶段。这三年主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1988年以后为第二阶段,这三年偏重政治体制改革和建立新的国家政权体制。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思想也大体相应的分为两个阶段。前后两个阶段的思想,虽有内在联系,但毕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改革的目的由“完善社会主义”变为彻底“更新社会主义”,“根本改造社会大厦”。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为了扭转70年代以来苏联社会经济发展停滞的局面,1985年4月,在他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举行的第一次苏共中央全会上提出加速经济发展和进行改革的主张。次年2月,苏共27大通过《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同时决定进行经济政策改革。

在这以后的头三年政策中,戈尔巴乔夫在思想上,对斯大林和过去几十年形成的体制总的说还是采取分析的态度,承认依靠新政策的优越性,使苏“在很短的历史时期登上了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高峰”。1986年苏共第27大通过的文件规定,改革的目的是“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有计划地、全面地完善社会主义”,以使社会达到“新质状态”。当时,戈还多次强调,改革的任务和方针是“全面完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以充分揭示和利用社会主义的一切优越性”。这一时期,苏当局的注意力基本上集中在经济方面,重点是探索经济改革和加速经济发展的途径。当时,戈强调对苏共26大(1981年)方针政策的继承性,主张发挥计划经济的作用并改革计划工作,同时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上,扩大企业自,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自负盈亏、自筹资金、自求发展”。认为提高国家计划工作的科学水平“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扩大企业自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基础和主要目标”。

问题在于,第一,“加速战略”的目标侧重于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但由于改革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步骤,实行“边设计边施工”,党内思想又不统一,经济改革不能到位,而加速的重点又放在重工业上,结果使本已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不合理,使重、轻、农的比例愈加失调。1987—1988年初,“加速战略”已名存实亡。第二,微观改革使企业自主经营创造外部条件,结果企业改革处于“空转”状态。例如,国家虽然取消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控制数字、国家订货等间接计划控制手段,但企业仍无法自由采购原材料、无权自由定价和自由销售。到1990年底止,95%的产品、95%的价格仍由国家统一调拨和统一规定,贩运商品视为非法。因此,企业无法搞活。第三,企业的自扩大后,政策不配套。企业自身获得的利润大大增加,自主支配的经济刺激资金由20%以内增加到40%以上。但在没有宏观约束的条件下,企业往往要利用这点权力为小集团谋利益,如任意改变产品结构、变相提价、多发奖金、增加工资等等。此外,为了争取人民支持,国家实行超计划增发货币。这样一来,经济增长速度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下降;职工报酬的增长大大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社会总需求大大超过社会总供给,导致物价不断上升。国内市场食品和工业日用消费品供应不仅未见好转,反而每况愈下。第四,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放弃阶级斗争,导致社会上主义势力日渐增大。戈尔巴乔夫在进行经济改革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篇5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国民经济动员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从传统经济动员体制的弊端入手,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经济动员体制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构建新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动员体制的初步设想。

国民经济动员是战争经济准备与经济保障的重要手段,科学的国民经济动员体制对于把经济力导向战斗力,并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具有极端重要的作用。

一、传统经济动员体制的弊端

我国传统国民经济动员体制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和调整,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观,但是其本身固有的弊端仍然对国民经济动员带来了众多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

1.传统经济动员体制组织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动员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统一领导、全面规划、分级管理、分工负责。按照这个原则进行管理的情况是:国民经济动员的组织和领导以原国家计委为主,军品动员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计划由原国家计委负责归口。这种组织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对国民经济动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民经济动员能力。

2.国民经济动员管理的主要手段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动员是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经济动员管理的主要手段有:运用政府权力,实行行政干预;采取供给制办法,保证经济动员任务完成;依托单一公有制,采用单一计划调控;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先导,提高完成动员任务的自觉性。这些手段在当时的确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却显得与时代不相融合。

3.动员主体企业的地位不突出。在传统经济动员体制下,企业基本上是一个生产车间。军品动员任务按行业分配到各工业部门,动员企业的选点、定点,或以企业归口部为主,或以国防工业部门和地方为主,接受国家计委的宏观指导,试制生产计划是由国家计划下达到各部门,各省、市、自治区,经综合平衡后,按国家计划进度要求,分别下达到所属动员企业,动员组织技术措施、所需原材料或由各部门或由省、市、自治区组织实施。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民经济动员所面临的问题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使我国经济动员所有制结构、调节手段、管理方式、企业地位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虽然对增强国民经济动员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些变化也使我国国民经济动员面临一些新的问题,突出表现为:

1.动员目标的政治性与经济利益的多重性的矛盾。国民经济动员是经济活动,但这一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是保障战争的需求和社会的稳定。其“价值取向”主要是政治而不是经济。动员的这一特性,决定了一切动员活动,首先考虑的是国家的政治利益。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它们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这与原来那种强调“国家、企业、个人利益完全一致”的状况不同。在利益多重的情况下,只能用经济的方法,使被动员者的利益得到相应的补偿。

2.动员手段的计划性与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的矛盾。动员是为战争服务的,它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对抗性、时效性特别强。因此要求计划周密、衔接紧凑。这只有采取强有力的计划手段才能达到目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的涨落、物流的波动、人才的进出等等,都有比较强的自发性。国家为了达到军事目的,往往要通过其他形式才能实现。

3.动员时间的紧迫性与市场调节的缓慢性的矛盾。动员活动,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对时间的要求都是十分严格的。而市场调节,由于有“看不见的手”的活动,其结果往往要经过迂回曲折的形式表现出来,花费较多的时间。

三、我国国民经济动员体制的构建

基于以上对传统经济和市场经济中国民经济动员不利因素的分析,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动员体制构建,从总体上看,应包括最高决策机构、中央协调机构、执行机构、企业动员机构等。

1.最高决策机构。建立有权威的经济动员决策机构,是保证经济动员高效率运行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说,经济动员最高决策机构是和国家战争动员决策机构相重叠的。经济动员最高决策机构为非实体机构,需要决策经济动员重大问题时,由国务院决策后交有关机构执行。

2.协调机构。中央协调机构是经济动员最高决策机构的办事机构与咨询机构。一般来讲,其具体职能为:为经济动员最高决策机构提供咨询,起草方针、政策等各类文件,组织调查了解全国可动员资源和生产能力,依据军队需求计划编制经济动员计划草案,组织、协调各部门(行业)和战区实施经济动员等等。

3.执行机构。部门执行机构主要是指中央政府有关部门为贯彻执行国民经济动员最高决策机构的指令,实施部门(行业)经济动员所成立的机构,是连接中央领导机构和(企业)动员机构的中介环节。其主要职能一是保证经济动员最高决策机构颁布的政策、指令在本部门(行业)的落实;二是依据国家经济动员总计划,负责编制本部门(行业)的经济动员计划,并具体负责该计划的实施。

4.执行机构。民经济动员中,地方执行机构与部门执行机构相协调,主要负责本地区动员计划编制,并组织本地区实施经济动员计划,具体承担物资、技术、交通运输与劳务动员。

5.动员机构。动员机构是经济动员的基层机构。建立健全企业动员机构,不仅决定着企业的动员效果,而且决定着国家经济动员的成败。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走向成熟完善,国民经济动员体制的基础——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商品生产和经营者,而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车间”政府由直接下达指令性计划,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转为利用宏观调控等经济管理职能和生产资料终极所有权,实现对经营权的约束。军队由传统经济动员体制下的只向行业部门提需求,与企业进行象征性订货,转变为联系供给、实现需求,军队与企业建立起广泛的经济联系。

参考文献:

[1]王立新刘义昌等编著:《国民经济动员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篇6

随着我国财政改革机制的不断深化,当前的会计制度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需要,改革成为必行之路。我国从2006年的2月就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进一步完善了我国会计制度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还具有较大的完善空间,因此说有必要进行适当的改革,以改进弊端,更好的适应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下面本文就从现行的行政事业会计制度存在的弊端入手进行分析,探讨其改进的具体措施。

一行政事业会计制度中的弊端

(一)现行会计制度的核算基础存在缺陷

目前,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仍然是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主要的核算基础,这样的机制存在着会计在年度内收支不匹配的现象发生,因此数据就不具备准确性和可比性,严重时会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不能够真正的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实力和经济业务,对今后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存在不足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主要是收入支出表以及资产负债表组成的,报表详细的反映事业单位资金的支出情况和收入情况,对事业单位的整体决策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首先表现在报表的结构不合理。以资产负债表为例,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中,资产负债表是资产+支出=负债+收入+净资产为基础进行编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资产负债表提供的是一种静态的信息,而公式中的支出和收入是一个动态的完成过程,这就造成动静相混合,在实际中会出现偏差;其次表现在会计报表体系不健全,当前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并不对先进的流量进行编制,因此说不能够动态的反映出活动所产生的资金流向,这是报表中存在的一个弊端。

(三)会计核算中的其他缺陷

除了上述论述的我国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缺陷之外,当前的会计制度还有很多缺陷的存在,如对净资产结构问题的处理不当、合并会计制度发展不到位、会计制度改革和社会发展需求不同意、会计科目设计不全面等,本文就不一一赘述,将在措施中进行具体论述。下面就重点论述加强现行会计制度改革的相关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措施

上文中论述了,我国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弊端,为了使得会计制度适应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方向,需要对现行制度进行改革,要从宏观方向改变传统的制度体系,并且在微观上做到细致入微,保证改革能够适应时代改革的发展。

(一)变革当前的会计核算基础

当前情况下,我国的会计制度是收付实现制,这种制度所反映出来的会计信息往往缺乏客观性,完整性和可比性也不足,很难对行政事业单位收入与支出费用进行合理的核算,同样也不能够适应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发展大趋势,因此说,需要改进这一制度,建立起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实行统一的责权发生制。同时上文中也指出,现象会计制度的核算基础存在缺陷,为了避免问题的出现,需要对当前会计核算基础进行全面的改革,建立起采用权责核算基础的新型会计制度。采用这一核算基础,有利于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大量会计数据实现全面、及准确的处理,并保证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和客观性,同时能够解决各种制约因素在执行期间遇到的问题,使得数据能够更真实细致的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支出和收入的情况,能够对事业单位的成本进行全方位的核算,具有客观性、完整性和全面性,同时也有利于资金的节约和高效运行,保证财务管理有序进行和事业单位的良性循环发展。

(二)建立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

上文中指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结构不合理,且报表体系不健全,不能够动态的反映出单位的资金流向,因此需要进行改革。首先需要完善报表的结构体系,报表中不仅能够反映出资产的静态信息,还能够对于资金的收入和指出有一定的动态标注,且不能够将二者想混淆,要建立起明确的分界线,防止实际中的信息偏差;其次需要完善报表体系,加强对资金流向的编制力度,从动态流向中反映出资金的走势,详细反映行政事业单位收支情况,为其决策打下基础。

(三)净资产结构问题的完善与改进

行政事业单位的净资产主要包括事业基金、专用基金、固定资金以及节余等,其中的事业基金包括了历年的滚存资金以及对外投资的基金,其中滚存资金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带来资本的增值,同时还包括了事业单位成立时候的资本金。资本金原则上是不能够动用的,但是会计账面上并没有对资本金进行单独的反映,这就会使得相关信息使用不便情况的发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将资本金从事业基金中单独的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项目,在净资产中单独反映出来。

在合并制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还需要明确会计的目标定位。在会计目标定位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对于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也要把握好自身的实际需求,因此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目标确定的主题应为如实反映,即要客观真实的反应出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提供真实反应行政事业单位运行状态的经济资源。这样做既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规划未来的资金流向,有助于会计监管职能的发挥,又能够协调好各方的利益,消除信息不对称因素造成的纠纷。明确定位会计目标是今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篇7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模式

1问题的提出

政府投资项目是为了适应和推动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社会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以及出于政治、国防等因素的考虑,由政府通过财政投资、发行国债或地方财政债券,向证券市场或资本市场融资,利用外国政府赠款,以及行政事业性收入所兴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充当着唯一的投资主体的角色,将投资高度集中在其行政控制之下,使政府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了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制改革,国家对计划经济体制沿袭下来的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暴露出的许多弱点和弊端,如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滋生腐败现象等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投资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新格局。

目前,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在外需疲软不断加剧,内需潜力亟待挖掘的现状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www.133229.com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扩大内需,政府投资数额急剧增大,今年中央政府投资总额达9080亿元。所以如何解决代建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尽早对代建制这种建设管理新模式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2传统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及其弊端

2.1传统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

(1)组建临时机构建设。这是一种最常用的传统方式。即从政府有关部门临时抽调人员设立工程指挥部或筹建处,负责人通常为政府部门的主管领导,当工程项目完成后,即宣布解散。目前,一些大型的公共建筑、市政工程以及环境治理工程等多采用这种方式。

(2)自行组织建设。即由建设单位的内部处(科、室)自行负责组织项目建设,各行政部门(如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部门)或一些工程项目较多的单位,多采用这种方式。

2.2传统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主要弊端

(1)项目超概算现象突出。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者、管理者、使用者都是国家同一机构,在建设实施过程中,往往从本部门利益出发,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增加建设内容,导致投资难以控制。三超现象极为严重,多数都超过预算20%-30%,超过一两倍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所有者(政府)与使用者(有关建设单位)的责任与利益相分离。在这种关系中,政府投资并承担风险,使用者只收益无风险,导致大量的建设单位不规范行为和“三超”现象存在。

(2)机构重复设置,管理水平低下。目前,大量政府投资项目是由建设单位组建项目管理班子。大部分建设单位(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没有配备熟悉基建技术和经济管理的专业人员,为了某一项目临时组建的基建班子,这种管理班子通常是“大而全、小而全”,管理职位、人员设置复杂,管理人员的水平低下。工程建成后项目管理班子自行解散,导致业主的各项责任难以落实。工程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也难以总结和积累,只有“一次教训”,没有“二次经验”,造成社会资源的重复设置,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引发了大量的质量和安全问题。

(3)政府投资缺乏科学决策和监督评估机制。我国传统的政府投资项目体制以“审批制”为核心内容,政府投资的无偿性,和政府利益部门化及“长官”意志影响很大,政府投资项目的实施又能体现“政绩”,再加上政府官员本身又是“经济人”。因此无决策权力或者权力层级较低的地方政府或部门,将其主要精力用于“跑部钱进”,花精力跑项目、跑资金,却对争取到手的政府投资疏于管理,对项目实施的决策缺乏科学性。另外,政府权力寻租现象严重,政府官员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收受贿赂、以权谋私,使得国家或者政府来承担巨额的投资风险,从而导致政府投资失败,“钓鱼工程”、“胡子工程”、“豆腐渣工程”层出不穷,最终严重地损害了政府信誉和广大纳税人的利益。

3代建制的源起和发展

3.1代建制产生的背景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单一投资主体的投资管理体制对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实行的“财政投资、政府管理”的单一模式,即“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四位一体,开始暴露出许多的弊端,如“三超”现象,权力寻租现象,政府官员腐败问题等层出不穷,使得传统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实施方式进行体制创新,代建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而出现和发展起来的。

3.2代建制的发展

代建制管理模式在中国源于厦门。从1993年开始,厦门市在深化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通过采用招标或直接委托等方式,将一些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性的政府投资项目委托给一些有实力的专业公司,由这些公司代替业主对政府投资项目实施建设,并在改革中不断对这种方法加以完善,逐步发展成为现在的项目代建制度。2001年7月,厦门市开始在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上全面实施项目代建制。2002年3月开始在土建投资总额1500万元以上的市级财政性投资建设的社会公益性工程项目中实施项目代建制度。上海从2002年起实行代建制,其核心为:实行政府投资职能与投资管理职能分离,投资管理职能与工程管理职能分离,从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最大可能地发挥投资效益,提高建设管理水平。深圳市借鉴我国香港地区的做法,于2002年7月18日成立了深圳市建筑工务局,作为负责政府投资的市政工程和其他重要公共工程建设管理的专门机构,代表政府行使业主职能。其改革的总体思路为:按照“相对集中,区别对待”的原则。2002年北京市第一个代建制项目试点是回龙观医院项目,之后又陆续推出了北京市残疾人职业培训和体育训练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建设试点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04年9月决定以中国残疾人体育综合训练基地建设项目为试点,实行中央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

3.3代建制的管理模式

代建制在我国的出现已有十余年,目前全国有二十多个省市开始了代建制的试行和推广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管理模式: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为主导和介于二者之间的模式。

(1)模式一:政府专业代建公司模式,由政府组建或指定若干具有较强经济和技术实力的国有建设公司、投资公司或项目管理公司,对指定项目实施代建,按企业经营管理。

(2)模式二:政府专业管理机构模式,由政府成立具有较强经济、技术实力的机构,按事业单位管理,对所有政府投资项目实施代建。

(3)模式三:项目管理公司竞争代建模式,政府设立准入条件,核准若干具有较强经济技术实力,有良好建设管理业绩并能承担投资风险的项目管理公司参与项目代建竞争,由政府招标选择较好条件的公司承担代建任务。

比较而言,模式一政府意愿虽然可以较好的实现,但由于代建单位事实上与政府还是一种行政隶属关系,市场化不够彻底,难以避免政府寻租行为的存在。模式二中代建事业单位以政府的身份出现,便于协调建设中的各种问题,代建事业单位是新设机构,实质上是政府机构的一种职能

延伸,是一种变相的行政性垄断。不仅增加了财政支出,而且使得其它市场主体失去了竞争项目管理的机会。一旦项目多,任务重,会导致管理力度和水平的降低,会降低政府投资项目的效率。模式三由政府设立准入条件,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招标选择代建单位,可以避免制定做法的不科学性,也可以较好地避免“三超”的弊端。但是由于代建单位属于赢利性企业,在委托问题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会使得政府主管部门和代建单位之间存在道德风险的问题。

4代建制的完善措施

4.1制定完善代建制的法规政策

目前我国地方出台了一些代建制管理的暂行规定,各自为政,比较混乱,全国缺少统一指导规范。建议我国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力量,尽快出台《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办法》,将代建制的基本框架建立起来。该办法主要内容应该涉及代建项目类型、代建项目工作程序、项目代建单位条件与选择、代建工作内容、代建单位的权利与责任、代建项目执行标准、代建项目报告制度、代建项目执行标准、代建项目报告制度、代建项目的验收与移交、代建项目咨询管理费用标准与支付、代建项目中止与终止、防止腐败条款等众多内容。从而为代建制的实施与发展指明方向。

4.2建立简单可行的承包商准入制度

为了有效地遏制承包商的舞弊行为,可以要求承包商在参与政府投资项目时,必须提供有关资料来证明自己没有偷税漏税、违法、违约、行贿的前科。也可借鉴英国承包商资质管理模式,建立政府投资工程认可承包商名册,这样就可以减少业主对公司审查的工作,简化工作,节约费用。

4.3建立全面的绩效评估体系

为了更好地对项目建设进行全过程监控,实施评估代建单位的工作绩效、诚信行为,不仅对项目实施的前期、项目实施中进行有效地评估,更重要的是对项目完工后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今后代建单位招投标的重要衡量指标,建立起全面的绩效评估体系。

4.4加强政府监督

对于政府监督要做到内外结合,即内部监督是防止个人舞弊,外部监督是防止组织舞弊。要打破传统的重审批,轻管理,实现政府投资管理模式由被动的审批管理向搞好项目储备、前期研究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对新批准的政府投资项目要依法实现百分之百招标,防止暗箱操作,权利寻租和政府官员腐败等现象,对公益性项目要实行“代建制”,对政府投资的重点项目要上网公布,让社会监督,真正做到“阳光化”。

参考文献

[1]张燕.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模式研究[j].工程与建设,2007,(6).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篇8

关键词:户籍制度改革;城市化;户口管理模式

正文: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步形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基本定型、并一直实行至今;虽然户籍制度在制度设计上以人口信息采集与社会控制为取向,并没有以限制社会成员的迁徙自由与社会福利为目的,但是当前户籍制度所引发或与户籍制度相伴生的种种弊端已经凸显,社会上要求改革现行户籍制度的呼声高涨。近年来警察学、经济学、法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与政府部门研究人员都开始针对户籍制度改革这一课题开展研究,推动了社会公众对现行户籍制度所引发社会问题的关注,但对于户籍制度改革之路径尚未取得共识;这也证明了户籍制度改革的复杂程度与户籍制度改革的困难程度之大。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经济法学的视野来考察现行户籍制度、审视现行户籍制度所引发的弊端,能够拓宽对现行户籍制度的认识;借鉴经济法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探索现行户籍制度改革路径也不无裨益。

一、我国户籍制度形成及其实施情况的概述

我国户籍制度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步形成,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基本定型;直到今天,户籍制度仍然是我国人口管理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在社会生活中对每个人的生活与工作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1]探寻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路径,不但要考察户籍制度在实施中出现的弊端,更需要了解我国户籍制度设计的目的与运行情况。

(一)我国户籍制度的形成过程。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主要形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居民身份证制度与暂住人口制度成为我国户籍制度基本定型的重要标志。上世纪五十年代是现行户籍制度形成的重要时期,现行户籍管理制度中的一些基本操作规范,都可以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出台的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中找到渊源。

关于上世纪50年代户籍制度形成过程,详见表1[2].

1.户口管理成为政府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1950年公安部制定的《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关于特种人口管理的暂行办法》奠定了现行户籍制度的雏形。虽然1958年1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凭借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程序而成为现行户籍制度的重要法律依据,但公安部在1950年制定的《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关于特种人口管理的暂行办法》却是现行户籍制度形成开端。《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与《居民身份证条例》(在上世纪80年代)、《暂住人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构成了现行户籍制度的基本法律框架。

2.户口统计成为国家掌握人口资源、分配社会福利的依据。1953年的《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办法》、《中共中央关于粮食统购统销的决议》、以及1954年的《内政部、公安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通告》等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户口制度开始与社会福利制度挂钩;特别是1955年的《市镇粮食供应暂行办法》的出台,非农业户口与农业户口之间的区别已经不再只是一种统计学上的不同标识,而是成为享受不同社会福利的依据;例如,城镇户口(非农业户口)的人可以凭借其户口簿办理粮油供应证、购买政府补贴的粮油。此外,城镇户口的人在招工、招干、就业等个人发展方面较农业户口的人机会更多。

3.1954年的《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1955年的《关于城乡户口划分标准的规定》这两个文件成为户口管理中户口审批的最早依据;虽然当前户口审批成为许多弊端的根源;自此以后,公民申报户口登记必须户口管理机构的审批。通过了户口审批的人,便拥有户口登记;而没有通过户口审批的人,则无法获得户口登记、并被排除在户口登记机关的户口统计之外。户口审批是一种政府行政行为,而且这种行政行为的最初法律依据主要是国务院(政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与公安机关内部制度的规章;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务院许多其他部门的规章也成为户口审批的依据,如新生儿进行户口登记时必须持有准生证,就是计生部门的规章在户口审批中的体现。

(二)经济法视野中的我国户籍制度

上世纪五十年代是我国户籍制度形成的重要时期,今天的户口登记、户口调查与审批、不同类别户口的人享受不同的社会福利等都可以上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

1.国家制定、实施户籍制度的目的。户籍制度在形成之初就具有社会控制与人口统计的功能;这两种功能也正是政府制定、实施户籍制度的目的。国家制定、实施户籍制度,期望一方面能够通过户口管理部门日常的户口调查、一年一度的户口统计,来及时掌握其居民的家庭数量与结构、人口数量与人类学结构等资料[3],从而为制定其他发展规划与分配社会福利、以及其他管理制度(教育、就业等)提供依据;另一方面通过户口对居民进行不同分类(常住人口与暂住人口、重点人口与非重点人口、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并进一步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实现社会秩序稳定的目标。国家实施户籍制度的目的在《居民身份证法》、《户口登记条例》等法规中均有体现。

2.户口在户籍制度设计之初就存在着内在的定位冲突。户籍制度在制定之初就被赋予了两种功能,也即国家制定与实施户籍管理的两个目的;正是这两个目的造成了户口的内在冲突。

一方面,户籍制度被赋予人口统计的职能,国家期望通过户口调查与统计来实现人口统计,因而户口被定位为不具备任何价值的居民身份与居民家庭证明或凭证;另一方面,户籍制度又被赋予社会管理控制的职能,国家期望通过户口将居民分成不同的种类,并将户口作为分配社会福利、发展机会的依据,因而户口被定位为具有附加价值的凭证。户口定位的内在冲突,为日后户籍制度实施中产生的种种弊端埋下了祸根。

3.户口管理中的冲突。户籍制度具有社会管理(即社会控制)的功能,而户口分类对于分类管理户口的前提,例如对社会有潜在威胁的重点人口,当然要采取严厉的管理措施;对于城镇户口,由于在五十年代历史条件下,城镇人口的文化程度通常较农村人口高,而当时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人口,因而城镇户口的人在社会福利、就业等方面享有较多的机会。明确不同种类的户口,对于社会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户口进行分类,是户口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户籍制度中,为了确定户口的类别,需要户籍管理部门进行审查甄别。

前面论述过,由于不同类别的户口与社会福利、个人发展机相连接,导致城镇户口、特别是大城市的城镇户口成为一种有着巨大附加价值的资源。因此,对进入城镇户口、尤其是大城市城镇户口的户口调查与审批就有了特别的意义。如果说户口定位的内在冲突是日后户籍制度实施中种种弊端产生的根源,那么户口审批则就是户籍制度弊端显现的导火索;这一切都是户籍制度实施之初就存在的。

二、我国户籍制度在城市化进程中暴露出的弊端

我国户籍制度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实施以来,在降低人口统计成本、控制社会实现稳定秩序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户籍制度在实施中所引发的问题与弊端逐渐显现出来。

(一)“黑人黑户”问题。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期间,户籍制度在实施中基本上没有出现突出的弊端或问题;但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并实行《准生证》制度,要求对新出生人口进行户口登记时要审查其是否具有《准生证》以后,以及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出现了人员大流动以后,“黑人黑户”问题就出现了、并逐渐为广大社会公众所关注。

所谓“黑人”,就是指那些由于没有被登记在户口档案中的人。“黑人”的来源有两个,一是在计划生育制度实施后没有获得《准生证》的超生婴儿;二是由于其他原因而失去了户口管理档案中户籍登记的人。由“黑人”组成的家庭,就是“黑户”。

我国社会中的“黑人黑户”究竟有多少,由于缺少相关统计资料,难以提供精确数据。据《工人日报》在2005年的一则新闻披露,“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超生情况和公安机关、统计部门及人口计生部门的统计差别来看,我国大概有1000万左右没有户口的''''黑人''''.”[4]

“黑人黑户”现象的存在,首先是直接导致以户口登记资料为依据的人口统计数据失灵。为了解“决黑人黑户”所引发的户口统计数据不准的问题,户籍部门不得不在全国人口普查期间采取“赦免”的方式,对“黑人黑户”进行补登。其次,由于户籍制度与社会福利、个人发展等相交炽,没有被户口部门登记的黑人黑户不能办理身份证与户口簿,从而在接受教育、就业、办理保险、购车购房、结婚登记等方面受到影响,不能享受正当情况下的相关社会福利和个人发展机会,现行户籍制度成为“黑人黑户”受损的重要原因。

(二)“常住都市的暂住人口”问题。暂住人口,本来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在非户籍所在地短暂居住的人。所谓常住都市的暂住人口,就是指长期在某一城市里工作、经商,却不能拥有该城市户籍的人。根据相关资料,在我国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都拥有大量的“常住都市的暂住人口”。

“常住都市的暂住人口”,主要包括两类人,第一类是在大城市里务工、经商却没有该城市户籍的人。如果没有通过该城市户籍部门的审批,即使这些人在所居住的城市里拥有了自己购买的房子,拥有了自己的企业,生了自己的后代,居住了很多年,仍然只能算作是暂住人口。第二类就是第一类人的后代,他们由于父辈在大城市里务工、经商而长年生活在大城市,与大城市的孩子一起生活、一起成长,除了不拥有大城市户籍外,几乎没任何区别。

“户籍身份的界定与转变的限制,使公民的初始机会不平等,并影响人的发展。”[5]“常住都市的暂住人口”是现行户籍制度中的户籍审批所造成的社会现象。由于我国户籍制度与社会福利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以及其他管理制度互为前提与条件,“常住都市的暂住人口”及其后代在入学教育、就业、个人发展方面受到限制或遇到不利条件;造成“常住都市的暂住人口”的平等权被剥夺、甚至滋生一种“相对剥夺”的情绪。

随着社会的发展,“常住都市的暂住人口”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长期处于“人户分离”状态——被排除在城市主流社会之外,不但造成户口统计资料失真,而且成为城市(流入地)社会稳定的长远隐患。

3.城乡对立、分裂。“乡——城户口划分奠立了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使城市和乡村在利益格局上形成巨大反差,助长了地缘群体和地方保护意识,阻碍了社会整合和良性运行。”[6]

在户口的分类中,农村户口与城镇户口是两种基本的分类;而我国的居民也相应地归属到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两大阵营。如果说在户口分类之初这种户口分类法还有积极意义的话,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已经成为“鸡肋”了——城乡社会的对立与分裂,在相当程度上应当归咎于这种户口分类管理模式。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为了发展工业,制定了农村补贴城市、农业补贴工作的政策;而这种政策的执行,在相当程度上与户籍制度实施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在户籍制度制定实施之初,农村与城市的差异不是太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城乡差距已经越来越大——其中,户籍制度限制了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向城市的迁移,限制了农民的发展机会。

在改革开放后,虽然政策允许农村富余劳力进城务工,但由于户口分类管理与城市户口迁入的限制,导致了庞大农民工群体群体——在城里务工、却入了不了城市的户籍;一旦经济发展遭遇挫折,这个群体容易形成危及社会稳定的流民阶层。

另外,户籍制度所引发的违法犯罪问题也是户籍制度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存在不足或弊端的体现。户籍制度所引发的违法犯罪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户籍管理机构的权力寻租而而引发的渎职犯罪问题,二是不法人员利用人们渴望获得户籍登记心理而实施的伪造、欺诈犯罪问题。前者会损害户籍管理机构作为政府部门的廉洁性,进而提高户籍管理的行政成本;后者则可能催生伪造户籍管理证件的地下产业链,给社会造成的更大、更长远的危害。

三、经济法视野下户籍制度弊端产生原因的分析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开始实施户籍制度以来,我国户籍制度就对所有居民的生活与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每个人的出生、迁入、迁出、死亡都需要到户籍管理部门进行登记;不同类型的户口在进行户口登记时,户籍登记部门对其审批时所掌握的标准与控制尺度不一样;其中,由农村向城镇迁移、由小城镇向大城市迁移、由普通城市向首都迁移时,控制的严厉程度也随之加大。但是,户籍制度的种种弊端,只有在近十年来日益突出、并成为社会问题的;而且几乎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时出现、并日趋严峻的。因此,在分析户籍制度之种种弊端时,应当将户籍制度置于社会结构变迁的大背景当中。

(一)经济法学理论认为,身份管理对应于传统社会,自由、平等是现代社会管理的价值。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前期,我国社会属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当时人、财、物的流动的频率与数量都比较小,社会成员间的财富差距不大,因而当时的社会几乎是一个静态的社会;在传统社会的静态背景下,户籍制度虽然也对每个居民的生活与工作也发生影响,但并不很显著。因此,我国户籍制度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前期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是正面的,其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手段为维护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功能,同时其作为一种人口统计手段为政府其他决策提供了重要帮助。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形成与分配制度改革以后,人、财、物流动的频率与数量加快,我国已经由传统的静态社会转为流动的社会,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现代社会的开放背景下,自由、平等、权利等成为社会成员的主流价值观念,要求社会控制从“从身份走向契约”。而户籍管理制度却仍然依靠那种几乎静止的户口分类来管制社会成员进而实现社会稳定,已经不合城市化发展的需要,甚至成为开放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阻力。

(二)根据经济法学理论,审批式的政府管制模式需要重新审视。

在户籍制度中,户籍审批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人们在申报户口登记过程中,都需要户籍管理机构的审批。例如,在出生登记中,户籍登记部门要在登记前要对申请人是否有出生证、准生证、父母的户籍类别等内容予以审核,通过了审核才予以登记;在迁入登记中,户籍登记部门首先要审核申请人的户籍类别与迁入理由,申请人只有通过了迁入地户籍管理机构的审批才可能获得《准迁证》;申请人凭《准迁证》回原户籍地办理《迁移证》时还得再次接受户口管理机构的审批;甚至居民办理死亡登记时还得接受户籍管理机构的审批。户口管理机构的审批范围并不限于户口登记,户口管理机构还审批居民的身份证明、品行证明等。在社会生活中,居民经常需要到户口管理机构办理身份证明、亲友关系证明、无犯罪记录的品行证明等身份证明;也需要户口管理机构的审批。户口管理机构对户籍登记审批的依据,主要是户口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如《户口登记条例》、《居民身份证法》、《居民身份证法实施细则》等;但不限于这些法律法规。如在办理婴儿出生登记时,户口登记机构在审批中还要审查该婴儿的出生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即是否有计划生育部门的《准生证》);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户口管理机构在办理迁入登记中的审批时,还适用当地的地方性法律法规。

当户口成为分配社会福利的一种依据的时候,户口管理机构作为政府的一个部门,因而人们有理由期待其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但是,由于户口管理机构办事的模式主要是审批制;而审批制作为政府管制的一种模式,本身是有缺陷的。

根据经济法理论,审批制是传统政府管制模式的核心。“管制理论的维护者认为管制的出发点是公共利益”,但“以施蒂格勒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首先对其目标表示怀疑”,施蒂格勒运用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和方法分析了管制的产生机制,即政府管制的利益机制。“施蒂格勒把政府管制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市场,管制制度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供给者是政府官员,需求者是某种社会阶层”;根据市场价值规律,“管制的购买者和供给者都按效用最大化目标行事、并按成本——收益比较原则进行选择”[7].

在户口管理制度中,户口与社会福利紧密联系在一起,户口成为分配社会福利的主要依据,户口管理机构的审批制则是政府管制社会福利的一种主要模式。根据经济法理论中政府管制理论的基本观点,户口管理由于政府管制模式而形成了一个市场,在这个市场里,供给者是户口管理机构,需求者是想获得户籍登记的社会阶层(或社会成员);在这个“户口市场”里,供给者与需求者都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而选择自己的行为。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者——户口管理机构的权力寻租、户口需求者为获得户口登记而穷尽一切方法的现象就都产生了。

户籍制度的最初功能设计是人口统计与社会控制,但由于将户口分成为同的类别、并与有差别的社会福利分配制度联系在一起、加上采取了户口审批的政府管制模式,最终使得户籍制度的种种缺陷在城市化进程中暴露出来。

四、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路径的思考

由于户籍制度在城市化进程中所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与不足,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但在关于选择户籍制度改革路径方面至今仍未达成共识,甚至有学者建议“取消户籍制度”。

(一)消除户籍制度在城市化进程中暴露出来的弊端不以取消户籍制度为前提。首先,户籍制度的目的也即其核心功能,是人口统计与社会控制;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设置或保留人口统计的机构或智能,也需要基于人口管理的社会控制机构或职能。如果因为户籍制度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就取消户籍制度,那么国家还得建立其他的制度来替代户籍制度的人口统计与社会控制,一方面导致国家原先为施行户籍制度而作的投入成为沉淀成本,另一方面国家还得为建立、施行新的人口统计制度再花费更多的成本。

其次,由于户籍制度已经实施多年,在我国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而稳定的“社会生态”。如果贸然取消现行的户籍制度,则可能给居民的生活与工作造成极大的不方便,甚至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第三,消除户籍制度在施行中暴露出来种种弊端的根源,并不是以必须以取消户籍制度为前提的。即消除户籍制度在城市化进程中暴露出来之各种问题与弊端的目标,是可以在保留现行户籍制度的前提下实现的。

(二)在选择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时,应当坚持“保留户籍制度的人口统计与社会控制功能,消去影响户籍制度统计失灵、阻碍社会公平进而危及社会稳定的负面因素”原则。在改革的措施方面,可以考虑为户口减负,即去掉寄存在户口上附加价值,还户口的身份凭证之本色;就能够消除户籍制度所引发的“黑人黑户”、“常住城市的暂住人口”等不公平、不正义的现象;而为“户口减负”的措施,只需要改革现行户口管理中的政府管制模式——用注册备案制代替现行审批制。

所谓注册备案制,就是指在户口管理制度中,户口管理机构对于居民申报户口登记的,只作形式上的审查,如果申请人所提交的材料在形式上符合相关要求,即予以登记。户口注册备案制与户口审批制的最大区别,就是后者对户口登记规定了严格的限制条件(如要求出生登记申请人提供准生证、入户登记申请人提供政府其他部门的许可证件等),要求户口管理机构在办理户口登记过程中对于需要户口登记者进行严格的审查;而前者对户口登记不再规定严格的限制条件,户口登记机构对于申请户口登记的人不作严格的条件审查,只需要简单核实申请人的身份,即予登记。

采用注册备案制的户口管理模式,能够消除现行户籍制度在城市化进程中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同时,也能够促进户口与寄托在户口上的各种社会福利制度的分离。当然,采用注册备案制取代审批制的户口制度改革,可能在改革初期会对现行社会福利分配制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平等享受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终将实现。

【注释】

[1]【美】诺思著陈郁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

[2]转引陆益龙.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3]王芳,户籍改革的思考[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1),02.

[4]王金海,1000万黑户的荒诞[n],工人日报,2005-03-13.

[5]陆益龙,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29.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篇9

(大连财经学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600)

[摘要]权责发生制在我国的会计行业中有着重要地位,但如今的经济环境是一个动态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于是权责发生制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本文就权责发生制在经济市场的发展中可能会出现的弊端进行了探讨,并对如何改进权责发生制的弊端进行了解答。

[

关键词]权责发生制;会计信息;弊端;改进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收付实现制几乎被权责发生制所替代,权责发生制逐渐占据了会计核算的主导地位,相对收付实现制而言,权责发生制能够客观地反映在每一个会计期间所产生的费用与收付,在计算上更为合理和科学,同时最大程度上也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真实性。但经济环境的变化是无常的,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于会计信息的要求也日益增高。因此,权责发生制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

1权责发生制的理论缺陷

1.1权责发生制中会计方法降低了会计处理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情况下对交易和事项的含义的理解角度不同,便会难以区分交易和事项的发生和确认。其次在不同的企业里所应用的会计处理方法都会有所不同,譬如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就有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近十种方法,所以在确认应用哪种会计方法时就要考虑各种主观方面的要素,并且还会因为会计人员自身的经验及其他方面的不同,在对同一业务处理时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我们并不能准确的判断出谁到底对或错,这也必然降低了会计处理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1.2权责发生制提供的会计信息存在缺陷

1.2.1权责发生制对会计信息的使用造成偏差

在损益表中仅仅提供的是会计收益信息而不是非现金流量信息。现行会计报告的目标已逐步从向所有者报告经营责任转变为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譬如会计人员在存货计价、费用摊配、计提折旧摊销等方面不可避免要进行一系列的主观估计和判断。这些故意或者非故意上的偏差,必然使权责发生制下所确定的利润缺乏客观性,主观性的目的显而易见。同时企业在会计利润的核算上没有了统一的标准,主观性过大,在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时,便会很容易为管理层所利用,譬如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以及利用企业集团内部的关联交易来操纵利润。

1.2.2权责发生制造成会计信息滞后,对会计信息相关的价值造成影响

新兴的经济活动与事项使权责发生制所确认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受到严重冲击。由此在权责发生制中提供的有关资产负债表的信息都相对滞后,导致了企业的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有严重偏离的倾向,企业难以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除此之外,在计量金融方面,企业在持有衍生金融工具期间,由于价格的不断波动,可能承受各种高风险高报酬的变化。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之下,这些远期金融工具并不能计入报表之中,对这种市场风险与变化报酬不能及时反映,必然会导致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

1.3在权责发生制中收入确认和实际现金流不一致

在权责发生制定义中:属于本期的收入,不管其款项是否收到,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然而在实际工作当中,在现金未收到之前就确认收入往往会给企业带来财务困难。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按照收入实现原则和收入确认的具体标准确认的收入与实际现金的收入不相一致,往往款项的收付会在收入的确认之后。在当前的资本主义市场中,企业也会因各种客观原因无法及时收回款项,造成了大量的呆账坏账,企业间便因此滋生出大量的债务问题。此外,企业也会因为解决大量的债务问题,举借更多的外债,形成恶性循环。

2权责发生制操作中的缺陷

权责发生制容易为企业的虚假利润创造方便条件。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时,很容易为管理层所利用。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可能会为了自己的某种个人利益从而采取强迫、诱惑或其他手段令会计人员擅自调增利润,例如明知某项业务及其收入纯属虚有或不具备收入入账的条件,会计人员却可以通过“创造条件”把虚有的收入变成实际确认的收入,还有便是利用会计准则中的楼道品尼高,多记收入,少记费用,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最为严重的是通过划分不同资产的流动性、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并利用企业集团内部的关联交易来操纵利润,从而实现当期的利润最大化,更有公司甚至会牺牲未来的利益以取当前的绩效,以获取管理层报酬或奖金,但是这显然是“短视”,忽略股东的利益,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股东利用利润指标评价治理层业绩,往往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从而损害企业的长期价值。显然,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下,无论是“小动作”还是“大动作”,会计人员要想做这些“虚假”的动作都很难被发现,从而便成为了他们这些“虚假”动作的方便条件。

3权责发生制缺陷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3.1权责发生制弊端对所有者自身利益的影响

只反映会计主体经济效益所产生影响的各项交易活动,非交易范围内的所有事项均不可受理,从而使得已形成权利和义务但并未产生实际交易的各种活动无法予以确认,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构建的信誉便无法在这些会计信息中得到相应的反映。在权责发生制下,一些新兴经济活动无法及时得到相应的处理,使得其产生的税收风险对所有者权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2权责发生制弊端对资产和存货估算的影响

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进行资产和存货估算,反映出的会计信息只为净利润,却并非是现金流量。即使在会计处理中对收入和费用进行了相应的配比,但却无法将现金流动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同时也无法对现持有的资产利得情况予以确认。现金流动无法及时反映出来,账面收益便被管理人员用来当做调节利润的工具,造成了管理人员被账面信息的误导。

3.3权责发生制弊端对成本结算的影响

证券企业常常为了确认权责,将权责发生制来作为会计的基础。基于权责发生制这一原则,发行人对证券机构缴纳相关的费用,通常会被看作应收款项来确认收入,但有时发行人还未对部分费用进行缴纳,则在证券企业的利润核算时便不能视为现金,便造成了一种虚假利润。虽然在实际计算中,仍是按利润数字分配,但可能会造成利润分配不公平的现象。

3.4权责发生制弊端对财务分析的影响

对于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时是最重要的一点。基于权责发生制的会计确认基础,明确要求在不同会计期间应严格分配费用以及收入,才能对会计主体所得的收入进行准确的计算。此外,会计人员还要进行分期确认的同时计算和分配费用、收入。但是,这一处理方法也给会计人员造成了一定的判别难度。所以就会造成了上文曾出现过的在资产的计提折旧上、费用的摊配上或存货的计价上等问题,再加上会计人员自身的主观意识成分较多,最终导致损益计算的随意性较大,易引起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

4权责发生制弊端产生的原因

4.1权责发生制易使企业产生信用风险

企业在市场经济交易活动中必然会形成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这些应收或未收的款项会被确认为当期收入并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中予以反映。但由于商业信用是权责发生制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并且不同公司信用风险都有所不同,所以这些应收或未收的款项往往有一部分不能完整收回,进而产生坏账,以致坏账的数量受多种因素影响难以计量,这就使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销售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大,带来了更大的风险。

4.2权责发生制未能明确企业财务状况

权责发生在在应用过程中本身就存在许多的弊端,就如本身就存在模糊性,并从未准确正面的说明,虽有比较完善的配比原则和收入实现制原则,但是对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并未有很多的涉及。

4.3权责发生制对企业决策造成影响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的及时性对于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有着重要的决策作用。但是在权责发生制中,对于会计期间的假设来说,却只能定期提供财务资料,致使会计信息严重滞后,严重影响了管理者所做的决策。

5对权责发生制缺陷的改进意见

虽然权责发生制在上述中存在许多弊端,但仍对于收付实现制及其他原则有着一定的优越性,譬如能够合理的对收入费用进行配比,并且均衡各期损益,达到企业经营效益的正确衡量等方面。但是我们也要不断改进权责发生制,在治理权责发生制中的弊端的同时也要促进权责发生制在会计行业的不断发展。

5.1权责发生制要与收付实现制能够有效结合

对会计确认时不要一味地按照权责发生制去处理,可以或多或少地结合收付实现制的优势来进行处理:在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同时,编制短期现金流量报告和专项现金流量报告,可促使企业重视现金流动效益、资金的使用效果和流动性,有利于企业改善流动资金结构,避免资金大幅度沉淀和支付上的困难;在确认收入时对某些项目采用收付实现制,譬如:对分期收款销售及一些应收账款难以收回的赊销时就应采用收付实现制。

5.2权责发生制在政府监督下应建立明确的产权制度

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管理和约束,为了防止企业管理者滥用权责发生制从而利用职权的便利为自己谋利益。因此,应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一定的监督和约束,其次还应该实行外部约束,譬如应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作用、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的惩处,使其不敢做假。企业也应该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规定适当的信用条件和赊销制度,并且应时常关注应收账款状况,从而减少发生坏账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权责发生制还存在着许多弊端,这些弊端对于会计信息和应用权责发生制时有不同程度上的影响。所以,在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有效结合的同时,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动态情况,不断积极地去研究,让权责发生制在我国会计发展史上能有更大更多地突破和成就。

参考文献: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篇10

【关键词】社会人格现状弊端障碍整合重塑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这将使得我国社会进一步走向现代社会。现代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它要求社会的诸方面,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政治与军事、“硬”件与“软”件并重,和谐地发展,在彼此互动的发展中求得社会总体上的进步。因此,在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的态势下,人们开始关注社会的“软”件建设,关注社会的精神文明、人文精神的状态。因为不和谐的社会将引发冲突、暴力甚至动乱,这不仅妨碍社会的经济建设,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进步。包含着社会公民的个性、品德、潜能等方面的社会人格状态关系到公民的基本精神状态,关系到公民的基本素质。付我国社会的现实人格状态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发现其中的弊端及其危害并寻求付策,将有利于构建现代人格范型和新的人文精神,并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我国社会现实的人格状态及其弊端

自上世纪}o年代末,我国社会进行的社会改革和开放以来,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力得到了空前提高,社会物质财富大大增加,人民的生活也有了大幅度的改善。伴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社会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方面虽然也有一些可喜的进步,但勿庸讳言的是,比之于物质文明则有着较大的差距。反映在社会精神领域,表现为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物欲至上、急功近利盛行,我国社会的人格状态在这样的社会人文环境中存在诸多弊端,其现实表现不容乐观,甚至有某些危机的迹象。有学者将此概括为人格的“三失”—即传统人格失效、现实人格失范、理想人格失落,是很有道理的。这些弊端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原有的传统人格与发展了的社会经济形态不相适应。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的经济体制是一大二公的计划经济体制,与这一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是依附性强、缺少自主独立的人格状态及人格范式。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想问题办事情,习惯于统一安排和听命,习惯于通过依靠他人或社会来达到自己的行为目的,缺少自立、主见和开创精神。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大的变化,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所有制并引入了市场经济机制。多元的市场经济,要求社会的人格状态能充分展现人们内在精神气质的多样性,充分发挥人的潜在能力,并倡导人性中的独立、自主、竞争、富于责任感以及开拓创新的人格精神。这就使得原有的人格范式与发展了的社会经济形态很不适应,巫待构建新的社会人格。

第二,现实的人格状态在某种程度上呈现无序的混乱局面。由于社会改革和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带来了由种种道德冲突、价值困惑而导致的普遍性的边际人格乃至病态人格的出现。改革开放以前,长期维系人们社会生活的是感性的伦理道德,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人与人之间因经济利益所造成的冲突日趋激烈,加上国际、国内市场的建立使人们的交往范围极大地扩大,社会关系也变得异常复杂,单纯的伦理道德已不能成为调节社会生活的主要杠杆,而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法律秋序和道德规范尚未定型,使得社会滋生出诸如腐化堕落、违法乱纪等不良现象,有些人甚至丧失了基本的人格。

第三,人格价值的终极追求目标的缺失。这是当今我国社会人格状态存在的较为严重的弊端。所谓社会人格价值终极追求目标的缺失,是指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作为其理想终生都不放弃追求的人格典范的缺失。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改革开放前存在于我国社会的人格价值体系因其本身单一虚高、脱离实际,缺少可操作性,不再真正地被社会成员所认可和接受,逐渐地被摒弃。其二,由于改革开放引起的社会变动和新旧交替之际常常必然出现的“空白”地带,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新的人格价值体系特别是理想人格的模式没能够及时建立起来,于是便形成了这样的人格终极目标的缺失状态,从而使得社会成员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大打折扣。由于缺少理想信念和做人的崇高境界的追求,社会成员中的一些人或放纵怠惰、贪婪腐化,或急功近利、唯利是图,或奉行极端个人主义,人性中潜在的消极甚至恶的因素大行其道。社会的人格状态则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令人堪忧,甚至潜藏着某种危机。

二、人格状态的弊端引发的人格障碍

由于上述社会人格状态中所存在的种种弊端,使得社会成员在面临社会的变动和新的社会环琉时,表现为诸多的心理冲突和不适,情况严重者,则形成人格障碍。这些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L’J:

第一,依附型人格。依附型人格原本是在我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和高度集权专制政体的基础上形成的。封建生产关系本身缺乏把分散的小农经济组织起来的力量,而是通过高度集权的专制政体来维持社会的整体秩序的。这种情况下,个人只是国家、家庭和群体的一个无足轻重的组成部分,个人的权利、个性和追求都被视作非分之想。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造就了一种俯首贴耳的依附型人格。建国以后,这种依附型人格的残余仍在新的社会里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又进一步强化了国人的依附心理。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每个人必须独立自主地在竟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依附型人格的不适应性被暴露无遗。例如:子女依附父母的权势和地位谋得职位与利益,下级对上级攀龙附风以求升官,职工期望国家和企业把个人的生老病死都包下来等等,诸如此类的想法和做法都严重违反了市场经济对个体主动性和自主性的要求,与当前的市场经济形成尖锐的冲突。

第二,因循守旧型人格。因循守旧型人格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历史渊源。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方式,走的是“人惟求旧,器惟求新”的路径,因循守旧观念在人格中根深蒂固。在计划经济时期,传统观念依然深刻地定格于人们的思想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观念中还残存着因循守旧思想。因循守旧者固执地用旧的价值观念来评判新生事物,村新时代的变化不满,对时代和文化的变迁感到很不适应,在态度上抵制和对杭新兴的事物与观念,使自己陷入一种深刻的怀旧、失落和自怜的境地。

第三,无为型人格。无为型人格对人生持安于天命,不求非分的态度,无虑无忧,无欲无我,安贫乐道,善于守成。这种人格类型的人,持守一种“混日子”的生存哲学,不思进取,随波逐流,在重大社会发展关头,缺乏必要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所谓“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个人的潜力和能动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第四,型人格。型人格又称社会病态人格。这种人格类型的人对传统和现实,对社会本身抱着一种强烈的不满和对杭态度。其思想上极端偏执,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羞肚心,时常做出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甚至违法乱纪。犯错误后,他们没有后悔之意,也不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常把一切责任归罪于他人或政府,对社会的无知和不满使他们对社会和他人充满怀疑和敌意。他们只有在侵犯性冲动的释放中才能感受到一种报复的快意。具有型人格的人在外界的刺激下常常走上犯罪道路,对人民、社会、国家有很大危险性。

第五,边缘型人格。这种人格类型的人在传统与现代、进步与落后、守法与违法之间呈游离状态。他们对社会的主流文化保持一种超然漠视的态度,想超越社会各种规范的约束,又不愿受到社会的惩罚。在价值取向上,他们既不以传统的价值观作为判断标准,又不接纳现代社会的价值系统,只以个人想当然的价值判断为评价标准,以个体为核心,以利己为依归。他们在行为上虽不公开地、直接地与社会相对杭,但在实际上又危害到社会和公众的利益,打法律和社会规范的“球”。

三、面对人格现状亚待进行社会人格的整合与重建

如前所述,人格范畴是一个包含着多方面内容的综合体,它不仅反映了一个社会的价值、理念、信仰、道德、权利、义务等,而且也反映了个人的需要、信念、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社会对人格的期望值的大小和实现程度,取决于个人的个性和社会性的结合程度。以此为标准,我们就可以较为完整地把握一个社会的人格主题和趋向以及公民人格的具体范型。社会的进步,需要相应的人的进步。面对上述我国社会的人格现状以及由市场经济引起的社会公民的伦理价值观、人生价值取向的变化,巫待进行社会人格的整合与重建。我们要自觉扬弃中国传统人格,吸收世界上不同文化背景的现代人格的合理因素,改造现实人格中的非主体人格成分,逐步消除现实人格中存有的弊端,并进一步改造或矫治各种类型的人格障碍。因此,这种整合与重建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来进行:

第一,要有利于贯彻实施“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改革开放之初,在1985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即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z}0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战略目标,并指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科学和文化进步等,并且要促进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也就是说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本质,并由此出发来把握现实社会生活中普遮存在的种种人格现象、人格观念、人格培养、人格价值以及文化、法规、权利等问题,研究怎样在我们今天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去培养一种全面发展的人格,怎样才能创造出一种鼓舞每个人全面发展和全体人共同平等发展的人格价值观体系和社会文化。与此同时,要对现实社会生活中人格的热点性、敏感性问题予以充分关注。例如,对封建文化遗留下来而又普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依附人格一惟官、唯上是从,仰人弃息,缺少独立性等现象,以及由市场经济竞争环境造成的人格物化、人格金钱化等现象进行评析和批判,构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体现独立自主和能动创造精神的、多层面的现代人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