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治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7:18

荒漠化治理篇1

安成信从原国务院副秘书长的岗位上退休已经是7年前的事情了。和大多数退休的老干部安享晚年不同,安成信退休只是意味着他将要从一种事业投入到另一种事业。2006年,安成信主导成立了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之后的几年,他奔波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寻找治理中国荒漠化的良药。

“这是一种被逼出来的模式”,安成信的好友这样评价。

由于国家治理荒漠化资金往往得不到充分利用,安成信倡导了一种用市场化手段治理荒漠的模式。简单地说,这种模式就是号召企业参与,在荒漠化严重的地方,通过发展产业来改善生态。

一种由民间资本、地方政府、研究机构三方力量成立起来的模式是否适用荒漠化治理?脱离了安成信的原国务院副秘书长的特殊角色,产业化手段治理荒漠又是否能够走得长远?

1 您倡导的这种模式如何运作?

安成信:在基金会的帮助下,地方政府提供项目给企业,科研机构帮助企业作项目分析,提供论证,评估资金用在何处、什么时候开始盈利、回报率是多少最为合理,使企业在参与荒漠化治理项目时能够盈利,从而达到环境治理的作用。

2 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安成信:是一个民间公募基金组织,目前民间的正规治理荒漠化组织只有这一家。

3 基金会在企业、科学团队、地方政府之间起什么样的作用?

安成信:我们不能夸大自己的作用。我们就是一个提供信息的平台:一是给企业传递信息;二是帮助联络。

4 如果企业盈利了,基金会参与利润分配吗?

安成信:不参与利润分配。但是如果基金会有困难,企业也会提供帮助。比如,我们这儿没工作经费了,要交房租了,可能就会找企业帮忙。

实际上,很多企业都不是我们基金会动员、组织去治理荒漠化的,基金会与企业利益没有关系,公募基金不搞经营活动,基金会不会在企业中占股份,这是基金会管理条例里面规定的。

5 今后发展的荒漠化治理项目中,是否会有脱离基金会的照顾的?

安成信:肯定会有。不过那倒无所谓,基金会的目的就是动员企业去治理荒漠化。你跟我的基金会没关系都行,我给你宣传,我给你介绍,你要是感兴趣,说我到哪里去,帮着我弄块地,跟地方政府谈谈,我也协助你。我们动员企业、组织企业到荒漠化地区搞一些适生的植物,甚至搞出产业来,但我们和企业没有利益关系,我们只是协助它。

荒漠化治理篇2

关键词:荒漠化;西部;制度创新;经济来源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2)05-0032-03

荒漠化是目前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也是我国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土地荒漠化主要集中在我国西部地区,这也构成了西部大开发的最大瓶颈,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逾越的一道屏障。虽然我国对治理荒漠化土地投入了一定的财力、人力,但是荒漠化仍然呈现出“整体恶化,局部治理”的趋势,本文旨在分析造成荒漠化的根本原因,并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引起荒漠的主要原因探析

荒漠化是各种自然、人为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主要是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过大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土地的过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垦荒、乱樵采、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开矿是人类活动加速荒漠化扩展的主要原因。人口的增长必然对农产品和畜产品需求量增加,所以导致了过度耕种和过度放牧,过度耕种使土地的肥力下降和农作物产量下降,土壤表层板结,土壤流失,土壤遭侵袭。森林的过度砍伐也是荒漠化形成的重要原因。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本是茂密的森林,人类的不合理开发活动,使大面积的森林遭受破坏,形成了荒凉的黄土高坡。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植树种草、防治水土流失方面所做的努力,成绩不可谓不大,统计资料显示,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全国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就达66亿人次,义务植树320多亿株。但是生态环境仍呈整体恶化加速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平均每年的扩展数量为1560平方公里,80年代增加到2100平方公里,90年代则高达2460平方公里。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在治理的同时忽视了保护,在建设的同时忽视了管理,得来不易的建设成果被各种不合理的人为破坏抵消了。

值得注意的是,西部的荒漠化地区同时也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土地荒漠化总是与贫困如影相随,二者互为因果。西部地区的农民滥挖发菜、甘草、麻黄草,导致了北方地区严重的沙尘暴,政府有关部门下发紧急命令,禁止滥挖,严加查处。这只能解决暂时的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一现象。

经过几十年的科技攻关,我国在防沙治沙方面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可以说,在技术上,我国适合治理的荒漠化土地完全可以依靠现有的科技实力加以治理。我国在荒漠化治理研究中已经取得新突破,从而在这一领域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国家重点科研攻关项目“荒漠化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是为在不同类型条件下的荒漠化防治工程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

相比之下,防沙治沙政策创新却严重滞后。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海子梁乡农民石光银,是靠治沙出名的全国劳模。1984年以来,他联合家乡的100多户贫困农民,先后承包了10多万亩沙地,成立治沙公司搞治沙造林,现在沙地绿了,林子大了,石光银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款”,他所栽林木价值已超过千万元。然而,当记者采访他时,他却直倒苦水:“都说林子是绿色银行,可我只能往里存钱,甭想取出来。”他造的是生态林,一棵不让砍。更让石光银烦恼的是:一些人经常毁林、盗林,他不得不为护林耗费很大精力。他想把林子交给国家,折些钱,还掉国家300多万元的贷款,自己也可以开辟新的治沙领域,但是说了很长时间,却没人搭茬。全国十大扶贫状元张江平联合一批国有和民营大企业的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组建成“绿色航母”――光彩事业国土绿化整理有限公司,并已着手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开发200万亩沙地。但是张江平却满脸苦相地告诉记者,民营企业家愿意为国家的生态建设作贡献,但现在审批程序复杂,治沙的政策门槛太高。社会团体和个人治沙多是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行为,而现行政策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这给社会力量介入荒漠化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防沙治沙的制度创新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又是其出发点和归宿。我们要更新观念,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在政策上和体制上全面规划,真正调动全民防沙治沙的积极性,再造山川秀美的西部。

1.生态环境建设要以人为本,治沙与治贫相结合,实现生态环境改善与人类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因为贫困人口的增加,西部地区大面积毁林毁草垦荒,结果是得不偿失。“一年垦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据全国农业区划办公室对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4省区遥感调查,1986~1996年10年间开垦面积为174万公顷,其中近一半撂荒,沦为沙化土地。我国原本广阔的天然牧场,由于盲目增加畜禽数量,大大超过草场的承载能力,已有近70%的草场而退化,更有不少草地变为流沙。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贫困,不少沙区的群众砍林割草作为薪柴。又是由于贫困,部分群众乱挖发菜、甘草等食用、药用植物,使成片的草地遭到破坏。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改善生态环境与脱贫致富结合起来,把退耕还林(草)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发挥广大农民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主体地位,使改善生态环境成为促进西部农民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突破口。

2.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的作用,利用物质利益这个杠杆,激发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团体从事荒漠化治理的积极性。市场经济的内在动力是通过竞争获取最大利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多地吸引国内、国外的投资,按市场经济原则流动和配置。沙漠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在内蒙古的科尔沁沙地,当地规划建立了一个纤维板厂,其原材料来源于附近防护林的枝叶等。原材料的持续需求牵动了防护林的不断更新,而得到及时更新的防护林也为纤维板厂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原材料。

3.要依法防沙治沙。政府应该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杠杆和法律体系规范和引导开发行为。2001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3次会议通过,这是目前我国第一部针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专门制定的防沙治沙方面的法律。西部地区从总体上来讲,在资金、技术、人才,特别是企业家这些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方面,同东部相比,都不具有优势,西部最具竞争力的应该是土地的优势。因此,政策创新的突破点就应在这里,建立新的土地使用权制度,使到西部开发的投资者有比东部更加实质性的土地经营权。在西部开发问题上,中外的历史经验极具借鉴力。美国、巴西、前苏联、加拿大等国都有丰富的开发落后地区的经验,尤以美国开发西部最为成功。虽然,我国的西部同美国的西部在自然环境上有很大不同,但是美国开发西部的经验却可以借鉴,美国开发西部最成功的一点就是政策法规的保证。美国首先宣布西部土地国有化,并在各州建立了土地局;其次是决定将国土向自由移民发放,美国公民只要在西部连续拓荒5年以上,就可以免费获取160英亩土地,这一政策的制定,在美国掀起了大规模的向西移民运动。1860年颁布的宅地法对推动西部开发成功具有决定意义,也正是有了成千上万、蜂涌而至的淘金者,才有了美国西部的大开发和全美经济的整体繁荣。1862年的“摩利尔法”又为高等农业和实业教育拨付了专门的公地,1887年又通过了专门资助农业实验站的“海琪法案”。由于政府政策法规的支持与保证,美国西部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虽然说美国的西部不同于中国的西部,但是它的土地政策却对我们今天西部开发有借鉴意义。

〖Jp2〗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优势是土地优势,但这并未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主要是由于土地经营权尚未得到解决。土地经营权的问题是解决西部荒漠化的核心问题,给人民一个稳定的、长期不变的政策,使人民拥有土地的长期的经营权,才会使对环境竭泽而渔的现象得到根本的改善,使人口、环境、经济得到良性健康发展。土地经营权主要应解决5个问题,一是土地经营权归属问题,即土地由谁来经营:二是土地经营权的获得方式,即土地经营者通过何种途径获得土地经营权;三是土地经营的规模,即土地经营权的大小;四是土地经营的时间,即土地经营权拥有时间长短的界定。五是国家对生态林的补偿政策,新颁布的《防沙治沙法》第35条规定:因保护生态的特殊要求,将治理后的土地批准划为自然保护区或者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的,批准机关应当给予治理者合理的经济补偿。这从宏观上保障了防沙治沙者的经济利益,为其解决了后顾之忧。但是具体如何补偿,补偿的标准怎样,国家应出台具体的解释说明。

三、防沙治沙的具体治理措施

新颁布的《防沙治沙法》对土地沙化和沙化土地作了法律界定。土地沙化,是指主要因人类不合理活动所导致的天然沙漠扩张和沙质土壤上植被及覆盖植被被破坏,形成流沙及沙土的过程。沙化土地,包括已经沙化的土地和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具体范围,由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防沙治沙规划确定。

曲格平指出,根据目前的检测结果,我国已经沙化的土地约为168.9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北方的13个省、自治区。其中,难以治理或者目前治理无意义的戈壁(约67万平方公里)和原生性沙漠(约49万平方公里)约占2/3,即116万平方公里;在当前的技术和社会条件下可以治理的约占1/3,即52.9万平方公里,这部分沙化土地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人为活动造成的。此外,还有近9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因此,《防沙治沙法》并不是要求对所有沙漠都治理,而是针对其中可以治理的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提出防治要求。

由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农业、水利、土地、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编制全国防沙治沙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防沙治沙规划应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荒漠化土地的不同类型,拿出切实可行的操作计划,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政策及措施,对西部的广大地区进行综合性、全面性、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治理。

第一类地区,针对那些容易治理,能在较短时间取得经济效益的地区,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灌则灌,经济林与生态林相结合。对这些地区,国家面向企业、自然人进行公开招标,在保证企业与自然人经济利益的前提下,签订治沙合同,50年到100年不变。在这些地区,国家应提供政策支持,比如,治沙者对经济林,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可适量砍伐;生态林成活若干年后,国家应建立保护性收购政策,以保护企业和自然人从事荒漠化治理的积极性。

第二类地区,是自然条件相对较好,荒漠容易治理的地区,这些地区应该采取民办官助的形式。因为这些地区的回报率可能相对较低或较为长远,并且需要的经济实力较强。有关专家计算出一亩沙地的治理费用,根据企业自有资金的30%到50%,国家与其签订相应实力的沙漠面积的合同,既保证国家的生态环境效应,又保证企业的回报率,同时按其治理沙漠的进度由国家对其资金缺口进行补贴。

第三类地区,是自然条件较差,较难治理的沙漠地区,这些地区的沙漠治理投入大,回报期长,而又影响整个地区乃至国家的生态环境,建议成立国家治沙公司,像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一样。专家们进行综合考察后制定专案治理方案,各个治沙分公司依据治理方案,分期、分批进行治理,经过一代人、两代人的努力,再造山川秀美的西部。

四、防沙治沙的经济来源

西部荒漠治理是一项关系子孙万代的千秋大业,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来看,国家和各级政府仍然需要在荒漠化治理的投入中扮演主要的角色,同时积极鼓励企业和个人介入这项宏大的工程。从国家经济来源来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国家粮食仓库中的大量粮食,储备3年以上,储备费用即超过其原有价值,可作为国家补贴补到第二类、第三类地区的治理中去。(2)国家可以发行环境治理国债。(3)对参与治沙的公司优先考虑上市融资,并允许其优先增股,融资治沙。(4)对于有一定治沙业绩的治沙公司,在银行贷款时,可以由国家承担利息,直接支付给银行。(5)申请世界上有关方面的资金及贷款。(6)发行治沙。

参考文献:

[1]曹云.保卫荒漠化的中国[eB/oL].省略/zhuanjia/article/sbta/1102.htm

[2]我荒漠化治理研究入列世界先进[n].光明日报,2001-02-14.

[3]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治沙还需政策扶持――关于沙区治理与开发中的经济政策探析[n].经济日报,2001-02-09.

[4]赵永新,丁伟.绿化为何赶不上沙化[n].人民日报,2000-07-12.

[5]李成言.开发热中的冷思考[eB/oL].省略/shenji/luntan2.Htm

Systeminnovation:aFundamentalSolutiontotheDesertificationprobleminthewestinChina

ZHUChun-yu(editorialDepartmentoftheacademicJournal,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450052,China)

abstract:DesertificationchallengesChina‘ssustainableeconomicdevelopment.preventingdesertificationcallsforsysteminnovation.First,theconstructionofanecologicalsystemshouldbecenteredonman,combatingdesertificationaswellaspoverty.Second,takeadvantageofmarketmechanismandstimulateenterprises,individualsandothergroupstoinvestindesertificationpreventionprojects.third,thegovernmentshouldpasslawstoregulatedevelopmentbehavior.

Keywords:desertification;thewest;systeminnovation;moneysupply

(责任编辑:书明 责任校对:育川)

荒漠化治理篇3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防治历史研究综述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政府在兴安盟王爷庙(今乌兰浩特)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第一个民族自治区,比新中国的诞生还早了2年多。时辖呼伦贝尔、纳文幕仁、兴安、锡林郭勒、察哈尔盟,计32个旗、1个县、3个县级市,面积54万平方公里,自治政府驻王爷庙。1949年将原属热河省的昭乌达盟和原属辽北省的哲里木盟划归内蒙古自治政府。当时,内蒙古行政区划大体分东西两部分,除东部的内蒙古自治政府,西部是绥远省人民政府,全省辖境相当于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的海勃湾区、海南区、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及乌兰察布市大部。1954年3月5日,内蒙古人民政府、绥远省人民政府委员会、绥远军政委员会、绥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在归绥市(呼和浩特市)联合召开扩大会议,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命令,从3月6日起,绥远省建制和省人民政府同时撤销,原绥远省辖区并入内蒙古自治区,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呼和浩特市。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在广阔的蒙古高原,海拔一千公尺以上,地势高而平坦,地质、地貌构成多种多样,并形成独特的地貌气候特点。全区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只有大兴安岭(大杨树――小二沟、苏格沟、索伦、汗乌青拉、阿尔山、三河以北地区)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

内蒙古自治区自东北向西南温度递增,年降水量递减,这造成了自东北向西南干旱程度递增的大趋势,也产生了植被从东北向西南的地带性分异。内蒙古自治区年平均年降水量在50-450mm之间,不同年、季间总量波动很大,且多阵性降雨,降雨强度大,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有效性较差,蒸发量很大,使得干旱问题异常突出,全区干旱、半干旱区占总面积的60%以上,多数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再者,内蒙古冬季漫长严寒,无霜期短,土地大部分时间处于无植被保护的状态,又由于位于内蒙古高压的前缘地带,冬春季节干燥多大风,风力作用强烈,土壤风蚀难以避免,致使内蒙古地区荒漠化较容易发生和迅速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西部12省、市、自治区中荒漠化面积最大的地区,约占土地利用总面积的60%多;虽然,仅次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76%的比重,但是,荒漠化面积数量是西部最大的。据统计内蒙古自治区有80%土地发生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其中,平原农区以盐渍化为主,西北部牧区以风蚀沙化和草场退化为主,东南农牧交错区以水土流失为主。内蒙古荒漠化土地基本情况是:水土流失面积约27万km2,风蚀、沙化面积约74万km2,草场退化面积约25万km2,盐渍化面积3万多km2。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承担着维护祖国边疆稳定,担负着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繁荣的重任。同时,又是我国土地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无论是从其作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重点内容,还是作为国家草原生态系统建设主要部分,内蒙古荒漠化防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长远的生态意义,是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内蒙古荒漠化问题进行相应的研究实践活动,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一、国际上关于荒漠化防治问题的研究进展

荒漠化与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环境污染共同构成了20世纪下半叶以来现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四大生态环境问题,已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面对全球性的荒漠化问题,有关国际组织、机构和国家纷纷开展研究或采取行动。主要包括:(1)制定并履行国际公约。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把防治荒漠化列为国际社会优先采取行动的领域,充分体现了当今人类社会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1994年签署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是国际社会履行《21世纪议程》的重要行动之一。(2)从政策和技术两方面探讨防治问题。有关国家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框架下,积极寻求适合本国的防治政策和技术手段,并在联合国环境署(Unep)协调下,就荒漠化防治开展了多方面的国际合作。1994年6月17日,国际社会对防治荒漠化公约达成了共识。同年12月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的6月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3)出版、发表了大量的专著与论文。相关的论著有:nationalResearchCouncil(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编写的《GlobalenvironmentChange:ResearchpathwaysforthenextDecade》、F.K.Hare编写的《气候与荒漠化》、H.eDregen编写的《DesertificationofaridLands》等。相关的论文有:DingD,BaoH,maY.progressinthestudyofdesextificationinChina、wangG,ChengG.Casesandsolutions:thecharac-teristicsofwaterresourcesandthechangesofthehydrologicalprocessandenvrronmentinthearidzoneofnorthwestChina、Yenhu,t.acomparativestudyoftheattitudesofpaslxalareasofinnermongohatowardstheirenvironments.等。

二、国内关于防治荒漠化的研究成果

我国开始接触荒漠化研究是在1977年参加联合国荒漠化会议以后。当时Deserti-fication中文译为“沙漠化”,最初的研究也叫做“沙漠化防治”。这有着历史的原因。

我国由于受传统习惯等多方面影响,常用“沙漠”一词来泛称西北地区的“荒凉之地”,这样使得“沙漠”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狭义的沙漠指沙质荒漠(sandydesert),广义的沙漠实际就是荒漠,对于中文沙漠化一词,早在1951年陶克的《陕北沙漠现状》一文中就有论述。在此基础上,对英文Desertifi-cation一词,在90年代以前的文献中,多被译成“沙漠化”,并且已“约定俗成”。即主要针对“沙子”做文章,或者说仅采用了狭义的沙质荒漠化概念,尤其是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签署前,如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1994年以前的文献中,多采用了沙漠化概念,并认为:沙漠化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包括部分半湿润地区)在干旱多风和疏松沙质地表条件下,由于人为的强度土地利用等因素,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使原非沙漠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下降和可利用土地资源的丧失。由此可见,在我国以往所说的沙漠化所包含的内容较今天的荒漠化单一,其范围也较小。面对日益严重的土地荒漠化趋势,我国政府积极采取治理行动,并开展了大量的治理研究工作。治理活动主要为:首先,为掌握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现状及其动态变化情况,从1994年-2005年,国家林业局先后组织了三次全国范围内(除个别省外)的荒漠化普查,得到了较翔实的荒漠化数据,为治理行动的开展提供了数字依据。其次,我国先后启动了“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1978年)、全国防沙治沙工程(1991年)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001年)等部级别防沙治沙工程。其中“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被世人称誉为“改造大自然的壮举”、中国的“绿色长城”、“世界生态工程之最”。我国的学术界根据以往的沙漠化研究,在与国际社会荒漠化研究接轨的同时,结合国情积极展开荒漠化研究,并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主要研究活动有:中国荒漠化(土地退化)项目――兰州沙漠所、地理所和南京环科所对脆弱生态环境和南方荒漠化的调查和典型实例研究;成都山地所对水土流失的研究;南京环科所等单位组织对全国矿山生态重建的调查研究等等。在这些研究基础上,结合《公约》荒漠化概念,形成了符合我国荒漠化发生发展特点的荒漠化类型划分标准。按气候类型划分为干旱区荒漠化、半干旱区荒漠化、亚湿润干旱区荒漠化;按造成土地退化的外营力划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土壤盐渍化、冻融荒漠化;按荒漠化发展程度划分为轻度荒漠化、中度荒漠化、重度荒漠。

三、有关内蒙古荒漠化防治问题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我国荒漠化的文章约有5,000余篇,研究防治荒漠化的文章约有400余篇,其中研究内蒙古地区荒漠化的文章有80余篇,专门研究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或涉及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的著作有10余部。研究内蒙古荒漠化的学者有高校的教师、有社科院的科研人员,有内蒙古各级环保部门、气象部门的专家。国外研究内蒙古荒漠化的主要有日本的个别学者。上述成果的研究领域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有关内蒙古自治区全部或者某一盟(市)、旗(县)局部地区荒漠化现状的认识;二是内蒙古自治区全部或者某一盟(市)、旗(县)局部地区荒漠化成因的分析;三是宏观的或者微观的荒漠化治理政策、措施以及建议;四是对内蒙古自治区防治荒漠化的反思。90%以上的成果都集中在荒漠化的现状、成因和对策建议三个方面。张自学主编的《二十世纪内蒙古生态环境遥感调查研究》成书于2001年,不仅系统地报告了截止2000年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也分析了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关于现状都是以遥感或者调查统计数据得出的结论,没有太大的研究空间,即使有差异,也不过是区域的差异,或类别的差异,或者时间的差异。关于成因分析和对策建议,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荒漠化的原因不尽相同,对策也不可能一样,所以研究空间非常大,成果也最多。如:杨根生的《内蒙古伊克昭盟地区沙质荒漠化与综合治理技术》、黄帆的《内蒙古阿拉善地区荒漠化防治的法律问题研究》、韦环伟的《土地制度对沙漠化变化影响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一以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为例》、恩和的《蒙古高原草原荒漠化的文化学思考》等都是该类成果。关于内蒙古自治区防治荒漠化反思的成果最少。诸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内蒙古防治荒漠化的斗争》、《内蒙古自治区防治荒漠化政策的效果分析》、《内蒙古荒漠化防治政策的历史回溯及新思考》等,属于该方面的研究。该类成果简明扼要地勾画了内蒙古自治区防治荒漠化的政策变迁,对某一时段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率领全区人民防治荒漠化的工作做了介绍,以举例说明的方式阐述了对内蒙古自治区五十余年防治荒漠化政策的效果的估价。该方向研究的成绩和不足都是显而易见的。其成绩是拓宽了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研究的领域,开相关研究的先河,引导感兴趣的学者继续该方面的研究。其不足是该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成果的数量不足,制约了该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荒漠化治理篇4

论文关键词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国内法适用土地零退化

一、前言

2012年6月20日至22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最终通过了会议成果文件——《我们憧憬的未来》,其中荒漠化、土地退化和干旱议题凸显重要地位。这是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21世纪公约》框架下形成三大重要环境公约之一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以下简称《公约》)以后20年来在全球荒漠化防治的又一重要进展。1996年生效的《公约》将荒漠化定义为“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中国是公约缔约国之一,荒漠化问题也非常严重,但是直到200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以下简称《防沙治沙法》)颁布实施才使得中国的防沙治沙工作真正步入了法制的轨道。到2012年《公约》经过了20年,中国的防治历程也走过了10年,正是这10年,中国的荒漠化实现了持续逆转,联合国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副执秘曼苏尔·恩戴耶认为,中国在控制荒漠化方面,在荒漠化生态恢复重建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根据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的结果,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持续净减少。2000至2004年荒漠化年均净减少7585平方公里,2005至2009年分别年均净减少2491平方公里。

二、《公约》在我国的适用

荒漠化是全球性问题,进行荒漠化防治和可持续土地管理对减轻气候变化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减缓贫困和确保粮食安全具有积极作用。

(一)公约在国内法的适用

1.公约的适用方式

我国对国际条约在国内法上适用有一种方式是,法律的制定提前参照国际条约,或对现行立法提前作出符合国际法规则的修改,使我国法律体系从整体上符合国际条约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是在借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荒漠化的实情制定的世界上第一部关于防沙治沙的国内法律,此前已有的《土地管理法》、《农业法》、《环境保护法》、《水法》、《水土保持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等一定程度上共同形成了中国防治荒漠化的法制体系。

2.《公约》与《防沙治沙法》在内容上区别

《公约》与《防沙治沙法》立法背景相似,分别作为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在性质、结构上的区别明显,主要差异和具比较意义的即内容。(1)荒漠化与沙化。《公约》荒漠化范围大于《防沙治沙法》的土地沙化的范围,《防沙治沙法》更多的是针对中国土地沙化严重的现状,立足中国国情。(2)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unccd的一项重要原则,是“自上而下”模式的必要补充,在这点上,《公约》规定得更彻底和全面,公约第10条第2款(f)项规定的公众参与包括了参与决策、实施和审查,《防沙治沙法》第31条只规定了公众在沙化治理过程中的参与,对于决策参与这个公众参与的核心却并未规定。(3)支持与保障措施。公约属于国际环境公约,具有国际环境公约的普遍特点——“软”,对资金来源和资金机制的规定约束力较弱,《防沙治沙法》在国家强制实行,属于“硬法”,并从从“大棒”(强制实施政策)和“萝卜”(优惠鼓励政策)两个方面推行,较《公约》更具实施性。

3.《公约》本身面临的挑战导致公约在各国履约进展缓慢

(1)资金。全球环境基金是《公约》的资金机制,但资金的来源主要靠发达国家缔约方自觉履行其资助义务以及一些基金或捐赠,在资金的来源上并没有很强的强制性。这成为限制公约有效实施的最大障碍。没有良好的财政保障,各项行动或是合作都会受制于资金的缺乏不得实现。(2)履约机制。《公约》为了促进更多成员方的签署与实施,希望防治荒漠化的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更广泛的共识,采取了“自下而上”的激励机制,这虽然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但在执行方面给了各个缔约方很大的自由空间。(3)技术传播和转让。缺乏技术转让机制。这些都是《公约》履约进展缓慢的原因。

(二)公约在我国项目的适用

我国防治荒漠成果,对推动公约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和非洲一些国家,亚洲以及南美一些国家的条件相似,特别是中国高海拔或中高海拔地区治理流动沙丘的经验值得许多非洲国家借鉴。

1.内蒙古奈曼旗县防治沙化项目

在土地沙化严重的内蒙古奈曼旗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中国共同实施了奈曼旗防治沙化项目(aComprehensiveprojectonDesertificationanditsControlinnaimenBanner),并制定了具体措施推行,包括禁止对环境有破坏的山羊的养殖;恢复规模化土地以提高其生产力;制定适当的耕作方法适应脆弱的半干旱地区;在控制土地退化和恢复土地方面,细化经济上可行的传统做法;在受影响的村庄,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的收入,以帮助他们摆脱贫困。项目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整体效果:在政府层面推广了新的粮食种植技术;在每个县建立了一个解决土地使用权/所有权问题的体制框架;制定了一项十年造林计划,森林覆盖率将达到全县45%以上;为促进植树,政府已采取了简化土地使用权的政策。在奈曼的项目中,公约确定的公众参与原则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中德合作宁夏项目

中德财政合作中国北方荒漠化综合治理宁夏项目是宁夏争取到的一个大型德援生态项目,在进行了项目可行性研究,签订了项目财政协议,做了项目实施前的充分准备后于2009年正式启动,2010年进入大规模实施阶段。依据项目总体目标和项目区当前主要的生态问题,设计了如下的项目理念:采取措施保护草原或荒地植被,遏制在严酷自然条件下的进一步恶化,从而遏制对土壤的进一步侵蚀;改进畜牧业生产方式,开发和推广可持续性的草原利用模式,为全面解牧和有序利用草原资源创造条件;支持饲料生产,减轻草原承载压力;保护农田,遏制土壤侵蚀和干热风的危害,促进农业增收;支持诸如庭院经济、设施温棚之,增加农民非畜牧业收入所占比例,同时将乡村发展项目作为参与荒漠化治理的奖励措施。

宁夏在成功实施贺兰山东麓生态林业工程项目(简称德援一期)后争取的这一项目,总体目标是通过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荒漠化土地可持续利用体系总体得到改进,为以后中国北方荒漠化土地综合治理开发技术路线并做出示范,在争取国外资金与技术实施荒漠化治理项目上做出了表率。

三、《公约》进展新趋势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各国在《公约》的框架下达成了共识,体现了《公约》20年的发展变化。

(一)适用的形式—共同责任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要求所有国家根据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和各自的能力以及社会和经济条件,尽可能开展最广泛的合作,并参与有效和适当的国际应对行动,发达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发展中国家以此为基础参与国际环境保护。但是发达国家否认荒漠化的全球性问题,认为是本国不合理利用土地造成的,不具有全球性,而且荒漠化本身也是由气候造成的。

《我们憧憬的未来》重申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决定发起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磋商进程,肯定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决定成立联合国高级别可持续发展政治论坛,敦促发达国家履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承诺,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友好型技术,帮助发展中国提高能力建设。

(二)向可持续利用土地的方向努力

《公约》虽然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对现有荒漠化的治理,但是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实现土地零退化将是未来的重点方向,中国的已有的经验也表明,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合理高效地利用土地,可以有效地使沙漠化逆转。

(三)在公约框架下的新目标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向成员国提出三个目标:实现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2030年毁林零增长;2030年在易干旱地区施行治理干旱政策和防备。中国的荒漠化防治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一半以上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到2050年使全部可治理得荒漠化土地得到治理。

(四)《公约》的软性一定程度上应当改变

应当进一步推动《公约》框架下的国家、区域和全球行动,加强《公约》决策的科学基础,建立政府间工作组在内的解决方式,促进国际合作伙伴关系,筹集各领域资源。

四、以《公约》框架下的土地零退化为目标,完善我国防治荒漠化体系

(一)通过国家法律政策体现治理荒漠化的国际共同责任

在宪法中规定治理本国荒漠化的法律规定,在国家发展规划中参照零退化目标明确控制荒漠化的措施、控制面积。

(二)增强《防沙治沙法》执行力

《防沙治沙法》作为国内法,相比《公约》是硬法,由国家强制力推行,但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其操作性和执行性。

(三)扩大公众参与

由于环境问题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国家的自由裁量可能导致公众利益的损害,出现环境立法不当、环境执法不严、环境违法不究等。因此,防治荒漠化也必须引入环境的权利主体——公众的参与,对国家的自由裁量权以及权力的范围和幅度加以限制,对国家的环境管理进行监督,使其真正符合公众的利益。

同时,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防治荒漠化要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需要公众的积极配合。对土地利用主体进行治理荒漠化综合素质教育,普及宣传治理全球荒漠化的知识,提高环保意识,了解危害,掌握防治技术,有助于保护生态安全、控制荒漠化。

荒漠化治理篇5

很多山区都因为荒漠化严重而摆脱不了贫困,为此,不能只依靠贫困山区的人民来预防和治理荒漠化。我们应该鼓动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一起参与到防止荒漠化的过程中,例如,让人民群众承包山林,大面积种植树木和草地在荒地上,同时,我们还应该大范围的引进新品种的药材和果林,以此帮助公司和荒漠化地区的农民建立药材基地和没有公害的绿色果地。并且,利用好沙地生物圈林草间作模式,大面积的种树和种草,诸如文冠果、山杏、地产果等树木,努力发展荒漠化地区的具有特色的林业生产。

2机制方面

针对较为严重的荒漠化区域,我们总是可以大概的发现有发展畜牧业的痕迹。有些地区在发展畜牧业上没有进行严格控制,任其随意扩大发展,导致破坏了植被,日常月久,逐渐出现了的山石,造成了沙化出现。所以,我们应该在政策和体制上做出有效的调整,因为制度相对于人为治理来看,更有利于综合有效的治理荒漠化。在蓄养牛羊的地区,我们应该控制好河畔、林场、山场和草场的环境,宣传鼓动牧民在喂养羊和牛时使用玉米桔秆的氨化技术,大肆杜绝那些处于恢复植被区的地方放牧牲畜。大体来讲,防止荒漠化并不与发展畜牧业生产相矛盾,事实上,只要我们处理好政策和制度上的问题,就可以实现互相作用、互相激励和互相促进的功效。比如黑龙江省的一个养牛大县,其在蓄养黄牛时采取的手段就是玉米秸秆氨化,如此一来就轻松地处理好了黄牛上山吃草的问题。制度就是发展,是一种调整,同时也是一种约束。在我们防止荒漠化的过程中,应该重视科学技术的含量,同时也应该重视机制方面的影响,我们应该借鉴鉴定机制和专家的评估,力求科学合理的指导预防和治理荒漠化的工作。

3技术方面

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存在的矛盾之一就是荒漠化,在防止荒漠化的进程中我们采用的技术方式主要是种草治沙、种树治沙,大多依靠的树木和草禾。最近这些年来,很多从事林业科技的人员主要是力求革新新品种,广泛培育并引进了许多新的草种和树中。改变了治理荒漠化的方式,利用了很多颇具综合性的技术方法,比如高效节水技术、保护森林技术、抗旱种草造林技术、水分平衡技术和植被覆盖技术等,运用此种科学技术来进行治理,有效的阻碍了沙尘暴的发生概率,同时在防治荒漠化较好的区域,已经有效地减少了沙尘暴的危害,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4理论方面

众所周知,荒漠化具有十分严重的危害。所以,从事林业科技的工作者都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和研究,刊登了许多颇具科学价值的期刊论文,同时还利用媒体公之于众。这些文章都具有比较新颖的见解,涉及了广泛的内容范畴。现今,根据网络搜索显示的这些论文结果大多是探讨环境监测、利用保护、治理途径、渐进机理、演化规律、发展趋势、形成机制和荒漠化的具体危害情形等,其给预防和治理荒漠化提供了理论性的建议。理论先行,防重于治。面对越来越严重的荒漠化进程,假若我们不采用合理和科学的技术手段来进行综合治理,那么我国大范围的国土将会面临更加严重的荒漠化,所以,我们应该有所警惕。

5结语

荒漠化治理篇6

典型性内陆干旱荒漠性气候与荒漠广布的独特地理条件是导致新疆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但实施绿洲扩展式的索取与保护,则是加速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性因素。

全面贯彻十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用最严厉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洲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高山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一要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做到科学用水、科学管水、科学治水;二要加大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力度,实行最严厉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三要加大重大生态保护工程的建设;四要加强环境统筹管理,完成生态功能区划编制,划定生态红线;五要创新思路坚持,宜治则治、宜荒则荒。

关键词:新疆生态环境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B845.65文献标识码:a

新疆幅员辽阔,但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全区现有绿洲面积7•07万平方公里,仅占全区总面积的4.2%,荒漠化土地面积却占47.7%。土地荒漠化、地壤盐渍化、山地水源涵养功能弱化,以及环境灾害频发危及绿洲安全。

(一)新疆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

1、植被破坏严重

半个多世纪以来,新疆绿洲的面积有新的扩展,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前的1.5%,至1978年降低到1.03%,1995年末达到1.68%,经历了锐减到提高的过程,但森林生态功能下降的趋势仍未扭转。目前,新疆是我国森林面积最少的省区之一,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全国森林覆盖率的1/8,天然林减少了2.83万亩。长期超载放牧造成草场退化,耕地增加加剧了草场面积的缩小。天然草地退化面积已占草地总面积的80%,中度退化面积达30%,产草量下降30%一60%,草场退化面积每年达30万hm2。

2、河流萎缩、生态用水短缺

冰川面积不断缩小、雪线上升,植被、水源地、湿地、湖泊等出现萎缩,土地次生盐渍化面积仍在增加,部分地区出现绿洲与荒漠极端对立局面。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前,由于塔河上游水资源的无序过度开发,造成塔河下游断流,大片荒漠植被枯死,绿洲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塔河下游中段居民因此沦为生态灾民,2000年全部被迫搬迁。

3、土地荒漠化趋势明显

新疆是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省区。全区87个县市中,有80个县市和90多个农垦团场分布有荒漠化土地,全区近90%的县市、有1200万人遭受到土地沙漠化的侵害和威胁,荒漠化面积达79.59万平方公里,占全疆土地面积的47.7%,占全国荒漠面积的30.35%。土地荒漠化以每年4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据1986年中科院兰州冰川沙漠所公布数据为42.1万hm2,2000年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编撰的《新疆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提供的沙漠面积为43.04万hm2,40年间沙漠面积扩大了6.04万hm2。

4、水土流失严重

据国家遥感普查统计,新疆水土流失面积扩展到10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28.1%。新疆现有大中小型水库482座,由于山地侵蚀,水土流失,三分之一水库泥沙淤积严重。近30年,约5万余亩耕地因洪水冲刷而流失。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地表土壤肥力集中层随着水土流失使富含各种营养元素的肥力消失,从而造成土地的贫瘠化。

5、气象灾害频繁发生

新疆是我国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省(区)之一。新疆灾害种类繁多,时空分布广且很不均匀,不仅包括寒潮、大风、暴风雪、沙尘暴、初终霜冻、暴雨、山洪、沙尘暴、雷电、浓雾等天气灾害,还包括干旱、低温冷害、雪灾、持续高温、连续浮尘、阴雾等气候灾害,还有山体滑坡、泥石流、雪崩、农业病虫害、森林和草原火灾、沙漠化等气象次生和衍生灾害。其中,和风、沙、雪、干(旱)有关的多项观测记录是我国同类灾害的极值。因而气象灾害造成损失的比例特别高,约占各种自然灾害数量的80%和损失的60%以上。

(二)新疆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

新疆是绿洲经济,人们赖以生存的绿洲生态系统和它的天然屏障——荒漠生态系统,以及它的水之源——高山生态系统,共生共存。荒漠生态系统和高山生态系统的破坏,则会给绿洲生态系统带来灭顶之灾。我们要全面贯彻十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用最严厉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洲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高山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促进人与环境和谐相处,促进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1、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是生态环境衰退的主要因素。新疆国土面积约占全国的16.7%,而年平均降水总量仅占全国的4%,年地表径流量占全国的3.3%。一方面水资源紧缺,另一方面水资源浪费又十分严重。农田大水漫灌与排水失调造成耕地土壤次生盐渍化;流域规划滞后,跨地区用水分配缺乏科学、法定的依据,在跨区域河流上任意引水截流,大部分河流引水率超过60%,有的甚至达到了80%以上,完全忽视了生态用水,造成下游水环境状况恶化。因而新疆生态建设、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的核心就是要科学用水、科学管水、科学治水。

2、加大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力度

新疆生态环境的主要危机综合表现为土地荒漠化。荒漠化吞噬了大片绿洲,引起了沙尘暴,威胁着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防止荒漠化土地的继续扩大已成为新疆生态保护的重中之重。

改革农耕方式,尤其在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南疆,推广免耕法及改革农机具,严防开垦造成新的土地沙化,努力减少耕作形成的沙尘源。重点加强天然草地的管理。计算天然草地的最大承载量,采取围栏措施和以草定畜的管理办法,严格控制天然草地放牧强度。对严重退化草地采取封山育草方式进行保护治理,禁止放牧,实行退牧还草。

3、加大重大生态保护工程的建设

有计划地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湿地保护、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在绿洲内部巩固、完善、提高农田防护林网建设,稳定发展特色林果基地,构建合理的绿洲林业产业体系。在绿洲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重点,大力实施环塔防沙治沙工程,开展以防沙治沙为主的林业生态屏障体系建设。

4、加强环境统筹管理

加快完成自治区生态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功能区划编制,划定生态红线,对生态敏感区域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加强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强化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继续推行农村连片整治工作,深化“以奖代补”、“以奖促治”政策,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等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荒漠化治理篇7

关键词:草原;草原生态;草原立法;完善对策

1我国草原荒漠化防治的立法概况

荒漠化是当今我国乃至世界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同时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加强,在全世界对于保护动物的多样性也慢慢开始兴起,这就使生态环境的问题已经慢慢开始得到全世界的重视和关注。现在各国对荒漠化土地的防治问题也开始加大力度提高重视,无论是在概念的界定还是在防治荒漠化的基础理论等方面都进行了多个角度,多项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同时也注重了在实践上的工作,尤其实在荒漠化形成、发展、防治、评价、监测等范围研究加大了力度,使该问题逐渐成为了国际科学研究的最新学科的增长点。同时为了加大各国社会对荒漠化问题的理解和提高群众的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联合国规定将2006年定为了“世界荒漠和荒漠化年”。

那么随着我国对荒漠化防治的问题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同时对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相关技术层面的困难也基本解决。目前,制约着我国荒漠化治理和经济中沙产业的发展最大的因素就是国家政策和法律机制问题,因为对于荒漠化防治的法律保障机制的研究很少,所以这是很值得探讨和深入研究的命题。

目前,我国关于草原荒漠化防治主体的规定在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中均有涉及。其中在法律位阶上,对草原荒漠化防治做出了概括性的规定;在行政法规位阶上,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对草原荒漠化防治主体做出了原则性和一般性的规定。其他相关行政法规也在相关领域涉及草原荒漠化主体的条文作出相应规定;由于草原荒漠化的问题具有特殊性和地域性,所以在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这个位阶上会更多的作出具体详细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但是我国现在没有一部专门对草原荒漠化防治m行的法律法规,主要都是一些地方性法规。综合以上情况,我国草原荒漠化防治立法还存在很多问题,以下作者就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我国草原荒漠化防治立法的问题分析

我国目前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就是草原荒漠化,同时它也是我国生态建设的一个难点和一个重点,而且又是阻挡生态文明建设的绊脚石。随着全球环境保护问题的经济全球化合作的程度提高和协同合作的程度不断增加,这就使草原荒漠化的法律机制研究受到了各方的重视,被提上了日程。那么在我国对于草原荒漠化的研究工作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就开始了,与其他环境问题相比还是较为早的。关于其有关立法的出台也是相对完整和健全的。例如:1985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199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89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法》、200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等相关法律对草原荒漠化、沙化进行了明确地规定。[1]

(一)《防沙治沙法》对于草原荒漠化问题的局限性

《防沙治沙法》于200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由于生效的时间较短、对于一些有争议的地方依然没有进行修改。关于相关内容和外延都没有具体的规定,所以《防沙治沙法》的实施效果还有法律的实用性都比预期的差,但是总体上来说,关于防治荒漠化、沙化和环境保护还是有着积极的意义。《防沙治沙法》的实施也在慢慢完善我国现在对于荒漠化防治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同时它也是关于治理和预防荒漠化提供了法律根据和制度保障。《防沙治沙法》的立法重点主要体现在对沙漠化土地的恢复和治理上,它在防治草原荒漠化规定的措施之一是与其他部门联合实施的跨专业跨部门的措施。比如在县级建立植被管护体系,对于草畜平衡制度,改善蓄养设备和草场可持续利用、执行草场承载能力标准等。[2]从以上就不难看出,《防沙治沙法》是把预防和治理相互结合然后进行了统一的规定,所以也逐渐实现了跨部门和跨资源立法的融合。《防沙治沙法》的出台在国内和国际上虽然有较大的影响,在防治草原荒漠化问题上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具体规定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目前它更像是概念型的法律而不是操作性强的法律,必须结合相关的法律解释才能应用到具体的草原保护问题中来。在本法中经常用到“沙化土地”这一概念,其中第四章“沙化土地的治理”,整章的治理措施几乎都涉及到“沙化土地”这个法律概念,但是如何鉴别、如何定义、又如何辨别概念的内涵呢?界定一个法律概念的范围,对于立法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律技术问题。“沙化土地”在预防和治理上,必须明确其范围,因为必须充分考虑恢复和治理沙化土地的经济成本和地方政府的承受能力,之后才能在法律上将其明确,真正被用来赋予执法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防沙治沙的主体应该为政府相关的部门,但是在这部法律中对于责任的限定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3]

其次,防沙治沙法的部分规定过于笼统。该法具有较强的法律原则性,在具体问题的规定上过于笼统、宏观、不够细化,缺乏具体性、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比如本法第三条中的第七项规定了“保障防沙治沙者的合法权益”;第八条也规定“对在防沙治沙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保护和改善生态质量作出突出贡献的,应当给予重奖”。但是在看整部法律中却没有关于防沙治沙者的合法权益的具体办法,如果法律执行的过程中涉及了奖励或者其他问题执法机关就会很难做出有效的对策。所以更加进一步说明该项规定没有现实的意义。又比如本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了,“在沙化土地范围内从事开发建设活动的,必须事先就该项目可能对当地及相关地区生态产生的影响进行环境影响评份,依法提交环境影响报告;环境影响报告应当包括有关防沙治沙的内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向哪一级、哪个部门提交,该法中没有具体的规定。[4]

(二)在草原荒漠化防治立法中存在的立法冲突

在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中,在防治草原荒漠化的立法问题上存在立法冲突和交叉。如《防沙治沙法》与《草原法》、《环境保护法》之间在机构设置、管理权限等方面的交叉和重叠。《草原法》第8条第2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草原监督管理工作。”这个条款说明了《草原法》对草原资源的监督管理的主体有明确的级别和部门规定。而《防沙治沙法》第18条“草原地区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草原的管理和建设,由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组织农牧民建设人工草场,控制载畜量.,调整牲畜结构,改良牲畜品种,推行牲畜圈养和草场轮牧,消灭草原鼠害、虫害,保护草原植被,防止草原退化和沙化”。本条款关于草原管理和建设主体的明确规定是地方各级政府和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所以这两部法律在草原管理这一个问题上有着不一样的主体进行,所以在当中是有一定的冲突问题的。但是由于我国又是有成文的法律国家,并且在关于荒漠化防治立法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操作性相对较差的问题,但是在执法过程中又要求法律责任明确具体。立法和执法上的差别导致了法律的实施不能完全实现法律的宗旨和功能。

(三)地方政府τ诘胤讲菰荒漠化防治的立法质量不强

由于我国地形复杂,每个省份资源差异较大,国家授予地方一定的立法权,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结合这个地区的当地情况从而更有效的执行法律,解决地方区域性的环境与资源问题。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了解的不深入、同时又存在立法水平不够高,对当地民主性问题关注度不高等问题,从而会造成一些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不符合上位法和本地区的实际要求。最后导致本地区的一些地方性法规落实情况低,主体不明显,实用性差等问题出现。例如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中对于草原建设、草原保护、草原利用、草原监督管理、法律责任以及具体的制度如禁牧休牧制度、限期治理、相关的补救措施、违反草原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等方面都做了程序性的规定,如果没有相应的管理机制的配合,这些规定的操作性就很难实现,条例中虽然有相关的规定,但是在具体实施上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在禁牧休牧制度上,应当明确规定禁牧的时间和区域,以及确定休牧后,如何进行恢复性的建设和保护。例如此条例第32条“不得在禁牧、休牧的草原上放牧”,从保护草原的角度来讲,应当是禁止任何不利于草原恢复和建设的各种活动,包括旅游。第47条违反本条例第32条第3款规定,在禁牧、休牧草原上放牧的,有草原监督管理机构给予警告,并处以每个羊单位5元以上10元以下的罚款。本人认为此条文不够清晰化,不够明确。如果是对草原禁牧、休牧的区域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也是处以每只羊5元以上10元以下的罚款吗?显然是不合理的,不能简单的以羊的头数来决定处罚标准而还要结合毁坏的程度,因此地方性法规的创设应当更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只有详细而具体的相关规定才能从根木上遏制草原资源的破坏。[5]

3我国草原荒漠化防治立法的完善

在我国完善草原法律体系的重中之重是修改和逐步完善现有的单行法,同时制定出相应的配套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等,所以国家在逐步完善相关法律的进程上应当加快步伐,在各个地方上也应该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法律和规章,让我过的草原问题有法可依,执法有度。以下就是对上述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完善。

(一)完善和修改《防沙治沙法》,同时提升实际操作性

关于《防沙治沙法》中的相关规定过于原则和笼统、部分概念内涵和外延界定不清,实际应用过程中缺乏可操作性的条款,我们要采取措施并加强研究,广泛征求法学专家、学者、高校法学专业教师和社会公众的修改意见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增强其实用性,通过合法的程序进行修改,在全国范围内增强其实施的效果,更有利于全国的荒漠化防治。以下是我总结的两点解决办法。[6]

第一是增强相关立法的技术导向和增加新的法律解释。在《防沙治沙法》实施之前,我国都是依靠其他部门法的部分条款对草原荒漠化进行规制。所以在这个法律颁布和实施的时候在国内还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和实施,一些法律学者和法律专家就发现了很多的不足之处,所以人们都会形象的称它为“概念型法律而不是实施型法律”。那么基于在广泛的关注下也产生了很多完善这个法律的意见和建议,比如在原来法律的基础之上,对过于模糊、概括性的地方加上立法注释,然后一个一个的添加到法律条文中,但是这样做其实是从根本上对这个法律进行全面改动。因为《防沙治沙法》本身实施的时间并不长,一些隐蔽的问题还没有充分的暴露出来,因此做出较大的调整确实显得不妥,忽视我国立法权的严肃性。所以经过总结应该用这样的办法来进行完善较为妥善: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相应的立法解释、补充性立法、实施细则,将该法中需要完善的地方编纂到立法解释或实施细则中。这种做法既有利于该法的实施和有效地运行,增加其可操作性,又不会损坏我国立法的严肃性,也不会破坏该法的整体性。

第二是建立完善的执法部门相互合作的协调机制。我国目前的《防沙治沙法》内部以及与草原保护有关部门法,都存在执法部门交叉、重叠甚至混乱的问题。正因为这样的问题出现,所以要理清我国目前关于草原执法机构的关系就显得很复杂,同时有效的建立部门之间的合作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要创建草原资源管理的上级统一领导,下级分工明确的管理机制,减少机构的重叠和职能之间的冲突,增强执法部门的综合管理能力。这样解决后这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就具有了较为独立、行政级别较高的法律地位。经过总结得出的建议是:以实现资源管理的协调和合作管理为目标,各部门法规定的行政职能部门直接接受国务院省政府领导,并由资源综合管理部门(如环境保护部门等)共同主持[7],由各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参与在有效地科学的部门合作协调机制下,由草原资源综合管理部门对其进行权限的划分,就可以顺利的解决草原资源管理的部门矛盾和综合决策、行政机构之间的职能冲突。

(二)调整和整理相关法律之间的关系

我国目前涉及到防治草原荒漠化部门法较多,法律体系也较为庞杂,部门法相互之间对一个具体的规定存在一定的冲突和管理权限的争夺,这一现象在现有的草原法律体系下时有发生。因此,应当协调《防沙治沙法》与其他单行资源法例如草原法,环境保护法等对某项规定的重叠问题,如果有效地解决法律上的规定,就会避免草原管理机构之间相互推脱和争夺管理权限的问题。其实在地方上出现这种争夺管理权限和相互推脱的情况往往发生在草原资源丰富、经济收入较大、开采难度小的区域,而那些资源储量小、质量差、环境恶劣的地区,如果规定不具体到位就会导致执法权的落空,因此完善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理顺行政权、区分行政权限、加强对草原地区的管理非常重要。因此,建议我国制定专门的《草原荒漠化防治法》,同时以《防沙治沙法》和《草原法》中的一些立法技术的标准还有具体的法律制度作为指导和借鉴,总结两部法律中的不足,将其完善到新的法律当中,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完善,建立对草原荒漠化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机制。在新法中规定草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监督放牧活动、牧区的管理和建设;环保局对草原资源利用行统一监督职能,对非法钥巡菰、草原上非法采矿等活动进行管理;水资源管理部门负责草原上河流的治理与开发建设;矿产资源的管理部门负责草原上矿产的苑⒂氡;さ龋上述职能的划分在一部法律中做出明确的规定,这样就能有效的避免机构、权限的重叠。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草原法及相关的法律,制定并完善配套法规规章,在积极修订现有草原法、实施条例或细则同时,根据我国草原资源实际发展需要,制定新的规章及实施细则、具体的保护办法及标准,这样才能进一步完善地方的草原法规体系,把草原法制建设不断向前推进。[8]

(三)完善草原荒漠化防治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我国草原面积大、分布不集中,但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的分布来讲,南北东都有一定数量的分布,而且呈现的特点、利用和破坏的程度不尽相同,因此有关草原保护和建设的相关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在不违背上位法的同时,应当完全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地方性立法应当有效的针对关于草原治理中的污染、破坏与进一步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以及将草原周边的林木、湿地的保护,纳入统一的管理机制中来,建立区域性较强的配套法律法规。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为例,在该条例的实施下,还积极开展以下配套法律法规的制定,比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管理实施细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资源管理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资源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等相关配套的法规。还需要完善该条例中的具体规定,这样才能保证条例能够起到较为理想的效果,我国草原资源在具备健全的法律体系之下,还应当具备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管理和保护的依据,作为利用草原行为、执法、以及司法的准则和标准,制定出环环相扣、规定详细的法规或规章,这成为防治草原荒漠化成败的关键。[9]

总之,草原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自然资源,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牧民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对于草原的保护和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对我国生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是现在生态破坏愈演愈烈,那么草原荒漠化防治的问题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通过对草原荒漠化的问题分析来看防治草原荒漠化是一项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生态工程,涉及到了许多邻域方方面面的问题,那么在具体到法律方面,经过上述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办法中不难发现我国草原法律在具体规定上和实施上还存在一些漏洞,针对我国草原荒漠化防治立法层面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浅显的对策,如完善我国现有的草原法律体系、严格依法进行管理、进一步严格落实有关草原管理的法律制度等,同时也提出一些新的举措。草原荒漠化的法律防治作为最重要的一种手段,同时法律也是保护草原资源最具强制性的方法,因此有关草原的立法完善、依法行使草原管理权、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律制度就显得十分重要,在保护草原资源和防治草原荒漠化问题上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及法律制度上的构建和完善。

由于本人知识体系不健全、了解范围较窄、相关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够深刻,只能在浅显的层次上进行阐述,对一些法律问题的阐述不够详尽,比如陈述一些草原荒漠化防治上存在的一些法律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基础和粗浅的对策,部分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法律预防措施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挖掘,笔者会在今后学习中不断努力进行逐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蔡守秋.环境资源法教程[m].商等教育出版社,2009.(7).

[2]龚文杰.我国草原荒漠化法律问题研究及对策[J].东北林业大学.2012,(04).

[3]卫国钟.额尔灯宝力格.论草原法体系建设[J].内蒙古草业.2006,(6).

[4]李春雨.防治荒漠化立法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2006,(6).

[5]邢旗.内蒙古草地资源及其利用评价[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

[6]赵江涛.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法律思考[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0,9.(12):27.

[7]李艳芳.我国土地退化的成因与预防法律制度的完善[J].环境保护.2005,(2):26.

荒漠化治理篇8

一、亿利资源集团在库布其沙漠选择了一条发展沙产业、草产业的企业发展之路

亿利资源集团成立于1988年,是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企业。现在企业已形成了一个以pvc为主线,以能源化工业为主导产业,以甘草医药为主的沙漠生态优势产业,以房产路桥为主的效益产业集团。公司拥有资产总额100多亿元。以亿利资源集团为主发起人的亿利资源a股于2000年在沪上市,下设有亿利能源、亿利化工、亿利金威、沙产业事业部、煤炭产运销事业部等五大实体产业体系。2009年1月17日在亿利资源集团年度工作会议上,沙产业事业部改组成为亿利资源沙产业集团,这也是国内迄今为止成立的首家沙产业集团。

亿利资源集团沙产业地处库布其沙漠腹地。长期以来,那里的人们与风沙为伴,黄沙漫天是生活的常态。沙漠是养育他们的故土,但肆虐的风沙也长期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秩序。面对这样的自然环境,20多年来,亿利资源集团始终秉承“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宗旨,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库布其沙漠的生态建设,累计投资近20亿元,绿化库布其沙漠5000平方公里,控制沙化面积10000平方公里。为中国北方构筑了一条全长240公里的绿色生态长城,有效地遏制了沙尘暴。沙尘暴由过去的每年几十次减少到三五次,保护了生活在库布其沙漠里十几万农牧民和周边城市的生态安全。让十几万祖祖辈辈生活在库布其沙漠的农牧民走出了大漠,结束了千百年来贫困、传统的游牧生活,收入由过去的每年2000多元增长到现在的30000多元。亿利集团在防沙绿化的同时,积极寻求“变输血为造血”的治沙方式,着力发展沙漠生态新经济产业。一是发展沙漠甘草种植和制药产业,现每年营业收入已达30多亿元。二是发展沙漠七星湖生态旅游产业,年接待高端游客20多万人。三是大力发展沙漠制气、制油、制碳等产业。实现了“生态与生计兼顾,治沙与致富并举,绿起来和富起来相结合”的多赢格局。多年来,亿利集团在做精沙漠产业中不懈努力。自从1997年——1999年修通了库布其沙漠中的第一条穿沙公路后,共修筑了5条全长近500公里的穿沙公路,他们采取了修路绿化的方式,在路的两侧大规模种植了沙柳、沙蒿、甘草等经济作物林,绿化沙漠2000多平方公里。现在在库布其沙漠的森林带当中,出现了许多年绝迹的野狼、狐狸、野兔,甚至还有国家濒危的植物沙冬青、梭梭等名贵中药材,库布其沙漠的降雨量从过去的不足70毫米/年增加到现在的300多毫米/年,更为难得的是,在这些森林覆盖的地带出现了明显的生物多样性,部分沙地已经出现了土壤的特性,生活在沙区的十几万农牧民从贫困走向了富裕,正在向小康迈进。由于亿利资源集团20多年的不懈努力,把钱学森的沙产业创新理论在库布其沙漠变成了现实。

荒漠化治理篇9

每年的6月17日是联合国制定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呼吁人们重视土地沙化这一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一、确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背景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economicandsocialcommissionforasiaandthepacific,escap)结合亚太地区情况认为:“荒漠化应包括湿润半湿润地区由于人为活动引起的向着类似荒漠化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

1949年,奥布里维尔(a.aubreville)认为非洲热带森林线后退了60-400km,是滥伐和火烧造成的,并论述了热带森林如何变成热带草原和最终变成类似荒漠景观的过程,他把这种环境退化称之为“荒漠化”。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西部非洲特大干旱加快了这一地区的土壤荒漠化进程。1968-1974年的干旱期曾造成非洲撒哈拉地区(布基纳法索、尼日尔和塞内加尔)的特大干旱,夺走了20万人和数百万头牲口的生命。这场旱灾持续时间之长、破坏之大,令世界震惊。它产生的长期经济、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对荒漠化问题的极大关注。为此,联合国在1975年以3337号决议提出“向荒漠化进行斗争”的口号,并于1977年8月29日至9月9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荒漠化问题会议,产生了一项全球共同行动的综合的和协调一致的方案;制定了防治荒漠化的行动计划;数十亿美元投入了治沙行动,各种抗旱防荒漠化的行动计划随之产生。

然而,自那时以来,全球荒漠化问题不但没有缓和,反而变本加厉,更加严重了。目前,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全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约9亿人。

荒漠化在全球范围内呈扩大的加剧的趋势。尽管各国人民都在进行着同荒漠化的抗争,但荒漠化却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20世纪末,全球已损失1/3可耕地。

在人类当今面临的诸多生态和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在撒哈拉干旱荒漠区的21个国家中,80年代干旱高峰期有3500多万人受到影响,1000多万人背井离乡成为“生态难民”。

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问题,而且演变成经济和社会问题。荒漠化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动荡。

二、人类对荒漠化的反思翻阅一下人类文明的历史不难看到,由于人类的无知和傲慢而造成土壤破坏的事例比比皆是。v.g.卡特和t.戴尔在名着“土地和文明”中写到:“人类踏着大步前进,在这走过的地方留下一片荒野。”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口、黄河流域等古代文明发祥地,现在都变成了荒漠。在几经盛衰的北部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突尼斯、克里特、希腊、意大利、西西里、墨西哥、秘鲁……也到处可以看到土壤流失所造成的荒漠景象。这些景象比其他什么都更有力地证明了,人类在文明的旗号下对于环境的掠夺达到何种激烈的程度。

荒漠化有关的社会经济因素有人口、过度耕种、过度放牧、毁林和低下的灌溉水平有关。人口的高增长率在土地荒漠化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

据统计,中国西北部地区从公元前3世纪至今共发生沙尘暴111次,13世纪后出现的次数增多,20世纪已发生49次。专家们研究发现,西北历史人口与各世纪发生沙尘暴次数的曲线图非常相似,反映出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森林的大量砍伐,土地的大规模开垦,工矿、交通的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自然的荒漠化现象是一种以数百年到数千年为单位的漫长的地表变化。而现在发生的这种全球性人为的荒漠化则是以十年为单位的看得见的土地荒废。在几乎没有降雨的荒漠地带,人类无法居住。但是,在与此相邻的半干旱地带也有生产能力较高的地区。在这些地区,游牧民和农民巧妙地生活着。然而这些地区也正在受到过度开发。森林被烧毁或砍伐,变成了热带深草原。热带深草原再经受过度的农耕和放牧,土壤干燥化进一步加剧,仅存的植物在人类和牲畜的破坏下荡然无存,逐渐演化为荒漠。

现有过高的人口增长率(每年超过3-3.5%)增大了对现有土地的压力,使生产边界线推移到濒临荒漠化危险的境地,农业向脆弱生态带扩张。结果使潜在荒漠化的土地演化为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

荒漠化治理篇10

摘要沙漠化,是对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大威胁。它使土地滋生能力退化,农牧生产能力降生物产量下降,可供耕地及牧场面积减少。由于沙漠化而致的水土流失、土地贫瘠,已使不少国家招致连年饥荒。本文重点研究了沙漠化现象的成因、危害以及防治对策。

关键词沙漠化防治对策

土地沙漠化,简单地说土地沙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也叫“沙漠化”。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荒漠化的概念作了这样的定义: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沙漠化,是对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大威胁。它使土地滋生能力退化,农牧生产能力降生物产量下降,可供耕地及牧场面积减少。由于沙漠化而致的水土流失、土地贫瘠,已使不少国家招致连年饥荒。

一、沙漠化现象的成因

沙漠化指原由植物覆盖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的自然灾害现象。此处所指的“沙漠”多数强调土地不适合植物生长或发展农业,而非因为地域本身干燥所造成的沙漠气候。不过,没有植物生长的土地由于不能蒸散分配水分,结果也可能反而导致干燥气候。

沙漠化现象可能是自然的。作为自然现象的沙漠化是因为地球干燥带移动,所产生的气候变化导致局部地区沙漠化。不过,今日世界各地沙漠化原因,多数归咎于人为原因;人口急速增长,所居土地被过分耕种以及牧畜,导致土地枯竭不适合耕种。干地(定义为降水量低且降水通常由雨量小、不稳定、时间短、强度大的风暴造成的那些地区)覆盖了全球40%的陆地面积,供养着世界上1/5的人口。这些干地的沙漠化是由于植被和可利用的水减少、作物产量下降以及土壤侵蚀引起的土地退化,它起因于人口增长、人类需求增加或者政治、经济压力(例如,需要经济作物来增加外汇)造成的过度土地利用,通常由自然发生的干旱启动或加剧。目前,沙漠化的速率是每年6万平方千米或每年0.1%的总干地面积。这对于70%的干地(全球陆地面积的25%)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二、沙漠化的危害

沙漠化,是对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大威胁。沙漠化是一种环境退化现象。它使土地滋生能力退化,农牧生产能力降低,生物产量下降,可供耕地及牧场面积减少。由于沙漠化而致的水土流失、土地贫瘠,已使不少国家招致连年饥荒。全球受沙漠化影响的土地已达3800万平方千米。因沙漠化而失的土地,每年都高达5~7平方千米,几乎每分钟就有11顷的土地被沙漠化。

我国也是一个土地沙漠化严重的国家,沙化土地每年以60平方千米的速度增长。我国土地沙漠化的形成,除了因外力作用而造成沙丘前移入侵的自然因素以外,由于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砍伐、工业交通建设等破坏植被的人为因素引起沙漠化的现象更为普遍。尤其是在新疆这个本来就缺水的省份,表现尤为突出。据统计,截止2009年底,新疆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07.12万平方千米,占新疆国土总面积的64.34%。分布于伊犁州(州直属、塔城、阿勒泰)、昌吉、吐鲁番、哈密、巴音郭楞、阿克苏、喀什、克尔克孜、博尔塔拉、和田、克拉玛依、乌鲁木齐14个地(州、市)及4个自治区直辖县级市中的79个县(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75个农垦团场。荒漠化土地分布范围广,各气候类型区荒漠化类型齐全,且危害程度较重。因此,保护和利用好土地,封沙育草,营造防风沙林,实行林、牧、水利等的综合开发治理,将会充分发挥植群体效应以达到退沙还土的目的。土壤是植物的母亲,是绿色家园繁荣昌盛的物质基础。保护和利用好土地,就是保护了绿色家园,保护了人类自己。

三、防治沙漠化的对策和建议

1.严肃法纪,惩治行政腐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与防治沙漠化有关的有《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水土保持法》,还制定了与这些法律相配套的一系列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之所以称其为法律法规,是因为它们本身具有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强制性。在一个法制的社会,没有凌驾于法之上的权力。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本身就是非法,为法所不容。因此,任何违背法律法规的行为(包括政府行为)都要依法进行惩处,并给予改正。否则,法不成法,只能助长行政腐败,扰乱社会秩序。

2.环境问题的决策要有前瞻性和超前意识。我国保护天然林,在长江、黄河中上游首先禁伐天然林的决策是在1996年水灾后作出的;而禁止采挖和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和麻黄草的决策也是在2000年春季沙尘暴和扬沙天气灾害连续袭击北京地区后作出的。这些均系亡羊补牢,是付出了惨痛代价后而痛下决心。事实上,无论是洪涝还是干旱,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已有学者和媒体发出了“长江有变成黄河的危险”“风沙紧逼北京城”这样的警告。我国高层决策者也并非置若罔闻,只是由于涉及广泛的社会利益群体,而政府的财政支持能力有限,难以当机立断。然而,凡属生态环境问题都有一种“叠加效益”,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事倍功半,不可能遏制住环境加速恶化的步伐,而且将来一旦治理起来,费用也更加高昂,代价也会更加惨重,远远超过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所换取的眼前的和暂时的利益。

3.加大防沙治沙的资金投入。中国治沙工程,由于国家长期投入不足,地方配套资金又很难落实,又因为沙区多是“老、少、边、穷”地区,地方财力有限。相当一部分群众尚未解决温饱,很难拿出钱来防沙治沙。目前,在西北地区,造林一亩成本约100元,每亩治沙工程造林,则需500至600元。过去的办法是发动农民投工投劳,以弥补造林经费的不足。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的低投资水平加行政命令,硬性摊派,无偿使用劳动力的办法越来越行不通了,更何况国务院三令五申不允许加大农民的负担,如果再不加大对治沙的投入,今后工作势必出现滑坡。

4.严格控制环境的人口容量,退耕与“退人”结合起来。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是制定社会发展计划的基础。我国西部生态极其脆弱,破坏易而恢复难,“地广人稀”只是一种表面现象。由于环境容量十分有限,许多地区的人口已经超饱和。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北方荒漠化地区人口总数已达4亿人,比建国初增加了160‰。新疆160万平方千米土地,可供人类生存繁衍的绿洲仅有4.5%,目前农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200~400人,同东部沿海省份的人口密度已不相上下。过垦过牧,造成风沙肆虐。西南地区山高坡陡,土壤瘠薄,植被破坏后石漠化严重。石漠化使土地永久丧失生产力,因此比沙漠化问题更严重,也更难以治理。

退耕还林还草工作要与“退人”结合起来,在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逐步将超过环境容量的人口迁移出来,转移到小城镇,以便从根本上解决退耕后反复的问题和“靠山吃山”、继续破坏植被的问题,给大自然以喘息之机,恢复元气;同时,发展具有一定规模效应的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富余人口,也可以带动多种产业的发展,增加群众收入,缓和西部人口压力与土地承载力之间的矛盾。

5.保护、恢复与重建荒漠生态系统。沙漠化形成与扩张的根本原因,就是荒漠生态系统(包括沙漠、戈壁系统、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草原系统、森林系统和湿地系统)的人为破坏所致,是对该系统中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强度开发利用而导致系统内部固有的稳定与平衡失调的结果。以往,我们一手植树种草,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防治沙漠化;另一只手却在破坏荒漠生态系统,制造新的沙漠化土地。事实上,正是由于荒漠生态系统的破坏,尽管我们营造了“三北”防护林,实施了防沙治沙工程,却仍然未能在整体上遏制住沙漠化扩张的步伐。可以说,近半个世纪来,沙暴频发的真正原因,并非人工植被营造太少,而是天然植被破坏过甚。小环境的局部改善,抵消不了大环境的整体逆变。

监测结果显示,能过这几年的治理,新疆土地荒漠化、沙化整体扩张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荒漠化土地持续减少,但耕地荒漠化形势不容忽视,沙化土地在局部仍在扩展,但扩展速度持续减缓。2000—2004年,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4226平方千米,2005—2009年,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422.53平方千米。同时,沙化土地扩展持续减缓。2000—2004年,沙化土地面积增加521平方千米,2005—2009年,沙化土地面积增加414.03平方千米。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程度减轻。与2004年相比,轻度荒漠化土地增加2.02万平方千米,增加15.38%,中度减少0.55万平方千米,重度增加0.18万平方千米,极重度减少1.7万平方千米,减少5.01%。轻度沙化土地面积增加1.24万平方千米,中度减少0.19万平方千米,重度减少0.8万平方千米,极重度减少0.2万平方千米。植被状况进一步改善。一是新疆森林覆盖率已由“十五”末的2.94%提高到现在的4.02%,国家重点公益林区,郁闭度平均提高0.05~0.1,植被盖度平均提高5%~10%;二是半固定沙地增加,流动沙地减少。5年间,流动沙地减少59.23平方千米,半固定沙地增加269.46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