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流士改革的措施十篇大流士改革的措施十篇

大流士改革的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5:05

大流士改革的措施篇1

关键词:博士后制度发展背景起源历程

博士后制度是指在国内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或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留学人员创业园和科研生产型事业单位所设置的一些特殊职位,挑选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人员,在规定的时期内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我国的博士后制度开始于1985年7月,至今刚好走过30个年头。回首我国博士后制度发展的30年,从无到有,迅速发展,不断完善,至2015年,我国先后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01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755个,全国累计招收博士后140000多名,培养造就了一支年轻的富有活力的博士后人才群体,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在我国博士后制度创立30年之际,回顾我国博士后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博士后制度在不同时期实施的不同特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博士后制度产生的背景和起源

我国博士后制度是借鉴国外培养优秀人才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创立的一项吸引、培养和使用年轻高级人才的制度。

1.改革开放初期,教育和科研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为博士后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前提

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确立仅百余年的历史,建国后的研究生教育时断时续;建国后的科技体制则适应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科技活动从属于整个国家计划。

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和科研制度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1)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招生制度,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并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1981年实施学位制,到1983年已经有部分人员获得博士学位。此后,研究生教育进一步快速发展,从而为博士后制度的实施提供了“人”的基础。(2)改革使科研机制的活力有所增强、科研活动日益活跃,它一方面为建立以流动性为特征的博士后制度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也使博士后制度的产生因有利于科研制度改革而具有更充分的必要性。

2.建立博士后制度适应了国家改善高级人才培养环境、培养方式的客观要求

八十年代初,我国处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教育、科研、人事、社会福利等制度在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下均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僵化特征。具体表现为人才难以流动、学科交叉困难、近亲繁殖现象严重等弊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传统制度的弊端日趋明显,越来越不利于我国高级人才的使用和培养。博士后制度正是适应了国家促进高级人才流动、学术交流,促进交叉学科发展,促进科研活动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需要,为高级人才的使用和培养开辟了一块特区。

3.十年“”造成国家人才匮乏,科教战线百业待兴的现状是博士后制度得以诞生并迅速发展的动因

十年“”使我国教育、科技事业受到严重破坏,出现了迫切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在人才方面,高级专业人才断层现象严重,各科研机构和高校等部门都出现人才匮乏、青黄不接的局面。各学科领域的科研教学骨干、学术带头人严重不足,人才需求十分强烈;在科研方面,为了快速发展经济、追回已经浪费的宝贵时间,出现了一系列亟待研究和探索的新领域和新问题,传统的研究队伍单一科研组织模式难以适应科研的需要。而博士后制度本身所具有的人才培养功效和其所特有的流动性、针对性、时效性、机动性等特点,恰好满足了我国高级人才培养和使用及科研活动的要求。

4.吸引留学博士回国工作是博士后制度产生的直接诱因

从1983年起,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派遣出国学习的留学博士陆续回国。然而,这批人的人事关系,职称、工资、住房和工作安排等问题难以在当时的制度框架内得到合理解决。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这批人才,同时吸引更多的留学博士回国工作,为他们创造比较好的环境和条件,使他们尽快成长为国家急需的高级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而博士后制度所具有的特殊机制,使其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选择。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我国不少有识之士和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了借鉴发达国家培养年轻高级人才的经验,在我国实行博士后制度。其中,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在我国博士后制度的确立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1983年3月和1984年5月,李政道教授曾两次给国家领导人写信,建议在我国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实行博士后制度。他认为,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必须培养一部分带头的高级科技人才。取得博士学位只是培养过程的一环,青年博士必须在学术气氛活跃的环境里再经几年独立工作的锻炼,才能逐渐成熟。因此,应在一些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中设置一些特殊的职位,挑选一些新近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在这里从事一个阶段的博士后研究,以拓宽知识面,进一步培养独立的工作能力,使之成为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李政道教授的建议引起了我国领导人和政府以及科技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5月会见李政道教授时,高度肯定了他的建议,并赞同说,“成百上千的流动站成为制度,是培养使用科技人才的制度。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和使用中发现更高级的人才。”邓小平还对我国实行博士后制度的目的意义、发展方向以及具体措施等都做了明确指示。

1985年5月,国家科委、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为了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李政道教授所提建议的批示精神,在广泛吸收专家学者和留学回国博士的建议并征求一些部门和地方意见的情况下,同财政部、国家计委、公安部、劳动人事部、商业部等有关部门进行了反复磋商,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试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报告》。1985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该报告(国发[1985]88号),这标志着博士后制度在我国的正式确立。

二、我博士后制度发展概况及实施特点

1.我国博士后制度发展概况

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创立、稳步发展、改革提高、巩固发展和创新阶段四个阶段。

创立阶段(1985年-1988年)。1985年由原国家科委牵头,组成了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统一组织和协调全国博士后工作。此后,国家科委先后下发了《关于试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申请办法的通知》(1985年8月)、《博士后研究人员管理工作暂行规定》(1986年3月)、《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试行条例》(1986年11月)和《博士后经费管理使用暂行规定》(1987年4月)等文件。为了给博士后研究人员创造较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会同教育部、人事部、公安部、商业部等,就博士后研究人员及其配偶和子女户籍管理、劳动人事关系、住房、上学、工资、职称评审等一系列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这些政策与规定,初步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博士后制度的基本框架。

稳步发展阶段(1988年-1998年)。1988年后,博士后工作划转国家人事部负责。在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博士后工作稳步发展,规模不断扩大。1985年全国博士后管委会首批批准在72个单位设立了102个博士后流动站,这些流动站大多集中在理科。此后,又陆续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设站工作,设站学科从理科逐步扩展到理、工、农、医、哲、法、文、教育、经济、历史、军事、管理等十二大学科门类的78个一级学科,设立流动站总数达到近800个,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流动站工作网络。1990年开始进行了国家、地方、设站单位三级管理改革试点,逐步下放管理权限,在保证博士后质量的前提下,相继出台了一些促进博士后事业发展的改革措施,使博士后招收和管理方式、投资渠道逐渐多样化。为促进产学研结合,加速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1994年决定在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越来越多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走入企业,成为博士后事业新的生长点。自1988年以来,招收博士后人数迅速增加,平均每年增长约23%,到1998年底,每年招收人数达2000多人。随着博士后规模的扩大,博士后工作在科技、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改革提高阶段(1998年-2010年)。我国的博士后制度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初期逐步创立起来的,其制度框架中难免带有许多传统体制的痕迹。自1998年以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工作,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多元化、需求多样化的要求,明确提出了要通过进一步改革创新,建立起政府宏观调控、分级分类管理、运转高效灵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博士后管理体制的任务。2001年召开了全国博士后工作会议,制定了《博士后工作“十五”规划》,重新修改颁布了《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并进一步制定了《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目前,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推动博士后事业不断持续发展的潮流正在兴起。

巩固发展和创新阶段(2010年至今)。经过30年的创新与发展,目前,全国已在40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011个,在全国所有“985”大学和绝大部分“211”大学均已成立博士后工作设站单位。目前,国家已经在全国2755个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园区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国31个省区市均已开展博士后工作;全国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14万多人。博士后制度已成为我国有计划、有目的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

近年来,广东的博士后工作,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取得了显著成绩。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博士后工作力度,坚持用宏伟事业凝聚人才,用良好环境感召人才,用优质服务吸引人才,用合理待遇激励人才,积极营造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我国博士后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紧紧围绕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坚持改革完善制度,着力提高质量,优化布局结构,鼓励多元投入,健全服务体系,造就创新人才,进一步加大博士后工作力度,努力培养更多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战略型博士后人才队伍。广东是全国最先试行博士后制度的省(区、市)之一。三十年来,广东省博士后事业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为推进博士后事业发展,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优秀人才来粤作博士后,取得了较好成效。

2.我国博士后制度实施的特点

我国的博士后制度实施因为我国特有的国情,有其独特的实施特点。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

国家主导、大力推动。由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我国博士后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顺应改革开放的大潮,自上而下、在国家主导下建立并推行的。开始,小平同志就大力倡导和支持,并对实行博士后制度的目的、意义、发展方向以及具体措施都做了明确批示。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博士后事业发展,为做好博士后工作做了重要批示,总书记等十几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还为博士后制度亲笔题词,这在我国人事工作历史上是没有过的。为使博士后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成立了由人事、科技、教育、财政等有关部门领导和著名科学家组成的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制定规划和宏观政策并协调有关工作。政府主管部门(现为人事部)统筹负责组织实施和管理,各地区、各部门密切配合,不断研究解决博士后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了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协调推动的良好局面,有效地推进了博士后事业的发展。这是我国博士后制度在短短十几年内取得快速发展、迅速形成规模的重要原因。

体系独立,统一规划与管理。我国博士后事业的每一步发展,都是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进程相一致、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我们在国家整体发展的大局下,谋划博士后事业发展的战略。在设立流动站时,设站单位和专业都是根据国家经济、科技、教育以及国防事业发展的要求而确定的;博士后招收数量是与研究生教育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需要相适应的;企业博士后工作的产生和发展,更是根据产学研相结合、科技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的需要,着力克服长期以来围绕我国的研究与应用两张皮的弊端,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与此同时,为推行博士后制度,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措施并制定了一整套优惠政策。这些特殊措施与优惠政策,为博士后研究人员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规范了选拔、培养和使用的各个管理环节;保证了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合理流动,使其从进站到出站得以畅通无阻。这些措施与优惠政策,实际上突破了旧的人事、科技、教育、户籍管理等制度的一些束缚,使博士后的管理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开辟了高级人才培养、使用和流动的一条“绿色通道”。

不断增加国家财政投入,引导和调动社会广泛参与。根据责权利对等的原则,随着博士后发展规模的扩大,不断增加国家财政投入,是博士后事业发展的基本保证。现在国家财政对博士后工作的投入主要有三类:第一,每年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拨发博士后日常经费,现经费标准从初期的每人每年120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30000元,中期提高到每人每年5万元,到2015年8月1日起博士后日常经费每人每年8万元;第二,设立博士后科学基金,专门择优资助部分博士后研究人员创新性科研工作;第三,拨款建造博士后公寓,“七五”、“八五”期间建造了3750套(国家投资3000万元),“九五”期间再建2000套(国家投资2亿元)。

大流士改革的措施篇2

[关键词]博洛尼亚进程;高等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6)01-0009-03

欧洲高等教育历史悠久,办学经验丰富。古老的博洛尼亚大学于1088年诞生于意大利,开创了世界高等教育的先河。20世纪末,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世界各国打开国门,加强合作。在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欧洲高等教育改革拉开帷幕。“博洛尼亚进程”成为提高欧洲高等教育质量、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有力武器,也给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重要启示。

一、博洛尼亚进程

高等教育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社会发展的资源。20世纪末,欧洲高教发展遭遇瓶颈,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美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等一系列问题,欧洲各国教育部于1999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发表《博洛尼亚宣言》,提出高等教育改革计划――“博洛尼亚进程”。“博洛尼亚进程”旨在建立开放的欧洲高等教育区,在欧盟27个国家之间建立统一的、可以相互比较的学位体系,促进师生和学术人员流动,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实现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重塑欧洲大学的辉煌。

二、“博洛尼亚进程”的评价

“博洛尼亚进程”申明了欧洲高等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从最初仅有几个学校参加的势单力薄到后来众多学校纷纷加入,“博洛尼亚进程”不断发展、完善,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广泛实施。通过一系列整合欧洲高等教育资源的改革措施,最终建成了欧洲高等教育区,为欧洲一体化进程做出了贡献。

(一)“博洛尼亚进程”改革成就

1.改革学位体系,打通欧洲高等教育体制

相通的学位体系是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先决条件。欧洲各国高等教育背景、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因此,以“博洛尼亚进程”的主要内容为基准,建立彼此认同的学位和学制体系。改革之前,德国高等教育采用硕、博两级学位制度,通过“博洛尼亚进程”改革,德国打破原有学制,建立了通用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方便国际交流与合作;法国通过改革,打破高度集权的教育体制,建立LmD新的学位体系,从中学开始算起,构建学士学位3年、硕士学位5年和博士学位8年的学位体系;意大利则实行了“3+2”双层学位制度。各国通过改革,形成了彼此认可的学位体系,有利于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

2.改革学分体制,规范欧洲高等教育模式

学分是完成某项科目所获得的分值单位,用于表明学生获得某种证书、文凭或达到某个级别所需要的学习量。欧洲学分转换系统(eCtS)是目前欧洲高等教育区内普遍采用的学分互认和转换系统,为高等院校间比较和转换成绩提供标准和依据。各成员国引入学分转换系统,进一步规范了高等教育模式,为学生获得学分、获得教育文凭提供了更多机会。

3.保障和提升了高等教育质量

欧洲国家的大学数量多,种类全,教育质量优劣不等。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体系有效地保障了欧盟各公立大学的人才培养标准,从而缩小大学之间的差距,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通过博洛尼亚进程,建立互认的学分和文凭,还可以提升各高校间的竞争,促进高等教育质量较低的大学进行不断改进、提高其教育质量。教师和人才的合理流动,也有利于各高等院校教育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4.促进师生和人才流动

改革旨在增强欧洲高等教育对其他地方学生的吸引力、促进欧洲内部的师生流动。苏格拉底教师互动项目和埃拉斯莫学生互动项目为欧盟各公立大学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在不同学校任教或学习的机会,有力地推动了师生在欧盟各大学之间的交流。改革后的欧洲高等教育在师生流动方面具有明显改变,实现了资源共享、知识扩展,带动了各高校的跨文化交流。

(二)“博洛尼亚进程”存在的问题

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博洛尼亚进程”取得很大成效,但因各国情况不同,改革过程中也遇到某些问题及挑战。

1.态度问题

“博洛尼亚进程”的每项改革是各成员国基于进程的主旨思想和各自的国情采取自愿原则进行的,不强加于各国政府或大学。由于各国对改革的态度不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差异。如英国,虽然是“博洛尼亚进程”最早的参与国之一,但在实施过程中并未积极出台相应的政策,行动略显落后。也有国家在“博洛尼亚进程”实施后对其持怀疑态度。

2.进度问题

“博洛尼亚进程”计划于2010年实现构建“欧洲高等教育区”的目标,但是各参与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教育体制、教育水平参差不齐。面对此种情况,想要实现统一是有难度的。对有些国家而言,他们有着与“博洛尼亚进程”要求相似的教育体制,实施改革较为轻松,也容易掌握主动权;对另一些国家而言,尽管他们积极关注“博洛尼亚进程”的发展,却由于自身经济水平不高而显得力不从心;还有一些国家,只能在表面上实现“博洛尼亚进程”的相关政策,在具体的实施层面上还面临各种具体的困难和问题,无法达到目标。

三、“博洛尼亚进程”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启示

在飞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吸收借鉴欧洲“博洛尼亚进程”先进理念和革新举措,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校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虽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欧洲通过“博洛尼亚进程”,促使高等教育走上国际化道路,提升了教育质量,丰富了教育资源,增强了高等教育的竞争力。我国疆域辽阔,地域差异显著,不仅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也导致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面对这一现象,借鉴欧洲“博洛尼亚进程”改革的成功经验,探索适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模式,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区,进一步加强校际合作,在师资、图书资料、实验实训器材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育人,可以有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二)推行学分互认与转换体系

统一的学分制是欧洲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欧洲学分转换系统(eCtS)为欧洲国家高等院校之间学分互认和成绩转换提供标准和依据。

我国作为教育大国,截至2014年全国高等学校共有254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246所,普通本专科在校生2547万人。面对这个庞大群体,高校之间学生的流动性在所难免,但升学与转学渠道不通畅。政府没有明确的条文或政策规定,往往是高校间自主自发行动。为促进高校学生的交流,政府应积极联合高校出台相应政策,建立学分互认和相互转换体系,使同学科不同学校的课程之间实现学分互认和转换。高校做好课程设置与衔接工作,保证流动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允许和鼓励学生在不同高校学习,通过更灵活的方式获得教育文凭。同时建议高等院校公布课程目录,让即将入学和有意向选择该校的学生明确学习内容、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考核方案等。

(三)构建灵活的高等教育学制体系

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指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学习年限的规定。学制的合理科学性直接影响教育的方向、质量和人才培养。欧洲“博洛尼亚进程”把学制分为四个等级:准学位级、第一学位级、硕士级、博士级。在实施中,各国依据学制体系构建具体学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比性。近年来,我国随着高等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现行的高等教育学制体系明显暴露出弊端。表现为高校发展分类不清、目标单一、办学雷同。高等教育模式的单一化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未能体现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等。借鉴欧洲“博洛尼亚进程”的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构建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突出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体系,优化学位教育结构,疏通学制系统转换渠道,实现区域布局合理化。通过这些措施促进高等教育适应我国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优化学位制度结构

学位制度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交流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反映。在经历了一百年特别是近三十年的发展之后,我国学位制度改革和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为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应看到我国学位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理念还需进一步转变,学位教育结构不够合理,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国际竞争力偏弱等。吸收欧洲“博洛尼亚进程”的学位制度改革经验,根据我国学位制度中学位结构、学位授权审核、学位授予等内容,进一步转变学位教育理念,优化学位教育结构,缩短学位教育年限,推行多元学位授权体系,采取国内校校之间、校所之间、校企之间及国内外之间联合培养等多渠道培养的方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国际化要求的学位制度新体系,增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适应能力。

(五)建立健全高校师生合理流动制度

高校教师合理流动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有重要作用。当前,在现行的人事管理制度下,我国高校教师及学术人才流动市场相对滞后,存在庸者不能出、新人不能进,高薪聘任、恶性竞争等问题。“终身制”“大锅饭”的观念牢固,影响了高校师资流动、学术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高校学生的流动机制基本为零,转学困难重重,学业标准各自为政,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影响了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学业证书获得的灵活性。

欧洲的“博洛尼亚进程”,特别是苏格拉底教师互动项目和埃拉斯莫学生互动项目启示我们,要更新观念,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教师聘任制度,完善教师流动的措施和政策,丰富教师流动的方式和手段,健全教师流动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搭建人才交流信息平台,提高人才流动的便捷性。逐步健全高校教师兼职制度,加强教师流动制度的监督与落实。制定高校学生转学制度,统一学分互认和学业标准,鼓励学生跨校学习,多渠道获取知识,积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隋萌萌.博洛尼亚进程研究及其启示[D].长春:吉林大学,2014.

[2]王德波.博洛尼亚进程及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9).

大流士改革的措施篇3

今年再增700个试点县

据了解,第一批县级医院改革试点县已有311个,今年再增加700个试点县,至2014年末全国共有1011个试点地区。

据姚宏文介绍,第一批311个县级医院改革试点评估工作发现,公立医院改革使县域医疗服务水平得到了提升,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是这次公立医院改革的重中之重,主要任务是要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以此作为关键环节,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推动建立科学补偿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绩效评价等制度,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过快的增长。”他表示。

按照“十二五”医改规划,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总体要求是统筹县域医疗卫生体系发展,力争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其中,破除“以药补医”是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

“鼓励探索医药分开的多种形式,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将试点县级医院的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医院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业内人士指出,这是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具体措施。

不过,权威人士指出,第一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运行后发现,目前县级医院改革还有三大难题需要解决。

“从近期看,中央财政继续对开展改革试点的县级医院给予补助,非常有必要。”但该消息人士同时也指出,如何使这种补偿科学、合理、可持续,还需要深入思考,具体方案要会同财政部等部门认真测算。

其次,如何落实政府办医职责。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需要划分和确定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责任。

最后,要强化费用监管。“把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过快增长,作为衡量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成效的重要指标。”上述人士指出,特别注意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后,有医生可能利用医疗服务信息不对称的特点,通过大处方、提高检查费、多开检查单等办法来增加自身收入,加重患者负担,抵消了取消以药补医政策的实施效果“对这种行为要采取措施严加防范”。

改制应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该消息人士透露,在本次会议上达成的共识是——我国是拥有13亿多人的发展中国家,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满足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没有一定规模的公立医院是不行的。“这一定调对指引公立医院改制至关重要。”他指出。

据了解,自公立医院改革开始启动以来,一些地区尝试在合作共建、委托管理方面进行改制。公开资料显示,金陵药业参股了江苏宿迁医院,康美药业整体收购梅河口市、通化市等公立医院。

尤其在国务院去年10月颁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后,大量社会资本开始介入公立医院改革。在业内人士和机构投资者看来,国内医疗卫生行业有望迎来巨大的变革和全新的投资机会。

一位私募经理告诉记者,自己非常关注公立医院的情况,但如果这些医院没有进行改制,自己是不会轻易投资的。“涉及职工等很多问题,我们不愿意花费精力处理这些事务。”他说。

“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要防止一哄而起、避免一卖了之,要严防医院国有资产、无形资产的流失。”消息人士透露,卫计委希望公立医院改制坚持试点先行、逐步实施的原则。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审计机关应该在公立医院改制中发挥作用,审计应重点关注公立医院资产家底、政府投资情况、医院运营成本和效率等方面内容。

大流士改革的措施篇4

关键词:卓越教师;教师教育:协同育人;课程资源:个性化培养

大力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的培养普遍存在着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等突出问题。为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师培养质量,2014年8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并在全国高校设立了80个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我校承担了“中学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面对国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需求,我们很有必要深入探讨如何在理论上建构教育体系和明确卓越教师培养的目标,在实践上拓展和完善培养思路,在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实施中大胆改革创新,努力破解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和协同育人机制不顺等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形成和落实卓越教师培养的有效措施,为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的全面实施开辟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明确以多维度培养的目标要求,实现品德、专业和潜力的全面提升

1.品德维度:师德和人格高尚

卓越教师应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和全球意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身心健康,情趣高雅;大学毕业之后要能够在工作岗位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私奉献,并成为先进教育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与发展者。

2.专业维度:理论与实践素养俱佳

卓越教师必须具备扎实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完善的知识结构,能够熟练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正确理解个体生命的意义和多元文化的存在价值,具备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理论素养和开展教学实践的国际视野;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改革与教学创新思维,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突出,能够产出有影响力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卓越教师还应具备优秀的教育信息化素养与运用国际话语体系从事教育教学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发展维度:职业规划与反思能力超前

卓越教师要能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与专业发展合理定位,树立远大而崇高的教育职业目标,拥有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动力,善于借助各种专业发展手段提升自己的职业品位;具有较强的职业自我反思意识和专业自我发展意识,能够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准和教育教学艺术。

二、发挥学科高端引领优势,探索分层推进的培养路径

1.借力学科发展的优势

学科优势是卓越教师培养的立足点。要实现高层次的卓越教师培养目标,就必须充分发挥师范大学长期以来在文理基础学科、教育学科和心理学科建设方面的比较优势,把学科建设形成的师资队伍、研究平台和科研成果,与培养卓越教师的实践改革融为一体,构建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比重适当、结构合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以高水平的学科建设成果为卓越教师培养提供专业保障和支持,以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的实施需求,带动学科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促进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与卓越教师培养水平的同步提升。推进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为契机,积极探索高层次、高素质、高水平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有效途径。

2.强化本科教育的基础性

针对中学教育改革发展对高素质教师的需求,重点探索本科和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整体设计、分段实施,培养一批信念坚定、基础扎实、能力突出,能够适应和引领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卓越教师。

从我国学位制度体系来看,本科学士学位与研究生硕士学位属于教育的两个阶段,中间有明显的“物理界面”隔开。从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长远需求来看,本科教育应该是教师教育的主要起点。因此,现阶段我们一方面要以本科师范生为对象,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基本的教学专业能力,形成师范生开展学科教学的实践能力和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职业情感;另一方面,还要以文、理基础学科的本科非师范生为对象,通过多种方式,全面夯实本科教育的学科专业基础,为实施研究生教师教育提供良好的生源保障。

3.突出研究生教育的应用性

研究生教育是卓越教师培养的重要提升途径。实施研究生层次的教师教育,是满足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高端需求的必然选择。近十年以来,教育硕士、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研究生阶段教师教育的主体。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说,包括教育硕士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在内,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从学术学位教育演变而来的痕迹还很明显,教育硕士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应用性亟待加强。因此,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的实施在研究生教育阶段,要以攻读教育硕士和教育博士的研究生为主要对象,着力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学科教学实践应用能力,强化教育理论运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养成,帮助学生树立和践行成为卓越教师的价值追求,成长为能够适应和引领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卓越教师。

4.坚持师资队伍建设的开放性

把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卓越教师培养的主要依托。从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情况来讲,现阶段高等师范院校仍然是我国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主体,师范院校师资队伍水平关乎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促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促进学科教育和学科教师教育的共同提升,高等师范院校很有必要面向中小学选聘高水平一线教师,承担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教学任务;制定鼓励高校与中小学、教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探索“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教师发展的政策,建立相应的保障和激励新机制,形成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开放的共同体:在大力加强自身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面向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聘请专家学者,参与教师教育理论课程教学工作;鼓励在学术研究上有突出成绩的学科专业课任课教师,开设学科教师教育类课程,为卓越教师培B提供良好的师资保障。

三、采取体系构建与模式创新并举的措施,推动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卓越教师的培养需要在一个开放、协作和高效能的体系中进行,培养模式应该具有高度的先进性。因此,在我国近年来教师教育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卓越教师的培养还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实质性突破。

1.建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

培养主体的多元化和培养过程的实践性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特征。按照“平等参与、深度融通、共同受益”的原则,构建师范大学、地方政府和中小学三位一体的卓越教师培养共同体,通过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共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组织教学团队、建立教育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研究、评价培养质量,形成高校主导、政府协调、中小学主动参与的培养体系,对于打破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瓶颈和体系封闭性,实现多元培养主体的有效协同,实现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相互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作为卓越教师培养的实施主体,主要负责培养对象的专业规划教育,以提升其职业境界,培育其教育家志向;更新教师教育课程内容,优化教师教育课程模块,丰富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形成教育理论课程与教学实践技能相沟通、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在职前培养阶段全程引入选拔分流机制,借助专业表现、课程考核与心理测试等手段,促进具有卓越教师发展潜质的学生全面发展;为优秀本科毕业生提供教育硕士、教育博士阶段的教育服务,构建高品质的卓越教师在职教育体系。

中小学作为培养卓越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参与主体,要成为卓越教师培养的直接受益者,主要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落实工作。具体任务包括选派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担任实践教学导师,为实习生提供高水平的教育教学指导;与师范大学共建教师教育实践模块的课程资源,通过优质课例共享、教学交流研讨等形式协助改进实践教学质量;与师范大学合作开展针对实习生的教学研究训练,观摩实践,同课异构活动与微型课题研究,协助培养师范生的教学创新能力与教学元认知能力;参与对师范生实习、研训效果与专业发展水平的考核,确保卓越教师培养对象在半年到一年的实习期内,能够胜任本学科的各种教学实践任务,形成乐于探究、勇于变革、追求卓越的基本素养。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作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责任主体和组织机构,在卓越教师培养中主要承担“赋权、搭台、督导、问责”四个职能。具体包括:在政策上支持师范大学选拔更加优秀的生源;协助师范大学搭建教育实习实践平台,督导卓越教师培养参与中小学的协作任务;委托第三方组织针对卓越教师培养的评价活动,向师范大学反馈卓越教师培养改革实施意见。

2.优化教师教育课程资源配置

这里所说的教师教育课程是指在文理基础学科的专业教育之外,为培养、培训教师所设置课程的总称。教师教育课程资源配置是实现卓越教师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优化教师教育课程资源配置是改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从所谓的“老三门”即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逐步发展成为模块化、系列化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进一步充实,课程结构趋于合理。但是,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的视野仍然不够开阔,国际化进程缓慢,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不强,教学效果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围绕卓越教师的基础素养、核心素养与发展素养的形成,在全面落实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要以建设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学校文化特征的教师教育课程群为着力点,不断提升课程资源品质,努力为学生个性化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从目前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把服务于卓越教师培养的课程资源划分成教育基本理论课程群、学科教学论课程群、教育实践课程群与教师专业发展课程群,每个课程群都应该是开放的,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在教师教育的不同阶段,按照课程内容的逻辑性和教师专业养成的基本要求,进行课程和课程模块的动态组合,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课程体系,以增强课程教学的适用性和发展性。其中,教育基本理论课程群旨在提升学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论素质和思想境界;学科教学论课程群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从事中小学学科教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教育实践课程群则以增强学生的教育实践体验,培养教育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教师专业发展课程群重在培育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自我持续发展能力,强化从教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其形成自身的教育教学风格,升华教育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

3.实施个性化培养模式

个性化成长是形成卓越品质的重要措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实施卓越教师培养就必须创建基于个体差异的培养模式和教学组织方式,大力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在近两年的卓越教师职前培养改革实践中,陕西师大采取的措施有:一是按照“自愿申请、考核选拔、择优录取、动态管理”的办法,选拔好具有鲜明个性和发展潜质、有可能成为卓越教师的培养对象;二是实行以大学教师为主导、优秀中小学教师、学校所在地教研员共同参与的卓越教师培养导师工作制度,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提供全方位导航;三是通过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短期游学、交换学习、本硕连读等多种方式,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开拓学生视野,激发成长动力,提升其发展空间;四是大力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利用“慕课”进行学习,修读自己感兴趣的第二专业或者辅修专业,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完善知识结构;五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设立专项课题,组织学生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培养其科研素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目前来看,这些措施,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促进其个性化成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提升教师教育师资队伍教学能力

大流士改革的措施篇5

[关键词]实践型专家教师;教育硕士课程;工作坊

[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5-0072-04

我国教育硕士培养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过十多年实践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在实践操作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首先课程以脱离教育实践的理论讲授为主,学位论文多为脱离实践问题且缺少可靠证据支持的空洞议论;其次,近两年招生困难逐步萎缩;最后因得不到一线学校的支持,教育硕士学制一再缩水,由创制初始规定至少脱产学习一年“变通”为平时在单位工作,寒暑假集中理论学习。这些问题导致本应培养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教育硕士课程变成了“打折的”教育学硕士(学术学位)课程。质量下降又进一步降低了基层学校的期望值与支持力度。要想打破僵局,我们只有从源头上彻底扭转教育硕士培养错位,让教育硕士课程回归教育教学实践,将其重新定位为培养实践型专家教师,从而唤起基层学校对教育硕士课程的信心。这也是国际上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如英国的pGCe(教育硕士学历)课程尤其强调实践能力培养,日本更是建立专门的教职大学院,培养中小学教育实践各专攻领域的骨干教师。本研究所选取的s大学是在参照日本教职大学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教育硕士培养中的问题进行了相对系统的课程改革。本文拟对该校教育硕士课程改革的经验与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待对我国教育硕士相关政策制定及课程改革实践有所启发。

一、S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课程改革后的新方案

为了对教育硕士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而持久的改革,s大学建立专门的教育硕士课程改革专家小组,并针对“教育硕士培养课程新方案(初稿)”进行了4轮小组集中研讨和研讨后分工修改,最后确定了S大学教育硕士培养课程新方案及实施措施。这些课程目标旨在使教育硕士在专业实践中体现优良绩效教师的专业行为,从而发挥实践领袖作用。S大学教育硕士课程新方案由“系列专题讲习”“专攻领域工作坊研习”“教育现场实习”三大块构成,其中“工作坊研习”是以往教育硕士课程体系中缺少的,而在新课程体系中起核心纽带作用。学员带着工作坊研习的任务或问题,走进每个专题的各个主题的讲习中,回到教育现场的实践中。这样通过类似“任务学习”的方式不仅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且学时与质量有了统一的要求与保障,同时时间安排与研习形式也更加灵活,给学员以充分自由的选择空间。

(一)学员入校即进入系列讲习阶段

首先,根据国内外教师专业标准及教师实践知识体系中的共同特征,确定5个专题及围绕专题的若干环环相扣的主题单元(详见表1)。这种依据教师专业实践逻辑组成的“模块式课程”从根本上摆脱了单纯依照学科逻辑的“老三门”,符合教育硕士作为专业学位而非学术学位的定位。其次,专题讲习的实施与评价也不同于以往理论讲授式教学辅之以小论文考核,而是灵活地将主题内容融于教师专业实践中。它要求学员运用主题单元讲习所学。以合作研讨的方式解决专业实践中各种棘手问题,并将方案记录下来作为考核依据。再次,为了既保证教育硕士的学时与培养质量又考虑在职学员时间与精力的限制,5个专题讲习课程同时实施,总共10周160个学时,每学期两轮循环进行。每个专题都是必修课程,学员在保证能够修满五个专题及其所有主题单元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选时间段(即可任选其中一轮完整课程,按照学校统一进度进行,也可选取多轮中的部分单元组合,按自己的研修计划进行)。最后,考虑到s大学师资结构以理论型教师为主,习惯学科逻辑的教师们很难独自担当起一个完整专题讲习任务,因而每个专题讲习课程配备两位以上教师,每位教师负责一个或几个主题单元的教学。同时为使学员迅速进入状态,以便选择专攻方向与导师,在每一轮专题讲习开始时所有教师都到场与学员见面,介绍各自研究专长与课题,专题讲习教师还要介绍各自负责的主题单元课程的计划与要求。

(二)专攻领域工作坊研习前期准备阶段 学员入校后第一个月属于调试定位期,主要通过集中专题讲习激活学员的思路,从而引导学员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及单位实际,并结合s大学教育硕士课程安排,选择导师及实践专攻方向,最后递交自己专供领域的“研习计划”与“实践改良方案”初稿。“研习计划”是向培养单位递交专业发展目标与方案,主要包括:对自己在实践专攻领域的优势与不足有具体深入分析;希望通过什么方式提升自己的哪些专业特征;大学研习与单位实习的时间分割及具体安排。“实践改良方案”针对的是如何发挥实践专攻领域领袖作用帮助其他教师发展,相当于向工作单位递交的工作计划,主要包括:对所在单位及其教师在这一实践领域的实际情况有全面而具体的描述;改善所在单位存在的不足,提升其教师胜任力水平的操作方案;对可能遇到的困难的预计与解决方案。如此一来,脱产学习与学校工作得到了有机结合,既利于教育硕士课程回归实践,又易于得到工作单位的支持。

递交“研习计划”与“实践改良方案”初稿即进人专攻领域工作坊研习前期准备阶段。学员在研修系列专题讲习课程的同时,与导师及其他领域相近学员一起组成临时工作坊,共同研讨各学员研习计划与实践改良方案中的不足及实施的可行性,从而在调整、优化及充实研习计划与实践改良方案的同时起到成员间相互磨合的作用。在历时3―4周的磨合期内,如果学员对自己的研习计划、实践改良方案、临时工作坊或所选导师不满意,可以重新选择,并依照前面的流程重新递交新计划与新方案进入新的临时工作坊重新磨合。磨合期结束时,学员要递交更详细、操作性更强的研习计划及改良方案,作为定稿上交(一式5份,分别递交S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处、导师、工作单位、主管教育局及自己保存)。之所以要递交工作单位与主管教育局是为了便于S大学与学员所在单位及教育行政部门协调沟通,保证学员在工作单位不被单位日常工作及琐碎事务拖累,而能一门心思地投入到与其实践专攻领域相关的专业实践或学校改良中,同时通过所在单位与教育行政部门督促学员保质保量完成研习计划与改良方案。其中,实践改良方案可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更新,但每次都要有详细记录,而研习计划定稿后就不能做大变动。

(三)正式进入“专攻领域工作坊研习+―+现场实习”循环阶段

这一阶段学员主要以工作坊为活动单位、以工作坊的主题单元为课程组织单位,并根据个人研习计划与实践改良方案进行研习。具体内容由工作坊自行确定,不做硬性规定与限制。首先,以工作坊内主题单元活动为主并配合工作坊之间合作与交流的方式展开研习,与此同时学员逐渐为第一轮现场实习及实践改良行动做好准备。学程持续2―4周时间,主要研习形式有实践经验分享、案例研究、互动游戏、分工合作、集体研讨、模拟实践情境训练等。

然后,学员带着方案回原单位或进入合作校。围绕主题单元研习内容进行见习或实习,并同时实施实践改良方案,时间持续2―4周。在此期间,要求学员通过文字或音像材料详细记录课堂教学、课后交流反思、教研活动等过程,并对各环节中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作为学员考核的依据。同时,要求导师在学员每次实习中,至少与每个学员都要有两次现场或网络指导,并以文字或录音记录作为对导师考核的依据。另外,要求教育主管部门监督学校,避免学校向学员摊派与研习内容不符的工作,并保证学员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而后,学员带着在实践体验与发现的新问题回到工作坊,与其他学员分享经验,研讨遇到的问题,通过研讨提升专业胜任力水平、优化实践改良方案,并为进人下一主题单元研习做准备,这一环节持续时间一周。如此每个工作坊经过6―12个“工作坊研习现场实习”循环后,不仅学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可得到飞速发展,而且在学员带动与辐射下,其所在单位其他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同时学校的实践状况也得到了改善。多轮循环积累的“工作坊研习一现场实习”循环式教师培训方案,也使得s大学的教师教育研究者从中受益匪浅。

最后,对学员的评价主要分两部分:一是以学习绩效档案袋的形式呈现整个学程中每个环节的表现及当时的考核结论;二是将各个环节记录中的核心内容进行归类与综合以及提炼与分析,这样做是为了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递交学位论文的现行要求接轨的一种妥协的办法。大量国外经验更倾向于取消递交学位论文的强行规定,如日本培养实践专攻领域领袖教师的教职研究生院的教育硕士课程对学位论文不做要求。至于有人担心取消学位论文要求,可能更难保障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的问题,则是不必要的。教育硕士培养质量完全可通过加强对教育硕士课程实施各环节的评价及监管力度得到保证。

二、S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课程新方案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S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课程新方案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在专题讲习环节,多数教师选择第一轮,少数选择其他时间段,导致课程不好安排。另外个别专题及主题单元(如“教育统计及SpSS运用”)反映偏难,但学时却有限。第二,在实践专攻领域工作坊前期准备阶段,由于学员缺少更详细的指导,递交的研习计划与实践改良方案笼统模糊,很难据此划分专攻领域以进入相应工作坊研习,因而大体还是按照所选导师组成了工作坊。第三,在工作坊研习阶段,由于指导教师经验不足,又缺少详细的关于工作坊活动内容、形式及流程的指南,因而第一轮研习效果不佳。第四,现场实习中,同样由于缺少详细的实习实施指南,因而第一轮实习效率较低。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与S大学教育硕士课程改革小组成员经过多轮研讨,制定了系列应对措施。

(一)分班与合班研习相结合

将集中时间段的130名学员按专业分为5个班,保证小班化教学。由此造成的师资紧张,通过调整主题讲习顺序得到了缓解。分散时间段由于选课人数过少(分别为5人、16人、9人),经与学员协商后,合并成两次。另外,针对有学员反应个别专题的个别主题单元学时不够的问题,通过打通5个专题,将每个主题中的难点主题单元合并为一个主题课程,同样10周为一轮,循环进行,学员根据自己的需要与时间安排,有选择地强化学习。

(二)通过与实习校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解决部分学员后顾之忧

在与部分学员座谈中了解到,有些学员攻读教育硕士学位并未得到所在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单位关系很微妙,单位要求尽量缩短学程回校工作;有些甚至与单位关系搞僵,寄希望于毕业后另谋高就;有些已经脱离关系准备毕业后重新就业。针对了解的情况,S大学采取了两套应对措施:一是对确实已经与原单位脱离人事关系的学员,借助s大学教师及附属或实验校的资源为他们提供实习场所与支持;二是对还没脱离关系但关系紧张或微妙的学员,S大学出面直接与其单位协商或通过教育局争取双方缓和矛盾,主要是通过帮助学员制定详细具体的、利于其所在学校发展的研习计划与改良方案,说服学员所在学校予以支持。

(三)建立教育硕士实践专攻领域工作坊活动指南

学员制定研习计划与选择工作坊时的彷徨以及工作坊教师缺少经验而导致的不知所措,都是由于缺少详细的工作坊研习指南造成的。针对此问题s大学及时召开研讨会,将专题讲习中的主题单元进一步细化,部分参照英国pGCe课程及日本兵库教育大学教职院实践专攻领域领袖教师培养课程中“专门科目”及“实习科目”的设置,部分考虑到S师范大学的现有师资及可利用的校外师资,建立了10个工作坊及其活动指南(详见表2)。针对实习中无章可循的问题,S大学教育硕士课程改革小组的行动更迅捷,参照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pGCe课程中教育实习指导手册及美国科罗拉多州西学院学生实习指导手册等,建立了s大学教育硕士教育现场实践指南。

大流士改革的措施篇6

20xx年是深化医改的攻坚之年,也是医疗管理工作面临重大机遇与艰巨挑战的一年。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加强医疗管理工作,对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把医改向纵深推进,具有重大意义。

在多年探索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卫生部等五部门了《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医疗体制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全国上下坚持公益性方向,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狠抓机制创新,对各项改革任务进行了大胆、有益的探索,为建立符合卫生发展规律和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体制积累了宝贵经验。

结合当前卫生改革发展形势,我们对下一步医疗改革如如下期盼和初探。

一、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公立医院改革应当紧紧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开展工作:

第一,鼓励以“四个分开”为核心开展重大体制机制综合改革。一是推进管办分开,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卫生行政部门的全行业管理职责,建立统一、高效、权责一致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二是推进政事分开,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探索建立以理事会等为核心的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理顺公立医院所有者和管理者责权,完善院长选拔任用、激励约束措施,研究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监管。三是推进医药分开。改革以药补医机制,研究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大政府投入。四是推进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加强对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的监管。

第二,将优化结构布局、上下联动、优先发展县医院和信息化建设等,推进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实施医药分开,减少药品滥用,控制医药费用过快上涨,提高医疗安全质量;推行以聘用管理和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为核心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基本科室建设为切入点加强县级医院骨干人才培养,提高县级医院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推行一批便民惠民措施,改善医院服务。

第三,出台惠民便民措施,为群众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减轻医药费用负担,努力为群众看好病。

第四,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推动各项改革与管理措施的贯彻和落实,完善医院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合理确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条件,营造良好的医疗执业环境,促进医务人员合理流动,弘扬崇高的职业操守。

第五,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给非公立医疗机构留出合理发展空间,改善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执业环境,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健康发展。第六,切实采取措施,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将实施便民惠民措施与推进综合改革、建立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起来,使两者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二、继续深入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临床路径管理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既是我们加强医院管理,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也为支付方式的改革奠定基础。

第一,扩大病种,细化内容,分级管理。

第二,深入推进试点工作。一是扩大试点专业数;二是提高患者入组率;三是与“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医院信息化建设试点”、“医疗质量万里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院务公开等各项重点工作相结合,稳步推进。

第三,针对重点病种制定路径,规范行为。

三、继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创建

这项活动可以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从护士收入与医生收入挂钩,转变为护士收入与护理服务质与量挂钩;从简单的功能护理,转变为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整体护理;从创收机制下形成的少聘用护士,转变为聘用合格护士提供优质服务,并逐步提高护理价格,为医疗服务价格政策的调整奠定工作基础。

按照卫生部要求,20xx年至少20%的县级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做好这项工作,一要坚定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二要切实履行护理职责。三要进一步稳定和充实临床一线护士队伍。四要加大对临床一线的支持和保障力度,

四、加大对抗菌药物专项治理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是个老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临床应用抗菌药物品种多。二是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高,用量大,结构不合理。三是细菌耐药形势面临严峻挑战。要对各级医院抗菌素使用提出明确要求,还要建立科学、合理、可持续的长效机制。

五、继续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第一,优先发展县级医院。组织实施以“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为重点的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

第二,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完善规范有序就医的引导政策,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

六、稳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医院信息化建设

建立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提高服务效率,发挥最大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有利于实现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减轻患者费用负担。要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减少资源浪费。要解决互联互通问题。要与临床与管理实践相结合,服务临床。要保障信息安全和患者隐私。加大政府投入。

七、启动医院评审评价工作

制订下发各级各类医院评审标准,健全医院评审标准体系,使医院级别有个明确的界定。

大流士改革的措施篇7

关键词:日本教育;研究生教育;改革

20世纪90年代初,作为世界经济格局(美、欧、日)三极之一的日本,由于泡沫经济的破裂,使日本经济陷入了长达十几年的停滞期。日本源于七八十年代的以家电、汽车、钢材为龙头的制造行业曾在国际市场风靡一时,而美国则依靠雄厚的创新能力,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方面,于激烈的竞争中率先建立了知识经济的战略平台,从而提升了美国经济的战略层次。所以,进入90年代以来,美日间的产业结构,在知识含量上有了较大差距,日本在科技创新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于美国,另一方面,统计资料显示,1901~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人数,美国为192人,英国为63人,德国为61人。法国为26人,日本排在第十三位,只有6人。美国有研究生学历者占全国人口的7.6%,英国占3.3%,法国也占3.3%,日本只占1%。在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例方面,美国为15.5%,英国为33.5%,法国为20.7%,而日本仅为4.8%。

针对经济持续低迷、国家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日本有识之士已经逐步认识到,过去引以为荣的消化、吸收、改进的日本技术特色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在全球化的经济竞争、科学技术竞争、人才竞争加剧的环境下,要提高产业的知识含量,提高日本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加强能够引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研究生培养。其重要性诚如日本大学审议会在《关于21世纪的大学院(研究生院)与今后改革方针政策》中所说:“大学院(研究生院)作为所有学术领域基础研究的中心在推进学术研究的同时,担负着培养研究者和具有高度专门能力人才的任务,因此大学院(研究生院)在提高我国学术研究水平与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方面承担着极为重要的使命”。可以说,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心。

在这种背景下,日本更加意识到独创性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明确提出实行“创造性科学技术立国”战略,即“把发展独创性科学技术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国策和战略”,研究生作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后备力量和主力军,成为日本能否实现“创造性科学技术立国”,以及在国际社会发挥引领作用的关键,因此,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总的来说,日本研究生教育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和特征:

一、研究生院的重点化

推动研究生院改革,是近年来日本大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和政策课题,其目的就是要建立一方面能进行以基础研究为主的学术研究中心,另一方面能培养有高度专门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才的知识创新基地,并尽快达到欧美国家的研究生院水准。日本大学审议会在《关于21世纪的大学院(研究生院)与今后的改革方针政策》(1998年)的咨询报告中谈到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时指出:从积极开展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教育与研究,培养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与国际社会发展的活跃于诸多领域的优秀人才这一观点出发,有必要支持、形成一批作为高水平教育与研究基地的大学院(研究生院)。为此,应该采取这样的措施,即根据对专攻领域(或研究科)的客观、公正的评价,在一定时间内,集中、重点分配研究费、设备费等,重点投资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院(研究生院)。这是90年代日本政府在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方面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一措施的主要体现就是“研究生院重点化”。所谓“研究生院重点化”就是改变过去教师属于学部的体制,建立以研究科组织教师的新制度。这种新制度虽然仅仅改变了教师的归属,但是给大学教育、管理等带来一系列实质性的变化,它不仅使教师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研究生教育上来,促进了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而且国家对实施研究生院重点化的学校在每年国家预算的基础上,增加25%预算额的投入,把这些大学逐渐从以本科生教育为中心转变为以研究生教育为中心。

二、入学资格及教育年限的弹性化

1.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弹性化。日本大学审议会在《关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弹性化》咨询报告中认为,随着学术研究的迅速发展,培养具有高度研究能力与创造能力的研究人才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应该使那些具有优秀研究潜能的学生尽早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大学审议会建议对于那些在大学学习3年以上,并修是接受研究生教育所必需的本科课程学分的大学生,应给予他们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资格,同样,在博士研究生考试资格方面也应该采取灵活的政策。如对于那些虽没有硕士学位、但本科毕业以后从事过两年以上的研究工作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的人,允许他们参加博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

2.研究生教育年限的弹性化。战后日本政府的有关法规、法令对研究生教育最短年限有着明确的规定,即硕士研究生2年、博士研究生3年。大学审议会在咨询报告中认为,由于硕士研究生数量的迅速增加,硕士研究生教育类型的多样化,应该对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年限采取灵活的规定。这种灵活的规定主要是允许一些优秀的硕士研究生在一年时间内修完课程,取得硕士学位,使他们能提早毕业进入社会或攻读博士课程。

三、教育形式与教育机构的多样化

1.研究生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在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大量社会人员回归大学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情况下,研究生教育必须突破全日制这一单一形式。日本大学审议会专门就研究生教育的形式问题提出了两份咨询报告,即《关于实施夜间博士课程教育等问题》和《关于函授研究生教育制度》。在前一份咨询报告中,大学审议会在论述了实施夜间博士课程教育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夜间博士课程教育的具体方法和为了实施夜间博士课程教育必而对《大学院设置基准》所做的部分修订。在大学审议会建议的基础上,经文部省批准,1989年夜间研究生教育课程开始启动。

2.研究生教育机构的多样化。日本的研究生培养机构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①研究生院大学及独立研究科;②联合型及协作型研究生院;③职业型研究生院;④业余研究生院及函授研究生院,不同类型的研究生院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以东京大学为代表的研究生院大学不断缩小本科教育规模,扩大研究生规模,以培养高级人才和进行尖端科学技术研究为发展目标。联合型研究生院为多所大学联合设置研究科,重点培养各专业领域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协作型研究生院以“产官学”合作为模式,培养具有特色的应用型研究人才。职业型研究生院则面向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社会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职业人。业余研究生院及函授研究生院则很好地满足了社会成人及在职人员继续接受教育的需要。多种类型研究生培养机构的并存,反映出日本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日趋成熟。

四、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首先,加大基础性科研经费投入。日本文部省采取集中性、重点性资源配置政策,强调“要在一定时期,集中和重点分配研究费和设施设备费等”,设立了促进基础研究的专项基金、科学研究费补助金、科学技术振兴调整基金以及其他多种形式的竞争性研究基金。此外,为适应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而进行急需有效的研究的趋势,对大学院(研究生院)提供特别经费、最尖端设备费以及多种研究的重点资助经费等支援形式,以改善研究条件,提升教育研究的层次。对研究生则通过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育英奖学事业、教学助理、研究助理等制度提供研究奖励及经费。

其次,日本进一步强化产学结合的协作机制,更多地吸收民间资金,并利用民间企业的技术优势,加强一流大学的建设,未来社会是知识型社会,大学院(研究生院)教育机能的强化将与科学技术、学术的振兴以及产业、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因此,日本进一步强化以大学院(研究生院)为中心的科技创新体制,在整体科研经费不断增加的同时,提高学校从产业界获得资金的比例,推动研究生院结合社会需要开展研究活动的行为,促进“产官学”联合,有效推动科学研究成果的产业化。

五、研究生教育职业化

基于成人再教育的需求,以及市场经济形势、公司雇佣形态的变化,90年代初期日本出现了回流教育,这种教育形态是以企业内的再教育、以研修为目的的大学院(研究生院)教育的实施。研究生院十分注意开展继续教育,1996年10月,日本大学审议会在《关于提高研究生院教育质量的审议结论》中指出,为了应对技术革新和知识老化速度的加快,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要求有机会进入研究生院更新和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他们企盼着掌握新的学术理论、实践经验、综合判断能力和对未来的洞察力。研究生院要适应这种需要,就应该开放门户,改革教育内容,整顿学习环境,在这方面做出新贡献。作为一种教育的扩充手段,这种教育形式的普及和促进是十分有意义的。

六、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

大流士改革的措施篇8

2005年以前,爱尔兰一直采取的是由十家互无关联的地区性医疗委员会向450万国民提供医疗服务的方式。当时,政界人员是这些委员会强有力的代言人,他们中有许多人决心维持其所在地区的医疗服务,哪怕这样做并不符合患者的最大利益。

2005年,爱尔兰政府着手改革这种医疗服务的方式,将这些委员会合并成一个独立的机构,即健康服务署(HSe,以下简称健康署),并将基本医疗、住院治疗和公共卫生合并到健康署中,从而使医政分离。成立之初,健康署就和爱尔兰卫生与儿童事务部签订了一项服务合同,后者每年向健康署拨款150亿欧元。该合同明确规定,健康署的首席执行官要对每年的预算情况负责。虽然健康署很多医疗改革措施最初遇到了很强的阻力,也饱受爱尔兰政界和媒体的批评,不过它还是显著改善了爱尔兰的医疗服务。通过几年的改革,爱尔兰医院内候诊人数大为减少,更多患者享受到了高质量的基本医疗服务,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都明显改进。

建立综合的基本医疗团队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医疗系统的基本问题是资金和医疗资源的短缺。在这种环境下,患者把得到临床医生的诊治看成是一种优待。因此,尽管患者作为纳税人支付着医疗费用,但还是不愿意抱怨。临床医生从患者那里听到的大多是溢美之词,因此他们也缺乏改进的动力。”刚从健康服务管理署卸任的第一任首席执行官BrendanDrumm博士介绍了健康服务管理署成立之初,爱尔兰医疗系统面临的最大挑战。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健康署开始向临床医生灌输这样一个观点,即爱尔兰的医疗体系需要的不仅是资金,而是必须对医疗服务的组织方式和护理服务提供方式进行重大变革。

“只有改变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式,才能在离人们的住宅更近的地方提供更多的基本医疗服务,甚至到他们家中服务,而且这些医疗服务的质量和价值更高,也更方便且容易获取。这意味着很多提供社区服务和医院服务的独立机构将停止运作,我们需要一个单一的管理结构来负责处理这种医疗环境下的预算、人员、质量和绩效。此外,我们还必须解决患者和临床医生之间交流不畅的问题。因此,我们的第一项重大改革措施就是将基于社区的专业医疗人员转变为基本医疗团队。”BrendanDrumm博士指出了建立基本医疗团队的初衷。

通过在各个社区建立综合基本医疗团队,健康署重新配置了医院服务,以便在最有效的医疗环境中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此外,所有的医疗服务必须实现一体化,这样无论患者接受多少临床医生的诊治,都可以获得流畅的医疗服务。”BrendanDrumm博士强调道。

在建立基础医疗团队的过程中,健康署以患者的需求作为起点,每一支团队都为约1万名爱尔兰人提供服务。这种方法让全科医生、社区卫生服务站护士等基于社区的医疗服务提供者参与其中,使他们改变了过去患者信息交流不畅的状况,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将医疗资源有效调动起来。截止到目前,爱尔兰大约有300支基础医疗团队为爱尔兰50%以上的人口提供医疗服务。据了解,到2013年爱尔兰有望实现组建500支基本医疗团队的目标,其中有很多团队在运营时会使用最先进的设备。

重新配置医院服务

爱尔兰大约有50家急诊医院,规模分为大、中、小三类。在大约40年的时间里,爱尔兰政界的压力使这些医院的医疗服务提供方式难以进行变革。这导致很多从医疗质量和安全角度来看应该废止的一些做法不得不延续,比如很多小型医院并没有多少手术要做,但还是配备了完整的手术团队随时待命。“这些规模非常小的医院不但使患者置身于医疗风险中,而且医疗成本高昂,使我们无法向大型医院投入足够的资源。”BrendanDrumm博士介绍道。

爱尔兰重新配置医院的第一步是将许多复杂的医疗服务从小型医院转移到大型医疗机构。为了使这项工作顺利开展,健康署先在一个地区对医疗服务进行了现代化改造,了解哪些措施的效果更为出色,然后将这个计划扩展到其他地区。

“最初,医院资源的重新配置遭到了政界人士和公众的抵制。幸运的是,我们得到了临床医务部门领导者的支持。他们游说地方和全国的政界人士,痛陈变革的必要性,并帮助我们向公众开展宣传,他们使我们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BrendanDrumm博士谈到。

争取临床医生的支持

一开始,爱尔兰的临床医生对医疗系统的改革也持怀疑态度。“很多临床医生对我们的改革措施甚至是冷嘲热讽。他们中的很多人虽然认为对医院资源进行重新配置是必要的,但是并不愿认同改革计划。在健康署成立前,临床医生和医疗系统管理者间可谓泾渭分明,他们之间没有形成建设性的关系。”BrendanDrumm博士回忆道。

为了说服临床医生认可改革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实现的,健康署决定让一小部分已经接受医疗系统需要改革的临床医生参与到变革中。为了使这些临床医生从他们同事那里争取到更广泛的支持,健康署与培养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和其他专业医疗人员的研究生院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组成了一个名为“爱尔兰研究生医疗培训机构论坛”的新组织。在该论坛的支持下,健康署向爱尔兰的临床医生介绍了临床部门领导者的观念及其在改进医疗服务方面的重要性,使更多临床医生认可并支持医疗改革,并使临床医生和临床医务管理者之间建立起了有效的工作关系。

“在争取临床医生支持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虽然临床医生的广泛支持很重要,不过临床部门领导者的实际人数也应该保持在相对较小的数量,以提高他们的可信度和权威性。要让临床领导者在发展一体化医疗系统方面卓有成效,采取跨部门的方法也很重要。我们的临床领导者不仅是外科、医药或儿科部门的临床主管,他们还负责医院中提供的所有临床服务。”BrendanDrumm博士总结道。

推进绩效管理

健康署成立之初,爱尔兰医疗系统没有与医院和临床医生相关的绩效数据。而对医院和临床医生建立全面的绩效衡量体系又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成为健康署早期的工作重点。

借鉴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用来提高当地政府绩效的方法,健康署制定了一套反映爱尔兰医疗系统绩效的指标。其中,医院的绩效衡量指标包括急诊部和非急需手术的等候时间、每日病例处理速度、专科医生的新门诊患者接待人数、医护人员数量以及病例组合。社区卫生服务保健机构的衡量指标主要包括儿童疫苗接种率、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团队每月接待的新家庭数量等。

健康署研发了一个名为HealthStat的应用程序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并定期与医院管理人员和资深临床医生开会讨论这套绩效管理的成效。因为这两个群体要负责制定行动方案以改进绩效不佳的领域。借助HealthStat系统,医院管理人员可以将自己的绩效与爱尔兰其他地区医疗机构的绩效进行直接比较。“我们发现,大多数医院管理人员和临床医生都乐于了解他们的绩效结果,也愿意看到相关的绩效报告。因为他们都希望自己所在的医疗机构取得成功,知道这种成功将会得到认可和表扬。”BrendanDrumm博士指出。

此外,健康署每月会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布医院和临床医生考核的绩效,以供公众查阅。“不过,到目前为止,公众还没有开始使用这些信息来确定要选择哪家医疗服务机构就诊,也还没有充分利用HealthStat系统来了解不同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绩效情况。一切还有待时间的检验。”BrendanDrumm博士对绩效考核的未来充满信心。

大流士改革的措施篇9

[关键词]工程硕士生工学结合实践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屈艺(1982-),男,江苏扬州人,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南京21009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基于卓越工程师国际化培养模式的专业型硕士培养机制改革”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JGZZ13_018)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178-02

全日制工程硕士类属于全日制专业硕士,是教育部为了改变硕士生以学术型为主而设置的一种全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本文分析了全日制工程硕士生的教育现状,提出了工学结合培养体系对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优势化作用,以及培养体系的构建措施。

一、全日制工程硕士生教育现状

1.全日制工程硕士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生的教学仍然以传统的稳定化教学模式为主,教育手段单一,以知识的全面研究和记忆教学为主,持续在教学过程中走“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硕士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不足,优势人才竞争地位无法凸显。这种教育惯性影响延续至今,一方面是当前我国教育体系改革的滞后性影响所带来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教学方法只注重理论性知识和考试成绩,致使硕士生不能主动参加与工程学科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应用性研究工作。

2.全日制工程硕士生研究课题脱离工程实践。研究课题的选择本应该与工程实践相融合,但是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生的研究课题仍然隶属于导师的研究分支,由导师和学生选择较为稳妥的理论研究内容,缺乏工程学实践意义。如今在缺乏研究经费和实验设备的情况下,为了完成承担工程硕士生的培养任务,研究生导师不得不为工程硕士生制定与工程无关的研究课题,虽然这些研究课题可以通过毕业论文答辩,但工程硕士生没有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工程实践能力弱,偏离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3.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资源不足。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是为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式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因此工程硕士教育需要建设多样化培养模式,应该以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培养定位工程硕士专业教学理念。但是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资源不足,缺乏与工程企业联合教育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教育部门一方面追求实践化教学模式,希望拓展实践教育资源,形成校企联合的工学结合模式;另一方面,硕士生教育过程中高校内部的资源有限,不能投入更多的教育人才和设备资源,这样就使得现实和教育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使得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出现了资源不足的情况。

二、工学结合培养体系对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优势化作用

通过对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工学结合培养体系对硕士生的培养十分关键,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化作用。

1.实践培养目标的优化。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硕士生的培养目标更为明确。由于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生源对象主要针对应届本科毕业生,他们工程实践经验欠缺,因而全日制工程硕士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工作非常繁重、紧迫。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的培养大多是针对学生在企业实习来提高实践能力,而且在利用校内资源和手段的过程中,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工学结合培养体系下全日制工程硕士高等工程教育必须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现代工程的实践性、科学性、综合性、创新性。

2.面向国际化竞争的优化。面对复杂的国际化竞争环境,硕士生教育必须尽早地承担实践工程任务,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完善技术能力,以便更好地面向国际化竞争。总之,全日制工程硕士生教育增强了本科生就业的优势,增强了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通过在校培养实践化能力的硕士生,缓解了近年来我国工程产业市场国际化发展的需求的紧迫感,促进我国工程全行业从业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通过全日制工程硕士生的教育培训,我国工程人才更加知晓国际建筑标准,并获得了先进的建筑实践技能,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建筑行业形成国际化竞争优势。

三、全日制工程硕士工学结合培养体系构建措施

1.强化校企联合实践教育。校企联合办学是工学结合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发展方向。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历经五次大的改革,引领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大提高的重要历史阶段。一方面,教育院校要积极进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探索,找出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改革教学方法,把建设和谐文化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另一方面,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用人计划和要求,共同开发与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门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并按企业相关要求组织开展教学和实习实训。全日制教学期间,企业与学校联合做好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劳动保护和安全等工作,能够保证学生在实习期间基本掌握上岗必备的技能,能够使工程硕士教育更具综合性特征,能够从专业设置方面适应市场人才的需求,从培养目标设置方面更为精准,培养途径方面更为广泛。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是学院层面探索与实践的宏观课题,而校企教学模式是一个课堂层面,解决教学地点场所的流程方式。

2.推进实践化教学方式。一方面,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开展首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展实践教学,教师应该在课堂讲授之前先出示实训化的教学项目,然后根据具体的项目要求来进行详细的问题讲解,尤其应该重视对具体工程案例的实践化课堂教学,全面提升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工程案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能够更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转变了传统教学重教轻学、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作,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边讲边练、以项目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全日制硕士生实践化教育也要与企业联合培养硕士生,支持硕士生到校外现场实习,主动为硕士生牵线搭桥。在教学过程中,要组织更多的校外实践临时活动,教师可以请同学们参观工程现场,观看大型建筑设备的工程施工情况和设计情况,学生抓住一切机会向师傅提问。在教学理论的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工程图的实践教学,形象、直观的工程及生产实例,让学生们明白工程图是工程技术界交流技术思想的一种语言,是大家从事技术工作的必备工具。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还将影响到毕业时的择业、就业及今后的发展,使学生明确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产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强烈兴趣及迫切愿望,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推进实践基地建设与合作。实践基地建设的目的是为推进校企合作,目前很多硕士生培训院校建设了大量的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其中,有企业资助学校在校内建设的实践基地,也有在企业建立的培训中心。实践基地内的教学将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教学和学习方法应用于学习实践基地建设中。为了完善教学方法,基地建设必须要强调合作,因为只有合作才能实现高校与企业集团成员之间在信息、设备、师资、技术、教学、实习、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培育工程硕士生教育的“集团军”。

实践基地建设与合作的形成一般来讲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带学生走入建设基地,进入企业实训,了解生产流程。然后,结合同学的学习需求,联系建设单位,初步设立实践基地建设方案。在第二阶段的实训中,校方要投入资金与建设单位共同构建学生实训机构,并形成管理体系。在第三阶段,由企业与学校双方综合学生的技能水平、特长、兴趣等因素,为学生初步规划未来发展方向,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企业的储备干部或技术骨干。

在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实现合作化的教学管理,能够使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以最低“交易成本”,实现深层次的、可持续的“工学结合”。另外,在实践基地训练过程中,受企业联合建设的影响,很多学生毕业后留在了合作的公司工作,多数成为技术骨干,有的毕业生还升职为总经理助理,使其职工队伍实现了新老交替,整体素质得以提升。

4.制定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培养评价标准。全日制工程硕士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类型,在具体的评价标准制定过程中,必须要实现全面的评价改革,保证采用“30%课堂教学+30%知识应用能力+40%的实际能力”的考试模式,使得学生对实践的企业和实训基地也有足够的评价权利。多元化的考核模式要结合学生的职业能力评价考核,要将成绩考核的单一模式向实践研究方面转变,而这种改革模式是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也是适合我国工程教育发展方向的。具体来讲,就是要求学生在每学期完成一项工程方案研究或调查研究,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实现对工程知识的灵活应用;校方必须要建立全面化的课程和考核体系,彻底地将“实践训练”的成绩融入学科考核之中;校企双方共同对工程评估、工程预算、工程图纸设计、工程竣工结算等工作作出岗位要求,制定出各岗位的课程体系和相应的考核标准。最终,学生实践技能成绩由课堂教学成绩的平均成绩(30%)、校内教学态度的情感评价平均成绩(15%)、专业劳动平均成绩(10%)、校内实训活动平均成绩(15%)、实训基地培训平均成绩(10%)、毕业论文及学习期间内课题研究平均成绩(20%)六部分构成。完成了这些方面的考核,学生综合能力就获得了全面的提升和肯定,能够促进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当然,教学评价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措施实施之后,学生会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调查活动,在学习一部分的知识之后,教师就会更加重视安排设置相应的实践应用及调查作用,学生开展实践研究活动并形成论文或调研报告材料,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会出现更为成功的自豪感。

[参考文献]

[1]李灵君,李晓莲,时志军.浅谈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改革[J].甘肃科技,2011(14).

[2]李明华,雷晓燕,童谷生.土木工程特色专业建设规划与效果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8(3).

[3]宋平,杨连茂,甄良,等.浅议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3).

[4]王斌,苏同营,贾强,等.试论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

[5]王钰,康妮,刘惠琴.清华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

[6]徐军海,江莹.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培养模式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9).

大流士改革的措施篇10

论文摘要: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的微观管理,是卫生服务组织为实现组织目标,提高服务水平,利用护理学与相关学科知识,对组织中的护理人员进行规划、培训、开发、利用等活动。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劣关系到现阶段进行的医疗体制改革的成败,本文将阐述当前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直接关系到护理生产力、护理质量、护理服务道德、护理成本消耗,甚至影响护理人员的流动。在现阶段我国进行的医疗体制改革进程中,人才战略和低成本战略日益成为医院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战略。随着当前“以人为本”护理理念的逐渐普及,优化现有护理人力资源成为医院等医疗机构急需解决的问题[1]。本文从我国现阶段城镇护理人力资源的现状和如何改进我国现有护理人力资源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探索新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一步推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

1我国现阶段城镇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护理的人力资源问题,过去大多通过卫生行政机构及各地的卫生主管部门进行政策性的协调和干预来达到合理配置,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临床护理资源不足带给医院的压力。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和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医院不再单纯依靠政府计划和投入,医院的自主经营权和人事决定权不断扩大。这一方面推动了医院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另一方面也引发了新的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1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护理人员数量短缺目前,我国医院人员的编设方案,主要参照卫生部(1978)卫医字(1689)号文《关于县及县以上综合性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以下简称《编制原则》)进行配置,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新的医疗技术、医院新业务的开展,医院对护士的数量和水平有了新的要求。根据我国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规定,二、三级医院护理人员应占技术人员总数的50%,医师与护理人员之比为1:2,病房床位与病房护理人员之比为1:0.4,目的是保证护士群体的数量,能够完成各部门的基本护理任务[2]。但是综合全国情况,仍有很多医院的护士数量达不到国家的相关规定。护理人员的短缺、护理工作量的加大,使得现阶段医院护理人员普遍超负荷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护士群体无法适应工作中多角色的频繁变换,身心俱疲,严重影响了护理工作的安全进行。同时,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也严重影响着护理人员的健康,进而影响到护士群体的工作积极性和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导致护士缺编的恶性循环。

1.2高水平护理人力资源不足,高学历专业人才短缺过去,我国的护理人员培养主要依靠中职教育,一方面生源较差,另一方面教师水平也参差不齐。尽管近几年高等护理教育专业扩大了招生量,护理人才的培养逐渐由中职学校过渡到高职学校,专科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数量不断增多。但通过调查统计发现,以笔者工作的开封市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三级甲等医院)为例,仍有一半以上的护士拥有中专学历,部分拥有大专学历,仅有很少一部分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士接受专业教育的不足严重影响了护理专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片面的注重护士工作的完成而忽视对护士的在职培训,导致护士群体的综合业务素质难以提高,这一方面限制了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也给医院的日常医疗工作埋下了隐患[3,4]。

1.3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措施不到位优质的管理体系是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保障,但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正处于前进之中,各方面的制度还不完善。在对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上依然沿用1978年颁布的《编制原则》,这是与现阶段的发展状况不相符的。而且在日常工作中,部分医院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隐患意识不足,缺乏长远问题的预见力,没有相应的工作流程预案和护理质量控制标准,这些都导致护士群体在日常工作中无章可循,随意性加大,因而安全隐患增多。

2对现阶段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所出现问题的对策

面对现阶段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必须找出应对的措施,这不仅仅关系到护理人力资源管理能否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更重要的是关乎我国进行的医疗体制改革的成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此,结合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合理增加护理人员数量医院及各级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到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危害性,护理人员数量不足,不仅降低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增加了医疗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同时也严重损害着护理人员自身的身心健康,破坏了护士职业群体的稳定性,造成缺编的恶性循环。因此必须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培养力度,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投入,兴建更多高水平的专业护理院校,鼓励有志青年投考护理专业。医院作为护士的直接主管单位,应适当提高护理人员的待遇,同时加大对在职护理人员的职业培训,扩大护士队伍,以减小其工作量,保持护士队伍的稳定性。

2.2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人才第一的理念医护工作具有多学科,高技术的特点,它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拥有系统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工作经验。因此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努力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护理人才,培养专家型人才。在人才引进方面,医院应加强与高等医学院校的合作,以市场供需预测和规划每年度对护理人力资源的规模、质量、结构需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计划,以高学历,高技术,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强化护士队伍。在对在职护士的培养上,医院应坚持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原则,改变以往只以工作情况作为奖惩标准的做法,引入在职培养机制,定期进行业务素质考核,培养经验型人才,近期内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2.3引入新的管理机制,完善相关法规,做到日常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回顾我国上一部规范护理行为的法规,已经是三十多年前所制定的,与当今阶段的管理工作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这毕竟是一部全国性质的法规,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地区的每一所医院,因此在日常管理中,首先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规章,弥补全国性法规在具体地方实施时的不足,使日常护理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减小护士工作的随意性,将安全隐患降到最小[5~7]。其次应适当引入现代管理机制,如考评制度,奖惩制度等,激发护理队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推动医疗护理事业的健康稳步前进,达到更好的为人民服务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彭刚艺.广东省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中国护理管理,2004,5(2):15-19.

[2]毛燕君.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及展望.现代护理,2004,10(8):762.

[3]潘少山,孙方敏.现代护理管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22.

[4]马学霞,郭冬梅.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泰山卫生,2009,33(1):39-40.

[5]周以瑞,王瑞玲.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浅析.中国医学创新,2010,7(2):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