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乡镇文艺活动总结十篇乡镇文艺活动总结十篇

乡镇文艺活动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2:43

乡镇文艺活动总结篇1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以送戏、送电影下乡和群众自办综合性文体活动为中心内容的系列文化活动,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从而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看戏、看电影难和农村文化活动匮乏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进一步促进和谐农村建设。

二、总体要求

按照“搞好延伸、讲求实效、提高水平、体现特色”的原则,加强县、乡(镇)协调配合,精心策划、部署,着力抓好落实。通过抓三项活动,组织和建设好一支稳定的为民服务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创作、编排一批具有本县特色的文艺节目,使农民欣赏到优质文化产品,使我县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更上一层楼。

三、目标任务

(一)送电影下乡活动:由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制定放映计划,组织放映队伍,确保放映质量,做到安全放映。全县每个行政村每年放映不少于12场。每所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放映不少于4场。全县基本任务数为1261场,其中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为385场。

(二)送戏下乡活动:由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确定演出内容和安排时间,各乡镇(场)安排演出地点,全县10个乡(镇),每个乡镇每年不少于6场,全县基本任务数为60场。参加演出的文艺团体必须具备相关机构认证的文艺演出资质,节目由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负责审查,确保节目质量,未经审查的节目不得参与送戏下乡演出。

(三)各乡(镇)组织举办群众性文体活动。各乡(镇)都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组织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系列群众文体活动。全县10个乡(镇),每个乡(镇)每年不少于6场,全县基本任务数为60场,其中为保护和传承好《西河戏》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乡(镇)必须安排由县西河戏协会组织的《西河戏》2场。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副县长吴伟清任组长,县文体局局长夏茂臣任副组长,文体局分管副局长及各乡(镇)分管副乡(镇)长为成员。各乡(镇)相应地成立领导小组,各乡(镇)要将该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工作议程,进行研究、部署,制定好实施方案,编制好活动经费预算。

乡镇文艺活动总结篇2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对我县基层群众文化的扶持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胜利召开。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送戏下乡、扶持村屯、社区文艺队、农村电影放映活动,丰富活跃我县基层文化活动,提高城乡群众对文化的参与度,努力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文化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达到文化惠民目的,使公共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满足全县群众就近便捷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确保广大城乡群众享受文化的基本权利。

三、工作任务

(一)送十场戏进乡镇、社区

1.活动内容

配合市文化新闻出版局组织市艺术剧院到我县有关乡镇、社区开展基层文化服务工程“送百戏下乡镇、社区”10场文艺演出。

2.工作分工

(1)县文化广播影视和体育局负责制定工作方案,做好演出的总体协调,主动做好与市艺术剧院、各乡镇政府的对接,组织市艺术剧院演出队下乡演出。

(2)各有关乡镇政府负责演出具体地点的选择及落实;负责演出场地的用电保障;负责观众的组织;负责演出地点的引导、联络工作;负责演出的海报宣传等。(时间安排表附后,如有变动另外通知)。

(二)扶持7支村屯社区文艺队

1.工作内容

加强对业余文艺团队的发展进行鼓励和引导,使其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重点扶持7支村屯社区文艺队。于年底前,组织各扶持对象开展汇报演出活动。

2.申报条件

(1)有一个稳定的演出班子和演出队伍,有开展文艺活动的计划方案和规章制度。

(2)能配合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参加当地重大、重要文化演出活动和其他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全年演出不少于30场次(合唱、地方稀有剧种等团队不少于20场),有完整的演出日志和演出图片资料,有基本的排练活动场地和演出的基本器材。

(3)在传播先进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传承优秀民间文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受广大群众所喜爱和欢迎。

(4)以与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配套成立的农村文艺队为重点扶持对象,连续扶持的文艺队数量不得超过今年扶持任务数的30%。

3.申报程序

各乡镇组织力量,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组织村屯社区填写申报表上报县文化馆。县文化馆根据以上申报条件对符合条件的申报对象进行认真甄选,优先安排未扶持过的对象作为首选,并报主管部门同意后上报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审核后确定扶持文艺队名单。

(三)送千场电影到农村

1.活动内容

按照每村每年放映12场农村电影的要求,由县文化广播影视和体育局牵头,县电影公司负责组织电影放映队送1416场电影到全县各村(各乡镇的放映任务详见附件3)。要把送千场电影下农村放映活动覆盖到全县所有的行政村,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合理安排片源,原则上每一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

2.工作安排

(1)加强放映队伍建设,完善各项制度。放映队要制定好规章制度,与牵头责任单位签订放映工作合同,做到持证上岗,挂牌工作。同时,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放映操作技能,尽职尽责,全力做好放映工作,确保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

(2)做好放映情况的汇总上报工作。放映队要认真填写放映场次、放映片目、放映时间等内容,每月24日前向主管局上报当月的放映情况。汇总工作必须实事求是,如实上报。如发现弄虚作假者,依照规章制度严肃处理。

3.工作纪律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弄虚作假、虚报冒领场次补贴专项资金,不允许截留、挪用、克扣场次补贴专项资金,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提取管理费等,违者将视情节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工作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由县文化广播影视和体育局组织力量,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摸清现状,落实并确定推荐的项目,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协调有关部门按建设及活动项目要求制定实施方案,为各项目的建设、各有关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全面实施阶段。县文化广播影视和体育局及有关项目负责单位全面开展送戏下乡、扶持村屯、社区文艺队、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

(三)检查验收及总结阶段。各项目实施单位要将项目开展情况总结报送县文化广播影视和体育局,由县文化广播影视和体育局牵头组织人员对各项目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和总结,同时将检查验收结果报告县人民政府督查室。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2012年为民办实事送百戏下乡、扶持村屯、社区文艺队、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县政府办公室联系副主任、县委宣传部分管副部长、县文化广播影视和体育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县文化广播影视和体育局、县财政局分管领导和各乡镇分管领导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设在县文化广播影视和体育局,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主任由县文化广播影视和体育局局长兼任。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确实将此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和绩效考评内容,制定措施,明确责任,落实资金,确保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二)强化责任意识。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切实履行责任,各负其责,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要对项目实施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落实专人跟踪督查,各项目实施单位要具体落实承担的目标任务,并定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反馈完成进度情况,于每月25日前将本月项目的完成情况书面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

乡镇文艺活动总结篇3

一、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提高文化宏观管理能力,推动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进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科学化水平。

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管理运行机制,着重解决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的存在问题。

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以完善体系、提升效能、促进均等为重点,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扩大公共文化服务有效覆盖。

1、县级公共图书馆、县文化馆升级改造取得实质性进展。永宁新区青杠湾“两馆一中心”用地进一步落实。完成县图书馆、文化馆的规划设计。争取省文化厅对我县“两馆”建设的立项和资金支持。

2、完善我县图书总分馆制,扩大流动图书车的服务范围,推进全市图书借阅“一卡通”工作。启动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古籍善本修复保护工作。

3、试点建设县文化馆“农民工文化驿站”、县图书馆“留守儿童文化之家”。打造水潦彝族乡高坪村“乡村文化院坝”县级示范点建设等新型文化阵地。

4、继续实施乡(镇、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建设,完成2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建设,再建50个村文化活动室和3个以上社区文化活动室。

5、继续完善全县231个村级农家书屋的图书更新、文化共享工程网络接入,保障农村文化体育活动的正常运行。

6、探索建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管、用机制和农家书屋多种管理模式。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惠民活动,让老百姓唱起来、跳起来、乐起来

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惠民活动,推出更多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艺术作品,让老百姓唱起来、跳起来、乐起来。

1、组建县文化(教师艺术团,培养一支相对稳定、常态化的,能胜任省、市、县大型文化活动的人才队伍。

2、组织开展文艺精品创作活动,以优异的文艺作品参加省第四届群众文化艺术节舞蹈、音乐专场比赛,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艺术节,省首届农民艺术节和川南群众文化展示活动。

3、探索创新“文化、百姓舞台”运作模式,采取县文化部门举办、乡镇参与相结合等形式,将该项群众性文化品牌活动向乡镇延伸发展。

4、通过外请专家、内请行家等形式对文化艺术团成员、文艺骨干积极分子和乡镇文化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常年培训,提高其文艺才能、文艺素养或文化管理能力。

5、各乡镇要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以“一乡一品”或“一村一品”为特色,打造乡村特色文化活动。

6、开展元旦、新春群众文化活动、文化下乡活动、“情系农民工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文化惠民主题活动,开展“文化、百姓舞台”广场文艺活动、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和非遗项目展示活动,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

四、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强化文化遗产保护

着眼于塑造和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继续加强文物保护力度,实施重大文物保护工程,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再上新台阶。

1、继续开展春秋祠的维修保护及其周边环境的治理。

2、完成重点项目——上下桥及松坡楼抢救维修工作。

3、完成县木雕石刻陈列馆的布展,启动寺遗址保护方案,开展清凉洞摩崖造像群的保护维修及全县可移动文物的普查工作。

4、完善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数据资料。加强非遗传习基地建设和采取生产性保护措施,巩固县非遗保护工作成果。

5、挖掘整理新的非遗资源,争取在部级非遗名录项目上取得新的突破。

5、组织开展“文化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

五、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三化建设,探索文化市场管理长效机制

1、深入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提升综合执法队伍监管市场和执法办案的能力素质。

2、深化农村文化市场委托协管工作,改革网吧市场管理,推动网吧行业转型升级。

3、开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和“扫黄打非”专项行动,狠抓大案要案、典型案件办理,维护市场秩序。

六、探索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1、制定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促进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2、制定两个文化产业发展项目规划,整合文化、旅游资源,重点打造两条文化旅游线路。(春秋祠aaa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及其旅游线路、寺遗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及其旅游线路。

七、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和经费管理使用

1、探索建立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在免费开放工作上按照“政府主导、多元化管理”(“1+n”的管理模式,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工作,盘活乡镇综合文化站阵地。各乡镇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建立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管理工作新模式。

2、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经费和村级文化经费实行统筹安排、考核定补。基本原则是按照阵地管理和大型文化活动两项进行考核,确定补助金额。

1乡镇综合文化站确定专人管理,全面实施免费开放工作,开放时间每周5天以上,用好用活阵地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安排经费不少于2万元。对没有实施免费开放,文化站阵地仍然闲置不用的不予安排经费。

2对举办大型文化活动的乡镇,由乡镇综合文化站向县局专题报告并附活动方案,县局根据活动规模、内容确定补助金额;没有开展大型活动的不予安排。

3对文化活动开展好、资金缺口较大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可以加大补助力度。补助经费从减扣的其它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经费中调剂安排使用。

4村级文化活动开展和必要的场地、设施建设,由各村向县局专题报告并附活动方案或添置设施清单,乡镇分管领导审签报县局确定补助金额。没有开展活动的村不予安排经费。

乡镇文艺活动总结篇4

繁荣和发展农村文化是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为进一步推进横县农村文化建设,2011年12月初,横县党校成立了专题调研组,深入全县17个乡镇,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发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全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查。此次调研共发放《横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850份,收回有效问卷842份,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17场次,走访农村基层干部群众170人次。

一、横县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享有“中国茉莉花之乡”美誉的横县是郁江河畔上的一颗明珠,位于广西南部、首府南宁的东部,是中国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基地和茉莉花茶加工基地,是广西商品粮生产基地和蔗糖生产基地之一,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沿江近海靠城的重点县域,县域面积3464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302个行政村(社区)、1404个自然村,总人口120万,其中农业人口106.5万。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横县农村文化建设也有了长足进步,全县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蓬勃健康的发展态势。

(一)农村文化娱乐设施日臻完善

近几年来,横县以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核心,扎实有效地推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文化娱乐设施日臻完善。

1.镇级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为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十一五”期间,横县先后申请国家专项资金272万元、申请自治区财政专项资金204万元、县财政投资68余万元,修缮和扩建了1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县乡镇文化站建成率100%。在此基础上,为了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2011年横县文体局通过政府集中采购为石塘、云表、陶圩等7个乡镇的综合文化站配备了价值35万元的灯光、音响、舞台幕布等文艺演出所需的设备。

2.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稳妥推进。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其他各类组织发挥作用的重要阵地,是为农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的有效平台。为积极稳妥地推进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近几年来,横县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抓手,把加快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与城乡风貌改造、精神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推进了横县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的发展。截至2011年12月底,横县已经投入使用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有200多个,现在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已经成为横县各村村民健身、休闲、学习的好地方。

3.农村信息化基础工程建设成绩突出。近年来,横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来抓,并将农村信息化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组织信息化、科技、电信、移动、联通及广电等部门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横县县、乡(镇)、村3级文化活动网络体系已形成,302个行政村(社区)也实现了电话村村通工程和广播电视进村工程,电信网络覆盖自然村达95%。

(二)农村业余文艺演出队伍遍地开花

多年来,横县党委政府一直关注民间文化的发展,把发展群众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惠农工程,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组建各类业余文艺演出队伍。截止2011年底,横县已拥有各类业余文艺演出队伍200多支,这200多支业余文艺演出队伍于劳作之余排练节目,在节庆或农村喜事时进行演出,不仅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进一步宣传了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受基层群众欢迎。在对峦城镇业余文艺演出队伍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该镇活跃着新群声剧团、新风文艺队、光彩文艺队、喜洋洋文艺队、广场腰鼓队、花园健身队、秧歌队等12支业余文艺演出队伍,每当夜幕降临,文艺队员们便卸下白天穿的衣服,换上光鲜亮丽的演出服,编排、演练节目。据了解,峦城镇所有业余文艺演出队伍都是自发组织的,每支队伍成员都在10人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峦城社区组建的新风文艺队所编排的文艺节目具有非常浓厚的乡土气息,主要是针对个别群众出现的封建迷信、不赡养老人、邻里不团结、、酗酒等陋习和群众中涌现的文明新人新事来编排节目,所表演的内容在群众中有原型,深受群众喜爱,有着极强的生命力。

(三)农村文艺创作硕果累累

近几年来,横县积极实施文化精品战略,通过举办农村文艺大展演活动,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积极性,一大批优秀的农村文艺作品脱颖而出。近几年来,横县文化馆、文工团等文艺团体创作、改编了一大批民间文艺作品,其中歌舞类作品达到270多个,小品类作品有25个。2011年县文工团创编的《茉莉之乡》、《高原风光美》、《百年到老不分离》等3首歌曲分别获得中国民歌精品评选金奖、银奖和铜奖,并被收入《奥运之春中国民歌精品选粹(八)》暨“中国民族民间歌曲演创高端选粹”指定演唱歌曲;县文化馆创编的山歌对唱《花都贺酒歌》获自治区、南宁市“田园欢歌”主题文艺创作演出比赛银奖。2010年,横州镇城东社区创编的舞蹈《舞茶》在“首届南宁市乡村社区和谐文艺大展演”和2011年北部湾文艺大展演中均获得一等奖,并入选南宁电视台在中华茉莉园举办的中马泰三国跨国连线《春天的旋律•2011》的春节晚会节目录制;横州镇槎江社区创编的小品《下辈子我还嫁你》在“首届南宁市乡村社区和谐文艺大展演”中荣获小品类二等奖;横州镇城北社区创编的乐曲《花都,我可爱的家乡》在“首届南宁市乡村社区和谐文艺大展演”中荣获乐队类三等奖;横州镇宋家庄大家乐艺术团创编的舞蹈《金匾茉莉哎势势》、《兄弟们》等作品也先后荣获南宁市老龄艺术团才艺比赛二等奖、南宁市社区文化艺术家庭才艺比赛三等奖。2011年,在南宁市第二届乡村社区和谐文艺大展演中,横县选送小品《山路弯弯》、舞蹈《和福》、乐队组合《花海》分别荣获两个二等奖和一个优秀奖。另外,在横州镇调研中我们还了解到2011年横县出资20万元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厅,南宁市委宣传部、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局联合打造了以秦观编管横县横州镇的历史为题材的新编大型历史粤剧《海棠亭》,该粤剧由南宁市粤剧团出演,2011年10月粤剧《海棠亭》在重庆“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文艺汇演中荣获了优秀剧目奖。大型历史粤剧《海棠亭》的获奖,充分展现了横县对抓文艺精品生产的成果,彰显了横县文化的软实力。#p#分页标题#e#

(四)农民文化生活越来越精彩

近年来,横县县委、县政府把提升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政府实事工程。据了解,2011年,横县在册63个业余文艺团队深入村(屯)演出900多场,观众达900000人次;县文工团共组织送戏下乡1000多场,足迹遍及全县17个乡(镇);县电影公司投入20台(套)数字放映设备,积极组织放映人员送电影下乡3360场次(故事片2931场、科教片429场),观众748500人次;县涉农部门送课下乡201期,参训农民12060人次;县文体局组织春节乡镇篮球赛、端午节龙舟赛等群众性体育活动近20次。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惠民”措施的深入实施,让横县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变得越来越精彩。

(五)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近几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以来,横县立足自身实际,依托农村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做大唱响农村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打造出云表镇新仲村、朝南村一日乡村游,陶圩镇六秀村起义馆、横州镇中共广西省工委横县会议纪念馆红色之旅一日游,云表镇伏波将军庙、横州镇应天寿佛寺以及海棠桥历史文化古迹一日旅游,西津水电站西津湖、镇龙乡镇龙瀑布自然风光生态一日游等4个精品旅游路线,形成了集农业生产、农耕体验、文化娱乐、教育展示、生态环保于一体的多元化休闲旅游产业体系。据统计,2011年横县共接待游客约72.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91%;旅游综合总收入9458.2万元,比上年增长9.39%。在校椅镇调研中,我们了解到2011年初横县人民政府已经与香港华茗园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签约,华茗园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计划五年内先后在校椅镇中华茉莉园投资1.8亿元开发以茉莉花产业为主题的项目,把校椅镇中华茉莉园打造成为集生产、加工、科研、文化、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特色旅游精品景区,打响了“茉莉之旅”文化品牌。

二、横县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在横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横县农村文化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但必须看到,当前横县农村文化发展现状与横县深厚的文化底蕴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文化发展不均衡当前横县农村文化发展状况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地区差异。在对各乡镇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调查中,横州镇、云表镇、校椅镇的总体情况远远好于新福镇、镇龙乡和平朗乡。在云表镇朝南村调研时,我们看到该村不仅仅有报栏、多功能活动室、图书室、灯光球场、村民活动广场,而且该村还利用本村的地下水资源优势建成了一个可以同时容纳600人游泳的乡村游泳池。2.农村业余文艺演出队伍发展不平衡。我们在调查村里是否组建有文艺队伍的问题时,呈现了出较大的地区差异,文化基础条件好的乡镇,比如横州镇、云表镇、校椅镇、百合镇以及峦城镇的民间文艺组织较多,有98.3%的被调查对象选择“有”;而文化基础条件不好或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屯(社区),如新福镇、镇龙乡、平朗乡等,有32.7%的被调查对象选择“没有”。

(二)文化娱乐活动单一当前,横县农村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范围不广泛,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生活需求。有的乡镇虽然在节日期间偶尔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也只是组织农民扭一扭秧歌,或搭“土台子”请一些民间艺人唱一唱戏。平时更多的时候,农村文化阵地基本处于“撂荒”状态,没有任何活动开展,致使一些农民转向、搞封建迷信等一些不健康的活动之中。在针对劳作之余,农民的消遣活动的调查中,有88.7%的农民选择看电视,有8.4%的农民选择走亲访友、串门、闲聊,有1.6%的农民选择聚众喝酒、打牌,仅有1.3%的农民选择读书看报。可见,目前横县农民在劳作之余,从事较多的娱乐活动是看电视,文化娱乐内容不丰富,形式比较单一。

(三)文化人才缺乏调查中发现,与农村群众对文化生活需求大、参与热情度高相比,农村文化培训工作尚未跟上,农村文化人才缺乏、素质不高、成员年龄老化等现象在许多乡镇存在。尽管现在有些乡(镇)的综合文化站已配备了灯光、音响、乐器等文化设备器材,但由于缺乏懂得使用乐器的专业人才而使这些文化设备器材闲置。

(四)机制不健全调查中发现,部分乡(镇)尚未建立起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许多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甚至处于停滞状态,根本无法使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深入农村和服务农村。这些问题导致了集体力量弱化,村民的集体意识和制度意识淡化,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最大化地追求个人利益的心理。宗族势力、封建迷信势力和势力乘虚而入,从而使农村文化建设受到冲击。

三、加强横县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针对当前横县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农民为核心,不断地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不断开创农村文化建设的新局面,积极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统筹城乡文化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文化协调发展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横县农村城乡文化发展不均衡的现状,要推进横县农村文化建设,必须统筹城乡文化,积极推进城乡文化的互动。一是要推动文化资源向村镇倾斜,加快推进横县新福镇、镇龙乡、平朗乡等较为落后乡镇的村级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把平朗街委等14个当地群众基础好、建设积极性高,有符合项目建设的场地要求的村屯作为横县“十二五”南宁市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点。建设内容包括一个篮球场、一个文艺舞台、一栋公共服务综合楼,组建一支农民文艺队、一支农民篮球队;二是深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新福镇、镇龙乡等低收入地区,特别是平马镇等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屯组建文艺团体扶持力度,不断发展壮大100支以上的农村文艺队伍;三是加快推进县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建设步伐,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在全县17个乡镇、302个行政村(社区)建立乡、村级基层服务网络,通过共享工程网络体系,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p#分页标题#e#

(二)调动农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农村文化建设,农民群众是主体,农民参与度高了、主动性强了,工作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一是切实发挥好村级公共文化平台作用,充分利用元旦、春节、三八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茉莉花文化节等节日经常性开展“文明祭祀”、“敬老爱老助老,共享和谐”、“赛龙舟”、“山歌擂台赛”、“三八巾帼形象大赛”、“乡村社区和谐文艺大展演”等丰富多彩的竞争性文化活动,调动农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二是充分发挥县文工团、文化馆和各民间文艺团体的“传帮带”作用,鼓励校椅镇临江壮歌剧团、横州镇宋家庄大家乐艺术团、校椅镇青桐麒麟表演队等一些农民群众喜爱的农村业余文化演出团体更多地深入农村与观众同台演出,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这样的演出活动既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演出活动的积极性,又使农民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三是广泛深入地开展农民乐于参加的文明村镇、文明户、五好家庭、模范夫妻等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活动,用农民群众熟悉的语言、身边的事情、喜闻乐见的形式、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办法,促进文明新风进万家,这样的文明创建活动既增强活动的感召力、渗透力、吸引力,又极大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强化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培养农村文化人才,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任务。一是把好用人关,培养一支政治思想好、责任心强、有一定专业素质和较强组织能力的文化从业人员队伍,公开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乡镇文化站工作。要充分发挥“文化中心户”、文化积极分子、民间演艺团体的骨干带动作用,鼓励乡镇中心学校音乐教师兼任农村文化辅导员,着力培养一支热心农村文化事业、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队伍,使农村文化工作有人管、有人做;二是要切实改变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及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不落实的状况;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基层文艺人才培养力度,把横州镇江滨文艺队、云表镇新仲文艺队、平朗乡稔歌文艺队、石塘镇卢村文艺队、校椅镇独田文艺队、云表镇东圩文艺队等9支村屯、社区文艺队作为横县“十二五”的扶持重点,抽调县文化馆文艺辅导员对它们的团队建设、文艺创作和业余演出进行指导、辅导,使他们能够保持队伍不散,阵地不丢,演出不断,充分发挥他们在传播先进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传承优秀民间文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四是建立农村文化队伍扶持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拨的办法,扶持农村业余文艺队伍发展壮大,保护农民自办文化的积极性;五是要建立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对于文化工作开展得好的乡镇、行政村(社区)、自然村应予以奖励;对于长期在农村工作并做出一定贡献的文化工作专业人员,应给予适当的物资奖励。

(四)用好用活农村文化阵地

农村文化设施不仅要建好,而且要管好、用好,充分发挥这些设施的功能和作用。一是要充分发挥农村现有文化设施的功能和作用,对已经建设完成的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中心等要加强管理,确保公益文化设施用于公益文化事业,减少直至杜绝各种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二是要通过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运用目标管理等科学管理方法,加强对农村公益文化设施的科学管理,县乡文化部门和单位要增强依法管理文化工作的观念,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管理和使用好文化设施,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要加强统一协调,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资源的综合效益,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最终实现农村文化设施的充分和合理的利用和管理,提高文化设施的综合利用率;三是要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后的空置校舍,推动每个行政村建立农民需要的“一室多用”的文化活动室,推动农村中小学校图书室和其他文体设施节假日向农民开放;四是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和新华书店便民店、农家书屋、绿色网吧“三合一”建设,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好用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农村文化广场、科普活动室和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

乡镇文艺活动总结篇5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丰富和活跃全县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文明、健康的新春佳节,经研究,决定春节前后在全县举行群众性文化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内容

⒈元月日,由宣传部、文化局联合在县影剧院举办迎春文艺晚会。

⒉正月十五,县文联在老干部活动中心举办书画展。

⒊正月十五,各乡镇要组织节目在乡镇所在地演出。

⒋正月十六,宣传部在县城搞大型民间游艺活动。

⒌文化局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书店、影碟店、录相厅、歌舞厅、影剧院要全天开放。同时,要组织优秀演员和精彩节目开展好文化下乡工作。

⒍广播电视局要认真组织和转播优秀节目。各单位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发挥优势,开展一些自娱自乐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二、活动要求

今年我县春节期间文化活动总体要求是:高扬主旋律,讴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把春节文化活动与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基层文化建设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结合起来,力求活动既丰富多彩,又健康向上,既隆重热烈,又安全节约,为确保文化活动顺利开展,提出如下要求:

⒈各乡镇党委、县直各党委(党组)对此项工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要有一名主要领导具体负责,认真解决活动中的实际问题。乡镇要注重挖掘优秀传统节目。每个党委至少出两个以上节目,并做好安全工作,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⒉文化局要组织文化艺术专业人员深入基层,下乡辅导,努力在节目的内容、形式和编排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各单位要克服应付思想,采取层层选拔方式,切实把优秀的文艺节目挑选出来,节目要充分体现群众的广泛参与性。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⒊广播电视局要认真搞好宣传报道,公安、工商、城建、交通、供电等单位要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确保文化活动的安全有序。

⒋春节期间,宣传部将组织有关人员对各乡镇、县直各单位文化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乡镇文艺活动总结篇6

    随着的胜利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被提到了新时代的重要位置。农村文化发展作为新时代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必须紧扣提出的“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农村文化建设,逐步提高农民文化生活质量。

一、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我市通过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设施变得更加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更加丰富。一是按照“整合资源、综合利用、共建共享、统一管理、服务群众”的原则,通过新建、改建、资源整合等方式,三县(区)20个乡镇全部建成综合文化活动站,设置率达100%,全部达到国家西部建设标准。站舍面积达到300㎡,单独设置率100%,均设有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厅、图书室、培训教室和共享工程活动室并配备相应设备及室外活动场地;全市194个行政村均建有基层公共文化活动中心,补齐了文化站服务不到的地区,提升了服务半径。二是实施品牌活动走进基层,常年组织开展“我为乡亲送戏来”、“三下乡”、百姓健康舞培训等活动,建立了文化辅导员下派制度。按照“资源下移、重心下移、服务下移”的原则,积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服务,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实施品牌活动走进基层,常年组织开展广场文化艺术节、春节秧歌社火展演、百姓健康舞大赛、全市群众性优秀文艺节目展演等活动。全市90%以上的乡镇、村都有群众自发成立的文艺团队活跃在各类舞台,为市民带来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成为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

    二、我市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我市农村文化现状的调研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市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阵地建设较南部地区还有差距。2017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三五”建设规划》,2016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推进全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其中对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标准作了具体要求,即:有1间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可与党员活动室共用)、1间图书阅览室(藏书不少于1500册,可与农家书屋整合,含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1个简易戏台(50平方米左右)、1个文体广场(不少于500平方米)、1套文化活动器材(含1套音响和部分乐器)、1套数字电影放映器材、1套体育健身设施(含1个篮球场、2个乒乓球台、1套体育健身器材)。2017年,按照“七个一”的标准在南部地区建设了606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重点完善了村级公共文化服务硬件、软件设施。目前我市与南部地区相比,全市314个(社区120个,村194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仍然有70%未达到“七个一”标准,差距还很大,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城乡发展不均衡,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升的需要比较迫切。二是阵地建设比较完善的乡镇综合文化站作用发挥不充分。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实现全覆盖,有些地方的文化站还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是运行的情况不理想,人气不足,很多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处于半开放状态,不能充分发挥基层文化阵地作用,不但没有较好的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服务,反而让人民群众觉得是资金浪费和阵地闲置。三是村级民间文化艺术团队文化设备匮乏。近年来,我市村一级文化艺术团队蓬勃发展,涉及歌舞、戏曲等多种艺术门类。其中每个村都有的1—2支群众自发组织的广场舞团体,但是普遍存在活动缺乏服装、音响设备的问题,制约了团体的活动开展和水平提升。四是农村的文化活动供给总量偏少。尽管我市每年开展农村送戏下乡活动近300场次,平均每个乡镇、村一年不到两场次演出,总体服务供给还是偏少。五是农村文化队伍力量薄弱。一些乡镇的文化生活活力不够。由于机制与体制的不完善,乡镇人员编制限制,致使长期以来,许多乡镇文化站站长身兼数职,没有精力开展好公共文化服务。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农村一些老文化人的逐渐老去,新一代农村文化人又很难涌现,从而导致农村特色文化人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尤其是关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是岌岌可危。

乡镇文艺活动总结篇7

香柚,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已得到省农业厅蜜柚原产地认证、蜜柚种植地理标识保护认证。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形成了深厚的柚乡文化。在镇,关于香柚的传说、掌故家喻户晓,还与当地的乡土文化相得益彰。每年采柚时节,都举办隆重的柚子节。以品柚、赛柚、推销柚为主题,产生当年的“柚子王”和“最佳香柚”,与此同时,当地很有名气的“嫂子艺术团”、“云峰诗社”也把柚文化編成歌舞、咏成诗篇,搬上舞台、印进诗刊。二十多年来,嫂子艺术团先后编排了《柚乡风情》、《西蜀柚乡》、《柚乡姑娘》等歌舞戏曲;云峰诗社,在社刊《云峰诗草》中开辟了“柚乡诗话”专栏。撰写反映柚乡风情、香柚特色的诗词歌赋楹联数百篇。在长堰村香柚基地,打造了诗话长廊和香柚掌故亭,形成了春赏花、夏纳凉、秋品果、冬温情的特色观光农业,成为县地域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

场镇历史久远,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现有集镇规模2平方公里,集镇建制完善,功能齐全,年投资500余万元对场镇按川西民居特色进行风貌打造。授予市五十百千工程示范镇称号。是周边十余公里的商品集散地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內文人墨客云集,文化积淀丰厚,具有远古的传统信鸽文化,又有近代的“云峰诗社”,现有响誉省内外的“嫂子艺术团”。年被省委、省政府列为重点小集镇。年被授予省先进文化(乡)镇。年获得市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模范乡(镇)称号。被列为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天台、星光完成了欧洲风情走廊打造。

长期以来,镇把抢救、挖掘、保护与弘扬、开发、创新和利用相结合,使一大批宝贵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使一些珍贵的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得到弘扬光大。源远流长的传统鸽子会,久富盛名的“云峰诗社”,文明遐尔的“嫂子艺术团”,形成了的三大特色文化品牌,受到众多媒体和文化名人的广泛关注。

传统鸽子会源远流长。镇的传统信鸽文化已有近千年历史,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传统鸽子会,成都、重庆、广元等方圆百里的信鸽爱好者纷至踏来,放信鸽,探技艺,交鸽友,求吉祥。每年鸽会期间,有上千人和数万只信鸽、肉鸽、观赏鸽汇集到场镇;五花八门的鸽笼、鸽哨、养鸽书刊到这里交流,成为川内一道独特的风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信鸽文化。随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改善,驯放信鸽成为国家健康、文明的体育比赛项目,今天的鸽子会显得异常火爆和盛况空前。为了传承和弘扬这一民间特色文化,镇党委、政府将传统鸽子会作为宣传、发展的窗口,全方位地打造和开发传统信鸽文化,从年以来,建立了常设的鸽子节组委会,成立了县信鸽协会分会,分会每年组织三至五次信鸽竞翔比赛,除每年组织好传统鸽子会以外,每十年由镇政府组织一次大型鸽商会和信鸽文化艺术节,从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岭上风采艺术节”和大型传统鸽子商贸会,鸽子会还专门设计了会徽、会歌,印发了会刊。近年来,还专门组织人力对的传统信鸽文化进行探源研讨,写出了多篇研讨文章在报刊发表,找到了传统鸽子节与蜀汉三国文化的历史渊源。同时,还把开发传统信鸽文化与群众性文娱、体育健身活动相结合,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鸽会期间,都要举行隆重的开幕仪式以及川剧坐唱、文艺演出、体育比赛、信鸽竞翔。鸽子象征着和平友好,象征着信息沟通,象征着吉祥如意。这里是鸽子的故乡,这里是鸽友的家园,传统鸽子会成为人乃至方圆百里庆丰收、亨太平、求吉祥的盛大节日,鸽子会已成为川内历史最久远、规模最宏大、主题最鲜明的信鸽特色文化。我们将营造晴朗、祥和的空间,让和平吉祥的天使展翅翱翔;敞开鸽乡的大门,以鸽传媒,以鸽联谊,以鸽招商,借鸽添翼,保护传承好传统鸽子会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为鸽乡的腾飞,为的明天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云峰诗社”久富盛名。在咸丰年间,一名叫“云峰上人”的高僧来到岭上的川主庙,后来将川主庙更名为“云峰寺”。“云峰上人”爱才惜文,他将僧房数间让出,兴办义学,名曰“云龙书院”。民国三十七年(年),在当地文人周嘉禾的倡导下,邀众文友集结诗社,取岭上的“云峰寺”和“云龙书院”之意,冠名为“云峰诗社”,成为地区最早出现的民间文学社团,并创办了社刊《云峰诗草》,留下佳作百余首。诗社从兴起到终止,历时不到两年,成员从开始的三五人,发展到十余人。新中国成立后,诗社活动中断。年6月19日,“云峰诗社”欣逢盛世,为整合挖掘现有文化资源,突出文化旅游特色,在“国色天香”挂牌恢复了“云峰诗社”,原县委书记卢也亲自为诗社题写了匾牌和社名。中断了60余年的云峰诗社又逢新生,由龙敦仁、黄世顺、黄蕾、杨俊富等人主持诗社日常活动。诗社复社以来,队伍不断壮大,现有诗社社员40余人,其中有八旬老翁,十龄孩童,他们用诗兴充实平凡生活,用韵律和谐劳动节奏,写诗咏诗成为农民新的精神追求。先后创作出诗词歌赋千余件,同时恢复了云峰诗社社刊《云峰诗草》,有四人出版个人专著,多人在《诗刊》、《人民日报》、《星星诗刊》、《词刊》等国内外大型期刊发表作品并获奖。先贤们的遗韵在这里代代相传,诗歌文化在岭上不断弘扬光大。

“嫂子艺术团”文明遐尔。在县城以东,一座沿山而建的中心集镇,这就是“岭”。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曾名噪全川的川剧名丑王国仁(黄伯寿)就出生在这里,就在这片有着厚重文化根基和底蕴的土地上。又一朵文艺奇葩在悄悄绽放,她就是县镇嫂子艺术团。

年冬天,农村包产到户已走过整整二十年,人们从温饱步入小康。两个月过年,三个月种田,七个月休闲,精神上的空虚,使不少人心烦意乱,一时间,已销声匿迹多年的麻将又死灰复燃,在岭上,几个玩腻了麻将的嫂子聚在一起跳健身舞,想放松放松,平常就爱好音乐、舞蹈的范华秀提议组建一个剧团,利用打麻将的时间去搞演出,这样既有利于身心健康,又文明时尚。经一合计,一支文艺演出队就这样诞生了,全团十几人大都是二十出头三十开外的嫂子,故取名为“嫂子歌舞团”。哪知道,这个全国绝无仅有的“嫂子歌舞团”一演就是十年,从当初的十余人,到今天的三十余人;由当年几块扭秧歌的纱巾、帕帕发展到现在拥有数万元的服装道具;从一群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成为传播文明的娘子军。

嫂子们凭着对歌舞艺术的执着追求和热爱,用她们的勤劳和智慧,顶着各种压力,克服重重困难,没有资金,她们自己筹;没有服装道具,她们亲手做;没有专业知识,她们刻苦练,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从当初只能学跳简单的健身舞,到现在能创编歌舞、戏剧、曲艺全台大型综艺节目。她们有自己的团徽、团歌和团旗,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成为县内一支得力的文艺轻骑队和生力军。

嫂子歌舞团成立十五年来,始终坚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演身边的事、唱身边的人。建团之初,正是农村计划生育宣传的高潮,她们编排了宣传计划生育工作的《三个婆婆拉家常》、《两家人》、《只生一个好》、《地球村》、《夸女婿》等快板、方言、戏剧、小品,部份节目还被电视台《人口广角栏目》搬上了屏幕。年,为配合禁赌工作,我们又创作了《三缺一》等鞭挞丑陋行为的曲艺节目;为配合维权、打假,她们又创作演出了《贾大发》、《不痛,不给钱》等小品节目;在开展“三个代表”思想教育时,我们很快上演了《书记到农家》、《常回家看看》等反映改善党的作风的戏剧、小品;在配合“八荣八耻”宣传和公民道德教育中,她们又上演了《伞下》、《丑媳妇》、《八十万元的妈》这些反应公民道德的节目;正当全社会关注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时,我们又创作演了《纳贤》、《望子成“农”》等反应“三农”问题的节目。为推动当时、当地的中心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受干部群众的好评,许多节目还在省、市、县获了奖。特别是年5·12大地震后,嫂子艺术团在第一时间积极投身到县委、县政府组织开展的“火凤凰计划”活动中,参与到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最前沿。为引导灾民积极抗灾自救,震后一周,她们便创作出了反应抗灾自救的小品《遗撼》,不经意间推动了本土电视剧的发展,翻开了县自创、自编、自演、自拍电视剧的第一页,嫂子们还成为电视剧中的重要角色。一部电视短剧《沒有过不去的河》在全国产生影响。紧接着:又创作表演了朗诵诗:《请你不要遮住我的眼睛》、《你的特殊是我们的幸福》、快板:《三个大嫂说重建》等节目。后来的一段时间,嫂子们个个甘当自愿者,主动加入到县“火凤凰艺术团”,深入到板房、援建单位的建筑工地去义务演出,为凝心聚力、重建家园发挥了作用。在以后三年的精神文化重建、城乡环境整治、幸福家园建设中,嫂子们既是参与者,又是鼓动者,多次在县、市参加专题文艺表演,还拉起队伍到县内各乡镇巡回演出。一幕幕曲艺、戏剧小品:《你家我家》、《环境整治齐动手》,用生活中的现身说法,诙谐活泼地让观众在寓教于乐中摒弃了生活陋习,树立了文明新风。

年,为配合幸福家园建设,嫂子们用特有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将这些理念和发展目标通俗易懂地传达到了广大群众中,一幕《网上邻居》诠释了全县人民的幸福感;一曲载歌载舞的《谣》、《十年辉煌县》,再现了“大和谐、同快乐”的深动场面,为“聚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加快建设三个的宣传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十多年来,她们活跃在城镇、乡村,为群众送戏上门,共演出300多场次,观众达百万余人。可以说,县委、县政府有什么中心工作,我们就编排有什么内容的节目,县内和周边乡镇的大小庆典活动,都有嫂子们的参与。从复县以来,几乎每年县委、县政府的新年团拜会,都有嫂子艺术团的节目,还多次代表市、县、乡镇,参加省、市的各种调演,先后在县以上获名次奖30多次。团员中有省、市音协会员4人,市曲艺家协会会员5人,市舞蹈家协会会员4人,全团人员被破格吸收为县音乐舞蹈协会会员。嫂子艺术团成为镇的文化名片,县一道靓丽风景,多次受到中央、省、市媒体的报道。年《从麻嫂变戏嫂》走进了央视七套的“乡约”栏目,和2013年又分别受到央视“聚焦三农”节目专访。嫂子歌舞团成为各级关注的文化现象。

乡镇文艺活动总结篇8

一、活动宗旨

文化活动开展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主、社会参与”的总体思路,遵循“自愿、普及、多样、灵活、节俭”的原则,挖掘区域文化特色,打造文化品牌,培育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发挥文化工作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提高文化软实力,为沂蒙文化名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为机关党建年活动提供文化支撑。

二、重点任务

2015年,围绕宣传党的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重要主题,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为人民群众搭建丰富的文化展示平台,使文化活动参与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表演更加精彩,群众更加满意。

(一)广泛开展文化下乡。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要立足各自职责,以文化惠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送美术、音乐、戏剧、电影和图书下乡,把优质文化资源送到农村。县文广新局在“一村一年一场戏”的基础上,扩大送戏到村覆盖面,逐步向自然村延伸,争取演出400场以上。要采取业务上辅导、政策上支持、物质上援助等形式,逐步探索文化下乡的新路径,建立以本土文艺团队为骨干,其他社会演出团体为补充,多种所有制、多种演出团体和多种演艺形式有机结合的农村文化活动长效机制。各乡镇街区要通过政府采购或委托、承包等方式确定承接演出团体,根据农村生产和群众需求合理安排演出。要优先选用本辖区演出团体,大力培植庄户剧团,让老百姓身边人演身边戏,扩大群众参与度,提升群众满意率,更多地培养基层文艺骨干。要加强演出队伍建设,2015年每个乡镇街区组建或培植2-3支有一定编排能力、有相对固定演职人员的庄户剧团,每个剧团要有20个以上较高质量、生活气息浓厚的节目。县文广新局根据队伍建设和演出情况统筹落实“一村一年一场戏”配套经费。

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区

活动时间:3月—12月

(二)“山村小事”微电影大赛。为发现微电影创意人才,创作并传播优秀微电影作品,展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最新成果,从即日起,面向全县征集作品,举办微电影大赛。参赛作品时长25分钟以内,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传播正能量,围绕反映我县乡村治理体系、四德建设、城乡环境整治、两区同建、创业致富等题材和原创作品。各级各部门单位要积极发动干部职工参与微电影创作、拍摄,每个乡镇街区至少报送1部微电影作品。要认真组织人员开展创作,让群众演、群众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作品报送时间截止到9月20日,优秀作品在电视台播放,并在国庆节期间进行表彰。

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县广播电视台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区县直有关单位

活动时间:3月—9月30日

(三)开展节庆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重大节庆文化活动,组织专场文艺演出,营造浓厚的节日文化氛围。

1、庆五·一“中国梦·劳动者之歌”职工文艺演出。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组织各企业工会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打造企业文化精品。各企业要立足实际,广泛开展职工艺术节、体育赛事、车间文化展示等活动,实现“年有计划,月有活动,周有亮点,日有笑声”的目标,展现企业管理经营理念和精神面貌,让企业文化产生凝聚力、转化为生产力。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在城北文化广场举办庆五·一“中国梦·劳动者之歌”职工文艺演出,各企业可组织专场演出,也可以提报2—3个节目参加联合展演。演出节目内容要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弘扬主旋律。要体现群众性和广泛参与性,主要形式有声乐、器乐、舞蹈、曲艺、戏曲等,突出语言类节目。

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总工会县文广新局

活动时间:4月下旬

活动地点:城北文化广场

2、庆六·一“放飞梦想”文化活动。举办全县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文艺汇演。各学校、各幼儿园要积极开展六·一文化演出活动,并选拔优秀节目参加全县汇演。

牵头单位:县妇联

活动时间:5月下旬—6月1日

3、庆七·一“我为党旗添光彩”歌咏晚会。各基层党组织要围绕“机关党建年”活动,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积极组织机关干部举办文艺晚会、职工讲坛、美术书法展示等活动,营造朝气蓬勃、精神振奋、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

七·一期间,在城北文化广场举办“我为党旗添光彩”歌咏晚会,以“我为党旗添光彩”为主题,以艺术形式展现党建成效、创新成果和党员服务发展中的典型事迹,以大合唱、节目汇演等形式,歌颂党员先锋、践诺典型和弘扬时代精神。

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

活动时间:6月下旬

活动地点:城北文化广场

4、暑期青少年器乐大赛。暑假期间,举办全县首届青少年器乐大赛,推动青少年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大赛以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展示青少年文艺素养为宗旨,以比赛的形式活跃群众暑期生活,为青少年提供展现文化修养的舞台。

牵头单位:团县委县教体局

活动时间:8月下旬

活动地点:城北文化广场

5、庆祝八·一建军节专场文艺晚会。组织全县文艺团体创作节目,深入驻蒙部队慰问演出,让部队官兵切身感受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人民的拥军传统。组织庆祝“八·一”建军节专场文艺晚会,围绕庆祝“八·一”建军节88华诞,展示人民军队的风采,军民联欢共度建军节。

牵头单位:县民政局

活动时间:7月下旬

活动地点:驻军部队驻地城北文化广场

6、迎国庆广场系列文化活动。国庆节前,举办广场舞大赛、微电影颁奖汇演、庄户剧团展演、专场文艺演出等迎国庆广场系列文化活动。各乡镇街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广泛动员,广泛参与,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及辖区群众踊跃参加。节目不拘形式,内容健康,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各乡镇街区要利用综合文化站、文化小广场、乡村大舞台等文化阵地开展迎国庆系列文化活动,并推荐优秀节目参加全县汇演。要根据农村特点,以加强邻里沟通为重点,鼓励引导群众积极参加健身舞队、合唱队、秧歌队等社区活动。

县文广新局、县体育运动中心、县妇联扶持和培育具有本土特色的广场健身舞队、秧歌队、合唱队,推广文化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创编的12套广场健身操舞。要积极培养活动领军人才,引导广场健身舞跳得更加文明健康、秧歌队更加活泼有序、合唱队唱得更专业上档次。

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

时间安排:9月下旬

活动地点:城北文化广场

(四)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活动。整合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资源,定期免费服务信息,通过免费培训、免费观影、免费办展、免费开放等形式,让群众广泛享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文化资源社会效益最大化。县文化馆要加强文艺创作,组织展览展示、文化交流、文艺演出,搞好节日期间群众文化培训辅导。县图书馆要举办各类读书活动,延长图书借阅、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开放时间。以县图书馆为依托,建立尼山书院,形成“图书馆+书院”文化服务架构,传播国学文化。各乡镇综合文化站要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发挥应有的社会职能;要组织当地文艺骨干、民间艺人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指导村级文化大院、农家书屋、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点规范开放。

牵头单位:县文广新局

活动时间:全年

活动地点: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各乡镇综合文化站

(五)百场文艺辅导培训活动。多形式、多举措培养乡土文化名人、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吸引更多的文化人扎根基层,服务群众。采取到基层分批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各类文艺骨干的培训,提高业务骨干的业务素质和辅导能力。扶持我县群众业余文艺团体,培养文化志愿者队伍,逐步实现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多元化。

牵头单位:县文广新局县文联

活动时间:3月—12月底

活动地点:县文化馆各乡镇综合文化站

文化小广场乡村大舞台

(六)文化品牌塑造活动。各乡镇街区、县直各企事业单位要提供文化活动载体,拓宽活动渠道,丰富活动内容,扩大群众参与面,展示多部门、多层次的文化成果。开展桃文化旅游节、民间秧歌赛、民俗年会、八仙灯展演活动、春节联欢晚会等,推进公共文化活动系列特色品牌建设。各乡镇街区分别培树1-2个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县旅游局

县广播电视台

(七)文艺创作活动。采取内部培养、推荐上级培训、继续教育、学术交流等形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通过举办文化站长培训、文艺座谈会、小品小戏创作研讨会、书画名家创作联谊活动、庄户剧团交流培训会等,年内至少培训县、乡镇街区、村居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300人,每个村居社区、每个县直部门每年要编排2—3个不同形式的原创文艺节目。鼓励各乡镇街区、各企事业单位发挥行业特色,成立行业艺术团、合唱团、舞蹈队、器乐团等;支持群众成立文化团体,积极创作编排具有“本土味”的优秀作品,发现优秀文化人才。积极鼓励各协会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着力在文学、美术、书法、摄影、戏曲、音乐、舞蹈等方面加强创作力量,开展文化服务。积极推出和包装本土知名画家、作家、诗人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知名度。

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

三、具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组织群众文化活动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也是得民心、顺民意、惠民生的重要举措。各乡镇街区、县直各企事业单位和村居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关心过问,并明确一名班子成员靠上,认真组织,及早策划部署,扎实做好全年各项工作。各乡镇街区在明确文化专干、明确专人负责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政策倾斜,进一步鼓励辖区文艺爱好者、文艺志愿者成立民间文艺队伍,开展经常性的文艺演出活动。各综合文化站要加强对村居社区文化活动的日常指导监督,使村居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制度化、规范化,保证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每个村居社区要建立1支以上的文艺队伍,并根据自身实际和群众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年度活动计划,逐步实现每周一次排练、每月一次集中演出,发掘培养人才、锻炼提升队伍,丰富群众生活。

(二)突出特色,保证质量。要把各类文化活动与我县地域文化特色和人文环境结合起来,既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又注重形式的多样化;既有群众性,又突出时代特征,用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文化内容占领文化阵地,真正达到凝聚人心、激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建设活力的热情。县文化馆要摸索建立服务指导机制,加强对民间文艺队伍创作表演活动的指导,不断提高村居社区文艺队伍、文艺爱好者的创作表演水平。乡镇综合文化站加强对文艺队伍日常排练与节目编排的指导,尤其在挖掘本土人才、创造原创作品上下功夫。

(三)通力配合,有序开展。活动的主承办单位要成立活动组织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制分工,严格落实到人,确保各项活动安全有序开展。各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公安、交警、安监、交通、城管等相关单位的沟通、协作,密切配合,认真落实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切实保障各项文化活动顺利进行。

(四)厉行节约,注重实效。要认真贯彻《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等五部门《关于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通知》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和铺张浪费,讲求活动的实际效果。

乡镇文艺活动总结篇9

关键词:群众文化;乡镇文化站;村民;文化变化

中图分类号:G2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254-01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小康水平阶段,在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的过程中,乡镇企业群众文化发展也越来越加受到重视,很多乡镇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更加重视乡镇企业文化,自然,乡镇向左群众文化的发展很顺利地成为了乡镇文化建设的重点。同时乡镇企业文化从过去到现在也有了明显的变化。

一、乡镇群众文化活动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以及精神文化水平加速提高。农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逐步前进,在人们的思维与头脑中形成了更加新颖、创新的群众文化系统,这些都将成为让你们追求更新的文化需要。当前,相关部门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以及精神文化的需求,群众文化事业在高度创新,不断的变化,改变传统的精神文化目标,寻找更加适应新时期的精神文化需求,农民群众在地方政府的正确指引下,并在群众文化工作人员的领导和帮扶下,全力以赴的开展具有十分特色的地方性文化,开展更具有十分新颖的群众文化活动,让农民群众的文化思想意识得到全面的提高。当前,乡镇党委以及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群众文化艺术,相关部门将群众文化工作的各项项目提高了起来。在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相关部门召开重点会议全面制定计划,抓好各部门以及单位文化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并且为群众文化活动创造一个比较的活动氛围以及活动气场,尤其是活动环境。同时相关部门子啊活动中要求全体总动员,搞好活动中的各项文体活动,并且创造更加新颖的条件来丰富群众文化活动,让群众的文化思想得到全面的开放。现状笔者走访了很多乡镇,看到了乡镇群众文化活动有了更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由单一的形式发展到了多元化的形式,在活动内容上出现了更加丰富的项目。在活动范围上从单一的乡村走到了乡村、各户以及乡镇甚至网络上的活动。很多不同的乡镇区域形成了很多大型的、有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基地。现在根据笔者的调查分析看到很多乡镇群体文化活动已经带动了地方的经济贸易,科技文化以及现代化文化活动。由此可见,乡镇群众文化建设发挥了很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新时期的群众文化建设已经给群众文化带了更丰富头脑的新思维以及新思想。现在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弘扬了民族民间优秀的文化,为群众提供了多种群众文化新视野。笔者在调查以及走访中看到,群众文化引起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发展,提升了人们的整体的素质,并且发挥了多层次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看到群众文化的变化让群众精神文明以及物质文明都得到了整体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大家团结意志以及凝聚力。可见,群众文化的变化促进了人们整体生活的提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二、乡镇文化站的作用

乡镇文化站主要是负责群众文化的宣传以及发展工作,是相关部门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以及鼓励鼓舞群众的主导部门,乡镇文化站对于群众文化具有传播作用、开展文体活动等作用。乡镇文化站积极有效的推进农村文化的建设,促进整体群众文化的提高。目前乡镇文化站是开展文体活动的主要实施机构,也是开展文体工作的关键部门,那么这么关键性作用的实施机构怎么样才能全面开展文化活动呢。笔者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总结了几项。首先群中文化站不能单一的追求经济效益,也不能忽略精神文化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群众文化部门的各项工作人员都要高度集中本着负责的心态抓好群众文化工作,同时要努力争取对文化的重视。其次,相关部门可以抓好网络工作,在农村网络还没有达到完全的普及,相关部门要将农村文化网成为群众文化的主导作用,让全国各地的群众文化活动形成更加系统的规模,这样群众的视野就会更加开阔。再者笔者认为适当的给予群众文化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同时还要对相关部门进行适当的稳定队伍,政府要顾全大局,有计划的培养更加有真才实学的群众文化站的工作人员,让工作人员的文化知识以及职业道德都得到全面的提高。最后,笔者认为,文化站应时刻吸收全国各地的群众特色艺术,民间的一些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的根本,如果能将这些根本变得更加专业会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提高。让这些文化不会被遗忘,还会对村民更有感染力。

三、总结

总体来看,群众文化的变化促使农村群众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文化站的变化也提高群众文化的思维。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更加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不仅丰富村民的思想,还能促进娱乐活动,进一步提高生产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文化的需求还会不断的提高。作为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第一时间了解农村工作的形式以及任务积极参加组织安排的各项活动。

参考文献:

[1]红英.探析群艺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主导功能的发挥[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乡镇文艺活动总结篇10

【关键词】文化馆艺术培训延伸服务

县级文化馆在针对基层开展艺术延伸服务方面如何取得实效,一直以来是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一个难题,也是关键所在。在这方面,伊犁州伊宁县文化馆进行了有效探索。伊犁州伊宁县辖20个乡镇(场),总人口42.7万人,建有综合文化站18个。目前,各文化站均配备了工作人员、活动设施及器乐设备。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乡镇文化站不能对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进行有效指导和培训,仅能为基层群众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提供场所。而基层群众在参加各种活动的同时对艺术培训与指导的需求日益迫切。针对这种情况,伊宁县文化馆将艺术培训和专业指导延伸至乡镇文化站,选择骨干,重点培训,以点带面。通过培养骨干,进一步打牢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带动了当地的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1.主要做法

1.1认真选取站点。县文化馆从18个乡镇文化站中选取了温亚尔乡、萨地克于孜乡文化站做为延伸群众文化艺术培训的基层站点。选取这两个乡文化站,首先考虑的是乡党委政府都十分支持文化站工作,人员配备齐全,设施较为完备,运转正常,免费开放成效明显。其次是两个乡都位于国道218线中心地带,交通便利,辐射带动作用强。第三是两个乡的文化站站长和馆内工作人员的素质较好,具有搞好群众文化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1.2基层需求与工作计划相结合。针对基层站点的培训需求,结合县文化馆基层群众文化艺术培训工作计划,在两个乡开设了声乐、美术、民族舞蹈、排舞的培训。培训期间,基层文化站工作人员以及群众文化活动骨干焕发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积极学习,主动请教,认真练习;上课时专心听讲,下课后复习排练,充分表现出基层群众对文化艺术知识的渴求与热爱。

在培训过程中,不仅针对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和群众骨干,而且还利用寒暑假,对青少年进行分组培训,培养他们对群众文化艺术的兴趣,提高他们掌握文化艺术知识的水平。在对重点内容培训的同时,县文化馆也结合自身培训计划,适当安排更能体现群众广泛参与特点的项目。比如针对县文化馆今年重点推广的集体舞蹈——排舞的培训,就是采取扩大范围的方式,吸收更多群众参加,除了在两个乡的青少年中教授,还把邻近乡镇的中老年文艺队也吸收进来,在较短时间内,使更多的群众得到了培训。

通过延伸服务,使文化艺术培训工作找到了落脚点。仅就两个乡多个点的培训情况来看,有50名基层文化站工作人员和群众文化骨干参加了培训,还有50多名青少年也加入到了培训的行列。

1.3培训与绩效挂钩。为了更有效开展基层文化艺术培训的延伸服务工作,伊宁县文化馆加强内部管理,定职责,定任务,定标准,把馆员到基层站点开展艺术培训的课时数、培训学员人次、培训效果以及对基层文化站业务指导成效与绩效考核挂钩,使考核措施有了抓手,落到实处,促使馆员想方设法提高培训质量与效果,并积极帮助和指导基层文化站开展好其他业务工作。

2.取得成效

2.1馆员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一是馆员对自身业务素质的要求提高了。馆员不再吃老本,而是主动地通过自学加强业务能力。二是馆员的艺术培训经验得到快速积累。特别是基层的培训服务对象文化层次有差距,语言有障碍,艺术需求有区别,基层培训工作的难度大大高于县城培训。但馆员们积极克服困难,主动开展培训。随着培训活动展开,培训服务对象人数在增加,范围逐步扩大。通过开展培训,馆员们的培训与指导的经验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加强。三是有利于馆员们了解乡镇基层文化站工作,了解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特别是年轻馆员通过到基层服务,业务素质得到了锻炼,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主动服务基层、帮助基层的意识得到了增强。

2.2乡镇文化站职责功能被重新认识。多年来基层文化站资源被挪用、闲置情况较为严重,且干部群众大多不知道文化站是做什么的,能为群众带来什么样的文化实惠。从去年文化站免费开放以来,虽然有更多群众知道了文化站是一个可以看书、上网、看节目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一个地方,但对文化站的真正功能依旧不甚了解。自从开展艺术培训后,群众对文化站有了更多了解,走进乡文化站的人数较以往大幅增多,其中部分文艺爱好者开始向文化站提出组建文艺队。目前,在县文化馆的帮助下,乡文化站建立了舞蹈队,并且在县文化馆员的指导下,每周都进行训练和排演。

2.3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得到更多满足。基层文化艺术培训取得实效的另一个方面,是得到乡镇学校的支持和欢迎。当前乡镇学校虽有部分乐器,但缺少专业教师。因此在开设文化艺术培训班时学校的积极性很高,不仅负责组织报名,甚至还有教师亲自组织和带领学生到文化站上课。家长们也反映:孩子们到文化站上文化艺术培训班是一件大好事,可以让他们从小就受到文化艺术的培养。针对学校的文化艺术培训班结束后,乡文化站举办了汇报演出,舞蹈班演出了舞蹈,乐器班演奏了音乐,美术班展出了画作,孩子们受到了一次文化艺术的陶冶。

3.几点思考

3.1延伸培训服务点不可贪多而应做精。通过针对乡镇文化艺术延伸服务的实践,县文化馆已出现人力不足的情况,如果增加站点,县文化馆势必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状,人员力量减少了,没那么多精力了,不但培训工作搞不好,馆内其他工作也无法更好地完成。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如何把文化艺术培训做到普及化,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在实践中摸索,既能做到更大范围的普及,又使既有的培训设置更加合理,培训对象不断扩大,培训项目逐渐增多,从而在整体上带动乡镇文化站搞好群众艺术培训工作。

3.2延伸培训的重点是师资培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仅对基层群众进行艺术培训是不够的,如果文化馆馆员不去开展培训,文化站工作人员也要接受培训,这样基层培训在没有馆员参加时也不会停顿。因此延伸培训的重点是对文化站干部或文化站文艺队人员进行师资培训。一种方法是馆员下基层现场教学指导,另一种是集中进行培训,最终使文化站逐渐达到能独立开展群众艺术培训的程度。

3.3延伸培训的目标是挖掘和培养文化能人。乡村文化能人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后在延伸培训中,要着力帮助和指导文化站挖掘、培养一批文化能人,让他们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建立起一支走不掉的文艺宣传队。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