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海洋科学概论十篇海洋科学概论十篇

海洋科学概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8:15

海洋科学概论篇1

随着海上油气开发的不断发展,海洋石油工程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全世界已有2300多套水下生产设施、204座深水平台运行在全世界各大海域。目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正在启动深水钻井、铺管装备等方面的前期研究;我国的FpSo建造速度和建造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深水油气田开发方面已实现了零的突破。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深水油气田开发公用技术平台正在建设中。

2.海洋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海洋深水区域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但我国海洋石油工程自主开发能力和实践经验仅限于200m水深之内,与国外深水海洋石油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尚有很大距离。我校石油工程、机械工程、安全工程、海洋工程等专业均开设有“海洋石油工程概论”课程,对海洋石油开发工程进行系统的介绍,能够全面地讲述海洋石油从勘探到开发的整个过程。但如今海洋石油开发技术日新月异,目前使用的教材缺乏最前沿的技术介绍,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有更前沿的科普知识。在实验教学方面,教学设备比较陈旧,实验学时较少。对于最常用的海洋石油钻采工具,学生也缺乏直观的认识。受限于各种因素,我校对于海洋石油工业所需人才的培养还相对缓慢,因此对海洋石油工程概论课程进行教学体系改革迫在眉睫。

3.海洋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体系改革

3.1以前沿知识介绍为主,优化课堂内容

减少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增加科普性知识介绍,优化课堂教授内容,构建课程新体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对海洋石油工业的热情,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渗透海洋石油开发相关技术的发展动态。制作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参与技术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2以工程培养为本,增加实践教学比重

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验课时量,动画演示海洋石油钻采工艺流程,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中引入科研项目,充分利用现有的科研资源,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3.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教学平台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直观的描述实际海洋环境与海洋石油开发的特点,开发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实验平台,充实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海洋石油工程概论课程的兴趣,加深理解。建立海洋石油装备模型展厅,以模型展示、多媒体演示及展板介绍等方式对多种主要的海洋石油钻采、生产、运输装备进行展示与介绍。目前已有的海洋石油工程实验模型与装备,其中深水防喷器模拟样机由我校机电工程学院老师自主研制开发。海洋石油开发工程技术是当代石油开发工程技术方面的前沿性技术之一,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且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海洋油气开发工程是一门跨学科、跨部门、多领域的技术创新工程,我国海洋石油开发工程领域当务之急就是尽快缩短与国外先进技术之间的差距,使我们的海洋石油开发技术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技术水平,也是海洋石油工业与相关工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结语

海洋科学概论篇2

关键词:物理海洋学;海洋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263-03

美国早期建立的海洋实验室常常面向海洋生物和渔业研究,1905年建立了美国第一个海洋研究所斯库利普斯海洋研究所,1919年华盛顿大学建立了渔业学院。在美苏争霸的上世纪60年代及以后,美国海洋科学得到了飞速发展,海洋研究所不断涌现,沿海多个高校成立了海洋院系[1]。在这个过程中,美国海洋高等教育在培养海洋人才、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维护和开拓海洋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海洋类工作对实践要求较高,因此在职业教育方面有许多函待研究的问题。

海洋学通常分为物理海洋学、生物海洋学、化学海洋学和地质海洋学。物理海洋学从物理的角度来研究海洋现象,特别是海水的物理性质和运动规律,主要包括温盐分布、海气相互作用、海流、海浪、潮汐等内容[2]。物理海洋学通常是海洋学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各种海洋学专业中占重要地位,一般院校的海洋类课程规划中都要考虑开设物理海洋学课程,但国内对美国物理海洋学本科专业设置的教育情况介绍相对较少。

本文主要围绕美国物理海洋学本科教育这个重点,分析了其本科专业概况,探讨了几所大学既有特色又存在一定普遍性的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并介绍了较为新颖的“物理和物理海洋学”专业,利用这些美国院校的课程设置经验为我国未来的海洋类职业教育提供借鉴。

一、美国物理海洋学本科专业概况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的开发与管理需要大量的海洋人才,因此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海洋人才是我国能否从海洋大国变为海洋强国的关键点之一。美国目前在海洋学研究方面属于发达水平,海洋研究单位和高等院校林立,培养的海洋人才也较多。因此,研究美国海洋教育方法对我国开发和管理海洋、发展海洋事业有借鉴意义。

美国版图东西两侧都沿海,涉及海洋研究的院校分布广泛,根据当地和国家的不同需求,有侧重渔业和生态资源的院校,有侧重海洋运输等的海事院校,也有侧重研究自然科学的院校,即使在内陆地区也有部分高校涉及造船等机械类涉海专业(图1)。

在美国教育统计中心的专业划分中,美国高校学位中海洋学专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海洋学(oceanography),属于自然科学类,主要包括物理海洋学和化学海洋学。另一种是海洋科学(marinesciences),可以侧重物理、化学、生物、地质,但绝大多数高校以侧重生物为主。笔者曾根据2008年美国毕业生数据分析发现,美国海洋科学教育分布极不均匀,本科学生主要以海洋生物和生物海洋学专业为主,而物理和化学海洋学相对较少[3]。

根据2011-2012年美国毕业生数据,笔者进行了不完全统计,结果表明自然类(物理和化学海洋学)2012年本科毕业总人数为221人,硕士毕业人数为159人,博士毕业人数为142人,比重分别为42%、31%和27%。在本科毕业人数中,不少毕业生来自两所军校:美国海军学院和美国海岸警卫队学院。排名第三的则是老牌海洋学高校华盛顿大学。

二、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以美国海岸警卫学院和华盛顿大学为例

美国海岸警卫学院创建于1876年,致力于培养海岸警卫队军官,因此在教学特色上有体育和军训的特殊要求。目前,该学院有工程、人文、管理、数学、理科、海事、战略等系,其中理科系开设了海洋和环境科学专业,下面又细分化学、海洋科学、物理三个专业方向。对于细化的物理方向,专业选修课有近海海洋学、海洋环流、海洋动力学等。虽然是理科学位,但是课程设置以培养职业特色的航海军人为目标,重点课程是航海学、体育,专业课程包括气象学、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生物学等主干课程,特色课程包括美国历史、经济学、美国政府等人文学科。其学校的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海军职业的特殊要求,在体育方面要求严格,在实践方面要求学员必须在海上航行一至两年以上。

华盛顿大学创建于1861年,是美国第一个建立渔业系的学校,也是最早建立海洋系的几所学校之一,其海洋学院具有较强的研究生规模。本科海洋学专业有生物海洋学、化学海洋学、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物理海洋学四个方向。理学学士学位需修满180个学分,其中海洋学占23%、理科基础课占31%、理科高级课占11%、其他课程占35%。海洋学课程包括海洋学导论、海洋环流、海洋调查导论、化学海洋学、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海洋学物理过程、生物海洋学、海洋观测实验设计、海洋数据分析等课程。理科基础课包括数学、物理、生物、地质和化学。对于物理海洋学专业本科而言,理科高级课则包括大气科学导论、应用数学方法、微分方程、线性代数、高等微积分、数理统计与概率论、热力学、数理方程等数理课程。表1为2013年该校物理海洋学专业的典型课程设置。

由上述课程设置可见,不同于军校的职业特殊教育模式,综合性大学华盛顿大学具有非常强且全面的学科基础,因此能够开设许多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等方面的理科基础课程,即使在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也各要求学生修满10学分理科高级课。因此,它的课程设置体现在突出数学和物理的深度和宽度,同时借助自身较强的海洋学学术研究实力,为本科生开设全面的海洋学课程,主要为培养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打基础。

三、以传统物理系课程为主的新颖物理与物理海洋学专业

近年来美国高校出现了一种极具特色的新颖办学方法,称之为“物理和物理海洋学(physicsandphysicaloceanography)”学士学位。目前,在全美国只有两所大学开办此类专业,第一个是罗德岛大学,地处美国东北部,有较强的海洋研究生院。另一个是北卡大学威尔明顿分校,开设于2010年。这是美国物理海洋学本科教育的最新动态。

虽然罗德岛大学具有相当强的海洋研究生院,但是它并没有开设独立的物理海洋学本科专业,而是利用物理系,借助海洋研究生院,开办了具有特色的“物理和物理海洋学”专业。表2为2013年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样例。

由课程设置可见,与华盛顿大学侧重海洋学的培养不同,罗德岛大学的课程设置更侧重于传统的物理学教育,提供完整的物理和数学课程,涵盖了几乎所有的传统物理系课程,如经典力学、电磁学、热力学和统计力学、量子力学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选修研究生院开设的海洋学课程,具备初步的海洋学基础。学生在本科毕业之后,既可以继续从事传统物理学,也可以转向海洋学进行专业的物理海洋学研究。

北卡大学威尔明顿分校的专业办学方法类似罗德岛大学,在传统的物理系课程之外,提供流体力学、全球气候变化、物理海洋学、海洋调查方法、地球流体动力学、海洋环流、近海和河口动力学等课程供高年级学生选修。学生通常可以获得普通的物理学位,但是如果对物理海洋感兴趣并有机会进一步攻读更高学位,可以通过在高年级选修一些物理海洋学课程,或鼓励参与教授的海洋学研究实践,获得“物理和物理海洋学”本科学位。该校的物理系属于美国典型的小规模办学,每年毕业人数在10人左右,通过选课机制,让学生在大三、大四等高年级阶段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决定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其灵活机动的模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四、小结

培养海洋人才是现阶段国内各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建设专业和培养人才要适应社会需要。美国物理海洋学本科人才培养以职业特色和沿海普通高校为主。华盛顿大学作为传统方法的代表,开办科目齐全的物理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和化学海洋学等方向的综合性海洋专业。对于一些物理学科较强海洋特色较弱的高校,例如北卡大学威尔明顿分校,则采用较为灵活的方法,考虑与就近的海洋研究所联合办学,结合研究所的研究员力量和实践机会,开设类似“物理和物理海洋学”这样的专业,本科以传统物理系课程体系为主,海洋研究院所开设海洋专业选修课程,让学生在本科高年级阶段接触海洋科技,在后续研究生阶段可以选择走物理海洋学或者纯物理学的道路,这也是近几年美国较为新颖和少见的一种办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继先.美国海洋科学发展的历史概况[J].海洋科技资料,1978,(3).

海洋科学概论篇3

论文关键词海洋软实力构成要素

海洋是世界格局中增强国家地位,获取政治、外交发言权的重要领域。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海洋权益联系日益密切,同时,为了争夺海洋资源、海洋空间等,国际海洋权益斗争也日益加剧。在相互依存、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国家要想实现利益诉求,需要更加注重海洋软实力的提升。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软实力研究成果的借鉴,确定了海洋软实力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海洋软实力的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

一、海洋软实力的概念

(一)国内外软实力概念的梳理

为了更好地研究海洋软实力的构成,首先要对软实力这一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软实力”最早由约瑟夫·奈提出,他将“软实力”概念阐述为“一种通过让他人做他人自己想做的事情而获得预期结果的能力”,“一种通过吸引而非强迫获得预期目标的能力”。主要包括文化的吸引力、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政策的吸引力以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国际政治议程的能力。目前,对于约瑟夫·奈关于“软实力”的阐述,各国学者尚未达成统一,其观点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类:

1.从软实力形态和构成要素的角度来定义。贝茨·吉尔认为,软实力主要来自于文化、政治和外交等软性因素的力量。阮宗泽认为,“硬实力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软实力所指的就是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力、文化力、外交力等软要素。”“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物化,而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庞中英认为软力量可定义为:非物质的、无形的力量,包括奈举例的那些美国“软力量”,例如意识形态、文化、价值吸引力;国际结构性力量,指在安全、生产、金融、知识等国际结构中拥有的权力;与军事或者战争力量不同的外交(主要是谈判)力量。

2.从软实力与外部世界互动的角度来界定。郭树勇从国际政治社会学的视角对软实力进行了界定,他认为,“软实力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能力,即合秩序性发展的能力、对战争施以合法性限制的能力,以及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能力。”这种看法实际上是从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互动来分析软实力包括哪些能力,而不是从内部角度分析软实力的构成。

3.从资源的运用方式上来说明软实力。詹姆斯·特劳布认为,软、硬实力这种两分法本身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它没有考虑到军用直升机和航空母舰也可以产生软实力。如今,美军是开展所有工作的工具——战争、外交、社会政策和人道主义救援。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运用军队。简而言之,软实力不一定是软绵绵的。这种披着坚硬外壳的劝诱可能比通过典型工具展现的软实力(尤其是通过流行文化表现出来的软实力)更加有效。詹姆斯·特劳布的观点表明,对硬资源的运用方式决定了这一资源的运用效果和属性,军事资源用于战争时,它实现的是硬实力的效果,军事资源去救援救灾、推动友好交往时,则会发挥软实力的效果。

上述关于软实力的看法,各有所长,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软实力进行了分析。但仅仅从某一个角度来界定软实力,难以客观的反映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完整情况。要更客观、更全面的定义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应同时关注构成软实力的资源、对资源的运用以及运用的结果三个方面。通过对这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可以将国家软实力定义为:一个国家对拥有的资源通过柔性方式运用,获得他国理解、认同与合作的能力。

(二)海洋软实力概念的界定

海洋软实力从实质上讲是国家软实力的一种,国家软实力追求的是国家权益,国家权益包含很多组成部分,而海洋软实力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一种,它所追求的就是众多国家权益中的海洋权益。因此,对海洋软实力概念的界定可以建立在国家软实力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家软实力概念的借鉴,可以将海洋软实力定义为:一个国家对拥有的资源通过柔性方式运用,获得他国理解、认同与合作以维护和获取海洋权益的能力。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强调软实力来自于对资源的运用。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即使拥有再多的资源,如果不能够被其他国家所了解和认知,就无法对其他国家产生吸引力、同化力、感召力。以海洋文化为例,不是拥有了悠久的海洋文化,就具有了软实力,软实力是海洋文化被有效地运用而产生的结果,所以海洋文化本身不是海洋软实力,它只是海洋软实力的基础、海洋软实力的来源。

2.强调运用资源的方式是柔性的。无论是什么资源,必须运用柔性的方式,才有可能实现软实力的效果。虽然是软资源,但运用方式不是柔性的(比如交流、沟通、宣传、合作等),也无法达到软实力的作用。比如想推广一个国家的海洋价值观,虽然海洋价值观是软资源,但如果采用强迫、威胁等方式传播,达到的作用肯定是适得其反,此时的海洋价值观所发挥的效果就不是软实力。

3.强调软实力的来源涵盖所有的资源。不论是硬资源(军事、经济、科技等),还是软资源(文化、价值观、制度、政策等),只要运用方式得当,都能够产生吸引别国的力量。比如前文所提到的美国军用直升机和航空母舰,当它们投入到沿海地区人道主义救援任务时,军队此时所发挥的作用就是海洋软实力了。所以,即便是军队,这种传统意义上的硬资源,同样可以赢得民众的好感和国际社会的认可,发挥海洋软实力的作用。

以上对海洋软实力的界定方法既可以避免在海洋软实力研究过程中对资源进行不必要的软、硬形态的机械划分,因为有些资源无法进行绝对意义上的软、硬形态划分;同时还可以避免仅从某种或某几种资源的角度(如文化、制度等)去认知和界定海洋软实力,有助于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海洋软实力。

二、我国海洋软实力的构成要素

海洋软实力来自于资源及对资源的柔性运用过程。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可产生海洋软实力的资源多种多样。学界通常认为软实力来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有威望的外交政策及国际影响力等,即文化、政治、外交三个方面。其实,软实力也可以来自经济、军事和科技等方面。虽然不同的资源在软实力的形成中会有紧密而复杂的内在关系,但不容置疑的是,每种资源在软实力的形成中必然有其的独特作用。中国的发展不能只是硬实力的发展,还要重视历史文化、教育状况、法治水平、政府效能等软实力的综合建设。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国家利益的多向度化和新的竞争模式要求海权建设更加注重软实力的培育。接下来,本文就从政治、文化、外交、经济、军事、科技资源及其运用六个方面阐述我国海洋软实力的构成。

(一)政治资源及其运用

对于现在的国际海洋制度,中国应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来面对。在遵守已经签署的海洋条约、公约和协议之外,更要加强对国际海洋法的研究和利用,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使我国在国际性海洋法律文件形成过程从一般参与转为积极介入,把本国的利益诉求借助国际法的规则反映出来,从而实现维护国家海洋利益的目的。同时,面对岛屿领土主权争端,要加快国内立法,使海洋边界划定更加明确,通过法律途径避免海上冲突,确保我国海洋权益的实现。

(二)文化资源及其运用

与美国、日本、俄罗斯等海权强国相比,我国的海洋意识还比较薄弱,缺乏海洋文化传统。郑和远航的主要意图是宣扬国力,近代海军现代化试验也只是为了应对列强炮舰政策,它们都不是海权意识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海外贸易和合作增加,我国对海洋在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是国民的整体海洋意识还有待提高。中国需要把海洋教育的内容注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去,通过互联网等传媒工具引导民众讨论和传播科学海权观,使我国民众更加关注海洋资源、海上交通安全等海洋权益问题,以此来推动我国海洋权益的实现。

(三)外交资源及其运用

中国一直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和交流。以南海问题为例,中国没有使用武力来加强自己在南海主权主张的倾向。中国目前利用的是海洋软实力,包括对地区国家提供能力建设帮助,积极参与一系列的海洋和环境倡议,比如东亚海环境管理伙伴关系计划、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南海项目,以及在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海峡实施的维护航海安全和环境保护合作机制。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有意愿实现“基于国际法、不使用武力和谈判解决纠纷原则更全面地融入区域关系系统”。

(四)经济资源及其运用

海洋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和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其在国家gdp中所占比重将会越来越大。海洋产值的不断上升已使海洋经济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我国要不断提高对海洋的开发利用能力,拓展海洋产业链,加大海洋产业项目支持力度,打造有优势的海洋产业,通过海洋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使我国的海洋产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加强与其他各国的合作,实现经济效益、国际关系的双赢。

(五)军事资源及其运用

在解决国家争端和保障国家利益的过程中,军事资源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战争时期,它可以保卫国家不受外敌侵犯。而在和平时期,它可以发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作用。为了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我们要不断加强海军的战斗力,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作为我国和平发展的后盾,并更加有效的参与到国际维和、国际救援等行动中去,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军队是威武之师,更是文明之师、和平之师。

(六)科技资源及其运用

海洋科学概论篇4

关键词:海权论;科技;发展;演变;信息化时代

中图分类号:D81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4-9479.2012.03.001

海权论自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大国兴衰联系在一起。海权论的鼻祖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在其传世之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的序言中就指出:“海权的历史,虽然不全是,但主要是记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斗争”[1]。国家间斗争的成败直接影响当事国的兴衰,甚至是存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海权的历史也是一部大国兴衰史。马汉进一步说明:“海上力量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军事史。在其广阔的画卷中蕴涵着使得一个濒临于海洋或借助于海洋的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秘密和根据”[2]。当前中国面临的最大战略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和平发展,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关于中国海权问题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回答:什么是海权?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海权?中国如何运用海权?

1海权的概念界定

海权一向是个模糊的,没有明确定义的概念。美国学者埃瑞克·格罗夫甚至认为:“海权对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事情”[3]。马汉认为,海权是海军运用的结果,是海军战略的产物,不同的海军战略决定着海军的特征。强大的海军必须与正确的海军战略相配合才能够最终实现海权[4]。也有学者认为马汉在其著作中并未明确界定过海权的内涵,他是用各种形式的历史范例和评论来揭示海权的实质。一般认为,马汉所说的海权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狭义上的海权,就是指通过各种优势力量来实现对海洋的控制;另一种是广义上的海权,它既包括那些以武力方式统治海洋的海上军事力量,也包括那些与维持国家的经济繁荣密切相关的其他海洋要素[5]。

国内学界对海权概念的解释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丛胜利和李秀娟认为,海权是一个国家诸项海洋权益的总和。它包括,国家对一定海洋空间、海洋通道、海洋资源的领有权、使用权和管辖权,开展海上生产、海上贸易、海上交通活动和海上军事活动的自由权[6]。刘中民认为,现代意义的海权概念简单地说就是国家的海洋综合国力,是衡量国家海洋实力和能力的重要指标[7]。刘宝银从概念内涵出发,把海权分为狭义海权和广义海权,狭义海权是指对国家领海及其上部大气层空间、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具有实际管辖和自卫的能力。广义海权是指国家除对本国领海具有实际管辖与控制能力外,并具有对一定的公海、国际海底区域自由航行、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权利[8]。章示平从功能角度出发,将海权分为军事海权和综合性海权。他认为军事海权是指交战一方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海洋区域的控制权。综合性海权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海洋区域的活动自由权[9]。陆儒德认为海权是指一个国家具有的控制、开发和管理海洋的一切现有的和潜在的能力和力量的总和[10]。张文木认为海权是指国家“海洋权利”(SeaRight)与“海上力量”(Seapower)的统一,是国家概念的自然延伸[11]。倪乐雄则认为,海权的概念是国内外学术界长期约定俗成的,通常意义上是指一个国家运用军事力量对海洋的控制能力,这种能力的直接体现者就是海军[12]。史滇生认为,海洋权益是国家对一定海洋空间、海洋通道、海洋资源的领有权、使用权和管辖权,开展海上生产、海上贸易、海上交通运输和海上军事活动的自由权。这些权益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海权[13]。巩建华认为,海权指一个国家对本国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的实际管辖能力、控制能力和防御自卫能力,以及在特定海域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权利[14]。

综上所述,海权是一种以国家利益为核心,以大战略为出发点,以战争、法律、谈判或合作为手段,以海上实力为基础,以控制海洋为目的的一种带有综合国力性质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得失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大国的兴衰。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大国,中国必须获得这种能力,即海权。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每个国家有其自身的情况,发展海权不能机械地照搬统一模式。举例来说,马汉海权论指导美国发展了一支举世无双的强大海军,并使美国走出美洲,最终在全世界建立起霸权。德国、日本以及后来的苏联接受了马汉的海权论观点①,也发展出强大的海军,然而这三个国家却并未因此实现其夺取霸权的国家战略目标,反而使自己的国家要么蒙受战败之祸,要么沦为他国的附庸,甚至是分崩离析,不再作为一个国际关系行为体在国际体系中存在。其中原因,发人深思。

2关于中国海权建设的思考

中国虽然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时间内并非是一个主要的海权大国,但是海洋对中国来说意义重大。马汉曾指出,“对中国以及其它拥有海岸线的国家来说,海洋是发展商业的最有效的媒介——物资交换使国家通过对外接触获得更新,从而保持、促进它们的勃勃生机”[15]。

海洋科学概论篇5

1大学生海洋意识培养的相关理论基础

11海洋意识的相关理论概念

截至目前,学术界尚未对“海洋意识”有较为公认的理论概念。然而,不管从何种角度界定海洋意识,从本质上说,海洋意识是特定历史时期人海关系观念的综合表现,是公民个体和各类社会组织在长期的涉海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战略价值和自然规律的认识。

12大学生海洋意识的内涵及培养的重要性

2016年11月4日,国家海洋局对外公开《2016年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mai)研究报告》。评估结果显示,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意识发展指数平均得分仅为6002,勉勉强强过了及格线。国家海洋局将以“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为衡量指标,评估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的工作成效,并针对国民海洋意识提升工作提出6点建议。其中,强调要增强基础,继续完善海洋意识学校教育;要深化研究,持续掌握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态势。

大学生树立的海洋意识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海防意识或海权意识,而是涵盖社会生活及日常生活诸多领域的海洋意识。至少应该涉及海洋强国战略意识、海洋国土和海洋权益意识、海洋安全和国防意识、海洋管理和海洋法制意识、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经济意识、海洋生态环保意识、海洋科技和海洋文化意识等范畴。

2高校涉海二级学院原生传媒机构成立的必要性

2015年7月广海水院凭借“基于南海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水产学科”项目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为了进一步弘扬广海水院的办学理念、总结教学科研及学生工作经验,发掘教学科研及学生工作特色,及时向全院同学精准传播水产界的最新发展动态,加深校友和母院的联系,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学院将原团委学生会宣传部和院刊部进行资源整合升级,于2016年4月14日创建了水产传媒中心,力争建成为立足广海水院,服务院党团学,传播水产前沿,加深校友联络的综合性融媒体服务中心。本中心下设舆情监控组、网站管理组、微博微信组、音像制作组、文字编辑组、海报LeD组六个小组以及通讯员人才库。

作为水产传媒中心的创始人、指导老师,笔者对海洋和水产的情愫由来已久。毕竟,笔者曾任职于中国渔政广东总队湛江支队东海大队,曾常随执法船出海巡视和执法,对近海渔业和水产养殖业有较深了解。后来,到韩国国立交通大学留学读研,尤其是在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实习期间,亲眼目睹了韩国在完善海洋航运业、海洋港口等基础建设以及制定海洋环保方案的前提下,深入将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作为其海洋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在发掘公海深海域海洋资源、培育海洋生物工业、研发海洋能源等方面早已发展到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得益彰的高级阶段;日本更是将这些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分层次普及,国民的海洋意识遥遥领先于我国。因此,笔者深感机遇与挑战并存。

3高校涉海二级学院原生传媒机构的建设成效

以水产传媒中心(以下简称为“水传”)为例,创立一年以来,在大学生海洋意识宣传报道教育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

从下设部门职能角度来看:第一,在舆情监控建设方面,水传动态掌握和分析学生舆情、水产界发展动态,提供分析报告;第二,在网站管理方面,水传除了抓好传统的学院官网建设,在全校评比中名列前茅,还牢固树立融媒体传播海洋意识的理念,积极探索推进“易班”建设,一方面是学生和老师易班注册率、实名认证率、班级群覆盖率自始便领先于校内其他学院的同类宣传机构;另一方面是公告、热门话题、资料库文件、调查问卷和轻应用在数量和质量上都稳步提升,关注度持续走高;尤其是引导学生积极使用易班平台中的“优课”功能,推荐海洋意识相关的热门课程和精品课程给学生;第三,在微博微信建设方面,目前水传同时负责运营着?w院团委学生会和中心的两个公众号和两个微博。根据学校公布的评比结果,无论从总推文数、阅读数、分享数、点赞数的数据来看,还是从推文分类(如讲座、学术报告类,宣讲会、竞赛类,交流会类,大事件通知类)综合指数来看,中心都领先于兄弟学院;第四,在音像制作方面,中心在各类常规较大活动中均已达到音像制作配套宣传。目前,水传正在探索最新的VR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于广海水院的特色赛事:生态鱼缸大赛;第五,在文字编辑方面,水传与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建立合作关系,由该协会提供更多的传媒技能及平台支持。目前,组委会的合作媒体之一,水传培养出的学生采编团队已成功对接中国国际水产博览会和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较为出色完成任务;第六,在海报LeD及人才库建设方面也潜移默化地表现海洋意识和水产意识元素。

从大数据统计来看,在这365天期间,水传的各个平台总共推送了457篇资讯,日均125篇。其中,体现海洋意识的资讯为248篇,占比过半。

在周年庆之际,水传根据建设成效推出系列报道《水产的名义》(共10篇),并凝练出“水传精神”和“水传训诫(又称水传三力)”,以凝聚共识,迸发精神动力。

4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宣传工作的建设瓶颈及努力方向

有学者研究主张:海洋新闻话语权就是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媒介关于海洋意义诠释的一场争夺之战。当前最基本和最关键的问题是关于对“海洋国家”与“陆地国家”这样一对二元对立概念的结构。[5]作为海洋大学涉农涉海二级学院原生的传媒机构,水传责无旁贷。但激情与喧嚣的背后,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

41海洋意识传播主体、客体及资讯来源的局限性

作为国内高校首个旗帜鲜明提出“水产传媒”概念的原生宣传机构组织,水产传媒中心在成立之初便将传播主体定位为具有水产学科知识背景的学生和老师。此举始于我们坚信只有更多的有海洋和水产学科背景的人士站出来,坚持发出专业的、理性的和权威的声音,正面地传播海洋意识和水产意识才能取得更高的普通民众关注度,而更高的普通民众关注度又反作用于海洋传媒和水产传媒,鞭策我们更加科学地、客观地传播海洋意识和水产意识,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乃至倒逼传统主流媒体加大海洋领域的报道篇幅,加快平衡我国大陆文明(数千年黄土农业文明和近百年现代大陆工业文明)与海洋蓝色文明的严重不对称。

然而现实来看,有别于文学院和信息学院学生的专业性或就业的刚性需求,涉农涉海学院融媒体运营团队中的学生可能是出于兴趣爱好、好奇心或者责任心而参与学院的宣传工作,传播海洋意识短期内来看仅仅是担当的体现;教师队伍的主要工作则在教学及科研,尤其我们水产学院是研究型和应用型见长的学院,在教学大纲没有明确将传播海洋意识作为考核指标的前提下,他们依旧潜心于科研而无暇顾及宣传,甚至某些年迈的习惯于默默无闻严谨治学的老教授在某些情境下对新媒体传播还持反感态度。因此,这种磨合并非短期内能轻易完成的。

羽翼未丰的水传传播客体目前还主要局限在在校青年大学生和教职员工,即大部分影响力仅在大学校园内,校外影响力也主要在校友群体。

资讯来源虽然主要提倡原创,但是水传毕竟是校园公益非营利性组织,难以和市场上的传媒公司、出版社等在稿酬方面相提并论。对教师水产科研成果的宣传,出于知识产权保护考虑,也只能是等其在传统权威机构获奖或公开发表后再申请授权转载。

42海洋报道诠释框架努力方向

目前,广海水院现设水产养殖系、海洋生物系和海洋渔业与科学技术系,有水产养殖、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和水生动物医学4个本科专业;水产养殖、海洋生物、渔业资源和捕捞学4个学术型硕士授权点及1个农业硕士(渔业领域)专业学位点;水产学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围绕学科优势,水传今后将从经济发展、文化娱乐、科技进步、渔业农业、灾难事故、交流合作6个方面来完善海洋意识宣传报道教育体系。

第一,经济发展方面。在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顶层设计下,在学校所在地湛江市正在建设环北部湾中心城市的区域格局中,水产传媒中心将继续把握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被誉为“中国海洋第一展”)和中国国际水产博览会两大展会永久落户湛江市的天时地利,加快培养更多的具备水产学科背景的学生记者,锻炼其自身传媒技能,积极参与海博会和水博会深度报道,而不止步于初期的猎奇状态。

第二,文化娱乐方面。无数的事实证明,硬邦邦地将政治性很强的海洋政治灌输给“95后”大学生往往收效甚微。水传将继续以融媒体视角,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宣传生动有趣的海洋文化,如休闲渔业、滨海旅游等,促进海洋意识更贴近日常生活、更引领休闲时尚。

第三,科技进步方面。一是要继续加深与学院科研人员的交流,增进互信,努力早日实现通过水传的平台同步学院科研的最新成果;二是结合近年来学院考研率和录取率呈爆发式增长的良好势头,创新宣传表彰考研先进学子的方式,树立典型,让水产优秀学子用现身说法来感染身边同学,精准传播海洋蓝色意识。

第四,渔业农业方面。海洋渔业农业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最具历史年份、最具功能基础的领域。如何与时俱进地将其报道诠释得合乎新生代审美而不拘泥于强调养鱼养虾而脚丫腥臭、皮肤黝黑的艰苦卓绝,值得新一代水产传媒人深思。水传将尝试研发海鲜水产选购app,让指尖与舌尖同样流行起来。

海洋科学概论篇6

深海,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生存空间。然而这个世界,只有5%的海底被详尽地描绘出来,还有上千万的深海物种在等待被发现。科学家估算,近25年来,每2周就有1个深海物种被发现;20世纪最震撼人心的发现并不是我们热衷的太空,而是在海洋的中心。本书展现的,就是这个新奇的、不断丰富的世界。

这些靠深海潜航设备获得的美轮美奂的图片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眼球,冲击着我们的传统观念。我们原以为,寂静深沉的海底,必然是一片黑暗。事实上,无数散发生物光的生命,占据了深海动物的大部分。散发生物光,是它们生命的本能。你看管水母,它的捕食过程犹如燃放烟花般绚烂。

我们原以为,陆地上的物种形态已足够丰富多彩,然而在海底,深海动物动人的身姿,多得令人无法想象。鹦鹉鱿鱼、宝石鱿鱼、海天使、幽灵蛸、红面具水母……在本书中文版制作过程中,编辑、制版和印刷流程中的许多年轻人都爱上了一个极可爱的深海小动物,它有一个非常贴切、有趣的名字――猪屁股虫。

我们不由得会爱上这个美丽的、充满未知的世界。这也是本书作者的初衷。克莱尔・露芙安(Clairenouvia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海洋大使。作为一位资深科学家,她一方面参与到认识这个神奇的生命世界的过程中,另一方面也看到由于人类行为的破坏,深海世界的一部分在尚未为人知的时候就已经被摧残。比如需要近万年才能够形成的深海珊瑚礁,却因深海拖网作业的伤害在迅速消失。作者在众多科学家的支持下,将精心编写的这本画册呈现给大众,因为她坚信:人类只有认识并爱上某件事物之后,才会用心去保护它。

阅读本书时,请一定不要忽略每个画页切口处似乎是漫不经心留下的蓝色线条。那是刻度尺,对照一下,你就马上可以知道本页的海洋动物是在哪一个海洋深度被发现的了。

管水母

猪屁股虫

z《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英]温・哈伦编著,韦钰译,科学普及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定价18.00元

2009年10月,10位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在苏格兰罗蒙湖举行了研讨会,会后形成报告。报告中提出了在中小学对所有学生进行科学教育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指出,中小学的科学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学习有关科学知识的大概念和有关科学本身的大概念,使得他们能够理解有关周围世界的科学知识,并对科学的应用做出有依据的决策。为了真正达到理解的水平,学生需要具有令他们感兴趣、能够吸引他们投身其中并与他们的生活相关联的学习经验。这样,促成了《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这本书的形成。书中提出了科学教育应遵循的十个原则和基础教育中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十个科学概念以及四个关于科学的概念。

本书由韦钰院士翻译,并得到院士和教育工作者的联手推介:

胡启恒(中国工程院院士)――一本了不起的书。树立了科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骨干地位与价值。其振聋发聩的作用在于唤醒我们重新认识一个基本的、紧迫的、长期受错误认识误导的问题:科学教育对于所有的人都是不可缺少的,并非只是为了未来的科学工作者。拥有受到良好科学教育洗礼的国民,才能拥有未来,成为有竞争力的国家。

贾欣(小学科学教研员)――这本书让我能够跳出课堂,从更广阔的空间来审视自己对科学课的理解。它让我知道“亲近蚂蚁、摆弄磁铁、仰望星空……”不再是单一的学习活动,它将成为学生学习科学历程中向“bigideas”进发的一个发展点。

z《为了人人晓得相对论》,[美]马丁・加德纳编著,麦林译,科学普及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定价:13.50元

海洋科学概论篇7

有一个必须提到但游离本文主题的一个问题,就是中文概念的产生。因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差别,我们往前追述概念产生的历史时,常常不能准确“衔接”,繁生歧义。比如“边疆政治”古人叫“边政”,起码明代嘉靖时期陕西监察御史张雨就写过一本书叫《边政考》,但可以肯定今天的“边疆政治”决不是过去“边政”的白话,可是,在民国时期,就是产生了“边政学”这样一个学科,吴文藻先生就曾在1943年《边政公论》发表《边政学发凡》一文,那时,人们还公认“边政”是相对“内政”的一个概念。显然,今天“边疆政治”的含义远远超出了“内政”,时下,有些人为显示学科渊源,仍然建立“边政系”、“边政研究所”,如同今人穿着长袍马褂,早已时过境迁。马大正先生屡次谈到他的夙愿就是创建“中国边疆学”,没有提创建“中国边政学”,是因为他知道“边疆”范畴的现代意义。

从逻辑角度分析,“边疆政治”就是“边疆学”的理论核心,创“中国边疆学”,必先创“中国边疆政治学”,它们的关系犹如电和灯。但在创立“边疆政治学”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与传统“边政学”的关系。事实上,边疆是一个变动的客观实体,“变动”就是政治,所以,今天的“中国边疆政治学”完全是在彻底变化了的政治制度下研究边疆,它的观念、方法、理论乃至提供理论支持的对象都是不同的。这与多种版本的“边疆历史丛书”根本不同,因为,从制度、管理、军事、文化、交通、民族角度把“历代边疆经略史”都写出来,只是划了几条“纵线”,而事实是边疆政治拐了一个180度的曲线,如果没有新的中国边疆政治学,边疆历史研究不会上升为“中国边疆学”。目前的边疆历史研究成果丰富,系统理论建树不多。这个问题说明目前研究边疆历史的多,研究边疆政治的少。

发展“边疆政治学”遇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民族学、政治学”的关系。从1990年周星出版《民族政治学》后,“民族政治学”就没有兴旺起来。问题的关键是这个看似“顺口”的名称很难清晰地确立自己的学科领域,因为,无论从民族学范围还是政治学范围,对民族政治范畴的研究被这两个传统一级学科瓜分完毕。周平试图换一个角度,以《政治民族学》实现“突围”,结果也不十分理想。在民族学范围内过于倾向政治时容易被既有的一些看法干扰,在政治学范围内过于倾向民族学时容易受西方实证主义理论诱惑。而只有“中国边疆”+“中国政治”,才是一个理论体系而对一个客观的研究对象。这个问题说明,“边疆政治”研究面临的尴尬境地,很少有专门的研究成果。

然而,来自交叉学科的理论难题有时是一件好事,特别是“边疆政治”研究恰好遇到中国国力快速增强的时机,促使“中国边疆政治”理论的分支研究得到快速发展。显然,近几年,中国边疆地区跨界民族与地缘安全问题、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问题越来越突出,学者们从“边疆政治”的角度研究这些问题,在2011年公开出版的下列作品,就是很有代表意义的。

宏观理论方面。陈霖的《中国边疆治理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要对中国边疆一词概念下出一个新定义,赋予其“地理意义上的边疆、历史意义上的边疆、民族意义上的边疆、宗教意义上的边疆、认同意义上的边疆、陆权意义上的边疆、海权意义上的边疆、发展意义上的边疆、国防意义上的边疆”九种含义。要对中国边疆问题的范围给出一个新界定,解析出“边疆民族问题、边疆宗教问题、边疆认同问题、边疆陆权问题、边疆海权问题、边疆发展问题、边疆防卫问题”七个方面的问题。要对中国边疆治理模式作出一个新选择,倡导实施“族际主义与区域主义并重、族群主义与国家主义并重、梯度主义与地缘主义并重、微观主义与宏观主义并重、统治主义与治理主义并重”五个并重模式。

海疆方面。张良福的《让历史告诉未来:中国管辖南海诸岛百年纪实》(海洋出版社,2011年1月1日),以资料选编的方式,真实记录了南海诸岛百年历史上发生的标志性的重大事件,如1909年清朝政府谈判收复东沙群岛、巡视并命名西沙群岛;1946年中国政府接收西沙、东沙、南沙群岛;1956年台湾再次派兵进驻南沙群岛———太平岛;1974年人民海军进行西沙群岛自卫反击作战;1988年人民海军进驻南沙群岛6礁;历届中国政府命名、审核、重新公布南海诸岛地名等。

刘宝银、杨晓梅的《中国海洋战略边疆———航天遥感、多国岛礁、军事区位》(海洋出版社,2011年6月9日),着眼于“信息边疆”的新理念,以新的海洋防卫观、国家海洋安全战略与空间信息技术的视角,就环中国多方位岛群,并涉及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韩国与朝鲜等多国,即南海周边、东海东部、黄海东侧等,数以万计的大、小岛屿,岛间海峡与水道,以七个区段由北向南,抑或由西向东,进行了目标的空间信息融合与量化,并对其地理价值图文并茂地逐一进行了阐述。并就岛礁信息,表述了基于GiS海岛警示系统的设计要点。

金永明的《海洋问题专论》(第1卷)(海洋出版社,2011年4月1日),为作者近6年来研究海洋法、海洋问题后,公开发表的主要独立论著的集成之作。内容包括海洋法的基础理论、东海问题、国际海底制度,以及中国应对海洋问题的政策与法制建议。《海洋问题专论》内容基本囊括了近年来国际社会关注的海洋热、焦点问题和理论前沿。特别涉及了中国的国防安全和海洋安全问题,包括东海海域划界争议问题、专属经济区内军事活动和军事演习问题、外大陆架问题、岛屿制度以及争议解决制度等。相信《海洋问题专论》的出版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解决海洋问题有一定的助益。

陆路边疆方面。聂宏毅的《鼎定国疆———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边界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7月),运用“权力转移”理论,采用历史文献法与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从陆地邻国的政策属性对中国处理领土争端时的态度影响这一角度,系统地研究中国与陆地邻国领土争端问题。同时,运用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对影响中国态度成因的其他主要竞争性解释变量进行逐一剖析,实证分析了中国在处理与陆地邻国的领土争端问题时“宽和与强硬”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成因。

靳尔刚的《边界路漫漫》(商务印书馆,2011年7月1日),研究了从1995年年底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勘界工作会议,成立了勘界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国的勘界工作进行了部署,广大勘界工作者经过努力,勘定了陆地省级行政区域界限68条、总长6.24万公里;县界6300多条、总长41.6万公里,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靳尔刚先生长期任职于国务院勘界工作领导小组,亲身经历了我国正式勘界以来的全过程,《边界路漫漫》是作者长期勘界实践积累的感想和心得,作者撰写《边界路漫漫》,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勘界情况,了解广大勘界工作者的艰辛。《边界路漫漫》对于我们了解勘界工作的内容、勘界工作的重要意义有很大的帮助。

海洋科学概论篇8

关键词:海洋环流动力学;教学内容;问题和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214-02

海洋环流是风海流和热盐环流的统称。广义上讲,风海流是指风引起的海流,一般发生在上层大洋(海面到1000米水深层),而热盐环流则是由于海水温度(热)和盐度(盐)变化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匀所产生的密度流,形成于南北两极,构成了世界大洋的深层水。海洋环流动力学作为物理海洋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重点关注海洋环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怎样发展的?或者说其背后的动力机制是怎样的?它是物理海洋学最为重要而且应用最为广泛的研究方向。事实上,舰船航行轨迹、鱼类洄游周期、污染物迁移方式、气候变化规律都离不开海洋环流的影响。正因为海洋环流与国防建设、航运安全、渔业生产、气候变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其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并建立成熟可靠的预测技术,这对于我们认识海洋、利用海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海洋环流动力学》作为一门课程,就是把相关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研究方法和最新进展介绍给学生,拓展具有海洋学专业背景(不仅仅局限于物理海洋学专业)的学生的研究视野,提高其认识海洋、了解海洋的综合专业素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涉海专业院所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发展壮大,在这众多高等院校中,只有少数几所高校如中国海洋大学和厦门大学具有开办涉海专业课程和培养涉海专业人才的传统和经验,而大多数新生的海洋院校基本上都是借国家提升海洋发展战略的东风,或合并院系或调整专业办学,形成了目前的海洋学科。这些院校由于缺乏从事综合性海洋科学研究和教学的基础,因此在办学理念和专业结构设置上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的目的就是结合作者在《海洋环流动力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以及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当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以此逐步完善相关课程的教学科研工作。

一、课程设置要求及主要教学内容

《海洋环流动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紧紧围绕海洋环流动力的过程和控制机制展开,包括介绍和海洋环流密切相关的海水的温盐特性、水团划分、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海水运动的受力分析、运动方程的推导以及尺度分析等。涉及到海洋环流动力本身,详细分析了地转流的特征、产生原因及其对水体输运的影响;风生大洋环流的重要理论、适用条件及存在缺陷,重点介绍大洋西向强化或者说西边界强流的形成机制及理论发展脉络。另外,补偿流(上升流和下降流)与上层大洋环流之间的关系,热盐环流的基本特征,海气相互作用的典型过程――厄尔尼诺现象也是本门课程所要讨论的内容;对于大洋环流中的长波效应尤其是Kelwin波和Rossby波也要加以介绍,这是因为大洋东西两侧的风场和海面高度等信息的快速变化往往是由这些传播速度更快的长波传递的。除了大洋环流外,本门课程还要有针对性地对中国近海环流加以介绍,中国近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以往是被我们所忽视的。最后,本门课程安排了海洋数值模型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更多了解海洋环流动力过程的研究手段。综上所述,本门课程所涉及的教学内容非常宽泛,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进行讲解。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针对学生的专业方向以及课程所安排的具体学时数对相关内容进行斟酌取舍。本门课程所研究的海洋环流动力过程涉及较多的受力分析、公式推导和偏微分方程的求解,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必须具备较好的数理基础和计算机编程方面的技能。鉴于此,本门课程的授课对象只适合于高年级的本科生或研究生,而且是在这些学生修完了《海洋科学导论》、《物理海洋学》、《高等数学》和《计算机编程》等相关课程之后才能开始本门课程的学习。

二、课程教学过程的问题及相应措施

《海洋环流动力学》实际上就是从数学和物理的角度去了解和认识海洋,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本门课程的教学重点集中在海洋动力过程的机制分析上,对于课程涉及的一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稍加介绍,而针对每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详细剖析,并布置好相应的问题思考,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学内容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比较常见的海洋环流系统,在强调其物理过程的基础上给出物理过程背后的控制方程,引导学生学会简化方程和求解方程,并通过对方程解析解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有关物理过程的认识。同时,注重专业知识的更新和重要理论的应用,通过介绍某一相关科学问题的最新进展,拓展教学内容,加大课堂知识的信息量。本门课程的知识体系是从海洋科学的研究实践过程中诞生并发展起来的,这方面由于西方国家具有认识和开发海洋的悠久历史,积累了大量相关的科研和教学素材,进而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这些都是我们在办学乃至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学习和借鉴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借助各种软件绘制的图片、卫星遥感图片、动画电影的形式等,把特定海域海流发展过程和水文要素变化过程动态地展示出来,这样就避免了单纯语言描述的枯燥性,为学生深入学习这些过程背后的动力机制创造条件。教和学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互动式教学最主要的形式就是提问,不仅仅局限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还要鼓励学生对自己不理解或不清楚的知识进行提问,教师耐心解答。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多观察、勤思考,消化自己所学的知识。课堂讨论也是互动式教学的重要形式,针对某一海洋环流动力过程及其带来的生态效应开展相关课题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查阅文献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注重物理过程的数学语言表达,尽可能把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用板书的形式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最后,为了确保不同章节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在每一章节教学内容开始时,对上一章节所讲授的知识点进行简要的复习;在本章结束时,对本章的教学内容进行简要的回顾,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了。

综上所述,涉海专业重要的专业课《海洋环流动力学》的设置意义和教学内容,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物理技能和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提高本门课程教和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叶安乐,李凤岐.物理海洋学[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2.

[2]冯士,李凤岐,李少菁.海洋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李凤岐,苏育嵩.海洋水团分析[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

[4]黄瑞新.大洋环流――风生与热盐过程[m].乐肯堂,史久新,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StewartR.H.introductiontophysicaloceanography,2005.

海洋科学概论篇9

一、运用变式理论设计问题,强化地理概念理解能力

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诸多地理概念,如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寒流、暖流,时区、区时,天气、气候,地形、地势,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背斜、向斜,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土流失、荒漠化,水系、水文等。学生必须准确理解地理概念,才能正确运用地理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洋流”为例予以分析。怎样区别寒流和暖流?一是要抓住其概念,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是寒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是暖流。二是区分二者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对沿岸的气候增温增湿;寒流对沿岸气候降温减湿。三是利用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判断寒流和暖流,南(北)半球中低纬海区,大洋西岸暖流,东岸寒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洋东岸暖流,西岸寒流。为了强化学生对寒流、暖流的理解,可设计下列问题。

问题一:图1是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洋流a、b分别是寒流还是暖流,说明理由。

【答案】洋流a、b均为寒流。理由:洋流a、b均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

问题二:读表1,该海域沿岸是寒流还是暖流,简述理由。

【答案】寒流。理由:由表中数据知非洲西海岸沿19°S离海岸越近水温越低,离海岸越远水温越高。

问题三:图2所示区域在28°S附近,L示意流经沿岸的洋流。判断洋流L是寒流还是暖流,简述理由。

【答案】寒流。理由:中低纬度大洋东岸为寒流。

二、运用变式理论设计问题,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地理知识、技能是考查的对象,更是考查的载体。试题从能力立意出发,淡化知识的记忆和复述,强化知识的变式和迁移,关注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以影响气温变化因素为例加以分析,气温变化特征包括:年均温、气温年变化、气温日变化等方面。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天气系统、人类活动等。纬度低、海拔高的区域,一般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如青藏高原;中纬度、深居内陆的区域,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同一地区,阴天比晴天气温日较差小;山地与附原相比,气温日较差小,如我国泰山与济南。

问题一:(据2008年全国卷改编)D湖泊(图3)的湖面海拔约3800米,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

【答案】(年均温较低)年变化(年较差)较小,因为海拔高,地处热带(低纬度地区);日变化(日较差)较大,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增温快,夜晚散热快(按高度推测日最低温度可能降至0℃及以下)。

问题二:(2010年海南卷)读图4,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

[图4]

【答案】特点:终年温和,年较差小,昼夜温差大。形成原因:地处赤道附近,海拔高(接近3000米)。

问题三:(2011年安徽卷)根据材料和图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图5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图5]

(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

【答案】低。与成都相比,银川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湿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接近冷气团的源地;成都北侧的山脉削弱了冷空气的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

像这样设计一组问题,从对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的判断,到对两地气温高低的判断与分析,不仅利于学生对单一影响因素的迁移,而且有利于学生对影响气温因素的整体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建构分析问题的思路,能在新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合理迁移,提高学生迁移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变式理论设计问题,培养思维建模能力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运用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高三地理复习中,如能有效地设计一组变式练习,引导学生建构分析同类问题的思维模型,对于提高描述、阐释、论证、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

如以“农业区位”为例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及其它。

问题一: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示地区种植棉花的区位条件。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6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上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引导学生运用分析农业区位条件的模型进行分析,思路如图7。

[图7]

问题二:结合上题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这三道问题,是2012年全国卷的试题,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一的基础上,再来分析这三道问题。

(1)从地形、土壤、水源分布来看,即可推断出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从光照、热量、灌溉条件分析出其有利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

(2)从问题一的分析知该区域棉花品质好、交通条件改善,从本小题设问可反推影响市场销售的因素,还有市场需求量。总结上述几点即可得答案: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

(3)从问题一的分析中寻找不利的区位条件: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

问题三:结合问题一的图文材料,你认为图示区域是否应大力发展棉花种植,简述理由。

海洋科学概论篇10

   我否定了潮汐的引力解释。那么,我就提出了一个假说:潮汐的成因应该是由太阳的光热使海洋表面产生"热胀冷缩",又由于地球的自转,就形成了潮汐现象。

   我的惯性三定律否定了地球潮汐现象是由于月球的引力所造成的解释。当初牛顿在说怀疑超距作用的引力时,同时又认为他的发现成功地解释了地球的潮汐现象。以至于到今天科学界还是沿用此解释。由我的"广义惯性",月球是处于"广义惯性运动状态",没有真正的外力正在作用之,当然,同时也没有"力"作用于其它的"物体"(月球的重力场不会延伸至地球上)。于是,潮汐的成因需要重新解释。

   一、在此,我们必须先把牛顿的"引力"的作用与后来变为"引力场"的作用分开来说明。

   (1)我首先"质疑"引力的作用解释,按引力定律计算,太阳的引力作用在地球上的值(本来就子虚乌有),比月球大上百倍。按理潮汐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应该由太阳引起的。这就是其矛盾之一;

   (2)地球潮汐的引力成因的解释,到目前仍仅是"定性"解释。而在解释钱塘江大潮时,说是月球的"满月"造成的,这实在是牵强附会的解释,我想凡是有点"科学头脑"的人要是仔细地想一想,都会得出一个结论,"满月"是"光"因素,与"力"因素有何干系?这是真正的科学态度吗?

   (3)如果月球对地球的海洋有这么大的"引力"作用,那么,就应该对环绕地球的卫星有更大的"引力"作用,从而可以明显地表现在卫星的轨道的形状上,那为什么没有其表现呢?在此,航天局的"实践家"们引进了"引力范围"的解释,如果还是按"引力"的角度来运用"引力范围"概念,月球还是对卫星的轨道形状有非常大的影响。

   在此,我的重力场的"范围"概念与原来的"引力范围"的概念不同。航天实践上的"引力范围"就是我的"重力场范围",但理解的意义不同。从我的角度,出了我的月球"重力场范围",月球就不会对卫星有"一点"作用。当然,也就对地球上的海洋更没有"一点"作用。月球的"重力场范围"不会延伸地球上。那么,地球上的潮汐现象的成因不是由于月球的"引力"造成的,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在此提出一个假说。

   二、我的假说:

   地球上的潮汐成因是由于太阳光照射在海洋面上,白天被太阳光照射的海洋面被加热,海洋的"水"就有"热胀"效应。而在夜间,海洋被加热的"水"的热量就向空气中传递,就又"冷缩"了。于是,又由于地球的自转,就有了"潮汐现象"。虽然,其"热胀冷缩"效应很小,但由于此微小的"热胀冷缩"在广大的海洋面上的"积累",也就造成了"潮汐"。

   我可以解释"钱塘江大潮"的原因。钱塘江大潮发生在每年的阴历八月,这正是"秋分"时节。太阳的光照在地球上的"中心点"正是在"赤道"上。由于地球从西向东自转,太阳在每天的开始照在太平洋的大部分的热量,且是在美国的西海岸上开始,于是,随着地球的自转,被加热而"热涨"的太平洋的"水"向"西推进",到了下午,就推进到了中国的东海岸。钱塘江正是在此"东"的正面,且由于其地理形状的特点,就产生了"大潮"。如果是"春分"时节,太阳在每天的开始照在太平洋的大部分的热量,且是在南美洲的西海岸开始,所以,传递到中国的东海岸上的潮汐的"峰值"就比较小。

   有一个可以验证我的此假说的"现象"。按我的解释,"内陆海"比起太平洋及大西洋来很小,但是也应该有"微弱"的"热胀冷缩"的效应,而且其"潮汐"很有规律。按此理,如果是阴天,此"潮汐"现象就不明显。在西亚的"里海"可以验证我的假说的成立与否。

   参考文献

   [1]马英卓:引力是产生出来的,〈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1998年第五期。

   [2]马英卓:引力与广义力学、整体天体,〈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1999年第三期。

   [3]马英卓:惯性力学与整体科学体系,《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2000年第七期。

   [4]马英卓:等效原理的对与错,《当代物理世界-物理论文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