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十篇农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十篇

农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1:39

农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农业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

现如今,我国的农村土地产权已经得到了有效的划分,并对相应的监管制度进行了正确的实施,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其实际的发展过程当中,农业专业合作社能够使得农民的收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使得农民的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激发,对于农民的利益,也能够利用法律的武器来讲进行维护,因此,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来讲,对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组织,农业专业合作社如果想要长期的进行发展,就必须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建立健全,并对内部业务进行准确的核算,从而使得农业专业合作社能够得到稳定的发展,从而使得我国农村的现代化建设能够得到有效的推进。

1当前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目前生产性合作社是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主要性质。

1.1财务管理人员水平不足

农业合作社的诞生,最初是由农民自发创建的,而由于农民缺乏较高的专业水平,这也使得在农业专业合作社当中,对于系统的财务管理体系是比较缺乏的。在实际的管理过程当中,农业专业合作社也没有对具有专业知识的会计人员进行聘用,而现有的管理人员又缺乏培训,这就使得在经济核算过程当中,农业专业合作社经常会出现核算不够准确的问题,从而导致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十分混乱。

1.2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现如今,虽然我国已经针对农业专业合作社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财务制度不明确的问题。通过实际的调查我们发现,在众多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当中,只有一小部分具有独立的财务管理制度,而一些农业专业合作社虽然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了建立,但却缺乏足够的执行力度,而在实际的建设过程当中,很多的人员也对财务管理的监管工作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这就使得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流于形式。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在农业专业合作社当中,还存在着分配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一些财务管理人员对于利润返还、股金分红等问题并不了解,而在一些农业合作社当中,其分配主要是领导说了算,财务分配不够透明,这些问题都是的社员的积极性受到了十分严重的打击,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使得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成长受到了十分严重的制约。

1.3资金较为缺乏

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农户自主参与的组织,但是,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实际的农业生产当中是比较缺乏效率的,因此在实际的投资过程当中,农业专业合作社往往缺乏融资渠道。现如今,我国的农业专业合作社主要还是依靠政府、信用社的投资来对自身进行发展。而由于受到政策的限制,政府也很难对农业专业合作社投资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就使得很多的农业专业合作社需要依靠社员的会费来对合作社的发展进行维持,使得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资金很难得到满足。

2解决农业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2.1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在很多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当中,管理人员缺乏对内部管理的认识,使得管理制度很难得到有效的落实,因此,管理人员应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并在合作社当中成立财务管理机构,严格的对农业专业合作社当中的内部资产进行管理。

2.2对员工进行业务、制度培训

第一,农业专业合作社应对所有的员工进行相应的制度培训,使得员工能够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明确,并了解相关法规、政策,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使得员工的行为得到规范,使得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开展。第二,农业专业合作社还需要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加强队伍建设,使得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能够得到提高,此外,还应对其思想素质、业务能力进行培养,保证内部财务管理的透明性。而在对财务人员进行聘用的过程当中,农业专业合作社还应对其思想素质、业务能力等进行考察。

2.3建立安全分配制度

在实际的核算过程当中,财务管理人员应做好核算工作,并对全年收入进行细致的核算,核算结束之后,还应对理事会提交盈余分配方案,得到方案之后理事会应召开相应的会议,对分配方案进行公布,在听取大家的意见之后对方案进行完善,在最终审核通过并由社员大会审批之后才能够将分配方案进行实施。

3结语

对于农业合作社来讲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实际发展过程当中,很多的管理人员却缺乏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重视,也因此并没有对健全的财务制度进行建立,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使得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受到了眼中的制约,这就需要对健全的财务制度进行建立,并加强对合作社当中的员工进行培训,使得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能够得到促进,从而使得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够得到有效的推荐。

参考文献

[1]周玲玲.关于农业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的探讨[J].山西农经,2015,(5):37-38.

农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有9亿多的农民,因此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向来是国家和政府所重视和关心的问题,加快农业发展,维护农民利益是保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合作社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的最好形式,我国广阔的农业和农村为合作社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1]。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要走上长久发展之路,必须重视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工作,对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给予认真分析,并多方寻求解决措施,使得财务管理对合作社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1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对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从主观方面看,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从思想上给予高度的重视。从合作社的发展历史看,财务管理工作一直没有受到重视,这就限制了合作社的发展空间;合作社成员的财务管理意识比较淡薄,观念比较落后,对财务知识比较欠缺,意识不到规范会计核算监督和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正是由于主观思想上的忽视,才会导致客观行为上的很多漏洞。

1.2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从客观方面看,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存在问题,财务管理制度制定不健全,执行不到位,没有内部控制制度,财务人员的配备和素质不健全,缺少必要的会计监督[2]。从筹集资金方面看,筹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从投资方面看,资产管理混乱,相应的制度不健全。目前,由于合作社发展的局限性,很少有对外投资活动。一些合作社的资产保管和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对固定资产和存货等缺乏有效控制,对财产物资的收发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从而不能保证做到账实相符,实物流转信息与账务流转信息不一致。从收益分配方面看,收益分配制度不健全,存在分配制度混乱的现象。

1.3缺乏必要的财务监督机制

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无章可循,监督控制机制不健全;或有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但未形成完整的约束体系,从而造成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有的合作社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缺乏必要的财务监督机制。另外,多数合作社成员财务知识比较匮乏,即使公开合作社财务状况,许多成员也看不懂,根本起不到监督作用。

2对策

2.1从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加强思想教育

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让合作社的社员都懂得财务管理的重要性;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把财务管理工作当作合作社发展中的重要事情来抓;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普及财务会计知识教育工作,让合作社中从领导到社员都树立重视财务管理的思想,这主要就靠宣传教育。

2.2开拓新的资金渠道,弥补资金不足

一方面创新我国农业合作社股金筹集机制,增强其内部融资能力;另一方面,制定吸引外部资金投入的灵活机制,以提高合作社资金实力。利用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来提高合作社资金筹集能力。《合作社法》的颁布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使得合作社的发展有法可依。利用政府为合作社创造良好的财税环境、金融环境,并为其创造有效贷款担保机制,筹集来源于金融机构的资金,以提高资金实力[3]。

2.3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

合作社应该按《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建立本单位的内部控制监督制度。本着成本效益性原则明确内部岗位责任制,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实行钱、账、物分管,建立健全的经手、签收、审批程序,防止贪污、侵占、挪用合作社资金资产。同时,合作社应结合自身管理需要和业务特点建立会计核算体系设置账簿、会计科目和内部二级科目,便于会计信息的收集核算和会计监督。对于建立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应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对发现的薄弱环节,要及时加以完善。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知识水平。

2.4健全收益分配制度,国家和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一般合作社除了留取一定的积累外,合作社的收益分配包括利润返还、股金分红、股息支付三部分。社员作为惠顾者应该得到利润返还,作为投资者应该得到股金分红和股息。3种收益所占的比重可根据合作社的具体情况而定。国家和政府可以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政策倾斜,可以视情况设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各级财政应在支农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或从农业产业化资金中切出一块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4]。

3参考文献

[1]王玉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思考[J].新长征,2009(12):50-51.

[2]胥晨慧.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2):123-124.

农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篇3

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融资难度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弱势群体的联合,因注册登记时对注册资本金要求门槛低,在成立之时吸纳的股金有限,合作社又是一种非赢利性的组织,自我积累能力相对不足。房屋等固定资产少、经济实力弱,且其成员“人社自愿、退社自由”,造成农民专业合作社资产的不稳定性,信用度不高,可供融资抵押的资产少。因此,想通过申请金融机构贷款来拓展业务也是很困难的,狭窄的资金渠道和有限的资金积累,限制了合作社的经营规模,从而严重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做大做强。

资产管理混乱。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公司的资产混淆。做得较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多数是由龙头企业持大股,由其带动合作社发展。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和业务骨干与龙头企业总经理及其管理人员是同一批人,生产经营场所在一起。业务范围相同,资产相互交叉使用,没有建立严格的分账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和存货等缺乏有效控制,对财产物资的收发记录不及时、不准确,难以做到账实相符。

收益分配制度不合理。合作社分配制度的主要方式是利润返还、股金分红和股息。分配制度混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对收益分配中的股金分红、股息、利润返还的比例制定不合理,利润未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的60%以上按成员的交易量进行返还。不少合作社没有实行股金分红,却把付给社员股息当成是股金分红,更有一些合作社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收益分配制度,对社员不进行利润返还。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监督控制机制不健全,尚未建立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未形成完整的约束体系,有的合作社没有制订财务管理制度或财务管理制度不科学,有的虽有财务管理制度,但没有按制度执行,群众监督乏力。

财务核算不严格。票据处理不规范,财务开支不是由负责人“一支笔”审批,或签批不严格,有些发票无经手人和未写明用途,无审批人审批,或者财务开支多头审批,白条、便条入账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掌握经济大权,既管钱又用钱,收入不入账,公款私存私用。长期不记账、不结账,以致会计没账理、出纳没钱管,会计、出纳形同虚设,现金管理和财务账目混乱。

会计档案管理不规范。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会计档案资料无法集中管理,会计资料长期寄存在会计或出纳家中。一些会计人员不按规定装订会计凭证、没有正确设置会计科目及账簿,只记流水账,年终将账本和单据混堆一起,随便乱丢,造成账簿和凭证丢失。有的合作社会计人员更换频繁,财务移交不及时、不规范。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对策

提高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加强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组织好各项资金活动,处理好各种财务关系,准确记录和反映合作社生产运营状况和财务运行情况。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构、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成员账户管理、搞好财务核算、实行财务公开,利用财务报表公允地反映财务状况并正确地进行财务分析、做出财务决策、强化审计工作,全面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水平,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

开拓融资渠道。一方面,要创新农民合作社股金筹集机制,增强其内部融资能力。另一方面,要制定吸引外部资金投入的灵活机制,利用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来提高合作社资金筹集能力,提高合作社资金实力。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积极投资、扩大积累,鼓励专业合作社购置必要的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建立生产基地、厂房、开办销售网点,形成稳定的专业合作社资产,增强发展后劲,提高信用程度。合作社内部以成员资金互助为主要形式的信用合作要坚持“限于成员内部,用于产业发展,吸股不吸储,分红不分息”的基本原则,要按照“面向社员,对内不对外;规模适度,防止非法集资;试点先行,保障风险可控”的要求,稳步加以推进。

加强支农项目申报资金管理。近年来,国家及各地投入了大量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专项资金,要以此为契机,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财务管理。对财会机构不健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不规范的合作社,不列入产业扶持对象,项目不予立项、不予申报,惠农政策不予享受,专项资金不予拨付。对符合产业政策,财会管理规范的示范专业合作社给予重点扶持。要按照项目文件要求,尽快建立示范项目资金明细账。按照项目内容、经济分类及有关财务制度列支费用,专款专用。

加强会计核算。要规范财务审批使用程序。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实行钱、账、物分别管理,建立健全经办、审核、审批程序,做到各项支出须由经手人签名、监事会审核、理事长审批,重大项目支出由理事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防止贪污、侵占、挪用资金行为的发生。要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加强现金管理,现金收入必须及时入账,要定期与银行等金融机构核对账目,对拖欠的应收款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催收,按规定程序办理销售和发货业务,及时确认销售收入,财务人员和仓库管理人员要及时对账,做到“账款、账据、账账、账物”四相符。

健全收益分配制度。一般合作社除了留取一定的积累外,合作社的收益分配主要包括利润返还、股金分红、股息支付三部分。成员作为惠顾者应该得到利润返还,作为投资者应该得到股金分红和股息。三种收益的提取和盈余分配比例应在章程中约定,利润分配方案要经社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实施。另外,合作社利润中要留出一定比例的公积金、公益金、教育基金、风险基金等。要切实建立健全成员账户。成员账户是明晰成员与合作社产权关系的根据,也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所规定的一项十分重大的产权制度安排。

农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篇4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操作混乱

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眼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依然停留在“重生产经营,轻监督管理”上,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农民固定资产的购置、登记、保管以及领用制度不健全,没有相对应的专职人员进行管理,降低了财务管理的效率。二是在固定资产购买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财务部门在购买固定资产的时候,不仅没有考虑到综合运用,更没有考虑到是否符合当前的生产需要,仅仅依靠负责人的主观臆想进行决策,导致盲目购置、重复购置等现象,造成的资产浪费。三是存在着帐外经营的情况。从合作社的合作资产来看,主要是由合作社社员的会费以及发起人的注册资金构成,这就导致部分社员或者是负责人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将这些资产用来个人经营或者是无偿占有,严重侵害社员的利益。

(二)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相关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般会在内部设置一名理事长,理事长有权对其他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进行聘任。但是目前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村委会组织牵头组建的,主要负责人是由村委会组人担任理事的。但是理事长有时会存在着“一权独大”的现象,将自己的亲戚或者朋友聘用进来从事财务管理工作。这些人员中大都都没经过专业的财务管理培训,很难真正担任财务管理工作。再加上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体制、观念落后,不能及时引进新型人才导致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不高。

(三)缺乏必要的财务监督机制

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没有相应的监督制度,或者是财务内部的控制制度还没有形成相应的约束体系,导致合作社的财务管理混乱。一些合作社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或者是建立了但是没有实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另外,还有部分合作社的成员因为缺乏相应的财务知识,就算是将合作社的财务情况进行公开,很多成员都看不懂,不能发挥相应的监督作用。

二、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规范财务管理流程,健全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农民专业合作社首先应该按照《会计法》、《会计基础规范》以及《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相关规定建立符合合作社自身的内部控制监督制度,要坚持成本效益型原则对岗位进行明确划分,对于相互矛盾的职务要实现分离,实施钱、财、物三者的分管,并建立、健全经手、签收、审批的财务管理流程,其次是合作社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业务发展需要建立会计核算制度,设置账簿、会计科目和内部二级科目,从而实现对信息的收集核算以及财务监督。便于会信息的收集核算和会计监督。

(二)加强财务管理队伍建设

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通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宣传活动让社员充分了解到农民专业合作财务相关的概念,例如了解自身享有的基本权利、如何股金分红等等。通过这样的经营管理方式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二是要不断完善会计人员的使用制度,对财务管理人员实施聘用制度,从而为农民专业合作社选择出一批责任意识强、业务素质高的人才担任,并在合作社定期开展财务管理的培训,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三)开拓新的资金渠道,弥补资金不足

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方面可以通过不断创新自身股金筹集制度,从而提高合作社融资的能力,另一方面,合作社可以通过制定各种机制吸引外部资金投资,从而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筹集能力。例如:《合作社法》的制定和实施就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提供的有效的法律依据,从而不断规范合作社朝着法制化方向前进。不仅如此,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可以通过利用政府给合作社创建一个良好的税收环境和金融环境,并为合作社建立有效的信贷担保制度,从而提高资金的实力。

(四)强化对财务的监督管理

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将自身的财务公开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从而充分保证合作社社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决定权以及监督权,并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向合作社社员公布近期的财务收支情况,并且要充分考虑到部分社员的财务理解水平,争取将财务数据做到详细、易懂,方便社员对财务状况进行监督,从而实现了农民合作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以及民主监督的目的,实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管理的透明。除此之外,农村各个职能部门还应该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指导和检查力度,要及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日常财务情况进行审查和监督,特别是各级财政下拔的项目扶持资金,要保证做到专款专用,杜绝部分人员私自挪用,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果。

农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篇5

1、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我们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具体管理,积极开展政策咨询、宣传培训、登记备案、建设指导等服务工作,帮助合作社完善组织机构、制定规范章程、完善管理制度,解决实际困难。上半年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九华香葱培育种植专业社、三六八畜牧综合养殖专业合作社、元峰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新增社员23户,带动农户400多户。组织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财务会计参加市财政局、农委组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知识培训。并进一步做好我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统计监测分析工作,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填报各项统计表格,并对填报数据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建立健全了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档案。

2、加强村级财务管理

4月8日至9日,对全区三个乡(镇)的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开展了一次专项检查,检查村级财务管理具体事项和财务公开。从检查结果看,全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总体不错,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要继续加强村级财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根据农业部和省、市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村级资金管理制度,帐务、物资、档案管理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及操作规程,从体制上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促进财务公开,要求乡(镇)按期对各项收入和支出,各项财产、债权债务和收益分配情况等财务活动公布明细。

3、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促进土地流转

4、狠抓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对“三农”扶持力度的加大,减负惠农政策越来越多,我区认真抓好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一是强化责任,确保减负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不断完善各项监管制度,加强监管,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利用“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印发资料宣传惠农政策。上半年,全区共发放农民负担监督卡2万份。

5、加强农业“三资”引进和服务工作

继续组织编制一批农业招商引资项目,组织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以“项目落实年”和“企业帮扶年”活动为载体,大力提升农业项目质量。积极编制财政支农项目,并抓好项目服务。落实好为项目服务的各项措施,重点推进姚家寨、春盛农业生态园、茂林园艺、三联葡萄种植园等农业“三资”项目建设。上半年,全区共引进“三资”投入农业4300万元。

6、做好农业产业化工作

积极做好对我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服务工作,完成市产业化科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配合市农委完成龙头企业调研工作,了解全区龙头企业的现状、今年的发展计划、目前存在的困难,上半年全区龙头企业运营正常。

在上半年的工作中,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完成了领导下达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些工作没做到位,我们将在下半年的工作中继续努力,把工作做到更好。下面对下半年的工作做出如下的打算:

1、继续加强村级财务管理。

2、认真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推动我区农村土地流转工作。

3、继续抓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确保减轻农民负担不反弹。

农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篇6

1.1合作社数量很多,但总体推进会计信息化的不多

截止2014年6月底,在常德市工商局登记注册的合作社有2078家,新增合作社557家,创建省级示范社10家,申报部级示范社18家。以石门县为例,已经发展农民合作社190多家,实行会计电算化的不到20家。多数合作社成员偏少,规模较小,无经济实力,服务层次低,无市场竞争力,缺少带动力。很多合作社理事及主要成员不重视会计信息化建设,对信息化建设没有较深入全面的认识,主动申请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不多。更多合作社达不到信息化条件:年营业收入在100万元以上,净收入10万元以上。没有宽带网络,不能进行会计信息化。有的合作社因为产权关系、盈余分配等原因,不愿财务信息公开,不愿进行会计信息化。

1.2合作社财务制度不规范,或者制度执行不力,财务核算不健全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是国家为了具体指导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工作而制定的法律法规,是我国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各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照执行,并结合本社情况制定内部财务制度。但是根据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有少数专业合作社根本没有制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或者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与现实情况不相适应;有的合作社因地制宜制定了相对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大的随意性,执行不力,出现有章不循、责任界定不清的问题,这些都严重的阻碍了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健康发展。例如有的合作社没有完整的财务账目,对如何建立会计账簿进行准确核算、如何纳税”一片空白。有的合作社把一年的业务堆积起来,找会计一两天之内把业务处理完,原始票据不合法,白条现象严重,被税务局罚款。有的合作社的成立初衷不纯,是以追求政策支持和信贷支持、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为目的,他们不愿意核算的太清楚,甚至人为的造假账来应付管理。受这些方面因素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核算想做到规范准确就比较困难。

1.3合作社会计信息化培训力度不够,软件的使用水平有待提高

在培训的过程中发现:(1)农民合作社会计人员电脑操作水平参差不齐。除了极个别的年轻的会计人员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其中大部分的会计没有财务软件使用的经历和经验,有少部分年龄偏大的会计人员甚至不会简单的电脑输入和操作。(2)培训时间过短。尽管在培训形式上有较大的创新,学员全程在机房参加培训,培训过程全程模拟学员的实际工作环境,可清楚地看到新中大财务软件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但受学员会计知识和电脑操作能力还有时间的限制,在一两天之内就学好这门财务软件显然是达不到目的的。(3)学员认识不够。少数学员对软件有抵触心理,认为手工做账也可以,没有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不愿动手操作,参加培训学习的时间断断续续,或有事请假,不能善始善终,学习的效果肯定也不理想。在实际调研过程中我发现学员财务软件使用中最大的问题是系统初始化未设置好影响到软件的后续操作:比如科目设置不合理、繁杂;凭证模板、个别功能模块未使用或不会用;有的甚至是业务处理错或者违规操作等等。

1.4合作社面临的缺人才、缺资金的困难将长期制约合作社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设理事长一名,理事长有权聘任经理以及财会人员。但是少数合作社理事长往往聘任亲属、关系人或者村里以前的老会计负责会计信息化工作。这些人员大都未受过专业的会计和计算机方面的培训,也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缺乏一定的职业素养,以致很难胜任日益复杂的会计信息化工作。再者,农民合作社业务有很强的季节性,每年的业务处理量不是很大,很多会计人员因工资低不愿到农村工作。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实力有限、待遇不高,难以吸引留住专业人才,会计人员一年换几个,新来的会计人员短时间内很难适应合作社会计信息化工作,培训都来不及,这些都无法改善目前合作社财务人员管理信息化技术水平偏低的现象,这已经严重影响到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2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信息化应用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2.1充分认识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创造条件信息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发展,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财务管理开始走向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道路,合作社也急需充实进来一批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素养、业务能力强的财务管理人员,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会计信息化工作。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农村,并首提“农业必须强、农民必须富、农村必须美”,对未来中国农村做了前所未有的浓墨重彩的描摹。农民合作社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要走信息化道路。会计信息化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应用是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是必须实施的一项重点工程。这既要求行业主管部门重视,也需要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导者重视。行业主管部门要把国家的政策落到实处,大力推行合作社信息化建设,给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导者也要有前瞻性,抓住国家发展农业的大好时机,带领农民致富。澧县的锦绣千村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理事长龚佑琼特别重视人才引进和团队建设,花了很大的精力和财力。该合作社规模较大,主动要求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合作社分工明确,下设农机服务部、技术培训部、成员发展部、综合信息部、采购配送部、农产品购销部、财务结算部,有专职服务人员46人、科技人才10人,大专以上学历占40%以上,其中研究生1人,本科生5人。特别是人才引进,在常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是少有的。对于不具备信息化条件的小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可通过就近的多个同类合作社联营模式,扩大经营规模,拓展销售市场,降低经营成本,创造条件信息化。

2.2落实经费,保障农民合作社财务培训和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资金的高效有序的流通,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的资金来源主要还是以自筹为主,财政补助和信贷支持为辅。会计信息化的投入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需要硬件、软件和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很多合作社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热衷程度不高,积极性不强是可以理解的。但政府政策扶持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力度增大,则会更快更好地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在常德市,石门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是走在前列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所需的硬件是免费的,每个合作社只要符合条件自己完成会计信息化建设、就可持交费票据到经管局办理农民合作社信息化建设补助拨款10000元。除了参加常德市经管局组织的会计信息化培训外,去年年底,石门县农经局又组织了一次新型职业农民-农民合作社管理人员专技培训,培训期间,所有学员对农民合作社基础知识、会计规范、规范化建设、会计信息化软件操作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进行了为期五天的系统学习,通过培训测试,大部分合作社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特别是财务软件的使用。

2.3编写合作社会计信息化培训教材,推行合作社财务管理软件

和市场上销售的其它商品化企业财务软件相比,新中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软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信息化来说,有很大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它是一款专门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而开发的一款会计信息化软件。该软件的特点是根据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制定成员账户核算,规范资金量化、盈余分配机制,完善采购、库存、销售管理,通过报表可直接查看总分类账、明细账和凭证信息。2012年,新中大与湖南石门县农经局指定的五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信息化建设协议,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的措施,确定了湖南亚辉柑橘专业合作社等五家合作社为信息化建设试点合作社,试点工作完成后在全县合作社中全面推行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工作由县农经局具体组织实施,主要包括社务管理、信息平台和财务管理三方面工作内容。现在石门县农民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完成的已接近20家,还有很多合作社也在积极报名申请中。为了进一步快速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信息化,运用软件加强财务规范化管理,有必要编写一本农民合作社会计信息化培训教材,考虑到农民合作社财务人员的素质现状,尽可能把软件操作步骤讲得更详细、更清晰、更简单、更明了。让学员学习没有畏难情绪,上手快、让有其它财务软件操作经历的学员触类旁通的能力快。当然,在学习财务软件之前,培训有关计算机、网络、合作社法、合作社会计制度等基本操作知识是完全必要的。在培训过程中要严格考勤和考核制度,力求达到考核标准,一次没学会的,可多次培训,直到确实学会软件的业务操作为止。

2.4深入开展和指导合作社会计信息化、规范化、示范化建设,通过交流扩大示范带动效应

农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篇7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工作

1、抓宣传。通过举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会计培训班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国家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惠政策,提高农民办社的积极性。

2、抓服务。加强对全县7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和服务,提高素质,搞好规范建设。

3、抓信息。按照农业部关于做好2010年农民专业组织统计监测分析工作的通知要求,5月前完成专业合作社数据的网上直报工作。

(二)农村财务与集体资产管理工作

一是制定三资管理文件。制定《XX县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推进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二是全面推进农村会计委托制。指导乡镇把好村组财务移交关、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监督关和村组财务公开监督关。

三是进一步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新形势下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和村组财务公开制度,确保村组财务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农民负担监督管理

1、继续执行农民负担监督卡制。5月底前指导完成全县7.5万份农民权益义务监督卡发放工作,做到户平一份。对农业生产灌溉用水、畜禽防疫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粮食直补等12项农民权益义务在卡上进行公示,做到家喻户晓。

2、根据国务院《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和《XX市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的规定,规范各村筹资筹劳程序、范围,乡镇把好审核关、县负担办把好审批关、监督关。

(四)农经统计工作

按时完成2010年小春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作物产量的预报和实报工作。今年小春农作物单产312公斤,总产4.33万吨,总产比上年增产369吨。

二、下半年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强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业务指导,促进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

1、积极帮助新建合作社完善章程和管理机制,指导合作社财会人员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做好合作社财务工作,支持合作社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报乡镇和农业局备案。

2、培育典型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力争培育一个省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示范合作社要有明显的主导产业,各项制度健全并有效执行,入社成员达到标准要求,能够充分发挥合作社对农民增收致富的带动作用。

3、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交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及财务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促进各专业合作社之间相互交流,使全县的合作社逐步达到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管理规范化、产品安全化,努力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进全县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农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意见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据对全镇7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执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情况的调查,主要有以下问题:

1.财务会计岗位及人员存在的问题,大部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只设出纳岗位,会计只是临时指定一人做账,且会计人员大部分是合作社的成员,会计专业知识及技能较低,无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占92%以上。

2.会计核算不规范,由于会计人员专业水平较低,在会计核算也只采用较简单的方式进行,未能参照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更无法按照财政部颁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试行)去执行。如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试行)规定的盈余分配方式中的按交易量分配方法,据对全镇23个村(场)7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几乎均无按交易量分配合作社经营盈余,只有个别要申报示范合作社的才补办。

3.未设置成员账户进行明细核算,调查显示,因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工商部门登记采用的是不验资不年检的办法,因此大多数成员不知道也不关心股金的份额情况,造成了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无成员账户进行明细核算。

4.监管农民专业合作社执行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试行)无力,尽管农民专业合作社执行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农村经营管理部门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有关法规政策等,对合作社会计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但从目标前情况来看,由于合作社是独立的法人,具有企业自主经营的性质,乡镇经管站未介入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执行的监督与指导工作。

二、鉴于上述调查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试行)第八条第二款的相关规定,本文从乡镇经管站的角度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执行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试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1.乡镇经管站要增设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的岗位和人员编制,所需经费应纳入乡镇财政预算,并规定在指导过程中不得向合作社收取任何费用,防止变相摊派,增加合作社的负担。

2.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在指导过程中应分别进行指导、培训,如今年省农业厅就对全省的省级示范社的财务人员进行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培训,南平市也对全市的示范社的财务人员进行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培训,在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对会计基础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培训,让所有的合作社财务人员都能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同时鼓励合作社的财务人员通过参加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更好地为合作社提供会计服务。

3.建议所有的合作社均设立独立的财务人员,即出纳和会计。合作社可视自身的规模大小及工作量业务量的大小设专职或兼职的会计和出纳,但会计和出纳不得一人担任。

4.建议合作社有条件的实行会计制度,合作社可自行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或专门的会计机构记账。在条件成熟的乡镇,也可由乡镇经管站会计记账,以快速提高会计专业水平,更好地执行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

5.严格执行财政部颁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试行)中规定的盈余分配办法,设立成员账户明细账。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分配方法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分配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对盈余分配做出特别的规定,其目的是为保护合作社成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因此要不折不扣地执行。

参考文献:

农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财务问题对策

1、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上的问题

1.1、财务收入乱、杂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收入构成其实比较简单,但是社员在管理上没有形成该有的规章制度和有效的内部监控,收入入账比较随意,对于一些赊销没有经过适当的权责审批。收入的票据也不正规,白条现象屡屡可见,没有使用统一、连续编号的正规单据。

1.2、财务支出随意性强

1.2.1、支出不民主:大多农民专业合作社虽有简单规定,在支出的适当范围内,负责人可授权审批,超过一定的范围,社员大会进行表决审批。但是这些管理更多是流于形式的。支出大多时候是合作社中的领导说了算,事前很少沟通、开会、研究。

1.2.2、支出报账不及时:多数合作社一般采用代垫的方式管理费用报销,社员为合作社事宜的费用由其代垫,取得相关单据后在报销处理。但是也有提前预领费用,事宜处理完毕后未及时报销入账,导致长期挂账。

1.3、物资管理不规范

合作社作为一种准企业的形式,在业务管理上应当进行有效地职责分离,实物资产的保存和收支要分开管理。但是大多数合作社并没有适当的职责分工,一个人身兼数个不相容职务,既负责采购、又负责验收和付款。当然,这种形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比如从成本的角度。但是,长期以往,合作社的资金物资管理趋于混乱无序。

1.4、账目设置不全

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般采用流水账来记录日常的收入和支出,但是难以反应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如果想要直接了解合作社的财务状况,将十分不方便,因为每个科目要一笔笔的登记之后再统计,不是专业的人员根本查不出问题;另外,由于办公条件的局限,会计档案保管也难完整,常有会计凭证之类的资料遗失情况发生;再者,合作社负责人交接之际,档案移交手续不全,难以追责。

1.5、流于形式的财务公开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大多都有过入财务定期公开等口头上或者制度上的安排,但通过笔者调研发现,很多合作社并没有将财务公开这项管理措施提到日程上来。有些合作社虽然将财务公开这项管理规定制度化,但是也未能及时、准确的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对于一些重大收支项目,不能及时公开明细数据,或者只公开部分数据,敷衍了事;不能就实质性的问题向社员做出规范、完整、详细、合理的公告;审核票据的时候也流于形式,只审核凭证,不看收支是否合理;对于解释不清的支出项目,大家之间相互踢皮球,相互推诿,到最后成了一笔“糊涂账”,财务公开流于形式。长期以往,财务管理将失去应承担的管理职责。

1.6、责任追究难,监督不到位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都是地区的农户,受自身知识和理念的局限,他们大多只关心与自己利益直接相关的事项,对于间接事项反而没有应有的敏感;并且,社员之间大多都是乡里乡亲或者亲戚朋友,往来之间重“人治”而轻“法制”。对于合作社运行过程中的监督基本没有,更遑论追究责任。关于监督这一职能,也是许多农村合作社中都存在的问题,复杂的人情关系网,中庸的处世之道,缺乏民主和参与意识,使得合作社的内部监督管理基本失灵。合作社的大小事情往往由一人或者数人代包代办,相互之间难以明确各自责任和过失,社员大多也抹不开“面子”,不会追责,这必将导致管理上的混乱。

2、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对策

2.1、创建可行的教育培训模式

农民联合创业不容易,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对农户进行扶持。针对农民普遍角度受教育程度较低,民主和参与意识较差,对合作社管理缺乏必要的认知和职能,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培训模式。首先,对于积极热心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员且具有一定公信力的农民,在合作社成立之前应该对其教育培训,提升思想层面的认知,帮助认识到发展合作社对于当地和自身的重要意义;并且进行适当的管理培训,引用成功地区的案例,引导他们思考和改进地区现有模式的缺陷和不足;还要进行比较的法制教育,告诫从事违法犯罪如贪污、侵占、挪用合作社资产、资金的严重后果。其次,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应该定期进行必要的培训。效率就是生产力,质量就是生命力。要提升社员的生产运作效率,并且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同时,宣扬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合作社的发展关系社员的生活好坏,社员应该积极参与到合作的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即使并非合作社的负责人们,也应该对合作社的发展献言献策,监督合作社负责人们如何运行合作社,是否存在侵占、挪用等侵害社员的行为再者,就农民合作社的财务管理问题中,突出表现为从业人员的专业职能和胜任力方面。关于财务人员的管理,应该抓好业务培训,坚持带证上岗,对不具备财会从业资格的人员坚决不予上岗,同时落实财会人员从业资格两年一审制度,不合格的财会人员坚决取消其从业资格。定期集中组织财会人员的培训,包括法律法规的教育,在提高自己技能的基础上,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并且要求相应行政村的会计人员要熟悉本村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状况,从而可以运用自己掌握的会计信息和方法来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2、充实增加专业的财会人员

想要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成为当地有形象力的重要经济产业,高效、专业的组织建构是前提。作为其中职能之一的财务部门,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专业的财会队伍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必须尽快组织一支专业的财会队伍。考虑到成本和吸引人才的难度,这需要当地乡镇或者县级以上政府协调,培养委派专业的财会人员来合作社中就业。另外,为了留住人才,还应该建立相关的奖励机制,让能力强思想先进的财会人员得到精神上、物质上“奖励”,让他们扎根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事业中。近年来,很多服务“三农”的大学生村官,不仅拥有奉献农村经济的赤子之心,还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如果能够和这庞大的队伍,在用人机制上建立某种良性的联系,将会大大促进合作社的发展。

2.3、完善财务监督体系

第一,完善财务制度:合作社是一种准企业的组织形式,并且涉及到广大社员的利益,应该根据《公司法》、《会计法》等相关规定,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包括:票据制度、收支预算制度、财会人员岗位制度等,尽可能的使各经济事项或者业务事务有制度可依。第二,设置专门的监督人员队伍:有了制度关键在于落实,落实之后就必须有人监督,因此监督的功能必不可少。提升社员参与意识的同时,旨在加强对合作社的监督管理。合作社负责人、财务人员在加强自身相互监督的同时,广大社员们应该积极参与对合作社运营的监督中去。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要求上述主体汇报合作社中的重大财务问题,并且组织队伍去检查,一旦发现问题,严格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2.4、强化责任追究体系

首先,引入外部审计。出于成本考虑,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般没有内部审计部门或者相关的职能部门或人员。但是,引入外部独立且专业的审计团队,对于加强企业监管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地方政府可以承担起这项重要职责,组建地方专门的审计团队,向当地的合作社提供免费的或者收费很低的审计服务;并且规定合作社每年至少审计一次,并且需要将审计结果告知合作社所有成员;合作社负责人换届时,必须进行离任审计等。再者,建立惩罚机制:惩罚不是管理中的最终目的,目的是杜绝类似问题的发生,因此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实行问责制,对于合作社经营过程中,有问题的个人和群体,坚决追究其责任,包括经济责任和其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要明确责任,就要建立起应有的规章制度,规范合作社运营管理。在建设合作社的企业建构和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应该参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并且结合当地农民社员的实际情况,参考有价值的成功案例,制定适宜当地实际情况和民俗的规章制度。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它的建立成功的将农民聚集在一起,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亮点。但是财务管理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组成内容,只有抓好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工作,将财务管理秩序进行规范,才能实现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水平的目的,才能切实维护广大社员的自身利益,为实现农民增收开辟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杨群义.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2(11):52-53.

[2]农业部.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S].农办经[2011]16号.

[3]张水生.做强做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几点建议[J].福建农业,2010(5):6.

农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新农村;财务管理;财务监督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七大重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农村财务管理是村集体经济活动的集中反映,是保护农民群众利益的重要形式,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证。在新农村建设中,国家和有关部门为加强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改善农村新容、新貌,加大了对“三农”的投资力度。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达到7253亿元,比2008年增长21.8%;2010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安排合计8183.4亿元,比上年增加930.4亿元。如何管理与利用好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和物资,将成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改革与创新农村财务管理机制,努力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已成当务之急。

二、目前新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和各项支农政策的落实、支农资金的到位,农村财务管理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目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挪用、挥霍、侵占农村集体财产和涉及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违纪违法行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使用大量“白头收据”;财务账目设置不全,账务处理欠规范;乱批乱占集体土地,土地征用费管理发放漏洞多;村干部换届不交接会计账目;私设“账外账”和“小金库”;各项开支缺乏约束、挥霍公款现象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新农村建设热点问题,也成了干群矛盾的焦点,诱发了部分群众上访、个别村干部因为经济问题受到处分等事件的发生。之所以产生上述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

为了更好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先后颁布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虽然许多村按新农村建设要求制定了完备的财务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这些完善的制度条文却成了应付检查的幌子,农村管理者有章不循,执行情况较差。有的村则是选择对他们有利的制度执行,不利的制度就不执行。另外,也有些制度没有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可操作性较差,因而制度失去其权威性。甚至部分村在财务方面没有制度,财务管理无章可循。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新农村建设缺乏合理的财务制度保障。

(二)财务监督机制不健全

第一,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流于形式。村务公开与民主理财其实质是让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参与财务管理,将财务工作置于群众社会监督之下,是新农村建设中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原则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由于财务公开不完整、内容不真实或公开不及时,村级民主理财工作滞后,群众的知情权、民主理财权得不到充分保障,群众监督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从而对有人挪用农村资金等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追究,给农村财务管理带来了隐忧。第二,政府对村级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不到位。在对村级财务收支审计监督时,只注重基础信息的形式审查,缺乏实质性审查,导致新农村建设资金被截留、挪用或者改变用途等贪污现象发生。

(三)内部控制机制缺失

目前,在我国农村,很多农村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存在误解,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内部控制在农村生存发展和市场竞争中能发挥的重要作用。有的农村干部根本没有内部控制的概念,将内部控制视为文件、手册,认为与农业生产没有联系。在不少农村中,虽然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等活动,由于村干部之间缺少相应的控制权衡机制,在重大财务问题上还是“一把手”说了算,也不经过村“两委”讨论,会计出纳由一人兼任,基本上没有民主监督制度和程序。由于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机制,这使得村集体经济组织审批制度不健全,财权失控,无审批、无经手、乱支乱用的现象严重。

(四)财会队伍不稳定,专业素质低

按财务管理工作的性质要求,农村财务人员的选拔、录用和考核等应由乡镇负责。实际上,农村财会人员大都是村两委指定,聘用自己“信得过”的人,而不是从工作需要考虑。“一朝天子一朝臣、换了书记换财会”这种不良现象,导致财务人员工作不稳定,出现“断头账”“包包账”,造成村财务工作专业性和连续性差。另一方面,村级财会人员素质较低,年龄老化,普遍存在无证上岗的现象,有的只会“记记账、打打算盘”,不能对农村财务实行有效的核算和监督。

三、新农村财务管理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农村财务管理混乱,不仅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造成农村集体资财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针对新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各地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健全完善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开支管理、票据管理、农民负担款项和共同生产费管理、义务工和积累工管理、财会人员及财会账目管理、财务审计与民主理财等方面的内部管理制度。为使财务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更加具体化和更具可操作性,各地还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细则,例如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制度、财政支农惠农资金管理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制度、集体资金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财务支出报销和审批制度、非生产性开支管理制度、预决算制度、村级干部离任审计制度等。同时要完善奖惩机制,对坚持原则照章办事的人员要给予表彰奖励,对违章办事的严重惩处,进一步推进农村财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内部控制机制是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各部门和工作人员所从事的活动受到既定程序的限制、制约、监控,从而保证组织内部活动的有序正常运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对保证农村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效防范农村经营风险、维护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和具有重要意义。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应遵循合法、规范、有效、全面、安全的原则。内部控制的基本方法包括组织结构控制、授权批准控制、预算控制、业绩报告控制、内部审计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将内部控制的基本方法运用到农村财务管理中,对约束农村管理者行为、规范资金管理、防范欺诈舞弊等有着预防的作用。

(三)完善财务监督机制

农村财务监督机制可以从内外两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立村民审计监督委员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内部监督机制。为保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职能,村干部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将财务收支、重点工程项目、惠及群众的各项政策性补贴、征地和土地流转、村干部报酬等热点问题定期及时公开,并做到每季度或半年公布一次财务报表,全方位接受群众监督。二是从司法、社会公众和舆论的角度,共同形成一种公平的外部监督环境。在农村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充分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新闻舆论工具(电视、网络、广播、报刊、宣传资料)让外界参与进来,大力宣传好的典型;对违反规定或应付差事走过场的,要进行曝光,通过社会舆论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建立农村财会人员的人才机制

为保持财会人员队伍稳定性和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应建立农村财会人员的人才机制。首先建立农村财会人员选拔机制。对农村财务人员必须按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向社会招聘,要坚决杜绝“任人唯亲”的行为。会计专业人员由乡镇、街道或上级部门负责统一招考,统一组织考试,具备条件的人员经考试合格,再推荐给各村。其次要建立财会人员任免机制。财会人员被确定之后,一般不要随意变动,其任用、调换都要经过乡镇、街道或上级部门批准,以保持农村会计工作的连续性。最后建立财会人员的培训机制。通过举办业务讲座、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等,定期对财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此外还要建立农村会计岗位责任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财会人员进行业务考核,奖优罚劣,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改革农村财务审计模式

农村财务审计能够为农村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效益性提供保障,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农村财务审计主要由各地农经部门负责,承担日常审计和绝大部分任期目标、离任审计及专项审计工作。由于机构规格低,工作协调难,审计质量不高,工作缺乏权威性。为确保乡村集体经济审计的权威性、独立性和成效性,可将乡村集体经济审计纳入国家审计范畴。所在地区国家审计机关可以成立独立的乡镇审计站(所),派驻到各乡镇,对乡镇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审计。这种财务审计模式将审计机构植根于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熟悉组织内部情况,审计监督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更强。同时,积极探索创新农村审计模式,整合审计资源,引入社会中介组织参与到农村审计中来,深入开展重点审计与专项审计,加大力度做好村干部换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以解决新农村建设中财务管理深层次问题,以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尚洪杰.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几个问题[J].财务会计,2008(8).

[2]宋晓梅.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会计,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