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态环境监督制度十篇生态环境监督制度十篇

生态环境监督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0:42

生态环境监督制度篇1

【关键词】检察机关;环境保护;法律监督;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125-02

检察机关对环境保护领域的监督,突出体现了检察机关履行打击环境领域违法犯罪、保护公共利益,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职责。然而,环境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使得检察机关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进行机制创新面临诸多难题。

一、检察机关环境保护监督的现实性

检察机关作为我国宪法确定的法律监督机关,对环境问题进行监督,是忠实履行宪法赋予职责的具体体现。检察机关通过打击生态领域违法犯罪,查办破坏生态环境犯罪背后的职务犯罪,发出检察建议促使相关部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完善环境保护领域“两法衔接”长效机制,对环境问题进行监督,有其合法性和现实性。

为有效打击生态领域犯罪,《刑法修正案(八)》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修改为“污染环境罪”,降低了入罪的门槛。2013年6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与最高人民法院联合了《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有关环境污染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作出规定,进一步明确了相关法律适用,提供了法律依据。为增强打击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检察机关针对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案件,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对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案件,依法快捕快诉;对社会影响大、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特大案件,依法从重从快打击。新解释与2006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相比,减少了对危害结果的要求,使得大量环境污染违法行为无需造成危害结果,只要实施了违法行为就可以进入刑事程序。同时,现行《民事诉讼法》“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的规定,也为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检察机关环境保护监督现状与影响发展的瓶颈

(一)司法立法不足

从立法渊源上看,关于环境公共利益保护的立法位阶,从宪法、环境基本法到国务院的行政法规都有相应的的立法规定,然而分析环境公共权益监督的立法内容可以看出,这些关于环境公共利益监督的相关法律规定仅是停留在实体方面,而在程序法中却没有具体的实施程序,缺乏操作性。

我国的程序法中,除了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对侵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讼外,另外两大诉讼法均未对公益诉讼作任何规定。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看,虽然建立了公共检测预警机制、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扩大了环境公益诉讼主体、确定了计罚按日无上限、强调了政府管理职责,但对环境司法保护制度规定仍然不足。在最高人民法院已经颁布的3400条司法解释中,与环境案件审判有关的仅有18条,而且针对地也主要是环境刑事案件,环境民事案件和环境行政案件涉及地极少。相对检察机关环境保护监督职能而言,现有刑事规范与环保法律法规有相互渗透尽管令人欣喜,但其不足之处也非常明显。

(二)监督途径单一

检察机关依据宪法、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立足检察职能,积极助力生态环境保护,主要途径有五:一是强化批捕职能,依法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刑事犯罪;二是完善诉讼监督机制,对刑事案件、民事案件以及判决的执行进行监督;三是强化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法律监督;四是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犯罪背后的职务犯罪;五是面对损害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支持、督促、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以上途径不仅使检察机关的法律职责与环境保护的政策导向相契合,更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相关工作机制。

(三)监督机制缺失

职能属性方面,检察机关民事行政部门,是接触环境执法的具体部门,但法律规定的局限性和“事后监督”职能性质约束了其部门执行力的提高。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者裁定确有错误,检察机关可以通过法律赋于的抗诉权来加以监督,但是对于没有达到抗诉条件但生效判决确有瑕疵的民事申诉案件,以及民事诉讼中的调解、执行等一系列活动如何进行监督,法律上都没有明确规定。

民事行政方面,职能特点决定了检察机关是提起环境公诉讼的适格原告。检察机关以维护公共利益为价值追求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既是“能动司法”理念的具体要求,也是确保司法公正、维护公众环境利益的要求。但是,检察机关是否具备公益诉讼原先资格,目前尚无明确的法律依据。虽然现行《民事诉讼法》中规定:“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但检察机关的原告资格仍不明确。

监督措施方面,法律明确规定了检察机关可以以抗诉和检察建议两种方式行使监督权。由于环境问题的潜伏性和复杂性,尤其需要防患于未然,检察建议对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其作用多体现在预防职务犯罪方面。高检院颁布的《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也规定检察机关可通过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的方式加以监督,但对检察建议的法律约束力却语焉不详,没有明确其强制性和约束力。检察建议并不具备必然启动法律纠错程序的功能。

三、检察机关环境保护监督机制的完善途径

(一)建议完善立法

在利益的驱动下,企业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效益,结果导致环境恶化。但从现行《刑法》第四百零八条的规定中可以看出,环境监管失职罪的法定最高刑只有3年有期徒刑,容易诱发环境监管人员的侥幸心理,一些企业可能还会变本加厉破坏环境,轻刑导致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改善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必须立足我国国情,苛以重罚。特别是对主观恶性极大、情节恶劣,后果极其严重的污染破坏环境的犯罪行为,建议增加无期徒刑和没收财产刑种,以大幅度提高犯罪经济成本,来达到有效控制环境犯罪的目标。

环境刑事犯罪的刑罚设置,还应注重刑罚种类的多样化,建立宽严有度的刑罚体系,要从立法层面补足生态环境危险犯刑事法网。

(二)严查职务犯罪

环境保护领域问题频发,折射出背后监管渎职问题严重。环境监管失职罪与污染环境罪往往是“伴生的”。检察机关可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从涉及民生民利的事情入手,从热点领域入手,依职权主动出击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破坏环境事件、污染环境行为,深挖背后的职务犯罪线索,积极查处与环境相关的职务犯罪。同时,也要搞好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2011至2012年,按照中央统一部署高检院开展了“全国检察机关严肃查办危害民生民利渎职侵权犯罪专项工作”,2013年开展了“全国检察机关查办和预防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职务犯罪专项工作”。2014年3月至10月,又开展了“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通过专项行动,对惩治和预防生态环境领域渎职犯罪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落实“两法衔接”

侦查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法律监督职责。检察机关依托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对破坏环境资源犯罪,集中排查有案不移、有案不立等情况,加大监督移送、立案的力度,防止以罚代刑。健全检察机关与安监、公安、环保、工商等行政执法机关之间的联系和配合,进一步加大渎职案件查办力度。建立案件移送监督及快速受理、审查机制。协调公安、行政执法部门在发现污染环境等破坏生态环境案件线索后,及时向检察机关做出反馈,检察机关应当及时介入案件调查,发现违法行为涉及犯罪的,及时督促公安机关立案侦办。在相关部门移送案件后,检察机关案件管理部门应快速受理,及时流转环境案件办理部门或专门人员进行审查,保证质量的同时从快审查。

2013年3月,最高检专门部署开展专项监督活动,检察机关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监督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一批发生在群众身边、侵犯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危害民生犯罪案件。为进一步加大依法惩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的力度,2014年2月底,高检院在全国检察机关部署开展了为期8个月的以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为重点的专项立案监督活动,并将该项工作与高检院部署开展的查办与预防危害生态环境职务犯罪专项工作相结合,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加强环境司法保护的呼声和诉求。

(四)强化捕诉职能

一是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继续加强对破坏生态环境犯罪中的漏罪、遗漏犯罪嫌疑人的监督,及时督促移送和监督立案,提出量刑建议,依法监督纠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等问题,坚决防止和纠正对环境犯罪打击不力问题。

二是适时介入侦查,加强对侦查活动合法化的监督。对于重大复杂的环境破坏案件,检察机关应当派员适时介入侦查活动。

三是强化审判监督,对量刑畸轻的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案件及时提出抗诉,确保打击效果。司法实践中,环境监管失职犯罪的惩处有罪判决率偏低,免予刑事处罚及缓刑适用比例偏高。

(五)提起公益诉讼

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与传统诉讼类型不同,这是一种新出现的诉讼类型,可称为环境公益诉讼。它对于解决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有着重要作用。探讨当前阶段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中检察机关的介入模式,这对理顺检察机关职能、促进司法体制改革;对建立有效的环境公益诉讼机制;对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检察机关进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摸索还没有充足的法律依据,进行环境公益诉讼更是一片空白,这些问题都困扰环境公益诉讼的展开。因此,我国目前应从程序角度上进行环境公益保护的相关立法,赋予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明确具体可操作的环境公益诉讼权,实现对受损环境生态的司法救济,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公共利益。

(六)提出检察建议

检察机关在把污染环境犯罪作为打击重点的同时,应当结合环境问题执法办案,及时向土地、环保、水务部门提出加强监管、堵塞漏洞的检察建议,帮助其完善制度、强化监管,从源头上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检察机关应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加大对生态领域的违法犯罪打击力度,深挖破坏生态环境犯罪背后的职务犯罪,积极发出检察建议促使相关部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探索环境公益诉讼,完善环境保护领域“两法衔接”长效机制,才能使检察机关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得以健康发展,才能为解决环境问题、建设美丽国家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郭英华,李庆华.试论环境公益诉讼适格原告[J].河北法学,2005(4).

[2]郝海青.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前置程序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5-90.

生态环境监督制度篇2

关键词:新环境;林业;会计问题;分析

一、优化新环境下林业会计制度

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社会大众对林业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现代林业已成为具有产业职能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急需要优化调整林业政策,科学转换相关机制,顺利实现林业转轨,促进林业健康持续发展。在林业转轨新环境下,林业会计改革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我国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客观分析林业会计制度问题,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完善林业会计制度,有效满足当下林业发展的客观需求,确保所开展的林业会计工作具有重要的制度保障,科学开展各项林业会计工作。在此过程中,我国要根据以往经验,优化林业会计相关规定,使其更加具体化、客观化,优化完善已颁布的《会计法》,构建全新的林业会计法规体系,多层次优化完善新环境下的林业会计制度,进一步补充会计核算制度,做好“经济、社会、生态”三效益核算工作,随时动态呈现林业企事业单位成本效益。在新环境背景下,我国要客观分析林业生产作用下的社会与生态价值,林业经营作用下的环境资源成本,科学增设会计科目,优化创新核算方法,全面、客观记录各方面林业会计数据信息,S时公布会计信息,确保社会全方位正确认识林业价值,借助多方力量,优化完善林业政策,促使我国林业顺利转轨,在转轨环境下健康稳定发展。

二、加强新环境下林业会计监督

在新环境下,我国要多角度客观分析林业会计监督方面具体要求,结合地区

林业发展的具体情况,针对林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优化利用内外结合方法,加大林业会计监督力度,全方位动态监督林业会计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问题,进行合理化处理,最大化提高林业会计监督整体质量。具体来说,在加强林业会计监督方面,林业企事业单位要客观分析林业转轨这一新环境,注重内部监督,即自我监督,要根据日常开展的一系列林业会计工作,根据存在的问题,优化完善会计内控制度,对林业会计监督工作人员提出针对性要求,根据林业会计监督具体要求,明确会计监督工作人员职责,有效防止“权、责、利”模糊化,科学开展林业会计监督工作,有效提高林业会计监督整体质量。在内部监督方面,林业企事业单位要优化完善相关制度,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合理化的监督系统,全方位动态监督会计科目设置、原始凭证存录等,使其更加合理化、规范化。在外部监督方面,我国要借助社会力量,比如,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加强林业会计监督,要充分发挥财税部门、工商部门多样化职能作用,借助社会中介机构力量,比如,会计师事务所,全方位动态监督林业会计,促使我国林业更好地应对瞬息万变的新环境。在林业会计监督方面,我国要优化林业会计执法,加大在这方面的执法力度,严厉惩治林业会计监督方面一系列违法行为,促使林业会计有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三、提高新环境下林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在新环境背景下,林业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林业会计人员,急需要根据林业转轨环境要求,准确把握林业会计人员方面的问题,多层次提高林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林业企事业单位要根据林业转轨环境,构建科学的会计用人机制,要求岗位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处理各项工作。在日常运行过程中,林业企事业单位要根据内部会计人员各方面情况,制定科学的“长、中、短”期人才培养方案,分层次、分阶段对林业会计人员进行系统化培训,学习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比如,《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国有林场和苗圃财务会计制度》,强化林业会计人员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科学开展林业会计工作。同时,在新环境下,林业企事业单位要注重对林业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对其进行多方面培训,学习最新会计准则、最新林业资金管理规定等,掌握重要的管理、沟通技巧,借助讲座、经验交流会等,提高林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断发展壮大林业会计队伍。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我国要全方位准确把握林业转轨这一新环境,客观分析林业会计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优化新环境下林业会计制度,加强新环境下林业会计监督,提高新环境下林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等。以此,优化林业转轨环境,促使各项林业会计工作有序开展,提高林业会计质量,加快现代林业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李浩.我国林业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影响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6,09:178-179.

[2]田伟萍.基于环境会计核算理念下的环境资产问题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17:218-219.

生态环境监督制度篇3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为科学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上级重大决策部署,紧跟中省市全面深化改革步伐。紧紧围绕全市生态环境重点工作,坚持污染防治攻坚战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扎实组织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工作,为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水平,为全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反应迅速、行为规范的环境执法铁军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力执法保障。

二、主要工作目标

(一)以“三项制度”为抓手,着力构建生态环境执法制度规范体系。全面实施生态环境系统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施方案,按照国家、自治区和本市对于执法规范性的要求,梳理、修订完善执法相关制度、规范,推动形成全市统一、责任明晰、制度完善、程序规范、透明公正的生态环境执法体系。

(二)健全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机制,严格执法,严厉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健全执法工作机制,完善执法队伍建设,围绕自治区、市生态环境中心工作,主动跨前、服务大局,紧密结合管理需求、管理目标组织实施执法监管,在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发挥生态环境执法的支撑保障作用。

(三)创新优化执法监管方式,提升执法效能。完善执法事项清单和执法检查对象数据库,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开展分类分级“双随机”执法监管;充分利用在线监控、视频等创新方式开展非现场执法,提升执法效率;加强执法和监测的协同,探索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环境执法中的应用,提高执法科学性精准性。

三、工作任务

(一)重点工作

1.做好各类环保督察回头看

根据督察工作的安排,配合做好省级生态环境督察回头看中前期问题线索的排摸和复核工作,对群众反映突出的环境信访件处理情况开展复核和抽查;配合做好对中央生态环境督察整改事项整改复核检查工作。

2.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

围绕生态环境部、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大气、水和土壤环境等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各项决策和工作指示,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巩固蓝天、碧水保卫战成果,着重做好净土保卫战相关工作,助推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3.开展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

根据生态环境部、市生态环境局的统一部署并结合本支队工作实际,组织开展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锻炼环境执法队伍,提升现场执法和案件办理水平。

4.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严格按照环保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办法》的规定,强化对《环境保护法》及其配套办法的实施,增强企业环保主体责任意识和自觉守法意识。强化行政案件执法后督察,保障行政处罚和行政命令的依法履行。

5.全面落实环境执法“三项制度”

全面实施生态环境系统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强化执法稽查,规范执法行为,严格落实市局制定的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日常执法中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迎接中央督查办2021年度对我市的生态环境执法专项稽查。

(二)、日常执法工作

日常执法,采取现场检查的方式进行,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础手段。制定执法检查工作计划并严格执行。

1、检查对象。检查对象分为一般排污单位、重点排污单位和特殊监管对象。把上年度国家、省级和市级交办的、本级环境执法中发现的尚未结案的、群众举报投诉经处理仍未整改到位的环境违法问题纳入特殊监管对象,防止出现执法监管空白。

2、检查方式。严格按“双随机、一公开”方式进行,检查频次和抽查比例原则上不低于原环境保护部环办[2015]88号文对检查频次和抽查比例要求。落实国家和省级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将列入正面清单的排污单位纳入免于抽查范围,做到无事不扰。

3、检查内容。对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运行、污染物排放及自主监测(含自动监测)、环评审批、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排污许可、危废管理、环境应急等环境法律责任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4、检查事项。现场检查事项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规定的所有相关事项,特别要注意将原国土、农业、水利、林业部门划入生态环境综合执法领域的事项纳入检查范围,做到应查检查。对同一监管对象的对个检查事项事项,原则上一次完成。

5、监管平台。加强对市本级生态环境保护移动执法系统的管理,制定专人负责系统的维护,根据检查对象变化和执法人员变动情况,及时动态更新数据库,为生态环境保护移动执法踢动精准数据支撑。

6、信息公开。每季度抽查结束后,及时将随机结果,特别是环境违法行为查处情况在市生态环境局官网站上向社会公布。

四、工作要求

(一)明确责任,提高执法水平

严格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资格管理和教育培训制度,安排在行政执法岗位的人员至少参加一次集中脱产岗位培训,培训成绩作为取得执法证件的必要条件,利用环保大讲堂、案件讨论、现场执法等多种方式,提高执法水平。坚持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核心,根据年度环境执法计划,细化各项执法工作,明确责任、时限、措施,确保环境执法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确保执法实效。做到及时准确公示执法信息、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生态环境监督制度篇4

由于过去长时间实行的粗放开发模式,与全国多数地区一样,云南的生态旅游资源也面临着衰落的危机。滇西北迪庆州、丽江地区一带生态环境的恶化都在不断加剧,我省主要旅游点大理、潞西等著名旅游区的森林植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也尤为突出。

二、云南省生态旅游法律制度现状

云南在开展生态旅游初期,主要受到《我国生态旅游法律制度简介》的规制,地方层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是以《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和《云南省旅游条例》为依据来开展我省生态旅游活动。所以,云南省是在全国生态旅游发展尚处于摸索阶段的条件下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必然生态旅游法律保障中会存在一些问题。

(一)生态旅游相关法律的立法缺失

总体来说,在生态旅游方面我国已经有所发展,但是在立法层面还没有形成完善体系,现行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文物保护法》等并不是为生态旅游而设立的特别法。所以,随着旅游市场发展,法律的缺失就会对行业长远发展产生局限。因此,立足于现实需求和未来的社会发展,出台相关《生态旅游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执法存在缺陷

相关生态旅游执法部门执法不严,又成为生态旅游中违法违纪行为得不到有效控制的又一主要原因。现实情况时,我国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生态旅游执法部门和执法机构。而现行相关规定是:建设部门负责管理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而由文物部门承担管理历史文物古迹的责任;园林部门承担起管理风景园林的责任。在这种管理部门职能和利益相互交叉的情况下,执法权力和执法责任呈现出分散的现象,削弱了执法的效力,致使执法混乱。同时,行政执法机构本身还存在执法不健全和执法水平低、执法不严格的问题。由于云南省某些景点位于偏远的生态旅游区内,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游客量较少,运营资金相对紧缺,存在着甚至没有环境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的情况,所以无人维护生态旅游环境地的环境资源的现象屡见不鲜。相关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由于环境问题致使调查取证的工作难以实施,很多的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就出现了疏忽调查取证的现象,从而也无法对环境犯罪到真正的惩罚作用。

(三)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监督和惩处力度不够

当下,我国在惩处生态旅游违法违规的行为时,惩处法规还比较单一,处罚力度轻微,往往是局限于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恢复原状或限期治理等。这对于生态旅游消费群的违法行不能从根本上给予惩处和教育。长期以往,缺乏健全的惩处机制作为保证,在目前我国旅游者整体素质偏低的情形下,生态旅游将难以持续发展。法律的权威在于法律的强惩罚性,针对性不强的法律制裁会导致“经济有价环境无价”的错误观念,违法成本较低必然会轻易滋生再一次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行为。

三、完善生态旅游法律保障的措施

(一)完善生态旅游法律制度

我国现今并没有颁布《生态旅游法》,立法部门应尽快制定相关法律以规范我国生态旅游活动。同时,云南省现今也没有专门的地方法规对生态旅游资源予以维护。建议对于生态旅游经营和管理重要问题,如环境影响评估,制定和审批生态旅游区制度,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生态旅游资源补偿制度都应在相关法律中做出明确规定。因此制定生态旅游管理特别立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二)明确各部门的管理权加强执法力度

拥有管理权的政府部门和经营企业之间职能不明确,是致使景区生态环得不到有效的维护主要因素。加强执法的具体措施中第一要务就是要设立专门的生态旅游执法部门,赋予其具体的管辖权来管理生态景观和生态旅游景区,这样才能使生态旅游得到真正有效的管理和生态环境的维护。同时云南省某些偏远的生态旅游区内,应加大运营资金的扶持,避免因为没有环境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而导致生态旅游环境地的环境资源遭到破坏的现象的再次出现。

(三)完善生态旅游的监督机制

生态环境监督制度篇5

1、进一步做好第三次环保大会各项任务的分解落实工作,建立工作责任、检查督办和协调机制。将全市环保大会精神一贯到底,全市各县(市)区都要比照市里做法,召开一个高规格的环境保护大会,出台一个文件,落实领导责任,力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办公室牵头)

2、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围绕工作重点,广泛深入开展环境宣传教育,配合人大继续开展“XX环保世纪行”活动,抓好“六.五”世界环境日的宣传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环境政策法规宣传,把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历史性转变的要求上来;利用校园、家园、工业园、生态住宅园和媒体专栏等阵地抓好对领导干部。市民和学生及企业的环保宣传教育,把各级领导干部及全社会的力量凝聚(范文来源:范文大全)到推进历史性转变上来。及时报道和表彰环境保护的先进典型,公开揭露和批评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定期环境质量信息,维护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努力营造节能减排的舆论氛围。(宣传教育科、环境监测站负责)

3、筹备召开全市环境保护委员会第一次全会,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分解落实全市第三次环保大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推动决策层对环保工作的进一步重视,力争解决部分事关环保事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办公室牵头)

二、严格总量控制,千方百计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1、层层细化分解减排任务,确保完成年度减排目标。要将市政府下达的CoD和So2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到具体排污单位,制定年度削减计划,将减排计划落实到具体项目。积极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做到持证排污,以证限污。(规划财务与科技标准科、污染控制科负责)

2、落实市政府对减排目标的考核。各地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采取切实有效举措积极配合减排考核工作,确保市政府污染减排目标任务的落实。(污染控制科牵头)

3、确定国控、省控及市控重点污染源,建立科学的减排监测体系。按照“控制增量、削减存量”的原则,认真落实总量削减计划。明确全市占污染排放负荷65%的工业企业污染源及城市污水处理厂名单,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全力推进在线监测网络建设,强化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规划财务与科技标准科、污染控制科负责)

三、加强污染控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落实“五大环保治理任务”。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快黄姜加工废水、小造纸、小电镀、城市污水及水泥等重点行业的整治步伐,促进产业水平提升。在抓好造纸专项治理的组织、协调、监管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政府和相关部门按时完成黄姜废水、电镀废水、城市污水和水泥行业等专项整治工作任务。(污染控制科负责)

2、推进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强丹江口库区、黄龙滩水库、百二河、泗河等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一是积极协调落实《丹江口库区及汉江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的实施工作。二是继续推行限期治理制度,强化流域沿线重点污染源的监管。三是以整治黄姜加工业为重点,确保库区水环境安全。对不能达到污染物排放行业标准的企业在今年6月底前实施关闭取缔。四是认真落实《湖北省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与考核办法》,并将考核情况进行全市通报。(规划财务与科技标准科、污染控制科负责)

3、大力推进清洁生产,依法加强清洁生产审核,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基础。指导、督促企业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改造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建立企业环境行为评价体系并对金融等机构公开企业环境信息。把企业的银行信贷、评先创优等与环境执法结合起来,强化企业的环境责任。(规划财务与科技标准科负责)

四、加大执法力度,重点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1、继续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重点查处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集中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环境违法行为。取缔**年以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新建排污口。二是集中整治工业园区的环评率低、执行“三同时”不力的环境违法问题。纠正工业园区建设、管理过程中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三是集中查处重污染行业特别是造纸、化工、制药、黄姜加工等行业的违法排污问题以及危及饮用水安全和居民环境安全的违法企业。(污染控制科、监督管理与法制科、环境监察支队等负责)

2、加强环境应急工作,全力防范环境风险。一是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环境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二是督促重点涉危企业制定环境应急预案,建设应急事故处理设施。三是加强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管理,加强应急监测网络建设。(污染控制科、环境监测站负责)

3、认真办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进一步拓展环境投诉渠道,扩大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进一步完善现场执法和群众来信来访投诉处理的责任,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强化办案质量,及时妥善处理各类环境投诉。(污染控制科、监督管理与法制科、环境监察支队等负责)

4、加强排污费稽查和监督性监测工作,增强企业环境自律意识。按照“依法、全面、足额”的要求,加大排污费的征收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重点污染源全天候、全时段的在线监测,强化对所有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管理。建立企业监督性监测档案,摸清超标排污企业的名单,并与排污收费、申报结合起来,以收费促进企业环境责任的履行。(规划财务与科技标准科、环境监察支队、环境监测站等负责)

五、严格环境准入,促进又好又快地发展

1、用好控制闸,为“不欠新帐”把好关口。建立总量控制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相结合的工作制度,将总量控制的要求落实到审批项目管理中,切实做到增产不增污和增产减污。对没有完成总量控制任务或污染物排放总量超环境容量的地区或行业试行区域限批或行业限批。(监督管理与法制科负责)

2、加强建设项目的监管,落实项目审批责任追究制度。对全市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督查检查,对违法违规越权审批造成严重后果的环保部门或个人,依法依规责令其整改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监督管理与法制科、自然生态保护科负责)

3、推进规划环评,从宏观管理及决策源头防止环境污染。积极配合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开展全市开发区、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的区域环评,推进重点工业行业专项规划的规划环评试点工作。(监督管理与法制科负责)

六、着力推进基础性的工作,提升科学管理的水平

1、完成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调整和划分工作。组织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科学调整和划定工作,完善水源地界碑、界桩、警示标志的建设,对饮用水水源实施定期监测。进一步完善水源地安全设施,扩大隐患整治范围,确保群众饮水安全。(污染控制科、环境监测站负责)

2、做好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前期准备工作。认真筹划,周密部署,广泛动员宣传。请市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做好普查的前期准备工作,为**年全面普查奠定基础。(规划财务与科技标准科牵头)

3、开展工业危险废物及电磁辐射污染源调查与申报登记工作,摸清家底,建立数据库。加快推进XX市医疗废物处理设施建设,力争早日投放运行。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和辐射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危险废物监督管理中心负责)

七、加强生态保护工作,实施农村环保小康行动计划

1、加大对全市大生态环境的监督力度。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水电资源开发破坏生态用水的监管力度,开展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检查,遏制人为的生态环境破坏。(自然生态保护科负责)

2、积极推进土壤污染状况的调查工作。强化组织领导,按照国家、省里的统一安排部署,认真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为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防治土壤污染提供技术支持。(自然生态保护科负责)

3、要推进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和农村环保小康行动计划。按照标准,明确薄弱环节,抓好城市功能区达标和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污染防治,将城区和郊区环境保护统筹考虑。组织开展以生态村、环境优美乡镇为主的绿色创建工作,积极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促进城乡生态系统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自然生态保护科、污染控制科负责)

八、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履职能力

生态环境监督制度篇6

一、审计在金融生态环境运行中的目标定位

金融生态系统是一种具有很多生态特征的组织活动,它以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核心媒介,以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外层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以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当局作为资金流动的调控者和监管者,共同构成金融生态环境的主体;而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信用和法制环境是金融生态主体共同面对的外部环境;金融生态主体和金融生态环境在金融生态调节机制的作用下共同维系着金融生态系统的运行。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是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处于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的管理环节,不断作用于金融生态的各主体以及金融生态系统的内外环境和要素,构成金融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金融生态环境运行中的各要素分工协作,维护着金融生态的平衡,共同完成资金从最终供给者向最终需求者的让渡或转移(见图1)。金融生态圈理论拓展了金融生态环境运行中审计的研究视野。

1.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应成为审计的基本价值取向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显示,2003年国内金融企业不良资产形成原因中有72.79%是来自于非金融部门的因素,是由于金融生态环境恶劣造成的,到2004年该数据达到77.23%[1].金融改革和发展仅仅强调在金融业内做文章,就金融谈金融,忽视制约金融发展的外部因素是不行的。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显然离不开审计的综合治理作用。作为金融生态子系统的审计机构应当以减少金融体系中的信息风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基本价值取向,充分发挥好审计的监督、评价和鉴证等功能。由于审计这一子系统由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三大部分构成,因此,为了改善金融系统外部运行环境,国家审计应当发挥综合治理功能,加强金融风险环境调查,对组成金融生态环境的各要素强化监督与引导,对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当局强化绩效审计;对金融机构强化合规性审计;对资金供需双方强化信用延伸审计;对金融服务中介机构强化合法性审计,从多渠道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民间审计应当重点对上市的金融机构进行财务报表审计,强化财务信息的有效性和信息披露的恰当性,减少信息风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内部审计应当强化金融系统内部的风险管理,增加金融企业的价值,维持金融体系效率,保证整个金融生态的相对稳定和安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是改善金融结构、增强金融功能、提高金融生产力的重要内容。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应成为审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审计的基本价值取向。

2.引导金融生态向结构优化、功能强化方向发展是审计的重要任务

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制环境下,竞争形成了金融生态的结构秩序。金融生态系统通过破产、兼并等行为和行业自律组织调节资金的供求及其结构;调节金融组织的数量、规模,并不断优化结构,强化功能,提高金融组织的内控水平,推动金融组织、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创新,防止盲目竞争行为和恶性竞争倾向,增强金融生态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但金融生态的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是对金融生态的内部结构及其功能效率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应当按照金融发展规律,积极引导金融生态向着结构优化、功能增强、效率提高的方向发展。国家审计应当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减少政府对金融的行政干预,减少不良资产的形成;促进相关金融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通过综合审计构建金融诚信环境,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结构。民间审计应当发挥鉴证职能,强化上市金融机构的财务信息披露和效益审计,引导金融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培养金融机构市场化运行意识,减少对国家信用的依赖性,优化金融生态调节机制。内部审计应当促进金融机构进一步明晰产权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管理审计,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使金融机构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管理的市场主体,从而优化金融生态主体的结构。三大审计部门应当把引导金融生态向结构优化、功能强化方向发展作为重要的任务,为金融安全运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内生的金融发展提供支持。

3.提高金融生态自我调节机制应成为衡量审计成效的标准

金融生态主体与金融生态环境必须在金融生态调节机制的作用下运行,良好的金融生态调节机制是金融生态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任何的人为干预和调节一旦超出金融生态的自调限度,则只会恶化金融生态系统。审计是整条金融生态链上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着金融生态的内在调节机制,维护金融生态自我调节机制是审计的重要目标。然而,金融生态圈内,占主导地位的金融机构免疫能力先天不足、产权缺位、法人治理结构极不完善、信用环境十分恶劣。审计活动应当以促进金融生态链的有效运转为目的,以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关系为基石,遵循金融业自然发展规律,在自由、竞争、和谐的市场环境中均衡发展。鉴于此,坚持普遍联系、系统论、协同论的观点,在整个金融生态链的框架下,审计应密切与生态链其他环节的联结,在分工的基础上加强同相关部门以及被审计对象的互动协作,而不是彼此分隔甚至对立,共同加强金融生态链中最薄弱的环节,及时修复金融生态链中的缺陷,努力维护金融生态的平衡,营造和谐的外部经济和社会环境,使金融生态主体和金融生态环境形成良性互动,达到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双赢”境界,对金融生态调节机制的贡献率应成为衡量审计成效的标准。

二、审计在金融生态环境构建中的职能作用

审计通过发挥其监督、服务、鉴证、评价、咨询和控制功能,有助于建立完备的激励、创新、约束机制,使金融机构发挥应有的自主性,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实现金融生态环境整体功能的优化。

1.完善审计的监督职能,净化金融生态环境组成要素

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审计监督是审计本质的体现和客观要求,审计充当“金融卫士”的作用,监察和督促金融生态主体的各项业务在规定的范围和正常的轨道上运行,监察和督促金融生态环境中各要素充分发挥其职能。审计监督有利于检查生态系统各要素对金融政策的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对违法和违章活动、经营和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进行揭露,促进金融信息的真实、正确,减少信息风险,净化金融生态环境。从长远来看,国家审计应当以促进金融管理机构充分有效地行使职权,防范金融风险,保证金融安全为目标。国家审计的职能定位应该是对有关金融监管机构的再监督,即金融监管绩效审计,包括对人民银行出台的货币政策的合理性、财政部有关金融政策及资产管理情况以及对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的监督效率和效果进行审计。通过“三e审计”了解金融监管当局监督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对金融管理绩效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民间审计应重点监督金融生态各要素的财务活动,确保各项金融财政政策和会计制度的有效执行。内部审计应当重点监督金融机构各项业务的合法性、合规性,监督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监督金融风险。进一步完善审计监督职能,减少金融违法和违规活动、减少资产流失,防范金融风险,净化金融生态环境。

2.拓展审计的服务职能,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运行功能

审计服务职能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也是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要求。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应当拓展审计的鉴证服务职能和咨询服务职能,在金融机构进入市场时为其提供验资服务;在金融机构持续经营时提供财务会计报表审计服务和业务评价与咨询服务;在金融机构合并、分立、重组时,对其进行审计鉴证服务和资产评估服务。国家审计机关的公务员也应当认识好审计的服务职能,从强制性监督和行政官僚制范式中回归于服务和质量,树立服务意识,保持审计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了解社会公众的需求、听取公众的意见,尽量与国家、地方的方针政策相协调,搞好审计服务。拓展审计的服务职能,树立平等、和谐、协作的服务观念,为金融生态环境的良好运行把脉、诊疗,使审计人员成为名副其实的金融专家,分析金融生态系统各要素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咨询与服务。通过审计服务,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运行功能。

.强化审计的宏观调控职能,增强金融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

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要转变监督与监管为目的、处理与处罚为手段、查处问题为宗旨的审计思想,切实改变置于被审计对象之上的审计作风和“账簿”本位观,从宏观上做好金融业的咨询师、督导员,成为深受金融机构欢迎的“良师益友”。强化审计的宏观调控职能,完善市场机制与内控管理机制,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增强金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审计过程中应当运用科学、有效的审计技术方法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从宏观上评估金融机构资金运营的安全性、法律法规的遵从性,在评估的基础上为金融机构规范运作、安全经营提供高层次的专业咨询与指导,促进金融业正确发挥信用中介职能与调节经济职能,提高社会资金配置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提高金融运作效率。

三、优化金融生态运行环境的审计思考

1.理顺关系,使各审计主体在金融生态环境构建中形成合力

审计是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的管理环节,任何一项金融活动都应施以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离不开审计的保驾护航。在金融生态环境构建中,国家审计要发挥“火车头”作用,进行金融犯罪风险与审计风险监控、银行坏账审计。民间审计则发挥信息披露与鉴证作用,加速金融信息化建设,培育金融机构的市场运营能力,完善金融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在国家审计人员有限的情况下,民间审计无疑是开展金融审计的主体力量。民间审计的介入,与金融机构信息公开化相互促进,形成良好的金融审计监管环境。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内部审计所具有的内向性、及时性能够对金融风险进行事前评估、事中控制,具有明显的预警和防范功能,内部审计在金融生态环境构建中,要发挥好审计的自我调节作用,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三大审计主体应当发挥各自的特色,整合资源,合理分工,在金融生态环境构建中形成合力。

2.突出重点,推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构建金融生态环境安全网

我国金融机构为一级法人多级管理,点多、面广、规模大,业务范围宽、市场变化快、交易手段新。根据我国构建金融生态环境的现实要求和国际经验,应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作为重点,切实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预警、监测和控制,确保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目前,金融审计主要还是合规性审计,即对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业务范围、资本状况、资金营运和财务收支等进行检查,看其是否符合有关的法律、法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分析金融机构的生存能力和环境状况,了解其战略性优势和威胁其经营目标实现的风险,分析实现战略优势的关键流程,运用分析性程序从宏观层次识别的重大金融风险,准确地发现金融机构在防范风险方面的缺陷并提出改进建议,因而能最大限度地强化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功能,及时发现风险和防范风险,发挥风险预警作用,构筑金融安全网。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求搞好审计调研,及时搜集金融风险预警指标的信息,及时关注导致金融风险的苗头性问题,开展金融风险环境的经常性调查与分析,并及时向央行、政府决策机构等相关部门发出预警信息,将金融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构建起金融生态环境的安全网。

3.加强管理,创新审计方法,推动金融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审计署金融审计司范鹏司长认为审计要站稳金融监管的制高点,充分发挥审计在揭露重大风险、突出问题等方面的成果优势,起到其他监管机构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审计范围和审计职能的进一步拓宽,政府和公众对审计的期望不断提高,对审计管理、审计方式和方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以往单一的现场审计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金融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改变和加强原有的审计监督体系,改进和创新审计方式、方法,尝试比较先进、科学的抽样审计、风险评估、经济活动分析以及实质性测试和定量分析等新的审计方法,探索各审计方法、技术的相互结合及利用,根据金融审计的特点和规律,实行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相结合,提高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推动金融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4.拓展审计内容,为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提供有力支持

审计要为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提供有力支持,就要改变目前审计范围狭窄、审计内容单一的状况,从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拓展审计的内容和范围。从目前看:证券业与银行业的混业经营趋势必然要求扩大审计对象的范围,要求将原来不作为金融审计主要内容的证券、保险、信托业务等逐渐纳入商业银行业常规审计范围。此外要进一步加强对创新业务的审计,包括金融衍生产品、电子银行产品等等,特别是要加强对商业银行为规避监管采取隐蔽手段进行的业务创新的审计。在审计过程中注重将业务经营检查与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从金融机构业务经营环节入手发现风险控制的薄弱环节,确保审计质量。从金融审计的发展趋势看,效益审计将是金融审计的重中之重,在加强内控机制、资产质量审计的同时,要进一步关注资产风险,努力探索绩效管理审计的新路子。现代审计应遵循金融发展规律,全面履行审计职能,拓展审计内容,把注意力放在那些对金融发展关系密切、影响较大的领域和事项上,努力提高审计成果的使用效益,为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课题组。为中国城市金融生态打造“体检”系统——《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总报告之一[n].上海证券报,2005-10-15(3)。

[2]审计署驻南京特派员办事处。论我国国家金融审计的重新定位[J].审计研究,2004(1):68-72.

[3]和秀星,曹严礼。国有银行改制呼唤高效的内部审计机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1);28-30.

生态环境监督制度篇7

论文关键词绿色信贷环境风险社会责任

一、绿色信贷的含义

实现可持续金融发展需要“维度”、“发展”和“兼顾盈利激励”的政策环境。“维度”就是经济的发展要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一个平衡点,经济不能盲目发展,企业不能在追求经济效益时以环境为代价,要在法律法规的范围之内去维护这个度。“发展”是硬道理,就是在环境承载量、环境保护许可的范围之下去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兼顾盈利激励”就是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拓展银行业务和提升服务水平相结合,在保护环境、减少排放等社会责任活动中,保持一定的盈利激励,确保银行责任的内在动力和承受能力。而绿色信贷就是在国家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理念的条件下作为舶来品引进我国的。它作为绿色金融政策的核心内容,具有不可忽略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所谓绿色信贷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据国家的环境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对研发和生产治污设施、从事生态保护与建设、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从事循环经济生产和绿色制造以及生态农业的企业或机构提供贷款扶持并实施优惠性的低利率,同时对污染生产和污染企业的新建项目投资贷款和流动资金进行额度限制并实施惩罚性高利率的金融政策手段,其目的是引导资金和贷款流入促进国家环保事业的企业和机构,并从破坏、污染环境的企业和项目中适当抽离,从而实现资金的“绿色配置”,促进社会与经济朝着更加健康以及更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

二、绿色信贷的监督机制

我国目前的一个现实是,包括节能、环保及新能源产业在内的企业尚未将污染成本内在化,他们往往可以通过逃避治污成本的付出而扩大盈利空间,其经济效益会在账面上呈现“虚盈”,从而成为银行竞相追逐的客户资源。这是伴随着国民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为避免“环境风险”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而采用绿色信贷的方式来支撑自身的发展,于企业、于银行都是双赢的,同时也促成了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修复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然而在这一政策真正践行过程中,却出现了各种复杂棘手的问题,譬如,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环境监督机制问题、企业的信息披露机制问题、环境经济成本的负担问题以及银行对贷款企业的信息核查和信息反馈问题等等。那么,如何才能让绿色信贷政策落到实处,作为维护公共利益的工具,做到“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的一致性”,需要切实可行的监督机制。只有合法、有序的监督机制才能保证绿色信贷的循序渐进。

(一)建立立法监督机制

2007年7月20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文《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旨在加强环保和金融监管部门合作与联动,以强化环境监管促进信贷安全,以严格信贷管理支持环境保护,加强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经济制约和监督,改变“企业环境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状况,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法治意识,促进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意见》第四条只是原则性地说明对监管部门的违规操作依照环保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给予行政处分;对商业银行违规向环境违法项目贷款的行为,依法予以严肃查处,对造成严重损失的,追究相关机构和责任人责任。没有具体的可行标准,这就成为立法上的空白,无明确的法律依据,在监管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现阶段最主要要做的就是出台更具体的规范性文件,来指引绿色信贷的实施。

1.将绿色信贷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绿色信贷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意味着政府对绿色信贷的重视程度又提升到另一个层面上,以法律的形式将其付诸实施,这不仅提升了绿色信贷的权威性,显现出绿色信贷本身的内在价值,而且也是国家对生态文明的一种内在肯定。真正的在法律层面上去构建和谐、良性的社会环境,使绿色信贷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2.颁布实施《绿色信贷促进法》。《绿色信贷促进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一样,同样隐含着国家和人民的某些内在的意愿,通过法律的形式将其投入到生产生活中去,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容忽视环境成本,达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和企业的“环境风险”,在制度层面上有了保障。同时立法层面上的不断创新和投入,对环保监管部门、银行、企业都有实实在在的指引性作用,使三方在法律的保护下去履行各自的职责,承担相应的义务,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健康发展。

3.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制定扶持性信贷政策。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可以通过绿色信贷相关指引性文件,建立绿色信贷目录和绿色信贷统计制度,引入项目环保分类和环境社会风险评级规范等措施,为银行开展绿色金融指明方向,帮助其尽快掌握绿色信贷的核心能力,并建立实施有效的绿色信贷政策体系。2012年2月24日,银监会出台的《绿色信贷指引》就是很好的扶持性信贷政策。《指引》从流程、内部管理与信息披露、监督检查等几个方面准确而详细地介绍绿色信贷的实施方式,《指引》的制定是环保领域的一项重要革命,必将带动绿色生态产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向良性发展,带动绿色产业。

(二)建立银行、企业信息披露监督机制

银行、企业的信息披露直接关系到绿色信贷的落实。由于我国目前在信息披露这块的规定比较单一,不能起到规范银行和企业的信息公示,从而导致他们对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内容的认识不到位,报告内容比较散乱,存在相互抄袭,语言修饰等现象;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定性的结论多,定量分析少,过于简单,还远不能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他们社会责任情况的需求,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的真实性也缺乏必要的监督。因此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机制刻不容缓。

1.信息披露内容。在银行和企业的年度报告中,除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审计报告外,还要有股东报告。其中股东报告中必须包含两部分内容:其一是在报告期间内银行、企业内部和外部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其二是“社会报告”,也就是社会责任报告,包括雇员信息、环境报告信息。

2.加大对银行、企业信息披露的审计力度。从世界各国的司法实践中我们可知,主要有三种信息披露监督机制。其一是授权专业化的审计人员来进行监督,如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可以对银行和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是否符合绿色信贷执行的策略、程序、对环境的影响、生态效益,定期出台审计报告。其二是法律授权监管当局的工作人员监督。我国目前的情形是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进行监督,但是没有从审计这块着手,对企业的信息披露更谈不上。因此还是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监督的力度也不够,而绿色信贷本身的特点决定他是一种周期长、短期效益不明显的金融理念,而银行和企业都会追求经济效益第一为本位,所以会规避绿色信贷的贯彻落实。然而监管部门的监管会有效的督促他们去实现这一理念,不论是法律上的保障还是资金上的扶持都是他们的坚强后盾,从而为勾勒“两型”社会创造条件。其三是监管机构和负有特殊监管责任的机构。在我国环保部门可以从环境政策、环境技术和资金支持三方面去落实绿色信贷的执行,建立有效的数据库,做到银行和环保部门数据共享,而监管机构和负有特殊监管责任的机构要在技术上革新,设立专门的信息披露审计部门,定期出具报告,而且报告的发行也要做到公开,可以通过大众容易得知的网络、电视、报纸,让媒体和民众成为最有效的监督者。

(三)建立健全绿色信贷的监督主体

若要有效的实施绿色信贷,必须在监督主体上做到全面、可行。可以有以下几个监督主体。

1.政府监管部门。在我国作为政府监管部门的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和环保部门都负有监管职责,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对商业银行落实绿色信贷的情况进行审查,披露商业银行的信贷信息,而环保部门对企业的环境违法违规进行督察,通过督察建立违法违规信息数据库,而环保部门的有效数据库可以为银行使用,为其发放贷款提供参考依据,避免因“环境风险”而造成资金的损失。同时环保部门也可以通过数据库共享查阅到银行发放贷款的企业信息,加大对企业的环境监测和督察力度,从而使有效的金融资金发挥最大功能。

2.大众媒体。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媒体是最好的信息披露手段,媒体的曝光不仅能使企业的违法违规得到有效的遏制,而且也能有效地监督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避免社会公共利益陷入监管维护松弛的境地。同时使企业的环境和社会责任更加刻骨铭心。媒体作为监督者,可以起到辐射效应。因为银行和企业的负面新闻必将造成他们形象受损,从而造成资金的流失,也为政府的监管提供违法违规线索,更加克尽职责,强化环境执法,营造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为一体的和谐社会。

3.司法机关的独立监督。司法机关的独立监督就会达到遏制执法部门与企业联合牟求不正当利益的行为,从而让绿色信贷成为“形同虚设”的局面,而且也能制止执法、司法、法律监督为一体的局面,进而更好的相互牵制,达到法律实施的目的,促进法的良性运行。

生态环境监督制度篇8

——强化对新《环保法》重要意义的认识,打牢保护生态环境思想基础。新《环保法》将生态保护红线写入法律,划定生态红线保护环境敏感区,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新《环保法》强调各级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企业承担主体责任,公民进行违法举报,社会组织依法参与,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在推动现代环境治理向多元化共治方面迈出了新步伐。新《环保法》体现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要求,对于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环境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提高对新《环保法》重要意义的认识,打牢保护生态环境思想基础。

——强化新《环保法》的学习宣传,努力形成全社会学新法守新法用新法的浓厚氛围。徒法不足以自行,贵在贯彻实施,重在监管执法。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将宣传普及新《环保法》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一件大事,坚持持久抓、抓关键、见实效,采用多形式、多层次和多角度,讲深讲透,形成全社会学新法、守新法、用新法的浓厚氛围。第一,要在学习上下功夫。学法是知法、懂法和用法的前提和基础。新《环保法》共七章七十条,内容包括总则、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法律责任、附则等。体现了现实的针对性、未来的前瞻性、权利和义务的均衡性。在理念的更新、制度的完善、处罚力度等方面取得了七大突破。因此,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要把学习新《环保法》作为当前工作的一项重点,做到深入理解、认真领会、全面掌握。一是注重全面深入学习。全文学习新《环保法》,逐章逐句理解和领会,从新法修订背景、重大意义到全文内容,做到不漏不偏、不折不扣、一丝不苟。二是注重重点理解和把握。要将新《环保法》与修订前的1989年版《环保法》相对照,认真理解和重点掌握法律条文中有关监督管理的相关制度、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法律责任、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内容。做到学深学透,真学真用。三是注重全员共同参与。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各级人大代表,地方各级人大干部都要积极学习新《环保法》,要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常委会任命的“一府两院”的干部专题学习新《环保法》,举办新《环保法》专题辅导讲座,邀请有关专家解读新《环保法》,辅导相关知识。与此同时,要将新《环保法》纳入各级人大、政府干部年度培训计划的重点内容,掀起学习新《环保法》的热潮,努力开创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第二,要在强化宣传上下功夫。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要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宣传工作,将新《环保法》作为宣传工作重点内容,制订切实可行的宣传工作方案,明确宣传的时间节点、宣传对象和范围、工作措施,有序组织推进。一是进行多媒体宣传。深度结合新《环保法》的主要内容,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网络、微博、微信、信息屏等媒体,进行专题报道和宣传。同时,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宣传栏、标语、招贴画、楼宇广告、书籍等加强宣传,并结合工作实际,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有特色、重实效的宣传活动;二是开展多渠道宣传。通过社区、学校、企业、商场超市、宾馆酒店、建筑工地、景区公园、家庭等渠道向全社会进行全方位宣传,实现宣传无空白、全覆盖,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是结合真实案例宣传。要结合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生动而真实的案例进行宣传,增强宣传的针对性、教育性和实效性。真正营造全社会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强化对环保工作重要地位的认识,树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环境优先观念。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关键时期,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树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环境优先观念,实现从政策法向实施法的转变,把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前提、基础和保证,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良好稳定的生态环境。

——强化污染防治责任落实,引导广大人民群

众树立环保理念。新《环保法》亮点多,惩罚严。重点治污,不仅可以破解环保执法不力的难题,而且可以让执法必严的口号通过法治渠道真正落实为行动。新《环保法》强化了行政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能和相关责任,形成了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企业承担主体责任、公民进行违法举报、社会组织依法参与、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多元治理模式。历史经验表明,我国解决环境困境所缺乏的并不仅仅是一部法律,更在于法的执行。治理环境污染,需要政府依法行政、企业严格守法和社会严格监督,需要上下多方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严格执行新《环保法》。只有让新《环保法》坚实落地,才能成为让污染者真正头疼的“紧箍咒”,才能成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利器。因此,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同时支持政府监督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切实提高企业负责人的环境意识,自觉遵纪守法,建立健全本企业污染防治责任制,狠抓生产基础、基本功建设,保证环保投入到位、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和应急预案到位。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环境保护理念,形成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良性局面。——强化环境评估和环境监管手段,严格执行新《环保法》。新《环保法》规定,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并规定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这就要求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监督地方各级环保监管部门创新监管模式,依照新《环保法》规定实施分类分级指导和重点监管,科学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要求,采取明察暗访、横向联动、纵向推动方式,切实监督行业、企业依法按章控制排污。当前,在全面领会新《环保法》精神实质,准确把握立法精神,增强依法履职的使命感、责任感的基础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监督地方各级环保部门加强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司法部门的沟通和交流,做好公益诉讼、行政拘留、环境刑事案件办理等工作的协调和衔接。抓典型案例,做好警示教育。重权在手,这就要求环保执法人员必须铁腕治污,重责在身,更要求环保执法人员要勇于担当。通过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提高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引导企业和社会公众遵守和适应新的《环保法》,让环境保护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生态环境监督制度篇9

一、准确把握生态文明本质,充分认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1、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本质。生态文明是对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深刻变革,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生态文明不只是生态、环境领域一项重大研究课题,而是人类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平衡、步入良性循环的理论与实践,是人类社会跨入一个新的时代标志。就本质和含义而言,生态文明是当代知识经济、生态经济和人力资本经济相互融通构成的整体文明,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文明,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公众幸福指数不断上升的文明。

2、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林业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做好林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两大类。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根据各生态系统的植被分布情况,又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泛、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中占有首要地位。地球陆地面积约为1.49亿平方公里,森林面积约为0.5亿平方公里,约占陆地面积的32.6%。森林生态系统占有巨大空间,其地上部分林冠可高达数十米至上百米;地下部分根系可深入土壤数米至数十米。无论从森林生态系统所占的面积,或是地理分布状况、群落组成和结构特点,都远远超过农田和草原,在自然界中有不可缺少及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最高的生物总量和最高的单位面积生物量,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中总生物量约为1.8万亿吨,其中森林生物总量达1.6万亿吨,约占陆地生物总量的90%,陆地表面约1/3被森林覆盖,其每公顷生物总重量干重达100—400吨,约为农田或草原的20~100倍,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生产者,为人类和多种生物提供了最多的生存、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质和栖息环境,对人类和各种生态系统有着巨大的影响。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严峻性

××是西部欠发达省份,自然条件严酷、气候恶劣,生态系统比较脆弱,森林资源十分珍贵。主要表现为荒漠化威胁有增无减、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森林和草原植被破坏有禁不止、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当前生态恶化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生态环境建设中边治理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问题仍很突出;生态环境整体功能在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总体来说,我省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一是荒漠化沙化形势逼人。全省沙化土地面积为1203.4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8.26%,范围涉及8个市州24个县区。1994年第一次沙化普查,××省沙化土地总面积为10.9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4%,1999年××省监测荒漠化土地为17.8万km2,沙化土地面积为11.1万km2,比上一个监测期增加0.2万km2,年均增长0.35%,2004年监测××省监测荒漠化土地为19.4万km2,

比上一个监测期增加1.6万km2,

年均增长1.7%,沙化土地面积为12.0万km2,比上一个监测期增加0.9万km2,年均增长1.6%,出现“沙进人退”的现象;二是森林质量不高,覆盖率低且分布不均。全省林地面积虽然由802万公顷增长到981万公顷,净增17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也由9.9%增加到13.4%,净增3.5个百分点,但增加森林面积以次生林、灌木林地为主,林分质量不高。且主要分布在白龙江、小陇山、洮河、祁连山、子午岭、关山、西秦岭、康南、大夏河、马御山10个林区,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

70%。三是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源丧失,生物资源破坏严重。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我国占189种。四是生态功能继续衰退,水源涵养功能退化,调洪蓄水功能下降,防沙治沙功能减弱,沙尘暴危害严重,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三、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全面掌握、正确认识××生态环境监测监督工作现状

(一)、监测队伍参差不齐。目前全省林业监测资质的单位70多家,甲级单位2家,乙级21家,丙级27家、丁级20家,专业技术人员1051多人,资质级别不同,要求标准不一。监测队伍参差不齐,专业水平不高。除甲级单位外,其他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多数单位难以独立完成监测任务。

(二)、林业工程项目管理分散,科学指导林业建设不够,生态监测监督工作滞后。现代生态文明科学的显著特点,是集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其它自然、人文学科之大成,成为一门多学科相互联结的大跨度、复合型、融为一体的交叉学科。生态环境监测是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和环境管理,提高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作为全省依法对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的单位,要切实履行法律的职能,积极有效监测土地荒漠化、沙化和森林资源消长、变化情况,为政府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依据,努力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但在履行工作职能过程中,因职能不明确,存在项目管理分散问题。一是全省各项林业生态工程作业设计存在部分作业设计不规范,影响工程质量。二是全省部分林业建设工程任务的下达、工程质量管理、质量的监理、完成任务的检查验收和检查验收,没有形成明确有效的互相监督的机制,不能确保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质量。三是重点公益林数据库、图形库的数据管理与更新,责权利不明晰,没有发挥出数据库的作用,影响科学发展。四是森林资源、荒漠化等监测技术成果、数据在使用、和报送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前,程序不够完善,数据口径不统一。处室之间存在职能交叉,加之一些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监测职能没有落实到实处,影响我省生态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的质量,影响全省林业生态建设的科学发展,影响我局为政府提供决策和服务的水平。

(三)、省直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目前呈现出环保、农业、水利、林业、气象、国土等部门都涉及,各自为阵,各行其是,互不勾通,监测标准不一,数据不能共享,是单一的业务性专项监测,造成监测数据单一,保存分散,没有形成技术优势,造成数据精度低,缺乏科学性、严密性和连续性。

(四)、资金投入不足,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经费不足,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础建设差。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投入不足,欠债过多,留下了巨额生态赤字,加之我省是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资金扶持投入不足,影响我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

四、为服务我省林业科学发展,全面履行生态环境监测监督职能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依法行政,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证。在开发建设中,必须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坚决禁止和取缔各种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非法活动,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制定《生态环境监测监督保护条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环境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逐步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切实加强对水、土地、森林、草原和矿产等重要自然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要加大对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加强对重点流域、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监督管理,努力使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督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二)、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切实负起生态环境监管职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我省的开发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严格管理和保护生态环境,是关系环境安全和生存发展的长远大计。因此,必须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认真行使监督管理职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强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与监督工作。首先是各有关部门都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全省生态环境监管保护工作。要利用全球环境基金-××省综合生态管理系统信息中心设在我局,利用以gis为平台建立的全省生态系统和土地退化数据库信息的有利条件,做好国家地方纵向互动,与计划、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国土资源等13个部门横向联通,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的规划和管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特别是做好生态恶化重点区域生态的治理和恢复,遏制土地荒漠化加剧的趋势;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流域规划,保证生态用水,严禁对现有草场、植被的破坏;抓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建立一批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强城市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生态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其次是要细化处室和厅直各单位的职能,合理分工,相互监督,确保林业生态建设的科学发展。并借鉴兄弟省区(如宁夏、xx、江西等)的经验,由监测监督单位组织依法负责全省各项林业生态工程作业设计审核、工程监理和年度计划任务核查,对审核、监理、核查结果经计财、工程管理部门和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局会签后,向省厅提交工程建设验收报告,作为拨付工程建设资金和调整建设任务的依据。

(三)、加大科研支持能力,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生态环境保护是有着显著社会效益的公益性事业,要确保对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到位,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持能力。同时,以建立的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脆弱保护区、生态旅游区为依托,结合森林资源监测和荒漠化监测网点,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监督体系。

要加强生态环境的监控能力建设,逐步建成全省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站,确立和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采用遥感等高新技术,建立生态环境灾害预警系统和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加强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预报。

生态环境监督制度篇10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管理;措施;生态;

abstract:withthesocialdevelopmentandprogress,moreandmoreattentiontogovernmentenvironmentalmanagementenvironmentalmanagementisofgreatsignificanceinreallife.thispaperdescribesthelow-carboneconomy,thegovernmentenvironmentalmanagementmeasures.

Keywordslow-carbon;economy;environment;management;measures;ecology;

中图分类号:B84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环境管理一词源于西方,它是西方学者把在管理学中的同标管理理论运用于环境管理论,立足于管理的基本理论,指出环境管理应是关于特定环境日标的实现。他们认为商业目标既然可以根据利润的增长而制定,那么环境目标也可以根据环境质量的保护和改善来加以界定。

1、概述

环境管理作为世界各国政府进行环境保护的一项基本行政职能.始于本世纪50年代的发达国家,在我国则是70年代末期开始的。纵观世界各国的环保史,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政府加强环境管理的职能,不仅是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也是各国政府扼制环境恶化的唯一途径。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使全球出现了“温室效应”,对全球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甚至不可修复的破坏,对国民经济也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如何减缓气候变化对全球的负面影响,是当代人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降低碳的排放是目前减缓气候加剧变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低碳经济”的说法应运而生。向低碳经济转型,保护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许多环境问题表面看是企业行为,实际与政府行为密不可分。政府决策及权力行使中的错位和失误是政府环境管理过程中最直接和最重要的问题。

2、完善生态环境法律体系,保证“低碳经济”健康发展

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一般说来,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益等特征,是国际公认的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增长形态。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欧美发达国家普遍选择了以发展低碳经济为主攻方向。我国的低碳经济之路起步较晚,从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上来看,还有所欠缺。因此,可以吸纳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出台各种政策,如:土地使用配套政策;产业导入政策;资金配套政策;系统的产业、产品认证及检测标准以及加速专门人才的培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节能、循环经济、新能源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通过政府、行业指导,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3、加强环境监管,加大政府的环境执法力度

3.1改进现行的环境监管体制,突出环保部门的“统一监管作用”

在我国现有的政治条件下.要建立一个完全由环保主管部门单独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可以采取灵活性的做法.尽量提升环保部门的政治地位。增加它的权限。突出其对环境建设“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具体可以进行以下尝试.任命一位地方行政首长具体负责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或者兼任环保主管部门的“一把手”,将环保责任切实落实到人.环境出了问题,就要追究这位领导人的责任。为了减轻工作压力。他可以不参与环保部门的日常工作.日常事务可以交给副职去负责。他的存在只是为了提升环保机构的政治地位和便于协调其他各部门的工作。这样,其他土地、农牧、矿产、林业、水利等众多产业部门可以在环保部门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分工负责各自所管理的自然资源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并实施相应的部门监督。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统一监督管理,具体负责生态监测、生态评价、生态监理等工作。如此一来.就可以更好地解决环境监管体制不合理带来的管理混乱问题.实现环保统管部门和分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和谐。

3.2完善干部考核体系,加强对地方政府领导人和环保执法人员的监督和责任追究

除了要加强对地方领导干部进行环保意识和环保观念的教育.帮助他们真正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以外。更重要的是进行实实在在的干部考核体制改革。打破那种唯GDp至上、以环境恶化换取经济增长速度以及用单纯的经济指标来考核干部政绩的做法。

第一,建立健全政绩考核制度。推行和完善地方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考核.将环保绩效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依据。在过去那种唯GDp至上的干部考核指标体系中增加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污染排放强度和总量、环境质量变化、重特大环境事故以及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程度等多项环境保护指标。组织人事部门联合环保部门根据这些指标对地方领导干部进行考核。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地方领导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使他们认识到环境保护是与自己的仕途休戚相关的。充分调动他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性。

第二,加强对地方政府领导人和环保执法人员的监督和责任追究。科学的政绩考核机制起到的是正激励作用,但是除了正激励之外,我们还非常有必要采取负激励——监督惩罚。倘若环保指标权重设计得过低,那么地方领导人保护环境的兴趣肯定没有发展经济的兴趣那么大。当环境与经济发展出现冲突时。同样是“理性人”的地方领导通过成本收益的核算后会毫不犹豫地牺牲环境指标而选择经济指标.因为只有这样做自己在政绩考核时总得分才能最大化。因此。当绿色考核机制对地方领导人失去吸引力和正面引导作用时.监督惩罚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理论上说。目前我国对政府官员的监督体系比较完整和庞大。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权力部门的监督和司法部门的监督、上对下的监督和下对上的监督、中国共产党和派的监督以及新闻媒体监督和公众舆论监督可谓是360度的全方位监督。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问题就在于这些监督制度缺乏具体的落实办法和操作程序。

4、大力宣传“低碳经济”,做好环境教育普及和舆论监督工作

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离不开各种能源的使用,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持续增长,使用各种能源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不断地被人们认识。但有时候由于政府宣传不到位,甚至姑息纵容,使得公众环保意识不强烈,不能自觉参与环境管理。各级政府应利用各种方式大力宣传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经常向社会通报节能减排的进展、成效与不足;开展环境教育,培育公众的环境意识,倡导环保的生活方式;同时要组织媒体配合政府及时进行相关报道,监督、披露环境事件促成问题的解决;开通低碳经济电话或网络专线,搭建老百姓与政府勾通的桥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健全社区服务体制,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的服务和管理社会基层网络,以建立绿色社区为目标,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结束语

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正因为它的公共性才导致了市场失灵的出现以及类似。公地悲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发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面对此类“公地悲剧”现象时是无能为力的。相反.政府的有效干预和介入正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佳途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强调政府应在经济发展中切实担负起生态责任的缘故。只要各级政府能够充分地发挥他们的生态监管职能.切实履行生态责任.生态恶化的势头就一定可以得到很好地遏制。也只有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和领导.我国的环境问题才能够得以解决.我们生存的家园才能够得以延续。

参考文献

[1]李志龙:低碳经济视野下政府环境管理的完善[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7)

[2]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太平洋学报,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