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县域生态经济十篇县域生态经济十篇

县域生态经济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1:14

县域生态经济篇1

关键词:生态经济;辐射带动;区域协同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划型经济体,大力发展县域生态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湖南省委省政府也将“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建设‘四化两型’,促进‘三量齐升’,努力实现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作为今年工作的总要求。就长株潭地区而言,县域生态经济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发展和壮大县域生态经济,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是实现长株潭区域经济腾飞这一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推进建设“两型社会”的关键举措。

一、长株潭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现状

经湖南省政府申请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于

2007年12月14日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简称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该区以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为核心,区内共有七县一区、四个县级市。长株潭经济发展情况见下表:

表1长株潭经济概况

数据来源:2013年各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长株潭地区GDp总量达10539亿元,已经突破万亿大关。相比2010年的6716亿元增长了近57%(不考虑通胀),经济总量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

表2长株潭各县域经济概况

数据来源:2013年各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从长株潭各县市经济发展状况来看,经济发展最好的长沙县和浏阳市已经接近突破1000亿元,其中长沙县的人均GDp已经达到119170元。与此同时,GDp最小的炎陵县却只有不到50亿。

表3长株潭各县域面积、人口及GDp占比

数据来源:2013年各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长株潭区域总面积28096k,其中县域面积25997k,占比92%;县域人口923万,占区内总人口的65.93%;县域GDp4738亿元,占总GDp的44.96%。县域土地面积较大,有较大的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空间,人口相对较多,能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可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持。因此,发展县域生态经济是长株潭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从区域发展来看,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有所加快。2013年长株潭各县域经济GDp占比近45%,较2010年县域经济GDp(2911亿元)占总GDp(6716亿元)43.34%的比重增加了1.62个百分点。其中,株洲县域实现GDp995亿元,占株洲市GDp的51%;长沙县域实现GDp3163亿元,占长沙市GDp的44.22%,湘潭县域实现GDp579亿元,占湘潭市GDp的40%。长株潭县域GDp占比达45%,由此可见,县域生态经济的发展为长株潭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次产业的增长和产业结构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间的联系、比例关系各不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有所差别。

表4长株潭各县域三次产业结构

数据来源:2013各县市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随着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也逐步完善。2013年,长株潭地区实现GDp1053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564亿元,第二产业5963亿元,第三产业4012亿元,三次产业的比例为5.35:56.68:38.07。长株潭县域实现GDp473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501亿元,第二产业3139亿元,第三产业1096亿元,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0.6:66.26:23.14。均呈现出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增加,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的良好局面。县域经济中发展最好的长沙县本年GDp为976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1%,其三次产业结构也由上年的6.7:72.4:20.9调整为6.7:71.3:22。浏阳市本年的GDp为924亿元,同比增长1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7:72.4:20.9调整为6.7:71.3:22。

二、长株潭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县域生态经济总量仍相对较小。长株潭地区虽然经济总量已经突破10000亿元大关,但其县域经济总量仅有4738亿元,经济总量仍相对较小。在2010年全国百强县排名中长株潭还有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和望城县入围,排名依次为:25、65、73、92。而在第十三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中,湖南省只剩下三个县市入围。长株潭县域经济排名第一位的长沙县名列全国百强县第13位,浏阳市排名第47位,宁乡县排名第56位,其余均未能入围百强县。同时,2013年排名全国百强县(市)第一名的江阴市实现生产总值2706亿元,几乎与长沙县、浏阳市和宁乡县三个百强县的生产总值相当,占长株潭县域经济总合的57%。从上述数据反映出长株潭县域生态经济发展速度仍然较慢,经济总量较小,与其他发展较好的县域经济相比差距较大。

(二)地区内县域生态经济发展不平衡。综合2013年经济发展数据来看,区内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存在严重不平衡。湘潭市下辖三县市经济总量只有579亿元,仅占株洲市下辖5县市GDp总和的58%。同时整个株洲市下辖5县市GDp总合又仅与一个长沙县相当。另一方面,各县域生态经济单体之间的差距也是不可同日而语,其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相差巨大。GDp总量最大的长沙县接近1000亿元,而最小的炎陵县只有不到50亿元,相差近20倍。各县市的GDp增速差距也在逐步拉大,2013年GDp增速最大的是浏阳市,达14.5%;而增速最小是的攸县和茶陵县,只有10.2%,相差了4.3个百分点。区域内发展不平衡对长株潭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存在不利影响。

(三)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产业结构有待调整。长株潭县域城乡产业结构不够合理。2010年长株潭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为12.87:62.15:24.98,2013年长株潭县域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6:66.26:23.14,仍是典型的“二、三、一”结构类型。县域城乡产业结构调整表现缓慢,三次产业内部问题较多,存在第一产业不优,第二产业不强,第三产业不大的现状。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资源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比重过大,这与生态经济发展是相违背的。第一产业普遍存在基础薄弱、现代农业发展速度缓慢的现状。第二产业方面,生产专业化程度低,县域内部与县域之间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工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过度依赖资源。第三产业方面,在资本的逐利性和县域财政有限供给下,服务业发展缓慢,难以满足城乡需求。

三、长株潭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生态县域经济,实现绿色发展。要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充分利用长株潭地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两型社会”建设核心区的有利契机,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突出特色,走生态之路。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必须强化资源环境管理,建立生态经济园开发区;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方能使县域生态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大生态技术投入,形成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创新应用生态技术助推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加快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开展“产学研”结合,增强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加大对新能源企业的投入与扶持,加快生态技术成果转化,鼓励企业进行生态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走节约型的经济发展路子。

(二)利用优势特色产业,辐射带动发展。长株潭区域各市县处于城郊结合部,发展市县的区域性城市对于发挥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城乡分工协作式的产业集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把打造以中心城市为发展极的核心、以县域中心城镇、小城镇、集镇为“卫星”的城市体系作为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思路。充分发挥辐射带动县域生态经济的作用,延伸城市产业链,构造城乡分工协作式的产业集群,形成中心城市与县域生态经济联动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完善城市体系,通过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用战略眼光发展周边县域小城镇。

(三)发挥区域协同优势,平衡县域生态经济发展。通过资源整合把相关资源按照分工协作的方式,集聚在一起,实现产业集群,发挥集聚效应,提高规模经济效益。长株潭区域县域生态经济要走分工协作式的产业集群之路,首先对县域内同类型企业或相关企业进行研究规划,实现分工协作式的产业集群;其次对同类型企业或相关企业进行统一规划协调,实现跨县域的分工协作。显然要实现跨县域间的分工协作非常困难,但是非常必要。必须要突破行政区划,才能形成长株潭地区跨县域优势互补,产生协同效应,实现生态发展。

参考文献:

[1]凌耀初.中国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3(12)

县域生态经济篇2

生态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文章作者:zhshxin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8月6日21:15生态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县(市)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其改革与发展进程如何,对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004年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成绩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加以重视,一个县域经济大发展的时代即将来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县域经济是和城市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综合性概念,指的是以具有独立规划和财政职能的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优化配置资源,功能完备并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系统。中国作作为一个大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一个重大关系:一方面

,没有高技术、大都市和大企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没有充满活力的县域经济和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就不可能解决好绝大多数人的就业和收入问题。中国县域人口9.3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3%。这就是说,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可见,县域经济也就是地地道道的“民生经济”。另外,县域也是中国目前“三p”问题(pollution-污染、population-人口、poverty-贫困)的集中区域,是民生问题的集聚点。县域经济没有大发展,中国的“民生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县域经济是和中国绝大多数国民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民生问题”是县域经济发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是发展的一个核心主题,而县域集中了中国主要的贫困人口。因此,消除贫困成为县域“民生问题”的基本主题。同时,县域经济是中国的“稳定经济”。目前中国有7亿多经济资源人口,其中3.6亿从事农业生产,1.8亿从事于农业相关产业。这就是说,县域经济发展将解决我国80%以上劳动力的就业和收入问题。我国目前的基础产业大部分是和县域相关的。而且县域也是目前我国弱势群体最大的聚居地,是二元结构矛盾的突出区域,也是各种社会危机的高发区。因此,稳定问题在传统中国的县域治理中一直没有被解决。我们目前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传统中国经济社会治理遗留下来的稳定问题,而县域“三农”问题是当前中国稳定与发展的核心问题。生态经济是县域经济最根本的发展方向。目前,县域国土总面积89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93%。中国主要的山川、河流、湖泊、森林、草地、湿地等主体生态资源大都分布在县域。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从根本上维护中国的国土资源和生态基础,建立和维护城市及其城市经济发展的生态屏障。同时,由于中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中国的生态问题将直接影响亚太地区的人居环境。因此说,中国的县域经济是最基本的生态经济,是未来中国及亚太地区清洁生产的环境基础。县域经济工业化必须强调适度工业化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过去那种“村村办厂,户户冒烟”的分散污染的工业道路必须停止。如果山川、河流被污染了,那将是几代人的生存苦痛!因此,我们强调,县域招商引资一定要注意环境保护,不能将中国的县域变为西方先进工业化国家转移污染的场所。同时,县域也应率先在全国实行“绿色gdp”的考核指标和评价指标。什么是生态经济?从目前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征服的力度来看,人们为了扩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对自然资源的享受程度、发现和利用新型原材料,企图改变物理环境;但是在改变环境的过程中,人类对自己生存所必需的生物成员的破坏性、甚至毁灭性影响,也越来越增加。6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在《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论文中,第一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概念,为生态经济的研究奠定了理论框架。所谓“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它既包括物质代谢关系、能量转换关系及信息反馈关系,又包括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关系。具有生产、生活、供给、接纳、控制和缓冲功能。生态经济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饮水困难。为此重点搞好三大工程:即防洪、除涝和灌溉工程,水土保持工程。(三)种植业生态工程。推广优化测土配方施肥,开辟有机肥源,合理施用化肥农药,运用多种生态模式,改善生态环境。主要是进行亩中低产田的改造和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四)禽畜牧业生态工程。保护和开发海拔200米以下山场,发展畜牧业养殖,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全市畜牧业生产的全面发展。大力推广适度规模养殖和立体养殖,抓好饲料的综合利用开发,处理禽畜类便的有机污染,使其无害化和资源化。主要任务是建设三大养殖基地和两个厂,即水禽基地、瘦肉型猪基地、蛋鸡肉鸡生产基地和新蛋白源厂及有机生物肥料厂,实施立体生态养殖(内地种蔬菜,水上养鸭、水下养鱼虾);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搞好“三建一改”,改变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五)渔业生态工程。合理调整结构,抓主导产品。沿江、湖泊、池塘作为重点发展区。新增精养鱼塘和特种水产养殖面积;发展水库河沟放养区;发展稻田流水养殖区。(六)林业生态工程。襄樊地处北亚势带常绿落叶混交林地带,有木本植物117科272属1025种(含变种),其中原生分布归化种92科227属881种,引进树种25科45属114种。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珙桐;二级保护树种蓖子三尖杉、香果、杜仲、银杏、胡桃、鹅掌揪、大果青、巴东木莲、峨嵋含笑、枰锤树、山白树、水青树;*保护树种秦岭杉、华榛、领春木、多猥实、厚朴、桢楠、黄杉、青檀、白辛、银鹊树、紫斑牡丹。其他珍稀濒危树种有铁坚杉、巴山松、毛叶连香、川桂、牛鼻栓、棣棠、常山、飞龙掌血、双盾木、檫木、青钱柳、黄果冷杉、天师栗、铁杉、青夹叶、腊梅。调查登记古、大、奇树木58种1280株,初选8个树种的优良林分布28块、976公顷,初选优良单株10种41株。引进树种中引种驯化成功并用于成片造林的主要有湿地松、火炬松和63、69、72等品种的杨树。近年来又陆续发现稀有植物南方红豆杉、野生牡丹、古桩腊梅,引起国内外重视。我们要坚持造管并举的方针,狠抓造林绿化,确保造林质量,实行经济林与用材林及薪炭林相结合,多树种与多林种短期安排和长远规划相结合,提高生态效益和综合经济效益。(七)农村环境生态工程。主要是农村能源建设、庭院生态经济建设和改厕工程。襄樊市地理位置的优越,表现在既有充沛的降水,又有众多的河流和库塘,地表径流量和地下水蕴藏量都很可观。境内有大小河流600多条,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其中属长江水系的汉江、沮漳河两大河流流域面积为全市河流流域总面积的绝大部分。年均径流总量85亿多立方米,正常年过境水量约400亿立方米。全市最主要的河流汉江,自丹江口水库坝下陈家港流入襄樊境内,经老河口、谷城、襄阳和襄樊市区,南出宜城市岛口村入钟祥市,境内汉江全长216公里,有30条支流直接汇入汉江,流域面积17357.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8%。汉江水系条件与欧洲著名的莱茵河相当。全市有大中小型水库845座,堰塘88461口。水能潜力巨大,适宜发展各类中小型水电站,实现“发电--灌溉--淡水养殖”的水资源高效利用。根据“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与“开发和节约并重”的方针,推广省柴节煤灶,兴建大中型沼气池,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推广小型风力发电装置和微型水力发电装置,开辟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充分利用庭院的有限空间,发展立体种植和养殖,提高综合效益。办好多种形式的生态农业园。(八)绿色、有机食品经济生态工程。襄樊市类型多样的地质地貌和生态环

境,使其生物资源绚丽多姿,并呈现出南北兼备的鲜明特色。就食用植物资源而言,既有亚热带型的油茶、木梓、茶叶、柑桔、等林木,又有暖温带果树,如板栗、枣、梨、苹果、桃等,还有大量的山林土特植物。拥有各类林特产品500种,常见的有300种以上,如山葡萄、猕猴桃黑白木耳、香菌等,以及稀有名贵中药天麻、黄连、当归、灵芝、党参、猴头等等。若就动物资源而言,境内动物也具有种类繁多、南北过渡性明显的特征,但更富于南方色彩。据调查统计,全市常见兽类有40多种,鸟类30多种,属于国家保护的兽类有8种,鸟类有5种。各种时令果蔬和大棚反季蔬菜。绿色和有机两大类食品的开发将遵循“先易后难、稳步发展、建立基地、开发市场”的原则,做好区域规划,确立开发品种。到2012年全市实现茶叶、蔬菜、水果、水产4大类及水稻油菜等18个产品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和6个产品国际有机食品组织认证。生态农业是循环经济的基础。它把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相关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互利循环、协调发展的关系,不仅实现农产品生产的优质、高效、低耗,而且吸收、消化和利用来自生活领域和其他产业的部分排放物,发挥重要的生态调节功能。从襄樊的条件来看,有的地方可以建设大型生态农业园,但是广大农村由于人多地少,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建立中小型生态农业园比较可行。目前有五种生态农业园模式:一是以鱼塘为中心、周边种植花卉、蔬菜、水果的生态农业园;二是按科学方法进行动植物共育和混养的生态农业园;三是种养植和沼气池配套组合的生态农业园;四是以山林为基地、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园;五是江水、库水和河口养殖加工型生态农业园。建立生态农业园,可在加强技术和管理指导的条件下积极推广。文章出处:自己创作【大中小】【打印】【关闭】

县域生态经济篇3

1研究区概况

正宁县地处甘肃省庆阳市东南部,子午岭西麓,属于陇东黄土高原,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也是我国辐射能源高值区之一。区域东部为子午岭西部边缘区,具有重要的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生态服务功能,区域西部是煤炭资源富集区,现已探明储量18.48亿吨。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面积1180km2,占总面积的89.4%。正宁县是农耕民俗文化的发源地,有古老的自然崇拜和深厚农本意识的节令时岁文化,形成了有浓郁农耕民俗文化韵味的香包、刺绣、剪纸等民间艺术。

2研究方法与步骤

能值分析以能值为基础,将生态经济系统运行过程中不同种类、不可比较的能量转化为同一标准的太阳能值,并与能值分析综合系统图结合,反映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真实价值,评价生态经济系统运行效率[21,13]。研究的基本步骤是:首先,搜集正宁县的自然环境及经济发展相关资料,绘制能量系统图与能值系统图,编制能值分析表,并将相关的能量、物质转化为太阳能值;其次,简化能值系统图,将整个系统的能量使用和流动简化为图1的形式:可更新资源与不可更新资源通过环境作用成为系统能量输入的一种形式,区际间燃料、商品、劳务的反馈输入为另一种形式,同时经济系统向市场产出物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再次,建立并计算反映生态与经济效率的一系列能值指标体系(表1),分析系统运行的物质代谢效率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并据此提出优化建议。

3结果分析

从1988年开始,选取正宁县各年的物质、能量、货币流动数据,对20年来的生态经济系统发展动态进行评价,并通过表1中的公式计算,得到反映物质代谢与生态效率的相关指标值(表2)。

3.1代谢流量

2007年,正宁县可更新资源能值(2.4×1020sej)、不可更新资源输入能值(4.8×1020sej)、反馈输入能值(5.1×1019sej)分别占总输入能值的31.3%、62.2%、6.5%。产出能值(7.2×1020sej)与废弃物能值(9.3×1019sej)分别占输出能值的88.6%和11.4%。

系统输入端能值流中(图2),可更新资源能值(emR)在1.78×1020sej与3.18×1020sej之间波动,表明20年来emR对系统运行的贡献基本保持稳定。不可更新资源能值(emin)的变化主要由1988-1993与1994-2007年的两个缓慢增长阶段组成,1994年的急剧增加是由发电量的迅速增加到造成的①。随着正南煤田的进一步开发,emin在总输入能值中所占比重将会迅速增加。反馈输入能值(emF)由1988年的2.78×1019sej波动增长到1993年的4.51×1019sej,增长0.6倍,主要由较大的生铁购买能值引起,1994年之后emF由3.76×1019sej稳定增长到2007年的5.06×1020sej,增长0.34倍。可见,驱动正宁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对本地不可更新资源的大量开发与反馈输入能值的增加。系统输出端能值流中(图3),产出能值(emo)呈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主要是由农业产出能值的不稳定造成的。废弃物能(emw)由2001年的8.18×1019sej迅速上升为2007年的9.3×1019sej,污染物排放量迅速增加。

3.2代谢强度

能值密度eD由1988年4.21×1011sej/m2波动增长至2007年的5.91×1011sej/m2,增长0.5倍,表明区域经济活动强度不断加大。人均能值使用量(epC)从生态经济系统角度评价人民的生活质量,弥补了传统上只用表征经济发展的指标来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缺陷[21]。正宁县epC(图4)与eD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由1988年的2.93×1015sej/人波动增长到2007年的3.24×1015sej/人,增长0.1倍,表明近20年来人民生活质量有所改善。epC的增长速率小于eD,原因在于区域人口增长,同时说明正宁县经济发展的成果并没有完全体现在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方面。

基于系统可更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反映以太阳能为基础的具有永续生命力的系统所具有的人口承载能力。由于人均能值使用量的增加,正宁县人口承载力(图5)由1988年的90808人波动下降为2007年的75478人。1988年,实际人口是人口承载力的2.09倍,2007年达到了3.19倍。随着正宁县煤炭资源的开发,必将有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此将造成严重的人口压力。

3.3代谢效率

受输出能值和反馈输入能值的共同作图6正宁县1988-2007年经济亚系统neYR、emR变化趋势图Fig.6thetrendsofneYR、emRinZhengning,1988-2007用,正宁县净能值产出率(neYR)总体呈波动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图6),2004年neYR为12.89,低于甘肃省平均水平(21.4)[18],表明正宁县的生产效率低,发展方式粗放。1988-2007年能值货币比率(emR)呈逐步下降趋势(图6),2004年为9.04×1012sej/$,高于甘肃省平均水平(7.33×1012sej/$)[18],表明正宁县经济开发程度较低,但单位GDp购买的能值财富不断增加,区域开发程度不断加大。

正宁县能值投资率(eiR)在1988-1993年间由于较高的反馈输入能值而表现出较快的波动增长趋势,1994年之后,反馈输入能值降低到较低的水平,eiR呈缓慢的增长趋势。2000年正宁县eiR为0.06,低于甘肃省平均水平(3.87)[24],表明正宁县经济发展主要依赖本地资源,这与煤炭、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不无关系,同时也说明,正宁县产品的经济投资低,产品可以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正宁县环境负荷率(eLR)的波动上升说明系统的能值利用强度逐渐加大,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增加。

3.4可持续发展评价

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eSi)从综合角度评价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表明:eSi<1为消费型经济系统,1<eSi<10表明经济系统富有活力和发展潜力,eSi>10表明经济不发达[21,25]。正宁县eSi由1988年的15降至2007年的6.5,其波动下降的变化趋势主要是由于环境负荷率的增长速率快于同期净能值产出率的增长速度,表明正宁县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降低,系统出现一定程度的功能性退化。但2000年以来,经济发展速度加快,eSi的下降趋势却趋于缓和,说明正宁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1997年以来,正宁县eSi介于1~10之间,表明系统经济不发达,但区域富有活力和开发潜力。性退化。但2000年以来,经济发展速度加快,eSi的下降趋势却趋于缓和,说明正宁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1997年以来,正宁县eSi介于1~10之间,表明系统经济不发达,但区域富有活力和开发潜力。

4结论与建议

1988年以来,正宁县的经济有所发展,经济活动强度不断加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处于富有活力的发展阶段,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但是,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对当地不可更新资源的大力开发,属于资源输出型的经济区域,且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环境压力逐步加大,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降低。从能值分析角度,针对正宁县主要的生态经济问题,提出以下优化建议:

(1)构建以循环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生态经济体系,加快有机农业及循环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高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通过引进外资与高新技术,加大反馈能值的投入力度,合理配置输入端能值投入比例。

县域生态经济篇4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县域经济;生态保护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9-0007-1

通榆县位于吉林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几年来,通榆县委、县政府立足于县情实际,科学谋划,统筹发展,牢固树立“实事求是谋发展、立足长远干大事”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基础在农业、重点在工业、根本在生态”三个发展定位,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把一个贫穷落后县打造成全国绿色生态旅游县,实现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实现经济发展中促进了环境的保护,通过调查,县领导发现,未来通榆能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是一个关键因素。而且从全省来看,通榆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约占全省的0.57%和0.35%,对全省贡献不大,而通榆的生态对全省来说却至关重要。可以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通榆等西部县份这些年来不断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就没有中东部粮食主产区的连年丰产。因此,通榆在全省的功能定位更重要的应该是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生态旅游业是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点,是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于一体的朝阳产业。未来五年,这个县将在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的基础上,以“向海”这一世界级湿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龙头,牵动团结、同发风电、兴隆山蒙古黄榆、包拉温都野山杏树林、郁洋淀万顷芦苇等景区,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旅游业,努力实现在保护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护。

向海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05467hm2,其中湿地面积达3.6万hm2,是中国六大湿地之首。向海由此也形成了世界上少有的沙丘榆林、湖泊水域、芦苇沼泽、草原湿地等多样生态系统,是世界典型的多样湿地物种基因库。1981年,经有关部门考察,境内生态环境及鸟类等自然资源丰富,由吉林省政府批准划定为向海自然保护区。1986年,又经国务院批准定为“吉林省向海部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又评其为“具有国际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正式载入世界著名湿地名册。1993年被中国人与生物圈委员会纳入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005年,向海自然保护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2009年,在全省吉林八景评比活动中,向海以其独特的魅力位列吉林八景前三甲。据初步统计,区内有植物600余种,脊椎动物300余种,鸟类293种,其中鹤类就有6种,占世界总数的40%。目前世界上仅有的1500多只一类保护珍禽丹顶鹤,向海就有60多只在这里生息繁衍。向海保护区内有洮儿河、霍林河、额穆泰河三条河流入保护区,为了有效滞流境内水,保护区内建有向海、胜利、兴隆三个大中型水库,总设计库容为3.53亿m3。保护向海湿地将有助于三条河流防洪治涝、化害为利,不仅造福当地百姓,而且对人类和世界生态环境将产生深远影响,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以说,向海不仅是通榆的,也是吉林的、中国的、世界的,它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

向海自然保护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完好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和首肯,也得到了国际有关组织的赞赏,荷兰亲王贝恩哈德称向海是“人间仙境”。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乔治・阿基博高度评价说:“我到过世界上五十多个国家的自然保护区,像向海具有这样完好的自然景观,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多样性的湿地生物,全球已经不多了。向海不仅是中国的一块宝地,也是世界的一块宝地。”1991年,在第五届桑迪欧国际生物保护节上,反映向海保护区的专题片《家在向海》夺得了评委会主席特别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代表资格奖,该片导演程捷被评为特别女性奖等三项大奖。《家在向海》也是时任国家总理在1992年带到世界环发首脑会议上的唯一一部电视风光片。在1999年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又公演了《家在向海》,受到一致好评。

通榆县旅游业真正的发展是伴随着1981年3月向海自然保护区的建立而逐步得到发展的,但当时的旅游业发展速度不快,基础设施滞后,景点建设步伐缓慢,可进入性及观赏性不强,旅游主要是以科学考察为主,旅游产品单一。近几年随着县委、县政府对旅游业重视力度的加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前来通榆观光、科考及度假。2006年,通榆县已陆续开发出百鸟乐园、鹤岛、白沙滩、香海寺、同发风车、杏树林、同发郁洋淀、蒙古黄榆、二庙、三家子草原等各具特色的景区景点二十余处,到通榆县观光的游客达到15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3000万元。

县域生态经济篇5

##县人民政府

(====年=月==日)

近年来,我县围绕构建“速度##、和谐##、诚信##、小康##”的目标,把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纳入了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以江华列入永州市创建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为契机,积极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全县金融业经营环境不断优化,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力度不断加大,形成了经济金融“双赢”的良性循环。截止====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比年初净增贷款=亿多元,增长==;各项存款净增=.=亿元,增长==;不良贷款比年初减少====万元,下降==;全县所有金融机构均实现了盈利,共盈利====万元;金融机构的贷款近几年以平均每年==以上的速度增长。全县====年完成GDp==.=亿元,比上年增长=.=;完成财政收入====万元,剔除政策性减收因素,比上年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元,比上年增长=.=。在改善金融生态环境过程中,我们立足本县实际,狠抓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舆论导向,树立正确的金融工作观

要想金融部门加大信贷有效投入,正确的金融工作观是思想基础。我们县委、县政府历任领导都充分认识到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一直以来都想方设法营造良好的舆论导向,即全县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金融工作,支持金融工作。一方面,形成重视金融工作的合力。县委、县政府多次在全县经济工作上和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工作的重要性,金融机构信贷投入对拉动全县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并大力支持金融部门创建金融安全区。同时,在====年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我们及时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纪委、检察院、法院、公安局、司法局、工商局、财政局等==个单位为成员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积极牵头组织,促进多方协调配合,达成共识,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齐抓共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合力。研究制定出台了《关于改善##县金融生态环境的方案》,明确了搞好全县金融生态环境的工作思路、工作步骤和工作措施,建立工作责任机制,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提供创建工作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宣传提高社会影响力。我们充分发挥电视、刊物等媒介的导向作用,在全县营造了良好的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舆论氛围。县电视台拍摄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专题片——《金融生态富瑶乡》,在县有线台连续播放;在《##工作》等县内杂志上开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专,重点宣传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工作步骤;组织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专题上街宣传和咨询活动,宣传省市政府和人民银行关于创建金融生态环境的政策精神,宣传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取得的成效,宣传诚信方面的正反两种典型。行之有效的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是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更是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形成资金流入“洼地”效应、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认识到要实现我县经济健康“快跑”,必须有持续、有效的资金投入作为支撑,从而大力支持和参与金融生态环境的建高工作。

二、强化服务意识,搭建金融业发展良好平台

要想金融部门加大信贷有效投入,良好的金融业经营环境是保障。我们强化服务金融部门的意识,积极为金融部门营造良好的经营发展环境。一是完善机制,构建新型政银关系。多次组织召开政银恳谈会、金融工作汇报会,促成政银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就金融部门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和专题研究,提出可行的建议和措施,并积极促成县直有关部门及时为金融业解决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二是寻找载体,推动银企合作。组织召开银企座谈会,促成银企消除误会,形成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良好意识。同时,积极寻找和推荐优势项目,为金融部门投入提供有效载体。通过湘西开发银企洽谈会,组织银信部门和民营企业签约银行贷款项目=个,贷款额达=亿多元;通过永州市第一届银企洽谈会上,签约项目=个,贷款额====万元;通过县庆招商洽谈会,签约项目==个,贷款额====万元。三是推进改革,培育市场化的金融机构主体。密切关注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面临的种种新情况、新动向、新苗头,切实防范和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利用优质资产置换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积极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使我县农村信用社成为全市第一批符合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的农村信用社,为加快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村经济发展增强了后劲。四是充实基金,推动小额担保贷款发放。我们成立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机构,按市政府要求对担保基金进行了充实,对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实现===担保,有效防范农银信部门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的风险。====年,全县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万元,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了有利保障。五是财政支持,充分调动金融部门积极性。我们与县内各金融机构分别签订了《信贷投入目标责任书》,对完成信贷投入任务的,实行与招商引资统一的奖励政策,给予专项奖励。====年底,我们对全县金融机构分别进行考核,由县财政兑现奖励近==万元。

三、建设诚信江华,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县域生态经济篇6

水土保持是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应通过水土保持措施,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使人类生产生活的最基本生产要素――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生态生产力。因此,在水土保持建设中,一方面要把发展与规划结合起来,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结合起来,把现实与未来结合起来,达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又必须充分考虑水土保持工作的社会经济效益,注重正确处理好水土保持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

国家“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事业的必由之路。从1991年6月29日全国人大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到2011年3月1日实施修订后的水土保持法;从1998年5月1日水利颁布实施行业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到2008年7月1日这一标准被升格为国标;从2011年10月1日新疆颁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水土保持法〉办法》,全疆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事业在依法遵规、创新发展的大道上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以下简称巴里坤县)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的一个边境县,位于天山山脉东段与东准噶尔断块山系之间的草原上,东邻伊吾县,南接哈密市,西毗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北界蒙古人民共和国,中蒙国界长达309公里。全县总面积38445.3平方公里,县境东西长276.4公里,南北宽180.6公里。县城西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570公里,东南离哈密行署所在地哈密市131公里。全县总面积36988.55平方公里。全县辖4镇、8乡、1场。

巴里坤县境内已探明矿产资源37种,已开发利用的仅限于芒硝、煤炭、黄金、粘土、砂石五种矿产,石油仍处于勘探阶段。野生动植物有黄羊、野猪、狐狸、雪鸡、野鸭、野兔、党参、三棵针、麻黄草、黄连等。

巴里坤县历年来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及农副产品有小麦、大麦、玉米、晚熟瓜、大陆菜、马铃薯、油料、杏子等。

巴里坤县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水、土、光、热等自然条件优越,具有发展经济的资源优势。由于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风沙、春旱、夏洪、盐碱等危害严重,加之不合理的人为开发活动,使资源利用率低,造成水土流失,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了当地的发展。长期以来,各族人民同干旱、洪水、风沙、盐碱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但由于缺乏科学管理的规划,各项措施效率不高,水土流失现象仍在继续,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一、县域内水土流失的原因

巴里坤县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表现为自然侵蚀基础上的局部地区迭加的,由于人类不合理生产活动等引起的现代人为侵蚀。当地干旱气候的、特殊的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都为水力侵蚀提供了有利条件,人为因素对侵蚀的加剧作用主要表现在过度放牧、砍伐过度、不合理耕作及矿山开采、修路等工程。

长期以来。超载过牧、无序利用、干旱少雨致使草原退化、沙化严重,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草地退化是成为造成生态恶化的根本原因,已直接影响到区域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由于人为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巴里坤的草地退化仍地加剧,致使涵养水源和保护土壤的功能、作用降低,水土流失现象加剧,使雪线上升和洪水灾害频发,同时,使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草地动植物生存环境恶化。湿地减少,优良植物种群数量减少,致使整体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二、县域内水土保持的现状

巴里坤县城南山原是森林茂密、牧草繁生、流水清澈、风景

优雅的牧区,生态环境优越,植被良好。在50--70年代,因煤炭缺乏,因生存和取暖等因素,大量砍伐森林造成了植被覆盖率降低土层,山区山坡谷地涵养水分的能力降低,又因为县城距山坡脚较近,遇到大暴雨,在数小时即可形成山洪袭击县城。

通过野外调查可以看出,巴里坤县天然草原退化严重,特别是夏草场和春秋草场普遍放牧强度过大。尤其夏草场放牧过后,草茬已经齐地面,地表砾石化程度高,水土流失严重,长期牲畜踩踏已使草根大量。春秋草场也被垫状石竹等中劣等草大量侵占,芨芨草等毒害草不断蔓延,优质禾本科、豆科牧草成分减少。冬草场相对利用率比较低,退化程度还不很明显。将草地产草量测产结果和八十年代调查数据做了粗略比较,各类型草地产草量均有明显下降,如温性草甸草原产草量平均下降了42.9%,温性草原产草量平均下降了47.9%,荒漠草原产草量平均下降了30.6%,高寒草甸产草量平均下降了51.4%。总体分析,今年核心草场产草量与八十年代调查数据相比,减产40%左右。纵观哈密地区天然草原生态状况,退休态势非常严重,急需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保护。

天然草原的退化己经影响到了草原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夏草场长期超强度放牧,己经出现部分裸地和溜石坡面,牧草完全没有自然繁衍的机会,植被盖度还在不断降低,草场生产力处于很低水平,牲畜很难维持规定的90天放牧时间,不得不提早转入春秋草场,这样一来又加大了春秋草场的压力,有些地方甚至把一部分冬草场或春秋草场转变为夏草场。春秋草场退化态势也很严重,优质禾草、豆科牧草比例大幅下降,植被、砾石化状况严重。不加以治理,这种势头还会继续蔓延。

巴里坤县草地面积太,类型多,植物种类多,资源丰富,作为生态安全保障系统中的基础屏障之一,天然林草不仅为草原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在维护、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区域气候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地区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和畜牧业发展的基础资源。平原草地与荒漠林、山区林草地一起构成了哈密地区绿洲荒漠生态系统的植被主体。平原荒漠植被是隔离绿洲与荒漠的过渡带,不仅对荒漠环境有显著的适应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降低地表风速,防止土壤风蚀、水土流失,对于阻碍荒漠向绿洲侵入起到直接的保护作用,它是绿洲的天然屏障和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的第一道防线。如果没有荒漠、山区植被的屏障作用,绿洲将丧失生存的基础。因此,平原天然草地、山区林草的保护直接关系到绿洲自下而上和宏观生态环境维护。

三、县域内水土保持的治理措施

巴里坤县为防止水土流失的危害、湿地退化、沙漠化面积的扩大,在植树种草、封山育林、封沙育草、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为水土保持工作的全面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和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1、出台湿地保护条例

巴里坤湿地主要是指巴里坤湖及其周边水草资源相对丰富茂盛、地下水位较高和季节性积水的低湿地。巴里坤湖属内陆高位湿地,已列入中国主要湿地名录,并被列入《新疆湿地保护工程规划》的重点湿地恢复工程之一。2010年以来为认真贯彻落实地委扩大会议“生态立区、工业强区、科教兴区、南园北牧、增收富民”发展战略,根据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关于起草〈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湿地保护条例〉的立法议案》要求,调研组深入湿地周边各乡、镇、场,采取走访有关人员、实地踏勘、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巴里坤湿地的历史变迁、现状、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对今后湿地保护区建设规划提出了建议。巴里坤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会议于2010年1月17日审议通过《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湿地保护条例》,2011年5月2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于2011年7月1日正式公布。巴里坤县湿地保护条例的颁布,对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维护湿地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有力地促进了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

2、编制《巴里坤县水土保持规划》

自2012年12月底,我县委托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制了《巴里坤县水土保持规划》,《规划》根据巴里坤县的自然条件、生态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远景规划目标,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水土保持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本着以水土保持为目的,以经济发展为核心,治理水土流失的原则,立足县域实际、重视县域发展、规划长远,制定本县水土保持规划,目前此报告已编制完成,正在上报审查中。

3、林草建设

种草种树是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也是改善生态环境和农牧业生产条件的重要措施。

多年来,县历届县委、政府都十分重视绿化工作,每年都带领全县干部职工克服严重缺水、风沙大、盐碱大等恶劣的自然条件,植树造林。从2000年至今,县委、政府提出了义务植树造林,进一步加大了工程建设力度,并加大投入造林力度,每年春秋两季全县干部职工义务劳动,已建成万亩生态林;并不断加大生态绿化,投资2万亩的沙棘林改造乡镇荒坡土山植被,计划2014年全部完成改造;已逐步完成县城、乡镇道路两侧绿化网络带的种植;逐步完成了各乡(镇)农田化建设,形成全县的防护林体系,使全县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3、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巴里坤县盐碱化土壤进行治理。由于水资源短缺,致使县域土地盐碱化程度不断加剧,地下水位由当初的1.2米下降至2米左右。近年来,县域内通过在各区域兴修控制性水利工程,将会解决这一问题,有效控制地下水位。

4、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争取了《东黑沟流域一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东黑沟流域冰沟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主要以生态建设为中心,从当地实际出发,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强化预防监督,加强综合治理,保证治理质量。将治理和合理利用相结合,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综合效益,进一步保护利用水土资源,把防治性治理和保护性治理结合起来,尽快保护现有草场,控制水土流失,延长水利工程使用寿命,实现生态良性循环。

四、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巴里坤县在生态建设、水土保持等方面愈来愈重视,虽然投入资金和采取一定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水土流失的治理,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水土保持措施管理不善,部分群众对水土保持的意识认识不够,对水土流失的危害认识不足,依法进行水土保持工作的力度不够。在发展经济,开发利用资源时。往往是重利用、轻保护,重生产、轻生态。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出现边治理边破坏现象,便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不相协调。特别是近几年的一些开发建设项目,只注重其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建设,只是单一地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做些基础工作。

资金投入少,科技力量薄弱。缺乏水土保持技术人员,水土保持新技术应用较少。水保资金投入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地方配套资金不足,劳动积累工不够。治理区大部分经济条件差,资金筹集困难。监督执法体系不健全。对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现象缺乏有效制止。

结束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县域内人民群众的环

境意识不断增强,根据不同区域进行了植树造林,积极争取了修建防洪堤,实施平整土地、种植绿肥、盐碱地造林、选育耐盐碱品种、扩大苜蓿种植面积改良土壤结构以及农田灌区的低产田改造等项目,因地制宜地为今后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虽然县域内没有做系统完整的水土保持工作,现任党政领导认识到了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把水土保持作为生态立县的方针。为了促进县域的经济发展,充分合理地利用水土资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控制水土流失,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搞好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和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巴里坤县农业局“十二五规划”;

[2]巴里坤县林业局“十二五规划”;

县域生态经济篇7

同样,国外也没有山区县域经济范畴,但山区发展问题也是其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普遍性的难题。发达国家山区发展的研究和实践主要偏重于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因此普遍将非农产业作为山区经济发展的主体。如“山地区间域”面积占70%的日本实行山间农业模式,政府对其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服务业进行补助扶持[2];韩国通过新农村运动发展山区经济;美国在其西部山区主要致力于印第安人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山区旅游。英国由于英格兰高地的人口较少,主要以发展休闲产业为重点。法国、意大利等国更注重山区生态保护,不仅限制山区坡地开垦范围,而且山区农业也以多种经营为主。发展中国家山区发展的研究和实践则主要集中在山区脱贫上,但随着现代生态意识的增强,也开始注重生态和环境的保护。因此,发展中国家山区发展主要集中在山区资源开发、山区特色农业、山区旅游、牧业等。如尼泊尔山区对商业药用植物的开发,印度喜马拉雅山区对野生生物的保护和利用,东非注重农户与市场的连接,坦桑尼亚Uluguru山区的通达性建设,哥斯达黎加monteverde山区旅游业的发展,蒙古国阿尔泰山区的牧场管理,塞尔维亚的生态移民等。

二、国内关于山区县域经济的研究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1/3,超过2/5的县是山区县,山区县在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山区县域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实施了“星火计划”、“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西部大开发战略及“三北”防护林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等,全国30个省(区、市)的114个县进行了山区综合开发试点示范,形成了太行山、大别山、江西山江湖、长白山、西部开发等模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经验。但相较于平原县的蓬勃发展,大部分山区县经济发展仍相对滞后。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滞后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很多省(市)出台了鼓励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并进行了专门的调研。在这一背景下,山区县域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特殊领域,其研究和实践也伴随县域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其研究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以前的研究。早期主要是山地学、县政学研究中涉猎山区县域经济研究。如山地学者对山地客观存在着的土地、水、矿产、动植物、气候等资源的单一性研究;县政学者从县级行政管理、领导班子建设、县级综合改革研究的角度探讨了山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对山区县域经济的专门研究主要从计划经济体制视角出发对山区县域特色的单向度考察上,如张远铁提出了山区县域工业发展的“梯级模式”,即产业结构向梯级引导,企业布局作梯级安排,产品开发按梯级推进,市场开拓抓梯级突破;王思铁提出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要从山区实际出发,构造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元化、混合型的山区县域经济结构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混合经济;尹全忠、孙应成提出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的中心是脱贫,而脱贫的路径是尽快实现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商品优势与经济优势的转变,关键则是交通、能源、通信、教育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突出重点打基础,打好基础搞开发,搞好开发快发展,快速发展促脱贫”;熊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山区县摆脱贫穷落后困境的良方;黄友杰提出,要通过工业调整、工业强县、靠优出强来发展县域经济;周运逵认为私营经济是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应以发展资源利用型加工企业为重点,建设地方优势产业群、延伸产业链,形成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优势产业综合体;魏朝和提出山区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从山区特点出发培植优势产业、培育市场体系;曾志勇提出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外向型经济道路;刘谟炎、柯锡星提出山区县域经济发展应实现山区全方位对外开放,重构山区县域经济所有制结构,造就高效能的生态经济系统,建设山区特色小城镇等;赵白选、任林转认为林业生态建设是山区县域经济发展之根本。

第二个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以来的研究。与前一段对山区县域经济的单向度和基于产业结构调整视角的研究不同,转向了以整体的视角,对山区县域经济体系及其发展演变的理论研究,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山区县域发展滞后的原因是什么呢?人们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分析。1.基于区位理论的分析吴旭、王亚认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具备一定区位优势,一般山区县均在山区之中,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人流、物流不旺,在区位上处于相对弱势,因而出现了发展滞后。韩超、左忠武以陕西旬阳县的调查和相关资料为例,证实了山区县域的区位劣势是制约所有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罗仲平认为山区县域区位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山区群众的分散居住、远离国家省市的政治经济中心、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弱等形成了山区县的自我封闭发展,造成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阻塞,不能进行必要的能量交换,既得不到能量集聚,又得不到能量的扩散,难以融入主流社会的分工体系中,因而出现了发展滞后局面。韩银娥认为山区由于处于多个不同吸引扩散边缘地区的混合区域内,力的衰减和均衡,各种边缘效应的共生作用使其成为城市吸引和扩散的盲区,无力得到城市的辐射带动而发展滞后。2.基于增长极理论的分析杨芹溪运用增长极理论,提出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困难在于远离中心城市这一经济增长极,难以很好接收中心城市经济辐射效应。因此,离核心区较远的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后进。3.传统分析比较多的作者从传统的研究角度出发,从基础设施、传统观念、人力财力、工业发展、市场体系等方面解释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张毅认为制约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交通通讯设施发展滞后、科技发展水平较低、思想观念陈旧、地方财力薄弱。陈娇强调市场发育缓慢、市场机制作用不突出制约了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山区县域经济运行的整体质量。李继云等对红河州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提出工业化程度不高是影响山区县域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定位山区县域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劣势,唯有结合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才能突破发展,这已经成为众多研究者的共识。胡延松以河南省西峡县为例,提出根据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找准存在的差距,选择特色产业进行培育,是提高山区县域经济竞争力,推动山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山区县域经济与小城镇发展部分学者建议把发展小城镇作为壮大县域经济和带动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来推进。罗仲平认为西部县域经济发展不力在于小城镇建设滞后,一方面难以承载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安置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生态移民的重负,另一方面,难以发挥城镇的集聚与扩散效应,阻碍经济增长。刘大勇、朱召龙从山区县域地理空间增长极的视角出发,认为区位、道路、交通、通讯等劣势,大城市或区域中心城市对山区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弱。因此,山区县域应积极利用铁路干线、公路干线、江河航道等条件,发展小城镇,做好接纳大城市或区域中心城市辐射的准备。同时,要合理规划城镇布局,利用多元增长极理论,发展山区县域内多元增长极,发挥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和极化效应,进而推动山区县域经济的增长。杨芹溪针对广东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分区域推进城市化”和“山区异地城市化”建设战略,所谓异地城市化,就是让山区人口大规模向中心城市、城市群转移,让他们既离土又离乡。

(四)山区县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中国山区是生物多样性中心,是水源涵养地和“水塔”,是天然植被的主要分布区,山区的生态功能超越了山区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对全国生态保护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刘林思、蔡颖萍认为,山区是一个特定的区域,资源相对丰富,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其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区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山区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走生态型的发展道路,建立生态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乔恒以吉林省抚松县为例,提出了山区县域应建立山区县生态城镇。

(五)山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山区县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山区县域可持续发展原则和评价体系的研究。杨庆宪、胡仪元指出,山区县是全国的生态屏障,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绝不能走追赶工业化的道路,把自己的生态优势给削弱了,必须把生态、经济、社会的平衡与协调发展结合起来,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为全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和生态屏障。冯玉广依据可持续发展思想,建立了评价山区县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和定量评价模型。朱苏加、刘欣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上,通过生态足迹模型从长序列时间尺度上,定量计算河北鹿泉市1995—2004年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变化。二是对山区县域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专门研究。赵莹雪构建了山区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五华县进行了实证评价。韩玉和李庆通过个案研究,各自分析了山区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系统评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构建问题。

三、总结与建议

基于以上综述可见,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现实困境,已经迫使人们从理论和实践角度给予了更多关注。但由于实践者们对原因认识不准确、不到位,且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所出台的政策不具有针对性,导致山区县域经济发展长期滞后。随着这一问题逐渐进入学者们的研究视野,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滞后问题的认识内容迅速得以丰富,研究视野也进一步得到拓展和深入。众多学者的研究,不仅从传统的制约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着手,试图找到问题的症结,而且很多借鉴了区域经济学和县域经济的研究成果来进行分析。可见,山区县域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复杂而久远的。近年来,山区县域既要解决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又要注重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别是一些山区被列为限制发展地区以恢复生态,涵养水源。这些因素,进一步使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矛盾复杂化。

县域生态经济篇8

1980年,联合国规划署在《世界自然资源保护战略》中,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该理论强调协调发展,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注重综合性资源、环境、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后影响深刻,在经济、环境、农业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1994年,我国提出了《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发展白皮书》,将可持续发展上升到国家层面。县域经济介于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之间,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基层单位,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注重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的协调,其核心思想为发展健康的县域农业经济,将农业发展建立在生态、绿色、环保的基础上,注重农民参与和社会公正。

二、近年来我国实施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近年来,面对我国农业现存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业发展水平地区差距大等问题,我国提出了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农业县域经济的总体战略,同时,我国政府持续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坚持县域农业的整体可持续发展与循环再生发展。我国充分重视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纽带作用,坚持“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周围乡、镇、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统筹安排农业资源”的原则,发挥县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此外,我国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扩大县域发展自”的战略,围绕《“十二五”规划纲要》,我国推动实施了县域经济互动协调发展战略、基础项目带动产业链条战略、农业人才激励战略等措施,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县域经济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获得了飞速发展,整体势头良好。

三、县域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1.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农业产业发展相对粗放,整体附加值较低,则一直是困扰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因此,要实现县域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应该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依托先进的农业科技,建立政府、农业科技人员、农民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发展体系。一方面,关注生产工具改进、良种选育、施肥技术、防治病虫害、遗传基因改良等方面的农业进步,加速农业科技的渗透,努力将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引进农业科技方面的高端人才,通过人才激励和牵引机制,推动产学研一体发展,鼓励农业技术创新。此外,针对新的农业科技,做好对农民的相关知识培训,将农业科技的创新性落到实处,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2.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

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生态农业的必由之路,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下,资源变为农业产品后,剩余的资源就会成为废弃物被丢弃,而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下,资源转为为产品后,剩余的部分还能够被再利用,从而实现循环利用资源的目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不仅节省了资源,还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这在县域农业经济中尤其适用。例如,某县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试点探索“五位一体”的农业生态园综合管理模式,将农作物与富含高蛋白的黑麦等经济作物进行套种,并在生态园中发展循环经济,所种植的玉米、甘薯等的秸秆粉碎后不直接丢弃,而是通过青贮、氨化等方式处理后饲养牲畜。农业生态园中动物产生的鸡粪可以喂养水产动物,猪粪通过沤化可能产生沼气,沼气能够用于照明、除臭、防治寄生虫等,循环经济的发展符合经济、环境、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在试点园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我国县域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配套服务设施跟不上的问题,而且各县间经济水平、产业分布、农业发展等情况不同,还存在服务水平的差异。要做好县域农业经济发展,必须完善配套的服务体系,依托各公共服务机构、经济合作组织、县域领军企业等力量,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配套体系,促进县域农业协调发展。首先,要不断完善农村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通过专职部门收集涉农信息,建构“三农”信息资源库,促进各个农业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给县域内各农户提供准确、及时、科学的农业发展信息。其次,在农产品监督方面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做好农产品检测服务,针对假种子、假化肥、假农具等情况,加大监管与执法力度,为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打造健康、诚信、公正的良好氛围。此外,还应加快大型农业物流项目的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实现农产品的顺畅流通与配送。在农业金融服务方面,政府也应给予适当倾斜,鼓励农民创业,提供小额低息贷款。

四、结语

县域生态经济篇9

>>云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探讨湖北省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路径选择浅谈云南省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云南省政府网站服务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云南省花卉产业现状及展望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青海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992年――2008年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路径及其差异研究基于空间数据分析的云南省县域经济竞争研究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及优化县域经济金融需求现状及对策研究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生态的现状及优化路径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及优化路径探析广西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云南省县乡政府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偏好及完善措施浅谈云南省水产品养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特点分析云南省贫困地区劳务输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2]文新雷.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金融,2011(07).

[3]刘光溪.县域金融改革创新与县域经济发展的云南样本[eB/oL]..

县域生态经济篇10

1.农业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特色经济。自2009年来,辽宁把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主导产业作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主攻方向,走出了一条切合当地实际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至2012年,全省已经评定了岫岩满族自治县食用菌、桓仁满族自治县冰葡萄、东港市草莓、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花生、铁岭县榛子、西丰县鹿业、盘山县河蟹、新民市西瓜、庄河市蓝莓、长海县海参、宽甸满族自治县人参、北镇市葡萄、黑山县蛋鸡、开原市彩色苗木、昌图县生猪、凌源市花卉等16个“一县一业”示范县(市),占全省44个县(市)的36.4%。这些区域特色明显的“一县一业”,经过努力,在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区域品牌,推进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已经初见成效,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构建了辽宁现代农业的基本框架,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

2.工业产业集群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工业经济、产业项目是县域经济发展中决定区域强弱的关键因素。实施“县域经济三年倍增计划”以来,辽宁依托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加强了产业聚集区的建设,通过在每个县(市)规划建设一个重点工业园区,推进大量工业项目和企业向县域重点工业园区集中,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特色工业产业集群,并在此基础上,发挥比较优势,统筹规划,积极培育县域百亿工业产业集群。2009年底,44个县(市)重点园区已入驻企业4665家,销售收入实现2569亿元,2012年底,全省超百亿元工业产业集群达到20个,瓦房店的轴承、法库的陶瓷、庄河食品加工、海城市和大石桥市的镁质材料、开原起重机制造、辽阳县的钢铁精深加工、铁岭县的有色金属等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县域工业产业集群的建设,促进了县域经济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辽宁提供重要支撑。

3.县域经济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在辽宁县域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速却逐渐放缓,这与县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薄弱问题相关:⑴传统低端产业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较少。各县(市)县域产品、产业结构趋同的矛盾具有普遍性,县域工业以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为主,传统低端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多数县(市)仍占主导地位,具体表现为产业链条短且不完整,产品品种单一,资源配置效率低、资源开发和利用不足,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产品较多。以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的特色产品不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和品牌规模小。⑵破坏环境的产业多。目前,辽宁县域工业在全国还相对处于一个较低水平,而部分县(市)为追求县域经济增长,不惜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代价,盲目引进了一些发达地区限制发展的高污染、高能耗企业。长此以往,县域的生态环境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如此的县域经济增长也是缺少质量的增长,其增长效益大打折扣。⑶产业集聚程度不高。各县(市)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仍未形成,只有少部分县(市)形成了小企业集群。大部分工业园区内的产业集群缺乏细致的专业化分工,产业链的企业化倾向严重,这种“小而全”的经营方式,使得产业聚集程度不高。如瓦房店轴承产业集群、海城市和大石桥市的镁质材料产业集群,尽管这些产业已经形成了以主导产业为特征的产业集群,但以高新技术为保障的网络化分工与协作并未形成。

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思路

县域的发展离不开产业,辽宁未来县域产业的发展方向,一方面要继续确保农业的“一县一业”,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统筹规划,扬长避短;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县域工业产业集群,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1.壮大发展县域优势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绝非夕阳产业,随着辽宁优势产业资源的陆续开发,以资源禀赋为主导地位的优势产业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在今后的发展中,要继续结合资源优势,对资源要素重新整合,带动产业调整,科学地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推动优势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坚持发展以特产农业和生态农业为主的辽东优势产业区,以畜牧、干鲜果、优质杂粮为主的辽西优势产业区,以特用专用粮食及农区畜牧区为主的辽北优势产业区,以精品农业、设施农业、城郊农业为主的中部优势产业区,以“两水一牧”农业、出口创汇农业、现代园区为主的南部沿海优势产业区。

2.改造提升县域传统产业首先,应以提升产业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为目标,推进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建设,这是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重要支撑;其次,通过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培育精细工业,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第三,推动重点产业内以优势企业为主体的联合兼并重组,整合生产要素,集聚优质资源,进一步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步伐;第四,通过技术、装备水平方面的改造升级,推广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产业,使其向新型工业化模式迈进。

3.加快培育县域新兴产业培育和加快发展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县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辽宁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战略选择。重点支持新能源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扩规模、上档次,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海洋科学产业、环保技术产业等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重点突破,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例,将春打造成为辽宁县域经济加速发展的强劲引擎。

4.提升重点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规模切实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完善园区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配套,提高金融、物流、科研等生产功能及园区承载能力。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龙头企业牵动战略,引导优势产业向优势企业、重点园区集中,发展壮大优势产业集群。争取一批产业带动强、资金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进驻园区,发挥其在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中的优势,引导中小企业集聚。做大做强园区主导产业,加快具有相关配套条件的企业延伸产业链,增强园区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