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传统教学环境十篇传统教学环境十篇

传统教学环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0:16

传统教学环境篇1

【关键词】高中生物;科学素养;课堂教学;生活实践;课程理念;探究性学习;创新能力;互动式教学

一、生物科学素养的内涵

1.什么是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新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新课标》指出:“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概念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这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内涵是丰富的

2.生物科学素养与三维目标的整合

生物科学素养的提升,要做好与三维目标的整合,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于过程和方法中。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处处为我们整合三维目标提供了典范。如,生物与环境一主题,新课标要求:“学习调查和观察的方法,了解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形成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热爱”“爱护”“保护”是情感、态度的要求,“观察”“调查”是技能方面的要求,而“观察”“调查”同时也体现过程的要求,如何观察和调查则体现学习方法的要求。在拟订三维教学目标时,我们要借鉴新课标对三维目标的整合方法。

二、提升高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目标要求

1.面向全体学生

这一课程理念是针对当前高中生物教育存在的“过分关注精英学生”的问题而提出来的。与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共同的基本要求相比,高中更强调每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2.倡导探究性学习

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从事物或现象中产生问题,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收集证据、提出和求证假设、作出解释等建构知识的活动,并通过交流、辩论,使学生进一步扩展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质疑、推理和批判性思考科学现象的能力。

3.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同时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

三、整合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1.改变传统观念,拓展教学环境

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拓展教学的环境,让学生在大自然中真正感受生物学的魅力。虽然这种整合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方式在操作上受到时间、工具等的限制,但笔者认为通过合理的安排和对研究内容的选择可以突破这些限制,真正实现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生物。

2.营造生活化和活动化的课堂教学情景

整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还可以构建生活化和活动化的课堂教学情景,比如,高中生物课程中有关“Dna双螺旋结构”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验教学场景,给学生准备一些实验道具,用6种不同颜色的球体代表4种碱基、脱氧核糖及磷酸,然后用两种棒状连接物代替氢键与磷酸二酯键,然后让学生根据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进行拼接,在拼接完成后由教师再把Dna双螺旋结构的知识内容给学生复述,这样不仅让学生参与了教学的过程,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于相应知识的印象。

3.教学与生活联姻从生活中发现科学

这种教学模式的关键就是以解决某一生活中的实际生物问题为主线进行教学,运用实验的手段来探究解决生物问题的途径。这种教学模式的程序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提出具体生活中的生物问题,要求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内涵,在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然后再由教师对知识点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同时也联系了生活实际。

4.师生开展良好互动

师生开展良好互动要求教师要开展互动式教学,把教学过程最为师生之间交往沟通的平台,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学校在教学中要增强互动式的教学,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中的沟通,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是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所想和所知,教师充分发挥了教学的主导作用,而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也同样适用于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例如,高中生物老师在讲解“人与生物圈”的知识时,并不是像传统的教学方式,照本宣科的把所有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而是先让学生组成小组根据要教授的内容先到网上、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老师在课堂教学时先对总体内容作一个简单概述,然后让每组学生代表分别把查到的知识讲给大家听,老师对其提问,最后再由老师进行知识汇总,把由“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讲,老师问”的模式,加强了师生的互动。

5.加强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的整合

随着信息与网络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作为一项现代的教辅手段广泛的被整合应用到各门高中课程的教学之中。信息技术由于具有声像收集、演示等功能对于高中生物学教学而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辅工具,可以把一些看似深奥难懂的生物学知识直观形象的表现出来,可以把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提高课堂效率。

6.加强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整合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如何整合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问题提出以来已久,如何把要教授的知识点全部通过实验的方式来传授给学生是全体生物教学工作者都要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整合生物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关键是教师应转变思路,在结合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敢于运用一些新的技术工具,敢于把课堂带到教室与实验室以外,同时运用探索式与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7.积极开展协作式的探索型教学尝试

协作式的探索型教学也是新课改以来运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新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些研究任务,让学生组成小组并对研究任务进行细分,然后利用各种实验工具完成这些研究任务,并撰写实验报告,同时进一步讨论提出推论或猜想。这种教学模式也非常适用于以实验教学为重点的高中生物教学,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多采用这种模式开展实验教学,鼓励学生协作与创新,在论证的基础上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

传统教学环境篇2

关键词传热学教学探索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heattransferteachingpracticeandexplorationonenergyand

environmentalsystemsengineeringprofessional

zhaoyuhan

(collegeofmechnicalengineering,shanghaiuniversityofengineeringscience,shanghai201620)

abstractheattransferisthebasictheoreticalcourseofenergyandenvironmentalsystemsengineeringprofessional,butalsotrunkdisciplinaryofenergyandpowerprofessionaltheorycourses,hasaveryimportantposition.heattransferistheknowledgebaseofenergyandenvironmentalsystemsengineeringgraduatesinrelevantprofessionalwork,butalsotheoreticalbasisofpartofthegraduatestudentstocontinuetheirstudies.basedonexperienceinteachingheattransfer,heattransfersummarizedthemainpointsofteachinganditscharacteristics,foundtheproblemsintheteachingprocess.exploretheuseofavarietyofteachingtoolsandmethods,andasimplediscussion,inordertomeettheneedsofthecurrenteducationaldevelopmentandpersonneltraining.

keywordsheattransfer;teaching;explore;energyandenvironmentalsystems

1传热学的要点和特点

以传热学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特点制定了传热学教学的基本要求:

(1)掌握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及传热过程的规律。掌握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复合传热、传热过程、热阻等概念。应用热阻概念分析工程传热问题。会查用有关图表和手册。

(2)掌握傅立叶定律和导热微分方程及其定解条件。理解导热问题的完整数学描述。理解稳态与非稳态导热问题的区别,并对简单的导热问题利用导热微分方程进行分析解的求解。掌握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

(3)掌握牛顿冷却公式的意义及应用。理解对流换热的物理过程及其机理,掌握影响对流换热的影响因素。掌握边界层概念和普朗特边界层理论,并能对简单条件下的层流边界层进行分析求解。能熟练地应用实验关联式对强制对流、自然对流和凝结与沸腾换热问题进行计算。

(4)掌握热辐射的基本定律及物体的辐射特性和吸收特性。熟练掌握辐射热阻网络法进行辐射传热的计算。

(5)理解传热过程的机理。能对传热过程进行合理分析和计算,了解各类换热器的特点。掌握换热器的热计算方法。

(6)初步掌握温度测量、热量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传热学作为学科基础理论课,其牵扯的概念颇多,理论性很强。其中一些新的理论和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不易理解和掌握,增加了课程学习的难度。同时传热学中针对物理机理和规律的描述大多采用微分方程组的数学语言形式,对高等数学中微积分的掌握要求较高。同时作为三大专业基础课之一,与另外两门课程流体力学和工程热力学都互有涉及。这三门课程学习起来都具有一定难度。传热学同时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运用传热学的知识,课程中开设了实践教学环节,但由于学时所限,实验内容无法涵盖所有的相关传热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而且实验多以认识性和验证性为主,传热学课程的实践性难以在课内实践教学中得到完全体现。

2教学中的问题

(1)由于传热学本身内容结构涉及很多高等数学的知识,且学科发展历史较长,所以传热学的概念多、公式多,学生认为很难学。而且初学者在高年级学生处就会得到类似传热学特别难的印象,增加了畏难情绪。

(2)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

动要求不高。而单向的灌输式教学难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导致学生对传热学的机理和理论缺乏深刻的理解,对公式、概念、理论停留在表面的机械记忆上。比如热对流与对流传热的区别,有些学生无法说清。又比如相变传热的物理机理,有的学生不能正确理解与掌握。 (3)考试采用传统的闭卷考核方法,虽然会促使学生复习时认真推导公式,多做习题,熟练掌握解题方法,但也会影响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对基本(下转第180页)(上接第130页)原理的应用能力差。比如能量守恒原理是贯穿传热学这门课程的一条主线,在控制方程推导中都要用到。同时在求解某些习题时使用能量守恒原理去分析可以更灵活地解决。而学生在面对这些具体问题时往往只是按照“常规”的计算求解方法来解决。同时可以预见这样的学生将传热学的理论与实际生活生产中的问题结合起来的能力也会较差。

3传热学教学探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自学项目。在教学过程中,将授课内容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以及在建筑、冶金、化工、航天等行业的广泛应用结合起来。在扩展学生的视角的同时,激发学生自己将传热学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适当安排部分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学为主,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针对学生自学中的不足着重讲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在联系实际问题时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对作业和习题分组互评等。确立学生为教育主体,让单向的传授走向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先淡化的电子技术和信息手段,包括光学媒体、音响媒体、计算机教学系统和各种教学软件的应用。这样可以使课堂教学包含更大的信息量,同时对实践教学的不足给予一定的补充。

(3)多讲解例题和习题,进行开放互动式教学。传热学课程包含诸多的概念、公式和方程,例题和习题的讲解是巩固学生掌握的有效途径。在讲授传热学时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传热学》第四版,该教材包含典型的例题与习题,可通过习题课的形式集中进行讲解。同时针对一些重点难点和学生自发提出的比较集中的问题,以开放互动的方式开设专题讨论,以增进学生对传热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4)考核模式的改进。针对闭卷考核方式的不足,同时避免开卷考试带来学生的惰性和依赖性,我们尝试在考核成绩的最终评定时,采用平时成绩加考试成绩的形式。平时的课堂表现、互动参与情况、作业占总成绩的30%,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提高课堂互动讨论中的表现占平时成绩的比重,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度;同时考试的时候允许学生携带统一大小的草纸进入考场,学生可以在上面自行记录总结出的基本的、主要的内容或者记录一些经验公式和经验系数。这样可以使学生将复习的重点放在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克服了闭卷考试的不足。同时带入考场的内容有限,又不会使学生像开卷考试一样过度依赖教材,而是同样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这种考核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总结能力,消除学生的部分心里压力,也可避免学生只依靠考前突击的弊病。

(5)改进实践教学的内容设置。传热学的实践性很强,像一些复杂的传热问题的规律都是通过实验总结提出。对于传热学教学十分重要的实验教学需要加以改进,除了巩固课堂授课的内容以外,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传热学的课内实验可不仅仅局限于验证性实验,同时应增加开放性、综合性的实验内容。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语

传热学作为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重要的学科基础理论课程,其教学效果十分重要。作为传热学的授课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自学项目,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多讲解例题和习题,进行开放互动式教学,同时改进考核模式和实践教学的内容设置。以求满足当前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基金项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课程建设项目,传热学课程建设,k201201002

传统教学环境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功能路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的含义及其特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的含义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按照物质、精神标准可以划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其中,物质环境可分为社会物质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物质环境包括传统物质环境和现时物质环境。本文就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展开研究。”[1]

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是指由历史遗留下来的环境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物质因素构成的总和。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历程,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社会,都遗留了一大批丰富的传统物质环境,由它们构成的传统物质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影响。

(二)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的特点

1、传统物质环境的广泛性

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动态性体系。这样一个动态体系,从类型上、时间上以及空间范围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既包括像都江堰大运河、长城等浩大工程;又包括几千年历史遗留的孔子庙、杜甫草堂等;还包括国际国内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的大小环境。这种广泛性使得他们从各个方面形成合力,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以延安革命纪念馆为例,延安革命纪念馆保存着大量珍贵的革命文物、文献和照片,400多米长的展览大厅,以及1000多幅历史照片和800多件革命文物,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小米、驱日寇的光辉业绩。延安革命纪念馆以丰富的资料、图片、实物、遗址发挥着其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基地。

2、传统物质环境的渗透性

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的渗透性就是利用传统物质环境作为载体,达到一定的育人目的。与直接灌输不同,它寓教于生动现象和美好的情境中,通过有形的物质和多种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进行熏陶、感化教育,从而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2]。延安革命纪念馆潜移默化的向后辈传播了伟大的延安精神,这种精神包含了艰苦奋斗、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实事求是,它是我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3、传统物质环境的直观性与感染性

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的客观存在。环境的直观性为其感染性奠定了基础。因而其感染性就是间接影响,是通过暗示、模仿、从众、集群、舆论等群众心理的影响和作用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3]。通过对延安革命遗址客观环境的参观学习,使人置身其中,触景生情。在这样特殊的客观环境里感受中国共产党人光辉的奋斗历程,感受党的先进性,其教育效果要比一般教科书和影视剧来得直接和明显。

4、传统物质环境还具有客观实在性和相对稳定性

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是以客观实物为基础,而这些客观实物都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他们身上的某些精神是相对固定的。这些具有客观实在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传统物质环境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和基础[4]。延安革命精神以旧址、文物等客观存在物引发参观者的理性思考,尤其是新世纪的党员要发扬党的光荣革命传统,这是运用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先进性教育的根本所在。

二、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物质因素。由物质因素构成的传统社会物质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以下功能。

(一)证实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首先需要进行理论传授,帮助人们接受先进的理论,转变自己的观念,提高思想素质。理论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还需要从客观存在的物质环境中寻找能够证明理论教育内容的论据,来证实教育者讲授的理论观点的科学性。在对中学生进行爱国爱党教育时,革命遗址中的许多文物,人物雕塑等作为教育内容的论据就能产生好的效果,走进革命纪念馆,真实的触摸历史、感受历史。

(二)激励功能

传统物质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而产生的。延安革命遗址中的枣园曾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当时为了度过解放区财政和经济的严重困难,党中央号召自力更生,开展大生产运动,从而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为革命胜利做了重大贡献。参观这些革命遗址能使人心里充满敬畏,感受着新中国开创者的艰辛和无畏,永远激励着后辈们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三)促进功能

由于物质环境内部的矛盾运动和人改造环境活动的进行,物质环境在不断地演变,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条件得到改变。这些新的物质条件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从过去到现在,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社会物质环境的演变,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丰富多样化。传统物质环境还能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除了提供传统的爱国主义基地教育外,还提供了网络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6]。

三、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的路径探讨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如何利用环境,重视环境的教育价值,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应加强政党、政府在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中的引领地位

1、党和政府要加大物质投入,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延安革命遗址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党和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最大限度的开发延安革命遗址的史料价值,如对革命遗址的保存、修缮、宣传等,使其革命精神、革命历程、革命地位等让后辈们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2、创造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的组织管理。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同时加强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以法律来规范社会组织、社会成员的行为。

3、通过加大对两个文明建设的力度,为建设好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奠定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去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教育,效果就好得多。人们生活在这样一种环境中,毋需进行更多的教育,其政治信仰、是非观念、进取精神就会潜移默化地形成。

(二)应加强舆论工具在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中的喉舌地位

1、传播各种信息是舆论工具的主要功能之一。信息传播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的创造,主要是宣传传统物质环境的历史及其所蕴含的重要精神资源。加强舆论工具对延安革命纪念馆的介绍,有助于加深广大人民群众对延安革命历史的了解,以及从革命历史中吸收重要的精神资源来改造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

2、通过舆论工具,发挥“合力效应”。对于个体来说,他可能同时处在多个环境中,但各个环境的影响又有所不同。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只有一个,因此,各种环境因素的协调十分重要,不能单靠思想政治传统物质环境。舆论工具就有这种综合协调能力,各种环境协调一致,形成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产生“合力效应”,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加强社会基础组织在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中的基础地位

1、积极为宣传传统物质环境的价值意义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传统物质环境传导出的各种精神资源。首先,开展理论学习活动,同时结合传统物质环境的特点开展既增长知识又增长才干的活动。再次,组织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年职工和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传统物质环境中的各种精神食粮。如当地各种组织、社会团体开展延安红色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运用红色旅游资源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来陶冶广人民群众的情操,提高思想认识。

2、各级组织应统筹规划环境治理工程,保护传统物质环境的各种载体和建筑。一方面,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维护传统物质环境的规章制度,保障传统物质环境。另一方面,要为传统物质环境建设良好的硬件设施,要整治规划好道路、电力电话广播线路,搞好绿化、美化,消除噪音等等,这些都有利于传统物质环境功能的更好发挥。

参考文献:

[1]罗洪铁、周琪.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深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25.

[2]徐志远、左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J].湖北社会科学.2007-05-10.

[3]周琪.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04-01.

[4]贺幸平.试论创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途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07-25.

传统教学环境篇4

【关键词】低碳时代;多媒体教学环境;物联网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2-0047-06

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迅猛,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尤其是全球变暖,促使“低碳”渗入到各个领域。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国际社会要求各国政府承担减排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低碳”时代即将到来,是国际大背景的使然,是全球化的经济、政治、文化、能源、环境等因素交互作用的必然结果,能源危机、气候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叠加效应又催化了它的到来。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今天,多媒体教学环境规模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单机型和网络型,发展到了有规律组合的计算机“群落”,从对多种媒体信息的简单呈现,发展到对环境的智能处理,从以设备使用控制为主的管理,发展为教学、管理、安防各个子系统的集控管理方式。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如何把教育资源和关系联结起来,建立多维的、协同的、弹而有序的学习系统,进一步有效构建多媒体教学环境,实现其智能化和节能减排,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电教人应主动承担的责任。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物联网,可以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等传感设备,按照一定的协议,实现物理世界、计算机世界以及人类社会这三元世界的联通,从而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多媒体教学环境,让其“开口说话”,不但可以实现资源和设备的连通,而且可以实现节能减排。

一、多媒体教学环境分析

1、多媒体教学环境现状

多媒体教学环境是院校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泛指在一定空间内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各种因素综合,包括设备(如设备、系统等)、资源(如图书、讲义、文件等)和活动(如教学、会议、学术交流)三个要素。它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人员配备不足,运行效率差。多媒体教室管理费用中人员成本是一项很重要的开销,随着学校多媒体教室不断扩充,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的人工成本会不断加大,另外教学楼因楼层分布广,管理人员管理难度大。

(2)智能程度不高,完备性差。多媒体教学环境通常是由上百个多媒体教室组成,中控设备与多媒体软件进行的是单向交流,而非双向的互动,设备的扩展性和维护性差,只有控制,而无智能化的管理。

(3)资源流通低,共享性差。学习者应该利用技术工具中介,更有效地与学习环境中的信息资源和学习社群进行互动,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绩效。而现代多媒体教室大多只是独立的个体,相互之间没有联系,信息不流通,资源共享性差。

(4)运行能耗高,节能意识差。平时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对设备管理不到位,导致了许多设备超长时间负荷,另外无课多媒体自习室利用率也偏低,加上人们节能意识差,造成浪费现象严重。

2、低碳时代的多媒体教学环境

低碳(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低碳包括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等诸多领域,其中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其核心内容。发展低碳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重在科学理性、着眼长远,避免片面发展、无序发展,低水平竞争等问题。

低碳时代对多媒体教学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满足学校各种教学应用的需求,还要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教学效益和环境效益,在以下几方面都有新内容。

(1)设计理念

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设计包括音频系统、视频系统、控制系统、物理环境、学习环境等。管理人员在对多媒体教学环境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时,立足教学需要,对“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教学活动提供有效支持的同时,兼顾系统的先进性和扩展性,以系统的可靠性为保障,实行系统的集成化和智能化,支持多系统、多用户、多分支机构的灵活介入,适应现在以及未来的应用需要。

(2)节能减排

在节能减排方面,除了需要增加多媒体教学环境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节能环保意识,和使用新技术的节能装备外,更重要的是引入先进技术,建立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对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各个部分进行智能控制,如能感知光照强度实行灯光强度的自动控制;自动关闭人数少的自习教室的电源,合并散布人员,以充分利用教室资源:根据温度可以控制空调、电扇设施等。

(3)资源流通

在低碳时代,作为资源流通的平台是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主要作用之一,它对节约时间、人力和物力资源都具有广泛的意义,此外,对于学习者而言,这种知识的动态分布与关联使得他们通过所建立的“链接”保持自身在领域知识中的先进性。而互不相同的理念与领域之间的关联也能够使他们产生新的方法事物;对于教师而言,加强了他们之间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教学经验的交流,在提升教师对知识的把握和教学技能等方面有一定的帮助。

(4)人员管理

在低碳时代,在人的方面的管理措施要求减少人员费用开销,提高设备的管理效率,这就有赖于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人性化和智能化。管理人员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能够通过电脑、手机随时查看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智能化操作;能及时、准确、有效的处理日常工作,从而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效率;在扩建多媒体教学环境时无需增加人员负担,还可以避免非专业人员的非法操作,进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此外,还能够及时发现隐患,以便及时处理。

(5)资产管理

多媒体教学环境中的计算机系统和投影显示系统本身属于易耗品,在学校环境下,容易忽略对它们的维护,加速设备的损坏和老化。此外。多媒体系统在升级时,扩展性较差,在维修时,可维护性较差,导致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在低碳时代,要求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加强对资产有效的管理,做好设备、器材的保养工作,以减少设备的无形消耗。

二、物联网优势

1、物联网的内涵

物联网(the intemet of things)是指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它是“物物相连的网络”,在这个网络里,物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

2、物联网的特征

(1)感知性:物联网连接的数据采集端涉及范围非常广泛,集成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包含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各类传感设备,能够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

(2)互联性:物联网是一个多种网络、接入、应用技术的集成,也是一个让人与自然界、人与物、物与物进行交流的平台,实现任意物体(anything connection)在任意时间(anytimeconnection)、任意地点(anyplace connection)的连通。

(3)智能性:物联网可以实现不同类型、不同格式数据的交换和通信,也可以对客观事物进行合理分析、判断及有目的地行动和有效地处理周围环境事宜的综合能力。此外,它也可以实现智能化的网络服务,实现人与物体之间的“对话”,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交流”。

3、物联网技术对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支持

物联网技术运用到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可以使系统更容易、性能更强大、灵活性更强、浪费更少、维护成本和造价更低,从而实现管控智能化和低碳需求。

(1)设备的低能耗和低排放

运用在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物联网,可由无线传感网络来构成,它是由大量体积小,成本低,具有无限通信、传感和数据处理能力的传感器节点组成,它们传输速率低,传输数据量少,且普通电池就可支持节点运转长达6个月到2年左右。另外,可以有效采集到设备的使用状况和教室的环境信息,管理人员通过查看系统可以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浪费现象。

(2)管理的及时性和高效性

物联网可以将传感器收集的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信息,传递给桌面显示系统,或者将处理后的信息,通过web网络传递给电脑终端和手机终端,管理人员再通过控制系统对多媒体资源实行管控一体化,从而提升工作效率。管理人员通过系统的信息,还可以全面掌握多媒体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维护设备,既保证了教学不受影响,又保护了资产的安全。

(3)信息的高流通和高共享

从通信对象和过程来看,物联网的核心是物与物以及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可以有效实现多媒体教学环境资源的流通和共享。物联网通过感知分析教室的状况,驱动网络摄像头记录下教师讲课的视频,然后由教师自主选择是否将学习资源上传到公共服务器中,供学习者在的学习和教师间的交流;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网络摄像头进行双方的互动。

(4)硬件的扩展性和维护性

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多可容纳255个网络节点,若是有协调器的加入,最多可扩充到65535个节点,物联网中的无线传感器具有自组织性,增减传感器节点,系统的节点个数会动态的增加或减少,而不影响系统功能;此外,一些物联网系统采用中间件技术,支持不同接口的设备通信,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维护性。

三、物联网多媒体教学环境控制系统(t-control)的设计

1、t-control简介

t-control是研究团队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多媒体教学环境控制的尝试,主要通过光敏、温度、电压、电流等无线传感器和视频摄像头等监控设备,对多媒体教学环境里的温度、湿度、光线强度、Co2浓度,多媒体设备的电压、电流信息以及视频信息进行采集,经过智能化处理后,可以在图形用户界面上,轻松掌握教室里的人数密度,光线强度,温湿度状况,以及多媒体设备的运行状况,管理人员利用控制终端,实行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智能化处理;团队也开发了系统的web服务,管理人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电脑或3G手机观察到现场状况,实现实时监控;此外,系统在多媒体教室也集成了脉搏传感器,可以测量学习者的脉搏信息,从而显示学习者学习时是否认知超载,方便教师及时改变教学策略,更好地掌控课堂,教师在课程结束后,可以选择是否将摄像头记录的教学视频,和教学资源到服务器中,供他人参考。系统的具体应用如表1所示。

2、系统运行环境

(1)系统运行环境。本系统包含了GUi(图形用户界面)和web服务功能,运行环境包括客户端环境和服务器环境。

(2)客户端环境。客户端环境为microsoft windows Xp Service pack 3,浏览器为ie 6.0以上版本。

(3)服务器环境。服务器环境和数据库环境加载在同一机器上,采用tomcat 6.0以及Java Development Kit(JDK)1.6、中间件以及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3,服务器除了提供web服务之外,还提供了Ftp及Gopher服务。

3、系统开发环境

(1)系统平台:microsoft windows Xp Service pack 3。

(2)开发语言:C++,C,Java Service page,HtmL。

(3)开发工具:iaRembedded workbench(ew)7.5,它的C/C++交叉编译器和调试器是当今流行的嵌入式应用开发工具,主要负责优化SoC(系统级芯片);openGL(开放的图形程序接口),开发系统的GUi界面;myeclipse 7.5,开发系统的web服务功能。

4、t-control运行原理

传感器首先进行数据采集,然后通过无线的形式将打包的数据传输到网络协调器中,接着数据通过tCp/UDp协议传输到中间件的数据库中,数据库被GUi服务和web服务共享,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处理后直接通过控制电路控制调节系统,或者通过app(第三方应用程序)将信息反馈给管理人员或教师。

5、t-control系统架构

t-control的总体架构分为传感信息采集系统、lot中间件、GUi服务、web服务,以及一些协调器和控制电路(如图1)。

(1)传感信息采集系统

传感信息采集系统,主要包括无线传感器、协调器和路由设备等组成,多媒体教室配备的无线传感器及作用为;温度传感器,用来测量环境的温度、以及多媒体设备的温度;湿度传感器,测量环境的湿度;噪声传感器,监测教室内外和多媒体设备噪声分贝的大小;光敏传感器,感知教室内的光线的强弱,以便对照明设备进行管理;Co2浓度传感器,来测量教室内人口密度,目的是提升无课多媒体教室的利用率;电压传感器,来测量多媒体设备在使用时,电压的稳定状况;电流传感器,来测量多媒体设备和灯光设备的开关状况。路由器负责维护信息流通的路径,一部分设备直接与协调器通信,有的设备需要中间路由节点才能将数据上传到协调器。网络中协调器负责网络的建立和维护外,还负责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包括向上位机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并无线转发给下面各个节点。

(2)iot中间件

中间件作为一类处于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的独立软件或服务程序,可以用来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管理资源和网络通信。中间件在操作系统、网络和数据库之上,应用软件的下层,总的作用是为处于自己上层的应用软件提供运行与开发的环境,是连接两个独立应用程序或独立系统的软件:通过中间件,应用程序可以工作于多平台或oS环境,不同接口的系统也可以交换信息。本系统使用的iot中间件,是一个以windows系统服务形式存在的服务程序,用来连接所有的设备及上层应用,并进行通信,目的在于将不同的应用项目集中到统一的软件平台中,既可以搭建C/S架构的桌面应用程序,也可以搭建webService,进一步搭建B/S架构的应用软件。物联网中间件功能如图2所示。

(3)GUi服务

GUi是指采用图形方式显示的计算机操作用户界面。本系统采用C/S框架,程序实现采用的软件为openGL,它是一款功能强大,调用方便的底层3D数据库,它是个与硬件无关的软件接口,可以在多种系统之间进行移植,可以适应于不同的应用。GUi服务通过数字和图表的方式,可多方位显示无线传感网的状态,及控制传感网上的设备,还配套有波形存储与分析工具,其中GUi界面如图3所示,点击每个链接都可以查看相应的具体信息。GUi服务可实现:树状显示每个节点上的资源;可以显示每个节点的参数信息;可以动态显示当前的网络拓扑;支持不同传感器的数据同时显示在同一个屏幕中;提供实现节点上传感器的采样曲线图;可以选择采集并储存网络中每个节点的传感器数据;可以将存储的传感器数据调出分析。

(4)web服务

本系统另外一个特色就是支持web服务,如图4所示。web服务采用Java Servlet开发,系统大部分是实时数据的传递,几乎不涉及数据的存储,所以采用了access数据库。在web服务中包含应用管理、连接管理、用户管理、设备管理、会话管理、日志管理和开发接口7个模块:在应用管理中可以查看传感器系统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采集到的信息,掌握多媒体教学环境设备的使用状况;连接管理可以查看设备的连接模式iD、通信协议、通信角色和ip地址等信息,另外管理员可以方便的对连接进行添加或删除处理;用户管理负责对管理员的账户、密码、操作权限的管理,以及提供用户添加和删除的功能;设备管理主要负责设备的添加和删除;会话模块负责活动链接状况的查看;日志模块记录的是设备出现的故障以及维护信息;开发模块是为以后系统升级提供外在接口。

(5)t-control使用评价

t-control系统在3个多媒体教室进行了试用,之后通过对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等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来对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在效益评价方面,团队根据物联网技术对多媒体教学环境在节能减排、人员管理、资源流通以及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支持,确定了其节能效益、管理效益、共享效益和维护效益的二级指标。此外,也对系统的性能和操作两个方面也进了评价。系统性能的二级指标为: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准确性、全面性;系统操作的二级指标为:操作性、识别性、美观性。团队经过对访谈和问卷题目的筛选、论证,选出了6个访谈题目和28个问卷题目,并进行结构化组织和排序,调查问卷采用打分法,范围为1~5分,分数越高说明对系统的服务越满意,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在效益评价方面:管理人员表示使用了t-control系统的教室,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有效的制止浪费现象,在节能方面明显要强于一般的多媒体教室,也使管理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系统在发现不正常运转设备方面,也有不错的表现,使得管理人员能够及时的发现运行不正常的设备并积极维护,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保护了学校的资产,他们表示,如果t-control系统进一步完善,扩建之后的多媒体教室现有人员完全能够满足需求,无需增加新的工作人员。在资源共享上,他们表示网络摄像装置,不能清晰的录制教学活动,但是在其他教学资源共享上,系统能发挥较好的效果;在系统维护上,管理人员可以轻松地对硬件进行扩展,对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在系统性能方面可以看出:系统在安全性和准确性方面得分较高,而在稳定性和全面性方面需要加强,他们表示系统有时候会出现信息采集数据中断的现象,传感器类型不够丰富;在系统操作方面:得分较高,系统操作性强,符合人们的操作习惯,包含的元素易识别,界面也美观大方。

从上述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t-control系统运用到多媒体教学环境管理中,有显著的效果,虽然在传感器种类的丰富性和无线网络的稳定性方面还存在缺陷,但是随着物联网中的射频和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定会迎刃而解。

传统教学环境篇5

一、环境艺术中意境的概念内涵及特征

1、意境的概念内涵

意境可以展现艺术的精神,意境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环境艺术,在环境艺术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意境的内涵。环境艺术包括外部环境与空间环境,环境艺术设计要确保人们的生活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确保人类拥有健康的生活质量,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依据生态特性进行高效性、多样性、持续性、循环性的环境艺术设计。意境由意象演变而来,意境是精神的体现,“意”是人们对万物的理解及主观感受,“象”是主观认识的一种形象,意境体现人们思想和感情的内心精神,是在意象基础上的更深层次的内涵,环境艺术通过地方的乡土风情将人类的思想表现出来,实现人们精神与环境的互动。环境艺术设计要关注意境的营造,以设计者的精神为出发点,体现文化内涵,让环境给人精神上的享受。意境在环境设计中最能体现设计品质,意境是空间的灵魂,意境是空间的情感语言,环境艺术设计师体味大自然的美、民俗情趣、地域文化,传递着人们的思想和情感,进行着人与自然的对话。环境艺术设计强调自然脱俗,围绕意境突破创新,用先进的理念武装艺术家的头脑,为大众服务。意境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灵魂,体现了文化内涵和现代设计理念。

2、意境的特点

意境具有自然美、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特点。首先,环境艺术设计的重点是自然美,人们追求自然美,环境艺术作品要体现自然美,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自然美包括返璞归真的自然和清新的自然美,自然美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其次,环境艺术设计要达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与景的统一,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是环境艺术基本的意境审美标准,体现了审美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情与景的结合形式有三种,情随景生、物我相融、移情入景。景是设计者创作的美感,情是设计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景交融使意境更加有感染力。再次,虚实结合是意境的表现方式,“实”是艺术所展现的事物,“虚”是艺术设计的境界,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实”是艺术意境的载体,而人的审美通过“虚”体现出来,通过虚实结合的形式展现意境美,脱离了虚实结合,艺术设计的意境美就失去光彩。

二、环境艺术教学中意境的设计手法

环境艺术设计应融合多种文化元素,坚持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原则,环境艺术设计既要体现中国特色,又要体现时代特色。环境艺术教学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以现代的审美观念,结合传统文化,体现生活品味,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的价值。

1、简约抽象的表现手法

简约抽象法是指设计者对传统文化进行抽象与提炼,在保持传统文化特有神韵的基础上,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环境艺术结合起来,拓展环境艺术设计的方式,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简约抽象手法是传统环境艺术形式的升华,视觉上给人一种错觉。在环境艺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整体认知,教给学生以全局的眼光分析艺术精神,注意整体风格,以简约的形式体现深刻的内涵,运用抽象而简约的方式,体现生活中的美感。环境艺术的设计要抓住大众的审美需求,从整体上把握,应用传统文化,着眼于作品的整体风格,达到简约而不简单的艺术效果。

2、嫁接与移植的表现手法

传统的历史文化提供给环境艺术设计师很多灵感,艺术设计师用自己的智慧把历史文化的灵感嫁接到环境艺术作品中,发展传承了历史文化,运用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理念,设计出精美的艺术作品,创造一种新的创作手法。嫁接手法就是一种借鉴手法,从历史文化中借鉴灵感,然后将灵感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既是历史文化的传承,又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在环境艺术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品味各个艺术大师的优秀作品,获得艺术创作的灵感,将灵感嫁接到新的艺术作品之中。

3、符号拼贴的表现手法

符号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图案、元素,环境艺术教学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把握细节,使意境的表达充满韵味,把人们熟悉的事物抽象、变形、裂解,使之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加以拼贴运用,从而使作品新与旧、今与古等元素中带着一定的联系,发挥“小符号”的“大作用”。强调夸张和变形,以多变的方式诠释生活细节,对空间更好的布局,增强设计的美感,表达设计师的理念,提升环境艺术设计效果。设计师应用人们所熟知的文化符号,加以变形,使之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加强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思想的联系,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4、运用传统元素的表现手法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使得环境艺术有着自己的审美情趣,无论怎样创新,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始终蕴含中内,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激活了环境设计师的灵感,环境艺术设计师在理解文化素材的基础上,应用转化为环境艺术作品,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化魅力。生活中存在很多传统文化的元素,艺术来源于生活,在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体现意境的生动性,树立古今文化融合的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传统文化给环境艺术的设计带来活力。环境艺术设计师要应用传统文化元素,在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作品的文化内涵,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推动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传统教学环境篇6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去研究探讨大学环境道德教育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由刘增惠写作的《大学环境道德教育研究: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视角》(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一书,紧紧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聚焦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等热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明确了高校在大学生环保意识建设上义不容辞的责任,为解决我国环境问题拓展了新视野和新途径,体现了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纵观全书,可以总结出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首先,该书指导思想“明”,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培养提高大学生政治素养及良好品格修养具有重要作用,而环境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该书立足时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深化并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作者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贯穿于全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环境道德教育进行有效结合,为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开展指明政治方向。此外,该书还详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产生的背景、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阐释等主要内容。其次,该书理论基础“实”,为有效指导实践提供理论指导。理论来源于实践,最终指导实践。该书十分注重对相关理论的阐释,明确提出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要以环境伦理学为理论基础。

基于此认识,作者积极对环境伦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流派与核心问题、基本原则等进行了的具体阐述,指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环境哲学是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全书致力于构建起环境伦理学的理论构架和理论体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如第七章,作者根据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环节、原则,归纳总结出具体可行、贴近实际的方法与途径,增强了社会实践的可行性。最后,该书对传统的挖掘“深”,为弘扬传统道德文明提供条件。该书深入挖掘和梳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环境伦理的表述,对我国“万物一体”的自然观和“民胞物与”的伦理情怀给予了充分关照。实际上,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可贵的而且可供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参考借鉴的精神文化资源。该书独具慧眼,一方面聚焦时展的环境热点问题,一方面观照历史沉淀下来的传统思维,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关于环境道德的精华阐释,并对其进行了精辟的解读和具体的阐述,体现出作者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认可。同时,对传统伦理思想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对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有效开展大学环境道德教育发挥着积极、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该书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既能够抓住时代关注的热点和重点,也能够较好地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叙述与分析结合。该书在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得出方法途径,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环境道德教育充分融合,对于有效指导高校环境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光单位:白城师范学院法政学院

传统教学环境篇7

随着网络的发展,各校校园网的建设逐渐成功并广泛使用,使网络中的教育资源变得非常丰富,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并且信息资源处于开放状态。传统方法下的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相对来说非常有限,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而网络环境中大量的教育资源为网络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网络教学的优势

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从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参与。这样的网络教学突出强化了学生的主导性、教学交互和针对性等各项优势;网络课堂不是简单的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讲授,而是动态的教与学的过程;传统课堂教学的最大弊端,是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而在网络环境下,网络的超大容量,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传统课堂突出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导致学生出现依赖心理,缺乏积极进取和主动学习的精神。在网络环境中,学生面对大量的资源,须根据教学目标主动寻求知识,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态度的形成和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网络环境对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影响

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占主体地位,学生被迫地学习,没有较大的自由空间。而一个不太称职的教师可能会影响一群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绩,这种不利影响有时候会出现不可逆转的现象。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对课程的讲解必须配合学生相应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采用网络教学属于开放性的教育,能实现资源共享,为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方便。网上有一些优秀教师的讲课视频、图像和文字及他们的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一针见血的见解,让学生可以在学完一节课后去参考这些网上资料,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知识。可见,网络环境下的师生关系由传统的一对多变成了多对多关系,师生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了。

四、网络环境对教学方式的影响

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布式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加速了虚拟实验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学生通进计算机或网络可重复地观看和操作模拟实验,得到感性认识。网络教学使传统教学法一些不能实现的教学方式得以实现,同时又能重复操作,反复练习,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另外网络化的环境下,信息量丰富,学生像在信息的海洋中遨游;因此学习者在使用网络提供的学习环境进行学习时,面对海量的网络资源信息,学生往往会被网上的其他信息所吸引,容易迷失方向,出现迷航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使用网络的观念。

五、网络环境对课程教学的影响

中技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之一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和协作性。计算机网络的通讯和共享功能,为学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交流、讨论环境和条件;互联网的丰富教学资源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较优越的环境。而网络环境中的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锻炼学生之间的协作性。可见,网络环境对课堂教学会产生较积极的影响。

六、网络课堂中教学效果的评价

传统教学环境篇8

关键词:教育传播;教育传播系统;教育模式

传播行为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没有不传播的人,没有人不传播。人每天都在传播中,以各种方式传播信息,接受各种信息,虽然人们对此没有足够的认识,但人始终依赖传播而生存,“就如同人不能离开水、阳光和空”。“传播”一词是英文“Communication”的汉译,英文“Communication”则来源于拉丁语“Communis”,具有“公共”、“社区”的意思,经过约定俗成,演变成今天的“传播”、“传递”、“沟通”的意思。人类的传播活动,可分为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以及教育传播等。因此.教育传播仅是传播的一种类型,教育传播过程也可以说是传播过程的一个特例。()

一、教育传播的概念及特点

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个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教育传播的基本特点:(1)明确的目的性。(2)内容的严格规定性。(3)媒体和通道的多样性。在教育传播中,教育者既可以用口语和姿态作媒体,又可以用板书、模型、幻灯、电视等作媒体;既可以是面对面的传播,又可以是远距离的传播。

二、教育传播系统

(一)概念及特性

教育传播系统是一个传递教育信息,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的,各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具有教育功能的综合体。

教育传播系统的特性:(1)教育性。它具有教育的功能,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服务,失去教育功能,就不再存在。(2)整体性。它不是各部分(要素)的简单集合,而是为了完成某一教育任务的有机组合。它具有狄斯塔尔(Destale)现象:整体大于局部之和。其形式化表述即:2>1+1。它要求各构成要素要组合有序。(3)开放性。它是一个开放系统,与各种外界因素如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相联系,为各种外界因素所制约。(4)动态性。它是一个动态系统,随时间和条件(各种教育资源)的变化而变化。(5)多样性。它既包含物质系统,硬件、软件系统,又包含观念系统,理论、方法等潜件系统;既包含社会系统,又包含自然系统。

(二)构成要素

要素是构成系统的主要元素,是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系统的要素共存于系统之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1)教育者——教育传播系统的控制者,各种学习条件的安排者,也是教育信息的发送者,包括教师、教材编制者、教育管理者等。教学机器也可以是教育者。在教育传播系统中,教育者的工作,主要是提供和变换信息,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2)受教育者——即学生和一切学习者,是教育信息的接收者。在教育传播系统中,受教育者的工作,主要是接收、变换、反馈信息,完成学习任务。(3)教育信息——即教育传播的内容,主要指以知识形式构成的各种课程。(4)教育媒体——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通道,包括传统教育媒体与现代教育媒体,其作用在于延伸人体器官的功能。(5)教育效果——以受教育者是否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来评价。由于教育传播有特定的目标与特定的对象作为前提条件,因此它已形成了一套特殊的提问、作业与考试的方法,去评价教育传播效果。(6)教育环境——是教育传播系统的外部条件,不是要素。任何系统都不能忽视环境。系统有大小,环境也有大小。教育传播系统的大环境,指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教育传播系统的小环境,指学校环境,主要是校园环境和教室环境。对于教育传播系统来说,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是主要的,但物质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教室环境的内部设计、色调、照明、家具摆设等,都能影响学生行为的各个方面。

三、教学模式

(一)模式的含义

教育传播系统要素的组合与联系,构成了教育传播系统的结构,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构成了教育传播过程。一些非常有效的结构和动态过程,为众多教育工作者所承认和采用,它们被归纳为一种教学规律,用文字或图表等形式表达出来,就成为一种教育传播过程的模式。模式是将将真实世界的复杂现象作理想性的代表或表示——抽象和简化。我们研究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建立一种模式是很重要的。模式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框架,我们可以据此来思考问题。模式的表示可以有多种形式,通常有文字的形式;图解的形式;数学的形式;动画的形式;视频的形式。教育是一种典型的文化信息传播活动。教育传播是一种理性的实践活动,它必须遵循着一定的传播模式来进行(这些模式有意识到的或没意识到的、显现的或隐现的)。科学地探讨和研究这些传播模式是为教育传播活动寻找科学的理论根据,以便理性地实施教育传播活动。

(二)当前几种流行教学模式

目前流行的教学模式大致有三种类型:

1.行为主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我国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其优点:有利于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过程的调控,对教学环境要求比较低。缺点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地位,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束缚了学习者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形成。虽然“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相符,但从当前学校教育仍属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来看,该模式在教师控制整个教学活动进程、进行师生之间感情交流、系统传授科学知识等方面很有优势。

2.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的作用,学生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利于学习者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该教学模式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但这种教学模式非常强调学生“自主的学”,完全依托于课堂之外的教学环境,这将意味着对当前课堂教学的全盘否定,在当前来讲不符合中国国情,是一种理想环境下的教学活动,还不具有可操作性。

3.“主导主体”教学模式。“主导主体”教学模式是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奥苏贝尔"学与教"教学理论的精华和我国素质教育的思想落实。该模式在基本保留课堂教学环境的同时,既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又注重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

“主导主体”教学模式正是分析和总结了以上两种模式的优势和不足,对其取长补短,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扬弃和变革,倡导一种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既注重教师的教,又强调学生的学的新型教学模式。运行“主导主体”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实践价值。

四、结语

教育仍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许多教育传播模式也在发展中,目前尚未能建立一种绝对权威的模式能适合于各种各样的教育传播活动。当前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教育媒体不断出现,使教育进入了一个传统媒体与电子媒体相结合使用的多媒体教育时代。在这一新时代,教育传播模式更是多种多样,那么我们要针对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一个能够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结构形式。我们有理由相信,构建和运用新型教学模式,将会从多个层面触及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引起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的突破,从而极大地推进高校创新教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美]宣伟伯、余也鲁.传媒·教育·现代化——教育传播的理论与[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3]董天策.传播学导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传统教学环境篇9

[关键词]网络;教师;学生;角色;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7-010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7.048

[本刊网址]http://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们需要不断的更新知识结构,跟随社会变化,满足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新型教与学的形式不断涌现;网络教育就是其中之一,这种形式的教与学具有不仅突破了地域限制,又打破了时间束缚的特点,能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分层次、按需求、形象生动的送达到学习者手中,为实现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学习环境,深受广大学习者的欢迎。为了进一步把这种新的教育形式做好做实,在赢得大众喜爱的基础上,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基于网络环境需要重新认识网络教育中教与学的关系,不断探索教与学的模式,结合传统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建立适应个性发展模式,丰富知识结构,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能力。本文就基于网络环境如何转变教与学的角色作一分析,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也许对我们下一步发展会有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网络环境下的教师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沿用数千年的教学模式就是“三尺讲台,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课本”,被称为传统教学模式;在这个模式里,突出了“以教师为中心”,教学信息传递通道单一并且是单向传播,“添鸭”式的向学生灌输知识,基本没有教与学的互动,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征,也根本不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形成、培养和发展。但是,今天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一方面推到了校园围墙扩展了教学空间并辐射到全社会,社会上每个成员都是“学生”,可以按照各自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另一方面取消了固定的授课时间,社会的每个成员也可以按照自己时间安排学习;不断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将过去传统传播媒体,即“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发展为集文字、声音、图像、图片、视频影像为一体的多媒体作为信息载体,将单一、单向传播方式变成了多通道、双向传播方式,与此同时在利用传统媒体传递教学信息的基础上又增添了网络、卫星电视等传播形式,呈现出了传递教学信息多形式,获取知识多渠道的态势,实现了教与学的多向互动,使教学资源、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益达到最优化组合。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在教学空间、知识传播手段、教学实施对象和教育教学形成诸多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要求教师这个重要角色必须转变――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的组织者、服务者,更是管理员,辅导员,学习伙伴。

1.教w观念的转变。

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观念,牢固建立服务意识,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关爱学生,积极调动每一个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适时的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积极主动的协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决不能再把学生当成一个被动的知识承受器,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习的主人。需要教师在分析“学生”学习能力基础上,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过程和方法、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教学环节,将“学生”置身于虚拟教学场景,适应“学生”自主化、个别化学习,旨在激发其非智力因素,提高学习成效。仅此一点说明转变教师角色不单单是上好一堂课了,而是做一名学习上的“导游”,帮助“学生”学习,走上构建知识结构的“星光大道”,“扶上马,再送一程”。

2.教学能力的转变。

过去传统教育突出了教师这个中心并依据这个教学特点组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教师能力仅仅在课堂或特定的教学环境里得到发挥,封闭单一教学。而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师展示其能力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需要转变角色,进一步提高说、学、演和现代信息技术等能力,需要进行学前分析,分析学习者学习能力,研究学习者知识结构,以学习的协助者、导游、引导员角色制定每一个教学计划、编写教案和课程实施方案并适应学习者容易建构知识,把教师个体行为通过教学实践转变成群体行为。

3.教学方法的转变。

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师教学活动与传统教育教学活动存在巨大差异,最突出的就是由教学团队代替了传统教学中的“单打独斗”,用形象、逼真、图文并茂的网络教学资源替代了较为单一的纸质教学资料,用过程性评价淘汰了总结性评价,围绕着学习者知识的构建运用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重视教法学法的统一,突出师生教学的互动性,重视情知教学的整合,突出教学活动的生命性,重视学习方法的探新,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重视教育技术的开发,突出教学方式的现代性,建立起社会终身教育体系。

(二)教学手段的转变

应试教育的传统教学方式中,把教师、教材、黑板成为三位一体,通过教材呈现的文字和图片展示教学信息,老师上课借助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传播知识。但在今天基于网络环境下,教师应顺应时展,与时展同步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凭借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大胆开展教学实践,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教学内容,创设虚拟教学环境,直观形象刺激“学生”视、听觉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元化的启发学生,突出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重点是建构知识结构,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网络视域下的学习主体――学生

(一)建立“教”的概念

网络环境中的“教”是学习主体的合作者、组织者、服务员;从教学观念上要树立尊重学习主体意识,在教学方法上除了具备基本教学方法外还要会分析每个学习者学习个性,熟悉每个学习者学习特点,进行个别化教学,对教学效果评价不仅仅要总结性评价,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习主体每个环节的学习过程。从这些特征上看,需要重新建立教师概念,重新认识教师,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师与传统教育中教师无论是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效果评价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是由一个由简单化向多样化发展的转变。在教师和学生游离于分离状态中、开展教与学活动不是面对面的,没有面对面的讲授、提问、答疑等行为,学习方式主要以“看视频、听讲座、延时答疑”方式。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借助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抹去师生在时空上的距离,运用网络教学资源补充教学;那样对教学资源就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重新考量授课教师教学能力;改变了传统教学那种一个人在“单打独斗”,需要组建团队,通过教学团队在线服务完成教学中的授课、辅导、实验、答疑、实习、考评等任务。由此看来基于网络环境的“教”,是一个群体行为,由教学团队来完成基于网络环境的“教”。

(二)教学主体的转变

信息时代之前开展教学活动其中心是教师,学生是跟着教师的步调来学习的,通过教科书、课堂、校园来被动接受知识传播的。基于网络环境中的教学主体就是学生,在探求、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主体学习的积极性,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前基础等因素不断的修订学习计划,机动灵活,相对比较能充分体现了个性化,不论是时间的自主安排,还是信息的自主选择突出了学习主体,与传统教学形式有着质的不同,展示出在网络视域下教学形式强大的生命力。

1.“主宰”学。基于网络环境中的学习者机动性很大:选择学习环境、选择学习时间,选择学习进度;随着知识更新速度,构成“学生”成分呈现了多元化,多元化的学习主体将成为网络学习的“新常态”。网络教育形式通过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支持了多元化的学习主体,较好规避了传统教育课堂“三统一”教学形式,在统一的上课时间、按照统一的上课进度和统一的课程考试。这些多元化的学习主体自由安排上网学习的时间,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学校、课程、指导教师,自由选定学习进度。在网络视域下开展教学活动,主要利用业余时间,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不间断学习。这种时间上的自主安排为终身教育提供了可能。与现代社会倡导终身学习是同步的,有利于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也是满足每个人的学习需求,因为学习已成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也是人们就业的基本条件,更是转岗、再就业的必备条件。由此看来,学习不再是以前人们获取文凭的手段,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必需,充分体现了“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沟通”的理念。

2.获取、选择学习信息。基于网络环境中的学习主体学习知识需要摆脱传统教育中的书本化,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沿用教材的知识落后于社会发展少则五年或更长,而且与现实生活相隔甚远,不实用。基于网络环境中的学习则是课程知识更新的再现,也是当今社会的再现。教育资源共享就是这些信息资源是为学习者获取选择学习内容的“平台”。学生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快捷的获取方式,高效自主地学习。例如:如果研究某一问题,借助网络电子图书馆,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方便。查找有关部门资料,学习者打开电子图书馆查找到与之相关内容的书籍名称、内容目录、作者、译者、出版日期以及内容提要,根据检索来获取需要的资料。由此看来,基于网络环境中的学习主体完成了“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改变以往跟着教师学习的模式,现在的我对什么有兴趣我就学什么,发生了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学习中遇到问题了,现在开始与周围的同学交流,通过交流来解决问题,这些学习方式的变化是为养成终身教育习惯奠定了基础。因为人的一生中,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更新,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所占的比例将越来越小,而自学成才的比例将越来越大。所以,学会自主学习将是未来社会对人们的必然要求。

基于网络环境中的教与学是由关注知识传授向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培养的转变的过程,为学习主体适应社会形成能力提供了帮助。从阅览网络“信息”逐步转变成为社会人必备的“知识”,并且成为社会生产力最重要的成分,说明了社会发展建立在信息利用的基础上;那么作为学习主体,最为重要的是应具有获取信息、应用信息和创造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孟照彬.当代课程设计与管理[m].昆明:云南科w技术出版社,1999.

analysisoftheRoleofteachingandLearningunderthenetworkenvironment

XUZheng

(Zhumadian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ZhumadianHenan463000,China)

传统教学环境篇10

教育体系

学校作为公民环境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宣传、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相关法律、政策和培养生态意识的中坚力量,完善学校环境教育体系无疑是公民环境教育持续长远发展的关键。完善学校环境教育体系。进行公民环境教育,可利用学校这一阵地,通过完善学校的环境教育体系来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首先,完善学校环境教育体系,要加强幼儿环境教育。对幼儿环境教育,我们必须明白“在教育儿童时,我们当然应该把功夫用在他们的习惯方面,然后再及于理性方面”①,必须尊重幼儿学习的规律,重视兴趣的培养和直接的体验。其次,完善学校环境教育体系,要强化中小学环境教育。遵照教育部《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的精神,中小学环境教育应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再次,完善学校环境教育体系,要抓好高校环境教育。大学生是将来“两型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因此,高校环境教育是学校环境教育的关键。完善的环境教育体系也离不开合理、科学的教材。要进行公民环境教育,须加大学术研究,组织编写更多条理清晰、实践性强,更接近大众的、内容生动而思想深刻的教材。产学研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是把教育、研究和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关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学术教学和研究,只有当它与“两型社会”的建设实践结合起来,发展“两型”产业,才能真正发挥其效用。希冀于纯粹的给学生灌输关于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理念就能为构建“两型社会”培养出生态公民,是欠成熟的考虑。通过产学研的结合,可以让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学生队伍直接服务于低碳经济所倡导的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等,而低碳经济的发展又可以为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等的深入研究提供物质基础,并为广大学生提供实践生态理念的最佳平台。可见,产学研相结合开创的是一种多赢的局面,绿色产业因此而获得了促进发展的生产力,环境科学因此而获得了保障研究的后盾,环境教育因此而获得了联系实践的桥梁。

企业责任

培养企业责任意识。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最主要的环境污染源。因此,保证生态环境教育工作的成效,“对企业而言,它要求负责任的企业不能只具有消极被动的责任意识,更应当具有‘预防性的责任’或‘前瞻性的责任意识’,以一种实现责任的精神,以未来要做的事情为向导,在确定行为的目的、手段、结果都无害以后,才去从事追求盈利的生产经营活动”。②具备了环境污染防治的责任感和“前瞻性的责任意识”,企业将在实现经济资本积累的同时,获得一种道德资本———一种“能够有助于带来剩余价值或创造新价值,从而实现经济物品保值、增殖的一切伦理价值符号”③。由企业自觉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积淀的道德资本不仅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且对社会资本的积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引导企业节能减排。引导企业节能减排,转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必要环节。节能减排与我们常说的“低碳”联系紧密,企业主要应在这样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开发运用绿色能源。二是积极推进低碳化、生态化的绿色生产。要培养企业的责任意识和引导企业节能减排,一方面是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对企业进行的环境教育;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发挥有影响力的企业在行业和社会中的权威,对其它企业和社会公众树立榜样,发挥对公民进行环境教育的作用。企业的节能减排是对前瞻性责任意识实践,也是企业道德资本的积累,它不仅可以直接为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其榜样作用还为深入开展公民环境教育,实现“两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潜在的影响。

传统文化

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中国传统的道家、儒家等思想中都蕴含着博大精深的生态智慧,以至于我们的前辈们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与自然和谐相处。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不管是儒家抑或道家,其主要就表现就是尊重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质是将天、地、人作为一个统一的和谐整体来考虑……在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人类的生产活动,从而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和谐发展的关系。在推崇生态伦理的同时,我国古代先贤也非常重视从制度和法律层面来追求生态文明。“历朝都立有类似保护动物的法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元代统治者虽然原来是以肉食为主的游牧民族,但入主中原以后,也能适当地注意保护动物。”④因此,中国先哲言简意赅的格言、警句里深刻的生态智慧,都可供我们运用于“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公民环境教育。促进传统文化的大众化。打开传统文化的经典,我们会发现先哲们的言论和文章都简短、晦涩。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中国哲学家的语言如此不清晰,而其中所含的暗示则几乎是无限的。”⑤但是,这种暗示却也为我们大众理解其中的智慧增添了难度。因此,要为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智慧,必须将传统文化大众化,要把深奥、晦涩的传统哲学思想转化成通俗易懂、接近生活的生活智慧,特别是传统文化中关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部分。传统文化的大众化主要可以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当局组织编写一些推广传统文化的普及读物;二是通过电视、网络的传播媒体进一步推进传统文化的大众化;三是在学校开设普及传统思想精髓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在条件适合的大学还可以增设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