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白色污染现状十篇白色污染现状十篇

白色污染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0:15

白色污染现状篇1

一、有关白色污染的相关知识

1、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埋入土壤中的塑料制品,对耕作和播种造成了极大困难,影响了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污染地下水,使农作物减产甚至不产。如果将塑料燃烧,则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破坏环境。将塑料倒入海洋(海洋中塑料的分解需250年),若被海鸟、鱼类误食,会造成这些动物死亡,若是缠住一些舰船的螺旋桨,则会造成海上交通事故。

2、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白色污染治理办法。

白色污染形成的关键是塑料不易分解,因此,科学家研制了多种自毁可降解塑料,如生物自毁塑料、化学自毁塑料、医用自毁塑料等。

制造这些塑料的指导思想是:在塑料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塑料能被光照、细菌或其他化学物质溶解或消除。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造价昂贵,无法与便宜的不可降解塑料竞争。我们盼望着早日出现可以与不可降解塑料一样便宜的可降解塑料能够回收、再生、利用。

二、调查情况

我们小组在学校随机挑选50人参加我们的问卷调查,共收回45份,占90%(调查问卷附表),结果如下:

问题一: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

调查者中,有2/3表示知道白色污染,而有1/3表示不清楚。结果表明,大部分中学生是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的,这与学校教育有很大关系(高二化学教材对于白色污染有过讲解)。但仍有一部分(1/3)的人不清楚,这表明,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问题二:你经常购买小食品吗?

71.1%的人偶尔购买小食品,22.2%的人经常购买,只有6.7%的人不买小食品。这是因为,学生族很少有时间在家吃早饭,所以来学校购买食品充饥的人很多,而食品包装袋绝大部分都是塑料制品(请看以下的调查),这就为校园白色污染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问题三:你如何处理塑料袋?

上图显示只有7人(占15.6%)将塑料袋随地乱扔,而扔进垃圾箱的占80%,但这并不表示大部分塑料袋进入垃圾箱中,因为据我们小组成员观察发现,很多人虽然知道应当把塑料袋扔入垃圾箱内,却总是扔到垃圾箱旁,风一吹,塑料袋就满校园乱飞了。另外值得提出的是,在两位选择其他的同学中。一人表示会把塑料袋扔进视线所见的垃圾箱内。我们发现。校园内垃圾箱以前并不多,而且大多锈迹斑斑的,沉重、固定的老式垃圾箱十分不方便。不过本学期开始后,学校增加了垃圾箱的数量,这对于防治校园白色污染是有帮助的。

问题四:请同学对校园白色污染的处理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提供建议如下:

(1)学校应教育同学们增强环保意识,多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

(2)同学们不要随意扔垃圾,对随地扔废弃物的人讲讲环保的重要性。

(3)学校统一将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

(4)增设垃圾箱,放在白色污染严重的地方(如小卖部门口)。

(5)设计一个环保标志,挂在醒目的地方。

(6)尽量减少用塑料袋包装物品,并杜绝使用一次性发泡饭盒(现在校食堂使用的一次性饭盒就是国家禁止使用的饭盒,但仍在使用)。

(7)呼吁全社会增强环保意识。

(8)学校不要焚烧垃圾。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①大部分学生对于白色污染比较了解,但仍有部分人对白色污染的概念不清楚,这需要学校增强环保方面的教育。

②相当一部分人虽然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但依然使用或随手丢弃白色污染物。由此可见,学校培养学生环保的观念十分重要,同时学校也要作出实际行动,如多设置分类垃圾箱,组织回收有价值的垃圾等。

三、学校白色污染现状调查

通过上一阶段的调查,我们已经调查清楚了学生对白色污染的了解情况,与同学们初步探讨了如何防治校园白色污染。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调查我们学校白色污染的情况,并对处理方法进行可行性探讨。

白色污染现状篇2

   关键词:白色污染塑料防治

   所谓的“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是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

   城市塑料垃圾的消耗量、废弃量十分惊人。在“白色垃圾”中,污染最明显、最令人头痛、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那些遍布城市街头的废旧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快餐具。据有关部门统计,仅以一次性塑胶泡沫快餐盒为例,我国全年消耗量达4亿至7亿个。

   一、“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

   塑料包装材料在世界市场中的增长率高于其它包装材料,19901995年塑料包装材料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9%。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于“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1)“视觉污染”。在城市、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由此造成“视觉污染”。

   (2)“潜在危害”。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首先,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第二,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和海洋中,此类情况已屡见不鲜);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很难处理: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处理,分拣出来的废塑料也因无法保证质量而很难回收利用。

   目前,人们反映强烈的主要是“视觉污染”问题,而对于废旧塑料包装物长期的、深层次的“潜在危害”,大多数人还缺乏认识。

   二、对于危害严重的白色污染,世界各国的态度如何

   世界各国已经被难缠的“白色污染”困扰多年,对于抵制“白色污染”更是各出奇招。

   欧洲的很多国家的超市都采取出售一次性购物袋的办法控制购物袋的使用量,事实证明,运用经济杠杆应对“白色污染”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立法禁止使用塑料袋是应对“白色污染”的官方举措。美国的旧金山市是美国第一个封杀塑料袋的城市。2007年3月27日,美国旧金山市议会通过一项法案,限令旧金山的超市、药店等零售商分别在6个月和1年内停止使用化工塑料袋。该法案规定,超市和药店零售商只允许向顾客提供纸袋、布袋或以玉米副产品为原料生产的可降解塑料袋,化工塑料袋被严格禁止。如果不想被罚款,商家就只能乖乖地放弃使用塑料袋。实施这项禁令后,每年将节省45万加仑的石油,也省却了1400吨垃圾填埋的麻烦。

   韩国政府从1999年起要求全国商场超市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袋和纸质购物袋。为推行和宣传这项措施,韩国政府当时在全国张贴了10万张宣传画,分发了20万份宣传册和6.5万个环保购物袋。新加坡也从去年开始举办“自备购物袋日”活动,每逢星期三,新加坡全国206家超市就会以非强制性的方式鼓励消费者少用塑料袋。

   世界上其它国家也酝酿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遏制“白色污染”。法国将从2010年元旦起,在全国范围内禁用不可生物降解塑料袋。澳大利亚环境、遗产和艺术部长彼得·加勒特宣布,澳大利亚的超级市场将分阶段停止使用塑料购物袋,这项计划将于2008年底前开始实施。

   在我国,如何防治“白色污染”,保护好城市生态环境呢?有关专家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1)将“白色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目前,国家对此末专门立法,广大群众希望有关法规尽快出台。

   (2)制定中长期治理规划。非降解塑料制品从城市生活中“退位”已是必然趋势。这就要求人们应当有个紧迫观念,为其做两种准备,一是找出路;二是制定时间表。有关部门要在根治污染、减经污染、预防污染三个层次上规定任务、明确责任,使“白色污染”的治理有步骤、有目标、有期限地稳妥展开。

   (3)重视“白色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大力支持可降解型“绿色”替代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

   (4)增强全民环境卫生意识,把“白色污染”防治作为“两个文明”建设和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的重点内容来抓。

   (5)狠抓污染源头治理,实行减量化、无害:化和省资源化、再资源化原则。一方面要抑制:“白色污染”量,另一方面强调“白色垃圾”的回收利用。

   抵制“白色污染”的冲锋号已经在全球吹响,公众、商家、政府一个都不能少。

   三、结语

   随着白色污染问题的不断恶化和人类对其环境的重视,消除白色污染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完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由于其生产成本太高,用途难以进一步扩大,而淀粉基降解塑料在淀粉基降解后,残余的碎片并不能完全降解,其分解产物是否会造成二次污染尚不明确。如何解决目前的环境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强调废旧塑料的回收、分类、加工,使有限的资源循环利用;其次是强调全民行动起来,响应号召,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改用温馨可爱结实耐用可长期使用的布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白色污染物从我们身边永远消失不见……

   参考文献:

   [1]长安,当代环境问题新特点[J].学科教育,1995,(06).

   [2]方世南,环境问题: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兼与《该怎样谈论“环境问题”》一文商榷[J].学术月刊,2002,(02).

白色污染现状篇3

关键词:大气污染;蔬菜;影响;镉;

中图分类号:[R122.7]文献标识码:a

在城区空气中飘扬着许多粉尘状的有害物质,乔木和灌木的叶子虽可滞留一部分粉尘,部分粉尘经雨水冲掉,被土壤吸收。还有一部分尘埃仍粘附在树叶和枝干上,或粘附在果实或菜叶上。

含有铅与镉的尘埃对人类危害极大,铅主要来自车辆的液体燃料,一般随交通尾气排入大气,所以交通频繁的道路和高速公路附近受污染最为严重。通常在离公路和高速公路300米以内的果实和蔬菜,原则上是不可食用的。

许多塑料制品中,尤其在颜料和染料中含有的另一种有害重金属镉,在常态之下塑料中是比较稳定的,一旦燃烧就会分解出来。生活垃圾大部分是塑料制品,进行垃圾焚烧时,大量镉就会随着燃烧气体一起排入大气,因此垃圾处理场下风向的地区受镉污染相当严重。

另外,工业企业中也排放出大量的有害物质,其排放量的多少与生产工艺条件有关,冶炼厂排放铅和镉较多。

中国大气污染的特征

中国是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大气污染是我国环境问题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我国的经济发展、能源结构、地形及气候条件决定了我国大气污染具有以下特征:

1.煤烟型污染是污染的普遍问题,主要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

2.汽车尾气污染明显增加,并逐渐上升为城市大气主要污染源,总悬浮颗粒物或可吸入颗粒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3.酸雨分布区域性、季节性明显,污染物成分特点突出,多以硫酸酸雨为主;

4.工业“三废”任意排放是目前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但农业引发的大气污染仍不容忽视。

二、大气污染的危害

人类体验到的大气污染的危害,最初主要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随后逐步发现了对工农业生产的各种危害以及对天气和气候产生的不良影响。人们对大气污染物造成危害的机理、分布和规模等问题的深入研究,为控制和防治大气污染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主要大气污染物对植物的影响大气污染物中对植物影响较大的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也会伤害植物,氟化物。

1.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

二氧化硫是对农业危害最广泛的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自古以来作为植物“烟斑”的原因物质对植物产生危害。典型的二氧化硫伤害症状是出现在植物叶片的叶脉间的伤斑,伤斑由漂白引起失绿,逐渐呈棕色坏死。伤斑的形状为不规则的点状、条状或块状坏死区,坏死区和健康组织之间的界限比较分明。

蔬菜由二氧化硫危害的症状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其它器官很少发生,叶片受害后呈现的颜色,因蔬菜种类而异:叶片上出现白斑或黄白斑的有萝卜、白菜、菠菜、番茄、葱、辣椒和黄瓜;出现褐斑的有茄子、胡萝卜、马铃薯、南瓜和甘薯;出现黑斑的有蚕豆。

果树受二氧化硫危害时,叶片多呈白色或褐色。梨树先是叶尖、叶绿或叶脉间褪绿,逐渐变成褐色,二三天后出现黑褐色斑点。葡萄在叶片的中央部分出现赤褐色斑。桃树则在叶脉间褪成灰白色或黄白色,并落叶。柑桔在叶脉间的中央部分出现黄褐色斑点,同时叶片皱褶。

2.氟化物对植物的影响

大气中的氟污染主要为氟化氢(HF)。它的排放量比二氧化硫小,影响范围也小些,一般只在污染源周围地区,但它对植物的毒害很强,比二氧化硫还要大10-100倍。空气中含ppb级浓度时,接触几个星期就可使敏感植物受害。氟化氢还具有能在生物体内积累的特点。氟化氢危害植物的症状与二氧化硫不同:伤斑首先在嫩叶、幼芽上发生;叶上伤斑的部位主要是叶的尖端和边缘,而不是在叶脉间;伤斑由油渍状发展至黄白色,进而呈褐色斑块,在被害组织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呈现稍浓的褐色或近红色条带,有的植物表现大量落叶。

3.氮氧化物

作为大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硝酸雾,而以二氧化氮为主,主要来源是汽车排气。二氧化氮危害植物的症状,与二氧化硫、臭氧相似,在叶脉间、叶缘出现不规则水渍状伤害,逐渐坏死,变成白色、黄色或褐色斑点。二氧化氮毒性弱,一般无急性危害。蕃茄是敏感植物,也需要2-3ppm以上浓度才表现受害状。大豆、甘薯、芝麻、菠菜、蔷薇、草莓、樱、枫、茄子是敏感植物;中等敏感植物有菜豆、韭菜、荞麦、唐菖蒲、牵牛花、利、栗;有抗性的植物为黄瓜、西瓜、水稻、玉米、杉、柿、葡萄、红松。阈值浓度为-。植物对乙烯的敏感性有很大差别,芝麻、棉花等属于敏感植物,而水稻、小麦、玉米、高梁及叶菜类、葱等则不敏感。

三、果蔬受到污染后的检查检疫工作

植物受有害物质污染,主要是通过大气和土壤。落到果实和蔬菜叶子上的重金属,利用温水或热水冲洗,烫之后,只能去掉一部分有害物质,肉厚的果实,如苹果、梨、黄瓜等,应当去皮后再食用,通过上述处理之后可去掉铅量约80%。嫩软果实,如草莓等,受污染较为严重,毒物粘在果实表面,甚至侵入果肉内,难以消毒处理。

叶状蔬菜,如生菜,洋白菜等,受污染也比较严重,这些蔬菜在食用之前必须用水洗、烫消毒,洋白菜、生菜等吃之前最好把最外面的一层菜叶去掉。

根状蔬菜,如胡萝卜、马铃薯、水芹等,受污染也比较严重。这些蔬菜一方面吸收了土壤中的重金属,另一方面叶子上又粘附有空气中落下的有毒物质,一般检测结果,重金属往往遍布整个果实之中。吃这种蔬菜或者果实时应多加注意。

为避免中毒,唯一的可靠方法是取样分析,对蔬菜和果实进行质量鉴定。

一般情况下,由国家专门指定部门负责进行食品检验工作。检测费用由委托者(或单位负责)。

总之,一旦发现食品中有害物质含量有所上升,应立刻报告有关卫生部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四、镉污染蔬菜的防治对策

当前,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在所有的污染元素中,镉以移动性大、毒性高成为最受关注的对象之一。据农业部农业环境监测总站1996-1998年的监测结果,污灌区镉污染面积最大,达3.85万hm2,占重金属超标面积的56.9%。污灌区生产的农产品镉超标率达10.2%。

1.针对蔬菜中重金属镉污染的来源、含量和累积特点,可以采取一些基本的防治对策,如严禁使用未经处理的含有镉的工业“三废”垃圾作肥;在重金属镉污染较严重的区域种植一些不富集或低富集镉的蔬菜品种,以减少蔬菜镉污染。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更多的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农艺调控措施来降低重金属镉对蔬菜的污染和毒害。采用的防治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调节土壤的pH值

许多研究表明,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与土壤pH值呈负相关,当土壤pH值在6.5以上时,土壤中的重金属活性会大大降低.因此提高土壤pH值,已经成为降低土壤镉含量,继而降低蔬菜中重金属镉含量的重要措施。黄国锋等(1999)认为控制白菜吸收镉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土壤pH值,因而添加碱性土壤改良剂可降低重金属从土壤向白菜的迁移。祖艳群等(2003)通过大田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影响蔬菜中镉含量的因素,结果表明,提高土壤pH值。有助于降低蔬菜中镉的含量。因此对于土壤重金属镉污染严重的地区,提高pH值可能是一个降低蔬菜镉含量的可行手段。

1.2施加土壤改良剂

施用土壤改良剂也可降低土壤重金属镉的活性。邱孝煊等(2000)在仓山、新店两镇用石灰、厩肥、硫化钠来降低蕹菜菜园土壤重金属离子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土壤中镉有效含量降低4.3%-14.5%,蔬菜中镉含量下降了7.7%--23.1%,取得较明显的降低蔬菜镉污染的效果㈣。刘传平等(2004)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施加外源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镉毒害的缓解作用,表明50ixmol/L镉处理下施加20mg/LGSH可以缓解镉对植物的毒害作用。促进根系伸长生长。降低地上部镉含量l圳。臧惠林等(1987)研究表明,向菜田土壤施用石灰、高炉炉渣等均可明显降低白菜茎叶内的镉含量。但另外有些报道向镉污染土壤中投加一些改良物质,会增加蔬菜中的镉含量。如陈志军(1997)在赤红土中施用溶解性有机质(稻秆发酵液中的有机质)后.生长在该土壤上的蔬菜体内镉含量。较不施稻秆Dom的显著增加,加重了对蔬菜的危害程度。

1.3轮作和间作农艺措施的应用

根据污染程度和季节的不同,合理安排茬口,与习惯种植相比蔬菜中镉含量有较大幅度降低,比如汪雅各等(1990)在以镉为主不同程度污染的菜田进行蔬菜重金属低富集轮作试验,结果表明,低富集轮作与习惯种植相比,可使污染田块的蔬菜镉含量降低50%~80%,而且可明显提高蔬菜的产量和产值。另在镉污染区用非食用高积累镉植物如印度芥菜、柳属的蒿柳(SalixViminals)和低富积镉的蔬菜轮作,利用非食用的作物吸收土壤中重金属镉来降低食用蔬菜中的重金属含量,也能有效减少重金属通过食物链向人体的迁移。同时利用高积累镉的植物和低积累镉的蔬菜间作.由于高积累镉的物种可以强烈吸收土壤中有效镉的含量,也可以降低和它问作的低积累镉蔬菜中镉的含量。

2.小结

综上所述,不同蔬菜品种中镉的含量差异很大,说明不同的蔬菜对重金属镉富集特性不一样。蔬菜可食部分镉含量的差异,既与蔬菜本身的特性有关。即植物对镉的吸收具有选择和富集的特性,也与植物所处的环境有关(被动吸收)。如果蔬菜可以强烈地富集有害元素镉,种植蔬菜的地块,应选择少含重金属镉的土壤,也应尽量减少污水的灌溉;如果蔬菜是低富集镉甚至拒镉的品种,可以考虑在轻微镉污染的土壤上种植,但是也应配合农艺调控措施的实施;对于镉污染比较严重的土壤,则需通过工程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降低镉达到安全标准以后,才能种植蔬菜作物。

参考文献:

白色污染现状篇4

的明亮世界时,我们也要尽量避免光带来的伤害!

光和空气、水、食物一样,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现在,我们越来越关注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却没有发觉身边还有一个潜在的威胁――光污染,正悄悄损害着我们的眼睛和身体,尤其是正处于视觉发育关键期和敏感期的孩子,外界环境的任何不利干扰因素都可能影响他们正常的视觉发育,造成弱视、斜视。

那么,我们就来找找生活中会对我们的视觉和身体造成伤害的各种光吧。

白亮污染

生活中常见的白亮污染是指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在被太阳光强烈照射后反射出的光线,明晃白亮,炫眼夺目。

伤害在哪里?

研究发现,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视网膜和虹膜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达45%。同时还会使人头昏、心烦,甚至出现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

人工白昼

人工白昼是指大城市的夜晚在各种照明灯、广告灯、霓虹灯的照射下,如同白天一样明亮。

伤害在哪里?

在这样的“不夜城”里,灯光会严重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使人夜晚难以入睡,白天却昏昏欲睡,导致学习、工作效率低下,还可能出现安全隐患。人工白昼还会伤害鸟类和昆虫,因为夜晚的强光可能会破坏昆虫在夜间的正常繁殖过程。

彩光污染

各种闪烁的彩色光源,舞厅、夜总会安装的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这些其实都是彩光污染。

伤害在哪里?

据测定,黑光灯所产生的紫外线强度大大高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且对人体的有害影响持续时间更长。紫外线主要是伤害眼角膜和皮肤,可造成角膜上皮的损伤,引起眼剧痛、流泪、眼睑痉挛、眼结膜充血等,人如果长期接受这种照射,可诱发白内障,甚至导致白血病和皮肤癌。舞厅中的镭射激光也会对人眼造成伤害,激光光谱的一部分属于紫外和红外范围,会损伤角结膜、虹膜和晶状体、视网膜。而且,闪烁的彩色光源让人眼花缭乱,不仅对眼睛不利,而且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感到头晕目眩,可出现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

相关链接:

光污染问题最早于20世纪30年代由国际天文界提出,他们发现在偏远的郊外夜晚可以看到的星星约为7000颗,而在到处是路灯、背景灯、景观灯的大城市里,只能看到大约20~30颗星星。所以天文学家提出,光污染是城市室外照明使天空发亮造成对天文观测的负面影响。后来英美等国称之为“干扰光”,在日本则称为“光害”。

目前国内外对于光污染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现在一般认为,光污染泛指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正常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带来不利影响,损害人们观察物体的能力,引起人体不舒适感和损害人体健康的各种光

视觉污染也是一种广义的光污染。视觉污染是指城市环境中杂乱的视觉环境,比如城市街道两侧杂乱的电线、电话线,杂乱不堪的垃圾废物,乱七八糟的货摊和五颜六色的广告招贴等会引起人的视觉及心理不舒适感的物体及画面。

那么,在生活中究竟该如何避免光污染对孩子的伤害?下期,我们将从3个家庭的实例来具体分析、解答!

指导专家

白色污染现状篇5

长期在强光条件下青少年的眼睛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强光会透过晶状体集中于视网膜,使眼内温度明显升高,角膜受损、视力模糊,结膜充血和晶状体混浊等,长期下去不但使视力明显下降(包括近视眼、白内障和黄斑变性等),而且进一步损害神经系统,使人心情烦燥和意志涣散、精神抑郁、头昏目眩等,最终导致抑郁症。

一 各种电脑、电子游戏机和各种显示屏产生光污染,特别是显示屏会产生强光辐射,其刺激性强易使眼睛疲劳和受损伤,如防护不妥、且使用长久时,可致青少年的眼视觉锐度明显下降,眼睛发痒、发痛和发热,易致近视、散光和其它眼疾。

二 紫外线:现代紫外线灯广泛用作治疗和消毒杀菌。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可使人体蛋白质和酶等发生改变,特别是损害青少年晶状体和视网膜,还可伤害眼角膜,产生光化学反应,导致“畏光眼炎”,表现为眼剧痛、流泪和结膜充血等。

三 红外线:社会上应用广泛的红外线灯、红外线烤制器和取暖器等,若大面积、长时间作用于人体,同样会造成类似烧伤的症状:尤为严重的是,远红外线产生的大量热效应可使眼睛发炎,晶状体失水而变形,逐渐形成白色混浊状,使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

四 霓虹灯:为城市夜幕增添魅力的霓虹灯,不但给人眼以眼花缭乱的感觉,而且杂乱变化的视觉还扰乱了人体大脑神经系统,长期照射后会出现眼花、头昏、失眠和神经衰弱等症状,发展至抑郁症。

五 一种被称作“视觉污染”的特殊形式的光污染:所谓“视觉污染”,即物质或精神产品对人类视觉直接或间接的损害,及由此产生的精神、心理上的不良影响,还会因“视觉污染”而使人眼花缭乱、情绪烦躁和郁闷不悦,有损心身健康,加上某些人性格上的特异性(如内向,沉闷、郁郁寡欢),最终发展成抑郁症。

白色污染现状篇6

关键词:地铁车站;挥发性有机物(VoCs);挥发性有机物富集指数(VeF);室内空气质量(iaQ)

由于地铁车站的站台、站厅系属封闭的建筑结构,尤其是站台大部分为地下二层,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是其主要的潜在室内空气污染源,其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污染值得引起重视。近年来随着上海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地下轨道交通正日益成为城市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人们在地铁车站内逗留的时间也逐步增加。而地铁车站内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状况究竟如何,目前国内罕见报道。本文拟通过对上海地铁车站站台、站厅内VoCs的跟踪监测,探讨其浓度的变化规律。

国外学者报道密闭建筑物内Co2和VoCs浓度存在一定的关系,在一些情况下,室内污染物浓度的上升是由于人为活动和生物性释放所造成,但同时室外污染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应使用具特征性、且较简便的指标判断污染物来源及潜在的室内空气质量(iaQ)问题。Co2和VoCs是两种重要的、已被广泛监测的室内污染物,挥发性有机物富集指数(VeF)较有效地结合了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作为一种判断方法,已在国外被用于室内空气质量研究,特别是办公室、居室、商用建筑等,其原理是通过室内VoCs与生物源性VoCs浓度的比较,结合室内Co2浓度变化,得出VeF值,来推断室内VoCs的可能来源及污染程度[1]。本文采用VeF方法评价地铁车站内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水平。

1材料与方法测定时间为1999年12月18日起开始第1次监测,以后每月1次,至2001年2月18日止,共监测15次。监测当日分别于上午10∶00~11∶00、晚上23∶00~24∶00各测定1次,选取两车站站台和站厅进风口附近位置作为室外对照点,与室内测定同步进行,其中车站1的进风口位置更接近交通道路。测定当日无雨及大风等异常天气,测定同时记录当时室内外的气温、气湿、风速等。两车站的测定开始时间基本一致。测定时的人流量情况如下:由于白天测定时非高峰时段,且正值试运行阶段,1999年11月至2000年6月,人流量约为300人/h,之后约为500人/h,两车站相仿。晚上测定在地铁车站关闭1h后进行。

1.2测定指标使用国产GXH3010e型二氧化碳分析仪现场读数。

1.2.2VoCs测定

1.2.2.1样品采集1.2.2.2实验测定①仪器和试剂:FinniganVoyaer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二氧化硫(分析纯,精硫处理)。②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DB5mS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025μm);柱温:50℃(保持2min)~200℃(保持10min),升温速度:15℃/min。

1.2.2.3挥发性有机物富集指数(VeF)的计算及评价标准[1]

VeF=(ΔCvocst/ΔCco2t)/(Cvocsb/Cco2b)公式(1)VeF=(ΔCvocst/ΔCco2t)/0.000419公式(2)

本文采用公式(2)计算VeF值。1.3统计检验方法

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各监测点和相应对照点之间、各监测点白天和夜晚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同监测点、对照点之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如p<0.05,则进行多重比较(q检验)。

2结果表1显示,两车站站台和站厅白天及夜晚的监测点和对照点之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1);白天和夜晚各监测点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经q检验,车站1站台及站厅均高于车站2相应的监测点(p<0.01);白天和夜晚各对照点之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1),经q检验,白天车站1站台及站厅均高于车站2相应的对照点(p<0.01),夜晚车站1站台高于车站2站台;车站1站台、站厅监测点白天均高于夜晚(p<0.01),车站2站厅监测点白天高于夜晚(p<0.01)。

2.2两车站站台和站厅VoCs的测定结果

表2显示,两车站站台和站厅白天及夜晚的监测点和对照点之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1);白天和夜晚各监测点之间及各对照点之间差异不存在显著性;两车站站台、站厅监测点白天与夜晚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2.3两车站站台和站厅的VeF值表3显示,两车站站台和站厅白天和晚上VeF值差异无显著性;车站1与车站2比较,两者之间VeF值也无明显差异。

3讨论从测定结果来看,两车站站台和站厅VoCs的浓度随测定时间推移均有所下降,浓度和测定时间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均在-0.90~-1.00之间,p<0.05)。从回归方程的斜率来看,下降速率最高的为车站2站厅白天,其次为该车站站厅夜晚;下降最低的是车站1站台白天,其次为该车站站厅白天。文献指出:室内VoCs的衰减浓度受到室外大气质量、室内污染源及VoCs的相互化学反应、通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其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待深入研究[4]。一般新建筑物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室内VoCs排放浓度强度会有所降低至趋于稳定,wolkoff曾对此进行研究,并指出,新建筑物内的VoCs衰减时间大约为3~12月[5]。molhave指出:当室内空气VoCs浓度低于160μg/m3时,对人体健康基本没有影响;但其最高浓度不得超过300μg/m3[6]。本文结果显示,两地铁车站内VoCs浓度即使在其建成后17个月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其污染程度不容忽视。通常非工业性建筑物内的VoCs是由低毒性的种类组成的,高浓度的特定VoCs提示存在相应的来源,如清洁剂、杀虫剂等,此外电梯润滑油等均能导致室内VoC浓度的上升。因此,为探究地铁车站内VoCs的真正污染源,仍须进一步进行VoCs分类实验。根据对车站1和车站2的站台和站厅的监测结果进行VeF值的计算,从表3可见,地铁两车站站台和站厅的VeF普遍较高,按评价标准(若VeF值>5,提示室内存在较强的非生物性VoCs来源),提示地铁车站内VoCs主要来源于其本身室内排放源,与3.1所述一致。同时两车站站台、站厅白天与夜晚及两车站之间VeF值差异无显著性,提示在去除通风状况及室外浓度影响后,两车站之间VoCs的水平基本是一致的。用VeF值评价地铁车站内VoCs污染状况,能较简便、准确地反映其污染物来源,并可比较不同车站之间VoCs的浓度水平。由于VeF本身要求实验仪器、方法、测定时间等一致,适合一些大范围的研究(如epa等),因其方法统一,不易造成测量手段的偏倚,但VeF不适合工业性环境以及有毒化学物浓度持续升高的场所[11]。

对两座地下铁道车站站台及站厅的研究结果表明:地铁车站内存在VoCs污染,其主要来源与其本身室内排放源,室外污染物浓度及通风状况等有关。目前,地铁现有的设备状况尚不足以较快地减低室内VoCs浓度。新建地铁车站时应考虑其进风口位置应尽量远离交通干道等室外污染源,同时在其投入运行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吸附技术等以降低室内VoCs浓度。影响地铁车站内VoCs的衰减速率的因素较为复杂,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此外,地铁车站室内污染物的种类很多,如可吸入的颗粒物(ip)、微生物、放射性氡(Rn)等,其污染水平值得探究,以评价车站总体空气质量。

白色污染现状篇7

关键词:城市亮化;光污染;环境保护

abstract:themoderncitylightingengineeringhasbeenthehottopicofthestreets,peopleconcernedabouttheurbanlandscapecharm,whilealsostartingtofocusonlightpollutionandotherenvironmentalfactors,thepurposeofthispaperistheresponsemeasuresexploreandDiscussionofcitylightingengineering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Keywords:urbanlighting;lightpollution;environmental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亮化工程建设越来越引起城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道路照明、广场照明、建筑物照明、园林绿地照明及景点、景区照明构成了城市夜晚环境的一道丰富多彩的亮丽风景线。近几年,各城市人民政府和建设主管部门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照明设施,改善城市亮化工程,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在管理和技术等方面进行广泛的交流、学习和借鉴。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观灯赏景的习俗,元宵佳节举行观灯集会,会上悬挂各式各样的彩灯,灯火辉煌。如今人们也会情不自禁在佳节、喜庆之日,张灯结彩表达喜悦之情。灯文化是在国泰民安的环境中,人们物质生活改善后,对精神文化生活更高要求的展示。回首城市和建筑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光技术和光文化同城市和建筑同步发展的前进足迹,也看到采光照明的技术进步对城市和建筑面貌及现代城市生活产生了多么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夜景照明事业在短短十多年里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一、我国城市亮化工程现状

“城市亮化”早期就听到这样一件事,南京10名律师,向市长质疑城市亮化成本公司背后的“光环”,一个巨大的成本问题也摆在政府这些照明工程面前,照明的成本费用要谁为它付出?

作为一项公用事业,不能依靠政府投资,企业和个人都责无旁贷。在这里,到底是谁来“买单”,“支付”暂且不谈,其实,有时候,我们应该扪心自问,难道城市亮化工程仅仅是一项面子工程?城市需要包装和美化,但有些问题,同样不应该被忽视,如节能和环保的因素,同时也不应导致资源的浪费。

1.根据城市自身特点,制定高标准的发展总体规划,提高城市亮化工程的水平。城市亮化工程应反映城市艺术、文化的特点。城市景观照明的质量,关键是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总体规划。沈阳市城市亮化工程建设,按照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地方规划的规划建设与城市定位的景观照明建设。因此,做到了特色和功能定位相吻合。城市亮化工程,在上海,大连,天津,重庆,深圳和未来的其他城市,由于更严格的科学的总体规划,整个城市亮化工程的重点和鲜明的特点,更好地展示各自的城市功能和历史文化内涵。

2.城市亮化工程已从单纯追求“亮度”向追求明亮的艺术、亮的科学方向开始发展演变。不能光是让城市亮起来,还要让城市美起来,还要多出夜景照明精品工程。逐步实现了由照明向塑造夜间形象和照明的艺术化方向过度,成为夜景照明的佳作。

3.技术和管理方法是健全的。组织上,许多城市都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管理此项工作,技术上由有关专业技术部门和人员组成亮化工作专家组,对城市亮化工程的设计、施工、调试进行研究、试验和把关。

4.城市亮化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重点――城市亮化工程设施和照明效果的操作维护管理。城市亮化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许多城市都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

二、目前我国城市亮化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1.工程方面

首先,一些城市亮化工程总体规划滞后。没有规划或不按规划进行城市亮化工程设施建设,出现无秩序无控制地让城市亮起来的现象。其次,存在照搬照抄和盲目模仿。有些城市在夜景照明过程中,不顾城市自身的特点和历史文化特色以及自身财力情况,盲目学习其它城市灯光建设的特点,简单模仿必然导致相互雷同,“千城一面”。再次,只抓节日,忽视平日夜景照明的通病。重视过节或重大政治活动时的夜景照明,无可厚非,但城市夜景照明绝不是仅仅为几个节日建设的,节日灯火辉煌,过后暗淡无光,不是城市夜景照明的目的,与“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相违背。最后,城市亮化工程忽视白天景观和安全问题。有些夜景照明晚上是效果很美,但白天一看既不美观又与周围的环境很不协调,并且有安全的隐患。

2.光污染方面

广义的光污染包括一些可能对人的视觉环境和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事物,包括生活中常见的书本纸张、墙面涂料的反光甚至是路边彩色广告的“光芒”亦可算在此列,光污染所包含的范围之广由此可见一斑。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见的光污染的状况多为由镜面建筑反光所导致的行人和司机的眩晕感,以及夜晚不合理灯光给人体造成的不适。

研究人员发现,光污染不仅有损人的生理健康,在心理上也对人有影响。视觉环境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生活和工作效率,造成重大的损失。为此,关注视觉污染,改善视觉环境是我们的迫切需要。人工白昼还可能伤害昆虫和鸟类,因为光可以破坏夜间昆虫的正常生殖过程,以及候鸟夜间迁徙途中的生命保障。此前已有候鸟夜间迁徙途中因遇强光照射,产生“视盲”集体撞墙而亡的报道。而光污染对植物花芽形成的影响,则可能会导致植物休眠和冬芽的形成。

2.1白光污染

专家们发现,人们长时间的工作和生活在白色的光污染环境中,视网膜和虹膜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破坏。夏天,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射光进入附近居民楼房内,增加了室内温度,影响正常的生活。有些玻璃幕墙是半圆形的,反射光汇聚还容易引起火灾。烈日下驾车行驶的司机会出其不意地遭到玻璃幕墙反射光的突然袭击,眼睛受到强烈刺激,很容易诱发车祸。据光学专家研究,镜面建筑物玻璃的反射光比阳光照射更强烈,其反射率高达82%~90%,光几乎全被反射,大大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范围。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产生头昏目眩、失眠、心悸、食欲下降及情绪低落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使人的正常生理及心理发生变化,长期下去会诱发某些疾病。夏天,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射光若照射进入附近居民楼房内,将会破坏室内原有的良好气氛,也使室温平均升高4℃~6℃。影响居民正常的生活。

2.2眩光污染

汽车夜间行驶时照明用的头灯,厂房中不合理的照明布置等都会造成眩光。某些工作场所,例如火车站和机场以及自动化企业的中央控制室,过多和过分复杂的信号灯系统也会造成工作人员视觉锐度的下降,从而影响工作效率。焊枪所产生的强光,若无适当的防护措施,也会伤害人的眼睛。长期在强光条件下工作的工人(如冶炼工、熔烧工、吹玻璃工等)也会由于强光而使眼睛受害。

2.3人工白昼

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上的广告灯、霓虹灯闪烁夺目,令人眼花缭乱。有些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使得夜晚如同白天一样,即所谓人工白昼。在这样的“不夜城”里,夜晚难以入睡,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导致白天工作效率低下。人工白昼还会伤害鸟类和昆虫,强光可能破坏昆虫在夜间的正常繁殖过程。目前,大城市普遍、过多使用灯光,使天空太亮,看不见星星,影响了天文观测、航空等,很多天文台因此被迫停止工作。据天文学统计,在夜晚天空不受光污染的情况下,可以看到的星星约为7000个,而在路灯、背景灯、景观灯乱射的大城市里,只能看到大约20~60个星星。

2.31彩光污染

舞厅、夜总会安总会安装的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构成了彩光污染。据测定,黑光灯所产生的紫外线强度大大高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且对人体有害影响持续时间长。人如果长期接受这种照射,可诱发流鼻血、脱牙、白内障,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他癌变。彩色光源让人眼花缭乱,不仅对眼睛不利,而且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感到头晕目眩,出现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彩光污染不仅有损人的生理功能,而且对人的心理也有影响。“光谱光色度效应”测定显示,如以白色光的心理影响为100,则蓝色光为152,紫色光为155,红色光为158,黑色光最高,为187。要是人们长期处在彩光灯的照射下,其心理积累效应,也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倦怠无力、头晕,神经衰弱等身心方面的病症。另外,有些学者还根据光污染所影响的范围的大小将光污染分为“室外视环境污染”、“室内视环境污染”和“局部视环境污染”。其中,室外视环境污染包括建筑物外墙、室外照明等;室内视环境污染包括室内装修、室内不良的光色环境等;局部视环境污染包括书簿纸张和某些工业产品等。

2.32激光污染

激光污染也是光污染的一种特殊形式。据统计,中国的高中生近视率达60%以上,居世界第二位。中国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来处理的,没有太大的效果,其原因是没有改善视觉环境,最根本的开始。有关卫生专家认为,视觉环境,而不是用眼习惯,形成近视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光的噪音污染可以破坏人眼的角膜和虹膜,抑制视网膜感光细胞功能的发挥,造成疲劳和视力下降。

3.电能损耗方面

许多城市的夜晚流光溢彩,亮如白昼。中等城市照明是必要的,然而却大量存在着过度照明、豪华照明等滥用现象。首先对所有的公共财政的浪费,二是能源的浪费。中国的发电量和用电量,均为世界第一,体现了惊人的浪费,第三是对环境的破坏。中国的电力结构热能的75%,以煤为燃料,从工厂排放废水废物,环境污染造成损失每年约87亿元人民币。

笔者以为,治理光污染应着眼于低碳经济思维。首先要破除目前颇为时髦的“不夜城”观念。在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的旗号下,众多城市管理者热衷于打造流光溢彩的“不夜城”,似乎这才方显城市的高贵与繁华。城市需要适度亮化,但不可过度过分,城市夜空亮如白天,不仅制造光污染,干扰市民生活,更浪费能源,增加碳排量,与当今践行的低碳经济背道而驰。“不夜城”违背自然规律,既不科学也不环保;既浪费又高碳,应当摒弃。

三、相关的应对措施

①合理布置光源

室外照明选择中,要减少光污染这种都市新污染的危害,关键在于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合理布置光源,加强对广告灯和霓虹灯的管理,禁止使用大功率强光源,控制使用大功率民用激光装置,限制使用反射系数较大的材料等措施势在必行。作为普通民众,一方面切勿在光污染地带长时间滞留,若光线太强,房间可安装百叶窗或双层窗帘,根据光线强弱作相应调节;另一方面应全民动手,在建筑群周围栽树种花,广植草皮,以改善和调节采光环境等等。

室内照明选择中,装修时应根据不同空间、场合及对象,选择不同的照明方式。如卧室灯光比较温馨,书房和厨房要求明亮实用,卫生间则尽量温暖、柔和。照明方向和强弱也应受关注,否则强光直射入眼,会产生不良影响。可采用“二次照明”的方法,如把灯光打到天花板后反射下来,既不损伤眼睛,又增添浪漫的氛围。

②冷暖色彩协调

色彩选择,一般应用在在室内照明中。通常,主光源选择冷色调为佳,辅助光源则宜为暖色调。此外,从房间的用途来看,书房、客厅、厨房等宜采用冷色光源,而卧室、卫生间、阳台等宜采用暖色光源。实施“重点照明”,如需要看书,装一个台灯,针对区域内装一个灯就可以,灯光不要太多,温馨柔和就好。家庭装修时,建议挑选反射系数较小的瓷砖。由于白色和金属色瓷砖反光强烈,不适合大面积应用。书房和儿童房则考虑用地板代替地砖。如果安装了明亮的抛光砖,平时应开小灯,把“光污染”降至最低。涂料的应用也有讲究。由于浅色涂料对视力影响较小,可使用米黄、浅黄等代替刺眼的白色涂料粉刷墙壁,以减弱高亮度的反射光。在起居室种植花草,将大自然的清新色调引入室内,不仅能调节室内光环境,也让人心情舒畅。沐浴时,不要持续使用“浴霸”等辅助设备,否则可能出现头晕目眩、失眠、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下降等症状。

③使用个人防护措施,并戴防护眼镜和防毒面具。光污染护目镜反光镜,吸收式镜,反射-吸收护目镜,爆炸防护眼镜,光化学反应护目镜,光电类型护目镜,彩色微晶玻璃型护目镜。

除了以上一些措施,我们还可以应用更简单便捷的方法实现预防光污染。

走在大连市的街头会发现,在城市“空隙”中有很多绿地,绿地上则配有地灯、路灯等照明装置。一到夜晚,一处处灯光不仅照亮了绿地,也为周边地段带来了光明。据了解,在城市夜景亮化工程中,大连市主张“拆一片、亮一片”。所谓“拆一片、亮一片”,就是拆除违规建筑,拆掉后的地方不建成高楼,而是建成绿地或广场,并增添照明设施。同时,大连市还把部分单位的围墙拆掉,用栅栏取而代之,使原来围墙内灯光的视觉空间更大了。这简单又有效的方式,实在值得更多的城市效仿应用。

参考文献:

杨鲁豫,《城市夜景照明的现状与展望》,《城乡建设》2001年2期

王笑飞,《变态的华彩――城市光污染现象观察》,《中州建设》2010年21期

古力,《“光污染”成环境杀手》,《现代职业安全》2009年1期

刘洋,《浅谈城市建设中的亮化工程》,《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35期

王秋峰,《试论光污染的有关法律问题》,《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4期

万喜玉,《浅谈城市整体亮化》,《中国科技博览》2010年4期

许维霞,《如何面对光污染》,学术期刊《江苏卫生保健》2004年3期

白色污染现状篇8

每每谈到环境污染,人们首先会想到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等,却很少察觉到身边潜在的威胁――光污染.那什么是光污染呢?光污染是指一定数量和特定方向的有害光所产生不利的影响,破坏了周围人群的正常生活环境.研究结果表明,光污染对人眼的角膜和虹膜会造成伤害,引起视疲劳和视力下降;我国高中生近视率达60%以上的主要原因,除了用眼习惯不好所致以外,与视觉环境受到污染也有很大关系.可见,光污染对我们人类已经造成很大的危害了.

根据目前的研究,光污染一般可分成三类,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

白亮污染在城市繁华的街道上,不少商店用大块镜面或铝合金装饰门面,有的甚至从楼顶到底层全部用镜面装潢,人们几乎置身于一个镜子的世界,而分辨不出方向.在日照强烈的季节里,建筑物的钢化玻璃、釉面砖墙、铝合金板、磨光花岗岩、大理石和高级涂料等装饰,明晃晃,白花花,眩眼逼人.据科学测定,白色的粉刷面反射系数为69~80%,镜面玻璃的反射系数达82~90%,而洁白的书薄纸张的光反射系数高达90%,比绿色草地、森林、深色或毛面砖石装修的建筑物的反射系数大10倍左右,大大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范围,从而成为现代城市中新污染源之一.白亮污染会伤害人们眼晴的角膜和虹膜,引起视力下降,增加白内障的发病率.

人工白昼污染当夜幕降临后,大酒店、大商场上的广告牌、霓虹灯使人眼花缭乱,有的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使夜晚如同白昼一般.人工白昼对人的身心健康也有不良影响.由于强光反射,可把附近的居室照得如同白昼,使人夜晚难以入睡,打乱了正常的生理节律,导致人精神不振.据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二的人认为人工白昼影响健康,有84%的人反映人工白昼会影响夜间睡眠.为了避免强光刺眼,人们不得不将卧室的窗户封闭,或者装上暗色的窗帘.人工白昼还可伤害昆虫和鸟类,因为强光可破坏夜间活动昆虫的正常繁殖过程.同时,昆虫和鸟类可被强光周围的高温烧死.

彩光污染现代歌舞厅所安装的黑光灯、旋转活动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构成了彩光污染,危害人体健康.据测定,黑光灯可产生波长为250~320纳米的紫外线,其强度大大高于阳光中的紫外线,人体如果长期受到这种黑光灯照射,有可能诱发鼻出血、脱牙、白内障,甚至导致白血病和癌症.这种紫外线对人体的有害影响可持续15~25年.旋转活动灯及彩色光源,令人眼花缭乱,不仅对眼睛不利,而且可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感到头晕目眩,站立不稳,出现头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下降等症状.歌舞厅的霓虹灯的闪烁灯光除有损人的视觉功能外,还可扰乱人体的内部平衡,使体温,心跳、脉搏、血压等变得不协调,引起脑晕目眩、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和乏力失眠等光害综合症.荧光灯照射时间过长会降低人体对钙的吸收能力,导致机体缺钙.

除此之外,人工灯光有时可以传到数十千米之外.不少动物虽然远离光源,却也受到光的作用.鸟类在迁徙期最容易受人工光源的干扰.它们原本是以星星定向的,城市的照明光却常常使它们迷失方向.有时候鸟类还误把高楼的灯光当作星星,最后撞死在大楼上.据美国鸟类学家统计,每年平均有400万只鸟因撞上高楼上的广告灯而死去.

白色污染现状篇9

摘要: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5城市主要农产品铅镉污染情况。方法  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对5个城市8类农产品进行铅镉污染监测。结果  共监测8类588件农产品,获得923个有效监测数据。其中铅污染监测429件农产品,3个市的皮蛋污染严重,铅超标率均在50%~75%;南宁市蔬菜、黄豆铅污染超标均在30%以上;百色市牛奶超标率达到100%;而镉污染监测494件农产品,北海市螺、蟹镉污染超标率分别达到930%,820%;3个市肾镉超标均在80%以上;南宁、玉林市大米镉超标率均为286%,南宁市蔬菜超标率243%;南宁市大白菜、白萝卜、胡萝卜、四季豆等共9份农产品铅、镉同时超标,双重超标率达到152%(9/59)。结论  农产品中存在铅镉污染,应加强综合治理,减少环境污染。

关键词:农产品;污染物;铅;镉

analysisonleadandcadmiumcontaminationoffarmproductinfivecitiesofguangxi  

qinzhiying,tangzhenzhu,wuzujun,etal.

guangxiautonomousregion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nanning53002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investigatetheleadandcadmiumcontaminationofmainfarmproductinfivecitiesofguangxi.methods  underthestrictqualitycontrol,8typesofmainfarmproductsin5citiesweremonitoredforleadandcadmium.results  therewastotal923significantdatamonitoredfrom588sampleswhichbelongedto8foods.leadcontaminationwasmornitoredto429samples.seriousleadcontaminationwasfoundinpreservedeggsinthreecities.thestandardexceedingratewas50%to75%.asforleadcontamination,thestandardexceedingrateofvegetablesandsoybeanswasover30%innanningwhiletherateofmilkreached100%inbaisecity.withregardofcadmiumcontamination,thestandardexceedingrateofshellsandcrabswasrespectively930%and820%.inbeihaithatrateofanimalkidneyswasover80%inthreecities;thestandardexceedingrateinricewas286%innanningandyulin.inaddition,thatrateofvegetablewas243%innanning.alsoinnanning,leadandcadmiumcontaminationwasfoundinninepiecesoffarmproductsincludingbeijingcabbage,whiteturnip,radishandkidneybean,etc.doublestandardexceedingratewas152%(9/59).conclusion  comprehensivemanagementandavoidingenvironmentalpollutionshouldbestrengthened.

keywords:farmproduct;pollutants;lead;cadmium     

食品污染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随着工业、农业、种养殖业迅速发展,由环境污染产生的食品污染因素日趋复杂。为了解广西农产品铅镉重金属污染及其分布情况,于2002~2004年对广西5个市(南宁市、桂林市、玉林市、百色市、北海市)的主要产品进行铅镉污染状况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  于每年秋冬两季分别到5市进行监测采样。监测的农产品为大米、豆类、蔬菜、动物内脏(肝、肺、肾)、水产品、蛋类、菌(茹)类、奶类等共8类,588件,共获得923个有效数据。

12  样品前处理  粮食和干燥样品经粉碎成末;新鲜蔬菜洗干净,晾去表面水分,取可食部分制成匀浆;禽畜肉及鱼类样品取可食部分制成肉糜。

13  测定方法  检测项目为铅、镉。方法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1〕。

14  实验室质量控制  接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下发的盲样考核(尤登双样和空白样品和干样1份),考核铅、镉、砷、汞4个项目,考核结果合格。每批样品测定时,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07604)作为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铅污染监测(表1)  8大类429件农产品,获得有效数据429个,铅总体超标率为107%,以皮蛋(633%)、蔬菜(491%)铅超标污染最为严重,其次是鲜奶(333%)、豆类(179%)和鸭肝(133%)。其余样品:大米、鸡肝、猪肝、猪肺、肾、食用菌(干)、淡水鱼、海水鱼、螺、海虾、蟹等铅含量未超标。

22  镉污染监测(表2)  8大类494件农产品,获得有效数据494个,镉超标率204%,以螺(930%)、肾(820%)、蟹(667%)的镉污染超标最为严重,其次是蔬菜(243%)、大米(138%)、黄豆(14%)、花生(13%)。其余样品:红(黑)豆、淡水鱼、海水鱼、淡水鱼、海水鱼、食用菌(干)、鲜奶等镉含量未超标。

表1  各种农产品中铅检测结果(略)

表2  各种农产品中镉检测结果(略)

23  铅镉含量超标样品分析  对超标样品的来源进行追溯发现,铅含量超标的样品中,皮蛋分别来自玉林市750%(3/4)、南宁市667%(2/3)和北海市50%(2/4);鲜奶来自百色市100%(2/2)和南宁市50%(1/2);蔬菜来自南宁市491%(29/59),蔬菜污染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为:白萝卜、大白菜、油菜、木薯、四季豆、马铃薯、生菜、西洋菜、淮山、菜心、胡萝卜共11种;黄豆来自南宁市375%(3/8)和百色市333%(2/6);鸭肝来自南宁市286%(2/7)。镉含量超标的样品中,螺和蟹均来自北海市,超标率分别为930%(41/43),820%(10/15);肾来自玉林市857%(6/7)、南宁市800%(4/5)和百色市800%(8/10);大米来自南宁市286%(2/7)和玉林市286%(2/7);蔬菜来自南宁市243%(27/111),蔬菜污染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为:白萝卜、大白菜、京白菜、四季豆、胡萝卜、包菜、菜心、空心菜、小白菜共9种;黄豆来自南宁市33%(1/30)。同时发现受到铅镉双重污染的农产品是大白菜4份、白萝卜2份、胡萝卜1份、四季豆2份,共9份,双重污染超标率为152%(9/59)。尚未发现其他农产品同时受到铅镉污染的情况。

3  讨论

铅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且用途广泛。蔬菜铅污染程度与文献〔2-4〕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污染来源与南宁市郊区菜田施用污水灌溉和垃圾泥、污泥有关;皮蛋铅污染严重,与这类食品的特定加工工艺有关;鲜奶铅污染来源可能与牛奶加工过程和奶牛摄入铅污染饲料有关。镉是金属污染物中最危险的元素之一。螺、蟹镉污染较严重,与文献〔5,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蔬菜镉污染程度与文献〔2,3〕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肾镉含量偏高可能与喂养所用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受到镉污染有关〔7〕。大米、蔬菜受污染来源与上述蔬菜铅污染原因相同。

参考文献

〔1〕  gb/t5009-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2〕  王永芳,杨大进,蒋定国,等.2001年我国部分蔬菜和肉类污染状况调查及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2,14(3):3-5.

〔3〕  刘景红,陈玉成.中国主要城市蔬菜重金属污染格局的初步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4,21(5):42-44.

〔4〕  田丽梅,戚山水,张建顺,等.天津市污染灌区蔬菜重金属污染调查及防治途径[j].天津农业科技,1999(6):21-22.

白色污染现状篇10

关键词:白色污染处置方略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同时也导致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和构成发生明显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塑料制品以其齐全的品种、优异的性能、低廉的价格而在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长足应用,且已成为垃圾成分的主体。这些白色垃圾是由聚乙烯、阻燃剂和发泡剂等成分组成,是难以被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加之塑料包装制品使用量大、质轻,导致散布面大,很难回收,势必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如今白色污染已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公害,成为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由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一次性的塑料制品(包括发泡的塑料餐具、器具、包装材料和薄的塑料袋、农用地膜等),在其使用后被弃成固体废弃物。由于缺少回收利用价值,其中,绝大部分被丢弃在环境中,主要集中于我市风景,旅游区周围,河道和道路两侧农田,湖泊和水塘中,以及城镇的各个角落,这不仅破坏了景观,造成了“视觉污染”,而且由于其具有在自然中难以降解的特点,对自然生态环境也造成了直接和间接的破坏。这种由废弃的一次性塑料制品通常多为白色,所造成的“视觉污染”和自然环境的破坏被形象地统称为“白色污染”。

白色垃圾(废旧塑料、泡沫等)是企业和个人在生产、经营、生活和其它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废物。据统计,我国每年仅城市地区就排放废旧塑料约400万吨。这些废弃塑料制品是由难降解的高分子材料聚合而成,进入环境后长期不分解、不腐烂,对城乡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危害。

1.破坏市容环境

从视觉影响上讲,遗弃的塑料、泡沫等制品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城乡结合部、垃圾箱附近、农贸市场等人口密集地区),直接影响人们的精神和情绪,尤其是那些散落在风景旅游区、城市主要街路和场所的塑料垃圾更是有碍观瞻,直接影响城市的形象,是造成城乡脏、乱、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2.危害人体健康

人们遗弃的塑料制品常常粘有或装有各类废弃污染物,这是一种条件性污染源。当气温等条件适宜时,就成为蚊、蝇和细菌生存、繁殖的温床,从而间接危及人体健康。产生的二次污染物进入大气,也可危害人体健康。

3.影响农作物生长

一方面,因“经济”原因,大棚膜、农膜成为农民朋友的必用之物。这些塑料在季节过后或老化后,会破碎遗留在农田表面和表层,耕作时掩埋在土壤植物生长层,一、二百年不腐烂,破坏土壤结构,影响植物生长,尤其是阻碍农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和根系生长,导致农作物收成降低。同时也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这就使农业生态环境遭受了长期、深层次的破坏。据调查,每亩地(北方)若含残膜3.9公斤,就可使玉米减产11~25%,小麦减产9~16%。长此下去,将会影响我国农业发展。

4.危及动物安全

遗弃的“白色垃圾”在风力较小的情况下,即可随风飘移,散落各处。当动物误食时会导致生病、死亡。北京动物园羚羊、长颈鹿有的误食塑料袋致病,“国宝”大熊猫因误食塑料袋致死事件也有发生。

5.填埋作业仍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方法

由于塑料膜密度小、体积大,它能很快填满场地,降低填埋场地处理垃圾的能力,使有限的土地资源不断流失。而且,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围环境。

6.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塑料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黑烟,而且会产生迄今为止毒性最大的一类物质:二恶英。二恶英进入土壤中,至少需15个月才能逐渐分解,它会危害植物及农作物;二恶英对动物的肝脏及脑有严重的损害作用。焚烧垃圾排放出的二恶英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极敏感的问题。此外,塑料垃圾还会影响河道畅通,影响排水、发电设备的正常运转,给工农业生产带来直接危害。

二、当前白色污染的情况及产生原因

在城市,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一次性消费品日益增多,尤其是塑料购物袋和一次性塑料餐盒、泡沫包装制品的使用量剧增。

在农村,地膜覆盖是一项成熟的农业栽培技术,保水保肥、保持湿度,有效地增加和延长作物生长期,确保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但是随着地膜覆盖栽培年限的延长,残留地膜回收率低,土壤中残膜量逐步增加,污染面扩大,污染量增加。我国农膜年产量百万吨,且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随着农膜产量的增加,使用面积也在大幅度扩展,现已突破亿亩大关。无论是薄膜还是超薄膜,无论覆盖何种作物,所有覆膜土壤都有残膜存在,污染量在不断的增加。

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涉及经济、技术、管理和观念等诸方面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垃圾不能分类回收,垃圾综合处理及垃圾资源化水平低是产生白色污染的根本原因;垃圾管理体系、经济技术政策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是产生白色污染的源层次原因;塑料包装制品价格低廉,大部分免费提供,消费者“不用白不用”的观念根深蒂固,用过后随意丢弃,是产生白色污染的直接原因。以往有关部门及个人把塑料垃圾难以降解看作是产生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因而缺乏对塑料垃圾的有效管理,缺少鼓励回收利用废旧塑料的政策,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措施和运行机制,致使白色污染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三、如何治理白色污染

治理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一方面是减少购物塑料袋和农用地膜的使用,另一方面将白色垃圾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回收利用,这是治理白色污染的大趋势。要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利用好白色垃圾资源,改变将白色垃圾作为废物的传统观念,高度认识垃圾资源化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依据国家对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这一指导思想,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管理方面

1.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禁用塑料袋制度。自2008年6月1日起,各地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1.2要加强对塑料垃圾的清收管理工作,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城市塑料垃圾清收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要充分利用各部门、各单位、街道社区、居民小区对环境卫生实行责任制的有效形式,强化对塑料垃圾的管理,作到责任落实、任务落实、人员落实。对垃圾倡导科学分类收集,不仅回收了大量的资源,使垃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大大减少了垃圾运输费用,简化其处理工艺,降低垃圾处理成本。。

1.3要建立建全废弃塑料包装制品的回收机制

收购废弃塑料包装制品是治理白色污染的重要措施。要适当提高废弃塑料包装制品的回收价格,调动各级回收部门的积极性。

1.4建立健全塑料垃圾处置费征收制度

这是有效抑制塑料包装制品使用量和提高塑料垃圾资源化水平的重要手段。

1.4.1是向生产塑料包装制品和一次性快餐盒的企业征收处置费。生产制作塑料包装制品及一次性快餐盒的企业必须对环境负责,承担产品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责任。根据国家“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造成污染危害的企业应按照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缴纳一定额度的治理资金,用以支付遗弃在环境中的塑料包装制品及一次性快餐盒在后期处置中的费用。

1.4.2是向销售和使用塑料包装制品及一次性快餐盒的单位、业户收取处置费。通过适当收取处置费,不但可以为塑料垃圾的回收利用筹集资金,而且还会控制塑料包装制品及一次性快餐盒的使用量,还可以充分发挥经济杠杆在商品流通领域调整物品包装、使用结构的积极作用。

1.4.3是向城市居民征收垃圾处置费。从一定意义上讲,城市居民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和最终贡献者。为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垃圾尤其是白色污染问题,应加快制定征收居民生活垃圾处置费的步伐,进而从征收的垃圾处置费划出必要资金以解决塑料垃圾的回收利用问题,加速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进程。

1.4.4是向使用农膜、大棚膜的农民征收垃圾处置费。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农民把用过的农膜、大棚膜随意丢在田间空处,不做任何处理。这些废弃塑料遇风后(尤其是农膜)到处漂移,散落各处,危害动物安全,影响农业生产。研制开发符合环保要求的各种塑料包装替代产品,使其尽快走进市场,这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根本途径。

2.技术方面

治理“白色污染”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应采取积极对策,运用行政、科技、经济手段综合治理。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一次性塑料废弃物是很难收集的,如堆肥袋、垃圾袋、超市和早市用的轻型塑料包装袋等,或即使强制收集,经济效益差甚至无效益的如中餐餐具、地膜等,这些领域采用可降解塑料就比较适宜。推荐采用可降解塑料被认为是最佳选择,在短期内可降解碎裂成无害化碎片,从而达到塑料垃圾减容、减量、减轻或抑制环境污染的目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可以完全降解回归自然。

参考文献

(1)王军祥浅谈大庆市生活垃圾现状及治理对策黑龙江环境通报1998.4.

(2)马兴元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综合利用技术环境保护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