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物防治的主要方法十篇生物防治的主要方法十篇

生物防治的主要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0:11

生物防治的主要方法篇1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思考意见

0.引言

近年来,我国林业在科学运用化学、物理、营林等传统防治技术的同时,对重大和疑难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开展了深入的科学研究,并且不断开发、利用生物、仿生等新技术和新药剂,进一步丰富、完善了防治技术和方法。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经济发展和全球贸易一体化进程加快等原因,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灾害进入高发期,并扩散迅猛,形势异常严峻。本文就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谈几点思考意见。

1.影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原因

1.1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些地方政府和林业部门对林业有害生物严重危害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责任不落实。

1.2机构队伍不健全

一些地方防治检疫机构仍未设立,一些地方原有的防治检疫机构被合并或撤销,致使防治工作很难开展。

1.3基础设施落后

应急防治设施建设和物资储备基本处于空白。全国90%的防治器械为人工背负式设备,大部分地、县没有配备专门的检疫执法和防治作业交通工具,65%的县没有配置必备的检疫检验器具;飞机防治等现代化防治技术手段应用比例不高。防治能力相当薄弱。

1.4科技支撑不足

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森保专业技术人员不足50%。科研成果推广率仅为30%-35%。一些重大、危险性有害生物因缺乏防治技术支撑,防治效果不佳,效率不高。

1.5防治经费缺口大

虽然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经费不断增加,但缺口依然很大。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经费每年约需40多亿元,而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十分之一。基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部门开展日常工作的经费严重不足,据统计,全国县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站年均工作经费平均不足1万元,部级中心测报点的专项经费仅是实际需要的30%。

1.6体制机制不完善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原有的防治体制与之不相适应。区域间的联防联治联检机制、社会化防治机制、防治资金投入机制等也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2.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常用方法

2.1综合治理

从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易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农业的、化学的、生物的、物理的方法,以及其它有效的生态学手段,把病虫控制在不足危害的水平,以达到保证人畜健康和增加生产的目的。

2.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就是以一种生物控制另一种生物。其主要方式有:一是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如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用七星瓢虫和草蛉防治蚜虫等;二是利用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侵染害虫,致使害虫死亡,如生产上大量应用的苏云金杆菌、核多角体病毒;三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防治林木病虫,如广泛使用的制剂有多抗霉素,井岗霉素、阿维菌素等。

2.3物理机械防治

物理机械防治是指用物理或机械的方法消除虫(鼠)害的一种防治方法,内容包括:(1)捕杀:如剪虫瘿、摘砸卵块、铗鼠等。(2)阻隔:如捆毒绳、上胶环、扎塑料布等阻隔害虫上、下树。(3)诱杀:包括潜所诱杀、食物诱杀、灯光诱杀、性信息素诱杀和颜杀等几种方法。潜所诱杀:就是利用某些害虫越冬或日间隐藏的习性,人为地制造适于害虫栖息的环境或场所,诱使害虫集聚后集中消灭。如苗圃管理过程中经常利用树叶和菜叶设置潜所诱引地老虎等幼虫,在树干基部束扎稻草或麦杆诱引美国白蛾和松毛虫等蛾类幼虫,在害虫越冬或化蛹时集中杀灭。食物诱杀:将食物做成诱饵或毒饵,如在苗圃地中用糖醋液诱杀地老虎等夜蛾类成虫,在林内用饵木诱引小蠹虫,在竹林内放置加药的尿液诱杀竹蝗等。灯光诱杀:用黑光灯、碘钨灯、篝火和高压灭虫电网等诱杀各类害虫的成虫。性信息素诱杀: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中加入农药进行诱杀,已经开发成功并进行商业化生产的性诱剂有云杉八齿小蠹、舞毒蛾、白杨透翅蛾、美国白蛾、松毛虫和日本松干蚧等害虫的性引诱剂。颜杀:利用某些昆虫的视觉趋性制作不同颜色的胶板,粘附并杀灭害虫。很多鳞翅目昆虫都有趋向黄色的习性,故可以在林中设置黄色胶纸板诱捕刚羽化的落叶松球果花蝇成虫等。高温处理:利用高温杀死害虫或病原菌。例如:用高频电波杀灭害虫、用热水浸种消灭某些种实象甲和病原菌、用火烧落叶防治落叶松落叶病等。放射性元素处理和其它新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应用放射能直接杀死害虫或者降低害虫的繁殖能力,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例如:利用同位素或射线处理害虫、微波杀虫和紫外线灭菌等。

2.4化学防治

应用有毒的化学物质(总称化学农药)来消灭病虫害的方法。化学防治具有效率高、见效快、受地域和季节的限制小等优点,但化学农药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植物药害和人畜中毒,污染环境。

3.加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3.1加快防治体系建设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和应急反应机制,增强防治能力。全面强化宣传工作和法规教育,加快实用技术和法律普及,提高全社会森防意识。根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形势需要,大力培植防治市场,发展专业化防治组织和队伍,促进社会化服务健康发展。

3.2加快自御能力建设

从森林经营理念出发,大力推进综合性营林措施,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全过程,发展生态林业,提高林分健康水平。在采种、育苗、造林、抚育、采伐等各个环节都要增加林业有害生物预防措施,实行规范化管理,增强林分自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走出一条林业生产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协调发展的路子。

3.3加快防治机制建设

按森林分类经营改革的思路,建立公益林有害生物的预防和重大危险性病虫的治理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商品林有害生物的防治以经营者投入为主、各级政府补贴为辅的投入机制,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纳入旗乡两级政府防灾减灾计划,对以油松为代表的生态效益为主的公益林有害生物,走政府主导型防治之路,实行联防联治;对以杨树为代表的经济效益为主的商品林有害生物,走市场主导型防治之路,实行群防群治。

3.4加快防治工作现代化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发达地区已广泛应用飞机和车载喷雾机等各种新型防治机械,不仅提高了防治效率,而且还降低了防治成本,增强了防治效果。因此,按着现代林业建设的要求,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上,要加快实现机械化、现代化,对松毛虫以飞机防治为主,其他措施为辅;对青杨天牛以车载喷雾器防治为主,其他措施为辅;对山杏天幕毛虫以人工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同时,要加强对防治新技术、新方法的引研推广工作,走无公害的绿色防治之路,依靠科技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

生物防治的主要方法篇2

关键词:绿化 林业 有害生物 防治技术

国家林业局根据中央林业决定和新时期林业工作总体部署,重新确定了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贯彻好这个指导思想,核心是落实“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预防为主”,就是要克服急功近利思想和短期行为,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纳入到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加强测报、检疫、生物防治等预防性工作,实现由重除治向重预防的战略性转移;“科学防控”,就是要准确把握有害生物发生发展和有效防控的规律。

一、现行绿化树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应从保护林业资源的角度出发,对有林地区发生的重大或常发性病虫害,通过采取生物、生态或化学等各种措施。控制灾情并减少灾害引起的损失,为林业的可持续经营提供条件。对有林地区可能发生的有害生物灾害,通过检疫和监测等手段,避免灾情的扩散。

1.抗性育种

选育和利用抗性品种是防治林业病虫害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抗性品种的防病虫效能很高,通过推广抗性品种,可以代替或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大量节省林问防治费用。因此,选育和栽种抗性品种不仅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避免或减轻冈使用农药而造成的残毒和污染问题。

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也是当前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积极倡导的有效措施。从理论上讲,生物防治应能发挥很大的作用。然而已有的生物防治研究大多限于一种天敌对一种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研究,而对生态系统的研究还很薄弱,尤其对天敌在林间建立种群而产生稳定持久的防治效果,又不产生负面作用的成功经验还很缺乏。

3.生态防治

生态防治这一概念,其边界虽然模糊,但其核心则是明确的。除去那些直接作用于寄主、有害生物或寄主一有害生物相互关系的防治措施外,凡通过树木的生态环境,间接的影响寄主一有害生物相互作用,从而抑制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均可包含于生态防治之中。从造林设计、种植制度到栽培管理,都可影响有害生物发生,影响的广泛和深远有时会超出事先的估计。生态防治虽然没有污染环境的弊病,但需解决与丰产栽培可能产生的矛盾。这就需要以森林生态系统为整体对象,持续进行系统监测,加强有害生物生态学的研究。

4.化学防治

在有害生物持续治理中,化学防治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在低毒高效、系统免疫、抗药性机理和对策,以及对有益生物安全的农药新品种和施用措施等方面的研究,都会对有害生物持续治理大有贡献。此外,通过检疫可防止危险性病虫的异地传播。通过测报,便于掌握防治的有利时机,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十六字”方针,是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预防为主”是总要求,“科学防控”和“依法治理”是手段,“促进健康”是目标。要做好新时期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必须要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新的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在思想上真正树立起预防为主的思想,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实现防治工作重心的战略性转移,使防治工作走向可持续控灾之路。应当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经过全省森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全省林业系统乃至全国也是有位置的。但面对新时期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当前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有些地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重视不够,领导不力;林业部门内部相互协调配合不够,没有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纳入到林业生产全过程;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基础建设比较薄弱,技术手段比较落后;队伍整体素质还不高,人才问题日渐突出等。必须下力量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以更高的起点,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全面做好新时期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第一,切实转变观念,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预防为主是新时期防治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实践证明,事后除治不如事中救治,事中救治不如事前控制。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真正把工作重心由重除治向重预防转移,切实把预防工作放在首位。第二,加强监测预报,搞好预警体系建设。加强监测预报工作是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贯彻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必然要求,也是遏制林业有害生物高发态势,实现主动控灾的迫切需要。要充分利用今年国家启动预防工程带来的新机遇,切实抓好监测预报这一基础性工作。要搞好全省的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坚持高起点起步,高标准要求,高水平运行,夯实基础,讲求实效。要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实行机制创新,做到专群结合、全面监测,不断提高监测预报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时效性,为领导的决策和生产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第三,加强检疫执法,推进依法治理。新的防治工作方针把“依法治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其中,这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上的具体体现。植物检疫是做好有害生物防范工作的关键,要充分利用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力,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检疫和行政许可事项的执法工作。要强化苗木检疫,不经检疫的苗木不准出圃,不准用于造林,确保苗木质量,提高造林成活率。要做好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防范,特别是要严防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入侵,当前要重点做好对松材线虫病、红脂大小蠹等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监控和防范。

参考文献

[1]王文权著.辽宁林业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1.

[2]蒋星华.金华市松材线虫病风险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8(01).

生物防治的主要方法篇3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切实保护林业建设成果,保障林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现就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1.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地方各级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力度加大、开展有序、成绩突出。主要表现在目标管理责任制全面推行,防治工作环境日益优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控灾减灾能力不断加强。通过实施重点病虫害治理工程,局部减灾效果明显,通过加强监测预报和强化检疫执法,灾害预警能力有较大提高,遏制了有害生物传播蔓延。

2.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形势依然严峻。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速度的加快和国际间贸易往来的增多,林业有害生物入侵、扩散、成灾的压力不断增加。新的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频繁,威胁加剧;已入侵的松材线虫病等危险性有害生物正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由非林区和一般林区向重点林区和重要风景名胜区蔓延;森林鼠(兔)害在西北和东北地区危害猖獗,对新造林地构成严重威胁;有害植物在西部地区扩展迅速,严重影响林木生长、更新和生物多样性;经济林、天然次生林、灌木林和荒漠植被有害生物问题日渐突出,逐步由次要矛盾转为主要矛盾。与此不相适应的是:防治技术手段落后、信息滞后、依法防治意识淡薄、防治机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防治机制不适应新形势发展需求等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仍十分严峻。

3.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是有效遏制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严重趋势的迫切需要,是保护生态建设成果,推进林业持续协调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减轻灾害损失,保护农民利益,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护国家利益,促进对外贸易,提高国际地位的战略措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是林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林业重点工程的深入实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在林业工作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作用更加突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对此必须充分认识并予以高度重视。

二、进一步明确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奋斗目标

4.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新时期林业发展大局,推行森林健康。全面加强有害生物预防和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继续加强重要有害生物重点治理,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大力推进无公害防治,积极实施专群结合,联防联治,标本兼治,坚决遏制林业有害生物高发势头,促进林业建设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5.基本方针。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

6.奋斗目标。大力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应急反应体系和防治法规体系建设,实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信息化,使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大幅度下降,危险性有害生物扩散蔓延趋势得到较大缓解,扭转林业有害生物严重发生的局面,促进森林健康成长。在全国森林面积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到2010年,成灾率控制在4.5‰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80%以上,灾害测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

三、全面加强预防,促进防治工作由治标向治本的根本转变

7.培育健康森林,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纳入林业建设的全过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必须坚持推行森林健康理念,以培育和恢复健康森林为目标,促进形成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造林设计方案中必须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同时逐步将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指标纳入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要重视推广应用乡土树种,加强对现有纯林、低产林的改造,提高林分质量。要大力开展封山育林,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及时清理受有害生物严重侵染的林木、火烧迹地过火林木,增强森林生态系统自身的抗逆能力。

8.以防范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为重点,加强检验检疫。要建立外来林业有害生物风险评估体系,开展风险分析。严格引种审批,强化引进林木种苗检疫隔离试种和检疫监管,严防外来有害生物的传入。各地要根据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及时划定疫区,加强检疫管理,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要进一步加强产地检疫工作,从种苗产地检疫向木(竹)材及其制品产地检疫拓展。要坚持实行检疫要求制度,规范调运检疫程序,全面推行《植物检疫证书》的计算机签发和网络传送。要加强复检工作,重点是木质包装材料的复检,并经常开展检疫执法检查。要建立和完善远程诊断系统,不断提高检疫检验能力和水平。

9.全力抓好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工作。要按照监测全面、预测准确、预报及时的要求,在完善常规调查技术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利用化学信息、遥感和生物技术等手段开展监测和调查,形成有害生物立体监测预警体系,不断提高监测预报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时效性。要扩大监测覆盖面,逐步把天然次生林、灌木林、荒漠植被及有害植物纳入监测范围。要充分发挥部级中心测报点的骨干带头作用,进一步健全国家、省、地、县四级测报网络。地方各级监测预报机构,特别是县级机构要针对生产实际,做好有害生物的预报、通报、警报,积极发挥基层护林队伍在有害生物监测工作中的作用,引导公众参与有害生物监测和举报,建立和完善有奖举报等激励机制。

10.建立突发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事件应急机制。各地要根据《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处置办法》,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要及时、准确、科学地对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做出预警,做好单项应急预案。要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物资储备,在组织上、技术上、资金上、物质上做好应急准备。突发事件发生后,按程序启动预案,按照属地管理、以地方政府为主的原则,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部署、分级联动、各负其责、协同作战。要加强应急防控人员队伍建设、技术培训和实战演练,保障应急反应机制的正常、高效运转。

四、实行科学防控,提高重要林业有害生物治理成效

11.坚持开展重要林业有害生物重点治理。要以林业重点工程为主战场,继续对跨区域发生、危害严重的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实施联防联治和重点治理。其别是要根据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和重视灌木林、荒漠植被有害生物的防治以及鼠(兔)害和有害植物的防治。各地要加强对治理区的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实施全过程管理,建立防治工作绩效考核制,提高治理成效。在实施治理过程中,要逐步推行专业队承包除治,探索实行招投标制和施工监理制。

12.大力推行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要鼓励和引导各地采取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措施。以食叶类害虫防治为突破口,在重点治理区,食叶类害虫生物防治率要达到80%以上,无公害防治率达到100%。对其他类有害生物,也要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使生物防治率达到60%以上,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0%以上。要严格防治措施的监管,确保生态安全和森林食品安全。同时,各地要加快生物防治制剂标准的制定工作,研究无公害防治措施的标准和建立效果评价体系,将无公害防治指标纳入森林认证体系,促进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工作的发展。

13.实行分类指导,落实防治责任制。根据森林分类经营和产权制度改革的要求,要逐步建立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预防和治理主要由政府负责,商品林的有害生物预防和治理主要由经营者负责的责任制度,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投入机制。已纳入重点公益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范畴的林分,要按照重点公益林和天保林森林经营的标准,切实落实防治责任制和防治经费,不断提高林分质量,确保森林功能的有效发挥。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对个体造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技术服务和指导,有条件的应当专门举办防治技术培训班,提高个体造林有害生物防治的能力。

五、深化体制改革,促进机制创新

14.深化防治机构的改革。各地要高度重视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机构建设,落实人员和工作经费。各级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机构要加快职能转变,把工作重点放在贯彻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研究制定发展规划上,依法加强行业管理和提供服务。

15.完善联防联治机制。毗邻行政地区要针对同种或同类的有害生物,建立联防联治组织,开展协同防治。要坚持毗邻地区情况通报、边界插花地带属地防治和联合检查制度,及时沟通情况,协调解决防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6.积极推进除治机制创新。各地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建立新的除治机制,引导、鼓励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组织或个人成立除治公司、专业队、树木医院,或以专业户的形式开展除治和咨询服务,并对相关非公有制组织予以技术支持和防治补助。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政策研究和引导,规范管理,逐步建立起多种所有制组织共同参与,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灵活高效的新型除治机制。

17.建立奖励和重大责任事故追究通报制

度。对预防工作搞得好,连续多年没有发生严重的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情的单位和在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实行奖励;对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检疫、除治工作中因工作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相应责任,并予以通报。同时,还要建立起重大责任事故举报制度,接受全社会监督。

六、强化保障措施,确保防治工作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18.进一步加强防治工作的领导。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领导,把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进一步明确防治责任,继续实行防治目标管理责任制。从2005年起,要全面实行“双线目标管理责任制”,把“成灾率”纳入各级地方政府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把“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和“种苗产地检疫率”纳入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目标考核,并建立新的目标管理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

19.加大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要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组织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宏观战略及防控技术研究,着力解决监测预报、快速检疫检验、天敌繁育、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综合防治等技术难题。要加强无公害防治制剂的研究工作,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加强现有技术的组装配套,提高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要积极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林业发达国家在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方面的先进理念和经验,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先进技术。

生物防治的主要方法篇4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林业局和省森防站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工作,紧紧围绕现代林业建设大局,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防治方针,以椰心叶甲、桉树病虫害防治工作为重点,全面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测报、检疫执法和防治减灾等工作,我市椰心叶甲疫情已逐步得到了有效控制,全市无松材线虫病疫情的发生,较好地完成省林业局下达我市的目标管理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现将全年目标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四率”指标完成情况

2009年,我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四率”指标完成情况为:成灾率控制在4.8‰以下;无公害防治率94.5%;测报准确率94.5%;种苗产地检疫率100%,均达到了省林业局下达的目标管理的要求,即成灾率控制在5‰以下;无公害防治率85%以上;测报准确率85%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85%以上。

(一)成灾率

今年我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36826亩,其中轻度发生面积11838亩,中度发生面积16120万亩,重度发生面积8868万亩。病害5434亩,虫害30608亩。成灾面积8868亩,现有林地面积185.36万亩,成灾率为4.78‰。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和发生面积为:

1、椰心叶甲:全市已有22个镇、国营农场均有发生,全市染虫株数9.4万株,累计发生面积7189亩,全年均发生生,但危害较轻。

2、桉树枝瘿姬小蜂:全市各镇均有分布,其中重度发生分布区域主要在海头、排浦、马井、东成等镇。经对上述几个重点发生镇的调查,发生危害面积约为1.8万亩,其中重度发生面积为5500亩,中度发生面积4000亩,轻度发生面积8500亩。

3、桉树焦枯病:发生面积15957,其中重度发生面积为2148亩。主要发生于那大、南丰、兰洋、东成、龙山、排浦、和庆等镇和农场,发生时间主要在8-10月份。

4、木麻黄象甲:发生面积900亩,其中重度发生面积为250亩。主要发生排浦等镇,是今年在木麻黄幼苗新发生的害虫,主要发生在10月份。

5、螺旋粉虱:发生面积1560亩,主要发生在那大、两院一带,是今年新发生的外来有害生物,9-12月份发生严重。

6、荔枝蝽象:发生面积1500亩,主要发生兰洋、南丰、和庆镇,全年均有发生。

(二)无公害防治率

今年该市仍采取多种方法对林业有害生物实施防治,降低化学防治面积,防治面积23100亩,其中病害3987亩,虫害19113

亩。化学防治1261亩,人工防治3360亩,生物防治9389亩,仿生制剂2911亩,其它6179亩,全年无公害防治21839亩,无公害防治率94.5%。具体防治情况为:椰心叶甲防治面积7189亩,以释放寄生蜂及挂椰甲清药包等生物防治为主,全年释放姬小蜂1337.735万头,啮小蜂763.598万头,挂药包防治2万株;桉树枝瘿姬小蜂防治面积11120亩,主要采取改种抗虫品种及人工修枝为主;桉树焦枯病防治面积15957亩,主要以加强抚育管理及喷无公害农药防治为主;木麻黄象甲防治面积900亩,主要以人工防治为主;螺旋粉虱防治面积1560亩,主要采取化学防治;荔枝蝽象防治面积1500亩,主要采取人工捕捉为。

(三)测报准确率

2009年初,我们通过本市2008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及调查,结合2009的气候特点,预计全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为4亩,截止2009年12月份实际发生面积为36826亩,测报准确率达到91.8%。

(四)种苗产地检疫率

全市共有8个苗圃场,育苗面积850亩,育苗468.4万株,实施产地检疫面积850亩,苗木产地检疫率100%,在全面检疫中发现有本省补充检疫对象桉树枝瘿姬小蜂疫情的有4个,发生面积25亩,已下达通知责令要求全部清除销毁处理。

二、主要工作做法及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我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将林业有害生物“四率”指标纳入森林资源保护责任状,作为政府对各镇及有关部门工作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市农委也十分重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工作,也将此项工作纳入森林资源保护责任状,与基层林业站签订责任状,将指标层层分解和落实。为切实完成目标管理任务,农委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把目标管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年初有部署,会上有传达,过程有指导、监督,并要求市森林植物检疫站及木材检查站等下属单位加强领导,切实抓防治、检疫、全普查监测及疫情报告等具体工作。市检疫站充分发挥和行使职能作用,认真抓好目标管理的各项日常管理工作。由于领导重视,部署得力,层层抓落实,确保了目标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二)多方筹集资金,确保防治目标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落实经费是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2009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一是市政府给予防治经费5万元;二是省林业局给予了大力支持,投入了对道路、景观等公共场所的挂药包防治所需的经费

、寄生蜂生产、检疫检验实验室及东成检疫检查站等基础建设经费;三是市农委也从公益林保护资金中投入部分监测经费,市检疫站从每年检疫收费中全部用于防治、检疫、监测等工作;四是我市按照“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积极引导经营管理者投入经费进行防治。通过多方筹集资金,从而确保防治目标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扎实做好防治技术服务,遏制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和蔓延

为保护了我市的生态环境,减少经济损失。我市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措施:一是制定预案,科学防控。为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科学防治,2009年,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儋州市松材线虫病防控预案》(儋府办[2009]168号),为全市的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做出了科学的防控部署。为保护椰林景观,防止椰心叶甲疫情扩散和严重危害,更好地迎接2009年11月海南欢乐节主会场在儋州的举办,我市根据椰心叶甲疫情发生现状,制定了《儋州市2009年椰心叶甲防治工作方案》,明确了以生物防治技术为主的目标、任务及措施;二是推进依法防治,进一步落实《限期除治通知书》制度。为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除治工作的管理,对一些发生林业有害生物的单位或个人,实行限期防治通知书制度,提出防治方法,要求限期除治,防止林业有害生物的扩散蔓延;三是深入林区,开展防治技术服务,向群众传授防治技术,提高群众防治意识。一年来,市检疫站领导、技术员下基层搞防治服务136天次,接受群众电话或来访咨询防治技术达216次,并编印桉树焦枯病、桉树枝瘿姬小蜂等病虫害防治技术资料1300余份向林农发放,并无偿提供虫线清等农药11箱;四是组织专业防治队伍开展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成效。为确保椰心叶甲防治效果,我市在那大城区、西线高速公路、洋浦公路、兰洋公路等道路景观组织专业队伍开展挂药包防治工作;五是科技支撑,实施生物防治为主。我市充分利用自身能生产天敌寄生蜂的优势,对发生椰心叶甲疫情的农村及基地等全面采取以释放寄生蜂为主的生物防治措施,确保了椰心叶甲疫情的持续控制。

生物防治的主要方法篇5

关键词:生物防治;烟草病虫害;应用发展

中图分类号:S435.72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1132034

烟草行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其发展状态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烟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一直是烟草行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将生物防治技术应用于烟草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同时加深了对生物防治在烟草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提高了烟草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质量与水平,促进了我国烟草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生物防治概述

简单的说,生物防治就是通过对有益的生物加以利用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的方法,从而实现对植物病虫害的防治[1]。现阶段,我国使用的生物防治主要包括微生物的防治、寄生性天敌的防治和捕食性天敌的防治。利用微生物防治,是生物防治的重点之一,所谓微生物防治指的是利用细菌、真菌、病毒等一些常见的微生物对植物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而寄生性天敌的防治主要指的是对寄生蜂和寄生蝇的利用,常见的寄生蜂种类有:赤眼蜂、肿腿蜂、花角蚜小蜂等。捕食性天敌防治是指利用以虫和鼠为食的脊椎性动物为主要的防治动物,这类动物主要有啄木鸟、山雀、灰喜鹊等鸟类,还有螳螂、瓢虫等昆虫类动物[2]。

2生物防治在烟草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在对烟草病虫害进行防治时,一改以往传统的防治方法,将生物防治技术应用到烟草病虫害的防治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提高了我国烟草行业的生产量,促进了烟草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现阶段,我国在烟草病虫害防治中应用的生物防治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天敌性生物的利用

利用自然天敌生物对烟草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是防治工作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对自然天敌的保护和利用主要包括对天敌的保护、天敌的繁殖和放养以及输送引导外地的有效天敌等[3]。

通过对烟草生产者进行引导,帮助他们通过使用一些效率高、毒素低、残留少的杀虫剂的施工达到保护天敌的目的。此类的杀虫剂主要包括:莫比朗、吡虫啉、抗蚜威防治烟蚜等,而利用这些杀虫剂可以有效的杀死烟青虫、斜纹夜蛾等害虫,从而保证烟草植物的健康生长。另外,可以根据烟草病虫害的自身特点,对杀虫剂的施药时间、施药方式、施药剂量等进行合理的调节,保证杀虫剂的有效性,从而将对烟草植物有害的昆虫消灭,为烟草植物创建良好的生长环境。

通过对天敌的繁殖来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对天敌的繁殖主要是对寄生蜂的繁殖与放养。利用寄生蜂可以有效的防治烟青虫等害虫,从而提高烟草植物的产量,减少烟草植物的生病几率,促进我国烟草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使天敌与害虫的数量可以趋衡,需要利用输引外地天敌的方法将新的天敌引入到烟草病虫害的防治中,从而实现对害虫的控制。

2.2微生物防治的利用

对微生物防治的利用是生物防治的主要手段之一,利用微生物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通过传播、扩散昆虫病原的微生物,是害虫感染流行性疾病,从而实现对害虫的防治[4]。现阶段我国烟草行业使用的昆虫病原微生物真菌主要有:虫霉、玫烟色拟青霉、蚜虫疫霉等。另外,微生物的代谢物对害虫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利用微生物的代谢物我国的专家学者已经研制出例如:杀蝶素、阿维菌素、南昌霉素等一些能够有效防治害虫的杀虫菌素,为我国烟草病虫害的防治做出了巨大贡献。

拮抗微生物的使用是进行烟草病虫害防治的又一主要微生物防治方式。因为拮抗微生物与各类植物的关系密切,可以在植物体内存活并且繁殖,从而实现对植物病虫害的控制。目前所使用的拮抗微生物主要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等,它们的使用可以有效的防治植物的黑胫病、赤星病等。

2.3烟草诱导抗性的利用

利用烟草的诱导抗性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是生物防治的又一表现形式。植物的诱导抗性也被称之为人工免疫、交叉保护等,因为植物的诱导抗性指的是当植物受到外界因素的侵犯时自身产生的一种抵抗性,属于一种自我保护能力,所以植物的诱导抗性具有系统性、持久性和非专业性的特点,它可以有效的提高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安全性,已经成为我国烟草病虫害防治的必不可少的一项手段。

2.4植物源农药的利用

利用植物源农药进行烟草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通过以毒杀、干扰、麻醉的方式,阻碍害虫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行为活动,从而实现对烟草病虫害的防治[5]。另外,由于植物源农药的生产材料来自于大自然,利于降解,残留物质少,不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影响,同时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生产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植物源农药被广泛应用于烟草行业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

随着植物源农药的广泛使用,人们也逐渐加深对其的研究力度,接连研制出许多植物杀虫剂的新成果,例如我国的专家学者利用海棠、苦参、百部、鱼藤等药剂研制出的混合液具有很好的消灭蚜虫的效果,而利用苦皮素乳油制作而成的植物源r药对防治烟青虫具有明显效果。植物源农药的进一步发展,为我国烟草行业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提高了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水平与质量,从而促进了我国烟草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3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阶段生物防治在烟草病虫害的防治中取得了有效的成果,促进了烟草行业的发展,但是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一些存在于生物防治中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缺少政府的支持

现阶段,对于生物防治技术在烟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的应用因为缺少政府的支持而无法进行大面积的推广[6]。因为生物防治需要有雄厚的资金作为支持,个人或企业根本无法承担这样庞大的资金支出,因此只能依靠政府,所以我国政府应该加强对生物防治的扶持力度,加大对其的资金支持,帮助生物防治的进一步推广。

3.2缺少环保意识

目前,大部分烟草生产者在应用生物防治进行烟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时,没有考虑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只是一味的急于求成,将大量的农药用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造成害虫天敌的数量逐渐减少,反而影响了病虫害防治的质量与效果。

3.3缺乏配套技术研究

生物防治在烟草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还需要有相应对配套技术作为辅助,但是现阶段我国对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原理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对其配套技术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而且使用的药剂品种单一、工艺落后,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最后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3.4生物防治专业人才的缺乏

生物防治技术在我国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致力于此行业的人才原本就非常稀少,更不用提及“优秀人才”。一些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没有具体的防治经验,而一些传统人员的技术手段又无法与目前的技术形式相结合。二者的冲突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性,想要找到理论与实践并存的优秀生物防治人才难上加难。

4生物防治的应对策略

4.1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政府应该积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制定一系列利于生物防治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大对生物农药的研究力度和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生物农药的科研、生产、销售、使用的体系,给予生物防治政策和资金上的双重支持,从而促进生物防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7]。政府应该加大对生物防治的宣传力度,帮助烟草种植者树立生物防治的意识,了解生物防治的重要性与作用,从而在日后的烟草种植中加大对生物防治的使用,提高烟草生产量,促进烟草行业的发展。

4.2重视对环境的影响

在生物防治的过程中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就要求烟草行业的工作者应该全面了解生物农药的作用与不足之处,合理的利用生物农药,对生物防治的结构进行优化,对农药的比重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4.3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加强对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这就要求生物技术人员应该加大科研的力度,积极研发新技术,突出研究重点,同时引导烟草种植者合理的使用生物农药,从而发挥出生物防治的最大作用[8]。

4.4大力培养“生物防治技术”的专业人才

我国要大力培养生物防治技术的专业性人才。可以让一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投入到实践生产当中,在操作演练方面多进行训练;可以将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派遣到国外进行学习,将外国的一些先进技术引入,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生物防治方法;可以定期的开展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座谈会,为彼此传授这方面的特殊经验或者是操作技巧。

5结论

生物防治在我国烟草病虫害的防治中有着至p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烟草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却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寻求对策,才能提高生物防治对烟草病虫害防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明辉,杨荣萍,曾春,等.现代生物技术在病虫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途径和前景[J].江西植保,2009(1):14-18,41.

[2]张玉玲,朱艰,杨程,等.生物防治在烟草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烟草科学,2009(4):81-85.

[3]董志坚,程道全,董顺德,等.植物源农药在烟草病虫害防治上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烟草学报,2004(4):45-50.

生物防治的主要方法篇6

关键词烟蚜;生物防治;湖南省

中图分类号S476;S43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1)22-0205-01

生物防治(biologicalcontrol)就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主要包括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或治病三大类,因其具有的发展潜力而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以利用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昆虫代表的烟草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湖南烟区烟蚜发生较重,实施生物防治,对提高湖南省烟叶的质量和促进湖南省烟草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1生物防治的由来

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很早就被人们在农业活动时发现,并利用其进行有害生物的防治。19世纪后期天敌引种的成功,以及生态学的发展,促进了这一技术的迅速发展,但20世纪中期兴起的集约化化学防治,严重地干扰了生物防治的研究和发展,直至化学农药的3R问题(Resistance―有害生物抗药性、Resurgence―有害生物再猖獗和Residue―农药残留)明显出现以后,生物防治的环保性使其再度受到重视[1]。

2生物防治原理

在自然界,各种生物通过食物链和生活环境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复杂的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其中任何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改变,均会导致不同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2]。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由于创造条件以确保作物的绝对优势,使农田生物群落大大简化,削弱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能力,常常导致直接以作物为取食寄主的有害生物暴发危害。生物防治就是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制作用,通过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输引外地天敌、繁殖释放天敌和应用生物农药防治有害生物,可以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符合自然发展的规律,从而使有害生物得到有效控制,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相融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统一性。

3湖南烟区烟蚜防治现状

3.1烟蚜的发生情况

烟蚜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蚜虫之一,可危害包括烟草在内的400多种植物,其个体小,繁殖速度快,终年繁殖,无明显的越冬滞育现象。在湖南烟区,每年3―6月(湘南湘中3―4月,湖南西北5―6月),大田烟株生产旺盛之时,正是烟蚜猖獗期。从近几年测报点调查所得数据来看,烟蚜发生高峰期,湘西龙山、凤凰2个测报点从2005―2011年百株蚜量都在2.3万头以上,湘南宁远、江华、郴州等测报点从2006―2011年百株蚜量都在2万头以上。由此可以看出,湖南省近几年烟蚜为中等发生年,但是被烟蚜大量吸食过汁液后的烟株,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直接影响烟叶的产量;同时烟蚜还传播和诱发多种烟叶病害,导致烟叶品质下降。因此,实施生物防治烟蚜,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实践无公害烟叶工程,提高烟叶安全性具有必要性。

3.2烟蚜防治现状及生物防治的必要性

湖南烟区烟蚜的防治工作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时间滞后,往往是发生危害成灾后才开始治理;二是技术低下,表现为到位率低,落实难,轻防重治,特别是湘西北地区;三是注重药剂防治而忽视农业防治及生物防治,在农药防治上也存在盲目性,不注意防治时期和防治指标,出现见虫打药、农药品种单一、注重农药的高效性、忽视安全性、单项技术的接受率和实施率低、大量存在使用管理规定之外的农药品种、禁用药剂品种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生物防治是最好的防治方法之一。首先,生物防治对人、畜安全,对环境影响极小,尤其是利用活体生物防治病、虫、草害。其次,活体生物防治对有害生物可以达到长期控制的目的,而且不易产生抗性问题。加拿大利用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云杉叶蜂,法国利用人工接种弱致病菌株控制栗疫病都收到“一劳永逸”的控制效果。再次,生物防治的自然资源丰富,易于开发。开展生物防治烟蚜研究,对生产无公害烟叶,提升烟叶品质,促进卷烟上水平,同时改善土壤生态条件,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全系统烟草的可持续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从有害生物治理和农业生产的角度看,生物防治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尚无法满足农业生产和有害生物治理的需要,表现在生物防治的作用效果慢,受气候和地域生态环境的限制,防治效果不稳定。

4烟蚜生物防治的主要方法及应用

我国烟田发现的烟草害虫天敌有140多种。其中天敌昆虫有大草蛉、异色瓢虫、食蚜蝇、七星瓢虫、草间小黑蛛等,主要捕食烟蚜、烟草粉虱、烟青虫卵、初孵幼虫、烟盲蝽等的若虫。烟蚜茧蜂、拟澳赤眼蜂等对烟蚜、烟青虫的卵和幼虫寄生。烟草害虫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蚜虫疫霉等,对烟蚜、烟青虫、斜纹夜蛾寄生。

4.1烟蚜捕食性天敌利用

烟蚜主要的捕食性天敌有草间小黑蛛、食蚜蝇、隐翅虫、广腹螳螂、瓢虫、草蛉、花蝽、华姬蝽及环斑猛猎蝽等种类[3]。其中草间小黑蛛、黄足蚁形隐翅虫与烟蚜的相关系数(下转第207页)

(上接第205页)

为0.8744和0.7497,达到极显著水平。瓢虫和草蛉属于后期的天敌种群,能对烟蚜的控制起到一定的作用。

德国Hassan等1985年报道,普通草蛉是烟蚜的主要天敌,曾利用不同的蛉蚜比在6个温室中作捕食试验,每个试验持续4~5个月。按蛉(第2龄幼虫早期)蚜比1∶5、1∶10、1∶20和1∶40释放草蛉幼虫,均取得较好的烟蚜防治效果。异色瓢虫对烟蚜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其捕食量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它们个体间干扰作用也较强,其捕食率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4.2烟蚜寄生性天敌利用

寄生烟蚜的天敌主要是食蚜异绒螨和蚜茧蜂。蚜茧蜂又分为桃瘤蚜茧蜂、烟蚜茧蜂、燕麦蚜茧蜂和翼蚜外茧蜂4种。早在1982年,Hofsvang等在温室中用蚜茧蜂作防治辣椒烟蚜的试验,烟蚜密度低时接种少量蚜茧蜂,就可以全年控制蚜害。其还是田间的优势种群,寄生率9.0%~17.7%,最高达87.3%,峰期比烟蚜滞后5~15d,呈现明显的跟随现象。利用烟蚜茧蜂防治烟蚜,应该首先考虑其在烟田早期的保护助增,在烟田前期采取措施抑制烟蚜种群数量对后期利用天敌控制烟蚜十分重要。据李明福等[4]研究发现,烟蚜茧蜂对烟蚜的防效可高达89.3%,吴兴富等[5]研究表明烟蚜茧峰对烟蚜的防效可高达93%。

5结语

我国烟叶的质量水平同美国、巴西等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中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差距是制约我国烟草农业发展和烟叶生产的因素之一[6]。病虫害的危害,导致烟叶调制和卷烟制品产量和品质的下降,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有效开展生物防治,对提高烟叶的质量和促进烟草产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6参考文献

[1]周子方,任伟,周翼衡,等.规模化应用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主要技术障碍及应对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659-9661.

[2]李晓磊,刘长明.寄主植物对烟蚜药剂敏感性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华东昆虫学报,2009,18(1):46-50.

[3]陈相,蒙祥旭,王定福,等.烟蚜天敌的利用与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0(2):117-122.

[4]李明福,张永平,王秀忠.烟蚜茧蜂繁育及对烟蚜的防治效果探索[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2):343-346.

生物防治的主要方法篇7

[关键词]羊寄生虫病有效预防综合治理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6-0179-02

一、前言

山西省忻州市的羊类养殖业分布比较广泛,各地区的宿主数量和种类的不同性,导致羊寄生虫病在每个地区的主要表现也不完全一样。宿主的不同使得对每一种寄生虫病的具体防治方法也不一样,所以认清每一种寄生虫病的原理是关键。每一种寄生虫病的治理方法都有一定的相似性,从单个寄生虫病的防治到对每种寄生虫病有组织性的整体预防,预示了羊寄生虫病程序化防治的诞生。下面结合羊类不同寄生虫病的防治来阐述和贯彻山西省忻州市羊寄生虫程序化防治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治理策略。

二、羊寄生虫病的防治

1.羊寄生虫病的综合治理

羊寄生虫病有其种类的差异性和方法的相同性,所以羊寄生虫病的防治有其综合的治理措施。羊寄生虫病的综合治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控制和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等

1.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羊寄生虫病的传染源主要有带虫动物、保虫宿主和病羊等。控制和消灭传染源主要体现在积极治疗病羊,对带虫羊进行隔离或者限制其随意走动,控制和消灭保虫宿主。具体要根据相关的羊寄生虫病资料,进行科学有效的驱虫。

1.2切断传播途径

每一种寄生虫都有其传播途径,但大致分为生物源和非生物源。对于依附在生物上的寄生虫来说,应该尽可能的避免宿主与羊的接触,控制或消灭宿主;对于不依附于生物的寄生虫来说,应该加强对羊周围环境卫生的管理,比如及时的清理病羊的排泄物,及时打扫羊的周围卫生等所有有可能传播羊寄生虫的物质。

1.3保护易感动物

对病羊进行特殊的照顾,提高其免疫力。另外对整个羊群进行药物性的防治,提高整个羊群的总体免疫力,抵御寄生虫的侵袭。

2.羊寄生虫病

羊寄生虫病按照其依附位置分为内寄生虫病和外寄生虫病。

2.1内寄生虫病

羊的内寄生虫病主要以蠕虫病和焦虫病为主。蠕虫病主要寄生羊类的肌肉、肝、肺等,此类疾病一般以积极预防为主,必要时给以必要的治疗。焦虫病是焦虫寄生在羊的血液中造成的,患畜一般在两周内死亡,要及时快速的治疗。

2.2外寄生虫病

羊的外寄生虫一般寄生在羊的表皮吸食血液或者在其鼻腔内引起羊鼻腔发炎等,此类疾病容易通过羊的外在表现显现,只需简单的区分,就可对症下药,快捷迅速的解决羊的外寄生虫病。

3.羊寄生虫病的防治

羊寄生虫的种类很多,现就最常见和难治理的两种探究具体的防治方法,其它的寄生虫病防治方法可由此得到借鉴,从而达到防治羊寄生虫病的目的。

3.1羊肝片吸虫病

此种病以绵羊最多,死亡率也最高。它会因为感染程度和羊的抵抗能力不同而表现不同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大多发生在夏末和秋季,因为羊在短时间吃掉大量的囊蚴时,羊在短时间体温升高,食欲不振,随后出现贫血现象,往往在几天内死亡。慢性因为寄生在胆管中的成虫为引起,比较常见,症状和急性症状差不多但更舒缓,一般在一月以后死亡。病羊的诊断会根据羊的不同临床症状、虫卵检查和剖检等会有不同的具体方法确定羊是否患有此病。在预防方面,一要定期的驱虫,其主要的对象是病羊和带虫者;二是及时的消灭中间宿主,其主要措施是灭螺行动;三是粪便处理,具体表现在对粪便进行统一的发酵处理等;四是选择干净卫生的饮水和饲草;五是尽量选择地势高而且干燥的地方放牧或者建设牧场。在治疗方面,合理的使用药剂,有针对性的对羊喂养,不能滥用药物,打着“不治病也可以预防”的心理,这样不仅浪费药物,有时候还会成为寄生虫蔓延的因素。

3.2棘球蚴病的防治

棘球蚴病是寄生在犬的细粒棘球蚴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羊体内引起的一种对羊危害性很大的慢性人畜共患疾病。此种病的轻度和初期都没有明显的症状,其主要的症状因寄生的部位和感染数量的不同也有明显的差别。严重时绵羊育肥不良,毛易脱落,肺部感染时有明显的咳嗽。羊的棘球蚴病不能通过外表症状确诊,可通过X光或者超声波等科技进行辅助确诊。在预防方面,一是不让犬吃病羊的内脏,从根本上防治此病;二是减少犬的饲养量,定期的驱虫和对其粪便进行无害处理;三是保持羊的饲料、饮水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四是在高发地区应引进此病的疫苗进行预防。在治疗方面,棘球蚴病并没有良好的药物能对其产生明显的作用,对于确诊以后的羊需要采用手术摘除患病部分。

3.3其他寄生虫病的防治

羊的寄生虫病因为不同所以具体的方法有差异,但大都是通过几个步骤或几个流程进行防治。我们只要掌握其中的几个特殊的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法和流程,对于其他的未知的寄生虫病也可以按照此流程,根据其实际的情况制定详细的科学防治策略。

三、结束语

我们不可能认清所有的羊类寄生虫,也不可能知道未来究竟什么寄生虫为蔓延,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对当下羊寄生虫病的防治。虽然羊寄生虫病因为繁多使其具体的治理方法变得复杂,但是林林总总还是那一套综合防治的方法。作为山西省忻州市羊类养殖户,应该做的就是弄清楚每一种羊寄生虫病的主要原因,科学的看待每一种寄生虫病,努力的学习有关羊寄生虫病的防治知识,给自己贯彻羊寄生虫病程序化的防治理念。这样以后,才能彻底的防治羊寄生虫病,使山西省忻州市的羊类养殖到达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潘家斌.黄平县牛羊寄生虫药物筛选试验[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01(9):61-62.

[2]何成基.环湖海北地区牛羊寄生虫病防治现状及对策[J].中国畜牧业,2011.90-91.

[3]菅复春,张龙现,宁长申.羊寄生虫病防控措施[J].农村养殖技术,2011.23-25.

生物防治的主要方法篇8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

0.引言

林业病虫害种类繁多,某些种类在一定条件下危害严重。病害和害虫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联系,如干部害虫松褐天牛是传播松材线虫病害的媒介昆虫。病虫害是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防治的目的就是使其在系统中处于相对平衡,以保护和发展林业资源,充分发挥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本文着重探讨一下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1.林业病虫害的诊断方法

1.1症状观察

林木得病后的不正常表现称为症状。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在寄主患病部位表面有明显的粉状物、霉状物或子实体,由细菌、病毒、线虫和真菌等微生物引起的病害在寄主上亦有斑点、丛枝、流胶、腐烂、枯萎等症状。由土壤缺乏某种元素、气候环境条件不适合等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生物性病害不出现上述症状,受害林分中的林木往往表现均匀一致的叶片边色矮小等症状。由昆虫为害的树木,其叶片上有明显的缺损,枝干有坑道、蛀孔或蛀屑,即使蚜虫、介壳虫、螨类等刺吸性口器造成的褪色、卷叶,也可籍助于手持扩大镜在树上找到虫体。

1.2林间分布判断

林间病株的分布暗示着相应的各种病因可为诊断提供分析的线索。由生物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发病初期为点片状,零星分布,健康树和病树混杂存在。由环境条件不适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在某种树上表现的症状相同,病株在林间成片发生,树木受害均匀一致。如林缘发病严重,表明邻近有病害的侵染源或虫源,因此要调查邻近的作物、树木上的病虫害。此外,必须了解林木的种源、栽培管理过程中的技术环节气候是否反常等情况,以有助于病虫害的诊断。当然,确切的诊断还必须采集标本进行室内分析,通过显微镜镜或解剖镜仔细观察,进行病原或病害名称鉴定,病原物还有进行分离培养和人工接种试验等,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

2.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手段

2.1化学防治

利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的方法。这种方法又称为植物化学保护。优点:(1)收效快,防治效果显著。它即可以在病虫发生之前作为预防措施,以避免,减少病虫的危害,有客在病虫害发生之后作为补救措施,迅速消灭病虫的危害。(2)使用方便,受地区及季节性限制小。(3)可以大面积使用便于机械化。(4)杀虫范围广,几乎所有病虫均可利用化学来防治。(5)可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远距离运输且可长期保存。化学防治又有一定缺陷:1)多种农药毒性大,有的有积累。2)容易杀伤天敌和其它有益生物。3)反复使用一种农药防治某种病虫易产生抗性。化学防治法有优点,也有缺点,要防止片面扩大其优点,又要防止片面强调缺点。总之,把化学防治与其它防治方法相互协调配合使用。同时应注意科学用药,安全用药。

2.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方法。包括:(1)利用微生物防治。常见的有应用真菌、细菌、病毒和能分泌抗生物质的抗生菌,如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真菌),苏云金杆菌各种变种制剂防治多种林业害虫(细菌),病毒粗提液防治蜀柏毒蛾、松毛虫等(病毒),5406防治苗木立枯病(放线菌)微孢子虫防治舞毒蛾等的幼虫(原生动物),泰山1号防治天牛(线虫)。(2)利用寄生性天敌防治。主要有寄生蜂和寄生蝇,最常见有赤眼蜂、寄生蝇防治松毛虫等多种害虫,肿腿蜂防治天牛,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3)利用捕食性天敌防治。这类天敌很多,主要为食虫、食鼠的脊椎动物和捕食性节肢动物两大类。鸟类有山雀、灰喜雀、啄木鸟等捕食害虫的不同虫态。鼠类天敌如黄鼬、猫头鹰、蛇等,节肢动物中捕食性天敌有瓢虫、螳螂、蚂蚁等昆虫外,还有蜘蛛和螨类。

2.3应用bt防治

bt是一种广谱性细菌杀虫剂,能防治上百种害虫,对鳞翅目害虫特别有效。并且对人畜安全,对植物无药害,不伤害天敌。目前国外生产应用bt逐年稳步增加,北美防治舞毒蛾的面积达130多万公顷,占实际防治面积的48%,东欧国家也都注重发展bt杀虫剂防治森林害虫。我国实现了产品标准化,在总体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微胶囊bt原粉和微胶囊悬浮剂两个剂型对马尾松

毛虫等10多种农林害虫都有明显杀虫效果,用药量1500-2250g/hm2情况下,毒效提高20-30%,林业部确定为重点推广成果。由于世界知识经济和环境时代的到来,生物杀虫剂取代化学杀虫剂为主的防治技术已成必然。

3.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策略

3.1构建病虫害预测体系

病虫害预测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侦察害虫发生发展的动态,并把侦察的材料结合当时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生长发育状况,正确推断害虫发生发展的趋势。预测预报是贯彻预防为主的重要措施测报的组织应当是以省、县、市林业局或乡镇为测报单位,场圃、重点村设测报点,形成群众性的测报网开展测报活动,群测群防。

3.2强化营林管理工作

营林防治就是要从生产全局、生态总体入手,首先在树种选择、适地适树、造林方式、抚育管理等方面通过选育抗虫品种,营造混交林,科学地抚育管理,从根本上提高林木自身的保护性能,为预防病虫发生打下基础。但营林防治与其他防治不能分割,既不能单纯依靠营林防治,又不能脱离营林防治,单一地依靠其他防治。大面积纯林是病虫发生蔓延的温床。封山育林,保护灌木蜜源植物,把单纯林逐步改建为混交林,单层林变复层林,疏林变密林,逐年形成树种多样、林种多样、林分类型多样的森林体系。以护为主,护、繁结合,建立保护区,完善生物群落,提高林木的保护性能是预防工作的基础。达到有虫不成灾。

3.3积极开展综合治理

化防与生防相结合,避免或减少二者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协调,互为补充是当前综合治理系统中重要一环。综合治理并不排斥化学防治,它是重要的一项急救措施但不是惟一的防治措施。一般成林逐渐建立了稳定的种群结构,利用生物潜能辅以其他措施,在特殊情况下以化防为急救措施。一般幼林、纯林也应开展多途径的生物防治,如寄生性、捕食性昆虫、微生物、益鸟的招引利用等,在必要的化防中应做到合理用药,选择对天敌无害、对害虫有效的药剂、时间和施药方法。如菊酯类农药毒笔、毒绳触杀松毛虫以及氧化乐果等涂环内吸防治松毛虫、松干蚧等,这些方法既能杀虫又能保护天敌。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人工造林面积的逐年增加,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也日益繁重。因此,我们必须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严把检疫关,在加强监测的基础上,以营林措施为主,药剂防治为辅,治理好森林病虫害,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科]

【参考文献】

[1]黄延安.林业病虫害原因及防御措施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4.

生物防治的主要方法篇9

关键词: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

近些年来,国家实施了退耕还林、三北工程等一系列林业重点工程,大幅度增加了对林业建设的投入,社会各行各业投资造林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对肇东市林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森林资源持续增加,绿化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为生态肇东、和谐肇东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是在发展林业生产过程中,也一定程度存在重造轻管和对森林病虫害重视不够、防控不力等问题,造成了森林病虫害发生种类和发生面积的相应增加,给全市林业建设造成了重大影响,对全市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保护造林绿化成果,促进肇东市林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

1提高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生态建设的主体是林业,林业也是国民经济建设重要的基础产业。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将直接导致林木生长和质量下降,甚至造成林木大面积死亡,特别是检疫性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将会对森林资源造成毁灭性危害,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有效防治林业病虫害,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质量,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所以在认识上要充分提高,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扎扎实实地做好此项工作。

2在具体防治措施上进行强化,提高防治效果

2.1加强宣传报道

按照国家林业局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要“强化舆论宣传”的要求,制定出台了《肇东市有害生物防治宣传报道方案》,对宣传报道的指导思想、任务、宣传重点、途径与形式、奖励措施、组织领导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要求全市各级森防站主要领导对此项工作要一抓到底。

2.2认真开展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要按照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市、乡两级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及时掌握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趋势和动态。要充分发挥测报站点的作用,及时对本地主要森林病虫害特别是危险性和突发性重大森林病虫害搞好调查,在查清种类、分布和危害程度的基础上,及时预测预报信息。落实森林病虫害测报人员岗位职责,明确测报工作和主测对象,加强对测报人员技术培训管理,逐步提高测报水平,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辖区内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发展趋势,为防治提供准确依据。同时,要进一步改善测报系统,完善测报方法,建立测报信息档案数据库,定期森林病虫害测报信息,努力提高测报工作的科学性、时效性和准确性。

2.3突出重点环节,科学除治

各地要根据《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照“谁经营,谁防治”的原则,落实主体责任,切实抓好森林病虫害的除治工作。对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的地区,相关职能部门要及时下达限期除治通知书,依法督促责任单位和个人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根据肇东市地理环境气候特点、森林植物种类分布状况和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实际,抓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要坚持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科学使用化学农药,大力推行生物制剂、仿生制剂等无公害防治技术,提高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比例,保证人畜安全,保护有益生物,防止环境污染,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2.4加强对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工作

各乡镇要积极采取有效办法加强防控,保护地方森林资源和林业生产安全。一是要切实加强对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引入渠道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检疫调入物品,严防将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引入我市。二是要及时收集、掌握国内外林业有害生物信息和发生动态,积极开展专项调查和普查,加强对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三是要制定本辖区《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应急实施方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发现疑似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等异常情况,要根据《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处置办法》的规定及时报告和处理;一旦确认有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要立即启动应急实施方案,采取紧急控制措施,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蔓延。

2.5加强检疫工作

森林植物检疫是控制危险性病虫害传播蔓延的有效预防性措施,各地要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条例》,规范检疫执法行为,加大检疫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逃避检疫、违规检疫等行为。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森林植物调运检疫,严防危险性病虫的传播。二是建立和完善产地检疫合格证制度,特别是林木种苗的产地检疫要有新的突破,努力把检疫对象堵截在调运之前。三是开展调运进入我市的森林植物的复检工作。将结合种苗管理和木竹加工经营市场管理,采取集中检查和平时复查相结合的措施,重点加强调入我市的种苗和木制品的复检。四是严格执行“两证”(运输证、检疫证)查验制度,不定期地组织开展检疫执法联合大检查活动,林业、农业、铁路、交通、邮政、商检等部门要加强沟通和技术交流,密切协作,共同做好检疫工作,严厉打击违反检疫规定的不法行为。

2.6加强科研和技术培训工作,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平

各乡镇要结合肇东市实际情况,加强对森林病虫害基础理论和防治应用技术的研究,重点研究主要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及生物制剂、仿生制剂和无公害防治应用技术。同时,要从规范引种管理、品种选育、林分抚育管理、营造混交林等方面加强研究,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现有纯林、低效林进行全面改造,优化林种结构,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系统自我抵御有害生物侵害的能力。要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体制,积极与有关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技术交流与合作,大力引进、推广先进实用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手段,不断提高防治水平。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防治示范等形式,帮助各林业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掌握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果和水平。

3加强领导,推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事关林业生产安全,关系到林业事业的成败和生态建设大局。各乡镇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组织机构建设,实施人才战略,把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上来,确保此工作顺利开展。二是要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资金投入,提高防治能力。要明确防治的责任制度,解决好森林病虫害防治问题。三是要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分解目标任务,逐级落实防治责任,提高防治效果,确保肇东市林业生产和生态安全。

作者:孙涛单位:肇东市林业局

参考文献

[1]王建国.林业病虫害的防治[J].北京农业,2015(6).

生物防治的主要方法篇10

总所周知,化学农药对植物、蔬菜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许多种化学农药严重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群健康,在某种程度上给人类的身体健康以及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为了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的发展,近几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生物防治技术的重要性。生物防治是一种通过根据生态关系,以生物之间的习性和联系为特点,将一种或一类生物来控制或抑制另一种或者另一类有害生物的防治手段。生物防治技术由于具有无毒、无害、不产生抗药性、防治效率高等特点,在植物养护和蔬菜种植中的到了广泛的使用。

生物防治具有广义上的概念和狭义的概念,广义上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态关系链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所有方法和技术手段,它把在植物、蔬菜养护种植中用来抑制有害生物的动植物统一理解生物防治的主体。例如,在植物防害性、昆虫的不育性、抗生素的利用性等等,都是一种生物防治的方法。狭义的生物防治,也是我们在生产防护中常用的生态防治手段,如,利用生态链关系利用天敌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利用植物对病虫害的抵抗性进行防治的方法以及常见的菌类生物对虫害的防治等等。

二、生物防治的手段

1.通过生态关系利用有害生物的天敌进行防治

利用生态关系链通过有害生物的天敌对病虫害进行防治,这种防治方法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生态防治手段。根据生态关系,任何一种害虫都有其对应的天敌。在植物养护和蔬菜种植中,我们可以通过害虫的天敌,有效的控制害虫的大量繁殖。常见的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种:猎杀性天敌生物防治,例如:蜘蛛、步行虫、青蛙(蟾蜍)、食蚊鱼、益鸟等;第二种寄生性生物防治,例如,甲寄蝇(Ceromasiasphenophori)、马来亚寄蝇(ptychomyiaremota)等,第三种:微生物病原体生物防治,例如,木霉菌、白僵菌、昆虫病毒等。

总之,利用有益生物对害虫的生长和繁殖进行防治和控制就是天敌生物防治手段,这种方法可以简单理解为:益虫吃虫、以虫治虫。例如,在对种作物或者蔬菜的养殖过程中,为了有效的控制鼠害,我们可以采用散养猫头鹰、黄鼬的方法,通过利用鼠类的天敌,对鼠类进行有效的捕食。在稻谷种植过程中,为了防治蝗灾,我们可以采用螳螂、灰喜鹊、山雀等益鸟,这些益虫可以对蝗虫进行捕食,降低蝗虫的数量,这些通过生态关系利用有害生物的天敌进行防治的手段,可以完全脱离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使农作物、蔬菜实现绿色无公害的效果。

在利用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时,要注意保护益虫(害虫的天敌)的生活环境,改善益虫生存的条件,为了提高益虫捕食的能力,有关种植部门要定期给益虫提供补充性的营养。此外,在生物防治与药物防治混合使用的过程中,切记在对作物进行药物的撒播过程中,要选择对益虫(害虫的天敌)无任何伤害或伤害性较小的农药,如,利用生物制剂、利用植物杀虫剂等,都不会对益虫(害虫的天敌)产生杀伤性,同时也很难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对人类身体和生态环境产生的危害性和污染性较小。

2.寄生性生物对作物或者植物进行生物防治

在植物养护及作物种植过程中,采用寄生性生物对其进行生物防治,是目前生物防治技术新型的手段之一。常见的方法有通过培育,在作物中使用寄生蝇。寄生蝇是一种从外观看酷似普通苍蝇的一种昆虫。一般寄生蝇体长在2至20公釐(0.1~0.8寸),这种昆虫喜欢以作物中的蚜虫、介壳虫作为食物进行捕食,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我国有近500种寄生蝇科昆虫。这些寄生蝇在农业作物、林业养护、果蔬种植中能够有效的将害虫杀死,起到了有效的生物防治作用。但在另一方面,寄生蝇由于本身具有寄生的特点,常常造成某些益虫的死亡,例如有些寄蝇寄生于家蚕中,造成大量家蚕死亡,严重的影响到我国蚕丝业的发展速度。寄生蜂也是一种寄生性的昆虫,分为外寄生和内寄生两种形式,外寄生是指将寄生蜂的卵缠在了寄生体的外部,而内寄生是将卵寄生在生物体的内部。寄生蜂的种类项目繁多,常见的有:赤眼蜂、黑青小蜂等等。一般寄生蜂的体长为1.0~3公分左右,最长的寄生蜂体长可以达到5~6公分左右,如:生长在北美洲的长针姬蜂。寄生蜂也是植物、作物养护种植过程中进行生物防治不杀害虫的天敌。例如,在棉花种植过程中,为了有效的防治棉红铃虫的繁殖和对棉花作物的危害,可以散养寄生蜂,他可以有效的对棉红铃虫进行捕杀,达到十分显著的防治效果。

3.微生物病原体对作物或者植物进行生物防治

在植物或作物的种植养护中,采用微生物原体对害虫进行抑制和控制,从而达到生物防治的作用,常见方法有菌类生物对虫害的防治,例如,医学上常见到的抗生菌类的药物,例如青霉素、洁霉素等多种真菌类物质。我们这里主要介绍一种微生物病原体—木霉菌,它一般存在于土壤之中,属于植物根基产生的一种腐生性菌类,具有生长速度快,形状呈现棉絮状,以绿色为主,生长环境一般在温度5摄氏度至30摄氏度左右为好,也是一种喜温性菌类。木霉菌可以有效的对多种植物病症的治疗起到拮抗的作用,产生抗菌物质阻止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并且木霉菌在代谢过程中能够对植物的病原体进行分解,起到很好的生物防治功能。

三、结语

总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的环境以及食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对农作物、果蔬、林业进行种植与养护,与化学农药相比,具有无毒、无害、无污染等优点,能够有效的实现全天然的养护,可以有效的使植物、蔬菜培育成绿色无公害作物,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对人类身体的危害和对周围环境的保护,为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高艳卫.蔬菜病虫害无害化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5):136.[2]胡久义,樊春艳,蒋兴华.日光温室蔬菜病虫害的无害化生物防治对策[J].种业导刊,2007(2):34-35.

[3]张力.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性生物防治技术概述[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