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分析十篇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分析十篇

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0:33

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分析篇1

关键词:小学体育;小学生;体育教学;现状

提高学校体育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体育教育的新发展。进一步了解和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思想。而小学阶段,很多学生对体育缺乏一个明确认识,呈现出学生对体育课的不重视,学校的体育教学不规范,体育教师严重不足等现状,更多的学生由于严重缺乏体育锻炼造成了身体肥胖,体质虚弱,体育技能文盲现象。通过对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情况调查进行分析,让社会和学校及家长对小学阶段体育有个重新认识,完善教学环境,规范体育教学内容及常规,鼓励学生上好体育课,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学会一定的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兴趣,树立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思想,少年强则中国强,孩子壮则家庭强。

一、影响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的因素分析

1.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器材的短缺,为正常的体育课程安排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器械的短缺、场地的匮乏,使学校的体育教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更多的体育活动无法正常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变的单一化,公式化。学生们面对单一的体育项目和活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既无兴趣又没有目标,大大减少了他们对体育的浓厚兴趣,失去了孩子们良好的身体发育和学习运动技能的敏感期。

2.教师资源短缺,使体育课不能合理安排。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场地的不标准也局限了体育教学的正常实施。由标准的四百米场地缩小到二三百米的场地,学生喜欢的很多项目短缺甚至没有,学生的活动空间小,一节课,一口哨,方法单一,教学内容简单,使一些体育项目和集体活动不能正常开展,严重制约了孩子们兴趣的发展和进步,使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受到人为的制约。

3.家长对孩子体质健康重视程度较低。

家长对孩子体质健康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家长只在意孩子的文化成绩,却忽略了孩子的体质健康。过大的压力造成了学生们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把自己的全部时间投入于学习中,根本没有在意自身的体质健康。过大的学习压力,全身心的投入,为自己的体质健康造成了很大危害。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以自身良好的行为去教育孩子,懂得以身作则的去教育孩子。家庭的氛围或环境会影响孩子的发展。一个家庭拥有好的氛围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样有意于孩子身心发展。所以家庭的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等因素也影响着孩子的兴趣与习惯。

4.小学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小学教育是初中教育的根基。小学教育对于学生在教育方面的习惯培养有很大的影响,有时候小学教育的好坏,习惯的培养,也会决定以后的习惯。郑寿存等在《沧州市农村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调查分析及应对策略》中提到:小学生正处在快速生长和发育时期,健康的身体对未来生活和工作至关重要,而现时代情况是小学生的体质在逐年下滑。一个不健康的身体素质会严重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加强自身的体育锻炼是非常关键的,以自身为主体,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更有保障。因此小学的体育教育是非常关键的。目前好多小学只在乎学生的学生分数和考学状况,忽视了体育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每天面对的只有书本,没有爱好或兴趣,对他们身心和心理的样成是非常不好的,懂得劳役结合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目前,在学校教育中体育课对于学生来讲只是一节无人教无人管的自由放纵的课,学生们在体育课上主表现为嬉皮打闹。没有正规的上课秩序,没有合理的教程安排,使学生对体育不重视,从而也忽视了自身的体质健康,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现在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甚至是大学或多或少的都会出现这一状况。

二、小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研究方案

1.加强小学体育设施建设,完善小学体育的师资力量。

全面提高完善中小学教育体系,改善在教育中出现的一些不好现象,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体育,懂得体育,对体育产生浓厚兴趣。转变一些不正确的观念,改进学校健康教育的环境,加强学校的师资力量建设,完善学校健身运动设施,使更多的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们对体育的兴趣,用实际行动来完善体育教育的不足。

2.以实际出发,开阔创新,促进体育教育发展。

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步伐,学校应该认真贯彻教育大纲,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好的工作计划,树立以健康为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个人的体质情况和体育需要,更好的满足学生们体育锻炼的需求,提高学生们体育锻炼的能力,保证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提高教学理念和质量,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的差异,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技巧、力量和素质上的练习,教师并对学生进行定期的检查,测验,再结合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对运动进行改进和创新。更新旧的教学观念,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树立快乐体育的思想,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中小学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少年强则中国强。

参考文献

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分析篇2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学校资源;体育教育;场地器材

1.研究目的

我国农村中小学占全国中小学总数的89%,人数占学生总数的74%。因此,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始终应该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农村学校体育对全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教育部体委司司长在谈到农村学校体育时指出:农村学校体育抓不上去,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在农村的工作难度最大,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先不谈质量。中心小学以上还有12%的学校没有开体育课,器材设备严重缺乏也是重要原因之一。[1]目前,尽管中国城市化节奏越来越快,但作为一个农业人口仍占很大比例的国家,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走科教兴国之路,农村中小学的地位及所要承担的历史责任仍是不可忽视的,搞好农村中小学体育工作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基于上述原因,对民乐县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学现状与场地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渝水区农村学校比例较大,对这种类型地区的学校体育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对策,无疑对推动全区乃至其它同类型地区农村中小学的学校体育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为适应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为教学服务,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渝水区(良山第一小学、良山第二小学、珠珊中心小学、罗坊小学、姚圩小学、南安小学、欧里小学、新溪小学、石州小学)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学和体育场地。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

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三个角度选取指标进行测试,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50m跑,立定跳远,800m跑,以及坐位体前屈进行问卷调查本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九所小学中随机抽取问卷调查对象,学生900份(男540,女360)体育教师60份(男40,女20)。

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根据本课题需要,参考教师意见,设计了2套调查问卷(见附表),调查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起结果符合社会学调查的要求,问卷详情见下表: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2.2.2访谈法

访问有关专教师,听取教师对本研究的意见;就有关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制作,参考教师们的建议。

从被调查的学校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老师和学生进行访谈,认真记录访谈结果,获取与本课题有关的信息。

2.2.3实地考察法

在渝水区小学进行实地考察。

3.结果与分析

3.1农村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

活动场地按国家规定,城市中小学人均建筑面积达到5.6平方米,初中达到7.35平方米;活动面积城市中小学达到4.8平方米,农村中小学达到7平方米。[2]经统计和调查的学校体育器材与《标准》要求的配置器材相差甚远,现被调查学校中有76.5%的学校因体育器材缺乏而不能按大纲的必修教材开课,同时,现有体育器材大部分陈旧破坏,其中不乏由于保管不善修理不及时等人为因素造成,一方面器材匮乏,一部分人为浪费,同时也给正常的体育教学埋下安全隐患。由于地方经济的原因,制约了学校的发展,有些学校没有正常的经费来源,还有的学校因经费有限,不能对体育进行投资。

3.1.1体育教师数量不足

根据大纲要求,按六个班配备一名专业体育教师。[3]据调查,九所小学中,小学专业体育教师不足,体育课都由班主任或其他老师兼任,有些贫困山区连文化课老师都没有配备全,更不要奢求体育教师了。因此,农村中小学体育专职教师平均不足一人,普遍未按要求配备,体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体育师资是学校体育工作能否很好开展的关键,加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师资数量不足,兼职比例过高。体育教师的年龄、学历情况。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达标情况较好。本科学历占总体的42.1%,专科学历占31.8%,中专学历占26.1%,基本达到国家关于学历的要求,说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近年来狠抓师资培养和培训的工作已初见成效。但教师的年龄结构和职称不太合理,中年教师人数和高职称人数比较少。25岁以下26-35岁36-45岁46岁以上高级中级初级无职称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较重。有62%的中学教师和66%的小学教师每周课时量16~20课时,体育教师除了进行正常的教学外,32.4%的教师还要负责课余训练,79%体育教师要带早操、课间操,除此之外,92%的体育教师还要兼任其他事项。体育教师的待遇情况。85%的学校不把早操、课间操计入体育教师的工作量,87%的学校不能按规定发放服装。体育教师的思想状况。调查发现68%的农村体育教师思想不稳定,原因是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低,工作条件差。体育课开课情况。调查显示,能按教学大纲正常开设体育课的占调查学校总数48.5%,部分年级正常开设的占47%,全部不开设的占4.5%。

3.1.2体育课随意性大

大多数农村学校把体育课纳入了教学计划,列入了课程表,但名副其实,开课率相当低,往往把体育课当成室外活动课,让学生自由活动,或者把体育课当成“自习课”,玩一玩,放松一下,有一名老师监护就可以了。学校场地不达标,上体育课操场尘土飞扬,学生拥挤不堪,教学任务不仅完不成,安全也无法保证。学生对上体育课兴趣不大,不仅女生在一起说说笑笑,男生也斯斯文文,和女孩子一样,聚在一起你拥我挤,尤其是村级学校,开课随意性大,上体育课随心所欲,拿一个篮球就行了,学生自己玩,“放羊式教学”占多数,这不是体育课,没有强度,达不到锻炼身体的要求。

3.1.3体育课开课率低

如果遇到雨雪天气,体育课只好中断,教学进度受到严重影响(再加上“五·一”,国庆节,学校其他活动),也不找空闲时间给学生补上,据统计,按一学期20周计算,除去中期和终期两次考试,正常开展体育课的时间有14周(不包括风雨天气),这样的体育课根本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农村学校体育器材缺乏是事实,但实践证明,体育教师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体育器材不足的。然而,教师过分依赖领导,不主动想办法,也不积极争取。

3.1.4体育活动方式单一

学生场地不达标,学生跑步你撞我,我推你。做广播体操,连胳膊腿脚都伸不开,有的学校干脆取消早操和课间操。一些学校即使开设体育活动,也并非向全体学生,而是培养少数几个体育尖子,以培养几个体育尖子为学校体育活动,仍然是应试教育的一种表现。早操,课间操及课外活动上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学生身心教育与个性发展十分重要的环节,从两操(早操、课间操)总体来看,农村学校课间操开展最好,课外活动次之(场地短缺),早操最差。从总体来看,镇中心优于中心中学,中心中学优于农村。

3.1.5体育经费不足

调查显示,农村中小学体育经费严重不足且不平衡,59%的中学和66%的小学体育经费严重不足,12%的中学和18%的小学根本没有专项体育经费。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基本达标,但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不太合理,中年教师和高职称的人数较少,教师数量不足,兼职比例过高,工作量大,待遇低,思想不稳定;体育课开课基本正常,但执行体育教学大纲、教材使用等情况较差;体育教学、场地器材建设处于目标模糊和放养式管理,缺乏宏观目标和微观管理体制,经费严重不足;这些情况严重制约和限制了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的发展。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加强对体育师资队伍的规划和管理,确保体育教师队伍的数量、质量,加强体育师资培训的步伐,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师资的素质水平,加强对青年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重点要加强对兼职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以保障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从而提高青少年学生生长发育机制,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有用人才。加大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各地要按照《学校体育器材配备目录》要求,积极进行场所和器材的配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环境资源,开展农村学校体育。可结合地方特色,人文环境创编方性体育教材、自制器材,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要求。学校体育应有重点地推进这些有本地特色运动项目在学校的发展。从调查的数据看出,农村中小学80%的没有合格的场地、器材、设施资源匮乏,导致资源开发受阻;体育教师的年龄、职称、学历结构不合理,60%的达不到资源开发的需求;学校的领导对体育资源开发的重视程度不够、支持力度不大,多数只重视升学,没有真正从学生的身心健康考虑;体育资源开发往往只停留在内容资源的开发,观念落后、资源开发意识淡薄,教材成为唯一的开发对象,没有真正开发出适合本校的资源;已开发的资源未能在教学中得到很好的利用和推广。河南省农村中小学校的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应结合本地实际,沟通社区,建立校内、外体育资源的转化机制,多渠道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加强对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督察和指导工作,加大对体育教师、领导的培训力度,把体育资源开发作为评价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转变教师教学角色,增强开发意识,树立整体课程资。

3.2学校场地与器材使用情况

相对器材而言,多数农村学校场地尚有保证,在被调查的学校中,69.3%的学校有150m以上的田径场(大多是土场地),民乐县中小学都有篮球场,其中,60%的农村学校篮球赛球场是水泥场地。现有23.5%的学校体育器材基本达标(指基本能适应大纲必修教材教学需要),但还有71.4%的学校只有少部分体育器材,而5.1%的学校几乎没有体育器材,校与校之间差距较大。农村学校体育场地普遍狭窄,学生活动范围小,达不到教育部对中小学人均占地面积的要求(3.3平方米/人),[4]体育器材数量少,品种单一,大都是一些球类(篮球、排球、乒乓球),而活动又往往不配套,有足球而没有场地,有篮球没有篮球架,而这些器材质量较差,易坏、易损,有效使用期短,器材陈旧,篮球有包,足球和排球脱皮。体育活动以跑步,打球为主,内容丰富性、多样性、趣味性远远不够。学生体育“三基”普遍较差,达标率低。学生对体育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普遍掌握较少,能力较弱,尤其是中小学生,平时对体育项目接触不多,对很多体育项目根本不懂,不会看,见都没有见过,更谈不上做,农村学生的体育成绩大都不是经过测试得来的,而是班主任根据平时的观察估计而来,实际的达标是很低。

3.3农村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

调查显示,缺乏体育活动是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不断下降的原因之一,几次全国学生体质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学生的耐力素质和柔韧素质不断下降,肥胖儿童和超体重儿童比例不断增加,学生近视率屡高不下,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不够,另外,学生在心理品质方面,也存在一些明显弱点,如抗挫折能力较差,意志品质薄弱等农村中小学生身高普遍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发育比较缓慢,这既与缺乏科学的体育锻炼密切相关,又是课业负担过重,体育锻炼不足所致。[5]

4.结论

4.1目前渝水区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普遍不足,致使教学大纲规定的一些教学内容无法进行教学,正常的教学活动得不到保障,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4.2各个学校近几年都没有修建体育场地和购置体育器材的计划,而在校人数却迅速上升,体育场地器材显得更加紧张缺乏。

4.3体育专职教师的缺乏、科学锻炼身体素质的方法单调,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除了跑步之外,其他技能、技术根本没有。

4.4体育场地器材不足,有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但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重视度不够,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5.建议

(1)学校领导要端正对体育教学的态度,既要中德育、智育,也要重视体育,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进一步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宣传力度,学校校长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从中华民族伟大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意义,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位置。“让学生从小有体育”,最重要的还是各级领导和学校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只要重视了,就能克服困难,想方设法使学校体育工作生机勃勃地开展起来。

(2)要争取社会的支持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多拨一点体育专项经费,同时各校可根据具体情况,自己动手制造一些土制器材(可在麻袋里装上麦秸秆,然后几个缝在一起,做成简易的海绵包,又如制作土杠铃等)。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体育教学中应强调身心健康,淡化竞技体育要求,农村学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充分挖掘乡土教材,民间体育项目,比如:沙包,铁环等,形成农村特色地方教材,校本教材,我们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改变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状况还是有很大希望的。

(3)总之,只要我们采取积极态度,努力挖掘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农村小学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促进广大农村青年身体的正常的发育和健康成长、提高生活质量、调剂学习和生活节奏、增添学习兴趣发挥重要作用,并将成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和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邓宗琪主编.面向21世纪体育师资培养和体育教育事业改革发展[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朱杰.我省部分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调查与分析[J].六安师专学报,2000.16(2):99-100.

[3]邬宝国.浅谈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挖掘与利用[J].内蒙古体育科技(季刊),2006.19(1):140-141.

[4]蒋丽农村学校体育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18(8):58-60.

[5]李华生、周绍忠、李凯.我国部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发展目标预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5(1):121-123.

[6]曲宗湖.2000年中国学校体育卫生发展战略目标及对策研究[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7]管水法.对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02(2).

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分析篇3

关键词农村小学体育课开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6-000-01

一、引言

小学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基础。农村学校体育是农村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通过在巨野县章缝镇一学期的支教经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在整个县居于前列,但体育课程的开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符。本研究旨在发现巨野县农村小学体育开展存在的问题,为推动巨野县农村小学体育课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对巨野县章缝镇8所农村小学体育课开展现状进行调查。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登录中国知网、学院图书馆等查阅室查阅有关农村小学体育课开展情况有关的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确定研究对象的调查目标和项目。针对当地小学领导、体育教师及六年级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共216份。

3.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软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分类,并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巨野县农村小学师生对学校体育课的态度分析

1.男生与女生对体育课喜爱程度对比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体育课在学生群体里面是非常受欢迎的。但男生喜欢体育课的程度79.5%远远超过了女生的51.2%,这一数据表明性别因素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有很大影响!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平时体育课要多考虑到适合女生的体育项目与教学方法。

2.体育课的重要性及对待体育成绩的态度调查分析

调查对象为六年级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已对外界事物有一定的认知,但是高达56.7%的学生认为体育课不重要或不太重要,这说明学生对作为教育一部分的体育认识还不够,态度也不够端正。在对待体育成绩这一态度方面说明现在学生只是片面的追求好的成绩,而忽略了体育运动过程的真正价值。在这一方面需要体育教师积极引导纠正学生对体育课的错误态度。

(二)巨野县农村小学体育课运行情况

1.教师编写教案及使用教案情况分析

教案的使用情况和编写情况的拟合程度较低,在调查中发现体育教师编写教案只是为应付上级部门检查时应急使用,教案的实际应用价值不大,所以体育教师在体育授课时要加强教案的编写程序进行授课。

2.学校编写体育教学计划情况分析

经过调查,访谈等,可以看出学校大部分教师对教案、教学计划的书写都不够重视,只有少部分人对于体育教学的教学计划进行书写,因此学校应加强对体育教学计划的编写。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章缝镇农村小学体育课开课率比较令人满意,但是体育课被占用现象普遍。教师编写教案与使用教案的拟合程度过低,大多教师编写教案是为应付上级部门紧急检查;大部分学校没有开展教学计划,教学过程缺乏规范,随意性强。

2.巨野县农村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短缺、不符合标准或无法正常使用,不能满足体育基本教学。

(二)建议

1.加强农村小学体育课监督机制和评价体系

提高各级领导对农村小学体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一切工作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要认真贯彻落实,加强体育的科普教育宣传工作。将学校体育的最新理论知识和实践及时传递给每一位体育老师。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发挥体育教师的创造性,更好的为农村小学体育工作服务。

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体育特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平时体育教学时要注意采用多种有效方法提高学生运动兴趣。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立各级运动队,学生可根据自己爱好或兴趣参加运动项目。既达到强调体育运动知识,增强体质的目的,又可满足学生提高与发展的多元化的需要,为培养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育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小学的体育资金投入改进体育场地,改善办学条件增加小学体育的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应培培.德州市农村小学体育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分析篇4

【关键词】德州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边缘化;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家在农村的儿童,其父母或其中一个不在儿童身边外出打工。儿童不能到父母打工所在地去上学,而在原籍贯地学校学习。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我国教育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我们面临的不能回避的教育问题。关注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倡导农村和城市的体育教育公平,把农村留守儿童从体育教育边缘拉回到正常的教育轨道上来,使得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健康成长。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本文以德州市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分析,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92份,其中有效问卷183份,回收率为96%,有效回收率为91.5%。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德州市农村学校体育课、课余体育状况

调查显示,德州市农村中小学有48%能够坚持广播体操,还有一部分的小学没有早操或者课间操;48.63%的小学能够组织课后体育活动,其中24.04%的小学组织课外活动的频率相对频繁。但是,留守儿童相比非留守儿童的体育活动态度消极。据相关调查显示,40%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不知道“阳光体育运动”何时启动。课外体育活动是完成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但是调查显示德州市农村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严重不足。

2、体育教师数量及配备

调查显示,德州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人数与班级数的比例是合理的,但是德州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人数与学生人数的比例远远没有达到国家所规定的人数比例,这一数据充分的表明德州市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通过对德州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的调查显示,德州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中本科学历占调查人数的28%。其他学历占调查人数的58%。中专学历是14%。由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德州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达到了我们国家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的要求。但是在对德州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年龄的调查中发现,德州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中25—35岁的为22%;35—45岁的为32%;45—55岁的为46%。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德州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年龄偏大。

调查显示,德州市农村体育教师流失的现象比较严重,以乐陵市的中小学为例,在被调查的5所中小学中就有8名中小学的体育教师改行教其他学科,还有7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到东部的沿海城市的私立学校任教,有3名中小学的体育教师辞职下海经商。由此可以看出德州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各方面的待遇还有待提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德州市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开展。

3、德州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边缘化的因素分析

(1)特殊的家庭结构对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的影响。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家庭中,很多都是由老人或者父母的一方照看。由老人照看的留守儿童一般不会与长辈们进行体育活动,老人们也都习惯顺从着孩子们玩耍,据相关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喜欢看电视的大于进行娱乐活动的人数。特殊的家庭结构对留守儿童体育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学校体育观念落后。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学校领导,对学校的体育教学存在错误的理解和看法,大部分的学校领导认为体育课就是跑跑跳跳、打打球,跑跑步,玩玩就可以了。同时在对德州市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师的访谈中发现,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个哨子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式体育课堂教学现象。另外德州市农村中小学中有部分学校的体育课被其他学科占用,根本不上体育课。许多农村中小学的领导认为,文化课成绩好就可以了,体育课成绩好不好无所谓。这种错误的教育思想严重的阻碍了德州市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

(3)家长体育观念落后。调查显示,德州市不少农村学生家长认为上不上体育课都一样,上学就是为了学习文化课。将来考大学还是以文化课的成绩好坏来决定,不是以体育成绩来决定。同时部分农村中小学的学生家长还停留在练体育的都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认为练体育的没有出息,参加学校的体育活动还不如回家帮家长干干地里的农活和家务。由于德州市农村学生家长错误的体育观念,严重影响了德州市农村学校正常的学校体育课的教学,同时也影响了农村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4)德州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投入不足。从我国对中小学体育的投入来看,对城市中小学体育的投入远远高于对农村中小学体育的投入。德州市的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投入当然也不例外。调查发现,有的农村中小学的体育设施相当简陋。一个学校只有3—4个篮球,其他的体育器材更加简陋。德州市农村中小学的操场以土场地为主,每逢刮风下雨,操场根本不能用,体育课也就没法上了。所以德州市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存在严重不足,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对德州市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德州市农村中小学体育课开课率较低,导致德州市农村留守儿童部分体育教育缺失。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缺少的原因是农村中小学对学校体育教育的认识不足,存在一定的误区以及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陈旧、体育教师流失和政府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投入不足等造成的。

2、建议

要改善农村体育教学模式,倡导城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支援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建议每年都要安排部分在城市任教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下农村,把新的体育教育的理念带到农村的中小学。在农村社区中为留守儿童家庭提供体育娱乐设施及体育用具。在小学里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注意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29-31.

[2]郭三玲.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6)86-88.

[3]项乔荣.培养自锻习惯: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分析篇5

摘要: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小学教育由于长期受到地理区域环境和其他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存在学校发展呈局部区域性分布,教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教育对策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对策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受教育水平现状及对策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学生直接教育成本分析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保险现状与对策探析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绿色发展对策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汉字教育浅谈海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移民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提高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小学德育的对策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思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持续贫困问题研究与对策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及对策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全民健身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电商扶贫对策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2]云南3年来贯彻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情况[eB/oL].http:///edoas/website18/09/info1206059689106709.htm,2008-03-20.

[3]周济.扎实推进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教育部2007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7-01-02.

[4]杨云慧.云南远程教育覆盖最后32个县项目总投入1.6亿[n].中国教育报,2007-11-23.

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分析篇6

【关键词】农村;衰落;教育

一、引言

我国正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各方面都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向前进步,惟有农村这个延续数千年的古典社区呈现出了衰落的趋势,这种衰落在现实社会中呈现出何种状态,导致千年农村渐趋衰落的原因是什么,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出现,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做一个深入的思考。与此同时,随着农村的日渐衰落,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即农村教育应该何去何从,它的出路应该在哪里。

二、当代中国农村衰落的现实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1.资金、技术短缺和人才匮乏。从古到今,我国农村一直被认为是封闭保守之地,再加上城市数目及发展水平一直做为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导致政府在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更倾向于城市,发展城市,使农村在发展中缺少资金和技术,日益遭到排挤。农村产生的人才几乎都无一例外地流向了城市,即使有大批的人才愿意从城市进入农村,也会因为农村生存条件的艰苦和创业空间的狭窄,使他们无用武之地,这种局面使农村的发展丧失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诸多原因导致农村基本上不具备发展的条件,导致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衰落。

2.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当代中国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于时展的要求,如道路、桥梁、通信等方面的不健全,导致农村的整体发展受损。任何地区的发展都离不开基础设施的齐全配备,农村也不例外,由于农村本来就缺少人财物的支持,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更是难上加难,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反映出了农村的衰落。

3.农村的土地流失严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很多农村都不同程度的被城市所啃噬着,最明显的莫过于城市边缘的农村。农村的土地被征来用于建造城市楼房、工厂、扩展外环。我国城市发展的过程也是农村土地减少的过程;是失地人群增加的过程;是农村走向衰落的过程。

4.农村人员年龄结构断层,空巢、留守现象日益显著。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土地减少相对应的是,农村人口一直处于膨胀之势,由建国初期的4亿增加到现在的9亿,在过多的农业人口挤压下,土地的生产资料功能已经日趋退化,越来越成为农民的“活命田”。土地面积大幅度地减少,使农业的生产空间受到进一步压缩,从而更加限制了农村经济的起飞。这就致使许多中青年农村劳动力离乡进城务工,寻找生活的出路,使得农村中空巢、留守现象日益普遍,农村缺乏年轻劳动力,农村更加走向衰落。

三、当代中国农村衰落的后果分析

1.出现了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农村的日渐衰落导致大批农民离开家乡,进入城市找工作,具有农民和工人的双重身份,形成了现阶段中国社会最具特色的农民工群体。他们大多不具备科学文化素质,从事的多为体力劳动,并且报酬相当低的工作。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加速的发展,农村承载的农业劳动力有限,再加上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城市现代文明的呼唤,预示着进城寻找出路农民工的规模将会继续扩大。

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有别于农民和城市居民的最大的社会群体。不依靠土地为生,从城市中获取生存的来源,却与农村有着亲属、土地和社会人际关系的联系;生活在城市,却处于城市社会中的边缘状态。农民工群体的出现与农村的衰落直接相关,这一群体应该如何发展规划引人注意。

2.农村的衰落导致许多农村家庭年龄结构的断层。一个合理而健康的社会结构必须是老年、中青年和幼年的结合体,社区、家庭也是同样道理。然而在我国农村衰落的同时,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外移,导致许多农村家庭也趋向衰落。一方面许多老年人被孤单的遗留于村子当中,缺少照顾与抚慰;另一方面大量儿童同样被遗留在农村当中,缺少关爱和教育。农村的发展不可能由老人和儿童来支撑,大量中青年劳动力的流失必然加重了农村衰落的进程。农村的衰落也必然导致中青年劳动力流向繁华的城市。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二者互相促进,使我国农村、农村家庭共同趋向衰落。

3.农村的衰落致使农村基础教育缓慢前进甚至停滞。事物的整体与局部往往具有协调统一性,整体的发展会带动局部的发展,整体的衰落也会促使局部走向衰落。农村基础教育做为农村整体发展的一个部分,在农村这个整体走向没落的大背景之下,注定了农村的基础教育也会走下坡路。农村的落后与衰落,农村难以吸引办学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再加上农村传统的保守观念“送孩子上学可以找到铁饭碗,如果孩子学习不行也不要花冤枉钱”。这些因素致使农村基础教育在生源、师资等方面都存在困境,发展缓慢或处于停滞状态。

四、当代中国农村衰落背景下的农村教育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一)当代农村衰落背景下探讨农村教育的意义

当代我国,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农村的衰落,其中人才匮乏是农村衰落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致使农村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人才对于一个地区的建设和发展相当重要。教育产生人才,可以说一个地区的衰落与这个地区的教育直接相关,要探讨农村衰落问题,必不可少的要讨论农村教育问题。

普遍意义上的教育有三种形式:社会团体或社区中的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系统性的教育。在这里专门探讨适用于农村的教育,包括农村中社区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系统教育。农村教育对于农村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教育具有传授知识和技术,传播文化的功能;教育使个人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是实现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手段;筛选人才和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促进地区经济和事业成功的重要途径;增强社会凝聚力,扩大整个民族的文化遗产。农村教育意义重大,当代农村趋向衰落的背景下探讨农村教育可以对农村和教育现状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二)农村教育的现状及相关问题分析

首先,农村社区的社会教育,它是提高社区居民归属感和凝聚力的重要力量。由于农村自古就以群体形式居住,人们世代相识相知,在社区教育这一方面,农村社区有着天然的优势。农村人善良的秉性,使人们即使在不受教的情况下,也有着有着很强的集体意识和凝聚力。

其次,农村中的家庭教育,这部分构成了农村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家庭教育的主角是由家长来承担的,家长的教导对孩子品质、素质及修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由于农村一直处于封闭落后的边缘,教育滞后、人才匮乏现象严重,导致大多数农村家长素质并不高,这样由他们影响和教育出来的孩子必然在家庭教育上显出明显的不足与落后。我国农村大量农民工群体的出现,导致农村出现许多留守儿童,对这部分长期不和父母相处的孩子而言,在他们身上就更加展现出了家庭教育上的缺乏。农村家庭教育是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难点所在。

再次,农村中的系统教育,包括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两部分,它们是农村教育的支柱和推动农村发展的主要动力。就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而言,基本上是处于停滞、落后的状态。(1)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缺乏,相关财政支持不够;(2)农村的日渐衰落难以公开招聘优秀教师,造成农村基础教育本土化、封闭化、质量低;(3)农村家庭的贫困以及家长教育意识薄弱而功利意识很强,致使许多农村孩子中途辍学。

农村中的职业技能教育主要是针对农村中青年群体而言的,并且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大多就是由这部分人构成的,但他们大多都没有接受过相关技能教育。目前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大约16%的人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大约83%的人只受过初中及初中以下教育,受过正规职业培训的比例仅有15%。本身教育程度不高,再加上缺少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造成许多劳动技能偏低的农民工越来越被挤压到日益狭小的就业市场中,使就业情况更加恶化。

五、当代中国农村衰落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出路探讨

1.以进修、培训等方式整体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教师的素质。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合格学生必须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所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发展农村教育的关键。一个教师的素质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如知识水平、敬业精神、道德水平等诸多方面,可以说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第二父母,还会给予学生生活上的关爱、帮助其道德修养的提升、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等等。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可以提高农村基础办学的整体质量、提高其对村民的吸引力,还可以或多或少的对留守儿童的成长起到家长教育的作用。

2.要推动农村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经济的发展,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农村基础教育自觉不自觉地又回到了注重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老路上来。农村基础教育存在很多误区,最明显的就是它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农村办学目标只有一个,无论是小学阶段、中学阶段的教学导向,还是社会、家庭的期待,都是希望学生能够考上大学。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单纯以学习文化课为主的“一条龙”的升学模式,忽视了毕业生的流向,必将给社会带来诸多问题。必须转变农村办学的观念,从政策上加以引导、规范,并加之以监督,使农村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迈进。

3.应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我国正处于发展中国家,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仍然较少,尤其是农村的职业化教育方面,需要鼓励社会各地兴办各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教育,并鼓励在不同教育主办者之间开展教育质量、教育条件、办学条件的竞争,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人才。

对于农村需要接受职业教育的人而言,要对他们进行广泛,说明利弊,农民工就业空间的大小取决于其技能提高的程度,只有加强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择业竞争能力、就业适应能力、自主创业能力,才能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整体上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

六、结语

其实农村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仅靠以上分析是不够的,尤其是在当代农村衰落的背景下,农村教育就显得问题更多更加亟待解决。在我国现代化的背景下,农村走向衰落已成为既定的趋势,需要结合这一现象分析其深层内在原因、及后果,在这里探讨的农村教育问题仅是其中的重要后果之一,且分析也不够深入。对于农村衰落与农村教育出路这一话题,有待于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的探讨、分析。

参考文献

[1]鲁宓,黄志伟.《停滞和衰落,农村不可逆转的宿命?》.亚太经济时报[J].2006年7月20日

[2]谭雪女.《农村基础教育出路何在》教书育人[J].2006(7)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67

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分析篇7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生存状态

教师生存状态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教师所处的物质、精神环境[1]。良好的生存状态是教师发展的前提。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关系自身身心健康,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关乎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和学校其他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体育教师的生存状态不仅会影响其自身,还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体育锻炼和体质增强。为此,本研究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生存状态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对策,旨在为改善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生存状态、稳定体育教师队伍以及确保农村中学体育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法

通过CnKi、优秀硕士博士论文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全文库、因特网等电子检索手段收集教师生存状态、教师角色转换、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等资料,了解教师生存状态及其研究进展,并对相关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力求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持。

2.调查法

(1)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基本内容

根据研究需要,先编制《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生存状态调查问卷(初稿)》,然后进行专家访谈,最后根据专家意见确定最终调查问卷。最终的调查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生活学习情况。

(2)调查问卷的信度检验

采用重测法进行问卷信度检验。在首次调查两周后,随机选取第一次调查过的2所中学的13名体育教师进行第二次调查,根据两次调查结果的相关系数进行信度检验。

(3)问卷调查的实施方法

问卷调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①现场发放并回收;②事先联系好拟调查学校的一位教师,再把调查问卷邮寄给他/她,由他/她代为发放、回收并寄回。

(4)调查问卷回收情况

本研究对河南省16个市的56个农村中学的部分体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76份,回收率92.0%;其中有效问卷239份,有效率79.7%。依据巴比的观点,“回收率在50%以上为适当,60%以上为好,70%以上为非常好”[2],本调查的回收率及有效率均满足了社会学调查、分析及研究的要求。

3.访谈法

走访部分农村中学体育教研组长及资深体育教师,掌握更多第一手资料,使调查研究更为深入。

二、结果与分析

1.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物质生存状态的调查分析

教师物质生存状态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教师所处的物质环境[3],主要包括工资福利和工作生活的物质环境条件等。

(1)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工作环境的调查分析

农村经济相对落后,拥有体育馆的农村中学极少,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在露天工作。尽管他们饱受风吹日晒雨淋,但调查时发现,仅有23.4%的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对这些工作条件不满意,这充分说明绝大部分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是能够吃苦耐劳的。

然而,针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方面的调查发现,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中的79.5%认为体育场地器材的缺乏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84.5%的教师认为所在学校的体育设施、场地器材不能满足教学需求;82.5%的教师认为学校的教学条件不能保证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工作的物质环境整体较差,但影响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不是自然环境,而是体育场地及器材设施的缺乏。

(2)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薪酬福利的调查分析

教师的薪酬福利决定着教师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水平,影响到其社会地位。同时,教师的薪酬福利也是对其工作情况肯定的表现。因此,教师的薪酬福利是反映教师生存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教师法》规定:“教师工资要不低于甚至略高于同期公务员工资。”近年来教师的工资虽然有所增加,但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福利待遇却远不如公务员[3]。受学科偏见的影响,体育教师的薪酬福利更差。本次调查的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中有62.8%的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66.1%的体育教师认为自己的薪酬福利低于同校其他学科的教师,其中有34.7%的教师选择了“比他们差多了”;87.4%的体育教师对自己的薪酬福利不满意。薪酬福利低降低了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生活水平,增加了其生活压力。尤其是近几年物价急速增长幅度超过了工资增长的情境下更是如此。

2.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精神生存状态的调查分析

教师精神生存状态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教师所处的精神环境[4]。本研究从工作压力和职业认同两个方面来了解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精神生存状态。

(1)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工作压力的调查分析

适度的工作压力有利于挖掘自身的潜力,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和工作质量的提高。但是压力过大、压力持续时间过长则会危害身心健康。教师的工作压力不仅危害其自身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教学质量,进而影响到学生健康成长。教师的工作负荷量、职业态度、个体的角色准备等均是教师工作压力的根源。

①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工作负荷的调查分析

工作负荷是指人体在单位时间内承受的工作量。教师的工作负荷常用周课时数来表示。周课时数是造成教师工作压力的主要原因[5]。调查时发现许多农村中学仅有2-5名体育教师,而学生多达1000-2000人,师生比例失调,导致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课时多、工作量大。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体育教师每周上课在12学时以上。

中学体育教师不仅要负责体育教学,还要负责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运动员的训练指导、群体竞赛以及各种达标测试等工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51.1%的体育教师每周负责出操和学生辅导5次以上。另外,调查对象中有28.9%的体育教师还担任班主任工作。因此,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负荷较大。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在如此繁杂、沉重的工作负荷下极易产生职业倦怠。

②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其他工作压力的调查分析

调查时发现,38.9%的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堂的组织和管理对自己有压力;86.%的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堂上学生的安全问题对自己有压力;61.5%的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认为新课改后角色的转变对自己有一定的压力。调查时还发现,体育中考对初中体育教师也会产生一定的压力。

综合以上的调查结果不难发现,大部分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存在较大的工作压力。然而,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主要工作压力不是来自体育课堂的组织和管理,而是来自工作量较大、体育课堂上学生的安全问题以及新课改后角色的转变等方面。

(2)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调查分析

①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对职业自我认定的调查分析

对职业的自我认定可以反映自己对所处社会地位的认同情况。为使调查结果更为客观可信,设计调查问卷时我们不是直接询问,而是选择了“如果有机会重新择业,您是否会再选择当体育教师”进行间接询问。结果发现,仅有12.1%体育教师选择了“一定会”;53.6%的体育教师选择了“可能会”;34.3%体育教师选择了“不会”。可见,有相当数量的体育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缺乏认同感。

②农村中学对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调查分析

本研究通过调查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的重视程度、同事间的支持以及体育教师自己对付出与回报的感受等情况来了解学校对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调查发现,尽管83.7%的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认为“当发生问题时同事能提供必要的支持”,然而有65.7%的体育教师认为所在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74.1%体育教师认为自己所做的工作没有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回报。可见,农村中学对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情况也不够理想。

③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

在心理学上,社会支持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有了这种人际关系,就意味着知道有可以信赖的人在尊重、关心、照顾和爱护自己[6]。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程度会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心里幸福感越强。然而,调查时发现,79.1%的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认为社会对中学体育教师的看法存在偏见;有21.8%的体育教师表示“家人和朋友不支持自己现在的工作”。访谈时部分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甚至表示当别人问起自己职业时常常只说是“教师”而不说是“体育教师”。

3.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

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以自身专业素质(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意等方面)的提高与完善为基础的专业成长、专业成熟过程[7]。知识和技能的更新仅靠自我学习提高是不够的,还需要适当的进修培训。然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回答“您所在的学校是否经常组织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学习”时,68.6%的老师选择了“否”。这意味着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机会相对较少。其主要原因是学校常常把有限的培训经费用于其他主要学科教师的培训。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物质生存状态较差,主要表现在薪酬福利低、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2)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精神生存状态不够理想。主要表现是体育教师自身的职业认同感不强、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工作重视不够以及体育教师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

(3)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机会较少。

2.建议

(1)教师个人要注重自我发展调适,提高生存质量

生存状态好坏不仅取决于外部因素,教师自身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农村中学体育教师首先应理性地认识教师职业的地位、意义及前景;其次应努力做到爱岗敬业,树立良好的体育教师形象,并积极在工作中寻求乐趣;三是积极参与体育相关的社会活动,争取更多的社会理解、支持和尊重;四是加强专业学习,积极进行角色转变,以有效应对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

(2)政府和学校要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关怀体育教师

首先应加大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条件;其次要提高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薪酬福利,使体育教师的薪酬福利至少与同校其他学科教师的薪酬福利大体一致;三是在职称评审和晋升方面要客观公正,不能歧视体育教师;四是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或进修,不断更新其知识和技能[8]。

(3)社会舆论应积极正面宣传引导,争取理解支持

通过多种宣传途径,端正舆论导向,倡导社会都来关心、支持体育教师的教育工作,提高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让人们知道体育教师“四肢发达”是事实,但绝不是“头脑简单”。体育教师同样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体育教师的工作同样重要,同样必不可少,同样应受到肯定和尊重。

――――――――

参考文献

[1]牛利华.教育应关注中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J].教书育人,2003(8).

[2][美]肯尼斯著.现代社会研究方法[m].徐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3]李军,向军.专业化:体育教师生存状态与学校体育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

[4]王隆凤.农村中小学教师生存状态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5]刘世民,王义宝,王官诚.生存状态与教师专业化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5(9).

[6]吴志刚,李丽.青年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特征及策略探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

[7]刘祯干.特岗教师的生存状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分析篇8

一、研究目的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我国是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国家,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状况在素质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农村教育的基础在于农村教师队伍。农村教育的成功与否的前提取决于教师队伍是否能够满足广大农村学子的广泛要求,能否适应时展的潮流。由于本人从事教育工作已十年有余,在广泛的教学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现在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并以此为根据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以便广大教师队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能够实现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河南省商丘市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师。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调查对象和研究内容的要求,本人参阅了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体育学、学校体育学等相关的书籍,另外,本人还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书籍库,中国教育网等网站检索获得一定数量的网上资源,并对以上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分析,从而了解教师队伍的宏观结构。

2.问卷调查法。通过搜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研究的内容和目的,初步制定、设计问卷的调查内容,拟出初稿,并经过进一步的审核修改、补充完整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教师队伍的年龄、教龄状况,教师队伍的学历,教师队伍的工作量,待遇等问题。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5份,有效问卷70份。

3.数理统计法。将所测得的原始数据采用eViews软件进行统一处理,然后对所有的数据进行数理分析。

4逻辑分析法。对所得数据出现的问题展开科学的讨论与分析,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使论文结果更客观可靠。

三、结果与分析

(一)商丘市农村初中学校体育教师的年龄与教龄现状与分析

1.教龄在五年以上的教师站到90%,教龄1-5年的教师人数最少。年龄长说明他们对体育教学应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对以后体育教学工作很有利。

2.从教年龄状况。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和创造力表现的最佳时机是35-45岁年龄段。因此,理想的年龄结构应该是中老青结合,中年居多。而调查数字说明:目前商丘市农村地区初中体育教师青年教师占多数。

(二)农村体育教师的配备状况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师素质、教学水平的重要方式。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规定:“中学每六个教学班配备一名体育教师”。①据抽样调查,商丘市农村地区初中体育教师与班级比例为1:8.2,低于国家平均线,仍有较大的体育教师缺口。

(三)农村体育教师的学历状况

体育教师自身学历水平高低是提升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之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素质教育,就必须具备有一定数量较高学历、知识丰富的专业体育教师。据统计,商丘市农村地区中学的体育教师中:48.4%为本科学历;51.6%为大专学历;研究生学历与中专学历都没有;兼职体育教学情况已经不存在。

(四)农村教师的工作量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较大,他们中大部分人,在承担全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之外,还要承担全校的课间操、课余训练等其它体育活动。有能力的体育教师还要从事教育学生的工作。

(五)农村体育教师的待遇状况

体育教师待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队伍稳定的发展。调查结果显示体育教师工资1500-2000元的为73.7%;800-1500元为15.8%;2000元以上的为10.5%。从工资待遇上看,农村体育教师的待遇一般,不过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极大,除了要从事学生的体育教学工作以外还得为早操、课间操、体育队训练等工作负责,总体工作量较大。于是有许多农村体育教师纷纷选择跳槽,体育教师流失状况不容乐观。

四、对策、建议

(一)充实和稳定体育教师队伍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立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解决农村学校体育师资的短缺问题,提高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素质的重点之一。”于是要求学校适当提高农村体育教师的薪金待遇,扩大教师规模,减轻教师压力,以充实稳定农村体育教师队伍。具体办法有: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鼓励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学任教,为农村教育补充新鲜血液,做贡献;二是从各方面提高农村体育教师的待遇,完善各种机制,缩小农师收入差距;三是为现在农村体育教师创造条件,考虑到体育教师工作的职称评定、教师评价等方面适当放宽政策,减少农村体育教师际困难,建立一支稳定的农村体育教师队伍。

(二)重视农村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加强教师培训工作

具体到商丘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培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组织学习体育当前的素质教育基础理论,认真学习《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学校例》等有关体育文件,学习体育专业业务知识,相邻学科知识的学习,学科前沿新知识,拓展专业知识结构,提高体育教育理论水平;二是建立适合商丘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教师培训的培训模式;三是各区县教育局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到各进行学术研讨,这也可对年轻教师言传身教,提高年轻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分析篇9

关键词:河北省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生存发展问题对策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的发展不仅关系着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还关系到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因此,在农村建立一支专业素质好、综合水平高的体育师资队伍,对于实施和发展农村学校体育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和影响。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课改的深入进行,农村体育教师不得不面对各种新的挑战。笔者试图分析河北省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在生存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1.研究对象与方法

在河北省11个地市的56个乡镇随机抽样选取初中和小学262名体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设计《河北省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生存情况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262份,回收258份,回收率为98.5%;有效问卷258份,有效率为100%。采用excel2003数据统计软件和SpSS12.0统计。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河北省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包括性别、职称、学历结构等。从调查的规模看,农村学校受地域影响,平原地区和城市郊区的学校规模较大,山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校规模较小,教师编制少,尤其是体育教师,有的学校甚至只有一名体育教师。在受调查的258名教师中,男教师182名,女教师76名;专职教师225人,占87.2%;兼职教师33人,占12.8%。从总体看,绝大部分学校的教师数量基本满足需要。从学历结构上看,高中学历的5人,占1.9%;中专学历的77人,占29.8%;大专学历的116人,占45%;本科学历的60人,占23.3%。从年龄结构上看,20―35岁的教师173人,占67.1%;36―45岁的68人,占26.4%;46岁以上的17人,占6.5%。这表明随着国家近几年对农村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视,农村体育师资得到了很大的补充。但体育资师队伍趋于年轻化,经验丰富、身体状况良好的中青年教师数量不足,这无疑影响了农村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教师的职称结构分析,高级职称和未定职称的比例较小,分别占10.6%和8.3%;中级和初级职称的比例相对较大,分别占63.4%和25.8%。

2.2河北省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工作环境分析

2.2.1工作环境差

对工作环境的评价,河北省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满意度为40.3%。工作环境不尽如人意,是阻碍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内因。调查表明,河北省农村学校体育课开课率比较高,为96.8%,但可供体育教学使用的场地设施情况却是良莠不齐。由于经费的原因,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像样的操场,各种器材也是应付检查时才用,平时学生根本就接触不到。这样的工作条件让体育教师处于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状况之下,场地、器材严重不足,没有充足的体育器材,就很难满足教学的需要。对于部分场地狭小、学生人数多的学校来说,要想上好体育课就更困难了。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3―4个班同时上体育课是常有的事。教师及学生的教学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如何安排教学内容和使用场地器材更是一件使教师颇费思量的事,这给课改增大了难度[1]。

2.2.2体育教师工作强度大

从调查中了解到,河北省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每天的工作主要是上课、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运动辅导、课外运动训练、达标训练、中考与高考训练等。从教师的工作量情况看,教师每周所承担的工作量差异较大,工作量小的教师每周4次课,多的每周20次。其中每周4次课以下的32人,占12.4%;5―8次的78人,占30.2%;9―12次的93人,占36%;12次以上的55人,占21.4%。说明河北省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

2.2.3继续教育缺乏

业务进修方面,想进修学习的教师占72.5%以上,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尽管工作环境和社会地位一般,但体育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还是比较喜欢的,如果有机会还是希望在业务方面进行学习和提高。但大部分农村学校远离城镇,农村学校的教师很少有外出培训、外出参加学习的机会。即使有机会,要么由于经费或名额问题无法参加,要么培训不切合实际而流于形式,要么因为教学任务繁重无法参加。

2.2.4工作压力大

体育教师既要完成负担颇重的教学任务,又得负责组织、参与学校的其他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等大强度工作。从2002年开始,教育部的有关文件就将体育纳入中考考评科目之一。河北省也在近几年开始实施了这一政策。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中考成绩,各学校也开始重视体育课的开设情况,中考体育成绩成了衡量体育教师的重要指标之一。这无形中增加了体育教师的心理压力。

2.3河北省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生活质量分析

衡量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从物质方面看,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普遍反映收入偏低。他们的收入除了基本工资外,其他福利待遇基本上没有。并且按国家规定的体育教师的室外补贴及服装费等待遇,农村学校根本无法定时定量地给体育教师发放。最为严重的是个别乡镇的教师工资还存在着不能按时发放和拖欠的现象,这样的待遇势必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精神方面看,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网络也比较发达,教师的信息比较开放,业余时间可以上网玩游戏、浏览网上信息等。而不少边远地区学校的教师在完成工作外,还得回家帮忙干农活,精神生活也比较匮乏,信息相对闭塞,休息方式多局限于看电视、报纸等。

2.4河北省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分析

研究表明,河北省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可不高。通过对258名体育教师调查,发现有92.7%教师的认为体育教师社会地位不高,体育课被看作可有可无的课,体育教师被看作可有可无的人。86.9%的教师认为社会对体育教师缺乏应有的尊重,在工资、福利、住房、职称评定、晋职、进修等方面不能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以至于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与职业的工作性质存在极大的矛盾。

3.对策

3.1各级领导要重视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应采取有效措施,按照《教育法》及《体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执行并落实体育教师的工资、课时费及服装费的发放政策,保证教师的基本待遇。

3.2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保证体育教师的基本工作条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教学保障,实实在在地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困难与压力,改善体育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3.3合理安排体育教师工作任务,在师资引进上考虑学科的均衡发展。

3.4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的思想素质建设和在职培训工作,建立适合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教师队伍培养培训体系,努力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搭建成长平台。

3.5切实加强学校民主建设,建立和完善教师代表大会制度,切实发挥工会制度的作用。另外还要健全教师的申诉制度,使教师在受到不公正待遇时,有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邱宝文.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展望[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2):34-35.

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分析篇10

论文关键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对策

学校体育肩负着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肩负着培养21世纪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重任。农村体育教学是我国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体育教育改革的进程和成效.通过对定西县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调查情况来看,我县的教育现状不是很乐观,所以我们应积极地分析原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县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使我县农村小学体育教学顺应时代的发展,使其在原由基础上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定西县农村小学(胡坡小学、贾庄小学、石咀小学、威戎小学)正式调查始于2009年1月1日,在各小学发放问卷,调查内容截止2009年3月1日。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有关体育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和资料,阅读社会学、教育学、体育学等相关论著,参考有关或相近的其他文章和作品多篇,为本文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1.2.2抽样调查法

以自行设计的《定西县农村体育教育现状表》为工具,主要了解这些体育教师的水平能力、教学内容的安排、领导的重视程度以及场地器材的使用情况,为探讨如何改变农村小学体育教育作好准备。

1.2.3访问法

走访多位不要同职称、不同专业的小学体育教师,着重了解定西县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课程、课时计划等情况,并咨询资深的体育工作者,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

1.2.4逻辑分析法

通过文献资料及数据统计进行逻辑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2研究范围(详见下表)

表1定西县4所小学体育师资场地器材统计表

 

学校名称

学生总数

 学历

毕业校

场地器材

课时安排

胡坡小学

356人

中专

师范

1个篮球场(200米操场)

每周一节

贾庄小学

578人

大专

师范

2个篮球场(300米操场)

每周两节

石咀小学

768人

中专

体校

1个篮球场(300米操场)

每周一节

威戎小学

960人

大专

师范

3个篮球场(200米操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