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生心理教育课程十篇小学生心理教育课程十篇

小学生心理教育课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7:25

小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篇1

关键词:新课程;心理健康;挫折教育;逆反教育;孤独自卑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113-01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我们的新课程教育改革缺少“心理健康教育”是不行的。蔡元培说:“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

一、挫折教育

现价段,我们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就是家里的“小太阳”,姥爷姥姥、爷爷奶奶、父亲母亲都围着这一个孩子转。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孩子生活能力低下,没有一点受挫能力,根本无法担任以后的生活重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必须让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个“困难”字眼,这个字眼是跟劳动、流汗、手上磨出老茧分不开的。这样,他们长大后就会大大缩短社会适应期,提高挫折耐力。美国汽车大王福特尽管身为亿万富翁,但却要求子女自己去擦皮鞋,打工挣钱;印度也规定了小孩的“饥饿日”以饿其体肤,苦其心志等等。这些国家的做法,无疑拓宽了我们的视野,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为此,我们可以在“吃苦活动”中自讨苦吃。以提高我们的生存能力、自理能力,作好迎接逆境,向挫折挑战的预备。

针对这种情况,对老师父母提出几点要求:

1、告诉孩子,接受现实,集中精力,学结教训,把自己变得更好!

2、没有人能保护孩子不受挫折的伤害。一个父母也不需要去这样做。你无条件爱孩子的原因就是因为外面的世界,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你的孩子。这就是生活。

3、用自信取代自卑。

4、总是责怪孩子的失败,孩子将会变得无能。

5、对孩子进行褒奖,但不要过度。

6、教会孩子疏导自己的愤怒情绪,如打球、唱歌、倾诉、做好事。

7熟悉挫折具有双重性,挫折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奋起、成熟,从中得到锻炼。

8、结合电视媒体,开展教育。"小鬼当家"这一节目,是大家所熟悉的栏目,有人说电视台真会"整人",为孩子们设下一个个障碍。我要说"整得好",这就是典型的耐挫折教育,或许这些孩子会因参加了这样的活动,而改变他的一生。

耐挫力是心理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耐挫力的高低不是恒定不变的。“人生能有几回搏!”这话固然深刻,但“人生总有几回挫!”也许更有普遍意义。小学生在学习、生活当中,碰到挫折是经常的,不可避免的,小学生应该正确对待所碰到的困难和挫折,熟悉到困难和挫折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学会如何应付所碰到的挫折,提高挫折耐受力。

二、叛逆教育

1、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就是让他成为自己。

孩子都有潜力成为自己,在自由、活泼的成长轨迹中成为真实的自我,这个自我足以让自己满意。但是,由于长久以来社会形成的扭曲的价值观,家长出于对孩子将来安全感的考虑,必须把孩子定做、改造成为别人――那个符合大人价值观,而不一定符合孩子本性的人,因此,导致许多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起义”(逆反),因为他们实在不想成为别人,一旦有能力自食其力,他们一定会逃出去,让自己成为自己。这就是为什么你说东他偏往西的原因。

2、消除逆反心理――沟通与交流。

(1)我们首先培养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广阔的社会中,磨练自己的思想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

(2)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大人,明白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是善意的批评,家长老师也是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我们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这些事情,也就不会逆反了。

(3)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努力改善自我,平时常提醒自己遇事尽量克制,多进行沟通,增加信任度,也就多了一份理解。

三、自卑、孤独教育

自卑:每个孩子出生时并不自卑,但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身体、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原因,使孩子胆小、不敢表现自我、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孤独:不要以为只有大人才会孤独,现在家庭孩子少,好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没有玩伴。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小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没人理解自己,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不接纳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消除孤独自卑心理――增强自信。

产生自卑孤独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主要是因为生理的原因、遭遇挫折和心理创伤、性格因素、家庭教育问题以及需要的得不到满足等。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关键是对自己现存力量感到满足!分析自己的优点,正确做出评价,发挥自己的长处;其次是千方百计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最后以勤补拙和扬长避短来克服自卑。自己找到自己的突破口,通过勤奋努力,在某个方面做出成绩来。

作为家长需要做到让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

1、鼓励孩子主动与人交往,消除孩子的孤僻。

2、长期处在害羞之中,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

3、让孩子每天发现一个自己的优点。

4、接受现实是走向乐观的第一步。

5、培养乐观的性格,让孩子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

6、让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

7、幽默感看似“小伎俩”,实则“大本事”。

8、心胸狭窄只会让孩子一生痛苦。

9、拥有爱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动力。

10、懂得感恩,才会成长。

小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篇2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课程建设

在实际工作中不难发现心理健康课程开展的难度之大,放眼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课发现其中依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中学心理健康课程最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但时至今日,这门课程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很多中学心理健康课程处于虚设状态,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态度,存在明显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需要

我国学校开展心理健康课的历史仅有20多年,作为一门年轻的课程,仍有很多的学校对其教育目标的认识模糊,将这门课仅仅理解为一门教育课程,过分强调课程的教育性,希望通过这门课使学生成长为一个样板、成为教育者所希望的具有共同的社会规范的个体,但这种忽视学生年龄特点和主体特点和需要的教育目标指导下的教育效果却不尽人意.

(二)教学内容缺乏渗透性

中学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我国学校课程建设的进步,但一些学校由此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将所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推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在其它课程教学中忽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内容,将学生当成了任意灌装知识技能的容器,这种众多教育课程心理教育渗透性的缺乏既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动力,也导致心理健康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孤军奋战,缺少了心理教育理念和应用的支持,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三)课程模式单一

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本身也存在着内容随意性大,呈现出无序状态等诸多问题,相当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套用一般教科书的写作路子,没能实现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忽略了突出中小学生的活动、体验与践行,缺乏灵活性与开放性,缺少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本应具有的“个性”与特色。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定位及特征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定位

心理健康教育课既不是单纯的学科课程,又不是纯粹的活动课程,它是融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于一体的一门综合课程。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一门新型的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独自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时代性。

(2)相符性。

(3)趣味性。

(4)活动性。

三、深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一)科学规划教学内容

我国基础教育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这需要各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体现相互和谐和助长,一方面,个体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各门课程都应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以呼应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与渗透教学在时空方面处于趋同状态,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时候,学生心理品质也在逐渐形成,也更好的促进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在中学生成长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体现连续性和科学性

在基础教育中,不同年龄段的教学内容应具有衔接性。中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变化和发展时期,是自我意识高涨和同一性形成的时期,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关键的,在延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教育、性心理教育、人格教育、学习心理教育、能力训练等的同时还应重视性心理教育、考试心理引导、升学和就业指导教育、消费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对一些延续性的心理教育问题,应结合各年龄特点和本校实际情况,有的放矢。

(三)科学运作教学模式

1.传统学科教学模式。

2.团体训练教学模式。

3.活动课教学模式。

四、我校应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关问题任务及措施

(一)加强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

我校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引进高素质人才。目前我校有两名专职专业心理教师,我校配备的专职专业心理教师突出的特点是――专职专用。我校在职心理学硕士1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2人。

(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发展性教育和补救性辅导两个方面。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参考《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学校针对各年级各个阶段的角色任务以及心态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各个年级侧重的心理健康课的主题在保证深入的基础上有所调整和变化。

(三)完善心理咨询中心,规范心理咨询室职能

我校继续健全和完善心理辅导室的各个功能场室(教师办公室、心理咨询室、音乐放松室、心理发泄室、团体辅导室等等),使心理辅导室成为设备齐全,硬件配置在全区处于领先位置,成为学生心灵成长的家园,成为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想场所。

心理咨询师坚持每天开放,除了安排专职心理老师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外,心理辅导室的部分功能室(音乐放松室、心理宣泄室)同时预约开发,致力于满足了我校师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同时坚持做好心理咨询记录。

同时,确保心理咨询工作卓有成效,及时有效地减轻甚至消除学生的各类心理障碍,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使我校学生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接受心理咨询,不再把它神秘化,而能普遍地接受和主动地寻求咨询,大部分学生通过心理咨询后能全面、科学地认识自身问题,并提高了对心理保健的兴趣与重视程度。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确定讲座的专题,如青春期心理辅导、高考、中考考前辅导等,原则上每学期举行一至两次讲座。心理讲座由专职心理老师负责,也可请心理专家来学校为师生举行讲座。

(五)创设良好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要通过黑板报、宣传展板、橱窗、广播、校园网等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如心理保健常识、调节情绪的方法等等。通过教师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和谐的人际关系等人文因素,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健康人格。通过创建良好的校风、班风、考风以及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使学生耳濡目染,提高心理素质。

小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篇3

一、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是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由于各种发展因素的相互作用,儿童心理发展就具有阶段性;各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教育、文化以及主体动机等的差异,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不变,每一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阶段的结构是构成后一阶段的基础,两个阶段之间不是截然划分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另外,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学习的最佳期”这一理论,即脱离了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来看都是不利的,它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由此可见,从小学到中学,学生的思维、动机、个性等各个心理过程既有各阶段的年龄特征,又有其发展的连续性和交叉性,无论在哪一个阶段出现问题,都会阻碍儿童心理的顺利发展。有计划、有组织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是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在九年一贯制教育过程中,实行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注重教育教学过程各个阶段的科学衔接,各个环节的合理安排,正是顺应了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要求,充分利用中小学的每一个“学习的最佳期。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编排教学计划,设置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从而最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成长与发展。

二、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是系统论的必然要求

系统论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一门逻辑和数学领域的科学。

中小学九年一贯制的教育教学作为一个系统,教学目标、任务、内容、形式、方法、原则等构成教学过程的各个因素和维度以及小学、中学等构成九年一贯制教育这一过程的各个阶段都是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有序地组合在一起的。在中、小学九年一贯制教育这个系统中,从横向九度考虑,应该对各因素和维度的结构进行优化组合;从纵向角度考虑,应该实现整个过程的最优化,即对构成过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进行优化组合,在各个阶段的衔接上,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教学和教学环节、内容、方法等的无序组织,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正是力图通过对九年一贯制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使这一过程最有效地(最佳化地)发挥效能。

三、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1999年6月第三次全教会通过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明确规定,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秸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素质教育进入了一个全面开展的阶段。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进行,中小学课程一体化的课题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中小学课程一体化的进行本身就是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

素质教育一开始就提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而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又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所以中小学课程一体化实验范围确定在“中小学”阶段,这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也是素质教育中重点要求发展基础教育的思想的客观要求;从另一个角度讲,素质教育是一个涉及教育性质、教育功能、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即课程、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多方位、综合性的改革,其核心为课程改革。而课程一体化不只是学制改革下的一项课程改革,还恰恰同素质教育探求如何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实质相一致,所以中小学课程一体化的本身正是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和体现。

(二)中小学课程一体化从其内容和实质上来看,符合素质数育的基本特征与核心,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必然要克服应试教育的众多弊端和负而影响,课程一体化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的理论和实践探讨中应运而生的。它既能够解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培养创造能力,获得全面发展的诸多问题,同时又与素质教育的任务扣一致,所以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无疑是素质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具有成功意义的尝试性实验。

(三)中小学课程一体化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实质要求,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宽松适宜的环境。

1.可以使

教育对象的范围扩大,即面向全体学生。实施了课程一体化,无形中减轻了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压力,这样,教师不必总将眼光盯在少数尖子学生的身上,实施“精英教育”。而是可以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中将目光放诸全体学生,做一个育才的园丁,勤勤恳恳地修整每一棵花草树木,从而实现素质数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功能。

2.课程一体化可以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五.四”学制将升学压力分开散布于较长的时间内.所以教学在课程内容上,可以不必仅仅局限在必考的科目上,也不必仅仅局限在识记和智育的范围内,可以将课程内容扩展到位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从而使学生的各个方面能力得到充分提高。

3.课程一体化能够使学生得到积极主动的发展。应试教育下学生必须把全部精力放在同考试相关的内容上,学生的特长得不到发探。而实施课程一体化,可以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优势和特长,积极主动地去发现自己,挖掘自身的潜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的“不拘一格降人才”。

4.课程一体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招神。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造力的形成需要灵感、独特的思维和想象等来文撑,

但是,在未进行课程一体化之前,升学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即使学生有一些经常性的灵感、独特想象力的突发,也会因为教师只注意升学考试而遇到扼杀。课程一体化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5.课程一体化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持续性开展。课程一体化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将中小学的课程内容、体系前后相互衔接,按照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从而位中小学阶段的教育能从长远的、整体的、发展的角度培养学生。这样,就使得素质教育的各项精神实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主动积极的发展以及培养学生创造力等方面在学校的实施培养的实践过程中得以实现,即从一个整体的角度出发,制定出各阶段的不同教学任务,并且使各阶段的任务具体化,在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的相互衔接当中.逐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的、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可持续的发展。

四、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是中小学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建立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而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课程的现代化,因此,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就应该朝着课程的现代化这一目标进行。基础教育课程现代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1)课程改革应以学生为主体。(2)课程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使课程有利于因材施教,体现校际的特色。(3)由强调积累知识向发现、创造知识进行转变,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观念和态度。(4)课程的开放性。首先是课程体系的开放,建立学科课+综合课、活动课+研究课、必修课+选修课等多种模式;其次是指课程内容的开放,即在确定教育目标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教师一定的选择教学内容的权利。

要改革课程,就要对课程管理制度、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科书的认知策略、识时的比例分配等问题,重新进行设计。而实施中小学一体的九年一贯的学制无疑为中小学课程的改革提供了适宜的土壤,从而加快了课程改革的步伐。

(一)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目前,我国中小学各门学科的目标基本上是为升入高一级学校这一需要而确定的。而九年一贯制的教育过程,由于摆脱了小学升初中的压力,相对延长初中的教育年限,使教师能够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现代课程目标。“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适应环境。”

(二)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有利于调整课程结构。目前的中小学课程门类多,结构不合理,重文化性课程、轻劳动技术性课程,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中小学课程一体化使学校能从整体上协调课程设计,使综合课和分科课程合理地结合起来。

(三)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有利于学校课程的开发。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必须改革我国长期以来教育管理体制统得过死的状况。近两年,我国实行课程的三级管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实行九年一贯制,中小学紧密衔接,使各校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学校课程的开发,从而保证课程内在的逻辑性和科学性。

小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篇4

关键词:中日;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比较

前言:教育的比较研究,顾名思义则是将教育体系的各个环节及教育理论的现代化发展进行对比,并结合本国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社会构建的现实情况进行对照研究,各项内容、项目及指标的比较结果将会对本国的教育事业做出极为重要的实际指导,从而推动本国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和可持续化改革,奠定重要的发展和建设基础。从地理方位上来说,中国与日本同属于亚洲东部范畴,在众多方面同脉相连,特别是教育体制方面,中国深受日本教育思想影响,并结合本国实际发展国情,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由此可见,中国与日本的课程教育体系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中日两国结合本国教育国情,制定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以此来更好的迎合当前现代教育的发展形势。对此,本文以中日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为主要研究内容,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

一、中日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指导理念概述

中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其中涵盖了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各个环节,并对中国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确立与实施做出了重要的思想指导。第一,坚持健康为首的体育课程指导理念,在课程构建和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学生体育技能、价值观念、情感态度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融会贯通,通过体育课程的系统化教学,引导学生强化自身的体育运动意识,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全综合发展;第二,以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体育课程作为一项以实践为主的户外运动式课程,在课程目标的确立过程中要迎合当前学生身心发展的现实情况,重视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掌握相应的体育技能及体育知识;第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体育课程目标的确立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不同,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并及时调整教学目标,使得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更加契合学生的现实需要。

日本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以《指导纲要》为基础,对日本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确立与实施做出了重要的思想指导,其中《指导要领》的指导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秉持生存能力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的能力培养落实到实际的教育环节之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以此来实现学生学习能力、人性培养和体魄塑造几方面的协同发展;第二,德育教育与体育教育放在同等发展位置,在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学生身体能力和德育素养的双向互动式发展,根据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现实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方略,其中将安全教育、饮食教育、体验式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强健体魄;第三,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精神,中小学体育课程在进行校园教育的同时,要联合家庭、社会等多种教育资源,积极拓展体育课程的应用空间,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为自身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二、中日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比较

(一)中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

中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课程教育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和学习水平目标,并且该三种目标贯彻和践行在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得体育课程目标朝着科学化和具体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小学和初中是我国义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目标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基本技能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激发、较强的体育精神并由此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心理品质的优化形成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这五方面的有效结合,引导学生养成健康、阳光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高中体育课程目标则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目标的深化与拓展,更加侧重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多元化培养。

(二)日本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

日本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以《指导纲要》为基础,在小学阶段被称为体育课程,在中w阶段则被称为保健体育课程,并对其中的教学目标进行优化配置和系统安排,以此来保证体育课程的顺利落实和科学进行。第一,小学体育课程目标,将学生的身心发展看成统一整体,在培养学生良好性格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引导其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第二,初中保健体育课程目标,融入了安全教育、饮食教育的内容,学生在合理适当的体育实践活动基础上,要形成良好正确的运动习惯和生活方式,并将此种理念落实和践行到日常生活之中;第三,高中保健体育课程目标与初中目标不谋而合,以学生各项能力的持续性发展为核心,为其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三、中日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具体目标

(一)中国体育课程学习的领域目标

中国体育课程学习的领域目标是课程教育的细化发展,根据不同内容和领域的目标进行科学落实和顺利践行,提高领域目标确定的时效性。第一,运动参与,学生要对体育运动保持高度的热情,教师要科学指导学生的各项体育活动;第二,运动技能,学生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掌握运动知识、运动技能、安全常识等内容;第三,身体健康,关注自我的身体素质,强化体能,懂得避免不良条件对身体的负面影响;第四,心理健康,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对此,要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及时调控自我的负面情绪;第五,社会能力,要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二)日本体育课程学习的领域目标

日本体育课程学习的领域目标主要分为五个学段,在不同学段的体育课程目标也不尽相同,但是其本质出发点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全发展。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能够在安全范畴之内进行体育活动,形成热爱体育活动的认知理念;小学三四年级,教师要精心安排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正确认知态度的基础上,引导其掌握正握科学的成长知识;小学五六年级,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学生要从学习技能、心理健康、安全认识等方面提高自我的学习能力;初中和高中阶段的体育保健课程分为两个范畴,分别是体育课程和保健课程,保健课程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均是学生要关注自我的身体健康,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三)中日中小学体育课程学习领域目标的分析

从上述中日两国的体育课程目标来看,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同之处,虽然涵盖学段和设计的领域存在不同,但是本质出发点具有必然联系,均是以健康和运动为领域目标的主要线路。中国中小学体育课程w习领域目标中健康主线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健康能力,能够最大限度的反应中国体育课程目标的本质内涵,更是课程目标的实质所在,而运动主线,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目标践行和贯彻的主要方式和形式载体;日本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学习领域呈现递进分布式发展方向,于中国相比主线依旧不变,而其中增加了保健课程的内容,注重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

四、中日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一)中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具体要求

中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具体要求,主要是分为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两个层次。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目标倾向基础性和全面性,而在高中教育阶段,强化了体育课程的选择性,这一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我的兴趣爱好选择与之相对应的体育运动项目,具有多元化和可选择化的双重特点。中国中小学体育课程中的领域目标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落实和贯彻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之中,并为学生能力提升和身心发展所服务。运动参与要求教育工作者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运动技能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运动能力;身体健康保证学生身体能力和营养成分的均衡发展;心理健康侧重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指导其掌握正确的情绪调控方法;社会能力,强调学生要利用多种途径获取相应的知识,迎合社会的现实需要。

(二)日本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具体要求

日本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具体要求分为多个层次,在结构上也不尽相同,此前的学习领域目标分析中具有阶段性和总体性的特征,而对于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和目标的践行要求则需要细化分析。日本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具体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认识目标,掌握基本的体育项目知识、技术,强化体育训练与体力提升的相关原理;第二,社会性行动目标,要尊重学生的社会性差异,个人之间或个人与团体之间要明确协作方式;第三,技能目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能够掌握相应的技术要领,同时,在比赛之中熟练制定各项战略战术;第四,情感态度目标,学生要产生强大的意志力,实现快乐运动。

(三)中日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价值比较

中日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具体要求中可以看出,中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具体要求分为五个领域目标,针对学生的不同个体化差异对其所要求的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总整体上来说,中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坚持循序渐进、递进有序的原则,并且各领域目标充分反映了健康主线和运动主线这两大根本出发点,从而切实有效的保证了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顺利落实。日本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包含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方面,总体目标的制定是从整体情况入手,统筹全局,为中小学体育课程提供良好的外部框架,在此基础上,具体目标的价值才得以彰显,要求四方面具体目标融会贯通,相互渗透,并对健康教育和运动教育两大主线进行科学诠释。

五、中日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比较启示

(一)目标体系多元化

中日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具有多元化特征,结合本国自身发展国情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现实情况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目标体系,极大程度上保证了目标体系践行和落实的全面性。在目标制定和践行过程中从多个层面入手,其中涵盖运动参与、技能提升、情感价值、社会能力等,切实有效的实现学生体育能力的综合性培养目标。

(二)价值取向和而不同

中日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和而不同,其本质出发点在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全发展,并以运动健康和身体健康为主要线路,但是两者的结构发展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中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侧重于结构的多元化,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逐步延伸,水平目标呈现递进性发展规律。日本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与保健并存的项目目标体系,在总体目标的框架之下,细分为具体目标,并结合不同的目标实施要求实现课程目标的系统性结合。由此可见,中国小学体育课程目标较为具体,而日本则相对简练。

六、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更是本国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保证,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教育与教育之间的比较研究,通过两者的异同点的比较可以更为完善的总结自我教育在发展和存在过程中的不足,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为本国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民族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曲鲁平,王健,和平.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体操教学素材的筛选与确定[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05):90-92.

[2]阎智力,金玉光.中美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比较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5(01):37-40.

[3]盛晓明,周兴伟.中国、英国中学体育课程设置和课程目标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05):653-656.

[4]何卫东,马军.中国、日本和泰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比较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6(02):85-87.

[5]阎智力.中日两国百年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目标比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01):79-85.

[6]马楚虹,潘慧炬,邵伟德,许益芳,吴维铭.高师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华东7所高师院校调研为例[J].浙江体育科学,2016(03):64-68.

[7]罗孝军.从国外体育课程发展模式析探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J].教学与管理,2014(09):112-114.

[8]陈国顺,王学群.中日中小学体育课教材的编写和教学目标及内容的比较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06):15-17.

[9]张祝平.日本体育课程改革理念及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山东体育科技,2015(04):66-68.

[10]林陶.中日体育教师培养的技术课程标准比较分析[J].体育学刊,2016(11):58-62.

[11]何祖新,成聪聪.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与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对接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76-79+87.

[12]周冲.中小学社团活动及体育、美育问题探讨――中日比较教育视角[J].教育参考,2015(02):28-34.

[13]王德涛,任塘珂.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小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因素分析――探究两个“甲午年”后中、日中小学生体质差异的根本原因[J].许昌学院学报,2015(05):43-47.

小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篇5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民族地区;小学生;本土化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49%(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少数民族人口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国家整体人口的素质,而提高人口素质又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

民族地区的儿童,由于生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时,应该考虑到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人格特征。如果把现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实施在少数民族地区,则更需要考虑本土化的问题。为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我这里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民族学生素质教育的轨道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要“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依据上文件规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笔者认为,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起来,当然,在开设中,要避免出现学科化的倾向。

可以采取生态模式进行教育。我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一直都是以传统的医学模式和行为模式为主。贴上标签很不利于个体重新融入学校与社会。影响民族地区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并不是单纯的一个因素。即有学习方面的因素。也有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还有家庭内部矛盾、远离家人等其他因素。因此使用医学或行为模式,单纯地对个体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因素进行干预都将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而应着眼于学生、家庭、教师、社区等组成的生态系统,采用生态服务模式。

二、评估学校的具体实际与现有资源

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学校的资源条件作为开发校本课程的主要依据。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活动,优先考虑的是学校的具体实际,依托的是学校的现有资源。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生长点和突破口,都有赖于学校的资源条件,包括硬件条件、软件条件和师资条件等。

在民族地区由于学校师资、设备相对落后,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时,要评估学校的情况,发现自己的资源与不足,以便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应该评估学生心理状况与需求。从而有针对的有效率的提取资源。

三、课程应该汲取丰富、独特的民族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最大特点是立足于本校学生的实际,依托学校的现有资源。我国各少数民族积累形成的灿烂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传统舞蹈运动、节日活动、宗教活动、民族习俗、风景名胜蕴含着丰富、独特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如在课程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课程课件的图片选择,教师身穿当地民族服饰,音频、视频等具有民族特色),促使学生能较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本课设置的教学内容简明,学生易于掌握。本课还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反思、感悟、升华、从而使心理得到发展与成长。

四、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编制

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是校本课程开发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具体运用,它强调充分利用学校及社区的课程资源,调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等一切力量,开发符合学生需要和特点的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个体性、差异性的要求。

开发课程包括下列六项内容:课程开发依据,政策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等。课程总体目标要有效协调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规划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与学校发展的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尽量实现三者的统一。

在对小学课程实施时,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反思、感悟、升华,从而使心理得到发展与成长。课程资源安排,充分考查学校资源、环境、师资水平、教学设备、周边社会环境和资源情况,以此确立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在整个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位置。

五、注重民族儿童学生的心理特点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

小学学生的认知正处于皮亚杰提出的具体运算阶段。其特点是逻辑推理能力提高,但抽象推理能力尚缺乏。课件多采用图片和视频等具体方法,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

又少数民族学生相对封闭被动的心态使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很难向心理健康老师敞开心扉或谈论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民族地区中小学宜采取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方式。

参考文献

[1]白亮,颜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以兰州市秦安路小学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

[2]刘铖林.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J].教育评论,2007.

小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篇6

关键词:高师教育类课程;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9-0040-02

一、高师教育类课程改革的意义

1.有利于完善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提升课程的实用价值

我国教师教育类课程一直存在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教学实践环节的现象,突出表现为教育类课程在教师培养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与开设时间不足,教育实践课程缺乏。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70多个国家教师教育的调查显示,各国教师教育类课程比例大体为,教育理论课25%,教育实践课15%,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教育专业课占40%。目前我国师范院校在开设的三类课程中,公共课占教学总时数的20%~25%,专业课占65%~70%,教育类课程占教学总时数的7%~11%,其中教育实践课的比例大约为总课时的1%~2%,主要以单一的教育实习、见习形式进行。按照目前教学大纲规定,本科生的实习时间是6周,专科生的实习时间是4~6周。这样有限的课程和较少的授课的时间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执教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知识,真正进入实习阶段之初,很难展开教学工作,而且实习学校也不信任实习学生的教学能力,还经常会发生实习过程流于形式的情况。

2.有利于促进新任教师的入职适应,促进其专业发展

目前,我国高师毕业生一旦步入教师工作岗位,普遍存在缺乏教学经验、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主要靠设置的教育类课程培养,而这类课程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导致学生在就业时会有较长的适应期和磨合期,难以完成较为复杂的教学工作。如果高师院校能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将实践课程的地位从边缘位置提升到中心位置,让学生亲身体验教学过程,训练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程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情境应变能力,这些新教师就可能具备一定的实践知识和能力,较快地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同时,新任教师对教学岗位的良好适应,还能减少其内心的冲突与困惑,提高其职业认同度与归属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有利于教师形成终生学习的理念,提高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和能力直接影响其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的选择与判断,影响其对理论知识的筛选、过滤、学习与运用。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实践性知识积淀的状况,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后继发展与学习。构建合理的高师教育类课程,丰富职前教师的实践性知识,重视理论认知与经验体会的融合,就能唤醒师范生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养成不断感悟、体验、积累、发展实践知识的习惯,激发其终生学习的意愿与能力,促进其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理念,实现对教学与教育的开拓与创新。

二、高师教育类课程改革的路径

1.增加教育类课程门类,调整课程比重

参考发达国家的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我国目前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可从两个层次推进。

第一个层次应为教育理论课与教师技能课程,其设置比例应提高至20%~25%之间。当然,仅仅增加此类课程的比重是不够的,还要考虑到课程的门类,教学理论课与教师技能课可以突破原有的较为单一的课程门类,提供较为丰富的内容供学生选择。例如教学理论课具体开设课程可包括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生心理学、中外教育史、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经济学等,教育技能课可以开设教师教学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学科教材教法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测量与评价、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专题、教学实验、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教师基本功训练等。在教育技能课中,师范生应有足够的时间学习专家型教师的结构化经验。此外,还应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从事微格教学,使其在模拟的状态下通过自己的表现来体验、纠正和形成正确的经验,从而积累实践性知识。

第二个层次应为教师实践性课程。其设置比例应不低于总学分中的15%,最高比例可调至20%,以强化学生的教师实践知识,体现教师专业的实践特色。教师实践性课程不应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实习、见习,而应是建立在高校与中小学合作的基础上,以教育行动研究为核心的教师教育课程。南京师范大学所提出的四层次教师教育实

践课程模式可供借鉴。该课程体系的第一层次为体验层,要求学生通过教育理论课程的学习以及开展教师教育文化系列活动(如教育经典影视欣赏、教育名师讲坛、师范生入职教育)感悟、体验教师职业角色;第二层次为实验层,即在教育技能课中,适当开展中小学教育模拟练习,在大学课堂中生动再现中小学教育活动场景,训练提升师范生的教师实践知识;第三层次为践行层,即教育见习与实习,可以集中进行,也可以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但总学时应不少于半年;第四层次为研究层,实践者的研究与思考是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使实践更有效的必要条件。要引导师范生在理论课堂和实践的“临床环境”中实现“实践—反思—再实践”,使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能实现螺旋式提升。四个层面的课程不是先后递进的直线关系,而是贯穿于师范生教师教育学习全过程的立体交错的实践课程系统。

2.课程教学内容应贴近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

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改革。新的教育类课程教材的编写,需要突破传统教育类课程教材重视理论体系、枯燥行文的方法,运用灵活多样的结构和行文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教材的文字叙述力求生动活泼,不再追求严谨的逻辑顺序,应注重充实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案例,引导学生掌握理论在实际中灵活应用的方法。在相对成熟的理论观点的阐释之外,教材还要适当加入存在争议的内容,培养学生探究与反思的能力,为形成教师实践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教材中还可以充实一些教改经验教训、教学心得体验并提供个案分析、方案设计等练习项目,促进学生通过建构性学习,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其次,对于教学内容的把握,一是高师教师对教育理论观点的论证,应紧密结合中小学课程的具体实践,注重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的客观数据和实例进行诠释,以增强理论的说服力,避免用理论论证理论的空洞说教。二是课程内容应删除重复空泛的旧内容,融入教育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变化、新要求以与教学环境相呼应。三是要抓住教育热点问题和教学典型案例,引导高师学生对其进行深入剖析,唤起他们探究教育实践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将抽象理论转化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要统合教育专业内部知识,在多门教育理论课程之间进行渗透和整合,在教育理论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之间进行整合,从而激活知识在践行层面上的活力。五是高师教师在对课程内容的讲授过程中,要深入中小学收集教学素材,精心设计教学案例,启发学生反思与追问,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探究,积累教学实践知识。

3.实践教学方式要多样化

(1)实际案例分析

教师可带领师范生亲赴中小学参加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或观看教育教学实况录像、视频等,选择有代表性的某个教学情景作为案例,要求学生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进行探讨和分析,将课程传授的理论知识内化成为教师的实践知识,提升其在实际场景中的工作能力。

(2)中小学课堂教学观摩

邀请中小学专家教师承担示范课,要求师范生进行观摩、体验和反思,初步掌握教师实践性知识。

(3)教育教学经验交流

教师实践性知识本身是个体的,但是它所包含的元素却是可以提取和可供借鉴与交流的。请中小学领导、教师及家长等以多种方式给师范生介绍教育教学经验,组织师范学生进行讨论,以利于取长补短。此外,还可以将历届毕业生的教育教学经验、教学成长记录提供给学生参考,利用替代性强化获得间接经验,丰富教师的实践知识。

(4)模拟教学

教师通过组织扮演模拟环境中的角色,从事指定内容的一系列角色活动,以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模拟教学的目的是要进一步巩固学生专业思想,提高教师职业能力,准确分析自己的教学素质,明确提高自己教学素质的方向,消除其在正式教育实习时产生的紧张心理。美国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临床实践就是指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模拟中小学的课堂教学环境,在有经验的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借助于现代的教育技术手段,运用教育中的某一原理、原则、方法或技术,进行观察、分析、研究和实验,探讨个案问题的原因并寻求解决办法。这种专业的指导和引领是实践知识快速生成的有效手段。

(5)微格教学

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在微格教学中,授课者可以通过录像资料的重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自觉自愿地改正自己的缺点。微格教学的最大优点在于提供了一个可以反观自身、反思自我的条件,它是促使师范生迅速提高自身实践性知识、适应真实教学情境的有效方法。

(6)全程化、导师制的实习方式

全程化意味着实习时间的延长和贯通,包括在不同阶段和时间实地考察、观摩,深入到课堂、学生活动等实际教育教学情境中并亲身体验教育教学实践。如廊坊师范学院正在进行的教师教育改革,就将教育见习、实习细化为教育基本功与教师入门、教学见习、教学训练与微格教学、教育实习四个部分,要求学生前三学年均进行每学年不低于16学时的教学实践活动,第四学年的教育实习时间延长至半年。导师制则要求每位学生都应得到中小学专家教师的指导,可以是一名导师针对一名学生,也可以是一对多,但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均要求师范生必须真正深入到中小学教师工作的第一线进行实习。指导教师通过发挥专业“引路人”和“保护者”的作用,有效地引领着实习教师的教学适应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快速生成。促成学生尽快地由新手成长为熟练教师。

参考文献:

[1]石生莉.教师实践知识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5).

[2]袁克定,申继亮.论教师知识结构及其对教师培养的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1998(3).

[3]李方,刘晓玲.新课程实施与高师教育类课程变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5(6).

[4]曲铁华,冯茁.专业化:教师教育的理念与策略[J].教师教育研究,2005(1).

[5]宋改敏,李景元.实习教师是如何习得实践性知识的?[J].教育学术月刊,2010(1).

小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篇7

(一)思想道德素质方面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以后的教育对象为小学生,小学生特有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如独立性差、更依赖教师、善于模仿教师等,都决定了小学教师的道德水平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由于小学教师职业的特点,很多小学教师在工作一段时间以后,会成为“班主任”。很多小学的班主任实行一管到底的方式,即从学生一年级入学开始一直到六年级毕业,都是同一个班主任带领。这就会出现小学生的整个小学阶段接触时间最多的人就是班主任,班主任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人处世的方式都会无形之中影响到他们的学生。基于以上原因,高校在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时候就更应当注重培养本科小教专业学生道德标准: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敬业爱岗、吃苦耐劳;团结合作、勇于奉献……

(二)文化素质掌握方面

小学生要学习知识内容不是很难,但是标准却很高。所以对他们文化素质方面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这其中就要求小学教师要有广博扎实的专业知识,如数学、语文、外语、历史、地理、体育等多方面的知识,以满足小学教学中,对教师综合知识储备充分的要求,力求学生全面发展。由于现在的学生和老师都处在信息大爆炸的时期,学生的知识面有的时候可能比教师还要广,因此高校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时候就要尽量做到“广”和“精”!这样才能让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坦然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奇怪的问题。

(三)业务素质方面

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如果仅仅具备了以上两个素质,并不能称之为合格的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因为最为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更应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教学工作技能、教育科研技能、教育管理技能。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教师要同事具备现代教育理论、掌握现代教学手段、方法、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技能(如三字一话)的素质,从而具备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综合能力。2013年国家提出了“教师资格证书”需要学生自行考取的政策,2014年开始试点实施师范类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工作。从考试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小学教师业务方面应该具备的能力:普通话测试、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教育学综合……这些都表明了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四)身体心理素质方面

由于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的特殊性,所以要求小学教师具备一定的体育素质和良好健康的体魄。另外,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小学生身心的发展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很多中小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心理咨询师证书或者至少精修过心理咨询课程内容。由此可以看出最为一名中小学教师,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这样家长才会敢把孩子交到她们手中。

二、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个基本原则。高校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问题,实际上就是逐渐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文理兼备,学有所长”,以培养出具有符合型知识结构的高素质教师。当今我国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大致包括如下模块:

(一)公共基础课程

主要目的在于使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具备大学生基本的文化素质和培养水平,如思想政治、法律、体育、外语、计算机、三字一话等课程。意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专业基础知识

这一部分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做储备。开设的课程有: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大学语文、大学数学、英语视听阅读、高等数学、小学统计与测量……

(三)专业必修课

不同学科方向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当完成一定量的必修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有所专长,能多担负起一门或两门主干课程的讲解。很多高校的教科院(教育系)设有三个方向:小学教育语文方向、小学教育数学方向、小学教育外语方向。每个方向都开设了几门专业必修课,如现代汉语、儿童文学、高等数学等同时专业必修课中还包括儿童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等,以使学生掌握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专必修课的学习,使学生做到综合培养,具有了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

(四)选修课

选修课的开设目的是“有所专长”发展学生的特性,丰富学生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专长选上学院或全校开设的选修课,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的设置时基于“培养多元化、全方位”中小学教师的指导方针基础上。在素质教育呼声的教育背景下,很多人开始对小学教师有更多的要求了,如希望小学教师能够为小学生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机会。因为国家在中小学新教材中都增加了“研究性课题”或“研究性课题”延伸的“课题作业”。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为适应新数学课程,理应构建全新的课程和教学理念,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因此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的讲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此项能力。

三、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式

小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篇8

近些年来,新课标教学改革工作在我国各个省市地区如火如荼的进行,小学是打好学习基础的关键时期。一直以来,数学教育都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教学课程,在新课标改革工作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进行改良和创新已经成为了相关教学人员工作的重点内容,本文分析了新课标环境下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时期提高数学教育人才培养效率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新课标;教学改革;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空间变化等一系列综合知识的学科,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数学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结果,更要教会学生方法。因此教育人员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参与,帮助学生将课堂中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中所遇见的难题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从小培养一种全面的数学思维。

1小学数学教育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1数学教育人才培养理念落后。

一直以来,我国教育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进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通常只是注重学生的成绩和课堂表现,很少从本质上挖掘学生潜在的数学才能,这也是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高校所培养的教学人才是进行小学数学教育的中坚力量,新课标小学数学教育理念的不断变化应该在高校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理念中体现出来,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在对数学教育学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培养的过程中,使用的教材版本比较落后,在教学理念上也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并且很多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过于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在学生心理等方面的研究内容不够深入,因此目前很多小学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经常抓不住重点,不能够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心理特点。导致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度不高,课堂效率偏低。

1.2数学教育的课程安排不够合理。

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所学习的观点和理念与日后的教学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关联性。可见对数学教育体系的课程安排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十分必要。但是从目前高校的数学教育体系来看,其课程的安排与规划存在着突出的课程比例失调、课时安排不足等问题。目前,高等院校针对小学数学教育所开设的课程包括数学分析、几何解析、高等代数、普通物理、微分方程、数学模型、近世代数、高等几何等。这些课程通常在大学的一至三年纪完成,可见数学理论课程占据了总教学时常四分之三甚至是以上的时间,在这个阶段内,学生只能学习数学知识,但是并没有真正的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也没有学习如何做好一名真正的老师。通常会在大四进行数学教育理论以及实习的相关课程,而教育心理学、数学思想方法等课程的开设更是少之又少,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之内,学生对教学心理和方法的掌握知之甚少,在进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也会走很多弯路,降低教学效率。同时,分类过少、含糊不清的选修课程也是影响学生从教水平的主要原因。

2提高小学数学教育人才培养效率的有效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育人员的工作素质,实现新课标对学生数学素质培养的目标,高校在进行数学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着重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想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精髓,就一定要以同样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当注重尊重学生的心理,听从学生的意见,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讨论的机会,使学生在课堂中畅所欲言,积极的表达自身的相反,这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和理解,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牢固。此外,这种平等、自由的教学氛围与与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育的基本教学理念相互一致,当学生迈入工作岗位,进行数学教育的过程中,他们才能以同样的思维和方法去教育学生,尊重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化差异,从而帮助学生从小培养起一种既善于思考又能够实际应用的数学思维与能力。其次,数学教育人才的合理培养和需要对现有的教学体系和课程安排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革。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应该适当的加入数学探究、数学文化、数学史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能充分明确数学教育的发展脉络,使其真正了解数学知识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感受到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人员所应该承受的责任。此外,为了提高学生进行教学工作的能力与水平,高校数学教育人才培养的体系中应该适当的增加数学教育心理等课程的比重,帮助学生提高在进行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对一些突发问题的能力,以提高教学水平,成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育工作人员。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内容无论多么丰富完善,如果没有实践行动的检验都是没有意义的。因此,高校应该争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的课程中,归纳并总结当代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梳理当前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与思考,找到新课标教学体系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教学理念与应试教育下的数学教学理念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完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校在进行数学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断的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使学生成为合格的数学教育人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李保进单位:山东省蒙阴县岱崮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吕世虎,曹春艳,叶蓓蓓.数学教育学学科建设三十年:回顾与反思[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17(05):55-59.

[2]李兴东,张睿.关于数学教育学核心概念的认识与思考[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5,12(02):118-122.

[3]蒋桂银.对小学数学教育学课程构建的建议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5,22(12):33.

小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篇9

【关键词】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若干思考

大中小德育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可以有效地提高德育课程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落实学校的德育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德育教育作为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的始终,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有效衔接可以有效地促进德育课程的开展。

一、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可以有效地提高德育课程的整体效果,有助于德育根本目标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德育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但是由于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衔接不完善,导致德育课程的开设受到众多的影响。当前德育课程体系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中小学德育目标不清晰

目前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目标设置并不十分清晰,其目标未能充分体现大学、中学和小学的特殊要求,导致德育课程各阶段的教育目标衔接并不合理。小学德育课程的目标主要是培养“五爱”新人,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的行为规范,为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奠定良好的基础。中学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在小学德育目标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提高中学生的思想觉悟。大学德育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人,培养新时期的四有新人。纵观大中小学的德育课程的目标就是培养四有新人,其具体的每一个阶段目标并不十分清晰,这给实际的德育教学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二)大中小学德育内容不合理

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内容存在一定的重复和脱节的问题,目前大中小学开设的德育课程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如果仅仅是通过这两种课程进行大学、中学和小学的德育教育,其内容难免会存在一定的重复性,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德育课程并不一定需要通过专门的思想政治课进行,大中小学课程中其他课程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德育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这些教学资源往往被忽视,德育内容十分有限,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衔接的若干思考

德育课程贯穿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工作中,但是由于大中小学的德语课程体系衔接不合理,导致德育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德育教学目标未能有效地实现。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大中小学的德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德育课程的重要性,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制定相对完善的德育目标

不同阶段的德育课程具有自身的特点,由于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具有各自的特点,德育目标的制定需要符合学生发展的心理特点和规律,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德育课程目标。当前大学,中学和小学的德育目标缺少差异性,德育目标作为德育课程开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对于提高德育课程的教学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德育目标的设定中不仅仅需要由最高目标,同时还需要设定一定时期的具体目标,小学阶段的德育课程应该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启蒙教育,应该注重行为示范,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定出相对清晰和具体的德育课程目标有助于今后德育课程的开展,为德育课程指明了方向。

(二)完善德育课程内容

德育课程内容对于德育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内容并不十分完善,一些学校的德育教学资源十分有限,仅仅是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德育教育,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今后德育课程内容的完善过程中需要结合大学、中学和小学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进行知识的讲授。中学德育课程内容要在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基础上,结合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学生的文化生活进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大学德育课程中主要是结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要核心价值观等理论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理论对于社会的理解。大中小学的德育课程内容比较单一,往往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但是德育课程教育并不仅仅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其他课程中也渗透着相应的德育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其他课程或者是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实践,进行德育教育,充分发挥丰富的教学资源作用,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三)完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

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德育课程的重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由于教学中缺少完善的德育评价机制,导致德育教学工作并未能有效地落实。今后需要重视德育教学,构建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教育评价体系作为衡量德育教学的重要标准之一,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通过多方面的角度去观察学生和评价学生,更加公平地体现出德育教学效果。

结语

德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衔接不合理,导致德育教学并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今后德育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实现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小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篇10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育;有效教学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因为学校体育在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国民体质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及其机能的正常发展,小学体育教师应了解儿童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以实现体育教学的时效性。一堂体育新课教学有没有效果,就看老师课前教学内容设计是否合理,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后,学生在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有没有获得与身体、心智健康发育方面的有益知识和技能。这里的健康知识和技能还包括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要课前做好精心设计,课中组织教学能驾驭自如,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成功而且是有效的。那么,在小学体育课程教育中,教师如何才能更好的实施“有效教学”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课堂纪律,从细节抓起

加强课堂纪律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生提出严格的纪律要求,是体育课程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课堂上如果让学生自由散漫,放任自流,养成“散”“懒”的习惯,那么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显得不景气。因此,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制定严格的课堂纪律,从我做起,以师之行为示范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不仅有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对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建设精神文明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课堂纪律是课前准备到结课师生共同的准则和实施课程教学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细节决定成败。要从细节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确保课堂教学循序渐进地开展。从第一堂课开始对学生进行体育课堂纪律要求,平时也要不断的提醒学生,对于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促使改正。比如课前课后站队集合时,教师或者体育委员发出口令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集合完毕,对于没有做到的学生,给予必要处罚措施,集合队伍时就基本能做到快、静、齐了。又如对于穿牛仔裤、穿皮鞋的同学采取同样的措施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要保证体育新课程课堂的有效教学,就要结合新大纲要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确保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学习能有效促进其发展。首先,要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运动是手段,健康是目的。学生没有通过体育实践活动,体育课程目标就全部变成水中月,镜中花。也就是说运动技能学习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体能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手段,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既是体育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学习领域中核心和主体部分,也是实现其他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由此可见,新课标并没有否定技能教学,而是给了技能教学一个更合理的角色定位,体育课程教育中不但没有“淡化”技能学习,而应有重点、有目的地去“强化运动技能教学”。所以,要实施体育新课程有效教学,一定要设计出新颖的教学内容,如体育运动项目中的球类、田径、体操项等项目要和地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同时进入课堂,就必须做好教材与地方课程的有机结合,如何设计好课程内容使教学效益扩大化,就需要将“体育与健康”内容与地方民族传统体育结合形成效益合力。这才是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真正价值。

三、教学内容游戏化激发让孩子学习体育的兴趣

体育是一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育,提高国民素质的学科。采用游戏化教学不但能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和锻炼身体,而且在游戏中也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接受能力、合作能力等,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小学生而言,游戏化的教学内容也深受他们的喜爱。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基本上可以游戏化,但这需要教师课前对各个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加工,如教师以发展下肢弹跳能力为目的的课上,根据学生的想象力和接受能力设计了“青蛙跳荷叶”的游戏,在创设游戏情景后,让学生两人一组(可自由组合),利用纸板轮换移动进行立定跳远比赛,每一次以小彩旗表示胜负,胜的一方可跳下一张纸板,以最先到终点者为胜。这样的方法既简单学生又玩得很有兴致,收到的教学效果相当好。

四、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让学生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

体育源于生活,要使体育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首先,体育教师应该是生活中的发现者,要善于把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与体育课结合起来,备课时选取学生平时熟悉的、喜欢的、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设计学生能够参与、乐于参与的体育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并能掌握一些生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身体和心理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如:在体育课中根据年级不同,设计不同程度、难度的障碍跑,通过一些攀、爬、钻、跳、绕等与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内容,使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基本的生存能力。其次,在体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上要寻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学生身体条件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不能跨越儿童思维和身体发展阶段,也不能低于现有身体和智力发展水平,要权衡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和进度,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每节体育课上都有新的收获、新的感受、新的发展。

体育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材的更换,用新的课程标准代替过去的教学大纲的问题。目的是要通过体育课程教学让学生在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全面发展。因此,体育教师要从提高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入手,加强课堂管理,攫取和整合优质的教学资源,恰当运用教学策略,保证课堂教学目标有效实施,真正走向优化课堂教学,推进体育新课程实施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吕莹.心血管运动生理与运动处方[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