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人文科学重要性十篇人文科学重要性十篇

人文科学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2:57

人文科学重要性篇1

关键词:学科教学;人文教育;重要性

学科教学和人文教育,作为两种基本的教育形式,有着互相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那么作为从事基础学科教学的教师,应该如何在学科教学中体现其素质教育的功能,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呢?在学科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侧重学科知识的讲授外,还应找出学科中潜在的人文教育功能,这将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人文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文化和人格方面的教育。因此,在学科教学中重视人文熏陶,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的同时,德、智、体也得到发展和提高。接下来,就在学科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这一重要内容做一些探讨。

一、学科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在学科教学中关注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是当今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从事基础学科教学的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对这个教育功能进行挖掘和发挥,为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水平做出努力。随着社会高度化发展,许多高科技被广泛地引入到现代生活中来,同时各种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合作越来越广泛,对人们各个方面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使诸多有综合能力的人才特别是具有人文素质的人才备受青睐。为实现学科教学朝更有价值的培养人才的方向发展,在学科教学中融入人

文教育,是对学生日后发展有百益而无一害的一种教学选择。

二、学科教学中人文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意义

那么作为从事基础学科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们讲授相应的学科基础知识是最起码、最基本的工作职责。基础学科知识的学习,是从理论上对学科所涉及的知识、技能进行高度的总结。使学生可以学习到较专一、系统的知识。但学科教学,并不是单一地只为获得相关的理论知识,而是促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从中学到更多可以改变思想,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智慧,使自身综合素质从更深层次上得到提高和满足。使学生将所学真正运用到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当中,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使自我价值真正得到体现和发挥。

三、学科教学中对学生理性精神的培养

学科教学中理性精神的培养,是将人文教育融入学科教育的根本目的。真正的高素质人才,不仅有专业的文化知识,同时还具有崇高的精神品格。通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渗透、培养、塑造出学生不同的人文气质及勇于进取,为美好理想而敢于奋斗追求的精神。同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

四、学科教学中创造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

创造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是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人文教育的一种方式。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避免一味地以成绩论英雄,以分数论成败。分数从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科教学成果的肯定,是对学生付出的回报。但不是所有的优劣、高低都可以用分数来评定,人文教育的氛围,首肯学生对真、真、善、美的认识和追求。通过人文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认识到自然界是辩证、统一的,是和谐且美妙的。

五、学科教学中对培养学生有科学思考,创新的能力

“尽信书,不如无书”,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思考、认识。

有勇于怀疑、敢于挑战的精神。任何理论都需要实践来进行验证,经不起实践考验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学科教学的目的,除了要学生学习前人的优秀成果,还要培养学生科学思考,勇于开拓、创新的能力。

人文科学重要性篇2

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具体运用,就是社会主体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自觉接受社会科学成果的影响或应用社会科学成果的过程。目前,高校承担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占全国总数的1/4,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占全国总数的1/3以上,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占全国总数的70%以上。据统计,一所综合性大学的人文社科类成果数约占学校成果总数的1/3。近年来,国家通过狠抓科技成果的转化,高校许多自然科学类的科研成果已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人文社科类的科研成果的转化则存在明显的不足,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一、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成果转化的现状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在弘扬传统文化以及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但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在质量、数量和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不足。许多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仅仅停留在发表的刊物上,即使有少量的成果进行了转化,也存在转化的层次偏低,影响力不够,不成体系的状况。由于构建和谐社会对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需求日益迫切,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社会效用不断凸显。许多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还不能适应这个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成果转化的效益无法得到保证。

二、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成果转化难的原因

(一)人文社科类研究成果自身特点决定

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成果对于社会进步的作用方式和产生的影响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大不相同。自然科学成果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可以像企业生产产品一样,从研发到投产,从生产到获利,能够比较精确地计算出成果转化的效率。社科成果一般不直接作用于社会生产力,而是与自然科学成果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因此它对于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一般是间接的、伴随性的,这就增加了社科成果转化的难度。

(二)高质量应用性人文社科成果较少

科研成果质量是市场转化的生命线。我国高校文科科研成果转化少、转化难的现实,与高质量应用性人文社科成果较少有着很强的相关性。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是论文、论著和研究报告,一所综合性大学每年发表的人文社科类论文有上千篇,其中不少发表在核心期刊和权威期刊上,但通过仔细研究发现,这些论文推广和转化的价值较低,真正对现实有指导意义的更少。究其原因一是高校里有一部分文科类的教师主动与社会接触少,对社会发展状况了解不深、不透,难以有重点、有选择性地开展针对性、前瞻性科研。如某一地方性本科学院,在申报当年所在市下达的社科科研课题时,很少申报与当地省情、市情结合紧密的课题,80%以上的教师都热衷于那些比较务虚的纯理论课题。最终的成果能直接指导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就少了。二是,高校文科科研中重数量、轻质量,重科研、轻转化的现象比较突出。许多教师为了完成科研任务,不注重社会的现实需求,闭门造车,主观臆断,直接影响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所谓的科研成果不仅与社会现实严重脱节,而且难以进行转化,成为庸俗的文字游戏。(三)对人文社科类成果转化重要性认识不够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但是,不管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看,谈到成果转化,各级政府部门、政府官员、企业管理人员首先考虑的就是进行自然科学类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工作。国家设立的“成果转化基金”、“产业化项目”等资助的全是自然科学类的项目。国家1996年颁布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第二条中注明:“本法所称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将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排除在可转化的成果之外。可见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工作还没有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1]。

三、促进高校人文社科成果转化的对策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对人文社科成果转化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解决人们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关键。社科成果一般不直接作用于社会生产力,而是经过转化作为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武装劳动者。与自然科学类科研成果转化相比,有着软件性、滞后性、受众不确定性、效果不确定性、转化周期较长等特点。这就要求:一是各级政府和政府官员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不能只顾任期内短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指标。而应该高屋建瓴、具有前瞻性,如同重视自然科学类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一样,重视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转化。二是高校的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有“甘坐十年冷板凳的精神”,克服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心态,潜心研究对社会发展有巨大推动和指导作用精神产品。

(二)加强引导提升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质量。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质量是转化的前提。社会需要大量的切合社会实际的、有转化价值的精品科研成果,这类成果的产生,需要引导和激励,需要科学的、客观的、适应于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需要与科研人员特点相适应的激励措施。中国政法大学为了鼓励精品成果,制订的《文科科研成果评价办法》对在一定考核期内有一个精品成果的教师、科研人员即可以豁免其他科研成果项数,鼓励教师用足够的时间准备高水平的成果,起到了促进科研、激励精品的效果,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省市科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主持社科类科研课题立项时,应加强引导和管理,鼓励教师积极申报与省情、市情紧密结合的课题,把纯理论性的、“空对空”的课题量规定在合理的比例范围内。

(三)健全机制,搭建平台,畅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渠道。不断改革旧的体制机制,建立适合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新机制。一是要加强高校自身的科研机制和体制改革,要变革那种纯学术、脱离实际的研究,而应将纯理论研究为主转向综合性、开发性、应用性研究为主;研究方式从无偿研究转变为有偿研究;只有实现了科研导向、运行环节、队伍结构等方面机制的转变,才能真正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二是探索建立社会科学成果的产权认定制度、价值评估制度和权益保护制度。三是要建立健全社科研究机构与政府、党政、企业等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加强社科研究的针对性、时效性,密切供求联系[2]。

人文科学重要性篇3

论文摘要:主体性教育思想是包含语文教育在内的教育活动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因而由此可以观照语文学科性质: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唤醒和培养人的主体精神,为此则必须加强人文教育;从语文学科内容和学科功能分工来看,只有语文才能承担起人文教育的主要任务,因而人文教育性是语文的根本特性而工具性是其基础属性。人文教育性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工具性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两者共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进人21世纪,语文教育界对语文学科性质有了基本一致的看法,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应该说,这是多年来语文教育界不断探讨、实践的一个宝贵成果,对今后一段时间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个表达到底如何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作用是否各占一半平分秋色呢?如果不弄清楚这个问题,语文教学就还会在“工具论”与“人文论”中两边摇摆,语文教师还是不知从何着手,重心何在。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要解决这个根本特性问题。依笔者所见,语文学科的根本特性应该是人文教育性—以往习用的“人文性”只是语文的内容特点,用来指称语文学科的特性并不准确。

这一命题实际包含两个子命题: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特性不是工具性;二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特性是人文教育性。前一个命题正是多年来语文教学争论的一个结论,其基本理由是:工具性只是语文在社会运用上的属性,并不是语文发生论上的属性。在工具论的指导下,语文教学变成了一种遵循逻辑思维法则的理科教育程式,它把语文分解为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些抽象的东西,结果导致语文学科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严重流失,这一点笔者木用赘述。第二个命题正是本文所要着重展开阐述的观点。为求从根本上加以论证,笔者以主体性教育这一教育思想为逻辑起点来进行分析、讨论。

一、主体性教育思想—语文承担人文教育的理论前提

要弄清楚主体性教育,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主体、主体性。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主体性就是主体的特性,即主体对客体的主导地位以及对客体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的特性。主体性具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自觉性,指人不同于动物的意识特性,即人把他同自己的关系、同他人的关系、同自然的关系变成主客体关系。二是自主性或能动性,它是人的活动特性,是指主体具有不依赖于外在力量,自由地支配自身的一切活动的意志和能力。因而可以说,主体性就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特性。

主体性从内容上又可分为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主体意识是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性的观念表现;主体能力是“主体能动地驾驭外部世界对其才能实际发展的推动作用的能力”,“主体人格”是指主体的情感、意志、灵感、信念等的因素。主体能力与主体人格是主体性的现实表现。实际上,具不具备主体意识也是主体人格的一个方面,因而本文为论述需要将前述“主体意识”、“主体人格”统称为“主体人格”,以指称主体的精神情感状态。

前面我们谈到人的本质特征即人的主体性,而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教育学即人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些教育理论家提出了主体性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把人培养成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和发挥人的主体性”,教育应以“培育人的主体性为最高任务”,也就是要培养人的主体人格、主体能力。这便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基本含义。

主体性教育思想与我国历来倡导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及素质教育理论是一致的。教育理论家王策三曾这样论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之所以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是要发展人的主体性。主体性,这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主体性,它集中了人的一切优秀品质和个性特征,是身、心或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良好发展的综合表现。”

“主体性强的人,就是在客体面前拥有主动权和思想的人。”既如此,主体性教育思想可以被看作教育活动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依此推导,主体性教育思想也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语文教学的性质也应该以主体性教育思想为根本出发点,并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科功能分工来加以确定。

二、语文承担人文教育的现实要求—社会历史发展需要进行人文教育

(一)社会进步需要唤醒、培养人的主体精神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日益广泛的应用,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面貌,使人类社会一下子从工具时代跃进到信息时代。科技作为最富有革命性的生产力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为人类提供了日益众多的方便和享受。但人们也逐渐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祸患。如原子能可以用于来发电、医疗,也可以大规模地杀伤人类以致毁灭人类;克隆技术可以在医学和生物遗传工程

上产生重大作用,但若用于复制人类,则将是人类的灾难;计算机有利于贮存、搜集、传播信息,也可以被用来不良信息,或利用计算机犯罪。同时,科学技术的广泛使用,固然推动了经济的迅猛发展,但也产生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全球气候环境的急剧恶化、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物种消失、人口膨胀、贫富差距拉大、战争频仍。这些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担忧和不安。

同样,经济发展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因为市场经济遵循利益原则,当这种利益原则无限制地渗透到人类的意义世界时,就会造成道德失范,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就是典型表现。这一点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由于法制不健全,适应市场经济的文化尚未建立,表现得更加突出,如假冒伪劣、坑蒙拐骗、贩毒贩黄、贪污贿赂屡禁不止,偷盗、抢劫、诈骗、走私等犯罪活动甚嚣尘上,一些犯罪分子十分猖狂,他们为着能有钱,过上享乐生活,而疯狂劫掠国家和他人财产,甚至视人命如草芥,滥施暴力,滥杀无辜,耳目所及不乏一些令人触目惊心的良知泯灭、人性丧失的事实,少数人对生命的践踏和漠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以上事实表明,科技的进步在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下,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甚至会走向人类的对立面,从而导致人在自然、社会和人自身面前的主体地位的危机,主体精神的沦丧;经济的发展也会带来道德观念的混乱,美好

人性、人格受损,人在物质欲望面前,无法从容应对,把持自己,同样会丧失人的主体性。因此,现代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唤醒和培养人的主体精神、主体人格,使人成为人。

(二)培养主体人格必须依靠人文教育

首先应弄清楚主体人格、主体精神属于人文精神的重要方面,甚至是核心要素,为什么这样说呢?这里有必要弄清楚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发展脉络。在西方,人文精神是个发展的概念,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内涵;在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也十分丰富,儒家、道家或强调道德体验与践行,或崇尚自然、追求个性解放,其影响也十分深远。有学者根据中西人文精神传统,把人文精神的内涵解释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人对万事万物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自由和尊严,把人作为万物的尺度。第二,追求完人理想和精神文化品格。第三,当代人文精神重视价值观念,提高文化意识和人格修养。由此可见,人的主体精神可以看作人文精神的核心成分。

而人文精神的教育就是人文教育或说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甚至落脚点,因而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必然可以培养他们的主体精神、主体人格。

同时也应看到,主体精神、主体人格的培养也只有或主要依靠人文教育。因为进行人文教育所依据的人文学科与回答“是什么”的客观陈述(科学)不同,它是回答“应当是什么”的价值引导,“人文学科总要设立一种理想人格的目标和典范。人文学科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去追求人的完美化,人文学科所依据的理念不是工具理性,而是价值理性。”相反科学技术可以提供强大的工具理性,却不能满足人们对于情感寄托、伦理要求和终极关怀等的需求,即无法提供人类区别于禽兽的“价值理性”。总之,人文学科、人文教育可以为社会提供一种正确的价值和意义体系,引导人类社会走向和谐,人类个体趋向完善。而自然科学却做不到。

因此我们说,主体精神、主体人格的培养主要依靠人文教育。在各阶段教育中应当加强人文教育,应当有学科承担人文教育重任。

三、语文承担人文教育的学科内容依据和学科分工依据

(一)语文、语言的本质是人文

各学科中语文在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语文的内容—语言、言语本质就是人文。对此,西方语言学家都有过深刻的分析。他们认为语言在本质上并不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工具,而是人与存在相属的领域,因而具有真正主体性的意义,即“只有语言才能使人成为作为人的生灵。”语言的作用是普遍的,它包容一切,人类面对的世界是一个意义世界,世界对人而言是一个语言的世界。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无法言说的。语言的界限也就是理解力的界限,语言作用的这种普遍性使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具有无限的内容。如果说语言是一种“工具”,那么没有一种工具如此包容一切,甚至会把人的全部理性也包容其中。

在我国,语文教育界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人。早在1993年,特级教师韩军就说:“语言本身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还是人本身,是人的一部分,它不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客体,而是主体;不仅仅是‘器’、‘用’,还是‘道’、‘体’,它满足主体情感,充满人生体验,因而人文精神是语言的基本属性。”

(二)语文在学科布局中的功能定位

从前述我们对语文教育的分析,可以看出,语文应当而且可以进行人文教育。但并不能完全由此推导出语文的学科根本特性是人文教育性,如果对学科布局特别是语文在学科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那还是认识不到甚或否认这一点的。所以,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还有必要考察语文在学科结构中

的地位和作用。

应当说学科性质是人们依据学科内容、学科目的而对学科功能的界定。语文课的内容即语言、言语具有人文性,顺理成章它具有人文教育功能。目前所要厘定的是人文教育是否应成为语文的主要功能,或者说在目前各学科中人文教育是否主要由语文来承担,从而使人文教育成为语文的主要功能。这必须从语文与相关学科(即同样具有人文教育性的政治、历史)的比较中作出回答。第一,政治学科主要承担的不是人文教育功能。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学科的大致分类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等学科领域,与自然科学一样是回答“是什么”的客观陈述;人文学科包括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伦理、神学等领域,它是回答“应当是什么”的价值引导。从目前所开设的政治学科的内容来看,有哲学、政治、法律等基本知识,可见其中主要是社会科学内容,作为人文学科的内容只有哲学常识一项。因而,可以说政治学科主要承担的是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现象和规律的功能,而不是人文教育功能。

第二,语文和历史承担着人文教育的不同侧面。虽然文史在内容上相融相通,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所起作用之间,语文承担着核心的方面,起更主要的作用。就人文内容来说,可以分为人文知识、人文情感、人文态度、人文价值取向。故人文教育包括人文知识教育、人文情感体验、人文态度辨析、人文价值取舍。历史重在历史事实的陈述、历史演进的逻辑梳理、历史规律的概括、总结,即重在事,即使涉及人,也只是评述人在某个历史阶段的地位和影响,故历史重在人文知识教育。而语文重在人,重在面对某种具体的社会和历史情境下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舍。历史所传授的人文知识对人文精神的形成可以起铺垫作用,而语文教育所涉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其实质就是人文精神。当然历史也有态度和价值观培养问题,但它范围狭窄得多,它偏重社会历史态度和社会历史价值观,如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唯物史观、科学世界观以及民主、法治价值观等等。另一方面,语文和历史所采用的表述方式的不同使它们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方面所起的作用也有不同。历史多运用抽象思维的方式,以理性的语言来表述社会历史价值观,而语文运用的却是情感性语言,形象思维的语言,是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个性化的语言,而非大众习用的“公共话语”或学术语言,它对学生特别是形象思维占主导,情感异常活跃的学生来说,其影响比其他学科要更加强烈、深刻和持久,更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成长。所以,在各阶段教育中,人文教育的任务主要应由语文来承担。

当然,我们说人文教育任务主要由语文承担,不能因此否定历史也主要承担人文教育任务。所以也有必要以相应的概念来区分历史和语文进行人文教育的侧面和重心的不同,而这不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故不引申。

四、结论:语文的根本特性是人文教育性

综合以上分析,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人的主体人格方面来看,应加强人文教育;而从语文的学科内容和学科功能分工来看,语文应主要承担人文教育重任。因而,我们说语文的根本特性是人文教育性,工具性是语文的基础属性。语文的人文教育性旨在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从而培养人的价值理性,工具性旨在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从而培养人的工具理性。

回应前面我们谈到的主体性教育问题,我们说,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的主体性,大学教育也不例外,也应该有完整的主体性教育构成。可以说,语文的工具性与数理化等学科,用以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而语文的人文教育性与政、史的一部分一起用以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两者结合培养学生完整的主体性。前者旨在培养人的工具理性,后者旨在培养人的价值理性,从而把学生塑造成完整、健全的人。这样的教育才是完整的人的教育,才算完成了主体性教育的任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有充分的理由说,语文学科的根本特性是人文教育性。

参考文献

1.张天宝.主体性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王道俊,郭文安.试论教育的主体性.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

3.王策三.主体性教育哲学争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9)

4.杜时忠.人文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5.叶朗.重视人文学科的教化作用.人民日报,1997-04-18

人文科学重要性篇4

论文摘要: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整个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概念及分类,探讨目前我国高校认可的社科成果评价体系,阐述高职院人文社会成果评价的八项原则。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已成为学术发展的瓶颈,不科学、不合理的评价已催生了大量的学术不端现象甚至学术腐败,严重阻碍了学术的繁荣和发展。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中坚力量,迫切要求加强建立和完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和机制,鼓励科研创新,营造崇尚学术、促进学术进步的良好学术氛围和制度环境。探讨高职学院人文社科成果的评价原则,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高职科研竞争力。

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概念及分类

人文社会科学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运作和社会变革等社会现象作为其研究对象,其研究成果本身就是以对诸多社会现象、社会规律、社会实践的价值和意义作出判断和评价的形式而存在的,相比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表现出其内在的广泛性、复杂性、历史性和社会性。人文社会科学是一个由众多学科组成的庞大学科群,包括:哲学、历史学、文艺学、宗教学、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军事学、新闻传播学、体育科学、情报与文献学、地理学等25大类。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形式可分为:著作、论文和研究咨询报告三类,按研究的内容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

二、高校认可的社科成果评价体系

三、高职院人文社会成果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首先要有科研理论做指导,使评价指标体系在基本概念和逻辑结构上严谨、合理,抓住科研工作的实质,并具有充分的针对性。同时,还必须客观地反映高职院校科研实践,抓住科研工作中最重要的、最本质的和最有代表性的方面。合理、有效的成果评价不仅包括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而且包括评价者对评价指标的科学、规范的掌握和运用,即评价体系与评价形式的双重科学性。

2.创新性原则。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以探索性和创造性为基本特征的,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是不断修正错误的理论和认识、正确把握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指导人们实践的过程。高职社科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创新性,应当是评价科研成果的唯一标准、最高标准。不具创新也就失去了学术意义。

3.可比性原则。评价体系要能适应在不同时期以及不同评价对象间的比较,既适应于同一对象基期与报告期的纵向比较,又适应于不同评价对象之间的横向比较。同时,高职学院的科研水平与能力是不可能与办学历史较长的本科高校相比拟的,因此,在横向比较时应按同类型、同层次的学校来进行比较和评价。

4.实用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简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简约性指尽量选取较少的指标反映较全面的情况;可行性指评价指标所需的数据要易于采集,无论是定性评价指标还是定量评价指标,其信息来源渠道必须可靠,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保证,并且容易取得;可操作性指所选取的指标要尽量与评价对象现有数据衔接,必要的新指标应定义明确,便于数据采集。高职学院的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社科成果,必须对高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指导意义,产丰富与充实其它科学的的理论,才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5.实效性原则。一方面重视成果自身“含金量”及对学科理论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有些社科研究成果包涵巨大的潜在效益,是社会现象历史轨迹的再现,需要时间和实践的双重检验,社科成果评价者也必须重视这种潜在性。高职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理论研究不足,因此研究和探索高职教育与院校管理的成果,对促进区域经济建设、更好地实现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功能具有现实意义。

6.综合性原则。成果评价不仅是对成果价值的一种认可,更重要的则是对社会行为的规范发挥潜移默化的主导和辐射作用。由于社科研究的社会性和时代性以及成果价值的多样性,使得社科研究成果的评价表现出高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复杂性。建立在成果价值多样性和复杂性基础之上的评价准则,具体评价时必须考虑因地、因时、因人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整体性。

7.发展性原则。社会在不断发展,这就要求社科研究成果评价者必须与时俱进,以科学的发展观去评价具体的研究成果。另外,评价的标准也要随之不断地发展变化,以适应社科发展的趋势和规律。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因此,高职社科成果也要不断推陈出新。

8.同行性原则。从对研究成果的认识和了解程度来看,除作者之外,对成果内容、意义理解力、认识力最强的就是高职学院的同行们。另外从学科发展和学术方向培育方面来讲,社科成果评价也必须高度重视和遵循同行评价原则。

人文科学重要性篇5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医学生教育;关键点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284-03

医学不仅是一门生命科学,也是一门充满人性的科学,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其崇高使命。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生转变,这就对医药卫生人才的整体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如何对医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有良好人文修养的高级医学人才,是医学生教育的重要着力点。

一、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协调医患关系,建立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古今中外,医疗服务作为社会的必需品一直存在着,与此同时,作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医患关系也备受人们关注。当下,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医患矛盾逐渐升级,医疗冲突频繁爆发,医患关系成为影响当今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之一。通过调查分析,笔者认为,人文素质的缺失,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关键因素所在。“生物―心理―社会”的新型医学模式呼唤人文的回归,注重人的生命质量和人心健康,这一定程度上对医务工作者的技术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学教育需兼顾知识、技能、态度的全面培养,要兼具高尚的医德与精湛的医术。医学生是未来的白衣天使,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我们一直所要追求的。重建具有人文主义和人文情怀的医学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沉甸甸的现实命题。医学生教育必须要摒弃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人文素质培养的教学观念。因此,医学院校注重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提升其人际交往能力是协调医患关系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二)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务工作者的现实需要

医学集综合性、服务性、社会性于一身,具有较强的自然性和人文性,是一门富有人文关怀和人性温暖的科学。医学是人学,更是仁学。它蕴含着医务工作者对人类价值的关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其重大使命。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教授曾指出:没床决策的过程,以及对患者的关怀,都需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而没有科学的人文也是残缺的人文。医学生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具有崇高性,事关人民的性命。健康所系,性命所托,这意味着医务工作者不仅仅是治病救人,更需要将道德准则和人文关怀融入其中。医学领域的每一份工作,都需要一个充满人性大写的人,这个大写意义上的人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还必须要汲取人文社会科学的营养,具有体恤苍生的仁爱之心。实践证明,现在的医学教育只有把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才能培养出关注医学现实,关爱生命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全面发展的医务工作者。

(三)现代医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的深度转型和科技的迅速发展,现代医学学科呈现出高度分化而又高度综合发展趋势,医学心理学、医学管理学、医学美学等大量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蓬勃发展,均表明了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开始逐渐被社会、伦理等复合发展模式所取代。因此,这种发展趋势,不仅要求医学学科既要研究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关注患者的心理、社会诉求,同时也要注重研究医学职业特性、职业责任、职业道德等与职业相关的伦理要求。现代医学教育要求我们要用整体的眼光来看待人类个体,从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等众多学科考察人类的健康,认识医学的意义。这种发展要求医学学科不仅要研究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研究患者的心理、社会、生态等方面境况,还要研究医学职业特性、职业责任、职业道德等与职业相关的伦理要求。因此,医学学科的发展要求现代教育要培养出医术医德兼备的全面发展型的医学生,他们既要知晓患者的健康情况,还要掌握与患者健康有关的人文科学知识。

二、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三个关键点

(一)思想理念上:倡导“全面发展”的人

我们在致力于解决医学生人文素质提升这一问题时,需要注意的第一个关键点就是,构建“全面发展的人”。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是国家教育部对现代教育的要求,这体现了国家对生命个体的尊重,也表明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全面发展的人”,是对于人类自我的深度反思。马克思、恩格斯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始,就在一系列著作中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所提到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发展,是人的本质规定的拓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是人的需要得以实现和满足。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由此可见,所谓“全面发展的人”,需要涵括多学科的训练方式,既要有专业知识的教育,也要有人文主义教育的关注和引导,才能真正地实现完善“教化”与“人性”,提升人的人文精神素养,塑造健全人格,实现全面发展。对于医学生而言,在获得科学知识的状态下,在被偶尔诟病的过分技术实用化的追求中,首先需要做的,是成为“全面的人”,在全面中获取完整。

当下,对医学生教育的重要诉求,是对客观知识的渴求,对医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追求学生的,实用化的教育目标的要求、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客观程度上造成了绝大部分的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价值观扭曲,自我中心和功利主义倾向严重,这严重违背了具有崇高使命的医疗事业对当下医学生的的严格要求。当下对医学生专业技能的过分追求,把他们作为技术工具的载体,忽略了对其“全面发展”。毋庸置疑,完备、精湛的专业知识是医学生必需的,但是对医学工作以及患者的爱、理解和尊重也是医学生不可或缺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关注,是医学生完成全面性人性教育的可能。

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构建“全面发展的人”是对以往人文素质教育的反省,希望从更高层面重新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重新定位,只有这样才能把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引入到全新的路径中,才能使医学生的教育始终坚持以追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代素质培养才能不囿于教育理念而更具客观现实性。

(二)价值观念上:厘清“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告诉我们:“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它是作为一定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是一种关系范畴。多种多样的主客体关系形成了有所差异的价值。每一个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不同个体的效用进行取舍,就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正确定位“个人价值个人与社会是一对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统一体,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表现为“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正确定位“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是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水平,的又一关键点。英国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曾经提出:古典教育对生活毫无用处,教育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只有科学知识才能满足完满生活的需要,科学知识最有价值。按照此观念,人文教育是不应该被重视甚至应该是被忽略的教育,我们知道,科学教育是以物为中心的教育,它解决的是人与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引导人们客观准确地对客观世界做出事实判断,科学知识培养的是科学精神,积累的是科学素质;但是人文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关注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整个精神世界的关系,目的在于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从而能够友好的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但是,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偏差,人们越来越轻视人文教育,出现了医学生教育中存在“重科技,轻人文”价值取向。这样的教育导致培养学生的结果即是制器与育人之间的冲突,是一种对于“价值”的反思。当下,在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价值”一词进行正确的理解,既是对“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厘清。

真正意思上的价值不单单是单一的,合目的性。目前,医学生教育中,在“价值”这一概念所涉猎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中,“个人价值”被淹没在带有“制器”意味的“社会价值”之下,所以这就根本导致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被忽略。其实,人文素质教育更多强调的是对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真正有意义的界定,人文素质教育既肯定了个人价值存在的合理性,努力满足个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正当要求,也引导了学生重视社会价值的实现,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只有当医学生教育更多的关注“个人价值”时,人文素质教育才能够具有良性生长的土壤,只有真正对“个人价值”的正确认知进行自我构建时,也才能够真正得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我们强调在价值观念上厘清“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关系,明确“个人价值”的重要性,有助于医学生更有效的获取人文素养。在医学生教育中中更多关注唤醒学生内心的“自我价值”,而不是过分关注于实利的“社会价值”,那么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将能得到本质性的提高。

(三)操作方式上:均衡“实用学科”与“文雅学科”

对“实用学科”与“文雅学科”的分类和探讨,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认为学科有两种:实用学科和文雅学科。实用学科为实际生活服务,具有功利性,是不高尚的;文雅学科没有功利性,是娱乐心灵,陶冶性情,是高尚的。他重视后者,主张“文雅教育”,他认为文雅学科有助于理智的培养。亚里士多德主张“文雅教育”。他把学科分为实用和文雅两种,实用学科为实际生活服务,具有功利性,是不高尚的;文雅学科没有功利性,是专供闲暇和享受用的,是高尚的。亚里士多德重视后者。音乐是自由和高贵的学科,可使人心灵娱乐,陶冶性情,且有助于理智的培养。除了通过音乐来实施道德教育外,还有专门的道德训练。此处的“实用学科”,我们可以理解为专业知识的传授学科,“文雅学科”理解为人文学科。毋庸置疑,亚里士多德倡导非功利性教育,认为“文雅学科”比“实用学科”重要。虽然,我们对亚里士多德完全排斥实用学科的理念并不赞同,但这种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为非功利性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养成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对至善至美的追求,对尊重、平等、爱的追求,对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关注,凡此种种,皆是“文雅学科”在教育方面优于功利性“实用学科”的重要方面。文雅学科则能为实用学科注入真、善、美的文化底蕴。当下,对医学生的培养中,对其“实用学科”的教育要重于“文雅学科”。长期以来,在医学生的教育中专业教育针对性强,专业划分过细,专业面偏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比例偏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环节相对薄弱,医疗纠纷频繁有发生,医患关系普遍紧张。因此,我们需要在强调“有用学科”的同时,加以对“文雅学科”的关注,使一直在医学生教育中处于弱势的“文雅学科”,获取与“实用学科”共有均衡发展的机会。只有这样的均衡共生,共同进步、共同繁荣,才能使医学生的人文素质获得有效提升,获得全面提升。

三、小结

培养医术与医德兼备的全面发展复合型人才,是当今医学生教育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下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欠缺,要求我们必须要把人文素质教育视为医学生教育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下大力气进行改变,培育其人文精神、塑造其完美人格。我们本文中所提到的倡导“全面发展的人”,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一种思想理念。在价值观念上主张厘清“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即是希望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能够在“个人价值”的强调中摆脱过于功利主义的影响,令其人文素养得以实质性的提升。在操作方式上主张对“实用学科”与“文雅学科”的均衡共生,则为切实完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一种更为具体的、现实的、可操作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卢杰,蓝菊.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反思与构建路径探讨[J].高职探析,2008(2).

[2]夏宏奎.谈正确处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几个关系[J].教育探索,2007(10).

[3]郑剑,孙妲男.高等院校应用型医学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的[J].活力,2013(4).

人文科学重要性篇6

“现代化”作为这一时段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题或范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理论工作者所接受。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此,“三个面向”就成为我国教育战线的一面旗帜,并于1985年写进《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之中。从此,“三个面向”成为贯穿整个80年代校园学术文化的最强音,并决定了这一时段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走向。邓小平指出:“我们已经承认自然科学比外国落后了,现在也应该承认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就可比的方面说)比外国落后了。”[5]邓小平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开拓视野和转换视角铺平了道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现代化突然变成了一个最响亮的词,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并进入了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之中。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需要,现代化研究成为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大课题。”[6]这样,“现代化”无论在认识层面还是价值层面上都支配了80年代的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成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导话语。伴随着思想解放运动和改革开放的历程,各种社会文化思潮涌入国门,国外大量的人文社会科学著作被翻译、介绍到中国,在中国掀起了西方文化热,深刻地影响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这场西方文化热中,西方学术著作的引进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走向未来”丛书、“面向世界”丛书、“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是重要的代表。[7]人们不仅接触到了康德、新康德主义,黑格尔、新黑格尔主义,也接触到现象学、解释学、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逻辑分析哲学,以及现当代政治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等。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经常出现在研究者们的参考文献中,卢梭、斯密、韦伯、哈贝马斯、胡塞尔、布迪厄、福柯、海德格尔等思想家的思想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心智”。有学者研究认为,西方人文社会科学作品对中国学界产生了主导性影响,中国学术心智的社会科学半区基本被美国大学所支配,而人文学科半区则为德国大学所主导。[8]在如饥似渴地汲取新的理论资源,以开阔人们的学术视野与思辨能力,使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在学术与政治、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痛苦选择中,开始以批判的姿态去确立学术论说的自主性。这是一个思想解放、现代启蒙的时期,各种新的思潮、流派和新兴学科不断涌入中国高校,陈平原称之为“学术史上充满激情和想象的变革时代”。

根据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时段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和重建在阶级斗争和‘’中摧毁的学科,大量翻译、引进西方的最新学术成果,用于解释和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中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学术的逻辑与政治的逻辑区别开来,在学术研究中起主导作用的不再是政治逻辑,而是学术自身的内在逻辑,学术逐渐获得了相对独立于政治的自主性。”[9]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并纳入国家规划,各学科在大学课程中的设置,学位制度的建立以及全国性学术团体的成立和高校学术刊物的出版,标志着人文社会科学在我国高校已大致建立起来。科研机构和学术组织的不断建立,海外学术资源的大量引进,不仅为学术的全面复苏提供了有力支撑,而且有利于形成布迪厄所谓的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知识文化场域,从而摆脱完全受制于外部政治场域和经济场域支配的状态。随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制度的建立,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场域开展有计划、大规模的知识生产提供了经济资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也开始逐步走向制度化。据《1991年全国高等学校社科统计资料汇编》统计,1991年全国设有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高等学校513所。社会科学教师12万人,比1981年翻了一番;其中,教授4530人,比1981年增加三倍;副教授23587人,比1981年增加五倍多。当年拨入研究与发展经费4430万元,研究课题11054项,发表学术论文58044篇,出版著作3984部,提交研究咨询报告和鉴定成果968项。[10]

一、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场域的发展与规范:20世纪90年代

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逐步迈上了知识化、专业化的轨道。导致这一变迁的宏观社会背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让人们搁置了“姓资姓社”的论争,获得了第二次思想解放,并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出台,为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推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和发展,1994年国家教委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步入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所描绘的发展蓝图,在其后的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十五”规划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中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现,一个明显的标志是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自觉性明显提高。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科研管理是推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的关键性一环。这一时段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一是从1991年起建立了全国普通高校社会科学统计年报制度,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纳入国家科技统计序列进行统一管理。二是1995年设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1998年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励办法》,作为教育部的三大奖励之一,每三年评一次,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励形成制度化。三是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行规划设计,1996年国家教委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要点》,这是“建国以来高校第一个全面系统、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科研事业发展规划。它首次突破了科研规划仅仅是项目规划的旧框架,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方针、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经费、人才培养、科研机构、学术交流、科研管理、信息资料等要素统统纳入科研规划的范围之内,形成了整体规划、重点突破、协调发展的态势。”[11]四是制定和实施“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解决高校后继人才问题。从1997年到2000年,教育部分四批评选出经济学等21个学科共有154位入选者列入培养计划。在有关部门和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配合下,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普遍提高,一批中青年学者成长为学术研究骨干,基本上扭转了学术骨干队伍后继乏人的局面。[12]这些改革措施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规范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进一步为高校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中的主力军地位奠定了基础。探寻学术发展理路,对学科发展状态和影响发展问题进行反思,是这一时段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大特点。经历了1989年的和市场经济的洗礼,学界开始全面反思改革开放10年来的实践和研究状况,一批具有自我反省意识的学者“开始有意识地抽身于思想界,进入专业的学术界,通过学术史和学术规范的重建和传统国学的梳理,为中国学术和文化奠定一个更扎实的知识基础。”[13]事实上,这种反思意识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萌芽,1988年陈平原在《瞭望》上发表的《关于“学术语法”》似可标示。陈平原认为:“做买卖得讲‘商业道德’,做游戏得讲‘游戏规则’,做学问当然也得讲‘学术语法’。”[14]陈平原这里讲的“学术语法”就是指学术规范。在《学人》和《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的倡导下,此后又在《中国书评》的强力推进下,中国学术界逐渐掀起了一场学术规范化运动,被誉为是“九十年代中国的一大学案”。[15]当然,这场大规模的学术规范化运动之所以能够持续展开,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的。“”结束后,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的落实,学者获得了独立的人格和地位,学术摆脱了对政治的被动依附和跟从,具有了独立的品格和尊严,需要建立学术规范。[16]在学科恢复重建之初,各学科尚处于建构学科体系,创立门户阶段,无暇顾及学术规范建设问题。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无论是恢复重建还是新建的学科,大多完成了体系建构而进入充实和发展阶段。正是在这种时候,学者们普遍发现自己所在学科的发展面临着学术规范化的制约,即缺乏规范化。因此,不同学科的学者不约而同地感到建设学术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纷纷把学术规范建设当作是推动本学科发展的头等大事。[17]这是人文社会科学诸学科开始走向成熟的不可或缺的必经阶段,其象征性和建设性意义远大于其所取得的实质性成果[18]:一方面它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术规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学术规范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另一方面揭开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建设的序幕,为中国的学术规范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关注学术史的发展,矫正学术失范,是这一时段的又一重要现象和重要特点。

20世纪90年代伊始,学术史研究就进入了学者的视野,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就是最早的开拓者,1991年由他自己主编出版的《学人》首开“学术史笔谈”专栏,同时他亲自在北京大学主讲“中国现代学术史”课程,并由此而开辟了一个问题域,引发出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群中各学科的一系列反思性论文与专著,这种热潮一直持续到了今天。从1995年到2005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陈平原主编的“学术史丛书”共计有14种,主要领域和内容包括“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学科史研究、著名学者的个案研究等方面。[19]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学术发展,从总体上可以说是由接续断裂、全面复苏到空前活跃、硕果累累的繁荣期。这一时期,学术研究的成果、经验是非常丰富的,其负面因素(如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的学风浮躁、学术不端行为)和教训也是不可小觑的。为推进学术不断前进、健康发展,学术应该总结自身,学者应该回瞻自我。于是当代学术史研究带有必然性地成为了学术热点。[20]通过对学术进程的描述和评判,正面或负面地凸显某种学术规范,是学术自觉的重要表现,对促进学术规范化将是一个有力的推动。据《2000年全国高等学校社科统计资料汇编》统计,2000年全国设有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普通高校达739所,比1991年增加226所,社科教师队伍24.3万人,比1991年又翻了一番;当年拨入研究与发展经费6.23亿元,比1991年增加15倍;研究与发展课题总数31942项,比1991年增加近2倍;发表学术论文153366篇,比1991年增加3倍;出版著作5000余部,比1991年增加20%;提交研究咨询报告和鉴定的应用研究成果5107项,比1991年增加5倍。[21]这些成就表明,高校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中的主力军地位得到牢固和加强。毋庸置疑,1990年代以来,随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界日益强调“知识增量”和努力建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传统,反思与重构越来越成为一种思想主潮。这种思想主潮彰显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共同体的“身份”意识更加明晰,责任感和自觉性正不断强化。其所隐含的学理逻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现有体制、机制下,人文社会学科的自主性正在逐步生成,特别是在对西方新的文化危机的参照中更加倡明了民族性话语的“本真性”和生命力。二是本土学术话语的知识形态在历经了中西方不同的生产模式和“内在肌质”的对比、交融之后,需要进行螺旋式的演变,以期形成自我的超越和精神的传承。[22]正如邓正来先生所言:学界在这一阶段的努力,“主要是从知识上对学术规范化这个论题进行讨论并从经验上对它加以践履,进而使这场以‘中国学术规范化’为名的运动具有了一种结构性的力量。这场学术规范化运动的关键,在于它将我们的关注点从原本侧重于社会科学如何摆脱僵化意识形态的外部性关系问题转向了社会科学内在的发展机理即自主规则的问题。”[23]

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场域的改革与创新:进入新世纪以来

进入新世纪,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迎来了新的科学的春天。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的前列,就不能没有繁荣发展的人文社会科学。随着人文社会科学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国家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予以了高度重视,坚持要把社会科学摆在和自然科学同样重要的位置,并且极其强调理论创新的重要意义。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强调要“坚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2003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共中央的名义专门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制定的文件,提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成立了教育部社会科学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宏观领导;成立教育社会科学委员会,发挥专家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参谋咨询作用;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条件的改善,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有力推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这一时段,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最突出的成就是,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若干意见》,启动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实力显著增强。随着高校的办学自逐步扩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成为这一时段的热门议题。实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新的繁荣发展,就要切实通过考验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消除各种制度性壁垒,整合科研力量,孕育和催生新的学科、新的研究领域和新的研究方法,完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组织创新体系。以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为龙头,改革高校科研机构体制和运行机制是这一时段的重要特征。1999年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教育部启动实施了《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按照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兼顾基础和应用研究的要求,重点研究基地在“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竞争创新”方面进行了多项制度性的改革,围绕“带(给)课题进基地、完成课题后出基地”的运行机制,建立了基地主任负责制,研究人员聘任合同制,驻所研究制度,学术休假制度,学术委员会制度等。一些重点研究基地还在落实这些改革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制度创新。[24]在重点研究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下,一个由“985”工程创新基地、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省级研究基地、校级研究基地组成的金字塔形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平台体系初步形成。“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使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单一依靠政府拨款、下达课题的科研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在向以课题为中心、多渠道筹集经费的新型科研体制转变。”[25]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过程,也是探索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的过程,为不断深化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和科研组织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一时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

2004年中共中央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方案。在教育部广泛动员和组织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一方面,充分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实力雄厚的优势,重点建设了一批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集中力量开展理论研究;另一方面,通过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不断拓展学科领域,丰富学科内涵,重点加强理论学科建设,推进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研究成果的教材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此外,在、教育部等六部门组织推动下,通过定期举办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提高中青年骨干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已成为人才队伍建设的品牌项目和重要抓手。作为上一时段学术规范化运动的接续,加强学术规范建设,反思和批判当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失范”状态,遏制和整治学术腐败仍然是这一时段学界关注的焦点话题。社会和学术界对加强学术规范建设,整治学术腐败做出了许多努力并取得了富有建设性的成果:一是政府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学风和学术规范建设。在学界内外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和学术批评的推动下,学术规范及其建设问题终于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1年教育部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纲要》中,首次从政府层面明确提出“遵守学术规范”的要求,2002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标志着学术规范建设从探索争鸣阶段进入到整治行动阶段。二是成立相关组织机构,强化学风建设。2006年教育部成立了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2009年成立了教育部学风建设协调小组,下设社科类学风建设和科技类学风建设办公室。全国高校相继也建立学风建设组织机构,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在学术研究、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制定相关制度和实施细则,逐步形成领导有力、责任明确、协调配合、监督到位的学风建设工作体制。[26]

逐步建立健全科学的规章制度,努力用完善的制度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教育部先后出台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等规章制度,为高校推进学风建设工作提供了依据。四是改进科研评价机制,形成正确科研导向。2006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在进一步调研的基础上,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标志着立足创新,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由重数量增长到重质量提升的转变,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向更高质量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当然,这只是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的“重要一步”,我们必须承认,它还没有彻底遏制住学术腐败现象,高校课程设置中没有学术规范这样的最基本的学术入门课程,大批的学子缺乏基本的学术素养教育等等,由于这样一种事实的存在,学术规范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经过学界、政府、社会十多年合力进行的学术规范建设,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仅与国外学术界对话、交流与合作时变得更加容易,而且为学术共同体的成长、学生生产力的提升搭建了越来越规范的机制、环境和平台。”[27]据统计,“十五”期间,高校共出版著作达11万多部,比“九五”增长53%;107万多篇,增长71%;提交研究报告7.5万篇,增长2.5倍;科研经费达52亿,其中政府投入21亿,比“九五”增长5.5倍。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约2800次,比“九五”增长2.4倍;参加国际会议10万多人次,增长2.5倍;在国外期刊1.3万多篇,增长1.6倍;与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项目2600多个,增长1.8倍。[28]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为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结语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场域的回顾,可见其经历了一个由恢复重建到规范发展,由积极探索到深化反思和改革创新的变迁过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宏观背景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场域从恢复重建到蓬勃发展,并以其特殊的功能积极承担着推动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学术使命。30年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始终贯穿着对自主性的追求,我们走中国道路、探索中国模式、推介中国经验,在回应时代的诉求中发出了应有的声音。我们既可以从宏观的视角总结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改革开放所做出的学术贡献,也可以从微观视角观察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取得的进展与成效。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其自主性发展问题。应当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自主意识开始产生并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但由于诸多的因素,自主性不足仍然是其更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从知识发展的视野来看,一个缺乏自主性的知识生产体系不大可能提供几何级数的知识增量;从知识社会学的观点来看,一个缺乏自主性的知识只能起到宣传解释权力意志的作用,不可能匡正实践进而指导实践。故此,借助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回眸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其中的经验教训很值得我们认真地总结和反思。

改革开放伊始,随着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重新唤起了国人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尊重,而改革开放的大背景又为我国社会科学界面向西方国家的重新开放创造了机遇。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在自觉或不自觉、主动或被动之中,逐渐地被纳入到国家学术体制之下,承载了不同历史时期学术的“政治”使命。知识社会学告诉我们,在知识生产的自主性还没有充分获得的情况下,任何类型的知识和知识分子都只有通过其与政治权力、市场需求或大众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才能确保其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29]正因为有着这种负载,学术权力的高度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强制化,以及实现并维护这种权力的“学术体制”本身的政治性架构,就成为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一个鲜明“特色”,这不仅形成了当代中国学术活动中“体制与权力”的错综复杂关系,也产生出人们在学术活动中对于这种关系的屈服或钻营。[30]特别是在当今整个社会转型过程中,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制度建构中的“瓶颈”和一系列新问题的产生,其实都与这一体制所余留的传统惯性相关联。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推进,学术领域权力结构的改革虽有分权取向,但由于各种原因行政权力的优势更为明显。这就使得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具有明显的行政主导和“计划学术”的色彩,行政管理部门不仅控制了学术资源的分配,也同时主宰了学术成果的评价系统。布鲁贝克指出:“无论学院还是大学都不是一个政治团体。它的职责不是行政管理,而是发现、发表和讲授高深学问。它的管理不是根据人数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而是以知识为基础。”[31]由于权力和市场因素渗透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之中,因而产生了严重的异化。许纪霖先生认为,这种异化简单地说就是,“规范化异化为形式化,制度化蜕变为行政化,而学科化导致了封建化。”[32]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高校知识生产主体对行政主管单位的依赖性,牺牲了知识生产的独立性,偏离了学术自主的方向,与培育学术场域的独立和自治背道而驰。如果说在学科恢复重建之初,为了使其尽快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和学科化,由国家政府主导建立学术体制只是一种权宜之计的话,那么,随着学科的逐渐成熟发展,建立学术场域,就要克服现行学术体制的弊端,建立真正以学术为本位、以学术自主为核心的学术体制就成为当务之急。有鉴于此,我们需要对产生学术不端的体制性因素进行追问和反思,而不只是在体制内修修补补,需要进一步深刻思考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建构与政治、经济、社会的关系,尤其是知识与权力的错综复杂的关系。邓正来先生富有创见地提出了“知识规划”的概念,认为在转型时期,知识的生产处于“自上而下”的“知识规划”时代:第一,存在着一种“规划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并不是以理论脉络和知识发展范式为依凭,而是以某种规划为根据的知识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应的“类型知识”。第二,存在着一种“类型知识”,即违背知识场域逻辑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同样不是以理论脉络和知识发展范式为依凭而是以其他各种需要(比如社会需要、经济需要和政治需要)为根据的知识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应的知识。[33]应当注意到:“知识规划体制”和经济、政治等现实社会需求机制为知识生产者所提供的生产动力是单调的,它甚至构成了一种吞噬性的力量,粗暴地将知识生产者的才情、智慧、记忆力、想象力和创新力完全无情地吸纳,使之卷入“知识生产”的物化运动过程之中,[34]导致知识生产者缺乏自主创新精神,进而影响学术的自主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当下使命就在于:“一方面必须对我们这个‘知识规划’的时代以及其间的知识类型进行全面的讨论和批判;另一方面,必须对这种为知识生产机器所支配的知识类型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和反思……只有在这种反思的过程中,我们才有可能揭示出和意识到我们原本不意识的隐含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之中的各种社会条件或权力关系,进而把我们从这个‘知识规划时代’中解放出来。”

人文科学重要性篇7

关键词:科学史人文精神人文文化科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从而引起人们对科学及其历史发展的广泛关注。只有把科学纳入其历史过程之中,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与理解科学。通过对作为人类文明史的科学史的学习,发现具有极大的人文价值,其包含的人文精神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科学史中体现的人文精神,应具有同一思想起源

其中古希腊哲学的显著特征就在于科学精神与人文主义的融合一体,不可分离。我们应当在厘清思想脉络的基础上,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主义重新融合的复归。我们提倡的人文精神应该是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应该是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马克思主义讲世界观、方法论,这是解决认识问题,属于科学精神;马克思主义还讲人生观、价值观,这是解决价值问题,属于人文精神。所以人文精神同科学必须统一,否则,就容易流入神秘主义和反理性主义。

这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当是有助于认识与解决人类面对的新的生存问题和其他社会问题,有助于正确指导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发展,有助于健全人的心智、改善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二、人文精神可增进科学对社会的良性影响

科学史分为内史与外史,内史探讨科学的内在学理发展及其机制,而外史则把科学的发展放在开放的社会关系之中,研究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以及科学给人类生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重大影响,从而更好地利用科学为社会服务,并且克服科学的负面影响。科学的广泛社会化,致使科学的社会影响与日俱增。科技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无一不与现代科学技术发生密切联系。

万事万物都是辩证统一的,科学也一样的。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为人类造福,也可给人类带来灾难。现代高科技的进展,战争具有了空前的毁灭性,它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高新科技还带来了一系列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以及法律与伦理道德问题。西方反科学技术思潮从环境保护出发,展开了对技术理性的批判。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有用工具,时常沦为某些人实现其罪恶目的和不道德需求的工具。科学的这些严重的不良后果的原因不在科学自身,而在于人类。正如威斯特法尔所说:“科学本身不值得我们惧怕,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运用科学,科学能产生最好和最坏的结果。”科学史可引起人们对此的高度的重视,进而给予认真解决。

我认为,只有秉持科学人文主义思想,才是唯一正确的哲学观和方法论选择。这种选择本身就意味着一次思想解放。因为科学人文主义具有如下思想特征,它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关怀人的思想、心理与情感,服务人的自由、发展与完善,发挥人的聪明、智慧与理性。因此,只有秉持科学人文主义思想,我们才能找到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诸如环保、战争、饥荒等问题的途径,才能构建防止核物理技术、克隆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太空技术等可能对人类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作用的思想基础、决策机制和社会条件。

三、人文精神对科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

通过科学史,可以分析科学家科学探索活动成败的社会文化背景、原因及其后面的深层要素,阐发科学发展的人文意境与人文关涉。通过对科学家的个性如性格与气质的分析,尤其是对科学革命发生前后,科学家个人的心理品质、观念的转变以及心态失落与失衡等现象的分析与探讨,从而揭示出作出重大科学成就的科学家所应具有的个性品质以及外在社会因素及其对科学发展的重要影响。杰出科学家在科学教育中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科学史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历史上科学家的生平与思想,了解他们走过的道路,学习与借鉴他们的治学态度与研究方法,从他们的成功中获得启发,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尽量少走弯路,少犯大错。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人文文化为科学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自由的思想环境,开阔了人们的胸襟,拓展了人们的视野;科学文化则在指导人们改造自然的同时,极大地增强了人们的力量和信心,加深了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不论是从“外向认识”自然与“内向观察”自我的意义上,还是从规范科学共同体行为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意义上,两者的关系从来都不是对立的。

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互相融合

科学史研究的对象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就本质来说,科学史是一门历史科学属人文科学研究领域,有着浓厚的历史感。

因此,科学史既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也是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演化史、传承史。科学本身之所以有无尽的魅力,除了其应用能给社会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外,还在于它的丰富的精神成果。科学的求真、至善、臻美的最高目的内化为一种“持续的努力”,科学并不缺乏人性,缺乏的只是人们从中挖掘人性的意识。诸如科学家的高尚品格、求知精神和献身精神,凡此种种,都是科学人性的体现。科学文化是现代文化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文化形态,由于科学在近现代的极大成功,科学文化对现代人类生活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但与此同时,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离、隔阂与误解,也正产生着危害。因此,促使人们在一个大科学与大文化系统中,把二者融合起来,阐发科学的人文意义以及科学文化的密切关系,科学史无疑是将二者联结起来的重要桥梁。

五、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

科学史研究体现了科学精神,并引申出了人文精神,还为哲学认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以科技哲学为中介,科学史对现代哲学影响日益深刻,科学史以空前的方式进入了哲学。通过科学史,既可培养人们的科学精神,让科学精神深入人心。同时又可传播人文精神,布施广泛的人文关怀,而人文精神与关怀关注着人类的命运。从科学史看,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致力于这三种精神的和谐并存与统一,爱因斯坦除了科学探索外,还充满了对人类命运与前途的关怀,而他的一生都伴随着对哲学的思考,并且有自己的独特创见。玻尔、玻恩、海森堡、维纳、普里高津等众多的一流科学家都有很浓厚的人文情怀与哲学素养,都是杰出的哲人科学家,他们的科学研究生涯,从一开始就与人和哲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堪称三种精神统一的表率。随着21世纪的到来,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互动与整合显得更加重要。在人类科学与文化和谐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类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前提,它无疑是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龚育之,论科学精神[n].人民日报,2000

[2]库恩,必要的张力[m].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3]w・F拜纳姆,科学史词典[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人文科学重要性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校园文化;科技文化;学科;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5-0005-02

1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是必然途径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文化的进步反映社会的文明进步,文化的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十七届六中全会更进一步总结了历史经验,科学分析了中国现阶段的形势,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对于科技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六部分指出“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可见,推进文化与科技学术融合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强劲动力。那么,深入研究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结合点就非常必要和重要,这将是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发展的基础性和学理性的重大课题。

2科技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科技文化是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高校是传承社会主义先进科技文化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发展、优化育人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极为深远的影响。教育科研工作者应按照中央要求,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教育科研对于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自觉担负起崇高的历史使命,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管理文化、科技文化和教学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精神的重要体现,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重要的教育资源。科技文化建设是高校文化建设的特殊使命,是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的校园科技文化建设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加深专业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具有强烈求知欲望的学风的形成,又可以促进教学改革,带动科研,为高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内在的保证。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在欧美著名大学中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在谈到大学生的科技文化活动时也指出:“它不仅已经成了对学生的有益的服务计划,而且成了教育过程本身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被看成是娱乐的场所,而且被看作是本科生学习相互合作、学习为同伴谋福利的理想的组织形式。”

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也是大学生科技学术活动赖以生存的土壤,在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学术性、科技性为特色的校园科技文化,不仅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具有关键性作用,而且对形成高层次、高格调、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同样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化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特征,崇尚学术、科技是大学文化精神之所在;没有学术性、科技性就没有大学文化的根基和血脉,中国大学发展最大之痛是文化衰微,其表现形式是庸俗化、功利化和工具化,它根源于大学的学术性悬挂和遮蔽。铸就时代的大学文化传统,关键是营造以学术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增强大学的学府韵味。因此,在校园科技文化建设中,应该超越低层次的娱乐性校园文化,以科研、学术为中心内容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出高层次的校园文化。科技文化内涵丰富,包括科研水平、科研方式、科研成果及各种科研活动、学术交流等,是高校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也反映了高校文化的水平和特色。校园科技文化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校园科技文化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深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一般而言,211高校科研特色在于理论前沿宏观问题的研究,地方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解决具体技术性问题方面具有优势。

3学科是科技文化担当者

学科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是高校基本的教学科研组织,是教学科研任务的具体实施主体。大学学科文化是学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以知识为本源、以学科为载体的各种语言符号、理论方法、价值标准、伦理规范及思维与行为方式的总和。其本质特征为:大学学科文化是学者、学科、知识三者在动态过程中相互影响的产物;大学学科文化具有强烈的学术性;大学学科文化有明显的身份性以及大学学科文化在本质上就是学科信念。大学学科是高等教育学术系统中的基本组织,是承载大学三大基本职能(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平台,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科技文化内涵丰富,内容广泛,包括不断推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加快教育科学成果转化,科研方式的创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以及多种形式、内容的科技活动。这些科技文化和学科文化的性质决定了两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科技文化的担当者本应是学科。要建设好校园科技文化,必须认识到科技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科技文化是学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学科文化优劣的重要标志,好的科技文化建设是优秀学科文化的体现。建设先进的校园科技文化需积极发挥学科引领作用,让学科主动参与到校园科技文化建设中去。

但现状是在校园科技文化建设过程中,未能发挥高校基本单位学科的作用,学科游离于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学生处、团委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影响过大,学科作用弱化,以致校园科技文化多了些娱乐,少了些专业技术;重视形式而忽视学术内涵,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呈现简单化和低层次化趋势。由于学生处、团委组织的本身局限性,势必影响文化建设的学术性,而学科是高校知识、物质资源的集合体,具有科技文化建设所需的技术、人力、场地、经费、仪器等资源,在科技文化建设中具有先天优势,应当是科技文化建设的担当者。要做好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建设以科研、学术为中心内容的高层次的校园文化,必须确立学科在科技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引领地位,学科与学生处、团委携手,学科主动参与,教师积极指导,结合专业知识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充分发挥学科资源优势,开展富于创新、学术内涵的校园文化活动。

4学科在科技文化育人中的作用

学科作为高校的基本单位承担着不可推脱的责任,应当成为科技文化建设的担当者,是学科发展的基本要求。学科要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科技文化建设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同时,完善自身学科文化建设。

1)以身作则,做好精神示范。学科是知识汇集的区域,有一支高素质的学者队伍,他们是大学文化的主体与核心,是大学文化理想的现实承载者与传播者。学者精神是一种献身于知识的创造与传播并以此引领社会的精神,它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核心概念:独立、超越、诚笃和批判。学者的独立精神是学术的本质要求,也是学术发展的必要条件。他们对学科前沿发展趋势的敏锐把握、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创新的品格、刻苦钻研的精神、克服困难攀登学术高峰的勇气,既推动了各学科的发展和进步,也成为人类社会文明薪火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文化标杆的示范作用。

2)引领学术研究前沿,积极推进国内外学术交流。通过结合学科教师自身科研讲解科研经验心得、组织课题组研讨会、主题学术沙龙、国内外专家讲座及学术论坛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营造开放、先进、活泼、包容的科技文化氛围,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把握科技前沿,同时也可促进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

3)立足学科专业知识,组织开展多方面的科技活动,积极做好技术和知识辅导作用。如在全国挑战杯竞赛、材料设计大赛、建筑设计大赛、机械设计大赛以及其他科研助手等活动中,积极发挥引领、主导、辅导作用,以竞赛为载体,全面推进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在科技研究和学术创新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知识,还可以训练思维、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法,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教师而言,会使其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促进学术的创新和繁荣。

4)积极发挥仪器设备、经费、科研场地、智力等资源,支持科技文化建设。学科不仅具有充足的仪器设备、经费及场地,更关键的是有高素质的专业技术教师,这些都是科技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学科在校园科技文化建设中应当舍得投入,充分发挥仪器的效率,提供必要仪器使用机时和指导服务,仪器和场地能够保障学生科研的需要,在经费上能够划拨一部分专款用于科技文化建设,为科技文化建设提供完备的保障和支持。

人文科学重要性篇9

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绩令世人瞩目,中国的未来发展前景更加使国人振奋。中国正在经历着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面对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中国性科学发展的基本背景,是认清中国性科学形势、明确中国性科学任务、承担起发展中国性科学事业责任的前提。

1中国性科学发展面临的形势

对中国性科学事业发展形势的认识,即对中国性科学事业发展面对的机遇和挑战的认识,是思考中国性科学事业未来发展的基础和着眼点。

1.1中国性科学事业发展的外部条件

中国性科学事业发展面对的挑战和机遇包括内在根据和外在条件两个方面。中国性科学事业的发展首先来自于外部,来自于社会的需求。

首先,中国性科学事业的发展,是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需要。健康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健康需求中,性健康需求属于最具普遍性的需求。而性科学就是为满足人民群众的性健康需求而存在的。一般地说,人的性活动贯穿于人类的发展,人的性需求是不受社会发展水平限制的。无论是在人类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远古时代,在残酷的战争时期,还是在社会物质条件高度发达的和平盛世,性活动都普遍地存在着。没有性,就没有了人类的繁衍,就没有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具体地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条件下,在不同的社会环境里,人的性活动的样态是不同的。恩格斯曾指出,劳动愈不发达,劳动产品的数量愈受限制,社会历史就愈在较大程度上受人自身生产的支配。伴随着生活资料和生产工具的发展,人类的性观念和性生活方式在不断进步。重视性健康,在健康的水平上界定和研究性活动,即研究性与个体发育的健康问题,研究性行为与相关器官、系统的健康问题,研究性活动在人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中的健康问题,则必须是建立在社会物质条件、科学水平、文化进步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当代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伴随者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从温饱向小康的过渡,维护健康和减少疾病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满足人民群众包括提高性健康水平在内的健康需求,越来越凸显。普及科学的性健康理念、深入开展性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的性生活方式、回答群众有关性的健康问题,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其次,中国性科学事业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倡导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两性关系问题的处理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公民道德,崇尚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男女平等、互相尊重、礼让宽容、家庭和睦,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意义十分重大。两性关系和谐、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有活力,社会机体才会有活力,社会才和谐稳定。

以人口性别的比例为例。人口性别的比例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基础指标。中国新出生人口性别比(指新出生人口,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1982年为108.47,1990年为111.42,2000年为116.86,2009年为119.45,2010年为118.06。相对应103~107的自然生育状态下正常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30年来的持续偏高,使1980年后出生人口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尽管国家有关部门针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不协调问题,采取了积极的对策,也收到了一些成效,2010年的出生人口性别与2009年相比已有略微下降,但问题仍存在[1]。由此可能导致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从社会系统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导致人口性别比例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地投入促进男女平等的法规政策的宣传解说,缩小男女社会地位差距,促进两性和谐发展,我们从事性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责无旁贷。

再次,中国性科学事业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需要。不久前召开的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任务。人们的性观念、性生活方式作为文化现象同样有先进和落后之分。文化具有抽象和具体两种截然相反又相互依存的属性。文化既“抽象”得难以把握,甚至没有一个普遍认同的严格定义,又具体得随处可见,社会生活中每每能感悟到文化的差异。人们在理想信念、观点方法、生活方式上的不同往往都根源于文化,困扰人们的许多难题都能找到文化上的解答。文化是通过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通过社会物质生活来表现和传承的。一种文化现象总是和与之相对应的生活态度、社会物质生活相联系。文化就活灵活现地存在于具体生动的现实生活之中。不管是先进的文化,还是落后的文化,概莫能外。不过,相对落后文化的存在,代表着社会发展方向的先进文化的建立和发展,要困难的多。综观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落后的文化及其载体终究会退出历史舞台,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其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观念定势和物化载体往往“自然而然”、“轻车熟路”地占据着原有的“地盘”,顽固地存在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有时,一些落后、甚至腐朽的东西,虽然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可一旦有了滋生的土壤,便会卷土重来。所以,先进文化取代落后文化是一个漫长的、甚至艰难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现实生活中,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反差鲜明地存在着。这既说明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必要和重要,也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困难。我们要做的是,扎扎实实地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加快先进文化建设的进程。树立先进的性观念,崇尚美好的性道德,倡导正确的性生活方式,需要做大量的、扎实有效的工作。

1.2中国性科学事业发展的内在根据

从根本的意义上说,中国性科学事业发展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来自学科内部,是性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中国性科学事业有很好的科学基础。性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性活动直接相联系,有着深厚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底蕴,源远流长,已经形成了以性医学、性心理学和性社会科学等学科组成的一个综合的、全面的、多学科理论体系。但是,在学科如林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性科学学科体系尚不够严谨、性科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并不平衡,各分支学科的内涵及其相关性尚需进一步阐发。关于性的研究常常是多学科、跨学科的,涉及到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技术与产业,有关性的科学研究纷繁浩杂、林林总总,从科学体系的逻辑一贯和严谨缜密看,性科学体系还是粗框架的,甚至存在概念不准确、误分重合、相互包含的现象。比如,在庞大的性科学体系中,哪些是基础学科?哪些是技术学科、应用学科?在性科学体系树状结构中,各分支学科的准确节点定位及其与相关学科相互交叉、相互促进的关系是怎样的?性科学各分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核心技术和方法、应用价值和潜力是什么?各分支学科的理论价值和对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是怎样的?应当说,解决这些问题,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基础,中国性科学事业将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中进一步发展。

中国性科学事业取得的成就是一代代学者的努力奋斗的结果。当年,为中国性科学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著名的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性学会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吴阶平院士在周总理的支持下,高度重视性健康教育,尤其重视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他指出:“青春期教育对人一生的成就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是“关系到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前途、民族兴衰的重大课题”[2]。吴阶平等老一辈的工作不仅为中国的性科学事业奠基了基础,他们先进的思想觉悟、开拓进取的精神、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高兴地看到,无论是在性科学研究上,还是在性健康教育、性医学临床等实际工作中,中国的性科学事业已经集聚了一大批人才。这些人才本身是伴随着中国性科学事业的发展成长的,是中国性科学事业发展的成果,也是中国性科学事业未来发展的人才基础和保障。

中国性科学事业的发展具备了外部条件和内在根据,说明中国性科学事业的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具有了必然性。但是,必然性还不是现实,必然性向实现的过渡还需要艰辛的努力。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扎实的工作将这种必然性变为现实。

2中国性科学事业的任务

发展中国性科学事业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中国性科学事业的任务,包括以学术研究的方式为社会服务和以实践的方式为社会服务两大领域。但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既相互区别,更相互联系。一方面,学术研究依赖于实践。学术研究源于实践,学术研究成果的正确与否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学术研究成果的价值在于为实践服务。另一方面,实践也依赖于理论。科学的实践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实践上的主动、自觉与理论上的坚定呈正相关,而脱离理论的实践则是盲目的甚至是有害的。

2.1深入开展性科学研究

以学术的方式为社会服务是性科学的职能,这个职能是通过科学研究实现。性科学研究中的问题非常广泛。近年来,性科学学术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性医学、中医性学、性传播疾病、性药学、性生物学、性心理学、性社会学、性教育学、性法学与伦理、性美学、性文化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取得了许多成果。

但必须看到,在性科学研究中,深入和深化仍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谓深入,是指深入现实,从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进行深入的科学分析。比如,关于人口流动的性科学研究。人口流动是中国当前存在的社会现象。2000年中国流动人口(即离开户口所在地半年以上的人口)的数量是14439万人,2010年达到26138万人,已占总人口的19.5%。10年间,增长了81.0%[1]。人口的大流动,带来了包括性问题在内的许多社会问题。由于流动人口中青壮年比例大,工作不稳定,夫妻两地分居和大龄未婚现象突出,引发了婚姻和性生活不稳定,流动人口也成为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当前,关于人口流动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政府的重视,学术界也给予了关注,但相关的性科学研究尚不深入,需要社会学、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和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对策研究,为这一社会问题的解决做出应有的贡献。

所谓深化,主要是指性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1886年现代性科学的奠基性著作《性心理学》问世,其后的100多年间,性科学研究不断发展并逐步被广泛接受,也有一些有影响的力作问世,但总体看来,性科学的理论体系尚不完善。原因在于,从事性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大都来自医学、心理学等学科。他们从各自擅长的学科研究性问题,表现出了原先理论功底的扎实和独特研究视角,为性科学的独立做了开创性工作,但囿于各自专业的局限,他们很难全面地思考性科学的整体框架。这符合新学科创立的一般规律,也是性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决定的。但性科学理论体系的不完善毕竟是现实。在借鉴多学科的理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确立并深化性科学各分支学科,创建性科学理论体系的任务已经提上日程。比如,性医学研究就要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探讨生殖系统疾病和性传播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的机理,并制定相应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标准。相对于性的自然科学研究,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更有待深化。

2.2深入开展性健康教育

要深入研究性健康教育的规律,在健康教育的一般规律和性健康教育的特殊规律指导下开展工作。性健康教育是以提高人的性健康水平为目的的健康教育,其内容是传播有关性的科学理念、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在本质上,性健康教育不仅与提高人的性健康水平直接相关,而且与提高人的整体健康水平相关;不仅与个体的性健康直接相关,而且与家庭幸福、社会进步相关,与社会和谐、安定相关。可见,性健康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内容非常丰富,需要认真研究、把握。提高性健康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都是以认识和把握性健康教育的规律为前提的。

提高性健康教育的科学水平,或者说,在性健康教育中坚持科学原则,是我们经常强调的。需要指出的是,要准确把握“科学”的内涵,避免片面地理解科学,将科学局限于狭义的“自然科学”。性健康不仅包括健全、健康的生殖系统、性行为能力,而且包括健康的性心理、性活动,包括有关性的良好的社会适应。科学的性健康教育是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的综合教育,不仅融生理、心理知识和方法传授为一体,而且融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他人和社会责任、伦理和法律教育为一体。生殖系统的正常形态和机能是健康的性发育、性活动的物质基础,而自觉遵守与性相关的道德、法律法规是性活动的精神保障,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性健康的评价标准。当前,加强性健康教育中的伦理和法律教育是性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性健康的基本道德要求是,不以损害他人的身心健康来满足自己的性需求,在处理有关性的问题上具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的观念,能够自觉地按照社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支配自己的行为[3]。通过伦理道德教育使青少年崇尚道德,明辨性活动中的是与非,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他人和社会负责;通过法律和法治教育,使青少年遵守与性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远离非法、违法的性行为,是非常重要的。提高性健康教育中伦理和法律教育的实际效果,是当前性健康教育中的弱点、难点,所以应当成为重点。

性健康教育是面向大众的,目的是通过传播科学知识、普及正确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解决个体面对的问题。其中既包括普遍的、带有共同性的问题,更包括处于个体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问题。比如,学龄前的性健康教育、小学生性健康教育、中学生性健康教育、大学生性健康教育、中老年人的性健康教育,虽然都以提高的性健康水平为目的,但在内容、标准、方法上又不相同,都有各自的特点。忽略性健康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方法简单、形式单一,只能是走过场,非但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性健康教育是针对性很强的工作,要潜心研究,在小范围试点的基础上总结、交流经验,制订性健康教育的原则、标准,提高性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

2.3深入开展性医学临床工作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需求的提高,人们对性健康、性生活质量、生育后代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解决与性相关的各种疾病给群众造成的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需要深入开展性医学临床工作。

与性相关的疾病,包括两部分。一是性功能障碍、不孕不育、性传播疾病等生殖系统或经性传播的疾病,二是其他系统、器官疾病导致的生殖系统、生殖器官的功能性、器质性疾病。前一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发展较快,有了长足的进步,需要进一步加强诊断、治疗和预防、康复为一体的临床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后一类疾病,虽然已经引起医学界的重视,但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西医、中医要联起手来,性医学工作者要和医学内部其他学科的专家学者联起手来,从疾病的症状入手,揭示疾病发生的内在机理,提出临床上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策略和技术方法。

促进性医学发展的力量不仅来自于医学内部,而且来自于医学外部。当代科学技术进步有力地推动着性医学的发展。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技术科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的发展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着性医学的发展,许多研究成果已经转化为性医学的内容,纳入了性医学体系。多学科专家、学者携手联合攻关,探索疾病复杂性、探索新的治疗手段,解决性医学问题,是提高性医学水平和与性相关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效果的必由之路。

性医学要充分发挥在严重危害人的生命和健康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中的作用。例如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性医学责任重大。2011年,中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2.9万例,其中病人16.4万例,死亡8.6万例。总体上看,中国艾滋病疫情仍处于低流行状态,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已进入高流行状态,经性途径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男性同性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曾明确指出:“艾滋病防治是关系我中华民族素质和国家兴亡的大事,各级党政领导需提高认识,动员全社会,从教育入手,立足预防,坚决遏制其蔓延势头。”在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多途径防治艾滋病的背景下,性医学工作者应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引进国际上先进的艾滋病防治原则、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探索新的实际效果更为显著的防治方法,是性医学的重要课题。

2.4深入开展先进的性文化传承、发展活动

传承和发展先进的性文化,是性科学事业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是崇尚美好爱情、美满夫妻关系、和谐家庭关系的民族,中华民族的发展伴随着的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爱情、责任、奉献的故事,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在性健康教育中,我们要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弘扬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提高公民素质;要借助生动形象的载体,扎扎实实地开展个人品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中国性科学事业的未来发展虽然不能归结为以上任务的完成,其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但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必将在以上任务的基础上逻辑展开。

参考文献

1乔晓春.中国人口布局的现实特征与未来展望:来自“六普”数据的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1,(4):32-34.

2吴阶平.开展青春期性知识和性道德的教育刻不容缓[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1(3):37-101.

人文科学重要性篇10

美国学者怀特赫在《教育目的》一文中指出,“没有人文教育的技能教育是不完备的教育”。随着人才竞争的加剧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凸显,我国理工类高校已经逐渐认识到了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也已经开始采取一些措施,如设置人文素质类课程等来增加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知识,并在理工科大学生的培养目标中加入了人文素http://质方面的目标,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出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而且对高校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也有重大意义。

一、理工科高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1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大学生

知识经济时代,人文素质因素已经渗入到社会经济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生产、加工还是制造、研究都已经离不开人文素质,都需要从人文素质的角度研究分析知识活动和经济主体的活动。这就要求将来从事技术性岗位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要掌握一定的人文素质知识,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事实上,当前社会对人文素质类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也不断上升,高校所招收的人文素质类专业学生也在增加。因此,理工科大学加强在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符合知识经济时展的要求,是顺应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成长发展趋势的选择。

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大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由一个贫困落后的国家发展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接下来我们要由制造业大国发展为制造业强国。而要想成为制造业强国就需要一大批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尤其是在当前环境压力大、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我们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在从事技术、生产、设计、制造等方面的工作的时候,不能仅仅考虑所制造或研制出的产品能不能用、性能好不好,还应综合考虑产品的成本、资源节约、收益等方面的因素。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以最经济、最环保、最安全的途径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造就出一批懂技术、懂经济、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3理工科高校长远发展的需要

理工科高校能否获得长足的发展与其所培养出的大学生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有着极大的关系。理工科高校所培养出的人才如果适应社会的需求,在毕业时能够很容易地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市场经济主体也会对其有很高的认同和评价。因此,理工科高校加强在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对高校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大学生自身长远发展的要求

知识结构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个人的发展。对理工科大学生而言,只有在扎实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必备的人文素质知识,才能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具备敏锐的经济意识,把握自己的价值取向[1]。当然,掌握一定的人文素质知识,也能大大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此外,越来越多的理工科大学生进入人文素质岗位,如果不懂得人文素质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那么很难想象他们会在人文素质岗位干得出色。所以说,理工科大学开设基本的人文素质课程,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对于个人的成长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理工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理工科高校已经开始出台一些措施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但是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有些理工科大学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仅仅依靠开设几门与人文素质相关的选修课程,使学生的毕业成绩单中出现人文素质类课程名字而已。人文素质类课程的科目、学时相对较少,学分相对较低,且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根本就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理工科人才人文素质的要求。我国工科高校人文素质类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清华大学为33%,西安交大为18%,浙江大学为15%,有些理工科专业课程中甚至没有人文素质类课程[2]。

2途径单一

我国理工科高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的形式。即大多数理工科大学仅仅是为在校大学生开设几门人文素质类课程,而且这些课程基本上不是作为选修课就是限选课。课堂教学形式虽然是传授

转贴于http://

人文素质知识的最直接的途径,但是如果不配合实践报告、课题研究、案例分析等其他形式,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3师资力量缺乏

首先,理工科院系缺乏既懂专业知识又懂人文素质的综合型教师,因此许多教师无法从事人文素质类课程的教育;其次,人文素质专业的教师对理工科专业知识了解不多,因此在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知识的传授中,很难将人文素质相关理论知识与理工科大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起来。

4缺乏合适的教材

由于理工科专业众多,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特色和要求,因此对大学生所需掌握的人文素质类知识有所差异,对人文素质类教材的需求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理工科高校要根据专业特色和需求编制合适的人文素质类教材。但是,我国理工科高校所选用的人文素质类教材基本上都没有体现出专业特色和需求,所使用的教材也没有能够与理工科专业紧密结合起来。理工科大学生虽然学习了人文素质相关知识理论,但仍然不会使用人文素质理论分析专业学习所遇到的问题。没有特色的教材,没有适合专业需求的教材,自然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理工科高校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1理工科高校的领导、教师、学生要提高思想认识,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首先,理工科高校的学校领导者需要重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要将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可以将人文素质作为衡量一个学生的重要标准之一,可以从大学生人文素质类课程的成绩、参与的人文素质类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参加或组织的人文素质类课题报告等方面衡量学生的人文素质。其次,理工科各院系的领导和教师要重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如可以开展专门的讲座,让学生们了解人文素质对理工科大学生将来就业和发展的重要性;各院在期末考核中可以适当增加人文素质方面标准的权重;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最频繁,理工科院系教师在与各专业学生接触时,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宣传人http://文素质的重要性等。再次,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意识。学生能够意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意识,那么在学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必将会积极参与、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而不是对学校的举措有所反感。第一,通过讲座的形式,在入学初就让学生认识到人文素质对个人就业及以后发展的重要性;第二,各理工科院系或专业负责人可以组织专门的人文素质类课题研究,并以报告的形式向全院或全系学生进行报告;第三,邀请已经毕业的大学生来校为在校生做报告,使在校大学生可以通过鲜活的实例感受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第四,组织学生参加人文素质类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意识。学生树立起了人文素质意识,才能积极地学习人文素质类课程,参与人文素质类科研项目,才能配合学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2多途径、多角度地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理工科大学应当采取多样化的途径,从多元化的角度入手,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和资源,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第一,开设人文素质类课程。书本知识的学习是学生掌握人文素质知识最基本、最直接、最经济的途径。开设人文素质类课程可以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人文素质相关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实践、研究奠定基础。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都增加人文素质类课程,必修课环节主要学习人文素质的最基本的理论和知识,选修课环节则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对人文素质理论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学习。第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人文素质类的讲座,并且要求学习达到一定的指标要求,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面向全校师生组织人文素质类的报告。第三,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在校生到企业或工厂进行实习或参观,让他们在实习中或在现场亲身感受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亲身体验人文素质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用性,使他们在实践中发现自身在人文素质方面的欠缺,从而促进其对人文素质知识的学习,主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转贴于http://

3加强对教师的培养

教学质量的好坏、大学生的学习效果的优劣都与教师综合素质尤其是教师的人文素质的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理工科大学一方面要定期对教师进行评估,找出教师教学、科研、专业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协助教师纠正存在的问题,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利用假期时间组织部分或全部教师在本校或到其他高校接受专门系统的人文素质培训;同时,理工科大学的教师也应当不断学习最新的人文素质理论知识,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理工科院系的教师如果懂得人文素质方面的知识,那么在进行专业课讲授过程中就可以穿插人文素质知识,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人文素质理论知识对所学专业或学科从人文素质角度进行分析。高校还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人文素质类教师。理工科http://大学还可以加强与人文素质类院校的合作,聘请人文素质院校的教授担任理工科专业的人文素质类课程的教师,以弥补本校师资力量不足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