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十篇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十篇

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7:49

绿色低碳发展趋势篇1

关键词:绿色建筑;政策引导;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更是取得了爆发式的增长。经济的飞速发展有力的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但与此同时社会需求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为突出,整个社会正面临着能源与环境的危机,节能环保被提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成为事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早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就提出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部署,2011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再次将节能环保工作推向了全新的高度。建筑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一直占了极大的比重,打造绿色低碳建筑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下面,本文在对我国绿色低碳建筑发展现状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就我国绿色低碳建筑的政策引导和发展趋势发表一些浅要的看法。

2我国绿色低碳建筑发展现状

绿色低碳建筑的理念最初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由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所提出的,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使得绿色低碳开始成为国际建筑体系的重要理念,并不断得到了发展和完善。我国开始引入绿色建筑的理念,是在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而真正进全面发展阶段,则是以2004年9月建设部“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启动以后。在近年来的探索与发展中,我国绿色低碳建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开始走向标准化、产业化、系统化,如厦门、深圳、大连、成都、天津、昆明等地的绿色低碳建筑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规模。

据统计,深圳在“十一五”期间全市即建成节能建筑面积约5315万平方米,占总建筑量的9.5%,民用建筑用电量也占全社会用电量37%,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如建科大楼、华侨体育中心、万科中心、南海意库等绿色低碳建筑项目达到了国家三星级标准,光明新区、深圳大学新校区、桃源绿色新城、欢乐海岸等六个绿色建筑园区也形成了庞大的辐射延升态势。大连市针对绿色低碳建筑给予了奖励措施,目前获得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志的建筑面积即达三十余万平方米,涌现了一批已经兴建完成或正在兴建的项目,如大连万科魅力之城、亿达生态科技城、沿海集团住宅项目、星海湾等等,其中大连万科魅力之城即整合了生态环保系统,包括外遮阳体系、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自然通风采光系统、太阳能光伏应用系统、生态绿化系统、可再生材料应用等等,充分体现了绿色低碳的理念。

不过总体看来我国绿色低碳建筑的“贵族化”气息还极为严重,目前大多停留于高端项目上,还未能赢得占有率最高的普通建筑市场,实用性还有待提升,使我国绿色低碳建筑处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此外,资金来源不足和相关政策效力有限,以及绿色低碳激励措施的缺乏,也成为我国绿色低碳建筑发展的薄弱环节。

3绿色低碳建筑的政府引导

发展绿色低碳建筑,政府引导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要更好的发展我国绿色低碳建筑,打破“贵族化”的误区,政府应当加大引导力度。

3.1从宏观目标与建设原则上加强调控力度

建设目标和建设原则,能在宏观上对低碳绿色建筑的发展起到调控作用,政府应当在建设规划上提高绿色低碳建筑在新建筑中所占的比重,降低建筑建筑过程和使用过程所消耗的能源资料。在发展绿色低碳建筑时,不能盲目发展机械模仿,要充分考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气候条件、建筑特点等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采取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与技术措施。

3.2从建设标准和评价体系上加强规范力度

当前我国关于绿色低碳建筑的建设标准与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而针对地区特点的建设标准与评价体系更存在诸多不足,使得我国绿色低碳建筑的发展缺少规范化力度。当前,政府部门应当不断完善绿色低碳建筑标准体系,包括建筑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管理等等,并根据不同气候地区、不同建筑类型设立评价标准,并加强绿色低碳建筑强制性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加快培养绿色低碳建筑的设计、施工、评估、服务等方面的人才。

3.3从财政奖励和相关政策上加强推动力度

财政奖励和政策支持,能更好的推动绿色低碳建筑的发展,提高绿色低碳建筑建设的积极性。目前,我国很多地方财政和建设部门,都加强了对绿色建筑项目的奖励力度,如对二星级绿色建筑给予45元/平方米的奖励,三星级绿色建筑给予80元/平方米的奖励,但这些奖励还主要由中央财政部门支持,地方政府还应当进一步加强财政奖励措施。此外,当前对绿色低碳建筑的政策支持力度还有所不足,政府部门还应当在相关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支持,这样才能给予绿色低碳建筑以更多的发展空间。

3.4从城区建设和公益建设上提升规模效应

整体看来,我国很多城市绿色低碳建筑发展规模都较小,处于局部或零星状态,政府部门应当在城区建设规划时,充分渗透绿色、生态、低碳的理念进行建筑、市政、能源等规划,打造绿色生态城区,尤其是政府投资性项目,包括保障性住房、医院、学校、体育场馆等,更应当率先执行绿色低碳建筑标准,形成规模集群效应,起到示范作用和凝聚作用。

4我国绿色低碳建筑的发展趋势

我国建筑节能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推行,而绿色低碳建筑理念的推行,也有了十余年的时间,不过发展却极为缓慢,不过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的加强,我国绿色低碳建筑的发展有了较大的提高,整体呈现了标准化、产业化、系统化发展趋势。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钱智民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积极建设低碳示范城针,构筑绿色低碳产业体系,住建部也表示将大力推广节能建筑,拟在全国40座城市每年推广节能改造和新建发色节能建筑面积达400万平方米,全国各大中小城市有数以百计的绿色低碳建筑项目正在兴建或正处于立项筹备阶段,有关专家表示,如果政府引导有力,节能建筑有可能在3-5年内即获得较大范围的推广。在节能减排已经成全球关注的问题的背景下,一场规模化、产业化、系统化的绿色低碳革命正开始在我国建筑行业勃然兴起,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与发展价值,引领了我国建筑行业产业结构的革命性调整。

参考文献:

[1]谢辉茂.浅谈绿色低碳建筑的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02)

[2]杨凯.浅析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05)

绿色低碳发展趋势篇2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http://、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一种新兴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武汉作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中心城市,有必要且有条件在低碳经济发展上先行先试,谋划新的战略思路,把握新的建设主题,通过明确低碳发展的目标和路径,实现武汉发展的新跨越。

一、武汉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武汉市在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绿色消费推进等方面不断加强,为武汉建设低碳城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要充分地向低碳城市转型,仍然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1.从经济结构来看:重化工结构特征明显,工业仍是节能主体。武汉重化工业结构特征十分明显,2010年,我市规模以上重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了76.76%。在重工业中,高能耗的传统行业比重较大,能耗水平相对偏高。2010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造纸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六大高耗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占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总量的90%以上,构成了工业能耗的主体。

2.从能源消费来看:消费总量增幅趋缓,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随着城市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的能源消费总量呈缓慢上升趋势,2010年我市能源消费总量达到4710万吨,比上年增长5.6%。其中,能源消费仍以煤炭为主,2010年煤炭在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65.2%。能源资源储量构成和能源生产构成状况,决定了我市以煤炭为主导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改变,同时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也难以决定性的替代传统能源,这种当前的能源转换鸿沟,只能更大程度的依赖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3.从碳排放情况来看:排放强度逐年下降,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从碳排放强度来看,近年来,我市在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节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万元gdp能耗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已提前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2010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为1.06吨/万元,比2005年的1.36吨/万元下降了28.3%,明显低于全省单位gdp能耗水平,但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节能降耗工作任重道远。

4.从森林碳汇来看:国家森林城市成功获批,绿色发展空间可待拓展。我市确立了以“水乡林城、生态武汉”为主要理念的森林城市建设理念,着力实施“绿满滨水”、“显山透绿”、“景观道路”、“亲民绿化”四大工程,城市森林覆盖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我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6.63%,活立木蓄积量619万立方米,全市森林面积224万亩,并先后被授予了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不断优化的森林环境和绿地体系,将在无形中提高我市的碳汇能力,为建设低碳城市奠定基础。

5.从绿色消费来看:倡导绿色消费观念,推进示范项目建设。近年来,我市积极引导绿色消费,选择与广大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照明等领域,推进示范项目建设,以点带面,着力构建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绿色建筑方面,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开展了150万平方米的绿色建筑试点示范项目。绿色交通方面,扎实推进了国家“十城千辆”示范工程,自行车免费租赁服务系统初步形成。绿色照明方面,深入推进国家“十城万盏”试点,加快了led等新光源在武汉市照明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二、武汉市低碳经济发展思路

武汉市在低碳发展上应立足我市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紧紧抓住两型社会建设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机遇,围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健全低碳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走出一条发展低碳经济新路。

1.武汉低碳经济发展理念上应兼顾低碳化和加快发展。低碳经济既不是有经济、无低碳的传统的褐色经济,也不是有低碳、无经济的纯粹的污染治理。特别是我市目前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能源需求正在急剧增长,不仅要注重低碳,还要加快发展。武汉市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是通过产业优化、技术发展、体制创新等方面的综合作用,来全面提升我市的碳生产率,从而进一步加强武汉城市低碳竞争力。

2.武汉低碳经济发展方向上应选择经济社会发展与碳

排放的相对脱钩。关于经济社会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绝对脱钩,即二氧化碳排放随经济增长表现为负增长,这是发达国家采纳的低碳经济方案。另一种是二氧化碳排放仍然是正增长,但是排放的速率低于经济增长或低于不采取政策措施的所谓基准情景(bau),这是相对脱钩的低碳经济。由于发展阶段的差异,武汉市当前建设低碳城市,重点应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进程中,降低单位gdp的二氧化碳强度,实现济社会发展与碳排放的相对脱钩。

3.武汉低碳经济发展主要环节上应重点抓好经济过程

的转化环节。低碳经济的发展领域主要涵盖三个方面,一是在经济过程的进口环节,从能源结构上减少二氧化碳;二是在经济过程的转化环节,提高工业、交通、建筑三大耗能领域内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基能源的消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三是在经济过程的输出环节,通过保护森林和发展绿色空间吸收二氧化碳,提高碳汇以及发展碳捕捉能力。未来5~10年内,我市低碳经济的重点应该是提高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和碳汇碳捕捉能力。

三、武汉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武汉在低碳城市建设上要立足全国领先发展,从发展低碳产业、研发低碳技术、倡导绿色消费、营造低碳环境等几个方面实现突破,科学谋划,先行先试,加快推进武汉市低碳经济的率先发展。

1.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一,把低碳产业作为直接助推经济发展的主要领域,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进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建立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以节能减排为着力点推进生产方式转变。第二,要加快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光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突破性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与两型社会建设紧密相关的产业,打造武汉经济新的绿色增长点。第三,要把推进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发展作为推进低碳发展的核心内容。大力推进电子

转贴于http://

信息、汽车、装备制造、钢铁等支柱产业向集群化、高端化、两型化发展,努力构建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同时,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带动物流、金融、会展等高端服务业的功能配套,努力构建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2.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能http://源使用效率。第一,完善节能减排管理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狠抓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管理,不断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全面提升武汉能源的使用效率。第二,要充分挖掘武汉作为重化工集聚区和老工业基地的循环资源,保持循环经济发展良好态势,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进一步扩大规模,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物资回收再利用网络体系,策划建设武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园,引导再生资源利用企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第三,要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加强能源生产、运输、消费各环节的制度建设和监管,全面实施城市节电、节燃气工程,加强电力和燃气需求侧管理。要鼓励企业广泛使用清洁能源、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推行节约生产和清洁生产。要全面执行政府机构及公用设施用能标准及管理规范,推动全市政府机构、公用设施节能改造。

3.优化消费过程,创建低碳型消费模式。第一,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培育低碳生活方式,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引导作用,通过宣传和引导,在全市形成良好的低碳消费理念和低碳生活模式。第二,要加快倡导绿色消费理念。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全社会尽量形成“消费无污染的物品,消费过程中不污染环境,自觉抵制和不消费那些破坏环境或大量浪费资源的商品”的消费意识和消费习惯。倡导选择绿色商品,对使用禁止的产品和消费过程中垃圾处置不当而造成环境污染的,予以处罚。强制性执行垃圾分类义务回收。第三,加快推广绿色消费方式。继续发展网上交易、邮购和电子商务,不断提高无纸化流通、无纸化经营和无纸化管理比重,减少流通的物质消耗和污染。引导企业进行更加全面的绿色采购,优先采购具有绿色标识的商品和设备,为企业绿色采购提供技术指导和信息咨询等服务。推进政府机关办公自动化建设,鼓励利用再生纸,推动公务车节油和绿色采购。

绿色低碳发展趋势篇3

关键词:绿色计算节能减排低碳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3-0120-02

1低碳背景下开展绿色计算的对策研究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我国政府已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40%-50%节能减排的宏伟目标,同时“十二五”规划也已明确提出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信息产业作为第五大高能耗产业也必将成为建设低碳社会与构建绿色经济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低碳环保经济并不是未来需要做的事情,应该从现在做起。发展低碳环保经济是关乎每个人的事情。因此认识绿色计算,明确绿色计算的目标,如何开展绿色计算,开展绿色计算的对策研究成为目前非常紧迫的一项工作。

2绿色计算开展的背景与现状

绿色计算因顺应低碳经济的要求正日益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也是未来it技术趋势之一。国外的研究因为较国内早,因此在绿色计算和绿色it技术上要较为成熟。而国内在绿色计算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经过国内一些专家学者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国内以国防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等为代表的研究机构,对上述技术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国内专家学者对绿色计算的定义以及内涵和趋势做了详细的描述和探讨,也有一些单位和研究机构开展了软、硬结合,虚拟化技术、云计算、集中式存储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对绿色计算开展的背景研究,再分析绿色计算开展的现状,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1)节能减排目标推动绿色计算开展。哥本哈根大会上提出的建设低碳社会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特别是随着信息化水平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也越来越快,紧跟其后的就是信息产业所带来的能耗问题也越发严重。在建设低碳社会背景下,绿色计算是一种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又能达到节能减排经济环保的新型计算模式,已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和国际上的竞争焦点,关系到国家民生、经济和社会发展。绿色计算更是在追求计算机系统性能和技术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不断改善社会环境、减少能耗、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持续提高生活质量的背景下产生的。政府提出的到2020年要实现40%-50%节能减排的宏伟目标,同时“十二五”规划中也已明确提出绿色发展前提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而信息产业作为高能耗产业,也必将成为建设低碳社会与构建绿色经济的重要目标之一。

(2)绿色计算促环保产效益。作为“十二五”规划的第三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物价上涨,通胀不断加剧,新一届政府在要求积极寻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有效对策。面对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展开,更多的企业都拥有了自己的数据中心。而根据iDC对服务器市场的调查结果显示:国内大多数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服务器的能耗已经占企业投资很大的比重,同时自身所拥有的数据中心同样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成本、电力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而其中的电费成本就占了全部支出中的很大一部分,加上往年各省市在用电淡季都出现的用电荒问题,更需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为企业节约电力成本。近几年Gartner公布的技术发展趋势报告中,绿色it技术已经成为十大it关键技术之首。同时它预测今后几年绿色计算预计带来48亿美元的市场份额。因此绿色计算正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在企事业单位中开展,在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和保护环境的同时,也不断在为企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节省大量能耗支出并产生经济效益,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

(3)有想法缺意识。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事业单位,绿色计算在it业界引人重视,但是如何把“绿色”落实到企事业的信息化建设中,却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引用知名网站相关人员的调查数据显示:近50%的企事业单位目前并没有对绿色计算制定相应的规划或措施,同时,有近40%的人正在考虑,但是真正已经在实施的更是少数。综上所述,开展绿色计算对策研究是非常重大的意义的。

3绿色计算对策研究的意义

其实绿色计算的这股旋风在it业界刮得正热,但是普通的企事业单位如何把“绿色”落实到企事业的信息化建设中,却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分析相关公司的调查显示:有51.3%的企业目前并没有制定针对绿色计算的规划或措施,同时,有40.1%的人正在考虑,已经实施的仅仅是少数。因此开展绿色计算的研究,对企事业单位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1)为企事业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在充分调查研究已经建好的信息化方案,分析目前信息化建设方案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绿色计算的发展趋势,正确的绿色计算对策将让企事业单位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朝着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和能耗成本,软、硬结合方向发展,提出符合绿色计算要求的信息化建设方案。

(2)为企事业单位开源节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参考。结合前面所讲的内容,在分析信息化建设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企业能耗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和维护成本的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相同情况下也能为政府事业单位等节省支出提供参考。

(3)为开展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提供参考。低碳经济是指在阿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而绿色计算正是通过技术创新的方式在改变这个世界,减少能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通过对绿色计算对策的研究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目前的状况。“十二五”规划中提到的重点支持的优先领域如:物联网,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一部分,势必要考虑信息产业节能减排的目标,开展绿色计算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绿色计算开展对策的研究也能为政府开展节能减排提供一些参考。同时按目前状况,it领域节能减排的概念性意义、方向性意义要大于实用性意义。

4绿色计算对策分析

(1)明确绿色计算目标,培养绿色计算意识。低碳经济就是降低能耗,减少排放,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在此背景绿色计算正日益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也是未来it技术发展趋势之一。因此绿色计算目标非常明确,就是通过节能环保的方式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在明确目标的同时,也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培养社会绿色计算的意识,让大家知道什么是“绿色计算”,开展绿色计算的好处有哪些。

(2)根据目标需求,分析可行路径。根据现有资料的查阅,绿色计算的研究主要涉及系统能效模型与评测、计算机体系结构、网络通信与服务,以及上层应用等多个层面。能效问题是实现绿色计算的最为核心的问题,通过研究能效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对症下药开展绿色计算。能效问题涉及到计算系统的所有因素,包括计算机系统结构、芯片设等硬件的研发,还包括网络通信、无线传感器簇首节点选择等网络相关技术,而上层应用有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1)服务器与存储优化。企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大量采用节能服务器、绿色数据库的应用、绿色存储等对策来开展绿色计算。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计算机设备的选购,以及数据计算中心建设等,课题研究要因地制宜,分析现实可行的开展绿色计算机的路径。2)构建绿色数据中心。这是最切实际最可行的开展绿色计算的一种对策,对于计算机体系结构、芯片和网络等一些核心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但是在构建绿色数据中心过程中绿色设备的选购,机房环境节能技术的选用以及合理的管理方式都是有效开展绿色计算的对策。3)虚拟化技术的使用。虚拟化技术目前已逐渐渗入it行业的各种应用,比如:虚拟服务器、虚拟机、虚拟管理平台等。通过虚拟化技术的应用,避免了信息化建设方案中it建设架构带来的硬件支出,在实现降低it成本的目标的同时,更积极响应了节能减排的政策。

(3)以协会、学会为依托,形成有效对策。“绿色计算”也指使用一些技术降低能耗,减少排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努力,并不是某个组织或个人所能够完成的,需要以it业界相关的行业协会、学会为依托,根据各地方节能减排目标,形成共力,通过使用虚拟化技术、云计算、服务器与存储优化等方法,不断改善环境、减少能耗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持续提高生活质量并形成有效对策。

(4)建议政府参与,出台有效的奖惩措施。开展切实可行的绿色计算也绝不能停留在喊口号,提倡议,更应该有政府部门的参与,对于能源消耗高,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企业设置一定的限制,同时形成一些扶持政策和激励体系,来降低能源的浪费和二氧化碳量的排放,而不能让财大气粗、缺少“绿色”意识的企事业单位占用太多社会资源。

绿色低碳发展趋势篇4

低碳经济是一种“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绿色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绿色发展,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的,是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一个重要思路和解决办法,它是不同于传统模式的经济发展模式[1]。当前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作为高碳行业的石油企业,应当顺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总趋势,实施绿色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一、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内涵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是实现人、自然、经济三方面协调、平衡、持续状态的过程,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人与经济社会关系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人类自身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性[2]。而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特征,是经济发展、自然界发展、人类社会发展有机统一的过程,很好地秉承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三个特征,首先,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低能耗特征体现人、自然、经济三方面和谐发展的思想;其次,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低排放要求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不损害资源的恢复再生能力,正确处理了经济发展与自然界环境保护的关系,体现了经济发展与自然界发展的协调统一;第三,污染物排放量的减少,不仅能够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引导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绿色生活、绿色消费,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体现经济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协调统一的思想。总之,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所体现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特征正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兼顾了“低碳”和“经济”的一种发展模式。“低碳,意味着经济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停止对碳基燃料的依赖,实现能源利用转型和经济转型;经济,意味着要在能源利用转型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和可持续性”[3],所以石油企业要走绿色低碳经济发展道路,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管理机制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技术,优化产品结构,重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二、中国石油企业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建立石油企业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绿色低碳经济发展主要产业结构、政策措施、传统观念、技术水平四个因素制约中国石油企业绿色低碳经济发展。1.产业结构单一。未来的能源结构是以可再生的新能源为主,虽说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相对比较环保,但也是不可再生能源,只能维持现状。作为石油企业,要对可再生新能源进行研发,不能紧紧停留在常规能源的产业链上,并且这方面石油企业也投入相对较为落后。面对当前国际低碳经济发展趋势以及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步伐加快,石油企业要能够加快结构调整,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走向规模化、一体化、产业集群化的集约化发展之路,转变生产方式,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清洁燃料的生产,提高单位石油的产品效益[4]。2.政策措施不健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解决能源利用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废物处理及回收利用等问题,具有很强的政策性,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政策进行保驾护航。作为高碳产业的石油企业来说,低碳经济发展应首当其冲,应当由一些列的政策法规来进行制约,但当前中国这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不健全,缺乏专门的针对低碳经济的专项法律法规,没有较好地执行体系,没有法律化、制度化,监督监管不严,造成了一些企业碳排放量招标、废弃废物乱排乱放的现象,严重污染了周围的生产生活环境。3.传统观念滞后。同国际公司相比,中国石油企业管理理念还处于粗放型阶段,管理理念和水平还相对落后,特别是在节能排放方面,主要是通过减少资源利用、关闭高耗能装置等比较直接性的生产管理方式获得的,对于利用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相对比较落后。4.总体技术水平落后。中国低碳技术研究起步比较晚,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是刚刚起步。中国低碳技术落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源消耗的技术系统落后,造成能源利用率低,碳排放量大,经济效益低下;二是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落后,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程度不高,造成化石能源利用量大,能耗资源消费高。所以,石油企业在进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同时,要对总体技术进行改进创新,为建立高效节能低排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打下良好基础。三、建立中国石油企业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对策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针对制约中国石油企业建立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因素,为中国石油企业实施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提出相应的对策,引导中国石油企业向绿色、低碳、高效的经济发展方向发展。1.积极参与低碳政策法规制定。借鉴国际大石油公司的经验,中国石油企业可以从推动行业健康、低碳发展的角度积极与政策制定者沟通,倡导低碳生产和消费模式。一是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联系,发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二是积极开展相关战略研究,本着对国家、企业、消费者都有利的原则,积极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三是加强落实,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5]。并且作为高碳行业的石油企业,要通过有效地政策法律法规坚定坚定不移地围绕强化生态系统的主体、节能减排和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与战略目标[6],促进绿色低碳经济发展。2.积极进行碳管理,履行责任。中国石油企业应当顺应低碳发展趋势,重视碳管理,建立负责人的能源公司形象。对于石油企业来说,首先要摸清家底,做好能源审计以及二氧化碳排放计量的政治责任;其次要提出明确的碳管理战略,宣传相关低碳理念的社会责任;第三要确立低碳技术及业务发展重点,做好相关技术储备及应用工作的经济责任。3.优化产业、产品结构。中国石油企业实施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战略,需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实施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就要求我们必须从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转向低耗能、低排放产业,由低附加值产业转向高附加值的产业,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高科技产业和低排放的产品服务。#p#分页标题#e#4.积极合理开发新技术利用新能源。中国石油企业实施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战略,需要积极合理开发新技术利用新能源。合理开发利用新能源是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从政策上看,要对新建项目和产品严格审查,严格执行并提高能效标准;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利用低碳能源。加强与发达国家在碳排放、碳处理、生物固碳等技术交流合作,促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转让,加强消化吸收和利用创新,共同构筑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技术合作平台,促进绿色低碳技术的开发和新能源的全面利用。5.加强科技创新,发展低碳产业。作为石油企业要加强科技创新,发展低碳产业,主要从创新新能源研发技术、创新低排放技术、创新二氧化碳处理技术出发,创新新能源研发技术,加快能源有效利用或是可再生能源的步伐;创新低排放技术,降低碳排放标准;创新二氧化碳处理技术,有效对碳排放进行回收利用或净化空气质量。6.牢固低碳意识。石油企业要将企业发展与技能减排相结合,牢固低碳意识,倡导低碳消费。首先,石油企业要制定低碳发展的宏观战略与长期规划,从总体战略上体现低碳意识;其次,要建立相应的节能减排制度,从管理制度角度上强化企业人员的低碳意识;第三,制定有效地低碳评价体系和激励措施,不仅对碳进行有效地管理,也有效地减少了碳排放量,提高经济效益,让碳管理与经济效益与日常生活挂钩。四、结论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体现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实施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途径,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也是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构建高效节能低排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实施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战略,通过积极参与低碳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有效进行碳管理,树立负责任形象;技术创新,发展低碳产业,合理开发新能源,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及企业效益;通过树立低碳意识,使企业进行日常低碳管理,建立健全低碳管理机制。总之,实施绿色低碳经济战略是石油企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绿色低碳发展趋势篇5

关键词:低碳经济;视域;石油企业;管理创新

在国家低碳环保战略指引下,低碳环保已经成为了当今时代特点,我国的石油企业积极进行自身的管理与改革创新,树立强烈的低碳环保理念,做到绿色、科学、可持续发展。但是在石油企业进行低碳经济的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石油企业必须强化环保意识,迎合新的时展需要,走健康绿色的石油发展道路。

1低碳经济对石油企业管理创新提出的要求

低碳经济要求各行业和各企业在发展和生产的过程中,逐渐降低对二氧化碳或者化学物质的排放数量,同时对石油企业管理和创新提出了新要求,第一是在生产方面。由于在石油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对能源的使用量极高,为此必须开辟新的路径,优化和整合能源,积极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第二是销售方面。国家在石油的销售方面颁发了许多相应的政策,要求石油企业尽快进行企业内部的调整管理和创新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1]。

2低碳经济视域下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意义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在低碳经济视域下石油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将对石油企业自身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首先,它能够帮助石油企业完善自身的管理模式。如果石油企业不积极对自身管理模式进行完善,则将会与社会的主流趋势相背离,最终将因为不适应新时期下的社会发展而遭到淘汰。其次,它能够帮助石油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传统管理模式中的缺陷进行弥补和改革,从而实现石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提升石油企业的生产效率,开创出一条低碳发展的新道路,将帮助石油企业实现健康绿色发展[3]。

3低碳经济视域下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措施

(1)转变传统观念,实现石油企业的管理创新想要实现创新首先就需要在观念上进行改变。石油企业想要在低碳经济的视域下实现自身的管理创新,就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事实证明,以往的传统观念对于石油企业的发展存在着诸多弊端,尤其是在新时代下的今天来看,传统的石油企业管理中的许多地方都不适应于当代的企业发展。因此石油企业要破除传统观念,建立新型的改革创新观念势在必行。此外,树立新的石油企业思想观念需要企业各部门领导起到带头作用,相关的领导人员首先要树立起强烈的环保低碳意识,基层员工要积极相应领导号召,以领导为榜样,将低碳经济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之中。(2)转变生产模式,实现石油企业的管理创新在企业的低碳经济发展中,只有转变生产模式,才能从整体上真正的实现石油企业的低碳发展。目前,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了当今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石油企业的发展当然也要与主流趋势相适应。抛弃企业传统生产模式中大量消耗资源,而不能够获得等价的生产效率的弊端,对生产模式进行全面的调整,使得石油企业的资源得到良好的优化配置,实现“低消耗,高成效”的生产或目标。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新型环保能源的科研力度,研究出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新能源。企业还需要进行精细化管理,积极与新型高科技信息技术相结合,改变传统技术中存在的对能源的利用率低,从而导致大量能源浪费的现状,转变为对能源进行精细化的利用,使每种能源都将充分的利用到石油企业的日常生产当中。(3)加强环保管理,实现石油企业的管理创新国家和社会都主张对石油企业的管理进行创新,关键是如何才能够有效的对石油企业进行管理和创新,对企业的管理创新目标和方向是怎样的规划。在这里将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即石油企业应该向环保的目标和方向进行管理创新。在石油企业的日常生产中,在每一个具体涉及到的环节都应该灌入环保意识,在当今这个低碳环保的大主题下,企业的每一个分支和部门都应该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企业的发展也不应该过分的追求经济效益,应具备社会责任感,为社会的低碳环保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此外,环境保护是每一个公民不可推卸责任。企业还可以建立有关低碳环保方面的奖惩责任制度,企业内部员工要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认真履行企业的一切规定,企业对于低碳环保责任心强的员工要给予奖励,对于违反企业环保规定,给企业的环保事业带来风险与损失的员工要给予严厉的惩罚,以此来提高企业员工对低碳环保的重视程度,使其大大提高环保的积极性。同时,也要提醒员工一定要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不能有丝毫的马虎[2]。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对环保重视程度的增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已经不能在走以往传统经济发展的老路,低碳经济成为了当今企业发展的主流趋势,石油业要想在低碳经济的视域下站稳脚跟,不被时代的发展所淘汰,就必须树立低碳环保的绿色理念,积极转变生产模式,加强环保管理的创新力度,并且积极研发新型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只有这样,石油企业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健康低碳环保的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千雪静.低碳经济视域下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

[2]王圣良.低碳经济视域下石油企业管理创新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7,02:54+56.

绿色低碳发展趋势篇6

关键词: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2-0022-02

一、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以“三低”(即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本质是为了创建清洁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经济体系只有很少或有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到大气层中,才能使经济体系的“碳足迹”接近或等于零。这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能源的高效利用、清洁能源的开发以及追求绿色国内生产总值(GDp),要求人们创新核心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转变产业结构和制度模式,从根本上转变人类生存发展的观念。

实际上,低碳经济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其2003年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被正式提出来的。该文件提出了要在英国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其具体要求是在2050年使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的基础上减少60%。“巴厘岛路线图”的达成则进一步表明了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行动在不断深入,低碳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上的关注和认可,低碳经济这个理念迅速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低碳经济是对碳经济的超越,提出低碳经济的主要原因有:第一,气候变化和环境损害。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7年报告》(ipCC),人类活动特别是使用化石燃料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出于能源安全的考虑。第三,现有的碳经济对能源的巨大需求。第四,碳经济限制了市场、政策、体制功能的发挥。第五,新能源的使用成为大趋势。

二、生态经济

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被认为是生态经济学和循环经济理念的最早倡导者。其分别在1965年和1966年先后发表了《地球像一艘宇宙飞船》和《未来宇宙飞船地球经济学》两篇文章,首次从经济发展的视角系统阐述了地球容量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奠定了生态经济学和循环经济学的思想基础。20世纪60年代末,鲍尔丁在他的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使用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术语,他在该书中倡导用市场经济体制控制人口增长、环境污染和协调消费品的分配、资源的开发利用。此后,生态经济学在西方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1982年召开的第一次生态学和经济学的跨学科国际学术会议标志着生态经济学的诞生。

三、循环经济

受鲍尔丁的启发,1990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和克里・特纳在《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首先提出“循环经济”的术语。1994年9月德国政府颁布《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该法于1996年10月开始实施,这是发达国家第一次就发展循环经济立法。与此同时,日本也开始了循环经济社会实践活动。德国和日本是世界上公认的发展循环经济起步最早、水平最高、法制最完备的两个国家。20世纪90年代末,循环经济的概念和理论开始进入我国并被广泛使用。国内最早的循环经济定义为: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即3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范式,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少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

2000年以来,我国政府日益重视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促进法》已颁布实施;国家先后在全国推动了大批包括区域、行业、园区、企业等不同层面的循环经济试点。

四、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首先是由英国环境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在其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的蓝图》中被提出来的,他主张从社会及其生态条件出发,建立一种“可承受的经济”。一般认为,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发展形态,包括绿色产品、绿色技术、绿色GDp、绿色核算、绿色信贷、绿色金融、绿色投资、绿色资本、绿色网络等。绿色经济的发展既是对21世纪现代经济发展的全方位的深层次改革,又是对工业革命以来几个世纪的“先污染,后治理”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否定,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2008年10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启动了全球绿色新政及绿色经济计划,旨在使全球领导者以及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者认识到经济的绿色化不是增长的负担,而是增长的引擎。在全球能源、粮食和金融等多重危机的背景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并已经成为全球环境与发展领域新的趋势和潮流。

五、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上述几种类似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充斥在媒体和大众的视野,造成了一定的混淆。其实,它们都是20世纪后半期产生的新的经济思想,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总结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入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生存危机后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与改进的产物。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生态经济,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过程。绿色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而循环经济则是支撑低碳经济、通向绿色经济、实现经济活动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从根本上讲,他们都是旨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而提出的一脉相承的经济发展模式。

对我们来说,辨析这些概念的关键并不仅仅在于响应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或者低碳经济,重要的是认清楚这些经济模式的目标,并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观念的转变来建设我国的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低碳经济――中国用行动告诉哥本哈根[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2]袁丽静.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6):157-160.

[3]赵惊涛.低碳经济与企业环境责任[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1):132-138.

analysisofthelowcarboneconomyandtheothersimilarconcept

ZHoUDong

(Countypartyschool,YuchengCpCcommittee,Yucheng476300,China)

绿色低碳发展趋势篇7

abstract:inrecentyears,asglobalclimatechangesunusually,internationalenergytighteningincreasingly,energyconservation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hasbecomethebasictrendinthedevelopmentofmanyindustries.thissocialdevelopmenttrendbringsgreatdevelopmentopportunitiesforautomotiveindustrywhichisassociatedwithenvironmentalprotection,formulatingappropriateautomobilemarketingstrategyhasbecomeacompetitionstrategyofnationalautomobileindustry.

关键词:低碳;汽车营销;绿色营销

Keywords:lowcarbon;carsales;greenmarketing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3-0017-02

1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分析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1]。

低碳经济的概念最初由英国提出,英国政府在2003年就已经提出2050年的低碳发展目标,将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国家,着力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新的商机和就业机会,促使英国成为世界低碳发展领域的领先者。美国新一届奥巴马政府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路径”,通过发展新能源技术等措施,建立未来低碳竞争优势。日本政府2007年正式把建立低碳社会作为2050年的重点发展目标,并于2008年通过“低碳社会行动计划”,力图引领世界范围的低碳革命,提升日本的国家竞争力。

自国际社会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以来,这一问题就被我国政府重视起来。2007年9月8日,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郑重提出了4项建议,即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他指出,“气候变化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妥善解决。应该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优化能源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根本上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应该加强研发和推广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低碳能源技术,加强人员培训,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提高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2009年1月30日,总理在与欧盟主席巴罗佐会谈中指出,中欧双方“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在新能源、新节能环保技术、低碳经济等方面的合作”。2009年3月7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会议上,主席又指出,“要抓住时机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要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全面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积极培育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在今年3月份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再一次强调,“要毫不松懈地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工作”。

2009年7月27日至28日,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举行。经谈判,双方草签了中美两国政府关于加强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结构转型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2]。

汽车是全球石油危机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国家陆续推出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汽车行业作为其中一大产业包含了诸多低碳因素,如鼓励创新,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推动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化;中央财政安排补贴资金;支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在大中城市示范推广。在2010年北京国际车展上,几乎每家车厂都亮出了低碳汽车的底牌,低碳已不再是一个停留在计划中的概念产品,而是一件看得见摸得到的交通工具。

目前世界汽车的产能过剩,国际汽车市场的不景气,加剧了世界汽车行业的竞争,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制定适宜的汽车营销策略已成为各国汽车行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对我国能源安全、节能减排以及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2低碳经济下汽车营销策略

在低碳经济条件下,汽车企业为贯彻汽车产业发展政策,适应汽车制造标准不断提高的需要,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积极满足消费者的低碳消费的需求,汽车企业应以低碳观念为指导,积极开展绿色营销。主要内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绿色低碳发展趋势篇8

关键词:低碳经济;房地产经济;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8-0125-02

低碳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方式,而低碳消费是低碳经济最重要的环节。低碳消费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它是当代消费者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在消费过程中积极实现低污染、低消耗的一种健康、科学的消费方式。而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开发量非常大、建筑中的消耗和能耗也是非常高,在施工的过程中也不注意节能减排。所以房地产行业必须实行低碳发展,这是对未来负责任的态度。在全球都在改革,都在寻求绿色发展的关键时期,房地产企业也在努力寻求自己的发展模式。

1我国房地产企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房地产企业发展得很快,渐渐成为世界上的发展大国,每年建筑面积都呈上升趋势,我国的能源消耗也在逐年的增加,建筑业的节能问题越来越紧迫,我国房地产业的低碳发展是祖国建筑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房地产企业必须认清现实,积极探索低碳发展的道路,广大人民群众也在积极呼唤绿色的居住环境,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全社会积极参与,在低碳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祖国房地产企业应积极面对,在这场建筑业的革命中做出成绩。

2我国房地产低碳发展存在的问题

2.1我国房屋的设计不够合理

西方国家的房屋设计一般都在70~80平方,然而我国的房屋100平方以上的还有很多,西方国家的房屋虽然面积不算很大,但是设计结构比较合理,房屋内的设备齐全,环境优雅,适宜居住,在2006年国家就规定新建的商品房中90平方米以下的要占建筑总面积的70%以上,但是规定是规定,很多的城市根本达不到以上的要求,即使有的城市达到了要求也存在设计上的严重问题,不是采光不好、就是通风不好,这些问题也严重影响着我国低碳房地产业的发展。

2.2我国小区的绿化美化不够合理

我国小区在绿化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小区内建有很多的柏油路,导致小区硬质的地面太多,露在外面的土地太少了,小区内栽种的树木太少了,草坪绿化太多了,所以我国小区设计很不合理,由于我国草坪占的面积较大,树木和水资源占的面积太少,这样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是很不利的,在小区的植物种植方面很不合理,很多小区种植的树种外表美观,但是叶子太少,不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也不能很好的对阳光进行遮蔽。

2.3我国建筑业使用的建筑材料不科学

我国目前使用的建筑材料大部分是不符合环保标准的,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实际效果也不是很好。在房屋建筑中会使用大量的水泥,水泥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仅会产生大量的灰尘,还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很少利用节能、效果好的能源,在实际生活中仍然多数使用煤炭和石油,这样就造成了能源的浪费,不利于环保清洁。

2.4我国楼房多数是毛坯房,业主的装修造成能源的浪费

目前,我国交付使用的楼房大多是毛坯房,精装修的房屋在我国房地产市场所占的比例不足20%,由于接手的是毛坯房,业主就要进行装修,业主自己装修不仅互相干扰,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会产生很多的建筑垃圾,不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

3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经济的发展

房地产行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将是积极面对低碳经济,主动构建绿色建筑,房地产行业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行业,经济在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渐地进步,也在积极呼唤绿色环保的住宅,建造绿色环保的住宅不仅使广大人民群众过上高质量的生活,发展低碳房地产,可以降低能耗,低碳发展不仅可以提升房地产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成就感,还可以造福子孙后代,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而对于消费者来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素质的不断提高,买房子的时候要求低碳也是一种趋势。

3.1住宅产业化发展

通过工业化生产的方式建造住宅,住宅形成产业化不但能够提高住宅质量,还能够大大降低能耗,在低碳时代,我国的房地产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就是实现产业化,这不仅能够降低消耗,也能创造很好的节约效益。所以在低碳经济时代,实现住房产业化发展不仅能够实现消费者和企业的直接沟通,使企业直观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还有利于节能减排,减低耗费,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3.2提高开发水准,合理规划户型布局

我国房地产行业在管理上是粗放式的,开放商唯利是图,根本不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开发商现在还是大量开发大面积的住宅,宽敞的楼道,大面积的客厅和卧室,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加重了资源的消耗。开发商为了使自己的资金快速的回笼,实现企业资金的合理流动,几乎都不装修房屋,消费者就得自己装修,既浪费财力又浪费为、物力,所以在低碳经济时代,要发展低碳经济,建造低碳住宅,房地产企业要不断的提高开发水平和质量,在户型规划设计上要做到节约,以人为本。开发商品,提高精装修的房屋比例,开发商要放远目光,不要被一时利益驱动,要以企业的发展和消费者的需求为标准,与时俱进。

3.3推进环保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

我国发展低碳房地产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房屋的保温和水的问题。由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起步晚,相关的技术也不先进,即使有一定的清洁能源,也没有相关的技术,不能很好的利用上,为祖国的建筑业服务。当今在房屋建设中为了增加采光度,大面积使用玻璃,使用玻璃有好处也有坏处,由于玻璃吸热比较好,但是散热也很快,我们要想保持室内的温度平衡,必须使用空调,这样就增加了能量的消耗。如果企业在建造时能够采用有科技含量的玻璃,向现在流行的低辐射玻璃等,采用这些玻璃不但能够满足采光的需要,最重要的还可以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可以减少空调的使用,减少消耗,达到低碳的效果。大量植物树木的种植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夏天可以遮阴降温。所以应用生物能源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可再生能源利用上,我国应用的最多的就是太阳能,主要是应用在照明,和为住户提供热水,这些新型能源的应用为国家节约不少能源,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3.4在低碳经济时代倡导低碳生活

在当前形势下,任何有远见的房地产企业都应该认识到走低碳之路是我国房地产企业发展的趋势,所以房地产企业首先必须提高自身对低碳的认识,在人力物力上都要加大投入,加强宣传的力度,提高人们对低碳经济的认识,因此,房地产企业应该积极提倡发展低碳经济,向消费者宣传低碳产品,增强广大消费者的低碳绿色环保意识,让消费者了解低碳产品,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同。房地产企业要让消费者了解到虽然目前建造低碳住宅成本可能会增加,购买此类产品的价格会贵一些,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低碳住宅会节约很多能源,同时为消费者节约很多的花销,低碳住宅有利于消费者今后生活中的开支节省,所以房地产企业应该与时俱进,加大宣传的力度,让消费者的目光放长远,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推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低碳生活做出贡献。

3.5立足实际,长远发展

我国还处在发展的阶段,我国还有很多人民群众没有达到基本的住房要求,所以,我们应该首先满足人民群众基本住房要求,尽量做到低碳发展,多开发小户型的房屋,加大节能材料在房屋建设过程中的使用,在房屋建设和后期使用过程中大力推广节能、节水设备,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节能观念和习惯。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主动探索行业低碳发展模式,积累发展经验,进而带领全行业在低碳发展上取得突破。

4结语

在低碳经济时代,房地产业发展的趋势是降低能源的消耗,减少排放量,这也是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趋势。房地产企业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面临的问题很多,需要做的事情也很多,我们希望企业坚持先进的理念,坚持超前的意识,积极探索研究,带头使用绿色环保的材料,造福于社会,造福于未来。

参考文献

[1]董哲房地产业如何应对低碳模式[J].城市开发,2010,(2).

[2]张斌.论低碳经济对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1,(12).

绿色低碳发展趋势篇9

1.绿色物流概述

1.1低碳经济与绿色物流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了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虽然传统物流经营模式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它的能耗较高,对环境污染较大,甚至部分物流企业的能源成本所占成本比例的40%,高能耗、重污染与当下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向违背,因此绿色物流发展应运而生。而所谓的低碳经济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指导,加大技术创新、产业转型等实施力度,降低企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节约成本,减少能源损耗,保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稳定、协调的发展关系而建立的新型的经济模式。

1.2绿色物流发展

绿色物流就是指在物流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降低物流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可以对物流环境进行不同程度的净化,有效的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绿色物流在发展的过程中以生态环境为基础,根据实际需要对传统的物流系统进行了逐步的完善,实现环境与物流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另外现代化绿色物流以长远发展和全局利益为基础,将生态环境作为发展重点,以建立良好的绿色形象为目标,实现物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浅析制约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

绿色物流在我国起步时间晚,发展速度缓慢,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绿色物流系统在建立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较多,且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复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立难度。同时绿色物流系统的建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对传统物流企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对物流市场的稳定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绿色物流发展过程中的阻碍因素主要以下几个因素。

2.1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完善

我国虽然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纳入了工作重点,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但是专门针对物流产业而建立的政策及法律较少,导致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影响环境的行为时常发生,绿色物流实行受阻。目前,我国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政策及法规还并不完善,尤其是一些硬性规定条例还比较少,增加了管理措施执行的难度。另外相关部门对物流企业的经营的物流活动的监督力度较小,控制力度较低,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物流管理难度。这些年,我国物流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现阶段物流管理仍旧使用九十年代所制定的政策及制度,与当下物流产业发展的环境不相适应。

2.2绿色物流的技术研究和运用水平较为落后

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在物流管理中引入了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准时生产技术以及绿色包装技术等较为先进的技术,同时还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研究绿色物流高新技术发展及应用,以充分协调绿色物流、经济以及生态环境三种之间的关系。但是我国有关这一方面的研究较少,且相关的研究机构也比较少,加上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规模小、操作行为不规范、无资金及技术优势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绿色物流在我国的发展及进步。

2.3缺乏高科技人才

在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高科技的复合型人才的参与,但是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特别是物流经济的影响,导致专业绿色物流管理人才较少,即使有部分物流管理人才,但其对物流技术以及物流相关政策了解的不深入,没有从根本上掌握现代化物流管理知识,因此难以在绿色物流发展的今天发挥重要的作用。另外各大高校在进行物流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教授,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

3.探讨低碳经济背景下如何提高绿色物流管理水平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物流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但是我国绿色物流发展时间尚短,有些方面发展的还不成熟,这对绿色物流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同时也不利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因此应当对现阶段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3.1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

目前,物流产业对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生产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物流使用的运输工具,消耗的能源多,且对环境还会产生污染,与当下低碳经济发展相违背,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进一步规范物流企业的经营活动,例如以物流运输车辆的汽车尾气和能源类型及规格,对能源消耗量及尾气排放标准等进行严格的规定,同时制定一定的鼓励措施,引导物流企业使用新型清洁能源运输工具。另外还应当对运输车辆排放标准、限制路线等进行相关的标准制定,并通过实施排放补贴的方式来调动物流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实现传统物流向绿色物流的转型及发展。

3.2加大技术创新和利用力度

一般情况下,绿色物流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即标准化技术、信息和通信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环境技术、安全技术、检测技术以及质量管理技术等,高科技的绿色物流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将会极大的提高我国绿色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使经济、环境、物流三者之间协调发展,因此应当加大绿色物流技术的创新力度,汲取国外的先进技术经验,并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绿色物流发展策略。例如美国在物流运输、配送及包装等多方面都使用了较为先进的技术,因此我国企业应当借鉴外国先进的经验,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绿色物流的向前发展。

3.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人才战略的实施对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高科技复合型人才是绿色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物流这门学科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的要求都比较高,因此高校在进行有关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其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物流企业也应当设置相关的培训课程,例如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聘请相关的专家参与交流,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并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其创新创造能力,为绿色物流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4.结语

绿色低碳发展趋势篇10

关键词:低碳经济;旅游产业;绿色;发展现状

在人类发展建设过程中,通过“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消费”的模式成功实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但是同样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和影响,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而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理念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众多国家发展的主要模式。在具体发展过程中,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手段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方式实现对能源消耗的降低,进而实现生态与经济平衡发展的目的。而纵观当前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1]。虽然旅游产业属于无烟工业,但是在迅猛发展的影响下,部分开发者因侧重对短期利益的获取,选择对旅游资源进行无节制、无限制的开发和利用,导致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和破坏。也正因此,发展低碳旅游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任务。

一、绿色旅游概述

针对绿色旅游的定义,主要分为狭义定义与广义定义两种,而狭义绿色旅游主要是指乡村旅游的发展,针对在山区、农村、渔村等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而广义绿色旅游则是旅游服务与旅游产品的提供可以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实现对生态环保的保护。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模式,不仅具备保护旅游资源的作用,同时具有观光、休养、探险、度假、科学考察、科普教育等功能。所以在参与绿色旅游过程中,不仅可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和体验,亦可以获得参与环境爱护活动的体验。绿色旅游的发展并非是以往仅利用自然环境开展旅游活动的模式,而是基于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树立已经对自然保持敬畏的基础上利用自然与旅游之间的关系来开展的旅游活动,在旅游中可以帮助游客进行自然的亲近接触,陶冶人们的情操,升华人们的精神层次[2]。纵观当前我国绿色旅游的发展,其主要宗旨为可持续发展,而在绿色旅游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当地民众的经济收入势必会不断增加,其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也会得到有效强化,而当地的文化遗产、自然资源也会得到保护。

二、低碳经济下绿色旅游发展

所谓低碳经济下绿色旅游发展,主要是指基于节能减排背景下,发展可持续旅游产业,或者是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在具体旅游开展过程中,秉持着对环境、社会负责的态度,进行旅游资源的合理应用,大幅度降低旅游活动期间的碳排量,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低碳经济下绿色旅游的发展充分融合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而绿色旅游开展主要包括旅游者、景区、导游、饭点、旅行社等内容,这就会要求其上述旅游活动主体在具体开展旅游活动过程中,涉及到的每一个项目、环节都必须进行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尊重,实现对环境污染的减少[3]。针对绿色旅游的发展,可以看作是基于保护自然、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发展的前提,进行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以及提升环境价值的综合活动。而要想充分发挥出绿色旅游应有的作用和价值,需要旅游者与经营者的共同作用,也就是在开展旅游互动过程中,旅游主体人员需进行环保意识的共同提升,注重对旅游活动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

三、旅游经济受到低碳经济的影响分析

(一)正面影响1.实现民众旅游体验的提升基于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开始侧重对文化休闲的追求。而通过旅游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起到锻炼人们身体素质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对风景的观赏实现对精神的愉悦[4]。在旅游活动开展中,人们的体验感受到旅游环境的直接影响,倘若人们观赏一个烟囱林立、垃圾满地的景点,无法给人带来良好的体验感。而通过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则可以实现对高污染、能耗高产能的替代和淘汰,进而提升旅游景区的观赏性,实现民众旅游体验感的提升。2.实现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低碳经济下,落后产能与高能耗产能势必会逐渐被淘汰,而绿色旅游在低碳经济的影响下,其景区中造成污染和高能耗的产能势必会被淘汰,并逐渐被新能源所取代。例如,当前我国部分景区针对能源的提供和维持,选择利用潮汐能、太阳能以及风能进行提供,在充分践行低碳经济理念的同时,实现提升景区的观赏性[5]。与此同时,景区特色产品贩卖也不再是唯一特色,因为在特产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所以部分景区依据游客具体需求,开展个性化的旅游服务,进而诞生出“全域旅游”、“智慧旅游”等旅游模式。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势必会促使旅游产业得到有效的创新,不断研发、生产出符合游客个性化需求的产品与服务,进而减少景区对资源的依赖。

(二)负面影响1.增大景区经济成本虽然低碳经济背景下旅游活动的开展会更具观赏性和体验感,但是会使景区在运营成本方面呈现出显著提升的趋势[6]。不可否认,景区发展低碳经济及会获得较大的长远经济效益,但是在短期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资金的投入,若在低碳经济建设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撑,极易使景区的资金运转出现断裂的现象,导致景区运营受到影响。2.传统高能耗、高污染观赏项目被取缔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景区需朝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不断迈进。而我国地大物博,使得不同地区的景区存在不同的风俗习惯、理念文化,所以在观赏项目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其中部分游客较为偏爱的观赏项目可能为高污染、高能耗项目,这与低碳经济的发展相违背,以烟花表演为例,虽然烟花绽放时绚丽夺目,但是会对空气与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7]。所以在发展绿色旅游期间,应积极引导游客旅游观念的转变,认识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进而自觉抵制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而景区也需要在不断运营发展过程中进行高污染、高能耗项目的取缔。

四、低碳经济下绿色旅游发展模式

(一)培养游客绿色环保意识在当前绿色旅游发展过程中,低碳经济的融入促使景区注入绿色、科技等诸多元素。而要想实现绿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游客绿色环保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可以实现对低碳旅游的转型发展。因为在旅游活动开展过程中,游客体验为中心内容,旅游产业的发展会受到游客体验与评价的直接影响,倘若游客形成较为完善的绿色环保意识,倾向于对低碳景区的观赏,那么景区在这种趋势下会主动进行低碳改造,进而推动低碳绿色旅游的发展。倘若景区花费大量的资金成本用于景区低碳改造,但是最后却无法实现对游客的吸引,那么景区低碳化发展会受到严重的影响[8]。所以,要想实现绿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游客绿色环保意识的养成至关重要。基于此,景区应联动当地政府部门大力宣传低碳旅游、低碳出行,让民众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绿色环保理念,认知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进而提升对低碳景区的关注度,这对促进旅游产业的低碳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制定绿色旅游管理政策依据当地绿色旅游发展实际情况,构建科学、合理且完善的绿色旅游发展政策,进而为推动绿色旅游发展提供保障,并实现对当地稀缺资源的保护。首先,针对绿色产品与服务体用与生产,需进行价格的合理优化,进而吸引旅游企业进行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大力生产,并吸引游客对绿色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购买。其次,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税收政策的合理制定,对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依据浪费性消费,需要进行税收的加大。而针对绿色产品与服务的生产与购买,则提供税收方面的减免,帮助旅游期间进行绿色旅游开展成本的降低。再次,依据当地绿色旅游发展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企业进行绿色服务与产品的生产与提供进行合理的财政补贴,并且对绿色旅游企业进行贷款优惠的提供[9]。而针对存在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旅游项目,可以通过提高贷款门槛的方式来抑制。最后,依据实际情况当地资源利用政策、产业政策的科学制定,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绿色消费的提升。需要注意,上述政策措施的提出,可以通过综合应用的方式来实现合力促进绿色旅游发展。

(三)融入科技优势促进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依托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因为其节能减排能力的提升意味着节能减排技术得到有效的创新和升级。而相较于传统高能耗、高污染设备,虽然节能减排设备的应用成本相对较大,但是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节能减排设备的应用势必会为景区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并实现对环境污染的降低,推动绿色旅游的长远发展。例如,绿色饭店的建设,俨然成为当前绿色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智能浪潮,在具体绿色饭店建设过程中,其中建筑布局、水资源利用、湿度保持、电器应用、温度控制、垃圾处理等方面均采用先进的低碳环保技术,实现对低碳环保理念的践行[10]。而在绿色饭店设计过程中,侧重对太阳能、风能、生物能以及地热能的应用,在绿色饭店施工建设过程中,则会采用绿色环保型材料与技术,并且施工期间通过施工管理的强化,实现对施工材料的节约,以此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低碳经济下绿色旅游的发展需要侧重对科技元素的合理应用。

(四)构建完善绿色消费引导模式在当前绿色旅游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部门应积极联动新媒体以及相关企业构建完善的引导消费模式。在具体发展过程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旅游开发规划的合理制定,并依据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旅游产品供给、旅游线路的设计。与此同时,在设计过程中侧重对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特点的体现,突出当地的特色服务,进而实现当地形成具备特色的绿色旅游服务以及旅游产品,并构建完善的绿色旅游产业链。此外,若旅游景区的游客数量众多,则需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游客容量的确定,并且施行淡旺季价格调整的策略,引导消费者与游客在各个季节均匀出游,实现对景点资源的有效保护,对景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而社会媒体则需充分发挥出自身导向作用,帮助民众在出行期间养成正确的绿色消费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