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区教育的含义十篇社区教育的含义十篇

社区教育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7:51

社区教育的含义篇1

关键词:岭南;红色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265-04

红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教育价值,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实施和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岭南地区的红色资源及其运用的现状来看,如要将红色资源有效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实践,高校院校必须结合本地区的实际,设法开发和利用红色资源,并努力寻找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新路径,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一、红色资源的内涵

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对于“红色资源”的界定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红色资源”的内涵是: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造的,并可以为我们今天所开发利用,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各种精神及其物质载体的总和。

它包含物质载体和精神内核两个方面的内容。物质载体包括烈士陵园、革命遗址、展览馆、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作品等;精神内核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98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等;以及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治党治国的新方略和执政新理念,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先进文化。

二、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中的价值

(一)从内容上看,红色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活百科

1.包含理想信念教育。红色资源体现了共产党人不怕牺牲、永不放弃对民族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理想的自觉追求,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服务,能帮助学生培养爱国情感和高尚品质,坚定革命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高校院校可利用红色资源引导学生自觉地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从而加强对他们的理想信念教育。

2.蕴含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教育。红色资源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祖国壮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强烈热爱之情,包含了他们反对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和尊严的责任感。同时,红色资源也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人视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品格,体现了他们对故土家园的深情眷恋,对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这些都有利于唤醒高校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提升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3.内含主流政治文化教育。红色资源蕴含的红色精神与社会主流政治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是高度重合的,用红色资源蕴含的精神价值去充实丰满校园精神,对于引导广大师生接受社会主流政治文化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4.蕴藏道德情操教育。红色资源是道德情操教育的优质资源,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德品质教育内容,如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舍生取义、求真务实、民主平等和团结拼搏等,这些都是高校学生成长进步不可缺少的道德元素。高校院校可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道德情操教育,并为大学生接受坚定的德行操守教育提供条件和帮助。

(二)红色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当前,大学生的政治方向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全球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用红色资源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于帮助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政治信仰起着重要的作用。红色资源彰显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观及其伟大实践,反映了“以党的利益和革命利益为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国家民族利益至上,坚持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前途命运高度统一”的思想内核,客观真实地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提供了天然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为规范高校学生的政治行为,指引他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向前进竖起了一面鲜明的旗帜。

(三)红色资源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空间,增强了教育效果

红色资源不仅存在于音像教材、实物教具、影视网络等载体,还遍布于红色老区的一草一木之中。因此,利用红色资源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不仅可以在教室和校园内进行,更可以在校外的革命遗址和纪念场馆中进行,大大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空间。比如,可以将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等以红色基地的形式开拓成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第二课堂”,而这种非课堂教学方式具有让学生在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场景中得到亲身体验和实践参与的优势,弥补了传统的课堂教育的不足。可见,红色资源多样的载体形式,加上丰富的内容本身,为创新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育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效果。

三、利用红色资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路径分析

(一)取得地方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和帮助,有效整合地区红色资源

社区教育的含义篇2

论文摘要:文章采用归纳综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经验的概念,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意义和体育课程经验资源的结构等问题进行剖析,以期对提高体育课程经验资源的认识、丰富体育课程资源体系和促进体育课程资源理论的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0引言

经验在中文里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作为动词,是指经历,即亲身体验的过程;第二,作为名词,泛指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这与广义的“知识”概念是相通的;第三,作为哲学名词,通常指感觉经验,即感性认识。[l]在英文里,经验((experience)同样也具有两种含义:一是名词,指经验、体验、经历、阅历等;二是动词,指经历、体验、感受、遭受等。[2]可见经验一词在中、英文里都有动词和名词两种用法。但中、英文不同的是:首先,英文的经验在作名词使用时,其含义主要突出个体的色彩,即特指通过个体活动获得的结果,而没有中文中“泛指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这样的含义;其次,英文中经验作为动词使用非常普遍,尤其突出并强调个人的亲身、直接的体验过程,有个人主观体验过程在内的含义。r}}

本文所使用的经验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个体通过与客观外界环境相互作用最终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二则是指个体通过体验、感受、获得、占有知识的过程。

1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意义

首先,拓宽了课程资源的内涵。课程资源不仅是教材、教学环境和设备、课程专家和教师,它还内在地包含了学生个体的经验系统,而且它不是一般的课程资源,更是基础性资源,其它的课程资源只有与学生的经验相结合,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其次,突出了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经验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单是学习者被动地受着环境的影响和塑造,还是学习者对未知的积极探索和对环境的主动改造。每个人的认识能力及其特征都具有差异性,主动作用需要的不仅仅是记忆和理解,更需要学习者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去想象、尝试、反思甚至创造,这对学生的发展无疑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最后,将学生的经验作为课程资源,还有利于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社会生活和现实生活经验的联系,使课程真正具有生活意义和价值。

2体育课程经验资源的结构

学生经验的获得,与其生活环境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体育课程所涉及的学生经验大致包括了学生的家庭生活经验、社区生活经验和学校生活经验三个方面。

2.1家庭体育生活经验资源

不论现代学校教育在个人的成长中如何重要,也不能完全取代家庭教育对于个人的成长所具有的价值。学校要始终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家庭生活经验,以获得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研究这些经验对课程编制、实施、评价的相互作用,克服将学校经验与家庭经验割裂开来的做法。家庭体育生活经验表现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家庭体育设备使用经验。学生的家庭体育设备主要有:计算机、视听设备、照相机、乐器、各种玩具、运动器材等。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在拥有这些体育设备的数量、种类等方面都是不同的,这也就决定了他们在使用这些设备经验上的差异性。在学校中,具有使用过相关设备经验的学生比那些没有使用过相关设备经验的学生在从事相同或相近的体育活动时,他们能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并能够很好地掌握学习的内容。

2.2社区体育生活经验资源

社区是指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社区是我们赖以生活的真实空间,学生大多有不同程度的社区生活经验。入学之前,就在接受社区的教育;入学之后,仍然不断地接受社区的影响。社区的活动经验是组成他们经验重要的内容。社区体育生活经验主要有:

(i)社区体育环境经验。每个社区都有一定的体育环境,既包括了自然体育环境如阳光、森林、湖泊等,也包括了物质体育环境,如体育场馆设施、娱乐活动中心、公园的设施以及运动器材等。这些体育环境,对学生运动经验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学生在与这些环境的接触过程中,不仅知道了各种环境的功能、特点及使用方法,同时还积累了大量如何适应这些体育环境的经验。

(2)社区体育活动经验。随着社区组织与功能的不断完善,过去“单位”的许多功能逐渐被社区所取代。社区内的体育活动开展得越来越普遍,使学生有了更多的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机会。在社区中,他们不断经验着体能的增强,运动技能的提高和心理品质的磨练。而且,各个社区所开展的体育活动,有着各自的特色,这使得不同社区的学生在参与社区体育活动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也各具有特色。同一社区中年龄相仿的学生,往往会在一起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之间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并形成较为一致的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和态度。学生参加这些社区体育活动所获得的经验,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3)社区体育文化活动经验。社区的体育文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如节、假日组织的各种文艺表演和比赛,各种民间和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如春节和元宵节的舞龙、舞狮、采莲船、放焰火、庙会、灯会;少数民族的节日庆典活动,如新疆柯尔克孜族的“叼羊”活动,土家族的对歌等。学生在参加和欣赏这些体育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和学习体育文化活动的一些技能,还能形成大量社区体育文化活动的经验,成为我们开发地方或地域民族特色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重要基础。

(4)社区体育活动中人际交往经验。社区人员的构成远比家庭成员的构成要复杂得多,社区内有着各种各样的成员,他们从事着各种不同的职业,也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学生在日常的社区体育活动中,经常与不同的人员进行交往、沟通,积累了丰富的社会交往经验,提高了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这种能力正是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3学校体育生活经验资源

学校生活是人生必不可少的重要阶段,学校教育为个体的成长奠定了基础。学校环境和各项活动是按照教育活动的需要为实现育人目标而组织起来的,因此学校生活本身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学校生活的时间非常长,因此学校生活经验对他们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校体育生活经验主要有:

C2)学校体育活动经验。学生的体育活动经验大部分都是在学校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形成的。学生在学校中的体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并体现在学校的作息制度中,如每天的早操、眼保健操、课间操、班级体育锻炼以及每周的体育课等。其对学生体育活动经验的形成以及锻炼习惯的养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学校内,学生体育活动经验的途径主要有: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课外运动竞赛、课外运动训练、运动俱乐部活动、运动会、体育周或体育节、学生个人或小群体自主性娱乐、游戏和运动活动、其它课程和相关的课外活动等。由于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特点和运动基础的不同,学生与学生之间所拥有的体育活动经验是有差别的。这也就决定了体育教师在开发学生的体育活动经验时必须要区别对待。

(3)学校体育社团活动经验。学校体育社团是指在校学生自己组织起来开展体育活动的组织。学校体育社团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运动队,又分为学校、年级和班级几个层次,如学校篮球队、班级足球队等,其主要活动是进行运动训练以及代表学校、年级或班级参加校内外的各种运动竞赛活动;二是校内的运动俱乐部,其主要由校内部分对某个运动活动有共同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的。学生参与体育社团活动,既可以提高其运动水平,又可以通过社团这个舞台展示自己运动方面的才能,还可以体验成功的快乐和为他人服务的乐趣,感受团体的温暖和力量,并积累大量组织、管理以及开展体育社团活动的经验,而这正是体育课程所需要的珍贵资源。

社区教育的含义篇3

摘要:藏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知识,表现在藏族群众生产生活以及精神领域的各个方面。论文将藏族传统文化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中的生态知识进行挖掘,对藏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对生态道德的教育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藏族传统文化;生态知识

藏族传统文化体现了藏民族的民族精神,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藏民族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轨迹。藏族传统文化狭义的理解仅指物质文化,包括经济基础方面,如生产、经济和与其有关的诸要素;从广义上来理解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同时也包括精神文化。如藏族的政治、教育、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道德、风俗习惯等。

1.物质形态层面

1)藏族生产方式中蕴含的生态道德知识

生产方式取决于外界的客观条件和人们需要的生活资料,“人们用于生产自己必须的生产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1”。藏民族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广阔地域,地形地貌极为复杂,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藏族形成了以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人、畜牧、草场三者相互依赖,人是生产的主体,在协调三者关系上人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发挥着主导作用。

藏族的畜牧生产方式重在维护藏区生态系统的平衡,具体表现在:

①游牧方式

游牧方式是藏民根据四季变化和生态特征,在不同的牧场之间进行迁移性放牧,包括季节牧场间的转移和季节牧场内的迁徙。按季转场制度和随冷暖变化调节牧场高低的放牧习惯,构成了藏区牧民的基本放牧方式。

②牲畜选择与数量控制

藏族畜牧类型主要以繁殖耗牛为主,这是藏民根据生态环境对牲畜进行选择的结果。因为从生态平衡的意义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一定的生物都有互补、互助的功能,以维系生态平衡,这就要求一定的生物种类与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③人与牲畜和谐共处

受藏传佛教影响,在藏族牧民的空间意识里,一个部落所处的地域是人、神和动物的共同居住区,这块区域中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在神灵面前都是平等的。藏区牧民与牲畜的和谐关系,在“羊要放生、狼也可怜”行动中体现最为明显。“放生”在藏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2。

2)藏族生活方式中蕴含的生态道德知识

生活方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采取狭义生活方式的一种提法,仅限于研究藏民族地区的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等物质生活层面,不包括精神生活层面。藏民族生活方式中的传统生态道德知识,主要体现在其饮食文化和居住文化中。

①饮食文化中

藏族地区的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受居住地自然环境、生产方式以及的影响,在生产力水平落后的情况下,形成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方式。这是依靠现有条件适应生态环境的方式,往往在对食物的索取上有节制。

②居住文化中

藏族的居住方式依生产方式而定,畜牧生产方式为主的藏族流动居住,建筑类型多为毡房,这是藏族人民为适应居住环境按照自己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而做出的选择,包含着丰富的生态道德思想。

2.价值形态层面

1)神话中蕴含的传统生态道德知识

藏族的先民在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情况下,对很多自然物和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在他们看来,所有的生命以及生活来源都是自然所赐,生、死、赏、罚都取决于自然他们往往通过神话和史诗(或称为古歌)等形式对宇宙的生成万物的起源和演化以及人类的来源做出极为生动的猜测和描述,以此来讴歌自然化育人类的恩德和人类对自然的感激之情。

2)史诗中蕴含的传统生态道德知识

藏族的《格萨尔》反映出人类同自然的密切关系,自然是人类的始祖之源。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的母亲,因此对自然倍加呵护,相处和谐融洽。这在客观上保护了自然,维护了生态平衡。

3)自然崇拜中蕴含的传统生态道德知识

藏族崇拜牛,在藏区草原上的玛尼堆和山顶的纳则上都供有刻有经文的牛头。藏族人认为牛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物种,为他们服务所以要终身感谢牛并把它神灵化,在一些寺院陈列着耗牛干尸希望祛邪避凶。自然崇拜是藏民族最早的生态道德观,蕴含着丰富而厚重的生态德育资源。

4)图腾崇拜中蕴含的传统生态道德知识

“藏族把猕猴作为崇拜的图腾,每当节日或佛诞,人们依旧虔诚地敬香献供。四川阿坝地区的藏族人家还有供奉巨幅猴像的,在嘉绒藏戏和藏族民间歌舞中表现最多的动物形象也是猴。图腾崇拜的对象不是个体,而是整个族类4。”图腾崇拜主观上虽是信仰崇拜自然及其神灵,客观上却起到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作用,保护了生物多样性,维护了其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平衡。

3.中蕴含的传统生态道德知识

藏传佛教生态道德是藏族传统社会生态道德的主潮,其核心是生命平等观,认为众生平等,自然界的一切动植物等物种同人一样具有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生存权利,由此制订了一系列的戒规诫律。

4.禁忌中蕴含的传统生态道德知识

禁忌是早期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一个民族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交际之中,自发地逐渐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藏区自古到今,对自然的禁忌已涉及各个方面,成为一种系统的禁忌网。对神山、土地、鸟类、兽类、家畜、其他动物各有禁忌,除此以外,藏区还有对火及灶的禁忌;对居室的禁忌;对树木的禁忌以及人事方面的禁忌等。藏民族禁忌具有“趋吉避凶、自我保护”的原始功能。开发和利用禁忌中的合理成分,有利于生态文明的建设,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5.节日礼俗中蕴含的传统生态道德知识

藏族的节日礼俗是人们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一种礼仪。它关系神的庇佑、狩猎的成果、庄稼的收成、土地的占有等;到后来,娱人的世俗成分逐渐增多,节日便成为被固定下来的、既祭神又娱人的、既神圣重要又美好快乐的日子,且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道德思想。礼仪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藏族礼俗中蕴含着大量的生态道德行为活动,以生育礼俗和丧葬礼俗尤为明显。

综上所述,藏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诸多生态知识,通过研究解析也希望能对我们现今社会的生态道德教育有一定的启发。在此研究上笔者将做进一步详尽的解析。(青海大学研究生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青海;西宁;810016)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南文渊,藏族传统文化生态概说[J].西部开发与多民族文化,2004.

[3]王付欣,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生态德育资源开发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2009.

注解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社区教育的含义篇4

[关键词]东省特别行政区;民众教育;开民智

东省特别行政区是一个特殊地带、一段特殊时期,当时民众教育的兴起与实施对提高这一地区民众的教育水平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截止到目前,在黑龙江省的各个市、县里也都有当时以及之后一段时间里的民众教育的影子。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因此,对于东省特别行政区民众教育的兴起原因、实施及影响也更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

一、东省特别行政区民众教育兴起的原因

东省特别行政区是指中华民国时期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位于黑龙江、吉林两省内,原为东清铁路附属地的区域。东省特别行政区内施行的民众教育是本文所述中心内容。所谓民众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众教育就是教育,就是继续不断的全民教育。狭义的民众教育就是失学民众所应受的基础教育或称基本补充教育。”[1]而对于近代中国的实际情况来说,民众教育应多指狭义的概念。在东省特别行政区施行的民众教育,其兴起有着深刻的原因。

(一)“开民智”之需

首先,东省特别行政区民众自身素质较低。“清末黑龙江地区人口已达到三百多万人。在这三百多万人口当中,除了少数的土著居民外,大部分是从关内北方各省迁徙来的汉族移民。”[2]黑龙江是移民大省,其民众的素质绝大部分取决于移民的素质。移民“从宏观上加以概括,主要有流人、流民、垦民三种类型。”[3]这三种类型的人文化程度、自身修养并不高。可见,其民风、民智在一定程度上会受这种大环境的影响,导致这一地区民众素质不高。加之东北属边疆地区,人烟稀少、气候寒冷,得不到过多的来自朝廷的关怀。其次,帝俄的文化侵略也是要“开民智”的原因之一。“在路线之内,南至长春,北至满洲里,冬至绥芬河,沿站设立男女大小学校多至四百余所,学校俄制也,课程俄文也,教师俄人也,专以教育俄人子弟,储备侵略满蒙之急先锋,华人子弟则根本上无插足之余地……”[4]由此推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东北部分地区的教育趋近于空白。但是中东铁路的开通恰恰也促进了东北地区教育的发展。随着交通的便利,商贾之人日益集中,交流日益繁密,企业日益增多,无不体现“开民智”之所需。

(二)东省特别行政区政府对民众教育的重视

对于东省特别行政区民众教育水平落后的情况,政府首先予以在行政管理上的重视。据记载:“此时之民众教育内容实甚简陋,嗣后教育行政机关及教育会鉴于民众教育之需要,遂接踵而起,纷纷筹办,至民国十九年终,教育厅更有民众教育委员会之设立,以为推行民众教育之设计,及管理机关更就社会环境拟定实施计划方案,筹设民众教育馆等,特区民众教育遂得日见进展。”[5]由此可知,教育行政机构的正规化对于民众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当民众教育提升至东省特别行政区政府机构之中时,它的一切计划都可以与时政相联系,顺乎形势,自然有较好发展。

二、东省特别行政区民众教育的实施

东省特别行政区的民众素质亟待提高,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的政府开始颁布一系列的实施方案。

(一)东省特别行政区关于民众教育的实施方案

1930年,政府颁布了《东省特别区民众教育实施方案》,明确阐述了实施民众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其目的包含五点:(1)对于失学者予以求学机会;(2)对于废学者予以复学机会;(3)对于缺乏公民资格及职业技能者予以公民训练及职业训练;(4)对于稍具公民资格及职业技能者补充并提高其公民训练及职业训练;(5)对于全社会人民提高或养成其善用休闲之习惯及促进健康之能力。其内容包括:(1)文字教育;(2)公民教育;(3)生计教育;(4)健康教育;(5)休闲教育。[6]通过实施方案的目的和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其一,东省特别行政区民众教育是以全社会人民为实施对象的。它几乎囊括了社会上的所有民众;其二,对于民众而言,不只有基本的文化要求,对已有文化、技能的也要求提高;其三,不只对文化、技能有所要求,地方政府也注意到了要提高民众的健康、休闲教育,这是一种生活习惯、生活理念的教育,它可以大大改善当时的社会风气;其四,注重公民的思想教育,这也是对当时民众思想、心灵的一次洗涤。

(二)东省特别行政区民众教育的实施情况

中国政府收回中东铁路教育行政权后,积极推行民众教育的实施方案,使东省特别行政区民众教育有较大发展。

1926-1931年间,共办平民学校、民众学校164所,招生7279人,还办起一所民众教育馆。民众学校学生,多数是无力到小学校读书的城市贫民和工人子女,其中成人占学员总数的30%。[7]

当时民众教育普及情况可见一斑。学员人数逐渐扩充,学校数量逐渐增多,班级课程也逐渐丰富。除了以上提及的民众学校、民众教育馆外,东省特别行政区还会举办各种识字运动,以促进民众学习热情,更好地普及文化教育,很好地起到了“开民智”的作用。以上所述无一不影响着东省特别行政区及其日后的发展。

三、东省特别行政区民众教育的影响

随着东省特别行政区民众教育实施的步步进行,其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

(一)有利于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就业技能。通过对民众教育实施大纲的研读,可以看出东省特别行政区民众教育对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就业技能有着很大影响。在文字教育中,包含有民众学校、民众图书馆、民众问字处、民众识字处、常识问讯处……[8]它们方便了民众的学习,利于普及知识。在生计教育中设置合作社、各种职业研究会、职业训练班……[9]这些措施有利于人们有的放矢地进行各种行业的训练,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东省特别行政区经济的繁荣。

(二)有利于提高民众的艺术水平。在东省特别行政区的民众教育中,包含有休闲教育,其主要内容有民众俱乐部、音乐会、民众剧社……[10]这其中充斥着传统和西方的高雅艺术,预示着民众除了维持生计以外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使民众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心灵上得到净化,对于驱除封建社会的污秽恶习有着很大影响。

(三)有利于提高民众的身体素质。在健康教育的内容下,包含着儿童健康比赛会、托儿所、民众医院及巡回医疗所……[11]这些措施利于健康方面知识的传播,使病人可以得到有效救治,儿童及家庭的卫生得到重视,也使民众锻炼身体成为可能。这也是一个地区经济、政治及文化发展的保证。

(四)有利于促进民众思想解放。在公民教育中,涉及的项目有党义研究会、政治讲演会、纪念周及纪念日……[12]这对于解放人们思想起着很大的作用。在《东省特别区民众教育实施方案》的附注中写道:“党义一科不在认识文字多少而在明了其涵义。”[13]可知当时的东省特别行政区政府意在解放民众思想,从思想层面提高民众的素质。

(五)有利于黑龙江省教育的发展。东省特别行政区民众教育施行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当时当地,从东省特别行政区遗留下来的普及文化的风气为东北地区教育近代化作了很好的铺垫。到洲国康德二年,哈尔滨民众教育馆包含有图书馆、阅报室、游艺室、民众学校……[14]这些都可以看作是黑龙江省教育的起步,在日后的教育发展中,以这些为基础,一步一步成长至今。

东省特别行政区在一段时间内文化教育相当落后。但当地政府对民众教育有足够高的认识,实施了一系列方案,使这个僻壤之地成为了一个民众文明的繁荣区域。当然,东省特别行政区的民众教育也有不足之处。例如,民众教育的主要注意力放在了识字方面,对于实施内容的其它方面关注不够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当时民众教育的积极影响。然而,这些不足依然不能抹灭东省特别行政区民众教育对当时当地文化传播的良好作用。对于当代的社会来说,学习并不是一件难事,但在社会中却还有一部分人对文明没有深刻的认识,而此时普及民众教育依然是国家教育中的重中之重。这样,历史的车轮才会不断地向前转动,文明才不会终止。

参考文献:

[1]李蒸.民众教育讲演辑要.文化学社,1931:3.

[2]李德滨,石方.黑龙江移民概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29.

[3]李德滨,石方.黑龙江移民概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29.

[4]谢岚,李作桓.黑龙江省教育史资料选编《上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996.

[5]谢岚,李作桓.黑龙江省教育史资料选编《上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1007-1008.

[6]谢岚,李作桓.黑龙江省教育史资料选编《上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1023.

[7]哈尔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哈尔滨市志・教育.科学技术.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232.

[8]谢岚,李作桓.黑龙江省教育史资料选编《上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1024.

[9]谢岚,李作桓.黑龙江省教育史资料选编《上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1024.

[10][11]谢岚,李作桓.黑龙江省教育史资料选编《上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1024.

[12]谢岚,李作桓.黑龙江省教育史资料选编《上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1024.

[13]谢岚,李作桓.黑龙江省教育史资料选编《上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1027.

社区教育的含义篇5

通 知

 

各义务教育学校:

现将《洞头区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温州市洞头区教育局

2021年5月26日

(此件公开)

 

 

 

 

温州市洞头区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招生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浙教办函〔2021〕90号)、《温州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做好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温教办基〔2021〕27号),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招生原则

(一)就近、免试、免费的原则。适龄儿童(少年)原则上根据户籍所在地到划定的施教区学校相对就近入学。

(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阳光招生”,完善报名录取监督工作机制;公民办学校招生计划、入学条件、报名时间、公办学校招生范围、民办学校收费标准等信息全面公开。

(三)便民服务原则。全面推行“入学一件事”改革,实现入学登记、报名、录取、结果公布等流程在招生管理系统进行。

二、招生对象

一年级新生入学对象为六周岁(2014年9月1日—2015年8月31日出生)的适龄儿童。2014年9月1日之前出生的需要提供教育行政部门同意暂缓入学的证明。

七年级新生入学对象为小学应届毕业生。

三、招生政策说明

(一)适龄儿童(少年)原则上在户籍所在地施教区学校报名入学(见附件1)。

(二)父母或本人有不动产(即房产)的,可凭不动产权证在不动产所在地施教区学校登记。针对提供不动产报名时出现的特殊情况,按“附件5”处理。

(三)父母系洞头区合法出国、具备有效证明材料的华人华侨子女,在国内监护人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四)我区适龄儿童(少年)因特殊情况,确实需要在跨施教区学校就读的(除实验小学、城关小学、海霞中学外),在申请就读学校班额允许的情况下,持监护人经商(务工)及房屋租赁协议等证明材料到相关学校进行预登记,由教育局统筹安排。

(五)符合条件的新居民子女到居住地学校登记(见附件2),若人数超出居住地学校招生计划,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

符合条件的新居民子女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其父母持有我区e居卡及居住证,并有相对稳定的住所(签订一年以上正式房屋租赁合同),并且连续居住登记半年以上的。其中,在灵昆街道入学的新居民子女,其父母需在我区居住一年以上且签订一年以上后续住房租赁协议(截至2021年5月1日)。2.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洞头区用人单位签订(或劳动部门备案认的劳动合同(或取得工商执照)达到半年以上。其中,在灵昆街道入学的,其父母需在本区有相对稳定的职业,且至少一人与本区工作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在子女报名月份前依法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一年及以上,或在本区经商并取得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附一年及以上完税证明)。

(六)实验小学、城关小学、灵昆一小、灵南小学、海霞中学均实行分批次招生(具体按附件6执行)。

(七)民办学校(温州市乐成寄宿中学,即原温州市洞头区乐成寄宿中学)与区内公办学校同步招生,招生范围为洞头区和鹿城区。在完成政策照顾对象招生后,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剩余招生计划数的,由区教育局统一组织,邀请公证机构参加,按照“全部对象、全部计划”的要求,依据招生计划和志愿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并全程接受社会监督。对于因放弃或被取消录取资格而空出的学位,按电脑随机派位生成的预录取顺序号依次递补录取。未超过剩余招生计划数的,一次性全部录取。民办学校若招不足,经区、市教育局同意后,可跨县域补招一次。

学校预录取并缴费确认的学生,将在系统中予以锁定,不再参加后续任何学校、任何批次的录取。符合公办入学条件但未被民办学校录取的,按照当地公办学校招生同等待遇安排入学。对于被民办学校预录取后放弃的(在规定时间内未确认的,视同放弃),以及因弄虚作假被取消录取资格的,按公办学校招生细则降批次统筹安排入学。

(八)公办学校政策照顾对象于6月15日前到区教育局招生办公室(教育科)登记并提供相应材料,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民办学校政策照顾对象提交材料时间见相关学校招生简章。

(九)洞头区户籍适龄儿童(少年)中有中重度视力、听力、智力障碍的对象,到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报名就读(地址:永嘉县瓯北街道和二村,联系电话:0577-57761128、57782292);有轻度视力、听力、智力障碍的对象到施教区学校报名,随班就读。

四、政策照顾对象

(一)烈士、见义勇为者子女;

(二)洞头区区域内的现役军人子女;

(三)省绿叶奖获得者、市级及以上劳模子女;

(四)区级引进高级人才、区级以上拔尖人才、市551工程人才(第一、二层次)子女;洞教基〔2009〕100号文件规定的高级人才子女;

(五)对洞头区教育事业有较大贡献者的子女:

1.区级及以上“三坛”(教坛新秀、教坛中坚、教坛宿将)和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子女;

2.获得市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师德楷模、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尊师重教先进个人等荣誉者子女;

3.其它对我区教育事业有特殊贡献者子女。

(六)区级以上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文件明确规定的其他需要照顾对象子女。

五、报名时间和要求

(一)小学和初中新生入学均通过登录“浙里办”手机app或登录“浙江政务服务网”进行网上报名登记,个别新生需提供材料现场核验(相关材料见附件3、附件4)。每位学生填报一所公办学校,可以兼报区内民办学校及招生区域包含洞头的区外民办学校,民办学校最多可报2所;参与第一轮未完成招生计划数民办学校补招的学生,每人限报1所。

(二)小学新生报名登记时间:6月2日至6月30日(民办小学报名时间为6月2日—6月4日)。

(三)初中新生报名登记时间:6月1日至6月30日(民办初中报名时间为6月1日—6月3日)。

非温州市户籍和不在温州市小学就读的适龄少年,需在6月30日前(民办初中需在6月1日—6月3日期间)将相关材料送报名登记学校审核。

(四)适龄儿童(少年)户籍迁入施教区时间及房屋产权证明有效时间截止到2021年5月1日。户籍于2021年5月1日之后迁入的学龄儿童和未按规定时间报名的施教区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由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六、招生计划

学校

2021年招生计划

学校

2021年招生计划

班级数

学生数

班级数

学生数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华中校区(实验小学)

7

310

海霞中学

6

240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北沙校区(城关第二小学)

1

40

灵昆中学

5

225

城关小学教育集团城关校区(城关小学)

5

200

实验中学

7

280

城关小学教育集团双朴校区(城关第一小学)

2

80

霓屿义务教育学校(初中)

3

120

东屏中心小学

3

120

元觉义务教育学校(初中)

1

45

灵昆第一小学

5

200

洞头区第二中学

4

160

灵南小学

3

120

温州市乐成寄宿中学(初中部)

10

480

大门镇中心小学

3

120

 

 

 

霓屿义务教育学校(小学)

2

80

 

 

 

元觉义务教育学校(小学)

1

40

 

 

 

鹿西中心小学

1

40

 

 

 

七、工作纪律

(一)加强组织宣传

区教育局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育科。各义务教育学校要根据本方案分别制定招生实施办法(细则),并上报区教育局备案,核准后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向社会公布,并要指定专人做好招生政策解释和来访接待工作。

各有关单位要深刻领会招生文件精神,坚持正确的导向,并做好广泛宣传引导工作,使招生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争取家长、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在招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及时报告。

(二)严格招生程序

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严格按照招生条件和招生程序及时安排组织招生工作,特别要严格把关入学条件和年龄,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建立学生电子学籍信息,确保本施教区适龄儿童(少年)和符合条件的新居民子女全部入学。小学不得招收不足龄儿童。

(三)建立督查制度

区教育局将联合相关部门(单位)组织对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进行督查,一旦发现弄虚作假等违反招生文件精神的行为,将给予严肃处理。适龄儿童(少年)父母要为其所提供的材料真实性负责,凡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骗取入学资格的,一经查实,将予取消该校录取资格,并予以通报;凡擅自修改或伪造户籍、产权、社保、水电费发票等证明的,将通报公安等有关部门,严肃处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要坚决杜绝各种不正之风,以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招生工作信息全面公开,接受社会舆论监督。

八、招生咨询(监督)电话

(一)咨询电话:

区教育局招生办公室(教育科):63482142、56723136。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华中校区(实验小学):59391878

城关小学教育集团城关校区(城关小学):56728653

城关小学教育集团双朴校区(城关第一小学):56728920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北沙校区(城关第二小学):56728176

东屏中心小学:56728152

大门镇中心小学:56723505

鹿西中心小学:63415600

灵昆第一小学:55872523

灵南小学:86980197

海霞中学:56728807

实验中学:56728710

洞头区第二中学:59398969

灵昆中学:55875292

元觉义务教育学校:59389986

霓屿义务教育学校:55895303

温州市乐成寄宿中学:55895825

(二)监督举报电话:

区纪委区监委派驻第一纪检监察组:63388790

区教育局机关纪委:56723130

九、附注

本方案于之日开始施行,此前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规定同时废止。

 

附件:1.洞头区2021年义务教育学校施教区划分

2.洞头区新居民居住地入学学校安排表

3.洞头区2021年小学新生报名携带材料

4.洞头区2021年初中新生报名携带材料一览表

5.施教区对象提供房产证报名时出现的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

6.洞头区实验小学等五所学校招生政策相关规定

7.洞头区2021年义务教育招生工作行事历

8.洞头区2021年义务教育入学对象可报名民办学校名单

 

 

 

 

 

 

 

 

 

 

 

附件1

洞头区2021年义务教育学校公办学校施教区划分

学校

施教区

固定区域

自选区域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华中校区(实验小学)

新城社区、小朴社区、大朴村、三盘社区

小三盘村、九厅社区

城关小学教育集团城关校区(城关小学)

岭背社区、上新社区、城中社区、银海社区、后寮村、寮顶村;打水鞍社区和风门社区(原行政村户籍且持有村股份合作社股权的居民子女)

城南社区(农龄股、人口股)、后坑村、岙仔村

东屏中心小学

东岙村、东岙顶村、中仑村、洞头村、垄头村、惠民村、南策村、大瞿村、半屏社区

后坑村、岙仔村

城关小学教育集团双朴校区(城关第一小学)

九仙村、东郊村、白迭村、隔头村、打水鞍社区(部分)、风门社区(部分)、小长坑村、大长坑村、城南社区(部分)

城南社区(农龄股、人口股)、小三盘村、后坑村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北沙校区(城关第二小学)

大王殿村、双垄村、东沙村、鸽尾礁村、海霞村、柴岙村、

九厅社区、岙仔村

灵昆第一小学

灵昆居委会、周宅村、北段村、九村、叶先村、王相村、沙塘村

瓯江口新区

灵南小学

双昆村、上岩头村、海思村

瓯江口新区

大门镇中心小学

大门镇所辖村居

/

霓屿义务教育学校(小学)

霓屿街道所辖村居

/

元觉义务教育学校(小学)

元觉街道所辖村居

/

鹿西中心小学

鹿西乡所辖村居

/

海霞中学

城南社区、城中社区、银海社区、岭背社区、上新社区、新城社区、打水鞍社区、风门社区、小三盘村

小朴社区、大朴村、九厅社区(有空余学额时面向这三个社区<村>招生)

灵昆中学

灵昆街道各村居、瓯江口产业集聚区

/

实验中学

东屏街道所辖村居;小长坑村、九仙村、隔头村、东郊村、大长坑村、白迭村;柴岙村、大王殿村、东沙村、鸽尾礁村、双垄村、海霞村;三盘社区。

小朴社区、大朴村、九厅社区。

霓屿义务教育学校(初中)

霓屿街道各村居

/

元觉义务教育学校(初中)

元觉街道各村居

/

洞头区第二中学

大门镇各村居、鹿西乡各村居

/

 

 

 

 

 

 

 

 

附件2        

洞头区2021年新居民居住地学校安排表

 

学校

居住地

城关小学教育集团双朴校区(城关第一小学)

城中社区、银海社区、城南社区、上新社区(部分)、新城社区(部分)、小朴社区、小长坑村、九仙村、隔头村、东郊村、大朴村、大长坑村、白迭村、小三盘村、打水鞍社区、风门社区。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北沙校区(城关第二小学)

岭背社区(部分)、新城社区(部分)、上新社区(部分)、柴岙村、大王殿村、东沙村、鸽尾礁村、九厅社区、双垄村、海霞村、三盘社区。

灵昆第一小学

周宅村、北段村、九村、叶先村、沙塘村、王相村、瓯江口新区

灵南小学

双昆村、上岩头村、海思村、瓯江口新区

东屏中心小学

岭背社区(部分);东屏街道所辖村居(社区)。

大门镇中心小学

大门镇所辖村居(社区)

霓屿义务教育学校(小学)

霓屿街道所辖村居(社区)

元觉义务教育学校(小学)

元觉街道所辖村居

鹿西中心小学

鹿西乡所辖村居

灵昆中学

灵昆街道各村居、瓯江口新区

实验中学

东屏街道各村居;北岙街道各社区(村居)

霓屿义务教育学校(初中)

霓屿街道各村居

元觉义务教育学校(初中)

元觉街道各村居

洞头区第二中学

大门镇各村居、鹿西乡各村居

 

附件3

洞头区2021年小学新生报名上传材料

序号

对   象

报名上传材料

备注

1

施教区户籍的学龄儿童

1.户口簿;2.父母或本人房产证(不动产权证)。

 

2

父母或本人在施教区有房产的学龄儿童

1.户口簿;2.父母或本人房产证(不动产权证)。

 

3

华侨、华人子女

1.父母原籍户口证明;2.洞头区侨办证明;3.现监护人公证材料;4.现监护人户口簿;5.儿童本人的户口簿或护照。

 

4

政策照顾对象子女

1.户口簿;2.父母获奖等有效证件;军人子女提供军官证件(或现役军人证明)。

到教育局招生办公室(教育科)登记并提交材料。

5

新居民子女

1.户口簿;2.在洞头区居住且有稳定住所证明;3.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洞头区用人单位签订或劳动部门备案认可的劳动合同(或取得营业执照);4.社保材料(就读灵昆街道小学需提供)。

居住地施教区学校班额已满时由教育局统筹安排。

备注:个别学生上传材料需现场核验,请根据学校通知,携带相关材料到学校现场核验。

附件4

洞头区2021年初中新生报名上传材料

 

序号

对   象

报 名 材 料

备注1

备注2

1

施教区户籍的学龄儿童少年

1.户口簿。

 

六年级在洞头区外小学毕业班就读的学生,还需提供六年级下册素质报告单。

2

父母或本人在施教区有房产的学龄儿童少年

1.户口簿;2.父母或本人房产证(不动产权证)。

 

3

华侨、华人子女

1.父母原籍户口证明;2.洞头区侨办证明;3.现监护人公证材料;4.现监护人户口簿;5.儿童少年本人的户口簿或护照。

 

4

政策照顾对象子女

1.户口簿;2.父母获奖等有效证件;军人子女提供军官证件(或现役军人证明)。

到教育局招生办公室(教育科)登记并提交材料。

5

新居民子女

1.户口簿;2.在洞头区居住且有稳定住所证明;3.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洞头区用人单位签订或劳动部门备案认可的劳动合同(或取得工商执照);4.社保材料(就读灵昆街道初中需提供)。

 

备注:个别学生上传材料需现场核验,请根据学校通知,携带相关材料到学校现场核验。

 

 

附件5

施教区对象提供不动产权证报名时出现的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

 

1.不动产权人为学生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且学生及其父母双方户口与上述房屋产权人在一起,学生父母又确无其他住房的(需提供无房产证明、实际居住情况与房产地址一致的证明),可持上述不动产权证报名。

2.不动产权证在抵押的,可凭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出具的不动产权证明代替房产证报名;不动产权证未办理或正在办理的,可凭住建局出具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备案登记(或凭房开公司的购房合同及发票)报名;属民间契约、协议或公证类的不能作为入学的不动产权依据。

3.因重点工程建设被拆迁安置的,可用拆迁安置协议书代替协议书中的安置房房产证报名。

4.房屋产权与他人共有的,其份额占比不得少于50%。

5.非住宅用途的房产、不动产权证登记为住宅用房而实际不是用于居住的均不能作为入学报名依据。

6.上述情况之外的,提交区教育局党委会研究决定。

 

 

 

附件6

洞头区实验小学等五所学校招生政策相关规定

 

一、洞头区实验小学招生政策相关规定

(一)招生批次

第一批:政策照顾对象子女;

第二批:户籍与房产均在施教区,且户籍地址与房产证(或不动产证)地址一致的适龄儿童。

第三批:户籍在施教区的适龄儿童。

第四批:父母或本人在施教区有房产证(或不动产证)的适龄儿童。

以下情况应向学校提交实际居住的有关证明材料(包括电费收据、电视费收据、水费收据等原始凭据):房屋建筑面积在60平方米(含)之内;房屋产权与他人共有的,其份额占比不少于50%,但份额房屋建筑面积在60平方米(含)之内的。

2021年起,同一套房产3周年内安排一户产权人子女就读。

(二)招生办法

当第一、二批次报名人数不超过招生计划数时,第二批次学生全部录取。当第一、二批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时,第二批次学生根据“住、户一致优先”的统筹办法,实施以不动产证和户籍登记时间分别距离限定截止时间的月份提前数相加,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予以录取(月数相同时,按天数从大到小排列顺序录取;天数相同时,按户籍迁入时间先后录取);如有空余学额,按户籍登记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录取只有户籍的学生;如还有空余学额,根据不动产证办理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录取第四批次学生,录满为止。未能录取的学生由教育局统筹安排。

二、洞头区城关小学招生政策相关规定

第一批:政策照顾对象子女;

第二批:户籍在施教区的适龄儿童;

第三批:父母或本人在施教区有房产证(或不动产证)的适龄儿童。

2022年起,第二批为户籍与房产均在施教区,且户籍地址与房产证(或不动产证)地址一致的适龄儿童;第三批为户籍在施教区的适龄儿童;第四批为父母或本人在施教区有房产证(或不动产证)的适龄儿童。

三、洞头区灵昆第一小学招生政策相关规定

(一)招生批次

第一批:户口在灵昆居委会、周宅村、北段村、九村、叶先村、沙塘村、王相村的适龄儿童。

第二批:父母一方户口在以上村居的适龄儿童;父母在以上村居有房产证(或不动产权证)的适龄儿童;父母在瓯江口有房产的业主子女;父母在以上村居内办企业的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

第三批:居住在以上村居及瓯江口新区符合条件的新居民子女。(居住在瓯江口新区的新居民子女,由其父母所在企业汇总后报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社会事物管理局)。

(二)招生办法

当第一、二批次报名人数不超过招生计划数时,第二批次学生全部录取。当第一、二批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时,由洞头区教育局会同瓯江口社会事务管理局统筹安排第二批次学生。如还有空余学额,再统筹安排第三批次学生。

四、洞头区灵南小学招生政策相关规定

(一)招生批次

第一批:户口在双昆村、上岩头村、海思村的适龄儿童。

第二批:父母一方户口在以上村居的适龄儿童;父母在以上村居内有房产证(或不动产权证)的适龄儿童;父母在瓯江口有房产的业主子女;父母在以上村居内办企业的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

第三批:居住在以上村居及瓯江口新区符合条件的新居民子女。(居住在瓯江口新区的新居民子女,由其父母所在企业汇总后报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社会事务管理局)。

(二)招生办法

当第一、二批次报名人数不超过招生计划数时,第二批次学生全部录取。当第一、二批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时,由洞头区教育局会同瓯江口社会事务管理局统筹安排第二批次学生。如还有空余学额,再统筹安排第三批次学生。

五、洞头区海霞中学招生政策相关规定

第一批:政策照顾对象子女;

第二批:户籍在施教区的适龄儿童;

第三批:父母或本人在施教区有房产证(或不动产证)的适龄儿童。

以上批次招生后,若有空余学额,可招录户籍在小朴社区、大朴村、九厅社区的适龄儿童(少年),空余学额不足的,通过摇号录取。

 

 

 

 

 

 

 

 

 

 

 

 

 

附件7

洞头区2021年义务教育招生工作行事历

时间

事项

5月29日前

民办学校优待、照顾对象登记、资格审核

5月31日前

优待、照顾对象录取对象名单导入系统并锁定

5月31日前

对接公证处确认摇号公证相关事项

6月1-3日(9:00—21:00)

公、民办学校网络报名(初中)

6月2-4日(9:00—21:00)

公、民办学校网络报名(小学)

6月9日前

第一轮民办学校报名对象资格审核、公示

6月10日

第一轮民办学校录取(初中)

6月11日

第一轮民办学校录取(小学)

6月11-12日

第一轮民办学校录取缴费确认(初中)

6月12-13日

第一轮民办学校录取缴费确认(小学)

6月13-14日

第一轮民办学校录取后空余学额补录(初中)

6月14-15日

第一轮民办学校录取后空余学额补录(小学)

6月16日

第二轮补招民办学校申请

6月17日

第二轮补招民办学校名单公布

6月18-19日(9:00—21:00)

第二轮补招民办学校报名(小学、初中)

6月21—22日

第二轮补招民办学校报名对象资格审核

6月23日

第二轮补招民办学校录取

6月24日

第二轮补招民办学校录取缴费确认

6月30日(截止下午5:00)

公办学校网上报名截止

7月底前

完成公民办学校招生录取

8月20日前

各校完成入学通知书发放

9月初

公民办学校同步注册学籍

附件8

洞头区2021年义务教育入学对象可报名民办学校名单

 

序号

类别

学校

招生范围

1

市批区管初中

(1所)

温州市乐成寄宿中学

洞头区、鹿城区

2

市批市管初中

(4所)

温州外国语学校

市区(含洞头区)

3

北大新世纪温州附属学校

市区(含洞头区)

4

温州英才学校

市区(含洞头区)

5

温州东瓯中学

市区(含洞头区)

6

市批市管小学

(3所)

温州外国语小学

市区(含洞头区)

7

北大新世纪温州附属学校(小学部)

市区(含洞头区)

8

温州英才学校(小学部)

市区(含洞头区)

 

 

 

 

 

 

 

 

 

 

温州市洞头区教育局办公室              2021年5月26日印发

社区教育的含义篇6

(武汉体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体育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符合实际,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教育教学课程内容高度融合核心价值观精神内涵,做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发挥体育综合育人、传统文化教育功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强化价值认同;注重实践育人,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觉实现由内化于心到外化于行的转化;加强组织领导,探索构建体育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3.0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经济和综合国力迅速提升,社会价值取向多元态势下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形成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的精神基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体育院校作为高校中的单科专业型院校,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使大学生自觉接受并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施加的影响并提高影响的程度。更要让其外化于行,使大学生自觉追求、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价值理念。

1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化于大学生心灵,内化于心

在人们的多方需求及精神世界多样化现实的背景下,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不断被表达出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中扩大社会认同和思想共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多样化价值追求的统领作用。通过宣传、教育、法规等多种手段,使大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空化的“大德”,而是不同社会主体共同利益的反映。

1.1加强校园内宣传教育,拓宽宣教渠道

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大学生由于年龄和社会认知不同,产生和形成的价值观也有所差异。体育院校所倡导的价值观必须与学校的历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同全校师生共同建校的奋斗相结合。将宣传工作作为长期系统性工作,注重宣传艺术和有效方法的探索,增强学生的认同感。从宣传内容上,着力构建校园大宣传格局,统筹规划,按照中共十八大精神,精心策划、深刻解读学生关心的理论和热点问题,坚持面向广大师生,多反映学生的心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从宣传方法和宣传载体上,综合利用校报、海报、媒体广播、校园宣讲、等常规宣传方式,创造性运用网络新媒体工具,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师生的榜样带头作用,合理区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专业学生价值观的动态差异,在确证价值观多样合理性的前提下创新宣传方式,谋求多样性追求核心价值观。

1.2革新教学方式,提升大学生价值认同

教育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教化学生,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认知的主要方式。体育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落脚在激活学生的价值认同上,价值认同并不与强制灌输理论知识的系统性、知识量存在相关关系,引导学生明确自身价值需求,重塑合理的价值理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贴近生活,统领学生价值追求。深度挖掘学科专业课程设置中所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和目标要求,科学设计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学生成长所需核心素养体系,核心素养体系决定课程门类设置和专业考核标准。不断提升学生理论素养,增强理论自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体系建设,增加课程内容设置,突出体育特色文化中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实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建设工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理论深度又“接地气”,与学生价值认同、生活习惯、理论基础、个性特点相耦合,唯有紧跟学生学情、倾听学生心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从空洞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学生的“价值认同”。

2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注重文化育人

2.1发挥体育综合育人功能,深入挖掘传统体育文化积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体育文化相结合有助于核心价值观在体育院校的传播和认同。体育运动本身就具有综合育人功能,公正、合理的规则要求,团结奋进的协作意识,勇攀高峰、永争一流的挑战精神,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自强精神,爱国敬业的奉献精神,这正是体育运动体现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体育院校应结合体育项目产生、发展演变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编写出版具有体育特色文化的通俗理论读物,让大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所学项目的历史及所折射出的传统文化内涵。加强体育项目、艺术形式的宣传推广,标榜优秀运动员的奉献之美。专项教师要加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研读,结合项目自身,言传身教,把体育所蕴含的拼搏、奋进、奉献精神传达给大学生,内化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认同。

2.2通过重要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开展传统文化和美德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它讲道德、谈做人、讲诚信、博采众长、倡爱心、求和谐、重教育、器人才。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传统文化修养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件,每一个节日的形成过程都是历史文化汇集凝练的过程。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中所蕴含的精忠爱国、孝悌仁爱、勤劳勇敢、团结互助等道德价值观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重要纪念日是在传承优秀文化、铭记历史、珍爱生命等方面所设置的节日,如青年节、建军节、共产党诞生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等。体育院校要重视并发挥重要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渗透教学中。挖掘纪念日、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优秀文化元素,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开展节日纪念活动,有目的地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文明修养。建设网上传播阵地,探索建立网上节日文化专栏、专题网站,弘扬节日文化,凝聚民族共识,拓宽节日教化作用的影响面。

2.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理想信念坚定、道德修养高尚的师德师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师职业操守方面的集中体现。严谨治学,探求创新,学识渊博,行为规范是社会大众对教师的普遍认同,但职业情感与道德观念缺失,价值观扭曲,职业定位不清,理想信念淡薄在有些教师身上也有所突显。体育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要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中心,重点抓制度规范、氛围营造、思想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严格选聘准入,坚持先培训后入岗。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校辅导员等骨干群体队伍建设,坚持科学选配管理、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发展的统一,定期进行专题培训,完善定期考核。全体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内外兼修,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宣传、考核、监督、激励、惩处机制,提高教师师德践行能力。

3推动深度融合社会实践,注重实践育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关键要把实践环节纳入教育教学计划,拓宽实践活动通道,创新活动形式,在实践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

3.1积极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

“体育服务社会”是体育事业发展的目的,是体育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体育院校因专业招生不同,学生专业技术、人文素养差异明显,在学校内成绩突出就一叶障目、自恃清高,学校一般对这类学生倍般珍视。“出学校”“进学校”自己的所学并未服务过社会,与体育发展的初衷相背离。志愿服务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志愿”参加热度不高、人数不多、质量偏低。体育院校推进“体育服务社会”需要深入实施体育院校志愿服务计划,全员动员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建立志愿服务档案制度,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将志愿服务纳入学分认定、学业考核的必要环节,启动志愿者星级评定,志愿服务时数作为志愿课程学分修订,规定每个学生每个学期完成的志愿服务时数并作为评优评先推荐入党的先决条件。与周边社区结帮结对,努力探索体育院校志愿服务基地建设,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建立志愿服务需求档案,开展紧贴市民服务需求利于体育专业发展的志愿服务项目。引导学生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磨练,积极到基层和中西部就业创业,在服务国家和地方改革发展的广阔舞台上展才献志。

3.2发挥体育院校体育特色,融入社会实践

多方合力,资源共享,为学生实践搭建平台,构建覆盖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发挥体育院校体育特色,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深化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人员组织、经费投入、成果产出上规范管理,对调研成果要动态考察、评判。培育品牌特色社会实践队,结合体育专业特点提高社会实践服务的广度及深度,并能通过一己之力使社会关注调研项目或事态。大学生体育艺术团进社区进行文艺汇演、专业成果展示,创办养生讲堂,关注社区群众健康生活。与区县社会发展局、团委等部门合力走进社区和群众长期开展扶贫济困、关爱弱势群体、环境保护、文明创建、养生健康等社会公益活动。

4整合各方资源,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高校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工作各方面,纳入学校整体发展战略,强化高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形成全员育人的新格局。校党委作为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结合本校自身特色、文化传统和师生情况的实际总体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工作的根本方向,推动德育工作与智育工作一体化进程,形成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和践行机制。建立健全与学生成长成才、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体系,健全和完善促进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领导与部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建立和完善目标管理和评价考核制度,把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进展情况作为部门评定考核和目标管理考核测评的重要指标。提供组织保障和政策、专项经费支持,确保工作有力开展。领导个人要以自己实际行动来影响广大师生,带头示范,成为师生的学习榜样。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中坚骨干作用,增强学习和修养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做好党员干部的学习管理工作,积极引导,自觉主动,率先垂范,定期组织学习和培训,把核心价值观作为选人用人、评判好干部的标准和价值风向标,融入日常生活、精神世界中。

参考文献

1陈晓峰.多维视角下体育文化的内涵、价值与建设[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2)

社区教育的含义篇7

关键词:教育资源社区教育资源学校教育发展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明确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方针。这是教育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而发展社区教育、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则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主要方式之一。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颁布,其中明确提出要“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同时要“鼓励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在各自的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地提出要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开发社区教育资源,探索符合各地实际的社区教育建设和运作模式,从而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一、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现实思考

社区教育资源开发是以发掘、培育、发展和利用社区内所有可能对社区成员产生教育功能的各种资源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活动和过程。它通过政策、法规、制度和科学的方法,对社区内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和充分挖掘,力求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以全面促进社区教育事业进步和学校教育发展。

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性系统工程,由主体和客体两部分构成。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主体包括国家、社区内各种机构和组织、家庭(个人)三个层次。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客体主要包括社区内所有教育资源。有学者从资源性质的角度,将社区教育资源分为有形资源(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和无形资源(社区文化、社区归属感、良好社区氛围、社区互助等)。[1]在这一分类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可从社区教育资源存在的不同形态将其分为文化资源、人力资源和物质环境资源。

社区内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但由于体制、机制和认识、方法等因素的局限,造成了各种资源间条块分割、互不隶属、各自为政及资源浪费严重、社区教育发展艰难的困局。社区内各种社会资源,只有经过开发才能变成有效或高效的教育资源。[2]要解决学校教育发展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除了扩大社会总资源对学校教育资源的分配比例、增加学校教育资源的总量外,还要按照一定的方式和途径整合和开发现有的学校附近的社区教育资源,把原本并不具有教育作用的资源赋予教育意义。

二、社区教育资源开发与学校教育发展的关系

学校教育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艰巨的工程,它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资源的支持与帮助。社区教育资源是其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隐形的资源,它的开发是对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补充,学校教育的发展也为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提供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社区教育资源开发是学校教育发展的背景和重要补充

学校教育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它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3]学校教育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处于教育活动的核心。[4]学校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一个国家教育事业持续和稳定的发展,有利于青年一代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和全面发展各种能力,有利于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和谐。

学校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系统的、艰难的过程,它需要多方面资源的帮助和支持。然而,社会总资源对学校教育发展资源的分配有时却不能够完全满足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这时需要开发其他资源以补充其学校教育发展资源不足的缺陷。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学校教育发展的背景和重要补充。社区教育资源具有丰富性、多样性、稳定性、隐蔽性的特征:丰富性可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为其发展奠定物质的保证;多样性可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多种形式资源的支持,可以是有形资产也可以是无形资产;稳定性可保障学校教育发展需求资源的稳定性,解决学校教育发展的不时之需;隐蔽性则可以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探索和求知的学术氛围,进而促使学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总之,社区教育资源的有效、充分的开发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补充。

(二)学校教育发展为社区教育资源开发提供动力和智力支持

社区教育资源开发是指在社区中,对社区内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文化、人力、物力、财力等教育资源进行的有机整合和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具有资源总量增加和效能增大的双重含义。[5]总量增加即通过观念变革、机制创新和模式重构,以挖潜、开源、扩充等手段不断拓展社区教育资源容量;效能增大即通过对社区现有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提升资源使用效能。[6]

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总量增加和效能增大双重含义发挥作用,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不管是观念的变革、机制创新、模式重构,还是效能的增加、质量的提升等。学校教育发展对于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它为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提供动力和智力支持。如加大对社区教育资源开发所需设备、教育基地和经费的投入;转变对社区教育资源的认识,扩展社区教育制度、文化和社会环境资源等,都与学校教育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学校教育发展为其开发提供科研平台、提供专家学者、培养研究人才和开发人才等,为其提供智力支持。如通过教育形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改革,增强教育资源使用效能、提升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质量等,与学校教育的发展也存在密切的关系。学校教育发展通过已有的成果和发展过程中的成果促进其各种方法和措施的形成和实施,为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提供充足的发展动力。

三、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对学校教育发展的意义

社区内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但现实中各资源条块分割、互不隶属,利用率差等问题层出不重。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组织和开发社区教育资源。社区教育资源只有经过开发才能变成有效的教育资源。有效的社区教育资源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促进学校的教育民主,促进学习化社区的形成,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促进教育创新及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促进学校教育走向民主

教育民主的核心是教育机会均等,当前,关于教育机会不均等有两种存在形式:显性不均等与隐性不均等。[7]前者主要表现为对于不同家庭经济条件、民族、种族、性别儿童的入学机会和条件的限制,这一现象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且由于各国政府的不懈努力而日益改善;后者则主要表现为在课程与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由于学校、教师乃至整个教育系统的偏见而导致的,大量学校“边缘儿”的存在及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社区的独特的文化被主流文化所冲击甚至被抹杀。当前,学校教育中隐性的不民主问题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便是积极组织社区人士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对学校工作的评价和监督,促使学校和教师不断地改进工作,实现学校教学与决策公正;同时,学校应该与社区人士共同努力,组织和开发社区的文化资源,使其能实现与学校课程的有效结合,使社区文化得以良好的保存和发展。

(二)促进学习化社区的形成

学习化社区是指以社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组织为基础,能保障和满足社区成员学习基本权力和终身学习需求,从而促进社会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以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而创建的新型社区。[8]可见,学习化社区着眼于社区成员的教育及社区生活、发展水平的提高,与学校组织和开发社区教育资源的着眼点――改善学校教育、促进学校发展有一定的区别,但后者是实现前者目标的重要支持系统。首先,学校作为社区的文化与教育工作的中心和前沿,它积极组织广大社区成员参与,必将在社区形成关心教育、关注学校发展的良好氛围,而这是学习化社区形成的内在动力和基础;其次,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教育组织的建立,以及其对于社区内人力、文化及物质资源的积极组织则构成了学习化社区形成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组织保障。因此,在当前学习化社区的设计与建构中应将学校对社区教育资源的组织利用视为重要的动力。

(三)促进学生的个体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是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变迁的过程。[9]对学生个体而言,社会是个抽象的存在,而社区才是具体的、可触摸的。因此,学生个体的社会化首先应是认识社区,学会在社区中生活的过程。但长期以来学校一直是封闭的“象牙塔”,学生往往只是从课堂和书本中获得一些关于社会抽象的、笼统的、一般的经验,而对其生存的社区的状况知之甚少,这便导致两种结果:其一,学生缺少了对真实的社区事务基本的评价和参与能力,影响了学生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其二,有时甚至会出现因课堂所学与社区实际相悖,又得不到良好的解释而使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出现混乱和困惑。因此,完全脱离社区实际的教学只能导致学生社会认识的偏见与傲慢,只有坚持因地制宜,积极地组织和利用社区的人才、物质环境与文化的优势,将其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来,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社区、理解社会,增强其对丰富多彩的社会的接纳与判断的能力,培养对社区的认同与归属感。

(四)实现教育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各国教育的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则首先需要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的创新。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封闭的学校教育体系将要成为实现教育创新的严重障碍,因为:其一,社会学的一个基本的认识,知识与信息的丰富与流动程度总体上是与一个人或一个民族、一个集体的创造力成正比的,任何形式上的封闭与缺少交流必将导致内容上的贫乏与僵化;其二,学校的封闭性必然导致其缺少社会监督、评价与建议,而成为违背教育的原有之义,为追逐功利(显性为升学率,隐性为教师、领导的收入和职位)而放弃一切的工具,很显然,在这种改革与提高的动力缺失的情况下很难实现学校教育创新。因此,为了大量创新人才的培养,学校必须积极开发社区教育资源,营造一个教育创新的有利环境,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资源支持。

参考文献:

[1][8]叶忠海.试论学习化社会的基础――学习化社区[J].教育发展研究,2000,(5):38-41.

[2]王嵘.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J].教育研究,2001,(9):39-44.

[3][4]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4-31.

[5][6]王勇.论社区教育资源开发[J].现代教育管理,2009,(12):11-14.

社区教育的含义篇8

一、教育公平的伦理学界说

(一)教育公平的概念

所谓教育公平,就是全社会赋予全体社会的成员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各层次公共教育资源的一种价值理念。在当今的社会发展现实条件下,教育公平的内涵比较丰富,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起点的公平。起点公平是指尊重和保护每一个公民的基本人权与自由发展,即教育权利公平。衡量标准可定位在“让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第二,教育过程的公平。是指从社会的教育资源和社会教育经费的投放、学校教学课程的设置、师生关系良性合理互动等角度,国家社会通过一定的的制度、政策的倾斜,继续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以及维护教育公平。衡量标准可定位在“让受教育者都有机会获得适合个人特点的教育”。第三,教育结果的公平。它是指人在发展学习上的公平,指的是每个社会公民都有权利使用国家提供的优质的教育资源,取得符合个人的兴趣与个性,使自己乐在其中、乐于学习,从而为个人未来的成长创造条件。

(二)教育公平的伦理学含义

笔者认为,公平并不仅仅是经济学或者教育学上所讨论问题,公平特别是教育公平自古以来就含有伦理学的意义。公平既是一种社会伦理现象,又是一种社会平等状态;既是一种人们对行为的主观评价,又是一种客观的存在状态。

二、教育公平的伦理学原则与制度保障

(一)实现教育公平的道德原则

1.平等性和差异性原则。这个原则可以表述为:社会制度和政策应使每个人的基本受教育权得到平等保障,非基本受教育权机会平等,但又应考虑到与生俱来的个体差异,使社会中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获得最大的教育利益。

2.道德性和相对性原则。此原则的含义是:我们在评价某一教育现象是否合理时,既要以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为依据,又要考虑到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个体的认知状况和特定社会的教育理念等因素。

3.优先性和补偿性原则。此原则的含义是:综合素质优秀者优先原则,对那些因各种原因导致不同教育结果的受教育者实行补偿原则。

(二)实现教育公平的制度保障

1.政府应保障人民受教育权利的公平。受教育的权利是所有社会人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的人权之一。这种权利应该公平地被每一个人所享有,政府应当保障人民公平地享有个人发展所必需的教育资源,使广大人民群众公平地享有更高级的教育机会和竞争机会。

2.政府应保障人民受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分为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主观方面主要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平等、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且要因材施教。客观方面主要是教育的物质投入,比如说学校的师资力量、硬件设备、投入经费等方面的公平。以上这些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与保障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

3.保障受教育结果的公平。教育公平是在培养适应多元化社会需求以及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的人才。政府应给予不同层次的学校自主招生、办学的决策权,使每一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教学特色选择真正符合自己培养计划的人才。最大限度地整合教育资源,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公平。

三、教育公平的思维方式

(一)避免出现“城市思维”

所谓“城市思维”,就是按照城市的环境和学习生活经验,去考虑全国各地的问题。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扩大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是:分步骤、因地制宜。有人认为这可能产生新的不公平,但其实,这是在补历史的欠债。

(二)避免出现“一刀切”思维

所谓“一刀切”思维,就是要全国一盘棋,一个地方有的,另一个地方也必须有,农村有的城市也必须有。以“城市思维”和“一刀切”思维发展教育、推进教育均衡,已吃过了“苦头”。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农村撤点并校制造新时期的上学难,以及校车安全问题。

(三)教育公平的解决方式

1.不要大包大揽。从现实出发,笔者主张不要一揽子解决全国性的问题,比如说城乡所有中小学的校车问题。城市学校学生的上下学,可以通过完善公交系统解决,而当前的重点则是中西部地区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以及大城市的郊区学校。要针对这些地区的校车问题,制订国家和省级财政的投入预算,并建立相应的安全监管体系。

2.推进民主决策。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将民意纳入决策范畴。教育资源的配置,本就需要各方利益进行充分博弈,这样才能形成各方都可接受的方案。我国以前教育资源过度集中于发达地区、大城市,目前教育资源开始向农村地区、薄弱地区倾斜,从决策机制本身看,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社区教育的含义篇9

关键词:教育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一、引言

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虽然没有直接提及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问题,但是已经隐含或涵盖了这一点,这是区域内部第二层次的协调问题。区域协调发展就是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在这一层次的协调中,教育作为一个重要角色,不仅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区域社会发展,还影响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教育影响观念的形成和转变,影响人力资源的形成,从而影响区域的制度变迁。实践证明,教育发达和适应的地方,相应地是社会和经济较发达;相反,社会经济欠发展的区域,凸显教育的落后与不协调,并严重制约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不协调的问题,已经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但并没有引起区域的足够认识。目前,区域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须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新定义区域教育的发展方向、结构和体系。区域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促进和服务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欠发展区域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的表现

这里的“欠发展”是发展不够或发展滞后的意思,不同于“欠发达”,欠发达是不够发达,但含有发达的成分,而“欠发展”是一个更普遍而沉重的现实。这里的“区域”更多是指县域或县域毗邻区,因此,“欠发展区域”的定义是指发展不够或发展滞后的县域或县域毗邻区,即一个以上的欠发展县或欠发展地区,是以发展地区作为参照物。“欠发展”区域教育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

1.区域教育的方向性偏离

在欠发展区域,基础教育是教育的主体。由于基础教育的特征是应试教育,忽视职业技能培养,严格与高考对接,为高等教育输送人才,也几乎是在为城市培养人才,城市有更强的吸引力,回流的比例较低,教育对区域社会经济的贡献率很低。二元的社会经济结构导致了二元的教育与人才结构,欠发展地区人才严重流失,而人才流失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观念的落后与经济发展的滞后形成了贫困的恶性循环。

2.区域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的严重缺失

目前区域教育体系基本以基础教育为主,区域发展所需的职业技能教育发展很慢,而且很不规范。职教的目标也是为了劳务输出,为地区培养技能型劳动者;农民科普与素质教育几乎被荒废;区域党政决策者及各层次干部的管理与决策教育没有列入区域教育体系,而他们担负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决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继续教育的程度与有效性;企业家队伍和企业家精神是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企业家的培养与教育完全被忽视,依赖土生土长。应按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以区域发展为目标,建立完整的区域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特别重视决策者教育、企业家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民科普教育。

3.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和二元教育投资结构

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导致了二元的教育投资结构。目前,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不利于农村和农民。为什么农村的义务教育问题长期解决不好?其根源就在于现有的义务教育经费分配格局严重不利于农民和农村。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现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中央只负担2%,省地两级负担11%,县级负担9%,78%的经费要由乡镇这一级来负担。既然是实行义务教育,就应该是城乡一体的,都应该由国家来承担,或主要由省级财政来承担,不能往下压。国家每年的卫生经费支出是几千个亿,但是85%给城市,只有15%给农村。这种文教卫生的二元投资结构,严重地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区域的财力只能勉强支撑基础教育的发展,根本无力发展区域所需的教育,无法完善区域教育体系。

三、欠发展区域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的措施

1.调整教育方向

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教育的功能与作用,把握区域教育发展的方向,教育的结构、质量和数量必须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区域的发展为依归和出发点。

2.完善教育的结构与体系

按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的要求,逐步完善区域教育的结构和体系,以基础教育为重点发展,完善各层次教育,尤其是决策者教育和企业家培养。在为城市和发展地区培养人才的同时,立足区域,培养人才。

3.改变二元教育投资结构

在改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同时,按“多予少取放活”要求加大对区域教育的投资,有效改变二元的教育投资结构。

4.建立区域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人力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区域党政应建立这一共识,从区域长远发展出发,建立区域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在经济改善的同时,改善人才就业环境,逐步留住本地人才和吸引城市人才、企业家和投资者。

5.改革区域教育体制

把教育看作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工作,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致力于改善区域教育体制,提高教育的效率、质量与活力。促进教育的多元化、市场化,充分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激化教育的活力。

6.引入社会资本,扩大教育的投入

完全靠中央政府来办好区域教育是不现实的,只能在充分挖掘现有投入渠道潜力的同时,使教育投入结构多元化。其中,重要的是要引入社会资本,而要完成社会资本与区域教育的多元化,就必须改革办学体制和产权制度,促进办学模式的多元化。

社区教育的含义篇10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年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段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浙教基[20*]2000号)、《*市教育局关于2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工作的若干意见》(甬教基[20*]42号)、《*市教育局关于20*年高中段招生考试及招生工作的实施意见》(甬教基[20*]93号)和《*县教育局关于2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若干意见》(象教[20*]14号)文件精神,为了认真做好我县20*年中学招生考试及招生工作,经研究,就我县20*中学(含初中、普通高中、综合高中、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普通班、技校,下同)招生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关于初中招生

(一)继续实行“镇乡负责,相对就近,免试入学”原则。全县小学毕业生均到家庭户籍所在地划定的初中入学。各小学于6月30日前将毕业生名册、毕业生登记表、义务教育登记卡等有关材料移交对口初中或镇乡政府招生办公室,丹城老城区小学移交城区教育管理办公室,初中不得自行跨区域招生。

(二)丹城、石浦城区初中招生,应严格借读条件和控制择校生的数量,班级学额不得突破54人。择校生必须随带义务教育卡和毕业生登记表,并在义务教育卡备注栏上加盖户籍所在地初中同意去外校择校的公章,凭卡注册,取得初中学籍。学生户籍所在地初中凭接收学校或城区教育管理办公室或镇乡教办的函发放义务教育卡和毕业生登记表,到县外择校的,要求监护人书面申请方可办理。转出学校不得以各种名目收费,不得以各种理由扣卡不放。各校初一学生名册必须与义务教育卡相符。

(三)严肃招生纪律。各初中不得违反规定自行招生,自行扩大班额,自行扩招自办班。更不得举行选拔考试,分编快慢班。其他年级段插班生也必须遵照《关于规范义务段学校招生办法的通知》(象教普[2000]13号)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学籍管理的意见》(象教普[2003]17号)规定执行。对违反纪律,扰乱全县招生秩序的,将追究校长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严格控制流生。为保证所有学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对个别未能到初中报到的小学毕业生,由各初中负责做好动生工作。没有办妥转学手续的也要落实去向,确保小学毕业生100%升入初中。

(五)民办学校初中招生必须符合《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学校制定的招生范围、标准、方式及相应的招生简章和广告等,应当报审批机关备案。招生时间应在小学毕业考试以后,以免影响小学的正常教学秩序,录取名单于6月30日前函告当地初中(丹城老城区函告教育局城教办)。

二、关于高中段招生

(一)报考条件

具体按《*县教育局关于2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工作的若干意见》(象教[20*]14号)文件规定执行。

(二)考试

1、20*年继续实行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段招生考试两考分离,各校不得阻止、限制符合报考条件的应届初中毕(结)业学生参加高中段招生考试。

2、考试(查)科目及满分值:语文120分(含听力8分)、数学120分、英语110分(含听力25分)、自然科学150分、社会政治70分、体育20分、自然科学实验操作考查10分,总分600分。

3、文化课考试日程

20*年高中段招生考试的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社会政治等四门科目采用主客观题分卷答题形式,客观题采用光电阅卷。各有关学校要认真做好客观题模拟适应性练习,并及时纠正出现的各种问题。

20*年社会政治学科采用全开卷笔答形式,允许考生带教材和资料入试场,但在试场内,考生间不得相互传、借教材和资料。

(三)阅卷

考试完毕,各考点派专人将试卷及时送达县考试中心集中保管。阅卷工作由宁、奉、象三县(市)交换阅卷,确保阅卷的公正、公平。

阅卷结束后,考试成绩不对外公布,只通知考生所在学校和本人。考生考试成绩可在电讯信息台(号码16866366)和*教育信息网上查询。如果考生对考试成绩有疑问,考生可在6月19日至20日两天的规定时间内持准考证到县教育局考试中心申请复查试卷,超过规定的时间不再受理。查卷工作由县教育局考试中心指派专人负责,只检查有无漏批试题和积分有无差错。申请查卷的考生必须交纳查卷手续费,查核结果如果确有差错,除立即予以纠正外,查卷手续费如数退还考生。

(四)招生计划

1、详见象政发[20*]53号《关于下达20*学年度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技校)招生计划的通知》。

2、普高类(含综合高中)招生名额:*中学公费350名(不含跨区班50名),择校生100名;*二中公费416名,择校生1*名;*三中公费500名,择校生124名;石浦中学公费167名,择校生41名;西周中学公费2*名,择校生52名;*滨海学校公费100名(以省等级重点中学标准收费),民办300名;*职业高级中学综合高中6班;石浦中学综合高中2班。

3、中职类招生名额:本县职高中专技校2494名(含综合高中);县外中专职高技校150名。

(五)志愿填报

1、考生志愿实行考试结束估分后的限定时间内填报,志愿按三批次学校填报。

①填报第一批录取学校为:*中学、*中学择校生。

②填报第二批录取学校为:幼师(含*县职业高级中学三年制职业中专学前教育专业)。报考幼师的考生在第二批录取志愿栏中填报幼师。

③填报第三批录取学校为:普高(含综合高中和普高择校生)、职高(含职业中专)、普通中专、中等技校。

报考普高(含综合高中)的考生在普高志愿栏中填报五个普高志愿(含民办学校、公办学校择校生和综合高中),其中二中和三中、石浦中学和西周中学不得兼报(不含择校志愿);报考职高(含职业中专、县外职高)的考生在职高志愿栏中填报四个专业;报考普通中专的考生在中专志愿栏中填报三所中专学校;报考技校的考生在技校志愿栏中填报三个技校专业。上述四类学校除普通高中可兼报职高外,其余均不得兼报。

考生可视本人意愿依次填报上述三批次学校,也可以只填报部分批次学校。

2、考生须填写考生登记表中的志愿栏和志愿卡。填写志愿表须规范、慎重,涂改作废。考生登记表与考生志愿卡的填报应完全一致。如有不符则以志愿卡片的填报为准。各校既要认真负责地指导学生填报志愿,又不能强迫命令或包办代替,志愿应由学生和家长自主决定,并由家长签名确认。

3、各报名点校于6月5日前派员来县中招办(普教科,下同)领取考生登记表、考生志愿卡片,并于6月15日将考生志愿卡片和考生档案交中招办。考生档案包括考生登记表、中学生学籍卡(或复印件)、中学生体育合格登记表、体检表。

(六)录取

1、各类招生学校根据招生计划,按志愿批次和考生所填报志愿顺序,德、智、体全面衡量,语文、数学、外语、自然科学、社会政治、体育、自然科学实验操作考查、加分等总计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如遇并列分,录取办法同*中学。被授予县级以上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凡思想品德等第考核不合格者,或劳技课毕业成绩不合格者,或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补考后仍不合格者,高中段学校原则上不予录取。

2、合理分流生源利于普通高中教学和规范择校生招生秩序,普通高中择校生的最低分控制在400分,低于400分者,普通高中学校不得录取,不得注册。

各类高中段学校在未经县教育局中招办书面批准,不得擅自发录取通知书。

各校必须完成县政府下达的招生计划,不得招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考生。凡未经中招办批准,学校擅自招收的学生其学籍一律不予认可。

录取结束后,允许尚未完成招生计划的职高类学校自主进行补招,补招的学生由招生学校注册后报中招办予以确认。允许中职类学校招生计划进行校际调整。允许一些办学条件好、社会需求旺盛的职高类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和社会需求等情况,自主增加招生计划、调整招生专业。

3、凡在本县参加中考,放弃在本县各类学校录取志愿而去县外择校就学者,高中阶段不得中途回象就读。未经县教育局同意,各校不得擅自接收中途回象就读学生,否则其学籍一律不予认可。

4、各类学校在录取时,下列考生可加分投档:

(1)革命烈士子女(凭县民政局证明)加20分投档。

(2)归侨、华侨子女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籍考生(凭侨办证明),台湾省籍考生(凭县台办证明),少数民族考生(凭县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局证明),加6分投档。

(3)伤残军人子女(凭县民政局证明和伤残军人证件复印件)、驻甬部队现役军人子女(凭团级政治部证明和现役军人的证件复印件),通过县人事部门引进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在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凭县人事局证明和职称证书复印件)子女加6分投档。

上述证件原件由所在学校审核。

(4)各类竞赛获奖学生录取加分办法按《关于*县20*年高中段招生对各类竞赛活动获奖考生录取时予以加分的通知》(另行制发)规定办理。

(5)若考生具有多项加分条件,除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和艺术特长水平测试外,以最高一项计入,不累计加分。

(七)*中学招生办法

1、根据《*市教育局关于20*年部分普通高中跨区域招生工作的意见》(甬教基[20*]95号)文件精神,20*年*中学提前在*市跨区域招收一个班,学额50名。跨区班招生办法见《关于*中学20*年跨区域招生的通知》(象教普[2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