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能源转型的原因十篇能源转型的原因十篇

能源转型的原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6:37

能源转型的原因篇1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城市转型;评价分析

资源型城市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当前资源枯竭引起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衰退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重点。资源型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不仅关乎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兴衰,同时对社会的稳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科学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进行评价,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决策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构建客观、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科学评价资源型城市发展进程和成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内涵

转型指事物形态或模式的转换,发展转型则指经济形态或模式的变化,因此,一定程度上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可以理解为资源型城市调整城市内部的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向,以及创立新的经济发展目标等。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可以以改变经济体制为转变方式,也可以通过改变产品结构来完成转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涉及经济模式、经济要素、转型路径等多方面问题。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模糊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是对多种模糊因素所影响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总的评价。模糊可以被理解为事物含糊不清、边界不分明,界限不清晰的存在状态。模糊综合评价是指通过定量分析判断模糊对象的性质,运用数学运算对模糊的事物进行处理的一种评价模糊对象的数学方法,它可以使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化。

模糊综合评价是将影响事物的多种模糊因素,设置成评价指标,并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然后对其做出综合评价。模糊综合评价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一级综合评价,多适用于制约因素较少的模糊情况;另一种则是多级综合评价,多级综合评价所评价的模糊对象受制约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就要将这些影响因素按属性分类,先对初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再对高级指标进行评价,这样按阶段评价直至最高层,从而得出最终的综合评价结果。

(二)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评价体系构建要结合资源型城市自我优势、自身特点,按照统一的选取标准和评价方法,客观科学的确定评价指标、分配权重,从而建立合理的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保障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的真实有效、客观全面、科学合理。在建立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模糊评价指标体系时,要确保指标体系建立的科学性与动态性,从系统和整体性出发,保证指标体系的可行性与可比性,只有坚持以上原则,才能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另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模糊综合评价,要结合城市的现实情况,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评价指标体系。

(三)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对资源型城市转型而言,主要的制约因素包括社会、资源、经济与环境,其发展现状与趋势是构建资源型城市模糊评价指标体系首要考虑的因素,对资源型城市转型进行评价,应该把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指标联系起来,组成科学的完整的体系。与此同时,资源型城市的模糊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要做到真实有效,即能够反映出:城市的基本社会状况,包括对生活水平、医疗环境、贫困程度等的合理评价;城市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否合理,城市资源利用的合理性与长久性;城市转型对改善自然环境所能做出的贡献度,以及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还包括城市的经济发展规模和发展的科学合理性等。

(四)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评价指标权数的确定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通过利用层次分析确定社会、资源、经济与环境四大制约因素的权重比例,并根据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反映各自的发展规模与趋势。

1.经济指标系统。经济发展能力是评价城市发展水平的根本性指标,城市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经济的保障,换言之,经济发展是发展和谐城市、保护城市环境、节约城市资源的基a。因此,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单一的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相比于其他城市而言难度更大,因为随着自然资源的不断消耗,资源枯竭制约了城市的经济发展,而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GDp作为综合性指标,是反映城市乃至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最主要评价指标,与此同时,经济结构指标补充衡量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作为能够反映城市经济发展综合能力的经济指标系统,通常包括经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与能力以及经济转型能力。

2.社会指标系统。努力发展接续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是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趋势,而新兴产业的建立与发展离不开人才,以及对新技术的开发与创新。由此看来,城市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与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换言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大力完善社会福利事业,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基于以上目标,本文选取了教育经费、社会生活水平以及社会保障能力等作为社会指标。

3.环境指标系统。环境指标系统包括环境改善度与环境破坏度两大方面。环境改善度可以从四个角度分析考察:主要包含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环保活动费用;环境破坏度则包括废水排放量、工业烟尘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等因素。

4.资源指标系统。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单一,城市发展主要依靠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也面临着新兴产业以及高技术产业缺乏的窘境。然而,随着对资源的消耗加剧,造成自然资源的存量的锐减,环境污染加重,于是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因此,本文将资源指标确定为资源开采与资源产量。

三、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综合评价及转型决策

(一)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综合评价

本节在系统性、可行性、可比性、整体性和科学性原则的指导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资源型城市发展进行综合评价。结合上节的四大评价指标系统,构建如表3-1所示的总体评价指标体系。

文章构建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标准化指标值

资源型城市的模糊综合评价,要通过确定合理的评价指标理想值与最差值反映真实的实际情况,得出更加客观有效的评价结果。本文在借鉴前人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资源型城市的实际发展现状,考虑其未来发展趋势,确定资源型城市转型模糊综合评价指标的理想值与最差值。由于评价指标可分为正指标和逆指标,这两类指标的函数为:

2.确定指标权重

此处运用德尔菲法,借助层次分析法,对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指标进行了权重分析,如表3-2所示。

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将所得向量归一化后为:0.0838,0.1377,0.5462,0.2323即为权重向量。计算得入m=4.0511,Ci=0.0170,CR=Ci/Ri=0.0191

3.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评价结果

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综合评价依据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模型a=B×R进行。其中:a为综合评价值;B为各准则层评价值;R为B的权重。然后,根据指标计算结果,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四级描述相对照,设定0.80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决策的基本原则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决策要以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做出不同的选择,并遵循以下基本准则:

1.经济效益准则。资源型城市的经济效益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与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经济规模相关的城市经济系统运行效益,它的实现主要通过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受社会基础设施运行效率与土地利用情况影响的城市开发建设效益。

2.社会公平准则。城市教育发展水平、社会保障福利事业、政治平等、自由、拒绝种族歧视等都是社会公平的体现,因此,制定合理的社会发展制度、颁布有效的城市管理的政策法规是实现社会公平理想的重点。与此同时,资源型城市政府在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保障社会成员享受平等福利的过程中,要制定可以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规划,从而引导城市快速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

3.环境价值准则。资源型城市的环境价值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的间接功能上,包括空气质量的好坏,水资源的利用率等。与此同时,自然环境景观还可以调节人类的心情、改善人类的生理健康,从而体现环境的有效价值。

4.资源开发利用准则。世界上任何一种自然资源在消耗的同时,资源存量也在不断地降低,因此,如何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就成为资源型城市应着重考虑的问题。资源型城市应改变现有发展路径,倡导能源节约,将对资源的利用方式从粗放向节约转换。

(三)资源型城市转型决策的程序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决策要以城市发展现实为基础,在此基础上,遵循以下基本程序:

1.确定决策目标。目标作为想要达到的境界或目的,对任何工作的进行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在资源型城市有关事务进行决策时,首先就要确定一个决策目标,然后以决策目标为前提,开展基本工作。资源型城市的在进行转型决策的过程中,政府应确立转型的方向目标、产业目标以及创新目标,在明确各项目标后,围绕决策目标拟定实现目标的备选方案。

2.拟定备选方案。备选方案是指具有涵盖性与代表性的可供选择的可行性方案。通常情况下,资源型城市在进行决策时,决策主体应根据要决策事务的客观实际情况,确定可以_到决策目标的备选方案数量,备选方案的数量不宜过多或过少,确保方案足够全面与典型。全面即涵盖性是指拟定的备选方案包含所有具备可实施性的可能方案,典型即代表性是指各备选方案呈相互排斥的关系。决策主体在拟定备选方案时,应找出有效的限制性因素,根据限定因素原理对备选方案进行抉择。

3.评价备选方案。一般隋况下,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决策方案的评价包括借鉴其他实践经验、采取真实有效实验以及分析研究实际可行性。通常将评价决策方法分为主观决策法与计量决策法,将决策原则量化为评价标准指标。与此同时,可根据资源型城市决策目标确定必达目标与愿望达成目标两个衡量尺度,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有效地进行结合,从而满足资源型城市决策者对备选方案的整体评价,为决策者对最终方案的确定做出合理判断。

4.选定最优方案。在经历拟定与评价备选方案后,决策者应以决策目标为基础,依照决策原则,结合客观实际情况后,确定最终的可行性方案即最优方案。

能源转型的原因篇2

内容摘要:企业转型的决定因素很多,其中核心业务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西方国家五次并购浪潮,认为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企业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并归纳出两个基本的转型模式。

关键词:战略管理企业转型模式分析核心业务

企业战略选择的决定因素

一般认为,企业转型通常是指从原有产业转移到新的产业,或从原有市场或产品领域转移到新的市场或产品领域,其主要特征是企业的产品(服务)的根本性变化,转型目的是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空间求得生存。

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企业外部环境被一致认为是企业选择战略的基本决定因素,由此形成的产业组织模型解释了外部环境对企业战略行动的决定性影响,强调了企业战略的关键在于选择在有吸引力的产业中经营,认为企业的高额利润是由外部环境特征决定的。因此,企业战略选择的关键在于产业环境分析后恰当的产业定位。换言之,企业转型能否成功在于是否恰当选择和定位于合适的、具有高额利润潜力的产业,即外部环境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以资源为基础的战略管理模型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一个具有独特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体,企业在不同时期效益的差异主要是由企业独特资源和能力决定的,而不是由产业结构特征决定的。所谓“资源”是指用于生产过程的各种投入,是能够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要素,可分为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和人力资源三类。所谓“能力”一般是指企业整体运用和协调资源并将其发挥作用的技能,此外还应包括建立一系列相互密切衔接的经营活动(即整合企业经营活动)的能力。该模型认为,由于资源不可能在企业间高度流动,因此,资源和能力是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这些资源和能力应该具有独特的、难以模仿的和不可替代的特征。由此,企业转型的关键在于企业自有的资源和能力。

事实上,从西方企业的发展历史来看,企业的战略转型——尤其从五次并购浪潮来看,不论是从单一化扩张为多元化,或者是从多元化回归到单一化,其产业选择和定位都围绕着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来进行的。也就是说,企业转型的关键因素由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构成,其中内部因素(资源和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

五次并购浪潮:企业并购转型分析

西方企业的发展历史伴随着五次并购浪潮,经历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战略的发展过程,也是企业不断进行战略转型的过程。

第一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897—1903年,主要表现为企业的横向兼并,具有资金和技术优势的大型公司吞并资金和技术处于劣势的企业,形成了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大型垄断组织。总体而言,企业实行的主要是单一化的经营战略。第二次浪潮发生在1914—1930年,主要表现为企业的纵向并购,包括向前并购和向后并购两种。产业内的大规模纵向并购已表现出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战略(主要是产品多元化)。第三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50—60年代,主要表现为企业的混合并购,包括产品扩张型、市场扩张型和纯混合型三种形式,并购目的是谋求生产经营的多元化,以降低经营风险。跨行业并购、多元化产业发展是其主要特点,出现了企业多样化发展、多样化经营和跨行业经营的发展态势。第四次并购浪潮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最具有投机色彩的金融创新的杠杆式并购,追求的目的是股东利益最大化。最近的一次并购浪潮,即第五次跨国并购浪潮,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沿续至今。全球跨国并购市场总额创历史新高为12230亿美元,比1999年8010亿美元增长52%,占2000年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88%。

这五次并购,使社会资本不断集中,企业经营领域不断扩大,大多数企业从单一化战略转向了多样化战略。通过实现并购战略和多样化战略,很多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都得到了有效提高。值得注意的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企业纷纷剥离与核心业务不相关的经营单位(或业务),出现了重新集中化的趋势。从1981年到1987年,大约有50%的《财富》500强企业重新集中在其核心业务上。到1988年,《财富》500强企业中实行单一化战略的企业已经增加到53%。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从单一化到多元化又回归到单一化的过程。这意味着,企业已经认识到销售额和利润的短暂增长并不完全等同于企业实质性的持续增长。换言之,企业通过并购进行战略转型,追求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增强,这就要求转型必须使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以支撑企业的持续增长,而不仅仅是追求规模扩张经济效应。

从西方国家五次并购的演变规律看出,多数企业放弃了单纯意义上的多元化战略,企业重新集中到核心业务上来。这表明,企业转型最根本的落脚点必须回归到自有的资源和能力上来,这是形成核心业务的决定因素。对我国企业而言,若已形成核心业务、发展比较稳定成熟,其转型应以核心业务为基础,通过发掘核心业务的潜力,从中寻找扩展到相关领域的机会。对于尚未形成核心业务、仍处于成长初期的企业,应该依托自有资源和能力,通过发掘资源潜力和发挥能力优势,寻找其延伸扩展的可能性,以实现企业的转型。

企业转型的基本模式

基于核心业务的转型模式

这种模式认为,企业发展离不开核心业务的支持,只有围绕着核心业务来进行,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可以看出,这种模式依靠产业之间的或多或少的联系,也就是产业相关性(可转移性)来实现。转型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上进行,主要是以原有的业务重新整合为主。所进入的是一个相关或比较熟悉的市场,所需时间较短,有一定的成功率保证。同时,这种转型从本质而言是在一个同一个产业内进行,可以很好地利用了原有的产业基础,转型成本(退出成本)也比较低。但是,在信息高速流动和高度分享的环境,一个成功的业务模式往往被广为模仿,此时,如果这种模式与企业内在的特征关联度较低导致其他企业的复制成本或模仿成本较低时,这种丧失独特性的战略转型可能无法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采用此模式的企业,必须考虑业务经营模式之间的融合,并使之高度关联,加大其他企业的学习成本,保证核心业务独特性的有效延伸,确保战略转型的成功。另外,这种模式要求原有核心业务所依托的外部环境不能发生巨变,但外部环境往往是企业所难以控制的。

基于资源和能力的战略转型

能源转型的原因篇3

关键词:煤炭勘探行业供求失衡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273-02

一、引言

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原料之一,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煤炭资源型城市出现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其中采掘业和产品的初级加工业在市场中占有绝对份额,特殊时期在增强国力方面确实有突出贡献。但煤炭资源数量有限,随着开采程度的加深,因此也一度引发了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结构性污染等不良影响。那么,如何在资源开发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如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如山西大同、河北唐山等)数量较大,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能源材料的供应,还对国民经济做出巨大贡献,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创造了积极的条件。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对煤炭资源的依赖度太高,资源开发粗放,生态问题突出等。为了使其更快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借力互联网,实现煤炭勘探行业的转型升级显得尤为重要,使“黑色资源”发挥“绿色革命”的题中之义。

二、新形势下煤炭勘探行业进行转型升级的原因

2013年主席首次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含义,即使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由高速转变为中高速,使经济结构得到优化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革命性转变。这为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两点要求,首先要实现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挡,不要一味追求高速经济发展而忽略环境问题;其次要调整经济结构,促进行业的升级转型。这将对煤炭勘探行业产生显著影响,下面,笔者就以下几点来分析新形势下煤炭勘探行业升级转型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1.煤炭勘探行业已进入到成熟期。自2002年起,煤炭勘探行业进入发展史上的黄金年代,其产业规模日益扩张,经济效益与日俱增,煤炭勘探行业已从发展期进入到了成熟期。但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对能源需求的弹性下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煤炭勘探行业表现为“四期并存”,即需求量降低、库存增加、环境制约和结构调整。面对种种压力和挑战,煤炭行业要及时进行自我调整,将挑战转化为机遇。

2.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需要。由于生产技术和条件的制约,过去的煤炭行业是粗放型发展模式,过分的注重经济效益,当面对经济结构调整需求放缓时,这种模式就成了煤炭勘探行业发展的瓶颈。这种简单粗放型的经济模式已不能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它过分强调产量、速度和产值,然而在新形势下,导致了库存增加、市场需求量下降、产能无法释放等问题。以前“薄利多销”的销售技巧已不能赢得更多的客户和效益,因此发展集约型经济模式势在必行,该模式更加注重创新、质量、技术、理念,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3.低碳经济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需要。煤炭燃烧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是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2003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承诺2020年国内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到同年的30%-35%,因此,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和环境友好型的转变迫在眉睫。我国是煤炭大国,这种转变的过程也是放弃的过程,是一次艰难的选择,要通过科技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二)内部原因

供求失衡是目前推动煤炭勘探行业升级转型最关键的内在原因。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能源多样性的出现使煤炭市场正经历着“寒冬”,目前煤炭供应十分充足,产能建设严重超前,然而需求量却持续下降,这既有来自其他清洁能源开发的原因,也有国际煤炭需求疲软的原因。此外,中央在十四大上明确提出实施节能改造工程,这一工程将大幅度降低煤炭的排放和污染,尤其是京津冀地区的煤炭排放量指标要在2017年提前达标。虽然煤炭的需求降低,但产量却没有降低,仍然居高不下,据数据统计,到2015年年底,山西省煤炭库存已连续22个月超过1亿吨,煤炭价格大幅下滑,目前已经跌至2002年水平。其中,动力煤的价格下跌尤其严重,去年12月大同平仓价为每吨315元,比年初下降了125元。面对煤炭价格的断崖式下跌,煤炭企业亏损巨大,在价格与供求的重压之下,使得过去那种粗放的盈利模式必须做出调整,行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三、新形势下煤炭勘探行业进行转型升级的策略

能源革命的兴起大大推动了煤炭勘探行业的转型升级,若想适应经济的新常态,就必须抛弃原有的思维模式,在提高效益的过程中另辟蹊径,促进行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下面,笔者就以下两点对新形势下煤炭勘探行业转型升级的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一)大力推动能源革命,走循环经济之路

能源转型的原因篇4

关键词:自然资源;传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资源

传统的自然资源转换战略虽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解决农牧民的温饱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并不适合西藏的区情。因此,转变发展观念,立足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实施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为基础,提升区域生态环境服务能力,不断扩大区域生态环境服务及产品的输出,以此来增强西藏与区外的交换能力,从而促进西藏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环境资源转换型发展战略,是现阶段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自然资源的含义

资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划分,从其存在的状态看,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是进行生产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所谓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之和。如水利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海洋资源等。所谓社会资源,是指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人文环境和条件的总和。如资金资源、劳动力资源、知识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等。众所周知从资源禀赋来看,西藏的资源优势主要在前者。

二、传统自然资源转换型战略的实施

(一)传统自然资源转换型战略在西藏的实施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藏产业开发的重点虽各有侧重,但基本上都沿袭了传统的自然资源转换型战略的思路,投资重点一直放在资源开发项目上。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农牧业资源开发和采掘业是产业开发的重点。进入20世纪60、70年代,实施了“以粮为纲”的产业政策,农业资源继续被列为重点开发的对象。自80年代以来,一方面继续加大了对农牧业资源的开发;另一方面产业开发的重点放在了工业与旅游业上。自90年代以来,西藏以自然资源的初级利用为主的采掘工业与原料工业在整个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基本维持在60%左右,而体现技术优势的加工业在重工业与第二产业中的比重始终很低。进入21世纪,西藏第三产业的比重虽然一直在55%以上,但第一、二产业的产值并没有减少,工业内部原料工业与采掘工业仍然占绝对优势。采掘工业与原料工业一般以当地资源为主,投资大、附加值低、产业链短,且生产灵活性差、转产可能性小、技术含量较低,对整个工业技术创新的带动作用不显著。导致形成了典型的资源密集型工业结构体系,不仅未能承担起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相反却加剧了其经济发展对中央财政补贴的依赖程度。西藏“九五”计划中提出了以加工工业、矿业、森林工业、建筑建材等为支柱产业,“十五”计划中继续把矿业、建筑建材业等作为支柱产业,并要求其年均增长速度比“九五”有较大幅度提高,显然“九五”、“十五”的指导思想仍受传统自然资源转换型战略的深刻影响。实施生态资源转换型战略是西藏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传统自然资源转换型战略的弊端

传统的自然资源转换型战略以对自然资源的初级利用为基础,经济增长依靠资源消耗量的增加来推动;西藏基础设施落后、资金技术短缺、人力资本供给不足的状况又反过来制约着增长式的转变。这一战略在促进区域经济总量扩张的同时,对区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加剧了生态环境问题。一是草地退化严重;二是土地沙化加剧;三是水土流失加重;四是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五是自然灾害频发;六是农药、化肥等的施用和工业“三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区域经济运行呈现出“投入越多,需要更多投入”的依赖型经济特征。导致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的资源转换型战略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开发重点等方面偏离了西藏的分工优势,因而难以取得最佳的开发效果。西藏是个生态环境脆弱、但生态环境资源价值又十分凸显的区域。而传统的自然资源转换战略以gdp增长为中心,资源利用方式以经济价值利用为主,资源的生态环境价值往往被忽略,并形成了与之相应的绩效评价机制。其结果导致西藏产业开发中区域比较优势——生态环境价值被忽视和削弱,这也正是西藏传统产业效益不佳、难以成长的原因。

三、生态环境资源转换战略是西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环境资源转换型战略的内涵

生态环境资源转换型发展战略不同于以往的自然资源导向型开发战略,在战略目标上不再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中心,而以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和服务能力的提高为目标;绩效评价将不再以创造物质财富的多寡作为唯一指标,而以绿色gdp和区域生态环境服务的增加来衡量;在资源利用方式上,将突出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提高区域生态环境产品及服务的输出能力;在发展的动力上强调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来推动区域的发展。该战略的核心与实质是把生态环境资源作为经济活动的要素、作为参与商品价值形成的要素之一,在保护中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资源,在开发利用中保护生态环境资源。

(二)实施生态环境资源转换型战略的现实性

1、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方式的多样性

生态环境资源产品价值实现途径至少可分为以下两种:一是通过向区域内外提供生态环境服务形成价值;二是向区内外市场提供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生态环境资源产品。例如,对草场资源的开发,既可以用于发展畜牧业,也可以作为旅游景观资源,还具有水土保持与生态防护功能;森林的开发,既可以提供木材、林下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也可以作为旅游景观,还可以起到生态保护的功用。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方式的多样性增加了生态环境资源转换型战略实施的现实性。

2、生态环境系统的可再生性

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一定的自生长、自净化能力,只要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利用不超越自我调节能力的阈值,它就具有可再生性,这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正是生态环境系统所具有的这一特性,使得实施生态环境资源转换型战略成为可能。

3、生态环境资源产业方兴未艾

近年来,西藏生态环境资源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以生态环境资源为依托的西藏旅游业、高原绿色食品产业、藏药产业的兴起向人们展示了西藏生态环境资源产业广阔的市场与诱人的前景。随着绿色经济、绿色食品在全球范围的盛行,将进一步拓宽对西藏生态环境资源产品的需求。

4、西藏生态环境建设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

“十五”期间,西藏实施了珠穆朗玛峰、拉鲁湿地等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还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全区累计围栏草地达到140万公顷,草原“三灭”达900万公顷,天然草地改良达150万公顷,天然草地灌溉面积达78万多公顷,全区人工草地累计面积为10万公顷,建设有灌溉条件的饲草饲料基地133.3公顷;实施了长江上游西藏段3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全区退耕还林工程,启动了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实施了拉萨及周边地区造林绿化工程;开展了防沙治沙和水土流失治理,累计治理沙化土地3万多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万公顷;实施了聂拉木县樟木镇滑坡治理、拉萨市流沙河泥石流治理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三)实施生态环境资源转换型战略的必要性

实施生态环境资源转换型战略是区域发展方式选择的客观要求。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和气候原因,西藏生态环境极度脆弱、修复能力极为薄弱,因此,西藏决不能搞“大开大挖”式的资源开发,变传统的自然资源转换型战略为生态环境资源转换型战略就成为区域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环境资源转换型战略与产业体系构建从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的结构功能、比较优势以及区域实施生态环境资源转换型发展战略的角度看,西藏的产业结构体系应当是一个以优化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结构功能为目标的多个产业门类组成的结构体系: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为重点的生态环境资源产业、以区域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性为基础涵盖农牧业和农畜产品加工及野生生物资源加工的特色生物资源产业序列、民族手工艺产业、藏医药产业、以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基础的民族文化产业、水能开发及水资源利用产业、以生态环境可持续性为前提的旅游业;不可再生资源产业的开发应遵循适度开发的原则,而高污染、高能耗、高资源消耗的产业则应被限制。这一产业体系包括了工业农业、旅游业以及环境资源产业等。

(四)实施生态环境资源转换型战略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开发的关系

一是要把握好开发和利用的度,形成既有利于资源开发利用、又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良性机制;二是要积极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三是要加强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真正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四是大力推进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努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清洁生产。

2、科学认识生态环境资源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是切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是形成现代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开发利用好生态环境资源,把生态环境作为一种资源、资本来经营,作为大产业来开发;二是通过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建设来促进资源的增值,以资源的增值来强化区域发展势能,优化开发环境,最终促进区域的经济增长。

3、国家扶持与自力更生的关系

生态环境资源产品和生态环境服务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因此国家扶持和投入是西藏全面实施生态环境资源转换型战略的前提和保障。同时,要充分动员区内资源来促进区域发展战略转换与增长方式的转型,特别是以区内人力资源开发为重点的区域发展能力的培育。

4、无偿援助与经济协作的关系

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西藏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与兄弟省市的经济交流与协作。以往的区际经济交流与协作基本上靠行政力量来推动,是单向的经济援藏,以要素互补为基础的区际经济交流与协作的潜力未得到发挥。应重构区际分工协作关系,变单向的经济援藏为生态共建方略,大力提升西藏的生态环境服务能力,以生态环境服务输出参与区际分工与协作,以生态环境服务输出的增值扩张,来促进兄弟省市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兄弟省市的可持续发展来进一步强化对西藏生态共建的投入,实现西藏与兄弟省市的互惠互利。

参考文献:

1、多杰才旦,江村罗布.西藏经济简史(上)[m].中国藏学出版社,2003.

2、西藏自治区统计局.西藏经济概况(1965-1985)[m].1985.

3、西藏自治区统计局.西藏统计年鉴(2006)[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能源转型的原因篇5

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管理思路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然后探讨了必须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和管理思路转型的原因、经济发展方式和管理思路实现转型的目标与要点,最后分析了基于转型思路下的经济发展方式与管理思路。

【关键词】

转型;发展方式;经济;管理

1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管理思路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社会发展指的是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前提下,社会服务功能得到加强,社会质量也得到相应提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因此也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不仅就业问题得到了大幅改善,人均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此外,医疗以及教育行业的总体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升。然后,在经济的飞速发展下,我国社会发展的脚步却稍显迟缓。这个现象导致了我国居民收入的差距不断扩大,在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中等收入尤其是低收入家庭面临的经济压力反而更大。最后使得我国经济在不断进步的同时,社会发展出现了分歧,分层化更加严重,社会矛盾反而增加。因此,在这样的情况,国家必须通过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管理思路的转型来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继而弱化社会矛盾,实现全民的发展与进步。

2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管理思路转型的原因探讨

2.1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有限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对经济增长数据的一味关注,使得国家忽视了传统能源消耗量的激增。如果在没有找到新的替代能源之前继续保持这样的能源消耗速度,我国就会出现资源紧缺的局面,进而导致社会的全面发展受到阻碍。有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消耗的自然资源经过等值折算以后大约有三万亿,占经济增长总量的13.5%。这个数据向我们清楚地反映出了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给社会带来的高能耗后果。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警醒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迫在眉睫。

2.2城镇与农村的发展呈现严重的两级分化

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了我国城镇与农村的两极化发展,具体体现在我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的差异上,并且不同市场领域以及不同地区的收入也有比较大的差异。而这种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不仅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式有关,同时也与国家的相关管理政策有关。由此可知,对于国家来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管理思路的转型是非常必要的。

3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管理思路实现转型的目标与要点

3.1凸显出公平的原则

经济的发展使得整个社会有了更多的公共资源,因而公共资源的分配过程也就更加复杂。在经济发展方式与管理思路的转型下,公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只有遵守公平分配的原则,才能达到实现转型的目的,弱化社会矛盾并改善两极分化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在执行公平原则的时候,既要避免由于公共资源的投入不足所造成的分配不公问题,同时还需要避免由于公共资源投入的不当所导致的分配不公问题。公共资源作为全民共享的福利,应该避免将其当做安抚性手段用来维护社会的稳定。在利益矛盾逐渐复杂的情况下,只有始终坚持公平的原则,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与管理思路转型的目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长治久安。

3.2以政府为主导,在社会的广泛参与下实现转型

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经济发展方式与管理思路的转型应该在国家的主导作用下实现。虽然一味依赖国家的力量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但以我国目前的国情看来,至少转型的初期还是离不开国家的主导作用的。只有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下,国家才能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政府在调配社会资源以及把握发展方向上有着企业自身所无法企及的前瞻性,因此在国家的主导作用下实现经济与管理思路的转型可以更快更好地建立新型发展方式。

4基于转型思路的经济发展方式与管理思路

4.1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向可持续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需要一步步实现生产要素从粗放向集约形式的转变,市场需求从出口向拉动内需的形式转变,经济结构由不平衡向平衡的转变,发展动力由外部引进的方式向自主创新转变。而要一步步实现这些转变进而完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不管是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经济结构还是发展动力的转变,都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在转型思路下,要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向可持续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强大的执行力作为基础。只有将相关经济转型的措施执行到位,才能彻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4.1.1生产要素从粗放向集约形式的转变

生产效率偏低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而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生产与经营的粗放性。我国国内的生产总值在世界生产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只有5%,而每年消耗的钢铁、水泥、有色金属以及煤炭等资源却占到世界资源消耗总量的30%,有的甚至达到了40%,产出与投入的比值严重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既是生产方式过于粗放的结果,同时也少不了管理弊端的影响。要想改善投入与产出的这种不平衡状况,首先需要实现生产要素从粗放向集约形式的转变。

4.1.2经济结构由不平衡向平衡的转变

收入结构的不平衡问题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方式下诸多不平衡现象中最典型的问题。收入的差距使得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受到制约。2007年,按基尼系数计算,我国国民的人均收入差距系数已经达到0.475,超过了合理界限0.4。深入分析的话不难发现,城乡收入之间的差距就是这一系数偏高的主要原因。收入差距的偏大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阻力,还可能对追求经济效率主动与创造性造成负面影响。缩小国民收入的差距,改善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是提高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必要途径,也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目的。

4.1.3发展动力由外部引进的方式向自主创新转变

我国近30年来在经济上所取得的成就虽然离不开产业结构升级所带来的发展助力,但绝大部分原因还是应该归结于外延数量的扩张所产生的驱动作用。2008年的金融危机告诉我们,调整好投资、内需与出口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自主创新来增强企业的实质竞争力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因此,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时候,我们也应该通过从外部引进向自主创新的方向转变。

4.2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下管理思路的转变

4.2.1管理思路从创新管理措施向加强执行力的转变

管理过程包含了一系列内容,其实施过程会受到国家所有权制度的约束。所有权主体所占权利以及份额的不同以及所选管理者的不同,都会影响到管理模式。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情况下,管理思路应该从所有权制度出发。在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型的过程中,需要一步步实现生产要素从粗放向集约形式的转变,市场需求从出口向拉动内需的形式转变,经济结构由不平衡向平衡的转变,发展动力由外部引进的方式向自主创新转变等。因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实现转型的过程中,需要依靠执行力强的管理制度来不断加强国家制定的各项策略。因此,管理思路应该从原来的创新管理措施向加强执行力转变,只有利用强大的执行力,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完成其转变。

4.2.2管理思路向网络性的转型

管理工作涉及到很多的层级、子系统,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下,管理思路需要通过不同职能部门的弱化与强化来完成,这样就会形成一个网络化的组织关系网。管理思路向网络性的转变可以全方位地影响经济发展,促进管理模式与经济技术之间的结合。网络性转型的实现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满足经营方式、业务流程变化的需求。

5结束语

出于缓解经济发展与能源之间矛盾的需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考虑到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有限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以及城镇与农村的发展呈现严重两级分化等原因,我国需要从完成生产要素从粗放向集约形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由不平衡向平衡的转变,发展动力由外部引进的方式向自主创新转变等途径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另外,还需要从管理思路从创新管理措施向加强执行力的转变以及向网络性的转型来完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下管理思路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单德朋,郑长德.经济发展方式贫困减缓效应的微观机制与影响因素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12(11)

[2]李翀.加快推进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03)

[3]侯赞华.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治动力——基于地方政府动力缺失的视角[J].云南社会科学,2012(04)

[4]姜国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障碍及其跨越[J].社会科学家,2012(05)

[5]张保胜.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0(03)

能源转型的原因篇6

关键词:战略管理企业转型模式分析核心业务

企业战略选择的决定因素

一般认为,企业转型通常是指从原有产业转移到新的产业,或从原有市场或产品领域转移到新的市场或产品领域,其主要特征是企业的产品(服务)的根本性变化,转型目的是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空间求得生存。

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企业外部环境被一致认为是企业选择战略的基本决定因素,由此形成的产业组织模型解释了外部环境对企业战略行动的决定性影响,强调了企业战略的关键在于选择在有吸引力的产业中经营,认为企业的高额利润是由外部环境特征决定的。因此,企业战略选择的关键在于产业环境分析后恰当的产业定位。换言之,企业转型能否成功在于是否恰当选择和定位于合适的、具有高额利润潜力的产业,即外部环境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以资源为基础的战略管理模型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一个具有独特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体,企业在不同时期效益的差异主要是由企业独特资源和能力决定的,而不是由产业结构特征决定的。所谓“资源”是指用于生产过程的各种投入,是能够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要素,可分为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和人力资源三类。所谓“能力”一般是指企业整体运用和协调资源并将其发挥作用的技能,此外还应包括建立一系列相互密切衔接的经营活动(即整合企业经营活动)的能力。该模型认为,由于资源不可能在企业间高度流动,因此,资源和能力是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这些资源和能力应该具有独特的、难以模仿的和不可替代的特征。由此,企业转型的关键在于企业自有的资源和能力。

事实上,从西方企业的发展历史来看,企业的战略转型——尤其从五次并购浪潮来看,不论是从单一化扩张为多元化,或者是从多元化回归到单一化,其产业选择和定位都围绕着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来进行的。也就是说,企业转型的关键因素由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构成,其中内部因素(资源和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

五次并购浪潮:企业并购转型分析

西方企业的发展历史伴随着五次并购浪潮,经历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战略的发展过程,也是企业不断进行战略转型的过程。

第一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897—1903年,主要表现为企业的横向兼并,具有资金和技术优势的大型公司吞并资金和技术处于劣势的企业,形成了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大型垄断组织。总体而言,企业实行的主要是单一化的经营战略。第二次浪潮发生在1914—1930年,主要表现为企业的纵向并购,包括向前并购和向后并购两种。产业内的大规模纵向并购已表现出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战略(主要是产品多元化)。第三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50—60年代,主要表现为企业的混合并购,包括产品扩张型、市场扩张型和纯混合型三种形式,并购目的是谋求生产经营的多元化,以降低经营风险。跨行业并购、多元化产业发展是其主要特点,出现了企业多样化发展、多样化经营和跨行业经营的发展态势。第四次并购浪潮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最具有投机色彩的金融创新的杠杆式并购,追求的目的是股东利益最大化。最近的一次并购浪潮,即第五次跨国并购浪潮,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沿续至今。全球跨国并购市场总额创历史新高为12230亿美元,比1999年8010亿美元增长52%,占2000年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88%。

这五次并购,使社会资本不断集中,企业经营领域不断扩大,大多数企业从单一化战略转向了多样化战略。通过实现并购战略和多样化战略,很多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都得到了有效提高。值得注意的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企业纷纷剥离与核心业务不相关的经营单位(或业务),出现了重新集中化的趋势。从1981年到1987年,大约有50%的《财富》500强企业重新集中在其核心业务上。到1988年,《财富》500强企业中实行单一化战略的企业已经增加到53%。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从单一化到多元化又回归到单一化的过程。这意味着,企业已经认识到销售额和利润的短暂增长并不完全等同于企业实质性的持续增长。换言之,企业通过并购进行战略转型,追求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增强,这就要求转型必须使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以支撑企业的持续增长,而不仅仅是追求规模扩张经济效应。

从西方国家五次并购的演变规律看出,多数企业放弃了单纯意义上的多元化战略,企业重新集中到核心业务上来。这表明,企业转型最根本的落脚点必须回归到自有的资源和能力上来,这是形成核心业务的决定因素。对我国企业而言,若已形成核心业务、发展比较稳定成熟,其转型应以核心业务为基础,通过发掘核心业务的潜力,从中寻找扩展到相关领域的机会。对于尚未形成核心业务、仍处于成长初期的企业,应该依托自有资源和能力,通过发掘资源潜力和发挥能力优势,寻找其延伸扩展的可能性,以实现企业的转型。

企业转型的基本模式

基于核心业务的转型模式

这种模式认为,企业发展离不开核心业务的支持,只有围绕着核心业务来进行,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可以看出,这种模式依靠产业之间的或多或少的联系,也就是产业相关性(可转移性)来实现。转型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上进行,主要是以原有的业务重新整合为主。所进入的是一个相关或比较熟悉的市场,所需时间较短,有一定的成功率保证。同时,这种转型从本质而言是在一个同一个产业内进行,可以很好地利用了原有的产业基础,转型成本(退出成本)也比较低。但是,在信息高速流动和高度分享的环境,一个成功的业务模式往往被广为模仿,此时,如果这种模式与企业内在的特征关联度较低导致其他企业的复制成本或模仿成本较低时,这种丧失独特性的战略转型可能无法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采用此模式的企业,必须考虑业务经营模式之间的融合,并使之高度关联,加大其他企业的学习成本,保证核心业务独特性的有效延伸,确保战略转型的成功。另外,这种模式要求原有核心业务所依托的外部环境不能发生巨变,但外部环境往往是企业所难以控制的。

基于资源和能力的战略转型

能源转型的原因篇7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

伴随着世界范围内资源型城市的兴衰,国内外学者从多角度多层面对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随着国内外相关领域理论与实践的迅速发展,国内研究领域对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的认识不够全面,缺乏进一步的探索,因此,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重新归纳总结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对国内外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研究脉络和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地梳理,可以为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及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综述

1.关于资源型城市内涵及发展阶段的研究

1921年,英国学者auronssean首次提出了矿业城镇的概念,1930年加拿大经济学家innis分析了单一产业城市的发展轨迹,针对其随着资源大规模开发而迅速发展,又随着资源枯竭而快速没落的发展特征,innis采用“飓风”一词来形容这种剧烈变化以及造成的严重后果,以此警醒世人,同时也正式开启了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的研究历程。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开始关注资源型经济、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其中包括经济的依赖性问题,资源型城市人口发展特征,资源型社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资源型城市的规划建设,资源型城市人们的生存条件等等,主要研究方法为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研究人员主要来自于社会学、经济学、人口统计学、心理学等多个研究领域。Robinsonira以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工业城镇基蒂马特、安大略的埃利奥特湖、布拉多铁矿区的矿业城镇谢弗维尔等资源型城镇为例,分析了这些城镇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包括他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基础、城市的规划建设及管理模式等,总结了他们的经验教训,并对这些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对其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1];Lucas系统地研究了资源型城镇人们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环境因素,首次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的“四阶段发展理论”,他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建设期、发展期、转型期、成熟期四个阶段[2],“四阶段发展理论”对之后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很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资源型城市“四阶段发展理论”进行了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Bradbury通过深入分析资源型城市存在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进一步探讨了这些问题产生的机理,他认为非均衡发展理论应该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理论基础[3],Bradbury认为Lucas的“四阶段发展理论”不能完整地表示资源型城市的整个生命周期,他在Lucas的四个阶段基础上,又增加了“衰退阶段、关闭阶段”这两个新的发展阶段,Bradbury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分析处于衰退期的加拿大资源型城镇谢弗维尔的情况和特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阶段理论[4]。

2.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影响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末,国外学者开始重点关注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对城市、社区、居民带来的广泛影响,比如,对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模式的影响,对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对社区建设及发展状况的影响等等。针对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发展,很多的资源型社区都在积极地进行调整,努力保持产业之间的平衡发展,使得城市经济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5];同时,资源型城市的每个家庭也在努力适应这种变化,积极应对过于依赖主导产业的发展模式所产生的各种危机[6]。Barns等研究了加拿大矿业、石油、渔业、林业等资源型城镇的转型发展问题,认为在资源逐渐耗尽的情况下,不同的应对方式将产生不同的效果:一些城市能够迅速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支柱,可以实现很好的过渡,有的城市无法做到这些,只能很快地走向衰落,资源型产业的重组会带来一系列诸如经济衰退、失业剧增、离婚率升高等经济和社会问题,城市的转型发展是一个艰巨而痛苦的过程[7];21世纪以来,关于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对地方居民带来的收益及负面影响仍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之一。一项由世界银行支持的庞大的研究课题在这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归纳分析了资源开采对资源型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社区的积极全面参与是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在其中应该起到一个协调者的作用,建立起一个健全的多方协调的机制,为利益各方提供一个充分交流的平台;资源开发型企业进入一个新的国家或地区之前,应该详细了解这一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动态、风土人情等,从而避免与当地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冲突,企业有义务密切关注和促进地方社区的发展[8]。LockieStewart以2002年、2006年的数据为基础,对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中部的Coppabella煤矿进行了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影响的评价研究,主要评价指标包括:社会公共服务、人口变化情况、基础设施、住房状况、犯罪率、社区活力、交通模式、就业率变化、地方政府规划管治能力、居民的机会等等[9]。

3.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机制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中期,学者们在以往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更多地采用了规范性研究,研究的重点是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机制以及资源型社区的规划建设问题,在国际经济政治关系中影响重大的依附理论、主流经济学派的区域发展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则是这一阶段学者们的研究基础。不少学者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依赖性和制约性问题进行了研究。Bradbury等基于依附理论,以国际化视角分析了资源型城市、政府部门、跨国公司等资源型经济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们认为,由于资源的高度依赖性,使得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始终处于十分脆弱的状态之中,由于跨国公司垂直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使其在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中处于一定的控制地位,而政府在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过程中能够发挥一定的导向和促进作用[10-11];newton的研究结论是,处于边缘地区的资源型城市与其服务的处于核心区域的大都市区之间是一种明显的“剥削关系”,资源型城市对中心城市存在着较强的经济依赖关系,大量的资源从资源产地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心城市,实现了价值增值和资本积累,而资源型城市则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就业规模小等一系列问题[12]。资源型社区的发展问题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有学者认为,衡量社区是否具有活力,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社区的社会互动,如果一个社区中的社会单位之间不存在较强的互动关系,则社区对区内生活环境的控制能力就会比较弱,社区的活力就不够强[13];marsh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煤炭城镇的居民社区为例,研究了资源型社区居民对于城市和社区发展的认识和态度,因为资源型社区居民经历了矿区从建设发展一直到衰退关闭整个生命周期,对城市和社区具有强烈的归属感,能够充满信心地面对产业衰落转型过程中的困难[14]。更多学者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机制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有学者认为,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促进了资源型产业的规模化、资本化运作,产业发展呈现出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特征[15];parkerpaul通过对日本和加拿大间的煤炭贸易的深入研究,得出结论:虽然新型资源产品的输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但是其产业的高度依赖性没有丝毫的降低,并没有促进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16]。特别是21世纪以来,学者们的研究重点则围绕着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策略以及产业发展路径等问题展开[17-18];markeySean等通过分析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北部地区的发展轨迹和措施,指出竞争优势对区域经济的振兴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有效途径是从经济、资源的比较优势逐渐向城市的竞争优势转变[19]。

二、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综述

1.关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学者开始了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问题的研究。大家普遍认为,经济结构单一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因此,产业转型模式、替代产业的选择和发展成为国内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关于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模式,张米尔提出了产业延伸模式、产业更新模式、产业复合模式3种主要模式,认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只采用其中的一种模式是远远不够的,产业延伸模式只是转型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模式,产业更新才是最终目标,因此,由产业延伸、产业更新两种基本模式组合而成的复合模式才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最佳模式[20];对应着产业延伸模式和产业更新模式,刘玉劲等提出了资源型产业的两种退出模式,即存量型退出和增量型退出模式[21];有学者提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4条路径:一是加工型产业多元化路径,二是外生型主导产业更新路径,三是资源型主导产业延伸路径,四是资源加工混合型产业发展路径[22];近来有学者结合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转型新机遇、新挑战与新要求,提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新路径和保障措施:一是发挥大企业主体作用,构建城市和区域循环经济系统;二是借助资本运作手段,实现产业的柔性改造和服务型转变;三是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园区建设、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以及投融资机制体制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四是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和现代农业等更新替代产业,实现稳增长和保就业并举;五是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缓解转型风险;六是加快区域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跨区域合作力度,积极开展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和互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投资,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23]。有学者认为资源型城市要发展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优质产业集群,应采用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而主导产业的升级与更新则应运用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战略[24],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发展应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区位优势等条件[25],要以城市的土地经营模式改革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26]。很多国内学者研究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接替产业的选择问题,张米尔认为,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投资决策过程中,用于项目机会选择的匹配矩阵方法是决策成功的有效依据[27];刘剑平等学者认为将波士顿矩阵和Ge矩阵作为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方法是可行的,并且建立了以产业发展潜力、关联度、比较优势、市场导向、创新、综合效益为选择基准的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28];周密等提出,资源型城市解体产业选择的依据主要是城市的区位条件、资源状况、市场发展情况、要素配置效率、城市发展目标及战略等[29];龙如银等重点研究了循环经济模式下技术创新的特征以及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从创新理念、创新项目选择、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探讨了资源型城市的技术创新战略[30];有学者专门研究了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潜导产业的选择应该有所不同,西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应该把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新兴服务业等作为潜导产业,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应该将技术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作为潜导产业,而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则应该发展农业、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以及如旅游业这样的比较优势和特色产业[31]。

2.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政策研究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会给城市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带来一定的影响,其成功转型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国内学者们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的重点包括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的政府职能创新、财政税收政策、社会保障制度、人力资源政策、环境政策等方面。金建国等认为,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管理职能创新至关重要,推进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对产业转型升级进行整体规划,不断挖掘城市文化要素,构建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体系[32];曾万平则认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离不开国家相关财政、投资政策的法力支持,必须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以及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33];有的学者论述了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资源开发补偿机制”与“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建立的重要性,认为资源型城市要顺利实现转型发展,资源开发补偿和产业援助是必不可少的保障措施[34-35];有的学者认为人力资源开发是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必须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促进城市的转型发展[36],健全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完善市场培训机制,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解决再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37];贾小燕认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环境政策包含了生态环境保护、投资环境营造、发展环境维护等政策,政府应协调好资源开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政府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提高城市招商引资的吸引力,通过政策法规的制定和监督激励机制的建设,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构建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良好的发展环境[38]。

3.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体系的研究

国内不少学者对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模型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从多个角度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效果进行了测评。牛菲,付允对比分析了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生态足迹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SVm法、熵值法等有关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评价方法的优势和劣势,并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39];尹牧,宋冬林认为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该遵循系统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数量化与可比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以及动态性原则,并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四个维度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体系[401];刘晓荣等构建了包含综合评价层、一级指标层、二级指标层的三层次评价体系,使用加权平均法对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综合评价[41];谭玲玲等建立了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成熟度模型,从政策成熟度、产业成熟度、环境成熟度、技术成熟度四个方面,构建了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的低碳转型进行了测评分析[42];刘剑平等在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的共性指标的基础上,根据资源型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及特征,确立了个性化的指标体系,使得评价系统更加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43];马丽等从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资源系统四个层面建立了包含目标层、系统层、要素层、指标层的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伊春市进行了实证分析[44];郭海涛等主要研究了矿业资源城市转型评价问题,他们选取了12个不同类型的矿业城市作为研究样本,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的Dea模型,从经济总量、社会福利、生活水平、环境质量、经济结构和综合实力等方面,测评所考察矿业城市的相对效率,通过对2004年的指标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的研究结论是:石油类城市转型发展的综合效率最高,煤炭类城市的效率则最低[45];陶长江,李响从旅游经济、旅游环境、旅游可持续三个维度构建了资源型城市旅游转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23项指标对资源型城市攀枝花市的旅游转型进行了评价分析[46]。部分学者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徐君从产业增长潜力、产业关联度、产业经济效益、产业比较优势、产业科技进步、产业人力资源素质、产业社会效益七个方面构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评价指标体系[47];王新民等以产业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作为定量指标,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分析[48];张团结等以产业资源自有率、带动失业劳动力就业率、产业投资利润率、产业可持续发展性等因素为指标,建立了替代产业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契合度模型,对产业转型的效果进行测评[49]。

三、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的比较分析

能源转型的原因篇8

双馈无刷电机(DeBm)经历了级联感应电机[1]、自级联式感应电机[1,2]和现代双馈无刷电机的发展历程。级联感应电机是将两台不同极数的绕线式感应电机转子机械上同轴而转子绕组电气串级连接,取消了转子上的电刷和集电环,实际是两台电机,它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调速。将级联感应电机的两套定子绕组放置于同一个定子铁心中,并对转子进行特殊设计,与定子一起放置于同一机座内,使原来的两台电机变为同一机座内的一台电机,就形成了自级联式感应电机,在此阶段,人们仍然将其认为是在同一机座内的两台电机,因此对它的研究存在许多的局限。值得一提的是,Broadway对转子结构进行改进,提出了巢式回路笼型转子和凸极磁阻转子两种类型[3],并推导了电机的稳态方程和等效电路,而且将其研究的电机命名为“BrushlessStator-ControlledSynchronous-inductionmachines”[4]。从20世纪80年代起,人们开始制造Broadway提出的DeBm原型电机[5],但缺乏对电机在实际应用中的力能指标以及能耗效率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DeBm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人们分别从路和场的角度研究不同转子类型DeBm的基本工作原理、运行特性、可能的控制方法和电机的工业应用等[6-19],并发表了不少的研究论文。发现DeBm两套定子绕组具有与传统绕线式感应电机相似的自感特性、互感特性和绕组端部特性,其两套定子绕组分别相当于绕线式感应电机的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电机可实现双馈无刷运行模式。在此期间,有各种不同转子类型的原型电机制成,但实验结果并不十分理想,主要原因是电机额定运行时的效率较低。当前,随着自然资源的短缺和能源危机的出现,人们更加关注有潜力应用于变速驱动和变速恒频发电领域的DeBm。但要将DeBm从学术研究进入真正的工程应用,在电机设计与控制等方面还存在许多挑战,特别是与现在流行的有刷双馈感应电机相比,还必须圆满地解决以下几个问题:①如何进行电磁设计才能使DeBm实现最大转矩和最大功率密度;②适合DeBm系统的控制方法是什么;③如何提高DeBm的运行效率;④DeBm在设计与控制方面的局限有哪些。本文从如何提高DeBm运行效率的分析入手,设计并试制了一台150kw/900r/min的径向叠片磁障式转子双馈无刷原型电机。首先分析了DeBm的工作原理,然后从如何提高DeBm运行效率和运行性能入手,对转子结构的选取及制造进行详细说明,并利用ansoft软件对原型电机的空载和负载运行性能进行分析计算,包括电机空载和负载时的磁场分布、定子绕组的感应电动势波形、电磁转矩特性等,最后在实验室对原型电机进行了发电机运行状态的空载、双馈运行模式的实验测试,并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2DeBm原型电机的设计

2.1DeBm的工作原理

图1为DeBm变速驱动(或发电)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包括DeBm、双向整流逆变器和相关的控制器。DeBm定子上有两套独立的、极数不同的正弦分布绕组,与电网直接连接的定子绕组称为功率绕组,设其极数为2p,通过双向整流逆变器与电网间接连接的定子绕组称为控制绕组,设其极数为2q,转子极数为2pr,其结构通常有巢式回路笼型转子和磁阻式转子两大类,且当在功率绕组(2p极)和控制绕组(2q极)中分别通入频率为f1和f2的三相对称正弦交流电流时,在气隙中将产生两个旋转转速为n1m=60f1/p和n2m=60f2/q的磁动势波,当电机定、转子极对数满足式(1)的约束,且电机转速nr与两套定子绕组的电流频率f1、f2满足式(2)的约束条件时,电机内部可以产生稳定的电磁转矩,实现机电能量的转换[6-7]。从式(2)可知,当电机处于电动状态运行时,可通过调节控制绕组的电流频率f2,实现电机的变速驱动;当电机处于发电状态运行时,可以通过调节控制绕组的电流频率f2,使功率绕组的频率f1保持不变,即不随转子转速nr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实现变速恒频发电运行。DeBm具有多种运行模式,当控制绕组接电阻或直接短路、功率绕组接交流电源时,电机为异步运行模式;当控制绕组接直流电源(f2=0)、功率绕组接交流电源时,电机为同步运行模式,此时电机的转速nr0=60f1/pr为自然同步转速;当功率绕组接交流电源、控制绕组接频率可调的交流电源(f2≠0)时,电机为双馈运行模式,此时,当f2>0(即两定子绕组电流同相序)时,电机转速nr=60(1+f2)pr大于自然同步转速nr0,为超同步运行方式;当f2<0(即两定子绕组电流反相序)时,电机转速nr=60(1f2)pr小于自然同步转速nr0,为亚同步运行方式。

2.2DeBm原型电机转子的设计

根据DeBm的基本工作原理可知,两套定子绕组之间的互感与绕组的匝数及磁路的磁导成正比,当将DeBm的定子绕组和定子铁心结构选择与传统交流电机的一样时,就只需要对转子结构进行设计了,因此,所设计转子的结构越好,其磁耦合能力越强时,两套定子绕组的互感就会越大,电机就能获得更大的电磁转矩。对DeBm的研究已经表明,转子的结构型式直接影响其磁耦合能力的强弱,也直接影响两套定子绕组之间的互感值。对于巢式回路笼型转子[7,8],其磁耦合能力较好,但在电机运行时,笼型转子导条中有电流流过,存在转子铜耗,降低了电机的效率。图2为三种巢式回路笼型转子结构展开图(其中转子巢数为4,转子导条数为20)。对于转子上没有绕组的磁阻转子,其磁耦合能力随结构的不同而不同,文献[6-9]的研究表明,常规凸极磁阻转子的磁耦合能力较带磁障的磁阻转子的磁耦合能力弱,而在磁障式磁阻转子结构中,磁耦合能力较强的是各向异性轴向叠片(axiallyLaminatedanisotropic,aLa)磁阻转子[7,8],但aLa磁阻转子存在以下两个缺陷:①由于aLa磁阻转子为轴向整体瓦片式结构,电机运行时,转子中会感应出涡流电流,因而有涡流损耗产生,对电机的效率有一定的影响;②转子中涡流的出现和流动,将影响转子的磁通路径,使转子中的磁力线路径发生畸变,从而进一步影响电机的运行性能。因此本文设计的DeBm的转子,采用磁耦合能力较强、且没有导条的转子,能最大程度消除转子涡流与涡流损耗,有效提高电机运行效率的径向叠片磁障式转子结构。原型电机制造时采用厚0.35mm的硅钢片冲制成如图3所示的冲片,然后以平行于电机直径方向(即电机轴向)逐片叠压形成转子铁心。图3中深色条状为导磁层,相邻导磁层之间的磁障层可以是空气,也可以由其他非导磁材料填充,以加强转子的机械强度。根据1.5kw原型电机的设计经验,选择磁导层与磁障层的宽度比约为3:2。在转子的整体设计与制造过程中,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除了转子的导磁层外,其余的部件和材料均不能具有导磁、导电的特性,否则,电机运行时,转子内部就可能有短路现象和流动的电流出现,流动的电流会使转子的磁通路径畸变,从而影响电机的功率密度、降低电机的运行效率。

(2)为了加强转子的机械强度,要求对转子铁心磁障层浇注具有很好机械强度且能耐高温的材料,如能耐高温的环氧材料等。

(3)由于转子铁心磁障层的整体浇注,使得转子铁心的散热效果减弱,因而,在设计和制造转子时,不允许转子中存在任何形式的电流,否则会增加转子的损耗和转子温升,降低电机的运行效率。

该转子的详细制造已申请中国专利“双馈无刷电机转子及其制造方法”,专利申请号200910258117.9。除了转子结构和叠片的型式直接影响电机的磁耦合能力的强弱外,文献[16]的研究还发现,不同定子绕组的极数配合,即不同的转子极数也影响电机磁耦合的强弱。文中作者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三种不同转子极数,即:①2p=2,2q=4,且2pr=6;②2p=2,2q=6且2pr=8;③2p=4,2q=6且2pr=10并对电机其他条件完全相同时电磁转矩的大小比较,发现转子极数为10时电机的电磁转矩比其他两种情况的电机高50%。因此,本文设计的DeBm选择转子的极数为10极,最终设计的150kw/900r/min原型电机的主要参数见表1。

3原型电机的有限元分析

利用ansoft软件建立了原型电机的maxwell2D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所设计原型电机的空载和负载时的磁场分布、定子绕组的感应电动势以及各种运行模式下的电磁转矩大小。建模时选择整个电机为求解区域。从图4和图5可知,电机运行时的磁场分布与气隙磁通密度分布都是不对称的,这与常规交流电机很不相同。经分析可知,励磁电流频率的变化和电机转速的变化只会影响磁动势的旋转方向和转速,并不影响磁场分布的特点,因此图4和图5的负载磁场分布可代表任意频率励磁和电机任意转速时的磁场分布。图6为原型电机负载运行,6极定子绕组加一定频率和一定大小的交流电流时,4极定子绕组的感应电动势随转子位置变化的波形曲线。可见,虽然原型电机的磁场分布具有不对称的特性,且气隙磁通密度分布的正弦性也不好,但定子绕组的感应电动势(即感应电压)却具有较好的正弦性。这是因为通过转子磁路的耦合作用,电机两套定子绕组之间的互感与转子位置角成正弦规律变化,因此,当一套定子绕组中有电流激励时,另一套定子绕组中的互感磁链也必然具有正弦规律变化的特性,于是,从该套定子绕组中获得的感应电动势也必然具有正弦规律变化的特性,并且,两套定子绕组之间互感随转子位置变化的正弦性越好,则定子绕组感应电动势的正弦性也就越好。图7为原型电机6极定子绕组交流电流激励时,4极定子绕组的互感磁链随转子位置角变化的曲线,具有很好的正弦性。利用ansoft模型计算了原型电机的空载特性曲线(参见图10中所示的有限元计算曲线),可见,当励磁电流为95a时,原型电机的磁路开始进入饱和。图8为有限元计算的原型电机的电磁转矩特性曲线(n=600r/min),从图中可发现,原型电机具有与常规同步电机相似的转矩特性,因此在电机运行时,可以通过采用适当的控制方法,如定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技术、有功电流/无功电流解耦闭环控制方法等来灵活控制电机电磁转矩的大小,并实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灵活调节(有关原型电机系统所采用的具体控制方法将在后续的论文中详细说明)。

4原型电机的实验

在实验室对原型电机进行了空载特性曲线测试和作为发电机运行的负载并网实验测试。图9为原型电机及实验系统的照片。

4.1空载特性曲线测定实验

用原动机将原型电机(作为发电机运行)拖动至其自然同步转速(600r/min)并保持不变,原型电机的2q极定子绕组通过机侧变流器为发电机提供励磁,2p极定子绕组开路,当调节2q极定子绕组励磁电流i0从0逐渐增大时,测定2p极定子绕组相应的空载端电压U0,则U0与i0的关系曲线即为电机的空载特性曲线。图10为该原型电机空载特性曲线的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有限元计算的条件是2p极定子绕组开路,在2q极定子绕组加电流源激励,改变激励电流的幅值,即可计算得到相应的2p极定子绕组开路电压),实验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吻合很好,表明所制造原型电机的空载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的预期目标。

4.2负载并网实验

将原型电机的2p极定子绕组接电励网,2q极定子绕组通过机侧变流器为发电机提供励磁,起动原动机使发电机进行变速负载并网实验,并确保原型发电机定子功率绕组满足并网条件,原型电机实验系统如图11所示。实验时,电网电压有效值为412V,原型电机为超同步发电运行模式,电机转速高于其自然同步转速600r/min,实验时转速最高接近1100r/min,因此机侧逆变器的频率与转速一致在0~41.67Hz之间可调。为测定所试制原型电机的效率,需要测定电机的输入有功功率和输出有功功率,无刷双馈发电机的输入有功功率通过扭矩仪测定原动机的转矩与转速计算得到,无刷双馈发电机的输出有功功率分别在数据采集点1(整个电机系统的输出端)和数据采集点2(原型发电机功率绕组的输出端)进行了电压波形、电流波形以及功率的测试。在数据采集点1利用示波器波形测试法和两功率表法分别测试记录了整个电机系统输出端的电压波形、电流波形和功率值,通过测定的电压波形、电流波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位差计算出系统的输出有功功率、利用功率表法测定的系统输出有功功率数据见表2。其中电机输入有功功率为通过扭矩仪测定原动机转矩与转速计算得到。当控制器电流给定irq=0.3和irq=0.5时整个电机系统输出端(数据采集点1)的电压、电流波形分别如图12a和12b所示。表中电流给定值为预先给定的电机有功电流与无功电流的比值,无单位,其取值范围为1~1。负载实验时环境温度为17℃,额定功率运行3小时后定子绕组温度为32℃,电机噪声为101dB。由表2可知,在数据采集点1,两种测试方法所测试的数据比较一致,通过测试数据所计算的整个电机系统(包括调压器、逆变器和滤波电感等)的效率也很一致,均大于92%,若计及调压器效率(按98%计)和逆变器效率(按98%计)等,则原型电机本体的效率可达95%。表明所设计的径向叠片磁障式转子双馈无刷原型电机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能实现高效运行,同时还表明原型电机转子的制造工艺合理、可行,更重要的是表明所设计的径向叠片磁障式转子双馈无刷电机在工程上是可制造、可实现的。

上述实验数据采集的同时,在数据采集点2利用示波器测试了无刷双馈发电机功率绕组输出端的电压波形和电流波形,从中得到电压、电流有效值,以及功率因数数据,并由此计算出电机功率绕组输出有功功率值见表3。当控制器电流给定irq=0.3和irq=0.5时无刷双馈发电机功率绕组输出端(数据采集点2)的电压、电流波形分别如图13a和13b所示。从表3还发现,由于原型电机采用有功电流/无功电流解耦闭环控制方法,因此当调整控制器的电流给定为不同值,即改变电机有功电流与无功电流的比值时,电机的功率因数相应变化,且随有功电流比值成分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对该原型电机可以实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灵活调节,甚至可实现功率因数等于1的运行(此时电流给定为+1或1)。这对于变速恒频的风力发电系统非常适用(有关该原型电机系统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调节控制将在后续论文中详细说明)。

能源转型的原因篇9

现状:不得不做不转不行

当前,化工行业正面临金融危机以来较为严峻的困难局面。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赵俊贵表示,从原因分析,供需失衡仍是主要原因。2012年以来,国际经济曲折艰难,国内经济持续放缓,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化工行业市场需求,特别是与工业投资等密切相关的合成材料、基础化学原料等的需求长时间未能有大的改观。而相对需求的低迷,市场资源的供给总体充足,在新增产能陆续释放下,行业生产基本保持稳定增长,加之进口冲击不减,多种因素共同导致国内化工品市场失衡,价格走跌,利润下降。

严峻的进出口形势也不容乐观。2013年外贸需求下降和贸易伙伴政策收紧将成为我国化工进出口贸易双重桎梏。去年下半年以来,新兴市场经体宏观经济运行波动剧烈,经济增长失速,资本大规模外逃。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认为,这一态势将对中国化工行业2013年的进出口形势产生巨大的影响。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助理高世宪告诉笔者,现在石化行业已经到了不转不行的阶段了,国内石化行业一直存在“两头在外”的问题,相对精细化工,原材料化工“两头在外”的情况更多一些。石油等原料进口,产品出口,而我们更多地是扮演“加工车间”的角色。从去年的情况看,世界经济的复苏乏力,使得我国石化行业的一些子行业经济效益比较差,亏损面也较大。就是因为国际市场相对萎靡,对我们的出口造成一些影响,而国内处于低端的产品价值又无法提升,导致效益下滑。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产业发展部副主任王孝峰表示,目前大部分产品产能过剩,而一些高端的产品自己不能满足需要,尚需进口,加上我们的能源资源保障不够,使得全行业面临转型升级的重任。

中国吴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划发展部主任李建斌告诉笔者,从当前化工行业实际运营情况看,由于国内外市场持续低迷,前十年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积累的产业结构性矛盾正在显现,企业转型升级工作的差距也渐渐暴露出来。在国内外经济形势较好的时期,一些企业虽然着手企业的转型升级,但动力不足。因为即使企业生产的一些端产品,也能获利。再加上国内经济长时间的高速发展,拉动了传统产业产能的大幅扩张。也正是在这个阶段,才积累下来更大的产需矛盾。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低迷,内外需求大幅减弱,进一步加重了原有的产能过剩,一些粗放式经营企业必然出现较大亏损。这时企业若再不转型就只有死路一条。

“从化工大省江苏省来讲,去年化工企业过得都比较艰难。转型升级成为整个江苏的化工行业和企业必须正视的问题。”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会长秦志强说。

秦志强告诉笔者,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江苏省的问题一是全省化工产品进出口逆差比较大,且在短期内难有根本转变;二是江苏本身受到资源、能源以及环境的制约很严重,95%以上的能源、资源都需要靠省外采购,能源、资源和环境始终是套在江苏化工行业头上的“紧箍咒”。现在全省的化工总量已经很大,人口又相当密集,集聚在长江中下游的黄金水道上,难有再大的发展空间。连省内化工园区的发展都如履薄冰,生怕老百姓再在环保方面提出什么异议来。另外,全省精细化工和化工新产品所占比重在整个行业的总量中偏低,精细化工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江苏化工大省的身份并不相符。如果现在不抓住机遇实现转型,再往后转起来就很难了。

四川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佳才也表示,2013年化工行业竞争是一片红海,加之同行业企业的自然矿产和金融资源的配套,基本是国进民退,但市场竞争却是处于同一个环境。他们作为一家民营行业龙头企业的优势显得比较苍白,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转型成为必然。

问题:转型规划执行难企业创新能力差

2013年对石油和化工行业及企业来说,转型升级的任务非常迫切,然而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全行业转型仍存在一定的难度。

信达证券化工行业分析师麦土荣谈到,对于化工行业的转型发展,我们更愿意看到,政府能在技术引进、人才培养多提供政策指导;同时出台有效措施,保障化工子行业“十二五”规划及准入条件的执行、落实。其实化工各子行业的准入条件和规划都已做得比较好,但执行起来有难度,制约了行业的转型升级。现在化工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无论哪个行业,只要把核心技术掌握了,产能都是过剩的。政府的作用就是要在审批上更严格一些,使产能过剩的问题有所改善。化解产能过剩、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在政府的审批环节,能把各子行业原有的规划执行好,对行业的转型升级就是一个促进。

以纯碱行业而言,其“十二五”规划已经对如何推动行业发展有了很明确的要求,而且准入条件也已颁布。但这两年该行业不仅新增的产能很多,一些落后的产能也没有被淘汰掉,问题就比较严重。主要是地方与中央政府有一个博弈的过程。但规划和准入条件落实不好,不仅是能源和资源的浪费,对纯碱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十分不利。

“将来应该政府出面,要么不让他上,要么把标准定高,可以把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煤气化指标拿来作为标准,从能耗上、技术上加以限制。”麦土荣说。

有的企业谈到实现转型的难度在于技术创新。

李建斌表示,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是缺乏专有技术和技术创新能力差。国外一些化工企业都相继退出了氯碱、纯碱等能耗高污染大而附加值不高的传统产业,转向医药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电子化学品等产业。这些企业的转型都已经做得相当不错,因为他们从20世纪70~80年代就已认识到这个问题,并研发和储备了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国内企业在这方面的转型,从研发到产业化的起步都比较晚,因此难度较大。

另一方面,虽然发改委、工信部多次提出实现产业升级,也从政策上给企业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因企业创新体系建设及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存在诸多问题,也增加了创新的难度。

再次,当前企业的经营压力较大,也没有更多的资金去投入高新技术的研发,加上产学研结合力度不够,影响了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进度。

另外,从固定资产投资体制上,现在行业整体管理协调的力度不大,效果也不明显。大家都认为化工是投入产出比较高的行业,所以盐业、煤炭、电力等不少领域的企业都把目标投向了化工产业,加剧了该行业的过度竞争,使得本该能做出自己特色的企业也只能为生存而跟风上项目,十分不利于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的发展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战线并非越长越好,规模也不是越大越好。

对策:行业积极推进企业提高意识

赵俊贵指出,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城市化高速发展对能源、原材料形成大规模需求,对接近终端消费领域的新型产品的需求增长将远高于基础产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促使化工新材料、高端化学品(其中包括机硅、有机氯、工程塑料及塑料合金、纳米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等)、生物化工、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为市场提供丰富多样、适销对路、附加值高的化工产品。但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的制约,化工新材料是当前自给率最低、最急需发展的领域。化工企业应密切跟踪精细化工与新材料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进展,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提前进入开发试验阶段,积极引进国外高水平技术,发展高端石化产品。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明确的面向高科技产品投资的宽松政策,促进化工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变。

行业能否走出困境,一方面取决于宏观经济及行业需求能否恢复;另一方面,取决于行业能否在供给方面控制数量,优化结构,并合理控制成本支出,提升盈利能力。

此外,要密切关注化工产业投资增长持续高位的情况。国内化工产业基本为市场化运作,再加上有些化工项目的技术含量相对偏低,投资资金相对较小,进入门槛相对较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些企业凭借较强的适应能力迅速发展壮大,但站在宏观层面,从当前行业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以及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调整等发展趋势来看,化工企业必须将投资方向进行调整,如建议相关企业投资标的瞄准高端新材料等新兴领域。

高世宪说,转型升级是一个长远的方向,不仅需要延伸深加工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环境保护和能源及资源消耗的问题也应充分考虑。

秦志强谈到,“十二五”经济转型期,在江苏化工企业中一要提倡包括工艺技术、企业文化、发展思路、商业模式等综合性的创新。企业要实现差异化,从低成本战略向差异化战略发展,从拼资源、拼价格,向追求高附加值转变,提升价值链,完善产业链。形成企业最具优势的核心竞争力,从规模扩张向注意质量提升转变。

二要关注能源和资源的约束问题。江苏化工的转型升级,既要摆脱单纯依赖能源资源的局面,又要在新能源、新资源上有自己的拓展。

还是积极推进绿色化工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并还要将化工园区建设作为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载体。制定化工园区的考评体系,促进园区的健康发展。

王佳才表示,实现转型唯有创新。2013年公司要实施技术创新,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寻求差异化产品,开辟产品中的蓝海;实现管理创新,大幅降低管理费用;还要进行模式创新,将知识产权资本化,由传统制造业转型为制造加技术服务。

经过大量市场调查及深入的研究,2013年,和氏璧化工公司提出了结合当前形势的客户聚焦项目。公司将采用各种形式,积极主动邀请化工产业链上各个产业的重要高层参与该项目,通过深入沟通,充分了解其各种需求,并制定出服务各个产业链的计划,以专业的平台、高品质的产品与长期持续改进的最佳增值服务回馈于石化产业。

李建斌说,吴华公司在产业转型上,提出要大力发展氟化工,积极培育精细化工,调整优化氯碱化工;同时还要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公司下属的科研院所各有独特的专业技术,要将这些院所的科技成果尽快实现产业化,更好地支持所属企业的转型升级。

能源转型的原因篇10

关键词:转型升级;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变革

在人口红利消失殆尽及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下,几乎每一家企业都感到了“HR”这个词的重要性。但是,中国企业天生的习惯一次次地用自己的悲剧去验证别人的科学理论,顺便也证明自己的无知和短视。想当初,HR管理这个理念被引进中国时,很多企业都是嗤之以鼻,即使引进了的也是在挂羊头卖狗肉,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至今都还做着与人事部同样的工作,因此,很多企业也都为忽略和轻视人力资源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事实告诉我们,造成企业转型升级难的最大瓶颈还是人力资源管理上的落后,这种落后又导致了企业战略发展的一系列的问题,这就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然要做出变革。

一、企业转型升级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要求

1.企业转型升级要依靠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企业转型升级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综合管理、生产技术及组织、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各方面为支撑,而各环节的工作,都需要人去落地,这样就突显了面向人员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企业转型升级需要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生产创新,那么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以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来实现企业各岗位的人员积极性与工作活力,以创新的思维去解决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人力资源的问题。

2.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进入21世纪,人力资源的价值逐步突显,成为国家间、企业间竞争的焦点,这是由时代特征决定的,当下,经济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大数据时代,知识成为时代的主要驱动力量,而人才是知识的携带者,利用者和创造者,拥有人才就能够占有知识,从而实现技术的创新,资源的整合,提升企业、行业、乃至国家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发展,所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管理理念。

3.提升企业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人口素质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之一,那么作为企业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也是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企无人则止,尤其是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为企业人才管理的职能部门,能否开展有效的培训工作,营造良好的企业学习氛围,提升企业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事关企业转型升级的成败。

二、企业转型升级中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忽视战略层面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

企业战略的制定往往只从企业的经营、市场、财务层面考虑,没有事先考虑人力资源的角度,导致组织架构、人才引进、人才激励等方面的随意性和短视,往往会造成企业内部激励性不足,人力资源流失严重或者人浮于事等一系列的问题。

2.人力资源部职能仍然停滞在传统的人事部们的角色

人力资源部能做的只是人员招聘、档案管理、薪酬发放等事务性的工作,而且管理者的工作重点也只关注这些事务性,短期可见的工作成果上。忽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员工培训、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与指导等战略性、长远性的工作。企业高管人员往往也是喜欢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发号施令,不能更好的赋予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从专业的视角去开展工作的空间,使得人力资源从业人员忙于应付企业领导层面的指令,从而丧失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专业性及主动性作用可能性。

3.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不高,人力资源从业人员在企业内部薪酬待遇普遍偏低

很多企业为了节省人工成本,从公司领导层面想当然的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像技术工作、财务工作那么重要,对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上的从业人员可以放宽要求,只要会使用办公软件,会使用统计工具等就可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多数企业即使要求高学历的人员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甄选人员时往往也只是看中求职者的毕业院校、学历等,不太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性及相关的从业经验,这些做法也导致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的地位下降、待遇偏低。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工作积极性不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成果难以形成。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的素质问题还影响企业管理措施的落实,导致落实不到位,执行力不足,对企业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三、企业转型升级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

1.融合经典理论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行为才能取得预期的结果,笔者比较喜欢的一句话是“方向对了,就不怕路途遥远”,这里的方向我认为就是正确的理论,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也需要科w的理论作为指导,尤其是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重温经典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该重点研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充分分析各层级员工的需求主导,运营恰当的激励方式和激励内容去满足员工的方方面面的需求,从而激发员工潜在的活力。将人力资源管理经典理论与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各种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及时有效的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解决问题是为了更好的促改革,促发展。

2.遵循人力资源管理原理创优制度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原理有以下几个:要素有用原理、同素异构原理、系统优化原理、能级对应原理、互补增值原理、激励强化原理、反馈控制原理、弹性冗余原理、竞争协作原理、信息催化原理、主观能动原理、动态优势原理。笔者认为,在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重点运用好要素有用原理、系统优化原理、互补增值原理、激励强化原理、信息催化原理。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全面系统的诊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基于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系统对企业现行制度进行有效的改革,顺应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3.科学规划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转型升级需要科学的规划,从企业战略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还需要从企业战术层面做好执行组织。面向企业人员为管理对象的人力资源管理如何科学的做好规划显得尤为重要,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应重点做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针对企业中长期战略布局,从组织架构设计、人员需求、供给预测、人力资源资本存量等方面提前布局,让企业在未来的战略发展过程中无人力资源的后顾之忧。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业务的变革,需要核心的人才去实现,企业核心人才的培养、留用、激励等都需要科学的规划。

4.组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

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离不开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这是各项措施得以落实的前提,具体来说,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建设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是招聘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充实到管理团队,为团队补充新鲜血液;二是对现有人员进行专业培养,提升团队的素质;三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进行考评及激励机制,从而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提升管理服务质量。四是明确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角色,让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站在专业的角度思考企业所面临的问题,鼓励他们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并为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开展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四、结语

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及时有效,能够更好的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渗透和推动作用。当前企业所面临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经济增速仍然在放缓,发展活力仍然低迷,因此企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必须科学谋划,用人力资本的投入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创新驱动,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尽快转型升级,尽快从萎靡的经济形势中走出来。

参考文献:

[1]卢浩.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1):137.

[2]谢琦.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3]李克.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