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异同十篇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异同十篇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异同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5:58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异同篇1

胡颖(198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

韩立岩(1955-),北京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金融工程、知识管理、宏观经济学投资学。

摘要:文章使用Grubel-Lloyd iit指数,运用非线性Logit模型对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经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人均收入差异程度、市场集中度、对外直接投资、两国间的直线距离以及旅游资源差异程度与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程度正相关;贸易不平衡度、市场规模差异程度、市场开放差异程度、跨国公司和其国外子公司之间的贸易流以及交通质量差异程度与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程度负相关。

关键词: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Grubel-Lloyd;Ht指数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11-0020-05 收稿日期:2008-07-01

产业内贸易是与产业间贸易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指一国既出口又进口同一类产品。Gruber和Lloyd(1975)认为,产业内贸易是一种由各种复杂的原因导致的一种贸易现象,技术差距、产品的差异性、产品生命周期、人力资本密集度的差异以及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发生。Krugman(1981)研究表明,由于规模经济,即使没有初始差异的两国,也会产生产业内贸易。Balassa和Bauwens(1987)对决定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进行了经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人均收入、产品差异化、贸易国之间的相似资源条件、市场规模、贸易壁垒、运输费用、跨国公司经济活动和一体化都是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Hughes等(2001)在对银行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中肯定了规模经济的存在,并且发现越大的银行,这种规模经济效应越显著。moshirian(2001)、Li等(2003)以及moshifian和Li等(2005)分别对保险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产业内贸易程度与市场开放差异程度负相关,以及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量正相关。

一、产业内贸易指数

1975年Grubel和Lloyd提出的G-L指数是到目前为止使用最为广泛并最具权威的产业内贸易度量方法。因此,本文将使用Grubel-Lloyd(1975)iit指数来衡量国际旅游服务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

iitij-1-xij-mij/(xij+mij) (1)

其中xij表示将产业i出口到国家j的出口额;mij表示从国家j进口产业i的进口额。iitij表示本国与国家j发生在产业i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程度。iit指数是一个0到1之间的数。lit指数越接近1,说明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越接近0,说明产业内贸易程度越低。

二、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变量选取及预期说明

(一)人均收入

人均收入差异(Dpi)代表了需求结构的差异。由于任何的旅游活动都需要金钱的支出,特别是国际的旅游活动,更需要相当的经济基础。Balassa和Bauwens(1987)在研究中指出,不要使用两国人均收入差异的绝对数值。因为使用差异的绝对数值会使差异程度随所取数值单位的不同而变化,可能存在规模偏差的问题。因此,本文运用下面的公式来衡量美国与其贸易国之间人均收入差异程度:

Dpi=i+[wlnw-(1-w)Ln(1-w)]/Ln2 (2)

其中,w=美国人均收入/(美国人均收入+贸易伙伴国人均收入)。

可得出,w趋于1/2时,Dpi趋于0。当(t)取值接近1或0时,Dpi接近于1。这个指数不是Dpi的绝对值,而是相对值,它不受数据单位和量级影响。

(二)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tin)或称贸易密度,是指某国在某行业的支配程度,是产品差异化的一个国家因素,并且与产业内贸易正相关。一个国家在所有产业的总贸易的Grubel-Lloyd(1975)指数将随着贸易量的增加而增大。相似地,Krugman(1991)发展的产业内贸易理论指出,当国家之间贸易量增加时,由于产品差异化而发生的贸易机会将增大。在本次研究中,借鉴Lee和Lee(1993)的研究,运用下面的公式来衡量国际旅游服务业的市场集中度:

tin=(xj+mj)/(xt+mt) (3)

其中,xj是美国对国家j的商品与服务出口总量;mj是美国来自国家j的商品与服务进口总量。xt是美国对所有国家的商品与贸易出口总量;mt是美国来自所有国家的商品与贸易进口总量。

(三)贸易不平衡度

Li等(2003)将贸易不平衡度作为一个解释变量,其研究表明,贸易不平衡度对产业内贸易产生显著的负效应。本文将使用全部商品与服务的贸易不平衡度(tim)来检验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借鉴Lee和Lee(1993)的研究方法,运用下面的公式来衡量国际旅游服务业的贸易不平衡程度:

tim=iXj-mj/(Xj+mj) (4)

(四)市场规模

相似的市场规模具有相似的提供差异化产品的能力,将增加产业内贸易的程度。Li等(2003)研究表明,市场规模差异变量对产业内贸易具有显著的反向影响。本文采用服务业增加值来表示市场规模。本文使用公式(2)来衡量美国与其贸易伙伴国之间国际旅游服务业市场规模的差异程度(Dmm)。

(五)对外直接投资

markusen和Venab|es(1998,2000)指出,由于贸易壁垒导致贸易成本增大,跨国公司应通过在东道国建立公司以便进行贸易来克服贸易成本。Li等(2003)以及moshirian和Li等(2005)研究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内贸易产生显著的正效应。

(六)内部贸易流

Caves(1981)提出,由于母公司与其海外子公司的密切关系,一些服务就由母公司提供给子公司,因而减少了子公司与东道国之间的服务贸易。Balassa和Bauwens(1987)研究表明,由于母公司对其国外子公司提供的服务(eai)替代了子公司将与东道国进行的贸易,从而导致母公司所在国与子公司所在国的两国间产业内贸易减少。Li等(2003)以及

moshirian和Li等(2005)研究表明,跨国公司和其国外子公司之间的内部贸易流对产业内贸易产生显著的负效应。

(七)市场开放度

Harrigan(1994,1996)研究指出,市场开放程度将增加贸易量和产业阿贸易量。moshirian(200D,Li等(2003)以及moshifian和Li等(2005)研究了保险服务业与金融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结果表明产业内贸易程度与市场开放差异程度负相关。

本文用全球化程度来衡量市场开放程度,数据来源于《worldCompetitivenessYearbook》。该指标取值范围0-10,国家开放程度越高,该指标数值越大。本文使用公式(2)来衡量美国与其贸易伙伴国之间市场开放度的差异程度(DGL)。

(八)两国间直线距离

Balassa(1986)认为,所有产品的贸易量均会随距离的增加而下降,产业内贸易程度也会随距离的增大而下降。此外,也有学者认为相对于距离较远的贸易伙伴国而言,距离较近的贸易伙伴国在产品的生产和对产品的需求等方面更加相似,因此产业内贸易程度也较高。本文采用美国与其贸易伙伴国之间的直线距离(DiS)来衡量两国之间的距离。

(九)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发展国际旅游服务业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敖荣军和韦燕生(2006)经验分析了区域旅游资源对旅游业发展差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旅游资源是影响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的因素之一。本文采用各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数量(wH)来衡量该国的旅游资源状况。

(十)交通质量

国际旅游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是航空运输。本文采用航空运输质量这一指标来衡量各国的交通质量情况(Qat)。这一指标数据来源于《worldCompetitivenessYearbook》,该指标取值范围0-10,国家航空运输质量越高,该指标数值越大。本文使用公式(2)来衡量美国与其贸易伙伴国之间国际旅游服务业航空运输质量的差异程度。

三、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模型

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结构模型应与商品贸易产业内结构模型相似。基于变量选取部分的讨论,本文提出美国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模型如下:

itt=β0+β1+Dpi+β2tin+β3tim+β4Dmm+β5FDi++β6eai+β7DGL+β8DiS+β9DwH+β10Qat(5)

其中,iit使用公式(1)得到的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程度;Dpi表示美国与其贸易伙伴国之间人均收入的差异程度;tin表示美国与其贸易伙伴国在国际旅游服务业的市场集中度;tim表示美国与其贸易伙伴国在国际旅游服务业的贸易不平衡程度;Dmm表示美国与其贸易伙伴国在国际旅游服务业的市场规模差异程度;FDi表示美国对其贸易伙伴国的对外直接投资;eai表示美国的跨国公司与其国外子公司之间的贸易流。DGL表示美国与其贸易伙伴国之间市场开放度的差异程度;DiS表示美国与其贸易伙伴国之间的直线距离;DwH表示美国与其贸易伙伴国旅游资源的差异程度;Qat表示美国与其贸易伙伴国交通质量的差异程度。

四、数据说明与计量方法

本文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模型采用2002、2003和2004年的横截面数据和这三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对象为美国等23个国家。美国与其贸易伙伴国在国际旅游服务业贸易的出口额与进口额、美国跨国公司与其国外子公司之间在服务业的内部贸易额和对外直接投资额来源于《surveyofCurrentBusiness》;美国与其贸易伙伴国的商品与服务总贸易额数据来源于《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DirectionoftradeStatisticsYearbook》。各国人口数量、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来源于《worldDevelopmentReport》;市场开放度和交通质量程度数据来源于《imD:worldCompetitivenessYearbook》;世界遗产数量来自于《worldHeritageList》。

本文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非线性Logit模型估计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模型。首先,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模型。但是,本文提出的模型由于具有线性概率模型的形式,即对因变量有限制,也就是限制Ht的取值必须在0到1之间。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iit不能满足这一限制条件。本文将采用非线性Logit模型来进行估计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另外,本文将使用邹氏检验(chow-test)和怀特检验(whitetest)来分别检验样本的稳定性和是否存在异方差。采用Logit概率方程作为非线性Logit模型:

iitit-i/[l+exp(-β')xit)]+eit (6)

其中,Xit表示解释变量的向量,eit为干扰项。方程(6)是非线性模型,可以使用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

五、经验结果分析

从表1给出的回归结果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线性的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模型与使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非线性的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模型,回归得出的结果在系数的正负符号与解释变量的显著性方面都很相似。其中人均收入差异程度、市场集中度、贸易不平度、市场开放差异程度和旅游资源差异程度均达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邹氏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年度数据集之间不存在结构性的变化。每一年数据集与三年数据合并后总数据集之间没有显著的不同。怀特异方差检验结果表明,对于线性模型与非线性Logit模型的检验统计量都不是很显著,不存在明显的异方差现象。

在1%水平上,人均收入差异程度对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产生显著的正效应,表明人均收入差异程度越大,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表明两国国际旅游服务业的来往贸易量越均衡,不代表两国旅游贸易量的绝对值越大。市场集中度对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产生显著的正效应,验证了市场集中度是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市场集中度越高,产生贸易的机会越多,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贸易程度越高。贸易不平衡度对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产生显著的负效应,即

贸易不平衡程度越高,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程度越低。这与Li等(2003)研究结果相一致。

在10%水平上,市场规模差异程度对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产生显著的负效应,这一结果与Li等(2003)的研究结果一致。市场规模的差异反映了各国提供差异化产品能力的差异。对外直接投资对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产生显著的正效应,这一结果与moshirian和Li等(2005)的观点一致。他们认为,对产业内贸易而言,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促进贸易的发生。经验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提高国际旅游服务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美国跨国公司和其国外子公司之间的内部贸易流与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负相关。

在1%水平上,市场开放差异程度对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产生显著的负效应,即市场开放差异程度越小,国际旅游服务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

在5%水平上,两国之间的直线距离对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产生显著的正效应,表明距离对旅游的需求作用大于距离对旅游的抑制作用。距离越远,两国之间的旅游资源禀赋的差异越大,互补性越强,两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差异越大,越促进旅游者出行,促进两国之间国际旅游服务业的发展。

在1%水平上,旅游资源差异程度对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产生显著的正效应,表明两国旅游资源差异越大,两国之间国际旅游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这一结果再次表明两国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方面差异越大,就越具有神秘感和吸引力,越促进两国之间国际旅游行为的发生。

在10%水平上,交通质量差异程度对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产生显著的负效应,即交通质量差异越大,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程度越低。

六、结论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异同篇2

国际贸易理论在于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以及贸易利益的分配问题。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国际贸易理论也在不断发展。二战后,国际贸易表现出新的特点与格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无法或不能全部解释这些现象,新贸易理论因此得以涌现发展。本文对新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主要内容、特征等作了简要介绍。一、战后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变化战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国际贸易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比重迅速上升;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部分;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工业国传统的“出口制成品,进口初级产品”的贸易形势逐渐变化,出现了大量的同一产业内既有出口又有进口的产业内贸易;跨国公司空前发展,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成为工业国总贸易量的主要组成部分。二、针对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变化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反思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指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核心内容,以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基础,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以比较优势为基础进行自由贸易,可以实现贸易双方的利益双赢。因此其主要在于解释产业间贸易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分工与贸易。所以不能或不完全能解释国际贸易中的新变化,必然会引起对传统贸易理论局限性的重新思考:首先,传统贸易理论是以国家之间的差异和要素禀赋的差异来解释贸易,强调国家间的相似性与贸易量之间的反向关系,即国家间差异越大,产生贸易的可能性越大,即贸易更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显然不能解释二战后要素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事实。其次,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各国应当按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进行生产与贸易,即所交换的应当是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产品,应当是产业间的贸易。然而,实际的贸易构成中却包括大量的要素密集度相似的同一产业内的双向贸易,即产业内贸易。此外,当人们将注意力转向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及由此引起的公司内贸易时,就会进一步发现传统理论的不适应性,期望有一种考虑了公司行为的贸易理论。因此,为了能对国际贸易的新变化做出科学的解释,需要对传统贸易理论进行补充与发展,促成了新贸易理论的产生。三、新贸易理论的产生与假设前提新贸易理论主要是指二战结束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解释新的贸易现象而产生的一系列国际贸易理论学说。其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迪可西特、克鲁格曼、赫尔普曼、斯宾塞和布兰德等。其中最主要代表人物是克鲁格曼。以下对其假设前提进行介绍。传统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的产物,是以一些严密的理论假设为基础的,主要包括: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各国的需求偏好相似且不变、模型分析的是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要素,即2×2×2模型。但新贸易理论认为正是这些前提不符合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使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现实。应当放宽并建立更符合现实的前提假设:1、引入产业组织理论,市场结构假设转变为更符现实的不完全竞争。2、规模报酬不再是不变的,而是递增的。3、传统的2×2×2贸易模型过于简单化,新贸易理论改为J×n×m模型。4、放弃赫克歇尔-俄林关于贸易国在获得生产技术方面具有相同可能性的假定,研究不同国家获得技术的可能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在建立了更符合实际的前提假设后,打破传统贸易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这两个关键假设后,为解释贸易动因与贸易基础开辟了新的源泉,新贸易理论得以发展壮大。四、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与特征1、新贸易理论对贸易动因与贸易基础的解释产业内贸易、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分工与贸易的迅速增长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的主要现象,新贸易理论认为这是因为产生国际贸易的动因与基础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是因为技术和要素禀赋的差异带来了贸易。新贸易理论从供给、需求、技术差距论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国际贸易的动因与基础。(1)从供给角度:揭示了规模经济性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企业的垄断竞争行为成为贸易产生的重要动因与基础。1977年,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建立的D-S模型,阐述了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和企业生产规模经济的两难冲突问题。在具有规模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倾向于扩大生产规模,对生产者来说,产品差别越少越好;而消费者则要求产品要具有多样性,即产品差异。国际贸易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各国专业化大规模生产具有某一方面差异的同种产品并进行贸易,既利用了规模经济性获得比较优势,又满足了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需求。克鲁格曼看到了D-S模型解释贸易问题的潜力,首先将它应用到国际贸易分析中,建立了规模经济理论,即一个由规模经济引致贸易的模型。通过采用张伯伦垄断竞争分析方法,得出结论为:贸易并不需要是技术或要素禀赋差异的结果,而可能仅仅是扩大市场和获取规模经济的一种途径。国际贸易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世界市场,厂商可以打破单一狭小的国内市场限制,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产品销售市场,并从别国进口其它差异性产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综上所述,关于贸易发生的原因,新贸易理论从供给角度分析,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规模经济就成了引起专业化与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即使各国的偏好、技术和要素禀赋都一致的情况下,也会产生差异产品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并且国家间的差异越大,产业间的贸易量就越大,而国家间越相似,产业内的贸易量就越大。(2)新贸易理论还强调需求因素对贸易产生和贸易结构的影响。从需求角度进行探索,填补了贸易动因研究视角上的一大空白。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的代表性需求理论,将需求与产品差异结合起来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他指出,一国平均的收入水平或者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就是一国的代表性需求。生产者只有专门生产代表此水平的商品才有可能达到规模经济,因此,一国应集中生产本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出口该产品,并从与本国收入水平相似的其他国家进口相似产品,以满足本国其他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该贸易理论表明,规模经济容易在各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上产生,因此收入水平越相似,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越多。(3)技术差距论以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为分析前提,认为技术差距和模仿时滞决定了现实的贸易格局。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修正了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提出了技术差距理论。该理论在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时,即是著名的生命周期理论。同时也可解释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即使两个发达国家在技术开发方面具有相同的能力,所开发出的技术与产品仍会有差异,从而促成国际贸易的产生。因此技术水平接近的国家会因为追求产品的差异性而产生贸易。从而解释了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2、在贸易政策方面,两个论点——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的提出传统的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框架下,完全竞争市场是最具效率的市场,任何干预只会带来效率损失。因此传统贸易理论强调自由贸易的重要性。新贸易理论则认为现实中市场的有效性就值得怀疑。因此提出了两个干预贸易的论点-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外部经济论认为,一些具有技术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可以通过知识外溢为其他部门带来收益,即产生了有益的外部经济性。政府则应该对这些产业进行扶持,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以上述两种理论为基础,新贸易理论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即应当对对本国经济有重要促进作用的战略性产业进行扶持补贴。如日本80年代中期从美国手中夺得半导体产业的控制权,就是战略性政策使用的结果。战略性政策对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贸易政策有重大影响力,同时,也影响了欧洲联盟条约的内容。3、新贸易理论提出了参加贸易并不总能得到利益的论点传统贸易理论并未对国际贸易的福利效应作专门分析,因为其理论的结论是按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对各国都有利益,贸易利益来源于专业化生产效率的提高。新贸易理论认为贸易利益不仅来自比较优势,还来自于:规模经济性、增加了不完全竞争产业的竞争程度、增加了产品的差异性等。同时,新贸易理论指出,尽管存在着潜在贸易得益,但不完全竞争市场同时也产生了风险,使一国经济有可能不仅无法利用潜在的贸易得益而且实际上遭受损失。当贸易使得本国以递增规模生产的行业和高度垄断的行业收缩,而带来的其他利益不足以弥补这种收缩带来的损失时,贸易使本国受损,这说明,参加贸易并不是总能得到利益。4、新贸易理论开始注重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将贸易与投资问题孤立地进行研究。经济全球化使人们认识到贸易与投资实际上是厂商国际化经营中的不同选择方式,出口或到东道国建立基地所需考虑的因素实际上是相似的,国际贸易可以看作是以商品为载体的要素的国际流动。二战后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生活的主要载体,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故一些学者开始将贸易与投资置于统一框架中进行研究,注重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也是新贸易理论的重要特征之一。五、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的关系从以上介绍中,可以看到,新贸易理论的假设更具有现实性,特别的,它极好地解释了产业内贸易现象和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的贸易。但新贸易理论并不是对传统理论的全盘否定。现实中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并存的现象说明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要全面准确地解释现实中的国际贸易现象,传统的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缺一不可。正如新贸易理论的创建人克鲁格曼认为的,如果要简单说明传统理论与新贸易理论的差别,则可以回答:传统理论把世界贸易看成是完全发生在像小麦这类商品上,新贸易理论则认为主要贸易品是像飞机这样的商品。因此,新贸易理论既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继承,也是对国际贸易理论新发展的反映和阐释。之所以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有互不一致的结果,这根源于假设的冲突。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异同篇3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 演变 逻辑 新贸易理论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9-023-03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传统贸易理论向现代贸易理论的演变过程。期间主要经历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桌赋论、林德的偏好相似理论、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产品内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的演变过程。国际贸易理论虽然纷繁复杂。但是其产生和发展有一定规律可循。归纳起来,国际贸易理论演变的逻辑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国际贸易利益:从静态贸易利益转为动态贸易利益

传统的贸易理论侧重于静态分析,假设条件很多处于不变状态,把多变的经济状况抽象成静态的、凝固的状态,不能解释国际贸易利益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李嘉图分析两国开展贸易的动力时,认为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但对于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技术被假定是不变的。俄林认为资源禀赋的差异只是各个资源供给量的差异。至于如何提高生产的技术水平,劳动力的熟练程度,资本的使用效率,资源的生产能力等等,都不在传统贸易理论本身的研究对象之中。

技术差距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科学技术引入到国际贸易的分析中。解释了技术差距产生和消失的原因。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阐述了在产品生命的不同阶段。对生产要素的不同要求。揭示了动态比较优势和要素密集度从技术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劳动密集型的演进路线,使国际贸易理论对贸易利益的分析从静态分析发展为动态分析。

新贸易理论强调了规模经济效应是扩展国际贸易的动因之一。而技术创新是形成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重要源泉。新贸易理论认为一国可能因为最初的偶然原因和历史积累形成且巩固了某些产业的优势,这些优势是否能永远地保持下去,关键在于技术创新。技术进步的提高对国际贸易的扩展存在一种互动关系,贸易不仅通过国际市场的竞争及各国努力来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也通过国际技术外溢带来互相启发的机会。同时,由规模经济差异决定的贸易利益,同样要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动态中获得。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中贸易的基础是一种内生的动态比较优势。杨小凯认为,对于一个即使没有先天的或者说外生比较优势的个人,通过参与分工,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也能获得内生比较优势,他们在一个交易成本和分i演进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中分析内生比较优势。按照这一框架,经济增长并不单是一个资源配置问题,而是经济组织演进的问题,市场发育、技术进步只是组织演进的后果。该框架分析了经济由自给自足向高水平分工的动态均衡过程。经济增长源于劳动分工的演进。在经济发展初期,专业化水平很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的熟能生巧效应将使专业化带来的收益逐渐增加。因此将会出现一个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内生比较优势随之不断增强。杨小凯还认为,如果我们接受先天的生产率差异作为分工的条件,就会导致贸易商品、方向和格局的静态化,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比较利益陷阱的根本原因。而作为分工的结果出现的内生比较优势的演进,则预示着一国贸易动态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可能性。基于分工造成生产率差异的内生比较优势能随着分工的逐步发展而不断演进。而且内生比较优势的演进是加速知识积累和生产率内生进展的动力。

产品内分工理论更加关注动态利益。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传统的以国家进出口额来计算国际贸易收支的统计方法已经不能准确反映一国的贸易利益。首先,由于资源的全球流动,出口产品并不是全部用本国要素生产,出口产品往往需使用进口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甚至大部分进口来自最终产品进口国。这在加工贸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些加工出口产品往往大部分原材料、零部件来自国外,加工出口国只获得了极为有限的加工费。其次,由于跨国公司的作用及资源的全球流动,一国的出口产品可能不是本国企业生产的。而是外国甚至进口国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生产的。出口收入因此并不为出口国所独享,外国企业可以将出口利润汇出国外。特别是当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化经营时,它们还不可避免地会使用转移价格的手段转移利润,发展中国家所获得的直接贸易利益更是大打折扣。在此情况下,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成为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的主要目标。

新新贸易理论首次将贸易利益来源深入到企业并质。它用人均福利水平作为动态贸易利益的衡量指标,人均福利水平提高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消费者可消费的同一产业内产品种类多样化可以提高人均福利水平,这与新贸易理论相似;另一方面是贸易开放下,企业优胜劣汰促使行业平均生产率提高,进而提高人均福利水平。由于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通过经典假设已将企业层面的异质优势排除在内。所以这种来自达尔文的产业内演化――企业优胜劣汰行为的贸易所得正是一种额外的贸易所得。新新贸易理论将这种企业优胜劣汰推高行业平均生产率所产生的新贸易所得。称为产业内资源再分配效应。贸易的产业内资源再分配效应具体作用机制为: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实施。各国产品市场竞争加剧,进口品数量增加并因此损害了本国企业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额和利润。生产率最低的本国非出口厂商由于国内收入的减少而被迫退出市场,生产率次低的企业继续存在于该产业经营国内市场,但需要承受市场份额和利润的双重损失;生产率较高的出口企业市场份额不断增加,但利润减少;最具有效率的企业在贸易开放条件下市场份额和利润均不断扩大。产业内资源再分配效应导致市场份额和行业内生产要素日益集中于生产效率高的企业,这直接推高行业平均生产率。

二、假设条件:从企业同质过渡到企业异质

传统贸易理论是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研究产业问贸易构成以及贸易流向。为了模型均衡条件的成立,通常都将企业定义为追求最大化利益的主体。至于企业内部是如何运作,企业之间的差异如何,传统贸易理论都避而不谈。

新贸易理论则提出了建立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假说之上的贸易理论。解释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产业内贸易现象。然而,该理论采用的是典型化企业,不考虑企业间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贸易结构和贸易量差异,唯一可能的差别来源于企业具体生产哪种差异产品。因此,尽管新贸易理论将贸易分工基础放到了企业层面,但主要为一种代表性的同质企业优势,尚未涉及企业特有异质优势。

而实证研究表明,考虑企业间的差异对于

理解国际贸易至关重要,同一产业部门内部企业之间的差异可能比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差异更加显著。而且现实中并非所有的企业都会从事出口。无论在企业规模还是企业的生产率方面,企业都是异质的。新新贸易理论将研究重点放在异质企业上,考虑企业屡面异质性来解释更多新的贸易现象和投资现象,将研究视角从宏观贸易理论延伸到贸易的微观机制。即异质性企业本身的行为模式和内部特质上。同时进一步发现生产率、技术、拥有异质性技术的工人是异质性的根源。结合贸易的固定成本,解释了出口企业和其他企业生产率差异的原因,丰富了贸易和FDi的研究类型。新新贸易理论首次将贸易所得来源深入到企业异质,它用人均福利水平作为贸易所得的衡量指标。人均福利水平提高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消费者可消费的同一产业内产品种类多样化可以提高人均福利水平,这与新贸易理论相似;另一方面是贸易开放下,企业优胜劣汰促使行业平均生产率提高。进而提高人均福利水平。

三、国际贸易模式:从产业间贸易理论到产业内贸易理论再到产品内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前提假设是规模报酬不变,市场是完全竞争,认为一国比较优势取决于本国生产要素、资源优势。这两种贸易理论解释的是产业间贸易现象,以最终产品为贸易对象,并且最终产品在一国国内完成生产过程,没有关注一种产品在技术上能分离,其生产过程不在一国国内完成的新贸易现象。

新贸易理论放宽了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假设条件。假设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认为一国比较优势取决于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新贸易理论解释的是以最终产品为贸易对象的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产品。这里的同类产品是指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至少前3位数相同的产品,即至少属于同类、同章、同组的商品,它们既出现在一国的进口项目中,又出现在该国的出口项目中。从新贸易理论所研究的产业内贸易现象看。产业内贸易模式所反映的就是,即使两国具有完全一样的资本一劳动比率,它们的厂商也会生产同类但有差异的产品。而消费者对这些产品的需求,一方面会促进各国扩大某种产品的规模,另一方面则会促使两国之间进行这些产品的贸易。有进有出,形成产业内贸易。

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两种基本贸易模式,要素禀赋形成的比较优势决定了产业间贸易模式。而差异性产品的规模经济生产决定了产业内贸易模式;要素禀赋差别越大的国家之间(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间贸易越多。要素禀赋越接近的国家之间(如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越多;产业间贸易反映了先天的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反映了后天的比较优势。

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有一个共同的主线就是分析路径建立在产业间和产业内分工基础上的以最终产品为贸易对象的贸易模式,解释的是产业问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现象。这些理论都暗含一个基本假定,就是所有产品都在特定国家内部生产,没有考虑产品生产过程发生工序和区段国际分工的可能性。这些产品如果具有跨行业性质,对应的贸易活动就是产业间贸易;如果是同一行业内部不同形态的同类产品。对应的贸易活动就是产业内贸易。以产品作为基本分工对象、以产品不可再分性作为暗含前提,没有把当代产品内分工的贸易现象纳入分析视野。

产品内分工理论认为。产品的生产过程包含了多个国家的投入。对于发达国家来说。通过产品内分工方式可以把劳动密集和技术简单的工序环节转移到其地国家,而把附加价值比较高的资金、技术等要素密集的经济活动区段保留在国内进行。同时,发展中国家通过在产品内分工的供应链和价值链上攀升,也获得了持续成长的现实可能性。在传统国际分工局限于行业、产品层面时,发展中国家通过初级产品参与国际分工谋求发展面临很多特殊困难:采用进口替代战略实现产品升级,受到技术、资金和市场规模等方面的约束。产品内分工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简单加工区段,在符合比较优势原理基础上融入国际经济系统提供了切入点;同时为它们通过在产品内分工系统内升级进步谋求发展,提供了新的现实机遇。产品内分工为新的国际分工提供了新的现实条件,使得世界各国成为全球化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和获利者。

从客观基础上看,产业间贸易产生的客观基础是相对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较低的国际经济合作程度和相对不成熟的社会发展阶段。产业内贸易产生于更加深入发展的社会大生产和日益密切的国际经济联系以及比较成熟的社会发展阶段。产品内贸易是基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而产生的,其客观经济背景显然是以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更高水平的社会生产力。相对于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产生的时代,从某种程度上说,此时的生产力水平已有了质的提高。

四、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从外生比较优势过渡到内生比较优势

杨小凯以事前和事后的生产率差别把比较优势区分为内生比较优势和外生比较优势。所谓内生比较优势是指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后天的专业化学习或通过技术创新与经验积累人为创造出来,它强调的是比较优势的内生性和动态性。内生比较优势是由对生产方式和专业化水平的事后选择产生的;外生比较优势是由于天生条件的差别产生的一种特别的贸易好处,是以外生给定的技术和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优势。从劳动分工的角度来看,国际贸易赖以产生的分工基础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技术和资源不同的外生比较优势的劳动分工,一种是基于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的内生比较优势的劳动分工。其中,李嘉图模型的比较优势称为外生的技术比较优势,H-o模型的比较优势称为外生的资源比较优势,新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称为内生的规模经济比较优势,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称为内生的专业化经济比较优势。在新兴古典理论中,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统一的。即由于专业化经济程度的提高以及交易效率的提高而导致的交易范围的扩大。从而使贸易从国内扩大到国外。在经济发展的早期,交易效率极低,其均衡是每个人的自给自足。因此既无国内贸易又无国际贸易。后来由于交易效率的改进,则在各国内部分工,形成大量的地区性市场。随着交易效率和专业化分工的逐渐提高,交易范围逐渐从地区市场扩展到全国性市场。这时只有国内贸易,而不存在国际贸易,其原因在于同一国内部的贸易比起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来,交易效率要高得多。随着交易效率和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提高,市场最终突破一国范围,这时国际贸易出现,形成世界范围的市场。这样,就实现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内生化。基于分工造成生产率差异的内生比较优势能够随着分工的逐步发展而不断演进,而且内生比较优势的演进是加速知识积累和生产率内生进展的动力,并且如杨格定理所论述的“分工存在自我繁殖的机制”。因此基于分工

和专业化的内生比较优势的演进就成为一国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持续不断的源泉。而外生比较优势不能内生地演进,其对于分工、生产率进步和加速知识积累没有什么影响,因而一国的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就只能归功于外生技术进步,这就是新古典贸易理论无法解释许多现象的根本原因。

产品内分工理论认为要素的异质性与规模经济的存在是产品内分工的源泉,将外生的资源比较优势与内生的规模经济比较优势结合起来分析产品内分工的基础和源泉。依据特定生产要求,生产过程不同工序对投入品要素组合可能存在不同投入比例要求,而由于不同国家之间要素的异质性,这就有可能通过全球范围配置资源,产生产品内分工。分工越细,中间产品的专业化生产程度越高,中间产品生产中投入的要素也就越专门化。按照H-o模型来解释,两国按照相对要素禀赋差异决定的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即产品在每一生产阶段上的要素密集度是不同的,最终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只不过是各个生产阶段要素密集度的加权平均值。一方面,来源于异质性的要素优势,使某个国家在某个生产工序上具有优势。并将在国际分工中进行这种专业化生产;另一方面,作为产品内分工的结果,该国家更多地拥有这种异质的专门化要素。这样,产品内分工与要素异质性相互强化。规模经济是产品内分工的又一源泉。因特定技术属性,生产过程的不同工序可能存在不同的有效规模。不同生产工序有效规模差异越大,越有可能通过国内或国际产品内分工节省成本和提升效率。如果采用空间集中的一体化生产方式,个别关键生产环节的有效规模将会约束其它有效规模较大的生产环节不能充分获取规模经济利益。产品内分工把对应不同有效规模的产出区段分离出来,安排到不同空间场合进行生产。从而达到节省平均成本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目标。实际上,不同工序既可能存在规模经济差异,也具有要素投入比例差异,通常是特定工序的投入品比例决定了分工的国别结构,同时工序间规模经济因素进一步强化了这类分工。另外,fones还强调技术进步是零散化生产得以实现的重要原因,这使得内生技术比较优势成为产品内分工产生的又一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通信、运输、金融服务的成本大幅下降和便利性的提高上。另外,服务贸易自由化进一步鼓励了产品内分工的深化发展,这是因为它导致市场壁垒降低和竞争加剧,使得一国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获得高质量的服务。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异同篇4

新贸易理论认为,在贸易模式上,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使得每一个企业不会去生产完整系列的产品,而会生产某种具有专业化的产品,即专门生产一定的差异产品,这样就会发生以差异产品为内容的产业内贸易。而当代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使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机制出现了复杂化。因此,分析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机制,对提高我国产业内贸易水平,从而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产业内贸易水平与对外贸易竞争力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评价产业内贸易的指标是1975年由GrubelHerbert&p.J.Lloyd给出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许多研究发现,工业化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水平又高于非新兴工业化国家,如表1所示。

表1世界各国(地区)产业内贸易指数(1978年)

非新兴工新兴工业化工业化

业化国家国家(地区)国家

阿尔及苏希澳大

利亚1.5丹0.8腊21.1利亚29.3

喀麦隆6.1巴基斯坦14.8巴西37.8奥地利74.1

智利10.1泰国17.3香港40.3加拿大66.9

多米尼加6.9塞内加尔18.7以色列61.9芬兰45.4

埃及6.8突尼斯17.3墨西哥31.9法国80.3

象牙海岸13.4土耳其7.9葡萄牙32.8德国62.7

牙买加14.4菲律宾15.0西班牙52.1意大利59.0

加纳4.3圭亚那19.6南斯拉夫50.7日本26.0

肯尼亚13.9危地马拉32.7新加坡66.9新西兰25.9

斯里兰卡4.8马来西亚32.4台湾34.9美国59.4

资料来源:鲁明泓《中国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测算与评估》,《国际贸易》1995年第4期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推断,较高的产业内贸易水映了一国在多变的贸易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产业内贸易指数以及它的增加值反映了一国在面临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时快速调整自身生产的能力,这也是竞争力的一个方面。由此可见,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是发展中国家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有人曾对发达国家的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1976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了分析,发现与科学技术密切联系的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的产品,是西方7个工业化国家进行产业内贸易的热点,医用电子设备7国中有5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在50%以上,办公设备有6国在60%以上。可见产业内贸易发展与一国的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产品,附加值高,需求弹性大,生产规模和贸易规模持续上升,为产业内贸易发展提供了空间。同时,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加快了科学技术、管理经验、企业家精神在不同国家同一行业内的传播和扩散,给同类产品生产上档次提供信息,并通过规模经济,实现不同国家在产品层次上的分工,实现产品生产的国际化,从而促进一国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

总之,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产业内贸易在给各贸易国带来贸易利益的同时,还可以促使一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因而,产业内贸易最终将取代产业间贸易而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这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产业内贸易形成的机制

一般来说,消费者偏好的多样性、国际直接投资活动是产业内贸易最基本的推动因素。

(一)产品差异与产业内贸易的形成

产业内贸易首先表现为差异产品的贸易。所谓差异产品,是指相似但不完全相同,也不能完全替代的产品。差异产品一般分为三类:水平差异产品、垂直差异产品和技术差异产品。商品差异的类型不同,引起的产业内贸易的原因也不同。

水平差异,是指同一类商品具有一些相同的属性,但这些属性的不同组合会使商品产生差异。从水平差异分析,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消费者偏好,即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当不同的国家消费者对彼此的同类产品的不同品种产生相互需求时,就可能出现产业内贸易。

垂直差异,是指产品品种上的差异。从垂直差异产品看,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消费者对商品档次需求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个人收入差异,收入高的消费者偏好高档产品,而收入低的消费者只能偏好中低档产品。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就可能出现高收入国家进口中低档产品和低收入国家进口高档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技术差异是指技术水平提高带来的差异,也就是新产品出现带来的差异。从技术差异商品看,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产品存在生命周期。先进工业国技术水平高,不断推出新产品,而后进国家则主要生产标准化的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因而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同类产品会发生产业内贸易。

(二)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内贸易的形成

随着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极大地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在跨国公司理论中,把跨国公司分为垂直一体化模型和水平一体化模型两种。垂直一体化模型中的跨国公司将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阶段分散于不同国家,而水平一体化模型中的跨国公司在很多国家重复从事大致相同的活动。垂直一体化模型和水平一体化模型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机制是不同的。

1.垂直一体化投资与产业内贸易的形成

垂直型跨国公司在总部和海外工厂之间实行纵向分工,设在母国的总部和工厂从事产业链中关键的产业环节,一般是知识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活动;海外子公司则往往从事产业链中增值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活动。这种纵向分工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发展中东道国传统的直接投资方式。

当母国与东道国的要素禀赋存在一定差距时,处于某一生产阶段的子公司会从其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输入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加工后输往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由此产生“垂直贸易”。有的学者认为这种垂直贸易应该算作是产业间贸易,但在各国的统计上常常将零部件、中间产品及加工产品视为同组商品,因而被统计成为产业内贸易。

由此可见,跨国公司的垂直型内部贸易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来源之一,使无论是投资国或是东道国的产业内贸易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随着跨国公司数目的增加,产业内贸易额也会增加。但这种产业内贸易的增加对投资国与东道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是不同的。对母国而言,当它对外进行垂直型直接投资时,为了保持母国对东道国的技术优势,母国会利用它的有利经济条件,包括丰富的人力资本、大量的研究机构、以及研究与开发投资等,提高母国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因此,一国的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越多,产业内贸易额就越大,所体现出来的对外贸易竞争力就越大。而对东道国而言,虽然吸引垂直型跨国投资可以增加产业内贸易,从而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从短期来说对一国外贸竞争力具有促进作用,但从发展的角度分析,发展中国家总是接受前一轮被淘汰的技术,在技术发展上始终处在相对劣势的地位,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不大,因而这种产业内贸易的扩大并不能代表产业真正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

2.水平一体化投资与产业内贸易的形成

在水平一体化模型中,跨国公司因为主要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相似的国家之间从事类似的经营活动,因此倾向于在各个国家都建立自己的生产和销售体系,在当地生产,满足当地需求。从表面上看这种投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国际贸易,但如果结合产品差异和消费者偏好来研究,则会发现跨国公司的水平一体化投资也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来源。这种水平一体化跨国公司在经济发展水平类似的国家之间建立内部市场,进行差别产品交易,呈现出产业内贸易的特征,同时又有规模经济的特征,在需求的拉动下,产业内贸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二战后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投资额与产业内贸易额同时增长的现象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由水平一体化跨国经营所产生的产业内贸易的增加,无论是对母国还是东道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都具有促进作用。对母国来说,水平一体化跨国公司在总部与海外工厂之间平行分工,从事基本相同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获得了规模经济,降低产品平均生产成本,这种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之上的产业内贸易的增加极大地促进了母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提高。

而对东道国来说,跨国公司的进入会给东道国带来母国先进的生产和经营技术,促进东道国的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即使母国和东道国技术水平相差不大,跨国公司也会为东道国带来有特色的生产方式、新的营销渠道,以及不同的管理理念等,因此,由水平一体化跨国公司所带来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高同样也促进了东道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提高。

三、充分重视产业内贸易,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

目前,我国的对外贸易格局基本上是以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的,突出我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产业结构的互补性,也就是说,我国的贸易格局还基本上是建立在以比较利益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而产业内贸易则较不发达,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在国际贸易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仅仅按照静态的比较利益进行分工和贸易还是远远不够的,它会造成我国产业结构的滞后。因此,逐步实现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贸易格局,发展高层次的产业内贸易,是我国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一)大力发展差异产品,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

在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产品差异为发展中国家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思路:即工业产品的多样性使得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有足够的资源来生产、出口全部工业产品,国际贸易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大,即使在同一行业内,也可能既进口又出口。因此,对别人已经形成优势的产品,我们也可以通过开发更新的差异产品或其他种类、型号的产品,并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形成自己的优势产品并向国外出口,形成对外贸易竞争优势。

1.加快发展高科技产业,促进与发达国家之间水平差异产品贸易的发展。从我国目前出口的现实来看,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是我国出口商品的主要市场,贸易模式主要是产业间贸易,而产业内贸易额较小,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与这些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差异产品贸易额偏小。特别是现阶段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高技术产品上的分工程度还很低,我国仍需要进口许多高新技术产品,而出口的则是一些层次较低的加工产品。因此,发展高科技产品,促进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水平差异产品之间的贸易,是改变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贸易模式的重要途径。

此外,发展高科技产业,在某些领域形成技术优势,使我国与技术水平落后于我国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形成技术差异,促进以技术差异为主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也是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2.实施品牌战略,促进差异产品的发展。在产品差异优势中,品牌是实行“差别战略”的重要手段。品牌代表着一个产品的质量、性能、功效以及产品的市场定位、文化内涵、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程度等。现代企业越来越多地运用品牌及其品牌系列产品来代表企业的产品与其他企业产品的差异。品牌的差异不但体现在价格的差异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产品的营销、市场、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差异化上,因此,实施品牌战略是我国出口企业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实现出口商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从而提高外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3.加快对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技术改造,促进差异产品的发展。我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力要素,因此,对我国现有的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我们可以通过高新技术加以改造。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但可以创造产品的成本、价格优势,还可以进一步增强产品的差异化优势,使产品向多规格、多品种方向发展,以满足人们对产品不断变化的需求,利用高新技术可以不断变换生产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创造出适合不同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促使传统产品向精加工、多功能、高附加值的科技型产品转换,使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从而提高我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及我国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4.积极介入产品销售领域,获得差异优势。产品差异化的内涵相当广泛,除了指产品在档次、质量、款式、颜色、商标等方面的差别外,还包括了在销售上的差异,如广告、包装、售后服务以及人们主观意识上的差别,这些差异化极大地增加了产品出口的附加值。在当今科技革命迅速发展和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的时代,各企业在生产和流通活动中实行差异化竞争策略是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而我国在开展对外贸易时,常常忽视产品差异,特别是忽视或根本不能介入产品广告、宣传等销售领域,而不能获得较多的利润。例如,我国大量存在的加工贸易、“大进大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它们的产品的出口价格往往只是发达国家最终零售价格的1/4或1/5,其他的增值部分归于推销、批发与零售服务、商标、广告设计等增加产品差异化的有关工作,而我国的厂商因为不能介入这些造成差异化的领域,而失去了获得较多利润的机会。因此,积极介入产品销售领域,是我国企业增加产业内贸易,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5.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研究,提高产业内贸易。如何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一直都是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我国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大力发展水平差异产品贸易大有可为。我们应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研究,生产出适合不同消费者偏好的差异产品,提高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水平。

(二)充分利用国际直接投资,提高我国产业内贸易水平

如上所述,无论是垂直一体化的跨国投资还是水平一体化的跨国投资都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源泉,但两者对母国和东道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是不同的。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异同篇5

关键词:异质性企业;生产率;出口贸易;国外直接投资;企业外包

Heterogeneousfirms:export,ForeignDirectinvestmentandoutsourcing

KonGXin,LiJianxin

(GuangdongUniversityofFinance,Guangzhou,Guangdong510521,China)

abstract:asthecoreofthenewnewtradetheory,thetrademodelofenterpriseheterogeneityrevealsitslogicrelationshipswithexport,foreigndirectinvestmentandoutsourcing.Byanalyzingchoicesinthepathsofcorporateglobalizationandorganizationalpatternsofglobalproductionatthemicrolevel,thismodelprovidesabrandnewexplanationofthemotivesandgainsofinternationaltradeandthereallocationofresources.Discardingthehomogeneityassumptioninprevioustradetheories,thistheorylaysinternationaltradeonthefoundationofheterogeneousfirms,themicroeconomicentity,andoffersanewinterpretationofthecauses,structureandpatternofcontemporaryinternationaltrade.

Keywords:heterogeneousfirms;productivity;export;foreigndirectinvestment;outsourcing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与投资模式以及国际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的深刻变化,产业内贸易取代产业间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1],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对此无能为力,Krugman、Dixit、Helpman等经济学家将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嵌入新古典贸易模型中,创立了所谓的新贸易理论,他们用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消费偏好多样性和产品差异化来解释产业内贸易的形成原因[2],对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中的完全竞争市场、规模报酬不变和产品同质性等基本假设进行了彻底颠覆,较好地诠释了发达国家之间同一产业内贸易占绝大比重这一历史现实。

20世纪90年代,经济学家发现,虽然经济全球化加深,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对外贸易的利润空间要比国内市场大得多,但只有少数企业选择国际贸易行为,大多数企业主要服务于国内市场,新贸易理论对此问题的说服力也显得苍白无力,迫使经济学家对国际贸易的成因进行反思。21世纪初,marcmelitz(2003)提出了异质性企业模型[3],polantras(2003)提出了企业内生边界模型[4],共同开创了新新贸易理论(new―newtradetheory),该理论打破了以往贸易理论关于企业同质性假定,把国际贸易建立在异质性企业这一微观经济主体基础之上,对当今国际贸易成因、结构和模式进行了具有相当说服力的全新解读。

一、企业异质性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建立的产业间贸易模型很好地分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间贸易,但并没有涉及具体的企业层面;新贸易理论所建立的产业内贸易模型虽然涉及微观企业层面,但为了简化模型,以代表性企业假设将企业同质化。然而,近年的实证数据表明,企业间差异对于理解国际贸易有关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关于企业异质性的形成,melitz模型仅考察了初始劳动生产率差异这一因素。而Yeaple(2005)建立了一个更一般的均衡模型,分析了初始状态相同的企业,如果选择不同的竞争性技术和生产技能存在差异的工人,二者的不同组合也可能导致企业不同的生产率,再加上国际贸易成本因素,这样企业的产品(包括服务)就具有差异性贸易优势,Yeaple则全面分析了企业异质性的形成问题。企业的异质性是指同一产业内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由于内外部条件的制约,企业选择不同的生产技术、雇用生产技能和劳动熟练程度不同的员工,进而导致企业的生产率存在着差异。这种生产率差异是因为企业要素投入不同而内生的,是客观存在的,对企业是否进入国际市场起着决定性作用。从更广泛的意义看,企业异质性主要表现为企业生产率、专业性技术、产品质量以及工人技能方面的差异。

1995年Bernard和Jensen曾发现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相比,出口企业劳动生产率更高、企业规模更大、利润更多。[5]1998年Cleride等人利用墨西哥、哥伦比亚、摩洛哥等国的经验数据,验证了企业生产率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Bernard和wagner在1998年利用德国企业的面板数据,同样发现只有那些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才能选择出口。1999年aw等人通过对中国台湾省的企业数据验证了全要素生产率与企业出口行为之间有着较强的同向关联度。2003年Bernard等人利用扩展的李嘉图模型,再度对美国与46个国家的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较高的生产率和较大的生产规模是影响企业出口决策与出口行为的重要因素。melitz和Yeaple(2004)根据大量事例对1996年美国进出口企业的生产率研究表明,出口企业劳动生产率比非出口企业高出39%。taton、Kramarz、Kortum(2004)在研究中发现,法国制造业中仅有174%的企业从事出口贸易,而且其出口量仅占生产量的216%。[6]Jensen、Bernard、Redding(2007)等人研究发现,2000年美国550万企业中只有大约4%的企业进行过出口贸易,2002年美国制造业企业中出口与非出口企业比较,出口企业的就业率、销售额和人均增加值分别高于非出口企业119%、148%和26%。[7]可见,在某一行业内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仅是少数效率高、竞争力强、规模相对较大、产品质量好的企业,大多数企业只服务于国内市场。

实证数据显示,在生产分工日益细化的背景下,全球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企业的运作效率、生产规模、经营绩效和国际化经营行为有着诸多异质性。因此,需要研究企业个体特征在企业国际化经营和扩张路径选择中的作用。然而,不仅传统贸易理论在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前提下,仅仅通过分析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比较优势来阐释产业间贸易,根本没有涉及国际贸易的行为主体――进出口企业。即便是新贸易理论,其采用对称性和代表性企业假设,在一体化均衡情况下,同一产业内忽略了不同企业在生产成本、产品定价、产品数量、利润及收益和外贸参与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因而它无法解释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学家获得的企业微观数据,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哪些企业是国际贸易行为主体这一本质问题,国际贸易领域的微观实证数据对以往理论提出挑战。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摒弃以往的技术性对称,能够深入到国际贸易行为的真正主体,研究企业异质性作用的全新的贸易理论,客观上要求国际贸易理论对此作出科学解释。

二、国际贸易的成因分析

以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为代表的传统贸易理论在分析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时,假设企业是同质的,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是各国的比较优势,古典贸易理论认为比较优势来源于各国不同的劳动生产率,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比较优势基于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差异,即强调国家层面的特定优势,进而把国家优势默认为该国某一行业内所有企业的优势。新贸易理论在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假设条件下,用代表性企业竞争优势替代行业优势,从产业层面分析不同国家的贸易地位与贸易格局。可见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都忽略了进出口企业自身的特质,仅从企业外部条件与环境的差异来分析国际贸易产生、贸易结构和贸易利得。

事实上,国际贸易行为的最终决策还是由企业作出的,因此,研究企业差异性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客观必然,在这方面melitz走在了时代的最前列。2003年melitz在Krugman(1980)竞争模型[8]和Hopenhayn(1992)动态均衡产业模型[9]基础上,加入企业生产率差异这一因素,建立了所谓的异质性企业模型,该模型构成了新新贸易理论的基础。在melitz模型中,假设存在两个对等国家,都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分别拥有一个生产最终消费品的部门,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在存在沉淀成本、“冰山”运输成本和边际成本的条件下,生产率不同的企业其行为选择是不同的。开展国际贸易的沉淀成本主要包括研究国际贸易环境、了解国际市场的供给需求、在国外进行产品宣传、寻找交易伙伴、构建符合国外要求的行业规制和产品标准、建立营销渠道等,这些成本在国际贸易活动完成前就已经发生了,其成本大小与贸易量没有关系,是企业出口的沉淀成本或额外的固定成本;出口还要承担“冰山”运输费用,运输成本被视为像一座“冰山”,也就是国际贸易长途运输的产品只有一部分能够到达目的地,其他部分在运输途中损耗掉。这样,如果要求有一单位产品到达国外市场,考虑了“冰山”运输成本,就必须出口1/(1-r)单位的产品(r为损失率)。此外,出口没有还要承担保险费用、通关费用等边际成本。

沉淀成本、“冰山”运输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存在相当于提高了进行国际贸易的门槛,虽然国际市场潜力巨大,存在高额利润空间,但只有生产率相对较高,出口获利大于沉淀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少数企业才能进行出口贸易,那些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将不能产生足够的利润以弥补进入国外市场的固定成本、“冰山”运输成本和边际成本,大多数企业只能服务国内市场。因此,出口选择与企业生产率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企业自选择机制,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一个行业内生决定的生产率“门槛”,只有当企业生产率达到某一临界值以上时,这类企业才能跨越沉淀成本、“冰山”运输成本和边际成本,进入国际市场,即高生产率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提。当然,这种自选择也可能是企业有意识的战略规划,为了开拓国际市场主动增加投入,提高生产率的结果。

三、出口与行业资源的重新配置

可见,在出口选择的动态过程中,出口与产品质量、企业生产率和工人技能提升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关联性。潜在的出口企业通过优胜劣汰进入国际市场并且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它们对于专业技能型工人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因此,企业规模的扩大、市场空间的拓展会导致企业经营绩效溢价的上升。

效率高的出口企业由于利润增加和良好的经营绩效,可以不断地加大投入,进一步开展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吸纳更多的优质资源,步入市场份额扩大,竞争力增强的良性循环。从行业发展角度看,通过国内市场及国际市场的优胜劣汰,迫使效率低的企业退出市场,市场份额转移高生产率企业,市场集中度提高,促进资源重新配置,从而使行业的整体生产率提高,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经济效率的提升。这样,依据生产率差异,可以将企业分为三种类型:即生产率最高的出口型企业(同时服务于国内外两个市场);生产率居中的仅在国内市场销售的内销型企业;生产率最低、最终被市场淘汰的企业。

一方面,国际贸易可使整个行业的企业数量减少,单个企业规模扩大,生产率高的出口企业平均变动成本更低,竞争力更强。另一方面,成本的降低则会通过选择效应对企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是选择出口行为的高生产率企业由于成本降低而扩大规模;二是高生产率企业规模的扩大增加了要素投入的需求,从而提高了要素成本,进一步迫使低生产率企业选择退出。这一效应的最终结果是推动了行业的资源重组,提高了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使行业的整体生产率提高。

四、出口贸易与国外直接投资的选择

国际贸易行为可以发生在不同国家的企业之间,也可能发生在同一企业内部,这种现象在跨国公司方面尤为明显。跨国公司根据成本-收益分析把不同生产环节分配到世界各地的子公司,形成所谓的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这种内部贸易不仅表现在最终产品交易上,更多地集中在零部件、半成品等中间产品交易上。当前,跨国公司内部的中间产品、技术与服务在国际间流动,占国际贸易的1/3以上,这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之间以及国外子公司之间的交易活动。据经济学家JohnHarryDunning测算,跨国公司母公司内部出口贸易在总出口中的比重,计算机工业为913%,汽车工业624%,石油工业为51%,电子工业为365%,纺织业为128%,食品工业为98%。[10]对此,antras(2003)、Helpmanandmelite(2004)、Yeaple(2005)等人结合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和不完全契约理论,提出了企业内生边界模型(endogenousBoundarymodeloftheFirm)[11],对melitz模型进行了拓展,分析了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问题,即企业采取什么方式进入国际市场,是产品出口还是选择国外直接投资。

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决定其选择出口贸易还是对外直接投资(FDi),主要取决于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本比较。当国外市场的规模扩大并且出口成本也相应提高时,与出口相比,在国外直接从事生产活动则更为有利可图。反之,当建立国外生产设施的成本增加时,在国外进行生产则相对不利。如果企业选择FDi替代出口,它就会放弃增加固定成本投入的集中生产,但是却可以通过接近市场规避交易成本而节省可变的单位成本,并且有可能节省单位生产成本。

采取FDi形式进入国际市场,可以绕过贸易壁垒,充分利用企业的垄断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保持技术秘密和管理经验,降低交易费用,平均变动成本很低,但要承担更高的固定成本和投资风险(根据Helpman等人的测算,国外直接投资的固定成本是在国内建立分厂的两倍)。当国外市场规模巨大且出口成本提高时,FDi更为有利,而当贸易成本相对较低,在国外建立分支机构的成本上升时,可选择在国内生产然后出口,这在一定意义上可看成是FDi对出口的替代。企业决定其选择出口贸易还是对外直接投资,除了考虑成本因素外,还与企业异质性密切相关。在同一产业内部,不断增加的异质性使得企业在国际化经营方式选择上存在着差异,从而也就决定了哪些企业出口,而哪些企业从事跨国生产。引入企业异质性以后,根据企业内生边界理论可以发现效率最高且规模较大的企业选择FDi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即采取内部一体化形式,其交易仍在企业边界之内,这样的企业就会成为跨国公司(tnC)。效率次之的企业以出口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效率较低的企业选择仅服务国内市场。

五、企业外包与内部一体化

所谓企业外包是指企业将自己的一部分生产或服务活动通过市场契约交由其他企业完成,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外部资源,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目的。而一体化则是企业利用自己的垄断竞争优势、内部化优势,采取FDi形式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进行企业内交易。企业外包与内部一体化是国际企业生产组织的两个相反的发展方向。市场交易(企业外包)或企业内部一体化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手段,其不同点在于:市场上的资源配置是由非人格化的价格来调节的,而在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是通过权威(authority)来实现的。选择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取决于市场交易成本与企业内部管理成本的对比关系。antras和Helpman(2004)在分析企业的全球采购行为时认为,企业生产率差异与全球采购方式密切相关,高生产率的最终产品生产商选择在国外购买中间产品,中等生产率的最终产品生产商选择在本国购买中间产品,而生产率较低的企业通常自己生产中间产品。

企业选择外包还是内部一体化,受很多因素影响。antras(2005)认为在契约不完全情况下,企业的国际经营行为需要根据其对最优产权分配的选择来确定市场的进入方式,以决定到底是进行外包还是进行直接投资。[12]Grossman和Helpman(2005)假定外包是一个不完全契约下寻找中间产品供应商的过程,因而一国的契约制度、国内外市场中间产品供求关系、各种交易费用等因素都对外包产生影响。至于FDi的影响因素,Grossman(2006)等人发现,在国外进行FDi的投资额大小、运输成本、东道国市场需求等是影响FDi的直接因素。因此,当市场交易成本很高时,企业将在国外进行直接投资,用FDi替代外包;在中间产品的交易成本较低时,生产率高的企业会选择外包来降低成本,生产率低的企业是选择外包还是FDi,还要考察FDi的投入成本与企业的资金状况。

参考文献:

[1]海闻.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J].经济研究,1995(7).

[2]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现代国际经济学理论发展综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melitz,m.J.theimpactoftradeonintra-industryReallocationsandaggregateindustryproductivity[J].econometrica,2003,71(6).

[4]antras,p.Firms,Contracts,andtradeStructure[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2003,118(4).

[5]Bernard,a.B.andJensen,J.B.exceptionalexporterperformance:Cause,effect,orBoth?[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99,47(1).

[6]eaton,Kortum,S.andKramarz,F.Dissectingtrade:Firms,industries,andexportDestinations[eB/oL].nBeRworkingpaper,2004,no.10344,http://nber.org/papers/w10344.

[7]andrewB.BernardJ.BradfordJensen,StephenJ.Redding,peterK.Schott.Firmsininternationaltrade[J].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2007,21(3):105-130.

[8]Krugman,p.R.Scaleeconomies,productDifferentiation,andthepatternoftrade[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80(70).

[9]Hopenhayn,H.entry,exit,andFirmDynamicsinLongRunequilibrium[J].econometrica,1992(60).

[10]范黎波,宋志红.跨国经营理论与实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异同篇6

当前的世界在文化、经济、政治上都表现出一定的特有属性,在新时代背景下各个国家为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国际间的竞争力而做出许多的努力。其中国际贸易与文化认同这两者是增强国家经济与文化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在对国际贸易于文华认同的发展研究中发现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这两者的融合有着重要的意义。国际贸易与文化认同结合的重要性是什么,其中存在怎样的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实现两者的融合是本文接下来将要叙述的内容。

文化与贸易结合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政治一体化的进程在不断的推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经济交流对于我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文化认同与国际贸易的结合在未来的发展中时一种必然的趋势,这是因为两者的结合使得两者都得到快速的发展。文化认同能够有效的降低贸易成本促进国际间贸易发展,国H贸易又能进一步的加强文化认同的渠道。推进国际间的文化认同发展。文化认同下的国际贸易产品就一般贸易产品在属性上出现差异。促进商品的价格与销量。蕴藏于商品中的文化内容随着商品的流通得以在国际间传播渐渐被人们所熟知,进一步的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

国际贸易在开展过程中遵循有着强约束力的正是制度以及随着国际贸易的突进渐渐一些有一定约束力的非正式制度。强约束力的正是制度时早先退正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前,诸如一些宗教、历史、价值观。心里特征等等非正式制度对国际贸易的进程发展渐渐产生越来越多的发展。而一国的特色文化就属于这一种具有一定约束力的非正式制度,所以将文化认同融入国际贸易中是正当且有效的。另一角度来分析。文化的船舶需要借助种种的途径。而想要使得文化被认同就要讲文化的本质思想与其中吸引入之处展示。这两者都需要一个能够被更多人接受的途径的出现。而国际贸易作为国际间经济交流的手段。在范围与受众上都有着巨大的优势,将国际贸易融合到文化认同中能够对文化的传播创造更多的途径,能够使得更多的人以一种能够被接受的形式去了解异国特色文化。最终促进文化在国际间的认同。所以文化认同与国际贸易相结合对于两者的发展以及给国家的进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文化认同与国际贸易间融合存在的问题

多元文化间的冲突。在将融合着国家特色文化的商品进行贸易流通时,贸易流通成为文化流通的途径。但文化产品本身的用途不再与满足实际物质需要而在于进行信息的传播,提供娱乐。文化认同所要进行的传播是要使得当地受众接受并认同这一文化。在国际间的文化认同主义者眼中,文化产品有着特殊的意义时增强文化认同的重要方式。但姜文华产品进行自由贸易间的流通。淡化了文化产品在确定民族身份,加强民族认同中的所要扮演的关键角色。但在自由贸易者却并不认同这一观点,他们认为文化产品的流通与贸易中流通的产品的属性一致都是对科技、技术、劳动力的利用。在国际贸易中进行文化产品的流通对于发展文化产业只有这推动作用。这是当前不同观念者就两者融合所进行的论争,这一论争阻碍了文化认同与国际贸易的结合。

世界观差异导致文化与贸易主体间的结合问题。国际贸易作为在世界范围内的开展。接触着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多元化的文化,不同的民族的世界观不同对于不同文化的接受能力编存在一定的差异。世界观是人对于自然、社会等形成的系统的科学的丰富认知体系,其影响着对于事物的判断标准,不同地区人们世界观不同。不当的文化融合使得国际贸易中的产品不符合当地人对于相关产品文化的认同。进而对贸易与文化本身造成双重的打击。身份不同和世界观的不同使得两类群体在进行经济交流时,彼此间对于经济环节的追求不同,场次以往两者就某一项活动产生矛盾进而严重影响两者在接下来的交流互动。这种文化与贸易的结合所产生的问题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就会对际贸易与文化认同的结合带来巨大的阻碍,影响两者在未来的发展。

经济贸易管理模式的差异化管理为两者的发展带来问题。同样的经济贸易管理模式也会对国际贸易与文化认同的结合带来影响。文化认同融合下的国际贸易模式必定会做出针对性贸易策略改变,但在经济贸易管理上的差异化管理使得实际的经济贸易策略未能符合实际产品贸易活动。造成国际贸易活动的失败或者枯滞。国际贸易与文化认同的结合会出现一种新形式的国际贸易,这种新形势的国际贸易在很多方面都有着自身所不足的问题,除此以外吗。新形式下的贸易在整体的管理中以及策略手段中与传统方式都会形成一定的差异,不及时的做出调整就无法有效的实现相关环节的进一步展开与发展。而在现有的中国式的管理机制中,受到传统观念的思想,企业在开展这种新形势的贸易时往往不能及时的做出变通使得初期的探索往往以失败的结果告终。不仅如此。在其他国家间进行文化性质的国际贸易还需要深入的考虑当地文化影响因素,针对各地区对文化的接受手段方式的不同来判断文化性质的国际贸易该如何进行开展。然而这一环节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中并不存在于是很大程度上新形式的男毛衣开展会忽视这一重要的问题进而使得在贸易实际开展时出现多种多样的问题严重的阻碍贸易的正常展开。

国际贸易与文化认同的结合途径

当前文化认同与国际贸易结合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文化传播与中的冲突所造成。所以为了保证文化认同能够更好的恶意国际贸易进行融合就必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中付出更多的努力。

实现多元文化的参与与认同。针对不同地区的特色寻找适合地区发展的多元文化的融合途径。运用不同的文化视角来解决国际贸易中对于文化产品的啊魔衣问题。牢牢把握本民族的特色文化内涵在结合当今世界发展中对于外来文化的审视与运营模式来对融合文化后贸易的进行形态进行调整。进行国际贸易的企业要针对民族文化形成归属感这样才能在日常贸易交流中加强合作间的文化宣传与认同。

理性的对待文化间的冲突。国际上对于文化认同与自由贸易有着两种不同的认知方法,在开展国际贸易时持有不同观念的人就会对相关贸易的开展提出各种阻碍,也会由贸易产生文化间的冲突。所以加强对文化冲突的理性处理。共同应走啊一种文化认同的氛围来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与认同。合理的运用各种媒介手段加强不同民族间对于文化的接受程度。推动身份互换的文化交流机制使得双方就在国际贸易中融合文化产生共识。

国际贸易与文化认同的融合手段。估计贸易主要是进行商品间的流通。而文化认同则需要提供有效的文化缠脖交流的途径。所以通过对贸易商品附加一定的文化属性来完成两者间融合。或者在国家贸易中增加文化产品的贸易。文化认同与国际贸易的融合在未来随着经济开展方式的增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将有着更多的形式,诸如。借助影视文化来推动现实产品的销售宣传,借助有一定纪念意义的产品在世界范围内流通来促进世界对于文化的认同等等。互联网的出现将世界之间的交流变的更为密切。利用互联网同样能够对国际贸易与文化认同的结合带来帮助。互联网是开展新型贸易的有效载体。国际贸易与文化认同的结合需要对各方面的信息做出一种提前的收集整理老判断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并确定最终的开展策略。互联网还能够更加实时的对各种信息做出调整。当存在突发性的问题时能够利用互联网实时的收集各种数据并提出各种针对性的策略。借助互联网,还能够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了解不同世界不同地区间人民对于文化的潜在需求。保证文化得以有效稳定的开展进行。

完善企业在国际贸易c文化认同的结合下的经营管理模式。上文提及。中国企业受到传统的文化的影响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诸如对企业进行国际贸易时灵活性的调整存在不足。企业整体不适应新形式下的国际贸易。无法把握住贸易开展的重点。在国际贸易与文化认同的结合的贸易开展策略存在很大的问题。并且对于文化在产品中的融合过于单一古板,不适应不同地区对于产品的特异性需求也不利于文化在当地去得到有效的传播最终得到当地的认同。所以一定要加强国有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与文化认同的结合这种新型贸易时,一定要进行内部的调整,改变部分原有的管理模式。完善国际贸易进行策略,加强在贸易中的创新与思考。在贸易前期利用多元化的手段确定文化的融合形式,针对不同地区开展特异化的文化策略来保证地区的国际贸易能够符合本地区的文化特异性需求。另外,加强整体环节的管理,对于突发性的各种状况做出合理的响应机制来保证贸易的正常进行。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异同篇7

根据市场需求曲线模型,进行分析模型简化。假设国际仅存在两个国家m国和n国,m国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n国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两个国家均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中,其它变量保持一致。根据市场自由贸易,市场供求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于平衡点处,平衡点处供求相等。m国与n国之间有相互贸易往来,当m国出口货物与进口货物相等,国家经济稳定,n国出口货物与进口货物也相等,国家进出口相等,国家经济利益流出与流入处于平衡。这时两国之间的贸易处于平衡状态。而两国由于基本国情存在差异,相关制度标准水平之间存在差异。n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制度标准水平比m国低,n国出口到m国货物价格相对低廉,而m国出口到n国的都是先进技术产品,从而价格高昂。n国为了维持进出口平衡,需要大量出口廉价商品,形成销售量的增加,从而降低m国国内产品的销售价格,降低m国本国企业的盈利。从而形成进出口贸易的差额。m国出现贸易逆差,而n国出现贸易顺差。m国为了消除逆差现象,提高进口产品的标准限值,减少n国产品的流入。而n国要维持国内经济平衡,需要进行大量的出口,从而形成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同时由于m国和n国之间不断地贸易博弈,导致两者之间贸易摩擦不断地发生,产生更多的贸易障碍。结合现实经济情况研究,也可以发现各国之间的制度差异对国际贸易摩擦有着深远影响。

二、缓解制度差异下国际贸易摩擦的措施

国家之间制度差异引起的贸易摩擦不仅给两国经济利益带来影响,造成双输局面。还会导致国际经济体的破坏,给国际经济造成损害。只有彼此之间进行制度协调,化解国际贸易之间的摩擦,才有可能实现帕累托最优。而要实现国际制度差异的化解,可以参考以下措施。

(一)根据摩擦产生原因进行彼此制度协调

国际贸易摩擦的有效化解,需要交易双方进行协调,才能实现共赢局面。根据造成贸易摩擦的制度差异之处,双方进行共同商议和谈,根据各自国家和对方国家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实现化解差异。例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协调制度标准,发达国家需要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能力,对标准进行合理的降低,同时发展中国家也要适时调高标准,以使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二)承认彼此的贸易制度规章

贸易双方需要认可对方的贸易制度,如果双方的制度得不到对方认可,只会加大贸易摩擦,也给进出口企业带来困扰。例如从前中国海关不认可国外税收,导致进出口在海关处要重复纳税,造成企业成本的增加。而现今中国与国际国家税收达到互相认可,并统一部分税收方式,实现国际贸易的增加。

(三)建立国际经济综合体,建立合理的制度标准

除此以外,还要建立国际统一的经济集合体,类似于国际贸易组织等机构。由各国代表组成国际组织,开展国际代表会议协调制度差异,制定一些合理并被各国认可的制度标准,从而实现制度差异的化解,从而达到减少国际贸易摩擦的目的。

三、结束语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异同篇8

关键词:新新贸易理论异质企业国际化经营

0引言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经济已经孕育出一大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伴随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程度的加深,许多企业开始走出国门,积极探索国际化战略,在世界范围内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

异质企业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的理论前沿,其最重要的创新是将企业异质性引入原有模型框架,从微观企业行为视角重新分析和解释国际贸易与投资以及跨国企业全球组织生产的抉择。这一理论出现与发展,更好地解释了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方式,特别是可以解释是贸易还是投资的选择,以及对外直接投资与外包。因此,为了适应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需要,深入了解新新贸易理论的内涵及其发展,为当前我国企业实际国际化经营提供参考和指导,以探讨我国开展跨国公司的最优国际化战略问题。

1新新贸易理论的内容

新新贸易理论的概念最先是由Baldwin于2004年提出,而最早研究新新贸易理论的代表应属melitz(2003),antras(2003)以及Bernard等(2003)。该理论以微观的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的全球生产组织行为和贸易、投资行为。其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假设企业是异质的,也就是企业是存在差别的,而不是像先前贸易理论那样假设企业同质性,只是外在的市场结构差异影响到企业行为,而其异质性主要体现在生产率差异。该理论中,将企业生产率差异纳入新贸易理论,并以此分析企业商业模式选择,称为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又被称为异质性企业贸易(简称HFt)理论;新新贸易理论的另一派则以antras(2003)为代表,将新制度经济学的不完全契约思想纳入一体化和外包的商业模式选择,称为企业内边界理论。这里,主要介绍异质企业贸易理论。

我们知道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层次,没有充分注意到企业间的差异对于理解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同一产业部门内部企业之间的差异可能比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差异更加显著,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企业的生产率,企业都是异质的。新新贸易理论通过企业异质性来分析和研究更多新的企业层面的贸易现象和投资现象。因此,新新贸易理论的特点表现为两个转变:一是贸易分工基础由国家优势向企业特有异质优势的转变;二为贸易所得来源由国家层面向企业层面优胜劣汰行为的转变。

事实上,对大型跨国公司的实证研究也表明,那些拥有更多国际专利的企业,在一个特定的时段它们可以发展得更快并占有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特别是那些在产业中最具创新的企业可以创造一系列非常有效的所有权优势和竞争优势,从而加快其国际生产进程,提高其世界市场份额。而技术水平较低的企业将逐步被淘汰。

2关于企业的异质性

现实世界中,个体企业存在特性差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福斯特、梅特卡夫(2005)指出,从经济学一般理论角度看,异质性表示所考察对象之间的差异化程度,不论是家庭、厂商、部门还是地区或者国家,都会因为他们在产品消费或生产、生产方式选择、创新活动和组织环境上所做出的决策,形成其努力、行为和成功方面的差异。因此,无论从经济增长理论假设的现实性角度,还是从探究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来说,企业异质性是一个基准概念宋德勇等(2009)。

根据杨瑞龙、刘刚(2002)的研究,企业异质性的基本内涵为:首先,企业是一个历史的不断内生成长和演化的有机体,企业在成长中所积累的核心知识和能力是独特的和有价值的。其次,企业的核心知识和能力作为企业的关键性生产要素是非竞争性和难以模仿与替代的,既无法通过市场公开定价和获得,又使其他企业的模仿和替代行为面临成本约束。在企业异质性假设基础上,企业通过核心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及其相应的竞争行为或战略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或超额利润,企业的利润或竞争优势是内生的。

总体而言:企业异质性主要表现为企业(或工厂)生产率、产品质量以及工人技能方面的差异,而当前对这种差异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贸易自由化对于产业内部结构变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上。贸易自由化可以促使企业“质量”提升,这里的“质量”主要指企业生产率或产品质量。在贸易自由化条件下,由于企业进入出口市场需要支付一定的固定成本,而通常只有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才能承担出口进入固定成本,因此,企业特性差异会造成企业出口决策的差异,具体表现为:有些企业进入出口市场,而有些企业则只在国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这就形成了国际贸易中的企业异质性。因此,所谓国际贸易中的企业异质性,就是指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在一系列企业特性上的差异,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关于出口与企业生产率之间因果关系的探讨。由此,国际贸易中的企业异质性和出口进入沉没成本是在企业异质性视野下研究贸易自由化与生产率增长的两个关键要素。

3异质企业贸易理论对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启示

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面临着两个关键选择:一是,是否进入国际市场,继续作一个本土企业还是选择进入国际市场;二是,以何种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即选择出口还是FDi的形式?异质性企业理论从新的视角进行了分析。

新新贸易理论的主要结论是企业的贸易和投资行为越来越表现一体化的趋向,它们自主地决定出口和FDi的国际化路径选择,并且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这里起关键作用的是企业的异质性,研究显示,选择出口的企业生产率高于只供应国内市场的企业,而选择FDi方式的企业生产率又高于出口的企业。同时,在出口贸易的经济效应上,出口对于企业生产率的作用方向不确定,对于那些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是有利的,但对于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并不利。同时,出口贸易能够提高全社会企业的平均生产率,迫使一部分生产率低的企业退出市场而增加生产率高的企业的市场份额。

因此,根据异质企业的垄断竞争模型,如果假定企业面临着一些在国外市场建厂的固定成本,只有生产率最高的企业才愿意在国外投资建厂既选择绿地投资方式。将企业按照其生产率排序,生产率最低的企业将退出市场;第二类型的企业只为本土市场生产,不从事出口;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既在本土销售也从事出口;只有最高生产率的企业既从事本土销售和出口,同时也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同时选择跨国并购方式进入东道国。

根据新新贸易理论,贸易分工的基础是企业层面的优势,贸易开放下,企业优胜劣汰,最终会导致生产要素集中在生产效率高的企业中,从而产生更大的企业集中。这意味着,只有生产效率高,竞争优势强,规模大的企业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获益最多并能得到更大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企业自我选择机制。同时,除了企业的自我选择,企业的出口决策也同样会受到企业所处环境的影响,政策的变化会影响企业的出口决策,贸易政策可以通过激励企业有意识地自我选择并促进生产率提高而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企业进入出口市场后,竞争加剧、知识积累、技术转移等因素都有助于企业生产率的进一步提升,即有可能存在“出口中学”效应,这样的话,非出口企业也会从出口企业学习如何出口,除了象出口补贴、税收优惠等一般常用的出口促进措施外,则改善基础设施,提高信息沟通,促进企业集群建设等都会促使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4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方式的选择

新新贸易理论告诉我们,企业生产率决定了其对外贸易选择行为,生产率越高的企业获益越大。因此,企业应首先根据自身的生产率情况选择是否出口以及是否对外直接投资,再者,政府应该鼓励企业创新和提高生产率,优化出口贸易结构,更多的注重质量和效益,限制和废除“两高一资”产业发展。最后,在对外贸易的同时,鼓励和帮助生产效率高的企业积极走出去,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因为生产率高的企业能够从对外直接投资中获得更多的好处。

而企业对外投资的方式选择中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首先,企业生产率异质性是决定选择的主要因素,要正确认识和评估自身的生产率水平,也应重视培养和提高生产率,再根据产业的特点选择确实符合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

其次,将新新贸易理论的结果进行一个具体的扩展,可以得到,那些以技术优势为生产率差异的行业,由于技术可以跨国流动,则生产率越高的企业应该绿地投资;那些以本土化管理经验和资源优势为生产率差异的行业,由于这些优势和能力不能跨国流动,则生产率高的企业应该选择跨国并购。

最后,针对当前我国企业和产业发展水平的现实和特点,可以得到一个大致的投资模式选择是:我国的高新技术类产业,其核心竞争力为技术,水平不高且生产率较低,应该更多选择跨国并购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设立分支机构,或者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以不断增强竞争力和获取市场份额;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其核心竞争力为资源和劳动力要素成本,生产率并不高,不应该大量对外直接投资,即便要走出去,应该更多选择绿地投资方式。

参考文献

[1]antras,p.Firms,Contracts.andtradeStructure[J]th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2003(11):1375-1418

[2]melitz,m.J.andottaviano.G.Lp.marketSize.trade.andproductivity.[a]nBeRworkingpaper11393.2005/6.

[3]Richarde.Baldwin,tradeandGrowthwithHeterogeneousFirms.[a]nBeRworkingpaper12326.2006.

[4]樊瑛,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的理论进展[J].国际贸易问题.2008(3).124-128.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异同篇9

关键词:产业链产业内贸易外贸竞争力

产业内贸易指一个国家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产品。这里的同类产品是指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至少前3位数相同的产品,即至少属于同类同章同组的商品。衡量产业内贸易水平最具权威的是劳埃德—格鲁贝尔指数(gl)指数,公式如下:bi=1-(xi-mi)/(xi+mi)其中bi表示一国i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xi为产业的出口值,mi为产业的进口值。据1978年资料,工业化国家的平均gl指数为52.8%,新兴工业化国家为43.04%非新兴工业化国家为25.87%。由此可见,gl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gl指数将逐步上升,产业内贸易正在取代产业间贸易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大趋势。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飞速,出口额世界排名由1980年的第26位上升为2002年的第5位,在出口额构成比重中,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稳步上升,由1992年的38.49%上升到1999年的53.64%,这正符合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可见,作为发展中国家要真正有效地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加快本国经济发展,必然要加入到产业内贸易的大潮流中来。产业内贸易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增长的标志。产业内贸易水平就是衡量一国外贸竞争力的标志。笔者认为,分析产业内贸易对提高一国外贸竞争力的作用应从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出发,而不能笼统地认为所有类型的产业内贸易都能有效地提高一国的外贸竞争力。

产业内贸易的产生

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产品差异和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

水平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林德的“需求偏好相似说”认为产业内贸易多在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进行,这些国家居民的收入水平相似,对产品的需求结构相似。这些国家生产同类的产品,这些同类的产品具有一些相同的属性,但这些属性的不同组合会使商品产生水平差异,这些国家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对同类产品中的水平差异产生不同的需求,同类产品之间的国际贸易得以产生。

垂直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垂直差异,指产品质量上的差异。消费者对商品档次的需求是有差异的。不仅国家之间存在这种差异,一个国家内部也存在这种差异。这种差异又主要取决于个人的收入差异,收入高的消费者偏好高档商品,而收入低的消费者偏好低档产品,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就会出现高收入国家进口中低档产品和低收入国家进口高档商品的产业内贸易。

技术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技术差异产品推动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基础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先进的工业国技术水平高,不断推出新产品,而技术后进国家则主要生产已经标准化了,技术含量低的产品,这样,处于不同产品生命周期的同类产品就会产生产业内贸易。

跨国公司的水平一体化投资产生的产业内贸易

所谓水平一体化投资,是指跨国公司在经济发展和市场规模相似的国家进行类似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就是说,跨国公司在母国和东道国之间进行平行分工,东道国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从母国获得相同或相近的生产技术,从事整个产业链的生产活动,由于同类产品的差异性和消费者偏好的多样性,母国和东道国在同类产品上进行贸易,因此跨国公司的水平一体化投资也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来源之一。

跨国公司的垂直一体化投资产生的产业内贸易

垂直一体化投资是指跨国公司在母国和东道国之间实行纵向分工,母国从事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一般是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活动;而东道国则从事产业链中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活动。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禀赋有所不同,这种垂直一体化投资方式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典型投资方式。

产业内贸易对提高我国外贸竞争力的适用性

产业内贸易指数以及它的增加值反映了一国在面临广阔的国际市场时快速调整自身生产的能力,由此可见,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是发展中国家提高外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否任何一种类型的产业内贸易都会有效地提高一国的外贸竞争力却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差异产品产生的产业内贸易与外贸竞争力

对我国而言,目前在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因此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主要是由垂直差异产品和技术差异产品产生的,我们知道,作为技术后进的国家,在产品生命周期的链条上,我们只能等某种产品被先进工业国推出后,待技术成熟,生产渐趋标准化后才利用本国劳动力资源优势进行生产,这时该产品早已从技术密集型转为劳动密集型。而生产该种产品的技术也早已不具有垄断优势。进行标准化产品生产的技术后进国家仅仅是凭借自己的劳动力优势在贸易中分得“一杯羹”(较少的利润),而此时,那些先进的工业国不再生产该项产品,取而代之为向这些后进国家进口。他们把大量地经费投到新产品的研发上,期待在推出的新产品上获得高额的利润。由此看来,技术差异产品推动的产业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我国的劳动力就业问题,提高现有的工业技术水平,增加贸易利益,但却无法使我国获得垄断性技术优势,因而在提高我国外贸竞争力上作用有限。同样,在垂直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中,多数是高收入国家中的低收入居民对我国同类产品中的低端产品产生进口需求,而我国高收入居民对高收入国家同类产品中的高端产品产生进口需求。因此,这种类型的产业内贸易拉动的仍然是我国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的出口,这对于改善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提高我国的外贸竞争力并没有太大的裨益。

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产业内贸易与我国的外贸竞争力

如前所叙,跨国公司在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倾向于采取垂直一体化投资方式。即在总部和海外工厂之间进行纵向分工,为了保持技术优势,跨国公司把产业链中高附加值环节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东道国只能从事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环节的生产活动。在贸易实践中,常常体现为东道国从母国输入零部件和中间产品,加工后输往母公司和其他子公司。这种产业内贸易也不能有效地提高一国的外贸竞争力。因为在技术含量低的产业链环节上,我国只能变相地收取一点加工费。这在中国的突出表现就是加工贸易比重的迅速提高。从短期看,加工贸易固然可以增加我国的贸易利益,但从长期看,这种两头在外的贸易形式,对前后产业的带动作用很小,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不大。但如果是跨国公司的水平一体化投资,如前所述,由于东道国从事的不是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环节的生产,而是整个产业链的生产,东道国就可以在这种平行分工中获得规模经济、吸收来自母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对促进东道国的产业升级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与垂直一体化投资相比,水平一体化投资引起的产业内贸易可作为一国外贸竞争力提高的标志。

扩大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提高我国的外贸竞争力

积极进行产业升级,重视发展高新技术,把发展高新技术与劳动力资源优势这两个因素很好地结合起来。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之所以没有发展起来,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高新技术发展相对滞后,无法同发达国家在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上形成水平分工。跨国公司之所以不对我国进行水平一体化投资,原因也在于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竞争优势不在技术水平上,而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上。因此,一贯以来我国的传统贸易模式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即在资源禀赋基础上实行分工,我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从发达国家进口技术密集型产品。诚然,为了解决就业压力问题,我们必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现阶段,我国的产业结构仍需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但从长期来看,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些领域形成垄断性技术优势却是势在必行。因为只有我国的技术水平有了长足进展,我们才能与发达国家进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改善商品结构,实现产业内贸易的升级。用钱纳里和泰勒对产业发展三分阶段划分的概念来描述我国现有的产业发展水平,我国的产业正处在早期阶段向中期阶段过渡,并兼有向后期发展的特征。这种产业结构对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约束主要表现在商品结构的低层次上。根据有关部门统计资料,虽然现在工业制成品在商品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已远远超过初级产品,但制成品中高附加值、高技术、深加工的重化学工业产品、机电产品所占比重甚小,而粗加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居多。可见,这种出口商品结构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要求的产品特征相去甚远。要改善我国现有出口商品结构,就必须在某些战略性领域赶超,形成有中国独特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实现注重产品质量和技术的内涵型扩张,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符合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要求,最终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资料: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异同篇10

[摘要]国际贸易理论先后经历了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四个发展阶段。以melitz的异质性企业模型和antras的企业内生边界模型为代表的新新贸易理论,从企业异质性研究入手,分析了单个企业的国际化路径和全球生产组织模式选择,从微观层面来剖析国际贸易产生、贸易利得与分配、资源配置等问题,使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具有了坚实的微观基础。虽然新新贸易理论对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做出了突破性贡献,但仍有一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新新贸易理论;异质性企业;内生边界

一、引言

国际贸易理论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它主要阐释国际贸易成因、国际贸易结构和国际贸易利得等问题。随着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国际贸易理论先后经历了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四个发展阶段。

古典贸易理论主要包括adamSmith的绝对优势理论和DavidRicardo的比较优势理论(2×2×1模型)。在他们的理论中,假定在完全竞争及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劳动作为唯一的投人要素,生产技术是给定的外生变量,则国际贸易是发生在劳动生产率绝对或相对差异的先进工业国与落后农业国之间的产业间贸易,该理论首次阐明了自由贸易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0世纪30年代,瑞典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Heckscher和olin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H-o定理)。与古典贸易理论不同的是,他们认为比较优势的形成除了劳动这一投入要素之外,还包括资本、自然资源等要素禀赋的差异。后经Haberler、mied、Learner、Leontief等学者将一般均衡分析的新古典模型与H-o定理融为一体,最终形成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标准模型(2×2×2模型)——新古典贸易理论。这一以要素禀赋理论为核心的新古典贸易理论在20世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处于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地位。

进入20世纪60年代,在国际贸易领域,大量存在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同一产业内产品的情况,这一有悖于要素禀赋理论的现象引起了Verdoon(1960)、Balassa(1966)等人的关注,Grubel、Lloyd(1975)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产业内贸易理论(intra-industrytradetheory)。20世纪70年代后期,Krugman(1979,1980,1981)、Dixit和norman(1980)、Lancaster(1980)、Helpman(1981)、ethier(1982)、Brander和Spencer(1985)、eaton和Gmssman(1986)等经济学家将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嵌入新古典贸易模型中,形成了所谓的新国际贸易理论,用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消费偏好多样性和产品差异化来解释产业内贸易的形成原因,对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中的完全竞争市场、规模报酬不变和产品同质性等基本假设进行了彻底颠覆,较好地诠释了发达国家之间同一产业内贸易占绝大比重这一历史现实。

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公司内交易特别是跨国公司内部一体化和对外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国际贸易实践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国际贸易理论对此问题的说服力也显得苍白无力,迫使经济学家对公司内贸易的成因进行反思。21世纪初,marcmelitz(2003)提出了异质性企业模型,polantras(2003)提出了企业内生边界模型,共同开创了新新贸易理论(new-newtradetheory)。该理论打破了以往贸易理论关于企业同质性假定,把国际贸易建立在异质性企业这一微观经济主体基础之上,对当今国际贸易成因、结构和模式进行了具有相当说服力的全新解读。

二、新新贸易理论的产生背景

1、国际贸易领域的微观实证数据对以往理论提出挑战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两大中心主题为贸易所得和贸易分工基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所建立的产业间贸易模型根本没有涉及到企业层面;新贸易理论所建立的产业内贸易模型虽然涉及到微观企业层面,但为了简化模型,以代表性企业的假设将企业同质化。然而,近年的实证数据表明,企业间的差异对于理解国际贸易有关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学家在对企业有关数据实证分析中发现,在某一行业内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仅是少数效率高、竞争力强、规模相对大、产品质量好的企业。早在1995年,Bernard和Jensen曾发现在美国制造业中就存在上述现象;melitz和Yeaple(2004)根据大量事例对1996年美国进出口企业的生产率研究表明,出口企业劳动生产率比非出口企业高出39%;eaton、Krama和Koaum(2004)在研究中发现,法国制造业中仅有17.4%的企业从事出口贸易,而且其出口量仅占生产量的21.6%;Jensen、Ber-nard、Redding(2007)等人研究发现,2000年美国550万企业中只有大约4%的企业进行过出口贸易,2002年美国制造业企业中出口与非出口企业比较,出口企业的就业率、销售额和人均增加值分别高于非出口企业119%、148%和26%。

经验数据显示,在生产分工日益细化的背景下,全球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企业规模、利润和国际经营行为有诸多异质性,因此需要研究企业个体特征在企业国际扩张选择中的作用。然而,由于新贸易理论采用对称性企业假设,一体化均衡下同一产业内企业定价、产量、利润、收益和外贸参与程度相同,企业无任何差异,因而它无法解释20世纪90年代以后获得的微观数据,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摒弃技术对称以及研究企业异质性作用的贸易理论。

2、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增强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经贸活动出现了新特征,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跨国企业的数量呈级数增长,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已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核心组织者。联合国贸发会《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目前全球15个发达国家共有8.2万家左右的跨国公司,它们拥有超过81万家子公司;《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6年国际贸易有1/3是在跨国公司之间进行的,1/3是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即与跨国公司有关的贸易已占国际贸易的2/3;跨国公司已占全球技术贸易的60%~70%,全球F&D的80%,全球FDi的90%,21世纪很可能变成“跨国公司时代”。跨国公司在国际化经营中,中间投入品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部门结构上多集中于研发密集度高、部门投入物复杂程度高的it、汽车、工业设备、非生产性服务等部门;跨国公司的公司内贸易增长速度加快,例如1992~2002年,跨国公司海外工厂的销售数量增长率高于商品和非要素服务总贸

摘要:要解决国际贸易专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根据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在建设的专业目标定位、师资培养、教材建设、教法选择等方面加大改革。以适应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高、具有较高国际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和国际贸易业务操作技能的高级应用型外贸技能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高职教育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这就急需一大批熟悉进出口业务的外贸应用型人才,为了满足社会的这一需要,我们高职高专院校必须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和课程的设置等进行探讨和改革,如何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如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彰显专业特色,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1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1)专业培养目标在新经济时代,国际贸易主要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以英语为工具,熟悉国际商贸知识及商贸文秘的职业职责范围,能够使用多种现代化办公设备与通讯设施,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学生毕业后主要的就业方向为:进出口公司、三资企业、报关、报检公司、大型运输和保险公司、外商投资咨询公司、跨国营销集团等。

(2)专业培养规格在思想道德素质上,学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公民道德。在专业上将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生在理论学习后,要根据目前我国已加入wto的实际情况,系统地学习各门专业课的实际操作,包括国际商务谈判、签约、履约、租船、投保、仲裁、索赔等各个环节,也包括对外投资的策划、知识产权的保护等各种业务,具体方法可以通过国际商务实验实训和案例实践教学的形式来实现。

2教学方法的创新

2.1优化课程结构

现在书市上各类高职高专国贸相关教材非常多,而且大多数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各种教材大同小异,内容重复,如国际货物运输和保险部分在《国际贸易》、《国际货运实务》、《外贸跟单员实务》、《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等多门课程中重复出现,这样的重复内容在整个国际贸易教材中比例还相当大,任课老师之间讲课衔接不上,导致重复部分,重复讲授。在讲解过程中,多数老师重理论轻实践,以至于学生学了多遍在工作中仍不懂整个贸易的国际货物的流程和相关知识,这样学生走出校门后适应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为了避免重复教学,应该对国际贸易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对几门课程重复的地方进行整合,最好能根据本校自身的特点和特色,老师自己编写教材,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2.2改进教学方法

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中,理论课知识讲太多,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这个时候就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如模拟公司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方法等。如讲授《进出口业务流程》中进出口货物的整个流程,老师不能仅仅在黑板上板书流程图,要更加生动的采用案例教学手段,适当的可以结合本地企业的案例进行教学,如:赣州华坚国际鞋城有限公司有一批女鞋出口到美国洛杉矶,贸易术语为CiF,委托赣州东信货代公司办理租船订舱手续,在这个前提下,老师可以以分组的形式要求学生在课后弄清楚办理每个环节需要提交的材料,然后再到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解说,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不会觉得枯燥无味,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在每一个小组中大家都可以客串不同的任务角色,这样可以让每个角色的流程大家都能较强的记住,而且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学习精神。

2.3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环节国际贸易专业的大多数专业课程应采用模拟实验和软件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国际贸易专业课还应多采用案例教学。,如“外贸函电实训”对于增强学生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起了很大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其它一些课程(或其中的部分教学内容),如“国际结算”、“外贸单证制作”、“海关报关实务”等相关课程可以尝试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来提高其学习的效率。这样不仅不会学起来枯燥无味,而且更能学的好,记得住。

3建设师资队伍构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培养模式,主体是专业教师队伍

首先,要加强专业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的培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师除应具备各类教育教师都要具有的素质外,还应具备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各种素质。其次,应当有针对性的选派教师进入外贸企业、海关、报关公司等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以培养专业教师较强的实践操作和课堂演示能力。高职学院应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遵循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思想道德与专业学术并重的原则,以宽松优越的个人发展环境,不断提升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灵活创新的用人机制,建设一支适应学院事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以宽松优越的个人发展环境,不断提升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灵活创新的用人机制,建设一支适应专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总之,随着我国外贸进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的贸易地位不断增强,为了能够培养更多国家需要的贸易人才,只有通过不断改革与完善课程环节和课程要素,形成具有专业特征的应用性课程体系,才能确保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被社会所认可、接纳。

参考文献

[1]赵绍全.当前部分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浅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5(3).

[2]侯涵,梁赤民.对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