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森林生态保护修复的内容十篇森林生态保护修复的内容十篇

森林生态保护修复的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5:46

森林生态保护修复的内容篇1

关键词森林经营管理;林业;可持续发展

林业的发展不仅与我国的国民生产生活水平密切相关,更是我国改善生态环境、进行可持续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林业的主体,森林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建筑建材到环境保护均离不开对森林的有效管理和合理经营。

1森林经营管理与林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1.1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林业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根据不同林木的生长习性和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对于树木进行分类管理经营。不仅要将不同林木进行区分化管理,更要根据用途的不同对林木进行阶梯化的开发和种植,以保证林木生长发育良好和得到有效利用。对于种植于不同区域的林木,需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征制定个性化的种植管理方案,以保证林木在不同的环境中都能够健康长大成材。另一个方面指的是要制定林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计划。林业经营管理不仅包括对林木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对林业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对于在建设发展中使用较多且容易成活的林木,应尽可能减少对天然林的砍伐,而是采取人工培育的方式来满足市场对于木材的大量需求。同时对于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天然林应立刻停止砍伐,并使用森林养护和修复的手段对破坏区域进行修复重建。另外,对于本身自然条件就比较欠缺的地域,不仅要严禁砍伐、植树造林,还要通过现代化科技手段缩短培育时间,研发出能够在恶劣环境中存活的树苗并进行大规模的培育。

1.2森林经营管理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林业不仅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而且会影响我国的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林业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而森林是林业的主体,其经营管理的状态则会直接影响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效果。在过去,我国的森林经营管理以开发和生产各类木材为主,并不注意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环境的修复,从而导致大面积的森林被破坏,木材资源越来越少,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这一切都成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阻力。要想使林业可持续发展得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改变对森林的经验管理模式,不仅要关注木材的开发和生产,更要注重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修复,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发展战略要求针对森林资源实行全新的经营管理措施。

2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森林经营管理措施

2.1划分森林功能,明确森林经营方向

森林的功能是多样化的,不同地理位置、不同自然环境中的森林发挥的功效不同。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森林的最大作用就是保持水土;在土地沙漠化严重的地区,森林的作用则为防风固沙;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森林的作用是净化空气;在生物多样性破坏严重的地区,森林的作用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1]。因此,进行森林经营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对森林进行功能划分,明确森林经营管理方向,不能将所有管辖区域内的森林都划分为同一用途,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将森林有机地划分为商品林区和生态公益林区,在满足市场和经济发展对于森林资源的需求的同时,也要满足森林本身的生态功能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2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和质量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森林的经营管理不再和以前一样“靠山吃山”,而是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改变现有的森林生态环境。对于需求量较大的商业林可以采取人工培育方式,缩短成材期;面对大量的病虫灾害时,可以通过现代化科学技术寻找防治病虫的最佳方案,并且培育防病防虫的树苗;面对遭到严重破坏的生态保护林区,可以通过现代生物技术进行生态修复,以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修复工作[2]。

2.3给予政策扶持,促进森林资源的恢复与更新

除了合理开发、重点保护、运用科技以外,森林的经营管理还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无论是商业林区的培育还是生态林区的修复,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样的投资依靠一两个单位或者社会的支持是无法完成的,而是需要政府给予大力的政策扶持。这种扶持不仅有利于森林的经营管理,更能够调动社会各界对森林管理经营的关注度和积极性,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投入到森林资源的恢复和更新工作中。

森林生态保护修复的内容篇2

[关键词]森林资源;法律冲突;森林法;生态价值

[中图分类号]D92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7-0153-07

高利红(1970-),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刘先辉(1976-),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湖北武汉430073)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环境法律主体研究”(项目编号:10JJD82000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森林资源”概念的确定是整个《森林法》的起点,事关森林法保护对象范围之确定和精神指向,因此,该概念是本次森林法修改中的核心问题。在国家林业局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森林法》(修订草案)或修订草案]第2条规定了森林资源的概念,就内容而言,它将《森林法实施条例》中的规定直接转换而来。如若坚持此规定,不但会引起概念上的法律冲突,也不符合现代森林法的主要目的。因此,本文就此展开探讨,以其从法律价值追求的角度对《森林法》的保护对象予以界定,凝练森林法中森林资源的概念,为我国《森林法》(修订草案)中的第2条拟定提供明确建议,并化解森林资源保护与物权保护之间的概念张力。

一、问题的提出:“森林资源”概念引起的法律冲突

(一)《宪法》、《物权法》和《森林法》中关于森林资源权属的规定

关于森林资源的权属,《宪法》、《物权法》和现行《森林法》十分明确:《宪法》第9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物权法》第48条规定,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但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森林法》第3条规定,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

从制定主体上看,前两者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森林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从法律效力上来说,宪法属于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物权法属于“民事基本制度”中的基本法律;森林法属于立法法第7条第3款规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从总体上来说,得出“森林资源只能属于国家或者集体所有”结论,法律位阶分明,制定主体错落有致,术语表述准确,权属清楚明晰,不可能产生歧义。

(二)《森林法实施条例》中“森林资源”概念引起的法律冲突

国家林业局起草的《森林法》(修订草案)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森林、林木的培育种植、采伐利用和森林、林木、林地的保护、经营、管理、监督活动,都必须遵守本法。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森林,包括乔木林、竹林和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林木,包括乔木、竹子和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林业生产附属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林地的范围,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确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已经在林权登记簿或者林权证上登记的土地,应当确定为林地。”就“森林资源”而言,该条款由“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上升到“法律”规定,原文不动放在修订草案之中。

孤立地看本条内容,并无瑕疵。该条款不但规定了森林法的保护范围,而且还明确了森林资源所包括的诸多要素:森林、林木、林地、野生动植物和微生物等。抛开其他的要素不谈,结合宪法、物权法的规定,分析森林资源的子内容——林木:森林资源只能属于国家或者集体所有,林木属于森林资源的一部分,按照三段论的推理方式,我们很容易得出——林木也只能属于国家或者集体所有。

这个结论与现行的法律规定和基本理论不符。公民个人种植的林木,毋庸置疑享有林木所有权,宪法、物权法和森林法等毫无疑问地承认并予以保护。如此悖论的背后隐藏着哪些原因呢?如何解决这种法律冲突呢?本文以下展开探讨。

二、法律冲突原因分析

现代法治国家都存在着完备的法律体系。在组成法律体系的诸多法律之中,法律规则的数量更是浩如烟海。由于立法界限不清、利益多元化和认识差异等各方面的原因,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法律同时调整一个相同的法律关系,而在这些法律关系之间产生矛盾的社会现象。一般说来,只要各法律对同一问题做了不同的规定,而当某种事实又将这些不同的法律规定联系在一起时,便产生了法律冲突”。法律冲突分为显性冲突和隐性冲突两种形态。显性法律冲突是由于法律规范、法律条文在规定上的不一致、不衔接,从而使法律规定的权利之间存在冲突。这种冲突可以通过立法技术的提高而逐渐减少。隐性法律冲突不能从条文中发现,只能在法律实践中暴露出来。它其实就是法律适用上的冲突,就是不同主体依据不同的法律规范活动、行使权利(力)时,甚至包括同一主体依据不同法律规范活动时而产生的冲突。

如前文所述,我国宪法、物权法对同一事物——森林资源的权属做出了法律规定,森林资源只能属于国家或者集体所有。在阐述森林资源内涵时,《森林法》(修订草案)将林木等内容纳入森林资源的范畴。按照法律逻辑的推理方式,我们可得出结论:林木也只能归属国家或者集体所有。这显然不符合基本的法律常识,并和现行的其他法律规定相冲突。这种冲突需要通过法律推理和实践体现出来,属于隐性冲突。笔者认为,发生冲突有以下原因:

(一)根本原因:森林法立法目的变迁

1.历次森林立法目的回顾与评价

(1)1963年《森林保护条例》

1963年5月20日,国务院颁布的《森林保护条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森林资源进行全面、系统保护的第一部行政法规。该条例第1条直接规定了立法目的:为了保护森林,防止火灾、滥伐和防治病虫害,以促进林业生产。《森林保护条例》(简称《条例》)包括总则、护林组织、森林管理、预防和扑救火灾、防治病害虫害、奖励和惩罚以及附则等7章,共计43条。除去政治性语言和政策宣示之外,《条例》提出要建立健全护林组织保护森林资源,把预防和扑救火灾、防治病害虫害技术规范上升到法律层次;在森林管理上提出保障国家、集体的森林和个人的林木所有权、集体林采伐批准、订约采伐制度和木材运输证明制度等。《条例》中没有规定“森林资源”的具体含义,也没有对“森林资源”进行过多的阐述。

就《条例》的具体内容而言:第一,该《条例》注重从技术角度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第二,由于当时实行计划经济,没有对林木交易等经济属性作出鼓励性规定,更不可能提及它的生态价值和其他非经济价值,立法目的中“促进林业生产”,可以被理解成“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的经济需要”。例如当时的《人民日报》在配发的社论中开宗明义指出:“森林在整个国家经济建设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森林保护得好不好,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都有重大的影响。”虽然该社论也强调了森林资源生态属性的重要性,但不过是“传统农耕型文明形态基础之上的朴素的直觉主义的环境伦理思想”的体现。随着“”对法治的践踏和破坏,我国森林资源状况并没有因为该条例的颁布得到改善,反而由于对经济属性的追逐,大量森林被采伐,森林资源变得日渐匮乏。例如20世纪30年代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达30%,到60年代降至10%;云南省1949年森林覆盖率为50%,到1980年却只有25%。1973-1976年第一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为12.7%;1977-1981年第二次清查为12.0%。

(2)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试行)》

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试行)》第1条规定了该法立法目的:森林是国家的重要资源,能够提供木材和各种林产品,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能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障农业、牧业的发展;能够防治空气污染,保护和美化环境,增强人民身心健康。为了加快造林速度,加强森林保护管理,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特制定森林法。《森林法(试行)》包括总则、森林管理、森林保护、植树造林、森林采伐利用、奖励与惩罚和附则等7章,共计42条。

从《森林法(试行)》第1条规定来看,立法者已经认识到森林资源同时具有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其他非经济价值,并试图从法律上对它的多重价值进行保护。但在面临多重价值排序时,立法者毫不犹豫地将经济价值放在首位,然后考虑的才是生态价值和其他非经济价值。《森林法(试行)》的具体内容将这一立法目的体现得更为明显,虽然规定了林业基金保护制度以增加对森林资源生态价值和其他非经济价值的保护,但并没有阻挡住立法者对追求森林资源经济价值的渴望:根据培育、保护和利用森林的目的划分林种、专门设置了“森林采伐利用”一章等。当时林业部副部长罗玉川也不得不承认:“不认识林业和农业、牧业互相依存的关系,对林业抓得不紧,重砍轻造的倾向没有根本纠正。”

(3)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现在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是1984年9月2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并经1998年、2009年两次修正的。《森林法》第1条明确规定了该法的立法目的:为了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提供林产品的作用,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特制定本法。现行《森林法》包括总则、森林经营管理、森林保护、植树造林、森林采伐、法律责任和附则等7章,共计49条。

从法律规则上来看,1984年,立法者已经意识到了森林资源具有经济、生态等多重价值,并将森林资源的“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等生态价值放在首位,其次才是“提供林产品”等经济价值。虽然我国1998年、2009年对森林法进行两次修订,但是并不涉及立法目的,这反映了立法者对该立法目的的满意,并认为它符合现阶段林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虽然立法目的确认了森林资源的多重价值并将生态价值放在首位,但值得注意的是:整部法律中涉及生态价值和其他非经济价值的条款并不多,制度设计比较原则,有的还停留在摸索阶段。反观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条款众多且立意明确,整个森林法简直就是一部规范森林资源经济价值利用的法律。从森林法的保护对象上看更为明显:1984年森林法第2条规定是“从事森林的采伐利用、培育种植、经营管理活动”;1998年修改时调整了顺序,并增加了“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管理活动”;2009年没有做改动。从保护范围“森林、林木的、培育种植、采伐利用和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管理活动”来看,“森林、林木和林地”都被视为民法上的物并进行交易,生态价值和其他非经济价值根本不是森林法的保护对象。

2.森林法立法目的的变迁是导致法律冲突的根本原因

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社会规范,它通过调整人们的行为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根据法律的规定,指引人们应该为、可以为和禁止为的行为。“但是,社会生活情势的不断变化,却要求法律根据其他社会利益的压力和种种危及安全的新形式不断作出新的调整。因此,法律秩序就必须既稳定又灵活”。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经历了三部森林法规,两次修改。笔者认为,对森林法修改是必要的,但是这种既有抛弃原有的法律条文,另立炉灶(例如《森林法(试行)》对《森林保护条例》的取代的方式,又有在原有的法律条文的基础上,进行适时调整作渐进改动(例如1984年《森林法》,后经1998年、2009年两次修正)的方式,对法律稳定性与灵活性是一种极大的破坏,发生法律冲突便不难理解。

立法目的是立法者基于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在立法过程中所追求的或者欲实现的,并最终为该法律制度或者规定所表现出来的主观愿望或者理想。法律制度是立法目的的表现形式,立法目的对法律制度具有指导作用,一个属于法律实践,一个属于法律意识,两者同属于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法律文化中,一定的法律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与影响法律实践。我国林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森林法立法目的经历了只追求森林资源经济价值、意识到森林资源具有多重价值、形式上把多重价值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三个过程,而现行森林法虽然经过数次修改,但是仍沿用1979年通过的《森林法(试行)》的整体框架、章节设置,并没有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法律规则做的也仅是修修补补的调整。这种法律规则的滞后性与立法目的的适度超前性发生了矛盾,是造成法律冲突的根本原因。

(二)直接原因:法律认识的局限性

法律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它来源于社会生产活动,并依赖于人的主观认识通过法律条文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认识的局限性,人们在认清事物的本质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一方面,人类认识能力是有限的:立法者不可能在一开始就对所有事物有着全面深刻认识,并把握其内部的发展规律,“既不能洞悉广泛复杂的社会关系的全部,也不能将所认识到的社会关系毫无偏差地反映到法律中”,进而制定出完美无瑕的法律;另一方面,人类的认识能力是不断发展的:借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事物的认识能力逐渐加强,必然会对原来事物的认识不断加深。正是通过这种否定之否定规律,使人们认清事物的本质。

对于森林资源多重价值的认识,我国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如前文所述,在最初的森林法的规定中,立法者只是认识到了它的经济价值,认为森林资源的主要任务就是提供木材和其他林产品,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并没有认识到它的生态价值和其他非经济价值。森林资源及内部诸要素被视为民法意义上的物,并通过合同法、物权法等民事领域内的法律进行调整。随着森林被采伐、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和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逐步认识到森林资源不但具有经济价值,而且还具有固碳释氧、降温杀菌等生态价值和其他非经济价值。需要法律对它的生态价值和其他非经济价值确认、保护,并制定、设计具体的制度予以规范。这种对森林资源认识的局限性,正是造成法律冲突的直接原因。

(三)客观原因:“森林资源”自身的丰富性和价值多元性

“词典不仅是具有独特风格法官解释工具,而且给我们展示了语言自身的各种内涵。”《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森林”的:“通常是指大片生长的树木,林业上指在相当广阔的土地上生长的很多树木,连同在这块土地上的动物以及其他植物所构成的整体。森林是木材的主要来源,同时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止水、旱、风、沙等灾害的作用。”而“资源”是指“生产资料或者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生态意义上的森林资源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植物、动物、真菌、微生物群落与其非生命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动态复合体”。在《森林法》(修订草案)中“森林资源”则是“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一般意义上的“森林资源”和法律意义上的“森林资源”并不相同:一般意义上的森林资源不仅强调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亦注重它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生态价值的表达,更注重将它作为一个整体发挥其作用;而法律上的森林资源诸要素被视为法律关系的客体,人为地予以分割,并制定不同的法律予以规定,来满足人类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这种分割式的立法,不但无法对森林资源诸要素进行穷尽保护,而且忽视了森林资源内部诸要素作为整体所具有的生态价值和其他非经济价值,从而造成了法律冲突。

三、法律冲突的解决途径

(一)立法目的明确化: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类提出了新的环境观——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痛定思痛后,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重新认识的结果,“最少引入了两个层面的关系,即人类与自然、当代人与后代人”。它强调人类在追求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权利的同时,应当坚持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凭借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竭尽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进行;并且当代人在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时,应当承认并做到使自己的机会和后代人的机会平等,不允许剥夺后代人本应当合理享有发展的机会。可持续发展不仅从时间维度将“发展”扩展到代际与代际之间,而且从空间的维度将“发展”扩展到本地区、本国,甚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区域。

将“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作为森林法的主要立法目的之一并固定下来,可以解决对森林资源概念化解释而引起的法律冲突。森林资源不仅为社会提供林木、各类林产品等经济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具有调节、保持水土、固碳释氧、净化空气、消除噪音等功能,为社会提供生态价值和其他非经济价值。将“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作为主要立法目的之一,能够从法律上保障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和非经济价值不仅能为当代人所使用,而且还可以为下一代人所拥有。另外,更是由于森林资源所提供的生态价值和其他非经济价值所具有的流动性、消费的非排他性,使得森林资源带来的效益早已超过了森林所在地,进而影响到该地区、该国家乃至全球。因此,从时间的维度和空间的维度上来看,森林资源自身恰恰契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其作为森林法主要立法目的,可以避免法律冲突。

值得注意的是,笔者用的是“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而非“林业”的称谓。除了“森林资源”自身的丰富性之外,“林业”一词涵盖的狭窄性也决定了不宜将它作为森林法的立法目的。《现代汉语词典》对“林业”是这样解释的:“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生产事业。”通过词义辨析,“林业”仍然被定义为“业”,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经济价值,不能涵盖“林”所提供的生态价值和其他非经济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再局限于享受森林资源提供的林木、林产品等经济利益,而把它扩展到对生态价值和其他非经济价值追求。因此,“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较为合适。

(二)调整范围的扩大:增加生态价值与其他非经济价值的内容

从现行法律规定来看,森林资源包括要素众多: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内容。从物权法的角度上看,这些要素大多可以归属于民法上的物,并能为物权法所调整。物权法是确定财产归属、交易和增进财产利用的法律,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物的经济功能。在现行森林法规定中森林经营管理、森林采伐等章节,都是基于这种目的,意图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经济功能设置具体条款。作为特殊意义的物,森林资源诸多要素,还具有生态价值和其他非经济价值,这种双重价值导致了对人类的双重功能:物权法对其经济价值予以承认并提供保护,森林法对其生态价值和其他非经济价值予以承认并进行保护。这种双重属性在理论上的分类是成立的,但是在现实操作中却是密不可分的。正是两部法律之间缺乏沟通与协调,造成了法律规范之间的隐性冲突。

森林资源是典型的资源性物,除了为社会提供林木、林产品满足人类的生产生活需要之外,它还具有调节、保持水土、固碳释氧、净化空气、消除噪音等生态属性,这些属性带来的“利益”是实实在在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长和人类对高品位生活的向往,清洁的水和空气、宁静的生活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等越来越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但是这种资源的稀缺性特征却日渐显露,在人类的生存利益和生产利益对环境的需求上,开始产生对立并形成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原有的制度设计已经无力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有必要对人类追求的利益——经济利益、生态利益和其他非经济价值利益做出制度性安排,通过权利的重新配置,来平衡与制约人与人之间因利用稀缺性资源而发生的关系。民法、物权法等法律对它的经济价值的归属、分配和交易进行规定,而现行森林法还没有对它的生态价值和其他非经济价值进行确认,导致了法律冲突。因此,将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和其他非经济价值纳入森林法的调整范围,不仅是未来森林法必须规定的内容,而且还应与民法、物权法的协调做好制度性安排。

(三)具体制度设计:生态与其他非经济价值的固定化

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立法目的、把生态价值和其他非经济价值纳入森林法的保护范围,可以将森林法定位为“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法”而非“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法”,也是理念上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人类中心主义”转变的具体体现。除了通过理念转变打破将森林资源局限在经济价值范围之内的思维定式之外,我国还需要改变现有森林法的体例结构,将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和其他非经济价值用法律制度固定下来,把经济价值的规定与现行物权法、合同法等法律做好衔接,避免与它们发生冲突。

现有森林法的章节结构、林种划分等内容,是按照培育、保护和利用森林的主导目的为标准设置的,并不能真正反映森林资源本身具有的多重价值。笔者认为:解决法律冲突的最直接方式,莫过于从法律(即将来的森林法)层次上强化生态价值和其他非经济价值,弱化经济价值。具体说来,首先应当专门设置篇章,对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和其他非经济价值进行确认、保护甚至交易;其次,提出具体的制度设计:可以继续执行已经较为成熟且实施多年的林业基金制度,专门用于造林育林;可以扩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的范围,为生态林集中分布区提供法律上的保障;可以参考国际上碳汇交易制度,保护与外国、国内地区之间就环境使用权达成的交易。这些仅是现有的制度设计,我们亦可以探索新的制度,以利于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和其他非经济价值得到充分保护。

森林生态保护修复的内容篇3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日前指出,20xx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年。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我们迎来了第十五个“世界湿地日”及《湿地公约》成立40周年。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与森林”,深刻揭示了两大生态系统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充分体现了湿地和森林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必将有力地引导人们更加关注这两大生态系统。

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生态支持系统。湿地是物种“基因库”,保存了大量濒危野生动植物的特有基因,孕育了世界上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没有湿地,许多珍贵的物种基因资源将不复存在。湿地是淡水的天然“储存库”,储存了我国96%以上的可利用淡水资源。湿地是“地球之肾”,其强大的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功能,对于保障人们永远能够喝上干净的水,维持多种生物的水环境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还是降低自然灾害风险的“缓冲器”,具有调洪蓄水、抵御风暴、预防侵蚀、抗御干旱、调节气候等重要功能,对于构建防灾减灾体系、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等发挥着十分独特的作用。

我国森林面积29.32亿亩,森林覆盖率20.36%,单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的自然湿地面积5.43亿亩,自然湿地占国土面积的3.77%,森林和自然湿地覆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4.13%。被誉为“地球之肺”的森林和“地球之肾”的湿地,既互相依存,又互相作用,共同构筑了我国国家生态安全的强大屏障。森林是一座绿色“水库”,具有巨大的蓄水功能,可为湿地提供持续的水源保障。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吸碳器,科学研究表明,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量,平均能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森林也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陆地生态系统一半以上的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湿地的固碳能力也不容忽视,特别是泥炭湿地在缓解温室效应、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湿地国际的研究表明,占全球陆地面积6%的湿地储存了约7700亿吨碳,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35%。湿地和森林对保持陆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起着中枢和杠杆作用,无论损害和破坏哪一个系统,都会影响地球的生态平衡,影响地球的健康,危及人类生存的根基。有科学家断言,假如森林和湿地从地球上消失,全球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陆地90%的生物将灭绝,生物固氮将减少90%,生物放氧将减少60%,同时将产生温室效应等一系列生态问题,生态平衡就无法维持。因此,保护好湿地和森林,是关系到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党和国家赋予林业的重大历史使命。

管理和恢复好湿地生态系统,建设和保护好森林生态系统,是林业部门承担的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大力加强湿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有效发挥了两大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湿地保护与管理工作取得了许多新突破。一是以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为重点,有效遏制了湿地面积缩减的趋势。实施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完成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项目201个,建立了长江、黑龙江等流域湿地保护网络,湿地自然保护区达550多处,国家湿地公园达140多处,地方湿地公园达120多处,国际重要湿地达37处,有力推进了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十一五”期间,全国每年新增湿地保护面积30多万公顷,恢复湿地1万多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从“十五”末的45%增加到“十一五”末的50.3%,平均每年增加1个多百分点。二是以完善湿地政策措施为保障,显著增强了湿地保护能力。国家出台了湿地保护政策,将湿地总面积、湿地保护面积纳入了中国资源环境指标体系,开展了湿地保护补助试点,设立了湿地保护补助中央专项资金。制定了湿地保护宏观战略规划,将湿地保护建设纳入了多个重大行业规划。加强了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建设,成立了中国履行湿地公约国家委员会,强化了湿地履约跨部门协调机制。开展了湿地资源调查监测和科研工作,建立了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站。三是以模范履约争当表率为目标,充分展示了良好的国家形象。认真实施《湿地公约》相关决议,连续两届当选为公约常委会成员国,在公约形成相关决议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亚洲履约中发挥了领导作用。加强了国际重要湿地管理,公布了《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公报》。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维护国家形象和权益,受到公约秘书处和有关国际组织的一致赞扬。四是以提升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为手段,有力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组织开展了中国湿地文化节、沿海湿地万里行等一系列重大宣传活动,为加强湿地保护营造了良好氛围。建立了世界上最大单一主题内容的国家湿地博物馆,在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建立了湿地宣教馆,扩大了湿地文化宣传阵地。树立了一批湿地保护好、增收致富好、生态观念好的湿地文明村、湿地文明户。中国湿地保护已经成为自然生态保护领域的热点之一,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亮点之一。

虽然中国湿地保护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从全国总体情况来看,全社会对湿地保护的认识仍需进一步提高,天然湿地数量减少、功能退化的趋势仍在继续,湿地生态系统仍然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保护湿地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对此,我们必须保持十分清醒的头脑,以全局观念、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与时俱进的精神,谋划好“十二五”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湿地保护工作。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保护好湿地”的明确要求,为加强湿地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十二五”期间,我们按照中央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决定着力建设以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等为主要内容的“十大生态屏障”。其中,将以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为主要目标,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严格保护自然湿地,科学修复退化湿地,积极推进示范工程建设,大力夯实基础工作,积极推动湿地立法工作,逐步理顺体制机制,继续完善湿地保护体系,全面加强湿地国际合作,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作出新贡献。力争到2015年,使我国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5%,初步缓解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退化的趋势。

森林生态保护修复的内容篇4

关键词:如何培育保护森林资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林业局经济建设林区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a)-0243-01

森林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生态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林业的命根子。如何在生态建设中,培育保护好森林资源,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

1加强森林资源管护

自“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以生态建设为主导,以责任制建设为核心,狠抓落实,把森林管护的任务、目标、责任、资金四项指标逐级落实到山头、人头,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护网络,层层签订森林资源管护合同,杜绝了区内森林火灾、病虫害和乱砍滥伐现象,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覆盖率大大提高,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

笔者所在的金河林业局森林管护面积517228hm2,活立木蓄积3810.9万m3,森林蓄积3609万m3,森林覆盖率90%,比实施天保工程前,实现了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森林覆盖率同步增长,林业局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实现了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1)在实施天保工程中,健全森林资源管护体系。金河林业局完善局、管护所、管护员三级管理制度,落实森林管护人员1380人,签订管护责任书1260份,管护员尽职尽责,坚守岗位。对管护区域重新进行了划分,目前林业局现有远山管护责任区145个,188238hm2;近山管护责任区85个,25604hm2;设立远山管护站10个,管护面积302477hm2。(2)加强管护站建设和人员培训。2013年在吉峰林场新建200m2木刻愣管护站一处,对亚金沟林场18公里和金莫两个管护站进行了维修,举办了两期管护人员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培训班,培训人员1200名。(3)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培育保护好生态功能区内的森林资源。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管护员坚持巡山护林,每月巡山25天以上,翻山越岭,爬山涉水;远山管护站人员吃住在深山老林中,保护好责任区内的森林资源,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管护员熟悉山情林情,面向群众,做到从源头上保护好、管理好森林资源。(4)加大公益林建设力度,大力培育森林资源,不断提高林分质量和防护成效,促进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实施天保工程至今,金河林业局动植物种类明显增多,有脊椎动物296种,占内蒙古自治区脊椎动物总种数的65.3%,有野生植物546种,隶属于97科842属。2013年完成补植补造10000亩,病虫害防治90000亩,母树林经营13900亩,大棚育苗18亩,产苗量375万株。金河林业局精心绘就“十二五”林业发展蓝图,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将提升到92%。努力建设一个青山常在、碧水长流、清新宜人的绿色森工企业。

2加强生态功能恢复

重视生态环境功能的恢复和自然修复。2009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以国家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为契机,在全林区启动了生态宜居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对11285户居住在深山的居民实行生态移居扩大林区腹地无人区面积,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金河林业局按照森工集团的统一部署,根据林业局实际,决定对金林、嘎拉牙、达赖沟三个林场实施生态移居。2011年末林业局2074户林场职工住户全部搬迁到局址或牙克石定居,享受到了高质量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

(1)生态移居完成后恢复植被4600亩,栽植杨树2500株,兴安落叶松容器苗190000株,种植樟子松5000株。2074户山场居民每年减少生产生活取暖用柴等森林资源蓄积消耗达1.6万m3。同时,因没有人为活动,有效杜绝了滥砍盗伐林木和捕鱼狩猎现象的发。(2)大力恢复荒山秃岭植被。切实把荒山绿化列入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结合立地条件,摸索一套可行的荒山绿化技术要领,在种植模式、树种选择、整地标准、抚育技术要制定专门标准和规程要求,对挖穴、回填土、苗木栽植、抚育等环节做到按标准执行,确保提高造林质量和苗木成活率。

3加强依法治林力度

(1)严格执行采伐限额管理。按照《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以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为核心,加强林木采伐管理工作,不断简化和完善审批程序,认真做好伐前实地踏查、伐中监督,伐后检查验收工作,强化森林采伐“源头”管理,将采伐限额管到山头地块,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2)落实防火责任制,提高防控能力。严格落实《森林防火条例》,执行森林防火责任制,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宣传、监督检查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防火扑火应急预案和应急反应机制,提高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3)加强监测能力,提高林业检疫执法能力。按照《植物检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强化措施,加强林业植物检疫执法,防止以松材线虫为主的危险性森林病虫害的入侵蔓延,并提高野生动植物疫源疫病的监测预警能力和对突发疫情的应对能力。(4)健全完善制度,提高行政执法的办案质量。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完善林政案件报告和督办制度,对发生林政案件不查处或查处不力的,责令限期查处,确保严格执法和公正执法。

4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力度

利用广播电视、张贴标语、宣传车、印发宣传单……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林业法律法规、政策以及专项行动的成效和典型案件的查处情况,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抵制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的良好局面。在积极做好职工群众宣传教育、督促检查工作的同时,做到坚持预防为主、多措并举的原则,多方联动,整体配合,大力宣传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将保护森林资源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树立保护森林人人有责的意识,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举报违规违法行为的积极性,对典型案件公开处理,并通过新闻媒体曝光,起到震慑犯罪、教育群众的作用。

5加强改善林区民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林区职工生活水平

下大力气集中解决林区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增加就业岗位,组织引导职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搞好林下资源开发,通过特种动物养殖、黑木耳种植,迅速提高职工生活水平。加强森工企业局址基础建设,实现街道硬化、绿化、亮化,改善职工居住条件;通过国家实施棚户区改造,集中解决森工企业弱势群体贫困问题,使林区职工生活整体步入富裕小康水平。同时,注意引导林区群众改变传统的靠山吃山、不计资源成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最大限度地节约和利用森林资源,减少森林资源非正常消耗建设生态文明新林区。

参考文献

[1]王进平.为构建节约型社会提供生态保障[J].中国林业,2006(21).

森林生态保护修复的内容篇5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衍变与真正内涵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1988年,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游客在观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乐旖旎风光和野生动植物。这时期生态旅游的概念是指一种旅游业中的"复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观念。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更愿意到大自然中游览而不是去现代的城市和海滨度假,强调发展旅游业中对自然景观的开发。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并且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并且,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多学科的论证,方能投产。需要认真研究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承受能力。否则,将对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干扰和破坏。同时,生态旅游应该把环境教育、科学普及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核心内容,真正使生态旅游成为人们学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大学校。

二、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

生态旅游的开展,不仅提高了人们走进自然,欣赏自然的兴致,也提高了自然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赚取外汇的份额。据前不久召开的世界生态旅游大会介绍,生态旅游给全球带来了至少200亿美元的年产值,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

我国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一是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且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对生态旅游的需求将不断增长;二是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截至1997年底,我国已建立起各类自然保护区932个(列为部级的124个),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有14个。这些保护区集中了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中最精华的区域,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处所。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调查结果表明:其中已有82个保护区正式开办旅游,年旅游人次在10万人以上的保护区已达到12个。目前国内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年总旅游人次近2500万,年旅游总收入近5.2亿元。一些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龙头"。

但由于我国的旅游业开发史较短,目前尚为发展中国家旅游开发模式。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那种"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较流行,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到大自然中旅游,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实际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给环境带来较严重的污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

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如: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如今,由于上游和周边森林大面积砍伐,使这里原湖泊水位每年降低6-30厘米,致使黄龙钙华堤已开始退化、变色。如再不采取保护措施,这里的岩溶湖将会过早衰亡。更令人费解的是有关部门为了大量揽客,在九寨沟内大量建造宾馆,严重破坏了景观的自然氛围。

我国对旅游洞天开发利用还处于无计划状态。许多地区一发现好的洞天,就匆忙施工开发。开放后又不控制游客人数,过多的游客加速了洞内沉淀物氧化。一些洞口开得过大、过长,加速洞内外空气对流,人们呼出二氧化碳气体破坏了岩溶洞环境的平衡,促使洞天景物老化

野生动物也是极其珍贵的旅游资源。许多地方在开发这一旅游资源时,管理不善,执法不力,不少野生动物遭到乱捕乱杀,有的宾馆饭店甚至以野生动物作为美食招揽游客,使不少珍稀品种濒临灭绝。

2、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

近10多年来,景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我国风景名胜区,包括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一些自然风景区,已越来越受到建设性的破坏,由于在景区内开山炸石,砍树毁林,水土流失严重。或因山洪暴发,塌方挡路,毁景伤人;或因久旱无雨,水源枯竭,饮用水短缺,更有一些建筑毁景障景,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坏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四季常绿的云南西双版纳,近几十年来,由于大搞毁林形式开荒,以林为能源,森林面积急剧下降,使原来良好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有的风景区出于经济目的,热衷于旅店、餐馆的建设,盲目扩大旅游区、修建旅游设施。以索道为例,世界各国在作为国家公园的名山上修建索道都是严格控制的,其中美国、日本是明令禁止的。日本富士山海拔3776米,公路只修到2000多米,游人再多,也是自己一步步登上去的。但在我国,有些古代名山上修建现代索道,甚至修几条。有的山相对高度不到百米,也修建索道。索道在国家名胜中心区域的建成,不仅破示了自然风景区的原貌,而且使游人大量集中于容量有限的山顶,导致景观和生态的破坏。随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热的掀起,保护区内脆弱的生态系统也遭到致命的打击。

调查显示,在已经开展旅游的保护区中,仅有16%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有的保护区连一台必须的测量仪器也没有。根据科学监测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的保护区仅占20%,一些保护区已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甚至有23%的保护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从事旅游活动,使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地域减少,它们的生活空间和养料系统也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这里的动植物死亡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保护区旅游现状调查显示: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

由于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使区域和城郊的一些风景区受到冲击。有的地方在风景名胜区邻近盖工厂、办企业、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有的景区对名胜古迹随意修葺,在山林古刹安置电器设备,铺设人造大理石、地砖,人工修整痕迹过重,与其"自然本色"极不和谐;有的景区不顾环境、条件,乱建寺庙、佛像和不伦不类的主题公园等等。这些不仅破坏了风景名胜、古迹文物的原始景观的文化内涵,也对旅游环境的生态格局和风景结构造成了破坏。

3、风景名胜区环境污染严重

据旅游风景区提供的监测资料显示,这里的水土、大气都有程度不同的污染。噪音、烟尘都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大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及酸雨等情况比较普遍。湘区武陵风景区中二氧化硫含量高达0.62毫克/米3,超过国家一级大气标准3.68倍;树林大片枯黄,pH值达4.44并出现酸雨酸雾。我国水污染的范围也在扩大,全国135条受污染的城市河段中,52条严重污染,其水质连灌溉标准都达不到,更谈不上饮用标准了。如饮用滇池水源的地区,已成为昆明市传染病和许多疾病的高发区。黄河断流达266天,87%的河段水质达四级污染,尤其是近几个月来,黄河干流中游河段遭到严重污染,水面上漂浮着一层厚厚的泡沫,下面呈酱色的污水散发着刺鼻的异味,鱼已死光,连浇地都不能用,对河南省沿黄河各城市饮用水造成危胁。这是黄河历年来发生的最严重污染。而且是一次流域性污染。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而又缺乏规划和管理,国民的生态意识较差,可以说旅游游到哪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就到哪里。风景区内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废渣、废物剧增。驰名世界的黄山、庐山垃圾随处可见,甚至连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游客也留下了各种饮料袋、包装袋等垃圾。致使那里不得不花费巨资去清除。开办旅游的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问题也是日趋严重,目前已有44%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音污染,3%有空气污染。

上述可见,在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关系。那种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惜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获取利润的作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走出生态旅游的认识误区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开展生态旅游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三、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要持续发展,应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否则,太多的游客会对目的地的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破坏了生态旅游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旅游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

主要措施:

1、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

自然环境是由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必须保持相对平衡。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枢纽,对于地上、地面、地下环境有多方面的影响,如果把森林看做单纯的木材生产基地去砍伐,而且是掠夺式的经营,不顾植被具有极为重要的防止环境恶化功能(涵养水源、保护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等等),那么最终破坏森林的恶果将是人类自身的灾难。从古巴比伦王国的消失到全球性的温室效应,无不证明了一这点。

森林公园则是在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经济系统,是以人类、生物和环境的协同发展为原则,以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宗旨,它们所追求的目标是:即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且自身得到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人的发展构成危害。这就为在此基础上开展各项生态旅游活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区域环境。1982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她以神奇的地貌和优美的环境向世人一展森林公园的风姿,为中国的生态旅游开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截至1996年底,全国已建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811处,年吸引游客达5000多万人次。随着森林公园旅游人数的增加,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必然产生矛盾,引起诸如土壤、植被、水质和野生动植物的环境问题。另外我国森林公园大都是在国有林场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因经营方式的转变,这就带来了一个更新观念和提高对森林价值和生态环境的再认识问题。因此,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森林公园建设是保证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中国资源的保护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1)加强生态管理,使之持久协调发展

森林是一个整体,森林除木头外,还有许多其它物种,它是一个由许多成份构成的复杂系统。如果把森林看做单纯的木材生产基地去砍伐,而且是掠夺式的经营,那么我们采了木头,却恶化甚至是毁灭了其它资源的生存环境,得不偿失。当然也不能发挥森林资源的全部效益。但我们保护森林,并不是完全任其自然。自然森林也会自然枯萎,如不砍伐,任其自生自灭,也是浪费资源。所以在不过度改变森林结构的前提下,进行采大留小有计划、有选择的开采,以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可持续发展。(2)严厉打击森林犯罪

1998年10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林业局、公安部、监察部联合发出《关于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专项斗争的通知》,经过全国各级森林公安机关和各部门的艰苦努力,打击处理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收回了一批被毁坏和被长期占用的林地。截至1998年12月底,全国森林公安机关共查处各类森林和野生动物案件26369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28131人,其中刑事拘留791人、逮捕681人,为国家挽回了直接经济损失2928万元,收缴木材46351立方米、野生动物209365头(只),收回林地58305亩,取得显著成绩。但是,林区治安的几个突出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些基层单位、干部法制观念淡薄,毁林开荒、乱占林地的现象仍时有发生;犯罪分子在严打斗争开展后仍顶风作案,如云南省昆明市现每月从市区运往外省的保护动物仍在1吨左右;盗伐、哄抢国有林木、非法运输、销售木材在一些地区仍很严重;有些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打击森林犯罪力度不够。因此针对上述情况,要加强森林立法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依法保护森林。只要我们按照法律严格执行,加大打击力度,森林建设就有了根本的保障。

2、统一规化、有序开发

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以便针对开展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损害进行足够的准备,并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为保证生态旅游的环境质量的高品位,旅游区的有关建设必须遵循适度地有序地分层次开发的原则,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有损自然的开发行动。每个项目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那些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等刺激经济增长的项目坚决制止。经济开发可以在风景区以外的广大土地上进行。即使是配合风景区的旅游,其主要服务设施也完全可以在风景区建设。古今中外名山、风景区和国家公园都是精神活动的场所而非经济场所。我国古代,五岳山下都设有"镇","镇"就是专门提供服务设施的。宋代规定泰山的7里内"禁樵采"。元代规定40里外的徂徕山禁止砍柴,都是为了保护泰山。美国规定商业开发要在国家公园以外的地方,其黄石国家公园自被发现建立后,不仅禁猎、禁伐,而且陆续迁走了居住其中的印第安土著。德国阿尔卑斯山国家公园的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公园内并无一条索道,若干条索道都是设在公园之外的。这些发挥功能区分、区内观景、区外经商的优良传统,我们可以借鉴。如将旅游设施建在山脚下,山上不修索道,这样游人势必在山脚下的宾馆住宿,当地赚取住宿费和餐饮费肯定高于索道费,而且游人分散于各处,大大缓解了因乘索道造成的山顶过分拥挤。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下,现有的生态技术,资金条件以及人们的环保意识还达不到维护生态平衡要求的情况下,必须将宝贵的生态资源留给子孙后代,而不是开发殆尽。旅游区的环境容量问题,应加强研究,在旅游区的环境容量未确定之前,必须控制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对一些重点保护的景区,必须防止太多的游人进入,即使是一般旅游区,也应严格控制超容量吸引游人。因为,环境容量是有限的,破坏容易修复难,一旦旅游超过了环境容量,造成了巨大的环境破坏,再来治理就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3、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法制观念

鉴于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累计性的破坏,生态旅游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严格执法和遵守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并针对旅游业对环境影响有潜在性、持续性和累计性的特点,增加补充规定。如增加对旅游的环境保护税收,用于修复被损环境的管理。地方政府和旅游有关部门应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例如对生态保护区的开发,要根据环境法律,规定哪些部分严禁开发,哪些部分可以开发以及开发的规模、开放的季节和可接待的人数等等。又如规定哪些地区禁止带火种,禁止狩猎和毁坏林木,禁止遗弃垃圾和生活用品。对违法侵害自然资源者,加大执法力度,使其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

思想意识比法规更重要。我国在生态旅游的生态规划和生态教育方面都很薄弱,旅游业主要以盈利创收为目的,不少旅游区根本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就开始营业。在旅游景点,很少设立宣传生态意识的宣传栏,导游们的导游词中也很少触及生态道德教育的问题。而且,旅游业的干部及导游中大多数人也未接受过系统的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因此,我们在倡导生态旅游时,必须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思想,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全民观念。具体做法一是要通过立法,把对旅游区的环境影响评价及对策真正落实到每一个景点,并要求所有的旅游管理人员、导游都必须经过系统的生态教育,改变那种认?quot;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旅游资源可再生"的观念以及对旅游开发的环境效应评估认识不足的现象,切实把旅游环境当成旅游业的生命和形象。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把发展旅游业的目标与立足点建立在保证当代和几代、几十代人的旅游需要上,并以这种思想观念为指导,做好环境保护的各项具体工作。二是把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国家教育计划,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国情教育中增设这方面的教育内容。使我们的子孙后代从小就开始重视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爱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使生态善恶观、生态良心、生态正义、生态义务成为青年的自觉行为和道德规范。三是充分利用旅游这一生动活泼的大学校,使生态旅游的全过程,成为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使旅游者在大自然中唤起绿色的激情,绿色的愉悦、绿色的思考,体验大自然的谐、有序,体?quot;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达到热爱自然、师法自然,启迪人生的目的。在大自然中接受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使每一个人旅游者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保护自然的小事做起。

参考文献

⑴龚雪辉:"生态旅游岂能破坏生态",《光明日报》,1998年5月23日

⑵彭希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国际市场》,1998年3月

⑶徐军:"旅游环境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保证"《江淮论坛》1998年1月

森林生态保护修复的内容篇6

关键词:水系;林业;生态;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临沂市地处沂蒙山区,是山东省林业大市、水资源大市。但从目前全市林业生态建设看,人多地少,森林资源总量不足,生态环境脆弱;从全市水资源安全方面看,水体污染、水环境恶化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此,开展了沂蒙山区水系林业生态建设现状调查与规划研究,以构建沂蒙山区水系林业生态保护体系,打造水系绿色生态屏障。

2研究内容与方法

2.1调查规划范围和对象

2.1.1调查研究范围

全市林业资源现状、水系分布及生态状况、经济社会基本情况、自然概况等。

2.1.2规划研究对象

全市范围内水系流域(河流、干渠、水库等)沿岸,其中:山区地形为两岸山地自然地形中的第一层山脊以内,防洪线和堤坝以外;平原地形为防洪线和堤坝外侧延伸6km范围内;上述区域的林地、林带、退耕还林地、中低产田改造、产业结构调整用地、农田林网等现状和规划任务;全市范围内水系流域湿地。

2.2技术路线与方法

采用问题研究与目标导向相结合、规划研究与实施应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全面调查分析全市水系分布状况及林业资源现状,制定水系林业生态保护发展目标,进行以水系林业生态保护为目的林业生态建设区域和类型划分,开展重点区位水系林业生态保护专项研究与专项规划设计,研究提出规划实施技术、政策措施。

2.3规划研究内容

2.3.1资源调查

调查范围内林地现状和规划对象的面积、数量及分布等;调查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确定造林地规划林种、树种和主要造营林技术措施;造林规模、完成年限,湿地保护措施、规模及完成年限;造林与湿地保护工程投资概算;编制各种表格、图件。

2.3.2规划成果

汇总完成全市水系林业生态保护带建设工程调查规划统计资料;编制完成全市水系林业生态保护带建设工程规划方案;编制完成重点区域林业生态保护建设工程规划设计。

3.1自然概况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跨东经117°24′~119°11′,北纬34°22′~36°2′,南北最大长距204km,东西最大宽距161km,辖三区九县,181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1019.4万人,总面积17184.1km2。

临沂市地处沂蒙山区,自北而南,有鲁山、沂山、蒙山、尼山4条主要山脉呈西北东南向延伸,控制着沂沭河上游及其主要支流的流向。以沂沭河流域为中心,北、西、东三面群山环抱,向南构成扇状冲积平原。境内山多河多,山丘面积占总面积的62%,平原面积占38%;水系发育呈脉状分布,沂、沭河纵贯南北。

临沂市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2℃,年平均日照时数2421.2h,﹥10℃的积温4409.1℃,无霜期为180~230d。年平均降水量886.6mm,其中6~9月份降水量占78.5%。由于降水集中,暴雨频繁,对土壤的剥蚀力强,极易形成水土流失。

3.2森林资源现状与森林植被类型调查分析

3.2.1林业资源现状

全市国土总面积1718410hm2,林业用地4785594hm2,占总面积的2785%。在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3993746hm2,占总面积的2324%;疏林地26734hm2,占总面积的02%;灌木林地21793hm2,占总面积的13%;未成林造林地103749hm2,占总面积的06%;宜林地412281hm2,占总面积的24%。在非林地中,农田林网已网面积1095959hm2,林网覆盖折实181019hm2,农林间作350622hm2,间作覆盖折实56305hm2,村镇树28951万株,折实面积927048hm2。森林覆盖率达241%,林木绿化率达313%。

有林地面积中,乔木林面积3991721hm2,其中纯林面积3854069hm2,混交林面积137652hm2;竹林面积2025hm2;灌木林地面积中,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面积15382hm2,占706%,其他灌木林地面积6411hm2;宜林地面积中,宜林荒山荒地面积412224hm2。

3.2.2森林植被资源概况

临沂市属温暖带落叶阔叶林区。区域内植被多为人工植被和次生植被,生物资源丰富。木本植物有59科87属188种,草本植物有20科50属200种。

3.2.3主要森林植被类型、种类

全市植被类型复杂,防护林、用材林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分7个植被型、8个群系纲、16个群系组、27个群系。流域区内乔木林主要包括针叶林、落叶阔叶林2个植被型,其中分松林、杨林、刺槐林、栎林4个群系组,共有黑松林、赤松林、油松林、落叶松林、黑杨林、毛白杨林、刺槐林、麻栎林、栓皮栎林等10个群系。灌木有30多种,主要包括灌丛、灌木草丛两个植被型。

3.3林业生态状况分析

3.3.1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生态功能脆弱

全市人均森林面积3919m2,仅占全国人均占有量的27%。全市有412281hm2荒山未绿化,面积大,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水库周围及主干河流两侧山地丘陵,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全市平均年土壤侵蚀模数3522t/km2·年,土壤侵蚀总量6053万t,土壤氮、磷、钾肥流量按标准化肥计达668万t,占年化肥使用量的50%左右。

332森林质量不高,生态防护功能偏低

在现有森林面积中,纯林面积3854069hm2,占965%;混交林面积137652hm2,仅占35%;经济林179200hm2,占448%,森林内部结构不合理,生态防护功能偏低。特别是现有经济林多采用传统的土壤清耕管理制度,土壤,径流调节功能弱,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效果差,生态保护功能低。

333毁林开荒问题突出,林业发展空间不足

部分地区重开发轻保护,重产业轻生态,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问题突出。特别是贫困偏远山区农林经营方式落后,广种薄收,形成了“森林-灌丛-耕地-裸岩石山”植被演替现象。开发建设挤占耕地、耕地挤占林地时有发生。目前全市现有耕地中,2~6°缓坡地占215%,6~15°斜坡地占98%,>25°陡坡地占25%,而现有林业用地即使全部绿化,森林覆盖率也只有2785%,林业发展空间严重受限。

3.4水系分布与生态状况分析

3.4.1水系分布状况

全市境内水系发育呈脉状分布。主要河流为沂河和沭河,有较大支流1035条,中小支流15000条,其中10km以上河流321多条。建有大型水库7座,中型水库29座,小型水库899座,总拦蓄能力3.4×109m3。

3.4.2水系生态现状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水系生态建设滞后,河流水质状况不容乐观。山区等生态敏感区森林资源总量严重不足,水土流失问题突出,全市水土流失面积为7199km2,占全市总面积的40%以上。特别是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面积、侵蚀模数偏高,是全省水土流失主要地区之一。

3.4.3水系林业生态建设状况与潜力

全市水系河流、环库总长度6993.5km,可绿化总长度9185.7km,水系保护区域总面积996801.8hm2。区域中,林地总面积为466660.3hm2,其中有林地面392803hm2,灌木林地面积21590.2hm2,疏林地面积2300.1hm2,未成林造林地8122.5hm2,宜林地面积为38784.1hm2;非林地面积530141.5hm2,其中退耕还林地16694.9hm2,产业结构调整土地38067.2hm2,农田林网已网面积95357.9hm2,需完善63265hm2,未网52989.4hm2。

3.5生态功能区与重点保护区区域划分

3.5.1生态功能区划

(1)西北部山地生态功能区。包括蒙阴、沂水、费县、平邑、苍山县北部和沂南县西部,总面积6874km2。区域特点以山区、丘陵为主,可耕地少,土壤肥力较差,水资源利用系数低,是临沂市的水源地和生态敏感地区集中分布区。

(2)沭东丘陵生态功能区。包括莒南和临沭东部,总面积5498km2。区域特点耕地面积少,山坡地开发较多,森林覆盖率低。

(3)沂沭河冲积平原生态功能区。包括郯城、沂南东部、苍山南部和临沭西部,总面积3712.4km2。该区域为沂河、沭河形成的冲积平原,水网密集,地势平坦,是农田防护重点区域。

(4)城市森林生态功能区。包括兰山、罗庄和河东区,总面积1785.6km2。该区域经济基础较好,城市化水平高,是临沂市的经济中心,具有人口密集、水系密集、交通密集、企业密集、建筑密集等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3.5.2重点保护区域

(1)水源涵养区。包括沂河、沭河等主要河流源头和沿岸水源涵养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重点是实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开展农林生态经营示范,降低源头径流能力和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控制水土流失。

(2)重要水源保护区。包括主要沂、沭河等河流湿地和岸堤水库、跋山水库、许家崖水库、陡山水库、会宝岭水库等汇水区域。该区重点是严格保护现有沿河环库林带,维护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库区植被生态系统,治理水土流失。

(3)水土流失生态退化区。包括西南部抱犊崮低山丘陵区、沭东丘陵区。该区是全市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发展生态型经济林,营建水土保持防护林,全面控制水土流失。

2013年3月绿色科技第3期4规划设计

4.1规划设计总体思路

运用林学、环境生态学、工程学原理,以改善水系生态环境、保障水系生态安全为目标,以建设水系林业生态保护带和流域大型林区为重点,在提升改造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林业发展空间,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加强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建设,建立以防护林为主体,多林种、多树种合理配置,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水系林业保护体系,构筑水系绿色林业生态屏障,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2规划设计方案

4.2.1建设总任务

到2015年,全市水系林业生态建设规划共完成新造片林970847hm2,其中:防护林658308hm2,用材林93612hm2,经济林21887hm2,特用林57hm2;新建完善农田林网115254hm2,新增折实面积1034545hm2。水系保护区林木绿化率达到374%。新建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26处,面积691313hm2。湿地保护面积占全市湿地总面积的701%。

422重点工程规划设计

(1)沿河环库林业生态防护林带建设工程。沿河流两侧建设河流防护林带。沂河、沭河等主要河流两侧,每侧营造不低于50m的主林带,其他普通河流和干渠两侧,每侧不低于30m。环库建设水源保护林带。在岸堤、跋山等7座大型水库周围建设不低于500m的主林带;上冶、石岚等27座中型水库,建设不低于200m的主林带;899座小型水库建设不低于30m的主林带。根据不同地形设计相应林种树种,山丘陡坡、瘠薄丘陵区段营造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林;坡度较缓、立地条件较好的山坡脚及丘陵地营造经济林、用材林;农田平坦地段发展农田防护林带、林网;城区、乡镇驻地等重要节点,以景观园林绿化为主,栽植彩叶、观花观果或常绿的风景观光林。树种设计,山丘地段以黑松、侧柏等防护树种为主,立地条件好的地块发展桃、杏等经济林树种,片状栽植;平原地段以杨树、银杏等乔木为主,配以常绿树种,带状栽植。

(2)封山育林工程。封山育林具有用工少、成本低、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是多快好省培育森林资源、恢复植被的重要方式。工程规划以西北部山区和沭东丘陵区为主,范围包括境内立地条件差、人工造林难度大、且有天然乔灌木生长的荒山及流域内现有的未成林造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封育区以封为主,封、造、抚育、保护并举,使区域内的植被得到有效保护、恢复和发展,全面提高生态防护效益。通过封山育林,充分发挥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消除和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和破坏,达到流域区乔灌草生长速度加快,森林植被覆盖度大幅提高,生态环境得以快速修复。

(3)退耕还林工程。25°以上陡坡耕地全部实行退耕还林,退耕后发展生态防护型、生态经济型防护林;25°以下缓坡地退耕后,在保证整体生态效益的前提下,以发展经济林、用材林为主。在水库周边景观点,栽植观叶、观花、观果等风景林;对山区村镇有限的平缓粮田,实施地边地堰绿化,以发展生态型经济林为主。通过退耕还林,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集约型高效林业,培育核桃、板栗、金银花等经济林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以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水系生态环境的保护。

(4)荒山造林绿化工程。荒山造林采取以造为主,封造结合,分类实施策略。高山陡坡采用生态防护型模式,在适于旅游资源开发的山脚、坡角地采用生态景观型、生态经济型相结合的模式,一般地区采用生态经济型模式。生态防护型配置方式为根系发达、抗逆性强、固土保水能力强的乡土阔叶树和乡土针叶常绿树种,块状、带状混交;生态景观型配置方式为有一定观赏价值的乡土彩叶、观花、观果阔叶树种和乡土针叶常绿树种,块状、带状混交;生态经济型配置方式为经济、生态兼用的乡土阔叶树树种。工程设计将荒山绿化与发展旅游业,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特别是广大农民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5)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以沂、沭、祊、汶河等河流为重点,梯度建设建设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区。工程建设在截、蓄、导、用工程的基础上,设置净化、景观、修复三大功能区。净化、修复区通过种植以芦苇、芦竹、蒲草、苦江草为主的挺水植物,以睡莲、菱角、芡实为主的浮叶植物,以当地生长的眼子草及轮叶黑藻、金鱼藻为主的沉水植物,形成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立体搭配的优化配置,建立起生态群落净化区,充分发挥生物生态群落的净水作用,以此形成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湿地生态系统。

423重点示范区设计

(1)生态型经济林示范区。运用生态学原理,按照绿色无公害经济林生产标准,对流域内现有经济林落后的管理经营模式进行改良,规划建立符合水源保护要求的绿色无公害生态型经济林示范区。通过采用果园生草等技术,改善果园生态,增强经济林园地径流调节功能,提高涵养水源能力,截留降解经济林园地残留农药,增强净化水质的功能。通过采用绿色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实行林果病害综合防治,特别是生物防治技术,禁用高剧毒、高残留农药;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改善用肥结构,科学施用化肥,减少化肥用量;苹果、桃等实行果实套袋,减少用药次数。以此全面降低各种化肥、农药残留对水环境的污染,既可降低生产成本,又可提高经济林产品的质量档次,提高收益。既提高了经济林的生态保护功能,又增加农民收入。

(2)中幼林抚育示范区。中幼林抚育是改善林木生长环境,优化林分结构,促进林木生长,加速森林资源培育的有效措施。设计建立中幼林抚育示范区,解决重栽轻管、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的问题,提高造林效率。幼林抚育采用松土除草、补植补造、间株定株、割灌修枝等技术措施,以促进林木生长;中林抚育主要采用定株、割灌、修枝打叉、抚育间伐等技术措施,由单层纯林向复层群落结构转变,增强生态防护功能。

(3)森林健康经营示范区。引入森林健康经营理念,建立森林健康经营示范区。森林健康经营的目标是生态系统的健康。进行森林健康经营,就是要把低质低效的林分转变为一个结构比较合理,养分循环比较通畅,生态系统比较完备的,生物多样性比较高的一个健康的森林。采用森林健康诊断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水系流域各类森林的功能定位,采取相应的技术模式进行改良,实现流域内森林从数量型到质量型转变,全面提高流域区内现有林分的质量,充分发挥其生态防护功能或产业活力。

5规划效益预测

(1)规划设计了五大林业生态保护重点工程,规划植树造林107×105hm2,林木绿化率由313%提高到374%,增加61%,可形成比较完备的水系林业生态保护体系。山丘地区水土流失将得到有效控制,森林涵养水源能力将大幅度增强,平原耕地、水网将得到有效保护。规划新建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26处,面积691313hm2。湿地保护面积占全市湿地总面积的701%。实施后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湿地净化水质的功能进一步加强。

(2)规划实施后,发展干杂果经济林面积21887hm2,稳产后平均生产干杂果6000kg/年·hm2,可生产干杂果品131×105t/年,产值达394×108元/年;规划设计的12×105hm2无公害生态型经济林改型改造示范区,每公顷可增收1500元以上,降低成本750元以上,可增收节支27×108元。新增用材林面积93612hm2,林网折实面积1034545hm2,平均蓄积生长量按18m3/年·hm2,蓄积生长量可达186×105m3/年;新建防护林658308hm2,平均蓄积生长量按6m3/年·hm2,蓄积生长量可达395×105m3/年。

(3)按照《山东省森林与湿地资源价值核算报告》(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4)对规划林地、林网植树中能单独核算的项目进行计量,规划实施后,涵养水源、保育水土、农业防护、净化环境、固碳价值等森林生态服务间接经济效益每可达295×109元。

森林生态保护修复的内容篇7

关键词:生态健康;森林健康;林业有害生物;管理策略

生态是在不断的循环之中,及其复杂,其健康生态也就是可以正常的长期稳定循环运行,同时整体的结构还必须完善、顺畅,自我修复能力要强大。整个生态之中,林业生态是整个生态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生态之中是维护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整个林业系统之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道路,完善机制结构,使用最先进的现代化技术,进行结构的全面优化,结合林业的实际情况,定制出合理可行的控制方案。建立完整的森林系统,尽量避免有害物质的出现,这也是可持续林业发展的重要道路。

1森林健康

森林的整个系统必须有长期稳定的生长状态、抗灾害的能力要强,同时还能够给我们不断供应各种生态上的服务与相关产品。

1.1森林健康管理

对森林进行健康的管理,主要目的就是保护与促进其系统的健康运行,增强其自我修复的能力,在加强了森林整体的生态状态的同时也加强了抵抗逆环境的能力,使其稳定性能、和谐性能更加强大,尽量的减少或者是避免内外因素对其健康造成的危害,不断的改善其生长环境,确保其顺利健康的生长,这样森林给予我们的生态服务也就会更完美。

1.2森林健康管理目标与措施

进行森林有效健康的管理,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也就是经过对其健康的管理之后,改变森林原本不健康的生长状态,使其维护长期稳定的健康生长,使之在育苗期间就一直保持健康的状态。健康状态下的森林在进行管理与运营时,必须确保生物与非生物有害因素对其不会造成有害的影响。在健康的生长状态与环境之中,保持生物的多样性与稳定性,同时还必须满足我们对整个林业生态与社会的各种需求。

森林的健康运行状态最重要的也就是对其有合理的布局与规划,在经营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健康的理念。有如下几个部分:(1)火险处理,其中就包括可燃物质的处理、火险的等级、避免野火的出现、火烧的控制对象等;(2)森林有害物质的管理;对森林健康运行状态的检测与评估,我国必须确立随森林健康状态的全面检测,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与记录相关信息,掌握其生长变化,使用人为的方式促进其全面发展,也就是天然林采取自我修复的方式,人工林必须结合自认的经营状态,掌握好其游憩的功能、全民参与的认识教育。

2林业有害生物管理

林业有害生物管理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生态健康原理,采用先进的生物管理学手段和有害生物调控技术与策略,对有害生物实施科学控制,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森林健康理论是一种新的森林经营管理理念,它不仅是今后森林经营管理的方向和工作目标,而且对林业有害生物管理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传统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理论是把森林病虫草作为工作目标,森林健康理论则是把培育健康的森林作为工作的主要目标。这样,就把森林的病虫草火等灾害的防治上升到森林保健的思想高度,体现了生态学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了森林病虫草火防治的可持续控制问题,使森林病虫草火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向更高的层次转变,使森防工作者成为森林的保健工作者。

3林业有害生物管理策略

人类在管理有害生物的漫长过程中,逐渐懂得了有害生物的有害性不是绝对的道理,管理理论由“斗争”逐渐转变为科学管理,管理策略逐步完善,走过一条由有害生物的单一防治到综合防治、由综合防治再到综合治理的发展历程。这个发展历程标志着人类对有害生物的认识和对有害生物防治理论的探索和提高。但是,这些理论都没有突破“被动”防治的框框,局限在“防灾救灾”的范围内。因此,笔者认为,林业有害生物管理应该以森林健康理论为基础,采取“营林为主,适当干预,精密监测,精确管理”的管理策略,以对林业有害生物实施有效管理。

3.1营林为主,培育健康的森林

在整个营林的时候,必须从一开始就树立健康的理念与思想,育苗阶段到成熟至采伐这一过程,都必须有健康的管理,始终贯彻健康的理念。进行育苗的时候必须把重点放在苗木是否健康合理生长之上,确保苗种的多样性,提高种子的全面健康管理;结合森林的实际情况,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方案,有合理的配置,保障森林多样性,结合现代科学的方式进行种植,增加其抗危害的能力,就虫害现象严重的林区来说,必须加大抚育的力度,增强其抗性,把有问题的林木进行相应的处理,避免影响到其他的林木,对其天然林必须加大保护的力度,避免人为对其造成干扰,避免其他的物种入侵,进行采伐的时候,必须合理的安排采伐的办法,防止出现大面积,一次清的采伐方式,采伐必须遵循合理适度的原则。

3.2以生态调控为主,对造成灾害的有害生物进行干预

就虫害比较严重的地区来说,必须提高其抵抗外来有害物质侵害的能力。在实施的时候,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药物,防止大量大范围的用药,对于非靶标生物来说,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选择的药物必须是害处极小的,必须使用人工的方式进行施药,这样有针对性的施药避免了不必要的伤害。通常巡视的过程必须加大监督的力度,在第一时间发现处理,避免事态严重。

3.3精密监测,精确管理

对其森林进行监测的过程中,必须使用现代化技术进行管理,制定出合理安全的监管体制,加大监管的能力,采用的监管设备要求必须要高,这样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出现问题的树木,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处理。就健康与亚健康的树木也必须加大监管的力度,确保林木能够长期稳定健康的生长。进行检测的时候,巡视的工作人员必须对整个林区有全面的了解,完善检测时记录的内容,把平常检测时收集的数据进行系统管理。在中国必须重视这方面的管理,只有运行过程中做到了预防与治理相结合的情况,这样才可以避免危害再次发生,确保林业生态能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4结束语

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生态环境的恢复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病虫害的发生严重的影响了森林的健康,所以文中对于如何建立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和如何防治病虫害做出了分析,为我国营建健康的森林体系做出了贡献,并且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国庆.生态健康与有害生物管理[J].中国园艺文摘,2008(3):40-41.

[2]赵宇翔.中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3]张国庆.林业生物灾害防治组织与管理[eB/oL].科学网.[2008-04-15].

森林生态保护修复的内容篇8

一、充分认识加强生态林场建设的重要意义

生态林场,是指以集体生态公益林地资源为依托,以保护发展森林资源为核心,以森林旅游、生态休闲、林下经济等为经营发展手段,通过集体经营、企业租赁、大户承包、乡办村办、合作股份等多种形式建立,经营管理规模原则上不少于1000亩的林场(不包括国有林场、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目前,全市林地总面积达到800多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390万亩、商品林面积4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初步建立起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生态防护林体系。大力建设生态林场,既是深化集体林权改革,巩固发展生态资源,促进生态林业建设的关键,又是加快荒山绿化,搞好重点生态脆弱区域修复,加快现代林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推动国土绿化,加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培育森林资源,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和深化林业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林场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快生态林场建设,保护发展森林资源,推动全市生态建设实现新突破。

二、明确生态林场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种形式发展,市场化运作;

(二)坚持以保护发展森林资源为核心,依法规范集体林地流转,适度有序开发利用,充分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三)坚持区域化布局,林场化管理,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

(四)坚持统一规划,分期实施,规范管理,扎实推进,维护林区稳定;

(五)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三、严格做好生态林场登记备案

建立生态林场,经营权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报所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登记备案。登记备案时,经营权人须提供生态林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林地承包经营合同或林权证等权利证明的复印件。

四、依法规范集体林权向林场流转

生态林场涉及集体林权流转的,要严格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制定林权流转方案。集体统一经营的山林林权流转,应选举产生林权流转工作小组,由工作小组拟定流转方案,其流转方式、基价、收入以及收入的使用、分配等必须提前向村民公示,取得本集体经济组织2/3以上成员或2/3以上成员代表同意后,方可进行。集体经济组织发包集体林地,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承包权。

(二)确定流转基价。有条件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原则上要参照专业评估的价格,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代表)会议同意后确定;不能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应按照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代表)会议通过的价格进行流转,防止低价流转,造成集体资产损失。

(三)审核与批准。将集体林地流转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经营,应当对承包方的资信情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后报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批准。

(四)签订承包合同。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街街道办事处)分别负责本级行政区域内林地承包及承包合同管理,指导集体经济组织和承包经营方签订规范文本的《集体林地林木其他承包经营合同》,明确规定签约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对本意见施行前已经依法发包的集体林地,按合同履行义务的,可以对合同内容进行完善,其经营权稳定不变。

(五)林权变更登记。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指导集体经济组织规范林权流转行为,监督林地流转双方按照约定履行合同。对程序合法、合同规范的林权流转,林业部门应受理林权登记申请,依法办理林权变更手续。

五、加强生态林场经营管理

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要指导生态林场经营者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开展生态旅游、休闲观光、特色种养业等经营活动。森林经营方案一般包括森林资源与经营评价,森林经营方针与经营目标,森林功能区划、森林分类与经营类型,非木质资源经营,森林健康与保护,森林经营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森林经营的生态与社会影响评估,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等内容。在经营过程中,林场经营者要严格保护林地林木资源,未经林业及有关部门批准,不得将林地用于非林建设和开采活动,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防止林地林木资源流失。在经营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需要占用林地,符合《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的,由县级以上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需要将林业用地转为非林业用地的,应向县级以上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经审核同意后,领取《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凭《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六、强化生态林场建设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发展生态林场,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涉及农民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稳定和发展大局。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密切配合,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林业部门要牵头会同农业、民政、等部门,加强对农村集体林权流转的监督管理和检查指导,建立健全集体林权流转规范,及时调处集体林地承包经营过程中出现的林权纠纷,保障农民和承包方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二)明确监管责任。各级林业、国土资源、规划等部门要配合联动,按照职责分工严格控制林地向建设用地转移,及时查处不批就占、少批多占等违法行为。县市区林业部门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督促林场经营者按照森林经营方案进行产业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杜绝以抢占资源为目的包山圈地行为。

(三)落实扶持政策。

1.落实公益林补偿资金。林权流转到林场后,依托林地、林木生存的野生动物、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古树名木的保护和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责任和义务同时转移。在履行管护义务的基础上,要把公益林补偿资金落实到林场经营者。

森林生态保护修复的内容篇9

摘要分析了岸堤水库集水流域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生态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林业生态保护体系规划设计的思路,包括重点工程和重点示范区的规划设计等内容,以期提高森林生态、经济效能,以解决水土流失和水资源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

关键词水库集水流域;林业生态保护体系;规划设计;岸堤水库;山东临沂

岸堤水库地处沂蒙山腹地,是山东省第二大水库,也是临沂城区饮用水水源地。长期以来,由于水库集水流域地处贫困偏远山区,地形复杂,土地面积少,土层瘠薄,土质较差,农业生产条件低,林业基础薄弱,加之农林业经营方式落后、不合理,致使水库流域水土流失和水资源的污染等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一直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控制。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开展了集水流域林业生态恢复、生态保护、林果业面污染源控制及造林绿化规划设计。

1自然资源条件与生态现状

1.1自然概况

1.1.1地理区位。岸堤水库集水流域地处山东省中南部的沂蒙山腹地,在临沂境内地跨蒙阴、沂水2个县,位于东经117°45′~118°23′,北纬35°27′~36°2′。集水流域涉及蒙阴、沂水2个县,14个乡镇,507个行政村,总面积17.28万hm2,总人口60.6万人。

1.1.2地形地貌。岸堤水库流域属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区域内山岭起伏,沟壑纵横。最高海拔1108.3m,最低海拔120m。整个流域地质构造复杂,出露地层主要是变质岩、灰页岩、砂页岩、砾岩和冲积土。

1.1.3气候特点。水库流域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8℃,年无霜期平均为200d,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506.5h,年平均降水量822.2mm。

1.2森林植被类型调查分析

1.2.1森林植物资源概况。水库流域在中国植被区划中属温暖带落叶阔叶林区。区域内植被多为人工植被和次生植被,生物资源丰富,有木本植物59科87属188种,草本植物20科50属200种。

1.2.2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水库流域区植被类型复杂,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分7个植被型、8个群系纲、16个群系组、27个群系。流域区内乔木林主要包括针叶林、落叶阔叶林2个植被型,其中分松林、杨林、刺槐林、栎林4个群系组,共有黑松林、赤松林、油松林、落叶松林、黑杨林、毛白杨林、刺槐林、麻栎林、栓皮栎林等10个群系。灌木有30多种,主要包括灌丛、灌木草丛2个植被型。

1.2.3森林植被类型组成。流域内森林植被类型,针叶林植被类型面积占森林植被面积的21.11%,阔叶林植被类型占森林植被面积的74.47%。温带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类型的物种密集程度最高,是区内主要的的地带性植被。但从总体植被情况看,森林植被类型总面积7.38万hm2,占流域土地总面积的42.71%,其中生态保护功能较强的非经济林群系组总面积仅为4.08万hm2,占流域土地总面积的23.91%,水库流域区林业总体生态保护功能还比较薄弱,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1.3林业资源及生态状况

1.3.1林业资源现状。水库流域区有林地面积7.38万hm2,疏林地面积1513.3hm2,灌木林地面积753.3hm2,未成造林地3300hm2,森林覆盖率42.71%。有林地中,防护林面积2.53万hm2,占34.32%;用材林面积1.41万hm2,占19.07%;经济林面积3.24万hm2,占43.91%。

1.3.2林业生态状况。一是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综合防护效能差。流域区内人均生态防护林面积为380m2。二是幼中龄林所占比例大,经济林所占比例大,特别是现有经济林多采用传统的土壤清耕管理制度,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效果差,生态保护功能低。三是林果种植业特别是果业农药化肥施用强度大,面源污染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流域内化肥农药利用率不足40%。

2规划设计思路

针对岸堤水库集水流域的自然资源条件与生态现状实施工程造林,进一步增加水库集水流域森林总量[1];建立科技示范区,积极推广应用生态型绿色无公害林果经营管理技术、林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森林健康经营技术、中幼林抚育管理技术,提高现有林分质量,有效控制和治理林果业面源污染[2,3]。以此建立以水源涵养、水质改善、水土保持等防护林为主体,多林种、多树种合理配置,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绿色生态林业保护体系,全面实现以林养水、以林净水、以林保水、以林富民。

2.1重点工程规划设计

2.1.1荒山造林绿化工程。荒山造林采取以造为主,封造结合,分类实施策略。高山陡坡采用生态防护型模式,山脚、坡角地在适于旅游资源开发的地区采用生态景观型、生态经济型相结合的模式,一般地区采用生态经济型模式。生态防护型配置方式为根系发达、抗逆性强、固土保水能力强的乡土阔叶树和乡土针叶常绿树种块状、带状混交;生态景观型配置方式为有一定观赏价值的乡土彩叶、观花、观果阔叶树种和乡土针叶常绿树种块状、带状混交;生态经济型配置方式为经济、生态兼用的乡土阔叶树树种。

2.1.2封山育林工程。工程规划布局为岸堤水库流域内坡度大于35°、立地条件差、人工造林难度大的未成林造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封育区以封为主,封、造、抚育、保护并举,使区域内的植被得到有效保护、恢复和发展,全面提高生态防护效益。

2.1.3退耕还林工程。工程规划范围以库区周围坡耕地为重点,辐射水库流域主要集水区,规划面积4000hm2。其中25°以上陡坡耕地全部实行退耕还林,退耕后发展生态景观型、生态经济型防护林;25°以下缓坡地退耕后,在保证整体生态效益的前提下,以发展经济林、用材林为主。在水库周边景观点,栽植观叶、观花、观果等风景林;对库区村内有限的平缓粮田,实施地边、地堰绿化,以发展生态型经济林为主,达到既保水保土,又增加农民收入,还美化库区环境的目标。

2.1.4道路河流绿化工程。河流沿线河滩发展以杨树为主的片林或林带。对于道路两侧已建有林带的,在原有林带基础上提高标准、增加宽度;林带未成形的,选择适生的花灌木、彩叶树、常绿树、阔叶树,新建高标准公路林带,形成纵横交错的绿色通道网络。

2.2重点示范区规划设计

2.2.1无公害绿色生态型经济林示范区。运用生态学原理,按照绿色无公害经济林生产标准,对流域内现有经济林落后的管理经营模式进行改良,规划建立符合水源保护要求的绿色无公害生态型经济林示范区。通过采用果园生草等技术改善果园生态,增强经济林园地径流调节功能,提高涵养水源能力,截留、降解经济林园地残留农药,增强净化水质的功能。通过采用绿色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实行林果病害综合防治,特别是生物防治技术;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改善用肥结构,科学施用化肥,减少化肥用量;苹果、桃等实行果实套袋,减少用药次数。以此全面降低各种化肥、农药残留对水环境的面源污染,既可降低生产成本,又可提高经济林产品的质量档次、增加收益。

2.2.2中幼林抚育示范区。建立中幼林抚育示范区,解决重栽轻管、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的问题,提高造林效率,使新造林地提早发挥效益。幼林抚育采用松土除草、补植补造、间株定株、割灌修枝等技术措施,以促进林木生长;中林抚育主要采用定株、割灌、修枝打叉、抚育间伐等技术措施,使单层纯林向复层群落结构转变,以增强生态防护功能。

2.2.3森林健康经营示范区。引入森林健康经营理念,在水库流域区规划建立森林健康经营示范区,采用森林健康诊断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水库流域各类森林的功能定位,采取相应的技术模式进行改良,实现流域内森林从数量型到质量型转变,全面提高流域区内现有的各类林分的质量,充分发挥其生态防护功能或产业活力。

3结语

通过对岸堤水库集水流域临沂县境内的自然条件、森林植被植被类型、植被群落、林业生态现状及林果业农药化肥使用情况等进行综合调查分析,并进行以饮用水源保护为主要目的生态林业建设区域和类型划分,为规划设计奠定了良好基础,提高了规划设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4]。规划中针对流域区内生态经济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因地制宜,采取以造为主、封造结合、分类实施策略,设计了生态型、生态经济型、生态景观型等多种造林模式,在增加森林资源总量的同时,优化新造林的结构和空间配置模式,充分发挥森林的三大效益,提高森林生态、经济效能。针对规划区内经济林所占比例大,特别是现有经济林多采用传统的土壤清耕管理制度,土壤,径流调节功能弱,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效果差,果园用药用肥量大、效低等突出问题,设计了无公害绿色生态型经济林经营模式,在提高经济林生态保护功能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档次,降低生产成本。针对集水流域内现有林分中幼龄林分比例大、结构简单、抵抗森林病虫害和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能力低等问题,规划中设计了中幼林抚育、森林健康经营示范区,加强低质、低效林分改造,提高现有林分质量,提高森林生产力,实现流域内森林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4参考文献

[1]王朝晖.加大林业生态修复整治巢湖水污染[j].中国林业,2009(20):39.

[2]曹培霞.延安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回顾与思考[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3):93-95.

森林生态保护修复的内容篇10

关键词:林业;行政执法

林业行政执法是林业主管部门的一项基本职能。依法加强林业行政执法工作,是加强林业资源保护,保障林业方针政策落实,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实施,提升林业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保障林业发展建设成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和广大从事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的同志们一起,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方针政策,落实国家林业局党组关于加强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的部署要求,在完善制度,创新技术、丰富手段和提升能力方面不断探索研究。在国家林业局党校第五十期党员干部进修班学习培训期间,再次认真学习了关于生态文明和林业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和论述,并和同学们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交流,对落实讲话精神,加强林业行政执法工作有了新体会,新收获。

一、落实讲话精神,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进一步提高对加强林业行政执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工作,特别是党的十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作出全面部署,开启了我国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中央先后审议出台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意见,作出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等重大决策,启动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加大了对野生动植物、林地、湿地等生态资源的保护力度,为林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非常重视林业、关心林业,对林业工作的各个时期、各个岗位都亲自研究、部署以推动林业工作有效开展,并对林业建设发展作出了系统、深刻的论述。从“森林是水库、钱库和粮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维护生态安全的基础,关乎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在复杂的生态系统中,林业在维护国土安全和统筹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中占有基础地位”等等论述,都体现了关于林业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森林资源是林业的命脉,作为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没有森林资源就没有林业,就没有建设生态文明和维护生态安全的物质基础。指出,森林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国家、民族最大的生存资本,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关系生存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和国家外交大局。森林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此广泛和深刻,世界上还没有哪一种自然资源能与森林资源比肩。曾多次强调“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也曾向国际社会庄严宣告,“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的发展”。林业行政执法作为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一项重要工作,承担着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的任务。2016年12月,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大环境督察工作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着力解决生态环境方面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不断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改善。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加强林业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对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深入思考和战略谋划,明确了保护发展森林资源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重大战略意义,为全面加强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确立了行动方向和根本原则,也为林业行政执法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推动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

二、落实讲话精神,正确面对成绩和问题,进一步增强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的紧迫感

长期以来,通过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林业行政执法机构干部职工付出的艰辛努力,我国林业行政执法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基本构建了完备的林业行政执法体系,并且不断发展完善。一是构建了林业行政执法法律体系。以《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种子法》、《防沙治沙法》等在内的林业法律,《土地管理法》、《农业法》等与林业相关的法律,《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与林业密切相关的行政法律,以及《刑法》、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等与林业密切相关的刑事法律;《森林法实施条例》、《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林业行政法规;《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和400多部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湿地保护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荒漠化防治公约》等相关国际条约,为林业行政执法提供了法律法规保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林业行政执法的类型和内容随之对应变化。2016年,国家林业局对《林业行政案件类型规定》作了相应修订,新修订的《林业行政案件类型规定》将案件类型调整为14类。二是构建了林业行政执法队伍体系。在全国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中,普遍设有资源和林政管理机构,以及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木材(林业)检查站,乡镇还设有林业工作站等林业基层管理组织。经国务院批准,原林业部从1998年起,率先向重点国有林区派驻了森林资源监督机构,成立了7个专员办;到2011年,经中央编办批准,国家林业局共设立15个派驻地方森林资源监督机构,实现了除港、澳、台地区之外的全国森林资源监督范围的全覆盖。此外,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还逐级派驻了森林资源监督机构,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和湖北省林业厅也向重点林区派驻了森林资源监督机构。全国已经建立起由中央到地方人财物相对独立的森林资源监督体系。三是强化了林业行政执法的能力。《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暂行)的出台,加大和强化了党政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突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明确了责任追究终身制;赋予监管部门较大权力,问责形式更加多样、执法依据更加充分。木材运输管理中影像监控系统,林业行政执法中手持GpS、遥感影像、无人机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林业行政执法的针对性和准确度。开展例行督查、专项行动,建立办站协作、办院协作,强化约谈、通报、问责制度,不断提升林业行政执法成效。通过广大林业行政执法人员的不懈努力,全国林业行政案件发生数量平稳,总体上处于可控状态。2016年全国共发现林业行政案件19.66万起,查处19.48万起,涉案金额11.43亿元,较上一年度稳中持平、略有下降,其中涉及破坏森林资源的林业行政案件占到了75%左右。但是,我国涉林违法犯罪案件总量持续在高位运行,森林生态安全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打击整治工作仍然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原因是:城镇化的推进增加了林地保护的压力,建设项目非法占用林地在一些地方相当严重;在开展土地整理、低丘缓坡地综合开发利用、耕地占补平衡过程中,还存在随意侵占林地、湿地,改变林地用途的问题,有的地方毁林开垦,十分严重,森林消失、湿地减少、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在局部地区仍然呈加剧趋势;森林经营主体违规经营活动,在实施低产低效林改造项目时,违反规程规范,随意降低标准,造成资源破坏。

近年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包括秦岭北麓西安段违规修建别墅、新疆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调减面积违规发展工矿产业,大理洱海毁林采石、宁夏六盘山保护区违规建设旅游度假区等多起破坏森林资源案件的查处作出过重要批示。破坏森林资源违法案件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违法破坏林地问题。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反映,5年间因占用征收林地导致林地逆转为非林地的面积是152万公顷,而占用征收林地定额仅仅为其1/3,每年有20万公顷左右的林地被非法占用。同期,由于垦造耕地、毁林开垦,流失林地面积达到了67万公顷,年均流失林地超过13万公顷,造成林地流失特别是优质林地的流失。2014年,一次非法侵占林地清理排查专项行动,就排查出非法侵占林地案件4.7万余起,违法占用林地面积近8万公顷。2016年,再次开展了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等涉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全国查处涉林违法犯罪案件6.8万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17.2万余人,收缴林地15万多亩。从近两年全国森林资源管理检查结果看,仅在298个被检查县就发现违法占用林地、毁林开垦项目4052起,面积近15万亩。根据2016年检查的149个县分析,侵占有林地多、侵占公益林尤其部级公益林多,其中经营性开发项目违法面积占到70%以上。以破坏林地为主的涉林违法犯罪行为是现阶段破坏森林资源最为突出的问题,林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二是滥砍盗伐林木问题。虽然根据林业行政案件统计结果,全国滥伐和盗伐林木案件大幅度减少,但全国森林资源管理情况检查结果表明,全国无证采伐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以后,林木采伐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大量无证采伐问题客观存在。2016年发现的无证伐区数量、蓄积分别较2015年增加了18.5%和52.6%。一些地方的检查数据表明,天然林保护压力突出,盗伐、蚕食、发展特色经济林等对天然林保护形成很大冲击,还有一些地区盗伐滥伐问题严重,少数地方面积大、持续时间长,破坏严重,特别是在国有林区、国有林场和地方交界区域,发现大量违法采伐林木问题。根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全国每年采伐消耗林木蓄积量3.92亿立方米,与采伐限额同口径采伐消耗是3.68亿立方米,超限额采伐1.24亿立方米,超过了同期采伐限额的50%。但全国林木采伐许可证发证采伐量尚不足采伐限额的50%,甚至在个别省(自治区)发证量仅仅占到采伐限额的10~20%。从统计数据看,我国的采伐量并不大,而实际上资源消耗并没有相应减少,数字背后隐含的是大量的无证采伐。

三、落实讲话精神,坚持改革创新、履职尽责,进一步提升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的能力水平

新形势下,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常态化保持高压态势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从严保护,从严管理,从严执法,从严监督,全力保护森林生态安全,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提供有力保障。第一要严格执法。林业行政执法人员要主动出击,发现问题,多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主动排查可能造成森林资源破坏隐患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全面掌握本地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实际情况,对于发现的破坏森林资源违法案件,要立即介入,及时查处,确保发现早、查处快、危害小。无论是一般性案件还是有重大社会影响的重点案件,都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严格执行法定程序,严格履行法定职责,确保每起案件都有扎扎实实的结果。第二要严肃问责。强化对破坏森林资源问题严重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问责,依据《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制定《破坏森林资源责任追究实施细则》,督促地方强化破坏森林资源案件的问责追责机制,提高对干部政绩考核中有关生态保护的权重,力争把破坏森林资源的责任追究纳入纪检问责、组织考核体系,对失职渎职、监管不力等原因造成资源严重破坏的党政领导、部门领导进行问责,达到处理一个,震慑一片、警醒一片的效果。第三要常态执法。依托遥感和定位技术手段,建立“天上看、地下查”的“天空地”一体化监管体系,通过全国森林保护情况遥感手段全覆盖检查,特别是加强对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生态脆弱区域的重点检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查处问题,形成常态化的资源监督和执法机制,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被动式发现、运动式查处”的治标不治本的状况。第四要恢复植被。对毁林开垦以及违法占用林地行为,不仅要查处,更要限期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和森林植被,确保不发生新的林地流失问题。对违法占用林地、破坏森林资源严重的地区,应当采取暂停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措施,监督其整改,并按照谁开发谁恢复、谁破坏谁治理的责任约束机制,加强损毁林地修复治理。第五要引导舆情。好的舆情不仅能帮助林业行政执法及时发现线索,掌握情况,甚至督促有关主管部门、执法机关加快案件的查处,依法对违法当事人和责任人进行处理。更关键的是,各地要对媒体曝光、网络信息、社会团体所反映的舆情,在查清事实、依法处理的前提下,及时、主动、准确地回应舆情,引导舆情。

参考文献:

[1]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报告[R].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