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十篇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十篇

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5:22

大学语文的人文性篇1

1.1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人文性

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还未完全成熟,其认知能力有待进一步发展,观察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各种能力都有待完善。而大学语文教学重视大学生的时代性和生活化,分析教材中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充分发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强烈、持久的学习动机。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毕竟与现代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比较远,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转化成学生熟悉、能理解的内容,体现了一定的人文性。

1.2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人文性

大学语文教师充分运用口头语言传授知识,发挥语言艺术,以学生为主体,创设问题情境,参杂语文情感,循循善诱,启发诱导,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人文性体现了语文本身的特点,也体现了教师的人文关怀,更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大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2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具体影响

2.1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影响学生思想教育

2.1.1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

大学语文课程中涉及到很多爱国主义的题材,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作者的爱国情怀。例如,在教授屈原的《离骚》时,教师需要带领学生逐字逐句理解诗中的含义,体会作者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体悟诗人报国无门、惨遭小人陷害的愤懑之情,从而深刻理解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课堂氛围的渲染和烘托,使得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油然而生,提高其爱国主义的理论深度,从生活实际中践行爱国主义思想。

2.1.2关注民生的仁者胸襟

大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当代大学生,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将来中国的希望。大学语文教学中会出现诸如王夫之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唐太宗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词句,将君子关注民生疾苦、天下兴亡的情怀一展无遗,把百姓当作国家的根本,胸怀坦荡,有仁者之风,深刻地影响着学生。

2.1.3出世与入世相结合的人生态度

大学语文教学中涉及到儒家的入世思想,积极考取功名,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愿望;当人生不如意时,古人又从老子、庄子、佛家中汲取经验,采取洒脱的出世行为,强调自己的个性发挥,从而成为一代大家。所以,无论是否碰到困难,大学生都应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经验教训,做到积极、主动,发挥自己之所长,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2.1.4高尚的人格素养

古人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又将修身作为第一要务来抓,认为这是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只有品行高尚、道德过硬才有可能实现天下一统、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课文来学习古人的修身之道,日三省吾身,学思结合,从而塑造出高尚的人格素养。

2.2大学语文教学途径影响学生思想教育

2.2.1课堂教学长期渗透

大学语文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仁”、孟子的“仁政”、墨子的“兼爱”、老子的“清静无为”、汉代的“经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等等,为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奠定了基础,在欣赏文学作品的美的同时无形中提高了自身的道德品质。

2.2.2课外教学潜移默化影响

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教师还通过练习、活动来辅导学生学习,定期举办诗词欣赏、朗诵、书法等活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另一方面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为人处世,使其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2.3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影响学生思想教育

2.3.1启发诱导

大学语文教学采用的是以学生为本、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这种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同时,传统的人文性质的教学方法也逐渐回归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与能力,从而影响学生的认知行为。

2.3.2情景创设

大学语文的人文性篇2

关键词:人文精神大学英语教学教育人文素养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的表现有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与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与塑造。而人文学科集中体现了人文精神的知识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人文精神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的重要标尺。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世界知识经济的快速兴起,其他国家文化的冲突和撞击,这些都对人文素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人文教育怎样才能在科学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现代大学生怎样培养人文素养和健全的人格?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内涵与重要性

人文素养,就是人文学科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它的中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生存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实际上,这是一种为人处世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都涵括其中。它提倡人们勇敢地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意境,推崇人们的感性意识和情感能力,强调人们的想象力和生活的多样性。

一般而言,教育必须兼顾素质培养和能力训练两种功能,英语教学同样需要兼顾这两个方面。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特别是公共英语教学在大学里面向的都是各类专业的广大学生。因此,大学英语应该成为提高大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语言是文化的体现,文化的各方面都在“语言中有所反映”。语言不仅包括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包含该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心理积淀,等等。所以,外语学习的过程就是英语学习者人格化的过程,是形成人生修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获得知识和技能,也可以陶冶情操、拓宽视野、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而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提高对语言和语言者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大学生心灵的净化,全面人格的形成。因此,外语教学不仅仅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内容启发学生对社会、人生道路的思考,通过语言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对社会的看法、为人处世的态度、个人的理想、追求、目标。高校把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教育渗透在公共外语学习中,这是公共英语教学的一大亮点,对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和学习绩效都有很大的影响。另外,可以使学生在陌生的语言中找到自己熟悉、感兴趣的内容,激发他们学习英语和英语文化的兴趣,从而促进教师教学,达到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目的。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

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看,重科学技术专业轻人文专业的教育观念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人文教育知识作为科学技术专业教育的补充,人文课程量少及师资投入少。更有甚者,在一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重视学术人文研究往往甚于对学生起关怀作用的人文素质教育发展,一部分院校的人文教育课程不是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目标而是侧重实用目的的教学需要,于是出现人文精神缺失,人文素养较差等问题。

目前,在大学教育中实用性和市场性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而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某些大学生甚至不知道人文素养的涵义。大学英语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以四六级为核心,英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受到该考试的限制,英语知识的教授与学习都变成只重认知教育、应试教育轻素质培养和应用能力训练。长久以来,应试教育和题海战术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教育观念陈旧老套,学生学习动力缺乏,这样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结果就是英语高分低能,中西文化素养严重缺失。高校学生虽然英语考试成绩优秀,但是在和外籍教师交流时却力不从心,窘态百出。人文教育观念薄弱早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直接导致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迷失方向。

三、如何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培养人文素养

在人文素养教育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特别或奇怪的思想问题和行为表现,比如顽固的思想障碍和错误的观点,强烈的思想和行为冲突等。对于这些问题,如果仅仅使用一般的知识灌输方法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些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四、重视文化背景知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不仅是一套符号系统,而且人们的语言表现形式更要受到语言赖以生存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心理和性格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所以,学习一门语言不仅要掌握这种语言的结构方法,而且要了解该语言所依托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而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这就要求英语教学要把语言和文化背景结合起来,使二者同步发展,并采取对比的方法,结合语言教学中的内容,适时地介绍汉英文化在价值取向、国民性格、礼仪风俗、家庭模式等方面的差异,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此同时,高校应该在素质教育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纳入到日常的课程教学中,并使其成为其中的主要内容。

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极力创造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氛围,充分研究发现教学内容中的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把自己对教材的认识理解、内心感悟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使深邃、难懂、抽象化的专业知识和当代的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的背景结合在一起,使其变成活泼生动、通俗易懂、在实践中应用的科学文化知识。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要改变以往“授人以鱼”的传统式教学法,培养高校学生认识问题、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给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五、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高校作为传播先进文化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不仅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关系到大学生科学文化建设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高校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高校可以通过人文素养和科学文化精神教育,发展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并将高校的教育理念与学校的发展战略、规划结合起来,从而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一是学校应邀请名人名师来学校举办文学艺术、哲学历史、人文地理、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讲座和会谈,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各种文化汇演、中英文演讲比赛、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大赛等渗透人文素养的活动。三是加强社团及其学生会团体的建设,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舞蹈、歌唱、记者团、文学社、辩论社、播音社等社团,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四是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的自然景观,突出大学的精神与理念,达到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田的目的。五是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暑期社会实践、暑期“三下乡”、暑期慰问贫困山区儿童等,将人文科学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

六、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事业,教育工作者所从事的任务是光荣而又艰巨的。教书育人,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有许多做人的道理,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他在一定程度上是否具有严谨治学、认真执教、乐于奉献的精神。在课堂上,教师折射的人格魅力、人生态度、敬业精神都将深深影响每一个学生。同时,外语教师本身就是外国文化的传播者,因此,外语教师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十分重要。高校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外语教师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进修、访学、参加教学培训等机会,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另外,英语教师自身必须加强进步,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断地勇于创新,努力地超越自我,全面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人文修养,为学生树立好榜样。

七、结语

我国能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关键就在于能不能完成高质量教书育人的任务。教书育人的关键是学生思想觉悟水平的提高,是科学技术文化的掌握与运用能力,是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发挥,但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学生,在高校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人文素养。高校应该从各个方面入手,大到建设校园人文环境,小到加强社团建设,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做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红.外语教学创新探源:语言交往之文化维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

[2]杜秀君,张芳.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2).

大学语文的人文性篇3

[关键词]大学语文 语文教育 高等教育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132—02

[作者简介]白燕,沈阳化工大学社科系(辽宁沈阳 110142)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这次以国家规划的形式强调开设中国语文课,其着眼点在于“民族文化保护”。但在随后几年的大学语文“复兴”热中,人们各自的出发点和归宿却大不相同。这种对大学语文各取所需的态度,最终导致了这门课程在定位上的含混不清。以下从语文教育、高等教育和素质教育三个维度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定位,并对当下大学语文教育改革中的模糊认识予以厘清。

一、语文教育

从教育的学科体系上划分,大学语文属于语文教育,这是大学语文的本质属性,同时也决定了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功能和特征。大学语文的“语文”属性,主要有以下两个基本内涵:

1.大学语文具备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从工具性层面而言,在突出强调大学语文人文性的同时,还必须兼顾语文必要的工具性。在目前的教育改革中,人们更多的是标榜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而鲜及它的工具性,这实际是存在一定偏颇的。“大学语文”终究还是“语文”,它仍然要发挥语文学科固有的工具价值。大学阶段的学习需要高层次的语文能力,如快速高效的文献阅读能力、准确规范的学术写作能力等,这些高层次的语言应用能力,正体现了大学语文的工具意义。从人文性层面而言,人文性是大学语文的首要特征,但不能架空语文去谈人文性。因此,大学语文教学的具体目标应该落实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上,而不是宽泛地将文、史、哲的基本知识笼统地传授给学生。后者的做法不仅打破了各学科体系之间的内在平衡,而且使大学语文不堪重负。

2.大学语文必须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即采用以经典文本阅读为基础的审美性教育方式。大学语文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经典篇章的解读与涵养上,通过由语言文字和文学建构的审美世界去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大学语文课切忌完全讲成文学史或文化史课,相关知识的传授也应配合文选进行,尽可能将学生带进语言文字和文学的审美感悟中,进而引发出对民族语言文化的亲近感。大学语文这种特有的感染性审美教育形式,是与其他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的重要区别。总之,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首先应该立足于“语文”,扣紧“语文”。大学语文教学必须回归到语文本位上来,体现出语文教育的“当行本色”。温儒敏教授提出“走出语文,又回到语文”的观点是切中肯綮的。所谓“走出语文”,是指突破旧有的僵化的教学体系,拓展“大学语文”的视野;“回到语文”,是指虽然教学内容广了,但也还是要把“大学语文”作为语文课来教。由此反观当下的大学语文教育改革,有学者提出以“大学写作”(甚至“应用写作”)、“大学文学”、“大学人文”或者“传统文化”课来取代大学语文课,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偏离或模糊了大学语文的本质特征,都是对大学语文教育功能的片面性理解。

二、高等教育

从教育的发展层次来看,大学语文属于高等教育范畴。这意味着大学语文教育必须纳入到高等教育的轨道中来,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必须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与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大学语文课程的“高等”定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1.从语文学科自身的发展阶段来看,大学语文是语文教育的高等形态,是对中学基础语文的提升。这里的提升具体表现为两个转变:由偏重语文的工具性,转变为偏重语文的人文性;由偏重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转变为偏重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的培养应该成为大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更注重兴趣的激发以及品位的养成,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化精品,学会如何去不断丰富自己的感悟力、想象力与思考力,让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一种终生受用的生活方式”。这种着重于素养培育的取向,正与中国高等教育经历的由着重关注知识、关注能力深入到关注素质的总趋势相一致。总之,大学语文课程要努力建立起符合高等教育特点的教育模式和教学规范,而不是对中学基础语文的简单延伸,更不能功利地定位为为中学语文“补课”。

2.从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来看,大学语文教育同样担负着大学生“精神成人”的重要使命。大学被誉为养成人才的精神家园,高等教育的终极关怀理应落在健全人格的培育上,高等教育的一切目的都应与促成人的优质发展这一终极命题相符合。大学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康心理、高尚情操、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的人。这一目标的达成并非大学语文一门课程所能胜任,但是大学语文却能以其丰富浓郁的人文内涵成为大学生“精神成人”的重要渊薮。语文教育归根结底是“成人”教育,语文教育素有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的优良传统,大学语文更应秉承这份优秀资源,在高等教育的舞台上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三、素质教育

从素质教育的维度看,大学语文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素质教育最初是作为教育观念的改革而提出的。在基础教育领域,它针对的是应试教育,而在高等教育领域,则通常特指为人文素质教育或文化素质教育。1998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对理、工、农、医科学生重点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大学素质教育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大学知识结构的片面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人自身发展的不利影响,它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共同提高。

素质教育直接关注的是人的内在素质,大学语文课程设立的初衷即迎合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需求。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人文素质教育并非大学语文课的专利,但是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大学语文课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学语文以其关注人生、贴近心灵的独特方式,关怀着人类的精神和情感世界。人文素质教育中可以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精神感染的特长,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滋养和熏陶中提升自己的内在气质和修养。此外,大学语文又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悟力、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优长,这正与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相契合。

注释:

大学语文的人文性篇4

大学语文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不同类型的学校,学生入学的基础不同,语文能力也就不同。同一所高校的学生,学生的专业性质不同,学生的语文水平也不同。由于受到教师的教学时间和个人能力的限制,教师很难做到结合学生的基础和专业需求进行准确定位。有研究者指出,在大学进行语文能力水平测试,参照英语、计算机等级水平测试的要求,可以将大学语文水平测试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按照学生的语文测试结果,可以把大学语文课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不同基础的学生选修不同层次的课程,循序渐进,分类教授与学习。这样,在进行教学时,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达到教育教学目的。

二、独立学院大学语文课程之定位

1.课程性质的定位。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体系。作为我国母语高等教育的大学语文课,它的学科性质首先表现在基础性上。无论是文科还是理工科学生,都应具备扎实的语文功底,学好、用好祖国的语言文字,改善知识结构,丰富人文素养,才能满足其在大学阶段的学习和未来工作的需要。同时,能够运用汉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专业思想,清晰地阐明自己的观点,是学生对大学语文应用写作能力的最低要求。工具性,是大学语文要考虑的现实问题,是让学生必须学会和拥有的与自己的专业和学历水平相一致的谋生手段。大学语文的工具性是融合了人文性的,而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又负载在其工具性上,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辩证统一的。另外,教师通过对优秀作品的讲解、演示,从而起到“用美的信息、按照美的规律去引导、启发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培养学生符合人类崇高理想的审美意识,帮助学生获得健康的心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品质,把握辨真伪,识善恶,分美丑的正确的审美准则,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2]的作用。从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上看,独立学院大学语文具有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的特点。基础性是首要特征,工具性是前提和基础,也是大学语文的目的之一,而大学语文的最终目的是进行人文性和审美性教育。对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强调任何一个方面都未必涵盖其全部,它是一门开放性的课程,其开放性也决定了课程内容、性质、任务等构成要素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确定性。我国的语文教育源远流长,而且有相当完整的一套步骤和方法,大体说来由三个阶段构成:“开头是启蒙阶段,以识字教育为中心;其次是进行读写的基础训练;第三是进一步的阅读训练和作文训练。”[3]它往往与经学、文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捆绑”在一起。因此,独立学院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应表述为:大学语文是独立学院中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必修课,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融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人文性与审美性相统一的课程。

2.课程目的定位。独立学院大学语文课程的目的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尚在探索阶段。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在其所编写的《大学语文》序言中写道:“即使支持开设大学语文的领导首先看到的也是当今大学生中文水平不高,错别字连篇,一些申请之类的应用文也不会写,那么大学语文担任‘拾遗’、‘补缺’的职责势所必然。这种重视,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学生的文化素质难以有很大的提高。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也不能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是赋予大学语文太多政治、道德的使命,反而影响了对语言、文学的系统学习。”[4]基于此,大学语文应该在中学语文教育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系统的传统文化知识。同时,素质培养上应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发挥语文教育对学生语言修养、文学修养、文化素养、人格品质、思维创新等方面的多种教育功能。需特别强调的是,大学语文教学不是字词句篇的常规教学,不是“高四语文”,大学语文要从文学入手讲授语言,通过优秀中国文学作品中的精彩描写去领略语言赋予民族文学的魅力。让学生看到我们立体的、鲜活的民族语言以及赋予民族文学的风貌与神韵,从而感悟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特征和汉语的卓越表现力。了解语言的演变历程以及语言水平对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影响,可使学生对提高自己语言文化修养的意义与途径有深刻的认识,进而将语言知识、写作表达的技巧内化为语言素质,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1996年,原国家教委高教司在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的《出版前言》中对大学语文的性质及任务作了这样的概括:“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在入学之后进行大学语文水平测试,在毕业时进行大学语文合格测试,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较好方法。一些重点理工科大学,在这方面开展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4]我们对独立学院大学语文课程的目的作出了以下大胆的设想:在明确了大学语文的性质之后,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应确定为:其一,以应用为主线,深化汉语母语教育,提高阅读与写作水平;其二,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学,提高欣赏水平;其三,提高民族自豪感与民族文化认同感;其四,强化母语教育的情感培养、人生引导作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五,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强化学生的社会交际言语综合能力。

3.课程类型定位。基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其课程体系应由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综合素质这样几部分组成,这几部分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大学语文应当是其基础学科之一,这种观点得到了广大教育研究者的认同。首先,大学语文应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公共”是指大学语文是面向全体非中文专业学生共同开设的一门课程。“基础”主要体现在大学语文一般在大学低年级开设,大学语文课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养,学生自身的素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因而,大学语文课的设置应当得到学校、教师和广大学生的充分重视,要有充分的课时保证,才能提高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其次,大学语文应是一门必修课。当前普通高校中大部分学校将其设为必修课,少部分学校设为选修课。将大学语文设为选修课,学校可以开设也可以不开设,学生可修也可不修,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大学语文逐渐沦为高校的“墙角课程”。从当前学生素养的现状和对其长远影响看,独立学院大学语文应当设为一门必修课。

4.课程功能定位。大学语文承载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也融汇了丰富的世界文化,兼有传承文化,培养人格的作用。大学语文应该是学科综合的、具有高品位人文性的课程,应让语文与文化、文学与哲学、现实观照与精神探索、生存关注与审美追求融会在课程中,开阔大学生的视野,激活大学生的美感,升华他们的精神文化品格。著名语文教学专家于漪指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知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他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著名学者敏泽先生也说过:“我们的情感体验方式、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以及我们成年后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无不受益于语文教育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语文教育影响着一个人心灵中最深层最本质的东西。”这些论述,深刻揭示出语文的文化内涵和培养人文素质的功能,是语文最本质的概括。首先,大学语文是传承中华文化和延续民族精神的桥梁。大学语文从语言文学的角度,囊括了中国文学的精髓,尤其是那些古今经典文学作品,不仅向我们展现了精美的汉语言文字,更是在字里行间向我们传递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优秀的传统文化把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联系在一起,强调豁达的人生观和超然的审美境界,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静谧。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大学语文课,就起到了承续中国文化和延续民族精神的桥梁的作用。在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对传统文化到现代精神擅变过程的阐释,依据鲜活人物的生动讲解自然完成,通过教师的情感感染和语文情境的创设,从而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培养、民族情感的建立、自身责任意识的树立,正确人生态度的养成,以及健全人格、健康气质的培养。其次,大学语文是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各个高校都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办学历史较短的独立学院,尤为重要。大学语文课程始终不渝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下引领师生,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和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起到精神动员作用。大学语文教育学生崇尚真善美,追求和谐,敬畏和尊重生命,这些也都是组成当前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三,大学语文是提高学生交际言语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工具。针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语文素质普遍较低,人文情怀淡漠的现状下,学学语文课程不仅能够进一步积累、巩固大学生的文字、语言、文学等基础知识,提高语文的应用能力和交际言语表达能力,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学兴趣、文学鉴赏与审美能力,丰富和发展大学生的思想与情感,优化学生的生活情趣和格调。此外,大学语文能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生、人类、自然和生命等,去思考人生的意义、目的,去领悟善良、忠诚、正直、信义等人的本质,学会与人共处,敬畏并尊重生命,从而追求人格的完善。第四,大学语文是启迪智慧,实现感性与理性平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学语文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形式塑造艺术形象,将人生观以潜移默化的以文学形式来实现,使学生在美的意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洗礼。这种感性与理性通过文学形象的塑造,达到和谐一致,在实现文学价值和作用的同时,客观地启迪着学习者的智慧,尤其对学习者形象思维的促进和灵感思维的激发有着明显的作用,是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形象思维的结果,同时也是灵感思维的成果。而文学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的形成,因此,以承载文学为己任的大学语文就成为了启迪智慧、开拓创新、实现感性与理性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

大学语文的人文性篇5

【关键词】预科;大学语文;教学衔接;改革

信息时代,语文在社会、经济、科技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作用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大学语文教育直接与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和使用接轨。“大学语文应是整个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心理学家加涅的学习累积式理论揭示:获得新的技能要以另一些技能为基础,并以已获得的技能正迁移的影响,只有获得较简单的从属技能,才能学习和掌握高一级的技能。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种阶梯式教育模式早已被人们接受,中学与大学的衔接教学在整个阶梯式教学过程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是在中学语文基础上开设的延伸课程,也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课程。预科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在学生原有汉语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补”、“预”结合,集中力量进行强化训练,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使其养成自学和自觉运用语文知识的良好习惯,为本科阶段各种专业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为高校培养合格的大学生,为少数民族培养各类专门人才。衔接教学在其间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做好民族预科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教学衔接,对语文教育理论建设和实践操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当前民族预科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教育之间的衔接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由高中转入预科后,明显显示出语文知识及学习方法的不足。因此要使学生在原有技能的基础上顺利掌握新的高一级的技能,教师必须重视衔接教学,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1明确预科和中学语文教育的主要区别

语文课程的性质应该是一致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其基本特点,人文性要求是语文课程的本质要求。东南大学王步高等教授表示中小学语文课与大学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有重合,但两者定位是有区别的。与中学语文相比,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更是定位为“以预为主,以补为辅,补预结合”。预科大学语文教学有明显的区别,对人文性有着更高一层的体现与要求。当前现实是,中学语文课相对偏重工具性,主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人文性只是兼顾,很少能够引导学生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去阅读文学作品。而预科大学语文课重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等方面。

预科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学学语文的目的,即在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两者的学习目的和目标不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虽然明确规定了学习语文的目的,但实际大多数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好的高考成绩,考入理想的大学。而预科学生已经完成了高考,又还没有确定专业,因此学习目的不明确,一些学生的目标只是在期末考试中能够及格,因而学习不认真,作业应付了事,甚至有个别学生随意旷课。

预科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手段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其研究性、深入性和创新性上。古今中外经典文选是中学语文主要内容,但多有删节,内容相对较短浅,理论性、应用性不强,教学进程相对较慢,教师常采用讲读、问答式的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分析,强调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对语文课工具性的掌握能力,语文课的人文性上处于启蒙教育。而大学语文则相反,多用分析、讨论、比较、启发的方法,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本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两个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同。中学生学习主体意识不强,对教师依赖性较强,被动地接受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很少自主学习,课余时间主要用于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一般很少拓展阅读。预科大学语文教学应强调的是对文体的感染力、审美能力及语言交往能力,强调广阔的视野。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精神成人。预科学生必须学会自学,做到自主学习,带着问题听课,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有较强的学习主体意识。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认为,大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把学生被应试教育“败坏”了的语文胃口给重新调试过来,然后,让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去自学。

2凭借知识系统性,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

大学语文的人文性篇6

一、语文数学相同的学科特点

(一)综合性、横向性

语文数学在人类学科之林中是两门特殊的学科:语文数学都不是一门具体的学科,而是具有综合性、横断性的学科。

事实上,语文是包括了语言学、文学乃至文化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以及各门学科都需要语言文字及其表述,所以语文也有横断性[1]。数学区别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数学不是一门自然科学,因为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和逻辑可能的数量关系和结构关系的科学[2]。

(二)文化性、全息性

再从语文数学学科内涵属性上看,语文数学不仅具有知识属性、科学属性,更具有文化属性,即语文数学都是一种文化,并且语文代表着人文文化,数学代表着科学文化,以及这种代表具有相当的全息性[3]。

由于语文是对语言学、文学乃至文化等众多人文学科的综合,因而可以说语文代表着人文文化。

正如著名数学史家m.克莱因所说:数学一直是形成现代文化的主要力量,同时又是这种文化极其重要的因素[4]。数学文化代表科学文化。主要因为,首先,数学精神代表着科学精神,数学是一门特殊的科学,它的内容特点及其发展特点充分显示出了求实(逻辑性、理性)、求异、求新(怀疑、找问题、而不断创新发展)的科学精神;其次,数学思维代表着科学思维,这就是程序化、逻辑性、严密性、创造性;再次,数学思想丰富发展着科学思想,甚至会引领科学思想革命[5]。

(三)科学性、艺术性

从语文数学的学科科内容特质上看,语文数学都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综合。

不用赘言,语文的显著特点是具有艺术性、是美,但语文也有科学性,也必须是真。因为文学、艺术等其创作、创造及其结果必须符合生活逻辑(生活实际)和科学逻辑(逻辑性)。所以说,文学创作、艺术创作要求作家必须要有生活和合基本逻辑。

同样,数学的显著特点是具有科学性、是真,但数学也有艺术性,也是美。因为数学研究区别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其从现实可能到逻辑可能,逻辑可能就是无边无际,即数学是思维的自由创造。用著名数学家康托的话说是数学的本质在于思考的充分自由[6],这种思维的自由创造就带来可塑性和个体风格。具体到数学家的思维过程是包括直观直觉、想象灵感和数学美的感受,其研究结果也有广泛存在的数学美。

二、语文数学相同的教育特点及其价值

(一)语文数学课程的共同教育特点

语文和数学的文化性、素质性具有共同教育特点。语文数学是两门特殊的学科,也是两门特殊的课程:语文数学不仅是知识性、工具性课程,而且主要是素质教育课程。

语文数学课程都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工具性教育,如应用文写作、数学应用等,但语文数学教育的价值更在于对人的素质培养教育。正如著名数学家李大潜所说:数学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7]。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理念是:语文数学的素质教育不仅是语文学科、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更是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因为由前述语文数学的文化(甚至是大文化)特点,决定了语文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性质和作用特点:即由语文的人文文化属性主要培养人的人文素质,由数学的科学文化属性主要培养人的科学素质,以及由语文的科学性也能培养人的科学素质,数学中的文化性,数学也能培养人的人文素质,因而语文数学都能培养人的全面素质。

(二)语文数学课程素质教育的特殊价值

语文数学课程能有效地培养人的包括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全面素质,因而也说明了为什么我们每个人所受的教育中,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有语文、数学两门课程。具体来看,小学阶段,语文数学教育还有对人脑的开发培养作用。科学揭示人脑左右半脑有不同的功能,左半球长于分析性和逻辑性,右半球长于综合性和直观性。它们正好对应数学语文的学科特性,即数学教育中的数学符号、分析性、逻辑性等教育对应激发、培养人的左脑;语文早期教育中的语言艺术、综合性、形象性等教育对应激发、培养人的右脑。

数学语文对人脑早期的激发培养,有类似于计算机安装软件被称为头脑编程[8],这也说明早期教育重要性的原因。

在初中、高中阶段的语文数学教育(素质教育)有一个共同的使命(价值):培养人的智慧。其中数学教育侧重培养人的智,包括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等思维能力,语文教育侧重培养人的慧,这就是人的非智力因素。笔者认为慧丰心很多很多的心爱心、雄心、信心、诚心、孝心、耐心、细心。这里有一个重要理念是,知识就是力量,但现代社会智慧比知识更有力量[9]。

在大学阶段的语文数学教育,其素质教育就应上升到重点是培养人的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文化素质、全面素质。如前述大学语文应该(和可以)提升人的人文素质文化、大学数学应该(和可以)提升人的科学素质。由此也回答了,为什么现代大学教育无论什么专业,都要开设微积分等大学数学,如大学文科各专业为什么也要学习微积分?其重要的作用就是培养他们的科学素质乃至人的全面素质。

三、语文数学素质教育的理念与模式

语文数学如何进行素质教育呢?素质教育包括理念、模式和案例开发:

1.理念:语文数学课程的素质教育不仅是语文数学的学科素质,更是包括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的全面素质。例如,着眼于素质教育对于人的发展,那么学习微积分的思想和微积分的文化比学习微积分的知识和方法更重要;解数学题和语文题的一般意义:解题就是解决问题,解法就是做事情、做工作的做法。

语文数学课程的素质教育要从潜在到显化、被动到主动、学科到全面、低效到高效,使教书育人、素质教育进大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心中。

值得注意的是,语文数学教学不等于就是素质教育,甚至可能只是知识教育、工具性教育,而语文数学的素质教育要有案例、有教材、有计划等。

大学语文的人文性篇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可见,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必须首先有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大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阵地,必须增强大学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切实提高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要通过大学语文的实践性教学,使学生在大量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现代社会充满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培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仅凭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并不能完全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我们必须借助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帮助学生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较强的表达沟通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强竞争力,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哈佛大学前校长查尔斯•艾略特曾说:“我认为有教养的青年男女唯一应该具有的必备素养,是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要“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就必须先有语文实践,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语文能力。

二、大学语文课程实践性特征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大学语文教学中缺失语文实践的现状

很多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采取的授课方式依然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掌控整个课堂,唱着“独角戏”,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从历史背景、艺术理论到人物性格、艺术成就进行“满堂灌”。学生在课堂上则成了观众或者配角,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设计提问以促进学生思考,没有组织课堂讨论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没有落实阅读(朗读)以品味语言、提高审美情趣、感悟人文情怀,忽视对大学生的语言表达、阅读理解、逻辑思维、审美鉴赏、写作等语文能力的训练,忽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感染和人文精神的潜移默化。这种课堂教学缺失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而脱离语文实践的教学是难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汉语能力是不容乐观的,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语文能力显得更薄弱。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语文课程实践性缺失,没有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造成大学语文课程实践性缺失现状的原因

1.教师教学缺少语文课程的教育理念语文课程包括小学、中学、大学语文,都应该在语文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依据语文教育的特点教学。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有其自身的教育特点。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特别是文学作品),教师不能要求学生有一致的理解,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式的。教师不能按照教学参考资料进行生硬的宣讲灌输,而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让学生在读、思、议的实践中充分感受汉语言文字和人物形象的美。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感染能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高尚的审美情趣,这样的教学还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2.大学语文失去应有的课程地位我国高职院校存在重专业技术,轻人文素质的办学理念,在这种办学理念下,学校以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最大目标,最大限度地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人文性学科。学校按照企业需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最大限度地加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大学生的就业率,在某种意义上有利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高职院校认为大学语文这样的公共基础课可有可无,因而课时一再被压缩,有些高职院校干脆不开设大学语文。这种办学理念下,大学语文失去了应有的地位。

三、落实大学语文课程实践性的建议

(一)从学校层面更新认识给予大学语文课程应有的地位

早在2006年,教育部高教司在《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中明确提出:“在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应当成为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而后,又在2007年第38号文件中,再一次向全国高校提出此条建议。因此,高职院校当然应当开设大学语文,并把它纳入公共必修课系列,保障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课时间,让教学活动有充足的时间开展。

(二)客观看待师资现状帮助教师提升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

大学语文的人文性篇8

关键词:高职;语文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182-02

语文素养是一种综合素养,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既是高职生专业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其职业素养、实现其能力全面提升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一、提升高职大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并不是仅仅培养具有职业技能的“工具人”,而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职业人”和“社会人”。因此,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既要注重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又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要实现高职大学生可持续发展需要一定的基础,语文素养是高职大学生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高职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点和平衡点,对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将来顺利从事社会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语文素养既是语文教育的要素,也是职业教育中必须培养的能力要素。通过对高职大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全面提高高职生人文素质和全面素质,为培养行业企业、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社会人”和“职业人”打好基础。

二、高职大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现状及原因

高职教育突出职业性,是应用型教育,其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将教学的重心放到学生的专业技能上,把实践性教学作为主要培养手段,并且放在首位,应用性逐渐被突出、放大。高职语文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他能培养高职生文学修养和道德情操,肩负着提高高职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重任。但是,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普遍处于边缘化的状态。语文课时逐渐减少,有的学校设置为学生可选可不选的选修课。学生的语文兴趣不足,语文素养不高。学生投入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时间非常有限,听说读写能力明显不足。再就是教师因为教学模式、授课内容等不能与时俱进,造成教学成效不佳。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最主要的是高职院校重视不够,存在这样一种取向,即高职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办学以就业为导向,因此包括语文课程在内的人文课程都被划在“实用”课程之外。同时由于职业教育强调和倡导“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这也导致了高职大学语文教师等文化课教师向专业课教师转型过渡,向实用技术型的教师靠拢,这直接导致了高职语文教师师资的流失,也造成了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动力不足。高职生对语文的认可度不高,认为学好专业课就好了,语文可有可无;高职生对自身语文能力认知不足,高职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文学欣赏能力等普遍较低;高职生对语文的功能认识不清,高职语文的功能主要是提高语言文字能力外,对语文隐性提高人的文化素质的功能认识肤浅等等。

三、培养高职大学生语文素养的对策

1.厘定高职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功能定位。高职语文课程是培养高职大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高职语文教育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任,对于培育学生职业素养有着独特的、不可低估的作用。高职教育目标决定着高职语文课程的定位,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目标从本质上要求高职语文教育把职业素养渗透放在重要地位,重视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高职语文课程定位应该是为提高高职各个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人文精神,增强综合职业能力而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高职语文的科学定位有利于全面实现高职教育目标,形成健康和谐的高职文化和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职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要以“服务专业、服务就业”为目的,突出与就业需求密切相关的能力,与学生的专业学习或岗位需求密切融合,与学生所学的专业或就业的岗位息息相关,在职业素养层面上是从事该职业所需技能的必要条件,这个方面的语文素养,我们可以称为“专业语文素养”。针对高职生的综合素养普遍底子薄、基础弱的现实问题,培养“基础语文素养”也很重要。高职生的“基础语文素养”,包括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语文学习的习惯,还包括这种习惯对专业学习和构建综合职业能力所产生的潜在影响,以“必需、够用”为本。

2.创新开展高职语文教育教学改革。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要在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的同时,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高职语文教改要注意从职业性、人文性、工具性等维度去探索,要以生为本,改进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探索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培养高职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提升其职业素养。①高职语文课的开设要强化职业性。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目的是培养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课程十分突出实用性和应用性。高职语文课程,其职业性需体现高职教育的育人理念,应遵循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规律。语文课程内容要与企业的具体工作流程相衔接,充分体现出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切实提高高职生的语文能力。高职语文课,要实现语文教学与各专业的知识、技能教学相互衔接、相互融合,培养学生形成适应工作岗位职责所需要的、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水平较高的语文职业能力。②高职语文教学要始终体现人文性。高职教育不仅仅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培养高素质、有灵魂、有思想的职业人和社会人。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灵魂,高职语文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教育可以视专业需求情况,在面向学生开设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等实用性、技术性课程的同时,还一定要具备传承文化、提高素质、塑造人格等的社会职能。高职语文的人文性,体现了“以人为本”、以“人格为本”的理念,是对语文教育规律的基本遵循,有助于学生内在精神的培育和全面的发展。③高职语文的内容要充分注重实用性。高职院校培养的目标定位是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的课程也以实用性、实践性为重点,偏重于学习一些比较具有实用性的内容。那么,高职语文的教学内容,必须突出高职语文的实用性,要着重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口语交际、应用文写作等方面的实用能力。要增强学生应用语言文字处理事务、交际应酬的能力,必须对高职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职业语文能力的强化训练。要结合语文课程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材料的搜集和组织能力,注重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注重口语交际表达能力的培养。相应的,高职语文要以就业为导向,强调知识的实用性,要与高职各专业相适应,注重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高职语文要考虑专业需求,以拓展能力为特点,适当扩展知识范围,满足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④高职语文的教学要突出实践性。高职教育注重实践性,因此,高职语文教学的核心也应突出实践性。要通过实践切实让高职学生将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并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进行应用。在进行专业教育和语文教学的同时,要努力实现语文能力与专业能力培养的深度融合。高职语文教师要将语文能力培养与学生专业能力、就业岗位群所需能力,以及学生将来人生发展需要结合,应主动了解所教学生的专业教育和就业情况;要将语文能力提升融合在“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中。在语文教育中要突出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人生发展提供有益帮助。要突出语文教育的现实功用,促进学生对未来职场、未来人生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语文教育对人生发展具有切实的功效。⑤高职语文的教学方法要强调自主性。教师在课堂上要改变角色,要充分体现高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学习积极性,要让高职学生的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自主学习状态。高职语文的教学需要结合独特的专业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举办演讲比赛、专题研究等活动,采用专题形式、讨论研究、情境化教学等方法,发挥高职语文的素质教育功能,挖掘出课文中潜藏的情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要引入具有时代感的课题,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学设备进行情境化教学,使所讲授的知识更具形象性和可感性。要培养高职生读书笔记、使用工具书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积极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高职语文课外活动。⑥高职语文教学评价要体现发展性。对高职生语文学习的评价,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要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因此,要把单一的、终结式的考核模式,变为多元、立体的考核模式,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评价要坚持动态与静态、过程性与终结性的评价方式相结合。学习评价可采取模块化考核,此外,对教师的评价要重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对高职语文教学的评估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以利于改进教学,提高质量。

总之,语文素养是人才素质的基础,高职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关系着高职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和拓展张力。高等职业院校必须重视对高职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增强其人文素质,提高其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全面提升高职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高职大学生走向社会,更好的为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郅莹.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学的三个维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

大学语文的人文性篇9

关键词:大学语文有效教学有效性主体性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校面向各类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人文素质综合课程。作为母语教育的一部分,大学语文教育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对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艺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等人文综合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1978年至今,大学语文课程已在我国高校开设了三十多年,在此期间,教育部和越来越多的高校逐渐加大对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视度,也有不少教师参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尽管如此,当前我国大学语文教育仍然面临着重重困境,本文拟运用有效教学理论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探究,期望能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一.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是课程定位不准确。大学语文的课程属性和课程地位一直是教育界不断探讨的问题,就大学语文课程性质而言,研究者们或片面强调其工具性,或片面强调其人文性,片面强调工具性导致大学语文成了中学语文的简单延续和补充,而片面强调人文性则对大学语文课程寄托了太多的功能期待。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问题,各高校所持观点不一,重视程度有别,有的高校将大学语文开设为公共基础必修课,有的开设为公共基础选修课,有的开设4学分72学时,有的开设2学分36学时,有的甚至干脆取消大学语文课。在“母语危机”的冲击下,国人对大学语文的重视度呈下降态势,大学语文课程被逐步边缘化。

二是师资力量薄弱。任课教师的个人素养、专业水平、教学经验等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内涵丰富的综合性课程,理应配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但由于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基础课,较之于一般专业课更难出科研成果,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行高校考核体制下,高学历高职称的优秀教师更倾向于从事专业课教学,很少有人愿意长期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目前全国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中年轻教师占大多数,师资队伍良莠不齐,教师专业素养不够深厚,教学经验不够丰富,教学态度不够积极,上述因素不利于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是教学方法陈旧。由于大学语文师资队伍不够稳定,潜心致力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线教师很是匮乏,近年来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可谓雷声大雨点小,很难获得实质性进展。目前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及手段相对单一,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与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差别不大,很难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激情。

四是学生缺乏兴趣。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盛行的今天,人文教育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大学语文教育所面临的危机不仅源于语文教育自身,也源于时代环境的冲击。当代大学生在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在市场竞争和就业竞争的双重压迫下,更注重学习实用性较强的技术类课程,而忽视了对母语和传统文化的学习积累,大学语文对他们来说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缺乏,直接导致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乃至无效状态。

二.大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大学语文教学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亟需通过教学改革得到缓解,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题中之义。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其理论依据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有效教学包括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两个维度,其最核心、最本质的定位就是促进学生获得发展,教是为了促进学,“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学习速度、学习结果和学习体验是考量学习有效性的三个指标。①如何克服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无效和低效教学?笔者认为,提升大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准确定位,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准确、科学的定位,是优化教学质量的前提。中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②大学语文课程同样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种基本性质,但绝不只是中学语文的简单补充和延续,就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来看,工具性固然是基础,但最终目标还是人文教育,在实现工具性的基础上,更应该突出人文性。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强化母语教育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素质教育课,在高等教育基础课中同样应该居于核心地位。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重视大学语文教学,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师资培养力度,设立专门的大学语文教研室,培养稳定、优质的师资队伍。高校教师和学生应正确认识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转变课程观念,准确定位,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学语文课程,才能激发师生参与大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热情,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二是直面文本,有效阅读文学经典。钱理群先生认为,语文教育应该“直面文本,直面语言,直面人的心灵,直面人的生命”③。应试教育导致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变得机械、枯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为一些固定刻板的所谓“阅读题答题技巧”所束缚,很难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对中国的大多数中学生来说,阅读并不是一件优雅有趣的事情,他们在高考的重压和缺乏书香味的社会大环境影响下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温儒敏先生指出,大学语文教学“最好能重新唤起大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激活他们在教育基础阶段母语学习的积累,把被‘败坏’了的胃口调试过来”,“学会欣赏文学和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进而养成高品位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终生受用的生活方式”④。阅读习惯关乎个人终身可持续发展,关乎民族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应是大学语文有效教学的题中之义。在影视、网络文化、流行读物、电子游戏等消费文化的重重裹挟中,如何激发当代大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兴趣?首先应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合适的阅读书目,采用任务驱动和自主选择相结合的办法,督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有选择地阅读文学经典作品;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文本细读理论解读经典,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的综合能力;再次,改进阅读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想象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通过广泛阅读文学经典,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熏染,文化品位和道德人格得到提升。

三是凸显生成性,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人是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存在,人的发展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可能性,课堂教学应尊重人的这种开放性和生成性。传统教学基本上是教师教学生学,在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过程中知识只能被等价地转换,而有效教学理论则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应凸显生成性。大学语文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应该是体验课程,是被师生共同体验、感受、领悟和思考的生成性课程。在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通过对话教学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赋予学生课堂主动权。譬如,教师在课前布置课外阅读任务,要求学习小组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制作ppt,并在课堂上展示、讲解,再开展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讲解、思考、预设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这既是对学生的督促和激励,也对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这样的教学方式会给课堂带来极大的乐趣和活力,使课堂充满无限魅力和生成性。

四是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提倡教学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对话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以对话教学为例,教学中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以教学内容为话题,共同去生成“文本”和构造“意义”的过程,包括“人与文本的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和“自我对话”。对话意味着平等互动和相互建构,对话教学有助于激发灵感,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对学生而言,对话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对话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⑤。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对话的使用必须服从服务于教学目的,有形无实的对话是有效教学的大忌。

参考文献

①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第4-11页。

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页。

③钱理群.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11页。

④温儒敏.温儒敏论语文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143-144页。

大学语文的人文性篇10

关键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审视

1.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审视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不难理解,《大学语文》课程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大业。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学科,对学生学习理、工、农、医、文、管等各学科均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看到的现实是,作为高等院校公共课的大学语文正日渐走向“边缘化”。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大学语文的定位模糊,二是大学语文地位不高;三是大学语文现行教材五花八门,四是师资队伍建设严重缺位,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等。

1.1学科定位模糊

一是对大学语文是强调工具性、重在提高学生读写水平,还是讲究人文性、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认识上比较模糊。二是教学中存在偏执现象:或把主要精力放到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上,偏重于教材范文的解读,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或片面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偏离学生的文化基础,单纯在作品的文化内涵上下功夫。三是高校办学理念越发功利性,课程设置趋向实用化,热衷于好处看得见、用得上的课程。

1.2学科地位不高

在高职高专学校,大学语文虽然被设定为基础性公共课,但处境尴尬:学校不重视,课时缩减,甚至某些专业视其为多余的课程而取缔;学生不重视,忙于专业课学习、英语过级和计算机考试,对学习大学语文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眼下的就业大环境无形中也助长了人们忽略大学语文的思想。如,很多用人单位都会对应聘者英语和计算机等级提出硬性、具体的要求,而对语文能力提出具体要求的单位偏少。这使得有些人认为,与其费心继续学语文,不如多学点英语和计算机,好为将来争取更多的工作机会。有些学校适应潮流,也会有意无意放松这方面的教育要求。

1.3课程教材参差不齐

当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五花八门,不适应理、工、农、医等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一味强调对古典文学乃至古典文献的学习,忽视其工具性,造成课本滞后于时代的被动状态。加之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社会心态很浮躁,人的功利性很强,盛行快餐文化,当代经典作品少而又少,纯消遣作品越来越多。人们在这样的心态下,也很难静下心来学习和阅读经典,尤其是古代经典作品。

1.4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高职院校对大学语文课确实有所忽视,缩减课时,许多语文骨干教师相应地转向了公关、交际类等的实用课程,或从事行政工作。要保证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得以实现,必须培养一支具备人文素养、德才兼备的高水平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从大学语文学科教师自身要求来说,必须努力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实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

2.加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学科建设的思考

面对当前大学语文的处境,作为大学语文教师必须正视当前大学语文的现实,积极探索大学语文的出路。针对上文中讨论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明确高职高专大学语文的定位,提高其学科地位

从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目的阐述,我们认为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以人文性为核心,同时发挥工具性。大学语文应该在中学语文教育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系统的中国语言文学知识;在素质培养上应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发挥语文教育对学生语言修养、文学修养、文化素养、人格品质、思维创新等方面的多种教育功能。同时我们应努力提高大学语文在学生培养计划中的地位。要与现实需要相结合,突显学科的工具性在知识经济的年代,虽然我们反对实用主义至上的功利性思想,但我们也不能回避大学语文的实用性,在教学中必须兼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这门课的“工具性”作用突显出来。这既是对中学语文课程的一种提升,同时也考虑到了大学生将来发展的实际的需要。所以,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穿插一些请示、报告、会议记录、通知、假条、合同、总结、评论、读后感等一些学生今后实际工作、生活中经常应用得到的实用文体写作的知识。

2.2选择合适的大学语文教材

目前大学语文教材数目繁多质量参差不齐。鉴于此,高职高专学校要立足实际,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选择实用性强、应用价值高的教材。力争使所用教材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实际和贴近专业实际。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革新教学方法

一方面,要通过校内外结合、在职学习与外出培训相结合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努力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地位,将其与专业教师同等对待,建立合理的、稳定的师资队伍。

另一方面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利用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大学语文课程要实现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环境,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强调学在平时,练在平时,考在平时,利用多角度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同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灵活形象的教学方法,增强语文教学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21世纪的今天,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方法,才能完成新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