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世界特色文化十篇世界特色文化十篇

世界特色文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5:21

世界特色文化篇1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从纵向看是从“史前史”向“人类史”的转变,从横向看是从“民族史”向“世界史”的转变。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结束了长期与世隔绝的闭关自守状态,逐渐纳入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并开始了社会转型。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276这里的“文学”是广义的“文学”即文化。由于世界市场的形成,使世界各民族的需要、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行为,从而加速了各民族多元文化的交流互动,而且呈现出超越时空限制的特点。各民族文化由狭隘地域性的民族历史性文化向开放的“世界历史”性文化亦即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现代文化是对“世界历史”的观念呈现,本身是一种“世界历史性的存在”。[1]87

   近代中国社会革命的文化任务就是要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使狭隘封闭的农业文化转变成“世界历史性存在”的现代文化。但是民族救亡的重任使文化现代化始终不能在和平的环境中顺利实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20年时间,依然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还没有真正介入“世界历史”的进程之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华民族从狭隘地域性的生存空间走出来,迈向了开放的“世界历史”的大舞台,逐渐树立起了开放的整体性“世界历史”文化观。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历史”文化场域中,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为指导,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价值取向,把中国与世界相联系,传统与现代性相对接,整合创新,形成的民族性、开放性、现代性的多元文化互动的文化成果。

   (二)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邓小平理论之文化结构的生命源泉。邓小平创造性地吸收了传统文化关注民生的富民思想,注意功利、讲究实效的实用理性传统,革故鼎新、变法自强的思想,“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西方的重视科学技术的功效作用,强调个人生活幸福的工具理性精神、民主法治精神、竞争创新精神相结合,扬弃了其中重义轻利、因循守旧、人情本位、忽视法治的落后观念,重新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这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文化为指导,对中华民族传统的政治伦理文化与民主科学、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的第一次整合。由于它以平民化的立场、大众化的情怀来阐释自己的文化理念,在全社会各阶层获得了普遍认可,所以,它形成了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浓郁的文化氛围,也以观念形态的精神力量激励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这样,民族传统文化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世界,不仅获得了理论创新的民族形式,更转化成了强大的精神源泉。

   江泽民重视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注重文化系统内部各文化要素之间的互动互渗。他是从系统性、结构性的视角来解读文化的,着力于在开放的“世界文化”场域中对文化意识的自我反思和批判超越,所以,江泽民的文化理念是文化精神层面的理念。他把文化从因素构成上理解成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多元互动体,从内容上看成是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统一体,从物质形式上看成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结合体,从内在精神上理解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主要体现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江泽民首次明确提出民族精神概念,并系统阐释了它的功能意义,较完整地概括了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共十六大的报告中,他深刻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559

   应当指出的是,江泽民并不是孤立地解读中华民族的传统政治伦理精神,而是把它放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舞台和大熔炉之中,与西方的资本主义是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在碰撞中对话,在冲突中融合,在批判中吸收,在扬弃中提升。江泽民的民族精神体系是传统精神、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体。江泽民对“井冈山精神”“、长城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的重新诠释,就是要寻找传统文化精神在革命战争岁月中的延续机制,并把它与时代精神相对接,形成源远流长的一脉传承的精神结构体。江泽民所阐释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救灾精神”、“64字创业精神”和“6种精神”是民族的时代精神,那就是科学求真、改革开放的创新精神。“64字创业精神”是对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集中阐释。他在1993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劳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这些都应该成为新时期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所要倡导和发扬的创业精神。”[3]301

   它们统一于爱国主义这一基本思想之中,是以科学性为基础,以伦理性为动力,以开放性为条件,以创新性为特质的时代精神。总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历史传统精神,以救亡图存为主题的革命精神和以创新为特质的时代精神,是江泽民所考察阐述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三大历史形态。其中,历史传统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历史源头,革命精神是革命战争年代民族精神的崭新形态,其所高扬的共产主义信仰、人民本位的价值伦理观正是传统爱国主义的政治伦理精神的革命化体现;而时代精神则张扬、肯定了传统、革命精神的政治伦理情怀,以之为底色,以科学性、创新性、开放性来保证理想信念道德等人文精神的实现。可见,族群主义的价值观念和奉献牺牲的道德情怀,统领于爱国主义这一历史主题,它是传统、革命和时代精神共同的价值本体。而勤劳自强、艰苦奋斗、科学求真与开放创新,不过是实现这一价值理想的主体品质和能力而已,是民族精神的外在功用。中华民族精神是爱国主义的政治伦理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主体性精神的有机统一体,具有体用统一、知行合一的特点。江泽民对民族精神的概括,鲜明地体现了他对多元文化的批判继承,整合创新的精神旨趣。胡锦涛也非常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他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和谐世界的思想,就是对中华民族古代和谐思想的批判继承。早在西周时期,史伯就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4]470的宇宙生成论思想。老子亦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5]196

   其中“,三”即“和”。可见,“和”乃万物生成的根本法则。我们的老祖先把“和”诠释成天人和、人我和、人人和、身心和。强调人和天地万物的同根性,主张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人类对自然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反对过度开发,造成天人相违的不和谐困境。在处理人和人的关系方面,主张“和为贵”,[6]176“仁者爱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7]95要求“待人如己”,爱天下所有的人和物,建设“天下归仁”、“天下一家”的“大同”世界。在达到和谐世界的方法途径上,推崇“和而不同”,[6]131“执两用中”[8]21的人道主义和“中庸”方法,反对强人所难和走极端,这些对于今人锤炼和谐思维,养成和谐人格,建构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都是珍贵的本土文化资源。胡锦涛的和谐社会(世界)思想无疑是传统和谐思想的当代创新。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是中华和谐文化,优秀传统和谐文化是其本土文化资源。当然,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文化创新,不是全盘接受传统文化,而是以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文化为指导,以西方的民主文化为借鉴的整合创新。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扬弃了传统和谐文化之轻视个人的整体主义理念,吸收了西方文化之尊重个人的人本思想,用马克思的“真实”的集体主义[1]119整合中西新旧文化思想所形成的开放包容的现代文化结构。所以说支撑起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文化结构是经过批判反思、价值和逻辑双重整合之后的多元一体的精神体系。这里的传统文化是内隐着马克思主义主导型文化理念,包含着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合理性因素的传统文化,是经过现代性阐释之后的传统文化,它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文化结构的民族性之基。

   (三)

世界特色文化篇2

一个城市从默默无闻到小有名气,再从小有名气到世界名城,都有其规律可循,那就是这样的城市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城市特质,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坐标,都有一个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城市主题文化贯穿其中。这个城市主题文化可能是政治的,也可能是经济的,也可能是文化的,也可能是自然的,也可能是建筑的。城市只要拥有了这个与众不同的城市主题文化,就有了一把打开世界名牌城市之门的金钥匙,就有了进入世界名牌城市的通行证。

从威尼斯用水征服了世界到鹿特丹用船承载起了欧洲;从夏威夷用波利尼西亚文化迷倒了世界游客到罗马建筑让世界为之震撼;从维也纳用音乐勾住了世界人民的魂到佛罗伦萨用绘画与雕塑让世界为之赞叹;从洛杉矶用电影梦幻倾倒了世界到巴黎用时装把世界装扮得五彩缤纷;从拉斯维加斯用调动了世界兴奋的神经到里约热内卢用狂欢撩起了世界人们的激情;从沃尔夫斯堡的汽车真正成了世界的大众到日内瓦用会议把世界大事议定;从苏黎世用金融牵动着世界到海德堡用大学城吸引了全世界的青年;从达沃斯用论坛推动了世界经济到汉诺威用会展拉动了世界经济;从伯尔尼用钟表为世界制定时间到爱丁堡用文学感动世界;从摩纳哥用赛车、、邮票吸引世界眼球到洛桑的奥林匹克理念;从硅谷用创意成为新经济代表到毕尔巴鄂用一座建筑说明自己的身份……所有这些城市最终都是因为拥有古典城市主题文化才演变为世界名牌城市的。从这些世界名牌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城市没有城市主题文化,这个城市只能成为一个城市,而不能成为一个世界名牌城市。

我国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国城市进入世界名牌城市提供了物质上和文化上的基础与保证。很多城市领导都认识到城市现代化水平越高,人们对城市特色要求就越高,特色城市建设成了现代城市建设的一种崭新追求,成了城市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特色城市建设,是以全球化的视野谋划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一个城市立志屹立于世界名牌城市之林的重大举措,是站在全球的角度以世界眼光谋划城市发展的重大举措。一个城市越有特色就越有品位,就越有吸引力和知名度,从而也就越有可能在城市与城市竞争中打造城市品牌和率先赢得发展先机。然而,如何打造特色城市,我们的城市还没有找到科学的方法。因为特色城市建设的理论思想储备不足,经验不丰富、目标不清晰、架构不科学、路径不对称、可操作性不强。所以,造成了我们的特色城市建设步伐缓慢,甚至走上了歧途。

世界特色文化篇3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世界意义

在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全球陷入低潮。东欧和苏联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更炫易帜,“东亚模式”“拉美模式”纷纷破产。2007年底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弊端。实践证明,资本主义的“新自由主义”并非救世良药。而中国却“风景这边独好”,展现出蒸蒸日上的景象,吸引了越来越多世人的目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已经走过了30余年的历程。这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走上了民族复兴的希望之路。而中国这样的发展成就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严重挫折,一些国家的改革道路陷入困境的背景下取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也深刻影响着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对世界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彰显了它的世界意义。

邓小平同志在曾经指出:“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我们相信会成功。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我们的路走对了,就可能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世人宣示,社会主义不是固定不变的一种模式,而要根据各个国家的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走符合本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在于他扩宽了民族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丰富了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和道路的认识,促进了全球化时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发展,提供了坚持走本国式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经验。同时,对世界上那些正在寻找一条既能发展自己,又能保持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的国家来说,中国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这就是,任何一个国家在谋求自身发展时,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遵循本国国情,找到适合本国现代化发展的道路。

本人是在一些学者观点的基础上,采用横向维度和纵向维度的结合。从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有一个整体的阐述和全面的把握。横向维度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周边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四个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和原东欧国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带来的借鉴意义。而纵向维度就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这个长河中,谈谈它对我们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在绪论中,讲述下对这个选题的思考,国内外目前的研究现状,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这是对整篇文章的总体概括。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

首先分析一下,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特别强调,中国发展道路之所以在近年来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格外关注,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所谓“东亚模式”和“拉美模式”在近年的失效,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这些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榜样的力量,立足于本国的基本国情,把握好时代特征,将本国的实际情况作为现代化和民主化的根本出发点,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去摸索,去创新。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意义

一方面,对目前现存的除了中国之外的四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指出他们在自己本国的改革中所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对他们的借鉴意义,主要是指他们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独立自主地探索具有自己本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最后,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制度选择与发展道路选择的双重成功,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和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双重超越,这些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有很大的借鉴价值。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现代化道路的最佳结合。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前苏联和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意义

首先分析一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教训和目前的发展现状。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虽然选对了制度道路,但是由于没有走对发展道路,最终走向失败。虽然他们选择了资本主义道路,但目前为止发展并不理想。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现现代化的征途中,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克服了前苏联传统社会主义的错误和弊端,实现了对其的超越和发展。这些给现在的俄罗斯和原东欧国家提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经验,提供了实现大国崛起的独特发展模式,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强国之路

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意义

自从美国的次贷危机牵动全球,进而引爆金融危机。这个为拯救世界煞费苦心所设计的“华盛顿共识”濒临破产,美国所推销的民主模式、自由模式在繁荣十几年后,慢慢地显露出了弊端,放任自流,放松调控以及政府不作为最终落得自食其果,而且在世界各个地方蔓延。而在此,“北京共识”的提出,证明了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功。西方国家是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中对他们的发展有哪些借鉴经验,如何指引他们的现代化道路是很重要的。

第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人类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意义

尊重和维护世界多样性,是我国政府和领导人一贯坚持的原则和立场。从、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的“积极维护世界多样性”,无不体现着尊重世界多样性的思想。而中国道路的成功进一步证明了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原理,来告诉世界,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是普遍规律和特殊道路,多样性和选择性的辩证统一。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各国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是具有多样性,各国的发展没有固定的“模式”。中国通过自己的艰辛探索找到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为世界多样化发展模式增添了重要一笔。

参考文献:

世界特色文化篇4

仁怀打造世界名镇,建设世界名酒之都,实施品牌强市战略,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一是世界著名的地域品牌,无不以世界著名的产品为前提和依托;国酒茅台,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蒸馏白酒之一,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名酒,这是仁怀建设世界名酒之都最基本的前提,也是其他地方没有的独一无二的先决条件,国内只此一家。二是随着茅台集团生产能力突破万吨和新的万吨规模的扩大,茅台集团将成为百亿企业集团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同时,国酒茅台以其不可替代的高贵品质和先进的文化理念,赢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她正处速发展的春天,积蓄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这是仁怀建设世界名酒之都的根本条件。三是仁怀通过长期以来的发展积淀,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基础不断增强,成为省的经济十强县市,并获得了“中国酒都”的荣誉称号,这是仁怀建设世界名酒之都的基础条件。四是茅台集团的发展,茅台镇的建设已经引起了省委、省政府和遵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为仁怀打造世界名镇,建设世界名酒之都迎来了新的机遇。

打造世界名镇,建设世界名酒之都,实施品牌强市战略,首先是一种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就是在仁怀市、特别是茅台镇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国酒茅台品牌的打造过程中,要融入建设世界名酒之都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并把这种眼光和思维融入到促进仁怀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全过程。其次是一项强力的战略措施。要按照打造世界名酒之都的目标,制定规划,采取措施,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推进世界名镇、世界名酒之都的建设,使仁怀市从内涵建设到外延形象达到世界名酒之都的要求。其三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通过5-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把仁怀建设成为经济发展、开放文明、社会和谐、人民殷实、独具特色的“世界名酒之都”。

打造世界名镇,建设世界名酒之都,实施品牌强市战略,当前要从五个方面着手。

第一,围绕酒业发展,做强特色产业。这是打造世界名镇,建设世界名酒之都的基础依托和最基本的内涵建设。一是要始终坚持“依托茅台、服务茅台、厂市同心、共谋发展”的方针,继续贯彻“三个坚定不移”,为茅台集团的大发展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帮助、支持茅台集团尽快实现“百亿集团”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二是要加快建设白酒工业区。采取预留土地、严格控制规划管理等措施,根据土地功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区,将最适合酿酒的资源和空间留给白酒产业,尤其是茅台酒厂,逐渐形成以茅台酒厂为龙头的白酒产业集群。把仁怀境内赤水河东岸南北两端规划为白酒生产区,为白酒产业的进一步扩展提供足够的土地空间。对中型酒厂采取“迁”与“聚”、对小型酒坊采取“拆”与“并”的方式。中型酒厂迁移后形成规模化酿酒工业区,小型酒厂“拆并”后,形成特色酿酒作坊,并按照发展工业旅游的思路与要求进行开发利用,促进酿酒工业和旅游业共同发展。三是要加快整顿规范步伐,打造10家品牌酒业,形成以茅台集团为龙头的酿酒特色产业群。

第二、围绕酒业发展,形成配套集群。发挥酒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必须要在酒业配套产业上下功夫。同时,酒业的发展需要配套产业作支持,才有利于成本降低,有利于形成整体推进良好态势。一是要围绕茅台集团和酒业发展的需求,大力培植有机高粱、有机小麦,推行标准化生产,把仁怀农村建设成为茅台集团和酒业发展的原料生产车间;同时,加强协调引导,促进茅台集团和地方酒业投入原料基地建设,发挥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作用,带动农村发展。二是要围绕茅台集团和酒业发展的需求,大力发展酒瓶、箱、盖、盒、带等配套产业,把仁怀集镇建设成为茅台集团和酒业发展的包装物生产车间。三是要围绕酒糟等酒业废弃物,建设回收利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

第三、围绕酒业发展,建设特色城市。建设世界名酒之都,仁怀唯一的优势就是以酒为特色;要实现建设世界名酒之都的目标,必须坚持走特色发展的道路,使仁怀市充满酒的文化、展现酒的精神、体现酒的灵魂;同时,表达时展的步伐,闪耀时展的光辉。一是要始终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讲求特色”的思路,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方式,全面加强茅台镇规划建设管理,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把茅台镇打造成“环境优美、建管有序、特色突出、协调发展”的世界名镇。二是要坚持求特、求精的思路,把酒文化、长征文化、盐运文化以及赤水河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把红色旅游与国酒工业旅游结合起来,建设独具特色的“世界名酒之都”旅游城市。

第四,围绕发展定位,提高管理水平。管理水平是体现执政能力最基本的形式,是建设世界名酒之都必须抓好的重大课题。一是要为茅台集团以及其他酒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空间。要坚持厂市分开的发展思路,加快步伐,将茅台集团厂区以内的所有住户全部迁出厂区。要加强茅台酒品牌的保护,实施原产地保护,加大力度打击假冒伪劣和侵权行为,切实保护国酒茅台知识产权。二是要规范“中国酒都”品牌的管理办法,使“中国酒都”品牌在各行各业得到充分的运用和彰显。三是要逐步探索和实施城乡分治的管理办法,为打造世界名镇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四是要严格执法管理,不断探索城市管理的新机制,努力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大力实施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创造一流的城市环境。五是要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建设诚信政府,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世界特色文化篇5

摘要:

对世界遗产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的作用进行概述,指出世界遗产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不仅具有象征、识别,传播等属性,还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艺术性三种特性,并对三种特性具体论述。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从自然景观、人造遗物(建筑、器物、图标)发掘和筛选世界遗产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的可行性,以及传统符号向现代图形转化的方式。

关键词:

世界遗产博物馆视觉符号作用特性提炼

中图分类号:tU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121-02

一概念界定

1世界遗产景区

世界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定义为: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0m那么,世界遗产景区指的是包含这种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并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往游览的明确区域场所。本文所述的世界遗产景区特指在中国境内的世界遣产景区。

2博物馆

1989年9月在海牙举行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第16届全体大会通过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第2条将博物馆定义为:“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他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本文所述的博物馆特指地处世界遗产景区内的博物馆,这类博物馆以世界遗产为依托,集中保护、展示、传播代表人类文化的遗址、文物、建筑群、图证等。

二世界遗产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的作用

视觉符号就是以线条、光线、色彩、强力、表现、平衡、形式等符号要素所构成的用以传达各种信息的媒介载体。这种媒介载体其实是一种可视的并承载一定意义的传播性图形语言,它包括各种物体影像和运用造型要素创造的视觉形象。作为一种“形象”与“概念”高度吻合的图形语言,世遗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获得奇特效果,使观众能够根据自己的视觉经验解读信息的含义,从而能够有效感知和理解博物馆的历史文化内涵,唤起他们的思索联想和情感共呜。由此可见,视觉符号对于世遗景区博物馆的整体推广营销是及其重要的,它可广泛运用于博物馆不同传播体系中,如文化产品、广告宣传、视频影像等,从而达到“传播、记忆、购买”之营销目的。

三世界遗产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的特性

作为一种图形语言,世遗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不仅具有象征、识别,传播等属性,还具有以下三种特性。

1民族性

遗产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和载体,深刻反映了生产方式、科技水平、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等各个方面,具有时代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是人类历史的记忆、弥足珍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历史、文化、地域、语言、宗教等方面的不同使得各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遗产。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了非常丰富的遗产,如故宫、长城、兵马俑、苏州园林、布达拉宫等,如今,这些遗产已经成为都是中华民族的代表符号而为世人所知。由此可见,遗产本身的民族性决定了世遗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的特性。

2地域性

地域通常是指自然要素与人文因素作用形成的一定的空间范畴,不同的地域会形成有不同的文化和景观并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不同的世遗景区地处不同地域,其物、其景具有地区特有的丰富印痕,如传统图形与色彩、传统文艺、民俗风情、历史遗迹等,必然对博物馆视觉符号的取材、构思、提炼产生影响,从而形成带有浓厚地域文化特点的视觉符号。

3艺术性

世界遗产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感知的直观具体的东西,是最耐久、最稳定、最有说服力的符号,它是普通的“物”经过时间的鬼斧神工后逐渐演变而成。而遗产景区内的博物馆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藏品,这些“物”负载着丰富历史信息。二者的“物”,都呈现出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和民族审美特点,于是,利用这些“物”提炼的视觉符号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四世界遗产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的提炼

对世遗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的提炼,不是对历史遗存影象的直接运用,而是要通过现代构成规律寻找其本身的形式美而获得全新视觉符号,使其具有遗产文化的意蕴。世遗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作为象征性的图形语言必须具有三要素,即形态、色彩、象征。它们从原始物件中发掘和筛选,再融合、升华为具有当代审美特征的视觉符号。

(一)发掘和筛选

从内涵与形式的吻合度上发掘和筛选典型视觉符号,围绕设计主题收集世遗景区的各种“遗存”,从中筛选出最具有历史性、艺术性的物像,才能确保视觉符号的真实性和典型性。

1从自然景观中发掘和筛选

以中国为例,世界遗产景区属于自然景观的有:以山水为主体(山东泰山、安徽黄山、四川黄龙、四川九寨沟、湖南武陵源、四川峨眉山、福建武夷山、江西三清山、新疆天山)、以河流为主体(云南“三江并流”自然景观)、以地质地貌为主(中国丹霞、中国南方喀斯特、澄江化石地)、以生物为主体(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等。这些自然景观主要以它们的纯天然来震撼着世人,并具有形态美、色彩美、象征美等审美特性,这些特性跟视觉符号三要素审美特性不谋而合。

2从人造遗物中发掘和筛选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与消亡同时存在,推动着人类的进步。但是,消亡并不是完全消灭,每个朝代的遗物或遗迹或多或少得以保存下来。可以说,这些侥幸保存下来的历史见证物成为我们联系过去、了解过去的集体符号,并以此获得文明传承的慰籍、感受文化积淀的熏陶、开启创造未来的智慧和力量。

1)建筑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明孕育出丰富的建筑遗产,包括宫殿、陵园、寺院、宫观、园林、桥梁、塔刹等。建筑不仅具有功能和技术属性,还具有艺术特性。特别是中国古建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以房屋建筑为例,在屋顶式样上不同时期、地域、民族都有所不同,最终形成“庑殿顶”、“攒尖顶“、“硬山顶”、“悬山顶”、“歇山顶”五种基本样式。在色彩处理上更为大胆和惊艳,丹红色柱子,斗拱梁和枋等处的彩绘,朱红色门窗,蓝、绿色的房檐,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等无不彰显古人对色彩的善用。长城、北京故宫、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西藏布达拉宫、苏州古典园林、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等都是以建筑为主的世遗景区。故宫气势恢弘、富丽堂皇,以朱红与金黄色为主;苏州古典园林小巧精致、优雅写意,以黑色、白色、灰色为主;云南丽江古城民居融合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格,整体风格朴实生动、精美雅致。这些形色各异的建筑,能够代表所在世遗景区的视觉形象。例如,杭州西湖博物馆馆标,采用始建于北宋元祜五年的瓶状石塔为基础符号,配以一轮圆月,用水墨的形式表现出来,既体现出了西湖文化的源远流长,又传达了西湖特征。(图1)

2)器物

博物馆颇具规模和体系、荤牵大观的“藏品”是提炼视觉符号的基础。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景区内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兵马俑坑场面宏大的秦俑军阵,秦兵马俑个体塑造生动,面貌不—且神采飞扬,它们与真实的人和马一样大小,形态多样身份明确,生动再现了秦代军队的形象,传达了秦代的兵种、兵器和军队编制等丰富信息。世界文化遗产一故宫博物院,有十大镇馆之宝:玉器之宝青玉云龙纹炉、珐琅之宝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陶瓷之宝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青铜之宝酗亚方樽等。这些典型器物无不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凸显出符号的艺术和审美价值。一些特别的器物经过历史、时间沉淀后已不再具备单纯的功能和审美价值,而是会逐渐转化成某种符号,表达出特定的文化意义、历史事件及人物事迹等。例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诸多旅游纪念品中,几乎都以俑的形象作为基础符号设计而成,或经过提炼图案化后印制于平面产品上,或直接结合功能、材质等制作立体产品。使旅游纪念品充分体现展览主题,满足游客“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意愿。(图2)

3)图标

图标是指人类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加工创造出具有一定象征意义和内涵的图形符号。在世遗景区博物馆中,某些建筑和器物上刻有图标:建筑物天花、藻井、屋檐等处的纹饰彩绘;青铜器上的铭文、饕餮纹、龙纹、鸟纹等;玉器上的谷纹、涡纹、兽面纹等;陶瓷器上的龙、凤、莲花、牡丹等。作为象征性的图形,图标所具有的艺术美感和可识别性,与视觉符号的属性是一致的。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产品iphone手机壳设计,壳体上绘制了以馆藏纹饰为基础符号衍生而来的卡通图形,有龙袍图案、补子图案和头饰等。既有传统意蕴,又有时代美感,深受年轻游客的喜爱。(图3)

以上分析表明,自然景观和人造遗物在形、色、意方面跟视觉符号三要素高度吻合,发掘和筛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和建筑、知名度高的典型器物、符号性极强的典型纹饰图案进行视觉符号创作,不失为一种重要途径。

(二)融合与升华

在世遗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创作过程中,在“遗存”向现代图形转化过程中,会出现形式、观念、习俗等方面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手段就是运用“融合与升华”原则。这一手段的前提条件是对于各种要素的理解和把握,不仅需要对“遗存”的形态、色彩、象征具有深刻的认识,还应把握现代社会的时代特征和审美需求,从而形成二者之间从形式、内涵到精神的创造性融合与升华。传统图形进行融合和升华的有效途径:一是对传统审美精神和美学特征的符号形式进行现代的打散解构,二是重新赋予新的内涵与生命力。在视觉符号设计中,应从不同“遗存”物像中提炼出具有相同或相类的性质要素,通过延伸、拼贴、重构方式进行融合性再创造。同时,还必须把握观众与外在“遗存”之间某种的情感联系,从而引发游客的情感共鸣与心理联想,在特定情节的诱导中产生视觉感染力。五结语

随着我国世遗景区博物馆的大量新建和改建,此类博物馆的陈列展示、营销推广、文化产品等方面的设计开发将会愈发重要,而对世遗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的研究是其前期重要阶段。研究其视觉符号,应在理解历史遗存的基础上使其形、意、神高度融合,将遗产文化植根于现代设计中使其得以延伸和发展,对传播遗产文化、树立世遗景区博物馆形象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一

世界特色文化篇6

关键词:世界一流大学;中国特色;道路自信

一般认为,大学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在上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现代大学的形态、结构、制度、模式都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其承担的功能也由最初的人才培养逐渐涵盖了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现代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延续与创新至关重要,在推动国家发展、民族崛起的进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1998年,中国率先启动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即“985工程”),从2004年至今,世界上很多国家也提出了类似的计划,既包括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也包括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这充分说明一流大学在当今国际竞争中的战略性作用。

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也就是在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看,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现成经验和模式可依。因此,在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打造中国特色。

只有分析世界范围内其他一流大学的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定的历史条件,才能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道路的内涵特征。只有始终把握正确方向,树立科学的办学思想,才能真正回答“建设什么样的一流大学,怎样建设这样的一流大学”这一根本问题,才能更好地明确我国大学的使命是什么、道路是什么。

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模式与发展道路

当今世界一流大学有许多普遍性特征,但这些普遍性特征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世界一流大学都是从一个模子里塑造的。通过研究这些大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每所一流大学,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办学模式和发展道路。如果说普遍性特征是支撑一所世界一流大学的骨架,那么深受文明体系、文化土壤、国家需求和国家战略影响的办学模式和发展道路则是流淌在大学体内的血液。

1.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和发展道路根植于所在的文明体系和文化土壤之中

根植于不同的文明体系和文化土壤的世界一流大学,其办学模式和发展道路亦各具特点。以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为代表的现代大学诞生于11世纪的欧洲,其办学模式和发展道路深受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有研究表明:欧洲中世纪建立的大学中有70%至今仍然是世界知名大学,有16%位于当今世界一流大学行列,[1]这反映了欧洲文明对欧洲大学发展的持久影响。反观美国大学,深受清教徒开拓精神和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引入市场竞争理念,将欧洲大学缺少的“社会服务”功能和理念发挥到极致。[2]“淮南为橘,淮北为枳”。一所大学只有深深扎根于其所处的文明体系和文化土壤之中,才能走出一条符合文明特质、具备自身气质的特色兴校之路。

2.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和发展道路以国家和社会需求为导向

曾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的威尔逊教授在“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的著名演讲中指出:“一所大学能在国家的历史上占一个位置,不是因为其学识,而是因为其服务精神。在我看来,大学如果要正确地服务于国家,那么其所有的课堂都应该有处理各种社会事务的氛围。”[3]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指导思想核心是为推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而培养一流人才和产出一流科研成果。大学所面临的社会需求因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而有所不同。例如:1877年,日本明治政府创办的东京大学是为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方针,当时东京大学办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国家领导人和各阶层的中坚力量,使日本尽快地成为能同西方列强相抗衡的强国”。[4]1988年,在宣布“明治以来的赶超型现代化时代已经结束”后,东京大学在办学方向上又作出抉择“把东京大学办成以研究生院为重点的大学”。因此,一流大学因不同历史和社会条件下的社会需求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办学模式和发展道路。

3.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和发展道路以国家战略和国家实力为依托

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一流大学的集中地不断地发生着转移,这种转移与近代以来大国的兴衰紧密关联。欧洲封建制度至11世纪末已至鼎盛,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分工,刺激了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博洛尼亚大学为代表的欧洲中世纪大学,是世界最早的高等教育中心;17世纪,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得益于其工业经济和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为代表的英国大学改变了以古典课程为主的教学内容,增加了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大学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形成高等教育新的中心;18世纪,法国高等教育在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变革,工业革命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大革命扫清了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上的阻碍,高等教育中心转移到法国;19世纪中叶,德国尽管发展程度远不及英、法两国,但在先进的大学教育理念和政府的强力支持下,德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德国大学成为新的世界高等教育中心;二战之后,美国经济实力空前发达,高等教育投入剧增,逐渐发展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从世界高等教育中心转移的历史来看,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往往会带来高等教育投入的增加,并有利于培育优良的研究环境、建设一流的人才队伍、形成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从而形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

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创建道路的自觉、自信与自省

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表明,必须首先把握好办学模式和发展道路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只有在共性中坚持个性,才能在个性中发展共性;既要把握世界一流大学的创建规律,又必须立足于我国国情,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才能结合国情、校情,走出一条特色兴校之路。

1.要增强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自觉

加快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明确要求,是中国高等教育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从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至今,中国的高等教育就有着“为五洲万国所共观瞻”的胸怀和理想。1918年,北京大学建校20周年之际,蔡元培先生在校庆纪念会上演讲中提出:“本校二十年之历史,仅及柏林大学五分之一,莱比锡大学二十五分之一,苟能急起直追,未尝不可与为平行之发展。惜我国百事停滞不进,未能有此好现象耳。”[5]德国的柏林大学、莱比锡大学代表了当时的世界最高水平,所以蔡元培校长在1918年就提出,中国的大学要急起直追,要和这些大学“平行发展”,要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虽然当时中国积贫积弱,大学没有好的历史机遇和发展条件,但蔡元培先生提出的“进化之例,愈后而速率愈增”的重要观点,充分表达了推动中国大学实现跨越发展的雄心壮志。

党的十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提出“建党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国100周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个百年目标。在高等教育战线,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探索与奋斗,也将是我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成果。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倍加自觉、倍加努力地创造无愧于先烈和前辈,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业绩。

2.要坚持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一是要树立跨越式发展的道路自信。从历史上看,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从来都不是偶然事件,而是经常出现、反复出现的现象,许多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在其发展历程中,都曾有过高速发展、突飞猛进的阶段。在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在百余年积累的基础之上、在具备了充分历史条件的前提之下,向着新的目标再出发,实现“而今迈步从头越”。例如:根据美国“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公布的数据,2002年,北京大学只有4个学科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前1%,而截至目前,学校有19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其中进入前千分之一的学科已经达到5个。从整体上看,中国顶尖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虽仍有明显差距,但已不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目标可望更可及。

二是要树立教育创新的理论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大学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构建具有特色与生命力的大学文化,推动大学的科学发展。这是将国际先进办学经验、办学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的表现,既尊重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轨迹,又远瞻大学发展的前进方向,既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经验,又融入本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不僵化、不封闭,善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有着永不停歇的改革创新动力。

三是要树立建设现代大学的制度自信。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既是同世界、国家外部环境发展变化相适应的结果,也是结合大学自身历史与现实进行选择的结果。一方面,我国高校同世界一流大学制度建设相“接轨”,在教学与科研工作同发展、通识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学位学历授予、国家高校关系等内外部制度建设方面吸收借鉴国际经验;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的宏观与微观治理模式,也具有中国特色,扎根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两个方面应该结合起来,借鉴融合,这样有利于我国探求到一条既符合学术组织特性又保证发展方向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道路。

3.要保持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自省

一是思想认识上还有许多不深入和不一致的地方。在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什么样的世界一流大学、怎样根据国情、校情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等问题上,我们的认识不够深入、视野不够开阔、观念不够解放,使涉及具体利益问题的改革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许多争论和阻力,无形中助长了不敢改、不愿改、不会改的畏难情绪,直接影响了改革的力度和发展的速度。

二是办学体制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不完全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是典型的举国体制,优点是步调一致、工作协调、效率较高,决定要干的事情马上就能办,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但缺点也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办学主体的自不够,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不够明晰,容易出现不按教育规律和科学发展规律办事的现象,不利于学校办出特色和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三是发展进程面临可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压力和风险。发达国家在国际高等教育竞争中占有先发和先导优势。我们在发展,人家也在发展,我们发展比较快,人家发展也不慢,迫使我们不得不另辟蹊径,主动实行高难度、高风险的“弯道超车”。尤其是在一些基础领域和前沿领域,需要大量的投入和消耗,需要具备承担失败风险的足够能力以及从失败中找出经验的足够能力,对此我国大学很难像国外一流大学那样从容自如,一旦新的科技革命再次在发达国家出现,我们与国外一流大学的差距将越拉越大。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不确定因素。

四是教育质量和办学实力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仍有不可小觑的差距。其中,最主要的差距体现在教师学术创新能力不适应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高层次学术领军人才的数量和量级不够。此外,从办学实力上看,以北京大学为例,在校生数是哈佛大学的1.7倍,专任教师数是哈佛大学的1.5倍,而每年的办学经费仅为哈佛大学的三分之一,优秀人才的待遇仅相当于发达国家一流大学平均水平的1/3,我们在国际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仍然不足,并可能还会继续面临顶尖人才外流的压力。

关于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创建道路的若干问题与思考

1.加强党对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领导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办好大学的事情,关键也在党,党的领导是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政治保证。加强和改进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关键在于改进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始终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要充分相信师生、紧紧依靠师生、紧密团结师生,始终保持与师生员工的血肉联系,从而凝聚群众的深厚伟力,实现学校的跨越发展,实现宏伟目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人才为本、师生为本,才能确保把主要精力和资源配置更加有效地集中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上来,把各项工作的重点更加有力地集中到同心同德、真抓实干,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上来,从而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内涵发展;只有坚持师生共享学校改革发展成果,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2.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办学实践

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解决好科学理论和先进办学理念的指引问题。科学发展观就是指引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和大学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用科学发展观武装我们的头脑,指导高等教育发展和办学实践,是实现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总开关”“总阀门”。教育战线应该从新的思想高度提升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自觉性,把科学发展观牢固确立为指导办学实践的根本理念,把科学发展作为统领高等教育发展和大学建设全局的重大主题,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践行科学发展观。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很快,进一步深化了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虽然我国高等教育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理论提炼和升华还不够,理论体系的构建还很不完整,理论创新还应更具胆略。要在扎实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全面地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增强高等教育战线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

3.坚持走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过去一个阶段,我国不少高校都是以外延扩张的发展模式为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期,这是必要的。但快速大众化甚至普及化之后,必然会出现投入要素报酬递减和稀缺资源瓶颈两大问题。投入要素报酬递减的原因在于没有形成与自身传统以及外部需求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要素组合,要素没有发挥应有作用,主要表现为发展目标和学科结构的趋同化、办学没有特色;稀缺资源瓶颈则体现为招生规模和学科规模快速扩大之后,围绕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反而显得更加激烈,高校从外部汲取的资源虽然总量大大增加了,但并没有确保这些资源都能有效集中到关键的发展领域。

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走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在于结构的优化调整。我国高校内部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学科专业结构、人才队伍结构和治理结构等都亟待改善,要直面矛盾、攻坚克难。大学应该更加自觉、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紧密衔接,要坚持服务国家战略,确立需求导向,通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向互动,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办学的理念、模式和教育发展方式,进而实现质量与效益的提升。

要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道路,还必须依靠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的制度创新。宏观层面,在巩固已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继续深化宏观领域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进一步做好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理顺办学体制,包括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高校办学自问题,应该依法给予保障,有序地给高校扩权;微观层面,大学自身改革是体制改革的重要基础,今后一个时期,积极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立健全高教质量保障体系,实现大学自主发展与监管内控机制的有机统一,是我们改革的重点,也是必须有所作为的领域之一。

4.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党的十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论断首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明确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导向。

长期以来,高校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但也必须看到,这一根本导向也受到了一些冲击。部分大学(也包括顶尖大学)片面追求论文数量、项目数量和发展规模,把数字当成绩,“见物不见人”。一些大学对科学技术等物质层面的成果重视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对精神、文化、价值观念、内心世界的和谐安宁等却相对忽视。少数教师只重科研,不重教学,重知识传授、重技术工具,轻道德思想精神中的关怀培养,不安心教书育人,不愿也不善做思想政治工作,归根到底,是人文精神的缺失,是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的混乱,对此必须予以纠正。此外,以科研成果为主要评价指标的大学排行榜,以及一些不理性、不科学的社会舆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5.坚持文化引领战略,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大学要追求“有灵魂的卓越”,一所大学好不好,有形的校园固然重要,无形的精神、文化、学术氛围更加重要。我们要抓住国家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深入实施文化引领战略,制定学校文化建设方针政策,自觉承担文化传承创新的责任,服务文化强国战略。

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世情、国情和校情,引导师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理论自觉、理论自信。要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推进古今文化的比较研究,开展中西文化的对话交流,促进人文与科学、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构建与创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体系、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努力形成若干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派。要继承和发扬中国大学在百余年中形成的深厚的优秀文化传统,依托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实力,不断巩固、发挥和提升我们的文化建设优势。

参考文献:

[1]刘海峰.研究型大学的历史与文化底蕴[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1).

[2]刘宝存.威斯康星理念与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J].理工高教研究,2003(5).

[3]别敦荣,张征.教育理念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J].高等教育研究,2010(7).

[4]张阔.从东京大学的发展看日本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态度[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世界特色文化篇7

说起“中国元素”,很多人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因为,在北京奥运上“中国元素”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和诠释。尤其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运用了众多的“中国元素”:缶、画卷、万里长城、武术、太极、竹简、飞天、华表、四大发明、论语、“和”、戏曲、茶、瓷器……美轮美奂的开幕式,将这些“中国元素”传向了世界。

上海世博会是一个以上海为基点的世界舞台,是继奥运会“中国故事”之后,又一次在世界舞台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相对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在宣传和展示中国元素方面更具优势。不仅举办时间长很多,而且展示平台更多,参观人数也多。上海世博会专设了“中国元素”活动区,在184天内全景展现中国文化基因,将中国元素汇聚世界之河,呈现大国文化之精彩。

中国馆“中国元素”惊艳世博园

上海世博会开幕以来,中国国家馆参观人数一直呈现火爆现象。很多人入园后就直奔红色“斗冠”,有时需要排队9小时才能进入。观众看好中国馆,说明中国馆魅力之所在!这其中就是因为中国馆“中国元素”,特浓、特香、特美!

中国馆“中国元素”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中国印象”,主要是从绘画、戏剧、文字、颜色等艺术形式中捕捉中国形象。中国馆的整体就选用了极具中国特色的“中国红”,它象征着“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可以视为对“红色”概念的经典诠释。在第一个展区,观众可以乘电梯直达49米高处,首先看到的是以《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东方足迹”核心展区,来向世界展示中国当代城市化的进程。二是“出土文物”,如从斗冠、宝鼎等器皿中汲取灵感。中国馆分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其中国家馆的造型,就是通过对斗拱这一传统建筑构件进行挖掘与提炼后设计出的,外形更像一枚红彤彤的篆字中国印。而地区馆的设计也极富中国气韵,借鉴了很多中国古代传统元素。在地区馆的外墙,设计者采用中国古老的文字―――篆书来作为装饰。“叠篆文字”装饰的地区馆建筑表面,传递着二十四节气的人文地理信息。三是“城市园林”,从中国的城市建筑、园林中吸收营养,例如九宫格、南北轴线等,形成经纬分明的建筑布局。同时中国馆第二个展区叫“寻觅之旅体验区”,观众可以欣赏“石桥”“斗拱”“园林”等中国建筑特有的展项,了解中国几千年城市兴建的轨迹。

世博会上,中国元素随处可见,但中国元素活动区是最集中的展示点。在世博期间,“中国元素”活动区对每个省区市的传统特色文化进行为期5天的展示,之后则进行轮换。此项活动贯穿始终,用大型经典剧目片段、地方传统表演、手工特色活动等诠释中国元素,并通过传承人现场传习,观众互动,感受中国元素的现代生命力及感染力。

各省区市的文化展示主要分为表演区、展演区和传习区三大部分。与奥运会“中国故事”相比,此次“中国元素”的展示更加突出“传习区”,强调传统文化在当下的新活力与传承,希望能够把中国元素真正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并发扬下去。因此,运营小组专门设置了很多面对面交流的展示活动来加强与游客的互动,如剪纸、泥雕、木雕等,都可以让游客自己参与到其中来制作,“我做你看、我做你学、我做你会、我做你乐”成为了此次“中国元素”活动的主题。

中国元素活动区首先亮相的活动周为“魅力北京”,由北京演出团体每天在宝钢大舞台和庆典广场各演出两场风格迥异的文艺节目,展示传统底蕴丰厚,人文、科技、绿色并举的新北京。而天津活动周“渤海新潮”是以高水平的民乐表演展现独特的津门文化,杨柳青木版年画,市级非遗项目义聚永酒、老美华鞋以及于庆成泥塑、十八罗汉根雕、塘沽版画、汉沽刻字、北辰农民画、大港剪纸和精美面塑等应有尽有;山西活动周“魅力山西”带来38支文艺队伍,诠释三晋文化;辽宁活动周“天辽地宁”将邀请中国芭蕾王子吕蒙等辽宁文化艺术界名人,展示辽河儿女的精神风貌。河北则从众多的文化遗产和现代艺术品种中,精选出一部分传统和现代民间舞蹈、杂技、民间工艺、地方戏曲和皮影等艺术项目进行现场表演和展示,向世界展示“杂技之乡”、“武术之乡”、“民间歌舞之乡”、“地方戏曲大省”、“民间工艺大省”的艺术魅力……

另外,一些即将失传的中国传统特色项目如皮影戏等都将在世博期间得到展示,而像北京的燕京八绝、天津的泥人张、河北的浮雕影雕像、南京云锦、山东的祭孔大典等地方文化特色活动同样悉数展出,基本上涵盖到中国所有地方的传统特色文化。

外国场馆“中国元素”俯拾皆是

瑞士馆的阴阳理念设计、新加坡馆的石斛兰、日本馆的朱q主题……除中国馆之外,融合“中国元素”的外国展馆也是本届世博会最大特色之一。上海世博会在汇聚了全球各地风情各异的文化元素的同时,也带来了世界各地设计师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异彩纷呈的外国馆纷纷嵌入了典型的中国元素。

世博园意大利馆在入口处用一连串寓意美好的中国汉字组成了一个大大的“福”字,向来往游客展示意大利馆的主题:生活的愉悦。不仅如此,意大利馆被设计成一个微缩的意大利城镇―――有广场、有房屋、有小路,其间弥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这像极了中国的四合院和胡同。

距离意大利馆不远的挪威馆采用15棵来自挪威森林的树木建造而成,而其间用于镶嵌雕刻装饰的便有中国土生土长的竹子。“我们把挪威的树木和中国的竹子镶嵌在一起,寓意两国文化的相互结合,我们希望能把我们对于城市生活的理解带给中国,也希望能在中国学习到新鲜的元素。”挪威馆设计师莱因哈德・克罗普夫对记者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融合方式告诉中国,把自然带入城市生活。

上海世博会挪威国家馆工作人员制服主要运用红色和浅灰色两种色调,结合挪威的自然生态与连绵山脉的元素,体现了挪威馆的主题―――人与自然的和谐。之所以选择红色作为制服的主色调,挪威馆制服设计师JohanRye-Holmboe表示,是为了“向中国致敬”。他说,在中国,红色代表幸运与正气,红色也能让挪威馆的工作人员易于被辨识,让参观者更容易得到指导和帮助。此外,制服的中国元素还体现在服装的面料上,据Jo-hanRye-Holmboe透露,制作制服的布料部分来自中国。

西班牙馆因采用的是独特的“藤板”材料,外形酷似“大篮子”。“编织”西班牙馆流线型的外墙,用掉了8524块不同质地、颜色各异的藤条板。这些藤条板平铺开来足足有12000平方米,它们会略带抽象地拼搭出“日”、“月”、“友”等汉字,表达设计师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走进韩国国家馆,一棵用中韩两国古代钱币铸成的“金兰之交”树吸引着众人的眼球。一位工作人员用流利的中文介绍说:“这件展品的寓意出自中国的古籍《周易》,含义为‘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这件代表中韩两国悠久文化和友好合作精神的艺术品,内部采用“阴阳太极图”构造,风吹动时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墨西哥馆,精心选择风筝作为国家馆的外观设计主题,因为放飞风筝,都是中墨两国传统的文化,在世博会上,也将成为两国的文化纽带。波兰馆的外部造型堪称一件精美的剪纸工艺品。据介绍,展馆的创作灵感主要来自中国的剪纸艺术。在日本馆中,以“遣唐使”为内容的展区,展示着中国文化在日本的发展和演进,在表演中演绎的两国共同拯救珍稀动物朱q的故事,体现了两国的合作精神。

在加拿大馆的金属墙壁上,用许多汉字刻着“改革、创新、文化、互联”的字样,他们用这种方式表达着与中国共享文明和沟通交流的愿望。在印度馆中,中国古代高僧玄奘的挂像展示着中印两国悠久的文化交流史。在法国馆门前,陈列着法国艺术家描绘的中国儿童天真灿烂的笑脸。在巴基斯坦馆设有“中国-巴基斯坦友谊”的专门展区,里面不仅挂满了中巴两国领导人会晤交流的照片,还陈列着一件名为“芒果-中巴人民友谊之果”的展品,诉说着两国外交的一段佳话。

在澳大利亚展馆的纪念品展销柜台中,一件件旅游t恤衫十分热销,只见上面印着两只相互拥抱的熊猫和考拉,象征着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在捷克馆中,展示着许多类似中国青花瓷的瓷器艺术作品,其创作灵感主要来自中国明清时期的景德镇瓷器。

从土耳其国家馆入口处到展厅中央,一根闪亮的绿色荧光束高悬在展厅上方,据介绍,这代表着一根蚕丝,象征着中土两国古展丝绸之路和贸易的悠久历史。在一幅展示丝绸之路全貌的地图下方,一句“友好邻里关系让生活更美好”表达着美好的愿望。

上海世博会有来自全球的189个国家和57个国际组织参展,园区内约有154个展馆。然而在世博会,无论你走到哪儿,都有俯拾皆是的中国元素提醒你:这次世博会是在中国举办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世博会如同一个微缩的“地球村”,所见所闻让人深切感到,中国文化正以和谐包容、悠久开放、灿烂深邃的形象走向世界,而世界各国也热情地张开怀抱,表达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中国元素值得夸耀”

中国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发展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东方大国,中国元素中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国十三亿人智慧的结晶。世博会虽然是在上海举办,却是全中国人的喜悦与骄傲,展示的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一方面是中国看世界,通过把中国元素的传统文化集中展示、交流、互动,把中国博大精深的大国文化传递到世界各国,从而影响世界。比如茶文化,中国是茶文化的鼻祖,茶文化从中国流传到国外,目前世界盛行;而另一方面,通过世博会这一平台,更是让世界看中国,让世界人民更加了解中国。

世界特色文化篇8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世博会的特点及作用,并对中国文化及特色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结合市场消费心理分析,对世博旅游产品进行功能的开发分析,以达到传播中国文化及本次世博会理念的目标,最后给出结合设计的基本原则。

0 引言

世界博览会(Universal expo,expo是exposition的缩写;也称world Fair或world"s Fair)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讲坛,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它更鼓励人类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因此,世博会常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2010年世界博览会(expo2010)在上海举行,是一个盛大的世界博览会。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o主办机构预计吸引世界各地7000万人次参观者前往,总投资达300亿人民币,是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

而当前世界,正在经历一场由金融引起的经济动荡,这场金融动荡导致许多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这是全球60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动荡,而引发此次金融动荡的原因之一,是现今世界经济金融运作过程中依旧存在的问题以及新生的问题,这使得“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又有了她独特的作用与意义:带动经济、促进消费,并且在2010年的世博会上,来畅想更好的未来经济运作方式,避免同类事情的再次发生,也可成为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相呼应的又_-新主题。提高公众对“城市时代”中各种挑战的忧患意识,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促进对城市遗产的保护;使人们更加关注健康的城市发展:推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成功实践和创新技术:寻求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i促进人类社会的交流融合和互相理解。

现今,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已经变得比较完备周全,在世博会上购买大型生活用品的可能性较低,况且人们又是在旅游之中,再考虑到由于经济动荡所产生的“口红”效应依旧存在,比起体型尺寸较大的生活用品、产品,反而是相对小巧的旅游产品,能满足人们的购物欲望,能更好的来承载参与者与世博的联系,而这些产品也正是本文的主要讨论对象。关于上海世界博览会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研究,我们试从如下几方面去分析:

1结合历史。取长补短,分析历届世博会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对中国设计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世博会上,各国齐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强调世界多元文化的融合。参展国,地不分东西、国不分大小、民不分贫富,都可通过主题化展示,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给世界。各民族不同的文化,对主题各异的理解,从而设计出千姿百态的展馆,实现着人与世界的全身心对话。世界各地的人们在此彼此交流,了解之间的文化差异,从而理解各地各国间产品的不同,不论是意大利手工的别具匠心,德国机械的稳重厚实,瑞典家具的简约环保还是日韩数码的简洁外观,他们之中都渗透这彼此自身的文化魅力。了解理会自己与其之间的差异,比较归纳后,就定会有所感悟,有所发现。首先,我们可以查阅历届世博会的旅游产品,比较分析其中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和一些前车之鉴,并且了解到现在还在出售的纪念品,为上海世博旅游纪念品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中西合璧,取长补短,设计除了一些极具本土特色的产品之外,还应有一些符合上海这个现代国际大都市的纪念品。再者,应该推出针对所有人群的“全方位设计”,让游客在购买时,不必考虑这个东西我能不能用,做到与主题一致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最后,如果在设计的同时,把品牌的设计上升到城市以至国家品牌的高度,那对世博产品设计来说就是最大的鼓舞。

2 本届世博会理念分析

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上海电视台的公益广告.和谐城市,心灵乐章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和谐城市是上海世博会主题的精髓。世博产品设计应该结合蕴藏在中国古老文化之中“和谐”的理念,中华文化推崇人际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礼记》在描绘“大同社会”时提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中国的先秦诸子也都在各自的著述中设想了和谐的社会。同时“和谐”也见诸西方先贤的理想。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系统地提出了和谐说,和谐包含着对立和统一。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进一步提出“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美好”的主张。而在《理想国》和《法律篇》里,柏拉图也开始寻求“整个社会将获得非常和谐的发展,各个阶级将获得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的美好状态。

建立“和谐城市”,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和谐,在形式上体现为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

3 旅游消费分析

在开发世博旅游产品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旅游消费。研究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将要对适合于大多数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基本方式行为过程做一个描述。依据对一般消费者行为模式的研究思路和因素分析结果,在考察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式时,可以从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两方面入手,采取静态与动态的方式对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和环境这两个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基于目前全球金融态势和中国出入境游业的现状,在本届世博会,旅游人群的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旅游消费心理趋于理性,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国公民财富的积累,游客对于新的目的地、新的旅游方式、新的旅游线路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游客会表现出更为冷静的观望态度,人们期望“物超所值”的旅游,对于旅游的性价比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这种心态影响之下,已经发展成熟的经典旅游线路、经典旅游目的地将再度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二是学习型旅游将成主流,人们的注意力会更多地转向家庭,家庭式出游会成为更为普遍的出游方式,无论对于大人还是孩子,历史、文化等元素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些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风景地,人们可以在经济动荡中换一种方式思考,为未来充电,同时补偿因忙碌而忽略的家庭,这可能是未来一年比较有代表性的旅游心态;三是中国市场的机遇,随着中国政府新货币政策的出台,人民币在国际金融舞台始终保持着坚挺的状态,中国市场受冲击的机率相对比较少,这为中国市场带来了很好的机遇。

4 世博产品中的中国元素分析及地方特色

要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世博会旅游产品,那就必须要了解举办国的文明特色、文化特点还有举办地的本土气息,不然去掉贴上去的世博会LoGo,便是放之四海而皆有的产品。

中国特色、本土特色是重头戏,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经过五千年的积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古典文明如唐诗、宋词、戏、国画、书法为世人所折服:中国的传统服饰如汉服、唐装等也深深吸引着现代人;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更有着意义深远的指引作用中国的儒家思想、诸子学说、孙子兵法更为当代商界、文化界所推崇。还有以茶为载体修身养性的茶文化、君子佩玉的玉文化、坚忍不拔宁折不屈的竹文化、极具地方特色的徽州文化,以及文房四宝、四大发明、龙凤纹样、秦砖汉瓦、敦煌壁画和中药、京剧、武术等等。

中国的民俗更是流传至今,除旧迎新的春节、观赏灯会的元宵、扫墓踏青的清明、龙舟竞技的端午、牛郎织女的七夕、人月两圆的中秋、遍插茱萸的重阳、冬令进补的冬至甚至是节日中的食物,像饺子,圆子,粽子,月饼等也成为中国文化民俗的一部分。而在2010年世博的主办地上海,地区概念也可以做些文章,如老字号的商铺层出不穷、包罗万象:亨得利钟表行、老凤祥银楼、杏花楼点心等;上海的本土建筑石库门与弄堂文化。再者,上海的本土特色产品也是五花八门,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生的,他们见证着的是上海昨日明天。如把这些特色融入到上海世博会的旅游纪念品中,不但可以昭示出上海独有的文化内涵,更可以让外国友人在了解上海的同时,让上海的特色文化得以发扬。

5 总结世博会旅游产品设计定位分析

世界特色文化篇9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路径

[作者简介] 姚旭,中国传媒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100024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8-0061-05

2009年9月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会上,同志强调要按照客观规律研究遵循现代化的规律,要对现代化进行研究。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按照邓小平的战略构想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也有很多规律需要我们去遵循,因此,要不断加强研究。

一、现代化是世界的潮流

(一) 现代化释义

到目前为止,“现代化”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不同领域的学者对“现代化”的解读也是各有特色。

社会学家丹尼尔・勒纳为《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撰写的“现代化”条目是这样解释的:现代化是一个旧的社会变革过程的流行术语,而这个过程就是“欠发达社会”获得“较发达社会”共有特征的社会变革……,它是由国际或社会之间的交流触发的。他认为现代化是“西欧和北美产生的制度和价值观念从17世纪以后向欧洲其他地区的传播过程,18-20世纪向世界其他地区的传播过程。”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对现代化的解释为:“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是具有相互排斥特征的社会,由传统向现代演进的过程就是现代化”。

经济学家认为,现代化是经济由不发达到发达的发展过程,社会消费由低级向高级上升的过程。他们认为经济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其主体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经济现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从传统经济状态向现代经济状态的转变过程。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把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视为现代化研究的主要线索,强调现代性与传统性之间的对立。

从社会学、人类文化学、心理学的角度来考察现代化的学者认为,现代化是社会心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综合转变过程。他们把现代化看作是一种“文明的形式”。这种“文明的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首先渗透到西方人的价值观念、态度、信念和行动中,并改变了西方社会的制度和目标。西方社会现代化的制度和目标可明确表达如下:个性化,都市化,民众教育;具有代表性的政府;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各阶层收入;向伤残贫困者提供福利。

人类学研究学者曼宁・纳什认为,“现代性”是一种社会的和心理的结构,它促进科学运用于生产过程。“现代化”是使社会、文化和个人各自获得经过检验的知识,并把它运用于日常生活的一种过程。

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始发原因,同时现代化也是工业化的最终结果。这里所说的工业化,不仅仅是指从18世纪后期始于欧洲的工业革命所引起的工业化过程,还包括20世纪的高度工业化阶段。“工业化”一词从广义上讲,已经成为经济现代化的同义语。工业化的过程不仅限于经济本身,它还涉及到社会的各方面。

中国现代化研究专家、中国学者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指出:“我们对于‘现代’一词的使用,不是作为‘当代’的泛称,而是指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这个新时代的曙光,最早可上溯到十六世纪,当时现代生产方式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到二十世纪又新出现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他还指出:“如果把现代化作为整体放在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位置上来考察,那么我们可以把它大致理解为从十八世纪后半期西方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一个世界性的发展进程,或称全球发展总趋势。这个进程可以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具体地说,这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的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组织与社会行为深刻变革的过程。狭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第三世界经济落后国家采取适合自己的高效率途径,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经验,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说,现代化进程的客观内容,是欠发达和不发达国家在现代国际体系的影响下,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加速社会发展和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过程。”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提出者何传启1998年通过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知识经济与现代化”,在《科技导报》上发表“知识经济与第二次现代化”,提出了第二次现代化的理论。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有五层理论含义:第一,现代化是一种文明变化,是18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第二,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是有阶段的历史过程;第三,现代化是一种文明转型。第四,现代化是一种国际竞争。它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第五,现代化有两种观察角度:从国内角度看,现代化是一种文明发展和文明转型;从国际角度看,现代化是一种国际竞争。

概括地说,现代化是18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现代文明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的复合过程,是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的复合过程,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

(二) 现代化的实质

何传启认为,现代化是一种文明转型。在18至2l世纪期间,现代化包括两次转型,其中,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第二次现代化是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这一转型将包括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政治向知识政治、工业文化向知识文化、物质文化向生态文化的转变。现代化的文明转型带来的是文明的深刻变化,这主要体现为18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的深刻变化。它包括现代文明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包括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包括人类生活、结构、制度和观念的变化,包括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的变化。

现代化理论的形成是从19世纪的古典进化论到20世纪的经典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理论的发展从20世纪的经典现代化理论到21世纪的10种理论并存。这10种理论分别是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生态现代化理论、反思现代化理论、多元现代化理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全球化理论等。这些理论都是依据理论所形成的特定时间、地点以及在国际社会中体现的主要特征进行的归纳和总结,是对现代化理论不断创新

和丰富的过程。

现代化既是一种世界潮流,也是一种社会选择,它既是一种文明进步,也存在负面作用和影响。它以国家为基础,以世界为舞台,它既有普遍的共性,也有广泛的多样性。它既有国际多样化,也有国际不同,它既需要纵向比较,也需要横向比较。人均收入的国际差距不断扩大。现代化没有最佳模式,只有理性选择。而国际体系基本稳定,国家的国际地位可以变迁,21世纪发展中国家仍然有成功的机会。

二、现代化是中国的国家目标

现代化是一个过程,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共同目标,是社会历史进程中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如何应对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兴衰的最终因素、成为决定一个民族命运的关键抉择。

现代化是中国从近代以来就追求的主体目标,是全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曾根据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与民族普遍交往的事实,从历史及世界历史转变的宏大视角,科学地分析、预见了人类现代化的世界历史进程。他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说过一句名言:“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

(一) 中国自己的现代化历史

长期以来,欧美思想界从“欧洲中心论”的视角出发观察中国的现当代史,否定近代、现代和当代中国的历史创造。这种视角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中国在现当代要么是重复自己过去的历史,要么是再现别国的历史。前者的典型代表是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只是历代王朝更迭的一个环节的“王朝循环论”。后者的典型代表是认为新中国成立是照搬苏联模式的观点。这两种观点都是认为中国的现当代历史发展并没有开启中国新的历史时代,没有真正创造中国新的历史。二是从“欧洲中心论”的直线式历史观出发,认为中国现当代历史的发展是西方“冲击”和中国“回应”的过程。不可否认,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努力学习西方,向西方寻找真理。一部分接触过西方世界的知识分子和官员提出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的口号,崇尚“德先生”、“赛先生”成为知识界的强音。在中国的大城市和沿海、沿江地带有许多外国的租界地、领事馆、洋行以及外国人的游乐场,外国人和中国人都在中国搞资本主义。有些人说,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直接搞社会主义是超越了发展阶段,这种说法并不属实。从辛亥革命清王朝,直到统治中国的22年,中国人学习西方、实行西方的制度数十年,中国没有改变贫穷衰败的命运,没有取得真正的民族独立,没有成为民主的国家。“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

1919年,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早期共产主义者走上历史舞台至今近一个世纪。1919―1949年,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发展前途,摆脱了资本主义主导的殖民体系,实现了民族独立。1949―1978年,中国选择走自己的路,构建了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和中国传统发展模式,摆脱了苏联主导的体系,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奠定了中国发展的制度基础和初步的物质基础。1979―2008年,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摆脱了以自由市场经济为核心的漩涡运动,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美国著名中国问题学者白瑞琪在《反潮流的中国》一书中用“反潮流”来概括20世纪中国历史运动的基本特征。“在19世纪和20世纪,中国开始不断地反对本国的伟大历史传统和众多的外国列强,借用爱用的一个词,即是‘反潮流”’。在他看来,“反潮流”的过程就是中国历史创造的过程。“反潮流”与历史创造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他将中国20世纪历史运动的“反潮流”性质及其历史创造性质界定在四个方面,一是打破本国的历史和传统模式,创造一个不同于传统的王朝帝国体制的新国家;二是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创造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模式;三是反发展中国家采用资本主义发展模式谋求发展和现代化的模式,创造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与现代化模式;四是反亚洲“四小龙”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创造一个混合型的经济模式。

事实证明,中国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现当代历史,选择了自己的历史方向。中国历经曲折复杂的进程选择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从而真正创造自己历史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及其人在中国的统治,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二) 中国必须有自己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后发外源性现代化,新中国建立后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如今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现代化建设面临许多复杂的问题,深入研究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教训,实事求是的总结一些历史经验作为借鉴,对于创造性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现代化是中国的国家目标,新中国历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现代化,、、邓小平、、都反复强调现代化的重要性。在2003~2009年期间,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当中有4次学习内容与现代化紧密相关。

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界要更多的去关注现代化问题,研究现代化问题。

这些都充分说明现代化研究很重要,没有现代化研究,中国很难实现现代化。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复兴的必然选择,而现代化研究为中国的复兴提供了科学基础。也就是说,国际经验不足以解决中国问题,中国必须有自己的现代化研究。现代化研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做。必然要做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新的历史课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苏联模式是当时唯一比较成功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在不断学习苏联模式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渐意识到如果照搬苏联模式,显然意味着进入以苏联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分工合作体系,这不仅会使中国失去经济上的独立自主,而且从历史意义上看将延续别国的历史,而难以真正开展自己的历史创造过程。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了“走自己的路”,60年代中苏大论战的深刻历史意义就在于提出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任务。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看,中国虽然在这种开创自己历史的道路上出现了诸多曲折与失误,但也为中国后来的改革探索留下了经验。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顺应经济发展体制演变的历史潮流,选择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现代化的基本体制安排。中国没有选择当今世界占主导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而是选择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摆脱了以西方自由市场经济为核心的漩涡运动,为人类贡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模式,实现了新的一次历史创造,这个模式的核心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在经济上的根本性突破在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世界发展的历史表明,不搞市场经济就不能真正发展生产力和实现现代化。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人们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看作是水火不相容,在这个问题上不敢越雷池一步,因而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始终没有能取得根本性的突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与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特殊国情相结合,开辟了通过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新道路,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中重大的理论成果,也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工业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的根本原因。但是,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现代化作为一个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综合指标,它的实现是一个全面且复杂的过程。经济上或工业上的现代化未必会使政治、文化和整个社会的现代化水平得到提升,我们要通过全方位的改革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中国走向了新时代。这个时代的特征是高举一面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一条道路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一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2年的改革和发展,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中国已经进入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体系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成员,没有任何国家或者集团可以把中国当作微不足道的小伙计。

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发展道路是指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的路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主要是指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

从方向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是社会主义,这是作为社会制度意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

从路径选择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的是发展模式意义上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参照物首先指向的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摸索出一条在社会经济落后的国家中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即现代化的特殊的方法和道路,其主要特征是实行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以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工业化的战略目标,以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来获得资金来源,试图通过现代化的高速推进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国早期沿用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高度集中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推行,使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加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现代工业经济获得巨大发展,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科学技术在许多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随着世界局势的发展演变和国内现代化阶段的推进和升级,仍然沿用原有体制和模式无疑是不适宜的。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突出缺陷是在指导思想上,教条主义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及其发展的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预测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时,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现实依据的。苏联在斯大林时期不顾经济文化落后的现实,按照经典作家的论述设计苏联的现代化模式,将不具有根本意义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外在特征误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并将本国确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硬性推广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在仿效苏联模式时,亦沿袭了其教条主义特征,没有认识到中国与苏联的情况又有所不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参照物其次指的是一种非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模式。

世界特色文化篇10

【关键词】世界城市民族性国际化科学发展

城市的世界性主要体现在其功能上,体现在城市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上。城市的民族性主要体现在其特有的人文内涵上,也就是其历史性和文化性上。只有世界性,没有民族性,城市就失去了特色和根脉;而只有民族性,没有世界性,游离于世界现代化潮流之外,也就没有世界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在中国建设世界城市,必须坚持世界性和民族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机结合,努力实现城市功能与城市内涵的有机结合,走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建设发展的创新之路。

世界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

世界城市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必然产物,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是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人们普遍认为,所谓世界城市是重要的国际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中心,也是国际高端人才集聚中心,更是重要的国际社会交往交流和活动中心。在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秩序深刻调整,政治格局急剧变化,全球思想文化激烈交锋交融的今天,我们应该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战略眼光,重新审视和解读世界城市的建设发展问题。

世界城市应该是高端化的城市。经济是城市的基础,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合格的世界城市,必须拥有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产业规模,具备高度发达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水准,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产业链的最高端,是世界经济的领跑者和增长极,是高端产业、高端服务、高端品牌的汇聚地,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控制力、集聚力和辐射力,掌握强有力的全球经济引领权。

世界城市应该是知识化的城市。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类正逐步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迈进。在人类生活的许多领域,知识日益成为最宝贵的战略资源,知识经济日益成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式。作为知识密度最高的地方,城市处在知识经济浪潮的中心。建设世界城市,应当充分挖掘、重新整合、有效配置一切知识资源,全面提升知识人才的战略地位,实施以知识为基础的发展战略,建设学习型城市,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世界城市应该是创新化的城市。创新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世界城市应当成为智慧的摇篮、创新的孵化器和先进文化的传播中心,应当成为世界新思想、新文化、新技术、新体制的发源地,应当成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点,应当充分激发各类城市组织和广大市民内在的创新需求,形成有利创新、推动创新的文化和制度环境,使创新成为整个城市的生存状态和运行规则,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手,成为广大市民生活的第一需要和普遍行为,成为他们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

世界城市应该是人性化的城市。它不应以华宇巨厦、奢华靡废为傲,而应精确考量城市设计与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之间的内在关系,使城市建设在承载现代化功能的同时,充分彰显其特有的历史意义、文化价值和美学特征,服务人、亲近人、愉悦人,使城市不仅成为人们的安身立命之所,更成为人们的宜居之处,成为心灵栖居的文化精神空间。

世界城市应该是国际化的城市。世界城市首先是高度国际化的城市,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不同民族和谐相处,多元文化融合共生。它必须引领国际潮流,提供国际化服务,成为国际文化、信息、商品、资本、劳动力等的集散中心和交流中心。

世界城市应该是生态化的城市。倡导和推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实现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完美结合,基本消除环境公害,清洁、优美、舒适,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保护同步。

中国建设世界城市必须遵循的原则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的世界城市建设,要借鉴已有的路径和经验,但又不能简单复制现成的模式,而是要在遵循共性和规律的同时,突出个性和特色,探索中国式的世界城市建设新模式,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世界城市。

中国的世界城市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也是中国世界城市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当前我们面临着城市人口膨胀、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碳约束”形势下的发展环境,面临着严峻的生态挑战和较高的发展门槛。因此,我国建设世界城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低碳发展的创新之路,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的世界城市建设,必须充分体现中华文明特色。中国拥有5000年文明发展史,汉唐的长安、洛阳,北宋的汴梁和元大都,在当时都已经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都市。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决定了中国建设发展世界城市,不是复制一个伦敦,再造一个纽约,克隆一个巴黎,而是要以深厚的中华文明积淀为依托,吸收融合世界先进文明成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独特的人文魅力、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高尚的文化品位。

中国的世界城市建设,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伦敦、纽约、巴黎和东京等世界城市,是在几十年、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渐进形成的。中国要在一个相对不长的时间内建成世界城市,必须认真总结世界城市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借助中国经济腾飞、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国建设世界城市的机遇与优势

当前,中国的世界城市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以及在世界经济和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世所瞩目,“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伟大成就,已经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为我国建设世界城市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化水平已经接近50%,并以较高的速度继续增长,有特大城市近50座,大都市、都市圈、城市群大规模快速形成,为世界城市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区域背景。特别是今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提出,要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的活力和动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化质量,有效启动内需。上述结构调整的一揽子政策为中国的世界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撑。

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影响力不断增强。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不仅保持了整体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而且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应对金融危机的行动,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了贡献。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国际行动中,中国积极承担义务,进一步树立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为中国建设世界城市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同时,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经济重心向东亚转移,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愈益重要的地位,也要求我们拥有具有全球辐射能力的世界城市。

北京是一座古老又现代的城市,具有建成世界城市的众多有利条件。北京是六朝古都,有3000年的建城史,历史上曾作为世界性城市蜚声海外,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基础设施完善,人才资源密集,科技实力强大,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充满活力。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极大提升了北京的国际化、现代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无论从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是现实发展看,北京都具有建成世界级城市的良好基础。当然,北京也面临着城市快速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要建成真正的世界城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要走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道路,按照“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城市定位,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进一步增强软实力,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力和区域辐射力。(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

延伸阅读

专家建言北京世界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