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智慧课堂的收获与体会十篇智慧课堂的收获与体会十篇

智慧课堂的收获与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0:02

智慧课堂的收获与体会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有效教学;智慧型;课堂分析

对于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的创设来说,它不仅需要老师与学生对智慧型课堂的内含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还需要老师通过多种技术来营造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氛围。这是因为,在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的运行初期,部分老师对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存在一定的误解,他们认为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就是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其他“智慧”与能力的培养以及对智慧型课堂氛围的创设,而实际上,这样的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无疑是失败的。因此,为了使得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真正的发挥其作用,老师应该明确的是课堂的教学目的以及培养观念,积极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营造出“智慧课堂”的氛围,并真正的将“智慧教育、智慧培养、智慧发展”的理念贯彻与小学语文课堂之中,从而使得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拥有“大智慧”。因此,本文从多个方面,对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进行分析与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在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在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懂得思考、爱上思考是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的主要亮点之一。在我国传统小学语文课堂中,老师对学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灌输”[1]。也就是说,在小学传统语文课堂上学生并不需要思考,只需要接受,而这种教学模式很容易导致学生思想上的僵化,从而使得学生成为一个不懂得变通的“机械人”,而这样的教学是不符合智慧型课堂的教学目的的,同时也是非常失败的。因此,为了使得小学语文课堂实现传统到智慧型的转变,老师应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通过思考将课堂上的知识转变为自己内在的智慧。

比如说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告别童年》教学中老师在教会学生课本上的基本知识(如生字、词语等等)之后,可以听出若干个思考性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反思和思考,如“什么是童年”、“自己的童年是什么样的”、“童年对于自己、对旁人来说有什么样意义”、“在自己的童年生活中自己领悟到了什么”、“自己在童年中成长什么”、“应该如何告别童年”、“在告别童年的过程中自己会失去什么又会收获什么”等等。当然,其中有一部分问题对于小学六年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的,如“童年对于自己、对旁人来说有什么样意义”等等,这些问题学生在思考的过程难免会感到有些吃力,并且学生所能提供的回答都会较为稚嫩,此时,老师不应为了避免教学的麻烦而放弃对学生的引导,也不应该因为学生回答的不到位而阻止学生思考。相反,老师应该通过例举学生身边发生的小事,让学生一点一点的对“童年”与“告别童年”进行深入的思考[2]。

二、在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创造

在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中,让学生学会创造也是老师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这是因为,时代与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在不断变换,而目前时代与社会最为需要的人才就是创造型的人才,因此,在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创造、愿意创造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3]。当然,许多老师认为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就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是较不实际的想法,因为小学生各项能力均处于启蒙的阶段,而在这个阶段中就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探索,那么其教学的效果必定无法得到较好的保障,实际上,这样的想法是存在较大误区的。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其实小孩并不小。你若再说小孩小,变比小孩还要小”[6]。而通过陶行知先生的话可以得知,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潜力往往是老师无法想象的,因此,在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让学生能进行更多的尝试与探索,从而实现对学生创造能力的锻炼与培养。与此同时,在多年的实践经验中可以得知,在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会创造是能够行之有效的[4]。如在小学三年级上册《奇妙的海底世界》的学习中,老师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资料,用自己的双眼去看一看海底世界,老师还可以组织展示小课堂,让学生通过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去创造出自己心目中海底世界里可能存在的生物,并且让学生说一说原因。

三、在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理解

对于小学生语文学习而言,只有学生能够对相关知识有较好的理解,才可能使得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记忆,而只有学生能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有更好的记忆,才更可能使得智慧型课堂的教学目的得以实现,当然,在让学生学会理解的过程中,老师同样应该注意对其的引导工作[5]。比如说在小学五年级下《枫桥夜泊》的学习中,老师不仅应该让学生更对始终所创设的情景有一定的了解,还需要帮助学生对古诗中使人想要表达的情感进行理解,从而实现对学生古诗词文化素养的积累。当然,在帮助学生理解诗中情感的过程中,因为在《枫桥夜泊》这首诗中表达了诗人泊舟枫桥之夜心绪不宁,倍感凄清寂寥之情,但是因为学生个人经历与生活环境的限制,学生往往不能对书中的情感有较好的体会,此时,如果老师对古诗中的情感进行平铺直叙,那么学生必定会对知识理解不到位,而如果老师能够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技术对学生进行理解的引导,那么往往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进步,他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可以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老师应该积极将智慧型课堂的理念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来,使得学生能够在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更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熊滔.优化教学目标,构建智慧型课堂――基于初中语文《丑小鸭》的课例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no.26701:155-156.

[2]陈艳华.智慧课堂情趣无限――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魅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no.34515:83-84.

[3]王万锋.师生互动激发小学语文课堂开满智慧之花[J].学周刊,2014,no.22521:227.

[4]胡宇.智慧与策略: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调节的价值回归[J].江苏教育研究,2014,no.24731:76-79.

智慧课堂的收获与体会篇2

一、创设情境,品尝快乐数学

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催化剂,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兴奋剂。在教学中,倘若教师能创设富有生活情趣的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好奇,唤起学习欲望,就能在不断的探索和思考中促进学生情感与智慧的勃发,使他们拥抱数学,体会快乐。

教学“认识小数”时,我注意融情于智、融情于理,以孩子不同生长时期的生活照片作为数学课的切入点,以不同成长阶段的不同身高为素材,让学生进入熟悉的情境,真实感知自己的身高变化,体会成长带来的快乐。学生由“情”入“智”,激发出智慧的火花,具体地认识分数、小数、带分数, 完成整数部分是0的纯小数到整数部分不是0的带小数的递推与整体构建,体现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环环紧扣。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我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以“一周有几天,一月有几周” 拉开序幕,来学习乘法口诀。这样,不仅有效结合了学生的生活背景与知识背景,而且迅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兴趣盎然,怀着求知的欲望和愉悦的心情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与探究中。

二、回归生活,享受快乐数学

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数学课堂中,将数学知识渗透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之中,让学生明确感知数学的真实,进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灵活展现数学知识的运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活力。让学生在生活——数学的互相作用中,丰富感官,提升认知,达到心智的统一。

教学“分类”一课时,在学生将铅笔按长短和有无橡皮头两种标准分类后,我及时追问: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其他的分法吗?一个简单的问题,将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与本课所学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熟悉的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找到其他的答案。这样,既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又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看生活中的问题,满足了自我价值的体现。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我让学生在课前去收集关于人民币的知识。在课堂上,大家讨论、交流了收集的信息,了解到许多有关人民币的知识:人民币的种类、人民币的面值……在了解这些知识后,我设计了两项课后实践活动:(1)“超市大赢家”:让学生到超市去购物,选择一件商品的价格,并说说可以怎么付款;(2)“周日我做主”:准备10元钱,到菜场去买菜,学会计算应找回的钱数。这样的实践以回归生活为目的,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到数学的真谛,由“智”生“情”, 享受在生活中的快乐数学。

三、自主探究,体验快乐数学

情感与智慧交融的课堂应该向学生敞开。教师应把主动位置还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在解决问题中,调动学生乐学的情感;在思维的冲击中,擦出智慧的火花;在参与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在实践探索中,用情感照亮智慧,用智慧丰富情感,“情”“智”合一,学习的激情盎然而生。

智慧课堂的收获与体会篇3

一、阳光物理课堂源于灵动的生成

有人认为,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每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基于学生的独特性,教师、学生的现场性,使课堂生成事件真实地存在于教学中.因此,课堂教学不应预设太多“圈套”,而应播下种子.在物理课堂上,教师播下种子,收获的可能是思想的启迪、价值观的引领、情感的升华……而这一切,教师却不可能完全通过预设实现.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理想的物理课堂应该是师生双方共同演绎、彼此尊重、动态生成的课堂.也唯有“生成”,物理课堂才能是具有生命力的课堂.在探究实验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情,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教学契机,使物理课堂充满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意趣.动态生成能够激活课堂,而物理课堂的精彩也源自生成.理想的物理课堂,教师应正视“阴错阳差”,重视“节外生枝”,珍视“灵光一闪”.只有这样,才能撑起一片精彩纷呈、智慧飞扬的物理天地.

二、阳光物理课堂源于永恒的真实

有位教授对于“什么样的物理课是一堂好课”概括了五个“实”.其中有两点为:平实的课――课堂真实无伪,不是表演;真实的课――课堂有缺憾,值得反思,需要去重建.有些教师为了“公开课”或“观摩示范课”,让学生根据课堂设计的问题进行预习.多次“彩排”,使课堂格外完美,完美得让人无懈可击.这样的物理课堂,一旦背离了真实,那些所谓的“观摩”“示范”也就失去了价值,只会留给听课教师深不可测的疑惑.物理教学的价值就是要让学生经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学习过程,并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生命的成长.那种省略复杂的训练过程,只呈现精彩的学习结果的物理课,那种以部分优秀学生的完美发言掩盖其他学生学习真相的物理课……失去了真实与深刻.于是,学生对物理课渐渐地厌倦,教师也慢慢地变得庸俗,不论是语言还是思想,都没有了本真的激情与奔放.一堂理想的物理课,不仅需要教师深厚的功底,更需要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科学的精神在于求真,科学的追寻在于沉着、理性和真实地默默坚守.理想的物理课堂必须远离暗示、演练、彩排.或许,真实的物理课堂不是完美的课堂,但不真实的物理课堂绝对不可能是完美而理想的课堂.从这一角度来说,理想的物理课堂需要永恒的真实.

三、阳光物理课堂源于精彩的智慧

智慧课堂的收获与体会篇4

关键词:智慧教育;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教师发展学校;学习;课程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4)12-0019-04

1934年,时年28岁的中央政治大学毕业生赵祥麟先生,怀着“教育救国、教育兴国”的梦想,领导他的团队在当时南京中华门外小市口,创办了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的前身:县立江宁中学。1980年,江宁县中学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办好的96所重点中学之一,并于1993年经省教委检查验收被确认为“江苏省合格重点中学”,实现学校新时期办学的第一次跨越。2002年4月,学校被江苏省教育厅确认为江苏省部级示范高中,2004年转评为首批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完成了学校办学史上的第二次跨越式发展。

2004年7月,江宁高中迁至江宁科学园,这是学校第六次迁校。新校区占地288亩,校舍及校园配套设施是一次性设计施工的现代化校园。新世纪初期,全球化、信息化浪潮使现代社会呈现出“个体诉求整体上升”、“社会开放度大幅度提升”、“信息传播日趋快捷”等三个显著特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同样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自身状态的双重变革。学校该如何创新教育举措,为全体师生在“不确定环境”中的人生幸福奠定厚实的基础?面对新的形势与挑战,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学校提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智慧教育”办学主张,将“转识成智”作为学校的办学使命,实现了学校发展的第三次跨越。

国际未来学研究所儒佛内尔博士说过:“明天的资本,就是智慧。”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提出:“智慧是掌握知识的方式。它涉及知识的处理,确定有关问题时知识的选择以及运用知识使我们的直觉经验更有价值。这种对知识的掌握便是智慧,是可以获得的最本质的自由。”智慧是一种私人化的存在,人们可以拥有同样的知识,但却无法拥有同样的智慧。江宁高中的智慧教育,就是要“转识成智”,帮助学生将客观的、外在的、他人的、情境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理性智慧、价值智慧和实践智慧,为学生的幸福未来和智慧生活奠基。

一、教师发展学校:教师智慧发展的新范式

只有智慧教师才能培养智慧的学生。学校办学的重要基石,乃是发展教师的智慧品质,推动教师的智慧实践。江宁高中迁址之后,随着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学校除在江宁区内调入一些教师作补充外,还面向全国招聘优秀大学毕业生来校工作,35岁以下青年教师的比例迅速上升到50%以上。几乎同时,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行,新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着“教师第一,学生第二”的教育理念,学校通过教师发展学校这一校本培训新范式的研究和实践,不断生成教师开发实施新课程的课程智慧,不断超越教师统筹教学过程的运用智慧,不断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情感和境界等德性智慧。

2005年5月30日,江宁高中与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联手打造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平台――“江宁高中教师发展学校”举行了开学典礼。这是一所有学制、有章程、有课程方案、有管理机制的“校中校”。教师发展学校创设了经典阅读类、学科专业类、教学实践类、校本研究类和专题讲座类五大类课程体系,通过学术讲座、科研沙龙、读书报告、课堂诊断、课题研究等途径来实施。导师团的专家们为学员们开办讲座,开设示范课,与大家互动交流,给学员们带来了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最新的教育信息,也带来了专业成长的幸福。教师发展学校第一期学员张格波说:“亲近大师是一种幸福,和同行切磋交流是一种幸福,享受课堂是一种幸福,甚至回望曾经的失败也是一种幸福。当一波又一波的职业倦怠感向我们袭来时,我们应当以职业幸福感为盾。”第二期学员谈素梅也认为:“我要把‘享受专业成长的幸福’作为我的目标,把追求专业成长看成追求幸福的需要。”迄今为止,教师发展学校已举办四期,共有120名学员得到系统的培训和发展,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8人走上了学校中层领导岗位,5人担任了学科教研组长,3人被评为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9人被评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

教师发展学校不仅让100多位年轻教师迅速成长起来,还带动了全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成功实现了教师队伍新老衔接,为江宁高中的整体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2005年9月,葛敏、张发新、严小玲三位老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九批特级教师。2007年6月,葛敏、严小玲又被评为江苏省首批教授级教师。王安东、张格波获得斯霞奖,钱旭琴老师获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

教师的专业成长,激发了全校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教师发展学校创办的《博智》已出版了16期,校园网也开通了学校教科研网站、学科网站和教师教科研博客。借助这些平台,学习、交流、研讨已成为教师们提高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也为江宁高中营造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近年来,全校教师年均在各级各类刊物、出版社和论文竞赛中发表、出版、获奖的论文、专著达150多篇(本),其中在核心期刊上30多篇。教师个人课题区级每年达120多个,市级课题30多个。2011年学校还获得了首届“浙沪苏”长三角地区教科研优秀团队称号。已经结题的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教师发展学校――校本培训新范式的研究”,获得省市专家的高度评价;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终身发展理念下普通高中学生学习智慧培养的实践研究”已通过论证,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智慧课堂的收获与体会篇5

【关键词】地理教学中学教学智慧

智慧让人生活的很好,能把生活中的智慧带入课堂,恰如其分的应用于教学活动中,是一门艺术。一个智慧的教师一定是懂得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懂得如何让学生更高效的学习。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学习的效果不仅与个人的智力因素,学习方法有关,而且与学习的心态有很大关系。一种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对所学内容记忆更为深刻,并能主动深入学习探究,解决问题。基于本人多年来的地理教学实践,也验证了智慧教学在地理课堂上的重要作用。想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拥有积极良好的学习心境,也是考验现代教师的智慧。

一、智慧课堂之幽默语言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合作的过程。师生之间能否配合默契,往往会影响到课堂进度和目标的顺利完成。尤其是刚进入新学习环境的学生,能否与教师合作默契,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时候一个幽默笑话,甚至滑稽的肢体语言,会在瞬间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主动与教师拉近距离,就能愉快的融入新环境的学习中。而地理课堂中,教师具备了幽默功底,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化难为简,深入浅出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讲到必修一,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时,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教师可诙谐的说“算命的讲究‘男左女右’,咱们要讲究‘南左北右’”。可能已经走神的学生听到这句话,回过神了。一句幽默促使学生也牢记住了偏转规律,不再混淆。

比如,在地球运动这节课,讲到晨昏线时,学生往往分不清晨线与昏线。本人在讲到这儿时,指着地球仪上的晨线附近,问学生“假如你是一个蜘蛛侠,现在趴在这儿,地球一转,你会见到白昼还是黑夜?”学生脱口而出“白昼”,立刻大多数学生就明白了这该是晨线,也很快会判断昏线了。于是晨昏线的判断就化难为简了。教师也不需要再过多的解释什么是晨线什么是昏线的问题了。课堂效率也明显提高。

比如,在必修二讲到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区别时,课本上的定义,有的学生看了好多遍也没真正明白。还是很困惑的请我解释为什么人口合理容量会小于环境承载力。我只说了一句:合理容量就是不但要这些人活着,而且要吃的营养,活的幸福。环境承载力就是只要这些人勉强填饱肚皮。你说同样的资源,哪个养活的人多?这时迷茫的表情顿时烟消云散,一脸收获的喜悦。相信他们以后会一直能记住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了。

新课程所倡导的要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笔者认为,地理课堂融入幽默以后,很快拉近了师生距离,教师就会很轻松的抓住学生注意力,能够带动每一个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学习。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学习,自主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智慧课堂之贴近生活

知识是有生活背景的,学知识的目的是应用于生活。理论联系生活,是对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如何让生活体验服务于课堂,是教师总在思考的问题。中学生对身边的自然现象有一定的洞察力,也有自己的思考。教师如果能很好的引导,使他们将自己的见闻与当前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必定会取得出乎意料的收获。

比如,在必修三讲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这节课时,我在课前准备了一段关于黄土高原的视频,背景音乐是大家都熟悉的歌曲“黄土高坡”,上课前播放一遍,学生都会跟着唱。视频过后,就让学生描述黄土高原的景象并说出自己的感受。为接下来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形成原因分析,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的探究做了铺垫,整堂课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高涨起来。

比如,在讲到必修一,《海洋水的运动—洋流》这节课时,学生需要记住世界性洋流的流向。如果不注意记忆方法,会有一定难度的。我思考了很久,决定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下功夫。想到了孩子们熟悉的漂流瓶。于是以问题导入课堂。“有这样一则消息,有个台湾小朋友向海里扔了一个漂流瓶,很久后这个瓶子却被远在澳大利亚的小朋友捡到了。台湾小朋友想知道为什么,今儿个请各位帮个忙。”凭着热心帮忙的心理,学生会很认真的投入“洋流”部分内容的学习,课堂小结时,教师再询问漂流瓶为什么能漂洋过海时,学生都知道答案了,并能说出这个瓶子流经了哪些洋流。

比如,在讲到地球运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时。如果仅仅把公式摆出来,让学生记住会比较乏味。这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测量并记录正午木杆影子的长度,与木杆本身长度比较,自己推导出公式。并想想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运用正午太阳高度的例子。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就是很好的一例。让学生把学的知识与生活中所见所闻联系起来,并能体会到知识的实际用途。学生自然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并能主动将知识用于实践,课堂教学也会取得重大突破。

三、智慧课堂之贵在参与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传统课堂教师的一言之堂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求了,教师以讲为主已经被学生的以学为主所取代。新课程背景下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也是要求提高学生的主动性。那么,这种情境下教师要敢于‘放权’,让大多数学生参与其中。实践证明,学生的智慧会超出想象的。

比如,在学习“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时,我指导学生自学后,就直接让一名学生拿着地球仪在讲台上演示地球自转与公转,其他同学观察。在给大家演示自转南极俯视图时,这位同学转反了,台下立即有同学举手上来更正。我想,这种形式的学习,肯定比教师口头讲述效果好得多,甚至也比教师自己拿着地球仪演示更有效。

比如,在学习“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考虑到电视新闻,杂志等各方面报道比较多,我先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上将其分享给大家。等获取了更多有价值的资料信息后,再引导学生总结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有哪几大方面的影响。整节课,以学生交流为主,教师只做引导。

智慧课堂的收获与体会篇6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大数据时代,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变得越来越成熟。将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过程中能够促使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效果发生较大的转变,“智慧课堂”就是重要的表现形式。“智慧课堂”是时展衍生出来的新型概念,并且智慧课堂已经融入到了日常教学过程中,人们对于智慧课堂的了解程度也越来越深。但是,现阶段针对“智慧课堂”的研究还不够细致,很多研究针对高职智慧课堂的理论探索而构建途径的研究尚不足,所以需要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促进高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构建出符合高职教学特点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智慧课堂概述

1.1智慧课堂的内涵

智慧课堂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衍生出来的新型的教学模式。“智慧”指的是让人能够对于人与事物之间的联系认识充分,具备一定的探究真知的能力,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想要培养具有智慧的人就需要从智力体系、知识体系、方法与技能、观念与思想等多方面入手。构建智慧课堂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高智慧的人才。在学术领域,对于智慧课堂的认识有两种:一种是同传统的知识传授相对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机械地灌输理论知识;另一种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促进智慧课堂的构建,将大数据分析技术、物联网感知技术等融合课堂教学中。本研究高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探讨将信息技术与高职教学相融合,让高职院校教师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促进智慧课堂模式的构建,从多个体系入手分析,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的发展问题,并且能够独立分析问题,促进问题的解决。

1.2智慧课堂的特征

相比较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智慧课堂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合进去,包括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所以智慧课堂呈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有开放性、实时性、互动性及智能性等。

1.2.1智慧课堂具体开放性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仅仅是依靠教师的机械讲述,生硬地接受理论知识,并且课堂也是学生获取理论知识的唯一场所。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必须集中精力,快速思考,将所学习的知识全部记录下来,即使做不到理解也需要机械地记录,因为一旦脱离课堂,学生很难有其他途径获取知识。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新型教学模式得以推广,例如微课的应用等,让学生利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能够随时随地地进行自主学习,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还能够根据自身条件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对于不懂的知识点,学生可以反复地选择观看,还能够将课堂教学范围不断扩大,使得学习的场所变得越来越开放,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的吸取,而是可以将课堂内外有机地融合起来。

1.2.2智慧课堂具有实时性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需要,让教师实时主动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能够快速地接受课程知识,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将学习情境与时间、空间的概念模糊,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环境体验的增强。另一方面,对于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能够随时掌握,可以结合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状态不佳的学生给予及时引导,让学生也能够充分了解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及时进行调整,促进学习的高效性。

1.2.3智慧课堂具有互动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提问、学生被动回答问题。这种提问模式无法引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所以很可能在教师抛出问题之后,学生没有举手回答的情况。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则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利用智能终端以及相关的软件为教师及学生创设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完全平等的,双方可以无障碍地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交流,师生之间可以相互点拨,使得学生的参与度更强,更加有利于他们学习的进步。

2.大数据环境下信息技术对高职智慧课堂建设的促进作用

2.1促进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

信息技术推动了智慧课堂的构建,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创设出传统教学过程中不能创设的情境,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带来的优势,结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将一些具体的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方式能够促进丰富自己的思维活动。在高水平思维模式下,自然产生“智慧”,智慧的形成过程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仿真技术,能够为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工具。教师可以结合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且能够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2.2提供交互性环境,引导学生进行高水平的思维

著名教育学家让?皮亚特认为,智慧的产生是主体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智慧的形成也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与外界进行有效的交互,然后分析问题,通过一定的推理及反思,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学习的交互性环境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引导学生思考、验证,促进知识学习的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高水平思维活动,让学生在交互过程中,促进自身智慧的形成。

2.3?檠?生提供丰富开放的信息资源,提高思维水平

信息技术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开放的信息资源,学习者通过对于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整理、辨别,分析能够促进高水平思维的发展,所以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创设的前提就是需要有丰富的、开放性的信息资源作为支撑。这就充分地发挥了网络及云平台的优势,将更多的知识传递给学习者,使得学习者能够更加便捷、灵活地获取知识。信息资源在沟通传递过程中障碍很少,能够实现大范围的传播,这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帮助学生对学科知识有更深层次的掌握。

3.在大数据时代下,高职智慧课堂具体教学模式的设计

3.1智慧课堂的构建思路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促进高职院校高智慧课堂模式的构建,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实现“对学生智慧的培养”。智慧的培养包括学生的智力体系、知识体系、学习技巧与方法等。所以,在构建智慧课堂的时候,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从多个角度展开合理的教学,促进学习方法、技巧及观念等综合素质的养成。在智慧课堂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中,需要紧密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明确高职院校智慧课堂的构建思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让学生真正从内心爱上学习,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还应该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养成。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智慧课堂构建的主要思路如下:

首先,让学生爱上学习。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爱上学习,只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自己的专业真正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才能真正达到智慧课堂构建的前提条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促进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学生营造自主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爱上学习。其次,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学习方法的传授。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师需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使学生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获取对自己学习有用的信息,让学生掌握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只有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促进学习的有效性。最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高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本着为学生发展充分负责的态度来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的综合发展吗。因此,在教学目标制定的时候,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变得有修养、有合作精神。除此之外,高职教师还需要改变传统的课程评价模式,采用更加科学的评价模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2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有效策略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促进高职院校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持。首先,需要在高职教师设置网络环境及云平台,载体可以选择学生经常使用的智能手机或者笔记本电脑,搭建好互动教学平台,使得教师的授课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课上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设备开展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起来进行有效的教学。其次,在智慧课堂上,教师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合理地选择智能软件,促进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这样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促进智慧的有效培养。最后,促进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课堂内与课堂外综合构建,促进智慧课堂课外构建与课堂构建的有效结合,一方面,需要进行课外构建。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需要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另一方面,做好课堂构建。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培养

3.2.1课外构建

针对课外培养,需要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制定新的培养目标。在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中,高职院校不但需要重视知识的培养,还需要重视技能、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可以将整体的学习目标进行分散,有机地整合到各种学习环境中,长此以往才能够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提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使用智慧教学平台,定期向学生推送与专业相关的一些信息。这样学生就能够随时随地地利用智能手机接收到学习信息,有效地促进综合素质的培养。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学生能够提前进行预习,查看教师布置的任务,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师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互动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促进问题的解决。

3.2.2课堂构建

智慧课堂的收获与体会篇7

新教材的突出特点是贴近时代、贴近实际生活、贴近学生,但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一些案例就会相对滞后,处理不好,将使教学脱离实际生活。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生,收集素材,适度引入教学资源,恰当处理教材资源并设计问题,要尽可能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面临的是既熟悉的但又富有挑战性的情境。比如备“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内容时,我没有采用书上的例子,也没有采用离我们学生生活稍远的当代活雷锋郭明义的事迹,而是搜集了本地的案例。南海师范附属小学冯宇主任七年来主动帮扶一对母女,两家人不断成长,感动他人;佛山好警梁志毅倾心倾力铸就一方平安,调离之前,众多村民联名挽留。并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当然在备课时,教师可多设计几个问题情境,最终精选最佳的设计方案。

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巧导入

教师可使用故事、视频、动画、新闻等情景导入,巧妙创设趣味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的感受、新的体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能力,从而加深对观点和原理的理解,学得生动、高效。比如讲《经济生活》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内容时,可播放周立波对GDp进行调侃的一段视频,让学生在轻松发笑之余思考:怎样的GDp观才是正确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导入新课,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声画同步,化静为动,创设有效有趣有味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入理解教材阐述的观点,实现高效课堂。

精心设计教学流程,重探究

学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这一内容时,由于学生初学《生活与哲学》,还没有学过“物质”、“意识”、“实践”、“认识”等哲学概念,理解这一问题会有一定的难度,我分步设计了教学流程。(1)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富有哲学寓意、充满智慧的名言和成语,以及相关资料,如杞人忧天、智子疑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等的文字资料及相关视频等。(2)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人类的智慧与生活实践、人自身的关系,就容易得出“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的结论。(3)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些“人类的思想精华与人的思维活动有什么关系”,从而懂得从另一层面说“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这过程中穿插对学生的学习反馈的评价,学生建构这一知识体系便是水到渠成的事。需要说明的是,创设探究性思想政治问题情境,使思想政治课堂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和能力,也让学生获得学以致用的体验。

精心实施组织过程,重实施

教师要有目的、有侧重地落实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以情境材料为入口,以解决问题为核心,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活动起来,使课堂教学收到预期效果。如上例在学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时,如果学生纠缠于杞人的可笑之处,而没有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课堂便偏离了所创设的问题情境,教师不能“袖手旁观”,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应及时调控,引导学生往自己创设的情境中走。教师在课堂上重视教学环节的落实,关注学生,及时指导,对学生活动进行有效的调控,师生合作过程中学生的发展得以实现,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与质量。

智慧课堂的收获与体会篇8

何谓“智慧”的课堂呢?新课程强调课堂的互动生成,同时也十分注重课前的预设,即所谓的“美丽的预约,精彩的生成”。

一、做一名智慧的老师,用智慧来优化教学设计

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以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情景来设计课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做到独辟蹊径,创设新情景,独具慧眼,挖掘训练点,独运匠心,设计拓展练习。

语言的运用与情景有密切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创设适当的情景将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丹麦语言学家叶斯帕森说过:“学外语就像学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浸在水中才能学会,而不是偶然沾沾水。”教师在课堂上创设适当的语言情景就是把学生“浸在水中”,在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感知、体验、实践去掌握语言的正确运用。

例如,在教学牛津小学5B《theenglishClub》时,我抓住了本单元的重点,结合学生能力水平,创设了一个英语俱乐部要招收成员的语境。通过展示海报让学生迅速进入语境,要求他们完成三个任务:介绍自己,介绍书上的一个人物,介绍一个你最喜欢的明星或者卡通人物。每完成一个任务就可以得到一张“通行证”,集满三张就有资格参加英语俱乐部。三个任务难度逐渐加大,却又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做到了与以前的知识相联系,拓宽了知识的广度与深度。

二、做一名智慧的老师,用智慧来驾驭课堂教学

在课堂中,教师要能够恰如其分地点评学生,用充满智慧,富有特色的评价语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同时又能够得到收获和启示。同时,还要能够从容应对“意外”,从尴尬中捕捉契机,化平庸为精彩。

记得一次,在教学职业单词时,我请学生用“iwanttobea…”来说说自己的职业理想时,有个学生说:“iwanttobeafarmer.”结果导致全班哄堂大笑,当时他也非常尴尬。我急中生智说了:“iwanttobeafarmer,too.”然后引导学生来讨论farmer这个职业对我们有什么作用,从而渗透给学生正确的职业观:职业不分高下。

面对不断成长的学生在教学中出乎意料的行为,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随机应变。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瞬间的偶然,转化为有利于促进与教学的有效手段。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往往是课堂中最能体现智慧的地方。

三、培养充满智慧的学生,教会他们学会学习

我觉得智慧的课堂其最终目的就是培养有智慧的学生。这里,主要涉及小组合作,教会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并掌握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达到学习最优化。

1.同桌为一个合作小组

在课堂中操练句型时,就可采用此方法。请同桌相互练习,在操练中掌握句型;又可以进行小规模的竞争。还可形成一种十分可贵的默契,十分有利于新内容的学习。检查时也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互相检查练习可以唤起学生的责任感,促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并且同学之间潜意识下的竞争心,促使他们非常仔细地检查彼此的作业,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复习巩固了知识。

2.前后四人为一个合作小组

在练习会话时,我让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分派角色,进行会话操练。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变换角色。有时,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间表演竞赛。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同一个组的学生会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在提高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好品德。

小组合作活动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不仅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受益匪浅,而且使学习优良的学生更上一层楼,从而全面地、有效地提高了英语听说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发展自我的能力。

智慧课堂的收获与体会篇9

孕育着仁智教育的梦想,我们秉承“以仁爱为本,以智慧为美”的办学理念,为给师生营造充满“仁爱之心”“智慧之光”的人文氛围,我们注重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去营造。

1.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仁智”校园环境。我们以“自然与生命”为主旋律,营造了“仁智大堂”“仁智长廊”“仁智教室”等文化特色氛,整个格局以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为出发点,黄绿色的色彩为主调,每一条长廊,每一根柱子,每一条花槽,每一个雕塑,每一种生物,都让孩子们感受着生命的张力,整个校园温馨而又美丽,生机勃勃而又书香飘逸。

2.“仁智教育礼为先”。我们以礼仪为切入口营造人文环境,倡导“礼仪”就是“发自内心对别人的尊重”,是一种灵魂的高贵。在这样的思想引领下,孩子们团结友爱,老师们互帮互助,家长们凝心聚力,学校成了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孩子们沐浴着爱与智慧,快乐地成长。

二、让“仁智之光”沐浴课堂

“教育者要有大爱,教育工作要有大智慧”。如何引导教师扎根自己的课堂,运用智慧的教育策略和手段提升教学水平,我们以“研学后教理念”为主导,以“电子书包双课堂实验”作为突破口,以部级课题《智慧教室下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个案研究》为主线,在学校的统领下,每一个科目都有了自己的研究的子课题,都形成了自己学科相应的教学模式。2015年我校参加全国个性化学习教学比赛四人获奖,其中一节以震撼全场的优势获一等奖,参加各级的论文、案例、微课比赛获奖颇丰。2015年12月送课到新疆库尔勒市进行交流,2016年4月在全国个性化学习交流会上展示课例,5月新疆库尔勒市教育局不远万里到我进行电子书包交流,6月北京三区教研员及校长,江门市教育局、东莞市教育局、荔湾区等领导校长及教师纷纷而来校观摩课例。经过两年扎实的实践研究,教师的教学水平大幅度提升。

三、让“仁智之光”引领教师职业成长

作为一所年轻的学校,老师是同样的年轻,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从原来的仅有18名教师队伍到现在45人的团队,每年以吸收10名新毕业教师的速度增长。面对这样一支教学经验缺乏的年轻队伍,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焕发老师们的精神活力呢?

1.走上“智慧课堂的快车道”,使老师快速成长

在“研学后教”教学理念引领下的现代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课堂模式,让老师得到了更多的自我展示的平台,在一次次的课例展示中,一次次的赛课中,老师们专业化水平迅猛提高。

2.“量体裁衣”,打造品牌教师

鼓励每位教师根据自身特长,找到自己专业发展的方向,成为“仁智”品牌教师。这种尊重个性,张扬个性的做法,激起了老师们专业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而校长做的事情就是调动一切的资源,给老师们搭建平台,帮助他们开辟属于自己专业化发展的路子。例如,徐春燕老师痴迷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在她的实验班里,每一位学生的脑子里都有大量经典库存,《诗经》《论语》张口就来,书法、剪纸、武术样样精通;丁燕老师的《戏剧文化课程》、李静仪老师的《国画艺术课程》、林伟凡老师的《墨艺飘香书法课程》、詹广彬老师的《足球普及课程》、陈巧全老师的《中国象棋课程》、詹小芳老师《诗歌文化课程》、梁洁辉老师的《英语绘本戏剧课程》等等,每一位老师都带着自己的研究方向融合在教学当中,教学风格异彩纷呈。名班主任黄老师成为了广东省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多次作为德育专家外出传经送宝;音乐丁老师的“恰嘭恰”教学模式多次在全国研讨会上做报告,语文徐老师的国学课程受邀外出讲学;美术李老师的国画作品获部级一等奖,科技吴老师获广东省科学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

智慧课堂的收获与体会篇10

关键词:课堂教学享受快乐

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但它可以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由教育的细心呵护而得到开启,丰富发展。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极力推荐智慧的教育,他指出:“智慧是生成的,知识是学来的。”

当前教育的一个盲点就是认为教给学生知识就等于传授了智慧,且没有意识到获取知识与成就智慧的差距在哪里。成就智慧需要知识,但并不等同于就是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的获取是手段、过程、方法。而智慧则是我们的方向、目标和落脚点。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近年来,我们在构建数学智慧课堂,让知识灵动学得更快乐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在情境中享受习得知识的快乐

在教学中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并合理构建知识体系,发展思维能力。如: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这一课时,先让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含有百分数的物品,第二天上课交流:如白酒中含酒精56%,柠檬汁占12%,每100克牛奶……含量40%……等,先让学生说一说收集到的百分数,并提出人们为什么如此喜欢用百分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通过收集、交流生活中有百分数的事物,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百分数。

好奇心是对事物进行探索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当这种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时,可以产生积极的创造思维。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身边事物为素材,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把想要解决或解释某个实际问题的愿望转移到学习新课的认知兴趣上来,让学生产生内在的、自觉的需求,获得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的“双赢”。

二、在自主探究中享受过程的快乐

智慧的数学课堂应努力体现“问题情境—寻求结论—应用推广”的探究过程,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逐步发展探究与应用意识,形成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找规律”时,我在上新课前设计以下两个导学问题:1.盆花、灯笼、彩旗的摆放有什么共同特点?2.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第15盏灯笼,第15面彩旗,分别是什么颜色的?你敢试一试吗?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上课时重点放在学生的预习展示交流汇报环节,抓住以下几点:1.当一一间隔排列时,可以用单双数来判断;2.“先画一画,再数一数”是一种方法,不过,当数比较大的时候,就不是很方便;3.用计算的方法时,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怎么列式?怎么根据商和余数来判断?(特别是没有余数时)4.同样是找左起第15个,不同的摆放,列出的算式一样吗?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呢?解决这样问题的步骤和关键是什么?

这样设计,是建立在学生自身经验、兴趣与动机的基础上的,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三、在对话交流中享受思辨的快乐

智慧课堂绝不是教师单向灌输,简单告诉和重复操练,而应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过程。因此,课堂要走向对话交流,双向互动。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要倾听对方的话语,从中寻找共同的话题,决定议论的方向和内容。

对话交流的核心是思考。对话交流时,总是伴随着观察、辨别、判断、选择。在对话交流中,教师的外表是从容的,而脑海里是不平静的,在最短的时间内,甚至在瞬间必须作出教学的决定,或是肯定后的点拨,或是从此展开的议论,或是片刻沉静中的回味、思索,或是借景抒情,或是借题发挥。总之,无不闪现着教师的教育敏感、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的光彩。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设置了一个这样的争辩环节,星期天小明和小亮两个好朋友约好第二天8时30分到图书馆看书,两个人都按时到了图书馆,结果却没有见到面,星期一到校时,两个人都在为对方不守信用生气,谁也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下次遇到这样的事你怎么提醒他们呢?

这样的对话交流,使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学会思考,让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在争辩、交流中顿悟到表达时间时一定要讲清楚上午和下午的重要性。

四、在预设生成中享受智慧的快乐

没有精心预设就没有精彩生成,精心预设是精彩生成的前提和基础,动态生成是课堂智慧的集中体现。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智慧课堂不但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求教师在随机应变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教学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根据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灵活应对。

如:教学“认识圆柱、球、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课前要求学生从家里带来各种形状的物体,上课时不断有球形物体从桌上滚落下来,学生不得不四处寻找滚落的物体,发出各种响声,课堂秩序显得混乱,面对这种现象,教师敏锐地捕捉到这个教学素材,果断改变原来的教学设计,因势利导展开学习活动。首先让学生观察容易掉下去的物体,问学生:它们大多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容易掉到地上呢?学生很快发现容易往下掉的物体的形状大多是球体,或者是圆柱体。在此基础上,教师追问:为什么球体容易掉到地上呢?学生拿起球体的物体和圆柱体的物体摸一摸、看一看、滚一滚,并且相互之间说一说,发现了球没有平面,有向不同方向滚动的特点,所以容易从光滑的桌面上滚落下去。而圆柱体有两个平面,不能向四面八方随意滚动,只有侧面翻下来才会滚动,因此比球体的物体掉下来的少一些。

新课程课堂开放力度加大后,学生出现生成的东西比以前多了。这些生成无法预设,但是可以捕获,可以放大。一旦发现其中含有对教学有意义的成分,就要抓住生成的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数学思考,尽可能取得“非预设生成”的意外收获。

五、在问题解决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不同的发展潜能。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思维方式多样化,这就要求教师在主导数学学习活动中,多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

如教学:“两个学雷锋小组去工地搬砖,第一组有8人,平均每人搬砖15块,第二组有8人,平均每人搬砖17块,这两组平均每人搬砖多少块?”对这个求平均数的问题,学生通过探索找到了解题方法:(15×8+17×8)÷(8+8)=16(块),这时有位学生提出:能不能用(15+7)÷2来计算?这样不是更简便吗?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一疑问,问:用这种方法算出的得数一样吗?学生计算后发现得数相同,然后教师将题中“第二组有8人”改为“第二组7人”,接着追问学生:还能不能用第二种方法来解答?通过议论,并借助线段图,学生发现改过后如果还按第二种方法来做,那么第一组就有1人搬的块数不能与第二组平均,所以,这种方法不能正确求出改过后的题目平均每人搬砖多少块?教师再设置讨论:什么情况下可以用第二种方法来进行计算?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了:只有两个份数相同时,才可以用两个平均数相加除以2,通过这样追问,学生将不会滥用第二种方法,并对“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含义有更深刻的认识。

智慧的课堂不在于教师教学方法精益求精,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特、完整的生命个体。他们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生活阅历、文化背景,尤其是在日常生活、游戏等活动中所积淀下的“数学经验”使得他们每个人的数学背景都是丰富而独特的。我们应力求尊重学生的选择和想象,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情感。

六、在拓展延伸中享受收获的快乐

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个部分同时也是加深记忆负担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发展兴趣强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画龙点睛的结束则使成功得以巩固。

如教学“约数和倍数”时,下课的铃声快要响了,教师没有按部就班地给学生布置作业,而是和全班40名同学玩起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脑筋离开课堂”,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教师出示一张卡片,如果你的学号数是卡片上的数的倍数或约数,就可以离开。走的时候必须先到讲台前大声说一句话再走出教室。你说的一句话,可以是“几是几的倍数”“几是几的约数”或“几能被几整除”中的任意一句,游戏开始了。教师先后出示了数字卡片2、3、5,最后没走的学生,教师设疑:该出几,大家就都可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