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十篇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十篇

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8:26

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篇1

关键词:知识产权;心理学;需要

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9-0270-02

“为天才之火添加利益的柴薪”,这是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精辟概括,在天才的比尔・盖茨身上,这句法谚体现的淋漓尽致。但是,这句话本身并没有直接回答:社会为知识产权权利人添加了“利益的柴薪”就能让“天才之火”烧的更盛的原因是什么?社会满足了创造者什么,创造者的社会心理动因是什么?还有所谓的“度”的问题,即“要添加多少利益的柴薪”?根据唯物史观,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回答这些问题,应当从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与统一中去寻找,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种制度性设计,法律不可能违背人性,违背人的心理规律,那么,能不能从心理学中找到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与统一的理论依据或原则?

一、创造的动力源于人的需要

著名的马斯洛需要理论,有五层次说和七层次说,让我们来看一下七层次说:a:成长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求知的需要;B:基本需要:尊重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生理的需要。

弗洛姆的需要理论:从人与自然、他人的关系中探讨人的需要,认为人的基本需要除生理需要外,还有五种社会需要:(1)关联的需要,即希望与世界、他人建立联系;(2)超越的需要,即不甘心被动的活着,希望去生产与创造;(3)寻根的需要,即希望生活在母亲、自然、大地、家庭、民族、国家的怀抱中,获得安全感的需要;(4)认同的需要,即寻找在社会中的独特个性或自尊,以回答“我是谁”这一问题的需要;(5)定向的需要,即为自己确定一个目标,从而赋予生命一种意义的需要[1]。

“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的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与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从心理学的角度谈,人类行为的一切动力都起源于需要,需要是人动力的源泉,所以要了解人类行为的动力必需以了解需要入手。”[1]

从上述关于需要的理论中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正是出于需要,人们才获得行为的动力。

知识产权活动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恰恰可以同时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更高层次的社会需要,从而为创造者提供不竭的动力。但如同其他许多社会活动一样,知识产权活动满足人的需要,往往通过一个中介――财富,因为部分人的需要,如生理需要,知识产权活动本身是无法满足的。而知识产权活动与财富一起,则可以满足人的大部分需求,如,知识产权活动可以满足人们求知的需要,而通过财富的获取,则可以换取面包以满足生理需要。但财富与知识产权活动本身不是孪生子,知识产权活动并不必然伴随着财富。而是以知识产权活动为途径,获取到财富,这是怎样的一个途径呢?在比尔・盖茨的传奇人生中,我们可以得知答案,在现代社会中,这个途径体现为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

因此,创造的动力源自于人的需要,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为创造者获得财富提供法律保护,满足了创造者的需求,从而为创造者提供不竭的动力。

二、社会性制约着个人的需要

“需要有社会性。社会的生产水平,政治制度,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具体的社会生活环境,民主的风俗习惯等社会因素,都制约着个人的需要。”[2]

从前述关于需要的理论中不难发现,需要说同时证明了另外一个命题,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个人离不开社会。所谓的“成长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弗洛姆的五种社会需要,脱离了社会,需要本身就不复存在,也就不会产生相应的动力,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知识产权活动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不是纯粹的个人活动,也不可能是纯粹的个人活动,因为摘取果子的人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人的知识总是从社会中获取,正如“狼孩”“羊孩”脱离了社会便失去了应有的辨识能力和行为能力一样。

个人是社会的单元,个人需要与整个社会的需要应协调统一,不相背离,才能和谐、共赢发展,这在心理学上也有论述。

“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即使合理的需要也未必能完全满足,这就可能引发人际间的矛盾与冲突。”[3]

并且,也没有必要超越条件满足权利人的需要。从七层次需要说来看,满足生理需要和基本需要所需要的财富,与巨额财富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若追求明显超出满足“需要”的财富,那财富满足的已不再是人的需要而是“贪欲”了,所谓欲壑难平,知识产权保护的目的应是满足人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满足人的贪欲。

三、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与统一

个人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社会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二者在相互满足的过程中获得良性的互动与统一。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下的创造性活动满足人的需要是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权利人不断从中获取动力。劳动是人和社会存在的基础,个人源于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产生劳动的冲动,而社会对劳动的成果――智力成果予以承认并予以保护。根据心理学原理,低层次需要得不到满足,则高层次需要弱化,所谓“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社会应对创造者的需求予以充分满足,创造者才能获得澎湃的创造动力。在这个过程中,个人通过劳动创造智力成果并提供给公社会,这是个人满足社会的过程;同时,社会对个人智力成果的也予以承认与保护,这是社会满足个人需要的过程。个人满足社会需要是获得社会承认与保护的前提,而社会满足个人需要,则是个人继续创造智力成果的心理动因。

总而言之,社会需要个人的知识创新,并满足创新个人的需要,但限于社会的历史性,这种满足受到社会客观条件的限制。

四、对需求的满足应纳入法制的轨道

还有一个问题,为满足创造者的需求,为什么不采取个人自由的方式呢?为什么要纳入法制的轨道呢?

在各种需要中,有一种需要极为重要――秩序,在前述传统的需求理论中,似乎没有它的名字,但是,它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来说却必不可少。人们厌恶战争,因为战争给人们带来无序、混乱,增大了人们行为的不可预见性,人们追求安居乐业,而所谓的安居乐业,换句话说,就是社会生活具有良好的秩序,人们的喜好基于同样的理由。而弗洛伊德则揭示了人们这种对秩序的需求的心理动因,即人对有序生活的先见取向,是出于人类神经系统在节省能量与减少精神紧张方面的需要。如果处理一个问题的某种方法产生了令人满意的结果,那么人们就有可能不作任何思考便在日后效仿这一方法。如果人们对组织活动的方式与解决问题的方式,总是不停地重新考虑、不断地,那么就显然会把一种过于沉重的负担(从长远观点来看是一种无法忍受的重负)强压在人的身上[4]。显然,社会秩序属于人的需要。

如前文所述,知识产权活动具有社会性,无论是发明创造的使用,还是商标的使用,脱离了社会,就失去了意义,如果采取个人自由的方式,每当遇到新的知识产权转移或使用问题,就要求当事人就具体事宜协商并达成一致,这显然是一种费时费力且效果不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满足不了人们对秩序的需求。而法律则为人们重复先前经验、“效仿”先前的行为方式提供了一种行为准则,当人们违反这种准则时,还能提供国家强制力以恢复这种准则,良好的满足了人们对秩序的需求。

当然,作为满足人们对秩序的需求的法律应当是一部良好的法律。一个好的制度,可以让权利人的创造积极性受到保护,而一个坏的制度,则可以使已有的智慧之光泯灭。一个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是从满足人的需求开始,使权利人拥有充沛的动力去从事创造性活动,权利人的创造性活动是正当的,是法律所保护的,在这种制度性保护下,创造性活动使权利人满足了求知的需求,实现了自我的价值,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因而被他人、社会尊重,同时,通过创造性活动,权利人取得了财富,换取面包以满足生理需要。相反,一个坏的制度,也是从破坏人的需求之满足开始,使权利人丧失创造的动力。

因此,无论是对创造者的需求的满足,还是对使用者需求的满足,都要纳入法制的轨道,并形成良法之治,以满足人们对秩序的需求。

最后,值得思考的是,其他的法律制度,法律活动,何尝又不是如此,例如,劳动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推而广之,应当也具有同样的心理学基础。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55-60.

[2]徐厚道.心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54.

[3]朱全荣.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邓正来.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ResearchofphysiologicalBasesofactivitiesaboutintellectualproperty

YanGHai-tao

(XuzhoumedicalCollege,Xuzhou221000,China)

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篇2

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一个具体学科,有其自身的教学规律和方法;通识教育作为一个普遍性的教育理念,是当今高校需要努力实现的方向。这两者的结合可以说是共性寓于个性之中,通过个性得以展现;也可以说是个性依附于共性而存在,突出共性的特点。一方面,将通识教育的理念赋予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能够更加突出课程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提高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水平服务;另一方面,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一个具体实施过程,通过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来提高教学质量,可以彰显通识教育的优越性,为通识教育的发展服务。

2计算机基础课程群建设

课程群是指把具有相同培养目标的相关课程编排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教授和学习的课程体系。课程群不等同于课程的简单“集合”,而是通过有序的课程安排和完整的技能培训方案来实现统一的教学培养目标。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群要以能力培养和思维养成为核心,通过课程知识点之间的结合来体现通识教育的跨学科特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连贯性、递增性和发展性。

2.1培养目标

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师范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群建设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这要从师范院校的自身特点和通识教育的要求来分析。师范院校在校生是未来教师队伍的骨干,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对于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的要求,师范学生需要有良好的计算思维、过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多媒体网络应用能力,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方法和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哈尔滨师范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群主要侧重以下2种能力的培养:

(1)计算机应用能力。师范学生要掌握扎实的信息技术应用知识,并通过具体操作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从通识教育角度来说,掌握信息技术并在实践中运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帮助他们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方法。信息技术应用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和应用操作两方面。课程群涵盖计算机原理、网络知识、多媒体技术、信息传递与收集、控制原理、软件开发等相关知识的内容,课程群不仅要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操作、制作、设计计算机软硬件的方法和技巧,并通过一定的实战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在掌握信息化技术理论的基础上,计算机基础课程群要培养学生专业领域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要能够明确自己所需的信息类型和形式,能独立制定获取信息的策略和方法。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素质,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来提高专业学习和研究的效率,体现了通识教育跨学科培养的优越性。

2.2组织结构

在明确计算机基础课程群的培养目标之后,我们根据通识教育的要求和本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计算思维培养和师范信息化教学为核心,面向“知识一技能一思维”一体化的课程群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计算机基础课程群包含一系列与师范专业相关的信息化学科课程,根据课程知识的主次和关联关系分为通识教育必修、通识教育核心、通识教育选修3个层次。3个层次的课程相辅相成、逐层递进,紧紧围绕课程群的培养目标展开教学。课程群的知识结构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处理、多媒体应用、网络技术、美工动画和程序设计等多个和师范专业息息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并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达到通识教育培养综合能力和实践创新意识的要求。

2.3课程内容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群中,通识必修课主要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用来普及信息化理论;通识核心课将信息技术和专业教育融合,实现师范专业技能核心知识体系的基本覆盖;通识选修课用于拓展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建构核心知识体系的完整覆盖,并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通识必修课程知识点是课程群建设的理论基础,突出计算机解决问题思维模式的形成和应用软件的使用技巧,如教会学生使用word制作教案、使用excel设计成绩汇总表和使用powerpoint设计课堂演示文稿的技巧、运用网络收集和分析教学资源的方法等。通识必修课的课程内容还要与时俱进,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不断迁移,比如随着操作系统的不断更迭,教学内容也要由windows2003向windows7、windows8转变,各种应用软件的版本也要尽量跟随时代变化,这样才能体现通识教育的先进性。经过通识必修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软硬件的使用技巧,这为通识核心课的教学打好了基础。通识核心课程内容要突出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通过实践教学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技术应用的方式方法,构建计算思维的知识体系和核心思路。通识核心课的教学要结合现代教学理念,在教会学生信息化知识和技术的同时帮助他们掌握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基本方法与思维模式,达到提高综合能力的教学目的。

通识选修课是在课程群和主干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专业特点来自主选择课程学习,通过若干领域技术延伸教学来体现通识教育的“全人教育”理念。通识选修课的课程内容涵盖了程序设计、网络技术、美工知识与工具和多媒体动画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点。这些技术和知识都涉及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实践、数据分析的思维方式和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构建计算思维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系统级应用开发技术都能实现相关专业学科的知识拓展,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这也符合通识教育倡导的跨学科教育理念。

3结语

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篇3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拓展课程;课程建设

一、前言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也造成了新的挑战,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也开始使得高职院校不得不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重新的认识。《计算机应用基础》不再仅仅是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基础应用课程,它有了更深层次的定义。由于办公自动化的普及,计算机基础应用成为很多人日常工作中的必需技能。各大院校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为了全力地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当下这一课程的核心应当重在“应用”。

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达,现在的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都有个人电脑,而且几乎人人都会网上冲浪、网上聊天等。虽然学生都能掌握计算机的基础操作,但对于办公软件等方面的知识还是十分有限,甚至有的学生不会使用word编辑文本。这种情况会使学生在工作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因此改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施教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一门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意义

高职院校对于毕业生都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考核要求,在一些地区的高职院校中,通过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是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这是高职院校对应我国应试教育所指定的一项指标性的任务。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的应用无处不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已经不仅仅是作为计算机高等课程的基础知识,也是高职院校其他课程中所必需的基础技能。在学生所学的其他课程中,例如市场营销课程,学生需要利用计算机来制作ppt演示方案;而在统计学当中,学生需要将统计的数据制成表格和图标的形式,这些都涉及到了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理论知识,学生只有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全面掌握了,才能在其他专业课程中有更好地学习和发挥。

最终高职院校的学生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就业问题,计算机的基础应用是做好一份工作最基本的前提,因此,良好的计算机应用才能有效地获得更具有竞争力的职业发展。到了实际工作中,除了一些专业针对性强的工作,大部分的工作更加重视人才的综合能力,其中很关键的一项就是计算机文字图形处理能力。试想,如果连word文档、ppt演示文稿都不会制作,那么工作也难有突破,因此,提高就业竞争力是高职院校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最核心的意义所在。

三、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施教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学生中,懂得使用电脑的占很大一部分比例,但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要在于学习计算机在工作中的应用,这与学生平常的电脑知识是不一样的。因此,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在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这一领域的能力还是参差不齐。在我国应试教育的施教方式占了主导的地位,课程的施教以学生通过考试为主要的出发点,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实践性和理论性都非常强的,如果只是枯燥的学习计算机的应用理论,只是为了通过考试,那么也失去了开设应用课程的意义。

课程的名称中有“应用”两个字,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去实践,现阶段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施教模式并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教师只是一味地灌输讲授理论知识,并不考虑学生的吸收和乐趣,必然会导致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失去学习的兴趣,一个既缺乏实践又枯燥无趣的课堂是无法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

四、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核心课程设计

(一)核心课程设计理念

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基本特点以及高职院校在施教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全面改善课程的实用性与趣味性,本文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习兴趣,考试与就业兼顾的课程设计理念,既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吸收情况,适时改变教学内容,从考试的层面上夯实基础知识,让学生通过轻松的学习顺利的通过考试;从就业的层面上,让学生学有所用,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二)核心课程主要框架介绍

核心课程的设计摒弃了《计算机应用基础》书本上的章节设计,从实用性角度出发,将课程知识重新编排。首先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考试大纲作为基准,梳理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将枯燥的章节转化成人性化的学习流程。如今的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课程的设计要更加贴近生活。

通常情况下的计算机课程主要分为四个章节:计算机理论基础、办公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办公自动化硬件。我们将课程的知识点重新归并,按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计算机的过程,在不减少考试大纲知识点的前提下,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点编排为笔记本及台式机选购指南、计算机的日常维护、计算机单机使用、计算机网络使用以及计算机的周边设备。

五、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拓展课程设计

(一)拓展课程设计理念

拓展课程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强化实践。在前期的学习中,大多数学生都已经掌握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理论部分以及相关的基本操作。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设通常都被安排在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第一个学年,所以有不少学生到了毕业的时候很多计算机基础知识都已经遗忘,办公软件等的操作也逐渐生疏。为了保证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初衷,各大院校可以在最后一个学期以就业实践为导向,加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拓展课程。

(二)拓展课程主要框架介绍

拓展课程框架的构建主要基于计算机一级的考试大纲,并且要服务于学生的就业需要和专业课程学习。在这一前提下进行拓展课程框架的建设和内容顺序的安排。依据大纲内容,我们将其中涉及的八个考试重点编排成四大块,分块介绍相关知识点。通过对这四个模块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入门知识,并初步理解办公自动化的软、硬件的初级使用方法。在充分学习完框架范围内的知识点后,学生将会对计算机的选购、维护以及相关硬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在联网及非联网情况下的应用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

除了以上介绍的基础知识,课程中还依照学生的工作需求和专业课的学习需要,选定了一些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教学案例。通过具体知识在这些经典案例中的剖析与演示,充分地突出课程在先后编排上的特色与重点,并真正达到方便学生在实际工作与生活中灵活运用计算机知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华.浅谈高职“核心+拓展”的课程建设[J].课程建设-理论博览,2011,(05).

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篇4

一、要素主义与新要素主义的课程观

1.确立核心课程的基础地位

关于核心课程地位,要素主义和新要素主义有着共同的主张,那就是确立其基础性和核心化。关于基础性,应当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由于要素主义和新要素主义提倡要将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教育的共同内容,这些内容必定是最为精华的。因此,作为共同要素的传递平台,核心课程必定要有其基础性。其二,人类文化的精华之处具有永恒性,并能紧跟时代的发展。因此,作为文化的“集散地”,学校核心课程需要有很强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既确保了课程内容能稳固、共享和传承,同时也能与时俱进,不固步自封。关于核心化,也应包括两层含义。首先,从内容上来讲,核心课程传承的知识一定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之精华。该知识具有普遍性,但又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普通知识。相反,它是集基础知识与高深知识于一体,能够被传承与发展的。其次,核心课程的地位并不是高居于其他课程之上。相反,它应当与其他课程保持相对平行的位置。尽管核心课程所传授的知识内容具有特殊性,但是它所承担的育人责任却与其他课程毫无差别。所谓的核心化应当是指其最能有效地开启学生的心智。

2.重视基础学科的本质作用

要素主义和新要素主义都极为提倡基础学科的重要作用。基础学科应当包含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两个方面。基础知识是包含最普遍、最一般、最简单、最基本的知识。它从现实生活实践而来,是对生活实践的最纯粹性总结。因此,作为现实生活的一员,基础知识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与核心知识的区别在于,基础知识是面向社会实践的需要,而核心知识是面对人的心智的训练。对于基础能力,要素主义和新要素主义者均认为,它是未来公民所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学习基础能力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前提,是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身完善与发展的基础。鉴于此,要素主义和新要素主义者提出,给学生以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课程的主要任务。

3.明确教师在课堂中的实际作用

要素主义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拥有绝对的地位。教师应当是学生心中的专家和权威,是知识和真理的传播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学过程采取主动的监控。学生则根据教师的安排进行学习,绝对服从于教师的指导。而新要素主义者却积极倡导教师在课堂中的实际作用。这种实际作用表现为教师不再是教学绝对地位的掌握者,相反,他们应当与学生一样是课堂教学的共同参与者。教师主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在对基本知识进行讲座的同时,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究,逐渐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新要素主义者的这种观点并不是要绝对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因为在看待教师绝对地位的问题上新要素主义者始终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这并不是说新要素主义者“洁身自好”,要与要素主义保持“友好”,互不影响。相反,新要素主义者客观地认识到,教学是一项复杂的任务,与具体的教学情景相关。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是始终不能弱化的。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单纯地通过所谓的权威性来压制学生的积极性,这种主导性应当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和思考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的相关知识的讲授和梳理。这是一种正确的引导和促进,可以说,教师是完全需要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此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积极的参与者,在教学中同样占据着绝对地位,即主动地参与和思考。

二、西北高校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

1.核心课程地位突显不足

当前,在西北高校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核心课程占有很大的比例。从理论上讲,核心课程的内容主要涵盖本专业最精华、最前沿性的知识,能引导学生从最宏观的角度了解专业的性质和知识要点,帮助学生在研究中能始终把握专业的核心方向,这本应是核心课程在研究生教育中的现行定位。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核心课程的设置与基础课程混为一谈,在设置过程中模糊了两者之间的界限。两类课程不仅在层次上没有区分度,在内容上也出现了重复叠加的现象。这导致学生在课程选择上将核心课程与基础课程一视同仁,认为两者只是课程设置的名称不同而已。由此,核心课程失去了在专业内容与发展方向上的核心定位。另一方面,除了与基础课程内容有相似性以外,核心课程内容并没有涵盖本学科最精华的知识。很多高校将学科内的普遍知识作为核心课程的内容,或是把陈旧的未经改变的知识加以整合再作为核心知识提供给研究生。此外,核心课程之间也缺乏必要的关联性。这就导致各门课程“自立门户”,对学科的整体支撑力度不强。再者,相互间毫无关联使得各门核心课程无形间降低了核心地位,陷入了“本该为核心”却“无法为核心”的尴尬境地。

2.基础课程基础后劲不足

(1)基础课程无基础性。在课程设置上,很多高校将所谓的研究生基础课程定性为深层次理论研究课程。这种课程的专业理论性极强,大多都超出了研究生已掌握的知识范围,或是与本科阶段所学习的理论关联性不强。这种课程的设置,尽管从专业发展角度来讲是必须的,但它却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消化限度。从研究生培养过程来看,基础学习阶段是必须的。然而,过早地拔高理论学习层次或是与本科学习阶段相脱离,反而将研究生的基础学习阶段人为割裂开了,这对于研究生未来的研究和发展都是有负面影响的。

(2)基础课程无基础梯度。在西北地区部分高校,有的研究生基础课程与本科课程设置拉不开档次,“不少课程无论是在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是本科课程的简单重复”[1]。这种课程的开设一方面反映出高校对研究生培养的重视程度不足,忽视了,研究生基础知识及能力培养的关键作用;另一方面,也浪费了教学资源和学生的精力与时间,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从恰当的基础知识学习阶段步入到研究领域。

(3)基础课程无选择性。现如今,西北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跨学科报考现象很普遍。这对于研究生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然而,在实际培养过程中,统一规定基础课程,缺乏应有的课程过渡性,或将所有研究生无差别对待,给研究生培养带来了诸多问题。首先,课程内容偏难。这将导致跨专业学生易丧失学习信心,对今后的研究产生不利影响。其次,课程内容偏易。对本专业学生来讲,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对学习潜能的提升毫无积极影响。再次,学科背景与新专业知识的关联性不强,单纯依靠纯理论知识来引导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成效明显不足。

3.教师课堂绝对地位过强

从西北高校现存研究生课堂教学情况来看,研究生课堂教育仍旧偏重于要素主义者所提倡的教师课堂的绝对地位。大量的知识灌输是当前研究生课堂教学的普遍现状。教师占据了课堂教学的大量时间,讲授学科知识,或将科研的直接成果和现成经验呈现给学生,用专业的权威性主导了整个课堂。而研究生则是一味地埋头听课、做笔记,在学习中并没有进行积极的随堂思考,甚至在每节课结束时仍旧是一无所获。这种长期的课堂教学方式,一方面,导致学生更愿意安于现状,错误地认为上课就是只是来听听,课前并不需要做什么准备,准备工作只是教师自己的事情;另一方面,降低了课堂教学的参与性,违背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原则,“这对于学生的主动性发展不利”[2]。研究生教育应当是在知识学习和探讨中展开的,参与课堂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最基本原则。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参与性才是其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没有参与性,就不可能真正掌握核心知识和基础知识,也不能实现自身独到的见解和迸发研究思想的火花。此外,课堂参与能力对于研究生来讲,是其面对研究工作的一项必备素质。

三、构建合理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1.确立专业核心课与基础课的划分标准

对于专业核心课与基础课的开设,要建立在学科门类的基础之上,即按照专业所属的大门类(一级学科)和小门类(二级学科)来开设相关课程。具体讲,专业基础课应“按一级学科设立学位基础课程,体现‘高、深’的特点”[3],课程要涵盖到该学科中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按照一级学科开设课程,可以打破专业界限,消除学生对不同专业的偏见。要求研究生要对专业所属的大门类有最基本的了解,不能因为专业方向而限制了学科视野,局限了自身的研究领域。对于专业核心课程,要以二级学科作为课程开设的标准。课程开设要直接针对本专业的最核心、最前沿知识。让学生通过专业核心课的学习,了解专业发展的脉络、现状和未来动向。核心课程的开设需体现精而专的特点,同时也要保持其相对的独立性。明确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的划分标准,就是要求学生要对基础与核心有正确的认识。基础课程没有专业方向界限,它对于同一学科各专业方向的学生同等重要。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核心课程的开设才会更有价值和意义。

2.重视课程内容的选择性

专业基础课在按照一级学科为标准来开设时,要考虑到课程内容的选择性。由于一级学科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在较短的时间内并不能向学生全部开设。因此,内容选择要注重学科背景、知识的广博性、系统性和整合性。同时,专业基础课还要考虑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通过学科交叉促使学生“形成利于创新的知识结构”[4],以便提供给研究生捕捉科研创新点的良好机遇。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选择,就是在注重专业核心内容的同时,要考虑到专业知识也是在不断发展之中。因此,课程内容要不断更新,对于较为陈旧的知识在不影响课程体系的前提下,要给予适当取舍,以此来保证核心课程的核心地位和与时俱进的特点。同时,加强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选择,还需考虑到内容的前沿性。核心课程一定要紧跟专业发展,反映专业发展的前沿动向。这种最新动态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一方面能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并研究本专业较新、较热门的话题;另一方面也为新事物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5]。此外,专业核心课程必须突显本专业的特色,有特色才能显出核心地位。

3.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研究生课堂教学是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环节。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为研究生提供专业学习的相关知识与理论,为其研究实践夯实基础;更为关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要引导研究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研究生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灵魂。因此,研究生课堂教学要打破“满堂灌”,改变以往全部以教师为主的状态,积极引导学生走进课堂、参与课堂。导师在充分尊重研究生个性发展的前提下,将“课程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能综合运用讨论式、案例式、问题式等多种教学方式”[6],与研究生在交流、探讨中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探求,为从事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要改变研究生被动依附于课堂的心理。学生在讨论课前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过程,也是帮助学生提高运用资料的科研能力和提高课前预习准备的学习能力。同时,将课前阅读分析文献和著作、独立思考相关问题作为课程考核的环节之一。考核方式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发言、主题演讲等形式来展开。

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篇5

文书工作是一项科学的严肃的工作,它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文书工作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一)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政策水平,较强的法制观念(文书工作人员政策水平的高低,决定文书工作质量的优劣;文书工作人员既要懂法,又要守法)

(二)热爱本职,忠于职守,埋头苦干,严谨精细,遵守纪律,严守秘密

1、作为文书工作人员,只有热爱本职工作和忠于职守,才能搞好文书工作。

2、埋头苦干和严谨精细,是文书工作人员应有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精神。

3、遵守纪律,就是严格按照工作的职责行事,不以工作之便谋取私利。

(三)应有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操作知识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文书工作人员的专业基础知识,主要是指与他们所从事的文书工作密切相关的基本原理性的知识。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文书学、应用写作、秘书学、信息学、行政管理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带有一定综合性、概括性和基础性,是文书工作的实际操作知识、操作技能的理论指导。

二是实际操作知识。文书工作人员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不但包括基础理论知识,还应包括实际操作知识。也就是说,文书工作人员不能只了解和掌握文书工作的各个环节及其工作内容,还要熟悉和掌握它的操作程序、操作方法。

三是其他基本知识。主要是指与文书工作业务相关的某些基本知识。

(四)掌握熟练的业务技能,不断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文书工作的业务技能,主要有以下一些:

1、文字综合处理能力

2、书写能力

3、速记能力

4、印制能力

5、校对能力

6、运用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能力

秘书部分观点

(一)秘书的知识结构

秘书的知识结构就是秘书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就是秘书工作能力形成需要以之为基础的知识及其构成状况。

秘书工作的综合性,要求秘书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秘书工作的专业性,要求秘书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

1、基础知识层次

基础知识层次是秘书知识结构的根底,是秘书知识结构中起基础性作用的那部分知识,是构建秘书知识结构的基本条件。基础知识不仅要扎实,而且要宽广。

(1)文化基础知识

秘书具有的文化基础知识,一方面是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是自然科学知识。高中文化程度,是国家对所有政府机关干部的共同要求,也是秘书人员应有知识的最低层次。如汉语知识、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外语知识等;

(2)理论基础知识

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是提高秘书素质的基本条件。如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经济学知识、党的基本政策;

(3)法律基础知识

法律基础知识是秘书从事秘书工作的重要依据。秘书工作要规范化,首先要求秘书人员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

2、辅助知识层次

辅助知识层次指的是虽非秘书专业知识但又与秘书专业知识相关的知识,是一种带有辅助性的知识。

(1)传统学科,主要包括文学、美学、法学、新闻学、伦理学方面的知识和心理学知识

(2)新兴学科,主要有管理科学知识、社会交际知识、软科学知识及其他相关学科。

3、专业知识层次

专业知识层次是秘书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和基本层次,指的是从事秘书工作所需要的专门业务知识,是一种带有一定方向性的知识,是形成秘书职业特色、与秘书工作目标密切联系的部分。它由两个部分组成:

(1)业务知识

主要指秘书业务知识,这是区别于其他专业的重要标志。大体包括:普通秘书学;分支秘书学(如行政秘书学、企业秘书学、科技秘书学、涉外秘书学、基层秘书学、高级秘书学);秘书写作学;秘书心理学;文书学、档案学、公文写作学等方面的知识;调查研究、会务工作、信访工作、机要保密、组织协调、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知识。

(2)行业知识

秘书必须掌握以下必要的行业知识:了解所属行业知识的总体构成和知识门类;了解所属部门工作的任务和特点;深入掌握工作中使用频率较多的知识;懂得行业的管理知识

注意:a、当今比较合理的秘书知识结构,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性:中心性;宽阔性;动态性;层次性。

B、建立合理知识结构的方法和途径是:勤奋好学是成功的前提。另外,要注意知识的积累,要注意知识的更新,要注意知识的充实。

(二)秘书的能力结构

秘书能力是指秘书人员在实践中完成秘书工作的本领,也就是说秘书能力只能通过秘书的一系列活动才能显示和发展。

1、基础能力

指秘书从事秘书活动所需要的能力,是从事秘书工作的基本条件。

(1)秘书的观察力

一个人所获得的信息有80%—90%是经过视觉而来的。秘书的观察力应重点置于领导和社会两个方面。良好的观察力要求:要有目的性、条理性、敏锐性。

(2)秘书的记忆力

良好的记忆力表现为:记得快、记得准、记得多、记得牢。良好的记忆方法:编组法、提要法、推算法、形象法等。

(3)秘书的思维力

思维力在秘书的基础能力中居核心地位。思维力强的表现在于:思维要宽阔、要深刻、要灵活、要新颖。

(4)秘书的想象力

想象力在秘书工作中尤其是创造性的工作中意义十分重要。良好的想象力,其要求有:要具有现实性、丰富性、新颖性。秘书要有良好的想象力,首先要丰富大脑的表象和知识储备,其次要勤于思考,此外要注意想象的方式:如类比、联想等。

2、专业能力

(1)阅读能力

秘书阅读能力的一般要求是:要准确、要快速。秘书阅读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有较好的知识结构,其次要注意其他能力的发展,最后要有科学的阅读方法。

(2)写作能力

即书面表达能力,这是秘书的基本功,是文字秘书的“看家本领”。秘书写作能力,主要是指各种应用文的写作能力。秘书写作能力的一般要求是:要准确、简洁、规范。

(3)说话能力

即口头表达能力,秘书说话能力的一般要求是:要发音正确,要表达简练,要语气措辞得体。提高说话能力的途径:首先要多说,其次要多想,此外要注意其他方面的修养和磨练。

(4)办事能力

秘书的基本职能就是办事。秘书一般办事能力的一般要求如下:要熟谙办事之道,要善于相机行事,要善于接人待物。

3、特殊能力

指秘书从事一些专门秘书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它带有个性特色,是造成秘书能力结构个性差异的重要方面。

(1)协调能力

指运用协调原理和方法使各方面保持秩序化、科学化的能力。一般要求是:要掌握协调依据,熟悉政策法规,不搞“随意性”;要掌握协调原则,使协调有根有据;要选择协调方法,针对不同的情况和对象运用各种不同的协调方法。

(2)调研能力

一般要求是:要有计划;有科学的方法;有较强的洞察力;要善于与被调查者迅速沟通,取得对方的信任。

(3)操作能力

主要包括打字、复印、微缩、摄影、录音、录像、编辑、校对、速记、驾驶等。

(三)秘书的心理素质

秘书的心理素质,指秘书在心理过程、心理倾向和心理品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点的总和,它影响着秘书的辅助行为、人际关系和自我修养。

1、秘书心理素质的构成

(1)秘书的兴趣

即认识倾向,常说的爱好。秘书的兴趣应具有以下几种品质:广泛性、中心性、持久性

(2)秘书的情感与情绪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秘书情感的品质是:要有道德感;要有理智感;要有审美感。

情绪是情感的基本形式,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情感比较稳定而持久,情绪容易变化而不稳定。秘书的情绪按性质分为两类:即愉快的情绪;不愉快的情绪。按发生强度、速度和持续时间分为三类:心境、激情、应激。

(3)秘书的意志

良好的意志是秘书工作取得成效的保证,是自我修养不断提高的动力。

良好的意志应该具备的特征:要具有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相反的分别是:受示性、独断性;寡断性、武断性;顽固性、动摇性;任性)

(4)秘书的气质

气质是指人们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人的所有心理活动和行为都受气质影响,气质具有稳定性,但人的气质是千差万别的。气质的主要类型有:多血质(活泼型)的人、胆汁质(兴奋型)的人、粘液质(安静型)的人、抑郁质(抑制型)的人。

注意:

上述四种气质既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方面,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工作成就的大小主要是由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努力程度决定的。在实际工作中,对不同气质类型的秘书安排工作可以有不同的考虑。

秘书进行气质修养的途径:自我控制、职业环境影响、有意识地做一些与自己气质相反的工作。

(1)秘书的性格

秘书性格是秘书心理素质的核心部分。性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对现实的态度上和行动的方式上。

秘书健全的性格主要包括:要坚强执著而不固执;要敏捷灵活而不冒失;要开朗随和而不轻佻;要幽默诙谐而不尖刻。健全的性格,有利于搞好人际关系,有利于适应环境,有利于身心健康。

2、秘书的心理健康

(1)影响秘书心理健康的因素

负担过重;舆论压力;关系复杂。

(2)秘书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个心理健康的秘书应具有以下的主要标志:智力正常;情绪成熟;行为协调;工作专注;关系和谐。

(3)秘书常见的心理障碍及消除

嫉妒:要正视自己的差距,停止与别人的比较,要有通过努力赶上或超过别人的积极心态,从病态的自卑或自尊中解脱。

焦虑:要增强自信,对未来充满信心,不为一时一事所困扰,不为一得一失而计较,努力去实现一个有意义的目标,

急躁:遇事冷静,处变不惊。

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篇6

[关键词]理查德·罗蒂;“镜式哲学”;基础主义

理查德·罗蒂(Richardm.Rorty)(1931~2007),是当代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思想家,也是美国新实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之一,其思想核心是后哲学文化观,其理论依据是新实用主义。罗蒂认为,传统哲学是一种“镜式哲学”,这种观点强调哲学是各文化部门的基础和各学科的法官,而实用主义则是一种无镜哲学,其本质是反基础主义的。以实用主义作为理论基础,罗蒂的后哲学文化是一种无主导、无中心、无根基的文化,其基本特征更是反基础主义的。因此,作为罗蒂思想核心的后哲学文化观,其逻辑起点首先是对传统“镜式哲学”的批判。

罗蒂认为,传统西方哲学是一种以认识论为核心的“镜式哲学”,其基本特征是把人心看作一面能反映外界实在的镜子,知识就是心灵反映实在所获得的准确表象,知识因此成为一项“再现活动”,哲学因此成为一门“再现表象”的理论;根据“再现”的准确程度,哲学这门理论将文化划分为较好地和较差地再现现实的诸领域,以及根本不再现现实的诸领域;要得到知识,就要去占有准确的表象,因为这是获得知识、占有真理的唯一途径。罗蒂认为,这个传统哲学的经典模式是柏拉图的理念论——笛卡尔的第一哲学原理——康德的先验哲学。由此,它不仅规定了西方哲学传统的方法论原则,而且滋生了西方哲学的主题。哲学旨在建立一个永恒的和非历史的知识框架,为人类的思想文化活动提供基础和秩序。20世纪出现的分析哲学和现象学,尽管对传统哲学进行了批判,但仍摆脱不了“镜式哲学”的隐喻,只不过分别以“语言分析”和“本质”的镜子取代心灵的镜子去再现经验世界。总之,罗蒂对这一自柏拉图以来的认识论传统进行了彻底的清算,同而也批判了这个传统所具有的表象主义、本质主义和二元主义,即基础主义。

一、人心之镜一从理性的心到内在世界的心

西方哲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致力于探寻万事万物的源、根,一切事物、一切现象的最终原因和绝对真理。古希腊哲人热衷于从形形的具体事物中寻找某种一般的普遍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隐藏在具体事物背后的本质,是事物成为事物的原因,是真正的实在。正是人类的这种不可避免的形而上学的倾向,产生了有关理性的本质的问题,即把握普遍项的“心”的问题。作为普遍项知识把握者的心在古希腊柏拉图那里,可以等同于理性、努斯以及灵魂,它是某种不同于身体的东西、非物质的东西,并且具有独立于身体去存在的能力,更进一步说,是被看成是“区别于人与兽的东西”。这一理性的心有别于近代哲学笛卡尔、洛克其人的更加精致化的意识的心(这将在稍后详述)。但不管是理性的心还是意识的心,都是作为自然之镜去映现外在的世界。以知识论为核心的哲学所要做的则是不断审视、修理和磨光这面人心的镜子,以获得更准确的表象,来牢固奠定知识的基础,并维护哲学的“文化之王”的地位,即能够赋予其他学科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之地位。

柏拉图的哲学旨在通过理性之心去把握永恒不变的理念,即变动不居的外在世界背后的那个本质、普遍项,从而勾勒出一幅知识等级秩序的图画。只有完美而永恒的理念给予我们知识,而变化无常的世界只能给予我们意见;而把握理念获得真正的知识只能通过心的眼睛而不是身体的眼睛。因为,“心的眼睛”是“较完美知识的不可逃避的模型”。由此,柏拉图开启了哲学是关于再现表象的理论观念。它的基本前提是原型和摹本、理念和表象的划分,以及只有理性之心才能对前者进行把握,而占有准确的表象就是获得知识、占有真理的唯一途径。

总之,作为普遍项把握者的理性之心暗含了这样的隐喻:

通过把普遍项内在化来认知普遍真理的隐喻,正如身体的眼睛通过把个别项的颜色和形态内在化来认识个别项一样,一旦被提了出来,就会足够有力地成为农夫相信影中有生命的思想替代物。灵魂有着各种各样的形式……灵魂作者作为‘因能思考共相而非物质’的东西,始终是西方哲学家两千多年来对‘为什么人是独一无二的’这个问题的回答。

作为人的理性与特性,把握普遍项的心在古希腊哲人那里突显了某个一般人无从接近的并有可能怀疑其存在的基础领域——“实在”的领域。古希腊哲人虽然还没有提出身心问题并与这个基础领域联系起来,但却奏响了这一工作的序曲。真正将心灵作为自然的一面镜子,从而将基础奠立在主观对客观的准确表象或主观内部的“先验结构”上,是从近代哲学才开始的。笛卡尔首次将“心”作为一个独立的非广延的实体分离出来,并与外部世界的广延的实体相对立。与“理性的心”相比,“按照笛卡尔的理解(它成为‘近代’认识论的基础),是表象存在于‘心中’。内在的眼睛监视这些表象,希望发现某些迹象可证明表象的忠实性”,它的“新颖之处是有关一个单独的内在空间概念”。由此,笛卡尔把希腊哲人的“理性的心”转变为“内在世界的心”,这种心身区别是“在意识与非意识之间的区别”,他把知识的基础首次奠定在心与外在客体的关系上,它的可靠性保证则来自这个心的“明晰知觉”、“不可怀疑性”以及它的先天原则。笛卡尔的这一思维方式影响了洛克,使得洛克首次明确而详细地分析了此“心”的过程,“感觉”到“观念”的过程,分析了“心”作为一面镜子,如何映现外部世界的过程。而从感觉经验中寻找知识的基础,正是从洛克开始的。“自洛克的经验主义开始,基础主义的认识论于是作为哲学的标准形式出现了。”

然而,此时的哲学家对基础的认识却是很不同的。虽然笛卡尔奠定了在心与物的关系中寻找认识的基础,但先天理性和感觉经验哪个作为知识的基础更为牢固可靠,哲学家对此却各有说法,莫衷一是。直到康德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把知识的性质和起源不是看作寻求对于外在客体的准确表象,而是转以综合“概念”和“直观”这两类表象,通过“概念”的“先天范畴”来保证经验认知活动的可靠性,才仿佛确保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知识基础的概念。如果说哲学在笛卡尔那里并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仍然是为在与神学的斗争中维护科学的合法的话,那么,哲学获得专业化的身份乃是在康德那里,由“哲学与科学之间的近代区分得以成立”的。“得以成立”的条件是“哲学的核心是‘知识论’,它是一种不同于各门学科的理论,因为它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康德设法把旧的哲学概念一形而上学是‘科学的皇后’,因为它关心的是普遍、最少物质性的问题——改造为一种‘最基本的’学科概念,即哲学不是一门基础的学科。哲学的首要性不再是由于其‘最高的’位置。而是由于‘基层的’位置。”由古希腊人开创的追求绝对的思维方式是西方哲学甚至整个西方文化的一种长期占支配地位的传统,它是与人区别于兽的特性和理性联系起来的。它是人的“理性的心”去把握“普遍项”的自然倾向所导致的“本质主义”和“绝对主义”(在当代西方哲学家看来),其典型便是柏拉图主义。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哲学家们由外在的理性之心回到内在世界之心一从人的自身认识能力一去探求知识的确定性根据、自然科学的可靠基础。这与对本原、本质、绝对的追求一脉相承。它开始于笛卡尔,完成于康德。这种知识基础观,以“认识论”为核心的哲学,又是以心和物分裂为两个绝对独立的实体为前提的。在这里,认识的主观方面——主体、心灵、思维、精神和意识,与认识的客观方面——客体、对象、物质、自然,是绝然分开的;并且把外在的客观世界看作一个静态的对象去把握,探讨主体究竟如何达到对客体的认识;心灵对对象的知识(认识)是一种表象,人心犹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去映照外在世界,在心中构成知识的表象。这就是当代西方哲学家所称的“基础主义”、“表象主义”和“二元论”等等,其中笛卡尔主义和康德主义则是其典型代表。

从理性的心到内在世界的心,从柏拉图到笛卡尔、康德,发端于古希腊的西方传统哲学,一直是以追求知识基础论,追求最终的实在、永恒的最高的真善美为对象和目标的。这种“镜式哲学”在罗蒂看来是“大写的哲学”。相应地来说,它旨在追求一种永恒的真理,一种独立于历史和社会环境之外的,适合于一切文化的中性的永久的构架,在这里,哲学扮演着“文化之王”和各种知识主张的最终裁决者的角色。

二、语言之镜一“镜式哲学”的新变种

康德之后,西方哲学沿着康德哲学的两个新变种分析哲学和现象学的方向获得了新的发展,它们在根本上仍然没有摆脱古典哲学的“基础主义”、“表象主义”的支配。

分析哲学通过用语言分析(或逻辑分析)来获得关于世界逻辑构造的精确表象,用语言之镜代替“心灵之镜”去再现经验世界;现象学则通过逻辑还原和本质还原来获得可靠的表象。尽管在19世纪末20世纪之初,有一批哲学家,如美国的詹姆士和杜威,法国的柏格森,德国的尼采和狄尔泰等人对“符合真理说”和“精确表象论”进行过彻底的批判,他们反对以康德的方式谈论哲学,主张哲学“离弃认识论,离弃对确定性、结构和严格性的寻求,以及离弃使自身成为理性法庭的企图”。但是好景不长,当哲学能够以追求一种“游戏精神”从而树立起一种崭新的文化形象时,以认识论为中心的传统“镜式哲学”却在“数理逻辑”那里找到了避风港。仍有大量的哲学家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在继续从事着大写的哲学,他们通过发现一些新的特殊表象来挽救传统哲学的危机,继续把哲学研究当作一项严肃的事业来追求。在罗蒂看来,这一典型代表人物便是胡塞尔和罗素。“为找到某种必然为真的东西的需要所驱使,罗素发现了‘逻辑形式’,而胡塞尔发现了‘本质’……对这些特殊表象的发现,再一次开始了对严肃性、纯粹性和严格性的追求。”

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篇7

关键词: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设想;卓越医生教育;

作者简介:徐昌水。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神经电生理与药理学。

自1866年美国医药传教会在广州开设第一所医科学校——广州博济医学校开始,国内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一直沿用由基础医学课、临床专业课、临床实习三个阶段组成的“以学科为中心”的三段式国外医学教育课程模式培养医学生。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基础性和完整性,便于教学实施与组织管理,节省人力和财力等优点,但学科之间界限过于分明,各学科内容之间存在过多交叉重复或互相矛盾[1]。1993年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峰会推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综合型课程教学模式,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和理解一个器官,形成一个医学整体概念[2]。为适应21世纪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和“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培养目标,综合目前国内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对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模式提出几点设想。

1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模式存在弊端

现阶段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层次所学的基础医学课程学科门数较多,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以及医学免疫学等课程[3],一直沿用“以学科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临床专业课和临床实习三段式医学培养教学模式。学科界限过于分明,各学科为求本身的完整性,较少考虑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医学专门综合型人才而不是学科带头人。因此,各学科之间存在过多交叉和重复,如有些解剖学和组织学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上生理学、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时还是会重复组织结构的内容,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基础理论与临床知识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和互相脱节等现象,如单独讲病理生理学知识时,老师对前面学习过的基础医学知识和后面的临床专业知识就不会讲授,严重影响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4]。

2课程整合是教学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

长期以来,医学高等教育虽然从未停止过教学创新,但片面强调专门化教育,忽视综合素质培养,造成专业面过窄、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医学整体概念的状况,与当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不相适应,对21世纪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5-6]。课程整合涉及到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及课程实施等多方面整合,主要针对教育领域中各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多种学科的知识互动和综合能力培养,促进师生合作,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课程发展,从而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7]。普通意义上的课程整合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科融入到课程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创立综合性课程文化[8];从狭义上讲,课程整合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融合在一堂课中进行教学,对教师、学生、教学本身都提出了更高的综合性要求,强调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念和综合实践能力,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9]。

3“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基础医学课程模式的整合设想

“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过分强调各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基础性和系统性,各学科知识相对独立、零散而缺乏联系,学生不能从整体上对一个器官系统进行认识和理解。“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淡化学科,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克服了“以学科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弊端[10]。因此,根据基础医学各学科间的有机联系,按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理学与病理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等方式把具有关联性的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可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医学课程组建为《人体形态结构与功能学》,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为《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基础》,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和医学免疫学课程融合为《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等三大课程体系,从而使学生形成一个医学整体概念[11]。

3.1重组后的三大课程体系理论的教学内容

总论部分主要介绍各模块所含学科共性的研究内容,如《人体形态结构与功能学》主要介绍人体基本组织与形态结构、内环境与稳态、人体生理功能及其调节、病理学研究方法、组织、细胞的适应和损伤、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疾病概论及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等内容;《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生物进化与遗传、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常用的研究方法等;《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主要介绍免疫的基本概念与功能、微生物的概念和分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人体寄生虫学的概念与分类,以及各学科的发展与现状。

各论部分按照人体器官系统进行综合和重组而系统教学,如《人体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分为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与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与感官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的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等8个教学单元,从人体的正常形态与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各系统的病理形态与功能改变以及临床疾病联系进行整合讲授,有利于学生系统性地理解基础知识与临床疾病的联系,早期接触临床。

3.2各学科实验课合并重组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

传统的单学科实验采用学生完全按照实验指导手册的要求,简单重复实验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12]。结合医学培养目标和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原则,对原有的实验课合并重组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如《人体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整合课程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形态发育学实验,主要综合原有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以及病理学大体实验等,观察从正常到异常的结构改变;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功能综合性实验,主要整合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各系统的功能综合性实验(如兔呼吸运动的调节及呼吸衰竭,血压调节和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及心、肾功能衰竭等),《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基础》整合课程实验将开展从细胞形态结构到分子生物学的综合性实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整合课程实验将从人体寄生虫与微生物形态结构到机体免疫功能的实验整合为一体。这些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综合性实验,重视学生的实验技能、分析与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早期接触科研[13]。

4“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基础医学课程模式的意义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基础医学课程模式淡化学科,其各论将形态、结构、功能、病理、病理生理等课程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保持各系统相对完整的体系结构,学科内容融合渗透与衔接,遵循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和理解一个器官系统。如学习呼吸系统时,从呼吸系统的大体结构、形态、呼吸系统生理学知识(功能)、呼吸系统病理学(针对呼吸系统各种肿瘤及非肿瘤病变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病理诊断要点等进行了系统的讲述,将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密切结合)到呼吸系统病理生理学(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炎等病理生理学改变),从结构发育、功能到临床病理联系进行系统性讲授,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连贯、完整的知识体系,对所学知识记忆扎实、理解透彻、应用自如,节省了教学时间和减少了学时,同时减轻了学生负担。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模式根据人体的器官系统重组课程内容,打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模式的学科界限;实现了机能与形态、微观与宏观、正常与异常、生理与病理、基础与临床等多方面课程融合;避免了学科间知识点的重复和脱节;体现了知识与能力、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加强了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提高了学生运用基础医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篇8

 

关键词:建构主义基础英语教学

基础英语是大学英语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讲授—~接受”型的“被动传输式”,这种模式强调了语言知识的输人却忽视了语言的运用,既不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是违背语言学习规律的,更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改变这一现状,基础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育理念,教学设计不是为了教师的教学方便,而是要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协作学习,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构建,这一认识的理论渊源就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最初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在西方开始流行并得到迅速发展,于90年代传人我国。它突出了认识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观点。这一点与传统的行为主义观点即(刺激—反应)公式大相径庭。行为主义把学习者看作是知识灌输的对象,学习只是对外部刺激做出的被动反应,而建构主义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这一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它强调学习是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而建构成的。

   二、基于建构主义的基础英语教学原则

   由于建构主义学习观更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和协作性,因此基础英语教学要从“被动传输式”的教学模式向“主动建构式”的教学模式转变。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实际教学中要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认知和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基础英语教学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应以学生为主,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所学知识进行交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见解,自主地实现新知识的构建。获取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去建构知识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的意义建构只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其责任是为学生提供交际情景,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合作精神。因此,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发现式等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

2.情境教学的原则。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情境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与真实的或类似于真实的情境相联系的,是对真实情境的一种体验,学习者只有在真实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社会性交互作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才能积极有效地建构知识,重组原有知识结构。语言的意义基于情境,任何语言离开了其特定的外部环境都毫无意义。因此在基础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尽可能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去感受、体会一种不同于其母语的语言的运用,并提供参与语言交际的任务及必要的帮助,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3.协作学习的原则。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建构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师生间、学生间、学生与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之间的交互作用能激活学习者的旧图式,建构更加准确、全面的语言意义。因而,在基础英语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共同建立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一员,他们通过合作、讨论来分析问题,收集资料直到解决问题。教师要努力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环境,因为在协作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得到充分调动,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激发,智慧被整个班集体所共享,这样学习效果更好,而且协作学习还可增强个人及小组的责任感,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社会交往技能,降低学习者的焦虑程度,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获得更多可理解的语言输人,并得到澄清问题及信息反馈的机会,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4.有效利用资源的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的获得要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资源。如何获取、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还要提供有关信息资源的获取方法、获取渠道及有效地加以利用等帮助,引导学生在课上和课后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觉地构建知识。

   5.注重培养技能的原则。

   基础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包括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的知识构建都是为获取语言技能打下扎实的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础英语教学更强调在学生单独的

自主学习及学生间的协作学习基础上的教师的面授辅导,这些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及提高。这样,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因此教师要两者并重,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建构,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语言运用技能。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基础英语教学方法

   传统模式下的基础英语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学生通过课堂听讲和课后做练习来掌握一些语言知识。在这种教师“满堂灌”的课堂上,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其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时间一长就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是对传统模式的革新,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乏味的课堂教学得到改善。下面以笔者所用的基础英语教材—邹为诚主编的综合英语教程(3)为例说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基础英语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

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篇9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认知科学基础;脑机接口;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5-0084-02

一、关于认知科学基础课程

认知科学是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生物基础,是从“自然智能”到“机器智能”之间的桥梁。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感知和思维信息处理过程的学科,认知科学主要研究目的就是要说明和解释人类再完成认知活动时是如何进行信息加工的,一直是认知心理学等教学领域的重要课程。[1,2]自我校2009年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以来,认知科学基础一直是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人脑认知活动中的信息处理方法与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对新知识、新技术有较敏锐的洞察能力,同时使学生具有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的意识,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3]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和脑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现有的计算架构不能有效实现具有泛化能力的人类认知信息加工机制。借鉴人类脑认知机制,通过脑认知和神经科学与机器学习相融合的方式,构建一种类脑的“学习机器”,而不是简单的“机器学习”,已成为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因此,学习并理解人类认知和信息处理过程,对于提高学生的智能信息和数据建模与分析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对于以工程技术应用为背景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而言,该学科涉及多学科内容,比如心理学、神经科学、数学、语言学、人工智能科学乃至自然哲学等,学生存在畏难情绪,学习兴趣不太浓厚,教师对于该课程的教学也颇为费心。此外,由于“认知科学基础”课程在大三上学期开设,大部分学生在模式识别和数字信号处理等上面的基础较薄弱,对于该门课程的脑功能信号分析与脑机接口技术部分的教学也存在较大的困难。

针对该课程理论和实时性较强、涉及教学内容多、交叉广泛等特点,笔者自承担本课程教学来,结合我校学生和专业建设实际情况,立足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和综合素质,积极摸索改进。本文将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方法融合进认知科学的神经机制探索与学习,从教学、实验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二、课程建设目标与教学内容设置

本课程将使学生学习到认知科学的基本知识,包括脑与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基本研究手段,脑与学习、意识、行为的关系,深入了解感知、注意、记忆的生物和生理学本质,实现人工大脑、人工神经网络、听觉计算、视觉计算、脑机接口、认知机器人等前沿技术的理解与应用。

目前认知科学方面的教材大多为国外翻译教材,并且聚焦于其中的某个方面(比如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同时该学科实时性较强,和当前脑与认知科学的前沿研究紧密相连,因此很难找到合适的教材同时将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和认知科学基础相融合。

认知神经科学旨在联合心理学、哲学和神经科学的方法帮助我们理解大脑是如何产生心智的,并阐明人类认知过程中的脑机制,即在分子、细胞、脑功能区到全脑等多个尺度上如何实现认知功能。脑机接口是近二十多年来兴起的涉及神经科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控制及信息科学、医学等多领域的人机接口方式,是在大脑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的神经信息交流与控制通路。

该课程在大三年级开设,且该专业的学生已在前面学习中学习人工智能原理、信号处理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为本课程的理论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教材选择上,选择上海人民出版社的《认知、大脑和意识——认知神经科学引论》,并参考其他辅助教材,比如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脑机接口导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的《认知神经科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的发展历程及基本概念,包括感觉与知觉、注意与意识、情绪、语言、记忆、学习等。

2.认知活动的生理基础,包括大脑结构、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等。

3.脑功能信号的采集与分析,包括大脑节律、脑功能信号(eeG、fmRi等)采集、常见脑功能障碍、脑信号分析基本方法(包括基于时域/频域分析的eeG分析方法、脑电源成像基础等)。

4.脑机接口技术,包括脑电信号预处理(零参考电位、拉普拉斯空间滤波、数据归一化、插值技术),脑功能信号特征提取方法、模式分类器(比如Fisher线性分类器、支持向量机)设计。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认知科学基础课程交叉性强,尤其涉及心理学、神经科学等非工科学科,对于我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压力较大,学习兴趣不高。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授课过程中,尽量发挥自身乐观活泼的性格特点,选择大家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在语言表达上尽量避免生硬,力求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讲解知识点。同时,善于利用网络视频,比如在课程绪论部分,通过播放网络公开视频《打开思想的大门》片段,激发学生学习脑认知功能的兴趣。

2.注重与智能科学与技术其他课程知识的衔接。在神经元和神经系统的教学部分,笔者安排了两个课时的内容讲解了常见的人工神经元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结构,并重点讲解了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的基础——感知机。在脑机接口教学部分,安排了两个课时的信号处理和数据预处理的基础知识的回顾,重点复习信号滤波、主成分分析、Fisher线性判别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等内容,再进入脑机接口系統的学习,教学效率得到了明细提升。

3.适当使用板书,细化推导过程。对于一些知识点,比如动作电位产生过程、部分公式的展示,仅依靠ppt教学过于单薄,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在播放ppt时需要适时插入细致的板书。同时板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循序渐进,例如在学习神经细胞和感知机与人工神经网络时,教师从点到平面的距离入手,并引导学生回顾梯度下降法等相关数学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切实地把前面学习的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的基础知识应用到本课程。

4.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培养。根据本专业的培养计划,在理论课程教学期间,“认知科学基础”设置了相应的实践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在实践课程教学环节,基于matlab和python等工具,以2005年国际BCi竞赛的p300数据为分析数据,引导学生设计常见的模式分类器(如Fisher线性分类器、支持向量机、深度神经网络等)分析脑电事件相关电位。同时,使用计算智能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的neuroScan和Brainproducts脑电采集放大设备,利用e-prime设计脑电刺激程序,指导学生设计实验,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采集并分析p300字符拼写脑电数据。

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篇10

关键词:物理教学知识迁移物理知识物理概念物理规律

一、知识迁移在物理数学中的重要性

中学物理教材中的许多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相互涉及面是很广的,内容也是极为丰富的。有些表面上看来似乎并不相干的问题,而实质上却有着密切的、内在的有机联系,甚至遵循着同一规律。在物理教学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找出这种内在的有机联系,掌握它的规律以增强应用所学知识去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重视知识的迁移。当然知识是否能顺利地进行迁移,是要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在研究教法和学法的同时,就必须把研究知识的迁移规律放在重要地位。这对开拓学生思路、启迪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确是很有益的。

二、知识迁移在物理教学中的普遍性

中学物理教材的知识体系是由现代科学技术、生产生活中联系最密切的一些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逐渐形成的,而物理习题也是这个体系各部分(力学、热学、电学、光学、近代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在这个体系中任何一个新知识的学习和所配备的习题,都是以前面学的知识和习题为基础的。而新知识的掌握和相应习题的正确解答,又为以后继续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对这个体系必须认真地研究,确切地掌握其知识的迁移规律。

1.前面学习的知识和后来学习的知识间的迁移。

物理知识在中学物理中共分五个部分,在这五部分中都存在着知识的迁移。如学习力的概念,就为学习重力、弹力、摩擦力作好了准备;学习匀速运动,又促进了匀变速运动的学习;没有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论基础,就不能很好地学习掌握圆周运动、机械能、动量、冲量等知识;把重力作功、重力势能的理论迁移到电学中,就为掌握电势能、电势铺平了道路;磁场理论的掌握,又促进了电磁感应知识的学习;交流电、电磁振荡等知识,又是电磁感应理论迁移的结果;向心力、洛仑兹力、交流电的变化规律,都是根据已学知识通过逻辑推理而得出的结论。可见物理知识的迁移,在中学物理中处处皆是。

2.其它学科与物理知识间的迁移。

中学物理知识的迁移不只表现在自身内容的各部分之间,还表现在不同学科之间。

(1)在数学方面:a.极限法:如即时速度、加速度、临界角等应用了数学极限的概念。b.图象法:如v―t图线、振动图线、波动图线等。c.比例法:如两电阻串联消耗电功率之比;两电子进入磁场因速度不同求它们轨道半径之比和周期之比等。同时在物理计算中,有时用比例法解题还比公式法简捷。d.数学方程:如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对数方程、指数方程等。同时大纲规定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任务之一。

(2)在语文方面:语文知识向物理迁移可说是处处体现,语文水平不高的学生,往往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或者有了思路,而不能全面准确地回答物理问题等。总之,在物理教学中,不只存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迁移,而且有纵向、横向和跨学科间知识的迁移。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必须认真地研究和掌握知识的迁移规律,这无疑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打好基础是知识迁移的必要条件

教育对象有优良的心理状态,对知识的迁移来说是很重要的。但并不是唯一的,而影响知识迁移的另一个必要因素,是没有打好基础,离开了扎实的基础知识,知识迁移就成了一句空话。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各种基础知识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有机关联。如某一部分基础知识不扎实或未很好地掌握,就会直接影响知识的迁移,甚至阻碍知识的迁移。如有些学生学习很刻苦,整天忙忙碌碌,而学习成绩并没有明显的提高,笔者深切地感到这些学生的共同特点是不愿花时间去认真看书,去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而满足于一知半解,特别是对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更是似是而非,这样下去,有的学生误认为自己笨,脑子也不灵,其实知识迁移的缓慢或不能迁移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打好基础。当然对于灵活而综合性又大的题目,还需熟悉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方法,开拓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技巧。但所有这些,都必须以扎实的基础为前题。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切不可本末倒置,要重基础知识,善点拨。基础知识掌握得越牢,知识的迁移就越顺利,那种脱离学生实际基础知识水平,好高鹜远的做法,效果必将适得其反。

四、培养能力是知识迁移的关键

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无疑为知识的迁移提供了条件,但要使学生所掌的知识能自觉地、主动地有效迁移,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能力虽可分为掌握知识的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两个方面,但所谓能力,一般地说,是人们依靠本人的智力和知识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身心力量。可见知识并不等于能力,只能说,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获取知识的条件,知识多的人,能力并不一定很强,因此千万不能认为把物理基础知识抓好了,能力也就自然地培养起来了,这就要求中学物理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有计划地去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课时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注意观察其神态,以利掌握火候进行点拨,并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给学生进行必要的示范,让学生在积极求异的思维过程中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使学生不断增强能力,以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

五、认真指导是促进知识迁移的重要因素

打好了基础,培养了能力,确实为物理教学知识的迁移铺平了道路,但绝不是说,教师就可放弃必要的指导。实践证明,基础扎实,能力很强的学生,知识的迁移虽可自觉地实现,但总是存在迁移的快慢和迁移的方法问题,对一些涉及面广、灵活性的问题,也并非一律均能迎刃而解。教师的认真指导,就可减少和避免知识迁移过程中不完善的和不妥的甚至错误的问题出现。也可节省时间,少走弯路。而指导的重点应从实际出发,放在循循善诱,应用所学知识科学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思路线索和方法上,绝不能简单从事,甚至只把问题答案告诉学生,这不只不利于知识的迁移,反而将会逐渐养成不动脑的坏习惯。如一辆汽车以36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刹车后以5米/秒2的加速度作匀减速运动,求汽车刹车后3秒内的位移。经多次练习,常见答案为7.5米、10米,哪个对?不应急于告诉学生,应指导学生自己分析,找出造成错误的原因,并总结出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因此,在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和教师加强必要的指导,是促进知识顺利迁移所不可少的前题。所以教师在采用行之有效的教法、认真研究学生的学法进行物理教学改革的同时,必须探讨知识的迁移规律并考虑影响知识迁移的各种因素,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完成中学物理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