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十篇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十篇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8:16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篇1

一、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流动人口子女就学质量无法保证。在公立学校上学的流动人口子女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农民工子弟学校就读的流动人口子女,由于学校教学条件有限,教学环境差,教师不固定,不能实现正常排班和教学,因此很难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后环境适应性弱。从农村进入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由于和城市的孩子有着不同的生长环境,在与城里孩子一起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差距感,这种差距感使他们感到自卑和心理压力,进而影响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另外,由于语言问题,流动人口子女上课的时候不敢发言,自信心不足。所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随着时间的延长,流动人口子女就会产生厌恶学习、害怕学习的情绪,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甚至退学。

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源

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产生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根本原因。近年来,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呈现不断扩大趋势。农村人口到城里打工,子女一般随迁进入打工所在地。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这种流动就业规模会继续扩大。根据农业部调查信息显示,现在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务工的时间逐渐延长,从3个月到一年不等,有的甚至数年不回家。由此产生的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逐渐演变为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城乡二元结构的义务教育体制是产生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虽然随迁子女随着父母在城里生活,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的户籍制度,这些流动人口子女不能享受城市里的义务教育资源。根据现行《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经费的分配根据户籍原则,即由政府根据当地户籍学生的数量划拨教育经费,这就意味着离开家乡的流动人口子女无法获得城市里适龄儿童同等的教育经费支持。管理不完善是产生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一些公办学校中,教育资源和教学力量相对集中,而在一些农民工子弟学校和私立学校中,教育资源则相对较差。由于在流入地政府教育部门的管理体制中,这些教育资源是不能随便移动和使用的,因此,一方面公办学校里的资源得不到完全释放,另一方面私立学校没有资源可用,致使流动人口子女不能享有良好的教育资源。家庭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忽视是直接原因。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在城市的收入较低,加上还要照顾父母,难以承担子女在城市的读书费用,另外他们在思想上没有意识到教育对子女的重要性,在这一问题上显得比较被动,对孩子的教育还停留在物质补偿上。

三、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统筹经济的协调发展,缓解城乡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从长远来看,国家、政府应当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对落后地区和农村的资金、技术、人才投入,将政策向经济实力欠发达地区倾斜,给予多种优惠扶持措施。经济发展了,就业机会多了,这些地区的居民才会有意愿选择就近就业,而不是为了养家糊口跑到城市寻找工作机会,他们的子女也相对减少了流动。调整义务教育体制,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流入地政府应当成立专门小组,加强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管理,处理好就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做到教育、财政、工商、劳动等多部门互相配合,真正多层次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还应当根据流动人口经济收入、居住地等合理安排就学事宜。当前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经费并不充足,中央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对流入地政府进行财政拨款,帮助他们改善教学条件,并对生活困难的流动人口家庭给予适当补贴。加强公办学校和私立学校之间的管理。社会和个人办学应当满足最低教学条件,保证教学质量,使办学向着规范、优质方向发展。要加强办学管理。当前一些非正规的学校并没有经过相关审批认定,处于一种无序状态,所以应当提高办学标准,如教室、操场、多媒体、班额、活动场所等,规范办学行为,并纳入本地教育部门的监督管理之中。加强对办学者、教师的资格认定,使他们真正承担起教学责任,对于违背办学、教学规定的实施处罚。

四、对流动人口子女采取“流动教育”方式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最大的困难是无法应付其流动性,因为教育,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是有比较稳定的教育环境的。流动人口的子女长期处于流动之中,无法接受系统教育,孩子的学习东一榔头西一棒,越学越乱,越乱越不想学。因此,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组织创新的一个关键就是针对此流动性设计出能够让他们接受比较完整阶段性教育的方案,以保证他们起码能够获得阶段性的完整的教育。我国一些城市已经开始探索有利于寄宿学校比较稳定的特点,实现“异地教育和异步流动”。具体做法是当流动人口在流入地比较稳定以后,把孩子接来同住,在附近的寄宿学校解决孩子的入学问题。当父母又流向新的城市的时候,孩子不要先跟父母到新地方,而是留在原来寄宿学校内继续接受教育,父母与孩子实行异步流动,而在异地教育。等到孩子的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果(如学期结束等),由原来的学校开具证明,说明该孩子的学习情况。父母在新的地方联系好新的接受学校之后,才把孩子接到新的地方。这样可以有效保证孩子学习上必需的连贯性。虽然父母仍然在地区之间不断流动,孩子却没有因此受到大的影响。

五、大力扶持兴办农民工子弟学校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篇2

流动人口子女不能与流入地儿童享受义务教育同等待遇的主要障碍在于当前实行的相关体制。在分级办学体制下,地方政府提供义务教育服务的财权和事权都交割得十分清楚。承担适龄阶段儿童义务教育任务的是其户籍所在地政府而非实际所在地政府。由此,接纳儿童的公办学校是其户籍所在地的学校。对于流动人口子女来说,实际所在地的公办学校没有接纳他们的义务,教育资金投入对象没有包含当地户籍人口子女之外的这些外来儿童。如果这些外来儿童要在这里的公办学校就学,则需要以赞助费等形式交纳数额不菲的资金。这就使大多数流动人口望而却步。

这种按户籍所在地而非实际所在地划分教育事权的体制是明显不合理的,是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流动规律及要求相背离的,也是严重违背国家的《义务教育法》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大量存在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正常格局。为什么长期以来,虽经国家有关部门和有关政策强调,这一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分析其背后较深层次的原因:首先,从理论上来说,基础教育事权的划分比较复杂,由于基础教育规模庞大,学校数量众多,只能由基层政府主管,而其较强的外部性又导致地方政府投入不足,因此在现行体制下地方政府承担义务教育责任的对象首选的必然是拥有本地户籍的儿童。其次,由于我国教育发展不均衡,各地教育水平和教学条件差别较大。经济发达地区由于自身的实力和对优秀人才的吸引,教育资源一般均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人口流动的潮向与之正趋同,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流入地政府如果不设任何门槛,而是将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也全部承担起来,就会产生磁力效应,加大对流动人口的吸引,激发更多的人为了子女的前途也加入流动大军,使得流入地的管理和资源等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这是任何地方政府都不得不考虑的严峻问题。即使当地财力可以解决目前的问题,也要为今后做长远打算。第三,历史的传承是其中重要的因素。在计划经济时期也有人口迁移,当时的迁移是以户籍落脚为前提的,而且人口流动的规模较小,其子女教育随户籍变动由流入地政府解决。当转型为市场经济之后,地方政府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事权方面仍然沿袭了传统的模式,并且这种模式非常适合于地方的某些本位利益。

我国大规模流动人口出现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具有本国的独自特点。尽管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流动人口是频繁存在的。但其他国家人口的流动与我国在规模和规律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不同,没有像我国流动人口这样庞大又集中的情况。迁移的人口的义务教育在很多国家没有形成问题,也有部分国家是通过征收专项的税种来解决这部分人的教育资金投入问题。在我国,流动人口是以多种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向流入地纳税,为当地财政收入做了贡献。因此,其子女的义务教育应由流入地政府承担。有人提出,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应由流出和流入两地政府共同承担,理由是出于对一贯的事权划分和流动人口消费实际的平衡考虑。这实际上仍然是一种计划经济的思维。也有人主张,以扶持流动人口自办的学校来解决这一问题,但这类学校的实质是商业性操作,与义务教育的宗旨是完全不相符的。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应该是顺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流动人口的发展规律,建立可持续的长效运行机制,这就需要对现行的模式和相关体制进行调整和改革。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宜采取以下途径:

第一,在现阶段户籍制度暂时难以取消的环境下,有条件地解决一部分常驻流入地的外来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取消户籍制度是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关键。户籍制度的弊端无需赘述,而在全国范围取消户籍制度尚假以时日。对此,应实行地方政府将一部分人列入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范围的办法,条件包含居住一定时间以上、有固定住所、合法就业、有稳定收入来源、依法纳税等内容,具体标准应根据流入地的实际承受能力而定。这样既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实现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享受与当地儿童同等待遇,也可以节制磁力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每个地区的就业容量是相对有限的,当市场饱和以后也会对“多余”的流动人口产生排斥效应,因此,目前阶段有条件的解决常驻流入地的外来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可行的。

第二,根据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发展的要求,适当调整和完善公共教育财政体制。教育投入不足是影响我国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国家应在“十一五”期间着力解决。对于基础性教育而言,由于其重要意义和其发展特点,客观上要求中央和地方较高级政府承担支出责任。实际上,当今世界上无论是集权国家还是分权国家,基础性教育一般是由基层地方政府承担督导管理责任,支出责任则由各级政府共同承担。我国幅员辽阔,人口流动跨度极大,中央财政应有专项资金及平衡手段,一来促进区域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二来对于人口流入较多地区的义务教育资金缺口进行必要弥补。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篇3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浅析解决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几点建议浅析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福利问题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行动研究浅析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与成因试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浅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策略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新时期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农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撑起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蓝天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的断链现象思考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美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法规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流动人口子女的学校教育我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从平等教育权利的角度谈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浅谈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农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综述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及对策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3]江渝.政策分析方法――视角、路径、工具[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1.

[4]刘复兴.教育政策分析:价值、内容与过程[J].现代教育论丛,2008(5):38.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义务教育实施处.义务教育法规文献汇编(1900年―1998年)[G].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562,579,34,35,133-134,136,294,295.

[6][eB/oL]..

[10][eB/oL]..

[11][eB/oL]..

[12][eB/oL]..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篇4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朱纹壁,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河南郑州450001

[中图分类号]G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2-0109-03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这里的流动人口子女主要是指户籍在农村,并且在城市中从事生产性和服务性劳动的“农村外出就业者”的子女,年龄范围界定在6~16岁之间,即在义务教育范围内的这部分孩子。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指跟随父母进城,在城市中的各类学校学习的这部分孩子,他们又被称为“流动儿童”。

一、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环境影响孩子教育

1.贫困的家庭条件,直接影响孩子的教育。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对子女正常的社会化进程和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与城市正常家庭相比,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要缴纳很大一部分费用。而对于现实中的大多数流动人口家庭来讲,家长的经济收入低且不稳定,他们不仅仅要承受生存、就业的压力,也面临着子接受正常教育的经费压力。庞大的经济压力,使得农民工无法给子女同城市孩子同样的条件。

2.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会对子女的教育产生很大影响。当前,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中有很大一部分处于失学或辍学状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父母自身忙于生计,而忽视了对子女的管理;另一方面有很多父母本身的文化程度不高,受经济利益诱惑和封建小农意识、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与其花大把的钱让孩子读书,不如把孩子带在身边,帮自己挣钱,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助长了农村孩子辍学打工现象的增长。

(二)学校条件有限,孩子就学难

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就学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当地公立的学校借读;二是在流动人口自发兴办的“打工子弟学校”读书。

1.公办学校

近年来,虽然流入地政府部门对流动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开始关注,但明显地保障力度不够,对于经过努力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就学的农民工子女来说,当他们的父母把他们送进校门时,问题也就接踵而来。主要表现如下:

(1)因成绩跟不上,面临老师不公正的待遇。由于经济收入、文化背景以及教学质量等构成的城乡差别,在农民工子女进城学习过程中,学习基础差,出现成绩跟不上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致使一些对农民工子女有偏见的教师,在对待城乡孩子的态度和行为上往往会出现一些不恰当的做法。如在处理城乡学生的矛盾冲突中,偏袒城市孩子;在学习辅导上,对农民工子女缺乏耐心,相反对城市孩子给予更多的照顾等。

(2)由于教育资源本身的有限性,公立学校不可能做到全部接收。对公办学校来说,近些年来,新生入学人数和在校生的缩减趋势,使之具有了接受外来人员子女入学的条件。但是,相比于外来人员子女的数量,公办小学可接收的学生人数有限,这就致使流动人口子女被公办学校拒之门外的现象频频出现。

2.农民工子女学校

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出现是进城人口自立自救的结果。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存在给那些被排斥在公办学校之外的流动儿童提供了一个受教育的场所,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农民工子弟学校存在资金缺乏、校舍不稳定、课程设置不到位、师资力量单薄等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教育。

(三)地方政府支持不足

由于长期以来的户籍管理藩篱,流动子女很难享受到和城市孩子相同的待遇。虽然有很多流入地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法规来解决流动子女就学问题,但其实施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政府对于外来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仍然处于支持能力不足的现状。

二、造成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

(一)国家相关制度形成城市壁垒

1.长期实行与户籍制度相应的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体制。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出现与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义务教育体制密切相关。户籍制度致使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相割裂。同时与户籍制度相对应,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义务教育体制,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城市的义务教育由政府财政担负,而农村的义务教育却由农民自己买单。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义务教育体制严重影响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性。

2.政府政策管理缺位。城市外来人口子女的大量流入,使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群体结构发生了变化。在法律上,《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了流人地政府对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然而,由于没有具体的统一标准,使得上述政策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流入地政府的做法是盲目地将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推出来,并对其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致使外来人员子女教育出现很多问题。

(二)学校教育的不公平

一方面,由于公办学校资源的有限性,面对庞大的流动子女大军,城市学校只简单地以家长的经济实力作为筛选条件,直接损害了外来人员子女公平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另一方面,虽然在城市中有很多农民工子弟学校存在,但是由于其是私人办学,不管是经费,还是师资力量都很难达到规定标准。与城市子女相比,流动人口子女在接受学校教育上存在着先天性的不公平。

(三)家庭教育的有限性

长期以来,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滞后于学校教育,家长在配合学校教育上处于被动地位。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家长们自身的文化素质不高,对孩子的学习辅导能力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农民工进城后从事的职业大都为低层次的体力劳动,劳动报酬低且十分辛苦,父母也就没有额外的精力来管理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家长会认为孩子进了学校,教育方面就是学校的事了,而自己在教育子女上的任务就是为子女提供充分的经济上的支持。

(四)变更的学校环境。使学生很难适应

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环境、生活方式等与城里孩子有较大差别,同时流动人口工作的不稳定性,致使其子女在接受教育上也存在间断性和不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流动人口子女不仅要去适应城市学校的学习环境,还必须不断地去适应变更的学校环境,这都严重影响了孩子对学习的热情,使其跟不上学校的教学进度,心理上出现厌学、抵触情绪。因此,在以城里孩子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下,流动人口子女遭遇了适应。

三、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工作力度,解决流动子女就学问题

流动人口子女规模庞大,其教育问题关系到我国义务教育能否全面普及,关系到教育的公平和社会的公正,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政府应从以下几个角度解决这一问题:

1.加大就学渠道,为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顺利实施创造条件。鼓励公办学校充分利用闲置教育资源,挖掘办学潜力,使其扩大招生容量。同时鉴于城市公立学校在接受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方面的有限性,当务之急就是规范民间办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放松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审批条件,尽量简化入学审批手续,为其提供实际帮助。

2.制定相关法律制度,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纳入法制轨道。第一,应把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利用法规形式规定下来,当地政府要把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纳入本地重要工作内容,明确公办学校接受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义务和责任。第二,应在全国范围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从根本上为保护流动人口的平等权利提供法律保障,真正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权利。

3.充分发挥社会、媒体的功能,使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环境得到改善。作为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政府,必须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歧视流动人口的做法。政府可以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更多的关于流动人口的正面信息,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同时鼓励更多的社会工作者主动走进流动人口家庭,了解这个群体。从根本上给流动人口创造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真正使其子女在学校中树立信心,与城市孩子共享一片蓝天。

(二)充分发挥学校育人功能,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利

1.充分发挥学校育人功能。以公立学校为主,流入地的公立学校应切实做好接收工作,积极利用教育资源,禁止在入学手续和赞助方面对流动人口子女设置障碍。同时农民工子弟学校在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和鼓励下,应该积极争取在师资、办学条件等方面达到公立学校的标准,从而更好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为流动儿童创造一片新的天空。

2.教师尊重学生,帮助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氛围。流动人口子女从农村走向城市,这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这需要老师、家长等积极地给予他们心理辅导,尊重他们,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又由于流动人口子女家长本身认知的有限性,这就要求学校老师更加关注这些外来子女,在学习上给予更多的鼓励帮助,同时在生活中还应注意组织城市儿童与流动人口子女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以便他们能够真正融入班级中,在班集体中获得更健康的发展。

(三)建立良好家庭环境,保障孩子健康发展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篇5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现状;成都市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7/08-0039-04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城乡、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我国流动人口呈逐年增多趋势。由流动人口大幅度增长所引发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

近年来,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有关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然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阶段,对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阶段的研究明显较少。事实上,流动人口子女中很大一部分正处于学前期,因此,开展对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问题的专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长远意义。

成都作为一个大型现代化城市,是中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入地。资料显示,2007年上半年全市共登记暂住人口1121275人(次),其中26-35岁的比重最大,而这个年龄段的流动人口大多有学前子女。因此,对成都市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不仅有利于发现和解决成都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作为整个中国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现状的缩影,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学术界对“流动人口”的界定并不一致,类似的概念还有“外来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农民工”等。本研究所指的“流动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分离的人口,即户籍不在成都市(本研究只包括五城区,下同),但由于工作等原因而居住在成都市的人口。理论上,这个群体由外地农业户和非农业户两部分组成。因此,虽然农民工是这个群体的主体,但并不是全部。流动人口子女不仅包括跟随父母一起生活在流入地的流动儿童,还包括留在原居住地的留守儿童。

(二)调查方法

本研究选择成都市流动人口密集的金牛区、成华区、锦江区、武侯区、青羊区作为调查区域,调查对象主要为流入当地务工(就业)人员。本研究采取有意抽样的方式在各调查区流动人口集中的居住区、工地等寻找调查对象,通过发放自编问卷和现场访谈等方法收集资料。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27份,访谈22人。

(三)调查内容

以教育理论中关于教育活动要素的分析为基础,本研究将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现状分解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物质条件等几个指标,并在逻辑上包含了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两大板块,问卷和访谈的问题都围绕这些指标和板块展开。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基本情况

被调查者均已为人父母,其中男性101人,占45.5%;女性121人,占54.5%。这些被调查者主要来自成都市调查区以外的县、市以及省内其他地市及农村,也有部分来自省外。他们平均年龄30岁,主要在成都市从事个体户、临时工等不稳定的工作。受访者的学历以初中为主(30.8%),其次是高中(含中专,21.1%)和大学(含大专,21.6%)。

被调查者的孩子平均年龄4岁,其中男孩108人,占48%,女孩117人,占52%;随父母来到成都的109人,占63.4%,留守在原籍的63人,占36.6%。适龄幼儿入园率88.3%。只有约一半(54.8%)的流动人口子女平时跟随父母生活,其他的或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40.6%)照顾,或是寄养在其他亲属(2.3%)或非亲属(2.3%)家里。

(二)教育观念及物质条件

1、对学前教育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普遍重视学前教育的价值。绝大多数受访者(93.4%)肯定了孩子上幼儿园的必要性,同时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56.8%)认为“社会竞争激烈,只有从小对孩子进行严格培养才能有好的前途”。另有10.6%的受访者表示“孩子是大人的脸面,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落在别人后面”,此外,还有少数(约28%)受访者对孩子的教育持顺其自然的态度,认为“儿孙自有儿孙福,太操心不好”,或者“吃饱穿暖就好了,其他等孩子大了再说”。

2、教育目的

本次调查发现,多数受访者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目的较为明确,且具有较强的功利性。

调查问卷以“职业期待”作为教育目的的一个衡量指标。该指标选项分为三类:没有具体职业期待(30.8%)、随孩子的意愿(19.8%)、有具体的职业期待(49.3%)。受访者关于子女的职业期待五花八门,但其中最多的是“教师”“医生”。流动人口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之所以表现出明显的功利性,这与流动人口自身的工作压力和生存环境有密切关系。访谈中,很多家长表示,希望孩子能通过读书过上富足、稳定的生活。

3、教育方法和手段

(1)研究者以家长对待子女犯错的态度为指标进行调查发现,受访者对子女犯错的态度较为理性,以说服教育(至少在观念上)为主(55.5%),但也有少数家长认同体罚(7.9%),还有少数家长对孩子犯错持放任态度(11.5%)。

(2)调查发现,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受访者的行为以民主型为主(44.7%),其次为专制型(24.2%)和迁就型(23.7%),放任型较少(4.2%)。

(3)亲子交流方面,50.2%的受访者表示经常与孩子交流,42.5%的受访者表示偶尔有交流,只有不到7%的受访者表示“除了吩咐孩子做事情,其他没有什么交流”。在交流类型方面,父母主导型(父母话多孩子话少)占22.8%,孩子主导型(孩子话多父母话少)占35.8%,高交互型(父母和孩子话都多)占34%,低交互型(父母和孩子话都少)占7.4%。

4、教育物质条件

问卷以受访者收入水平作为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物质条件的一个指标进行调查发现,近一半的受访者月收入主要集中在500-1000元(见表1)。问卷以孩子拥有的玩具及学习用品数量作为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物质条件的另一指标进行调查,其统计结果见表2。

综合表1、表2数据进行分析,再加上对部分各种收入水平的家长访谈,研究者得知,经济问题并非流动人口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最大制约因素,但经济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所受教育的质量。

88.3%的适龄幼儿入园率比课题组成员调查前预估的要高出很多。只有29%的受访者将幼儿

没有入园的原因归于经济能力。在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只有27.9%的受访者首先考虑“费用”,其他主要考虑距离和办园水平。关于入园困难问题,只有15.1%的受访者表示曾遇到“择校费”之类的困难。这些都表明流动人口的经济条件还是基本能够满足孩子的学前教育需求,经济条件不是其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最大限制因素。

但是,从受访者对幼儿园的满意度来看,他们对幼儿园教学水平和教师素质的满意度与幼儿园收费标准均呈显著正相关,并且幼儿园收费标准与家长收入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可以推断,经济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园选择,进而影响了其所受的幼儿园教育质量。

此外,调查还发现,流动人口子女的学前教育并不存在性别差异,女孩与男孩处于平等地位。本次调查以幼儿园收费标准以及幼儿所拥有的玩具、书籍、光碟、笔的数量作为判断家长对子女学前教育重视程度的指标。通过对不同性别幼儿以上诸方面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发现,男女幼儿在所就读幼儿园的收费以及所拥有的玩具、书籍、光碟、笔的数量均没有显著差异。可见流动人口在学前教育问题上并不存在男女不平等现象。

5、幼儿自身发展情况

调查中,一些家长提到部分幼儿存在脾气暴躁、不诚实、不爱说话等问题。研究者认为,这不属于流动人口子女的特有问题,其他家庭的孩子也可能存在这些问题。一些孩子脾气暴躁、不诚实、不爱说话等可能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家长的教育观念与现实中的教育行为不一致;二是家长的教育行为和亲子互动并没有传达具有实质意义的教育内容:三是幼儿所生活的环境对幼儿身心造成了负面影响。究竟流动人口子女在学前教育阶段有哪些特殊的发展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三)幼儿园教育

1、幼儿园办园水平

本研究主要调查了家长对子女所在幼儿园的环境、设施、师资、伙食、保教等方面的评价,以此间接反映其子女所在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在对各个指标按照“很好、好、一般、差、很差”五个等级进行评价时,受访者选择最多的是“一般”(各个指标平均约为50.44%),其次是“好”(各个指标平均约为37.54%)。虽然没有人选择“很差”,选择“差”的也极少(各个指标平均约为3.76%),但选择“很好”的也很少(各个指标平均约为8.26%)。这表明受访者对自己孩子所在幼儿园的教育基本满意,但是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仍充满期待。

2、家园联系

在家园联系方面,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经常(45.8%)或偶尔(53.0%)过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并且和幼儿园教师进行交流(83.3%),只有少数家长表示从不过问(1.2%)孩子在园情况,也不与教师交流(16.7%)。可见,大部分被调查的流动人口比较关注孩子的教育,能主动与幼儿园联系,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这一方面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另一方面是由于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较高期望。

四、思考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篇6

【关键词】流动家庭;子女;教育处境对策

一.流动家庭人口子女接受教育的基本形式

根据部分城市的调查,目前,我国流动家庭子女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大致包括:

(一)就读于专门开设的打工子弟学校

这是目前流动人口子女学习的主要地方。虽然在流入地的公立学校上学是流动人口子女读书的最理想的选择,但由于流动人口子女不具有流入地的户口,流入地公立学校在接受流动人口入学时,大多收取高额的“赞助费”“借读费”等费用,而且往往要求几年的费用一次交清,超出了绝大多数流动人口的承受能力,使他们望而却步。流动人口自己创办的打工子弟学校普遍收费较低,而且收费灵活,大部分学校按学期收费,有的甚至按月收费,普遍允许拖欠学费,有的打工子弟学校还对一些特殊情况的学生在学费上给与优惠和照顾。⑴虽然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十分简陋,师资力量良莠不齐,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无法和公立学校相比,但由于这类学校适应流动人口家庭的特点,因此成为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读书的主要选择。

(二)借读流入地公立学校

由于无论在教学条件还是教学质量方面,公立学校都具有打工子弟学校和其他民办学校无可比拟的优势,从而成为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读书的首要选择。然而,由于流动子女不属于流入地的户籍人口,所以他们必须交纳高额的“借读费”、“赞助费”等,才能进入流入地的公立学校读书。与在同一所公立学校读书的当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学费往往要高出几倍、甚至十倍以上。1998年教育部、公安部颁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也强调流入地政府应切实为流动人口子女创造就学条件,提供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尽管如此,流入地公立学校对流动人口子女所收的高额“借读费”、“赞助费”等,实际上是为绝大多数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接受正规、合法的义务教育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在公办学校里借读的流动儿童,其父母多是用自己的资金和技术到城市里经商、办企业的人口,所以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要比在打工子弟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好得多。然而,对于这些在流入地公立学校借读的流动人口子女来讲,家庭背景的差异和“借读”的身份仍然使他们在学校里常常被人歧视,不能被平等对待,从而影响到其身心的健康和性格的发展。

(三)回原籍学校上学

由于流动人口的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受到政策上和学费上的种种限制和阻力,再加上有些流动人口的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强,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看管孩子,故有一部分流动人口子女返回到流出地接受义务教育。无论是在感情上、还是在理智上,流动人口都愿意把孩子里在身边。由于总的来看家乡的教育质量不如流入地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所以绝大多数流动人口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流入地接受比在家乡更好的教育,以便将来能有所作为,过上更好的生活。然而,现实却使他们的愿望无法实现,所以,把孩子送回原籍读书的确是他们无奈的选择。

二.流动家庭子女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进城务工家庭子女不能适龄入学及失学严重。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单位支持的抽样调查显示:“流动儿童”中的在学者占全部流动儿童的90.7%,一直未上学者占6.85%,失学者占2.45%,后二者合计显示的流动儿童失学率高达9.3%……⑷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六周岁流动儿童未入学的比例高达92.1%,由此可见,在流动儿童中,达到上学年龄却未能及时入学的比例非常高,同时,流动儿童因为跟随家庭四处游动,很多人有过辍学的经历,因此,失学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2.进城务工家庭子女入学、就学过程中不公平现象明显。

从城市化制度上看,农民工是被排除在外的,尽管上亿农民进入了城市,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但是我国城市化政策还是没有真正的让他们融入到城市的社会中去。具体表现在:第一,各地城市的规划还是以户籍人口为基数,各种国民待遇(比如教育权、劳动保障权等)也都与户籍绑在一起;第二,更主要的是有些地区城市教育没向农民工子女开放,而教育是外来人口融入城市社会的最主要途径,目前的教育制度只能使农民工在城市社会趋向更加边缘化,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平;第三,进入公办学校就学的农民工子女,有的被编入民工子弟班级,这些孩子在这些特设班级学习,有形成了学习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

3.“边缘化”

我国长期实行了城乡二元的社会体制。这种体制强行把公民分成农村人和城市人两大类。尽管一些人长期离开了户籍所在的乡村,但在流入城市,仍被视为另类,出现了一个十分滑稽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概念“农民工”。农民工子女把自身看做农民工子女群体中的一员而与城市子女群体区分开来,因此他们就可能在心理上拉开了与城市主流社会的距离,出现社会分离的倾向,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群体之间的冲突与隔离就不可避免。由于完全不同的生长环境和家庭背景,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学生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群体。在异乡求学,他们往往会遇到一些城里孩子意想不到的困难,如生活的不习惯,高额的入学赞助费等,同时一些城市本地学生会在他们身上得到虚荣心和优越感的满足,由于流动儿童的一般比较敏感而自尊心很强,一旦受到歧视便沉默寡言,久之便形成自我认同低下的性格。

4.城乡不同地域之间教育内容衔接问题日益彰显。

不同地域之间说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同,难易程度区分较大。进城务工家庭子女随父母迂回流动的进程中,要不断适应各种程度的教材与教学的环境和方式,加大了学习的难度。因此,在他们的心理上难免会产生厌学的情绪。除此之外,由于受户籍、学籍的限制,不管这些流动人口子女在外学习时的要求如何,在重要的升学考试方面,它们都要回原籍进行考试,而在劳动人口输出的大省,由于人口众多竞争更加激烈,考卷的难度往往要超过进城务工家庭子女在外学习的知识水平。因此,这些家庭子女对通过考试改变命运的期望降低,这也变成了进城务工家庭子女失学、辍学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对问题的分析

1.由于长期形成和执行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义务教育体制,致使地方政府职责不明确、管理不到位,尤其在办学经费方面不能及时落实。

2.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分割”的社会管理体制,这种体制是以户籍管理制度为基础的,由此产生了“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社会分类。

3.“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形成了城市市民的“一等公民”的心态意识,阻止了对广大市民对进城务工家庭人员及其子女的认同。

4.城市对进城务工家庭子女接受教育的政策落实不到位,操作性不强。

三、解决流动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建议

进城务工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教育问题,而是我国城市化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由于当前僵化的户籍制度的限制,进城务工家庭子女将在流动中不断变化,因此,我们必须从制度上整体的把进城务工家庭子女的受教育问题纳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中加以解决,才能做到标本兼治。

四、通过制度创新来突破瓶颈找出路

户籍制度应该创新,要加强流动人口的综合管理工作,建立流动儿童登记和管理制度,建议各基层派出所和计生系统的流动人口管理站共同来做好对进城务工家庭子女的登记和管理工作。将此纳入流动人口的综合管理范畴,定时的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以确保这些子女与城市常住户口的子女一样真正享受到义务教育的权利。

1.学校制度要创新

由于大量的农民工子女了来到当地公办学校就读,对于原来相对稳定的学校既是挑战又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锲机。公办学校招收农民工子女进校读书这一做法本身就体现了民主与平等的理念,所以学校应该抓住此机会在孩子们心中培植民主平等的思想,构建民主和谐的校园学习环境。由于出身的不平等和家庭背景的迥异,学校应该建设好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来弥补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学生之间因为经济、文化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给予被称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子女一个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同时,由于农民工子女起点较低,曾接受教育时用的教材相差较大,所以学校应改革评价制度,多方面挖掘农民工子女的长处,肯定他们的优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全面推向素质教育。

2.进行现有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区域不断加大,人口也逐步增多,所以义务教育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重新布局。由于进城务工人口比较集中的居住在城郊结合的地域,而此区域的许多学校都是由一些村镇学校演化而来的,是义务教育的薄弱环节,所以,当前城市各级政府必须加强这些地域的教育资源配置,改善这些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从人力资源配置、硬件设备、教育财政等多角度全方位推进,解决局部区域内进城务工家庭子,女入学紧张的局面。

3.建立流出地与流入地的教育联系与协调制度

由于目前我国义务教育资源主要是通过各级政府财政制度进行配置的,大量的农民工子女涌入城市当地的公办学校就读,因此也就是城市当地政府实际承担了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然而承担此责任却没有相应的经费来源。

4.简化学籍管理

在我国现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下,在教育经费拨付方式尚未完全改变之前,在进城务工家庭子女接受教育时,尽快建立电子学籍卡系统,制定全国统一的义务学籍卡作为其实际接受教育状况的记录。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对这些电子学籍卡采取网络化管理方式,做到“卡随人走,人流卡也流。”这样就不会导致因不明确流动子女去向学校花大量时间和经费去查询的现象。同时也会减轻流入学校的管理负担。

5.调整城市学校入学政策

大部分进城务工家庭子女都处于义务教育阶段,按照国家的政策,他们理应得到必要的教育。新《义务教育法》确立了“在国务院领导下,省级统筹为主,各级政府投入职责明确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强调了实施义务教育的财政保障制度。”所以,在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的情况下,应该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各区教育发展规划和教育经费预算。对于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流动子女应该按照实际在校人数拨付学校公用经费,而不是仅以户籍学生数为基准,要对他们一律按公办学生进行学籍注册,一律不收借读费、各种杂费,与城市当地学生在收费和管理方面同等对待。这样做有利于提高流动子女入学的积极性,减小流动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有利于保证普及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和实现社会的公平。

【参考文献】

[1]吕绍青、张守礼.《城乡差别下的流动儿童教育》,《战略与管理》[C]2001年第四期,第95-108页.

[2]UnitednationspopulationDivision,2002,worldUrbanizationprospects:the2001Revision,newYork.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篇7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流动人口大量增多。随着人口流动所带来的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在研究了众多学者关于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法律保障的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流动人口及受教育权的相关概念作了界定,并分析了我国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现状,得出完善受教育权益保障迫在眉睫。其次,分析了我国在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法律保障的建设成就及法律保障存在的漏洞或不足。再次,根据问题结合原因并借鉴国外经验对我国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法律保障提出建议。

研究意义

我国的流动人口是2世纪8年代中叶出现的,是在改革开放的国家政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特有现象。流动人口尤其是流动民工群体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必然出现的特殊群体,也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从我国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保障现状分析出发,探究目前造成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缺损的原因,有利于明确我国当前面临的保障困境,探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问题的对策,促进受教育权益问题的解决。有助于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实现教育和社会的公平,并对维护我国社会的安定团结及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国内外研究动态

国内研究动态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农民工大军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以下是我国学者的主要观点:

陈信勇,蓝邓骏在《流动人口子女平等受教育权的应然与实然》一文指出当前流动人口子女权益缺损主要有几点表现:1.入学条件遭受不公正对待。许多地区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需要很多证明才能申请就读公办学校。虽然国家已经取消借读费,但是还有很多公办学校巧立名目征收类似于借读费的歧视性费用。2.难以平等享有教育资源。我国基础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及教育资源地区分布不均造成流动人口子女与优质教育无缘。3.民工子女学校成为歧视源头,并且遭遇义务教育根本价值强烈冲突。4.由于流动人口的工作、居住的流动性使得子女学习过程不稳定从而导致教育质量下降法学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3篇)法学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3篇)。

李业春在《进城农民工子女受义务教育权法律保障机制研究》一文指出:1.辍学和超龄上学现象严重。2.多数流动人口子女只能就读农民工子女简易学校,学习条件特别简陋。3.流动人口子女易产生不健康心理状态,影响对社会的认知,很难产生对社会的认同。

鹿文卿在《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保障研究》一文认为受教育权有缺损体现在受教育待遇上的多个不平等。1.教育经费不足,根据国务院规定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经费的供给以流入地政府为主,流入地政府的财政直接影响到受教育权的实现。2.教育及教学设施匮乏,多数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缺乏并且存在安全隐患。3.参加教育及教学活动的不平等,流动人口子女容易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歧视而无法正常参加某些教学活动。

顾益民,张慧洁在《行政法语境下的流动人口受教育权保障》中通过行政法视野分析认为造成受教育权益缺损原因有:1.县市等基层行政单位所承担的教育财政压力和行政责任与其政治经济和法律地位不成比例,负担沉重。2.缺乏有限的行政监督行为和系统性的行政责任追究机制。教育行政责任人往往是基层县市级的教育管理者,责任追究中裁量空间过宽。

邬雪红,姜国平在《论我国流动儿童受义务教育权的司法保护》中详细分析了司法保护的诸多缺陷影响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问题的解决。1.宪法不能进入普通司法程序作为法院判案的依据,不能通过宪法予以救济。2.尚未建立宪法诉讼制度,有时只能通过民事诉讼的替代方式对受教育权予以保障。我国民事法律中没有对受教育权予以明确规定,民法理论上也没有关于受教育权的概念。3.受教育权也很难通过行政诉讼救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限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和财产权的行政行为,侵犯公民受教育权的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而且只有当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特定相对人的受教育权时,行政相对人方可提起行政诉讼。

郑风,李娜在《论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法律保障的完善》中分析了法律保障的不足,认为:1.我国对公民受教育权实现的程序性规定较少。2.法律体系存在内在矛盾并且与现实制度的不配套使受教育权利得不到实现。3.在教育法体系中,有关保障受教育权的部分比较单薄,对侵犯受教育权所负责任主体、法律责任、法律救济途径的规定还比较模糊。

顾倩在《论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保障》中认为需要扩展法律保障范围以及完善司法救济制度。1.修改部分法规如《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并制定一部切实保护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法》。2.增加行政诉讼救济途径并确立民事诉讼赔偿制度,当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受到除行政机关和公立学校以外的平等民事主体侵犯时,应当追究侵权者的民事责任,认为应该建立宪法诉讼保障制度。

李业春在《进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法律保障机制研究》一文认为应该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制定《义务教育经费法》,保证教育经费的合理、足额的投入与使用。制定一部切实保护农民工子女受义务教育权的《农民工子女教育法》并完善《义务教育法》。

鹿文卿在《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保障研究》一文提出可以可以采用公益诉讼的救济方式,公民、社会团体及国家机关都可以作为原告,以行政不作为为诉因,以侵犯受教育权的主体为被告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流动人口子女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属于弱势群体,当个人诉求利益遇到困难时,国家应当提供一种公益诉讼以实现他们的诉求,维护他们的权利。

陈思琦在《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探析》中提出应该加强教育法规的可操作性并且制定《教育经费法》规范教育财政投入法学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3篇)工作报告。增加中央财政对教育经费的总体投入及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完善各种教育经费监督机制,明确违反教育经费法的法律责任。逐步扩大对行政诉讼法中作为保护范围的合法权益的解释,放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国外研究动态

年英国政府颁布了《1944年教育法案》,明令废除学校教育中的双轨制,确立人人享有最低限度的平等受教育福利权。2世纪6年代以来,教育平等的立法理念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1967年的《儿童和他们的小学》强调政府更加关注教育机会和社会协调,减少社会阶层之间的屏障,通过国家干预,突破因社会经济障碍而陷入贫困的儿童无法摆脱困境的恶性循环,对于那些处于教育优先区的贫困与处境不利儿童给予额外的教育资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教育政策,推进教育民主化,确保不会有人因贫穷等问题而丧失接受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受教育权,2017年颁布的《儿童法案》,采用法律的形式保障儿童权利,包括卫生权利和平等受教育权等。

美国的教育券计划。美国一些地处经济发达地区、条件比较优越、历史比较悠久、牌子比较响亮且又有政府保障的学校,反而不如一些私立学校和条件不利学校更具创新精神。为了实现公平竞争,在更深层次上实现学校均衡发展,在部分地区采取了诸如自由择校和教育券等制度,把国家的人均教育经费以教育券的形式发给学生家长,由他们自由选择自己信任的学校,达到学校在竞争中的均衡。

美国的特许学校运行办法。学校要和教育管理部门签订一个合同,学校要对学生承担责任,公共管理部分就把本地的学生经费给该学校。根据特许学校法,民间也可以兴办,民间兴办的学校可以从国家获得公共经费。特许学校被认为是公办学校,不得收取学费,也不得用任何理由拒绝一个在该学区的申请者。

主要研究内容、创新之处

主要研究内容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保障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主要研究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法律保障问题。首先通过分析众多学者关于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法律保障制度建设的文献的基础上,对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相关概念作了界定,并分析了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的重大意义。其次,阐述了我国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保障的历史进步及其如今面临的困境,概括了我国近年来在法律在政策对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问题做出的努力,并通过调查得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再次,从法律保障、政策、学校、家庭和自身因素分别分析了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难实现的原因,进而就完善其宪法、民事、行政法律保障提出对策和设想。

创新之处

研究内容的创新:当前,学术界对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保障制度从社会学、教育学等角度研究相对较多,从法律角度研究的比较少。而我国的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制度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在研究内容上就从这一角度进行研究。

我国护理学本科培育的是有科研能力与临床能力的综合型护理人才法学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3篇)法学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3篇)。教育重在培养质量,既要关注护理学本科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又要强调其科研实践能力。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理学本科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开题报告是护理学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撰写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护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所要研究的问题,并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的过程。开题报告的撰写是训练护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1〕。本文对2017~2017级某中医院校的243名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开题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以期对提高中医护理学本科生开题报告撰写质量进行深层次地探讨。

研究对象

级、2017级及2017级3届中医护理学本科毕业生共243名,其中2017级62名,2017级74名,2017级107名。均为国家高考统一招生,学制4年。

方法

依据选题范围、科研设计及撰写方法3个方面对243份开题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开题报告由资深护理专家与护理学院专职教师依据评分表评分。采用SpSS13.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选题范围243份开题报告所涉及的选题范围见表1和表2。

科研设计开题报告中实验性研究占86.7%,均为临床试验,调查研究占29.3%,无研究设计开题报告占42.28%。其中,实验性研究设计,明确研究对象纳入及排除标准的占85.1%,随机占17.7%;正确设置对照的占79.68%。

开题报告撰写情况243份开题报告撰写存在问题详见表3。

讨论

选题范围

从表1、表2中见开题报告选题范围较大,其中,临床护理最多,占34.98%,其他为中医护理占19.75%,社区护理最少仅为3.29%。中医护理中,中医技术操作技能最受关注,涉及内容包括静脉炎防治、穴位按压、腹部按摩等中医专科护理技术,占中医护理选题方向的87.5%。中医护理学本科生开题报告选题范围较广泛,特别是涉及到中医护理及临床护理的内容较多。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穴位按压及各种防治静脉炎的中医护理操作方法最受关注,占中医护理选题的87.5%,这不仅表明中医院校护理学本科生对本专业的重视度及理解力,更说明护生选题能从解决患者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对本专业的操作技能勤思考与研究,而以社区护理作为选题方向的最少,可能与护生对社区了解不够有关。心理护理占选题方向的18.52%,这与当今社会更重视患者、家属以及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有关。

开题报告撰写质量

开题报告中需要详细论述的内容包括选题的目的和依据;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并附有主要参考文献;自己的设想以及课题的学术和实际应用价值;选题的基本内容、构思及预期达到的水平;所需的科研条件,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和研究条件;论文工作计划

对策

实行导师制的论文指导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篇8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

随着流动人口规模逐年扩大,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问题日益严峻,已经严重影响到流动人口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成为中国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针对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主要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强调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以期唤醒社会各界对该问题的关注,从而促成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进一步解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翱翔于同一片蓝天。

流动人口是在中国户籍制度条件下产生的一个概念,指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到其它地方居住的人口。而流动人口子女不仅指随父母或其监护人在流入地居住并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也应该包括留在乡村的“留守儿童”。对于家庭教育,大多数学者认为应该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既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也包括聘请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的教师对子女的教育。

一、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产生和特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逐渐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并努力实现现代化。然而,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众多新问题,人口流动加快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流动人口是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它们在为城市建设做出来很大的贡献。随着流动人口的迅猛增长,催生了“流动人口子女”这一新的社会群体。流动人口子女成长与发展面临的困难显得错综复杂,家庭教育问题无疑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却又不能被忽视的问题。

二、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特点

1.家庭强烈的自卑心理与自强意识。当前外出“闯天下”的多为中青年,他们对自己的命运有不满情绪,但敢于挑战现实,试图以自己的劳动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但严格的户籍制度将他们拒之城门外,更无从享受子女上学、住房、医疗等社会生活保障,有被随时解雇的危险。所以,他们在看到改革的希望同时,愿意通过劳动改变自己的命运,有时城市并未真正接纳他们,他们本质上还是把自己当成外来户。故自卑与自强的矛盾常常交织于他们的内心,他们既希望改变现状又感到自己力量的不足。

2.居无定所,缺乏起码的家庭教育的物质条件。流动人口作为一种外来劳动者,大都居住条件简陋,许多人居住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房内,人口多而杂,孩子没有自己的学习思考空间,甚至没一张像样的书桌,家庭成员基本没有阅读习惯,子女上学的随意性较大。

3.亲属分居,孩子缺乏应有的归依。流动人口中很多是单独外出的打工者,他们将妻儿安置家中,孩子与父亲接触的机会大大减少。由于父母异地而居,家庭教育总量减少,父亲或母亲对孩子的影响作用减弱。流动人口子女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给家庭带来了不少的物质财富,但他们也牺牲了与孩子生活在一起的机会,这就放弃了培养与增进亲情的机会,他们抱有深深的歉疚,希望通过物质等方式来补偿孩子,但常常忽视与孩子精神上的沟通。

4.辍学经商,过早加入流动人口大军。在外出打工孩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辍学者,他们放弃了在校学习的机会,过早走上社会,加入了劳动者的行列。在大量辍学者队伍中,女童又占相当的比例。

5.流动中从传统的封闭性转向现代的开放性。进入城市从而获得都市体验是农民接触现代、培养个人现代性最便捷最直接的途径。流动人口以家庭形式进入城市社会后,其家庭教育面临着从传统的封闭模式转向现代的开放模式。开放的家庭教育可以帮助流动家庭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充分利用城市资源教育子女,让子女在生活中主动接受教育。以社会为课堂,以社会生活为教材,鼓励孩子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在实践中经受磨练,增长才干,提高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从社会的大趋势来看,家庭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是必然的,所以流动人口的家庭教育也不例外。

三、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流动人口收入偏低,家庭生活相对贫困,能享受的教育资源很有限,融入社会容易受挫,有些父母对家庭教育不太重视,故本文针对流动人口子女家庭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通过对身边的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观察和访谈,总结以下三个普遍存在于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中的典型问题。

1.对“流动”的认识不够,家庭教育时间投入贫乏。大多数人口子女的家长们出去工作是为了孩子,为了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意识里认为暂时的离开是为了家庭的未来,所以对于自己的缺席,他们虽感到无奈但也无大碍。父母在管教孩子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有的父母甚至不知道孩子学校的地址,班主任是谁,他们很少关心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2.溺爱现象严重,管教方式过激,期望值过高。在流动人口中,有许多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给祖辈照顾或寄养在亲戚家。这时,日常生活中的父母之爱就变成了祖辈之爱,亲戚之爱,祖辈和亲戚的百依百顺成为普遍现象。其消极后果是: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胆怯、孤僻、懒惰、娇气、意志薄弱、缺乏责任感和独立人格。很多家长因深受文化之苦,所以总是希望孩子能够自立自强,他们认为改变这一切现状途径就是考上大学。但是很少有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而对孩子前程做出合理的规划,只是对孩子成绩提出高要求。很多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犯了错误,就先数落一顿再说,基本不起什么效果。

3.家庭教育内容失衡。在流动人口子女中,很多孩子做不来或做不利索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家长们普遍把家务劳动看作简单的劳动,实际上家务劳动不仅可以培养他们吃苦精神,而且这种良好的品质还可以“迁移”到学习等方面。但家长没有时间来教孩子怎么做家务,而当每次有家务需要完成的时候,家长们总是没有耐心看着孩子磨蹭半天,于是很果断的放弃了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的机会。家长们除了关心身体健康问题就是关心学习问题,他们对于子女的教育更多的是侧重在子女升学问题上,对于子女的全面发展却往往缺乏应有的责任心。由此说明,流动人口家庭教育内容严重失衡。

总之,流动人口同样是城市社会的“细胞”,流动人口家庭教育应处于主流视野之内,这样才有利于流动人口家庭自身和城市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梁.试论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成因及特点[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

[2]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王因为.祖辈照料下一代的误区[a].家庭与下一代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C].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马和民,高旭平.教育社会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篇9

当前,全国流动人口子女道德教育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可谓处在一个瓶颈时期。

一、城市流动人口子女道德教育发展现状

流动人口指的是离开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城市以劳务输出、生产生活为目的的成年育龄人员。在这些流动人口中包括农民工、打工子弟等群体,成为支撑我国建筑、环卫等劳动产业发展的庞大群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流动人口已经出现了向第二代人口偏移的发展趋势,因此,对流动子女人口的德育教育问题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陕西省某小学为例,学校内部流动人口子女密集,进城务工子女的总数达到了全校人数的30%以上。这些学生的父母忙于工作,对子女的德育教育内容并不重视。而在学校内部,也尚未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中心,没有完善的进城务工子女的德育教育管理。在全国地区,像这样的学校有很多,它只是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一个缩影。

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道德教育的突出问题

为了解决流动子女受教育的问题,社会、学校、家庭要形成多方面的教育合力,为流动子女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从总体上说,外来务工子女德育教育工作的问题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缺乏良好的诉求平台

在这些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生活中,可以看到虽然他们尚处于小学学习阶段,但大多家境贫困的他们很早就学会了操持家务。生活的重担过早地压在了他们身上。一方面,很多外表看起来温顺的小学生其实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只是内向的性格让他们不敢表现出来。这是一种自卑的表现,性格的缺陷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与同学更加格格不入。另一方面,学校、家庭对于小学生心理教育大大少于语文、数学等专业教育,这也导致了很多小学生存在着较大的行为偏差,性格上比较孤僻,难以融入班级集体中。再加上这些流动人口的生存环境十分特殊,很多学生都处于不健全的家庭、教育环境中,在面临学习、生活上的挫折时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缺乏一个良好的诉求平台。

(2)学校德育师资力量的缺乏

德育教育不同于普文、普理的教育方式。很多学校,特别是外来人口子女较多的学校学习环境较差,甚至有很多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处于初级阶段,师资力量薄弱,德育教师往往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学校的资金投入有限,也就无法挽留优秀的专业教育人才,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条件。更有甚至,达不到硬件、软件的高效利用,德育教育成果微弱。

三、强化城市流动人口子女道德教育的具体策略

(1)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德育教学质量

为了提升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德育问题,学校、教师等相关部门要及时做好流动子女登记工作。然后根据学校学生的具体分布情况,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教育政策的扶持。在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增加学校的教育资源,大力促进学校硬件、软件等师资力量的投入。特别是要以德育专业人才作为学生心理咨询教师,去引导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思想。让他们具有和城市户籍学生一样的教育待遇,保障他们能够接受到优质的教育,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养成良好思想道德

流动人口学生在小学阶段处于一个基础性的教育方式,所以在接触社会文化的过程中,容易和当地学生存在一定的代沟,难以融入新的学习生活,为了达到小学生德育教育中集体意识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举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来增进学生的思想深度。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班会、主题活动、演讲比赛、兴趣小组等形式,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动员全校甚至全社会,给予外来务工子女更多的帮扶和照顾。让这些孩子能够逐步适应新的环境,并将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化解掉,更加快乐地面对生活。

(3)化解学生心理障碍,培养良好抗压能力

为了做好这些年幼孩子的安抚工作,教师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外来务工子女被迫从熟悉的文化生活中转移过来,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隐患,为了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教师要联合家庭、校方等多方面,对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进行更深层次的培养。例如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参加集体劳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生活的魅力,从而忘却那些不愉快的记忆,能够以更饱满的热情直面生活的困难。或者,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家长联谊会”“校园歌舞会”的方式,让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德育教育问题,提高学生自省、自珍、自强的发展意识,让他们不仅能够成材,还能够成人,对他们良好性格的塑造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总结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篇10

根据最新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范围内流动人口规模超过2亿,随迁子女或称流动儿童也超过2000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转型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直面教育症结

从历史沿革和最新发展趋势来说,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呈现下列特点:

第一,城乡人口流动的现实与现有制度安排之间的不协调,是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计划经济时代限制人口流动的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相关安排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严重滞后于客观形势的发展。义务教育的具体实施以区县为基本单位。高等教育按省分配名额统一招生。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财政分权机制中,对于非户籍人口也不存在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在这些制度安排下,随迁子女由于不具有流入地户口,其受教育权利无法得到充分保障,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将长期存在,东部沿海大城市矛盾将最为突出。从趋势上看,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城市内部新二元结构已形成并会长期存在下去。绝大多数目前在城市的随迁子女,已经不太可能回到农村。对于东部沿海大城市,由于其对外来人口的巨大吸引力,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也异常突出。

第三,各地区针对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政策呈多元化发展,民工子弟学校将长期存在。许多城市规模较小,人口流入不多的地区,已经基本实现了以公办学校接纳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并不突出。而以“北上广”为代表的人口流入热点地区,公办学校不能完全满足随迁子女的需要,民工子弟学校仍大量存在。各地对于民工子弟学校也采取了非常不一样的政策。

第四,义务教育阶段各地区普遍与以前相比取得相当进展,但缺乏与义务后教育之间良好的衔接。由于义务后教育的非强制性,导致许多学生初中甚至小学毕业后就回老家成为留守儿童,或者在尚未准备好的情况下进入社会,引发诸多家庭社会问题。随迁子女严重缺乏上升通道。一方面,尽管各地已经纷纷开始出台异地高考方案,但在“北上广”等热点地区,短期内随迁子女实现异地高考前景仍不乐观;另一方面,随迁子女在职业教育、职培训等方面的需求也被忽视。寻求教育出路

解决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关键,在于流入地政府解放思想。大多数流入地政府只看到人口流入对当地的不利影响,如义务教育开支上升,城市基础设施不堪重负等,从而消极不作为,甚至采取一些做法试图将流动人口挤走。这是非常短视的。

事实上,只要应对得法,人口流入对于一些发达地区未必是坏事,特别是在那些户籍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地区,源源不断流入的人口可以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流入地政府必须将随迁子女当作“自己人”,把他们的义务教育和未来的工作生活等问题当成城市自身的问题,而非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要积极行动,是可以在现有政策框架下有所作为的。否则,城市发展的未来堪忧。

根据我及合作者的研究和观察,现提出下面几点具体的政策建议:

首先,未雨绸缪,长远规划。政府决策应将潜在的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放在一个相当的战略高度加以考虑。传统体制下,政府对于教育等方面的规划仅仅考虑到户籍人口,而忽视了潜在的非户籍人口流入。例如,在发展城郊新的住宅小区时,应预留学校用地。政府在经济发展、产业政策导向等方面也应该考虑到人口流动的因素。例如,对于当地计划大力发展的产业,可以对随迁子女进行培训,使他们的就业需求与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相配合。政府可以成立跨部门的流动人口领导小组,统一协调规划与人口流入相关的工作。

其次,厘清财政收支两条线,进一步强化流入地公办学校的主渠道作用。流入地公办学校应该而且也已经成为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主渠道。然而,许多地方公办学校对于随迁子女的开放力度仍然偏低,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支出的不对应。因此,政府应将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支出明确对应起来。如此,则可以通过转移支付等方法解决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经费问题,突破目前地方政府普遍不愿意花钱解决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困境。

再次,加强政府补贴与监管力度,着力提高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学质量。鉴于公办学校目前不可能全部满足随迁子女的需要,民工子弟学校将长期存在。因此,切实提高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学质量,是一件非常重要且迫切的事情。

基于我们在上海的研究表明,通过政府补贴和监管,民工子弟学校的质量可以得到明显提高。从2008年开始,上海市关闭了市区和不符合办学条件的民工子弟学校,而对郊区的一些民工子弟学校进行了民办转制,并开始提供生均经费补贴。其实质是政府购买民办民工子弟学校学位,再提供给公办学校一时无法消化的随迁子女。对于9所民办民工子弟学校和11所公办学校的长期比较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民工子弟学校与公办学校学生的成绩差距在2010年和2012年间缩小了一半。上海的经验表明,通过政府补贴和监管,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学质量完全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这一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学习。

最后,全面消除制度壁垒,鼓励而非打压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民工子弟学校与公办学校的差距不仅仅存在于教学质量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其在现存体系内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我们的研究发现,在成绩一样的情况下,民工子弟学校学生进入上海初中的机会大大低于公办学校的随迁儿童。民工子弟学校是低端的民办学校,在生源、硬件、师资、管理等方面都先天不足,如果在教育体系内部再受到歧视性对待,期望其在随迁子女教育中发挥更为积极和持久的作用是不太可能的。

因此,我们提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应积极考虑针对民工子弟学校的特殊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