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通用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十篇通用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十篇

通用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6:18

通用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篇1

【关键词】核心素养;护理教育;护生

1核心素养的核心概念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核心素养的核心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学生必须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及社会需求的品质和能力[3]。因此将核心素养的核心概念界定为核心能力。欧盟委员会在2018年对核心素养的内涵作出了新的阐释,包括以下八项能力[4]。读写能力:在不同学科和环境中使用多种材料(视觉、声音、数字材料)进行口头或书面联系沟通的能力。语言能力:适当和有效地运用不同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数学、科学能力与工程技术能力:数学能力是指开发和运用数学思维来应对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科学能力是指利用科学知识和方法体系来发现问题并得出基于证据的结论的能力;技术和工程能力是运用相关知识理解人类活动及公民个人责任变化并采取恰当行动的能力。数字能力:在学习、工作、和社会参与中自信、批判性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包括信息与媒体素养、沟通协作、数字内容创作与安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人、社会能力与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反省自己、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时间与信息及以建设性的方式与他人合作,保持对学习和工作适应力的能力。公民能力:基于对社会政治、经济概念与结构、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充当负责任的全球公民并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创业能力:在创造力、批判性思考、流程管理与解决问题技能的基础上,对具有文化、社会或商业价值项目的想法采取行动,并转化为其他价值的能力。文化意识与表达能力:理解与尊重不同文化,并以艺术或其他形式创造性地表达不同文化的能力。

2核心素养的近义词

“核心素养”的别称是“21世纪素养”或“21世纪技能”[5]。经常与实用技能、基本技能、及近来使用的未来技能等其他概念混淆或是重叠[6]。韩国研究者将核心素养称为核心力量[7],日本研究者将其称为学力[8]。

3核心素养的研究工具

核心素养的研究对护理教育具有深远意义,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有利于培养护生的综合素质。现代社会对护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护理专业课堂教学和临床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工具较少,现总结如下:(1)大学生核心力量工具(K-CeSa)韩国的两位研究者用K-CeSa调查了韩国的100名护生,K-CeSa包括国际型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资源情报技术处理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四个维度[7]。研究结果指出K-CeSa对于测量护生核心素养只有部分适合,还需研究者们基于K-CeSa,开发适用于测量护生的核心素养的研究工具[7]。(2)护理本科生核心素养的现况调查问卷国内研究者马俊卿以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18个基本要点为依据自制了《护理本科生核心素养的现况调查问卷》,并调查了国内某医学院校的410名护生。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调查和核心素养现况调查两个部分,共26道题[9]。该问卷为研究者自制,还未在国内得到推广使用。(3)血液净化专科护士核心素养评价标准调查问卷国内研究者臧格通过两轮的专家访谈制定了《血液净化专科护士核心素养评价标准调查问卷》,信效度良好[10]。研究者虽将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核心素养”带到了临床护理领域,但研究对象仅限于血液净化专科护士,所以还需要研究者们基于此问卷,制定适用范围更广的临床护士核心素养评价标准调查问卷。分析现有文献,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工具都比较缺乏和局限,从而难以准确地评价出护生或护士的核心素养。自核心素养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外不少研究者都对其进行了专门的探讨,但至今尚没有推广使用的研究工具,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4核心素养概念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1)在临床护理教育中的应用林春华[11]等研究者指出,医护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包括稳定的情绪、敏锐的洞察力、崇高的理想和善于沟通的能力,才能很好地将现代医学模式所要求的临床工作做好。汪艳玲[12]等研究者通过自制问卷对某三甲医院的111名护理人员进行了人文素养调查,结果表明该医院护理人员的普遍人文素养不高,护理人员的人文素养有待于提高。周金莉[13-14]等研究者通过临床护士咨讯素养与工作绩效进行相关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电脑态度对工作绩效有较大影响,指出医院的管理者应该重视护士的资讯素养培养,从而来提高护士的工作绩效。目前,国内关于护士素养的研究多为分散、片面的,缺乏一种全面综合有效的评价标准。虽然护士的操作技能、实践能力已经被纳入到了传统的考试内容中,但必须要注意的是将相关科目纳入考试范围就能够充分评价各项核心素养是一种局限的想法,因为传统考试是不能对核心素养中关键要素进行充分评估的,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尝试研发出能够观察外显表现的测量工具,从更加全面的维度来评价护士的核心素养[15]。(2)在课堂护理教育中的应用马俊卿[9]通过自制的《护理本科生核心素养的现况调查问卷》调查了某医学院校统招全日制某年级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410名,结果表明,本科护生对核心素养的了解较缺乏,大部分本科护生不知道或从未听说过核心素养的相关知识。仇冰洁[16]等研究者通过对湖南、安徽、江西、江苏、山东五省十二市高职护理院校的调研结果分析发现,我国高职护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尚未得到重视、缺乏细化的培育指标、没有清晰的培育途径。于秀霞[17]等研究者通过调研某高职院校护生的紧急救护能力、对急救知识的需求情况及对急救护理技术课程的建议和意见等相关内容,提出为培养高职高专护生的核心素养,首先应调整《急救护理技术》课程的内容与方法,从而提高护生的职业素养,最后更有利于培养护生的核心素养。杨丽[18]提出了四点培养护理专业核心素养的策略:(1)转变教育观念,构建可观察评估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2)围绕核心素养构建课程体系;(3)加强教师培训;(4)营造人文氛围。核心素养是一种“高级素养”,不是“低级素养”,也不是“基础素养”[19]。护生及护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多种素养。在传统的教育中也培养了一些素养,如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的没有竞争力的低级素养,但核心素养是高级素养,护生和护士的终身发展及社会发展都需要高级素养[19-21]。

通用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篇2

关键词:核心素养文化理解教育信息化

一、文化理解素养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内涵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基于此要求,美术学科提炼出五大核心素养,即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五大核心素养既各具意义,又有所交集。图像识读和美术表现是美术学科特有的核心素养,而文化理解则不然。文化理解主要指从文化的角度看待美术作品和现象,认同中华优秀文化,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是跨学科的,可以将很多学科领域的知识整合其中。通过信息化的美术课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观大”,透过特定时代的作品感知当时的社会文化,理解具体作品的内涵,从而帮助学生“像艺术家一样创作”。

二、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学生文化理解素养的策略探究

当下,很多博物馆、美术馆为观者提供了高效的互动展示方式,新兴技术在博物馆、美术馆互动展示中的应用,以及观者亲身参与的体验,让博物馆、美术馆的展示变得更加生动。信息技术在当下艺术展示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这提示了美术教师在核心素养时代下,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新美术教学方式。1.立足课本,紧跟时代。美术课程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特别是在“欣赏•评述”模块教学中,教师如果单靠教材或普通照片开展教学,往往会影响学生的欣赏感受。通过线上博物馆、美术馆提供的资料,教师可为学生展示经过高清扫描的传世名作,让学生感受名作的细节,使学生获得更好的体验感。如,在《盛世•汴梁》一课中,教师可利用《清明上河图》的高清扫描图,将图中各建筑、车马、人物等全方位展示给学生。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还可以放大画面局部,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观察画面的细节,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教师也需要保持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敏感性。2019年,故宫博物院与凤凰卫视联合推出的《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开幕。该展演借助多种高科技手段,让《清明上河图》画中的814位人物、83头牲畜、29艘大小客船、13辆交通工具、180多棵树等都“活”了起来(图1)。相比于高清的细节图,故宫博物院最新展示的技术将给学生带来更加震撼的视觉效果。在情境还原的过程和虚拟的场景中,学生将身临其境般地领略艺术的魅力。因此,教师紧跟时代信息化浪潮,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对学生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提升有较大的帮助。2.集思广益,激发可能。在信息爆炸的当代社会,现代媒介材料和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已经十分常见。人们平时在浏览美术类网页、公众号文章时,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大师名作以新的视觉形式得到呈现。如:南宋马远《踏歌行》中的几位老农带着醉意欢娱歌舞的形象以动画形式出现,观者仿佛能听到他们的吆喝声;齐白石笔下的虾突然拱起了背,“蹿”出了画面;《至爱梵高•星空之谜》中,《星月夜》《麦田上的鸦群》等油画的画面“动”了起来;等等。又如,波兰人卡杰坦•奥巴斯基根据巴洛克时期的一些名画制作出幽默风格的动态图,甚至赋予其剧情,从静止到动态,使画中人物变得更加亲切,大量现代元素的运用,更让画面荒诞感十足。当文物遇上故事,当油画遇上电影,古代与现代文化的结合,让原来纸面上的形象“动”了起来,将枯燥难懂的艺术文化转化成大众语言,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向大众普及着中外艺术。这些与现代信息技术碰撞出的动态画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探寻名画的文化内涵。3.创新媒介材料,突破限制。美术学科的文化理解素养是从视觉角度出发的。在美术教材的各学习模块中,学生可以看到古今中外各类艺术作品。在对比中西绘画差异、感知大师作品的细节时,媒介材料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文化理解素养的发展。教师应用虚拟媒介材料可解决这一问题。如,在中国画、素描、书法等传统文化课程中,一些学生在使用传统媒介材料时会存在以下问题:因为落笔失误或不满意,不愿意再次尝试。基于此,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运用数位画板等相关硬件和软件,能够积极尝试,更好地体会中国传统文化,大胆地尝试不同媒介和材料带来的全新感受,进而表达自己的艺术创意[1]。鉴于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电脑、平板电脑等设备可以模拟媒介材料的质感。如:当下人们使用率较高的软件procreate(图2),可以模拟铅笔、蜡笔、喷枪等的笔触和肌理效果;软件artSet(图3)能够较为逼真地模仿油画的质感;等等。这在无形中降低了绘画的难度,可以为学生带来新的艺术体验和创作思路,也有助于学生获得创作中的愉悦感和美术表现的自信心。而在体验不同媒介材料创造出的质感的同时,学生也可以更方便地感受到中国画的笔墨与西方油彩之间的差异,促进学生文化理解、美术表现等核心素养的提升。4.更新观念,敢于尝试。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其出发点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美术教师。文化理解素养的内涵就是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信息技术也可被视为现代文化的一种产物,美术教师要想真正实现教学信息化变革,需要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文化理解素养。这样,在信息技术发展大环境下的美术教学就可以借助技术形式,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当信息技术参与到美术教学中时,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会逐渐发生转变。教师依托信息技术产生的多种学习方式,会促进美术学习网络生成,让学生在技术的辅助下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也是核心素养时代下教学追求的重要目的。现代文化在更新,信息技术在发展,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美术教师应不断学习,利用网络资源与世界互联、互通,获取各类新鲜、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关注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美术教育的融合,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激发更多的教学可能性。

核心素养时代下的美术教育强调让学生通过美术的方式解决问题,“像艺术家一样去创作”。学生是身处在时代之中的鲜活的人,在艺术生活中,学生在解决问题、创作的过程中往往要借助信息技术搜集材料等。因此,实际上,信息技术已经或多或少地参与了教学。有了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知艺术、体验艺术、理解艺术的机会和平台,并且为学生呈现基于多种感官的艺术体验[2]。美术教师在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信息技术走入课堂时,将为美术教学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可供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及更多优秀创作产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通用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篇3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核心能力;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tp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302(2016)01-0-03

0引言

我国本科生完成学业的标准是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及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这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标准,忽视了专业核心能力的构建与培养,因而导致各层次的本科大学都是一个标准。但现实并非如此,社会的行业与企事业单位各自有相应的衡量专业人才的标准。因而,对于高校来说,结合学科与专业的特点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厘定专业的核心能力来提升大学生的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应用型大学区别于传统学术型大学的最主要特点是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办学定位明确,办学特色鲜明。应用型大学无论是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师资选择,都将实践性和应用性贯穿始终。此外,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特别重视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的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开设大量突出实践应用的课程,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一类学科,该专业学生不仅要具有广泛、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有比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想。作为金融特色鲜明的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里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明确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专业核心能力,突出专业特色,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强有力支撑,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强有力保障。

1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提炼

大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也具备类似特性:第一,大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具有内在性。每个专业的学生必定要掌握不同于其它专业的专业能力,这种能力将伴随其从事专业工作的全过程,这种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其专业工作的成败;第二,大学生专业核心能力要具有延展性。在校期间学生可能掌握了某种或某几种现阶段比较专而实用的技术,但对应的面不广,这就不能算专业核心能力。也就是说专业核心能力可以确保学生能在专业的不同层次和方向找到其合适的位置;第三,专业核心能力还应具有独特性。专业核心能力的独特性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体现,分别为培养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和学校办学特色。从这三方面考虑确定的专业核心能力使得竞争者无法模仿或模仿代价高昂,从而确保大学生能在某一专业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本校作为一所金融特色鲜明的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为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核心能力构建的过程中,以京津冀地区为调研中心,通过走访多家金融机构,深入了解金融机构对it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通过走访多家互联网金融企业,参加中国计算机大会,全国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等各种会议,了解计算机服务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计算机技术需求;走访软件开发及软件测试等it企业和金融服务提供商,确定在软件服务行业所需的计算机技术;通过跟踪走访毕业生,分析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及就业岗位,了解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行业就业优势,凝练本专业特色为“it+金融”,明确本专业的专业能力为计算机编程能力、算法分析与应用能力、硬件系统分析能力、金融信息安全技能、金融软件应用能力、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软件测试能力;专业拓展能力为金融行业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及金融行业软件测试能力。

2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模式

2.1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依托学校行业优势,结合学校办学特色,紧密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系统学习计算机理论和专业技术,熟悉金融、会计的基本知识及业务流程,受到良好的实践训练,具有基本的金融信息安全技能,具有较强的金融软件开发与实施、金融软件测试能力,能够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解决金融领域信息应用问题,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良好发展潜质的应用型人才。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1)知识要求:具备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金融、会计基础知识及金融业务流程规范知识;掌握计算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计算机软件及硬件的应用技术;掌握金融软件开发与测试的基础知识。

(2)能力要求:包括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其中专业能力又包括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基本能力为具有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思想境界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较高的情商;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具有职业适应能力;具有正确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计算机系统维护和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为具有计算机编程能力;具有算法分析与应用能力;具有硬件系统分析能力;具有金融信息安全技能;具有金融软件应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为具有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及软件测试能力。专业拓展能力为具有金融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及金融软件测试能力。

(3)素质要求: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法律意识,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具有紧跟国际先进技术发展的国际视野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2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经过广泛的人才需求调研和专家论证,在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细分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路线图,并构建以“基本能力+专业能力+拓展能力”为核心的递进式能力培养体系,以期能真正达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为实现基本能力培养构建课程群,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大学体育、大学计算机基础、专业导论、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大学英语、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课外拓展教育。

为实现专业能力培养构建课程群,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面向对象高级编程、离散结构、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网络规划与配置、网络操作系统应用、金融信息安全技术、金融市场与机构、会计学、银行业务综合实训、网络数据库应用、企业级项目开发、C/S项目实训、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移动应用综合实训、B/S项目实训、软件工程、项目综合实训。

为实现专业拓展能力培养构建课程群,包括金融业务软件设计、云计算与应用、移动金融应用开发、网络操作系统应用、金融软件测试。

人才培养过程构建了课内实验、实践课、专业实训课的实践课程体系,并结合校外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以及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和学科竞赛的形式,形成课上课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三大实训平台为支撑的实践教学体系。

2.3开展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改革

按照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依托行业优势,紧密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

(1)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秉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第一主角,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过程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形式,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运用“任务驱动、结果导向”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学过程中,一改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研讨法、启发式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学方法引入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索未知的内在动力,针对不同教学环境,灵活应用这几种方法,达到互相取长补短的目的。

(3)依托金融特色案例,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教学软硬件资源,以验证型、综合型和设计型金融教学案例为依托,以“带+练”的方式带领学生分析案例、练习案例,培养学生“认真听、仔细看、积极练、勤思考”的学习方式。将所涉及的知识点分散到多个验证型案例中,并在综合型案例中体现整门课程知识点的综合应用,最后在设计型案例中引导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点的同时自学并扩充前沿技术。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边听边看边练边思,既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以贴近学生生活的金融案例应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在教学案例的设计过程中,注重以贴近学生生活的金融案例为切入点,使用学生感兴趣的支付宝、微信红包、p2p网贷平台、学生众筹、滴滴打车、美团等特色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向主动式学习。

(5)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实现学生与企业、行业零对接。依托学校金融特色,充分挖掘行业资源,发挥行业优势,为学生打造实战平台。聘请行业专家为专业指导教师,并参与授课、开展讲座、指导学生参赛以及指导毕业设计等人才培养过程,此外,还安排学生到相应的行业、企业参加校外专业综合实训和专业实习,实现与行业、企业对接。

(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将课程资源全部放到网络教学平台,学生通过学生账号登录后,能够查看课程的大纲、计划、授课说明书、课件、视频及教学案例外,还可以查看教师布置的实验,并能够按要求提交实验报告和实验结果,查看教师的评定成绩及反馈。教师可以通过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完成课程的大纲、计划、授课说明书、课件、视频及教学案例的基本资源的上传,同时可以完成对学生的实验下发、实验报告收集以及实验成绩评定的功能,此外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在线答疑。

(7)积极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任课教师将学习资料提前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并为学生布置课前学习任务,教学过程以小组协作的形式,采用学生课前学习,课上学生讲,或老师提问题学生讨论,或学生问问题教师解答,或设置游戏环节及对抗赛等多种形式开展,课下学生复习、交流、总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8)课程考核加强学生过程评价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同时,对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通过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设计开发具有一定实用性项目,最终以提交设计作品和设计报告并参加答辩的形式完成考核。这种考核形式既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档撰写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4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素质拓展体系

专业核心能力不是狭窄的“技术能力”,与专业核心能力相适应的良好的综合素质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素质拓展的内涵不仅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创新的专业素养的拓展,还应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以及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

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素质拓展体系将第一课堂和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素养。比如课程设计大赛、宿舍文化微视频大赛、指法大赛以及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挑战杯大赛等;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此外,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的研究或者横向课题研发,并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给予相应的学分认定,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2.5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质量保障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掌握了本专业核心能力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因此,通过选派教师在企业一线挂职、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等不同形式,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将对老师们教学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学生通过到企业实习、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能够将课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使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真正落地,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3结语

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式突出“it+金融”的培养特色,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下与线上相补充,校内与校外相对接的形式开展,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后序将继续研究如何有效的利用校外实践基地进一步开展深入合作。

参考文献

[1]李文敬.计算机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与专业应用能力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2(15):74-77.

通用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篇4

关键词:远程教育教师;信息网络技术;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提出

信息网络时代,以多媒体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直接引发了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远程教育的教育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质量保障的最重要因素的远程教育老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网络远程教学实践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对远程教育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师应具备的素养需要明晰。

关于教师的素养研究非常多,远程教育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一个分支,与其他教师群体专业发展需要的素养有共性,但由于教育环境和教学对象的不同又有其独特性的一面。相比一般意义的教师素养研究,远程教育教师的素养是个较新的话题。自1998年教育部启动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项目以后,普通高校网络学院和广播电视大学的研究者对远程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都有较多的关注。研究者各自从不同视角和划分标准列出了远程教育教师应具备的种类繁多的素养,更细维度的子项素养更是庞杂繁复。这种情况也说明了远程教育教师素养的复杂性。

然而,核心素养不是全面素养,总体的教师素养框架下,如何在众多素养中确定远程教育教师独有的又是特别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每种素养维度包括的子项目有哪些?各种素养间的关系如何?而且,各种素养间的关系并不是平列并重的。因而,有必要对远程教育的核心素养框架模型进行厘定和构建。现代远程教育教师的素养框架厘定能够反映个人期待和社会期待,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重点更突出、更集中的教育目标,也为今后的远程教育教师培训资源开发和实施提供启示。

二、概念之明晰

“素养”一词在我国有很久远的历史。最早在中国古代《汉书?李寻传》里称“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此“素养”是指修习涵养,然而,近年来作为研究热门的“核心素养”的概念其实舶来自西方。国际经合组织(oeCD)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论基础”(DefinitionandSelectionofCompetencies:theoreticalandConceptualFoundation)项目组认为“素养”(Competencies)是一个动态度的和整合的概念:是能够应对复杂要求的能力,能够满足要求、成功开展工作的能力;内涵和外延比知识和技能更丰富和更宽泛的概念。而“核心素养”的英文词“KeyCompetencies”的“Key”是“关键的”“必不可少的”。核心素养构成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反映个体的需要和社会时代需求。

本研究的远程教育教师特指在开放大学和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学院、远程教育机构从事远程教育教学的专门人员。

“远程教育教师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是远程教师作为远程教育教学专门人员应当具备的能胜任教学工作的关键知识、技能和态度,能积极有效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满足社会时代需求的素养。

三、现代远程教育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的本质要求

由于现代远程教育教师的特殊的教育环境和教学对象,因而,远程教育教师的素养内涵势必更丰富,外延也更宽广,不只是要具有一般高等教育教师的普遍素养要求,也应具备有远程教育教师的特性。尤其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成为远程教育的主要教学工具和资源载体,教师利用网络开展远程教育变得十分迫切,对远程教育教师的素养要求更是有了显著发展变化。

(一)远程教育教师的工作属性

党的十对远程教育提出了“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宏伟目标。远程教育要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广泛应用趋势,提供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优质、高效的继续教育服务。国内远程教育主要承载机构――国家开放大学的校长杨志坚认为现代远程教育是以“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形成为宗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并举,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着力培养应用性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现代远程教育的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教师的工作属性,即为学习者提供适应社会发展的继续教育服务,着力提升学习者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二)远程教育教师的素养特征

“从事远距离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教师。”而且,很多研究表明,面授课堂中的教学技能并不适合网络教学。由于远程教育师生处在准分离状态,实施教学的对象是社会成人学习者,教学的工作内容是教学设计、开发课程资源、和分享知识、答疑、教学互动和评测等教学支持服务性工作,在当前信息技术十分发达的环境下,@些工作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因此,远程教育教师除了要具备传统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素养,还要有利用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面对社会成人学习者实施教学的经验、能力和方法。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和教育资源载体的信息技术日新月益,也使得远程教育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的信息技术,并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调整适应性的教学内容,这些都驱使远程教育教师素养要形成覆盖面较大的“复合型”素养集合体。

远程教育围绕着教学的特殊教学环境、教学对象和教学手段,使得远程教育教师与其他高校教师素养要求相比有较大程度的独特性、多重性和延展性。

1.独特性

远程教育无论是否通过网络,异步或是同步的,师生异地、处在不同物理空间是远程教育独特的教学环境。远程教育主要通过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传播和分享知识,信息技术是远程教育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支撑。信息技术的素养在远程教育教师素养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教师传送的信息、分享的数字教育资源、答疑等虽然也有可能因为网络技术发展实现即时化,但与面对面课堂讲授相比,仍有很大区别。分布式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等虚拟的数字学习环境对教师提出了不同于其他高校教师的具体素养要求。

2.多重性

远程教育教师不同于普通高校教师,普通高校教师可以凭一已之力在独立狭小的空间就能实现信息传递、学习交流、对学生进行学习评测,完成教学目标,远程教育教师由于教学环境的特殊性,要与其他教师合作,组成教学团队共同完成一系列教学活动。远程教育教师其实是个总的集合概念,由主讲教师、主持教师、责任教师、辅导教师、导学教师多层级教师组成,各层级教师分工合作,协同完成教学任务。网络教学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扩大了教师的素养的内涵。比如,主要由主讲教师负责的教学设计素养、辅导教师需要具备激发学习兴趣的技能、网络互动的引导等在线辅导的技巧都成为远程教育教师这个集合的素养“聚合体”。

3.延展性

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不断更新的繁多的信息网络技术手段,一方面给远程教育环境带来很大的变改与创新,另一方面需要远程教育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在远程教育教师的能力结构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科研能力”非常重要。远程教育必然的要把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在一起而引发了一系列素养要求,如在网络海量信息资源的情境下,远程教育教师要帮助学生优选资源,避免路径迷航,教授学生不同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和交流技巧。由于要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要不断学习、反思、研究,形成终身学习的素养。

4.各素养间又非并列并重

各素养维度间并非并列并重,知识是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在基础,技能是确保教学得以实施的支撑,态度、情志是知识、能力形成的发展性因素。同一维度下的子项目素养也不是并列并重的。远程教育教师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师生分离的开展教学的特殊教学环境,要求教师不只要具有课堂教学专业知识,还要有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当借助于信息网络技术的教学和沟通手段在现代远程教育中成为“标配”时,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素养应当是最主要的,是现代远程教育从业者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

四、现代远程教育教师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式的具体描述

以现代远程教育教师自我认识的个体需要和社会需求为根基,对理想型的远程教育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做描述,对其从事具体专业活动所需要的主要知识体系、教学技能和发展性素养三个维度结构框架进行划分,各维度间关系相互依存、互相影响,同时各维度子项也是相互关联的。

(一)基础素养:实施网络教学所需要的知识维度的素养

远程教育教师作为高等教育教师的一员,具有丰富而深入、扎实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是其能顺利实施教学的基础。教师既要掌握专业学科知识,熟悉相关教育学理论、教学知识和跨学科交叉知识,同时,由于独特的师生准分离需用利用媒介实施教学的远程教育环境和以社会成人学习者为主体的特殊教学对象,远程教育理论和成人教育理论都是远程教育教师应当掌握的教育学理论的指标要素。网络远程教育更关注学习者学习行为,关注如何帮助学习者有效学习,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学习科学的知识可能会成为远程教育教师在设计教学、实施网络远程教学时重要的知识素养。

近年来兴起的mooC或可以理解为学习科学知识应用到网络课堂设计、促进学习的一个典范。在ψㄒ抵识体系具有切实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运用学习科学理论知识设计网络课程,在有限的固定空间、时间里把系统的知识体系有效解剖,碎片化,处理成既不破坏知识的整体性,保持各知识点间的逻辑,又便于学习者随时学习的网络课程。学习者在把握学习进度上有更大自。这种网络课程甚至可以支持移动学习、泛在学习。

网络课程资源是远程教育学习者在与教师时空分离时自主学习的重要材料。远程教育教师设计、制作和传送的课程资源主要是以影音的视听教材存在。远程教育教师可以借鉴mooC的教学设计成功范例,教学设计方法上根据传播学的等效交互原理等,在制作课程资源选择媒介时综合考虑多种媒体的恰当运用,遵循媒体设计原则等对远程教育课程资源进行创新设计。事实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传播学知识、多媒体认知理论等学习科学的一些复杂理论构成了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在线课程设计的重要理论框架。

(二)支撑素养:实施远程教学所必需的技能维度的素养

同普通高校教师一样,远程教育教师同样需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对容以及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和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加深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能力转化,需要具有教学实施的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但由于教学环境、教学对象和教学手段迥异,教学实施和教学监控的具体行为又有很大的不同。信息技术是远程教育教学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素养在远程教育教师素养结构里十分重要。

与普通高校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课堂实施教学和监控不同,远程教育教师主要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编制和教学资源,通过网络与学生同步或异步互动交流,分享观点,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测,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在这个过程中,突出的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师所需要的技能素养指标要素有:熟练运用适当的媒体工具设计网络课件的教学设计技能、选择推送恰当的教学资源的技能、网络表达和互动的技能,以及激励引导学习兴趣和交流的技巧或者说网络教学管理的素养。

(三)发展性素养:不断学习、开展科学研究的态度维度的素养

远程教育的宗旨和目标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为学习者提供适应社会发展的继续教育服务,这就要求远程教育教师向专业化和应用化发展,而且还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远程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要契合社会发展需求,满足社会需要。教师需要不断的学习、反思和开展科学研究,才能开发出满足社会需要的课程资源,实施有效教学。教师高度的职业责任感、专业态度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十分重要,是远程教育教师能面对未来教育的发展性的关键素养。

上述的各维度的素养也不是完全界线分明的,比如,信息技术素养其实既有知识内容,也包括技能内容,但由于在远程教育里,信息技术主要是一种教学手段和工具,因而把信息技术主要列在技能维度素养里。

总之,在当前建设学习型社会教育体系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厘定信息网络技术下环境下远程教育教师核心素养十分重要。以核心素养为中心,关注远程教育教师核心素养评价,围绕核心素养开发培训资源和实施培训,能够为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适宜的路径和目标。

参考文献

[1]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

[2]杨志坚.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改革与创新[J].中国远程教育,2013(4).[3]胡克.电大师生为什么要学点学习心理学?―远距离学习心理学探讨(一)[J].中国电大教育,1987(3).

通用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篇5

关键词:核心素养;信息技术

面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可是到底信息技术教育重要在哪些地方,我们并不明确。现行的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基本属于电脑操作技术学习,为了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我们需要认可核心素养教育的现实意义,并努力基于核心素养安排相关教学。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在信息化的世界里进行了,我们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就是告诉学生,信息技术不仅仅是利用电脑进行工作,还有更多的领域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增强他们的信息意识,而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不仅段炼计算思维,而且也能很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二)培养相关人才

强调信息技术教育,不是培养会用电脑的人,而是培养热爱信息技术的人。要让学生获得信息处理和应用的能力,让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终身学习的一种手段,为适应当下信息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专业知识老师们都有,但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除了对本学科专业有深刻的理解,还需要教师的智慧和创造,更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历炼和探索。所以从师资和生源,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培养,人才的出现,是“实践创新”的基础。

(三)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运行现状

中学信息技术所涉及的操作技术客观上十分基础,实用性较高,课程标准偏于简单化,所以课堂上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学生对于电脑并不陌生,但是在学习中经常就是简单的思维建设,灵活度不够,这不符合学生发展。中学生已经有了小学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的奠基,如简单的修改图片,图文混排以及打字速度提升等,有了这样的奠基,才能更好的“学会学习、健康生活”,才能理性面对信息技术教学,做到“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因此,中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落到实处,不再单纯的进行技能学习。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

(一)文化基础

信息技术教育往往给人留下不规范的误解,许多老师也说自己尽心尽力的教学但许多人不能理解,觉得不就是教会学生玩电脑吗?其实不然,这种教学不符合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的基本原则,仅仅是“授人以鱼”,学生不能真正的体会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人文底蕴,更不必说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领会信息技术中的“创新精神”,形成自己合理的计算机认识。而明显,中学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渗透着的更多的是信息技术的文化素养,为学生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挑战,适应当下信息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自主发展

中学生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属于基础性知识,可是教师通过合理编制教学内容,创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将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在一个个真实的实际问题中,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有效参与教学过程并解决关键问题,这样就能更好的发挥学生自主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倘若学生每次课都在经历利用所学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度过,既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长期下来,他们的信息意识就会逐渐增强,信息能力就会不断提升。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育的社会引导性

每个人的素养都需要系统完整的培养,我们在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时顾及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参与,学生在中学阶段正在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他们面对信息技术教育,能够不再只想着“玩游戏”,就是在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学习。但这样的认识是不够的,需要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社会性引导。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一节涉及“电脑病毒”的教学,让学生正确认识电脑病毒的危害,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成为一个有着“责任担当”的学生,不做危害社会的事,不用自己的知识来危害国家,这是最好的核心素养教育了。

四、结束语

我们在乎每一个学生的完整素养形成,所以我们要理解并惯于在不同的学科教育中,提及以及推动核心素养的培养。现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我们追求并鼓励加入素养教育,这才是教育的实际意义,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学,符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核心。

参考文献:

[1]王岚,张瑞玲.运用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J].成人教育,2006.

通用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篇6

【关键词】web素养;网络系列课程;教育技术学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B【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0―0126―04

引言

作为信息时代最重要的信息传输和交流平台,计算机网络对教育系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从传播学角度看计算机网络拥有诸多媒体特征,因此常被称为“第四媒体”。教育技术以各种媒体理论与技术为基础系统研究提高教学绩效的方法,自然会把计算机网络作为对象来研究和实践,因此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普遍开设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这些课程是指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教育应用相关的一类课程,其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及其教育应用能力。很多教育技术学本科生虽然完整地学习了这类课程,但并没有显著提升网络素养,他们对计算机网络的驾驭仍然停留在使用web这个较低的层面。

近10年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应用状况已表明,web是最普及的网络服务,当前教育技术领域提出的教育问题信息化解决方案中大部分也是通过web平台实现。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应拥有多层次全方位的web素养才能真正发挥web的作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育系统,因此web素养理应成为教育技术学本科生网络素养的核心成分。然而很多高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不成体系,没有技术主线和清晰架构,无法有效实现网络素养尤其是web素养的培养目标,为此提出围绕web素养构建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的解决方案。

一教育技术学本科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现状分析

何克抗先生强调教育技术的本质是应用技术手段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其中的技术是指包括有形的物化形态技术与无形的智能形态技术等多种技术在内的“广义技术”[1]。进入21世纪以来,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研究和实践的主流技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评价和管理等理论和实践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计算机网络有密切关系,由此产生的基于网络的教育教学理论、技术和产品层出不穷。因此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需要配置一系列计算机网络课程来实施基于网络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在参阅和分析国内60多所高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开设计划及部分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后发现,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已普遍设置,但不同高校间存在明显差异。首先在课程开设数量上存有差异,约60%的高校设置了4-6门直接讲授网络技术及其教育应用的课程,其余高校仅提供1-3门网络类课程。其次在课程性质处置上存有差异,约70%的高校把部分网络类课程作为核心课程来开设,其余高校仅把网络类课程作为一般课程来处置。最后在课时数及配套实验上存有差异,多数高校网络系列课程课时有充足保障,同时配套了足够的实验课时,使这类课程的总课时与学分达到专业总课时与学分的10%以上,而少数高校仅设置课时有限、数量较少的网络类课程,相关实验也无法保障。这些差异不仅反应出各高校在师资、设备等客观条件上有明显差异,更深刻地反应了各高校对计算机网络在教育技术领域中地位与作用等认识上存在差异。

在解读课程设置差异表象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因素进一步分析,可发现众多深层次问题。第一,各课程间衔接和配合不够紧密关系松散,课程内容相互重叠或彼此空缺,无法形成有机整合的具有严谨体系结构的课程群,使学生无法系统地学习,无法形成计算机网络领域的完整架构体系。第二,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缺乏科学性和适用性,偏离专业实际需求,“专业化”或“平民化”的课程处理方式无法满足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对网络技术的特质需求。第三,课程热点散乱、开口众多,各自在网络框架体系中任意罗列教学内容,找不到贯穿所有课程的技术思想和应用主线,无法形成统一的集结平台,使学生在学完这类课程后无法找到各类网络技术及其应用的归结点,总觉得学过的课程知识都有用却又很难用得上。教育技术学专业不同于计算机网络专业,没必要关注计算机网络体系中的所有内容和技术细节,因此在专业准确定位的前提下为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寻找统一的集结平台并形成紧密联结的课程体系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做能使各课程的热点和关键技术相对集中到一个平台,使各课程口子和应用指向相对统一的目标,使各课程虽有不同教学内容与技术侧重但有相对统一的归宿和应用需求。如今一个具有众多符合教育技术需求特征的统一平台已展示了其巨大的教育应用魅力,教育技术领域的许多理论及其实践体系都与此有关,它就是web。因此,以网络素养为目标、以web素养为核心构建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以web教育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工作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行之路。

二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web素养及其构成

1什么是web素养

虽然web普及程度极高,但学术上对web素养的提法和研究还比较少,学术界常用信息素养、媒体素养等概念来描述人们在信息化环境中处理问题的能力。名由之等[2]在2006年给出了一个web素养定义,认为“web素养是指利用网络主动地去收集信息,并将收集来的信息批判性的解读,并向其他人传递自己的思考,与他人交流所必须的能力,同时也包括活用网络的能力。”这个web素养定义显然不全面,他们只是从使用web信息服务的层面来界定web素养的内涵,不能包含web所涉及的其他层面。web是一个复杂系统,相应的web素养也是一个能力综合体,它用来描述人们在认知web的基础上驾驭、应用、开发、管理和评价web系统及其服务所需的稳定素质与修养,直接表现为人们在构建web系统与服务、与运用web信息、开发与利用web资源、评价与管理web服务等过程中所需的能力及态度与价值观等。在不同应用情境下web可表现为技术、媒体、信息(内容、数据)、程序、平台,甚至是环境、文化、虚拟社会等,由此需要不同层次与成分的web素养。由于web是计算机网络系统提供的服务之一,可认为web素养包含在网络素养中,又由于web是网络体系中最普及的主流服务,可认为web素养是网络素养的核心成分。

2教育技术专业人员需要全面的web素养

web具有的跨平台、分布式、交互性、集成多媒体等特征使其具备天然的教育应用特性,使其比其他网络服务更适合教育领域的部署和应用。以Blog、RSS等为主的web2.0带来的开放性、去中心化、社会化和个性化等特征,又为web教育应用带来了很多新理念和新模式[3],可以预见即将普及的web3.0也会为教育应用带来新的冲击与变革。web能有效地融合与作用到教育系统的各个组成元素及元素间的相互联系上,也能有效地改变教育系统与环境间的交互方式,从而产生各种教育应用效果。普通教师和学生只需把web作为物化技术和内容服务系统来使用,而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应在深刻认知web的基础上,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系统科学方法全面研究web如何有效作用到教育系统,探索web的教育应用本质和规律,由此创造新型网络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体系,提出各种问题解决方案和应用模式并开发出相应的产品和服务。近10年来教育技术领域研究和实践的很多成果,如e-Learning、网络教育资源库、网络课程、虚拟学社、数字图书馆、webCL、moodle等,都与web有直接关系。在这些教育问题解决体系中,普通教师和学生只需扮演web系统和服务使用者和消费者的角色,而教育技术专业人员不仅要成为更高级的web使用者和消费者,更要努力成为web系统和服务的提供者、运营者、开发者、管理者和评价者等,他们需要深入到web的每个层面,涉足web系统的每个组成元素及其作用关系,把握web系统与网络环境及社会大环境间的交互方式,还要参与控制和影响web所形成的教育文化氛围和虚拟学区与社会等。可见,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必须拥有全面的web素养才能更好地在网络环境中完成专业工作。

3教育技术专业人员web素养的基本构成

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把web作为工作、学习和研究的对象与支撑平台,涉及面很广,因此他们的web素养成分很丰富。根据web系统构成及其服务于教育系统所涉及的要素等分析,笔者认为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web素养由三个层面九种成分构成,各成分间存在彼此依赖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在内涵和外延上也存在一定的交叉和融合,共同组成“3X3”结构的web素养体系。

(1)web素养基础层面。①web情意,是在运用web技术解决教育问题的过程中应持有的情感和意识,并以此表现出对web本身及其教育应用的态度和价值观等,它影响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运用web技术解决问题的价值取向和积极性等。②web认知能力,是对web本身及其教育应用的认知能力,是培养其他web素养和开展web教育应用的前提,包括什么是web、web系统的构成与运行原理、web服务的特征和形式、web在网络体系中的定位及与其他网络服务的关系、web教育应用的需求和领域、web教育应用的模式和涉及的技术要素等内容。③web支撑能力,是支撑web运行、开发和应用等所需的相关理论素养和技术能力。

(2)web素养核心层面。①web使用能力,是驾驭web系统提供的内容服务和应用系统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在web环境中获取、传播、存储、运用、、管理、搜索教育信息及相关信息的能力(即信息素养)和使用web教育应用系统及通用应用系统的能力等。②web平台架构能力,是开展web系统及其服务的选择、设计、构建、运营、维护和管理等工作所需的能力,是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实施有效web服务及平台的保障。③web开发能力,是实施各种web教育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力,主要涉及web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开发等领域,是教育技术专业人员web素养的核心成分。

(3)web素养提高层面。①web审美能力,是在实施web系统及服务并利用web解决教育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4]。②web评价能力,是实施web应用效果的社会评价和教育评价并由此开展web行为的修正与调整所需的能力。③web安全能力,是在web系统与环境中发现、评估、解决、评价安全问题的素质与能力。

三以web素养为核心构建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

1课程构建策略

(1)以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为立足点。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教育技术素养,使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技术并将技术与教学系统完美地结合起来[5]。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素养,并使其显著地高于普通教师和学生。教育技术素养的成分十分丰富,主要包含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计算机网络素养(含web素养)理应成为教育技术素养的核心成分并作为具体培养目标落实到课程的设置与实施上。

(2)以教育技术理想和特色为着眼点。教育技术追求用先进技术思想和方法解决教育问题达到优化教育的目标,网络和web已成为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必须依赖的技术类型,他们的网络和web素养成分与水平是衡量其实现教育技术理想的重要参考。在非教育技术专业人员也普遍运用网络和web技术的形势下,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只有更有效更全面地利用网络和web解决问题并展现出专业魅力和“不可替代性”才能获得生存之道,由此在构建网络系列课程时应认真考虑教育技术的特色需求。

(3)以教育系统和就业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系统需要大量网络应用型人才来实施教育信息化进程,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应具备足够的网络应用能力才能担当此任,由此教育技术学专业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应以网络与web技术的教育应用为核心,以提高教育问题的信息化网络化解决能力为指引展开教学。在教育技术学专业就业领域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还要适当考虑教育系统之外其他就业领域对人才网络素养的需求。

(4)以web素养为核心兼顾其他网络素养成分。web不等于网络,但网络的主流服务是web,当前大量的网络解决方案都采用web技术来实现,因此在网络系列课程体系架构中应紧紧围绕web素养设计,以web能力的培养与运用贯穿所有课程。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教育问题都能通过web解决,web技术和平台也存在缺陷,因此在web素养的基础上还应适当加强其他网络素养成分的培养,而web素养的高层次提升也需要这些网络素养成分的支撑。

(5)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会应用是关键。以教育理论和技术基础为保障加强网络实践技能培养并落实到应用中是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取胜之道。为了使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获得良好的工作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网络系列课程体系架构中必须重视基础、拓宽视野。教育技术专业人员驾驭网络和web的根本是应用而不是网络和web本身,应用水平的高低与实践技能密切相关,因此须十分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且能够把实践技能有效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6)技术与教育的紧密结合是出路。教育技术学专业是跨越多个学科领域的交叉性复合型专业,如果采取完全独立设置教育类课程和技术类课程的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必然导致各类课程相互脱节彼此缺乏照应,失去教育技术学专业特色。由此把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内容有机整合到技术类课程中构建复合型课程有利于教育与技术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在教育情境中真实感知与应用技术并在技术应用中深化教育认识。

2课程设置方案

在广泛调研、比较和论证的基础上,根据上述课程构建策略,以网络素养为指引、以web素养为核心构建了具有3个层次15门综合型交叉性课程的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1)基础类课程。涵盖网络和web相关的基础要素:计算机、多媒体、通信网络、程序设计和数据库,为网络和web的教育应用与开发等建立基础理论和技术准备,主要目标是培养和建立web素养的基础成分,并以此为基础把教育领域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融合到这些课程中,让学生逐步形成教育与技术整合的思想和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

(2)核心类课程。以网络和web的关键技术为线索组织,以网络和web的教育应用与开发等为核心内容展开,主要目标是夯实和提升网络与web素养的基础成分,培养和实践素养的核心成分,并以此为基础强化基于网络和web技术的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步习得面向社会就业需求的生存技能和持续学习能力。

(3)扩展类课程。包括网络和web技术的高级主题与综合应用,涉及教育技术领域前沿性的内容,主要目标是扩展学生的技术视野,提升和强化网络与web素养的核心成分,培养和探索素养的高级成分,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引领学生进入教育技术领域的较高层面,让学生在教育实践的深度应用和高层技术的探索中积累经验、挖掘潜力。

3课程实施建议

由于专业总课时有限,上述设置方案中的课程可采用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策略开设,其中基础类和核心类课程大多应作为必修课程,而扩展类课程可作为选修课程。各课程间存在密切关系并以网络与web素养串接在一起,课程实施应注意前后次序和相互协作与配合的问题。各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应认真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教育与技术的关系。由于把教育理论等相关内容整合到技术类课程中,合理把握教育和技术间的关系将直接影响课程实施效果,由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的方式与评价等方面必须突破传统的模式,尽力在教育和技术间取得某种平衡并努力实现双赢。

(2)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关系。教育技术素养和网络素养包含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成分,但不存在矛盾,关键是如何进行协调和互惠,各课程应在厚实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技能的训练与应用,脱离基础理论而纯粹强调实践技能会使实践缺乏根基和灵活性,而过分强化基础理论又会使实践技能缺乏深度与广度。

(3)原理与应用的关系。计算机网络和教育技术涉及的内容都涵盖原理和基于原理的应用两个方面,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更注重技术的应用而不是技术原理本身,但不懂得必要的原理而盲目地应用必然导致不正确不合理的结果,过多地深化原理又会使应用陷入僵化而失去创新能力。对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而言,三分原理七分应用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4)应用与研究的关系。技术服务于教育通过技术的应用来体现,但这并不排除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开展技术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只有通过有效而深入的研究,技术才能更好地服务教育,而技术应用本身也值得深入研究,因此在应用性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安排必要的研究性课程内容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5)传统与前卫的关系。着眼当前、兼顾历史、展望未来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原则之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教育技术学专业虽然历史较短,但已经有了十分丰富的底蕴和传统,课程体系中除了安排传承历史的内容之外,更需要安排当前正在研究和发展的技术内容,还要以前瞻性课程内容告诉学生未来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学本科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现代教育技术,2007,(11):5-12.

[2]名由之等.培养web素养学习课程的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2006,(5):15-20.

[3]杨静,刘成新.web2.0与学习方式的后现代转向[J].现代教育技术,2007,(1):69-71.

通用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篇7

【关键词】青年科技人才人才培养核心能力素质激励保障措施

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推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核心力量。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依托国家重大人才计划以及重大科研、工程、产业攻关、国际科技合作等项目,重视发挥企业作用,在实践中集聚和培养创新人才”。可见,国家已经把企业确立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成长的主体和主阵地。目前,在国家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单位从各种渠道接收了大量的青年科技人才,由于青年科技人才工程经验缺乏、科研能力不足,还不能迅速发挥出重要作用。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缩短年轻科技人才成长周期,加速其成长成才,是很多高新技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要解决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长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企业对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要求有哪些,即找到企业期望的能力素质;然后要明确为提高上述能力素质应该采取哪些培养措施,即本文关注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最后为了让培养措施顺利推进应该采取一些相关的激励保障措施。以上三个方面之间逐层递进,缺一不可,而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模式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在本文中首先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明确了某高新企业集团对青年科技人才要求的能力素质,然后参考成人学习理论以及“70-20-10学习原则”,针对能力素质要求提出了基于实践、互动、培训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最后给出了几点常见的激励保障措施,从而为企业制定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策略探明了一条清晰的思路,并为企业建立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提供了参考。

一、理论基础

为探寻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我们查阅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成人学习理论与“70-20-10学习原则”比较适合指导企业里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下面分别简单介绍。

1、成人学习理论

企业人才培养与学校培养学生是不同的。企业员工已经具备了一定知识和经验,有一定思考问题的能力,他们迫切需要的是,学习岗位工作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因此青年科技人才的学习习惯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美国管理学家汤姆・w.戈特(tomw.Goad,1997)提出了成人学习原理,这些原理被许多组织采用,并经实践检验能有效促进人才培养工作。

成人学习原理提出,成人提高能力的过程应该遵循以下原理:人的各种能力最终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成人是通过干中学来提高能力的,运用实例进行培养的效果比较好;成人学习以问题为中心,成人学习活动的发生,通常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参与学习的,所以成人学习内容应以问题中心的架构作为设计或编撰的基础;成人学习希望立即应用,成人会对有应用价值,尤其是有立即应用价值的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成人自身的个体经验就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这也为集体交流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成人学习需要共同参与、互相尊重、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可见,成人学习具有实践性、目的性与交流性的特点。

2、70-20-10学习原则

创新领导中心(CenterforLeadership,简称CCL)成立于1970年,是世界上最大且最受尊重的领导力研究与教育机构。20世纪80年代,创新领导中心对成功的管理者进行调查,这些管理者普遍认为自己大部分的成长来自于工作经历,以及从他人(尤其是老板)身上学习到的东西对自己的成长帮助非常大。创新领导中心的Roberteichinger和michaelLombardo在著作《theCareerarchitectDevelopmentplanner》中,提出了目前被企业广泛接受和运用的“70-20-10学习原则”,即70%的领导力提升来自于工作历练(on-the-jobexperiences),20%的学习来自于人际互动(Relationships,networkingandfeedback),10%的学习来自于正式课堂学习(Formaltrainingopportunities)。“70-20-10学习原则”是一种统计意义上的培训指导原则,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方式的设立与比重的设置提供了参考。

二、青年科技人才核心素质模型

为了确立企业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首先采用“修正模型法”构建初步的青年科技人才核心能力素质,然后运用专家座谈法来进行完善,并通过问卷调查的结论来进行修正,从而建立企业青年科技人才核心素质模型。

修正模型法适用于相关研究资料很多的情况下,它是指根据研究对象确定一个或多个通用模型,搜集并分析相关资料,构建适合研究对象的胜任特征模型。本文根据戴维・麦克利兰(DavidC.mcClelland)的五维度模型来构建青年科技人才核心能力素质体系,麦克利兰的模型包括知识、技能、自我概念(态度和价值观)、特质、动机,除了知识与技能外,本研究把自我概念(态度和价值观)、特质和动机合起来作为核心能力素质体系的组成部分。作者大量搜集已有研究成果,经过专家讨论,筛选出29项能力素质,把这29个能力素质作为问卷调查的内容,进一步筛选出核心能力素质。

作者向某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各下属单位发放了510份问卷,有效问卷495分,有效率97%,问卷由各单位领导填写。通过问卷调查,把能力素质按照重要性(以频率表示)进行排序,得到青年科技人才核心能力素质(见表1)。

如表1所示,按照统计学惯例,剔除重要性得分排在后27%的能力素质项,得到20个能力素质,按照重要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系统思考、创新能力、责任意识、知识更新、吃透技术、总结提炼、严谨细致、人际沟通、善于钻研、踏实务实、敬业奉献、分析判断、计划执行、积极进取、善于积累、组织协调、领悟贯彻、知识分享、吃苦耐劳。本文把这20个能力素质作为青年科技人才的核心能力素质。后文将针对这些核心能力素质,提出有针对性的培养措施。

三、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及操作要点

将青年科技人才核心能力素质作为培养目标,以成人学习理论与“70-20-10学习原则”为理论指导,我们尝试建立一套全面系统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由成人学习理论与“70-20-10学习原则”可知,一般人才培养的途径有三类,即实践、互动与培训。这三种方法在培养人才的有效性方面有所差别,但是任何一种单独使用都不能取得最大化效果,需要整合在一起才可产生最大收益。结合某高新企业集团在人才培养上好的经验做法,我们构建了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模型,如图1所示,将培养方式分为实践类、互动类与培训类,每一类中都含有一些好的培养措施,这些培养措施能够完成青年科技人才核心素质模型中各能力项的提升。

实践是指在岗位实践中学习。青年科技人才在高校里学习了一定的知识和技术,他们迫切需要在工作中运用这些方法和技术,从而探索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需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实践类中好的培养方式主要包括多岗实习、轮岗交流、仿真模拟和团队学习。

互动是指在与他人交流中学习。青年科技人才能力的提升很多是在与他人交流中获得的,包括反馈、辅导、评价等。反馈就是向员工讲出对他们工作绩效或工作相关行为的观察意见。辅导发生在主管上司和员工之间,表现为探讨工作目标、绩效表现等问题。评价是指在设计培养项目时,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团队互动反馈、小组研讨等形式。互动类中好的培养方式主要包括导师制、研讨会与论坛、树立榜样、文化宣传与评价反馈等。

培训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学习。这里的教学既包括传统的课堂面授教学,也包括it技术中的e-learning教学方式。培训类中好的培养方式包括入职引导、岗位资格培训、专题培训与e-learning培训等。

下面针对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模型中实践类、互动类与培训类三类培养方式的主要措施展开论述,说明各培养措施的操作要点。

1、实践类培养措施及操作要点

(1)搭建多岗位实习与仿真模拟的实践平台,提升感性认识。多岗位实习锻炼和仿真模拟是新员工正式上岗之前的实践机会,可以加深新员工对专业技术知识、工程研制流程和技术制度规范等的理解,增强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岗位实习锻炼主要是解决新员工知识不全面、系统思考欠缺的问题,可以制定《新员工多岗位实习管理与考核制度》,制定新员工下工厂实习、总体室与分系统室互派实习的制度,还要规定新员工通过实际能力考核、上岗答辩等考核的持证上岗制度。实习可以提高新员工对总体与分系统、各系统内部、分系统与单机、设计与工艺制造的流程借口关系的熟悉程度。

仿真模拟主要是解决新员工对型号研制流程、系统思考欠缺的问题,各研究室根据各自技术要求开发仿真平台,使新员工贴近实战对型号研制流程有了整体认识,并掌握技术制度标准和相关软件工具。各部门应该制定《仿真模拟训练管理与考核制度》,规定新员工必须经过专家考核后,取得上岗证书才能正式工作。

(2)实施跨岗交流,丰富成长阅历。轮岗是以发展某一领域的经验为主的培养方式,根据工作的相关性和个人潜力等特点,采用调动、挂职、参加虚拟团队等方式,有计划地安排员工进行多岗位学习锻炼,拓宽视野,丰富专业技术背景。在设计轮岗方案中,要使轮岗更有效,应该做好以下三个环节,即挑战、评估、制度保障。

第一,挑战。指新领域和逆境的挑战。具有挑战性的发展经历可以让年轻员工迅速成长,但是,有些人之所以能够成长为骨干人才,不是简单地因为经历过各种挑战,而是能够在挑战中积累经验并以此指导未来的工作,也就是对经验的学习能力。第二,评估。除了给年轻员工提供挑战性的任务,还要给予评估,加速成长。年轻员工在新的岗位接受有挑战性的任务,常常是“摸着石头过河”,如果企业能够在轮岗中有意识地设计出足够多的评估、反馈环节,将帮助年轻员工更好地适应挑战,评估来自上级、下级、同级、导师、家人、自己等。第三,建立轮岗的制度保证。很多单位不愿意采用轮岗的模式,是因为员工担心轮岗之后无法回到原有的岗位或更好的岗位。这需要企业把人才判断与轮岗紧密结合,并以制度作为保障。

(3)进行团队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团队学习是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以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干中学”为指导思想,以真实的任务为基础,以小组讨论为主要组织形式。通过团队学习,团队成员不仅丰富了自身的知识,而且会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行为,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方法进行科研。

2、互动类培养措施及操作要点

(1)规范导师带徒,发挥师承效应。根据年轻员工专业知识结构和岗位需求指定指导老师,重点提升其岗位经验。导师带徒应做到“五个明确”,即明确目标、明确任务、明确方法、明确时限、明确标准,确保其能够接受系统的培训指导,使其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切实提升。

第一,全面发挥导师作用。《师徒协议》中要明确导师的培养内容包括专业技术、职业生涯规划、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企业文化。成功的指导关系有赖于双方深入了解和相互信任。第二,制定激励措施。在实施导师制的过程中,需要让导师保持培养徒弟的积极性,应该对参与师带徒的导师每月增加岗位薪点工资10%的津贴,年终考核优秀的导师给予一次性奖励,人力资源部门应对每年的模范导师、明星徒弟进行通报表彰,并作为工资晋升、职位升迁的参考依据。第三,鼓励反向导师制(Reversementoring)。在结对的导师关系中,企业要鼓励新员工给老员工做导师,鼓励新员工把最新的理念、技术等传递给老员工,老员工与新员工之间平等的进行交流、学习,并建立起相互信任、深入了解的融洽关系,有助于双方的知识更新,也有利于学习型组织的建立。

(2)推动技术交流,加速能力提升。通过设立创新课题基金、合理化建议、科研成果展示等方式给年轻员工创造可以发挥个人创新智慧的平台,大胆尝试,积累经验。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出国进修等方式,开拓视野,吸收国内外各行业的智慧与灵感。积极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在高水平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提升其总结概括能力和个人成就感。有目的地举办一期研讨班,以研讨交流为主题,可以是不同单位同一专业一起交流,互相提高;或者培训时分班上课,效果更好。

(3)进行反馈评价,改进不足之处。反馈是指向员工讲出对他们工作绩效或工作相关行为的观察意见。反馈不是对他人的“评判”,而是对某种行为及其后果的客观信息,给予正面反馈的目的是对希望的行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加以强化,给予纠正性反馈旨在改善令人不甚满意的行为或引入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不仅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提供反馈,而且在与年轻员工会谈话和绩效面谈的时候更需要提供反馈。如果能将反馈善加运用,可以鼓励年轻员工取得进步,使他们积极努力地学习成长。

要转变一个人的价值观,纯粹的技能培训是不够的,价值观测评对培养作风是很重要的,这也是一种形式的反馈评价。通过价值观测评,让年轻员工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性格和行为风格,从而促进他们反思和转变。

(4)注重文化影响,营造成长氛围。以企业文化传承为牵引,通过形象展示、榜样塑造、荣誉评比、情感沟通等工作,以及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组织氛围,不断激发员工的创新创业热情和事业心,促进其与组织的共同成长。同时,注重解决青年科技人才的实际困难,倾听他们的心声,力所能及地满足其生活需求,解决后顾之忧,营造“家文化”。通过文化感召凝聚青年、鼓舞青年、感染青年。

3、培训类培养措施及操作要点

(1)丰富入职引导内容,实现新员工快速融入。入职培训拉开了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序幕,组织社会化是指使员工了解组织角色和接受组织成员所需的价值观、能力和期望行为的过程。在组织社会化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把单位培训与部门培训相结合。单位培训安排那些不同岗位员工需要的共性知识,包括单位的历史、发展战略、组织结构、企业文化、行为准则,部门安排关于工作胜任的培训内容,包括工作职责、工程研制流程、部门技术标准、专业技术知识。第二,增强培训课程的实践性。参考成人学习理论,成年人学习更加注重实践,学习的目的性非常强,理论对他们来说要掌握,但是却没有实践那么重要。第三,完善新员工入职培训效果反馈及评估体系。培训效果的评价包括四方面内容:学员的反映、学员的学习成效、学员的行为有没有明显变化、工作绩效。

(2)建立任职资格培训体系,增强培训的系统性。尽管很多单位都对工程研制流程和技术制度规范进行培训,但是青年科技人才掌握的情况并不好,这可能是因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系统性不强。所以,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第一,建立任职资格培训制度。各单位的培训制度不完善,没有制度去规定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应该进行什么样的培训,没有规定培训是否必须有考核,考核是否严格,考核的结果是否会影响到薪酬的改变、职位的升迁、岗位轮换,培训后业绩的考核是否作为下次培训的依据。这样使得学员的积极性不高。所以,应该建立任职资格培训制度,在横向上,把错综复杂的职位按性质归为几大类,称为职位族;在纵向上,在每个职位族内根据业务难易程度分为几个层级,根据不同职位族不同层级的岗位,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提高培训效果。制定岗位资格标准和持证上岗制度,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使用;先培训、后提拔”。把培训、考核、发证、使用一体化,必要的时候可以把培训结果与薪酬联系起来。第二,建立学习地图(learningmaps)。如果说以任职资格为基础的培训是静态的培训体系,那么,根据职业生涯发展建立的学习地图就是动态的培训体系。学习地图是指以能力发展路径和职业规划为主轴而设计的一系列学习活动,是员工在企业内学习发展路径的直接体现。通过学习地图,员工可以找到从一名最底层的新员工进入企业开始,直至成为公司最高领导人的学习发展路径。在这条路径中,应知、应会、应用的学习内容被清楚有序地标识出来,当员工岗位转换、升迁的时候可以知道应该学习哪些知识。学习地图能够有效指引新员工快速提升能力,加速新员工角色的转变,同时学习地图可以使优秀人才对企业保持长期的向心力,他们可以看到自己事业的发展前景,对企业会更加忠诚,有效防止人才的流失。

(3)开展e-learning,提高学习的自主性。企业引入e-learning并不是为了完全取代传统的培训和学习,而是对它的有效补充和完善。企业在引入e-learning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第一,e-learning的学习内容对于其应用效果至关重要。e-learning学习内容让员工感到很实用,在线课程是e-learning学习内容的核心,在线课程应该以岗位职务体系、胜任力模型为基础构建出在线课程体系,然后设计具体课程。第二,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是检验e-learning效果的重要环节。根据员工所选课程的性质制定学分制,不同层面的员工有不同学分要求。员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后,各单位要组织考试,对考试结果进行评级,并在系统中记录员工的分数,达到对员工的在线学习的管理和监督作用。

四、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激励保障措施

青年科技人才是否能在单位长期工作并不断自我成长,单位人才培养措施是否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单位的人才培养体系,还取决于是否有合理完善的激励措施,激励保障措施能够把员工成长与企业成长有机地连在一起。所以,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而激励保障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常见的激励保障措施主要有职业生涯管理、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与客观公正的薪酬管理制度。

青年科技人才属于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对专业的忠诚度高而对企业的忠诚度低,哪里有充分的成长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就会去哪里工作。为此,单位应该重视科技人才个人目标的实现,开展对青年科技人才的职业生涯管理。

客观公正的绩效管理系统能够及时评价人才的培养效果,并有针对性地改进培养策略,同时绩效结果反馈能够激励青年科技人才努力提升能力。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一个循环的过程,一般可分为绩效计划、绩效辅导与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等四个阶段。

合理的薪酬体系是人才培养措施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它把员工个人利益和职业发展规划之间建立紧密联系。一般采用宽带薪酬的方法,宽带薪酬把原来的薪酬等级压缩成几个等级,然后拉宽每个薪酬级别的浮动范围,实行“岗位+绩效+能力”的模式,在原岗位薪点工资的基础上,根据职系规范划分的岗位类型和特点,建立总体结构一致、模块功能各异的差异化薪酬体系。

五、结论

本文针对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高新企业面临的大量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了一套逐层递进的系统的建立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路。首先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构建了企业对青年科技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然后提出了基于“实践、互动、培训”三类培养措施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重点论述了三类培养措施中的典型措施及其操作要点,最后给出了为保障培养措施顺利开展的几个典型的激励措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高新企业建立自身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StephenD.Brookfield.RadicalizingLearning:adulteducationforaJustworld[m].newYork:Johnwiley,2010.

[2]albertBandura.SocialLearningtheory[m].London:prenticeHall,1976.

[3]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吕志科、徐婷:我国大中型企业员工培训有效性问题及提升策略[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2(8).

[5]tam,Yeuk-muimay,marekKorczynski.organizationalandoccupationalcommitment:Knowledgeworkerinlargecorporations[J].JournalofmanagementStudies,2002(6).

[6]tomw.Goad.theFirsttimetrainer[m].newYork:americanmanagementassociation,1997.

[7]margaretC.Lohman.Cultivatingproblem-SolvingSkillsthroughproblem-BasedapproachestoprofessinalDevelopment[J].Humanresourcedevelopmentquarterly,2002(3).

[8]michaelm.Lombardo,Robertw.eichinger.theCareerarchitectDevelopmentplanner[m].Losangeles:Lomingerinternational,1996.

通用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篇8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教学改革职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138-01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主要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检验技术人才。我校自1995年开设这个专业以来,一直不断在探索与积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但专科学生不同于以往的中专生,我们的教育思想仍沿用传统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验室条件改变不大。我校专科层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2010年开始招生。通过对10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146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适应职业岗位要求情况的调研,在广泛听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能力、态度要求的基础上,探讨和初步验证,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中“以市场需求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下面就几年来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1课程设置的改革

课程设置的改革,仅仅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岗位要求,结合学生毕业去向,经过调查研究,我们要突破传统的课程设置,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每一学期安排相应学科的一周医院见习,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第一学期是职业认知阶段,我们主要开设无机化学、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通过校内实验教学、寒假期间学生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到当地基层医院检验科参观,进行基本技能学习和基本素质训练;第二、三、四学期是核心技能养成阶段,第二学期开设医学基础课程,通过校内实验教学、假期基层医院社会实践,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基本素质训练;第三学期开设临床医学概要、寄生虫学检验技术、免疫学检验技术等课程,通过校内实验教学、职业技能竞赛、附属医院检验科先进检验仪器设备参观,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练;第四学期开设微生物检验技术、临床检验基础、血液检验技术和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课程,通过校内实验教学、检验实训中心强化训练、周六周日到附属医院检验科见习,进行核心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练。使检验专业课程设置符合市场人才需求对检验专业人才知识的要求,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适应各岗位对检验专业人才素质和知识基础的要求[1]。

2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社会需求,满足就业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增加病理检验技术、临床医学概要等课程的课时数。通过调研,发现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与临床检验工作脱节,为此,我们对现阶段的实践教学进行优化整合。增加实践课程比例,调整了实验项目,减少了以往的验证性实验,设计了与岗位需求相一致的综合实验项目。学生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学校建立了检验实训中心,学生通过仿真实验、技能大赛、职业资格考核、实践技能考核等,不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我们还建立院校合作体系,加大临床兼职教师参与教学的比率,校内教师定期进医院检验科顶岗培训,真正达到资源共享。

3改善教学模式,逐步建立“教学做一体化”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我校一直沿用中专层次的教学模式,尽管大家努力教改,但还是没有脱离旧模式的束缚。自2012年以来,我校在教改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推进,特别是我校上划省属之后,项目资金的支持,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做了大幅度的改革创新探索。首先我们对省内多家三级甲等、二级甲等医院检验科做调查,了解各医院检验科目前拥有的各类医学检验仪器及能开出的医学检验项目。我们进行了综合整理,以培养目标为依据,建立了两个数码互动显微镜室和一个检验实训中心,购置了大量的先进医学检验仪器设备,每个实验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奠定了基础。要实施一体化教学,只有完善的实训中心还不够,还需要建设一支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习操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我们把校内检验专业教师由原来分配在不同部门重新组合到药学系成立检验教研室。同时,吸纳高校毕业生及外聘医院检验科骨干,组建了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首先在专业课程《寄生虫检验》教学中进行教改试验,接着在其他专业课程中进行部分内容推广实验。由于它是在一体化的实训中心以一体化的师资对学生进行一体化的教学安排,因此能使每一次课都能讲授、示范、观察、操作同步进行,突出了现场示范,增强了直观性,使学生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消化理论,让他们对知识产生亲切感,对检验技术产生熟悉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考核方式的改革

我们的教学团队非常重视考核方式的改革,为此大家进行多次研讨,一致认为理论考核和实验考核相结合且要提高实验考核比例。考核内容以执业资格考试和职业岗位能力为依据,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构成,其中平时成绩50%,包括作业(包含实验报告)10%、出勤10%、技能考核30%,期末成绩50%,包括学科理论25%、实验理论25%。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考核评价体系,以“突出能力、全程评价、多元考核”为原则,通过多元式考核方式,真正做到了既考知识,又考能力,把学生的精力引导到学习运用、培养能力和启迪创新上来[2]。

在学校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先进的实验设备的基础上,通过以上课程设置的改革,教学内容的调整,改善教学模式,逐步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由一门专业课到两门专业课,最后所有专业课都能“教学做一体化”,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改革效果体现在2011级学生的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评价,我们做了实习生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1级学生较2010级学生在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素质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希望能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强实验室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材的编写等等,只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定会培养出“宽口径、高素质、强技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医学检验领域内各岗位所需的专业人才,提高各岗位人员的职业道德,也必将极大带动我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通用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篇9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出现颓势,各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招生形式也日趋下滑。针对行业现行趋势,对建筑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我校应用技术型教学改革形式,就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行业;人才培养;土木工程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是组织教学活动的首要依据,只有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才能彰显“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人才培养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要点

1、以专业建设为基础,实行学分制教学,精炼公共基础课、优化专业基础课、丰富专业拓展课、突出核心专业技能课,合理细化课程体系,深化课程内涵改革和教学资源建设,推动教学管理改革,使人才培养方案基本达到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努力构建本科“基本理论满足+技能专长突出+成长空间大”和专科“人文素养较高+技能够用+适应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

2、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实事求是,改革创新;(2)紧扣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定位;(3)紧跟国家、襄阳地方经济发展布局;(4)体现差异化,体现人才培养结果导向;

(5)突显产教融合

3、具体要求

(1)科学定位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切实鲜明,明确学生在行业产业链中的位置,以学生将来在产业链的定位来确定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

(2)各层次理论课与实践课比

各层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须强化职业核心技能,突出职业核心技能的实践性训练。按我院人才培养实际,本科各专业理论和实践类课程学时比建议不高于6:4,专科各专业理论和实践类课程学时比建议不高于4:6。

(3)研究地方经济,服务地方经济

地方社会需求是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人才培养要贴近地方人才市场需求,深入分析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岗位职责、工作内容、能力要求、任职资格等,要特别关注国家、本省、本市未来的经济发展和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发展新趋势,合理确定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使我院培养的人才更具有适应性、创新性。

(4)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强化基础素质,大力推进公共课改革

扎实专业通用技能基础,打造专业通用能力课程平台

突出专业核心技能,形成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平台

(5)主动深化校企合作,探索产教融合机制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群)的作用,探索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订单培养”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有效模式;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地柔性调整教学进程,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资源的作用,探索把课堂延伸到企业的模式,努力实现专业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二、教学考核方式改革

弱化原有的以纸面考核、理论考试为主的考核模式和方式。积极探索“多样化、多维化、多介质化、多情景化”的考核方式,课程考核应紧紧围绕“职业核心能力+德育”为中心,突显学生思想品德、身体基本素质、职业核心能力。

1、探索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考核模式,重能力弱分数,尝试实操考核、项目考核、答辩考核、设计考核、作品考核、企业实习考核等多种考核方式。

2、实行学分互换和学分J定,探索以技能考核为中心的考核模式。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创作水平、竞赛能力、企业实习经历、发明创造、项目课题等大胆认可,可置换成相应课程或学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生产、各种社会活动,锻炼学生各项职业技能。

三、大力推进公共课改革

公共课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英语、数学、体育、思政、计算机等类的公共课的改革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公共课改革要依据“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出发点,因材施教、因专施教,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重点强化公共基础课课程改革,公共基础类课程要突出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理念。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公共基础课程根据国家、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学生实际情况和专业需求构建适应性的内容,以培养目标为准绳,应用且实用,实施灵活教学。

高度注重学生的文化综合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培养,尝试建设一批内容优良、品类丰富、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素质教育课程。探索“思政课程、国学国粹、学生管理、体育”的协同教学模式,探索构建公共课程的网络视频课,创新基础素质的特色培养。

根据学科特点、专业特点,通过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逐步突破循序渐进的推进公共课改革。

1、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改革是公共课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要充分体现改革的总体要求。(1)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要体现学科特色、学生层次及教育对象的变化状况,因材施教;(2)课程设置要体现有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和自信心的提升;(3)课程设置要尽可能的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相匹配。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加快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深化学院公共课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现代技术,实施创新教育的需要。要体现四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及作用;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稳定与否事关学院各项事业成败之根本,教师队伍的水平高低决定了学生培养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力求使学院教学队伍“结构合理、储备充分、体系完善、扩展性强”,确保师资队伍为学院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1、对于紧缺型教师,一方面学院可采用“引进来”的方式积极引进,可适当给予一定特殊待遇,保证基础的教学任务落实;另一方面,可对现有教师有选择的“送出去”,到其他高校、企业等进行学习培训,并签订相关协议。

2、积极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鼓励教师组建工作室、进入企业挂职、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也可探索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将学生的协同培养扩展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培养,打造适应学院未来人才培养需求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3、鼓励老师们利用假期或教学任务少的时间外出充电,通过短期培训、专项学习、访问学者等形式,打造一批能适应未来新的人才培养的优秀青年教师。

通用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篇10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JY1466。

地方本科院校是指隶属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地方财政供养为主,承担着为地方(行业)培养人才、提供服务的普通本科院校。当前,地方高校普遍认识到转型应用技术大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如何转,向什么方向转,还在实践探索中。有人认为,我国许多地方高校本身就是应用型本科,不存在转不转的问题;还有人认为,应用型本科需要重新构建,如发展高职本科、技术本科、应用技术大学等。这些疑问反映了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对转型内涵没有深刻领会,而政府对转型发展的目标、任务也未明确,当前地方高等院校转型处于政府鼓励,高校自发自为阶段,如何保证高校成功转型,这就需要高校在转型中深入理解转型的内涵,紧紧抓住转型的核心要素,重新调整办学定位,不断优化办学机制。

一转型的内涵

(一)转型的目标

“转型”指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转变。是从一种范式或逻辑向另外一种范式或逻辑的转变;也是一种模式向另外一种模式的转变;还可以是从一种制度向另外一种制度的转变。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就是指基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经济需求以及高校自身特点的科学定位,在办学体制、专业建设、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应用技术大学是地方高等院校转型的理想目标。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是指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高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我国高等教育类型在官方的分类为研究生、本科、专科。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将我国高等学校分为四种类型: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根据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布局以及地方院校发展的基础,参考国外的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经验,当前地方院校转型目标为应用技术大学。应用技术大学类型目前在我国是新的办学类型。应用技术大学不是一个大学名称,是新型大学类型,其主要特征是:学校办学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专业设置与地方主导产业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对接;人才培养规格与工作岗位要求对接;企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技术理论、注重技术应用、突出实践教学;人才培养过程体现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科学研究是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应用技术研究为主。

(二)转型的内容

转型具有两层含义,即教育类型转型和教育机构类型转型。高等教育类型的核心是教学计划,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对5a(理论性的)和5B(职业性的)的表述,其中Sa又可细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教育类型是指将教学计划落实为具体的课程体系。教育机构是实施不同教学汁划的办学机构。任何一个本科层次的高等院校只要实施了职业性教学计划就是在进行本科职业教育。地方高等院校转型发展的本质是高等教育类型的转型发展而非形式的教育机构类型转型,不是在办学层次上转型而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转型,是地方本科院校要在教学计划上实行从研究型、应用型向职业教育型转变。

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既要“形而外”的转,即办学模式的转;更要“形而内”的转,即办学内涵的转。如果只是外延的转,是一种形式,没有多大的意义;只有内涵的转——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教育方式的创新、评价模式的改革,教育质量的提升,办学特色的突显,才是转型的根本目的。地方高校可以在所有专业上转型,也可以是一个或部分专业转型,关键是看专业培养是否实施职业技能教学计划。

据统计,1999年以来新设本科学校,共有647所,其中,新设公办本科院校256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118所),独立学院293所,新设民办本科和中外合作本科院校两类共有98所。约占全国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数量的55.3%,占非“211”普通本科高校数量的61.3%。在普通本科院校中211、985高校办学定位为研究型大学,其他普通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办学定位为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此类院校之前的办学定位为5a的第二类培养应用型人才,与当前国家倡导的职业教育决定此类高校应转型为5B,也就是教学计划课程体系主要是实施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为技术技能型人才。(三)转型的路径欧洲应用技术大学从学校设置上看,有新建和改造升格两种路径,如德国1970年新建应用技术大学,芬兰1991年合并214所职业高中和职业学院,组建27所多科技术学院。如今应用技术大学已经占据欧洲高等教育很大一块市场,引领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据统计,2012年全国共有普通本科高校1171所(含独立学院293所),其中,211工程高校(116听)占9.9%,非“211”高校(1055所)占90.1%。从高校的数量上,我国高校转型的最佳路径应该是改造,尤其是地方高等院校,数量多,质量良莠不齐,具有改造的迫切性和适合性。改造地方高等院校,要以应用技术大学为办学类型,从人才培养上实现转型。

二转型发展的内涵核心要素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核心要素来源于转型的内涵,转型应用技术大学的目的就是要在教育类型上由研究理论型向职业技能型教育转变,其核心是以学生职业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为实施岗位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方案。这里需要着重说明的是核心要素不仅是有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计划,而且培养计划是根据社会对岗位人才需求的变化而确定的应用技术型大学重在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以学习者职业发展为核心,接受社会评价。以学习者职业发展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与当前我国研究型、理论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大区别,即使有理论型高校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但其强调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这与能力是否与职业发展相适应则很少顾及。应用技术大学类型的办学目的是以学习者职业发展为核心,其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学习者具备职业所需的技能,二是学习者具有发展的能力。这两个特征就为地方院校转型应用技术大学指明了办学方向,就是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通过职业技能教育,培养学生胜任专业技术岗位的能力,同时具有发展专业能力的素质,因此转型应用技术大学的核心就是要实施学生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内涵核心的实现路径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面临的困难总结为“六大难题”,即转变观念难、学校理念转变难、教材建设难、专业建设难、师资队伍建设难、学校布局难。建设独具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是一个持续、艰苦、充满激情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也是一个蝶变、超越、脱胎换骨的转型与提升过程,需要很大的勇气、信心与决心。转型的核心是如何实现学生的职业发展,主要路径如下。

(一)优化学科结构,对接行业产业发展

要以发展应用技术类学科为龙头,充分考虑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成长产业发展的需要,认真审视现有学科专业的社会适应性,推进学科分类发展,大力改造传统专业,集中力量办好一批与区域经济结构匹配度较高的应用型重点学科或特色专业。进一步集中资源,加快推进应用技术类学科专业集群建设,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实现学科专业群与区域行业、产业链紧密对接,使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岗位应用导向

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统筹通识课与专业课,打通两类课程;统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统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与专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统筹校内培养与校企双主体校外培养,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与岗位工作能力,构建“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强化教学改革

要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和实践建设,构建与应用型办学定位和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定位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强化工程实训教学环节,完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使专业培养方向与企业实际要求结合更紧、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结合更紧、课程体系设置与职业能力训练结合更紧。要设置灵活学制,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实行弹性学制。要在教材开发与建设上有新突破。加大课程资源库的开发和利用,建设一批适应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的教材,使之成为学校提升转型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

(四)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

要大力引进或柔性聘用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具备行业背景与学术经历的“两栖”人才,加快构建一支专兼结合、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团队。与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教师校外实习、培训基地,分批选派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到企业顶岗实践,引导教师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顾永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71-75.

[2]吴仁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发展方向[n].福建日报,2013-11-25-(11).

[3]胥秋.我国本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选择[U].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1).

[4]阙明坤,张韦韦.应用技术大学:地方高校“升级版”[J].教育与职业,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