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十篇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十篇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5:20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篇1

几度综合治理浑不晓,锁定生态立县不松套,沟壑植被果缠腰,地埂黄花分外娆,科学发展规划巧,历任领导一个调,生态文明创佳绩,共谋发展一条道。现如今,在辖区内无论你漫步在黄土高原的哪个山坡上,满眼的绿色总是能勾起你内心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一片思念之情、赞叹之语,驱使你即刻把心绪放飞在这清幽的绿色天地,去寻找那禁锢已久的浪漫和逍遥,去感知那无数次缭绕身心的生态情怀,去领悟生机盎然的绿色“盛宴”,去理解那流域综合治理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真正含义。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太多的人生束缚决定了我们脚步前进的方向和思维方式,更多的时候,我们在欣赏风景时总是匆忙向着最终的目的地进发,却忽视了沿途上绽放出来的种种旖旎风光。尤其是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来说,最为曼妙的就在于能够自由自在的,不受任何纷扰的去用心欣赏和感悟这种踏幽寻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去创建社会大众共享生态文明成果的美好过程。

泾川县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代表,长期以来,坚持以建设全省第一个“部级生态文明县”为目标,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以生态环境建设为突破口,狠抓流域综合治理,努力打造蓝天碧水、山川秀丽的新泾川,走出了一条具有黄土高原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为环境友好型的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荣获了“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全国绿色知名县”、“甘肃省实现绿化第一县”等荣誉称号。在这个科学发展、静谧优雅的生态文明创建过程中,他们始终坚持把自己的身心融入“生态奠定基础、产业增加收入、居住提升文明、城乡一体推进”这如诗如画一般的情境之中,无论你有没有寻觅到最终的瑰丽,都不会感到遗憾和叹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参与者都已感悟和欣赏到了参与创建活动的人生价值和现实美景。很多时候,秀丽的风景宛如人生所走过的一幅画卷,我们需要用一种平静淡然的心境去面对、去欣赏、去领悟、去呵护,当你真正用心把这幅画卷细细品完的时候,你才会恍然大悟,人生最美的风景,原来就在这不断的追寻过程之中……

绿,生命的颜色,万物的衣裳。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篇2

中国传统设计美学的实践与理论根植于东方土壤,传统思想中对生命的存在价值与意义均有着智慧的思索,包涵着对人、生活、世界生生不息的生命情感、存在意义以及人生境界的追寻与认同。禅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精神内核,纵观禅宗在与传统的儒、道思想融合的发展过程中体现了巨大的适应性与生命力。陶瓷产品作为典型的固态化文化形态载体,其设计审美的本质是借助设计载体对自我内在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等精神活动进行表达。从文化与禅意美学的思维高度去审视陶瓷产品设计,对传统造物文化进行回溯,探寻器物的深层次精神体验与时代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将设计理性与感性融汇,使文化在扬弃中重塑与传承,建构文化的现代性价值与大众审美认知。这种创新设计思路可以调整设计师功利的价值取向,超越机械僵化的思维形式,探索更为本真的思维形态,消解现代大生产技术背景下与传统文化间的排斥,强化人与器物的情感交流与记忆联结,指导当代陶瓷产品设计实践层面重建文化抱负与文化自信,一定程度上提升文化竞争软实力。

1禅意美学下的陶瓷产品的诗性特征

中国美学一直以来关注诗学标准与心灵体验,通过诗意情感延伸主体的客观形态,以心通物是重要的造物智慧。陶瓷产品设计的诗性指设计的象外之象、言外之旨,设计本身创建宁静、感动、想象等模糊的精神层面的原型能量与深远的如诗般的感知体验。与诗的特性相通,陶瓷产品设计也在禅意美学引导下形成高度概括与凝练的设计语汇,传递出或洗练、飘逸、含蓄的情感性与或宁静、静谧、悠远的生命性,使设计彰显本真涵义与终极价值,使产品“忘其形而存其意”,激活“无用之用”的深层文化价值。“禅是诗,是哲学,是道德,只要有生命活动的地方,就有禅”。禅体现为一种生活的艺术与生活的方式,禅意美学可以为陶瓷产品设计注入鲜活血液,使其由形态审美向生命功能的审美进行偏移,使陶瓷产品设计最终达到“求真、臻善、趋美”。禅意美学下的陶瓷产品诗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体现道法自然的和谐关系。关注传统造物思想中孜孜追求天、物、人整体和谐的境界与正、清、和、雅的精神,彻悟万物本然的面貌,打破自然的界限,从日常的情境出发,还原自然的生态之美并对自然之道高度关注。(2)烘托意境的时空审美。设计手法中借助动与静、情与景、意与象、形与神,使主观生命精神与客观器物进行交融互渗,以意象的思维范式提供体悟直至人心,寄托自然、映照天地、宁静淡远、怡情悦性,关注使用者的情感体验,使得产品具备多元意蕴与细致入微的诗兴之思。(3)强调生命永恒的形上思辨。设计具备生命特质与生命情感,充满生命活力与生命内涵,向更纯粹的精神领域衍化,使产品与生命在有限空间内谐和共振,使观者探寻深层精神体验,进而产生慰藉与顿悟,赋予产品直达人心的感性灵魂,建构审美心理结构,设计价值也因时间而隐射永续。

2禅意美学下的陶瓷产品的诗性语言修辞

陶瓷产品设计实践活动以器物功能为导向的物质需求与情感期望为导向的精神需求两个向度共时性展开,禅意美学下的陶瓷产品塑造需脱离现实语法桎梏,延伸到生命本体领域,涵容存在形式和精神实质两方面,通过产品传递生命生生不息的和谐状态与永恒的生命力特质。

2.1自然写意隐喻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命题语境中,自然是一个主体与环境、人性与神性、物质与精神的特殊命题。人在造物过程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梳理中孕育了设计艺术的审美,并将审美从对物的静态关照移向人在使用中的生命有机体验。禅宗哲学中自然是能量,同时禅是人人所具有的能量,禅宗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去对无限的宇宙本体进行体验,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化的物我和谐化一的密切关系,人与自然的交流过程可以产生情感共振与融合,启动审美领域对形而上的本体的直觉体验,以情释性,产生“妙悟”、“禅悟”的内心之道,最终完成诗意化生存。隐喻作为符号修辞的一种方式与语用现象,在陶瓷产品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往往指通过简单的形态语义本体表达复杂的事物与事理,通过艺术意境的塑造引发观者延伸联想,寄寓无法意释的精神世界。陶瓷产品设计中的禅意美学塑造中的自然写意要素源于自然,设计“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在领悟自然的过程中传递自然中的生命美感,引发使用者拥抱自然,与自然浑然一体。由于设计语言具备异质同构性的特征,自然写意符号系统的转换具备超越时空的特殊审美涵义与精神能量的传递,通过自然形态的隐喻,直观传递自然之道,通过自然物象使精神净化,最终达到观者心灵感知的浸润与体悟。设计师贾伟的《高山流水》香台(图1)整体造型以瓷的圆润与细腻体现香台的沉着静敛,使用过程中烟气挪移,青烟如同云海瀑布,方寸间彰显生命的转瞬与天地的永恒,充满生命张力与宇宙本体的禅境。禅学态度下的陶瓷产品设计将设计导向返璞归真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智慧,俯察天地自然,突破时间维度,以空间的角度进行诠释,探索求真艺术化的自然,将设计中主题的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进行融合,用心理时空代替重组自然时空,在自然山水中涤净心灵,追求赋予产品生命意象与自然秉性,保持自身的虚静心理状态,如诗入境般体现禅意美学的人文意蕴与价值回归。

2.2语境意象引借

产品的灵性蕴含在使用者心理意象的思维活动中。意象是将视觉思维与心理感受统一的媒介与桥梁。引借作为诗歌中的互文形式通常为诗歌传递含蓄与悠远的诗歌品质。鉴于思维意象的选择性特征,设计不是对主体形象进行简单的复制,而是对形象的总体结构特征进行选择与抽象简化演变,通过设计的外在“映象”转化为胸中“意象”,最终经由观者的感性经验转化为艺术作品的禅韵“境象”,形成“简而能远,淡而有味,意境空阔”的禅境审美风范。在禅宗哲学中把心念专注在某件事情上并非禅的真正本意,禅的本意是如物之所如去观物的本身,一切自在来去。《檀钓》香座(图2)取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古诗悠远意境,捕捉蓑翁形象的突出意象特征,并抽象简化为简洁素朴特征的造型属性结构,坐拥江山,激荡回旋,香气氤氲,禅机隐现,沉静中不失灵动。通过使用者主观的想象力的投射,与江山、山水等象征形象产生联结,激活记忆与联想,进而融合产生感性的精神维度的禅境想象、丰富审美的层次并在禅意中心性浸入与灵魂净化。设计中需将陶瓷产品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进行意向脉络的统一,在形象鲜明的造型中超越形式的简单模拟,上升至引导观者进入内敛物象境界的审美体验,留下广阔的联想空间与画外之旨,最终达到“从心所欲”的自由与“亦实亦虚”之禅境。

2.3交互秩序映射

通过主客体间的交互秩序构建情感体验,强化陶瓷产品叙事的感染力。禅宗哲学中崇尚“动静不二”与“因缘而合”。通过陶瓷产品交互过程的“动境”,演化到人与自然的“画境”,诗意传达“意境”。“禅师动中的极静,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动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窗境》茶具(图3)整体设计营造出清明洁净的产品形象,通过泡茶的体验过程让使用者获得美感,透过镂空的窗格观看沏茶过程的壶中天地,如同在南方古典园林中透过窗户欣赏美景,看着片片绿色茶叶水中漂浮继而慢慢沉入壶底,完成从动态到静态的过程交互。于审美中感受自然之物,万籁皆空中坐拥宁静,借茶益思并引发观者的诗情与画意,茶具设计中师法自然营造静谧与清净,而其中的忘物与精神寄托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禅学思想中的超越时间与空间观念的物我两忘的境界。陶瓷产品设计中可以通过交互秩序建立人与产品间的对话与思考,使人、产品、心、境高度贯通,穿透时空界限组成空间场景,传递审美意境的圆融以及精神层面的交流与物我合一的融汇,进而涤荡观者精神世界,营造空明的心境。

3禅意美学下的陶瓷产品诗性语言语形秩序

禅宗的教义精神精髓是“般若”和“佛性”的观念。“般若”强调“一切皆空”,“佛性”主张“顿悟”,两者综合致力于启发人的悟性。在陶瓷产品语形塑造中,亦应重视对知觉经验的把握,使观者通过观念回归禅意美学价值观。

3.1空寂净素之美

通过设计手法上的“无为而为”与“以静制动”,对内容、符号、色彩进行制约性控制,如图4通过形式的极简凸显产品的本质意义与内涵。充实的精神留白、回归本源的朴素色调,在禅宗传统美学的辩证观念中,“实”与“虚”、“有限”与“无限”、“空”与“满”之间存在隐喻关联,极简造型诠释对大者无形的追求,通过简素与节制沉淀洗练美感,并给人以最大限度的思考。

3.2瞬间永恒之美

禅宗哲学中的“顿悟”是指某一瞬间突然醒悟,设计中模拟自然情境,从最平凡的语形中诠释生命之美,通过无意识感受激发瞬时共鸣,关注感性与直觉的体验与内心体悟,唤醒沉睡的感官以及平静、谦卑的心性,达到人与自然心性的联结。

4结语

禅宗的终极目的是超越现世的有限性和生命的非绝对自由状态,提升至生命永恒的绝对自由境界。陶瓷产品设计本身作为文化维度的重要认知路径,可以实现文化观念的表意与外化。立足于禅宗哲学内涵,突破传统陶瓷与现代陶瓷的双向禁锢,陶瓷产品设计目标将物质客体的静观转向为使用者、陶瓷产品与自然宇宙所共同组成的有机生命体,超越产品本身的功利性,扩大其生命方式转向禅的精神层面进行抽象与思辨,以精练的设计语言创造禅意美学观,以禅意美学情态作为审美框架,使产品超物质性升华到诗意主体性的存在,融入文化形态与审美意识,完成意与境高度契合的美学意义的建构,进而体验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超越。通过陶瓷产品传递体悟自然之道与天地之美,传递给使用者体悟深层的生命内涵促使向生命本真的价值进行回归,体现对生命的深层关照,展示禅文化的永恒活态魅力,达到审美精神的最终归宿,实现从“物以致用”到“用以致情”。

参考文献:

[1]柳冠中.事理学论纲[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25-40.

[2]李砚祖.从功利到伦理—设计艺术的境界与哲学之道[J].文艺研究,2005(10):100-109.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篇3

关键词:时间观念;意义;培养方法;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185-02

“你能不能快点!时间这么紧。”“时间还多着呢!”一位中午刚放学的小女孩,紧锁着眉头无奈地一边吸着酸奶,一边被爷爷强拉着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这样的情景在我上班的路上,已不记得遇到了多少次,一边是着急的家长,一边是不以为然的孩子,难道孩子感觉不到时间的紧迫吗?时间观念的建立,不仅关系到孩子学习效率的提高,而且关系到孩子的做事习惯、学习风格、待事态度和性格的养成,对孩子将来的发展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课堂教学以及家长的管理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从去年开始,我就尝试让学生朗诵这句深刻的句子。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已经和我在一起,但很快就会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但也会消逝,抓紧时间(学习)吧,一生只有三天。在这一年中,每节课预备铃一响,我都以让孩子们朗诵这句话开始。首先,是让学生背诵,让每一位学生都背得滚瓜烂熟,这是前提。然后,加入“感悟时间”的环节,让学生谈一下对时间的感悟,由空谈大谈逐渐到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与学习。

刚开始学生会说,“时间过得很快!”这是刚开始所有学生的感悟。“下课后,刚下楼,感觉没玩几分钟就上课了,但上课时间又很长!”同学们,能不能结合学习谈一谈时间,如何让学习的时间也过得快起来,而且变得快乐呢?学习积极的同学总会提出自己的方法。“先做完作业再去玩。”通过不同角度的引导,让学生集思广益,总结方法。这样,每天和学生在上课前谈“感悟时间”。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出问题,让孩子们结合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来感悟时间,再让学生谈谈怎样去做得更好,做得更有效率且更快乐。让孩子在感悟中思考,在思考中生智,在运用中改变。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只起了引导与监督作用,在每天的坚持中,初步建立孩子的时间意识,养成孩子运用时间的好习惯。时间观念是习惯,也是素质,只有在某些具体的事情中才能体现出来,它本身是无形的,就目前的评价机制是无法考核的。它是孩子的一种专注力,一种紧迫感,一种思考模式与行为习惯,它是习惯养成教育,也是素质教育,它的操作更具有人性化,更具有灵活性、个性化、层次性的特点,只有在某些特定预设的事情中,才可以得到大家的考核。但是孩子天性好玩,这是人的本性,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一特点,因为习惯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态度的产物,而态度具有共性特点,只有良好的态度才会形成良好的习惯,我们要在娱乐中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态度,再加上老师的正确引导与情景转移,慢慢地改变孩子的心态,逐渐地将这种态度和习惯转移到学习中去。

在我一年的试验中,我总结了三点培养方法。

一、“三定法”

三定法,即定时、定量、定目标。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然后分几个层次(这很重要,否则会挫伤孩子,打击其自信心)。经常以严肃与彻底的态度,以目标诱导和情理说服综合进行。这种训练看似严格,但一定要让孩子认识到时间的“严酷性”。最好让这种训练,以游戏或比赛的形式进行,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感悟到时间的公平、时间的伟大、时间的漫长、时间的短暂及时间的残酷。让孩子们多角度感悟时间,产生对时间的“敬畏感”,要敬畏时间。

二、感悟改进法

这是每节课都要达成的目标,在不断的重复中加强孩子对时间的感觉,培养时间观念,从不同的方面与时间联系,进行感悟,加强引导,那些优秀的孩子们会在思考中积极地提出改进的方法。只要老师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确目标方法,让他们共同改进,相互影响,在氛围中建立好习惯。建议:让孩子谈感悟,要结合自己的生活,鼓励从生活中的事情讲起,不能空谈名言哲理,要坚持生活化的原则,越接近孩子的生活,孩子们越有共鸣。而且每次感悟交流一定要进行总结,如在思想观念、学习方法、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总结。最好把孩子的思维火花记录下来,给本子起个好听的名字,一学期下来这将是老师和学生最好的成长记录。

三、习惯养成法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以读为本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的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朗读开始的,所以,最初的阅读能力只能是朗读。

在教育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在小学阶段,就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培养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要求他们读每篇课文都有用正确流利的语言读出语气、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如《花钟》一文学生对花,不太熟悉,这对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难度,在讲课之前,让学生从课外书籍上有关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先,发挥主导作用,以教材为主,再提,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针对教材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教学方法,来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二、读中感悟

感悟,感知而领悟。在读中领悟。就是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学生对课文有所领悟,有利于逐步形成阅读与表达的能力,是谓“善教者授其法也”。小学课文都是精编者精心推敲选择的佳作,均有启智育人的作用,因此在学中可特别注意对重点语句的点拨,诱导通过朗读吟诵,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熏陶。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你看它那贪婪的样子,像婴儿吮吸母亲的乳汁一样,吸得多欢啊!那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它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那些嫩叶绿的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这真是“春雨绵绵润杨梅啊”!多好的再造想象,感受到物美,景美,语言美。从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课文,不仅读出对杨梅树的喜爱之情,同时课文的语言文字也就通过领悟储存在学生脑中。

阅读教学中,要避免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就必须注重和突出“感悟、积累、运用”。它是构成阅读教学中逐级推进的课堂教学“三层次”。除了读之外,还在着大量的其他学习活动,例如说、听、写、思考、游戏等??。读是感悟、积累的重要手段与方式,听、说、写、思考、游戏等这些方式往往体现为训练,就是“读”也是训练的一种方式之一。我们的语文课堂中把读书的时间更多的还给学生。“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与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做了这样的要求。这说明《语文课程标准》虽然没有把训练作为其核心内容,但也并非意味着语文教学不需要训练。

阅读要做到“读进去”和“读出来”。“读进去”就是读中有思考,“读出来”就是读中有感悟这种自悟自得的阅读体验,增强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阅读时依托语言文字的形象,加入自我的经验认识和想象,唤起活生生的形象,体验到文章蕴涵的人类文化的精华、人文价值以获取美好的感受。

三、多形式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教学要避免单调乏味,有效的策略之一是设计形式多样的读出活动,让孩子们在灵活多变的教学过程中充分享受到读书的乐趣。从不同的角度来设计,读书的形式也就多种多样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他们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自读自悟的机会,在生动活泼、乐此不疲的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形成积淀,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篇5

[关键词]中学政治课;以人为本;教学效果

坦率地讲,新课改之初由新教材和新思路的快速“嫁接”所带来的“轻松活泼”的“快乐课堂”有很多是“泡沫教育”下的虚假繁荣。更多时候,课堂依然是本应生动的知识却被教师用枯燥手段予以灌输的乏味场所,是大量教辅资料与试卷的集聚地,是充斥着无数考试的主战场,是教师通过公开课和竞赛课登上领奖台的功利性表演场。这样的课堂如果持续存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能力将被钝化,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创造力将被消磨。以中学政治(思想品德)课为例,它的德育功能以及启迪、反思、警示功效,绝不是让学生记住一大堆“条条杠杠”的知识点就能实现的,其怡情知性的魅力更不是通过将学生训练成“应试型人才”和考出一大批所谓“高分”生就能体现的。中学政治(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需要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能够将人文、情感等理念渗透于课堂之中,最终使其在快乐、和谐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

一、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营造课堂思辨的氛围

人格权的含义是什么?维护人格尊严权有何意义?弘扬民族精神有什么重要性?我国为什么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重要性?我国应怎样构建和谐社会……类似这些问题在传统课堂广泛存在,表面上看是在鼓励学生思考,实际上却在禁锢学生的思维。传统政治课基本上是以概念和理论的传授与掌握而展开教学的,教师习以为常地通过类似上述这些问题,千方百计地试图将学生的思路向所谓“标准答案”上引,学生不同角度的甚至是精彩的解答仅仅为点缀,最终还是以要求学生熟记“标准答案”为目的;相应的,考试也以教材“标准答案”为评判标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阐释很难被认可。

中学政治(思想品德)教材体系的重构,要求执教者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基础上自主学习、享受知识,而不是如同以往在僵化的直灌式课堂上通过应试化教学培养应对各种考试的理论型学生。执教者要在提高课堂驾驭力的前提下,在“设疑一析疑——解疑”的过程中,运用执教智慧拓展学生的智慧,尊重学生的思维,欣赏学生的创新,构建智慧型课堂,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类似上述这些缺乏激趣、智慧的呆板问题,如果换一个角度重新启迪学生,效果或许会截然不同。例如:“女司机在财物遭抢的情况下开车撞向劫匪,导致其死亡,你如何评价这一行为?”“2008年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和抗雪救灾,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七航天员实现中国首次太空漫步,你从这些事实中想到了哪些,看到了什么?”“你对国家‘限塑令’、节能减排、‘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活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等事实了解吗?你对此怎样理解?”这些设问都没有向学生明确指出知识观点、概念理论或其思考方向,但却引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任何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理解,从中找到思维切入点,多角度的看法、结论在学生的互动探究中不断生成。虽然同以往所谓“标准答案”相比可能更加分散,但是在思想的交融和观点的碰撞中,“尊重公民人格尊严权,以合理合法手段维护公民权利,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核心知识点及其延伸知识点会在水到渠成中自然呈现,学生的智慧也因此得到彰显。

不需要灌输理论,用不着死记硬背,当课堂点燃起智慧的火花,一切便迎刃而解,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了扩展,创造活力得到了绽放,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由此在课堂上形成浓厚的思辨氛围。

二、渗透人文精神,引领课堂理性的激情

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驱力。在当今信息爆炸引领潮流的知识经济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远远不是课堂所能包含的。通过网络等媒体了解国内外时事及社会新闻等,这对学生来说并非难事。同时,在网络进步所造就的新兴词汇、概念的表达与使用上,学生甚至还强于教师。如果执教者继续孤芳自赏地陶醉于按部就班的预设课堂,那么,他们反而会因自身的“孤陋寡闻”而成为学生的笑柄。

执教者应该认识到,学生掌握知识不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课本知识只是学生拓宽知识层面的基础和培养综合能力的载体,是指引学生踏向求知征程的阶梯。中学政治(思想品德)教材文本中的事例引证材料往往具有不可避免的滞后性,教师要善于将“静态”教材文本与“动态”现实素材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关注社会与生活实际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体验、感受、领悟,使思维的敏锐性和学习的能动性始终与时代脉搏共振共融,展现政治课的人文魅力和理性激情。

例如,在网络、媒体资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类似于“海峡两岸实现直接‘三通’、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赴亚丁湾海域联手国际社会打击索马里海盗、世界金融危机、朝鲜核问题、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因滥用职权及受贿罪被判刑、不务正业的嗜赌者引发成都公交车纵火惨案以报复社会”等时事政治或社会新闻素材,学生们都有较多的议论并希望在进一步了解中获得共鸣。事实上,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中开展探究思索的积极体现。教师不应抱着预设教学资源及预设教学流程的传统观念阻滞学生探讨、沟通的学习欲望,而应以学生知识资源涉猎面的扩展为学习的丰富载体,激发学生运用智慧思维探索的动力,从而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需求的驱动下自主感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流,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政治文明建设,思想道德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责任意识”等观点。

当执教者以探究合作者而非知识传输者的身份和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以自身的知识涵养与人格魅力而非高高在上的权威和学生共同架构起以课堂为基点的学习平台时,师生之间就双方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交流。就看法相异的观点展开辩论,就精彩的人生哲理展开分享,和谐课堂由此洋溢着人文气息,学生求知的激情与学习的活力得以经由理性的引桥奔向知识的海洋。

三、重视日常生活,释放课堂实践的灵性

以往被学生抱怨为枯燥无味的政治课是由“教师讲授灌输、学生做题背诵”的常态教学思维造成的,最终培养的是一批批“闯关过关”的“考试人才”。所谓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么成为停留在课程计划或文件上的虚无缥缈的“美好愿望”,要么成为众人济济一堂而心知肚明的公开课或比武课上的“成功表演”。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创造能力也因此被桎梏。

在中学政治(思想品德)课程实施过程中,执教者所要考虑的不是为驱散传统课堂上的沉闷气氛而形式化地追求表面上的热闹欢快,而是激发学生实践导向的思维能动性,增强学生品德践行的内驱力。

例如,在初三思想品德课学习中,教师通过布置学生了解家人所从事工作的特点以及调查所在范围地区经济行业发展情况,并结合自身外出消费、逛街等活动参与情况,让其来学习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这一主题内容就能获得不错的效果。比如:有学生说父亲是华能集团南通电厂的班组长(国有),母亲是南通燃气公司的抄表员(国有);有学生说父亲在中国农业银行南通分行上班(国有),母亲在南通“大润发”超市工作(私营);有学生说家里有亲戚在中美合资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上班(外资);还有学生说爷爷奶奶在住宅小区里开了一间杂货店(个体);有学生告诉大家上周末去新华书店(国有)看书、购书……在对基于生活与社会现实的生动素材的分析探讨中,每个学生都能从观察体验和亲身感受中找到思维支点,循序渐进地展开探究学习。于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分别有多种表现形式”等知识观点在自然而然中被学生从现象实例中提取归纳。学生以概括得出的观点为基础,又联想到“三鹿”奶粉事件和频繁发生的矿难等时事新闻材料,进一步通过迁移性思索,在研讨中得出“用经济、行政、道德、法制等手段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督与管理”的结论,显然这样的理解感悟会深刻得多。

事实上,当执教者将学生知识学习的宽广平台与学生社会实践的广阔舞台在课堂上和谐交融时,课堂就成为感性和理性有机统一的契合点,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动性和主动践行的积极性在激荡着动感氛围的课堂上交相辉映,学生由此而释放学习与实践的灵性。

四、关注学生情感,闪耀课堂人性的光辉

当节节攀升的中考或高考成绩被不断盘点的时候,学生、家长、学校似乎都欢欣鼓舞,教学的“成功”被无限放大。至于学生在日后人生历程中品行发展状况如何,则很少有人关注。显然,应对考试的成功并不等于课堂教学的成功,卷面成绩也不代表实际品行。事实上,今天展开笑脸、欢呼雀跃的人明天或许就会瞪大双眼、欲哭无泪。

在中学政治(思想品德)课程所建构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三维目标排序格局中,知识的掌握是基础,学习方法与实践技能的运用是保障,而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树立和情感品德的升华才是核心目标。执教者要善于从社会与人生舞台上积累和挖掘情感素材,引领学生感受体验源自内心深处的情感震撼力,帮助学生通过潜移默化的情感之旅发现自身的品格闪光点,从而在解读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奠定人生价值观的基础。

例如,通过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可歌可泣的现实素材,教师引领学生在情感深处感悟党和政府关爱生命、尊重人权的动人旋律,感悟抗震英模舍生忘死、勇救他人的高尚情怀,感悟普通民众扶危济困、团结互助的公民道德之光,感悟灾区同胞不屈不挠、勤劳勇敢的感人乐章,感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通过北京奥运圣火传递以及残疾运动员金晶等海内外华人保护奥运火炬的素材,教师引领学生感悟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感悟礼仪之邦中国人民的精神文明风采和高度社会责任感,感悟我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日益提高的自豪与荣耀;通过平息乌鲁木齐“疆独”分裂势力和拉萨“藏独”分裂势力暴乱的时事素材,教师引领学生感悟广大人民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共同心声,感悟我国政府坚持依法治国、努力维护人民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坚强信念……学生在这些涉及面广泛的非预设动态情感资源获取感悟的过程中,不仅巩固深化了对相关知识的回顾与理解,而且逐步养成融入社会时空活学、活用政治(思想品德)课的良好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篇6

由于王阳明悟道的地点在龙场,心学思想形成的地点也在龙场,而龙场悟道与心学思想的形成又预示了自十一世纪以来便己有长足发展的“理学”理论形态的转型,标志着中国思想文化又出现了颇具时代节律脉动特征的新走向,因而修文龙场历来被中国学者视为心学的“祖庭”,上世纪90年代又被日本著名学者冈田武彦誉为王学“圣地”。世界各地的阳明学仰慕者都以“朝拜”龙场为最重要的人生经历,不仅显示了心学长期持续不断发展的学术魅力,而且说明了良知学说对于人类寻找安身立命之道的重要。人们追寻阳明心学之路就如行走在追求真理之路上一样。而走进已化为久远记忆的龙场悟道的历史性现场,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阳明充满人间关爱情义的精神世界。

阳明思想学说的核心,乃是如何完善或成就人的德性生命。而完善或成就人的德性生命,如果借用传统中国人的语言表述,就是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圣贤。与西方上帝观念支配下的“道成肉身”不同,中国文化认为每一个现实社会的人,都可以通过积极刚健的进学修德,步入至善至真至美的“圣境”,也就是所谓的“肉身成道”――生命存在与创生不已的形上天道的完整合一。“肉身成道”与“道成肉身”不同,是人在历史文化中的超越理想的奋勉实现,而非彼岸天国世界上帝的眷顾或召唤。它的本体论依据就是人人均有的良知,代表人性高贵和庄严的一面。实现良知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成圣成贤的过程,不仅人人均能做到,而且反映了中国文化一贯坚持的成德发展方向。因此,良知学本质上就是实践之学,不能仅限于理论形态的探讨,必须活化为人的生命行动。而所谓走进王阳明的思想世界,其实即为走进自己的良知世界。只有采取以心印心的方式来认真加以阅读,我们才能理解或读懂一个活的充满精神情趣的王阳明。

王阳明的思想当然并非仅限于良知学说,他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万物一体”说等等,都是中国思想史上必须严肃对待和讨论的话题,尽管争论商榷者颇多,但继承发展者也不少。他的宇宙观、生态观、经学观、本体论、中和论、礼乐论、亲民说、狂狷说、博约说等一系列思想,也在中国哲学史上熠熠生辉,代表了一个时代思想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与他一起沉思对话,转化今天从事思想文化建设的活态资源,丰厚华夏民族已有数千年积累的精神宝藏。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表面深奥难懂,实则质简易朴实。因为他的思想言说对象并非只是传统的士大夫阶层,而是整个士、农、工、商社会。王门后学也多积极从事“觉民行道”的人间秩序建构活动,即使“愚夫愚妇”也是他们开展“教化”工作必须考虑的对象。心学思想扎根于人人均有的本心本性,能够直入神髓打动人心,深入良知体会意义,也必须是平实的实践的,而非抽象的晦涩的。所谓“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任何人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即存在即超越的生命意义,领悟即工夫即境界的存在价值。即使极平常极普通的责任伦理行为,也能维护人的庄重和尊严,促进社会的完美或完善,乃至融入宇宙天地大化之中,感受大化流行与生命创造合二为一的人生喜悦。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篇7

体验与感悟是时刻伴随人的认识的两种生活形式。就学习而言,体验和感悟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消化后的内心反省、内在反应或内在感受,是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的童年生活是伴随认知的动态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始终贯穿着学生对现实生活世界的体验和对可能生活的感悟。可见,体验现实、感悟生活的真谛,是现代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传统的品德课程教学往往强调认知,忽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使课程失去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影响了德育的实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一系列学习研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探索了一条“体验——感悟”品德与生活教学模式的路子。

二、模式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品德与生活》课堂倡导动态的、建构性、过程性的知识观,这个知识观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建构主义基本的前提是把知识作为一种关系体系来建构。儿童通过重复、反应和再现来组织他们在广泛的关系体系中一次次经历所获得的体验。”美国教育理论家布朗等人认为,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括化具有更为重要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优越性,人们应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活动和感悟上。

2、品德心理学基础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教育思想。她形象地解释说:“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看到了,也就记得了;做了,很自然地理解了。”对小学生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研究表明,首先学习是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意行整合学习,品德建构是在现实的人际互动中通过道德的体悟学习实现的。从“体验”入手是解决品德知行脱节问题的关键。

3、课程标准理念

课标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基于以上几种教育理论,我们根据教育目标在课堂上的创设相应的教育环境,使教育因素情境化,采用“体验——感悟”式教学,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发展道德能力,实现课标提出的“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课程框架。

三、模式的建构标准

1、着眼学生的发展

课堂的总目标是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摈弃传统的语言说教式教学方法,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确定教学的内容标准,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热爱生活的儿童。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果不注重启蒙教育,一旦形成不良的认识行为,重新塑造就非常困难。低年级是品德、生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立足生活,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

2、指导教育活动

传统的学科教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传授、轻体验,重知识、轻活动,重结论、轻过程等倾向。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本课程以儿童自主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活动形式,本模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在活动中实现体悟式学习。一方面,在现实生活的美好听体验积极愉快的情绪,培养良好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实践生活中发展能力,学会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3、倾注人文关怀

每次说起身边的事情,学生很感兴趣,也容易明辩。生活是第一性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通过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体现以了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课堂上,教师必须倾注情感因素,以教师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注意通过学习活动挖掘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对人、对事的正确态度。

三、模式的操作程序

1、课前提示

课前,教师要根据主题的特点,创设开展教育活动的环境与条件,设计出具体可行的活动方案。同时,要利用好学生的生活。如让学生事先搜集与活动有关的资料,增强感性认识。也可鼓励学生把即将要学的内容在家与家长进行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活动时就会产生更深的体验。

2、课中引导

根据体悟式教育思想、理论,可构建如下课堂“体验——领悟”教学模式

导入活动

体验感悟

实践提升

背景提示,唤起感受

进入情境,引发观点

激活经验,尝试体验

讨论交流,感悟内化

回归生活,巩固导行

正确引导,促进提升

3、课后延伸

品德课堂的延伸活动是帮助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有效手段,也是知行达到统一的有效途径。课后必须加强实践,让学生用课堂上获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实践,去深入体验,从而把活动引向纵深。

根>文秘站:

(一)导入活动

引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以激情的语言手势提示活动背景,以唤起学生的最初感受。如《小心,别伤心》一课,课始,利用课件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拍自于班级,画面是××值日生擦黑板时因够不着高处而踩在椅子上擦,结果导致身子倾斜,失去重心快要摔下来的情景。此时,观看的同学中响起一阵惊慌,教师及时揭示本课主题:小心,别伤着。一幕由于大意,险些造成伤害的情景强烈地刺激着

学生的感官。由此引出的课题实则成了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关心和提醒。(二)体验感悟

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拥有多种形式的活动、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教学焕发生命活力,体现课程的价值。

1、进入情境,引发观点

在产生导入课题的真切感受后,教师以课题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更进一步地进入情境,来激发学生此刻的情感。《小心,别伤着》一课,揭示课题后,教师马上追问:“看到这个情景,你心里有什么想法,想对××说些什么?”然后马上把录像中的那位同学叫起来进行对话,本人的害怕,同学的担忧,都会通过对话交流传达出来。从而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如果遇到意外伤害,于己于人都会带来痛苦和烦恼。

2、激活经验,尝试体验

课标倡导的是与学习者的实际生活有血肉联系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当下即刻的真实生活,努力调动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自身的观察、表演等活动,在活动中互动交流,扩大他们的经验,深化他们对自身经验的体验。为促进体验,我在《小心,别伤着》这课教学中,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或平时的观察所得,让学生说说在学校生活或居家生活中容易发生的伤害,教师相机出示相关图片,给学生提供情境。然后,让学生回忆以前曾有的伤害经历,与其他学生自由组合,模拟表演自己受到意外伤害后,自己的痛苦和家人的表现,以及当时的处理方式。通过角色体验和教师小结,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各种意外活动无论大小都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还会给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进行各活动时,应尽量避免伤害,确保安全。

像这样,给孩子们创设一个虚拟的情境,动一动,演一演,引起学生对痛苦滋味的回味,这远比教师数遍说教更令学生印象深刻,有助于加强下步学习活动的必要性。

3、讨论交流,感悟内化

讨论是一种多向的信息传递,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对多种信息作创造性的加工组合,学生在听取不同意见时,可进行比较,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学生经过讨论,凭借对情境体验的直感,产生新的经验,内化为自我的感悟,内化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小心,别伤着》这课中,在学生体验到意外伤害所带来的种种不愉快之后,教师出示各种学生常见的容易受到伤害的情境(校园走廊拐弯处奔跑,上下楼梯跳格子,边做作业边用铅笔打闹,放学一下车不看来往车辆就横穿马路,用湿的手去插电源开关……)让学生小组合作,选取一至二幅情境,对图中的行为进行讨论,提供帮助。在交流中感悟正确的做法,内化为引导生活的自觉的行为表现。

(三)实践提升

1、回归生活,巩固导行

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操作实践来巩固活动的成效。更有利于解决一些实际的生活问题,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小心,别伤着》一课,尽管通过体验、感悟,学生内心都产生了要保护自己,避免受伤的强烈的愿望。可是在生活中又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磕磕碰碰,万一受伤了,怎么办?所以了解一些常见的医药常识,学习一些小伤口处理办法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这一环节中选出几种常见药,向学生作一介绍,演示其使用方法,并让学生在课上当场练习操作,既学会了自疗方法,又增加了一份体验。

2、正确引导,促进提升

课的结尾,教师针对学生的现实心理所存在一些偏差进行化解导向,以激励性的语言提出希望,用以引导学生的生活实际。《小心,别伤着》结尾时,提出问题:万一不小心受了伤,能不能因害怕大人的责备而隐瞒情况?经过师生、生生对话,让有隐瞒倾向的学生明白:为了安全,一定要及时告知老师或家长。最后教师送上祝愿,愿所有的学生都平安、健康快乐地生活。

五、模式的教学策略

1、真切的情境体验

根据低段学生直观形象性思维占优势和年龄小、好模仿的特点,在教学情境中以学生的生活为切入点,引入录像、投影、音乐等多媒体进行,有利于让学生迅速产生感受,引起情感共鸣,进入体验状态。本模式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也由以往的讲授教材变为精心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选择合理的组织形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体验,产生师生双方体验感悟的融合,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如《我和动物交朋友》一课的教学,课始,教师给学生观看一段自然界中各种动物的一些精彩的生活镜头,像凶猛的老虎、悠闲的大象、可爱的企鹅……这些动态的情景能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对学习充满兴趣。教学中,还可以通过讲故事、演小品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从体验中感受道德冲突,感悟道德选择,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学会自我发展。

2、鲜活的实践体验

相对于情境体验而言,实践体验更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无比宽广的空间。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已不仅指教室。校园、家庭、社区、商场、大自然,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学生学习的课堂。如教学《花草树木点头笑》一课正值春天,不妨把学生带到校园,让学生寻找挂在植物上的“名片”。引导学生从“名片”的说明介绍中获得更多的植物类知识,还可以让学生每人领养校园里的一棵植物,在平时用自己的行动去课堂关爱它、照顾它,让它和学生一起健康地成长。这里,学生所获得的直接经验是学生实实在在体验过的。感悟到的。这是无论多么精彩的课堂教学都无法超越的。

3、丰富的课程资源

开放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一个基本性质。教育的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这既是品德教育的优点传统,更是新课程下需发扬光大的教学理念。教师应从教材、师生、环境等途径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让教学成为学生喜爱的、促进学生发展品德的活动。

(1)教材资源

开发课程资源应建立在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大环境前提下。就教材而言,为调动学生的内在感受,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地看图讲话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只有努力寻求切合本地、本班学生的内容,让教材厚起来、活起来。如《秋天的收获》一课,可以组织学生把秋天成熟的各类水果、干果及各类作物带入课堂,尤其应引导学生关注本地区常见的一些收获物,如南方的稻子、柿子等。让学生在认识、分类等活动中获得经验与体验,从而发展认识,培养能力。

(2)师生资源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机统一。本课程要求教师既是活动的指导者又是参与者,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地位也较传统教学有了很大的转变。师生自身就是一个极大的资源库。挖掘这类资源,贴近学生的生活,能让学习产生强大的亲和力,极易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迅速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如教学《认识新朋友》时,教师可用猜一猜的形式,请学生看看老师小时候的照片,听一段老师自我介绍小时侯的我的录音,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自由、开放的教学气氛,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情感表达的能力。

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本课程的源泉。教师在设计活动之前要重视学生自身的兴趣、经验、生活习惯和道德水平。在活动之中更应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发现,一些活的情景,教学生成性的问题。教师应认识到这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本模式以体验促感悟,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情境的体验不尽相同,应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课堂上产生的情况,并非都能在备课时能预测到。因此,教师应认真快速地考虑这些信息,凭借灵活的驾驭能力,及时调整教学,带领学生不断探索。

(3)环境资源

在确定活动主题时,教师应对学校、家庭、社区的情况进行广泛的调查,从中发现期间有教育意义的资源为教学服务。如课程相关资料的搜集,可以借助于家长的指导。通过图书、报纸、电视、网络等途径来实现。资料的搜集、整理过程也是有意义的生活体验。此外,教师还应

合理依托社区社区教育,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广泛的资源中指导学生进行探究、体验,定能给教学带来勃勃生机。4、准确的课堂评价

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及时判断教学信息,面对一个个不同特点的孩子,具体、准确地实行课堂评价,而不停留在一种概括性的评价上。充分发挥教学即时评价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激励作用。教师不仅要用语言,更要通过表情、眼神和形体姿态、鼓励学生,扬起学生参与体验的愿望,自信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后续学习的积极性。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篇8

在读通、读熟课文的基础上学习课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的相关词语的意思;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的词句,明白种树和找朋友之间的联系;体验文中小熊的情感变化,明白创建美好的生态环境、可爱的绿色家园的重要性。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我们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本文分为两部分,关键在于两个字:一是“荒”,即种树前的荒凉;二是“好”,即种树后的美好。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倒序的方法,先是充分感悟小岛的好处,然后对比种树前的荒凉,将课文串起来,使课文脉络清晰。在教学中,我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引导、暗示,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利用书本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情境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在感悟中体会到了生活的美好,幸福感油然而生。

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种树与找朋友之间的关系,懂得爱护环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导入:指读、齐读课题;自我展示——读词语;玩“开火车”读词语的游戏。

过渡:你们还记得是谁说这儿真好吗?(指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简洁的话)

讨论:大家都说这儿好,这儿好在哪里?

二、感悟课文

1.感悟这儿好在哪里

(1)环境美(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这两个词该怎么理解?(演示图片)这就是“漫山遍野”,这就是“绿叶成阴”。(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作用:由听别人说再到自己看、自己说,从被动学习过渡到主动学习。

(2)伙伴多(第四、五自然段)

过渡:大家为什么觉得这儿真好?

交流环节:小组讨论、指名答、指读句子、比较“我就住在这儿”与“我们就住在这儿”的异同、通过表演理解“飞”与“划”的异同。

2.整体感悟

播放音乐、动画:这儿真好,小伙伴们从空中、水上来了,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想想看,假如你们来到了它们身边,现在就在草地上做游戏,你们有什么感受?

在充分感知课文之后,加上音乐和动画效果,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了这儿环境的优美,同时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也让学生有了更深的感受。

过渡:这儿是动物的天堂,你们从哪知道的?

3.体会原来的荒凉

(1)理解荒岛

出示荒岛图片:荒岛是什么样子的?请用“没有……没有……”的句式来回答。

理解“孤零零”的含义:什么都没有,只有小熊一个人,这叫“孤零零”。(演示图片)

(2)云儿的回答

小熊明白了吗?明白了什么?从“种呀种”中,你们读出了什么?(齐读)

巧借小熊之口,启发学生思考:种树和交朋友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渗透建设美好的生态环境的思想,寓理于事,不着痕迹,却能让学生心领神会。

三、拓展延伸

当荒岛变成绿树成荫的小岛,小熊也迎来了小鸟、小鹿、小象。小熊还有哪些好朋友?(多媒体展示)

这里是动物的乐园,许许多多的小动物都住在这美丽的小岛上,它们会做些什么让这儿变得更美好呢?请你们在课后把你们心中的小岛画出来,让美丽的图画说出你心里的话。

孩子的思维是最独特的,语言是最美的,教师要启发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客观、正确地看待问题。在此处,设计层层深入,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教师要把握好方向,切不可放任自流。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篇9

体验与感悟是时刻伴随人的认识的两种生活形式。就学习而言,体验和感悟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消化后的内心反省、内在反应或内在感受,是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的童年生活是伴随认知的动态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始终贯穿着学生对现实生活世界的体验和对可能生活的感悟。可见,体验现实、感悟生活的真谛,是现代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传统的品德课程教学往往强调认知,忽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使课程失去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影响了德育的实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一系列学习研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探索了一条“体验——感悟”品德与生活教学模式的路子。

二、模式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品德与生活》课堂倡导动态的、建构性、过程性的知识观,这个知识观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建构主义基本的前提是把知识作为一种关系体系来建构。儿童通过重复、反应和再现来组织他们在广泛的关系体系中一次次经历所获得的体验。”美国教育理论家布朗等人认为,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括化具有更为重要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优越性,人们应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活动和感悟上。

2、品德心理学基础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教育思想。她形象地解释说:“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看到了,也就记得了;做了,很自然地理解了。”对小学生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研究表明,首先学习是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意行整合学习,品德建构是在现实的人际互动中通过道德的体悟学习实现的。从“体验”入手是解决品德知行脱节问题的关键。

3、课程标准理念

课标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基于以上几种教育理论,我们根据教育目标在课堂上的创设相应的教育环境,使教育因素情境化,采用“体验——感悟”式教学,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发展道德能力,实现课标提出的“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课程框架。

三、模式的建构标准

1、着眼学生的发展

课堂的总目标是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摈弃传统的语言说教式教学方法,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确定教学的内容标准,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热爱生活的儿童。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果不注重启蒙教育,一旦形成不良的认识行为,重新塑造就非常困难。低年级是品德、生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立足生活,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

2、指导教育活动

传统的学科教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传授、轻体验,重知识、轻活动,重结论、轻过程等倾向。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本课程以儿童自主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活动形式,本模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在活动中实现体悟式学习。一方面,在现实生活的美好听体验积极愉快的情绪,培养良好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实践生活中发展能力,学会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3、倾注人文关怀

每次说起身边的事情,学生很感兴趣,也容易明辩。生活是第一性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通过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体现以了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课堂上,教师必须倾注情感因素,以教师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注意通过学习活动挖掘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对人、对事的正确态度。

三、模式的操作程序

1、课前提示

课前,教师要根据主题的特点,创设开展教育活动的环境与条件,设计出具体可行的活动方案。同时,要利用好学生的生活。如让学生事先搜集与活动有关的资料,增强感性认识。也可鼓励学生把即将要学的内容在家与家长进行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活动时就会产生更深的体验。

2、课中引导

根据体悟式教育思想、理论,可构建如下课堂“体验——领悟”教学模式

导入活动

体验感悟

实践提升

背景提示,唤起感受

进入情境,引发观点

激活经验,尝试体验

讨论交流,感悟内化

回归生活,巩固导行

正确引导,促进提升

3、课后延伸

品德课堂的延伸活动是帮助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有效手段,也是知行达到统一的有效途径。课后必须加强实践,让学生用课堂上获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实践,去深入体验,从而把活动引向纵深。

根据以上基本程序,下面以一年级下册《小心,别伤着》一课为例,对本模式的具体操作过程作如下分析:

(一)导入活动

引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以激情的语言手势提示活动背景,以唤起学生的最初感受。如《小心,别伤心》一课,课始,利用课件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拍自于班级,画面是××值日生擦黑板时因够不着高处而踩在椅子上擦,结果导致身子倾斜,失去重心快要摔下来的情景。此时,观看的同学中响起一阵惊慌,教师及时揭示本课主题:小心,别伤着。一幕由于大意,险些造成伤害的情景强烈地刺激着学生的感官。由此引出的课题实则成了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关心和提醒。

(二)体验感悟

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拥有多种形式的活动、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教学焕发生命

活力,体现课程的价值。1、进入情境,引发观点

在产生导入课题的真切感受后,教师以课题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更进一步地进入情境,来激发学生此刻的情感。《小心,别伤着》一课,揭示课题后,教师马上追问:“看到这个情景,你心里有什么想法,想对××说些什么?”然后马上把录像中的那位同学叫起来进行对话,本人的害怕,同学的担忧,都会通过对话交流传达出来。从而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如果遇到意外伤害,于己于人都会带来痛苦和烦恼。

2、激活经验,尝试体验

课标倡导的是与学习者的实际生活有血肉联系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当下即刻的真实生活,努力调动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自身的观察、表演等活动,在活动中互动交流,扩大他们的经验,深化他们对自身经验的体验。为促进体验,我在《小心,别伤着》这课教学中,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或平时的观察所得,让学生说说在学校生活或居家生活中容易发生的伤害,教师相机出示相关图片,给学生提供情境。然后,让学生回忆以前曾有的伤害经历,与其他学生自由组合,模拟表演自己受到意外伤害后,自己的痛苦和家人的表现,以及当时的处理方式。通过角色体验和教师小结,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各种意外活动无论大小都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还会给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进行各活动时,应尽量避免伤害,确保安全。

像这样,给孩子们创设一个虚拟的情境,动一动,演一演,引起学生对痛苦滋味的回味,这远比教师数遍说教更令学生印象深刻,有助于加强下步学习活动的必要性。

3、讨论交流,感悟内化

讨论是一种多向的信息传递,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对多种信息作创造性的加工组合,学生在听取不同意见时,可进行比较,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学生经过讨论,凭借对情境体验的直感,产生新的经验,内化为自我的感悟,内化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小心,别伤着》这课中,在学生体验到意外伤害所带来的种种不愉快之后,教师出示各种学生常见的容易受到伤害的情境(校园走廊拐弯处奔跑,上下楼梯跳格子,边做作业边用铅笔打闹,放学一下车不看来往车辆就横穿马路,用湿的手去插电源开关……)让学生小组合作,选取一至二幅情境,对图中的行为进行讨论,提供帮助。在交流中感悟正确的做法,内化为引导生活的自觉的行为表现。

(三)实践提升

1、回归生活,巩固导行

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操作实践来巩固活动的成效。更有利于解决一些实际的生活问题,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小心,别伤着》一课,尽管通过体验、感悟,学生内心都产生了要保护自己,避免受伤的强烈的愿望。可是在生活中又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磕磕碰碰,万一受伤了,怎么办?所以了解一些常见的医药常识,学习一些小伤口处理办法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这一环节中选出几种常见药,向学生作一介绍,演示其使用方法,并让学生在课上当场练习操作,既学会了自疗方法,又增加了一份体验。

2、正确引导,促进提升

课的结尾,教师针对学生的现实心理所存在一些偏差进行化解导向,以激励性的语言提出希望,用以引导学生的生活实际。《小心,别伤着》结尾时,提出问题:万一不小心受了伤,能不能因害怕大人的责备而隐瞒情况?经过师生、生生对话,让有隐瞒倾向的学生明白:为了安全,一定要及时告知老师或家长。最后教师送上祝愿,愿所有的学生都平安、健康快乐地生活。

五、模式的教学策略

1、真切的情境体验

根据低段学生直观形象性思维占优势和年龄小、好模仿的特点,在教学情境中以学生的生活为切入点,引入录像、投影、音乐等多媒体进行,有利于让学生迅速产生感受,引起情感共鸣,进入体验状态。本模式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也由以往的讲授教材变为精心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选择合理的组织形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体验,产生师生双方体验感悟的融合,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如《我和动物交朋友》一课的教学,课始,教师给学生观看一段自然界中各种动物的一些精彩的生活镜头,像凶猛的老虎、悠闲的大象、可爱的企鹅……这些动态的情景能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对学习充满兴趣。教学中,还可以通过讲故事、演小品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从体验中感受道德冲突,感悟道德选择,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学会自我发展。

2、鲜活的实践体验

相对于情境体验而言,实践体验更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无比宽广的空间。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已不仅指教室。校园、家庭、社区、商场、大自然,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学生学习的课堂。如教学《花草树木点头笑》一课正值春天,不妨把学生带到校园,让学生寻找挂在植物上的“名片”。引导学生从“名片”的说明介绍中获得更多的植物类知识,还可以让学生每人领养校园里的一棵植物,在平时用自己的行动去课堂关爱它、照顾它,让它和学生一起健康地成长。这里,学生所获得的直接经验是学生实实在在体验过的。感悟到的。这是无论多么精彩的课堂教学都无法超越的。

3、丰富的课程资源

开放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一个基本性质。教育的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这既是品德教育的优点传统,更是新课程下需发扬光大的教学理念。教师应从教材、师生、环境等途径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让教学成为学生喜爱的、促进学生发展品德的活动。

(1)教材资源

开发课程资源应建立在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大环境前提下。就教材而言,为调动学生的内在感受,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地看图讲话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只有努力寻求切合本地、本班学生的内容,让教材厚起来、活起来。如《秋天的收获》一课,可以组织学生把秋天成熟的各类水果、干果及各类作物带入课堂,尤其应引导学生关注本地区常见的一些收获物,如南方的稻子、柿子等。让学生在认识、分类等活动中获得经验与体验,从而发展认识,培养能力。

(2)师生资源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机统一。本课程要求教师既是活动的指导者又是参与者,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地位也较传统教学有了很大的转变。师生自身就是一个极大的资源库。挖掘这类资源,贴近学生的生活,能让学习产生强大的亲和力,极易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迅速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如教学《认识新朋友》时,教师可用猜一猜的形式,请学生看看老师小时候的照片,听一段老师自我介绍小时侯的我的录音,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自由、开放的教学气氛,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情感表达的能力。

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本课程的源泉。教师在设计活动之前要重视学生自身的兴趣、经验、生活习惯和道德水平。在活动之中更应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发现,一些活的情景,教学生成性的问题。教师应认识到这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本模式以体验促感悟,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情境的体验不尽相同,应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课堂上产生的情况,并非都能在备课时能预测到。因此,教师应认真快速地考虑这些信息,凭借灵活的驾驭能力,及时调整教学,带领学生不断探索。

(3)环境资源

在确定活动主题时,教师应对学校、家庭、社区的情况进行广泛的调查,从中发现期间有教育意义的资源为教学服务。如课程相关资料的搜集,可以借助于家长的指导。通过图书、报纸、电视、网络等途径来实现。资料的搜集、整理过程也是有意义的生活体验。此外,教师还应合理依托社区社区教育,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广泛的资源中指导学生进行探究、体验,定能给教学带来勃勃生机。

4、准确的课堂评价

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及时判断教学信息,面对一个个不同特点的孩子,具体、准确地实行课堂评价,而不停留在一种概括性的评价上。充分发挥教学即时评价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激励作用。教师不仅要用语言,更要通过表情、眼神和形体姿态、鼓励学生,扬起学生参与体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篇10

有一种课堂叫从容

课堂教学是充满思想、情感、智慧的生活,语文课堂亦然。从容地面对日常生活,能让我们忘却功利,获得轻松自在、恬淡幸福的生活状态。饱受争议的语文课堂教学也需要这一份从容,在从容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获得言语智能的发展。“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是却没有规定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童年,自己的一生。”(苏霍姆林斯基语)

纵观熊老师的这堂课,设计精巧但又不露痕迹,充满智慧而又富有理趣,教师教得从容不迫,学生学得轻松快乐。如教学的第一板块,老师抓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用简练的语言讲述了《五卷书》中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故事能让人变聪明,故事能让人长智慧”。既是巧妙的过渡,又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学生投入语文学习的兴趣自然被激活。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水到渠成地领悟哲理,忘我地投入“争论”,好奇地悟读古文、兴味盎然地表演“快板”。其间,学生有独立思考、自读自悟的时间,有自由表达、大胆展示的时间,有赏析语言、自由想象的时间,还有老师耐心的等待、细心的聆听、带着几分幽默和机智的点拨引导……这一幅幅生动的图景构成了自然、和谐的语文课堂生活。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就在这自然、和谐中行进,流淌着生活化、常态化的轻松愉悦。学生在宽松的氛围、和谐的关系中受到知识的滋润和哲理的启迪,就像禾苗喝水一样,自由自在、身心舒展,享受着学习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幸福。

有一种智慧叫简单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承载着的太多“使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言语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传承民族文化……让语文背负了“不能承受之重”,使语文教改举步维艰。由此,把本来简单、自然的语文教学搞得玄而又玄的说法和做法依然不少,当下的语文教学流派纷呈、莫衷一是,显得“乱花渐欲迷人眼”。如何“化繁为简”,把握语文学科的核心任务,做语文该做的事,“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熊老师的这堂课给了很好的回答。

1.以简明的目标准确定位。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源于对教材文本的深入研读,基于课文应有的语文教学价值以及对课程标准中学段阅读教学目标的正确把握,教者为教学设置的三个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读书中了解内容、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基础目标;感悟语言、领会故事所蕴含道理的重点目标;培养思考习惯、发表创造性见解的发展目标。三项目标的达成均凭借多种形式的阅读训练,使得教学内容指向集中。内容的精要,为教学过程的优化提供了前提,也使课堂教学变得清晰、纯净。

2.以明晰的板块巧妙融合。教学由讲述故事切入,感悟课文入手,演读“争论”品味,理解古文拓展,最后到朗诵“快板”深化,在巧妙的设计中,学生水到渠成地轻松领会故事含蕴的哲理。同时,教学的第4、5板块既赋予了课堂文化的意蕴,又合理拓展了学生的阅读和文化视野,洋溢着浓郁的语文特质。这一个个精心设计的教学板块,围绕重点目标,以读、演、诵为主体,融合多项教学活动,层层推进,不断深入,使得教学思路简约明晰。

3.以清简的训练落到实处。课堂训练环环相扣又不拖泥带水,显得清简凝练:在明晰的板块式教学过程中,切合儿童情趣的故事濡染;走进文本的品读,充满感悟的语感训练,切实有效的阅读方法指导;在具体语境中对“两全其美”、“不以为然”、“争论不休”等词语理解的适时点拨;对争论部分文本表达效果的赏析,表演朗读的训练;将故事复述巧妙融入快板,增加学习乐趣的朗读……这些清简的训练中,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学习其中的语文知识,结合相应的言语实践,形成并发展着语文能力。

有一种态度叫务实

1.读为主线。教学的第二板块,熊老师安排学生默读课文的2至5自然段,要求边读边想,通过文字想当时的情景。面对浅近的内容,教师并没有任学生一读而过,而是在平等的对话中进行切实的指导及有目的的训练,引导学生品味感悟,从而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第三板块的演读训练,教师更是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对话训练转化为生活化的情境会话,使课文语言化为学生自己的生活化语言。在接下来延伸阅读《笑林广记》中的原文时,教师适时范读后,指导学生朗读节奏和合理停顿,初步感受古文的简洁生动。最后师生富有情趣地同唱改编的“快板”。如此,四项朗读教学活动,分别安排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但是都对应着朗读教学的目标。以读为主线的教学活动扎实有效,教学目标的实现自然水到渠成。

2.悟有指导。语文教学活动的外在形式主要就是学生的听说读写,而活动的凭借就是语言,是言语实践活动。既然是教学,必然有教师的指导与训练,这是有别于生活中的言语实践活动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设计的言语训练活动必须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而不是在已有水平上的简单复现。本课时教学的第二板块,看似是教师将对文本教材的解读直接“告诉”学生,实际是学生在运用教师教给的“边读边想”的方法走进文本,潜心悟读的基础上,带着自身的体验与老师交流对话,在对话中进行碰撞、表达、建构。交流中有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知识点的教学,有对比句子表达等的语感训练,也有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的感悟有了指导,阅读能力有了提升。

3.激活情智。文化、精神是通过言语这个载体传承与发展的,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的丰富内涵,把一行行的语言文字变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实现与作者的精神对话,就能潜移默化地将潜藏于言语中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化入自己的心田,实现教材这个“例子”的文本价值与教学价值。教学的第三板块,教师没有满足于课文对话的表面复现,满足于学生分角色演读的热热闹闹,而是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品味语言;运用插图资源,还原对话的生活情境;立足文本而又超越文本的生生、师生互动;读悟结合,水到渠成地领悟寓意。有效度的读悟指导下,学生的情智被激活、被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