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新高考改革的利弊十篇新高考改革的利弊十篇

新高考改革的利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4:10

新高考改革的利弊篇1

[关键词]考试安全;安全管理;管理改革

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既是管理科学的范畴,又是教育科学的范畴,其特点在于它不但要利用现代管理和技术手段来维护考试活动的外在安全,更要运用现代教育和教学方法来解决考试活动的内在安全。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认真分析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的现状与问题,也要充分认识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意义与价值、思路与特点,更要全面明确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目的与内容。

1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改革的趋势1.1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发展的主要成就

(1)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的意识不断增强。高校考试作弊和考试舞弊等考试不安全事件发生频次、规模的增长和扩大,使得高校考试安全管理者、学校、政府和社会意识到深化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2)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的预防和惩罚体系日趋完善并达到精细化的程度。以《国家教育考试考务安全保密工作规定》(教考试[2004]2号)、《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2004年5月19日教育部令第18号)、《关于全面加强教育考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教学[2004]15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国家教育考试工作的几点意见》(教考试[2007]3号)、《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监考工作手册》等为例,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行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其制度设计体系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精细化管理的程度。

1.2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校考试安全管理主体对高校考试的本质属性缺乏根本性认识,考试对象主体利益导向模糊或错误,考试诚信教育明显无力;(2)高校中传统考试和现代标准考试的安全管理观是建立在预防与惩罚和标准化基础之上的,它关注的是考试过程管理,过分强调考试安全的管理(制度)性而忽视了对引发考试安全问题根本原因的理性分析和思考,没能形成科学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的指导思想和理念,即它是一种管理(制度)性高校考试安全管理观;(3)现行高校考试主要有国家教育考试和学业水平考试两种,在这种双重结构下,高校学业水平考试安全管理制度基本上是依据国家教育考试安全管理制度规定设计的,没有根本性差别,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实践的结果并没有像制度设计者预期的那么绝对安全有效;(4)受传统考试和现代标准考试以及社会转型期的影响,高校考试舞弊、考试作弊等考试安全问题导致考试结果不公现象凸显,对高校师生及其家庭造成严重伤害,高校考试公平和价值遭受信任危机等等。这种状况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利于学习型和谐化社会的构建。

1.3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主要趋势

(1)高校考试安全管理问题逐渐受到高校教育决策者、组织者、管理者、研究者等的重视,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层面、方法、手段努力,试图达到一定程度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实现高校考试的预期效能和公平公正等;(2)高校考试安全管理问题的政府、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利益相关者等不同利益主体站在各自的主观立场上,或者需要保持高校考试安全现状维持某种平衡以保留自己的既得利益,或者需要打破高校考试安全现状来实现自身应得的利益等;(3)高校考试安全管理问题受到社会转型期社会环境和高校内部行政化、产业化、市场化等办学环境的内外因素的深刻影响,通过高校内部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考试管理改革、教学和学习环境优化等实现高校考试的预期效能和公平公正倍受质疑,高校考试能否实现安全管理、科学管理、人性化管理遭到怀疑;(4)高校考试安全管理问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环境下能否、是否通过高校内部以教育教学为主的改革达到高校考试的安全管理成为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根本性问题,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实现需要理论的支撑和实践的检验。

2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意义与价值

2.1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主要意义

(1)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有利于转变现存高校考试安全管理观念,逐渐生成新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理念。高校考试活动作为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本质上是教育性的,教育性是高校考试活动的根本属性。科学合理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观应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建立在教育性是高校考试活动的根本属性这一基本观点之上的,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深入分析引起考试安全问题的客观和主观、内部和外部等原因,坚持以教育性管理为主的,适应当代学习型社会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不断发展的思想观念体系,即它应该是一种教育(学习)性高校考试安全管理观;(2)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有利于改革现行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制度设计体系,逐步建立新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科学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体制机制要把有限的管理资源通过高等教育教学及其管理规律的正确引导,运用以人为本,充满人性化、和谐化、高效化的机制合理分配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3)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有利于改变现下高校考试结果不公现象,维护公平正义。在高校考试还作为一种评价、区分、选拔、竞争等形式存在的社会里,高校考试公平依然是教育公平的重要部分。要消除高校考试安全问题对教育和社会的危害,切实维护高校教育公平和广大学生、教师的权益;(4)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研究有利于改进现有高校教育教学及其管理等,不断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高校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发展等。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是高校考试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育教学及其管理的重要成分,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研究有利于推动高校教育教学评价、专业课程设置等一系列改革,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动力。

2.2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主要价值

(1)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有助于建立新的科学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理论体系,对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时期推动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发展,指导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的实现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2)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有助于高校整体安全管理及整个教育和社会的安全和稳定。高校是考试的重要场所,高校考试活动涉及的个体利益和群体利益十分复杂,高校考试安全管理不当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人身伤害、经济损失甚至社会动荡。因此,高校考试安全管理不仅有教育层面的重要价值,更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现实价值;(3)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研究有利于深化理性认识,揭示影响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的各种因素及其本质。影响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的因素有人为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等,其中人为因素是主要因素。高校考试作弊人为因素分个体作弊和集体作弊,高校高科技作弊特别是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作弊有很强的隐蔽性和很大的危害性,是影响高校考试公平正义的重要因素之一;(4)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研究有利于克服高校“考试崇拜”[1]。高校考试本质上只是教育教学和学习的一种工具和途径,而高校“考试崇拜”是考试功能扩大和异化的不良后果的表现和反映。

3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思路与特点

3.1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主要思路和原则

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南,以建立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为根本目的,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教育质量为基本目标,以维护教育公平为主要任务,不断改革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理念、制度、方法等,使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真正走上科学管理的道路。要遵循高校教育、教学、考试及其管理改革的基本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科学管理、考试安全、考试公平为改革的基本原则。要全面考察高校考试安全问题现状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和危害,深刻分析引起高校考试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认真思考高校考试安全问题的突破点,努力探索解决高校考试安全问题的基本思路、制度设计、方式方法等。要把高校考试安全管理与高校整体安全管理及整个教育和社会安全结合起来,把高校考试安全管理与维护广大考试主体利益和考试公平结合起来,把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结合起来,把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理论创新与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实践创造结合起来等。

3.2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主要特点

科学化思想:即以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等为哲学理论基础,剖析高校考试安全问题存在的历史文化传统、现实经济政治技术等根源,揭示高校考试安全问题存在的形式、本质和危害;以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学等为学科理论基础,解析高校考试安全问题存在的教育教学、学习心理、管理观念、法律法规等缘由,构建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学科理论框架。教育学视角:以高校考试的教育教学性本质和高校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职能为逻辑前提,审视高校考试安全问题存在的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专业设置、课程评价和教师教学等因素,建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方向、目标、重点、路径、方法和措施等教育教学性改革模式。教育性体系:以高校教育教学特别是考试安全管理组织、制度、体制、机制等为实践基础,分析高校考试安全问题存在的管理制度和体制机制等原因,建立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现实教育教学性综合改革体系。教育性方法:以高校考试的教育性即考试具有教育性这一基本观点为逻辑起点和出发点,认识到高校考试安全管理问题是一个教育性问题,所以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最根本的方法是教育性方法和人的培养方法。教育性措施:措施不同于传统和当前的诚信承诺教育,而是通过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考试设计、社会评价等教育性改革措施,来彻底消除影响高校考试安全的主观因素,从而实现高校考试的真正安全管理。

4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目的与内容

4.1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主要目的

(1)要生成新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观,即教育(学习)性高校考试安全管理观。这种理念的逻辑前提和基础是高校考试是高校教育教学和学习的方式,而非区分、选拔等的工具标准,即它只有教育的价值而没有评判的价值,它只有促进学习的功能而没有定性的作用。当高校教学评价主体和社会评价主体不再以分数、成绩单、证书等来区分、评判、选拔考试对象主体时,高校考试安全问题就只剩下人类不可抗力了;(2)要建立新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体制机制。首先要把高校考试与国家教育考试、社会各级各类考试区分开来。其次要把有限的管理资源通过高等教育教学及其管理规律灵活有效地应用到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最需要的地方;最后要突破各种强大的阻力,建立以教育教学和学习为目标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制度体系;(3)要建设新的高校考试诚信体系,维护教育公平。新的高校考试诚信体系要建立在考试为教育教学和学习之上,克服以往考试诚信教育的缺陷和弊端;要实现从“学习为考试”向“考试为学习”的根本性转变;要把广大师生的权益和满意度放在首要位置,消除高校考试安全问题对教育和社会的危害;(4)要建成由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带动的,以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的教育教学及其管理改革这一全方位改革的联动机制,为构建学习型和谐化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4.2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

(1)改革现存高校考试安全管理观念。现存高校考试安全管理观是传统考试和现代标准考试的安全管理观,这种高校考试安全管理观主体对高校考试的本质属性缺乏根本性认识,或有所认识但迫于政策制度导向和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技术、观念等外部环境压力,而暂时认同在当前有一定效果的以强化管理为主要方法的“治标不治本”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实践从根本上说是不可能绝对安全的,因为它没能理性分析和思考引发高校考试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2)改革现行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制度设计体系。现行以预防和惩罚为核心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制度设计体系,把高校考试与一般社会考试等同起来,把国家教育考试与学业考试等同起来,无形中强化了高校考试的社会评判和选拔价值的权重,而忽视了高校考试的教育教学和学习的基本价值与功能,不科学的制度导向导致高校考试趋于“异化”状态,精细化管理遭遇“防不胜防”的尴尬,频繁的惩罚给考试对象主体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和精神压力;(3)改革现下高校考试诚信体系和考试结果不公现象和现状。现下高校考试安全问题导致考试结果不公等现象依然严峻,“考试崇拜”愈演愈烈,“没有考试的安全,就谈不上考试的科学和公平,”“而考试的公平性则需要考试的安全性和科学性给予保证。”[2]广大师生的教育权、生存权和发展权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4)改革现有高校教育教学及其管理等。现有高校考试安全管理问题与现有高校教育教学及其管理理念、内容、形式等有着密切的根本性联系,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面临现有高校教育教学及其管理机制体制的根本性变革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新闻周刊编辑部.“考试崇拜”导致作弊泛滥[J].新闻周刊,2004(23):6.

[2]戴家干.从教育考试看教育考试机构的职能与定位[J].中国考试,2006(2):57.

Reformofcollegeexaminationandsafetymanagement

andrationalthinking

LiuBin

(nanjingUniversityofpostsandtelecommunicationsoffice,nanjing,Jiangsu210023,China)

新高考改革的利弊篇2

【关键词】教学管理;诚信考试

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和手段从古延用至今。目前,考试作弊成为又一社会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可怕的是考试作弊歪风逐渐蔓延到人们心中的象牙塔——高等学府,如何有效防范考试作弊几乎是每一所高校都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一、大学生考试诚信缺失现象的特点

1.作弊队伍规模化。考试作弊队伍不断“壮大”,由过去个别考试人员作弊变成了一群人作弊。南京理工大学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考场上,工作人员查出41名代考“”。

2.作弊公开化。作弊学生的心态由过去的偷偷摸摸、害怕害羞变得比较坦然,毫无羞耻感。

3.作弊工具现代化。作弊工具不断出新,由过去夹带小抄发展到用无线接收器、米粒耳机,利用手机查找、传递答案。

4.作弊服务专业化。出现了组织严密,形成联络、谈价、代考等分工明细的“职业”队伍。

首先,严抓考纪流于表面、作弊处罚不动真格。有的高校认为期末辅导员强调考试纪律、悬挂倡导标语、簇拥领导到考场拍照就是严抓考风,对监考是否到位、考场纪律全然不知。另外,学校管理层对作弊行为处罚停于表面,态度暧昧,要么抱着“照顾”学生的心态、“关爱”学生不了了之,要么简单通报批评而已。如此一来,学生有恃无恐。

其次,考试方式滞后为学生作弊提供方便。陈旧的考核方式,让学生在教室考核记忆类客观题,一锤定音——期末考试为总评成绩。有的学生对死记硬背知识缺乏兴趣,为了应付过关,就甘于冒险。

再次,功利主义侵蚀大学生的心灵。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学生也没幸免。成绩好可以获得奖学金、免试攻读研究生等,成绩不及格要补考、交费重修,甚至影响毕业。受利益驱使,有的学生就会不择手段提高自己的分数。

最后,浮躁心态助推大学生考试作弊。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侥幸、竞争、从众、虚荣的心理说到底是浮躁心态作祟。由于受到物质利益诱惑、功利主义的干扰,没有把心思完全用于学习,只是混张文凭,考试时便想着作弊。

三、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引导学生诚信考试

1.与时俱进,构建和完善适时的考试管理制度。参照教育部颁布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修订适合本校的考试管理制度,执行中有法可依。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崇尚经济,造成人的思想道德滑坡、诚信缺失、急功近利。如此状况,笔者认为,考试违规处罚力度要恰如其分,处罚太重会影响监考的执行力;太轻又不起威慑作弊行为和教书育人的作用。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于2011年9月颁行《课程补考实施细则》中规定作弊的科目取消成绩和补考资格,仅可申请参加结业后的重修考试,这样的处罚既严厉,又给予改过补救的机会。同时,诚信考试的学生有多次免费补考的机会。刚柔相济、奖罚分明的制度,引导学生诚信考试收到良好的效果。据统计,该规定颁行后补考学生的违规率较之前降低37%。

2.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教学制度改革。加强教学过程考核,提高过程考核所占总评成绩的比重。加强教学过程考核可以有效防止学生平时不学习,临急抱佛脚。教学过程考核是多方面的,可以是课堂出勤、作业情况、研讨表现、实验技能等。避免一锤定音,折减考试作弊诱惑。

构建多样考试形式的制度。传统的闭卷考试,考些死记硬背的客观知识,容易给学生作弊营造条件。以制度保障并赋予教师能结合专业、课程的特色选定考试形式。让教师敢于开拓进取,探索以技术操作、设计、论文、作品等灵活的考试形式,以促进学生学习以及提升学生的素质,有效防止考试作弊。

实行相对灵活的学制。学习的动力来自兴趣,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机会和渠道,充分实现学习的时间性迁移、内容性迁移;给学生更多的安排自我学习的权限(如弹性学制),增强学习内容的可选择性(设定可置换学分课程),这样必能驱使学生认真学习。

3.建立现代标准化考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要克制使用现代通信工具作弊,仅靠人力难以收到理想效果,需借助现代防御设备。例如在教室安装高清摄像、无线信号屏蔽、配备金属探测器等,这些现代“盾”不仅起防御作用,关键是它能攻破人的心理,强劲的威慑力,促使考生诚信应考、教师认真监考。

新高考改革的利弊篇3

[关键词]维护考试;公正公平;意义;举措;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04X(2012)12-018-04

国家教育考试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实现对国家教育考试的良好控制,是确保国家教育考试公正公平的重要措施。为适应国家教育考试对违规违纪行为治理需要,教育部决定对在2004年5月19日,教育部第18号令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修订,形成《教育部关于修改〈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决定》,于2012年1月5日以教育部第33号令,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这是推动我国教育考试改革与完善的重要举措,对促进我国教育考试健康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家教育考试违规治理面临的形势

由于在国家教育考试考场违纪作弊,能够为作弊者带来直接显现的利益,国家教育考试考场也成为国家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部位薄弱环节和事故多发“地段”。“考试作为人们参与社会竞争的重要方式之一,必须坚决贯彻公开公正的原则”[1]。因此,加强考场秩序的维护与管理,创造公正公平的应试竞争环境,是自科举考试制度以来的难题,对考场监督管理向来就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也是考试组织者管理考场的难点所在,尤其是对国家教育考试考场管理更是如此。近年来,由于受到考试规模扩大参考人数剧增、不同类型考试参考考生身份复杂和考试工作人员责任心参差不齐等因素影响,考务管理难度不断加大,考试违规违纪治理的形势日益复杂,考试中违规舞弊事件对国家教育考试公正公平的威胁,也越来越严重。不仅如此,违纪舞弊也出现了新特征:以前主要是夹带、抄袭等行为为主,现在违纪作弊则发展成为利用无线电、手机等高科技现代通讯工具作案;以前违纪舞弊以个人居多,现在则以集体违纪舞弊的面目出现;以前违纪舞弊目的主要是当事人自用,为自己提高成绩作假或骗取证书等,现在则发展到为群体性的,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行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一是少数地方领导、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考试机构负责人重视不够,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地方保护主义,纵容违纪作弊行为。二是考试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的监考人员不管也不敢管,甚至纵容考生违纪作弊,在国家教育考试考场中监外不监内的情况时有发生。三是以前制定的有关违规违纪处理规定线条粗,对某些违纪违规行为的认定不够明确清晰,可操作性差等,也成为了违纪违规行为形成蔓延之势的重要因素。根据近年来国家考试所面临的种种袭扰和考验,可以说国家教育考试面临的违规治理形势异常严峻,必须要进一步强化这方面的工作,以适应构建国家教育考试公正公平环境的需要。

二、修订《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意义

教育部对修订《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原因进行了四个方面的解读:一是适应国家教育考试自身发展变化的需要;二是打击利用通讯工具作弊、有组织作弊等行为的需要。三是加大对严重考试作弊行为惩戒力度的需要。四是有利于维护考生合法权益的需要。五是加强考试管理有关制度建设的需要。本次对《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修订,强化完善了国家教育考试中治理违规舞弊行为的薄弱环节,有利于从源头上堵塞危机舞弊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从根本上消除高考违纪舞弊行为发生的温床和隐患。其主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延续了严厉打击考试违规舞弊的传统

我国是考试的故乡,考试制度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正因如此,我国历朝历代对考试中违规舞弊行为,不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而且均予以严惩。如,唐代武则天就采用“糊名”的办法;宋朝规定命题官员在完成命题任务后,必须到指定地点集中居住,直到考试结束,并制定了考生避亲回避制度;清朝《大清律》规定:“考试官同考试官及应试举子,有交通、嘱托、贿买、关节等弊,问实斩决。”据史料记载,仅清朝查处的科场舞弊案就有数十起,上百名官员先后被斩。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制度以来,为确保国家教育考试公正公平,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推出一系列政策规定和措施,查处了一批违纪舞弊者。本次修订《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可以说延续了严厉打击违规舞弊的传统,必将对进一步治理整顿国家教育考试环境,维护国家教育考试的公正公平,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细化了对违规舞弊行为的认定和界定,增强了可操作性

在考试的实施过程中,无论是考场内的违规舞弊行为还是考场外的违规舞弊行为,其共同的特点都是比较隐蔽的,尤其是应试者和监考者在考场中有违规舞弊行为的表现包括:眼神、动作等基本上都是一些稍纵即逝的现象,不但难以捕捉而且还非常不好界定,尤其是对某些带有歧义的界定,弄不好还有可能引起纠纷。本次对《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修订,就依据在近年来我国国家教育考试在考试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新情况,增加了有关对违规舞弊行为认定判定内容,增加了可操作性,既有利于维护国家教育考试的公正公平,也有利于维护考生的权益,对考生的违规违纪行为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认定。预示着我国对教育考试违纪舞弊行为的惩处,逐步成熟起来,为下一步的考试立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增加了对考生权益维护和申诉的渠道,体现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和以人为本的思想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在课堂上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考生在考试中处于被动地位,考生对于自己违规违纪行为的认定,只能是听之任之,无处申辩。本次对《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修订,突出了考生的维权主体性质,增加了对考生权益维护和申诉的渠道,体现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和以人为本的思想。

三、对国家教育考试违规行为产生的深度思考

自隋唐确立利用考试手段选拔人才的科举考试制度以来,历代统治阶级都从巩固政权,维护自己切身利益出发,利用一切手段维护考试的公正严肃,从严治考,不断加强对考试的监督与管理,制定出一整套对从事科举考试人员清正与廉洁要求的约束办法和严厉处罚措施,这不仅实现了对考试的良好控制,而且也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到极大促进作用,使中国获得公正与效益。伴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多种考试制度相继恢复和创设、发展,我国对国家教育考试领域中的违规处理一直都处于高压状态,但是却呈现出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局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试固有功能决定

首先,从考试行为终端结果看,证书是考试的符号和“拜膜”,尤其是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时代更是如此。在今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社会某种程度上已经是一个“证书”的社会,各种学历学位证书在就业、晋级和调资中越来越重要,尤其是普通高校入学考试和研究生考试,研究生考试成为就业的避风港。其次,从另一个方面讲,考试和违规舞弊是考试制度的两极,只要有考试存在就会有违规违纪行为,只要考试存在下去违规违纪与反违规违纪都必将存在和较量下去。

(二)各类国家教育考试中,主要以笔试为主的考试形式,为违规违纪行为留下了可乘之机

而目前国家各类教育考试从高考、成人高考再到自学考试、研究生等类型考试,形式单一以笔试为主,而且在各类考试中则是几十万、几百万人使用同样的试卷,同样的评分标准,这种考试不是考应试者独创性创造性的,而是看能否得出标准答案,谁的结论最接近标准答案谁得分越高,整个考试控制组织越严密,获取结论与标准答案相符考生人数越多,整个考试就越成功。确定标准单一的答案,使得考试极为脆弱。因为考试过程信息流动一旦成为事实,就会使考试信度完全失效,一个答案的传递就可能会发生克隆出无数个答案的多米诺骨牌现象,出现大量雷同试卷。所以,目前主要以笔试为主的考试形式,为违规违纪行为留下了可乘之机。

(三)考生成分复杂,思想觉悟参差不齐,也是各类国家教育考试违规违纪行为无法根治的主要原因

首先,在成人高考报考者和自学考试以及各种证书考试中,考生成分来自各行各业,成份结构十分复杂:有行政管理部门、文教卫生等各个行业的干部、教师、医务人员、管理人员,还有从事低端生产劳动的工人、农民及各类从业人员,知识水平、思想觉悟、人生观、世界观以及对学习所持态度多种多样,这种现状本身就为考试实现规范管理,严肃考风考纪增加了相当难度。这种由社会考生参加的考试,就为作弊的产生埋下了伏笔。

(四)考试规模庞大,参考人数多,对考试的控制难度大,也是国家教育考试中,违规违纪行为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各类国家教育考试其参考人数巨大,而且一张考试试卷多种选拔、甄别、评价任务交织集中在一起,如在高考选拔考试中,一张考试试卷既要选拔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精英,又要输送高职专科生源。“就高考形式和内容而言,由于统一高考利用一次考试为所有层次、类型高校选拔生源,尽管效率高,但在考试内容、考试标准上根本无法兼顾所有高校的要求,因此其科学性与合理性不断地受到质疑。”[2]不仅如此,这种规模巨大的考试在管理和控制上风险极大,难度极大,所以也容易导致出现违规行为。

四、预防国家教育考试违规违纪行为的对策

随着国家教育考试在政治经济尤其是在个人前途命运中的重要作用愈加凸显,今后违规违纪治理形势将持续严峻,违规与反违规的较量仍将持续下去,可以预想今后治理国家教育考试领域的违规违纪任务越来越复杂和艰巨,所以必须进一步采取多种措施,多管齐下做好国家教育考试领域中的违规违纪治理。

(一)尽快开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违纪行为认定和处罚的立法工作

其实就我国现阶段而言,对国家教育考试违规违纪的治理当务之急就是要立法,因为目前我国无论是对违规违纪行为的认定,还是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惩处,都缺乏法律上的支持,在法律上存在盲点,现在说“以法治考”“依法治招”还显得苍白无力,缺乏支撑。要想从根本上消除违规违纪行为滋长的温床,必须尽快立法,真正将对考试的治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二)着重提高国家教育考试设计的科学性

“考试公平性的实现还有赖于考试设计评价的科学性及实施控制的规范性。”[1]要根治国家教育考试中的违规舞弊行为,确保国家教育考试的公正公平,考试本身设计的科学性和控制的规范性不容忽视。结合目前我国教育考试上的一些不足,按照以下思路完善考试本身,使其考试设计更加科学化:

1.借鉴国外先进考试评价理论,确定全新的国家教育考试评价理念。

以当代世界先进教育科学和考试科学理论为指导,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考试评价理念,从考试评价理念、考试评价指导思想、考试价值取向、考试评价机制、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创造有利发挥个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发学生智力,实施素质教育,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加速创新人才的培养和脱颖而出,为从根本上消除国家教育考试违规违纪行为扫清障碍。

2.改革国家教育考试的命题形式。

目前考试形式之所以缺乏合作学习氛围,命题因素负有一定责任,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消除国家教育考试中的违规舞弊行为,改革命题形式也成为关键的因素。首先,命题应具有开放性和想象的空间,要给学生提供广泛利用知识开展解答问题的机会,命题应具有综合性,答案具有多样性,并要使有利于个性化学习的氛围形成,使学生在广泛查找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问题获取答案。这方面国外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如: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招生考试题目为《镜子》,没有任何规定,可以自由发挥,考试过程中可以交谈可以陪考,结果答案五花八门,少有中国习惯思维中的“切题”考虑,以此考查学生创造性想象力,这样的考试就无从作弊和违规。

3.各类国家教育考试应逐步实行多种考试形式。

“实现科学高效的能力考查将是现实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对考试革新提出的迫切需求,也是摆在考试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难题和重大课题。”[1]借鉴国外先进考试模式,采用开放、多样、活跃、有利开启思维的考试形式。这种考试方式与一般意义的开卷考试有根本不同,这既能保证考试质量,又能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形成创造思维,用这种主要注重对能力的考查的考试形式,来替换目前传统方式一统天下的局面,采取语言听力、试验操作、试验报告、调查报告、智能测试等多种考试形式,创造合作交流互动氛围,实行了这样以考查能力为主的考试方式,考试作弊和违规行为的产生没有了条件就无法存在。

4.在国家选拔考试高考中尽快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分类招生多元录取的设想。

目前考生中的违纪违规行为的屡禁不止除有多方面原因外,考生人数众多,考试规模大,管理难度大,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对此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分类招生是国家今后改革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基本方向。对普通高校招生进行分类考试,削减报考人数,缩小考试规模,降低考试管理难度,也会为从根本上消除或减轻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中的舞弊违规行为。

总之,这次对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罚规定的修改,在国家教育考试综合治理和迈向依法治考的道路上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参考文献]

[1]钱道赓.资格社会的竞争与考试革新[J].天津人民出版社考试研究,2003,(3).

新高考改革的利弊篇4

关键词:考试考试形式考试改革大学教育

考试是大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否公正地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否检验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从而达到准确评价学生,进而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这正是考试的意义所在。然而,从目前各高校的情况来看,考试形式依然比较单一[1][2][3][4][5],一提起考试,第一反应一定是闭卷考试。显然,单一的闭卷考试难以充分发挥考试这一指挥棒的作用,不利于将学生心目中已根深蒂固的应试观念向素质教育观念转变,可以说,单一的考试形式已经对大学教育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考试形式的多样化应该是以后高校考试改革的一个方向,因此,有必要仔细分析和对比几种不同的考试形式的特点,适应考试改革的要求,同时,对于把握今后的考试发展方向,对大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1常见的几种考试形式

1.1闭卷笔试

这是最传统的一种考试类型。其特点是经过相当长历史时期的检验和完善,其运作方式也非常成熟,当然针对这种考试作弊方式也有长时间的发展历史,特别是近年来,无线电通讯等高科技技术的应用,给作弊形式带来了新的变化:利用手机互发短消息,或利用呼机进行考题答案的群发等。但总的说来,比之其他种类的考试,它最大的优点是能对大批量的学生进行同时考试。这种形式,在大学基础课的考试中最为常用,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目的考试。

1.2开卷笔试

这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种考试形式。它最大的优势就是在防作弊方面比较有效:其考题以主观题为主,这样无形中增加了作弊的难度,并且题量往往较大,正常情况下,学生能答完所有考题时,时间也差不多用完了,也从客观上减少了作弊的时间。但它的缺点是使考生成为了做题机器,考试时一味赶进度,考的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但在知识的灵活应用和创新方面,由于时间紧和题量大的原因,给学生进行自主发挥的空间不大。另外,迢进[6]认为:学生在事先知道是开卷考试的情况下,反而不会去认真复习。

1.3口试

口试一般采取考官对考生进行“一对一”提问的形式,有时为了提高考试效率,也采取“一对二”甚至“一对三”的形式。在这种情形下,一般采取抽签作答,每个考生的考题基本不同,并且又是在考官的眼皮底下,采取即时回答或少量延时后再回答的方式,从根本上杜绝了作弊的行为。但它是以牺牲准确性为代价的,这里的准确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由于考试时一般只考一题,如此题正好为考生所熟悉或正好完全陌生,那么根据此题作答的分数显然不能代表考生的真实水平,换言之,在任何情况下,只考一题是难以测试考生的真实水平的;另一方面,考官在给出分数时,只能给出大致成绩,如“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在对学生管理普遍要求量化的今天,这种四级制的成绩显然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务部门的要求。

1.4报告

通常在大学高年级课程或研究生课程结束时,要求学生交一份课程学习报告以作为成绩记载是一种常见的成绩评定形式。这种考评形式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自主发挥空间,学生能在较为充裕的时间内收集资料,提出自已的观点,并开展小型研究,可以说,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研究能力,这也是由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种尝试。但这种形式也最易于作弊,这种报告图书馆可以抄,甚至internet网上还可以下载,下载后只要加上自已的名字就可以直接打印,连动笔抄书的工夫都省了;要是学生啥都不会,请个“”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批阅报告的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对于本课程涉及的专业的最新进展要有相当的了解,同时还要有丰富的从教经验,才能识别出“李逵”与“李鬼”。当然,这种成绩评定方式与口试相同,也无法给出精确的成绩。

1.5机试

这是一项新兴的考试形式,在大学计算机一级或二级考试中常采用此种形式,在社会上职称评定的计算机能力考试中也常常使用,还有英语方面的GRe考试(GraduateRecordexamination,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近年来在中国境内也全部改用机试。它的基本形式是考生坐在计算机前,由计算机从题库中随机出题,每个考生的题目可能完全不同,由计算机当场给出成绩或将答案收存后再由评卷员给出成绩。它优点较多,其一,防作弊能力强,每个考生的题目可能完全不同,杜绝了互相抄袭;其二,组织容易,只要开机,无须主考,一切由计算机进行,关键是可以做到随到随考,无须像传统考试那样指定特定时间和占用大量考试资源,也是最容易实现“教、考分离”这一目标;其三,判分迅速,如考题全是客观题的话,可当场给分;其四,成本低,除去一次性购买微机的费用外,省去了印刷和纸张方面的费用,也算是一种环保型的考试。

当然,作为一种新的考试形式,不采用传统的纸笔作答,而采用计算机作答,这种形式在短时内不为考生所了解和习惯,同时,在题型应用方面也应做一些拓展,目前机试用于客观题较多,在主观题方面还较少,当然,这需要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要加强考生的计算机录入能力,能将自已的答案较熟练地输入到计算机中去,另一方面,也需要机试软件在技术上做一些加强,除支持文字输入外,还应支持公式的编辑等。

机考的进一步发展是网上考试,当然,从目前来看,网上考试的主要目的是由学生自主地测试其学习情况,而不是为了让教务部门评定其成绩。

2考试形式的对比、相互借鉴和融合

表1中对比列出了几种考试形式的主要特点,当然也有其它的一些因素,如考试形式对学生自主发挥空间的影响、考官的评卷工作量和教务部门的工作量(即所谓考试成本)等。

应当说,每一种考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不存在一种考试形式能完全替代其它形式的情形。充分认识不同考试形式的特点,尽量发挥每种考试形式的优点,而避开其弱点,同时借鉴其它形式的优点,才是选择考试形式的正确途径。

另外,要强调的是,每种考试形式之间不但可以互相借鉴的,而且是可以相互融合的。比如“课程学习报告+口试”这一形式,让学生先提交报告,然后再根据报告内容的疑点或研究重点对学生进行询问,考察其真实性和研究能力,这种形式既发挥了课程学习报告给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空间的特点,又发挥口试防作弊能力强的优点。再如“一对多”的口试形式,一个考官同时面对三个或更多的学生,让学生现场作答,也可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口试与闭卷笔试的结合。再比如,机试实际上可以认为是闭卷笔试的数字化改造。

赵中时[7]也提出了考试五种结合形式:考试与考查相结合,闭卷与开卷结合,独立完成与分组讨论相结合,考场内与考场外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结合等。当然,在理论上,考试形式结合得越多,考试的效果则愈好,但在实际工作中,还要考虑到考试的成本问题,因此,高效的考试结合形式才是最可行的模式。

结论与建议

每种考试都有其不同的适宜性。闭卷笔试适于大批量考生同时参加考试,但防作弊能力较弱;开卷笔试适于小批量考生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的考试,但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发挥空间,时间紧、题量大的特点使学生成为了做题机器;口试适于少量学生的应试,从根本上杜绝了作弊,但评定成绩方面有欠准确;课程学习报告给了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空间,但抄袭也最容易;机试作为一种新兴的考试,可能做到无考官参与的随到随考随时判分,只要题库量大,其防作弊能力也值得称道,但它在主观题的应用方面尚需改进,它的进一步发展方向之一是网上考试。

几种考试之间优点的相互借鉴甚至考试形式的互相融合应该是今后考试发展的方向。在考虑到考试成本的情况下,高效的考试融合模式才是最可行的。

参考文献:

[1]田恩舜.创新教育与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1):p20-22.

[2]刘继红.对高校考试改革的几点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0,(5):p28-29.

[3]甘文田,蔡克勤.考试方式与改革刍议.高等理科教育,2000,(2):p34-37.

[4]卢晓东,郭翠华.北京大学本科模式考试改革的研究.高等理科教育,1999,(4):p17-22.

[5]朱中华.关于高校考试改革的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5):p89-91.

新高考改革的利弊篇5

一、教育的瓶颈

“应试”的危害有目共睹,但却“屡禁不止”,说明有其深层原因,就是高等教育“供求”关系长期严重“失衡”,“求”一直远远大于“供”。

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本应同步发展,应随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从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在学人数占适龄人数的比例在15%以内为精英教育阶段,以上为大众教育阶段。据统计,我国目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仅为4%左右,远低于1994年的世界平均水平(15.3%),而我国愿意上大学的生源数量远远超过大学的招生数量。很明显,高等教育在中国目前尚属稀缺资源,这必然要形成“过度竞争”,无论人们多不情愿,只要这种状况不改变,过度竞争自然要向中、小学蔓延扩展。由于大学容量太小,高中的发展也受到严重制约,致使多数初中生无法升入普通高中;为了上大学,人们只有千方百计考上高中,尽可能考上重点高中;要上高中尤其是重点高中,又要千方百计上重点初中;要上重点初中,就必须“从小抓起”,结果本应天真浪漫、嬉戏玩耍的儿童不得不背起沉重的学习负担。这种过度竞争持久不退说明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高度膨胀,但反过来看,这种“需求高度膨胀”又恰恰是高等教育大发展强大、积极的动力,如果没有这种动力,高教反而难以发展。这说明,近20年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中国教育此时面临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转变,也只有高等教育大众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

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大力发展民办/私立大学,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过半是私立大学,从哈佛、耶鲁到庆应、早稻田……私立大学可说是高等教育的顶梁柱。中国一直有私立办学传统,所谓“私塾”曾是教育的主流,近代虽引入现代化学校、建立现代化学制,国家对教育取得主控地位,但私立学校仍有不小的空间,不仅有大量的私立中、小学,而且有相当数量的私立大学,如南开、燕京、辅仁、金陵、圣约翰、光华、中法、之江、复旦、齐鲁、协和、湘雅、华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教育实行“全包下”的方针,从1950年起开始接收私立大学,到1952年私立高等院校的接收、改造全部完毕,高等教育完全由国家垄断。这种高等教育体制,与逐步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是相适应的。

但最近20年,中国进行了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导向的经济、社会变革,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社会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使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迅速膨胀,而高等教育制度实际却仍以计划经济为基础,一直没有根本性变化,与社会发展极不协调。虽然从80年代中期起国家重新允许创办“民办大学”,但在中国的现实条件中,民办/私立大学的大发展毫无可能。除去政治的、观念的原因(如所有制、计划体制、教育是“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等)外,发展民办/私立大学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严重限制。城乡“二元化”,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主要特点。从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到1958年通过“户口登记条例”,这种二元结构被固定下来,公民因此被分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两种壁垒森严的不同身份,而占人口少数的“非农业人口”一直享受着由国家提供的比“农业人口”多得多的各种“优惠”。几十年来,要想“农转非”几乎“难于上青天”,而考入中专以上的学校,则是广大农村青年可以凭自己努力“农转非”甚至“当干部”、改变“身份”的少数渠道之一。然而民办大学则无此功能(权力),不能转户口、没有干部指标……农村学生考上民办大学虽然能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但目前国家批准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也只有24所),但仍然无法改变其“农民”身份,更难成为干部/公务员/官员,而私立大学的学历目前仍未得到国家承认,其他更不必论。所以,这些学校根本招不到较好的生源,也无法大发展,这样怎能产生与北大、清华比肩而立的民办/私立大学呢?只有在两种条件下,民办/私立大学才能获得质、量的大发展:或是它们获得与国立大学同等的权利/权力,或是中国社会的重大变革,从根本上废除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的“身份制”(如果说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为了加速工业化还有一定合理性,现在则很难说“合理”,甚至已成社会发展的障碍,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亦证明了这一点)。否则,民办/私立大学的发展空间极其有限,高教大众化也难以实现,应试教育也不可能根本改变。

应该认识到,民办/私立高校与公立高校的区别只在于投资渠道的不同,二者在其他方面应享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国家应公平对待民办/私立高校的师生,其学历证书具有与公立高校同级同类学历证书同等效力。当然,国家要对民办/私立大学进行严格的审批、监督,严格、科学地对其办学水平进行监测。但这种监管(不是具体管理、干涉学校内部事务)的目地是为了促进民办/私立高校的健康发展,而不能将其视为“另类”加以歧视。在严格监管的同时,国家更应对民办/私立高校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对其用地、用人给予适当优惠。总之,要用政策导向使社会和私人资本流向教育领域。

进一步说,民办或曰私立大学是否发达,也是“社会”是否成熟、发达的重要标志。衡以中国之现状,我们只能说,中国尚处为时不短的社会转型期,“公民社会”才刚开始产生。

二、考试的是与非

中国社会“二元制”结构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性变革,教育的格局也难有根本性变化。在这种现实条件下,高等教育和中小学的优质教育长期将均属“稀缺资源”。如何分配这种稀缺资源,是任何教育体制的“制度设计”都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这更是我国教育“制度设计”的一个基本背景。离开这一基本背景来谈论“教改”,如果不使情况更糟,起码是难中肯綮。

从原则上说,所有适龄青少年都有分享这种稀缺资源的权利,但实际上只有极少数人才有分享的机会,因此不得不设计出种种方法、制度选拔少数、淘汰多数。可以“举荐”,如凭血统、家庭出身、家长的政治权力、本人的表现(古时是“举孝廉”,现在是“三好生保送”)等作为推荐的标准;可以考试,以考分作为选取的标准;可以用金钱购买,把教育作为一种产业;可以抽签,如现在某些地方小学升初中实行的“电脑派位”;可以按地域分配,如“就近入学”。虽然种种方法各有利弊,但每种方法的利弊并不完全相等,历史表明,相对而言只有考试制是利大于弊。

当然,考试必然会有种种弊病,对此确不能忽视。但在恢复高考制度二十余年后的今天,一些人似乎更多地看到了考试制的各种弊病,因而患了“历史健忘症”,忘记当年废除考试制必然带来的更大的弊病,甚至荒诞不经、费尽心机地要为当年的“推荐制”寻找某种“合理性”,并想以此来补考试之弊,这的确是“吃错了药”。“推荐制”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有一个完全公正无私,能了解、洞察学生一切,并不受各方干扰、压力,将最优者推荐上去的“推荐者”。但实际根本不存在这样一个“推荐者”,因此,“推荐”实际成为“走后门”的同义语,“文革”废除考试、实行“推荐”的“教改”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现在还有少数“推荐”名额,原本是为补考试之弊,但在许多地方实际成为权势者子女享受的特权,亦再次证明了这一点。有人提出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扩大校长的招生权来补考试之弊,但这种观点忘记了中国的大学并不“独立”,而同时还是一个行政单位,校领导都是有行政级别的,在这种权力架构中,如果扩大校方的招生权力,校方实际很难顶住来自各方的压力。即便在现在,每到招生时有关人员已为来自各方的电话、“条子”所苦,感到难以招架,如果再扩大校方的招生权限,其后果可想而知。“电脑派位”、“就近入学”原本是一些地方为减轻中、小学学生的学习负担而进行的入学改革,但在实际中,凡有权力有关系者,子女统统成为“择校生”,广大没有关系、权势的家长也想尽一切办法“拉关系”交钱,让自己的孩子“择校”。之所以要拉关系是因为“择校”严格说并不合法,所以如果没有“关系”有钱也交不上,用广大家长的话说就是“拎着猪头也找不着庙门”,“想交这几万块钱还要求爷爷告奶奶”。由于择校费并不是公开的明码标价,而是“看人下菜碟”,根据“关系”的亲疏、权力的大小决定“择校费”的多少,少则几千元,多则好几万元。在这种“运作”过程中,充满了惊人的黑幕。所以广大家长不禁发出“还是考试好”的感叹。更严重的是,这种政策实际上剥夺了贫寒人家子女原本凭考试的“高分”就能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即便在美国,收费昂贵的私立中学也十分注重考试,贫寒人家子女只要考分高,就能免费(免学费甚至免食宿费)被“择优”录取。教育产业化无疑是教改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正确方向,但这就更要有考试制使贫家子女能凭高分享受优质教育,而不是一切都由金钱决定,因为教育毕竟是种特殊商品,这不仅是国家培养人才、发展文化的需要,更是一种基本权利;同时,要防止现在已很严重的一些学校滥卖文凭和某些权势者拿公款买文凭的现象在“教育产业化”的名目下合法化。

也就是说,如果真想以“推荐”、“扩大校长招生权限”、“电脑派位”、“就近分配”等方法来补考试之弊,如果要使教育产业化改革健康发展,那实际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要对现在的教育权力结构、行政体制作相当大的改变。在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之前,在教育权力结构、行政体制没有较大改变之前,这些措施不仅不能补考试之弊,而只会使腐败更加严重。改革,需要一定的“路径依赖”,当所依赖的路径并不存在时,改革实际无从下手;若不考虑“路径”问题而执意“向前走”,很可能欲速不达,甚至与原来的目标南辕北辙,所付成本之巨将远远超过人们的想像。

考试制度确有十分严重的弊病,但它的最大优点就是相对公平,即以考生的分数而不是考生的家庭出身、血统、背景、关系、金钱以及弹性极大的所谓“表现”作为录取标准。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知道“推荐”弊端丛丛,远不如考试,所以在几千年前选拔官员时就以考试的“科举”取代了推荐的“举孝廉”。不问家庭出身、背景的考试制,把个人的能力、才学放在首位,无疑是对把家庭出身、背景放在首位的“身份社会”的否定。而推荐制的实行,恰恰是使一个阶层可以相对流动的社会向阶层壁累森严的“身份社会”的倒退。当然,考试的成败对某些个人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总体而言却是公平、正常的。对少数因偶然性而落榜的考生来说,的确不公,但若因此而否定考试,则会对绝大多数考生更为不公。当然不能说每一个考分低的学生就一定不如每一个考高分的学生,但如果作群体性比较,高分群体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确高于低分群体。现在有种颇为流行观点,将“高分”等于“低能”;还有人认为:“那些在历次考试中获胜的学生,他们的证书文凭是以牺牲创新能力为代价而取得的。”照此逻辑,本科生的创新能力要低于专科生,专科生的创新能力要低于落榜生,而创新能力最低的应是北大、清华的学生。这与事实明显不符,事实说明,从总体上说,考分就是考生水平、能力的体现。

由于考试的优点明显,所以这一方法被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面对的考试会越来越多,几乎各行各业都要经过考试才能获得上岗的资格。如开车的要考驾照,想开出租车更要考“五证”,当厨师的要考级,烧锅炉要考上岗证,工人学完徒要有出师考,更不用说会计、出纳、护士……种种数不胜数的专业考试和职称考试,乃至最近才有的选用官员的公务员考试。虽说这些考试不胜烦琐,但考试却有自愿性,能使“人尽其才”,使应试者从事自己喜爱的职业。同时,考试又有筛选性,把不合格、不适宜者淘汰。正是这种自愿性和筛选性,避免了“分配工作”的强迫性和任意性。只要不健忘,总该记得当年“招工”是如何分配工作的,不管你是否愿意,分配你干什么你就必须干什么。同时,如果有关系,不论是否合适,想做什么工作就可以做什么,端看你的“关系”有多硬,“路子”有多野,“后门”有多宽。所以,当时知青从招工返城到分配工作,几乎每个人都想方设法拉关系、趟路子、走后门,因为这是早日回城、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的唯一办法。可以说,社会风气的败坏,道德的失范,实际是从那时开始的,是从废除考试制度开始的。人类社会的实践表明,尽管十分无奈,但我们今天还不得不面对的考试却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这本身就说明考试制度位居社会结构的核心之内,因此对考试制度的废与立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变动,而不仅仅是一种教育体制的变化。所以,三十年前“文革”开始时第一个被废除的制度就是考试制度。同样,近二十年前“拨乱反正”时首先恢复的制度还是考试制度。一个正常的社会,必定是一个“考试社会”;一个废除了考试制度的社会,必然会使社会价值体系严重紊乱,必然会由失范、失序而渐渐演变成一个“有枪便是草头王”的混乱世界。

应当承认考试制度是一个弊端重重的制度,但还应当承认目前仍无更好的制度能够取而代之。因此,不应因考试的弊病而过激地否定它,而应从改进考试的内容和方式着眼,对于一个曾经狂热地废除过考试制度的社会来说,更应珍惜来之不易的考试制度,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更趋完善--当然不可能是没有任何弊病的。

新高考改革的利弊篇6

10月31日,任期未满、年龄未到的教育部长周济被免职,原副部长接任,教育部的人事变动,在最初的一周里引起广泛关注。

事实上,自从2008年新一届中央政府成立以来,20多个部委中,教育部是人事变动最大的一个,一年多时间,该部领导层,除了两位女性副部长之外,有8人职位发生变动,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育部官难当的现实。

国务院总理最近3个月的外出考察、调研中,不断地深入学校,听课、点评教育事务,其中,尤以在北京35中的讲话最为系统和严厉。在新华社全文播发的总理讲话稿中,对教育改革的不满可谓溢于言表。他说:“为什么社会上还有那么多人对教育有许多担心和意见?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总理的讲话清晰地透露出,在对教育系统种种弊病的认知上,中央政府领导层与民间并无差别。基础教育的僵化和资源分配不公、职业教育的缺失、大学官僚化、学术腐败难以根治,等等。中国教育面临的问题,已到人尽皆知的地步,但革除这些积弊,多年改革却始终效果不彰,教育部长的更迭,能够带来好转吗?

改革歧路

2003年,周济从武汉市市长的职位上调任教育部长,此前他还担任过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一职。那个年代正是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化接近尾声之时,高校大扩招、大兴土木的景象已基本结束。“正是2003年,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后,教育产业化作为一个教育价值就已经被否定和修正。”北京理工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说。

可以说,2003年中国教育重新开启了另一扇门,告别了功过兼具的产业化时期,新的教育部长当过大学校长、地方要员,人脉广泛、官声颇佳,且富于改革魄力,被寄予厚望,来革除产业化带来的弊病,提升教育质量,为中国的政治、经济转型培养急需的创新型人才。

教育改革大体可以分为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两个层面。高等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以及科学成果的涌现有着最直接的关联,也因此,更加受到执政者的关注。在过去的6年多里,教育部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可谓费尽心力。教育部目前设置的19个职能司(厅、室)中,人事司、高等教育司、直属高校司、高校学生司、社科司、师范教育司、思政司等8个司负责管理高等教育,只有3个司具体负责基础教育,此外是负责民族教育、体育卫生、语言文字和国际交流教育的司。

“教育部的管理重心过高,对75所直属高校的直接管理,占用了教育部主要的管理资源。”杨东平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弊病,教育部直属高校多达75个,还有31个直属的事业单位,职能明显偏于高等教育,偏于部属高等学校。

教育部对高等教育加强管理和改革的方式则倾向于通过建立一整套标准化科学化的生产、评估体系来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因此,过去的6年多里,一方面是进行大规模本科教学评估、实施就业率统计考核等等,寄望于通过这些标准化的考核体系来革除产业化带来的弊病;另一方面则实施各种各样的学术、学者奖励工程、计划。对SCi标准的重视等等措施,都是致力于通过引入各种评价体系来促成高等院校杰出人才和成果的涌现。

可以说,这样的改革思路并无太多可以诟病之处,但与其他领域的不少改革类似,无论如何科学先进的评价体系,在一个官僚化,层层对上负责,而非充满民主氛围的体系中,都不可避免地会被扭曲。6年多改革下来,各个大学行政化色彩有增无减,上级说抓一事,学校就增加一个办事处,造成本应充满自由的大学校园成为官僚机构虚设最为泛滥之地,大学校长基本上是靠教育部的文件过日子,教育部靠红头文件治理学校,以致高校缺乏个性,缺乏活力,千校一面,毫无特色和创新可言。此外,评价标准的简单和统一,让花钱刊登论文蔚然成风,教学再好的老师也往往无法获得认可。

教育部在高等教育领域为自己揽下了越来越多的职责,但是管得越多,效果反而越不好,与推行这些改革措施的初衷近乎背道而驰。最近几年来,人们能够听到的来自大学校园的新闻,大多是领导者的、教师们的学术丑闻以及学生的就业难。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度过了产业化主导下的数量扩张后,陷入低潮,在提升质量的道路上,教育部6年之力,并没有带来多少改观,或者说让人们看到改观的希望。

与高等教育的用力过猛相比,在基础教育领域,教育部则显得疏于管理。“现在中国教育的现状形象地说是教育部办大学,教育局办中小学,而不是教育家办学。”杨东平说。

过去6年多来,基础教育呈现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面相,在那些发达的大城市,择校费高昂、各种补习班盛行,教师走穴,有偿家教,师德备受质疑,推行多年的素质教育彻底沦为空谈。另一方面是在那些贫困地区,罢课声此起彼伏,教师对自己待遇的争夺成了日常情景。最近几年,几乎每年,大规模的教师罢课事件都会出现,以至于教育领域也成了敏感区。

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中国社会经济的进步正在以超常规的速度前行,而身处其间的教师们却囿于体制,无法谋得更好的社会、经济地位,也因此,各种各样的争利之声,谋利之举,此起彼伏,所谓师道尊严,在一次次恶性的新闻事件中,越来越荡然无存。

但作为制度的设计者和维护者,教育部并没有花费更多的心思来改变这种状况,仅仅是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策,不断出台各种各样的文件,这些显然不足以改变现实。事实上,基础教育的管理是最需要国家统筹的领域,教育部办大学、各地教育局办中小学的现实治理模式,让中国社会区域发展失衡积弊,在教育领域也以更加极端的形式呈现出来。

下一个5年

跟当年的周济一样,新任教育部长袁贵仁官声良好,被认为“一辈子在教育系统”,是个懂教育的人,无论如何,人们至少相信,这个当过中学老师、大学校长,在教育系统浸淫30年的新部长对中国教育的种种弊端应该会有清晰的认知。

在北京35中的讲话中,总理说:“中国教育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改革。”

如果能够在下一届获得连任,袁贵仁至少将会再有一个完整的5年任期,毫无疑问。新部长面临的最大课题依然是改革,任何一项改革事业,失败的因素往往有两种,一是急功近利的思路,欲速则不达,二是遇到困难时的停滞和退缩。教育改革同样如此,虽然高等教育是科研人才和成果的直接生产地,也是容易出政绩的层面,但中国教育的弊端,创新型人才的瓶颈更大程度

上在于基础教育,教育事务原本就是百年大计,而其改革也应从基础做起,循序渐进,让教育改革的重心回到基础教育上来,才是务实的改革者所为。

11月7日,新部长袁贵仁第一次在公共场合露面是在河北邯郸,出席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在会上,袁贵仁提出,要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新目标。自从2008年9月1日,中国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义务教育应该不存在什么问题了,但事实上,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在义务教育达标率上依然存在着巨大差距,在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义务教育达标率基本都能达到98%以上,但在青海、甘肃等西部地区,适龄少年的入学率最低的仍然只有30%多。

在很多农村地区,近几年来,辍学率也开始反弹。辍学的最重要因素已不再是贫困,而是在今天的教育体制下,优质教育资源越来越集中于发达的城市地区,在大一统的高考模式下,农村学生凭借分数进入优秀大学变得越来越难,就连总理都感慨,与他的学生时代相比,这个年代的大学校园里,农村学生越来越少。

义务教育不均衡的背后是教育理念、内容、方式、选拔机制等等一系列弊端。革除这些弊病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甚至非一代人能够完成。改革的主导者需要抛却政绩驱动的改革思路,真正为中国教育谋划长远目标。

在高等教育层面,理论上看起来,改革要简单许多,但高等教育最需要的则是改革者在面临困难时的勇气。年初,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作了题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讲话,回顾了历次重大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其意提到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那次改革提出的目标,基础教育是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而高等教育核心思路则是逐步落实大学的自主办学权。

在杨东平看来,1985年的改革纲要到今天也仍然具备先进价值。“那次纲要对于高等教育,中央改革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核心就是政府放权,建立校长负责制。”杨东平说,这个任务今天也没有完成,1989年之后,教育行政体制改革被搁置,改革的延误导致在大学校园里出现官本位的回潮,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出现了一批副部级的大学,自上而下,强化行政的价值。

新高考改革的利弊篇7

关键词:大学课程考试影响管理方法

从古至今,考试制度、模式不断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演变发展,从古代的科举考试到现在的各种等级考试、课程考试,无不说明考试在我国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自从高等教育诞生以来,大学课程考试相伴而生,并且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改革。如今,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变化,我国大学课程教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大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部分,大学课程考试的改革也理所当然地纳入人们的视野之中。要明确大学课程考试的改革方向,就必须研究大学课程考试涵盖的各方面的因素,了解它们对大学课程考试的影响,进而完善大学课程考试制度与管理方法。

一、现有大学课程考试模式对教师、学生的影响

尽管国内许多高校一直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学改革,但是现有的大学课程考试模式还是传统的考试模式,即开卷考试、闭卷考试、论文撰写等,比较重要的并且经常采用的是期末闭卷考试。现有的大学课程考试模式虽然对教学评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存在一些弊端,它对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

(一)现有大学课程考试模式对学生的影响

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的现有大学课程考试模式,主要考核学生的记忆能力,并不能检测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考试的本质是促使学生用认真的态度来学习,获得更多的学科知识,即以考促学。但是因为闭卷考试很多情况下是考核一个学生的记忆力,而在短时间内学生熟背那么多的专业知识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很多学生会依赖老师的复纲和点题,不会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判断重点。并且在期末考试的时候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有些学生挑灯夜背以至于睡眠严重不足,而有些学生在焦虑之下不免做出一些不诚信的举动。并且,课程考试成绩是目前高校学生的奖助制度、评选优秀、毕业及升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因此学生十分看重课程的考试成绩。为了拿到高分,获得奖、助学金,顺利毕业,升学,一些大学生在考试时投机取巧,课程考试的作弊手段也越来越多。比如考前要求任课老师点题,打探试题,把考试的相关内容提前写在课桌上或者衣服上,甚至夹带纸条,安排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坐自己旁边以便偷看答案或交换试卷。这样的考试模式也是导致学生产生作弊心理和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此外,学生虽然是考试主体,但是事实上是被动的,考试的形式与内容学生没有选择和决定权,因而考试对学生可能造成对知识的片面摄取,换句话说,学生有可能为考而学,考什么学什么,怎么考怎么学,不考不学,这很容易让学生成为“考试高手”。

(二)现有大学课程考试模式对教师的影响

对教师的影响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专业教师的影响,另一种是对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影响。首先分析前者。课程考试作为教育评价最直接的典型手段,不仅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且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反馈教学信息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但是这种考试模式易导致不真实的结果,让老师无法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无法准确把握考试的效能,不容易更新和创新自己的教学,因此就很难从学生层面反思自身的教学,在提高教学能力方面上就达不到效果。而对后者的影响,主要是不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做出评价,增加了工作负担。这里说的学生管理工作者主要是高校辅导员。目前我国高校内对学生指导有两大队伍,一个是前面所说的专业教育教师队伍,另一个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辅导的辅导员队伍。在课程考试这个问题上,辅导员队伍要做的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考试诚信教育,还要负责在奖、助学金评比和选优方面保证公平。当部分学生课程考试出现作弊过关使别的学生感觉不公平时,奖、助学金评比和选优方面就不能顺利进行。此外,还有可能给辅导员增加额外的工作,比如学生要求考试过程中辅导员巡考,或处理以上问题导致的学生矛盾,等等。

二、当前大学课程考试存在的问题

大学课程考试是高校内部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教育目标的具体规定,自主实施的考试活动,其基本任务不仅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督促学生学习,而且要发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大学课程考试存在多种问题与偏失。

(一)知识与能力的矛盾

一纸试卷是不能测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的,传统的大学课程考试以试卷形式考试为主,往往只注重学生是否掌握基础知识,而忽视考核学生的实际能力。现代改革后的大学课程考试,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但是仅此而已,不能很好地把知识与能力融合为考核的内容。这样的考核不仅不能全面评价和筛选优秀人才,而且未能很好地发挥其对学生学习选择的导向作用。学生成为书呆子或记忆的机器可能性极大。因此,考试对很多学生而言可能成为他们发展能力的阻力。

(二)成绩的评定不科学

目前我国很多大学对课程考试的成绩评定采取这样一种方法:学生该门课程的成绩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课程的考试成绩,另一个是学生平时表现成绩,两个组成部分各占一定的比例,然后综合成最后得分。这样的成绩评定颇受非议,因为平时表现成绩在大学里是很难估算的。教师只负责给学生上课,在课堂上跟学生的交流比较少,并不能清楚地掌握每个学生学习的动态,甚至大部分教师在该门课程的教授结束后还不认识大部分学生,这样平时成绩就缺乏依据。很多教师在这一方面采取的方法各不相同,不免产生不公平现象。例如,有的教师就表明,平时上课不做纪律考察,期末打平时成绩的标准是根据课程考试成绩,课程考试成绩高,平时成绩就高,反之则平时成绩就低。这样的做法其实是一种不负责的表现,对学生的成绩评定缺乏科学的方法。

(三)缺乏信息回馈

在中小学,学生的考试情况教师都给予信息回馈,分析学生的能力与欠缺。但是在大学里则不然。在大学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考试意味着教师教学告一段落,考试分数成为课程教学的一个句点。学生获得的只是一门课程的成绩,这不能说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只能代表课程学习结束。考试是对学生某个专业领域行为样本的考查,其中包含着大量宝贵的“知与不知”、“会与不会”的学习信息。缺乏信息回馈,学生就少了对该门课程学习反思的机会。

(四)观念存在偏差

对于大学课程考试,在观念上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学校、社会都存在一定的偏差,这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大学里成绩是学生评优的主要标准,学生把考分当作命根子,对考试和考分特别在意,不能很好地正视考试的功能,这是大学考试作弊现象的原因之一;第二,教师、学校和社会多少持有“以分看人”的态度,不能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对学生的评价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导致学生重知识轻能力。这两种观念是对考试的误读,在大学里已成“潜规则”。

三、大学课程考试方式的选取及其利弊分析

在当前的大学课程考试中,一般采取三种考试方式:一是闭卷考试,二是现场开卷考试,三是课外论文或面试。这三种方式的选取是根据相关课程的规定而定的,必修课一般是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选修课则通常采用后面两种方式。大学课程考试方式的选取一般是在学校的规定下,任课老师自由选取,学生没有选择的机会。

三种大学课程考试方式在实际使用中各有利弊。首先看闭卷考试。闭卷考试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相对客观和公正的方式,易于计算学生的成绩;但是也存在弊端,因为考试不能避免偶然性,所以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而且考试内容一般是条条框框,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还有可能促使学生作弊。再看开卷考试。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命题灵活,可以让学生灵活运用,自由发挥见解;但是这种方式容易使学生养成惰性,不认真复习课程知识,不能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课程的内容。最后看课外论文或面试。面试虽然在大学课程考试方式中用得不多,但是目前也有一部分教师采用这样的方式考核学生。面试实际上就是口试,在一问一答或自由回答的状态下更能体现学生的思考能力、灵敏度和口语;但是它的一个主要缺点就是耗时过多。课外论文则比较能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是无法避免学生敷衍了事或者学问做假。

四、加强大学课程考试的管理

当前大学课程考试存在的种种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考试机制不完善、管理不到位而引起的。因此必须加快大学课程考试的改革步伐,加强大学课程考试的管理。规范课程考试管理,不仅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助于良好的教风和学风的形成。

(一)更新考试观念

大学考试不仅是测量学生学习的一个办法,而且是全面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手段,积极的作用远大于消极的作用,我们要更新观念,改变旧有的看法,转变对考试目的的认识。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考试对不同的群体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不仅是学生,还包括更多的人,因此更新考试观念不只针对学生,还包括教师、学校和社会,只有大家一起转变对大学课程考试的看法,大学课程考试才能良性地循环发展。

(二)规范考试管理制度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考试管理制度,没有统一的规定,高校在这一问题上要做的就是不断完善考试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建立健全科学的考评体系;把好考试命题关,实行教考分离;正确评价考试结果;做好考务管理,探索新的考试管理形式。

(三)考试成绩结构多样化

在这一点上,目前研究出来的建设性建议有两个:一是要求改革一次性结课考试的做法,实行全程化考试。也就是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督促和考核。二是尝试实行等级分制,改革传统记分方法,包括在成绩结构中引进创新能力评价因素,降低学生对考试分数的敏感度,减轻学生负担,创造良好的素质教育环境,客观上促进教学各个方面的改革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考试结果报告制度

针对前面论述的缺乏考试信息回馈,研究要求建立考试结果报告制度。实行考试结果报告制,就是在一学期全部课程考试结束后,由任课老师向学生宣讲各门课程的考试考查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既能促进学生进行课程学习反思,又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

目前,我国对大学课程考试的研究并不多,而且集中在对课程考试的形式和功能上。为此,我们应该对大学课程考试进行深入的思考,争取创造各种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达到大学课程考试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宋小清.对高校课程考试形式的思考[J].经济师,2005.1.

[2]邵进,吕浩雪,陈云棠.大学课程考试的功能、形式及改革刍议[J].江苏高教,2001.6.

[3]王文祥.对大学课程考试功能、成本与价值的研究[J].价值工程,2007.12.

[4]黄亚红,曹弋.对当前大学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2004.6.

新高考改革的利弊篇8

关键词:作弊诚信德育教育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在人们的相互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它是文化传统的积淀。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和品德认知虽然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他们由于自身还不够成熟,缺乏相应的社会阅历和对事物的深刻认识,他们社会认知的辩证性和批判性往往带有消极的色彩,容易陷入极端。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在普遍体现出较好的意志品质和果断性的同时,也体现出他们较为欠缺的自控力和坚持性。特别是在一些情境的诱惑下,大学生群体中思想道德模式呈现出复杂的态势,他们中不少人自控力不强,考试作弊便是其中表现之一。影响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社会心理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诚信缺失,社会道德评价失范

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品质。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诚实守信是关系到其道德修养、个人信用的大问题,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由于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层出不穷涌现出来的新事物、新思想、新潮流,给大学生原有的传统的稳定的价值体系以很大的冲击,他们不再把作弊这种行为当成严重的问题,而是把它当成是在学习和行为方式上个人自由选择的权利。这种心理和行为造成了社会人际关系的异化和道德的堕落,造成了诚实、正直等人际通行的基本价值的毁灭。据《首都大学生越轨行为的调查与分析》资料显示,大学生对违纪问题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大学生认为考试作弊、旷课、迟到等现象比较严重,也恰恰是在这些问题上,一半以上的人对这些现象抱着理解和无所谓的态度。

考试作弊其实就是一个“诚信”问题。为什么要作弊?要取得好成绩,取得自己能力达不到的成绩。每个人在作弊的时候都知道这是不对的,是弄虚作假,可没有人在乎,这就是对“诚信”的淡漠。在大学校园里,作弊者最初高涨的学习热情与动力,随着对学习兴趣的衰退甚至失望,逐渐演变成一种消极的学习态度,甚至以作弊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归因不合理,挑战考试的公平性和严肃性

考试作弊,即使作弊者本人获得了不应有的利益,也侵害了参与同一考试者群体的实际利益。因此,考试作弊从性质上看就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成绩差的同学作弊是为了及格;成绩好的同学作弊是为了拿高分从而拿到奖学金。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故意用作弊的方式来反抗陈旧的教材和僵化的考试制度,挑战考试的公平性和严肃性,他们“企图用自己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行为方式去影响社会,以显示他们不容忽视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存在”,这其实是一种病态型的社会人格。应试教育不一定合理,考试也不一定能够准确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但以此作为作弊的理由,或破坏考试制度或以作弊的方式对抗考试则完全是一种不合理的归因。

大部分作弊的大学生都能意识到作弊行为的可耻,但由于心里感觉不公平,抱着侥幸心理,有了这种想跳出约束的行为。这其实体现出来的就是他们知与行的不统一、不协调。甚至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从小到大都是个守规矩的乖孩子,总希望能够叛逆一回,不守规矩一回,有一种猎奇心理。有的作弊者以作弊得逞为荣,以通过作弊取得好成绩为本领,甚至有的同学还为自己通过作弊取得的成绩得到教师的表扬而沾沾自喜。在这种氛围里,那些意志薄弱的同学抵挡不住因作弊成功所产生的诱惑,就往往改变初衷而纷纷仿效。还有的大学生看到别的同学平时学习一般,考试成绩因作弊而跃居前茅,就归因为考试成绩好的人都是因为作弊手段高明。在这种归因的作用下,大学生的作弊行为就多了起来。

三、德育教育缺乏吸引力,考试观念和方式不够科学

学校的德育教育有时片面强调意识形态,忽视了人文文化的价值,而没有把如何培育做人的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放在突出的位置,教育的方式方法还不够新颖和具有吸引力,与大学生的精神生活需要和思想脉搏不相契合,加之对德育教育重视不够,缺乏有力的、持之以恒的保障措施;教育的内容滞后于现实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容易流于空洞和陈旧;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不能完全适应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心理特点,大学生对德育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心理距离”。

除了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外,大学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考试观念也同样存在着弊端。首先,在教材建设方面,部分教材内容与现实社会脱节,滞后于科技的发展,与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相距甚远等;第二,在课堂教学方法方面,有的学校、有的教师对大学生们是否真正学到了知识,所学的知识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是否真的有用,大学生们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却没做更多的考虑;第三,在考试观念和方式方法方面,大学教育中有的知识除了考试以外,基本派不上用场,与实际脱节。我们现在的不少闭卷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的记忆力。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考试成绩所占的比例过大。学生们经常被困在一些教学情境中,学着死板的步骤、僵化的思想和陈旧的知识。学生处在一种被动地位。框在每个学生四周的是一张无形的网,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考试方法和监考力度,这些因素刺激了一些大学生的作弊行为,也使得他们觉得作弊算不上什么错误。为考试而教,为分数而学的氛围,给学生以较大的心理压力。分数高的学生在虚荣心的驱使下为保持其优势,为了获取高额的奖学金而不惜冒险,选择了作弊这种看似便捷的途径;分数低的学生为了改变不利处境,为免受同学嘲笑、教师批评和家长斥责,更想通过作弊来弥补,应付了事。

四、急功近利的心理,社会浮躁心态的渗入

当整个社会处于道德转型和价值转型期,社会道德、伦理、观念都处于紊乱状态,导致人们道德选择更加多元化。新旧道德观念相互冲突、相互交替,道德文化和道德规范出现了失调,社会秩序时不时出现道德失范的现象。这一切不可避免地影响到高校教育,使青年大学生受到双重或多元标准的影响,似乎不论哪一种标准都有其合理性,这就使得道德评价失控。这种失控反过来又使得大学生的知行不统一,他们虽然知道作弊是不道德不诚信的行为,但却无法控制自己的作弊行为。在社会浮躁心态的影响下,象牙塔不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桃源”。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都会深深地打上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烙印。伴随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大学的德育教育没能进一步地抓住青年大学生的心,随着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影响,部分大学生的是非观念开始混淆,道德水平出现了滑坡。德育教育的理想性与现实生活中非道德间的巨大落差,往往使大学德育教育流于形式,甚至助长了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产生对德育教育的排斥和抵触,严重降低了道德教育的影响力,从而在大学生身上出现了社会道德危机——道德评价失范、价值取向紊乱、非道德主义泛滥、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弱化和德育教育扭曲变形。在这些道德危机表现上,道德评价失范是最主要的也是最基础的,它牵涉到大学生对自身的心理及行为合理性、正义性和崇高性的理解和判断。

新高考改革的利弊篇9

关键词:高校考试管理问题方式

考试是指学生通过测验或测试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及获取能力认可的活动,主要是指课程考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考试考的不但是学生,更是教师、学校。高等学校的课程考试,内涵是促进教风和学风建设,推进教学相长;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发展。高校考试工作科学与否关系到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评价是否真实、公正、准确,关系到高校优良考风、教风、学风的形成。加强考试管理是实现考试内涵的必要手段。高校考试改革即考试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

一、高校考试管理存在的问题

1.师生对考试的认识不足。

考试自其诞生起就不是一个目的,而是一种手段。[1]高校把考试成绩作为能否获得学分、奖学金、学位及能否顺利毕业的依据,导致学生只注重考试结果而不注重学习过程,只注重考试分数而不注重自身能力。部分教师认为,考试就是让学生某门课程能顺利通过,打出分数后,即认为自己的教学任务完成。久而久之,形成了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的闭性循环。部分学生认为作弊是取得好成绩或荣誉、顺利毕业的捷径,如此考试已经成为一种获得某种利益的工具,而不是了解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手段。师生考试的认识不足,就难以掌控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阻碍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

2.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模式陈旧。

传统教育的核心是把教学过程看成是教师在课堂里系统地传授知识,“教”、“学”、“考”都以知识的再现为主。目前高校教学中,大多数仍然进行着“填鸭式”的教学,教师手拿讲稿进行两、三个小时的授课,就好比一出独角戏,演员和导演都由教师一个人来担当,而学生只是观众。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考试的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机械记忆和理解,学生习惯于接受和承认已有的知识结论,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都较弱,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

3.考试形式单一,局限性大,未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

当今高校的考试管理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考试中仍是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形式多,口试、答辩方式少;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实践考试少;统一考试多,因材施考少;一次考试定结论的终结性考试多,数次考核综合评价的形成性考试少。这种考试方式范围狭窄,侧重于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难以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也由于考试形式单一,难以客观评价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利于人才培养。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尊重教育规律的主要内容。如何改革现行考试制度,使之适应学生可塑性的要求,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问题,已引起各级教育部门和广大教师的重视。[2]

4.考试的过程及考试的结果中存在着不公平的因素。

考试过程不公平主要指考试违纪、作弊现象普遍而且屡禁不止。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过于看重,致使学生在考试中为了考出好成绩而铤而走险,利用各种作弊手段以求取得好成绩。目前高校不仅违纪作弊率有所提高,而且作弊的方式更是层出不穷,通讯工具、米粒耳塞等高科技作弊工具的出现,更是严重影响优良考风、学风、校风的建设,严重影响高校教学管理质量。考试结果不公平主要指成绩评定的不公平。当前高校很多课程都是授课、出卷、评卷由同一教师完成,于是便出现印象分、人情分等,主观随意性导致了评分上的不公平,考试成绩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知识水平。

二、采取多种方式,推进高校考试管理改革

1.转变传统考试观念,完善考试规章制度。

学生、教师要把考试目的定位在检查教学效果,促进教和学,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能力和综合素质上。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和人生观教育,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和专业思想教育,使其明确考试目的,充分认识知识的重要性和社会价值,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在思想上提高全体学生的认识。

除了端正师生的考试目的外,为严肃考试纪律,我校还制定了《考场规则》、《监考须知》、《考场巡视制度》和《学生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这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得考试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执行纪律有据可依。

2.严肃考风考纪,建设优良学风。

考风考纪贯穿于考前、考中、考后三个环节。考前教师要对学生做好考试作弊的危害性教育,学校要加大“诚信考试光荣,违纪作弊可耻”的宣传力度,培养学生树立讲诚实、重信用的良好品质,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特别是从考试不作弊等做起,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诚信考试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形成,有利于考风、学风的建设,有利于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的形成。考试过程中加强巡考力度,增强监考教师的责任感,监考教师认真履行职责,使有作弊动机的学生无机可乘。考后强化考试结果的分析评价和考试总结工作,最大限度地实现考试评价的功能,实现教学工作、教学质量与考试质量的持续改进。

3.转变课堂教学形式,推动考试方法科学化。

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开放式、师生互动的授课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强烈愿望。教学模式的改革牵动着考试管理的改革,新的教学模式的建立必然带来考试方式、形式的多样化。考试方法应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不同课程的性质、特点等,灵活运用笔试、口试、开卷、闭卷、实操、论文、案例分析等多种考试形式,全面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促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复习,灵活掌握所学知识,使学生从简单应付单一课程考试的负担中解脱出来,从而把学生学习的重点由单纯的掌握知识转向注重综合素质的发展。

4.创新考试模式,推进素质教育。

模式一,“免监考”考试。“免监考”并不是抛开监考老师,学生可以为所欲为地考试,而是一种有组织、有规范的新型考试方式,是一种新的教育探索,也是一种提升大学生诚信品质和精神境界的有效途径。我校自2006年起实施“免监考班级”已有5年了,实践表明,这有效地促进了学风、考风建设,增强了学生的诚信意识。模式二,“期首”考试。我国高校的课程考试一般安排在学期末进行,同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在学期末进行。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无论在社会影响上还是在学生的心目中,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其他专业课程,学生学习英语所花的时间也大大超过了学习专业课所花的时间。因此,可以试行期首考试制度,也就是本学期的课程安排在下一学期开学初考试,有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5.实施考教分离,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

为了提高考试的质量和水平,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应努力创造条件实行教考分离。我校大学城校区利用其有利的教学环境与其他高校资源共享、共同命题,共有的课程实行分工负责形式,每所高校教师负责一到二个题,最后从所出题目中随机抽取组成试卷库,每套试题采用标准化命题,每份试卷中不同要求和类型的试题应尽可能组合,确保一定的信度和效度。这样避免了任课教师在授课时只讲其认为的重点,学生复习时只背老师所划定的重点这种单一的、机械化的学习模式,而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课程知识,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让考试真正起到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推进高校考试管理改革,宣传教育是前提,制度建设是基础,强化管理是手段,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根本目的。只有加大高校考试管理改革的力度,不断完善考试管理制度,才能最终促进高校良好学风的形成。

参考文献:

新高考改革的利弊篇10

【论文摘要】本文从作者的工作实际出发,归纳当前大学生考试诚信的缺失现象的特点,究其原因,探讨通过教学管理改革,从制度上引导学生诚信考试。

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和手段从古延用至今。目前,考试作弊成为又一社会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可怕的是考试作弊歪风逐渐蔓延到人们心中的象牙塔——高等学府,如何有效防范考试作弊几乎是每一所高校都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一、大学生考试诚信缺失现象的特点

1.作弊队伍规模化。考试作弊队伍不断“壮大”,由过去个别考试人员作弊变成了一群人作弊。南京理工大学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考场上,工作人员查出41名代考“”。

2.作弊公开化。作弊学生的心态由过去的偷偷摸摸、害怕害羞变得比较坦然,毫无羞耻感。

3.作弊工具现代化。作弊工具不断出新,由过去夹带小抄发展到用无线接收器、米粒耳机,利用手机查找、传递答案。

4.作弊服务专业化。出现了组织严密,形成联络、谈价、代考等分工明细的“职业”队伍。

首先,严抓考纪流于表面、作弊处罚不动真格。有的高校认为期末辅导员强调考试纪律、悬挂倡导标语、簇拥领导到考场拍照就是严抓考风,对监考是否到位、考场纪律全然不知。另外,学校管理层对作弊行为处罚停于表面,态度暧昧,要么抱着“照顾”学生的心态、“关爱”学生不了了之,要么简单通报批评而已。如此一来,学生有恃无恐。

其次,考试方式滞后为学生作弊提供方便。陈旧的考核方式,让学生在教室考核记忆类客观题,一锤定音——期末考试为总评成绩。有的学生对死记硬背知识缺乏兴趣,为了应付过关,就甘于冒险。

再次,功利主义侵蚀大学生的心灵。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学生也没幸免。成绩好可以获得奖学金、免试攻读研究生等,成绩不及格要补考、交费重修,甚至影响毕业。受利益驱使,有的学生就会不择手段提高自己的分数。

最后,浮躁心态助推大学生考试作弊。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侥幸、竞争、从众、虚荣的心理说到底是浮躁心态作祟。由于受到物质利益诱惑、功利主义的干扰,没有把心思完全用于学习,只是混张文凭,考试时便想着作弊。

二、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引导学生诚信考试

1.与时俱进,构建和完善适时的考试管理制度。参照教育部颁布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修订适合本校的考试管理制度,执行中有法可依。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崇尚经济,造成人的思想道德滑坡、诚信缺失、急功近利。如此状况,笔者认为,考试违规处罚力度要恰如其分,处罚太重会影响监考的执行力;太轻又不起威慑作弊行为和教书育人的作用。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于2011年9月颁行《课程补考实施细则》中规定作弊的科目取消成绩和补考资格,仅可申请参加结业后的重修考试,这样的处罚既严厉,又给予改过补救的机会。同时,诚信考试的学生有多次免费补考的机会。刚柔相济、奖罚分明的制度,引导学生诚信考试收到良好的效果。据统计,该规定颁行后补考学生的违规率较之前降低37%。

2.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教学制度改革。加强教学过程考核,提高过程考核所占总评成绩的比重。加强教学过程考核可以有效防止学生平时不学习,临急抱佛脚。教学过程考核是多方面的,可以是课堂出勤、作业情况、研讨表现、实验技能等。避免一锤定音,折减考试作弊诱惑。

构建多样考试形式的制度。传统的闭卷考试,考些死记硬背的客观知识,容易给学生作弊营造条件。以制度保障并赋予教师能结合专业、课程的特色选定考试形式。让教师敢于开拓进取,探索以技术操作、设计、论文、作品等灵活的考试形式,以促进学生学习以及提升学生的素质,有效防止考试作弊。

实行相对灵活的学制。学习的动力来自兴趣,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机会和渠道,充分实现学习的时间性迁移、内容性迁移;给学生更多的安排自我学习的权限(如弹性学制),增强学习内容的可选择性(设定可置换学分课程),这样必能驱使学生认真学习。

3.建立现代标准化考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要克制使用现代通信工具作弊,仅靠人力难以收到理想效果,需借助现代防御设备。例如在教室安装高清摄像、无线信号屏蔽、配备金属探测器等,这些现代“盾”不仅起防御作用,关键是它能攻破人的心理,强劲的威慑力,促使考生诚信应考、教师认真监考。

4.真抓实干从严治考。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对考试中发现的作弊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刹住作弊歪风,这样的处理措施必能引导学生诚信考试。对于“”,学校、公安部门要将其诉之法院,以作威慑,敢于维护校园这片净土的纯洁。今年2月25日,3名内地大学生涉嫌赴香港代考托福考试被警方逮捕。27日,3人被控使用假身份证明文件被判入狱10个月。此例一出,估计今后没有“抢手”敢到香港替考。

当然,要有效防范考试作弊,除了有制度导向外,也需要思政教育配合,通过两者的结合,必能让大学校园成为人们心中的神圣殿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