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众传媒的利弊十篇大众传媒的利弊十篇

大众传媒的利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3:07

大众传媒的利弊篇1

网络音乐的概念在文化部的《意见》中首次得到了规范,即网络音乐是音乐产品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各种有线和无线方式传播的,其主要特点是形成了数字化的音乐产品制作、传播和消费模式。

二、网络音乐传播

网络音乐具有不同于传统音乐的新的特性,如廉价性、便捷性、虚拟性、互动性等等,这些特性都在挑战和影响着传统音乐的理念和发展。网络音乐的思维特征是一种发散性的多维思想,它追求的是音乐的自由审美,倡导的是音乐的个性化发展。网络音乐的个性化发展使人们可以更多地、更有选择性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改变了原有的单向传播模式,使音乐的传播与接受逐渐实现双向交流。

从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人类传播的发展史就是一个人类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不断创造和使用新的传播媒介,社会信息系统不断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而音乐传播方式也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着,从面对面的传播到印刷类媒介传播,再到电子类媒介传播,最后发展到目前的网络传播。

三、网络音乐传播的弊端

网络音乐传播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凡事均具有两面性,我们在享受网络音乐传播自由便捷的同时,也必须正视由此衍生出的一系列弊端与隐患。笔者认为,网络音乐传播存在的不足与弊端显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网络音乐传播对于音乐创作者版权利益的保护力度不够。

目前,通过网络欣赏音乐已经成为普遍的音乐欣赏方式,且大多数音乐无论在线欣赏或是下载收藏均不收取任何费用。可如此便利的条件,却因为网络音乐版权相关法律的不够完善,从而导致对音乐创作者版权利益的保护力度不够。例如,现在网络上流传的翻唱形式,采用原有曲调,撰改歌词内容。在网络上,翻唱曲目点击率往往还高于原曲。点击率上升的同时也对原曲音乐创作者的合法利益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损害,以至于大大打击了他们的创作热情,甚至使其丧失信心。

其次,网络音乐传播对于音乐作品的质量把关力度不够。

另一方面,网络音乐传播的零门槛使得网络音乐创作日趋庸俗、媚俗,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时代,越来越多的音乐创作者受到利益的驱使,为求成名不仅对自身大肆炒作,连创作的作品也为了博人眼球,以粗鄙的歌词、简陋的口水旋律,加上与音乐毫无搭配、不知所云的Rap来迎合受众。确实,有的作品虽然粗俗却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现实,用黑色幽默犀利的嘲讽了社会弊端,但是创作不等于一味地模仿与迎合,过度的娱乐化和低俗化只会导致音乐作品的质量下降,所谓成名也必将只是昙花一现、湮没于世。

第三,网络音乐传播对受众的音乐审美导向力度不够。

在网络音乐传播中,媒介对于信息的把关变得微乎其微,所有良莠不齐的音乐信息都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四处蔓延,受众以自身参差不齐的音乐鉴赏水平想要获取优质作品的难度也进一步提高,而许多媚众的粗俗垃圾音乐却因为迎合了部分音乐品位素养较低的受众的审美趣味,从而大肆流传、甚至成为流行趋势,这会使得更多不明所以的受众盲从热捧,以至于受众整体音乐审美能力均大大下降。

网络音乐的接受者中青少年占相当大的部分,甚至很多小学生也迷恋于此,与学校艺术教育比,娱乐性的网络音乐有更多吸引他们的地方。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追求非主流、草根、山寨、恶搞等形式。网络传播中审美导向力度不够使得娱乐性的音乐渐渐超越高雅音乐的位置,这样十分不利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四、对音乐网络传播的思考

网络音乐传播在当下的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诸多弊端,倘若对网络传播中的自由、无序的混乱状态放任自流,社会音乐生产的非良性运转只会愈演愈烈,笔者认为,对此必须加以合理疏导与监管:通过专业的音乐工作者、音乐媒体以及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从而以行之有效的一些措施从正面引导、促进音乐类网站的良性发展。

首先,对于音乐工作者来说,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创作出质量上乘的优秀作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将更多积极向上的作品呈现给大众,对于优秀的音乐工作者创作的优秀的音乐作品应当从法律上给予保护。

大众传媒的利弊篇2

运动矛头直指美国金钱操纵政治弊端,美国历史上像这样提出深远政治改革目标的社会运动尚属首次

美国兴起的占领华尔街的抗议运动具有深远的意义,很多观点认为,似乎这仅仅是美国民众又一次宣泄愤怒的抗议活动,仅仅是对华尔街的贪婪和政府金融监管不力表示不满。其实,这次运动与以往的抗议活动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它不是单纯争取某些经济利益如社会福利、失业救济,也不是单纯寻求发泄对华尔街贪婪、腐败的愤怒情绪,而是将矛头直接指向了资本主义民主模式的核心弊端:金钱操纵政治。美国历史上像这样提出深远政治改革目标的社会运动尚属首次。

美国早就有进步的社会活动家深刻指出其政治制度弊端,但是,倘若不是广大民众感到这一弊端威胁到自身利益和生存时,他们并不愿意花费宝贵的时间和收入参与这类社会运动。这次占领华尔街运动是真正的草根运动,参与者来自各行各业,并且没有统一、集中的领导,他们有多种多样的政治理念和参与抗议活动的动机,但却都认同美国民主制度存在金钱操纵政治弊端的现实,深感不改变这一现状,自身利益和生存就会受到严重威胁。所以这次运动没有采取传统的示威抗议方式,而是采取了长期占领美国金融资本聚集的心脏地带的方式。

暴露美国民主模式弊端的生动事例

美国占领华尔街抗议运动有着深远影响,这一运动的兴起将改变美国的各种社会力量的对比,削弱金融垄断财团和右翼保守势力的力量,该运动所代表的进步力量反对美国的对外扩张,批评美国现在正失去制造业优势,除了制造军火和战争,该运动兴起可能迫使美国收敛一些不得人心的对外扩张,但同时也可能迫使美国统治阶层为缓和国内矛盾和转移视线,寻找更隐蔽的方式转嫁危机。美国金融寡头及其在政府、国会、司法、舆论领域的人,不会坐视自身利益受到该抗议运动兴起的威胁,很可能有意通过制造突发事件或新国际冲突等办法,转移公众视线和寻找镇压借口来扼杀该抗议运动。

2011年10月,美国某些政客以人民币汇率为借口攻击中国,美国国会还通过了有关向中国施加压力的议案,这明显是企图将中国作为替罪羊转嫁矛盾的做法。但是,美国政客的反华舆论攻势受到了占领华尔街运动抵制,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抗议者有不少是生活困难的失业者,但是,他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反对将中国作为替罪羊,他们指出美国面临危机的根源在美国而不在中国,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寡头和政商勾结的政治体制才是罪魁祸首,将人民币汇率和中国出口作为失业危机原因是蒙蔽公众,正是这种来自美国民间的公正声音迫使美国主流媒体罕见地不敢为反华人民币提案过多鼓噪。

西方主流媒体很大程度上被金融财团所拥有和控制,长期以来积极帮助传播种种不利于中国的不公正舆论,在人民币汇率、贸易失衡等一系列问题上向中国施压。美国为制造反华舆论还积极在中国开展公关活动,如主张依照西方的普世价值和民主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将美欧爆发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为中国的储蓄率过高,指责人民币汇率造成了中美贸易失衡和美国的失业危机等等。

当前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打破了西方主流媒体的舆论垄断,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抗议者有许多思想敏锐的社会活动家,他们对美国贫富分化和虚伪民主模式弊端有独到见解,对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和金融寡头的欺诈手段有深刻了解。

然而西方许多媒体对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报道有意避重就轻,仅仅提对贫富差距、华尔街贪婪和政府监管等的不满,几乎从不全面报道该抗议运动的根本纲领和政治诉求,特别是对美国华尔街收买民主、共和两党和国会的指责,用人民民主替代虚伪民主外衣掩盖下的大公司统治的诉求,以及不彻底改变金钱操纵政治的局面就绝不撤出的决心。

占领华尔街运动是暴露美国民主模式弊端的生动、真实事例,但西方媒体掩盖美国政治制度根本弊端,采取种种手腕试图将该抗议运动纳入西方的普世价值和制度轨道,让别国民众不了解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兴起的真正原因,甚至误导别国民众简单效仿抗议者的具体做法发泄不满情绪。

应该反思新自由主义的弊端

美国兴起的占领华尔街抗议运动,同中东国家的民众抗议运动既相似又有区别。一位美国占领华尔街抗议运动的积极分子认为,西方主流媒体有意忽视了各国抗议活动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这是一次全球范围的反抗新自由主义统治的民众运动,他认为新自由主义流行给全球造成了广泛痛苦,包括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和基尼系数超限,特别是新自由主义引发全球危机又极大加重了民众苦难,导致企业纷纷倒闭、大量人口失业人和缺乏安全感,政府滥发货币挽救危机加剧了生活成本上涨和通货膨胀,这些因素正在迫使全球民众忍无可忍起来反抗新自由主义。

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全球推行新自由主义以来,美国模式一度成为全球顶礼膜拜的权威模式,但是,全球金融体系却从二战后的相对稳定走向日趋失序混乱,拉丁美洲、亚洲和前苏联东欧地区频繁遭受金融风暴袭击,金融动荡逐渐从世界经济的边缘地带向中心地区转移,最终就连号称拥有最发达金融体系的美国也无法幸免。西方国家普遍承认这次危机是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也称其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特别是“美国模式”偏袒金融财团利益而不顾公众利益,促使人们反思金融风暴频发并非偶然而是有深层原因。

任何制度模式的成功都是相对而言的,尽管中国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挑战,以往也经常遭到西方学者的批评和贬低,但是,毕竟迄今为止没有像前苏联东欧国家那样饱受休克痛苦,也没有像美欧国家、日本、俄罗斯、阿根廷那样爆发严重金融危机,这些显而易见的客观事实促使国际舆论和西方学者反思,“中国模式”是否存在着某些制度上的特点和优势,促使其免受全世界众多国家都无法避免的金融危机之苦,促使其成为了全球经济衰退之中引人注目的“增长亮点”。

美国著名学者福山曾在前苏联解体后提出了“历史终结论”,但是,他在金融危机暴露美国模式弊端后进行了客观反思。他称“美国民主没什么可教给中国的,美国的民主曾被广泛效仿,但美国的道德资本在很短时间内消耗殆尽,伊拉克战争,以及军事侵略与民主推广之间的密切联系给民主抹了黑,而华尔街金融危机则打破了市场自我调节的理念”。

正如福山所言,“客观事实证明,西方自由民主可能并非人类历史进化的终点。人类的思想宝库需要为中国传统留有一席之地,中国亦需在自身发展进程中实践民主法制理念,世界需要在多元的基础上实现新的融合”。

大众传媒的利弊篇3

关键词:新兴媒体建筑施工企业职工思想工作

abstract:newmedia,thetraditionalmediaof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work,formingahugechallenge;conversely,longflow,sitedispersion,atlength,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workofconstructionenterprisesconcentrateddifficult,bringgreatopportunities.

Keywords:newmedia;construction;enterpriseemployees;ideologicalwork

中图分类号:D44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导言:所谓新兴媒体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借助数字电视、数字广播、数字报纸、数字电影、手机短信(彩信、飞信)、移动电视和网络、桌面视窗、电子邮件、QQ聊天、博客微博等高速、快捷的数字化信息交换系统,思想政治工作者(下称:传播者)向教育对象(下称:受众),“面对面”地传播或互动交流,以帮助受众培育特有的核心价值观、积极的思想意识和健康的精神状态。

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兴媒体空前活跃。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现有网站近230万家,网民5.13亿,手机用户9亿多户,手机网民3.56亿。信息传播进入“面对面”时代。借助新兴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让受众参与互动的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一大趋势。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巨大的挑战的同时,也为长期流动、点多线长、集中困难的建筑施工企业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极好机遇。

1、新兴媒体传播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所谓新兴媒体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借助新兴媒体高速、快捷的数字化信息交换系统这个平台,不受时空限制下的“面对面或人人面向人人”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它的共同点是:无论是图片、声音和文字都是通过“数字化”传播,方便快捷,不受时空限制,可以互动式交流。

2、新兴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特征。与传统媒体(书藉、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相比,具有如下明显特征:

2.1、新兴媒体传播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的兼容量更大。与传统媒体如书藉、报纸、广播、电视不同,新兴媒体受“版面”和传播时段的限制小,其传播的信息容量却浩如烟海,包罗万象,无论是人类生活、社会生产、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还是古往今来、天文地理、考古发现、宇宙探测,几乎涵盖人类所有活动,给予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广阔的时空,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有利于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全范围覆盖。

2.2、新兴媒体传播思想政治工作信息更快捷。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兴媒体的传播速度与更新极其快捷,可瞬间将信息发送给普通用户或专门受众,这使得新兴媒体可以“千山万水”之外,同步传递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受众则可以迅速、及时、便捷地“面对面”接受教育。在新兴媒体不断“扩容”的时代,利用新兴媒体传播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增强了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2.3、新兴媒体传播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的手段更加“多样化”。新兴媒体借助因特网兼容性广泛的巨大优势,具备了声音、文字、图像合一的特点,传播手段更加多样化,更有选择的空间。不仅传输的信息声色俱全、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而且更加人性化、趣味化和平民化,吸引受众的参与,提高了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

2.4、新兴媒体传播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可“互动性”。新兴媒体更具人性化、平民化的传播特点,可采取“互动性”传播方式进行。即:新兴媒体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传递给受众,所有受众都可随时随地在相关媒体上发表见解,也可根据受众的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新兴媒体发表见解,相互“平等”地交流,在接受教育的方式上不仅可“互动”,而且更具有参与性和主动性。新兴媒体传播的“互动”行为,为传播者和受众之间提供双向“互动”的选择和交流,拓展了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比传统媒体单向传播方式,即传播的信息主要由传播者单方面制作并提供,受众只能被动接受具有更好的效果。新兴媒体为施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参于互动”平台,为优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多可能。

3、利用新兴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利与弊。任何一种新兴“工具”的产生,都是一把双刃剑。利用新兴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也要兴利除弊,才会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3.1、新兴媒体为建筑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压缩”了时空。建筑施工企业的受众常年在全国(甚至全球)各地搞建筑施工,思想政治工作受众高度分散,相距总部、分部机关遥远,部分受众长期两地分居,这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共性特点。由于“天高皇帝远”,建筑施工企业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出现了“文件难传达、宣传难到位、活动难开展、关爱难及时、任务难落实、信息难沟通、作用难发挥”等“短板”,解决这些“短板”需要在改革进程中解决,更需要强大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配合进行。跨越时空的新兴媒体,正在为建筑施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利快捷的多元化平台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借助新兴媒体跨越时空、部门、单位分隔的特点来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将起到“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和“远水解近渴”的特殊效果。

3.2、新兴媒体外界传播的思想政治工作信息良莠不齐。由于新兴媒体传播渠道比传统媒体渠道更为广泛,传播速度更快捷,且不受时空和地域的影响,得到受众的广泛共鸣和认同。新兴媒体是借助互联网数字化平台传播的,新技术、新概念在利益的驱动下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传播的信息却呈现良莠不齐局面,甚至产生很多“垃圾”。论坛、微博、手机短信等新技术支撑下的新兴媒体,传播快捷,使用方便,舆论监督作用越来越明显,得到众多受众的共鸣,深受人们的喜爱,也说明了新兴媒体强大生命力和渗透力。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信息”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使简单问题演变成复杂事件,一般事件恶搞成政治问题,由此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不时给受众思想带来混乱。为兴利除弊,既要挖掘和发挥新兴媒体的众多优点,有效地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同时要增强对负面作用的高度重视,时刻警惕新兴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杜绝新兴媒体负面影响左右受众的思想认识。

大众传媒的利弊篇4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内地学者开始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关西方媒介素养的译介文章,到今天媒介素养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这十年正是中国社会和中国大众传播媒介快速发展的十年,下述几方面的影响正是媒介素养成为一个显性话题的重要背景:其一是中国内地大众传播媒介形态、功能的多元化,在不断满足社会变革过程中日益多样的媒介需求的同时,商业化和娱乐化的弊端也开始引起社会各方的重视,在庞杂的媒介信息面前,提升受众自身的选择、批判、使用能力,成为建构健康媒介生态必不可少的一环。其二,全球化的影响,尤其是来自港台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经验,越来越多地对中国内地的媒介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产生影响,媒介素养不仅被视为公众一方制衡媒介不良表现的力量,而且,作为公民权利和责任的组成部分,媒介素养旨在强化公众的传播权,以及公众对大众传播媒介在民主机制中发挥正面作用所担负的责任。其三,新媒介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信息传播的互动性,给公众通过参与媒介进而参与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方式,迫切需要公众的媒介创造能力的培育、提升和自我发展。最后,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需要积极的、负责任的、具有批判精神和社会参与意识的公民,媒介素养着眼于公众的媒介使用能力、批判能力和参与能力,意味着将公众置于媒介-受众关系中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与媒介相互培育相互建构的对等的一方,无疑对推进中国的政治民主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内地的媒介素养研究,到目前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学术社区,其最主要的研究进展集中在下述几个方面。

第一,媒介素养作为学术话语的合法性建构。越来越多的学者在介绍和评价西方媒介素养理念和经验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各种不同的话语来建构在中国内地倡导和推行媒介教育的理论合法性和现实意义,认为接受“媒介启蒙”是当代每一位公民的必要和必须;在信息社会,媒介素养能力是控制自我行为的能力,也是控制媒介信息的能力;全球化时代的公众不仅需要媒介文本的分析批判能力,还需要跨文化交往沟通能力,以及培养公众成熟、理性的民主意识;媒介素养教育是确保大众传播在公众中产生积极效果的有效途径;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不仅符合中国现阶段教育改革的目标,也符合社会改革的目标;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作为媒介素养的一种,信息素养在中国已经有一定基础,因此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更具有现实意义。

第二,媒介素养实践模式的多样化探究。研究者们从中国社会的现实出发,探究在中国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和方法。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公民,又要根据受众的文化程度、年龄、城乡差异、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等的不同,考虑实施途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青少年媒介教育领域,教师要扮演主要的角色,教育行政部门也要给予支持,在课程标准中增加媒体教育部分内容,并组织教师在职及职前训练,和家长参与的亲子教育相互配合。而针对成年人的媒介素养教育则可采取组织教育、社区教育和自我教育互动的模式,由于职业教育是当今中国社区教育的重点,因此可以把媒介教育看成是“劳动者生存、发展教育的重要课程”,包括如何通过媒介寻求打工信息、如何维权等等。三年前,学者们还在为中国内地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匮乏而感到遗憾,那时“尚没有一本真正的媒介知识普及读物,也没有一所高校或中小学开设媒介素养课程”,而现在,一批相关的教材陆续出版,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开设了面向全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课程,针对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实践推广活动也越来越多地在不同层面开展起来。这些实践活动,也为媒介素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深入进行理论研究的可能性,如谢静近期一系列研究中新的理论焦点,均来自研究者本人组织和参与的相关媒介素养推广活动的具体经验的提炼。

第三,对中国公众的媒介素养状况作出比较详尽的描述和类别划分。尤其近一两年,一些研究者开始用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媒介素养状况的调查,无论对于媒介素养的理论研究还是在中国内地的实践推广,这类研究都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实证依据。如一项关于西安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接触媒介的过程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较强的功利性,呈现出一种富于理性的动机结构,对网络更表现出出色的接受能力和驾驭能力,对媒介真实和客观真实具有一定的自发性辨别意识,对大众传媒暴力内容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的抵制能力,但这种通过个人的直觉感悟得来的媒介素养,其自发状态使得他们不能有效地辨别信息的价值,也因此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另一项在上海大学生中进行的调查得出的结论也很类似,大学生对各类媒介的消费普遍在中度水平,对网络的消费接触较为突出,他们对媒介的商业属性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但对受众在传播中的能动地位认识不足,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能力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参与媒介互动和媒介内容制作的人数比例也很低。与此同时,一些教育学者,也开始着眼于通过对青少年、大众媒介和信息技术的使用培训,来实地考察媒介素养教育的机制和效果。

第四,开始以不同的理论学派、路径切入,关注媒介素养理论概念及概念间关系,初步建立起一些量化、质化理论模型。如本课题组基于严格的公众媒介素养状况抽样调查,试图开创性地对媒介素养这一理论概念的若干子维度,如媒介知识、媒介使用技能、媒介参与功效意识等,从经验研究的角度,建立起与政治认知、人际沟通能力、不同类别的媒介内容接受程度等其他政治学、社会心理学、传播学相关概念关系,研究成果正陆续发表。

第五,一些跨学科的研究者开始进入。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者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媒介素养问题,与此相关信息素养、健康素养等问题,也越来越多地被纳入到媒介素养研究者的领域。

中国内地媒介素养研究起步十年间的进展,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但其中的局限也非常明显。首先是理论层面的范式重叠,价值取向和理论路径尚未形成足够的共识。由于对媒介素养理念、目标、实践形态和社会意义等维度,不同的研究者之间尚缺乏比较一致的价值取向和理论起点,从保护主义的道德防范立场,到对媒介市场化商业化的意识形态批判;从对公民社会的认同,到强调主流意识形态控制;从技术决定论的乐观主义,到哀叹大众文化泛滥的悲观主义等等。其次,媒介素养的批判性立场,不仅针对商业化、娱乐化的媒介弊端,而且也针对媒介本身的弊端,使得媒介素养理念难以在上述多个层次上充分展开。再次,本土传播学理论研究的不足,直接影响到媒介素养研究的理论深度。最后,在实践推广领域,相对于欧美和港台地区由民间组织、教育研究机构、公共媒介、政府组织等共同推动的社会运动,目前中国内地所开展的有关媒介教育的尝试,其社会影响力和效果都还十分有限。由于实践层面缺少社会团体的有力介入,尚无法与理论研究形成相互推进的良性互动。

关乎公众启蒙的媒介素养理论研究与社会运动,在如何立足于中国的媒介生态和公众的现实条件和需要,最终达成媒介与公众的共生与良性互动、促进民主建设,既是我们今天关注媒介素养的前提,更是我们的目标。鉴于此,从研究方向上看,我们需要在媒介素养的相关理论关系的探讨中,更多地关注媒介生产、文本和受众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理论研究自身的价值,推进媒介素养研究从借鉴大众传播研究一般规律,到开始为大众传播研究作出具体理论贡献。尤其,媒介素养既非对公众一方强化意识形态控制的工具,也非社会以公众的名义对大众媒介进行内容和品位裁决的依据,既然我们将媒介素养看成现代社会公民素养的组成部分,我们就格外需要将研究视角聚焦在中国的特殊语境上。比如,尽管从未冠以媒介素养之名,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中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喉舌功能,普通民众对媒介文本的解读、认知、理解,一直是他们间接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中一个重要的领域。除了有组织地对重大政治事件的新闻报道和评论进行学习之外,公众在新闻使用上,业已形成相当深刻的领悟力。无论知识阶层还是普通百姓,对“文以载道”的历史传统都有着来自民间的深厚理解。又如,在中国内地媒介市场化的过程中,尽管确实出现了商业化的种种弊端,但不可否认的是,大众化媒介体现出连接市民日常生活和国家政治领域方面的特殊功效。大众媒介推动的消费者权益运动对中国社会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就是很好的例子。大量的广播电视谈话节目,都市报的市民生活专栏,DV记录的民间影像,博客、视频分享网站的兴起,这些公众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媒介平台,与大众媒介的商业化、娱乐化弊端,交织成十分复杂的媒介现实环境。而这些复杂的场景,对于媒介素养研究来说,不仅可以提供有别于西方现有理论的不同解释,而且可能产生新的理论概念和理论关系。从实践目标上看,则需要不断增强媒介素养实践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拓展新媒介技术在公众媒介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并且,关注媒介素养从个体素养提升到社区行动能力的拓展。

大众传媒的利弊篇5

【关键词】大众媒介;消费主义;2011;研究综述

随着西方文化对于国内的不断渗透,“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特征开始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显现并日趋鲜明。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消费主义”这一原属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文化符号,已经初步在国内成型,并持续对经济文化和社会风气产生方方面面的影响,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媒介自然也难逃其辐射。学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也可谓蔚然成风。本文中,笔者仅以2011年最新的一些研究成果为文本,对媒介的消费主义特征和利弊关系进行梳理,以一窥其未来走向及趋势。

媒介消费主义的含义界定

何为“媒介消费主义”?学界对此目前并无明确的和统一的界定。我们仅能从现有的对于“消费主义”的含义界定中推论一二。

南京师范大学的金洪奎在《浅析传媒消费主义倾向的动因》一文中使用了这样的说法:“所谓消费文化,指的是二战后在美国兴起,并逐渐向其他后现代社会扩散和渗透的、一种以消费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形态。在全球化、一体化、多元化趋势影响下,消费文化正在从一种地方性现象扩散到全世界各个角落,发展为世界性的文化现象。”[1]

蔡月亮在《红色影视剧中的消费主义现象探析》一文中借鉴了迈克·费瑟斯通的定义:“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世俗化的精神特征,即反对禁欲主义的道德说教,主张承认、尊重和满足人在现实人生中多方面、各种层次的需求。”[2]

而目前较多的研究者采用的是陈昕在《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生活中的消费主义》当中的观点,即“消费主义”是指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求的满足,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换句话说,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

可以看出,尽管上述说法不一而足,但共同突出了消费主义文化的这样一个特征:以消费为手段来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在这个基础上,诸多研究者引用了鲍德里亚对于媒介消费主义的经典论述:“日常生活的平庸和重复使得人们需要外界的刺激使日常生活得以延续。于是,暴力、灾害、犯罪新闻频频出现在报纸上,明星隐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鸡毛蒜皮的邻里小事出现在报纸电视中。”[3]“我们大众交流获得的不是现实,而是对现实产生的眩晕。这种眩晕由符号和文字产生,媒体上的灾难新闻和花边新闻打破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平庸和重复,形象、符号、信息成为人们消费的主题。”[4]

鲍德里亚认为大众传媒对消费主义的盛行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各类新闻中的伪善煽情都用种种灾难符号(死亡、凶杀、、革命)作为反衬来颂扬日常生活的宁静。而符号的这种冗长煽情随处可见:对青春和耄耊的称颂、为贵族婚礼而激动不已的头版头条、对身体和性进行歌颂的大众传媒”[5]。可以看出,尽管缺乏白纸黑字的定义,但学界已基本形成一致的观点,即媒介着眼于刺激公众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欲望,放大对物的符号及其意义的强调。媒介消费主义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奉行受众至上,满足受众的欲望和需求。这一思想内核对新闻价值的选择和媒介的传播方式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前的主要研究视角

消费主义影响下的媒介内容研究。消费主义文化对于媒介的影响最先体现在传播内容上。在《红色影视剧中的消费主义现象探析》一文中,作者以近年来大热的红色影视剧为对象,分析了消费主义在传播内容上的表现形式,简单来说包括营造视觉奇观,以人情化、世俗化渲染剧中人物,以大量娱乐元素取悦公众等方式。

田新玲在《消费主义语境下我国电视节目生产论析》一文中对这一问题做了更为精要的论述,将其概述为媚俗化娱乐、跟风生产和依赖广告三方面,并将这些现象原因一方面归结为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渗透,另一方面指出这是当前国内受众市场畸形发展的必然结果。

《消费主义影响下的新闻和受众分析》一文中,作者孟庆楠以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的系列报道为例,呈现了其中极其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作者写道:“在题为《欧媒称中美领导人全球最有力握手,奥巴马表现温顺》的报道中可以看出,硬新闻经过处理,增加了趣味性和娱乐性,难以承担起‘瞭望塔’的角色;《美方称愿意妥协解决贸易摩擦》、《中美经济合作是全球经济重要晴雨表》、《美欧亚三足鼎立格局形成》这种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报道被淹没在大量的软性新闻中。”“这些看似新闻在利用受众至上的商业原则来拉拢更多的受众,以赢得更大的利润,创造新闻的繁荣与昌盛,实则是新闻的衰落与无奈,是新闻无能为力,是新闻屈从于受众的表现,使新闻丧失了客观与独立的高贵品质。”

消费主义影响下的媒介经营策略研究。无论是出于参与大众文化传播还是争夺受众和市场份额的需要,媒介的经营和运作方式都同样不可避免地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赵瑞华在《消费主义价值观之传媒兜售路径探讨》中将媒介“自我兜售”的经营之道简洁地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广告和时尚杂志展示魅力,直接推销劝诱;二是通过大量明星报道和影视剧塑造偶像,间接榜样示范;三是通过加大“生活方式报道”,鼓励受众消费。

大众传媒研究学者李蓉在她的《论大众传媒中的新闻消费主义倾向》一文中指出,新闻消费主义在中国最直观的表现是以凤凰资讯台为代表的卫星电视和国内地方台热播的民生新闻。卫星电视“利用了国内观众对国际国内重大事件了解的急迫心理和国内资讯贫乏延迟的尴尬局面,利用自己的评论团队,挖掘时事背后的新闻,全方位地为观众提供最新最快的资讯”。各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报道,注重百姓生活,让百姓近距离地接触媒体、参与媒体,新闻的娱乐化倾向增强。这些都是媒介为适应受众的消费需求所作出的探索和调整。

消费主义影响下的受众研究。消费主义社会,受众的传受者身份已经不是媒介研究关注的焦点,其“消费者”的身份被无限放大。《消费主义影响下的新闻和受众分析》一文对此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消费主义影响下的受众角色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的新闻报道对新闻的选择着眼于满足作为‘公民’受众的需要,新闻常关系到国计民生而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然而,消费社会的媒体对新闻的选择越来越着眼于满足作为‘消费者’的受众的欲望和需求,新闻报道具有更多的娱乐性而失去了社会意义。”

媒介消费主义奉行受众至上的原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受众就是媒介的主导者。相反,受众在消费媒介的同时,也被媒介消费。“民众的视角、民众的参与、民众的语言讲述都让民众在这场民生新闻大战中虚幻地扮演了一回社会和人生的主角,使民生新闻在这场插科打诨式的众声喧哗当中完成了对民众的俘虏,在貌似平等的参与对话中又使大众媒介成功地将民众当成了自己营运的资源。”可以说,受众的参与是被媒体精心设计得以实现的,这种参与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运作上。作为个人,受众应该自觉抵制消费主义思潮对自己的影响,不要迷失在媒体制造的虚幻的娱乐中,成为媒体实现利益的消费品。[6]

对于消费主义影响利弊的研究。这部分研究可以说占据了媒介消费主义研究的绝大部分。即便是以上文中其他视角为切入口的论文,其结尾也通常难逃作者的价值判断,观点无非是利大于弊或是弊大于利。对于前人的研究笔者在此不多赘述。仅从2011年度的研究成果来看,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以一种较为客观中立的态度来审视消费主义对于媒介的影响,即在承认消费主义对于传统的社会生活和媒介传播正不断入侵的前提下,以媒介为例来发展积极探寻思路和可能,展现了更多的辩证和审慎的思考。

新的研究视阈

近年来,随着多学科对于传播学和新闻学的影响和渗透,开始出现了一些在新的视阈和其他学科背景下对于媒介消费主义的新研究和探讨,这些研究并不一定能在理论上完全具有说服力或者获得绝大多数学者的认同,但的确为传统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提供了启发和活力。

城市空间视阈下的研究。武汉理工大学教授但海剑在《城市公共空间话语中的媒介与消费主义》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消费主义的社会氛围下,传统城市空间应具有的人文诉求和文化共生等因素会受到束缚,以致萎缩和异化。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的城市现代化进程,其本身就深深地打上了消费主义的烙印,媒介所营造的“和谐”仅仅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看似完美”。由此他认为,如何在个人与国家之间建立有足够弹性的社会关系结构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社会阶级结构视阈下的研究。进行此类研究的学者的基本观点在于:消费主义语境下,大众媒介成为社会分层的标尺。黄果在《中国媒体西方主义的研究取向》一文中指出,当代大众媒介的重要使命在于对特定的消费群体进行特定的消费习惯培训,不断加强其对于自身社会身份和地位的重视,以形成对特定商品的忠诚度。目前来看,白领阶层和中产阶层是各个媒介争夺的主要对象。《世界时装之苑——eLLe》的创刊号就明确宣称:“《时尚》杂志是生机勃勃的最新通讯,它将为目前快速扩展的白领阶层打开一个全新的视窗。”[7]

环境学视阈下的研究。贾广惠在《论传媒消费主义与当代环境破坏问题》中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针对当前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媒介消费主义是罪魁祸首之一。他的论调基于以下几个方面:消费主义环境下媒介一味鼓吹享受的自由,而无视义务;媒介不负责任的宣传对于传统美德如勤俭节约、爱护公物等是一种间接的瓦解;媒介宣传带来的“消费竞赛”一定会造成某种资源的损害。作者进而得出结论:传媒消费主义盛行与地方出于政绩追求的工业化共同导致了令人不安的环境危机。

可以看出,上述新观点和视角中包含了学者大量的积极思考和创新,呈现出一种多学科融合的可能,或许能够对于我们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发。

结语

媒介消费主义作为近年来传播学研究的热点,在2011年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从研究对象来看,既有对于早些年理论研究的深入挖掘,也有针对涌现的新趋势、新现象的集中讨论,并在跨学科多角度研究方面做出了许多积极的尝试。但在研究方法上还是延续了此前一贯存在的问题:尽管有大量的受众分析、文本分析和实证研究,却始终缺乏定量研究的实践和成果,研究的基础稍显单薄,导致许多问题由于缺少数据和实例,仅能停留在理论的泛泛而谈上,无法做出深入扎实的探索。希望在后来的研究中能得到改进。

参考文献:

[1]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译林出版社,2000:165.

[3][4][5]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

[6]孟庆楠.消费主义影响下的新闻和受众分析[J].新闻世界,2011(3).

[7]黄果.中国媒体消费主义的研究取向[J].东南传播,2011(8).

大众传媒的利弊篇6

本期我们特约清华大学彭兰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宫承波教授组织硕士生和博士生就全媒体“中央厨房”模式的成因、发展以及存在的利弊进行分析,并寻求合适的解决路径。

【内容提要】“中央厨房”可以有效地整合其人力、信息、渠道等方面的资源,最大限度节约人力成本,并且能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但是,“中央厨房”的建立,也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如内容同质化、生产模式的磨合风险等问题。因此,认清“中央厨房”的利弊,可以使媒体更有效、理性构建这样的模式。

【关键词】资源整合媒体影响力信息冗余

在2015年全国两会的媒体大战中,全媒体“中央厨房”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所谓全媒体“中央厨房”,是指将记者采集的素材纳入全媒体数据库,进行二次加工和编辑,使之成为新闻半成品,再由各平台根据其传播特性进行再次深加工,最后的终端产品通过不同渠道多次发送的内容生产机制和数字化传播模式。

其实,“中央厨房”在国内早有先例,早在2007年6月,《广州日报》就成立了“滚动新闻部”,可以说是“中央厨房”的前身。然而当时滚动新闻仍作为报纸的附属服务产品存在,其内容亦依附于报纸,尽管经过了简单的加工,但并未形成针对新媒体平台的编辑和运营规范。

时至今日,全媒体融合、“中央厨房”内容生产流程和机制已经成为众媒体工作的重点,包括人民日报社、搜狐、中国青年报社、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南京报业传媒集团、河南大象融媒等多家媒体单位,都将其作为媒体发展和转型的要点实施。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全媒体“中央厨房”在目前的发展中存在怎样的利弊,面对媒体融合的大潮,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一、“中央厨房”的价值所在

(一)资源整合,成本节约

《中国记者》值班主编陈国权曾指出,“中央厨房”的理论基础是美国学者布雷德利通过测算得出的同一个新闻选题,报纸、广播、电视记者的前期采访成本比例大约是1:1.8:3.5,如果同一个集团不同媒体实现互动和整合,发挥协同效应,把同样的信息包装成适合不同媒体的产品,一物多用,就可以相对节省成本,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①“中央厨房”的关键词在于“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很明显,通过“中央厨房”的集中烹调,媒体可以有效地整合其人力、信息、渠道等方面的资源,实现一套人马、多个出口的运营模式,最大限度节约人力成本,并且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如《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模式就是记者一次采集,编辑多次生成,渠道多元传播,一个产品、多个出口,无疑实现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再如近几年大火的微信公众号,其运营存在新闻采编力量薄弱、信息资源配置和记者获取信息渠道有限等方面的问题②,多为传统媒体编辑轮岗兼任运营,将传统媒体上的内容拿过来稍加改动或直接转载其他平台的内容。而“中央厨房”模式使传统媒体的微信平台有了内容支撑,在体现平台特点的同时节省了采编资源。

在遇到重大事件时,“中央厨房”尤其能体现其资源整合的优势。如2014年8月南京召开青奥会期间,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组织了“七大媒体联盟看青奥”行动,建立了青奥新闻资源共享平台,国内七大媒体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互动。③

(二)兼顾时效和深度,实现与大众的双向交流

传统媒体发展的软肋,在于传播方式较为死板,不能让读者和受众从更多方面很好地了解新闻,很难及时与其进行交流互动,以及反馈自己的意见和建议。④而“中央厨房”产生的契机在于互联网媒体的发展,基于互联网进一步产生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的优势就是时效性。“中央厨房”的内容生产流程使传统的新闻采编“食材”得以最快地被送到“餐厅”。同时,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内容永远是根本,“中央厨房”在解决时效的问题基础上,将来自同一“中央厨房”的“半成品食材”再次加工成深度稿件,在报纸、门户网站等传统媒体的“餐厅”里,兼顾了报道的质量,实现了时效与深度两手抓的传播目标。

搜狐的“中央厨房”模式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当遇到重大突发事件,《点击今日》会在当天出稿,而制作周期较长的《数字之道》可以通过简版的“数读”在几个小时内呈现,抢占时间的同时为深度稿件争取了时间。⑤除了传统采编部门的工作模式转换,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不能忽视的还有已逐渐成为主流的参与、互动的受众意识。同样以搜狐“中央厨房”为例,“搜狐评论”是区别于其他媒体传播方式的一大亮点。受众的评论作为一种带有判断、输出价值观的新闻素材,其作用是客观报道所无法替代的。因此,搜狐在“中央厨房”分发的“食材”基础上,加上受众的评论的元素,将“受众资源”转换为“信息资源”,实现了与受众的双向互动。

(三)统一价值观,奠定媒体影响力

在尚未实行“中央厨房”模式的时候,移动端和pC端经常会出现稿件观点不一致的“打架”事件。“中央厨房”模式的优势就在于,分发给各部门的“食材”并不是原始素材,而是统一了观点的“半成品”,在此基础上各平台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再加工的稿件,确保了整体的价值观。如搜狐在“中央厨房”模式的改革中,重新整合了搜狐新闻突发事件处理小组,重新分类分级,一旦大事件出现,统一部署,对独家报道推送不再各自为政,保证了具有搜狐独到气质和独家内容的报道能又更广泛的传播。

根据“中央厨房”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波纹理论”,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通过不同媒体平台像水波一样一层一层传播出去,各平台发挥各自的媒体优势,形成一个完整的传播体系。“中央厨房”一家媒体的价值观通过不同平台辐射出去,最终凝聚成该媒体的核心力量。

如“9・3阅兵”时,人民日报社“中央厨房”向人民系媒体推送了12篇稿件,均通过新媒体首发,并针对各个渠道的特点联动,形成全媒体报道矩阵,内容权威、视角多样,更推出了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全景技术制作的产品,使人民系的媒体产品覆盖更广,影响力更大。

二、“中央厨房”的弊端

(一)信息冗余,内容同质化

尽管“中央厨房”模式下的最终成果经过了适用于各平台的再加工,但本质上都源于同一个“厨房”,信息的有限性使内容同质化的问题不可避免。

然而,不同类型媒体各自的特点要求其必须生产出该平有的“食物”。如电视要求形象,报纸要求深度,广播要求感染力,网站要求快捷丰富,客户端要求综合丰富,微博微信要求活泼抢眼,“中央厨房”的模式显然有些力不从心。而内容同质化必然导致信息的冗余、重复。

(二)降低人力成本背后的代价

全媒体“中央厨房”节省了人力的成本,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中央厨房”导致记者和编辑之间的扁平化沟通模式被改变,沟通成本明显增加,甚至有的媒体还要进行人员机构的调整以配合“中央厨房”的实施,无疑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又增加了其他的难题。

搜狐在构建“中央厨房”的“五大哨所”(搜狐pC端首页、pC新闻首页、pC弹窗首页、手机搜狐网首页和新闻客户端首页)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以传播渠道划分部门的方式,变成以内容方向划分,并且在内容融合的背后涉及了技术的后台打通。这一系列改革的确使搜狐在实行“中央厨房”模式的过程中如虎添翼,但是这一改革举措并非任何媒体都能效仿。

很多传媒集团的不同平台分属于不同的子媒体,即使亲如兄弟,由于存在共同的利益诉求:受众和广告客户,也存在竞争关系。⑥从大环境上考虑,我国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电信、移动分别归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跨平台融合更加困难。“中央厨房”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其他成本支出,也会造成新生产模式的磨合风险。

(三)综合实力受内部竞争干扰

尽管很多用户呈现跨平台的特征,但是新媒体自产生之日起就在与传统媒体抢夺用户。全媒体“中央厨房”的生产模式,在进行媒体融合的同时,也是将传统媒体上的资源优势转嫁到新媒体之上。当相似的内容在同一媒体品牌的不同平台传播时,相当于媒体内部进行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该品牌对外的整体竞争以及其综合实力的建设。

三、未来,何去何从?

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全媒体“中央厨房”作为新兴的生产和运作模式,值得我们研究和反思。

(一)打破组织结构的藩篱

以“中央厨房”为代表的媒体融合并不仅仅是内容的融合,更重要的是组织结构的融合。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炜曾经表示,要改变新老媒体“两张皮”甚至新媒体业务之间也“各自为政”的局面,就必须调整原有的组织架构,该合并的合并,该打通的打通,使整个媒体集团更趋于平台化。⑦只有冲破传统组织结构的藩篱,才能使资源有效地流通、共享,建立新的新闻生产流程。

(二)媒体人面临成长挑战

新媒体的兴起一方面要求媒体单位建设技术队伍、数据中心,另一方面也要求全体从业人员具备互联网思维和运作能力。传统采编能力已经无法满足新的媒体形势,这要求媒体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跨平台的工作才能,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不同平台交互运营的需求。

(三)关注受众才能被受众接受

全媒体融合的契机是以社会化媒体为代表的新型媒体形式的兴起,媒介的融合也应是以人为核心的融合,而“社交”与“关系”又是人们在新媒体平台上的需求与活动的核心,媒介融合的深化过程,也是社会化媒体的思维与应用在传统媒体的渗透过程。⑧全媒体“中央厨房”是一个从新闻作品向新闻产品转换的过程,作品化导向与产品化导向下生产的内容产品有着本质区别,后者强调以用户为本位,在服务用户的同时实现产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⑨也就是说在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受众的身份发生了转换,不仅是信息的单向接受者,更是决定新闻产品命运的检验者,有时甚至还会成为新闻制造者和传播者。因此,面对媒介融合,必须关注用户,实现传播者与受众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未来发展的可能。

注释:

①陈国权.“四问报业‘中央厨房’的转型价值”[J].青年记者,2015(3)

②辛晖晖.“媒体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特色与发展短板探析”[J].老区建设,2015(12)

③陈正荣.“打造‘中央厨房’的理念、探索和亟需解决的问题”[J].中国记者,2015

④张宪红、赵伟.“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作品生产的创新形态”[J].新闻论坛,2015(4)

⑤吴晨光.超越门户:搜狐新媒体操作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⑥陈国权.“现阶段媒介融合易产生的负效应”[J].中国记者,2009(6)

⑦吴晋娜.“何炜:媒体融合不必照搬‘中央厨房’”[n].光明日报,2015年7月25日第6版。

⑧彭兰.社会化媒体:理论与实践解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大众传媒的利弊篇7

对任何一个组织来说,公众质疑意味着冰与火的考验,一旦处理不当,组织的公信力便会丧失,运作效率也大打折扣。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冲突、信誉危机和频发,却很难找到一种适用的方式回应。劳伦斯和帕特里克对公共争议有着深刻的研究,并结合多年的危机调解经验,写成《如何应对愤怒的公众》一书。在中国,公众的顾虑和愤怒虽不如美国那般得到重视,但是他山之石,亦可供借鉴。

作者认为愤怒大致分3类,受不公正对待方有意识地动用这种情绪来防御自我;基于义愤,同情弱势一方,既是路见不平,也是防患未然;小部分别有用心之人,企图借外力放大事件。

那应如何应对愤怒公众?作者批判传统的公关策略:石墙、洗白、烟幕、幌子、推诿等。它们的共同点是推卸责任和淡化事实。为避免诉讼和经济责任,就想靠金钱来息事宁人,殊不知如此做法只能火上浇油。

作者另辟蹊径,推出一套公关互利法:响应对方的关注;对事实进行联合调查;做出应急承诺,将可能产生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并对意外产生的可知影响作出赔偿;承担责任,承认错误,共享权力;自始至终以诚信为行事之本;着眼于建立长期关系。合称为“六大原则”,其核心主旨为着眼于质量、责任和问题的解决,与公众进行一场多方面、多议题的谈判,取得积极的沟通效果。

接着通过分析广为人知的事故案例、事故中的潜在危险,及处理事故的认识分歧来展开新法的优越:以三里岛核泄漏危机为例,说明公开信息利大于弊;以埃克森油轮石油泄漏事故为例,论证传统公关策略的弊端;以道康宁植入体争议事件为例,告诉我们应该对产品了然于胸,对公众据实已告;当克里族人的家园充斥工程建设之后,魁北克水电公司选择以平等对话取号施令,求同存异,反省自身错误;动物权利之争中,说明聆听不同的声音,可以更好地理解批判者的^点和信仰。

一般公众对事件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媒体,作者着重阐述了这一最敏感的公众角色。媒体大抵被假想为对立面,又认为它们是可控制的,所以事故发生后,常与媒体作战,妄想削减它们的影响力。

其实与媒体的合作远比想象中要复杂,也讲究六项原则。首先,考虑媒体的利益,媒体依靠信息而存在,他们得到了想要的信息,就等于得到了稿源,如果拒绝提供信息,就是鼓励他们去揭发自己能够发现的事情。以埃克森的灾难报道为例,最先基于事实做出应急承诺,缓解了公众的担忧,但是在震惊平息后,又开始遮掩事实,试图控制信息,这时媒体别无选择,只能与他对抗。其次,诚实是互利法的重要原则,知与不知都当坦白相告。让最有资格答疑解惑的领导人公开发表观点,以令公众知情。第三,认清媒体是作为中立而存在的,合作得当,可为整个公共机构做宣传。当然媒体并不是解决争端的最好论坛,信息传播后,绕一圈就会发现已变了味道。

大众传媒的利弊篇8

一、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线人

(一)新闻线人产生的原因

新闻线人是指不隶属于任何新闻媒体而主动向该媒体提供新闻线索或新闻素材的人。

国外新闻线人已不是新鲜事,我国关于新闻线人的论述也有一定的基础。新闻线人也称“新闻报料人”,产生的原因诸多。首先,民主政治进程中,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由懵懂状态变为苏醒状态,公民与媒体的互动成为其表现形式之一,新闻线人通过向媒体报料以实施其监督权促使问题解决。其次,我国新闻媒体的“事业性质企业管理”属性,使其转向市场化之路,脱离了传统的依赖国家政治政策和财政拨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媒市场化进程加快,媒介间竞争日益激烈,独家新闻成为新闻媒体生存制胜的重要因素,加之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传媒市场呼唤新闻线人。最后,公民欲通过新闻报料构建自身以及周围人群的文化认同,使生存的环境和所希望的环境达到协调。综上所述,以提供新闻线索、协助媒体采写新闻的新闻线人出现,也是应时之需。

(二)新闻线人对新闻工作的利弊

媒体方面,新闻线人使新闻来源更加广泛,且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形成互动局面,易于建立亲民形象。另一方面,媒体将发现新闻的触角延伸到各个角落,办事效率大大提高,丰富的新闻来源更能促进新闻事件的真相不断被挖掘出来。这样自然就提高了媒体的新闻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从而在媒体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新闻线人方面,或获得了相应地报酬,或促进其报料的社会问题快速解决,在更深一层次上,他们欣喜于获得的话语权,同时受到鼓励继续报料,达到自身的社会认同。

广大群众方面,激发了公民报料的热情,公民更希望借助媒体解决自身及其所处环境中存在的“不和谐”状况,公民与媒介的互动性也逐渐增强。

新闻线人的弊端也不容忽视,新闻线人毕竟不如媒体从业者专业,他们新闻敏感度不高,导致新闻质量不高,不能使受众得到思想上的提升。同时,有些新闻线人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或故意歪曲事实以解决自身问题而报假料,记者将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在考察新闻真实性上。

(三)新闻线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在我国,新闻线人的保护不力现状很普遍,很多媒体不注意保护新闻线人的资料,导致新闻线人被打击报复,他们的合法权益尚无法律明文规定。诚然,有些新闻线人本身法律知识比较淡薄,报料时没有深思其是否违反法律条款,被报料者很可能将其告上法庭。新闻线人作为公民的一部分,法律意识也有待增强。

将新闻线人制度化、规范化是有必要的,但是这种规范化制度化需要国家立法保护,可谓任重而道远。2010年8月,举办的保护记者权益与线人权益的研讨会,以线人的保护问题为研讨焦点,学者们对新闻伦理、国家法律如何保护新闻线人提出了全面思考。童兵介绍,对记者保护线人的权利,法律没有作出规定,但在职业道德上,新闻界几乎都认可记者不应出卖线人的原则。学者们认为,保护线人,不只是为让新闻界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信息支持,更重要的是,线人是公民的一部分,保护线人,就是保护公民监督权与表达自由。

二、新媒体时代的公民记者

(一)公民记者的产生

公民记者,是指借由个人信息采集工具或通讯工具,通过一定的传播平台向公众自己在特定时空内所掌握到的新闻事实的非职业新闻传播者。

公民民主意识觉醒,有强烈的愿望去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实施舆论监督。这种强烈的愿望是基于传统的传播渠道受阻而形成的。有文章指出,公民的权利意识的觉醒和维护个人利益的要求,促进了公民参与的发展,此时的公民参与不仅意味着承认和保障普通公民的政治权利,同时还表现为公民参与是用来制约和监督公共权力的手段,使之成为服务于社会大众的驯服工具。

传统媒体也希望公民参与传播。一方面,他们向公民发出邀请,借助网络媒体解决一些传统媒体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公民参与更能增进传统媒体与公民的良性互动,有利于该媒体的长远发展。

科技的日新月异,电脑、3G手机、相机等科技产品渐渐为普通家庭所有,为公民传播新闻提供技术支持,公民可以随时记录下身边的新闻,也方便在网上观看其他人传播的新闻。网络上的论坛、博客、播客提供给公民传播新闻事件或新闻线索的平台。

(二)新闻线人与公民记者的区别

新闻线人与公民记者的区别在于——从报料的目的来看,新闻线人报料的动机很多时候是为获得报酬,而公民记者关注的不在于报酬而在于追求话语权;从报料的内容来看,新闻线人以提供片段化的新闻线索为主,且主要关注的是民生新闻,而公民记者则更多的是报道新闻且内容多样;从报料的区域来看,新闻线人关注的本地的新闻,而公民记者关注的范围更加广泛,去地域性明显;从报料的内容深度上看,新闻线人主要是该线人一家之言,而网络集结了广大网民的集体智慧;从报料的平台来看,新闻线人主要通过传统媒体这个平台报料,而公民记者主要是通过网络论坛、博客、播客等借助网络这个“第四媒体”来传达民意。

(三)公民记者对新闻工作的利弊

任何事物都是双面的,有其利,必有其弊,公民记者这个“新生儿”也不例外。就其给新闻工作带来的益处来说,首先是公民记者将新闻报道的内容扩大到以往任何时候都不曾有过的地步;其次,公民记者形成的网络极大的群集优势也是传统媒体无法媲美的;再次,公民记者们报道的新闻积聚着广大网民们不同的思想观点,有利于传统媒体加深对该事件的深度报道与调查,更接近事实真相;最后,网络论坛博客、播客上的公民记者议程容易形成网络议程,在网上形成议程后,传统媒体跟进报道后,可以促进该事情的解决。

其弊端表现在,身处信息爆炸的社会,信息泛滥严重,公民记者关注社会各个领域,众多的事件使得传统新闻媒体工作量工加大;公民记者逐渐增多,新闻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其报料的内容的真实性难以把关,报道出的新闻令人堪忧,长此以往,网络上的新闻真实性问题突出,很容易失去观众;网上存在不理性公民记者的声音,易形成“网络暴力”,伤害媒体和大众。

三、新闻线人的转变

(一)公民记者的不断发展

公民记者迅速崛起,他们所具备的优越性将推动其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网民数在不断地增加,也为公民记者的发展提供后备力量,广大公民集体智慧将逐渐显现,形成强大的网络生力军,公民记者的网络监督,促进媒体工作从多元化角度开发新闻背后的新闻。这种由公民记者引领的广泛的舆论力量,维护了公民的话语权,实现了人们的利益诉求,是民主开放社会的见证,最终影响并推动我国民主政治进程不断完善。

大众传媒的利弊篇9

关键词电视新闻发展;现实困境;热点及利弊;分析和总结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360(2015)01-0095-0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视新闻事业逐渐走向了发展的鼎峰时期,国内外事件的链接、国内热点的报道、各省市民生的展现,让电视新闻行业成为众人眼里的“香饽饽”。在外界传媒和国家机构的不断鼓吹和加大改革的力度下,电视新闻事业慢慢被褪下了身上披着的那层神秘的面纱,显露出一些内部潜藏的不足和弊端,遭到业内人士的质疑和评论。在信息化爆炸的时代,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电视新闻逐渐从日常生活中的首要地位退居到二三线选择,不再是人们追逐的目标,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与危机。

众所周知,我国电视新闻发展评论的选材,基本上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和现象。电视新闻选题除了要紧贴当地特色外,还要紧贴热点、焦点且评论性要尖锐直接。新闻事件遵循的原则就是抓住每日发生的重大、新鲜事件,通过与新闻节目的有机配合,及时以有效途径进行传播和影响,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利发展。

结合当前我国电视新闻发展遇到的问题和瓶颈,作出以下几点分析与总结。

1电视新闻发展应遵循权利与义务相结合、自由与自律相结合的双重路线

实事求是地说,作为社会公器,我国电视新闻在进行各种形态宣传的正面性和积极性,弘扬正能量和科学发展观方面,起着强而有力的作用。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各类矛盾凸显期,各类电视节目的涌现显示出来的正面效应日渐受到重视。

电视新闻报道的主体参与群体是普通公民,他们作为广大人民群众中发言最有力的组成部分,对公众发展事业非常热心,民生大计及社会热点都会成为日常生活中茶余饭后的话题。这些现象通过他们的发现和举报发出主流声音的媒体评论,让新闻报道具备及时性、真实性、新鲜性和强效性。

除了坚持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政策外,电视新闻行业自身也在寻求着自身的普及之路和发展之路。除了国内一些偏僻贫困地区还没连接电视网络信号之外,基本电视资讯节目覆盖80%的地区,形成广阔的媒介网,打造无数条与国家领导直接请示、与主流干部直接交流和与人民群众直接对话的渠道进行信息化和生活化的传递和分享。

在坚持走电视新闻发展中应时刻将权利、义务、责任统一结合起来,更加强调了媒体的社会责任,记者的报道责任,事件的传播责任。很多人在追求言论自由的同时大肆鼓吹“评论自由”,往往只顾“表面自由”而忽略“内在约束”,大有“口无遮拦”之风,忽略了“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真正内涵。新闻报道也从过去的批判性转为如今的参与性,我们在强调“言论自由”和保障“新闻自由”的同时,必须将“自由”与“责任”结合起来,在相关的新闻报道中,必须主动采取有效措施捍卫新闻的真实性和深刻性,更好地实现新闻自由和保障公众基本媒介权利,形成法律意识强大宣传效果良好的有效防御系统。

2电视新闻发展应进行有效改革,达到政治领导和经济效益的一致

电视新闻发展行业从改革开放以来,坚持走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路线,无论经历多少风风雨雨,始终以昂扬的姿态良好的心态在社会浪潮中积极进取。

而当今国际时势发展需要、国民的日常资讯需要及未来栋梁吸收需要等,不断促进电视新闻行业审时导势,追求创新,以更科学的手段、更贴心的服务和更完美的追求去开拓新市场打开新局面。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中,加快自身的学习借鉴能力,努力接洽各家有发展潜力的新媒体,打造全新一体化的媒体新闻新平台,做到新闻无国界、无歧视和无障碍,在社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下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我国新闻发展正处在深度文化改革当中,从当今改革的力度来看,还没有起到彻底的根治效果。国家政策依然对文化改革处于绝对掌控当中,作为暂时过渡性的政策,新闻自由要受到更多动荡性的影响和不自觉的定位。正因如此,更加要保持政治领导和经济效益的一致。

新闻传媒市场最初为了缓解国家与市场的政治压力与经济压力,以求达到政治领导和经济效益的一致,虽然力求新闻自由报道,但往往受到经济利益的牵引而有所将就。只有通过不同的改革方式,新闻自由的灵活性才能得到提升。不仅吸引民众主动参与到新闻报道中来,甚至可以成为新闻报道的相关制造者,改变了原来的只有固有话语权和决定权的电视播报形式,更加简单公开化,更加亲民火热化,民众与媒体关系从过去的“脱离对立”变成现在的“紧密相连”,颠覆了传统印象中对新闻自由的狭隘定义标志着群众的思想对电视新闻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行为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也正因如此,新闻自由才能与言论自由更好地站在同一条战线上,防止电视新闻事业发展出现畸变的

可能。

3电视新闻发展应宣传“真善美”与服务“大环境”并重

在我国电视新闻发展历程中,民生新闻和公众新闻扩大了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民生新闻和公众新闻的兴起,不仅为媒体带来了高居不下的收视率与曝光率,更打破了长期固守不变的以录制节目为主的旧式电视新闻传播模式。在以群众为中心的传播思想下,出现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民生形态。

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以新颖有趣的表达方式出现在平时生活中,既减少了枯燥无味,又增添了情趣优雅,更能以直接自然的方式打开群众禁锢的心灵和麻木的眼睛。群众的利益得到更多渠道的重视和保障,新闻传播得到更多的资源与分享,如果一旦发生信息传递的断裂和误导,就会导致传媒重点发生转移,民生传统发生断流,新闻自由内容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相违背,产生更多不稳定因素和言语冷暴力。

电视节目内容必须尽可能扩大报道范围,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深刻涵义和历史价值,既要联系实际与时代接轨,也要考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需要。比如说在近期发生的众多热点事件中,选择与电视栏目风格定位相近的事件进行报道,要从地方生活中汲取素材和资源,突出地方特色,从而引导传播中的舆论话题,引起群众关注。所以,电视新闻作为大众传媒中的重要一环,要善于发挥引导作用和鼓励机制,不但要强调大环境的经济发展和物质积累,更要重视小人物的“真善美”和“精气神”的弘扬。

大众传媒的利弊篇10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广告发展趋势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媒体大量涌现并逐步普及,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且容量越来越大。传统广告的优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当前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传统广告行业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互联网技术的裂变式发展,使得媒体格局出现了全方位的深刻变革,“新媒体”一词被越来越多地提及。伴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冲击,许多媒体人都深切地认识到,传统媒体不能一味地沿用旧有模式,媒体的转型和变革势在必行。十多年来,“变革”两字一直萦绕在传媒人的脑际。

一、新媒体概述

新媒体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一些传播学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但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不尽相同,有数字电视、移动电视,也有手机媒体等,还有一些刊物把博客等也列入了新媒体专栏,由此可见,对于新媒体是没有统一定论的。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呢?

新媒体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因此,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媒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给出如下定义:“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指出:“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媒为特点,具有创新形体的媒体。”

新媒体的主要特点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及互动性强,具有交互性、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等,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媒体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播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传播的速度更快、方式更多,大众的社会生活因此变得越来越丰富。新媒体的发展给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新媒体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传统的视听习惯。

二、传统广告媒体

上文多次提及传统媒体,那么,什么是传统媒体呢?传统媒体是指传播商品或者劳务等信息所运用的物质与技术手段,既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性传播媒体,又有路牌、灯箱等户外媒体,以及pop、包装物、产品目录等其他媒体,其中,报纸、广播、电视是公认的三大传统广告媒体。传统一词的由来,是在新媒体出现之后,对原有媒体的统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传统之于新的弊端慢慢地在对比之下显现出来。面对这一现状,人们对传统广告媒体的发展产生了担忧,关于其发展趋势的争议一直不断,甚至有人对传统媒体能否继续生存下去产生了质疑。下面试简要分析传统媒体的优势与弊端。

1.传统广告媒体的优势

虽然新媒体气势逼人,但是传统媒体广告的作用仍不可小觑,传统广告的优势包括:传播范围广,读者多且相对稳定;可信度较高,使人印象深刻;传播速度较快,信息传递及时;信息量大,说明性强。

2.传统广告媒体的弊端

在看到传统广告优点的同时,其缺点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传统广告的生命周期短;干扰度高,过量的信息削弱了其应用的作用;广告产品类型有所限制,报纸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三、传统广告媒体的发展之路

虽然传统广告媒体有其自身的优势,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其目前面临的危机与挑战。新媒体因其内容更加贴近大众、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而受到广大受众的关注,又因其传播形式更加立体、速度更快、方便互动,故更容易满足受众的快节奏生活对各种信息的需求和反馈。此外,新媒体个性突出,受众可定制自己所需;受众选择增多,可以随时随地接收、检索甚至信息;形式多样,集文字、音频、画面于一体;信息及时,没有时间限制;交互性强,使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关系走向平等。

新媒体的这些特点对传统广告产生了巨大冲击,为了应对新媒体的挑战,谋求新的发展,传统广告需要寻求突破,积极创新,找准定位,凝聚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利用自身固有优势,提高投放质量,树立特色核心竞争力;积极发展新媒体业务,打造跨媒体综合平台;推广数字增值服务,提高网络运营效益;加强新旧媒体融合,成为现代综合新型媒体;促进新旧媒体合作,功能实现革命性变化。

1.机遇与挑战并存

虽然新媒体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新媒体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广告的灭亡,相反,其中蕴含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可以说,传统广告的未来之路在于与新媒体的融合与合作。

第一,传统广告与新媒体之间并不存在天然的壁垒。从传统媒体的分类来看,其分为平面纸质(文字和图片)、广播(声音)和电视(影像)等几种形式,在内容类型上严格区分,在传播渠道上互不干涉,分别占据不同的展示终端,覆盖不同的接收时间,各自占据不同的市场份额,由此并存共生发展。新媒体打破了这种固有模式与区分,充分实现内容、形式、渠道和终端的重新组合。传统广告完全可以利用新媒体的这个特点,尝试实现区域、用户和市场覆盖的跨越,而不再像原来那样受制于特定传播、发行渠道的桎梏。

第二,传统广告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广告所依托的传播途径并没有过时,仍然继续满足特定人群的需要,由此有可能与新媒体形成互补,因此其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占据相应市场。可见传统广告在面对新媒体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坚守舆论主阵地

由于新媒体传播渠道的多样和传播内容的丰富,因此以分众化服务和个性化产品为特征的定制服务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同时,以传统媒体为主要载体的专业新闻制作模式和以社交网络为主要载体的草根制作模式将会长期存在。因此,内容为王,坚守舆论主阵地,是传统广告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竞争中取胜的重要保障。

新媒体传播内容固然有着快、多、视觉化等优势,但同时存在泛、浅、公信力差等弊端。而且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新闻的者、传播人,因此新媒体信息的可靠性常常受到质疑。正因如此,传统广告媒体特别是传统纸质媒体通过报道大量新鲜生动的新闻事实,可以充分发挥舆论的主阵地作用,以健康向上且有深度的报道引导人、激励人、鼓舞人,从而从形式多样的新媒体中冲出重围,开创传统媒体的发展新天地。

3.融合创新

面对新媒体,传统广告媒体只有兼收并蓄,充分吸收、借鉴新媒体的特点,并结合自身优势,通过创新、融合、互动、合作等方法,才能在新媒体时代树立自身形象,打造互联网时代的新纸媒。

传统媒体可以通过资源整合,寻求在新媒体时代的立身之本。传统广告媒体相比新媒体,拥有很多资源优势,以报纸为例,读者是第一资源,信息是第二资源,品牌形象是第三资源,版面、栏目是第四资源,传播渠道是第五资源。在新技术的推动下,传统广告媒体可以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形成合力,巩固自己在新媒体时代的立身之本。此外,传统广告可以通过扩大读者覆盖面、降低信息生产成本、拓宽传播渠道等,实现自身效益的最大化。

结语

伴随着新媒体的影响,人们对传统媒体的未来之路不禁感到担忧,传统广告是否会被取代,事实上,虽然新媒体来势汹汹,但是就其商业原理来说,其终究是对传统媒体的科技化,以形成更广泛的沟通范围,也就是说,新媒体是新旧资源的整合,新技术不是新媒介的专利,可以帮助传统广告进入数字化的领域。传统媒体之所以没有被新媒体击败,主要是因为传统广告媒体有其自身的魅力,那就是实物性。从纸张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开始,纸质媒介一直是传播史上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纸质媒介已被赋予了很多的革新与变化,以其载体的特殊性构建着人们的情操、审美情趣,影响着人们的生存和生命,与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紧密联系。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化生存既是一个推的过程,即将内容放置于不同的媒体形态和渠道中,更是一个拉的过程,即激发满足受众的新需求,拉动整条媒体产业链的拓展。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变的过程,既是新技术手段的运用,又是新形态节目内容的开发,是内容、技术、渠道的不断融合和相互作用。因此,在传统广告与新媒体并存发展的过程中,要统筹协调好两者的融合发展,使丰富的资源在新媒体技术平台上能够多次、使用,实现内容的增值服务,实现两种不同形态媒体的相互作用。

虽然每一种媒体都会经历一个从诞生、成长、成熟到衰亡的过程,但是新的媒体的诞生并不意味着旧的媒体的淘汰。新媒体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传统媒体在新时期依然有它的优势,并且会不断发展,两者既有竞争,但更多的是共赢。当然,这其中必然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传统媒体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应该积极转换思路,利用新媒体使自己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李皓.新媒介的兴起及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山西科技报,2005.3.

[2]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国际新闻界,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