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对生态文明认识十篇对生态文明认识十篇

对生态文明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2:56

对生态文明认识篇1

关键词:生态文明;文明形态;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1―0160―05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目标,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一、文明及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开化状态,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方面的所有进步作为一个整体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要素。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文明就是指人类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提高和完善自身的有益成果与进步状态。从广义上讲,文明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成果和财富的总和。马克思的人类学理论表明,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蛮荒时代、蒙昧时代之后,才进入文明时代,文明是伴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而出现的。

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它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和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如果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这一视角来观察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变发展,可以说,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

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颖状态,是人类文明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条件下的转型和升华。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生态的组成要素之一。正如总书记所说:“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建设生态文明,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良好的自然生态是人类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人类自身是生态文明的主体,处于主动地位。建设生态文明,绝不是人类消极地向自然回归,而是人类积极地与自然实现和谐。人类既不能简单地去“主宰”或“统治”自然,也不能在自然面前消极地无所作为。换言之“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也同样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出发点;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类自身的利益,也正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归宿。

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它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重大进步。

生态文明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在对人的活动进行深刻反思之后提出的文化变革目标。一般说来,对生态文明的理解是: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并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西方学者在生态文明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没有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所以始终在理论上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体系,在实际运作上往往陷于空谈。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及生态问题产生的实际领域,生态文明应当是物质文化的进步状态,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构成一个逻辑序列。建构生态文明,首先需要调整生产技术,在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方式方面实现飞跃,争取在自然界中实现自由。但是,要在自然界中实现自由,又必须以社会中的自由为手段,以意识中的自由为前提,所以它的建构必然要求在交往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得到响应。这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建构有相似性,但要比前两者深刻得多。深刻之处在于,前两种文明的建构主要是由人的基本需要和享受需要直接推动的,而生态文明的建构,则主要由发展需要推动,这就要充分发挥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交往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反作用。中国虽然在现代生态文明的建构上相对西方有所滞后,但在文明的其他几个层面上却有着相当的优势,因而完全可以在后发阶段上大有作为。

生态文明具有丰富的内容。就其内涵而言,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

生态文明涵盖了全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涵盖了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生态文明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然要求的社会进步状态。

二、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所以,科学发展观也就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相协调,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要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发展要顾及子孙后代的利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正如同志所说:“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不是一般地要求我们要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是把这些要求本身就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其目标就是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植根于现代文明之上的“天人合一”。简言之,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

人类社会是改造世界、创造财富、探索真理、追求幸福和自由的历史,人类作用于自然界的力源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自然力阶段和机器力(包括电能、化学能和原子能所产生的力)阶段,两者的分水岭是蒸汽机的诞生。在自然力阶段,人类依靠个人体力变革自然;在机器力阶段,人类依靠机器动力变革自然。自然力阶段对应着农业文明,机器力开辟了工业文明。农业文明由于人类体力相对自然界的“弱势”地位,对自然界的影响有限,不存在大规模危害人类生存的生态危机;工业文明中,人类“理性的狡猾”(黑格尔语)驱使着受人控制的自然力改造盲目的自然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效市场体制使人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自然、开发自然甚至驾驭自然,使工业活动在发展的一些阶段和一定程度上能“独立”于生物圈。大规模生产在提升人类生产力时,也导致了大规模的浪费――高效生产带来了“高效”浪费。当不计后果地“”自然界时,不可避免的后果就是生态危机,这是人类为发展工业文明而盲目改造自然界所付出的直接代价。

人类依靠自己的智慧和科学技术所缔造的工业文明,一方面通过对自然界的改造满足了人的需要,显示了人的本质力量;另一方面,也由于它对自然界的过度“改造”而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这种报复从空间上看不限于一个地区或国家范围,而是地球村;从时间上看影响的不是几个月或几年,而是殃及子孙后代。工业文明一旦“独立”于生物圈,自身也将走向文明的反面,生态危机就是大自然对工业文明残酷的否定方式。

生态危机引起人们对工业文明的反思,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导致生态文明应运而生。生态文明是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而确立于80年代的新文明观。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莱切尔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揭开了对人类与自然共同生存问题关注的序幕。生态文明以新的伦理视角审视人类行为和工业文明,以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导向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1991年,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以及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共同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这一原则的内容有:各种生命社团都应受到尊重和爱护;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保护地球的生存能力和多样性;减缓非可再生资源的衰竭;保持地球的负荷能力;改变人们的态度和习惯,建立人的行为规范和可持续发展的标准。这些原则不再单纯把经济增长作为人类发展的目标,而是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确保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共荣,追求一种不同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生态文明。

人类从农业文明经过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是一个依赖自然、超越自然、回归自然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工业文明否定了农业文明对自然界的依赖关系,以机器力强劲地变革着自然界,把自然界作为原料库和垃圾场。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辩证否定。一方面,生态文明以“生态伦理为指导,工业文明为基础,信息文明为手段,经济发展为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来肯定人在自然界面前所显示的本质力量;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否定了工业文明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提倡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及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在生产力和生态力的统一中定义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不仅推进人类生产技术、经济观念与行为、自然观的大转变,而且还促使人类伦理观的扩展,使生态伦理成为人类伦理范畴的重要内容。人类对自身行为的认识是随着社会实践所带来的后果而不断充实、更替和延展的;生态文明作为人类对自身行为的辩证否定,反映了地球村的共同利益和目标向往,构成了人类行为的时代旋律。科学发展观立足于人之“本”,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集中体现了生态文明的基本方向和原则,反映了人类社会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基础上跨入生态文明的发展主流,代表着人类对天人关系认识的新境界、新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才能保证把我国建成“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三、建设生态文明应认识的几个问题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并作出具体部署,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也为我们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及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思想理论到具体政策措施的有机结合。从思想理论角度看,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前提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党的十七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的社会活动不是动物般的无意识的本能活动,而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支配下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因此,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前提就是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而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无法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性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减轻资源环境压力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就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一段时间以来,由环境恶化引发的种种问题,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高污染、高排放、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转变。自然既被人类改造又需要人类保护,人类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必然遭到自然的惩罚。走科学发展之路,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就应当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充分认识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决定性意义,充分认识可发掘利用的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核心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可持续的利益与幸福。从生态文明观念来看,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此,人类应改变高高在上的观念,以自然界一员的身份来审视自身的一切活动,尊重自然,尊重自然界的其他生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自然观。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关系民族振兴和国家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应运用多种手段,广泛、深入地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宣传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推动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大力提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适度消费,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制度,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制度保障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劳动使人们以一定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把人与人、人与自然联系起来,社会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直接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惟利是图的本性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必然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社会公害,而资本主义竞争则加剧了产业之间、资本家之间,甚至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对全球自然资源的竞相掠夺,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引发战争,导致对资源的更大破坏。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和自然的矛盾,实现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这表明: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制度。

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的理想――“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是人和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这表明,马克思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建,其发展目标的直接指向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矛盾的妥善处理和解决,以及在此基础上新型和谐社会关系的建立。着力解决“人与自然”矛盾,表明马克思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关注,“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表明生态文明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者以人为本的最高标准。对此,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热情洋溢地写道:“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恩格斯的论述表明:自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之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将会建立和呈现一个更加文明的和谐社会。这种人类文明更高的发展阶段,将是一种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以及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文明形态;这种更高的发展阶段,将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是对以财富为唯一追求目标的资本主义文明的否定;这种更高的发展阶段,将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相互协调发展所体现的人类文明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三)建设生态文明的目的是要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是与人类自身的各种需求的不断满足分不开的。人类社会愈文明进步,人类各种需求满足的程度就愈高。生态需求是现代人类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需求,它是随着现代社会文明进步而变化的自然需求,其本质是一种社会需求,是对现代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系统完善的优美环境的一种渴求。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是与人类的生态需求密不可分的。人类社会愈文明进步,人类对生态需求的质量也愈高。从人类的生态需求来看,人类现代文明社会的这种生态需求包括洁净的空气、水和无污染的食物;无污染、无噪音的生活空间;优良的人工或自然植被环境、数量充足和质量精良的环境资源与生态景观三种形态。

人类的生态需求是全面的,而不是单一的。这种全面的生态需求是:一方面,人类的生态需求是要在生态环境系统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其实质是对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人类更为重要的需求,则是满足人类自身的生理、生活和精神消费的生态需求,即人自身的生态需求。人类生态需求的这两个方面,是同时并存、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人类生态需求的这种整体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人类社会进入知识信息生态社会之前,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很长时期内,是建立在过分强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需求的基础上的。这种单一的生态需求,使人类对生态资源的压力不断增加;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被破坏,环境质量下降;人类对优美生态的客观需求也受到威胁。因此,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进步,满足人类自身的生理、生活和精神的生态需求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是因为:第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和生产条件,使人们的需求范围不断扩大,人们不仅有物质需求,而且有精神需求,同时也强调生态需求;第二,现代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需求的满足也就成为人们福利水平的重要标志;第三,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的现代化,必然带来生活的现代化,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大城市居民的现代化生活已经出现了一种脱离自然环境过分依赖人造生活环境的倾向,这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因而创造一个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良好生态环境,鼓励人们对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产以及保持生物资源库的科学研究价值的追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重要;第四,面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环境恶化的全球普遍性的尖锐问题,人们对良好的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第五,改善发展中国家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居民非常紧迫的生态需求。

对生态文明认识篇2

一、何谓生态文明

1.生态文明的含义生态文明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范式。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生态文明意味着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系统。②生态文明意味着健康运行的经济体系。③生态文明意味着积极而科学的政策和机制。④生态文明意味着绿色的发展理念。⑤生态文明意味着可持续的创新型技术。

2.生态文明的理念生态文明提倡以人与自然地和谐相处的新观念,来取代人与自然针锋相对的旧观念,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共同发展。生态文明的理念包括1:第一,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和子孙后代唯一的家园。第二,人类是自然生命系统的一部分,不能独立于复杂的生态网络之外。第三,人与自然的关系制约着人与人的关系。第四,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以牺牲环境利益为代价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必然会遭到大自然制裁。第五,环境的权利与义务必须统一。

二、何谓生态文明意识?

1.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生态文明意识是指人对生态环境关系的感觉、思维,了解和关系。自然是人类赖以存在的基础,破坏自然界,等于使人类自身走向灭亡。只有树立起人与自然和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意识,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实到行动上。

2.生态文明意识的发展过程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主要有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认识匮乏阶段(20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这个阶段的人们认为自然界是可以永世存在,供人们无限索取的。(2)第二阶段,认识萌芽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革命以后,人们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对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此时,人们开始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开始萌芽。(3)第三阶段,认识发展阶段(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对经济和环境的关系的认识逐渐理性化,逐渐认为经济和生态环境应该协调发展。(4)第四阶段,达成共识阶段(20世纪九十年代至今)。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世界各国对经济和环境关系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也一直积极参与其中,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奉献一份力量。

三、生态文明意识与生态文明建设

1.生态文明意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总的来说,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在整个生态文明构建中起着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第一,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表现在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理解上。生态文明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发展了的公民意识体系。成熟的生态文明意识能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有效和健康地发展。生态文明的构建在本质上就是公民生态意识的变革和成熟。第二,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还表现在它与其他生态文明意识类型的相互关系上。就主体而言,生态文明意识包括政府的生态文明意识、其他组织的生态文明意识和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在这个层面上,公民个人的生态文明意识居于最基础的位置。可以说,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是整个生态文明意识体系构建与成熟的根本出发点与持续的动力保障。

2.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和观念,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保护自然环境和改善生态问题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应当从作为社会个体的人抓起,引导和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观念,转变传统观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永恒的幸福。

对生态文明认识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72-03

生态文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时代需要的积极回应。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且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1]作为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借助全民之力才能办好。因此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育公民的生态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转化为广大人民的自觉行动。但究竟生态文明教育是什么,生态文明教育教什么,怎样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这些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在理论上,有关提法如生态德育、生态素质教育、生态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不一而足,它们之间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向度差别很大,学者们在广泛开展研究的同时,并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在实践上,虽然学校和社会都已开展生态文明的相关教育,但总体来说,生态文明教育还处于碎片化、零散化的起步状态,没有形成工作系统,没有形成教育合力,教育效果自然不太理想。在众多的问题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理论和实践上对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认识问题,本文试图对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体系构建作进一步的探析。

对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学者们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探讨。有的学者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包括: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生态道德意识的唤醒;生态道德素质的形成;生态文明行为能力的培养。”[2]也有学者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多层次的、具有丰富内容的系统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科学基本知识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生态环境法制教育。”[3]还有学者则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意识、生态观念、生态道德、生态法治等方面。”[4]可以看出,虽然相关的研究很广泛,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成果,也都比较注意用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作为理论依据展开论述。但是整体来说,目前关于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研究存在着零散、浅显、杂乱、雷同的现象,没有形成共识,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对现有成果进行有效整合和深度挖掘,以构建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理论体系。笔者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不同于国外的环境教育,有关生态环境现状的教育和生态科学基本知识的教育等内容应该排除在外。它的内容体系应该是生态自然观、生态平等观、生态消费观、生态道德观和生态法制观等教育的有机统一。

一、生态自然观教育

生态自然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思想基础,吸收现代生态学、环境科学、系统科学等相关理论而产生的新的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是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整体,二者紧密联系并相互作用;人类要生存、发展并实现最终的解放必须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

进行生态自然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生态忧患意识。在会见出席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会的主要外宾时说,生态文明建设要有“走钢丝”的忧患意识[5]。生态自然观教育首先就是要通过对生态环境现状的介绍帮助教育对象了解生态问题的严重性,了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的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使教育对象树立生态忧患意识。要通过生态自然观的教育,使教育对象认识到,如果继续过度地开发利用资源,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将使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要通过生态自然观的教育让教育对象明确,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广州宣言》倡议的那样:“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倡导者、热心宣传者和忠实践行者。”[6]只有这样,受教育者才能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有个正确定位,也才能认识到人类制造了生态危机,现在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生态文明。

二、生态平等观教育

生态平等观是关于全人类在生态权利的享受和生态义务的承担方面所处生态地位平等的观点,是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丰富和发展。生态平等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同一代人在要求良好生活环境和利用自然资源方面,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当代人有责任保护地球环境并将它完好地交给后代人。

进行生态平等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树立正确的生态权利义务意识,主动承担生态责任,重点是培养他们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意识。从生态问题的历史和现状来看,由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代内不平等的情况非常严重。正是发达国家不顾环境承载能力的快速发展使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使生态危机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而且,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奥康纳认为“资本的积累得以继续,主要是通过在总体上对南部国家和世界范围内的穷人欠下一笔生态债来完成的[7]。代内公平要求任何国家和地区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时必须考虑到他人的环境需求,不能损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生态利益。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还要求考虑各个国家和地区如何公平分担治理环境的责任。这种公平,不应是绝对数上的简单公平,而应从历史、现状来分析,强调一种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代际公平”最早由美国国际法学者爱迪・B・维丝提出,他认为人类的每一代人都是后代人类的受托人,当代人在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同时必须为后代人类的利益保护好自然资源。代际公平的思想在国际环境法领域已经被广泛接受,并在很多国际条约中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体现。它要求我们不能为了当代人的眼前利益而牺牲后代人的长远利益,不能因发展经济而破坏生态平衡,保证每代人公平地享有生态权利和承担生态义务。

三、生态消费观教育

生态消费观是在对西方消费主义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消费观,是生态意识在生活消费中的具体体现。生态消费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应深刻认识和坚决反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的消费异化;提倡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提倡绿色消费,反对高碳消费。

进行生态消费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正确对待生活消费,增强节约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绿色消费意识。对个人来说,作为一名消费者要自觉选择绿色产品,接受绿色服务,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都要提倡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自觉抵制那些污染环境、高耗费资源的商品。生态消费观教育要引导消费者崇尚自然,追求健康,选择绿色产品,注重对生活垃圾的处置。同时,生态消费观教育还要提倡适度消费。适度消费就是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合理消费,它要求我们以获得生活基本需要的满足为标准,反对过度消费。过度消费是一种超过生活合理需求的消费方式,它以享乐、挥霍、奢侈为特征,必将对自然资源造成巨大浪费,威胁到生态的平衡。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主张精打细算、细水长流,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思想观念,值得当代人很好地继承与弘扬。

四、生态道德观教育

生态道德观是人们对如何运用道德规范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系统认识和看法,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对西方生态伦理学进行借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观点。生态道德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不但人与人之间存在道德关系,人与自然之间也存在道德关系;生态伦理应成为人类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对生态道德规范的遵守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前提,也是人类在道德上完善自我的必然途径。

进行生态道德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意识,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生态良知感、生态善恶感、生态正义感和生态使命感。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把道德教育纳入其中,弘扬生态道德观念,使社会公众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一是生态良知感。生态良知是一种生态方面的道德认知。培养社会公众的生态伦理意识,需要把自然界作为有自身利益和自身情感的道德对象来看待。生态良知能够培养社会公众的前瞻意识和自省意识,引导他们在内心形成和确立生态道德观。二是生态善恶感。生态善恶感是一种深入心灵的生态道德“自省”。衡量生态善恶的标准是以人的行为是否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相一致。凡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行为都是善良的,反之则为恶。三是生态正义感。生态正义是指个人或社会集团的行为必须符合生态平衡原理,遵循生物多样性原则,尊重全世界人民保护环境的愿望,维护“只有一个地球”的全球共同的生态利益,是监督和评价生态行为的道德准则。具有生态正义,就能够约束和制止其他个人或社会集团破坏生态的不道德行为,与非正义的生态行为做斗争。四是生态使命感。生态使命感就是一种对生态道德规范的认真遵守和生态责任的自觉担当。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体公民的共同事业,要求每个公民积极参与,自觉履行应尽的生态道德义务。要通过生态道德观教育,使社会公众自觉担负起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道德责任,努力使生态道德规范转化为每个公民的自觉实践。

五、生态法制观教育

生态法制观是人们对如何运用法制手段来保护生态环境的系统认识和看法,是法律意识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方面的具体体现。生态法制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道德的推动,也需要生态法律、法规的引导和约束;每个公民或社会集团在享有生态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法定的生态义务;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法制手段是最重要的保障。

进行生态法制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树立正确的生态法律意识,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生态法治意识和生态维权意识。近年来,注重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自然资源、治理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公众的重要立法共识,我国生态立法加速发展,已基本形成了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加强生态法制观教育,能够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态法律意识,强化公民在环境保护法律义务方面的政治认同,并以生态法律规范自己的生态行为。同时,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体公众的事业,法律法规支持公众在环保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权利。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但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方面,我国的立法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提高普通大众的生态维权意识,有助于促进人们在守法的同时参与生态的立法、执法和司法,从而提高生态立法的质量、执法的效果和司法的监督。生态法制观教育将增强社会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使他们在用生态法律意识自觉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还会运用法律武器与一切危害生态环境的不法行为作斗争。

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是一种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指导的有关生态的思想观念的教育。这种观念教育一方面以一定的生态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生态环境现状的了解作为必要的前提,另一方面又以公民的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作为预期的效果和追求的目标。但生态知识并不直接产生生态行为,只有正确的生态理念才能搭建起两者之间的桥梁。在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可以提炼出生态自然观、生态平等观、生态消费观、生态道德观和生态法制观作为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基础因子。其中,生态自然观和生态平等观的教育主要用来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对待人类自身代内和代际之间的生态权利和义务,它们是引导人们生态文明行为的前提,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内容。生态消费观教育主要用来引导人们在生活中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它是引导人们生态文明行为的重点,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内容。生态道德观和生态法制观的教育主要是通过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们是引导和约束人们的生态行为的两种最重要的手段,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保障内容。五者之间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共同构建起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体系,为“培养生态人”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姜赛飞.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究[J].教育探索,2011(8):23-24.

[3]廖金香.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诉求与路径选择[J].高教探索,2013(4).

[4]陈艳.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4).

[5]会见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会主要外宾[n].光明日报,2012-12-13(3).

对生态文明认识篇4

关键词:绿色认知;大学生;主因子分析;绿色教育

收稿日期:20151222

基金项目:金陵科技学院课题“绿色大学理念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的推广应用”

作者简介:王蕾(1982―),女,博士,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社会生态学的教学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3018202

1引言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对大学生的绿色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Bp(]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十三五”规划,这是生态文明建设首度写入五年规划,可见党和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新水平、新高度。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Bp)]

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1]。

大学生处于时代的最前沿,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是掌握新知识、新科技的主要群体,也是实践和传播生态文明的主力军。高校应大力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和环境道德观的人才,进而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维护自然的稳定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与持续繁荣,充分发挥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因此,研究大学生绿色认知的主因子,对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绿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2研究对象及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随机选择的400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范围覆盖“985”、“211”、省属、市属普通高校及高职类院校。2015年5月进行了预调研,认定调查对象对问卷理解的有效度,随后于2015年6月进行了正式调研。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绿色教育、绿色大学等的文献资料及相关书籍,用于大学生绿色认知调研问卷的设计。

2.2.2问卷调查法

(1)问卷设计:从主客观两方面相对应地设计了21个封闭性问题,半封闭性问题3题,开放性问题1题。其中,13个问题涉及到大学生绿色认知的调研。

(2)问卷发放与回收:随机选择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6份,回收率为96.5%,有效问卷377份,有效率为94.25%

(3)问卷效度检验:采用专家咨询评价法,内容结构设计的评价效度为86.3%,大于80%,说明问卷的效度较高。

(4)问卷信度检验:采用重测信度法,间隔15d后,随机抽取了20名参与问卷调研的学生重新回答同一份调查问卷,计算两次测量的信度系数R=0.821,说明具有较高的信度。

2.2.3数理统计法

运用统计软件SpSS20对调研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后,进行主因子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主因子的确定

根据大学生绿色认知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3个测度进行了因子分析,获得因子的初始特征值、方差百分数、累计方差百分数(累计贡献率)等数据,如表1所示,提取初始特征值大于1.0的4个主因子,累积贡献率为54.679%,根据认知方面主因子统计规律,累积贡献率达到60%为理想结果,说明分析结果较为理想。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由表1分析结果可知,经过主因子分析后13个测度被归纳为4个相互独立的主因子。为了进一步命名和阐述各个主因子的含义,调整每个主因子在总体信息量中的贡献率,进行因子矩阵旋转,使因子的含义清晰化,调整后的主因子与13个测度之间的关系如表2所示。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旋转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旋转在5次迭代后收敛。

由表2可知,每个主因子对原始变量信息的贡献率是不同的。根据统计学规律,贡献率大的初始变量对主因子性质的影响也较大。因子矩阵旋转后,根据贡献率的大小,各个主因子被重新排序,性质相近的参数相互聚类。各个主因子的信息如表3所示。

3.2学生绿色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大学生绿色认知的主要因素有绿色意识、绿色宣传、绿色实践、绿色课程等四个主因子。

3.2.1学生的绿色意识

学生的绿色意识是影响大学生绿色认知的第一主因子,增强大学生的绿色意识成为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目的。通过绿色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意识到生态危机的紧迫性、资源匮乏的严峻性,从而自发、自觉、自愿地采取环境保护的行为。

3.2.2学校的绿色宣传

学校关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绿色校园、绿色科研等方面的宣传成为影响大学生绿色认知的第二主因子,绿色宣传渗透在高校教育教学及科研的方方面面,包括广泛传播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建设符合生态规律、环境宜人的校园环境;营造绿色环境下校园文化氛围;鼓励环境保护相关的绿色科研等诸多方面,在处处彰显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氛围下,学生的绿色认知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2.3学生的绿色实践

除绿色意识及学校的绿色宣传外,学生的绿色实践也是影响大学生绿色认知的主要主因子,大学生接触和习得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知识的渠道较多,更容易接受新知识、新思想,但仅仅具有绿色知识和绿色意识却没有付诸实践是不够的。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在行动中检验和修正,才能使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认知内化为价值理念,并逐渐拓展到行为模式。

3.2.4学校的绿色课程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和根本任务,高校开展绿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和环境道德素养的大学生。进行绿色教育的核心途径是构建绿色课程体系,包括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在内的科学的课程体系。学生在校期间系统的学习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掌握将这种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的能力,对学生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4结语

对影响大学生绿色认知的13个测度进行了主因子分析,确定了影响大学生绿色认知的4大主因子,分别为绿色意识因子、绿色宣传因子、绿色实践因子、绿色课程因子。

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和环境保护素养,高校应适应时代需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加强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的教育,加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渗透,营造绿色环保、人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的绿色意识,提高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支持度和参与度。把引领生态文明建设与自身的建设结合起来,强调知识与行动的双重引领[2],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将绿色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参考文献:

[1]

对生态文明认识篇5

[关键词]文明生态文明意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

生态问题自古就有,但生态文明意识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不同程度的觉醒。意识的觉醒程度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行为选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探讨生态文明意识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生态文明意识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以及如何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并用以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生态文明意识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文明是标志人类社会发展状态的历史范畴,既与社会意识紧密相连,又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不同的文明意识产生于不同的社会实践,反映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对经济的发展又有着不同的影响。

纵观社会历史的发展,人类文明经历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历史形态。渔猎采集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第一个历史形态,该时期的人类脱胎于动物界不久,对自然界的认识改造能力极其低下,尚处于朦胧状态。人类活动远未超出环境的容量,与生态环境保持着原始共生的关系,这一阶段的人类文明又称原始共生文明。农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大约在一万年前,人类发明应用了农业生产技术,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人类实践的深度广度都有较大增加。不过从总体来看,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方式只能顺应自然界的发展变化,维系了生态环境的平衡。这一时期的人类活动以对自然的顺应为主要特点,因此又称顺应文明。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第三个历史形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新的生产方式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人与自然的关系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由过去简单地消费自然物变为越来越多地加工改造自然物,由过去那种对自然单纯的依赖顺应关系变为征服改造关系,这一时期的人类文明又称为征服、改造文明。这种文明意识使人类的欲望无限膨胀,对自然界为所欲为,导致人类越来越深地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环境恶化、物种绝灭、酸雨肆虐等。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和生存根基的动摇,迫使人类彻悟:这种征服、改造的工业文明意识与人类的初衷相悖,它虽然给某些地区带来了经济发达和高水平的物质享受,却是以全球生态平衡的破坏和更多地区的贫困加剧为代价的。因此,探讨新的文明模式,树立起新的文明意识,就成为人类亟待解决的任务。20世纪末产生的生态文明是一种崭新的文明模式。它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特色,以无害环境的高级“绿色”技术为依托,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为标志,以无害于环境、无害于人类的生态生产为内容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高级文明。它是在原有的文明模式走到历史的尽头甚至出现危机的情况下适应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并且是以克服原有文明的弊端为根据而产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伴随着生态文明的产生而产生,一般是指人类善待自然,将自身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某一因素来考虑,对于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生物物种之间关系的一系列正确看法和态度。它表现了人类追求洁净环境、生态和谐的美好愿望,引导着人们为保护生态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的行为,特别是经济行为,以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意识是一种划时代的文明意识,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二、生态文明意识是实现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

生态文明意识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理性反叛,它将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统一起来,把此与彼、局部与整体、目前与未来有机统一起来,强调人与人、人与物的协同进化,将视野从局限于个体发展转为注重整体利益,从注重局部利益转为注重全局利益、从单纯注重经济效益转为同时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从注重微观效益转为即注重微观效益又注重宏观效益。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对实现社会经济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生态文明意识催生新的思想观念。长期以来,人们在思想上的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发展中国家只要能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牺牲资源和环境是无所谓不重要的。如果这认识得不到及时扭转,思维方式得不到更新,就不可能使现实中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的现象,特别是以资源耗竭、环境退化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的现象得到真正的扼制。出现这种认识的根源在于没有理顺增长与发展的关系。应当认识到,经济增长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全社会的经济条件、生存环境得到了改善;经济发展并不等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为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和国民生产总值在短时期内的大幅度上升,必然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最终导致经济衰退。因此,要使社会经济获得全面和谐发展,应彻底放弃资源无限、环境容量无限的幻想,深切认识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相关性原理,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对经济持续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以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发展,走出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误区,实现思想认识和经济实践上的根本转变。其次,生态文明意识催生新的生产观念,即注重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企业为了获得生存空间、占领市场,就不能不考虑其“负产品”,不得不千方百计进行新技术研发,以改变原有污染型的生产工艺,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如果说,在工业文明时期,人们更多的注重物质资料的生产产量,在生态文明意识日益觉醒的今天,人们则更加注重产品的品种和质量。第三,生态文明意识指导着经济政策的制定。由于人们的需求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性的,不是并列的而是多层次的,在一定时期人类可利用的资源又是相对有限的,如果仅仅依赖人们的需求而发展经济,势必导致各行其是的短期行为。因此,要使环境保护要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使生态质量需求成为经济活动中的有效需求,就必须依靠相应的经济政策的制定来实现。第四,生态文明意识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在人类陷入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今天,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逐渐觉醒。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地区和个人仍发生着有悖于生态文明意识的事件。为了一几私利,无计划的滥采滥挖;为了一时的获取,无节制的肆意捕捞;为了增加产量,肆意排放三废等等。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式经营所造成的生态问题的经济代价是巨大的,应予以彻底摈弃,建立起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的集约经营、综合治理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产体系。

三、弘扬生态文明意识,促进经济持续和谐健康发展

对生态文明认识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林科大学生;网络;调查研究

1前言

自党的十提出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以来,中国共产党多次在重要会议上提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将制度体系建立得完整、系统。必须在源头保护、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等方面实行最严格的制度建设和管理,完善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相关制度,依靠制度有力保护生态环境。

(2)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提出,要实现生态环境法治的体系化,这让环境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五位一体”的法制化。

(3)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首次将生态文明列入十大目标,而且“美丽中国”也第一次被正式写入规划,同时“绿色发展”的理念也被列入了“五大发展理念”之中。

(4)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5)2017年,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总理提出“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

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力推进,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求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相继出台,使得生态文明教育的深入研究与创新发展刻不容缓。林业院校肩负着为国家林业建设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大多数毕业生从事的工作都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关,而且他们的工作内容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林业院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开展虽然已经取得很多成果,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学习和教育也变得越来越形式多样,利用网络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并不多见。通过网络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具有时间灵活、形式多样、互动性强等特点,这对拓展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方法、有效贯彻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规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林科大学生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调查

为对林科大学生网络生态文明教育有更全面和客观的了解,为林业院校开展网络生态文明教育提供科学的分析和理论参考,选取了东北地区的某林业院校本科生为对象,开展了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问卷设计综合考虑了现阶段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林业院校学生教育的经验和特点,根据实际情况拟定了题目,包括对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的认知、态度、需求、有效途径等方面的调查。本次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林学、环境科学、园林学、生命科学、森林工程、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木材科学与工程等林科相关专业本科生共600人,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93份,有效问卷585份。

22.1林科大学生对开展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的态度调查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掌握必要的生态文明知识,很多高校都通过网络资源如专题网站、网络公开课、微信推送、微博互动等方式,鼓励大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方式,了解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关注最新的政策、时事。在调查中,有高达83.1%的林科大学生表示对网络生态文明教育很有兴趣,学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可以增加生态文明相关知识储备,开阔对生态建设问题思考的视野,及时了解国家面临的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生态问题;但也有15.9%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教育提供的有效信息少,抱着看热闹的心理在学习,只看看视频,其他的内容关注较少;有1%大学生表示不喜欢通过网络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形式,效果不如讲授和参与实践活动好。由问卷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通过网络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适当增加视频的教学也会提高大学生学习的兴趣。

22.2林科大学生对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的认识调查

在对于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的认识的调查中,有62.6%的大学生认为“非常好,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好帮手。”接受调查的大学生认为通过网络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可以弥补传统教育中的一些不足,以更灵活的方式、更多样的途径吸引大学生,这样有效的方法和高质量的资源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也有33.7%的大学生认为“有一定好处,但运用不好会陷入形式主义”,利用网络一定要求从实际出发,不能忽略实际的需求和效果而改变教学方式。3.8%的大学生认为“没有什么必要,生态保护更多要靠实践”,他们认为生态保护主要看落实的效果,而不是在于学习知识的多少。由此可见,利用网络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但是要注意把握方法和途径,避免运用不当陷入形式主义,还应当注重在实践中促进知识的掌握,真正地将生态文明教育落到实处。

22.3林科大学生在网络上获取生态文明教育资源的需求调查

网络生态文明教育资源的内容较为丰富,种类较多,林业院校的大学生因为身处的校园环境氛围熏陶,生态文明意识普遍偏高,在网络教育资源的需求调查时,很多都会考虑自己的专业发展、就业方向等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联系。因此在教育资源的需求调查上,也体现了林科大学的独特特点。有32.5%的大学生关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事前沿,不仅可以了解热点消息,也可以掌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政策和发展动向,这样可以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择业方向。有23.1%的大学生希望对生态文明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想通过网络获得生态文明课程资源,学习完整的知识体系。有17.8%的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科普讲座非常感兴趣,希望能通过网络聆听专家学者的观点分享,拓展自己的知识储备。有16.8%的大学生有很高的参与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的热情,但是活动组织方面经验欠缺,希望通过网络获得实践活动指导方面的经验。也有9.9%的大学生希望获得生态文明研究成果资源,可以通过阅读生态文明的研究进展报告,在较短时间内了解学者、专家的最新研究。由此可见,网络教育资源可以使学生更便捷地学习,提高林科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度。

22.4开展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调查

网络获取生态文明教育资源的途径较多,通过电脑,手机客户端、平板客户端的发展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播,便捷了信息的获取。很多林科大学生出于工作、学习或者娱乐的需求,浏览网页、手机信息的频率很高。在调查中,有43.1%的大学生认为手机、网站、微博、微信推送消息是日常浏览最多的,是开展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林业院校开设网络生态文明课程资源较多,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中很多都与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相关,学生通过选修此类课程还可以获得相应学分,所以有21.7%的大学生认为网络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是很有效的学习方式。调查中,很多被访者提出,由于网络中有效和无效信息掺杂,筛选信息会浪费大量时间,严重影响学习的效率,所以学生期望建立生态文明网站,认为建立生态文明网站是有效途径的大学生占17.1%。另有11.3%的学生认为,网络教育会受到网络信号是否稳定的影响,下载网络教育资源则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和阅读,比较方便快捷。近年来,在网络上新兴了虚拟体验活动,如植树节期间,很多网站通过网络答题互动,答对题目即可捐赠树木,这样的互动体验很受年轻人喜欢,有6.8%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体验活动可以提高积极性,但是也要结合亲身实践,才能更有利于生态文明习惯的养成。

22.5网络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调查

大学生对网络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有40.2%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教育资源的内容陈旧,更新速度不快,信息的及时性和实效性还有待提高,更新速度和内容创新滞后。有19.7%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存在很多虚假信息,信息准确性、有效性不高。网络上生态文明资源信息量较大,各种信息掺杂在一起,进行相关搜索时,无效信息多,使寻找有效资源的难度增大,浪费时间精力,所以有16.9%的学生认为查找的效率降低,很难找到需要的资源。也有13.3%的学生认为,网络学习资源文本过多,较枯燥,阅读兴趣不高。9.9%的学生认为,网络学习课程大部分是视频回放,老师和同学的互动性少,会影响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的效果。

3网络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通过网络对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有信息量大、操作便捷等优势,但是在推广实行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性。

3.1网络生态文明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融合

做得不够好学校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很多林业院校将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培养放在人才培育的重要位置,以期培养出不仅具有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同时拥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意识的学生。现在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课程,不仅依靠传统课堂教学渗透生态环保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也通过网络课程进行部分教学和实践。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模式也面临不断创新的挑战。目前,很多高校的传统教学与网络课程教学的融合并不理想,网络课程与传统教学的教学内容衔接较少,整合力度不够,没有实现课堂、课下、线上、线下有效整合。在知识传授方面,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引入到学生素质教育,不仅要重视传统教学媒介,更要善于利用网络新媒介,实现教学相长、互为补充的教育效果。

33.2未形成全面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林业院校由于其自身的丰富资源和多年的实践探索,在有关生态教育、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等方面比普通高校更有优势,但仍有需要完善改进的地方。通过走访和咨询林业院校教务部门发现,在林科专业中,涉及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的课程较多,如环境学、森林生态学、林业生态工程、自然保护区学等等,这些都是针对特定专业的学生开设,但在学校的公共基础课中,目前尚没有面向全校师生开设的专门讲授生态文明的系列课程,生态文明教育大多是通过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公共基础课进行介绍,这样的认识仅停留在哲学理论和基础法律知识的层次上,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不够全面,容易使大学生对生态文明产生更多感性而非理性、客观的专业认识。这种方式也不能充分发挥林业院校的学科优势,从专业研究角度进行教学,教育尚未形成规模体系,没有完整的知识构架,给学生的自学也会造成一定难度。林业院校应利用其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生态教育、专业教育等方面的丰富经验,为生态文明教育与其他学科的的融合提供指导,促进教育体系的培育和建立。

33.3网络信息参差不齐造成对有效信息筛选困难

海量的网络信息是便捷获取信息的优势,但是网络信息的任意性、随意性也让各种无效的甚至是负面的信息充斥着网络环境,这对筛选有效信息、快速找到所需内容造成很大的障碍。学生之间缺乏专门的生态文明学习沟通平台,不能及时相互分享有效信息,造成查找信息过程中大量时间的浪费,这不仅会打击大学生学习生态文明的积极性,影响学习效率,而且良莠不齐的信息获取,也可能会造成大学生接受片面甚至错误的信息,会使大学生树立的生态文明意识有所偏差。

4林业院校开展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的措施

44.1增设生态文明专题教育的网络课程

对林业院校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的专题教育,对于系统掌握相关知识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可以整合林科高校的教育教学资源,聘请专家学者,开设生态文明教育专题课程,以必修或通识选修课的方式,对林科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讲解。鼓励教师开设网络生态文明课程,改变传统授课方式,通过网络课程学习提高互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网络课程可以开辟交流互动版块,这样利用网络交流互动的便捷性,打破了单纯的讲授灌输式的方法,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以引导林科大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生态文明问题的思维模式。通过互动交流,可以实现学习方法的讨论、生态文明观点的交流等,可以有效促进学习的效果。

44.2利用网络从单向传播转为信息反馈

通过网络教学,利用网络从单向播放转变为信息反馈,从单一功能转变为集成互动。增加实践的内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师生在网络课程上留言交流,针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生态文明的观点等问题及时沟通、交流,让老师及时掌握大学生的学习动向和问题,大学生则可以及时更正自己偏差的观点,从而对生态文明产生正确的认识。充分利用林业学校特有的学科优势,不仅进行网络生态文明教育,同时开展网络生态意识教育、网络生态道德教育、网络生态法制教育等。将生态自然观、生态哲学观、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及生态法治观等与实际生态问题结合起来,鼓励大学生积极发现周边的生态问题,并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解决的方法,争取推进生态问题的解决。推动林科大学生将所学知识及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促使其养成节约、环保的生活习惯,让教学内容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不仅仅是理论的学习,更是行动上的不断尝试和完善,实践中的深切体会和践行。

44.3建立高校生态文明专题网站

林业院校应组建具备专业环保知识、并能够熟练利用新媒体进行生态文明教学的教师队伍,建立具有生态时事资讯、生态文明成果、教育教学互动、生态理论相关研究、政策及法律法规宣传、生态文化交流以及宣传互动于一体的生态文明专题网站。发挥教学科研优势,鼓励专业人员,紧密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保知识宣传、倡导绿色消费、可持续发展理念等开展宣传活动,积极引导网上言论。建立志愿者队伍,选拔思想政治过硬、熟悉生态文明建设和网络工作、具有一定文字写作能力、能够积极主动开展工作的骨干人员,组建相对固定的网络生态文明宣传志愿者队伍。围绕重大活动、重要节庆纪念日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组织高校学生积极撰写原创博文、微博、评论、留言,通过发帖、转帖、跟帖等方式,大力开展网上宣传活动,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中来。林业院校还应积极筹建生态文明科技成果分享平台。进一步整合林业高校、研究院资源,汇集企业、院所、服务机构、技术经纪等技术交易参与方,提供生态文明研究成果的信息服务、对接服务、中介服务、交易服务为一体的技术专利与科技服务交易平台,为有技术需求的企业与高校专家搭建桥梁,有效促成对接。

44.4有效信息筛选和资源共享平台

对生态文明认识篇7

关键词: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科学发展观“美丽中国”

我国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什么是生态文明

从广义上看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更直接的指向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即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从盲目追求经济目标到追求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种新型的生态文明观确立了,即以人与自然平等、和谐、互惠互利为价值观基础的生态文明观。这种生态文明观就需要人类坚持三个基本准则,第一是要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必须认识到人类的发展不能逾越自然规律,只有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下,才能得到长久的幸福;第二是在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开发创造必须以自然规律为准则,在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是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强调以实用节约为原则,在不影响人自身生存的前提下,注重实用性,减少对自然不合理的需求。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人的基本生存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充分肯定了自然的客观先在性,人类社会和人类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从自然界中逐渐派生出来的。通过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我们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应该要不断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科学地而不是盲目地改造自然,从而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减少乃至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实际出发,以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为目标,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最高宗旨。从劳动对于人类社会历史进场的作用来看,马克思看出了人类改造自然和认识自然统一的客观要求,改造自然就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目前与长远生活需求而对自然界进行适时的控制行为,认识自然则是该控制行为中的获取外界信心、完成从目标信息到控制信息的信息加工变换、反馈等活动。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改造自然必须在深刻、正确认识自然的基础上进行。而成功或者不成功的改造自然的实践,又反过来大大推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为了更好的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界在人类生存中的作用,必须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主张人与自然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们要在人同自然的相互作用中认识自然界以及认识人自己,建立人同自然相统一的辩证世界图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本质就在于它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基础的,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关于人与自然辨证统一的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追求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的发展又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而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应有之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人类摆脱面临的各种环境危机,拯救自然、拯救生态、拯救地球,最终拯救人类自己。

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生态文明,首先需要加强生态教育,使全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其次要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再次要坚持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同时,为了保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文明能够实现,就需要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制,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将整个世界作为一个环境系统,坚持国际合作的原则,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理论武器,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不断树立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逐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文明。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的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建设生态文明是历史赋予的重任,也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是一份更加完备的新的行动纲领。我们要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参考文献:

[1]王维平,庄三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代价值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对生态文明认识篇8

摘要:对高职学生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时展的需要。高职学生在生态文明意识上存在着意识薄弱、消费行为缺失等较为严重的问题。思政课的教学与专题讲座等形式可以提升学生在思想意识方面的认知。此外,学校可以创新实践教育途径,将生态文明理念外化于学生。

关键词:思政课;生态文明教育;网络技术

一、高职院校开展关于思政课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1.高职院校对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以牺牲环境为前提发展社会经济,将不利于社会生态文明的进步。国家应该加强对生态文明方面的教育。高职院校在教学思路中引进生态育人的理念是高校教学发展的一大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思政课已经不只是单一的思想文化方面的认知,还肩负着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等使命。同时,思政课从单一的功能变成了多元化的功能,思政课应该担负着向学生宣传生态文明教育的功能,使高职学生都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能力。高职学生很大程度会面临着毕业了就开始找工作,所以在高职学习中应该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其中较为主要的是培养自己在于生态文明方面的素质,因为成功的高职学校不单纯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还有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生态文明素质,使学生能够做到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高职院校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的分析

一些高职院校中的思政课照搬课本,其中的内容都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一成不变。这些内容是一些学生从初中就开始学习的内容,直到高职教学中仍然还是这些内容,没有创新,导致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不重视思政课,即使有老师提到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问题,关注的同学也比较少,这些问题导致生态文明教育不能较好的开展。响应国家的号召,一些高职院校即使在思政课上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但是由于涉及的内容比较狭隘,范围比较窄,时间比较短,学生不能对生态文明教育有较好的认知。有些学校甚至将这部分内容忽略不讲,导致高校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知识不重视。学生会因为没有全面的认知,妨碍对生态环保知识的掌握。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现在的生态文明教育认识有局限,加之这些学生不了解生态文明教育,毕业了对于这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欠缺,在之后的工作中缺少保护生态的认识。一些高职学生知道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但是在真正践行的时候缺少对生态环境的基本知识,缺乏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对生态环境的文明处于一副事不关己的行为。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对相关思想的强化。高职学生消费时缺乏对生态环境的考虑。一些高职学生由于没有生态文明方面的学习,总是过度消费,攀比消费和炫耀消费,这些现象是不可取的。一些高职学生由于受到周围风气的影响,在消费方面不能适度消费,这样违背的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高职学生感觉自己毕业了就会工作,不把心思用在学习上,进行一些不合理的消费。这样的消费不符合生态文明的教育,学校应该进行相关的制约和监督。思政课对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作用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魏春艳摘要:对高职学生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时展的需要。高职学生在生态文明意识上存在着意识薄弱、消费行为缺失等较为严重的问题。思政课的教学与专题讲座等形式可以提升学生在思想意识方面的认知。此外,学校可以创新实践教育途径,将生态文明理念外化于学生。

二、加强高职学生思政课的生态文明教育的措施

1.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现在一些高职院校不重视生态文明的教育,一些只是将其作为选修课,这样的教学理念是错误的。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于生态文明教育的选择和优化。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通过大量的照片、视频等创设情境,设计结合学生实际的课堂讨论,让学生自动参与活动,学习相关的知识。高职院校应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重视相关知识的学习、老师可以将相关知识通过科技手段推送到相关的网站上,让学生观看,提高学生的重视度。老师可以找到相关的资源网站和其他学校的老师交流经验,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职院校的思政课不只是讲解理论知识,一些老师会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学生深刻学习相关知识。学校可以和相关的生态地区进行交流和联系,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认识,在实践中践行生态文明的理论。

2.促进高职学生生态文明习惯的形成

现在的生态文明习惯已经是关乎人们素质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需要在思政课上对学生进行教学,在实践中进行教学。高职院校应该创新学校相关的文明生态方面的治理体系,将学生的生态文明认知与情感一起通过实践进行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使其养成好的生态文明习惯。高职院校可以在校园内加强对生态文明的宣传工作,在日常行为中,提醒学生要节约用水用电,在宿舍内不能有乱扔乱画的行为,在花圃旁边告诉学生禁止踩踏。这些在进行思政课的时候都通过理论告诉过学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宣传力度更大。学生会以及社团之间也可以相互联系,举办关于生态文明方面的活动,提高思想宣传的力度,在关于思政教育的活动中增加生态文明的元素,举办一些有实际意义的活动,设计一些较醒目的宣传语,通过这些设计来践行生态文明。学校相关部门可以促进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学校可以联合学生处、后勤处等部门创新学校的治理机制,改变学生不良的教学习惯,制定较为完备的关于学校相关部门生态文明的教育。有关部门可以指定相关的组织机构对学生的生态文明状况进行检查和监督,用制度约束学生。学校应该创新高职院校治理体制。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观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群体。高职学生应该主动接受教育信息,充分发挥高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创新实践教育的途径

营造校园生态文明的氛围,要积极塑造校园生态的建设,培养良好的生态教育氛围。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传播生态理念。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活动,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校园生态文明的建设,使用生态文明成为校园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可以创新生态教育的实践机制,充分利用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节日,建立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定期进行相关调查。

4.利用网络技术,拓展生态文明教育空间

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学校可以将思政课的生态文明教育带入网络上进行。在网上设置生态文明教育的资料库,老师在授课前可以通过资料库找到需要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这在很大程度上便利了老师的工作,使老师有了大致的授课方向。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进入资料库,随时翻阅有兴趣的网站,在里面提出自己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见解和不同,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将哟哟优秀经验的老师联系到一些,对优秀的资源进行共享,对优秀的经验可以进行交流。这样老师可以有更多的关于生态文明的教学经验,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回答。有不同见解的老师还可以在其中交换相关教学经验,帮助其他老师完成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可以共享优秀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高职教学中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的生态环境和高职学生对生态文明意识的缺失,才能认识到我国的思政课较为缺失生态文明教育。国家和学校应该采取有力的措施缓解这样的矛盾,让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把高职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永峰.浅谈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

[2]汪芳琳.论高职实践教学中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石油/农学中旬刊,2014

对生态文明认识篇9

(一)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2013年10月及11月笔者组织学生对安徽省凤台县、明光市、桐城市、当涂县、青阳县、宣州区以及歙县7个县市的水稻种植农户进行的入户调查。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50份,经整理剔除部分数据缺损的问卷,获有效问卷402份,样本有效率为89.33%。在调查的总样本中有293人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有所认知问题,占比72.89%。

(二)解释变量的设定

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的已有研究并结合实际调研情况认为:影响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的认知的因素主要取决于四大类:农户户主个人禀赋、农户家庭特征、农业信息的可获性和外部环境。

1.农户户主个人禀赋年龄:一般理论认为,年龄因素影响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的速度。由此推断,年龄越大的农户越不容易认识到农业生态环境退化问题。因此,本文假设:户主年龄负向影响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问题的认知。性别:在农村,由于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以及同外界环境交流的机会均要少于男性,故她们在对新信息及新知识的理解上也要弱于男性。因此,本文假设:女性户主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问题的认知程度较男性户主低。文化程度: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有助于拓展人们的视野,增强人们对信息的接受、处理和吸收能力,提升对来源于不同渠道信息的判断力。ervin(1982)和pampel(1977)证实了农户的文化程度与农户对土壤侵蚀问题的认知程度正相关。因此,本文假设:文化程度与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问题的认知呈正相关关系。是否是村干部:村干部往往能力较强且文化层次较高,对于新的信息和政策理解更为透彻。而且村干部比一般村民具有更多的机会和渠道获取外部信息。因而,本文假设:作为村干部的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问题的认知更深刻。风险偏好类型:风险偏好是指组织或个体在实现一定目标过程中对待承担风险的种类、大小等方面的基本态度。按照不同主体在对风险采取的不同态度可以将风险偏好分为三种:风险厌恶、风险中立及风险追求。风险追求型农户由于对新事物的接受度及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因而,本文假设:风险追求型的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问题的认知更深入。环境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越强的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越关心。他们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信息更为关注。因而,本文假设:环保意识越高的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问题的认知越深刻。

2.农户家庭特征家庭人均年收入:家庭人均收入高的农户在当地属于“能人”,其获取和评价农业生产信息的能力会更强。因此,本文假设:家庭人均年收入高的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问题的认知更深切。家庭非农收入占比:目前农户家庭非农收入高表明农户正从事着兼业,兼业往往是户主外出打工。户主走出农村,进入城市打工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从而增强了对信息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本文假设:农户非农收入占比的提高增加了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问题的认知。耕地面积:在我国农户家庭的耕地面积一般与家庭人口数成正比。若农户家庭人口数越多,其耕地面积就越大。家庭耕地面积大的农户在经营过程中会更加注重农业生产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耕地面积越大的农户会越主动通过各种渠道寻求各种农业技术发展趋势的信息。因此,本文假设:耕地面积正向影响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问题的认知。

3.信息可获性与村民交流的频率:在我国农村,信息传递的方式往往是通过农户之间的交流这种非正规的传播渠道。因此,本文假设:与其他农户交往越频繁的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问题的认知越深刻。农业信息的获取:信息获取得越多,对外部世界的理解越深刻。通过各种媒介获取信息越多的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趋势越了解。因此,本文假设:农业信息的获取显著促进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问题的认知。4.外部环境是否参加可持续农业生产培训:政府主导的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往往会向农户阐述农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采纳可持续农业生产技术的益处。同时农户在参与培训的过程中可以与推广人员及其他农户进行交流,提高了他们对农业环境退化的认知。因此,本文假设:培训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问题的认知。距离乡镇远近:农户因居住区域的差异对信息获取存在显著的差异。距离乡镇远、交通闭塞的地方,增加了农户信息获取的难度。因此,本文假设:农户家与乡镇之间的距离负向影响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问题的认知。根据以上的研究假设,将对变量的定义及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作用方向列。

二、解释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根据对调研资料的整理可以得到: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不同个人禀赋的农户户主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的认知以及不同家庭特征农户户主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的认知。在被调查的农户中,有293人对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有所认知,占总样本的72.89%,而没有认知的为109人,占比仅为27.11%,这说明大多数农村居民对于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问题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从年龄结构来看,随着年龄的增加,农户户主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问题认知的比例逐渐降低。年龄对农户的认知外部世界的能力具有负向作用。从被调查的农户来看,四十岁以下的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有认知的比例为9成左右,而60岁以上仅为3成左右。

(2)从文化程度来看,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有认知的比例随着受教育程度的上升而提高。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有认知的比例仅为26.05%,初中文化水平的为87.73%,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有认知的比例几乎为100%。

(3)从性别上看,农户的性别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问题的认知没有显著的影响。女性有认知的比例为68.75%,而男性的认知比例为73.24%,男性和女性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问题的认知比例几乎没有差别。

(4)从农户是不是村干部上看,村干部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问题有认知的比例要远高于不是村干部的农户。村干部有认知的比例为94.12%,而非村干部农户有认知的比例为71.85%。

(5)从风险偏好类型上看,户主的风险偏好类型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问题的认知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风险追求型的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问题有认知的比例为94.21%,而风险厌恶的农户有认知的比例仅为59.02%,即风险偏好程度越高的农户,对于农业生态环境退化问题的认知比例越高。

(6)从环保意识上看,环保意识越强的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问题的认知比例越高。环保意识很强的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问题有认知比例为98.21%,而环保意识很差的农户有认知的比例仅为43.55%。

三、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一)户主个人禀赋的影响

户主的年龄在模型中的系数为负,与预期相符且在10%的检验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年龄越大的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的认知水平越低。从边际效应上看,户主年龄增加1岁,对农户生态环境退化的认知概率下降0.24%。户主性别在模型中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但系数为正与预期不符,这可能是由于女性户主对外在环境的感知方面比较敏感从而使得他们比男性户主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的认知更多。文化程度是影响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认知的重要因素。户主文化程度在模型中系数为正,与预期相符,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说明户主的文化程度越高,其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认知的概率也越大。从边际效应上看,户主受教育年限提高1年,对农户生态环境退化的认知概率上升4.68%。户主是否为村干部在模型中的系数为正,与预期相符,但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可能的解释是由于村干部在总体样本的占比较低,从表2中可以看出,村干部在总体样本中的比重仅为4%。户主的环保意识在模型中系数为正,与预期相符,且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说明随着户主环保意识的提高,其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的认知水平也越高。从边际效应上看,户主的环保意识提高一个单位,对农户生态环境退化的认知概率上升3.13%。农户的风险偏好类型在模型中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的解释是风险偏好类型并不是影响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认知的重要因素。

(二)农户家庭特征的影响

家庭人均收入、家庭非农收入比例以及家庭水稻种植面积在模型中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可能是由于这些因素对于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的认知的影响较小。

(三)农业信息可获性的影响

农业信息的获取在模型中系数为正,与预期相符,且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说明农户对农业信息获取得越多,其对农业环境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从而提供了他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的认知水平。从边际效应上看,户主与村民交流的频率提高1个单位,对农户生态环境退化的认知概率上升0.01%。与村民交流的频率在模型中为通过显著性检验。但系数为正,说明农户与村民交流有促进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认知的作用但效果不明显。

(四)外部环境的影响

是否参加可持续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在模型中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呈现出正向影响,这表明参加培训有助于农户对生态环境退化的认知更加深刻。到乡镇的距离在模型中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系数为负,与预期相符,表明到乡镇的距离有负向作用于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认知,但不显著。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第一,在调研的地区大部分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问题有一定的认知,在调查中的402户农户有72.89%的农户有认知。第二,户主文化程度、环保意识、参加可持续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及农业信息的获取显著促进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问题的认知,但年龄呈负向作用。

对生态文明认识篇10

关键词:多文明形态;价值理念;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B036;D822.3文献标识码:aDoi:10.13677/65-1285/c.2015.03.12

海湾战争后,美籍日裔教授福山发表了《历史的终结》一书,认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是世界历史的终结模式。哈佛大学政治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世界存在不同的文明形态,而且这些文明形态之间有着内在的冲突。1993年,他发表了论文《文明的冲突?》,后来扩展成一本以文明的范式研究全球政治演进的专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较大的争论。亨廷顿认为,21世纪国家间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将不在于意识形态或经济的因素,而在于文明。在他看来,儒家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具有“联手”的可能性,是西方文明的最大威胁。不难看出,亨廷顿在坚持文明冲突论的同时,仍然坚持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立场和观念,意图构建西方文明的话语霸权。正如费尔克拉夫所言,“所有类型的话语都在同等程度上得到意识形态的介入。”[1]85虽然冷战后意识形态的冲突在不断淡化,文明的作用日益显著,但是以文明的发展抵消意识形态的建设这种做法完全不可取。的系列讲话,曾多次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强调意识形态领域我们面临的严峻形势。因为如此,根据世界文明的边界和内核重新构建意识形态,在多文明形态的对话、交流与合作中提升我们国家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就显得尤为必要。而不可否认,一种意识形态的稳定与延续取决于该意识形态的理性权威,进而使民众产生理论上的信服、文化上的自觉和心理上的认同。立足于我们自己的国情,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巩固和“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就需要我们站在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从剧变中汲取教训,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领导权和主导权。

一、多文明形态的冲突与对话

1.文明的冲突

文明是文化高度发展的实体状态,在世界各国呈现不同的形态。亨廷顿认为,冷战结束以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主要表现为世界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东正教文明、西方文明、拉美文明,以及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的互动。“最可能升级为更大规模的战争的地区冲突是那些来自不同文明的集团和国家之间的冲突。”[2]8世界各国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模式因文明形态的不同而彰显不同的姿态。国际会议中的关键争论问题包含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和冲突。世界正处于不同差异文明相交融与纠葛的状态,文明的冲突是世界和平与发展最大的威胁。亨廷顿将世界文明一分为二――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站在西方文明的立场看待问题。这种划分方式虽然便于分析和理解世界文明,但却代表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世界上政治关系的轴心将是如何处理西方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西方试图对其他社会施加影响,然而,其能力却在不断下降”[3]36。如何处理不同文明之间关系的话题为各国政府在国家战略和具体政策上提供了新的思考,尤其是处理本国的主要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间的关系。

2.文明的对话

解决文明冲突的途径不是战争与冲突,而是文明的对话与交流。“所谓对话,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不是在宣传自己的教义,不是影响并使对方改变原来的信仰。”[4]9在杜维明看来,基督教与社会成员对话目的就是传教,让具有其他信仰的人改信基督教,这种对话方式是不可取的。可以看出,文明间的对话要首先尊重其他文明的信仰。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主要是通过了解和自我反思,在不改变自己文明原则的前提下吸收其他文明的合理成分,补充自身文明的内核和外在形态,使得自身文明得以充分发展。通过不同文明的相互借鉴和吸收,各种文明相互发展,共同演绎着世界的大舞台,促进世界文化的大繁荣和大发展。

二、多文明形态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影响

1.文明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内在联系

文明是为了服务人而存在的,其内在核心要素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意识形态是“反映了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和价值取向,并为其服务,成为其政治纲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的理论依据。”[5]17主流意识形态是构成民族精神和民族信仰的思想基础,其建构着国家文化的观念底蕴。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获取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通过一系列有益人民的政策和措施,使人民获得幸福、社会不断发展,使人民对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坚定的信心和支持,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最终得到民众内心的认同和社会主流媒体的认可。可以看出,文明和主流意识形态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发展与获取要依靠吸收先进文明理念的要素,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的科学化和全球化,掌握国际话语权。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交流与合作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重要方向和利用途径。

2.文明的冲突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挑战

西方普世价值的背后是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流和对话过程中容易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和侵蚀。“亨廷顿则打着文明冲突的旗号,主张把东欧和拉美文明融入西方文明,促进俄国和日本与美国的合作,从而构成了西方文明的完整体系,其目的在于共同遏止儒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扩张’。”[6]79上世纪80年代,迎头赶上改革开放的一些人,受到西方“资本”文明冲击,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明显,游行、罢工、罢课等行为造成了社会的动荡不安。当今时代,西方价值理念渗透我国意识形态的主要途径有大数据、自媒体、互联网等方式,越来越具有隐蔽性。特别是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它们更善于利用这些先进的传播方式,侵蚀我们的价值体系,向我国青少年灌输不良的思想观念,使他们对社会主义心生反感和厌恶情绪,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产生严重冲击。如果社会主义中国的儒家文明和资本主义的西方文明之间产生冲突或战争,那么伊斯兰文明或印度文明将会是间接的受益者,这实际上也将不利于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不同文明背后的国家或民族主体代表着不同的利益倾向,其冲突行为的结果会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获取。

3.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对西方文明的积极回应

2012年11月,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以“三个倡导”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该价值观的提出,继承了我们传统文化的积极成分,并彰显了与西方相容的法治、自由、公正等现代价值要素。党的十还提出“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更新治理理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大力弘扬法治理念,要求建设法治中国、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2015年3月,提出“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识形态构建思路。这些都表明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正在积极地回应西方文明,积极地吸收与借鉴西方文明价值的合理成分,并以此为基础,推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科学化与国际化。

三、多文明形态视域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路径

1.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巩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理论根基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理论渊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意识形态理论。在多文明形态视域下构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关键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指导地位。“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关于意识形态的论述众多,研究意识形态问题的主要方法论是三个分析框架:认识论、结构论和利益论。”[7]24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主要体现在认识论、结构论和利益论三个层面。从认识论角度而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获得要以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丑陋性和虚假性为手段。从结构论角度而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巩固要通过论证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来实现。从利益论角度而言,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本质是物质上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思想领导权和主导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本质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思想话语权。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梳理和汲取,有利于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坚守和建设在多形态文明视域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2.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民族特色

儒家文明是我国传统社会中的文化精粹、文化基因和文化血脉,是我国古代人民伦理道德、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的灵魂寄托。在当代中国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明,有利于传承我国悠久历史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可以做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话语基点,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增添民族特色。2014年10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把长期以来我们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使之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8]。从对意识形态构建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将传统文化融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的重要途径。有学者认为传统主流文化与国家意识形态的深入融合“既显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威力和话语优势,又能赢得现代民众最为广泛的认同”[9]29。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实践的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

3.批判和吸收世界文明的合理因素,推进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国际化

西方文明形态是近现代以来处于世界主导地位的文明形态。我们务必要摆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姿态,批判地借鉴、吸收其文明成果,比如先进的制度理念、法治精神等。我们也应坚持开放性的视野洞察当今国际发展趋势,积极融入世界文明发展潮流中。通过对世界文明理念的吸收,努力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走向国际化。当然,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对西方文明的积极因素、消极因素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批判,然后加以选择性地吸收,否则“中国就会在一场喧嚣的暴发之后最终沦为西方文明的附庸地”[10]69。“三个自信”表明,我国正处于制度、理论和道路三个层面较为先进的时代,然而我们的社会制度理念、法治精神等各方面都还有待提高。同时,我们还要辩证地看待世界各种文明成果,要注意批判和吸收世界除西方文明以外的其他文明,在“文明交流互鉴”[11]中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四、结语

世界不同文明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的利弊不能一概而论,我国对待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将其合理部分吸收并融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成长中。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在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实践中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我国要在吸收其他文明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民族化,通过打造自身意识形态的民族特色提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未来的世界将是不同文明共同演绎和繁荣发展的舞台,我国要在世界文明的大舞台上展示具有以儒家文明为“底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姿态,才能在大众化领域、民族化领域和国际化领域获取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同时我们应该看到通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提升而演绎的中国道路,“彰显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12]5,为世界文明的成果做出了一定的历史贡献。

参考文献:

[1][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著.话语与社会变迁[m].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美]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3][美]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塑[J].郭学堂,成帅华译.国外社会科学,1998(6).

[4][美]杜维明.文明对话的发展及其世界意义[J].回族研究,2003(3).

[5]王淑芳.国家软实力竞争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构建[J].山东社会科学,2012(2).

[6]王岩,茅晓嵩.“意识形态终结论”批判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J].政治学研究,2009(5).

[7]唐爱军.意识形态分析框架下的中国梦[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4(3).

[8]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10-14.

[9]袁三标.从话语权视角看国家意识形态的现代性转化[J].理论导刊,2006(12).

[10]韩水法.如何理解西方文明的核心因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