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1:52

生态学研究篇1

关键词:生态生产;生态系统;绿色生产

中图分类号:B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021-02

美国文化史学家托马斯・柏励(thomasBerry)在其著作《伟大的事业――通向未来之路》一书中首次提到了“生态纪”(neozoic)这一概念,与“人类纪”概念相对,旨在告诉我们,以人类为主导的“人类纪”正在终结,与此同时,地球生命正在以相互依存增强的方式走向“生态纪”,“生态纪”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三条可行之路:地球中心、自我限制、有机经济[1]。这再次给人类的生产方式运作方式敲响了警钟,人类如不能改变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那么在生态纪为主导的今天,人们只能走向毁灭。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显然不能够适应“生态纪”的要求,为此,适应三条人类存在之路的基础上,学界对“生态生产”这一概念进行了着重解读,在此基础上,本文综合学者对“生态生产”概念的解读,对生态生产概念进行浅析和梳理。

一、生态生产的结构体系界定

对于“生态生产”的概念体系,学界众说纷纭,综合学者对“生态生产”概念的种种解读,“生态生产”可以分层为以下三种结构界定。

(一)自然的收支平衡:生态生产的微观层次

对于生态生产的理解,学界的看法不尽相同,从狭义上来说,有学者认为:“生态生产是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促使其生生不息、不断向前发展演化的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2]生态系统的生产与再生产,即我们所说的生态环境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这种意义上的生态生产将生态生产划分为三个环节:生物生产环节、能量流动和转化环节、物质循环环节。其要旨在于回归自然本身的和谐圆融平衡状态。

生态系统内部自身具备着调节机制,生物和环境之间通过这种特殊的机制调节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机制以矛盾运动的状态为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调和和平衡,最终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就是生态平衡。而微观层次上的生态生产,就是讲求这一平衡的过程。

(二)生态与生产之间的平衡:生态生产的中观层次

从生态与生产的本身意义来说,有学者将生态生产界定为“生态型生产力和生态型的生产关系,前者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后者则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3]

从中观意义上探讨生态生产,就离不开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探讨。而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向生态生产力和生态生产关系过度,正是“人类中心”向“地球中心”的过度。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生产力的定义已经形成了共识。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将生产力定义为: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它是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以及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其他一切物质技术要素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4]。长期以来,在哲学教科书中,生产力一般被这样定义:“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体现着人们在物质生产中能够在怎样的程度上解决社会同自然的矛盾。”[5]在这种生产力概念的引领下,随着科学革命将人推到了万能的普罗米修斯的地位,人们对自然进一步走向了征服、控制和掠夺。以“征服论”为主导的人类群体依靠技术强加改造征服自然,使被人类加以改造的自然变得满目疮痍,人们通过改造利用自然创造出来的财富远远不能与所损失的相比。

“生态生产力”要把以“征服论”为主导的“人类中心”主义过渡到“地球中心”主义,它大大弥补了传统生产力所缺乏的人与自然间的和谐观念,将“生态型”作为生产力的限定范围和基本要求,旨在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发展的生产力。现今学界对生产力有了新的认识,认为适应现今大背景下的生产力为生态生产力。“生态生产力”概念被定义为“人类与环境相互适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服务、协调配合所释放出来的物质力。”[6]这一概念的重新定义将原有的单向度的生产力概念补充以双向度,对生态生产的探讨也有了进一步的补充。

从生态生产的中观意义上讲,生态生产的过程,就是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把握“生产”的同时把握“生态”,实现物质生产利益与环境再生产利益的双赢。在此基础上,发展“生态生产力”和“生态生产关系”是发展生态生产的两个必要条件。而这种意义上的发展必须落实到实际的具体的政策措施当中,也要加强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才能实现这种意义的生态生产。

(三)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宏观意义上的生态生产

马克思曾经用“再生产整个自然界”理论描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一种,“人靠自然界生活”。但与此同时,现今自然环境的改变也依托于人,人“不仅变更了植物和动物的位置,而且也改变了他们所居住的地方的面貌、气候,他们甚至还改变了植物和动物本身。”[7]

长期以来,社会生产被划分为物质生产、人口生产两个层面,而生态生产也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分为物质生态生产和人口生态生产两个层面[8]。从总体上说,生态生产是物质生态生产、人口生态生产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

物质生态生产的产生与人类本身和环境资源的现状是分不开的。物质生态生产本身包含着两个要点:物质与生态,而物质生态生产的过程就是协调物质与生态之间关系的过程。生态生产视域下的物质生产,要求在物质生产的过程中,注重物质利益的同时,也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人口生态生产是生态生产在人口发展中得以运作的条件,人口生态生产是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协调运作。人口的无限制增长对生态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大大加重了环境的承载压力。以King为代表的麦多斯学派提出,只要人口的数量规模在资源环境对人口的承载容量之内,则可持续发展是可以实现的[9]。人口生态生产作为生态生产的重要一环,使生态生产在人口方面得以实现。

此种意义上的生态生产,就是达到人与自然之间平衡的生产,这种宏观意义上的生产,除了上文中所说的物质生态生产和人口生态生产之外,也包含着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精神生产、人自身的生产等诸多方面。

二、生态生产研究两个方向的阐述

根据对生态生产这一概念的不同角度的梳理对生态生产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向:纵向动态研究和横向平衡态研究,其中,纵向动态研究主要针对于对生态生产的发展前进性做出探讨,而横向平衡态研究致力于对生态生产方法的讨论。

(一)纵向动态研究――生态生产的递进发展角度

国内学者对生态生产概念的研究,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界定的。而对这一概念的纵向研究,是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生态文明发展等角度来论述的。

1.从生产力发展和文明发展角度

从生产力的角度看,对生态生产意义的建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三种不同形态,即白色生产力、灰色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与之相对应的能源方式,从薪柴畜力、到化石燃料到清洁能源的使用。与之相对应的生产的发展过程,就是在不同层次的生产力的作用下进行生产发展的过程。而与三种生产力相对应的三种社会形态,分别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以及生态社会[10]。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生态生产的过程就是生产力不断进步和革新,生产工具不断革新,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互惠双赢的过程,对这一角度的研究着重于对生产力发展过程的研究和生态生产力、绿色生产力的发展表述。生态生产是一个不断自我突破、寻找最优方式的过程,在于在建设生态社会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生产发展,以生态生产力为其主要生存根基。

从文明发展角度看,生态文明不断进行发展的过程也是生态生产进行发展的过程,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文明经历了几种不同的形态:狩猎与采集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一种文明不会立即被另一种文明完全取代――取代的过程是渐进式的[11]。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对应着生态生产的发展,生态生产的过程包含着文明向上发展的过程。生态生产就是文明不断发展、生产方式不断变革的过程。

2从技术论角度

从技术论角度来说,生态生产的过程,就是科学技术不断“生态化”的过程。在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技术论经历了三个阶段:(1)单纯追求眼前利益的“征服性”技术论;(2)后现代主义中的技术批判理论;(3)生态技术论。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传统生产力概念“征服改造自然能力”的基础之上,科学技术的本质属性或基本职能即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第一力量或最高力量,科学技术的最高价值目标则在于开发自然,驾驭自然,索取自然[12]。这种技术论为代表的传统意义上生产,也只是对自然的破坏和掠夺,在此,技术的优势作用和改变作用远远不能与所受到的破坏相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以扩张和掠夺为主导的科学技术所显示出来的一系列后果已经让人类不堪重负,在这一背景下,对技术的批判应运而生,代表人物如胡塞尔、海德格尔、马尔库塞等。

随着生态哲学的范围扩大化,“生态技术论”应运而生,将技术生态化,其实质在于提出传统科学技术之中的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的成分,推广技术中的有力部分,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有生态主义色彩的科学技术要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目标,以保护自然平衡为基础,在保护自然的基础之上进行科学技术作用。

(二)横向平衡态研究――生态生产的内容研究

对于生态生产的平衡态研究,主要是针对生态生产自身的概念意蕴的探究,主要针对三个方面: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理念。以下将做出简单探讨。

1.生态生产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类社会的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统一。生态生产的方式在于不超出生态限制的情况下,维持自然的自净能力、再生能力。人在生产的过程中,不违背自然本身的自净能力和再生能力,依照这种说法,首先,可以提出,生态生产的过程,只有人类向生态系索取小于其生产量,才能使生态系统不断补偿和维持再生产的能力。否则,生态系统被破坏,人类只能自食恶果[13]。

生态生产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即物质生产生态化和专业生态生产[14]。物质生产生态化的过程是在物质生产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生态原则,遵循生态规律,采用生态的方法,通过清洁高效能源的利用进行循环利用,降耗减排,最终实现资源的最充分利用和经济利益、生态利益的最大化[15]。产业生态化的设想思路正在逐渐上升到所有领域的应用。

专业生态生产是人类自觉遵循生态规律,调动社会物质资源,协助、推动生态系统恢复和增强生态生产能力,增加生态产品产出,以促进生态恢复、增殖生态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专业性社会生产活动。这种生产方式的运作既能产生出充足的经济利益,又能带来副产品。随着生态文明逐渐代替工业文明,这种生态生产方式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2.生态生产的生活方式

生态生产的生活方式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生态、绿色,节俭。从生活方式上,我们倡导以生态为一切生产生活活动的首要要求,保护环境基础上实现发展;在生产方面,倡导绿色生产方式,改变传统的“原料―产品―废料”的生产方式,实现生产原料的循环充分利用;在消费上,崇尚节俭,反对铺张浪费。

3.生态生产的价值理念

而对于生态生产的理念讨论,主要从环境伦理学角度出发,环境伦理学不同于以往以人类利益为出发的传统伦理学,其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与可持续发展[16]。基于这个目标,国内学者将生态生产的理念总结为如下几个要点:(1)保护环境,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要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2)生态公正,可持续发展,不仅实现代内公平,也要实现代际公平;(3)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崇尚节俭,反对浪费。

三、结束语

对于生态生产的研究和讨论,随着时间和人们认识层次的发展还会继续,而通过对生态生产的研究,会对今后环境保护、生态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有理由相信,人们通过对理论问题的正确梳理探讨,会达成对我们世界和生活的积极改观。

参考文献:

[1][美]赫尔曼F・格林(HermanF・Greene).托马斯・伯励和他的“生态纪”[J].王治河,译.求是学刊2005(3):5-13

[2]邱耕田.生态生产初论[J].求索,1995(2):84-87.

[3]张术环.论和谐社会视阈下的生态生产方式[J].经济纵横,2007(3):38-41

[4]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第2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784.

[5]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320.

[6]柯宗瑞.生态生产力论[J].新华文摘,1991(6):178-180.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57.

[8]孙丽,孙大为.论生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6);12-16.

[9]包庆德,董华.生态哲学维度:人口生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4):9-12

[10]余谋昌.生态文明:人类文明的新形态[J].长白学刊,2007(2):138-140.

[11]申曙光.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31-37.

[12]吴晓江.生态哲学视野中的“第一生产力”[J].哲学研究,1991(12):12-16

[13]孙丽,孙大为.论生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6):12-16.

[14]丁宪浩.论生态生产的效益和组织及其生态产品的价值和交换[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6).

生态学研究篇2

inLiteraryecology,athens:theUniversityofGeorgiapress,1996,p.xviii,p.xviii,p.xviii.)本文将首先简述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历史源流,然后在阐述其发展的三个阶段基础上,探讨美国生态文学批评意图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历史源流

生态文学批评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1972年,约瑟夫·米克(Josephw.meeker)在《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theComedyofSurvival:StudiesinLiteraryecology,1972)中提出“文学生态学”的概念,“对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生物主题进行研究”(注:Josephw.meeker,theComedyofSurvival:StudiesinLiteraryecology,

newYork:Scribner''''s,1972,p.9.)。1978年,威廉·鲁克特(williamRueckert)在其论文《文学与生态学:生态批评的实验》(“Literatureandecology:anexperimentinecocriticism”)中首先使用了ecocriticism这一批评术语,提出“把生态学以及和生态学有关的概念运用到文学研究中去”(注:williamRueckert,“Literatureandecology:anexperimentinecocriticism,”iowaReview9.1(winter1978),p.71-86.)。随后,有人提出“生态诗学”(ecopoetics)、“环境文学批评”(environmentalliterarycriticism)、“绿色研究”(greenstudies),或“绿色文化研究”(greenculturalstudies)等其他术语,但大多数人倾向用ecocriticism这一提法,因为它不仅很容易被转变成ecocritical和ecocritic等形式,而且“eco”这一前缀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关系。1985年,弗雷德利克·瓦格(Fredericko.waage)编辑出版《讲授环境文学:资料,方法和文献资源》(teachingenvironmentalLiterature:materials,methods,Resources,1985)。该书收集了十九位讲授生态环境文学课程的教师写的“课程简介”(CourseDescriptions),“目的是要在文学领域促进人们对生态文学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注:Fredericko.waage,ed.,teachingenvironmentalLiterature:materials,methods,

Resources,newYork:1985,p.viii.)1989年《美国自然文学创作通信》(theamericannaturewritingnewsletter)得以创办使有关学者得以发表生态文学研究的短文、书评、和课堂笔记等。随后,不少人文学科的学术刊物相继开辟了生态文学批评的增刊或专刊,其中有《印地安那州评论》、《俄亥俄州评论》等美国著名的学术刊物。(注:根据彻丽尔·格罗费尔蒂的统计,自1986年至今,美国人文学科出版过20多期关于生态环境文学的专刊。具体内容请参见格罗费尔蒂和费罗姆主编的《生态批评读者:文学生态学的里程碑》,第32页。)同时,一些大学开始把生态文学列入课程,作为现当代文论的一部分,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在1991年美国“现代语言学会”(modernLanguageassociation)上,哈罗德·费罗姆(HaroldFromm)发起并主持了名为“生态批评:文学研究的活力”(ecocriticism:theGreeningofLiteraryStudies)的学术讨论。1992年,“美国文学协会”专题报告会上,格伦·a·洛夫(Glena.Love)主持了题为“美国自然作品创作:新环境,新方法”(americannaturewriting:newContexts,newapproaches)的专题讨论。同年,“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aSLe:associationfortheStudyofLiteratureandenvironment)成立,该学会的宗旨是“促进人类和自然世界关系的文学思想与文学信息的交流”,“鼓励新的自然文学创作,推动传统的和创新的研究环境文学的学术方法以及跨学科的生态环境研究。”(注:CheryllGlotfelty&HaroldFromm,ed.theecocriticismReader:Landmarksin

Literaryecology,athens:theUniversityofGeorgiapress,1996,p.xviii,p.xviii,p.xviii.)1993年第一届全美生态批评研究会在科罗拉多州的福特科林斯(Fort-Collis)举行。与此同时,第一份正式的生态文学研究刊物《文学与环境跨学科研究》(iSLe:interdisciplinaryStudiesinLiteratureandenvironment)问世。该刊物的目的是“从生态环境角度为文学艺术的批评研究提供论坛,包括生态理论、环境保护主义、自然及对自然描述的思想、人/自然两分法及其他相关的理论思想。”(注:CheryllGlotfelty&HaroldFromm,ed.theecocriticismReader:LandmarksinLiteraryecology,athens:theUniversityofGeorgiapress,1996,p.xviii,p.xviii,p.xviii.)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一些生态文学批评的专著相继出版。1996年佐治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格罗费尔蒂和费罗姆主编的《生态批评读者:文学生态学的里程碑》(ecocriticismReader:LandmarksinLiteraryecology,1996)。该书收集了26篇论文,分三个部分,分别讨论了生态学及生态文学理论、文学的生态批评和生态文学的批评。1999年洛兰·安德森(Lorraineanderson)和斯科特·斯洛维克主编的《文学与环境:自然与文化读本》(Literatureandenvironment:aReaderonnatureandCulture,1999)收集了长短不一的文章一百多篇,以小说、诗歌、散文、传记等不同体裁论述了人类与动物、人类与居住环境、政治与环境、经济与生态等众多主题。2000年,劳伦斯·库帕(LaurenceCoupe)主编《绿色研究读本:从浪漫主义到生态批评》(theGreenStudiesReader:FromRomanticismtoecocriticism,2000),从“绿色传统”、“绿色理论”和“绿色读物”三方面论述了生态文学批评的渊源与发展。1999年至2001年间出版的伦纳德·西格杰(LeonardD.Scigaj)的《持续的诗篇:四位生态诗人》(Sustainablepoetry:Fouramericanecopoets,1999)、乔纳森·巴特(JonathanBate)的《大地之歌》(theSongoftheearth,2000)、帕特里克·穆菲的《自然取向的文学研究之广阔领域》(FartherafieldintheStudyofnature-orientedLiterature,2000)、戴维·梅泽尔(Davidmazel)的《美国文学的环境主义》(americanLiteraryenvironmentalism,2000)和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Buell)的《为濒临危险的地球写作》(writingforanendangeredworld:Literature,Culture,andenvironment

intheU.S.andBeyond,2001)把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除了出版生态批评的专著以外,近年来有关生态文学批评的会议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例如,在“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的协助下,2000年6月在爱尔兰举行了议题为“环境的价值”的多学科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年3月“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在英国召开研讨会,讨论“生态批评的最新发展”。2002年9月,该学会的英国分会在利兹大学召开第三届年会,会议主题是“创造,文化和环境”,重点研讨生态批评、生态诗学和生态女权主义。“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第三届年会将于2003年6月在波士顿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是“海洋-城市-水池-园林”(“Sea-City-pond-Garden”)。

二、美国生态批评发展的三个阶段

到目前为止,短短的十多年中,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研究自然与环境是怎样在文学作品中被表达的。生态批评家认为,许多作品中描写自然的一个陈旧模式是:自然要么被描绘成伊甸园般田园牧歌式的世外桃源和处女地,要么是瘴气弥漫的沼泽地或无情的荒野。生态文学批评的第二阶段把重点放在努力弘扬长期被忽视的描写自然的文学作品上,对美国描写自然的文学作品的历史、发展、成就,及其风格体裁等作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美国描写自然的作品是以描写自然为取向的非小说创作。它有着成果累累的过去和充满活力的今天。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美国出版的描写自然的作品选集有二十多部。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它源于英国吉柏特·怀特(Gilbertwhite,1720—1793)的《塞尔波纳的自然史》(anaturalHistoryofSelbourne,1760)。这一写作传统通过亨利·索罗(Henrythoreau,1817—1862)、约翰·巴勒斯(JohnBurroughs,1837—1921)、玛丽·奥斯汀(maryaustin,1868—1934)、艾尔多·利奥波德(aldoLeopold,1886—1948)和蕾切尔·卡森(RachelCarson,1907—1964)等延伸到了美国,其中利奥波德和卡森后来成为直接推动生态批评兴起的领先人物。利奥波德的“生态中心论”(ecocentrism)思想后来成为环境主义者的金科玉律。卡森的《寂静的春天》(SilentSpring,1963)可以说是一座丰碑,是人类生态意识觉醒的标志,是生态学新纪元的开始。

生态文学批评的第三阶段试图创建一种生态诗学,通过强调生态系统的概念,加强生态文学批评的理论建设。生态批评发展到今天,在创建理论体系方面,已取得了不少成就,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思想。例如,“环境伦理说”(environmentalethics)或“环境哲学”(environmentalphilosophy)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进行探讨;非人类中心说主张非人类存在物,如物种、生态系统等同样具有道德地位,指出人类对它们负有直接的义务;施韦策(albertSchweitzer)的“敬畏生命”论和泰勒(paulw.taylor)的“生命中心论”(biocentrism)将道德关心的对象扩展到整个生命界,构筑了以“尊重自然”为终极道德意念的伦理学体系;克利考特(JBairdCallicott)的主观价值论和罗尔斯顿(HolmesRolstonШ)的客观价值论,特别是奈斯(arnenaess)等人提出的“深层生态学”(deepecology)都可以被看作是生态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础。

近几年来,伦纳德·西格杰、乔纳森·巴特、帕特里克·穆菲、劳伦斯·布伊尔等从现当代西方哲学家和文论家那里吸取思想精华,运用巴赫金、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和罗兰·巴特等人的批评理论来构建当代生态诗学,把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持续的诗篇:四位生态诗人》一书中,西格杰批判了后结构主义语言理论对当代诗歌和文学批评的影响,认为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仅仅把批评的目标放在语言、文本和话语上,似乎文本以外就没有自然环境等其他“存在”(Being)的存在。西格杰把批评的矛头指向西方哲学中的二元论思想,强调生态诗学的理论构建应以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的思想为基础。根据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观点,存在首先是个人的存在,个人存在是一切其他存在物的根基,“在”就是“我”,整个世界都是“我”的“在”的结果,必须在人对外部世界事物的关系中来考察它们,否则就毫无意义,失去了确定性。西格杰认为,在今天全球高度信息化、科技化,经济环境与政治环境不平衡的形势下,生态诗学的任务首先是要面对全球环境恶化这一基本事实,要以人的生存为本。西格杰还试图从梅洛·庞蒂有关现象学的论证中探索生态诗学的理论基础。梅洛·庞蒂深受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影响,把自己的哲学称为“知觉现象学”。他指出,现象学就是对本质的研究。所谓“本质”,并不意味着哲学要把本质当作对象,只是意味着我们的存在,意味着我们需要“观念性的场所”。在梅洛·庞蒂看来,本质就是我们的体验;世界不是客观的对象,只是“我的一切思想和我的一切外观知觉的自然环境和场所”(注:蒋孔阳:《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32页。)。西格杰发现,梅洛·庞蒂的论点为生态批评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批评模式,即把体验的深度与世界的内在关系融会于一体,不能机械地或用理想主义的框架来理解身体与世界的关系,这就意味着生态诗学的研究要超出传统西方哲学中主观/客观二元论的思想。

乔纳森·巴特在《大地之歌》中也应用了现象学的批评原理,并多次提及海德格尔的观点,进一步完善了他在1991年发表的《浪漫主义生态学:华兹华斯和环境传统》(Romanticecology:wordsworthandtheenvironmentaltradition,1991)中陈述的浪漫主义生态诗学。同时,巴特还根据法国思想家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有关论证“自然状态”的思想来探讨生态诗学的问题。巴特认为,卢梭的“自然状态”论和“返于自然”的思想与“深层生态学”理论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巴特全面论述了从十八世纪到当今的小说和诗歌。他在《大地之歌》的前二章中把简·奥斯汀和托马斯·哈代、玛丽·雪莱和威廉·H·哈德孙以及伊莉莎白·毕晓普相并立,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这些通常不被认为是“自然作家”的生态意义。(注:JonathanBate,theSongoftheearth,massachusetts:HarvardUniversitypress,2000,p.31.)

劳伦斯·布伊尔和帕特里克·穆菲等也试图从不同方面构建生态诗学理论。布伊尔试图淡化自然与文化的界限,认为生态批评的未来应从研究自然与文化的关系着手。穆菲试图重新调整当今生态批评界的一些不平衡的做法,其中突出了美国生态批评界对美国少数裔生态作家的忽视和对国际上其他国家生态作家及生态文学经典的忽略。穆菲指出,生态批评家研讨的作品大多是像梭罗的《沃尔登或林中生活》之类的非小说作品,而涉及生态环境主题的小说作品却在某种程度上处于边缘地位。穆菲认为,叙事小说在环境保护方面起的作用丝毫不亚于非小说作品,叙事作品应成为未来十年生态文学研究的重点。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不仅体现在纯自然作品中,而且在不少现当代小说家的叙事小说中也有明显表现。例如当代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JohnUpdike)和唐·德里罗(DonDelillo)分别在《白色噪音》(whitenoise,1985)和《兔子休息了》(RabbitatRest,1990)中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代作家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德里罗的《白色噪音》除了表现当代人惧怕死亡这一主题外,还通过对生态环境的描述,特别是通过对某一旅游景点(一旧牲口棚)、超市食品、化学毒气泄露事件的描述,表现了在后现代文化背景下的美国乃至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和文化在以消费为主的后资本主义社会中被“复制”而成为种种假象(simulacraandsimulations),并最终因发生“错位”而逐步消失。厄普代克的《兔子休息了》从侧面描写美国作为一个“后自然”(postnatural)国家,其大地所拥有的资源差不多已被消耗一空了。在小说的结尾,已五十五岁的主人公“兔子”哈利·安斯特罗姆眺望佛罗里达州一处疗养地的风景时,他透过那天堂般的外表,看到其中的衰败和污染。在这些“危险的风景”(riskscape,美国当代地理学家苏珊·卡特杜撰了这一词,来形容空气中漂浮的毒气对自然风景的侵害)中,哈利看到成排的棕榈树由于遭受干旱而枯死,看到蓝色的天空被“喷气飞机喷出的烟雾所污染”,看到“紫外线正把人体的扁平细胞烤成癌细胞”,看到“空气中弥漫的烟雾使人难以呼吸”。(注:JohnUpdike,RabbitatRest,newYork:alfredKnopf,1990,p.501.)如果说十九世纪的西方文学反映的是一个把自然当作医治人们精神创伤的社会,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学描写了一个把自然看成是经济源泉的社会,那么,当代美国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描写所揭示的正是比尔·麦肯比(Billmckibben)所说的“后自然世界”(postnaturalworld)。在这个“后自然世界”里,人们对自然的需求仅仅是表面上的,尽管自然有时会激起人们的怀旧思想,有时会使人产生背井离乡的感觉,但它已经与实在的东西(theReal)无关。

尽管生态批评家为了创建生态诗学已经做了不懈的努力,但生态批评理论尚处在发展阶段,它还没有达到理论上的成熟,更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美国学术界认为生态批评缺乏理论基础的也大有人在。《美国现代语言协会》杂志编委玛萨·班塔斯(marthaBantas)认为“环境研究是软性的(soft)”,它不过是“拥抱树木的玩意”(“hugthetreestuff”)。(注:LaurenceCoupe,theGreenstudiesReader:fromRomanticismtoecocriticism,

newYork:Routledge,2000,p.169.)尽管此话显得过激,但多少说明一些问题。

三、生态文学批评旨在解决的问题

多年来,生态文学批评一直就文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断提出问题并试图予以回答。生态文学批评家经常提出的问题,除了诸如作者是怎样描述大自然、作品的主题是否反映生态环境意识、人应该如何对待大自然、人在自然中处于什么位置等之外,还包括这样一些根本问题:怎样确定自然与文化的关系?当代生态文学批评研究的方向和思路是什么?生态批评是不是一门“终极的科学”?怎样把生态文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以便达到一个互补互利的结果?等等。

生态批评家们明确提出,生态批评的根本前提是:人类文化与自然世界密切相关。人类文化影响自然世界同时被自然世界影响。它研究的主题是自然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生态批评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文学来重审人类文化,进行文化批判,探索人类思想、文化、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如何导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的危机。正如乔纳森·莱文所说,“我们的社会文化的所有方面,共同决定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独一无二的方式。不研究这些,我们就无法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只能表达一些肤浅的忧虑。……因此,在研究文学如何表现自然之外,我们还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分析所有决定着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生存于自然环境里的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并将这种分析与文学研究结合起来。”(注:转引自王诺:《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第48页。)生态批评就是要“历史地揭示文化是如何影响地球生态的”(注:JonathanLevin,“onecocriticism(aLetter)”,pmLa114.5(oct.1999),p.1098.)。著名生态思想研究者唐纳德·奥斯特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自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度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研究生态与文化的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人类学家和哲学家虽然不能直接推动文化变革,但却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而这种理解恰恰是文化变革的前提。”(注:Donaldworst,thewealthofnature:environmentalHistoryandecologicalimagination,

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93,p.27.)

生态学研究篇3

关键词:网络教学;生态化;探究式;协同进化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教育生态学(educationaecology)是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LawrenceCremin)于1976年在《公共教育》(publiceducation)一书中最早提出来的。我国对教育生态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教育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的一门学科,是教育学和生态学互相渗透的结果。

按照生物学的理论,生态平衡是指系统保持一种高度有序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系统的组成、结构相对稳定,功能得到有效发挥,物质与能量的流入与流出协调一致,有机体与环境和谐共处。

如果网络课堂是一个池塘,那么在这个池塘里,生活的生物就是教师和学生。要保持池塘的生态平衡,首先学校构建一个和谐、愉悦的网络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即池塘的流入和流出能量要均衡。同时,作为池塘的主要生物的教师和学生就要遵守生态和平法则。即教师和学生在追求协同进化的同时,也要遵守网络生态规则,让网络课堂处于一个的动态的、开放的、有机的循环状态。

一、构建和谐、愉悦的网络教学环境

(一)提供方便、快捷、有效的网络技术平台

学校的网络技术部门始终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建立专门的网络课程学习网站,提供明确清晰地导航说明和方便、快捷的查询、检索和链接功能。学生只需要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一张一卡通,就能在网上轻松找到所学的内容。同时,网络技术部门应及时更新页面,监管和维护网络的安全。给学生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网络学习环境。

(二)提供全面、规范、多维的教学内容

针对网络教学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不同的学生层次,科学、规范设计教学内容。首先,课程的内容要全面,信息量要大。其次,课程内容设计要规范、合理。针对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演示形式,有静态的ppt、woRD说明、板书设计、教案,图片;动态的有视频、音频、动画等等。此外还应设有问题吧、留言板、讨论专区等多种交流形式,把多向演示和现场模拟相结合,给学生提供一个多维、开放式的网络课堂。学生依据自身的情况,依据不同的需求,可以进行多层次、多样化的选择。

(三)学校管理者摒弃权威观念,树立服务意识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有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和全局意识,必须认识到教师和学生是学校和谐发展的有机主体,只有让教师和学生和谐共进,学校才能长远发展。

为此,必须创造多方面有利条件,优化整合教学和服务资源,给师生创造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学校管理者应摒弃以往的权威理念,树立服务师生的意识。一方面积极主动征询师生关于网络技术和服务水平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组织力量更新和研发现代先进网络技术,提高网络技术应用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管理者也应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管理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实行互助、合作、探究式教学过程

结合网络这种远程学习的特点,在网络教学中,要利用网络优势,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建立及时的信息反馈平台,最大可能的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实现学生的自由式发展。具体的教学过程是:

(一)模拟教学情境,提出假设,激发动机

网络教学是一种虚拟的教学。教师有时不“在场”。教师依据这一情形,模拟现场教学场景,再现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境,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把重点内容细化,设计成几个问题,提出假设。设置问题的好处就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二)分析学生水平,确定学习目标,进行多方位演示

教师要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不同,把学生分为几个层次,并针对不同的层次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同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提供多方位的内容演示。比如对现代汉语知识掌握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尽量要模拟现场教学情境。不仅要演示重点内容的授课视频,还应配有图片、动画展示,有步骤地引导学习,课后设计相应的练习。而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只需指出所掌握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展示ppt和woRD说明就可以了。而教学内容的不同,演示的形式也不同。例如,现代汉语语音这一章中,发音方法是难点。教师就必须一方面演示发音口型图片,配以关于发音方法的文字说明,同时要提供相似发音音素的图片,以进行区别。此外,还要提示相应的发音要求和注意事项。另一方面必须提供发音方法的视频和音频,给学生亲临现场的视听结合的直观感受,并提供相应的发音练习。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掌握发音方法。而语法和词汇部分只要演示静态的ppt、woRD文档或者教师教案、板书,并结合练习即可。

(三)鼓励学生互助合作,激发灵感,开展探究性学习

尽管教师进行了分层次的教学演示方式,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仍存在疑惑的地方。教师就把这些常出现问题放到一个问题论坛,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和分析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要提倡学生互助合作学习,在论坛畅所欲言。在讨论中,学生之间容易思维碰撞,激发灵感,这样就会进一步加深对内容的认识。作为教师要随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关注问题论坛的内容,发现学生在讨论中遇到困境,教师就应适时去启发引导。比如,研究可重叠动词的范围时,学生感到一时无从下手,应该引导学生收集大量的动词重叠的例句,然后从例句中归纳、总结出可重叠的动词,让他们有一个整体的感悟和认识。然后进一步分析这些动词有什么语义方面的特点,这样,学生就会在相互研究讨论中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但是,这不是最后的结论,教师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延伸问题。比如,名词的重叠形式,形容词的重叠形式,他们和动词重叠形式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有没有交叉形式,为什么?等等。教师把这些问题分别分为几个方面,给学生分工,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共同研究问题,互相交流心得,互相借鉴方法,这样可以拓宽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灵感。同学们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不但增强了自主学习意识,也培养了他们研究问题的意识和创新意识。与此同时,加强了同学与同学之间的联系,增进了情感,也和谐了师生关系。

(四)建立多维、动态的、开放式的评价体系

在经过前期的探究式学习后,教师要对学生所学的知识效果进行评价。首先,要搭建动态、开放式的信息反馈平台。即要提供留言板、论坛等形式,鼓励同学们交流学习心得和感悟,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其次,教师要设计科学的网络学习评价和建议表,让学生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评价包括对授课内容、形式设计评价以及自我学习评价三个方面。内容包括:授课内容准确性,内容设计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形式方面包括:网站点击的便利度,软件的更新度,对软件的满意度等。自我评价是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时间利用度、学习效果等。建议就是针对以上方面提出建议。教师要针对这些评价和建议进行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为以后的网络教与学提供经验。

(五)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并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

网络远程教育可以提供给学生无限的网络资源,开拓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但与此同时,参与网络学习的学生大多来自于社会上的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个体。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在学校接受正规系统的学习,在学习中,面临各种困境,又不能感受教师亲临现场的指导。所以,往往会出现被忽视、甚至身份疏离的迷惘,进而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表露出不自信,甚至极端的情绪。生态化的网络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身心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从学生的学习行为中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分析他们的心理,积极干预。首先,及时反馈学生的问题,清晰而又耐心细致地讲解,使学生体验被重视感。其次,提供留言板、BBS、邮箱等网络平台,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给学生提供一个心理或情绪的减压带。而对正面言论应提出表扬,使学生获得一种被认同感。对负面的情绪或言论要及时疏导,循循善诱。用积极上进的案例教育学生,鼓励和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再次,利用多种渠道,加强学生之间沟通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让他们感受到明确的归属感。最后,教师要换位思考,聆听学生的倾诉,真切感受学生的心理压力,用真诚的态度感染学生,使学生体味被信任感。

在网络中实施探究式教学,一方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他们的独创性。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对其在学习生活中流露出的负面情绪和心理进行积极的干预,培养和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同时,教师在对学生学习和心理进行指导的时候,也能折射出自身在知识和技术等方面的不足,进而促进教师有目的地去更新专业知识和心理知识,学习和提高教师应用网络技术的水平,提高教学能力和沟通能力,使教师获得极大发展。

三、生态化网络教学遵守的原则

(一)平等互利原则

教师要有民主平等的思想,有服务学生的意识,尊重学生的知识诉求和情感诉求。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在网络这个教与学的场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平等的个体。只有和谐共处,才能互利共赢。教师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积极引导学生探索知识,成为学生知识的引路人。另一方面要学会和学生积极沟通,团结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合伙人。同时,在师生合作的过程中,互相发现自身的弱点,激发双方学习和研究的动机和兴趣,努力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获得共同发展。

(二)移情原则

所谓移情原则,按照心理学的理解,即“将心比心”。就是教师要设身处地的体验和感受学生在网络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境,包括情感、情绪、心理等方面的困惑。进而要采取人性化的方法,热心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所以,要仔细研究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水平,因材施教,因内容施教。同时,及时疏导学生的情绪,倾听学生的心声,给他们以真诚的帮助,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情。

(三)适度原则

教师在进行教学前,要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等方面。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时,要遵循适度原则,即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首先,问题设计要难易适度。太易达不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太难,学生就难以驾驭,使自信心受到打击。其次,课程内容设计要适度。即针对不同的问题,设计性不同的演示形式。内容浅显的,只需要文字说明;内容复杂难懂的,不仅要有文字说明,还要有图示,甚至动画、视频、音频等。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内容,科学设计问题。真正做到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引导者。

四、结语

本文以生态学的角度对网络教学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我们把网络课堂当做一个微观的生物池塘。在这个池塘里生活的主要物种就是教师和学生。要想让这个池塘保持生态平衡,即池塘的能量流入与流出均衡。那么,作为网络教学这一环节来说,流入的能量即是教师所提供的网络课程,以及教师的真诚和热心。流出的能量则是学生对这些网络课程内容的消化和吸收。要确保教师与学生协同进化,作为教师要尽可能提供大容量的课程内容,设计科学、规范的问题,提供多样化、动态化、开放的形式演示。尽量满足各类不同层次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包括心理方面的需求。

而作为学生,一方面在网络课堂自由汲取知识,另一方面在与同学互助合作的学习中也在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迎接新挑战。在教师和学生沟通学习中,互相发现和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迫使双方不断地更新知识改进和提高自己,从而获得共同发展。当然,作为学校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优化资源配置,协调好各部门,做好宏观管理工作,为师生提供方便快捷人性化的服务。

参考文献

[1]任凯,白燕.教育生态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2]钟勇为.冲突与调谐:大学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探论——改进大学教学改革的理论构想[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生态学研究篇4

中学生态课堂创建

当前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使得生态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教育生态学便应运而生并方兴未艾。以生态学的视角研究中学课堂教学,有助于解决当前中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创建和谐的中学课堂教学生态,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生态课堂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1.生态课堂的概念

生态是指自然界中生物群落之间、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建立的动态平衡关系。课堂指的是学校里用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场所。因此,生态课堂就是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学生、教师、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形成的一个教学生态系统,其要素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

2.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

(1)多样性

生态学认为,一个生态系统能保持生产、消费和分解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是以系统内生物物种(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多样性为前提的,失去这一前提,系统就会失去平衡。生态系统内的每一个物种都有其各自的形态、结构、特性与生存发展规律,具有各自对应的功能与地位,具有各自的物质与能量需要。由此可见,对生态课堂而言,多样性是其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其作为特殊的生态系统的最基本特征之一。生态课堂必然是学生充分张扬和发展个性的舞台,创建生态课堂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都能够绽放出生命中最绚烂的光彩。

(2)开放性

生态学认为,生态系统只有保持开放,与外界环境保持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流动,系统才能保持动态平衡,才能充满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生态课堂作为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开放性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之一。生态课堂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内容既可以是教材知识,也可以是教材以外来自教学参考资料的知识,还可以是来自教师自身的实践性知识;既可以是教师课前预设的知识,也可以是课中师生共同生成的知识。二是教学方式的开放性。教学方式既可以是注重预设的讲授法、谈话法,又可以是注重生成的探究法、课题研究法。三是教学手段的开放性。教学手段既可以是信息单向流动的常规教学媒体、电光类教学媒体、电声类教学媒体、影视类教学媒体、多媒体,又可以是信息双向流动的网络。四是教学资源的开放性。教学资源既可以从教材中搜集,可通过学校图书室查找,可通过室内实验、室外观测、野外考察、参观访问、社会调查获得,还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浏览、下载、归纳、整理而获取网络资源。五是教学空间的开放性。教学既可在教室里进行,也可在教室外进行;既可在校内进行,也可在校外进行。

(3)和谐性

生态学认为,生态系统中的每一生态要素都有自身固有的生存发展规律,每一生态系统整体上都呈现出自然和谐的特征[1]。生态课堂作为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和谐性是其最显著的特征。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学环境的自然和谐。生态课堂无论是在教学“硬环境”方面,如教室的建筑质量、形状、结构形式、空间大小、光线、色彩设计、座位排列等,还是在“软环境”方面,如教师教学理念、教学风格、学生学习氛围、师生关系等,都呈现顺乎自然、和谐的特征。二是教学过程的自然和谐。生态课堂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及学习规律,师生在生态课堂中呈现神态表情自然、语言行为自由、和谐发展的特征。

(4)共生性

生态学认为,生态系统中各生态主体是多元并存、互利共生的。每一生态主体的存在和发展是以其他生态主体同时并存和发展为条件的,各生态主体之间呈现出相互依存、互利共生、共同发展的显著关系特点。因此,在生态课堂系统中,各生态主体之间也存在一种类似的多元并存、互利共生的生态关系。具体表现为:一是师生间相互依存,互利共生。教师与学生通过科学定位生态位、和谐互动得以教学相长,共同发展。二是生生间多元并存、互利共生。生态课堂系统中学生之间在性格、兴趣、能力等心理特征方面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通过课堂生态系统的多元并存、和谐互动,巧妙地实现了生态个体间的优化组合、互利共生和共同发展[2]。

二、当前中学课堂存在的非生态问题

1.课堂教学“硬环境”的非生态

教学“硬环境”是指由学校内外各种物质的、物理的要素所组成的一种有形的“环境”。它由教学设施、教学信息载体等构成。其中教室环境是其核心要素。当前中学课堂教学“硬环境”的非生态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室的色彩设计不和谐。现在中学教室环境色彩的设计一般是:墙壁为白色,窗帘为蓝色或随意色,桌椅颜色为咖啡色、蓝色、灰色等。而这些色彩的搭配并不完全符合色彩自身的和谐统一,也不符合色彩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协调统一。二是教室座位排列方式不合理。当前中学教室座位仍主要以行列式排列方式为主。这种排列方式不仅拉大了师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而且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有机互动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如课堂讨论活动、角色扮演活动、游戏活动等。三是班级规模过大。由于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于少数重点中学,导致“航母”级中学盛行,班级人数规模过大,通常在50人以上。班级规模的失衡,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2.课堂教学“软环境”的非生态

教学“软环境”是指由学校的办学精神、办学理念、奋斗目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园舆论、生生关系、师师关系、师生关系等所组成的一种无形的“环境”。当前中学课堂教学“软环境”的非生态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校园文化环境欠佳,如有的学校缺乏明确的办学精神、办学理念、奋斗目标、校训,有的学校校风、教风、学风不好。糟糕的外部环境极大地影响了课堂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持续发展。二是师生关系不和谐,主要表现为师生生态定位不科学。教师越位,在课堂教学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严重压抑了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造成和谐互动、可持续发展的课堂生态功能失常,师生关系面临危机。三是生生、师生关系不和谐。

3.课堂教学方式的非生态

依据生态理论,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应遵循课程本身的教学规律,同时还应根据教学对象的学习特点及学习规律采用适切性的课程教学方式。然而当前中学课堂教学中却仍存在非生态的课堂教学方式,主要表现为: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二是强制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4.课堂教学环节的非生态

在以教师为中心和强制灌输的教学方式控制下,课堂教学环节从导入、讲授、板书、演示、提问到承转、练习、指导、结课、布置作业都是围绕教师的教而设计的,忽略了另外一个生态主体――学生的学,导致二者不能融合共生、共同发展。

5.课堂学习评价方式的非生态

当前中学课堂学习评价方式非生态问题主要表现为:评价功能失调,过分强调甄别功能,而比较忽视发展功能;评价重心偏离,过分注重结果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主体单一,过分强调教师评价,而忽视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内容片面,过分强调知识与技能,而忽视能力、情意、个性等方面;评价类型单调,重视相对评价、定量评价,而轻视绝对评价与个体内差异评价、定性评价;评价方法单调,以考试法为主,而很少采用观察法、谈话法、作业法和档案袋法。

三、创建中学生态课堂的对策

1.打造生态的课堂教学“硬环境”

生态的教学“硬环境”是创建中学生态课堂的前提。首先,要科学选择和设计教室色彩。要注意选择积极轻松、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室色彩,如绿色、天蓝色等。同时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如冷色与暖色的搭配等。其次,要注意调整教室座位排列方式。要将传统的突出教师主体地位、不利于师生互动的行列式排列方式改为平等的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师生互动的开放的“田字型”、“马蹄型”、“t字型”等排列方式。还可根据不同教学活动的目的采取不同的座位排列方式。再次,组建适宜的班级规模。小班教学有利于合作学习的开展,如讨论、报告会等,也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个别辅导的进行。调查研究表明,30人以内是比较理想的班级规模。这样通过以上教学“硬环境”的变化,促进课堂多元生态交往机制的形成,最终使课堂形成一个相互依存、平等共生、具有生态性的“学习共同体”。

2.营造生态的课堂教学“软环境”

生态的教学“软环境”是创建中学生态课堂的关键。首先,要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要注重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努力形成对学生情操具有陶冶作用的优良校风、教风、学风;要通过不断传递社会正能量和加强学校榜样模范人物的宣传,营造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校园舆论;要按照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和时展的客观要求,结合各中学实际,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其次,科学定位师生生态位。生态位指生态主体在其生物系统中的功能与地位,反映生态主体之间的关系。从生态位的角度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每一生态主体都有不同于其他主体的时间维度、空间位置及功能地位。依据此理论,处于同一生态环境中的各生态主体“各司其职”,共同形成了有利于各生态主体共同发展的同一生态环境[3]。要创建生态课堂,首先要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还原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即“原生态位”和知识建构者的角色定位。

3.创建生态的课堂教学方式

生态的教学方式是创建中学生态课堂的核心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根本前提,就是必须要充分了解并遵循学科的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如中学思想政治课作为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特殊课程,其教学规律主要是强调课程影响的潜移默化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体验。而作为教学对象的中学生,其自主学习的需求和能力都较强。因此,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应根据思想教育的特殊规律和中学生学习的特殊规律,在教学中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的教为辅。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充分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一般而言,中学课堂教学中应强调教师的启发式教学、发现式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参与学习、体验学习、实践学习等学习方式。

4.设计生态的课堂教学环节

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下放权利,还学习自于学生,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方案的设计、教学资源的选择、课堂过程的实施、学习过程的管理、学习结果的评价、教学方式的改进等环节的充分参与,使课堂教学活动真正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重心”回归。

5.创建生态的学习评价方式

生态的学习评价方式既是生态课堂创建的重要方面,也是引导和促进课堂生态化的基本手段。传统的以考试为主、注重结果的学习评价方式,易造成学习评价手段的异化,即为了考试而学习,忽视了学习的生态过程。特别对于以强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形成为目的的中学课堂教学而言,能否创建生态的学习评价方式,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学教育目标能否有效地实现。生态的课堂学习评价方式注重和突出发展性评价、过程评价、多元评价、全面评价、多样评价。在积极创建生态的学习评价方式过程中,可依据中学课堂的具体教学目标和能力培养要求进行分项考察。生态学习评价方式的创建具体可通过以下方面来实现:要求理解的教学内容可通过案例分析和提问的方式评价,要求应用的内容可通过参与课堂演讲、模拟实践和课题报告的方式评价,而要求能力转化和态度观念转变的内容可通过社会实践和体验总结的方式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评价方式还应因人而异,并随教学的进程和效果而灵活调整,实现与课堂教学过程的动态衔接和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周庆元,黄耀红.走向课堂的生态和谐[J].高等教育研究,2008(3).

[2]项先银.生态课堂:探寻政治课堂教学的真谛[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9).

生态学研究篇5

>>当代大学生生存状态失业大学生生存现状研究张枫霞和她的《当代大学生生存状态调查》经管类大学生校内实习平台的构建:研究述评与展望国内外大学生拖延问题研究述评田径运动对提高亚健康状态大学生生存质量的作用分析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实证研究述评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生存现状调查研究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生存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辽宁省新毕业大学生生存现状调查研究对农村大学生生存境遇与思想现状的对策思考高校大学生生存体验活动的探索与实践当代大学生生存境遇的异化与规避点燃大学生生存能力引线大学生生活质量研究现状及展望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剖析与构建展望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大学生生活目标与习惯养成研究近年来国内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综述国内博物馆旅游研究述评与展望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2012-11-8.

[2]李源源.“场域一惯习”理论视角下待业大学生群体生存状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3]彭洲美,邹立君.切实改革职业教育课程全力扭转学生生存状态[J].教育教学论坛,2014,(1).

[4]周逸群,陈平水.学生生存状态研究的理论框架建构[J].长治学院学报,2006,23(6).

[5]邢奥.关于“90后”大学生生存状态的调查与分析[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4,(5).

[6]朱煜.当代大学生的生存困境与思想政治教育――从弗洛姆的逃避自由观说起[J].理论学刊,2012,(1).

[7]邱海燕,项超.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生存状态探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0,(6).

[8]林晋,骆莎,胡来阳.网络化生存状态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考[J].延边党校学报,2013,29,(1).

[9]陈世荣,张锐,吴朝波.当代大学生生存状态研究――基于核心价值观的视角[J].黑河学刊,2012(10).

生态学研究篇6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生态学;核酸探针杂交;梯度凝胶电泳;pCR

土壤中存在着极其丰富的微生物种类,它们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各自行使着独特的功能。自1953年以来,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许多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和理念被应用到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为微生物生态学研究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推动了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的发展。下面介绍近年主要的几种研究方法:

一、标记核酸探针杂交技术

1.基本原理

以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为核心,利用探针分析Dna序列及片段长度多态性。探针是能与特定核苷酸序列发生特异性互补的已知核酸片段,它可以是长探针(100~l000bp),可以是短核苷酸片段(10~50bp),也可以是从Rna制备Dna探针,斑点印迹和狭线印迹杂交等不同的方法。

2.应用

科学家应用核酸杂交方法研究了被燃油污染及不污染的土壤提取的细菌Dna,结果表明:被污染的土壤提取的细菌Dna中各种烃的降解基因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不污染的样品,且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污染越严重,这种降解基因的含量越高,因而可以用该方法作为对土壤中燃油污染程度的评价。

3.原位荧光杂交技术

(1)基本原理。FiSH是以荧光标记取代同位素标记的一种新的原位杂交方法。它检测核苷酸序列是利用荧光标记的探针在细胞内与特异的互补核苷酸序列杂交,通过激发杂交探针的荧光来检测信号。

(2)应用及其优缺点。可以进行样品的原位杂交,应用于环境定微生物种群鉴定、种群数量分析及其特异微生物跟踪检测,现已成为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热点技术,在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领域应用广泛。FiSH技术的应用受到环境样品微生物的生理状态的影响,芽孢、放线菌及休眠时期的细胞的细胞膜的通透性低,影响群落中部分种属丰度的错误估计。

二、基于pCR技术的研究方法

pCR是一种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主要特点是短时间内在实验室条件下人为地控制并特异扩增目的基因或Dn段,使研究的目的基因及其环境样品中的微量微生物基因得到无限的扩增,为这些基因和微量微生物种群的研究提供了保证。

1.pCR-RFLp方法

(1)原理。pCR-RFLp法是将pCR引物中的一条加以荧光标记,其基本原理是用pCR扩增目的Dna,扩增产物再用特异性内切酶消化切割成不同大小片段,直接在凝胶电泳上分辨。

(2)应用。现在很多研究人员利用16SrRna来研究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该技术还可以用来监测因环境改变而引起的微生物种群的变化。

2.pCR-SSCp方法

(1)原理。日本orita等研究发现,单链Dn段呈复杂的空间折叠构象,这种立体结构主要是由其内部碱基配对等分子内相互作用力来维持的。当有一个碱基发生改变时,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其空间构象,使构象发生改变。空间构象有差异的单链Dna分子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受排阻大小不同。因此,通过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以非常敏锐地将构象上有差异的分子分离开。

(2)应用。Sabinepeters等人用该法研究群落的演替和菌种的多样性,并同传统的培养方法比较指出pCR-SSCp方法避免了传统培养的费时费力以及误差大的干扰,适合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演替的分析。

三、Dna扩增片段梯度电泳检测技术

1.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1)基本原理。双链Dna分子在一般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时,其迁移行为决定于其分子大小和电荷。DGGe技术在一般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基础上,加入了变性剂(尿素和甲酰胺)梯度,从而能够把同样长度但序列不同的Dn段区分开来。

(2)应用。DGGe方法是应用最早也是最常用的单碱基突变筛查方法之一,自从1993年DGGe被引入微生物学以来,该技术被广泛地用作分子工具比较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以及监视种群动态。pCR-DGGe用于分析华盛顿州东部4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表明:管理和农学实践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比年降水量更大。

2.温度梯度凝胶电泳

(1)基本原理。温度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则是利用温度梯度变性的原理,利用了不同分子在温度改变下构象的差别进行分离。

生态学研究篇7

关键词生态位大学生就业支持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自2010至2014年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由575.4245万人增加至659.3671万人,五年间新增高校就业生人数83.9426万人,毕业生就业竞争更加激烈。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在中国知网搜索“大学生就业支持”可以检索文章148篇。

生态位(niches)主要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美国学者J.Grinell(1917)最早在生态学中使用生态位的概念,elton和Hutchinson也提出“功能生态位”和“多维超体积生态位”的定义。近年来很多社科研究者开始关注,生态位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相关成果大多是借鉴生态位理论中的相关概念分析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但对于大学生就业生态位的定义视角不一,学者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逄元魁等将就业生态位定义为:大学生作为求职者基于自身知识、技能、社会资本等资源,在求职环境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对由此产生的就业能力(包括获取就业信息、具备就业素质、赢得就业机会三个层面)(逄元魁、刘璐,2009)。刘超认为大学生求职生态位即大学生依靠自己所具有的生体特征、知识、能力、社会资本等在求职群体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对就业环境适应能力的大小(刘超,2014)。丁国昌则指出大学生自身特有的专业背景、能力、理想和价值追求、自身综合素质等构成大学生特有的生态位。(丁国昌,2007)

1就业生态位理论

生命科学领域“生态位”概念主体为种群,相应就业生态位理论中概念主体为“就业群体”,本研究认为:不同的就业群体不能进行人才流通,或者短时间可以实现人才流通但无法实现人才的持续职业成长。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就业生态位指:在就业生态系统中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后,依靠自身独特的专业知识体系、个人特质在就业环境中担任的特定社会角色及因行业类别、职位角色、行政地理区域的不同所形成的独特的社会关系。

关于大学生就业支持的研究成果也非常多,但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就业支持较少。本文拟从生态位形成理论视角解析大学生就业过程,从而提出大学生就业支持的相关建议。

2“就业生态位”形成过程

“就业生态位”的形成过程就是就业行为过程,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学问题,其影响因素涉及: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法律制度环境、劳动力市场、教育政策、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企业因素等(应松宝,2006)。本研究拟从大学生“就业生态位”形成过程分析如何构建稳定的就业生态系统。

2.1大学生就业主体综合素质养成(人才培养)

就业生态位的宽度即生态幅是决定其竞争力大小的关键因素,一般生态幅越宽表征一个群落所利用的资源总量越大。相应的就业生态幅越宽表征求职者对资源利用的能力更强、效率更高,自身具备的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匹配度更高,更利于大学生就业生态位的形成和稳定。决定大学生就业生态幅的核心因素是大学生作为就业主体的综合素质,其养成过程影响因素分以下四个方面:

2.1.1理论教学质量高低,专业教学和市场需求的匹配度

高校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大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学教育的市场敏感性对大学生就业生态位的影响重大。大学教育模式和知识体系相对陈旧,个别高校教师竞争意识差,甚至出现“照本宣科、闭门造车”等现象,这都阻碍了大学生就业素质的提升。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对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让大学生就业生态幅增大成为高校大学生培养的新目标。

2.1.2大学生就业实践教育水平

大学生就业实践教育对大学生熟悉就业实践知识,锻炼实践能力,提前适应职业生涯环境有重要意义。大学生群体处于生理和思维的成熟时期,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普遍存在眼高手低、实践能力差的现象。高校实践教育作为大学生进入职场的提前教育,其意义重大。实践教育合理、质量高,将是大学生顺利进入职场实现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保障。也是大学生长期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教育,有利于明析大学生的科学职业发展观。

2.1.3社交礼仪、思想政治素质培养

“不学礼,无以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均在传承中华民族尚礼的品德。社交礼仪、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贯穿一个大学生高校教育的始终,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所在。能适当融入“礼仪教育”的思政教育才是适应时展的有效教育,这直接关系大学生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

2.1.4就业能力的形成

彼得・奈特等提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技能、个人兴趣都将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机会。而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个体禀赋(个人品质、自我认知、学习能力、家庭影响力)、综合技能(沟通表达能力、环境融入技能、自我管理能力)、学科理解力(基本理论知识内化、学习方法)、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韩玉平等,2016)。大学生在高校环境中其就业能力的形成过程是社会、高校、家庭等复合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

2.2大学生进入就业生态系统(求职匹配)

大学生进入就业生态系统的过程狭义来讲就是求职过程,广义概念则包含大学生的培养阶段。大学生求职成功与否影响因素分四个方面:

2.2.1就业市场需求和大学生求职知识背景的匹配度

高等教育相对于多变的就业市场环境具有信息反馈的滞后性,高等教育不可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进行人才培养以达到供求匹配。同时,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人选择的利益最大化原则会让就业生态系统不断的偏离稳定状态,并在负反馈机制下进行系统内的自我调整。面临纷繁复杂的社会市场环境,大学生知识背景的市场匹配会直接影响大学生求职成功的效率,所以对供求匹配的满足是高校教育的一个关注点,但不能成为高校的唯一目的,高等教育产出的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应该关注市场,但不能盲从市场。

2.2.2就业信息的有效掌握

大学生进入就业系统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求职过程,对于有效求职信息的掌握是成功求职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但是这种多元化渠道是一把双刃剑,大学生是接受了很多的就业信息,但是庞杂的就业信息,其质量的参差不齐,甚至存在虚假信息、诈骗信息等,也导致了大学生就业择业期的惶恐。

2.2.3必要的求职技巧和职业发展规划

大学生进入职业生态系统的第一步都是搜寻求职信息、获得用人信息、评估信息、满意后求职面试,进而进行公司、企业与个人的双选,成功则签订协议,否则持续进行求职。进入职场后则是系统的职业生涯开始。在这个过程中,必要的求职技巧是获取就业机会的前提和保障,而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则是个人职场顺利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2.2.4大学生和企业期待的匹配度

大学生进入生态系统的过程实际是大学生和企业双选的过程,这个时候双方期待的匹配度直接决定了求职成功的概率。当下就业生态系统存在,大学生求职难、企业求才难并存的局面。而且有学者研究发现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容易导致失业,但这属于大学生基于未来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全以及学费高昂条件下实现预期收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是一种合理行为。但是降低就业期望的有效途经就是提供充分的就业信息,实现多资源选择,给大学生理性看待大学成本的条件(吴克明,2005)。对于就业市场而言如果人力市场两个就业群体的资源利用曲线完全分离,则存在劳动力市场需求和人才供应的不匹配现象。

3稳定就业生态系统模型构建

3.1生态位动态趋于稳定过程(市场选择)

根据就业生态系统相关理论,行业内部激烈的竞争导致生态位的重叠,进而引发激烈的资源竞争,行业内部的竞争会使得就业个体扩展资源利用范围,引发行业间的社会资源的激烈竞争。生态位的动态稳定过程就是大学生就业择业的市场选择过程,由于就业市场本身的负责性,本研究拟构建一个生态位形成模型,相应的模型假设如下:

(1)一个稳定的就业生态系统中不同大学生群体占据就业生态位不发生重叠,当发生重叠时会有激烈的就业竞争,引发优胜劣汰或生态位分离。

(2)在一个稳定的就业生态系统中,不同领域就业群体具有各自的生态位,群体间避免直接竞争,从而保证就业生态系统的稳定。

(3)一个相互起作用、生态位分化的就业生态系统,各个群体间在行政区域、社会资源、区域协作方面,都趋于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多行业领域的人才就业生态系统更能有效的利用社会资源,维持较高的社会产出、更具有系统稳定性。

4基于稳定就业生态系统模型的就业支持建议

稳定就业生态系统的维系,既需要持续稳定的人才输入,又需要合理的市场匹配负反馈机制,以达到就业生态系统的稳定。

(1)个人:大学生作为生态行为主体,应该尽早的定位,在客观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早日确定职业目标,设计和自身的职业规划。围绕目标积累关键资源、补足能力短板,通过主动学习提升自身的生态竞争能力,形成自己业内的基础知识背景和独特的个人求职优势。提早关注求职信息,有意识培养自身的求职技巧,并关注相关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提升自我维权意识,做一个生活中具有主动选择权的人。提升自我责任意识和自我服务意识。

(2)高校:高校集“教育、服务、管理、指导”多种职能与一身,完善的就业支持体系对大学生的成长是服务保障,对高校办学质量更是无形的宣传。高校对大学生的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和情感教育是形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决定性因素,高校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不断的提升高校专业理论教育的水平,提升实践教育效果,加强情感教育提高大学生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显得尤为重要。

(3)从理论经济学角度,市场对各级各门类人才从数量到质量有一个总的要求,学校要根据市场需求,在专业设置、教学安排、实践教育等方面做出及时调整,才能使得高校更加适应社会发展。但是当下高校过多的关注招生数量、教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成果。造成大学生的就业率也不尽合理,当前大学生自身差异和对就业期望存在较大差异,这就使得用单一就业率评价大学教育体系深受质疑。应建立合理的大学评估考核体系,要进一步优化大学评估指标。

(4)政府:大学生就业生态位的形成,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控也尤为重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要求,制定合理的高校毕业生服务政策,并配套建设好人才交流中心、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等社会服务机构,将使得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功能能够发挥作用,减少用人单位侵权、大学生就业失信的不良社会现象。同时,政府导向的高校企业双选会,有利于企业和高校的信息交流,便于大学生求职,也会依托规模效应促进企业人类资源的有效补给。当下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就业导向,有利于有创业期望的大学生开启创业之路,创业成功者则可以带动一批人成功就业,有利于缓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现状。

(5)家庭: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形成和就业观念的取向跟家庭教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溺爱的家庭教育常常会酿成学生自私、懒惰、抗压力差等问题,对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非常容易导致对于所谓“好职位”的趋之若鹜,对基层岗位的忽视反感,引发就业市场的失衡。而大学生欠缺的独立解决困难的能力又会给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埋下隐患。所以家庭应该从三个方面做好就业支持,①培养大学生独立自主、团结协作意识,让学生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生活。②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抗打击能力,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逆商,让学生能够适应激烈的生态位竞争。③合理利用社会人脉资源,提高适当的就业信息和物质支持为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6)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应该多关注大学生的成长,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实习平台,正确引导大学生融入工作团队,通过老带新,让大学生尽快掌握工作技巧,鼓励引导大学生积极面对工作职场的挑战。加强和高校的合作关系,一方面积极向高校提出用人的要求,寻求人才培养订单化,另一方面做好企业自身人才的战略储备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双赢。这将加快大学生就业生态位的稳定。

项目来源:郑州航院2016年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助“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大学生就业支持研究”(zhjy16-(35))。联系人:李靖雨。

作者简介:李靖雨(1989-)女,河南南阳人,工作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管理)。

参考文献

[1]逄元魁,刘璐.基于生态位视角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

[2]刘超.大学生求职生态位分析―试论标签生态位与真实生态位[J].赤峰学院学报,2014(7).

[3]丁国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生态位现象”解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4).

[4]应松宝.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

生态学研究篇8

关键词:生态学双语“网络互动式”教学模式发展建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当代大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1]。双语教学是指在教材使用、讲授课程、考试等教学环节中同时使用外语(主要为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进行部分或全部的教学活动[2―3],它是衡量我国高等院校中本科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4]。例如,教育部、财政部在2007年发出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校内及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高水平专业人才承担教学任务和开设讲座,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世界各国对生态学人才的需求剧增,生态学已经成为国内外高校生命科学专业中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采用生态学双语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国际生态学最新研究成果,提高其外文文献阅读能力,还可以提高生态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国内很多高校已经开始积极推行生态学双语教学。然而,生态学是一门高度综合、时代性强、知识体系十分庞大的交叉学科,在传统的课堂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在有限的课时内完全讲授和展示现有的国外最新生态学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而且有的学生反映,在课堂上未能充分理解所授英文知识内容并感觉与老师的互动性不足[5]。因此,良好的双语教学效果需要师生在课后加强答疑解惑互动。事实上,国外的一些优秀高校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课后网络交互式教学探索[6],而我国高校则是在近几年才开始重视这方面的改革与实践。在平时,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多数拥有较好的网络操作技能,喜欢通过各种网络形式(如QQ、e-mail等)在课后跟教师进行知识交流,阐述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因此,加强网络互动有望弥补一般课堂双语教学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热情,促进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实现最佳教学效果。然而,如何有效实现生态学双语网络互动教学呢?目前,国内学者对此研究较少。针对这个问题,在前期的研究基础上结合现代网络技术和教育理念,我们探索了生态学双语“网络互动式”教学模式,以期为国内相关高校提升生态学双语教学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一、授课对象与教材

本研究的授课对象为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9级生物技术专业两个班级的学生(95人)。这些学生已经有了一年多的大学英语学习经历,学习了植物学、动物学等生物学基础课程,掌握了一定数量的专业词汇,具备了实施生态学双语教学的基础。教学过程中主要参考了两本生态学教材,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孙儒泳等人翻译的美国Roberte.Ricklefs教授编著的theeconomyofnature(5th)(《生态学》)一书和内蒙古大学杨持主编的《生态学》(第2版)一书;使用了我自己制作的生态学双语ppt课件[5]。授课时间为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完成一个教学周期。

二、生态学双语“网络互动式”教学课程平台

要想实现师生间有效的生态学双语教学网络互动,必须建立和应用一个综合的生态学双语“网络互动式”教学课程平台。为此,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构建了一个跟课堂双语教学并行的生态学网络教学平台,并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基于互联网的校园交互式课程平台建立

通过井冈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我们初步建立了基于互联网的生态学交互式课程教学平台。如,井冈山大学《生态学》校内精品课程申报网站和井冈山大学《生态学》网络教学平台。课题组成员通过上述平台将生态学课程相关的双语教学资料(如教学大纲、ppt课件等)上传其中,供学生下载浏览,这大大增强了学生对课堂上生态学双语教学知识的回顾和深入思考。

2.生态学QQ群的应用

腾讯QQ是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互联网的即时通信软件,它支持在线聊天、视频电话、点对点断点续传文件、共享文件、网络硬盘、QQ邮箱和QQ空间等各种功能。其中QQ群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多人聊天交流服务,可以邀请朋友或者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到一个群里面聊天。在本次授课班级中,我们发现几乎每个学生都是QQ注册用户,且拥有QQ群聊天经历,这为生态学双语“网络互动式”教学提供了必要基础。我们组织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建立了不同类别的生态学QQ群,指定不同生态学研究领域的老师进行指导,鼓励学生在其中使用简单的生态学双语进行对话,并通过QQ群的邮件群发功能进行问题讨论。其中QQ聊天工具的即时性深受学生的喜爱,他们认为拉近了与老师间的距离,能够及时方便地得到所问问题的反馈。而通过查看消息记录,则可以查阅自己没有参与过的生态学讨论话题或重新审视自己以前对某些生态学问题的认识,从而获得进一步深入思考。

3.生态学论坛的应用

网络论坛BBS,全称为BulletinBoardSystem(电子公告板)或者BulletinBoardService(公告板服务),是互联网上的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随着网络技术和生态学的迅速发展,很多生态学论坛应运而生,而大学生也成为这些论坛的主力军。在此次双语教学模式探索中,我们不仅鼓励学生登录学校内部的生态学课程论坛进行问题讨论,还鼓励他们多登录国内外一些知名的生态学论坛进行课堂生态学双语知识补充学习。例如,国内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创办的“普兰塔――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论坛”已成为此次授课对象班级学生经常关注的网站。通过参与这些生态学论坛活动,学生们能够与国内外相关生态学科研工作者近距离接触,开阔了其生态学视野,增强了其对双语学习的自信心。

4.生态学博客的应用

博客(Blog),又译为网络日志、部落格或部落阁等,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站。在本次双语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利用QQ、搜狐、新浪等主要媒体网站,在课余时间建立自己的生态学双语博客,并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成绩参考标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喜欢转载在网上搜索到国外最新生态学研究论文,甚至尝试进行相关翻译;有的则喜欢张贴在网上所搜索到各种生态学相关图片并进行点评;有的则在自己的博客上创建了一些知名生态学网站链接。这些现象表明生态学双语博客的建立和应用是课堂双语教学的有效延伸和拓展,有利于构建学生自己的生态学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间的信息互补和思想交流。

三、生态学双语“网络互动式”教学发展建议

本次实施的生态学双语“网络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虽然取得了上述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因此,在今后的生态学双语教学中应注意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正确使用各种网络技术工具

此次基于各种网络技术工具所构建的交互式教学平台,打破了传统生态学教学模式的时空局限性,极大促进了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和共同进步。但是,在此过程中部分学生也暴露出对上述网络技术工具的操作不熟练,不能通过它们找到自己需要的生态学资料等问题。此外,有的学生热衷于通过这些工具搜集大量的生态学资料,却不能够有效地加以鉴别并吸收,从而提不出有深度的科学问题。事实上,网络技术工具的应用是手段,生态学知识的掌握是根本。因此,在今后的生态学双语教学互动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使其能够正确地使用各种网络技术工具。

2.增强生态学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

双语教学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关键因素之一在于是否拥有一支合格的双语教师队伍[7―8]。课堂上生态学双语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拥有一定的口语能力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灵活掌握课堂上双语讲解的应用尺度。这就要求各高校应重视对专业教师的英语素质培养,当条件具备时,定期选派年轻教师到国内外高校学习深造,并适当考虑引进优秀的留学人员。而课外网络上的师生互动更是要求教师拥有较为广阔的生态学知识面和一定的认知深度,时常关注国际上生态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学生的问题尽量做到有问必答。事实上,在本次网络互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提出一些超出教科书范畴且存在争论的生态学理论难题。对这些较难的问题,即使不能立即回答,也要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搜索引擎(如Google和百度)和数据库查找文献并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

3.提升学生自身的专业英语水平

授课对象专业英语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对课堂双语知识内容的吸收。虽然本次授课班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年多的大学英语学习经历,但仍有一部分同学反映不能完全看懂课堂上的英文ppt课件,甚至有时会对生态学双语教学产生畏难心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些学生主要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英语基础较薄弱,二是缺乏有效的课前预习。因此,在生态学双语教学开展过程中,需要学生重视自身专业英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专业英语水平,并加强生态学各章节课前预习和相关专业词汇的掌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充分理解教师所讲知识内容,在课外顺利阅读相关生态学研究文献。

4.编写适宜的中英双语教材

目前国内高校中生态学双语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多为英文影印版或中译本,而这些书籍的价格相对较高,无形中增加了购书成本,并不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生购买。如,此次教学使用的孙儒泳院士等人翻译的美国Roberte.Ricklefs教授编著的theeconomyofnature(5th)(《生态学》)一书,价格达到了149元。而且,我们在此次双语教学过程中还发现,学生们非常希望能够拥有一本中英双语生态学教材,然而这种教材国内尚未发行。因此,我们建议各地区高校统一组织人员,组织编写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中英双语生态学教材。

5.探索更加灵活的考核方式

在本次双语教学研究中,我们降低了传统期末笔试在学生最终成绩中所占比例,转而增加了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例如,将学生的专业英语课堂口头表达、日常专业知识双语测试和课后生态学知识网络讨论等方面均纳入了平时成绩的计分,这些手段最终都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了提高学生生态学综合能力的目的。但是,在此过程中也有学生反映出考核方式过于统一,不能有效反映其生态学特长等问题。因此,在今后的考核中也可以尝试针对某些在生态学方面具备特长的学生进行更加个性化的考核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潜力和创造力。

总而言之,如何有效提升生态学双语教学效率是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的问题。只有通过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模式,增强师生双方的生态学双语知识水平,综合运用各种软硬件设施和新兴网络技术工具,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此次生态学双语“网络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在促进生态学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交流能力,改善生态学双语教学现状等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高宇,王晓,李俊清.生态学双语教学的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5,22,(2):59-62.

[2]郑忠明,陆开宏.“普通生态学”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宁波大学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2):66-68.

[3]曹春晖,刘宪斌,崔青曼.海洋生态学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J].科教文汇,2008,76,(10):68-71.

[4]吴大付,任秀娟,李东方等.《生态学》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J].考试周刊,2007,2,(50):147-148.

[5]戴小华.基于互联网的生态学交互式教学[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30,(3):115-117.

[6]张远,杨.“网络化+交互式”双语教学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30,(1):62-64.

[7]张璐,苏志尧.森林生态学双语教学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林业教育,2007,24,(4):73-75.

[8]龙建友,张红英.浅议大学本科课程生态学双语教学[J].科教信息,2008,25,(18):348-349.

生态学研究篇9

关键词:黑鹳(Ciconianigra);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存在问题;保护

中图分类号:Q9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3-3086-03

黑鹳(Ciconianigra)属鹳形目(Ciconiiformes)鹳科(Ciconiidae)鹳属(Ciconia)[1],为中型鹳。上体、翅、尾及胸上部呈黑色,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可泛出紫铜和蓝绿色光辉,尤以头、颈部的黑色毛表现更为明显[2]。目前国内外对黑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繁殖生态、人工饲养、食性分析、迁徙行为及越冬生态学等方面。这些研究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黑鹳野外行为生态学的认识和理解。黑鹳作为珍稀鸟类,对其生态学、生物学特性等进行研究,对保护、拯救这一稀世珍宝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依据近年来对黑鹳的生态学、生物学特性野外实地观察研究的成果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分布、习性、栖息地、食性、繁殖、发育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唤醒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1种群分布

黑鹳为单型种,无亚种分化,分布广泛,在欧亚大陆和非洲均有分布。欧洲很多地区是黑鹳的繁殖地,其中在波兰、奥地利、匈牙利等都统计到了一定规模的繁殖种群(共计约600个繁殖对)。亚洲除中国外,在土耳其、印度、原苏联等地也有分布。黑鹳在朝鲜半岛及阿塞拜疆和远东地区是繁殖鸟,在日本是偶见鸟类。非洲繁殖种群集中在南非的德兰士瓦省。在中国除青藏高原以外,其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越冬时它们主要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繁殖时则多在东北、新疆及甘肃北部[2]。

尽管黑鹳分布广泛,但数量却极其稀少。从全国范围看,调查清楚的黑鹳种群大约只有1000个左右[2]。近年来其种群数量正在急剧下降。朝鲜、德国、法国、希腊等国家已很难见到,瑞典、丹麦、比利时、荷兰、芬兰等国家也已经绝迹[3]。在中国,1999年6月报道仅存2000只左右,2006年6月下降到700~1000只[4]。即便在中国最大的水禽越冬地鄱阳湖,每年也仅能见到几十只,而在它的主要繁殖地山西,每50~100km2才有1对[5]。黑鹳已被列入1998年版《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

2食性

黑鹳的捕食范围狭窄,按其嗜食与厌食的程度可将其食物划分为基本食物、次要食物、偶吃食物和被迫食物。黑鹳食谱中的基本食物是鱼类,占81.81%,以条鳅为主;其次为泥鳅,有鳞鱼类较少。次要食物为蛙类,占13.64%,但成鸟很少捕食,多为幼体和亚成体。偶吃食物在呕吐和剖检出的食物中很少出现。被迫食物是指由于缺少基本食物而被迫取食的食物,主要包括昆虫、藻类、草子等,很可能是野外条件下误食入的[6]。

3行为

3.1觅食

黑鹳对觅食生境要求严格,觅食水域需水质清澈见底,水深不超过40cm且食物丰盛、冬季不结冰。觅食时,它们往往按照一些较为固定的路线活动,范围可以达到数公里远。黑鹳觅食时先在高空盘旋侦察,待确定取食地点便降落水边。发现目标不先直接捕抓,而是走走停停,潜行至猎物附近再对准目标,用长嘴猛插下去将其捕食。这种觅食习性决定了黑鹳只能大量取食那些游速缓慢、警觉性不高的鱼类。

3.2群聚

在冬季寒冷的季节,黑鹳不再分巢而居,而是群聚到一起栖息越冬。在山西灵丘黑鹳自然保护区观察到一处石崖洞穴中最多有32只黑鹳在群聚越冬。早晨6:00出巢外出觅食,其中体健、飞行能力强的成鹳远行向周边地区觅食,而体弱的老成鹳和年幼鹳则在本区域内觅食,到了傍晚集体归巢群聚夜栖。从出巢和归巢方向来看,黑鹳早晨飞出和傍晚飞回的方向较为规律,早晨均从栖息地向西北和东北方向飞去,傍晚原方向返回[7]。

4栖息地

鸟类对栖息地的选择是多层次的各种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生存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该物种的数量分布[8]。刘焕金等[9]综合分析山西省黑鹳十大繁殖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认为陡峭的山体、清浅的水域、较少的人为干扰是黑鹳营巢、觅食和繁殖顺利进行的最基本条件。黑鹳是典型的湿地鸟类。其栖息环境分繁殖期栖息环境和非繁殖期栖息环境两种类型。在繁殖期栖息地的选择上各地略有不同。在非洲南部繁殖的黑鹳,均在山地的悬崖峭壁上筑巢栖息;在欧洲繁殖的黑鹳则选择在沼泽森林或有水流、湖泊、池塘存在的山地森林地区栖息;在中国,繁殖期的黑鹳又多在山地峭壁及深沟土崖上栖居。非繁殖栖息地主要是指黑鹳迁徒季节的短暂停歇场所,这些环境包括黑鹳繁殖区内的山涧河流和平川区的河流、水域和湿地等,分布较为广泛。近年来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的发展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使黑鹳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

5迁徙

黑鹳是一种长距离迁徙的候鸟,繁殖于气候较冷的高纬度地区,秋季要迁徙到有良好生境条件且冬季不结冰的水域越冬。在欧洲繁殖的种群几乎全部迁到非洲越冬;在西古北区(古北区指动物区系中的欧洲和亚洲北部、非洲北部,而西古北区指西欧地区)和东欧繁殖的种群主要穿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沿地中海东端迁往非洲越冬;在西亚繁殖的种群主要迁往印度越冬,而在俄罗斯东部和中国繁殖的种群主要迁往长江以南地区越冬[10]。迁徙时常成一二十只的小群。位于中国北方地区太行山系灵丘黑鹳自然保护区内的黑鹳,不但在该地繁殖,而且在该地栖息越冬[7],在北京的怀柔、密云和房山等区县也观察到了黑鹳越冬[11]。

由于黑鹳数量稀少,又多营巢于人迹罕至的偏僻地带,很少有人将其详细的迁飞路线绘出。2002~2003年捷克科学院和捷克广播电台共同策划了利用卫星跟踪黑鹳的计划。在中国研究小组配合下,共同证实了中亚黑鹳经中国新疆艾比湖地区、叶尔羌河、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地区,后经红其拉甫出境,成功到达南伽峰地区这条迁徙通道的存在[12]。

6繁殖

6.1择巢

黑鹳生性机警,主要在人迹稀少、环境僻静、植被茂盛的地方选址筑巢。巢址大都隐蔽、背风、保暖、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同时,由于黑鹳的食物选择比较单调,所以在选择巢址时,尽量也会选在觅食方便和食物较为充裕的地方[13]。分布在不同地区的黑鹳,在营巢习性上有所差异。在欧洲的黑鹳,常选择在树龄较老的高大树木上营巢,树种多为山毛榉;在非洲南部繁殖的黑鹳,均在山地的悬崖峭壁上营巢[2];中国近年来发现的黑鹳,多在山区悬崖峭壁的凹处石沿或浅洞处营巢(山西),或在绿洲湿地高大的胡杨树上营巢(新疆塔里木河中游)[10]。

6.2营巢

黑鹳有沿用旧巢的习性,每年回到繁殖地时都会寻找旧居,并作修理即可。但如果巢区受到强烈干扰时也会放弃原巢,另选别处。产卵前5~10d,雌雄鸟共同修筑巢穴。巢形一般呈浅碟状,巢材主要以干枯绣线菊、黄刺玫等的茎为主,但有时也用苔藓、羊毛及其他柔软碎屑,巢中多土。这样的筑巢活动一直延续到孵卵期,以后逐渐减少直至停止[13]。黑鹳筑巢不是一次筑成,所筑新巢都比较简单,巢窝较小,待来年用巢产卵时再重新添置巢材,进行修整扩大,每年反复修整,最大的巢穴直径可达1.2~1.5m[14]。

6.3产卵与孵卵

黑鹳每对亲鸟每年只繁殖1次,3月下旬巢基本筑好后开始产卵,每天产1枚,共产3~4枚。卵近椭圆形,长径61.88~68.00mm,短径48.00~54.50mm,重约60~70g。雌鸟产完最后一枚卵后即开始孵卵,孵卵期33~34d[13]。整个孵卵过程由雌雄亲鸟共同进行,以雌鹳为主。平均每个“繁殖对”繁殖成功的离巢出飞幼鸟数:奥地利为2.76只/窝(65窝),南非1.38只/窝(60窝),中国山西省是2.01只/窝(11窝)[2]。根据高武[11]对北京周边地区进行的调查,在繁殖期的14个巢中,也仅只有1巢在繁殖;另据调查该地区繁殖成鸟仅占成鸟数的27.6%,说明黑鹳在北京的繁殖力也很低。

6.4育雏

黑鹳雏鸟出壳后,双亲共同育雏。雌亲鸟常留在巢内照看幼雏,而雄亲鸟则外出觅食,捕获的大量食物均先装在嗉囊里。回来时不立刻把食物送入巢中,而是先在离巢几米远的地方休息,观察动静,然后才回巢将嗉囊里的食物吐出饲喂幼雏。如有特殊情况,比如受到惊扰,也可暂不喂食。由于嗉囊中食物储量多,亲鸟捕食回巢一次,就可喂雏鸟一至几遍。亲鸟的喂食次数随雏鸟的生长而递减,而捕食量及喂食量则随雏鸟生长而递增。4个月龄的幼鸟即可长得跟成鸟近似,可随成鸟大范围觅食[13]。

7存在的问题

7.1黑鹳栖息地保护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目前,中国黑鹳的繁殖区大体上有东北、华北、新疆塔里木等地。《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制定与施行,在避免黑鹳遭到人为伤害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一个物种的保护,最重要的在于保护和恢复其栖息环境。许多珍稀濒危动物可以通过建立保护区得到保护,而黑鹳由于数量稀少、活动范围广、巢址分散等原因,至今未能在繁殖地实施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加之多种不利因素制约,黑鹳的生活空间正逐步缩小,日趋严重的破碎化的栖息地使该物种已步入近交衰退的边缘,进而导致种群遗传多样性丧失,最终将危及其生存[2]。

7.2社区共建与发展的矛盾突出

由于黑鹳分布区都是边远偏僻的山区,居住群众的产业结构单一,就业门路狭窄,对自然的依赖性很强,因此对黑鹳栖息地构成很大的威胁。虽然保护区非常重视社区能力建设,帮助社区脱贫,但是保护区毕竟能力所限,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社区现状,需要当地政府在财力、物力、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当黑鹳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群众生产生活产生矛盾时,不能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黑鹳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7.3投入不足,研究力量薄弱

黑鹳的保护与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目前黑鹳研究的技术力量和资金的投入较少,基础设施和设备不健全,使黑鹳的繁殖生态学、保护生物学和疾病防治基础研究不够深入,限制了一些研究工作的及时开展,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黑鹳保护与研究向新的深度与广度拓展的进程。

8保护建议

黑鹳作为世界性珍稀濒危动物,对其生存威胁最大的是人类的经济活动。黑鹳形体较大,羽色亮丽,幼鸟生长期长,加之起飞迟缓,因而常遭猎枪射杀。近年来,随着水域面积的日益缩减,水源污染的日益加重,以鱼类为食的黑鹳极易通过食物链途径造成体内有害污染物质的积累中毒,为此提出以下保护建议:

1)加强黑鹳繁殖地、越冬地和迁徙栖息地水域环境的保护工作,监测水质污染状况,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使之免受污染。对已污染的水域环境应逐步采取措施加以净化[15]。

2)加强宣传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处于自然保护区内群众提高有效保护的自觉性,形成爱鸟、护鸟的良好氛围,为濒危动物黑鹳的生存营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3)加大依法管护力度,依法打击各种破坏自然环境行为,特别是对自然保护区内濒危珍稀动物繁殖栖息地的破坏行为要严厉打击。

4)建议有关部门通过投资为黑鹳繁殖栖息地建设小鱼塘、小水库等有效途径来补充黑鹳的食物来源。

5)政府应设立专项经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黑鹳的保护与研究。同时建议在黑鹳繁育栖息地集中建立全国性的黑鹳繁育研究基地,相关专家学者应对其生存规律进行研究,以扩大其种群数量,确保濒危珍禽的繁衍、栖息。

参考文献:

[1]赵建成,吴跃峰,关文兰.河北驼梁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生物多样性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72-288.

[2]苏化龙,刘焕金.黑鹳的现状[J].大自然,1991(3):19-21.

[3]刘继平.鸟中黑牡丹—黑鹳[J].河南林业,1999(4):50.

[4]罗祖奎,吴法清,楼利高,等.湖北沙湖发现黑鹳种群[J].动物学杂志,2008(3):130.

[5]李湘涛.栖居于深山中的涉禽—黑鹳[J].动物之美,2004(10):52.

[6]刘焕金,苏化龙,申守义.黑鹳食性的初步研究[J].动物学杂志,1990(5):20-22.

[7]王春,张智,杨海英,等.黑鹳在灵丘自然保护区冬季群聚夜栖观察[J].科技信息,2009(7):779,767.

[8]杨维康,钟文勤,高行宜.鸟类栖息地选择研究进展[J].干旱区研究,2000,17(3):71-78.

[9]刘焕金,苏化龙,申守义,等.山西省黑鹳的生态和生物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10]万伟.像大熊猫一样珍稀的鸟儿—黑鹳[J].旅游纵览,2010(2):72-73.

[11]高武.北京地区黑鹳的困惑[J].大自然,2009(2):8-10.

[12]马鸣,魏顺德,程军.卫星跟踪下的黑鹳迁徙[J].动物学杂志,2004,39(2):102.

[13]滕克愚,邱富才,亢富德.黑鹳生态习性观察[J].山西林业科技,1986(3):21-23.

生态学研究篇10

一、当前黄淮学院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不够重视。黄淮学院并未在非环境类专业中开设专门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体现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提高学生生态道德修养方面的目标。学校每年虽然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纪念日在大学生中开展了相关的生态教育活动,但这种零散的、短暂的生态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难以培养大学生强烈的、持久的生态意识。学校忽视了包括生态文明教育在内的一些基础性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缺乏经常性的、系统而全面的生态文明教育,不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促进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

(二)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不强。日前,我们对黄淮学院的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环保知识不足;只有11%的学生选择“购物前会自备购物袋”;节约意识有待加强。当代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虽有所了解,但对生态文明知识的掌握更多地停留在感性层面,不全面、不系统、不深入,与他们应该具有的综合知识储备、知识素养水平并不相称;生态文明意识虽觉醒,但尚不健全,他们对于一些具有广泛影响的、重大的生态事件缺乏了解,缺少更开阔的生态视野和情怀;生态文明行为虽开始养成,但仍存在缺位,如很多大学生赞同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等,却很少有人真正这样去做。当前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总体不强,生态文明素质需要提升,生态行为需要加强培养。

二、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新视角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策略

(一)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第一,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生态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认识是行为的先导,只有先从意识上认识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生态观教育的重要性问题,才能在实践中去践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当重视时展的要求,不仅要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强调意识形态属性,也要对大学生进行生态观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大学生生态观教育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蕴涵丰富的生态观教学资源,对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和生态价值观形成具有特殊的优势。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可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阐述儒家、佛家、道家等的深邃生态智慧,让大学生体验中华民族悠久的生态文化资源,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培养其良好的生态素质;可以结合环境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案例分析来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法制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起生态责任,养成良好的生态习惯。

(二)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生态实践活动。在黄淮学院的教学实践中,一直重视课堂教育而忽视实践教育的现象,把课堂成绩作为考核大学生的能力的主要指标。学校主要是以课堂为中心展?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大学生生态观教育不仅是个思想教育问题,还是个实践课题,大学生的生态观教育最终指向还是要让大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生态行为,这种思想和行为都要诉求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

(三)积极探索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相结合的活动形式。黄淮学院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探索中,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对大学生的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学生生态观教育要积极借鉴这些有益的活动经验,把生态观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这样不仅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活动的教育功能,还能为高校节省物力、财力和人力,大学生也可以从繁杂的校园活动解放出来。

(四)巧妙利用寒暑假社会活动为载体开展社会生态实践活动。“寒暑假是?展社会实践的绝佳时期,因为学生有时间充分准备、实地考察和总结,能够提高寒暑假社会实践的质量。”在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融入生态观教育,可以达到既可以锻炼学生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生态素养的目的。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把生态观教育与寒暑假实践活动相结合。例如,可以开展生态旅游、生态调查、生态志愿者宣传等等,让大学生在提高自己实践能力的同时,感受大自然,强化生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