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态学研究和现况研究十篇生态学研究和现况研究十篇

生态学研究和现况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0:25

生态学研究和现况研究篇1

心理健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不同学派对心理健康有着不同观点和看法。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李蔚认为:健康的人并不被潜意识所控制和支配,健康的个体是在理性的和有意识的水平上活动,指引这些活动的力量是完全能够意识到的,并且也是可以控制的。而国内学者把心理健康视为“一种内外协调的良好状态,强调个体内部的协调与外部适应。”

纵观国内外有关心理健康的研究,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对心理健康加以理解:(1)心理健康包括心理状态和心理调节能力。心理状态是一个人某时或某段时间里自我感觉的心理好坏状态。心理调节能力是一个人把自己的心理状态调节到适当水平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锻炼加以提高。(2)心理健康是个相对动态的概念,即心理健康应该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3)心理健康是分层次的,有的学者认为心理健康可以分为严重病态、轻度失调、常态和很健康4个层次。从常态到心理很健康是一种趋势,即正常心理状态的人如何从正常的心理向更为健康的心理转化。(4)个体心理不健康只是其某一个或几个方面不健康,并不是心理的每一个方面都不健康。关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标准问题,国内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林金辉认为衡量硕士生心理素质水平时,一般需要把握如下几个方面:(1)硕士生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否符合其相应的心理年龄特征。(2)能否坚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3)有元和谐的人际关系。(4)能否与社会和谐一致。(5)有没有完整的人格。总之,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标准既要考虑到生物一社会一心理模式所谈到的总体的标准,又要针对研究生这个特殊群体有一些特定的标准。

2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

医学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现,国外研究多认为医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一般人群。Simon等¨对悉尼大学117名研究生调查表明,其抑郁和焦虑发生率要明显高于一般正常人群。Dyrbye等研究发现医学研究生在进校时与非医学专业同龄人心理状况相似,经过一学年学习后心理问题发生率从25%升至52%。国内研究表明医学研究生与正常人群相比有较突出的心理问题。文献报道,26.96%的医学研究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J。也有研究发现34.29%的医学研究生有心理症状阳性检出率。这些研究均表明医学研究生的心理问题不容乐观,加强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3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研究

3.1不同性别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国外学者nogueira.mar-tins等对圣保罗联邦大学146名研究生调查发现女生在抑郁和其他情绪障碍方面的得分比男生高。国内学者认为,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具有女生差于男生,女研究生在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得分均高于男性,表明女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男生差J。Simon等研究则表明男女在焦虑方面并没有差异。然而也有文献报道,女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略优于男研究生¨。但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女生存在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3.2不同年级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比较大多数研究表明,不同年级的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同。国外学者nogueira.martins等调查发现研一学生的心理问题比研二、研三都要严重。国内学者则认为研一学生在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得分均低于研二和研三。他们的排列顺序为研三总分>研二总分>研一总分。有关不同年级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3.3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心理健康与人格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多数学者认为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有关。文献报道精神质、神经质与SCL-90的各因子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内外向与除躯体化外的SCL-90的各因子均有显著的负相关;掩饰情况与SCL-90的各因子均有显著的负相关。王安辉等人在探讨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的关系时发现,心理症状阳性的硕士生有较高的n分和p分,表明其情绪不稳定,有精神质的倾向;同时心理症状阳性的硕士生有较低的e分,表明其个性较内向。另有文献报道,个性特征忧虑、负性工作、学习、生活事件等心理社会因素是研究生心身症状的危险因素。这些研究均表明,良好的人格特征有利于心理健康,不良的人格会影响心理健康。由此可见,健全的人格又可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心理健康水平高又有利于完善其健全的人格。因此加强医学研究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其人格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

生态学研究和现况研究篇2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创新能力培养;步态追踪;过程管理:

0.引言

2012年,国家正式启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将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作为核心任务,旨在推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协同创新突出特征在于是“一种开放式的创新形式,既不同于原始创新的协调合作,也不同于集成创新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产品技术要素整合,而是一种管理创新,是一种竞争和优化配置的过程。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共同《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提出研究生培养要“根据研究生的学术兴趣、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发掘研究生创新潜能,鼓励研究生自主提出具有创新价值的研究课题,在导师和团队指导下开展研究”,并在此过程中“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和学业考核,实行严格的考核和论文审核制度”。

1.研究生创新培养的需求

1.1团队协作培养方式的要求

协同创新环境下,研究生的导师团队协同培养模式成为核心,弥补了过去单一导师指导带来的知识面不宽、专业领域过窄、学科不易交叉的缺陷。在该模式下,研究生导师之间必须经常沟通,以便于各位导师对学生情况实时掌握,但在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导师容易忽视某些不活跃的学生。除此之外,研究生还经常被导师派往合作现场进行调研、数据采集、实验及实践、效果监控等一系列科研工作。离校期间,导师对其工作状态和每日进展不能做到实时指导,工作中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导致科研工作低效。

在团队合作、联合培养等协同创新背景下,如何在管理上实现研究生科研工作的及时掌握和跟踪?美国高校管理人员首先提出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69%的博士研究生入学后,平均两周与导师见面一次;而有15%的博士研究生平均三周以上才能与导师见面一次,这导致其在科研认知上的偏离得到纠正的周期被延长,创新成果进展缓慢。随之,美国高校开始通过项目投入,加大学生经费支持力度;在人员配比上,提升了指导教师的比例;在管理上,高校力争对联合培养方式的学生尽可能地统一管理。实际研究显示,联合培养的学生对高校导师进行定期工作汇报更有助于科研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

促进导师与学生互动,关键是对该交互过程进行有效管理。以德国为例,自1990年开始,由德国研究会(DFG)资助研究院项目,明确项目的科研定位、制度特色及规模限制。这一举措促使研究生培养同相关企业需求密切结合,集中了相关的研究课题和研究人员,容易统一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估过程的标准,确保了导师对联培研究生科研素质的把关。与之相应的,清华大学早在1985年便开始着手同企业、政府进行合作,目前清华大学90%的研究项目是业界需求或具有发展前景的前瞻性研究,不仅在课程设置上向国际靠拢,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也在学生研究计划和周期总结中有明确体现。哈尔滨工业大学和黑龙江省政府密切合作,为国家构建航天强国提供了大量基于实践培养的研究人才。北京交通大学在为铁路和轨道交通等领域服务过程中,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促使研究生进入铁路实践实验。南京农业大学许多研究生直接参与我国智慧农业、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

1.2现阶段过程管理的缺陷

研究生培养过程存在多个周期,将整个培养期作为一个粒度较大的过程,如制订研究生个人学习计划、课程学习、课题开题、论文送审评阅和论文答辩等活动环节,易形成共性特征,所以研究生培养非常适用过程管理。全美研究理事会(nationalResearchCouncil)根据院校、学科、种族、性别而统计的各类研究生学位授予数,完成相应学位的时间,获得的资助,就业类型等过程监控,’包含了研究生从人学到就业各个阶段的情况,非常全面地追踪了学生的表现,并反馈指导学生培养过程。

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过程包括16个具体的环节,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研究生选题、选题后的论文阶段性成果存在空白。这些阶段处于科研工作展开时期,恰恰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美国哈佛大学施坦利・利特认为培养过程应为:“培养接受过广博的、高层次教育的,能够在接受相关培训后迅速学会某种特定工作并渴望继续接受教育和技能发展的学生,促使学生研究具有直接动力”。这就要求在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细节控制上进行提升,如文献阅读、问题总结的细微步骤,但当前在管理上对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仍缺乏有效手段。目前,“卓越工程师计划”虽然体现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管理,但对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细微过程没有明确体现,这需要建立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

2.“步态追踪”培养模式

“步态”原意是指人们行走时的姿态。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步态”用于设计机器人行走过程。“步态跟踪”技术是通过从序列状态中分析、检测出目标的特征,完成目标多个特征的匹配,并且对目标行为规律加以预测,实现对指定目标的准确且连续的跟踪,其研究过程重点突出了序列状态、特征匹配过程。将其引人管理过程控制,可以进一步弥补过程管理中目标状态和特征匹配的概念。过程管理是一种以过程为核心的、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所涉及的过程进行形式化描述和管理的方法,是人们为弥补目标管理不足而提出的一个管理学概念。在过程管理中,由于管理控制的粒度不同,常导致目标状态形式化描述与过程特征不匹配,这主要由完成目标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造成,在精细粒度的过程中尤为明显。“步态跟踪”则是利用精细化过程的步骤,寻找流程步骤特征,对过程进行形式化匹配,从而提高过程控制的精密度,这一改进非常契合信息化处理过程。

2.1研究生创新培养过程的“步态”提取

研究生创新培养过程属于知识创新活动。描述该活动的wiig模型将知识创新分为创造、显现、使用和转移4个过程,显现为4个知识创新活动,可将其设计为4个创新步骤。在协同创新环境下,这4个明确的步骤如果按照创新一个成果的基本过程来进行分解,可以将其分解为文献搜集与解读、问题与方法综述、新问题归纳与发现、新方法引入、解决方案设计、方案可行性团队讨论结果与改进、试验与仿真设计、原始数据采集与分析、实验记录、实验影像、所遇困难与困惑、当日工作成果、试验结果分析、讨论交流所得、如何解决问题思路、不同导师交流结果、重要语音影像等数据特征。上述数据以多种形态呈现,不仅仅以单一的数值或是简单的文字进行体现,还将在日志记录中以照片、文档、oCR、源程序、影音等多种数据呈现。由于学生与导师之间的经验和见识差距,学生有时不能理解这些数据蕴含的意义,但导师并不容易从大量的数据中判断学生是否能够发现问题或停滞不前。这需要针对所可能获取的数据进行有意识的初步分类,归纳上述4个过程中涉及的数据模式,形成“步态”模式,从而促使导师针对创新成果不同阶段进行指导。

针对成果创新步骤中涉及的内容,分析每一步骤中的具体研究问题,对该细节中的归纳、分析、总结、讨论等结果进行特征提取,并根据特征研究的起始时间、人员、地点、事件、导师交流等状态进行特征描述,如图2所示。从三维结构上描述“步态”特征,形成“步态”跟踪基础矩阵,从而描述和展现“步态”。

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能力认知、导师对学生的科研能力评估分析形成目标成果,结合学生学期目标,分析学生研究计划和解决方案设计,制定任务分解策略,将大目标首先通过研究任务的本体进行表示;建立每一个阶段任务完成时的内容要求,从而建立对研究生科研成果形成过程的形式化方法,促进研究生明确每一个阶段的任务,并在相应时间点提交自我研究进展报告,形成跟踪数据。

2.2“步态”跟踪

在协同创新环境下,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通常跟随导师进行科研创新,其成果形成的过程需要导师花费精力对学生进行培育。受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进展等因素影响,该过程是一个以时间为轴线的随机过程。在获取“步态”模式后,对学生创新工作内容和数据进行分类,形成数据记录(日志、实验数据、声像等),并利用过程跟踪方法,追踪创新工作的进展。

针对学生“步态”数据,建立映射与匹配的评估方法;根据进展“步态”特征,匹配“步态”模式;根据进展推进情况和研究重要程度,提供师生交流推荐的优先次序,达到研究生科研培育“步态”跟踪,记录研究成果的进行步骤。首先,将项目研究的任务细化成可以形式化的目标,通过导师确认后下发给学生。在获得目标后,研究生根据创新工作推进过程,对实验、读书报告(篇数、收获)、交流讨论总结等信息进行日志记录。通过媒体数据库对学生科研工作过程进行识别、分类、记录和存储。然后,根据分类结果和可形式化成果进行判断,识别学生工作中是否偏离或进展缓慢,并根据重要程度提供给导师,便于导师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指导,促使学生通过对设立目标的逐一解决来提高成果创新成功的可能性。

上述跟踪为导师及时掌握学生研究“步态”、及时调整培养学生工作进度、促进师生交流时效提供了一个辅助模式。最终,工作中形成的数据日志将及时保存,提供团队共享,并为科研工作提供一个监管依据,上述过程如图3所示。

3.步态模式的应用

在应用过程中,步态跟踪模式充分发挥了个性化管理特性,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在跟踪目标上进行有效分类,在指导过程中明确了学生的研究倾向。

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具有学术指向,其培养过程要求强调夯实理论基础,引导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国际化的学术交流能力。在引导过程中,理论基础学习过程反映在课题中的问题原理分析及其研究过程的跟踪,其步态体现在问题描述、基础原理、问题分析、原理应用根据等总结上,让学生每一天对自己在该方向的理解进行反思并得到加深。导师则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密切相关的理论体系是否具有系统性、前瞻性,是否能使研究生形成纵向深化的递进知识结构,并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或思考。创新能力则通过解决方案阐述、模型抽象、验证方法、实验规划等步态进行跟踪。学生通过对建模的修正过程、验证的调整过程不断总结,形成研究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通过每天的研究修正和过程增补,可以跟踪学生的研究实验过程。据此,导师重点对学生在理论方法、模型建立与分析等方向上进行引导和指导。在学术交流能力评价层面,步态体现为现场问题研讨、解决过程讨论、现场工程师实际解决方案、可能提升的方案、会议论点、会议摘要等方面,促使研究生能够同工业现场人员、学术人员进行交流。导师考查研究生参与和组织不同学术交流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出的潜质、能力,对不同人员的学术交流形式进行引导。

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有明显的实践性,更注重知识应用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强调学生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组织管理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专业基础的步态体现在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上,需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体现,表现为利用原理分析问题、原理应用依据、可能的解决方案、备选方案等。导师从学生每天对问题拆解处理的情况跟踪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步态体现在学生总结问题、问题约束分析、方案实施方法等方面,需要学生仔细描述现场或课题实践问题、研究问题拆解和解决方法。导师通过上传的视频录像检查学生对现场问题的总结能力并给予相应指导,重点引导问题描述的正确、解决方案的可靠等。组织管理则是通过每一个学生对自己研究问题的研讨组织、现场讨论组织进行体现,包括实施方案研讨总结、建议吸收过程、不同意见处理等。导师通过实施过程的照片、视频记录,对照学生研讨内容总结进行跟踪,引导学生对现场意外情况、实施步骤等内容进行思考。

通过软件实现步态跟踪的管理过程能及时对现场实际情况、实验过程、论文过程进行跟踪,特别是对研究生在3~5天毫无进展又没有请假的情况,软件会有效地进行甄别。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优秀学生的交流提示较少,但该部分学生一般会主动同教师交流,故影响不大。软件会督促学生每周都对工作进行推进,能够有效提升学习效率,有效辅助导师发现学生的游离状态并及时监管,特别是在学生外派需要异地指导时。平台中的研讨过程记录和评价能强制不同类型的研究生之间进行交流,促使学生对相关研究领域的问题进行反思。平台收集实践中积累的视频、照片,形成实验数据和实践经验累积,能更好地为新生提供学习经验。针对学习过程的记录和时间轴分析,则能有效地帮助导师总结指导过程中的问题。

生态学研究和现况研究篇3

关键词:物流产业;动态规划;资源优化

中图分类号:F259.22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Dynamicprogrammingisthewaytoimprovetheallocationoflogisticsresources.thetheoryandmethodshouldberegardedasthekeytosolvetheoptimizationproblemoflogisticsresourcesfortheindustrysupplychainandenterprisecostandefficiency.thispaperclassifiedtheresearchonthedynamicprogrammingofthelogisticsindustryinChinaintoseveraltypesanddidanoverallanalysisoftherelativeresearchresultsinthisareafromtwoperspectives:oneisthemacrologisticsindustry,andtheotheristhedesignatedlinkintheprocess.inaddition,anreviewwasgivenontheresearchcontents,methodsandcharacteristicsafterconsultingalargequantityofrelatedliteraturewiththehopetofacilitatethefuturestudies.

Keywords:logisticsindustry;dynamicprogramming;resourceoptimization

0引言

现代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1],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物流业是融合仓储、配送、运输、货代、信息等的复合型服务业,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物流业也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动态规划是运筹学中一种研究多阶段决策问题的理论和方法[2],无论是对于物流行业中供应链的优化,还是对于企业内部物流成本和效率的优化,这种理论和方法都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了不同层面的支持。因此,动态规划理论和应用研究成为当前物流领域解决供应链效率低下、保障资源有效配置的热点。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了动态规划在我国物流产业的应用研究现状,为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探索提供便利。

1国内外动态规划在物流产业的研究概况

近年来,动态规划在物流产业的研究呈现上升趋势,本文采用文献检索的方法对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动态规划在物流产业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整理。

通过eLSeVieR公司的ScienceDirect数据库,使用“Dynamicprogrammingofgoods”、“Logisticsdynamicprogramming”和“transportationdynamicprogramming”三个检索词进行检索,检索情况见表1。

使用清华同方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利用“物流动态规划”、“运输动态规划”、“货物动态规划”、“物流资源优化”、“交通运输优化”和“货物仓储优化”六个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情况见表2。

由表1、表2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国内对动态规划在物流产业的研究要多于国外,这与当前国内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是分不开的。从以上的研究文献来看,主要可以将研究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是动态规划在宏观物流产业的研究;二是针对物流过程中某个环节,如库存采购、物流配送、仓库选址过程中的物流资源进行配置优化研究。

2动态规划在宏观物流产业的应用研究

针对动态规划在宏观物流产业的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分为:企业物流资源研究、行业物流资源研究、特定背景物流资源研究三个方面。

(1)企业物流资源研究。天津大学的赵双记[3]以宝硕化工供应链系统为研究对象,从采购、库存、生产三个方面入手,解决宝硕化工现存生产与库存之间的矛盾问题。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潘珩[4]对企业生产物流进行了研究,运用动态规划的方法,针对企业的生产物流和多种产品,提供了优化的分析和运算方法。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刘虹等人[5]根据企业的物流优化模型,提出一种新的矩阵运算的动态规划算法,更好地解决了企业对单个用户的供应链优化。

(2)行业物流资源研究。大连海事大学的边展[6]通过分析海运行业港口集装箱堆场的相关操作事宜,以提高装卸效率为目标优化了集装箱的装船顺序。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张孝忠、周慧兰,北京交通大学的董祥俊等[7]针对铁路行业的物资管理的特点,提出通过建立动态规划模型来变更存储设施选址的方法,降低了铁路施工企业物资运输和其他相关成本。华中科技大学的马士华等[8]通过考察公路运输行业中供应链物流运作能力的多项指标,对达到最优物流能力的最小物流成本进行了研究。

(3)特定背景物流资源研究。物流行业的特定背景非常多样,本文针对其中的应急物流、回收物流和不同生命周期物流进行简要总结。

北京交通大学的英升贺等人[9]针对应急物流的物资配送特征,建立了受灾地区接收点和非受灾地区发送点之间的配送网络。武汉理工大学的余浩然[10]利用多周期动态规划理论对再制造物流的设施选址和流量分配进行了着重研究,实现了节约和环保的生产理念。上海交通大学的佘小川等人[11]分析了产品在不同生命周期情况下采取的不同市场战略,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规划方法对物流成本最小化问题进行了研究。

从这些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献来看,对于动态规划在宏观物流产业的研究呈现了以下特征:一是研究侧重于定性分析,对物流产业进行理论研究探索;二是侧重于定量分析,运用运筹学中的动态规划方法和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来建立优化模型。随着计算机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第二个特征日益突出。

3动态规划在物流环节的应用研究

对物流过程中某个环节的动态规划研究主要是通过库存采购环节、物流配送环节和仓库选址环节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库存采购环节。长春理工大学的王景恒[12]建立了配送中心的货物装卸搬运模型,利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并通过实例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及实用性。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施新平[13]通过分析汽车动态库存服务方法,构造了以时间为函数的动态物流库存管理模型,促进了企业库存管理能力和创新服务能力。曲阜师范大学的徐健腾[14]利用组合最优化理论分别对单一产品多断点、单断点和易腐产品的经济批量问题进行研究。

(2)物流配送环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周森[15]利用自然数序列来编码,以遗传算法为依托来解决车辆的路径优化问题,得到了低于案例成本的方案。山东经济学院的袁杰[16]提出了先分配车辆后指派车辆的处理思路,利用动态规划方法和蚁群算法为目标分配车辆,实现了将最短车辆路径问题向最优客户问题的转化。重庆大学的陶波[17]通过研究B2C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配送,建立整数规划的最短路径模型,并利用动态规划法为理论求解并得到质量较高的解。重庆邮电大学的任志霞[18]利用运筹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分别对0-1规划问题、背包问题和路线优化问题进行研究,为配送环节提供帮助。

(3)仓库选址环节。南昌大学的胡章云[19]通过考虑供应商的供应量、客户的需求量及配送时间等因素,建立了不确定环境下配送中心的动态选址模型,利用动态规划思想来支持长期的动态选址决策。武汉理工大学的徐利民等人[20]针对不考虑时间因素的静态选址,提出了运用动态规划求解的思想,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加入时间变量后企业如何做出选址决策。东北大学的陈冰冰[21]利用一个企业的数据进行实例分析,建立了双层规划和动态规划相结合的物流中心选址模型。浙江师范大学的卓婧婧等人[22]基于树型动态规划来简化配送网络,提出较之传统动态规划、层次分析法等更有优势的选址算法。

以上三个研究方向的研究成果各有特点:库存采购环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库存管理能力、装卸搬运方法和经济批量等问题的优化;物流配送环节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最短路径的优化和计算;仓库选址环节的研究则集中于在考虑不同因素情况下对最佳选址模型的建立。这些研究主要采用动态规划和其他辅助方法来建立模型或者求解,部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仿真或者以实例验证。理论指导性较强,但实践指导性较弱。

4国内动态规划在物流产业的研究展望

通过以上对国内动态规划在物流产业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可以看出,研究既有理论方法的探索、配置模型的构建,也有与特定背景结合的探讨,研究态势多元化。本文认为,动态规划在物流产业的研究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展开:

(1)结合我国供应链体系,将动态规划运用到生产、仓储、销售、配送等整个供应链中,以供应链整体优化为目标,促进物流资源的整合优化。

(2)结合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研究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动态规划整合。

(3)结合我国“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按照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状况、物流基础设施水平以及市场需求等,在战略层面对我国物流环境进行规划研究。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动态规划在物流产业的应用是现代物流管理研究的重点,对该问题的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希望本文对动态规划在我国物流产业应用研究的相关文献的总结分析,能够为我国物流行业和物流企业提供帮助,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Z].2014.

[2]黄立君.动态规划在企业运输物流中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09(3):98-100.

[3]赵双记.基于动态供应链管理的宝硕化工流程分析与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潘珩.动态规划方法在企业生产物流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物流技术,2004(4):72-73.

[5]刘虹,孙金梅,陈德运.一种基于供应链的动态规划算法[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3(2):122-124.

[6]边展.基于混合动态规划的集装箱装船顺序优化[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7]张孝忠,周慧兰,董祥俊,等.动态选址在铁路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2007(7):49-51.

[8]马士华,申文.供应链物流运作能力计划模型与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7(8):83-88.

[9]英升贺,李毅鑫.动态规划和整数规划在应急物流物资配送优化中的应用研究[J].物流技术,2009(8):80-83.

[10]余浩然.再制造物流网络多周期动态规划模型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1]佘小川,季建华.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物流系统动态规划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5):102-104.

[12]王景恒.物流中心货物最优配装问题的动态规划解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4(3):9-11.

[13]施新平.基于动态汽车库存管理的物流企业创新服务分析[J].物流技术,2014(5):316-318.

[14]徐健腾.组合最优化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5]周森.基于遗传算法的物流运输中的车辆路径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6]袁杰.基于蚁群算法的多车场车辆路径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经济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

[17]陶波.基于最短路径算法的物流配送车辆优化调度的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8]任志霞.物流配送系统中的运筹学问题及方法研究[J].物流科技,2007(3):10-12.

[19]胡章云.不确定环境下的城市配送中心动态选址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0]徐利民,马良成,方芳.仓储中心的动态规划选址及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4):256-259.

生态学研究和现况研究篇4

关键词:土地生态安全;应用研究;研究展望

一、概念研究

上世纪40年代aldoLcopold在对土地功能状况评价中考虑了土地健康的因素,生态安全的研究也随之逐渐开展。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人们对土地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甚至已经超过了土地生态系统自身承载能力,区域内土地生态安全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人们的生存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些学者从土地生态系统结构是否受到破坏,生态功能是否降低定义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张虹波等从保持土地生态系统自身动态平衡,内部结构、功能完整,实现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定义土地生态安全;梁留科等从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安全的协调发展角度定义土地生态安全;还有学者从人类对土地的需求量与土地的供给能力定义土地生态安全,即土地的数量和质量能够满足后代人发展对其的需求。

二、土地生态安全的基本理论研究

(一)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1650年西方人文地理学家沃仑·纽斯的《地理通论》中首次提出了人地关系。从地理学角度上讲,人地关系就是人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关系。人地关系有两大基本原理,一是土地承载力限制与超越原理。人地矛盾主要是指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人类对土地需求的增加使得土地难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既土地承载力是有限制的,人地关系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提高土地承载力;二是人地关系地域关联互动原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与土地生态环境的联系更加密切,在关联互动中,即便是来自不同尺度的人地关系系统,每一种层次都是彼此联系、彼此依存的。这时,变动与冲突、互补与协调就成为了人地系统的主要特征,吴传均在上世纪90年代就指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内容。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莱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阐述了农药的大量使用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罗马俱乐部在1972年出版的《增长的极限》揭示出环境安全问题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布伦特兰报告中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并给出可持续发展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社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要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持续能力相适应,保证人类社会的发展要在土地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谋取发展。只有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础、作为前提条件,土地的生态安全的研究才更具有意义。

(三)生态经济理论

20世纪80年代国际生态经济学会成立,1989年创办《ecologicaleconomics》杂志。国内外对生态经济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显著的成就。生态系统和生态经济系统的研究均是生态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土地生态保护与经济持续发展是密切联系、内在统一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实现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要遵循生态环境的内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生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情况下。反之,生态环境的破坏会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

三、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进展

(一)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土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土地生态安全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了土壤的特质,人类对森林不合理开采改变了陆地水循环。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被人们提上日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关键在于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多通过借鉴1993年Fao发表的《可持续土地管理评价大纲》中关于土地质量评价指标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多数学者从土地生态系统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对土地生态安全进行研究,张建新在p-S-R框架模型的基础上选取评价指标,对湖南省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了生态安全评价。许月卿从自然、经济、社会安全的角度构建小城镇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贵州省猫跳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进行了研究;杜忠潮依据p-S-R模型,从土地自然资源现状、土地社会经济环境压力和人文影响3方面构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高珊依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从环境、行为和决策三个层面选取指标,研究了生态建设成效。

(二)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方法研究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确权的方法有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及熵权系数法,部分学者也采用两种或以上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李秀霞采用熵权对吉林省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生态安全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实现土地生态安全的合理性建议;徐道炜采用突变级数法研究了福建省土地生态安全问题。综合指数法、物元法等方法是学者们常用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性评价的方法,李明月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对广州市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上世纪60年代,部分学者以研究土地承载力的方法对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进行了研究,90年代,人们将生态足迹的方法引入到生态安全的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突破了原有的定量水平和精确程度,生态足迹方法定量化程度高,一般只有很少因素定量评价生态承载力状况。何淑勤等利用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对雅安市土地生态安全情况进行了研究。

(三)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研究

土地生态预警的目的在于时刻了解系统内部生态安全的综合状况。法国经济学家alfredFourile最先阐述了监测预警的思想。HaqueC.emdad对加拿大红河谷土地资源的危险性进行评价。我国对预警的研究主要在一下几方面,一是概念方面,傅伯杰提出的区域生态环境预警是对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后果、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以及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预测和警报;二是研究方法方面,目前国内部分学者利用GiS建立土地生态预警信息系统,准确掌握区域生态状况和动态变化趋势;三是评价指标方面,吴冠岑选取从自然、经济、社会三方面选取预警评价指标,并引入变权理论的概念,构建了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的惩罚型变权评价模型并对淮安市进行了实证研究,许学工对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估和预警研究。

(四)土地生态安全设计研究

生态安全设计,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有重要意义。主要针对区域内生态环境问题,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和持续改善。主要包括以生态安全为前提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和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设计。生态因素已成为影响土地利用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S.Hermann从自然环境角度选取生态约束因素对乡村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设计;赵丹从生态绿当量的角度,对宁国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设计方面,马克明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概念以及理论基础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徐海根等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设计的概念,构建了从区域层次到网络的每个节点(保护区)再到网络与节点的连接(廊道)的研究流程,综合运用迭代法、整数规划方法和地理途径方法等方法设计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格局。

四、研究启示

首先,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中,加大对各模型进行基本参数与可信度、准确度的研究。评价方法上将计量模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为土地生态安全设计的研究构建空间模型。

其次,加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和设计相结合的综合研究。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和土地生态设计的研究在于保持生态系统平衡和土地资源的持续发展和利用,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最后,加强动态监测和预警系统研究。目前国内没有明确系统预警指标体系和成熟的理论体系,有关预测误差方面的研究较少,在预警过程中难以及时、准确对预测误差进行修正。且较少进行多种预警方法的综合运用。构建基于过程的动态模型,结合地理信息技术加强土地生态安全动态监测,在此基础上建立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系统。

参考文献:

1.ojimaD,LavorelS,Graumich.L,etaL.teerestrialhuman-environmentsystems:thefutureoflandresearchiniGBp.ii[J].globalChangnewsletterissue,2002(50).

2.张虹波,刘黎明,张军生,朱占强.黄土丘陵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及其动态评价[J].资源科学,2007(4).

3.梁留科,张运生.我国土地生态安全理论研究初探[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J],2005(6).

4.wCeD.ourCommonFuture[D].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87.

5.张建新,邢旭东,刘小娥.湖南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J].湖南地质,2002(2).

6.许月卿,崔丽.小城镇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贵州省猫跳河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7(5).

7.杜忠潮,韩申山.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实证研究——以陕西省10个省辖市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09(6).

8.高珊,黄贤金.基于pSR框架的1953-2008年中国生态建设成效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10(2).

9.李秀霞,张希.基于熵权法的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生态安全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9).

10.徐道炜,刘金福,洪伟,吴承祯.福建省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11.

11.李明月,赖笑娟.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的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以广州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1(2).

12.何淑勤,郑子成.基于生态足迹的雅安市土地生态安全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0(6).

13.HaqueCemad.Riskassessment,emergeneypreparednessandresponsetohazards:thecaseofthe1997RedRiverValleyflood[J].Canada.naturalHazards,2000(2).

14.傅伯杰.区域生态环境预警的原理与方法[J].资源开发与保护,1991(3).

15.江勇,付梅臣.基于能值分析的武安市农业生态安全预警[J].农业工程学报,2011(6).

16.吴冠岑,牛星.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的惩罚型变权评价模型及应用—以淮安市为例[J].资源科学,2010(5).

17.许学工.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的评估和预警研究[J].生态学报,1996(5).

18.S.Herrmann,e.osinski.planningsustainablelanduseinruralareasatdifferentspatialusingGiSandmodelingtools[J].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1999.

19.赵丹,李锋,王如松.基于生态绿当量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以宁国市为例[J].生态学,2011(20).

20.马克明,傅伯杰,黎晓亚,关文彬.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概念与理论基础[J].生态学报,2004(4).

生态学研究和现况研究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篮球课余训练困境对策

1前言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多样化的需要,是教育符合实际、切合社会的需要,高职教育自产生以来就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并长期为致力于服务学生、丰富学生的知识而努力,篮球课余训练作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对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意义重大。因此,研究高职院校篮球课余训练以促进篮球课余训练的发展对高职院校教育的开展尤为重要。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抽取山东省部分高职院校篮球课余训练作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为掌握较为充足、准确的文献资料,研究查阅了书籍、科研文献、网络论文、杂志等文献;研究访谈了部分专家、教师和学生,为研究的开展提供了详尽的资料;同研究制定了《高职院校篮球课余训练调查问卷》,以了解有关资料。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高职院校篮球课余训练的困境

3.1.1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领导重视程度对篮球课余训练的发展非常重要,是篮球课余训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很大的程度上左右了篮球课余训练的方向和存在状况。然而通过研究发现,86%的高职院校领导认为篮球课余训练“无需存在”,9%的高职院校领导认为篮球课余训练“可有可无”,只有5%的高职院校领导认为篮球课余训练“需重视并发展”,从调查数据不难看出,高职院校领导对篮球课余训练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不能够科学的认识篮球课余训练的价值、意义,不顾及篮球课余训练的存在和发展,严重影响了教师、学生参加课余训练的兴趣和积极性,阻碍了设施条件的建设,必须加以改变。

3.1.2学生认知、态度不科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作为教育的受益者,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好坏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对篮球课余训练的认识和态度左右着训练活动的开展,研究发现,63%的学生认为训练不重要,10%的学生认为训练重要,另有27%的学生中立,高职学生对篮球课训练的认识存在很大的不足,没有认识到篮球课余训练在促进身心健康等方面的作用。而在调查学生参加篮球课余训练的态度时候发现,8%的学生非常积极,73%的学生不积极,通过对学生态度的调查也可以看出态度不积极的状况。

3.1.3教师态度不端正

教师是训练活动的主导,对训练活动具有组织、控制、制定、引导的作用,因此教师的主观态度对篮球课余训练活动的开展非常重要。通过研究可知,61%的教师训练态度不端正,26%的教师训练态度一般,13%的教师训练态度端正,教师训练态度的不端正势必影响训练的时间、训练的效果。访谈中发现,教师训练态度的不端正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训练的动力不足,训练活动对教师的个人经济利益和社会效应没有提高,造成教师缺少积极开展训练的内部动力。二是训练的条件缺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糟糕的训练条件影响了教师训练的积极性。三是学生状况的影响,学生兴趣、积极性和态度的下降对教师训练的态度造成很大的影响,教师的“满腔热情”被学生的“冷酷无情”浇灭。

3.1.4设施条件不齐全

设施条件是篮球课余训练开展的必要条件,是训练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设施条件的好坏严重影响着篮球课余训练的开展。篮球课余训练的设施条件包括场地面积的充足、完好、质量状况,篮球数量、质量状况、辅助器材数量、质量状况,以及其他必要的物质条件的装矿。通过调查可以看看出,49%的高职院校设施条件不齐全,32%的高职院校设施条件齐全,另有19%的高职院校设施条件一般,通过数据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篮球课余训练的设施条件状况不理想,现有的设施条件不能够满足篮球课余训练活动开展的需要,必须加以建设。

3.1.5组织管理不完善

篮球课余训练作为一个集体项目的活动进行开展,必须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必须对训练活动的进行进行有组织的协调。良好的管理体制能够约束教师、学生的行为,为训练的开展提供必需的帮助,良好的管理体制能够保证训练活动的良性进行,并能够为训练活动中的人、事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通过研究发现,88%的高职院校篮球课余训练没有组织管理,12%的高职院校篮球训练有组织管理,通过数据明显看出目前高职院校篮球课余训练的组织管理状况非常差,不能够全面的促进训练活动的提高,影响了篮球课余训练活动的开展。

3.2高职院校篮球课余训练的对策

3.2.1转变观点,促进自身体验

通过研究发现,目前,高职院校领导、学生对篮球课余训练的态度较为冷漠,重视程度不够,严重影响了篮球课余训练巨大作用的发挥,对高职院校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高职院校篮球课余训练如若进步和发展,转变观点是非常重要一环,让领导和学生科学的认识篮球课余训练的价值,端正他们对训练的态度,并通过科学的引导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训练中来,通过实际体验来体会训练的价值,通过宣传和体验结合的方法提高对篮球课余训练的认识和观点。

3.2.2加大投入,促进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状况是目前高职院校篮球课余训练所普遍面临的困境,篮球课余训练欲寻求发展和进步必须改善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因此高职院校要合理分配投入比例,加大对篮球课余训练投入力度,加大设施条件的建设,通过购买、维修等一系列措施,不断的提高篮球课余训练的基础设施状况,为训练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3.2.3完善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良好的管理状况对篮球课余训练的发展非常重要,在管理制度和形式的约束下,教师、学生能够按照训练要求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言行,对训练的效果极为重要。高职院校篮球课余训练要加大组织管理建设,制定、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加强队伍的纪律建设,提高队伍的觉悟,落实责任制,明确义务和权力,为训练的进行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

4结论

高职院校课余篮球训练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教育的开展和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意义重大。通过研究发现,目前的高职院校篮球课余训练面临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学生认知、态度不科学;教师态度不端正;设施条件不齐全;组织管理不完善的困境,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篮球课余训练的状况,研究认为转变观点,促进自身体验;加大投入,促进设施建设;完善管理,提供组织保障是篮球课余训练发展的主要对策。

参考文献:

[1]韩国鹤.论高职院校篮球训练中学习和掌握规则的必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202.

生态学研究和现况研究篇6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同一性危机

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埃里克森于20世纪30年代把同一性的概念引入了心理学,后来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等学科。同一性的形成是个终生的过程,但却容易在青年期出现危机。青年期的自我觉醒和各种本能冲动的高涨助长了青年同一性危机;青春期身体的急剧变化促使青年要急切地认识自己,使青年处于不断的自我探索和极度的自我关注中。在这种探索和关注中,他人的评价无疑成为一面重要的镜子。承担了社会义务压力的青年急切地想了解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印象,面临着主我和客我间的冲突和抉择。因此,青年期也是“同一危机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其价值观、人生观日益成形,面对各种变化与多重选择,容易产生迷惘以及对生活角色的不确定,对之前经历的各阶段所建立起来的一致性和连续性表示怀疑。因此,了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况是很重要的。

自我同一性在国内心理学中有3种译法:(1)张春兴教授在《教育心理学》(1998)中译为自我统合;(2)车文博教授在《人本主义心理学》(1998)中译为自我认同;(3)孙名之教授在《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1983)、《弗洛伊德主义论评》(1992)、《青少年:同一性与危机》(1998)中,黄希庭在《人格心理学》(1998)中,阎巩固在《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2000)中译为自我同一性。由此可见,自我同一性作为从西方心理学中引入的概念,在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统一的、可以被普遍接受的定义。

郭金山2004年在《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的题为《自我同一性与相关概念的辨析》一文将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认为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心理社会现象,指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时间维度中,个体主观的自我一致及自身内在的不变性和连续性;第二,从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的角度考察个体的人格发展,认为自我与环境是协调发展的,个体清楚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能清楚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第三,指个人同一性及其在民族、政治、宗教等意识形态中所表明的集体同一性,在个人心中的一致性的保持和整合;第四,是指个体心目中的理想自我与现实生活中的客观存在的我的同一。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测量及发展特点

国内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测量有不同研究取向,如访谈、问卷、量表等。例如,郑涌、黄希庭自编了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①张日等参考日本心理学家加藤厚提出的自我同一性分类标准,编制了自我同一性形成度自我测定问卷,其中包括三个分量表,即现在的自我投入、过去的危机和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②

郭金山等采用重译法对Bennion和adams的自我同一性状态客观测量标准化量表(eom-eiS-2)进行了再次修订,对不符合我国语言和文化习惯的项目作了修改并尽量保持原义。③

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张日对中国青年(高中生、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表明,“现在的自我投入”尺度有显著差异,大学生表现出比高中生更能积极地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去的心理倾向;而“过去的危机”尺度表现出显著的发展差异,大学生比高中生有更强烈的“危机”体验,并表现出较强的“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④马兰等对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较晚,特别是大一、大二学生的自我认识和理解较差,常常找不到自我。⑤王树青的研究则表明,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更多地处于同一性获得状态。⑥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相关因素研究

家庭因素。第一,亲子沟通。亲子沟通中的开放性问题对同一性状态有直接预测作用。在亲子沟通的开放性维度上,早闭状态和获得状态的大学生得分最高,其次是延缓状态,最后是扩散状态;在问题维度的得分上,同一性扩散状态的大学生显著高于获得状态、延缓状态和早闭状态的大学生。⑦第二,教养态度。王树青等人2008年所做的父母权威与自我同一性相关性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权威性以信息风格和扩散风格为中介,正向预测同一性获得状态,负向预测扩散状态;父母教养权威性对延缓状态既有一定的直接预测作用,也以信息风格和扩散风格为中介产生间接影响。

社会因素。张日还对中日青年的自我同一性地位进行了跨文化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文化和教育环境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具有重大影响。⑧

其他因素。第一,人格特征。郭金山、车文博2004年的研究发现,同一性扩散与外向性、善良、智慧呈非常显著负相关,与情绪性呈比较显著正相关,与人际关系呈非常显著负相关;成就型同一性与人际关系呈非常显著负相关,与外向性、善良、智慧、呈非常显著正相关。叶景山研究表明,同一性完成状况与自尊存在显著正相关,同一性延缓状况和早期闭合状况与自尊存在显著负相关。⑨第二,心理健康。国内关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结果趋于一致,均认为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可以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而同一性危机将影响大学生个体心理健康。比如叶景山的研究表明,同一性完成状况者的心理症状得分最低,心理健康状况最好;同一性延缓状况者的心理症状得分最高,心理健康状况最差;早期闭合状况者和同一性扩散状况者介于两者之间。第三,网络。有人认为,网络对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作用不是单一的。一方面,青少年在网络中极易获得消极的自我同一性,表现为自我认识水平降低、自我体验水平降低、自我调控水平降低等;另一方面,网络社会也为人提供了一个展示和发展多重自我的空间,为培养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提供了现实途径。一些研究发现,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与非成瘾者在自我同一性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成瘾者在现在的自我投入、过去的危机和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这三个方面都显著低于非成瘾者,而自我同一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青少年使用网络的程度进行预测。第四,职业生涯。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职业生涯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有研究表明,个体自我同一性地位的高低可以预测他们在选择职业时对不同因素的重视程度,即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对个体职业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预测作用。⑩

已有研究的特点及未来研究展望

研究特点。从以上国内关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来看,主要有以下特点:一、研究内容比较广泛,主要涉及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特点、发展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等,并且扩展到了网络、职业生涯等相关领域,但关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如何建立的实证研究较少。二、研究方法上多采用测量的方法。大多数研究者要么直接采用,要么编译修订国外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测量问卷,很大程度上借鉴了马锡尔、加藤厚等外国学者对自我同一性的结构划分标准。三、目前的研究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特点、趋势和水平,这对于解决大学生日常心理问题、做好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未来研究展望。首先,自我同一性概念的界定。自我同一性是西方心理学一个重要的概念,但至今仍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自我同一性是一个与自我、人格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学概念,国内对其认识不一,因此有必要对其本质及内涵作进一步探讨。其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特点的研究还需深入。虽然国内许多研究者已经从年龄、性别等方面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但方法比较单一,多采用测量方法,结果也不尽一致。今后的研究需要把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结合起来,使测量工具更加精确化、本土化。再次,进一步探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与建立的影响因素。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对影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与建立的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如大学生自身心理和生理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学校、家庭、社区等)。明确各种因素与自我同一性之间的作用关系,并通过教学实验、个案辅导等方式探索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建立的有效途径。(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

注释

①郑涌,黄希庭:“自我同一性状态对时间透视体验的结构关系研究”,《心理科学》,1998年第3期。

②④⑧张日:“同一性与青年期同一性地位的研究――同一性地位的构成及其自我测定”,《心理科学》,2000年第4期。

③郭金山,车文博:“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第2期。

⑤马兰,张兴红:“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调查研究”,《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第5期。

⑥王树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发展及其与父母教养权威性、同一性风格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第24卷第2期。

⑦王树青等:“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同一性风格、亲子沟通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第1期。

生态学研究和现况研究篇7

 

一、引言

 

随着研究生数量大幅增长,研究生教育质量信息数据也越来越庞大。如何处理这些海量的研究生质量信息也成为教育管理者难以解决的问题。传统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只能宏观地描述研究生的教育情况,这种描述不能将研究生教育质量数据的动态特性呈现出来。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信息化不是一个技术,也不是一个技术的推广,而是一种管理理念[1]。”这句话启示我们信息时代下,可以将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理念相结合,提出更好的学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大数据技术就是这些信息技术其中之一。

 

大数据即一般软件工具难以捕捉、管理和分析的海量数据,通过对海量数据的交换、整合、分析,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带来“大知识”、“大科技”、“大利润”和“大发展”[2]。在大数据时代下,应用于商业领域的大数据技术给了我们启发,如果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可动态地跟踪研究生教育的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综合,预测学生在培养过程中不同方面的发展趋势。

 

二、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数据

 

研究生教育数据主要包含教学运行数据、社交活动记录数据、基础条件数据、毕业生质量数据等。这些数据与传统数据相比具有动态、实时、量大的特点,对于如何处理海量数据查询效率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3]。随着研究生人数的大幅度增加,管理这些教育数据的过程也越来越复杂,学生的发展趋势也变得难以预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挖掘出研究生教育的相关信息,及时、全面、更加细粒化地关注学生教育质量,并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出预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4],可以将学生的教育信息更加及时地反映出来,并利用数据的动态变化可以预测出数据的未来发展趋势。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所有社会科学领域能够借由前沿技术的发展从宏观群体走向微观个体,让跟踪每一个人的数据成为了可能,从而让研究“人性”成为了可能。而对于教育研究者来说,我们将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发现真正的学生[5]。这将使教育研究领域从宏观整体走向微观个体,实现“个性化”教育。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采集学生进出门禁系统的数据进行研究生行为模式挖掘,判断学生是否在校内、是否按时进出教学楼、食堂消费消息提示是否经常吃早餐、及时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等;另外,通过采集研究生学业数据的分析,可以进行学术成绩的预警和判断,根据不同课程的成绩及阶段性的成果,预测学生在研究期间能获得的学术成果,有针对性地进行科研计划的调整;在研究生就业阶段的数据分析也可以对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通过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数据及学生就业情况数据,挖掘出研究阶段的成绩与就业发展情况之间的联系,有利于预测在校学生的就业发展情况,便于给出更为适合的就业指导。

 

三、大数据时代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内容

 

传统的研究生测评体系只能宏观地整体地诠释研究生教育情况,用于教育政策决策。然而想获得微观、个体的研究生教育情况则需要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在大数据时代下,研究生教育质量体系应当增添其他方面内容。

 

研究生的教育信息数据是动态的,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将这种动态表现出来。如跟踪学生的学业情况,将学生每一时刻的学习及科研成果和该学生的行为模式结合起来,描述出该学生学业方面的动态过程和最后毕业时可能产生的结果。将这二者的联系用于与现在校学生作对比,预测现在校学生未来学业情况。

 

具体地说,比如现在有一个学生平时不总去实验室、图书馆,考试成绩不理想,他现阶段的学业情况刚好跟一个完不成科研任务而影响毕业的学生的学业情况很相似,那么就可以预测出这个学生也很有可能不能毕业。这样就可以及时地提醒该学生要抓紧学习,以免影响毕业。利用大数据技术跟踪学生的学业情况可以及时有效地在未发生错误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提醒或警告。

 

学生毕业之后,跟踪学生职业的发展数据,不仅仅跟踪学生到哪里就业,还要跟踪学生毕业后十年或是二十年的职业发展数据。这些职业发展数据要包括学生职场生涯中的每一次升职、每一次提薪和每一次跳槽。同样,数据中还应包括学生在职场中遇到的失败,比如降职或是被解雇。将描述出的学生职业发展的动态信息与学生从入学以来整个研究生期间的教育信息联系起来,分析这两者的关系,以此为依据找到在校学生中和就业相挂钩的学生,可以提前有意识地培养这些学生,提高就业质量。对于其他学生可以起到预警的作用,使学生提前了解到自己现阶段的学习和工作方式对今后的就业可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并给予及时的纠正或完善,提高就业率。

 

四、大数据挖掘技术在学生质量评估体系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是一个利用各种分析工具在海量数据中发现模型和数据之间关系的过程,这些模型和关系可以被企业用来分析风险、进行预测[6]。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性学科。数据挖掘过程经过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变换、数据挖掘、模式评估、知识表示一系列的过程。该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其中的一些步骤或整个过程都是经过数次数次或反复进行的。采用的算法非常多,比较常见的有:关联规则方式、决策树方法方式、神经网络方法方式、粗糙集方式、遗传算法、模糊论方法、可视化技术等[7-8]。

 

1.关联规则算法在研究生教育质量测评体系中

 

的应用。关联规则算法可以运用在研究生的学业数据挖掘中。关联规则算法可以分析出不及格课程之间存在的紧密的相关性。具体表现为某几科课程成绩同时不及格的情况下,其他一些课程成绩不及格的机率很大。关联规则算法还可以分析出一些较为基础的课程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影响很大,学习好这几门课程对于学习好其余课程有很大的帮助。这种分析课程之间的相关性的算法对于降低学生的挂科机率,提高学生的课程成绩有很大帮助。

 

2.决策树分类算法在研究生教育质量测评体系

 

中的应用。利用决策树分类理论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测评决策树,实现教育质量测评定性分析。从决策树中可以看出,在具有某种优势的群体中,具有另一种优势的人占很大比例。这样可以推断出具有前一种优势的人一般都具有后一种优势。利用决策树分类算法可以分析出不同性质的就业方向的研究生一般具有的优势,以及读博深造的研究生一般具有的优势。这样可以根据分析结果提前对现在校研究生的就业和读博的适合度进行大体上的判断。决策树分类算法为学生规划毕业后的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辅助决策作用。

 

3.采用k-means算法的聚类挖掘在研究生教育质

 

量测评体系中的应用。采用k-means算法的聚类挖掘能分析出某一群体的特征行为。应用在研究生教育质量测评体系中,可以分析出现学业警告或是就业困难的学生群体的行为特征,以及科研方面有较大成果或是就业质量较好的学生群体的行为特征。利用这些行为特征能够预测现在校学生的未来发展趋势,对于可能会出现学业警告或是就业困难的学生可以起到预警作用,而对于未来发展可能比较好的学生,学校可以提前有意识地培养。

 

五、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大数据技术在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应用,以此实现对研究生教育信息的动态化、细粒化描述。研究生教育数据每年在成倍地增长,信息的复杂性也在逐年提升,应用大数据技术在这些繁杂的数据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对数据信息分析综合得到衍生信息是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很有前景的一个发展方向。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每个学生的教育质量的微观、个体化跟踪和未来发展的预测,对于可能出现问题的学生起到了及时的警告作用。大数据技术为研究生的学业培养及就业指导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已成为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生态学研究和现况研究篇8

【关键词】风险信息;监测系统;研究生

一、研究生风险信息监测系统概述

(一)研究生风险信息

1.研究生风险信息的概念。研究生风险信息是指以反映高校研究生在学习、生活和实践过程中安全受到影响的可能性为内容的消息,其实质是风险内容的反映形式。研究生风险信息是了解研究生状况的依据,是做好研究生安全工作的基础。

2.研究生风险信息的种类。反映研究生各类风险的信息有很多种,主要有(1)思想风险信息,反映研究生政治信仰、思想道德方面可能出现不良发展趋势的消息内容。(2)心理风险信息,反映研究生认知、情感、意志方面可能出现的不良发展趋势的消息内容。(3)人身风险信息,反映研究生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等方面可能遭受不良影响的消息内容。(4)财产风险信息,反映研究生私人财产可能受到侵害的消息内容。

(二)研究生风险信息监测系统

研究生风险信息监测系统是指反映研究生校园风险信息的各种载体、渠道和媒介的总合,它是成体系化的利于研究生管理者发现、收集、共享研究生风险信息的功能性整体。

二、研究生风险信息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

研究生风险信息监测系统要充分发挥其功能,就必须符合一定的设计原则,归纳起来主要应有以下三项:

(一)监测系统要准确全面的反映研究生风险信息原则。一是监测系统要准确的反映风险信息,系统内各构成部分即各种信息表格、数据库、电子监控、网络信息、信息渠道等都必须是可靠的,其能够真实准确的反映、传递相关风险信息。其二监测系统应该全面的反映研究生风险信息,即监测系统所涵盖的载体、渠道和技术手段应尽可能的多元化,所反映的风险信息也应尽可能的多层次全方位。其三监测系统各组成部分所反映的风险信息应该是能够相互映证、相互补充。

(二)监测系统要动态开放的反映研究生风险信息原则。其一在校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是动态的过程,因此要求风险信息监测系统所反映的信息也是动态发展的,将在校研究生的动态情况及时的反馈给管理者。其二监测系统应该是开放的,不同的管理者可以利用监测系统共享、补充风险信息,以便找出各信息之间的联系,及时发现处置安全隐患。

(三)监测系统要符合效率效益原则。一是监测系统所反映的风险信息应该是最及时最时新的,因此,监测系统本身应该具备这种及时更新风险信息的能力。二是监测系统应该简便、灵活、高效,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准确及时的信息。

三、研究生风险信息监测系统设计框架

研究生风险信息监测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群,其应由静态监测系统、动态监测系统以及网络监测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

(一)静态监测系统。静态监测系统,即由纸质、视频、或电子数据等载体呈现研究生风险信息的系统,静态监测系统主要是收集反映研究生的基础信息和日常信息。通过静态监测系统可以掌握研究生的总体发展趋势,及时发现、规避重大风险事故的发生。其由以下部分组成:

1.招生录取信息源。招生录取信息源是静态监测系统的第一环节,反映在校研究生的基础信息,分为以下几部分:①招生信息管理系统;②研究生人事档案及政审表;③研究生入学登记表;④研究生入学体检报告;⑤研究生心理普测数据库。

2.培养管理信息源。培养管理信息源是静态监测系统的重要环节,反映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业科研、学位论文和学籍学历等风险信息,分为以下几部分:①教育部学籍学历管理平台;②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价系统;④讲座考勤记录;⑤图书借阅记录;⑥研究生中期考核系统;⑦学位论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

3.学生工作信息源。学生工作信息源是静态监测系统的核心环节,反映在校研究生政治思想、心理卫生和日常生活等风险信息,分为以下几部分:①贫困生数据库;②研究生心理健康重点关注对象数据库;③上海市党员党组织管理信息系统;④研究生党员发展材料袋;⑤研究生请假备案登记表;⑥研究生住宿管理登记表;⑦研究生社会工作情况数据库;⑧研究生奖惩情况数据库;⑨出国游学研究生数据库。

4.实习就业信息源。实习就业信息源是静态监测系统重要补充,反映在校研究生在实习就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信息,分为以下几部分:①实习(实践)备案登记表;②三方就业协议;③研究生生源数据库;④研究生就业方案数据库。

5.生活后勤信息源。生活后勤信息源是静态监测系统的重要部分,反映研究生在校期间人身财产安全可能存在的风险信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①消防安全检查记录;②学生公寓进出登记记录;③校园录像监控;④食品安全检查记录。

(二)动态监测系统

动态监测系统是通过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信息渠道,实时反馈研究生风险信息的系统,其主要是收集反映研究生最新的动态的风险信息。动态监测系统可使研究生风险信息更为全面,但动态监测系统所反映的信息可能会具有片面性,需要进行筛选和评估。其由以下部分组成:

1.学生信息源。同学是研究生在校期间的重要沟通对象,是重要的信息来源渠道,能够全面反映研究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情感、学习实践、工作生活等信息,分为以下几方面:①学生干部反馈的班级信息;②室友反馈的寝室信息;③同门同学反馈的学习科研信息;④普通同学反馈的信息。

2.教师信息源。教师信息源主要是指与研究生有接触和交流的学校教师,反映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科研、社会工作等信息,分为以下几方面:①任课教师和专业导师反馈的科研信息;②思政辅导员反馈的思想动态;③学生组织指导老师反馈的学生工作信息。

3.家庭信息源。家庭信息源是动态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研究生在校外的思想、生活和情感等风险信息,分为以下两方面:①父母亲属反馈的生活信息;②男女朋友反馈的情感信息。

4.社会信息源。社会信息源是指除校园和家庭信息源外的其它信息渠道,能够反映研究生在校外的实习实践、社会关系等风险,分为以下两方面:①实习单位,主要反馈研究生培养期间的实习表现、实习待遇等信息。②其他单位,可以反馈研究生与社会接触产生的其它风险信息。

(三)网络监测系统。网络监测系统是指通过网络技术和平台收集掌握研究生风险信息的渠道,其在于重点反映研究生思想观点、情感动态等风险信息。通过对网络监测系统反馈信息的分析评估,可以准确把握研究生在特定时期的思想动向,其由以下部分组成:

生态学研究和现况研究篇9

一、分析新常态背景下的学术生态 

当前,国家日益繁荣昌盛,对学术研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无论是政策还是资金,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修辞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宏观方面看来,修辞学在发展中有价值导向和学术体制两个方面的学术生态。 

(一)价值导向 

现阶段,我国进行学术研究主要是为了获得相应的利益,一方面,学术研究的相关决策者在对学术政策进行制定时,最先考虑的是整体的利益,相关国家部门在支持学术研究时,也优先支持有利于国计民生的项目。另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通常用研究数量的多少来对研究单位的贡献进行衡量,并以此为依据,把学术利益匹配给他们,就个人来说,个人进行研究的动力主要是为了获得晋升、研究资金等个人利益,从这里看来,当前学术研究多少带有功利的价值导向。这种功利性的价值导向对修辞学研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各个机构或个人对修辞学的研究有一定的相似性,缺乏个性化的思考,对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进行反复研究,缺乏创新性。从很大意义上来说,进行学术研究不是为了实现其“工具性”,而是为了挖掘其“人文性”,这种“人文性”从研究者自我价值的实现、对社会文化进行建设等方面体现出来。因此,在新常态的背景下,修辞学的研究应该“轻利益”,“为学术而学术”,让研究少一些功利,多一些人文价值,进行实现良好的研究效果,让修辞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学术体制 

总的来说,当前我国的学术体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学科性质的定位,学术研究需要依附于相应的学科,在我国,学科门类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分,在学术研究中,如果研究没有相应的学科归属,那么此学术研究就会“无依无靠”,甚至会有研究结果不被认同的现象出现,由此可见学科定位的重要性。第二,关于研究性质的定位,当前,研究性质主要有个人自主性研究和邀约式研究两种类型。首先,自主性研究具有自觉性和自发性,是研究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等进行的研究。其次,邀约式研究是某些单位用招标的方式对研究内容、研究期限等进行规定的研究,比如高校的横向或纵向课题等。两类研究有一定的差异性,两种研究比起来,邀约式研究在资金、人力、社会支持等方面优于自主性研究。第三,关于学术成果的认定,一般而言,学术成果的认定需要经过以下两个环节:首先,出版单位的认定,出版单位有级别之分,只有通过正式出版单位出版的著作或者论文会被看作研究成果。其次,国家权威部门的认定,学术界权威部门、权威人士等对学术成果的评价决定着学术成果质量的高低,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学术研究从一开始就已经被定下了级别。 

二、新常态背景下修辞学生态实况分析 

在当前的大背景之下,可以用“理论性不强”、“学科缺乏明确的归属”、“价值认同度不高”来对修辞学的生态实况进行概括,为了进一步研究修辞学的生态实况,这里将与上文“价值导向”和“学术体制”对应起来,从“价值生态”与“体制生态”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修辞学的价值生态 

在使用价值的主导之下,修辞学“工具性”不强,无法满足社会上功利性的需求,不能直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而且修辞学不在“社会科学”的范围内,修辞学对意识形态的建设没有价值,因此,在研究所谓“主流价值”的课题时,人们自认而然的忽视了修辞学研究。另一方面,从修辞学的研究特点来看,修辞学研究对象只是单一的表达效能或者“修辞”的规律,其研究只是一些教人们怎样运用、怎样提高修辞技巧等“技术”,无法实现人民想要的艺术效果。对于很多人来说,既是学习、研究了修辞学,也无法真正提高表达能力,而且修辞学研究效能实现比较缓慢,在学术界得不到重视。 

(二)修辞学的体制生态 

现阶段看来,修辞学体制生态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学科缺乏明确的身份,二是缺乏有利的学术平台。首先,人们习惯性地把修辞学归到“语言学”的范围之内,但“语言学”似乎并不承认修辞学,而且在国家下设的十个语言学研究方向中,并没有明确地提到修辞学,修辞学成了“无依无靠”的学科,“委屈”地在大学汉语教材的最后章节中存在着。这样,导致修辞学在成果认定的时候不具有优势地位,缺乏学科的主体性,人们对修辞学的重视程度逐渐弱化,很多刊物在发表文章的时候对修辞学有“歧视”,很少会发表修辞学方面的文章。其次,由于修辞学缺乏明确的学科身份,其研究无法获得权威学术平台的支持,这样,导致修辞学研究成果发表刊物的级别不高,研究成果无法得到权威的认同,久而久之,学者们就会失去研究修辞学的动力和信心。修辞学的研究陷入了困境之中,但就是在这种困境之下,广义修辞学的思想出现了,广义修辞学倡导者和研究者们提出了“生态突围”、“融入学术大生态”等具有针对性的口号,在艰难的探索中,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绩,修辞学研究逐渐拥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和“个性化”的研究方法[1]。由此看来,可以认为广义修辞学开辟了中国修辞学研究的新方向,让修辞学看到了新的曙光。

三、分析修辞学发展前瞻 

在学术生态的大环境之下,修辞学的地位还不够高,要想获得发展,就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改变,二是积极融入到学术生态环境,而改变修辞学的的学术生态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在广义修辞学打下的学术基础中,修辞学应该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整个学术环境中,積极适应学术环境的要求,以获得良好的发展,总的来说,修辞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坚持个性、建设理论 

虽然,目前学术研究提倡的主流价值是实用性,但从整个学术研究的大环境看来,并不是所有理论的研究都需要遵从“工具性”,对学术研究来说,发展的关键是理论建设,即使广义修辞学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但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还需要坚持自己的个性,进一步完善理论体系[2]。首先,修辞学包含着一定的哲学性,且行为目的与行为效果有一定的关系,多个领域都有修辞学存在,相较于一般学科而言,修辞学研究的对象比较广泛,这就是修辞学所特有的个性和特色。其次,因为“广义”的优势,修辞学研究的范围具有灵活性,对象具有多样性,可以根据研究者的需求灵活选择研究范围和研究的对象,这就是修辞学研究方法方面的个性和特色。 

(二)积极融入主流价值的研究体系之中,拓展现实应用性 

修辞学研究要想获得理想的成绩,就必须积极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首先,修辞学研究者们应该把自己的视线从语言学的范畴内转移出来,并把目光转向社会的多个领域之中,注重研究那些与现实联系性较强的修辞学理论。其次,在修辞学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应该不断转换研究角度,既要对理论上的实用性进行研究,又要注重实践性的研究,让修辞学能够参与到各种社会活动之中[3]。最后,研究进行到一定阶段以后,研究者们应该对研究成果进行一定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修辞学研究的范围,提升修辞学研究的质量。 

(三)明确学科定位 

在当前的学术体制之下,修辞学研究者们应该共同努力,从长远考虑,明确修辞学的学科定位。一方面,从实际情况出发,可以把修辞学归属到语言学的范畴之内,可增设“修辞学”这一学科;另一方面,从修辞学的长远发展出发,可以根据相应的修辞观,把修辞学归属到哲学的范畴之内。此外,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需求,临时性地把修辞学归到其他范畴内。 

(四)积极争取“话语权” 

当前,修辞学研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积极争取话语权,第一,提升修辞学的理论高度,在发展过程中,修辞学可以加强理论研究,提高理论的先进性和时效性,以获得相关领域的话语权。第二,为了扩大研究规模,让修辞学从众多学术研究中“脱颖而出”,在学术界得到说话的权利,就必须要加强研究队伍的建设,积极培养修辞学研究的人才。第三,积极“抢占”有利的学术平台,在修辞学的研究中,研究者应该让修辞学能够进入权威出版社、级别较高的学术单位、国家权威部门等有利平台之中,并把这些平台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利用起来,进而让修辞学研究在学术界获得话语权。 

四、结束语 

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国家对学术研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资金方面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各类学术研究如火如荼的进行,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修辞学研究也迎来了信息的发展机遇。在修辞的发展过程中,学术生态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修辞学的研究应该从学术生态入手,并在学术生态的背景之下寻找发展的出路。此外,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充分重视修辞学的发展,为修辞学提供更多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保证修辞学研究能够顺利进行,进而促进修辞学研究的“复兴”。 

参考文献: 

[1]钟玖英.新世纪的中国修辞学研究[J].语言与翻译(汉文版),2015(01). 

生态学研究和现况研究篇10

[关键词]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0)05-0073-03

综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经济发展活动在不同的理论指导下,会形成不同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对策,自然也会得到不同的发展结果。发展生态旅游在国际上被普遍认为是一种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促进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因此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被广泛地加以推广。[1]世界旅游组织(wto)早在1997年12月就估计,生态旅游占整个旅游业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20%。[2]。我国的生态旅游起步晚、增长快,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盲目开发、无序经营现象还非常普遍。高速膨胀的生态旅游市场、不断退化的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以及复杂而多样化的影响因素等,都迫切需要我们尽快创新对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并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发展的理论体系。

一、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我国的生态旅游起步较晚,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目前尚未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框架,学科概念不清,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滞后。理论研究中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增长较快,但总体研究水平不高。我国的生态旅游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自1999年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从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所反应的情况来看,自1998年至2008年,以“篇名”含“生态旅游”在全部期刊中进行“精确”查找,共查询到3,248篇文献。11年间增长了12倍多,而同期“篇名”含“旅游”的文献数涨幅仅8倍,可见国内学者对生态旅游研究的重视程度。(如表1所示)虽然我国的生态旅游学术研究开始有了一定规模,但总体上研究水平不高,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对生态旅游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尚显凌乱,缺乏比较系统性和统一严格的学术规范。有研究表明,国内学者提出的生态旅游概念有近100种,但至今没有令大多数人信服的统一的定义。[3]我国对生态旅游概念的诸多不同提法,反映了不同学者从不同学科角度对生态旅游的理解。这一方面能够说明生态旅游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反应了理论界在生态旅游概念认识上的模糊性。

表1.1998年~2008年我国生态旅游研究文献总量表

第二,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尚比较零散,整体性质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不足。生态旅游研究具有很强的学科边缘性和交叉性特征。虽然不少人文、自然等学科,如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都开始涉猎生态旅游领域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大都从本学科的相关理论出发,主要是针对生态旅游的某个社会实践问题进行探讨,其系统性不够,更没有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也有不少理论研究成果落后于实际需要,常常缺乏可操作性。生态旅游学的研究一方面迫切需要更多的相关学科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引进;另一方面也十分需要对这些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整合,构建独特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理论体系。

第三,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仍以定性描述为主,缺乏必要的定量分析,实验、实证研究较少,与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差距很大。以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的“生态旅游”文献研究为例[4],在所统计的1994年~2003年间的737篇文献中,定性描述用的最多,占76%;使用数理统计方法的文献数量次之,占18%;用数学方法构造模型的文献较少,占5%;运用“3S”技术采集数据、分析处理数据的文章数量最少,仅占1%。生态旅游的研究要以生态学等学科为重要基础,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生态旅游研究的实验及实证分析也非常重要。国际上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已从概念探讨走向案例研究阶段,因为理论来源于实践,只有从大量的实践中去总结、探索,才能丰富其理论。虽然我国的生态旅游案例研究也有了一定规模,增长较快,但这些研究缺乏时空上的连续性与整体性。现有的生态旅游研究往往只局限于单一时间或短时间的抽样分析,缺乏长时间的历史跟踪调查。研究空间地域比较分散,缺乏多区域的比较和检验,整体性把握不够,因此很难对生态旅游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发展趋势给出可信性结论。

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生态旅游领域的延伸和应用。与其它产业不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更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生态旅游的实践就将是盲目的、无序的。同时,生态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生态旅游学是一门集生态学、旅游学、地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各种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将地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系统科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在生态旅游开发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际应用,为确保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的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就近些年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学科理论及其主要应用领域进行归纳总结(如表2所示),这些学科理论涉及生态、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等多个学科范畴,需要按照系统性、整体性要求对其进行必要的理论综合,以形成用于指导生态旅游实践,并具有本学科独立特点的理论基础。

表2.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理论框架

三、生态旅游理论研究趋势

借鉴国际上对生态旅游问题研究的经验,同时考虑到国内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我国在生态旅游研究上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是:

1.生态旅游研究的理论创新

我国已有的生态旅游研究大多是借鉴相关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或根据国际上生态旅游研究的经验对国内具体生态旅游区所作的相关分析,总体上采取的是“拿来主义”策略。这种理论研究及其实践做法在生态旅游发展初期是必要的,但在生态旅游发展一定阶段后,就迫切需要对所研究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规范和有效的整合。根据对现阶段我国生态旅游研究的情况分析,生态旅游研究的理论创新需要着重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要严格界定生态旅游的学科对象和范畴,明确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和任务,防止对生态旅游理论的模糊化及泛化;二是要坚持对生态旅游的多视角,多学科交叉研究,加强对生态旅游环境的整体性保护与多功用价值实现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具有整体性质和独特学科特征的生态旅游理论体系;三是要继续借鉴国外生态旅游发达国家的相关研究成果,并针对我国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实际,通过消化吸收,实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的“本土化”,并不断提升我国生态旅游学科的研究水平。

2.推进对生态旅游评估标准及认证制度的研究

到目前,人们对生态旅游还存在许多片面的和模糊的认识。由于缺乏权威的生态旅游概念和有效的政府宏观规制,近些年社会上“伪生态旅游”招摇过市,大行其道。不少地区的生态旅游并不“生态”,从规划、开发、经营到管理,很大一部分沿用大众旅游的模式。因此,从理论上弄清生态旅游的评估标准,并通过认证制度对真正的生态旅游加以保护,使之与大众旅游相区别就显得非常必要。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除了必要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特色以外,更重要的是对各相关主体和要素的要求。[5]生态旅游绝不是简单意义的以享受自然为目的的自然旅游,更不是传统意义的规模化的大众旅游。生态旅游具有同这些旅游形式截然不同的特定的尺度和产业发展模式,在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开发、社区参与、景区管理、环境保护和投资赢利方式上都应该有着不同的特点。

国际上,生态旅游标准的发展呈现多样化的特征。认证项目在数量上急剧增加,相关认证体系和生态标签多达上百个。[6]认证所涵盖的范围从相对简单的旅游住宿的认证拓展到旅游行业的所有领域。这些标准的形成和推广对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在生态旅游的认证制度研究上才刚刚起步,有关生态旅游认证的组织、标准的形成、规范管理、与国际标准的协调、区域差异的处理等问题尚待深入研究。

3.提升生态旅游的实证研究水准

实证性研究方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双轮驱动”是搞好生态旅游研究的基本方向。在我国当前生态旅游的实证研究中,大多是对国内外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与开发实例的一般性介绍和经验总结,其研究水准亟待提高。借鉴国外研究经验,我国在生态旅游实证研究上需要加强的领域是:对有突出价值的典型的生态旅游区进行有针对性的,长期的实证分析;与国内外同类别生态旅游项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通过各因素的细微比较,找出真正的差距;以生态旅游环境的整体保护与综合利用为目标的区域范畴的生态旅游综合实证研究等等。

4.积极改进生态旅游的研究手段与研究方法

生态旅游研究成为当前热门研究领域之一,但尚未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体系,缺乏深入研究的技术支撑。[7]目前,将传统的生态学科研究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进行生态旅游区调查,对发掘的信息资料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积极开展各国生态旅游及相关领域的交流与比较研究,已成为生态旅游研究的大趋势。我国的生态旅游研究要改变单纯的文献分析、定性描述及简单化的实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注意应用计算机技术、3S技术(特别是RS和GiS)等现代技术手段,并积极借鉴国际上在生态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上的新成果,同时注意将景观分析法、模式与模型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理化分析方法、生态实验方法等定量研究方法应用到有关研究领域,以提升生态旅游的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邵琪伟.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在全国生态旅游现场会

上的讲话[n].中国旅游报,2006-09-01(01).

[2]钟林生,赵士洞,向宝惠.生态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2003.

[3]吴楚材,吴章文,郑群明,胡卫华.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旅游学

刊,2007,22(1):67-71.

[4]全华.生态旅游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宋瑞.关于建立我国生态旅游认证制度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

专科学校学报,2004(1):56-61.

[6]杨彦锋,徐红罡.对我国生态旅游标准的理论探讨[J].旅游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