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态文明的本质十篇生态文明的本质十篇

生态文明的本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5:15

生态文明的本质篇1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4-00-02

党的十报告首次提出了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并在报告的第八部分专门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这就需要对党的十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进行深入理解,本文着重探讨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进行探讨,认为前者是后者的本质要求。

一、生态文明的定义:

当今世界,生态文明已成为共识,但什么是生态文明?对此有着不同的定义,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认为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文明生态,如俞可平教授认为,如果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这一视角来观察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变发展,那么可以说,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与之相对的观点认为,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是并列的文明形式,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

对于生态文明的特征,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归纳起来,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生态文明理念要认识到人本身是自然的产物,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自然是人赖以发展的基础,人类应用技术理性改造自然的活动不应超过自然的承载力,应该是保护下的开发利用。二是生态经济模式,要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是生态消费方式,这种消费方式是一种与“消费理念之上”相对立的绿色消费,是一种适度消费。四是公正合理的生态制度,主要指生态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问题的回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系统脆弱和恶化的问题日益凸显,为应对这一系列的挑战,需要转变生态方式。

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推出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在2007年12月17日讲话中说:“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党第一次把它作为战略任务明确提出来,建设生态文明,实质就是要建立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当前和今后我国的发张趋势看,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保护,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战略任务,我们一定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下最大决心,用最大气力把这项战略任务抓好,抓出小过来”这是中国领导人首次发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号召,也是解决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这就必须转变面临问题重大战略。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思人类历史发展经验的选择:

人类历史的发展,在资本主义时代取得了长足进展,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资产阶级在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需多,还需大”[1]资产阶级在工具理性的旗帜下,一路高歌猛进,急剧改变了以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然而,在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自然也对人类产生了反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2]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睦相处,他列举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些例子来说服这一点:例如: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居民,为了想获得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是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是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在山南砍光了森林,他们没有料想到,这样一来,他们摧毁了高山畜牧业的基础,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枯竭,而在雨季竟使凶猛的洪水倾斜到平原上,恩格斯从中得出结论,“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3]这就是说,人始终还是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一方面工业化意味着人对自然征服力加强,另一方面,人们受到自然力的报复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冰冷深刻。

由此可见,人类的行为要以大自然承受能力为限度,大自然也是有限的,对大自然不能无限度的开发。今天,由于人们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在道德观念、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等方面,导致了一系列的严重问题。高速的经济增长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未给人们带来幸福,反而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导致了生态危机,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形成了威胁。生态危机的实质就是人与自然的不和谐,这一不和谐同时也影响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所以说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全方位的文明,正如所说:“大量事事实表明,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缺,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

出现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何在呢?其根源在于“人类中心论”的思维模式,近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与自然界的继续”的观点,日益受到世人的认同,这种观点在培根和洛克那里达到了顶点,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力量”由知识所赋予人类的力量将是无穷的。洛克则相信“人类中心论”的出现,体现了人类认识的伟大成就。我国哲学家金岳霖认为,西洋人的思想大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对于他们,不但人成为了万物之灵,而且差不多人成为了万物之主。黑格尔也认为,从柏拉图到尼采的西方历史是形而上学的人类中心论,这种思想把主客观两极化了,人与自然成了两级对立的关系,这种观点认为人可以无限制的问自然索取,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的主宰,世界不过是人的对象。人通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来征服自然,的确科学技术意味着进步发展,意味着人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但是科技进步从根本上而言,是人们需求的结果,这种需求是有选择性的,可见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并不在于科学技术本身,而在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定位的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是在反思了人类发展历程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反对“人类中心论”的思维模式,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美好社会。

四、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高度理论契合性。

党的十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这是对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化,也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突破,对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重大意义。

首先,两者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这就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解决,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才能解决,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要消除生产的社会化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杜绝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无限制的扩张。面对我们当前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这是与社会主义的本身不相符合的,恰恰这是由于某些方面没有遵循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而造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是有高度一致性的。两者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一致的,以人为本既是生态建设的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生态文明反对“人类中心论”认为人虽然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建立一种和谐社会,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是最根本的。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建设在发展观上是一致的,两者都是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生态文明的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符合生态的原则,当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也改变了以往只注重经济发展的模式,正在形成“绿色”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生态文明与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生态文明的思维模式是反思人类发展历史基础之上形成的,这种思维模式的本质就是要解决工业文明以来人与自然相互冲突的问题,在工业文明社会中,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不仅造成了生态危机,导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对人类的持续发展形成了严重威胁,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工人制造的产品越丰富,他们得到的越少,苦难越深重,受到的压迫越深重,产生大量的异化现象,掌握先进生产力的广大劳动者并没有致富,反而走向了贫穷,社会日益形成了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如何解决这种危机,先进的思想家们提出了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把它发展成了科学社会主义,提出了共产主义,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形成平等,自由的社会。但调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根本还在于调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生长点,与生态文明理论基础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建设必然包含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就是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

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探索的新突破,具有理论的同源性,在调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调解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生态危机,社会危机、信仰危机等问题探索出一条道路来。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探索,同时也是对世界发展新模式的探索,更是目前应对危机的有效模式。

注:

[1]《马克思选集》第3卷,第56页

生态文明的本质篇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四大文明

一、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极大地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伦理内涵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至此,“四大文明”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都被正式载入党的史册。这不仅丰富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内涵,也极大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生态文明”的提出极大地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伦理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和谐共进。在四大文明建设与发展中,只强调某一方面的建设与发展,不强调四个方面的建设与发展,既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既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更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要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相协调,而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科学发展要求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发展,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伦理特质”之所在。生态文明包含三个重要的特征,即人的高度的生态环保意识――这是人们的伦理理念选择。人类社会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是人们伦理价值选择。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这是人们的伦理目标选择。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既丰富了和谐发展理念的内容,也极大地丰富了科学发展观内涵。四大文明的完整概括和提出,使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加生动、更加具体、更具活力。

二、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是科学发展的道德要求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由于科技进步,生产力飞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人对环境作用规模不断扩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不断扩大,生态环境问题开始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由于人们盲目追求物质利益,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与开发,大多数又没有环境保护措施,只注意产值的增长,忽视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获得经济繁荣发展,这样做更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据中国国家环保总局统计,每年因环境污染死亡的有40万人。每年的环境损失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10%,这些数据说明,我国环境污染和破坏造成的损失是惊人的,我们应当引起我们高度的觉醒和反思。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认识水平越来越高,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地一时的经济繁荣是不可取的,是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正是由于有了这种理性的、清醒的、科学的认识,才推动着人类文明向前发展,人类文明程度又迈向新的一步,人们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上当今社会科学发展观的理性高度,以党的十七大为标志,使人类进入一个新的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这些年来人们在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时,又遭到来自大自然的猛烈报复。可见,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深刻反思做出的理智选择,也是我们党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的正确抉择,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道德要求。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且分布很不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地、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我们要更加坚定地、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面对的经济建设的现实告诉我们,应该摒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暂时繁荣的不文明、不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党的十六大有了初步认识,明确提出了要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显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但是只是说“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已体现出生态文明之含意,但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明”。五年之后,在党的十七大上,生态文明被载入党的史册,我们走向了建设生态文明时代,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共同家园,这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要求。

三、“四大文明”和谐共进,是科学发展的价值目标

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谐协调统一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构成完整而全面的文明体系。四大文明构成的系统中,生态文明是最根本的前提条件,物质文明是基础,精神文明是动力,政治文明是保证,“四大文明”和谐共进,是科学发展的价值目标。

首先,生态文明是最根本的前提条件。人类要生存,离开地球环境不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生态文明的提出,要求人们以一种科学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和制定人类的道德规范,努力寻求促进生态文明发展的社会约束监督与评价机制。自觉树立生态道德观,遵守环境保护法等环保法规应是生态文明的道德底线的伦理标准,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以生态道德规范自己,自觉兼顾人的利益和生态利益,不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繁荣。

其次,物质文明是基础。作为血肉之躯,人要生存,首先必须解决吃、穿、住、行等物质生活问题,只有这些问题解决了,才有可能从事政治文化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物质文明的发展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手段。所以,邓小平指出:“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就是:“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再次,精神文明是动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保证人民群众的政治思想觉悟得以提高,从而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在我们的社会里,广大劳动者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他们自觉地刻苦钻研,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从而必将在生产中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就是要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让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

最后,政治文明是保证。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提供基本的政治方向和必要的政治环境。政治文明体现人们对和谐社会关系、理想社会制度的追求,政治文明的程度反映着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水平,并为其提供制度、法制和政治心理的保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就是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总之,人类社会的发展,应是“四大文明”和谐共进,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中国教育报,2007-10-25.

生态文明的本质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新常态;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新常态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课题。它们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关联?能否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的永续发展?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总体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思考这个基本问题,缕析它们的关系,对于实现经济发展的生态化转型和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常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发展要有新常态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题中之义,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造福于民和促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要达到此目的,传统旧常态显然不符合要求,唯有转向一种发展的新常态。建设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社会主义自身的规定和要求来看,“社会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合乎人性的复归。它是人和自然界、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185在自由王国里,“社会化的人和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并在最无愧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和谐物质变换。”[2]社会主义将会“在社会方面把人从其他的动物中提升出来”[3],正像劳动在物种方面把人从其他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它将会为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解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开辟道路”[1]163,等等。这些都说明,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实现他们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和谐共进即生态文明,是科学社会主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规定,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和本质要求。二是从社会历史发展演进角度来看,资本主义虽开创了现代人类文明,创造出了巨大的物质生产力,但它所取得的任何进步都是以短期利益最大化为根本追求,都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在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中造成了无法弥补的“裂缝”,导致了生态恶化的严重后果。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替代者,就是要在实现人的解放、社会解放和自然解放之基础上,恢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物质变换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换句话说,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就是因为它破坏了人与自然、社会本质统一关系这个社会关系的基础。而社会主义之所以是历史进步的必然,也正是因为它可以而且必将实现人、自然、社会彼此相互间的本质统一与和谐共进。可见,社会主义本身就是生态文明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和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尽管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但它首先是社会主义。因此,其各项具体建设与实践,都必须要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要求来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一位”,也是总布局的生态基础,理所当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题中之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人的全面发展。但“人—自然—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和良好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保障。不仅离开人的社会和离开社会的人不可能存在,而且离开自然的人和与人分割开的自然界也都只能是抽象的无。因此,社会主义建设必然是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及同自然的和谐三者相互协调统一基础上的整体全面进步,而人的全面发展则始终是这个和谐统一体的中心和根本目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总布局的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关系着人民福祉的根本利益需要,而且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利益大计。这就要求,只有清醒地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地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着对人民和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最大化的生态公共福利,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建设造福于民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之目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内在要求发展要有新常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目标和价值取向决定了,要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其造福于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根本价值目标,就必需要有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常态与之相适应。这种新常态下的发展,不仅要求实现人、自然、社会相互之间的和谐永续发展,而且要求实现社会有机整体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构成要素相互之间的协调永续发展。但传统唯GDp论英雄,粗放式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方式或逻辑,不仅不可能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也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人的全面发展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这显然不符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因此,它必然要求转变发展方式和发展思路,走出一条新的生态化发展道路,构建一种能满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发展新常态。而突出强调发展方式、发展思路和发展要求根本转变的发展新常态,则既符合这个要求,又根本体现了这个要求。

二、发展新常态体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要求

新常态是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和最大逻辑,造福于民乃是这种新常态下发展的根本目的和追求。但它也因此而对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即必须要体现人、自然、社会本质统一与和谐共进的内涵。发展新常态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要求的重要体现。发展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逻辑。它是一种形态更加高级、结构更加合理、规模速度和质量效益并重、创新驱动为主的新型发展思路和方式。这种发展的新常态,要求在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经济发展的规律性和科学性,同时必须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的容忍力、社会的承受力、自然的承载力和自净化修复力等,在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实现符合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符合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和符合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相互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重的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的新常态,无论从发展的要求和目标,还是从发展的过程和实质来看,都充分体现了人、自然、社会全面协调永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以此为内涵的常态化发展,既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体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体现。新常态下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造福于人民,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新常态是相对于传统片面、失衡、短视的旧常态而言的一种新发展常态。这种新常态化的发展,并非仅仅只是为了实现经济发展的形态、结构、动力和方式等方面转变得更加科学合理,更重要的是为了通过实现高质量的科学永续发展,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发展和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需要,为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服务和创造条件。也就是说,在发展的新常态下,实现经济发展本身并不是其根本目的,坚持以人为本才是这种新常态发展的核心。它的根本目的还在于要造福于民,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利益,并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体会到发展带来的幸福感提升和真正能够共享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利益。这正是新常态下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所在。新常态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和战略机遇。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增长更趋平稳,增大动力更为多元;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4]这是当前经济新常态为中国带来的四个新的发展机遇,更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中国经济发展之所以呈现出降速度、调结构、转方式的总体特征,既有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而导致的外部需求萎缩,国际创新驱动竞争更加激烈,而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滞后方面的原因,更是改变片面、粗放、不可持续的旧常态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本身就是一个人口大国、资源乏国、生态弱国。长期以过分强调和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为主的粗放式发展,过度依赖劳动力和能源资源的大规模供给,过度依靠投资和外需总量扩大,导致传统人口利益逐渐减少,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已经越来越难以维系和支撑经济的高速发展。转变发展思路和方式,处理好人口、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和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刻不容缓。这在客观上促使中国经济逐步向稳增长、调结构和保民生的平稳发展新常态转型升级。但新常态下的发展并非停滞不前,而是要求更加注重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更加重视科技和创新驱动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高水平发展。这为在新常态下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发展之中,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同时并重指明了方向。因此,正确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是抓住历史机遇,积极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常态的重要前提和动力。

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新常态的辩证统一

积极适应新常态,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出的重要历史机遇。抓住机遇,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重的发展,这是建设美丽中国和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新常态内在一致,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其发展的全面性就在于,它不仅要实现一种以人为本的,符合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常态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而且要实现一种以人为本的,人、自然、社会彼此之间相互协调和谐的常态化永续和科学发展。其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造福于民,由人民共享发展利益,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的根本利益需要,促进和实现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而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与价值取向,发展新常态的内涵特征与目标实质等方面来看,这两个方面都既是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常态下的发展所做出的共同要求与根本方向指导,同时也是它们在彼此相互协调与促进的过程中所要实现的基本内容和努力追求的宗旨目标。可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新常态,不仅在发展目标宗旨和理念上内在根本一致,而且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都致力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以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重的稳定发展新常态助力实现中国梦。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并重的稳态发展,既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建设总任务的重要内容、基础和保障,也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基础和保障。只有通过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重的新常态发展来完善内容、夯实基础、做好保障,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这两个战略规划的建设目标。这就要求,在新常态下,发展经济绝不能超越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绝不能以牺牲生态和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而是必须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标准由人民评判、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原则和目标指导,在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和变革。坚定地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理念,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确保资源基础受到保护,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社会和生态健康的持续协调发展。遵照人、自然、社会相统一,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自然发展相协调的基本发展理念,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基本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进为目标,按照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的要求,在实践中自觉地推动和践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内化新常态发展,以发展新常态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发展道路,实现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重的新常态发展。这样,不仅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一定会到来,而且民族复兴中国梦伟大战略目标的实现也指日可待。总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新常态在本质上存在内在根本一致性,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转化,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都是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国梦宏伟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和助力。唯有积极适应新常态,努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并重的发展新常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才有实现之可能。

作者:吉志强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28-929.

生态文明的本质篇4

[关键词]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本质;中国道路;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848(2012)06-0025-06

[作者简介]郭秀清(1971—),女,法学博士,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部队政工系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上海200433)

title:Strengtheningeco-civilizationConstruction,ensuringSocialistmodernRoadtoSustainableDevelopment

author:GuoXiuqing

abstract:inthereportofthe17thCpCnationalCongress,thegreatstrategicthoughtofeco-civilizationconstructionwasproposed.inthereportofthe18thCpCnationalCongress,GeneralSecretaryHuJintaostressedagainthegreatstrategicsignificanceofeco-civilizationconstruction,andmadeconcretestrategicplanforstrengtheningeco-civilizationconstruction.thussocialismroad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growsintoanoverallplanforeconomic,political,cultural,social,andeco-civilizationconstruction.Strengtheningeco-civilizationconstructionisanessentialrequirementofsocialismroad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andaninevitablechoiceofsocialistroad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tosustainabledevelopment.

Keywords:eco-civilization;socialistnature;ChinaRoad;sustainabledevelopment

在十七大报告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十报告中,同志再次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并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具体战略部署,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为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也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现代化道路既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也必须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思想,可以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影响深远,意义巨大。实际上,生态文明并不是一种新的思想和观念,因为按照马克思及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社会在本质上就是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内涵或本质的必然要求。建设真正的社会主义,必然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理论上来讲,马克思和生态社会主义理论都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虽然马克思并没有直接提出生态文明的论断,但其理论却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其中最为明确的是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揭示了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内在关联性。按照马克思的理论,人类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现代文明尤其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基础上的社会,而这个社会同时是一个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①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这种解放不但是人对人的解放,而且包括人对自然的解放。共产主义社会真正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从而就为实现人对自然的解放、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了基础和条件,因为人类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改造自然的,生产方式影响、制约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关系难以避免,而人与人之间这种不平等、不公正的关系必然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必然导致人类对自然无限的剥夺,因此不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会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②所以,生态文明是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的,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同样,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也认为,生态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建设生态文明存在着“制度性”优势。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生产目的从根本上讲是反生态的,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决定了它会无尽地剥夺自然,因此,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能建成真正的生态文明。但社会主义制度由于实行公有制,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合理的、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社会主义社会能很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应该是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

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由于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身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对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和属性认识不够深刻,尤其是在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的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忽视甚至遗忘了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甚至是相辅相成的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更加丰富和深刻,由此我们也越来越感觉到,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具有高度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相一致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之一。

在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越来越深刻的基础上,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公正、公平、和谐等基本价值原则是与生态文明的基本主张相一致的。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试想,如果没有生态文明的发展,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在一个人与自然高度紧张的社会里,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竞争,必然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不平等的存在,将使消灭剥削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难以实现,而这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重大问题。同样,同志曾经说过:“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②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人的全面发展”包含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它不仅仅是指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满足,而且包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须的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这既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也是人在发展过程中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同志说过:“要着眼于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③这些重要的论述实际上都是当代条件下“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生态文明主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而这正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甚至可以说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生态文明的建设将从根本上适应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既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也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涵。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发展的迫切要求

生态文明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必须和中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相结合,和中国当前的历史任务相结合;否则,只是僵化地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不但在实践中会碰壁,也无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和创新。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准确地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样才是真正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历来主张世界各国共产党根据自己的特点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离开自己国家的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④当前,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更加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对未来中国道路的发展方向和前途命运的重大意义。

当前,世人惊叹于“发展”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这也正是他们谈论“中国道路”的原因所在。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发展”构成了中国道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因为“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得益于中国道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国际地位都有飞速的提升。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全世界独一无二,经济总量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外贸易量名列世界前茅……这些巨大成就的取得,应归功于中国道路对“发展”这一主题的正确抉择。但在“发展”主题下的现代化道路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中国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中国继续以较快的速度来实现发展,但按照原先的发展速度和方式,我们的发展还可以持续下去吗?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能如期实现吗?

随着中国进入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期,一些发展中积累的问题和深层次的矛盾开始显现出来,这些问题和矛盾是中国道路继续前进不得不面对的。对这些重大问题应对是否正确、成功、有效,攸关中国道路的未来,攸关中国道路的前途命运。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就是中国道路继续前进中需要面对的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走的是一条粗放型的发展道路,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来带动经济的增长。如果说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环境下还有其可能性、必然性的话,那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其矛盾和弊端则越来越明显,其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也越来越小。这是因为:首先,从国内来看,中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条件本身不利,加上严重的污染和浪费,使得当前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短缺的强制性制约。其次,从国际社会来看,如果按照这样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走下去,到2040年中国达到发达国家发展水平时,即使按照工业化国家中的低资源环境消耗水平,中国在未来的30年中,将消耗全球50%左右的石油、天然气、钢铁等资源,形成全球50%甚至更多的碳排放。①这种结果,不但国际社会难以接受,中国自身也难以承受。面对如此严峻的未来,中国应当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呢?答案只能是唯一的: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使中国的现代化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从大的发展阶段来看,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水平,要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即到2050年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发展”这个主题仍然不能偏离。但要如何实现“发展”,我们却必须给出新的答案。依靠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方式显然不合时宜,而且只能是死路一条,因为这种以自然资源的投入为主驱动的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它对资源、环境和生态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强度高出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20%”,是名副其实的“高碳经济”,经济、社会、资源协调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要比其他国家严重得多。同志也曾指出:“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源资源将难以为继,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那样,我们不仅无法向人民交代,也无法向历史、向子孙后代交代。”②因此,如果我们继续坚持传统的发展模式,那么不但不能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反而连工业化的成果也会葬送掉。

那么,我们如何发展才能推动中国道路在正确的轨道上继续前进?答案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的健康、持续、协调发展,因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虽然是丰富多彩的,但其最核心的内容是对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的选择。生态文明倡导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所谓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二是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三是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③所谓循环发展,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①这些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式能显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扩大资源的利用途径和方式,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通过再生、转移、循环、转化等得到再利用,因此,它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能够避免、克服传统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从而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生态文明建设: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

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比较选择而坚持下来的道路,因此,中国道路不是一条固定化、模式化的道路,它的生机和生命力就在于不断适应时代和历史的要求,适应中国新的历史任务和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不断给自身赋予新的内容,以确保社会主义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就是在当今资源环境的挑战日益严峻、生态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为实现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可持续发展、为更好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而提出来的。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是一个简单的环保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政治问题。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社会主要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各不相同。要完成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就要根据形势的需要,与时俱进,充实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内容。当前,我们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要使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要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而要完成这些历史重任,就必须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②他充分肯定了生态文明在文明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而向共产主义迈进的重要目标和价值追求。因此,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任务来看,它是一个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对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从明确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到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再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任务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提高。深入贯彻这个部署,当代中国必定会得到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定会展现出新的勃勃生机。所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中国道路内涵的丰富和扩展,这对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是确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要完成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就要求中国道路实现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结合,这是中国现代化可持续的关键和保证。在传统的工业化现代化道路发展中,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带来了严重的负面生态效益,粗放型经济带来了高环境损害的代价,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的强制性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接下去的现代化道路如何走,如何使我们的现代化道路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方式。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经济生产遵循生态系统是有限的、环境空间是有限的原则,生产活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要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物质产品的生产在原料开采、制造、使用甚至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小,对环境影响最小,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为中国道路的发展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确保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确保中国道路沿着正确的方向继续前进。

生态文明的本质篇5

自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文明相关指标体系从实践层面进行了较多探索。深圳、厦门、中山、无锡新区、江阴、贵阳等地在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中提出了各自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除包括生态环境、生态经济两大类指标外,还包括了生态制度、生态意识等指标,较好地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注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而且要求从制度和意识层面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革新的含义。但是,这些指标体系仍侧重环境及其相关指标,未能很好表达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新型文明形态的应有内涵。

学术界围绕生态文明评价问题展开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进展及其特点为:(1)一些研究提出的指标体系对环境、经济关注较多,而对制度、文化方面关注较少[1](p51-53)[2](p823-826)[3](p60-63)[4](p21-27)[5](p1-5),比较接近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内涵体现相对不足。(2)有些研究的指标体系较好地涵盖了制度、文化等方面的指标[6](p55-59)[7](p131-136)[8](p72-75)[9](p60-63)[10](p6295-6304),但由于生态文明内涵阐述不足而使得指标之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理清。(3)对区域生态文明评价而言,其与区域外部的经济、环境关系也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但当前研究较少触及。本文首先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演替和文明成果具体表现形式两个角度定位生态文明并阐释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然后选择相应的表征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为定量评价生态文明水平提供方法基础,为政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阐释,是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当前,学术界主要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文明内涵进行阐述,徐春(2010)将这两个角度分别称为历时性角度与共时性角度[11](p61-63)。从历时性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而且生态文明的出现具有客观必然性[12](p31-37)[13](p36-43),这个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并列。从共时性角度来看,生态环境与经济、政治和文化一样是文明的一个主要子系统,因此生态文明只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方面[11](p61-63),这个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

比较而言,历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形态而言的,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仅针对生态环境方面的发展成果。由于生态文明建设并不仅仅是生态环境方面的建设,而且由于人与自然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也使得生态环境建设无法孤立进行,因此本文将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演替的角度定位生态文明。具体到实践意义上,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意味着需要生态环境相关部门(例如我国的环境保护部、林业局等)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改善自然环境质量,历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则意味着需要整个政府以及社会部门共同行动构建致力于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社会运行机制以及相应的主流价值观。

关于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一方面,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同样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14](p4-5)。生态文明内容涵盖了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基本的生态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等[15](p30-32)。与工业文明一样,生态文明具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种成果表现形式;与工业文明不同的是,生态文明要求这三种文明成果的获得必须满足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要求,本文称之为生态型的文明成果。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还包括生态环境相关的文明成果,即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含义。

本文将生态环境纳入了文明的内涵,更好地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尊重、人类与自然属于同一有机整体。进一步地,生态文明内涵可以概括为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文明中的“生态”具有两层含义,其一为生态环境,其二为生态型传统意义上的文明。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而言的。全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几乎封闭的系统,人类只能基于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来构建生态文明。但是,对于某一国家或者区域而言,市场交易体系使得其与外界存在产品和服务的交换,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可以通过贸易而基于区域外的生态环境基础。因此,生态文明要求一个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应以牺牲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基础为代价。当然,这一准则并不反对通过适当的市场交换机制来促进包括生态生产力在内的多种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是要求区域内外在资源环境利用方面的公平。

综上,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可以得到两点认识:其一,生态文明是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其二,区域生态文明评价需要关注区域内外在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交换关系。这样生态文明内涵可以概括为“1+3+1”,其中,第1个“1”为生态环境,“3”为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第2个“1”为“与区域外部的关系”。

已有的关于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一般都包含了生态环境、经济、生态制度、生态文化与意识等指标。可见,这些指标体系已经超越了共时性角度下生态文明的含义;同时,这些指标体系仅包括了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制度、精神成果,未能较好地涵盖传统的制度与精神成果,即未能涵盖历时性角度下生态文明的含义;最后,这些指标体系一般不包括评价区域与区域外界之间在经济与环境方面的交换关系。

二、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基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阐释,采取自上而下的思路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首先,从生态文明内涵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层,全面、直接地体现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包括生态环境、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与区域外部的关系五个单元。其次,将系统层单元分解为若干目标层单元(如图1所示)。

其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自然基础,包括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两个目标层单元。生态环境状况描述了生态系统、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等方面的状态。生态环境建设描述了社会经济系统为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所进行的努力,强调了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回馈。

图1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层和目标层结构

其二,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物质文明是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并不排斥物质文明,要求的是具有生态友好属性的高水平的物质文明,据此分解为物质文明和物质文明生态化两个目标单元。物质文明是人类在自然界求取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获得的物质成果的总和,集中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e16](p380)。物质文明生态化,指物质财富的生产、消费过程消耗较少的自然资源、排放较少的废弃物,包含生产生态化和消费生态化两部分内容。

其三,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制度基础。政府、企业、公众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三大类行为主体,其相互作用机制构成了社会运行机制。政治文明是社会运行机制发展形成的积极成果,一般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包括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民主制度等多个方面[17](p504-505)。生态型政治文明要求调整社会运行机制从而引导社会个体行为调整,达到促进社会与人和谐、社会与自然和谐的目标。引导政府、企业、公众推动生态文明进程的社会运行机制都属于生态型政治文明范围,例如政府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政绩考核体系、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相关机制等。

其四,生态型精神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是生态文明的认识基础。精神文明是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主要表现为文化方面和思想方面[16](p380)。生态型精神文明一方面要发展传统的积极精神成果,另一方面要促进精神文明生态化转型。精神文明方面主要从科技、文化、道德水平三个方面来表征。精神文明的生态化转型,有利于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识,这一方面直接影响社会个体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影响社会运行机制来影响社会个体行为,从而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相应地,精神文明生态化可以从生态科技水平、生态文化水平、生态文明意识三个方面来表征。

其五,与区域外部的关系。生态文明要求一个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应以牺牲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基础为代价。与区域外部的关系主要衡量某一区域的生产、生活活动对区域外部生态环境的占用程度。

三、生态文明评价的具体表征指标

针对每一个目标层单元,将其所包含的有机组成部分概括为准则层。针对准则层,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表征,从而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选取原则

遵循如下原则选取具体表征指标:其一,简约性原则。由于生态文明涵盖的范围较广,如果要求指标体系包含所有内容,则需要大量的指标,导致指标体系的庞杂,因此指标选取时遵循简约性原则,即选择少量但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其二,动态性原则。随着生态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系统、自然环境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不断演变,相应地,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选择新的指标来表征。其三,可操作性原则。尽量选择现行统计体系内的指标,或者选择通过调研可以获得的指标,从而使得指标体系在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数据支持。

(二)具体表征指标

1.生态环境部分。(1)生态环境状况目标层单元。从环境质量状况、生态系统状况、资源持续利用状况三个方面描述生态环境状况。以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表征环境质量状况。以生态用地比例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表征整个区域、城镇区域的生态系统状况。以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表征资源的持续利用。(2)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层单元。包括经济投入状况、污染治理状况两个准则层单元,分别以经济度量指标和实物指标表征。经济投入状况针对整个经济系统和政府财政分别选择了环保投资占GDp比例和生态环境相关支出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两个指标。污染治理状况主要选择了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相关指标(如表1所示)。

2.生态型物质文明部分。(1)物质文明目标层单元。包含生产发达程度和生活消费水平两个准则层单元。生产发达程度以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分别表征经济产出规模和质量。生活消费水平则以恩格尔系数表征。(2)物质文明生态化目标层单元。包含生产生态化和消费生态化两个准则层单元。生产生态化强调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少,其中,资源消耗选取了水、能源、土地三种资源,污染物则选择了我国“十二五”规划纳入约束性指标的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四种污染物。随着污染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污染物种类也应随之调整。生活生态化,强调生活活动资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少,这里选取了新售水电器具中节水节电型比例、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和绿色出行率三个表征指标(如表2所示)。

3.生态型政治文明部分。(1)政治文明目标层单元。构建了政府执政能力水平和公众参与状况两个准则层单元。一般地,效率由市场机制完成,而公平状况则需要政府不断提升,因此选择描述社会个体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表征政府的执政水平。公众参与状况部分,结合我国当前制度基础,以政府信息公开状况来表征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的保障情况。(2)政治文明生态化目标层单元。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政府大力推动,也需要公众积极参与。政府执政部分,以生态环保工作在党政实绩考核中的比例、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程度两个指标表征;公众参与状况,则结合我国当前制度基础,以生态环境议案、提案、建议纳入相关政策比例表征(如表3所示)。

4.生态型精神文明部分。(1)精神文明目标层单元。主要包括科技水平、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三个准则层单元。科技水平以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来表征。文化水平可以选择人均受教育年限或者入学率来表征,考虑到当前我国正在普及高中教育,而且国家“十二五”规划也将高中入学率作为发展目标,这里选择高中阶段教育净入学率为指标。思想道德水平难以直接表征而采取间接反映的方式选择指标,注册志愿者人数比例、义工小时数、人均捐款量等正向指标与犯罪率、交通违章数量等负向指标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里选择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人口总数的比例作为表征指标。(2)精神文明生态化目标层单元。与精神文明相对应,包括生态科技水平、生态文化氛围和生态文明意识水平三个准则层单元,其含义分别为应用于实践的科技文化知识的生态友好程度、人们对生态环境知识的了解程度、人们从事生态友好活动的意愿。生态科技水平以应实施清洁审核的清洁生产企业比例表征较为清洁的生产技术的应用程度。生态文化氛围则解读为生态环境相关知识的普及程度,可以通过统计调研得到。生态文明意识水映人们相对更加偏好生态环境的程度,此处以环境组织注册人数占城市人口总数比例来表征(如表4所示)。

5.与区域外部关系部分。以生态足迹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占用的衡量指标,从而选定某区域人均生态足迹净输入表征该区域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对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的占用程度(如表5所示)。

四、结语

本文从当前关于生态文明的两种角度理解出发,阐述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其一,生态文明是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其二,区域生态文明评价需要关>,!

生态文明的本质篇6

[摘要]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形态的一种超越,生态文明的本质是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市民社会与生态文明有着紧密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市民社会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构建生态文明这样的高级文明形态提供了思路。建设生态文明新社会需要社会结构的调整,即从构建市民社会入手,构造和谐社会。[关键词]生态文明;市民社会;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对未来社会进行解释和预测的时候,认为未来社会应该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质的变革,应是一个经济效率、社会公正、生态和谐相统一的新型社会。因而,未来社会必将是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必将采用生态经济的模式。生态经济模式就是可持续法则对所有人都有制约的经济活动。虽然生态学社会主义认为,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这样的新型社会,但从目前来看,现有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生态问题。因而,本文换个角度,试从市民社会概念的框架来分析生态文明,探寻市民社会理念下生态文明的构建。一、生态文明的本质是和谐按照一般的界定,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狭义的角度讲,生态文明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形态。然而,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形态的超越,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物质文明,将致力于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生态文明下的精神文明,更提倡尊重自然、认知自然价值,建立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与氛围,从而转移人们对物欲的过分强调与关注;生态文明下的政治文明,尊重利益和需求多元化,注重平衡各种关系,避免由于资源分配不公、人或人群的斗争以及权力的滥用而造成对生态的破坏。因此,与其说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对应的文明形态,不如说,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的超越,是一种建立和谐社会的新理念。在这种理念下,人们的消费行为、生产行为以及社会的分配格局都将沿着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轨迹运行。因而,笔者把生态文明界定为上述广义的生态文明定义。然而,生态文明的提出本身也意味着我们面临着种种的不和谐。第一,从生态理性的角度看。生态理性是和经济理性相对应,而且,一定意义上说,生态理性是对经济理性的批判。生态社会主义认为,传统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就是对经济理性的批判。在经济理性的作用下,人们要追求的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因而,产生了劳动异化、资本异化,甚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成了覆盖着利益面纱的工具关系。而生态理性则力图适度动用劳动、资本、资源,多生产耐用高质量的产品,满足人们适可而止的需求。这是两种截然对立的动机,即利润动机和可持续发展动机。第二,从社会公平的角度看。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受环境灾害影响的群体,是一种更大范围的社会公平问题。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机制来消除这一类型的社会公平隐患。按照生态社会主义的相关理论,资本主义的本质不可能会停止剥削而实现公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环境公平问题。然而,在经济发展依赖于经济理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样的环境公平问题如何得以根本解决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因而,生态文明本质是和谐,构建生态文明必须从和谐的角度人手,通过各种制度创新或制度重建消除各种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音符。二、市民社会与现代市民社会的基本理念理论界认为,中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存在的问题是在社会领域之中,并认为,社会领域的变革已经成为推动中国整体改革事业的关键。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社会领域支持,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都将无法有效运行。另有学者更是认为,通过对市民社会的研究进而推动社会领域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学术界面临的最紧迫的时代任务之一。对于市民社会的理念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界定。比如,马克思和黑格尔都“把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看作是关于市民社会的科学”等,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理论主要从私人活动这一角度来界定市民社会,认为市民社会是与政治社会相对应的概念,“既是一个实体性范畴,又是一个理念性范畴”,“市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与其文化特征是互为表里、相互支持的,它是一种活生生的社会生活过程以及一系列思想和观念的结合体系”。市民社会是解决传统社会结构下矛盾的重要途径,“根本出路在于公共领域挣脱商业化和技术统治论的影响,而获得复生”。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展出一套系统的市民社会理论,但从总体上看,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应该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市民社会是以对私有财产权利的充分尊重并且加以法律上的严格保护为基础的。这是市民社会特有的市场经济的基础。第二,维系市民社会的,既不是横向的血缘亲情关系,也不是纵向的行政命令关系,而是在平等自治的市场经济中产生的契约关系。第三,市民社会遵循法治原则,以尊重和保护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权利为前提。第四,市民社会奉行自治原则,个人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以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并辅以相应的责任为基础。第五,市民社会通过公共传媒表达社会成员的意见,在公共空间交换彼此意见,并据此以及通过社会运动来参与和影响国家的活动和政策形成过程。三、市民社会对生态文明可能的贡献如果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所说的资本主义和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是同一个概念,那么,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市民社会不可能对生态文明作出贡献。问题是,当我们用现代市民社会概念的时候,生态文明的贡献者却会由现代公民社会创造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物质利益的协调。物质利益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因而,不管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不管什么样的文明形态,促进并保护人们的物质利益是其存在并发展的先决条件。然而,人们在追求的自身的物质利益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与人类自身、与自然界的矛盾。因而,生态文明在物质利益关系上要求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一个发育充分的市民社会,通过明晰的产权关系界定,保障了市场经济的和谐运行,为人们创造财富实现自身的物质利益奠定基础;同时,通过产权的界定,确立资源、自然环境的保护边界,通过公共空间与政府的合理互动,保障公共政策的制定的科学性和实施的有效性;进而,在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比如,排污收费问题,从经济学理论上讲,只要我们知道污染带来的边际社会成本和企业本身的边际收益,就可以确定排污收费标准,但是,从和谐社会的角度看,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首先是因为信息的问题,在确定边际社会成本时出现困难;其次是污染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它带来的负面效应往往不可能靠政府的简单规制就可以解决。在市民社会框架下,相关利益群体可以根据自身的利益诉求结成合法的团体,这些团体会从自身利益出发搜集相关资料,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合理依据,在维护自身利益(比如环保要求,避免环境保护中的不公平等)的同时节约了政府政策制定的成本。第二,精神和谐的缔造。在生态文明的框架下缔造精神和谐,市民社会通过其文化领域的作用保证人们认知自然的同时实现人们生活的非物质化。“作为文化生活的领域,市民社会拥有一个与国家意识形态相区别的阐发生活意义的符号体系。”作为文化形态的市民社会,是一种自主、自愿、全面发展的生活领域和关系结构,是人们普遍交往活动的空间,它渗透于人们生活的一切领域。市民社会伦理精神能够促进人的个性的增长、自由的扩大和利益的满足。弗洛姆认为:“一个人是否精神上健康,这并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取决于个人所处的社会结构。”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除了满足人们进行物质生产活动以外,还创造了人们的道德生活世界,为人们提供广泛的公共生活空间。人们通过社团的和传媒的沟通不仅满足了相互交流与沟通的内在需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整合和群体的认同,个体也实现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由于市场经济导致了人们心灵秩序的内在紧张,导致浮躁的心态,人格的分裂以及精神家园的丧失,市民社会特有的公共精神能够培育人们的开放意识、交互主体的人格,以及宽容的精神和理性的价值取向。“当市民社会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个合理有效的环境时,同时也就消解了因生产和权力之争给人们造成的压抑和紧张。”在市民社会的生活世界中,人们可以自主地思考、自由地表达、平等地辩论、理性地宣泄,有效地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营造人们和谐的心灵和精神秩序,从而实现人与自身、人与自然的和谐。第三,利益平衡的构建。市场的作用导致了利益的分化,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利益单元。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不同的利益都要有合适的利益表达途径,否则,便会形成政治上的不和谐,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危及生态文明。成熟和健康的市民社会会发展出非暴力的有序结构来进行利益表达,使各种利益要求有条不紊地进入政治系统,在市民社会与政治系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首先,市民社会是法治社会而不是人治社会,法治是市民社会伦理精神的现实表现。法治强调的是人民主权,个人平等自由的权利与尊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甚至国家也必须服从法律。马克思曾经断言,没有市民社会,就没有现代民主政治。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逐步完善及其社会化,构成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市民社会中伦理精神的价值合理性的客观和现实的体现是社会秩序的合理性。在市民社会中,法律及其制度是人的需要及其行为的普遍形式,也是社会秩序的客观的和外在的表现,伦理精神必须透过法律和制度,透过法律和制度所建构的社会秩序才能获得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合理性。”其次,市民社会是开放的社会,个体伦理精神和权利伦理精神的充分展开总是以社会的开放性为必要条件,开放性表现为非权威化,非权威化则意味着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一种要求权利和义务对等以及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发展的价值取向,它否定一切形式的特权,强调人人共享、普遍受益。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正义的社会,是一个充满道义关切的社会,需要公平和正义的制度安排,以确保全体成员能够分享平等的基本权利和共同的社会责任。四、结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需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是一种高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建构过程,是协调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过程,是以生态环境优化与发展为目的、促进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过程。生态文明的构建过程是对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主体性的重新认识过程,也是逐步推进人类全面发展的过程。因此,构建生态文明新社会不应单单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手,不应仅仅从生态学的角度思考,而应从整个社会结构和人类发展的角度思考才可以看到生态文明的和谐本质。市民社会与广义的生态文明有着紧密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市民社会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构建生态文明这样的高级文明形态提供了思路。建设生态文明新社会需要社会结构的调整,即从构建市民社会人手,构造和谐社会。奥康纳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从生态角度来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及未来社会特征的新理论,把生态社会主义看作是新的社会历史实践,即奥康纳本人倾向于赋予“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理论性质,而赋予“生态社会主义”以实践性质。当然,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分析还是有差别的,马克思更侧重于市民社会的意识形态意义。笔者认为,生态文明不仅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问题,它是一种和谐的理念,要关注整个生态系统内部的所有关系。因而,构建生态文明,不能忽视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问题。

生态文明的本质篇7

[关键词]生态文明;市民社会;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对未来社会进行解释和预测的时候,认为未来社会应该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质的变革,应是一个经济效率、社会公正、生态和谐相统一的新型社会。因而,未来社会必将是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必将采用生态经济的模式。生态经济模式就是可持续法则对所有人都有制约的经济活动。虽然生态学社会主义认为,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这样的新型社会,但从目前来看,现有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生态问题。因而,本文换个角度,试从市民社会概念的框架来分析生态文明,探寻市民社会理念下生态文明的构建。

一、生态文明的本质是和谐

按照一般的界定,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狭义的角度讲,生态文明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形态。然而,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形态的超越,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物质文明,将致力于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生态文明下的精神文明,更提倡尊重自然、认知自然价值,建立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与氛围,从而转移人们对物欲的过分强调与关注;生态文明下的政治文明,尊重利益和需求多元化,注重平衡各种关系,避免由于资源分配不公、人或人群的斗争以及权力的滥用而造成对生态的破坏。因此,与其说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对应的文明形态,不如说,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的超越,是一种建立和谐社会的新理念。在这种理念下,人们的消费行为、生产行为以及社会的分配格局都将沿着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轨迹运行。因而,笔者把生态文明界定为上述广义的生态文明定义。

然而,生态文明的提出本身也意味着我们面临着种种的不和谐。

第一,从生态理性的角度看。生态理性是和经济理性相对应,而且,一定意义上说,生态理性是对经济理性的批判。生态社会主义认为,传统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就是对经济理性的批判。在经济理性的作用下,人们要追求的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因而,产生了劳动异化、资本异化,甚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成了覆盖着利益面纱的工具关系。而生态理性则力图适度动用劳动、资本、资源,多生产耐用高质量的产品,满足人们适可而止的需求。这是两种截然对立的动机,即利润动机和可持续发展动机。

第二,从社会公平的角度看。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受环境灾害影响的群体,是一种更大范围的社会公平问题。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机制来消除这一类型的社会公平隐患。按照生态社会主义的相关理论,资本主义的本质不可能会停止剥削而实现公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环境公平问题。然而,在经济发展依赖于经济理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样的环境公平问题如何得以根本解决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因而,生态文明本质是和谐,构建生态文明必须从和谐的角度人手,通过各种制度创新或制度重建消除各种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音符。

二、市民社会与现代市民社会的基本理念

理论界认为,中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存在的问题是在社会领域之中,并认为,社会领域的变革已经成为推动中国整体改革事业的关键。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社会领域支持,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都将无法有效运行。另有学者更是认为,通过对市民社会的研究进而推动社会领域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学术界面临的最紧迫的时代任务之一。

对于市民社会的理念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界定。比如,马克思和黑格尔都“把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看作是关于市民社会的科学”等,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理论主要从私人活动这一角度来界定市民社会,认为市民社会是与政治社会相对应的概念,“既是一个实体性范畴,又是一个理念性范畴”,“市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与其文化特征是互为表里、相互支持的,它是一种活生生的社会生活过程以及一系列思想和观念的结合体系”。市民社会是解决传统社会结构下矛盾的重要途径,“根本出路在于公共领域挣脱商业化和技术统治论的影响,而获得复生”。

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展出一套系统的市民社会理论,但从总体上看,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应该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市民社会是以对私有财产权利的充分尊重并且加以法律上的严格保护为基础的。这是市民社会特有的市场经济的基础。第二,维系市民社会的,既不是横向的血缘亲情关系,也不是纵向的行政命令关系,而是在平等自治的市场经济中产生的契约关系。第三,市民社会遵循法治原则,以尊重和保护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权利为前提。第四,市民社会奉行自治原则,个人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以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并辅以相应的责任为基础。第五,市民社会通过公共传媒表达社会成员的意见,在公共空间交换彼此意见,并据此以及通过社会运动来参与和影响国家的活动和政策形成过程。

三、市民社会对生态文明可能的贡献

如果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所说的资本主义和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是同一个概念,那么,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市民社会不可能对生态文明作出贡献。问题是,当我们用现代市民社会概念的时候,生态文明的贡献者却会由现代公民社会创造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物质利益的协调。物质利益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因而,不管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不管什么样的文明形态,促进并保护人们的物质利益是其存在并发展的先决条件。然而,人们在追求的自身的物质利益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与人类自身、与自然界的矛盾。因而,生态文明在物质利益关系上要求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一个发育充分的市民社会,通过明晰的产权关系界定,保障了市场经济的和谐运行,为人们创造财富实现自身的物质利益奠定基础;同时,通过产权的界定,确立资源、自然环境的保护边界,通过公共空间与政府的合理互动,保障公共政策的制定的科学性和实施的有效性;进而,在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比如,排污收费问题,从经济学理论上讲,只要我们知道污染带来的边际社会成本和企业本身的边际收益,就可以确定排污收费标准,但是,从和谐社会的角度看,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首先是因为信息的问题,在确定边际社会成本时出现困难;其次是污染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它带来的负面效应往往不可能靠政府的简单规制就可以解决。在市民社会框架下,相关利益群体可以根据自身的利益诉求结成合法的团体,这些团体会从自身利益出发搜集相关资料,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合理依据,在维护自身利益(比如环保要求,避免环境保护中的不公平等)的同时节约了政府政策制定的成本。

第二,精神和谐的缔造。在生态文明的框架下缔造精神和谐,市民社会通过其文化领域的作用保证人们认知自然的同时实现人们生活的非物质化。“作为文化生活的领域,市民社会拥有一个与国家意识形态相区别的阐发生活意义的符号体系。”作为文化形态的市民社会,是一种自主、自愿、全面发展的生活领域和关系结构,是人们普遍交往活动的空间,它渗透于人们生活的一切领域。市民社会伦理精神能够促进人的个性的增长、自由的扩大和利益的满足。

弗洛姆认为:“一个人是否精神上健康,这并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取决于个人所处的社会结构。”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除了满足人们进行物质生产活动以外,还创造了人们的道德生活世界,为人们提供广泛的公共生活空间。人们通过社团的和传媒的沟通不仅满足了相互交流与沟通的内在需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整合和群体的认同,个体也实现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由于市场经济导致了人们心灵秩序的内在紧张,导致浮躁的心态,人格的分裂以及精神家园的丧失,市民社会特有的公共精神能够培育人们的开放意识、交互主体的人格,以及宽容的精神和理性的价值取向。“当市民社会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个合理有效的环境时,同时也就消解了因生产和权力之争给人们造成的压抑和紧张。”在市民社会的生活世界中,人们可以自主地思考、自由地表达、平等地辩论、理性地宣泄,有效地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营造人们和谐的心灵和精神秩序,从而实现人与自身、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三,利益平衡的构建。市场的作用导致了利益的分化,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利益单元。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不同的利益都要有合适的利益表达途径,否则,便会形成政治上的不和谐,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危及生态文明。成熟和健康的市民社会会发展出非暴力的有序结构来进行利益表达,使各种利益要求有条不紊地进入政治系统,在市民社会与政治系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首先,市民社会是法治社会而不是人治社会,法治是市民社会伦理精神的现实表现。法治强调的是人民主权,个人平等自由的权利与尊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甚至国家也必须服从法律。马克思曾经断言,没有市民社会,就没有现代民主政治。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逐步完善及其社会化,构成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市民社会中伦理精神的价值合理性的客观和现实的体现是社会秩序的合理性。在市民社会中,法律及其制度是人的需要及其行为的普遍形式,也是社会秩序的客观的和外在的表现,伦理精神必须透过法律和制度,透过法律和制度所建构的社会秩序才能获得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合理性。”其次,市民社会是开放的社会,个体伦理精神和权利伦理精神的充分展开总是以社会的开放性为必要条件,开放性表现为非权威化,非权威化则意味着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一种要求权利和义务对等以及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发展的价值取向,它否定一切形式的特权,强调人人共享、普遍受益。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正义的社会,是一个充满道义关切的社会,需要公平和正义的制度安排,以确保全体成员能够分享平等的基本权利和共同的社会责任。

四、结论

生态文明的本质篇8

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

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它不仅说明人类应该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而且在文化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上都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崭新视角。

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在政治制度方面,环境问题进入政治结构、法律体系,成为社会的中心议题之一,在物质形态方面,创造了新的物质形式,改造传统的物质生产领域,形成新的产业体系,如循环经济、绿色产业;在精神领域,创造生态文化形式,包括环境教育、环境科技、环境伦理,提高环保意识。

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形态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既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也不可能有高度的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生态文明,就不可能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另一方面,人类自身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内在地体现在人类的法律制度、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基本标尺。也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内在地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内在地包含着保护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内在地包含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生态文明的本质篇9

一、生态文明的辩证法

生态文明作为文明(人)与自然关系演进到特定阶段的历史状态,是历史辩证法与自然辩证法的逻辑图景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现实诉求和客观展现。人们把文明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从统一到分化再迈向和解与和谐的辩证运动,称之为“生态辩证法”。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相比,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尤其是工业文明后果的批判和超越的结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理念、模式的深刻变迁。生态文明作为应对当代生态危机而出现的一种全新文明形态,其核心价值观和根本特质就是要破除传统工业文明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从理念到实践上的种种误区和弊端,它较之传统文明在价值观念、制度、行为规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历史进步意义。

作者在书中明确强调了生态文明的这一辩证性质,指出:“首先,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的提升。”2表现了人类文明与现实发展之间的内在张力。“其次,生态文明就是人类社会的返璞归真。”3着力强调人类文明发展至生态文明阶段,实质上完成了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否定之否定,是一个辩证的复归。“通观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先后经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个阶段,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史上的本质性变革。生态文明强调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关注经济、社会、自然的利益、价值的一致性,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宗旨,实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重塑人作为自然的人的类本质,实现人类返璞归真,达到人与自然融合的‘天人合一’境界”。1这样,基于人类实践逻辑的生态文明的辩证复归就成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凝结和体现。生态文明内在地重构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的实践呈现出了新的姿态。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

我们的问题在于,究竟在什么样的理论指导下去消除生态危机、构建生态文明?目前,学界已经展开了足够深入的讨论。李明宇、李丽二人的此部新作提供了一种视角。它构建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完整体系,通过理论建构及其运用,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发展,表明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生态文明的必要视角。该书系统地梳理和确立了当今构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分析并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以及西方文化中有效的生态资源,尤其重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提供的启示。结合当前中国的生态实际,从生态文明、科学发展、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入手,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进行的多重建构,勾勒出生态梦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总体图景。作者指出:“在和谐社会的视域中,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构建必然体现人、自然、社会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系统和动态和谐,实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观的多重统一。”2进而对这个论断展开了详尽的分析。强调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观的内在关联,展示这个总体图景的内在机制。即:“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决定发展观的科学性、科学发展观决定社会的和谐公正、和谐社会观决定生态哲学的性质和发展观的取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观的多重统一建构,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论发展建构的必然选择,又是新时期指引人类解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人类本身的和解’两大历史使命的现实路径。”3这样,作者便完成了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所依据的理论建构。

三、理论与实践的融通

书中通过包括节制资本、调节生产、引导消费、驾驭科技、综合治理等几个方面的中观路径的分解,以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为例,依据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基本原则,构建了一个“一体两翼三赢”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这个模式充分考虑到时代形势、现实要求,并关注到可资借鉴的生态文明的“中国模式”。不仅在模式构建本身注重各种要素和资源之间的融会贯通,同时也关注到模式建构的现实针对性,通过在实践中的运用展现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实际效用。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视阈中把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发展融通起来,实现三者的系统动态和谐,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基础。

生态文明的本质篇10

【关键词】生态文明;和谐价值;新拓展

十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要全面推进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这一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1.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视域上生态思维路径的开启

生态文明已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撑。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们就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们自身都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作为反思物质文明并体现人们生产实践中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的形态,必然是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协调发展的过程,其动力来自于其内在的各个系统、要素相互联系与作用,并促进三者之间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从而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

从理论渊源来看,德国学者e?海克尔把”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命名为生态学。其后,生态学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人类新的价值指向不断得到发展、丰富与完善,逐渐从单一的生态环境领域进入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诸如生态经济观、生态政治观、生态文化观、生态伦理观等。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一直就存在深刻、丰富的生态文明观念价值和思想,马克思在描述未来理想社会时,他以人、社会、自然为内容,从实践的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的表述了人、自然、社会的辩证关系,并且具有很大的前瞻性。

2.生态文明是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另一诠释方式

2.1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破坏生态文明、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这种无限追求利润的生产方式内在地包含着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更甚的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利己的国际秩序。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自身的资源无法维系现有的经济规模与生活水准,就利用全球化加快生态危机的转移和扩散,诸如通过资金技术援助、贸易义务、教育、债务削减和可再生能源生产等关键议题,向不发达国家转移。相比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关于人、社会、自然以及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辩证关系的观念,马克思主义给出着科学、全面的观点。自然是包括人的自然和人以外的自然的一切存在物的总和,自然及其规律是不依赖于人的一切意识和意志而独自存在的,但是只有运用社会的范畴,涉及自然的陈述才能定型、才能适用,也就是说没有人为支配自然而努力奋斗就说不上自然规律的概念,自然的社会烙印和自然的独立性构成是统一的。换言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在于它跟现代社会的物质生产紧密相联系,人类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中,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过程中,要以人、社会、自然的本身内涵作为逻辑起点,来研究生态系统、环境问题,以及科技负影响、现性主义问题,从而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做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2.2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强调以人为本原则

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包含了人、社会、自然的和谐相处、和谐共生,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不断发展并促进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马克思主义认为:一方面生态文明包含了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尊重和爱护自然,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在对待自然上,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这种社会生产实践“将合理地调解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它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人、社会、自然的命题归根结底都要从人的社会性来解决,这种社会性决定着社会的质量和方向;这样从而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良性互动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良性循环的社会,达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的局面。

3.生态文明提供了立足现实的理论特质的指向性

3.1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

从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指出,“对客观必然规律不认识而受它支配,使自己成为客观外界的奴隶,直至现在以及将来,乃至无穷,都在所难免。”因此可以说“人类同时是自然界和社会的奴隶,又是它们的主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注重利用自然资源,诸如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宝藏等等。邓小平在他的著述、谈话和实践中主要侧重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的思想。他认为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要看到“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他认为“至于走什么样的路子,采取什么样的步骤来实现现代化,这要摆脱一切老的和新的框框的束缚,真正摸准、摸清我们的国情和经济活动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认为,环境保护很重要,是关系我国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同时,他指出经济发展,必须把人口、资源、环境统筹考虑,不仅要满足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指出,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些探索奠定了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实基础。

3.2是生态伦理价值观的转变

首先要扬弃西方传统哲学的那些观点。这种观点是从人统治自然的工业文明逻辑出发构建的哲学思想,坚持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只有人是理性存在物,因而才有内在价值,并作为主体可以获得伦理关怀;而生命和自然界作为人的对象是不能讲道德的,道德只能对人讲,它们没有资格去获得伦理关怀的。在这里,就要从观念上、价值上解决“人的物化与异化、技术世界对人的统治、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侵蚀、科学世界对生活世界的遗忘”等问题,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

3.3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和人类本身的和谐是理想社会的两大基本特征。在社会发展中,一方面,自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另一方面人与自然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在我国,由于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差,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的继续存在等,都给了我们社会发展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形势。那么要实现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也就是说,既要发挥主体对客体的主观能动性作(下转第284页)(上接第279页)用,又要严格要求实践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和人类活动规律;要以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价值导向,深刻认识并能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角度处理好以下关系:资源、环境、人口与发展的关系,经济与社会的关系,物质财富和生活质量的关系,当前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等;从而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的和谐。

4.结语

从人类文明发展阶段来看,文明的转型都关联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人类社会已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在正迎接一个新的文明形态(即生态文明)来延续人类的生存。农业文明带动了封建主义的发展,工业文明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生态文明必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对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的超越,包含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注重经济人理性、技术理性,强调抽象理性和经验理性的反思。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里,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这样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

【参考文献】

[1]王永章.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J].思想理论教育,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