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总结十篇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总结十篇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5:14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总结篇1

〔论文摘要〕以德治校是对以德治国思想的具体落实,是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女性创新人才的首要任务,是高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实行以德治校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做到精心组织、科学运作、整体建设。

以德治校是对以德治国思想的具体落实。所谓以德治校,就是贯彻“以德治国”的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来全面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这是在学校贯彻“以德治国”思想的具体落实和体现。

以德治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女性创新人才的首要任务。实行以德治校,就是要在素质教育中,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加大德育力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对于女子高校来说,还应该进行“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精神的教育。从我国统计人口情况来看,我国拥有13亿人口,其中一半为女性,而一个民族,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根本是要做到女性综合素质的提高。由于妇女素质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以德治校,培养更多的适应当代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女性人才,是新世纪女校面临的首要任务。

以德治校是学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学校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阵地,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对完成党的十五大制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目标和任务具有特殊作用。

以德治校的提出与加强,不仅是学校贯彻执行党的十五大精神的基本要求,也是学校教育如何更好地坚持依法治校,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更好地为社会、为学生服务的内在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青年学生中不少人缺乏对我国历史和现状的全面了解,缺少艰苦环境和艰苦生活的磨练,在社会处于重大的变革时,面对各式各样的思潮的影响,往往显得无所适从。拜金主义、享受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倾向也有一定的市场,如果不注意防止和纠正这些错误观念和模糊认识,就会影响学校教学任务的完成,所以,在学校实行以德治校,符合学校的客观实际,符合教学本质和规律,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全面推进素质教学,培养德才兼备优秀女性人才的重要思想和措施。

以德治校涉及到思想观念的转变,组织领导、德治内容、活动载体、检查评估和保障机制等各方面因素的整合建设与管理,是学校建设的综合系统工程。应做到精心组织、科学运作、整体建设。

1.树立以德治校的思想观念。这是实行以德治校的思想保证。要使全体教职工认识到以德治校的重大意义,形成事事处处都关乎育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共识。我院自1987年建院以来,逐步建立起包括院领导、系主任、教师、行政管理干部、后勤职工在内的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劳动育人等全方位育人工作模式,常年坚持召开经验交流会,推广先进经验,p昌响“三育人”的主旋律,从而形成了一个涵盖全校各部门各层面的宏大的德育工作网络。

2.确立以德治校的领导体制。这是实行以德治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重要组织保证。以德治校的决策与实施涉及学校的人、财、物的统一调动和管理,必须列人学校党委的议事日程,实行学校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党政工青妇等有关部门配合抓,院、系、班层层落实。学校领导组织体系主要负责学校德育改革、发展规划及德育目标的制定,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检查、指导、总结、表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校德治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3.建立以德治校的内容体系。以德治校,应先行治德,依据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构建学校道德规范体系。一是通盘考虑学校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同时结合女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增加女性“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精神教育,坚持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结合,坚持分层次,分系列,向综合运作要整体效益。二是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个字变为全院师生行动准则。三是构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学校道德规范细则,包括学校公德、干部道德、教师道德、学生道德等方面的规定。

4.构建以德治校的活动体系。德育活动就是以道德规范为内容开展具体有效的活动。德育活动是实行以德治校的重要的有效载体。德育活动的过程,既是抵制批判腐朽道德思想,实行德治的过程,也是师生、学生之间与德育目标要求和目标到达度之间的关系调整、内化、提高的实践过程。构建德育活动体系,既有各项活动连续的整体设计和总体规划,又有每项活动目的、内容、方法与条件等环节的有效设计与实施。

学校德育活动体系的建设很重要。我院德育活动主要包括:学校思想品德政治理论课及学科课外德育活动;结合学生实际针对性开展的多层次、多形式的丰富多彩的专题德育活动;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的各种各样的事件等教育活动;根据政治教育需要开展的社会调查以及深人工厂、农村的德育实践活动;校园的绿化、美化、文化、亮化等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繁荣了校园文化,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体现了环境育人和活动育人。

5.构建以德治校的保障机制体系。建设德育机制是实行德治的重要保障,包括导向机制、宣誓机制、奖惩机制、自我养成机制、督评机制等等。

导向机制。追求崇高、向往幸福、仰慕伟大,这是人的普遍心理倾向与远大理想。建立导向机制,重点要抓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既传业又授道。要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高度,根据学生仰慕高尚的心理倾向,制定远大的、高尚的具有吸引力、凝聚力的道德目标与规范,要激励先进,注意运用那些道德楷模、英雄志士的崇高理想、高尚道德和奉献精神去鼓舞、提升每一个人的道德实践的信心与决心。

宣誓机制。就是用宣誓的方法推进道德诚信的实践。对待诚信守信的态度以及诚信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与民族道德水准高低的标志。借鉴古往今来的经验,实行德治,应建立宣誓机制,即通过一定的形式,让每一个人发誓、宣誓。切实做到不说谎,不蒙骗,不造假,言行一致,言而有信。

自我养成机制。这是实行德治、实现德育内化的重要机制。自我养成,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建立自我养成机制,关键在于把道德养成作为追求道德圆满的内在理念,作为道德自我完善的内在目标,作为高尚道德人格建构的内在情惊。

6.构建以德治校的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这是实行德治,培养学生高尚道德素质的有效机制,以德治校的目标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校的目标与目标评价体系,干部与教师的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学生的品德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学生守则),有了道德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对象就可依据评价标准评判检查自己达成目标的程度,从而推进道德素质提高。关于道德评价测量方法,应根据评价目的与对象的特点及道德发展的需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7.建设以德治校的教学队伍体系。学校能否坚持以德治校,实行德治与法治并举,始终将德育放在首位,获得总体实效,关键要有一支政治坚定、爱岗敬业、知识渊博、品格高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干部队伍与教师队伍,这是育人的根本,要提高学校领导干部、共产党员和广大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用领导干部的高尚道德素质去推动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用教师高尚的道德素质去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发挥好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

德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应体现德治思想,坚持以德治校,依法治校,就要做到德治与法治并举。

1.实行以德治校,必须依法治校,坚持综合改革。实行以德治校是学校教育的重大改革,涉及办学指导思想、德育定位、德治理念、德治内容、道德规范、德育制度、德育方法等等因素,对这些因素的陈旧观念及传统做法不进行清理、改革与创新,就不可能实现德治。所以,实行以德治校应以转变道德观念为指导,以改革为动力,以德治为内容,对学校教育进行有效的综合的系统的改革。

2.实行以德治校,必须依法治校,坚持德治与法治结合。实行以德治校,学校应始终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紧密结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在整个民族思想道德水平极大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法制化,再完善、完备的法律也是由人去制定、去执行、去遵守的,如果守法、执法的人不具备相当的道德水准、道德觉悟和道德自觉性,那么,执法、守法、用法就会大打折扣,况且道德所调整的行为规范远远超出法律所调整的行为规范。所以,学校在重视以德治校,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来规范人们行为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良好氛围来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增加凝聚力和亲合力。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总结篇2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巩固组织保障

学校坚持以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以《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政策、法律、法规为准则,以增强教师爱岗敬业精神、提高职业素养为重点,全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乐教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为此,我校于2020年9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领导组,拟订了《西南大学镇雄第一中学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同时启动了整个活动流程。

二、围绕目标,深入部署,确保活动实施

本次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的目标任务是:通过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切实解决当前我校教师中还存在各种问题。使全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努力在学法守法上成为新标兵,在树立教师良好形象上实现新提升,在深化教育改革上实现新进展,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实现新突破,在教育管理水平上实现新跨越。为确保活动能够扎实深入地进行,学校召开全体教师“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大会进行具体部署:一方面进行思想动员,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具体要求和工作步骤。要求教师敢于正视自己,不能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另一方面最大程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以能够把问题找准、查深、摆透为原则,对实施方案进行充分论证,确保方案的实施。

三、注重过程,务实求真,增强活动实效

我校师德师风专项整顿活动分为“学习动员,提高认识;征求意见,查摆问题阶段;深入剖析,整改提高;群众满意度测评和全面总结,建章立制”五个阶段进行:1、学习动员,提高认识阶段学校召开动员大会,明确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具体要求和工作步骤。根据县教体局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认真按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计划抓好学习培训,组织好教师的集中学习和自学活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律法规,认真领会县领导局领导讲话的精神实质。专项整治活动开始后,全体教职工签定《西南大学镇雄第一中学师德师风建设承诺书》师德师风承诺书交学校存档备案。2、征求意见,查摆问题阶段组织教职工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面总结近几年来在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方面的情况,并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剖析存在问题的思想根源。采取自我检查、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与同事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在学校两校区大门和校内醒目的位置张贴公告,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教职工微信群公告等方式接受同事、社会和学生家长的监督。3、深入剖析,整改提高阶段学校根据归纳梳理出来的群众意见,分层次召开领导班子会、教职工大会、教研组会深入剖析,分析问题成因,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领导班子存在的或教职工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校长亲自作自我批评;教职工个人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学校领导以组织的名义对其开展认真、细致、反复的谈心谈话,并督促其作出严肃的自我批评。学校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4、群众满意度测评在深入学习理论、深入查找问题、自我剖析原因、形成整改方案的基础上,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对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情况进行了满意度测评。学校为了树先争优,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最美教师和师德模范”的评选活动,通过社会评价和同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出“最美教师和师德模范”共16名并进行了表彰。5、全面总结,建章立制阶段学校召开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总结大会,认真总结此次活动和全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成败得失。同时根据我校存在的问题和实际情况,全面清理、修正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为使师德师风建设逐步走上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

五、我校在如何建立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做了如下探索: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总结篇3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三观教育;历史沿革;经验教训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是我国普通高校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随着党的中心工作的转变,普通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在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上也发生了多次变化,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其经验教训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的历史沿革

有的学者认为,在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可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划分为六个阶段。(1)围绕新民主主义教育设置的政治理论课(1949--1952年);(2)适应过渡时期总路线要求的政治理论课(1953--1956年);(3)以“社会主义教育”为基本内容的政治理论课(1957—196o年);(4)以反修防修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理论课(1961--1966年);(5)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基本内容的政治理论课(1970__1977年):(6)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1978年至今)。

为加强对大学生的“三观”教育,特别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我国在高校中特别设置了“思想品德”课,有学者对这门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过程进行了总结。他们认为,我国高校“思想品德”课程的建设,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回顾它的发展历程,大约经历了一个创立、发展、完善和调整改革的过程。

思想品德课程的创立和发展时期(19811987年)。从1981年开始,我国一些高校先后成立了德育教研室(也有的称“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研室”),并以课堂教学的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大学生讲授一些与他们的人生发展有密切联系的专题。1982年教育部总结和推广了这一创造性做法,并于1982年10月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文件规定: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同时制定和颁发了高等学校《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在许多高校开设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上,教育部于1984年9月颁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文件对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内容、教学原则、考核标准、教师队伍建设(编制、职称、进修)、机构设置等作了明确规定,提出在高校成立“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研室”,又称“德育教研室”。

思想品德课程的逐步完善时期(1987—1991年)。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日常思想教育常规化,课程性质明朗化,课程内容系统化,教学管理规范化。

思想品德课程的调整改革时期(1991—1997年)。1992、1993年国家教委社科司、思政司分别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研讨会纪要》、《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座谈会纪要》的形式发文,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改革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改革统筹考虑,要以增强说服力和有效性为目标,以改进内容和方法为重点。

“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中的思想品德课程(1998年至今)。1998年4月23日,党中央研究决定了普通高校“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其中,关于思想品德课的三门课程是:法律基础(34学时)、思想道德修养(含职业道德教育)(51学时)、形势与政策(平均每周1学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更多地关注国家意识形态的灌输,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确立以及对社会宏观问题的释疑解惑相比,思想品德课更关注大学生个体成长中的困惑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

之后,随着2001年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战线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育教学中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2003年教育部《关于印发(“两课”贯彻十六大精神教学指导)的通知》、《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的下发,思想品德课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强调了“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课程开设目标上进一步明确了“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高度关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有的学者认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恢复、巩固和加强阶段。这个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深刻反思前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总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教训,纠正忽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局面。第二阶段:从党的十四大特别是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到党的十六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快改革和发展的阶段。这个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扭转被动局面和巩固加强的基础上,加快了改革的步伐,积极探索适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高等学校办学体制的新情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第三阶段:从党的十六大至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工作的重点,是适应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新要求,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建立健全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相衔接、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制度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的经验教训

有的学者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积累了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主要表现在: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育人放在首位;在工作原则上,虚事实做,求实务实,重在落实;在工作体制上,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坚持党政齐抓共管的原则;在工作队伍上,坚持专职为骨干,兼职为主体,建立了精干高效的政工队伍:在工作途径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为主渠道,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在工作方法上,坚持分层次教育,分类指导,教育与管理相结合,重视班集体建设,注重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在教育内容上,突出抓好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拓宽教育内容,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

有的学者认为,高校思想品德课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对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所采取的一个创造性举措,是在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工作中所实施的一项基础性:十几年来,它经历了摸索试验、初步发展和全面建设等几个阶段,其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可大体归纳为这样四点:(1)遵循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其发展规律与特点,把对大学生成长具有普遍意义和重要作用的教育内容作为课程重点,纳入教学计划,规定必要课时,确立课程地位,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并称为“两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2)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规范化、基本内容系统化,有针对性地回答了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说服力,对于启迪和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对于保持稳定与发展,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产生了较好的效果;(3)推动并深化了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研究,形成了一大批有份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使思想品德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促进高校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习理论,充实知识,研究问题,提高水平,增强素质,涌现出了一批有理想和信念、有科研成果、有教学经验、有工作能力,受到学生欢迎和社会好评的优秀教师。

有的学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断改革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有效维护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坚持紧跟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改革、更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体现了“两课”教学的时代性;坚持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保证了“两课”服务社会、培养人才的方向性;坚持把“两课”教学置于高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保证了“两课”实施和改革发展的稳定性:坚持以学科为依托进行课程建设与队伍建设,增强了“两课”教学的科学性。

有的学者认为,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比较好的传统,系统和全方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牛观、价值观,增强理论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围际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特别是市场经济×义重效应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心理状态出现了新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遇到了挑战。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果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知行转化问题。受教育者知而不行、知行不一的现象比较普遍。

有的学者认为,党的十一届t中全会以来,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成绩应该充分肯定。但也应看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改革明显滞后于现实。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看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从教学内容i:看,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不够,中学和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交叉重复现象;从教学方式上看,部分教师虽然比较敬业,但仅满足于从书奉到书本注释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不能紧紧抓住社会现实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去分析问题,更不能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去总结一些东西,因此使学生感到理论教育“不解渴”,不能帮助他们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一些理工农医类院校的学生感到克思主义理论十分深奥,难以接受。这必然导致思想政治珲论教育失去应有的吸引力、战斗力,使大学生对此失去兴趣,产生淡漠感。要解决这‘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良好氛围,是克服部分大学生淡漠情绪的前提;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解决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漠视问题的重要保证;进一步加快改革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步伐,增强其吸引力;思想政治理论谍教师要多练内功,并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有的学者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宦传中,还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影响了大学牛的学习热情和认同感。一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宣传的形式、方式和方法过于僵化、呆板,落后于当前社会形势的发展对教学、宣传手段的要求。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学和宣传中“大”和“空”的现象,一味地戴理论高帽,空话、套话多,其结果往往使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学风不够端正,形式主义比较严重。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有的学者认为,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除了必须坚持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功能,实现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价值尺度之外,还必须认真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客观规律,坚持按照科学尺度进行工作,才能保证其教育的实效性。据此探讨了“以知识教育为依托实现科学价值观教育”、“以能力培养促进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巩固”、“德育各环节相互配合、补充和促进的系统运作”、“‘两个课堂’和‘两个队伍’相结合”、“教书育人过程中德育主客体交替与互动”、“鼓励个人多样性价值取向与坚持主导价值观教育相结合”等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有的学者认为,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强化理论指导,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的认识基础;应当从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入手,帮助其进行自我教育;应当重点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追求。

正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所指出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这就要求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总结篇4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我局始终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摆在重要工作日程,成立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由局主要领导亲自抓总,分管领导抓块,局办公室具体负责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

二、抓好学习教育

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各级各类精神文明建设有关文件,把精神文明建设同党纪党规的学习统筹起来,立足自身实际,结合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和职工培训计划,以抓党员学习教育带动干部教育和文明单位职工教育。

(一)抓好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本单位的工作实际,紧密联系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实际,采取集中学与自学相结合,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党的十七大精神,贯穿于做好林业工作全过程,拓展创建领域,确保学习取得了实效性。

(二)抓好依法行政教育,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紧紧围绕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生态发展战略,组织林业行政执法人员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和国家林业局《全面推进依法治林实施纲要》。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开展诚信教育,本着“诚信为本、重在塑人、突出重点、广泛参与”的总体思路,在全局广泛开展诚实守信道德实践活动。强化全局法治意识,引导执法人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热情服务,维护正常的法律秩序、公共秩序、生活秩序。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使林业执法人员进一步树立执法为民、公正执法、依法行政“三个观念”,逐步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林业行政执法体制。

(三)抓好法制宣传教育。多年来,我局认真开展“四五”普法、“五五”普法、国防教育、反教育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活动,坚决抵制“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一直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做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在工作要求中每个干部职工学法、懂法、守法,自觉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根据“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宣传《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林业知识问答》、《森林防火扑救安全常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问答》等法律法规。利用科技下乡活动,向群众开展面对面法律咨询活动,接受了近万名群众关于退耕还林、天保工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资源林政管理等国家、省、市相关政策的现场咨询,使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林业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四)抓好干部职工的廉政教育。进一步加强了班子成员及干部职工的廉洁从政教育,强化《廉政准则》和《四项监督制度》的学习贯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积极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家庭活动,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

三、加强道德建设

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三德、三义、三观、四有等学习教育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对职工进行时事政治教育和国内形势教育,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等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

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市总工会、市文明办、市直机关工委、市妇联、省林业厅等组织的各项工会活动、学习竞赛和知识问答。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健身活动,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文艺活动、体育竞赛等,丰富职工文化体育活动。积极支持街道、社区各项工作,与街道办、社区共同开展“五好家庭”、“文明家庭”等创建和评选活动,建立长期的道德教育机制,培养职工良好的道德风尚。利用节假日,组织干部职工参观、学习、考察德阳周边生态建设、林业产业发展特色市、县,使干部职工开拓思路,联系德阳林业实际找差距、促发展。

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机关干部职工参加包片责任区的整治活动,做到人人参与;继续推进“三个环境”建设,通过对机关办公区、机关办公区周边、机关基建环境及政务服务环境“五脏”、“五乱”及“三乱”重点治理,营造干净整洁、明亮舒适、文明有序的机关工作环境,不断巩固综合治理成果。

切实搞好扶贫帮困工作。在开展计划生育“三结合”、扶贫新村建设、部门帮村党员帮户工作中,我局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林业特点,发挥行业优势,拓展帮扶形式,认真落实帮扶措施。认真抓好“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党员帮户”和扶贫新村联系工作,根据绵竹市孝德镇苦葛村和罗江县金山镇营盘村的实际情况,拟定帮扶方案,落实帮扶措施,为联系村出谋划策,促进“联系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爱心妈妈”、捐资助学等活动。

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局党委高度重视,为保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有兼职人员专门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工作,负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宣传发动、组织协调,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

(一)关爱关怀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

为了帮助在“5.12”地震中失去至亲、身体致残的孩子走出伤痛,健康快乐的成长,我局积极响应市妇联发起的为地震灾区孤残儿童寻找爱心妈妈的倡议,与中江县会龙镇8名贫困儿童结对帮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积极提供经济帮扶和心理辅导,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认真学好文化知识,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人生,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对本局职工子女也十分关心,今年“六一”儿童节,为本局职工14岁以下的子女发放了礼物、书籍,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高职;班委;考核;综述

向洪指出:“考核是主管对员工的工作表现及有关情况进行记录,并依据特定标准评定其成绩。目的为发掘人才、制订培训规划,为员工奖惩提供依据。[1]”目前很少有学者讨论高职学生班委(简称高职班委)考核的具体内容,缺少以上信息,辅导员等无法评定人职是否匹配,无法为班委奖惩提供依据。故本文将对高职班委进行定义,并对高职学生特点、班委考核内容进行文献综述,以发现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及未来研究方向。

为保证精确性、及时性,笔者多选择发表在2010-2016年的核心期刊、且选择运用实证研究范式的成果。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在主题词、篇名、关键词中输入高职学生、班委、考核、特点等,引用相关文献47次。其中,期刊34次、书籍11次、学位论文2次;引用核心期刊11次,占期刊引用总数32.4%。下文将描述相关定义。

张松山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包括专科教育,高职院校包括专科学校[2]”本文所指高职学生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或者专科生。目前尚无高职班委的精确定义,笔者定义为在高职院校班级中承担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学生。同时,根据向洪的定义,笔者认为高职班委考核指:辅导员等相关人员对其工作表现及有关情况进行记录,并依据一定的标准评定其成绩。目的为提高其服务能力,并为其调整岗位、评奖评优提供依据。

高职班委属于学生群体,笔者认为应研究高职学生特点,方能制订科学的考核内容。

1高职学生特点及其对考核内容的启发

目前学者多从学生生源、价值观、学习成绩、压力等进行论述。

1.1学生生源复杂多样

目前高职院校以多种方式录取学生,学生学习成绩有下降趋势且呈现两极分化现象。吕希,汤海萍以浙江金融学院为例,指出:“该校18%属于自主招生、53%属于普通高考、29%属于单独招生。”[3]赵学峰支持高职生源复杂:“高职学生有中专生、技校生、普招生,有农村考生、城市考生;学生文化基础、学习态度、学习动力有差异。”[4]可见,教师可从学习能力等方面对其进行考核。此外,高职学生价值观多样。

1.2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多样化倾向

多数高职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但部分学生理想信念动摇,追求拜金主义与享分饕濉G昌仿、唐灏民、黎杨、王娟经调查发现,高职学生的思想主流积极进步。绝大多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5]但马贵民,米志鹃,尹莹也指出:高消费的诱惑、各种社会不公,使部分高职生走向功利。[6]刘卫东也指出由于物质诱惑,部分学生追求个人享受却忽视责任。[7]可见,政治素质仍然是学生班委考核内容之一。

1.3学生文化基础薄弱

多数高职学生文化基础差,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与正确的学习方法。钱昌仿等通过问卷发现,高职学生文化基础差、任课教师难以正常上课,部分学生混文凭、混日子。[8]施云涛经问卷调查,也发现部分学生想退学或混文凭。[9]以上结论均经过调查,较为可靠。总之,教师应对此进行考核,以改善学风。

1.4学生承受较多的压力

韦恩・韦登认为:“压力指任何威胁到或被知觉威胁到人们健康,损耗其应对能力的情境,包括挫折、心理冲突、负担等。[10]”各种压力将损害学生身心。经问卷调查,施云涛指出:“压力使高职生迷茫、自卑、迷惑。”[11]苗军芙,杨永欣经问卷调查证实以上观点,发现高职学生自卑、迷茫、情绪变化激烈。[12]总之,高职班委应心理健康。下文将综述高职班委考核内容。

2高职班委考核具体内容综述

高职班委与党政领导干部有区别,其不领取薪酬、职责是服务师生并完成指定任务,结合高职学生特点,目前文献借鉴“德、能、勤、绩、廉”党政干部考核内容,从政治素质、道德品德、工作能力、工作实绩等进行考核。

2.1对政治素质考核内容

秦玉琴指出:“政治素质是个人具有的政治觉悟、政治修养、政治能力、政治道德等的总和,其优劣体现在对政策理论的理解力,对政治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参加政治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等。”[13]政治素质是班委考核的首要内容。目前文献考核政治理论知识、政治信仰、政治品质、政治信念等内容。

2.1.1考核政治理论知识

目前学者赞成通过测试高职班委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知识水平来考核其政治素质。唐晓英指出:“高职学生很少主动去学习政治理论知识、部分学生不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14]张罡也认为:“学校应通过时事政治的知识、团知识等考核学生政治素质与修养。[15]”笔者支持对以上知识进行量化评分。总之,学校可通过政治理论知识测试成绩来考核班委的政治素质。

2.1.2考核政治信念

唐晓英指出:政治信念是指参与政治活动的个人和团体所具有的对政治生活的一种固定看法和坚定的主张。[16]目前学者通过学生对执政党的热爱、信任来测试其政治信念。刘德福、刘莉娅、况贤、蔡刚、马亚平提出高职学生政治素质包括:“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与正确的政治立场;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和党团活动;自觉撰写论文和心得等。[17]”唐晓英也支持通过学习来坚定信念,如“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的数量、掌握相关知识的程度能反映高职生的政治信仰。”[18]可见,学校可通过高职班委阅读的书籍种类、数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程度来考核其政治信念。

2.1.3考核政治品质

盛友兴指出:“政治品质是人的思想品质中的最高形式,包括政治观念、政治觉悟、政治感情。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品质就是坚持其世界观与政治立场。”[19]可见,马克思主义政治品质集中表现为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文献提出通过班委的服务态度、工作作风、品格、思想觉悟等进行考核。唐晓英认为:“学校通过优秀党员事迹、反腐倡廉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清正廉洁的决心。”[20]笔者支持对高职班委进行廉洁、爱民、为民态度考核。廖盖隆、孙连成、陈有进指出:“无产阶级政治觉悟包括其自觉处理个人利益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21]可见,学校可以通过学生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考察其政治觉悟,进而考核其政治品质。总之,学校应通过学生班委为师生服务的态度、行为、自身工作作风等进行考核。

2.2对品德、道德的考核

周德昌指出,品德又称道德品质,即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所表现的经常的、稳固的心理特征。品德与道德的联系是,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品德内容来自社会道德。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品德反映局部社会道德的要求。[22]以上说明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个人品德好坏直接反映个人道德水平。目前我国提倡社会主义道德。金炳华指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基本规范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主要领域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23]目前文献多从奉献精神、敬业精神等职业道德角度考察高职学生品德、道德,却忽视了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内容。

2.2.1考核职业道德

宋希仁,陈劳志,赵仁光指出:“职业道德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或劳动中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根本原则和出发点。[24]”职业道德适用于正式雇员,而高职学生却非如此,故目前文献根据高职学生实际,提出考核学生遵守学习、学术、实习纪律情况;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诚信意识;敬业精神等内容。如应金萍提出从高职学生遵守学习纪律、学术、实习纪律情况;履行岗位职责;工作态度与敬业精神进行考核。[25]笔者支持以上考核内容,但是原作者未说明以上考核内容的效度与信度。总之,学校可以从其遵守学习、学术、实习纪律情况;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诚信意识;敬业精神等考核高职班委职业道德。

2.2.2考核社会公德

邓红彬、曹刚指出:“社会公德是指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高职学生应具有较一般公民更高的公德水平,有良好的道德修养。[26]笔者支持对此进行考核。目前的学者多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关系来制订公德考核内容。邓红彬、曹刚提出社会公德三层面:一是,人际交往,如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助人为乐等;二是,人与社会之间,如爱护公物、勤俭节约、遵纪守法等;三是,人与自然之间,如保护环境等。[27]以上结论经过了问卷调查,较为可靠。同样,向文良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公德教育的方向,将公德内容分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类别并形成公德考核体系。”[28]笔者支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计相应考核内容。总之,学校可按照社公德三层面来制订公德考核内容。

2.2.3考核家庭美德

目前学者多从孝顺、勤俭、和睦、感恩等方面描述家庭美德内容。李海霞、罗宗火指出:“家庭美德是调整家庭内部成员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交往关系的行为规范,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等。”[29]穆学君支持以上观点,针对高职学生,提出:“家庭美德教育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勤俭持家、感恩报恩、珍惜父母劳动成果等。”[30]此外,马镛描述了古代家庭道德教育内容,如“保证学业、品德兼顾、明德修身、遵守法度、慎重择友、主动就业。”[31]笔者支持将主动就业列入考核。总之,该考核内容包括学生如何处理与家人关系、与社会关系等。

2.3对工作实绩考核

万福义指出:“实绩指干部在本职工作中取得的实际成绩,如本人职责范围内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情况;处理业务情况及取得的成果。”[32]笔者支持考核高职班委完成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吴世先、张云也支持考核工作质量,提出从工作质量、数量、专业特长等考核高职班委。[33]业绩与实绩有区别,前者指较大的成绩,而班委的主要任务是服务学生,故其适用实绩。目前很少有文献提出对其实绩考核内容,而多数借鉴了业绩的考核内容与方法,用目标责任制来考核班委,具体考核内容如下:

2.3.1班长的工作责任与考核内容

文献认为高职学生班长应协助教师管理班级、处理突发事件、及时反映学生的问题与困难,使班级和谐奋进。韩战强、马慧萍以河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指出:“班长应汇总其它班委工作,按时向班级通报学生日常评分等信息。”。[34]笔者支持对班长进行上述考核,此外,班长应能向老师推荐评奖、评优对象,促进班级共同进步。如马令法、何淑玲指出:“班长应协同班主任关心、帮助班上同学,适当组织班级活动。”[35]可见,总之,学校可从组织活动的数量、学生对其的信任感程度、学生对班长工作的满意度等考核。

2.3.2团支书工作责任与考核内容

文献认为团支书应能有效开展团学课程、团员活动、公正地推荐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发展预备党员等。韩战强等以河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指出:“团支书要负责本班的政治学习和团课学习、积极开展团活动,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等。”[36]笔者支持其应有效开展团课、组织团员活动。王鑫认为“团支书应完成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引导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积极发展党员等”[37]笔者支持从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数量、质量进行考核。总之,学校可从发展党员数量、学生对团课、团员活动满意度等进行考核。

2.3.3学习委的工作职责与考核内容

文献提出学习委应配合教师完成教学工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其学习能力。韩战强等认为高职学习委应能传达学习信息,配合老师开展教学活动,反馈教学问题,并开展学习活动。[37]笔者支持从其学习成绩、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进行考核。邓燕认为:“高职学习委应管理所有学习活动,如课堂考勤、反映学生学习困惑等”[39]笔者支持通过班级学风考核学习委工作。总之,学校可通过班级学风、学习委学习成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满意度等进行考核。

2.4对工作能力考核

孙钱章指出:工作能力是人完成某种工作的本领,如运筹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能力等。[40]可见,凡是有利于完成工作的能力,均属于工作能力。目前文献从高职班委思维能力、执行能力、沟通能力等进行考核。

2.4.1考核班委思维能力

黎美娴认为思维能力是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找出相关问题,并设法解决的能力,包括分析、逻辑、创新能力。[41]笔者支持班委应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秦瑛也支持高职班委应独立思考、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管理能力。[42]可见,学校应考核班委主动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班委行为能力

黎美娴认为:“行为能力是班委以实际行动开展工作、做好工作的能力。[43]”秦瑛也指出:“行为能力是班委执行工作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等[44]”以上观点都认为应考核班委完成指定任务的能力。陈昊宇指出:“高职院校应通过实践、竞赛、志愿活动中服务态度与能力考核班委行为能力。[45]”总之,行为能力表现于班委必须能完成指定任务。

2.4.2考核班委沟通能力

车文博指出沟通指信息交流,包括口头与书面沟通、其有助于获得信息资料、改善人际关系、满足心理需要等。[46]黎美娴支持考核沟通能力。即学生能用语言营造良好伙伴关系;能完成各类书面材料。[47]总之,学校应考核其口头与书面沟通能力。

总之,文献借鉴了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内容,下文将描述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3文献综述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目前很少有文献全面论述高职班委考核内容,其中书籍与学位论文成果较少。对文献类型频数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X2(47,2)=34.766.Р=.00

高职班委为高职院校班级中进行服务与管理的学生。其可能生源来源多样,文化基础差、且承受了较大压力。文献认为学校可从政治素质、品德道德、工作业绩、工作能力等进行考核。

未来研究可能采用实证主义范式,并尝试建立相关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向洪.人才学辞典[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7:69-70.

[2]魏英敏.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职业伦理学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28-31.

[3]吕希,汤海萍.浅析95后高职学生特点――以浙江某高校为例[J].科技视界,2015(35):214.

[4]赵学峰.基于高职学生特点的管理思路探讨[J].科教文汇,2010(4):165.

[5]钱昌仿,唐灏民,黎杨,等.掌握高职学生特点,切实做好学生德育工作[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7(1):51.

[6]马贵民,米志鹃,尹莹.高职学生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探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8,7(17):52.

[7]刘卫东.基于高职学生特点的班主任工作策略探析[J].成功(教育),2012(11):195.

[8]钱昌仿,唐灏民,黎杨,等.掌握高职学生特点,切实做好学生德育工作[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7(1):52.

[9]施云涛.高职学生特点及教育管理研究[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1):47.

[10]韦恩・韦登.人生的心理智慧[m].金盛华,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46-250.

[11]施云涛.高职学生特点及教育管理研究[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1):47.

[12]苗军芙,杨永欣.高职学生的人格特征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5):18.

[13]秦玉琴.新世纪领导干部百科全书第6卷[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9:4544.

[14]唐晓英.高职学生政治素质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2):76.

[15]张罡.高校二级院系学生组织干部考评机制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15):18.

[16]唐晓英.高职学生政治素质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2):78.

[17]刘德福,刘莉娅,况贤,等.创新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评价体系研究[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68.

[18]唐晓英.高职学生政治素质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2):78.

[19]盛友兴.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马克思主义政治品质的贯彻[J].中国成人教育,2009(12):121.

[20]唐晓英.高职学生政治素质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2):78.

[21]廖盖隆,孙连成,陈有进.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上卷[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959.

[22]周德昌.简明教育辞典[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475-476.

[23]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655-656.

[24]宋希仁,陈劳志,赵仁光.伦理学大辞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901-902.

[25]应金萍.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机制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9(3):53.

[26]邓红彬,曹刚.当前高职学生公德行为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5):112.

[27]邓红彬,曹刚.当前高职学生公德行为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5):112.

[28]向文良.学生社会公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5(30):71.

[29]李海霞,罗宗火.浅谈新时期家庭美德教育[J].今日南国,2008(9):162.

[30]穆学君.高职院校学生四德培养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9(8):82.

[31]马镛.我国古代对青少年的家庭道德教育[J].道德与文明,1992(6):23-24.

[32]万福义.中国共产党建设大辞典[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392.

[33]吴世先,张云.试论广西高职高专学生班委队伍素|的培养[J].社会科学家,2015(增刊):323.

[34]韩战强,马慧萍.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新模式初探[J].河南农业,2012(4):46.

[35]马令法,何淑玲.班长在高职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2(4):159.

[36]韩战强,马慧萍.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新模式初探[J].河南农业,2012(4):46.

[37]王鑫.发挥团支书在大学生活中的纽带作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5(16):237-238.

[38]韩战强,马慧萍.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新模式初探[J].河南农业,2012(4):46.

[39]邓燕.高职院校班委成员整体效能的个性心理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10.

[40]孙钱章.实用领导科学大辞典[m].1.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685.

[41]黎美娴.高职院校学生干部能力培养的优化探析[J].职教通讯,2014(20):59.

[42]秦瑛.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工作能力的培养目标与对策[J].职业技术,2014(21):158.

[43]黎美娴.高职院校学生干部能力培养的优化探析[J].职教通讯,2014(20):59.

[44]秦瑛.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工作能力的培养目标与对策[J].职业技术,2014(21):158.

[45]陈昊宇.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综合能力培养模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14-15.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和谐法治视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5.05.034

RichUniversityideologicalandmoralCultivationCourseteachingmode

wUJian

(Collegeofmarxism,QiongzhouUniversity,Sanya,Hai'nan572022)

abstractaneweraofsocialistcorevaluesemphasize:advocacyprosperous,democratic,civilized,harmonious,advocatingfreedom,equality,justice,theruleoflaw,promotepatriotism,dedication,integrity,kindness.onlyconstraintharmonyundertheruleoflaw,socialordertowardalegalizationdirection.theruleoflawinaharmonioussocietyinthecontemporaryideologicaleducationshouldbeemphasizedthatthetimes,universitystudents'ideologicalandmoralcultivationeducationcurriculuminlinewiththelegalthinkingofaddingatransmissionrequirementsofthetimes,ideologicalandmoralcultivationclassroomtomeettherequirementsofthetimes.ideologicalandmoralCultivationclassroomitselfisauniversitystudentattheUniversityofvalues,outlookonlife,ethicsguidelinestoshapethedirectionofaprocess,butalsoplayedaroleincollegestudentsofoutstandingcharacter.thispaperanalyzesanddiscusstheruleoflawfortheconductandguideharmoniousvisionstudents'ideologicalandmoralCultivationeducation.

KeywordsHarmonyVisionofLaw;collegestudents;ideologicalandmoralCultivation;teachingmode

1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传统教学分析

在我国的大多数高校当中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上存在着的最大矛盾与问题就是教师成为了课堂上的中心,在课堂上主要是以教师的知识传授作为唯一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得整个课堂上学生都一直处于一个比较被动的地位,教师却一直处在一个主体的地位。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的传授知识、学生的背诵重点、期末的试卷考核、考试过后忘记所学知识。”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模式。教学特征则体现为:“教师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作为基础,给学生灌输知识,讲授知识的一个过程。”在高校的大多数的思想道德修养课堂上都呈现着课堂人数过多的现象,在课堂上缺乏组织性,更是缺乏一定的针对性。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缺乏活力、学生不喜欢课堂的教学形式,从而使得许多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所取得教学效果十分的不理想,学生缺少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幅下降,即使培养出来了少部分的优秀学生也是缺少创新能力,从而使得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实用性大打折扣,教学效果差,迫切需要对我国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方法加以改革,从而促进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开展。

2全新的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模式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改革与完善,从而推动着许多教育机构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模式。在我国许多高校都已经意识到思想道德修养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与弊端,国内的许多教育学专家都提出了对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改革方法。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总结出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方法,但是大多数都是大同小异,可以归结为几个不同的教学模式。

2.1目标―导控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在学校所修订的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所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够掌握好所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从而达成高校的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模式很明确的指出了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教学方向,以教学评价作为动力,从而达到对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工作。这种教学模式有多方面的优点,首先学生可以再高校的制定的教学目标的范围内,明确教学目的,在学校的监督下进行学习;第二,可以集中高校的全部力量解决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从而突破一切的教学难点与重点,促进教学的发展;第三,一旦教师能够运用好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启发学生的理解能力,对学生的训练有度,通过这样的不断强化教学的计划性与目的性,从而实现思想道德修养课堂的最优化控制。但是,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其中,由于学校制定的明确的教学目标,会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被教学目标所限制,反而会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第二,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很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思维,增强的凝聚力,但是,会影响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得学生的自我创造与想象能力难以得到锻炼,从而受到限制。

2.2以人为本思想引导下的教学模式

以人为本的思想引导下的教学模式,分为许多种,总体来说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开展的教学模式。

第一,“网络互动”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所开展的一个虚拟网络下的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网络的引导下,能够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多项学习、发散思维学习,通过网络互动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从而促进我国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学。”第二,“研究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就是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通过研究与探讨的模式让学生能够对思想道德修养的课程有一个理解,从而能够将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同生活的实际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科研精神以及自我创新的能力,达到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教学目的。第三,“三自一导”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紧紧地围绕着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就是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的进行学生,自己对书本加以理解,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进行知识的探索,这就是“三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到的作用就是对学生进行“导向”。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能够解决问题。

“网络互动”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模式还是“三自一导”教学模式,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都认识到了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主要起到的就是主导的作用,从而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活跃课堂气氛与氛围,提高了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

3研究高校思想道德修养教学模式的意义

教学模式也是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教学模式的探究是通过理论的指导以及一定的课堂实践所体现出来,是沟通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从理论的角度来说,即使是十分正确的教学理论,如果不以某一种十分通俗的形式作为载体,也无法在实践的教育工作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反之,如果将教学理论同实践结合起来,就能够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总结出全新的教学模式。

有不少从事教育工作的研究学者同时也在从事教学工作,他们更多的都是凭借着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进行教学改革,缺少先进的理论作为指导,很难对教学活动起到推动作用。反之,如果能够将这种全新的理论同时代的发展实践结合起来,就能够对教学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此外,通过对教学模式的不断总结,提高自身对教学的探索能力,使得全新的教学模式能够得到推广,推动教育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使之能够与社会实践完美地结合起来,就能对我国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学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而不断总结出优秀的教学经验,推动着教育的发展与完善。

4思想道德修养教学改进的几点建议

(1)建立一个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综合管理体系。在高校内部建立一个以思想道德修养工作为基础的综合管理体系是高校开展思想道德修养工作的基础。如何才能够在高校内部建立一个思想道德修养工作为基础的综合管理体系,这需要高校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高校内部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工作,完善综合管理体系,更要加强高校内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完善与开展。

(2)完善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制度。在过去的几年时间内高校就已经开展了内部的思想道德修养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更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新时期在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工作的建设方面更需要与时俱进,结合新时期的发展特点,不断健全高校内部的思想道德修养工作制度,及时了解高校员工的需求,以及听取员工对高校发展的建议,高校思想道德修养工作的开展要从基层做起,及时解决群众的问题。

(3)在高校开展思想道德修养工作的切入点:第一,要认识到思想道德修养工作对高校发展的重要作用。只有深刻认识到思想道德修养工作的重要性,才能不断强化思想道德修养工作对高校管理方面的指导作用,使之应用到实践中去。第二,要加大思想道德修养工作的开展在高校中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没有意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只有大力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将思想道德修养工作真正意义上的引用到高校的管理中来才能带动整个高校的生产与经营,从而推动着整个高校的未来发展。第三,要完善管理机制,使得思想道德修养工作能够为高校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要随着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不断完善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建设工作,建立健全高校的考核标准与考核激励机制,将思想道德修养工作作为高校发展的重要导向。第四,高校的发展与思想道德修养工作的开展要有机的结合起来,要真正意义的使得思想道德修养工作能够推动高校的未来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在推行思想道德修养工作方面过分重视形式主义,使得思想道德修养工作没能发挥其重要作用,所以为了促进高校的长期发展,健全高校的管理机制迫切需要将思想道德修养工作与高校的发展相结合。

5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成为培养新时期现代化人才的关键,只有不断完善我国高校的思想道德的教育工作,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大学生的素养,从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成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总结篇7

论文摘要:德育工作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德育工作,需要处理好以下四方面的关系:一要处理好内在教化方式和外在制约方式的关系;二要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心理教育的关系;三要处理好现实和理想、超越之同的关系;四要处理好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关系。

德育是高校培养合格大学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建国以来,我国高校在搞好大学生德育工作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二但也无可否认存在着效果不够理想、效率不高等问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新情况,高校的德育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在邓小平理论学习和工作际中,笔者认为要进一步搞好大学生的德育工作,需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四个重要关系。

一、要处理好内在教化方式和外在制约方式的关系

内在教化方式就是通过德育课程、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三讲教育等手段,把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道德精神和文化导人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潜移默化地影响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外在制约方式则是通过建立责任机制、奖惩机制、考核评估机制、监督机制等实践活动,以推进整个德育工作的改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前者是一个由里及表的过程,后者则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德育的总体标志是既可体现为大学生所据有的精神财富,如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思想政治素质、理想信仰、道德修养、审美水平等等,又可以体现为大学生的整体风貌,如远大志向、见义勇为、文明礼貌、热情待人、尊敬师长、相帮互让、遵纪守法等良好整体风貌。内在教化方式和外在制约方式,通过由里及表和由表及里的双向渗透过程,相辅相成,共同推进德育工作,两者不能脱节。如果在德育工作过程中只是注重内在教化方式的使用,而忽视外在制约方式的使用,虽然能够使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慢慢会有所提高,但这往往会使大学生产生一种德育是无形的、虚无的感觉,会使大学生形成一种德育无尺度、无约束的心理态度,影响了大学生对德育工作的参与热情和行为效果,从而出现德育工作效果不尽人意的局面;如果在德育工作过程中,过多地使用外在制约方式而内在教化方式滞后,那么就会使德育工作趋于一种表面化、形式化的状态,因为再严格的规章制度也会遭到夜读的,这样,德育工作就会不可避免地陷人机械重复性和被动性,不仅给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造成困难,而且也会使德育工作失去了持展的内在支撑。因此,在德育工作中,我们要注意协调好内在教化方式和外在制约方式的关系,在推进大学生德育工作时,要兼顾两者的同步性和协调性,不可只顾及一方,而偏废另一方。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我们存在的明显不足就是过多地注重用外在制约方式开展德育工作,而没有深人细致地在内在教化方式上下工夫。尤其是对困扰大学生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没有给以令人信服的解释,致使一些不健康的思想观念在大学生中长期存在,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和困难。因此,我们要尽量克服这方面的问题,适宜而有效地使用内在教化方式和外在制约方式,把主观能动性和客观现实性结合起来,标本兼顾,促进大学生德育工作上新台阶。

二、要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心理教育的关系

在现实的大学德育中,这两方面的教育及内容往往是混合在一起的,主要进行政治立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培养,而且经常跟随着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没有相对稳定、规范的教育内容。如在道德心理教育方面往往是真正属于道德教育的内容特别是心理人格方面的内容是很少的,道德教育课也上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课二即使是有一些道德教育,也主要是道德伦理的灌输和道德范畴的阐释,把本应生动具体的道德养成教育变成了枯操的政治伦理说教,其结果是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心理教育方面的效果都没有达到。当然,德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心理教育这两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但它们各自的范畴毕竟是不同的.各有特定的教育内容、目标和任务,需要遵循不同的教育规律和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政治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观,通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灌输,解决大学生的政治立场问题,说到底就是解决拥护谁或反对谁、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的问题。这种教育与社会政治形势紧密结合在一起,阶级性体现得特别集中明显,它离不开说理和劝导,但主要是靠指令性的要求。思想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主要靠传授、引导、训练和应用。品德心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优秀的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人格。它强调潜移默化、自觉领悟和社会实践,同时也注重教育和督导,它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政治强人,而是培养道德品质良好的、人格高尚的人。

由此可见,正确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心理教育这两方面的关系是搞好德育的前提条件。这就需要我们首先要划清这两方面的界限,明确各自的自身目标和任务,确定它们相对稳定的教育内容,按照它们各自的规律进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搞好德育工作。

三、要处理好现实和理想、超越之间的关系

当然,德育是应该有超越现实高于现实的特点的,从“理想”出发,宣示“应然”的德育要求,引导学生去追求可能实现的高尚的共产主义生活,还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去批判现实生活中残存的落后的生活方式,用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新的德育观念去武装学生。但是,这种超越应当是相对的、适度的、应控制在合适的幅度的思想、政治、道德行为方向的深层动机是主体对行为结果的预期,而在行为结果的预期中经济利益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德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必须承认、它归根结底要依附于现实的经济关系和人们的经济活动形式。人们是不可能脱离他们所置身于其中的经济生活而形成某种思想政治和道德意识的,他们是必须要使自己的行为适合于现实的经济环境的。因此,如果德育中过分地强调“理想”和“超越”,用大完善的思想政洽和道德标准去教育要求学生,就会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不容易被接受。这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落不到实处,反而会流于形式,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旦前:高校中的德育工作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这样的间题:德育目标定得过高,德育要求陈旧,德育目标总体上还停留在抽象的原则上.脱离社会生活实际,讲空桐的理想较多,讲合理的利益太少,一般的笼统的要求多,具体的个性的要求少,强调共性有余.注重个性不足,比较强调方向性.但缺乏可行性,一套价值观。还在用“重义轻利”、“重贡献,轻索取”、“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价值观念要求学生。要求太高、太理想化,脱离了学生能接受的程度。失去了现实性和可接受性,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因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大学生和大多数社会上的人一样,不可能超越现实社会关系去追求、“崇高”、和“完美”,只能接受历史继承下来的经过现实社会修正和补充过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和社会规范。而当人为地把思想政治和道德要求拔得太高,把终点当做起点,把理想目标当做是普遍行为要求,使理想标准与现实生活反差太大,这样的德育就没有说服力,甚至会失去生命力。拿劳动为例,在当今社会,人们参加劳动是为了谋生,而不是“第一需要一,社会主要是靠利益驱动来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和刺激社会工作效率的。所以,我们就必须要正视现存的所有制结构、报酬分配政策、劳动就业方式和社会大众价值观念转变的事实,要在承认功利、物欲和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去阐明义利、理欲等价值观念.提出新的要求,如:“利不忘义”“利取有义”等,这样学生才会比较容易接受。由此可见,要搞好大学生德育工作,就必须要正确处理好现实和理想、超越之间的关系。

四、要处理好课堂教育与误外教育的关系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总结篇8

 

xx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局

关于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活动方案

 

局机关及下属单位:

根据区文明委关于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的工作安排,结合我局文化工作的职能特点和实际情况,特制定我局关于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组织机构

成立以局长为组长、以副局长为副组长、以各科室和下属单位负责人为组员的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局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工作的统筹、协调、安排。

二、责任分工

组 长:对本次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工作负总责。

副组长:具体负责分管科室、下属单位的教育治理工作,并负责开展分管业务范围所涉及到的专项教育治理工作。

组 员:负责本科(室、队)及本单位的专项教育治理工作和根据业务范围开展专项教育治理工作。

三、活动内容

(一)局机关和下属单位要立足本职岗位,查找不道德的言行。每两个月至少开展1次道德教育活动,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自查自纠和1次道德评议,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市民巡查。引导党员、公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勤政为民、清正廉洁、以身作则,做全社会的道德表率。

(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一方面要加强市场巡查,针对公德缺失问题加强道德教育和有效管理,规劝和查纠网吧、KtV、电游等公共娱乐场所不道德的行为,引导企业经营者树立正确的义利观,通过诚信经营谋得长远发展。另一方面要规范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人员行为,坚决杜绝接受经营业主宴请、款物;私拿、私分、私自处理查禁、收缴、暂扣、没收物品;办理人情案、关系案;向经营业主吃拿卡要等徇私枉法行为;严禁在执法中和经营人员发生肢体、言语冲突等不文明行为。设立举报电话,接受市民举报和监督。确保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三)区文化馆在全区积极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月”、“学雷锋活动”、“道德模范故事汇”等活动,积极宣传道德模范、成都好人的先进事迹,发挥重点人群的示范作用,引导市民注重道德修养,强化社会责任,广泛参与道德实践。

(四)区图书馆一方面要结合全自身的业务工作,在馆内开设“道德讲堂”,以“国学经典诵读”的方式,传授国学经典中蕴涵的关于理想、志向、气概、胸襟、正气、修身等哲学真理,引导市民诵中华经典,学道德模范,做有德之人。另一方面要在搞好日常借阅服务的基础上加强对馆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引导馆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服务意识,爱岗敬业、以诚待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五)xx故居博物馆要充分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特点,开展好参观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四、工作步骤

全系统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分以下三个步骤展开:

6月上旬,根据区文明委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活动方案,建立组织机构,对相关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6月至10月,用近半年时间开展活动。以7月底为关健时间节点,全面推进并基本完成以上主要工作内容,顺利接受区文明委的督查;以10月底为重要时间节点,各项活动要以取得的明显成效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11月至12月,总结工作的做法、经验和成效。

五、活动要求

(一)各科(室、队)、下属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要切实查找自身在道德领域内的问题,并积极整改。

(二)下属单位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积极开展好有影响的宣传活动,掀起向道德模范学习的热潮。

(三)活动结束后,各科(室、队)和下属单位要将本次活动的总结报局办公室。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总结篇9

 

xx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局

关于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活动方案

 

局机关及下属单位:

根据区文明委关于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的工作安排,结合我局文化工作的职能特点和实际情况,特制定我局关于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组织机构

成立以局长为组长、以副局长为副组长、以各科室和下属单位负责人为组员的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局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工作的统筹、协调、安排。

二、责任分工

组 长:对本次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工作负总责。

副组长:具体负责分管科室、下属单位的教育治理工作,并负责开展分管业务范围所涉及到的专项教育治理工作。

组 员:负责本科(室、队)及本单位的专项教育治理工作和根据业务范围开展专项教育治理工作。

三、活动内容

(一)局机关和下属单位要立足本职岗位,查找不道德的言行。每两个月至少开展1次道德教育活动,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自查自纠和1次道德评议,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市民巡查。引导党员、公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勤政为民、清正廉洁、以身作则,做全社会的道德表率。

(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一方面要加强市场巡查,针对公德缺失问题加强道德教育和有效管理,规劝和查纠网吧、KtV、电游等公共娱乐场所不道德的行为,引导企业经营者树立正确的义利观,通过诚信经营谋得长远发展。另一方面要规范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人员行为,坚决杜绝接受经营业主宴请、款物;私拿、私分、私自处理查禁、收缴、暂扣、没收物品;办理人情案、关系案;向经营业主吃拿卡要等徇私枉法行为;严禁在执法中和经营人员发生肢体、言语冲突等不文明行为。设立举报电话,接受市民举报和监督。确保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三)区文化馆在全区积极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月”、“学雷锋活动”、“道德模范故事汇”等活动,积极宣传道德模范、成都好人的先进事迹,发挥重点人群的示范作用,引导市民注重道德修养,强化社会责任,广泛参与道德实践。

(四)区图书馆一方面要结合全自身的业务工作,在馆内开设“道德讲堂”,以“国学经典诵读”的方式,传授国学经典中蕴涵的关于理想、志向、气概、胸襟、正气、修身等哲学真理,引导市民诵中华经典,学道德模范,做有德之人。另一方面要在搞好日常借阅服务的基础上加强对馆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引导馆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服务意识,爱岗敬业、以诚待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五)xx故居博物馆要充分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特点,开展好参观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四、工作步骤

全系统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分以下三个步骤展开:

6月上旬,根据区文明委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活动方案,建立组织机构,对相关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6月至10月,用近半年时间开展活动。以7月底为关健时间节点,全面推进并基本完成以上主要工作内容,顺利接受区文明委的督查;以10月底为重要时间节点,各项活动要以取得的明显成效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11月至12月,总结工作的做法、经验和成效。

五、活动要求

(一)各科(室、队)、下属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要切实查找自身在道德领域内的问题,并积极整改。

(二)下属单位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积极开展好有影响的宣传活动,掀起向道德模范学习的热潮。

(三)活动结束后,各科(室、队)和下属单位要将本次活动的总结报局办公室。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总结篇10

民族职业高级中学德育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德育教育似春风和谐花开别样红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贯穿于学校整个教学的全过程。长期以来,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自觉强化学校德育工作,不断提高认识。学校党总支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以党务办和德育处为依托,扎实有效地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党总支统领全局,党务办、德育处、工会、团委、保卫组、值日组等职能部门和组织互相沟通协调的德育工作网络,形成了班主任和德育辅导员为主体,全校教职工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新局面。

一、基本情况

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始建于1980年9月,位于乡,1997年9月学校正式入迁县城。学校占地面积425亩,其中校园占地65亩,实训基地360亩,校舍建筑面积13142.8平方米;教职员工106人(含特聘教师2人)。全校共有32个教学班(含联办学校10个班、农场种植班1个、短期培训班2个),在校生2035人。学校被认定为云南省合格职中,被认定为“云南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1月被认定为云南省示范性职业高级中学,办学等级层次得到全面提升。

二、完善德育工作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德育工作是学校一个整体系统,县职中不断建立和完善德育管理网络,以党务办和德育处为依托,扎实有效地抓好学校德育工作,建立党总支统领全局,党务办、德育处、工会、团委、保卫组、值日组等职能部门和组织互相沟通协调的德育工作网络,根据德育工作目标、内容,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1.

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8号)、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教职成〔〕11号)精神和云南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施意见》及其《任务分解方案》(云教〔〕7号)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有关职业教育工作的法律法规,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领导班子团结协调,勤政廉政,依法治教,规范管理,狠抓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业务素质提升,学校德育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一是制定了党总支书记、校长、副校长、德育处、教务处、班主任工作职责,实行责任到人;二是制定了各处室岗位职责并上墙,使各项工作有规可循;三是制定了《师生结对辅导制度》、《学生德育操行评定实施办法》、《班主任管理制度》、《教师值日制度》、《安全保卫制度》、《学生宿舍管理制度》、《纪律、卫生、两操评比制度》等,使学校德育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四是完善《班主任工作职责》、《教师工作职责》,对认真执行道德规范,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在评优、评先、晋级、晋职方面给予优先考虑。与此同时,加强了保卫人员及值日教师对学生督促和检查力度,认真抓好常规工作的检查,督促,评估工作,使全校师生思想上重视,行为上体现,评估中见效,逐步形成了自觉的文明行为规范。

3.重点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构建班主任队伍科学管理的机制,抓住“选拔、培训、激励”这三个环节。班主任每天对学生的学习、纪律、仪表、语言行为的规范进行检查,及时公布结果,并将评比纳入班级量化考核管理,每周一评比,每月一考核,每学期末评选出优秀班级和优秀班主任,及时总结,奖励先进。继续组织定期学习,现场观摩和考察研讨、新老班主任结队等活动。在对班主任岗位职责规范、严格考核的同时,建立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评比制度,加大对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奖励幅度,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4.

学生自我教育制度化。推选学校学生会成员每天做好常规检查评比,重点对学生服饰礼仪、文明卫生等习惯的督察,并做好记录,作为评选文明班级、文明学生的重要依据。

5.构建以学校为主体的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德育工作联动机制。密切家校联系,共商教育大计,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步开展,共同推动现代化人才培养。

三、狠抓常规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县职中狠抓学校常规管理,印发《师生结对辅导制度》、《学生德育操行评定实施办法》、《班主任管理制度》、《教师值日制度》、《安全保卫制度》、《学生宿舍管理制度》、《纪律、卫生、两操评比制度》等,每天检查教室、宿舍、实训室的清洁卫生,检查督促学生早操、课间操的纪律情况,学校德育处坚持周五总结,下周一及时公布,成绩结果纳入班主任每月考核之中。值日领导和值日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解决问题。学校以各种规章制度来要求、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同时,学校将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1.坚持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全体师生在冉冉升起的国旗下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值日组和值日学生会成员对各班随时进行督促检查,结果纳入到班级量化周考核中。值日领导和值日教师指出不足,提出新的希望和要求,并公布文明班级的评选结果。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冬季田径运动会、各种重大节日的专题文艺展演、歌咏比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丰富第二课堂,增强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

3.实行结对辅导制度,每位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强的教师结对帮扶一名问题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督促问题学生得到转化。

4.建立结对帮扶制度,全体党员干部和领导班子成员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每人每学年出资500元结对帮扶一名家庭贫困学生,并做好贫困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使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5.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橱窗、宣传牌匾、宣传栏、黑板报等校园宣传阵地传播正确的思想,对师生进行党团基本知识、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6.

利用校会、每周升降旗、每天两操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定期邀请法制副校长、派出所、禁毒大队、消防大队等单位领导和干警到学校开展法制讲座、禁毒防艾知识讲座、消防知识讲座、应急疏散演练等活动,教育学生做学法、知法、守法公民;

7.制定和改进班级德育工作的要求

(1)组织引导学生读优秀书刊和文章,增加知识和思想营养,秋季学校组织了经典诗文《三字经》诵读活动,引起学生较大反响,唤起学生对不良书刊的警惕,增强学生思想上的抗腐蚀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2)开好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如演讲会、座谈会,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公众场合发表各种见解,畅谈学习体会,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效果明显,让学生深受教育。

(3)组织学生开展禁毒、法制、消防、地震、交通、环保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触动、教育和感化,自觉做一个遵纪守法、爱护他人和环境、珍惜时间和生命的社会公民。

(4)抓好舆论宣传,创设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①搞好教室环境布置,使教室具有庄重、文明、催人奋进的教育氛围;②办好教室内的黑板报,使思想性、知识性和可读性相统一;③加强好人好事的宣传,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学生,指导学生把同学身上的优点和先进事迹写成小报道、表扬稿在校园广播进行宣传,对不正之风、不良习性加以批评指正。

(5)搞好与学生的谈话、谈心工作。对学生的优点及时公开表扬,对学生出现的缺点、错误则通过谈话、谈心的方式进行教育,把谈话分为鼓励性谈话、告诫性谈话和指导性谈话。同时心理健康教师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引导全体教职工广泛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多渠道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问题信息,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二是经常性通过板报、讲座、咨询、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三是结合“问题学生”的帮教转化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与“问题学生”转化工作有机结合,提高转化率。

7.调动各界参与,发挥整合优势。

认真搞好每学期一次的学生家长会,做到每学期同每位学生家长均有一定程度的联系,特别重视做好与后进生家长的经常性联系。加强对教师家访工作的组织管理,把家访工作纳入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之中,充分调动各界因素,发挥整体优势。

8.积极发挥校园媒体的宣传功能,利用广播站经常性播放爱国主义歌曲,及时传达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表扬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好人好事,净化育人氛围,深受全校师生的好评。堵疏结合,倡导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举办“文明上网、告别网吧”的主题班会,就如何应对网络文化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组织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增强广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自觉抵抗能力,培养网络道德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

9.

伸出关爱之手,济贫解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年我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我县乡东油小学王茂才同学不幸被变压器烧伤,需支付高昂的治疗费用。学校党总支和德育处利用国旗下讲话,板报,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号召师生伸出关爱之手,向灾区捐款捐物,本学期学校党员干部和全体师生为干旱和地震灾区捐款4.5万元,向王茂发同学捐款2845.9元。

四、德育工作扎实,成果显著。

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的顺利运作,学生能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校规校纪,并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班风,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以往乱扔果皮纸屑的现象不见了,在墙上乱涂乱画乱贴的现象也不见了,人人都争当一个文明的好学生,自觉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美化学习和生活空间成为了一种时尚和风气。同学们都能以一种积极向上、健康的心态迎接新的学习和生活。近年来学生在各种德育主题比赛如演讲、征文等比赛中都获得了好成绩。学校先后被州县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表彰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教育教学先进集体”、“先进党总支”、“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普法先进集体”、“防艾禁毒先进集体”、

综治维稳目标管理责任“先进单位”、“普法先进集体”、“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回顾学校的德育工作,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对新时期的青少年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学校德育工作方法必须要不断改进、不断探索、与时俱进。要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紧紧抓住德育创新,积极深化德育模式的研究,重点要实现德育管理模式的科学化,指导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制度的规范化,力求德育过程主体化,内容课程化,活动综合化,结果实效化,形成学校以分层教育、自治教育、活动教育与问题研究为特点的德育校本模式,不断开创新的德育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