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网络工程项目背景十篇网络工程项目背景十篇

网络工程项目背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3:52

网络工程项目背景篇1

在高校网络工程专业中,路由交换技术是一种核心教育内容,其所涉及的理论原理、教学概念以及实用技术等内容十分繁杂[1]。而由于该技术的掌握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仅有理论基础无法完成该技术的学习,所以应为学生创造有效的实践锻炼平台。然而,当前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诸多问题,以下述几种最具代表性。

1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实践体系

课程教学内容一方面要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还要提供丰富的实践锻炼资源。而从当前教学成效来看,无论是在理论或者是实践等方面,教学内容都缺乏严整的体系,无法形成完整的理论系统。以知识点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虽然有助于学生对概念内容和技术原理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解。但在知识点的串联和整体理论结构体系的创建上仍有所不足。对于现实网络工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无法针对性的给予有效的解决措施,致使理论与实践相脱节[2]。

1.2教学方法陈旧

在高新知识技术领域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仍然局限在传统课堂教学当中,这是导致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一味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而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学以致用。且当前教学模式尚未从听中学向做中学进行转变,孔洞的理论灌输,导致教学效率十分低下[3]。此外,没有足够的工程项目作为课程实践的背景,这些虚拟出来的背景一方面无法与现实背景起到相同的教学作用,另一方面也无法促使各部分知识点内容相互联系,不利于教学体系的构建。

1.3教学实效性差

作为现代网路工程技术,其教学应该围绕如何解决问题展开,而不是将所有精力都放在理论教学之上。理解知识内容只是教学的一方面,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可当前教学环境下,教育工作者与学校管理者对此的认识都存在不足。无法将理论课程内容与教学实际功用联系起来,无法就实际问题进行解决,也无法真正意思上在学校环境中培养网络工程技术人员。

2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路由交换教学措施

在传统教育中引入CDio理念,首先需要为教学师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创造现实工程实践背景。以下即针对工程案例引入过程中所应注意的相关事项进行深入分析。

2.1选择工程项目背景

CDio教学需要以实际背景案例作为依托,只有将实际工程背景融入到工程项目当中才能确保学生所学内容能够真正解决现实问题,才能保证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始终是以现实问题的解决为导向的。此外,由于网络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多种多样,其问题也十分繁多冗杂。因此,在实际工程项目背景中,能有效调动学社的积极性和自主探究的兴趣,甚至提出一些新颖观点和比较有特点的解决措施。从而深化理论学习成果,强化学生技术水平和经验水平。

2.2调整项目工程背景

实际网络工程问题的复杂性极高,对技术水平、细节处理能力以及操作严格性等方面均具有严格的要求。其中大部分内容无法与教学内容相契合,其理论和解决难度已经超过学生的接受水平和能力。此外,对大型网络工程而言,路由交换技术中部分核心内容并不能向外界透露,对教学题材的选择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而工程师通过多年深入学习和经验累积所获得的技术,也不是学生和教师在一朝一夕之间通过网络工程模拟背景下的操作就能学习掌握的。因此,在具体项目工程案例的选择和调整上,都需要教师进行自己甄别和删选。

2.3加强理论教学和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必须进行亲身演练并进行训练指导,所以教学在空间和时间上应该减少限制,以确保学生的实践训练和课堂教学水平能达到相应标准。高新技术课程尤其是路由交换技术中,所有原理和概念的教学都需要以交换机和路由器等基础硬件设备作为依托。而其他各种不同的教学内容也需要不同的网络硬件环境进行支持。所以在具体教学中,应该完善基础设施,并将之引入课堂内。传统模拟器教学所需的采购费用和维护费用相对较少,可若全套购入相关物理设备,则所需花费的资金更多。在学校基础建设环节中,应一方面加强物理设备的完善程度,另一方面保持模拟器的先进行。从而在不同的设备运行环境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兼顾经济性和教学效率、

2.4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基于CDio理念下的教学更加注重与实际相联系,因此应该对传统教学方式与方法进行改革。在路由交换技术的教学改革中可将校园网络建设的相关内容引入,或者与校外企业联合,展开项目工程设计维护,通过工程实践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并积累网络工程处理的相关经验,为进一步深造和将来就业创造良好的基础。而校园网络的建设所属权归学校所有,在建设过程中网络技术的应用都能为师生教学创造很多的空间和余地。此外,由于国家为学校调配的资源比较丰富,而相关的限制因素和条件比较少,所以应该将校园网络建设作为首要选择,以驱动学校的网络技术教学。

而公司企业的网络建设在技术上的难度较高,从建设目的上看相关的限制内容较多。能为学生实践所提供的空间和余地较少,因此应作为辅助选项。在具体教学中将两方面网络工程实践背景并行考虑,从多个角度提高教学效率。

2.5更新教学组织形式

传统教学组织形式无法适应CDio教学理念,在CDio理念下的路由交换技术教学应该将世纪网络工程流程作为课堂教学流程,从而真正将实践纳入教学体系当中。例如,在校园网建设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对项目背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后结合本校学生宿舍、教学楼、图书馆等建筑的分布状况,确定不同区域内的路由及交换方式。而后总结这些建设相关需求,充分利用已经学到的技术操作方法和理论知识,让学生对具体问题予以解决。若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教师可从旁协助,并引导学生去图书馆和网络上搜集资料信息。在自主探究与师生讨论中解决问题,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并让学生积累相关经验。

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分组操作讨论以及组间评比等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整个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所针对的仅仅是对教学内容及相关知识点的原理进行剖析,并在典型问题的解决方法上为学生提供思路,并做适当延伸。尤其是在运行调试、设备配置,以及拓扑结构设计和需求分析等方面,在予以针对性指导的同时,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综合的评价,实现在做中学的教学目的。

网络工程项目背景篇2

关键词网络背景广告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目前我国高职教学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绩。然而广告行业存在特殊性和多变性,尤其中国入世以来,广告行业对于设计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要求不但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还要具备职业综合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根据课题组调查,目前我国高职广告设计专业教育所面临问题是:(1)广告课程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陈旧,无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2)企业项目来源不稳定,时间进程与教学不同步。(3)学生学习被动,自主学习能力差,团队协作能力和适应能力差。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陈旧教学模式,注重培养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应用网络信息技术等共享资源来辅助学习,完成网络招标任务。通过基于网络背景的教学改革让学生较好地掌握广告设计类课程主要知识,具备广告设计的综合职业能力。

1基于网络背景下的概念

传统项目选择最主要的困难是企业合适项目的时间往往和学校的教学时间不符,项目来源不能保障,渠道过于狭窄。

而网络项目资源十分丰富,不仅获得及时而且不需要任何附加条件即可使用。最中重要的是通过网络招标项目,师生可以直接和客户沟通并建立联系,直接掌握客户的需求,可以锻炼学生的洽谈能力,并为今后的自主创业提供帮助。

在众多的网络资源中,例如设计在线等网站,其中有提供各类广告教程资源、设计素材网站、印刷工艺流程等资源都可作为广告设计类课程学习有益补充。尤其是如中国威客网等以网络招标为手段,提供工作任务的设计交易平台。这类平台作为服务中介,公布有设计需求客户的任务信息,以悬赏的方式招标,有很高的诚信度。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不同阶段来筛选项目作为训练内容。

2基于网络背景下的高职广告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2.1教学目标的设定

现代广告行业企业需要的人才必须懂美术、会电脑制作、懂营销、并具备有心理学知识和广告学市场调查能力、有创意和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熟悉整个广告设计流程和相关法规,能够使用计算机设计软件,并最终能制作出有创意的广告作品。因此,高职教育教学目标就要求学生掌握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又要具备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

因此广告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制定要具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位一体。不但使学生具备广告类的理论知识、工作程序和方法,而且能够应用网络查找广告资源和素材,并能熟练运用软件来设计和制作典型广告产品。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创意等多方面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等。

2.2学习内容的重构

课题组将广告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遵循行业职业能力培养发展规律,以广告企业项目为平台,根据平面广告设计的工作流程,以网络项目驱动为主线,以工作岗位为依据,由单一到综合,根据不同课程设置标志设计、包装装潢、书籍设计等项目。

例如在平面广告课程中可选择以猪八戒网这类的创意服务交易平台作为学生学习广告设计类课程的项目载体,在相关课程中安排真实项目,以真课题来强化设计的实践性。真课题往往能够极大地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内涵,其针对性也更强。学习内容的重构能够让学生亲身经历和参与整个项目流程:委托方的设计任务与要求、市场调查、策划创意、制订实施方案、设计表现与制作、效果评估与信息反馈等。①这种全过程的参与,使学生所得到的锻炼、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将是全方位的。

2.3教学方法的实施

课题组将学习情境与工作情境对接,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模拟企业工作流程,在教学实施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一个工作任务为中心,在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特别是网络资源的应用,进行自主和团队协作的学习,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同时完成工作任务。

在广告类课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创设情境:模拟广告公司、工作室现实情况或者情境相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学习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创设情境的要求,一是主题要求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二是情境模拟要求真实、直观、简便。(2)确定任务:基于前面的虚拟情境,设计一个中心内容,将学习内容改造为某一事件或任务,让学生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例如在版面设计课程中笔者将某公司的旧版宣传画册给学生,要求进行改良,首先让学生提出旧版画册中的不足和不合理之处;然后再进行新的改良。这一任务的解决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应用到现有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解决企业的当前问题。

2.4组织形式的变革

教师在高等教育中应当是“引导者、组织者、指导者”,对广告设计类课程要提倡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专业实践。采用团队式,教师把握好大的方向和步骤,学生分组构建“创意团队”,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某些途径、可能需要参考文献的来源。②针对青少年爱上网的特点,利用专业网站等教学资源,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间不同创意策划观点的讨论,集思广益,团队协作解决当前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整合策划及团队精神。

2.5教学评价机制

在教学改革中同样要注意教学评价、考核的多元性,形成性评价和中介性评价相结合,要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进行全面评价。效果评价大体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解决工作任务的过程和结果,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能力的评价。尤其强调课程结束后综合评价,结合真实项目,注重考核学生所拥有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水平。

3结语

基于网络背景下高职广告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从网络平台中获取项目资源,应用于广告设计类课程从而直接服务于企业,促使学生在课程中与客户直接利用QQ等网络方式进行交流,真实接触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倡导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创造欲望,较好地锻炼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网络背景下高职广告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课题编号(1240081)的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网络工程项目背景篇3

陈建龙:北京大学信息化与人类信息行为研究所于2007年11月15日经北京大学批准成立,是非赢利的综合性研究与咨询机构。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所的筹建提供了启动经费。其实,早在1999年,当我在思考自己的学术努力方向和科研活动时,就萌发了筹建一个研究所的想法,想以研究为平台,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后来因为工作的关系,这个想法搁置了。去年,这个项目得到了系领导、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大教育基金会及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我们提出了正式申请,并得到了学校社会部等有关部门和学校领导给予的极大鼓励和充分肯定,最近隆重揭牌。

研究所的初步设想和愿望是这样的。研究所的首要任务是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学科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4个:一是人类信息行为:主要研究人类信息行为理论及其在诸多领域的应用,为各领域的信息服务和科学决策,为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二是社区信息学:主要研究不同人群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与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关系,帮助他们共享信息文明;三是信息服务学:主要研究用户导向信息服务活动和信息服务产业,助推信息化进程:四是信息化战略:主要研究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中的有关问题,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服务。在各个发展方向上,积极争取部级以及各级各类的科研项目,或自立科研项目,并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创造高水平学术成果;同时,积极举办和参与国内外有关学术会议和报告会,发表和出版学术成果,构建专门网站,多方面促进学术发展、扩大学术影响。

研究所的第二项重要任务是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根据研究所的发展需要和项目合作需要,汇集和锻炼一支水平高、影响大、专兼集合、相对稳定的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同时,为学生开设课程和讲坛,鼓励和吸收学生参加学术研究活动。

研究所的第三项重要任务是项目合作和咨询服务。

我们希望上述任务能够不断展开、顺利推进和出色完成,切实体现研究所的宗旨,那就是:全力推广应用各人群和各类型信息行为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成果,为各领域和各层面信息活动的科学决策提供切实帮助;大力弘扬信息化建设的人本思想,为我国向信息社会的转型提供智力支持。

为什么是这样的设想和愿望呢?这主要是基于我们对国际国内信息化实践和理论总体的、初步的认识。信息化是一种历史进程。这一进程可以区别出三个连续的、复加的阶段:第一是注重电子产品和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阶段;第二是同时还注重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阶段;第三是同时还注重人及其信息行为阶段。相应地,衡量信息化水平的主要指标也在发生变化,有当初主要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层面,逐步增加或逐步转变为微观的人类信息行为表现。我国《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发达国家信息化发展目标更加清晰,正在出现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主动迎接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力争跟上时代潮流。”可以说,发达国家以及我国的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开始向信息化的第三个阶段,我国整体上已经开始向信息化的第二个阶段转型。由此可见,信息化与人类信息行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人的信息行为角度研究问题是一种发展趋势,

《网络传播》:作为信息化和人类信息行为方面的专家,你如何看互联网在信息化和人类信息行为中的地位和作用?

陈建龙:目前我国处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得到充分重视的阶段。互联网在我国的信息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得到迅速发展。互联网给人们认知上的形态也从早期简单的个人或企业网页发展到现在成熟的大型综合性网站;人们的信息行为也从当初的上网去闲逛,到如今上网获取信息、发表观点等一系列分享、互动行为的产生。同样,人们对互联网的理解也从早期的一种粉饰的“时髦”,过渡为一种新的媒体,一个新的获取信息的工具,一个交流思想的平台。

人们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不断被吸引,潜移默化,慢慢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并且不断强化这种行为。这种长时间以来形成的行为习惯会影响互联网的内容,而不断被影响的互联网内容反过来又会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如果因读了不良的内容而形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那么对网络的影响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合理的、适度的利用互联网至关重要。

《网络传播》:你怎么看信息化背景下网络传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陈建龙:互联网的传播与传统媒体相比,有及时性、海量性等特点,所以在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利用互联网来传播是必要的。随着互联网资源的极大的丰富,互联网帮助功能的极大完善,利用互联网来传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越发突出。

把互联网当成某种背景来看,这时来看互联网网上网下的行为就更清晰。这种背景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比如,互联网是一种新的信息环境,在这个背景下,你可以左右自己,但是你无法左右互联网。尤其是我们不能摆脱互联网信息的自由流动性。在互联网是一种新的信息环境大背景下,你可能受到的影响远比互联网不是一种新的信息环境下要大的多,比如,你会收到大量的垃圾信件,当然还有更恶劣、更隐秘的网上信息,不管你愿不愿意。

把互联网当作某种传播渠道来看,同样可以感觉到网络传播与其他媒体的传播虽然各有规律和侧重,彼此无法替代,但网络传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许若干年后,在日常生活中就无须突出“网络”二字了!

把互联网当作传播场所来看,我们的认识还很有限,但网络传播已经显现的零距离、零时差、点对点、背景链接、实时互动、内容海量等特点,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要深入研究,趋利避害。

所以如何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发挥好互联网的传播作用至关重要,当然也很必要。

《网络传播》:中国人的信息行为中,与网络相关的行为主要有哪些特点?与国外相比有何差别?

陈建龙:不同的文化背景、地域特色、生活环境、思维方式会造成人的行为的不同。在同一个互联网的背景下,中国人和国外人的行为一定是有差异的。比如,很多中国人喜欢上网打游戏、美国人上网最经常的行为是查看地图、法国人则喜欢看或写博客等等。这些差异不是来自互联网本身,而是在于使用互联网的人,对于互联网本身最大的不同恐怕也只有各个国家管理和治理的力度不同罢了。

《网络传播》:你对现在的网民、网络从业者、管理者有哪些建议?如何利用互联网这一先进的平台来获取或者传达信息才是比较科学的?

网络工程项目背景篇4

人员招聘是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关键工作之一,招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企业招聘工作任务繁重、效果不高、劳资双方矛盾较多,给企业的管理工作造成了巨大困扰。在“互联网+”理念日趋发展成熟的今天,运用“互联网+”理念开展企业招聘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互联网+”背景下企业招聘工作面临的机遇

1.招聘信息更快、传播更广、费用更低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招聘信息。在前期准备工作良好的基础上,招聘公告只需通过网络后台程序进行简单快速的操作即可实现。即便是通过线下渠道的招聘信息,也会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快速的传播。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招聘信息的传播范围更广,打破了传统方式下的群体和地域限制,可以传播到全国甚至全球的任何地方,企业招募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得以提高。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招聘信息的费用更低,往往通过与专业的招聘网站合作信息。而由于网站信息容量较大、成本较低的特点,企业的招聘公告费用也比传统渠道更低。

2.筛选简历更加简便、准确

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完全可以抛弃传统的纸质简历收集和筛选方法,继而采用网络平台进行简历收集和筛选。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筛选简历只需要设定好筛选标准,通过后台管理员操作平台进行“选项卡”式“下拉按钮”选择即可。利用互联网平台筛选简历,能够大大缩减人工工作量,并提高筛选结果的准确性。

3.测评方式更加灵活

在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媒体技术的支持下,企业招聘工作的测评方式可以更加灵活、有效。与传统的纸笔测试、面对面交谈不同,运用“互联网+”方式进行招聘测评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优势,大大节省企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招聘测评方式有基于计算机的心理测验测评、基于计算机程序的“机器笔试”、基于社交媒体技术的“网络视频面试”等。

二、“互联网+”背景下企业招聘工作面临的挑战

1.对招聘工作的公平公正性要求更高

随着网络技术和社交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在招聘工作中,求职者极有可能将各种积极的或者消极的信息上传网络,并快速传播。如果求职者在面试中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就会把企业的“负面形象”大肆宣传,最终使企业陷入巨大的信誉危机之中。“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的公开透明性对企业招聘工作的公平公正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2.人员招募的竞争更大

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互联网招聘信息,网络招聘信息的数量更多、质量更高。每个求职者利用网络可以搜集到成百上千家企业的招聘公告,将会面临更多的选择。对于企业来说,由于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成熟,通过互联网渠道招聘信息进行人员招募将会面临更多的竞争对手。这些竞争对手可能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竞争激烈程度远大于传统的线下招聘渠道。

3.测评试题的区分难度更大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求职者可以通过多种搜索引擎平台搜集到企业的历年招聘测评信息。有些专业的招聘服务机构甚至在各类网站有偿传播“应聘宝典”。求职者通过事先搜集并认真研究应聘经验,能够在应聘中超常发挥,取得较高的测评分数。当大多数应聘者都采取这样的“准备行为”时,企业招聘测评方法的有效性和区分度就大大降低了,最终将造成企业招聘工作的低效果。

三、“互联网+”背景下企业招聘工作的创新策略

1.通过多种网络途径招聘公告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大的信息传播平台。通过多种网络途径招聘信息能够扩大企业的招募效果,能够从众多应聘者中选取最优秀最适合企业岗位的人员。通过互联网途径招聘公告具体包括以下四种类型。一是通过专业的招聘网络招聘信息,例如前程无忧、应届生、智联招聘等。二是通过包含招聘模块的综合性服务网站信息,例如赶集网、58同城等。三是通过在企业网站中开发专门的招聘网页信息。四是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公众账号信息。

2.采用在线简历筛选系统,提高工作效果和效率

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简历筛选能够给企业招聘工作带来巨大的便利,使简历测评环节更加准确可靠。利用专业招聘网站的在线简历投递系统,能够轻松收集千百名应聘者的电子简历。通过后台程序的筛选系统,能够轻松实现在线简历筛选,通过设置外语等级水平、计算机等级水平、专业类别、学分绩点等筛选选项,能够快速、准确地筛选出目标应聘者。

3.依法规范招聘工作,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更加透明化,招聘公告、测评方式等招聘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快速、广泛地传播。由于网络发展的不成熟及网络监管不力,企业信息在通过网络传播的过程中会发生严重失真的现象。通过纵横向多个维度的多次传播,目标应聘者最终接收的信息可能是完全虚假的,这些虚假信息往往有损企业的良好形象,给企业的招聘工作带来巨大困扰。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企业要更加重视树立并维护良好形象,依法依规开展招聘工作。

4.开发科学有效的测评技术,及时更新测评试题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高度透明的时代,应聘者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手段获取企业的招聘测评信息。通过分析历年笔试试题能够成功预测当年试题内容;通过查看并模拟过往面试环节,往往能够在当年的面试中表现优异;甚至可以在了解往年心理测验类型的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地训练实现自己性格与目标岗位的完美匹配。面对如此“刻意塑造”的应聘者,企业应不断开发、更新测评方法和测评试题,创新测评工作内容,从而保证企业招聘工作的良好效果。

网络工程项目背景篇5

关健词:opnet;网络仿真;网络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n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2-21583-02

applicationsofopnetSimulationtechnologyinthenetworkprojectandDesign

GaoJin-yu1,JiaShi-jie2

(1.ShandonginformationCollege,weifang261307,China;2.electronicandinformationCollegeofDalianJiaotongUniversity,Dalian116028,China)

abstract:networksimulationisatechnologythatsimulatesnetworkactionsthroughmathematicsmodelingandstatisticalanalyzing,consequentlyachievesthespecificnetworkperformanceparameters,objectivelyprovidesthereliablebasisforthenetworkplanningdesign,reducesthenetworkconstructioncycle,makesthepolicymorescientificinthenetworkconstruction,andreducestheinvestmentriskofnetworkconstruction.anetworksimulatorCopnetisintroduced,whichhaspowerfulfunctioninthefieldofnetworkprojectanddesign.theopnettechnologyisanalyzedfromthreeaspects,thekeycharacteristics,thethree-layermodelmechanismandthesimulationwaysandprocedures.Finally,apracticalcaseispresentedillustratingopnetsimulationinthenetworkprojectanddesign

Keywords:opnet;networksimulation;networkprojectanddesign

1网络仿真与传统的网络设计方法

随着网络规模的日趋扩大和网络技术的日趋复杂,基于经验、试验和理论计算的传统网络设计方法越来越暴露出其不足[1]。网络仿真是一种介于试验和计算之间的技术,它通过建立实际的数学模型并按照相同的运行机制模拟物理系统的动态行为,为网络的规划设计提供客观、可靠的定量依据。从可靠性、成本、可实现性方面比较,网络仿真是经验方法、试验方法、理论计算三种方法的比较理想的折中,特别在大型网络的规划和设计方面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将网络仿真与传统的网络设计方法相结合,可以弥补传统设计方法的不足,从而缩短网络建设周期,提高网络建设中决策的科学性,降低网络建设的投资风险。在实际的网络设计中,可以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综合使用这几种设计方法[2]:

(1)依据经验和计算进行初步的网络规划和设计;

(2)对于经验和计算难以确定的问题,建立网络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获取必要的设计依据;

(3)如果需要且条件许可的话,可以搭建小型试验网进行试验,对设计和仿真结果作进一步的验证;

(4)对多个不同的设计方案,建立各自的网络模型进行必要的仿真,为方案的比较和选择提供依据;

(5)最后还可以利用网络仿真手段对完整的设计方案进行验证,检查是否达到预定的技术指标和实际目的。

2opnet网络仿真技术

目前最常用的两大网络仿真工具是ns2和opnet,前者是由伯克利大学开发的源代码公开的共享工具,用户可以直接从网上免费下载;ns2由于是共享工具,存在很多不足,可靠性得不到保证,用户需要从头建模,适用于小规模模拟。后者是美国mil3公司生产的,主要用于各大学和大型通信公司。opnet具有丰富的技术、协议、设备模型库和适合各个层次的建模工具以及灵活强大的仿真分析工具,特别适合各种网络仿真研究[2],目前它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网络仿真和应用平台。

2.1opnet的主要特点:

opnet支持面向对象的建模方式,并提供图形化的编辑界面,以便于用户使用。在网络规划与设计以及对现有网络的分析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同时也为通信协议和路由算法的研究提供了与真实网络相似的环境。opnet具体有以下主要特点:

(l)有限状态机。在过程层次使用有限状态机来对协议和其他过程进行建模。在有限状态机的状态和转移条件中使用C/C++语言对任何过程进行模拟。用户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仿真的详细程度。有限状态机加上标准的C/C++以及opnet本身提供的400多个库函数构成了modeler编程的核心[3]。

(2)层次化的网络模型。使用无限嵌套的子网来建立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

(3)对协议编程的全面支持。opnFt的核心已经嵌入了众多协议,因此对于很多协议,无需进行额外的编程。opnet几乎预定义了所有常用的业务模型,如均匀分布、泊松分布、欧兰分布等,同时还集成了mail,H1tp,Ftp、远程终端、电视会议和数据库等常用的客户一服务器应用业务模式。

(4)丰富的集成分析工具。modeler仿真结果的显示界面十分友好,可以轻松刻画和分析各种类型的曲线,也可将曲线导出到电子表格中,而且可以用曲线和HtmL格式显示仿真结果。

(5)动画演示。在仿真中或仿真后显示模型行为的动画,可以形象地表示出系统的特性。

(6)高效的仿真引擎。使用modeier进行开发的仿真平台,使仿真的效率相当高。

(7)系统的完全开放性。modeler中源码全部开放,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添加、修改已有的源码。

2.2opnet的建模机制

opnet提供了一个支持通信网络和离散系统建模的综合开发环境。通过对离散事件的模拟,分析模型的行为和性能。opnet的建模方法非常简单清晰,modeler建模过程分为3个层次:过程(process)层次、节点(node)层次以及网络(network)层次。在过程层次模拟单个对象的行为,在节点层次中将其互连成设备,在网络层次中将这些设备互连组成网络。几个不同的网络场景组成“项目”,用以比较不同的设计方案。这也是model-er建模的重要机制[4],这种机制有利于项目的管理和分工。opnet中的建模工作在3种不同的层中完成,这3种层次也称为3个域。这种建模方式与使用单一层次对系统中的所有层面进行建模的方式不同。opnet采用基于包的通信机制。通过仿真包在仿真模型中的传递来模拟实际物理网络中数据包的流动和节点设备内部的处理过程。仿真包还可以用作模型中各个模块之间控

制接口信息的描述方法。在建模中,可以根据需要生成、编辑各种格式的包[5]。

network模型是最高层次的模型,由网络节点(node)和连接网络节点的通信链路(link)组成,由该层模型可以直接建立起仿真网络的拓扑结构。

2.3网络设计规划的opnet仿真步骤

(1)收集和分析网络工程设计的文档。包括仿真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和网络标准、网络设备、网络链路特性、网络应用及其流量特性等。

(2)建立网元模型。对于基本模型库中已有的网络设备,根据网络设备的接口配置对现有模型进行修改,优化网络设备模型。若基本模型库中没有的网络设备,需要编程开发新的网络设备模型。

(3)建立网络模型。建立起网元模型之间的有机连接,从而将整个仿真网络系统影射为opnet网络模型。对于新建网络,需要从模型库中选择合适的网络节点、链路来建立网络模型,对于升级后的网络,则需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修改网络拓扑或网络设备。

(4)建立网络流量模型。在opnet中,网络流量分为背景路由流量、背景利用率流量和前景业务流量。建立网络拓扑结构后,根据实际设计的需要建立好相应的流量模型。

(5)仿真设计和仿真计算。建立拓扑、导入网络数据流量后,可以选择仿真过程中感兴趣和要收集的网络性能统计参数。按照参数的收集范围,可分为全局统计量和对象统计量;按统计量的类型则可分为统计数据与动画数据。统计数据是一对数据的集合,其中一项是自变量,另一项是因变量,通常情况下,自变量是仿真时间,因变量是所要收集结果的统计量。动画数据记载了网络模型在仿真过程中的流动过程。然后选择仿真参数,在不影响仿真结果可用性及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仿真计算效率。设计完仿真参数后,就要进行仿真计算,仿真运行的时候,会根据仿真产生的事件和事件发生的时间产生一系列的数据,并将其记录在运行日志文件中。

(6)查看、结果分析并提交仿真报告;对于统计数据,可以直接通过菜单栏的“viewresult”查看,而动画数据则要利用m3_vuanim程序打开。

(7)比较仿真结果与实验或测试结果,既可使用数据分析的形式,也可使用图象处理的方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验证某一设计方法或者网络算法的有效性,另一个是比较不同设计方案的仿真结果,选择合适的方案。

以上是opnet仿真技术在网络规划设计应用中的典型流程,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多次的反复,具体的网络仿真流程需要根据具体的仿真需要和其它具体情况决定。

3opnet仿真实例

3.1仿真问题提出

某校主校区局域网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共有32台工作站。拟建设一个覆盖四校区的校园局域网,各分校区内部网络通过电话线路与主校区实现网络互连进行校园网的扩容,各分校区子网内有20台工作站,也采用星型拓扑结构,用来发送负荷较大的Ftp服务。主校区子网与各子网之间的连接采用链路Lan_mod_ppp_DS0。并且要求主校区与分校区之间可以提供稳定的Ftp服务。仿真的任务是观察原有的服务器的负荷和网络节点之间的延迟是否可以满足扩容后的要求。

3.2仿真模型设计

本仿真的任务是观察在有无背景链路流量(背景链路流量是在网络中对有可能存在的一类负荷的模拟行为)的情况下系统性能的对比。首先要在各分校区内部组建内部网络,可以同主校区一样,内部网络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分别在地图的五个位置定位,在任意一个建立子网模型。分校区子网模型如图1所示。子网内部模型建立以后,就需要在其他位置分别放置这些子网节点了。对主校区进行的内部网络进行一定的改造,使其支持各个分校区子网的交换和为各个分校区提供一个公共的Ftp服务器。如图2所示。主校区被设置成提供Ftp服务的交换式内部子网络后,整个的网络拓扑模型就建立起来了。网络拓扑如图3。

图1主校区节点的内部设置

图2主校区节点的内部设置

图3建成后的网络拓扑图

3.3仿真结果

选择观察仿真结果的CompareResults命令,就可以比较有无背景流量的链路利用率和Ftp的服务时间。

从图4、图5中看出,运行仿真后,具有背景链路流量的链路利用率要高于没有背景链路流量的链路利用率,这是因为有背景链路流量的链路传送的数据确实要多。在链路重载的情况下,当曲线趋于稳定的时候,有无背景链路流量的文件下载的时间大概相差4s~4.5s的时间。从以上两个所观察到的参数,可以看出扩容后的校园网Ftp服务质量仍比较稳定。这样就完成了在有无流量的情况下系统性能的对比。

图4观测到的随时间平均的链路利用率图5观察到的随时间平均Ftp下载时间

4结论

网络仿真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网络规划设计方法,该技术以其独特的技术手段,成为一种经济有效和其他传统方法不可替代的网络设计的有力工具。而opnet公司的opnetmodeler是当前业界最领先的网络技术开发环境,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建模仿真以及分析的集成环境,大大减轻了编程和数据分析的工作量。opnet为网络技术开发、网络性能理论测试、网络设计方案评估及网络故障诊断等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必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宏宇,王兴隆,谢丽霞.网络仿真软件opnet的应用与实践[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10):118-118.

[2]张金文,王文博.opnetmodeler与网络仿真[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opnetmodeler9.0onlinedocumentation[eBpoL].

[4]陈敏.opnet网络仿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网络工程项目背景篇6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112-01

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类新媒体技术已经深刻地影响了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该如何利用新媒体有效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本文从以下视角思考这一课题。

一、树立开放心态和互联网思维

新媒体背景下,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树立开放心态和互联网思维。一方面,要树立开放式的学习心态。工作中,辅导员要认识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不断学习网络技术,在各类新媒体上主动发声,以开放的精神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要形成互联网思维模式。辅导员要在“大数据”和“网络网+”浪潮中,树立互联网思维,用这种思维去指导和开展各项学生工作。

二、培养网络技术人才

辅导员要从技术层面,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特别是要培养一批学生网络工作团队和多平台的协同管理。一方面,辅导员要重视学生网络工作队伍的建设。辅导员需要选拔一批懂网络技术,热心网络平台运行,擅长文案策划、图片和视频剪辑的学生,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管理,使其成为一支可以依靠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要建立各类平台的协同管理。辅导员要综合运用微信、微博、QQ群、微博、博客、飞信群等多样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发挥各平台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上的积极一面,做到信息能够在各个平台及时呈现和互动。同时要注意不同平台的分工和协同,内容和形式各有侧重。有新媒体运行经验的辅导员要运行好辅导员微信公众号或博客,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三、建立科学的制度

辅导员日常工作中,要提高应对新媒体的能力,掌握运行管理技术,建立科学的制度。在制度和管理层面,要建立科学、高效的运行和管理规章。规范的运营和管理制度可以保证网络思政政治教育方向和实际效果,降低网络危机风险。辅导员在其中要发挥把握方向、掌握全局和及时调整的作用,对于学生参与新媒体运营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运行过程中,辅导员要建立团队培养与奖惩机制,如推荐实习和就业岗位,给予适当荣誉奖励等。在新媒体运营运行过程中,项目管理法是比较好的管理和实施方法,它能够很好地适应互联网项目快速、灵活、交互的特点。辅导员在项目管理中需要做的是充分的信任、相对充分的授权以及全力以赴的后勤和资源支持。

四、搭建载体,营造氛围

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利用新媒体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其一,成立专门机构和队伍。要成立专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集成辅导员、学生网络协会、校网络中心等力量开展工作。加强队伍日常培训和管理,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其二,打造学生工作网络新载体。坚持学生活动在哪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努力延伸、服务到哪里,调动一切资源力量把网络打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主动与各大门户网站、红色网站、辅导员博客、学生党员QQ群等组成的交互平台,全天候运行和管理,形成主动占领网络阵地、主动建强网络阵地、主动发声应对舆情的新格局。其三,搭建大学文化建设的网络新平台。实施网络文化建设工程,推动网络文化与传统校园文化一体化进程。在学校各类文体活动、学科竞赛等各类活动中,处分发挥新兴网络平台的育人功能。其四,提升网络素养教育和网络文化营造。作为辅导员,首先要提升自己的网络素养,同时要利用多种途径对学生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从辅导员的层面出发,要从信息搜集和获取能力、网络互助共享能力以及资源整合能力等方面入手。从学生层面出发,网络信息素养的提升能够有效地带动群体网络文化,同时促进大学生的群体文化。

综上而言,在辅导员层面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时,辅导员应树立开放心态和互联网思维,培养组建高效的网络思政队伍,制定规范的管理和运营制度,开展网络素养教育,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加强网络思政教育的经验总结和规律研究。

参考文献:

网络工程项目背景篇7

关键词:网络课程;无障碍;网页可用性检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1)21-0073-03

一、引言

远程教育解决了时间和空间上的矛盾,为南丁各种原因不能接受普通教育的学习者创造了学习的机会,也成为“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实现的重要途径。网络课程是远程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然而,研究发现许多远程教育课程的设计忽略了学习者本身的广泛性、多样性和差异性,不仅给各种障碍人群设置了障碍,甚至正常参与者使用时也遇到许多困难。

国外网络教育研究已经开始注意该问题,试图设计一个能包容所有人的网络学习环境,认为无障碍思想是解决该问题的办法。许多国家已经出台了信息无障碍的法律法规,以驱动网络课程资源的无障碍建设。我国的网络课程在无障碍性方面的情况如何呢?本文通过webaecessihilityCheeker工具,抽样检测了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100门网络课程,对课程页面的无障碍等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方法,这是网页无障碍研究领域常用的研究方法,具体来说是以某一网页为调查对象,采取软件自动检测、人工检测方法或两者相结合的方法,揭示网页无障碍水平和缺陷,进而进行评价和修复。

1.研究对象

检测对象是从中国开放教育资源联合体(简称CoRe,www,core,orgcn/)、中央电大在线课程(www,open,edu,cn/pages/lndex,htnll)和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网络课程(www,ecnudeccom/eoffiee/dee2/courselib/defauhasp)中抽取的100门网络课程。检测对象情况如表1所示。

2.具体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自动检测为主、人工检测为辅的调查方法,采用的检测工具为网页可用性检测技术webaccessibilityChecker(简称为aChecker),网址是aorompt.snow.utoronto.ca/history,html。aChec-ker是基于网络的免费检测工具,无需下载安装,在线即可测试。它可以与任何操作系统兼容,在eaRL标准下输出检测报告。aChecker检测网页可用性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键入网页地址,二是上传网页文件,检测结束后,aChecker会自动生成一份针对网页的可用性检测结果报告,报告中包含三类问题:第一是确定的问题(knownprohlems),即这些问题被确定为确实存在影响网页可用的障碍,设计者需要修改这些问题;第二是可能的问题(F)robahleprob]eros),即这些问题被确定为可能存在障碍,需要人工判断是否要修正这些问题:第三是潜在的问题(poten-tialprohlems),即aCheekeJ不能确定这些问题中是否存在障碍,需要人工判断。

本研究以网络课程的主页、一级页面为检测样本,调出该网络课程存在错误的平均数,以显示无障碍整体水平,从而提高检测的效度。其中,我们主要检测这两个层级页面确定需要修改、可能需要修改、潜在需要修改的项目和项目数等。

本研究采用的检测标准是网页内容无障碍规范1.0版和2.0版(wCaG1.0和wCaG2.0)。wCaG1.0规范被认为是无障碍网站静态网页开发的国际标准,该规范共分为14条规范(Guide-line),65项检测点(Cheekpoinl),wCaG2.0是基于原则的,因为这项标准适用于支持信息无障碍的各种web技术,例如pDF或JavaScript。只要最终的功能满足标准的要求,wCaG2.0对具体使用的技术不加任何限制。

三、检测结果分析

本研究采用excel2007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1.检测基本情况

通过检测和统计,从抽取的网络课程中主页的knownproblems、probableproblems、potentialpmblems的情况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到目前我国网络课程设计的无障碍水平非常低,抽取的100门课程中,主页中knownproblems的平均数目为34.74个、probableproblems的平均数日为29.55个、potentialproblems的平均数目为90.21个。potentialproblems的数量相当多,大于knownproblems和probableproblems的数量之和。这说明我国网络课程的设计者在制作课程时存在很多不规范的编码习惯。

2.我国网络课程无障碍自动检测的结果分析

研究发现,不同网络课程存在问题的项目数差别很大,这说明网络课程对使用者造成的困难程度有高有低。以主页为例,检测到的knownproblems的最大值为57.最小值为6;probableproblems的最大值为62,最小值为0;potentialproblems的最大值为118,最小值为59。具体如图2所示。

(1)knownproblems是aCheeker工具检测到网页中必须要修改的项目。我国网络课程在这类问题中出现的项目比较集中。表2是各项目数的排名情况。

图片元素缺少同等的替代文本。从表2中看到,图片元素缺少替代文本是knownproblems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问题。这一检测要点主要是针对视觉障碍人群。视觉信息转换为文本,再通过辅助软件转换为声音,方便视觉障碍者使用。但是,为非文本元素提供同等的替代文本时势必会造成信息冗余,一些没有信息价值的图形、图形映射、图标等会影响网络下载速度、网页的美观、非视觉障碍人群的使用。所以一般只要为有用信息的图形、图形映射、图标等提供ah文本,无用信息提供空alt值,提高为非文本元素提供同等的替代文本的有效性。

锚点没有文本。锚点标记通常放在文档的特定主题处或顶部,通过创建到这些命名锚记的链接,可快速将访问者带到指定位置。如果没有设置锚点文本,这些链接就会使用户产生迷航。

脚本不可通过键盘操作和鼠标划过事件处理缺少焦点事件处理。这两个项目总是成对出现的。有一部分用户由于有肢体障碍,不方便使用鼠标操作。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在网络课程中,所有的鼠标操作都应该设置对应的键盘快捷键操作。

使用字体效果和加粗效果。这两个监测点也主要是针对视觉障碍人群。如果使用特殊字体或加粗效果来表

示特定的信息含义,由于屏幕阅读器软件无法识别这种效果,视觉障碍者在学习时必然会缺失这部分信息的含义,导致学习困难的产生。可以使用特殊字符“*”等表示特定字符代表的含义。

(2)probableproblems的项目。该类问题的项目只有一个,即链接说明文本可能没有意义(Linktextmaynotbemeanlngfu])。这主要是指在设置链接时,应该为链接添加有意义的文本,解释该链接将会转向的页面的主要内容

(3)pnlentialproblems的项目。我国网络课程在polentialproblems中出现的问题较多,比较集中的问题有:脚本可能用颜色表示信息(Scriptmavusecolorahme),脚本的用户接口可能不可用(Scriptuserinterfacemaynolheaccessihle),脚本可能引起屏幕闪动(Scriptnlavcausescreenfticker),下载页面时可能会弹出新窗口(i,oadingwelpagemaycausenewwindowopen)。

3.人工检测的结果分析

aCheeker是基于英文的无障碍网页检测工具,在识别中文方面存在缺陷。所以,它生成的报告中通常都有:“titlemighttloldescribethedocument”(标题不能描述文档内容),这是由无法识别中文标题而产生的。因此,尽管自动检测能够快速牛成检测结果报告,但是面对死板的检测工具和程序,自动检测不能满足日益更新的科技发展和网页发展速度。一些专家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人工检测、障碍人群参与检测、远程评价、不完全无障碍检测等方法。本研究在自动检测的基础上,辅以人工检测对抽取的100个网络课程进行了无障碍检测,以下是检测结果和分析,

主页比一级页面的错误程度高。从检测的样本中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主页错误程度明显高于一级页面的错误程度。一般我们认为,主页投入的设计精力高于其他页面,因此它的错误度应该低。但测定的结果却与预期相反。经过分析,笔者发现,主页的设计通常比较华丽,统筹整门课程,因此图片、链接的数量相对较多,易错点数量也就随之升高。

无障碍程度与课程网页的美观程度无关。尽管一些网络课程设计非常精美、颜色明亮、布局新颖、功能设置独特,但是在无障碍自动检测中却错误百出。人工检测也发现存在许多问题:背景音乐音量无法调整、Flash不能直接跳过等。而一些网页虽然只有文字和表格,无障碍程度却很高,它体现在字体大小合适、链接安排合理、背景和前景的对比清晰等。

基于以上分析,我目的网络课程在以下几方面有待优化:

表格信息不完善。对于全盲的学习者,屏幕阅读器是他们获知网页内容的主要工具。屏幕阅读器只能以线性方式阅读文件。在这种情况下,表格可能没有意义。所以在设计表格时,应清楚表格资料行与列的表头信息。

背景音乐、音效控制不当。我们发现一些网络课程为了吸引学习者的注意,营造学习意境,设置了背景音乐但是从网页无障碍设计原则和障碍人群的特点考虑,为了小分散阅读者的注意力,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背景音乐或音效。如果必须使用,应有音乐控制条,控制声音的开关和大小。

视频缺少字幕和文本描述。视频教学是网络课程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字幕描述音频和画面内容,可使因环境、语言、文化、种族或听力障碍等原因不能流畅接受视频信息的人群尽可能地获取信息。但是笔者发现只有少数一两个网络课程的视频教学中添加了字幕,大部分的视频教学缺少精细的后期制作,甚至连视频标题都没有。必须为音视频提供同步文本或字幕。

另外,对于有认知与神经障碍的学习者,他们存在阅读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智力缺损和记忆障碍等缺陷。使用网络课程时,会因来不及阅读滚动或流动的文字、难以适应不同方式编排的网页、闪烁的画面等而产生学习困难。因此课程网页设计时,避免使用跑马灯或使网页文宁移动,全网站采用一致的页面布局与导航,界面设计力求简单易懂,不要让网页自动跳转。

四、总结

我同网络课程的无障碍水平较低,与让各类残疾人群、老年人参与网络学习,让身心正常的使用者可用、易用的无障碍网络课程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冈此,在建设网络课程时必须兼顾无障碍功能,避免出现上述问题;或针对以上问题对现行未达到无障碍标准的网络课程进行修复,尽可能地满足更多学习者的需求。

由于无障碍网络课程是一个新命题,对其研究还不尽成熟,在检测方法、检测工具、评价标准和分析方法上也值得广泛讨论和进一步探索,因此本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引起网络课程研发人员的广泛关注,也期望为无障碍网络课程研究超到一点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璐,孙祯祥,王满华,基于通用设计的无障碍远程教育研究述评[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4):25-28.

[2]acheckerca/documentation/index.php?p=checker/indexphp[eB/oL]2011-01-03.

网络工程项目背景篇8

媒体融合(mediaConvergence),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其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媒体融合是指将不同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随之会产生“质变”,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而广义的媒介融合范围较为广阔,其中包括一切媒介以及与其有关要素的汇聚与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媒体融合是信息时代背景下一种媒介发展的理念,是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基础上对传统媒体的有机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媒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也受到了现代媒体传播的影响。由于经济全球化与知识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的竞争逐步由市场竞争发展为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的地位大大提升。一个企业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企业所聘用的人员素质和现有的人员素质。因此,得到人才并保住人才成为了我国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从管理内容、管理形式管理模式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改变,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法与路径,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有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

二、媒体融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媒体融合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例如,目前各类火爆的电视招聘节目,其将媒体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通过现代化、大众化的崭新模式进行岗位招聘,深受广大求职者的喜爱。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搭上媒体这辆“顺风车”,实现新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

1.媒体融合对人力资源管理内容的影响

媒体融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内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工作内容方面的影响。媒体化、信息化的社会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内容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网络丰富了原有的管理内容,使得相关工作人员从事的工作逐渐变得信息化和网络化,因此,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熟练操作新媒体,积极面对信息化和网络化给工作的带来的挑战。同样,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各方面的工作内容上变得更加多样、复杂,例如各种各样的网络招聘,就要求企业HR能够熟练地操作新媒体,在各类求职网站、微信客户端等平台搜集信息,并对收集而来的信息进行分析整合,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吸收优秀的人才。

2.媒体融合对人力资源管理形式的影响

媒体融合不仅对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产生影响,还影响着人力资源管理的形式。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形式主要以纸质为主,这种管理模式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都较为偏低,而媒体融合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不仅可以通过网络的操作,进行员工的招聘、培训以及人员档案管理等工作,还在公司内部搭建起了一个服务于全体员工的公共网络平台,使得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公开、透明,充分实现了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与科学化。尤其是媒体融合背景下建立的员工网络绩效评估体系,大大提高了评估工作的效益,也确保了评估结果的公平与公正。在媒体融合的影响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大大节省了企业的人力和财力,同时使员工工作环境更加公开透明,有利于企业长远、稳定的发展。

3.媒体融合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影响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主要侧重于对管理层的管理,忽略了对于普通员工的管理,不利于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激发员工潜力,还容易造成管理层与普通员工管理的脱节。而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领导与普通员工之间建起了一座沟通与管理的桥梁,由于网络媒体具有公平公开的优势,因而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所有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项目都会通过网络传递给每个员工,使企业员工分工明确。利用网络技术,企业上层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基层员工的具体工作状况,并及时与员工之间形成互动和沟通,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平衡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架构。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使企业全体员工能共享企业的各类信息,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动力。

三、媒体融合背景下人力资源的变革路径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快,中国的经济将面临经济全球化的巨大挑战。因此,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会空前激烈。而企业竞争的焦点将逐步从物质、市场竞争转化为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科技和文化的载体,是国家和企业经济发展的未来,他代表着一个时代最先进的生产力。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企业对人才的争夺日益激烈。而要想拥有更多的人才,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信息化、现代化、媒体化等特点,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更规范、更系统、更高效。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仍存在不足,中国目前正处于人才争夺的核心地带,企业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站稳市场,要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变革,让人力资源管理更加信息化、科技化,使其成为企业的潜在市场。

1.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更好地服务于企业。一方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要利用网络对企业进行广泛的宣传,例如,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网站等,将企业的个性化薪酬体系以及丰富的员工文娱活动等进行公开展示,同时,大力宣传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员工存在感与企业荣誉感,从而实现提升企业品牌形象的目的。另一方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建立一个集招聘、培训、薪酬等于一体的管理系统,实现系统化、自动化、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

2.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媒体素养

媒体融合背景下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具备专业知识、互联网思维、财务管理知识、运营管理、心理学、统计学等多方面知识,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能够处理好“全与专”的关系,既要具备牢固的专业知识,又要成为一个多领域全面发展的人才。

3.树立发展创新的理念

媒体融合的核心与灵魂是创新。因此,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做到与时俱进,树立创新理念,并形成崭新的管理机制框架。建立适应于当代青年工作的环境与氛围,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在招聘、考核、培训、考勤、绩效、福利、薪酬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例如,可以设立旅游津贴、姨妈津贴、脱光津贴等有创意、有新意的“新兴福利”。为企业员工带去更多的关怀与贴心,从而更好地保障企业的长久发展。

网络工程项目背景篇9

【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会计核算影响问题完善策略

一、网络信息技术对会计核算工作造成的影响

会计核算相关工作在快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之下出现了许多变化,具体如下:

一是会计核算信息不对称的难题在网络信息科技的环境之下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解决,有利于更好地共享财务相关资源,有助于更好地开展会计核算资源信息的协调与沟通工作。利用网络信息科技,企业或单位能成功架设会计核算相对应的数据库,可以分档与归类好多种多样的会计核算信息资源与相关数据。会计工作者只需要掌握密码就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入网络会计系统之中,进而可以更便捷获得会计核算资源信息。

二是利用网络信息科技能有效拓展会计核算的主体和职能。在网络信息科技的环境之中,会计核算相关工作涌现出了许多像虚拟公司、网络企业等一般的网络核算主体,这些网络核算主体往往是虚拟化的,而这些虚拟化网络核算主体的出现导致传统角度之下对企业会计核算主体定位出现或大或小的偏差。与此同时,企业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与工作水平都在网络信息科技的推动之下获得了较大的提升,进而让企业会计工作者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开展核算型、管理性的会计相关工作,有助于将会计核算管理职责进一步拓宽。

三是传统的会计核算原则在网络信息科技环境之中受到了较大冲击,历史成本制与权责发生制是传统会计核算的两个基本原则,因为在网络信息科技的环境之中,会计核算不需要再进行确认收入、跨期分摊费用、会计分期等工作,所以网络信息科技环境之下的会计核算具有现金首付实现制的特点,也正是这样传统会计核算的历史成本原则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二、网络信息科技的环境之中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

企业会计核算在网络信息科技的推动之下获得了较快的进步,然而也无法规避网络信息科技所带来的某些不利影响与调整,现今在网络信息科技的环境之中会计核算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工作数据信息的保护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会计核算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大背景之下,实际就是处于一个开放程度较大的背景之中,所有会计核算所涉及到的数据或信息都被置于网络数据库之中,假设会计软件系统、硬件存在缺陷,又或者受到某些恶意攻击者的技术侵入,就会对网络数据库之中的会计数据或信息造成巨大打击,所以怎样才可以有效保护相关信息与数据也就变为首要难题。现今许多企事业单位在开展会计核算信息或数据的保护工作之时存在较多问题,没有充分意识到保护工作的意义与作用,在许多企事业单位实践监管的过程,没有架设严谨、科学的保护工作流程与制度,进而导致会计核算相关数据信息极易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会计核算相关工作的难度。

(二)给企事业单位传统内部控制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许多困难

在网络信息科技背景之下,格式化的数字格式逐渐替代了传统会计核算的某些数据凭证,某些会计工作所涉及到的批示、签章、原始凭证都会用较为统一、标准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会计核算某些网络化的认证与管理科技却还需要进一步健全,所以假设某些专业化的网络会计核算工作者在其中做些违规、甚至违法的动作,也就难以被他们察觉,这也就加大了企事业单位传统内部控制相关工作的难度。此外,网络信息科技背景之下,增加了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相关工作的虚拟程度,削弱了某些传统内部控制原则的权威性。比如在网络信息科技背景之下,工作人员只需拥有相对应的密码或口令就能进入相对应的会计系统之中,这势必对传统会计核算互不相容的原则造成较大的挑战。

(三)要求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具有更高的专业素质

在网络化的背景之下,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相关工作出现了许多改变,而对从事这项工作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也就有着更大的要求。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者需要拥有较高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熟悉各类会计核算系统、硬件、软件等,也需要科学利用网络化背景下会计核算的制度安排、流程、程序等。现今许多企事业单位的会计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做好充分心理准确应对网络化背景之下的会计核算工作,急需丰富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操作实践经验等“软实力”,某些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相关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依旧滞留在以往的工作技能之上,而这些工作技能在应对现今快速变化的网络化背景之下的会计核算工作无疑是不够的。

三、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之下完善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对策

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之下,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相关工作出现了巨大的改变,而这对会计核算工作来讲是一个无法规避的发展潮流与过程。所以需要应用有效对策提高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相关工作的规范化程度,进而提升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相关工作的效率与水平。

(一)采用第三方监控增强会计核算信息或数据的保护力度

因为网络信息技术背景之下依旧是采取数字方式存储原始凭证,因此不可能像传统会计核算系统中那样检验各个原始凭证。但是应用网络信息科技所独有的实时传输功能与逐渐人性化的网络服务项目,对于各种原始凭证我们能开展网上公证,也就是通过第三方监控实行管理与控制。例如各家企事业单位都可以在网络认证机构注册属于自己的私有密码与数字签名认证。当会计核算相关业务发生的时候,工作一方把相关数据或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网络认证机构相关系统之中,让网络认证机构确认并把通过数字签名的加密凭证与原始凭证同时传输给工作另外一方。这样就可以有效保护会计核算数据与信息,确保数据与信息是均通过工作双方的认可。而工作单独任何一方由于没有办法得到另一方的私有密码与数字签名,也就不可以进行交易凭证的伪造工作。与此同时,此凭证以未经过数字签名的形式与通过数字签名的加密形式存储在企事业的网络会计核算数据库之中,会计工作人员只能对未经过数字签名的凭证进行修改操作。这样一来如果会计相关工作人员对某项会计核算业务心生怀疑,只需要把通过数字签名加密凭证提交第三方网络机构或客户进行解密并加以比对即可。

(二)架设适应网络信息技术背景的企事业会计核算内部控制系统

以往旧的内部控制系统已经不再适应网络信息技术背景之下的会计核算工作的需求,需要寻求到可以将网络高效、实时的特点充分利用好的方式。一个较有效果的方式就是在网络信息技术背景之下会计核算系统之中分别设置监控与操作两个独立的岗位,对各个会计核算工作都采取多方备份的策略。当会计工作者处理账务的时候,监控工作者的机器之上也会同步记录会计工作者处理账务的具体操作与相关数据信息,由监控工作者开展定期或同步的审查,一旦发现数据出现误差就开展深层次的调查。这样就可以将岗位明确划分好,达到工作人员之间、岗位之间的有效监管。研究架设适应网络信息技术背景的企事业会计核算内部控制系统是企事业会计工作之中需要重点思索的问题。

(三)加大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培养力度,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现今在我们国家,非常缺乏既熟悉网络信息科技,又掌握商务经营管理相关知识,而且还通晓财务会计专业知识的综合型人才。为更好适应网络信息技术会计核算工作的发展形势,企事业单位,乃至国家相关部门都需要关注此类综合性人才的培养与开发,这是网络信息科技背景之下确保企事业单位甚至国家在白热化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的重点所在。此外,还需要充分利用交流、研讨、培训等方面增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高水平完成新形势之下的会计核算相关工作。

四、结束语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会计核算的工作内容将会发生更大变化,如何在新形势下,根据网络信息技术对于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政策,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和效率,将成为企业以后面临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网络工程项目背景篇10

一、课程改革历程

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之一。因而网络营销已成为网络时代营销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热门课题,回顾我们开设这们课程的教学实践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于课程整合的教学改革。网络营销这门课程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如市场营销、商业管理、经济学、计算机应用和网络通讯技术等多方面的综合内容,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因此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没有一种成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使许多教师感到难以着手。相关的任课教师开始了《网络营销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的探索。首先从课程名称上改变,将《网络营销学》改为《网络营销》,即寓意于不讲理论、不强调知识体系,注重讲求网络营销工作中的实际技能的学习和训练。[2]但究竟哪些技能是属于电子商务专业网络营销课程介绍的,各个任课教师都以不同的理解,来确定自己的授课内容。如有计算机背景的教师,更多的是将课程设置成网络营销工作的训练课,如表单制作、购物车制作、留言板制作、网站建设等等;而市场营销背景的教师,却把网络营销讲的与市场营销不分彼此,学生感到非常不满。社会对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上不认可,用“四不象”来形容我们的毕业生,网络技术手段,不如计算机专业、商务运作能力不如市场营销专业,商务自动化办公不如职高学生,心态不如中专生。

第二阶段:基于岗位技能教学改革。随着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针对专业学生制定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开展课程内容整合,强化实践教学,从而走出了课程体系的束缚,课程的建设思想从学科体系向职业技能体系转变。[1]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高度融合,因而,在教学大纲、教材、实验、实训,尤其是课程考核中,都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为创造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的硬件条件,在我院建立了电子商务专业机房,以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第三阶段: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在《网络营销技术》课程建设上,进行了岗位主导?项目带动式人才培养模式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开始了新的课程改革创新,《网络营销技术》课程开发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要获得的关于职业内容和工作环境的感性认识,进而获得与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2]对于学习领域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物,按照工作过程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将学习领域细化成具体的学习任务与情境。

通过大量的企业需求调研,结合电子商务及应用领域的发展动向,整理出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网络营销十大工作岗位,通过专家委员会、校外实训基地、行业专家的多次研讨和论证,对每一岗位进行严格的“岗位描述”。[3]采用倒推的方法,通过岗位描述(岗位工作内容)岗位能力(完成工作的基本能力)训练目标(工作流程的实施)学习目标(实施工作流程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理论教学服务于实践教学)教学内容(由上述倒推必需够用的理论与实践内容)教学方法(根据实践内容不同采用多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六位一体教学模式,全方位保障教学设计效果最大化)教学效果(教学效果随时检验,能力测评、岗位测试、综合测试、模拟考试、考核等)教学评估(以职业技能鉴定、企业认可度、全国性专业领域大赛、就业率作为教学效果的最好评价)。

二、课程建设思路

我们开设一门课程都是在一定的专业背景下进行的,课程的开设是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那么首先要确定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立足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大潮的需要,面向广大中小型企业的网络商贸营销领域,培养具有一定的经济贸易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熟练运用最新的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平台开展商务活动,具有信息技术和商务知识,并且能适应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类岗位要求的复合型人才。[4]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课程定位指明了方向,网络营销技术在专业中的课程定位中可归纳为:(一)技术与商务融合的实务性课程。电子商务就是要强调现代技术与商务的融合。这门课程也是传统与网络对接的一门课程,因为这是一个新的专业,很多课程与传统课程没什么差别,而这门课程不同。(二)专业核心主干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核心骨干作用,靠这门课程培养基于互联网的营销类人才,(三)职业能力培养起支撑作用。对专业学生的重要的职业能力要靠这门课程来培养。通过学习先导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国贸理论实务》、《电子商务概论》、《市场营销学》,我们会发现还没有一门课程整体系统的介绍学生将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商务活动,因此这门课程要解决如何搜集商业情报,如何网络推广企业、如何拓展网络销售渠道、如何网络个人创业的问题。从而确定了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进行网络市场调研、网络营销平台策划、网络推广、网上客服、网络营销管理的能力;使学生能适应中小企业网络商务应用,开展网络营销活动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提升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三、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的设计理念:坚持以服务地方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应用为宗旨,以就业对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素养培养为先,教学中以实践为主导,突出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这门课程课程设计的思路是:解构岗位能力,重构学习项目。通过解构职业岗位能力素质要求,来重构学生可以学习的学习性项目,来构成我们的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网络营销能力为目标,首先,来分析专业岗位,电子商务岗位主要分两大类,技术类和商务类,面对网络营销这门课程主要是商务类岗位,以培养学生网络营销能力为目标,重构出五个渐次递进的学习向项目。[5]如下图:这一系列项目相对独立而相互联系,任务难度逐步增加,遵循了工作过程的逻辑要求,经过这五个项目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从事网络贸易的能力。课程开发遵循校企资源共享,师生企业共建。在学习性项目开发过程中,每个项目均有一个以上业务相关度高的典型中小型企业全程参与与支持,并且让课程开发团队充分共享企业已经完成或正在实施相关应用案例。企业主要的技术和业务骨干全程参与了课程建设,如提供编写思路、参与部分项目任务撰写、承担了部分关键性的实践教学任务、指导学生校外实习和校内实践项目的开展等任务。

四、教学内容选取

首先是针对就业岗位来选取教学内容,也就是:中小企业网络营销、推广、贸易类岗位来选取教学内容;我们每一个项目都是企业共同参与,每个项目细分出来的任务模块,都是基于企业的真实业务,其次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内容多,任务繁重的现状,针对学生能够学的、适应企业及学生的现状和发展需要来选取教学内容。

第一是,适应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进军网络市场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企业网站来谈网络营销,不是搞营销就是把企业的网站推广出去,把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整合进来,这样可使中小企业有没有网站,一样可以进行网络营销。

第二是,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特点,通过学习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导入到企业的角度,以员工的身份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最后来综合提升学生能力,起持续强化效果。使所学内容与认知水平和现实情感相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三是,适应学生今天学会学习、明天对口就业、将来学会创业的内在需要,内容选择上做到学习的需要,就业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项目的选取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五、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一)教学方法的设计思路

围绕核心培养目标,创设情境教学环境,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学活动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及学习小组通过自主式学习、角色式学习、协作式学习进行具体实训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教师的作用从以课堂讲授为主转向以教学设计与组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指导、监控(激励、答疑、纠错)评估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强调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必须有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助于发挥学习团队的作用与形成学习型组织。通过精心设计和营造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相匹配、与岗位工作环境相吻合的项目学习情境,以有利于学生从“校园学生”身份转换为“企业员工”角色过程中职业技能的培养、职业情感的培育、职业态度的养成为标准。[6]

(二)具体的教学方法

通过理论课堂传授、教学网站、在线网络教学资源交流互动,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展现自己的才干能力。

1.项目教学法。在每个项目的学习过程中,根据学习进程的不同阶段,根据工作岗位职业角色的特色要求,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2.案例法。用大量实例解释基本概念,使理论教学和实践紧紧相连。

3.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实际场景,增加学生感性认识,加强对关键概念的理解。

4.企业实习教学法。《网络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课程组与多家企业合作,共建“网络营销校外实习基地”,在理论课完成后,组织学生深入企业,进行为期两周的企业实习教学。

5.仿真模拟教学法。从仿真实验入手,模拟实际工作情景,让学生到阿里阿里巴巴网站上参与阿里巴巴提供的仿真模拟实训,从实训中了解所学所训内容的应用环境和重要性,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实现一对一的技能训练,学中练、练中学,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