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物医学工程发展史十篇生物医学工程发展史十篇

生物医学工程发展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0:13

生物医学工程发展史篇1

[关键词]医学史课程、高等医学教育、功能

医学史顾名思义是医学的历史,它是以医学为研究对象的历史科学。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人知道自己的历史;医学工作者与一般人的区别也就在于他们应该懂得医学的历史。医学史课程是医学生懂得医学历史的重要途径,因此,医学史教育在高等医学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医学史作为一门以医学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史,它有典型的医学特征,但同时也具有一般历史科学的共同特点,因此,医学史课程在高等医学教育中也能体现史学的一般功能。唐太宗《旧唐书》里对魏征有这样一句评价:“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其中的“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正是对历史的现实作用所作的高度概括。也有人指出“历史是一门古老而又年青的充满生机的科学,在现代学科丛林中,历史学对现实和人生的意义不是任何其他学科所能代替的”。①具体说来,历史的现实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博古通今”、“鉴往知来”,即在认识历史过程中,揭示历史的规律性,从而加深对现实的理解和对未来的预测。二是“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善可为法”、“恶可为戒”,即在认识历史过程中,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从而为现实服务。三是有利于人生的修养,即通过历史的教育使人“明是非、别善恶”,用前人的智慧和德行净化心灵、提升境界。医学史课程在高等医学教育中也体现了上述功能。具体概括为:认识医学发展历程,把握医学发展规律,预测医学发展趋势;总结医学发展中的经验教训,为推动现代医学发展服务;学习医学前辈的德行,明确自己的责任,从而提高自身修养。

一、认识医学发展过程,把握医学发展规律,预测医学发展趋势。

历史就是指过去的人类社会活动,故有了人类便有了历史。医疗行为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行为,也是随着人类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的。因此,医学也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最初的人类,出于生存和繁衍的本能,与疾病作斗争,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产生了原始的经验医学。又由于当时人们的认识能力低下,对大多数生命现象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普遍认为是超自然的力量支配着人类的生死祸福。与这种认识水平相适应,禁忌、崇拜、巫术就成为当时医疗行为的主要形式。这个过程非常漫长,从时间来看,占人类历史的99%以上。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奴隶社会)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一些人开始对自然现象进行思考,于是产生了朴素的自然哲学观念。人们开始把一些医疗经验知识上升为理论,并试图用哲学思想来解释医疗经验,于是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医学”。例如:在欧洲就有希腊希波克拉底提出的“四体液学说”,在中国就有“阴阳五行学说”,印度有“地、水、火、风”四元素理论等。这些医学理论虽然不能像今天的医学那样科学地解释人类的生命现象,但这却是在原始经验与神巫医学基础上的理性升华。西方社会的中世纪,被称为最黑暗的时代,神学渗透到一切知识领域,医学也由僧侣所掌握。他们为病人治病,也替病人祈祷,呈现出“僧侣医学”的特征,寺院即医院,僧侣即医生。这种笼罩在宗教神学阴影之下的医学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在文艺复兴以后,西方医学逐渐受机械唯物主义影响,出现了人体解剖学、病理学,开始了寻找病灶的过程,听诊器、内窥镜等多种诊疗设备也随之发明并投入使用。这种以机械唯物论为基础的,以生物性的人为研究对象的医学被称为生物医学模式。此时,西方医学得到了迅猛发展。自20世纪中期以后,除生理因素之外,人们开始关注影响人类健康的心理和社会因素。l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在其通过的中对健康这一概念作出了超越生物医学界限的解释,指出“健康除应在解剖生理上无病态表现以外,还必须在精神、心理上是健康的,并能够圆满地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的要求”。l977年恩格尔教授根据现代医学的发展情况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因而医学也跨入到现代医学阶段。

通过回顾医学的进程,我们不难发现医学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

首先,从医学模式来看,医学模式的转变呈现出“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规律。医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本能、经验、巫术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唯心的僧侣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几个阶段。其中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对于唯心的僧侣医学模式以及唯心的僧侣医学模式相对于原始的巫术医学模式在形式上都有某种意义上的回归再现。例如现代医学模式中的“心理暗示”或“输导”与僧侣医学模式和巫术医学模式中“祷告”等在形式上有某种共同之处,但是这种形式上的类似绝不是简单的复归。现代医学模式中的“心理暗示”与“心理输导”是在经历了生物医学长足发展之后的理性的心理治疗活动;中世纪僧侣医学模式中的“祈祷”比巫术医学模式也多了一些如希波克拉底、盖仑等“实证医学”理论与医学实践的合理成分。又如生物医学模式在其哲学基础上也是对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的复归,两者都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上的。但是,生物医学模式发生在人类对世界的本源已有较清楚的认识之后,而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所发生的时代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还十分肤浅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因此,生物医学模比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更加科学。医学模式的转变所体现出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规律,也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医学的发展是在不断总结前人经验教训基础之上的理性升华。医学每前进一步,都带有明显的历史痕迹,但又都不是简单地重复历史,而是在不断地继承历史,同时又不断地超越历史和不断地创造历史。

其次,从病理学的发展过程看,也可发现医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宏观到微观,从综合到分析的过程,这也是医学发展的规律。在前生物医学时代,病人被视为一个整体,因而“整体观”是前生物医学模式中共有的观念。文艺复兴之后,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在医学中的应用,这种整体观开始走向了分化。例如十八世纪意大利病理学家莫干尼(morgagni)创立的“器官病理学”,就把人们对生命的认识推向器官水平。法国医生比沙(Bichat)把莫干尼的工作又推近一步,建立了组织的概念,认为器官由组织构成,并近一步描述了患病时器官和组织的形态学改变,使人们对疾病的认识由器官深入到了组织层次。十九世纪50年代德国病理学家魏尔啸(Virchow)创立了细胞病理学,从而使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深入到了细胞水平。从20世纪50年代起,英国剑桥结构学派克里克(Crick,H.C)和美国信息学派沃森(watson,J.n)通力合作,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表明人们对生命的认识已深入到分子水平。

此外,医学在向纵深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横向交叉或延伸,出现了医理、医文、医工交叉的多个学科群。这也表明医学的发展经历着由综合到分析,再由分析到综合的发展过程,这也是医学发展的规律。

上述规律只是几个典型例子,事实上在医学的各个方面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出其发展的规律。揭示事物规律本身并不是科学研究的目的,其最终目的在于透过规律来预测未来。因此,通过对医学发展规律的认识,其最终目的在于预测医学发展的趋势。人们根据医学发展的规律,预测未来医学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医学的目的和任务,将从传统的治病救人,延长病人的生命为主,逐渐过渡到以维护和增强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主;医学工作范围,将从现在的出生到死亡,扩展到生前到死后;分子生物学将成为医学的带头学科,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将成为医学的主导技术,高科技向医学领域渗透将使医学理论和医学技术的面貌发生改观;21世纪医学将朝着整体化、综合化、多元化方向发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将更加趋于完善;基因组医学的发展将会成为新世纪人类医学的主流等等。

二、总结医学发展中的经验教训,推动现代医学发展。

纵观医学发展的历史,医学每前进一步,都是建立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之上的。学习医学史,有助于医学生了解前人在推动医学发展过程中的成就与失误,并从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从而为推动现代医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经验积累是医学发展的最初行为方式。正如鲁迅所言“大约古人一有病,最初只好这样尝一点,那样尝一点,吃了毒的就死,吃了不相干的就无效,有的竟吃到了对证的,就好起来。于是知道这就是针对于某一种病痛的药。这样地积累下去。乃有草药的记录,后来渐成为庞大的书,如《本草纲目》就是。”(《南腔北调集·经验》)鲁迅的这句话道出了经验在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作用。

又如,在巫医混杂时代,人们在征服左右人的生死祸福的超自然力量时就经历了从“禁忌”到“崇拜”再到“巫术”的过程,这就是经验作用的结果。早期人类对一些不可理解的现象感到奇怪和恐怖,因此不敢接触这些事物,从而产生了各种“禁忌”,即“远而避之”。例如当时人们由于对“死”的恐惧,因此把与死人有密切接触的人视为禁忌对象。菲律宾群岛的阿古泰诺族妇女,在丈夫死后七八日之内,就只许晚上出门,并且走一步路必须敲一下手杖以警告走近的人。然而,这种禁忌的方法往往并不能阻止灾祸的降临,于是人们就会对这些禁忌的对象产生敬畏心理,希望通过祈祷、祭祀或占卜的办法祈祷宽赦,这就是“崇拜”,即“崇而敬之”。然而,当这种崇拜的办法也无法阻止灾祸降临时,人们就开始另一种新的尝试,即对鬼神之类进行“驱而除之”,以保护自己。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巫术”随之产生了。人类对自然界中的不可知物,由禁忌到崇拜,再发展到巫术,虽然不能真正征服自然,但这应该说也是一种认识上的进步。这种进步就是在经验的推动下产生的。

再如,通过对近代医学产生和发展过程的考察,也可发现经验是其发展道路上的一个个坚实基石。从解剖学的发展历程来看。罗马时代,被尊为解剖学之父的盖仑(Galen)在前人的认识基础上,通过对动物的解剖,来认识生命体的结构,积累一定的解剖学经验。但由于他把对动物的形态学认识强加到人体,因而难免有许多错误。在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意大利的达·芬奇(L.davinci)在对盖仑的经验进行继承和对其谬误进行批判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解剖学研究,使人体解剖学进一步走向成熟。十六世纪比利时解剖学家维萨里(Vesalius)也是在对前人的经验教训进行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解剖研究,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写就了《人体的构造》一书,从而奠定了近代解剖学的基础。从化学治疗学的发展历程看。德国细菌学家爱尔利希(ehrlich)提出了“化学疗法”的概念。他在对结核杆菌染色时发现该菌对某一染料有特殊亲合力,由此他推测某些化学物质对病原微生物也有亲合力,决定研制只伤害微生物,不伤害人体的药物。经过反复实验终于发明了能消灭螺旋体、治疗梅毒和回归热等疾病的化合物“606”(Salvarsan),从而开辟了化学疗法的道路,为抗生素类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继埃尔利希之后,1928年英国人亚历山大·弗莱明在这一经验的启示下发现了青霉素,成为二十世纪医学界最伟大的创举。1932年德国人多马克用同样的经验发现磺胺药的抑菌作用,解决了一些常见感染的特效治疗问题。从医学模式的转变看。生物医学模式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科学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健康状况,并且促进了医学道德的转变。但是,生物医学模式在其向纵深发展过程中却遇到了许多困惑或者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都为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或教训。比如,生物医学模式并不能真正完全解决病症问题;生物医学模式片面的思维习惯,也对医学的发展有消极的影响;生物医学模式也导致医患关系疏远,如医患关系物化的趋势,医患关系被分解的趋势,病人与疾病分离的趋势等。通过对生物医学模式的科学合理的成分和存在的不足进行充分的认识,就可以总结和利用生物医学模式时代的经验教训,从而促使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并使其逐渐趋于完善。

上述例子说明经验在医学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任何医学成就都是建立在前人积累的经验教训基础之上的。这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特点,因为个人的生命和能力是有限的,而文明却不因个人的逝去而中断,而是在“继承”、“创新”、“传递”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因此,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医学,也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学习前人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不断创新。

三、学习前人的德行,明确自己的责任,提高自身修养。

大学教育应当做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紧密结合,医学教育更应当如此,因为医学是直接面对人的科学。所以,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责任。何谓医学人文精神?人文指的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精神是指人的人格、气质、修养。医学人文精神则是指医学工作者所具备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人文是外在的,人文精神是内在的。因此,医学人文教育就是把外在的“人文”化为医学工作者内在的“人文精神”的过程。在医学人文教育中,医学史是最重要的素材。因为“历史学是各门学科之母”③,医学史从多方面记述了人类与医学有关的活动,是最全面的教材。医学史可以为医学生的人格塑造、气质培养、修养提高提供借鉴。

首先,可以使医学生接受人道主义精神的熏陶。人道主义精神是人文精神的内核,它是一个人面对他人、面对人类的一种情感或态度。对医学工作者而言,其人道主义精神则主要体现在如何面对病人,如何面对人类方面。早在公元前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誓词》中就强调了医疗行为的目的是为病人服务,把恢复病人的健康视为医生的最高职责。德国柏林大学教授胡费兰德(Hufeland)在其医德十二箴中也写道:“医生活着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这是职业的性质所决定的。不要追求名誉和个人利益,而要用忘我的工作去救活别人,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不应怀有别的目的。”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医学人道主义精神,医学人文教育就是要秉承医学人文精神。

其次,可以培养医学生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在医学发展史上,许多的科学家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情感、健康、乃至生命。例如,比利时医生、伟大的生物学家安德烈.维萨里(a.Vesalius),在欧洲社会还笼罩在神学权威的氛围中大胆进行科学实验,纠正了盖仑解剖学的许多错误并揭穿了神学关于人体的谬误,完成了《人体的构造》的伟大著作,奠定了近代解剖学的基础。然而,维萨里与哥白尼一样,为了捍卫科学真理,遭教会迫害。又如,西班牙医学家、神学家米凯尔.塞尔维特(m.Servetus),通过解剖观察,提出了肺循环学说,为血液循环学说的确立奠定了基础。然而,由于违反了教义,还没有来得及完成这项工作,就于1553年10月27日被统治阶级活活烧

死在日内瓦。此外,还有许多的科学家,他们的献身精神无不启迪着后人。例如巴斯德不顾个人安危、多次深入疫区研究传染病的病原体,为揭开传染病的奥秘作出了贡献。琴纳首先在自己儿子身上接种牛痘苗,然后又把天花病人身上的脓汁接种到儿子身上。这种献身精神是今天的医学工作者应当继承的最宝贵的财富。关于这一点,爱因斯坦在赞颂居里夫人时就说:“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她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要大”。

再次,可以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医学史上的许多发明创造不一定都是通过理性的推理、论证或研究的结果,而是偶然的思想火花所致。例如,叩诊法的发明就是奥地利医生奥恩布鲁格把儿时的经验(常看见父亲用手指上下敲酒桶的木盖从木制酒桶发出的声音来判断酒桶内有多少酒)迁移到医疗行为中的结果。又如,英国医生李斯特从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关于有机物腐败和发酵的研究成果中得到启示,认为伤口化脓是由于细菌作怪,于是决定采取碳酸消毒,无菌手术获得成功。李斯特就是这样移植巴斯德的研究成果,发展了外科手术的消毒法。再如,英国人亚历山大·弗莱明在实验时发现,意外落在培养基上的霉菌斑点能够杀死引起葡萄球菌败血症的细菌,从而发现了青霉素,其后又发现了许多的抗生素。使许多另人束手无策的疾病得以治愈。这些例子表明医学史上的许多重大发现都是与科学家们独特的思维方式有关的。通过对医学史上这些事例的学习,可以引导医学生的有意识地培养其创新思维。超级秘书网

此外,通过学习医学的历史,还可以培养医学生对医学专业的感情。只有爱医学,才有可能为医学而献身。即通过学习医学史,了解医学发展的艰辛,看到医学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体味其中的乐趣与奥妙,从而产生对医学的热爱。通常所说的“知之愈深,爱之愈切”就是这个道理。

论述医学史课程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功能,目的在于唤起高等医学教育的主体(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者)对医学史课程的重视。目前,由于受“重科学轻人文”的传统的影响,大多数高等医学院校对医学史课程不够重视,仅少数院校开设医学史课程,且多为选修课,因此医学史课程的上述功能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这有悖于高等医学教育的目标。这就要求高等医学院校采取有力措施,例如把医学史作为必修课,增加医学史方面的图书资料,提高医学史教师的水平等,从而使医学史课程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功能得到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生物医学工程发展史篇2

关键词:中医院校档案工作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6(a)-0000-00

高校档案作为一种记录和反映高校发展历程和各种活动的载体,具有承载历史和文化的功能。而中医院校的档案工作更是肩负着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事业的重任。校园文化体现了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与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环境,它是全校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所创作出来的用来反映他们在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理念、学习形态、思想意识形态、行为、信念上区别于其他群体的一种文化。中医院校更是如此,它们坚持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为核心,强化中医的传承,突出中医药文化元素,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凸显中医药特色,使我国宝贵的中医药文化代代相传,成为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

1中医院校档案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众所周知,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制度文化,物质是基础,精神是支柱,制度是纽带。中医院校的档案工作多年来累积保存的各类档案资源和档案资料,无论是以文字、图片的形式存在还是以影像、声音等形式呈现,其实质上都是校园物质文化形式的体现。因此可以说中医院校档案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资源,其丰富的内容、真实的历史记录、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在中医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途径。档案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成败。与此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精神建设又引领者档案工作者去探索、去开发隐藏在日常校园活动中的档案资源。因此,中医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档案在某种程度上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

2中医院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

2.1记载并传承校园文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中医院校的校园文化石记载着几代中医药人的集体智慧和成果的结晶,凝聚了中医药文化。文化传承是在空间上、时间上连续的传接和不断的发展。从档案本身来说,它的物质形态包括纸质资料、实物、照片媒体资料等,都是最真实的原始材料。校园的物质文化包括了学校的硬件环境、学风、教育管理风格等,均可从档案中找到相关信息,从学校的校歌、校训、校徽,标语、教室建筑等,处处体现出学校的硬件环境和发展历史。而精神文化建设则是一所学校进校园文化的灵魂所在,反映出学校整体的精神境界、世界观、价值观、理想追求等,体现了一所高校的精神风貌和形象。对于中医院校来说,精神文化建设重点体现在大国医精神的发扬、医德的传承、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尊师重道、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等。中医院校的档案馆承担了传播学校文化、大国医精神的重任,因此开发利用好医学院校的档案资源是传承和发扬校园文化建设的十分有效的途径。

2.2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详尽史料依据的作用

档案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档案就是对历史的真实记录。历史是什么?历史是过去真实发生的事情,它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可以给现在的人以启示。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过去的经验,离不开过去先辈们的努力。档案是真实的,客观的,可靠的,具有凭证价值的资料。而中医院校的档案则详细记录了过去该校教学、管理、文化等各项活动的记录,这些档案可以为高校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依据和保障材料。高校管理者们在设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可以从过去的老照片、活动录像、录音和视频中寻找思路。

2.3传播中医药文化教育的功能

众所周知,在《高校档案管理办法》中已经明确规定了高校档案馆(室)不仅仅是收集、整理、存放、保管档案文献资料的地方,也是开展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而对于中医院校的学生来说,不仅是利用档案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也是对他们进行中医文化教育和熏陶。同时更要利用档案对学生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医德教育。由于学校档案所记载的信息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既真实又具有极强的代表性。通过编写校史、大事记、人物档案、名医档案,树立学校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宣传我校的烈士、革命先烈,以教育内料、实物展览等各种形式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总而言之学校档案所蕴含的文化内容都是真实的、客观的、积极的,更是有教育意义的。

2.4促进校史、医史文化建设的功能

中医院校的最大特点就是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事业。医学院校收藏档案一方面是为促进学校发展建设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促进校史、医史文化建设。中医院校丰富的档案资源为学校建设校史馆、医史馆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和保障。校史馆建设中,从建校以来至今的所有重大事件的照片,重大历史节点的实物档案都可以为校史馆增加一份有说服力的内容。中医院校不同于其他西医院校和综合院校,构建中医药博物馆是中医院校的发展使命。医史是一门十分博大精深的学科,中医药几千年的历史是十分值得我们炎黄子孙研究的,医学院校档案馆(室)所存的古代医学书籍资料等内容,古代的制药技术,以及其他档案资料都将成为我们研究医史文化、建设医史博物馆的重要依据。

3小结

总之,中医院校的档案资源十分丰富,保存档案的目的就是为人所用、为校所用,这样既发挥了档案的价值,也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更提升了工作效率。将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作为中医院校,有效的利用档案资源,能够使学习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和传统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与氛围,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受到中医药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中医药大学的以后的发展建设和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吴慧红,许洁.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J].黑龙江史志,2008(5)

[2]刘宁.高校档案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探索[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12)

[3]韦晓青.发挥高校档案功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J].攀登,2011(4)

生物医学工程发展史篇3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生毛入学率逐年上升。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意见》深刻论述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着强大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实力,力图推行所谓的“西方文明”的全球化,对我们的东方文明形成了巨大挑战,因此,江泽民同志提出了继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的号召。中医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其开设的中国医学史(以下简称医史)课程,以独特的视角、丰富和优秀的内涵,在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塑造高尚品德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

医史在中医院校课程设置中属考查课程,教学大纲要求为36学时,但各院校多有删减,许多学院压缩至18学时,可见并未受到普遍的重视。在倡导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弘扬民族精神的新形势下,有必要重新审视医史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挖掘医史课程中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充分发挥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中国医学史的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中国医学史是研究中国医药学起源、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中医院校学生系统了解中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也是高等中医院校课程中一门与社会科学有着极为密切联系的综合性学科,其作用各版教材均已叙及,这里不再赘述。笔者试图从另外两个新的角度,来探讨医史教育的现实意义。

2.1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中医学从无到有、从零散经验到系统理论,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由于其理论体系形成的独特文化社会历史背景,中医学除了是一门探索人体生理、病理、防病治病规律的科学外,还蕴含大量的人文价值和文化特征,构成了中医学丰富的文化内涵,可视中医学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有机统一体,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兼有社会科学的特征,其核心部分是中国古代哲学,又与儒、道、佛的影响密切相关,形成了厚重的传统文化沉淀,其中不乏优秀内容。生命的可贵,决定了医生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翻开医史,就会发现儒家文化的核心“仁”的思想贯穿中医学始终,“医乃仁术”就是儒家文化对医学从业思想的理解,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的、德性的人道主义的爱心和济世精神,自古以来,中国的大医们都以救死扶伤、悬壶济世为己任,而不将经略钱财作目的,“但愿世间人无病,那怕架上药生尘”、“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就是这种心态的最好写照。晋葛洪在《肘后救卒方》中选药尽量“简、便、廉、验”,以适应偏僻之地贫苦人群需要,他写到“兼多珍贵之药,岂贫家野居,皆能主办……是凫雁挚击,牛羊扑噬,无以异也”,充分体现了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唐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凡大医治病,必先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勿避嶮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医人不得恃己之长,专心经略财物”。这些句子无一不折射出耀眼的人文主义光芒。而观今天的医疗圈里,不少医生摆出一幅权威相,眼里盯着孔方兄,右手妙笔生花,左手大捞药扣,拖手术、索红包……无所不用其极,医商相视而笑荷包鼓胀,病人欲哭无泪倾家荡产。这种情况下,以医史中古代医家崇高医德为例子来教育学生,继承前人优良传统,作一个苍生大医,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己任,对杜绝恶劣医风,塑造高尚的职业道德思想有着良好作用。

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因为面对的是人最宝贵的生命,《内经》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因此要求医生要精通业务和有强烈责任感,才不致失治、误治。《古今医统》曰“医者活人,学之不精,反为夭折”吴鞠通亦云:“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医史中许多伟大医家因勤奋治学、勇敢探索而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东汉张仲景在疫病流行、尸横遍野,其家族成员大部分死亡的情况下,“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发愤钻研医学,“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终成伟大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光耀千秋,活人无数,被后世尊为“医圣”。明李时珍“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辄著数言”,历二十七年之辛勤,三易其稿,才完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成为药学史上的里程碑。唐孙思邈认为医学乃“至精至微之事”只有“用心精微者”方能得其真请,须多读古代医典,广征博采时要“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如此“精勤不倦”才能“尽善尽美,……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这些例子,充分说明要做一个称职的医生,要时时精研业务知识,注意和掌握医学的新经验、新方法,新成果,要想在医学上有所成就,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从而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医学知识,将来做一个合格医生。

医史中无数杰出的医家,都以严谨求实的精神去进行医疗活动,他们不文过饰非、炫耀名声、妄自尊大。春秋传奇医生扁鹊治好了虢太子的“尸厥”(一种假死症证)世人赞其有起死回生之术时,他却质朴地回答:“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汉代名医淳于意医术高超,声名远播,却从不掩饰自己的短处,在其“诊籍”里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并录,汉文帝问他:“诊病决生死,能全无失乎?”,他回答:“时时失之,臣意不能全也”。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代名医,诚信如此,而现在有部分学生,学习马虎,考试作弊,自欺欺人,以后岂不成杀人庸医,害人害已。须知临床中医者乃病家性命之所系,稍有差池,良心受遣,诉讼临门,以此为鉴,不啻对弄虚作假者当头棒喝,令其悬崖勒马,脚踏实地去学习。

在古代医学典籍中,以上类似的论述比比皆是,俯首可拾,充分反映了中医学传统医德中仁爱救人、不谋私利、严谨行医、一丝不苟、勤学不倦、精通医业、尊重同行、互敬互学、诚信敬业等优秀内容,用以教育学生,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互为补充,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深刻的现实意

  2.2客观正确地认识中医:由于西医在我国现行的医疗卫生体制中处于主导地位,医疗活动的评价体系也沿袭西医标准,为了适应将来的临床工作,中医院校学生从踏进中医院校大门的第一天起,必须同时学习西医知识。这对于刚踏进中医院校大门对中医一无所知的学生来说,他们从中学时代形成的逻辑思维一下接触到中医的思辩思维会很不适应,初学抽象的中医基础理论会感到艰涩而枯燥,而西医知识直观合乎逻辑,易于理解接受,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常常会使学生感到困惑,会置疑中医的科学性,会产生选错了学校与专业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医史的任务之一,就是从史学的角度,让学生了解祖国医学的发展过程及规律,认识中医学的本质,引导学生客观正确地认识中医,逐渐树立热爱中医专业的思想。

2.2.1中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医史显示:中医学的理论是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如阴阳五行学说,本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古人把它看作是天地万物发展、变化、消亡的物质本源,战国医家把它引入医学,用来总结当时的临床经验,使零散的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形成了中医基本理论的框架,用以概括人体结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一切方面,还用五行生克制化学说来解释腑脏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另将道家的“精”、“气”、“神”的基本理论引入医学,认为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都是精、气、神的存在方式,中医研究人体的疾病现象是从构成人体的微观物质运动所体现的宏观整体状态入手的,重功能表现而轻物质结构,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天人合一学说把人体内部看成一个整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机体与情志看成一个整体来考察彼此间的作用和影响,通过改变局部而达到调整整体的目的。这就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中心思想,同时强调针对病机病变进行治疗的辨证论治原则,在临床中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不断向前发展与完善,中医学从远古起源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具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特点及独特的治疗方法,其深刻内涵迄今尚不能完全被现代科学所解释,但治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却为世界所公认。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人类防治疾病、维护徤康方面有着辉煌的成就,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民族的生存繁衍作出了巨大贡献,如近代化学制药实起源于我国战国时期开始的道家“炼丹术”唐代日本、朝鲜基本把中医完全移植了过去,中医对东南亚、阿拉伯国家形成了巨大影响,清代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术”传入欧洲,成为人工免疫的先驱。在十九世纪前,中医很多方医学的认识,培养热爱专业的思想,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2.2.2世界上并无完美的医学西医源于约在公元前6~4世纪形成的古代希腊医学,早期发展与中医类似,同样重视人与自然的整体观,并不比中医高明,及至中后期走向与自然科学密切结合的方向而与中医显示出质的区别。西医的快速发展,是从十九世纪开始伴随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而形成的,并逐步占据了世界医学的主流。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医大规模进入中国,西医研究人体的疾病现象是从构成人体的物质结构上入手,借助现代科学手段运用实验还原的方法获得了巨大成功,现代医学发展到了今天,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技术不断向医药领域渗透,现代基础医学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免疫、器官移植、生殖控制……将开辟新途径,取得新成果;癌、老年医学、基因工程可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但在这一切令人欢欣的发现后面却容易让人忽略一个事实:人类其实对自身的认识还很肤浅,因为人毕竟不是动物,人类本身结构和功能就十分复杂,除了生物属性外,还有社会属性,除了生理特征之外,还有心理特征,至今仍有许许多多的疾病问题没有解决,抑或是了解了机理但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比如说艾滋病、心身疾病、情志疾病等,西医仍感“心有余而力不足”。西医重视局部和细微,重视高科技分析入微成果的引用,但却有忽视综合人性、自然等因素影响的缺陷,在社会的向前发展中,日益暴露出明显的不足。虽然,二十世纪70年代,美国人恩格尔提出医学模式应该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到“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的医学模式,但至今医学模式的转变似乎更多是停留在理论上,实际工作中,仍然是生物模式的。[2]现在,在传统医学继承尚属完美的我国,形成了中西两种医学并存而西医居主导地位的局面,中医在飞速发展的西医面前似乎相形见绌。但是,中医并没有被取代,西医一统天下的格局并未形成,中医在民众中间仍有广泛的影响,许多满脑子“科学”的西医人士在束手无策时仍求助于曾嗤之以鼻的中医,究其原因,中医的生命力在于它治病的有效性,许多西医棘手的难治病、慢性病中医却有独特的疗效,如在抗击“非典”过程中,古老的中药汤剂仍显示出了令人折服的魅力。由于中西医形成的社会历史根源、文化历史根源的较大差异,所以注定中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中医是一种整体宏观综合观点,没有西医那样的实验研究、定量分析方法,缺乏打开人体内部的手段,也确实有许多缺陷与不足,如对疾病机理的认识粗糙,有许多问题中医不能解决。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中医不科学,如现代科学尚不能证实“阴阳五行”的存在,但它运用在临床上却是行之有效的。因此不能完全按照西医标准来评价中医是否科学。目前关于中医现代化问题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议颇多。事实上两种医学都存在着合理性及局限性,虽然高度发展,但都远未尽善尽美。

生物医学工程发展史篇4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04(2013)10-0004-02

“中医西传学”是2012年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立项始建的培育学科,属医学-人类学交叉的新兴学科。该学科是通过人类学实地调查,描述传入西方社会的中医的形态、历史、演变,揭示其文化模式,为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提供理论支撑的学科;并以中医西传学的研究来反观自我,为中国本土中医的发展提供参照。国内外对中医西传的研究刚刚起步,空间巨大,学科内涵丰富,但国内外鲜有研究文献论述,有待研究人员深入探讨。国内已有学者在法国做了20年中医学与人类学结合的田野调查,并带回大量相关文物和图文资料[1],为我们有依据地开展独创性研究、推演历史、提出创新观点、发现崭新视角和建立培育学科奠定了基础。为此,本校2013年初成立了中医西传研究所,并开展了相关工作,经过前期的研究积累,现已初步理清了中医在法国的传播脉络,现总结如下,冀与同仁们探讨,以促进相关研究。

1中医在法国传播脉络梳理研究的背景和基础

经过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和20世纪初的,西方文化已大大改变了我国民众的生活及价值观,而中医却作为传统文化最后的守望者,保存着最丰富、最纯正、最完整的传统文化内容,并且充满活力,体现着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她不仅是当前中国文化最优秀的代表,还具有现实生存能力(并非展品或作品),特别是暗含后现代性,符合当代西方价值观,具备西传的潜力。因此,中医是研究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理想对象。

中医学作为世界医学的一部分,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不断向周边及其他国家传播,而我们目前对中医在西方社会传播的认识、对中医西传学的研究仅为冰山一角,尚待学界更多关注和支持。

中医知识虽早在17世纪由赴华耶稣会传教士寄回的书信介绍到欧洲,但真正具有规模化的临床应用(针灸)则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由时任法国外交官的苏里耶・德・莫朗先生自云南府(昆明)所习针灸知识的广泛传播为缘起,至今已带动中医其他部分在西方落脚生根。法国是西方针灸的重要发源地及针灸大国,且中药、推拿、气功等中医技术亦日渐流行。法国在中医传播中的地位特别重要,理应作为西方中医学传播研究的开端。

我们的研究基于长期在法国田野调研的成果和文献研究[1]。目前已收集到100多年前苏里耶・德・莫朗先生将中医针灸技术介绍到法国的相关文物、照片、信件和大量文献资料,如苏氏中医针灸手稿、著作,苏氏自创金针、银针,其携带至法国的针灸铜人、明堂图、针灸大成、滇南本草及其他中医古籍,大量苏氏生平照片、其外交官礼服、佩件、用具等,另外还有其他中医传播史上重要人物的著作、手稿、照片、法国针灸用品及中医药书刊等,以及在法国的实地调查、访谈的影像资料,已收集的图文资料和珍贵文物已达2000多件。

2中医在法国传播脉络梳理研究的意义

我们利用文献、文物资料承载的丰富史实,遵循历史事件,清晰梳理脉络,推演、讲述中医从云南昆明传播到法国并在西方世界发展和广为运用的历程;利用长期建立的多途径合作关系继续采集信息,完善和补充细节,还原和研究中医在法国传播的真实面貌,进一步解读中医在法国传播的现象。该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1以法国为范例研究具有代表性

中医药经历了几千年历史沉淀,在各国传播,并与世界其他文明逐渐融为一体。法国作为欧洲最主要的国家之一,是西方文化的代表,中医在法国的传播特点决定了中医在法国的发展和变迁的历程,而法国作为中医在西方传播的重要发源地,作为范例进行研究具有较强代表性,有特殊意义。

2.2是对历史细节的补充和完善

梳理中医在法国传播的历史脉络,还原和再现真实情景,总结和归纳中医传播规律和特点,是对中国医学史乃至世界医学史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对充实云南外联史、外交史也大有裨益,故清晰梳理这段历史意义重大。

2.3综合运用人类学等方法开展中医西传研究是一种创新

本研究结合了人类学调研,通过原始文物资料研究,梳理脉络,生动立体再现中医在法国传播细节,建立了与之配合的图文档案库并提供利用。综合运用多学科多种方法开展中医西传研究是一种创新,能很好地支撑中医西传学学科建设。

2.4为在其他西方国家开展中医西传研究积累经验

中医在法国传播相关研究方法和实践能为我们下一步开展中医在西方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的脉络梳理、文献档案保护与发掘、西方中医人类学研究提供经验借鉴。

2.5具有重要的档案学意义

文献档案是不可再生资源,具有原始性、真实性和唯一性。中医在法传播进程中产生的丰富图文档案有着巨大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和文献研究价值,但目前研究着重于翻译和整理层面,而对文献(物)的研究利用过程极易对原始档案形成破坏,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我们正在进行文献、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和研究,并将制作多媒体科普软件、读物,用于博物馆实施科普教育等,为研究者们提供准确、详实的数字信息;同时弥补中医西传文献数字化保护和研究工作的空白,更好地保护原始文物和档案,为建立档案全宗提供先决条件,有重要的档案学意义。

2.6增强中医西传文献的利用率,提升文献价值

我们收集的众多原始文献蕴含巨大的信息,珍贵的资源未能被查检和有效利用,间接地影响了中医药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效力,与“中国、中医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不协调,我们已着手建设直观的图文资料信息检索平台,将能有效提高中医在法传播文献资源的获取效率,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文献的利用率,提升文献价值。

3中医在法国传播的基本脉络

经过自1993年以来近20年间的调查研究,以及自2010年起中医西传学研究团队在欧洲进行的4次人类学田野调查回访,基本掌握了中医针灸由云南昆明传播到法国的大致脉络。现有文献研究呈现出法国中医(针灸)传播的历程曲折而离奇,围绕几个关键人物传播的脉络较为清晰。如法国驻昆明外交官苏里耶・德・莫朗8岁时认识了旅法中国文人丁敦龄,后者向其开启了东方国度神秘的大门,影响他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他于1901年初被派往北京的京-汉铁路公司,抵达中国不久就接触到针灸,借助流利的汉语,随师学习基本针法、重要穴位及脉诊,并获赠不少珍贵的医籍。后被法国外交部聘为汉口领事馆翻译,并在上海、昆明等地任职。1906-1909年在法国驻昆明领事馆任副领事期间,苏里耶・德・莫朗不但达到其外交生涯的巅峰,也是其针灸术实践和完善的阶段,对其后来行医、施教有决定性影响。回国后,他向当地医生传授针灸临床技术,西方中医从此具备了可被观察的临床形态。因苏理耶・德・莫朗先生的作用,中医在西方得到推广,他也因此被西方人尊为法国的“针灸之父”,中国针灸逐渐从法国向整个西方世界传播,并掀起经久不衰的针灸热潮。在针灸带动下,西方许多国家也开始学习、研究和接纳中医学和中国传统文化[2]。这一传播历程的轨迹和规律值得我们深入梳理研究,很多细节有待补充和考证。

4项目研究进展

目前,我们正继续通过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在法国实施长期参与性观察与深入访谈,获得中医在法传播的整体信息,将所观察的现象与西方社会环境联系起来,真正感受西方群体对中医的认识和接纳的观点,从而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其原委。结合人类学研究方法,借助档案学、信息学等方法对中医在法传播文献档案开展数字化保护研究,并运用文献研究法,检索和利用国内外中医药文化在法国传播相关资料和信息,考镜源流,辨章学术,还原历史事件,展现中医传播历程和特点。我们已较清晰梳理和呈现了中医在法国传播的历史脉络和情景。

我们已基本完成相关文献的数字化处理,将在进行整理、分类、标引、编目等工作基础上,配合其传播的清晰脉络,做好图文数据库的研发和建设,以便为学者们提供快速、高效、准确的中医在法国传播的丰富信息和情报,同时编撰相关科普读物和专著进行详细阐述。

2013年6月初,课题组成员吴永贵教授申报的“中医药文化在英国传播与影响的研究”已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表明我们采取人类学研究方法研究中医西传得到学界认可,深入开展相关研究能夯实本校在中医西传研究领域的主导地位。

为了更好地促进与国内外中医西传学者及人类学家关于中医在西方社会传播研究领域的探讨交流,2013年6月底,本校主办了“中医西传暨人类学西方社会研究国际论坛”,来自法国、美国等15位外国学者与国内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的16名专家就中医西传和人类学西方社会研究作了深入研讨,实现高层次对话,促进了沟通和交流。本校以人类学方法研究中医在西方的传播已成为优势与特色,在国内外已步入领先行列。我们将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研究,以更好地支撑重点学科、博物馆建设等。

5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经过前期对中医在法国传播的长期调研和积累,收集到大量珍贵丰富的图文资料和文物,充实到中医西传博物馆进行展示;本课题团队成员在旅法期间,对中医在法国传播做了深入的田野调查,并与法国各大图书馆、博物馆和中医研究教学机构建立了长期的稳固联系与支持协作,很好地协助了我们获得调研资料,而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也为我们提供了资料补充;同时也得到其他各界的大力支持,为项目开展和研究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中医自20世纪30年代就在法国成功传播,用人类学田野调查结合档案学、文献学等研究方法开展中医在法国传播独特范例的研究,对中医文化传播的研究是一种创新。我们对文物资料已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理清了中医在法传播历史发展脉络,今后将深入文献研究并建立中医在法国的传播相关图文档案库,为中医学走向世界提供史料支撑和为学者还原历史,是我们建设好中医西传学科的必然举措;同时也有利于继续深入开展中医文化“走出去”研究及其他后续研究,为发现中医西传现象及其后的普遍规律,提出科学问题并探讨研究得出结论,进一步凝练学术观点,对中医在西方的发展瓶颈将有所突破,找到中国文化自己的西行之路。总之,我们以中医在法国的传播为例开展传播脉络的梳理研究和图文资料的整理研究将有助于促进中医人类学研究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贺霆.“跨文化的中医――对法国社会的一次人类学研究尝试”(中文)[m]//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跨文化研究对话(第20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261-275.

生物医学工程发展史篇5

中国医学史;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

中国医学史是高等中医院校开展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介绍了中医药发展的历史。该课程的主要教学对象是刚进入医学院的新生,对中医学尚无更多的认识。如何让从未接触过医学史甚至从未接触过中医的新生听懂中国医学史这门课,或者是更高的要求,如何让医学新生对中国医学史感兴趣,热爱这门课,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值得我们教学一线的每一位老师深思。“读史使人明智”,中国医学史作为医学生最早接触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对中医药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精神和深厚的中医底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纵观前几年的教学经验,中国医学史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满堂灌”,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均较低,未能很好地发挥中国医学史在医学生五年学习生涯中的重要作用。李岚清同志说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是我国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改革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然而如何改革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仍需一线教师们继续探索。笔者认为中国医学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应当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现将笔者的一些教学改革思路略述于此。

1教学身份互换

所谓教学身份互换,即是让学生当老师,老师当学生。主要分为三步,一是教师布置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课前搜集相关材料,并制作ppt,准备下节课上讲台教学;二是课堂前30分钟学生负责讲解;三是老师对学生的讲解进行点评和补充。教学身份互换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课前学生通过搜集材料,不仅熟悉了资料搜集的途径,更在备课的过程中掌握了教学内容并分清了教学内容的主次重要性。课堂上安排学生30分钟的讲解目的是在学习的前提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丰富自己的演讲经验。在学生讲课结束后,由教师上台点评和补充学生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的同时,补充学生忽略的重点内容,保证了教学质量。此外,笔者认为这一教学方法有助于师生双方站在对方的角度上看问题,使得教学过程可以更加顺利且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身份互换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同时,也开拓了老师看问题的视野,使得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是对传统“填鸭式”课堂的一次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师生的共同进步和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国医学史在学生的学医生涯乃至以后临床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医学史教材中很多独立性较强且在整个中医界得到普遍重视的章节都十分适合教学身份互换的教学。首先,章节内容相对独立,适合学生学习,若是章节与前后关联性太强则学生自学及准备的过程中容易忽略重点,并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迷失自己,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其次,若是章节内容在整个中医界受重视的程度高,则相关论文及著作更多,学生可以较为顺畅地获得全面的知识。笔者尝试从“四大经典的内容与价值”“临证各科的发展与特点”等内容实行教学身份互换的教学尝试,例如“四大经典的内容与价值”一节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直以来其重要性对于教师而言,是课堂上的不断强调其重要性,对于学生而言是仅仅考试所占比例大。因此如何教学才能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值得每一位一线教师的思考。在此前提下笔者在“四大经典的内容与价值———《黄帝内经》”的教学过程中尝试教学身份互换教学法。一是嘱学生课前备课,了解《黄帝内经》的成书及其主要内容,收集《黄帝内经》对历代医家的学术影响,准备ppt及课堂汇报内容。二是让学生课堂上讲课,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三是教师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缺点,帮助学生进步,并补充学生忽略的重点内容,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经过这次的课堂教学身份互换教学后,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学生对于《黄帝内经》相关内容的掌握更加充分,关于《黄帝内经》对整个中医学重要贡献的认识也更加充分。

2专题辩论

开展中国医学史相关专题的辩论,是列一专题,然后让学生分为几组课后查找资料,课堂上分组辩论。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辩论的目的不是分胜负,而是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思考自己分析问题的角度是否合理、对辩题的理解是否正确、资料是否充足。这不仅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而且能让学生通过辩论对教材里的一些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相较于以前“垂直”的教学模式,“辩论”是在老师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学生自主、自由地参与学习。作为一名大学生,已经不需要像中小学生一样,在老师的带领下逐字逐页地学习,学生更要学会的应该是如何自主学习,如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在准备辩论资料的时候,是对辩题的理解和分析的过程,并且学会如何快速且全面地搜集资料。学生准备辩论的工作是对资料的主次处理的过程。辩论结束后的讨论是更是反思自己思路的过程。专题辩论让学生有更大的空间参与教学,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加积极地学习。《中国医学史》中像“医药的起源”“中西医学的交汇与冲突”等存在争议的章节最适合做“专题辩论”式教学。当然,我们也十分清楚,几千年的传承与争论都未能明确的问题不可能在一次课堂的专题辩论上就辩明了。我们辩论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问题。例如,以“医药的起源论”为辩题,课前让学生分别从“医源于圣人”“医源于巫”“医源于动物本能”“医食同源”四个方面收集资料。课堂上教师把握节奏,让学生分为四组进行辩论。在“专题辩论”教学后,发现学生对医学起源的认识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圣人”“巫术”等词也有了新的认识。

3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加具象地认识中国医学史的发展,并充分发挥社会公共资源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例如,结合安徽省历史博物馆及校内新安文化馆让中国医学史教学更加直观可见,并激起学生对中国医学史的兴趣。博物馆中所陈列的古籍、文物、图片、标本等,均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出现的,从某方面来说,它们是在演示着中国医学史。关于中医药发展的历史,相较于《中国医学史》中更加明确和完整的记载,博物馆陈列的文物相对不完整、记载相对粗略,于是两者的结合更显得十分重要。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是为了在参观中学习,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让学生更加直观真实地感受中国医学史的变迁。实践性教学的最大优点是充分调动了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对学习的热情,在参观的过程中带着求知的心情,使得学习变得轻松且愉快。在参观前让学生预习课本并自行查找相关资料,大致了解相关内容,在参观的过程中教师按照陈列物讲解中医药的演变过程。在实践性教学的尝试中,发现学生对中国医学史这门课的兴趣明显增加,并对中国医学史有了一个更加具象的认识。

4改革考核方法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考核方法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然而考试不是目的而是方法,如果方法用错了只会适得其反。如果只是单纯的期末考试考核方法,很难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热情,很多学生更加倾向于平时不听课甚至逃课,期末努力啃书。因此改革考核方法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一步。将学生平时参与的“课堂教学任务”“辩论任务”以及“在实践性教学”中的贡献度列为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的考核各占总成绩的50%。可以说单纯的期末考试只在期末考试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改革后的考核方法则可让学生在整个中国医学史学习过程中都充满热情和活力。

5小结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知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中国医学史的教学目的不是简单地让学生了解中医药发展的历史,而是让学生从中医药兴衰的历史中掌握中医药“兴”的条件和“衰”的原因,以此为基础反思现代中医药的发展以及如何为中医药的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学习中国医学史是十分重要的。如何让中国医学史得到学生的重视,并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显得至关重要。“教学身份互换”“专题辩论”“实践性教学”三种教学方法的教学目的都是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求知,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国医学史。相较于“一言堂”的枯燥和乏味,此三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求知欲明显增加,课堂学习氛围更加良好。

参考文献

[1]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1.

生物医学工程发展史篇6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布展先进手段应用

2015年,中药学家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重新复习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时,发现其中记述使用青蒿绞汁抗疟的记载而受到启发,首创乙醚低沸点提取方法,从中发现并成功提取青蒿素而获得这一殊荣。为追朔葛洪《肘后备急方》的历史人文价值,同时为巩固惠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成果,充分挖掘地方历史人文资源,推动惠州文化开发、旅游宣传、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经过严谨论证和认真筹备,惠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惠州罗浮山葛洪隐居炼丹处建设葛洪博物馆。并逢2016年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在罗浮山召开的期间正式开馆,志在铭记、传播葛洪伟大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筹建葛洪博物馆的过程中,如何让1700多年前的东晋名仕葛洪及其事迹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介绍给观众,是当时面临的最大难题。本文试从葛洪博物馆建设规模、设计原则要求及艺术陈列布展等方面阐述博物馆陈列布展及先进的陈列手段在展览中的应用。

一、葛洪博物馆建设规模及内容

葛洪博物馆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由原苏联工程专家设计援建的一栋部队大礼堂建筑改造而成。该建筑主体格调高雅,外观气派,重檐飞宇,融合了中国的传统装饰,古朴经典并保存完好。博物馆总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展示面积约2500平方米,分为三层。根据原有的建筑特点,一楼主要是序厅和葛洪鲍姑光电体验园、4D影院等,展示了葛洪炼丹、鲍姑采药的场景,其中一组180度弧形罗浮山水情景动画描绘了古代的罗浮仙境。二楼为“问道罗浮――葛洪生平史料展”,系统介绍了葛洪传奇的一生和对医药、道教等所做出的伟大贡献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三楼主要是“伟大发明――青蒿素研发专题展”及鲍姑故事、葛洪医馆,重点展示了屠呦呦发现提取青蒿素的事迹及鲍姑传奇故事。该馆充分运用新科技成果、重要的文献资料及先进的艺术手段和声光电设备等,使陈列展览的质量和可欣赏性都有很大的提高。开馆运营后,经国家及广东省内同行专家的认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二、葛洪博物馆设计原则和要求

葛洪博物馆是位于5a风景名胜区内的首个名人主题馆,在筹建过程中,按照博物馆布展原则编撰并审定陈列大纲作为陈列设计的基础,并参考展览人物的特性。为更准确定位这一著名历史人物,让人物及其事迹在展览中得到充分表达,为此,还特别邀请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人员组建了葛洪博物馆陈列大纲编写课题小组,并根据葛洪一生在医药、道教等方面的成就,设定陈列大纲的核心内容。陈列大纲的内容经国家及省、市专家多次论证完善后,在酝酿、制定、提交陈列设计方案时,为区别于其他博物馆,展陈策划及设计除强调体现葛洪生平事迹与惠州罗浮山的发展历史、文化内涵所营造的浓郁地方文化气氛外,还应实现葛洪与中医药文化、罗浮山文化、旅游文化的有机融合,使其形成鲜明的特色。我们还力求博物馆陈列布展寓意明确,创意独特,能充分体现罗浮山蕴藏的中医药文化内涵及葛洪著述对后世影响。对展厅空间的设计,要求对建筑现有实际空间、博物馆展览内容和展品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各部分、各单元内容和面积分配。科学安排展览的走向和展线,室外布展要与旅游线路相结合,布局得当,主题突出。

在参观流线及陈列设计上,基于原有建筑结构对葛洪博物馆展厅平面布局的影响,经过多次现场模拟、体验,在充分调研体验的基础上,并考虑观众参观方便,给出了最准确、科学、通畅的安排。基本满足办公、会客、文物储藏、设备用房和加装电梯等功能需求,同时特别强调各类引导性标识必须清晰明确,便于识别。对展厅环境氛围的设计,既要根据不同陈列展览内容与性质表现出不同的设计风格,又要兼顾总体设计风格的统一。基本陈列内容中应有场景的复原设计、高科技展示手段和互动性展示形式,在增强参与性和趣味性的同时要有新的创意。

三、陈列布展的主要方向和内容

葛洪博物馆定位以弘扬葛洪对中国中医药传统文化所做出的贡献为主,同时兼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交流。根据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相关感言,希望把葛洪博物馆打造成为广东省乃至内地传承中医药文化、弘扬青蒿素精神的重要平台。按照这一定位,陈列大纲的编撰以围绕葛洪对中医药的实践和突出贡献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为主。考虑到东晋时期葛洪基本上没有留下具体的实物,为丰富陈列内容,提高展示效果,陈列设计也结合陈列大纲有关葛洪对医药、道教等方面的献。同时对征集到的一批相关历史文物进行科学分类和安排,并结合展示空间,发挥文物展品的作用,能更直观展示葛洪生平事迹,形象描述了其一生经历和对后世产生的重大影响等。此次配合主题展陈的文物展品有400多件(套)。另“伟大发明――青蒿素研发专题展”及鲍姑故事陈列也征集展品100多件,基本满足了整个葛洪博物馆的陈设和可观赏性。

葛洪博物馆主要陈列为“问道罗浮――葛洪生平史料陈列”,陈列内容分为“东晋名士移居罗浮”“医药创新匡济天下”“金丹先师化学前导”“著述宏富薪火传承”四个部分,展览以文物实物及史料为主,场景为辅助。陈列文物从北京、山西、安徽、江苏南京、湖南长沙、广东惠州等地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如征集有葛洪最著名的传世著作清版《抱朴子》《肘后备急方》。清初句容葛洪祠堂柱基石、重约200公斤的茅山圆形石井栏等。展品还有各种式样的制药、治病器具到小药瓶,玲琅满目、种类繁多。这些清末民初的展品,大都是大字号药店曾经使用的中药成品,从中可窥见古代行医的情况。另展出的器具也很有特点,这些药用文物器具主要集中在明、清以及民国时期,涵盖了从采药到成药的过程,具有地方特色,如从广东佛山“冯了性跌打药”瓷药壶到广彩行医图盘等,都很有岭南特色。这些器具生动再现了葛洪生平以及他在罗浮山采药、制药、服务群众的全过程。其次,还梳理征集了一批有关道教的文物,观众从欣赏文物展品过程中也能感受到葛洪行医修道的历史情景。

四、先进科技陈列艺术手段的运用

博物馆陈列展览是一项专业性强的艺术工程,在一定的布展空间内以文物或其他展品为基础,充分运用艺术手段,同时采用先进的声光电等设备配合辅助展示展品,并按照一定的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组合而成。为全方面多角度展示介绍传统中医药知识和精华,让观众能在博物馆直接参与各种体验,葛洪博物馆将科技陈列手段运用到布展中,主要体现在以动画、VR、4D电影等声光电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互动设备、触摸平台、葛洪机器人等生动再现了葛洪在罗浮山修道、行医、著述的各种场景,同时提供可亲自“体验”艾灸的功效。对此,葛洪博物馆主要运用的科技陈列手段有:

动态《抱朴子云游罗浮图》:《抱朴子云游罗浮图》长39米,高5米,呈180度弧形铺展。以水墨绘制的长卷中国画情景图为基础,画面内容有奇峰怪石、飞瀑流泉、洞天奇景、飞鸟走兽……画面通过动态的展示,展现了青山绿水写意的罗浮胜景和葛洪徙居罗浮山的生活场景。该图采用18台电影级的投影仪同时工作的状态来还原画面效果,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水面上有水波荡漾、游鱼惊走的画面,摊开双手,各类虚拟花草、杜鹃花、艾草、青蒿等飘落下来可呈现于掌心,让观众置身于幻境情景之中。

问道葛洪多媒体互动设备:通过与本区域中的多媒体设备互动,观众可了解葛洪的哲学思想、艾灸文化以及罗浮山中草药等信息点。“问道葛洪”设置了观众与葛洪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通过触摸平台设备,葛洪会将他对修仙之法、治国方略、养生之道的见解娓娓道来。观众还可以了解艾灸文化、艾灸原理,并亲自“体验”一下艾灸的效果。

高清VR虚拟现实望远镜:观众戴上望远镜,通过VR虚拟现实望远镜头,可以360度观察罗浮山有代表性的药用植物,如青蒿、艾草、石菖蒲、金线莲、铁皮石斛、救必应、七叶一枝花、沉香、广藿香、两面针等药草的生长环境和相关知识。

全新4D影院:该设备首次在惠州市5a景区内应用,葛洪博物馆4D影院主要播放专门录制的《葛洪传奇》4D短片。影片介绍了葛洪一生的传奇经历,并根据影片情景精心设计出震动、坠落、吹风、喷水、扫腿等特技,形成独特的体验效果,参观者可从各方面、各角度体验葛洪的传奇人生以及罗浮山胜景。

葛洪仿真硅胶机器人:葛洪博物馆根据葛洪人物特点专门定制了一款仿真硅胶机器人,人物形象的设计以葛洪在罗浮山隐居时期的背景为参考,身高约1.8米,真人比例,年龄约为65岁,制作加工后如同真人一般。按照科学设定程序,观众可以同“机器人葛洪”互动,如为现场观众购买的葛洪著作签名、盖印,与观众实现脉搏测量功能,中医药相关的知识问答,自测健康状况,让“葛洪”把脉开方和“开口”提保健意见等。这种虚拟能实现直接与1700年前历史人物对话的现场体验,成为葛洪博物馆内最抢鲜的体验项目,也给众多游客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这些先进科技陈列手段在葛洪博物馆中的展示与应用,让博物馆陈列手段多样化,使其内容更加丰富,虚拟现实应用方面变得更多也越来越受欢迎。为进一步增强与观众的互动,葛洪博物馆还设置了葛洪国医体验馆,不定期邀请国医名师来馆内坐诊,观众还可以体验艾草绞汁、艾灸等环节。以上众多科技成果在葛洪博物馆中的应用,使其展览变得更加生动、精彩。

五、结束语

葛洪博物馆以弘扬中医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传承和创新中医药文化为己任,为科普中医文化提供了知识平台。葛洪博物馆充分运用展品及先进科技陈列手段,开^后观众反映强烈。从建成开放至2017年5月,共接待各地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各旅游团1330多个,观众23万余人次,其中未成年人数达8.4万人次,已成为来宾参观的新亮点和新热点。特别是该馆通过实物以及充分运用动画、VR、4D电影、机器人等声光电科技陈列手段,全方位多角度介绍了中医药文化。便捷直观的参观和体验得到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大大提高了景区知名度和惠州文化软实力,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

葛洪博物馆建成开馆,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正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传承中医药文化、弘扬“青蒿素”精神的重要平台,将为中医药传承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生物医学工程发展史篇7

第一编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269种期刊)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121)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北方论丛、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社会科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南学术、东岳论丛、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甘肃社会科学、高校理论战线、广东社会科学、广西社会科学、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国外社会科学、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北学刊、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南社会科学、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湖北社会科学、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社会科学、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海学刊、江汉论坛、江淮论坛、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苏社会科学、江西社会科学、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南京社会科学、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宁夏社会科学、齐鲁学刊、前沿、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求是学刊、求索、人文杂志、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东社会科学、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社会科学辑刊、社会科学家、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思想战线、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探索、探索与争鸣、天津社会科学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史哲、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海、学术交流、学术界、学术论坛、学术探索、学术研究、学术月刊、学习与探索、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云南社会科学、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社会科学、浙江学刊、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州学刊

哲学类(13)

道德与文明、孔子研究、伦理学研究、世界哲学、现代哲学、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心理学报、哲学动态、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周易研究

宗教类(10)

敦煌学辑刊、法音、佛学研究、世界宗教文化、世界宗教研究、研究、中国道教、中国穆斯林、中国宗教、宗教学研究

统计学类(4)

数理统计与管理、统计研究、统计与决策、中国统计

社会学类(4)

妇女研究论丛、青年研究、社会、社会学研究

人口学类(5)

人口学刊、人口研究、人口与经济、人口与发展、中国人口科学

管理学类(4)

管理工程学报、管理科学学报、领导科学、中国管理科学

人才学类(1)

中国人才

民族学类(14)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研究、贵州民族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回族研究、民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世界民族、西北民族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民族、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国际政治类(20)

当代世界、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当代亚太、俄罗斯研究、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国际观察、国际论坛、国际问题研究、国际政治研究、国外理论动态、美国研究、欧洲研究、日本学刊、世界经济与政治、世界知识、太平洋学报、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西亚非洲、现代国际关系

中国政治类(46)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长白学刊、党的文献、党建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红旗文稿、湖北行政学院学报、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教学与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导刊、理论前沿、理论探索、理论探讨、理论学刊、理论与改革、理论月刊、瞭望、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邓小平理论研究、思想研究、南京政治学院学报前线、前线、求实、求是、人民论坛、上海行政学院学报、社会主义研究、思想教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新视野、行政论坛、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政治学研究、中共党史研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中共中央党校学报、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中国青年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国行政管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法律类(27)

比较法研究、当代法学、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法律适用、法商研究、法学、法学家、法学论坛、法学评论、法学研究、法学杂志、法制与社会发展、河北法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环球法律评论、人民检察、人民司法、现代法学、行政法学研究、政法论坛、政治与法律、知识产权、中国法学、中国法医学杂志、中国司法鉴定、中国刑事法杂志、中外法学

第二编经济(154种期刊)综合性经济科学类(20)

当代经济科学、当代经济研究、贵州财经学院学报、河北经贸大学学报、江西财经大学学报、经济经纬、经济科学、经济评论、经济问题、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家、经济研究、经济纵横、南开经济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上海财经大学学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云南财经大学学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世界经济类(9)

东北亚论坛、国际经济评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文汇、世界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外国经济与管理、亚太经济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类(33)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城市发展研究、城市问题、地域研究与开发、改革、改革与战略、管理世界、宏观经济管理、宏观经济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数学、经济体制改革、经济问题探索经济研究参考、开放导报、南方经济、上海经济研究、生产力研究、生态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特区经济、现代城市研究、现代经济探讨、消费经济、运筹与管理、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经贸导刊、中国流通经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资源与产业、资源科学

会计类(15)

财会通讯、财会研究、财会月刊、财务与会计、会计研究、会计之友(上旬刊)、商业会计、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审计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财务与金融、中国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会计之友(中旬刊)、会计之友(下旬刊)

农业经济类(16)

调研世界、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林业经济问题、林业经济、农村经济、农业技术经济、农业经济、农业经济问题、农业现代化研究、世界农业、中国农村观察、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中国土地中国土地科学、中国渔业经济

工业经济类(13)

工业工程、工业工程与管理、管理科学、管理评论、管理现代化、经济管理、经济与管理研究、南开管理评论、企业管理、企业经济、软科学、预测、中国工业经济

旅游经济类(1)

旅游学刊

贸易经济类(16)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财贸经济、对外经贸实务、广东商学院学报、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经贸探索、国际贸易、国际贸易问题、国际商务研究、价格理论与实践、江苏商论、商业经济与管理、商业时代、商业研究、中国商贸、中国物流与采购

财政类(13)

财经科学、财经论丛、财经问题研究、财经研究、财政监督、财政研究、当代财经、涉外税务、税务研究、税务与经济、中国财政、中国税务、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币/金融、银行/保险类(18)

保险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广东金融学院学报、国际金融研究、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金融理论与实践、金融论坛、金融研究、金融与经济、经济导刊、南方金融、上海金融、投资研究、武汉金融、新金融、浙江金融、证券市场导报、中国金融

第三编文化、教育、历史(303种期刊)信息与传播,新闻学、新闻事业类(15)

传媒、传媒观察、当代传播、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新闻爱好者、新闻大学、新闻记者、新闻界、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与写作、新闻战线、新闻知识、中国报业、中国记者

广播、电视事业类(2)

电视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出版事业类(10)

编辑学报、编辑学刊、编辑之友、出版发行研究、出版广角、读书、科技与出版、中国编辑、中国出版、中国图书评论

图书馆学,情报学类(19)

大学图书馆学报、国家图书馆学刊、情报科学、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学报、情报杂志、情报资料工作、图书馆、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图书馆建设、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图书馆论坛、图书馆学研究、图书馆杂志、图书情报工作、图书情报知识、图书与情报、现代图书情报技术、中国图书馆学报

档案学类(10)

北京档案、档案、档案管理、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档案与建设、兰台世界、山西档案、浙江档案、中国档案

科学、科学研究(除情报学)类(10)

科技导报、科技管理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科学管理研究、科学学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研管理、研究与发展管理、中国科技论坛、中国软科学

教育综合,教育事业类(24)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比较教育研究、当代教育科学、电化教育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教育学术月刊、教师教育研究、教育导刊、教育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评论、教育探索、教育学报、教育研究、教育与经济、开放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外国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中国教育学刊、中国远程教育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类(1)

学前教育研究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类(20)

化学教育、教学与管理、教学月刊(中学版)、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课程.教材.教法、历史教学(高校版)、人民教育、上海教育科研、生物学教学、数学教育学报、数学通报、思想政治课教学、外国中小学教育、中小学管理、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高等教育类(14)

复旦教育论坛、高等工程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高教探索、黑龙江高教研究、江苏高教、教育发展研究、现代教育管理、现代大学教育、现代教育科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国大学教学、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高教研究

各类教育类(9)

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研究、教育与职业、民族教育研究、职教论坛、职业技术教育、中国成人教育、中国特殊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体育类(16)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山东体育学院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沈阳体育学院学报、首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科学、体育文化导刊、体育学刊、体育与科学、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中国体育科技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类(18)

辞书研究、当代语言学、方言、古汉语研究、汉语学习、民族语文、上海翻译、世界汉语教学、修辞学习、语文建设、语文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科学、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研究、中国翻译、中国科技翻译、中国语文

外国语类(13)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外国语学院学报、山东外语教学、外国语文、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外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界、外语学刊、外语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现代外语、中国俄语教学

世界文学类(7)

当代外国文学、俄罗斯文艺、国外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译林

文学理论类(20)

当代文坛、当代作家评论、红楼梦学刊、鲁迅研究月刊、民族文学研究、名作欣赏、明清小说研究、南方文坛、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理论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评论、文艺研究、文艺争鸣、小说评论、新文学史料、中国比较文学、中国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中国文学作品类(16)

长城、当代、飞天、花城、剧本、民族文学、青年文学、清明、人民文学、山花、上海文学、诗刊、时代文学、天涯、小说界、中国作家、作家

艺术综合类(4)

艺术学院学报、民族艺术、艺术评论、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类(8)

美术、美术观察、美术研究、美苑、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世界美术、新美术、装饰

摄影艺术类(0)

音乐类(8)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人民音乐、音乐创作、音乐研究、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舞蹈类(2)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舞蹈

戏剧类(10)

当代戏剧、上海戏剧、四川戏剧、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文学、戏剧艺术、戏曲艺术、艺术百家、中国京剧、中国戏剧

电影、电视艺术类(8)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当代电视、当代电影、电影文学、电影新作、电影艺术、世界电影、中国电视

历史(除文物考古)类(25)

安徽史学、当代中国史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近代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历史档案、历史研究、民国档案、清史研究、史林、史学集刊、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史学月刊、世界历史、文献、西域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典籍与文化、中国农史、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中国文化研究、中国藏学、中华文化论坛

文物考古类(14)

北方文物、东南文化、敦煌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华夏考古、江汉考古、考古、考古学报、考古与文物、农业考古、四川文物、文物、中国历史文物、中原文物

第四编自然科学(351种期刊)综合性科学技术类(120)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交通大学学报、北京科技大学学报、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重庆大学学报、大连理工大学学报、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高技术通讯、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桂林工学院学报、国防科技大学学报、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海军工程大学学报、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北工业大学学报、河北科技大学学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华东理工大学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暨南大学学报、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科技通报、科学通报、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兰州理工大学学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上海理工大学学报、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太原理工大学学报、天津大学学报、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西安理工大学学报、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工业大学学报、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交通大学学报、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科学学报、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浙江工业大学学报、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力学.天文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自然科学进展、自然杂志

自然科学总论类(14)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实验技术与管理、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系统科学学报、系统工程、系统管理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学报、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中国科技史杂志、中国科学基金、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

数学类(17)

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中文版)、工程数学学报、计算数学、模糊系统与数学、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数学进展、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数学物理学报、数学学报、数学杂志、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系统科学与数学、应用概率统计、应用数学、应用数学学报、中国科学(a辑:数学)

力学类(13)

爆炸与冲击、固体力学学报、机械强度、计算力学学报、力学季刊、力学进展、力学学报、力学与实践、实验力学、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应用力学学报、应用数学和力学、振动与冲击

物理类(22)

波谱学杂志、大学物理、低温物理学报、低温与超导、发光学报、高压物理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光散射学报、光学学报、光子学报、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计算物理、量子电子学报、量子光学学报、声学学报(中文版)、物理、物理实验、物理学报、物理学进展、原子核物理评论、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中国激光

化学/晶体学类(26)

催化学报、分析测试学报、分析化学、分析科学学报、分析试验室、分子催化、分子科学学报、影像科学与光化学、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功能高分子学报、光谱实验室、合成化学、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化学进展、化学试剂、化学通报、化学学报、化学研究与应用、计算机与应用化学、理化检验(化学分册)、人工晶体学报、色谱、无机化学学报、物理化学学报、有机化学、中国科学(B辑:化学)

天文学类(2)

天文学报、天文学进展

测绘学类(8)

测绘科学、测绘通报、测绘学报、测绘科学技术学报、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遥感学报

地球物理学类(11)

地球物理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地震、地震地质、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地震学报、地震研究、空间科学学报、水文、西北地震学报、中国地震

大气科学(气象学)类(10)

大气科学、高原气象、南京气象学院学报、气候与环境研究、气象、气象科技、气象科学、气象学报、热带气象学报、应用气象学报

地质学类(30)

沉积学报、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地层学杂志、地球化学、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地球学报、地球与环境、地学前缘、地质科技情报、地质科学、地质论评、地质通报、地质学报、地质与勘探、第四纪研究、高校地质学报、古地理学报、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矿床地质、矿物学报、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物探与化探、现代地质、新疆地质、岩石矿物学杂志、岩石学报、中国地质、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海洋学类(13)

海洋地质动态、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海洋工程、海洋湖沼通报、海洋环境科学、海洋技术、海洋科学、海洋科学进展、海洋通报、海洋学报(中文版)、海洋与湖沼、热带海洋学报、台湾海峡

地理学类(19)

冰川冻土、地理科学、地理科学进展、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地球科学进展、干旱区地理、干旱区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湖泊科学、极地研究、经济地理、热带地理、人文地理、山地学报、世界地理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沙漠

生物科学综合类(25)

古脊椎动物学报、古生物学报、生命的化学、生命科学、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生物多样性、生物工程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生物技术、生物技术通报、生物数学学报、生物物理学报、生物学通报、分子细胞生物学报、水生生物学报、微生物学报、微生物学通报、微体古生物学报遗传、应用生态学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中国生物工程杂志、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植物学类(11)

广西植物、菌物学报、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武汉植物学研究、西北植物学报、云南植物研究、JournalofSystematicsandevolution、植物生理学通讯、植物生态学报、植物学报、植物研究

动物学/人类学类(10)

动物分类学报、CurrentZoology、动物学研究、动物学杂志、昆虫分类学报、昆虫学报、昆虫知识、人类学学报、兽类学报、四川动物

第五编医药、卫生(251种期刊)综合性医药卫生类(37)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重庆医科大学学报、重庆医学、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四军医大学学报、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复旦学报(医学版)、广东医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江苏医药、医学杂志、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山东医药、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上海医学、实用医学杂志、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津医药、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中华医学杂志、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预防医学、卫生学类(26)

毒理学杂志、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环境与健康杂志、环境与职业医学、生殖与避孕、卫生研究、现代预防医学、营养学报、中国妇幼保健、中国工业医学杂志、中国公共卫生、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中国食品卫生杂志、中国卫生经济、中国卫生事业管理、中国卫生统计、中国学校卫生、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中国职业医学、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医学类(20)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辽宁中医杂志、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时珍国医国药、新中医、针刺研究、中草药、中成药、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国天然药物、中国针灸、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中华中医药杂志、中药材、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中药药理与临床、中医杂志

基础医学类(25)

病毒学报、国际免疫学杂志、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基础医学与临床、解剖学报、解剖学杂志、免疫学杂志、神经解剖学杂志、生理科学进展、生理学报、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现代免疫学、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中国免疫学杂志、中国共患病学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临床医学类(21)

护士进修杂志、检验医学、临床检验杂志、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国急救医学、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中国全科医学、中国实验诊断学、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国输血杂志、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中华护理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内科学类(24)

肠外与肠内营养、中华高血压杂志、临床心血管病杂志、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中国地方病学杂志、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国内镜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中国循环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血液学杂志

外科学类(26)

临床麻醉学杂志、临床泌尿外科杂志、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国普通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华麻醉学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男科学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中华烧伤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手外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妇产科学类(4)

实用妇产科杂志、现代妇产科进展、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

儿科学类(6)

临床儿科杂志、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华儿科杂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肿瘤学类(9)

癌症、实用肿瘤杂志、中国癌症杂志、中国肿瘤临床、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中华肿瘤杂志、肿瘤、肿瘤防治研究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类(9)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临床神经病学杂志、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中华精神科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类(3)

临床皮肤科杂志、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中华皮肤科杂志

耳鼻咽喉科学类(4)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眼科学类(5)

眼科新进展、眼科研究、中国实用眼科杂志、中华眼底病杂志、中华眼科杂志

口腔科学类(5)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口腔医学研究、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特种医学类(10)

放射学实践、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介入放射学杂志、临床放射学杂志、实用放射学杂志、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中华核医学杂志

药学类(17)

华西药学杂志、沈阳药科大学学报、药物分析杂志、药学学报、中国抗生素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中国生化药物杂志、中国现代应用药学、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中国新药杂志、中国药房、中国药科大学学报、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中国药学杂志、中国医药工业杂志、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第六编农业科学(137种期刊)综合性农业科学类(38)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安徽农业科学、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甘肃农业大学学报、广东农业科学、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贵州农业科学、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河南农业科学、湖北农业科学、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北农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江苏农业科学、江苏农业学报、江西农业大学学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农业学报、沈阳农业大学学报、四川农业大学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农业学报、西南农业学报、新疆农业大学学报、新疆农业科学、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云南农业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浙江农业学报、中国农学通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中国农业科学

农业基础科学类(11)

生态环境学报、水土保持通报、水土保持学报、水土保持研究、土壤、中国土壤与肥料、土壤通报、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国水土保持

农业工程类类(8)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灌溉排水学报、节水灌溉、农机化研究、农业工程学报、农业机械学报、中国农村水利水电、中国农机化

农学,农作物类(15)

大豆科学、核农学报、麦类作物学报、棉花学报、农业生物技术学报、玉米科学、杂交水稻、植物遗传资源学报、中国棉花、中国水稻科学、中国烟草科学、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种子、作物学报、作物杂志

植物保护类(9)

环境昆虫学报、农药、农药学学报、植物保护、植物保护学报、植物病理学报、植物检疫、中国生物防治、中国植保导刊

园艺类(8)

北方园艺、果树学报、食用菌学报、园艺学报、中国果树、中国南方果树、中国食用菌、中国蔬菜

林业类(15)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东北林业大学学报、福建林学院学报、林业科学、林业科学研究、林业实用技术、林业资源管理、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世界林业研究、西北林学院学报、浙江林学院学报、浙江林业科技、中国森林病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竹子研究汇刊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类(20)

蚕业科学、草地学报、草业科学、草业学报、动物医学进展、动物营养学报、黑龙江畜牧兽医、饲料工业、饲料研究、畜牧兽医学报、畜牧与兽医、中国草地学报、中国家禽、中国兽医科学、中国兽医学报、中国兽医杂志、中国饲料、中国畜牧兽医、中国畜牧杂志、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水产、渔业类(13)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淡水渔业、渔业科学进展、海洋渔业、科学养鱼、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水产科技情报、水产科学、水产学报、水生态学杂志、渔业现代化、中国水产、中国水产科学

第七编工业技术(496种期刊)工程基础科学类(3)

工程力学、工程图学学报、振动工程学报

工程材料科学类(7)

材料导报、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材料研究学报、复合材料学报、功能材料、无机材料学报

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类(2)

包装工程、中国粉体技术

声学工程类(2)

应用声学、噪声与振动控制

制冷工程类(2)

低温工程、制冷学报

真空技术类(2)

真空、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计量学类(1)

计量学报

矿业工程(除煤矿开采)类(14)

爆破、非金属矿、工程爆破、化工矿物与加工、金属矿山、矿山机械、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矿冶工程、矿业安全与环保、矿业研究与开发、西安科技大学学报、岩矿测试、中国矿业、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煤矿开采类(10)

煤矿安全、煤矿机械、煤矿开采、煤炭工程、煤炭技术、煤炭科学技术、煤炭学报、煤田地质与勘探、选煤技术、中国煤炭

石油、天然气工业类(29)

测井技术、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大庆石油学院学报、断块油气田、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石油化工、石油机械、石油勘探与开发、石油炼制与化工、石油实验地质、石油天然气学报、石油物探、石油学报、石油学报(石油加工)、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石油钻采工艺、石油钻探技术、天然气地球科学、天然气工业、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新疆石油地质、油气储运、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油气田地面工程、油田化学、中国海上油气、钻采工艺

冶金工业类(23)

粉末冶金工业、粉末冶金技术、钢铁、钢铁钒钛、钢铁研究学报、贵金属、黄金、炼钢、炼铁、轻金属、烧结球团、湿法冶金、特殊钢、稀土、稀有金属、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冶金分析、冶金自动化、硬质合金、有色金属、有色金属(冶炼部分)、中国稀土学报、中国有色冶金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类(26)

表面技术、材料保护、材料科学与工艺、材料热处理学报、电焊机、锻压技术、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腐蚀与防护、焊接、焊接技术、焊接学报、机械工程材料、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金属热处理、金属学报、轻合金加工技术、热加工工艺、塑性工程学报、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轧钢、中国表面工程、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铸造、铸造技术

机械、仪表工业类(27)

工程设计学报、光学技术、光学精密工程、机床与液压、机械传动、机械工程学报、机械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机械设计与研究、机械设计与制造、流体机械、摩擦学学报、与密封、水泵技术、现代制造工程、压力容器、液压与气动、仪表技术与传感器、仪器仪表学报、振动.测试与诊断、制造技术与机床、制造业自动化、中国机械工程、轴承、自动化仪表、自动化与仪表、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武器工业类(11)

兵工学报、弹道学报、弹箭与制导学报、飞航导弹、含能材料、火工品、火力与指挥控制、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火炸药学报、探测与控制学报、现代防御技术

能源与动力工程类(14)

车用发动机、电站系统工程、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学报、锅炉技术、可再生能源、内燃机工程、内燃机学报、汽轮机技术、燃烧科学与技术、热力发电、热能动力工程、太阳能学报、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原子能技术类(7)

辐射防护、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核动力工程、核技术、核科学与工程、强激光与粒子束、原子能科学技术

电工技术类(32)

变压器、磁性材料及器件、大电机技术、低压电器、电测与仪表、电池、电瓷避雷器、电工电能新技术、电工技术学报、电化学、电机与控制学报、电机与控制应用、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自动化设备、电气传动、电气应用、电网技术、电源技术、高电压技术、高压电器、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东电力、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绝缘材料、微电机、微特电机、蓄电池、照明工程学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中国电力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43)

半导体光电、半导体技术、半导体学报、北京邮电大学学报、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电波科学学报、电路与系统学报、电视技术、电信科学、电讯技术、电子技术应用、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电子显微学报、电子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电子元件与材料、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光电工程、光电子.激光、光电子技术、光通信技术、光通信研究、红外技术、红外与毫米波学报、红外与激光工程、激光技术、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激光与红外、激光杂志、数据采集与处理、通信学报、微波学报、微电子学、微纳电子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现代雷达、信号处理、压电与声光、液晶与显示、应用光学、应用激光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类(31)

测控技术、传感技术学报、传感器与微系统、化工自动化及仪表、机器人、计算机测量与控制、计算机仿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工程与科学、计算机工程与设计、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控制工程、控制理论与应用、控制与决策、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软件学报、微电子学与计算机、系统仿真学报、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信息与控制、遥感技术与应用、中国图象图形学报、中文信息学报、自动化学报

一般性问题(18)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通报、高分子学报、高校化学工程学报、过程工程学报、化工进展、化工新型材料、化工学报、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化学世界、精细化工、精细石油化工、离子交换与吸附、膜科学与技术、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现代化工、应用化学

基本无机化学工业/硅酸盐工业类(10)

电镀与环保、电镀与精饰、电镀与涂饰、硅酸盐通报、硅酸盐学报、耐火材料、水泥、陶瓷学报、无机盐工业、中国陶瓷

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纤维素质的化学加工工业类(13)

工程塑料应用、合成树脂及塑料、合成纤维工业、聚氨酯工业、林产化学与工业、热固性树脂、塑料、塑料工业、料科技、弹性体、现代塑料加工应用、橡胶工业、中国塑料

其他化学工业类(6)

煤炭转化、燃料化学学报、日用化学工业、涂料工业、新型炭材料、中国胶粘剂

轻工业、手工业(除纺织工业,食品工业)类(12)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大连工业大学学报、林产工业、木材工业、皮革科学与工程、烟草科技、造纸科学与技术、纸和造纸、中国皮革、中国造纸、中国造纸学报、中华纸业

纺织工业、染整工业类(10)

产业用纺织品、纺织导报、纺织学报、毛纺科技、棉纺织技术、上海纺织科技、丝绸、天津工业大学学报、印染、印染助剂

食品工业类(20)

茶叶科学、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粮食与饲料工业、粮食与油脂、粮油加工、食品工业、食品工业科技、食品科技、食品科学、食品研究与开发、食品与发酵工业、食品与机械、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中国粮油学报、中国酿造、中国乳品工业、中国食品添加剂、中国食品学报、中国调味品、中国油脂

建筑科学类(33)

工程地质学报、工程勘察、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工业建筑、规划师、国际城市规划、混凝土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给水排水、建筑材料学报、建筑技术、建筑结构、建筑结构学报、建筑科学、建筑学报、空间结构、暖通空调、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施工技术、世界地震工程、四川建筑科学研究、土木工程学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新型建筑材料、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力学、中国给水排水、中国园林

水利工程类(13)

长江科学院院报、泥沙研究、人民长江、人民黄河、水电能源科学、水科学进展、水力发电、水力发电学报、水利水电技术、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水利水运工程学报、水利学报、中国水利

交通运输综合类(3)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铁路运输类(11)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机车电传动、铁道标准设计、铁道车辆、铁道工程学报、铁道机车车辆、铁道建筑、铁道学报、铁道运输与经济、中国铁道科学、中国铁路

公路运输类(10)

公路、公路交通科技、汽车工程、汽车技术、桥梁建设、世界桥梁、现代隧道技术、中国公路学报、中外公路、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水路运输类(9)

船舶工程、船舶力学、大连海事大学学报、航海技术、上海海事大学学报、水运工程、中国港湾建设、中国航海

航空、航天类(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电光与控制、飞行力学、固体火箭技术、航空材料学报、航空动力学报、航空学报、航天控制、空气动力学学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实验流体力学、推进技术、宇航材料工艺、宇航学报、中国惯性技术学报、中国航天、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环境科学类(19)

工业水处理、化工环保、环境保护、环境工程、环境化学、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工程学报、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水处理技术、中国环境监测、中国环境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自然灾害学报、自然资源学报

生物医学工程发展史篇8

【关键词】中医伦理文化;藏医伦理文化;传统医学;比较研究

医学伦理文化是在医学领域范围内形成的,指导医务工作者的行为应该如何规范和规范在医务工作者身上形成的职业伦理。中医藏医伦理文化的发展历史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零星到完整,从萌芽到成熟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医藏医伦理文化丰富,都有浩瀚的医学典籍,历代医家辈出。国内学者对中医伦理文化较多,研究藏医伦理文化的学者较少,可借鉴的成果匮乏,比较研究有相当的难度。本文希望通过对中医藏医伦理文化的比较研究,来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学伦理文化,为我国各民族传统医学间的比较研究积累一些经验。

1中医藏医伦理文化比较研究内容

中医和藏医伦理文化的比较研究包括三项任务:寻找相似;发现差异;从相似之中发现差异,在差异之中寻找相似。在具体比较研究中应该结合中医和藏医文化的相似和差异的背景下来讨论相似点,重视两者的差异。藏医伦理文化反映了藏族社会特有的文化及其形成的医学伦理文化特色。我们在比较研究中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比较研究要全面,通过全面比较研究来说明问题。比较中医藏医伦理文化不仅要比较其历史发展进程、文化背景,还要利用文献资料对其医学伦理文化的共性和差异进行比较研究。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指出:“任何比较只是拿所比较的事物或概念的一个方面来比较,而暂时地和有条件地撇开其他方面。”这样可以保证可比性,而“暂时地或有条件地撇开其他方面”,则不能忽略其他方面,要做到客观、全面、准确地把握比较的事物或概念,使比较得出客观和科学的结论。其次,比较研究要始终贯彻公正原则。科技史学家汉斯・波塞尔指出:“科学史关心的是某一科学理论的历史变化,至于这些理论用今天眼光看来是对是错,有用与否,则无须管它,关键是在思想上这些理论是怎样形成的。同样主要的是,当时采用的是何种方法,至于方法今天看来是不是恰当亦不是研究的中心问题。”在研究藏医伦理文化时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要克服两种倾向,一是民族虚无主义,认为藏医学的理论是吸收中医和印度医学的,没有多少自己的东西;一是妄自尊大,不切实际地夸大某些文化特点与优越性,避开其缺陷和历史局限性。我们必须明确藏医文化在吸收中医和印度医学的先进医学技术的同时也有自己的独特理论和技术传承,有其历史的、民族的改造。最后,比较要合理,不合理的比较是没有可比性的。

通过对中医藏医伦理文化的文化背景、发展史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发现它们既有其相似的一面,也有不同的地方,总的来说是大同小异。它们的相似性是民族传统医学伦理文化的共同发展要求,也是中医和藏医文化交流的结果。中医藏医伦理文化都遵循救死扶伤,有利,无伤,公正,人道和重生原则。它们的差异是地理因素,历史因素,文化因素决定的。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特殊的历史发展进程和宗教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藏医文化的特殊性。宗教文化和医学伦理文化的密切结合,是藏医伦理文化的一大特色,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虽然宗教文化具有唯心性,但其“慈悲、平等”的伦理观念,是可以被医学伦理文化所接纳的。中医和藏医伦理文化在各自历史文化土壤中发展,文化背景的差异是影响了医学伦理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在当代医学文化背景下,对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学伦理文化作了一些思考。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坚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满腔热情,深入细致,有则有之,无则无之,多则多之,少则少之,不轻易否定,不随意拔高”的态度,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医学文化。

2研究方法

从总体而言,中医藏医伦理文化的比较研究应该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不仅要从现象本身去认识现象,还要从现实社会关系去研究现象,必须具有科学思维能力和使用科学的方法。为了更好的学习和研究我国的传统医学伦理文化,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和文化比较研究法。

文献资料法是搜集、分析和研究相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资料分析和使用,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所运用的资料主要有各类历史著作、书籍以及相关资料。文献资料法适用于历史文化研究。

文化比较研究法是利用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作为样本,对其资料进行比较研究,探求他们的相同点和相异点,来发现事物本质的研究和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在理论和实际中都具有重大意义。例如对不同民族的医学伦理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医学伦理文化的异同,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3研究中医藏医伦理文化的意义

中医藏医伦理文化在我国传统医学及相关专业学科中有极高的地位,中医藏医文化的发展是我国传统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中医藏医伦理文化有助于培养德术兼备的医学人才,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助于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助于构建和谐卫生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崔箭,唐丽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2]王明旭主编.医学伦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徐天民,程之范,李传俊,张大庆.中西方医学伦理学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1986.

[4]王尧主编,蔡景峰著.藏医学通史[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

生物医学工程发展史篇9

[关键词]生物技术;药学发展;发展趋势;探讨

纵观历史,人类对药物的开发经历了从天然药物到近代化学合成药物,再至现代采用生物技术开发新型药物的历史过程。以治疗疾病,维护健康为目的的药物开发和研究,无疑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1、现代生物技术革命和药学发展

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开辟了一条前景广阔的道路,近几十年的发展史虽很短暂,但进展神速,内容丰富。回顾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历程,可以看到,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是由于受到药学进步发展的影响;这中间体现了社会因素、现代生物技术及药物发展的相互促进;因此,探讨分析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就要从药学应用的历史背景入手,通过系统的分析,对现代生物技术在药学中应用,利用高科技手段,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使现代生物技术为小康社会服务,并总结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充实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史学内容,有助于应对现代生物技术革命和药学发展中的挑战,期望还可以为生物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持。

2、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现代生物技术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由于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于健康保健的需求,促进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使现代生物技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得到高速发展。近年美国已经形成五大生物技术产业区,他们的产品会在一段时间里,会继续在全球的科技革命中保持领先地位,引领世界冲向科技界的高峰。同时,在现代生物技术里,产品中下游的分离技术、纯化技术多与化工技术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预见,生物技术产业将会成为化工产业的重中之重。相信在不久,就会有许多新型的、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的高档新型活性微生物及制品,成为世界人民的主要食品的添加剂。

2.1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影响

在近十几年间,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已经被世界科技界认定为重点发展领域,美国生物技术已经成为投资热点。在2000年美国的生物技术工业,就获得330亿美元投资,2001年提高到410亿美元,从投资额的增长中,可以看到美国投资者对生物技术企业前景的看好,也认定现代生物技术比其他高技术企业,在今后的几十年,一定具有更长期的利润空间。从金融市场的投资倾向分析,人类基因的发展由于得到各国的重视,成为股市中的概念股,得到股民的追捧。中国,应用基因工程对优良农林牧渔新品种的创新,也得到高速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必将取得重要作用,培育新产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如新型兽用疫苗、活性蛋白与多肤、医药用酶、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抗生素等),已经成为我国开拓新领域的必由之路,这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对策。

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现代生物产业发展,必将通过不同方式促进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现代生物产业的发展,丰富了国民经济的产业构成,并在整体上增强了国民经济体系的稳定性。将在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中,改善其在世界经济交往中的形象,提升我国在世界经济市场的竞争力。

2.2生物技术产业市场竞争的影响

近年来,为提高我国医药企业自身竞争能力,为了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我国在医疗保障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制药企业的发展中实施了联合或重组,可以使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化,转变为以市场为动力、以资本资源优势配置为中心的市场模式。可以预见,我国在医药领域的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企业的联合或重组,必将很快形成现代生物技术与药学发展合作的优势,在世界领域的生物药品市场与国外大公司同台竞争。

2.3中国有不断增大的医药消费市场。

我国居民目前的药物消费水平还很低,据统计人均不到10美元,这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当前中等发达国家人均药物消费达到40~50美元,美国的人均药物消费更高,可以达到300美元。随着我国小康社会的实现,为健康买单的理念,将会激发现代生物技术与药学的发展,未来的医药领域的生物技术的市场必将十分广阔。1998年全国药品消费总额约为1000亿元,人均用药80元人民币左右。从我国消费对象的结构来看,我国社会正逐渐步入老龄化,从1979年我国的独生子政策实施30多年,到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突破2亿,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银发潮”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新农合制度已覆盖约8.12亿人,覆盖率达98%以上。今年,新农合全国人均筹资达到340元,其中各级政府补助增加到人均280元,新农合总筹资额可达到2700亿元。随着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农村合作医疗的进展已经得到高速发展,农民为健康药品的消费,必将推动现代生物技术与药学产业市场的发展。

3.结语

在高科技时代,发展现代的生物技术与药学产业,为人类的健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已成为世界制药企业谋求发展的战略重点。这一发展趋势一定要引起我国制药产业的重视,同时,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的速度加快,现代的生物技术与药学产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我国的现代的生物技术与药学产业也必须迎头面对市场竞争之中,发展我国的现代的生物技术与药学产业。为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为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楠.我国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10月

[2]程士玉.中国现代化的理性思考及其对策──试论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J].决策探索.2001年(9):30-33

[3]陈惠鹏.医药生物工程进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生物医学工程发展史篇10

关键词:《洗冤集录》;法医学;诞生背景

关于欧洲法医学最早的著作,基本上有三种说法:“一种是1898年意大利人Fiele编著,另外一种是法国外科医生佛图纳图q菲德利的著作,第三种是“法国外科医生芭蕾的法医学著作”[1]。而七百多年前,南宋人宋慈(1186―1249)的《洗冤集录》系统地论述了检验尸体的各种方法,是我国古代长期积累的病理、解剖、药理学等方面知识的一个总结,也是宋代以前刑官检验知识和经验的汇总,它不仅是中国法医史上第一部专著,而且也是世界法医史上的第一部。当它刊印问世及在中国社会广泛流行之时,世界其他各国的法医学尚处于

蒙昧时代[2]。因此,宋慈《洗冤集录》比欧洲早了整整三百多年,这已被世界法医学界所公认。《洗冤集录》曾被译成多国文字、广泛流行,对世界法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漫长岁月里,凡从事司法检验工作的人,无不随身携带这部线装书,检验尸伤遇有疑难就向它来求教,审案定刑,上驳下复,也以它为指南,就是国家法律也赶不上它的权威,外国人很奇怪,研读后大为赞赏,至今仍在研究它。

中国的法医学历史悠久。人们生活积累实践,对自身的查伤、检验以致刑事诉讼也已经逐渐从经验的感官判断上升到规律的总结。南宋前,已经出现了《疑狱集》《内恕录》等有关查验、刑事狱案的书籍。这对中国法医学日后形成一个客观、科学的系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宋慈的《洗冤集录》作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系统法医学名著,能够诞生在偏安江南一隅的南宋,绝非偶然现象,这其中除过宋慈本人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和优秀品质以外,其背后蕴含着着深厚的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等因素。在当前这个迫切需要法制的时代,探究这部著作诞生的背景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经济因素

苟安江南的南宋王朝,虽然统治面积只有北宋的三分之二,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错综复杂,而社会经济却继续向前发展。这是因为南宋初年,金军虽曾越过长江,但在广大军民的坚决抵御下,很快被迫北撤,没有造成长期的严重破坏,后来金军数次南下,都受到北方军民的牵制及南方军民的堵击,未能再过长江。人民的斗争保障了南方的安全,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人民不愿受女真贵族的压迫奴役,纷纷南迁,“据1159年统计,南方人口一千六百八十四万,到淳熙六年(1179年)已达二千九百五十多万”[3],二十年时间人口增加了四分之三,这不仅为南方各生产部门提供了劳动人口,而且还加速了各地生产技术的交流。人民群众在进行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的同时,积极从事生产,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经济重心移向南方。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南宋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得到长足发展,商业和城市改先朝以政治色彩颇浓的特征为经济色彩浓厚,另外由于国都南迁,政治对经济影响的带动作用,南宋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北宋。南宋末年“市舶收入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六十三万贯的两倍多”[4],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科技、医学等也得以继续向前发展。

2.科技因素

宋代是一个科技发达的朝代,尤其是活字排版的应用。宋代虽然朝政暗弱,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其复杂、尖锐,但是宋太祖统一全国后,结束了五代纷争的混乱局面,采取了一些与民休息的措施,社会经济不断复苏,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被誉为中古三大发明的活字版、火药、指南针就是在宋明的。由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有利于医药书籍的广泛传播和民间医学水平的提高。医药学知识在司法检验及劳动人民同死伤疾病斗争中的广泛应用,与日俱增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针灸在这一时期得到长足的发展。我国针灸学虽然历史悠久,但因长期传抄,其中所在经络俞穴部位很紊乱。宋仁宗初年针灸专家、太医王惟一总结了历史上针灸学的实践经验,统一了针灸穴位,并与铜匠师合作,设计用铜铸成人体模型二具,刻画经穴,标注名称作为针灸学教学之用,同时写成《新铸铜人俞穴针灸图经》三卷,不久又把《图经》刻石流传,使以后学习针灸的人对俞穴部位能准确地掌握。

现代法医学从学科属性上,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化学及其它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研究解决司法、公安工作中有关人身伤亡和涉及法律的各种医学的科学”[5],从功能上它是“一门为执行法律和法庭审理所应用的的医学”[6],而在我国古代医学缺乏完备理论情况下,作为操作性极强的医学门类之一的针灸学和同样操作性强的学科――法医学,其关系自然比较密切,在当时社会医学整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针灸的发展促使解剖学在这一时期得到启蒙与发展,相应的解剖学实践为法医学形成理论化的专著奠定了实践基础。

3.历史传承和宋慈的个人因素

《洗冤集录》这部世界法医学开山之作是在中国文化的母体内,经过长时间孕育而成的。现代西方法医学传到我国不过数十年历史,但在此前的很长时间里,我国司法工作实际上就存在并应用着自己独特的法医学了。远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西欧社会还处于蒙昧时期,我国就已运用检验方法了。由于唐朝以前的法医学未完整传承下来,现在只能从有关文献中见到只鳞片爪的记载。如古文献中有“是月也……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决狱讼必端平”[7]的记载,汉人蔡邕解释说:“皮曰伤、肉曰创、骨曰折、骨肉皆绝曰断”,这里所称的“瞻、察、视、审”就是后世的检验方法,伤、创、折、断则为损伤的程度。《礼记》是汉人对有关周朝事情的记载,说明在距今三千年左右,我们的祖先对创伤的性质和轻重程度已经做了周密的观察和鉴定了。1975年出土的云梦秦简中,记载着《贼死》《经死》《穴道》等案例,其中对现场勘验、法医检验的情况记述得相当详细,并对“自缢”“他杀”能够准确地鉴别。这“证明我国法医学检验早在战国就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8],此后,《前汉书q薛宣传》也载有“w_”这一检验术语。应劭解释说:“以杖手殴击人,剥其皮肤,肿起青黑而无创瘢者,律谓w_”,这也说明在西汉时就已有检验的方法与法律、法令并行,而且已经注意到皮肤组织的病理变化了。三国时代(公元三世纪),据说为华佗学生的吴普、张举曾分别运用医学知识和动物实验鉴定的方法来帮助审理案件。到了唐朝,当时法律、法令对检验的规章制度已有了较为详细的规定。《洗冤集录》的作者宋慈,字惠父,进士出身,福建建阳人,曾四次担任南宋省一级的司法官――提刑。他在二十余年以司法工作为主的仕宦生涯中,凡决狱理刑,始终以“民命为重”、采取“审之又审”的严肃态度深入查访,听讼清明,决事刚果,雪冤禁暴,不畏豪强权贵,声名远播,在长期的审判实践中,他特别重视检验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他六十二岁任湖南提刑期间,广泛搜集了历代有关司法检验的著作,认真吸收了民间的实践经验,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加上自己多年实践工作的心得体会,综合整理、编纂而成《洗冤集录》这部巨著。《洗冤集录》的问世与宋慈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前人经验密切相关。因为在封建社会尸体检验这行一向被视为“仵作”和“贱役”,但宋慈力戒怕苦怕累、敷衍塞责的官僚作风,以不畏世俗的气概进行实践,成就了惊世骇俗的旷代奇书《洗冤集录》,而在宋代医学发展普及的过程中,很多从业人员同封建迷信做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史载两宋时期“岭南风俗有病祈神求巫,不服药饵,人多死于瘴疠”[9],足见宋慈阻力之巨。

4.主流思想文化因素

在南宋占据正统思想地位的宋明理学对该书的产生也有很大的影响。宋慈年少时受业于同邑‘考亭高第’吴稚门下,吴稚是朱熹的得意门生,受朱熹考亭学派(又称闽学)影响很深[10]。深受朱熹“格物致知”思想的影响,重视实践,穷究真知,而此前很多司法官吏在断案时基本是“遥望而弗亲,掩壁而不屑”(宋慈语)[11],这是宋慈事业有成的一块基石。这种思想含有科学求知的精神,这与一个时代仕人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整个宋明理学将道德提高为本体,重建了人的哲学。理学家的最高理想是‘孔颜乐处’及‘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12]。宋明理学的另一个代表人物王阳明的弟子说:“满街都是圣人”,南宋理学重视生命个体,反对草菅人命的哲学观是文明的进步,理学的根本精神用北宋大儒张载的不朽格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代表。宋慈《洗冤集录》的编纂可谓张载名言的恰当注脚。

5.社会生活因素

最后,笔者还认为,由于两宋市民阶层的兴起,使社会结构更趋复杂化,中晚唐以来的都市经济这时有了更充分的发展,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反映了熙熙攘攘、风波丛生的快节奏都市生活,并且随着商务往来频繁,人们交往扩大,夜生活也比前朝丰富,加之市民阶层本身缺乏理学修养,文化素质不高,他们一般追求野俗的文化生活和奢侈的物质享受,这成为犯罪率上升的环境因素,必然要求官府对司法检验更加严格和完备,在实践中就需要一部统一规范的专著来指导司法实践,物质生活的新的变化,必然对司法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这些都成为《洗冤集录》诞生的客观要求,另外这部书的问世与统治者重视整理典籍及宋朝政治制度也有一定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现和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的应用,而法医学正是科学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古代,虽然“检验”的历史很悠久,但基本上是在“没有医生参与的条件下进行的,或者说与医学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13]。然而,在13世纪中叶能够产生出一部较为系统、包含有较为丰富的法医知识的著作――《洗冤集录》,这在医学史和法医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关于《洗冤集录》的诞生背景,除了宋慈本人的贡献外,与中国古代悠久的检验制度、检验知识的积累以及早期的法医检验书籍的影响等也有关系,更重要的是和南宋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传承等充分发展分不开的。南宋这一非全国统一政权创造出了很多像《洗冤集录》一样的科技文化成就,一方面说明科技的发展必然受到历史大环境的影响,同时科学技术又有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属性,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促进科技创新和发展,非常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诸葛计.《宋慈及其<洗冤集录>》[J].历史研究,1979年(3).

[2]《法医学讲义》(试用本)[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4年6月第一版.

[3]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中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第一版.

[4]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中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第一版.

[5]法学教材编辑部.《法医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2年6月第一版.

[6]《法医学讲义》(试用本)[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4.

[7]《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影印本[m].上海:世界书局,1982.

[8]法学教材编辑部.《法医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2年6月第一版.

[9][南宋]宋慈.《宋慈及其<洗冤集录>原序》[m].《洗冤集录校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0年5月第一版.

[10]周宝珠、陈振《简明宋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4月第一版.

[11]诸葛计.《宋慈及其<洗冤集录>》[J].历史研究,1979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