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关于气候变化的原因十篇关于气候变化的原因十篇

关于气候变化的原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8:02

关于气候变化的原因篇1

摘要气候谈判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有效方式,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某些国家的不合作态度导致气候谈判至今没有得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因而可以说,气候正义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只有坚持气候正义原则、建立良序的气候谈判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构建解决生态危机的全球性机制。

关键词气候变化谈判利益冲突全球正义

一、气候变化谈判的现状

近几年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经遍及全球各个角落,一些生态系统所遭受的破坏早已无法逆转,目前世界范围内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就是气候变化。为了更好的平衡各国间的利益进而推进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气候谈判被提上了议程。全球气候谈判的核心内容是确定各国的温室气体减排和限排义务,国际气候协议由各国政府自愿达成和签署。

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开始于1988年的联合国大会,那次大会通过了题为“为了当代人和子孙后代保护全球气候”的43/53号决议,由此国际社会加强了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政治关注。1990年,ipCC¬发表评估报告,肯定气候变化对人类具有严重威胁,呼吁国际社会通过一项条约来协调处理这一问题。在随后的1990年12月21日召开的联合国第45届大会通过了45/212号决议,决定设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正式启动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谈判进程。

国际气候谈判的最重要场合是联合国召开的一年一度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缔约方大会。在一系列的缔约方大会中产生了众多的国际公约:1992年“里约地球峰会”缔结的《生物多样性公约》、《防止沙漠化公约》以及《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第三次缔约方会议协商一致完成谈判,达成《京都议定书》(简称《京都议定书》);2001年的第七次缔约方大会最终达成《京都议定书》的详细实施规则,即《马拉喀什协定》;2007年召开的《公约》第13次缔约方会议,经谈判达成“巴厘路线图”,主要国家包括中国和美国,同意在两年时间内为达成气候目标而谈判。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国际谈判的主体是各国政府,国家是最核心的利益相关者,同时,联合国等国际机构、媒体、环境非政府组织也都积极参与到谈判中来。

然而,气候谈判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目前,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国家主要有两个: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以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欧盟在谈判中的态度积极,也成为气候谈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此,在国际气候谈判的进程中出现了中、美、欧三足鼎立的格局。

二、谈判中的问题及对策

气候变化谈判效果不显著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它的实质是世界各国对全球公共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所酿成的“公地悲剧”,气候变化谈判想要顺利进行下去,必须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机制,实现全球各国的集体行动。在这一过程中,大国的作用正日趋凸显,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大国主导着气候变化谈判的进程,而公共产品的提供又是各国集体行动中最重要的部分。由于不存在一个世界性的政府,全球公共产品往往由霸权国家、相关国际组织或国际协定来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也可以是国际法或国际公约,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法和国际公约生效的前提是必须经过缔约各方的参与和认可,否则不能承担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职能。在面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个全球性问题时,任何一个霸权国家都无力单独提供公共产品,因此,这项工作必须由国际组织承担。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重要国际组织和国际机构主要有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和世界气象组织(wmo),令人遗憾的是,这两个机构还缺乏促使各国产生集体行动的必要机制。

正确对待《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两条核心原则,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促进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持续发展的义务,在此基础上按照权利义务分担重新界定减排国家的分类,进而推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有序进行。国际气候谈判在义务分担上不同于其他的多边环境协议,按照《公约》的两条核心原则,可以把国家分为发达国家、经济转型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大部分都是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在气候谈判中,发达国家的身份很大程度上是由各国自愿认定,他们是减排的主体,是无条件减排国,同时还要承担资金提供和技术转化方面的义务;经济转型国家主要有中欧、东欧和前苏联成员国组成,世界银行的国家分类中对经济转型国家有明确的规定,虽然在国际气候谈判中规定了经济转型国家的减排义务,但是对这些国家在资金援助和履约能力上有特殊照顾;在多边环境协议谈判中,对于发展中国家没有一个权威的认定标准,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发展中国家,多由各国自愿认定,发展中国家应该成为全球减排的第二梯队,是有条件减排的国家,在《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中没有对发展中国家规定强制性的减排目标,但是鼓励发展中国家参与温室气体的减排;最不发达国家的判定主要依据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编制的最不发达国家名单,目前有50个国家被认定为最不发达国家,在不对他们做强制性的减排、限排规定的同时给予他们专门的优待。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达成的全球减排协议是涉及全人类的最大的全球性公共产品,对于未来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是重构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领导人的共识,各种国际会议和谈判正紧锣密鼓的进行,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利益不同导致谈判无法达成有效的协议,因此,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演变成一场不同国家间的政治博弈:国际合作陷入了“囚徒困境”,使得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陷入困难的境地。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在某种程度上讲无法安抚各个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而全球气候变化是“我们的”共同的问题,重新划分减排国家类型,充分考虑排放的流量和存量,人均排放和总排放,在全球正义的大背景下平衡各个国家利益追求的同时采取全球性的集体行动是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健康有序进行下去的当务之急。

三、气候正义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2012年,用于确认各国温室气体减排责任的《京都议定书》即将完成其使命,而被许多人认为是“人类拯救地球的最后一次机会”的哥本哈根会议最终未能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议定书”,“后京都时代”因此而来,气候谈判的焦点随之变为如何构建更加公平有效的国际气候政策框架,然而“哥本哈根会议”的失败却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思考。哥本哈根会议之所以无果而终,其原因就是各国在“如何分担温室气体减排的义务才是合理的”这一原则问题上未能达成共识。一方面,发达国家坚持,在应对气候变化时无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应当承担相同的责任和义务,而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则坚持追溯造成今天气候变化这一结果的历史责任,主张“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即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理应承担更多的减排义务。因此,国际社会想要在气候谈判的结果中有质的飞跃,想在温室气体减排的义务分担问题上达成共识,就必须首先在“如何分担温室气体减排的义务才是合理的”这一原则问题上达成共识,因而,规范气候谈判体系以及谈判所遵循的原则变得异常重要,本文作者认为,良序谈判,是一种可能的最高形态的气候变化谈判形式,而全球正义也因此成为一种可能的最根本的规范模式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国际气候谈判主要围绕的议题是各个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目前,国际公认的减排义务的确认原则主要有四个:历史基数原则、历史责任原则、功利主义原则和平等主义原则。历史基数原则意味着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公平分配应考虑不同国家在之前年代的排放规模:一个国家的具体减排数量应当以该国历史上的某个时期的排放总量为参考依据;历史责任原则认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恰当分配应当反映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即自工业革命以来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本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不断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发达国家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功利主义追求的是功利总量的最大化,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分配能使受到影响的人们获得最大限度的净幸福;平等主义原则认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平等的权利排放相同数量的温室气体,反过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平等的义务减少相同数量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发达国家主要援引历史基数原则和功利主义原则来为自己的立场辩护,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多的主张把历史责任原则和平等主义原则作为气候变化谈判的基础和前提,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准则是全球正义的核心问题之一,全球正义引申的全球气候正义对于构建良序气候谈判有着重要意义。罗尔斯正义理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视正义为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而全球正义这一概念打破了国家内部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在传统上所存在的分割状态从而将制度的道德分析延伸至国际领域,环境保护、生态危机的解决理所当然的用全球正义的方式解决。在现实中,美国和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可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高排放国家存在着对其它国家的不正义行为是不无道理的。全球化浪潮将生态环境的治理问题凸显出来,而全球治理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全球正义的背景下实现大国间的合作。当代关于正义的理解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单一正义价值论,约翰•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正义就是对社会利益的适当划分,即公平的公正。正义的基本含义就是社会平等或社会公平;其二是差异分配正义论。戴维•米勒指出:“在绝大多数当代政治哲学家的著作中,社会正义被视作分配正义的一个方面。全球分配正义认为,用差异原则来指导全球财富的分配是建立并维护合理的国际秩序的必要条件,气候谈判的焦点正是“各个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用全球分配正义理论规范国际气候谈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退后一步是建立良序谈判环境的题中之义。

概而言之,气候正义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也是规范气候谈判的本质与关键所在,它从根本上规范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走向,直接决定着良序气候谈判的建立,从而决定了气候变化问题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坚持气候正义原则建立良序的气候谈判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构建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全球性体制。将气候正义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目标走向,既可以避免当前气候谈判领域的“道德败坏”问题,结束气候谈判的无政府状态,又可以给良序气候谈判的建立提供伦理基础。

参考文献:

[1]胡鞍钢,管清友.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安东尼•吉斯登.气候变化的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格温•戴尔.气候战争.中信出版社.2010.

[4]庄贵阳,朱仙丽,赵行姝.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5][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关于气候变化的原因篇2

Chentao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研究院,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生工作处,南京210044)

(instituteofClimateChangeandpublicpolicy,nanjingUniversityofinformationScience&technology,nanjing210044,China;

StudentaffairsDepartment,nanjingUniversityofinformationScience&technology,nanjing210044,China)

摘要:极端恶劣天气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影响,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应对气候变化不仅需要政府的积极努力,也需要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而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性与他们对气候变化的认知程度呈正相关。本研究通过对3489名网民的调查,了解中国网民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认知水平,有利于更好地实施节能减排计划,应对气候变化。

abstract:extremelybadweatherseriouslyeffectourproductionandliving.itiscommonconcerntotheinternationalcommunityhowtopositivelyrespondtoclimatechange.Respondtoclimatechangeneednotonlygovernment'seffortsbutalsopublicparticipation.themotivationofthepeople'srespondtoclimatechangehaspositivecorrelationwiththepeople'sperceptionlevelofclimatechange.weinvestigate3489civilnetcitizensinordertoknowthecognitionofcivilnetcitizensinChinaonclimatechange.weshallcarryoutpublicityandeducationactivitiestoraisepublicawareness,forbetterimplementingtheenergyreductionplanonclimatechange.

关键词:中国网民气候变化认知调查

Keywords:thecivilnetcitizensinChina;climatechange;cognition;investigation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142-03

0引言

近年来极端恶劣天气频发,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破坏,造成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这些气候变化现象及其引发的后果越来越引起人类社会的关注和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对于气候变化的相关研究也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科学家们在科学层面上的探讨,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气候变化带来的有关政治、经济以及伦理问题的关注与思考。环境心理学认为个体行为与所处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换过程,包括刺激、感知、环境认知和行为等一系列内容组成。感知是从环境中提取和接收信息的过程,而认知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产物,是对环境的识别与理解。行为是在认知的基础上所做出的选择与行动。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让公众自觉参与并不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必须要让他们知道和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究竟到了一种怎样的情况?造成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气候变化已经给人类和即将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怎样严重的影响?国际社会和中国政府采取哪些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只有对这些问题了解了,清楚了,应对气候变化才能成为公众自觉自愿采取的行动。为了对中国公众的气候变化认知状况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我们通过中国天气网开展了“中国公众应对气候变化认知状况调查”。本次调查共有3599位网民参与,其中有效问卷3489份,有效率为96.97%,样本分布(参见表1)符合调查需求。

我们对获得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结果如下:

1网民对气候变化状况的总体认知

关于网民对气候变化的总体认知情况,我们从5个方面设计了11个问题进行考察,包括“对气候变化了解程度”、“对气候变化关注程度”、“对气候变暖的认识”、“对于气候变化主要现象的认识”、“了解气候变化的路径认知”。为了保证问卷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运用SpSS16.0对网民气候变化认知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分析①。得到Cronbach'salpha为0.734,信度系数较好,说明问卷设计是合理可靠的。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得到网民对气候变化总体认知情况(见表2)。

从调查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①中国网民对于“气候变化”的了解程度比较高;②中国网民对气候变化问题非常关注;③中国网民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最突出的现象是“气候变暖”和“台风、暴雨、洪涝频发”;④中国网民认为气候正在变暖并有强烈地感受,他们关于“气候变暖”的判断主要源于自身感受而不是天气变化和各种演绎;⑤网络和电视是中国网民了解气候变化的最主要途径。

2网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认知

关于网民对气候变化影响因素的认知情况,我们从3个方面进行考察,即网民“对引起气候变化原因的了解程度”、“对造成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原因的认知”、“气候变化影响因素受政治影响的认知”。共设计了6个问题。运用SpSS16.0对网民气候变化认知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分析。得到Cronbach'salpha为0.724。信度系数较好,说明问卷设计是合理可靠的。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得到网民对气候变化影响因素认知情况(见表3)。

从调查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①中国网民对引起气候变化的因素比较了解;②近八成网民认为“温室气体排放”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③大多数网民对于科学家提出的全球变暖结论是信服的;④一半以上的网民认为气候变化的研究结论会受到政治因素影响。

3网民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的认知

气候变化之所以会引起重视,原因就在于气候变化的影响非常深远。我们通过6个方面13个问题来对网民进行气候变化的影响认知考察,包括“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的整体认知”、“气候变化对于农业生产影响认知”、“气候变化引发粮食危机的认知”、“气候变化对于环境影响的认知”、“气候变化对于人类健康的影响的认知”、“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影响的认知”。运用SpSS16.0对“网民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认知”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分析。得到Cronbach'salpha为0.749。信度系数较好,说明问卷设计是合理可靠的。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得到网民对气候变化影响因素认知情况(见表4)。

从调查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①网民认为气候变化会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目前造成的影响比较严重;②网民认为气候变化带来的最严重的影响是气象灾害频发,引发疾病与死亡;③网民认为气候变化带来的好处首先是冬天变暖,其次为减少能源消耗;④网民认为气候变暖会降低农作物收成;⑤近八成网民相信气候变化会引发粮食危机;⑥超过85%的网民相信气候变化会造成环境恶化;⑦81%的网民相信气候变化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很大威胁;⑧超过六成的网民认为气候变化会给国家安全带来影响,并会引发冲突和战争。

4网民对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认知

为了了解网民对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情况的认知状况,我们从4个方面设计了8个问题进行考察,包括“对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程度认知”、“对国际社会所做工作的认知”、“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理解”、“国际气候政策的政治学因素认知”。运用SpSS16.0对“网民对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认知”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分析。得到Cronbach'salpha为0.719。信度系数较好,说明问卷设计是合理可靠的。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得到网民对气候变化影响因素认知情况(见表5)。

从调查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①网民认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不够努力;②网民并未真正了解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作的工作;③网民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内涵理解不足;④网民认为美国和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不够努力,并对发展中国家提出期待;⑤网民认为国际气候政策受政治影响,国际气候政策的基础是国家实力。

5网民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认知

为了解网民对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认知,我们从3个方面设计了3个问题来进行考察,包括“对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程度及做法的认知”、“对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有效性认知”、“对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支持程度的认知”。运用SpSS16.0对“网民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认知”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分析。得到Cronbach'salpha为0.826。信度系数较好,说明问卷设计是合理可靠的。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得到网民对气候变化影响因素认知情况(见表6)。

从调查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①网民认为我国政府在努力应对气候变化;②网民表示了解我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中采取的措施与行动,但了解程度有待提高;③网民认为我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中采取的措施与行动的有效程度不够高。

6网民对应对气候变化个人及政府行动期待认知

为了了解网民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对个人行动及政府行动有哪些定位与期待,我们从4个方面设计了7个问题进行考察,包括“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总体认知”、“个人应对气候变化的意愿认知”、“个人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认知”、“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期待”。运用SpSS16.0对“网民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认知”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分析。得到Cronbach'salpha为0.789。信度系数较好,说明问卷设计是合理可靠的。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得到网民对气候变化影响因素认知情况(见表7)。

从调查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①网民相信人类可以通过努力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赞成公民参与国家气候政策制定;②网民愿意为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做出努力,并支持政府各种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③网民选择“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和“减少垃圾”来应对气候变化;④网民认为政府应该加强立法和教育、鼓励技术创新来应对气候变化。

在从六个方面对中国网民的气候变化认知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后我们知道,中国网民对气候变化问题是非常关注的,并对气候变化问题有所了解。他们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最突出的现象是“气候变暖”和“台风、暴雨、洪涝频发”,对气候变暖有强烈地感受。网络和电视是中国网民了解气候变化的最主要途径。网民认为“温室气体排放”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并相信气候变化的研究受国家利益影响。网民认为气候变化会造成环境恶化,影响人类健康,粮食减产,引发粮食危机;甚至会引发冲突和战争。中国网民对于国际社会和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具体工作不够了解,认为努力程度不够,具体应对措施效果不够理想。人们愿意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努力,并支持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网民希望政府能够加强立法和教育,鼓励技术创新,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

注释:

①因大学生的指标体系与网民相同,问卷内容一致,因此,大学生问卷的信度将不再测量.

②本文中对于可以选择两项及以上的多选题,为了使列表清晰简洁,统计表中只列出选择比例排在前四位的选项。以下各类似统计结果同理,在表格中不再做重复说明.

③本文中对于可以选择两项以上的多选题,为了使列表清晰简洁,统计表中只列出选择比例排在前五位的选项。以下各类似统计同理,在表格中不再做重复说明.

关于气候变化的原因篇3

关键词:中美气候合作;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F1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1-0163-02

近年来,中美两国在气候变化问题方面已经达成了很多共识和合作意向。2014年11月《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的发表,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成功召开以及《巴黎协定》的签订,也充分展示了中美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决心与信心。虽然中美气候合作中仍然存在挑战,但是中美两国一定会努力解决分歧,确保气候合作的稳定发展。

一、气候变化问题的提出及影响

目前,全球温度不断升高,气候变化问题正在并且持续地发生着变化。随着气候变化影响的不断扩大,气候变化问题已经从自然科学领域扩展至国际政治领域,并成为当今国际关系领域的核心议题之一。

(一)气候变化问题的提出

早在19世纪就有科学家发现了温室效应,提出矿物燃料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可能会造成全球气温升高的假设。但是,在其后近百年间,关于全球变暖的这一假设并没有得到证实。直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气候变暖才重新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并普遍认同工业排放导致温室气体浓度增加进而导致全球气温升高这一观点。随后在1988年,由世界气候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了政府间气候专门委员会(ipCC),截至2013年ipCC共了五个报告,用科学数据阐明了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是导致全球变暖这一事实。

(二)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化作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不仅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巨大威胁,同时也成为影响国际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第一,气候变化给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首先,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升高,这对于地势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而言,不仅会遭受洪涝灾害,还可能面临热带风暴和海岸带沉降的挑战。其次,气候变化也会给粮食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对于热带干燥地区而言,即使温度略微增高,也会造成粮食产量减少。此外,伴随着干旱和洪涝的频率增加,也会对粮食生产造成影响。最后,气候变化也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其中,对于生存在岛屿国家、沿海地区以及高温干旱地区的人群影响最大。气候变化也有可能促进疾病的传播。第二,气候变化会对国际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这会直接影响到岛屿国家赖以生存的国土;同时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粮食减产、极端气候增加等,会导致大规模的环境移民。这可能导致国内或国际冲突,给国际安全造成巨大影响。同时,气候变化所引发的贫困、失业、移民等问题也可能导致恐怖主义的产生。

二、中美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冲突与合作

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如果不达成一致,那么国际气候条约将很难达成。目前,中美在气候问题的许多领域已达成共识,但是中美在气候合作的过程中历经艰难。中美气候合作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克林顿政府时期、小布什政府时期、奥巴马政府时期以及《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达成之后。

克林顿政府时期,气候变化问题在国际政治中正逐步从边缘走向核心舞台。这一时期克林顿政府一改往昔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消极态度,积极调整美国的外交策略,参与到国际气候谈判中来,争取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领导地位。但是,不论在立场方面还是在减排责任方面,中美都存在着较大分歧。

小布什政府上台后改变了克林顿政府时期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相对温和的外交策略,强调国家利益至上,表现最突出的莫过于退出《京都议定书》。在减排责任方面强调发展中国家的责任和义务,试图淡化发达国家在减排责任上的义务。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开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中美这一时期气候合作是主流,表现在中美将气候合作纳入到中美双边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清洁能源领域展开了深入合作。虽然仍然存在一些分歧,但是中美双方一致肯定了气候合作的必要性。

2014年11月,《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的达成,标志着中美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不论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问题上,还是在减排责任方面,中美都兼顾了彼此的利益诉求,做出了一定的妥协,为中美气候合作扫清了障碍。

中美两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经过了二十多年的艰难历程,现阶段在气候变化领域达成了诸多共识,中美气候合作为全球应对气候问题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中美在气候合作中的机遇和挑战

现阶段中美在气候变化领域中的合作不断增多,虽然中美在气候合作中依旧存在许多分歧,但是中美两国一直寻求共同利益,以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目前,中美在气候合作中是机遇与挑战共存。中美双方应该抓住机遇,变挑战为机遇,推动中美气候合作持续稳定的发展。

(一)中美在气候合作中的机遇

第一,气候外交符合现阶段中美两国的发展战略。2008年金融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美国的综合国际相对削弱。这一时期开展气候外交,加强中美气候合作,有利于美国务实外交路线的回归。同时,开展气候外交,有利于美国开发清洁能源,为美国寻求新经济增长点,促进美国国内经济复苏。此外,开展气候外交也有利于美国提高软实力,重塑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当前形势下,中国开展气候外交有利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和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密不可分的,将气候变化问题置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才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履行减排责任与义务,有利于树立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第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有利于中美气候合作。以“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核心内容的中美大国关系,为中美气候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下,中美在气候变化领域中的合作意愿不断提升,内容更加广泛,主体更加多元,成效也更为明显。中美新兴大国关系使得中美气候合作共识不断深入。与此同时,中美气候合作也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推动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

第三,中美能源合作也进一步推动了中美气候合作。自2009年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以来,中美能源合作就成为中美关系中的核心议题之一。气候变化问题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有紧密联系,因此,中美能源合作进一步推动了中美气候合作的发展进程。中美能源合作有利于巩固中美气候合作,促进国际社会达成新的气候协议。同时,也有利于中美两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推动两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履行减排责任与义务,更好地实现中美气候合作。

(二)中美在气候合作中的挑战

虽然目前中美在气候合作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合作中依旧存在着一些挑战。面对气候合作中的挑战,中美两国要看清形势,变挑战为机遇,推动中美气候合作稳定发展。

第一,中美两国在气候合作中缺乏战略互信。首先,中美两国中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一直是中美建立互信机制的一大障碍。美国作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美国担心中国的崛起会影响到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因而一直对中国存有戒备之心。因此,中美两国一直难以建立互信机制。对于中国而言,由于美国之前退出《京都议定书》,加之政党两极分化等国内因素,中国对美国在气候合作上的持续性也缺乏信心。

第二,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存在分歧。在历届气候变化谈判中,“共区原则”一直是中美气候合作中的一大障碍。虽然《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的发表对“共区原则”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但是在如何体现和适用“共区原则”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中美两国应该进一步在“共区原则”上协商,为中美气候变化合作扫清障碍。

第三,在资金技术援助上的分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资金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但是美国指出,有关气候方面的技术都掌握在企业手中,政府无权干预企业的商业行为,因此技术转让只能通过商业渠道才可以实现。在资金方面,美国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因此,中国很难得到美国的资金援助。

中美当前在气候变化合作中仍然存在着诸多挑战,为了进一步推动中美气候合作,中美双方需要进一步增进两国的政治互信,尊重彼此的国家利益,加强协商谈判,减少战略猜疑,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同时,进一步完善中美气候合作机制,除了政府层面提供的气候合作交流平台之外,也要高度重视气候合作中市场机制的作用。此外,要加强中美双边、多边合作,以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参考文献:

[1]周绍学.气候外交将成为中美战略合作的新增长点[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6).

[2]张莉.美国气候变化政策演变特征和奥巴马政府气候变化政策走向[J].国际展望,2001,(1).

[3]张海滨.中国在气候变化谈判中的立场――连续性与变化及原因探析[J].国际经济与政治,2006,(10).

[4]唐彦林.奥巴马政府能源新政背景下的中美能源合作[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5).

[5]张晓华,祁悦.“后巴黎”全球气候治理形势展望c中国的角色[J].专家论坛,2016,(7).

[6]田慧芳.中美能源气候合作:逐渐走向“实打实”[J].中国与世界,2015,(15).

[7]庄贵阳,陈迎.试析国家气候谈判中的国家集团及其影响[J].太平洋学报,2002,(2).

关于气候变化的原因篇4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森林生态系统;影响

虽然目前关于气候变化的预测还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1],其预测的结果也不一定准确,但是现有大量证据已表明: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已由工业革命前的280μmol/mol增加到90年代初期的350μmol/mol[2、3],与此相对应,地球表面的年平均温度在一个多世纪以来也上升了0.6℃[4]。因此,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温室效应在不断加强是毋庸置疑的。许多科学家坚信:即使以目前co2排放的速率计算,到本世纪中后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将倍增[4~6],因此,在未来的一百年中全球气候格局将发生变化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目前,虽然各种大气环流模型(gcms)对未来气候变化预测的量上不尽相同,但其所预测的未来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基本趋于一致[7]。纵观现有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后有关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结果,可归结为以下几点:①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5~4.5℃,全球气候带将向极地方向发生一定程度的位移;②最低温度的增幅比最高温度的增幅大,夜晚温度的增幅比白天温度的增幅大,冬季增温比夏季增温明显;③全球降雨量总体上有所增加,但全球降雨的格局将发生改变,降雨量可能因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季节而有很大的区别(如沿海地区的降雨将增加,而内陆地区的降雨则不变甚至减少);④由于蒸散作用所损失的水分远大于降雨增加的量,因此中纬度内陆地区的夏季干旱将明显增加[7]。由于未来气候的变化可能将对全球的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等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是人们对气候变化密切关注的主要原因。

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具有很高的生物生产力和生物量以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目前,虽然全球森林面积仅占地球陆地面积的约26%,但是其碳储量占整个陆地植被碳储量的80%以上,而且森林每年的碳固定量约占整个陆地生物碳固定量的2/3[8],因此,森林在维护全球碳平衡中具有重大的作用。此外,森林还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以及人类的生活提供丰富的资源;在维护区域性气候和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如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森林也有着很大的贡献,所以,森林在维系地球生命系统的平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森林与气候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气候的变化将不可避免地对森林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反过来,因全球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巨大的碳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它对大气中的co2起着源或汇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加强或抵消未来气候的变化。因此,未来气候的变化对森林的影响及森林对气候的反馈作用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7~9、13]。人们通过气室实验和模型模拟,在时间尺度上从几天到几世纪及在空间尺度上从叶片到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区域及全球等各个层次来阐述气候变化对树木生理、物种组成和迁移、森林生产力以及物种和植被分布等多方面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物种组成的影响

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物种组成是系统稳定性的基础,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物种越丰富,则系统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其抗干扰能力越强;反之,其结构简单、种类单调,则系统的稳定性差,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弱。千万年来,不同的物种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而形成了其各自独特的生理和生态特征,从而形成现有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物种组成。由于原有系统中不同的树木物种及其不同的年龄阶段对co2浓度上升及由此引起的气候变化的响应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气候变化将强烈地改变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物种组成。气候变化可能通过以下途径使森林物种组成和结构发生改变。

(1)温度胁迫:温度是物种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高温限制了北方物种分布的南界,而低温则是热带和亚热带物种向北分布的限制因素。在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中,全球平均温度将升高,尤其是冬季低温的升高,这对于一些嗜冷物种来说无疑是一个灾害,因为这种变化打破了它们原有的休眠节律,使其生长受到抑制;但对于嗜温性物种来说则非常有利,温度升高不仅使它们本身无需忍受漫长而寒冷的冬季,而且有利于其种子的萌发,使它们演替更新的速度加快,竞争能力提高。

(2)水分胁迫:虽然现有大气环流模型预测全球降雨量将有所增加,但是由于地区和季节的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别。例如预测的结果还表明,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其降雨会相对

减少尤其是在夏季,在一些热带地区其干旱季节也将延长。此外,气温升高也将导致地面蒸散作用增加,使土壤含水量减少,植物在其生长季节中水分严重亏损,从而使其生长受到抑制,甚至出现落叶及顶梢枯死等现象而导致衰亡。但是对于一些耐旱能力强的物种(如一些旱性灌丛)来说,这种变化将会使它们在物种间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从而得以大量地繁殖和入侵。

(3)物候变化:冬季和早春温度的升高还会使春季提前到来,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物候,使它们提前开花放叶,这将对那些在早春完成其生活史的林下植物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有可能使其无法完成生命周期而导致灭亡,从而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物种组成的改变。

(4)日照和光强的变化:日照时数和光照强度的增加,将有利于阳性植物的生长和繁育,但对于耐阴性植物来说,其生长将受到严重的抑制,尤其是其后代的繁育和更新将受到强烈的影响。

(5)有害物种的入侵:有害物种往往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它们更能适应强烈变化的环境条件而处于有利地位。因此,气候变化的结果可能使它们更容易侵入到各个生态系统中,从而改变由于系统的种类组成和结构。此外,气候变化还将通过改变树木的生理生态特性(如气孔的大小和密度、叶面积指数等)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途径对不同物种产生影响。而不同物种的耐性、繁殖能力和迁移能力在新系统的形成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总之,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物种组成的影响是各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将使一些物种退出原有的森林生态系统中,而一些新的物种则入侵到原有的系统中,从而改变了原有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物种组成。这些影响对不同森林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可能尤为严重。

2全球气候变化对物种和森林类型分布的影响

气候是决定森林类型(或物种)分布的主要因素,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特点和分布的两个最为显著的气候因子是温度的总量和变量以及降雨量。植被(物种)分布规律与气候之间的关系早就被人们所认知,并由此而提出一系列气候—植被分类系统(如holdridge生命带、thornthwaite水分平衡及kira温暖指数和寒冷指数等)。当前,人们正是基于气候与植被(或物种)间的关系来描绘未来气候变化下物种和森林分布的情形。而另一个有利于气候变化对物种和森林分布影响的证据是来自于全新世大暖期物种的迁移和灭绝,但是,与全新世相比,未来全球温度升高的速率更大,全球自然景观也因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未来气候变化将给物种和森林的分布带来更为严重的影响。目前,大多数有关气候变化对森林类型分布影响的预测都是根据模拟所预测的未来气候情形下森林类型分布图与现有气候条件下森林分布图的比较而得到,其结果都认为各森林类型将发生大范围的转移[13~16]。例如smith等人[13]利用holdridge模型,根据gcms对气候变化的估测结果来预测未来植被分布的变化,他们发现森林类型的分布将发生相当大的转移,例如北方森林转化为寒温带森林、寒温带森林转化为暖温带森林等,寒温带和热带森林的面积趋于增加,北方森林、暖温带森林和亚热带森林的面积则将减少。neilson[17]同样发现森林覆盖的显著转移。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仅仅考虑了气候因素对森林分布的影响,而其它环境因子在森林的分布中实际上也起着很大的作用;此外,他们通常把某一森林类型作为一个整体(如温带森林等),而且认为它与气候之间是一种平衡关系,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不同物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迁移能力等差异很大,因此,森林类型的转移(如从北方森林转化为寒温带森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物种通过景观的运动和新物种侵入现有群落中的能力。对于大多数物种来说,其迁移的时间尺度或许是几个世纪[18]。

由于在不同的区域其未来气候变化的情形不一致,而不同的森林类型也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等特点,因此,气候变化对各个森林类型的影响是不同的。

(1)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一般认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热带雨林的更新将加快。总体上,热带雨林将侵入到目前的亚热带或温带地区,雨林面积将有所增加,如李霞等[16]对我国植被在不同气候变化条件下(温度升高4℃,降雨增加10%;温度升高4℃,降雨不变及温度升高4℃,降雨减少10%3种情况)的模拟预测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后,我国热带雨林的面积将显著增加。但是有些地区降雨的减少也可能加速季雨林和干旱森林向热带稀树草原(savana)的转变。此外,从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来看,热带森林比温带森林更娇气一些,它的生长与水分的可利用性和季节性关系更为密切,所以热带森林在其干旱的边缘地带被草地或稀树草原的吞食以及周围村落等人为活动等影响下,可能会变得

比较脆弱。全球气候变暖的模式表明:湿热带区域的平均气温上升比中、高纬度地区要小,一般只有1~2℃,但降雨量可能增加较多,降雨过多,土壤积水,就要限制湿热带许多森林的生长。此外,不按季节的降雨,会使大多数树木不落叶,地面的枯枝落叶层不能形成,节肢动物,如蜈蚣、甲虫等因缺乏栖息生境和食物而大量减少,由此影响到生物链上的一系列物种,进而影响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使原本复杂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失稳、简单化,直至构成一个更为脆弱的新平衡体系。此外,随全球变暖而增加的热带风暴对热带森林的结构和组成以及分布也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2)温带森林:温带森林是受人类活动干扰最大的森林,地球上现存的温带森林几乎都成片断化分布,因此,未来气候变化对温带森林的影响是巨大的。一般认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温带将向极地方向扩展,而温带森林也将侵入到当前北方森林地带,而在其南界则将被亚热带或热带森林所取代,同时由于温带内陆地区将受到频繁的夏季干旱的影响,从而导致温带森林景观向草原和荒漠景观的转变。因此,温带森林面积的扩张或缩小主要取决于其侵入到北方森林的所得和转化为热带或亚热带森林及草原的所失。目前大部分模拟预测都认为温带森林面积将减少[13、15~17]。此外,由于温度的升高及夏季干旱频度和强度的增加,火干扰可能对未来气候变化下温带森林的变化起着决定作用。

(3)北方森林:北方森林被认为是目前地球上最为年轻的森林生态系统,还处于不断地形成和发育之中,易于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而在未来的气候变化中,由于高纬度地区的增温幅度远比低纬度地区的增温幅度大,因此,目前的研究基本一致地认为气候变化对北方森林的影响要比对热带和温带森林的影响大得多,而且其面积将大大减少[13、15、17]。

3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生产力的影响

森林生产力是衡量树木生长状况和生态系统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大气中co2浓度上升及由此而引起的气候变化被认为将改变森林的生产力。这主要表现在co2浓度升高的直接作用和气候变化的间接作用两个方面。一般认为,co2浓度上升对植物将起着“肥效”作用。因为,在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作为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资源,其浓度的增加有利于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其转化为可利用的化学物质,从而促进植物和生态系统的生长和发育。目前,大部分在人工控制环境下的模拟实验结果也表明co2浓度上升将使植物生长的速度加快从而对植物生产力和生物量的增加起着促进作用,尤其是对c3类植物其增加的程度可能更大[19~24]。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对co2浓度升高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即使在高水平营养供给下,同样还有许多物种对co2浓度的升高没有反应[25~27]。此外,co2浓度升高对植物的影响根据其所在的生物群区、光合作用方式和生长形式的不同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wisley[28]分析了目前的有关研究发现:来自热带和温带生物群区的植物比来自极地生物群区的植物对co2升高的响应大;来自温带森林的物种比来自温带草原的物种对co2的响应大;落叶树比常绿树对co2的升高更为敏感。简言之,生长速率快的物种比生长速率慢的物种对co2升高的响应更大[28~29]。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所有这些实验几乎都是在人工气室中的盆栽实验,其实验时间相对较短(从数天到几年),而且有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供给。此外,对于那些生长在野外的植物如何受co2浓度升高的长期影响还不是很清楚,尤其是有关木本植物影响的研究在盆栽实验中往往选择幼苗作为对象,而其成熟个体所受的影响是否与其幼苗一样也不清楚[29]。一般认为,co2浓度升高对森林生产力和生物量的增加在短期内能起到促进作用,但是不能保证其长期持续地增加[27],因为,在竞争环境中生长的树木对co2升高的反应常常表现出比单个生长的树木的反应要小[30],而森林物种组成的长期变化也能间接地影响森林生产力[20]。此外,co2浓度的升高将使植物叶片和冠层的温度增加以及气孔传导率下降[21、31、32],从而使植物受到热量的胁迫,使其生长被抑制。co2所引起的温度升高似乎对植物的生长又将进一步产生负面作用,因为大气环流模型对气候的预测结果认为晚上的增温幅度将比白天要高,这样就可能使植物在晚上的暗呼吸作用加大,从而白白“耗费”大部分初级生产力;其次,温度的升高将增加土壤水分蒸发量,导致土壤水分下降,从而可能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限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速度[28];此外,温度的升高还会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加速有机质的分解速率和其它物质循环,改变土壤中的碳氮比,使植物的生长受到氮素缺乏的制约[22、33~35]。因此,要准确评估

co2浓度上升对森林生产力和生物量的影响还存在很大的困难,这不仅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影响因素,而且也要求我们进行长期的野外观测和实验。

除受上述各种因素影响外,森林生产力和生物量也受到气候因素(温度和降雨)的强烈影响。由于生产力与气候(水热因子)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因此,人们常用气候模型(如miami模型、筑后模型等)估算大尺度生产力。对于未来气候变化对生产力的影响也常利用大气环流模型(gcms)对未来气候预测的结果通过各种气候模型来模拟,然后与当前气候情形下所模拟的结果相比较[36、37]。由于不同的gcm对未来气候预测的结果不同,因此对生产力变化的预测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此外,气候变化对森林生产力影响的预测仅仅考虑气候与生产力的线性平衡关系,而没有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在预测过程中假定森林植被的分布不随气候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预测中所选用的气候因子是其年平均的年际变化,而没有考虑其季节变化。所以,其预测的结果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出未来的实际情况。

4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前面论述了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物种的组成和结构、物种和森林类型分布以及系统生产力的可能影响。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有关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对温室气体所引起的气候变化的预测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首先,大气环流模型(gcms)对未来气候情形的预测通常采用大网格(50×50经纬网格或更大)模拟,从而降低了对气候变化预测的准确性(尤其是对一些特殊区域),因此,这往往制约了人们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评估;其次,这些模型本身极大地简化了控制气候的复杂的物理过程,其结果是使得这些模型在区域气候变化的预测上常常不一致,因此,其预测的气候情形很难说是未来气候的预言[38]。

(2)仅考虑气候因素的影响而忽略了其它环境因子的作用:目前大多数有关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潜在影响的预测都是根据一个假设,即气候(温度和水分)对树木物种的分布、森林类型以及生物群区和森林生态系统过程发挥最主要的限制作用,是控制树木物种和森林类型分布的惟一因素。这意味着在现有的模拟预测研究中是利用当前树木(或森林)分布与气候间的相关性来预测其未来分布的变化。基于这一假设,大多数预测结果表明:树木物种及森林的分布将发生很大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也许与显著的树木死亡、森林下降和森林覆盖的丧失相关。然而,制约树木和森林分布的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可能将随气候变化而改变。在所预测的未来气候变化情形下,冬季尤其是在北方将增温快,因此,对未来气候增温的趋势而简单地引起现有气候带北移的假设是不合理的。所以,尽管这些模型对当前气候—植被间关系的模拟与实际相当吻合,但对未来气候变化情形下物种与森林的预测则不一定适用。此外,除气候因素外,树木和森林的分布还受到一些区域性环境因子(如土壤类型、质地、深度和组成、水分的可利用性、坡度、坡向、海拔及现有物种的组成等)的影响。尽管某一地方的气候对一些树木和森林比较适宜,但是区域性环境因子可能限制其在该地的分布。综上所述,仅仅从气候因素的变化来预测未来树木和森林的分布有其局限性和主观性。

(3)现有气候变化对树木和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常集中在单个物种或是把各个森林类型作为一个整体,忽略了不同物种之间的竞争机制。众所周知,自然界不同的物种都是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每一个物种通过对资源的竞争占据着生态系统内相关的时间和空间位置,即每个物种有其独自的生态位(niche)。生态位的概念又可分为基本生态位(fundamentalniche)和实际生态位(realizedniche)。基本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理论上所能占据的最大生态位空间位置,实际生态位是指理论生态位和物种竞争作用的结果,即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实际占据的生态位空间。但是物种的生态位并非一成不变。由于每个物种对气候变化的反应不同,当一个物种暴露在新的气候条件下,往往可能改变其原有的竞争组合,而与其他物种形成新的竞争关系。因此随着气候的变化,实际生态位也将随着不同物种竞争组合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而生态系统的演替和发展正是这种不同物种间相互竞争作用的结果。由此可见,物种间的竞争在生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气候变化模拟的预测却认为:只要某地气候条件没有限制,那么相关的树木就可以在该地分布。这往往混淆了基本生态位和实际生态位间的概念,也就是说这些预测缺乏对物种竞争的了解,因此,它们很难真实地反映未来树木和森林的分布状况。当然,有一些模型也能很好地反映出物种的竞争关系,如林分模型(standmodelorgapmodel),但是由于其模拟的尺度较小(常小于1h

m2),因而在放大到区域和全球尺度上时容易出现偏差。

(4)关于物种迁移的评估:由于现有模型的预测只考虑气候因素,认为气候与物种和森林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衡关系,因此其结果认为气候变化能立即导致物种和森林的位移。然而,实际上物种对气候的变化往往有一定的耐性,其迁移在时间尺度上常常表现出滞后于气候变化的速率,这种滞后的时间尺度可达一、二百年甚至

更长[18]。因此,物种的迁移与气候的变化是非平衡的。此外,物种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还受其迁移能力、迁移速率和地形及地貌的影响。与全新世气候变化对物种迁移的影响相比,未来气候变化对物种的影响更大,因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景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景观的破碎化已经成为物种迁移的严重障碍。因此,即使一些地方的气候适于物种的生存,但可能因自然景观的隔离而使物种不能到达,从而可能造成一些物种的灭绝。但是当前的预测模拟却很少或者没有考虑物种的耐性、迁移能力、迁移速率以及迁移障碍等因素对物种的影响。

(5)没有考虑森林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反馈作用及其进一步对森林的影响:森林与气候之间通过陆地表面与大气间的物质、能量和水分的相互交换而互为

影响[39~41]。气候变化对森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对森林生产力和生物量、森林的物种组成和结构、森林的分布、森林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森林的水分平衡等,而森林的这些变化可能对气候产生一定的反馈作用。首先,森林碳循环的改变,可能使森林成为大气中co2的源或汇,造成大气中co2浓度的升高或降低,从而进一步加强或削弱全球变暖趋势;其次,森林结构和分布的变化将改变地表原有的反射率和全球的水循环模式。所有这些将对气候的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森林的结构和功能,因此,森林与气候间的相互作用是非常复杂的。所以,现在有关的模型预测研究中为了避免这种复杂的关系,往往很少考虑到气候变化所引起的森林变化对气候的反馈作用。

(6)缺乏对极端气候事件的考虑:目前有关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所采用的气候指标都是年平均的变化,而很少或没有考虑其季节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但是,未来全球气候变暖却可能会使极端高温和寒冷的频度和强度加大以及气候的季节波动更为明显[42],而极端高温或低温对很多物种来说可能是致命的。气候变化的另一个间接结果就是可能使极端灾害(如火灾、虫灾、干旱、飓风和热带风暴等)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例如,夏季的高温和干旱条件使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增加;高温和高湿则将有利于一些有害昆虫的生长繁育;海温的升高也为飓风和热带风暴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很多科学家认为极端气候事件为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危害将更加严重[42~43]。极端灾害的增加将对森林景观造成严重的威胁。火灾和虫灾的频繁发生将对温带森林景观的演替和发展造成严重的干扰和破坏,导致出现一些偏途演替群落,甚至造成森林景观的消失;而飓风和热带风暴对于热带雨林来说其破坏力是巨大的,它们对雨林生态系统结构的改变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现在模型预测的研究却很难对这些极端气候事件作出评估。

此外,物种的进化以及人类活动在森林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适应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上对当前有关气候变化对森林影响模拟预测研究工作进行了一些论述。虽然现有的模型研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对气候变化有关影响的研究。然而,为了更准确地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在提高对未来气候变化格局预测精度和准确度的同时,必须加强对森林的结构和动态、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它有关的生态过程进行详尽的研究。因此,要求我们设计一些样地进行长期的观测,尤其是对不同生态系统类型间过渡区各种变化的研究。而样地的设计应力求做到包括多种空间尺度和类型,以保证其时间上、空间上和气候梯度上的连续性,从而使获取的数据能为模型的设计和尺度的转换提供基本的信息。如90年代初期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开始实施的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gcte)项目已开始注重在各种尺度上对各生态过程的研究,它们在全球各个气候带上选取典型样带,以保证数据的代表性。此外,在模型设计中,各个参数的选择要尽可能地反映自然界的真实情况。虽然现在各类模型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它们也有各自的优点,如何使它们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势,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各类模型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也是当前更为准确地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森林影响的趋势[44、45]。

关于气候变化的原因篇5

一、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

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主要根据气温、降水这两个主导要素进行,即先根据气温,再根据降水的步骤来分析。简言之,即“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第一步: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所在的半球,如果7、8月份气温最高或1~12月气温变化曲线呈峰形,为北半球;如果1、2月份气温最高或1~12月气温变化曲线呈谷形,为南半球。

第二步:根据气温曲线所示的最冷月的气温值判断气候类型的范围。全年平均气温高于20℃,最冷月均温在15℃以上,为热带气候类型。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性湿润气候)或地中海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15~0℃之间,为温带季风气候或温带大陆性气候。最冷月均温

第三步:在第二步基础上根据降水量及降水的季节分布判断具体的气候类型。

年雨型――终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如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在700mm左右,冬雨稍多)。

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为750~1000mm,最高月降水量在400mm以下)、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500mm,最高月降水量在400mm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800mm)、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400mm)。

冬雨型――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如地中海气候(年降水量为300~1000mm)。

少雨型――终年降水稀少,如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略集中在夏季)以及亚寒带与极地气候。

二、“气候”类图示分类判读

(一)坐标图的判读技巧

1.图示介绍

坐标图是指采用数字坐标形式来表示气候要素的数字信息图像,最常见的有柱状图、点状图、变率图、单元格图等。例如:图1为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图2为气温和降水点状图,图3为气温和降水变率范围图,图4为气温和降水单元格图。

2.判读步骤

气候坐标统计图都含有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从气温坐标图上能读出每月的气温,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气温值能判断南北半球、热量带和大致纬度,还可以计算出最冷月气温和最热月气温之差(气温年较差);从降水量坐标图中可以读出各月降水量,还可以计算出全年降水量和四个季节的降水量分别占年降水总量的比例,分析气温和降水同时期的配合程度。据此可判断气候类型,总结气候特点,分析气候成因,并且可以判断该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二)气候分布图的判读技巧

1.图示介绍

气候分布图是指各种气候类型的主要分布位置图。通过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如图5),学生根据不同气候的分布规律和所处地理位置的特点,可以判定气候类型。

2.判读步骤

据分布规律判断气候类型主要应从三方面人手:一是据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二是据经度位置确定海陆位置(大陆东、中、西部);三是用地理坐标定位法对照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如图5)确定气候类型。判读前提:熟记全球13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例如:图6中a、B、C、D四种气候类型的判定。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判断,a应为温带季风气候,B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为地中海气候,D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三)景观图的判读技巧

地球上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基本上取决于其气候条件,主要是热量和水分条件。此外,海陆位置、土壤条件、地形状况对植被的分布也有影响。但是植被与气候带的关系依然是最基本的,像各种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类型,无一不是气候因素影响的结果。因此,根据某些典型地带性植被类型可以判断其生长地区的基本气候类型。

例如:图7所示气候类型的判定。观察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图中有长颈鹿、狮子,高大植被(树)较少,草比较高,据此判断为热带草原景观,进而判断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在热带草原气候影响下,此类地区适宜畜牧业的发展,不适宜发展种植业。

(四)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1.图示介绍

流量过程曲线图反映的主要内容包括:流量的大小;(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从曲线高峰期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及长短。

(1)地区(如图8)。

(2)天气(如图9)。

(3)气候(北半球,如图10)。

2.判读步骤

(1)信息提取。

①河流流量大小取决于降水量(或冰雪融化量)及流域面积。如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量一般较大,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一般较小。但同样是雨水补给,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河流的径流量大小差别很大。

②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③汛期出现的时间。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夏季;以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大多在春季。同样是降水补给,夏雨型气候区的河流汛期在夏季,年雨型的热带雨林、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则多无明显的汛期。

④有无断流。一般以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不会出现断流的情况。内流河断流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雪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⑤流量曲线变化和缓,则多是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还可能是由于水库的调节。

(2)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读图方法和解题思路。

①横坐标――时间变化――分析水文特征,如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汛期、结冰期、断流等情况。

②纵坐标――数值特征――分析径流量特征,如数值高低(峰值、谷值)、径流量变化幅度、极值出现时间。

③解题思路:结合地理位置与海陆位置――分析气候特征――确定径流量随降水量和气温的变化。

三、考题回顾

例1(2014年高考天津文综卷)读图11、12,回答问题。

(1)图11中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

(2)据图12分析,与Q城相比较,B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3)据图11、图12中的信息,概括出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请答出三项。

解题思路:(1)地形类型的判断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结合注记(高度表)看图中高度的变化趋势;二是看图中水系(河流)的形状及流向。

(2)气候特点应主要从气温、降水两方面作答。气温包括高低、年较差,降水包括多少、季节变化。图12中横坐标表示月份,纵坐标为降水量(左)、气温(右),曲线为气温变化曲线,柱的高度表示降水量。Q城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东岸;B城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带影响,分布在温带大陆西岸。所以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或海陆位置)。

(3)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影响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植被等。

答案:(1)盆地

(2)气温年较差比Q城小(冬季比Q城温和,夏季比Q城凉爽);降水季节变化比Q城小,年降水量比Q城多;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3)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水位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较小;流速较缓;汛期较长。(答出其中三项即可)

例2(2014年高考上海地理卷)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读图13,回答问题。

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解题思路:从图中气温变化曲线可以看出,7月份气温较低,为南半球,排除a、B选项;从降水量来看,夏季降水较多,冬季降水较少,可以排除C选项。故正确答案为D。

答案:D

四、能力测试

(改编)读下面四地气候资料图(图14),回答1~3题。

1.关于图14中四地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冬冷夏热;降水较多,分配较均匀

B.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C.③――全年高温,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D.④――冬温夏热;夏秋降水多,年变化大

2.图14中表示的四种气候类型在我国有分布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图14中表示的四种气候类型成因的相似之处在于均是()

a.受单一大气环流控制形成

B.两种大气环流交替控制形成

C.濒临海洋,有沿海暖流影响

D.同处低纬,全年高温

(改编)读图15,回答4~5题。

4.图15中四种气候类型终年温和多雨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图15中气候类型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a.乙、丙

B.乙、丁

C.丙、丁

D.甲、乙

6.(改编)读某河流流域局部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河流名称是_______,图16所示范围该河流经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明L1河上游地区降水丰富的影响因素。

(3)读图17,并结合图16,分别说明Q湖以下河段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流量变化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7.(原创)读图18,完成下列问题。

(1)图18中①所在地区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原因有哪些?

(2)图19中的四幅气候资料图与图18中②处气候类似的是图___________,此种气候在_________洲最典型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图14中,①图显示降水分布不均,夏季降水多,冬春降水少,选项a错误;②图中冬季气温在0℃以下且降水较少,因此冬季寒冷干燥,选项B错误;③图显示全年气温并不太高,因此“全年高温”说法有误,选项C错误;④图中冬温夏热,夏秋降水多且年变化大,选项D正确。

2.D我国主要是季风气候,因此分布有②和④两种气候类型。

3.B图14中四种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均有冬夏季的变化,说明都是由两种大气环流交替控制而形成的。

4.B结合图15中四地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可判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终年温和多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显著特点。

5.C热带季风气候的夏季风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地中海气候是由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

6.(1)尼罗河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2)受纬度位置(赤道低气压影响)和地形(位于高原山地迎风坡)因素影响。

(3)特点:20世纪60年代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丰水期集中在8~10月;20世纪70年代河流流量变化小,各月流量相差不大。原因:(阿斯旺)大坝建成后,流量得到人为调节。

关于气候变化的原因篇6

关键词:生物大灭绝;气候失律;气候伦理

气候变化问题是这个时代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解决气候问题的首要在于对气候变化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了解,这也将有助于激发我们的责任感。显生宙时期地球上各种生物陆续繁盛起来,随着环境的改变,这一时期发生过多次生物大灭绝。对这些生物大灭绝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科学考察,找出生物大灭绝背后的气候成因,有助于当今气候问题决策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同时,这也昭示了这样一种伦理尺度:有限的自然资源和碳排放空间,要求人们必须限制自己的高碳生活方式,在个人权利和人类共同利益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一、显生宙时期的生物大灭绝

地球已经有46亿年的演化历史,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地球上生活过多种多样的生物,它们中大多数已经灭绝,一部分以化石的形式留存在不同地质时期的地层中,成了记录这一生命演化的主要载体。1目前发现最早的化石是澳大利亚距今35亿年地层中的原核生物化石2,它们主要是一些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的藻类,生命形式较为简单;到距今5.4亿年的寒武纪时期,多细胞的后生动物开始发展,生物数量激增,出现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现存生物门类的祖先类型,被称为“寒武纪大爆发”3;到距今4.7亿年的中奥陶世,植物开始登上陆地并繁衍发展4。

随着地球环境变化,显生宙时期发生过多次生物大灭绝事件。目前研究界公认的生物大灭绝共有五次:第一次发生在距今4.4亿年的奥陶纪末期;第二次发生在距今3.75亿年的泥盆纪晚期;第三次是在距今2.5亿年的二叠纪末期;第四次是在距今2.08亿年的三叠纪末期;第五次是在距今65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有人认为大灭绝发生的次数要更多,比如Benton认为应该有7次5,Bambach认为可能有18次6。在大灭绝事件之间,还有一些较小规模的灭绝事件。

五次大灭绝的原因分析有很多,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戎嘉余院士的研究较为全面。(1)奥陶纪末期,有50%的属灭绝。可能的原因有:全球气候骤变,南半球形成冰川,气温下降,海平面下降等,导致了第一幕灭绝。随后温度上升,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伴随全球性的海洋性缺氧事件和水质的污染,导致了第二幕灭绝。(2)泥盆纪晚期,30.7%的属灭绝。可能的原因有:南方大陆的冰川形成,全球气温降低,海平面下降。陆地植物的繁盛使得全球二氧化碳浓度持续降低。外天体撞击地球成因说有争议。(3)二叠纪末期,70%的属灭绝。可能的原因有:西伯利亚大型火山熔岩喷发,造成气候短期变冷,出现小冰期和海平面下降,之后全球变暖;缺氧海水扩展;海洋和陆地环境中的硫酸气体、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积累,海洋酸化;小天体撞击地球等。(4)三叠纪末期,55.6%的属灭绝。可能的原因有:海平面下降,出现大规模海退,随后海平面快速上升,造成海水缺氧。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产生温室效应。联合大陆分裂,引起火山活动。(5)白垩纪末期,46%的属灭绝。可能的原因有: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造成大面积火山喷发,火山喷出大量有毒气体,严重污染环境,导致全球变暖。白垩纪末,有一直径10km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在墨西哥湾尤卡坦半岛地下1km处形成了直径60km的陨石坑和直径180km的圆形构造,爆炸使数以千亿吨计的碎屑物和尘土抛至空中,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并持续低温达10年。1

归纳这些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地内成因和地外成因2。地内成因包括海平面升降、海洋环境恶化、食物链破坏、大规模火山爆发、气候变化(骤冷或骤暖)、地球磁场变化等;地外成因有小行星撞击地球等。地内成因所涉及的影响因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相互关联的。气温骤升可能是由海退(海平面下降,沉积物慢慢向砂岩过度)转为海侵(海平面上升,沉积物慢慢向泥岩过度)所造成,其结果会导致海水缺氧。大规模火山活动也会引起气候升温、缺氧。大规模火山活动和海水进退可能还有更深层原因,比如二叠纪末泛大陆拼合和三叠纪末泛大陆张裂,都曾同时影响了火山活动和海平面升降。3地外成因中小行星撞击地球,可导致大气和海洋环境迅速改变,扰动地球磁场等,最终影响到生物圈。无论是地内成因还是地外成因,气候变化会影响地球的生存环境,这是毋庸置疑的。地球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系统,也是一个复杂、多重的耦合系统,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圈相互作用,牵一足而动全身,改变其中任一链条都可能导致其他因素的连锁反应。

由此不难看出,全球的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着生物的生存状态。显生宙时期生物大灭绝及其原因探寻,让我们进一步思考更为深刻的问题:气候变化是否有自身的规律?气候的规律变迁可不可能人为打破?如果人为地改变气候变化的阈值会造成什么后果?

二、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1)地球轨道三要素的周期变化影响气候变迁。一般来说,气候变化遵循自身的演变规律。前南斯拉夫学者milankovitch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一个假说:地球轨道三要素(黄道倾斜、岁差、偏心率)准周期性的、微小的变动可以引起全球各地各季所获得的太阳辐射量的相应变化,从而导致近百万年来冰期和间冰期的反复交替。4这个假说被称为“天文气候学”,其核心思想是:“与冰川旋回相伴随着出现的全球性气候的主要波动是由全球各地所获得的太阳辐射量的型式的变化所引起的,而后者又是由地球的几何轨道的缓慢变化所造成的。”5地球的运转方式包括自转(每天旋转一周)和公转(每年绕太阳运行一周),换言之,即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时,公转轨道形状、地轴和公转轨道的黄道面间交角和公转时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会有变化,这几个方面的自然变化使得地球接受太阳辐射有变化,从而影响了气候和冰期的形成。根据天文学家的研究,地球黄道倾斜的变化周期大约是4.1万年,岁差的变化平均周期大约为2.1万年,偏心率的变化平均周期大约为10万年。1黄道倾斜、岁差、偏心率的周期变动产生两个影响:一个是冬季和夏季之间太阳辐射量的重新分配;另一个是太阳辐射量在纬度地带的重新分配。也就是说,地球轨道三要素的变动造成全球各地所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地质历史上的气候变迁。

1976年,Hays、imbrie和Shackleton联名《地球轨道的变化:冰期基本步调的控制者》,文中Hays等使用频谱分析的方法,测出造成全球性气候变迁的三项主要频率的周期是4.2万年、2.3万年和10万年。它们恰好与地球轨道三要素(黄道倾斜、岁差、偏心率)的平均变动周期(4.1万年、2.1万年和10万年)大体吻合。于是Hays等得出结论:产生第四纪冰期序列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几何轨道的变化。2随后美国的Repenning和Lindsay、法国的Bonifay、意大利的azzaroli、英国的Surcliffe、南非(阿扎尼亚)的Vrba等科学家,他们将陆地气候变迁记录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进行对比,得出:在寒冷期,全球各地几乎同时降温,不仅冬季变冷,夏季也同时变凉;在温暖期,全球各地几乎同时增温,不仅冬季变暖,夏季也同时变得更加炎热。3由此,milankovitch天文气候学的假说得以证实。

地球轨道三要素微小的、准周期性的改变,引起全球各地各季所获得的太阳辐射量的变化,最终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变迁,这是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气候的自然变化影响着动物的生存状态。根据动物对外界温度的适应性不同,可以将动物分为外温动物和内温动物。动物中除了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以外,都是外温动物。外温动物的基础代谢率低,主要靠外界环境温度来调节自身的体温。因此,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它们的活动会受到较大限制,比如蛇在10℃时已经不太活动,在3℃至2℃时陷入麻痹状态,当蛇身冷至-4℃至-6℃时便会死去。当然,在温度较高时,外温动物的活动也受限制,比如蜥蜴在沙漠温度为55℃时,呼吸会显著急促,如果这样持续1.5~4min,它们就会因不能忍受高温而死亡。内温动物是通过自身体内氧化代谢产热来调节体温的动物,它们适应外界环境变迁能力较内温动物强。

侏罗纪和白垩纪,黄道倾斜小,因此冬季和夏季温度差异小,这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外温动物,于是出现了“恐龙的时代”。而内温动物在这样的环境下,自身较强的适应环境变迁能力的优势得不到发挥,以致种类匮乏,数量稀少。由白垩纪向第三纪过渡时,黄道倾斜逐渐增大,于是冬季和夏季温度差异随之逐渐扩大,冬季变得越来越冷,夏季变得越来越热。这样的气候变换方式对外温的恐龙类动物是极其不利的,但内温哺乳动物却能适应得好一些。正是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恐龙灭绝事件发生了。

地球轨道三要素的发现让我们了解到气候变迁始终是有规律的,它对地球生态环境的规律影响让地球生物形成了自身的进化演变秩序,可如今,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正在被打破,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失律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2)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失律。自工业化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加剧,环境污染严重。据ipCC2013年第五次评估报告aR5估计,温室气体排放增多,使得自1850年以来地表平均温度升高了0.75℃,到2100年,全球温度可能会上升4.8℃。而气溶胶浓度增加可以改变大气的辐射特征,进而通过直接或间接辐射影响地气系统的辐射收支,引起全球大气环流和水循环的变化。评估称人类活动致气候变化的可能性超95%1。而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对空气质量、人体健康、整个生态环境都会造成破坏性影响。

第一,人类排放毒害污染物明显增多,严重影响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并影响人体健康。大气中的毒害污染物,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大气汞、o3前体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大气颗粒物被排放,在大气中沉积,伴随气候交替,既对空气质量造成负面影响,也会加重人体慢性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改变个体免疫机能,造成肺组织的损伤和过早衰竭,诱发癌症。美国环境保护局在1996年的全国大气污染源数据估算了美国东部o3前体物的未来排放情况,到二十一世纪的二十、五十、八十年代,o3前体物日均8小时最大浓度预计将会分别增加2.7、4.2、5.0ppb。随着温度升高,生物排放的VoCs增加,可以预料由此产生的o3前体物额外增加量将大致等于仅由气候变化引起的增加量。2当气温升高,太阳辐射强度增强,降水频率减少,空气流通减弱时,o3的主要前体物VoCs的排放量大量增加,使现有o3污染事件加剧和持续。

现代都市人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室内,某种程度上说,气候变化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比室外的更大。2010年,mudarri总结了气候变化可能引发室内空气质量及公共健康问题,具体表现为:(1)气候变化促使室内气温升高,可刺激室内地毯、涂料、清洁剂中VoCs或SVoCs物质的挥发,这些物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2)气候变化使空气流通变得缓慢,可能导致室内生成的污染物积聚;(3)气候变化引发环境湿度增加,可能导致室内霉菌滋生、空气过敏源增加,诱发人体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和过敏性疾病;(4)气候变化导致骤冷或骤暖等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空调使用量增加,进而使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由此陷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恶性循环中。1

第二,人类活动不仅是全球变暖的推手,还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灾难性破坏。首先,人类破坏动物栖息地、污染环境、过度开发等,致使动物数量和种类减少。例如,人类捕猎和抢占生境导致诸多岛屿动物群的灭绝;由于开发水利水电,江湖阻隔,造成鱼类栖息地减少甚至丧失。其次,人类大规模的垦荒和单一种植,使得大片森林消失。据调查统计,从1990―2050年,热带森林将以每年0.43%的速率消失,由此将导致6.3%的森林物种趋于灭绝。

自然环境存在“生物链效应”,其中任何一个关键种的灭绝都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美国学者威尔逊曾描述过生态系统崩溃的情景。昆虫等节肢动物对整个动物界很重要,一旦节肢动物灭绝,在很短的时间里,人类很有可能会随之消失。因为随着节肢动物的灭绝,大部分两栖动物、鸟类和哺乳类也会走向灭亡,随后波及大批开花植物、陆生植物,大部分森林的自然结构消失,陆地表面的陆生动物栖息地也随之消失。同时,由于死亡植物的积累和干枯,自然界营养循环被关闭,植物的其他合成途径中断,植物将相继死去,除少数陆生脊椎动物外,其他生物都将灭绝。自由生活的真菌,起初会有一个巨大的繁殖高峰,之后也将急剧下降,大部分种类将灭绝。陆地将回到接近古生代时期的状况,其表面被一丛丛不活跃的风媒植物所覆盖,到处散布着小树和小草,基本没有存活的动物。所以,大自然的链条,不管你砸向哪个环节,都会把它砸断,何况人类现在是在所有环节上同时砸,有的已经砸断,有的正处于断裂的边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宜瑜10年前在全球气候变化科学会议上说:“全球气候变化不能简单地用因果关系来理解,地球系统动力学往往以临界状态和突变来描述。”2地球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同的触发因素都会在大气系统中有所反应,而人类正在进行一场规模巨大的地球物理实验:我们正在将几亿年来沉积在地下的有机碳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返还到大气和海洋中。这场实验几乎前无古人,也可能后无来者。

综上所述,在单纯的自然状态下,气候变化是有规律的,只有当这种自然状态被外力强行打破,气候才因此失去自身的运行规律而处于无序状态。能够强行打破气候变化规律的,一个是自然力,另一个就是人类活动。气候的规律变化是自然力所为;气候的失律,却是人类社会近代以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作用于自然界的负面成果。当前,气候问题的紧迫性亟须我们对全球环境变化作出深刻的伦理反思。

三、气候伦理与个体权利的限度

探究显生宙时期生物大灭绝的原因得知,地球上大多数生物无法承受气候失律带来的后果,而现在人类对地球的影响不断增强,正在人为地改变着气候变化规律。美国地质学家沃尔特・阿尔瓦雷斯曾警示:现在我们正在目睹人类可能造成新的物种大灭绝。在这样严峻的生存境遇下,气候问题研究需要突破科学领域,进入社会学研究领域,气候伦理学由此产生。

伦理学主要关注人的生存和生活智慧,而气候问题涉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气候问题和伦理学之间可构建起一定的关联,气候变化的背后隐含着伦理的思考,气候伦理概念随之兴起。1“气候伦理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分析气候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治理对策,其基本途径是人类社会通过对话协商建立一个为世界各国都能接受的伦理共识,为气候治理提供一个有序的伦理环境。”2从伦理学角度反思气候失律,需要明晰两方面内容:一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时,应该将人类的长远发展和共同利益放在个体权利之前;二是人类应该遵循“限度生存”的法则,一方面意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另一方面应对个人偏好和生活方式施以节制,甚至对其进行“再道德化”,使得人们认识到并愿意过一种有限度的生活。

(1)善必须优先于正当。2004年,在《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0次缔约方会议期间,来自伦理学、气候科学、经济学、法学、哲学等领域的研究者和机构,发起了设立专门研究气候伦理问题与决策建议的“气候变化伦理尺度合作项目组”,并通过了《关于气候变化伦理尺度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宣言》。宣言提出八项关于气候伦理的现实问题:(1)损害责任问题。谁应当为气候变化后果负责,并负担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2)目标性问题。气候变化政策目标的设定应遵循怎样的伦理原则?(3)温室气体减排分配问题。个体与个体之间、各组织与各级政府之间分配责任应当遵循怎样的伦理原则,才能避免气候变化引发的超越伦理容忍度的影响?(4)科学不确定性问题。在面临科学不确定的情况下,气候变化决策有怎样的伦理必要性?(5)国家经济成本问题。出于经济成本考虑而延迟或减少气候变化行动是否合乎伦理?(6)独立行动责任问题。以共同行动为由,延迟或减少气候变化行动是否合乎伦理?(7)新技术可能问题。以等待低成本的新技术出现为由而减少应对行动是否合乎伦理?(8)程序公平问题。应遵循怎样的程序正义原则以确保决策的公平性?32006年,气候变化伦理尺度合作项目组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宣言》的基础上,又了《气候变化伦理尺度白皮书》。白皮书认为伦理是关乎是非评判、义务担当和责任承担等概念及其应用的哲学审查,虽然政府通常更倾向于根据经济、科学和国家利益需要来推进气候决策,但只有当立场合乎伦理原则,才能找到全面而公正的气候应对之策。

当前气候决策方案的焦点是如何公平地分配碳排放量,其实,解决气候问题的根本不在于公平分配碳排放量,而是人类首先要反思基于个人权利所追求的生命目标是否合理。在当今气候语境下,捍卫个人权利的道德理由必须以共同维护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球安全为依据。换言之,解决气候问题的伦理认知应该是“善(地球的安全和生命的延续)必须优先于正当(对个人权利的捍卫)”1。现在一个基本事实是碳排放所产生的好处由各国独占,而产生的危害却是地球上所有同代和后代人承担。碳排放空间属于公共资源,各国的排放权并未明确界定,所以每个国家的优先选择都是“越多越好”,这必然导致加勒特・哈丁所说的“公地悲剧”2。“公地悲剧”意指:公地作为一项公共资源有许多拥有者,每一个都有使用权,又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从而造成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枯竭。每个当事人都知道资源过度使用会枯竭,但都对阻止事态继续恶化感到无能为力,而且都抱着“及时捞一把”的心态加剧事态恶化。“公地悲剧”反映出现实生活中权利拥有者习惯于从个体角度看待自己的权利是否得到保障,但仅仅从个人角度最大化利益,结果反而更糟糕。因此,要促进某个目标的达成,就必须对个体的优化行为进行约束。“比如说,我们的目标是要保护和维护人类个体生命,而保护和维护人们的生命并使之得到健康的发展需要适当的资源,这样,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假若每个人都拼命抢占资源,那么个体的优化行为就会导致激烈的冲突,结果每个人都会丧失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有效的策略是设定某些权利,用来控制对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这种有所约束的最优化策略使我们可以承认和尊重权利,因为权利本身实际上就是一种约束。”3

诚然,为了人类生存基础和未来人类的整体利益,人们必须要接受自身优化行为的约束,这并不是要实行“生态专制”,也并不意味着对个人权利的漠视。“气候伦理反对的是无论什么个人权利都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利观,它所倡导的是对个人权利的追求必然相容于对人类共同利益的追求。”4

气候伦理倡导对个人权利的追求必须相容于对人类共同利益的追求,换个角度理解,气候伦理并没有漠视个人权利,而是将促成最大多数人可持续发展的行为视为可辩护的道德行为。因此,气候伦理既要关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也要重视地球环境的安全;既要关注大多数人的权益,也要衡量权利是否合理。前者需要对人类行为提出正当性要求或者约束性条件,后者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权利的合理性问题。“一个权利是否合理,必须要看由它所保护和促进的价值,与相同种类的互竞价值以及特定的目的―结果的生产所具有的价值对比,是否更为重要。因此,权利并不是绝对的,它需要某种更为基本的价值为之辩护。”5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占有是其基本的自然需求,这也就构成了个人权利得以产生的前提。同时,人类对自己如何存在的不同理解,导致个人在共同生活中应得多少有不同的看法,但资源还没有丰富到能满足所有人的欲望,所以我们才需要设定某种权利原则来调节人们的纷争,决定个体的合理所得。况且,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需要全球合作的事业,作为一个需要大家都自愿参与的合作事业,个人的基本权利如果得不到有效保障,就很难保证人们有充足的理由参与合作减排。在此意义的理解基础上,我们可以说气候伦理观能包容个人权利的存在。

所以,我们在处理气候问题时,需要在权利和功利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即遵循“善”优先于“正当”、“效用”优先于“权利”的原则1;个人权利的获得与实施既要指向个人的目标,更需要指向集体的目标。

(2)限度生存的法则。气候伦理在个人权利上的界定,一方面肯定了个人的基本自然需求以及个人目标的合理实现,但同时个人的需求和目标最终要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地球环境安全为集体目标。因此,人们在个人行为上需要学会“不该做什么”,即学会“限度生存”。

“限度生存”的法则一方面告诉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我们共在互存、共生互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环境上,都需要建立起和谐的世界观和全球价值观,“即政治多极、经济均衡、文化多样、安全互信、环境可续”2。政治多极的内涵是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上,各大力量之间应有一个相互制约的力量框架和多边的行为方式来处理世界事务;经济均衡的内涵是只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获得共同发展,世界才会有真正的发展;文化多样的内涵是保持文化多元,保持人类思维活力,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更多答案;安全互信的内涵是安全是共同的,只有别人安全,自己才有安全,保障安全的有效手段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环境可续则意味着各国必须携手合作,把环境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到具体实践中。3在和谐世界观的基础上,朝着“包容发展,权责共担”的方向发展。

关于气候变化的原因篇7

1气候变化分析

1.1年、季气温变化

黑龙江省1954~2011年年平均气温呈线性升温为2.1℃,上升速率为0.34℃/10a,见图1;突变时间在1977年前后(图略)。如果从1981年为气候变暖期开始,变暖后较变暖前上世纪50~70年代气温上升1.1℃。气候变暖导致低温次数明显减少,变暖后30a中仅有1987年和2009年发生低温冷害。在近57a春季升温最大,次之为冬季,第三位为秋季,最后一位是夏季,升温速率见表1。因此气候变暖导致年、季升温而低温次数明显减少。

1.2积温年变化

1961~2011年全省日平均气温≥10℃积温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5.3℃/a,见图2。1981年至今,≥10℃积温增温为100~200℃。积温带基本向北移东扩一个积温带,平均热量增加一个积温带的热量见图3、图4,热量的增加对粮食格局变化和粮食增产发生重要影响。1.3年、季降水量变化年降水量呈线性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7.5mm/10a,见图5。1998年松花江—嫩江发生了100年一遇的大洪水之后1999~2011年为少水时段;气候变暖后降水变化不明显,但进入本世纪的11a中降水偏少干旱严重[13]。1956~2011年的年季降水趋势见表2,仅有冬春季降水增多,春季增多大于冬季,增量为2.5mm/10a。夏秋季及生长季降水有减少趋势,生长季降水减少多一些,减少9.3mm/10a。1.4年平均风速及日照时数变化近50a来全省年平均风速呈下降趋势,气候变暖后,风速下降明显。同样年平均日照时数也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变暖后年日照时数迅速下降。图51956~2011年黑龙江省年降水量变化Fig.5YearprecipitationchangeinHeilongjiangprovincein1956~2011表2年季降水趋势系数table2Year,seasonprecipitationtrendcoefficient年水量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生长季趋势系数-0.750.25-0.47-0.70.1-0.93

2气候变化对气象灾害、极端天气的影响

黑龙江省气象灾害具有普遍性、地域性、季节性、连续性和阶段性特点;对粮食产量影响较大的为干旱、雨涝、暴雨、低温冷害、霜冻等灾害。

2.1季节干旱与与雨涝

上世纪80年代气候变暖后,春旱频次在减少。夏季旱、涝阶段变化较明显,1998年后进入一个以旱为主的时段;旱、涝转换周期为14a。1981年气候变暖后的31a近2/3秋季干旱;夏秋连涝年较多,尤其90年代连涝现象更多。

2.2极端降水与暴雨

[29]由表3可见变暖前上世纪60、70年代极端降水、暴雨的平均频次为1.91/a、0.50/a,而变暖后1981~2010年极端降水、暴雨的平均频次为2.32/a、0.61/a,差值为0.41/a、0.11/a,表明气候变暖引发极端降水和暴雨频次是增加的[16]。

2.3低温冷害

可分为3个类型:①延迟型冷害;②障碍型冷害;③混合型冷害。东北三省是我国夏季低温冷害频发的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冷害发生较为频繁,灾害程度重。其中1972和1976年严重的低温冷害造成东北全区粮食减产300×108kg。黑龙江省夏季1957、1964、1969、1972、1976、1983、2009年较历年低1.0~1.6℃,发生严重低温冷害。20世纪80年代后气温明显升高,延迟性低温冷害出现的频次明显减少而阶段性、障碍性冷害增多。

2.4初霜日与终霜日和无霜日变化

1961~2011年全省初霜日呈缓慢推后趋势,约后延7d,见图6。终霜日大有提前的趋势,约提前8~9d;气候变暖后无霜日天数延长15d。

3气候变化(暖)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

3.1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产量的影响

从1949~2012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大体经历了5个阶段,见图7。第一阶段逐步恢复阶段(1949~1958年);第二阶段急剧下降阶段(1959~1961年);第一和第二阶段是黑龙江省在作物生长季处于低温多雨阶段的气候,粮食产量不高。第三阶段稳定增长阶段(1962~1999年),处于气温和降水正常时段的气候,有利增产。第四阶段波动阶段(2000~2003年),处于温度偏高,降水偏少图7黑龙江省历年粮食总产量变化Fig.7FoodcropsyieldchangeinHeilongjiangprovince有旱象发生的气候背景。第五阶段快速增长阶段(2004~2012年),正是处于温度偏高降水稍少(但较第四阶段降水偏多),基本处于风调雨顺的气候背景,粮食得以快速增长。黑龙江省粮食产量与热量关系最为密切,丰收年大多是高温年,而低温年几乎都是歉收年。1980~2011年温度、降水与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结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对生长季气温与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温度与玉米产量在0.05水平上的相关系数为0.380,呈正相关,相关性较好;温度与大豆、水稻产量在0.01水平上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574和0.603,呈正相关,相关性较好;温度与小麦在0.01水平上的相关系数为-0.666,呈负相关,温度越高产量越低。对生长季降水与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降水与玉米、大豆产量相关系数分别是-0.197和0.294,相对较差。降水与水稻产量在0.05水平上相关系数是-0.395,呈负相关,相关性较好;表明高温低湿对水稻高产有利,因黑龙江省大部稻田旱时能得到人工灌溉;高温高湿,病虫害加重,加之排涝工程还比较薄弱,尤其三江平原低湿地,涝时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同样高温低湿对玉米的产量有利,因玉米是耐旱力较强的作物。大豆是喜温湿的作物,气温高降水正常就可获得增产。降水与小麦产量相关系数是-0.430,呈负相关,相关性较好;表明温度低降水少(但灌浆期降水须够用),尤其7、8降水少有利收获。统计表明:气温每升高1.2℃,水稻单产增产0.75成;玉米单产增产1成;大豆单产增产近1成;小麦单产增产0.94成。综上温度每升高1℃,可使粮食产量平均增产10%左右。

3.2气候变化(暖)对粮食生产格局的影响

近30a气候持续变暖,使黑龙江省农作物的生长季热量增加,生长期延长,积温带北移,作物的高产中心发生移动。玉米和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玉米的主产区以松嫩平原的哈尔滨、齐齐哈尔和绥化市为主;水稻的主要种植区域以松嫩平原南部的哈尔滨市和三江平原的佳木斯市为主;水稻、玉米的种植区域明显向北扩展。小麦的种植区域呈现北退现象,大豆种植范围也明显北移。从上世纪80年代除玉米占绝对优势外,其它的各种作物相当;进入90年代,玉米及水稻所占比例较高;21世纪以来的12a,水稻和玉米所占比例不分上下,大豆次之,小麦及其它作物所占比例较少。

3.3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通过大量资料统计表明,旱灾造成粮食平均减产15%~25%;低温冷害减产20%左右,其中水稻减产45%;霜冻减产10%~15%;雨涝减产5%~10%。

4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

4.1应对气候灾害适应性对策

气象灾害成灾率是造成黑龙江省粮食产量不稳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提高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4.1.1抗御干旱①加强抗旱工程建设;②实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积极推广旱田高效节水灌溉,玉米膜下滴灌技术;③修建水源工程,增加供水蓄水量,把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等自然水源进行调节再分配。

4.1.2防汛排涝①大力修建骨干防洪工程,大江大河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增强农田排涝能力;②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水土流失;③根据雨涝规律,调整农业结构和种植制度,涝区种植水稻以稻治涝,旱改水实施增产。

4.1.3抗御低温①作好品种区划:避免盲目引种、越区种植,合理配置好早、中、晚熟品种;②改革耕作制度,全面推广机械旱作耕法,重点是伏秋整地;发挥机械作用,适时抢墒播种,进行苗期深松;采取保护地栽培的各项措施。

4.2农业适应性对策

1)调整农业结构和种植制度,优化作物布局:继续扩大玉米、水稻等高产作物面积;做好品种搭配,气候变暖生育期延长,早熟与早中熟品种及中熟与中晚熟搭配种植,增加复种面积,扩大冬小麦试种面积。黑河至抚远和三江平原应发展稻豆为主,松嫩平原北部、大兴安岭南部、黑河南部以发展豆麦为主。松嫩平原中部,三江平原西部应以发展玉米、大豆为主。松嫩平原西南部应以玉米、饲料、杂粮为主。松嫩平原南部及牡丹江市应以玉米、水稻为主。2)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实施农田标准化管理:①建设具有一定规模,集中连片,实行保护性耕作,实施秋翻整地,保墒保土,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计划;建标准化育秧大棚或智能化育秧工厂;②兴修水利,完善水利抗旱排涝配套的旱涝保收田;③农机农技农艺相结合,全程基本实施机械化;做好病虫草害统防统治;④基本达到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标准;实施低碳农业环保农业。3)加强农村气象两个服务体系建设。黑龙江省气象部门始终坚持把为农服务作为气象服务的重心,积极开展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为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作出了重要保障。在2013年战胜自1998年以来的嫩江-松花江大洪水和超百年一遇的黑龙江特大洪水的预警预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防汛指挥部门决策,启动相应预案提供了重要参考意见。

5结语

关于气候变化的原因篇8

(一)将气候难民纳入国际法保护体系的依据

早在1990年11月7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二次世界气候大会通过的部长宣言就指出“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保护全球气候是各国共同的责任”。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即《斯德哥尔摩宣言》)的序言中也明确指出“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种类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因为它们在范围上是地区性或全球性的,或因为它们影响着共同的国际领域”,所以“将要求国与国之间广泛合作和国际组织采取行动以谋求共同的利益”。从上述文件不难看出,正是因为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问题)具有公共性,所以气候变化不仅仅是一个国内问题,各国应加强共识,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来解决环境问题,解决气候难民问题。

(二)气候难民定义的历史沿革

对于“难民”的关注是二战的产物,“气候难民”是“环境难民”的一个衍生概念,“环境难民”从1940年就被提起。1970年起,各种发展所带来的环境破坏引起了人们流离失所的问题,联合国环保署(UnUp)与联合国难民署(UniiRC)开始一起关注此问题。1980年,“环境难民”的称呼开始在联合国相关的会议上被提出,在文字上则首先由莱克(Lake)于1984年提出。之后,埃萨姆·埃尔·欣那威(el-limnawi)在联合国环保署文献中为“环境难民”做了定义:“由于显著的环境破坏(含天灾与人祸)有碍其生存并(或)严重影响生活品质,人们被迫暂时或永远地搬离其原来居处。”1988年雅各布森(Jacobson)的“环境难民”定义是指“由于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被过度砍伐,土地沙化及风沙肆虐而被迫背井离乡、四处流浪的人”。同时,他强调环境难民其暂时性“流离失所”的三种情况:地区性灾害如地震、雪(山)崩;环境问题影响生计与健康;土地沙漠化。1995年梅耶斯(myers)进一步以环境与发展的角度来定义造成环境难民的因素:土地破坏(含干旱、洪水、沙漠化、森林砍伐等);资源匮乏(缺水等);都市环境问题;紧急问题(全球温室效应);自然灾害(台风、地震)等。[3]定义的最新发展是劳拉(Laura)提出的“生态难民”的概念,以此来涵盖所有的环境难民、气候难民以及所有流离失所的人们,包括逃离工业和化学危险的人。上述观点都或多或少地遭到了批评和质疑,诸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京都议定书》等国际文件也都未能赋予“环境难民”或“气候难民”一个明确的定义。至今关于“气候难民”尚没有一个具有约束力、受到普遍认同的法律定义。

(三)气候难民的生存和权利现状

图瓦卢———一个南太平洋上陆地面积仅为26平方千米的岛国,就是这样一个小国,却要美国和澳大利亚,原因是两国排放的温室气体引起了海平面的上升。梅耶斯曾预测,到21世纪中叶,将有近2亿人因为温室气体引起海平面上升而被迫迁移,就连东京和纽约也不例外。[4]其实,海平面上升只是引起迁移的环境原因之一,还有气候变化引起的洪灾、沙漠化、极端暴风雪都会成为人们迁移的原因。目前法律层面对于气候难民的保护是极度欠缺的。第一代人权规定在1966年《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该条约详细阐述了消极权利,即政府不主动干预的权利。1966年《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第二代人权不仅包括消极权利,还包括积极权利,这两个文件均未关注气候难民的权力。第三代人权则将关注焦点从集体权利扩大到个人权利,认为个人“享有和平、适合居住环境的权利”。第四代人权是“知识产权”以及“地球母亲的权利”,所谓“地球母亲的权利”是指将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来保护,而不是仅为了个人享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而保护地球,[5]对于气候难民几乎没有规定。与此同时,即使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里约宣言》和《斯德哥尔摩宣言》这样专门针对气候变化的公约,都未规定个人享有一个清洁、健康、安全环境的实体权利,[6]也没有涉及气候难民问题。直到2008年4月,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才要求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调查气候难民问题,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在报告中指出“气候变化的最大影响就是造成人类的迁移”,[7]随后又指出“因为气候变化而跨越国境的人享有接收国的普遍人权,但不享有进入权”。[8]试问,既然连进入一个国家的基本权利都没有,又何谈享有普遍人权?而且因为各国往往把气候难民问题看成是一个负担而不是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机会,认为会耗竭接收国的资源,所以大多采取“迁出”政策而非“迁入”政策,[9]采用“扔包袱”的方式来回避气候难民问题,尽可能地缩小有关难民保护公约的适用范围。于是气候难民就面临这样一个两难的局面:要么面对自己日益恶化的环境,要么迁徙到一个新的环境去面对保护自己稀缺环境资源的当地人的敌意。

(四)气候难民保护的困难所在

当前,各国政府及国际社会对于气候难民的“置之不理”,来源于法律、社会、经济等各个层面的困难,这些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气候难民究竟是否存在目前是一个尚有争议的问题。气候难民意味着一种很少在人类现实中发现的单一的因果关系。没有一个因素、事件或者过程不可避免地导致被迫迁移或者冲突。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可能会促进被迫迁移的增加,但不能完全将气候变化作为一个原因隔离开来,[11]因为人们的迁移往往是由多种原因(如政治、文化)造成的,我们很难将其仅仅归因于环境因素。目前,仅芬兰和瑞典法案承认了环境难民的存在。[12]而且在一国发生的行为极有可能对别国的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且该不利影响往往一时无法察觉,如何区分责任困难重重。由于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成因和结果都未能达成共识,这也成了很多国家逃避责任的借口。在2008年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的气候变化公开辩论会上,英国认为气候变化问题会引发世界各国的冲突,发展中国家则表示这一议题不应列入安理会的议事范围。[13]但是,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持续的沙漠化和旱灾使南非的人民迁至西非;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使墨西哥人迁至美国。从中不难看出,气候变化与人们迁移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14]第二,如上所述,传统意义上的“难民”是指“因有正当理由畏惧由于种族、宗教、国籍、属于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的原因留在其本国之外,并且由于此项畏惧而不能或不愿受该国保护的人;或者不具有国籍并由于上述事情留在他以前经常居住国家以外而现在不能或由于上述畏惧不愿返回该国的人”。可见,环境因素并不包含在内。另外,政治难民往往能够在政府停止对其迫害时返回原住所,而气候一旦发生变化,气候难民就永远存在了,[15]这也是两者间一个很大的差别。第三,即使承认气候难民的存在,其内部也存在着争议:究竟这种“流离失所”是持久的还是临时的?引起人们迁移的自然灾害是瞬间爆发的还是长久累积的?人们迁移是因为当地的环境已经不适合生存还是他们只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存环境?[16]另外,这里的环境因素又应该包括哪些情况?其中自然灾害应包含哪几种情况呢(联合国难民署将2004年印度洋海啸、2005年巴基斯坦地震和2008年缅甸飓风列入可作为流离失所动机的“自然灾害”[17])?是否应包括人为破坏所造成的灾害?这些问题均有待进一步探讨。第四,各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态度暧昧不清。因为气候问题所涉及的工业、农业、能源、交通等问题均属于国内政策范畴,所以各国更多地用国内而非国际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对许多国家而言,与自己减排从而确保他国同样减少气体排放相比,减排对国家的成本要高得多。[18]此外,传统的“污染者付费”原则在气候变化责任问题上也变得不再适用,因为即使是图瓦卢这样的“气候变化受害者”也会排放温室气体。那么是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责任呢?这也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第五,目前全球的难民人数为1520万,其中持久难民已经达到了720万。与此同时,自愿返回故乡的人数却在不断下降,2010年不足20万人。这些难民的接收国大多为发展中国家,其中也仅有50%能够得到救济。如果进一步扩大需救济的对象,将气候难民纳入其中,不仅不能为其提供必要的保障,也会降低对现有难民的保护。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称,其每年获得的救助难民的预算达到13亿美元,但是即使将如此高额的资金全部投入保护难民,也无法为传统难民提供足够的食物和住所,更不用说环境难民了。根据法新社的报道,在2006年至2008年的3年中,约旦因为管理50万至75万伊拉克难民事务共花费了22亿美元,对于一个仅有8.9万平方千米国土的国家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承认难民的存在不仅意味着要在难民身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还要设立管理难民的机构,而难民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在环境专业知识和资源方面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五)气候难民权利的完善

无论造成人们迁移的气候变化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是长久的还是暂时的,我们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问题———这些人都是由于气候问题而离开自己的家园去寻找能够满足他们最基本需求的新环境。当前,国际社会正面临着两个问题:如何保护实际的环境难民?如何保护潜在的环境难民?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气候难民的权利进行完善。第一,国际社会应尽快做出反应,承认气候难民的存在。当然,对于气候难民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改善当地的环境,防止气候再度恶化,使其返回家园,同时应着力预防未来灾害的发生。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公布了第四次评估报告,再次将气候变化的矛头指向了工业产业。因此,各国政府应倡导使用可再生性强、资源丰富的如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代替煤炭、石油等污染较大的传统能源。此外,对于气候难民的救助离不开公众的认知和媒体的宣传,因而应加强这两者的参与。事实上,气候难民对于接收国来说,并不是“百害而无一利”。当前,伴随着“婴儿潮一代”的退休和人口日益老龄化,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正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联合国经济事务部的资料显示,发达国家15岁至59岁的劳动人口将从2006年的63%降低至2050年的52%,而环境移民的到来将有望缓解这一问题。第二,1998年《关于国内流离失所问题的指导原则》已经将气候变化造成的流离失所问题纳入其中,因而我们可以选择完善现有立法,也可选择订立条约的方式来给予保护,但给气候难民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刻不容缓。在环境难民的含义、特征标准及因果关系较模糊而难以确定的情况下,气候难民可以率先在一定程度得到国际法上的认可和保护。笔者建议,可以这样定义气候难民:“由于遭受自然的(如地震)或人为的(如核燃料泄漏)灾害,其生活环境已不再适宜生存,或该环境对健康不利而被迫迁徙的人。”第三,当前,保护气候难民的瓶颈在于尚未有一部法律列举出这个群体所享有的权利。因此,在承认气候难民存在的同时,给予其应有的权利刻不容缓。笔者认为,参照现有权利公约的框架,气候难民应有的权利应当包括以下几点:1.生命权。《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6条第1款规定:“人人有固有的生命权。这个权利应受法律保护。不得任意剥夺任何人的生命。”人类最基本的权利便是生命权,如果没有这个权利,其他权利就无从谈起。即使在战时这样的紧急时刻,对于生命的迫害和亵渎也是不容允许的。如果飓风、地震、洪灾、空气污染等灾害继续不断增多,势必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2.健康权。《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第12条规定:“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有能达到的最高的体质和心理健康的标准。”人类的健康常常与食物、住所、工作环境等因素相关,而气候变化往往会影响到食物、淡水的供应,加剧各种气候灾害,直接或间接影响许多传染病如霍乱、血吸虫病的发病率。3.食物、淡水权。食物与淡水经常与健康挂钩,《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第11条规定:“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为他自己和家庭获得相当的生活水准,包括足够的食物、衣着和住房,并能不断改进生活条件。”2002年,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将淡水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19]但是,由于缺少必需的淡水资源,部分人被迫改变了延续几千年的生产、生活方式,严重影响了其生计。4.自决权。《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第1条规定:“所有人民都有自决权。他们凭这种权利自由决定他们的政治地位,并自由谋求他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世界人权宣言》第22条规定:“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并有权享受他的个人尊严和人格的自由发展所必需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各种权利的实现,这种实现是通过国家努力和国际合作并依照各国的组织和资源情况。”可见,气候难民自身的事务只能由其自身来决定。任何其他个人或接收国若干预他们所做的合法、合理的决定,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个人尊严”和“人格的自由发展”。5.财产权。《世界人权宣言》第17条规定,“人人得有单独的财产所有权以及同他人合有的所有权”和“任何人的财产不得任意剥夺”,而持续的气候变化必然会导致部分人因迁徙而丢失其部分财产。6.工作权。《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第6条、第7条、第8条以及《世界人权宣言》第23条都对自由选择职业、享有同工同酬、参加工会组织等权利做出了规定。气候变化肯定会造成工作选择范围的缩小,参加工会组织等权利的实现变得困难重重。7.土地权。世界银行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贫困和收入不公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无法获得和拥有土地资产”。[20]对于气候难民而言,他们所需要的不过就是“一片他们可以叫作‘家’的土地,并在这之上重建家园”。[21]只有为难民提供土地所有权,他们才能生产足够的食物,获得收入,提高经济地位。第四,气候难民保护的法律框架不仅应关注每个个体的权利,也应关注该团体的集体权利。正如比尔曼(Biermann)和博厄斯(Boas)所说:“气候难民的体制不仅要满足每个受迫害的个人的需要(就像当前联合国救助难民的体制那样),而且要关注整个团体,比如整个村庄、城市、省份,甚至是整个的小岛屿国家。”[22]伴随着整个团体消失的还有团体的文化,如果气候变化不断加剧,那么文化势必会遭受到破坏。因此,在保护难民的同时,也应当注意保存优秀的文化、习俗,使文化多样性不会遭到损害。另外,接收国在制定和完善立法时,应当聆听那些已经或将被迫迁移的人的意见,也应注意到气候难民在年龄、性别、残疾与否和其他各方面的差异。第五,在接收国接收气候难民之后,应积极促进难民与当地社区语言、文化、民族信仰的和谐相处。因为难民在接收国往往会遭遇社会和身份认同上的困难,从而成为民族间敌对、骚乱甚至是政局更迭的导火索,所以促进难民与当地社区的融合至关重要。应当指出的是,由于气候难民必须依赖新环境的当地资源来维持其生存,加上接收国本身国内的需要,很容易造成接收国的环境恶化和耗竭。因此,气候难民在享受当地保护的同时,也应注意对接收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第六,气候变化不是某个或某几个国家造成的,这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因而需要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1.应建立国际气候难民救助基金。在被称为“拯救人类的最后机会”的2011年南非德班气候大会上,绿色气候基金(1000亿美元)得以启动,而资金的来源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要由对气候变化负较大责任的发达国家提供,也有学者提出可以让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的参与资金的提供,笔者认为可以将其中一部分专门用于气候难民的救助,但应就资金获得资格、资金分配标准以及资金使用情况的报告机制做进一步详细的规定。2010年12月达成的《坎昆协议》提供了管理气候基金的方法,即建立由24名成员组成的委员会,头3年的运行可由世界银行来管理。2.应组织国际专家小组,负责对移民寻求保护的区域和寻求国际帮助的区域进行鉴别以及监督绿色气候基金的发放,以此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基金的使用落到实处、公开透明。3.应严格执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国家责任,即各国有责任确保在其管辖或控制范围内的活动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或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造成损害。一旦国家违背了这一原则,要对污染和破坏环境承担国际责任。有学者提出,可以采用类似“船旗国政府对本国船舶监督”的方法,无论对环境的损害发生在哪个国家,造成环境损害的国家都必须为此负责。

二、结语

关于气候变化的原因篇9

[关键词]国际贸易;气候变化;贸易政策;气候政策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10-0035-03

[作者简介]闫云凤(1977-),女,汉族,山东淄博人,上海海事大学教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低碳经济。

[基金项目]上海市社科规划一般课题(2012BGL004)、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13YS050)、上海海事大学科研基金(220120114)。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全球贸易的蓬勃发展,使人们将贸易与气候变化问题联系起来。各国际组织都十分重视研究国际贸易和气候变化的关系,如:2007年,世界银行(wB)的报告《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经济、法律和制度分析》对气候变化议程与多边贸易体制相互交织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mani,etal.2007);2009年,世界贸易组织(wto)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共同发表了一份名为《贸易和气候变化》的报告,深入阐述了自由贸易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该报告指出,全球经济都将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tamiotti,etal.);2010年,世界银行发表的以“发展和气候变化”为题的《201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国际贸易和气候变化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于国际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鉴于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的相互影响,贸易政策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Bierbaum&Fay,2010);2012年,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中心(iCtSD)的报告比较分析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wto谈判中涉及到的国际贸易和气候变化问题(teehankee,etal.)。

我国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国际贸易和气候变化的关系,如曲如晓和马建平(2009)主要分析了边境调节税和碳标签等气候政策引起的贸易问题,以及气候变化与wto相关规则的兼容性问题;赵玉焕(2010)重点对贸易和贸易自由化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并简单分析了国际贸易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以及气候变化对国际贸易流动量和格局的影响;彭水军和张文城(2011)从多边贸易体制的视角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重点分析了wto规则与多边气候协议之间的潜在冲突。席艳乐等(2011)主要从国际贸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国际社会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对贸易的影响以及wto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所面临的困境这四个方面的研究进行述评;闫云凤和甘爱平(2012)侧重于分析贸易自由化对气候变化影响,主要围绕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国际贸易隐含碳这三个方面进行文献述评。本文从另一个新角度解读《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谈判进程中涉及的贸易问题和wto规则下的气候变化问题,为贸易和气候政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一、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1.气候变化会影响国际贸易的数量和模式

首先,气候变化可能会改变某些国家的相对优势,导致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这一影响对那些比较优势来自气候或地理因素的国家更为明显。气候变化的生物物理影响将改变世界各国的生产能力。对农业、渔业和其他社群产生的影响将会改变各国出口类型和贸易模式的比较优势。对于那些依赖于农业生产的国家而言,在遭遇气候变暖或极端天气事件时,其农作物生产和出口可能将减少。全球气温升高1℃,低纬度地区发展中国家的谷物产量预计将减少5%~10%;当然,气候变暖也有可能增加中高纬度地区的农业产量。据有关研究预测,到2020年,某些非洲国家的粮食产量将减少50%,2100年这些国家来自粮食的净收入将减少90%。其次,气候变化不仅会影响到货物贸易,也会波及服务贸易。以旅游业为例,许多旅游胜地依靠自然风光吸引旅游者,但海平面上升和天气格局变化可能将剥夺这些自然资产,对这些国家的旅游业发展造成损害。再次,气候变化引起极端气候现象增多,开展贸易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和航线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各国对可能出现的气候影响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将会影响其贸易活动并改变其贸易模式。

2.贸易可能会对气候变化产生消极或积极的影响

国际贸易活动是建立在产品制造及其交易上的,而产品的生产和运输直接影响着能源消耗,也直接导致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对气候变化产生消极影响。据国际能源机构(iea)估算,2011年运输排放占到全球排放的23%。贸易开放对应对气候变化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如贸易自由化会引导一国或地区更多地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如果比较优势集中在能源节约型的产业,那将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贸易发展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需求,人们的消费偏好更加倾向于环境友好型产品和服务,这将促使企业更多地使用清洁生产技术,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贸易开放可提高环境友好产品的可得性,并降低其生产成本,更加开放的贸易可以推动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在内的全球技术创新和推广,催生清洁技术产业和低碳经济的发展(Grossman和Krueger,1991)。

3.贸易政策可改变各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贸易开放政策可使环境或气候友好型产品、服务和技术更容易获得,并降低此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并促进气候环境友好技术的传播,改善能源效率,从而加强各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知识产权方面的贸易政策可以刺激增加新技术研发投入,但却会增加环境友好型技术的进口成本。

4.气候变化政策可能改变贸易的流向、流量和结构

碳税和碳交易等措施可以影响所在国企业的竞争力,因而导致“碳泄漏”。有些国家担心采取严格减排措施国家的企业可能会在国际贸易中遭受更大的损失。比如一个国家a对碳排放实施严格管制措施,而另外一国家B没有采取严格的气候变化缓解措施,那么,在国际市场竞争中,a国企业可能处于不利的地位,因为他们比B国企业担负了更高的碳成本。a国企业甚至会因此迁移到B国家,从而使得后者吸纳大量新投资,于是提出征收边境调节税。这些气候变化政策将会改变贸易的流向、流量和结构。

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使得贸易和气候政策可以相互支持,同时由于不同国际组织、不同国家的目标各异,使得贸易和气候政策也存在着潜在的冲突。这也是联合国气候大会一直没有达成一致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UnFCCC谈判进程中涉及的贸易问题

1.UnFCCC条款本身包含贸易问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于1994年正式生效,该公约的最终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UnFCCC很早就涉及到贸易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公约的第三条第五段:“缔约各方应该共同努力建立一个相互支持的开放国际经济体系,促进各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发展,使他们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任何措施,包括单边措施,不应构成歧视的或变相限制国际贸易的手段”。

2.《京都议定书》要求减少对国际贸易的负面影响

《京都议定书》是目前UnFCCC下唯一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京都议定书》于1997年通过,2005年开始强制实施。根据“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在2008—2012年间,全球主要工业国家(附件1国家)的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的排放量平均要低5.2%,而发展中国家(非附件1国家)不承担强制减排责任。《京都议定书》要求附件1国家应该采取政策措施减少气候变化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社会、环境和经济等的负面影响。

3.Cop13开创了探讨贸易与气候变化关系的新时代

2007年在巴厘岛召开的UnFCCC第13次缔约国会议(Cop13)上,Cop主席首次召集各国贸易部长会议探讨贸易和气候变化的联系,会议之后,形成了“气候变化行动可能涉及贸易扭曲,从而威胁经济发展”的观点。直到Cop17,公约内几乎所有机构和组织都谈到贸易问题,并计划采取国家层面的气候政策措施,如美国就试图采用边境调节税等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但是这些都只是关于贸易的表面性讨论,没有形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文件。

4.Cop17决定履行《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

在南非德班举行的Cop17,与会各方一致同意启动一个谈判进程以达成新的议定书,并由大会附属机构“德班强化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负责监督履行。“德班强化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重点解决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技术开发和转让、行动透明度等问题,同时支持发展中国家开展能力建设。缔约方进一步要求成员国和观察员组织提出建议和方法,从而为应对气候变化树立更高的目标。

UnFCCC谈判进程中,各缔约方普遍对“碳泄露”和对失去竞争力产生担忧,这使得一些国家在制定有效的国内减排政策时困难重重,从而阻碍了一些全球主要碳排放国采取有效的减排措施,但UnFCCC至今没有为此提供相关的讨论空间,也未正视这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三、wto规则下的气候变化问题

虽然“保护和维护环境”是wto的重要宗旨之一,UnFCCC和《京都议定书》等多边环境协议也都把自由贸易作为其基本原则之一,但这些气候协议仍然与wto规则存在诸多潜在冲突。

1.wto规则与多边气候协议可能存在冲突

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wto与多边减排协议存在诸多可能的冲突,这主要体现在wto规则对多边气候协议相关减排措施的潜在约束上。与减排有关的贸易措施主要包括关税、配额、禁令等贸易限制措施,其基本目的是对其他国家的行为施加影响。Gatt1994中有两个条款直接限制这些贸易措施的使用,即Gatt1994第1条(articlei)和第13条(articleXiii)。前者规定了最惠国待遇原则,后者则禁止对不同国家的进口采取歧视性的数量限制措施。最惠国待遇要求成员国不能实施歧视性的贸易措施,如果《京都议定书》非缔约方也是wto成员,那么对其实施单边贸易限制措施,就违反了Gatt/wto的非歧视原则。而Gatt1994第13条则直接限制与减排有关的配额、禁令等数量限制措施的使用。

2.wto规则与多边气候协议可以相互协调

wto原则上支持环境保护,多边气候协议也支持自由贸易。而在机构上,wto与多边气候协议也有一些交叉,比如《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在wto的贸易与环境委员会(Cte)具有观察员身份,并参与一些谈判;而wto秘书处官员也参加政府间的气候会议。但是这些对于促进贸易和气候变化的良性互动还远远不够。因此,wto规则与多边气候协议应进一步调整、协调、加强国际协商与合作,以便减少或避免将来可能的贸易与环境纠纷,促进二者的良性互动,实现双赢。

四、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的协调对策

1.制定一个有效的全球气候变化协定

气候变化是一个跨越国境全球范围的环境问题,应对气候变化措施也必须在多边谈判与合作的框架内达成共识才会有效。当前,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贸易自由化方面都迫切需要通过多边谈判达成共识。在气候领域,自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各国就在为达成一项后京都气候变化多边协议而进行谈判,2012年11月底,各国代表齐聚多哈,朝这一目标继续努力。在贸易领域,wto多哈回合包括环境货物和服务在内的贸易自由化谈判也在进行中。真正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一个公平而有效的全球性气候协议必不可少,而且需要将发展所关注的问题纳入其中。各国首先要在全球气候变化协议的目标、途径以及与减排相关的核心内容上达成实质性共识,然后再根据这些共识找到与其相适应的贸易手段,并有效指导各国实施国内环境和气候政策。

2.任何的单边气候措施都不得带有贸易保护条款

因为担心碳税和碳排放交易等国内单边减排措施可能会影响本国企业的竞争力,从而导致“碳泄漏”。有些国家以避免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为名,制定苛刻的技术标准或提高关税,或通过边境调节税对来自国外的碳密集型商品征收二氧化碳排放税,从而对进口商品加以限制。这样,一个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可能导致其他国家的报复,并进而演变为针锋相对的“贸易战”,最终导致两败俱伤。因此,诉诸保护主义政策将对贸易产生毁灭性的损害。

3.wto成员应立即协商修订wto规则以解决单边减排措施所引起的贸易争议问题

wto专家虽然有能力和经验裁决贸易与环境争端问题,但他们所遵循的法律条文却是在几十年前制定的,当时的学者专家们根本不能预见到全球气候变化带来挑战的严峻性,所以wto成员应通过谈判协商解决贸易和气候变化引起的问题,以便减少相关的诉讼。wto成员应立即考虑并协商达成共识,重新改写wto规则,促进绿色清洁技术的传播,使贸易更“绿色”,使wto规则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其他环境问题的重要力量。发展中国家是新增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通过新的wto规则消除贸易壁垒、促进清洁技术向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传播,不仅可以降低这些国家的减排成本,还会激励他们扩大生产、使用和出口清洁技术,这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因此,wto成员应立即协商修订wto规则,以解决单边减排措施所引起的贸易争议问题,而不应该把这些问题寄托于wto的争端解决机制。

[参考文献]

[1]彭水军,张文城.多边贸易体制视角下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分析[J].国际商务,2011(3).

[2]曲如晓,马建平.贸易与气候变化:国际贸易的新热点[J].国际贸易,2009(7).

[3]席艳乐,孙小军,王书飞.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关系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11(10).

[4]闫云凤,甘爱平.国际贸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综述[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2(2).

关于气候变化的原因篇10

关键词:气候变化;社会主体;实践

1气候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pccc)第一款中,将“气候变化”(climatechange)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气候变化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全球气候变暖了。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报告以及挪威南森环境与遥感中心的监测结果都表明,2009年9月北极地区海冰面积达到至今为止最小值,为510万平方公里。

诺贝尔奖获得者rkpachauri表示:气候变化是经科学证实的事实。降水变化、热浪、洪水、干旱等的范围和强度都在上升。尤其是这些变化对北极冰川的融化起极大的加速作用,导致海平面上升,对于珊瑚礁、大型三角洲地带(如加尔各答、达卡、上海)以及一些沿海岛国的影响十分不利。据有关专家估计,到2100年,全球气温预计会上升1.1℃到6.4℃,如果真是那样,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全球变暖引起一系列重大问题:大量动植物灭绝、农作物产量减少、生态系统失调、沿海洪灾威胁等,还会导致人类某些疾病的分布范围扩大和传播速度加快,且因各种奇异病死亡率上升,由此引发的各种政治问题和暴力冲突也将越来越突出。

也许人类会归咎大自然的无情,其实这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原因大概可分为两方面:第一,自然原因(也可称不可抗力因素)如火山爆发,地球内部活动引起的一系列运动;还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地表温度有较大影响如耀斑爆发。另外存在着影响气候的异常现象——厄尔尼诺现象。第二,人为因素。自工业革命以来,科技发达和文明进步导致人类以自我为中心,坚持“人类中心主义”以及我行我素的生产和消费观念,过度地向大自然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加之人类对森林的大肆破坏,世界人口的增加,人类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是累积增加的,而自然因素是不规则的非周期性变化。

因此,虽然气候变化的大趋势难以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努力减缓气候变化,至少不应该加快其恶化进程。如果仅仅把人类的全面发展理解为物质和精神的全面享受,一味走“人类中心主义”,最后只会导致自然界对人类的无情报复。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有消除了。”这就是警示我们不要只看眼前利益,必须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进行人类实践活动,要不然,受到伤害的还将是人类自身。

2减缓气候变化的主体意愿及能力分析

气候本身的全球性决定了减缓气候变化必须全人类共同努力,不仅仅是某些国家或地区甚至某些政府或领导的事,这更是事关每个社会主体的问题,必须引起重点关注。当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为减缓气候变化作出了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各国政府还积极地研究技术开发与创新,甚至设立专门的机构应对气候变化,以加强防控和灾后重建工作的进行。除了政府方面的努力,许多志愿团体也纷纷用自己的行动呼吁拯救地球。再者,许多关于气候变化的会议不断举行,如近日正在哥本哈根举行的气候变化大会,是包括全球190多个国家在内的各国代表聚集商议减缓气候变化,旨在制定一个弥补原来各国所达协议的不足的更加公平和有效的国际气候制度。

然而,他们往往注重自上而下的政策、法规、会议的举行和磋商,或者是集中在财政和技术方面,忽略了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即作为社会主体的个人的行为对于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性。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制约,相辅相成。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但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如果过多注重“个人利益”“眼前利益”“人类中心主义”,而不同时强调“社会利益”“长远利益”“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主义”的有机统一,即使从人的“类”的本质来说也是互相矛盾的。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基础的,因此,社会主体应该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并积极地参与利于气候的社会实践。

因此,社会主体会面临两方面问题:

第一,社会主体(社会个人)是否愿意为减缓气候变化做贡献。假如通过网络或者现场的做一个问卷调查:面对气候变化的一系列严峻现状,为了人类和自然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气候环境,你是否愿意为减缓气候变化做贡献呢?相信,95%的人的回答是肯定的。但是只凭着这个问卷调查并不能充分表明他们会在具体生活中身体力行。社会主体愿意并不代表就能去实践或者说是积极地有益的实践。

那么,针对没有意愿的个体可通过宣传和教育,培养其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指公民作为社会主体所应当拥有的权利意识和义务观念,他们之所以没有意愿,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当他们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和能源,实现自己权利的同时,还必须为自己向大自然排放的各种垃圾和有害气体的行为履行义务。当然,有意愿也并不代表就能为减缓气候变化作出正面的贡献。

第二,社会主体是否有能力为减缓气候变化做贡献。目前,青少年对气候变化的了解甚少,甚至现代大学生了解不够多,还有广大的农民朋友和务工人员更是“文盲”,这就谈不上做贡献了。究其原因,还是我们教育体制的滞后性导致的,为了提高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应该从中小学开始抓起,全面注重科普知识的普及。

这一点丹麦的做法是非常值得借鉴的,丹麦教育部要求各类在校教师和学生在2008至2009年间加强气候方面的教育,所有教学大纲都要增加与气候相关的内容。具体方法有如建立全国性传播和宣传网;在丹麦教育系统网站上设置了专项内容;气候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相结合等等。也许学生暂时不能为减缓气候变化作出大的贡献,但是,经过学校教育和学习,他们会把自觉地带到家庭甚至社区,在往后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在有一定的财力和人力情况下,会运用所学知识科学地进行节能减排的实践活动。对于非在校学生的社会个体,可以通过广大社会媒体(如影视、报纸、杂志)把环保知识逐渐大众化,通过各种社会团体志愿活动,让广大个人熟知节能减排的基本技巧,彻彻底底地进行气候变化知识的“扫盲运动”。这样,才会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尽力实践。

3减缓气候变化的个体实践

俗话说:“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在有意愿和有能力的情况下,还需要社会主体的亲自实践才能对减缓气候变化有所作用。

一方面,对于国家,其实践就是积极地开展国际合作、探索新技术、设立相关的机构。某些国家或地区因气候变化引起的灾害,其他国家应相互支援。尤其发达国家,同样灾害程度,他们的应变能力会比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强,可以避免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生命安全。且节能减排的措施他们完全有能力来控制,但他们为了利益却不愿意去实践。

另一方面,对于个人,其实践涉及到生产和生活诸方面。假如举行一场关于气候变化知识的考试:如夏天空调一般应该设为多少度,是否应该使用一次性产品,是否应该减少驾驶及精明驾驶,等等。相信人们的答卷一定会非常准确,但这些具体考试内容又有谁会真正落到实处。

因此,我认为,要落实行动的话,作为社会主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树立适度的“忧患意识”。春秋史学家左丘明曾说过:“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适度的忧患意识会给我们适当的危机感和压力,从而时刻反思自身改变世界的活动,唐君毅认为:“忧患意识使人不再从无常的天那里祈求降幅,而反省自身之修德配天,把传统宗教下的天德,转化为自觉的人德,这正是理性的运用。”由此看来,忧患意识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中十分重要。

第二,逐步形成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社会主体的日常行为习惯虽然难以立刻改变,但是这可以通过主体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时刻提醒自己的细节行为。随处可见主题对减缓气候变化做的努力,例如,节约用火、热水、冷气,使用有能源效益的产品,关掉无需使用的电器,随手关闭电源,减少待电状态,减少驾驶等都是个体力所能及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利用现有技术和自然规律改造世界。主观能动性是人类所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既然气候变化是大部分由于人类非科学地改造自然引起的,那么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必须重新认识现实状况,根据自然的发展变化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寻求和谐的人与自然发展关系的道路。

第四,一贯坚持“和谐”的天人合一观念,并实践于主体活动中。现代生活中追求更好的物质条件是大多数人的理想。这本并没有错,但是要时刻注重平衡发展,就像我国在2006年把经济发展思路由“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充分显示了把环境问题放在首位,发展经济固然重要,但与自然的和谐更加重要。

恩格斯指出:“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决不像统治异族人类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人类是自然界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没有理由去破坏这个整体的发展。气候环境是自然界系统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气候变化会直接影响整个自然界的恶性发展。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又是有赖于自然界系统的正常运转的,如果自然界系统这个整体的运行受到破坏,又何来的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虽然难以做到先天下之乐而乐,何不先天下之忧而忧,把减缓气候变化的意识内化为自我的主导意识,这样,大家一起携手共进,相信往后和再往后的气候环境会不断地改善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3]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384.

[5]贾峰.公众环境意识与气候变化[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