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病理学的研究内容十篇病理学的研究内容十篇

病理学的研究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7:50

病理学的研究内容篇1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实践技能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advantagesandthinkingofResearchteaching

inpathologyteachingpractice

SUnYuhong[1][2],pUJunjie[1],LiUShuangping[1],LinZhenhua[1]

([1]Departmentofpathology,YanbianUniversityHealthScienceCenter,Yanji,Jilin133002;

[2]YanbianUniversityHealthScienceCenter,Yanji,Jilin133002)

abstractthispaperdescribesthepurposeandsignificanceofpathologicalstudiesofteaching,researchandteachingeffectiveness,problemsencounteredandsolutionsrecommendations,etc.inshort,researchteachingisanimportantmeansofcollegestudents'innovationcapability.

Keywordsresearchteaching;practicalskills;innovationability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新世纪高校教育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必然是研究型学习与研究型教学。创建研究型大学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在各学科各领域开展研究型教学,使高校学生适应研究性学习方式,这对大学生的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根据本校向研究型大学迈进的要求,以及医学院基础医学中病理学课程的特点,我们认为在病理学课程教学中开展研究型教学,需要坚持下列教学理念:首先是坚持“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紧密结合,加强基础知识教授与掌握,强化医学病理学概念,激发病理学创新研究精神:第二是坚持“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相结合,提高医学本科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第三是坚持相关课程的整合,形成系列化的基础医学完整教学体系,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第四是坚持“课内教学与课外研究”结合,课内通过教师的教学启发、引导,课外通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等方式提倡科学研究,为优秀的医学本科学生尽早进入科研课题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笔者所在的研究型学习病理学教学研三合一体创新团队,组成成员有指导教授、专业教师、博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在进行医学教育的过程中认识到,医学教育是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要求均较高,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非常重视教育体系。近年来,团队在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基础上,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基于原有的教学理念,增加新的教育思想,积极探索新的医学病理学教学新模式,并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完善以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大学生中开展此类研究性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对任课教师科学研究和教学理念的综合和延伸,作为学生参与医学本科生研究性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1开展医学生研究性教学的意义

以教师与学生互动模式为主的病理学研究型教学以培养医学生的病理诊断技能、科研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医学素质教育为目的,立足医学本科生所学知识,从实际背景和科学问题出发,设立医学情境,在指导教师教育引导下,确定实际病理学问题,通过观察、实践、分析、归纳、论证等方式进行学习。病理学研究型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其开展打破了以往病理学教学中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以病理学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具有根据专业所需,夯实基础知识,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意义。

2开展大学生病理学研究型教学的目的

病理研究性教学主要以2012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病理学教学作为亮点。本科生在此过程中体会到医学院对于大学生研究性教学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本院其他学科进行研究性教学的课程数目也逐渐增多。本届学生反映在研究性教学与实践中有机会积极思考、认真操作,取得良好的病理学研究成果并可以在本科阶段发表相关科研或研究文章。开展大学生病理学研究性教学的目的即是让医学本科生在此过程中掌握病理学基础知识,熟悉临床病理操作技能,了解病理学分子层面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技术手段,从而使这部分学生在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提高综合素质,并为医学本科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新实践的学习平台。

3开展研究性教学时应注重教学内容的学术深度

教学内容中的学术深度是指基本教学内容深层次的内涵。追求教学内容的深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于基本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创新精神。①

(1)从病理学的基本理论方面挖掘基本教学内容的深度。医学病理学学课程中的一些概念、原理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引导学生从病理学更深的层次上理解这些内容,就有可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医学学习中拓展性地灵活应用这些概念、原理去分析和解决复杂的医学实际问题。例如在总论的血液循环障碍一章中,涉及到“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分子机制”这样的病理学内容,看似是十分基础的理论,但前瞻性地在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方法,引用最新流行病学调查,结合西方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高于亚洲人群,但中国人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具有年轻化和普遍化等趋势的实际问题,这一基础病理理论就开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不仅使学生耳目一新,而且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2)从病理学实际病例分析挖掘基本教学内容的深度。病理学与外科学,尤其是术后诊断密切相关。病理学的一些概念、机制讲授起来有时会枯燥无味,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情况便可看出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教师在讲解较为枯燥内容时应当注意引进相关的疾病的病理实例,授课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例如炎症细胞的形态时,研究性教学法教师首先通过炎症细胞在血液中运行、附壁、游出并向炎症发生部位趋化运动的视频引导同学掌握炎症细胞的分类和形态,分析炎症发生的基本机制。这样做就可以使得这些枯燥的概念变成了形象的影像资料,并从动态的角度使学生了解炎症的作用机制,从医学病理学实际的发病机制层面上加深了这些基本教学内容的深度。

(3)从临床上的病理医疗事故病例挖掘基本教学内容的深度。大多数病理学诊断事故导致的医疗事故都对患者造成不可逆性的损伤。这些事故的原因都包含多方面因素。手术标本部位、临床资料的完备程度、医患沟通、病理标本制作、诊断医生的知识等等密切相关。在病理学教学中引入这样的医疗事故真实案例进行病理教学,在学生中引起了非常强烈的反响。例如,在呼吸系统教学中,肺部炎性假瘤的诊断非常重要,无论从影像学还是冰冻切片病理学等方面,炎性假瘤都必须和肺癌相鉴别。临床上对于炎性假瘤诊断的病理误诊率较高,在某医院手术过程中,冰冻切片送诊时,由于病患的占位病变影像学资料及血液标志物等均倾向提示占位病变为肺癌,在病理医师根据术中冰冻切片诊断其为肺癌后,外科医生对该病患进行了肺叶切除术。但在术后病理石蜡标本的会诊中,术中冰冻切片诊断被判为误诊,该病患的疾病其实为炎性假瘤。这种术中误诊具有一定的不可规避性,主要由于冰冻切片的细胞形态会发生变化,需要病理医生具有极强的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才能准确诊断。这种负面病例研究性教育非常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在医德教育、人文关怀等多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从学科发展历史挖掘基本教学内容的深度。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与病理学学科发展与沿革过程的内容,适当引入教学内容相关的病理学发展史以及著名病理学科学家的故事,例如在讲解宫颈癌病理变化的时候,介绍HpV与宫颈癌的关系,并以主题报告的形式讲解HpV病毒与宫颈癌关系发现者,也是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获得者德国科学家祖尔豪森教授的生平事迹及科研成果,这样的相关内容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提高基本教学内容的深度。

(5)通过医学科学实验提高研究性教学的创新性和探索性。研究性教学的病理学团队教师均具有较好的科研履历,多数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并承担部级科学研究项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将病理学教学内容和自身科研内容相结合,使病理学知识常常出于最新状态,并紧密与科学前沿结合。部分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参与指导教师团队科研课题的一部分,但应当避免参与项目过大、过难。研究性教学可以作为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组成部分来设立,在研究性教学中学生的科学实验计划项目要强调本科生的科学研究内容与医学病理学具有相关性,学生的实验要注意自主性、实验操作独立性、遇到科学问题时解决方法的实践性和协作性,应遵循“兴趣驱动、自主试验、重在过程”的原则。

4实施病理学研究性教学获得的成效

4.1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

2l世纪教育人才观和质量观的核心是培养和造就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研究性教学可以发现并顺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以素质教育为核心,这也是培养起创新精神的重要基础。研究性教学把大学教育视为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充分重视大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偏向,以此为教学发展的前提要求。②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研究性教学的特点,增加与学生互动的机会,通过课内教授、课外沟通、实验实践及病理诊断实例,因材施教,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兴趣课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并以此熟练掌握病理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进而提高整体医学教育水平。

4.2师生互动式研究性教学可以转变师生的教学理念

在病理学研究性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理念发生转变。教师从原本的照本宣科,多年不变的教学概念中转变思想,废弃了极少改动的教学课件,重新评估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意义。病理学教师不但要提高自身素质、提升人格魅力,还是对自己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综合考量。在完成一次完整的研究性教学后,教师均感觉完全改变了呆板的教学模式,大大提升教学兴趣,获得成就感;而学生也从原本的被动接受知识、应付考试等学习方法中转变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乐趣和前沿知识,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师生一起探索知识,这样做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使师生关系更为紧密。

总之,大学生研究性教学是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在此过程中,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提升团队精神,在今后的医学高等教育中应适当推广,不断完善,加快综合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进程。

*通讯作者:林贞花

注释

病理学的研究内容篇2

关键词:病理教学临床预防学科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189-01

在病理教学中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适当增加一些典型性病理知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他们的探究性和主动性,能积极去查阅相关资料,并提出相应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体现。为深入了解和掌握病理教学法改革,本文对某2014届某医学院本科班病理教学进行探讨,报告正文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将2014届某医学院临床专业本科班的113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教学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61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学生的专业、课程、课时、教材等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2.方法

2.1教学方法

病理教学中的内容主要有:组织损伤及修复、局部血循环障碍、炎症、肿瘤,及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等病症。

对照组采取传统病理教学法,主要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研究组采取基于临床和预防学科结合病理教学法。具体操作为:在局部血循环障碍、炎症、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等疾病的病理教学中采取和临床病例、预防学科充分结合的教学方式及方法,其他内容则采取传统教学法为主,基于教材内容开展。在进行疾病概念、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体征变化及临床预防治疗等教学后,教师可引入具体的病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通过探讨典型病例掌握该病的发病机制、体征表现及临床预防治疗原则,能更为生动直观的掌握病理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另外,也可由教师事先布置病例,列出讨论提纲,指导学生主动去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开展讨论,在讨论中教师向学生提出针对性问题,同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以保证讨论能围绕主题进行。在每章节内容教学完成后,一周内进行相关知识的考核,各项教学内容的分值为:组织损伤及修复15分、局部血循环障碍8分、炎症10分、肿瘤7分;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等病症内容的分值分别为15分、8分、13分、9分及5分。

2.2问卷调查

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掌握病理教学效果,调查内容主要有:学生参与讨论、学生提出疑问、课堂注意力集中、学生病理学与其他学科知识关系建立等方面。

3.统计方法

应用SpSS12.0软件对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应用均数和标准差(x±s)表示计量数据,用t检验,并用X2检验计数数据,p

二、结果

两组教学方法的效果对比:

研究组局部血循环障碍、炎症、循环系统病症和泌尿系统病症等内容的教学方法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

表1两组教学方法的效果对比(x±s,分)

三、讨论

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在培养学生良好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想素养,并能掌握一定学习方法及能力[1]。诚然,照本宣科、填鸭灌输式教学,通常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的空间、机会较少,对学生思考能力、探究意识及创新力培养带来不利影响[2]。本研究中,研究组和对照在病理学某些内容采取传统教学和案例,和临床、预防学科间的教学对比,两组课程的学习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两组另外一些章节均采取传统教学方法的学习效果无差异。可以看出,与临床典型病例教学结合,通过实践操作知识可以补充教材内容。传统纯理论教学方法的应,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属于非线性的[3]。实际上,完全依赖教师进行学习的学生,接受纯理论专业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学生在进行纯理论学习中,因工作、记忆能力的局限,额外信息通过传统教学法进行讲解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效果的降低有,原因是新的知识和理论会产生更大认知障碍。通过突出临床、预防学结合的教学,能实现知识的直观化和具体化,减轻认知负担,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知识,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秦雯,马韵,潘红波.面向临床的病理实习课教学改革意义与方法[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14(6):159-162

病理学的研究内容篇3

关键词植物病害流行学;植物保护;教学改革;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18-0312-02

植物病害流行学是研究植物群体发病的科学,它既具有基础研究学科特性,又具有应用学科特性,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1]。植物病害流行学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起步较晚,它是植物病理学与生态学、系统科学等的交叉学科[2],主要包括植物病害流行因素分析和遗传学基础、植物病害流行的时空动态、植物病害流行的监测、预测和防治策略等内容。目前,植物病害流行学是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主要面向高年级本科生,时间为三年级下半学期。通过学习,不仅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植物病理学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还可促进其对群体病害的直观认识,掌握群体病害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完善知识体系。基于该课程的重要性,该文针对以往植物病害流行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教研室近年来开展植物病害流行学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其课程教学进行探讨。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与植物病理学不同,植物病害流行学是与群体发病规律有关知识的总其大成,该课程理论性强,涉及大量的概念、定义和数学模型,较抽象、难理解。此外,要掌握该学科知识和技能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基础;尤其是计算机科学、高等数学、气象学等方面,对农学类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虽然从植物病害流行学的学科发展来看,利用分子生物学和3S(GpS、GiS和RS)等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微观和宏观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即整个学科向着越来越微观和宏观方向发展的趋势[3],但传统植物病害流行学的研究手段中没有包含分子生物学等新方法、新技术,因此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大。此外,对植物保护专业教学来说,植物病害流行学教学处于较弱地位,师资力量薄弱[4];同时学生考研考试复习压力较大,而植物病害流行学又非笔试考试科目,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给教学带来较大困难。

2对策

2.1与时俱进,积极优化更新教学内容、理念和方式

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优化组合并更新教学内容(例如分子生物学和3S技术等新内容),达到知识的系统性、新颖性和实用性;通过更新教学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学科最新发展动态,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师在讲解“植物病害流行学”课程的相关知识时,为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新鲜感,教师应结合目前该学科的一些前沿知识和研究进展,或一些科普性质的名人轶事以及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如在讲解植物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时,可结合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wJXV范德普兰克(Vanderplank)将逻辑斯谛方程引入到植物病害季节流行动态分析的过程及其主要科学贡献,这样学生就会对该部分知识印象深刻。

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规律和心理特征,采用不同方式引导学生,让他们在讨论中获取知识。每次课前简单复习并提问上节课内容,并概括此次课堂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听课,这样可帮助学生将短暂的学习兴趣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2注重实践与教学的结合,突出实践性教学

当前创新教育的要求必须注重实践环节的学习与锻炼。目前,安徽农业大学根据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正在大力地实施创新创业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为前提,以形成创新创业品格和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目的,促使受教育者个性不断得到发展、综合素质不断提高[5]。因此,在拟定植物病害流行学课程教学计划时,应主动结合该校实际,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是针对多种植病流行学相关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展开讨论,学生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以比较经典的植物病害流行学研究实例为实验讨论内容,回答相关思考题,从而完成实验的讨论课程环节,这样可使学生熟悉各种植病流行学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并进一步巩固理论教学的效果。二是在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验讨论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课外科研活动,选择一部分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中,使其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6-7]。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植物病害流行学相关科研的部分过程,既能够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又能够提高他们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的能力。

2.3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要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建立一支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以及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并保持其人员学历结构合理,成员组成稳定。另外,教师自身需加强科研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及时了解本领域最新科研进展和研究动态,更新自身知识系统,并能够应用于日常教学[8]。

3结语

作为农业院校,安徽农业大学的植物保护专业独具特色。如何培养学生既具备扎实的植物病虫害相关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进一步增强学生就业和发展的竞争力,并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这是该校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植物病害流行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将继续不断地学习和摸索,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优化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的方式方法,突出实践性的教学,同时积极主动地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工作,以使自己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9-10],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及综合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4参考文献

[1]杨演.植病流行学的性质和任务[J].安徽农学院学报,1980(1):1-7.

[2]曾士迈,杨演.植物病害流行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

[3]曾士迈.关于宏观植物病理学[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3,5(3):3-7.

[4]王海光.《植病流行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10(1):257-258.

[5]李淼,檀根甲,丁克坚,等.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09(17):8280-8281.

[6]王海光,马占鸿.《植病流行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10(1):257-258.

[7]巩文峰,岳海梅,旺姆.学生《植物病害流行学》课程教学的探索[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8):130-132.

[8]张长青,章松柏,鲁红学,等.关于提高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8(18):326-328.

病理学的研究内容篇4

关键词:循证医学;临床病理;专业学位研究生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意为“明确、明智、审慎地应用最佳证据做出临床决策的方法”,也就是“遵循证据的医学”[1]。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渗透到临床医学教学、疾病分析和诊断模式以及临床科研的各个领域中。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临床病理学的诊断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由传统的显微镜下诊断模式转向临床-病理-免疫-分子结合以及个体化的诊断模式。循证医学强调任何医疗决策都应建立在认真、明智地使用现有的能够掌握到的最佳证据的基础上,注重创新、终身学习和自我教育。目前,临床病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总体数量较少,毕业去向相比于学术学位及临床的研究生,更易进入各地大医院病理科,而医院选择病理学研究生时更看重的是实际工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身综合素质,这显然对以往缺乏病理专业系统培训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因此,将循证医学的理念贯穿到临床病理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中,是培养能够紧跟时代要求、最大限度适应临床需求的病理学研究生的关键。

1在临床病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应用循证医学的必要性

循证医学是近十年来现代医学实践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含义为遵循证据的医学,也就是指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的临床经验,制订最佳的诊治措施。病理诊断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目前各级医院存在病例数快速增长、病理医师培训制度缺乏、临床和病理沟通不畅、优秀技术员缺乏等因素,造成病理诊断的风险性越来越高,过去单纯光镜下依赖经验的诊断带有过多的主观性,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病理医生间诊断的重复性较差,例如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宫颈或乳腺原位癌是否有早期浸润等问题,不同的病理医生依据主观经验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诊断。因此,教会学生树立循证医学的观念,寻找所能获得的最佳证据,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另外,我们现在处在知识和信息爆炸的年代,在专业学习中,努力跟上病理发展的前沿,具有创新的思维、开阔的思维,教会学生使用发达的网络系统协助诊断,运用循证医学的理念也非常重要。例如,带教教师诊断的少见疾病,学生会运用网络搜索最新的文献报道,并且能够提出更加支持诊断的新的辅助诊断方法,这样的研究生更适应时代的需求。从就业角度来说,病理医生的培养需要一定的专业环境和培养周期,至少需要4~5年的专业训练后才能独立承担部分诊断工作,因此,用人单位都希望能尽量缩短培养周期,减少培训成本,要求应聘对象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经过正规的专业技能培训,具备一定的专业工作能力。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循证医学,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专业学位研究生较全面地熟悉病理临床技能是至关重要的[2]。

2循证医学在临床病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eBm实践包括5个方面:(1)提出临床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2)高效率寻求解决问题的科学依据;(3)严格评价证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4)将评价结果用于临床实践;(5)对开展的临床实践做出效果评价。顺应这些实践准则,我们尝试对临床病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改革。

2.1教学内容改变

首先,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提出临床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课程内容中加入由专科临床医生带教的课程内容。目前我们科室有6个亚专科病理组,带教过程中发现,单纯的病理形态讲述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也难以使其提出问题,于是我们在对学生来说较难的章节中,如软组织、骨关节及淋巴造血系统章节等,穿插由其他学科及临床医生讲授的课程。例如,讲述软组织和骨关节系统疾病时邀请放射科医生讲述部分相关内容,放射科医生从临床骨关节肿瘤的实例出发,结合X光片讲述病理和影像结合对于骨关节肿瘤诊断的重要性,再结合病理专科讲述肿瘤的镜下形态学特点,学生就很容易接受并且印象深刻,也常常能够提出问题,共同讨论。其次,要教会学生如何高效率寻求解决问题的科学依据。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中,我们会有意识地推荐一些专业的学习网站,比如中国病理学专业网、华夏病理网以及常用的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和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并且提供目前世界上经过评价的文献数据库(CochraneLibrary、Bestevidence)或相关的杂志(evidence-Basedmedicine、Clinicalevidence)、书籍(evidence-basedendocrinology)等的检索查阅方法,教会学生如何检索所需要的专业信息。当诊断中遇到少见问题和疾病时,学生能够迅速查找专业网站,快速得到所需要的专业信息。随着个体化医疗时代的到来,病理学家除了要掌握传统的形态学方法外,还需要新的工具手段,越来越多的疾病病理诊断需要依靠形态、免疫表型、临床特点及分子生物学等手段紧密结合,miCm(形态+免疫+临床+分子)的诊断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推崇,如果不了解免疫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就很难在日常工作中快速和准确应用。因此,我们也要求研究生参与病理技术的学习,如常规石蜡切片、冰冻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安排他们学习部分分子病理学的诊断技术,如原位杂交、FiSH、实时定量pCR(qRt-pCR)、免疫荧光、激光捕获、显微切割、组织芯片制作等。熟悉掌握了上述实验技术的原理、步骤及相关技巧,使研究生在了解未来病理学发展方向的同时,也受到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熏陶,为今后进行临床病理诊断工作和科研打下良好基础[3]。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全民素质的提高,使人们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要求医生针对每一位患者提供不同的心理治疗和进行语言沟通。因此,eBm要求我们在教学的时候有意识贯穿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使学生深切体会患者的疾苦,尊重患者的选择,考虑患者的意愿和喜好,学会与患者交流及沟通,最大限度地获得患者的支持与合作,提高依从性,产生最佳效果。患者参与制订医疗决策,能够在日后的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纠纷。

2.2教学模式改变

首先,我们尝试从以教师为主体的讲述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模式。例如我们从常见的乳腺病变实例讲起,提前一周布置病例,安排学生去查阅资料,让学生熟悉常见类型乳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患者年龄、病情进展情况,先让学生分析可能的病变,然后观察He切片,讲述病变形态特点、是否需要分子生物学检测协助诊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课堂结束时教师总结归纳学生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最后参考nCCn乳腺肿瘤诊治指南中的指导意见,讨论个体化治疗方案。这种方式能弥补纯理论教学的不足,对培养学生的临床病理诊治能力十分重要。其次,对于临床病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很重要。相对于学术型研究生,我们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病理技能期望值更高,因此在对学生的考核上,科研论文只是毕业的必要条件,毕业考核还包括很多临床病理实践能力评估的内容。对于病理常见病、多发病切片,我们随机抽取进行考核。大体标本取材的考核,我们抽调中级以上医师,留取近两天符合考试要求的标本,进行实地取材考核。对于病理技术方面,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的制作均为必考内容。另外,分子病理学检测结果的判读和分析,如给出免疫组化、免疫荧光、qRt-pCR、原位杂交、测序等结果,要求研究生对结果进行判断分析,包括该结果的临床意义、报告中各种标记和数据的含义等,从而督促病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掌握本专业最基本的技能,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4]。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未来的个体化医疗时代,要求新型的病理人才以传统的组织病理学方法为基础,学会结合其他创新工具,在提供诊断信息的同时,还应提供预后信息和药物疗效的预测信息,这对未来的病理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改革病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SackeetDL,Rosenbergwm,GrayJa,etal.evidencebasedmedicine:whatitisandwhatitisn’t[J].BmJ,1996,31(23):71-72.

[2]管小琴,赵涌,陈显兵,等.从病理学研究生就业现状谈培养模式调整的必要性[J].医学教育探索,2006,5(6):582-583.

[3]周晓军.个体化医疗时代:临床病理研究生的机遇和挑战[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6(1):1-3.

病理学的研究内容篇5

一、生物医药领域

专题一、新生物标志物的发现、确证与开发研究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筛选、鉴定新生物标志物2-3个,开发新药候选物2-3个,申请相关专利10项。

研究内容

(1)新生物标记物的发现研究: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GpCR)信号转导通路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发现与老年痴呆症相关的受体;研究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发生直接相关蛋白的功能与表达关系,寻找该类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或蛋白;运用siRna文库和高通量筛选方法,寻找脑肿瘤相关靶标。

(2)生物标志物的确证与药物研发:针对已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蛋白,开展内源性胰脂肪酶抑制蛋白和黑色素瘤、白血病相关因子的构建、表达和蛋白功能验证。筛选治疗糖尿病、黑色素瘤、白血病等疾病的药物候选物。

(二)实施年限:*年9月30日前完成

专题二、重组基因工程药物的创新及修饰研究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完成2-3个重组药物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获得临床批文和生产批文,申请专利3-5项。

研究内容

(1)重组蛋白药物的修饰研究:对现有重组干扰素、GCSF等细胞因子,进行结构改造和修饰研究,开展中试工艺制备和临床前研究。

(2)重组药物的临床前研究:针对已上市的溶栓类药物和宫颈癌疫苗,开展重组药物制备新中试工艺及药理、毒理试验等临床前研究,申请临床批文。

(3)重组药物的临床研究:针对近两年获得临床批文的重组药物,开展临床研究和工业化生产工艺研究,申请新药证书。

(二)实施年限:*年9月30日前完成

专题三、抗高血压、糖尿病等创新药物开发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针对年获得的1.1类新药临床批件,完成临床研究和中试规模的样品研制,申报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完成抗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优化研究,发现2个以上结构新颖、有开发前景的新药候选化合物,完成临床前评价研究,申请相关专利。

研究内容

(1)抗高血压等创新药物的临床试验研究。在完成i期临床试验的基础上,开展ii/iii期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临床试验研究、数据统计分析,开展临床试验总结和新药申报。

(2)抗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优化和临床前研究。围绕中药中具有明确降糖和免疫活性的有效成分,如葫芦烷型三萜皂苷和青藤碱,通过结构衍生物设计合成及体内外药效活性筛选,开展构效关系研究,发现结构新颖、药效优和毒性低的新药候选化合物。开展临床前药学、药理和毒理研究。

(二)实施年限:*年9月30日前完成

专题四、基于绿色制药工艺的产品开发研究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应用绿色制药新工艺技术,完成前列腺素类、普利类和手性沙星类产品关键中间体和产品的中试或产业化规模新工艺研究,并申请国内外专利。完成3个产品的临床前、临床试验或生物等效性研究,申请临床批文、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

研究内容

(1)普利类药物。设计合成新型手性配体,应用不对称催化合成技术,开展关键手性中间体和产品的中试及产业化规模创新工艺研究,开展产品剂型开发和临床前研究。

(2)前列腺素类药物。应用生物拆分和不对称化学合成技术,开展关键手性中间体和产品的中试及产业化规模新工艺研究、产品的临床前、临床试验或生物等效性研究。

(3)沙星类药物。利用微波、超声波等特殊能量场介入技术和环境友好型催化介质,开展手性沙星类药物关键中间体和产品的绿色高效化学合成创新中试工艺研究。

(二)实施年限:*年9月30日前完成

专题五、靶向制剂与新型药物载体研制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完成抗肿瘤长循环纳米脂质体药物的临床前或临床研究,获得工业化生产工艺参数,申请临床批文或生产批文。建立蛋白药物超临界Co2流体包衣新型靶向输送平台技术,完成相关蛋白药物口服结肠靶向制剂的临床前研究,并申请国内外专利。建立含特殊载体药物的新型制剂平台技术,完成含特殊载体的抗肿瘤药物新制剂的临床前研究,申请临床批文。

研究内容

(1)抗肿瘤药物长循环纳米脂质体的临床前或临床研究。开展新型高靶向纳米脂质体药物制剂的工艺研究,确定中试和工业化生产工艺条件,开展相关药物的临床前研究或临床研究。

(2)蛋白药物口服新型靶向输送技术研究。利用超临界Co2流体包衣技术,以结肠靶向性材料包覆蛋白质/多肽类药物颗粒,开展重组溶栓蛋白药物口服结肠靶向制剂的临床前研究。

(3)可降解新型药物载体及产品研制。开发新型聚谷氨酸药物新载体,开展基于新载体的抗肿瘤新制剂工艺、临床前药理和毒理研究。

(二)实施年限:*年9月30日前完成

二、医学领域

专题一、老年相关疾病干预控制的研究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制订骨质疏松骨折和骨关节炎新型综合治疗方案,揭示两者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建立轻度认知障碍早期干预和康复的综合方案,揭示其与老年性痴呆发病间的转归关系。建立大样本药物流行病学自动医疗记录联动系统。揭示*市中老年男性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建立相关早期预警和分子分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研究内容

(1)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炎:设计优化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内固定方法,完善骨关节炎的临床分期标准和阶梯化治疗方案;研究神经因素等对于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的作用及机制。

(2)认知障碍与老年痴呆:研究建立认知障碍综合诊断标准,识别轻度认知障碍的早期表现与患病危险因素,开展早期干预与治疗研究,分析认知障碍向老年性痴呆转归的作用机制。

(3)用药不良反应监测:针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老慢支等慢性病患者,研究建立药物流行病学自动医疗记录联动系统,分析老年人用药情况,预测未来的用药趋势。

(4)男性功能障碍(eD):开展eD的流行病学调查,寻找相关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构建eD资源共享平台和临床多中心协作网络,建立相关标本库和数据库,筛选与eD发病的相关基因。

(二)实施年限:*年9月30日前完成

专题二、严重创伤临床救治研究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建立治疗颅颌面创伤畸形的新型治疗模式,规范颅脑创伤及合并颅神经损伤的诊疗方案。制订脊柱脊髓损伤新手术方法。规范烧伤等特殊创伤后并发症的治疗方案。

研究内容

(1)头部创伤:开展颅颌面创伤功能和形态复杂畸形的修复研究,制订相关救治新模式;完善颅脑创伤合并颅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断方法,制订颅脑创伤急救流程和手术治疗指南。

(2)脊柱损伤: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手段,建立有限元模拟生物模型,开展脊柱损伤的手术治疗研究,探索有效、经济、合适的脊柱神经功能恢复的康复手段。

(3)特殊创伤:开展烧伤等特殊创伤后的应激反应调控研究,探索其并发症的防治策略;开发具有高吸收性、抗菌作用的创面新敷料及药物,开展以手术治疗为主的创面修复技术研究。

(二)实施年限:*年9月30日前完成

专题三、妇幼疾病的诊断与规范化治疗研究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明确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情况与影响因素,制订有效的、适宜临床推广的标准化治疗方案。制订儿童过敏性哮喘与鼻炎的早期筛查和鉴别诊断方法,建立综合干预措施和治疗规范。制定青少年体育锻炼心理效益测评方法,评价其应用效果。

研究内容

(1)多囊卵巢综合征: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与发病的相关性,建立相关监测诊断方法,规范治疗策略。

(2)儿童过敏性疾病:针对儿童过敏性哮喘与鼻炎,开展主要过敏源调查,分析血清ige等与过敏症状相关性,制订哮喘社区识别、分级、分型、转诊标准,建立规范化药物预防治疗手段。

(3)青少年体锻心理效益研究:开展青少年体育锻炼心理效益研究,按照锻炼强度、项目、时间等的不同组合制定运动处方,建立青少年体育锻炼心理效益测评方法,评价其应用效果。

(二)实施年限:

实施年限:*年9月30日前完成

专题四、常见恶性肿瘤的规范化诊治研究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制订神经母细胞瘤、脑胶质瘤的规范化综合诊治标准方案。建立儿童白血病规范性诊断治疗方案。规范介入、化疗与手术联合治疗胰腺癌的优选方案。

研究内容

(1)常见脑肿瘤:开展神经母细胞瘤手术治疗、化疗等的综合治疗研究,制订规范化综合诊治方案;开展脑胶质瘤修复基因的分子遗传学指标研究,规范临床治疗方案。

(2)儿童白血病:开展儿童白血病细胞及分子水平的诊断技术研究,统一临床分型;研究化疗方案的药物组合、强度等对复发、合并症发生及最终预后的影响,建立预后评价方法。

(3)胰腺癌:研究胰腺癌的危险因素、遗传易感性及其交互作用;开展胰腺癌的早期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研究,建立介入、化疗与手术联合治疗的优选方案。

(二)实施年限:*年9月30日前完成

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

专题一、小型监护、治疗、康复器械的研制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发展动态、实时、灵敏和高分辨的血氧和pH监测方法,研发制造小型、微创的实时光纤荧光血气分析仪样机。研制开发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并可贴附于皮肤上的微型压电薄膜式胰岛素泵,取得SFDa产品注册证。研制开发佩带更舒适、更人性化的信息化全植入仿生耳蜗,并完成临床试验许可的申报。

研究内容

(1)实时光纤荧光血气分析仪:集成荧光生物物理、生物材料和传感器等多方面的技术,进行血气感受膜基质、光纤传感器结构、传感器抗生物污染、信号采集及数据分析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开发抗生物污染的动态、实时、灵敏和高分辨的光纤荧光血气分析仪。

(2)微型压电薄膜式胰岛素泵:针对低成本批量生产,通过泵体结构、材料等的优化设计,攻克薄膜制孔等关键制造技术,以及压力综合测试等实验测试技术,研制开发实用型样机,并开展临床试验研究,验证其实用性和先进性。

(3)信息化仿生耳蜗:通过对植入电极的改良、言语信息处理编码方式的优化,以及可充电电池或高能电池的研制,集成高频听力补偿、遥感等技术,开发双侧植入及全植入的新一代人工耳蜗产品。

(二)实施年限:*年9月30日前完成

专题二、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及制品的开发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研制开发新一代的骨组织工程材料-可控降解性能的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支架,完成临床试验许可的申报。申报并完成组织工程化人工角膜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完成SFDa产品注册证的申报。完成组织工程化静脉瓣灵长类动物的安全性评价等临床前研究,争取进入临床。

研究内容

(1)新型骨组织工程支架:通过硼硅酸盐等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组成设计,研究确定其生物活性、降解性能、降解机理等理化性质,开发高诱导成骨活性和可降解的三维连通多孔支架,并明确其生物功能和生物安全性。

(2)组织工程人工角膜:基于人工角膜缘细胞、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种子系,开展单独或结合羊膜组织的自体角膜移植修复多中心临床研究,明确其生化转化功能及潜在的免疫原性。

(3)组织工程化静脉瓣:开展组织工程化静脉瓣灵长类动物的效用性研究,确定种子细胞体内生命图谱,完成全身毒性、遗传毒性、致癌性、生殖毒性等安全性评价。

(二)实施年限:*年9月30日前完成

四、农业科技发展领域

专题一、花卉、长江口洄游鱼类等的优质种质利用研究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重点开展高附加值优质花卉种质资源创新,选育出5-8个花卉新品种或新品系,申报植物新品种保护,并在市郊进行种植示范。基本摸清长江口洄游鱼类渔业资源和生物学特性,建立1处长江河口刀鲚、日本鳗鲡等资源补充群体的保育示范区,研制出四鳃鲈鱼等苗种、成鱼工厂化养殖装置及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快洄游鱼类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研究内容

(1)高附加值花卉的种质利用与新品种选育。收集和整理朱顶红、凤信子、荷兰水仙、彩色马蹄莲等高附加值花卉品种资源,研究、评价其生长习性、适应性、观赏特点、栽培特征等;以提高耐热性和观赏性为目标,开展花期不遇克服方法、花粉活性及不同品种间亲和关系等的研究;研究花期精准控制、快速繁殖、种球产业化生产、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并进行产业化技术应用示范。

(2)长江河口洄游性鱼类保育与利用研究。研究长江口洄游性鱼类刀鲚、日本鳗鲡、四鳃鲈鱼等的资源现状、种质特征;研究刀鲚、日本鳗鲡、四鳃鲈鱼等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资源保育与增殖利用的相关技术体系。研究日本鳗鲡、四鳃鲈鱼等鱼类人工繁殖与苗种孵育的系列关键技术;研制四鳃鲈鱼等苗种、成鱼工厂化养殖装置及标准化生产技术。

(二)实施年限。*年9月30日前完成

专题二、特色瓜果等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示范

(一)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

重点围绕地方特色农作物的新品种开发利用,筛选出5-8个适合*地区栽培的特色瓜果新品种,取得农作物新品种认定或审定证书,并在市郊建立5-8个种植示范点。

研究内容

(1)鲜食枣、蓝莓等小水果新品种筛选与应用示范。

开展鲜食枣、蓝莓品种引种筛选,筛选出适合*地区发展种植的鲜食枣、蓝莓品种;开展适宜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研究高光效性树形、疏花疏果技术、病虫害预测防治体系及采后贮藏运输等关键技术;应用根域限制栽培技术进行人工基质蓝莓栽培技术研究并进行示范。

(2)早熟梨、晚熟黄桃等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示范。研究和利用梨果皮色(褐/绿)、果形、熟期等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以*优秀地方种质资源为主要亲本材料,培育抗黑星病、成熟期为7月中旬的早熟绿皮砂糖梨新品种;研究利用*地方黄桃种质资源,通过异质或同质亲本间的有性杂交,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晚熟、鲜食、黄肉黄桃新品种的选育;研究稳产栽培的配套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并进行示范。

(3)优质网纹甜瓜、哈密瓜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示范。在引进国内外新品种基础上,筛选出适合*地区栽培的网纹甜瓜、早熟抗病哈密瓜新品种;开展*地区早春低温多雨、弱光照气候条件下优质网纹甜瓜、哈密瓜的育苗、整枝留果、生产环境调控、肥水促控、病虫害发生发展及综合防治等优质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研究,研究适宜于*地区栽培的网纹甜瓜、哈密瓜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新型模式,并形成相应的技术规范。

(二)实施年限:*年9月30日前完成

专题三、食用农产品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一)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

围绕蔬菜、水产品等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建立蔬菜安全供给保障技术体系;基本建立本市食源性疾病的快速检测和预警平台;建立生鲜水产品冷藏保鲜实时监控技术体系,延长水产品货架期15天以上。

研究内容

(1)蔬菜食用安全供给保障技术体系研究。开展蔬菜田间档案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开展蔬菜禁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研究;研究蔬菜主要病原菌鉴定方法及检测试剂盒;研究蔬菜供应链全程质量安全品质控制系统并进行可视化示范。

(2)食源性疾病快速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开展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研究,研制相应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建立食品污染相关的主要真菌毒素的快速检测技术体系以及溯源管理系统并进行示范。

(3)生鲜水产品冷藏保鲜和安全监控技术研究。研究大型冷库生鲜水产品实时监控技术,研制生鲜水产品实时监测系统;研究复合保鲜包装、冰温气调贮运技术,研究开发酶反应型的货架寿命指示器。

(二)实施年限:*年9月30日前完成

专题四、新型生物技术产品的创制与开发

(一)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

开展微生物抑菌、杀虫活性的新结构化合物研究,获得先导化合物10-15个,力争获得农药登记证1个以上;获得青蒿素含量提高1.5倍以上的转基因青蒿株系,完成转基因株系的大面积推广,获得农业部的转基因青蒿商品化生产批文。

研究内容

(1)基于自主知识产权化合物结构多样性衍生和创新。借助负载试剂(催化剂)、捕捉剂、微波超声等新型组合化学合成技术,针对含氟及多氟噁二唑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哒嗪酮噁二唑基昆虫拒食剂、昆虫飞行抑制剂、新烟碱杀虫剂(国际pCt专利)等已授权专利化合物进行专利二次创新,开展结构多样性衍生组合合成方法的系统研究,筛选发现新的杀虫活性化合物或新的先导结构,形成新的自主知识产权。

(2)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环保型杀菌剂研制。针对水稻纹枯病,开展申嗪霉素合成的调控机制研究,构建高产基因工程菌株,优化申嗪霉素发酵工艺,提高发酵效价;开展复配制剂的毒理学和药效试验,完成申报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农药登记证的试验工作;扩大复配制剂申嗪1号的生产能力和市场开发的研究。

(3)青蒿等药物植物产品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转基因青蒿的“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商品化生产”的安全性评价,获得转基因青蒿的安全证书,培育出高产青蒿素的转基因青蒿品种或品系,进行产业化生产;筛选更高青蒿素含量的青蒿,获得青蒿素含量达5%的新品种或品系,完成安全性评价。

(二)实施年限:*年9月30日前完成

二、申请条件

1、申报单位应具备较强技术实力和基础,具备实施项目研究必备条件。企业牵头项目应承诺不低于1:1的匹配资金。

2、申请项目必须有较好的前期研究基础,鼓励产学研联合申请,多家单位联合申请时,应在申请材料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工作和职责,并附上合作协议或合同。

3、国内外合作项目必须有合作协议或授权协议,涉及许可研究、专利等,申报时需附许可研究批件复印件、有关知识产权批件复印件等。

4、所有附件要求上传到网上。

三、申请方式

1、本指南公开。凡符合课题制要求、有意承担研究任务的在*注册的法人、自然人均可以从“*科技”网站上进入“在线受理科研计划项目可行性方案”,并下载相关表格《*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版)》,按照要求认真填写。

2、课题责任人年龄不限,鼓励通过课题培养优秀的中青年学术骨干。课题责任人和主要科研人员,同期参与承担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数不得超过三项。

3、已申报今年市科委其它类别项目者应主动予以申明,未申明者按重复申报不予受理。

4、每一课题的申请人可以提出不超过2名的建议回避自己课题评审的同行专家名单(名单需随课题可行性方案一并提交)。

5、本课题申请起始日期为*年6月13日,截止日期为*年7月4日。课题申报时需提交书面可行性方案一式4份,并通过“*科技”网站在线递交电子文本1份。书面可行性方案集中受理时间为*年6月30日至7月4日,每个工作日上午9:00~下午4:30。所有书面文件请采用a4纸双面印刷,普通纸质材料作为封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6、网上填报备注:

(1)登陆“*科技”网,进入网上办事专栏;

(2)点击《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受理并进入申报页面:

-【初次填写】转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专题名称”中相应的指南专题后开始申报项目(需要设置“项目名称”、“依托单位”、“登录密码”);

-【继续填写】输入已申报的项目名称、依托单位、密码后继续该项目的填报。

病理学的研究内容篇6

一、引言

当前,在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中,利用技术改善学科学习的研究不断涌现,然而如何改善,依据什么改善,仍然在不断探索中。东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所董玉琦等人[1]提出了在文化(Culture,C)视野下,将技术(technology,t)、学习内容(Content,C)、学习者(Learner,L)相统合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新范式:CtCL。基于该范式,信息技术学科学习心理研究尝试将学科内容、学习者心理、智化技术等要素综合考虑,依据学习者自身的心理对其学习进行改善。同时,在各国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在学习科学课程之前,学生对于即将学习的内容,并不是完全没有认知的。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并不是被动地、毫无选择性地接受外部呈献给他们的任何事物,而是在原有的、相关的认知基础上,对新的内容进行解读,这就会产生大量的不科学的认知。这一现象引发了20世纪70年代的概念转变研究。概念转变研究发展至今,虽然时间不长,尚属于年轻的研究领域,但是研究成果辈出。而以往的概念转变研究大多是基于传统的分科形态或综合形态的科学课程,对于信息技术及其相关学科的概念转变的研究极为罕见。本研究即是基于CtCL研究范式,从概念转变及认知发展的视角对信息技术学科学习心理的探索,研究者选取高中信息技术中“汉字的处理”及“计算机病毒”两个学习单元作为学习内容,以“学习之前的认知状况”这一认知心理视角作为对学习者进行深层次关注的切入点,对高中信息技术学习之前的认知状况行调查,总结出高中信息技术学习之前的认知类型,最后提出基于学生认知的教学设计建议。

二、理论基础:由概念转变到认知发展

在20世纪70年代,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学生对于物理现象的观点和解释,研究者逐渐意识到,学生持有大量迷思概念(misconception)[2]。1983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举办的第一届国际迷思概念研讨会,使迷思概念在科学教育研究领域中的地位更加确定[3]。对于“迷思概念”这一称呼,不同研究者分别结合自己的研究使用了不同的术语,如,前概念(pre-conception)、另有信念(alternativebelief)等,这些词汇反映出了研究内容的不同层面及研究者对于这一现象的不同认识,但它们基本包含了一些共同的含义。例如,伊顿(eatonJ.F.)等对迷思概念作了如下界定:“学生自出生便会观察各种自然现象,他们运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他们所看见的现象,然而,儿童对于自然现象的解释常与科学家有所不同,如果这种解释无法被科学家认同,则称此为迷思概念[4]。”日本学者细谷纯认为:“学生可以将之前获得的知识经验内化为‘规则体系’,并主动地运用它们解释各种问题。然而,事实上,多数时候这些规则体系并不能很好地去解决学生所面对的问题,而这种内化的‘规则体系’相对于能够正确解决问题的‘规则体系’而言,被称为‘素朴概念’[5]。”研究者通常将人们对已有知识的重构过程称为概念转变。概念转变的理论经历了由单一视角到多元视角的发展,波斯纳(posnerG.J.)等人[6]基于认识论的概念转变模型,齐(Chi,m.t.H.)[7]、赛加德(thagardp.)等人[8]基于本体论的本体论述,沃斯尼阿多(VosniadouS.)[9]基于儿童朴素理论的理论结构等等,都可以说是单一视角概念转变理论的典型代表。平特里克(pintrichp.R.)等人[10]对前人种种理性的、只考虑到认知因素的“冷”概念转变的反思,为概念转变的理论由单一视角到多元视角提供了很好的过渡基础。而泰森(tysonL.m.)等人[11]多维课堂概念转变框架的提出,则正式揭开了概念转变的理论视角整合与多元的一页。本研究在对以往文献不断深入研读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对于概念转变的理论的几点疑问:第一,迷思概念的源头究竟在哪里?儿童朴素理论认为,儿童在早期的时候,就会对某一领域的理解发生一致的变化,而且对于不同的领域,儿童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机制。这些早期获得的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非正式的、非科学的“朴素理论”(naivetheory),是儿童用以解释周围环境的知识框架和基础结构[12]。沃斯尼阿多(Vosniadous.)从儿童朴素理论出发去解释概念转变。如此说来,迷思概念在很早的时期就产生了,那么这种“早期”究竟有多早?它源于遗传还是源于人的少年甚至是婴儿时期?研究发现,学生的迷思概念具有反复性、顽固性,这是否和其最初的形成期有关?第二,课堂教学究竟在概念转变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在前述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如果说迷思概念源于遗传或者人的早期,根据沃斯尼阿多(Vosniadous.)的研究,朴素框架理论对具体理论有制约作用,那么作为人在成长到一定阶段才接受的课堂教学,究竟在概念转变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斯特莱克(StrikeK.a.)和波斯纳(posnerG.J.)[13]指出,迷思概念不一定是先前存在的,有可能是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也就是说,迷思概念不一定是以现成的形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而是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那么教学过程中的什么因素导致学生原来并不完整、并非现成的概念变得清晰了?第三,学生的概念究竟是结构化的还是支离破碎的?与齐(Chim.t.H.)和赛加德(thagardp.)的观点不同,狄塞萨(DiSessaa.)[14]认为,儿童的思维并不像齐等人所说的那样如此成体系,而是由零散的碎片组成的,这似乎能够解释学生有时候纠正了一个迷思概念,却不能同时纠正同类型的迷思概念。如果这一结论成立的话,那么科学家的概念结构化是如何形成的?什么时期、什么因素导致了零星的碎片开始结构化并科学化?可以看出,以上三点实际上贯穿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体现了其对事物认识的漫长发展过程。第一点涉及了这个过程的前端———迷思概念的起源阶段;第二点涉及了这个过程的中间———课堂教学的作用;第三点涉及了这个过程的相对成熟阶段———认识如何变得相对稳定、成形且科学。由此,对于概念转变的研究,能否从认知发展的角度去看待?当研究者对概念转变的研究视野扩大到认知发展的时候,能否解决上述问题?换句话说,概念转变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尚未解决上述三个困惑,是否由于其视野的相对狭隘性?概念转变研究是否走到了一个应该扩大视野的阶段?由此,本研究尝试采用一个新的视角———认知发展,来取代原有的概念转变视角,对本领域问题进行研究。值得一提的是,“高中信息技术学习之前的认知状况调查”只是这个大的研究课题下的一项子研究,同所有的科学研究一样,并不一定能解决上述所有问题,而是对概念转变研究领域的一个探索性前进。

三、研究问题

研究者通过对信息技术学习之前认知状况的调查,试图解决四个问题:第一,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汉字的处理”及“计算机病毒”,有哪些认知?第二,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有哪些认知类型?第三,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对于诸如“汉字的处理”这种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太熟悉的学习内容,倾向于哪些认知类型?对于诸如“计算机病毒”这种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的学习内容,倾向于哪些认知类型?第四,针对上述高中信息技术学习之前认知类型,在进行基于学生认知的教学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四、研究设计

(一)对学习内容本体的解读1.学习内容选取的三个依据(1)制度层面: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规定了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部分“信息技术基础”由四个主题组成: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与社会。在信息加工与表达主题中,内容标准第3条提到:“初步掌握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在信息技术与社会主题中,内容标准第5条提到:“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学会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这两条规定确立了计算机病毒及汉字的处理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地位。(2)研究的意义层面:学习内容的价值。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信息技术学习内容的日新月异,在这些不断更新的技术背后,总有一些下位的、基础的学习内容。对于这些内容的学习,能够为学生触类旁通,快速掌握信息技术新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研究者选取的学习内容,是比较下位的、基础的内容。(3)研究的科学性层面:学习内容的代表性。信息技术是一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在进行正式学习之前,对于一些学习内容,学生已经较为熟悉,但是仍有一些相对来说比较抽象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不太熟悉的。对于这两种学习内容,学生在学习之前认知状况有可能不同,研究者在选择学习内容时,将此作为考虑的因素之一。依据以上三点,研究者选取了“汉字的处理”及“计算机病毒”作为要考查的学习内容。2.学习内容陈述表与结构图的形成在选取了学习内容之后,研究者与6位一线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合作,形成了汉字的处理、计算机病毒的学习内容陈述表与结构图。见表1、图1-2。

(二)开放式问卷的形成在形成了学习内容陈述表与结构图之后,研究者以记述题的形式,针对“汉字的处理”与“计算机病毒”,编制了高中信息技术学习之前认知状况调查问卷,并形成了调查问卷题目与学习内容陈述一一对应双向细目表。在对调查问卷进行设计时,为了避免学生在作答时受到他们并未学过的术语的误导,研究者对于问卷的题目,均采用了学生所熟悉的、同时能够体现要考查的学习内容含义的表达方式。调查问卷题目与学习内容陈述一一对应双向细目表如表2。

(三)调查的实施出于对研究的可行性的考虑,本研究采用非概率随意抽样的方法进行样本的选取。研究者在2011年5月末,选取了即将初中毕业的7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的调查。调查发放问卷70份,由于采用当场回收的办法,因此回收率为100%,问卷整体有效作答率为100%。在对每个题目进行分析时,研究者对题目的无效答案进行了剔除。

五、研究结果

(一)汉字的处理

1.输入码的类型在调查的学生中,100%会用一种或几种输入法打字,输入法的类型是“输入码类型”这一抽象内容的具体化,因此,研究者并没有在题目中提及“输入码”的字眼,而是让学生对输入法进行分类,即:让学生在没有学过任何关于输入码的知识的情况下,对他们所熟悉的输入法进行分类。“输入码的类型”学习之前认知状况如图3。通过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研究者将“输入码的类型”学习之前认知分为四种类型。类型1:术语模糊替换。对于被调查的学生来说,尽管并未学过“输入码”这一术语,但有些学生借助于对输入法的理解,已经对输入码的类型有了感性认知,借助于这种懵懂的认知,学生将“音码”称为“拼音”,将“形码”称为“笔画”。在调查的学生中,37%的学生将输入法分作拼音、笔画两种类型,对于这类学生,接受“音码、形码、混合码”的输入码类型,会非常容易。类型2:认知结构不当之分支位置错误。由上图可以看出,分别有7%和9%的学生,将本应处于上、下位层次的类型放到了同一个层次上。这类学生的答案反映出其头脑中对该内容有一个较为清晰,但是层次上、下位有误的认知结构。研究者将这类认知结构不当称为分支位置错误,分支位置错误除了层次有误外,还包括其他错误,本文将在后面提到。类型3:认知零星分散。上述两种类型学生的答案,都是建立在音码、形码的基础之上的。此外,有24%的学生,采用了其他分类,如中文、英文,大写、小写等等,对于输入码的类型,这类学生有一些零散的、杂乱的、支离破碎的认知,但是却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这类学生头脑中的认知内容,并不一定比前两种类型的学生少,但是这些内容却不成体系,因此,研究者称之为认知零星分散。类型4:认知黑箱。有23%的学生给出了无效答案或者回答“不知道”,对于这类学生的内部认知机制,目前还处在探索之中。这类学生对于输入码的类型,可能是认知基本空白,也可能是不能够或者不愿意将这种认知表达出来,或者是没有意识到这种认知的存在。

2.汉字编码的缘由对于汉字编码的缘由,研究者同样没有在题目中提及“汉字编码”这一术语,而是通过“汉字通过什么样的渠道转化成二进制”来设问,“汉字编码的缘由”学习之前认知状况如图4。通过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研究者将“汉字编码的缘由”学习之前认知也分为四种类型。类型1:术语模糊替换。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10%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编码的字眼,却已明显透露了编码的思想。例如,编号为37的学生的回答:“几个数字代表一个汉字,假如01代表三,再加一个代表另一个字”。类型2:认知结构不当之分支欠缺。有23%的学生(上图9%、7%、3%、4%之和)在汉字和二进制数字之间建立了联系,体现了编码的思想,但是这类学生建立的联系达不到汉字与二进制数字一一对应,如,通过汉字的拼音、笔画、结构等与数字建立联系。研究者将这类认知归为认知结构不当的类型。这类学生显然已经初步具备了编码的意识,但是在他们的认知中,忽视了汉字编码的“一一对应”这一属性,因此,研究者将这类认知结构不当称为分支欠缺。类型3:认知零星分散。分别有19%和1%的学生填答了与编码无关,却也有其道理的答案,如,“通过电脑编程”,“通过芯片”等,这些零星的认知对于学生接受汉字编码这一内容,可能会有一些阻碍。类型4:认知黑箱。接近一半的学生(47%)对该问题给出了无效答案或者回答“不知道”。同“输入码的类型”类似,研究者将这类学生的认知状态称为认知黑箱。

3.机内码的存储与汉字的处理过程在被调查的70名学生中,对于机内码的存储、汉字的处理过程,无一例外地给出了无效答案、空白答案或者填写了“不知道”。即学生对于汉字所占的字节、字节与二进制位的关系的认知,属于待进一步研究的认知黑箱类型。4.汉字编码的类型研究者通过考查学生对汉字在输入时、输入后、输出时的变化的理解来探究学生对三种汉字编码的认知,“汉字编码的类型”学习之前认知状况如图5。通过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研究者将“汉字编码的类型”学习之前认知分为三种类型。类型1:认知结构不当之分支欠缺。有13%的学生(上图6%、6%、1%之和)回答了汉字从输入到输出的三个环节中的两个,其中7%的学生的答案中涉及了输入码环节和字型码环节,有6%的学生的答案中涉及了机内码的环节,这6%的学生可能是由于受到前面的题目的影响。但能够确定的是,学生的认知中并不具备完整的汉字处理环节,对于汉字编码的类型,他们的认知结构是欠缺分支的。类型2:认知零星分散。分别有4%与有1%的学生填写了与汉字编码并无直接联系的答案。另外,有31%的学生认为汉字没有发生变化,他们的认知似乎只停留在汉字的外貌。总体而言,这两种学生的认知没有一个完整的构架,属于零星的见解。类型3:认知黑箱。有51%的学生对该问题给出了无效答案或者回答“不知道”。由此可见,尽管研究者采用了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题目形式对汉字编码的类型设问,还是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对此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

(二)计算机病毒

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相对于“汉字的处理”而言,计算机病毒是较为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个内容,学生在问卷中填写了自己对计算机病毒概念的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学习之前认知状况如图6。从图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理解各异,通过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研究者将“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学习之前认知分为两种类型。类型1:认知结构不当。分别有16%、14%、26%的学生给出的答案命中了一个或两个计算机病毒概念的核心要素,如“程序”、“破坏计算机”等等,但并不全面。这些学生的认知类型属于认知结构不当中的分支欠缺。除了分支欠缺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属于分支位置错误。这又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前文已提到的层次有误,有3%的学生认为计算机病毒是破坏文件的东西,有3%的学生认为计算机病毒是程序错误,还有3%的学生列出了操作错误导致的各种后果,以此作为对计算机病毒的描述。与此类似,有11%的学生列举了诸如“熊猫烧香”等他们较为熟悉的计算机病毒事件。在上述这些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将本应处于较下位的分支(如计算机病毒的例子)放在了较上位的位置(如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属性),产生分支位置错误;第二种是借鉴有误,有11%的学生认为计算机病毒是“病菌、毒素或污染”,这是受到了医学领域中“病毒”的影响而给出的答案,在这些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将本应处于其他领域的分支放在了计算机病毒领域的内容结构中,产生分支位置错误。类型2:认知黑箱。有13%的学生给出了无效答案或者回答“不知道”。对于计算机病毒这一相对“汉字的处理”来说更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学习内容,学生认知空白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这一类认知黑箱,有可能是学生无法或不愿将这种认知表达出来,或者是学生没有意识到这种原有认知的存在。

2.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对于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研究者让每位学生尽可能多的填写自己知道的途径,因此,每位学生给出的答案基本都超过一种,研究者用条形图来统计此题,“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学习之前认知状况如图7。从图7可以看出,学生认为上网、娱乐、下载是传播计算机病毒的主要途径。相对来说,较少的学生意识到传输文件、使用软件、电子邮件也能够传播计算机病毒,而意识到移动存储设备能够传播计算机病毒的,只有5位学生。从认知类型上来看,研究者将16位(占23%)给出了无效答案或者回答“不知道”的学生归到了认知黑箱的状态,而其余(占77%)的学生则属于认知结构不当的类型,这种认知结构不当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有2位学生给出了“网线传播计算机病毒”的答案,研究者将这种认知结构不当称为分支多余;第二种是分支欠缺,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影响,对于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已经有所了解,但是这种认知是不全面的,尤其是对于移动存储设备传播计算机病毒的事实,很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

3.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对于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研究者同样让每位学生尽可能多的填写自己知道的措施,并用条形图来统计此题,“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学习之前认知状况如图8。对于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安装杀毒软件成为绝大多数学生的首选,另有2位学生提到了防火墙,有4位学生给出的答案是诸如“对陌生QQ号不打开”等消极预防措施,此外,有1位学生填写了“不上网的时候拔掉网线”。从认知类型上来看,和“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学习之前认知状况相似,研究者将9位(占13%)给出了无效答案或者回答“不知道”的学生归到了认知黑箱的状态,而其余(占87%)的学生则属于认知结构不当的类型,这种认知不当包括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分支欠缺,如上述给出安装杀毒软件或防火墙的答案的学生,他们了解一种或几种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措施,但是并不全面;第二种是分支多余,如上所述,有些学生采用消极预防及拔掉网线的措施,这些并不是有效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第三种是分支位置错误,有些学生将本应处于其他领域的分支“消毒”放在了计算机病毒防范领域的内容结构中,产生了“借鉴有误”的分支位置错误。

病理学的研究内容篇7

关键词:转化医学;基础医学;病理学;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基金项目:河北联合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1136-20)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medicine)是一个新兴的多学科融合的领域,其主旨就在于促进基础医学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同时根据临床医学的需求提出前瞻性的应用基础研究方向。因而,这是个从实验台到病床,再从病床到实验台”(benchtobedsideandbedsidetobench,简称BtoB)的双向连续过程[1]。其实质就是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之间建立更直接的联系,打破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间的屏障,为医学研究发展开辟出一条崭新而便捷的新途径。同时,将转化医学的思想引入到医学教育体系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础教学中开展转化医学教育的意义

病理学科是医学的主干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与纽带,肩负着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的传承和过渡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称之为“转化医学学科”。转化医学所倡导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医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可作为解决当代医学生基础与临床脱节、临床实践技能匮乏、基础研究成果临床应用价值微弱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或许可以给予医学教育改革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借鉴[2]。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典型的临床病例,结合本堂课的主旨内容,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渗透,使学生通过病例的诸多临床表现,整合自己头脑中的相关知识片段,把基础与临床通过病理学有机地衔接起来,打破学科间的界限,融会贯通,摆脱单纯的死记硬背。现今,在教学条件符合的情况下,选取一些临床专业班级尝试将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有机融合,以疾病为单元讲授相关知识,即从“以学科为中心”转换到“以器官系统为中心”,从解剖、组胚、病生、病理到临床各个层面加以讲解并展开讨论式教学。

同时在为了更好地使学生了解临床重要检测指标的具体应用,在授课内容上增加了病理检验技术、免疫组织化学、脱落细胞学等分子病理学的相关技术知识,简要阐述了免疫组织化学的原理和应用领域,并介绍了该技术的具体操作步骤。在活体组织检查部分,重点突出病理学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介绍相关的临床外检病理知识,使学生能对病理工作有进一步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能紧密与临床工作相结合,体现病理学科的临床价值。

实现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转化

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可结合每一章节的疾病种类,多媒体课件无疑成为形象而直观地显示疾病的大体和镜下结构的病理特点的良好载体。在课件制作中插入相关视频动画,可将一些抽象概念和致病过程生动而清晰地表现出来。比如在讲授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中血栓形成这部分内容时,用动态图象展示其形成的全过程,首先是随着血管内膜的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血小板粘集,逐步形成血小板小梁,最后可形成延续性血栓的头、体、尾,即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血液回流受阻,远端血管流体静脉压升高。逼真的动态效果把疾病发展过程充分呈现出来,把抽象的知识与一目了然的形态特点联系起来。这种教学手段改变了单调、信息有限、节奏缓慢、沉闷的学习模式,学生以求索和体验代替了被动学习,同学们普遍反映这种方式掌握知识非常容易理解,容易接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转化医学理念的渗透。

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融合

在临床医学发展的征途中,基础医学研究作为临床医学研究的基石,一直推动着临床医学研究的发展,为临床疾病的诊疗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基础医学研究的结果仅为实验中的结果,究竟能否真正适用于临床,真正揭示疾病的本质,对疾病起到决定性的预防和诊治作用,需要最后通过临床不断的实践、尝试、应用,才能得到逐步的证实和肯定,这样才能使基础研究成果得以应用,错误结果得以纠正,研究方向正确发展。然而我们不能忽略对基础研究领域的深入了解和学习,以及不断更新我们的观念和知识结构。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与肿瘤等各类重大疾病有关的基因研究越发深入,原本神秘的“基因工程”已广为人知,临床医学正逐步向“基因诊治”迈进,包括分子病理学等冠以“分子”的新兴学科分支也逐渐应运而生。这在一定基础上可使遗传学的研究受益,也可给一些相关领域带来新的前景,譬如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已具有一定基础,除可以用基因工程制备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外,对心血管活性多肽的研究已颇为广泛,介入性治疗亦已起步,如冠状动脉腔内栓塞的激光治疗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等。临床肿瘤学的基础研究较为广泛,譬如甲胎蛋白和eB病毒的研究与肝癌和鼻咽癌的早期发现与治疗的相关性,癌基因、抑癌基因、生长因子等基础研究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一些慢性病譬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和病毒性肝炎均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研究发现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调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密切相关,通过各类病毒性肝炎检测技术,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得到人类传播甲肝的证据,制成甲肝减毒活苗,同时给新生儿广泛接种乙肝疫苗,并研究了乙肝慢性化的原因,使我国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随着计划生育的开展与人口老化的趋势,在生殖生物学与优生学、衰老与延缓衰老等方面亦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同时也将给包括艾滋病在内的各种免疫缺陷病、器官与组织移植方面带来新的解决思路[3]。

实践证明,临床工作经验和教师授课水平是相辅相成的。转化医学的精髓即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问题为出发点,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最终目标,给诊疗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答案,最终将有可能影响更新现有的临床实践。通过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推进教学课程模式的变革,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病理学与临床相关学科的联系,使基础医学教育达到学以致用的成效,可给基础医学教学带来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marincolaFm.translationalmedicine:atwo-wayroad[J].translmed,2003,1(1):1.

病理学的研究内容篇8

生命科学是21世纪学科发展的主流,人类的医学史证明了仅依靠单一学科,如:细胞学、发育学、肿瘤学、人类遗传学或分子生物学难以完成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和保护。人类基因组学的产生和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ject,HGp)的完成,使得人类能够对生命现象进行系统和科学地认识,揭示疾病产生的机制以及长寿与衰老等生命现象。本科生通过对基因组科学与人类疾病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什么是基因组科学,其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如何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为今后更深入地在临床上应用这些知识为患者服务或是继续更深入地进行理论研究奠定基础。

1课程改革的特点

弥补本科生对于生命科学,特别是基因组科学与人类疾病关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将来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或是对于走上临床认识疾病、治疗疾病有促进作用。本课程是我校在本科生中新开设的一门选修课,本课程的开设得到了学校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经多次论证和在学生中征求意见,学生的反响强烈,因此可以看出本科生对于本课程有极大的兴趣,期望通过老师的讲授能对于人类疾病从基因水平有全新的认识,对自己的科研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2教学研究探索的几个方面

2.1更新教学内容课程讲授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前沿领域的热点问题。主要课程安排如下:前言;人类基因组计划与Dna测序(包括基因组测序的发展、方法、Dna测序的规模化与工业化);cDna测序和基因表达谱的研究(包括cDna文库的构建、全长cDna的克隆、基因表达谱的概念及其在医学应用中的意义);人类基因组Dna序列变异及其分析方法(包括人类基因组序列及其变异、基因组序列变异检测的常用方法及基本原理、突变检测在识别疾病相关基因中的应用);基因治疗(包括基因转移和基因治疗的早期历史、基因治疗的现状、遗传型基因治疗、表遗传型基因治疗、基因治疗的问题与展望);基因工程技术(包括理论依据、基因工程技术的内容—目的基因获取、克隆、表达、基因工程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现状);生物信息学(包括生物信息学的概念、产生的背景、生物信息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生物信息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蛋白质组学(包括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及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蛋白质组学研究发展展望);生物芯片(生物芯片的原理、种类及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生物安全(包括生物安全的概念及含义、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转基因动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医药生物技术及其产品的生物安全、国内外生物安全法规及管理)等内容。

2.2本课程将采取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人数安排一定的动手操作实验的课程[1,2]。

2.3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加深学生的理解一方面,可以加深同学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对于条件不允许的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了解实验过程[3]。

2.4将科研的思路、科研的方法融入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课堂教学中和课下作业安排一定量的文献检索、文献翻译阅读、科研方法设计、预测实验结果等内容。

2.5改革考试形式采取闭卷笔试与课下查文献、答题相结合的形式。

2.6改革课程用教材重新更新编写适合本科生参阅并适合当前基因组科学最近发展的教材,并计划出版发行。

3教学效果的学生评价

听取学生反馈意见分为3种形式。

3.1采用不记名问卷的形式反馈学生意见问卷内容包括实验内容的安排、教师授课质量、希望的授课内容方式、感兴趣的实验内容等等。

3.2建立学生公共信箱一方面可以将某些授课内容、习题、思考题等通过公共信箱让同学下载,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将公共信箱作为与老师的互动平台,及时反馈对课程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老师定期浏览信箱,及时调整课程安排。

3.3整学期课程进行中期和结课前安排两次学生课堂讨论讨论时间20min左右,及时反馈信息,提高理论与实验教学质量。

总之,本科生的基因组科学与人类疾病课程是一门较新的课程,在诸多方面需要进行改革探索,以适应当前生命科学发展的需要并满足学生汲取新知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常冰梅,王惠珍,张悦红.医学七年制生物化学教学方法探索.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6):37.

病理学的研究内容篇9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诊疗;心血管病研究

1紧扣教材打牢基础

在冠心病介入诊疗的理论教学环节,紧扣卫生部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教材内容,以卫生部规定的培训大纲为主要讲授内容。涉及X线成像原理、放射损伤与防护、血管入路选择、标准投照角度、冠状动脉各节段的最佳暴露、冠状动脉各节段命名及其解剖标志、冠状动脉病变评价方法及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病变分型、造影导管的选择原则、导引导管的选择原则、导引导丝的选择原则、球囊的分类及选择原则、支架的分类及选择原则、入径局部并发症与防治、冠状动脉并发症与防治、围手术期临床并发症、再狭窄的处理原则、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的原理、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等十七个方面。与此同时,鼓励学员参加国内举办的大型心血管介入会议中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基础培训课程,聆听大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多方位,多层次吸收营养,同时紧跟学术前沿。大多数临床研究生已经具备了心血管内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临床经验,但缺乏心导管介入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的甚至从未涉及该领域学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临床研究生应当全面掌握心脏尤其是冠状动脉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生理等内容,同时,对冠脉介入技术的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处理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和紧急处理进行系统、有序、规范的培训。以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教学为例,可以让学员观看介入前后的冠脉造影图像,以加深对冠脉介入过程的理解。同时对急性心肌梗死从病因、发病机制到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治疗进展等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使临床研究生充分理解急诊pCi的重要意义和操作原理脚。

2阶段学习评测结合

由于冠心病介入诊疗学习任务繁重,如果没有很好的教学计划,势必导致临床研究生无法抓住学习重点,影响学习效果。为此,我们制定了阶梯式的教学计划,阶段学习。同时每个阶段学习完成后都进行严格的测试,考察学习效果。具体的教学计划如下:第一阶段主要包括岗前培训和台下观摩两个阶段。其中岗前培训2至5天,主要是熟悉环境、无菌操作的基本流程、专科操作。台下观摩为期2周,教育临床研究生了解介入治疗的手术过程,查对患者姓名,核对医嘱,了解病史、诊断,核查术前准备工作是否完善;检查手术患者入路;配合手术:观摩消毒、铺单、穿刺、冲洗导管、各项管路及压力套装连接;同时还有手术后的处理,包括测压血、送回患者时的病情观察;学习书术记录及手术报告,术后患者交接表格等。第二阶段主要指手术培训部分,从为期1月的三助到为期3至4月的二助。三助主要包括消毒、铺单、冲管、接管、压血、送病人。二助主要包括操作穿刺(如果2次穿刺不成功,请示上级医师),推注造影剂(先抽后推,严禁推注气泡),接送手术相关器械(严禁将手术相关器械掉台),逐渐熟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的操作技巧,掌握常用投照及观察的主要内容。接送急诊手术患者(核查患者相关资料,包括术前用药、备皮、手术知情同意书、委托授权书、住院手续、手术押金及患者家属的陪同情况),参与急诊介入手术。了解心内科导管室常用抢救设备(除颤器、主动脉气囊反搏等)及抢救药物的使用要点。第三阶段是一助阶段,包括操作经桡动脉、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主动脉造影、肾动脉造影及外周动脉造影。掌握血管封堵器的使用方法。配合术者完成介入治疗过程。熟练掌握冠脉介入治疗的各种常见投照的判读。了解心内科腔内影像检查的相关知识。第四阶段是最后一个学习阶段,一般历时1至2月,培训内容主要是在术者指导下,完成简单病变的指引导管及导丝的操作,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

阶段培训期间要求每位临床研究生做好学习笔记,详细记录参与的手术情况,对自己上台的手术及担任的职责进行准确登记。培训期间,进行考核时,需要逐项查对,达到标准后,晋升下一阶段学习,考核不合格,继续原阶段培训。

3病例读片实景教学

病理学的研究内容篇10

〔关键词〕病案信息管理技术;医院等级评审;医院管理

病历档案也就是病案,是患者在医疗机构内经历疾病的检查、诊断、治疗及护理过程中记录临床信息的档案。目前,各阶层医疗机构均积极开展病案的信息化管理,医院开展信息化管理已经从临床科室扩展至辅助及后勤部门,如病案管理室、后勤管理处、医务处等,有助于无纸化办公的推广。病案信息管理水平与医院等级评审直接关联,这说明加强病案信息管理技术,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对病案信息管理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强化医院等级评审基础平台[1-2]。本研究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作为研究阶段,分析在此阶段初期、末期医护患三方的满意度、对病案管理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获得一定研究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作为研究阶段,在此阶段参与研究的医师35名,护士56名,以及随机选择在此阶段内来我院就诊80例患者。医师35名,男22名,女13名;年龄25~56岁,平均(38.45±7.49)岁;大专及以下10名,本科21名,硕士及以上4名;工作年限0~5年8名,6~10年22名,11年以上5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4~55岁,平均(37.65±5.88)岁;大专及以下20名,本科31名,硕士及以上5名;工作年限0~5年26名,6~10年24名,11年以上6名。患者男45例,女35例;年龄22~67岁,平均(36.82±7.12)岁;来自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普外科、肾病科等临床科室。

1.2方法

1.2.1强化病案管理意识

由于病案管理与医院体制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现已成为医院登记评审工作的基础之一,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全院管理质量,因此需加强病案管理意识。这就需要从思想及行动两方面督促工作人员对病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热情及动力,促使其在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的前提下,主动积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有助于提高其自身管理方法及水平,促进医院等级评审。

1.2.2提高病案管理技术应用水平

我院成立病案管理小组,参考权威机构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中涉及病案管理相关内容,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并将合理用药指标、单病种质量指标、手术病程、iCD-10编码等诸多指标纳入院内评审指标涵盖范围内;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案中与病案及相应技术信息辅助条款超过150项,说明病案管理占据着重要作用,表明病案信息管理是代表医院医疗数据利用的管理指标之一,有助于保证数据处理质量。同时,由于我院尚未完全脱离纸质病历,因此需建立双轨制病案管理制度,尽快统一病历书写、装订、病案首页、病历追踪系统等方面,并减少非必要书写,统一纸质病历与电子病历质量。而且管理小组应明确小组成员个人责任制,并由主管部门及领导负责对人力安排进行协调及管理工作,定期或非定期对管理工作进行考核。纸质档案在患者出院后1d内归档,若出现特殊情况,需经由相关科室至少2名主管领导签字确认后方可适当延后,但必须在3d内归档。电子病历可适当推迟,但在归档后即被纳入信息监控程序中,注意在病案中标明档案号以及索引号,并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储存。在录入病案过程中,需注意病案首页信息的录入,可最初由人工录入,到描后直接读取信息,工作人员仅需做好信息的核查以及关键信息录入工作,有助于逐步推进电子病案所占比例的提高,提高病案信息管理技术应用水平,强化在医院等级评审中发挥的有效性及实用性,为推进院内管理工作优化提供可靠数据[3]。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观察指标包括医护患三方满意度、医护对病案管理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1)在研究阶段与病案管理部门有过联系的院内医师35名,护士56名,选择查阅档案的就诊患者80例,分别在研究初期及研究末期填写病案管理情况满意调查表,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是否核查病案借阅信息,病案管理是否规范、管理是否严格、流程是否合理、病案查阅是否方便等;按照满意程度不同,可分成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2)在研究阶段初期及末期医护对病案管理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考核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提示对医护对病案管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初期及末期医护患三方对病案管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末期医师、护士、患者满意度均高于研究初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研究初期及末期医护对病案管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研究末期医护对病案管理相关知识掌握评分(92.02±3.44)分高于研究初期的(84.19±7.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电子病案是在纸质病案的基础上,套用电子病案模板便于规范化书写的电子工具,方便临床信息的记录与查阅,有助于提高病案书写速度,促使书写更加科学、标准、规范,降低手工书写病案差错风险,降低病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病案管理系统的不断优化,等级评审工作效率在不断提升,在加强病案信息管理及技术辅助水平的前提下,病案管理漏洞获得弥补,这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院内病案管理及辅助信息应用的有效性;需要注意的是,需减少病案非必要描述内容,有助于在评审医院等级过程中提供优质物质及技术利用基础,促使我院快速发展。本研究中,在研究阶段内加强病案信息管理技术方案,研究末期医护患三方对病案管理满意度、病案管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均显著高于研究初期(p<0.05)。总之,加强院内病案管理技术应用水平,有助于缩短病案查阅时间、提高病案及医疗资源利用率,强化我院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护患三方对病案管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为医院等级评审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侯明光.基于等级评审基础下医院病案管理工作开展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7):189-190.

[2]刘炳麟.数据挖掘技术在病案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