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病理学变性的概念十篇病理学变性的概念十篇

病理学变性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7:48

病理学变性的概念篇1

1.细胞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的更新和老化。

2.血液

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的定义;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血细胞及其机能及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血液凝固与止血;aBo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

3.血液循环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血管生理和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冠脉循环和脑循环的特点和调节。

4.呼吸

肺通气和呼吸气体的交换的概念;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呼吸运动的调节。

5.消化与吸收

消化管平滑肌的特性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胃肠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道激素;口腔内消化,胃内消化和大肠内消化。

6.能量代谢与体温

食物的能量转化;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方法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的概念,体温的正常变动及体温调节;机体的产热与散热过程。

7.肾脏的排泄

肾脏结构和功能特点;肾小球的滤过机能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机能;尿液的浓缩与稀释过程及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肾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意义;排尿反射的概念。

8.感觉器官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视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听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9.神经系统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突触与突触传递的概念及反射的概念;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和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机能、本能行为和情绪反应的调节;脑的高级机能。

10.内分泌与生殖

激素的化学本质、分类和作用机制;脑垂体的微细结构和生理功能;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代谢和生物学作用及甲状腺功能的调节;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及分泌的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的调节;生殖内分泌的概念及调节。

二.生物化学

1.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核酸结构与功能;酶原的激活原理和作用机制;酶促反应动力学;维生素的作用。

2.物质代谢

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酸代谢;生物氧化的特点和类型;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联系;糖尿病、饥饿时三大物质代谢的特点;代谢调节。

3.信息的传递

Dna的复制、损伤及修复;Rna的不对称转录和转录后的加工修饰;逆转录及逆转录酶的概念;核酶;翻译过程;遗传密码的概念;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及基因转录调控;基因重组的概念。

4.器官和组织生物化学

血浆蛋白的分类、性质及功能;成熟红细胞的代谢特点,血红素的合成;肝脏在全身物质代谢中的主要作用;胆汁酸盐的合成原料和代谢产物;胆色素的代谢,黄疽产生的生化基础。

三.病理学

1.细胞与组织损伤

细胞损伤和死亡的原因、发病机制;变性的概念、常见类型、形态特点及意义;坏死。

2.修复、代偿与适应

肥大、增生、萎缩和化生的概念及分类;再生。

3.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

充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和后果;出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和后果;血栓;梗死的概念、病因、类型、病理特点、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4.炎症

炎症的概念、病因、基本病理变化及其机制;炎症的临床表现、全身反应;炎症经过和炎症的结局;炎症的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炎性肉芽肿、炎肉、炎性假瘤的概念及病变特点。

5.肿瘤

肿瘤肉眼形态、异型性及生长方式;转移的概念、途径及对机体的影响;肿瘤生长的生物学、侵袭和转移的机制;肿瘤的分类;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癌和肉瘤的区别;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常见的癌前病变;常见肿瘤的特点。

6.免疫病理

变态反应的类型和发病机制;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病机制、分型及病理变化;自身免疫病。

7.心血管系统疾病

风湿病,心内膜炎,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症,心肌病、心肌炎的基本病理变化;风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8.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各种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症、肺癌等疾病的病理变化;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各种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症、肺癌等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9.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溃疡病、阑尾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变、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大肠癌、原发性肝癌的病理变化;慢性胃炎、溃疡病、阑尾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变、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大肠癌、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10.造血系统疾病

霍奇金氏病的病理特点、组织类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学类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白血病的病因分类及各型白血病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11.泌尿系统疾病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小球肾炎、血管间质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细胞癌、肾母细胞瘤、膀胱癌的病理变化;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小球肾炎、血管间质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细胞癌、肾母细胞瘤、膀胱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12.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结核病、原发性肺结核病、继发性肺结核病、肺外器官结核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伤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病、血吸虫病、梅毒、艾滋病的病理变化;结核病、原发性肺结核病、继发性肺结核病、肺外器官结核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伤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病、血吸虫病、梅毒、艾滋病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13.其他

乳腺癌的肉眼特点、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和扩散途径;甲状腺癌的肉眼特点、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和扩散途径。

四.内科学

1.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

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肠结核、肠易激综合征、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肝性脑病、结核性腹膜炎、炎症性肠病、胰腺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急性中毒的抢救原则;有机磷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循环系统疾病

心力衰竭、急性左心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心律失常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心脏骤停和心脏性淬死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心脏骤停的急救处理;心脏瓣膜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包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3.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及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呼吸衰竭的分型、诊断,治疗;肺炎球菌肺炎、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军团菌肺炎、革兰阳性杆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及病毒性肺炎、肺脓肿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肺结核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胸腔积液、气胸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4.泌尿系统疾病

肾脏疾病的症状、检查、诊断及防治原则;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5.血液系统疾病

贫血、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淋巴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6.内分泌系统和代谢疾病

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

7.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类风关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五.外科学

1.外科总论

常用的灭菌法和消毒法;体液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的概念;类型;输血的适应性、注意事项、并发症及其预防;外科休克的病因及病理生理变化、类型,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疼痛的分类、病理生理变化和治疗;围手术期处理;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外科感染;创伤;烧伤;良性及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方法和防治原则,移植的基本原则和步骤;麻醉方法分类,常用物,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2.普通外科

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表现、手术适应证;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腹外疝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腹部损伤、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胃十二指肠疾病、肠疾病、阑尾炎、直肠肛管疾病、肝疾病、门静脉高压症、胆道疾病、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腹症、胰腺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脾切除的适应证;腹主动脉瘤和肢体动脉瘤、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病理学变性的概念篇2

关键词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包涵体;失误;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

阿尔茨海默病(alzleimerdiseaseaD)、帕金森病(pakinson′sdiseasepD)(注:下文这两种疾病简称aD、pD)是两种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许多医学专著和医学教材中都有记载和叙述。恰巧的是2005年版《病理学》(2005年版《病理学》第六版,李玉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注:下文简称2005年版《病理学》)内对aD、pD这两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也同样是有描述的。但在对aD、pD具体内容的阅读中,疑惑地发现aD、pD中均引用了包涵体进行内容说明,初时稍感其中的包涵体使用存失误引用之嫌,随后查阅了2005年版《病理学》其它相应内容,了解到2005年版《病理学》中引用包涵体的内容是有多处的,如细胞内玻璃样变、病毒性肺炎等。经仔细分析后,不难确定2005年版《病理学》中赋予了包涵体有不同含意的广意应用。但包涵体这一概念在《医学微生物学》中已作了明确的界定,并且不是一个具有广意概括的概念,另外2005年版《病理学》里也没有对包涵体进行个别概念的说明,这反映了2005年版《病理学》中存在着对包涵体失误引用、滥用的情况。

1关于2005年版《病理学》内容里包涵体的相应节选

细胞内玻璃样变相关内容的叙述“细胞内玻璃样变:通常为均质红染的圆形小体,位于细胞浆胞质内。如肾小管上皮细胞具有吸液作用的小泡重吸收原尿中的蛋白质,与溶酶体融合形成的玻璃小滴;……;以及阿尔茨海默病时,微管相关蛋白和神经微丝缠绕形成的包涵体等”。[1]

病毒性肺炎病理变化的叙述“……如麻疹性肺炎时出现巨细胞较多又称巨细胞肺炎。在增生的上皮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内可见病毒包涵体。病毒包涵体呈圆形或椭圆形,约红细胞大小,其周围常有一清晰的透明晕,其在细胞内出现的位置常因感染病毒的种类不同而异,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感染时,病毒包涵体出现于上皮细胞的核内并呈嗜硷性;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时,出现于胞质内(嗜酸性);麻疹肺炎时则胞核和胞质内均可见到。检见病毒包涵体是病理组织学诊断病毒性肺炎的重要依据……。”[2]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理变化中肺部病变的叙述“……部分肺泡上皮细胞胞质内可见典型的病毒包涵体,电镜证实为病毒颗粒……”。[3]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阿尔茨海默病(alzleimerdiseaseaD)病理变化中的Hirano小体的叙述“……Hirano小体为神经细胞树突近端棒形嗜酸性包涵体,生化分析证实大多为肌动蛋白,多见于海马锥形细胞。”[4]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帕金森病(pakinson′sdiseasepD)病理变化中的叙述“早期无明显病变,晚期可见中脑黑质,桥脑的蓝斑及迷走神经运动核等处的神经色素脱色是本病相对具有特征性的变化,光镜下可见该处的神经黑色素细胞丧失,残留的神经细胞中有Lewy包涵小体形成,该小于神经细胞胞质内,呈圆形,中心嗜酸性着色,折光性强,边缘着色浅。电镜下,该小体由细丝构成,中心细丝致密,周围较松散…………。”[5]

从以上的选摘中,可说明2005年版《病理学》中包涵体的有关记载和叙述是有多处的,而且具体选摘出来的包涵体内容在涉及疾病、性质、特点、构成等方面都各自不尽相同,这也证明了2005年版《病理学》中的包涵体是被赋予了不同含意的广意应用。

2医学微生物学中对包涵体的概念界定

包涵体并不是具有广意概括的概念。包涵体概念最早始源、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学,并且在2005年版《医学微生物学》中已有充分的说明:“所谓包涵体就是指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看到有与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同圆形或椭圆形斑块,称为包涵体。”[6]在这里包涵体的病因、形态、结构特点等具体情况已有了明确的界定。包涵体是由于机体内易感细胞经致病病毒感染后形成,是致病病毒对机体组织细胞的一种损害方式。

据此,我们有理由相信2005年版《病理学》中存在着对包涵体的失误引用和滥用的问题。

3关于包涵体正确与失误引用的判断依据

关于判断包涵体引用的正确与失误,综合上述,符合《医学微生物》对包涵体概念界定,就是由致病病毒感染后导致机体易感细胞内出现的包涵体,属于包涵体的正确引用;而相反之,不是由致病病毒导致机体组织细胞形成的包涵体,则属于包涵体的失误引用。显然,2005年版《病理学》当中由麻疹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是对包涵体的正确引用。

在神经病学中对aD、pD的病因、发病机制有如下的描述:“阿尔茨海默病(aD)病因迄今未明,但可能与遗传和环境有关,发病机制与病变神经组织细胞的代谢异常和B-淀粉样蛋白沉淀有关。”[7]“帕金森病(pD)病因、发病机制迄今未明,但主要与遗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有关,目前普遍认为,帕金森病并非单一因素所致,多种因素参与其中,遗传因素可使患病易感性增加,只有与环境因素及衰老的相互作用下,通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衰竭、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细胞凋亡、免疫异常等机制才导致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大量变性丢失而发病。”[8]在对aD、pD的病因、发病机制等基本内容的认识后,我们可以确定aD、pD与致病病毒感染是毫无联系的。结合上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确定,在2005年版《病理学》里有关aD、pD等内容中涉及的包涵体,是不符合包涵体概念界定、形成病因和结构特点的,这是包涵体的失误引用。而这种忽略包涵体概念,失误引用、甚至滥用包涵体的情况,还出现在2005年版《病理学》里对细胞内玻璃样变中作以下的叙述“细胞内玻璃样变:通常为均质红染的圆形小体,位于细胞浆胞质内。…………以及阿尔茨海默病时,微管相关蛋白和神经微丝缠绕形成的包涵体等。”[1]这不得不令人深思,发人思考。

4包涵体失误引用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版《病理学》中对包涵体的概念的忽略和失误引用、滥用,却有其过中原由。

因为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里出现的假的包涵体因其形态、染色和在细胞内的位置等情况与真正的包涵体,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在本文后已列出帕金森病与病毒性疾病的包涵体彩图作对比)。

由于医学微生物学及其它医学学科构筑当中和大量有关的医学专著里都存在对包涵体失误引用、滥用的问题,故而这里2005年版《病理学》失误引用、滥用包涵体对aD、pD进行内容说明,也实属情理之中。

5纠正包涵体失误引用的建议

对于2005年版《病理学》包涵体的失误引用,综合上述可作以下纠正:更改名称、沿用原称,并删除不合事实的包涵体称谓以纠正。当然也不能排除还其他合理的方式纠正。例如阿尔茨海默病(aD)其病变神经细胞胞质之中出现的由微管相关蛋白沉淀、神经微丝缠绕构成的包涵体,可更改名称或沿用原称Hirano小体;而对帕金森病(pD)在病变发生时神经黑质细胞细胞质内圆形、嗜酸性着色的Lewy包涵小体,可删去“包涵”二字改称Lewy小体或更改名称。而有其他失误引用包涵体称谓的相应内容,也可采用以上方式或其他合理方式以纠正。

狂犬病之大脑,本病的病变特征为于大脑之海马回、小脑及脑的其他部位之神经细胞胞浆中可见有包涵体,称为内基氏小体(negribody)。包涵体呈圆形或卵圆形,嗜酸性,境界清晰,大小约为2-10微米。一般为一个,有的也可为一个以上者。

参考文献

[1]李玉林主编、唐建武副主编《病理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版,本文[1~5]节段分别选摘于该版本18页、166页、167页、353页、354页

[2]周正任主编、李凡副主编《病原微生物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版,本文[6]节段选摘于该版本48页.

[3]王维治主编、罗祖明副主编《神经病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版,本文[7、8]节段选摘于该版本204页、266页.

病理学变性的概念篇3

神经症概念的提出及认识的演变

早在1769年,苏格兰医生williamCullen把神经症作为一类疾病术语提了出来。他认为神经症是“没有发热和没有局部病变的感觉和运动病”,是“神经系统的一般性疾病”。他在理论上把神经症明确地区别于神经系统以外器官的疾病。随着医学的发展,约在19世纪神经症被逐渐公认为没有神经病理形态学改变的一类神经功能障碍。在1859年,paulBri-quet描述了Briquet综合征,提出了疾病的心因观。后来,法国人JeanmartinCharcot及其3个学生(JosephBabinski,pierreJanet,SigmondFreud)通过对癔症、疑病症的系统研究,确立了心理社会因素在神经症发病因素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期,由于心理学派的蓬勃发展,精神动力学派、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观点在对神经症发病的理解和治疗上都产生绝对性的影响,这一时期也可称为神经症的心理学化时期。近半个世纪来,随着现代精神药理学、神经生化和神经精神内分泌学的发展,尽管在神经症的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方面的发现不能确定是神经症发病的原因或是结果所致,常规的影响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递质的药物以及苯二氮革类药物对神经症的治疗具有不可否认的效果,生物学观点在神经症发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因此,现代精神病学更趋向于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整体医学模式的观点来全面理解神经症。

神经症概念范畴的发展现状

神经症作为一个独立疾病单元的提出到目前为止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范畴在不断的变化。既往神经症所包括的精神障碍中,有的障碍并不完全符合神经症的共同特点。如癔症,它不仅可以没有自知力,对自己的症状并不感到痛苦,同时还可以表现出人格解体。所以,在具有很大影响力的美国的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中废除了神经症的分类概念,取而代之为焦虑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和分离障碍。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将神经症性与应激相关障碍和躯体形式障碍归为一大类,并未对神经症下描述性定义,也未明确指出神经症应包括哪些障碍。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仍将神经症作为独立疾病单元,保留神经症的分类,但将不符合神经症共同特点的癔症从神经症中剔除,也成为独立的疾病单元,体现了我国的精神障碍分类与国际接轨的趋势。同时,在CCmD-3中将神经衰弱仍保留在神经症分类中,体现了我国的国情。三种疾病分类对神经症相应疾病的分类位置见表1。

神经症概念发展的争论

神经症概念从提出到现在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争论的过程。

神经症本质的争论神经症是神经系统的疾病,还是其他系统的问题,随着医学的进步,这一争论也在变化着。当医学认为神经症是神经系统的疾病时,又提出是功能性还是器质性的问题。当现代医学和生物学发现不了有关神经症的生物学依据时,我们认为神经症就是心理疾病,是心理因素导致的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虽然现代医学不能发现有关神经症的生物学诊断证据,但在神经生化、遗传和精神药理等方面却发现了不少非特异性的异常。就目前来看,尽管医学认为应从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来理解和治疗神经症,但在其他专业领域,仍然存在神经症是心理功能异常所致疾病,不需要药物治疗的观点。

病理学变性的概念篇4

1SiS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

人们发现计算机病毒的传播特性与生物学中的流行病病毒有很多共性之处,所以有可能根据流行病的数学模型推出计算机病毒传播的数学模型。1991年,J.o.Kephart和S.R.white[1]联想到这种共性,首次用流行病的数学模型对计算机病毒的传播进行了分析,根据Kermach-mchendrick生物病毒传播模型提出了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模型——SiS模型,如(1)式。Kermach-mchendrick生物病毒传播模型描述了一定范围下的生物体在t时刻下处于两种状态之一:易感染状态(Susceptible)和感染状态(infectious),而易感染者受到病毒感染变成感染者。SiS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与Kermach-mchendric模型不同之处[2]主要在于计算机病毒感染者能够以一定的治愈率δ被治愈马上转化为易感染状态,而生物体被感染后则可能死亡或获得免疫力,因此计算机状态转变过程是:SusceptibleinfectiousSusceptible。在当今云概念可能广泛实际应用的情况下,原有SiS模型的缺点——将所有的计算机被感染的比率和治愈率都规定为一定的,有可能得到改观。由于所有区域内的计算机都由一个功能强大的云端后台来控制,计算机病毒还有可能进行远程感染,各计算机被感染的概率会比较接近,受每台计算机的感染特征和连接率的影响减小,同时治愈率也是比较接近的。但另一方面,SiS模型所提出的“计算机病毒感染者被治愈后马上转化为易感染状态”与现实网络病毒传播特性相比变得更加不符。由于互联网提供云服务,执行云安全,被治愈后的计算机系统会集体升级杀毒软件、安装漏洞补丁,增强对病毒的防范、免疫能力,不会立刻转化为易感染状态。

2SiR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

在计算机病毒传播和控制策略的研究中,一些是基于SusceptibleinfectiousRemoved(SiR)模型进行的。计算机病毒传播的SiR模型[3],又被称为经典普通传播模型:计算机被感染后可能瘫痪或获得免疫力,在一段时间内不会被其他感染者感染,属于“被移除状态”,则在确定范围下的计算机被划分为3个状态,易感染状态(Susceptible)、感染状态(infectious)和被移除状态(Removed),如(2)式。计算机的状态转变过程为:SusceptibleinfectiousRemoved。由于SiR模型对项轨线和阀值进行了较为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分析了计算机被感染后的变化,因而要比SiS模型有了提高[4]。当云端后台控制区域内的所有计算机时,已感染病毒的计算机可能会被“移除”出体系外,进行隔离,也就是SiR模型中所说的被移除状态(Removed)。但SiR模型并没有考虑到在云安全已逐步得到应用的情况下,未被病毒感染的计算机会在感染前就得到病毒信息,下载相应的漏洞补丁,升级杀毒软件,使计算机对此种病毒具有预免疫能力;实际中,不仅已被病毒感染的计算机可以从传染中被移除,未被病毒感染的计算机也有可能从传染中被移除。

3SiRS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

Rpastor-Satorras等[5]使用平均场理论研究了在均匀网络上的计算机病毒传播过程,认为感染病毒后瘫痪或获得免疫力的计算机,可以一定的生还率μ再次变成易感染者,则计算机的状态转变过程为:Sus-ceptibleinfectiousRemovedSusceptible,提出了SiRS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其中,β表示一个已感染病毒的计算机将病毒传染给与其它易感计算机的概率,δ表示一个已感染病毒的计算机可以被治愈的概率。假如感染率β比较高,病毒则会大量传播;假如治愈率δ比较高,病毒传播则会得到抑制。SiRS模型考虑了更加具体一些,注意到瘫痪或获得免疫力的计算机有可能再次变成易感染者,但在云概念的实际应用中,这种可能性变小,虽然病毒感染有可能出现成片爆发的趋势,而由于云安全的执行,对病毒的控制也会进行较为系统的组织。

病理学变性的概念篇5

国外文献对颈椎病的分类主要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并无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目前国内不仅存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名称,而且关于椎动脉型颈椎病(vertebralarterytypeofcervicalspondylosis,CSa)的命名比较混乱,包括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椎动脉压迫综合征,颈性眩晕,椎动脉缺血综合征,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brobasilaris~chemia,VBi)等多种命名,这是由于国内多数学者不赞成将它归人颈椎病的一个类型造成的。实际上,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这个疾病诊断存在的合理性就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1 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这个疾病诊断存在的合理性的质疑

1.1 解剖基础椎动脉从解剖上通常分为4段,第4段(颅内段)公认为临床表现段,1~3段的划分近年来多数学者接受了仲生海等的研究和理论,按其分段,其中只有第2段(椎骨段或V~Ⅱ段)和椎动脉型颈椎病有关,1、3、4段病变引起的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不能等同于椎动脉型颈椎病。

Kramer曾对动物脑底动脉环进行染料注射的模拟研究,发现:①向一侧颈内动脉注射,染料仅分布于同侧颈内动脉的分布区;向一侧椎动脉注射,染料分布在椎基底动脉系供应的脑区,但不进入颈内动脉系区。②如先结扎一侧颈内动脉再向椎动脉注射,则染料可由后向前扩散到结扎侧的颈内动脉区;如结扎一侧椎动脉再向颈内动脉内注射,染料可由前向后扩散到结扎的椎动脉供血区。他认为,此环为颈内动脉系和椎一基底动脉之间的一个前后吻合。以后的研究也确证了上述结论,并进一步引伸提出,该环不仅是颈内动脉系与椎一基底动脉系的前后吻合,而且也是两侧颈内动脉系的吻合。作为一个吻合系统,在病理条件下,特别在血管闭塞时,对维持脑的血液供应有一定作用,故为一潜在的侧副循环代偿装置。也有人认为,此环主要机能在于平衡前脑两半的血流,保持脑血管区血液均衡配布的生物学机能。在正常情况下,动脉左、右半间,血流互不沟通,但环的某一组成动脉血流量突然发生变化(如头的位置变换)时,血液可由一侧流向另一侧,从而保证脑各部血流量相当,使脑组织免于暂时性缺血。

颈椎横突孔内侧缘与钩突外侧缘有近3~5mm的距离,有作者报道甚至达到1cm,因此只有在钩椎关节退变非常严重时,才会导致横突孔狭窄,椎动脉受压扭曲产生血流障碍。根据侧支代偿原理,一侧椎动脉阻断完全可以通过对侧椎动脉或willis环代偿,不会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左右侧椎动脉管径相等者只占32%,有的两侧管径相差十分悬殊。由于解剖变异的存在,故影像学中对比双侧血管粗细与狭窄扭曲等变化的诊断价值也是有限的。

1.2 动物实验动物实验研究发现椎动脉的部分阻断显然不会引起脑组织的供血不足。1954年,Shamouria结扎犬的双侧椎动脉,发现术后犬并未出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即椎动脉结扎后不会引起脊髓的缺血性损伤。2002年何海龙、贾连顺等以小脑后下叶作为观察对象,结扎犬椎动脉后仅见小脑组织出现一过性低灌注现象,未见椎动脉供血区域明显的缺血性损害。Fumihiko等采用SpeGt测定了局部脑血流量,结果发现在转颈时出现的骨赘压迫椎动脉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持续时间非常短暂,主要发生于后脑区。因此,椎动脉的不全阻塞完全可以通过颈内动脉的代偿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有效血供,不应出现脑组织供血不足的症状。

1.3 外科手术在颈椎外科,为减少手术中出血或术中致命性血管伤,常于术前或术中作椎动脉栓塞或结扎,而栓塞椎动脉应用于由椎动脉分支供血的肿瘤则是一种重要的介入治疗手段。但除术中应作matas试验以避免瞬间脑组织不可逆的缺血性损伤,未见有报道此类手术后患者长期随访会由此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或脊髓缺血性损伤的临床表现,这进一步证实了椎动脉受压或闭塞并非引起脑组织缺血的主要原因。

1.4 临床实践在临床上很难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由于血管因素引起,还是由于血管外因素引起,因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往往多发于中老年患者,而该类患者在生理上处于机能退化期,动脉管壁硬化,弹性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等都易于并发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而且眩晕等症状以主诉为主,容易受患者心理、生活环境及生理内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体检中阳性体征少。某些患者颈椎退变、增生,压迫、刺激椎动脉的原因解除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缓解并不明显,甚至不缓解。许多学者认为这与动脉硬化有关,动脉硬化是其病理基础,也确实在影像学上得到证实。陈惠德等对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血流图检查,结果发现患者除有颈椎骨质增生外,更有动脉粥样硬化。此外患者影像学检查椎动脉受压迫状况与患者的临床表现也无明显平行关系。因此,难以肯定脑供血不足症状主要由椎动脉受压引起,还是基底动脉环血管管壁硬化引起。如果考虑到心理、环境因素,这不得不让我们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产生怀疑。

2 对椎-基底动脉缺血综合征(VBi)的重新认识

目前,国内有部分学者建议将椎-基底动脉缺血综合征(VBi)作为一症状性诊断独立出来,定义临床上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缺血征候群的一类疾病,而不是将其视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如此一来,对于VBi的认识及其与颈椎病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重点介绍VBi及其与颈椎病关系的重新认识。

2.1 脑的血液供应前循环:又称颈动脉系统,由双侧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组成,主要供应双侧大脑半球;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海马,枕叶和部分颞叶及脊髓。

2.2 对VBi和pCi的认识

2.2.1 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fverbrobasilaris-chemia,VBiY)”和“后循环缺血(posteriorCirculationischemia,pCi)”的认识历史。

上世纪50年代,发现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有颅外段颈动脉的严重狭窄或闭塞,推测是由于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血管分布区组织仅靠侧支循环供血,处于相对缺血状态,称为“颈动脉供血不足”,将此概念引伸到后循环,产生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概念。可见,经典的VBi概念有两个含义:临床上是指后循环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病因上是指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性低灌注。

随着对脑缺血的基础和临床认识的提高,认为前循环缺血只有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梗死两种形式,“颈动脉供血不足”概念也不再被使用。然而,由于对后循环缺血(pCi)认识的滞后,故椎-基底

动脉供血不足(VBi)概念仍被广泛使用,并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如将头晕/眩晕和一过性意识丧失归咎于VBi、将颈椎骨质增生当作VBi的重要病因,更有将VBi的概念泛化,认为它是一种即非正常又非缺血的“相对缺血状态”,而这种“相对缺血状态”无法可靠地界定。

这些将VBi概念泛化的情况在我国尤为严重,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概念不清、诊断不明、治疗不规范,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我国在此领域的医疗水平的进步。

2.2.2 对后循环缺血(pCi)认识的提高:80年代后,随着国际上临床研究的深入(如新英格兰医学中心的后循环缺血登记研究,nemC~pCR)和研究技术的发展,对后循环缺血的临床和病因有了几项重要认识:(1)后循环缺血的主要病因类同于前循环缺血,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颈椎骨质增生仅是极罕见的情况;(2)后循环缺血的最主要机制是栓塞;(3)无论是临床表现或现有的影像学检查(Ct,tCD,mRi,SpeCt或pet)都无法可靠地界定“相对缺血状态”;(4)虽然头晕和眩晕是后循环缺血的常见症状,但头晕和眩晕的常见病因却并不是后循环缺血。基于以上认识,国际上已用后循环缺血(pCi)概念取代了VBi概念。

2.3 颈椎病与pCi的关系

以往认为转头,颈使骨赘压迫椎动脉,导致后循环缺血,由于前庭神经核对缺血敏感,故而产生头晕,眩晕。这是典型的以假设或经验代替证据的传统医学的模式,也是导致当前VBi诊断混乱的重要原因。而大量的临床研究则证明与老化有关的颈椎骨质增生绝不是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且认为临床中颈椎病与pCi的关系不大,因为:(1)pci患者除有颈椎骨质增生外,更有动脉粥样硬化,无法确定是骨赘而非动脉粥样硬化致病。在有或无pCi的中老年人群间,颈椎骨质增生的程度并无显著差别,只有血管性危险因素的不同;(2)病理研究证明椎动脉起始段是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而椎骨内段的狭窄/闭塞并不严重;(3)骨赘增生不易压迫到椎动脉;(4)许多报道pCi者有颈椎病,但更多的是有动脉硬化;(5)转颈后头晕/眩晕并非pCi,此类头晕/眩晕的病因绝大多数是非血管眭的。

3 对于眩晕患者的再认识

眩晕常被误认为是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表现,但脑干结构的致密和血管支配与神经结构的非一一对应特点,决定了绝大多数的pCi呈现为多种重叠的临床表现,极少(不到1%的患者)只表现为单一的症状或体征。而单一的症状或体征,如头晕、眩晕、头昏、头痛、晕厥、跌倒发作和短暂意识丧失等,多由全身性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前庭周围性疾病和精神障碍所致,很少由pCi(后循环缺血)所致。应重点在以下疾病中鉴别:①耳鼻喉科的美尼埃氏综合征、良性阵发性位置l生眩晕;②神经内科的枕神经痛、前庭神经炎及后循环缺血;③血管科的锁骨下动脉“盗血”(或称“偷漏”、“逆流”)综合征、颈动脉综合征;④内科的高血压、动脉硬化性眩晕;⑤血液粘稠度高、脑萎缩、脑梗塞、神经外科的脑挫裂伤后遗症、寰椎沟环畸形等。

特别对以头晕,眩晕为主诉者,一定要进行Dix~Hallpike检查,以排除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可能性,因为该病发病率高,约占周围性眩晕的17%~20%。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ositionalparoxysmalvertigo。BppV)1921年由Barany首先提出,并在1952年由Dix和Hallpike进一步详细说明。该病是与头部或身体姿势变动相关的短暂的眩晕发作,是一种常见的内耳自限性疾病。50~70%属于原发性,亦称特发性,无明显病因;30~50%属于继发性,常继发或并发于迷路炎,前庭神经炎,头外伤,偏头痛,美尼尔病发作期,突发性耳聋,耳及耳神经外科等病理条件。该病属于耳科疾病,但常就诊于神经内科,且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

综上,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个包括范围广,相似疾病多,概念不一致的疾病群,这一富有争议的诊断名称及其模糊的概念不利于临床诊疗与学术交流。

目前我们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即“头晕/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椎动脉型颈椎病”,而且椎动脉型颈椎病概念泛化的情况在我国尤为严重,导致概念模糊、诊断标准不明、处置不规范、疗效不满意。对于绝大多数转颈或变化后的头晕/眩晕的主要病因不是后循环缺血(pCi),其病因多属于非血管性的,应注意排除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并应从全身性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前庭周围性疾病和精神障碍方面考虑,最好各病各论,不再用笼统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名称。

参考文献

[1] 仲生海.鲁厚桢.张进路.等.椎动脉颅外段的形态学观察[J]北京第二医学院学报.1985;6(3):185~189

[2] 袁文.对椎动脉与颈椎病发病关系的认识.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13(4):210~211

[3]钟世镇.椎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观察.解剖学报.1998;3(3):177

[4] 何海龙.贾连顺.李家顺.等.椎动脉阻断对小脑后下叶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冲国脊柱脊髓杂志.2002;12(1):23~26

病理学变性的概念篇6

【关键词】护理;结肠造口;应对方式;自我概念

直肠癌是我国高发病率的恶性肿瘤之一,给予患者手术切除后多进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进行治疗,其也是对低位直肠癌进行治疗的必须措施。患者术后要长期通过造口排便,故患者的自我概念及应对方式非常重要,笔者对此进行研究,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按照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复查的420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所有患者均为直肠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回医院进行复查。

1.2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由调查对象自行填写,对不清楚的项目由调查者采用统一的指导语给予适当解释。所有问卷调查表共发出420份,收回392份,均为有效调查表,有效回收率为93.3%。问卷主要包括以下3个部分。

1.2.1一般资料问卷包括人口学资料、家庭情况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疾病特征。

1.2.2所有患者均应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1]进行评价,评价根据10个因子来完成,包括自我批评、自我总分、自我行动、自我满意、自我认同、社会自我、家庭自我、心理自我、道德自我、生理自我。前9个因子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概念越积极,自我批评因子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概念越消极。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此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台湾林邦杰测试此量表重测信度为0.67-0.85,折半信度为0.66-o.95,高晓翠测试此量表的信度介于0.67-0.85,效度介于0.39-0.75[2]。

1.2.3应用肖计划等[3]研制的问卷表对患者进行应对方式调查问卷。根据各因子得分结果可以解释受检个体或群体的应对方式类型和应对行为特点。

1.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应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一般资料392例患者年龄23-78岁,中位为(52.4±15.7)岁,47.9%患者为女性,52.1%为男性。55.3%患者为城市户口,44.7%患者为农村户口。婚姻状况:未婚12.8%,已婚82.1%,离异/分居2.6%,丧偶2.6%。

2.2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概念特点

2.2.1392名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概念的评分为126-282,中位(202.02±36.06)分。所有患者自我概念评价结果,见表1。

2.2.2所有患者均根据康丹[4]研究应用的自我概念量表进行评价,将表1中患者数据进行分组,高分组为总分大于230分,中分组为总分大于178分小于230分,低分组为总分小于178分。分组结果见表2。

2.3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应对方式特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各维度得分情况,见表3。

2.4所有患者行为应对、自我概念总分相关情况见表4。

3讨论

3.1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概念分析自我概念是个体在与其心理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动态的、评价性的“自我肖像”[5]。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方式[6]。大量研究表明,自我概念在维持和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方面具有重要功能[7-12]。本研究中发现,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理自我因子和心理自我因子得分很低,说明疾病对生理自我、心理水平的影响程度最大。其原因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疾病本身的原因。二是疾病引起的身体形象的变化。既往的研究表明,身体形象的改变可以直接影响到病人对自我的评价[13]。提示医护工作者要给予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更多的心理帮助,让患者勇敢地面对疾病,日常维护好造口,避免出现异常情况发生。

3.2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概念总分分组情况分析根据贾娟娟对正常人群自我概念的调查结果[2],正常人群自我概念总分平均得分为258.83±19.19,自我概念总分属于高分组的占65.0%,而本次调查中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概念总分平均得分202.02±36.06

,处于高分组的仅占20.4%。说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概念水平较正常人群明显下降。这一结果与国内外关于不同疾病病人自我概念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即患病后个体的自我概念水平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14-18]。

3.3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应对方式分析应对方式又称应对策略[19],是个体对现实环境变化有意识、有目的和灵活的调节行为,应对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应激事件的作用,包括改变对应激事件的评估,调节与事件有关的躯体或情感反应[20]。应对方式是心理应激的重要中介变量,直接关系到应激事件最终影响个体心身健康的程度,并且应对与情绪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情绪及应对方式影响着应激反应的性质和强度,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21],并共同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21-22]。应对方式作为应激与健康的中介机制对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在应激状态下,个体应用积极应对方式会有利于对问题解决和自信心的增强;反之,则会阻碍问题的解决和产生自卑感[23]。

3.4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相关性分析本研究结果说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是相互影响的。一方面,自我概念的高低,影响着应对方式的选择。总体自我概念与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呈正相关,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等应对因子呈负相关,但求助多与病人的经济因素影响较大,故与自我概念总分相关性不大。说明自我概念越积极的患者,越有可能以解决问题、求助等成熟的方式应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烦恼,越少使用自责、幻想、退避等不成熟的应对方式。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应帮助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更多地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达到较高的自我概念,其对患者的心理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林邦杰.田纳西自我观念量表之修订.中国测量年刑,1980,27:71-78.

[2]贾娟娟.graves病病人自我概念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研究.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06.

[3]肖计划,许秀峰.“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4):164-168.

[4]康丹,护理本科生自我概念与应付方式相关性研究,中南大学护理学专业硕士论文,2006:13.

[5]张冬梅,万崇华.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的研制及考评.chinesejournalofbehavioralmedicalscience,2002,11(3):344-349.

[6]gaberlb.structuraldimensionsinagedself-concept:atennesseeselfconceptstudy.britishjournalofpsychology,1984,75:207-212.

[7]张松鹤.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维护与促进心理健康.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21(3):27-29.

[8]李晓东,张婕.论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3:74-77.

[9]黄希庭,陈传峰,余华.老年人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4):222-225.

[10]方进博,成翼娟,李晓东,等.论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3:74-77.

[11]roysc.andrewsha.theroyadaptationmodel(2nded.).stamford:appleton&lange,1999.

[12]黄希庭.人格心理学.台北:台湾东华书局,1996.

[13]刘建芬.烧伤患者的身体形象与自尊初步测评.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1):50.

[14]tamsf,tsanghwh,yee-chiuip,eta1.preliminaryevidenceforthebasisofself-conceptinchinesepeoplewithmentalillness.qualityof1iferesearch,2004,13:497-508.

[15]berknw,cooperme,liuye,eta1.socialanxietyinchineseadultswithoral-facialclefts.cleftpalate-craniofacialjournal,2001,38:126-133.

[16]jacobic,pault,zwacnbid,eta1.specificityofself-conceptdisturbancesineatingdisorders.internationaljournaleatingdisorder,2004,35:204-210.

[17]macsweena,brydsong,foxkr.physicalself-perceptionsofwomenwithrheumatoidarthritis.arthritiscare&research,2004,51(6):958-963.

[18]pérez-san-gregoriom,mart?n-rodr?gueza,galán-rodr?gu

eza,eta1.psychologicstagesinrenaltransplant.transplantationproceedings,2005,37:1449-1452.

[19]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31.

[20]陈虹.晚期癌症患者抑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杂志,2002,11(6):670.

[21]janiceabbott,annahart,eta1.health-relatedqualityoflifeinadultswithcysticfibrosis:theroleofcoping[j].journalofpsychoiosomaticresearch,2008,64:149-157.

病理学变性的概念篇7

一、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混乱情况分析中药和西药是于西方近代医药学传入我国后而出现的概念,西方近代医药学所使用的药物为西药,我国原来已有的药物称药。而今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已非如此简单,理解各异,实极混乱,试归纳如下。

1.按地域来源或产地划分。即外国制造和主产的药物为西药,中国特指的传统药物称中药。这在现代医药学刚传入我国的初期,似可理解。但现在,由于我国药学研究和制药工业的发展,不仅能制造生产外国最先研制的药物,亦研制了很多为我国首创的药物,如天花粉素、棉酚、?菜素等天然产物药物以及一大批人工合成的药物,这些药物,事实上是西药,而不是中药。故此种划分,显然不合适。

2.按人工合成和天然产物划分。即人工合成的药物为西药,天然产物药物为中药。这种划分也不合适。因为很多现在所称的西药如黄连素、延胡索乙素、地高辛、大量抗生素类药物等,均是天然产物(有的已能人工合成)。而亦有一些中药却为人工合成的,如中药冰片,现已有人工合成的龙脑供用。更在我国古代,早就用雄黄(硫化砷ass)炼制(氧化)而得中药砒石,即三氧化二砷(as2o3)可见砒石乃为人工合成的中药。

3.按组成成分较纯或结构清楚乃至单体化合物和成分不清的混合物来划分。有的将成分较纯或结构清楚乃至单体化合物的药物称西药,而将树皮、草根、全蝎等不纯的天然混合物药物称作中药或称中草药.这种标准亦不确切。如西洋参、洋地黄叶、大黄苏打片等西药,即为成分不完全清楚的混合物,而硇砂(氯化铵)、冰片、砒石等中药,却为成分清楚或单体化合物的药物。

4.按剂型不同来划分。有的将现代制剂如针剂、片剂等称作西药,而将中国的传统制剂如丸、散、膏、丹、汤剂等称作中药。这在五十年代以前似可理解,而今,显然更不合适了。如桑菊感冒片、羚翘解毒片等是中药,却是现代剂型的片剂。而西药的一些合剂是与中药汤剂无本质区别,更亦有丸、散、膏等剂型。

5.按使用人员划分。即中医使用的药物为中药;西医使用的药物为西药。笼统讲,似乎有一定道理,但细分析起来,亦不确切。如西医也使用甘草、大黄等,但并不能因此而简单地将它们称作西药;既使中医自服维生素丙,亦不能就此而称其为中药。更在临床有时可遇到这样情况:某中医开了一张中药处方,且方中药物为常用中药,而有的中医则认为其不是中医药处方,而是西医药处方。因为方中药物并未考虑中药基本内容——内涵,又违背中药使用规律,实属通称的中药西用。

二、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的确定中药和西药划分的基本原则,是不能离开相应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概念的内涵——基本内容应适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要求,并据此而使用。故先明确相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才能确定药物概念的内涵。

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中药概念内涵(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应这样表述: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用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三焦等表示机体的功能部位;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表示机体的功能状态;四诊的望、闻、问、切作为了解机体状况的手段;按辨证论治的原则,确定机体状况(包括部位及其功能状况)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如果采用药物来影响机体状况的话(因尚可用针灸、推拿等方法),要遵照理、法、方、药的程序,即先辩别病证的机理(包括病因、病位、病况),采用相应防治法则如八法的何种,确定基本方剂类型,最后选择合适药物而施治于人,以达防病治病目的,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始终强调机体内因为主而不忽视外因作用的防病治病观。总之,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

(2)中药概念内涵中药应具备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其具体内涵包括三方面:第一,药物性能的表达有性味,即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归经,包括脏腑、经络、三焦、卫气营血等归经;升降浮沉。这些,有时又称中药特性,即狭义的中药药性。第二,药物功效以中医药学术语,表述,如解表、凉血、平肝、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时,按君臣佐使关系配伍,使各味药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与机体证相对应而发挥作用,配伍组方时还要考虑到药物的七情、反畏、药对等关系。简言之,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中药。这是中药概念内涵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药物,并且只有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方称作中药。若按其它医药学理论使用时,还可不称作中药(见后)。

病理学变性的概念篇8

【摘要】以一节生物课为例,简述生物教学中教师运用概念图如何归纳教师的教学思路,提学生高课堂学习效果,构建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团体成员之间的合作学习,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工具等方面的心得体会。教师还比较了概念图和ppt的优点和不足。

关键词概念图;生物教学;应用中的心得

一、概念图的简介

一个概念图包括节点、链接、层次和命题四个要素。对于生物课堂,我们对概念图的应用也处在一个初探阶段,下面就以传染病的预防教学为例来探讨其应用以及教学的心得。

二、概念图在传染病的预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2.1教师利用概念图归纳整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在课堂学习中,教师通过概念图把知识整合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能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使学生看到概念间的关系。学生掌握的是整体的知识框架,更容易了解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学生通过概念图记忆的知识也必然比简单机械记忆更高,他们将更善于解决问题。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能够理解某个概念的含义,但是面对真实问题就不知道如何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感到生物学难学,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头脑中的生物学知识不能形成有序的结构,不善于找出各个概念间的关系,处理问题时就难以“创造性”地运用。老师在课堂上用概念图进行教学,在此环节中老师对概念图注释和超链接功能的使用,课后让学生绘制总结性概念图,或对图式本身进行重新组合,实施概念图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学习效果大大优于传统教学。

传染病的预防的学习中,教师通过概念图把知识整合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这能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使学生看到概念间的关系。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利用概念图的构架把知识整合为几块。

这样上课的知识结构学生在一节课后一目了然。概念图把知识直接分为三块,分别讨论。这样学生通过概念图记忆的知识也必然比简单机械记忆更高,他们将更善于解决问题。

整节课教师的教学思路也是以概念图来体现,以传染病为主线,涉及到教学过程,小测试以及课堂习题,而且各个层面逐级递进,层层深入展开学习。而且整个教学思路学生也看得很清楚。

2.2学生运用概念图建构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

概念图清晰地展现了概念间的关系,如此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新旧知识间的关系。学生可以将观点用概念图表达出来,以引导和激发讨论。在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可使用概念图将多个零散的知识点集合在一起,帮助学生从纷繁的信息中找到信息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概念图展示教学内容,学生可以利用概念图来分析复杂知识的结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掌握了知识点,却缺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致于面对真实问题的时候就不知道如何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所以帮助学生把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总结,并形成有序的知识结构显得尤为重要。而概念图在建立知识点联系这方面有比较好的作用,能够将原本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知识、概念摆在面前,可以通过彼此之间的连线等体现知识、概念的联系,构建起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在一节课的学习之后,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运用概念图构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我们看了学生画的各种不同形式的概念图,非常的有创意。这也体现了孩子对知识的在理解整合过程。

2.3运用概念图可以促进团体成员之间的合作学习

一节高效人文的课堂,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间的互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使用概念图来进行交流,利用概念图软件,促进学习者之间的相互理解。通过学生共同合作制作概念图,或者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来完成概念图,有助于协作小组成员之间共同发展认知和解决问题。将概念图引入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多个学生利用概念图对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由于小组成员对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通过共建概念图,来进行协商,培养了批判性思维技能,使各自的认识得到完善与扩展。

2.4.运用概念图作为对学生形成性评价的有效工具

教学评价一直是学者专家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传统的以分数为标准的总结性评价有着天然的弊端,作为补充形式,形成性评价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重视了。很多实践探索表明概念图能够作为形成性评价的有效工具。例如,教师通过观察学生设计概念图的构图过程,了解其学习进展和内心思维活动的情况,以便给出及时诊断,改进教学,这样,概念图就是形成性评价的有效工具。概念图用于学生的自我评价时,学生在建构自己的概念图中遇到了困难;就会清楚地联想到自己的不足;概念图的连接缺乏创造性,就说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这样就会激励学生去努力弥补;学生把自己的跟同学或教师的概念图进行比较初探讨后,含糊不清的问题就变得明朗了;并很快就找到解决方法。在传染病的预防学习中,从预防手段到具体的疾病,学生很清楚的按照条例得出结论。

2.5概念图和ppt相比存在的一些问题

概念图往往反映了学生知识结构中的动态部分,因而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确占有优势。师生可以在一张概念图上面无限的延伸思维,想象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概念图的超级链接功能,部分需要用ppt的知识就利用ppt完成,这样一节课中即能满足学生思维的拓展延伸,也可以满足某一个点的丰富多层次的呈现。更加完美的运用了概念图在课堂上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刘恩山,徐洪林.运用概念图进行生物教学对学生认知方式的影响.学科教育。

[2]王大平,李新国.概念图的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3]袁维新.概念图及其在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生物学教学.

病理学变性的概念篇9

关键词:中医药学名词,系统性,术语规范化,术语系统

中图分类号:n04;H059;R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4)01-0009-05

一术语工作的系统性

1.系统性简述

术语的系统性,指“一个学科的术语,绝不是一些术语的任意组合,而应该是彼此有机联系、相互制约的系统”[1]。也就是说,“在任何一门科学中,术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成系统的,每一门科学都各自成为一个体系,每一个术语只有在它所从属的体系中才能获得精确的含义”[2]。

系统性是术语的固有特征,所有术语无一例外都具有系统属性[3]。现代术语学奠基人、奥地利学者欧根·维斯特认为:术语学和语言学的本质区别,就是术语学要对术语概念进行系统化的研究。“术语学工作……要在关系当中考察一个专业领域的所有概念,即把每一个术语看作是一个概念体系的一部分。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这样的结果:当今所有的专业词典都要进行‘系统化’处理。在这些专业词典中,词的位置从上位概念跨到下位概念,或者从整体跨到局部,都处在‘系统’之中”[4]。术语学另一个重要流派,俄罗斯术语学派学者认为,系统性是“术语存在的最为重要的条件之一。术语只有作为术语系统的成分才能得以存在……”[5]。

2.系统性原则的实施

对术语系统而言,系统性体现为概念结构与语言结构的协调搭配程度。在开展名词术语的规范化、标准化等工作时,必须将术语置于其所属的系统中,从全局角度出发,做到有的放矢。

系统性是术语规范工作的重要原则,系统性原则的实施要贯穿于术语工作的全过程,包括收词、定名、定义、英译、体例编制等全部工作流程。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制定的《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指出,要实现术语工作的系统性原则,须遵循以下原则:收词时应首先“构建学科概念体系”,再“根据概念体系的基本框架收词。概念体系对应相应的知识体系”;定名时“同一概念体系的名称,应体现出逻辑相关性。基本概念名称确定后,其派生概念、复合概念的名称应与之相对应”;定义“要反映被定义的名词在本学科概念体系中与上位概念及同位概念间的关系”;名词的编排体例,要求“按学科概念体系(知识体系)排列。以层级排列为主,以非层级排列为辅。”

二中医药术语工作系统性原则的实施

中医药名词审定工作严格遵守《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始终遵循系统性原则,在收词、定名、定义、英译、体例编排等各个环节,都力求实现术语的系统性。同时,由于中医药学科的特殊性,也有少数名词的定名、定义或次序编排等不完全符合系统性原则。现按照名词审定的工作顺序,结合典型实例,将中医药学名词审定系统性原则的实施情况分述如下:

1.收词

收词工作包括制定学科概念体系、确立名词框架、收选学科名词,并进行名词。“术语是一个专业领域的概念指称系统,术语工作的意图就是要划分清楚概念间的界限,术语学要从概念的研究出发”[4]。收词工作的第一步就是确定学科框架,构建学科概念体系,以保证收词及后续工作在概念体系框架内进行。学科概念体系对名词审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a.规定了工作范围,划清了层次结构,有助于分工和进程安排;b.收词范围明确,步骤清楚,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c.概念体系的系统性强,可以为名词的排列和查找提供便利。

收词工作系统性原则实现途径如下:

(1)概念体系的构建。概念体系的构建,以有关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所构建的学术体系为基础,重点参考有关标准、工具书、经典著作等文献,增强其权威性、代表性。在组织实施时,必须坚持“权威性寓于广泛性之中”的原则,发扬学术民主,依靠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全面征求该专业领域所有权威专家的意见[6]。名词审定工作开始组建中医药名词审定委员会时,出任审定委员不但要求学术造诣较高,并且规定各分支学科均应有代表,以求覆盖中医药所有学科领域。名词审定过程中,始终依托中华中医药学会等学术组织,邀请各学科权威专家参与工作,全面、广泛征集全国专家意见,多次召开专家咨询会,反复讨论、研究,最大限度获得各专业领域专家们的共识。中医药各分支学科的概念体系均经过专家反复讨论研究确定,例如撰写中药学名词初稿时,其中单味中药名称的概念体系借鉴了药典模式,即按照“中文名笔画顺序”排列。提交专家咨询会时,多名权威专家从各自专业角度提出意见,认为中药名称应以功效为分类依据,按照功效的分类编制概念体系框架;也有少数专家提出以药用部位为分类依据编制概念框架。经过反复、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发现,如若按照功效分类,会造成相当数量的中药因为功效复杂而难以归类,再加之原有中药分类体系本身也存在分歧与纰漏,按此方法构建概念框架,将无法形成业界公认的概念树。最后经专家反复讨论达成共识,仍然沿用初稿概念体系框架。

(2)概念体系的修订。收词工作开始时所制定的概念体系框架,并不是自始至终不得更改,一般来说,随着名词工作的深入开展,专家们往往会对框架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优化最初的框架;或者出于其他方面的考虑做出一些变动。例如中医内科学名词“感冒”“伤风”“时行感冒”,概念体系初建时归入内科杂病的肺病部分,在“中医内科名词注释(送审稿)审稿会”时,专家们经过反复讨论,认为感冒等疾病虽然病位在肺,但其病因却是感受外邪,应属于外感病范畴。最终修订了以往的认识,将感冒移至“外感热病”部分。又如“奔豚”一词,为伤寒病兼症之一,因《伤寒论》详述其治法方药,故权威参考书多将其归入外感病伤寒部分,经过专家讨论,认为奔豚的病因病机为“肾脏阴寒之气上逆,或肝经气火冲逆”[7],理应属内伤疾病,最终决定归入内科杂病气血病部分。再如中医内科疾病“狐惑”,是一种“湿热毒邪入内,或感染虫毒,伤及气血,以目赤眦黑、口腔咽喉及前后阴腐蚀溃疡为主要表现的疾病”[7],相当于现代医学白塞氏病,按照现代疾病分类方法应收入皮肤科。经考证狐惑病首见于《金匮要略》,历代中医临床著作多以其为内科疾病,故研究讨论最终将其收入内科“其他”部分。

2.定名

定名即是给科学技术概念确定规范的中文名称。使定名具有系统性,就是要明确名词所指称的概念及其在概念体系中的位置,增强术语的科学性、理据性。系统性的实施,还使得基本概念名称确定后,其派生概念、复合概念的名称也与之相对应,从而增强术语的构词能力。定名工作中系统性原则的实现途径如下:

(1)保持用词方法的一致性。定名时对某一类名词尽量使用统一的用词方法,以明确概念的内涵,增强名词的理据性。例如,中医学历史悠久,疾病名称的命名用词极不统一,有相对独立固定的疾病名称,如感冒、肺痨、消渴、癫疒间等;有命名为“×证”者,如喘证、痹证、痿证;有以主要症状命名者,如咳嗽、头痛、便秘、心悸等。其中尤为以症状命名者最为常见,使用时极易造成概念混淆。我们在定名时,为了保持用词方法的一致性,在以症状命名的疾病名称之后统一加缀“病”字,从而使同名的症状名词与疾病名词得到了区分,避免了混乱。规范后的病名如:咳嗽[病]、便秘[病]、头痛[病]、胃痛[病]等。这样不仅符合名词术语规范的系统性原则,同时也符合单义性原则。

(2)应确立名词的层次结构。通过定名工作,确定概念的指称,可以较好地体现出名词的层次机构,避免因定名不规范而导致概念层级的混乱。例如,“证”是中医特有的概念,指“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及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等本质的概括”[7]。由定义可知,“证”是疾病的下位概念(一般命名为“××××证”),但在中医传统疾病名称中,以“×证”为疾病命名者也屡见不鲜,如哮证、喘证、痹证、郁证等等。“××××证”与疾病名词“×证”容易造成概念层级的混乱,若两者复合组成疾病证候名词“×证·××××证”,则概念层级的混乱将更为显著。名词定名时,除“淋证”保持不变,以区别于西医的“淋病”外,该类名词统一规范为“×病”,规范后的名词如“哮病”“喘病”“痹病”“郁病”等。显而易见,通过这种方法,该类名词在概念体系中的位置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3)应反映名词的逻辑相关性和构词能力。中医术语系统的自然形成过程中,某些概念的命名已显出很强的逻辑相关性,如“痹病”,其下位概念分别为“行痹”“痛痹”“著痹”“热痹”,层级关系一目了然。遇到此类情形时,还要注意辨别同级概念之间的种差,依照逻辑关系编排名词的次序。新词的定名尤其应该注意逻辑相关性和构词能力。例如,中医疾病证候名称统一采用“××病·××××证”的形式,这种方法使同一类名词具有统一的形式,体现出明确的概念层级关系。这种方式具有良好的构词能力,临床学科疾病证候概念均可采用。再如,中医耳鼻喉科名词“急喉风”“慢喉风”,是现代专家根据临床经验创建的新术语。这组名词以“定语+病名”的方式组成,完美地反映了与上级概念“喉风”的关系,并且具有良好的构词能力,“急喉痹”“慢喉痹”“急乳蛾”“慢乳蛾”等词也运用这种方法定名。

3.定义

定义是对名词所代表的概念做出确切而简要的表述,以反映概念的本质特征。定义应明确名词的概念内涵,反映其所表达的概念与最近的属概念之间的系统关系,与同级概念之间的区别特征,明确揭示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再者,通过加注释义,明确概念的内涵,可以更有根据地对收词进行增删,使所收名词系统化。定义的方法分为内涵定义和外延定义,名词审定主要采用内涵定义法。定义工作中系统性原则的实现途径如下:

(1)内涵定义。内涵定义的方法为:定义概念=属+种差。内涵定义可以说明某一概念的上位概念,确定该概念在概念体系中的位置,与其他相关概念区别开来。如中医“淋证”的下位概念有热淋、石淋、气淋、血淋、膏淋、劳淋等,“热淋”定义为“以起病急,尿频,尿急,尿道灼热涩痛,尿黄为主要表现的淋证”。“血淋”定义为“以溺血而痛为主要表现的淋证”[7]。通过内涵定义,可知热淋、血淋等为淋证的下位概念,明确了上下位概念在概念体系中的位置。此外,同一层级的关系名词之间应尽可能保持定义内容的相对一致性,应能从定义中清楚地区分名词意义的差别,本例淋证的各个下位概念,均统一采用内涵定义方式,使同级概念之间的种差得以区分。

(2)外延定义:外延定义的使用情况较少。外延定义列举概念的外延使人们获得对该概念的认识,明确该概念的意义和适用范围。外延定义可以确定上下位概念、同级概念的逻辑关系。例如“五脏”定义为“心、肝、脾、肺、肾的总称”,“阴阳”定义为“阴气和阳气的合称”[7],如此定义使上下位概念的逻辑关系直观而清晰。

4.英译

《中医药学名词英译原则及方法》名词英译原则规定,中文名词的英译必须遵循系统性原则,以保证中医药学科概念体系的完整性。英译的系统性原则不仅要求单个译名在词义上与原文尽可能保持对等,而且英文译名体系与中文体系也尽可能保持同一性。其次,名词术语英文规范不应就单个术语孤立地进行,而应从中医药术语译名体系着眼,兼顾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源语言上下义词之间的属种关系,同一层级术语的同义、近义、反义关系以及语义关联关系、结构关联关系等传达到译入语当中。英译工作中系统性原则的实现途径如下:

(1)上下义词的英译。例如,“六淫”是上位概念,译为sixpathogenicfactors,它的下位概念包括“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邪”等,分别译为windpathogen,coldpathogen,summerheatpathogen,dampnesspathogen,drynesspathogen,firepathogen。译名以保留pathogen与pathogenic的共有词根patho的形式,以表明两组词之间的上下义关系[8]。

(2)同义词的英译。在英文规范里,双式术语因具有同义关系而被赋予了相同的译名,称为“同义同名”。例如,“脾胃虚弱”与“脾虚胃弱”为同义词,在中文规范过程中逐渐统一为“脾胃虚弱”,英文规范中采用同一译名,即“脾胃虚弱”和“脾虚胃弱”同译为spleenstomachweakness,避免了概念混乱[8]。

(3)对于结构相同或相似的术语,采用同一结构译出。如“脾不统血”“脾失统摄”“脾失健运”三者同为主谓结构,且均为某脏功能失职,故可采用“脏+failingto+执行功能”结构译出,即spleenfailingtocontrolblood,spleenfailingtocontrolandmanage,spleenfailingtotransport[8]。

5.体例编排

名词的编排体例,《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要求“科技名词按学科概念体系(知识体系)排列。以层级排列为主,以非层级排列为辅”。由于全国科技名词委组织的名词审定仅要求两级标题,有些概念之间的层级关系体现不足,因此名词排列应按照概念树次序,以系统性原则进行词条的排列,最大限度体现概念的层级关系。

6.系统性原则实施的特殊情况

术语学理论及名词审定的原则与方法,其主要适用对象是现代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中医药学历史悠久,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双重属性,因此在名词审定中出现了少数不符合术语学经典理论的情形,其中涉及术语系统性原则者如下所述:

(1)多个术语系统的共存。俄罗斯术语学派认为:“一个学科中可能并存若干种理论,相应也就有若干个概念系统与之对应。这就意味着一个学科中可能并存着若干个术语系统”[8]。例如,外感病的辨证,历史上形成了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多种辨证方法,每种辨证方法都已发展成一套完整的概念体系,这些概念体系各有侧重,概念内涵交错重合,在选词及定名时难以取舍,实现术语学所要求的系统性原则难度很大。对于这种情况,为了保证中医药概念体系的完整,须将以上概念全部予以保留。又如水肿,收录的下位名词“阳水”“阴水”“风水”“皮水”“石水”“脾水”“肾水”“正水”,这些不同的命名方式,来自不同时期不同医家的不同认识,它们之间概念内涵有重复有交叉,但不能代替又不能统一,只能保留。

(2)西医术语的收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时收入了部分现代医学术语。按照系统化的原则,这些术语不属于中医药学概念,应从概念体系中剔除。但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中西医学逐渐交融汇通,为满足临床实际和学术交流的需要,审定时收选了一些必要的西医名词。例如,临床各学科收录了少量现代医学病名,这些疾病均为中医治疗具有优势的病种。再如目前中医骨科临床使用的名词多为现代医学名词,许多传统中医名词实际已弃用,因此出于临床实际和学术发展的考量,骨科收词时大多采用现代医学名词。

三结语

系统性是术语的重要特征,是名词审定的主要原则之一。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始终遵循系统性原则,在收词、定名、定义、英译、体例编制等各个工作环节,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较好地实现了系统性的原则。但也应注意到,中医药学术语体系具有独特属性,并非完全符合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的实施过程,既要遵守一般性的原则和方法,也要兼顾中医药学的特殊性。

参考文献

[1]郑述谱.试论术语标准化的辩证法[J].中国科技术语,2008(03):5-10.

[2]夏中华.现代汉语科学术语初探[J].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02):94-100.

[3]吴丽坤.俄罗斯术语学探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24.

[4]欧根·维斯特.普通术语学和术语词典编纂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5,28.

[5]吴丽坤.谈术语及术语系统之系统性[J].科技术语研究,2005(02):44-48.

[6]王永炎,朱建平.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工作的探讨[J].科技术语研究,2002,(3):3-6.

病理学变性的概念篇10

关键词:健康;健康概念;健康行为

1健康概念

1.1健康概念概述

健康概念是个人所认为的健康的含义。对健康概念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Baumann(1961)请201名临床病人和262名医学院学生回答“当大部分人说他们处于好的健康或好的身体状态时意味着什么”。他将回答分为三类:a.感觉状态(feelingstate),主要指对总体感觉完满的陈述;b.症状(symptom),主要指没有疾病的症状的陈述;c.功能(performance),主要指对一个人在好的身体状况下能做什么的陈述。超过一半的人给出了多维的陈述结果。此外,他还研究了老年人与年轻人健康概念的不同,发现老年人更少关注有没有疾病,而更多的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功能。随后,natapoff(1978)又研究了不同年级264名儿童的健康概念,得出儿童最常提到的三种定义是:感觉好(占67%),能完成想做的事(占61%),没有生病(占48%),且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健康概念变得更宽泛和复杂。这三种定义类似于Baumann(1961)的分类。这些研究都表明人们对于健康的概念并不仅仅局限在没有疾病上。

1.2健康概念的测量

1986年,拉夫瑞根据史密斯的理论,设计了用来测量个人对健康含义认知的量表,即拉弗瑞健康概念量表(theLaffreyHealthConceptionScale-LHCS)。最初的LHCS有16个题目,后来经过修订,共有28个题目(每个分类下有7个题目)。1997年,黄毓华、邱启润将其修定成中文版量表,仍分为四个次量表,共24个条目。量表采用李克特六点评分法,计分由“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给予1~6分,量表总分为24~144分,以此量表测得分数越高,其健康概念越好。该量表已被检验具有很好的信效度。LHCS是测量健康概念通常使用的量表。

随着多维健康观的不断发展及完满状态概念的提出,由更多测量量表被用于实际中,但这些量表在中国缺乏一定的研究。例如RwS(perceivedwellnessSurvey)由36个题目组成,涉及身体、灵性、心理、社会、情绪和智力健康。

2健康行为

2.1健康行为概述

健康行为是人类行为一种形式,它的内容随着人们对健康本质认识的深化而不断丰富。健康行为(healthbehavior)这一概念最早由Kasl和Cobb等于1966年提出,他们认为健康行为是个体为了预防疾病或早期发现疾病而采取的行为。他们将健康行为定义为三个类别:a预防性健康行为(preventivehealthbehavior),即自信健康者在无疾病症状情况下所采取的任何旨在预防疾病的行为。b.生病行为(illnessbehavior),即自我感觉生病者所采取的任何旨在确定健康状况或寻求恰当治疗的行为。c.病人角色行为(sick-rolebehavior):自己确认为生病者所采取的任何旨在恢复健康的行为,包括从医疗服务提供者获得治疗、获得他人照料、解除平常承担的职责等。由此可见,最初定义的提出反映的是当时预防疾病的思想,主要局限在健康概念的“没有病”定义中,且该定义关注的只是健康个体,而忽视了对病人群体健康行为的关注。随后许多学者对健康行为进行了逐步深入的研究并做出了不同的定义。

2.2健康行为的测量

健康行为一般都通过都通过量表或问卷来测量,比较常用的测量工具有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量表、自我报告健康行为量表以及青少年健康促进量表等。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ealthpromotingLifestyleprofile)是由walker等从健康促进的角度编制而成,用来评价健康人群的健康行为。由于该量表提出较早,有些内容不太符合现在研究,故walker等于1995年进行了修订,形成了pHLpⅡ。pHLpⅡ包括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运动和锻炼、营养、人际支持、压力管理6个维度,共52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0-4级评分法(0表示从来没有,4表示都是如此)。量表的总体Cronbac'sα系数为0.922,6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02-0.904。pHLpⅡ从行为的角度全面反映了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到社会功能健康等各方面内容,是目前应用于健康行为测量较广泛的工具。

3健康概念与健康行为

不同人群的健康概念可能存在差异,已有研究对不同年龄、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国家的人进行了健康概念的研究。Bauman曾研究了老年人与年轻人健康概念的不同,发现老年人更少关注有没有疾病,而更多的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功能。另外,跨文化研究表明,中国人的健康概念模型与西方人存在一定差异,这主要表现在其对社会角色的强调上。LuoLu的研究表明,在对中国人使用健康概念量表进行测量时发现,提及频率最高的是安宁幸福健康概念,其次是角色扮演健康概念,且回答者们都非常强调社会角色的功能,特别是和谐的社会关系、有很多好朋友、具有爱他人的能力等都是中国人比较看重的健康概念里所涉及的内容。另外,在适应性健康概念中,中国人也强调感觉好和对自己满意是不够的,还必须被个人所参加的组织接纳。可见,与西方健康概念相比,中国人的观点植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统一体,包含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和谐。这种文化印记可以追索到中国古代的阴阳平衡理论,这些在西方文献中都是没有强调的。这也就提醒在指导和促进东西方的健康行为上也要采取不同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倪红梅,何裕民.中西方健康概念演变史的探析及启示[m].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02).79-83.

[2]marcereshefsky.Defining'health'and'disease'.StudiesinHistoryandphilosophyofSciencepartC:StudiesinHistoryandphilosophyofBiologicalandBiomedicalSciences.2009.40.(3).2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