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人工智能对于社会的影响十篇人工智能对于社会的影响十篇

人工智能对于社会的影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7:10

人工智能对于社会的影响篇1

谭文智先生经营公司近30年,目前从事的行业涉及运输、旅游巴士、保险等多方面。多年的从商生涯,他感受最深的就是任何时候都存在商机,最关键的是要学会如何在逆境中迎接挑战、把握机遇。

把握机遇不断发展

谭文智先生是香港本地人,经营企业至今,目前拥有恒强实业有限公司、宏智科技发展公司、智欣运输公司、智欣旅运巴士公司、东方保险公司五家公司。“我有很多朋友,经常与他们交流沟通,在不知不觉中,公司就拥有很多业务。”谭文智先生介绍说,“恒强实业有限公司主要做一些投资;宏智科技发展公司是一些诸如汽车添加剂、环保类的产品,我们是美国产品的总,主要在香港和内地经销;智欣运输公司在香港本地做一些货运,帮一些电脑公司运输电脑及配件;智欣旅运巴士公司则经营巴士接送服务,与一些学校合作接送学生上学、放学;东方保险公司即各家保险公司有优势的保险险种,供客户选择,产寿险我们均有。”

谭文智先生将其公司逐一进行介绍,在他的介绍中,可以感受到其公司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追求多层次发展之路。多年来,他在公司平稳发展的同时,积极拓展业务,寻找新的发展方向。问及他的投资理念时,他诚恳地说:“任何时候都包含着商机,关键是如何把握商机。虽说如今的金融危机对各行各业都有影响,但是在影响中也蕴藏着无尽的商机。”

当其它企业都在为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苦恼时,谭文智先生已通过他睿智的头脑、敏锐的眼光、高瞻远瞩的规划,在寻求下一个新的挑战。“其实金融海啸对很多企业都有影响,但是各自的影响不一样,对有些企业的影响大,而对有些企业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要做的,都是保持积极努力的态度和坚定的意志,继续发展。当然,金融危机对我们公司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更加积极的发展,寻求与内地发展之路。”谭文智先生坦言,“此次金融危机对我们公司的影响比起SaRS,相对来说要平缓得多。因为智欣运输是做旅游巴士服务,主要是与小学、幼稚园合作,接送学童上学、放学,SaRS期间,学校几乎全部隔离,对我们的生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试想,SaRS对我们公司造成这么大的影响,我都能在危机中生存且不断发展,那么金融海啸带来的影响我一定能很好的应对。”

谭文智先生是个善于把握机遇的人,当危机来临时,他沉着、冷静,展现了大智的胸襟与高瞻远瞩的见识;当机遇来临时,他善于把握、努力争取,体现了睿智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正因为他善于把握机遇,提前做好了迎接机遇的准备,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在机遇来临时,能全力以赴、兢兢业业地把握,因而其公司历经近三十年的发展,目前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持续的发展势头。

努力工作诚信经营

谭文智先生早期在国内开办工厂,主要经营建筑材料,从事下水道排水设备以及其它一些建筑配件。如今在香港经营多家公司的他,正在考虑向内地的发展之路。拥有五家公司的谭文智先生,在公司管理上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与理念,“最重要的是同心工作。在工作中,我没有老板的架子,要求所有员工团结协作,一条心工作。同时,在工作中,我注重培养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将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理念传达给员工,让他们也参与到社会服务中来。”正因为在工作中提倡员工发扬同心同德、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作风,谭文智先生经营的公司员工在工作上自觉性很强,并且都积极参与服务社会中。

虽然目前谭文智先生经营的公司发展很稳定,但是他仍不断追求稳中求进。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他有着自己的规划,他说:“每一家公司,只要努力就一定有发展,这是最基本的理念。公司下一步就考虑进军内地市场,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在内地开拓一片天地。”朴实的话语中,彰显出谭文智先生努力经营、诚信经营的用心,在今后的经商途中,谭文智先生定会拿出十二分的努力,投资内地,寻找一些新的机遇。一直以来,他努力经营公司、善于把握机遇、与客户做生意时凸展诚信,公司发展逐渐蒸蒸日上。

服务社会尽显竭力

善于把握机遇的谭文智先生同样热衷服务社会,他还担任香港黄大仙工商业联会常务副会长和香港中小型企业商会国际事务委员会委员。在社会服务上,他通过联系一些朋友,积极与内地展开交流、合作。

谈到香港黄大仙工商业联会时,谭文智先生滔滔不绝。“黄大仙工商业联会目前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香港未回归祖国之前,就与内地有一定的联系。以‘取诸社会、用诸社会’为宗旨,为各工商界会友及社会提供福利及服务,并积极向政府反映工商业经济发展的意见及可行方案。此外,我们还联系了工商界的一些朋友,与内地展开交流、合作,我们的一些会员在内地有一些投资并开办工厂。”“多年来,透过拜访和考察活动,与内地政府部门及企业单位作友好交流、互访,并与多个工商团体缔盟,充分促进了两地经贸交流及扩展该会联系网络。同时,在社区工作方面,积极参与社会,热心慈善公益、捐助内地教育、赞助多个社区活动、发挥了同心同德、回馈社群的精神。”

谭文智先生服务社会的同时,还积极号召广大会员投入到社会服务中去。同时,他还担任香港中小型企业商会国际事务委员会委员,谈及此会时,他说:“主要代表中小企业的声音,维护中小企业的权益;团结各中小企业,争取更佳营商环境;同时为会员拓展网络,发掘商机,提升企业管理素质,增强竞争力。其中我们也积极服务社会,主要是做义工,给一些幼儿、老者提供服务。我做义工差不多20年了,也就是一走上社会即参与这项工作。”“帮助别人我很开心。”朴实的话语中,显现出一颗热诚服务之心。一直以来,谭文智先生竭力服务社会,努力帮助他人,他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服务的新篇章。

后记

谭文智先生育有一个孩子,在教育孩子上,他说:“主要看他的兴趣爱好,我再考虑以后让他走上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我不会强制要求他去做什么,现在我的孩子还很小,主要还是要求他努力读书,至于以后如何发展,等他长大了再考虑合适的方式。”

俗话说:“一个人的成功有一半是机遇。”如何把握这一半机遇犹为重要,有些人能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机遇,创造出令人羡慕的成就。谭文智先生就是这样的人,在经营公司中,他会掌握机遇、利用机遇,因而公司历经近三十年,依然保持勃勃的生机。在机遇面前,他的大智与镇定凸显无疑。

机遇总是青睐于像谭文智这样有准备、有目标的人,在机遇面前,谭文智先生沉着、冷静、睿智,相信在今后的人生路途上,将更积极地创造机遇、把握机遇直至进一步的成功。

(汤佳佳浩博)

人工智能对于社会的影响篇2

近年来,情绪智力日益引起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研究学者及咨询师的关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为其员工提供情绪智力培训。该理论的支持者认为情绪智力的高低能够影响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以及事业成就。本文将在总结回顾当前关于情绪智力的研究基础上,分析情绪智力对公司员工的影响,进而从情绪调节的视角提出相应的员工情绪智力提高策略。

一、理论回顾

(一)起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管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发现,仅依靠单纯的智力理论已无法对个体的工作表现和事业成功进行合理解释;非智力因素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thondike于1920年提出的社会智力概念;以及Gardner于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将社会智力分为内省智力和人际智力,均被认为是对非智力领域的最早探索,同时也被公认为情绪智力的理论来源。

(二)情绪智力理论

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对情绪智力的研究日渐深入与完善,逐步形成了如下三大主要理论体系:

1.萨洛维和梅耶理论

1990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萨洛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教授约翰·梅耶首次提出了情绪智力概念,他们认为情绪智力是觉知和表达情绪、情绪促进思维、理解和分析情绪、以及调控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能力。

2.戈尔曼理论

随后,戈尔曼于1995年在其《情绪智力》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情绪智力的内涵、生理机制、对成功的影响及情绪智力的培养等问题。其将情绪智力界定为五个方面:了解自我、管理自我、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

3.巴昂理论

1997年,巴昂也提出了自己的情绪智力模型,由五大维度组成:个体内部成分,人际成分,适应性成分,压力管理成分,一般心境成分。同时第一次提出了用eQ来表示情绪智力的高低。

上述三种情绪智力理论中,萨洛维和梅耶的理论侧重情绪本身以及与思维的关系,属于能力模型;而戈尔曼和巴昂的理论则在包含心理能力的同时,还包含多种其它人格,属于混合模型。“前一种包括的是行为的特性和自我察觉到的能力,是通过自评的方式进行测量;而后一种关注的是实际的能力,并应该由最高成就测验而非自评量表进行测量。”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研究路线不同,但是这两种模型并无好坏之分。本文采用能力模型的观点,认为情绪智力主要是主要指个体识别自身情绪并进行管理和表达的能力。萨洛维和梅耶确定了情绪智力的四个维度:

(1)情绪感知和表达能力:指从自己的胜利状态、情感体验和思想中辨认和表达情绪的能力;以及从他人、艺术活动、语言中辨认和表达情绪的能力。

(2)情绪促进思维的能力:即促进认知行为使问题解决、推理、决策和创造更为有效的能力,包括情绪对思维的引导;情绪对信息注意方向的影响;心境的起伏对思维的影响;情绪状态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等多方面的能力。

(3)情绪理解能力:指认识情绪体验与语言表达之间关系的能力;理解情绪所传送意义的能力;理解复杂心情的能力;认识情绪转换的可能性及原因的能力等。

(4)情绪管理能力:指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判断并恰当地进入或脱离某种情绪的能力;觉察自己及他人的情绪,调节自己以及他人的情绪的能力等。

其中情绪感知和表达能力处于最底层,属于最基本的能力,同时也为其他能力提供了基础。在此基础上的情绪促进思维的能力、情绪理解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的层次是不断递进的,后一种能力以前一种能力为基础。

二、员工情绪智力培养的必要性

如今的公司管理已不再是原来的科学管理和机械管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注重人性化的人本管理。公司业绩、工作效率和效益也不再仅仅由员工的专业技能决定,而是越来越多的受到日常工作中处处可见的人际交往的影响,譬如为客户服务、接受指导、向上级汇报、与同事协同工作等。而情绪智力正是决定了一个人能否通过有效的自我管理,影响和修正自我意识及社会意识,从而提高社会技能,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如下图);因而必定会对员工的工作产生影响。

1.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成正向关系

情绪智力高的员工往往具有更好的团队精神,善于与人合作,与人沟通;从而使工作更容易完成。ashkanasy和Hooper在1999年指出积极有效地与他人交往是社会交际的必要组成成分,同时积极的情绪与事业的成功有紧密的联系。abraham也在1999年指出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具有直接关系,因为他通过观察发现积极乐观的销售保险人员业绩要远远好于悲观消极的同事。

2.情绪智力与工作满意度、组织忠诚度成正向关系,与员工离职率呈反比

情绪智力高的员工通过有效的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可以改善和增进与同事和上级的关系,进而为自己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的工作环境。再加上工作绩效的上升,会形成良性循环,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忠诚于组织而不愿离开。如下图所示:

正是由于情绪管理对员工的工作产生如此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地帮助员工培养提高其情绪智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员工的情绪智力培养

目前企业对员工情绪智力的关注均是通过为员工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精神氛围,加强与员工的沟通,设立“情绪发泄控制室”来及时疏导、转化和控制员工的情绪。而并未从员工自身的因素入手,从根本上提高其情绪智力。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加强员工自身的情绪调节能力,进而提高员工的情绪智力。

我们知道,在人们开始调节自己的情绪之前,他们应该首先对情绪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同时由于我们自身的很多情绪都与其他个体的情绪紧密相关,因此对自身情绪的认识也受到对他人情绪了解的能力的影响。通过对自身情绪的认识,个体可以调节其对情绪的体验以及对情绪的表达。Gross的情绪调节模型正是解释了个体对自身情绪调节的过程。

1.Gross的情绪调节理论

Gross认为情绪调节就是指个体对具有什么样的情绪、情绪什么时候发生、如何进行情绪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

他认为在情绪发生过程每一个阶段都会产生情绪调节,即情景选择、情景修正、注意分配、认知改变、反应调整。

(1)选择情景是指个体趋近或避开某些人、事件与场合以调节情绪。

(2)情景修正是指应对问题或对情绪事件进行初步的控制,努力改变情景。

(3)注意分配是关注于情景中许多方面的某一或某些方面。包括努力使注意集中于一个特定的话题或任务,注意离开原来话题或任务。

(4)认知改变是选择对情绪事件意义的可能解释,情绪事件的个人意义解释对特定情景中情绪发生的心理体验、行为表达、生理反应会产生强大的影响。认知改变经常被用来减低或增大情绪反应,或者改变情绪的性质。

(5)反应调整是指情绪已经被激发以后,对情绪反应趋势如心理体验、行为表达、生理反应施加影响,主要表现为降低情绪反应的行为表达。

Gross依据情绪调节发生在情绪反应产生之前或之后,把情绪调节分为先行关注情绪调节和反应关注情绪调节两个方面。由于选择情景、修正情景、注意分配、认知改变发生在情绪反应激活之前,因此属于先行关注情绪调节,而反应调整发生在情绪已经形成、情绪反应激活之后,因此属于反应关注情绪调节。有效合理的利用相应的情绪调节方法可以帮助个体及时掌控自身的情绪,进而提高自身的情绪智力。

2.情绪调节理论对员工情绪智力培养的启发

员工可运用情绪调节理论来改变其对工作环境的反应,主动地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以在工作社会交往中发挥自如。虽然在此过程中,组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辅助作用,但员工自身的积极响应才是提高情绪智力的关键。

(1)在认清自我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择所接触的人群和社交场合;尽量降低负面情绪的产生。如具有社交焦虑的个体会努力避开社交场合以减少焦虑的发生。在分配任务时,组织也要考虑到个体的个性特征,给予相应的任务。

(2)当影响情绪的事件不可避免时,员工应主动应对而不是消极接受。努力思考改变这一局面的方法,或者迫使自己抛开不利因素,将注意力仅关注在其中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如:当工作环境恶劣时,不要一味怨天尤人,而应努力发现其中有利的方面,或转移自己的视线(如:工作环境虽然不是很好,但是同事相处都很融洽)。

(3)积极的面对周围的事物,对于任何工作中的变动,都应该尽量从积极的方面去考虑。如: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认为是上级对你的考验,而不是有意的刁难。

(4)通过反映关注情绪调节的方法(强化、弱化、延长或缩短)来改变工作环境对其情绪激励的影响。尤其是当自身负面情绪高涨时,不要马上发泄,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再去思考其中对错。

总之,通过情绪调节来提高情绪智力,关键就在于员工要在自身的情绪问题上变被动为主动,努力增加良性情绪,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从而为自己创造更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绩效,促进事业成功。

【参考文献】

人工智能对于社会的影响篇3

关键词:高校智库;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1]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推进的历史进程中,我国面临着深化综合改革和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双重使命,亟须建设一批能够参与全球竞争、推动科学改革的新型智库。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指出“发展思想库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将智库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重视专业化智库建设。对此,党和国家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统筹推进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军队、科研院所和企业、社会智库协调发展,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2]高校是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力量[3],因此,要推进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发挥其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的重要功能,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4]

一、我国高校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聚集了全国80%以上的社科研究力量、近50%的两院院士、60%的“”入选者,以及规模庞大的研究生队伍,研究实力雄厚,信息资料丰富,对外交流广泛,对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无论在科研人员的数量和能力方面,还是在成果产出方面,高校都是我国科学研究的主体力量。然而,在智库建设方面,高校发挥的作用并不够。1.我国高校智库的国际影响力有限作为“思想企业”,智库在复杂多变的全球格局中发挥着新的“合纵”、“连横”功能,其“思想产品”是国家软实力最重要的“塑造者”,其发展如同经济、科技一样呈现出发达国家领先的基本态势,尤以美国最为突出,体现了智库与国家综合国力之间的正比关系。[5]2015年初,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全球智库报告2014》[6]指出,目前智库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全球化和民主化,影响智库的国际力量在不断增强。目前全球共有6618家智库,其中美国有1830家,中国有429家,英国有287家,德国有194家,印度有192家,是世界智库数量最多的五个国家。我国智库数量虽然位居全球第二,但仅为美国的23%,占全球智库数的6%,与我国的国际地位严重不相称。在最重要的“全球智库150强榜单”中,仅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7家中国智库入围,分别处于第27、36、40、48、61、71、106位,其中高校智库只有两家。此外,在全球教育政策智库排名前55名中,没有1家中国高校智库入围(只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入围,排名第15位);在全球高校智库排名前45名中,只有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清华大学卡耐基-清华全球政策中心、国际关系学院、清华大学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5家高校智库入围,分别处于第10、13、14、16、43位,顶级高校智库缺乏。上述数据表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高校智库数量较少。2.高校智库的国内影响力有限(1)我国高校智库综合影响力不够。2015年初,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中国智库报告》[7],对我国智库的影响力分综合影响力、分项影响力、系统影响力和专业影响力四类进行了排名,其中,综合影响力排名前10名的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共中央党校、清华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仅有4所高校进入综合影响力排名前10名。零点国际发展研究院与中国网则根据专业影响力、政府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四类客观指标结合主观指数计算智库得分,在其的《2014中国智库影响力报告》[8]中,仅有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2家高校智库进入综合影响力排名前10名;仅有6所高校智库进入综合影响力排名前20名,分别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防大学。(2)我高校智库分项影响力和专业影响力不够突出。根据《中国智库报告》[9]的统计,在分项影响力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位居决策影响力前5名,其中高校占比为20%;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位居学术影响力前5名,其中高校占比为60%;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复旦大学位居媒体影响力前5名,其中高校占比为40%;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清华大学位居公众影响力前5名,其中高校占比为40%;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位居国际影响力前5名,其中高校占比为60%。这表明,高校在学术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方面占据优势地位,在媒体影响力、公众影响力方面占据一定地位,在决策影响力方面则较弱。在专业影响力方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位列经济建设研究领域前5名,其中高校占比为20%;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位列政治建设研究领域前5名,其中高校占比为20%;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位列文化建设研究领域前5名,其中高校占比为40%;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位列社会发展研究领域前5名,其中高校占比为2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务院宏观经济研究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位列全面深化改革研究领域前5名,其中高校占比为20%;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位列大国与周边关系研究领域前5名,其中高校占比为20%。这表明,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大国与周边关系等领域,高校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仅在文化建设领域占据一定地位。而在2013年度专业影响力排名中,在经济政策、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城镇化、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的前5名中分别仅有1所、2所、2所、1所、2所、2所高校,在社会发展、生态文明研究领域甚至没有1所高校进入前5名。我国高校具有丰富的智库资源,但高校智库的影响力较弱。与国家的要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高校智库建设明显滞后。有分量、有影响的高校智库不多,结构不尽合理,高质量的、具有真知灼见的研究成果不多,咨询报告对重大决策产生的影响还不理想。[10]亟须克服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高校作用,建设一批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

二、我国高校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中存在的政策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的研究机构虽然部分涉及了政策研究,但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难以有效地发挥政策咨询作用。从研究目标来看,主要以学术性问题为主,较少以重大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从科研评价来看,主要以学术性评价为主,较少把服务决策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从经费来源来看,竞争性科研经费投入比重偏大,难以进行长期规划和布局,对某一问题缺乏持续性研究;从问题视野来看,主要研究学科或专业内的局部性、零碎性问题,缺乏对全局性问题的把握和系统性的研究;从队伍组成来看,主要以单一学科的学者为主,依靠个人独立开展研究,缺乏其他学科以及政府决策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的参与和团队协作。总体上看,我国高校智库建设面临以下问题。

1.高校智库建设缺乏顶层设计与战略布局

我国智库机构体系多元,管理体制属地化、部门化,各为其主,各自作战,相互交流、合作与竞争的程度十分有限,工作职能和定位各不相同,不可避免地造成我国各类智库机构小而多,整体实力不强。[11]这个问题在高校智库建设和发展中同样存在。我国高校智库大体上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国际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各部委与高校联合建设的各种研究中心等,呈现出机构众多、门类庞杂、形态各异的特点,在人员编制、资金使用、校外合作等方面存在着局限性,小、散、弱,力量分散,定位不准,研究水平参差不齐。[12]由于缺乏相应的协作机制,条块之间的交流非常有限,往往封闭运行、各占一方,造成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影响了高校智库的整体发展。使得高校智库机构数量虽然较多,但真正有影响力的智库却较少。因此,实现智库建设由量到质的转变显得非常迫切。

2.高校智库与决策部门之间缺乏科学协作机制

我国智库划分为几大圈层,最核心的是中国各级党和政府的研究部门,它们介于学界与政府管理部门之间,在项目获得和研究成果使用上最直接;外圈为社科院、中科院、工程院系统,其研究的课题更具长期性和战略性;第三圈为高校智库,更偏向学术研究;最后一个圈层为各类民间智库。[13]智库的可信度取决于其可靠性、独立性。如果智库已经预设了研究结论,或者出于出资方的考虑而做出具有严重倾向性的报告,那么毫无疑问,它将动摇其立身之本。[14]我国高校智库大多依附于政府而生存,突出表现为智库机构的人、财、物等都由政府配置,智库的研究工作大部分以政府资助、课题立项或任务指派的形式展开,项目结项常常由政府部门或者官方机构组织审核、评议等,很难保证咨询建议的独立性、客观性、创新性。与决策机构距离“近”,可以使成果快速地被应用到公共政策中,但走得太近,往往存在缺乏公信力、难以形成“独到见解和意见”的危险。与国内高校智库不同,95%的美国智库是独立的,它们与个人合作,接受私有基金资助,几乎不接受政府的任何资助,尽管美国智库不隶属于政府,但它是美国政治文化的一部分。[15]此外,我国部分高校智库脱胎于校内设立的研究所、研究中心等,与决策机构距离又较“远”,缺乏联络沟通和获取政策信息的渠道,缺乏研究成果转化的通道,缺乏研究成果推介的公共平台,不能有效发挥参与决策、政策建言和舆论引导的作用。因此,如何保持“近”与“远”的平衡并建立良好的科学协作机制,是我国高校智库建设中要严肃对待的问题。

3.高校智库的人才机制不够科学

高校智库中的研究人员多为高校教师,他们缺乏在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经验,不太了解政策的制定、修改、完善过程,其研究成果在决策咨询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方面有所欠缺,部分研究存在针对性不够、实践性不强、过于学术化的问题,难以适应智库建设的需求。并且由于人事和科研制度的限制,高校智库还没有真正建立科学的人才汇聚与类似“旋转门”的人员交流制度,导致学术型研究人员多而政策制定者出身的应用型人员少,影响了“智”与“政”的结合。此外,高校对智库研究人员的评价主要采用学校统一制定的科研评价、人才激励、资源分配、职称晋升等标准和办法,考核内容主要是学术论文、学术专著、课题及课题经费等。其中,研究报告转化为政策咨询成果、研究者参加政府决策咨询活动等所占的权重相对较小,导致相当一部分研究人员把政策咨询作为副业,缺乏积极性,投入的时间、精力十分有限,进而严重影响了咨询服务的质量,制约了高校智库作用的发挥。

4.智库建设缺乏长效性经费保障机制

固定基金、捐赠、委托和服务收费是国际上大多数智库的资金来源,很多有影响力的智库均有稳定基金的支持。例如,布鲁金斯学会和彼得•乔治•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创始基金就是其发展的有力保障。[17]我国没有建立相对稳定的智库经费投入机制,高校智库主要通过竞争性方式获得科研经费,缺乏长期、稳定的经费来源,使得高校智库难以制定符合国家需求和学校特点的发展规划,无法形成中长期、前瞻性政策研究布局,在研究具有长期性、战略性的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能充分发挥高校智库进行自由探索和跟踪研究的优势。而高校智库从事长线研究和基础研究,是其他类型智库替代不了的。[18]高校智库在国家决策中理应扮演重要角色,但在为政府、社会提供前瞻性、实用性、储备性和多样性研究成果方面还做得不够,离新型智库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生存和发展环境有待改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长效经费保障机制。国家是高校智库成果的直接受益者,但对高校智库无固定的经费投入,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又过于刻板僵化,未对研究者个人应获得的智力回报做出安排,最终的结果就是高校智库研究人员的智力劳动不被承认,无法产出重大的咨询成果。

三、建设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政策建议

高校人力资源集中,学科门类齐全,基础研究力量雄厚,对外学术交流广泛,具有建设高水平智库的天然优势,可以为政策研究和战略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学术资源支持。[19]高校智库建设应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为导向,以提升能力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构建科学的体制机制,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高端智库,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的高校智库发展新格局。

1.进一步做好高校智库建设的顶层设计与战略布局

高校智库的特色主要基于发展环境的差异性,而“新型”则体现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要求,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要将“特色”和“新型”结合起来。[20]总体上看,应着眼长远,进一步加强规划,合理布局,按照社会治理的不同领域和需求,基于高校的学科、人才优势,整合各类高校智库资源,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政策改革需求、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需求、社会转型需求等为导向,以重大问题为核心,组建跨学科的高校智库。一方面,突破现有的高校智库人员和经费管理体制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组织和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形成良性的参与和协作机制,既要避免闭门造车、各自为政的现象,又要防止为争取资源而造成恶性竞争局面的出现。在高校智库建设的顶层设计与战略布局上,应以中国实践、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国梦”为价值追求,要反映中国国情、中国背景、中国元素,体现“中国特色”,同时要以理论创新为基础,以服务科学决策、引领社会思潮、服务人民为目的,在准入标准和管理制度上进行重大革新,促进高校智库由传统向“新型”转型,形成政府引导并影响智库,智库以客观、专业的角度为政府与社会服务的新型关系和多元化发展格局,培育出客观、创新的思想库“库格”。

2.完善高校智库成果传播和转化渠道

由于受传播和转化渠道所限,我国部分高校智库的研究成果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国家、社会所需的咨询和建议,决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受限。国际经验表明,智库运行是否成功,与其成果转化密不可分。因此,建立科学而合理的成果转化和推广机制、畅通成果转化渠道是高校智库建设的关键环节。由于高校智库在基础研究方面具有优势,与官方智库形成功能互补,因而高校智库可以与政府部门、官方智库建立定期协商机制,实现共赢。政府部门在建立健全决策征询制度时,则应把专业化、高水平的高校智库纳入征询范围,完善高校智库与决策机关之间的交流合作机制,为高校智库成果转化提供稳定渠道。这就使得决策者与高校智库研究人员能够方便地进行交流和沟通,高校智库能够把最新的对策建议、调研报告及时报送政府决策部门,保证研究成果的时效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推动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此外,应该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载体的高校智库成果机制,拓宽成果转化渠道。例如,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成果一般都会公开发表,每年出版大约24本专著,并定期出版《布鲁金斯评论》及《布鲁金斯经济论刊》等,同时还召开100多次研讨会,以加强与各领域专家的联系;兰德公司每年有数百份图书、报告和专业论文问世,其向政府、大学、工业界和一般公众等分发的材料多达30万份等。借鉴美国智库的经验和做法,我国高校智库也可通过电子媒介、网络媒体、电视媒介等现代媒介和载体,以及学术报告、高端论坛、研究报告、科普活动等形式传播研究成果,增强对政府决策和社会舆论的引导力、影响力。

3.建立科学的资助机制,保障高校智库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改变高校智库经费资助机制。智库建设需要连续稳定的资助机制,并不适合竞争性的资助机制,因为竞争性资助机制导致研究的整体布局趋于国家导向,使科学的积累效应过度依赖政府和社会的近期发展目标,降低高校智库的独立性、科学性。因此,要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智库建设资助计划,优化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科研经费投入结构,适当增加非竞争性经费投入。按照国际惯例,非竞争性科研经费的比例应占高校智库经费的50%以上。针对部分具有较强研究基础的高校智库,还可以在评估的基础上对其给予稳定的支持,使之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持续研究,并以5年或10年为限,开展定期评估,以此作为政府购买服务的重要标准。第二,改变高校智库经费使用办法。逐步修订完善有关高校智库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在加强经费统筹管理的基础上,有效结合预算管理与目标管理,明确规定:人员经费不限于研究生和临时聘用人员的劳务费开支,项目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可以根据贡献(如工作量等)大小提取一定比例的劳务酬金。例如,可以参照美国的通行做法,按支付一定时期的工资津贴标准提取人员经费;人员经费开支比例相应提高,进一步明确各类人员的工资津贴等标准,以提高智库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在非竞争性科研经费分配方面加强对创新团队的支持,形成由教师、专职科研人员、科研辅助人员、博士后研究人员及博士生构成的分工合理、协调高效的科研创新队伍。第三,调整高校智库项目资金导向。高校智库的项目资金要与学科建设、学术活动、实践调研、成果转化、队伍建设、绩效考核等结合起来,尤其应加强对实践调研、成果转化等的支持力度,使智库的研究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国计民生,更好地发挥作用。要完善公共政策咨询项目招投标和申报程序,把好立项、检查、验收关口,同时实行分类指导、统筹规划,保证项目供给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另外要扩展资金资助渠道,引进个人、企业、基金会等资助,并确保资金来源不影响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4.改革人事制度,充分汇聚不同领域智力资源

智库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预见性、前瞻性,而进行有效的战略性预测或研判大体需要三个重要前提,即能够密切接触决策层和核心人员,并能在第一时间获取相应的信息资源;具有与之相关的丰富阅历和实际管理经验;能够知晓最新的研究动态,紧跟社会发展前沿。这三个前提的实现依赖于智库能够汇聚不同领域的智力资源,因此,需要改革目前的人事制度,建立智库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中国式“旋转门”制度,在人员结构上搭建起两个层次的人才队伍,即长期对固定问题进行持续、深入研究的专业化研究队伍,以及对新问题进行快速研究的流动化人才队伍,从而构建充满活力的研究环境。具体来说,一是建立高校智库与政府决策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促进智库与政府间的人才交流。例如,政府可以选拔推荐高校智库研究人员到国际组织任职、到实际部门挂职、到社会组织任职等;高校智库邀请决策部门直接参与研究选题,共同确定智库的重点研究任务,联合组建研究团队,共同研讨研究成果,从源头上解决科学研究与决策需求脱节、学术研究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高校智库可以建立特聘研究员制度,聘任具有国际组织、政府部门、社会机构任职经验的人员到智库工作,负责智库的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并提出高质量的咨询建议。二是在高校智库、官方智库、民间智库等不同类型智库之间建立研究人员的流动机制和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并探索成立高校智库协会或联盟。如此,一方面可以充分汇聚专家、学者、公民、企业、官员和媒体等多方智慧,实现信息互通、成果共享;另一方面可以对社会的意见、观点、民意等进行收集整合,把握社会动态。通过合作和交流,高校智库不仅能在海量信息中准确获得最有价值的核心信息,提供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的服务,还能引进民间智库、国外知名智库人员参与项目研究,推动跨领域、跨部门、甚至跨国界的互动、合作与交流,应对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的决策议题,提供高水平的咨询建议等。

5.改进评价办法,引导高校智库的建设和发展

针对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特点及应用研究的规律等,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标准,形成以政府、企业、社会等用户评价为主的多元评价机制。具体来说,就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支撑、研究依据、战略思路、观点建议、社会舆情等为主进行评价,以为企业解决管理、技术、销售、生产等问题为主进行评价,以为面向社会普及知识、引领社会舆论等为主进行评价。同时,以研究报告、咨询报告、政策建议和舆情分析等成果形式为主,建立以政策建议、咨询服务的质量与效益为核心的评价标准体系与绩效考核制度;以政策建议、咨询报告的质量和水平、影响的范围和层次、应用的效益与作用等作为标准,建立相应的高校智库研究人员科研评价、绩效考核、职务晋升、奖惩机制等。在此基础上,探索试行高校智库工作人员年薪制,建立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聘用与退出机制。通过有效的评价办法,对高校智库的价值取向、发展理念、专业水平、责任意识、发展特色、品牌建设等进行宏观引导。

作者:薛二勇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eB/oL].

[2](2015-01-21).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5-01/21/c_133934292.htm

[3]刘延东.发挥高校独特优势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贡献力量[eB/oL].(2013-05-3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5/30/c_115976353.htm,

[4]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的通知[eB/oL].(2014-02-10).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915/201402/164598.html.

[5]郝时远.中国智库在全球智库排名中的启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9-18.

[6]mCGannJG.2014GlobalGotothinktankindexReport[R].philadelphia:Universityofpennsylvania,2015:65-93.

[7]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中国智库报告[R].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14-15,17-21.

[8]零点国际发展研究院,中国网.2014中国智库影响力报告[R].

[9]北京:零点国际发展研究院,2015:12.

[10]张东刚.发挥高校优势打造新型智库[eB/oL].(2014-03-24).http://www.jyb.cn/talk/ftjb/201403/t20140324_575221.html

[11]李卫红.高校在新型智库建设中的使命担当[n].人民日报,2014-02-16(05).

[12]李国强.对“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认识和探索[J].中国行政管理,2014,(5):16-19.

[13]吴珊.中国智库计划落地首批10家左右“国家高端智库”将授牌[J].财经,2015,(19):.

[14]赵博,詹姆士•麦甘.智库必须思考如何以新形式传播成果[n].文汇报,2014-02-17.

[15]张茹.詹姆斯•麦克甘:中国智库依然是个谜[n].东方早报,2014-07-08.

[16]金彩红.欧美智库运行机制和最新发展趋势研究[n].上海社会科学院院报,2014-07-18.

[17]胡伟.高校智库建设有自己的特点[n].人民日报,2015-09-10(07).

人工智能对于社会的影响篇4

关键词:人工智能;方法;争论;影响;前景

1.概述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以下称ai)是一门通过计算过程力图理解和模仿智能行为的学科(Schalkoff,1990)。可实现判断、推理、证明、识别、感知、理解、通信、设计、思考、规划、学习和问题求解等思维活动的自动化(Bellman,1978)。半个世纪以来,ai的飞速发展令人瞠目。到了今天,可以说是各种学科都不可避免会用到ai。本文力图通过对ai的发展及其研究和应用领域的介绍,寻求ai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ai产业化的可能趋势,最后展望面临的可能与挑战。

2.ai发展简史。

社会科学方面也是如此。在需要使用数学-计算机工具解决问题的学科(如经济学),ai带来的帮助不言而喻。

更重要的是,ai反过来有助于人类最终认识自身智能的形成。在重新阐述知识历史的过程中,ai有望解决知识的模糊性,消除知识的不一致性。这将导致逻辑和哲学等等方面的改善,影响到心理学、认知学的核心理论,对于哲学社会学方面的理论也将带来彻底的变革。

此外,综合应用语法、语义和ai的形式知识表示方法,有可能改善知识的自然语言表达形式,与此同时,潜在的知识,直感灵感等等也能够阐述为适用的ai形式。从而扩大知识的领域,以及对现有知识进行提纯。

3.2ai对经济的影响

ai应用领域甚广,专家系统更深入各行各业,带来巨大的宏观效益。ai也促进了计算机工业网络工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劳务就业问题。由于ai在科技和工程中的应用,能够代替人类进行各种技术工作和脑力劳动,将迫使人们工作方式的巨大改变,甚至造成失业。

3.3对社会的影响

ai通过对于劳务就业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影响,会造成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化。ai也为人类文化生活提供了新的模式。现有的智力游戏将逐步发展为更高智能的交互式文化娱乐手段,今天,即使是网络游戏这种雏形,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也已取代了电视的老大地位。

另一方面,ai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和传统观念。给人们已有的观念/信仰带来巨大的冲击。甚至完全摧毁已有的价值体系。ai还会形成用户的依赖性。人们很可能不加分析地接受ai,失去对问题及其求解任务的责任感和敏感性。有可能这会增加错误,使其认知能力下降,甚至可能降低人类的平均智力水平。

4.ai的产业化可能

ai给多个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然而,ai是否可能形成一个独立的产业呢?

人工智能对于社会的影响篇5

关键词:人工智能;现状;前景;影响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一、引言

2016年上半年,最吸引眼球的新闻莫过于围棋界的“人机大战”,谷歌旗下的研发团队开发的阿尔法狗围棋(alphaGo),竟然四比一大比分战胜了当今最顶尖的围棋选手之一、世界围棋冠军、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除了大比分胜出之外,对弈过程中,阿尔法狗围棋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推理能力和围棋实力更让人震惊。这一标志性事件立即让“人工智能”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人工智能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变革?它是否会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它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会不会也带来某些潜在威胁?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前瞻研究,提前准备好应对的策略。

人工智能的定义有很多种,目前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公认的定义。通俗的解释,人工智能就是让计算机系统具备类似于人类具有的推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

早在几年前,人工智能就已经吸引了全球科技巨头纷纷竞相投入巨资。从2013年开始,从国外的谷歌、推特、苹果、英特尔、雅虎、iBm,到国内的百度、阿里、腾讯,等等这些国内外巨头们竞相发力布局该领域。例如,2013年3月,谷歌就在人工智能领域砸下重金,为聘请该领域的大咖亨顿而重金收购了Dnnresearch公司。同年12月,Facebook新成立的人工智能实验室聘请纽约大学终身教授、深度卷积神经网络顶尖专家燕乐存。同样是2013年,百度建立深度学习实验室,2014年5月,“百度大脑”计划聘请“谷歌大脑之父”吴恩达为首席科学家。百度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秘书“度秘”和无人驾驶汽车、阿里巴巴推出的人工智能平台“Dtpai”等等都是大手笔投入。已经走上流水线工作的富士康工业智能机器人Foxbot具有相当于人类3至6岁的智力,是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成功范例。

2014年初,谷歌6.5亿美元重金收购后来参与“人机大战”的阿尔法狗围棋的研发团队Deepmind科技公司;自此次收购事件之后,全球嗅觉灵敏的风险投资也迅速跟进,风险投资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增长非常迅速。以智能机器人为例,根据venturescanner公司的统计数据,该领域2011年全世界风险投资金额才仅仅1.94亿美元,而2015年时投资额已暴增至9.23亿美元。人工智能在中国国内也是投资热点。2016年1月艾瑞咨询的统计报告中,有65家中国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获得投资,共获得29.1亿人民币的投资;其中大疆科技是典型案例,获得了7600万美元投资。

三、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

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人们并不全是乐观的看待,而是分为截然相反的两派。支持者认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风暴眼,人工智能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领域所有热点的关键环节,比如:互联网+、机器人、工业4.0、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o2o、智能硬件、智能家居、虚拟现实等等。有人甚至认为,人工智能将引发人类历史上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在许多领域给我们带来颠覆性变化。

韩国总统朴槿惠的观点在支持方中较具代表性:“人工智能可以为人类社会造福,这是第四次工业革命。”

尽管看好者众多,但反对方也不少,他们对人工智能提出很多质疑甚至担忧。认为人工智能会对人类构成威胁的人不在少数,其中包括许多著名科学家,有些人甚至认为人工智能会毁灭人类。例如,比尔盖茨、史蒂芬霍金、埃隆马斯克等名人都是属于质疑阵营。反对者中,有些人认为人工智能会抢人类饭碗,会造成大规模失业,有学者甚至认为智能机器人未来几十年内有可能彻底取代人力。另外一些反对者认为,人工智能的智力未来可能会超过人类,并可能反过来控制人类,从而给人类带来威胁,甚至有可能导致人类的灭亡;又或者,像可穿戴智能设备若能直接连接人类大脑的神经信号,那么一旦这类与人类大脑神经系统直接连接的人工智能设备出现故障,也会给使用者带来灾难影响。

四、人工智能将会带来哪些影响

未来,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潜在影响可能有许多方面,它可以渗透到社会的许多领域,可以渗透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下面列举的是可能受影响较大的若干方面:

第一,制造业。智能机器人和其它人工智能设备未来极可能给制造业带来颠覆性变革。富士康的Foxbot就足以说明这一点。未来的工厂可能从数千员工缩减到一两百人,或者是无人工厂。这一方面会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生产的效率,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失业。因此,这需要社会和个人都要迅速调整,将失业人员转移到新的、技能更高的行业中去。

第二,服务业。像餐厅服务员、银行大堂经理、老年人护理员、火车票验票员等服务性岗位实际上是体力高于脑力的工作职位,这类岗位未来较大可能会由人工智能取代。同制造业一样,这也会造成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是服务质量提升,另一方面是失业。同样,这也需要将失业人员转移到其它行业中再就业。

第三,交通运输和物流业。人工智能必然给交通运输和物流业带来巨大变化,比如利用无人机或无人驾驶汽车送货。同样的,这会让交通和物流的效率成倍提升,但也会造成部分失业。那么这也需要转移失业人员再就业。

第四,日常生活。人工智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变革也将是巨大的,比如智能家居、机器人、可穿戴智能设备等等。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将会给我们的工作、生活、社会生产模式等等诸多方面带来深刻变化。

五、结束语

尽管有负面影响,但技术进步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所以我们决不能抵制技术进步,我们真正该做的是抓住这股潮流。如果我们没有抓住,而其它国家抓住了,那么我们只会变得更被动、更落后,这对我们只有坏处,没有好处。负面影响可以想办法克服,但绝不可保守残缺,错失发展良机。

2016年5月23日,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共同制定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这说明了中央决策层对人工智能非常重视。人工智能将是未来若干年引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人工智能对于社会的影响篇6

一、知识经济的要素与特点

知识经济作为人类社会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出现的第三种经济形态,它具有如下基本要素。

(一)知识。这是知识经济的本质要素。所谓知识是以一定形式表达人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使人们对重复信息之间联系的信息。知识可分为四大类:

(1)知道是什么的知识,即事实知识(Know-what);

(2)知道为什么的知织,即原理知识(Know-why);

(3)知道怎样做的知识,即技能知识(Know-how);

(4)知道是谁的知识,即人力知识(Know-who)。

(二)信息。这是知识经济的动力要素。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可以说,缺乏信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就会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文盲”。

(三)人才和教育。这是知识经济的核心要素,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水准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在于人才已成为社会所有方面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从决策思想的理性化到生产要素的知识化,其前提是科学知识的首要地位和以人才智力资源为本的理念在全社会的真正确立。

(四)管理和系统。这是知识经济的结构要素。能够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为客户生产和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已成为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这就要求企业在组织结构、行为方式等方面适应这种变化,建立全新的管理系统。

由于,我们可以发现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知识、信息、经济和产业的一体化,社会价值取向由劳力、资源、资本转移到知识和智力上。具体地说:

(1)智力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科学技术无可争议地成为第一生产力;

(2)资产的组成以知识和智力所发明创造的无形资产(专利权、专有技术、商誉等)为主体,无形资产的投入对经济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3)人员的组织以高智力的员工为主体,管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

(4)投资取向以智力投资为主体,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新产品研制方面加大投入,确保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5)信息产业成为经济的主流,计算机、软件和网络几乎将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连接起来,知识几乎是在没有任何时空阻隔的情况下在全球迅速传播;

(6)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的要素投入具有共享性,从而使得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充分利用人类共有的智力资源,真正实现世界经济的一体化;

(7)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通过高技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取代已近耗竭的自然资源,使知识密集型产业逐步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形式,实现低耗高效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

综观会计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会计的发展主要是反应性,即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知识经济的出现,必然对现有的会计产生全面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可以从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知识经济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思想与作为现有会计理论基础的经济思想的不同,客观上要求会计理论发生革命性的创新。这种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基本会计概念和范畴的影响

第一,对资本制度的影响。

现有的会计理论是以实体资本(包括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为基础的,不确认智力资本。这一资本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1)实体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主要动力;

(2)实体资本是社会经济权力的中心,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资本雇佣劳动制,企业的治理结构是以实体资本为中心的结构,即实体资本出资者承担经营风险,并享有剩余(利润)的控制权和索取权。因此,现有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为实体资本出资者和债权人服务的,其基本任务是站在实体资本出资者和债权人的立场,记录企业发生的经济事项,反映企业实体资本的运动状态,帮助他们进行风险决策和业务监控,从而保证其收益的最大化和风险的最小化。

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是经济增长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也就是说,知识是生产的核心要素;人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拥有者应享有企业权益的分配权。因此,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对智力资本地位的确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再被简单地认为是由实体资本所有者的投资形成的生产和财务单位,而被认为是智力资本与非智力资本(实体资本)订立的特别市场契约,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智力资本所有者共担企业风险、共享企业权益,而且智力资本能比非智力资本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求会计建立能反映智力资本的中心地位、体现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智力资本所有者共担企业风险、共享企业权益的新的会计体系。

第二、对利润含义的影响

与上面的观点相联系,现有的会计理论认为利润是实体资本创造的,因而属于实体资出资者,员工,无论是高智力的员工还是普通的体力劳动者都被看作是被雇佣者,其回报仅仅体现为工资费用,利润表只站在实体资本所有者立场反映其投资回报。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利润是智力资本和非智力资本共同投入所产生的回报,而且主要是由智力资本创造的,在智力产品的价值组成中,物化劳动者转移价值所占比重很小,高智力的员工可以用他们的发明创造转换为对企业的投资,这些员工和他们的智力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可以创造出大量的利润。这就要求会计必须适应这一变化,重新明确利润的含义,划分员工劳动报酬和智力资本回报的界限,明确确认和计量智力资本带来的利润。

第三,对资产概念的影响

在现有的会计理论中,资产作为一种经济资源,主要是指有形资产,虽然也不排除无形资产,但由于各种原因,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始终只占次要的地位。例如,我国规定,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出资不得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即使是高科技企业,也不得超过百分之三十五。对人才智力资源,无法在理论上其作为资产的地位。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和智力被认为是生产的重要要素,它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也大大超过了有形资产,所创造的价值也大大超过有形资产,因此,无形资产,特别是人才智力资源是企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资产形式,而对微软、英特尔这样的公司,其价值几乎全部体现为它的人才智力资源,房屋、设备等有形资产显得毫不重要。不正视这一事实,而仍将人才智力资源排除在企业的资产形态之外,不加以反映和核算,显然是与客观经济环境相背离的。

2、对会计确认和计量理论的影响

传统会计理论,将货币计量作为一项基本假设,以是否可计量作为能否纳入会计信息系统的一项基本标准,在计量属性的选择标准上,首先考虑的是其可靠性,即这种计量必须是建立在已经发生、客观存在、可以验证和检查的基础之上。在这一基本观点下,包括人才智力资源在内的许多经济现象都无法在会计上得到反映。尽管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及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并转化为生产力,人才智力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与此相关的会计学的一个新兴的学科分支——人力资源会计学日益受到重视和研究,初步形成了包括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两大基本内容的人力资源会计模式。但是,受基本的会计确认和计量理论的局限和影响,现有的人力资源会计模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按实际成本核算,未能反映出人的智慧与创新能力和产出价值的计价等问题。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虽然试图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避免人们低估企业价值,但由于不是以实际成本为基础,存在计量的可靠性问题,因而无法与传统的财务会计溶为一体,始终游离于财务会计体系之外,因而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力智力资源的计量问题。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和智力的重要作用要求我们加强对智力资本和人才智力资源确认和计量的研究,这势必对现有的会计确认和计量理论产生重大影响。

(二)知识经济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知识经济对会计实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会计工作重点的转移

传统的会计工作主要是会计人员运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手段,对经济数据进行收集、加工、存储和检索,最后输出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经济决策和控制经济活动需要的经济信息。在传统的会计工作中,由于受操作手段和工具的限制,经济业务数据的日常处理占用了会计人员绝大部分的工作时间和精力,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随着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产业的普及和成熟,会计人员大量的日常工作,如填制亡帐凭证、登记总帐和明细帐、编制和报送会计报表以及在必要时查询凭证数据等工作都可以由计算机完成,这在客观上使广大会计人员从繁杂的、重复的日常会计事务中解脱出来,将其工作重点转移到参与预测、决策和经营分析等方面,更多地参与企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使会计工作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在经济管理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确立会议工作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工智能对于社会的影响篇7

[关键词]碎片化生存;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8-0139-03

1前言

科技进步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表现。历史上的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是人类科技发展与产品创新的完美结合。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让人们的生活不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以来,电子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新型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科学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使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式有了巨大的变化,并产生了深远意义。如果说蒸汽机、汽车、电话、杀虫剂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某一领域的话,那么互联网和智能终端装置的出现则使人类有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其中,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是人类科技史上的重大发明,更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里程碑式的标志。互联网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的信息平台、丰富的娱乐方式、新型的购物渠道,更造就了人类的“碎片化生存”方式。

那么,这种碎片化生存方式对人类的和谐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碎片化生存的特征及其产生原因

碎片化生存是现代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所谓碎片化,是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呈现出专业化、快速化的趋势,整个社会就会出现碎片化的特征。“传统的社会关系、市场结构及社会观念的整一性――从精神家园到信用体系,从话语方式到消费模式――瓦解了,代之以一个一个利益族群和‘文化部落’的差异化诉求及社会成分的碎片化分割。”碎片化阅读、碎片化交往、碎片化营销、碎片化媒体、碎片化信息、碎片化服务……碎片化到处存在,并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碎片化”成了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典型特征。

2.1信息化进程中出现的智能工具是碎片化产生的直接原因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信息化生产力不断创造出新的社会成果。人类拥有了信息网络体系和信息社会运行环境,并获得了以计算机为主的新型智能工具,从而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和社会结构。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工具的创造和发明则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从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到信息时代,人类社会产生的每一次进步都表现出新旧工具的交替与革新。工具是人自身器官功能的延伸,在非智能化工具到智能化工具的发展过程中,人的四肢功能和大脑功能均得到了延伸。工具的应用促进了人的能力发展,帮助人们完成了以前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并因此推动着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

当工具将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脱出来的时候,工具的应用对人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交通工具的出现提高了人们的运输能力,同时减少了人们的徒步行走;大型工业设备的出现提高了产品生产能力,却让人变为流水线上机械的操作者,减少了工作的主动性;电视等生活工具的出现让人们的眼界更为开阔,有了更多的娱乐生活,但也遭来了有识之士的担忧,电视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影响了家庭成员的互动和亲情,电视让人们远离体育锻炼……

互联网的出现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从互联网问世以来,它就以极快的速度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层面。谁也设想不到,最初用于战争的互联网现在已深入人们生活的不同侧面,经济、文化、政治、社会……互联网无孔不入,它改变着人们的购物、学习、娱乐等生活方式。互联网给人类提供了另外一个延续文明、发展自己的崭新生存空间。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手持设备等智能终端充斥在人们的办公室、书房、客厅、咖啡厅、商场、候机大厅里,人与外界的每一次交互几乎都离不开这些工具。

人们的碎片化生存状态也开始显现。网络信息平台提供的搜索引擎、即时通信工具、微博、社交网站、购物网站等日益丰富的服务,不断消耗、转移、分散着人的注意力,人们从一类信息跳跃到另一类信息,知识被分割成碎块;时间被分割成碎块,工作被分割成碎块,交往被分割成碎块……碎片化是信息化带来的产物,信息化的生产力催生出新型智能工具,正是这些智能工具把人们带入碎片化的生活中。

2.2日益细化的社会分工加快了碎片化的发展

人类社会从开始了生产活动后就有了社会分工。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社会分工,而社会分工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社会分工是人类劳动的发展和外部交往的需要而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社会分工反映了人们劳动中的社会属性,在人们的交往与协作的过程中,提高了人的劳动能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从由天赋差别所决定的原始的自然分工到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形成真实的社会分工、再到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扩大,社会生产变得专门化和专业化。基于人的利益和需要的考虑,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和专业。人类的活动领域越来越大,但每个人的工作范围却越来越小,人人都有各自特殊的活动范围,并且无法超越这个范围,人的能力越来越专业化,成为整个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部分。社会分工导致了工业化和商品的大规模生产,并使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成为主导型的经济形式。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大规模生产”进入了“大规模协作”时代,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网络分工。随着社会分工程度的加深,人们的选择日益增多、需求日益增多,并进一步推动技术的专业化、管理的精益制造化及文化多元化、市场细分化……的发展。整个社会的商品种类、服务种类、信息类别……急速增加,社会中到处充满了碎片化的状态。因此,社会分工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速了社会碎片化的发展。

3碎片化生存与人的和谐发展

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主体,离开了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而社会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精神支持的环境,社会发展的特点影响着人的发展阶段与特性。

人的和谐发展是指个体自身诸要素以及围绕人所发生的各种关系协调、均衡的发展。具体而言,对应于每个人生活所涉及的自我空间、社会空间以及自然空间,人的和谐发展包含着人的自我和谐发展,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的和谐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前提条件也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因此,讨论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碎片化生存状态对人的和谐发展有何影响非常必要。

那么,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碎片化生存现象对人的和谐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1对自我和谐发展造成的影响

人的自我和谐是整个社会获得和谐发展的基础,其他的和谐关系都是建立在自我和谐基础之上的。人的自我和谐指个体的生理、心理、思想观念能与社会和时展相适应,达到统一和谐的状态,具体体现为人的精神健康、需求得到满足、行为方式合理、价值观念符合社会评价、能力获得全面发展的乐观积极向上的状态。

首先,碎片化生存状态影响了人的思想观念。思想决定行为。思想观念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的偏离则会导致个人发展中遭遇困难与挫折,产生不和谐的状态。社会通过意识形态的引导产生对个人意识的操控,不论是通过文化的熏陶还是教育的灌输,其核心都是希望受众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互联网等现代媒体的出现使人们每天能够接触到各类信息,人们的价值观念在反映着多元文化意识形态的讯息中被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分割着,导致原来的价值认同发生了分散化。原有头脑中单一的价值取向受到多元化的价值观念的冲击,而变得碎片化……当个体失去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选择时,会导致缺乏正确的生活目标,感到人生迷茫、失去生活的动力,并会感到自己不被社会所认可,从而影响到自身的自我和谐。

其次,碎片化生存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碎片化通过影响人的记忆、注意、思维、需要等方面影响人的心理发展,进而影响自我和谐。

苏格拉底曾经表达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次技术恐慌。在《斐德若篇》中,他指责书写的发明“制造了灵魂中的遗忘性”。一个人不再依靠自己的记忆力,而是相信外部书写的文字。这大概是人类心智第一次出现的裂缝,碎片化的进程开始了。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以及强大的搜索引擎功能使人们习惯于依赖网络,而懒于记忆,导致了记忆力的减退。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状态,反映了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不是特定的心理活动,但人的意识活动离不开注意。人具有注意的分配和转移的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经常同时思考几项内容,或不停地转换注意对象,会对人的注意力造成损耗,并导致焦虑、不安、烦躁等消极情绪。碎片化时代中,面对众多的信息、产品、服务,许多人的注意力不断地从一个信息转移到另一个信息;从一个新产品转移到另一个新产品;从一种智能终端转换成另一种智能终端。或者同时进行几件事情,边吃早饭,边看手机报;一边查资料,一边网上聊天……在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人的注意力在不断损耗,使人筋疲力尽,最终导致不良情绪的出现。

此外,碎片化生存还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碎片化信息导致人们快餐式的思维模式,人们已经没有耐心对某个问题进入深度的思考,对事物的认识只能停留在肤浅的表面,而无法进行深刻、全面的认识,结果导致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下降。例如:从前的深度阅读变成了浅阅读,书超过20页就没有耐心读下去,人们失去了细嚼慢咽,而习惯于缺乏深度思考的、快速的、跳跃的阅读。阅读习惯中发生的这些变化恰恰是人们思维方式碎片化的结果,缺乏深度理性的思考将阻碍人们认识事物和社会现象的本质,从而影响到自我的和谐发展。

最后,人们的物质需要被无限放大。人的需要是激发人行动的心理基础。需要的满足状态直接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成不同的层次,从基本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到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一直到最高级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在马斯洛看来,个体只有达到自我实现的顶峰时,自我才真正实现了和谐。个体实现的需要层次越高,越能体验到自我和谐。而在碎片化时代,商品、服务的市场被不断细分,创造出越来越多的消费需求,人们很容易被新发明和不断更新换代的产品所吸引,尤其是那些能够满足感官刺激的物品。这些物品激发了人们更多地追求物质需求和物质享受,而忽略了更高级的精神需要。当然,物质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但人类的理性和责任显然也在不断地提醒每一个人,人是社会的产物,人要活着有意义,因此人应该有高于物质需求的精神追求,并努力去实现,这样才能获得社会认可和赞许。物质需要的满足只能带来短暂、肤浅的快乐,精神需要的满足才能真正引发幸福感。因而,碎片化时代引起的人们无限的物质需求终将导致自我的虚无感。

3.2对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影响

人与社会的和谐,即人际和谐,是指个人与他人或群体之间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和谐是个人和谐发展的重要影响条件。人的本质属性是其社会属性,个体在社会化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社会交往学习社会规范、文化知识、风俗习惯、并与他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从原始社会人类由于低下的生产力而不得不群居起,社会交往需要已逐渐变成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在社会交往中,良性的人际互动是促进人的发展的有力手段,使个体获得归属感、安全感,以及情感上的满足;反之,则会限制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碎片化时代对人的社会交往产生了影响:一方面互联网拓展了人们的交往方式,提供了新的交往平台,使人们的交往范围超越时空的限制,变得无限广阔,人们对交往对象的选择性大大增强;另一方面人们的社会交往频率增多,但交往时间被分割成一块一块,呈现碎片化状态。交往对象选择性增多以及交往时间的碎片化都会导致人际关系无法向纵深发展,从而不能满足人们在交往中最基本的情感需求。此外,当人们忙于用手机、电脑在虚拟空间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却忽略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短信、微博、社交游戏、社交网站、网络即时聊天、公共论坛……方便快捷、多种多样的交往方式将人们的交往分裂成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部分,给人带来了丰富的交往体验,占据了人们大量的时间。结果导致对现实的人际关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沟通之外,更依赖于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因为,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动作和语音、语调等非言语信息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行为和语言的理解能够提供更重要的信息,并促进人际关系的不断发展。而非言语信息只有在面对面的人际交往中才能获得。因而网络中身体缺场的、片段式的交往影响到现实中的人际和谐。

3.3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造成的影响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指人和外界环境的相互影响,并达到共存、统一的平衡状态。人类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为了获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同自然界进行各种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当人类合理、有序地开采、利用资源时,人与自然就能够和谐共处;反之,人与自然的平衡状态将被打破。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否和谐取决于人对自然的态度和行动。

碎片化生存扩大了人们的物质需要,而要满足这些需要则要不断生产出新的产品。因而使人们产生了更多破坏、掠夺自然资源的行动,从而导致自然环境恶化、生态失衡、水土流失等自然系统的失衡现象,而这些现象反过来又影响到人类自身的发展,造成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

参考文献:

[1]喻国明.解读新媒体的几个关键词[J].媒介,2006(5):2-4.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崔向阳,钱书法.论马克思社会分工制度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贡献[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4).

人工智能对于社会的影响篇8

关键词:特色智库;协同创新;学科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5月16日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的迫切需要,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升国家软实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发挥高校学科及人才优势,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做出贡献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高校提出的明确要求。作为高校发展关键组成部分、以提供信息资源与服务为主要载体的图书馆,如何充分发挥其对特色智库建设的信息支撑保障作用,是其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学科化服务是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学科化服务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与发展为导向、以专业化个性化资源建设与服务为手段,有机融入用户教学科研环境及信息素养提升全过程,为用户构建全方位、立体化、高效能信息支撑保障环境的一种深层次创新服务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末引入我国并在高校图书馆广泛开展,以主动性、专业性、个性化为鲜明特点的学科化服务,现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创新与深化发展的关键所在。现处于深度整合前关键发展时期的学科化服务,如何更好地为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为用户教学科研提供切实服务,乃至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在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不论是对高校图书馆自身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还是对高校图书馆社会效能的充分发挥,都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和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在我国提出的时间并不长,学科化服务在国内虽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但对于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来讲,学科化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作为今后高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任务,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协作,但其最根本的发展源动力仍是要依靠高校自身水平的提升。高水平智库建设离不开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和高水平的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在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责任。学科化服务作为高校图书馆的工作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必须依据学校发展实际,有计划、主动参与到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去,依托图书馆丰富的专业资源,充分发挥学科化服务的鲜明特点,全力支持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学科资源与服务效能,切实提升特色智库服务水平。

“整合优质资源,建设新型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的明确要求,协同创新则是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重要途径。智库建设离不开高效能的信息保障,为智库建设提供高效能信息服务,必将拓展高校图书馆新的服务领域。作为集优质信息资源与优质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学科化服务,更是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为特色智库建设服务,也必将成为学科化服务新的工作增长点。为高校智库建设服务是学科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和构建特色智库建设视域下的学科化服务高效能运行机制,是学科化服务在智库建设中有所作为、大有可为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学科化服务作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用户的拳头产品,谋求学科化服务发展新契机,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图书馆学科资源与服务效能,与高校整体发展同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学科化服务发展道路,是实现学科化服务可持续发展,增强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学科化服务对于智库建设的支撑研究与实践尚属于起步阶段。促进特色智库建设与学科化服务的有机结合,使特色智库建设与学科化服务互促互进,协调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应有价值。

二、学科化服务促进高校特色智库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现实背景

学科化服务对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知识转化等诸多方面都起着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作用。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高校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突显。作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院校,在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等院校也早已成为我国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方略在国家战略层面的提出,赋予了高校更为崇高的职责和使命,为高校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思路和更为明确的方向,极大地拓展了高校的社会功能。智库的发展必须以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强有力的信息支撑服务作为必要前提,高校智库建设与发展为学科化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天地。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明确提出,是新时期国家层面对高校创新发展提出的总体规划,是指导高校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智库发展和高水平成果产出的关键,在于智库成员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高效能信息支持是智库成员素质与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撑。特色智库建设需要高效能的决策信息保障,围绕高校特色智库建设,为其提供针对性信息支撑保障,是学科化服务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

(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智库是影响政府决策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智库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智库从建立之初解决个别问题微弱影响,到现今影响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重大决策,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历程。智库建设由来已久,智库重要作用被我国所认识和重视,并逐渐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则是随着智库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越来越显著所直接导致的。我国智库相关研究起步较晚,智库建设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需求是智库产生的根源和发展的机遇,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机遇与矛盾并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确处理和科学处理、解决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对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非常现实而又深远的影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智库以其特有的运行方式及针对性的研究成果,为党和政府重大问题科学决策的提出提供极具价值的重要参考依据。特色智库紧密围绕党和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及人民群众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凝心聚力、出谋划策,切实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为高等学校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高校聚集了80%以上的社科力量、近半数的两院院士、60%的“”入选者,以及规模庞大的研究生本科生队伍,研究实力雄厚、信息资料丰富、对外交流广泛,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力量,仅“十一五”期间高校就向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交研究咨询报告6万多篇。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高校紧密围绕国家需求,积极献计献策,为国家发展提供前沿性战略研究成果,积极服务政府决策和社会发展,大力推进研究成果向政府决策和政策的转化进程,高等学校现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政府决策等提供智力支持,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高校创新发展的重要根基所在。长期以来,高校在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重大智力支持方面,虽有总体指导,但却缺乏较为具体明确的规范。教育部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首次明确了高校智库的功能定位,即高校智库应当发挥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的重要功能,其为高校智库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从根本上推动了高校智库的建设进程,对全面提升高校智库建设水平、提高高校社会服务保障能力具有深远影响。

(三)学科化服务是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重要支撑保障。学科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为用户构建的全方位、立体化、高效能信息支撑保障环境的一种深层次创新服务模式。高校智库建设离不开高效能的信息支撑,学科化服务以其主动性、专业性、个性化等鲜明特点,在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中承担重要的角色、发挥重要的作用。学科化服务源于国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图书馆,自20世纪90年代学科馆员制度引入我国,并在高校图书馆广泛建立。经过10余年的渐进发展,学科化服务现已成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其对推动学科资源与服务高效能利用、提升高校学科建设水平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工作的深化开展,为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信息保障工作的稳步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前期基础。当前学科化服务工作正处于深度整合前的关键发展时期,高校智库建设的明确提出,给学科化服务工作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与新的现实挑战。不论是从智库建立之初的成员遴选,还是到智库的日常运行,再到智库成果推广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高质量、高效能的信息支撑保障。高水平智库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显著标志,高效能的学科化服务则是智库建设可持续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强有力支撑。

三、学科化服务对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影响

(一)全面提升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质量与水平。国际著名智库在政府决策中的独特优势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高层次人才密集;二是学科领先且综合性强;三是资料丰富、信息灵通;四是具有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资料丰富、信息灵通不但是智库的显著优势,更是智库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作为学科建设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学科化服务是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主动性、深层次、个性化服务的重要体现。学科化服务现已在高校普遍实施,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过多方努力,学科化服务已得到用户的普遍接受和认可,并在推动高校学科建设、提高用户教学科研水平方面产生了显著影响。随着用户需求的日益提高及学科化服务的深化开展,学科化服务在提高学科资源与服务利用效能、提高用户信息需求保障能力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科化服务状况直接反映高校图书馆的现实服务水平,同时也是衡量高校发展水平的重要观测点。探索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视域下学科化服务的影响因素、运行机制等,充分发挥学科化服务在促进和推动高校智库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全面切实提升高校智库建设的质量与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显著增强我国高等院校的凝聚力与核心竞争力。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破解发展难题的迫切需要,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升国家软实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对高校服务社会,更多的是强调产学研相结合,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强调高校自然科学的作用而相对弱化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与作用,结果直接导致社会对高校需求乃至高校参与社会发展实践重短期经济效益而轻长期社会效益,且两极分化现象严重。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经验,同时也是充分发挥高校作用、实现高校全面发展的必然途径。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生力军和各学科人才聚集的高地,是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力量,以服务决策为导向,以提升能力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为依托,打造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是高校凝聚力与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的重大战略发展机遇。以学科化服务为信息支撑保障的高校智库建设,在智库成员遴选、智库知识运行、智库成果推广、智库成果评价等诸多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性构建与特色智库建设相匹配的学科化服务运行机制,推进高校智库建设进程,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必然趋势和努力方向。

(三)引领学科化服务健康深入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学科化服务的健康深入可持续发展需要图书馆及学校的整体规划和认真落实。经过多年发展,学科化服务以其主动性、专业性、个性化等鲜明的特点,赢得了用户的普遍认可,学科化服务也逐渐成为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以用户为中心,全方位提升学科资源与服务效能,成为学科化服务不断追求的目标。学科化服务的普遍开展,是业界对图书馆工作、对用户需求认识程度逐渐提高的过程。学科化服务更是图书馆贴近用户需求,提升服务层次的新举措。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科化服务更多的是图书馆针对资源与用户需求矛盾缓解而进行的一种自发行为,不论是高校管理层还是院系应用层,对学科化服务的认识仍更多地停留在浅层次阶段,缺乏对学科化服务实施的深刻认识。学科化服务是图书馆推动用户学科资源与服务高效能利用的客观选择,也是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用户教学科研水平提升的必然选择,学科化服务不论是对图书馆还是对用户、对高校发展都是必需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规划的出台,使学科化服务在高校的作用更为明确和提升。进行特色智库建设视域下的学科化服务协同创新,推动学科化服务在高校智库建设中作用的更充分发挥,对于引领学科化服务健康深入可持续发展新方向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卫红.高校在新型智库建设中的使命担当.人民日报,2014.2.16.

人工智能对于社会的影响篇9

一、期刊出版走向媒体深度融合传播力的必要性

传播力是期刊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对于出版物传播力的定义,现阶段国内外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但就期刊的影响力而言,应该包括传播方式、手段与传播效果。传播力可以视为“使期刊在传播过程中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而所运用的各种方法、技术和手段的总和”。近年来,伴随我国出版业的体制改革、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深度融合发展,作为传统产业的纸质期刊在惊叹新兴媒体技术增速发展的同时,危机感也日趋加剧,那么如何通过增强传播力来提升期刊的发展活力,是当下纸质期刊亟待解决的难题。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此时“传播力”首次被提出。在此背景之下,2015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把传统出版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是出版业巩固壮大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迫切需要,是履行文化职责的迫切需要,是自身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从中明确了未来期刊业发展的重要趋势。2017年7月国务院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标志着发展人工智能被列入部级战略层面,成为中国未来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的实施,将直接推动中国信息化产业从数字化、网络化阶段进入智能化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将对社科类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发行产生新的变革。当下,重新审视和研究探讨社科类学术期刊传播力的有效路径,对于促进纸质期刊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期刊出版走向媒体融合传播力影响因素的嬗变

(一)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人们的阅读方式从纸媒体时代电子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智能时代的根本性变革。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的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8%。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6.2%。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84.87分钟,人均每天互联网接触时长为65.12分钟,人均每天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为10.70分钟,人均每天接触pad(平板电脑)的时长为11.10分钟。在传统纸质媒介中,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间最长,为19.81分钟,12.3%的国民平均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图书。”社科类学术性期刊读者对象是社会研究工作者、管理者、教师、学生等。投稿人员层次、学历较高,写作能力较强。依据相关期刊所承载的信息可被利用程度的不同,读者的需求可以分成显性需求与潜在需求。读者的阅读需求是“读者从自身的文献信息需要出发,寻求、查找符合自己要求的文献信息的过程,此过程以读者的阅读目的为起点,以取得满足读者文献要求为终点”。新兴媒体的便捷性激发读者阅读冲动,读者可快速获取相关信息,但是零散性、碎片化、快餐式的阅读,又往往不能满足读者深入探究的需求,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信息阅读尤其如此。社科类学术期刊除了时效性强外,还对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引领和主导作用,使其读者的潜在阅读需求仍存在。尽管新兴媒体时代信息繁杂、快捷,但是仍有不少社会研究工作者、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等习惯通过传统的纸质期刊获取所需的信息,但这部分读者的显性阅读需求变化不大。

(二)期刊的目标定位与栏目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评价体系的建立,是我国社科类学术期刊评价体系逐步与国际接轨的标志。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进入CSSCi等收录目录或者排名上升,是社科类学术期刊判断传播力的重要依据,而期刊提高影响因子难度在于获取优质稿源。“影响因子”是动态的因素,影响因子的大小受到论文、期刊、学科、检索系统、名人效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一般社科类学术期刊认同的“权威”载刊物主要有《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复印报刊资料》等权威学术文摘。社科类学术期刊在本着择优录取稿件的同时,作者也在有意识地精心挑选具有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投稿,而读者也在挑选具有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进行比较有针对性的阅读。为此,社科类学术期刊编辑只有提高期刊的影响指标和扩大期刊的影响力,才能吸引到高素质的专业作者投稿。提高刊物的影响力,除了需要优质稿源以外,还可以借助数字化、集群式传播模式,提高期刊的受众面,这就要借助于新媒体对社科类学术期刊的整合与包装。社科类学术期刊目标定位的变化,必然影响栏目结构的调整。栏目是稿件分类的标志,是期刊展示内容的形式,应当全面体现办刊的宗旨。栏目构成要富有创新性,栏目设计要有特色,题材选用要敢于创新,沟通读者与作者的关系要能独具匠心。面向不同的读者群体设计相应的栏目,才能扩大阅读需求,提升刊物的传播力。

三、期刊出版走向媒体融合传播力的新路径

“媒体融合时代融的是理念和思路,合的是内容和技术,做的是协调和互动,求的是再造和双赢,要用互联网的思维办媒体、抓融合、促发展,抢占新的发展制高点。”社科类学术期刊要大力发展,就要跟上智能化的发展步伐。根据自身刊物的环境与条件,对新媒体和新技术要有选择地开发和应用才好,并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能提高效率、扩大传播、长久运转才好。在媒体融合的传播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如何通过新技术、新平台把单一、平面的信息传播方式变为多元和立体呢?

(一)拓展期刊媒体融合的传播渠道对社科类学术期刊来说,虽然纸质期刊依然是主流,但也要重视智能化的未来出版。现阶段进一步利用好“纸媒与互联网”“纸媒与电子期刊”“纸媒与微媒体”“纸媒与手机终端”等多种融合的方式,从而实现“期刊+互联网+服务”刊媒融合发展的创新服务模式。发行渠道的深入挖掘。传统纸质版的发行量逐年在减少,但仍具有重要的价值,读者群体主要是社科研究人员、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他们中大多数人青睐于纸质的深阅读,所以还不能放弃对传统发行渠道的进一步深入挖掘。期刊网站的延伸开发。期刊网站应与纸质期刊保持一致的风格和形象,以相互衬托和传播。网站的内容日常更新、服务器日常维护最好要有专人负责或外包负责;内容可通过设置导读、重要组约稿指南、下期重点内容预告等形式,向读者介绍本期刊的特色栏目和重点文章,以起到引导读者选择阅读的作用;每期论文及过往论文的检索和全文下载(pDF、HtmL、oa模式);应嵌入稿件查询、订阅、投稿、消息、国内外网站链接等功能。尽可能通过这个平台的多种方式为作者、审者、编者、读者提供沟通和交流的作用,从而达到传播期刊,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增加oa出版的传播方式。随着社科类学术期刊传播的需要,开放获取方式日益普及,期刊应注意增加oa传播。开放oa可以使作者和读者通过公共互联网免费检索、阅读、下载论文,使社会科学研究能借助互联网快速传播。刊物出版后,编辑部可以快速将电子版内容传播出去,有利于提高本刊的总被引频次,尤其是与相关领域的网站建立链接,并延伸到国外期刊数据库。

人工智能对于社会的影响篇10

一、期刊出版走向媒体深度融合传播力的必要性

传播力是期刊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对于出版物传播力的定义,现阶段国内外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但就期刊的影响力而言,应该包括传播方式、手段与传播效果。传播力可以视为“使期刊在传播过程中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而所运用的各种方法、技术和手段的总和”。近年来,伴随我国出版业的体制改革、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深度融合发展,作为传统产业的纸质期刊在惊叹新兴媒体技术增速发展的同时,危机感也日趋加剧,那么如何通过增强传播力来提升期刊的发展活力,是当下纸质期刊亟待解决的难题。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此时“传播力”首次被提出。在此背景之下,2015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把传统出版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是出版业巩固壮大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迫切需要,是履行文化职责的迫切需要,是自身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从中明确了未来期刊业发展的重要趋势。2017年7月国务院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标志着发展人工智能被列入部级战略层面,成为中国未来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的实施,将直接推动中国信息化产业从数字化、网络化阶段进入智能化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将对社科类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发行产生新的变革。当下,重新审视和研究探讨社科类学术期刊传播力的有效路径,对于促进纸质期刊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期刊出版走向媒体融合传播力影响因素的嬗变

(一)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人们的阅读方式从纸媒体时代电子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智能时代的根本性变革。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的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8%。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6.2%。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84.87分钟,人均每天互联网接触时长为65.12分钟,人均每天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为10.70分钟,人均每天接触pad(平板电脑)的时长为11.10分钟。在传统纸质媒介中,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间最长,为19.81分钟,12.3%的国民平均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图书。”社科类学术性期刊读者对象是社会研究工作者、管理者、教师、学生等。投稿人员层次、学历较高,写作能力较强。依据相关期刊所承载的信息可被利用程度的不同,读者的需求可以分成显性需求与潜在需求。读者的阅读需求是“读者从自身的文献信息需要出发,寻求、查找符合自己要求的文献信息的过程,此过程以读者的阅读目的为起点,以取得满足读者文献要求为终点”。新兴媒体的便捷性激发读者阅读冲动,读者可快速获取相关信息,但是零散性、碎片化、快餐式的阅读,又往往不能满足读者深入探究的需求,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信息阅读尤其如此。社科类学术期刊除了时效性强外,还对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引领和主导作用,使其读者的潜在阅读需求仍存在。尽管新兴媒体时代信息繁杂、快捷,但是仍有不少社会研究工作者、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等习惯通过传统的纸质期刊获取所需的信息,但这部分读者的显性阅读需求变化不大。

(二)期刊的目标定位与栏目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评价体系的建立,是我国社科类学术期刊评价体系逐步与国际接轨的标志。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进入CSSCi等收录目录或者排名上升,是社科类学术期刊判断传播力的重要依据,而期刊提高影响因子难度在于获取优质稿源。“影响因子”是动态的因素,影响因子的大小受到论文、期刊、学科、检索系统、名人效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一般社科类学术期刊认同的“权威”载刊物主要有《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复印报刊资料》等权威学术文摘。社科类学术期刊在本着择优录取稿件的同时,作者也在有意识地精心挑选具有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投稿,而读者也在挑选具有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进行比较有针对性的阅读。为此,社科类学术期刊编辑只有提高期刊的影响指标和扩大期刊的影响力,才能吸引到高素质的专业作者投稿。提高刊物的影响力,除了需要优质稿源以外,还可以借助数字化、集群式传播模式,提高期刊的受众面,这就要借助于新媒体对社科类学术期刊的整合与包装。社科类学术期刊目标定位的变化,必然影响栏目结构的调整。栏目是稿件分类的标志,是期刊展示内容的形式,应当全面体现办刊的宗旨。栏目构成要富有创新性,栏目设计要有特色,题材选用要敢于创新,沟通读者与作者的关系要能独具匠心。面向不同的读者群体设计相应的栏目,才能扩大阅读需求,提升刊物的传播力。

三、期刊出版走向媒体融合传播力的新路径

“媒体融合时代融的是理念和思路,合的是内容和技术,做的是协调和互动,求的是再造和双赢,要用互联网的思维办媒体、抓融合、促发展,抢占新的发展制高点。”社科类学术期刊要大力发展,就要跟上智能化的发展步伐。根据自身刊物的环境与条件,对新媒体和新技术要有选择地开发和应用才好,并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能提高效率、扩大传播、长久运转才好。在媒体融合的传播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如何通过新技术、新平台把单一、平面的信息传播方式变为多元和立体呢?

(一)拓展期刊媒体融合的传播渠道对社科类学术期刊来说,虽然纸质期刊依然是主流,但也要重视智能化的未来出版。现阶段进一步利用好“纸媒与互联网”“纸媒与电子期刊”“纸媒与微媒体”“纸媒与手机终端”等多种融合的方式,从而实现“期刊+互联网+服务”刊媒融合发展的创新服务模式。发行渠道的深入挖掘。传统纸质版的发行量逐年在减少,但仍具有重要的价值,读者群体主要是社科研究人员、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他们中大多数人青睐于纸质的深阅读,所以还不能放弃对传统发行渠道的进一步深入挖掘。期刊网站的延伸开发。期刊网站应与纸质期刊保持一致的风格和形象,以相互衬托和传播。网站的内容日常更新、服务器日常维护最好要有专人负责或外包负责;内容可通过设置导读、重要组约稿指南、下期重点内容预告等形式,向读者介绍本期刊的特色栏目和重点文章,以起到引导读者选择阅读的作用;每期论文及过往论文的检索和全文下载(pDF、HtmL、oa模式);应嵌入稿件查询、订阅、投稿、消息、国内外网站链接等功能。尽可能通过这个平台的多种方式为作者、审者、编者、读者提供沟通和交流的作用,从而达到传播期刊,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增加oa出版的传播方式。随着社科类学术期刊传播的需要,开放获取方式日益普及,期刊应注意增加oa传播。开放oa可以使作者和读者通过公共互联网免费检索、阅读、下载论文,使社会科学研究能借助互联网快速传播。刊物出版后,编辑部可以快速将电子版内容传播出去,有利于提高本刊的总被引频次,尤其是与相关领域的网站建立链接,并延伸到国外期刊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