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十篇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十篇

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5:52

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篇1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2014年,主席提出建设“一带一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雄伟战略,强调有关国家要一起努力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繁荣。目前,“一带一路”战略已经深入地进行实施和全面展开,主席明确提出,“一带一路”建设非常有利于民族和边疆地区,要进一步加快民族地区的开发和开放节奏,努力开拓服务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新局面。自古以来,丝绸之路贸易与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密不可分,更促进了民族和边疆地区的建设和发展。“一带一路”战略是对外开放的崭新举措,这个战略布局的坚实基础便是民族边疆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历史上形成的密切民族关系和民族感情。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与丝绸之路密切关联,源远流长,各民族成员都对丝绸之路怀有深厚的感情。“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需要各民族、各地区的共同努力,团结一致,整体发力,而不能各自为战、单打独斗。这就必须加强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统一国家的认同,坚决维护祖国的最高利益和民族大团结,把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凝聚起来,同心同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中国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有必要向世界展现我们自己的优秀文化,特别是中国富有特色的各民族和谐与共、团结友爱的多元一体文化,尽力传播和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密切关联的丝绸之路精神,努力增进我们伟大祖国的亲和力与感召力,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文化的真正认同,以中华优秀文化软实力来促进和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成功实现。

一、“一带一路”战略与民族交往

作为一条贸易之路、文化之路和信仰之路,肇始于两千余年前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平台和商贸沟通的桥梁。“一带一路”战略涉及多种文化和众多国家及民族,这个雄伟战略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能否和谐共处、真诚交往,摒弃各种误解、疑虑甚至对抗,让“丝绸之路”的历史焕发青春,“一带一路”沿线的相关国家和民族一起构建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自古以来,丝绸之路的贸易和商业往来就与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密不可分,与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建设密切相关。“一带一路”是古“丝绸之路”的历史传承和拓展,“一带一路”沿线涵盖了多个民族自治区域和众多民族省份。“一带一路”战略把中国民族地区从边缘位置推向了历史前台和经济建设的重点区域,成为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前沿阵地。“一带一路”战略将和历史上的古丝绸之路那样,对祖国多元一体民族关系的发展提供绝好的契机,各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一样都会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也会走出固步自封、发展迟缓的过往状态,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进一步加深各民族之间的感情,真正形成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良好局面。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也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一是民族之间新的利益矛盾产生。我国少数民族群众一大部分生活在西部地区,与汉族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有着明显差距,“一带一路”沿线的民族地区必须牢牢抓住机遇,迎头赶上,从而消除不平衡和落后的差距,发展团结进步、共同繁荣的民族关系。二是民族意识增强有可能会带来消极影响。“一带一路”战略将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本质必将促进民族意识顺势增强,民族认同感的增强有可能导致一定的排斥性伴随产生,形成一定的民族隔阂。三是民族风俗习惯和可能多少会受到影响。“一带一路”沿线民族地区的风俗和宗教文化有历史的继承性,成为当地民族文化和生活的重要因素。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各种建设项目将逐渐在民族地区铺开,在给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多少会冲击和影响当地的日常生活,一旦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宣传和落实不到位,就有可能出现一些伤害民族感情的情况,倘若处理不妥当,势必影响民族团结,阻碍“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所以,要顺利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必须重视民族关系和民族交往。一则,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格局中,各个民族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互相离不开,中华民族利益是最高利益,要坚决抵制和反对狭隘的本位主义。二则,每个民族都要互相尊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尊重差异,求同存异,坚决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要坚持民族平等和团结,共同繁荣和进步。三则,各个民族也要从自身出发,努力发展和进步,整合各方利益,在中华民族和祖国大家庭的格局中,互通有无,互相帮助,互相扶持,互相促进,不歧视,不攀比,不泄劲,不拆台,要在“一带一路”伟大战略的进程中一起努力奋斗,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建立和发展伟大地中华民族感情,增强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的认同,为祖国的富强贡献力量。

二、“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基础之一就是我国民族地区有着悠久的文化交融和认同。民族文化通过影响相关产业的产生和发展,进而影响到商业贸易的内容并对商业贸易的规模和格局产生深刻影响。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既存在“异质性”,也存在“同质性”。民族文化的“异质性”导致产品的差异化,进而有效促进商业贸易的产生并进一步产生强大竞争力;民族文化“同质性”所内涵的禀赋优势则有利于商业贸易“网络效应”的形成并强化了贸易关系。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民族文化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商业贸易的重要推力,是对经济方面劣势的有效补充。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历史中创造、积累和传承的,并在历史发展中与本民族的生产和生活密不可分,从而不断演进。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民族文化,都在历史演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认同是区域合作的基础。当今世界区域合作搞得比较好的地区,一般都有较多的文化认同,比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等,都有比较强的文化凝聚力。有了文化认同,才能达成共识,进而实现合作共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一带一路”战略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举措,将对我国的方方面面都会起引领作用,也必将对国家认同的意识构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国家认同,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就是各民族成员对国家都有归属感、认同感,是一种身份意识,是基于共同的历史和文化等因素产生,也会通过有意识地建立一定的政治、法律和文化体制来实现。国家认同,可以表现为政治认同、经济认同和文化认同等多种形式。“一带一路”战略对国家认同的积极促进作用是全方位的。“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群众的文化交流是“丝绸之路”文化核心的价值基础;各族人民和谐共处、团结友爱、共享繁荣生活是“丝绸之路”精神的理想和追求。国家认同必将让“丝绸之路”精神焕发出青春活力,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共建精神家园的思想基础。

三、“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与实施有赖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进一步增强,也有赖于和谐的民族关系,倘若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处理不好,将会影响“一带一路”战略的进展,甚至影响区域发展、民族发展和国家发展。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进程中,要严防出现影响民族和谐关系的情况。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大力加强民族工作,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切实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认同,增强国家意识。要大力宣传和贯彻民族平等团结政策。民族平等团结是民族关系的前提,“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民族关系涉及到不同层面,平等和团结是和谐民族关系的关键。在具体工作中,要努力处理好有关民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等各类问题,严禁发生伤害民族感情和影响民族团结的事情。应根据各地区民族特点,坚持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宣传、贯彻和执行,加强各民族的交往和交流,营造和谐、团结、友好的民族关系氛围。各族干部群众也要敞开胸襟,增强自信心和包容力,摒弃地方保护主义,从全局着眼,与时俱进,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宽松、和谐的社会氛围。引导健康积极的民族意识,增进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感。对于民族意识可能增强的趋势,不要刻意打压,也不可放任、放纵,要防止被坏人利用,要积极引导,要强化国家意识,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认同。着力在全体公民中培育、发展和强化国家意识,把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结合起来,增进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要有意识地导引向共同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历史认同,强化国家意识,有力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区域发展与民族发展要统筹规划。“一带一路”战略不但着眼于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也着眼于促进民族间和谐关系。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应有之意。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进程中,要努力促进和发展和谐的区域关系和民族关系,统筹规划,求同存异,互惠互利,有效互补,整体推进,要摒弃一地一域的狭隘利益,坚持全局观和大局观,将各方利益有效整合,努力发挥整体合力,同时权衡考虑各方的利益分配,避免差距过大,尽力实现相对公平,努力使各方都受益。总之,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最关键的还是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营建中华民族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共塑民族团结之魂。在“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中构建利益共同体,在各民族间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的紧密社会关系,让各民族成员增进对祖国的认同感、对伟大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对悠久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从而加强各个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认同,强化国家意识,真正打造一个休戚相关、互利共赢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作者:刘永强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乌小花、红梅.论“一带一路”战略与和谐民族关系构建.兰州学刊.2015(12).

[2]王正伟.民族地区要在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大局中大有作为.民族论坛.2015(7).

[3]梁红军.“一带一路”战略的民心相通研究.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5(11).

[4]王伟.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内质和蕴涵.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6).

[5]杨韶艳.“一带一路”背景下对民族文化影响国际贸易的理论探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6).

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篇2

关键词:国家认同;大学生;方法;内容;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034-03

一、改进湖北民族地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教育方法

(一)推进自我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有机结合

1.置国家认同教育于公民教育体系之中。公民教育对物质生活方式及道德规范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公民的外出旅游升温,又因互联网的便利,各国的信息和文化互通往来,人们置身于各种混杂的文化、思想、制度中,自我身份认识不清,也在挑战着国家认同。为了持续加强国家认同,必须在公民的教育体系中加入国家认同教育。在公民教育体系中,国家即是教育的垄断者,公民教育的内容必须围绕国家认同进行,在公民教育中形成共识,培养集体意识,让青年人树立国家观念,形成对自己国家的认同。

2.尊重各民族成员对本民族的认同。公民教育中不能否认特殊性和差异性,应加强各个民族的大学生对本民族知识文化的学习。帮助学生认知本民族的历史渊源、文化思想、风俗习惯。该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都有较高的认同度,多会维护本民族的利益。很多人在公共场合更愿意讲本民族语言,如果听到别人说自己民族的坏话,会非常生气。因此,增强国家认同工作中要尊重民族成员对本民族的认同,承认并认可民族中的特殊性。

3.引导本民族认同并推进自我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有机结合。各民族大学生认同本民族的同时更要认同国家,不只要了解自身民族,也需多了解国家中其他民族,意识到我国是多民族共同繁荣的国家,56个民族在大家庭中同样重要,从而培养中华民族认同感,从侧面增强国家认同,推进自我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有机结合。

(二)推进本民族地域认同与国家整体地域认同的有机结合

1.加强高校课堂教育中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显性教育。许多人赞成推进民族地域认同和国家认同,但对其具体内涵了解并不清晰透彻,比如理科学院的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政策和本民族地域特点等理性知识就不甚了解,所以高校课堂中要加强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显性教育,增加学生对国家和本民族实际情况的认识,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2.通过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进行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显性教育直接明了地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但效果不佳,学生不易吸收,或当场接受又会忘记,而隐形教育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隐形教育的作用会在日积月累的熏陶中显明,具有持久性。在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加入国家认同教育,以春风拂面的形式,非强制性地让学生从内心体验培养国家认同的重要性,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推进国家整体地域认同与认知意识的升华。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认为国家的强大有助于自己民族的繁荣发展,但是对整个国家的地域特点并不完全了解,或者说对国家整体地域的认同和认识只简单地停留在表层,所以说很有必要推进国家整体地域认同与认知意识的升华,促进民族学生对国家整体地域的认同内化为自觉意识。

(三)推进本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有机结合

1.置各民族文化教育于中华民族文化教育之中并统筹考虑。民族地区大学生对中华文化有较高的认同感,赞成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但我国对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的教育尚不充分,存在偏差。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应将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结合,统筹安排。在中华民族文化教育中融会贯通各个民族文化,让学生渐染多文化熏陶。学生在学习中华民族文化的同时能感受自身民族文化的鲜明,在领略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能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久而久之,国家文化认同感也在无声无息中得到提升。

2.在此教育系统中包含对各民族先进文化的传承发展教育。传承发展各民族的先进文化是统筹文化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前沿的动力。在中华文化教育系统中,充分重视各民族的先进文化,让民族学生了解民族先进文化,明白自身民族文化在国家文化中的精彩纷呈,更彰显了国家对各民族文化的尊重,使学生在心理上认同国家文化。

3.在彼此结合中形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思想观念意识。国家认同感工作离不开先进意识的引导,形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思想观念意识是促使两种文化有机结合的重要环节。现今,受主流文明的冲击,各少数民族文化文明受到挑战,通过宣传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思想观念,可让大学生充分理解我国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认识我国中华文化中的多样性,肩负起维护这种丰富多彩、多姿多样的责任。

(四)推进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有机结合

1.课堂教育应通过实践教育来体验并向行为转化。我国的课堂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进步,由传统的教师讲授转向师生共同参与,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国家认同课堂教育必然要先向学生讲授知识,继而在实践中深切体验到国家的发展壮大,最终让学生自觉生发出爱国主义行为,实现高层次的国家认同。

2.实践教育要通过课堂教育来提升并向理性转化。很多人听到国歌或看到国旗升起时会为之激动,爱国主义行为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但其爱国行为未能达到理性的层面,有时过于盲目。很多人都表示如果国家出现大的危机会与祖国一起奋战,但是对国家的历史却不能完全了解,对战争时期的情况没有十分清晰的概念。部分学生表示自己的爱国情感是由观看文艺作品激发的,但作品的真伪不能分辨。因此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的知识,尤其是国家认同,需要通过课堂教育向理性转化。

3.在双向互动中推进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有机结合。实践离不开理论指导,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扩充,又需要经受实践的检验。实践所得内容需在课堂教育中由感性层面上升至理性层面,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中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理论教育需在实践中进行真心的体验,并转化为自主的爱国行动,再于课堂教育熏陶中加入高层次理性的色彩,即推进中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有机结合就要在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双向互动中进行。

二、完善湖北民族地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教育内容

(一)在语言与行动互动之中做到言行一致

1.语言教育要向行动教育不断转化。良好的教育是语言加上行动,行动比语言更有说服力。提升国家认同感的过程中,学生身体力行地做一些事情强于空洞的说教,不只强调学生能学会多少有关国家的知识,更强调学生在维护国家利益、认同国家方面能做到多少。在教育中要十分注重学生国家认同行为的规范性和创造性,使大学生能将理论知识成功地应用于实践行动中,明白自己作为国家公民、大学生角色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2.行动教育要充分体现语言教育并达到知行一致。学生的行动需要时时遵守语言教育中的规范原则,避免盲目行动的出现。大学生行动差异的背后是语言教育修养的差异,理性的国家认同行为背后体现的是语言教育的力量,很多学生表示当民族的习惯与法律、政策相抵触时,可以坚持法律和政策,这就表明我国法律和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宣传教育工作颇有成效,学生在维护国家法律权威方面能做到言行一致。但部分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态度不坚定,不一定能在爱国语言和行动上保持一致,还需加强语言教育和行动教育相结合的力度。

(二)在传统与现代相交织之中实现功能互补

1.大力建设传统红色文化内容并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湖北地区尤其是湘鄂西,是我国重要的革命阵地,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建设传统红色文化内容并充分挖掘其教育功能,让大学生亲眼目睹革命遗迹,瞻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深刻体会和平生活得之不易,有利于国家认同教育的推进。许多少数民族学生都表示,通过家人和老人的讲述,了解了本民族和国家的抗战历史,认识了许多为本民族乃至整个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英雄人物,激发了自己热爱本民族和国家的热情。

2.在现代互联网教育过程中大力挖掘传统教育内容的潜在价值。凭借世代口耳相传的方式,传统教育内容价值发挥的程度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很多传统教育内容不能广为人知。很多人表示自己获取消息的途径是通过互联网,那么传统经典之作也可以借助互联网这种传播媒介加强宣传,向世人推广。《档案》等综艺节目也在节目中安排讲解传统教育内容,《百家讲坛》等也在为观众解读中国历史、传统文化,这都在无形中宣传着我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传统教育内容的潜在价值被持续不断地挖掘出。

(三)在管理与情感相渗透之中体现情理交融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各方面关心当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教育领域的现念,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根本目标,围绕此目标,学校开展工作一定要针对性和实效性强,查漏补缺,关心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将学生培养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2.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和现实理论水平来考量差异和个性。民族地区大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这与多种因素相关。我们不能简单的以学生间的个性差异来评定好坏,也不能抹杀个性差异,要求学生完全一致,违背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和现实理论水平来考量差异和个性,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3.充分结合敏感时期来做细做实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民族团结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前提,是维护全国人民利益的现实基础。我国民族团结大局下还存在许多不安定因素,影响到民族地区人民国家认同的情绪,所以需充分结合敏感时期做细做实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安定学生的心情。民族团结工作一定要从细处着手,一定要将政府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优惠政策落实到实处,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福利。

三、优化湖北民族地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教育环境

(一)优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

1.突出具有当地民族文化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必然要倾注人文关怀,凸显当地特色和文化差异。很多人都建议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方面突出当地民族文化特色,各民族的学生都希望在校园的物质建设中加入本民族的特色,让他人认识本民族的文化内容。比如学校在设计学生宿舍楼时,要尽量照顾到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习惯,设计出家的感觉。

2.在整体布局中充分考虑其对国家认同意识的蕴含和折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建议在优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时增强国家认同意识的传播,这说明学生已经认识到国家认同的重要性,也明白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传播国家认同思想的重要途径。因此,主导者在整体考虑物质文化建设布局的同时要着意突出国家认同思想,在设计文化宣传的领域中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宣传国家认同的知识、彰显国家认同的特殊价值。

3.充分调动当地大学生参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针对学生对国家政治、学校活动等参与度不够的问题,有人建议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是学校真正的主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为了吸引普通学生参与到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让他们很好地组织、带领本班学生参与活动。

(二)优化校园制度文化环境的建设

1.当地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必须形成制度化和体系化。大学生国家认同工作需要形成固定的模式,让一切工作有序进行,不至混乱。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制度化、规范化是此项工作逐渐成熟的重要标志,有助于学生教育的内容完备和规范统一,也便于控制学生的言行举止,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进一步益于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2.构建和健全当地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相关机制。学校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可以保障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顺利进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相关机制的建立会为大学生提供国家认同的标准,在学生心中形成一把标尺,自觉向国家认同的标准模式看齐,在行为上自觉以国家认同的标准要求自己。完善的机制也会引导学生加强自主修养,认真了解国家相关事项,获取国家政治信息,让国家认同自我教育成为主流。

(三)优化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建设

1.基于中华文化教育来筑牢当地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精神根基。全球化进程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我国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认同危机加重。为了增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需要筑牢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精神支柱――中华文化。要确立中华文化的主流文化地位,教会学生明辨是非,自觉抵制诱惑,迎接挑战,不在西方文化氛围浓重的现状下迷失自己。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讲座安排中也可加入中华文化内容,在课堂上增进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

2.建构当地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国家观。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的确立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分不开,很多人建议在优化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过程中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国家观。构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国家观可以深化思想认识,但需学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国家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学会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解决我国的国家认同问题。

3.大力宣传对中华民族及国家高度认同的各民族先进典型人物。曾经为中华民族独立自强、为国家抵御外辱、为新中国建立浴血奋战过的民族英雄正是中华民族及国家认同感极高的人。他们为国家民族舍弃一切就是因为那颗民族心。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决不能忘记这些人的卓著功勋,要鼓励大学生们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激发爱国热情。此外,通过宣传当今对中华民族及国家高度认同的各民族先进典型人物,可以让大学生感到榜样就在身边,真实可信,也可以在全校范围内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学校学生树立国家意识。

参考文献:

[1]陈万柏,朱秀琴.关于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研究综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4):4.

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篇3

【关键词】民族文化认同;软实力;凝聚;精神

在当前国际社会文化多元化、思想观念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显现出其重要的价值和地位,民族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而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它是一个民族自我归属的认知感和情感依附,映照出民族行进的道路和方向,并成为推动民族前进的强大精神和文化力量,对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及“软实力”价值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文化的范畴也不断宽泛,它包涵有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物质文化、精神信仰、道德人生观、价值观念等,这种民族文化认同具有不受地域、语言、经济的限制而存在,具有稳定性、内聚性和排异性,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是民族强大的凝聚力的内在动力,也是国家繁荣富强的重大支撑,这也正是中华民族海外侨胞虽远在他乡却心系祖国和民族的原因!历史证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可以彰显出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和价值取向,能够构成稳定、长远的群体社会文化环境,在这种群体社会文化环境中逐渐养成的民族文化认同,可以成为凝聚人心的一种无形的“软”力量。

“认同”首先源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同时,它也是一个哲学认识论的意识范畴,用于对自我根源的一种追问,在自我立场的表达中,它具有鲜明的价值立场。而民族的概念则是人们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地域环境、经济生活、文化特征四大要素的稳定共同体,它映射出民族的三个层次,即:对民族统一共同体的文化认同;对自我族群的认同;对自己的生活居住圈的文化认同。本文重点探讨的是中华民族统一体的文化认同,它沉淀了五千年的古老儒家文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成为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为载体的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即是对中华民族的自我肯定、自我凝聚和同一。

民族文化认同的软实力价值与硬实力基础相依托,同时它突出显现于国家自身的文化魅力,它是一种基于文化的创新生命力和传播影响力,是文化要素所散发出来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它借助于国家文化媒介对民众的价值观和生活观加以同化和引领,可以说是一种内化于民心、外化于民行的有力支撑。它的“软实力”价值重点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民族文化认同是国家积极占领的综合国力的制高点,成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保护伞”。在国际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下,要意识到民族文化认同的缺失是国家安全威胁的起始,如果没有统一、优秀的民族文化认同,则无法使国家的安全得到保障,在民族文化认同弱化的状态下,引发国家政治危机。因而,可以这样说,民族文化的消失就等同于民族的消亡、国家的没落。

2.民族文化认同是凝聚民心的向心力和“粘合剂”。民族文化认同是在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相互交流和互动而生成的,它在生活发展和经济活动中代表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汇聚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共性,在各民族文化交织的过程中,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成为一种强大的、不可阻挡的精神纽带,使各民族处于稳定而深层次的交流之中,从而产生强大的归属感和情感上的依附感,得以延续和发展。

二、全球视域下的我国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剖析

伴随着全球经济活动和交流的不断扩大和延伸,我国的民族文化认同遭遇挑战和危机,在激烈的国际角逐之中,各种政治冲突将存在于不同民族文化的族群之中,这无疑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认同敲响了警钟,我们要意识到民族文化认同的各种问题,要突破民族文化认同中的“瓶颈”,使之成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

1.全球文化及价值的多元化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挑战

我国正在步入关键的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如何坚守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动摇,是一个需要思考的课题,马克思主义作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前进的思想武器,是我国主流的意识形态,然而,在现代全球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交织和涌入的情境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意识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这使马克思主义面临认同淡化的危机。发达国家利用其先进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向我国的思想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渗透,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强烈的冲击,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大肆宣扬“意识形态地位等值论”,严重挑战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普世价值对于我国民族文化认同的挑战

西方发达国家的商品和文化融入我国,出现了文化殖民的倾向,它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当成了负面的内容,而通过宣扬“普世价值”来掩盖其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本质,弱化我国的文化创新能力,用于消解我们民族中积极的价值内容,对此,我们要明确,我国的民主是基于公有制基础上的,与资本主义的民主有本质的区别。

3.市场价值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挑战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倡导“中庸”之道,主张稳定与和谐,而在市场经济的主导价值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经济的竞争,在竞争之中也显现出市场经济法则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因素,出现诚信缺失、见利忘义、虚假盛行的现象,这违背了中华民族的“信”与“仁”的主旨,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一大挑战,为此,我们需要寻找传统文化美德与市场竞争价值相契合的发力点,在传统优秀文化与市场经济价值相整合的前提下,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发展。

三、民族文化认同理念下的我国“软实力”提升路径

民族文化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它可以有力地延续和增强民族的强大生命力,为此,我们需要重视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中的危机,采取有效的举措,增强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认同,并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1.调适良好而自信的民族文化心态,增强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度

现代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各民族的文化也在政治交锋的过程中,不断碰撞、交流和历练,这就使各民族的文化心态变得复杂而多元化,我们要在文化国际交流的时代之下,保持和调节好自我发展的健康心态,要用自尊、自觉、自信的文化态度,去看待现代形势下的变化和发展,要以不卑不亢的气度、理性包容的心态,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在国际文化交流的不可阻挡的潮流中,保持高度的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觉意识,对于渗透和融入的西方文化,既不能一味排斥,也不要有任何的自卑心理,而要理性地、公正地看待他国文化,汲取其中的营养,去除其他民族文化的糟粕,走出一条理性、客观、利己利人的文化交流和发展之路。

2.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主流民族文化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的思潮,对于社会思想呈现出较大波动的形势和特点,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国文化的自觉共识,针对思想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创新和实践,赋予其鲜明的时代价值意义和F实引领意义,在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调整思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力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答现实社会中的问题,从而使其成为现实生活的引领者,成为民族文化的主流价值观。

3.挖掘和盘活民族文化资源,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力量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上下几千年的积淀,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道德规范和理想追求,具有巨大的精神支撑作用和价值,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思想文化观念,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仅要对民族文化加以延续,还要加以大力的弘扬,要培育与时展相契合的文化本位和民族文化精神,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探索其内蕴的价值追求,盘活民族文化的各种资源,从而使之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意志力和生命力,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

4.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实现民族文化与市场经济的整合

在实现民族文化与市场经济相整合的过程中,要将大众的利益置于首位,培育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人文关怀,注重人文关怀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用人文关怀的内在张力,提供个人发展的广阔平台,尤其要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引导下的和谐社会构建中,体现出深度的人文关怀,要兼顾人民群众的各方利益,构建充满张力、协调有序的社会和谐文化,从而实现民族文化与市场经济的有效整合,形成社会范围内的民主、平等的经济文化氛围。

5.注重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创新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当然必然要与民族文化的交流相链接,只有在民族文化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才能增加其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穿透力,才能显现出民族文化中的亮点和优势,为此,需要对中华民族文化中的资源加以整合和创新,要在交流中显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输出具有本土民族特色和风格的文化产品,要运用新的传播手段,使富于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元素走向世界,增进世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当世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度越高的同时,也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精神的标志,在我国经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进程中,要注重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自觉性和自信心培育,要针对民族文化认同的现实危机,挖掘我国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在精髓和价值追求内涵,从而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田夏彪.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思维向度[J].理论导刊.2015(06)

[2]郑永廷.深化民族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评《民族文化认同论》[J].思想理论教育.2014(10)

[3]田夏彪.当前民族文化认同中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关系[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

[4]陈小娇.民族文化认同研究综述[J].思想战线.2013(S2)

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篇4

前言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席卷下,大量的外来文化涌入我国,对我国大学生造成巨大的文化冲击,而这些事件似乎在验证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1]”。而文化认同,尤其是对外来文化价值的认同,足以瓦解一国的政治制度,一民族的凝聚力。因此,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刻不容缓。本文创新性地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对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意识降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传播学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增强我国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认同

1.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

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文化全球化是指世界上的一切文化以各种方式,在“融合”和“互异”的同时作用下,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2.文化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同经济全球化一样,是一种世界发展的趋势。文化为经济打头阵,经济为文化发展注入新动力。文化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3.民族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民族文化认同主要是指民族成员对本民族主体文化的归属意识。而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即大学生对于本民族主体文化的归属意识,表现为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内心、道德本性和特殊需要对本民族文化的群体价值进行整合的过程。

二、从传播学5w模式看中国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缺失的原因

美国学者h·拉斯维尔于1948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形成了后来人们称之“五w[2]模式”或“拉斯维尔程式”的过程模式。这五个w分别是英语中五个疑问代词的第一个字母,即:who(谁)sayswhat(说了什么)inwhichchannal(通过什么渠道)towhom(向谁说)withwhateffect(有什么效果)。即传播者、信息、媒介、接受者、传播效果分析。

(一)传播者:有意识地文化渗透

传播者是传播活动的起点,也是传播活动的中心之一。大众传播中传播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媒介组织。而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外来文化的传播者主要是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他们的经济文化实力相对较强,向外文化辐射的能力也相对较强。如美国的《功夫熊猫》《泰坦尼克号》等,将美国的文化理念通过影片渗入到大学生的思想之中,造成中国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缺失。--!>

(二)信息:外来文化真假难辨

传播内容是传播活动的中心。它包括特定内容和传播方式两部分。传播内容是在过程中生产出来的。信息传播的内容是决定其文化倾向和文化引导方向的最重要问题。在外来文化中,对中国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造成冲击的文化主要有影视文化、饮食文化--!>、节日文化、娱乐文化和服饰文化等。

(三)媒介:媒体导向偏差

传播媒介是传播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传播行为得以实现的物质手段。媒介即中介或中介物,存在于事物的运动过程中。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是指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在中国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缺失的过程中,网络是使用频率最频繁和最有效的传播媒介。大学生的空闲时间较为充足,对于高科技的掌握能力较强,因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此,大学生是网络信息的主要受众,而当前的互联网信息真假难辨,导致大学生接受的信息中充斥着大量的外来文化,削弱了大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四)接受者:民族信仰体系不完善

接受者又称受众,是主动的信息接收者、信息再加工的传播者和传播活动的反馈源。从受众角度,即大学生的角度分析其民族文化认同感缺失的原因主要有:大学生的信仰体系还未完全形成,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高校民族文化教育的缺失;校园大众文化的兴起与盛行。

(五)传播效果: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缺失

在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传播受众的影响下,外来文化的传播造成了我国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缺失。

三、从传播学5w模式构建中国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

(一)传播者:增加民族文化的传播

对外来文化的传播者进行文化控制并不现实,但我们自己也可以成为文化的传播者,尤其是自己民族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的传播者,从源头加以控制外来不良文化。

(二)信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

在信息传播的内容上,我们要高度重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播,而保护和弘扬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中的可创新之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等的变化不断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从而促进了人类的创造力①。因此,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条有效的路径。

(三)媒介:发挥正确导向作用,树立“最美”草根典型

1.媒介平台

2012年1月6日,山西卫视推出了大型真情互动节目——《最美中国人》。这是一档秉承寻找人们生活中“真善美”的全新节目,为观众提供一个可近可亲可感可学的立体最美人物形象。

2.“最美”草根典型

2011年到2012年,中国社会涌现了一大批最美人物,有“最美妈妈”吴菊萍,有“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更有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采取安全停车措施保住公车上24名乘客生命的“最美司机”吴斌。这些“最美”人物都是出身“草根”的“草根典型”,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共鸣。

(四)接受者:培养“舆论领袖”,引导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

舆论领袖是指能够非正式地影响别人的态度或者一定程度上改变别人行为的个人,是一个告知者、说服者和证实者。与社会正规组织的领导人物不一样,舆论领袖是非正式的领导,给人出谋划策,其影响力常常比大众传媒更大[4]。培养“舆论领袖”,可以在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

(五)传播效果:促进大学生文化意识的觉醒,增强民族文化认同

六、结语

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了构建我国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问题,创新之处在于:一是探讨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问题;二是此探讨基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三是本文从传播学的5w模式入手,分别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缺失的原因,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一定的措施,四是充分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作者文化产业的专业背景,综合运用文化学、传播学和人类学的知识来分析当今的热点问题。

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篇5

【关键词】全球化中华民族凝聚力民族自信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ki.rmltxsqy.2016.23.016

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一系列机遇与挑战,对于正处在社会发展转型期的我国而言,有效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无疑成为维持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及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全球化对中华民族凝聚力构成的挑战

借助全球化带来的跨国联动进行经济、文化入侵,对中国形成弧线式包围圈。借助全球化,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实现了各自优势资源的交换与互补,弥补了自身在工业制造、科技研发、制度管理等方面的不足,通过各种合作模式,促成彼此之间的互利双赢。我国利用全球化来推动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个别对中国存有敌视的,则开始以“全球合作”为名,纠结一处,集中针对中国展开经济、文化上的包围与侵入。

全球化的信息交流成为分化、瓦解中华族群文化信仰与价值观体系的隐性途径。随着电子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即时、便捷、高效的跨区域信息传播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地进行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主要途径。但是,国际也借助这一途径,实行其分化、瓦解中华族群文化信仰与价值观体系的计划。借助互联网的开放性、自由性,国际持续向国内民众灌输拜金主义、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消极的价值观,试图瓦解中华民族数千年形成的内敛、平和、务实的精神理念,接受所谓的先进的西方意识形态。①所以,如何管控全球化背景下的信息过剩与泛滥,抵制的和平演变,也显得迫在眉睫。

全球化冲击了民族产业,催生了孤立主义、民粹主义,扰乱了各国、各民族共同发展的良性格局。全球化的到来,不仅为我国提供了学习国际先进发展理念、生产技术以及管理制度的机会,也加快了中国社会传统意识形态的转变和现代社会文化更新的速度。随着大量外来资本的流入,一部分本土民族工业被外资企业兼并、收购甚至难以抵挡外企竞争而不得不破产。同时由于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国民的现代社会意识也相对淡薄,所以很容易对外来文化、制度、企业、产品产生排斥心理,催生出诸如孤立主义、民粹主义等偏执心态,妨碍中外合作、国内各民族间合作,严重扰乱各国、各民族共同发展的良性格局。

全球化对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的作用

全球化扩展了中国展示自身实力的空间,可强化各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都为中国走向世界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国内民众也可以通过各种信息获取途径,切身感受到中国制造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和国家实力的提升,继而增强化各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

全球化提高了各民族同胞对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认知,加深了民族认同感。近年来,借助全球化带来的跨国合作,我国本土文化的产业出口规模与营收不仅逐年稳步增长,而且设计理念、表达形式也逐步与全球主流的文化审美取向接轨。特别是随着全球化引发的互联网信息革命,激发了本土文化企业的创新意识,带动了娱乐、影视、文化策划、人文旅游等文化产业领域的海外开发与运营,推出了不少口碑与商业收益双赢,且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产品,有效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知名度、影响力,加强了各民族同胞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②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反华逆流反向激发了各民族的危机感,强化了团结意识。全球化在打破世界各地孤立、封闭式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不同意识形态阵营形成的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国际以全球化为名,大打“人权牌”与“民主牌”,集中对中国施压,蛊惑中国民众接受西式文化,企图改变中国的发展制度。这使中华民族产生深深的危机感,从而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社会主义发展制度,保护、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华民族的团结意识得到增强。

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路径

持续加大对外开放、对内改革,增强中国的综合实力,逐步提升国家的国际影响力与地位。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持续扩大制度改革的领域,积极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运作模式以及管理制度,优化产业结构、渐进去库存与产能,提高经济质量。同时,也要加大对科技创新、军事研发、教育改革的支持力度,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协同共进,努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影响力,培养各族民众的大国国民自豪感。

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合作,突出中国对世界发展的贡献,提高各民族同胞的荣誉感。我国应当秉持开放、兼容、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鼓励本土文化产业走出去,欢迎国外优秀的文化产业引进来,形成彼此参照、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互动局面。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平台,集中、全面地展示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最新态势,引导各族民众了解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国际大国的担当,提高各民族同胞的荣誉感。

加快媒体的海外布局,增强中国的话语权与影响力,提升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要鼓励本土的文化企业,尤其是媒体行业进行海外市场的拓展,引导其采取合作收购、参股并购、协作竞投等多元化的经营手段,深化与国外传媒企业的合作,展示中国的发展新貌、传播中国价值观、凸显中国的国际立场以及寻求全球合作共赢的基本诉求,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影响力的本土媒体品牌,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强化各民族对于中华文化的认知归属感。③

推广开放式、多元化的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制度,协调处理意识形态隔阂、增进各民族团结。应当合理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快专项立法,提高整治力度,净化网络风气与传播氛围。逐步推行更为开放、透明的社会舆论监测与引导制度,鼓励各族民众正确运用互联网去开阔自身眼界、增长知识见闻、提高信息甄别与筛选能力,自觉抵制互联网平台上的外来的消极价值观念,以求同存异的认知理念理性地看待意识形态隔阂,传承并强化自信、从容、团结、开拓的民族精神。

(本文为2015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墨子生命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和南京工程学院校级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效用主义道德观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分别为2015SJB226和YKJ201439)

注释

孙悦凡:《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上海经济》,2016年第2期,第43~49页。

杨英法、张骥:《借力汉语国际化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思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第98~102页。

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篇6

关键词:历史教学;藏族;高中生;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383-01

指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就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萌发、激励和生成的爱国主义。它是一种深厚的思想情感,凝聚着人们对国家的共识,对民族的认同;作为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引领人们的时代价值;进而上升为重要的政治原则,成为人们骨子里崇高的个人品质和可贵的民族气节。

爱国主义作为历史范畴,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着深厚的文化载体。《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强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于历史教师而言,不仅是一种义务,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深化民族情感教育

藏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至今也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时间的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素材,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藏族儿女为祖国统一和国家富强不懈奋斗。比如,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期间,康藏将士誓死战金川;1888年至1907年,藏地军民先后两次浴血江孜宗山保卫战等。可以说,藏族人民是中国近代史抵御外侮的重要力量。

历史是最生动的教材,它用血与火的史实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学习历史就是要了解国家和民族所经历的苦难和成就的辉煌,内化为个人与国家荣辱与共的历史使命感。这更应该是在历史课堂上,以故事、图片或影视等形象的历史题材,唤醒学生潜意识里最强烈的情感共鸣,为建设美丽而努力学习,激励他们早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强调,“各族干部群众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要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有利于藏族青少年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活动,帮助他们认清历史真相,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在历史课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发校本课程。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今昔》《新》《雪山泪》《农奴》等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和说服力强的视频,提升对新旧对比的认识,教育学生不忘旧的苦、珍惜新的甜。再从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对比当今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的局面和2008年“3・14”事件给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给人民带来的心理创伤,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同时,教育学生认清达赖的反动本质,自觉与达赖划清界限。

在中国的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政治联系、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一直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比如张骞通西域、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等等均促进了历史上汉族同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解难分、血浓于水的关系。中学历史教学需要引导藏族学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做民族团结事业的宣传者、建设者和促进者。

三、弘扬民族文化教育。民族文化是传承民族精神的血脉。在经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激励向上的精神力量。

藏民族传统文化既有通俗的说唱,又有高雅的诗歌;既有生动的舞蹈,又有逼真的唐卡;既有英勇的八思巴,又有智慧的班智达。都能激起人们感性的民族豪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说:“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接受洗礼。”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陶醉历史故事、沉浸历史情境,熏陶历史文化,而且要激励学生用自己的真才实学融入文艺精品的创作中,向世人展示悠久丰厚的民族文化,为形成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增进认同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情感具有深沉的精神感化力和广泛的政治号召力,是国家的魂和民族的心,凝聚着人们对伟大的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青少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需要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通过历史教学,结合具体的历史事实、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化“五个认同”教育,增进认同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和文化观。

1、发挥历史课的主阵地作用。虽然中华民族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和内部组成变化不同,但是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中国人民内心深处强烈的国家认同意识日益强烈。历史教学在讲述古代史、近代史的同时,更应该联系实际,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讲出来,使学生通过学习增强国家认同意识。

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篇7

一、美育使民族民间舞蹈的美无处不在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美无处不在。在理论教学中,学生能够透过他们的视觉、听觉对民间舞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能在这个感性认识中去感受民族舞蹈所展现的民族历史与风俗习惯等,让学生们对多民族国家形成一种认同感与自豪感,同时也提供给他们一个空间去想象,发挥;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们也能通过自身去体验民族舞蹈的动感与节奏,理解它所传达的一刚一柔、一张一弛的动态美,同时能够从中体验出生活的哲理,也给民族民间舞蹈一种理性认识,使学生了解这种舞蹈艺术不仅是一种舞台上的演绎,更是一种个性与人生的演绎;民族舞蹈使学习环境中突出“美”,这种舞蹈教学拓宽了学生对学习环境的认识,让他们了解到学习环境不局限于学校,认识到社会也是一个学习的平台,不仅能加强各民族人民的相互交流与交往,促进各民族人民思想统一,形成民族归属感,加强民族向心力,也是一种社会责任的培养与学习。美育创造出了这种美的环境,使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更加深刻地体现艺术素质教育的核心。

二、文明建设需要民族民间舞蹈美育功能最大化

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篇8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6-149-02

社会成员因属于不同群体而拥有多重身份,由此决定了其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不同。国家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政治共同体归属的确认以及个人对白己意欲归属的政治共同体的期待。国家认同与社会秩序的生成密切相连,国家认同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安全和稳定。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2006年塞黑解体、2014年苏格兰独立公投,国家认同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彰显。中国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新中国的成立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民族意识和民族利益诉求不断高涨,民族认同感不断增强。如何使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共生,避免产生国家认同危机,关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近年来,我国涉及民族的恐怖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少数民族中的精英群体,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建设者,更是维护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重要力量。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状况不仅是其自身政治素质的体现,更关系到民族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问题近年来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认同

“认同”作为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由英语名词“identity”及其蕴含动态含义的衍生词汇“identification”翻译而来,因此,同时具备“认同感”与“认同行为”之义。“认同”问题原本是一个传统的哲学与逻辑问题,由弗洛伊德移植到心理学领域,并把其表述为个体与他人、群体或被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认同作用是精神分析理论认识到的一人与另一人有情感联系的最早的表现形式”。后来,埃里克森在弗洛伊德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认同”实际上是关于“我是谁”这一问题或明确或隐晦的回答。在埃里克森的认同理论中,认同是群体的、社会的。认同是指白我在情感上或者信念上与他人或其他对象联结为一体的心理过程,是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交往中所发现的差异、特征及其归属感。随着认同研究的深入,“认同”概念开始走出单一的心理学研究视角,进入到广泛的人文和社科领域,成为当代学术界的一大流行词汇,并聚焦于民族(族群)、国家这类社会群体,国内外学者对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二、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一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白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等的认同,即国民认同。

国家认同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行为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学领域。代表作有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认同而临挑战》、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等。西方学者的研究多从政治学、国际关系学角度出发,并与民族主义交织在一起,使国家认同从诞生之初就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国外学者主要运用认知理论、建构理论以及社会化理论来分析国家认同问题。吉登斯、泰勒、哈贝马斯、卡斯特等人的研究更多关注全球化与现代性对个体或群体认同的意义,指出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文化产业化的迅猛发展致使人们身份日益模糊化。

台湾学者对于国家认同的研究早于大陆,大多从族群理论入手分析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家认同重要性日益彰显,大陆学者对国家认同的普遍关注在新世纪以后。

国内学者对国家认同的研究主要以思辨和理论探讨为主,从国家认同的概念、内涵直至国家认同感的培养等方而都有涉及。学者们从不同研究取向界定国家认同概念,但只有少数学者从心理学角度给予了精确定义。随着族群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学者们开始关注学术意义的族群研究与政治意义的国家认同的结合点,转而对族群的国家认同进行研究。近年来对新疆地区的研究成为国内研究重点,研究对象多为维吾尔族学生群体。@不少学者从国际政治和国家安全角度关注跨境民族的国家认同问题,多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如郝时远

三、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关系

20世纪中期以来,学者们在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差异进行区别的基础上,二者的关系成为研究重点,研究或侧重于社会学、政治学、国家关系角度进行宏观分析,或从民族学、人类学角度进行个案研究,宏观结构分析与个体研究充分结合不足。学者们在理论分析上提出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的二种模式:矛盾冲突关系、调适共生关系、权力运用关系。

有学者认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会产生矛盾与张力。在苏联解体民族主义运动兴起后,欧洲学者对“民族主义”及民族与国家认同给予了大量关注。国内学者在对跨境民族的研究中意识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会产生冲突问题,认为要提升国家认同程度,国家就要不失时机地进行族际政治整合。

有学者认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是互为前提的关系,二者可以和谐共生。如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祁进玉对青海土族、王纪芒对朝鲜族的研究证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可以共存不悖。另外,有学者从权力关系角度解读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认为少数民族的形成既有政府界定作用,也是民众积极利用国家符号和少数民族政策界定自己民族身份的结果。

四、大学生国家认同

近年来学术界对大学生国家认同这一课题展开了探讨,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关于大学生国家认同必要性的研究

有学者从宏观层而讨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必要性。如学者指出,全球化使民族国家的疆界淡化,超国家认同、国内次级国家组织冲击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有学者从微观层而讨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必要性。如有研究者认为,新疆地区民族认同意识较强,泛突厥主义和极端宗教主义文化观以及西方霸权文化的渗透,使新疆地区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必要性凸显。

(二)关于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的研究

有学者从对国家的认识、各民族大学生之间相处、各民族大学生接受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等方而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具有明确的国家意识,积极认同自己既是本民族成员,更是中华民族成员。同时也有学者分析了大学生国家认同方而存在的问题,指出大学生对国家认同的内涵缺乏理性认识。

(三)关于大学生国家认同问题的原因研究

关于大学生国家认同问题的原因,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取得了一些共识。主要观点有: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冲击了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体制不完善,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加大,削弱了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体系不健全,高校国家认同教育的实效性欠佳;大学生还不够成熟,理想信念不坚定。

(四)关于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对策研究

不少学者提出了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对策,主要有:通过强化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历史认同,进而增进大学生国家认同;在尊重民族认同的基础上,强化国家认同;政府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努力构建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体系;高校以思想政治课为主渠道,增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五、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研究的成果虽然很少,但随着国家认同重要性的凸显,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国家认同问题日益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陈达云为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将情感教育与国家认同教育结合起来,发挥节日等象征性符号在国家认同建构中的作用等建议。万明纲和雍琳等为研究影响藏族大学生的藏、汉文化认同的因素,选取了合作师专和西北师范大学的藏族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藏族大学生对于汉语言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其认识本民族文化的价值,为其进入更高层次的民族文化认同发展阶段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崔森、黄雪娜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77名回族青少年为对象,探讨了回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自尊之间的关系。何峰通过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的发展表现得更积极,并提出了相应的增强其国家认同感的方法。

六、整体评价

目前国外的国家认同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证研究成果。虽然关于国家认同的相关理论的出发点各不相同,但是这些理论并不是截然对立,而是互相补充的,对我们研究国家认同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实证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但多以某个国家为个案,从某一特定社区角度出发进行探讨的并不多见。

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篇9

民族音乐在各族人民的生活中、劳动中,满足人们的精神诉求,表现着他们的文化审美观,传承着一个民族的思想意识。但是,随着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它的生存空间受到强烈的挤压,使得其在传承发展的空间越来越边缘化、碎片化。高校承担着文化传承、传播、创新的重任,大学生作为国家文化发展的后继力量,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遗产应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应在传承民族语言、传承民间艺术和培养专业人才三个方面发挥不可或缺和替代的重要作用”(樊祖荫,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音乐研究,2006:1.)然而,当下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认识还停留在流行、网络、摇滚的层面上,他们知道李宇春、王力宏而不知道王洛宾、刘天华,会唱《死了都要爱》却没有听过《小河淌水》;他们喜爱吉他、贝斯但是却不认识琵琶、古琴,熟悉欧美流行音乐却对中国各地民歌知之甚少,长此以往民族价值观、文化观从何建立?民族精神如何培养?民族音乐文化正从他们的生活中一点点地遗失,这使得民族音乐文化想取得广泛青年一代的支持,培养青年的文化自觉意识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公共民族音乐课程在高校的开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开设公共民族音乐课程的意义

1、发展学生的民族音乐审美能力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民族音乐能够体现该民族共同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和审美,它能够代表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通过民族音乐教学,学生能够从中感悟到各个民族历史的厚重性,审美的独特性、民族性格的稳定性、音乐文化的多彩性等。通过对其民族音乐的学习,学生能够从中管窥到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质,逐渐养成一定的民族审美能力,还可以发展其独特的民族艺术思维能力,扩展他们的民族文化学习空间。

2、加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民族认同感也是民族认同意识,它建立在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每一个民族的成员都应感受到族属的亲近感和文化认同感,它能够维系各民族文化的稳定性并使其具有共同的心理素质。在当代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增强民族认同感来保持和发展民族文化传统是一条非常有利的途径之一。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尤其对于少数民族来说,音乐在记录民族发展历程、塑造文化内涵、建立民族精神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通过民族音乐教育加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是非常有利的一种途径。通过课堂上对其民族音乐的赏析和文化的学习,使其对本民族有着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找到自己所应有的民族归属感,强化了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归属感。学生认识到音乐背后的民族文化底蕴,能够主动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传播、创新民族音乐的责任。

3、有利于传承与保护地方民族音乐资源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除了要关注现有优秀的民族音乐之外,更应把目光投向本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更大限度地开发与利用教育资源。如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省份,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如侗族大歌、苗族飞歌、布依族铜鼓十二调等,为了保护和传承贵州省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贵州省民委和教育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在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2002.10)文件中指出,民族民间文化被正式纳入到各级学校教育体系中。《贵州省教育厅、省民委关于大力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意见》(2008.2)中指出,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是构建贵州特色民族教育的需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应开设民族民间文化课程,培养民族民间文化的专门人才。这些文件的颁布促推着地方学校开发、继承、发展本地区的民族文化资源,高校音乐教师应以此为契机,充分挖掘本地区、本民族优秀的民族音乐教育资源,有效地传承和保护地方民族音乐教育资源。

三、公共民族音乐课程的教学策略探析

由于公共民族音乐课程是面向无音乐基础的学生开设的,因此在教学中应遵循以音响聆听为载体,以表演实践、音乐采风为依托,辅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多角度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了解。

1、以音响聆听为切入点,感知理解民族音乐文化

音乐是以音响为载体的艺术形式,对音乐的理解必须通过反复的聆听才能实现,没有聆听所有的音乐活动都是纸上谈兵。“倾听、倾听、再倾听。只有不断倾听,才会感知音乐、认识音乐、理解音乐,进而产生共鸣,诱发联想,进入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尹绯,试论音乐实践对于高校弘扬民族音乐的重要性[J].北京:艺术教育,2007:6.)在教学中让学生聆听更多的民族音乐,首先从音响层面进行音乐的感知,感知民族音乐的旋律、节奏、调式、音色、演唱形式等,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自觉主动地聆听民族音乐作品。由于民族民间音乐中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信息,因此对其的欣赏不能仅仅停留在音响感知的层面上。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之上,对作品进行文化的分析和阐释,使其对作品的风格特征、地域特征、民族内涵、文化和作品的意境等方面进行体验理解,从而深化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避免“代替”学生理解作品,这样会囿限了学生想象力的空间,无法达到学生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目标。

2、加强表演实践教学,体验民族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大多有着很强的表演性,民歌可以表现一定的情景,舞蹈能够再现节庆的热闹,而器乐曲则可以为舞蹈伴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多给予学生展示的平台和机会,让他们进行民歌演唱、舞蹈展示、器乐表演等,在实践中体验民族音乐文化。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参加民族艺术活动,学生将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外显有助于他们对民族音乐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另外,来自于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同学,让他们在假期、节庆时参与到本地区特色的文化活动中,真切的民族音乐生活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他们对本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艺术的二度创造,促进民族音乐创新化发展,能够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气质。

3、以音乐采风为依托,扩展民族音乐教学内容

高校所处的地方都有独特的地域民族音乐文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民族音乐采风实践,聆听民间艺人的演唱,观看民族特色的演出,参与民族节庆生活,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民族音乐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还对课堂教学内容知识的扩展起着极大的补充作用。如贵州安顺地区有丰富的花灯、苗族、布依族民歌、铜鼓十二调、地戏等音乐文化,通过采风实践不仅使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得到了搜集和整理,还将其纳入到了教育体系之中,对其的传播、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受力

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篇10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德育教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进一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文件,这充分显示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德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德育教学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1.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撑,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民族地区的职业院校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吸纳并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开拓自己的视野,能够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和爱国情怀,并在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2.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要想学习落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会失去生命力和影响力。教学中可以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通过讲解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从而让学生更好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入脑、入心、入行。

3.有利于增强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各民族的团结

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相连,文化相通,不可分割。民族地区的多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各民族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去了解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然会促进各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减少各民族之间的偏见和歧视,能够更好地促进多民族文化交流、精神融合、文化认同、价值互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容易形成平等、理解、接纳的认同态度和价值取向。

4.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我们的先人曾经留下许多宝贵的优秀精神传统,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并且落实到德育教学的内容和教学实践中,使德育教学工作落在实处。

二、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内容

1.增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合的内容

同志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教学上,应该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寻根内容,使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强调的爱国、友善、诚信、公正、和谐等理念,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传统价值理念与当今时代特征和我国实际相结合发展而来的,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创新性发展。

2.增加与爱国主义教育及自强不息精神相关的内容

民族地区的大学生一直都是敌对势力渗透拉拢的一个重要群体,我们一定要动用一切资源,使用所有办法来与敌对势力做斗争。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增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内容,深入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充分利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对高职院校各民族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了解我国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爱国事迹,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着力引导民族地区各民族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的光荣,以国家的衰落为最大的耻辱,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3.增加与诚实守信和品德教育相关的内容

民族地区各民族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基本上是好的,但也有考试作弊、欺骗师长、恶意欠费等诚信缺失的情况。“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规范。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对于立身做人、成就事业非常重要。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对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更好适应社会的需求。

4.增加与多民族和谐共处、相互了解相关的内容

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让各民族学生了解汉族同胞的年俗、各种节日的由来等等,在增进民族理解和认同、协调民族关系,增进民族团结方面有重要意义。同时用中华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如《弟子规》等来强化民族地区学生的文明意识、自律意识、报恩感恩意识,对于形成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中认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正当其时。当然,由于各民族学生之间语言不通、思维和生活习惯不同等现实问题的存在使这项工作成为了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应该不懈努力,克服困难,积极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全力以赴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于静,刘世强.活化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资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7(02).

[2]郭译注.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1980:2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