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简述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十篇简述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十篇

简述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4:47

简述如何培养创新意识篇1

【关键词】数学模型;创新意识;建构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所谓数学模型指的是对数学知识进行简化和提炼,再通过数学语言、符号或图形等形式对其进行概括、归纳、描述、反映特定的问题或具体事物之间关系的数学结构。《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小学数学中,引导儿童用数学语言将客观事物或现象的主要特征、主要关系,概括或近似地表述出来,形成一种数学结构,这将有助于提高他们发现数学、创造数学、运用数学的能力和素养。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建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我谈几点肤浅的认识,与同仁们共免:

一、建构数结构模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对数的要求是经过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第二学段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意义。课程就是从易到难建构了这样一个数的模型。一年级数学教材在这里将从“美丽的校园”中抽取出来人或物放在集合图中,并在集合圈旁标上相应的1~10各数。这样,使学生看到主题图中事物的数量可以用数字来表示,既渗透了自然数的基数意义,帮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化的过程,又将数数与认数有机结合到了一起。我在教学1~10数的认识后,设计了这样一个评价样例,连一连如下图:

该题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已有基础和生活经验,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培养数模型;用下面的数,你能写出几组算式:

这是一道开放题,可以写出的算式很多,练习时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你可以写出哪些加法算式?哪些减法算式?”之后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说得又多又对?鼓励学生尽可能地一组一组地写,找到一组数就可以想到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从而把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生活数学化,数学儿童化,既建构数结构模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建构图形与几何知识结构模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第二学段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知道平角与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

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怎样搭才能符合题目要求”的思考,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倾听、交流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是要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在这里要注意考察“在搭得同样高的条件下,谁搭得稳”,从而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几何教学教材从三维的体到二维的面再到一维的线,这样一个学习脉络,这样规范的、成体系的往下走,往下学,这个结构模型的构建使学生站得高,学生的思维深刻了,必然就会走得远,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有利于今后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不但建构图形与几何知识模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建构统计与概率结构模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所谓统计与概率主要是指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包括简单抽样、整理调查数据、绘制统计图表等;处理数据,包括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简单随机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如教学《可能性》中,我制作了一纸箱,箱中装有1个红球和4个白球,只告诉学生箱中球的颜色为红色和白色,不告诉他们红球数目和白球数目,让学生通过多次有放回的摸球,学生a1、白球、a2白球、a3红球、a4白球、a5红球、a6白球、a7白球……然后统计摸出红球2次、白球5次的数量及白球占了5/7、红球占了2/7的出现频率来估计概率,由此估计箱中红球和白球数目的情况。这借助学生感兴趣的摸球游戏,使学生体会到数据的随机性。一方面,每次摸出球的颜色可能是不一样的,事先无法确定;另一方面,有放回重复摸多次(摸完后将球放回箱中,摇晃均匀后再摸),就能发现一些规律。如某公司有15名工作人员,他们的月工资情况如下表。计算该公司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并分别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通过计算该公司月工资的中位数和众数均为800元。

月工资的平均数

=加权平均(可以看成是加权平均)

=5000×■+2000×■+800×■

=1240(元)

另一种方法:

月工资的平均数

=■

=1240(元)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方法,因为方法不同,得到的结论也可能不同。很难说哪一种方法是对的,哪一种方法是错的,我们只能说,能够更客观地反映背景的方法要更好一些。在这组数据中有差异较大的数据,这会导致平均数较大,因此,用中位数或众数要比用平均数更客观一些。

总之,在教学中建立“数学模型”,随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不但使学生逐渐深化对模型的理解,也使学生自然地养成从不同的情境中找同一结构关系的“数学模型”的习惯。从而使他们在日后的学习中建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简述如何培养创新意识篇2

一、“问题”与“问题意识”的界定

美国心理学家西蒙在表述“问题”这一概念中提到:“当一个人接受一项任务,但又不知道如何去完成它的时候,他所面临的就是一个问题”。由此可知,“问题”就是一个需要研究讨论最终解决回答的疑难或矛盾。将此放在教学中来看,“问题”则是应该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的、力图说明的东西,而且一个教学问题至少应该具备三种条件:第一,它必须是学生未知的知识,并且要能够在学生通往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不能迅速地找到答案,从而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疑惑或心理上的紧张。第二,这个问题必须有拥有足够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能力,才能引起学生对它的兴趣,进而产生探索欲望,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付出努力。第三,它必须是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当的,要能够让学生运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和智力,经过努力探索达到目标而不是让学生感到无论如何努力也不能克服困难、跃过障碍,因而灰心丧气。《教育大词典》对“问题教学”的解释:“通过设置情境,提出、解决问题进行教学。”因此,问题教学的前提是必须有“问题意识”。

什么是“问题意识”呢?“问题意识”是指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认真探究,并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有价值的问题常常会激起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对问题产生探究欲望,才会主动去解决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实现理想的课堂,达到有效教学。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的现状及原因

目前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问题意识较为薄弱,具体表现为:一类是不敢或不想提出问题;另一类为不会或不善于提出问题。第一类学生有潜在的问题意识,需要教师的鼓励激发;对于第二类学生,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使其不善于思考,或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不重视教师的提问,态度不积极;大多数学生问题意识淡薄,发现问题的能力薄弱;一些学生提问和表达能力较弱,没有成为课堂的主体;一些学生不敢提问;一些学生提出的问题价值有待提升。

从教与学两个角度来看,造成学生“问题意识”不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与教学中的不足。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不重视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只训练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果性,不主动对知识进程的探索,学生往往只是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提取现有的知识完成解答,成了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方式。

(2)在课堂教学中,对促进学生提问的情景设计不够有效。在平日的教学中,由于时间的限制或其他方面原因,教师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的讲解,却没有真正促成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提问的学习情景。

(3)受传统评价方式的影响。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如何塑造学生的人格,教育的本质目标是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和实现国民的全面提升。目前,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已经全面深入教学,然而学校的评价机制仍然是传统的教育评价,历史课的期末分数基本上作为唯一的衡量尺度,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现有的教育评价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教师如何面对评价方式和问题意识培养之间的矛盾是应当重视的问题。

综上所述,探索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学生的问题思维和科学素养,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三、中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

历史属于人文科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问题意识”有着其学科特点。在历史教学中,“问题意识”则是指学生能在正确的历史学科视野背景下,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感悟历史情境,逐渐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高生成新问题的能力。

(一)建构历史知识体系,使之想问

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在学习的过程中,总要有一个对原有知识的激活阶段,然后通过同化或顺应过程重建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使认知发展一个平衡状态进入另一个高级的发展的状态”。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很重要,即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必须建立在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上。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是把大量的、分散的、相Χ懒⒌睦史概念和历史史实经过整理和归纳,形成一套具有逻辑性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能反映历史知识之间的普遍联系性,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合理使用对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而教师的角色就在于培养学生能通过教材的学习、利用知识结构图或专题整理,在这个过程中把握历史阶段特征。通过这样的逻辑训练,把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及其内在联系整理成为系统的完整的知识结构。

构建整体的历史知识体系,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思维,为“问题意识”的形成提供条件,也为学生的“善问”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创设情景,使之善问

历史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其关键在于如何把学生引入情景创设中并进而产生新的有价值的问题。因此,在学生有了整体的知识结构后,创设有效的历史情景为学生培养问题意识提供了实践的可能性。创设情境有很多的有效途径,下面就以下两种方法进行简单叙述。

(1)史料创设法:利用史料,通过教师的引导,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史料做出观点或评价,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从史料中捕捉有效信息,能通过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例如,在高一必修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中,有一段关于晚清维新思想家郑观应关于批评洋务运动的材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后,让学生思考郑观应说的是否有道理,为什么?旨在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

简述如何培养创新意识篇3

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典范[2]。目前,国内病理学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即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被动、陈旧,培养的学生既缺乏学习兴趣,又缺乏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及创造能力,与目前提倡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思想相悖。而创新性实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为基础的新型实验教学过程[3]。创新性实验是学生带着科研项目进入实验室。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的主干课程,是临床诊断的一把金钥匙。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中,病理学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是临床医学本科的必修课。我校病理学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武汉市重点实验室,病理学课程系湖北省精品课程,拥有优秀的教学团队及优良的实验室条件,适宜病理学创新实验的开展。从2006年开始,本教研室根据病理学的教学特点,在病理学的教学中渗入医学创新实验,探讨病理学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及创新实验在病理学教学中的作用。

通过近4年的病理学创新实验的教学实践,我们探讨并摸索出一套病理学创新实验教学模式。

1.开展病理学创新性实验的具体措施

1.1实验分组

每年度选取本科生10―20名,分成3―4组。每个实验小组选取有科研项目的教师一名作为指导教师,保证每位指导教师带教学生的数目不超过5人。

1.2实验设计

每名指导教师将自己的科研项目根据实验技术拆分成小的研究项目,保证每个项目中包含基础的实验技术;并且在实验初期将实验设计的立项背景及意义、技术路线以标书的形式交付学生学习,并交代学生查阅相关文献。

比如,2010年我根据自己科研项目的内容,设计了题为《在eR-α36在胃癌细胞周期中的转位分析》的创新实验项目。本项目中包含细胞培养技术、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及westernBlot技术。我将实验计划以简洁标书的形式交付于学生,并组织学生讨论学习标书内容,同时查阅相关文献,如eR-α36的发现及其结构、功能,细胞周期的基础理论等,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验项目内容。

1.3理论培训

在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我们以专题讲座的形式,重点讲解文献检索基础知识、文献综述撰写、细胞培养技术、免疫荧光制作技术及pCR技术,为进一步创新实验的开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4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是创新实验的重中之重。我们旨在通过创新实验的实验操作体现实验创新思想。每种基础实验技术均除了教师讲解之外,同学也要做示范性实验。同学自己动手,在老师的指导下操作。

1.5考核评定

考核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检查形式。创新实验的考核是一种综合性评价,它涵盖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创新能力。我们的评价体系包含指导教师讲座的听课笔记、实验报告的撰写、mini综述的撰写及实验论文的撰写,等等。

2.病理学创新性实验的教学效果

2.1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经过适当的创新实验教学培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2.2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通过病理学创新实验的系列培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学生从课题的文献综述、选题立项、实验操作到实验报告撰写,整个模拟了研究生的研究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路。

2.3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4提高了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进行科研思维能力培训及多项综合性实验技能的培训是一种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创新实验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而且要积极跟踪学科发展趋势,不断充实自己,才能给学生更好的指导,同时更多地要求指导教师有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这对指导教师的教学思维及教学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对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病理学创新实验的教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研究水平。

3.存在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创新实验的过程中,我觉得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创新力度不够。创新实验究竟什么是创新?创新实验是思维的创新,还是动手能力的创新,抑或是单纯的实验方式的创新?我认为创新更大程度上局限于实验模式的革新。

我们往往把创新实验等同于科研,把创新实验教学等同于研究生科研教学。创新实验应当在科研模式的教学上既简化又升华。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大学一年级学生,他们的专业知识储备量少。比如,科研项目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要求的理论知识太强,学生不容易搞懂。如果学生一进入实验室就搞科研做课题,这将会导致学生在创新实验过程中看不懂,听不懂,势必感到迷茫,从而挫伤了学习兴趣。

我认为,大学生创新实验应选择适当的、涉及多学科且应用较广的基础实验技术,而且该技术在学生未来的本科教学中将会涉及,然后以实验技术为中心展开实验过程。

比如,针对进入病理学实验小组同学,我们可以采用以结合免疫学与病理形态学相围绕结合的免疫荧光细胞染色技术为中心,将教师的科研课题深入到该项实验技术中去。先让同学们围绕该技术,进行文献的复习、综述和讨论,然后让同学们将该技术应用于科研中,制作爬片并进行荧光抗体染色。

教师在实验设计中要把握实验的创新点,比如,技术操作的创新,应用的创新,等等。然后围绕创新点让同学们进行探讨。

比如,爬片技术是一种冒似简单的技术,仍然存在很多有待思考的问题。比如,如何处理可以让细胞在爬片上分布均匀?如何操作可以让实验技术简洁?采取何种固定方法使得爬片适合某种实验的染色?如何处理可以减少荧光抗体染色的掉细胞现象?等等。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将创新性思维贯彻到教学中。这样,在教学中既教会了学生科研思路,又教会了学生实验技术,更重要的是将科研思维贯彻到实验教学中。

此外,学生在创新思维教学中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精神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学生们更多的只是习惯于老师讲解、示范性操作,然后按实验流程进行操作,在实际操作和处理中没有自己的想法与思路。这与我们多年传统教育形成的思维模式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应当在创新实验教学中逐渐改变这种思维模式,将创新思维教学渗透到教育体系当中去。

总之,大学生创新教育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逐步落实与贯彻。我们不能急功近利,应当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在教学实践中摸索,使得创新实验能够为创新教育的推广服务。

参考文献:

[1]于秀文,王显艳,孙玉荣.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CpC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中国医疗前沿,3,(22):58.

[2]杨景,方强,郭乔楠.如何在临床病理实习教学中加强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1):100-101.

简述如何培养创新意识篇4

【关键字】直觉思维逻辑思维高中数学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中学习阶段,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是互补互用的,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是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意识的加以训练和培养的,本文通过举例,阐述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一、直觉思维的意义

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猜想、设想,或者在对疑难百思不得其解之时,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甚至对未来事物的结果有“预感”、“预言”等都是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对思维对象从整体上考察,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经验,通过丰富的想象作出的敏锐而迅速的假设、猜想或判断,它省去了一步一步分析推理的中间环节,而采取了“跳跃式”的形式。它是一瞬间的思维火花,是长期积累的一种升华,是思维过程的高度简化,但是它却清晰地触及到事物的“本质”。

二、加强直觉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人们在数学教学中重视逻辑思维,偏重演绎推理,强调严密论证的作用,而忽视数学审美的桥梁作用,甚至认为数学思维只包括逻辑思维。这样的数学教学仅赋予学生以“再现性思维”和“过去的数学”,扼杀了学生的“再创造思维”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创造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直觉思维、预感的训练,是正式的学术学科和日常生活中创造性思维的很受忽视而又重要的特征。”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加强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从数学教学来讲,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旧的教学大纲相比,更加注重于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课程标准对思维能力的表述更广泛要求更高,特别指出:“思维能力主要是指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辩解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而直觉思维作为一种重要数学思维能力,其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更是体现于此,所以对我们数学教师来说,加强对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三、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直觉思维是对思维对象从整体上考察,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经验,通过丰富的想象作出的敏锐而迅速的假设、猜想或判断,思维能力主要是指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辩解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在高中数学中,如何培养直觉思维能力?

1.重视数学基本问题和基本方法的牢固掌握和应用,以形成并丰富数学知识组块。扎实的基础是产生直觉的源泉,直觉不是靠“机遇”,直觉的获得虽然具有偶然性,但绝不是无缘无故的凭空臆想,而是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础。若没有深厚的功底,是不会进发出思维的火花的。

知识组块又称知识反应块,它们由数学中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等组成,并集中地反映在一些基本问题、典型题型或方法模式中。许多其他问题的解决往往可以归结成一个或几个基本问题,化归为某类典型题型或运用某种方法模式。这些知识组块由于不一定以定理、法则等形式出现,而是分布于例题或习题之中,因此将知识组块从例、习题中筛选,加以精炼是非常必要的。

2.重视解题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维。

简述如何培养创新意识篇5

创新是从设计开始的,设计是创造的基础,贯穿于创造的全过程。独到的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设计能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同时设计的过程也就是自主探究的过程。故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相关物理实验进行设计训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如下:

一、建立物理模型

要应用所学知识,根据实验对象的物理性质广泛联系,研究与实验对象相关的物理过程原理及过程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数学公式。

举例来说,要测定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我们就应检索在所学知识范围内哪些内容涉及到重力加速度、它与其他物理量有何定量关系,尽可能罗列出来:

二、确定实验方案、实验方法

每一个实验目标,都可能存在多条思路、多种方案,而同一物理量的测量也有多种方法,我们应如何选择呢?一般来说,选择实验方案、方法主要有三个原则:

1.简便性原则:要求所选方案原理简单、操作简便、各量易测。

2.可行性原则:实验方案的实施要安全可靠,所需装置和器材要易于置备。

3.精确性原则:在选择方案时,应对各种可能的方案进行初步的误差分析,尽可能选用精确度高的实验方案。

三、选定配套器材

实验方案、方法选定之后,要考虑该方法需要哪些装置、被测量与哪些物理量有直接的定量关系、这些物理量分别需用什么仪器来测定,从而确定整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是利用单摆装置来进行实验的,故需铁架台、细线和摆球等来组装单摆。重力加速度可表示为周期需用秒表测定;摆长l是从悬点到摆球中心的距离,因此需用米尺和游标卡尺分别测定摆线长度l和摆球直径d。从实验原理表达式可以看出,实验与摆球质量无关,故毋需使用天平。当然,从实验方便性和精确性角度考虑,还需对所选器材作进一步要求,以期把系统误差降到最小。如上述器材中,摆线的伸缩性和质量应较小,摆球的质量应较大。摆线伸缩性大,其长度会随拉力变化而变化;摆球与摆线质量相差越小,系统(摆线和摆球)质心偏离摆球中心越远,误差就越大。为了便于观察,摆球振动的路径宜长,但又要确保单摆做简谐振动,故摆线宜长些,常取1米左右。

四、制定合理有序的实验步骤

实验之前,应从正确操作和提高效率的角度拟定一个合理而有序的实验步骤。对一些可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可先行测量;对需通过实验装置才能测定的物理量,须先组装器材,再进行实验、观察和测量。

如在“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原理表达式中的l和t分别为单摆的摆长和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周期,因此应先组装单摆,再测定摆长,最后让单摆做简谐振动,测定周期t,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重力加速度g的值。至于过程细节不再赘述。

简述如何培养创新意识篇6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数学建模;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035-03

一、对应用型人才内涵与数学建模实践活动的深入认识

应用型人才是一种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应用型人才更强调复合性、应用性和与时俱进,具有复合性和跨学科的特点。在能力结构上,应用型人才强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实践能力;在素质结构上,应用型人才直接服务于各行各业,更强调社会适应性和与社会的共处能力。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强调实践,突出应用;终身学习,知识复合;科学态度,敢于创新;责任意识,团队协作。

数学建模就是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抽象、简化,确定变量和参数,并应用某些“规律”建立起变量、参数间的确定的数学问题;然后求解该数学问题,最后在现实问题中解释、验证所得到的解的创造过程。数学建模过程可用下图来表明:

因此,数学建模活动是一个多次循环反复验证的过程,是应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数学建模是一种联系数学与实际问题的桥梁,它突出了实践活动的重要特点,强调人才的培养应从侧重知识教育转向侧重应用能力培养。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数学建模活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数学建模活动不仅包括学习数学知识,展示各应用领域中的数学问题和建模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有利于提高学生将来从事实际工作能力的环境。数学建模活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内容取材于实际、方法结合于实际、结果应用于实际,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在多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一般由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生活等领域中的实际问题简化而成,在数学建模活动中,要求首先强调如何分析实际问题,如何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和对问题的理解提出合理且简化的假设,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即将实际问题“翻译”成数学模型。其次是如何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如何利用恰当的方法求解数学模型,以及如何利用模型结果解决实际问题。对数学模型求解后,还要用数学模型的结果解释实际现象。这是一个双向“翻译”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建模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并且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供了环境。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指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个性品质支持下,新颖而独特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由此产生有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成果。数学建模问题的解决没有标准答案、不局限于唯一方法,不同的假设就会产生不同的模型,同一类模型也会有很多不同的数学求解方法。数学建模的每一步都给学生留有较大的空间,在数学建模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大胆实践,不拘泥于用一种方法解决问题,尝试运用多种数学方法描述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勇于创造新方法,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模型,不断地积累经验,逐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数学建模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并且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供了环境。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良好平台。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索能力

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应贯串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这一点在普通的数学课堂上往往做不到。但在数学建模的教学过程中,通常会有意识地创设探索情境,引导学生以自我为主,进行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制定方案、设计实验、构思模型、分析总结等方面独立探索能力的训练,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科研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四)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数学建模的模型假设需要根据对实际问题的观察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将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简化,再进行高度的概括,抽象出合理、简化、可行的假设条件。数学建模促进了对学生的洞察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五)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建模中,很多模型的求解都面临着复杂的数学推导及大量的数值计算,同时所建模型是否与实际问题相吻合也常常需要通过计算或模拟来检验,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计算数学问题是对学生的必要要求。数学建模将数学、计算机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培养学生利用数学软件和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培养学生论文写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数学建模的考核内容一般包括基本建模方法的掌握、简单建模问题的求解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考核方式往往采取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理论答卷与上机实验相结合、笔试与答辩相结合的方法。因此,数学建模答卷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描述问题的能力、组织结构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的能力。而数学建模竞赛成绩的好坏、奖项的高低,其评定的唯一依据就是数学建模论文,假设是否合理,建模方法是否有特色,重点是否突出,模型结果是否正确,论文撰写是否清晰等是对论文成绩评定的主要标准。通过数学建模确实能培养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七)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数学建模中的实际问题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所需知识较多,因此集体讨论、学生报告、教师点评是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数学建模竞赛活动是一个集体项目,比赛要求参赛队在3天之内对所给的问题提出一个较为完整的解决方案,具有一定规模的建模问题一般都不可能由个人独立完成,这就需要三个人积极配合,协同作战,要发挥每个人的长处,互相弥补短处,是培养学生全局意识、角色意识、合作意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塑造学生良好个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既要发挥好学生各自特点,又要有及时妥协的能力,目的是发挥整体的最好实力。作为对学生的一种综合训练,除了三个人都要有数学建模的基础知识外,成员之间的讨论、修改、综合,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只有充分的团队合作,才能取得成功,凡是参加过竞赛的每一个人都能深刻体会到这种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认识到这一点对学生以后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数学建模在以上九个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养成。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将会使其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具实效性。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数学建模三级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实施

(一)将数学建模思想方法融入工科数学基础课,实现数学建模教学常态化

我们在开设《数学建模》选修课及必修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将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融入到工科数学基础课教学之中,并进行了有益的教学实践。在相关课程的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应用有关方法,通过建立具体的数学模型,利用模型结果解决实际问题。以向学生展示某些典型的数学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及应用过程,既巩固了相关知识又提高了处理问题的能力,比单纯的求解应用问题更有效。

1.在《高等数学》课程中,讲授函数的连续性时,引入方桌平稳问题,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连续函数的零值点的存在问题;曲面积分时引入“通讯卫星的覆盖面积问题”,建立在距地面一定高度运行的卫星覆盖地球表面面积的曲面积分公式,并通过计算面积值确定为了覆盖地球表面所需卫星的最少数目;讲授微分方程时引入“交通管理中的黄灯时间问题”,通过简单分析黄灯的作用、驾驶员的反应等,建立汽车在交通路口行驶的二阶微分方程,通过求解方程计算给出应该亮黄灯的时间;在讲授无穷级数时,引入银行存款问题。

2.在《线性代数》课程中,讲授矩阵有关知识时引入“植物基因分布问题”,在简单地了解基因遗传的逐代传播过程基础上,引入基因分布状态向量,建立状态转移模型,通过矩阵运算求出状态解,进而分析基因分布变化趋势,确定植物变化特征。

3.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讲授随机变量时引入“报童的策略问题”,设定随机变量(购进报纸份数)、建立报童收益函数的数学期望、求数学期望的最大值,给出报童购进报纸的最佳份数。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认识随机变量,并将其概念化,进而解决一定的问题。另外,还是学生认识了连续型和离散型随机变量在描述和处理上的不同。

总之,通过一些简单的数学建模案例介绍,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的实际应用,解决学生不知道所学数学知识到底有什么用,以及该怎么去用的问题;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简单过程和方法,并鼓励学生积极地去学数学、用数学。通过将数学建模思想融于低年级数学主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建模兴趣。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好奇心、参与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二)广泛开展学生数学建模课外科技活动,实现数学建模实践经常化

在数学建模课程教学和数学建模竞赛培训的基础上,以数学建模实验室为平台开展经常性的学生数学建模课外科技活动,包括教师讲座和问题研究。在每年三月初至五月初,开设《数学建模》课程,进行数学建模方法普及性教育;在五月下旬至六月末,开设数学建模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一些专门建模方法讲解、有关案例介绍和常用数学软件介绍;在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进行建模竞赛培训,准备参加全国竞赛。

全国竞赛之后,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建模问题研究。问题来源于现有建模问题和自拟建模问题,其中自拟题目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专业学习以及现实问题和教师研究课题等,针对自拟问题,建模组教师进行集体讨论,形成具体的建模问题;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问题研究,并尝试给出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把这一活动与大学生科技立项研究项目结合起来。数学建模课外科技活动期间,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建模问题对学生开放、指导教师对学生开放。

从建模课程、建模讲座、竞赛培训、参加竞赛,到建模研究、学生科技立项等,数学建模活动从每年三月初开始至下一年的二月止,形成了以一年为一个周期的经常性的课外科技活动,实现了数学建模实践的经常化。很多学生从大一下学期开始连续一年半或两年参与建模活动,在思维方法、知识积累和建模能力等方面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为其后期的专业学习与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将数学建模思想方法引入专业教学与实践,实现数学建模应用专业化

无论是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数学建模讲座、建模竞赛培训,还是数学建模研究,所有过程大多定位于数学建模思想的传授、数学建模方法的应用,所针对的问题多数来自于社会生活、经济管理、工程管理等领域,专业背景不强。如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建模解决专业应用领域中的实际问题,这是数学建模应用的深层次研究问题,也是理工科专业学生创新型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需要结合专业教学与实践得以实现。

首先,需要理工科专业教师的积极参与。数学建模教师主要承担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的课程教学、数学建模竞赛的培训与指导,教师队伍的构成基本上都是单一的数学专业教师,很少有其他专业的教师参与进来。教师队伍在知识的结构、实践动手能力上都有相当大的局限性,教师很难做到既了解实际问题、懂得专业知识,又熟悉有关算法与程序。因此,数学建模教师队伍需要在专业结构上多元化发展,吸引理工科专业的教师对数学建模的兴趣,引导其他专业教师的积极参与。

其次,要实现数学建模融入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阶段,就必须在专业课教学、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指导等阶段注重数学建模思想与方法的运用,注重对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因此,通过一定的途径,比如,交叉学科教师间的交流活动、针对一些具体问题的教师共同探讨、建模教师帮助专业教师解决一些科研问题等,在专业教师中传播数学建模的思想与方法,使其了解数学建模的作用,并掌握一些数学建模知识。通过专业教师指导进入专业课学习、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阶段的学生,去解决一些具有一定专业背景的实际问题,将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融入到工科专业领域,以实现数学建模应用的专业化。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在专业领域的数学建模应用能力得以提高,专业教师对数学建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数学建模教师对专业理论知识也有了较多的理解,促进了数学建模向专业领域的应用拓展,并能逐步实现数学建模教学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从通识性教育向专业性教育转换的目标调整。与专业老师相配合,实现在多学科教师共同研究指导下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中的数学建模能力的目的,也可逐步改善数学建模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为数学建模在专业领域中的深入应用探索思路。

四、结论与展望

数学建模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广泛共识,如何使这种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还需要深入探讨,本文从数学建模教学常态化、实践经常化和应用专业化的角度出发,我们探讨了数学建模教学的三级模式,更多的细节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钱国英,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9):54-56.

简述如何培养创新意识篇7

关键词:创新能力高中化学策略研究

新课改的焦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更多空间留给学生。高中化学教学中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文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创设实验情境,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对化学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产生创新欲望,将创新潜能激发出来,才能更好地将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学习中。教师可开展形式多样的化学实验,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冲击,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如爆炸实验、镁条燃烧和加入指示剂之后的酸碱中和反应等。但这仅是一种稳定和本能的兴趣与好奇,教师只有将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出来,成为主导动机,才能真正发挥调控和持久的作用。同时,化学教师讲授得准确和生动、言谈举止的幽默大方等诸多因素,在学生学习化学动机和兴趣强化和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进一步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二、善于大胆质疑,对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行培养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很少会对课本或教师提出质疑,由于匮乏相应训练,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养成学习惰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善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首先,应使学生充分意识到自身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参与各种探究活动,并能主动发现问题。其次,培养学生质疑习惯,主动寻找疑点。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严谨的教材论述,以及各个章节知识的交汇、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发现问题,提出质疑,给学生更多思索空间,而不是将简单的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对学生展示自我、大胆质疑环境的营造,及时表扬和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使学生经常性地获取成功的体验。同时及时鼓励和帮助学生,使学生拥有新颖性和独特性思想。允许学生提出异议,鼓励师生间的交流,使学生敢于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盲从书本、教师和权威,具有逆向思维品质。

三、设计探究性实验,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

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化学主要以实验为主,化学实验对学生形成学习能力、掌握知识,具有重要引导作用。对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不但能促进学生对实验技能和化学知识的掌握,还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对实验技能和化学知识创造性地、灵活地运用。和常规实验相比,设计探究性实验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进行培养,将学生的创新欲望激发出来。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兴趣活动,利用丰富多彩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欲望,将学生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在课外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于课本,安排学生共同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并对一些课外知识进行适当学习和补充。通过开展那些具有实际意义的、富有趣味性的实验,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宽。同时,引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充分展示创新才能,培养创新能力。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学生的知识面和好奇心是培养良好想象力的关键,教师可通过活泼生动、巧妙思维和新颖构思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出来。可将一些妙趣横生的事例和故事引入教学过程中。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使学习方法更高效。通过对各领域知识的广泛涉猎,拓宽知识面,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更合理。为学生提供想象的源泉,更好地发挥现象力。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实验环节的设计、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培养学生多角度解题能力。

另外,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反思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并且加深理解。在创造性学习中,教师应不断摒弃传统教学模式,通过自我创新和不断反思,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探索者。形成创新、反思和探索的新的学习模式,对自身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思维空间得到拓展,将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出来。本文从以上几方面对如何激发学生创新潜质进行了论述,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增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戴菁菁,周素琴.演示实验巧改进化学课堂显活力[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简述如何培养创新意识篇8

关键词:外语教学;课堂复述;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0-0036-01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效率,将枯燥难记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实际语言能力,这是广大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和尝试,笔者发现通过有计划的课堂复述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一、课堂复述的作用和功能

(一)复述是思维能力的训练。语言能力是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前提,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能促进语言表达。复述实际上就是将听到、看到或读到的内容输入大脑,经过理解、记忆、对比、归纳等一系列加工过程,然后表达出来。在复述过程中,无论是词语选择、句子组织,还是条理的安排和逻辑推理,都是思维能力的体现。

(二)复述能强化理解和记忆。在进行复述前,学生必须专心致志,尽力掌握足够的信息并将其储存,如关键词、人物、时间和地点、事情经过及最终结局等,才能完整、准确地再现。通过复述可使记忆升华,从而把学生从枯燥、繁琐、费时的单词学习和课文背诵中解脱出来。

(三)复述能有效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在复述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听到、看到和读到的新知识、新内容作出反应,经过自己思维加工和小组讨论、提炼和修改,最后用语言口头表达出来,这种口语实践活动实际就是知识与能力的相互转化,是新旧知识的相互揉合和语言知识的活化应用。

二、课堂复述的一般形式

按照不同的形式要求,课堂复述可分为机械性复述和创造性复述两大类型。

(一)机械性复述

机械性复述是借助词语、图表或提纲进行限定性复述。常用的机械性复述方法如下:

1.问答复述。在培养复述能力的起始阶段,教师可对一些关键内容、具体细节设置问题,帮助学生理清线索,迅速把握重点。

2.图片复述。用图片、简笔画等直观生动地展现教学内容,学生据此复述可以强化理解、加深记忆并长久保持。如要求学生根据图片复述房间和家具位置,根据菜谱上的食物和饮料图片复述点菜对话,根据中国地图说出各地区的天气情况,等等。

3.情节复述。根据段落顺序或情节发展要求学生进行具体详细的复述,有利于培养连贯性思维,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可提供关键词或提纲以作参考。

(二)创造性复述

复述训练取得初步成果后,要更多地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同义代替、反义否定、句型转换等知识对材料加以改造再进行表达,在此过程中锻炼和提高了正确处理语言的能力,交际、读写能力也明显提高。常用的创造性复述形式有以下几种:

1.变更复述。指变换人称、时态、语态或文章体裁进行复述,此法可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活用能力。

2.表演复述。即根据故事情节内容,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复述,使学生能在真实自然的语言交际环境中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

3.概括复述。根据材料所展示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推理,总结出全文大意。这是一种较高水平语言的复述,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逻辑推理、归纳概括的能力。

4.“填空”复述。即抓住文中“空白”,合理发挥想象进行复述,此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营造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氛围。

三、提高课堂复述效率的策略

复述是一种良好的语言综合能力训练方法,但如果不切实际生搬硬套,也难以发挥效果,在具体运用时应注意几点:

(一)复述内容由易到难,训练要求循序渐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复述练习不可急于求成,刚开始复述时不宜选用用时多、跨度大的整篇复述,可以截取课文片断分散穿行,使复述训练变得小型多样、机动灵活、循序渐进。

(二)复述任务富有创意,正确选择训练形式

复述任务设计应富有创意,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最合适、最有效的训练形式。如:说明性短文适合宜采用图文法,故事性强的课文宜采用情节复述和想象复述;基础薄弱的学生可完成简单的机械复述,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适当提高,尝试更富挑战性的创造性复述。在实际运用中,还可把复述、质疑、讨论综合在一起,或采取接力、配乐等形式,让复述训练变得更有趣味。

综上所述,课堂复述是一种良好的教学策略,教师必须善于观察、敏于思考,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认知规律合理安排并灵活运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执伯,安香秀.《?如何引导学生复述课文》[J].山东外语教学,1990,(3).

简述如何培养创新意识篇9

关键词:课程开发画布法;离子膜电解;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6)29-138-2

0引言

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这是政策指向,也是政府努力的方向。切实加强和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我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积极引入英国国家创新创业教育中心(nCee)带来的成果。本文试将“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开发画布法”(competence-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canvas)在“离子膜电解”模块教学中落地,将传统教学与创新创业教学法结合,开拓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

1教学目的

①为在校高职学生树立产生创意的信心,掌握产生创意的技能,并培养学生“将创意付诸实践”的动力和激情。

②将英国国家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中国)在英国已经被验证过的经验,在我校实现落地。

③为内蒙地区氯碱行业及相关企业输出适宜雇佣,可持续发展人才。

2教学内容

2.1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开发画布法简介

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开发画布法是由欧盟培训专家JuanRatto-nielsen所开发设计。画布是一种能够帮助教学者规划好课程主要步骤的有效工具。画布共包含11项内容,如图2.1所示。

2.2“无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中“离子膜电解”模块教学课程设计

2.2.1能力

①适宜雇用能力。包括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操作能力。

②专业技能。化工操作安全意识、环保意识。

③工艺改进的热情。

④良好的团队精神。

⑤自信。

2.2.2目标人群

①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

②包轻院化工职教联盟企业、氯碱行业中地区企业。

2.2.3需求

①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高职高专学生。

②企业需要能够立即进入顶岗实习角色的员工。

③企业需要有创新精神的新型技术工人。

2.2.4目标

①12学时完成“离子膜电解”模块学习

②小组学习过程中完成电解工段原理认识及工艺流程陈述。

③完成组内合作分工,完成组间演讲任务。

2.2.5内容

教师的“教”关键以引导为主,达成意义的建构、意义的共创过程。学生的“学”关键在于自主,顺应时代,开创新的探究。

①子模块一(2学时)将班级分组。以30人班级为例,可将学生分为5组,每组6人。每组限定资料查找范围如下:

一代电解法-隔膜法;

二代电解法-改良隔膜法;

三代电解法-离子膜电解法;

电解工艺用途;

离子交换膜的主要种类;

小组内成员自行分工,找不同媒介资料,由1人为代表在班级同学面前进行陈述,每组用时5分钟。在限定时间内,该同学应将本组分配到的概念进行有效陈述。向学生介绍“电梯营销”概念,在陈述时运用“电梯营销”手段,短时间内吸引注意力。

②子模块二(2学时)小组代表分别进行陈述。教师与学生对每组表现进行评价。教师评价主要涉及概念是否正确、内容是否符合限定范畴、时间把控是否得当等;学生评价包括小组代表陈述是否流畅大方、相关佐证材料是否齐备、陈述方式是否能够吸引注意力等。

③子模块三(6学时)。

2学时由教师向学生展示生产工厂中离子膜电解部分模型及设备照片,在多媒体教室中展示电解生产动画,结合动画叙述生产流程。

2学时学生进行组内沟通交流,组员之间互相讲述工艺流程。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向其他人进行陈述。

2学时进行组间交流。每组可自由派出1~2位同学绘制简易流程图,并根据物料流向和设备工作顺序两条线索讲述电解工段生产工艺流程。

④子模块四(2学时)反思阶段。

学生反思在讲述工艺流程中遇到何种问题,如何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在各关键节点中,如何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如何避免工业三废泄露到环境中,如何在技术革新进程中平衡效率与环保关系。

2.2.6流程

引导学生由理论了解过渡到实践指导,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再升级理论,发展新技术,开发新工艺。

2.2.7方法

以教师讲解为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建立创新思维方式。不用对错来评价,而用师生能共同参与的过程来完成教学。

2.2.8资源

电解槽模型,多媒体教室,工厂照片,校外实训基地。

2.2.9相关能力

沟通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时间管理能力。

2.2.10评价

70%过程评价,30%理论考试成绩。

2.2.11成果

培养出能够将实践活动转化为岗位操作使用技能的学生。

使学生养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习惯。

简述如何培养创新意识篇10

关键词: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改活动的日益深入,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满足新课标以人为本、创新教育的要求,成为广大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就是要从每堂课做起,优化课堂教学,把培养创新精神作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过程中,真正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达到减轻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课堂生活化,营造良好氛围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小学生处于思维活跃、自控能力差的时期,要想小学生能够一丝不苟、老老实实在课堂上一直听从教师的安排是比较困难的,只有在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融入课堂之中。对小学数学而言,其主要内容大多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因此更能用生活化的方式诱导学生去思考,从而提高兴趣,提高学校效率。小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对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感到困难、乏味。在教学中应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平时看得着、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引入新知。如在教授"比例"的相关知识时,可以首先从生活中的常识中加以引导,可先向学生们展示生活中一些有趣的常识,如脚底的长度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比大约是1:1等等,进而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们变身成为警察,通过罪犯留下的足迹,估计其身高等等,从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用生活化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比例的特点,进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探究。

2.练习开放性,启发学生思维

开放性练习能够冲破传统的条件确定、答案唯一的封闭式练习模式,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开放性的特点,可以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更为宽广的思考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养成创新的习惯。如在讲授"百分比"这一内容时,提出如何把含糖10%的糖水10千克变为含糖20%的糖水的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思考,通过加糖还是减少水的矛盾的分析,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这种方法在课堂上应当经常的使用,克服以往单一的思维模式,让学生的思想动起来,是学生有消极的等待条件发展为主动的获取条件,进行创造性学习,引导其创新精神的养成。

3.多法诱导,培养逆向思维

心理研究显示,数学能力不同的学生,是以一种顺向思维系列转向另一种逆向思维系列能力的不同程度为特征的。思维的可逆性是儿童形成数学概念的基础,也是其智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小学数学概念中的数学命题(判断)都包括前提和结论两个部分。一般都是顺向叙述的,在教学时要不失时机的引导变换方向进行逆向叙述,以加深对数学命题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新的认知方式。例如0是整数。逆向叙述则是整数是0,将命题的前提与结论的机械换为,导致命题错误,从而在教学时加深学生对这一命题的理解。

4.加强练习,培养思维灵活性

儿童认识数学是从认数和计数开始,考察学生的数学成绩,也离不开四则计算。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基本能力,学生形成熟练的计算技能衡量标准主要有准确度、速度、合理性、灵活性四个方面。因此形成熟练的计算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一方面要练速度,提高思维的敏捷性。通过提高计算速度,是达到提高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对此,一是在课堂上要加强口算训练,让学生愿意使用口算来提高思维能力,因为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二是注重计算速度的训练,无论是任何内容,任何形式的计算题目,都要讲求及时速度。三是讲授必要的特殊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另一方面重简算,提高思维灵活性。运用简便算法不仅可以提高计算速度,要的是能够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因为在寻找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对运算法则、定律、性质运用自如,同时还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从众多的算法和技巧中快速确定最合适的一种,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转变角色,提高自身素质

新课标要求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加之小学生思维活跃,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转变角色,改变以往课堂上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模式,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出来,将以前教师之主导者、表演者的角色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导演,将学生推向课堂这一舞台,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其主动性。比如可以采取分组讨论、演讲比赛等模式,让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同时,教师也要积极提高自身的素质,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对教师的各项要求,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实现课堂上的双向互动。

总之,小学数学作为学生进入学校的第一门主要课程,其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们要以新课改活动为契机,将创新思维的培养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切实其他课堂教学的质量,实现新课标的各项要求。

参考文献:

[1]邵芳林.培养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策略与方法[J].时代教育

[2]石明芬.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数学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