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原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4:09

病理学原理篇1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病原生物学教学探讨

病原生物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医学基础课程,主要学习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等内容,目的是控制和消灭有关疾病。一方面,病原生物学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在后续的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专业课程中,涉及的很多疾病都与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有关,它们或是疾病的病因,或参与疾病的发展[1]。另一方面,近年来病原微生物所致的疾病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危害巨大的新型传染病不断出现,如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二是一些原已得到控制的传统传染病死灰复燃;三是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增强了细菌的耐药性,导致一些变异的超级耐药菌的出现。这些知识的学习对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非常有用,只有熟悉病原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和微生物学检查方法,才能更快更好地鉴别出是哪种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只有明确病因、掌握其致病性,才能对症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这对于将要工作在防病治病一线岗位上的高职护理毕业生是非常必要的。

然而,病原生物学内容繁杂、抽象且枯燥,加上该课程开课时,学生接触临床疾病较少,很难体会本课程与临床实践的关系,学习时难以产生兴趣。再加上高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与临床医学等专业培养目标存在差异,教师应结合学生今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最大限度地掌握与本课程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优化教学内容,变枯燥为生动

我们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根据高职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性教学,突出病原微生物的分布、医院感染等内容,适当补充一些对人类危害性较大的病原微生物的新内容,简单介绍与护理专业关系不密切的病原微生物。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一般基础比较薄弱,但是大多数比较活跃。在每一章的教学中,学生对有着大量需要死记硬背内容的生物学性状部分兴趣最低,对致病性和预防治疗策略部分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这正好与高职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为此,我们因势利导,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力求让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如在学习动物源性细菌的鼠疫耶尔森菌时,给学生穿插讲述在抗击我国东北鼠疫中以“鼠疫斗士”名扬世界的华侨医生伍连德的故事,他因为“在肺鼠疫防治实践与研究上的杰出成就及发现旱獭于其传播中的作用”,被提名为193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候选人。通过尸检,伍连德认为此次流行的是肺鼠疫,而不是以往的腺鼠疫,其传播方式是通过飞沫直接在人与人之间传染,而不是间接地从老鼠到鼠蚤再到人。这就要求防疫工作采取完全不同的做法:腺鼠疫应采用灭鼠方式切断传染源,肺鼠疫则是通过隔离疑似患者。伍连德在调查中还发现东北肺鼠疫的疫源是旱獭,接下来我们结合旱獭在新疆广泛存在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思考在新疆防治鼠疫的策略,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在此过程中,这个发生在我国东北的真实故事生动直观并且有较强的内在逻辑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主动性,学生在不经意间就学习了该菌所致疾病的不同类型及应采取的相应防治策略,大大增强了学习效果。

2.引入案例式教学,紧密联系临床

病原生物学内容繁杂,不同病原的特点易混难记,用传统“填鸭式”讲授模式会进一步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案例式教学法以生动的病例为载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习效果。如在讲授化脓性细菌的葡萄球菌属时,通过引入案例“医院烤死婴儿”介绍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4S综合征,即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scaldedskinsyndrome,SSSS)。这是一个近年来发生在我国某医院的真实案例,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媒体报道后对本已紧张的医患关系造成了恶劣的影响。首先通过该案例,向学生展示该病的症状,即全身泛发性红斑、松弛性烫伤样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露出烫伤样的鲜红色创面。但是病因并非真的是烫伤,而主要是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ii组71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产生表皮剥脱毒素引起的,主要发生于婴幼儿。由于婴幼儿自身免疫力低下,发病后病情恶化快。如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相关疾病有充分的了解,就可以更快地对该病进行诊断和治疗,避免悲剧的发生。患儿确诊后选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的抗生素,如苯唑青霉素等进行抗感染治疗,以控制体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终止细菌毒素的产生;视情况加以短期少量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地塞米松,减轻毒素作用;采用无刺激性并有收敛、消炎和杀菌作用的药物硼酸溶液或莫匹罗星(百多邦)外用。在患儿护理方面,根据入院时对红斑及皮肤糜烂面的评估,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2]:①加强消毒隔离,限制患儿活动范围,患儿用过的物品均经消毒处理,预防院内交叉感染。②加强对皮肤、粘膜的护理工作,以避免表皮的进一步剥脱,如及时修剪患儿的指甲,防止搔抓造成皮肤破损,如反复发热,还应予以冰袋或者药物降温,预防皮肤破损感染。③密切观察病情,因患儿年龄小,通常不能确切描述病情,这就需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④饮食护理,婴幼儿免疫力较低,易继发感染,因此鼓励患儿加强营养摄入,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并鼓励患儿多饮水,加快毒素的排泄。⑤心理护理,尽快安抚患儿家属的紧张情绪并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帮助家属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该菌的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该案例中逝去的小生命又对学生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触动,加强了他们对院内感染和严格无菌操作的重视,有助于学生无菌观念和安全意识的养成,可以作为今后临床护理工作的指导。

总之,我们在高职护理专业的病原生物学教学工作中,应该因材施教,使教学更加生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病原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专业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病理学原理篇2

关键词生态学;病虫害;园林管理

中图分类号S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8-0142-02

自1869年德国学者郝格尔(ernstHaeckel)提出生态学概念,以及生态学众多分支学科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病虫害的管理是一个生态学问题。城市园林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强调利用自然因素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同时有针对性地调节和操纵生态系统里某些组分,以创造一个有利于植物和病虫天敌生存的环境条件,预防或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达到自然控制的目的,促进植物良性的循环和生长[1]。该文旨在研究在生态学观点指导下园林病虫害管理的一些实际应用、加强方式及方法的探索,从而更好地保护城市园林植物。

1园林设计在病虫害管理中的应用[2]

1.1树种选择需适地适树、乡土化

乡土树种具有适应范围广、抗有害生物、抵御不良环境强等特点。若只顾景观效果,盲目从外地引进的植物,易出现生长不良、对病虫害抗性较弱等特点,并会引入一些外来病虫害,从而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在园林设计中要以乡土植物为主,同时还需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及小气候等因素(如立地光照强度的强弱、地势和地下水位的高低、污染源类型、土壤条件)选择配置不同的树种,以免违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引发病虫害。

1.2合理配置园林植物

园林设计中,植物种植设计既要保证景观的美化效果,又要利用好植物间的化感作用,发展相生,消除相克;同时避免混植病虫转主寄主植物;避免混植有共同病虫的植物。

植物间的化感作用是普遍存在的,一些植物间有明显的相克作用,对人工的生态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榆树的分泌物使栎树发育不良,其根系生长会使葡萄的生长发育受抑,甚至死亡。同时,一些植物间存在着相生有利的作用,在园林设计中要充分利用这种关系,趋利避害,这是控制有害生物发生的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

病虫害的相互传播、侵染,容易造成某些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不合理地配置病虫转主寄主植物、混植共同病虫植物就会加重相应病虫害的发生,所以在园林设计中,避免人为造成植物病虫害共生的环境条件。

1.3注意植物的种植密度和复层化的种植结构

园林设计时要确定植物合理的种植密度,同时模拟自然环境,合理混配乔、灌、藤、花、草多种植物,形成复层结构,有利于形成一个协调、稳定、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便于病虫害的控制,减少其大发生的可能。但目前不少地方存在着高密度、不合理多层次的栽植模式,忽视植物正常生长的生态位,加剧了植物间的水、肥、气、热和营养的竞争,不利于通风透气和肥水管理,不利于病虫防治工作开展,而有利于害虫匿藏和病害交叉感染与扩散蔓延,从而加剧了病虫害的发生。

2植物的栽植养护在病虫害管理中的应用

2.1提高园林植物的栽植质量

园林施工过程中,植物的栽植质量既会影响园林植物的成活率,又会对植物未来的生长状况产生影响。植物栽植过程中,首先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木;其次要尽可能地改良土壤条件,使苗木生长在较好的土壤环境中;然后要做好整地、挖穴、施肥、栽植、灌溉等环节工作。

2.2做好养护管理工作

良好的绿化养护管理可为植物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使植物生长旺盛,长势健壮,增强其对病虫的避害性、耐害性。具体养护管理措施包括以下方面内容:清除病株残体、加强肥水管理、加强防护措施、合理修剪、松土除草、翻土培土等。

3天敌生物在病虫害管理中的应用

在园林生态系统中,园林病虫害这些生物因素也存在着大量不同种类的天敌对其进行控制。有害生物的天敌控制具有长期性、可持续性的特点[3],病虫害与天敌间形成较稳定的动态平衡关系,这样的生态系统显得更为稳定,天敌的利用是园林病虫害管理的重要措施。

3.1天敌昆虫的保护和利用

自然界中天敌的种类和数量很多,对害虫的种群密度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要进行保护和利用,具体可做好以下措施:保护天敌的越冬,可搜集天敌越冬成虫在室内保护,翌春天气回暖时再放回林木去;改善天敌的营养条件,一些寄生蜂、寄生蝇成虫羽化后常需补充花蜜,可在园林植物栽植时考虑蜜源植物的配置。

3.2天敌昆虫的人工繁殖和释放

自然条件下,天敌的发展总是以害虫的发展为前提,在害虫发展初期天敌数量相应偏低对害虫控制力弱。因此,常采用人工繁殖天敌的方式,获得一定数量的天敌,在害虫发生初期释放于野外,可取得较显著的效果。如管氏肿腿蜂、周氏啮小蜂等天敌的卵卡生产产业化、商品化,在防治杨扇舟蛾、美国白蛾等多种鳞翅目害虫时发挥了重要作用[4]。

3.3病原微生物的利用

病原微生物可用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在防治虫害方面,Bt是目前生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一类微生物杀虫剂,并且可与其他农药混用,常用来取代有机磷农药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如用Bt乳剂400倍液防治国槐尺蠖,防效达88%以上;用Bt乳剂500~1000倍液防治草坪斜纹夜蛾,全年喷洒2~3次,防效高达90%。此外,白僵菌、npV、GV和CpV等,在害虫的防治上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5-7]。如多角体病毒在防治美国白蛾中的运用,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在防治病害方面,主要是利用生物间的拮抗作用来防治植物病害,如木霉菌对于白粉病、霜霉病、疫病都有比较好的防治效果。

3.4鸟类的保护利用

自然界中有许多捕食害虫的鸟类,可持续控制园林害虫的发生。如啄木鸟、灰喜鹊、野鸽、麻雀等可捕食刺蛾科、夜蛾科、舟蛾科、天牛科、小蠹虫科、透翅蛾科等害虫,这些天敌主要分布在距离城区较远的林地、苗圃、庭院中,而在城区则相对数量较少。因此,首先要改善城区鸟类的生存环境,如增加丰果的植物种类和数量,创造有利于其越冬、越夏的场所,使其顺利生存、繁衍;其次要严禁捕杀鸟类,并可通过人工悬挂鸟巢吸引鸟类定居[5-7]。

4结语

以生态学观点指导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管理控制是园林植物保护发展的趋势,它是以可持续性植保为核心,做到害虫、病原物与园林植物共存的情况下把病虫害控制在景观、生态和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之下,从而实现园林植物与环境可持续协同发展为目标[8-9]。

5参考文献

[1]王祥荣.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J].中国园林,1998,14(2):14-16.

[2]徐公天.园林绿色植保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胡春玲.园林害虫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控制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2008(6):46-48.

[4]姚万军,杨忠岐.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光肩星天牛技术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08,30(2):127-134.

[5]刘永如,王文辉,陈江海.园林害虫的生物防治现状与展望[J].河北林业科技,2012(5):51-53.

[6]赵文平.浅谈森林病虫害可持续控制的几点想法[J].科技资讯,2007(26):97.

[7]郑会玲,吴祥春,于颖,等.园林技术措施控制病虫害探析[J].中国园艺文摘,2012,28(5):75-78.

病理学原理篇3

结果:57例学生患者经过病因治疗和护理,全部治愈出院。

结论:根除幽门螺杆菌,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养成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溃疡的愈合率,减少复发。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291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177-01

消化性溃疡主要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据相关统计,大概10%以上的人群可发生消化性溃疡[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消化性溃疡在青年人群中的发病率日益增高。现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57例学生消化性溃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57例学生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电子胃镜检查证实为消化性溃疡,其中男性38例,女性19例;初中生15例,高中生30例,大学生12例;年龄14~23岁,平均年龄18.2±3.6岁;胃溃疡2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4例。既往有溃疡史的6例,初发者51例。

1.2临床特点。以反复上腹部疼痛不适为主要症状,其中伴腹胀23例,恶心12例,呕吐9例(无呕血病例),嗳气16例,反酸11例,大便潜血试验阳性4例,便血2例。

1.3方法。通过询问及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患者心理情况,服用药物,饮食及生活习惯等,分析发病原因,根据患者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2结果

2.1发病原因。本组57例患者,发生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心理压力过大、不良的饮食及生活习惯,药物等。具体情况见表1。

表1不同阶段学生消化性溃疡病因[n=57,例()]

2.2治疗效果。所有患者经临床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定期复查及随访1年,无复发。

3讨论

3.1病因分析。

3.1.1Hp感染。调查结果显示,Hp感染者占91.2%。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发生的主要因素。Hp释放的毒素,诱发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削弱了黏膜保护屏障;Hp感染又导致胃液素和胃酸的分泌增加,增强了侵袭因素[2]。这两点协同作用造成了消化溃疡的形成。

3.1.2心理压力过大。表1结果显示,心理压力过大在高中生病因比率最高,达63.3%,明显高于大学生,原因在于中学生在校学习任务重,考试多,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父母的高期望,又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3.1.3不良饮食习惯。本组比率占到49.1%,多由于饮食不规律或不节制。不吃早餐,或随意吃点零食,胃部排空加快,使胃发生逆蠕动,胃黏膜血管扩张、水肿,易被破环发生炎症溃疡[3]。部分学生喜欢吃辛辣刺激食物,喝饮料、咖啡等,对胃黏膜造成较强的刺激。

3.1.4不良的生活习惯。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使人们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尤其是青年人,熬夜玩网游、看书已成习惯。有些学生甚至有吸烟喝酒的嗜好。这些不良习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增加了溃疡的发病率。

3.1.5药物。11例患者由于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atCH)导致溃疡发生。nSaiDs可直接损伤胃及十二指肠黏膜,还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削弱其对黏膜的保护作用。atCH可抑制胃粘液的分泌和改变其性质,从而削弱粘液层的保护作用,使其易受胃酸损害,诱发溃疡的发生。

3.1.6其他。无明显诱因2例。

3.2护理对策。

3.2.1根除Hp。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主要原因,根除Hp大多可促进溃疡的愈合,降低复发率,但不易根除。护士需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根除Hp重要性,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3.2.2心理护理。针对引起心理压力过大的原因,进行具体的心理疏导,诱导患者主动说出自己的感受,家庭和学校也应该给予学生理解和支持。

3.2.3饮食护理及生活指导。强调健康的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饮食要规律,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养成良好规律的生活习惯,戒除烟酒。做到劳逸结合,提高机体抵抗力。

病理学原理篇4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人类在信任他人方面有着明显的倾向性,那些与自己长得比较像的人更容易获得信任。

据来自英国汉密尔顿的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称,人类的潜意识里存在着一种“生物裙带”关系,这种“生物裙带”关系导致人们更愿意信任与自己相貌相似的人,这项研究的负责人莉莎・德布鲁因称,他们的研究发现,即使是完全陌生的人,只要他们的相貌特征与自己相似,那么就很有可能获得自己的信任。

这一发现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年轻人喜欢结交与自己相貌相似的朋友;为什么夫妻经常会在某些身体特征方面比较相似,研究人员将自愿接受实验的人分成几组,然后将他们的相貌特征存储到计算机中进行加工,使这些特征发生部分改变,然后让实验对象根据自己的好恶对电脑中的各个人物图像进行打分,决定自己对他们的信任度。结果那些与实验者有着相似特征的人获得的分数要高于那些相貌没有共同之处的人。这表明,人类更倾向于相信与自己长得比较像的人。

感情的传染病理学原理

近日,“高峰私生子”事件一直风波不断。继王纳文方面声称接到了鉴定所“高峰确系孩子生父”的报告后,又有消息称,早前高峰就曾给王纳文支付了巨额补偿金。这段公案中的是是非非除了当事人,外人一时恐怕很难说清。不过,笔者试从传染病理学角度来解释这段“私生子”事件和“那高恋”,也许对旁观者不无参考价值。

我们知道,传染病传染有三个要素:传染源、易感人群、传播途径,三者缺一不可。比照这个原理分析,现代社会,作为传染源的“淤泥”越来越多,而我等凡夫俗子们毕竟不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因此,也就很顺理成章地成了“易感人群”,从上面分析中,那些意志力强的人采取远离“淤泥”的躲避方法,也就是“切断传播途径”,这也不失为一个被动的好方法。但“淤泥”越来越多后,纯净的空间就越来越少,这种被动“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便不可能长久有效。

在传染病理学上,控制传染的方法除了切断传播途径外,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给易感人群接种疫苗,人工生成抗体,从而预防传染。这个原理与“出淤泥而不染”简直是如出一辙。

经常听到有人抱怨:为何男人出轨几率比女人大?

笔者也是一位男人,我无意为男人们争辩,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男人遭遇的诱惑要比女人多!这可能与男人的普遍交际大于女人有点缘故,另一方面,也可能与男人与生俱来的“抗体”要少一些的原因有关吧。

病理学原理篇5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河南济源459000)

摘要:“病原生物与免疫”是高职护理专业一门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医学基础课程,是高职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针对目前专业基础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以“病原生物与免疫”为依托,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病原生物与免疫”;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改革措施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3.046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3—0102—02

收稿日期:2014—10—10

作者简介:王晓静(1983—),女,河南鹤壁人。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细胞生物学。

范双莉(1981—),女,河南焦作人。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讲师,研究方向:病理生理学。

常翔(1983—),女,河南开封人。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助教,研究方向:管理学。

杨洋(1985—),女,河南济源人。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法医学。

一、“病原生物与免疫”课程的定位和作用

“病原生物与免疫”课程包括微生物、寄生虫与免疫学三门课程,它是高职护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开设于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先修课程为“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后续课程为“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等,它既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临床工作奠定基础,又为临床疾病的病原诊断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病原生物与免疫”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定位模糊。目前,有些高职院校对口生的基础课程与本科院校学生的基础课程开设的学期、理论课课时数、实验课课时数等基本相同,没有专门针对高职护理专业对口生医学基础课量身定制的教学模式,专业基础课的基础性、服务性、应用性体现不充分,造成教学整体效果不好,教学质量低。[1]因此,在基础医学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教学定位,即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熟练的护理技能、良好的沟通水平的高端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

(二)教学方法不当。“病原生物与免疫”是一门抽象难学的课程,学生会觉得枯燥,不想学,由此导致教师不知道该如何教,最终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如果教师为完成教学内容而满堂灌,就会造成教师讲的越多,学生学到的越少;如果教师讲得面面俱到,重点未突出,难点未讲透,学生就会感觉模糊不清,并且容易使课堂教学死气沉沉。[2]因此,找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三)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脱节。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应该是统一的、互相依托和互相促进的,但是,在很多高职院校,二者往往是脱节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先讲述理论知识,再进行实践项目,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病原生物与免疫”理论课时数多,实验课时数偏少,导致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衔接不好,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考核方式单一。很多高职院校的考核方式依旧采用试卷形式,且考试一般在学期末举行,学生考试的结束也意味着本门课程学习的结束,对于考试前和考试中存在的教学问题,教师和学生无法进行交流,教师从学生那里得不到有效的反馈信息,导致教学效果得不到质的飞跃,因此,要全面地评价教学效果,就要从日常教学,考核的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能充分发挥考试功能并实现高职教育教学目的的考核制度。

三、“病原生物与免疫”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课程章节课时分配的改革。免疫学是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免疫应答的过程与机制以及在疾病防治诊断中的应用的一门科学。它对疾病的预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免疫学能够使学生在临床工作中具有独立的工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因此,应该增加免疫学的课时数。

80%的临床疾病都是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病原生物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因素,因此,应该了解病原生物引起疾病的原因、机理机制、常见疾病及防治原则,再结合临床实际及护理专业特点,强化护理学生在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使学生职业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我们增加了微生物的课时数。

教学内容应体现时代性。[3]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和卫生意识的提高,我国的流行性寄生虫病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五大寄生虫病基本消失,但是,肠道寄生虫病感染率居高不下。这就要求结合目前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因此,寄生虫学只安排了两个学时的内容(见表1)。

(二)理论课结构比例的改革。1.删除临床已经不用的内容。[4]例如:“病原生物与免疫”课程教材中依旧有检测临床疾病的旧方法,对这部分内容可予以删减。2.减少临床上比较少用或者未涉及的知识点。教学重点应该落实在实用性上,强调理论知识的实用性。例如:细胞因子这部分不需要讲得面面俱到,只需要讲授细胞因子的基本作用即可。3.重组各章节内容。免疫学是非常抽象的一部分内容,学生对细菌、病毒、寄生虫没有一个基本概念上的认识,多数学生听不懂,理解不了。因此,我们将课程内容的先后顺序进行了调整,先讲细菌总论、病毒总论、寄生虫总论,在学生对抗原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之后,再讲免疫学,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抗体、补体等抽象的知识点。

(三)实验课结构比例的改革。“病原生物与免疫”这门实验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无菌意识和无菌操作技术。实验课课时少,不利于学生无菌观念的强化和无菌操作习惯的养成,因此,应增加实验课的学时。我们将微生物学的实验由两个学时增加到六个学时,让学生观察房间角落、自己手上的细菌等,使学生认识到细菌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非常必要,对于不同的教学章节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不仅能满足学生今后学习专业知识的需求,还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如病例教学法、pBL教学法等多媒体教学法,组织学习兴趣小组或基础知识技能竞赛等,提高护理学生学习医学基础课的兴趣,使其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五)考核方式的改革。为了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病原生物与免疫”课程采用多元评价的方法,即卷面成绩60%+平时考勤和平时作业20%+实验考勤和实验报告20%=100%,其中,实验考核是检验学生掌握实验技术的重要手段,这种考核手段更能促进学生牢固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也改变了一部分学生认为实验课是理论课附属的观念,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使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素质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四、“病原生物与免疫”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本次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上对课程章节进行了前后顺序的调整,增加了重要知识点和实验课的比重,减少甚至去掉了不重要的知识点,从而达到优化教学内容的目的;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来展现教学内容,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在考核方式上,采用日常教学和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考核从学期初跟踪到学期末,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玉秀.高职教育中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J].山东纺织经济,2011(2).

[2]侯云华.高职护理病原生物及免疫学教学改革的尝试[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1).

[3]杨朝晔.高职护理专业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9).

病理学原理篇6

一.支原体致病机制:

1支原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1)掠夺营养成分。支原体的基因组很小,几乎丧失了所有合成氨基酸,脂肪酸,辅助因子,维生素的能力,因此其生物大分子的合成需要宿主提供相应的前提物质,这种竞争导致宿主细胞的功能严重受损。

(2)黏附引起的埙伤。黏附后支原体能干扰宿主细胞么表面受体的功能(这主要靠产生外毒素和代谢产物,如溶细胞酶,超氧自由基等),从而导致宿主细胞的埙伤。

(3)融合引起的埙伤。支原体无细胞壁,在某些情况下它与宿主细胞间的直接接触,能导致两者的融合,引起宿主细胞埙伤。

(4)致细胞病变效应。支原体黏附细胞后,能释放有毒酶类和溶细胞代谢产物,产生广泛的致细胞病变效应。

(5)诱导细胞凋亡。支原体除了能调节细胞免疫系统外,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对宿主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包括诱导宿主单核巨噬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生殖细胞的凋亡(细胞皱缩,胶质空泡化,凋亡小体形成,微绒毛消失),坏死。

2支原体感染的免疫病理埙伤

(1)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引起的埙伤。支原体感染后,早期最显着的反应是诱导免疫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神经胶质细胞产生一系列前炎性因子如tnF-a,Y-干扰素,iL-8,趋化性细胞因子等,这些炎性介质能诱导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和ii类分子的表达和炎性细胞的渗出。这些炎性介质的产生一方面有利与固有免疫系统清除支原体,另一方面却引起炎症失控而加重组织损伤。

(2)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有些支原体能诱发呼吸道粘膜产生抗体iGe,同时可刺激肥大细胞释放5-羟色胺,这种活性分子能诱发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从而引起喘气和呼吸困难。

(3)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免疫应答能通过上调/下调细胞因子的表达或产生,造成宿主免疫系统紊乱,产生免疫抑制。

3支原体致病过程:

支原体随空气进入呼吸道,由于鸡度支原体对黏膜具有特殊的亲和性,进入机体后,附着在口腔的咽喉部,气管上皮细胞,纤毛,气囊及泌尿生殖道黏膜上;首先支原体借滑行运动穿过黏膜上皮细胞的细胞纤毛屏障,隐藏在细胞间隐窝内,粘附于上皮细胞的表面神经氨酸酶受体上,借吸取宿主细胞的养料赖以生长,繁殖,抑制纤毛活动和破坏上皮细胞,同时释出有毒产物进一步引起局部组织损伤,使鸡只出现流鼻,呼噜,张口喘气,免疫力降低等病理现象,随着炎症进一步向下蔓延,进而可出现气囊炎,肺炎。

由于气囊和气管末端无血管通过,当摄入抗生素时不能通过血液中的药物扩散作用将寄生在气囊和气管纤毛末端上的支原体全部杀死,只能减少支原体的感染数量,所以使用抗生素治疗有效但不彻底,易复发。

二.支原体与其他病原体之间的共生关系:

病原微生物引起疾病时,相互协作尤为重要。在许多情况下,病原微生物只有依靠相互协作,才能战胜宿主的抵抗力,并繁殖自身达到感染剂量,从而导致疾病。患支原体病时,支原体能抑制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性,有的还能产生iGa蛋白酶,使分泌型iGa水解失效,消弱黏膜局部的防卫功能,所以易继发感染大肠杆菌,新城疫,温和性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同样,在患新城疫,温和性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时,这些病毒均能增加支原体繁殖滴度和致病作用,所以易造成支原体病的继发。

三.支原体的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改善卫生条件,避免各种应激反应,防疫疫苗均采用SpF胚源的冻干苗。

2种鸡厂应进行支原体净化,控制垂直传播:

(1)淘汰阳性鸡;

(2)种蛋清除法:

a.高温法:45°度,14小时高温处理鸡蛋;

B.浸泡法:37.8度的蛋浸入冷的抗生素溶液中15-20分钟。

3应从无支原体感染的种鸡厂引进鸡苗。

4疫苗免疫:

(1)疫苗种类:败血支原体苗主要有弱毒苗如F36株,F株,6/85株,tS-11株和灭活苗两种,但活苗中只有F株具有替换环境中野毒的作用。

(2)免疫程序:

a.肉鸡:6-10日龄F36点眼免疫一次即可;

B.蛋鸡:6-20日龄F36点眼免疫一次;80-100日龄F36再点眼免疫一次(种鸡防疫除按蛋鸡程序外,开产前需用油乳剂灭活苗免疫一次)。

C.免疫注意事项:

C1.支原体免疫前后5天不能使用抗支原体的药物;

C2.支原体F36株活苗不受母源抗体的干扰,可以早期防疫;

C3.与新城疫,传支的免疫时间要间隔5-7天,但可以和病毒性关节炎疫苗,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和灭活苗同时免疫。

5治疗:

由于此病的特殊性,所以治疗要做到:

病理学原理篇7

关键词:病理性近视/病因;遗传因素;巩膜组织细胞外基质;环境因素

近视指眼在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状态,按照病程进展和病理变化分为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病理性近视又称进行性近视、变性近视、恶性近视,屈光度在-6.00D以上,其特点是眼轴进行性延长,近视屈光度逐渐加深。病理性近视是严重影响视功能的常见眼病之一,其全球患病率为0.2%~8.4%【1】,我国的患病率高,群体调查患病率为0.95%【2】。高度近视眼的眼球病理改变主要有角膜后弹力层破裂、巩膜变薄、睫状体萎缩、玻璃体液化混浊、脉络膜萎缩变薄、视网膜退行性变化等,且眼球病理改变程度随眼轴增长、屈光度加深及年龄增长而加重。

目前,针对病理性近视的研究发现可能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巩膜组织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化学特性改变、胶原基因和自身免疫学说、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层粘连蛋白等。

一、遗传因素

现在普遍认为病理性近视的发生与遗传关系较大,遗传方式主要为单基因遗传,具有遗传异质性,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连锁性遗传等各种遗传方式【3】。自1990年第一个病理性近视相关基因座mYpl被确定以来,标志着病理性近视病因研究已发展到基因水平,现在发现的相关致病基因有mYpl、mYp2、mYp3、mYp4、mYp5、mYp11、mYp12、mYp13、mYp15、mYp16等【4】。

二、巩膜组织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化学特性改变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5】:病理性近视的发展与巩膜组织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化学特性改变有密切关系,而胶原作为巩膜组织细胞外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达和积聚的改变与病理性近视的发展明显相关。高度近视人眼的巩膜显著变薄,尤以后极部为重,伴有巩膜细胞外基质的改变。究其原因有两种观点:巩膜被动延伸和主动扩张。病理性近视后,胶原纤维明显分裂,微原纤维以无分裂现象。因而整个胶原结构变的更加疏松,还可见胶原复合体中央变的稀疏,从而巩膜更易扩张,眼轴进行性延长。在胶原纤维改变的基础上,由于亲和胶原分子内的蛋白多糖键破坏而发生微原纤维分解,分解过程随着近视的发生而发展,在病理性近视中达到最大限度。病理性近视时,除微原纤维分解外,亲和胶原和胶原纤维完全分解使巩膜变薄。

三、胶原基因和自身免疫学说

近年来,也有人提出了胶原基因和自身免疫学说【5】,实验性近视的动物模型眼的病理学研究发,近视眼巩膜软骨层增厚,双核细胞及成对细胞增多,细胞密度降低,提示巩膜软骨增殖和分泌增加。后极巩膜胶原积聚减少,巩膜变薄,胶原纤维直径变小,组织丢失,病理性近视发展时眼球的过度扩张是在巩膜的参与下形成的,巩膜是近视发生时眼内所有调控机制的最终靶组织。

四、环境因素

病理性近视的发生发展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围产期因素、调节因素和形觉剥夺三个方面【6】。褚仁远等对258对双生子进行围产期调查后发现早产儿近视患病率较高,推测围产期胎儿体重及生长发育可能是病理性近视发病因素之一。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可使调节处于紧张状态,睫状肌紧张,脉络膜血循环不良,巩膜随之扩张变薄,进而导致眼轴变长。形觉剥夺也可导致脉络膜萎缩变薄、眼轴增长等病理改变。

五、层粘连蛋白的相关性

病理性近视的形成与层粘连蛋白的相关性表现在【7】:Lama1基因发生突变或表达异常导致层粘连蛋白的合成、分布、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眼球巩膜生物力学的改变,最终导致眼轴变长及其相关的并发症。

综上所述,遗传因素在病理性近视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已得到公认,目前已确定多个病理性近视相关基因,提示了病理性近视具有显著遗传异质性。同时病理性近视的发生发展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为病理性近视对视觉健康的危害极大,所以找到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对病理性近视的治疗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CurtinBJ.pathologicmyopias.actaoplalmolSuppl,1988,185:105-106.

[2]褚仁远,倪鹏生,倪敏健,等。病理性近视眼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0,17(3):178-180.

[3]胡诞宁,近视的发病机制。见:李凤鸣主编,中华眼科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429-2430。

[4]高婷婷,龙琴。病理性近视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国际眼科纵览,2015,2:45-49

[5]王丽娜,张丰菊。病理性近视巩膜细胞外基质中胶原蛋白的研究进展,临床眼科杂志,2007,15(1):92-94

病理学原理篇8

关键词:高职林木病理学;教学改革;科学教育;人文教育

林木病理学是林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林学专业体系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教学并重的课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更好地配合林学专业主干课程学习,更好地适应林学专业新的办学思想,更好地服务林业生产和社会的需求,笔者拟分析林木病理学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林木病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生拥有崭新的思维方式,对林木病理学的要求与以往的学生不大相同。同时,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自然回归的需求以及在生产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反过来促进了林木病理学的教学与研究,促使其增加新的内容,部分概念也出现了改进和完善,作者多年从事林木病理学教学和科研,总结教学经验、社会及学生反馈的情况,认为目前林木病理学教学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师讲授,单向交流

“90后”的大学生个性张扬、自信开朗、追求平等、独立不羁,他们喜欢网络,并且乐意通过网络了解一切。面对这样一群年轻人,很多学校仍然采用“填鸭式”教学,单方面将知识灌给学生,不考虑学生的接受效果,不观察学生的反应。特别是采用多媒体授课以后,教师讲授的知识更加丰富,信息量更大,由于学生相关基础知识欠缺,担负着完成课堂笔记任务,久而久之使学生陷入了“听”与“记”之间矛盾的两难选择,学生听课比较费力,教学效果差。为应付考试,学生机械背诵,无法做到真正掌握病害研究、病害防治的原理和规律。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学生按照教师准备好的实验步骤,机械模仿,很少思考,即使发现问题,也不知道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比如课堂学习某种药剂可以控制一种病害,生产实践中发现这种药剂效果很差,这时候很多学生就武断地认为药剂质量有问题,当确定药剂质量没问题时,又不知道如何分析原因。实践中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药剂效果,如抗药性、不合理混用及用药时间等等。

(二)学生相关基础知识欠缺

由于学时压缩、学生认识不够等方面的原因,林学专业的学生在修读本课程前,由于相关基础知识欠缺而影响到学习本课程。如缺乏必要的前导课程的学习,没学过关于微生物方面的课程,包括真菌、病原原核生物、病毒、类病毒等病原微生物,这些是林木病理学主要研究对象,而且这些病原是无法通过肉眼看到的,缺乏感官认识的效果。这些微生物所涉及的专业名词,如细菌的鞭毛、荚膜,真菌的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子囊孢子、转主寄主,病毒的致死温度、经卵传毒及高温隐症等,比较难理解。甚至有的学生不敢接触新鲜实物标本,担心被病原物感染。再者关于微生物研究的仪器设备不熟悉等,都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三)教材落后、教具单一

《林木病理学(修订版)》或《森林病理学通论》多年以来都是本学科通用的教材,出版已经十多年,部分内容已脱离实际或不符合新的公认学术成果,很多新的问题无法解决。随着退耕还林、农田保护、防风固沙等措施的大力实施,速生杨树在河南的种植面积很大,悬铃木、白蜡、女贞、玉兰、银杏及珙桐(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等绿化树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加。近些年出现的杨树黄叶病、悬铃木的白粉病及珙桐的根腐病等新病害,现有的教材中无法找到应对措施。另外,教材中部分林木和病害当地很少看到,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林木病理学部分专业概念也有了新的内容和变化,比如,原有病原微生物分类的变化、病害经济学、病害的无公害治理和森林保健概念等等。

在教具方面,现有教具主要包括盒装标本、浸制标本、玻片标本、挂图以及多媒体图像资料等,这些教学用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林木病害症状和病原物的特征,辅助了教学,但仍有不足。如盒装标本和浸制标本由于长期存放,颜色和形状有了一定变化,缺乏真实感。玻片标本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才能找到特征典型的病原物,细菌的某些结构和病毒还无法通过这些玻片观察。挂图所表现病原物和病害的特征非常典型,但同样缺乏真实感。多媒体病害和病原图片数量和种类上仍无法满足需要。

林木病理学教学改进措施

(一)改变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

搭建学生表演的舞台,发挥学生主动性,体现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彻底改变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教课方式,实现教学互动,教学相长。本课程开设在第六学期,选课的是林学专业三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经历了两年多的大学学习生活,学习了林学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了大学课程的学习规律和方法。因此,在课堂中,完全可以首先让学生讲。比如,让学生讲泡桐病害。先讲泡桐的生产情况,是否存在重大病害,如果有,病害对泡桐生长影响怎样?如何去识别泡桐丛枝病害?病原物是什么,有哪些特性?教师可以带着这些问题,与学生一起分析病害的起因、症状、流行规律、防控措施以及栽培管理与病害的关系等,通过不断的启发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林木病害的诊断能力、病害防治方案的设计能力、林木病害调查与测报能力、农药使用与药械维修能力、标本制作与生物绘图能力以及档案管理能力,培养符合林业生产需求的高科技人才。

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身边事物,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比如,结合电影《2012》、《后天》分析生态失衡对地球、对人类的影响,类比森林生态的破坏,分析病害流行危害的原因。比如,2008年雪灾给国家的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很大损失,联系林业生产,认真分析会发现,冻害会诱发细菌病害,树皮腐烂等病害的暴发流行。同样林木病害也可以影响人类活动,如黄栌白粉病对北京香山风景区的影响,松材线虫病对我国南方大部分林业生产和风景区的影响,林木病害对林业、对经济、对就业岗位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等。

(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世界各国的农业高等教育都十分重视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各种职业能力和职业情感。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秉承“以人为本,以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将人文教育融入林木病理学课程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在学习林木病理学发展史时,注重分析前人勇于创新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研究病害发生发展过程及暴发流行时,注重分析病原物、寄主、环境、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平衡稳定,则病害轻,如果关系失衡,病害就会暴发危害。可以延伸到人际关系、物我关系,提醒学生注重这些关系和谐发展。

在实践课程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比如,6月份进行的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工作,需要3~5人1组赴郊区或附近森林公园进行,按照规定时间完成布置任务。野外条件比较艰苦,需要学会协作,学会与当地人打交道,既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学习一定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及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又可以锻炼面对挫折战胜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丰富教学材料,提高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充分发挥现有教材的功能,以现有教材为纲,不断丰富新的教学内容,增加教学与实践的联系。比如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出发,研究病害的管理,分析人类活动对林木病害的影响。以生态系统理论研究病害,也就是把病害作为林木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来看待,不是要将病害彻底消灭,而是通过合理地改善林木的管理措施,建立有利于林木生长,不利于病原物繁殖的环境条件。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手段,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灵活的学习场所。网络中有丰富的教学材料、病害发生与防治的科普知识、学术文章,各种各样的病原物和病害症状图片及影像资料等。生活中的教学材料也十分丰富,杨树腐烂病、溃疡病,柳树的腐烂病,杨树的黄叶病,泡桐丛枝病以及枣疯病等等,只要认真观察很容易在学校、绿地、公园等处发现这些病害材料,让学生感受“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对杨树黄叶病、悬铃木的白粉病、珙桐的根腐病等新病害,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去调查,研究病害症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与学生一起设计研究思路,探讨病害发生的可能原因,探索病害的防治方法,一起动手去防治病害。利用开放实验室的条件,增加学生了解科研仪器的机会,鼓励学生业余时间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培养科研和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四)调整教学内容,提高自学能力

由于总课时数的减少,按照原有的学时分配进行授课,势必导致总论部分缺乏足够的时间讲解,加上学生相关基础知识欠缺,更增加了对各论部分的学习难度,教学效果差。因此,应调整教材各部分授课的学时比例,用50%以上的学时重点讲解总论部分。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采用“理论——实践——理论”的交叉授课方式,增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效果。各论部分有选择地进行教学,可以从生活中选择教学材料。如以杨树腐烂病为枝干病害的代表,以黄杨白粉病和悬铃木白粉病为气传病害的代表,以珙桐根腐病为根部病害的代表,以杏树根癌病为细菌病害的代表等等,这些案例均为实践教学中的典型病害,现场进行林木病害案例讲解,授课方式灵活多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明显提高。“以点带面”其余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课程论文为考核形式,随机选取小组进行课堂演示,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充分利用网络工具,可以增加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为学生提供获取相关信息的途径和方法,提供国内外与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相关的专业网站和精品教学网站,如中国森防信息网、植物病理学在线、植保信息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网、美国动植物检疫局网等,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总之,通过改变教学方式,科学合理地融入人文教育,丰富教学材料,调整教学内容等措施,一定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林木病理学教学改革永无止境,需要从各学科汲取营养,根据社会发展、学生发展的需求不断调整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杨红,刘志恒,陈立杰,曲波.多媒体技术在植物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8,(6):67-69.

[2]孙思,王军.《林木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6):47.

[3]丁桂琴,郭晓凡.改革森保专业教学,适应森防工作需要[j].森林病虫通讯,l999,(2):45-46.

[4]蒋子春,张振国,李英芝,王静.国外农林专科院校教学特色与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2,(10):93-95.

病理学原理篇9

1重视理论教学

让学生对传染病充分理解,并根据当前国内外以及当地传染病流行的实际情况有重点地讲授相应传染病护理学知识,如对人民大众危害较大、发病率较高的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狂犬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细菌性痢疾、艾滋病等应详细讲解;而对于经典传染病但现在发病率较低的传染病,如黑热病、白喉、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可适当少讲或让学生自学。

1.1传染病的定义:传染病是一组由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引起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引起传染病的常见病原体有病毒、细菌、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以及其它致病微生物。作为传染病必须具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这三要素,缺一不可,同时,传染病流行过程本身又受到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并介绍我国甲、乙、丙三类传染病得常见疾病,及让学生掌握按相关法律法规各项传染病报卡时间,特别是甲型和乙型传染病的上报时间。

1.2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成和繁殖,并能通过一定的方式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以及受感染的动物等。其中,病人是最重要的传染源,不同病型和病期的患者传染病的传染力不同。非典型患者不易被发现,若得不到及时隔离与治疗,容易导致疾病的传播;典型患者的症状明显而促进病原体的排出与扩散,是重要的传染源,但如果得到及时隔离与治疗,一般不会引发疾病的传播[3]。病原携带者因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得不到及时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传染源,其作为传染源意义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携带者排出病原体的多少和携带时间的长短,更取决于其个人的职业因素和个人卫生习惯。

1.3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常通过空气、水、食物、接触、土壤、虫媒、医源性传播以及母婴垂直传播等途径侵入下一个易感者机体。

1.4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而易感的人群,其中个人称为易感者;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某种传染病容易感染的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

2传染科常见的危险因素

2.1紫外灯射线:传染科的病房经常都需要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长期接触275-400nm波长射线的照射,会使皮肤出现红斑,甚至导致皮肤癌,同时还会使眼睛及肺受到刺激。

2.2锐器伤:是传染科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因传染科病房长期收治病毒性肝炎、结核病、艾滋病等患者,护理人员在使用注射器等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容易发生刺伤,而感染上相应的疾病。

2.3空气传播:病区环境空气中具有传染性的病原体含量密度较大,如结核病患者的飞沫及痰液、甲肝和菌痢患者的呕吐物及排泄物等,可以形成气溶胶扩散到室内空气周末那个,甚至整个病区,护理人员在病区走动时,可能造成呼吸道感染。

3传染科安全护理规范

3.1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克服恐惧心理:重视岗前培训,护理人员应加强对传染病防护知识的培训,特别是一些新发传染病的防护,掌握自身防护知识。作为传染科的护理人员应克服害怕被传染的心理,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

3.2严格操作:熟练掌握隔离消毒的知识和技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一旦发现疫情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准确地汇报。严格管理各种锐器,特别是使用过的和带有血迹的锐器,建立针刺、体液等污染品及时报告和登记的制度。

4重视临床见习与实习

每一章节的理论课学习完毕后,应让学生带着问题到临床中见习,熟悉病房环境,了解相应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护理措施,以“症状为主线、患者为中心、护理为任务”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开拓学生的临床思维,提高学生主动学习以及知识应用的能力。缺乏临床见习条件者,可在课堂上学生们互扮患者、医生、护士及家属等角色,模拟诊疗过程,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安全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5讨论

综上所述,作为医护工作者对于临床中传染病的治疗,要坚持预防为主,对病人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五早,对于接触者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护理学时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应用性学科,而传染科的护理工作又具有其独特的专科护理特色,既要传染科医疗救护工作,又要从事隔离与预防工作,并且护理人员自身却常常暴露于各种职业危害中。因此,安全教育在传染科护理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传染科的护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合护理评估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服务态度,工作热情有爱心、耐心、责任心,重视对患者及相关人群展开心理护理,从各个层面确保治疗及护理工作的安全性。通过中专阶段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系统化学习后,能掌握传染科疾病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并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承担传染科的日常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黄春.当前传染病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应对策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21(2):53.

病理学原理篇10

【关键词】肾脏疾病;肾;活组织检查;病理类型;回顾性分析

analysisonclinicopathologicaldataof1542casesundergoingrenalbiopsy

【abstract】aim:toinvestigatetherelationbetweenrenalpathologicalcategoryandclinicalfeaturesbyanalyzingtheclinicopathologicaldatein1542caseshavingunderwentrenalbiopsy.metHoDS:pathologicalclassificationsweremadeaccordingtothewHocriteriaof1982forrenalpathologyorthemodifiedwHocriteriaof1995andtheclinicaldata,laboratoryresults,lightmicroscopy,immunefluorescenceandelectronmicroscopybyapanelofpathologistsandnephrologistsinroutineclinicalpathologicalrounds.ReSULtS:theaverageageatrenalbiopsywas32.5±15.3(6-63)yearsoldin1542patientswithrenaldiseases,andtheratioofmaletofemalewas1.55∶1.primaryglomerulardiseases(pGD)accountedfor69.39%,secondaryglomerulonephritis(SGn)for26.85%,andendstagerenaldisease(eSRD)for2.59%.thepGDindescendingorderofincidence,weremesangialproliferativeglomerulonephritis(mspGn,45.05%),focalsegmentalglomerulosclerosis(FSGS,16.73%)andiganephropathy(8.32%).theSGnindescendingorderofincidence,werelupusnephritis(14.27%),purpuranephritis(7.00%)andhepatitisBvirusassociatednephritis(HBVGn,1.95%).thechronicrenalfailureindescendingorderofincidence,wereiganephropathy(13.70%),proliferativesclerosingglomerulonephritis(pSGn,10.40%)andFSGS(9.10%).ConCLUSion:inourarea,renaldiseasesoftenhappeninyoungpeople.pGDisadominatingtypeinwhichmspGnisthemostcommon.intheSGn,lupusnephritisisdominant.themajorpathologicalcategoriesofthecausesofchronicrenalfailureareiganephropathyandpSGn.

【Keywords】renaldisease;renal;biopsy;pathologicalcategory;retrospectiveanalysis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1542例因肾脏疾病行经皮肾活检患者的病理类型和临床资料并探讨二者之间的联系.方法:参照wHo(1982年及改良的1995年)肾小球疾病组织学分型方案,结合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光镜、免疫病理及电镜的改变特点,提出初步诊断,最后与临床医师共同讨论确定诊断.结果:患者行肾活检时平均年龄32.5±15.3(6~63)岁,男女之比为1.55∶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首位(69.39%),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26.85%,终末期肾病占2.59%.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中最多见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45.05%),其次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16.73%)和iga肾病(8.32%).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狼疮肾炎居首位(14.27%),其次为紫癜性肾炎(7.00%)和乙肝相关性肾炎(1.95%).引起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理类型依次为iga肾病(13.70%)、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10.40%)和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9.10%).结论:本地区肾脏疾病多见于青壮年,以原发性肾脏疾病最常见,其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最多见的病理类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狼疮肾炎最常见.引起慢性肾功能不全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iga肾病和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关键词】肾脏疾病;肾;活组织检查;病理类型;回顾性分析

0引言

肾脏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接受透析或肾移植的最直接原因.因此,尽早明确诊断肾脏疾病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治疗措施,可减少终末期肾病(eSRD)的发生并降低治疗费用和过早死亡等不良后果[1].经皮肾穿刺活检(肾活检)是诊断肾脏疾病最可靠的方法,它能提供病理诊断、判断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我们回顾性分析1542例肾活检患者肾脏疾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探讨本地区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之间的联系.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收集200001/200412期间在西京医院肾脏内科收治的主要来自陕西、山西、河南、甘肃、宁夏等省的1590例肾脏疾病患者肾活检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每例光镜标本中肾小球数目大于或等于10个为有效诊断标本,符合条件者1542(男937,女605)例,男∶女为1.55∶1,平均年龄32.5±15.3(6~63)岁,病程0.5~13a.

1.2方法

1.2.1肾活检在200001/200201期间,在B超定位后采用手动式truCut活检针或半自动活检枪经皮穿刺获得肾组织;在20022/200412期间,在B超实时引导下用全自动活检枪经皮穿刺获得肾组织.

1.2.2病理诊断方法所取肾组织分成三部分,按常规方法分别进行光镜、电镜和免疫病理(荧光或免疫组化)检查.对怀疑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者加作肾组织HBV抗原免疫组化染色.对怀疑特殊病例者加作刚果红/碱性刚果红染色.病理诊断先由同一组病理科医师参照wHo1982年及改良的1995年肾小球疾病组织学分类标准[2-3],阅读病理切片,初步确定其病理类型,最后由临床和病理医师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病理改变特点,共同讨论确定诊断.

1.2.3临床诊断肾活检前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别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紫癜性肾炎、狼疮肾炎、血管炎肾损害、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终末期肾病、间质性肾炎等.

统计学处理:数据处理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构成比检验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诊断符合率与肾活检前临床诊断进行比较,经临床病理讨论后未修正临床诊断所占的百分比,本组资料肾活检前后诊断符合率75.10%.共进行肾活检者1590例,穿刺组织具有有效诊断价值的标本1542例,穿刺成功率97.00%.

2.2临床诊断在1542例肾活检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男731例,女339例,男∶女为2.16∶1,平均年龄(26.7±9.2)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男117例,女297例,男∶女为1∶2.54,平均年龄(39.3±6.7)岁;女性以狼疮肾炎发病居首位,男性以紫癜性肾炎较多见(表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在性别和年龄分布上有显著差异(p<0.05).

2.3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分布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iga肾病,肾小球轻微病变、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新月体肾炎(表2),且发病以男性多见(68.32%).表11542例肾活检的肾脏疾病分类(略)表2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略)

2.4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分布在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以狼疮性肾炎和紫癜性肾炎多见.本组资料共有狼疮性肾炎220例,平均年龄33.5±11.8(7~60)岁,其中女206例(93.60%),男14例;Ⅱ型狼疮性肾炎105例(47.70%).紫癜性肾炎108例,平均年龄22.6±11.2(6~56)岁,其中男69例(63.90%),女39例.病理类型依次为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52例(48.30%),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36例(33.30%),合并有新月体形成14例(13.00%),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6例(5.40%).

2.5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仍以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病居首位(54.11%),其次为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及iga肾病位居前三位.iga肾病可见于各种病理类型,但仍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多见(表3).表3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与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略)

2.6病理类型与肾功能不全之间的关系在219例肾功能不全中,血清肌酐≤397.8μmol/L、肾脏体积无明显缩小的肾活检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14例,继发性肾脏病65例,终末期肾病40例.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引起肾功能不全的原因主要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8.50%)和iga肾病(13.70%).病理类型依次为iga肾病(13.70%)、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10.40%)、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9.10%)、系膜增生性肾炎(7.60%)和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4.10%).导致肾功能不全的继发性肾脏疾病主要为为狼疮肾炎(19.50%)、血管炎肾损害占5.90%和肾小管间质性疾病(4.80%).

3讨论

在我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仍是最常见的肾脏疾病,Li等[4]报道该研究所中iga肾病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40%以上,而且是引起终末期肾衰竭的最常见原因.而我们的资料表明,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居于第一位,其次为肾病综合征,iga肾病居第三位,与上述文献报道不同,可能与肾活检的人员构成或地区差异有关.在本组资料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青壮年男性多见,表明在肾脏疾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仍是影响我国青壮年的主要疾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及iga肾病为多见,这与国内文献报道相符合[5],与Korbet等[6]报道的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在近20年增加了2倍以上相一致.iga肾病的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多见,这与目前国内文献报道一致[7].

在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狼疮性肾炎发病居于首位,占肾脏疾病的26.85%,占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53.14%,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以青中年女性多见.而紫癜性肾炎居于第二位,占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6.09%,以青少年男性多见,患病年龄较狼疮性肾炎年轻,平均患病年龄为(22.6±11.2)岁.本组资料与陈惠萍等2003年报道的10002例中国人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分布特点相一致[8].本组资料中Ⅱ型狼疮性肾炎比例较高为47.7%,可能与我们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进行肾活检比例较高有关.

我们的资料显示,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仍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和iga肾病.病理类型以iga肾病、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和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居前三位,这与周柱亮等[9]报道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理类型以iga肾病、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和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差异不大.本组显示继发性肾脏疾病所致的肾功能不全,主要为为狼疮肾炎、血管炎肾损害和肾小管间质性疾病.通过肾活检和临床病理讨论,有近1/3的患者修改了以前的诊断,近半数以上修改了治疗方案,尤其是对肾功能不全原因不明者价值更大,说明了肾脏活检病理诊断对肾脏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10].

【参考文献】

[1]eknoyanG,Lameiren,BarsoumR,etal.theburdenofkidneydisease:improvingglobaloutcomes[J].Kidneyint,2004,66(4):1310-1314.

[2]ChurgJ,SobinLH.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monograph.Renaldisease:ClassificationandatlasofGlomerularDisease[m].tokyo:igaku-shoin,1982.

[3]ChurgJ,BernsteinJ,GlassockRJ.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monograph.Renaldisease:ClassificationandatlasofGlomerularDisease[m].2nded.newYork,tokyo:igaku-shoin,1995.

[4]LiLS,LiuZH.epidemiologicdataofrenaldiseasesfromasingleunitinChina:analysisbasedon13,519renalbiopsies[J].Kidneyint,2004,66(3):920-923.

[5]黄萍萍,梁东,唐德,等.肾活检患者805例肾小球疾病流行病学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3):1421-1422.

[6]KorbetSm,GenchiRm,BorokRZ,etal.theracialprevalenceofglomerularlesionsinnephroticadults[J].amJKidneyDis,1996,27(5):647-651.

[7]于琳华,任淑婷,国荣,等.陕西地区iga肾病的病理和流行病学特点[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6(5):450-453.

[8]ChenH,tangZ,ZengC,etal.pathologicaldemographyofnativepatientsinanephrologycenterinChina[J].ChinmedJ(engl),2003,116(9):1377-1381.